浅谈新形势下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精选16篇)
1.浅谈新形势下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 篇一
浅谈新形势下党员的发展和管理工作
遵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总要求,着力把各方面先进分子和优秀人才更多的吸收到我们党内,努力建设一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纪律严明的党员队伍,在党员发展工作中,我们必须结合实际,严格坚持标准,加强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加强发展党员工作中的民主、严格、程序和纪律,提高发展党员质量。优化党员队伍结构。要加强发展党员工作宏观指导,制定和落实发展党员规划,保持党员队伍适度规模。遵循“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坚持不懈地加强党员发展和管理工作,提高发展党员质量。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增强发展党员的工作责任感。
发展党员工作是党建设的一项经常性、基础性的工作,也是党组织工作的一项基本职责,并且发展党员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要明确发展党员工作是增强党组织活力和战斗力的一件大事,关系到党组织作用的发挥。在发展党员工作中要认真把好进口关,正确处理好数量与质量的关系,公正、客观地考察入党积极分子,严格按照党员标准和程序发展党员,坚决抵制各种不正之风。
在发展党员的工作上要实行分级管理的原则,要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局面,要坚持慎重发展的方针。做出党员发展计划,要定期对发展党员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经常分析发展党员工作的形势,经常思考发展党员工作的问题,经常过问发展党员工作的情况,确保发展党员工作健康有序进行。
二、积极探索,抓好培训,提高发展党员工作的水平。
在发展党员过程中,一是不断进行党员标准教育。通过党员标准教育,提高
支部成员对新时期党员标准的认识。在具体工作中,坚持用党章规定的标准衡量每一名入党对象。对发展对象进行全面审查,着重对其政治觉悟、思想品质和入党动机进行了解,重点是了解发展对象是否能够忠实于党的事业,是否能够积极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否能够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否能够坚决执行党的决议。同时严格发展程序。二是积极参加党委每次组织的培训。通过参加党委每年组织党员发展工作业务培训,学习掌握发展党员工作的程序、要求和有关党员发展工作的精神等业务知识,针对新形势下发展党员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探索新途径,探讨新方法,切实提高做好新形势下发展党员工作的水平。三是经常交流情况。寻找差距,探讨发展党员工作的新方法、新思路。勇于探索,敢于尝试,利用信息技术对党员发展工作进行管理。提高效率。
三、建章立制,严格把好党员发展关。
一是实行发展党员目标制,把好发展计划关。通过对入党积极分子队伍的考察分析,依据积极分子成熟状况,提出教育、培养和考察的具体措施,形成发展党员工作计划。明确各支部发展党员要做到“两个优先”,即:优先发展青年骨干、优先发展在工作中有突出成绩的优秀员工。平均每年培养入党积极分子确定重点发展对象适当控制数量,注意发展质量。
二是实行发展对象培养教育定人制,把好党员质量关。建立健全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制度,把培养教育入党积极分子工作作为单位党的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实行有条件参加培训做法,对入党积极分子,分期分批组织他们到省级机关工委和总台直属机关党委举办的培训班进行集中培训,系统地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在进行理论培训的基础上,还要培养他们的党性观念,增强责任感。
三是实行发展党员公示制,把好党员标准关。发展新党员,在党支部大会讨论通过之后,报上级党委审批之前,将新发展党员对象的有关情况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示。安排专人受理群众意见,对群众意见认真分析,集体研究,根据不同情况区别对待。对群众意见大,经调查确有问题,不符合党员条件的发展对象,重新审议,不予发展。新发展的党员全部在规定时间内进行了公示,有助于发展党员工作的透明度。
四是强化预审制,把好程序审核关。在发展党员中坚持审查发展计划,预审发展党员材料,对审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保证了发展党员的质量。党总支在研究新发展的党员之前,将其入党材料报上级党委审查。经审查发现不符合党员条件的,重新审议。发现有弄虚作假等违纪现象的,予以纠正,暂缓发展。
五是落实责任制,把好党员发展评估关。对发展党员工作的每个环节,各级党组织和有关人员都要分别落实责任,形成全方位的责任保证体系。严格按照《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规定吸收党员。在发展党员工作中严格要求,做到坚持标准,慎重发展,从实际出发,制定发展计划,不搞硬性指标,尤其不允许把不符合党员条件的人“拉入”党内,也不把符合条件的同志拒之门外。
2.浅谈新形势下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 篇二
关键词: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问题
随着大学生党员数量的递增, 如何更加有效、合理开展大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 成为了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新课题。要使高校的学生党建工作有新的突破, 创新新形势下大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体制势在必行。
一、新形势下大学生党员思想教育面临的新情况
当前, 高校大学生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总体上是好的。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 如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不够系统, 理论基础不扎实;部分学生党员对一些大是大非问题的认识存在一定的模糊观点, 对西方一些国家宣扬的民主、自由、人权等问题有盲目崇拜的倾向;在价值取向上呈现出实用主义、个人主义倾向, 功利性较强;有些学生党员组织观念、群众意识和团队精神淡薄, 奉献精神、进取精神较差, 没有真正从思想上入党。存在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
1.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导致价值观念倾斜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年完善, 经济成分、利益主体和生活方式日趋多元化, 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出现并潜在的矛盾和问题逐步显露, 人们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物质化、多样化, 为多种思潮的产生提供了舞台。
2.西方敌对势力的思想文化渗透动摇了理想信念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 必将在世界思想文化领域引起这样那样的反应。大学生党员思想活跃, 有一部分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了西方思维, 理想信念产生动摇。同时, 境内外敌对势力通过网络等途径对高校进行思想文化渗透, 对大学生进行精神上控制, 造成了恶劣的影响。
3.集体主义观的淡漠
在当今的大学校园中, 独生子女已成为主流, 他们的集体主义观念的淡漠已经直接给教育管理工作带来了冲击, 体现在大学生党员身上则表现为个人的素质比较高, 却对周围的群体影响力欠缺, 相当一部分同学会认为入党不入党、党性强不强纯粹是个人的事, 与他 (她) 所处的集体没有多大关系, 直接体现为在征求群众意见、党员组织生活和民主评议工作中只说自己、不说他人;只讲长处, 不讲缺点等。
二、现阶段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暴露的新问题
1.部分基层党组织在发展党员过程中存在“重发展、轻教育、重使用、轻培养”的思想误区
一方面, 在入党动机教育上有些“弱化”, 以为高校学生以学习为主, 过分看重学习成绩, 认为学习优秀的学生各方面都应该是不错的, 以偏盖全, 忽视了部分学生把入党作为“就业敲门砖”等的不良动机, 忽视了对学生的培养。另一方面, 许多高校普遍重视党员数量的增加, 认为这是“政绩”, 是硬任务。而党员教育则是软任务, 可以在发展后“从长计议”, 从而忽视了党员的教育与管理。
2.各高校党组织普遍存在对学生党建投入不足的情况
首先表现在干部队伍数量不足, 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党员教育工作者队伍不稳定, 兼职干部较多, 对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员的思想教育工作研究不够, 对党的理论和历史了解不深, 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没有吃透, 工作缺乏创新精神, 对学生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是以管理取代教育, 以使用取代教育。
3.模范作用的淡化
一些大学生入党后, 模范作用并不能较好地体现, 随着学生党员数量的不断增加, 其模范作用的日益淡化的现象已经越来越明显, 过去的“发展一个, 带动一班, 影响一片”的效果已经越来越弱。随着模范作用的淡化, 对学生党员的约束也显得越来越难。
三、加强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思考
1.转变方式, 注重实效, 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党员的价值观和集体主义观的教育
树立培养教育重于发展过程的思想, 重视大学生党员的思想成长成熟过程, 积极培养。引导广大学生党员深刻领会我党的先进理论, 对社会发展有一个科学的认识, 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学生党员头脑, 用党章规范学生党员言行, 全面提高学生党员素质, 牢固树立正确的集体主义观和价值观。
2.健全制度, 加强监督, 进一步强化大学生党员的党员意识和模范带头作用的发挥
坚持预备党员思想汇报制度。党组织很有必要建立和健全预备党员汇报制度, 并对他们加强这方面的教育。通过教育, 使他们懂得向党组织汇报自己思想、工作和学习等方面的情况, 这是反映自己对党的信任、主动接受党的考察和争取党组织帮助的积极态度, 也是自觉地接受党组织对自己的教育和监督的主要方式。
建立和健全入党介绍人 (或联系人) 对预备党员继续教育和帮助的制度。坚持党支部对预备党员的考察和鉴定制度, 建立和健全对预备党员的考察和鉴定制度, 把加强对预备党员的教育、考察工作纳入党支部的议事日程, 并把平时考察的情况作为预备党员转正时的主要依据。
3.以人为本, 文化引导, 充实内涵, 进一步强化大学生党员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主创新意识
围绕创新教育、创新型大学生党员的培养而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例如, 针对平安和谐校园建设工作, 可以发动学生党员参与到其中, 集中他们的智慧, 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同时也能强化他们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主创新意识。通过发扬民主, 平等对待, 增进了解, 讲事实讲道理, 倾注真情, 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过程中来增强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 从而达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目的。
4.提高认识, 增强素质, 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队伍的能力和水平
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离不开一支政治素质高、思想作风好、管理能力强的专兼职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基层党组织要根据党员人数, 配备一定数量的专职党务干部, 负责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
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者也需要努力学习, 与时俱进, 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素质和政治素养, 以适应解决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需要。学生党员管理工作者要以身作则, 严格用共产党员的标准来规范自己的言行, 努力提高自己的学识水平, 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召、影响学生党员, 达到“身教”的目的, 这是学生党员教育工作得以卓有成效地开展的保证。
参考文献
3.浅谈新形势下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 篇三
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方面,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构建一个科学的大学生党员后续教育管理体系,引导他们坚定理想信念,确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已经成为高校基层党组织加强新形势下党建工作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大学生党员;后续教育管理
收稿日期:2011-12-22
基金项目:绥化学院党建研究项目(D092008)。プ髡呒蚪椋豪蠲骼ぃ1982-),男,山东单县人,绥化学院助教,研究方向: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方面,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对大学生党员要加强先进性教育,使他们严格要求自己,提高党性修养,充分发挥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骨干带头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所以,构建一个科学的大学生党员后续教育管理体系,引导他们坚定理想信念,确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已经成为高校基层党组织加强新形势下党建工作的重要任务。
一、加强大学生党员后续教育管理的重要意义
1.加强高校大学生党员的后续教育,是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需要。大学生党员是学生中的优秀分子,他们的“榜样力量”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学生党员多数是学生干部,是学生党支部和辅导员的得力助手,尤其在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反映学生意愿方面的桥梁作用是其他学生无法替代的,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大学生党员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力军。
2.加强高校大学生党员的后续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高素质人才的需要。进入新世纪,国内外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国际上,西方敌对势力不断利用各种手段对我国实行西化和分化;在国内,市场经济成分、组织形式、经济利益、分配方式和就业方式日益多样化带来的西方文化思潮和某些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都在一定程度上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造成冲击。因此,大学生党员作为肩负祖国建设、管理国家的希望所在,党组织必须通过有效的后续教育管理帮助他们建立起抵御诱惑的思想防线,树立牢固的科学价值观,不断提升奉献祖国、服务人民的觉悟,进而成为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3.加强大学生党员后续教育管理是增强学生党支部战斗力、凝聚力的内在要求。学生党支部作为高校的基层党组织,在肩负基层组织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三大任务的同时,还承担着带动广大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完成学习任务的职责,只有展示自身的先进性和组织活力,广大青年学生才能把学生党员作为一面面旗帜,围绕在党支部周围自觉的刻苦学习,努力工作,积极进取。而学生党支部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吸引力恰恰来自学生党员的后续教育管理。
二、大学生党员后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从大学生党员自身来说
目前,部分大学生党员入党前,事事争先,积极表现,思想进步,但入党后就独善其身,万事不理。尤其是高年级大学生党员,把自己混同于一般同学,认为只要自己遵守校规校纪,不犯错误,洁身自好就行了,对一些不良现象,视而不见。部分大学生党员在组织纪律上不能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甚至出现上课迟到早退、沉溺于游戏甚至考试作弊现象。还有个别大学生党员不注意场合、地点,对事关全局的事情妄加评论。究其原因,一是受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部分大学生党员功利主义思想比较突出,不能正确处理好市场经济趋利原则与共产党员无私奉献的关系;二是个别党员入党动机不纯,片面的把入党当做是一种“筹码”、“跳板”或某种“通行证”、“敲门砖”,具有一定的功利性;三是看到身边的同学入党,自己带有盲目性,并不是发自内心深处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四是有些大学生党员入党后放松了对自己的严格要求,有“船到码头车到站”的心理和行为倾向。
(二)从党组织教育上看
目前,在当前高校党建工作中,党支部往往把工作重点放在对入党积极分子的考察、培训和教育工作上,而对大学生入党后的教育重视不够,基本是根据上级红头文件或会议精神间歇性开展学习活动。学生党员也常常是处于一种推一推,动一动的状态,到了毕业年级就基本上游离组织视线之外,甚至出现“入党后无再教育”现象。原因之一是大学生党员后续教育管理缺少相应的工作机制,包括教育培训、制约管理机制等;原因之二是高校学生党支部书记多由思想政治辅导员担任,他们日常事务较为繁忙,随着大学生党员比例的不断增加,对学生入党后的继续教育管理工作心有余而力不足。
三、加强大学生党员后续教育工作的对策
1.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党组织生活是党员教育的主渠道,也是学生党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基本形式。加强大学生党员后续教育管理必须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和“党日”活动,结合青年学生健康成长、渴求成才的实际,尤其是针对不同年级学生工作的不同任务及学生党员思想变化的不同特点,确定不同活动主题。对低年级党员的教育侧重于明确党员义务、如何在学生中发挥表率作用,带动更多的同学共同进步;对毕业班党员,则结合毕业教育,帮助他们正确处理好国家需要和个人理想的关系。增强大学生党员教育工作的生动性和实效性。
2.丰富支部活动载体。丰富大学生支部活动载体,可以拉近组织与学生、学校与学生间的距离,推动学校党建工作的开展。在载体的选择上要紧密结合形势和学生发展的实际,将周期性和长期性的支部活动相结合,周期性活动如党员培训、时事讨论会、时事报告会、模范人物报告会、党的知识竞赛、特色党日活动等,长期性活动如党史学习研究兴趣小组、开展党员之家的活动等。在教育的方法上,要灵活多样、适合青年学生的特点,让大学生党员在轻松活泼的形式中受到教育。我们通过建立党员QQ群、飞信、邮件等方式,了解大学生党员的政治态度、思想品德、个人爱好、本人经历、家庭情况和身心状况等,掌握大学生党员思想动态和基本情况,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预见性。
3.不断拓宽大学生党员践行义务渠道。对大学生党员的后续教育来说,社会教育比课堂教育更重要,他们需要把抽象的政治理论和社会实际相结合,把所学的专业理论和生产实践相结合,才能发挥他们应有的骨干作用。因此,基层党组织在严格大学生党员培养制度的基础上,还要多方面拓展大学生党员践行义务的渠道,使所有的大学生党员积极参与到各种实践活动中来。为了帮助大学生党员在实践中感悟责任、锻炼成长,我院在大学生党员中开展“党员一帮一活动”、“党员责任区”和“党员示范岗”,同时充分利用学校“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城市空巢老人”、“公益课堂”等平台优势,组织大学生党员全员参加,身体力行。通过诸如此类的活动让大学生党员在行动中感受先进、实践先进,升华党性,提高其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激发他们的政治热情和积极向上的精神。
4.完善目标考评机制,建立党员民主评议制度。对大学生党员的教育和管理是一项不容忽视且需常抓不懈的工作。可通过建立大学生党员目标考评办法,对大学生党员实施考评奖惩,形成常抓常新的竞争机制和行为调控机制,实现对党员继续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目标化、规范化、系统化、实效化。需要说明的是,目标的制定一定要科学,要结合党员的理论学习、专业学习、组织生活、行为规范等多方面内容合理制定。同时,要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在学生中开展党员民主评议工作,看看大学生党员是否做到“五个标兵”,对评议优秀的党员同学进行表彰,对落后的进行诫勉谈话,评议不合格的党员同学,支部内通报批评,该年度不得参加校内各种评优,预备党员延期转正,同时向党员反馈群众意见,从而使民主评议起到促进作用,使大学生党员保持清醒的头脑和认识,不忘党员本色,树立党员形象,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5.加强大学生党务工作队伍建设。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离不开一支政治素质高、思想作风好、管理能力强的专兼职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我们根据党员人数,指定专职党务干部,负责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同时在专业课教师、班主任中,选拔配备兼职学生党支部书记,负责对大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经常听取大学生党员和普通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成一支专兼职紧密结合的党务工作队伍。总之,要动员和组织更多的党员教师参加到学生党建工作队伍中来,形成高校党务工作合力,推进高校党务工作发展。
参考文献
[1]钱逍.加强大学生入党后教育手段与方法的思考 [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3).
[2]朱智刚,董选时.加强党员入党后教育管理探索[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2008, (1) .
[3]唐晓育.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对策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08,(6).
[4]杨学锋.新时期学生党建工作的实践与探索[J].湖南社会科学,2005,(4).
[5]黄红球.对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长效机制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5).
[责任编辑:杜红艳]
4.浅谈新形势下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 篇四
【摘 要】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发展阶段,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劳动力在产业间转移和地区之间流动日益广泛,党员在不同所有制、不同行业、不同地域之间流动也日益频繁。充分认识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按照“有利于党员合理流动,有利于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有利于发挥党员作用”的原则,扎实做好新形势下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
【关键词】流动党员 教育管理 探索
一、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流动党员是党员队伍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对流动党员管理做到流而不散,散而不乱,“风筝高飞线不断”,这是新形势下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客观要求,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的紧迫任务,同时对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促进各种要素在全国范围内自由流动和竞争,也是有重要意义的。
二、切实加强对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
搞好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是党员队伍建设中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必须切实加强领导,采取有力措施,把这项工作推上一个新水平。
1.明确工作责任,加强督促检查。党组织要切实承担起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领导责任,层层建立工作责任制,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要加强宏观指导,结合本地实际,制定落实有关规定的实施意见。各职能部门要在党委的领导下,进一步明确职能,分工负责,形成合力。组织部门作为牵头抓总单位,要做好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组织协调和督促落实工作,及时了解掌握情况,发现并解决问题,保证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2.培育经验典型,加强工作指导。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要坚持与时俱进,鼓励创新。上级党组织和组织部门要加强对下一级党组织的工作指导,逐级建立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联系点和示范点。注意发现和培育经验典型,大力宣传、及时推广典型做法经验,以点带面。加强分类指导,对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群体、不同层次的流动党员进行分类管理,以增强工作的实效性。
3.适应形势要求,加强调查研究。新形势下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还有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比如:如何科学界定流动党员;建立教育管理网络;实现双重管理;评价先锋模范作用;驻外党组织职能;流动党员权利与义务的履行等,都需要认真探讨和研究,要带着问题到实践中去,努力探索规律,为这项工作提供理论支撑,并注意将研究成果转化运用,在运用中日趋丰富完善。
4.夯实基层基础,强化工作保障。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也是做好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基础。要高度重视基层党组织建设,通过开展“三级联创”、创建“党建工作先进单位”和“五好党支部”等争先创优活动,使越来越多的基层党组织达到“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发展业绩好、群众反映好”的情况。
三、创新模式,努力构建科学有效的流动党员管理体系
1.建立健全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机构。各地要设立流动党员服务中心或联络站,做好跨区域流动党员的组织关系接转工作,对外出的和外来的流动党员登记造册,及时掌握流动的基本情况,以便于开展教育管理工作。
2.合理建立流动党员党组织。积极探索各种组建模式,做到“成熟一个,组建一个,组建一个,巩固一个”,提高党组织的组建率,不断扩大党组织的覆盖面。一是针对大多数流动党员在非公有制企业的实际情况,加大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组建力度;二是在流动党员相对集中的住宅区,以社区为单位,建立流动党员党组织,把大量分散在社会各个层面中的流动党员通过社区党组织管理起来;三是要创造条件在人才、劳动力市场中心建立党组织,把流动党员纳入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党组织的管理之中;四是要在流动党员相对集中的地方,加大依托驻外办事处和驻外商会建立党组织力度,并加强与当地党组织的联系协调,形成双向领导、双向联系、双向管理的工作格局;五是抓好改制企业党组织的设置、变更和衔接工作,避免在企业改制中出现新的“口袋户”和企业、流出地、流入地“三不管”党员。
四、积极探索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1.有针对性地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教育。要根据流动党员人多、面广、分散、职业杂等特点,结合流动党员的思想、工作和生活实际,适时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在流动党员流动前、流动期间和流动后均要加强教育,做到教育不脱节、管理不断线。党员外出前,党组织要进行教育,对他们提出明确要求,告知联系方式。党员外出期间,教育他们无论在什么地方和单位都要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参加流入地党的组织生活,按期交纳党费,完成党组织交给的任务,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流动党员每6个月要向流出地党组织汇报外出期间的思想。同时,要抓好建章立制工作,建立起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长效工作机制。
2.认真组织开展民主评议党员活动。流动党员原则上回原单位党组织参加民主评议党员活动,如果流动期间适逢外出所在地或单位党组织开展民主评议党员活动,可以参加学习,接受教育,但不能以此代替回原所在单位党组织参加民主评议。确因特殊原因不能回原单位党组织参加民主评议的,可寄回本人自评材料进行评议。
3.加强流动党员党费收缴工作。每年初,流动党员应向党组织如实申报上一外出后的实际收入,党组织根据党员收入情况,按照中央组织部规定的比例和标准,确定交纳党费基数,核定月交纳党费数额。党员根据实际情况可采取邮汇、委托代交等方式,至少每季度交纳一次党费。
4.引导流动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利用外出党员活动范围广、经营门路多、获取信息灵的优势,发动外出党员为家乡建设献计献策、牵线搭桥,传送科技和市场信息,引进发展经济项目,带领群众共同致富。重视对流动党员中优秀分子的培养和使用,及时把政治素质好、懂经济、会经营、善管理、有开拓进取精神、事业心强、群众拥护的流动党员,选拔到农村、街道和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班子,充实基层党的工作力量。
五、严格相关制度,确保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取得实效
一是建立流动党员联系制度。凡有流动党员的党支部,应确定党支部书记或支部委员作为他们的联络员,每人联系1至5名流动党员。联络员负责与流动党员进行联络与沟通,协助党组织做好他们的思想政治工作,了解他们外出表现并如实向党组织报告。
二是建立流动党员目标管理制度。基层党组织应根据本地、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对流动党员流动期间参加组织生活、交纳党费、遵纪守法,特别是发挥党员作用等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制定操作性强的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对于表现突出的,要给予表彰。
三是走访慰问流动党员制度。党员外出期间,党组织要定期、不定期地走访其家属,必要时可派员看望流动党员本人,了解情况,积极为他们排忧解难;党员返回后,党组织要上门慰问,鼓励和支持他们为家乡经济、社会发展多作贡献。对外来党员,流入地党组织要热情走访,帮助他们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使他们同样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
5.浅谈新形势下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 篇五
院庄初级中学涂川
摘要:习近平同志指出:“党的十八大精神,说一千道一万,归结为一点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员队伍素质能力的高低、作用发挥的充分与否,事关党的执政能力、事业发展和社会稳定。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党的建设的总要求,深入研究党员队伍建设面临的形势和问题,不断加强和改进党员队伍建设意义重大。加强党员教育是提高党员素质的根本措施,是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途径。
党要管党,关键是要逐步实现党员教育管理的科学化。而一些基层党组织习惯于粗放管理。对教育管理中出现的随意性、草率性和盲目性,则见怪不怪,往往凭经验,简单地看开了多少会,发展了多少党员,开展了多少活动。形式主义陋习,使党员的教育管理仅仅停滞在浅层次。
针对以上情况我们须从提高思想认识入手,增强各级党组织抓好党员教育管理的紧迫感,建立健全新形势下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责任制,进一步整合资源,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教育手段的作用,按照“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加强党员的管理工作,逐步探索新时期党员管理的新方法。
关键词: 党员问题原因方法
党员教育是我校党组织宣传工作的重要内容,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我们党肩负着历史的重托,经受着时代的考验,切实加强党的
1自身建设,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这就为加强党员教育提出
了新的更高要求。加强党员教育,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重要基础。党
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是
组成党的最基本的要素。队伍的战斗力不仅要靠党的指导思想和路线的正确,要靠通过民主集中制原则构造起来的各级党组织,更要靠组
成党的肌体的每个细胞的健康和活力。下面分别来阐述我校党员干部
所面临的问题:
1、少数党员学习自觉性不够
少数党员平时不能坚持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学习,在日新月异的当今社会,知识逐渐老化,创新能力不高,业务能力不能胜任,党员的先进性不能很好地体现和发挥。
2、党员教育制度落实不力
少数基层党组织党员学习制度、组织生活会制度、民主评议党员
制度、党员领导干部组织生活制度、理论学习制度、党员思想汇报制
度、党内监督制度等不够健全,制度执行不到位,不能将党员教育工
作落到实处,党员教育工作“走过场”。
3、部分党员理想信念不坚定
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有些党员过分看重经济收入和实现自我价值,淡忘了党的性质和宗旨,忘记了自己作为一名党员的义务和责
任,寻找种种借口不参加组织生活,不履行党员义务。甚至个别党员存
在不廉洁的行为。
4、现代化信息教育措施不完善
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重经济轻党建;二是队伍建设不乐观,责
任心不强、业务水平不高;三是教学培训活动流于形式,缺乏有效的措施贯彻落实;四是教育经费保障不到位,教育活动不能顺利开展。
5、教育管理水平较低
党要管党,关键是要逐步实现党员教育管理的科学化。而一些基
层党组织习惯于粗放管理。对教育管理中出现的随意性、草率性和盲
目性,则见怪不怪,往往凭经验,简单地看开了多少会,发展了多少党员,开展了多少活动。形式主义陋习,使党员的教育管理仅仅停滞在浅层
次。
6、个别党组织对党员思想困惑和生活困难关心不够
一些基层党组织不知道党员在想什么、盼什么,对他们思想上的困惑和疑虑不能及时帮助,对生活困难不能及时解决,有的还存在对党
员民主权利尊重不够的问题。只给党员提要求、定责任,但党内的大
事不向他们通报,不和他们商量,过分强调集中,党员的民主权利没有
真正得到行使。
二、解决面临问题的方法
要搞好党员教育工作,就要把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作为党员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以增强党性、提高素质为
重点,加强和改进党员队伍教育管理,健全党员立足岗位创先争优长
效机制,推动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为响应公司号召,做好党员教育工作,我队特制定以下措施:
一、认真执行“三会一课”制度,坚持和完善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党
支部要结合每年一次的专题组织生活会,开展民主评议党员工作。民
主评议党员要注意听取群众意见,发扬党内民主,认真开展批评和自
我批评,方法要简便易行,注重实效。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执行组织
生活的各项制度,自觉参加双重组织生活,带头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对不履行党员义务、不符合党员条件的党员,要及时帮助教育,促其
改正;对经教育不改的,要按照党章和党内有关规定作出处理。
二、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以人为本,惩前毖后、治病救人,从
政治、思想、工作和生活上关心、爱护、帮助党员。组织党员开展经
常性谈心活动,沟通思想,相互启发教育。经常分析党员思想状况,及时解决思想问题,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预见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大力宣传优秀党员先进事迹,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
三、扎实做好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要组织引导广大党员经常
联系和服务群众,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
在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中,体现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并把
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情况作为民主评议党员、党性分析评议和考核
评优的重要内容。
四、营造党员教育管理的良好氛围。通过各种宣传媒体,加强舆论
阵地建设,积极营造党员教育管理的有利环境,不断提高广大党员对
《党员警示制度》的认识。认真总结党员日常教育管理中的有效做法
和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功经验,使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在改进中加强,在转变中适应,在发展中提高。坚持把继承优良传统和改革创新有机
结合起来,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创新活动方式,努力开创党员教育管
理工作新局面。
五、探索新时期党员管理的新方法
按照“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加强党员的管理工作,逐步探索新时期党员管理的新方法。党员模范作用的发挥,除了党员自身因素外,关键是基层组织能否提高管理水平,合理引导党员发挥作用,应充分考虑目前农村党员从业形式、生活水平、思想状况上的差异,对不同层面、不同领域的党员分类分层次提出先进性要求。
6.浅谈新形势下的小学德育教育分析 篇六
浅谈新形势下的小学德育教育分析
摘要:当前,社会环境在不断发展和变化,对于小学德育的教育不能再完全依赖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而是要在当前形势下,积极开创新的小学德育教育模式,在保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加强对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力度,本文对新形势下的小学德育教育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新形势、小学、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可以说是每一个学校再教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学校整个教育中的核心内容,而在当前社会环境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影响下,传统的小学德育教育模式已经不能够适应现代化的社会时代发展状态,特
别是一些社交网络对当前小学开展德育教育起到了一些负面的影响,对小学生、学校的德育教育开展来说都非常重要,所以当前如何在新形势下加强小学德育教育是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1.新形势下小学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社会上的影响
现如今,我国的社会环境正在不断的发展,而在整个发展的过程中,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在当前网络时代发展势头正快速的同时,一些暴力、黄色等负面消息也一应而出,对小学生来说,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影响。由于小学生自身的认知能力以及辨别是非能力非常有限,所以当前大众传媒和网络对小学生带来的影响是非常恶劣的;比如当前社会上的一些价值观念,非法犯罪等等,这些社会上的现象对小学展开德育教育工作来说,造成了很严重的阻碍影响。
家庭上的影响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教师”,所以父母平日的思想政治教育对孩子来说起到的影响非常大,但是在实际的生活中,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特别是爷爷奶奶辈的老人对孩子更是宠溺,导致很多孩子都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不仅从根本上降低了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而且在整个过程中,小学生养成听不进去批评的习惯,容易产生逆反的心理,对开展小学德育教育更是难上加难。
传统德育内容的落后
在新形势下我国社会发展的影响下,传统的德育教育内容已经完全跟不上当前的时代发展变化,传统德育教学大多数都是以”灌输式”为主,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不仅调动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导致小学德育教育的整体教学质量和效果都并不是很理想[1].2.针对新形势下小学德育教育问题的对策
更新当前小学德育教育的内容
在新形势下,我国的小学德育教育工作也要逐渐的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在当前的小学德育教育过程中,要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价值,不仅要让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意义,而且要让小学生逐渐的对当前社会上的一些多元化经济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在小学德育的整个教学过程中,爱国主义教育仍然是重中之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小学德育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教师在德育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加强学生对于民族主义的崇尚精神培养,还要辅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价值观念,让学生能够健康、积极向上的成长。
创新新的德育教育模式
在当前新形势的影响下,只有不断的创新德育教育模式,才能够紧跟时代发展和变化的潮流。首先要确定要以作为课堂的主体,要将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主体地位逐渐转变成为学生,根据思想
品质的形成规律,不断的提高学生的求知心理,不仅要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且教师要保持公正、公平的教学态度,这样才能够拉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从而有效的开展小学德育教育。其次,要整合教育资源,将小学德育教育工作进行整体详细的规划,制定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案,突出德育教育的工作重心。最后由于小学生处于一个好心心比较强的阶段,所以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特点,在创新德育教育模式的时候,可以采取一些开放式的教学模式,比如让学生接触大自然,让学生观察大自然中的动物以及植物,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同时,能够让学生意识到平日爱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来说有一定的积极影响和作用[2].在当前信息时代的到来以及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影响下,在小学德育教育中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将一些教学内容具体化、形象化、生动化,利用
多媒体自身的优势,将一些图片、声音、动画、视频等等充分的展示出来,不仅能够充分的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能够拉近学生与事物之间的距离。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器播放一些比较有意义的视频故事,如”《妈妈再爱我一次》、《白求恩大夫》等等,让学生观看影片的过程中,意识到健康、积极向上的思想道德品质的重要性,对学生树立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从而提高新形势下的小学德育教育质量和效果。
7.浅谈新形势下农业项目的管理 篇七
1 眉山市农业项目成效明显
1.1 基础设施提档升级
2014年, 眉山市整合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良田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补助资金项目、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项目、特色农业示范基地建设等23个项目资金1.1亿元, 新建高标准农田0.91万hm2, 修建沟渠214.5 km, 田间道路98.97 km, 实现喷灌229.33 hm2。做到“四网” (田网、渠网、路网、管网) 配套、“四化” (机械化、规模化、标准化、设施化) 联动、“三力” (农田排灌能力、农机作业能力、耕地生产能力) 提升。
1.2 特色产业优势突出
通过实施现代农业生产发展项目、现代农业重点县项目等, 2014年, 眉山市开展水果高接换种571.92 hm2, 新发展葡萄210.53 hm2, 改造老果园66.67 hm2, 新植白茶33.33 hm2。全市泡菜原料基地达到2.79万hm2, 全市泡菜加工量142.17万t。
1.3 农村改革不断深化
落实蔬菜标准化创建项目、合作社奖扶项目等, 大力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新建标准化合作社56个, 新注册家庭农场115个, 新增耕地流转面积0.67万hm2, 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率超20%。
2 新形势下农业项目管理的问题
2.1 项目争取主观意识不够
个别区县在项目争取上持观望态度, 项目争取意识淡薄, 编制的方案可行性、可操作性低。
2.2 项目布局不集中
在项目布局上, 项目整合力度小, 集约化实施程度不够高。个别区县没有将项目安排在现代农业园区集中实施, 项目整合力度小, 项目实施分散。
2.3 项目实施机制不健全
区县之间、部门之间缺乏协同配合, 日常工作拖泥带水, 没有养成良好的资料收集习惯, 项目档案资料未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收集、整理、装订和归档。
3 对策建议
3.1 主动作为, 抢抓机遇, 积极争取落实好项目
一是深刻认识当前形势。要按照有关规定, 杜绝畏难情绪, 杜绝“多一事, 不如少一事”思想, 抓好项目各阶段工作。二是准确把握发展趋势。项目工作者要准确把握国家投资农业的方向和趋势, 做到“政策范围内项目, 无一漏网;政策导向性项目, 提前谋划”。要向主导优势产业基地倾斜,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产业配套, 形成产业集群, 提升特色产业基地带动功能。三是增强业务联系沟通。各项目主管部门要主动加强与部省沟通协调, 敏锐捕捉项目信息, 及时抓好项目申报工作。
3.2 创新工作方法, 建立项目推进机制, 规范好项目实施
一是加强项目领导。建立《领导干部联系区县工作制度》, 每位领导干部负责联系1个区县农业局, 指导项目储备、申报和实施, 督促核心目标任务推进、亮点打造、党风廉政建设等工作。对重大农业项目, 实行全程指导。二是强化制度落实。市区县业务科站和财务部门要建立有效沟通机制, 项目实施单位报账时要严格按照实施方案确定的建设内容和资金使用范围提供发票及合同等材料, 财务部门严格把关。三是注重痕迹资料整理。要确定专人对项目资料进行同步收集、整理、装订和归档, 特别是要收集基础设施建设前、中、后的对比照片, 经得起专项检查、绩效评价等考验。四是主动接受社会监督。通过电视、广播、网络、报刊等媒体, 及时发布有关重大农业项目建设动态信息, 接受舆论和广大人民群众监督。
3.3 实行项目同步管理, 前移纪检关口, 监管好项目过程
8.浅谈新形势下的中职教育学生管理 篇八
[关键词]中职学校;管理工作;中职学生
[作者简介]余松霖(1983-),男,重庆垫江人,重庆机械电子高级技校电子与通讯教研室,助理讲师,研究方向为手机维修。
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职业教育的飞速发展,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管理工作也呈现出一些新的问题。面对新的形势,应采取怎样的对策进行有效的教育管理,是摆在中职学校学生管理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下面我们就此浅谈一下。
一、新形势下学生管理方面的问题
(一)招生扩大,学生素质参差不齐。近年来,随着国家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推出了一系列就读职业教育的优惠政策,生源扩大,但是随着学生数量的增加,学生中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给学生管理增加了许多难题。
(二)单亲离异;独身子女;农村外出打工家庭增多。在对我校和其他几个中职院校的调查发现,现阶段学生中农村外出打工家庭最多,约占学校总数的30%,这部分学生因为家长长期在外地打工,在对子女的家庭教育方面出现了如隔代教育、父爱失衡、重利主义倾向等一系列的问题,使得学生出现(1)孤僻、任性、自卑与敏感;(2)逆反、撒谎、好斗;(3)意志薄弱,成绩下降,厌学、逃学等一系列问题。而单亲离异家庭越逐年增加,约占学校总数的15%,例如:我所带的08级通信1班上,就有4名同学由于父母的离异,造成心灵受到极大地伤害,出现自卑、自我封闭或叛逆心理和行为。虽然独身子女家庭只占10%,但是他们依赖性强,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在家人过度的呵护中走过了小学和初中时代,缺乏生活实践和合作意识,不愿吃苦,以自我为中心。
(三)社会影响对学生影响加大。由于现在的信息技术的发达,互联网的广泛运用,为学生提供了解最信息、增长见识的机会,但是也为学生上网聊天、玩游戏提供了舞台。特别是最近几年开发出的手机上网功能,使得学生在上课期间也能上网娱乐,同时,娱乐项目的多样也对学生产生了极大的诱惑。
(四)就业形势的影响。虽然前几年因为金融风暴的影响,就业形势十分严峻。但是随着经济的复苏,就业形势也慢慢趋于好转,从而就造成学生从心里觉得工作容易找,学习无动力,从而影响了学习积极性。
(五)自身心理的影响。由于大部分学生在初中之前都是走读,而现在大部分中职院校都实行的是住读,造成学生觉得没有了家长的约束,同时也缺乏对自身的管理能力,从而造成自觉性降低等问题。
二、应对策略
(一)转换教育观念。面对当前新的形势,我们首先应该转换教师的教育理念,给学生创造一个合适的学习环境,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转换教育观念,就是正确的认识素质教育,纠正过分看重学生的分数,而忽略了其他方面,给学生以公平的待遇,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够以正确的心态对待未来,树立良好的“成才观”。因为解决了教育观念,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消除自卑感,从而使学生能正常进入到学习状态。
(二)塑造学生良好的品格。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的思想也在发生变化,自我意识更加强烈的同时也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信任。因此,对学生的人格培养尤为重要。教师面对学生时应该做到有“三心”,及“爱心、耐心、恒心”使得学生能够感觉到受人信任和尊重,同时也学会尊重、信任别人。在学生提出一些问题和要求时,不轻易的回答,而是了解情况后进行答复。从而也使学生了解到“三思而后行”的重要性。从而让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在日常中养成。例如:有一次班上的学生王强与其他班级的同学在打饭时发生了口角,回到班上后就邀约要好的同学,要去找那位同学的麻烦,当我得知后,立即把王强叫来,先了解了事情的经过,然后通过社会上发生的因小事冲动而造成严重的后果,劝解他做事情前一定要“三思而后行”,不要因为一时冲动而后悔,通过这件事情王强有了很大的转变,做事也越来越得当。
(三)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状态。学生当前正处在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当出现问题时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往往犹豫不决,不能正确的进行判断,就需要别人的关心和指导,才能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独立应对问题的能力。因此我们可以采用:(1)学校定期举办“心理辅导”的第二课堂,对一段时间内学生中出现的一些心理问题进行集中辅导,并指导学生如何应对这类问题。(2)每周召开班会,在会上班主任应对一周中班上出现的问题就行理解和辅导,这就要求班主任有一定的心理辅导能力。例如:一次班上的一个同学出现了不想读书的念头,经过了解得知该学生家庭经济情况不好,学生心理压力较大觉得应该外出打工挣钱,我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了解了家长还是支持学生读书,于是我找来该生进行沟通,告诉学生现在出去工作“没有文凭,没有技术”只能打点零工,只有自己认真的读下去,将来找个好工作来报答家长。才是正确的方法,通过这件事后该生学习更加刻苦。(3)举行“学生讨论会”,对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心理话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如何也别人交流沟通。
(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为什么需要提高学习兴趣?因为如果一个人对一件事感兴趣,他就会努力把这件事做好。因此
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就是让学生知道学习是一件有趣的事,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通过加强教学过程中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提高其积极性,最后突出专业特色,使学生喜欢上自己所学专业。例如:我上的是电子方面的课程,在进行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电子产品使学生产生成就感,从而让学生对电子方面的课程有兴趣。
(五)严格学生管理。在对学生进行关爱的同时。也应该进行严格的管理。例如:在我接到新班时,首先就要制定班规,学习学校的校规,要求学生按照规则制度来要求自己,其次在每周的班会上,都要组织学生学习规章制度。目前对企业而言对招录的中职学生都要求进入单位后能够尽快的适应企业的规章制度,因此学校应将爱与严相结合,制定出一套可行的制度,使学生在走出校门后,也能够尽快的适应用人单位的要求,同时这也是学生在校正常学习、生活的重要保障。
(六)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校可以通过加强与企业之间的联系,把优秀的学生送人到优秀的企业,让学生们知道自己的未来与现在的学习是密不可分的。同时,还可以举行一些专业性的比赛,并拿出一些奖励来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9.浅谈新形势下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 篇九
专卖管理着眼于何处,落脚在哪里,如何既能适应形势的变化,又能切实可行地真正解决一些现实中的问题,是眼下每个烟草从业人员都应该思考的问题,结合客观形势的变化,笔者认为,应在今后的工作中具体做到如下几点:
一、以法律宣传为手段,转变专卖稽查管理的切入点。
当守法成为管理相对人的一种习惯,变成一种潜意识的时候,法律也就没有它存在的必要了。虽然这是一种过于理想化的设想,但我们时刻都不能放弃这种尝试,应尽量实现这种理想化设想在现实程度上的最大化。从无意识到有意识再到潜意识,最行之有效的方式莫过于言传身教,而这其中宣传更是必不可少,坦率而言,我们的烟草专卖管理在这方面做得还远远不够,这就要求我们专卖稽查人员在执法过程中结合当前实际,在“烟草专卖法律法规”的宣传上多下些功夫,重点做到:
(1)对烟草专卖稽查管理的合法性、必要性进行广泛宣传。随着当前特种零售许可证的取消,很多零售业户对烟草专卖管理本身的合法性产生了很大的质疑,这种理解上的误区势必给专卖稽查管理造成很大的障碍,因此应该结合当前的打假形势和国家的现行烟草专卖行政政策,对烟草专卖执法的合法性和必要性进行详细的宣传,从而更好地树立烟草专卖稽查管理的权威。
(2)对业户违法违纪经营卷烟所产生的法律后果进行重点宣传。众所周知,只有知法才能守法。业户对烟草专卖法律的无知是发生违法违纪行为的最大隐患。要想在真正意义上禁止违法违纪行为,就必须使涉烟管理相对人清楚的认识到触犯相应法律就必定会引起相应的法律后果,受到相应的行政处罚。
(3)对违法违纪经营与守法经营的利弊进行耐心、细致的宣传。经总结分析,业户违法违纪经营卷烟的行为具有很强的区域性,这种现象形成的动因最主要的因素是由于业户具有相当程度的相互攀比心理,这种攀比心理直接带来卷烟市场秩序的深入混乱,从而引发连锁反应,给专卖稽查管理带来诸多不利的影响。
针对这种市场形势,专卖稽查人员应该对违法违纪区域的经烟户做耐心细致的宣传和讲解,与他们一同分析这种违法行为的弊端,并宣传守法经营所能带来的长远的有利影响,帮助他们摆脱这种“相互攀比,效仿违法”的卷烟经营意识,从根本上杜绝这种趋势的蔓延,使业户能够重新守法经营。
二、以诚信服务为原则,打造专卖稽查管理新理念。
专卖稽查管理长期以来一直以严打严罚为主要管理手段,教育管理很少提及,更不要说什么为业户服务了。但随着形势的发展不难看出要想进一步的适应新的执法环境,与零售业户互利互惠。就必须坚持以诚信为理念,加强服务管理。针对目前烟草专卖稽查管理的弊端,我们应该重点做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严厉打击违法违纪行为,为经烟业户创造良好的竞争环境。专卖稽查人员无论何时都不能忘记自己的职责是净化市场,打击违法违纪行为。专卖稽查管理在履行职责、尽到义务的同时,也就间接地为经烟业户提供了服务,为他们创造了良好的经营竞争环境。
(2)以普及法律为义务,尽可能全面地为业户提供经营方面的法律帮助。烟草专卖稽查管理人员,除了宣传烟草专卖法律法规以外,也要尽可能帮助业户解决经营中的一些法律问题,提供相应的法律咨询,急业户之所急,想业户之所想,做到真正的诚信服务。
(3)帮助业户掌握鉴别假烟的方法、并及时沟通假烟流通的动态。在长时期的专卖稽查管理中,我们经常发现一些业户并非主动违法,而是由于缺少鉴别假烟的常识,导致其上当受骗,成为被动违法者。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持续发生,我们专卖稽查人员完全有义务帮助零售业户掌握鉴别假烟的方法,并及时与他们沟通,让其了解假烟流通的动态,做到与零售业户一起,防假打假。
三、以文明执法为前提,树立专卖稽查管理的新形象。
在当今形势下,烟草专卖稽查管理人员仍然有一部分在对涉烟管理相对人的管理中粗暴执法,进而带来了管理与被管理之间的矛盾激化和涉烟管理相对人对烟草专卖稽查管理的不理解,给专卖稽查管理的形象带来了诸多负面的影响。正所谓“正人正己” 孔子在三千多年前就提出了“修己以安民心”的政治主张,这在当今社会也有着相当程度的借鉴意义,专卖稽查管理要以文明执法为前提,要做到执法不卑不亢,即要秉持专卖执法的威严,又要兼顾柔性管理的内涵,进而树立专卖稽查管理的崭新形象。
四、以信息管理为手段,提高专卖稽查管理的效率。
任何形式的专卖稽查管理都要结合于实际,不能凭空想象,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虽是老生常谈,但总是能切中要害。当前,卷烟违法违纪经营发展的态势逐渐趋向于形式多样且手段隐蔽,这势必决定了要想更好地开展专卖稽查工作,就必须要掌握足够的市场动态信息,针对各种状况做出及时的反应,缩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周期,提高专卖稽查管理的效率。
五、以不断创新为动力,优化专卖稽查管理的方式。
10.浅谈新形势下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 篇十
起足够的重视并切实加以改正,任其发展蔓延下去对公安机关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将会带来极大的影响。“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近几年来,一些发生在基层所的违法违纪案件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针对基层所队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如何加强民警思想政治教育,笔者结合当前队伍建设的实际,以及民警的思想状况谈几点粗浅看法,不到之处望大家指正:
一、目前基层所队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针对队伍实际现状,虽然开展了一系列专项教育活动,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离上级党组织和新时期公安工作要求还相差甚远。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由于基层基础工作日益繁重,基层所队警力相对紧张,业务工作布署相对较多,专门坐下来进行政治思想学习的时间很少;二是有些业务干部一味强调业务工作的重要性,认为思想政治工作是“虚”的,从思想上重视不够,不能正确引导民警积极开展思想政治学习;三是专项教育活动太多太频繁,民警有厌烦情绪,从而淡化对政治思想工作的重要性,致使队伍的政治思想工作流于形式;四是民警的政治思想根基不牢,思想松懈,主观能动性不能得到充分发挥,直接影响到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甚至出现违法违纪现象,使队伍建设跟不上形势,不能很好地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
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民警个人因素外,与当前公安机关基层思想政治薄弱、教育管理不力、文化生活单调、缺乏正确教育方法有很大关系。
(一)对新形势下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真正深刻理解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在全部公安工作中,队伍建设是根本,也是保证”重要指示精神的深刻内涵,未能将思想政治工作摆上重要工作日程,对民警的思想情况了解不深、不细,对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解决的方法、力度不够。
(二)存在重业务工作,轻思想政治工作。由于对思想政治工作在认识上存在偏差,队伍中重业务工作,轻思想工作的思想倾向还普遍存在,有时往往把业务工作当成硬指标,把队伍建设当成软任务,是虚的、抽象化的东西,学起来没有什么意思,起不到什么作用,未能很好的理解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是指导和保证各项业务工作取得成效的重要保证。
(三)存在缺乏沟通,相互之间不团结。基层所队领导对新形势下如何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缺乏深入的研究、讨论,缺乏有力的措施、办法。一些政工干部监督作用弱化,往往是所、队长说了算;有些基层所队班子成员甚至“各据一方”相互之间缺乏交流、沟通、合作;个别的甚至相互排挤、搞内耗,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影响了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开展。
(四)受内外环境的影响。由于受当前经济状况的制约,基层所、队在经费、装备、生活等方面对民警保障不够。要求民警干工作的时候多,而为民警解决实际困难的时候少;民警讲奉献的多,在政治待遇、经济待遇等方面的回报少;民警承受的思想、工作压力大,上级公安机关强调追究责任多,而保护民警合法权益方面措施不力,办法少,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民警学政治、讲政治的积极性。
三、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一)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引导民警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是队伍建设的生命线,始终把对民警的政治教育特别是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摆在突出位置,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对民警的理想信念、宗旨、道德、法纪、警示教育,弘扬主旋律,在潜移默化中培养民警高尚的道德情操,通过思想政治工作激发民警完成各项工作的热情。
(二)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思想政治工作长效机制。由于基层所队是一线执法单位,民警无论是与群众,还是与案件的当事人接触都是直接的而且是大量的,他们的形象从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整个公安机关乃至政府。因此要不断强化政工以及业务干部责任意识,切实把思想政治工作纳入的重要议事日程,明确领导责任,切实把思想工作与其他业务工作一起研究,一起部署,一起落实,齐抓共管,建立和落实“一岗双责”责任制和民警思想政治工作预防机制。
(三)坚持以人为本,创新工作方法。严格落实各项从优待警措施,关心民警生活,要建立民警个人休假和民警健康档案,强化落实,对民警思想上、工作中或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及时真心实意地予以关心帮助,使民警内心感到组织的温暖,特别是和民警工作学习在一起的基层
所队领导,要以同志之情、战友之情来看待民警。要正确对待民警的缺点和不足,特别是犯错的民警,要肯定其成绩和优点,不能训斥,更不能排斥,这样不仅会伤害民警的自尊心,而且也容易产生逆反心理。要以婆婆的嘴、妈妈的心多鼓励、多引导,使他们逐步加以改正和提高。
(四)加强培训,夯实基础。努力为政工干部的成长成材创造条件。认真开
展岗位练兵活动,进一步加强政工干部的学习培训,定期组织政工干部进行业务培训、交流、参观,拓宽政工干部的视野,不断提高政工干部的综合素质和工作水平,使政工干部有自己的职业特点,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养和文化理论水平,具备抓思想政治工作的本领。对发生的个别重点问题,要认真解剖,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分析研究。通过研究,不断改进工作方法。
11.浅谈新形势下图书管理工作的思考 篇十一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925X(2012)07-0054-01
摘要:
图书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是知识传播工具。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广泛运用,图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图书的管理也表现出了许多新的问题,以前的许多不足也逐渐暴露出来。新形势下的图书管理工作既要传承传统的工作模式,又要在当下积极创新,以适应新时期读者的需求。本文将通过分析当前图书管理中的一些问题及不足,提出图书管理中的新措施,保障新时期图书管理工作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新形势; 图书管理; 问题; 对策
【前言】图书管理工作是社会文化事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管理在我国图书管理工作担负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的双重任务。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新形势下,许许多多新的情况、新的问题、新的事物和观念不断出现,做好新形势下的图书管理工作更值得我们深思。
1新形势下的图书管理工作
1.1加强图书管理的意义
1.1.1提高图书管理工作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
良好的图书管理可以在不同情况下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这有利于减少图书管理人员操的工作量,提高图书管理服务质量。将管理人员从繁杂的工作中脱离出来,保证图书资源在最佳的状态下发挥最大的效用,为用户提供更为丰富的服务。
1.1.2促进社会经济和文化建设。
图书是社会经济活动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工具,在城市经济文化建设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在社会经济方面,图书丰富的图文信息资源及专业的信息服务可以解决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科研难题。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资源优势、技术优势、人才优势参与社会文化经济建设,面向社会提供信息服务,促进社会经济建设与发展,从而提高社会经济文化水平。
1.2图书管理现状
1.2.1管理制度滞后。
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图书管理迎来新的发展空间,但是,现有的图书管理制度滞后,缺乏调动员工积极性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存在着定位不清、内部机制不灵活、工作效益不高等诸多弊病。
1.2.2整体素质不均。
我国的图书管理工作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地发展变化,但是,从整体上看,图书管理工工作人员的文化素质有待提高。现在存在着一些没有受过图书管理专业训,没有接受过正规的系统的图书管理理论、方法和技能的人员参与图书管理工作,因而势必缺乏图书馆方面专业知识,只能承担简单的、专业性不强的工作,不利于图书管理的良性发展。
1.2.3责任意识不强。
当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对图书管理者的地位和作用的错误认识。认为图书管理人员不外乎是负责图书的借人和借出、把图书整理整齐的机械的工作。在这种认识下,有的图书管理工作者就松懈了自己的责任意识,影响正常的工作。
1.2.4高级专业人才缺乏。
由于种种原因,图书管理中高级专业人才数量不多,这给图书管理工作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由于缺乏高新技术的人才,致使多数图书管理中信息技术应用滞后,先进设备的效率发挥不足,服务水平相对落后,信息开发程度较低等现象。
2新时期图书管理者应有的基本素质
新时期,图书管理工作者要做好图书管理工作就必须具有先进的思想理论水平,切实做好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境界以及扎实的图书管理专业知识四项基本素质。
2.1先进的思想理论水平。
图书管理者必须始把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要求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借鉴世界文化,弘扬民族文化,继承革命文化,改造落后文化,抵 制腐朽文化。树立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和历史唯物主义及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以思想理论水平保障图书管理的正确方向。
2.2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
管理创新是深化图书馆改革的内在需求,现代图书馆管理的本质在于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创新是人类活动中的一种普遍行为,存在于人类生活的每一个领域中,因而在管理活动的每个环节和每项职能中都普遍地存在着创新的问题。著名管理学家彼得?杜拉克指出,管理学及其在实践中的一个重要进步是他们现在都包含人们的精神和创新。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将不可避免地从根本上动摇各类组织的管理思想、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现代图书馆的管理也概莫能外,从一定意义上说,这也正是現代图书馆管理的本质所在。
2.3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境界。
图书管理者要具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界境,使新时期的图书管理工作不守陈规,不断探索图书管理工作新方法,切实保证图书管理工作更加贴近广大群众的意愿,使图书管理工作切实满足广大群众不断变化的现实需要。
2.4扎实的图书管理专业知识。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各行各业的发展越来越专业,扎实的图书管理专业知识是保证新时期图书管理工作高效运转的基本条件。图书管理工作包括图书的采购、摆放、编录、查对、借阅、存贮等都具有相当强的专业性,作为管理者,如果不懂专业知识,必然会在管理过程中造成决策失误,给图书管理工作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扎实的图书管理专业知识,是保障图书管理高效运行的保障。
3做好图书管理工作的对策
3.1提升社会化服务水平。
图书管理工作的社会化服务这一理念正逐步为大众群体所认同,新时期的图书管理要让更多的人获得知识、感受文化,使文化成果的受益面进一步拓展。根据社会的需要可以开放相关的书刊资料,向社会读者发放证件,凭借读者的身份证明,建立读者数据库。通过简单的读者注册让其享受到平等的服务,让图书管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在读者群体中充分体现。同时,可以和社会上的一些科研机构进行合作,如可以和科研院所等建立统一的检索平台,开展专题性的咨询服务等,做到全社会的资源共享。
3.2完善管理制度,强化责任意识。
要完善图书管理制度,实施激励机制,竞争机制等,能激发图书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建立各种激励机制,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有效地激发员工的内在潜能,同时,在原有的激励机制上不断创新,形成一套激励和约束相统一、权利和责任相一致、动力和压力相平衡的运行机制,做到公平、公正。与此同时,强化责任意识,提高图书管理工作水平。
3.3加强高素质人才队伍的建设。
在知识经济时代,图书管理人员被喻为知识领航员和智力咨询师。新世纪的到来和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对图书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图书管理员必须具备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思想素质、文化知识素质和专业技术能力。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高尚的职业道德,做到敬业爱岗,勤奋工作。具备图书管理的专业知识以及相关的专业知识,并能熟练地掌握岗位操作技能。加强对高新技术和新学科知识的学习,扩大知识面,具有超前意识及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从而不断开发自身的创造潜力,真正担当起领航和咨询的重任。
4总结
新形势下,面对新的问题和新的情况,图书管理工作要与时俱进,与时代接轨,不断完善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更好的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提高国民的素质。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浅谈新时期图书管理工作现状及对策 王红娟 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J]科技创新导报2012年第1期
12.浅谈新形势下的财务管理 篇十二
我国发展商品经济走过的历程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速度快、时间短,与之相应的企业管理理论、方式也都显滞后,同时因为我国国情复杂以及发展的跳跃式,因而造成我国企业管理在方式方法上呈现的是多种理论支持下的管理模式共存的情况,尤其是民营企业,企业管理的模式从最早期的只具有初步管理思想的方式到古典管理方式到现代管理方式,这都能在我国的企业中寻到它们的踪影。但有一点,不论这些管理者采用的是何种管理方式,其管理中都有一条贯穿始终的主脉—财务管理。而且,随着管理方式的科学化,财务管理的范畴和深度也在不断扩展,在企业的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财务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更是渗透到企业的各个领域、每个环节、每一个人,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核心已逐步成为企业家们的共识。现代企业制度下,以公司制为主的经济体,其基本特征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科学管理,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主发展。企业发展前景取决于自身的经营管理,其经营指导思想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满足用户需要为中心;经营决策取向是为获取利益,谋求长远利益。现代企业在新形势下的转变不但没有削弱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反而对现代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被赋予了更丰富的内涵。
一、现代财务管理的目标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企业资金的获得和有效使用的管理工作,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是企业在一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下进行财务管理活动所期望达到的目的。现代企业的总目标是:利润最大化、现金流量最大化、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利益相关各方利益的均衡。相应的,现代财务管理的目标也由产值最大化到利润最大化再到股东财富最大化最后演变到企业价值最大化,以适应企业管理的要求。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对整个企业管理活动具有根本性的影响,确立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是明确现代理财思想、建立现代理财方法和措施的根本点和出发点。现代财务管理把管理的目标设定为“企业价值最大化”或者“股东财富最大化”。这一目标既反映了利润取得的时间,也反映了资本和获利之间的关系,还反映了受风险大小的影响。在现代企业中典型的组织形式是公司制,股东作为出资者,为保证其利益目标的实现,直接或间接地通过各种形式来参与管理。董事会和总经理行使直接经营权,必须全面直接地参与对公司重大财务事项的决策和管理,这在财务上就形成了最高层次的财务管理行为。经营者的财务决策和管理落实到企业内部主管财务的副总经理和财务经理头上,他们行使的是决策事项的执行权和日常管理权,如协助总经理主持公司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实施年度经营计划和投资方案等,这就构成了中层财务管理行为。在基层,各管理人员的主要任务则是按照已制定的预算和计划标准开展具体工作,保证上层决策实施到位。由此可见,各级管理层次对财务管理的目标及侧重点各不相同。所有者最大的要求就是投资收益最大化,经营者的财务管理目标是在保证企业生存、发展的前提下实现企业价值增值,也就是在保证企业偿债能力的前提下有效地利用资金,实现企业价值增值。
二、现代财务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职能正在扩展
(一)从现代企业产权制度看,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完整意义上的产权关系能够清晰地表明财产所有权、实际占有权、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产权清晰是产权关系与责任的清晰,它解决了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的主体虚置、配置不灵、资产实际上无人负责的问题,确立了企业的法人财产权。而作为企业制度主要形式的公司制度,使企业能集中巨额资本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提高有机构成,联合众多分散的资本成为一个集中的股份资本,组织高效率的生产经营。投资者将财产交给企业经营,企业对出资者承担资产增值的责任,投资者仅以出资额为限对企业承担有限责任,企业经营活动的目标以资本营运效益为中心。由此可见,现代企业经营本质上是资本的经营,而资本营运效益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中心任务。所以说,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客观上正不断加强。
(二)从现代企业组织生产经营的目的看财务管理的中心地位。我国《公司法》规定,“公司在国家宏观调控下,按照市场需求自主组织生产经营,以提高经济效益、劳动生产率和实现资产保值增值为目的”。评判经济效益优劣的客观标准是盈利水平及企业的发展,经济效益观念成为企业经营管理思想的主要内容,力求以尽可能少的投入获得尽可能多的产出。企业作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是盈利性经济组织,只有自己的生产成果的实物形态和价值形态两个方面都得到补偿并获得盈利,才能不断增加自身的积累和求得发展。在这样的经营思想指导下,经营者最关心的是企业的成果,要求财务管理运用价值形式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全过程实施管理。财务管理机构定期向所有权人提供企业财务报告,反映财务状况及其构成,利用会计核算资料所表达的经济含义,经分析转化为财务信息,迅速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为企业提供决策导向。从这个意义上讲,财务管理是现代企业的“神经系统”;资金的筹措、使用、增值并收回的循环过程,构成现代企业生产经营得以正常运行的“血液循环系统”,从而使财务管理在根本上驾驭企业的经营活动。
现代企业的发展日新月异,管理手段和方式也不断融合着新的元素,同样作为企业管理核心的财务管理也必须适应现代企业管理的方法和思维,财务管理本身也应在管理手段和方式上进行创新,才能使整个企业的管理在整体上高效而和谐。企业原来的“重实物价值管理、重资金总量管理、重生产成本管理、重当期收益实现、重事后总结、重企业内部管理”正逐步转变为“重企业综合管理、重企业筹资管理、重资本控制管理、重远期风险控制管理、重事前预测管理和企业外部形象管理”,这种变化是现代企业制度下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和发展,是现代企业财务工作的新领域,财务管理应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
三、财务管理观念的更新
(一)树立人性化理财观念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客观上要求企业管理树立人本观念。所以,财务管理人员也必须改变原有的物本管理方式,树立新的理财观念—人本化理财观念。人的发展是人类的最终目标,人是发展的主体和动力,也是发展的最终体验者,从而把人类自我发展提到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心地位。据此可以看出,重视人的发展与管理观是现代管理发展的基本趋势,也是知识经济的客观要求。企业的每一项财务活动均是由人发起、操作和管理的,其成效如何也主要取决于人的知识和智慧以及人的努力程度。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只有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将各项财务活动“人性化”,建立责权利相结合的财务运行机制,强化对人的激励和约束,才能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是企业顺利而有效开展财务活动、实现财务管理目标的根本保证。
(二)树立竞争与合作相统一的财务观念
当代市场经济竞争中出现了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这就是原来是竞争对手的企业之间纷纷掀起了合作的浪潮。在知识经济时代,一方面,信息的传播、处理和反馈的速度以及科学技术发展的速度均越来越快,这就必然加剧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哪个企业在信息和知识共享上抢先一步,便会获得竞争的优势。而另一方面,信息的网络化、科学技术的综合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又必然要求各企业之间要相互沟通和协作,这就要求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在财务决策和日常管理中,要不断增强善于抓住机遇、从容应付挑战的能力,在剧烈的市场竞争中趋利避害、扬长避短,同时也要正确处理和协调企业与其他企业之间的财务关系,使各方的经济利益达到和谐统一。
(三)风险理财观念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市场机制的作用使任何一个市场主体的利益都具有不确定性,客观上存在着蒙受经济损失的机会与可能,即不可避免地要承担一定的风险,而这种风险,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受各种因素影响,将会加大,因此,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必须树立正确的风险观,善于对环境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因素进行科学预测,有预见性地采取各种防范措施,使可能遭受的风险损失尽可能降低到最低限度。
(四)信息理财观念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一切经济活动都必须以快、准、全的信息为导向,信息成为市场经济活动的重要媒介。而且,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以数字化技术为先导、以信息高速公路为主要内容的新信息技术革命使信息的传播、处理和反馈的速度大大加快,从而使交易、决策可在瞬间完成,经济活动空间变小,出现了所谓的“媒体空间”和“网上实体”。这就决定了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必须牢固地树立信息理财观念,从全面、准确、迅速、有效地搜集、分析和利用信息人手,进行财务决策和资金运筹。
(五)知识化理财观念
知识成为最主要的生产要素和最重要的经济增长源泉,是知识经济的主要特征之一。与此相适应,未来的财务管理将更是一种知识化管理,其知识含量将成为决定财务管理是否创新的关键性因素。因此,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必须牢固树立知识化理财观念。
四、财务管理具体内容的调整与拓展
在工业经济时代,企业财务管理的对象主要是以物质运动为基础的物质资本运动,其内容主要包括物质资本的筹集、投入、收回与分配以及实物资产的日常管理等。而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资本在企业资本结构中所占据的地位将明显加强,因而它将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又一重要对象,与此相适应,企业财务管理的内容也必将发生相应的变化。
无形资产将成为企业投资决策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在新的资产结构中,以知识为基础的专利权、商标权、商誉、计算机软件、人才素质、产品创新等无形资产所占比重将会大大提高。据有关资料,1995年美国许多企业无形资产的比重已高达50%-60%,这表明,无形资产在企业总资产中所占的比重以及所起的作用已不容忽视,它将日益成为决定企业未来收益及市场价值的主要资产。所以,在知识经济时代,无形资产将成为企业最主要、最重要的投资对象。这就要求企业必须调整旧的投资决策指标,建立切实反映无形资产投入状况及结果的决策指标体系。
风险管理将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当今时代,由于受某些因素的影响,将使企业面临更大的风险:如①信息传播、处理和反馈的速度将会大大加快。如果一个企业的内部和外部对信息的披露不充分、不及时或者企业的管理当局对来源于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各种信息不能及时而有效地加以选择和利用,均会进一步加大企业的决策风险。②知识积累、更新的速度将会大大加快。如果一个企业及其职工不能随着社会知识水平及其结构的变化相应地调整其知识结构,就会处于被动地位,就不能适应环境的发展变化,从而会进一步加大企业的风险。③产品的寿命周期将会不断缩短。电子、计算机等高科技产业,其产品的寿命更短,这不仅会加大存货风险,而且也会加大产品设计、开发的风险。④“媒体空间”的无限扩展性以及“网上银行”的兴起和“电子货币”的出现,使得国际间的资本流通加快,资本决策可在瞬间完成,使得货币的形态发生了质的变化,这些均有可能进一步加剧货币风险。⑤无形资产投入速度快、变化大,它不像传统投资那样能清楚地划分出期限与阶段,从而使得投资的风险进一步加大。所以,企业如何在追求不断创新发展与有效防范、抵御各种风险及危机中取得成功,也是财务管理需要不断研究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人力资本的所有者将成为企业税后利润分配的参与者。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将成为企业乃至整个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资源,是决定社会财富分配的最主要因素。现代劳动者是一种知识型劳动者,他们成为企业的员工,实际上是给企业带来了人力资本。从能带来剩余价值讲,物质资本的增值来源于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比物质资本更具有增值性。所以反映知识资本价值指标将成为企业财务评价指标体系的又一新的内容。知识资本所反映的是市场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值。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无论是企业的管理当局还是企业的投资者、债权人、顾客等相关利益主体,都必须十分关心和重视反映企业知识资本价值的指标。否则,他们便有可能低估一些有价值的公司价值,同时也有可能看到一些繁荣的公司中潜在的危机,从而导致错误的决策,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13.浅谈新形势下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 篇十三
应急管理宣传工作的几点体会
调兵山市应急办 王善文
应急管理工作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做好应急管理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应急管理工作刚刚起步,万事开头难,而此时能够扎实做好应急管理宣传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新形势下应急管理宣传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应急管理宣传工作要想取得实效,就必须要求领导先要解放思想,创新思维,加强重视。一是在思想上要加强对领导的宣传和沟通,要让领导将应急管理工作摆在重要位置,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与中心工作一同研究部署,一同检查落实,一同考核表彰。自我市开展应急管理工作以来,每年都召开两次市长办公会议研究和部署应急管理工作,尤其是在每年的应急管理宣传周之前,市政府分管领导还亲自安排宣传周期间的各项活动。我市应急管理工作,特别是应急管理宣传工作能够顺利有序的开展,是和市政府领导对宣传工作的高度重视分不开的。二是要进一步强化和落实相关部门领导责任制。要把应急管理宣传工作作为衡量领导干部工作业绩的重要内容。我市从2007年开始将相关部门的应急管理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体系,实行百分考核,其中应急管理宣传工作占30分,进一步推动和促进了宣传工作长效机制的形成。三是加大投入力度。几年来,我市在 1
应急管理宣传上入投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市本级、各镇(街)和各有关部门每年的宣传投入都在十万元左右,为做好应急管理宣传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创新形式,形成格局。应急管理工作的开展和运行有着独自的特点和运行方式,我们应结合本地工作的实际,不断改革和创新宣传形式,全面普及应急管理的各种知识,不断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安全防范意识。一是要要注重发挥主流媒体的作用,积极搞好与主流媒体的合作,切实发挥主流媒体覆盖广、受众多、公信力强的优势,有力引导社会舆论。调兵山市现有两个电视台,一个是调兵山市电视台,一个是矿区电视台(隶属铁煤集团),几年来我们一直注重与矿区电视台合作,每当开展应急管理宣传活动时,两家电视台同时播出,宣传工作面基本覆盖了全市的城区和乡村。二是要形式多样,内容要新颖。应急管理全宣传教育的载体除了报纸、刊物、书籍、图片外,还包括墙报、黑报板、通知、备忘录、宣传栏、应急工作手册、召开座谈会、讨论会、授课、演讲、报告和文艺形式等宣传形式都很具有亲切感。应急管理宣传教育一定要寓教于乐,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三是要不断探索和研究应急管理宣传工作的新路子。几年来,通过我们不懈的努力,应急管理宣传工作在全市已经深入人心,一方面,各镇(街)和各有关部门积极参与应急管理宣传工作;另一方面,各基层企事业单位、各类学校、社区和
2村屯广泛关注应急管理宣传工作,基本形成了定位明确、特色鲜明、功能互补、覆盖广泛的应急管理宣传格局。
三、营造氛围,面向基层。通过几年来应急管理工作实践,我们深深感到突发事件侵害的往往是基层群众和弱势群体,因此,加大对基层的宣传工作力度,是我们开展应急管理宣传工作中所负有的刻不容缓的责任。一是要注重对基层领导干部宣传队伍的培养,使他们在日常的工作中,时刻将人民群众的安危系在心上。我们每年都要通过采取考试答卷、定期培训、政绩考核等方式,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应急管理宣传队伍,为搞好基层应急管理宣传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二是要提高镇(街)、社区和村屯广大人民群众自我防范意思。应急管理工作开展以来,针对农村和社区的宣传一直是我们开展应急管理宣传工作链条上的薄弱环节,加强对这些人群的宣传应该是我们的重中之重。我们每年在宣传周期间都采取了设立宣传站、张贴标语、组织秧歌队、散发宣传单、文艺汇演等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一系列的宣传活动,使广大基层群众深刻体会到了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三是要加强对各级各类学校在校学生安全教育。针对中小学生自我防范意思差的特点,我们常年坚持开展将应急知识教育纳入学校教育、发放应急手册、制作应急知识宣传片等活动,几年来,通过开展各种宣传教育活动,不但使全市中小学生的安全防范观念不断增强,也使他们逐渐成为了应急管理宣传工作的义务宣传员。随着应急管理宣
3传工作的不断深入,被宣传人群受众面的进一步拓宽,全市基本形成了人人关心应急管理,人人参与应急管理的良好局面。
14.浅谈新形势下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 篇十四
关岭县板贵乡田坝小学韩勇
党员教育工作是党的建设和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员教育工作,并赋予其新的时代特征,才能不断提高党员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首先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党员教育工作多年来形成的一条基本经验,也是党员教育工作必须坚持的一条基本原则。当前,我们的党员教育工作要围绕推进以人为本,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创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大发展、快发展这个中心来研究、来部署,切实抓好落实,务求新的成效。其次要进一步加强基层的网络建设,促进党员教育工作向纵深发展。其次要不断探索、勇于创新。创新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也是党员教育不断适应新要求、保持旺盛生命力的不竭动力。应该说,运用不同的教育形式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这本身就是党建方法上的一个创新,在推进党员教育的实践中,我们还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创建新载体,不断提升党员教育工作的水平,做到“站在新起点,实现新发展,再攀新高峰”。在具体的工作方法上,可以大胆尝试,只要是符合“三个有利于”的要求、有利于加强党员教育、有利于党建宣传工作的做法、有利于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就是好的做法,就可以加以运用。最后,在党员教育内容上,要坚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1重要思想武装全体党员,保持思想政治上的清醒;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把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全面贯彻执行的自觉性上;坚持用党章规范党员的言行,加强其党性锻炼,体现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坚持用科技知识、文化知识、管理知识教育党员,提高党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和带头作用。同时,要在这“五坚持”的基础上,根据新时期的中心工作以及不断变化的客观形势和社会实践,在党员教育的内容上不断补充完善,要做到让每一个党员学以致用,真正提高党员的整体素质。
15.浅谈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 篇十五
如今的经济迅猛发展的新形势不仅会给众多企业带来发展的机遇, 同时也是对企业适应形势发展的一个挑战。企业要想发展就必须对经济管理进行创新, 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去接受并完成新时代的挑战, 创新经济管理模式和经济运行策略, 才能让企业摆脱落后的发展现状, 紧跟市场的发展需求, 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促进企业的发展和扩大。
新形势企业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下, 企业的经济管理却存在着很大的不足和缺陷, 其中比较突出的就是企业在发展目标上确立的方向存在偏差, 并且在管理上老是以落后的观念思考问题和预测市场, 这就导致了企业严重滞后于新形势的发展, 从而使企业资金的调配出现断层, 企业遭受严重的经济损失。从目前我国企业的发展情况来看, 企业的经济管理者在进行制度改进与创新时并不能取得比较明显的变化和进步,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企业管理者的观念比较落后, 他们即使进行创新, 也不能摆脱已有的思维模式和习惯, 所以在改进的制度上不能有鲜明的特点, 经济产品的发展更加随意化、敷衍化, 这不仅无法将企业带入发展的轨道, 甚至还会让企业脱离市场的发展需求。
一套完整的经济管理体制能够让企业内部高效运行, 减少各个环节中存在的问题, 提高信息的流畅度, 从而减少延误和报告错误。但是从整体企业的发展情况来分析, 我们可以发展很多企业, 尤其是中小型企业, 他们内部管理的体系非常混乱, 往往会出现身兼数职, 管理交叉的现象, 这种经济管理体制使得企业内部的经济调配情况非常混乱, 不明确的分工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不仅浪费极大的人力物力和实践, 也是对市场发展时机的一种错失, 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经济管理体制的缺陷导致企业的经济管理措施得不到有效的落实, 现有的经济体制不能紧跟市场发展需求, 无法与整个企业的运行同步, 进而造成信息的延误和浪费, 从整体上降低了企业的运行效率和经济效益, 很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主要动力, 企业要想发展就必须有一批强力的人才队伍, 但是我们可以发现很多企业对于人才的重视程度并不够, 企业中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完全无法满足整个企业的要求, 甚至一些企业的管理者为了金钱利益而罔顾企业的发展, 招收的员工及能力不足也要安排到重要的岗位上, 这些缺少职业素质的员工不仅极大的拖慢了企业的发展, 也使得企业内部的经济管理体系一片混乱。除此之外, 很多企业对于人才的再造培养并不重视, 对于有潜质的员工不能给予公平的待遇和深造机会, 从而造成人才的损失和流失。
新形势下的企业在经济管理中, 很多人都忽略了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 经济管理并不只是一种内部的经营模式, 它也包括了外部的合作与交流。任何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整体的环境, 如果企业只局限在自己的思想管理中, 那么只有让市场抛弃的下场。很多企业就是不重视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 在进行经济管理时固守自己的方法, 从而无法突破自我限制, 只能在有限的空间内进行创新和改进, 对于其他企业优秀的管理体制和方法不能接受和参考, 甚至产生抵触的想法, 极不利于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和发展。
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策略
在如今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下, 很多管理方法尽管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但是从整体的发展现状来看, 并没有特别大的差异, 企业要想在众多同行业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就要提高自身软实力的竞争力, 即企业文化的发展建设, 积极主动的更新管理者和员工的观念, 以一种发展的眼光看待市场的形势变化, 从而走在时代发展的前端。企业的核心文化最能够提升员工的凝聚力, 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员工的职业素质, 作为一个优秀的经济管理者, 要引导企业建立以人为本、团结合作、严于律己、吃苦耐劳、公平竞争等众多优秀的企业文化, 让员工在工作中就能感受到企业的文化氛围, 从而严格要求自我, 努力工作, 为企业的发展而拼搏奋斗。在更新观念上, 企业的管理者应该以身作则, 通过实践交流和深造学习来提升自己的能力, 更新落后观念, 给全体员工树立榜样, 强化整体的团队意识和学习意识, 进而保证企业软实力的不断进步与发展。
企业的管理体制是决定企业整理发展方向的关键因素, 企业要想在现有基础上进行发展, 就必须对经济管理制度进行改进和创新, 在原有的管理体制中加入风险预警系统, 从而保证产品的销售能够在市场上获得最大的竞争力。
企业的经济管理者可以进行内部制度创新, 提高各部门之间的相互监督力度, 从而保证企业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市场中凭借稳定的内部结构而不断发展进步, 换言之, 就是通过创新企业管理制度来保证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从企业内部的经济管理体制来看, 管理者应该创新管理制度, 加强内部宏观控制, 优化管理系统中的阻碍和问题, 建立经济监督和风险预警预报体系, 从整体上强化企业的经济控制力, 只有这样才能在进行经济调配时高效的完成分析处理的工作, 最优化资金分配, 减少企业资金发生断层和供给不足的情况, 从而促进企业的稳定发展。对于经济管理中的风险预警系统, 企业可以根据众多外贸企业的发展特点对产品进行前期试测, 以小量、多方向销售的方法进行产品的推广与使用, 这种方法能够最大限度的缩减产品开支, 也能够让经济管理者更好地掌握市场的发展变化。
企业的经济管理者在人才的创新安排上, 应该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调配思想, 从人才的选择上来看, 经济管理者不仅仅要注重人才的学历和知识基础, 更主要的是要看员工是否对工作具有浓重的热情和源源不断的发展创新思想, 除此之外, 对于应聘的人才应该要求具有较好的心理素质和职业素质, 只有这样才能让企业的人才管理队伍发展起来, 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从另一方面来看, 经济管理者应该对人才的安排和分配进行创新, 对于过去落后的管理模式进行改造和创新, 例如在工资的待遇上, 对于表现突出的员工给予额外的奖金鼓励, 而对于有潜质的人才给予出国学习和深造的机会, 这种方法不仅可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还能让有实力的人才脱颖而出, 从而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
从某种程度来讲, 任何企业都不可能脱离整个行业而独立发展, 只有加强与其他企业的交流与合作, 才能得到更好的管理经验和产品开发灵感, 从而让经济管理者有方向、有目的地进行资金调配和产品开发支持, 让新观念深入到管理层中, 大胆创新, 进而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企业的经济管理者在进行与其他企业的交流合作时, 首先就要有一个比较诚恳的态度, 对于其他企业比较先进的管理思想和开发思路详细的进行整理, 在交流后进行整理和总结, 对于好的管理思路进行改进和创新, 并主动实现到本企业的管理中来, 对于本企业发展的优势也可以与其他合作企业进行经济交流, 从而谋求共同发展。而对于其他企业中阻碍企业经济发展的部分也应该主动思考, 从而防止本企业出现类似的情况。
结语
16.浅谈新形势下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 篇十六
关键字:高校教育管理制度创新 人性化管理
高校教育面临着新的形势:从外部而言,全球化、知识化、网络化的迅速发展,西方文化思潮大量涌入,不同程度地冲击着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灵魂,从而给高校教育管理增加了难度;从高校内部看,高校体制改革、高校扩招、多校区管理、学生人数急增、学生的就业竞争压力加大、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步伐加快等。针对这些变化,在高校教育管理中的一些旧的观念、制度必须做出改变以适应新的发展需求。
一、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管理中推广人文关怀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1998年通过的《2l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世界宣言》中明确指出:“在当今这个日新月异的世界上,高等教育显然都需要有以学生为中心的新的视角和模式,国家和高等院校的决策者应把学生及其需要作为关心的焦点,并应将他们视为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参与者,这是时代的召唤,是社会赋予的责任。”宣言为高等学校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模式:以学生为中心。这是人本思想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具体运用。其基本内容就是要通过尊重学生、培养学生、服务学生来实现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目标。
1.1 尊重学生—— 树立教育管理中的人本思想
① 在学生教育管理过程中,学生既是受教育者、被管理者,又是教育者和管理者,应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育管理中来。在教育管理中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协调能力和创新能力。②在教育管理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人格。在校大学生已具有一定的社会思维能力,认知能力,具有一定的行为评价标准的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希望能够得到教师、同学的承认和理解。尊重、认同学生、理解学生的个性和平等的地位,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求,也有利于产生正向的激励、疏导作用,提高受教育者的效率。
1.2 培养学生——促进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
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应充分考虑客观社会现实对人才需要的多样性,各类高校的层次性以及大学生个体的差异性。高等学校在教育目标上需要标准统一,实质上是应试教育的一种延续。统一的目标,统一的大纲,统一的教材,统一的考试,统一的答案只会抹杀学生的个性,无助学生的健康人格的发展,无助学生的潜能发挥,无助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因此,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活动中,应始终把促进学生自我意识的形成和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放在重要位置,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这种意识绝不是以个人为中心,而是强调作为一个社会人所应当具备的责任意识、奉献意识、社会意识,及认知与行为的统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社会竞争不断加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因此,培养学生就要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舞台,提供更多的学习和锻炼机会,让学生在自我学习、自主管理中,积累经验,磨练心志,提高耐挫折能力,正视困难并勇于接受挑战的能力。通过这些能力的培养,真正使学生在自主管理、自主教育的民主气氛中,达到知、情、意、行的完善与协调发展。从而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共处”。
1.3 服务学生—— 满足学生个体的现实需求
① 服务于学生的身心。作为教育管理者,职业的特殊性要求我们自觉承担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重任。服务于学生的身心,最根本的就是要求教育管理者要身体力行,为人师表,言传身教。自觉履行职责,使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更好的服务于学生的成长。② 服务于学生的学业。作为学生,最首要的任务就是学习,充分利用现有的时间和条件,尽可能的多的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今后的发展打好基础。管理者服务于学生的学业就是要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观念和学习态度,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自主的学习能力。③ 服务于学生的生活。由于招生收费制度的改革,加上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特困生现象也会长期存在,如何保证他们不会因经济上的困难而辍学,这是当今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另外,由于后勤社会化的改革,高校的后勤服务不断引入新的竞争机制,更多地依靠社会力量办学,面向社会,促进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实现经济效益的协调发展,为学生的生活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同样需要“以人为本,服务于学生的生活”的理念。④ 服务于学生的就业。现阶段,由于日趋激烈的就业竞争,毕业生今后承担的社会角色将不仅仅是个求职者,而应当首先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要达到统一的目标,不仅要加强对学会就业环节的指导,更需要调整学生的就业心理及观念,培养他们的就业技能和创业精神,给他们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的机会,引导他们充分参加社会生活。“尊重学生,培养学生,服务学生”是人本思想在学生教育管理过程中的基本内容,在这三方面中,“尊重学生”是基础,是前提,而“培养学生”是核心,“服务学生”是目的,他们相辅相成,不可分割,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在高校教育体制改革和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化的过程中,高校已从过去的“卖方市场”地位向“买方市场”过渡。从最近几年层出不穷的高校生源争夺战中,我们可以看出,高校已经逐渐剥离计划经济的怀抱。本来高校能否在教育领域里存活和发展的一个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其提供的教育商品能否被学生所接受,是否体现学生人性化和个性化的需求。所以高校树立以人为本的战略导向,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方略,将有助于提升适应时代需求的多层次人才的培养和高校在未来教育领域中的竞争优势。
二、以提高教育质量为目标,推进教学管理的创新
全球化、网络化、知识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集经济、政治、文化和思想为一体的客观历史过程,是21世纪高等院校教育管理必须面临的一个客观现实,同时也是高校教育管理进行创新与时俱进的必然要求。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要做到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方略,同时实现观念、制度和管理方法上的创新。
教学管理是学校教育管理的中心工作,是学校对教学工作各方面实施的管理,并且根据一定的目标、原则对整个教学工作进行有序的调节和控制。教学管理的目标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完成和实现各专业所定的培养目标和要求,保证教学活动按计划目标实施。教学管理的每个环节都和教学质量息息相关,从制订教学计划、安排教学任务,到跟踪监测教学过程、收集统计和分析各类信息、组织教学评估等。高校教学管理部门要增强服务意识,改革教学管理体制,实行严格的目标管理,积极探索和勇于创新。
2.1 积极推进学分制的改革和主辅修制、双学位制。
教学管理的核心是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制度对学校的培养计划、教学组织方式、教师工作方式和工作内容、学生的学籍管理等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为适应社会发展对创新人才的需要,高校必须将学习制度转变为“完全学分制”,即“课程学分制”,这对于发挥综合性大学学科优势、给学生以自主学习的充分空间是有十分积极意义的。新型的学分制,是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有效教学管理模式,它致力于培养具有自觉的主体意识、高素质的适应型创新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全面推行主辅修制和双学位制,可实施多种形式的选课制度,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教育资源,更开放的学习空间。建立和发展弹性学习制度,是强调学生主体性和利益的最优化。在这种制度的保证下,学生可以自行选择和决定自己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方法、学习的地点、学习的时间以及自由选择教师等。
2.2 完善现代化教学管理手段,推进教学管理制度改革。
完善现代化教学手段是教学管理的内容之一,用现代技术改造传统的教学计划管理、学生成绩和学籍管理、教材管理、教室管理、师资管理、教学质量评估等,不仅能明显提高对教学大纲的管理质量,也将促进教学管理人员的素质不断提高。随着信息科学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在高校建立教学网络管理系统成为现实。推行弹性教学管理制度,特别是学分制的实施,迫切需要建立现代化的教学信息服务系统,它包括:学习要求和毕业资格信息、课程的教学内容的信息、课程安排和调度信息等,以使广大的教师和学生能够很方便的上网查询到每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习进度、考试方法、授课教师和教育资源的占用情况。这一信息服务体系也将为学生进行自主选课和自主设计学习方式提供基础信息。
2.3 保证教学质量,建立健全的教学管理评估体系引。
教育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是高校工作的重点。保证教学质量,建立健全教学管理评估体系是关键。教学质量的管理必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要加强招生、教学安排、学籍管理和学位授予各个环节的制度建设,严格按照有关部门的规章制度执行。要建立健全教学质量评估工作体系和设置专门的教学评估机构,将学校的教育教学评估与教务处进行沟通,相互配合,各负其责,使教学评估工作制度化和规范化。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估应源于学生的评价和督导专家的评估。要不断完善教学评估体系,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教学评估要以教学检查为依据,重点从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等方面对教师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
首先,要更新教育评价观念。教育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教育价值观或教育目标,运用可行的科学手段,通过系统的收集信息、分析解释,对教育现象进行价值判断,从而为不断优化教育和教育决策提供重要的依据。教育评价是学校对社会应尽的责任,也是自身发展的需要,教育评价既是对工作的检查.也是激活大学生命的有效手段,评价结果不仅可以认清自身的优势和不足,而且可以促进教学科研水平提高,有利于学校的发展。同时,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在教学评价中充分相信和依靠广大的教师和学生,积极听取他们的建议,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方面。要引人现代化管理科学理念和机制,提高教学管理的能力,重视和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对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体系是十分必要的。
其次,教育评价主体要多元化。过去教育评价的主体主要是学校管理部门或教育行政部门,是一种单一性的他人评价,作为评价对象的教师和学生则完全处于被动的地位,没有任何主动选择的余地。现在的评价体系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以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为目的,评价主体多元化,即评价主体由单纯的教育行政部门转为学校管理者、同行教师、学生以及教师本人都可以对教育活动进行评价。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一方面可以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出发对教育活动进行更全面、更客观、更科学的评价,另一方面,由原先的评价对象成为评价主体的教师和学生,在进行评价的过程中,也不再处于过去单纯的被动状态,而是处于一种积极参与状态,充分体现了他们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这样有利于教师和学生不断地对自己的教育活动和学习活动进行反思、进行自我调控、自我完善、自我修正,从而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
再次,教学评价形式要多样化。实行教学评价的形式可多样化,既有全国性的教学评价专门机构,也应有专业性的教育评价机构。全国性的教育评价机构应由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牵头组建,并负责提供必要的活动经费,主要职能应是制定大学设置标准和评价指标体系,负责组织实施对高校教育的评价活动以及对新设立的大学资格的审查。各专业评价机构可以由各学科的学会负责组建,专业评价机构的评价对象可以是同类大学,也可以是同类院系,或不同院系间的相互评价以及社会的评价。
3.结论
高校教育管理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新教育观念,创新教学管理,建立健全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管理体系,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这项工作不仅领导要重视,全体教师和学生都应关心和支持,才能使教育管理创新工作顺利开展下去。
参考文献:
[1] 刘显蓉 论新世纪的高校教育管理 职业时空 2006年2卷
[2] 赵桂华 浅析我国现行高校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现代企业教育 2008年2期
【浅谈新形势下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推荐阅读:
浅谈新形势下国防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07-03
浅谈新形势下的卷烟品牌培育08-07
浅谈新形势下的师德师风建设11-16
浅谈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07-31
浅谈新形势下的国企工会工作10-20
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开展新训工作07-13
浅谈新课改形势下高中化学教学09-16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后进生”的教育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