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展览设计

2024-09-02

博物馆展览设计(精选8篇)

1.博物馆展览设计 篇一

如何做好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

发布日期:2014-11-06 栏目:参展知识 发布者:德马吉编辑

“陈列设计是一种创造”。博物馆陈列展览强调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主题鲜明的陈列展览内容设计要靠新颖的形式设计和精致的展览制作来实现。不论是历史展览、艺术展览、人物展览还是科技史展览、自然史展览,都是一项集思想、学术、文化、知识、审美于一体的大众传播载体。陈列展览设计必须对内容文本及其学术资料、文物标本进行深入研究,并通过对展览主题、陈列内容及特定展示空间的研究,来对文物展品与材料进行取舍、补充、加工、组合,运用形象思维,鲜明、准确地表达展览的主题思想。

陈列展览设计包括展示空间设计、功能动线规划及展示版面设计、展示道具设计、展示灯光设计、展品安全设计、辅助展品设计、互动装置设计等方面。博物馆的陈列艺术与展示空间密不可分,甚至可以说,陈列艺术就是对展示空间充分利用的艺术,是设计人员对空间整体布局和艺术空间进行个性化创造,巧妙地将陈列展览空间与原建筑进行结合的艺术。实践证明,一个优秀的设计作品不是靠金钱堆砌出来的,也不是用高级材料制造出来的。一些博物馆以低造价做出高水平的陈列设计,照样在陈列展览中获得了成功。大多数情况下,只要精心设计、施工,使用一般的材料,花费较少的投资,同样能够收到良好的效果。

要做好博物馆的展览,就必须做好以下各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组织专门的班子,收集、整理、研究与展览主题、内容有关的学术资料,将展览建立在客观、真实的学术研究基础之上;二是展品、辅助展品等形象资料的收集与整理;三是做好展览内容的文本策划设计;四是做好展览空间的规划与设计;五是做好展览形式的构思与设计;六是做好展览的制作与布展;七是保障展览的筹建资金;八是尊重展览工程的合理时间进度,留下充裕的时间来完成展览工程,避免因筹建时间严重不足而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九是按照展览工程的规律进行科学规范的运作。只有真正做好上述九个方面的工作,才能把陈列展览做好做精,确保陈列展览内容的思想性、科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陈列展览形态的艺术性,制作工艺和布展的严肃性,展览造价的合理性和展览技术的安全性。陆建松教授则根据博物馆陈列展览工程的一般规律,提出了包括相关学术资料准备、展品形象资料的收集和整理、科学规范的工程运作、展览内容的文本策划设计、展览形式的创意设计、展示空间规划与设计、展览设计、制作与布展控制、展览筹划资金的保障、展览工程的时间保障、选准人选好队伍等在内的十大支撑条件,以确保提升博物馆陈列展览的水平和质量。

博物馆展览体系的探索是一个大量收集资料、多方考察研究的过程。要制定合理的博物馆展览体系,就必须明确博物馆的定位,博物馆定位决定着博物馆展览体系的走向,而科学、严谨的博物馆展览体系的构建,必须经过全方位、多角度的思考:首先应深入分析博物馆自身的文物藏品资源状况,同时对科学研究水平、专业人才结构、地域环境特点等进行深入、广泛的研究。例如上海博物馆是艺术类型的展览体系,各展览之间既相互独立又互有补充,并从历史文物精品展示的角度展现了我国古代辉煌的成就,还举办世界各地的艺术精品展,展示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博物馆应积极探寻各自的展览体系。没有规范化的合理展览体系,博物馆的陈列展览特色就难以体现。

体现时代精神,树立精品意识将是博物馆今后发展的必由之路。所谓“精品陈列”是指一个完整成熟、主题鲜明、特色突出、形式新颖,思想性、科学性、艺术性达到一定高度水平的陈列展览。专家认为,一个受欢迎的陈列展览一是要选题恰当、立意鲜明,二是要定位准确、设计合理,三是要制作精细、力求新意,四是要强化服务、注重效益。精品陈列既不是纯粹的“明星文物”罗列铺陈,也不是传统的教科书形式,而是能够给社会公众讲述一个耐人寻味、令人思索、使人留连的完整故事,给专业人士展示一个有所启迪、有所借鉴、有所收获的文化空间。

一座博物馆的陈列展览成功与否,不仅体现在观众数量和宣传报道数据上,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服务、教育活动,把对历史的思考深度、对美的追求方向传递给社会公众,满足其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公众参观陈列展览是为了寻找一种文化体验,寻求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因此,营造陈列展览特有的氛围至关重要。高质量的陈列展览远远不是简单的形式、技术问题,更是牵涉到包括文物藏品的保管质量、研究深度、讲解水平、服务能力及合理有效的组织管理等在内的博物馆各个环节,确立一个陈列展览项目并非易事。陈列展览的策划、创意、设计都有着必需的条件要求。以往博物馆的陈列展览设计只注重陈列大纲、陈列内容设计和陈列形式设计三个主要环节。时下,国际上一些大型博物馆在这三个主要环节之前又加上了一个策展的环节(即陈列展览的前期策划)。策展的深入开展可以使后续环节更为顺畅。策展研究报告是陈列展览的可行性研究,包括研究常设展览和临时展览的内在联系,选题整体规划和独立项目之间的衔接,主题确立的社会意义和预期效果,叙事线索的纵向延伸和横向展开,以及重点文物展品的描述、展厅气氛营造的设想、周边环境状况的掌控和社会宣传活动的展开等方面。其主要内容是在拟定博物馆陈列展览基本构思(包括展示结构、展示内容、展示形式、展示特色、展示品质等五个方面的内容)的同时,开展观众群体(包括面向社区群体、学校群体、专业群体、旅游群体及特殊群体)的调查研究,以了解不同社会群体对博物馆陈列展览的需求,对博物馆陈列展览的运行成本和管理进行评估。陈列展览大纲则包括展览主题、结构框架、基本内容及其主要展品等内容。博物馆展览水准的高低,一个重要因素是策展研究报告和陈列展览大纲的质量。策展研究报告和陈列展览大纲同样重要。没有高质量的策展研究报告和陈列展览大纲,就不可能创造出高水准的博物馆展览。而对两者作用的忽视,正是制约我国博物馆展览水平的一大瓶颈。

创作陈列展览内容设计文本之前,应首先构思其结构组成。不同的展览有着不同的选题,同一选题的展览也可以有不同的角度和立意,针对不同目标观众可以采用不同的表现手法。因此,每一个展览的内容设计都应该是独一无二的,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套用,必须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确定主题和立意,按照一定的逻辑主线,有针对性地搭建框架、安排节奏、组织展品,将陈列内容和创作意图融合在陈列展览内容设计文本中,方能创作出符合陈列展览主题和传播目的的陈列展览内容设计脚本,方能准确地将信息传递给之后的各个环节乃至整个工作团队,用于指导展览各个环节的工作,最终将展示内容和情感有效地传递给目标观众。

如今,是否选择低碳的生活方式,将决定人类在未来的发展。作为负有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教育责任的博物馆,如何更好地承担起向社会公众宣传低碳生活理念、传播低碳生活方式、推行低碳生活的社会责任,无疑是一个新的课题。具体而言,博物馆在采用声光电等技术、设备时,应适应陈列展示的要求,避免带来噪音和环境污染。展具的面料应尽可能使用绿色、优质、环保的木、石、棉、麻等天然材质,以更好地体现历史、沧桑、自然、永恒的文物展陈内涵,尽可能减少异味、辐射等有害物质的排放,从而既有利于文物展品保护,又有利于观众及展厅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优秀的陈列展览应该满足观众对参观舒适度的要求。其中陈列照明的设计应体现“以人为本”。目前,一些博物馆为了突出文物展品的效果,或为了营造神秘的氛围,多采用封闭式人工照明。这样的“灯光效果”恰恰忽略博物馆观众的感受,忽视了光照对人所产生的精神、心理作用,忽视了大多数人惧怕、讨厌甚至拒绝黑暗的心理。“导致观众无法把目光聚焦到展品上,不得不瞪大眼睛仔细搜寻前方是不是正确的参观通道,是不是会被障碍物绊倒。这样无疑与我们的初衷相悖”。因此,博物馆陈列的展示方式和照明不仅要烘托陈列的主题和展品,更重要的是要考虑观众接受环境的能力,清晰辨别展线道路以及顺利通过展线的需要。

一个好的展览设计应该在必不可少的设计之外,尽量不再增加各种不必要的设计手段。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简约主义”,主张“看不见的设计才是最好的设计”。这种思潮源于西方现代主义。它的出现既是对复古风潮的叛逆,也是对简约主义美学的发展,其风格是将设计 元素简化到最少程度,以极简洁的方式表达了人们对于空间环境的感情、理性双重需求。这种简约主义理念也流行于当今的国际社会,努力使人们暂时摆脱繁琐、复杂的环境,找到简洁、自然的生存空间和心灵空间,契合了现代人在快节奏、超负荷工作压力下的心理需要。因此,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也应顺利潮流,“使我们的设计简洁而不简单,大气而不失底气”。

博物馆在陈列展览的创意、设计、制作等方面,应不断引进新的理念,做保护生态环境的绿色使者,自觉走向低碳生活。例如位于幕尼黑的布兰德霍斯特博物馆选择了极少主义的内部展示空间,所有展厅材料都采用白墙和橡木地板,为馆内的艺术品展示提供了最纯粹的背景,灯具在自然采光系统引入展厅后被完全隐匿,甚至连空调系统的出风口也被减弱为墙根地板处的一排细长格栅孔,远看似有若无,墙面的各类插座及开关被全部抹去,只留下一片纯净的白色,从而凸现出那些悬挂于墙面或摆放地上的艺术作品的魅力。

目前,博物馆观众已经不满足于一般化地参观展览,更需要一片真正属于自己的思考空间。观众是展示空间的最终服务对象,所以在进行空间设计时,应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树立“感受博物馆”、“享受博物馆”的理念,赋予观众轻松愉悦的心情。博物馆应结合展厅现状,更多站在观众的角度去思考陈列展览的形式设计,根据各部分内容设计的需要,突出每一部分的重点和亮点;应从众多的展品中选择重要性与代表性的展品置于浏览节点,构成整个陈列体系的焦点,产生高潮迭起的艺术效果,形成立体化、人性化、趣味化的设计效果,以及具有韵律感、节奏感的参观效果,避免平铺直叙。

此外,陈列展览必须为观众提供适宜的参观环境,使人们感到在博物馆参观是一种精神享受,从而自觉参与到博物馆的文化活动中来。展厅空间序列的组织应有明确的开端和结尾,形成一定的节奏、韵律和高潮,实现展厅的分割合理、展线的布局流畅和展品的疏密有致,营造和谐变化的整体氛围。陈列展览和展厅环境设计中,越是细节部分越应体现人文思考,给观众提供符合心理需要的参观环境,帮助观众加深对陈列展览和文物展品的理解。在整体空间设计时,有关人员应在充分理解展览内容设计的基础上,根据博物馆展厅现状,合理进行空间分割,营造整体空间的氛围,使空间设计产生的意境符合展览内容设计的表现要求。

2.博物馆展览设计 篇二

一、提高陈列展览设计人员的专业素质

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工作的完成质量, 在博物馆的陈列设计方面同样如此, 展览陈列设计人员专业素质不够会极大的阻碍展览的知识性和宣传性, 对博物馆宣传与教育目标的达成是非常不利的。

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对博物馆展览要求的不断提高对博物馆展览设计人员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 作为决定博物馆展览整体格局的主要人员, 设计者必须具有较具有创新性的设计理念以及职业素养, 要以每一历史事物的不同意义为标准, 以希望利用此事物对人们达到的教育目的为设计动力, 来对陈列展览进行设计, 这样才能使陈列展览更加完美的展现给观众。

目前, 陈列展览设计人员不仅要有相关的历史知识, 同时还要有艺术鉴赏能力以及对参观者心理的揣测能力, 这样才能保证对陈列展览的设计能够符合参观者的欣赏水平, 使其能够从中得到一定程度的教育。

二、以地区特色为主进行陈列展览设计

每一个地区的博物馆应该着重体现这一地区的特色, 要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角度来对本地区的历史发展轨迹进行诠释, 这样才能更加吸引参观者的眼球, 才能使本地区的历史得到更大程度的宣传和弘扬。

例如在对西安地区博物馆的陈列展览进行设计时, 就要抓住西安这一地区的特点, 众所周知, 西安不仅使十三朝的古都, 同时还是丝绸之路的起点, 因此在设计过程中, 就一定要体现其这两方面的特色。对于十三朝古都这方面特点来讲, 设计人员要将每个朝代的所属物品, 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排列, 以使参观者在参观时能够清晰明了, 同时还应设立单独的展台, 来对丝绸之路的全貌及其成果进行还原, 这样不仅体现了地区特色, 同时也强调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历史的沉淀, 对参观者能够起到非常大的教育意义, 因此陈列展览的设计人员必须对此提高重视。

三、注重陈列内容与形式设计的统一

陈列内容与形式设计两者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如果将这种关系割裂, 那么整个展览将无法达到整体性和宣传性, 同时, 在对陈列展览进行设计的过程中, 还要十分重视与现代社会接轨, 使历史能够具有现实意义。因此, 陈列展览设计人员一定要在专业素质的基础上, 努力对现代的科学及时及其他方面的知识进行探索, 在设计过程中, 将历史事物与现代科技统一起来, 使陈列形式能够由于科技的融入而变得更加先进化, 从而使陈列内容能够更加充分的体现其价值、发挥其存在的意义。

另外, 在对陈列形式进行设计时, 还要关注其艺术性特征, 这就要求陈列展览设计人员从全方位、多角度来对展览陈列内容进行观察, 找出其中的联系, 例如在对历史物件进行展览时, 除了按照时间顺序对其进行排列, 还要充分考虑到每一历史物件的不同艺术性特征, 要善于合理的利用灯光、环境以及色彩和温度等一些外在的因素来对陈列内容进行烘托, 从而提高其艺术特征, 在达到对人们的宣传和教育意义的同时, 也使参观者能够获得美的享受。

四、做好展览的评估与监督工作

评估与监督工作是陈列展览和陈列设计合理化的主要动力, 评估工作主要包括对展览设计人员工作的评估和对历史事物的特点及艺术性的评估两方面, 对于前者来说, 评估工作的完善能够使陈列设计人员在设计完成之后能够清楚的了解到自身的实力以及缺点, 从而使其能够在以后的工作过程中, 注意改正这些缺点, 这对保证陈列展览的宣传教育性是非常有利的;对于后者来说, 评估工作能够使展览设计人员获得对陈列展览设计的灵感, 从而使历史物件的摆放以及设计能否具有创新性, 符合多元化的特点, 这对博物馆工作质量的提高也是非常有利的。监督工作能够使陈列设计人员认识到自己的职责, 提高工作效率, 由此可见, 展览的评估与监督工作都是非常重要的。

对陈列展览的评估过程主要包括对陈列内容的评估和对陈列形式的评估两种手段。要在评估过程中及时的发现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并在对外展览之前积极的对其进行修复和改善, 使展览内容能够更加具有条理性, 使展览脉络能够清晰化, 同时加上对展览内容的文字说明, 这样才能使整个展览更加具有艺术性的特征。另外, 设计人员还要使文字的说明能够准确的表达陈列内容所要展现的主题思想, 在这一方面, 设计人员可以充分利用灯光、色彩、环境等一系列外界因素来对主题思想进行烘托和体现, 同时还要密切关注参观者的反应, 根据群众的需要来对陈列内容及陈列形式作出调整, 这样才能充分的保证展览的评估和监督工作的有效进行, 从而为历史类博物馆的陈列展览和陈列设计的完善提供基础性保证。

结束语

综上所述,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人们为了纪念历史、以史为鉴来更好的在当下进行生产和生活, 各大历史类博物馆不断涌现, 在历史类博物馆中, 陈列展览和陈列设计属于两项非常重要的问题, 两者都极大程度的关系着博物馆工作的质量, 因此一定要从设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以及展览的评估和监督机制等多方面对其进行完善, 这样才能使博物馆能够更好的对历史进行展现, 从而使人们能够深入的了解历史, 并在历史中获得一定的启发。

参考文献

[1]罗军.关于历史类博物馆陈列展览与陈列设计的思考[J].沧桑, 2014 (04) .

[2]王炯.浅谈历史类博物馆文物陈列展览的内容设计[N].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02) .

3.博物馆展览拍卖等资讯 篇三

民航博物馆升馆

2011年11月21日,民航博物馆开馆暨“民航强国之路”主题展开幕仪式在北京举行。该馆是民航局主管的民用航空专题博物馆,主展馆按照飞机发动机形状进行外观设计。馆内征集了大量反映我国民航不同时期的运输机型和藏品。实物飞机包括毛泽东乘坐过的伊尔-14,参加过驼峰航线飞行的C-46以及里-2,BAE-146,三叉戟,运七,空客A310-200等反映我国民用航空不同历史时期的各种运输机型。此外,还有驼峰飞行,两航起义,“八一”开航,拉萨试航等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献和资料。

“大唐遗珍”在荷兰展出

2011年11月16日,由陕西省文物局,荷兰德伦特博物馆合作举办的“中国的黄金时代——大唐遗珍展”在德伦特省省会阿森市开幕。展览共有120件(套)展品,其中一级文物24件(套),来自陕西历史博物馆,法门寺博物馆等14家陕西文物收藏单位。展品有唐三彩、金银器、青铜器、陶器、石刻、玉器,壁画等。该展将于2012年4月14日结束在德伦特博物馆的展出,随后于2012年5月15日~10月20日在马塞可市博物馆展出。

上博推出娄东画派艺术展

2011年12月3日,“南宗正脉——上海博物馆藏娄东画派艺术展”在上海博物馆开幕,展览主要介绍王时敏和王原祁的绘画艺术,同时附以他们后继传派的作品,藉以展示娄东画派的发展历史脉络。同时遴选10件代笔和仿作进行对比展示。展览将于2012年1月31日结束。

展览

香港举办“清代科举展”

2011年11月8日,由香港康乐及文化事务署与上海市嘉定博物馆合办的“开科取士——清代科举展”在香港历史博物馆开幕。展览通过百余件(组)文物展品,展示了清代科举制度的考试程序和科目;科举与社会文明的关系:香港地区科举遗存风物等内容。展览将于2012年2月6日结束。

葡萄牙展现“水墨中国”

2011年12月2日,“水墨中国:中国当代国画精品展”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的东方博物馆开幕。该展是由中国美协与葡萄牙东方基金会共同主办,荣宝斋协办的“中国美术世界行”系列活动年度大展,也是中国美协第一次在葡萄牙举行的大型画展,共汇集了80余位当代中国画名家最新创作的精品力作百余件。展期一个月。

李可染写生精品亮相北京画院

2011年12月5日,集萃二十世纪中国画大师李可染先生写生作品的“千难一易——李可染的世界系列作品展(写生篇)”亮相北京画院美术馆。这是计划连续五年推出的“李可染的世界系列作品展”的第二个专题。此次展览主要展示了李可染先生的速写,写生以及画稿共计80余幅,展品种类囊括了彩墨画稿、水彩写生、铅笔速写以及相关文献资料。展览将于2012年1月9日结束。

海南特展“华光礁1号沉船”

2011年11月15日,“大海的方向——西沙华光礁1号沉船特展”在海南省博物馆三周年馆庆日开展。这艘在南海西沙群岛华光礁沉没的南宋古船,是中国目前在远海发掘的第一艘古代船体,共计出水1.1万件珍贵的南宋瓷器。本次展览乃这一重大水下考古活动的成果汇报展。展品以出水的瓷器为主,以粉盒为最多,此外还有海上丝绸之路沿途各国定制的各类瓷器。展览还原了一艘典型的福建商船。展览预计于2011年年底结束。

西洋雕塑、绘画珍品走进深圳

2011年12月2日,由深圳博物馆、西蒙基金会及国内五家博物馆所共同举办的“古典与唯美西蒙基金会收藏雕塑,绘画展”在深圳博物馆新馆开幕。该展被誉为深圳建市30年来所引进的最有分量的西洋雕塑,绘画珍品展,荟萃了吕德,莱顿、巴里、卡波、罗丹、克洛代尔、热罗姆、毕沙罗,雷诺阿,高更、博纳尔等一批世界艺术名家的名作。展览将持续至2012年1月29日,随后将继续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巡展。

故宫珍藏两宋瓷器精品亮相澳门

2011年12月7日,“玉貌清明——故宫珍藏两宋瓷器精品展”在澳门艺术博物馆开幕,展出北京故宫珍藏两宋宫廷及民间瓷器精品共187件。展期将持续至2012年3月11日。

苏州玉雕大师作品晋京展

2011年12月10日,“苏州玉雕大师作品晋京展”在北京爱慕美术馆开幕,杨曦、蒋喜等14位苏州玉雕大师的作品体现了当代苏州玉雕独特的艺术创意和精美细巧的地域特色,是当代苏州玉雕技艺传承发展的一个缩影。展览将于2012年1月5日结束。

拍卖

湖南永乐拍卖有限公司文物经营资质暂停一年

2011年11月14日,国家文物局发布《关于暂停湖南永乐拍卖有限公司文物经营资质的通知》称,湖南永乐拍卖有限公司擅自以“永HN乐拍卖有限公司”名义对“湖湘三百年名家书画拍卖会”文物拍卖标的进行宣传,违反了国家有关文物拍卖管理的规定,属违规拍卖,决定暂停湖南永乐拍卖有限公司文物拍卖资质。自通知发布之日起一年内,禁止该公司从事文物经营活动。

永乐秋拍创新高

2011年11月16日,北京永乐秋拍结束,3项5场共收获9600万元的总成交额。范曾2000年所作的精品《饮中八仙图》成交价517.5万元。清雍正时期的黄釉杯一对成交价299万元。1970~2011年佳士得、苏富比中国艺术品拍卖图录九四十册以57.5万元成交。林天强为纪念汶川地震所作的雕塑作品《大爱永生》以69万元成交。

龙泉窑青瓷艺术展亮相首博

2011年12月13日,“温温玉色照瓷瓯——龙泉窑青瓷艺术展”在首都博物馆开幕。展品包括首都博物馆,龙泉青瓷博物馆,四川博物院的馆藏及出土的历代龙泉青瓷精品,并同时展出一批珍贵的龙泉窑出土瓷片标本。展览将于2012年2月12日结束。最大梨形黄钻创拍卖纪录

2011年11月15日,一颗重110.03克拉的黄色钻石在日内瓦苏富比拍卖会上以1128.25万瑞士法郎(约合人民币7946.94万元)成交,创黄钻拍卖纪录。这颗被称为“太阳水滴”的黄钻,是已知的最大的梨形黄钻,2010年在南非开采,其后经打磨切割,镶嵌在黄金指环上。美国宝石学会将这颗钻石评定为具有彩钻中最高级别的鲜彩颜色,净度达到“VVS1”级。

中国美术馆近期展览荟萃

2011年12月21~29日,由北京画院主办的“2011年中国写实画派七周年展”在中国美术馆举行。

2011年12月31日~2012年1月10日,“超越传统——中国现代绘画大师展”以中国美术馆馆藏精品为主,通过20世纪中国现代绘画六位大师——任伯年、蒋兆和、潘天寿、齐白石、黄宾虹、李可染创作的约100件作品,展现中国绘画从“传统”向“现代”转换的进程。

nlc202309011428

天成国际首拍成绩理想

2011年11月28日,天成国际首场拍卖在香港圆满结束。本季共推出233件拍品,总成交额逾268万港币。罗丹雕塑作品《皮埃尔的巨型头像》最终由一位匿名亚洲藏家以6490万港币成功投得(见图)。珠宝翡翠拍卖总成交逾1.6亿港币。《超人》首版漫画拍卖出21.6万美元

世界上第一本刊登《超人》的漫画书《The Action Comics No.1》第一版2011年11月30El在美国费城拍出了216万美元,成为超人系列漫画书中最昂贵的一本。1938年,《超人》在漫画书《The Actior Comics No.1》第一版亮相,每本十美分。目前,首版《The Action Comics No.1》可能只有100本。

邦瀚斯创中国艺术品拍卖新高

2011年11月底,英国邦瀚斯(Bonhams)在香港举行中国艺术品拍卖会,包括鼻烟壶、陶瓷、翡翠,美术品及书画四个专场,取得逾2.4亿港币的销售额。一件“帝王龙纹粉彩花瓶”以1850万港币拍出(见下左图),刷新邦瀚斯香港拍卖中国陶瓷拍卖纪录。玛丽及庄智博鼻烟壶珍藏(第四部分)上拍170件鼻烟壶,以5963.7万港币收槌,其中,清乾隆玻璃画珐琅西洋仕女鼻烟壶以2530万港币被一位亚洲收藏家竞得(见下右图),刷新了中国鼻烟壶拍卖的世界纪录。

北京保利2011秋拍成交49.2亿元

北京保利2011秋季艺术品拍卖会以49.2亿元的成交额收槌。徐悲鸿《九州无事乐耕耘》以2.668亿元刷新徐悲鸿作品拍卖世界纪录(见下图),乾隆“太上皇帝”圆玺以1.61亿元刷新御制玉玺和白玉拍卖世界纪录,过千万元拍品多达83件。

香港佳士得秋拍收获28.5亿港币

香港佳士得2011年秋拍以28.5亿港币报收。是次秋拍包括中国书画、亚洲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名酒、珠宝、名表、重要中国瓷器及工艺精品类别在内的12个专场。据悉,亚洲买家占总买家人数的87%,而73%的买家则来自大中华区。69件拍品的成交价逾100万美元,创下20项世界拍卖纪录。赵无极《风筝和鸟》以3538万港币成交,崔如琢《盛世荷风》以1.2386亿港币成交,35.77克拉圆形D/FL Type lla钻石以6450万港币成交,清乾隆青花釉里红折枝花果纹梅瓶以4658万港币成交,明末/清初犀角雕张骞乘槎水注以1354万港币成交,一对25.38及23.12克拉枕形哥伦比亚天然祖母绿耳坠以3146万港币成交。

4.谈博物馆展览研究 篇四

中文摘要:陈列、展览是博物馆向社会传播知识的重要手段,也是博物馆向社会展示藏品和研究水平的载体,是博物馆工作者的科学艺术劳动结晶。陈列并非简单随意的摆放,它必须根据一定的条件,并遵照一定的原则来施行。一个新的展览从酝酿、构思到操作实施,都要进行整体考虑、整体策划,一切从观众的需求出发,才能取得较好的展出效果。以下是笔者结合多年从事的博物馆陈列设计工作,谈谈展览的陈列设计。关键字 博物馆 陈列 设计 一.陈列设计的概念

陈列设计(也称展示设计或展览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展示艺术,是接触面较为广泛和复杂的工作过程,它包含了文学、美术、音乐、摄影、雕塑、书法等学科,具有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它要求设计师运用各种艺术手段,把展品、版面、图片、图表、展具、模型、场景和展出场地以及环境氛围按一定的主题、序列和艺术形式科学而有效地组织结合起来,对观众进行直观的教育和信息传播。

陈列设计一词在博物馆学中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广义的陈列设计概括了陈列的总体设计、内容设计和形式设计;狭义的陈列设计只是指陈列的形式设计。在习惯上,人们把陈列的内容设计看作是陈列的研究工作,归属于学术研究的范畴;把陈列的形式设计看作是陈列的技术工作,划入博物馆技术的范畴。但陈列的技术工作通常被认为是具有博物馆特点的艺术创作活动,二.陈列设计的要素

每一种艺术形态,都有其形式构成要素。所谓形式要素,即构成艺术形式所必需的最基本因素。通过这些“要素”的运用,才能构成它的“形式”,并在此基础上创造它的形式美。在现代陈列设计中,时空艺术的表现,声、光、电等科技应用的形式特色等形式构成因素很多,但在这些形式构成因素中,空间、造型、材质、色彩是构成陈列形式最基本的四个要素,也是进行陈列设计时主要考虑的四个方面。

(一)空 间

空间是陈列形式设计的首位要素。没有空间,就不可能有陈列、展览。所谓空间是指展厅的四维空间,即展厅的长、宽、高三维以及人的行动与不同的视点、视角需要的空间。也就是说,只有人的行动,才赋予了第四空间以内容。因此,对于陈列的空间设计,应根据观众的生理、心理特点,从行走参观、视线移动、审美注意等这些现象特征,按观众从外环境进入室内环境这一系列不同的空间变化来进行。它通过屏风、隔断、展板、展台、展柜、场景等展具与有关设备的组织排列,从而对空间进行了再划分,形成了新的界定空间。另外,现代博物馆的设计甚至提倡围绕陈列主题,确定室内陈列设计方案后,再进行建筑的外观设计,使陈列的形式设计与陈列的内容设计更完美更统一。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的陈列艺术设计,就是先有陈列,后有建筑的成功范例。例如它的第二展厅《众神之国》,陈列的主题是《神秘的原始宗教》,它由四组场景组成,复现了古蜀先民精神生活的神秘境界。天花利用大倾斜度制成多达七层的仿岩石崩裂状板块,喷涂深褐色彩釉砂毛面,顶隙隐隐露出红光,展柜展台铺红毯,喻示开天辟地、天崩地裂之雄伟景观;四个大型组合场景以坑、架、坛、台的形式层层递进,步步升腾。充分利用空间营造神秘氛围,观众沿着逐级上升的参观路线前进,随着内容的深入,最终到达代表仙界的最高境界,把神秘威凛的古蜀氛围渲染到了极致,取得了极好的视觉效果,陈列的内容也引起了观众的共鸣。在此,空间的艺术设计,重在体现空间的陈列氛围与该陈列主题的统一。而通常情况下,展厅一般是四方形的,高度一般也不过五、六米,要创造这样的空间造型根本不可能。因此,只有先确定陈列方案,再进行建筑设计,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展览空间的审美设计,不在求过多的变化,而在求多样的统一;不在求刺激,而在求淡化;不在求繁杂,而在求简练,“空间消失”即展览空间设计的最高审美标准。在我国现有的陈列中,上海博物馆的《中国古代青铜馆》、《中国古代陶瓷馆》等陈列堪称“空间消失”的典范。

陈列设计包括展览的室内空间设计和展厅的外环境设计。而展览的室内空间设计主要指序厅的设计和整个展览空间的走向布局设计。

序厅是陈列、展览的开端部分,是给予观众第一印象的地方,它应显示出陈列空间的主体风格和陈列特性,赋予每一位进入序厅的观众深刻的空间感受,而这种感染力要通过简练的陈列语言和艺术的表现形式来实现。序厅的设计必须根据陈列主题,抓住典型的事例特征,用简洁概括、不落俗套、具有震撼观众心灵的表现形式,努力营造出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形式和内容融为一体的、具有高度感染力的过渡空间来引导观众。如南京市博物馆的《六朝风采》陈列序厅,一进门映入眼帘的是仿六朝墓室凤凰砖刻图案的屏风,上有集东晋“书圣”王羲之字体而成的“六朝风采”展标;转过屏风,迎面是一座气势雄浑生动的复制麒麟石像,两旁竖立着复制的神道石柱,背景为大幅的红色晨曦中的六朝古都建康(南京)的城市风景画。设计者抓住了凤凰砖刻图案、麒麟石像、神道石柱这几件最具六朝风采的文物形象,反映该陈列的主题,在灯光、背景的烘托下,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使人一下进入了到那苍凉、遥远而富于神秘色彩的时代氛围中,极好地起到了“序”的作用。

在空间的总体布局上,要求空间结构合理,展示内容排列有序、层次清晰、重点鲜明、主题突出,并在空间显示出平衡但又具重点的层次感。在视觉上给人秩序化的产生、理想化的联想,节奏感与韵律美的感受。如前面提到的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的空间设计就达到了这些要求。

(二)造 型 展览是通过展品来表现陈列内容的,它的艺术形象必须通过形式的特定造型来完成。因此,造型是展览形式设计最主要的要素之一。可以说,没有造型设计就没有陈列形式设计。不同的展览造型设计,有着不同的特性,这些特性由以下几个方面决定:第一、展品纷繁各自具有自己的形象造型;第二、展品的陈列必须由特定的空间、展具、装饰等通过艺术排列组织来造型;第三、陈列主题的内容传达,多是陈列科学与艺术门类的综合进行展品组合的造型。这三个方面结合所显示出的陈列艺术造型,就是展示空间陈列形象化的艺术表现形式。当这些造型按展览总体设计的布展结构在展厅空间进行布局组织、艺术排列而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它所显示出来的就是这一展览的形象。这一形象的外表形式,即展览的形式。展览形式的各种造型,按应用性质分,可分为三大类:总体设计造型、展品展示设计造型、设备设计造型。

1.总体设计造型

总体设计造型是设计师在熟悉展览陈列大纲的基础上,结合展厅的实际空间,经过艺术思维的形象构思与多次在电脑上修改效果图而最终确定的。这一造型设计必须把握的要领是:

第一、要体现出该展览个性的基本形象特征; 第二、要提炼出该展览内容本质的深刻内涵;

第三、要创造出该展览独特的表现形式和艺术风格。

这三者统一的目标,是以美的形式突出主题。要达到这些目标,在内、外形式的造型设计上都离不开对自身以及空间、色彩、材料等形式要素的创造性发挥。这样才有可能在陈列特性的造型上,表现出或庄重大方,或活泼生动,或精巧秀美,或朴实厚重等风韵。例如:陈列主题如果是成就展览,总体设计就一定要气氛热烈,催人奋进;如果是反映事件的主题,那就要求相对严肃,起到警示教育作用;如果是历史题材的陈列,那就要体现庄重、典雅,以表示对先人的崇敬;如果是反映民族风情的主题,那就要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一个好的总体设计造型方案,必须是实用功能与审美功能两者的统一。做总体设计造型时,要突出表现陈列内容中的几个重点,它们既能体现出陈列的最精华部分,又是整个形式空间的重心支柱。处理好一般表现与重点突出的关系,既有利于反映陈列内容,又能产生形式美的节奏与韵律,也有益于调节观众审美心理情感的起伏,以保持视觉兴奋。

2.展品展示设计造型

展品展示设计造型又分为主题内容表现性展示造型设计与欣赏性展品展示造型设计。

⑴ 主题内容表现性展示造型设计

这类陈列多采取文字标题、说明为结构,实物展品为中心,与其他辅助展品相综合的形式来表现主题内容,即主题综合陈列,简称主题陈列。它是我国博物馆陈列最主要的陈列形式。如通史展、图片展等都属于这类陈列。在形式设计上,它主要体现了科学与艺术的综合。这一综合,既可将文字符号的各展品(文献、资料、书刊、报纸、信件、诗文、著述、语录等)相联系,又可将艺术符号的各展品(照片、绘画、雕刻、图表、沙盘、模型、场景等)相结合。因此,编写陈列提纲的研究人员应基本懂得陈列的科学内容与艺术的综合规律,以及这一组合展品的方法反映在陈列提纲上的格式,设计师则根据陈列提纲的结构,对这些展品进行陈列空间的造型设计,通过艺术的升华再创造表现出来。这类设计通常按照提纲,以表现事物现象的内在联系顺序组合,即在室内该具体环境的三维空间中,按人体工程学视觉的最佳角度,确定展板、展柜、展品的摆放,以重点醒目与美的形式表现出来。有时,设计师还运用联想、寓意、象征等艺术手法,用新颖的形式进行展品的结构组合,以取得较好的陈列效果。现在,我国博物馆的陈列几乎都属于这类陈列。⑵ 欣赏性展品展示造型设计

这类陈列多是个体展品集成序列展出形式的造型设计,一般属物质文化或艺术类的展品陈列。例如传统文物的陶、瓷、铜、玉、漆器等展品的专题陈列;民俗文化的各种物质产品的陈列;绘画、雕刻、工艺品等艺术类展品的陈列。这些多属于审美欣赏性的陈列,内容的连续性不太强,主要着重形式美的创造设计。这类陈列的设计主要考虑展柜与展台的运用、采光或照明的运用、色彩与装饰材料的衬托运用、特殊展品采取特殊手法展示这几个方面的结合。这类陈列的设计一般遵循现代美学的形式美法则,或按中国传统的美学观来进行。现代美学的形式美法则注重变化与统一,均齐与对称,平衡与呼应,对比与调和,比例与尺度,节奏与韵律等规律的运用;中国传统美学观则考虑立象尽意,章法要变而贯,体势要奇而稳,摆布要重虚实疏密,以宾揖主,前呼后应,高低交错等。至于光、色、装饰材料、特殊手法的运用,要结合实际设计,着重创造整体统一、重点突出、视觉良好、审美愉悦的四维空间。3.设备设计造型

设备设计造型主要指展柜、展板、展台、屏风、实物托板等展具的造型。其中展柜又分单柜结构,通柜结构,框架、展柜、展板合成结构等,而实物托板又可按不同的需要设计各种不同材料的几何造型。这些设计,都应符合陈列设备造型设计总的原则,即实用、美观、经济、安全。设备造型的设计规格必须符合人体工程学,充分考虑观众的视觉习惯及对色彩的情感需要等,不同类型的陈列展览,设备的造型也应具有不同风格的设计。如《长沙三国吴简暨历年出土文物精品展》的陈列设计,设计师为突出表现古文物,设备造型大都采用出土场景复原形式,让观众参观时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展出效果生动自然。而《深圳经济特区改革开放成就展览》的设计风格就截然不同,设计师为深化主题,展览使用了大量的声、光、电组合成的动画、全景模型、时空列车、幻彩涂绘、宽银幕音乐电视等最现代的科技手段去表现现代的深圳,设备的造型和使用的材料都极具现代感,形式与内容高度统一,也取得了极好的展示效果。

(三)材 质 陈列设备的制作需要各种物质材料来完成。材料在形式设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它要满足陈列需要的实用功能,另一方面它要满足装饰陈列的审美功能。因而,陈列设备材质选择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到该陈列设计的成功与否。现在市场上的装饰材料种类繁多,性质、功能各异,不同的材质会给人产生轻重感、软硬感、冷暖感、光滑或粗糙感、华丽或质朴感、柔美或刚强感等联想。作为设计师就必须对各种材料固有的质感、肌理特征及其审美作用有所认识,有所感悟,以便在设计中结合空间设计、造型设计艺术地运用,使陈列形式趋于和谐、完美。

陈列设计中的用材,切忌过多过杂,在整体上应力求材料品种及表现格调的简练。造型用材应把握实用与审美的原则,服从总体设计风格,遵照人的视觉习惯精心选择,于差异中求协调,对比中求和谐。如墙面、地面、展具系列、顶部天花的色调应达到协调、统一。而反映内容的文字、标题及重点装饰的用材,就应有所不同,即在协调中寻求对比,突出重点,产生层次感。

(四)色 彩

对于形式的构成,色彩和造型同样处于一个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形式的各种因素中,色调和色彩的配合最能触动人们的情绪,激发观众不同的心理反应。它能够从感觉上影响物体的大小、性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它的自身还具备一种烘托陈列环境气氛、创造意境、感染观众情绪的动人的吸引力,激起人们的感情变化。因此,色彩也是展览形式设计最主要的要素之一。

色彩的运用创造了陈列、展览的艺术风格和情调气氛,色彩是陈列造型的手段。陈列色彩的使用应遵循一定的原理,遵照色彩美的构成原则,不能单纯凭个人的好恶随心所欲地乱用。不同性质的陈列、展览,其内容对形式的要求、色彩的选择和运用也不同。如社会历史性的陈列用色,一般是沉静和兴奋的色调兼而有之;反映自然科学类的陈列用色,一般使用接近自然的青蓝色;反映民族、民俗的陈列用色,必须尊重该民族的风俗习惯或当地的传统用色;反映工业产品类的陈列用色,一般用大面积的灰色衬以鲜艳明快的亮色。

生活中,人们的每一个活动都与节奏有关。美的节奏,会激发人们的感情,引起视觉的快感,给人以美的感受和精神享受。在陈列展览的色彩构成中,色彩的节奏,是在展览环境氛围上有秩序的重复、交替和渐变的明度、色相、纯度、冷暖、形状、位置、面积和材料等要素所产生的空间性节奏。它使人们的视觉在本身静止的环境感受上活动起来。

一个陈列、展览的色彩往往表现为整体色彩和局部色彩。整体色彩的好坏,是局部色彩的表现所致,而整体色彩统率全局,直接影响陈列、展览的艺术设计效果。陈列展览中的色彩设计,要善于掌握陈列主题的深化,依据展品固有色为母体,以烘托展品、突出特色、突出主题为原则来确立整体效果总的感受,探求陈列空间环境、辅助展品设计、展品背景与陈列装饰等的色彩。

一个陈列首先给人的是整体感,而色彩对人的情绪影响最大、最深。陈列整体色彩的形成,就是该陈列色彩的基调、节奏、韵律给观众的感受印象。基调的准确与否是表现陈列主题内容的关键,基调的选择要根据不同的陈列主题,历史性的、文化性的陈列,宜选用稳定、沉着、雅致的基调;自然科学、工业技术以及成就展览就要选择比较强烈、鲜明的基调。展览的基调一般应相对沉着、稳定,使观众的视觉不易疲劳;而为了照顾人的生理特征,又要用鲜明的色彩引起观众的兴趣,设计师就要巧妙的围绕基调处理好局部色彩的对比调和、协调统一的关系,充分运用色彩的魅力来提高陈列设计的艺术效果。三.陈列设计的原则

除了具备上述四大要素,陈列设计还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来实施。国家文物局1997年编写的《博物馆陈列艺术》指出:陈列艺术的基本原则是:把握陈列主题、创造完美形式、满足实用功能、保障展出安全、力求经济合理。

(一)把握陈列主题

不同的陈列展览有着不同的主题思想,主题思想是陈列内容的灵魂,形式设计能不能紧扣主题思想是至关重要的。观众往往把参观博物馆陈列看作是一种高层次的精神活动,因为每一个陈列都是研究人员将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等人类历史文化的演变进化加以探讨,将人类文化的成就展示于世人面前,它既向人们传播知识,又使人们从传统的文化中汲取新的创造力,其思想教育意义是显而易见的。而形式设计对陈列内容来说是再创作,更应突出表现积极、健康的思想情趣。

陈列形式和内容相统一,也是准确表达主题重要的一点。对于艺术理论上的形式和内容的关系,无论从哲学或美学的范畴都已有了定论。本质上说,内容和形式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离开了陈列主题的陈列设计,形式再美也无意义;而没有优美的艺术设计,无论陈列内容多么精彩,也不能体现出来。因此,陈列设计主张内容和形式完美统一,即要以相应的、贴切的艺术形式来表现各自不同的内容,达到浑然一体。陈列艺术设计在表现形式上有偏重装饰美、偏重外在形式的特点,在设计中处理好内在形式与外部形式的关系,就能比较全面地体现陈列设计——这一综合艺术的特性了。

(二)创造完美形式

陈列、展览的目的就是供人们观看,它在给观众提供知识的同时也给人以美的熏陶、美的感受。只有寓教于美,将主题思想以美的形式表达出来的展览,才会对观众有吸引力,才算是成功的展览。因此,参观陈列、展览的过程既是一个汲取知识的过程,也说是一个审美的过程。美观是陈列设计追求的目标之一,设计师能否把握好美观这一原则也是展览陈列设计成败的核心问题。有目的地针对观众的审美心理设计展览,又通过陈列展览去激发观众的一系列审美意识,甚至通过有意识地运用其中一些特性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从而使陈列展览真正“深入人心”,富有活力。要做好这一点,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①.一个有个性特征的展览,不仅含有民族的、地域的因素,也要有时代的风尚,同时也反映出设计师的艺术素养和追求。②.一个好的展览要有独特的个性、有活力,同时还要适应观众求新、求异、求变的心理,在造型的塑造、色彩的运用、线条的勾勒等方面鲜明、新颖。③.设计注重多样统一,在统一中有变化,平衡中有动感,从而使陈列具有生命和活力。

④.在设计中还要考虑面对不同的观众进行不同的设计,如面对学生层次的展览,就要突出寓教于乐,寓教于美,融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于一体;而面对学术界观众层次的展览,形式设计就要侧重明快简洁、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三)满足实用功能

展览是一门综合艺术,它不同于纯学术研究,也不同于纯造型艺术创造。它必须依据大纲内容作出形式设计,既要体现与思想内容完美和谐的内在形式,也要通过设计解决大量的外在形式,解决为数不少的符合布展要求、参观活动中符合人体工程学要求的造型与结构问题。总之,设计应适于陈列形式构成需要,做到科学合理,满足陈列物质功能要求。

从现代艺术构成原理来讲,陈列形式构成是涉及平面、立体、空间和色彩各个部分的。而且这些构成形态又都交融在一起。如版面设计一般是平面构成,设备设计一般是立体构成,而空间设计是空间构成各种原理的汇合。陈列设计要熟练地运用各种构成原理解决形式结构问题,但不能脱离具体陈列对象进行设计,设计时要围绕展品的布置和观众的参观来解决一系列功能性问题。仅展厅内就有空间布局、展品布置、色彩光照、展柜展具设备、版面文字、参观路线等设计。布局是整体问题,是指在限定空间内及空间范围内进行安排,其任务是把一切陈列物件分门别类进行组合配置,分别安排在一定的空间位置上,该连贯的连贯,该分散的分散。布局又同观众参观路线相联系,陈列内容要求连续性展出或非连续性展出,这就决定了布局安排的功能性特征。可想而知,通联式展柜展壁可满足连续展出,散点布陈的中间立柜、展台则适合可独立欣赏的艺术品陈列,这足以说明展具设备也具有特殊的功能要求。

陈列形式构成和物质功能需要有着自然的联系,因此又应注意处理好下面几个方面的问题:布局有变化但要合理;参观路线讲曲折但要通畅便捷;陈列设备展具要结实稳固并便于调整;展品布陈错落有致系统有序;色彩光照应和谐宜人;版面排列高度应合适。总的来说应当是整体性强而不零乱。

陈列艺术设计想要做到科学合理,还应当以人体工程学为出发点,将科学性渗透到各个方面:版面设计范围、文字大小、字形字体以及配色应当以人的视距、视环境多种因素来确定;色彩的冷暖、光照的强度都应以测定的科学数据为准。科学重在严谨,不得丝毫疏忽,施工图一定要一丝不苟,计算中的数据有时要精确到毫米,否则部件之间无法吻合,例如展柜玻璃的推拉轨道设置就要相当精确。展具的设计应注意以下两点:

一是展具结构应符合力学要求。设计中遇到不少结构上的问题,如结构的方式,结构点的部位选择等,都与力学相关。展品的布陈涉及重力、应力和静摩擦力作用,如瓷器放在玻璃台上总有滑落的感觉,但放在呢绒面上就比较稳当。一些特殊的展品、超重的展品的承受关系要经过科学计算,合理安排。另外,展具设备、楼层结构与楼板的荷载力也是设计中不容忽略的问题。

二是展具选材应适合加工条件。陈列设计应用的材料纷繁复杂,加工的方法也多种多样。审美着眼于材料个性特征和肌理效果,科学着眼于材料的性能和加工适应程度,材料性能主要指物理性能、化学性能以及各种参数,对此设计师手边应有材料学依据。

陈列设计既要用到硬质材料,也要用到软质材料。以合金、木料、石材、玻璃等为主的硬质材料一般用在展具和展架等空间环境构筑上,取其性能坚固耐用;软质材料为纺织品、有机玻璃、涂料等,取其有粘附性,一般用在装饰和饰面工艺上。设计师应当熟知材料性能,选择适宜的材料和加工方法。

空间场地是陈列、展览赖以存在的最基本条件。陈列的规模和场地空间大小成正比例,选定场地应当以适用为宜。小不足以容纳展出内容,大则浪费面积,而且过大的空间致使展线过长,造成结构松散,无形中延长了观众参观路线,这不符合人体工程学和陈列结构的合理性。片面强调陈列空间的高大气势是不足取的。

(四)保障展出安全

安全是陈列艺术设计的又一个重要原则。这主要着眼于展品的安全和观众的人身安全。博物馆的藏品大都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有的是稀世珍品,安全防盗设计是陈列设计中的头等大事。设计师应从陈列环境、陈列设备、陈列方式等多方面进行科学的处理,尽量排除人为因素的破坏和自然因素的损害。在设计实践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藏与露”的矛盾,从文物保护的角度看,藏是最重要的举措,而且越严越安全;但从陈列艺术表现看,文物在展出中恰到好处的露,更能呈现其艺术魅力。藏与露是陈列设计中的一对突出矛盾,这个问题大到展厅建筑空间的防盗措施,小到一个陈列柜,甚至一个积木的设计,矛盾的焦点是要解决一切防盗设施的隐蔽性与美观性的问题。因此,设计师在陈列设计时,对于安全防盗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在陈列设计中创造对文物展品的科学保护条件

展览的陈列设计必须考虑到展品的保护,一方面要考虑博物馆小气候环境下对文物的科学保养;另一方面要考虑博物馆环境内对文物安全的保护。博物馆气候是一定人控条件下的小气候,常用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表示,这是立足于对展品的防与治,避免温湿度剧变,减少空气污染,防止灰尘、光照、昆虫、微生物等自然因素的损害。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措施:如安装空调设备,全自动化调节;使用温湿度调节机械设备;采用全封闭展柜;局部(展柜内)加空调或温湿度调节器;调节门窗设施,减缓室外不良气候的干扰等。

2、防盗、防火、防震等技术预防是设计中另一重要安全因素

陈列厅是法规中列出的博物馆重点要害部门之一,它既是文物的存放点,又是观众集散的场所,同时也是筹备陈列、展览的制作场地。水、火、电都在此范围内运作,防盗与防火是不能忽视的。除了行政规章制度的约束,重要的是加强技术预防。应根据不同的情况选用各种不同的防盗报警设备和消防设备,形成点线面空间综合报警系统控制网。设计师应在设计阶段就会同安全保卫部门制定防范措施。3、其他安全因素

陈列设计中的安全方面除了考虑排除展厅内外环境的非安全因素,还要考虑陈列设备的安全系数和陈列布展方式的选择。对环境应考虑门窗护栏、水源、电源的合理调整以及其他污染源的排除。总体布局上应考虑防盗和消防通道、观众疏散通道的畅通,合理布局。

陈列设备应尽量选用安全系数高的材料和结构方式,在布展方法上,应选用艺术而又安全的方式。比如摆在方台上的器物是安全平稳的,但吊挂起来也许更活泼一些,然而吊挂的绳索如果不足以承受长期的重力,就会危及展品和观众的安全。此外,实物展品陈列的高度,地面台座能否护卫裸置的展品,台面的质地会不会造成展品的滑动等细节问题,都应在设计中加以科学处理。

(五)力求经济合理

众所周知,我国博物馆陈列的经费一直较低,如何运用有限的资金,办出真正高品位的展览,就不能不考虑经济的投入和最后的效果。从实质上看,陈列、展览作为一门综合艺术,它的实用性和艺术特征本来就和经济有直接的联系。搞设计,不考虑经济就必然脱离实际。把经济作为一个设计原则提出来,不仅不会限制设计师的思路发挥,而且能使设计思维更趋于全面、更合理。因此设计初期就要做好预算,避免奢华,杜绝浪费。设计师要在经济条件制约下,使陈列设施达到实用、美观、安全等各方面的要求,就需要在调整好下面几个主要关系的过程中筛选出最佳方案。1.选用材料多作对比

充分发挥材料的特点,巧妙运用材料本身的纹理、色泽、质感等特征,放弃一切虚浮多余的装饰,这是选材的着眼点。在材料设计中围绕着实用、美观、安全作大范围的全面的经济核算,它涉及同种材料不同价格的对比,涉及不同种类材料的综合对比,必须货比三家。2.慎重选择制作技术方案

现在科技发达,制作工艺日新月异,如照片的制作就有彩色照片、黑白照片、加色照片、电脑写真照片、灯光照片、油画效果照片、水晶照片等等;而版面中的文字制作也是各种各样,种类繁多。但是哪一种更实用美观、更经济合理,就必须认真的加以选择。

另外,在做方案设计时,应考虑到制作加工的过程及技术环节。比如设计展具的尺寸,除了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要求,还要考虑现在市场上各种装饰材料的规格,采用标准尺码,就能省工省料,否则就要裁切或拼接,既费工又费料。所以设计时要认真研究施工制作中的各个技术环节,避免一些复杂化的工序,选择切实可行的加工技术方案。只有这样才能减少经费投入。3.紧凑安排工期

施工周期的长短直接与经济发生联系,因而紧凑安排工期也是陈列设计中需要考虑到的。通常,质量和工期是相互矛盾、相互制约的,对一定的项目应保证有必要的制作时间,但对于整体的展览工程项目绝不能用松弛的施工安排,一定要把各个环节紧密地联接起来,做到同步正常运行,避免一些工序不能很好衔接,延误时间,拖拉工期。四.陈列设计的具体实施

掌握陈列设计的要素和基本原则是陈列设计师应具备的最基本素养,只有掌握了这些基本知识,才能进行陈列设计。一般情况下,陈列设计工作分为四个阶段进行:

(一)准备阶段

当接到新的展览陈列设计时,首先要进行一些调查研究,主要了解以下几个方面的情况:

①. 展览的展出要求和目的; ②. 展览的主要观众对象; ③. 观众流量、流速;

④. 展览的主题内容和展品、文字、图片的数量;

只有充分了解上述这几方面的情况,才能按照陈列大纲开始进行陈列设计工作。

(二)设计阶段

陈列设计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在陈列设计的过程中,要有一个认真、科学的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只有在充分了解上述情况后,才能按照陈列的基本原则确立总体设计方案,开始陈列设计工作。

陈列设计首先要明确陈列主题,深刻理解陈列大纲的精神,根据不同的主题采用不同的设计构思,不能雷同。一般情况下,一套设计方案应包括有:方案说明、展出场地平面布置图、序厅效果图、展厅整体环境效果图、主要场景效果图、展览工程计划与经费预算等。

初步方案完成后,设计师应详细地进行解析,让大家能直观地检验这一设计,并提出更好的想法,使方案进一步完善。只有把一个经过反复论证、修改或再设计的,效果好、省时、省力、省钱的最佳方案制订出来,才能算较好地完成了设计这一程序。一旦设计方案确定,就应开始画施工图,然后按设计要求采购材料,以便材料短缺时能及早进行替换,避免耽误工期。

(三)施工阶段

当设计图和施工图确定后,就进入了施工阶段。施工的质量是陈列设计成败的关键。评价一个展览的好坏,一方面需要从整体来看,看它的构思是否精巧,选题是否独特,展品的组合是否恰当,看它的形式表现内容是否完美,空间、虚实的搭配是否富于想象,节奏变化是否合理等等。另一方面,它还有更为直观的,就是组成这个陈列、展览的设备、展具等的制作工艺质量也不能忽略。因为这些工艺质量除直接影响陈列的传播效果外,它还会直接影响陈列的整体美。它可因其精致和严谨把展品映衬得更为珍贵,也可因它的粗陋使本来珍贵的展品黯然失色。可以说工艺质量对于陈列设计的完美实现是至关重要的。如果不从施工开始就予以重视,最后无论多么大的投资、多么理想的设计和多么贵重的材料,一切都会枉费。因此,在施工阶段我们必须注意:

第一,施工单位的选定。这是影响施工质量的第一因素,因为施工单位的工艺水平和技术力量,直接影响施工的质量。

第二,设专职人员负责质量验收。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要有熟悉材料、工艺,做事严谨的专职业务人员深入现场进行监督、检查,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施工制作,如有变更,需有主管人签署的正式文字通知。无人管理或检查验收不严也会影响施工质量。

第三,材料的使用要适合工艺要求。在制订施工方案时,选定恰当的材料也特别重要。一定的设计需要适合的材料,一定的材料适合一定的工艺,尽量避免必要性不大,工艺难以保证的一些表现手法。

第四,合理安排工期。在设计阶段就要制订施工进度表,科学合理地安排工序,施工中各类工程顺序的复合、衔接安排要周密,杜绝工程交叉发生反复。在施工期间,应保证工程跟上施工进度表,在宏观上控制,防止违反科学的赶进度或出现前松后紧的现象,确保展览按质、按量、按时完工。

第五、安全施工。在整个施工过程中,特别要强调的是安全施工。因为许多制作都是在现场施工的,各种材料——包括某些易燃材料都进入现场,人员也较杂乱,用电的设备较多,有时还会有电、气焊的明火式操作。这一切对于博物馆建筑及整个博物馆的安全都构成威胁。所以在进入现场施工时一定要首先安排专职人员负责安全制度的制订和监督检查,一刻也不能放松。除此之外,设备制作使用的木材类的易燃物,一定要预先涂刷防火涂料,必要时还要做防霉、防虫处理;织物地毯类则应选用阻燃类的。

(四)布展阶段

陈列布置是陈列设计完成的最后一道工序,也是保证陈列设计完成的关键。一切的构想都在这一步来实施完成。

空间改造完成后,第一步是应当彻底全面地对现场和设备作一次清理及清洁工作。展厅清洁完毕后,就可开始布展。从文物进场到布展完毕,都要在展厅门口设立临时门卫,谢绝无关人员进入现场,以免造成展品、文物的碰磕损坏及丢失。

第二步是要熟悉展品。具体进入布展阶段,还要再次对展品进行细致的了解,诸如质量、体积、材质、结构特点、组合状况、牢固程度及其他各种情况都应了如指掌。准备工作完成后,在开始布展前要有一个工作顺序的安排,例如需要等待悬挂上墙、上壁的板面,部分说明、单元说明等应先行处理;较重、较大的实物应当先期到位,过重的展品还应作特别的处理,把这些都安排妥当后,即可开始具体的陈列布置。

布展时还必须注意的是文物的运输、持拿、放置等工作。展品在运输过程中不能挤、压、磕、碰;持拿时必须用双手抄底捧托,轻拿轻放;走动时要先看清地面情况,文物的临时放置点应是比较僻静的地方,切忌放在通道上。展品定位时,要做到平稳、牢固,古旧书画的陈列还应做出支架承托画轴,以免拉损画幅等等。

布展完毕,还要经过审查、开幕和修整、维护,展览的陈列设计工作才算完成了。

5.2015年博物馆展览大纲 篇五

1、可乐马古典家具博物馆,汇集精粹,以古典家具盛宴与同道之士论心得,扬思辨;对国内外家具收藏爱好者来说,也是系统了解中国古典家具文化的基地和交流平台。

2、展现传统家具的各种品类;

3、不同年代制品的时代风格,通过标准器介绍判别年代的标准;

4、介绍各种家具的用途,及形式的演变;

5、通过展览给一般观众较全面的古典家具知识,给专业观众供实际研究的实物资料。

6.流动博物馆展览工作方案 篇六

一、时间:2012年9月11日

二、地点:体育馆

三、工作任务及时间安排

(一)培训讲解员(刘兰芳同志负责)

1、挑选讲解员(9月1日);

2、讲解员熟悉流动博物馆的展陈大纲(9月2日至9月5号);

3、省博物馆的专家对讲解员进行专题培训(9月6日至9月10号)。

(二)流动博物馆布展(吴宪斌同志负责)

1、协助省博物馆的领导进行布展(9月6号至9月7号)。(吴滔、华勋林协助)

2、准备音箱、DVD播放专题片(9月10日)。(吴滔)

3、刻录DVD光盘(9月10前)(刘兰芳)

(三)流动博物馆开馆仪式(9月11日16:30)同书画展、省书画创作万山基地授牌仪式共同进行。

(四)组织参观者参观流动博物馆(吴宪斌同志负责)

1、讲解员对展板做好讲解工作。(刘合花同志负责)

2、对流动展板进行维修、管理(吴滔、华勋林及体育值班人员)

7.浅析博物馆精品陈列展览 篇七

一、对精品陈列展览概念的认识及衡量标准

谈精品陈列展览, 首先要廓清其基本概念。从词义上看, 精品是修饰陈列展览, 相对于陈列展览而言, 而不是指展品本身多么精彩, 也就是说精品陈列不是陈列精品。文物精品我们一直就有, 而精品陈列却不多见。对于精品陈列展览应具备的条件, 文博界的认识还是比较一致的, 张承均先生把精品陈列的标志归纳为四要素, “即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细、服务优良。”[1]黄走平先生则把它归纳为“精深的主题、精美的制作、精彩的讲解、精心的组织等几个要素”[2]。因此, 适应时代和群众的需要, 在陈列展览的耐人选择、设计、制作、服务、管理等多方面精益求精, 力求实现思想性与教育学、科学性与艺术性、观赏性与参与性的有机结合和和谐统一, 给广大观众留下“精品文化”的深刻印象, 这就是精品陈列的基本要求。

为了评选活动的公开、公平和公正, 由国家文物局、中国博物馆协会及中国文物报社组成评选活动办公室, 每届均出台有《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评选章程》或评选办法。“截至2013年底, 我国已有博物馆4165家博物馆”[3], 由于各博物馆级别、性质和管理体制不同, 在设备、经济来源, 人才素质等方面存在着极大差异。精品陈列应该有什么样的衡量标志?这个标准很难具体量化, 因为全国即使是文物系统的博物馆因地域文化、性质功能、题材内容等都不尽相同, 统一的标准难以涵盖全面, 不可能对陈列展览界定什么类型、多大规模、投资数量以及展示效果, 因此国家文物局及博物馆协会应当考虑各种综合因素评比。

二、实施精品陈列的必要性及其重要意义

如今大多文博单位是全额拨款事业单位, 不重视自身“产品”质量, 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第一是博物馆按领导授意完成展览, 经费由上级拨给, 公众是否满意另当别论, 长此以往, 不仅毁坏了博物馆的声誉, 而且会失去热心的公众群;第二是许多博物馆不是认真研究当地历史和馆藏文物, 推出自己的有地方特色的文物陈列, 而是翻日历找热点来决定一年的展览内容, 粗制滥造应付局面;第三是许多博物馆完成基本陈列, 十几年甚至二十几年不“动摇”。作为地方博物馆的基本陈列, 应该有其相对的稳定性 (一般认为四年左右) , 但如果总以一个面孔面对稳定的公众, 展览效益和质量也就无从谈起。从以上的三种常见情况我们不难看出, 为了更好地发挥文物的作用, 提高博物馆吸引力, 实施精品陈列展览是必要的, 因为这还关系到各级各类博物馆存在的价值和生存的意义。

实施精品陈列展览工程, 对于文物系统部门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首先, 有利于发展文博事业, 推出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精品工作, 更好地吸引观众, 给观众更大的收获;其次, 可以全面提高文博工作者的业务水平, 让它们对文物藏品进行深入研究, 对陈列展览严谨构思、精心设计, 以及生动的宣传讲解及对环境气氛的烘托;另外, 实施精品陈列, 合理利用我们丰富的文物资源, 对于继承、传续、弘扬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 对于鼓励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思想道德有着特殊作用。

三、如何出精品陈列展览

博物馆是为社会服务, 为公众服务的公益性单位, 其社会作用主要是通过陈列展览来体现。而看一个博物馆的社会作用发挥的如何, 首先要看其陈列展览的社会效果如何, 博物馆的陈列展览是一个馆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下面将在博物馆精品陈列展览标准评判的基础上, 进一步来讲博物馆如何办精品陈列。

(一) 展品是一切陈列展览的根本

没有展品, 所谓陈列展览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是一句空话。鉴于此, 所谓陈列艺术精品化, 首先是展品要精。展品要精, 首先展品要精选, 要选最能说明陈列展览主题的文物或标本;其次, 展品应尽量是实物原件, 当然, 并不是说不可以用复制品。使用必要的复制品只要组合得当, 陈列展览仍然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

(二) 内容设计力求主题精深, 体现时代精神

作为一门艺术, “博物馆陈列是在一定空间内, 以文物、标本为基础, 配合适当的辅助展品, 按照一定的主题, 序列和艺术形式结合而成;进行直观教育和传播文化信息的展品群体”[4]。无论是基本陈列, 还是专题陈列展览, 其内容涉及许多学科和领域, 但万变不离其宗。从精品意识角度分析, 展品组织应当科学合理、层次清晰、重点突出, 有效传达陈列展览所要表达的信息。在策划每一个陈列的过程中做到指导思想明确, 主题鲜明, 既能适应时代的要求, 符合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又极富感染力和吸引力, 从而达到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的目的。

(三) 陈列艺术形式设计有新的探索或突破

展品犹如经过精心提炼过的创作题材, 而如何运用这些题材来形成美文, 将是陈列艺术设计所面临的任务。陈列内容和形式的关系相互依存, 主题精深的陈列内容, 还必须借助于形式设计用新奇的构思和精美的制作传达给观众, 以到达形式设计与内容设计的和谐统一。只有将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进行完美的结合, 才能避免陈列展览的呆板和僵化。陈列艺术设计是一个陈列展览效果的灵魂, 是精品陈列展览至关重要的一个重要环节。

(四) 加强博物馆陈列展览的外部环境建设

外部环境包括博物馆的建设及陈列展品所需的硬件展示空间。要利用博物馆的本身建设, 在平面上作合理的安排, 展出的内容及展品多少要和展出的面积、展现的长短相适应, 要疏密得当, 便于参观。避免观众堵塞或走回头路。在空间和立面的安排上, 要考虑到空间的充分利用与空间使用的变化相统一。展品布置的高低上下限, 要适应于观众参观时的视角范围。要考虑空气的流通以及温湿度适宜, 排除各种不必要的声音干扰, 从各方面努力创造一个良好舒适的展出与参观环境。

从宏观上讲, 博物馆精品陈列展览是出于战略考虑, 也是形势发展的客观必然。以陈列展览为突破口, 带动博物馆其他工作跃上新台阶, 开创新局面, 全面推进博物馆事业向前发展。

摘要:“博物馆十大精品陈列展览”评选至今举办了十一届, 这些主题鲜明、制作精良、各具特色的展览精品, 对博物馆界产生了极大的推动、鼓舞和示范作用。本文对博物馆精品陈列展览的概念、实施的必要性及重要意义以及如何办好精品陈列展览做了浅要分析。

关键词:博物馆,精品,陈列,展览

参考文献

[1]刘康.关于博物馆精品陈列的几点思考[J].中原文物, 1999, (3) :36.

[2]黄走平.博物馆精品战略的思考[J].博物馆通讯, 1998, (1) :51.

[3]光明日报.我国博物馆数量达4165家[EB/OL].[2014-05-19].http://www.sach.gov.cn/art/2014/5/19/art_1662_141752.html.

8.现代博物馆照明设计研究 篇八

[关键词]现代博物馆;照明设计;眩光;照度均匀度;显色性

[中图分类号]J525.2[文献标志码]A[DOI]10.3969/j.issn.1009-3729.2015.03.021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日益丰富,博物馆建设也得到了快速发展,而衡量博物馆建设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就是照明设计的合理性。博物馆灯光设计作为环境设计的一个重要分支,目前已经得到了广泛的研究,成为博物馆设计中的一门学科。照明关乎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影响着人们的生理和心理,舒适的室内灯光环境能够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给人们带来健康、安全、舒适等感觉。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检索发现,目前学术界的相关研究大多是基于纯理论的角度,而从人、环境与艺术相结合的角度来研究现代博物馆照明设计的成果尚未见诸于媒体。本文拟基于对安徽省博物馆的调研,提出现代博物馆照明的设计原则,以期为现代博物馆照明设计提供有益参考。

一、现代博物馆照明设计概述

博物馆展品是研究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文物,展品的色彩、工艺和细节都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映入观者眼帘的展品其色彩之所以会有所不同,源于灯光在投射时还原质量的差异。因而,博物馆内的灯光设计应以恢复展品原本的颜色、肌理、层次对比为原则,以真实还原古现代的文化和历史。

现代博物馆中的绘画、仿古器具、剪纸手工艺等展品区域对色彩辨认度要求极高,通常情况下照明光源应选择显色指数高于90的光源,显色指数低于90的光源适宜用于对色彩辨认度要求一般的展品。展品的色彩和色调的纯度会受到光源显色性的影响,而博物馆内专用的LED照明芯片,能够将光源的显色指数提升至95。

将一般照明与局部重点照明相结合是博物馆照明设计中通常采用的方法。对于不同大小的展品,其照明方式也是不一样的。例如,对立体式展品可采用定点照明与漫射照明相融合的方式,以展现其细节;对体积较大的三维展品应使用定点照明与反射照明相结合的方式,并从展品的两侧分别进行投射,形成块状不一的阴影部分,以增强其立体感。博物馆照明设计在应用明暗之间的搭配、光影之间的排列,及饱和度的对比,以使展品在具有立体感的同时,应具有新的生命活力。现代博物馆的轨道灯能将展品原本的色彩还原出来,进而真实呈现历史文物的原貌。

二、安徽省博物馆照明设计存在的问题

安徽省博物馆建于1956年11 月14日,建馆以来,以其丰富的文物跻身国家一级博物馆行列,是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其展陈大楼被安徽省人民政府确定为安徽省级保护文物。安徽省博物馆主要展示平面绘画、书法作品、雕塑、工艺品等。

为了满足观者从明亮的室外走入光线较暗的展厅时,中间需要一个从亮到暗的过渡空间的视觉需求,安徽省博物馆在进门处设有一个门厅,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安徽省博物馆在灯光设计初期是考虑了人性化问题的。在展示大厅的照明设计中,采用了天然采光与人工照明相结合的方式,这在当时是很先进的设计理念,但现在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博物馆灯光显色性的要求。二楼文物展示区的照明所采取的是侧窗采光与一般照明相结合的方式,灯具选择的是荧光灯,荧光灯是目前博物馆最常用的人工照明光源,但在实际参观中我们发现,其对照度、均匀度的控制均存在一定不足。真迹馆照明采用的是人工照明为主、展柜照明为辅的方式,由于挂画不规范、灯光角度不合理等原因,博物馆内出现了眩光严重的情况。

通过对安徽省博物馆的实地考察,我们对其照明系统有了一定认识和了解,发现其照明设计存在一些问题。

1.文物展示区照度均匀度不足

照度是指光通量在单位面积的光照程度,其国际单位为勒克斯(1勒克斯=1流明/平方米)。照度均匀度越高,光线分布就越均匀,给观众的视觉感觉就越舒适,不易使人产生视觉疲劳。照度均匀度的比值越大,说明照度均匀性越好,否则就说明照度不够均匀。由于文物藏品等展品历史悠久,照度不能太高,否则将因光太强而损害文物藏品。

安徽省博物馆文物展示区照明采取的是高侧窗采光与一般照明相结合的方式。高侧窗采光指的是采光口下沿距室内地面2.5 m以上的采光形式,这种将采光口提高的做法可以有效避免一般侧向采光带来的眩光和占用过多墙面的问题[1],且结构简单、价格低廉、光线较好。其不足之处是照明的光源分散不均,靠近窗口的照度较亮,而展厅内部的照度较低,离内墙1 m处的照度最低。安徽省博物馆文物展示区所展示的文物多为书画和织物藏品,立体性不强,由于采用高测窗采光,其光源较集中,尤其是中午自然光较强烈时甚至会有少许眩光,这对于纸质展品的损害不言而喻,也影响了观众的参观舒适感。

安徽省博物馆照明灯具以荧光灯为主,其优点是造价低廉、安装便利,其缺点为显色指数仅为 65~80,显色指数较低,无法保证书画和织物藏品表面的照度与周围的照度的比值达到3GA6FA1,而荧光灯都含有汞(36 mm的荧光灯中含25 mg~45 mg的汞),报废后对环境有较大污染,荧光灯的灯具效率仅为70%,远远不及LED日光灯。可见,安徽省博物馆文物展示区在灯具选择上存在一定误区。

2.真迹馆眩光严重

博物馆照明设计要避免出现眩光现象,因为眩光会使观众无法看清展品,使观众感觉不舒适,影响展示效果。如果在一个气氛较为愉悦的空间里出现眩光,那么不仅会影响人的视觉范围,而且也会破坏整个空间的氛围。

眩光是指由于视线中明亮度的分散与照度面积的不恰当,抑或是具有极度的比较,而导致观者不舒适感或造成观者观察展品细微部分能力的降低。眩光分为直接眩光和反射眩光,前者是指靠近视线方向存在的发光体所产生的眩光,后者是指视野里因擦光俏或平滑物产生的高反射亮光所形成的眩光。

博物馆内的照明大多采用的是人工照明为主、展柜照明为辅的方式。安徽省博物馆内的照明由于灯光角度、玻璃展柜等原因出现了眩光严重的情况。该馆真迹馆中的挂画多为1.5 m长,挂画方式多为直挂,即画面与地面垂直,射灯以一定角度直射画面时,画面对灯光会有反射,观者观赏挂画时能感到反射眩光存在。经验表明,为了在挂画展示区域取得最佳的照明效果,画与地面最好成75°~85°夹角,以便于观众以舒适的角度欣赏。安徽省博物馆真迹馆中有大量的文物玻璃展柜,其照明方式以荧光灯为主,灯光集中照在展品上会产生轻微的反射眩光,当人们的视线直接面向射灯时会产生明显的眩光,强烈的眩光极大地影响了观赏的舒适度。

3.展示大厅照明显色性差

显色性是指展品色调所显现的程度,或色调逼真的程度。光源的显色性是指不同光谱的照明光源对于所照物体的色彩呈现程度,通常以显色指数进行定量评定,其最大值为100。显色指数高的光源对色彩的再现能力好,观者看到的颜色与自然光的原色相差不多;显色指数低的非自然光源对色彩的再现力较差,观者看到的颜色与自然光的原色相差较大。由于在大多情况下,自然光线和非自然光线,都能让人们正确无误地识别物体的色调,因此我们应当根据照明的区域和展品的具体情况来选择是采用非自然光线还是自然光线。

安徽省博物馆展示大厅的照明设计采取的是天然采光与人工照明相结合的方式,而人眼在自然光下比在人工光下的灵敏度要强。因此,从观众的角度出发,现代博物馆要创造良好的参观环境,在对博物馆照明进行设计时,必须要处理好这对矛盾。另外,还需要考虑文物保护问题,确保文物在合理的光照条件下不会发生褪色、变黄等现象,同时保证观者能够看得清楚。安徽省博物馆展示大厅采取的是以卤钨投光灯为主的照明方式,其照明均匀度达不到书画等展品对光源特别敏感的显色性要求,展示大厅所采用的灯具显色指数应不低于90,而LED射灯作为照明光源效果会更佳。

三、现代博物馆照明设计原则

现代博物馆灯光设计的好坏关乎着整个展厅设计的成功与否,采用合理的照明设计能提升博物馆的设计品位,打造一个美观的展示空间。

为了保持展品的完整性,博物馆照明设计必须尽可能地减少光辐射以降低对文物藏品的损伤。光的作用有化学作用和物理作用两种,光的这些作用会造成展品表面的退色和脆化。因此,博物馆的灯光设计应选用合理的光源,尽可能地将辐射滤除。另外,体积大小不一的文物,其照度水平也是不一样的。因此,博物馆整体空间的照明设计需要注意局部照明与整体照明之间的配合、文物藏品的背景色彩与亮度的配合。一般来说,现代博物馆的灯光设计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1.文物展示区照度均匀度应注重均衡统一原则

在博物馆文物展示区的灯光设计中,保持照度均匀度是最基本的要求。只有在展品照度均匀的情况下,观者才能对展品进行全面的欣赏,并提高欣赏的舒适度。由于文物藏品年代久远,忌光,因此其照度不能过高,否则将不利于文物的保护。但是如果照度太低,观者的欣赏舒适度就会随之降低。若想在不同的灯光效果中保持不同比例的照度均匀度,那么在灯具选择上不仅需要考虑到大中小藏品的照明均匀的个性化要求,还要考虑整体亮度与照度的均匀。

首都博物馆新馆三楼的文物展示区,堪称是现代博物馆照明设计对照度均匀度控制的典范。

由于首都博物馆藏品的规格差异很大,因此若想在不同的灯光效果中保持不同比例的照度均匀度,设计师就必须考虑到整个照明系统的统一,灯具不仅需要考虑到大中小藏品的照明均匀的个性化要求,还要考虑整体亮度与照度的均匀。首都博物馆文物展示区灯光设计采用两组灯具系统,一组是为大型展品进行照明的,一组是为小型展品进行照相的。这两组灯具系统都装有调光装置,能够满足不同展品的照度需求,可应对各种临时性的展出。与此同时,为确保不同文物对投射光源的精确性要求,博物馆的灯光设计还应注重配光灯与投光灯的比例搭配。首都博物馆文物展示区为保证照度均匀度而采用了投光灯照明的方式,以色温3000 K、显色指数100的QT12光源为主,局部使用色温2900 K、显色指数100的MR16光源;在墙灯照明和展厅一般的照明区域中专门使用色温4000 K、显色指数95的CFL光源;在展示大厅的大面积画面照明中选用色温4200 K、显色指数92的CDM光源。从使用数量来看,虽然首都博物馆展示大厅大量使用超过色温4000 K的光源,但是这些光源都经过了漫反射光的过滤处理,从而将光污染降到一个合理的水平。

灯光照明的均衡统一能使观者感到轻松愉悦。在现代博物馆照明设计中,照明均匀度是达到最佳观赏效果的关键。因此,综合性的博物馆需要不同的灯光效果来适用于每个场景、展厅或展品,以最适宜的灯光氛围和最佳的灯光设施来迎接观者。不同照度、色温、型号、品种的灯具应与不同的照明方式和角度相结合,以确保整体灯光的均衡统一。

2.对眩光的控制应采用舒适性原则

眩光是在博物馆灯光照明设计中需要反复思虑的问题之一。博物馆内的眩光大多出现在两处:一是挂壁式展品;二是有玻璃隔断或置于玻璃展柜的展品。

壁挂式展品的灯光设计,应不使光源在光泽亮丽的画面和玻璃质感的画框上产生正反射,以避免发生眩光现象。如扬州双博馆书画展厅,展品高度为2 m(画面越小,它的炫光范围也就越小),而等于展品高度1.5倍的观看距离为最适宜的距离;展品距离地面高度为0.6 m,展品在安装时应倾斜30°。通过视线范围的分析,可以计算出在最差的画面情况下,顶棚上方装置灯具的无眩光区域与墙的距离应控制在1.23 m~1.88 m之间。如若将灯光效果和外观效果考虑在内,轨道式的投射灯与墙之间的距离应为1.5 m。调整安装照明设备的距离和角度能够很好地解决壁挂式展品的炫光难题。

贵重的文物通常会用玻璃展柜维护起来,且内部会统一采用人工照明的方式,这样防眩光就成了须考虑的首要问题。扬州双博馆国宝厅在照明设计中采用顶光的投光方式,其优点在于既符合人们的视觉习惯,又便于实施、操作。主光源在展品顶部,顶面光源与展品有较大距离,顶面灯具的材料为扩散性材料——PS扩散板。光源通过灯罩的上方投射再经平顶折射,双侧一般有半透光的灯罩以扩散光源,底部由格栅进行分散,从而最大程度地解决了眩光对观赏的影响。其所选择的照明灯具为LED光带和LED射灯,其优点体现在:(1)寿命长,发光时间长达100 000小时;(2)响应时间短,仅有几十纳秒;(3)结构牢固,能够经受较强的震荡和冲击;(4)发光效能高,能耗小。[3]LED光源是固体发光,低压直流驱动,具有环保节能、便于安装和维护的优点,其光源输出利用率高,可以有效地保护视力,减少直接眩光。所谓的二次光源就是受到光源照射的光反射面和光透过面。越是扩散性高的材料,其亮度就越比一次光源缓和,对眼睛越有利[4]。而二次反射眩光消失或减弱的方法是控制周围物品的亮度,使之低于画面的亮度。

3.展示大厅显色性应注重人性化原则

从照明学的角度来说,自然光应属于显色性最好的光源。为此,人们一方面在不断开发在质量和效果上能胜过日光的光源;另一方面通过科学的采光设计,充分利用自然光,使之成为博物馆照明设计的主体。要使观者对展品的质感、肌理、色彩、外观等方面看得更加真切并具有美感,灯光设计师就要全面考虑展示大厅的显色性与眩光之间的关系问题。为满足观者的观赏需求,整体的照明系统设计应注重人性化的原则。

上海博物馆新馆中国历代钱币馆的展示大厅对灯光显色性的人性化需求的把握就恰到好处。古币在浅灰色的室内色调的衬托下更显悠远古朴,灰色调能够避免展品的表面相互折射,使光源的颜色不受影响,进而达到最佳的显色性。在进行展柜部分的灯光设计时,观者视线范围内看到的展品的亮度与展品自身光亮度的比例应小于3GA6FA1,这样可以减少非观赏物对视觉的干扰。在挑选灯具和装置遮光板方面,应防止展柜内光源投射的光线进入到观者视线范围并对观者的鉴赏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也可将光源和文物之间的角度进行适当调节,避免展品光滑表面的光线通过折射进入到观者视线范围内,进而不能真切地展示文物自身的样貌和色调。

四、结语

博物馆成功的灯光照明设计应是艺术与科学的完美结合,同时也是21世纪照明技术中最值得探究的课题之一。未来,随着博物馆承载展品的增加,观者对博物馆展厅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多元化,照明设计将成为博物馆设计成败的关键性因素。如何创造出一个优质的光环境,使展品达到最佳展示效果,更好地满足观者的审美需要,将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

姜萌.博物馆自然采光的设计与研究[D].北京:中央美术学院,2010.

[2]李建华,于鹏.室内照明设计[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10:46.

[3][日]中岛龙兴,近田玲子.照明设计入门[M].马俊,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62.

上一篇:感恩教师节高三作文600字下一篇:端午谚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