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大考研复试指南

2024-10-09

川大考研复试指南(精选5篇)

1.川大考研复试指南 篇一

至善川大考研网

川大应用心理学专业考研2013年复试经验谈

考研,是我对大学荒废的时光的弥补,对自己沦陷的勇气的救赎。人生没有几次重新洗牌的机会,也许我搏到了一次。所以,考研路上的后来人,如果你考研的时候年纪比我小,大学成绩比我好,毕业年头比我少,那么就不要放弃。考研是“剩”者为王,毫不夸张的说只要坚持到最后你就已经成功了一大半,所有最终熬过艰难的日子,没有半途而废,最终走入考场的人,都是成功者。考研不要过多的去想结果会怎么样,只要我们努力了,我们都是好样的。考研经历,是生命中永恒的美丽印记,它带给我们的绝不仅仅是它本身的成功与否,而是这个过程中它所给予你的成长,所以,坚持下去,别轻言放弃。川大应用心理学等你来考研,当然复试的时候,我会用至善川大考研网的考研复试一本通,还不错。正题:

复试分为专业笔试150分、英语笔试20、英语口语对话30、综合面试100共300分,你只前的初试要×0.9,所以你考了350的话,也就是315的初始分,所以复试比重很大。

今年分数分布是355、350、349前三。后四名是329、330、331、332中间的忘了,比去年复试线高了10分左右。

面试:

今年刷了第四、第五名,其中第四名的同学面试出来后状态很不好,非常委屈。关键就是,你的自我介绍一定要是自己最最擅长的方面,老师会基于此提问,比如我就引到了条件反射、认知学习的方面。老师还提问了统计、检验、以及一些实验方面的设计:方差分析的内容和使用以及记忆实验,可见,统计+实验设计是基础知识,你必须准备好。

千万要记住,介绍自己的时候,要实事求是,不要说自己不擅长的,说不定人家专攻那个方面。五个老师,有两个温柔型,一个锋利型,反正红脸黑脸都有,进去先和你聊一聊放松,然后就是你的自我介绍了。态度很重要。不要太嚣张,这次统计问题我就有点迷糊了,你不会了一定要承认不足,不要不懂装懂。

总的来说,面试的时候,你初试的那些东西隔了几个月基本都忘完了,千万要系统的复习初试的内容。如果你担心会遗忘,可以加2014年四川大学考研复试群:2九八8928二四6,里面也有很多参加考研的同学。

英语笔试:大概四级水平很简单,我感觉明年不泄题的话不会考的。

英语面试:我是两个很温柔的老师,大家聊起来都比较开心,你要温柔,别人也会对你温柔礼貌。这个很快,大概3分钟。也是先自我介绍,然后抽题回答或者读一篇小文章再回答。

专业笔试:

四道大题,分值35、35、35、451、什么是侵犯,以及相关的侵犯理论,并举例说明。

2、自我意识对于人格发展的作用和影响。

3、简述突触的结构和功能。

4、什么是西方人性假设,并联系实际简述其在公共管理中的应用。

这个也是大头,参考书就是招生目录上面的。另外,不要以为这是简答题,你不但要把条条框框写上,更要详细论述并举例。

大概就是这样了。

2.川大古代文学考研经验分享 篇二

在回家的路上接到了学长的短信,说我被录取了。有点不真实的感觉,呵呵。已没有了想象中的兴奋,只是想终于可以睡一个好觉了。睡了一晚,心已足够的平静,那就开始这篇晓丽姐的邀稿,为学弟学妹们说一下我准备考试的一些经验。

我是在09年过完年以后开始准备考研的,相对一些同学来说是开始的比较早,因为大三的课程还是比较紧张的,所以大三上半学年的时间也就主要是心态调整期。这个怎么讲,就是你要把你的心收回来,专注于考研,把一天坐至少十个小时养成一种习惯,如果一天不看书你会不舒服,那么你的状态就是相当好了。所以说现在准备考试一点都不晚。暑假以前一定要做好打基础的工作,各科书你最好看上三遍以上或者更多。另外必须提的一点是英语,你一定要开始背单词,读文章,关于什么文章,是新概念3还是别的什么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培养你对英语的兴趣和你对单词的熟识度,所以这段时间是很重要的,做的踏实的话,你以后的路要好走的很多。下面开始说各科的复习情况。

中国古代文学

我考的是古代文学,所以花费的精力可以说是最大的。古代文学我看了三个版本的:袁行霈(高教版)的;章培恒、骆玉明的(川大指定版本);川大的(这个是最重要的)。章版是指定的,但当我结合袁版读了以后觉得没有袁版好(当然这只是个人喜好的问题,我大学学的是郭预衡的版),所以如果你的本科读的是袁版的话,你完全可以只看袁版。但是我建议如果有时间的话读下章版,毕竟各版的出发点是不一样的,可以开阔你的思路,这一点是很重要的。川大的版本是很难读的,很深的,是需要结合其它版本来理解,但是这个是基本,是你的立足点,你读哪个版都要以此为基点。你要根据它的所选的作品与通论来读另外的一套书,因为你可以从中看出川大的侧重点,有些川大没提及的作家你就可以直接忽略了。

其实版本的问题并不重要,你读哪个都ok。重要的是你怎么读。我第一遍走的比较慢,相当于抄书似的抄了一遍。但我不建议这种读法,比较慢,读到最后你会很着急,觉得时间不够用(但是如果你是一个很浮躁的孩子或是你习惯边写边背的话,可以用这种方法让自己进入状态)。第一遍你可以只是读个大体的印象,知道各个朝代有哪些重要作家和重要作品,你心里大体要有个数。记得川大的书是要一起读的,晨读的时候可以背些作品。起码川大的课后题要求的作品你是一定要背过的,唐诗宋词你就都背一下,不要觉得是浪费时间,你越到后来会越发现作品的重要性。川大是一个极其重视作品的学校!

然后就是第二遍,第二遍是一定要精读,开始结合作品动手整理一些作家的特点,整理很重要,川大的原点辑录你要适当的去记一些,比如说苏轼的词是“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笔者始知自振”一类的,在答题时这些都是你的亮点。另外你第二遍读时,你就要纵横着读。所谓纵向,即在于你要理出一条文学的流变史,比如说到词。词大约产生于武则天时期,并且敦煌词的出土证明词最初产生于民间,这一时期词的范围是很广泛的:有涉及商人,涉及妓女(“莫攀我,攀我太偏心”)等等一类的题材。同时中唐时期的文人刘禹锡,柳宗元等也有词作,这些词作的范围也是相对较广的。而所谓的花间词、婉约词实际是在五代时期确立的,正是“袖幌佳人,绮筵公子”,这一批文人完全把词限在了花间尊前。那么你就可以明白婉约词实则是在五代时确立的,并不是说词一开始就是过于柔媚,偏于阴柔的。那么你就可以理解豪放词派出现的合理性或者说本身就是一种回归性,当然豪放词的出现和宋代文人以及宋诗的特点等等一系列问题有关的。同时你还要思考诗词之间的关系,相互渗透,从他们最初产生时的音乐性等方面你完全可以认为词本是诗在特定时代、特定条件下的异化。以诗入词的手法你去研究的话,就要涉及到好多作家,起于韦庄确立于苏轼等等。文体间的相互渗透你如果去关注的话会很有意思,诗和文,诗和词,文和赋,词和曲,甚至诗词和小说等等。还有雅俗文学的相互影响等等。你要把这些问题打通了去看,而并不是单纯的死读书,在读的过程中思考是相当重要的。所谓横向,即同时期的作家或是相似性情作家的一个比较,继承与创新,这同时也是涉及到文体本身的流变的。例如李清照和李煜,婉约词派的双子星座,你去比较一下能更好的掌握婉约词。纵横其实没有绝对的界限,是相互渗透的,这样说的意思是你要开拓思路,要思考问题,这样读书会是很有乐趣的一件事。并且答题时在关于题目的范围内你涉及的东西越多,你的思路越开阔,于你越有利,这个大家是很明白的,而这其中的功夫正在你读书的方式。

另外具体说下我一般的答题思路。中国文学的题目都离不开作家也离不开作品,中国大部分的的文人和政治联系是相当密切,而你很难发现一个作家他和时局没有关系(即使是陶渊明也是在污浊的现实中不堪忍受而选择的归隐田园),这是你不得不承认的一个问题,那么这就为知人论世提供了一个用力的说服因素。我答题喜欢用知人论世的方法,虽然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用于考研答题已经绰绰有余或者说是行得通的。这就是说结合时代背景,作家的身平经历,家庭背景等等去理解作家的作品,解读出来你会很有发现性与说服力。文学史,文学史,入了文学史一定要有史,一定要结合历史去读!朝代的政治经济文化重大事件等等你都可涉入你的理解之中,寻找一种新的思路。

第二遍是最重要的一遍,这一遍是不管时间只管效率的,是建立在你对作品作家的熟悉程度之上的。慢工出细活,一定要稳住心态。做完这一段的工作,你会发现以后的遍数是可以翻倍的。在这一遍完了后,我建议你在背记你整理的题的过程中,一定要挤时间在考前再翻阅一遍书(就是章版或袁版),那么这时候的你会又有不一样的收获,这时的你的视野已足够宽广,会发现新的问题。另外,我建议对任何一个作家都不要偏废,你可以有重点,川大对汉赋,对古十九,对宋诗等等一类的问题是有偏爱的,但是你一定不要只是看这些重点。川大会在每年侧重题的基础上出一些让你出乎意料的题,今年的白先勇和纳兰性德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所以在关于重点的问题我劝你不要做一个无畏的赌注,还是全面复习比较安全。时间有的是,就看你是不是知道珍惜。

中国现当代文学

现当代文学的思路和古代差不多,多读作品。那时我读了就是晓丽姐推荐的两本北大的选本,这个我认为已经够用了。在读大一大二的学弟学妹们,现在时间还很充足,就多在图书馆泡泡,这都是在为考研打基础的。书读的多了,即使你没有整理一些作家的特点什么的,你也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今年的白先勇我就是根据平时读的作品及简介答的,应该也不坏。多读书总是没有坏处。川大很重视诗歌,卞之琳不知道考过多少遍了,还有川籍的作家一定要关注,关于诗歌你一定要从白话诗理一条线路,其实你可以和梁启超的诗歌革命联系起来的。同时现当代文学涉及的外国文学比较多,这就需要结合,其中的联系自己慢慢体会,不再赘述。这个方向我就不多说,按着古代的方法去做就ok。

文学理论基础与写作

阎嘉老师的文论初次接触的人会感觉比较奇怪,甚至读不下去,甚至读了几遍还是不知道再说什么,我当时是这样的感触,基础好的同学可能比我要好。这本书其实还是很有深度的,它的脉络很清楚的文学本质论、构成论、创作论、接受论、阐释论、流变论,就是这几个方面,你对课本有这样一个脉络认识的话读起来就容易好多,那些课后题你也可以去读一些别的文学理论,理解是最重要的。好些个同学把这本书背过了,我是读的遍数比较多,没有死背一些东西,最后快考时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有的学生是理解型的,有的学生是背记型的,这个根据你自己的特点去定你自己学习的方法。另外,每一节后边的原典是要读的,谁的代表作是什么会经常考。在读的过程中要总结一些填空题,这个根据历年的真题自己去整理。

写作,我准备的不是很充分,重要的还是你的基础和你的切入点。现在走过我发现还是平时多读一些评论的期刊,慢慢你会有自己的理解问题的一个方法和自己独特的切入点。你选择哪个方法和你自己平时的写作习惯也是有关的。所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写作模式,多多练习,慢慢会见成效。我这一科答的并不是特别好,学弟学妹们参考其他同学的意见吧O(∩_∩)O~

英语

如果你的英语不足够好,那么你不要灰心丧气,只要你努力一切皆有可能。我英语不是多好,但我这一年走下来感觉还是很有提升的。我这一年的每天下午的精力都是在英语上。一开始是背单词,背单词是个很恼人的活,背了就忘,忘了你就继续背。单词书可以买个小本的,没事的时候在路上边走边翻,或者洗脚的时候可以看看。每天开始学英语时的前半个小时用来看单词时间就够了,背单词主要是挤零碎的时间,在于你的熟识度。尽量多看多背,把时间打碎。单词重要的还是平时的积累,做阅读,看英文杂志可以留意去记些单词。英语学习主要的是兴趣,不要说你讨厌英语,在考研的过程中你一定要爱上它。上半年我做了人大的2000题,做时觉得挺难的(其实做完真题你就发现都不算什么了)。这半年主要培养你的英语兴趣和你每天下午的英语思维点,学到的做题的本领并不是特别多。重要的是真题,这个需要你花很大的精力去做,一定要记住真题是根本!我当时差不多6月份时开始做真题,真题我做了至少三遍。第一遍只是做,第二遍就是查所有不认识的单词,一定要把模糊的词变的不模糊,我是用的牛津字典一个个查,然后抄在本本上背的(这时候你的背单词的重心就放在你的这个小本上,这个是你自己的单词本)。第三遍就要开始翻译每一篇文章,阅读理解、翻译尽量都译

一下。慢慢的你的阅读能力会上去,这是一项大工程,我一开始基本是一下午译一篇。这一定要好好译,翻译的比较好参考书的我认为是那个大黄本(忘记是谁编的了,大家应该很容易找到的)。然后第四遍及后来的时间,你就要刻意在做题的过程中总结出一些做题的思路,有的辅导班也有讲,但是最好你自己悟下(这就是那些看不懂题但做的对的同学的窍门?)虽然我赞同看懂后做,但今年的题,呵呵,基本是看不懂的,所以准备一些经验和小巧门还是很必要的。我的一些同学用这个方式答的的就比较好,我很羡慕的。

另外是作文,作文一定要足够的重视,给予足够的时间。我十一月份开始准备的,甚至后来连模板都没准备,这是我英语的大失误,作文投入的精力太少了。我建议大家一过暑假,晨读的对象就可以换成考研英语作文范文了。在你读的过程中你会记住一些经典而实用的句子,而这些句子你熟练后用起来根本不会像模板,在读记的过程中会提高你的写作能力的。像那些个应用文其实就只能套模板,所以早些开始准备。到了十月中下旬就要开始动笔每天写作文,培养一种文感,找出自己的错误与不足,可以和同学一起交流,纠正。

政治

政治我花费的时间是最少的,十一月份才开始。跟着辅导班走的,然后做的陈先奎的2000题,做了两遍,有做三遍的同学,但我时间不够了。第一遍做,第二遍整理自己的错题,然后重点就放在自己的错题上,必要的话整理出来。做一本书就够了,在质不在量。在临考时我买了几天几套题一类的,做这些还是有必要的,但这些题和真题是有很大差距的,不要把很大的希望放在这些上面,平时还是要好好准备。考研大纲解析,你如果单研究这个也是可以的,不过很枯燥的,还是配合做题效果好一点。文科生,政治都不用费很大精力的。

基本我一年的经验也就是这样,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我可能是做的比较细的人,有的同学可能有别的经验,大家找到合适自己的方法就好。在这里希望,学弟学妹们好好努力,你的付出不会亏待你的。记住,天道酬勤。希望你们会成功!加油!

推荐阅读:

四川大学2014年考研专业课高分必备指南

3.川大考研复试指南 篇三

2013川大材料学专业考研冲刺复习指导

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天,我的心才慢慢的放松下来,从准备考四川大学材料学专业到初试、复试,一路走来,经历过无数的汗水和辛酸,有过迷茫有过犹豫,但最终还是坚持下来了,这薄薄的一张纸是对我过去一年付出的最好回报。写下这段经历既是对自己的肯定也是给学弟学妹们的些许经验。

开始复习首先要提到的就是专业课,因为专业课才是区分一个学校和另一学校最主要的标志。四川大学材料学专业在专业课的考试方面有几种选择,当时我在有机化学和分析化学之间难以作出选择,最后两门专业课都复习了,但最后考试时选择的是有机化学。除了指定的参考书目之外我还听从了师兄的建议,买了至善川大考研的《四川大学物理化学考研冲刺宝典》。第一轮复习时,复习的比较全面,第二轮复习主要是抓重点,然后精做真题。

第一阶段:对参考教材进行“地毯式”学习

在这一阶段,我选择了高教出版社出版《机械设计》作为主要教材,逐章逐节地毯式学习,所有知识点不一定记住,但一定要理解。在看的过程中总结自 己的专业课笔记、自己对书中的重难点也应该有个大概的印象。当然,我在总结专业课笔记的时候花了大量的时间,而现在将这份笔记精心编制成册,相信一定能为 学弟学妹们节约不少宝贵的复习时间!将主要的参考教材通读一遍后,另外的参考教材也不能置之不理,应通读其他的教材,要特别注意之前教材中没提到的知识点,往往各教材区别之处就是考点!这一 阶段在十月中旬结束。

第二阶段:“啃”一遍“嚼”三遍真题

所谓“啃”一遍真题就是将历年真题完完整整先做一遍,遇到不会的题目不要着急看答案,应先弄清楚这题考的是哪里的知识点,然后回到参考书,消灭这些知识盲 点。应该说这时候遇到不会的题是值得庆幸的事情,这时候多错一题,考场上就可能多对一题。相关知识点掌握了以后,对题目的解答应该问题不大了,这时候可以 对照参考答案,验证自己的思路和方法是否正确。

所谓“嚼”三遍真题。第一“嚼”:在“啃”完一套卷的15天之后,再做一遍这套题,如果还有不会的或者不清楚的题目,准备一个错题本,集中记下。第二“嚼”:浏览之前做对的题,加强对解题思路的熟悉程度,再做一遍之前做错的题,直到完全掌握。第三“嚼”:通观历年真题,熟悉高频考点,再将这些考点回归到 参考教材中,确保无疏漏。这一阶段在十二月上旬结束。

第三阶段:“预测”考题

到了这个阶段,相信大家对历年真题都已经有了很深的掌握,这时候大家可以找几本权威的习题集及模拟题(如川大物理化学考研模拟五套卷与答案解析等),在其中找出一些与历年真题相似或者考点相似的题型练练,自己做一些“押题”。当然,这里所讲的“押题”并不 是碰运气求人品,而是在对历年真题熟练掌握的情况下的合理归纳和总结。川大的历年真题中也确实有一部分题目来自这些习题集,做好这一阶段的总结 确实有可能在考试的时候有意外的惊喜。

对于考研班的问题,这个我个人没办法回答了,完全取决月你自己,好多人问这个问题不为别的,就是怕报了以后没有效果,浪费钱,所以我只能说这得看你个人的状况。而我是只报了政治,不过并不怎么后悔,觉得上课主要可以感受一下考研的气氛,听听老师的方法,总的来说还不错,不过我还是觉得专业课去报个班比较好,不用考虑的太多哪个机构的问题,现在的机构都差不多。

4.考研复试备考:考研复试注意细节 篇四

给导师的第一印象很重要

为了给导师留下很好的第一印象,在面试过程中,考生还要注意一些细节,比如礼仪、着装等。导师对考生的印象非常重要,会直接影响到考生的最终得分以及录取情况。考研提醒,在面试当天,男生应尽量穿西服,做好仪表卫生,女生可以适当化些淡妆。在回答问题过程中要有自信,眼神不要游离,同时要礼貌、谦和。面试结束离开考场时,要鞠躬向老师道别,并再次表达进入学校读书的强烈愿望,可以提高印象分。

集中注意力

考生应该把注意力的80%关注于事物本身而不是困难。丘老头在英国国会演讲的那一句the only fear for us is the fear itself.竟成为70年后在那个肮脏而又寒冷的城市中坚持下去的重要动力,

备考资料

心态至关重要。心态不能让你把不会的变成会的,但绝对可以让你把你所有的能力展示出来。恐惧,来源于对未来的无知。到底害怕什么?问问自己?是前途?是失去?没有得到就没有失去。一切都是过程,根本没有失去什么。

掌握沟通技巧

首先,反应要迅速。再者,不要紧张。熟悉的地方可以多说一点,不懂的地方尽量避开,不要不懂装懂。如果一开始就察觉到自己的把握不是很大,就不要顺着老师的思路走,把老师引到你熟悉的领域去。最后,注意真实。可以多说自己比较优秀的一面,但是不要虚夸,回答要有理有据,用辩证的方法全面看待问题,不要随意贬低某个学派或者观点。

面试时要微笑自信

面试时面带微笑,会给老师心理暗示,暗示他你和他交流非常愉快,而且也显得自信,这样导师对你的印象当然也不错。自信的时刻也会让你的能力更好的展现出来。考前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很重要。建议考生在考前面对镜子练习自我介绍,对着镜子说一句鼓舞自己话,建立自信。温馨提醒:在复试过程中,见到老师时一定要鞠躬问好;考试结束离开考场时,仍要鞠躬,道别。这样又会提高印象分。

5.川大考研复试指南 篇五

作者王全杰,全国人大代表、教授、硕士生导师。

笔者的一篇博客文章“我考研分数第一,我却落了榜”引起了众多网友的热议,相关博客的访问量达23万多次,评论达5000多条,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国青年报等权威媒体也相继发出相关报道和评论。 一个普通女生的考研遭遇竟引起如此多人的关注,一定有其深层次的原因。作为局中人只能“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高潮之中静下心来探讨一下其根由。不难觉察到引起波澜的源头是广大网民对考研复试公正公平的忧虑。

众所周知,目前我国研究生录取主要有两道关口,一是全国统考,一是招生单位复试。其复试环节包括专业课笔试、英语面试、综合面试、实验能力测试、身体检查等项目。

研究生全国统考是纯粹的客观打分,四门功课从进考场到网上公布分数全部程序都有严格的规范和制度,丁是丁,卯是卯,掺不得假,弄不得虚。尽管这种考分难以全面反映考生的能力,但由于它客观规范,量化性强,藏不得猫腻,考生对它信任有加,群众也很少对它的公平性提出质疑。但考研复试则不然,尽管它具有有利于全面考察学生能力、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观察等明显优势,但由于其以主观评价为主,过多的依赖于操作者个人的职业操守和道德良心,在当今的社会世风下引起人们过多的怀疑。笔者本人就是一个操作者(面试导师)又是一个怀疑者。我怀疑在打招呼、自我推介、登门拜访的情况下,我还能不能排除干扰,心如止水,“坐怀不乱”;怀疑即使我能达到圣贤地步,但我的好恶,我的偏见,我的性格能否给考生一个公正的评价,尤其是让我排出名次的时候。

当前的研究生复试究竟存在哪些问题以至于激起考生和民众如此的不满呢?通过所见所闻和媒体的报道,归纳其主要问题可能出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规则缺乏公示。某些单位在复试前并不出“安民告示”告知考生每个复试环节各占多少分数,复试分数占总分比例多少,是一票否决制还是积分制,致使考生心中无数,在懵懵懂懂中进行复试。例如由某单位招研,进行动手能力测试,试前和试后均未告知要写实验报告,一周后才说未交实验报告,后来了解到连监考人也不知道有交实验报告的要求。

二、复试各科目报分滞后或录取结果不及时告知。大部分招生单位在复试过程中,每进行一个科目,会即时将结果告知考生,录取不录取也能在二三天内通知。但有少数单位则采取秘不告人的策略,复试过程中各环节成绩和名次均严格保密,甚至最终也不告知考生。例如某研究所一个专业只有两人参加复试。当天就可将卷纸成绩和面试评价汇总完,但该所七天后才告知考生是否录取。迟报或不报各环节分数和名次,晚告知录取结果,无疑剥夺了考生的知情权,增加了单位内部调整和周旋的机会。其后果是失去了考生对复试的信任。

三、程序不规范。面试时什么条件能当考官?考官几人?是单数还是双数,一个单位内没有明确的规定,谁是主问谁是辅问,谁问专业,谁问个人情况,分工不明,实验能力测试只是随便指派一个人看一看,随意性很大。

四、出题不规范。对于不同考生面试问题难度差别很大,对于本校考生或重点学校考生面试问题很简单,象征性的提个问题、走个过场,有的甚至不提问题只说“你的情况我们都知道了”就算过关了。有的导师所提问题根本没有固定答案,如提问“化学反应分几种类型”这就和问中国人分几种类型一样难以回答。另外面试时间差别很大,有的20分钟,有的仅4、5分钟。

五、打分不规范。面试和实验能力测试预先不分等级,没有尺度,失误多少,扣多少分,没有任何标准规定,有时仅凭一个类似脑筋急转弯的问题,或一个动作错误即被定为应变能力差、专业知识差、动手能力差等,考生多有不服。

六、面试缺乏回避制度。很多院校都由考生的任课老师,班主任,毕业论文导师作为考官面试录取学生的情况,那么对同时参加面试的外校学生就缺乏说服力。

七、缺乏投诉、复议程序或不公布投诉、复议途径。考生有疑问、有异议无处查问,只能忍气吞声,吃哑巴亏。有的考生被淘汰,只是电话告知,“你实验能力不合格,不能录取”,考生再追问怎么不合格?对方说“不能告诉你详情”就扣下了电话。

八、缺乏组织监督。对整个出题、复试、评分过程,无有监督、检查,有些单位将一切权力下放到教研室,任由操作人员凭着良心去做为。由于监管不到位,造成许多单位人情、关系泛滥,暗箱操作成风。个别院校或院系有教师复试前办小型学习班、开小灶,由参与出题人员或复试考官对本校考生或关系考生进行群体辅导和个别交待,漏题、交底就见怪不怪了。

九、将考生按出身不同,分成三、六、九等。同样的统考成绩,同样的复试分数,重点院校或知名院校优先录取,甚至非重点院校考生在成绩占明显优势的情况下也被莫名其妙地淘汰。有些单位肆口贬低学校和考生,将非重点院校和其学生概之以考研基地、考研专业户,失去了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基本原则,剥夺了非重点院校同等分数、同等能力考生的读研权利。

十、对参与招研和复试的工作人员和导师缺乏教育培训和组织规范,未进行政策交底,未明确交待权利、责任、规范和纪律。考生向工作人员提出问题,一问三不知;有些导师稀里糊涂赶到考场,问一些不沾边的问题,有的监考老师竟不知道收哪几份卷子,考生敢怒不敢言。

出现以上问题的社会根源在于政府监督的`缺位;内部原因在于,招研单位把研究生复试当成自己的家务事,认为只要统考上了线,录取不录取在于我,录取谁都一样,忽视了教育的公正和公平,忽视了对社会负责和对考生的负责。同时,部分单位缺乏平等观念和对考生权益尊重的意识,更没有为考生服务的意识,也是出现以上问题的原因之一。

以上问题的存在,严重地破坏了国家教育考研录取的公正性,损害了研究生制度的权威性,在许多地方和人群中,一提考研复试,无不摇头叹息,无可奈何。难道考研复试就是一块禁地,不能进行质疑,探讨改革吗?

我记得刚刚恢复研究生招生时,每个招生单位都将招研看作非常神圣的事情。老教授、老导师个个诚惶诚恐地对待自己的导师权力,小心翼翼地为国家选拔优秀人才,很少见人情关系和暗箱操作。过了二十五年,社会发展了,教育水平提高了,而我们的招研的社会公信力反而降低了,这到底是因为什么?

同样是考试,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考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反而提高了,人们赞扬说“高考(Q吧)是当今社会的一块净土”。笔者认为除了考研复试本身具有主观属性外,缺乏监督是其失去公信的主要原因。

上一篇: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下一篇:富德生命人寿各分支公司咨询联系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