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学位论文格式

2024-06-15

本科生学位论文格式(精选9篇)

1.本科生学位论文格式 篇一

文章来

源课件 w ww.5 Y

K J.cOm 3

网上收集的另外一套论文格式

(一)学位论文内容安排先後次序

1.封面

2.前序部份

(1)口试委员与系主任签字证书...(以罗马数字小写

在每页下置中部位编码)

(2)授权书………………………(同上)

(3)中文摘要……………………(同上)

(4)英文摘要………… …………(同上)

(5)谢志(词)……………………(同上)

(6)目 次………………………(同上)

(7)表 次………………………(同上)

(8)图 次………………………(同上)

3.本文部份

(1)第一章 绪 论...........(以阿拉伯数字小写在每页右上角部位编码)

(2)第二章 相关文献探讨……….(同上)

(3)第三章 方 法………………(同上)

(4)第四章 结 果...……………..(同上)

(5)第五章 讨论与结论.………....(同上)

(6)引用文献............…………….....(同上)

4.後篇部份

(1)附 录...…………..............(同上)

(2)个人小传...………..............(同上)

(二)学位论文内容说明与书写要点

本系学位论文一律以横写(由左而右)方式,以中文

撰写,纸面大小以 A4(21cm×29.5cm)为标准.1.封面(见附录一)

(1)最上面一行是:国立台湾师范大学体育学系;

第二行是:硕/博士学位论文;两行均以中央

定位.(2)题目在封面之横中线上方约五公分处开始书

写,以中央定位,题目字体是在封面上最大的.(3)研究生姓名先写,不加「撰」字,指导教授姓

名在研究生之下,一律不加博士,教授等称呼.(4)完成年月写在封面下方,均以国字书写,最下面

一行是「中华民国台北市」.(5)除题目有特殊需要外,封面一律不使用外文.2.前序部份

(1)中文摘要:

a.须有题目(在最上面),完成年月(在左上

方),研究生,指导教授姓名(在右上方)等

资讯.b.内容应简明的写出研究的问题,受试者,研

究方法,有意义的结果,和结论,资料的比

较或表达应附上数据.c.论文摘要的长度以不超过一页(包括题目,姓名,年月等资讯)为原则.d.不得将结果当成结论来写.e.摘要底部应有关键词(key words),以不超过

五个为限.(2)英文摘要:

书写要点与中文摘要完全相同,目的是让不懂中

文的外国学者阅读的,在写作时必须用点心思,以

能达意为原则.(3)谢志(词): 此部份可有可无,由研究生决定,但以一页为限.(4)目次: 将每一章,节名称和其所在之页码列出.(5)表次: 将每一表之名称和其所在之页码列出.(6)图次: 将每一图之名称和其所在之页码列出.3.本文部份

mm

#(页码)

25mm

25mm

mm

本文规格(A4纸张)

论文本文之书写格式,请参照台湾师大学报之

「撰稿原则」(见附录二),及参阅较详细的「参考文献

标注格式」(见附录三).唯一不同之处是学位论文必

须增加「相关文献探讨」一章.以下之章节说明是针

对教育和自然科学之论文安排,而文学,艺术和人文

科学之论文可考虑将方法,结果和讨论合并成「本文

」一章来撰写.本文中文献引用的方式以作者(年代)

之方式书写,例:Lin(1990)曾发现....如作者是

两位时,此二位作者都得写出,如果是三位或更多作

者时,可以「等人」文字书写,例:Lin等人(1991).第一章 绪 论

本章包括问题背景,研究问题,研究目的,研究假设,研究范围,研究限制,名词操作性定

义和研究的重要性等.第二章 相关文献探讨

从与本研究有密切相关之文献中,找出未

知,缺失,矛盾,争议之处,旨在导出研究的问题和研究的必要性.第三章 方 法

本章包括受试者,实验设计,步骤,材料方

法,资料处理等之描述.本章书写之重要原则

是:让同行的读者在必要时能复制本研究.第四章 结 果

以文字,图,表等展示出「有意义」的结

果,避免将无重要意义的图表放在此章.第五章 讨论与结论

将观察到的结果跟理论架构和文献作比较,解析,推论,整合等,而导出有意义的结论,也

就是将结果经过讨论後引出结论.结论仅为本章

之一节,如对将来类似之研究有所建议者,亦可在此列出.4.引用文献

原则上以美国心理学会(ApA)的格式为准:

(1)中文部份:依作者姓氏笔画由少到多排列.每一文献前不编号码.(2)英文部份:依作者姓氏之字母由A至Z排列.每一文献前不编号码.(3)仅列出在本文中引用过之文献,本文中没引用

者,不应列出.(4)同一文献之打字是 single space ,而文献与

文献间是 double space.(5)同一文献第二行开始之文字应保留两个中文的空间.(即第二行开始右凹两个中文字空间)

(6)期刊杂志名称都得打出全名,不得用缩写字体.(7)书写方式请参阅附录三.5.後篇部份

(1)附录

附录可包括少有的文件,文献和非正式的证

物等,可以附录一,附录二的方式排列,例如:

附录一,受试者须知与同意书,附录二,问卷原

稿等.(2)个人小传

列出作者姓名,出生年月日,出生地,主要

学历,重要工作经历和特殊成就等.文字尽量精

简,以不超过一页为原则.附录一 论文封面格式范例

}留3.5cm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体育学系

硕/博士学位论文

题 目

(中线)

研 究 生:OOO

指导教授:OOO

中华民国九十 年 月

中华民国台北市

}留3.5cm

附录二,本文书写格式撰稿原则

一.标点符号

请用新式标点符号.「」(引号)用於平常引号,第三级引号;『』(双引号)用於第二级引号(即引号内之

引号);《》用於书名,如《资治通鉴》;用於论文

及篇名,如;〔〕用於词牌及曲牌,如〔念奴娇〕;﹏﹏用於词名

及曲名,如赤壁怀古.唯在正文中,古籍书名与篇名连用

时,可省略篇名符号,如《淮南子.天文篇》.二.子目,分段,引文

(一)篇内各节,如子目繁多,请依各级子目次序标明.(二)每段第一行第一字前空两格.文中段落号码标写方

式为:

一,(一)

1.(1)

(三)直引原文时,短文可迳入正文,外加引号.(四)如所引原文较长,可另行抄录,每行之第一字均空

三格.附录三

参考文献标注格式

(原则采用ApA格式)

一,文中引注格式

本节「引用」一词系指「参考」(reference),作者,年代之

後不必加注页码(参见下文说明).倘系直接引用(quotation)

则直接引用部份需加引号(40字以内时),或全段缩入两格

(40字以上时),并在作者,年代之後加注页码,如:(艾伟,民44,页3),或(Watson, 1918, p.44)

(一)中文资料引用方法:

1.引用论文时

(1)根据艾伟(民44)的研究...(2)根据以往中国学者(艾伟, 民44)的研究...2.引用专书时

(1)艾伟(民36)曾指出...(2)有的学者认为(艾伟, 民36)认为...3.如同一作者在同有两本书或两篇文章出版时,请在年

代後用a,b,c 等符号标明,例如:(艾伟,民44),或(Watson,1918a),文末参考文献写法亦同.(二)英文资料引用方式:

1.引用论文时

(1)根据 Watson(1913)的研究....根据以往学者(Thorndike, 1949;Watson, 1932)的研究...2.引用专书时

(1)Watson(1925)曾指出...(2)有的学者(Watson, 1925)认为...文末列注格式:

如中英文资料都有,中文在前,英文(或其他外文)在後.中文资料之排列以著者姓氏笔划为序,英文则按姓氏之字母先後为准.(三)无论中外文资料,必须包括以下各项:

1.著者

2.专题全名(或书名)

3.期刊名称及卷,期数

4.出版年度

5.页码

请在中文书名,中文期刊论文名称与卷数下面画一横实底

线.请参阅(九)实例 1.(1), 2.(2)和 3.(1).外文书名与论文名称,其全名之第一字母须大写外,其馀

皆小写.请参阅(九)实例 1.(2), 和 2.(2).请在外文书名下画一横底线,或排印成斜体字.请参阅

(九)实例 1.(2)和 2.(2).外文期刊须写全名,重要字母均须大写,并请在期刊名称

及卷数下,画一横实底线或排印成斜体字.请参阅(九)实

例3.(2)和(3).关於编辑及翻译的书籍之列注体例,请参考(九)实例4.5.6..(九)实例:

1.书籍的作者仅一人时:

(1)苏芗雨.(民49).心理学新论.台北: 大中国.Guilford, J.p.(1967).The nature of human

intelligence.New York: McGraw-Hill.2.书籍的作者为二人或二人以上时:

杨国枢.(民67).社会及行为科学研究法.台北

市:东华书局.Mussen, p.H., Conger, J.J., & Kagan, J.(1974).Child development and personality.New York:

Harper &Row.3.期刊论文:

苏建文.(民67).亲子间态度一致性与青年生活

适应.师大教育心理学报, 11期, 25-35.Watson, J.B.(1913).psychology as the behaviorist

views it.psychological Review,(20), 158-177.4.编辑的书籍:

(1)林清江.(民70).比较教育.台北市: 五南图书.S.Letheridge, & C.R.Cannon,(Eds.).(1980).Bilingual education: Teaching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New York: praeger.5.编辑书籍中之一章/篇

黄光雄.(民81).英国国定课程评析.载於国立台

湾师范大学教育研究所主编, 教育研究所集

刊34期,(页181-201).台北市: 编者.Kahn, J.V.(1984).Cognitive training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the language of profoundly

retarted children.In J.M.Berg(Ed.),perspectives and progress in mental retardation

(pp.211-219).Baltimore, MD:University park.6.翻译的书籍:

黄光雄.(民78).教育评鉴的模式(D.L.Stufflebeam

和 A.J.Shinkfield 原著, 1985年出版).台北

市:师大书苑.Habermas, J.(1984).The theory of communicative

action(T.McCarthy, Trans.).Boston:Beacon

press.(Original work published in 1981).体 育 学 系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

硕 博 士论文 题 目 O O O

文章来

源课件 w ww.5 Y

K J.cOm 3

2.本科生学位论文格式 篇二

1 实行双专业教育的意义

学习双专业能为学生带来许多优势。首先, 能够增强他们自身的竞争优势, 随着高考的不断扩招, 大学生越来越多, 大学生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每年发布的数据可知:2001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为114万, 2013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为699万, 是2001年的6.13倍, 而2014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再创历史新高, 达727万, 加上13年未就业的大学生, 预计就业人数810多万, 就业形式非常严峻。学生选择修读双专业, 丰富了知识面, 同样也增加了技能, 在应聘中明显具有了竞争优势。其次, 弥补了高考志愿的遗憾, 很多学生在高考填报志愿时, 未能录取到自己想学的专业, 又或者是有的学生在学习所选专业之后, 发现现学专业并不适合自己, 这时修读双专业对他们来说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最后, 有的学生完全凭自己的兴趣爱好修读双专业, 他们选择第二专业的标准简单, 既满足了自身需求, 也拓宽了就业渠道。

实行双专业教育实际上是一种教育创新, 也是高校的教育体制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的表现。对社会而言, 复合型人才是一种稀缺资源,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模式逐渐从单一型人才向复合型人才转变, 而高校的双专业教育正是培养这种复合型人才的有效途径。伴随着这样一种趋势, 高校修读双专业的人也越来越多, 很多高校在不断探索和完善双专业的教育体制的过程中, 已经取得了很大进步。但同时也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

2 双专业教育实践中出现的问题

2.1 选择的盲目性

高校虽然实行了双专业教育, 但是并不是每一个学生都了解这种培养方式, 学生在选择修读时缺乏一定的信息。特别是选择第二专业的时候, 家长和老师会站在热门专业的角度给他们建议, 而学长、学姐则是站在辅修课累不累、难不难的角度给他们建议, 这对学生在选择第二专业并没有什么较大的作用。其实, 作为学生, 更应该考虑的是第二专业与本专业的关联性和交叉融合性, 具有内在联系的学科之间构成的双专模式不仅能够节约学习时间、降低难度, 更有可能在两个专业的交叉融合中创新。若是跟风专修热门专业, 或者存在投机心理只为拿到双学位证而选择简单易修的第二专业, 这是很盲目的。

2.2 缺乏有效的指导与管理

很多高校对已选修双专业的同学都存在缺少指导和管理的现象。修读双专业的同学, 除了要掌握主修专业之外, 还需要学习第二专业的学科知识, 了解更广的专业领域, 同时对于各专业之间联系的理解和把握也要更深刻, 以此完善个人的综合知识体系, 这样他们就面临着巨大的学习压力、忙碌甚至有些杂乱的生活, 并且失去了很多放松和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还有初入新一门学科的不适应, 无法兼顾主修和辅修而导致成绩下降的心理落差等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的解决, 将给双专同学的学习生活和心理带来很大的影响。有的能自己克服, 舒缓压力, 坚持修读, 有的则中途而废, 而大多数则抱着混张文凭的心态。这样势必会影响双专毕业生的质量和社会对高校双专业毕业生的认可度。

2.3 缺乏有效的质量监控

修读双专业的学生从某种意义上算是一个“特殊群体”, 高校的各学院之间的一般都存在相对独立性, 而面对这一特殊群体, 要想实现跨学院管理是一件复杂的工作。对于开设第二专业的院系来说, 很难重视第二专业的教学管理, 因为若要重视起来, 必须花费老师的大量精力, 实际上, 老师有精力更偏向于花在主修专业学生上, 这样会更容易看到他们的工作成绩, 因此, 则选择忽视或者回避对第二专业学生的管理, 同时降低对第二专业学生的要求;而学生本身所在院系在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时同样不重视学生第二专业的表现, 而只重视本专业学习成绩好的同学, 若要重视, 学院就要和其他多个院系进行工作协调, 这样工作量大且又有难度, 若院系不配合, 那么工作难度将会更大。因此很多高校虽然实行了双专业教育, 却缺乏主修专业所在院系与辅修专业所在院系之间统一的教学管理与监控体系, 学生的第二专业学习得不到足够的重视与鼓励, 严重影响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也降低了他们对第二专业学习的要求, 其结果导致了双专业的教学质量不佳, 双专业毕业生满足不了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要求。

3 对策与建议

3.1 加强教学指导

首先, 加强教学指导。对于有意向修读双专业的同学进行指导, 为了使同学更多了解双专业, 学校应开展类似双专业交流会等一些活动, 请负责相关工作的老师讲解有关学校双专业的教育教学方式, 端正学生的入学动机, 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需求和能力, 选择是否修读双专业。同时, 应加强对已修双专业同学的指导, 许多主修专业成绩很优异的学生在选择了双专业之后, 会出现了成绩直线下滑的现象, 双专业占用学生的时间和精力都很多, 若不合理安排学习计划, 很容易干扰主修专业, 所以应加强对这些同学的指导, 提醒他们在学习双专业的同时不能忽视本专业课程, 同时, 要鼓励学习双专业的同学, 及时疏导他们的心理, 避免他们以双专业课业繁重为借口, 不求上进。

3.2 优化培养方案

高校在进行双专业教育教学实践中, 要与时俱进, 根据社会发展需求不断的优化培养方案。首先, 应注重主修专业与辅修专业的学科交叉性, 培养学生创新思考能力。其次, 建立相应的免修制度。对于主修专业跟辅修专业相重复的学科, 以修读主修专业课程为准, 免修对应辅修课程。再次, 建立学分冲抵制。双专业学生课业繁重, 学校可建立学分冲抵制度来适当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即用修读第二专业的课程学分来冲抵主修专业所要求修的公共任选课学分。最后, 建立双专业负责中心。为了解决跨学院管理难的问题, 建立一个双专业负责中心, 专门指导管理双专业学生, 这样不仅能够起到监督作用, 还能调动双专学生的积极性, 让他们产生归属感, 有助于他们积极适应双专业的学习, 保证心态的平衡。

3.3 保证教学时间和教学质量

双专业学生是一个复杂的群体, 这个群体可能包括各个不同学院的学生, 他们当中每个人都有自己主修专业的课表, 因此, 为了保证教学正常进行, 应合理安排双专业课程时间, 有的学校采用了在学生本专业课表基础上进行自由选择双专业课程, 也就是所谓的跟班上课, 有的学校采用在周六周日专门开始双专业课程, 有的学校针对修读双专业的学生专门在寒暑假设置小学期等, 但应该注意的是, 不论采用何种方式, 都应本着保证教学时间充足的原则, 只有教学时间足够了, 教学质量才有可能提高。

3.4 控制生源质量, 择优录取

学校还可以通过控制生源质量, 择优录取来实现双专业的教学质量, 比如规定只有主修专业每门课程成绩都合格的同学才有资格修读双专业, 通过设置一定的门槛, 选择有精力、有能力学习第二专业的学生, 同时也尽量避免接收那些动机不纯, 只为混得一张双专业文凭的学生。

双学位教育是教育体制创新与完善的重要表现, 它适应了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对大学生的职业发展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 我们应积极鼓励和提倡大学生在有精力和有能力的情况下修读双专业, 学习更多的知识与技能。同时, 各高校也应在双专业教学实践中, 吸取经验, 改善不足, 力求完善双专业制度, 精益求精, 为大学生学习双专业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 为社会提供优质的双专业毕业生。

参考文献

[1]黄玉飞等.高校双专业教学管理若干问题探析[J].江苏高教, 2005, (5) .

[2]边士洪.完善辅修、双学位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思考[J].教育探索, 2010, (2) .

[3]张文睿等.高校"双学位·双专业"教育管理与实践研究[J].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 2012, (6) .

3.本科生学位论文格式 篇三

摘 要:在我国4年制高职本科授予学位,是大家都认同的观点。但是授予何种学位,和普通高等教育一同授予科学型学位,显然违背了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在本质属性上的差异。授予专业学位?既没有体现职业的特色,也混淆了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笔者通过本质的必然和人才——知识——教育——学位一一对应的理论依据,以及缺失的使然和已授予“技术学士学位”的英国、美国、台湾以及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的实践基础,得出结论:在我国高职本科设置“技术学士学位”对提高我国职业教育的质量和完善我国的学位体系有很大的益处。

关键词:高职本科;理论依据;现实诉求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我国要从制造业大国迈向制造业强国。“十三五”期间,要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目标,应将培养生产一线高技能操作人才,作为一项中长期战略发展任务。孙太利委员在2016年两会上提出实施职业教育与“中国制造2025”战略对接。强调了“中国制造2025”与职业教育的密切关系,同时提出在高等职业教育设立“工士”学位,包括“匠士”学位在我国已有实例,比如2009年安徽省休宁县德胜鲁班木工学校为毕业生授予“匠士”学位,到2012年福建厦门的华厦职业技术学院给毕业生颁发“专业副学士”证书,再到2013年云南交通技师学院为毕业生举行首次“匠士”加冕典礼,乃至现在湖北职业技术学院试水的“工士”学位,对此笔者持不同的看法:我国4年制本科高等职业教育应授予技术学士学位。

一、我国高职本科应设置技术学士学位的理论依据

(一)职业技术教育的本质属性之必然

《教育大辞典》中对学位做了如下表述:授予个人的一种终身称号,表明称号获得者曾受教育的水平或已达到的学历学习。这个根据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属于高等教育的第5层有两种并行的教育,我们一般认为是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这两类教育在培养目标、课程标准、教师素质等方面存在本质上的不同。普通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既然为并行的两种教育,应该在层次上保持一致,即都应该授予学位。但是又因为本质的使然不能简单地授予同类的学士学位。欧阳河研究员认为技术技能职业性是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传授技术、技能是职业教育独立存在并区别于其他教育的质的规定性,其目的是帮助人们获得技术应用型、技能型职业的能力和资格。所以笔者提出: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属性,我国高职本科应授予合格的毕业生技术学士学位。

(二)基于人才——知识——教育——学位的理论依据

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应该授予合格的毕业生什么样的学位证书?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要先回答以下3个问题。我们公认为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教育是培养什么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我们首先要回答的问题;培养这些人的知识是不是一种?有没有区别是第二要回答的问题;这些知识是不是都是在统一种类的教育开展?不同的知识对应怎样的教育是我们第三要回答的问题。下面我们首先对于人才、知识、教育、学位的种类进行简单分析。

1.人才的分类

现代社会,人们的分工越来越细,人才的需求也变得不尽相同,一般我们把人才分为4种类型:学术型人才、工程型人才、技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学术型人才主要从事研究和发现客观规律的工作;工程型人才主要从事与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有关的规划、决策、设计等工作;技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是在生产一线从事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的工作,使工程型人才的规划、决策、设计等变成物质形态。技术型人才与技能型人才的区别在于前者主要应用智力技能来进行工作,而后者主要依赖操作技能来完成任务。不同的人才类型具有不同的社会功能,也就要求不同的人才知识结构,要求有不同的教学内容及其相应的课程标准,通常是由相应的不同教育类型来培养的。

2.知识的种类

对于什么是知识,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得出不同的定义。教育大辞典中对知识作了一下解释:“知识是对事物属性与联系的认识。表现为对事物的知觉、表象、概念、法则等心理形式。”心理学界对知识作了以下定义:主体通过与其环境相互作用而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储存于个体内,则为个体的知识;储存于个体外,即为人类的知识。

由于知识的复杂性,所以知识的分类出现多样性。从认识的来源来看,知识分为科学知识、人文知识和社会知识;从人类学角度来看,知识分为言传性知识和意会性知识;经合组织(OECD)则将其分为事实性知识、原理性知识、技能性知识和意会性知识等等。若从知识的表现形态来看,知识又可分为显性和隐形两种。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有关论述为依据,把人类的知识划分为认识事物的知识、改造事物的知识、数学与逻辑的知识。著名认知心理学家安德森、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梅耶和加涅主张将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前者是用来回答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可用来区别和辨别事物,即理论知识。后者也叫操作性知识,主要是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即经验知识。笔者提出进一步的解释:陈述性知识也可称为认识世界的科学知识,程序性知识也称改造世界的技术知识。

3.教育的分类

在百科中输入“学士学位”,在基本信息的一栏明确标出外文名称Bachelors Degree,教育层次大学本科层次,教育性质高等教育。所以本文对于教育类型的探讨主要是针对高等教育。根据《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ISCED5就是属于高等教育的第5层,被分成A、B两类。A类为“面向理论基础、研究准备或进入需要高技术的专业课程”,要求具有较强的理论基础,并要求与ISCED6相衔接;B类为“实际的、技术的或职业的特殊专业课程”,后者更加定向于实际工作,并更体现职业特殊性。一般而言A类就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普通教育,B类是职业技术教育。这是统一层次两种并行的教育。虽然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历程较短,但是其发展的速度以及在整个高等教育中占得比例却很大,是我国现在给予较多关注的一种教育。我国对普通高等教育授予学术型或科学型学士学位,然而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学位授予却是缺失的一部分,笔者认为根据B类教育的属性,在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应给授予技术型学士学位。用以区分A、B两类教育,而简单地在高等教育的本科层次全部授予学术型学位是不科学的。

4.学位的分类

由于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学位自身的分化,导致学位呈现出比较复杂的状态。根据不同的属性可划分为不同的学位类型,比如最普遍的学术型学位与职业型学位之分,科学型学位与专业型学位之分,荣誉型学位与攻读性学位之分,哲学学位与学科学位之分,过渡型学位与终结型学位之分,校内学位与校外学位之分,论文博士与课程博士之分,等等。康翠萍教授将其分为3种类型:科学研究型学位、技术研究型学位、应用研究型学位。主要针对“纯科学”“技术科学”“应用科学”3个领域所授予的学位。主要是为了强调3种学位都注重学术性标准,只是侧重点不同罢了。笔者比较赞同康翠萍教授的这3种分法,同时也坚信无论是在哪个领域科学、技术还是应用都是一个注重科学和研究的领域。在此基础上,可将学位分为科学学士学位、技术学士学位。“科学”与“技术”并重,科学中有技术,技术中有科学,只是侧重点不同罢了,既不否认“技术学士学位”的学术性标准,又强调“科学学士学位”的应用性。

人才主要分为学术型人才、工程型人才、技术型人才、技能型人才,不同的人才应该有不同类型的知识来培养。学术型和工程型人才对应发现和认识世界的科学知识;技术型和技能型人才对应改造世界的技术知识。不同的知识类型对应不同的教育类型,科学知识主要是在普通高等教育中开展,而技术知识则是在具有技术属性的的职业技术教育中开展。作为并行的两种教育我们应该授予不同的学位类型。基于人才——知识——教育——学位的一一对应,普通高等教育应授予“科学学士学位”,高等职业教育应该授予“技术学士学位”。

二.我国高职本科设置技术学士学位的现实诉求

(一)我国高职本科学位缺失之使然

由于我国高职本科的办学形式多样化,导致我国高职本科学位授予的现状混乱,没有统一的学位。比如云南省的昆明理工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云南农业大学等独立试办高职本科专业,学生合格毕业则授予相关专业学士学位;贵州省有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和铜仁职业技术学院与“211工程”大学“贵州大学”联合办学招收本科学生,完成学业考试合格授予贵州大学的毕业证和相关的专业学位,同时还可以获得相应的技能等级证书。我国高职本科不管是在联合办学还是独立试办某一专业,最后所颁发的证书并没有突出我们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色,明显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办学定位不吻合,基于现状笔者提出在我国高职本科授予“技术学士学位”,此学位的提出并不是空穴来风,在其他国家和地区早就已经提出来了。

(二)高职本科设置技术学士学位的实践基础——以英国、美国、台湾、加拿大为例

1.英国

据英国教育部网站2013年4月22日报道,英国政府宣布设立技术学士学位,以此强调高质量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英国学校管理与技能大臣马修·汉考克说:“技术学士学位有助于提高英国学生的全球竞争力,使他们具备雇主所要求的技能。对于年轻人来说,获得技术学士学位是他们在数学、文学及职业课程这3个关键领域上学业成功的标志。这项改革将刺激优质课程的发展,同时也将鼓励学校给年轻人提供他们所需要的课程。希望所有想成为熟练技工或者学徒的优秀学生都能获得技术学士学位。”英国以设立“技术学士学位”来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不善于革新的英国提出了“技术学士学位”是事物发展的趋势,也是英国看到了“技术学士学位”对学生、企业、职业学校以及学位系统的重要作用,值得我们借鉴。

2.美国

美国的的学位传统上分为学士、硕士、博士(BS、MS、PhD)3个层次,近几十年,美国理工科院校出现了很多新的学位,如工程硕士,工程技术学士、专业学位等,名称多样,内容也差距很大。1967年,美国工程职业发展协会(ECPD)首次鉴定通过了杨博翰大学的两种工程技术学位(BET)教学计划。据不完全统计,1983年美国已有195所院校的731个ET教学计划通过鉴定涉及23个专业领域。

美国的“工程技术”教育大部分集中在一般性地方大学、工学院及社区学院中,“工程”教育则主要集中在大学和理工学院中。“工程”是一种专业性职业;“工程技术”是技术领域的一部分。美国的“工程技术”教育相当于我国的职业技术教育。美国的“工程技术”教育含有工程技术硕士(MET)、工程技术学士(BET)、工程技术副学士(ASET)和证书(Cert.)。美国工程技术教育有两种教学计划:一是培养“工程技术员”为目标的两年制准学士教学计划;另一种是培养“工程技术专家”为目标的4年制教学计划。从教学计划可以看出:前一种教学计划对应我国的高等专科职业技术教育;后者对应我国的4年制本科高等职业教育。因此,我国应该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增设技术学士学位和技术副学士学位。美国的“工程技术学士学位”因需求数量呈上升趋势,美国的成功经验给我们提供了实践依据,为提高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提供了成功的案例。

3.台湾

台湾的职业教育比较发达,其体系涵盖高级职业学校、专科学校、技术学院、由专科(二专、五专)、本科(二技、四技)、硕士和博士5个层次组成。台湾的高职本科因招收对象不同,有2技和4技两种,即科技大学设立有4年制本科和2年制专升本,学生毕业由学校颁发技术学士学位。培养学生成为各行各业的技术师层次的人员。在研究生层次,台湾的技术大学中设立工业技术硕士班,招收技术学院毕业生,授以2年制课程,毕业时授予技术硕士学位。从台湾的职业教育授予现状可以看出,不管是2技还是3技都应该授予学位,并且准确命名为技术学士学位,这是我们值得借鉴的地方,同时也为在大陆4年制高职院校增设技术学士学位提供实践依据。

4.加拿大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的国家和地区设有技术学士学位,比如加拿大加拿大McMaster大学工程学院与Mohawk学院应用文理学院合作,开设一种代表技术教育新趋势的技术学士学位教学计划,学生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学分,符合毕业条件, 即可获得McMaster大学授予的技术学士学位。

不同的社会制度孕育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国家拥有不同的教育,在我们职业技术教育领域,虽然每个国家对于职业教育的准确的称谓不一,但是都肯定了职业技术教育的共同点就是对于“技术”的重视。不管美国的工程技术教育还是台湾的科技大学都向我们很好地诠释了授予技术学士学位对于职业技术教育质量的提高有极大的帮助,提供了实践基础。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教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平版).

[2][5]肖化移,李伸阳.职业技术教育原理[M].海口:南方出版社,2011.

[3]顾明远.教育大辞典(第一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

[4]邵伟珍.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6]张斌.技术知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7]燕良轼.教育心理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社,2010.

[8]康翠萍.学位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9][10]王忠烈.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11]刘晓霞.B类高等教育模式与发展研究[D].硕士毕业论文,2007(4).

4.关于硕士学位论文格式的规定 篇四

(量研生〔2007〕11号)

为规范我校硕士学位论文管理,提高学位论文质量,以便学位论文的撰写、收集、存储、加工、检索和利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论文编写规则》(国家标准GB/T 7713.1-2006),特制定本规定。

一、撰写论文的一般要求

(一)学位论文的内容应完整、准确。

(二)学位论文应采用国家正式公布实施的简化汉字,以中文或英文为主撰写,正题名必须包括中、英文。

(三)学位论文应采用国家法定的计量单位。

(四)学位论文全文采用的术语、符号、代号必须一致,并符合规范化的要求。论文中使用专业术语、缩略词应在首次出现时加以注释;外文专业术语、缩略词应在首次出现的译文后用圆括号注明原词语全称。

(五)学位论文的插图、照片应完整清晰。

(六)学位论文应采用A4标准纸(210mm×297mm),单面打印,装订完整。

二、论文的组成部分

(一)论文的结构要求

论文一般包括以下5个组成部分:1.前置部分;2.主体部分;3.参考文献;

4.附录;5.结尾部分。

(二)前置部分

1.封面

学位论文封面应包括题名页的主要信息,具体包括论文题名、论文作者、培养单位、论文提交日期等。

2.封二

封二应包括论文使用声明版权声明及作者和导师签名等,内容应符合我国著作权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3.题名页

题名页应包括论文全部书目信息,单独成页。主要内容包括:

(1)中图分类号:采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4版)标注。

(2)学校代码:指教育部批准的学校代码,中国计量学院代码为10356。

(3)UDC:按《国际十进分类法》(Universal Decimal Classification)进行标注,参见http://

(4)密级:按照GB/T 7156-2003,我校硕士学位论文密级一般为“公开”。

(5)学位授予单位:中国计量学院。

(6)题名和副题名:题名以简明的词语恰当、准确地反映论文最重要的特定内容(一般不超过25字),应中英文对照;题名通常由名词性短语构成,尽量避免使用不常用缩略词、首字母缩写字、字符、代号和公式等。如题名内容层次较多,难以简化,可采用提名和副题名相结合的方法,其中副题名起补充、阐明题名的作用。

(7)责任者:包括研究生姓名,导师姓名及职称。

(8)申请学位:包括申请的学位类别和级别,学位类别和级别根据《中华 1

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的规定标注,其中学位类别包括以下门类: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学位级别为硕士。

(9)学科专业: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为准。

(10)研究方向:指本学科范畴下的三级学科。

(11)论文提交日期:指论文交到中国计量学院的日期。

(12)培养单位:中国计量学院。

4.致谢

致谢应放在摘要页前,对象包括:国家科学基金,资助研究工作的奖学金基金,合同单位,资助或支持的企业、组织或个人;协助完成研究工作和提供便利条件的组织或个人;在研究工作中提出建议和提供帮助的个人;给予转载和引用权的资料、图片、文献、研究思想和设想的所有者;其他应感谢的组织和个人。

5.摘要页

摘要页包括论文摘要关键词和分类号等,单独编页。论文摘要是论文内容的简要陈述,是一篇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的短文,一般以第三人称完成,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阅读论文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摘要应包含与论文等同量的主要信息,供读者确定有无必要阅读全文,也可供二次文献采用。摘要一般应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等,重点是结果和结论。中文摘要一般字数300-600字,外文摘要实词在300字左右,如有需要字数可以略多。中英文摘要应相互对应。摘要应尽量避免采用图、表、化学结构式、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

每篇论文应选取3-8个关键词,用显著的字符另起一行,排在摘要的下方。关键词应体现论文特色,具有语义性,在论文中有明确的出处。为便于国际交流,应标注与中文对应的英文关键词。

6.目次页

目次页是论文内容标题的集合,包括章节序号和名称、小结(结论或讨论)、参考文献、注释、索引等。目次页排在摘要页之后,另起页。

7.图和附表清单

图和附表清单指论文中出现的图表集合,排于目次页之后,其中图的清单应有序号、图题和页码,表的清单应有序号、表题和页码。

(三)主体部分

1.基本要求

主体部分应从另页右页开始,每一章应另起页。

主体部分一般从引言(绪论)开始,以结论或讨论结束。引言(绪论)应包括论文的研究目的、流程和方法等。论文研究领域的历史回顾,文献回溯,理论分析等内容,应独立成章,用足够的文字叙述。

主体部分由于涉及的学科、选题、研究方法、结果表达方式等有很大的差异,不作统一的规定,但是必须实事求是、客观真切、准备完备、合乎逻辑、层次分明、简练可读。

2.图

图包括曲线图、构造图、示意图、框图、流程图、记录图、地图、照片等。图应具有“自明性”。图的编号由“图”和从“1”开始的阿拉伯数字组成,如:图1,图2;图较多时,可分章编号,如图2.1,图2.2。图应有图题,图题即图的名称,置于图的编号之后。图的编号与图题应置于图下方。照片图要求主体和主要显示部分的轮廓鲜明,便于制版。如用放大缩小的复制品,必须清晰,反差适中。照片上应有表示目的物尺寸的标度。

3.表

表应有“自明性”。表的编号由“表”和从“1”开始的阿拉伯数字组成,如:表1,表2;表较多时,可分章编号,如表2.1,表2.2。表应有表题,表题即表的名称,置于表的编号之后。表的编号与表题应置于表上方。表的编排,一般是内容和测试项目由左至右横读,数据依序竖读,表的编排采用国际通行的三线表。如某个表需要转页接排,在随后的各页上应重复表的编号。编号后跟表题和“续”,置于表上方。续表均应重复表头,即表的标题行。

4.公式

论文中的公式应另起行,并缩格书写,与周围文字留足够的空间区分开。如果有两个以上的公式,应用从“1”开始的阿拉伯数字进行编号,并将编号置于括号内。公式的编号右端对齐,公式与编号之间可视情况考虑用“„”连接。公式较多时,可分章编号。

示例:

xyz„(1)

xyz„(2-1)

较长的公式需要转行时,应尽可能在“=”处回行,或者在“+”、“-”、“×”、“/”等记号处回行。公式中分数线的横线,其长度应等于或略大于分子和分母中较长的一方。如正文中书写分数,应尽量将其高度降低为一行;将分数线书写为“/”,将根号改为负指数。

示例: 将1写为或者21/2。22

5.引文标注

论文中引用的文献的标注方法遵照GB/T 7714-2005,全文采用顺序编码制。示例1:引用单篇文献的顺序编码制

德国学者 N.克罗斯研究了瑞士巴塞尔市附近侏罗山中老第三纪断裂对第二系褶皱的控制[23];之后,他又描述了西里西亚第3条大型的近南北向的构造带,并提出地糟是在不均一的块体的基底上的发展的思想。

示例2:引用多篇文献的顺序编码制

莫拉德对稳定区的节约格式 [23-25]

6.注释

当论文中的字、词或短语需要进一步说明,而又没有具体的文献来源时,用注释。注释的数量不宜过多,采用加“脚注”的方式标注于注释所在页。

7.结论

论文结论是最终的、总体的结论,不是正文中各段小结的简单重复。结论应包括论文的核心观点,交代研究工作的局限,提出未来工作的意见或建议。结论应准确、完整、明确、精练。

(四)参考文献表

参考文献表是文中引用的有具体文字来源的文献集合,其著录项目和著录格式遵照GB/T 7714-2005的规定执行。参考文献表应置于正文后,并另起页。所有被引用文献均应列入参考文献表。参考文献表按引文次序排序。

(五)附录

附录作为主体部分的补充,并不是必需的。

下列内容可作为附录编于论文后:

1.有利于整篇论文材料的完整,但编入正文又有损于编排的条理性和逻辑性的材料,包括比正文更为详尽的信息、对研究方法和技术更深入的叙述、对了解正文内容有用的补充信息等;

2.由于篇幅过大或取材于复制品而不便于编入正文的材料;

3.不便于编入正文的罕见珍贵材料;

4.对一般读者并非必要,但对本专业同行有参考价值的资料;

5.正文中未被引用但被阅读或具有补充信息的文献;

6.某些重要的原始数据、数学推导、结构图、统计表、计算机打印输出件等。

(六)结尾部分

包括教育经历、工作经历、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完成的工作。

三、编排格式

(一)封面(模板见附录1)

(二)封二(附录2)

(三)题名页(附录3)

(四)致谢(附录4)

(五)摘要页(附录5)

摘要的中文标题为黑体小三号字体,摘要为黑体小四号字体,其他内容为宋体小四号,行间距为固定值20磅;关键词空一行顶格书写,字体为黑体小四号; Abstract和Keywords为Times New Roman,加粗,其他内容为Times New Roman 小四号。关键词均以“;”分割。

(六)目次页(附录6)

(七)图和附表清单(附录7)

(八)章、节(附录8)

章节编号全部顶格排,编号与标题之间空1个字的间隙。章的标题占2行。正文另起行,前空2个字起排,回行时顶格排。章的标题采用黑体小三号,节的一级标题采用黑体四号字体,二级标题为黑体小四号,正文中文采用宋体小四号,英文采用Times New Roman小四号,行间距统一为固定值20磅。图题、表题以及图表的内容均为宋体11磅字体,其中表头加粗。

(九)页眉与页码

1.学位论文的页眉从第一章开始止于论文的附录,采用宋体小五号字居中书写。页眉文字为“中国计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2.学位论文的页码,正文和后置部分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采用宋体小五号字居中书写,前置部分用罗马数字单独连续编码(始于摘要页),居中书写。

(十)参考文献表(附录9)

“参考文献”以小四号黑体字居中书写,另起行列出参考文献,中文用宋体五号,英文用Times New Roman五号。每一参考文献条目的最后均以“.”结束。作者不超过3位时全部列出,超过3位时列前3位,后面加“等”字或 “et al”。多个责任者之间以“,”分隔。

各类参考文献条目的书写格式及示例如下:

1.专著著录格式

[序号] 著者.书名[M].版本(第一版不写).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例: 见附录9(参考文献)[1],[2]。

2.期刊著录格式

[序号] 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例: 见附录9(参考文献)[3]。

3.论文集著录格式

[序号] 作者.题名[A].见(英文用In):主编.论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例: 见附录9(参考文献)[4],[5]。

4.学位论文著录格式

[序号] 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例: 见附录9(参考文献)[6]。

5.科技报告著录格式

[序号] 作者.题名[R].报告题名及编号,出版年.例: 见附录9(参考文献)

[7]。

6.国际或国家标准著录格式

[序号] 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例: 见附录9(参考文献)[8]。

7.专利著录格式

[序号] 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例: 见附录9(参考文献)[9]。

8.电子文献著录格式

[序号] 作者.题名[电子文献/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例: 见附录9(参考文献)[10]。

说明:

(1)参考文献应是公开出版物,其在论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连续排序.(2)参考文献中外国人名书写一律姓前,名后,姓用全称,名可缩写为首字母(大写),不加缩写点。

(3)参考文献类型及其标识见表1,表1参考文献类型及文献类型标识

参考文献类型

文献类型标识专著论文集报纸文章 期刊文章 学位论文 报告 标准 专利MCNJDRSP

(十一)附录

附录编号、附录标题各占一行,置于附录条文之上居中位置。每一个附录应另起页,如有多个较短附录,也可接排。

(十二)结尾部分(附录10)

作者简介使用黑体

(十三)版面

论文在打印和印刷时,要求纸张的四周留足空白边缘,以便装订、复印和读者批注。其中论文的页边距:上、下为38mm,左、右为32mm,其他按默认格式。

(十四)书脊(附录11)

为了便于学位论文的管理,学位论文应有书脊。书脊内容包括学位论文题名、作者姓名及学位授予单位名称(中国计量学院)。字体采用黑体小四号。

2007.10.9

5.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格式模版 篇五

论文题目 作者姓名

学科、专业名称 研究方向 指导教师

XXX系统的开发与实现

2013 年 05 月 15 日

号:论文答辩日期:指 导 教 师:年

(签字)

XXX系统的开发与实现

者: 指导教师:

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论文(申请工程硕士学位)

南京大学软件学院 2013年5月

XX XX 教授

XXXXXXXX

XXX, XX

Submitted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of Engineering

Supervised by Professor XX

Software Institute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China May, 2013 南京大学硕士论文

摘要

摘要

摘要内容。

关键词:关键词1,关键词2,……

I 南京大学硕士论文

abstract

Abstract The demerits

Keywords:Keywords, Keywords, …….II 南京大学硕士论文

目录

目录

摘要...............................................................................................................I Abstract............................................................................................................II 第一章

绪论...................................................................................................4

1.1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4 1.2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4 1.3可行性分析...........................................................................................4 1.4 论文拟采用的技术路线.........................................................................4 1.5论文拟进行的主要工作和预期成果........................................................4

1.5.1 工作安排....................................................................................4 1.5.2 预期成果....................................................................................4

第二章 系统相关知识分析................................................................................5 参考文献..........................................................................................................6 致

谢.........................................................................................................7 附

录..............................................................................................................8 版权及论文原创性说明.....................................................................................9

III 南京大学硕士论文

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

绪论

1.1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输入内容

1.2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输入内容

1.3可行性分析

输入内容

1.4 论文拟采用的技术路线

1.5论文拟进行的主要工作和预期成果 1.5.1 工作安排 1.5.2 预期成果

南京大学硕士论文

第二章 系统相关知

识分析

第二章 系统相关知识分析

人员信息管理贷款信息表人员信息表信贷绩效考核 图3-4 人员管理的业务流程图

南京大学硕士论文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滕佳东,2008],管理信息系统[M].长春: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2. [薛鹤娟,2007],基于WEB的大学选课系统分析[J].希望月报(上半月),2007

年11期.

[甘仞初,颜志军,龙虹,2003],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

[刘永勤,2008],成人高校教学档案开发利用的现实意义[J].中文期刊.2008年

3期.

[张海藩,2008],软件工程导论学习辅导(5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南京大学硕士论文

致谢

首先感谢

专业排版,专业论文写作修改 降低论文重复率 制作答辩幻灯片 免费提供论文下载 论文指导等服务 免费咨询请联系淘宝旺旺:文交天下友 淘宝搜索 @文天下

新浪微博 文交天下友_修改论文

http://wentianxia.taobao.com/ 南京大学硕士论文

附录

部分代码如下:

南京大学硕士论文

版权及论文原创性说明

版权及论文原创性说明

任何收存和保管本论文的单位和个人,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将本论文转借他人并复印、抄录、拍照或以任何方式传播,否则,引起有碍作者著作权益的问题,将可能承担法律责任。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作品成果。本文所引用的重要文献,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日期:

6.本科生学位论文格式 篇六

1 电大朝阳分校本科学生学士学位获取现状

1.1 近五年来总体趋势

电大朝阳分校自1999年承办开放教育至今历经14年, 自2002年起本科各专业毕业学生数累计达到2200余人。已经开设的13个本科专业中有12个专业已有毕业生, 自2004年中央电大与各高校合作授予学士学位至今, 这12个专业获取学士学位的总人数超过400人。近五年来开放教育稳定发展、各专业人数相对稳定, 申请学位人数相对保持稳定, 统计数据显示, 在2008年秋季到2013年春季的10个毕业季中, 各季获取学士学位人数大致占到了该季本科毕业生人数的30%左右 (见表1) , 我校学士学位获取率一直位列全市前列。

1.2 各专业学士学位获取情况差别较大

统计近五年各专业学位获取数据, 在已有学生获取学士学位的12个本科专业中, 各专业学位获取情况差别很大, 呈现出分布极为不均 (见表2) 。可以看出, 学士学位获取率较高的专业有工商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法学、土木工程等, 五年平均获取率在43%~80%;行政管理、英语 (商务) 、社会工作等专业可以保持在25%以上;而会计学、小学教育、护理学等专业获取率较低, 一般均在10%以下。

1.3 各专业发展趋势差别大

将近五年各毕业季各专业学士学位获取率 (见表3) 绘成折线图 (见下图) 对比其发展趋势可见, 一些规模相对稳定的成熟专业有其特有的发展趋势。如:会计学专业, 呈现出近三个毕业季上升的趋势, 并且稳定保持在30%左右;小学教育专业, 随着招生的暂停, 以后将不会有新的学位申请情况出现;工商管理、行政管理专业近几个毕业季出现了下滑趋势。

(%)

2 影响我校本科学生学士学位获取率的因素

在日常受理学位申请相关事宜的工作中, 经常可以与本科学生、班主任老师密切接触, 能够听到来自学生本人在追求学士学位过程中的各种疑问与困惑。将这些学生反映的困难汇总, 结合学位申请、审批、授予的全过程, 可以大致归纳出以下几个影响学士学位获取率的主要因素:

2.1 各专业学位合作院校对学位授予的要求差别很大

由于中央电大并没有单独授予学士学位的资格, 自2004年起在各专业的建设中逐渐与相关合作高校签订协议, 由各高校学术委员会对本科学生进行审核, 为符合条件的本科毕业生授予学士学位。这就形成了十多个本科专业几乎都由不同的合作高校授予学位, 在对学生硬件条件的要求上 (见表4) , 达不到统一的标准。如我校已有学生获取学位的12个本科专业中, 有9个专业合作高校要求提交毕业论文由学术委员会再次进行审核;而其余3个专业只要论文由各省级电大认定达到标准即可。有8个专业只要求在学所有课程的平均成绩达标即可, 而有4个专业除此之外, 还对学位课程成绩有单独要求。在外语方面, 有些专业则要求参加由高校专门举办的加试。

各合作高校对学位申请的条件达不到统一, 客观上造成了学生申请学士学位时有难有易, 自然会对获取率有所影响。

2.2 学生所从事行业对学位要求不同

在与学生日常的交谈中可以发现, 学生从事行业的差别性和单位在职称、晋级方面对于学位的要求, 使得学生自入学起, 对学位追求与否就有了预期设想。如护理学专业, 学生多数为医院一线护士, 只对学历的提升有所要求, 一般不要求获取学位, 因此虽然该专业毕业生人数很多, 但有意愿申请学位的人数极少。又如工商管理、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半数以上为企事业单位的中坚力量, 用人单位在晋级方面将学位的获取作为一个考核标准, 因此这两个专业学位获取率保持稳定。再如社会工作、法学专业必须在本科毕业的同时获取学士学位, 才能享受到国家相关学费支持, 因此申请学位的学生数一直高居不下。

2.3 各级省校与合作高校对学位论文的评判标准不统一

省校答辩小组在对各专业学生学位论文进行答辩审核时, 经常由于评判标准过于宽松, 使得一些本不符合学位申请条件的学生勉强通过答辩。而在后期学士学位的报送、审批过程中, 经由合作高校学术委员会审核该论文不符合要求, 使得学生本人失去了再次申请学士学位的资格, 并且在精力与财力上遭受损失。因此, 学校应该在论文初审、答辩阶段投入精力悉心指导并力争掌握评判标准与合作高校看齐。

2.4 学校方面鼓励措施

众所周知申请学位要比只申请毕业付出更多的努力, 学生不但要从入学伊始就对自己提出严格的要求, 每门课程考核力求高分, 还要参加诸如学位课程、学位外语等专业教学计划之外的考试, 因此在学生追求学位的道路上, 学校方面的不断鼓励就显得尤为重要。专业责任教师、授课教师和班主任在课堂内外的循序善诱, 能够持续增强学生获取学位的决心。通过邀请已经获取学士学位的毕业生回校与在读生进行诚心的恳谈、近距离的交流, 或学校在各类荣誉的评选时优先考虑这些学生, 也会大大提升学生的信心并为之不懈努力。

纵观电大朝阳分校五年来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获取的状况, 虽然整体位居全市前茅, 但多数专业仍有可以进步的空间, 这需要学校和学生双方面共同付出努力。随着开放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和对学生德育教育的逐步强化, 我们会为广大学生营造出一个开放、自主、终身学习的良好氛围, 着力于激发师生的创新精神,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 力争使每一名毕业生真正成为为社会所需所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张纪勇.关注“四生”提升“五率”是实施质量工程的一个着力点[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 (3) :8-11.

7.学位论文撰写格式和打印的规定 篇七

一、论文撰写、编排规范

(一)基本要求:

论文必须用计算机打印,字迹清晰,标点符号正确,文字符合汉语语法规范和学术论文理论语言要求。

字数:博士生学位论文一般不少于10万字;硕士生学位论文一般不少于2万字。

(二)论文构成及编排顺序:论文主要构成内容应依次为:封面、扉页、中文摘要(内容提要)及关键词、英文摘要(内容提要)及关键词、目录、引言(前言、序言)、正文、参考文献、后记等。

1.封面:论文封面应包括以下内容:学校代码80000(小四号宋体)、中共中央党校(二号楷体加粗)博/硕士学位论文(小初号楷体加粗)、论文题目(根据字数多少可选择1—2号黑体加粗)、作者姓名(三号宋体)、指导教师姓名、职称、所属单位、申请学位级别、专业名称、年级、学号、论文提交日期、论文答辩日期、学位授予单位和日期、答辩委员会主席、评阅人、论文印制时间(4号宋体)等。

2.题目:应能概括论文最重要内容,要简明、恰当,一般不宜超过20字。

3.必须发表独创性声明,内容为:我郑重承诺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任何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谢意。申请学位的论文与资料若有不实之处,本人承担一切责任。

4.摘要(提要):博士论文摘要以字左右为宜;硕士论文摘要以1000字为宜。说明本论文的写作目的、研究方法、研究成果和结论。要重点突出其创造性成果或新见解。英文摘要内容应与中文相同。摘要最下方另起一行,注明关键词。

5.目录:博士学位论文目录一般包括章、节、目三个层次;硕士学位论文一般包括一、二级标题。

6.引言(或序言):内容为本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现状,本论文主要解决的问题,及这项研究工作的实用价值与理论意义。

7.正文:学位论文的主体部分。

8.结论:要求明确、精练、完整、准确,认真阐述自己的创造性成果或新见解,以及在本科学领域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9.文字:论文应横向排列。摘要、目录、正文、后记等主体部分文字用小4号宋体,字间距为word格式默认值,行距为固定值21磅;“章”部分文字用小2号宋体加粗,“节”部分文字用小3号宋体加粗,一级标题用小4号黑体加粗,二级标题用小4号宋体加粗;参考文献为小4号楷体。正文标题不应超过四级,顺序为:一二三……(一)(二)(三)……1.2.3.……(1)(2)(3)……,可跳级使用;大段落的标题居中排列,可不加序号。一、二级标题与正文之间空一行;遇“章”另起一页。

10.注释和参考文献:论文正文注释一律采用页下注,用数字加圆圈标注(如①、②…);参考文献按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列表于文后,序号用方括号标注(如[1]、[2]…),序号左顶格(表上第一行以“参考文献:”左顶格或“[参考文献 ]”居中),每一参考文献条目的最后均以“.”结束;外文文献,应使用该文种通行的注释方式。

11.页码:论文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在页面底端右侧连续编排页码,从正文的第一页开始;封面、封二、扉页、摘要、目录、参考文献、后记、封底等不编入页码。

二、论文打印、装订要求

(一)学位论文必须用中央党校研究生院统一印制的《博士学位论文》、《硕士学位论文》封面。封面所列各栏目必须全部、认真、正确地填写。

(二)论文必须用线装或热胶装订,不能使用钉子装订;装订好的尺寸博士论文应为20×28CM(A4),硕士论文应为19.5×27CM(16开)。

(三)论文打印完成后,博士生将论文5份交学位办,另交教研部答辩秘书12份;硕士生将论文5份交学位办,论文8份交答辩秘书。

(四)每年答辩时间一般为5月1日至6月1日,论文应于答辩前一个月完成打印。

三、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一)本规定解释权在中央党校研究生院培养处。

注释、参考文献编排格式

一、中文参考文献

(一)专著[M]、论文集[100]、学位论文[D]、报告[R]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50]刘国,王风.图书馆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

[2]辛孟希.信息技术国际研讨会论文集:A集[100].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二)期刊文章[J]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

[5]金世贸,王昌东,等.一种用于在线检测局部放电的数字滤波技术 [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33(4).

(三)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A]

[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 [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任选).原文献题名[100].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6]钟旭发.非线性规划在可燃毒物配置中的应用[A].赵魏.运筹学的理论与应用棗中国运筹学会第五届大会论文集[100].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四)报纸文章[N]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7]谢特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 [N].人民日报,-12?/FONT>25(10).

(五)国际、国家标准[S]

[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8]GB/T16159?/FONT>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

(六)专利[P]

[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

[9]姜锡风.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P].中国专利:881056073,1989?/FONT>07?/FONT>26.

(七)电子文献[EB/OL]

[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 .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10]王田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 [EB/OL].

(八)各种未定义类型的文献[Z]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Z].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二、英文注释

(一)首次引用一本著作的资料,注释中需将该书的作者姓名、书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代及资料所在页码顺序注明。具体格式如下:

1、专著类

Harold U. Faulkner, American Economic History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Publishers, 1960), pp.23-25.

2、编著类:

Paul M. Angle, ed., The American Reader: From Columbus to Today (New York: Rand McNally Co.,1958), pp.52-53.

3、文集内文章:

Erwin Panofsky, “Style and Medium in the Motion Picture,”Problems in Aesthelics, ed. Morris Weitz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and World, Inc., 1969), p.326.

4、报刊文章类:

Constance M. Drake, “An Approach to Blake,” College English, XXIX (April 1968), pp.541-543.

“Reading Teachers Put on Spot,” The Kansas City Star, May 1, 1969, p.16 A.

(二)再次引用已引用过的著作时,注释格式如下:

1、仅注出作者姓名、页码即可,如:

Soule, p.229.

E. White & K. White, eds., p.45.

2、本注与紧邻之上注所引资料出于同一著作,可以ibid.代替,意为“引书同上”或“出处同上”(如本注所引著作并非与紧邻之上注,而是与间隔之上注相同,则不可用ibid.,代替),如:

3、Harold U. Faulkner, American Economic History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Publishers, 1960), pp.23-25.

4、ibid., p.51(意为与注释(3)引书相同,页码不同)

8.本科生学位论文格式 篇八

一、引言

为了提高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质量,做到学位论文在内容和格式上的规范与统一,保证学位论文的质量,便利信息系统的收集、存放、处理、加工、检索、利用和交流,特作如下规定:

二、基本要求

1、学位论文应能表明作者确已在本门学科上掌握了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并对研究课题有新的见解,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任专业技术工作的能力。

2、学位论文一般用中文撰写,科研型论文正文一般不少于2万字,临床型论文正文一般不少于1万字。

三、编排要求

1、学位论文由作者在计算机上输入、编排与打印完成。

2、字体与间距:学位论文字体为小四号宋体,字间距设置为标准字间距,行间距设置为固定值26磅;按每页38字×26行设置。

3、页面设置:学位论文须用A4白纸,80页以下用单面打印,80页以上的学位论文用双面打印面。学位论文页边距按以下标准设置:上边距(天头)为:30mm;下边距(地脚):28mm;左边距和右边距为:22mm;装订线:6mm;页眉:18 mm;页脚:18mm。

4、页眉:页眉从摘要页开始到论文最后一页,均需设置。页眉内容:单面印制的论文,左对齐为“宁夏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右对齐为各章章

名;双面印制的论文,左页居中为“宁夏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右页居中为各章章名。打印字号为小5号宋体,页眉之下有一条下划线。

5、页脚:从论文主体部分(引言或绪论)开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页,页码位于每页页脚的中部。

6、前置部分单独编页。

7、图:图号按顺序编号,如图

1、图2………。绘图必须工整、清晰、规范。示意图应能清楚反映图示内容;照片应在右下角给出放大标尺。图量较多时,可将图置于正文后(参考文献之前)。

8、表格:表格按顺序编号,如表

1、表2………。表应有标题,表内必须按规定的符号标注单位。

四、论文组成部分

论文内容一般应由十个主要部分组成,依次为:

1、封面;

2、独创性声明;

3、中文摘要;

4、英文摘要;

5、符号说明;

6、目录;

7、论文正文;

8、论文参考文献;

9、文献综述;

10、综述参考文献;

11、致谢;

12、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各部分的具体要求如下:

1、封面

英文单词第一个字母大写(除外介词和连词等),翻译的英文姓名采用中文习惯,如

题目一般不宜超过36字,题目应该避免使用不常见的缩写词、缩写字;题目语意未尽,可用副题目补充说明论文中的特定内容。学位论文封面所用纸由研究生学院统一提供。

2、中文摘要

2.1中文摘要一般应说明研究工作目的、实验研究方法、结果和结论等,而重点是结果和结论。摘要中一般不用图、表、化学构式。中文摘要一般为500—800汉字。

2.2论文题目用三号宋体,下空一行居中用小三号宋体字加粗打印“摘要”二字,字间空二格。

2.3“摘要”二字下空一行用小四号宋体打印摘要内容。每段开头空二格,标点符号占空格。

2.4摘要内容后下空一行用小四号宋体字加粗打印“关键词”三字,“关键词”前空二格,其后用小四号宋体打印关键词。关键词限3-5个,关键词之间用逗号分开,最后一个关键词后不打标点符号。

3、英文摘要

3.1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相对应,要符合英语语法,语句通顺,文字流畅。

3.2题目下空一行居中打印“ABSTRACT”,再下空一行打印英文摘要内容。

3.3摘要内容每段开头留四个字符空格。

3.4摘要内容后下空二行打印“KEYWORDS”,其后关键词小写,关键词之间用逗号分开,最后一个关键词后不打标点符号。

4、符号说明

论文中所用英文缩写字及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及单位。

5、目录

目录应将文内的章节标题依次排列,标题要求简明扼要。

用三号宋体打印“目录”两字;下空两行为章、节、小节及其开始页码,用小四号宋体。

6、论文正文

前言、材料与方法、结果、讨论、结论等标题前无序号(居中、小四号宋体、加粗)。其下各标题应有序号,序号用阿拉伯数字编码,层次格式为:

1.××××(小四号宋体、居左)

1.1××××(小四号宋体、居左)

1.1.1××××(小四号宋体、居左)

①××××(小四号宋体、居左)

a.××××(小四号宋体、居左)

计量单位:计量单位必须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并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使用方法》执行。单位名称和符号的书写方式一律采用国际通用符号。

7、参考文献(居中、小四号宋体、加粗)

参考文献应是学位论文作者亲自考察过的对学位论文有参考价值得文献。参考文献应具有权威性,要注意引用最新的文献,列在正文的末尾。

7.1按论文中参考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将序号置于方括号内,并视具体情况将序号作为上角标。

7.2参考文献中每条项目应齐全。文献中的作者不超过三位时全部列出;超过三位时只列前三位,后面加“等”字或“ete.”;作者姓名之间用逗号分开;中外人名一律采用姓在前,名在后的著录法。

参考文献中著录格式

(1)期刊

序号 作者,题名,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2)专著

序号 作者,书名,版本(第一版不标注),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3)论文集

序号 作者,题名,见(英文用In):主编,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年,起止页码

(4)学位论文

序号 作者,题名:[学位论文」(英文用[Dissertation],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

(5)专利

序号 专利申请者,题名,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日期

8、文献综述

9、致谢

对给予各类资助、指导和协助完成研究工作、提供各种对论文工作有利条件的单位及个人表示感谢。致谢应实事求是,切忌浮夸与庸俗之词。

10、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按学术论文发表的时间顺序,列出本人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或已被录用的学术论文。著录格式同“参考文献中著录格式”。

五、其他

9.本科生学位论文格式 篇九

一、我国辅修及双学位本科教育的发展过程和政策背景

辅修及双学位本科教育作为我国培养复合型人才的一种有效模式, 离不开国家和教育主管部门政策法规的支撑。每一个发展阶段, 都有其特定的环境和政策背景。我国高校的辅修及双学位本科教育是伴随着学分制的试行而产生的, 彼此具有相似的发展轨迹。30年的发展历程可划分为4个阶段。

1.探索阶段 (1978—1985) 。

1978年3月18日, 第一次全国科技大会召开, 为我国科教工作迎来了春天。同年4月22日, 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隆重开幕。邓小平在讲话中提出了“提高教育质量, 提高科学文化的教学水平”等重要意见, 为我国新时期的教育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同年6月, 教育部在武汉召开全国高校文科教学会议, 会议明确指出:“在有条件的学校试行学分制。”我国新时期学分制试点工作从此拉开了序幕。

1985年5月27日, 中共中央颁布的《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首次提到“双学位”一词。明确指出:“减少必修课, 增加选修课, 实行学分制和双学位制…… 。”从而为辅修及双学位本科教育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办学依据。

在这样的环境和政策背景下, 部分重点高校在试行学分制的基础上, 开始在部分学科探索辅修及双学位本科教育。如:武汉大学于1983年正式出台了辅修制和双学位制度;清华大学从1983年开始试行双学位制, 1985年全面展开;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也于同期开始试行辅修及双学位本科教育 (李莉, 2009) 。这一阶段, 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恢复和调整时期, 教育资源有限, 辅修及双学位本科教育只在少数高校试行, 而且只限于部分学科和专业范围之内。

2.推广阶段 (1986—1993) 。

经过8年的探索, 辅修及双学位本科教育逐渐成熟, 进而推广。1986年7月底, 原国家教委有关司局在哈尔滨召开部分高等学校试行学分制工作座谈会, 会后印发《部分高等学校试行学分制工作座谈会纪要》, 明确指出:“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选课制, 提高组织教学艺术, 为学生选课创造条件;试行主辅修制, 扬学分制灵性之长, 并纳入‘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健康轨道……。”[1] 因此, 自1986年以来, 学分制、辅修及双学位本科教育不再是个别高校的稀罕事物, 而在全国高校普遍开展。较之探索阶段, 这一时期, 我国高校辅修及双学位本科教育的规模和数量明显增长, 教学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普遍提高。

3.创新发展阶段 (1994—1999) 。

1994年, 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意见》 (教高[ 1994]10号) , 充分肯定了学分制改革和试点的成效, 并对高校的教学管理模式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同年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强调:“鼓励多种形式的联合办学, 合理调整布局, 提高办学效益……。”1995年7月19日,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原国家教委《关于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 (国办发[ 1995]43号) , 对校际交流和联合办学做了进一步详细说明, 提供了操作依据。

1998年, 教育部颁发的《关于深化教学改革, 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中提到, “努力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 “要积极为学生提供跨学科选修、双学位、主辅修等多种教育形式, 培养大批复合型人才。”同年8月29日, 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进一步将联合办学列入教育法规。第十二条规定:“国家鼓励高等学校之间、高等学校与科学研究机构以及企业事业组织之间开展协作, 实行优势互补, 提高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益。国家鼓励和支持高等教育事业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在上述政策背景下, 部分高校开始联合办学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创新。例如:1994年武汉地区五所部属高校 (即原武汉大学、原华中理工大学、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原武汉测绘科技大学) 在湖北省教育厅的支持下, 通过签署联合办学协议, 开展辅修专业及双学位本科教育的联合办学。5所高校各选出4个优势专业开办辅修专业和双学位本科教育, 涉及理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和法学等学科 (许晓东, 2008) 。同年, 上海西南片7所高校也开展了辅修及双学位联合办学[2] 。经过几年的创新发展, 国内校际间联合办学已成为辅修及双学位本科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

4.普及发展及国际化阶段 (2000—现在) 。

2002年3月29日, 教育部发布《高等学校境外办学暂行管理办法》 (以下简称《办法》) , 对国际联合办学的学分认定和证书颁发做出了相应规定。在此《办法》的指导下, 校际间联合办学由国内向国际化发展。如:武汉大学开始尝试与法国高校联合培养双学位人才;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 与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开展校际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佳木斯大学与英国顿卡斯特学院、加拿大北美文理学院、俄罗斯海参崴经济管理学院等多所外国高校开展的中外联合办学。

2005年2月4日, 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 对辅修及双学位本科教育做出了进一步的细化说明。第三十七条规定:“对完成本专业学业同时辅修其他专业并达到该专业辅修要求者, 由学校发给辅修专业证书。”2007年2月17日, 教育部颁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教高 (2007) 2号]指出:“积极鼓励高等学校之间的跨校选修课程机制, 加强高等学校之间学分互认等, 使学生享受更多的优质教学资源, 并逐步实现教学资源共享机制稳定化、常规化”;“积极鼓励大学生到国外大学选修课程学分和学习交流, 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

进入21世纪之后, 国内大多数本科院校相继开展了辅修及双学位本科教育, 而且由单个学校办学向国内校际之间联合办学和国际校际之间联合办学等多种形式发展。

二、辅修及双学位本科教育的专业建设模式

从专业建设和教学管理的角度分析, 大体归纳为二种模式。

1.单独组建辅修及双学位专业模式。

这种模式的辅修及双学位专业不同于高校原有的任何一种专业, 而是根据行业和人才市场的特殊需求, 在原有专业的基础上, 通过重新设计课程体系和教学计划而组建的特殊专业。其方法:在主修专业不改变的前提下, 重新组建辅修及双学位专业学习班, 并按照教学计划开展教学, 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应的教学计划要求, 即可获得辅修专业∕双学位证书。这种模式的特点是迎合了行业或市场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毕业生的就业率高, 但教育成本相对较高。

2.依托现有专业的辅修及双学位专业模式。

这种模式是学生在修读主修专业的同时, 选择学校现有的另外一个专业 (或者是其它高校的现有专业) 作为辅修专业或双学位专业学习。如果修读双学位, 一般要求跨学科门类选择另一专业。在规定的时间内, 完成辅修或双学位专业的教学计划, 达到相应要求 (主要以学分作为评价标准, 毕业设计达到相应要求) , 学生即可获得相应的辅修专业证书或双学位证书。这种模式的特点是辅修及双学位专业比较成熟, 师资力量较强, 教育成本相对较低。目前, 国内高校的绝大多数辅修及双学位本科教育属于这种模式。

三、辅修及双学位本科教育的资源共享模式

1.学校内部的资源共享模式。

这种模式是指一所高校依靠内部的优质教学资源, 选择一些办学时间长、学科建设基础扎实、毕业生就业质量高的特色专业, 为本校学生提供优质的辅修及双学位本科教育资源。这种模式的资源提供者是学校, 资源使用者是本校学生, 具有封闭性特点。目前, 我国的多数综合性院校均利用自身文理兼容的多学科优势, 为全校学生提供更多的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一方面, 提高了学校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 同时, 保证了辅修及双学位人才的培养质量。

2.国内区域高校联合办学的资源共享模式。

自1994年以来, 国内部分高校开始了联合办学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创新。随着联合办学的逐渐深入, 校际间的资源共享范围日趋扩大, 课程资源实现了由指定课程向任选课程, 由基础课程向专业课程, 由理论课程向实践课程的逐渐开放。在此基础上, 辅修及双学位本科教育同样实现了资源共享。这种模式具有地域性和开放性特征, 能为区域高校的资源共享提供更加广阔的平台。我国“武汉地区高校联合办学”和“西南片高校联合办学”都是成功的范例。

3.国际高校联合办学的资源共享模式。

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的加快, 我国高校与国外大学共享教育资源的人才培养模式, 已逐渐由主修专业 (第一学位) 向辅修及双学位本科教育演变。武汉大学中法双学位班就是这种模式的典范。2002年, 武汉大学法学院和外国语学院联手与法国的拉罗尔大学等举办了“中法经济学、外国语言文学双学士学位试验班”和“中法法律双学位班”, 实现了国际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通过这种模式培养的学生能够在不同国家的教育环境下享受更多的知识信息和文化熏陶, 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 提高外语水平, 在能力培养和实践锻炼等方面有更前卫的接触。因此, 这类双学位人才在国外金融、企业管理和国内涉外法律业界都极受欢迎, 具备更强的国际竞争力和发展前景。

四、辅修及双学位本科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由于办学者和管理者的教育理念、办学目的、管理机制的偏差、缺失和不到位, 辅修及双学位本科教育在具体开展过程中, 有诸多问题影响其人才培养质量。

1.法规制度的缺失。

自1978年以来, 虽然我国的多部政策法规和重要会议文件中相继提及辅修及双学位本科教育 (前文已述及) , 为辅修及双学位本科教育赋予了政策背景和宏观指导。然而, 这些文件中针对辅修及双学位本科教育的内容是宏观的、含蓄的、隐形的。截至目前, 我国还没有一部专门针对辅修及双学位本科教育的法规文件。由于指导政策的缺失, 致使我国的辅修及双学位本科教育处于无序状态。各个高校在探索和模仿的基础上自主办学, 专业设置、学位授予、质量标准和证书颁发等都由学校自行规定, 其随意性和盲目性日趋凸显。从表面上看, 这是国家权力下放、高校发挥自主办学职责的表现, 其实质是部分高校在无序状态下钻了法规制度缺失的空子, 利用学校的优质教育资源, 收取大量学生学费, 影响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2.办学目的出现偏差。

1999年后, 随着各高校的招生规模逐年扩大, 庞大的办学规模和有限的教育资源之间的矛盾日趋凸显, 办学资金成了困扰多数地方院校的一大难题。面对资金窘迫的状况, 由于法规制度的缺失, 辅修及双学位本科教育便成为有些院校积累资金的渠道。有些二级学院 (系) 在忽视学生的学习能力、师资力量、专业建设水平和学生就业前景的情况下, 盲目开展辅修及双学位本科教育。有些二级学院 (系) 对学生的宣传存在误导行为, 甚至将双学位本科教育和第二学士学位混为一谈, 其目的是调动更多的学生盲目地参与学习, 为学院缴纳更多的学费。

3.教学质量严重缩水。

办学目的出现偏差之后, 很多高校轻视了辅修及双学位本科教育的真正意义。从表面上看, 多数高校也制定了“辅修及双学位本科教育修读办法”、“辅修专业培养计划”、“双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等相关文件。但是, 一方面, 这些规定对学生的要求相当宽松, 另一方面, 由于教育资源有限, 有些课程 (特别是实践实习课程) 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又大打折扣, 甚至应付了事。管理者和授课教师从思想到行为, 都没有将辅修及双学位专业和主修专业放在同一层面上, 最终导致教学质量严重缩水。

为了更好地发挥辅修及双学位本科教育在培养复合型人才方面的力量, 必须解决上述问题。为此, 笔者提出以下建议:第一, 教育主管部门尽快制定颁布《辅修及双学位本科教育实施细则》, 对专业设置、学位授予、质量标准和证书颁发等做出严格规定, 规范高校办学行为。第二, 高校管理者必须重新审视辅修及双学位本科教育的教育理念, 明确办学目的, 合理利用高校优质教育资源, 以最佳的方式实现资源共享, 培养复合型人才。第三, 建立完善的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规范教师教学, 加强学生管理, 严把教学质量关。通过教育评估等手段, 对辅修及双学位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进行定期评估并向社会公布评估结果, 并责令相关高校定期整改,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摘要:学位的本质是学术水平的象征。辅修及双学位本科教育是高校培养跨学科复合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它经历了探索、推广、创新和国际化四个阶段。其专业建设有单独组建专业和依托现有专业两种模式, 资源共享有学校内部的资源共享、国内区域高校联合办学的资源共享和国际高校联合办学的资源共享三种模式。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法规制度的缺失、办学目的出现偏差和教学质量严重缩水。

关键词:辅修,双学位,复合型人才,多元化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中国教育年鉴 (1988)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9:4.

上一篇: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构成下一篇:英美文学书目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