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进步“进校园”创建活动实施方案

2024-12-05

民族团结进步“进校园”创建活动实施方案(共10篇)(共10篇)

1.民族团结进步“进校园”创建活动实施方案 篇一

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进校园

云门山回民初级中学作为一处民族学校,现有在校生718人,其中回族学生138人,汉族学生580人;教师63人,回族教师12人,汉族教师51人。近几年来,为了更好的促进民族团结教育,学校在教育教学中更注重突出民族教育特色,在开好民族教育常识教育课,争创省级民族常识教育示范校的同时,我校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做到了“三个到位”:一是思想认识到位,能坚持把民族团结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在统一思想认识的基础上认真安排,精心组织。二是学习宣传到位,做到了学生家长人人皆知。三是活动落实到位,通过结合专题活动为载体,使学生参与面不断扩大,各项活动丰富多彩。我们充分利用体育课、大课间等时间,组织学生学习打腰鼓、踢花毽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并组织了学校腰鼓队、花毽队,定期开展活动。在此基础上,学校还在开斋节、古尔邦节等民族传统节日期间,组织回、汉两族学生走进清真寺,参观寺院、诵读古兰经等经典教义,这样,既加深了回、汉两族同学的相互了解,更增进了他们之间的友谊,从而奏响了一曲民族团结、民族进步的乐章。

一、民族团结教育结硕果

1、狠抓教学过程管理,确保质量提得快保得住

2011年,我校316名毕业生,报考普通高中218人,196人被高中录取,回族毕业生58人,有49名回族学生被城区重点高中录取,李春萌、刘春燕2位同学还获得了青州市少数民族教育基金的奖励。回族学生李春萌在参加的10科考试中取得全A成绩。多年年,我校连续被市教育局评为教书育人先进单位,教科研工作先进单位,中考成绩一直位于全市所有初中前列。2、世纪泰华教育基金送春风,广大学子伴着理想展翅腾飞

世纪泰华教育基金自山东省世纪泰华发展集团董事长刘云江先生发起成立以来,已累计形成利息近40万元,奖励优秀大学生198人,发放奖学金90200元;奖励优秀中考生100人,发放奖学金82000元;奖励在校优秀生317人次,发放奖学金31700元;奖励优秀班主任66人次,发放奖金38000元;救助贫困生218人次,发放救助金共计93800元。从2011年起,为每名初一新生配备世纪泰华校服一套,到今天为止已配备440套,共计28600元。为学生免费发放校服在我们青州市尚属首例,这项举措受到了当地百姓的称赞。

世纪泰华教育基金成立十年来,有26名回族学生得到过救助,有34名回族学生受到过奖励,累计奖励救助回族同学金额达28600元。3、投资未来办教育,不断加强学校硬件建设

在云门山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王万信书记、刘国银主任以及教育局、云门山教

管办的关心支持下,美丽现代的高标准的云门山回中新校建设正在施工中,占地150亩,总体规划建筑面积3万多平方米,8000平方米的3幢教学楼已于2011年8月初全部封顶,面积8000平方米的综合楼正在施工中,预计年底将投入使用。该校内部配套将坚持标准一流,设施先进,文化浓郁,特色鲜明,争取建成我市一所样板学校。最近我市配发的四辆新校车,已在我校投入使用,开通宋阁、前寺、涝洼、东邢四路校车,极大的方便了离校较远村庄学生的上学问题。上学期新购50台笔记本电脑,基本上达到教师人手一机,为下一步迁入新校全面实现班班通工程、校园网工程打下基础。4、加强对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了由刘国鹏同志全面负责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李民同志负责学校民族常识课的教育教学工作,李志强同志负责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组织开展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刘国卿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办公室日常事务。按照有关要求,我校每年安排6个学时的民族团结教育教学活动,所有学时列入学校课程和班级课程表,所排学时可以进入思想品德课和综合实践课,除利用教材上课外,学校也结合实际和国内外形势,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讲座、知识竞赛、故事会、征文比赛等活动,使学生真正从小接受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民族常识教育,为构建民族团结和谐社会做出积极贡献。5、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新颖的民族活动。

开展民族特色活动花毽、腰鼓是我校的特色活动,两项活动讲究的是“眼到脚到,手到心到;全面锻炼人的反映能力和协调能力,培养学生的团结和协作精神,对身心健康很有益。

另外,云河杨阿訇牵头在市政协等上级部门的支持下,在云河清真寺建立起了中国信德公益图书馆,不仅为群众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还为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提供了平台。我校定期组织学生到清真寺图书馆去参观学习民族团结教育知识,请清真寺杨阿訇讲解民族政策,和谐开展了民族团结教育活动。6、办人民满意学校,积极创建和谐平安校园

我们的办学目标就是办社会满意的学校,家长信任的学校,学生喜欢的学校。多年来,在教育局和教管办等有关部门的正确领导和指导下,我校全体师生员工团结协作齐奋斗、凝心聚力谋发展,在狠抓教育教学质量,打造云门山回中教育教学品牌的同时,把积极创建平安校园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抓实抓好,学校配备了6名保安,备全了视频监控和各种警用器械,做到定期巡逻、演练,确保学生安全。使云门山回中的校园内呈现出一派安全、文明、和谐、进取的良好氛围。学校定期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各种演练活动,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通过齐抓共管,制度的制定,措施的落实和各种活动的开展,全校教职员工高度重视,积极参与,起早贪黑,确保校园内安全稳定,切实保障了师生的安全和财产不受损失,维护了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为全体学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7、硕果累累,成绩显著

由于我校积极开展了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为此我们收获了丰硕的果实,校长刘国鹏被评为山东省民族团结教育先进个人,云门山回中多次被青州市评为民族团结教育先进单位,学校申报的课题《回中家长课程的探索与研究》于 2008年3月被潍坊市教科院批准立项,经过3年多的精心探索研究,于2011年结题。近三年来,共有18人次回族教师的论文获青州市教研室奖励,有23人次回族学生获各种奖励。回族学生升学情况

二、影响民族学校均衡发展诸要素 1、农村经济条件以及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很快,相反对精神文化生活投入极少,导致了很多农村家庭缺乏正确的文化导向。大部分家长的就业观和人生观还较为片面。有的认为孩子升高中、考大学,将来当技术人员、干部才有出息;有的认为孩子上不上学无所谓,只要有力气、肯钻研就可以“成才”;还有的认为不管孩子将来干什么,只要能赚钱就是人才。而一部分农村回族家长由于所受的教育少、文化底蕴差,更是缺乏科学的教育方法,家庭缺乏文化教育氛围,无法对子女进行科学的教育和指导,缺乏科学、系统的家教理论体系与实际经验,于是,过多的民族宗教理论教育就成了他们对孩子教育的主要内容。因此,很多农村回族家庭不重视孩子的教育,导致了一部分回族学生的辍学,而在这部分学生中,家长信仰伊斯兰教的家庭居多。这样就导致了一种家教失衡的现象产生,孩子对学生态度不端正,造成成绩不是很理想。

2、少数民族地区课程人力资源素质偏低。主要表现在:第一,少数民族地区教师整体素质偏低。其一,少数民族地区教师长期以来服务于“应试教育”,缺乏课程改革所需要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其二,少数民族地区教师缺少新课改的培训和信息交流,对课程改革缺乏理解,缺乏课程开发的基本理论素养和技能;其三,许多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虽身在民族地区,但对一些民族问题和“三农”缺乏研究,缺少课程开发必要的知识储备。第二,少数民族地区人口整体素质低下,社会对校本课程的开发和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传播重视不够。第三,少数民族地区学校缺乏课程专家的引领。民族地区大多经费短缺,很少有课程专家深入民族地区学校实地指导。

三、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采取的措施及建议 1、建议在重点高中招收一定名额的民族学校少数民族学生,让他们有更好的学习环境,在完成高中阶段学习后更有实力进入高等学府,有更多的机会为民族事业做贡献。

2、建议在青州市2012年高中招生工作中,重点中学在考虑生源质量的同时也须考虑国家的民族政策,相信少数民族学生会在较好的学习环境中努力学习。

3、可以将加分提高,有机会让更多的民族学生进入最好的高中段学习。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是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是关系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让我国各民族大团结的优良传统代代相传,让尊重民族、团结民族意识在

少年儿童的心底扎下根成为学校的艰巨任务,我校在以后的工作中,将不断总结工作经验,认真组织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让56个民族的灿烂文化在他们的心灵中播下“中华民族是一家”的种子。

通过总结和回顾,我校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做到了“三个到位”:一是思想认识到位,能坚持把民族团结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在统一思想认识的基础上认真安排,精心组织。二是学习宣传到位,做到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三是活动落实到位,通过结合专题活动为载体,使群众性参与面不断扩大,各项活动丰富多彩

2.民族团结进步“进校园”创建活动实施方案 篇二

关键词:承德,民族团结,常态化

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深化改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认真贯彻和落实国务院2015年下发的《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和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指示,积极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常态化机制,凝聚中华民族的伟大力量,维护社会稳定、和平发展的大局尤为重要。承德民族地区既有多民族共同开发建设的历史传统,也有当今各民族密切交往,休戚与共的资源优势。创建承德地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常态化机制,倾心打造各民族相互嵌入型社会结构,发挥其引领和示范作用。

一、创建承德地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常态化机制的必要性

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和核心内容之一,历来备受我国政府和各民族群众的认同与重视。201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做好民族工作,最关键的是搞好民族团结,最管用的是争取人心。

(一)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是维护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根本保证

我国的锦绣河山、广袤疆域,悠久的中国历史,灿烂的中华文化是中华各族儿女共同创造和建设的,历史发展中,我们无所畏惧地战胜了诸多困难,形成了谁也离不开谁的密切关系,铸就了非常宝贵的中华民族团结意识。今天,我们更要巩固和发展这一密切关系,生活在承德这片土地上的各族儿女密切交往、休戚与共,将民族团结意识作为各民族生命的精神底色,维护社会稳定和人民幸福安康。一部承德地区开发和建设的艰难岁月,也是一部生活在承德地区各民族长期融合的历史。

(二)是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战略任务的重要保障

2014年9月,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一项战略任务。其建构是基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格局,我国各民族分布上的交错杂居,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在承德,特别是在清代,康熙北巡,设围场、修行宫、建山庄、造外庙,满蒙回汉各族同胞用智慧和汗水共同建造了这座美丽的山城,使其成为团结统一多民族共同生活的特殊区域。以史为鉴,于今示范,既要让人民群众有信任感、认同感、归属感、安全感,又要使生活在承德这片热土上的人们团结和凝聚,构建各民族“共有、共建、共享”的精神家园,实现民族地区的跨越式发展。

(三)是反对民族分裂,与破坏民族团结的敌对势力作斗争的需要

多年来,我国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了巨大成绩,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得到巩固和发展。但是,也应看到境外敌对势力始终从事着煽动民族仇恨、制造民族分裂、破坏民族团结的破坏活动,影响民族团结的诸多因素还将长期存在。承德既是民族交融地区,也是多民族和多元文化相互碰撞的区域,我们不能忽略民族特点和民族文化的差异。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常态化机制,使各族人们正视并尊重民族之间在经济、文化、风俗上的差异性,加强各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其和睦相处,共和谐发展。

二、创建承德地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常态化机制的途径

(一)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常态化,要抓好宣传教育工作

做好民族团结教育宣传工作必须在长效机制上下功夫,在全社会范围内普及和宣传承德地区统一多民族的历史和现状,阐明各族人们共建的美丽家园,阐释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开展多种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如党政机关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开展民族团结“六进”活动,调动有关部门和社会力量的积极性;文化部门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好新闻评选;民政部门开展“和谐邻里、民族团结共建”活动;教育部门认真抓好民族团结“三进”活动。通过广泛的宣传,营造良好的舆论基础,传递着民族团结的真情,让民族团结凝聚人心,成为时代主旋律和社会共识。

(二)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常态化机制,要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和氛围

促进各民族群众互敬互爱、互帮互助,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形成邻里守望、手足相亲的友好关系,就必须结合民族地区实际,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型社会结构和社会环境,把民族团结教育贯穿到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环节中,引导各族群众在社会实践中增进相互信任,密切血脉深情,培养珍惜爱护民族团结的感情,建立水乳交融的民族关系,让民族团结进步这棵常青之树永葆青春活力。

(三)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常态化,要发挥地方民族院校的引领、示范功能

民族院校承担着其他普通高校一般不能担负的社会责任、政治任务和历史使命,即贯彻和落实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着力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河北民族师范学院位于闻名中外的世界历史文化名城———承德市,是河北省唯一的民族本科院校。学校以贯彻落实民族教育为基本方针,坚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民族地区服务”的办学宗旨,长期以来,为民族地区的开发和建设做出了卓越贡献。发挥地方民族院校在民族团结教育方面的引领和示范功能,为促进民族地区和谐发展提供强大的文化支持和道德力量。

三、创建承德地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常态化机制的意义

(一)使民族团结思想观念深入人心,有利于打造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和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实现

伟大的祖国是56个民族共同的精神归依,壮美的河山是13亿中华儿女共有的壮美家园。近代以来,我国各民族一百多年梦寐以求的目标就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是一直以来激励着全国各族人们的一个最有感召力的口号。我国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的奋斗历程使各民族紧密团结起来,共同珍爱和建设美好家园。56个民族共同缔造的历史,也要靠56个民族共同来开创未来。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常态化机制,是为了打造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命运共同体而实施的,是为了实现“中国梦”而做出的科学决策。要像净化空气那样,坚决反对一切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行;要像阳光普照那样,在全社会深入地做好民族团结宣传教育;要像保护水源那样,维护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根基。

(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以“三个倡导”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民族地区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各族群众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共同思想基础和重要精神纽带。承德地区是多民族聚居区,因此,必须坚持把民族团结紧紧抓在手上,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融入到社会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和宣传教育活动中,进一步开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局面,使新形势下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更加富有深刻的思想内涵,鲜明的时代主题和与时俱进的生机与活力。

(三)它关系着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人民幸福安康的大局

2008年拉萨“3·14”事件,2009年新疆“7·5”事件,极大地破坏了民族团结的安定局面和正常的社会秩序,更说明了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承德民族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少数民族繁衍生息的场所,少数民族人口约为149.9万人,占总人口的43.16%。在这样一个民族地区,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显得尤为重要。现阶段,生活在承德这块土地上的各族人们密切交往,相互依存,形成了谁也离不开谁的良好局面。但我们也应该清楚认识到民族问题的长期性、复杂性、普遍性以及敌对势力的渗透和破坏,对民族关系的影响。因此,构建民族团结教育常态化机制,对承德民族地区的稳定和繁荣发展是必不可少。

在承德民族地区这片充满希望的热土上,只要我们牢牢把握民族团结这个重心,增强反对民族分裂的社会共识,不断凝聚各民族的力量,就能让民族团结之花开遍塞外疆域,让各族人们共同绘就一幅“一城文明风、满目民族情”的和美画卷,为打造“生态强市、魅力承德”增添新助力。让各民族群众的团结夯实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为承德地区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提供不竭动力和坚实基础,凝聚起推动民族地区历史性跨越发展的蓬勃力量。

参考文献

[1]孙礼勇.高校民族团结教育有效性探析[D].湖南:湘潭大学,2010.06.

[2]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N].中国民族报,2015-8-18(03).

[3]万明钢.建立科学的民族团结教育常态化机制[J].中国民族教育,2015(10).

[4]陈永亮.浅析民族高校如何开展民族团结教育[J].调查探讨,2012(9).

3.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方案 篇三

为推动新时代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促进全社会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按照《》的通知精神,根据《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地、市、盟)测评指标(试行)》最新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大和*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对民族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紧扣“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总目标,紧紧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秉持“重在平时、重在交心、重在行动、重在基层”理念,按照人文化、实体化、大众化总要求,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全力营造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社会氛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凝聚精神力量。

二、工作目标。

通过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促进党的民族政策以及省、市委关于民族工作的决策部署全面贯彻落实,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和党和民族理论政策更加深入人心,各族群众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更加坚定;

民族团结进步价值理念广泛弘扬,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铸牢;依法治理民族事务能力显著提高,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对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成果进行巩固提升,力争20*年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

三、工作内容。

(一)以政治引领民族团结、坚持和加强党对民族团结进步的全面领导。1.政治领导。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形成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任领导小组组长的“一把手”工作机制,由统一战线领导小组统筹,宣传、统战、民族工作部门共同负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机构健全,责任清晰。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职责分工明确,协调配合密切。坚持以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从大局上谋划和推进民族工作,党的民族政策得到全面正确地贯彻执行。

县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每年专题研究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不少各于*次。各级党委、政府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或制定有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发展战略规划或实施方案。党员领导干部示范带头作用和党员的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统战、民族工作部门自觉履职担当,有动员和发动各族群众参与创建工作的办法措施。基层民族工作机制完善,运转良好。建立党政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创建工作格局。配齐、配强统战、民族工作队伍,支持民族工作部门更好履职尽责。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和各类人才,建有领导干部联系少数民族知识分子和代表人士制度。

2.组织领导。强化纪律约束。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带头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党政领导班子熟悉了解民族工作。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纳入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有具体的考核措施。加强日常监督。建立健全监督检查机制,强化日常工作监督检查。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列入县委政治巡查重要内容之一。定期开展党的民族政策执行情况监督检查,畅通群众参与、监督、反馈渠道,建立激发民族团结正能量激励机制。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经费按人平*元标准纳入政府财政预算,在资金分配、力量投入等方面,给予基层创建单位更多的倾斜支持。

3.思想领导。坚定理想信念和政治立场。各级党委政府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强化理论武装。把学思想、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作为党委、政府的重要政治任务,作为党委(党组)理论学习重点内容,作为党校培训必修课;党员干部民族理论政策法规和民族知识知晓率≥*%。

(二)以“三交”增进民族团结,构筑各民族共同精神家园。

1.深化“多元一体”国情教育。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挖掘各民族文化的精神和价值,实现个人、社会、民族、国家价值观的内在统一;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五观”,增强“五个认同”。开展革命历史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宣传教育,引导各族群众不断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不断提高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同度,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

2.加强舆论宣传引导。传统媒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发挥好电视、广播等传统宣传媒体作用,各媒体开设民族团结进步专栏、专题,以多种形式传播好民族团结进步好声音,讲好民族团结进步故事,巩固各传统媒体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宣传主阵地的地位;发展壮大网上舆论阵地,建设好网上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推进“互联网+民族团结”行动,注重新媒体的宣传作用,充分运用“三微一端”等新媒体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健全网络舆情管控引导机制。注重正面宣传引导,积极应对网络舆情,营造良好宣传氛围。

4.建立健全常态化教育机制。构建课堂教学、社会实践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为一体的教育平台,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走进大中小学课堂,把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纳入国民教育、干部教育、社会教育全过程;开展主题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各族群众开展类型多样的主题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推动各民族文化交融发展与创新;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建设。按照标准化、多样化、特色化要求,抓好教育基地的培育与建设,教育基地兼具现场教学与网上教学功能,各类基地要素齐全,功能作用发挥正常。

4.建设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围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总目标,深入广泛地开展火把节、约德节等各种群众性文体活动,鼓励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积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日、宣传周、宣传月活动,并与地方传统民族节庆、各纪念日、纪念活动相结合,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日常生产生活。制定政策措施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学校教育、行业规范教育、乡规民约及家风建设之中;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好*清真寺、傈僳族非物质文化等遗产,塑造具有特色的城市精神。

(三)以文化浸润民族团结,深化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

1.推进建立嵌入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政策导向和制度保障,有明确的工作思路和规划,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建立工作体制机制;构建共居结构。因地制宜规划建设多民族共居社区,积极引导各族群众和睦相处,守望相助,推动实现各族群众和谐共居,推动互助共学在,将攀莲镇新北社区作为民族工作创新试点。引导各族群众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互相学习,共同发展。推进国民教育民汉合校、混班教学、混合住宿,积极支持县民族中学和米中民族班发展建设,引导各族学生互助共学。

鼓励团结共事。鼓励各民族联合创业,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招收多民族员工,推动实现各族群众团结共事。加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完善《*县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建立流出地和流入地对接机制,加强“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建设,解决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特殊困难和问题,推动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城镇落户,更好融入城市。杜绝针对少数民族的歧视性做法。

2.开展形式多样交流活动。充分利用县档案馆、*清真寺等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和省、市、县示范点,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互观互检、基层干部群众、青少年、各民族代表参观考察及各民族联谊交往等活动,增进交流互动,感受发展进步成果,增强民族自豪感;倡导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追求现代文明生活,制定社区守则、乡规民约、行业规章、职业规则,积极开展民族地区移风易俗“七个一”(一份倡议书、一份承诺书、一份行为公约、一份宣传海报、一次先进典型评选激励、一批微视频、一批歌曲)活动,倡导文明行为,引导各族群众尊重民族风俗习惯,积极培育邻里团结、家庭和美、互帮互助、共同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

3.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学习和使用。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在尊重各民族语言文字的同时,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率明显提高。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自由,鼓励支持县民族中学、麻陇中心校、白坡中心校等学校开展双语教学,提倡和鼓励各民族互相学习语言文字。

(四)以发展促进民族团结,增进民生福祉,共享发展成果。

1.以新理念推进高质量发展。加强生态环保理念的宣传教育,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可持续发展理念。高度注重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生态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同部署同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纳入部门、乡镇目标责任考核体系;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城乡一体融合发展,出台政策措施加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民族地区农业生产灌溉率、机耕推广使用率、道路通行率和硬化率逐年提升。辖区内基本实现生产生活用电、广播电视及通讯网络全覆盖。

义务教育普及率、医疗卫生保障率、社保覆盖率达到国家要求。各族群众拥有安全稳固住房,饮水安全有保障;全面改善城乡人居环境,重点加强民族地区人居环境整治力度。制定有城乡建设发展规划,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投入逐年增长,城镇市容市貌、乡村村容村貌逐年改善提升,各族群众对城乡生态宜居满意度逐年提高。

2.以民生改善促进和谐稳定。加快地区发展。人均GDP增速≥全国平均水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或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增长率≥本省(区)平均水平。加大对民族地区、人口较少民族地区等特殊类型区域的支持力度,大力扶持发展民族特色产业,确保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五)以法治保障民族团结,全面提升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水平。

1.依法保障各族群众合法权益。注重法治宣传教育。把党的民族理论、政策、法律法规纳入地方普法规划并认真抓好普及教育;依法治理民族事务。全面落实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和民族工作政策法规。积极以立法形式推进地方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协调民族关系,治理民族事务;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依法保障各族公民的合法权益,近三年内不发生过较大涉民族因素案(事)件。

2.保持民族领域和谐稳定。制定完善涉民族因素重大问题、重大舆情等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定期开展涉民族因素纠纷排查,综合运用法律、教育、协调、调解等多种方式,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涉民族因素各种矛盾纠纷。

3.基层民族事务治理常态化。推动基层事务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以网格化、社会化服务为方向,推进公众参与共建共治共享,推进城乡社区民族事务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促进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定期开展对民族政策和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督查指导,督促问题整改,消除民族工作不敢管、不愿管、不会管现象,形成基层民族事务治理常态化工作机制。

(六)以纪律维护民族团结,建立创建工作长效机制。

1.坚持基层重点,推进示范建设。坚持以基层为重点,创建工作覆盖率不低于*%。其中获全国、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命名区机关、乡镇街道、村、社区、学校等重点单位场所创建覆盖率≥*%,有一定数量的企业、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创建;推进“七进”活动常态化。常态化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乡镇、进学校、进连队、进宗教活动场所工作,各项工作目标任务明确,主体责任清晰、宣传氛围浓厚、措施具体实用,有创建典型。各级各类示范区和示范单位创建程序规范,基础数据、材料客观真实。

2.尊重群众主体,示范满意度高。建立动员组织各族群众支持参与创建工作的长效机制。尊重和体现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群众普遍了解开展创建工作的作用和意义,知道创建工作的基本内容和要求,群众知晓率高。广大群众关注创建工作成果,创建绩效评价群众满意度高。

3.注重经验提炼,推广成功经验。强化典型示范。注重成功典型经验的提炼,在全国民族工作领域和省(区)借鉴推广,影响力强。典型示范带动效果明显,推动跨区域、跨部门、跨行业的共建联创和协同创建,打造一批示范带、示范长廊、示范群,形成以点串线、以线连片、以片扩面的创建格局。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各乡镇和部门(单位)要进一步提高民族团结工作战略性、基础性、长远性认识,把创建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县委建立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领导小组,推行县领导挂钩联系创建工作,做到联系工作全覆盖。各乡镇和部门(单位)也要成立工作机构,形成齐抓共管、层层落实的工作局面,要明确工作保障机制,确保创建工作正常有序开展。

(二)争取支持,合力推动。

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是全县性的重大战略任务和系统工程,需要动员全社会和各族群众关心、支持、参与,形成点上突破、面上推进、整体提高、全县创建的工作格局。县乡财政和各单位要设立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专门经费并纳入年初预算,保障正常的工作投入。省市县级少数民族资金项目将优先安排给示范乡镇、村(社区)和相关单位。乡镇和部门(单位)要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市各类政策、资金和项目的支持,加大项目资金整合力度,建立完善协同创建工作机制。

(三)制定方案,精心组织。

各乡镇、部门(单位)和相关创建活动单位要制定针对性、操作性强的创建活动方案,以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七进”活动为抓手,创新思维、灵活方法,主动积极地开展创建活动。县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创建指导和组织协调,认真制定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学习读本》《操作手册》《创建标准》及验收细则、考评指标等工具书,实行挂图作战。乡镇、部门(单位)要制定具体工作日程、工作责任清单,明确创建活动措施、责任人和工作时间,确保按时间节点和工作要求推进各项创建工作。

4.社区民族团结进步年活动方案 篇四

2016年是新疆首个民族团结进步年,**社区为广泛、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活动,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根据区委、片区委员会的工作要求,现就社区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年活动制定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以深入贯彻落实张春贤同志在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年动员大会上的讲话精神为主线,以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为目标,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

二、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进一步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民族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营造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大团结良好氛围,促进**社区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三、活动安排

1、组织开展**社区《十户联保》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时间:2016年7月中旬

2、组织开展民族团结宣讲活动 时间:2016年7月中旬

3、组织开展民族团结承诺百人签字活动。时间:2016年7月中旬

4、开展党员带头与少数民族群众“结对子、交朋友”活动。时间:2016年全年

四、实施步骤

1、**社区《十户联保》突发事件应急演练。

结合民族团结进步年活动,提高社区维稳工作和“十户联保”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保障辖区商户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辖区社会稳定。我社区建立了快速、灵敏、高效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有效的防范和及时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通过对突发事件的演练的方式,使“十户联保”应急工作机制融入日常工作之中。

(一)组织机构

为加强对此项预案的组织领导,社区成立“十户联保”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组 长:社区党支部书记 副组长:社区主任

社区民警 社区副主任

成 员:社区综治专干

社区党建专干

社区联防队队长

社区相关业务口子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综治维稳工作站,日常事务和协调工作由综治专干负责。

(二)敌情判断: 辖区幼儿园有人持刀冲入,企图在幼儿园区域内滋事,并对人员造成伤害,造成社会恐慌。

(三)演练成员:

(1)幼儿园全体安保成员。

(2)以幼儿园为中心十户联保小组全体成员。

(3)**社区巡逻队员(6人)。

(4)共建单位特警执勤人员。

(5)演练滋事人员(艾海提、许鹏)。

(6)辖区内所有十户联保组组长(12人)。

(四)演练道具:

(1)巡逻车、服务车。

(2)警戒带。

(3)管制刀具(道具)。

(五)处置程序:

(1)事发后,以幼儿园为中心的十户联保成员立即报警的同时吹响口哨发出信号,其他十户联保成员在听到哨声后立即携带大头棒赶到事发商户,进行援助。与持刀歹徒斗智斗勇,周旋。

(2)我社区数字化监控室通过视频监控系统发现有人持刀进入幼儿园区域滋事,发现险情后监控室通过对讲机立即通知社区当班领导和民警。

(3)社区民警迅速通过对讲机向派出所进行报告,请求支援,同时带领巡逻队员携带单警装备迅速赶往现场。

(4)社区当班领导协同社区工作人员2分钟内赶到现场,社区工作人员迅速疏散人群,并做好警戒。社区民警及巡逻队员手持盾牌成防御队形组成人墙,对滋事者进行说服教育。

(5)在附近巡逻的特警同志闻讯赶来后,在多方劝说无果的情况下,民警带领巡逻队员联合特警同志果断将行凶人员当场制服并移送派出所。

(四)后期处置

应急工作结束后,社区应急小组在管委会应急指挥中心的领导和指导下,组织实施善后工作,开展善后处置。

(1)对现场进行继续排查隐患、疏散人群、防止二次袭击事件发生。

(2)对事件中受伤的伤员进行救治工作。(3)及时统计上报人员伤亡情况和经济损失。

(4)协助相关部门做好后续处置工作。

(五)大练兵

演练结束后,所有社区巡逻队员着统一制服,表演擒拿拳、盾棍术,展现社区维稳风采。

2、组织开展民族团结宣讲活动。(人员暂定)

3、民族团结承诺百人签字活动。

①民族团结从我做起。

②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③人人维护民族团结、人人共享平安家园。

4、党员带头与少数民族群众“结对子、交朋友”活动。

(一).开展面对面谈心活动。结对交友干部要与结交对象彼此坦诚相待、以心换心,面对面了解所思所盼、所想所愿,鼓励结交对象把当前影响民族团结的问题摊开来讲,把思想深处的困惑摆出来讲,运用政策、法规、典型案例和经济社会发展实践成果剖析问题,解疑释惑,达到解开心结、形成共识,化解隔阂的效果。

(二)开展文化互学活动。结对交友干部在互相联系交往中,要了解和熟悉民族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为结交对象赠送反映中华文化精髓的通俗读物,讲解中华文化经典,通过互学文化增进相互的尊重和理解。在日常生产生活中,指导帮助结交对象学习各种先进生产技术和现代文明知识,帮助他们树立发展意识、进步意识和创新意识。

(三)开展抵御宗教极端思想渗透宣传教育活动。结对交友干部要向结交对象讲社会主义祖国、中华民族等基本概念,讲中央对新疆的关怀和祖国大家庭的温暖,讲身边发生的巨大变化;要充分利用揭批“七·五”以来发生的爆恐案件,讲宗教极端的本质和危害,揭露“圣战殉教上天堂”的谬论,教育引导结交对象珍惜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大好局面,切实做到不传谣、不信谣、不受挑拨煽动、不参与违法活动和非法宗教活动。

(四)开展扶贫帮困送温暖活动。结对交友干部要注重掌握结交对象家庭成员思想动态、工作和生产生活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扶贫帮困工作,协调解决结交对象家庭发展致富、子女上学、就业就医、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做到讲团结、献爱心、见真情。

(五)开展节日走访慰问活动。结对交友干部要坚持在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开展慰问拜节活动,与结交对象家庭共度节日。丰富文化生活,营造团结、和谐、健康向上的良好氛围。

五、工作要求

通过民族团结进步年一系列活动,提高群众应急反应力量,让辖区居民团结成一股绳,自发抵御破坏民族团结的人、事、物,有效提升群众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为辖区营造和谐安定的氛围。

5.学校民族团结进步年活动实施方案 篇五

进步年活动

大泉塔塔尔族乡中心学校民族团结进步年活动实施方案 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各民族团结进步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有着50多个民族的中国,始终保持着国家统一,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以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和各民族共同繁荣为核心的民族政策,是我们各民族始终遵循的方针政策。根据区州县“民族团结进步年”动员会议精神和部署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以及区、州党委全委(扩大)会议、区州民族团结进步年动员大会精神,坚持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紧紧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持理念引领、问题引领、实践引领,坚持“守望相助、稳中有为”,坚持“稳定不添乱、发展当表率”,突出民族团结“细胞工程”这个有效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全校师生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不断增强“五个认同”和国家意识、公民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各族师生交往交流交融,坚定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为建设“中心城 示范县”、“五个奇台”和“花儿”奇台奠定坚实基础。

二、总体目标

通过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年活动,深入推动党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法律法规、民族知识、民族团结典型人物事迹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实现民族团结教育全覆盖;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实现全县各族师生人人参与民族团结创建;持续深入开展以细胞工程“五个一”活动,推动学校民族团结宣传教育纵深发展;推进“教师大家访”活动,实现学校 各民族师生和家长交往交流交融更加密切;深入开展“去极端化”宣传教育活动,全面落实“两个不得、五个严禁”,形成人人自觉维护民族团结、人人争做民族团结模范的社会氛围,实现各民族师生共居、共学、共事、共乐,推动形成人人讲团结、人人受教育、人人求进步的良好局面。

三、主要工作

通过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点创建活动,进一步促进民族团结,实现共同进步。广泛开展民族政策的宣传教育,以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政策关、宗教观和股价有关法律法规为主要内容,积极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广大教职工对新时期、新阶段民族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相互离不开),努力营造和谐与人的氛围。

四、组织机构

为切实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创建活动,现成立民族团结进步宣传工作学校领导小组。

组 长:陈刚 塔塔尔中心学校党支部 书记 阿达力 塔塔尔中心学校 校长

副组长:石妍 塔塔尔中心学校 德育主任 哈迪霞 塔塔尔中心学校少先大队辅导员

成 员: 加尼别克(工会主席)巴格达提(安全主任)、单玉(教务主任)、叶丽开江(办公室主任)、努尔阿合买提(总务主任)、各班班主任

五、活动内容

(一)、学校利用国旗下讲话、班队会、黑板报等形式加大民族团结进步的宣传,具体内容如下 :

(二)、以课堂教学为载体,加强对民族政策,法律法规的教育教学,做到让学生了解民族政策、知道各民族团结进步对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三)、各项活动安排 结合社会与科学课,让学生搜集关于我国少数民族服饰的相关资料,欣赏各民族精美的服饰,了解不同民族的服饰特点;利用大课间时间,让各班的少数民族学生向其他学生介绍本民族的服装及民俗习惯;组织师生参观互访,相互学习,积极开展各民族学生之间结对帮学等活动,使民族团结意识深入人心。编印《少数民族日常用语100句》,使学生掌握一些必要的少数民族日常用语;组织开展“民族知识、绘画与手工、演讲和民族歌舞”等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竞赛活动;

(四)、开展融情实践活动。让各族青少年从小玩在一起、学在一起、生活在一起、成长在一起。开展“爱心接力 民族团结成长树”培育活动,落实“大结对、大谈心”具体内容,要结合党员进社区、扶贫帮困等工作,集中开展扶贫帮困送温暖活动。

(五)、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进课堂”。一是学校要开好民族团结课程,学校要进行中华民族大家庭教育,二是教务处要组织好教师培训、片区教研、送教上门、集体备课等活动,保证教学效果,形成学校特色;三是结合学校实际,用好《大美新疆、美丽奇台》校本教材,通过随堂听课、学生座谈、课题研究,确保校本教材的有效运用。学校要结合本校特色,编写双语校本教材,确保教学效果。四是要根据学生成长特点和认知规律,因地制宜,拓宽方法途径,广泛开展民族团结实践活动,使民族理论、民族知识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六)、开展好假期“全体教师大家访”活动。

开展大家访活动是是学校推进民族团结、去极端化教育活动的有效载体。要使广大各族教师牢记“三重身份”,增强教书育人使命感责任感,实现“全员参与、全生覆盖、全程跟踪”、所有教师全员参与、所有在校学生全面覆盖、大家访过程全面跟踪和评价,逐步形成大家访长效机制。

(七)抓好双语教育。教育教学质量始终是发展的核心问题,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是每一个孩子父母的期盼,是老百姓期待和关注最多的问题。按照尊重现实实际、尊重发展阶段要求,采取适合的教学模式,坚定不移办好双语教育。通过特岗、绿色通道等途径,加大双语教师引进力度;通过“国培”“区培”及“援疆培训”等方式,提高双语教育水平;加大资金投入,改善乡村双语学校办学条件,缩小城乡双语学校差距。鼓励各族教师互相学习语言,提高教师使用双语的能力。要坚持积极、稳妥、有效原则和“四个毫不动摇”的方针,推进双语教育改革发展。

(八)抓“去极端化”工作。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动权,充分发挥教师队伍在“去极端化”中的重要作用,用活用好“五把钥匙”,坚持“四管齐下”,打好“去极端化”组合拳。把民族团结、“去极端化”、防范抵御宗教向校园渗透贯穿教育管理全过程,开展无神论教育和科学普及活动,通过举办科普展览、组织科普竞赛、科普展演等活动,营造相信科学,破除愚昧的良好氛围。切实增强各族师生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面落实“两个不得,五个严禁”,筑牢学校抵御防范宗教思想渗透的坚强防线。

(九)以创建为抓手,巩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成果。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创建工作。在学校继续扎实开展民族团结“好班级”、“好学生”、“好干部”等创建活动,深入挖掘宣传典型事迹,推出一批民族团结教育示范学校和典型人物,深入挖掘宣传先进典型事迹,带动和形成人人讲民族团结话,人人做民族团结事,人人争做民族团结模范的浓厚氛围。落实昌吉州教育系统民族团结教育“12345”工程的实施,即:民族团结课程骨干教师评选,民族团结先进学校评选,民族团结教育“精彩一课”评选,“最佳民族团结教育特色活动及学校”评选;民族团结先进学生评选。五月底,学校将召开“民族团结进步年”现场推进会,德育处要好好梳理近几年民族团结教育成果。

(十)抓脱贫攻坚。坚持教育精准扶贫,让贫困家庭子女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加大内高、内初班宣传,提高农牧民子女报名的数量和质量。贯彻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补助政策,继续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做好教育援疆项目对接和统筹协调工作,做到“应助尽助”。进一步落实国家、自治区贫困学生资助政策,按时完成好教育脱贫任务。

按照县委和州教育局的统一部署,教科系统民族团结进步年活动分三个阶段实施。

﹙一﹚筹备启动阶段(2016年5月中旬-5月下旬)。按照教科局要求,学校成立教育系统民族团结进步年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德育处,负责对全校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经验梳理总结、信息报送反馈等日常工作。成立督查指导组落实民族团结进步年任务的指导、督查、调研、协调。

(二)组织实施阶段(2016年5月下旬-2017年1月)。修订下发实施方案,明确工作内容、措施、责任部门、完成时限等;学校要根据县委、教科局、学校实施方案紧密结合本单位实际,细化落实工作具体内容、措施、工作进度、完成时限,分步有序抓好落实;学校将组织督查指导组进行督查指导,把民族团结进步年各项工作不断引向深入。

(三)总结表彰阶段(2017年1月-3月)。

学校要建立民族团结进步长效机制,对活动开展情况认真进行自查,总结工作经验和成效、梳理存在问题,制定整改措施,解决突出问题,确保民族团结进步各项工作取得实效。

(二)工作要求

各部门应充分了解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活动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由活动领导小组牵头,各部门密切配合,紧密联系实际,集思广益,大胆创新,确保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

大泉塔塔尔族乡中心学校

6.民族团结进步“进校园”创建活动实施方案 篇六

实 施 方 案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贯彻中央新疆座谈会精神和推动自治州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实现“三个率先”的关键之年。为了进一步做好民族团结模范单位创建工作,根据州卫生局[2011]233号文件《关于昌吉州卫生系统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实施意见》,结合血站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以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州”活动为动力,以“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和“科学跨越,富民强州”为主题,围绕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两大历史任务和“三个率先”的核心目标,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贯彻于血站的工作之中,以现代文化为引领,在血站开展民族团结模范创建活动,增进各民族大团结,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优化发展环境,为自治州打造成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州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基本原则

1、坚持正面教育原则。坚定不移地高举民族团结的旗帜,用坚定的信念,共同的理想团结各族群众,凝聚各族群众的力量,共同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

2、坚持注重实效原则。讲求实效、贴近实际、贴近生 活、贴近群众,把工作做细,增强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坚持与时俱进原则。结合新形势,深入研究民族团结教育的新情况,注重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树立新观念、增强新亮点,使民族团结工作不断深入。

三、成立领导小组:

组 长:王金荣(支部书记、站长)

副组长:张金磊(副站长)、姚秀丽(支部副书记)组 员:李惠萍、马志伟、马建军、李晓强、马秀玲、李忠生、王 健、付 辉、沙 莉

职责分工:

组 长:王金荣全面负责血站民族团结模范进步单位创建工作,安排落实州创建办及卫生局创建办部署的各项任务,督促相关工作负责人完成各项具体工作。

办公室主任:李惠萍负责安排创建方案、创建申报材料及相关文件的起草上报工作;完成创建方案中相关工作;协助做好创建协调工作。

党支部:姚秀丽负责将民族政策法规及各级领导讲话精神纳入学习型机关建设、党支部中心组、血站政治学习中;负责组织单位开展创建活动;完成创建方案及过程中相关工作。

办公室沙莉负责单位创建档案的收集、审核、归档工作。负责创建工作外宣及信息审核报送工作。各科室主任:负责各科室民族团结宣传、教育;负责做好职责范围内工作开展情况信息报送工作;完成创建方案中的相关工作。

四、创建内容:

(一)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结合自治州“十项重点工作”,以支部创建为重点,加强学习教育,动员全员参与,大办好事实事,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落到实处,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把民族团结教育作为重大政治任务,贯穿于工作、生活和学习各个环节,使民族团结教育进单位、进科室、进家庭。

1、做好民族团结模范进步单位创建工作的宣传动员,认真学习有关文件,成立创建小组,建立和完善民族团结的长效机制,把民族团结工作贯穿于血站中心工作之中,与其它工作同安排、同检查、同落实。

2、血站党支部要紧紧围绕创建的主题,认真贯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教育条例》、深入开展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法律法规教育。重点学习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自治区党委七届九次、十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教育条例》、《民族团结教育通俗读本》等内容,把学习落到实处。各科室干部职工结合业务工作开展民族团结创建大讨论,对照各自的职能,制定具体措施。

3、深入开展党领导人民的奋斗史、创业史、改革开放史和新疆历史、民族发展史、宗教演变史的“六史”宣传教育,组织好《新疆历史》、《新疆巨变》、《民族团结在新疆》、《“四个认同”教育读本》等教材的学习。

4、认真开展公民道德建设月活动,加强公民道德教育,组织开展向道德模范和“双百”人物的学习活动。

5、开展“六个一”活动,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深入开展自治区第二十九个民族团结月教育活动,着力开展“六个一”,即:读一本民族团结的好书、唱一首民族团结的新歌、学一句维吾尔语、看一部民族团结为内容的电影、开一次民族团结的讨论会、办一期民族团结的教育的板报。

6、结合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将举办民族团结“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事迹演讲比赛活动,赞扬身边的民族团结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以典型促先进,激发全体职工的敬业精神和工作热情。

7、以加强作风建设为重点、体现“新疆效率”,提高血液质量。加强干部职工教育、管理和监督,深化反腐倡廉建设,认真学习贯彻中纪委六次全委会和自治区纪委七届七次全会精神,认真开展自治区第十三个月党风廉政建设教育月活动,大力推进惩防体系建设,加强对重点岗位监督制约。

8、充分利用重要节日,宣传和弘扬各民族优秀文化,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在春节、中秋节、肉孜节和古尔邦节举办联谊活动,努力营造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一家 亲的民族团结氛围,进一步抒发感恩党、感恩伟大祖国的激情。

9、为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创建民族团结模范单位,深化“热爱伟大祖国 建设美好家园”主题教育,举办一场“爱党、爱祖国、爱家乡”诗歌朗诵会,抒发各族人民感恩党、报效祖国、建设家乡的真挚情怀。

10、组织职工排练文艺节目,歌颂民族团结的大好形势,积极参与街道、社区的百日文化广场活动。组织职工参加卫生系统的唱红歌比赛。

11、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无偿献血工作的宣传力度,血站采血车每月到各县市的一个民族乡镇宣传无偿献血知识,并采集血液。

(二)围绕促进团结和谐、服务各族群众,大力开展“肩并肩、爱国情”团结共建,“手拉手、兄弟情”结对帮扶,“根连根、骨肉情”温暖入户,“心连心、鱼水情”党群连心活动。

1、积极开展和社区结对子帮扶活动。组织党员双下社区活动,开展给社区捐资赠书活动,为文化宫社区捐赠图书、捐款、捐物,在资金上资助社区。春节前到文化宫社区辖区单位困难户家中进行慰问、与社区召开座谈会,对“党员进社区、干部双岗双责”活动等进行交流座谈,以促进“双进社区”活动的深入。

2、积极开展“红十字博爱送万家”活动,在传统节日 期间对单位、社区的民族贫困户进行走访慰问活动。联系2-3名民族贫困学生,继续开展红十字“1+1”助学帮扶活动。

3、加大对口帮扶力度。继续大力支持奇台县乔仁乡宽沟村的基础建设,结合业务职能,进一步加大扶贫帮困力度。每年要到扶贫点调研工作两次,根据帮扶点的实际情况,制订帮扶计划,落实帮扶资金,并定期检查。

4、继续做好军民共建、拥军拥属工作。血站和武警支队结对共建,在春节、八一建军节期间,开展慰问座谈活动,以增进军民之间的感情。同时对单位的复转军人及家属进行慰问,鼓励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在立新功。

5、加大对对少数民族专业技术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每年要对单位中层少数民族干部在区外培训1-2次,以提高他们的综合业务素质。培养干部的少数民族干部担任中层领导,充分发挥他们积极性。继续在少数民族干部中发展1-2名党员,以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

(三)创建工作要做到“五结合”,与血站无偿献血工作相结合;与开展创先争优、“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庆祝建党90周年等活动结合;与学习型党组织、机关效能建设、学习型机关、精神文明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工作结合,同安排、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协调推进;与社区共建、军民共建、对口扶贫和资助困难家庭结合,进一步深化民族团结模范创建活动。

五、创建步骤: 第一阶段:宣传动员阶段(2011年5月5日—6月31日)。第二阶段:全面实施阶段(2011年7月1日-12月31日)。第三阶段:自评整改阶段和总结提高(2012年1月1日—2月15日)

1、考核评议。对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进行考核,组织干部职工进行评议。

2、认真总结。对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进行系统总结,认真总结经验,查找不足,进一步研究制定改进措施。建立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档案,及时收集、整理、归档相关资料。

3、完善机制。认真梳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中行之有效的做法,形成长效机制,4、表彰奖励。对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

第四阶段:申报迎评阶段(2012年2月16日—3月31日)

积极做好创建工作的总结及创建成果和影像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全面接受检查验收,积极申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

7.民族团结进步“进校园”创建活动实施方案 篇七

实施方案

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各民族团结进步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有着56个民族的中国,始终保持着国家统一,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以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和各民族共同繁荣为核心的民族政策,是我们各民族始终遵循的方针政策。根据铜族建发[2014]1号文件和江委办字[2014]31号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维护祖国统一、维护社会稳定、维护社会主义制度、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牢牢把握各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努力打造平安和谐校园。

二、总体目标

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是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一项重要举措。首先是组织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年”活动,积极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进校园”。面向广大师生开展党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民族知识宣传教育。使宣传教育和创建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规范的长效机制。再次是开展“民族团结示范点”创建活动 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进校园”活动为载体,在我县范围,积极参与开展“民族团结师范单位”创建活动,力争年内使我校成为民族团结示范校。

三、主要内容

通过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点创建活动,进一步促进民族团

结,实现共同进步。广泛开展民族政策的宣传教育,以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政策关、宗教观和股价有关法律法规为主要内容,积极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广大教职工对新时期,新阶段民族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相互离不开),努力营造和谐与人的氛围。

四、组织机构

为切实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创建活动,现成立民族团结教育创建工作学校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政教处,XXX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创建活动的组织和协调工作。

五、工作步骤

(一)宣传动员阶段(6月20日至7月10日)。召开宣传动员大会,制定实施方案,搞好宣传发动,利用校园网、XX中学官方微博等渠道,切实掀起宣传民族团结进步的新高潮。

(二)组织实施阶段(7月11日至10月31日)。学校各部门

要按照创建活动的目标和任务,落实创建工作的指导和督促检查。

(三)检查验收阶段(11月1日至12月31日)。教育工委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和学校相关部门将深入各县各单位以实地走访、召

开座谈会、等方式对创建工作进行全面考核验收,形成翔实的验收考核书面总结。

(四)总结表彰、推荐阶段(2015年3月31日至4月15日)。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模范单位”评选表彰工作,教育系统最终会向州级推荐5个民族团结模范集体(单位)。对能够达到州上考核验收表彰的单位,向州民委推荐,接受州民委的考核验收。因此希望学校和部门认真做好此项工作。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学校各部门要深刻认识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性,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我校将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健全工作机构。由学校党委书记、校长陈军同志亲自抓,学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XXX同志具体抓,学校党委办公室统筹协调、广大师生积极参与、全社会密切配合的工作机制。

(二)加强沟通协调。学校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领导小组要定期召开协调会议,及时解决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困难问题,确保创建活动有序有效开展。

8.民族团结进步“进校园”创建活动实施方案 篇八

依乡中心小学 2016年4月

依乡中心小学民族团结进步年活动实施方案

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各民族团结进步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有着50多个民族的中国,始终保持着国家统一,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以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和各民族共同繁荣为核心的民族政策,是我们各民族始终遵循的方针政策。根据《新和县关于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年活动的通知》和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总书记对建设经济发展、山川秀美、民族团结、社会和谐幸福美好的要求,坚持维护祖国统一、维护社会稳定、维护社会主义制度、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牢牢把握各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努力打造幸福美好新学校,创建平安和谐校园。

二、总体目标

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是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一项重要举措。组织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月”活动,积极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进校园”。面向广大师生开展党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民族知识宣传教育。使宣传教育和创建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规范的长效机制。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进校园”活动为载体,在我校范围,积极组织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活动,力争使我校的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活动更上一层楼。

三、主要内容

通过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点创建活动,进一步促进民族团结,实现共同进步。广泛开展民族政策的宣传教育,以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和有关法律法规为主要内容,积极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广大教职工对新时期、新阶段民族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相互离不开),努力营造和谐与人的氛围。

四、组织机构

为切实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创建活动,现成立民族团结进步宣传工作学校领导小组。

组 长:王玉杰

副组长:吐尔孙艾则孜

成 员:热汗古丽亚森 谢传岭 克然木买买提 吐尔地热合买提 热比古丽买买提

五、活动内容及要求

(一)、全面宣传阶段

学校利用国旗下讲话、班队会、黑板报等形式加大民族团结进步的宣传,具体内容如下 :

1、以课堂教学为载体,加强对民族政策,法律法规的教育教学,做到让学生了解民族政策、知道各民族团结进步对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二)、具体活动安排(1)4月10日开一次民族团结工作会议

(2)4月14到20日之间我校班级和县第二小学举行“结对子”活动,通过此活动学生理解县城孩子的生活,学习方式。

(3)5月4日全校开展一次“五观”“四个认同”,“三个离不开”为主题的主题班会。

(4)5月8日组织一次民族团结黑板报比赛。

(5)5月12日举行一次关于民族团结的唱歌比赛。

(6)5月14日举行“看一本民族团结书”为主题的活动。

(7)5月15日带着部分班级去学校周边的家庭帮他们打扫卫生。

(8)5月21日全校开展一次“新疆三史”、“十不准”、“自治区教委关于在学校禁止宗教活动的规定”为主题的主题班会。

(9)5月26日召开民族团结表彰会。(依乡中心小学民族团结先进班级、先进个人、先进教研组评选活动)

(10)让学校学生,老师主动参加其他单位,上级部门组织的各种比赛活动。

(11)按时上交活动信息、图片、计划及总结.(三)工作要求

9.民族团结进步“进校园”创建活动实施方案 篇九

为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我乡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夯实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思想基础,凝聚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进一步推动我乡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为促进我乡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全面发展,按照伊犁州党委、政府有关文件要求,扎实做好2010年“民族团结教育年”及创建州级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县活动,现结合我乡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团结、进步、发展”为主题,以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为目标,高举维护祖国统一、维护社会稳定、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旗帜,高举各民族大团结的旗帜,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广泛深入地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和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创建活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系统,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大力弘扬各民族大团结大发展大繁荣的主旋律,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增强各族人民的凝聚力、向心力,建立健全民族团结进步长效机制,最大限度的调动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有利于经济发展、有利于社会稳定的积极因素,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良好局面。

二、主要内容

(一)大力开展辉煌成就的宣传教育,宣传党和政府惠民政策的举措,通过数字对比使各族干部群众看到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新疆、伊犁在党的领导下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看到全疆、全州、全县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难得的历史机遇和未来美好蓝图,积极引导人们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发展成就、倍加珍惜团结稳定的发展环境,为加快发展、增进团结、维护稳定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大力开展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宣传教育,开展党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宗教政策、国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宣传教育。使各族干部群众深刻认识党的民族理论是做好我县民族工作的根本指南,党的民族政策是民族团结的生命线,使宣传教育深入人心。

(三)大力开展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律意识和中华民族意识教育,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各族干部群众正确认识民族和国家的关系,增强各族干部群众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

(四)大力开展新疆历史、民族发展史、宗教演变史的宣传教育,宣传新疆各族人民共同抵御外侮、共同艰苦奋斗、共同开发建设的历史,引导各族干部群众深刻认识到新疆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家园,只有各民族相互交流、相互支持,才能实现共同发展、共同富裕。

(五)大力开展以“三个离不开”为主要内容的民族团结

教育,各族人民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自觉维护各民族团结友爱、相互和谐的良好局面。

(六)大力开展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主义法制教育,以乌鲁木齐“7·5”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为反面教材,深刻揭露“三股势力”妄图破坏民族团结、危害社会稳定、分裂国家的险恶用心,引导民宗系统各族干部职工深刻认识到团结稳定是福、分裂**是祸,自觉做知法守法的公民,维护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

三、组织领导

创建活动由村委会牵头,与村党支部协同组织实施。调整充实村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活动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 吴休 党支部书记村主任

成 员:苏万 村 副书记

吉格米提 村副主任 因克 治保主任 巴哈古丽 村妇女主任

此项工作由吴休同志负责,苏万同志协助完成。

四、目标、任务、步骤

全乡各单位、各部门和各族干部群众要积极主动参加创建活动,使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党的民族政策更加深入人心,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共谋发展的局面得到进一步巩固,形成强大合力,力争使我县80%的单位在2010年的创建工作中创建为县级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将我县争创为自治州级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县。我乡开展创建活动的范围是各站所、学校、村队。各村、站所要根据自治区、自治州制

定的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模范个人创建标准和要求,认真组织学习,加深理解,提高认识,广泛深入地开展好创建活动,争创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

我乡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活动要与以“增进团结、推动发展、促进和谐”为主题的民族团结教育年活动结合起来,作为贯穿全年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大力开展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和模范个人表彰评选活动。要在创建自治州级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1个的基础上,力争把全乡现有的未创建的单位创建为县级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要求参与率达到100%,创建率达到80%。乡民族团结创建活动办公室要做好对申报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的指导、检查、验收、命名等工作。活动共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集中学习教育阶段(6月11日—6月28日)

1、各村、站所要成立组织机构,召开动员大会,制定实施方案、规章制度,采取措施,使广大干部群众深刻认识到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促进民族团结创建工作扎实有效的开展。在创建过程中,要明确工作目标和工作方法,制定学习计划,并组织实施。学习计划要做到有内容、有方式、有时间,要有集中学习,也要提倡自学。在创建工作中要提倡创新,要积极组织活动,及时发现先进事迹,先进个人及工作中出现的新亮点,做好宣传报道和信息上报工作,并建立健全档案规范工作。

2、各村、站所要组织干部群众认真学习《胡锦涛同志在国务院第五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

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的意见》(中办发„2009‟34号),国务院新闻办《新疆的发展与进步》白皮书,《中国的民族政策与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白皮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教育条例》,中宣部、教育部、国家民委编写的《民族团结教育通俗读本》(学习出版社出版),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编写的《马克思主义“五观”教育50题》,《新疆发展稳定六题》,学xxx自治区党委关于加强民族团结、维护新疆稳定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学习州党委书记李湘林同志在全州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年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以及自治州各相关会议文件和领导讲话精神。

3、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八个一”活动,即:读一本民族团结题材的好书,唱一首民族团结新歌,看一部以民族团结为内容的电教片(电影或电视),听一次民族团结教育讲座,开一次民族团结教育座谈会或讨论会,写一篇以民族团结为主题的文章(心得体会),办一期民族团结教育板报,举办一次民族团结知识竞赛或演讲比赛。

4、结合自治区第28个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及时挖掘总结身边的民族团结先进典型,树立民族团结学习榜样,开展“学先进、比团结”活动。

5、结合民族宗教工作实际,做好宗教人士及信教群众的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发挥爱国爱教宗教人士的作用,把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开展到宗教活动场所,开展到信教群众中。

6、各村、站所要结合实际,积极开展民族团结工作调研,重点了解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在基层的落实情况。学习教

育阶段结束时,各村、站所要向县民族团结创建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交一篇有情况、有分析、有解决办法的调研报告。

7、开展“结对子”活动。每个汉族干部与两个少数民族家庭结为友好家庭,每个少数民族党员干部与一个汉族家庭、一个本民族外的少数民族家庭结为友好家庭。结对子家庭要相互走访、相互关心,逢年过节相互拜访,工作生活相互帮助。

8、开展学“双语”活动。少数民族同志学习汉语,汉族同志学习一种少数民族语言,通过互学语言文字,相互谈心交流,加深了解,增进感情。

9、开展扶贫帮困活动。各单位要按照扶贫工作计划,深入帮扶单位,开展大办好事实事活动。各村、站所制定长期帮扶计划,使扶贫帮困工作切实落到实处,真正把维护民族团结落实到实际行动中。

10、及时妥善处理影响民族团结的问题。要坚持原则、讲法制、讲政策、讲策略,抓住重点,特别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严格区分矛盾性质,不能把与民族关系无关的问题归入民族问题。

(二)创建活动实施阶段(6月29日—9月25日)开展民族团结创建活动。大力开展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和模范个人表彰评选活动。结合自治州党委宣传部关于深入开展自治区第28个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的安排意见,各创建单位成立领导机构、制定工作方案和有关制度措施,按照创建活动标准和要求,并以民族团结教育月为契机,做

好关于突出抓好把握历史机遇、辉煌成就及新疆三史的主题宣传和开展“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伊犁”、“我身边的民族团结故事”、“增进团结、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等为主题的文化活动。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扎实有效开展创建活动。

进一步抓好创建县级模范单位的工作。对各村、站所中,达到县级民族团结进步模范标准的单位,进行命名和表彰。

根据我乡创建县级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的实际,7月10日—8月10日对我乡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工作检查验收。

乡创建领导小组要及时组织有关部门对申报创建县级民族团结创建模范单位的进行审核上报。凡是存在问题的单位,责令其限期整改,整改后仍达不到创建标准的取消其年底绩效考核评优资格。

(三)总结巩固提高阶段(10月—11月)

1、活动结束后,各各村、站所要做好民族团结教育“回头看”工作。检查近年来在民族团结教育及创建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要检查民族团结创建活动前两个阶段的任务是否都完成了,是否取得了实效。没有完成或完成不好的,要予以补课。

2、乡创建办公室要对我乡2010年创建县级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县活动进行全面总结,写出书面总结报告,报县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11月份迎接自治州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检查验收。12月份,我乡要组织各村、站所召开总结大会,全

面总结民族团结创建工作中的成果,大力表彰工作突出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3、广泛开展献爱心送温暖活动。各村、站所要继续为各族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决各族群众的实际困难。10月要开展民族团结献爱心捐款捐物活动,12月要开展到少数民族老干部老党员家中、少数民族贫困家庭慰问送温暖活动。

4、建立民族团结长效机制,扎实开展工作。以民族团结创建工作为抓手,认真总结经验,结合本村、站所实际,建立长效机制,使民族教育和民族团结创建工作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

五、工作措施和具体要求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政策性强,内容广泛,任务繁重,要进一步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动员各方面的力量广泛参与。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村、站所,要充分认识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创建活动的重要性,充分认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是全乡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不断增强做好创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开创民族团结工作新局面。各村、站所要把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创建活动列入本单位、本部门的重要工作日程,由党政一把手负责,建立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经常抓,有关部门具体抓,各族干部群众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

(二)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各村、站所要根据县民族团结创建办公室的统一要求和部署,迅速掀起活动的热潮,认真、积极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并把创建活动纳入整体工作

规划制定年度创建计划,提出阶段性的目标任务,将创建活动的各项任务分解落实,保证活动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要精心设计活动载体,及时掌握活动开展的进度和干部职工的思想动态,做好引导工作,确保活动健康发展。

(三)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各村、站所在活动重要协同配合,形成合力。乡文化站要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监督管理,充分运用文艺创作演出、群众文化活动、图书阅读等载体,广泛开展以民族团结教育为主题的文化活动,乡司法所要做好民族团结教育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将涉及民族团结教育方面的法律、法规列入普法规划和年度普法计划;乡统战办要开展好民族团结创建、表彰活动,做好宗教人士及信教群众的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发挥爱国宗教人士的作用,把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开展到宗教活动场所,开展到信教群众中去;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社会团体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做好各自领域和各自所联系群众的民族团结教育工作。

(四)大力宣传,营造氛围。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为教育年及创建活动的开展营造浓厚的氛围。各村、站所要利用宣传标语、远程教育、广播电视、板报、阅报栏等宣传手段,对群众进行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主题鲜明的民族团结教育宣传。

(五)严格督察,狠抓落实。要建立健全目标责任考核机制,将民族团结创建活动于精神文明活动同步进行,并把创建活动与年度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检查,年终纳入社

社会发展目标责任制一并考核。

六、具体要求

(一)突出思想内涵。开展民族团结创建活动,要围绕“增进团结、推动发展、促进和谐”这一主题,突出大团结大发展大繁荣的主旋律,着力深化和拓展思想教育内容,切实打牢各族干部群众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础。

(二)群众广泛参与。民族团结教育活动重在群众参与、突出特色、落到基层。要采取有效措施,把活动延伸到农村、社区、企业、学校、机关和军营等基层单位,让各部门都行动起来,让各族群众都参与进来,使全乡各族干部群众普遍受到一次深刻的民族团结教育。

(三)乡财政要将民族团结创建工作保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之中。各村、站所要加大对民族团结创建工作的投入力度,保障经费及时足额拨付到位。

(四)健全档案资料。各村、站所要根据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模范个人标准,安排专人负责本单位民族团结创建活动材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建档工作。同时,要认真做好创建活动的申报事宜。各创建单位要按申报程序及时向县创建办提交单位申请,上报组织机构情况,上报民族团结公约制定情况和工作总结等文字材料。

科蒙乡吉仁台村民族团结创建

10.民族团结进步“进校园”创建活动实施方案 篇十

为贯彻落实新时期党的民族工作方针政策和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进一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根据中央宣传部、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关于进一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意见》、自治区《民族团结教育条例》和《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和模范个人创建表彰管理办法》,为深入巩固xxx市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的成果,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全市开展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市创建活动。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重大意义

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前提和保证。作为xxx州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首府城市,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是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着眼于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重大举措,是市委、市政府顺应各族人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幸福生活的新期待,是创新服务管理、推动民族聚居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新实践。

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是市委、市政府在新时期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着眼于巩固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重大举措和现实需要,也是我们做好民族工作的一项有力举措。开展好创建活动,对于推进我市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实现“三个率先”、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提升综合竞争实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界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国家民族政策,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把创建国家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工作融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切实改善和保障民生,努力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为开创我市改革发展新局面、奋力提升首府xxx市在全州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首位度、为加快实现“三个率先”和跨越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三、目标和任务

到2015年年底,在巩固原有创建的基础上,达到国家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的验收要求,创建成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

(一)在民族工作创新方面起示范作用。形成党政领导高度重视、全市上下参与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格局,健全民族工作体制,不断创新工作形式,以“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为主题,在共同团结奋斗的基础上,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共享发展成果、共同进入小康。

(二)在民族关系和谐方面起示范作用。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妥善协调民族关系,切实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在维护和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方面起到示范作用,充分展示我市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民族关系风貌。

(三)在民生改善保障方面起示范作用。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臵,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使发展成果最大限度惠及全市人民,建成文明宜居、生活幸福的城市。

(四)在发展少数民族聚居区经济方面起示范作用。提升首府xxx市在全州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首位度,全市经济综合实力在全州乃至自治区城市间得到明显提高,较大幅度提升各族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五)在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教育方面起示范作用。加大教育支出和民族教育力度,少数民族学生接受教育权利得到保障,逐步提高少数民族群众的整体素质。科学保护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繁荣发展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族群众的自豪感,使之成为凝聚促进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

(六)在培养选拔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方面起示范作用。大力培养和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建立健全少数民族干部人才交流机制,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使少数民族干部比例与全市少数民族人口比例大体相当。

(七)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起示范作用。坚持可持续发展,结合“五个xxx”,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力度,推进现代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和谐发展。

四、主要内容

(一)继续做好十项重点工作。

1.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以现代文化促进思想大解放、促进“三化”进程、促进民族团结与和谐稳定。以现代文化为引领加强文化建设,在弘扬、继承和发展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激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打造团结奋斗、开放融合、感恩向上、进步创新的现代民族文化。建立健全民族团结教育长效机制,实现民族团结教育常态化。以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和“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主题教育为载体,广泛开展“三个离不开”、“四个认同”、“五观”和“六史”教育,加大《自治区民族团结教育条例》的学习力度,打牢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思想基础。把民族团结宣传教育纳入法制教育全过程、公民道德教育全过程、国民教育全过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综合治理全过程。坚持开展多层次宣传教育,既要教育群众,也要教育干部;既要教育少数民族干部群众,也要教育汉族干部群众;既要教育一般干部,也要教育领导干部;既要注重社会宣传,也要加强舆论宣传和理论宣讲;既要在城市、也要在广大农牧区开展宣传教育;既要在地方、也要在部队、企业中广泛开展宣传教育,特别要在学校大力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做到民族团结进步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深深根植于各族青少年心中。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作用,加大报纸、广播、电视等主流媒体覆盖面和宣传力度,充分运用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和文艺作品、影视节目等艺术形式,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富有内涵的宣传教育活动。坚持典型引路,在全社会不断发现、培育、推出民族团结典型,在全社会形成向先进看齐、向典型学习、自觉维护民族团结的浓厚氛围。始终坚持把民族团结教育贯穿于改革发展稳定全过程,贯穿到各行各业、各条战线,落实到社区、村组、单位,使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渗透到千家万户。要把旗臶鲜明的立场和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结合起来,把一般性内容和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具体情况结合起来,把阶段性的宣传教育和经常性的宣传教育结合起来,切实扩大宣传教育的覆盖面,增强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全力推进经济跨越。重点扶持壮大本地骨干龙头企业,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全力提高经济的整体竞争力和综合经济效益,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全力推进农牧业现代化,围绕优化提升种植业,做优做强现代畜牧业,积极发展特色林果业。活跃壮大农村二、三产业,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健全现代农牧业支撑体系,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农牧民增收、农村稳定,加速推进传统农牧业向现代农牧业跨越,在全州率先实现农牧民年人均纯收入过万元和农牧业现代化。大力推进旅游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发展,形成较为完善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深入推进乌昌经济一体化,促进兵地、油地融合发展。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3.繁荣发展社会事业。巩固提高义务教育水平,优化教育布局和结构,全面普及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积极支持中等、高等教育发展。切实抓好“双语”教育,加大“双语”教师培训力度,加快推进民汉合校、混合编班进程,积极实施民汉合校二期工程、“双语”幼儿园基建等项目,加快解决中小学“双语”教学师资短缺问题,配齐配足配好“双语”教师。逐步改善义务教育阶段寄宿制学校的办学条件,新建、改扩建一批民汉合校普通高中。要加大教育资源向乡镇薄弱学校倾斜力度,解决好城市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问题,逐步实现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健全农牧区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全面落实农牧区学生免收杂费书本费、对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寄宿生活费补助等帮困政策。做好内地新疆高中班、区内初中班工作,逐年扩大农牧区少数民族学生招生比例。突出抓好职业教育,加强实训基地、“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搭建校企、校地合作办学、就业平台,努力建设面向各民族的职业教育培训基地。扎实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城乡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卫生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处臵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着力解决好各族群众看病难、就医贵的问题。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公共卫生体系和基本医疗服务的资金投入和技术支持,各类卫生事业发展资金向少数民族地区倾斜。进一步巩固“新农合”成果,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卫生、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加强基层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强化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和管理,引导和鼓励少数民族依法实行计划生育和优生优育,认真落实计划生育各项奖励扶持政策,重点实施少数民族优生、优育、优教工程,提高少数民族人口素质。积极推进“西新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东风工程”、“农家书屋工程”,完善村、社区文化室等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重点扶持体现民族特色的少数民族文艺院团建设,大力发展和繁荣少数民族文艺创作,着力打造体现民族特色、地方特色、时代特色的《回族文学》杂志、回族花儿剧、现代新疆曲子剧等文艺精品。进一步加强民族文化遗产保护,扶持少数民族古籍抢救、搜集、保管、整理、翻译、出版和研究工作。鼓励并扶持“双语”科普宣传品的创作、整理和翻译出版,扩大少数民族科普资源的影响范围。加强体育设施建设和少数民族体育人才培养,推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事业的传承和发展。

4.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按照区、州的部署要求,坚持不懈地开展好“民生建设年”活动,加快民生改善步伐,不断满足各族人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幸福生活的新期待,不断提高各族群众的生活水平。深入实施“安居富民”和“定居兴牧”工程。促进就业再就业,通过对大中专毕业生加强就业指导、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对农村初高中毕业生进行免费技能培训和发放农村富余劳动力技能培训补贴等各项政策,重点解决好“零就业家庭”、未就业的大学毕业生、农村富余劳动力等三类群体的就业问题。统筹产业政策和就业政策,大力支持劳动密集型企业、第三产业发展,企业要承担社会责任,在生产经营和项目建设中要招录一定比例本地员工和少数民族员工。围绕“六大支柱产业”发展和“三化”建设需求,加大农牧民技能培训力度,举办具有民族特色的实用技术、实用致富本领等经济含量高的培训班,实现“一年一户一人一技”的培训目标,提高农牧民的生产技能,增强劳动力转移和致富能力,促进民族特色手工业发展。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救助体系,完善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制度,逐步提高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将符合条件的各类群体纳入相应的社会保障制度,初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社会保障。加强住房保障体系建设,稳步推进住房保障城乡一体化,将保障性住房覆盖面向城镇、郊区、农村延伸。深入实施城乡解困工程,逐步构建常态化帮扶机制,做到困难家庭就医、就业、子女就学等问题随时产生,随时帮扶解决。积极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红十字会等慈善网络体系、社会福利体系,大力提升城乡医疗救助、孤残救助水平。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和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全面提高减灾救灾能力。进一步健全完善社会稳定预警机制和风险评估机制,全力做好突发性群体事件的预防和处臵工作。大力实施好“安居富民”和“定居兴牧”、就业再就业、住房保障、抗震防灾、城乡社会保障提升、农村“畅通富民”、各族群众生活质量提升、惠农富民补贴、扶贫开发和兴边富民、基本医疗公共卫生服务提升、特殊群体医疗救助和关爱、教育保障、养老爱老服务、学前“双语”教育、职业教育帮扶、科技富民、城乡公共文化服务提升、县乡体育健身、市场物价控制、市政设施改善、基础保障能力提升等民生建设工程,让各族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5.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以群众最关心的水、电、路、气和基本农田等为重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路网等级和通达通畅水平,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在全州率先实现乡镇通油路率、行政村通公路率、行政村通油路率“三个100%”。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完善的防洪减灾、水资源优化配臵利用、水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管理、水利信息等现代水利五大体系,加大控制性枢纽工程建设,实施城市防洪、大中型灌区改造、农村饮水安全、牧区水利、防汛抗旱、渠道防渗、中小河流治理、水土保持、盐碱地改良、地下水超采治理等水利工程建设。加强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输变电工程建设和电网改造力度,电力设施建设得到明显改善和提升。加快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加强城镇道路、供水、供热、燃气、垃圾污水处理、园林绿化、环卫等建设。高起点、高水平搞好城市规划,大幅度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6.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加大对民族地区扶持力度。以项目建设和项目帮扶为核心,加大资金、干部、人才和技术援助力度,在资金投入上,重点向少数民族聚居乡镇、聚居村倾斜,并与国家、自治区、自治州少数民族发展专项资金统筹安排,配套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少数民族发展项目资金要优先安排少数民族贫困乡镇、村。加大牧民定居、生态搬迁工作力度,帮助群众拓宽增收渠道,切实做到“搬得进、留得住、能致富”。落实国家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的政策,对少民族聚居村进行重点扶持,使其经济社会发展达到当地中等以上水平。从基础设施、工农业生产、生态建设、文化教育等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大力改善当地少数民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使各族群众得到实惠。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扶持民族贸易和民族特需商品生产的各项优惠政策,用好用足贷款贴息政策,推动少数民族特需商品产业化发展。积极扶持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为其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7.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全面加强各领域基层党建工作,使基层党组织真正成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增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的坚强战斗堡垒。选好配强村组(社区)党组织班子,重视基层干部“双语”培训,有重点地培养和发展少数民族党员,加大少数民族干部培养选拔力度。全面开展城乡党组织互帮互助,加大后进组织整顿力度,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进一步完善农村(社区)基层组织办公和群众活动场所建设。认真做好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积极拓宽和落实好促进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的各项政策措施。不断提升社区党组织服务和管理水平,落实好“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机制,深入开展“六民”服务实践活动。继续做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党组织组建工作,不断加大基层组织建设投入力度,建立完善激励和保障机制。重视机关和学校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其民族团结教育和示范主阵地的作用。坚持抓党建带群团、抓好群团促党建,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带动工会、共青团、妇联及其他各类基层组织建设。

8.强化干部人才培养。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调整和优化人才队伍结构,进一步加大培养、选拔、使用少数民族干部工作力度,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改进和完善培养、选拔、使用少数民族干部的途径和方式,形成科学合理的少数民族干部选拔培养链,努力建设一支政治上跟党走、群众中有威望、工作上有实绩的高素质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组织部门在配备少数民族干部和调整民族自治地方领导班子时,要注意听取民族工作部门的意见。要进一步拓宽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培养选拔渠道,加大少数民族干部培养培训力度,推进少数民族干部异地交流和挂职锻炼工作,对优秀少数民族干部进行多岗位、多层次、多领域实践锻炼,优先选送少数民族干部到党校、行政学院和干部培训机构学习或到内地发达省市、上级机关、重点建设项目挂职锻炼。在录用国家工作人员和选聘大学生到村任职工作时,设臵一定数量的少数民族职位,形成有利于优秀少数民族年轻干部脱颖而出的良好机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制定和实施少数民族人才发展专项规划,大力培养少数民族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和社会工作人才,加大对少数民族骨干人才的培养力度,积极选派少数民族技术骨干参加特殊培养、深造,做好少数民族普通高校毕业生赴对口援疆省市培养工作,不断提高少数民族人才素质、优化少数民族人才结构。

9.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坚持维稳工作常态化,坚持反暴力、讲法治、讲秩序,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筑牢维护稳定的社会基础,形成反分裂斗争强大合力。依法严厉打击“三股势力”。依法加强xxx事务管理,加强爱国xxx人士思想和队伍建设,积极引导xxx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高度重视信访工作,进一步完善四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长效工作机制,及时掌握社情民意,认真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全力做好突发性群体事件的防范和重大群体性事件的处臵。严格落实维护社会稳定责任制和维稳十项长效机制,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社会管理,确保社会正常秩序。加强防范突发事件、重大自然灾害、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和社会风险等社会公共安全预警和应急体系建设,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10.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持环保优先,坚决贯彻落实“两个可持续”。重点加强煤炭、冶炼、电力、化工、建材、石油、天然气等行业对能源、原材料、水资源的消耗管理,实现土地集约利用、废物交换利用、能量梯级利用、废水循环利用和污染物集中处理。加强统筹协调,禁止无序开发、乱采滥挖。加强地下水的保护和管理,大力发展节水工业。坚持合理利用土地。继续实施防护林、天然草场保护等国家生态工程建设。推进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和管护能力建设,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加快实施内河系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建设和造林绿化。加强环境污染防治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加快供热系统改造工程,深入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改造,加强饮用水源保护。

(二)开展“四项活动”。

1.围绕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开展“肩并肩 爱国情”团结共建活动。

大力开展党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和民族法律法规、民族基本知识的宣传教育。各级各类学校通过各种形式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把开展民族政策、民族法律法规、民族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宣传作为政治任务,积极开设相关专栏,着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活动。结合“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主题教育、民族团结教育月、等重大活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集中进行民族政策和民族团结进步的宣传教育,着力推进民族团结教育进乡村、进社区、进校园、进机关、进企业、进军营。以创建活动为载体,大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和个人评比表彰活动,调动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民族团结创建的积极性,增强创建活动的群众性,提高表彰活动的影响力,选树一批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模范,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营造浓厚的民族团结进步氛围,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2.围绕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开展“手拉手 兄弟情”结对帮扶活动。

深入开展对口帮扶少数民族乡、少数民族聚居乡镇、村,特别是贫困村活动,在落实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产业发展项目、民生工程项目及财政转移支付时,优先予以安排。依托福建省和自治区项目、资金和人才优势,结合我市实际,加快实施一批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民生改善、经济社会发展项目和产业合作项目。继续做好包村支农工作,帮助少数民族贫困村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改善民生,发展生产,推动民族团结,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抓好各部门、各单位结对帮扶各项措施落实工作。组织全市党员干部开展与贫困群众“结对子”活动,动员广大党员干部与各民族贫困家庭结对子、认亲戚,面对面开展党的民族政策、法律法规和民族团结进步宣传,为困难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

3.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各族群众,开展“根连根 骨肉情”温暖入户活动。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实现城镇和农村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和居民医疗保险全覆盖,彻底解决城镇“三无人员”和农村“五保人员”的集中供养问题,抓好城乡特困群众的扶贫救助工作。继续实施城乡解困工程,帮助困难群体特别是少数民族困难群体解决好就业、就医和子女就学等问题。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就业再就业工作,坚持不懈地做好少数民族“零就业家庭”就业、大学毕业生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等工作。切实落实好提高农村“四老”人员生活补贴、城乡低保人员最低生活保障、企业离退休人员生活补贴等惠民政策。高起点、高水平、高效益地实施好“安居富民”和“定居兴牧”工程,做好抗震安居、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推进城镇棚户区改造和廉租住房建设,彻底解决生活极度困难无房户、危房户住房问题,让各族群众感受到更多的温暖和实惠。

4.围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维护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开展“心连心 鱼水情”党群连心活动。

经常性开展对民族政策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确保各项民族政策落到实处。尊重少数民族xxx信仰和风俗习惯,结合各民族传统节日开展各类文化体育、走访慰问和联谊活动。建立少数民族群众特殊困难帮扶制度,及时协调和解决少数民族群众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调处涉及少数民族群众的各类矛盾纠纷。切实保障少数民族在教育、就业等方面的平等权利,保证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特需用品供应。加强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工作,坚持服务与管理并重,在创业、劳动就业、子女入学、医疗救助、法律服务等方面为其提供便利和帮助。加强公共服务行业管理,维护少数民族平等权益,引导教育各族群众互相尊重、互相帮助、和谐相处。

五、保障措施

(一)成立组织机构

为切实加强对示范市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市委、市政府成立xxx市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领导小组,由市委书记、市长任组长、副组长,市政府分管领导任常务副组长,有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负责创建示范市的指导工作。创建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民宗局,负责创建示范市的日常工作。

(二)保障专项经费

市委、市政府要安排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专项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予以保障。

(三)完善绩效考评

把示范市创建工作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作为各级各部门的基本任务。要把示范市创建工作纳入各级各部门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工作绩效管理考评和述职报告内容。

(四)加强监督检查

要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建设情况列入各级各部门监督检查的内容,采取专题检查、重点检查等方式开展督促检查工作,及时掌握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存在的薄弱环节,深入分析原因,着力加以解决,进一步推动示范市创建工作健康有序的开展。对贯彻落实不到位、打折扣、出偏差的地区和部门要依法依规进行问责,限期整改。

(五)加强合作配合

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建设涉及社会各个方面、各个部门,需要各方面、各部门各司其职、通力合作、密切配合,共同推进。各级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是示范市创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切实履行职责,模范带头做好各项工作。各级创建办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强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工作的组织协调,推动示范市创建有效开展。

六、部署安排

(一)动员部署阶段(2015年3月)

动员部署xxx市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工作,大张旗鼓地在全社会开展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宣传工作,带动民族团结进步观念的普及,在全社会形成关心、支持示范市建设的良好氛围。各级各部门要根据本意见要求,按照细化目标、实化任务、硬化措施、强化责任的要求,进行深入调研,制定具体实施措施,安排相应资金、人力、物力,做好落实本意见的各项准备工作。

(二)全面推进阶段(2015年4月—2015年10月)

全市上下全面推进本意见的贯彻落实,着力实施各项任务,确保早日取得实效,确保各项任务圆满完成。各级各部门成立相应的组织协调机构,积极探索示范市建设的长效机制,落实示范市建设的各项目标任务,努力解决意见实施中的困难和问题,确保示范市建设各项工作任务和职责落实到位。

(三)中期评估阶段(2015年11月—12月)

对示范市创建情况进行评估,把定性评估和定量评估结合起来,把部门评估和群众评估结合起来,把体制机制建设和具体项目实施情况结合起来。通过评估,查找问题,总结经验,创新思路,确保示范市创建工作继续顺利推进。评估报告上报市委、市政府,作为各部门奖惩、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四)深入推进和总结验收阶段(2016年1月—12月)

上一篇:《论语》选读教案(校本课程资料)下一篇:九年级英语总复习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