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与父母沟通教学设计

2024-09-03

学会与父母沟通教学设计(11篇)

1.学会与父母沟通教学设计 篇一

学会如何与父母沟通主题班会教学设计

一、班会主题

本节心理班会主题是“学会和父母沟通”,属于人际交往范畴。通过班会,让学生树立与父母的沟通意识,学会良好、恰当的亲子沟通方法。

二、背景分析

小学高年级学生,由于生理上的变化和抽象思维能力的进一步发展,自我意识随之迅速发展起来,进入了个体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上升时期。由于学生的独立意识大大增强,他们对父母的要求不再一味顺从,对父母过多的“看管”常常表示抗拒,由此引发的问题,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甚至可能影响他们以后的成长。因此,引导学生主动与父母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班会准备

搜集了自己班内比较典型的心理问题,发现学生和父母的矛盾冲突比较典型,调查学生和父母矛盾冲突的主要原因,根据调查结果选出有代表性的突出问题,编排心理剧《不愿言说的烦恼》;班委会出面邀请家长代表参加本次班会。

四、班会目标

1.希望学生通过观看心理剧《不愿言说的烦恼》,了解自己存在的不愿与父母沟通、不会与父母沟通、不善于与父母沟通的问题。

2.观看心理剧后,让学生通过讨论,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和想法,懂得主动与家长沟通的重要性。

3.通过班会让学生初步掌握与父母沟通的方法和技巧,并能将这些方法和技巧用于与父母沟通中,为学生人格健全发展奠定基础。

五、班会实施过程

1.主持人导入语

(播放歌曲《童年》)

主持人(男):如果你问一个成年人,人生最美好的时光是什么时候?他一定会不假思索地回答“童年”。

主持人(女):是的,童年的时光是天真浪漫的,是无忧无虑的!童年的时光 除了有书声朗朗,还应该有我们嬉戏欢闹的笑声。

主持人(男):对!歌声中的童年多么美,多么让人向往!童年本应该是这样的啊!

主持人(女):可我们更多的时候是坐在书桌前看窗外花开花落,坐在教室里想象池塘的样子,幻想自己在绿茵场上驰骋。

主持人(男):因为我们没有时间去感受大自然中的一切,我们真的太忙!原本应该属于我们的课余时间,却被各种课外辅导班塞得满满的。我们做孩子的,除了听从就是接受!

主持人(女):我们真的不能做点什么吗?其实,静下心来想想,我们向爸爸妈妈吐露过自己的真实想法吗?表达过自己的内心感受吗?仅仅是父母不理解我们吗?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做些什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心理剧《不愿言说的烦恼》,也许,在这里我们能找到答案。

2.剧情描述

故事的主人公XXX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与妈妈因为课业成绩问题而发生争吵展开,通过XXX在同学面前的格格不入,冷漠无语;在父母面前的一声不吭,沉默寡言来表现他的生活、学习状态,尤其用XXX的内心独白来突出问题的`根源。 本剧着力描写了父母的良苦用心和孩子的善解人意,但就因为缺少沟通与交流,相互之间不能很好地去体谅理解对方而发生矛盾冲突。爸爸的适时出现化解了矛盾,他因为参加了家长学校举办的心理辅导《做不生气的父母》,在认识上有了转变,充当了一次成功的调解员。小龙的家里又恢复了平静和谐。

3.共享讨论

主持人(男):看了这个心理剧后,大家是不是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主持人(女):对呀,好象看到了自己!作为旁观者的我们能不能帮大龙分析一下他和妈妈之间发生矛盾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我认为他们之间不够冷静。

学生: 他和妈妈之间没有说出各自的真实想法,是缺少沟通和交流造成的。

主持人(男):缺少沟通与交流对我们有哪些影响?请同学结合自己的经历谈一谈。

XXX:我四岁的时候,妈妈给我报了英语班。上课时,我非让妈妈陪我,老师不同意,我就哭了,我是怕妈妈走了,不要我了。可妈妈不问清楚原因就打了我,我委屈极了!

XXX:两年前,我妈给我报了一个游泳班,每天晚上5点到8点半。我非常不想去,但妈妈偏让我去,结果,我一个月也没理我妈。现在想想,我要跟妈妈说清白己的想法,也许会更好地解决问题。

XXX:我有一次在天宇小考,得了0分,其实,我们班就两个人得了20分,剩下的全得了0分。我爸妈以为我不好好学习了,把我一顿训。我心想:我没不好好学,只是这次的题太难了。也不问清情况就训我!

XXX:每次写完作业,刚想休息一会儿,妈妈就说:“都写完了吗?为什么不多学一会儿?”可是,妈妈哪里知道我上了一天的课,晚上写完作业,已经很累了!您让我歇一会,好吗?为什么天天在我耳旁的话都是学习,就不能给我一点自由的空间!

主持人(男):是呀,我们和父母之间都需要理解,长时间的误会和冷战会影响我们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影响我们的情绪,进而影响我们的学习和生活。 有时可能会产生更严重的后果,让我们看一则真实的报道:

主持人(女):1月17日,浙江某市第四中学学生,因为母亲对他的学习成绩要求比较苛刻,他亲手杀死了自己的母亲。

主持人(男):我听说了,虽说过去很久了,但在当时,这件事震惊了社会,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深刻反思。母亲亲手养大的孩子却亲手杀害了母亲,何等的残忍!

主持人(女):唉,可悲啊!我们在叹息的同时,不禁要深深的思考:创造一种融洽和谐的父子关系、母子关系,对我们的身心健康发展何等重要!

主持人(男):是啊!常常听见有的同学这样说父母:“他们太古板!“他们懂什么!”“要是父母不在多好!”

主持人(女):我还听到有不少同学大声呼吁:“爸爸妈妈,请理解我!”“请给我自由的空间!”

主持人(男):那么,父母到底怎么想的?为什么要给我们安排这么繁重的学习任务呢?

主持人(女):今天我们很高兴请来了几位家长代表,让我们听听他们对和孩子沟通这个问题有什么想法。

XXX家长:现在提倡素质教育,要求孩子全面发展,而且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孩子没有一技之长,很难适应未来社会的竞争,因此,我认为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让孩子参加一些特长班是有好处的。所以,在孩子课外班安排上,小学三年级前,我帮孩子选择的都是孩子喜欢的特长班;三年级后,为了应对一些学校的招生,我们不得不参加一些奥数之类的课程。不过,在送孩子参加课外班之前,我都和孩子有过沟通,让孩子明白参加这样课外班的意义和目的。所以,在这个问题上,我与孩子没有太大的分歧。

不过,刚才听了孩子们的心声,我觉得孩子们确实长大了,有些想法也有一定道理,我们做家长的也应该认真对待。以后,我会心平气和地多听听孩子的心里话,给孩子更大的空间,让孩子快乐成长。

XXX家长:今天看了孩子们的表演,听了他们的心里话,做为家长,我感触颇多。我的孩子上了三个课外班,课外班给孩子造成了极大负担,孩子有极大的抵触情绪,家长为此也费尽了精力、财力,这是大家都深有同感的。那么,家长为什么还要孩子非学课外班呢?其实,我们就是为了孩子将来能上重点校,为了孩子将来能有一个更好的前程。希望孩子能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

要想真正减轻孩子的负担,就要改革现状,真正实现教育资源均衡分配,尽快缩小重点校和薄弱校之间的差距。如果在每个学校都能接受到基本相当的优质教育,那也就没必要为了择校而不得不学各种课外班了。这样,也就真正解放了孩子,解脱了家长,孩子也就能真正根据自己的兴趣来发展自己的特长了。

主持人(男):理解与沟通是相互的,我们在抱怨父母不理解我们的同时,是否想过主动去和他们沟通?

主持人(女):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是一门艺术,理解是基础,沟通是技巧,选择什么样的沟通方式会更有效呢?我们在座的同学有没有过成功的做法?

XXX:上周六,我对妈妈说我想去姥姥家。我刚说完这句话,妈妈就说不行,我知道她怕我写不完作业。我连忙说:“妈妈,我想姥姥了,我写完作业再去行吗。”妈妈就同意了。

XXX:我做错事了一定要勇于承认错误,这样家长就不会很生气了。如果想参加有什么活动,一定等妈妈心情好的时候再说。

XXX:我用过写信的方法。我和家长发生矛盾时,我会把想说的话写在可粘贴的便条上,贴在他们能看到的地方。

沟通技巧小贴士:纸条日记是帮手,心平气和选时机,有理有据话说清,发动群众来帮忙。(主持人总结)

主持人(男):大家还真厉害,能提出这么多与家长沟通的方法,希望这个小贴士能给每个人以提示和帮助。

主持人(女):同学们,父母用爱托起了我们的生命之舟,父母用爱滋润了我们稚嫩的心田。

主持人(男):父母用爱抚慰了我们孤寂的心灵,父母用爱温暖着我们整整 一生

主持人(合):从现在开始,珍视这份感情!尊重父母,孝敬父母,理解父母, 有话要说出来,有话要好好说!

4.班主任总结

亲爱的同学们,我们在慢慢长大,我们渴望被大人重视,我们希望遇事有发表意见的权利,更希望自己的建议能够被采纳。但是往往因为表达方式不恰当,甚至根本没有主动与家长沟通的意识,而产生了不必要的误会、冷战和争吵。希望通过今天的心理主题班会,大家能树立主动与家长沟通交流的意识,运用合适的方法,为问题能够真正解决做出努力。

心动不如行动,让我们从改变自己开始!

2.学会与父母沟通教学设计 篇二

随着互联网络技术的普及, 尤其是以QQ、微信等为代表的即时通讯工具的产生、发展, 越来越多的沟通互动从原先的线下转为线上。价格相对低廉、接入方式更为多元, 以及移动互联网络的完善, 使得人们选择利用这类媒介工具进行互动, 其中也包括父母与子女的沟通交流。父母进入到带有社交性质的媒介沟通平台, 一方面促进了与子女间的相互沟通, 与此同时, 也有不少子女开始抱怨一个“被监控”的时代来临。

出生于1990年及之后的人被称为“90后”, 从小伴随着网络发展而长大的一代人, 而他们的父母, 大多为60后、70后, 是网络使用的后来者, 也就是说, 他们往往是在网络普及开来后, 人过而立之后, 慢慢接触和学习网络的一代人。这两代人之间往往由于认知的不同, 基于媒介进行的互动沟通也有相当程度的差异。那么, 父母在进行与子女基于媒介的互动中对其原有的亲子沟通、亲子关系是否有影响呢?这是本文最大的研究关注点。

2 网络人际传播与亲子互动的文献综述

2.1 网络人际传播

2.1.1 网络人际传播定义

人际传播是传播的一种类型。若按所使用的媒介分类, 除了人际传播外, 另有大众传播和内传播两种类型;若按传播主体的不同, 也可以将传播分为个人传播、组织传播、国家传播, 其中个人传播与人际传播相类似。

网络人际传播是人际传播依托于互联网络进行的一种传播方式。在本研究中, 引用人际传播研究学者薛可和余明阳对“网络人际传播”所作的定义, 即, 网络人际传播是人与人之间借助计算机和互联网进行的非面对面的传递信息、交流情感的传播活动, 它以文字和网络符号为主要表达方式。具体可以按接收工具形态的不同, 分为狭义网络人际传播和移动互联网络人际传播。

2.1.2 网络与人际传播关系研究

在网络与人际传播关系研究中, 以现有文献资料来看, 以研究“网络对人际传播的影响”的文献资料较多, 其按影响的性质, 大体可以分为正面积极影响主张和负面消极影响主张两种研究倾向。

1) 正面积极影响主张

这一主张互联网使用对人际交往与传播产生正面影响, 认为互联网在更大的层面上将创造一个更加自由、全新、真实的人际关系与人际社区, 并且为人际传播克服了时空及生理方面的诸多限制, 从而解放了人际间的互动, 互联网的人际传播是具有“人际性”的, 并且, 互联网的人际交往还会延伸到网下, 促进网下的人际传播。

学者研究发现, 互联网不仅在“面”上打破人际交往的地域限制, 拓宽人际交往的范围, 还在“点”上促进人际交往的深入。因此学者麦奎因认为在一定的条件下, 网络传播与面对面交流并不区别。

2) 负面消极影响主张

这种完全不同的观点认为, 现实人际交流中除了语言外, 还会用到如手势、动作、神情等, 而在网络环境内这一层意义被消除, 使得网络人际传播中意义更易被曲解, 因此有的学者称网络人际传播的这种不良影响为“非人际性”的。

Nie与Erbring (2000) 等众多传播学者指出互联网在网络空间中创造出了“孤独的人群” (Lonely Crowd) , 因为互联网占用了大量个体本应用来与家人和朋友相处的时间。

2.2 亲子互动

2.2.1 亲子互动概念

“亲子沟通”或称“亲子互动”是指父母和子女间的交互作用和影响, 这种相互影响包括了两个方面, 既有心理交互作用也有行为的相互影响, 同时, 亲子互动与其他互动不同的是, 它具有血缘性、亲情性、长期性等特点。

2.2.2 亲子互动相关研究

亲子互动的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 是近几十年来发展心理学领域的一个热门课题。

现有的研究往往从亲子教育角度出发, 以研究父母的教养方式、行为等对子女, 尤其是婴幼儿心理、行为发展的重要影响, 或者是通过父母的某些行为干预对缺陷儿童的发展作用等方面的研究。

1) 亲子互动影响因素的研究, 影响因素包括父母特征, 如父母的教养方式、人格特征、社会经济地位和受教育水平;儿童的特征主要包括儿童的气质、性别等;父母的社会网络与社会支持系统;

2) 亲子互动与儿童心理和行为发展的关系, 其中主要介绍了亲子互动与儿童同伴关系、与儿童认知发展、与儿童问题行为之间的关系的研究。

而与本研究更为相关的, 媒介使用对于亲子沟通的影响方面的研究较少, 其中有些研究显示:通过共同玩游戏和相互交流, 玩电脑使得家庭成员间的关系更为紧密;相对于很少使用互联网的人, 大量使用互联网的人得到更高水平的社会支持和与家人朋友更多的会面;就青少年而言, 互联网使用带来的是社会支持和家庭交流的增加。

相反, 1998年Kraut等人发现互联网减少了个体与家庭成员间的交流。

3 父母类社交媒介使用与亲子互动研究

3.1 父母上网比重提升, 上网人数逐年增加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3次报告 (2014.1) 中指出:中年人上网比重有所增加, 高龄网民比重略有上升, 40岁~49岁占比12.1%, 下降3个百分点, 50岁~59岁的上网比例由原先的4.4%上升至5.1%, 总体来看, 中年人上网比例上升0.4%, 总计达17.2%。

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也可以看到, 40周岁~59周岁人口数达2.78亿, 占全国13.328亿人口总数的20.86%。将其与CNNIC的数据进行合并计算, 得到我国中年人中上网比例达38.24%。由此可见, 父母这一代上网的人数还是较为庞大的, 且呈现出逐年上升态势。

即时通讯类工具, 尤其是以腾讯公司出品的QQ和微信为代表, 成为父母与子女进行网络亲子互动的首选。

3.2 亲子互动层面的“知沟理论”新应用

“知沟理论”于1970年由美国传播学家蒂奇诺等人经过一系列实证研究提出, 他们认为, “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地获得信息, 因此, 大众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 这两者之间的知识鸿沟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

发展至信息时代, 知沟演化为“数字鸿沟”, 更强调数字、更强调信息。祝建华在其《数码沟指数之操作定义和初步检验》中指出“数字鸿沟”指“社会各阶层之间在使用互联网上的差别”。也就是说, 不同国家、地区、行业、企业、人群之间由于对信息、网络技术应用程度的不同以及创新能力的差别造成的“信息落差”、“知识分隔”和“贫富分化”问题。

这与今天说的“网络原住民”和“网络移民”概念能够联系起来。“90后”们是伴随着互联网成长的一代, 网络犹如生命中的空气, 自然而不可或缺, 数字化生存是这一代从小开始的生活方式。而“90后”们的父母, 多是60后、70后, 他们是移民一代, 接触网络、接触新媒介、接触网络人际沟通和信息传递互动并非自然之物, 而是后天习得结果。

因此, 衍生来看, 作为接触网络、接触新媒介早晚、先后不同的两代人来说, 我们和父母, 由于其所掌握的媒介化生存技巧和资源的多寡, 会导致我们在媒介利用上, 存在某些不平等境遇, 致使我们在使用媒介进行沟通交流时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差异化。而这种差异, 这种“沟”是否会影响原有亲子沟通方式呢?又会产生何种影响呢?这是本研究最为关注的重点。

4 研究问题与方法设计

4.1 研究问题与研究假设

问题:1) 父母媒介使用的动机有哪些

2) 父母媒介使用现状

3) 父母媒介的使用对亲子沟通有何影响

假设:父母媒介使用对亲子沟通有正向促进作用

1) 增加互动沟通频次;

2) 加深互动沟通程度;

3) 丰富互动沟通内容与表达方式;

促进亲子情感增进

4.2 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

在这一研究中, 笔者采用文献分析法和深度访谈法来开展实施研究, 搜集数据, 分析得到结论。

5 分析与结论

5.1 父母使用类即时通讯类媒介与子女推荐有关联, “心灵鸡汤”成主流

多数父母晚于子女之后使用相关媒介产品, 超过一半是在子女推荐或指导下使用这类媒介产品。

父母微信朋友圈以分享信息、转发链接为主, 内容以励志、养生、做人等“心灵鸡汤”为主, 对于子女状态多浏览不发言或点赞, 评论较少。不少父母会将自己认为有用的做人道理直接发给子女, 但多数仅能得到“有时间看”这样的回复, 甚至无回音。

5.2 多数父母使用类即时通讯工具与子女进行互动, 视频通话功能受青睐

多数父母使用部分或全部时下流行的类即时通讯工具, 如QQ、微信、Skype等, 主要目的在于人际沟通 (其中以亲子沟通和工作联络为主) 和信息获取。对于媒介功能探索来讲, 父母对于视频聊天较为青睐, 也与被调查对象的子女多数在外地求学有关。

作为家庭主妇的杨阿姨说, 自己每天都要与在外上大学的儿子通过QQ聊天, 或者直接视频, 虽然她儿子学校所在城市离杨阿姨家仅一小时车程且儿子每周末回家, 但她还是喜欢通过QQ了解儿子生活。

同时, 在访谈中, 可以发现, 父母的媒介使用与否、媒介使用频率与其性别, 以及子女性别存在较大关联, 一般而言, 母亲更愿意通过视频直接与子女交流互动, 而父亲打电话或是短信文字类沟通较多。在调查中也可以看到, 愿意借助QQ、微信等即时通讯工具进行亲子互动的家长中, 以女性家长比例为多, 不少父亲不常上网, 也不使用这类借助网络的通讯工具。

5.3 对于亲子沟通内容, 在媒介介入前后无明显变化, 但效果有所提升

父母子女在使用媒介进行亲子沟通时, 较传统方式, 如电话、短信等, 更为频繁, 但遇到重要紧急事件仍选择电话沟通, 类即时通讯类工具仅作为补充使用, 且晚间时段使用较多, 这可能也与类即时通讯工具使用时须借助手机等移动终端以及网络这一载体等限制条件有关, 并没有打电话来得方便、有效。

父母在使用媒介后, 与子女间的沟通内容无明显变化, 但彼此间直接情感表达更频繁更深入。54岁的沈阿姨表示, “以前从来不说爱不爱的, 现在会发爱心啊拥抱啊表情”, 也阿姨表示在使用微信后, 自己更习惯使用“么么哒”等网络用语表达对女儿的爱意。

同时, 调查发现, 使用沟通媒介之后, 亲子互动的效果有所提升, 从以往的单一语言转化为文字、表情、图片、视频等并用, 亲子互动更加直接和鲜活。

6 建议与希冀

基于访谈发现, 在未来的父母媒介亲子互动沟通中, 可以从父母和子女两个方面对沟通效果进行提升:

首先, 作为父母, 一方面应当积极学习和适应这个媒介化生存的社会, 主动认识媒介、学会更好地使用媒介;另一方面, 应适当适度关爱子女, 谨慎处理彼此间的距离, 调整互动内容的表述方式。

其次, 作为子女一方, 首先应理解父母、尊重父母, 认识到父母这一年龄阶段的特殊性, 主动与其沟通交流, 优化亲子关系;其次, 作为网络原住民一代, 要有耐心, 帮助父母学习辨析媒介现象, 学会识别网络谣言和误区, 帮助其更好地适应网络生活。

参考文献

[1]薛可, 余明阳.人际传播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2, 12.

[2]詹恂, 严星.微信使用对人际传播的影响研究[J].现代传播, 2013, 12.

[3]胡春阳.手机传播与人际亲密关系的变革[J].新闻大学, 2012, 5.

[4]李敏.亲子互动行为现状及问题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3, 5.

[5]侯静, 陈会昌, 王争艳, 李苗.亲子互动研究及其进展[J].心理学进展, 2002.

[6]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第33次)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2014, 1.

[7]段京肃, 大众传播学——媒介与人和社会的关系[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 5.

[8]约瑟夫·A·德维托.人际传播学教程 (第十二版) [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 1.

[9]胡雨濛.基于亲自网络的创新扩散:大学生与父母微博的认知采纳的实证研究[J].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3, 5.

[10]张卓, 吴占勇.中年人QQ使用情况及其对人际关系的影响研究.新闻与传播评论, 2013, 12.

3.父母与孩子之间应该如何沟通? 篇三

孩子就是孩子,在许多方面都不成熟,尤其是在心理上更需要家长的帮助和开导,需要家长精神上的鼓励和安慰。父母和孩子的沟通和交流不但可以增进相互间的感情,还有助于孩子释放压力、调整心态、平和情绪。通过密切的沟通和交流,家长可以及时掌握孩子的情况,采取相应的对策,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针对这位小读者来信中所提到的问题,有关专家建议应该从两方面来着手处理:

父母方面:一、要意识到和孩子交流、沟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想方设法和孩子多交流、常沟通。平时远在外地,可以选择网络或者电话的方式与孩子保持沟通,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和心理走向。二、注意营造良好的、和谐的谈话氛围,鼓励并引导孩子将心里话告诉自己。三、学会倾听。父母在与孩子沟通时,往往只顾自己“畅所欲言”,这其实是在堵塞孩子的耳朵或让他们闭嘴,发展下去就会演变成为最常见的错误——说教。孩子也有渴望交流的愿望,他们也希望自己的话能被好好倾听。四、少提空洞的要求,多谈具体的建议。当孩子遇到困难找你倾诉的时候,要给孩子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让孩子对你产生信任感。

孩子方面:一、要理解父母为了生活背井离乡的辛苦。父母在外面辛辛苦苦地赚钱是为了让家庭成员过上更富足的生活,这一点是沟通的基础。二、本着解决问题的态度与父母长辈沟通,切忌心怀反抗的心理及不合作态度。三、当父母的建议与自己的想法发生冲突的时候,切忌中途打断,断章取义地反驳对方。要有礼貌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并要讲究方式方法。四、平时要多与父母沟通联系,关心父母的起居饮食。

4.学会与父母沟通教学设计 篇四

一、设计意图

六年级的学生正处于生理、心理都在发生着明显的变化,他们对父母的依赖感降低,自我意识不断增强,对父母的管教开始有抵触情绪。但在这个青春发育时期,和谐的亲子关系尤为重要。和谐的亲子关系,有利于孩子智力和人格的健全发展,有助于孩子个性的和谐发展,有益于促进孩子的生理和心理健康。

本课活动的设计就是在学生中开展心理互助,调动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帮助学生学会独立解决自己与父母在沟通中面临的问题,实现助人自助的目标。沟通是一门艺术,它对学生的人生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现在的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孩子往往容易以自我为中心,使得他们在人际沟通方面不善换位思考,更谈不上从对方的角度体察、理解对方的心理,从而严重影响与他人的交往。

近来有些学生与家长或他人沟通不畅导致与家长矛盾升级甚至患上自闭,这严重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及正常的社会生活.所以,提高学生对人际沟通的认识,以及提高沟通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人际沟通的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的学习和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学好这门艺术,努力改善自己沟通不良的状况,能为将来人生的成功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目标:了解影响沟通的原因,掌握与父母沟通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能力方面目标:学会学会理解,学会与父母借助沟通解决误会和矛盾,提高与父母沟通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会与父母沟通,正确认识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教育,产生积极、健康的情感体验与学会适当地表达。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父母对我们的爱,并初步掌握与父母沟通的一些方法与技巧,学会和谐相处。

教学难点:提高与父母相处的能力,增强主动与父母沟通的意识。

四、教学过程

(一)热身游戏

全部同学一起游戏《我说你做》

1.左右手合作,拍两下手

2.和同位握握手

3.对着你心爱的老师笑一笑

小结:笑容是我们表达自己开心的表情,希望今天这节课后你不要忘记带着最灿烂的笑容回家。

(二)游戏引入,揭示主题

1.在开始今天的讲课之前,我们再来玩一个游戏——传话游戏。

游戏规则:(1)由每组第一个同学领取,领取一张纸条,上面有一句话,看完之后记住纸条上的话,回到自己的位置。(2)听到“开始”的指令后,第一位同学悄悄地传给第二位同学,声音要小,不能让下一个人听见,每人只能说一遍,第二位传给第三位„„依次传下去,直到最后一位同学把听到的写下来。(3)传话正确、速度快的小组为优胜。

传话内容:

(1)老虎上山,老鼠下山,老虎爱老鼠,老鼠怕老虎。(2)秋风沙沙,树叶变黄,天气凉爽。(3)小梁赶着一群绵羊,半山腰遇到大灰狼。

2.游戏总结

(1)为什么一句话传来传去就变味了呢?(2)怎样才不能传不错话呢?

(3)教师总结:通过游戏可以看出,“传话游戏”这种单向交流方式,不能反馈信息,很可能就会造成误解,因此在人际交往中,真正的有效沟通必然是双向的交流。要想达成共识,沟通很重要。(没有沟通就不能准确地领会对方的意图,也就容易导致误解,而消除误解的最好方式是什么呢——沟通。)

3.情境创设,导入新课

(1)视频导入

借助观看视频《孝顺父母》,感受父母照顾自己的不容易。

(2)看了这段视频后,你有什么体会?

(3)父母给我们的是什么?

小结:视频让我们体会到了父爱与母爱的伟大,深深了解到父母为儿女献出的那份爱。但是,我们也知道,爱是双方的,一个温馨、和睦的家需要全家人的共同努力。作为子女的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4)导入课题这节课我们就一同来探讨一下:“学会与父母沟通”。

(三)回想温馨,发现问题

1.借助学生与家长们的照片,回想:我们曾经如此的相爱,老师总在班级群里看到,大家和父母总是面露笑脸的拍下快乐的瞬间。老师和父母之间是那么的相爱,父母是你们老师,是你们的偶像,小时候的你们与父母几乎是无话不谈。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现在的你们和父母之间好像没有往日亲密了,与父母之间的距离无形中在拉大,和爸爸妈妈之间可能再也不是无话不谈了。

2.完成问卷调查,小组讨论。要求:

(1)在以下选项中选出让你苦恼的问题。(最多选三项)

(2)组长统计组内成员的各项票数,我与父母之间出现的分歧或冲突。

①父母对我的期望和要求过高,我难以达到。

②父母过分干涉孩子交朋友的自由。

③父母总爱因为学习、生活习惯等唠叨。

④父母过分干涉我的穿衣打扮。

⑤父母不支持我的个人兴趣爱好。

⑥每当在父母面前当面讲理时,总认为我是在顶嘴。

⑦父母限制我的自由。(比如:玩、上网等)

⑧父母总是拿我和其他孩子比较。

⑨父母总爱无故地向我发脾气。

⑩与父母不住在一起,或着父母工作忙没时间沟通。

(四)集思广益,解决冲突

1.再现情境,分析解惑分给每个小组4组不同的漫画:《各有各忙》《溺爱》《期望值不同》《指责》。

2.看漫画,实话实说

你遇到过这种情况吗?你与父母亲之间是否发生过类似的矛盾和冲突吗?

3.小组选取其中组员意见最集中的一组漫画,讨论: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矛盾?(提醒要从双方身上找原因)

4.总结

我:长大了,自主意识增强;父母:不放心,处处事事关注;我们差异大,看法做法差异;

5.就各小组刚刚选择最苦恼的问题,一同想想该怎样解决。一同出谋献策,我们应该如何如父母进行沟通 呢?

6.全班汇总“沟通金点子”

7.其实,学会与父母沟通并不难。首先要学会理解父母,正确认识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教育,能够换位思考。其次,要懂得尊重父母,不伤害父母的自尊心,尊重父母的个性,欣赏父母的优点。最后,要掌握与父母沟通的一些技巧和方法。

8.搭建心灵沟通的桥梁。让我来给你支招,如何走近父母。

招式一:主动交流。每天找一点时间,比如饭前或饭后,和爸妈主动谈谈自己的学校、老师和朋友高兴的事或不高兴的事,与家人一起分享你的喜怒哀乐。

招式二:创造机会。每周至少跟爸妈一起做一件事,便做事情、边交流。

招式三:认真倾听。严格要求是父母的责任,可能偶尔方式有失妥当,但体现了父母的殷切希望,我们应虚心听取父母建议,并主动告诉父母自己心中的真实想法

招式四:主动道歉。如果你做的不对,不要逃避,不要沉默不理,主动道歉,往往会得到父母的理解。

招式五:善于体谅。可能错不在你,但先别给急于争辩。也许父母在工作生活中遇到了麻烦。换个时间和地点与父母沟通,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招式六:控制情绪。与父母沟通不良时,不要随意发脾气、顶嘴、想要动怒时,可以深呼吸、离开一会,或用凉水先洗洗脸。

招式七:讨论问题,达成协议。学会遇事多与父母讨论,并就如何行动达成协议。

五、总结升华 指导践行

1.心灵絮语:配乐朗诵《没有代沟的世界》

2.我们大家一起努力,为更好地爸爸妈妈消除矛盾,更好沟通找到了办法。相信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了不小的收获。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对和父母的沟通有了什么新的认识?谈谈你打算今后怎样与自己的父母进行沟通?写一写,写在一张沟通建议卡上,沟通是双方面的事,为了让大家今后和爸爸妈妈更好地沟通,我特地为大家设计了一张沟通约定卡,根据你的家庭在沟通中存在的问题,再联系今天你的收获,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来制定一份适合你家的沟通约定,好吗?

家庭沟通约定卡

亲爱的爸爸妈妈:

为了让我们的家,更和谐、更幸福,就让沟通成为我们共同的习惯吧!

我们约定沟通的时间:

沟通的话题:

沟通的方式:

当我们在沟通中发生矛盾时,我们双方都要:……

教师:希望同学们今天回到家,就和自己的爸爸妈妈好好沟通,一起来制作你们家的家庭沟通约定卡吧!

六、课后作业

5.与父母沟通作文 篇五

原来我们已经从牙牙学语的小孩子变成了14岁的青少年,我们已经迈进了青春期的大门,已经不是从前那个到处嬉戏玩耍的小孩子了,我们已经长大啦!步入青春期,我们的心理,生理以及各个方面发生了变化,同时也产生了逆反心理,遇到事情不愿意和父母相互沟通,喜欢埋在心低,这样做是不对的,我们已经到八年级啦,必将有许多事情不懂,这就需要父母来帮我们解决。

进入八年级,我们正是在学习的重要阶段,八年级将决定我们的未来,当然还需要我们的不懈努力,所以中学中学生的我们,要善于与父母沟通,我们与父母沟通,是辨明是非,寻求最佳结果的过程;我们要经常与父母沟通,这样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学习。我们经常会感觉到和父母找不到共同话题,一说话就发生小摩擦,与父母谈不到一起,所以就干脆不和父母说话,进而导致矛盾升级,这是明显的逆反心理。我们青少年最容易产生逆反心理,然而还不会克制自己,所以才导致了与父母不和这类情况。我们产生逆反心理后,应该控制自己,多和父母沟通,和父母沟通要冷静下来,多站在父母的立场上去多想一想,沟通要求同存异,父母是爱我们的,只要我们同样以爱的方式对待父母,沟通的障碍就会大大减少。

6.描写与父母沟通作文 篇六

以前的时候,我考试都是很马马虎虎。考完试后就仔仔细细的检查一遍,可是考卷交上去一回想,还是错了一道计算题。怪不得妈妈老说:“难得不错,简单的就错!太马虎了!”之后,我每天做什么事都没精神,一脸郁闷。生怕小周公布成绩让母亲知道会伤心,说我不争气。

后来,我决定和母亲说清,让她有心理准备。妈妈得知了,他嘻嘻的朝我笑,对我说:“你不用担心,只要你努力了,靠70分我都无所谓!”听了这话,我心里立刻平静了、开心了,做什么是都精神抖擞!

以后的考试中我一点也不担心了,压力没了,十分轻松。成绩一下子有了飞跃性的提升。

和自己的知心者沟通,可以令有难题得你得到知心者的指点迷津。也可以让无聊的你觉得有趣不已。更可以让无助的你等到帮助!

7.与父母沟通的作文初中 篇七

记得有一次,我睡眼朦胧的去了补习班。到了中午十二时,我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跌跌撞撞地走回家,刚躺在沙发上,长叹了一口气,妈妈那令人害怕的声音就如同机关枪打出的子弹一样向我的耳朵袭来,“干嘛呢!还不快过来吃饭!我昨天给你报了一个英语班,我听了一节课,还不错,就在对面楼上四层。”我听了差点儿没吓晕。当我还沉浸在补课的痛苦之中时,耳边又传来了‘‘说了几遍了,快点过来吃饭,下午还有课呢,抓紧时间,别误了!“直到下午六点,我才飞奔回家打开灯挑夜战—写作业。当我睡时已经快十一点了。唉,这苦日子,什么时候到头啊!

爸爸妈妈,虽然我知道你们也是为我好,不过请你们考虑一下,如果我们一天大多数时间都在补课,那些知识就不能充分的吸收,我整天这样疲惫东西也学不进去,那不都是白搭吗?还有以后报班时先问问我的意见,要是我对此科目没兴趣,上课懒得听,到头来什么都没学会,反倒把时间,精力,金钱都搭进去了。给我报班时,请不要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我。今后的时间将更少,所以我希望给我报班时对我帮助不大的班可以不报,否则把重要的东西丢了,在不太重要的东西上花太多精力,岂不是丢了西瓜,捡了芝麻。

8.青春期如何与父母沟通 篇八

试着每天和父母聊点事情——狗,你的棒球赛,晚餐内容。这些促进你们相互沟通,那么,接下来更为深刻的话题就比较简单了。

2:抛出“测试气球”

当你想讨论一些比较深刻的话题,有时候,刚开始不是很容易逻辑思考,麦克卡伊说。“你可能会会所,‘我大部分同学都经历过性爱,’或者问问你妈妈,‘你还记得你第一次变化时候的感受吗?那是不是感觉每个人都成长地更快乐?”

3:明确你的目标

你是否有些坏消息要向父母透露的?你是否需要他们的允许?你是否希望他们能够倾听你的心声,而且不用提供任何意见?试着将你所希望达到的目标记录下来。这会帮助你的父母知道你所要的。

4:考虑只和一位家长交流

有时候对一些敏感的话题却是难以启齿,如性。和一位家长谈乱会让你感觉舒服,更放得开。

5:收起争论

在交流还没变成异常战争前,交流是最好的方式。“如果所有事情都演化成异常危机或者战斗,你和你的父母就会感觉疲劳,”麦克卡伊说。“如果你想和他们好好相处的话,想他们询问例外——熬夜或者做些新鲜的事情,例如——你有很多机会让他们说“好的”。

6:选择正确的时间和地点

如果你的父母匆匆忙忙地上班,最好不要给他们添乱。有事的时候,在车上将是最好的。如果你很生气,最好冷静一下。出去跑一圈,哭一场,打个沙袋或者枕头之类的。

7:父母讲话的时候要静听

对父母的建议不予理睬是很让人讨厌的。但是如果你给他们时间让你说说自己的想法,他们更愿意倾听。尝试“五秒原则”:每个人都同意在每个人讲话结束后五秒钟再反应。

8:寻找其它值得你信任的成年人

9.如何加强父母与孩子的沟通交流 篇九

一般来说,销售人员提问的语气不同,客户的反应就不同,得到的回答也不同。例如,“这位女士,您杀价这么狠,我们能接受吗?”“这位女士,您的杀价远远超出我们的估计,有商量的余地吗?”这两句话虽然者B是提问,但语气大有不同,前者似乎有挑战的意思,它好像要告诉客户:

“如果你杀价太狠,我们就没什么可谈的了”。而后者则能使谈话的气氛缓和许多。可见,提问的语气会直接影响客户的态度。平时,在与人交往中,你会发现,用肯定的语气与人交谈会给别人可信可亲的感觉。反之,用否定的语气与人交谈,则会给别人留下疏远疑惑的印象。因此,销售人员在销售过程中,要多用肯定的语气与客户交谈,这样才能使客户对你所销售的产品产生更大的兴趣。不要问:“我想知道您是否还有足够的洗发膏?”“我能使你对改变办公室的布局和装潢发生兴趣吗?”像这类问题均不应向客户提出。你可以借鉴一些好的开头,比如,“您想……”“您愿不愿意……”“您是否……”“您已经……”等等。总之,推销工作开始进行时,你应该集中谈论客户感兴趣的问题。

二、提问时切忌无的放矢

销售员必须记住:向客户提问必须切中实质,不要无的放矢。也就是说,与客户沟通过程中的一言一行都必须紧紧围绕着特定的目标展开,对客户提问时同样要有目的地进行,千万不要漫无目的地脱离最根本的销售目标。

在向客户推销产品时,一定要带着目的性向客户提问,否则,盲目的提问是毫无意义的。比如,有一位牧师问一位老者:“我可以在祈祷时吸烟吗?”他的请求自然遭到了坚决的拒绝。另一位牧师又问同一位老者:“我可以在吸烟时祈祷吗?”他被允许了。后面牧师的提问意愿与前面牧师的提问意愿相同,为什么前面那位牧师遭到了拒绝,而后面那位牧师却获得了允许呢?因为前面那位牧师没有思考他提问的目的,而后者那位牧师很明确自己提问的目的,因此,他非常注意措辞,措辞一变,结果也随之发生改变。

三、不要向客户提出“最后通牒”

在销售过程中,有的销售人员往往要求在面谈中向客户提出这样的问题,比如,“您到底买不买呢?”“您还不做购买决定?”“我们今天能否达成协议?”“您是否接受我的推销建议?”“你会购买这种产品吗?”这些类似发出“最后通牒”的提问往往使客户很反感。从另一个角度看,这种提问也违反了销售心理学的一条规则,即要避免提出一些容易遭到反对的问题。以“最后通牒”形式询问客户的意见,只会招致否定的答复。比如,“我们再来谈一谈你要不要这个产品好吗?”这样的提问只能引起客户的反感,得到否定拒绝的答案:“不!不!我现在不想谈这个!”

因此,为了摆脱销售人员一方的压力,客户会毫不留情地拒绝销售人员的建议。所以,在诱导客户购买产品的时候,销售人员千万不要提出“最后通牒”式的命令性问题。

四、提问时必须保持礼貌和谨慎

10.浅谈家庭中父母如何与孩子沟通 篇十

姓名: 学号:班级:

摘要:

每个人在出生之时,都做了选择,包括四个部分:身体、父母、地点、环境。家庭即由此四种处境组成。这一切是人在灵魂投胎的时候,所选择进入的处境,即家庭环境,任何人都逃脱不了。家庭是一片天,父母是这片天的“掌权者”,也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个孩子经常被我们看成什么样,经常被我们说成什么样,经常被我们怎样对待,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变成现实。父母无不希望孩子如自己所期望般成长成才,可是父母越大的期望总会造成自己越大的责任和压力,也造成孩子更大的负担。如今社会变化的脚步也日益加剧,人际关系的复杂和选择的多样性,使父母与孩子的沟通越来越少,家庭衍生的矛盾和问题也越来越多,日趋恶化,这也是许多家庭产生矛盾和问题的根由。

关键词:家庭,父母,孩子,沟通,方法

二十世纪初期,美国著名的精神科医师与精神分析师苏利文曾说,一部“人”的发展史,就是“人际关系”的发展史。每个人自出生起,便活在人际关系里。一个人6岁之前所受到的教育会影响他的一生。家庭就是你最初学会沟通的地方,而沟通也是建立和改善父母与孩子关系相当重要的一环,由於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非常亲密,加上父母对孩子较高的期望,以及受到一些传统固有模式的影响,往往使父母与孩子相处时容易产生摩擦,冲突,无法将对孩子的爱和善意适当地表达出来,有时甚至落入挑毛病,发牢骚,仇视的恶性互动循环中,以致和孩子无法沟通,关系不和谐甚或感到挫折,而且父母常不顾及孩子的想法与感受,容易失去孩子的信任,导致其总和父母唱反调或者无自我的服从。同时,在孩子与父母沟通的过程中,常因父母的专制、忽视或放任而产生父母并不关心自己,不理解自己的想法,从而使孩子不愿与父母再进行过多过深的沟通,也导致父母与孩子关系的疏远和僵化。许多心力交瘁的父母常不解:为什麼自己那麼关 1

爱孩子,反而造成亲子间更大的冲突与鸿沟,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有了障碍。那么家庭中父母该如何与孩子沟通呢?

一、学会尊重你的孩子

现在的人际沟通,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尊重,因为人们都觉得没有尊重就没有交谈的必要。尊重是基础,也是前提,而父母对孩子的尊重尤为重要。

有一天晚上,一个二年级的小男孩,可能是玩累了,夜里尿床了,第二天早晨,悄悄把事情跟他妈妈说了,结果他妈妈在和邻居交谈的时候,很随意地就把这件事情说了出去。小男孩知道以后,非常生气,妈妈从来没有见过他发那么大的脾气。原因为何?因为小男孩感到他没有被妈妈尊重。很多父母自认为对自己的孩子非常了解,其实都是片面的。在这些粗浅的了解中,却又往往忽略了最为重要的一个核心问题——尊重。没有尊重,就不会实现很好的沟通。再比如青春期孩子的父母,大多数有翻看孩子日记、短信甚至QQ聊天记录的习惯。也许出发点是好的,希望通过种种迹象来了解孩子的想法和困惑。其实不然,这种行为给自己和孩子之间造成了一个无形的屏障——孩子缺少了一种被尊重的感觉,而家长呢,会成为他们眼里被仇视怀恨的对象,就此矛盾出现了。因此,如果自己的孩子处在青春期,更要懂得尊重他们个人的隐私和想法。

二、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

随着孩子的长大,不少家长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感觉孩子与自己的距离越来越远。尤其当孩子进入青春期,亲子之间的关系很容易变得紧张,甚至无话可说。青春期的孩子,部分是孩子,部分是成人,身体和心理变化明显。这一时期的亲子冲突之中存在的原因大多数都是因为父母没有认真的去了解、倾听自己孩子的想法,忽视他们的成长和变化,未随着孩子的长大给予他们应有的尊重,总觉得他们还是自己眼中那个不变的小孩,自己是他们的父母,什么都是理所应当,结果父母觉得孩子越大越难以了解,孩子又觉得父母越来越不了解自己。

有一个经典的小故事:在美国有一个大牌的节目主持人,他主持一档和孩子交流的话题节目。有一天,他问一个孩子:“假设你正驾驶着一架飞机飞行,飞机上满载着乘客,但是飞机突然没油了,你怎么办?”孩子不假思索地说:“我第一个跳伞。”这时,台下的观众哄堂大笑,他们没想到,孩子会这么鬼头,遇到问题的时候,居然想到自己逃命。等台下观众笑完了,主持人接着问:“然后

2呢?”孩子说:“赶紧去取煤油,然后去救他们。”这时候台下变得鸦雀无声了。所有的人都没有想到,在孩子单纯、幼稚的想法里,居然有这么善良而且博爱的心。主持人可贵在哪里?可贵在能把孩子说的话听完,正因为他把孩子的话听完了,他才能真实地、完整地了解孩子的想法。所以说,倾听,有时候是最有效的沟通方式,父母太把自己的想法放在心上,固执地认为自己是了解自己孩子的,就很难听到他们最真实的声音。

还有一个孩子,在路边蹲着看蚂蚁,这时候有个成年人过来,问他:“孩子你在做什么?”这个孩子说:“我在听蚂蚁唱歌啊!”成年人非常地奇怪问:“蚂蚁怎么会唱歌呢?”孩子说:“你又没有蹲下来,你怎么知道蚂蚁不会唱呢?”由此可见,有时候父母只有蹲下来,站在孩子的角度,才能真正听到他们的想法。而现实生活中,大部分父母都很忙,根本没时间“蹲下来”跟孩子互动沟通,或者没机会把孩子的话听完。但是,父母还抱怨说“孩子不愿意理我”,或者“一听我说就烦”。所以改变这种状况的前提,就是学会做一个会听自己孩子说话的父母。只有倾听孩子的心里话,知道他们想什么,关注什么和需要什么,才能有针对性地给予他们关心和帮助,也会使以后的沟通变得更加容易。孩子向你诉说高兴的事,你应该表示共鸣;向你诉说不高兴的事,你应该让他们尽情地宣泄,并表示同情;如果是向你诉说你不感兴趣的话题,你应该耐着性子听,表示你关注他们的谈话内容,你也可以使用“嗯”、“噢”、“是吗”、“后来呢”等词语,表示你在认真地倾听,鼓励孩子继续说下去。这样,不仅使孩子更乐意向你倾诉,也可以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和孩子平等沟通

说起平等,其实父母跟孩子之间肯定是不平等的。父母跟孩子怎么可能平等呢?一个是大人,一个是小孩;一个是监护人,一个是被监护人;一个掌握着家庭的经济命脉,一个是被抚养的对象;父母上有老下有小,困难重重,苦恼多多,权利也多多,孩子却不是这样,所以他们当然是不平等的。但是,在沟通当中双方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即使你的孩子再小,他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与人之间的人格都是平等的。然而现实生活中,大多数父母对孩子的沟通都是传统的单向权威式的。

一个10岁的男孩,被怀疑偷了邻居家的东西,邻居就来告诉他爸爸。他爸爸一听就把儿子给抓了回来,抓回来就打:“你拿人家东西没有?”“爸爸我没有拿!”“你再说,你拿了没拿?你看着,你今天要敢不说实话我不打死你!”“爸!我真的没有拿人家的东西!”“孩子,我可告诉你啊,你这一辈子有什么毛病都可以,但绝对不可以有这个毛病啊。你知不知道,你爸爸就是因为这个毛病而五进宫啊!”父亲气急了,把他吊起来打。怎么吊呢?倒吊着!头朝下,脚朝上,继续打。边打边骂,孩子哭着、喊着、挣扎着。听着孩子哭喊,这位父亲顺手抓起一个东西塞住了孩子的嘴。我们有点常识的人都明白,当一个人头朝下的时候,呼吸都很困难,而父亲又堵上了他的嘴。两分钟不到,孩子的脸色都不一样了,也不再挣扎了。这个时候爸爸才紧张了,赶快把孩子放下来,抽出嘴里的东西,背起孩子疯了似的跑向医院。可是已经来不及了,这个孩子没有被抢救回来。10岁的孩子,天真烂漫的年龄,就这样死在了亲生爸爸的手里。原因是什么?我是家长,我就打你了怎么着!我都五进宫了,你可千万不能啊!这是为了孩子,也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于是到现在也说不清楚邻居家的东西到底是不是这个孩子拿的。也许人家以为父亲都五进宫,儿子也好不到哪儿去吧。反正永远地不知道真相了。所以,在这种单向权威的家长制作风的控制下,是很难进行平等沟通的。

平等沟通是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基础,父母要学会去关心自己孩子关心的事,和他们聊天,从他们想什么、关心什么入手。在和孩子沟通时,讲究技巧,与孩子是谈话而不是训话,要平等沟通。在相互交谈中做家长的特别要注意,一定要细心倾听孩子的叙说,了解他在学校的所见、所闻、所学、所想和所做之事,并要给予适当评说。把自己的观点和情感融入孩子的叙说之中,或夸奖、或批评、或提醒、或建议,充分体现父母对孩子的关注与尊重。

缺少沟通的生活是枯萎的生活,父母与子女的沟通是情感的需要也是成长的需要。在我们生活中,关于父母与孩子沟通的问题处处可见,就是一次或是一些微小的问题,在不适当的沟通中也会演变成巨大的摩擦和冲突。父母如果学会一些有效的沟通方式,以尊重、宽容、平等、鼓励的方式去对待自己的孩子,何愁孩子与自己的距离越来越远呢?

参考文献:

【1】 马跃如,曹裕.管理沟通【M】.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

【2】

【3】

【4】

11.与父母沟通 心得体会 篇十一

时间 2011年11月1日 地点 宿舍 人物 我和爸爸 妈妈 谈论的话题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贯穿我生活的方方面面,体现了父母对儿女的用心之深。让我体会到要怀着感恩的心去面对身边的人,尤其是我们的父母。话题一:关于独立

学习方面难道你一直都不独立么?感觉大学之后学习压力不是那么大了,如果你还能保证高中那种学习状态,估计都能转本了:)

生活方面,最好等到大二之后,课程不是那么紧张的时候,去找份兼职做,积累经验的同时也挣钱养活自己。

社团活动会让你锻炼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独立的概念很宽泛,本身上了大学之后就需要独自面对很多事情了。

而且,你可以独立选择自己的爱情了,大学的恋情往往很值得回味

话题二:关于学习

说实话,当下的学习的确有点迷糊,对电子商务的理解还远远不够,也许这是刚开始的不适应吧。我无奈的对父亲诉说学习的迷茫,父亲用一句慢慢适应吧,要相信你的明天是美好的,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用心去领悟生活。

真的,用心感悟生活,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勇敢的向前走,努力奋

斗,为将来的发展奠定基础。感谢您,父亲,我会坚持走下去的。

话题三:对于未来的期望

谈及这个话题,我总会想起这段话:生活,无声无息的开始了。过去的一切,好像都平淡了。忘了那些痛,忘了曾经的那些诺言,忘了过去的那些憧憬……自己在这一刻,迷茫了。曾经想过,这不是我的生活,可这时确那样自如,日子在手机中流过了。突然想起了爸爸妈妈,瞬间泪水淹没了那本以懵懂的心。毫无头绪的想报自考,报专升本…知道是为了自己,但自己在执拗中就这样简单地认为,只是为了满足父母那小小的愿。那些阳光,依旧在@天空,蓝的似水流年,爱在,心里向往着未来。亲情,永远那么近,因为那暖暖的爱,希望一直在……曾经的满腔热情,如今却满是迷茫!坚持,空话吗???不是空话,我会努力的,会抓住当下的,未来,我不会放弃,我会勇敢地走下去的。

总结: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总是在为你默默付出,做子女的应该怀着感恩的心去面对生活中的人和事。用心去体会生活,感悟真情,努力地朝着自己人生的方向奋斗,不辜负父母的期望。

梦里几度追逐,黑暗挡不住我的脚步。亘古的蓝图,在述说昔日的苦,那并不是我想要的归宿。心里的彷徨,谁人能解? 苦的回忆、痛的延续,何时才是头?我会坚

上一篇:廖俊波先进事迹党课下一篇:学术会议领导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