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的人物形象特点

2024-06-15

孔乙己的人物形象特点(16篇)

1.孔乙己的人物形象特点 篇一

水浒传

施耐庵

主要人物形象特点:

晁盖:

晁盖是郓城县东溪村保正,本乡富户,人称“托塔天王”。他在七星“智取生辰纲”后投梁山入伙,林冲火并白衣秀士王伦后成为梁山寨主,后草率出兵攻打曾头市时中毒箭身亡。晁盖“做事宽宏,疏财仗义”,能够很好地团结他人,在梁山的草创时期是一个比较合适的领头人。他上山后,对众人打劫到的众多财物,他的处理办法是一半充公,一半平分,这种利益均沾的方式使梁山兄弟团结得“交情浑似股肱,义气如同骨肉”,有效地增强了梁山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在晁盖的领导下,梁山事业有所兴旺。但晁盖时代的梁山仅仅处于一种“论秤分金银,异样穿绸绵”的尽情享乐的状态。他“不读书史”,“甚是粗鲁”,指挥才能捉襟见肘,只能是过度时期的领袖,没有将起义军引上正确的道路。大敌当前,晁盖往往没有主意,在宋江上山之前,大事主要由吴用分析、决断,晁盖只起发号施令的表面作用。他的形象,在一定程度上说是宋江的陪衬;他的早期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说是为宋江的出场作铺垫。

宋江:

宋江:字公明,绰号“呼保义”、“及时雨”。祖居郓城县宋家村,任郓城县押司,为人疏财仗义,常常暗中交结英雄豪杰。因杀阎婆惜被刺配江州,又因在浔阳楼醉写“反诗”而被判死刑,为梁山英雄从法场劫走,被迫上了梁山。

平日待人宽厚,关心起义兄弟疾苦,连李逵这样的莽汉子都对他心悦诚服。他曾亲自率兵三打祝家庄,攻陷高唐州,智取大名府,壮大梁山义军力量,震撼赵家王朝的反动统治,表现出一个农民起义领袖人物的政治和军事才能。然而,地主家庭的阶级影响始终伴随他的一生,身虽在梁山,却一心指望将来“博得封妻荫子,久后青史上留一个好名”,斗争意志并不坚定,对朝廷抱有幻想,最后终于接受招安,落得个被人毒死的结局。宋江是一个既仁慈又有些虚伪,既卓有才干和雄心又有封建正统思想的农民起义领袖的形象。

吴用:

吴用,字学究,道号加亮先生,平生机巧聪明,曾读万卷经书,使两条铜链。吴用为晁盖献计,智取生辰纲,用药酒麻倒了青面兽杨志,夺了北京大名府梁中书送给蔡太师庆贺生辰的十万贯金银珠宝;宋江在浔阳楼题“反诗”被捉,和戴宗一起被押赴刑场,快行斩时,吴用用计劫了法场,救了二人;宋江二打祝家庄失败,第三次攻打时,吴用利用双掌连环计攻克祝家庄;在破连环马时,他派时迁偷甲骗徐宁上了梁山;宋江闹金华时,他又出计借用宿太尉金铃吊挂,救出了九纹龙史进、花和尚鲁智深。吴用的一生屡出奇谋,屡建战功,受招安后他被封为武胜军承宣使。宋江、李逵被害后,他与花荣一同在宋江坟前上吊自杀,与宋江葬在一起。

吴用是《水浒传》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起义军中知识分子的代表,是梁山起义军的军师、战略家、人民智慧的化身,他对梁山事业贡献靠的不是武艺,而是智慧。他的活动,见证了梁山大业的兴衰成败,他的足智多谋、讲信重义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林冲:

林冲,绰号“豹子头”。原为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他武艺高强,英名远播。然而,教头的地位,舒适的家庭,温饱有余的生活,使他安于现状,小心谨慎,形成了安分守纪、逆来顺受的性格。高衙内调戏了他的妻子,他怕得罪衙内之父高俅,竟采取息事宁人的态度。后来高俅父子故设陷阱,诱使林冲误入白虎堂,诬陷他蓄意行刺,将他发配沧州。在途中他历尽艰难险阻,还险遭奸人暗害,可他却委曲求全,毫无反抗之心。直到高俅派人去沧州火烧草料场,企图将他活活烧死之时,他才认清敌人的残忍狠毒,下决心上了梁山,走上起义的道路。上山不久,为当时的梁山头领王伦所忌;他火并王伦,搬掉了这块妒贤嫉能的绊脚石,后又累经战阵、屡立战功,为梁山事业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林冲是梁山泊义军的重要将领之一。他一生的坎坷经历以及他由忍辱偷生发展到聚众起义性格的演变过程,充分体现了封建社会官逼民反的生活真理。

李逵:

李逵,绰号“黑旋风”。出生于贫苦的农民家庭,曾经做过雇工,由于仗义杀人,被迫流落江州,充当一名牢卒。在梁山好汉大闹江州后,参加了梁山义军。李逵鲁莽急躁,往往不分青红皂白地乱砍乱杀;但他又纯朴爽直,爱憎分明,具有强烈的反抗性。听说恶霸殷天锡仗势抢占柴进亲属的房舍,他不顾朝廷条例便用板斧去教训那个家伙。后又元宵夜闹东京,怒打杨太尉,扯诏书,骂皇帝,坚决反对招安。甚至宋徽宗在梦中还看见他抡起板斧迎面砍来,因而吓出一身冷汗。李逵是梁山好汉中对统治阶级最不妥协的一员重要将领,他那刚直、憨厚、勇猛、鲁莽的性格深受后人的喜爱。

鲁智深:

鲁智深,原名鲁达,绰号花和尚。本是渭州经略府的一名下级军官,行侠仗义,犷达爽直,粗中有细。为了救助素不相识的金氏父女,打死了镇关西郑屠。为避难上五台山当上了和尚,从此改名“智深”。但他受不了佛门的清规戒律,大闹山门,打坏金刚,师父只得叫他到东京大相国寺去。在东京,他结识了林冲,两人结为兄弟。林冲受冤发配,他一路暗中护送,在野猪林公差欲害林冲,他相机搭救,一直送到沧州附近。后受高俅迫害,辗转上了梁山,成为起义军的重要将领之一。鲁智深疾恶如仇,反对招安,表现出毫不妥协的反抗性格。

武松:

武松,绰号“行者”,因其排行第二,又称为“武二郎”。他秉性刚烈,武艺高强,襟怀坦荡,是梁山泊起义军的重要首领之一。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猛虎,从此威名大振,当上了阳谷县的都头。哥哥武大遇害,他立誓报仇,告状不准,就自行查明案情,亲手杀死凶手潘金莲和西门庆,后到官府自首,结果被发配孟州。途中受施恩利用,又被张都监的小恩小惠所迷惑,几乎丢掉性命。经历了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等变故,认清了统治者的罪恶本质,终于走上了起义的道路,并在斗争中逐渐锻炼出坚强不屈的反抗性格。武松具有强烈的正义感和斗争精神,是一个深受历代人民喜爱的力与勇的艺术典型。

2.孔乙己的人物形象特点 篇二

一、孔乙己形象分析

在语文教学中, 对孔乙己的“可笑”之处, 笔者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 孔乙己的“可笑”表现在他外貌的奇特和思想的迂腐上。单从小说对孔乙己独特的肖像描写来看, 也约略可以判定, 这是一个颓唐不堪、没有前途的书呆子。旧社会的生活对这个人物显得是那样残忍无情, 几乎把他逼到穷途末路, 变成“讨饭一样的人”了。可是他还不愿意抛弃那件“破长衫”, 还要摆出“读书人”的旧架子、穷酸相。在别人看来, 他只是笑料罢了。通过这幅可笑而又可悲的肖像描写, 以喜剧形式出现的悲剧, 这是鲁迅在这篇小说中所表现的独特的艺术风格。

其次, 孔乙己的“可笑”还表现在他好喝懒做的寄生生活上。他不爱劳动, 也不会劳动, 能写一笔好 字原可以依靠抄书糊口, 可惜寄生的本性难改, 养成了偷窃的恶习。后来竞偷到丁举人的家里, 被打折了腿, 只能坐着蒲包, 用双手爬行, 最后默默无声地死去。

孔乙己诚然是“可笑”的, 但在这“可笑”的背后, 却隐藏着封建科举制度和封建文化教育对读书人的毒害。

二、孔乙己和范进之比较

孔乙己是“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的科举制度和封建文化教育的牺牲品, 范进是“中举而发疯”的科举制度和封建文化教育的中毒者, 这两个不同的人物, 都是封建文化教育对读书人摧残的典型代表。

范进和孔乙己都深受封建文化教育的毒害, 都迂腐至极, 都不会“营生”, 对社会的摆布都同样软弱无力, 都有善良的性格。但他们又不尽相同:范进很自 卑, 中举前面对胡屠户的训斥, 他只有唯唯连声;孔乙己颇有几分清高, 对自己认识几个字沾沾自喜, 甚至以自己是个读书人而自命不凡。

范进, 作者重点写他中举发疯的疯 癫状态, 传神地表现了他那种 迂腐的性 格、麻木的精 神、脆弱的神 经。孔乙己, 作者通过他的外貌特征, 把他的迂腐、清 高、固执的性格以及无可奈何的矛盾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

范进之所以高兴发疯, 就在于他侥 幸考中了;孔乙己之所以在贫困中死去, 也就在于他是一个考场上的失败者。如果两者的命运正好相反, 范进的结局恐怕并不比孔乙己好;他们的命运的差异仅仅是个形式问题, 而本质上都是悲剧。就此而论, 这种悲剧已经不是个人的了, 而是整个封建科举制度和封建文化教育的悲剧。

《范进中举》和《孔乙己》都离不开周围那群人。前者重在揭示范进中举发疯的根源, 胡屠户的庸俗市侩和张静斋的虚假作态及趋炎附势的送银送房, 为范进发疯的原因作了形象注释。后者则不紧不慢而又平中见奇地描绘了另一种灵 魂的枯死———群 众的无痛 苦。作为人应有的人性, 也就被挤压得没有了血肉, 枯萎了;作为文明人的人性在封建文化教育的熏陶下彻底失落了。

三、塑造“孔乙己”的深刻用意

小说从不同的角度暴露了科举制度和封建文化 教育的种种弊端, 这种教育弊端诱使读书人以功名为念, 将青春乃至大半生浪费在应试和科场上, 致使读书人只知道经书八股, 根本没有真才实学, 丧失了谋生的本领。这说明封建文化教育不能发展人的才能, 只能把人变成书呆子。

在语文教学中, 笔者经过 对孔乙己 性格形象 的分析, 以及和范进的对比, 可以看出《孔乙己》主题的两个层面:从表面内容看, 主要揭示、批判了旧社会的世态炎凉, 反映了当时社会普遍存在的对不幸者的冷漠无情、以欺凌弱小为乐事的恶习, 以及对这种社会现象的普遍的麻木;但从深层次来看, 作品深刻批评了封建科举制度和封建文化教育的弊害, 揭露封建文化教育使许多读书人成了迂腐无能的废物。

从以上主题可以 看出, 作者既讨 伐了封建 科举制度, 又讨伐了封建文化教育。可是从《教师教学用书》上的“课文评点”的导向, 以及课本后的课后练习来看, 都突出了讨伐“封建科举制度”, 而忽略了讨伐“封建文化教育”。这种顾此失彼的做法不符合作者的本意。

何谓“封建文化教育”?就是以“孔孟之道”为正统思想的文化教育。《孔乙己》写于1918年冬天, 新文化运动已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 但封建复古势力仍很猖獗。科举制度虽于1905年被废除, 但“孔孟之道”仍是社会教育的正统思想。作为新文化运动的旗手 鲁迅愤然双管齐下地进行了讨伐。由此可见, 鲁迅塑造孔乙己的形象, 表现了以“不慈为慈”的坚决态度, 不让产生新的“孔乙己”, 来拯救青年一代, 可谓对封建科举制度和封建文化教育的陈腐思想深恶痛绝。

3.孔乙己的人物形象特点 篇三

关键词:脸色;孔乙己;悲剧

众所周知,鲁迅先生是弃医从文,促使他弃医从文的原因正如其在《呐喊·自序》中所述一般:“有一回,我竟在画片上忽然会见我久违的许多中国人了,一个绑在中间,许多站在左右,一样是强壮的体格,而显示出麻木的神情。”幻灯片事件让鲁迅看到了精神病危的中国人,在亲人逝世后立志学医治病救人的鲁迅毅然放弃医学,开始了他文学救国的路程。《孔乙己》是鲁迅一篇著名的白话文小说,其中所描述的故事的主人公孔乙己是一个醉心科举,但因科场落第而屡次被人奚落的一个人。一个本应传授知识和精神于国人的文人,就在科举的奋斗途中屡次受挫,颓然落魄,读书人尚且这样于国于家无望,更何论普通百姓,正是在这样一种普遍的现状下,鲁迅创作了《孔乙己》,文中的孔乙己无疑是一个充满悲剧的人物形象,其悲剧表现在多个方面。文章将从作品中的“脸色”为出发点,解读人物的悲剧性。

从脸色中可见孔乙己的穷困潦倒。在文中第四段第一句描写孔乙己出场的话语中:“孔乙己是站着喝酒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青白脸色可见孔乙己的生活方面十分拮据,在日常饮食方面也应该是不能温饱的,更不论其中的营养搭配之类的了。孔乙己是一个读书考取功名的书生,在考取功名过程中,自然需要很大开支,但是这样的支出依然不能使他博个秀才之类的名头,因此就落了个“没有进学,又不会营生”的结果,这样窘迫的生存状况让他只能是吃了上顿没下顿。但是即便穷困潦倒,他也是穿着长衫喝酒的唯一的人,即使长衫上打了无数补丁。从中可见知识分子的清高如此,但是这种清高却不能使他有一口饭吃,其中的悲情可见一斑。

从脸色中可见孔乙己的矛盾交织。依然是在文章第四段中,当酒店里的人嚷嚷说孔乙己偷东西时,他“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其中可见他内心的不堪,从孔乙己的穿着可见,他是非常清高和要面子的一个人,当中被揭穿是小偷,自然内心是十分难堪的,他追求清白的内心,但是同时他又承认自己是窃了别人的书,虽然他咬文嚼字,理论“偷”和“窃”的区别,在他的心中,书是纯净的,读书人应该是清白的,但是他自己站在读书人的角度,却做了偷的勾当。在过程中,相信他必然做过内心善与恶的斗争。最终,恶战胜了善,他确实有过偷窃的行为,这种内心撕扯后刚恢复平静,又被人当众揭穿,对他而言又是奇耻大辱。

从脸色可见社会的病态心理。文中写道,在孔乙己喝了半碗酒之后,脸色渐渐复原,人们问他“孔乙己,你当真认识字么?”孔乙己的立刻变得神气起来,因为对他而言,他是高于这些不识字的人的,他在内心是十分清高的。在当时的社会,不识字的人居多数,但是人们在问孔乙己识字的同时,不是敬佩和艳羡,而是抱着一种看好戏的态度,可悲的是孔乙己自己却全然不知,也许他正在准备接受夸赞,但迎来的却是下一轮的嘲讽。一个读书人,在苦读诗书后,非但没有捞得功名,改善自己的生活境遇,反而更加穷困,甚至到了要饭和偷窃的地步,非但这样,孔乙己依然坚持自己考科举的致富之路,这是一种可悲的心态,一种病态的心情。同时,周围的人及社会也都是冷漠和自私的。看到周遭生活穷困的人,人们不是同情或是帮助,而是围观和嘲弄,他们以嘲弄他人博取笑声,正如文章开头所说,只有孔乙己到店后,店里才会有些笑声。人们不关注社会,对他人的遭遇毫不关心,拿他人的悲惨当做笑料,这就使当时的社会,一个充满自私和冷漠的病态的社会。

从脸色中可见孔乙己已并入膏肓。当被人们嘲讽连半个秀才也没捞到的时候,孔乙己的脸上蒙上了一层灰色。众所周知,在文字表述上,灰是象征著灭亡,象征着死亡,也经常和死字一起搭配,构成“死灰”二字来用。经历过无数次科举后,孔乙己依旧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对于他而言,科举之路已经是非常昏暗的一条道路了,对他而言,这条道路是行不通的,他自己也是非常清楚这个事实的,只是虽然绝望,但从不死心,不停止奋斗的脚步。此时,他用之乎者也来应答别人的发文,别人以哄笑回应,充满了嘲讽色彩。在这里,孔乙己的应答是显得非常迂腐不堪,也从一个侧面透露出此人已无药可救,同时从他人的哄笑也更加显出世态炎凉。即便是反复地被人嘲弄,孔乙己依旧认为自己是高于周围人的,他认为自己是个读书人,为了显出自己的清高,他还拷问“我”茴字的写法,全然不知在众人眼里,自己是非常落魄不堪的,这种身处困境而全然不知的人,无疑已经丧失了对自我的认知,是非常可悲的,同时也是病入膏肓的。孔乙己的这种病态在当时的文人中应该是非常普遍的,富有代表性的,但是这一切不是他们自身造成的,而是当时可悲的科举制度引发的文人悲剧。

从脸色中可见孔乙己的苟延残喘。中秋过后,许久没来酒馆的孔乙己又来到了酒馆,这时他的脸是“黑而瘦”的,这其间看出他的窘迫和苟延残喘,他的生命就像是风中的油灯一样,随时可能熄灭。此时的孔乙己是爬着来酒馆的,他也不顾自己的窘迫爬来了酒馆,对他而言,他的形象已经不再重要,此时的他对于“偷”这个字也不再激辩,而是恳求掌柜的不要再提。这时的他腿被人打断,期中所受的苦痛自然不必言说,对于他人的嘲弄他也没有精力再去争辩是非,这时候的孔乙己给人一种气若游丝的感觉,隐约间透露出他命将休矣的信息。

一篇《孔乙己》,短短数千字,却从一个人的脸色中,生动地描述了当时文人的一种病态,以及整个社会的一种病态。但是不可置否,这种病态不是他们与生俱来的,而是几千年的封建教化以及当时的社会环境强加于他们的,让笑的人在其间沦陷,让被笑的人在其间死亡,这样的社会于国于家是毫无意义的,这样的社会也注定了国将不国,正是这样的社会深深刺痛了鲁迅,让他毅然弃医从文,拯救自己的国家和国人。

参考文献:

[1]郑新丽. 三只眼睛细看《孔乙己》——《孔乙己》一文中蕴含的“三”浅析[J]. 语文学刊,2009(04)

4.人物比读随笔:范进与孔乙己 篇四

范进热衷功名,坚持应考,20岁就参加了科举考试可直到54岁才中举。

他缺乏谋生技能,应考乡试回家,家里没饭吃,还得要母亲吩咐才出去卖鸡。到了集上,半天仍未能把鸡卖出。

范进一生为功名而神魂颠倒,好似是为科举而活。

孔乙己也是很早就参加了科举考试,但至死“连半个秀才也没有捞到”。

他凭着自己是个读书人而自命不凡,沾沾自喜。一生“死读书”也毫无其他生存手段,以至于染上了偷窃的恶习,被丁举人打断了腿,最后是死是活都无人知晓。

两个人都因埋首科举而变得迂腐无能,可悲、可叹!

2、社会环境:两人都生活在一个冷漠无情,趋炎附势的社会环境中。

“咸亨酒店”就是当时黑暗社会的缩影。

里边的所有人,都在有意无意地把孔乙己作为嘲弄与取笑的对象,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孔乙己的痛苦之上。在孔乙己被打断腿,不知去向的时候,唯一能被人记起的,就是孔乙己还拖欠着酒店老板的那十九个铜钱。

范进中举后,胡屠夫以及邻居等人对范进的态度发生的巨大的变化,也描绘出了追求功名富贵,势力虚伪的社会风气。

3、结局

范进和孔乙己都深受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一个悲惨,一个富贵,无论是没爬上去还是爬上去,两个人的结局都是科举的两种必然结局。

5.刻画人物形象的作文 篇五

贪婪的嘴脸堆满了献媚的笑,眼睛里满是金钱的欲望,那一双双大手里仿佛还存有土地的芳香,那是老一辈们留下唯一能证明他们忠义的香气,那香气仿佛在告诫他的子子孙孙:迷路的孩子,快快寻找到回家的道路吧!不要再继续沉醉在眼前的利益里了。

那一张张钞票,一堆堆花花绿绿的纸币,将人们的良知买走了,将人们的忠,义,孝腐蚀掉了,换来的是什么?买来的又是什么?是欲望,是邪恶,是为了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丑恶与肮脏……这美丽的世界因为添加了利益,欲望,变得浑浊不堪起来。

这世间中的所有难道全部都已经被欲望所腐蚀了吗?哪怕有时我们身不由己,却改变不了这个世界逐渐冰冷的事实。只有善良才能让这个世界充满爱的芬芳,只有刚出生的婴儿才能拥有纯真的笑脸和珍贵的赤子之心。

6.刻画人物形象的作文 篇六

在书中,武松打死了那白额大虫,得到了当天阳谷县青天大老爷的赏,还被封做了个都头,可谓是名利双收。不仅官场得意,还来了个双喜临门,遇见了自己多年不见的哥哥武大郎,一家人终得团聚,想想这是多好啊!可偏偏武松的嫂子——潘金莲不是什么好东西,趁武松不在时,毒死了武大郎,还和西门庆大官人搞在了一起(据说西门庆的原型是严嵩),这就有了后来的“血溅鸳鸯楼”,武松呢?走投无路,终究也反了。

武松是《水浒传》中我最喜欢的人物之一。他不但武艺高强,而且做事果断、敢作敢当,实在不枉“好汉”这一称号。

论武艺,似乎除了宋江和吴用,武松是无人能及的,他醉着酒敢跟大老虎单挑,还能完胜对方;他也有些倔强,不听老板“三碗不过冈”的劝告,硬是喝了十八碗,还要过景阳冈;他敢作敢当,在鸳鸯楼怒杀18人,还敢在墙上留下“杀人者,打虎武松也”的字状,这三点无论挑哪一点,都令人佩服。

关于武松,我同样也有一个疑问,李逵和武松都打了虎,并且李逵还一次打死四只,把老虎窝都给端了,为什么人们所传诵的却是武松呢?

对这个问题,我有一个猜测,“武松打虎”想要赞颂的,不是“打虎”,而是“武松”。武松跟李逵不一样,武松在被逼上梁山前,可以说是啥坏事儿没干过(除了为哥哥报仇,血溅鸳鸯楼),不抢钱,不抢人,做官时还造福百姓,李逵就不行了,也没造福百姓,坏事儿估计干的也不少,自然就难以成为被赞颂的对象。

当然了,这仅仅代表个人观点,如有不同意见可找我讨论。

7.余华小说人物形象的刻画 篇七

一、冷漠、丑恶的人物性格刻画

冷漠、丑恶是余华前期创作在人物刻画中展示较多的,尤其是对施暴者的人物刻画较为常用。在余华的小说中,冷漠、丑恶更多的是人物本质的一种刻画形式,在他的世界中,人的本质是丑恶的,内心深处隐藏着邪恶。这样的人物性格主要体现在男人的身上,其中主要有:受伤的父亲、心灵扭曲的青年等。他们在心理上受到一定程度的伤害,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缺陷,其表现出的主要行为有:冷漠、变态、暴力等。这类人物的主要代表有:《黄昏里的孩子》中的孙福,《现实一种》中的山岗、山峰兄弟《,一九八六》中的疯子《,在细雨中呼喊》中的孙广才《,难逃劫数》中的广佛、东山等。余华将这些人物放在特定的背景下,赋予他们男人的权利,给予了他们男人应有的尊严。但是,在整个小说的故事情节中,主要讲述他们的暴力、冷漠、无情等特点,由此将现实的男性人物特点展现在读者的眼前。

二、悲苦命运、强烈生命力的人物性格刻画

在20世纪90年代,余华小说的读者范围越来越广,它的风格也在不断改变,余华开始逐渐开始关注人物的命运,并且在以后的创作中,对小说人物的性格和命运,进行了详细的刻画和描述,赋予了人物全新的个性和命运。从整体的角度进行分析,小说主要还是围绕人物悲苦命运、强烈生命展开刻画,使人物在特定的情节中,经过艰苦的磨练,最终拥有顽强的意志,从而让其超越自我,达到全新的境界。例如:《在细雨中呼喊》中的孙光林,长期生活在暴力下,缺乏一定的父爱和亲情,不断忍受着生活带来的苦难。但是,孙光林经过长期磨练和挣扎,成就了他坚韧的性格和顽强的生命力,最终在小说的结尾走向新的生活。余华在小说人物刻画的过程中,将人物无法摆脱命运,面对苦难的无能为力,只能默默承受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小说人物这样的生活方式,也是现实生活的一种体现。

三、人生经历对写作的影响

一个作家的人生经历是决定他写作形式的重要因素。余华在谈及自己的小说形式和文学之路的时候,经常说“一个作家的人生记忆,决定了他的写作方式”。余华的童年在医院里度过,住在医院的宿舍里,家的对面就是太平间,从小到大,鲜血、死亡和哭声在余华的心里打下深深的烙印。他的父亲是个医生,母亲是个护士,父母整日忙于工作,经常不在家,只有哥哥与其终日相伴,但只大过余华两岁的哥哥无法给他成年人的安全感。被父母锁在家中时,小哥俩经常打架,一打架他就吃亏。从这些回忆中我们可以体味余华当年的无助与孤独。所以,余华的早期作品中充满着血腥、暴力和死亡,小说中的人物孤独、痛苦、无助。但是在后期,他在刻画人物时多了对人物命运的关注,增加了对人性的反思与思考,将人物放到广阔的历史环境中和丰富的生活体验中,无论其所承载的是血腥还是苦难,都是对人性的反思与救赎。如《活着》中福贵和家珍对县长的态度反映出重情重义的民间道德,他们对县长的死充满同情,展示出对死者的宽恕与敬畏,这种对死者的同情与尊重,也是余华童年体验的再度升华。

8.描写人物形象的句子 篇八

2、她使我不再自卑,我被他感染了,也变得开朗起来!

3、做什么事都要开放一点,大方一点,不要因为一点小事就斤斤计较,不能斤斤计较的人。

4、我妈妈说我又笨又大胆。事实上,我是在无畏的个性中长大的。

5、奶奶什么都擅长,但她太小气,买最便宜的东西。

6、当我们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我们忍不住笑了,当我回头看他的时候,他的头很低,脸很红!

7、我是一个内向而沉默的女孩,有点孤独,喜欢安静朴素的生活,最讨厌以小欺小欺负别人,邻居们说我漂亮贤惠,但同学们觉得我长得帅长得酷。

8、她乐于助人,思想丰富,奥运号码!

9、我喜欢笑。我是个乐观主义者。一个有趣的动作,一个有趣的表演,或者一个有趣的故事都能让我笑得很开心。我想,生活是充满阳光的,为什么不微笑呢?笑一笑,年轻十岁!

10、妈妈对我的影响,让我也有了坚强不屈的生活勇气。用现在流行的说法,就是打不死小强。

11、她很严格,但我们喜欢她,因为我们都知道她是为了我们好。

12、嘿,我是个大人物。我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13、我是一头单行道的公牛,好冲进牛角,不撞南墙也不回头。

14、她乐于助人,思想丰富,奥运号码!

15、像一个聪明的老人,像一个穿长袍的隐士,他的平静的脸可以在混乱中被看到。

16、我母亲性格开朗。她会用微笑解决任何问题。

17、他机灵活泼,一头黑发,一颗卡其色的瓜子,脸上带着调皮的神情。

18、他虽然很野蛮,却乐于助人。

19、因为我的妈妈脾气暴躁,总是对我很严格。不管她做什么,她总是希望我做得完美。

9.人物形象描写的初中作文 篇九

我今年已经12岁了,是个五年级的学生,在我上小学的五年里,除了父母以外,和我相处时间最长的也就只有老师了。是老师把儿时贪玩的我们带入学问的海洋;是老师用一颗宽容的心原谅我们犯下的过错;是老师教年幼的我们如何分辨世间的是是非非……正因为这样,我爱我的老师正如爱我的母亲一样,我尊敬他们,正如尊敬长辈一般。我最喜欢的老师便是从二年级一直教我们音乐的张大霖老师。

张老师个子高高的,鼻子挺挺的,戴着一副眼镜,显得文质彬彬,看起来很有学问。事实也正是如此。乐器方面他会弹钢琴、吹笛子、吹萨克斯……唱歌也非常的动听,是个名副其实的男高音。张老师和蔼可亲,上课幽默风趣,有自己独特的风采,还经常开玩笑,喜欢说些笑话什么的。我最喜欢张老师就是因为他上课时,课堂纪律要求比较宽松,让同学们感觉很自在,老师说到一些有趣的事时,我们可以哈哈大笑,好像这根本不是课堂,而是在玩一个好玩的游戏。有的时候上课,有些学生回答不出来老师提的问题时,张老师不会当着同学的面批评他,脸上依然挂着微笑,那微笑似乎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可以让那个同学不再难为情,然后,他会请别的同学告诉那个同学答案是什么,如果那个同学懂了、明白了,便让他坐下。

张老师还经常会让同学们来根据音乐合理的做一些动作,使课堂中多了一份愉悦的心情,多了一份欢笑,让我们在笑声中更进一步认识音乐是多么有趣!

张老师也会发脾气。每当同学们太放肆,课堂纪律太乱的时候,他也会凶一下,以示惩戒。但不管怎么样,张老师在我的心目中一直是一个好老师,一个平易近人的好老师。

前段时间,张老师在我校举办了自己的个人演唱会,演唱会上张老师为我们唱了很多的歌曲,有英文歌、有抒情歌、有欢快的歌、有男女对唱、有男高音独唱等等。同时也表演了钢琴弹唱及萨克斯独奏。这个演唱会办的非常成功,非常精彩,是我截止目前看过的最精彩的演出。

10.孔乙己的人物形象特点 篇十

封面重要性在于:它不仅是读图时代期刊生存的需要, 而且也是数字时代期刊发展的需要, 同时还是信息时代期刊竞争的需要。封面人物及其特性代表着一个周刊想要传达给我们思想, 从沈从文到宁浩再到马云, 从学者到商人再到演员, 这种对人物形象的描述报道, 可以帮助人们从质的方面去感知和体验中国近年来主流形象的特征。在本文中, 笔者所要探讨和回答的问题包括:2014年内《南方人物周刊》的封面人物形象是什么?这种形象反映了哪些问题?我们又可以从这些问题中得到哪些认识?

一、资料与方法

本研究采用内容分析方法。对有影响力的媒体中的封面人物形象进行分析, 可以大致了解这一时期社会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念、文化传统、生活方式、行为准则等, 这就是笔者采取内容分析法进行研究的依据和指导思想。

在目前繁多且精细的杂志中, 笔者选择了《南方人物周刊》杂志作为分析刊物, 选择这份周刊是因为《南方人物周刊》是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主管、《南方周末》出品的综合类人物周刊。它以“记录我们的命运”为办刊宗旨, 以“平等、宽容、人道”为理念, 关注那些“对中国的进步和我们的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人、在与命运的抗争中彰显人类的向善力量和深邃驳杂的人性魅力的人”, 从他们的故事中感悟时代的变迁和人性的魅力, 为他们的故事而感动, 为他们的命运而感慨, 为他们的成功而感叹。所有这些都符合本文想要研究的方向和目的。根据研究需要, 笔者对每一位主人公都依据下列五项指标来进行分类和编码, 这六项分别是:

(1) 年龄 (分为30岁、30—49岁、50岁以上三类) 。

(2) 性别 (分为男、女两类) 。

(3) 职业 (分为政治人物、商人、明星、学者、其他五类) 。

(4) 文化程度 (分为大学以下、大学及大学以上、不详三类) 。

(5) 封面人数 (分为1、2、3个及3个以上三类) 。

所有主人公都按照前面五个项维度来进行编码分类。为做到客观, 其中年龄和文化程度是通过网上其他资料获得, 性别、职业和封面人数都是通过期刊中获得。

时间维度是2014年1月6日第一期到2014年12月29日最后一期, 选定2014年《南方人物周刊》全年共45期, 其中有8期封面是无人物展现的, 只是以创意图片的形式展出并且无具体人物图片和人物介绍, 所以笔者没有安排其在抽样范围之内。另外的37期人物封面形象就成为本项研究分析的样本。为了尽可能减少主观因素的影响, 笔者按照随机抽取的顺序进行 (排除前面的7期) 。该顺序为:第10、09、25、01、35、34、17、29、27、45、05、42、24、02 16、08、26、19、23、15、36、06、07、38、31、13、11、43、12、17、18、30 14 32、21、28、44期。许多社会研究者的实践证明, 这种随机的阅读顺序“可以有效地排除分析者在阅读过程中主观分析标准变化所造成的误差” (1)

二、结果与分析

(一) 年龄

本次37期的抽样调查中共有65位封面人物, 从调查中分析65位封面人物, 青年人0, 中年人36, 老年人29, 可见从年龄来看, 中老年人成为封面的代表人物, 并且他们都处于人生事业的高峰期, 或已退休或已离开人世但影响力仍在。

年龄指的是人物形象的生理方面。一般情况下, 在大部分行业中, 要把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做好, 需要一个漫长的周期, 我们需要在这一周期内积累强大的经验、能力和资源, 才能成为一个行业的精英和代表人物。在中国传统社会中, 年长者通常掌握着大量的资源, 以一个家庭为例, 年长者为一家之主, 全部家庭成员都要服从最年长的人, 千百年来, 都是这样过来的, 直到现在, 我们都深受这种传统的影响。在社会中掌握着大量资源的中老年人, 能更好地发挥自己所掌握的资源优势, 这是同时代年轻人无法比的。

(二) 性别

对性别的分析, 为研究男女不平等等社会公平问题带来了重要意义。从研究中了解到, 《南方人物周刊》的封面人物选取的多是男性, 男性为49名, 女性为16名, 可见对女性的报道相对不足, 这主要是因为各行业的引领者多是男性, 因此从这一角度看, 笔者认为这个周刊应该加强对女性的报道。

我国是一个传统上重男轻女的国家, 但随着新中国的成立, 妇女地位的解放, 各行各业都涌现出一批杰出女性。20世纪60年代以来, 女性研究成为一门显学。随着大众传播时代的到来, 女性媒介研究主义产生, 它是传播学和女性研究相结合的产物。我们提倡解放妇女, 提倡男女平等, 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女性也可以引领许多行业, 但是毕竟还只是少数, 调查也证明了女性在封面人物中所占的比例还是比较小。这反映了在社会的变迁中女性和女性所具有的代表形象对这个社会的影响力还比较小, 我们在社会生活中也应该更重视女性的社会作用和影响力。

(三) 文化程度

文化程度是衡量人的素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它也是人物形象中不可缺少的内涵。根据37期的65位封面人物得出, 封面人物基本上都是具有高学历文化程度或知识水平的人, 甚至很大一部分接受了很完备的高等教育。通过对人物文化程度的分析, 可以发现一个人受教育的程度以及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对其个人在社会中发挥作用的程度具有很大的关联。这些封面人物大都是各行业的代表人物, 这反映出文化知识方面的内涵在我们这个社会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文化程度提高的过程也是一个人对社会发挥影响力的一个积累过程。《南方人物周刊》选角的定位是以“关注那些对中国的进步、我们的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人”, 所以知识背景是这些人物成就事业的必要条件之一。

(四) 职业

职业是人物形象中十分重要的社会内涵, 这是由职业在社会生活中的突出地位和作用所决定的。认识和了解社会职业分布, 对了解人物形象状况有重要意义。

从37期的封面人物所从事的职业可以看出, 这些典型人物主要集中在商业、文教科卫、影视、政治等行业。有政治人物、有明星、有商人也有学者。这部分人在各自的领域都取得较大的成绩, 同时他们对社会发展进行积极地关注, 在各自的领域内表达自己的观点。其中明星所占的比重比较大, 这是因为封面人物多是影视界人物。当前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在精神文化领域, 一方面呈现出娱乐化倾向, 从国产剧、电影的生产来看, 观众大多图的是消遣, 这其中不少演员、歌星、导演满足了观众娱乐化的需求。另外研究显示, 在37期的封面人物里, 登上杂志封面最多的是学者, 如沈从文、萧红, 吴清源等, 在快消费文化盛行的趋势下, 《南方人物周刊》仍然保持了对传统文化学者和历史人物的敬仰, 让我们铭记过去的岁月, 这也是学者们给我们留下的一笔宝贵财富。另外还有一些商界领袖, 他们代表着先进的生产力, 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着很好的示范作用。还有把一些政治人物放到封面上, 很有政治意义。

(五) 封面人物数量

这次对封面人物的研究发现, 封面人物数量与封面人物性别存在着某种联系。在37期封面人物中封面人物数量及其男女比重为:

封面为1人的有26期。

封面为2人的有5期。从封面人物数量及性别来看, 第02期是2男, 第07期是1男1女, 第17期是1男1女, 第22期是2男, 第38期是2男。

封面为3人及3人以上的有6期。从封面的人物数量及性别来看, 第16期中是3男1女图像;第19期是4男2女图像;第25期是4男图像;第30期是2男2女;第35期是4男2女形象;第42期是3男2女图像。以上这些调查分析体现了男性登上人物杂志封面不仅占据优势, 而且在封面人物数量组成上也占据优势, 而这种组成是以一种比较隐晦的方式呈现出来的, 结果还是反映了男性在我们这个社会占据的主要地位。

三、结语

上述五个方面的结果之间表现出了较高的一致性, 他们具体展示了2014年所有《南方人物周刊》的人物形象的特征。这就是这些封面人物都集中在中老年的年龄阶段, 封面人物的年龄都较大, 这也告诉我们成功需要时间的积累以及能力的历练;封面人物的性别及数量涉及社会的公平问题, 我们要重视女性的作用;人物接受的教育与将来的事业关系, 一个人的知识水平和教育背景代表着我们这个时代对知识的尊重, 这些都是《南方人物周刊》对封面人物选择的基本性要求。

封面人物是南方人物周刊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各期封面人物的展现代表了我们这个时代对精英人物的推崇及肯定。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 由于本研究只调查研究了2014年《南方人物周刊》的封面人物, 并且, 只有38期进入了研究范围, 数据比较单薄, 因此研究结果的代表性和概括性还是有一定的缺陷。但是, 这些结果希望仍然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到社会对这些成功人士的肯定, 为我们新一代年轻人树立良好的榜样, 以及为今后研究《南方人物周刊》封面人物的研究起到一定的参考价值。

注释

11.作文训练: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 篇十一

生活五彩缤纷,生活的人千姿百态。写人的文章,就是要通过描述人物的语言和行为,表现他的思想、情感和个性特征,使他栩栩如生,跃然纸上。这里首先要注意选好写人的材料。人物的个性品质、精神是在行动中表现出来的。人物活动的材料,可以有完整的故事情节,也可以是一个细节、一幕场景、一节片断。材料的取舍,应取决于能否表现人物的性格、思想。其次,要从不同的角度生动地体现人物的思想品格。

要写好写人的记叙文,应注意的是 第一,抓住人物特点。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个一模一样的人,即使双胞胎也有细微的差异。除外貌外,知识能力、道德水准、内心世界等方面的差异更大。

既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作文如果写不出人物特点,便是败笔。人的特点是多方面的。一篇作文,一般只写人物某一方面的特点,不必要也不可能面面俱到。

第二,精选典型事例。

所谓精选事例,就是选取少而精的事例。为了表现人物特点,不一定要牵出好我好事例。有说服力的事例,一个就够。

第三,写出对人物的“再发现”过程。

我们对于任何人的认识,都是从不了解到了解,从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写出这一发展变化的过程,能使读者逐渐认识所写的人物,逐渐产生好感或恶感。这样写,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而且也容易使文章本身有吸引力。

第四,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对人物的描写,有多种方法可使用。主要是: 1.肖像描写

人物的外貌,总是与他的社会地位、生活环境、性格爱好等有着密切关系,所以,成功的肖像描写应能反映人物境遇及内心世界的活动。

2.动作描写

在叙述中,进行动作描写的目的,不光是为了让读者知道人物干了些什么,还要能使读者通过这些动作描写,看到人物的性格特征,增进读者对人物内心世界的认识。所以我们应善于抓住那些最能体现人物性格特征,最能反映人物内心世界的动作,进行细致的描写,以达到预期的目的。

3.言语描写

若能抓住反映人物心声的言语进行描写,那么,一定能使人物的形象生动活泼起来。4.心理描写

对人物的成功描写,往往不限于某一种方法。多种手法的综合运用,能使人物形象更加有血有肉,光彩照人。训练作文题:

那一刻,我记住了你 范文赏析:

母亲·饺子

母亲生在南方,后来随曾在南方当兵的父亲来到北方。

我常常极力想象着,母亲当初是怀着怎样的诗一般的柔情,带着南方女孩特有的秀美和灵气,藏着对未来真挚的渴盼,牵着父亲的手,踏上那列晃晃荡荡的火车的。尔后,母亲便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北方媳妇。

说她地道,也有些不尽然,母亲永远都定格在北方与南方之间。她在努力将自己融入北方的同时,却执著地保留着南方人独有的气质。比如说母亲包的饺子。

南方人不吃面食,自然也不吃饺子。据说,母亲刚来的时候,曾创下面对着饺子整整5分钟不忍下口的记录。然而,不忍归不忍,母亲知道,学会包饺子是她做北方媳妇的第一步。

母亲学包饺子的过程至今还让邻里老人们津津乐道。母亲那双曾包过粽子、做过糍粑的手,似乎对包饺子没多大灵感。经她手包的饺子,煮出来以后,不是变成一锅粥,便是半生不熟,令人难以下咽。每当这时,一家人便笑成一团。对此,母亲有自己的见解。她说:“前者大补,后者养颜。”于是,一个普通的北方农家独具风味的欢乐气氛便被母亲的一句话带进高潮。

平时,母亲有一股锲而不舍的精神。每次家里人包饺子,母亲总是不请自来,插上一手。包好包坏不说,光她那份认认真真的劲儿,便让人不好拒绝。渐渐地,母亲竟成了家里包饺子的骨干人员,包的饺子也越来越中看,越来越秀气。

当然,这些都是我出生以前的事了。现在,母亲包的饺子,经过十几年的演变进化,已是大家公认的精品了。他们说,母亲是“用北方的面,包南方的饺子”。这话不错,母亲包的饺子不仅馅美皮薄,而且以它独有的小巧玲珑包蕴了南方人特有的灵秀。

现在,每当家人聚在一起,母亲便一定会献宝似的端上经过自己改良的饺子。母亲是经不起夸赞的,谁要是在此时称赞她两句,她定会“红霞满天”,用南方人甜美的声调喊着:“别说了,别说了,再说就不给你们吃了。”大家便哈哈大笑。这时,父亲常常不失时机地一语道破天机:“你呀,饺子包得再好,也还是南方人。”此时,母亲一定是急得直跺脚,而大家却开怀大笑。

岁月的风霜并未给母亲染上过多的痕迹,她仍然像年轻时一样美丽。美丽的母亲常是左邻右舍谈论最多的话题:谈她的恬静,谈她的秀丽,谈她的温柔,谈她的孩子气。这一切都让我深深地感到,我的母亲,原来是北方粗犷而豪迈的空 中洒下的一丝细雨,滋润着周围每个人的心。我深深地爱着我美丽而温柔的母亲。名师点评:

人世间最珍贵的情感莫过于母子(女)亲情了,最珍爱的人也莫过于母亲了,而母爱,总是通过细小的事物来体现的,因而,借“物”写人这一手法,对于刻画母亲的形象无疑是较好的途径了。作者正是通过这一具体细微的小事,为我们展现了母亲真切的、细腻的、关爱的母亲的个性与风貌。

房东婆婆

我家刚搬到县城时,由于爸爸单位没分房,只好租房住。

我们搬到住处,迎出来的是一位老人,她笑容可掬地帮我们搬着车上的物品。东西搬完后,她又沏茶让我们喝。这位老人便是我们并不相识的房东。

我家刚搬来时,要做的事情很多,但是爸爸要上班,我要上学,家里就剩妈妈一人。房东婆婆见我妈妈忙得团团转,便帮助我妈妈打扫房间,整理东西。爸爸和我回家后,房东婆婆又叫我们一家到她家去吃饭。妈妈说:“我们才搬来,您就帮这帮那的,怎么好意思再到您家吃饭呢?”房东婆婆拉着妈妈的手说:“一回生,二回熟嘛,再说我们现在住在了一起,就是一家人了,还客气什么?”最后,我们在房东婆婆的热情相约下,到她家吃了饭。

房东婆婆每次从她住在大城市的女儿家回来,都会带来许多东西,什么衣服啦,吃的啦。房东婆婆总是把我当做她的孙女孙子们一样看待,有东西总少不了我的一份。她送了我好多衣服,衬衣、雨衣、裙子都有。吃的东西更是数不清楚了。

最让我感动的,是住在乡下的爷爷生病了,爸爸妈妈到乡下去照顾爷爷,留我一个人在家那一次。爸爸妈妈去了20多天,这20多天房东婆婆都无微不至地照顾着我。我每天放学回来,房东婆婆都叫我到她家吃饭,其实爸爸妈妈临走时给我留了钱,叫我没时间煮饭的时候就到街上去吃。可房东婆婆说街上的东西不卫生,又说正是传染病流行时期,怕吃了生病,就不让我到街上去吃。所以直到爸爸妈妈回来时,我的钱一分也没用。吃完饭后,房东婆婆又督促我做作业,衣服脏了,她又帮我洗。一天晚上,我不知被什么东西捅了一下,从睡梦中醒来,睁开眼睛一看,是房东婆婆从窗外用一根棍子捅着我的被子。她见我醒了,忙说:“对不起,孩子,捅着你了,你的被子被你掀开了,快盖上睡吧。”原来房东婆婆在窗口望我盖没盖好被子,看见我把被子掀开了,怕我感冒,但又不忍心叫醒我,就找来根棍子要帮我盖好被子。房东婆婆对我们这么好,可房租却收得很低,同样的房屋,比邻院的其他租房户收的房租低得多。爸爸妈妈多次向房东婆婆提出,要她增加房租费,可她怎么也不肯。有一次,妈妈硬多塞了两百元给房东婆婆,也被她变着法儿送了回来,还说:“我们的房子光线不好,影响了孩子的视力,真过意不去,还增加什么房租呀。”

在房东婆婆家住了四年后,我家搬进了花了几万元购买的新房子。搬家那天,房东婆婆还到我家住的五楼新房里来祝贺哩。

房东婆婆,是您的行为教会了我们许多做人的道理,我们一家永远忘不了您!名师点评:

作者笔下的房东婆婆,善良而慈祥,对房客体贴入微,给人以天下少有之感;可是谁也不怀疑是掺了假,这是因为作者的文字质朴,写出了许多生活气息浓郁的细节。比如帮新房客搬家,并招待吃饭,从女儿家回来送给房客孩子衣物,照顾房客不在家时房客孩子的吃住,多给房钱也不要,还说自己房子条件不好„„谁会怀疑其真实性?特别是隔窗用棍子给“我”“盖”被子的那个细节,更该说是绝无仅有,更增强了可信度。

12.我喜欢的人物形象作文 篇十二

我喜欢马小跳的理由有以下几点:

1、马小跳是个积极乐观向上的人,每当秦老师批评他,他总是一副知错就改的模样,但只要一出办公室,就开始撒欢了,完全忘记了烦恼。

2、马小跳从来不说谎,观察能力强,有一次,表妹肚真子每到早上醒来的时候就发现门是开着的,便怀马小跳通过疑是马小跳干的,马小跳通过侦察,将真相告诉表妹,表妹这才消除疑惑。

3、马小跳待人真诚,乐于助人,有一次,公司老板上厕所时将公文包落在里面,马小跳和三个伙伴租了一辆车,追了半天,终于将东西还给了老板。

13.《哦,香雪》人物形象的深入把握 篇十三

您是否经常看到这样的语文课?教师一直在重复学生已经懂得了的信息、重复课文的表面信息, 而学生真正需要解决的疑惑却被放过去了。这种现象的产生一方面是由于教师对教材的把握还有欠缺, 另一方面是由于对学情的把握不准。而对学情把握不准的原因在于教师一直缺少全面了解把握学情的途径。双课堂可以为教师提供找到教学起点的平台。

事实上, 通过网络课堂的学习讨论, 学生可以在实体课堂开始之前就展开学习, 通过生生互动, 解决一些表层或浅显的问题, 亦即实现《课标》所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而网络平台的使用, 为这种学习提供了工具保证。

《哦, 香雪》选自北师大二附中国家课程校本化教材, 是一篇极富诗情画意的小说, 写出了八十年代初贫困山区的年轻人对现代生活的向往。作为北师大二附中高二文科实验班的学生, 对这篇小说基本能够初步理解其主题, 也可以感受到小说人物的美好心灵和她们对知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甚至可以从农业文明与城市文明的碰撞这个角度来思考问题。从学生在网上的提问讨论和写的初读感受来看, 学生已经能够理解到“教参”所分析的层次, 可以说, 对一些水平较高的学生来说, 这是一篇“浅文”。

“浅文”如何深教, 如何使学生在教学中获得智慧增长, 是执教者在这一课面临的问题。因此, 在前期充分利用网络平台, 展开提问讨论并写初读感受, 教师在鼓励生生互动、自己解决问题的基础上, 认真分析学生展现的初步阅读成果, 可以发现学生认知的初始状态, 找到教学的起点。

课前教师在网络平台上主要布置两项任务:

1.写五百字左右的初读感受;

2.同学提问并讨论, 每人不少于三次。

在前期的讨论中, 问题聚焦于一个, 即“如何理解香雪对铅笔盒向往”?这个问题可以细化为几个问题:

①香雪为什么不去追求一本书, 而是铅笔盒?

②同样都是追求美好生活, 香雪和台儿沟姑娘、公社同学有什么区别?

③铅笔盒对香雪到底意味着什么?以她的性格来看, 她并不太追求物质享受;如果说意味着得到平等的尊重, 那以物质来换取是否是种“虚荣”?

这类问题的实质是对香雪内心世界与形象意义的把握。

值得一提的是, 我的学生在《初读感受》中对小说主题有着比较深入的论述。她们自主查阅了百度百科中铁凝的创作谈, 并作出了自己的阐发、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原文摘录如下:

铁凝:“我还是怀着一点希望, 希望读者从这个平凡的故事里, 不仅看到古老山村的姑娘们质朴、纯真的美好心灵, 还能看到她们对新生活强烈、真挚的向往和追求, 以及为了这种追求, 不顾一切所付出的代价。还有别的什么?能感觉到生活本身那叫人心酸的严峻吗?能唤起我们年轻一代改变生活、改变社会的强烈责任感吗?也许这是我的奢望。” (《青年文学》1982年第5期)

……

正因为小说营造出的这份美好的纯粹和脆弱, 很多时候我会在心里默默的想:“幸好!”幸好贫穷没有影响到台儿庄的纯朴和简单, 幸好外面的世界没有给姑娘们带来过分的虚荣和隔阂, 幸好面对香雪纯洁的面孔时乘客“心中会升起一种美好的感情。你不忍心跟这样的小姑娘耍滑头, 在她面前, 在爱计较的人也会变得慷慨大度”。如果火车上的人变成了一群欺负单纯的孩子的城市人, 如果香雪知道了这一切呢?我没敢往下想下去。

这份美好的易失去, 或者说某种程度上“有点假”, 也许就是铁凝女士自己所说的“生活本身那叫人心酸的严峻”吧?

当然生活令人心酸之处不止于此, 这个美好的故事其中是隐藏着一些被淡化掉的不美好的。我所思考的一个问题是, 香雪对于读书的执着是不是完全来自对知识的渴望呢?我觉得一定会有, 但在文章中并没有特别突出的表现这一点。不过香雪这样看她换回的铅笔盒:“谁用上它, 就能一切顺心如意, 就能上大学、坐上火车到处跑, 就能要什么有什么, 就再也不会叫人瞧不起。”倒让我觉得她的逻辑也许很简单:读书, 上外面读大学, 不被人瞧不起。这在某种程度上和她对铅笔盒的追求是吻合的。 (张懿晴)

从这位同学的感受我们可以读出, 她结合铁凝的论述对小说主题和社会意义有更深入的理解。

通过汇总学生的提问讨论与初读感受, 我们可以分析出学生对小说的认知状态。

他们能感受到小说传递的美好人情, 感受到香雪等人对知识和美好生活向往, 甚至能够感受到香雪与其他台儿沟姑娘不同的精神世界。这些感受一方面基于他们的初读, 另一方面更基于他们日常的阅读积累。但深入文本, 理解香雪的个性, 理解本小说叙述方式的独特性, 还有一段路程要走。

之所以还有一段路程要走, 是因为教师在实体课堂做了一个“分别用一百字和五百字概括情节”的训练, 与学生在网络课堂的呈现相对照, 可以发现学生并没有真正理解文本, 并不能用精准的语言将情节概括。

这一方面是因为学生的概括能力有待提升, 另一方面, 他们对小说人物个性与行为的实质、对小说主题的实质没有真切把握。

比如以下两段学生的概括。

一百字:

话少胆子小又好学的香雪希望能在每天停留在台儿沟一分钟的火车上换取一个现代铅笔盒, 防止校园女生嘲笑。当她终于有一天找到铅笔盒, 她被火车带到了远方的村子, 在铅笔盒的鼓舞下, 香雪克服恐惧遐想未来, 走回家。

不到一百字的概括体现出学生的认知误区。香雪为什么想换铅笔盒, 难道只是防止别人嘲笑吗?别人嘲笑她, 她可以用别的办法, 为什么一定要用铅笔盒?这说明这位同学并不清楚香雪真正的追求是什么。

五百字:

火车通到台儿沟后, 村中女孩们好奇围观并开始与车上人做交易, 换回城市日用品和她们喜爱的装饰品, 更有凤娇对乘务员产生朦胧的情愫。

香雪是村中唯一的中学生。她纯真善良却常因家乡贫穷而被嘲笑, 在自尊心的驱使下, 她对代表城市的铅笔盒产生无限向往。

一次她在车上看见铅笔盒, 立刻上车交换却因耽误下车而被带到30里之外。在自尊心和成就感的支持下, 她步行回到村子。这次旅行中, 她得知乘务员已有爱人, 在为凤娇委屈的同时开始思考城市与台儿沟的关系, 重新认识自己的家乡, 审视自己的成长经历。在村口香雪受到朋友们的迎接与喝彩, 在友情和成就感的作用下, 香雪摆脱自卑, 获得成长。

如果不读原文只读这段概括, 我们会以为这是一篇农村青年追求命运改变的励志小说。香雪是否因为“自尊心的驱使”“对代表城市的铅笔盒产生无限向往”, 是否是因为“得知乘务员已有爱人, 在为凤娇委屈的同时开始思考城市与台儿沟的关系, 重新认识自己的家乡, 审视自己的成长经历”, 是否“在村口香雪受到朋友们的迎接与喝彩, 在友情和成就感的作用下, 香雪摆脱自卑, 获得成长”, 以上这些都是值得探讨的。

这位同学的概括, 表面看是用词不准, 实际上是她对香雪一系列行为的定性不准, 当然这是她对香雪内心世界的真实理解。她的定性是基于自己的认知体验, 站在一个充分享受现代文明的城市学生的视角, 所用的语言都是城市学生的话语。她们并没有真正理解铁凝的创作意图, 也没有真正理解香雪的内心世界。这种认知状态的直接表现就是大家不理解香雪对铅笔盒的渴望真正原因。

综合以上对学生原始认知材料的分析, 我找到了本课教学的起点:学生情节概括失当, 表面看是概括能力问题, 实际上对小说主题与人物形象的认识问题。如果教师不能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主题、真正走入人物内心世界, 他们对小说情节的概括仍会产生偏差。

因此, 本课的实体课堂教学目标就定位为“使学生理解香雪人生追求的独特性”, 达成教学目标的关键问题是“如何理解香雪对铅笔盒向往”。

课中也就是实体课堂上, 教学分成三部分。

教师首先点评了学生概括情节的误区, 然后指出要想准确概括, 必须对小说人物的内心世界有正确理解, 对小说主题有精准把握, 特别是把握本篇小说人物形象的独特性。

接着请初读感受写得较好的同学与大家分享他们的认识, 意在通过生生互动, 进一步了解情节、相互启发。

实体课堂第三阶段, 也就是最为关键的阶段就是集中探讨“如何理解香雪对铅笔盒向往”这一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同学们很容易注意到, 香雪与其他姑娘们关注的东西不一样, 她更关注外面的世界, 更具有求知的愿望。她非常单纯, 没有注意到同学们问吃几顿饭的用意。因为在她看来, 一天吃两顿饭是非常正常的, 别人吃三顿她一点也不羡慕。只有当同学们问到铅笔盒时, 她才真正意识到自己与别人是多么不同。

香雪的铅笔盒和别的人不同。它没有吸铁石, 也就是说它不是现代工业的产物, 而是农人的手工产物。在80年代初期, 城里人还以工业产品为荣的时候, 这个手工的产品是不被人看好的。书虽然也是现代文明或知识的象征, 但不能成为工业时代的象征, 所以作者没有让香雪对一部书情有独钟。

为什么关注铅笔盒?一般人会认为这是现代文明的象征物。香雪那个时代的现代文明是由铅笔盒所代表的工业文明。只要能拥有这种铅笔盒, 她就能理直气壮地生活在同一种文明里, 失去的自尊就能找回, 再也不会被人看不起。所以得到新型铅笔盒, 首先是香雪的个人需要, 是获得尊严、实现自我的需要。

但同样是工业文明的象征, 铅笔盒与其他工业文明象征物又有不同, 就在于它是知识的象征。有了它, 就可以使山里人眼界更开阔, 可以真正改变山里的面貌, 让外人对山里人能够平等尊重。

小说的描写有如下描写:“其实, 她们早知道桌角那只小木盒就是香雪的铅笔盒, 但她们还是作出吃惊的样子。每到这时, 香雪的同桌就把自己那只宽大的泡沫塑料铅笔盒摆弄得哒哒乱响。这是一只可以自动合上的铅笔盒, 很久以后, 香雪才知道它所以能自动合上, 是因为铅笔盒里包藏着一块不大不小的吸铁石。”香雪是“很久才知道”那个“哒哒声”来自吸铁石, 这是非常奇特的现象, 是她的认知中根本不可能知道的现象———这种象征物的作用是一本书起不到的。

她一直在丰富自己的认知, 希望有朝一日, 能够让自己的认知与外人的认知一致。她意识到了贫穷是不光彩的, 但这个不光彩是因为别人瞧不起她, 更不是贫穷本身的错误。她意识到因为贫穷, 她与外面的人的话语体系、认知背景有多么不一样。所以她特别希望能够与外人有一样的认知。因此, 她最关心的是外面都有什么?用什么方式能够改变自己?———那就是求知。

所以, 凡是与求知相关的事情, 她都关注, 甚至可以不惜代价。这是她与村里姑娘最大的不同。其他姑娘关注的现代事物多为物质享受用品, 而她则关注的是可以提升精神境界的事物。

当然, 从理性上说, 香雪其实不必非要这个铅笔盒, 她完全可以更好地学习, 今后改变家乡的面貌。但如果是这样“理性”, 这个小说就不存在了, 就是这样一个学习的标志物, 让香雪那样痴迷———以她的认识背景、年龄特点、心理特点, 她还只能认识到铅笔盒的标志作用, 或许这样显得很“傻”, 但这样“傻”反而使香雪的个性更鲜明。

当学生理解了香雪对自动铅笔盒的向往, 并不简单是对富裕生活的向往, 而是对知识的渴望时, 他们就会理解香雪这个形象的独特性。

香雪的主导追求就是掌握知识, 争取与城里人、公社同学有一样的认知背景。因为只有这样, 她才可以真正获得外人的尊重, 今后, 让台儿沟的人也获得外界的尊重。

因此, 她急切地想知道北京的大学要不要台儿沟人, 她冲动地跳上火车去换铅笔盒, 她有勇气一个人走黑暗的山路, 只为了有这样的一天:“台儿沟的姑娘不再央求别人, 也用不着回答人家的再三盘问。火车上的漂亮小伙子都会求上门来, 火车也会停得久一些, 也许三分、四分, 也许十分、八分。它会向台儿沟打开所有的门窗, 要是再碰上今晚这种情况, 谁都能从从容容地下车。”

以上是教学中期, 也就是实体课堂的主要内容。

在实体课堂教学结束后, 学生对香雪的个性特点有了深入了解, 他们也就能够分别用一百字和五百字准确地概括小说的情节了。

课后教学内容是根据实体课堂的学习, 重新用一百字以内和五百字以内概括小说情节。

学生得出的结论如下。

一百字:

一列火车在台儿沟停留一分钟, 这一分钟带给当地姑娘们无限快乐。后来, 她们利用这一分钟与乘客和气地做买卖, 某次香雪因太渴望一个铅笔盒而误了下车时间, 最终她用一篮鸡蛋换回铅笔盒, 沿铁轨走回去, 内心感到满足与骄傲。 (冯烨丹)

五百字:

台儿沟隐匿在大山深处, 几乎与世隔绝。铁路铺到了这里, 火车开到了这里, 并在此停留一分钟。为了每天的这一分钟, 台儿沟的姑娘们都认真地梳洗打扮, 好奇地观望着火车, 从乘客和乘务员那里探索着外面的生活。火车开走, 她们也不忘调侃凤娇与“北京话”。这一分钟包含着台儿沟姑娘的五限喜怒哀乐。后来, 她们开始利用这一分钟和和气气地和车上的乘客做买卖, 换回自己需要或想要的东西。她们单纯善良、对人充满信任, 买卖进行得十分顺利。某日香雪看到了一个自动铅笔盒, 她想起了在县城中学里同学对她的嘲笑, 她渴望那个铅笔盒。终于, 一次, 她登上了火车, 火车却载着她开动了, 她用一篮鸡蛋换回铅笔盒, 从三十里外下车, 在夜色中沿着铁轨向台儿沟走去。路上, 她害怕、担心回家后父母的反应, 但最后又感到满足、骄傲。最后, 她与姑娘们欢呼着汇合。 (冯烨丹)

【案例亮点】

亮点1:合作探究充分

本课是双课堂应用的典型案例, 充分发挥了网络平台的讨论功效, 实现了充分的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如前所述, 在网络课堂中, 大家提问讨论, 写初读感悟, 在互相探讨中, 自主解决了很多问题。 (见后附网络课堂学生讨论实录摘编)

亮点2:目标源自生成

奥苏贝尔曾经说过, 如果把我的教育理论归结为一句话, 那就是知道学生已经会了什么, 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教学。奥苏贝尔的这句话与认识心理学常讲的最近发展区异曲同工, 只有了解学情, 将教学目标设定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目标不过高, 也不过低, 教学才能有效。

本课, 特别是实体课堂的教学目标并不是教师预设, 完全源自生成。课堂教学目标生成于学生在网络平台的认知表现, 课堂上讨论的所有问题都来自于学生。可以说, 本课找到双课堂教学的联结点, 真正做到教学有的放矢。而做到这一点, 网络课堂功不可没。

亮点3:细读文本妙处

前文说过, 这是一篇“浅文”。浅文如何深教?关键之一是细读, 也就是使学生于无疑处生疑, 浅显处看出妙处。这对学生不断求知的精神有极大促进作用。

学生对文本初步感知的基础是他以前的知识、体验积累。他们还缺少细读文本、深入理解文本的意识和习惯, 因此往往会忽略文本描写的细微妙处。

以本文为例, 学生往往容易忽略自动铅笔盒之所以自动、容易忽略香雪为何对“自动”一事情有独钟。他们在阅读时, 容易忽略这两句话:“很久以后, 香雪才知道它所以能自动合上, 是因为铅笔盒里包藏着一块不大不小的吸铁石。”“她好像忽然明白了同学们对于她的再三盘问, 明白了台儿沟是多么贫穷。她第一次意识到这是不光彩的, 因为贫穷, 同学才敢一遍又一遍地盘问她。”香雪意识到了台儿沟的贫穷, 贫穷之不光彩在于她不能与同桌一样有相同的生活、相同的认知, 这使得她要努力去改变。这也就是本文让香雪渴望一只自动铅笔盒的原因。

亮点4:思想方法指导

文本细微之妙处的挖掘, 需要正确的思想方法。教学的最高境界, 就是使学生形成学科方法论意识。

所以, 浅文深教的第二个关键就是传授思想方法。

教师不必担心在课上大胆讲述自己的观点, 重要的是使学生理解某个结论的得出过程 (思想方法) , 并且学会运用同样的思想方法得出自己的结论。

本课在解读人物形象中, 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认知背景导致认知冲突这一点理解人物形象和人物冲突。

小说中写到了山里人与外界人因为认知带来的许多“冲突”, 虽然这些“冲突”并不激烈。作者并没有回避这些“冲突”, 因为他们之间的认知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更重要的是, 这个认知差异是在“一分钟”集中交汇在一起的, 时间过长, 也许这种差异会带来利益上的冲突, 那种单纯的美好会逐渐消失。

要想这种美好始终保持, 唯有如香雪那样, 开阔视野、渴望求知, 同时, 又脚踏地去改变现实, 才可以真正实现。

香雪的可贵, 就在于她有意识地去融合那些认知差异。

通过这种思想方法的指导, 可以使学生触类旁通, 今后在分析其他小说时能够迁移。

亮点5:认知误区探源

在教学中, 教师发现了学生在概括上的误区。但没有仅仅归结为学生概括能力不行, 而是进一步探究了产生概括误区的原因:对于文中人物行为的定性不准, 即对人物行为的独特性理解不透。

通过引导深入分析人物形象的独特性, 学生对人物有了正确的定性之后, 对本篇小说情节的概括就会准确了。

附:实录摘编 学生网上讨论实录摘编一

主题帖:阅读《哦, 香雪》, 每个人至少提一个问题, 并至少参与三次讨论。

★问题1:小说结尾, 为什么说“群山终于被感动得颤栗了”, 什么是值得感动的? (由胡昕宇发表于2015年10月8日星期四15:28)

回复:那些姑娘们的呐喊包含着对外面世界的渴望, 这种渴望突破了台儿沟与首都之间的界限, 这种渴望让她们战胜了自己所在地方的偏远贫穷, 这种渴望战胜了身份和地位的差距, 但是他们不加掩饰、无所顾忌的声音中又包含着她们的自尊, 所以群山终于被“感动得颤栗”了。 (由刘颖发表于2015年10月8日星期四16:04)

★问题2:香雪到西山口下车的时候“北京话”劝她在西山口爱人的亲戚家住一夜, 她替凤娇感到委屈是因为“北京话”已经有爱人了吗?她会替台儿沟感到委屈是为什么? (由林蔚然发表于2015年10月8日星期四15:34)

回复1:我觉得是因为香雪目睹着凤娇对“北京话”倾注真挚的感情, 却没想到他已经结婚, 这份“委屈”有种类似于感叹命运弄人的无奈。至于替台儿沟委屈, 则可能是因为, 在香雪心中, 凤娇与“北京话”的关系可以类比台儿沟和大城市的关系吧。台儿沟的人们对大城市有着热切的盼望, 却也害怕大城市不接纳他们。 (由胡昕宇发表于2015年10月8日星期四16:21)

回复2:我认为, 香雪替凤娇委屈是因为她喜欢的北京话已经有了爱人, 替台儿沟感到委屈是因为她们已经对火车、对北京话、对外面的世界付出了许多热情, 但是突然发现外面的世界自有一套运行的法则, 即使她们再向往、再执着追求, 似乎也是被抛弃在后面的, 得不到回馈。 (由周雯依发表于2015年10月8日星期四16:22)

回复3:是因为香雪意识到, 可能“北京话”从来就没有注意到过凤娇的情愫, 就像火车上的人从来就没有注意过台儿沟一样。 (由管荫尘发表于2015年10月8日星期四16:22)

学生网上讨论实录摘编二

主题帖:阅读《哦, 香雪》, 每个人至少提一个问题, 并至少参与三次讨论。

★问题:第四段中, 在谈及火车为何停靠在台儿沟时, 作者用了三个“也许”, 领起三个假设。这三个假设分别反映了什么?是否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 (由刘子正发表于2015年10月8日星期四15:50)

回复1:第一个也许与后面那个戴着九个金圈的女人相呼应, 我们暂且把它看做成一个讽刺或者暗喻。第二个也许与凤娇和男乘务员相呼应, 这是恰恰与后面的情况相反, 也可以说是一种突出表现。第三个也许是包含着整个文章的主题, 关于台儿沟这样落后的地方和它的人们在更加先进的外面世界面前的可悲, 也是整个文章的大概内容。这三个假设可以说是后文的几个支线像呼应, 最重要的是表达文章之中的矛盾点和问题。也就是突出两者之间的差距, 以及不可逾越的距离。 (由刘颖发表于2015年10月8日星期四15:59)

回复2:几个也许我认为表示的是对停靠原因的推测, 如果几个也许有什么共同点的话大概就是都特别的荒唐, 不能作为列车停靠的理由, 更说明这个村庄的贫瘠落后, 毫无吸引力。 (由林蔚然发表于2015年10月8日星期四16:03)

回复3:三个假设其实不应该拆开了去看, 它们算是一些猜测遐想, 没有事实根据或者合理性, 不过是为了强调在台儿沟建设站台纯属一种偶然或者巧合, 同时重申台儿沟偏僻落后以至于似乎没有什么建设站台的原由。 (由杨慕华发表于2015年10月8日星期四21:03)

【教学反思】

长期以来, 各科教学都有重学科本位, 轻学生主体的问题。教师关注的往往是本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 追求讲出知识的魅力。

这自然无可厚非, 它是有效教学的基本保证之一。

但由于忽略学生的认知过程, 也就是没有做到“吃透学生”, 课堂上的深度对话往往不能形成, 教师往往陷入自说自话中。

而课改以来, 一些专家的改变往往只重形式, 只看重学生外在的课堂表现, 而没有深入思考学生的认知过程。

同时, 对于学生产生认知失误的真正原因是什么也缺少探讨。

如此, 哪怕这堂课想要传授的知识体系多么系统和完整, 有效教学也无从实现。

本课则在双课堂条件下试图分析学生的认知状态, 并且力求在学生已有认知的基础上实施教学。虽不能说完全成功, 但这种努力是非常有价值的。

14.描写人物形象的作文300字 篇十四

我是一个勇敢的女生。在幼儿园的时候,有一个挑战勇气的游戏,就是站在高的架子上跳下来。就算下面有厚厚的垫子,可是还是有人不敢去玩。但我却从最高的地方跳了下来。

我的爱好是轮滑。我为什么爱玩轮滑呢?因为有一次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广场上玩。看到了很多大哥哥、大姐姐在玩轮滑。我觉得他们的动作很酷。所有我也想学。虽然我摔了很多次,但是我依旧爬起来继续练。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我终于会轮滑了。

15.鉴赏人物形象的题型 篇十五

答题模式:按总分(分总)来回答。先用一句话从整体上对该人物作出一个定性分析,然后再从几个方面作定量分析;也可以先从几个方面作定量分析,然后再用一句话作定性式的.总括。

答题示例:女主人很快发现了我的反常行为,她嗅到了屋子里的油烟味。即刻提出了质疑。那时我正站在厨房里陶醉地听着三兄弟的叫声,我已经能够准确地分清他们声音中的微小差异了,有一个不叫我就会心事重重。女主人说,傻瓜蛋,有吸油烟机不用,你有神经病啊?我刚给她干活时,她对我的称呼是四个字文学青年。这四个字用她地道的北京话发出来,显得无比的恶毒。雇用我三个月后,她叫我的就是这三个字傻瓜蛋,她说之所以没有解雇我,是因为我看上去不像别的人一样吓她一跳。

我示意她小声一点,低声说,烟囱里有一窝小麻雀,他们是我的兄弟。女主人上上下下地看了我一遍(好像我是个什么怪物),扭身走出了厨房,在门口她从牙缝里挤出了两个字农民。我喜欢这个称呼,虽然它同样恶毒,但我确实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我认为做个农民并不可耻。(节选自安勇《烟囱里的兄弟》)

问:文中的女主人是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用一句话加以概括,并举一例说明。

16.孔乙己的人物形象特点 篇十六

金庸武侠小说中的主人公, 常常是自孩童时起便与读者相见的, 细品金庸的小说, 我们可以参与书中主人公的成长。常常在他们褪褓时期我们就已结识了他们, 从八岁十岁到十七八岁, 每一成长阶段金庸都为他们细心着墨。这群金庸笔下的宠儿, 细数起来, 当有郭靖、杨过、张无忌、胡斐、韦小宝、郭襄、周芷若等等。郭靖是从一生下来就跟读者见面的, 他的母亲李萍在战场上生下了他, 九死一生, 好不容易在大漠中熬了下来。他母亲依着丈夫的遗言, 给他取了郭靖这个名字。他学话甚慢, 有点儿呆头呆脑, 直到四岁时才会说话, 好在筋骨强壮, 已能在草原上放牧牛羊。母子两人相依为命, 勤勤恳恳, 牲口渐繁, 生计也过得好些了, 也学会了蒙古话。只是李萍看着儿子憨钝的样子, 常常黯然神伤。

但这郭靖却是憨人有憨福, 其种种遭遇, 可以说是因拙而得福, 简直就是中国版的“阿甘正传”。江南七怪远赴大漠寻找他, 倾心尽力传授他武艺。但他最大的福分, 是结识了黄蓉, 虽然黄蓉出场时也仅是个初及笄的丫头, 但她在书中的重要性, 却是谁也比不上的。除了她的聪明机智, 更主要的是作品里的一些“大人物”都与她有很深的关系, 正是有了她的存在, 才有了这部小说的多姿多彩, 热闹非凡。东邪黄药师是她的父亲, 南帝一灯大师段智兴是他的救命恩人, 北丐洪七公是她的师父。人小鬼精的黄蓉对郭靖的帮助甚是不小, 不仅一路相伴相随而且极尽自己的聪明才学来帮助他, 尤其是用美食诱得洪七公教郭靖阳刚威猛的降龙十八掌, 从此三人演化为师徒, 义伴终身。

金庸在作品中会把武林中人的卑鄙龌龊写得入木三分, 但这些无疑是为了衬托出童真世界的天真善良。记得才六岁的郭靖就凭着一股孩子的天性, 救了蒙古勇士哲别, 他与哲别根本不认识, 只不过见他在战阵中英勇异常, 激发了幼小心灵中的一股纯良之气, 便想办法去保护他, 即使被术赤用马鞭抽得遍体鳞伤, 痛彻心肺, 宁死也不肯供出哲别的藏身之处。

只有心地纯真善良的孩子才会不计后果地去保护别人罢, 他甚至都不问那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当桑昆的两头猎豹纵起要咬铁木真的小女儿华筝时, 他不顾危险的“着地滚去, 抱起了华筝”。事后铁木真问他怎么那么勇敢, 他只说了一句:“豺子要吃人的。”多么纯洁而高贵的赤子之心。每一个孩子, 在刚刚坠地的时候, 对于世间是毫无成见的, 及至稍长, 宇宙万物在他们看来都是平等的。他们会与狗为友, 对猫说故事;他们会想着追星摘月, 要唤回飞去的小鸟, 要叫醒已死的小鸡。他们不知昼夜, 不懂生死, 不晓阶级, 不问界限, 却独有天地之灵气。郭靖就是一个好例子, 在大漠的时候, 他是多么的无拘无束, 虽然没有文化, 缺少灵感, 也不懂思辨, 但他却有一颗健全而通透的心。那苍苍茫茫不分天地的环境, 那辽阔豪迈无遮无盖的氛围, 无疑加固了纯良的天性。他后来的大智、大勇、大圣、大贤, 跟他在大漠里射雕的经历不无关系。正是他的出生地, 教会了他正直勇敢, 善良朴实。在很大的程度上, 他与生俱来的刚毅木讷纯厚忠诚的大侠性格真正是得自天然。

金庸很注意描写孩提时代的启蒙, 那一段童稚无邪的阶段, 无论在思想上, 体能上皆是最可塑之时, 浑如璞玉, 纯净无式, 可任人雕琢而成理想之模式。可以说, 那是关键时刻, 向好向恶, 往往系之于此。与郭靖的向好相似, 杨康的向恶也是从小开始的, 外在的环境可以影响人之一生, 这可以说是毋庸置疑的。金庸是借对童稚纯朴的无限憧憬, 去抗拒、否定成人权术世界中的虚假、伪善与无趣无味, 去否定江湖世界中的你争我夺, 尔虞我诈, 腥风血雨, 他希望善良的人们能有一个安静祥和的人间乐土。在这一点上, 可以说金庸是伟大的。

2赤子之心——周伯通

除童心外, 金庸还擅写赤子之心, 在他的作品中不仅有小顽童还有老顽童, 这就是既风趣幽默又活泼可爱的周伯通。周伯通年纪很大, 其行为举止却犹如孩童, 人称老顽童, 他天生是个乐天派, 喜欢无拘无束的玩, 逍遥自在地生活在天地之间。周伯通之成为“老顽童”, 鹤发童颜, 行事不知所谓, 武功却登峰造极, 一一都是拜赤子之心所赐。

周伯通童心很盛, 其赤子之心始终不失, 虽然年纪很大, 可说话办事仍然像个顽童。他无拘无束地尽情展现其童心童趣, 即便有人呵斥他, 他也不着恼, 该怎么着还怎么着。看到一个好玩的东西, 就会旁若无人地玩起来, 待到玩过头了, 郭靖和黄蓉批评他耽误正事, 他却一点也不生气, 嘻嘻一笑过后, 会乖乖地按照他们的指派, 老老实实做事去。周伯通不通人情世故、胸无城府、幼稚顽皮, 无法像一般成年人那样理智地调控自己的言行举止, 经常不讲分寸地乱开玩笑, 性情所至, 见到谁都想嬉闹一番, 却毫不理会别人的感受, 他把嬉闹当成生活中的一大乐事。

周伯通虽已年近百岁, 却丝毫没有疲态, 健康状况良好, 整个人神采奕奕的, 好似返老还童了似的, “其实世间岂真有返老还童之事, 只因他生性朴实, 一生无忧无虑, 内功又深, 兼之在山中采食首乌、茯苓、玉蜂蜜浆等大补之物, 须发竟至转色。即是不谙内功之人, 老齿落后重生、筋骨愈老愈健之事, 亦在所多有。周伯通虽非道士, 但深得道家冲虚养生的要旨, 因此年近百龄, 仍是精神矍铄, 这一大半可说是天性使然。”周伯通性格开朗, 胸襟开阔, 从来没有争武功天下第一的想法, 更没有一统江湖的野心, 他一生逍遥自在, 不争名, 不逐利, 无忧无虑。周伯通还是乐观豁达之人, 性格开朗, 爱好多, 精神有寄托, 不仅喜欢调养蜜蜂, 还喜欢到处游走, 广泛的兴趣爱好既陶冶了其情操, 也振奋了其精神。周伯通没有敌人, 也就没有怨恨, 整天快快乐乐的, 心中没有任何不良情绪;周伯通常到户外走动, 户外阳光充足, 空气好, 常散步还可活动筋骨, 疏通经络。周伯通喜欢笑, 整天笑嘻嘻的, 笑是最好的情绪调节剂, 笑不但能缓解人的紧张情绪, 改善睡眠, 还可使人容光焕发。周伯通平日里闲闲的, 不必因为做事而忙得焦头烂额, 其情感也能得到合理宣泄, 这种收放自如的情感特点, 使他在晚年也饱受爱情的滋润。也许, 周伯通从内心深处并未刻意追求长寿, 但他却长寿有道, 比一般人更能享受到长寿给人带来的幸福吉祥。

3童心童趣——金庸

金庸笔下的人物知趣可爱, 他本人也像个孩子, 始终充满童心童趣。有人说“幼年的金庸宛似‘天山童姥’:童稚的躯体包藏一颗世故沧桑的心。”, 其实, 金庸身上还有‘天真、顽童’的一面, 至老也没改变。因为金庸商业上的成功, 人们往往注目于他的精明世故, 而忽视其天真、朴拙。一个通身精明世故的人, 不会费尽心机去刻画石破天、虚竹、狄云、周伯通、李文秀这类毫无心机之人的。

并不是每个十六七岁的中学生都会考虑到写一本书指导小学生如何考入初中自己从中赚取钞票, 也不是每一个十六七岁的中学生都会因为对学校训育主任的奴化教育不满而在壁报上撰文把主任比喻成‘眼睛蛇’的。第一件事金庸是1939年做成的, 第二件事则是他1940年的丑恶历史。第一年, 他是世故老人, 第二年, 又成了黄口小儿。这张自发的大字报, 最能表现少年金庸的勇气与狂气, 更多是‘傻气’。金庸晚年追忆此事, 没有把自己拔高成‘素质教育’的先行者, 而是坦言“只是少年人的一股冲动, 没有考虑到严重后果”。

年已高龄的金庸常常会给人一种返老还童的感觉, 在杭州举行的一次演讲中金庸穿着粉色竖条纹的短袖衬衫, 坐在椅子上, 爷爷一样慈祥地笑着。说起话来, 像个孩子, 嘴角一直往上翘着, 所有的问题都不拒绝回答。当时, 大家都知道这个80岁的老人还在兴致勃勃地修改旧作, 硬要把专情的黄老邪改成个有故事的人——和自己的弟子梅超风有段师生恋。问他这个问题, 他显得特别喜欢, 就像孩子被问为什么得了个大红花一样, 回答得特别响亮, 谈起爱情什么的恍若年轻人一般:“人生最理想的是专一的爱情, 但不专一的爱情常常有, 这样改更现实。道德上看, 如果把不专一的情感快点收回, 当然就比较好了。”看大家听得认真, 他更是得意了, 还把杜甫拉出来做个对比:“过去的诗人, 比如杜甫, 他可能觉得自己的一首诗不够好, 但流传出去了, 就没法动了。我现在有机会改, 多好啊。”接着, 他还得意洋洋地透露了自己下一步的修改计划:“韦小宝这个人做了那么多坏事, 结果却娶了那么美的七个老婆, 让人觉得坏人可以有好报。这个在小说中可能合适。但在现实中, 那个说‘狼来了’的孩子, 最后被狼吃掉了, 才是合适的, 所以我要修改。”待大家追问具体怎么改时, 这个老人突然孩子一样耍赖:“我还没想好。”

晚年金庸, 世故滑头得很, 但在某些方面, 却也‘不失其赤子之心’。对于央视版《笑傲江湖》和评点本《金庸作品集》, 金庸开初都是赞赏备至, 过了不几日, 又贬到一无是处, 整件事金庸接近自己打自己嘴巴子, 实在大失风度, 更谈不到精明。我们可以将此事解释为金庸利令智昏, 不过我总感觉:说话不负责任, 几分钟之前说的话, 过一会儿就不记得了并且认定别人会像他一样不记得, 这, 是儿童的特权与特长。“我在浙江大学担任文学院院长, 人家说我学问不好, 不够做院长。别人指责我, 我不能反驳, 唯一的办法就是增加自己的学问。我向浙大请了假, 来这里读书。”这分明是赌气, 在愤怒之外, 听口气却有些个童趣盎然。所以金庸在高龄之际还到剑桥大学攻读文学博士学位, 可见其求学精神可嘉。

孟子说过:“大人者, 不失其为赤子之心也。”所谓赤子之心, 就是孩子的“原我之心”。这心是从世外带来的, 不是经过世间造作后的心。这是提醒我们, 要培养孩子的纯洁无瑕, 天真烂漫的真心, 使他们成人之后, 还是用这原来的心去观察世间, 矫正世间, 不至于盲从于人世的约定俗成, 而被世间的罗网所羁绊。所以朱熹对此的注解是:“大人之心, 通达万变;赤子之心, 则纯一无伪而已。然大人之所以为大人, 正以其不为物诱, 而有以全其纯一无伪之本然。是以扩而充之, 则无所不知, 无所不能, 而极其大也。” 我们并不否认金庸是借他作品中的人物去完成他的一种心愿, 去树立他的人格理想, 他是多么希望这尘世间都是这种具有赤子之心的人啊, 这也许就是金庸喜欢写儿童, 写童心、写赤子之心的重要原因。

我们不由得想起金庸写于五十年代的一篇散文。他曾经这样说过:

“如果你到过江南, 会想起那些燕子, 那些杨柳与杏花, 那些微雨中的小船。”

五十年代, 金庸才刚到而立之年吧?他已那么深情地想起他的故乡, 他的童年。江南不仅是金庸的出生地和创作的源泉——他的第一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 就是取材于自己从小听到的乾隆皇帝下河南的故事而写成的, 而且还是他的精神家园和精神寄托。这分对家乡缱绻眷恋的情感, 这份对童年刻骨铭心的记忆, 内化为一种创作的感情张力, 外化为文艺创作的动力。这样的事例在中外文学史上并不少见:福克纳在美国密西西比州的奥克斯福镇, 开拓了属于全人类的神话世界——“约克纳帕塔法世系”。哈代在他家乡英国的威塞克斯小镇, 挖掘出带有十八世纪乡村文化色彩的“威塞克斯主题”。萧红即使不能回归故土, 心也永远朝向故乡。她在香港病逝前, 完成了充满忧伤和温馨回忆的《呼兰河传》。

许许多多的作家都曾将其审美视野投向出生地, 在那里打一口深井, 挖掘属于自己的独特的艺术世界。金庸也不例外, 他写了那么多的孩子的故事, 更是以童年作为昔时故园的一抹表征, 而寄寓其怀旧乡思, 让人感叹不已。

但金庸在江南过的却是幸福的童年——雄伟的海潮, 茫茫苍苍;宽阔的田野, 青青翠翠;悠久的历史, 灿烂的文化, 富饶的土地, 迷人的景色……谁料在轻轻挥一挥衣袖之后, 竟成了永不褪色的回忆。

他只能把他的童年情结, 家国情思, 在一本本的小说中汩汩流露出来。

参考文献

上一篇:县招商引资工作自查报告下一篇:搞笑说说幽默签名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