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生物化学考试大纲(精选12篇)
1.江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生物化学考试大纲 篇一
第四军医大学199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生物化学(2)
一、名词解释 每小题5分,共40分: 西门
1.超二级结构共济网
2.视紫红质
471弄
3.S-腺苷蛋氨酸共济
4.纠维 蛋白降解产物
共济
5.RNA聚合酶院
6.上游启动子元件西门
7.端粒酶659 76674
8.离子通道受体课
二、回答问题,每题15分,共60分: 123站台
1.举例说明蛋白质变性与论淀的关系。
研
2.原核生物基因表在调控的特点及意义?
1号
3.简述三种因素对钙磷代谢的调节?659 76674
4.真核生物RNA转录后的加工与修饰如何
2.江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生物化学考试大纲 篇二
建国以后, 我国研究生考试的科目设置、命题方式伴随着形势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 不断进行探索与改革。从历史上看, 研究生考试的命题方式主要包括5种:教育部统一组织命题、行业主管部门命题、研究生招生单位自主命题、研究生招生单位联考命题以及学术性组织或其他单位命题。数十年来, 围绕研究生考试的科目设置“是统还是分?是收还是放?”这个核心问题历经多次调整, 具体表现在4个方面。
(一) 统一命题与自主命题的转换
国家统一命题与高校自主命题是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两种主要命题形式, 在研究生考试招生工作的不同发展时期各有侧重, 有的阶段以“统”为主要导向, 有的阶段以“分”为重要特征。
1955年教育部公布了《暑期全国高等师范学校研究生选拔办法》 (以下简称《办法》) , 首次对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和考试办法做出规定。根据该办法, 1956年的硕士研究生招生初试科目确定为政治理论课、外国语和1至3门 (最多4门) 专业课。《办法》的出台, 标志着我国研究生招生制度从“推荐选拔”过渡到“个人申请、学校或单位推荐、招生单位自行考试”的模式。1956年至1961年作为我国研究生考试的第一个阶段, 考试内容、形式等全部由招生单位自主决定。“分”是这一阶段研究生考试的主要特征。
1962年起, 政治理论课和外国语两门课程由教育部统一组织命题和考试。1963年, 国家发布了《关于试行“高等学校培养研究生工作暂行条例 (草案) ”的通知》, 规定:“政治理论课及外国语中的英语、俄语实行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基础课和专业课由招生单位根据专业性质自行确定。”这一文件的颁布, 宣布了研究生考试“统分结合”的肇始, “公共课实行国家统一命题考试, 专业课由招生单位自主考试”成为这一时期 (1962年至1966年) 乃至此后我国研究生考试的基本模式。1966-1977年研究生停止招生。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 1978年恢复举办研究生入学考试。当时由于百废待兴, 国家尚不能组织全国统一命题, 考试全部由各招生单位自行组织, 科目包括政治理论课、外国语、基础课和专业课。“分”再次成为研究生考试的主要方式。
1980年, 研究生考试的科目由原来的4门调整为政治理论课、外国语、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共5门, 其中政治理论课和外语再次实行全国统一命题, 而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试题则由各招生单位自行命制。也就是说, 研究生考试第二次回复到了“统分结合”的模式。这一模式保持了相当长的时期, 2003年虽然再次将研究生考试的初试科目由5门改回到4门 (即政治理论课、外国语、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 , 但“统分结合”的模式并无变化。
2007年至2009年的3年间, 是研究生考试在“统分结合”的基本模式下继续向“合”的方向推进的时期。2007年将教育学、历史学、医学等单个学科门类的初试科目由原来的4门调整为3门, 即政治理论课、外国语、专业基础综合, 其初试的专业基础综合科目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2008年进一步将农学门类的初试科目调整为4门, 即政治理论课、外国语、农学门类公共基础、农学学科基础综合, 其中农学门类公共基础包括农学门类数学、化学, 农学学科基础综合则包括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 这些课程均交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2009年则更进一步, 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初试科目调整为4门, 即政治理论课、外国语、数学 (一) 和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 均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至此, 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的学科和课程达到历史最高点———14个学科23门课程。这种状况一直保持到2012年。
2013年, 教育部出台规定, 除政治理论课、外国语、数学、管理学和法学之外, 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初试科目, 既可以选用国家统一命制的试题, 也可以由招生单位自行命题。这一重大转变, 标志着研究生初试科目于2013年形成了“统分均可, 自行选择”的格局。
(二) 专业硕士考试科目与命题单位的演变
1. 工商管理硕士 (简称“MBA”) 。
1995年, 教育部试办工商管理硕士 (简称“MBA”) 高校联考, 联考科目为外国语、数学2门, 由国家教委考试中心另行命题, 试题难度略低于统考试题。1997年, MBA全面采用全国联考方式, 初试科目共有5门:政治理论课、外国语、数学、管理、语文与逻辑。其中, 政治理论课由各招生单位自行命题, 其余4门课程的命题委托“全国工商管理硕士教育指导委员会”承办。全国联考形式的出现, 促进了我国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的改革, 是对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有益补充。2003年, MBA的考试科目调整为4门, 即政治理论课、外国语、综合能力、管理。2005年, MBA的4门初试科目进一步调整为2门, 即英语与综合能力。原初试科目中的政治理论课调整到复试中进行, 将管理的部分考试内容放在综合能力课当中, 主要内容放在复试中考核, 并将综合能力科目中的其他内容进行相应调整。
2009年, MBA联考的综合能力课程更名为管理类专业硕士联考综合能力, 并被移交给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MBA联考的英语也交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 并更名为英语 (二) , 原研究生统考英语改称英语 (一) 。
2. 法律硕士。
2000年, 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的高等学校实行全国联考试点, 考试科目包括政治理论课、外国语、刑法、民法、综合 (法理学、宪法学、中国法制史) 等5门, 其中政治理论课、外语2门公共课使用全国统考试题, 其他3门业务课的命题工作由教育部委托“全国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承办。
2003年, 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的考试科目调整为4门, 即政治理论课、外国语、专业基础课 (含刑法、民法) 、专业综合课 (含法理、宪法和中国法制史) 。2009年, 法律硕士专业学位分为“法学”与“非法学”两个分支, 以培养不同类型的法律工作高级应用型人才。从2011年起, 命题工作移交至教育部考试中心。2011年, 旅游管理、图书情报学等3个专业学位考试也开始将管理类专业学位联考综合能力课程作为一门基础课进行考核。
3. 其他专业硕士。
我国还开设有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 (EMBA) 、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 (MPA)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等其他专业学位。有些专业学位, 如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等也采取全国联考的形式, 命题工作由“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组织。
(三) 学科内部不同卷种的拆分与整合
不仅不同学科在采用“统一命题”还是“自主命题”这一问题上屡经变更, 即便是同一学科内部也有多次“拆分”和“整合”, 特别是政治、数学尤为突出。
1. 政治理论课。
1984年以前, 政治理论课只有一张试卷, 由文科和理工科考生共用。1984年对政治理论课做出调整, 将其分为文、理两种试卷。1986年再次对政治理论课进行调整, 将政治理论课的考试和考核分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时事政策两个部分, 规定凡在大学本科阶段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学习成绩优良的考生 (包括应届毕业生和在职人员) , 经招生单位审核后, 在初试时可以免试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部分, 但招生单位仍要对这部分考生进行时事政策的考核。对于大学本科阶段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成绩未达到优良的考生和同等学力的考生, 一律在复试时由招生单位进行考试, 考试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时事政策两部分。2003年, 政治理论课不再分文、理, 又恢复成一张试卷。这种状况一直持续至今。
2. 数学课。
1987年, 工学各专业和经济学部分专业的数学首次由原国家教委统一组织命题。数学试卷分为5种类型, 即工学3种 (数学一、数学二、数学三) 和经济学类两种 (数学四和数学五) 。1996年, 数学的卷种进行调整, 将原工学类的数学 (一) 和数学 (二) 合并为新的数学 (一) ;将原数学 (三) 更名为数学 (二) ;将原经济类的数学 (四) 更名为数学 (三) ;将原经济类的数学 (五) 更名为数学 (四) 。2003年, 数学试卷根据招生专业对数学的不同要求分为四类, 工学门类二种, 经济学二种, 由招生单位选定统考数学的种类。2009年, 数学试卷的分类再次进行调整, 将原经管类研究生入学考试中使用的数学 (三) 和数学 (四) 合并为新的数学 (三) 。
(四) 行业主管部门组织命题的演变
在研究生考试的历史上, 还一度短暂地出现过由行业主管部门命题的模式。如1987年, 农学 (除林学外) 各专业的部分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由农牧渔业部统一组织命题;医学中的基础医学、中医和临床医学专业 (除口腔科学外) 部分适用面较宽的考试科目, 由卫生部组织统一命题;其他考试科目, 提倡各主管部门组织有关招生单位联合命题。1988年减少了农牧渔业部统一命题的工学数学和工程力学两门课程, 1990年再次减少了农学数学和化学的统一命题, 改由招生单位自主命题。同样, 医学类的考试后来也很快移交给招生单位自主命题。
二、硕士研究生入学初试科目设置的现状及分析
目前, 由国家统一命题的硕士研究生入学初试科目包括14个学科的23门课程 (见表1) 。
2013年, 教育部提出各研究生招生单位在初试中可以使用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制的医学、教育学、心理学、计算机、农学、历史学等专业基础课试题, 也可以自行命题, 这一改革符合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趋势, 也是更好地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的需要。
2004年第十届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中第四十七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依法享有科学研究以及文化活动的自由。1998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以下简称《高等教育法》) 赋予了大学自主招生等自主办学权力。这些法律法规为我国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注:有的科目在国家统考与招生单位自主命题 (或其他单位命题) 之间多次反复, 本表以该科目最终确定实行统一命题的年份为准。
1999年以后, 国家通过多种形式, 扩大高校研究生招考自主权, 如将推荐免试制度化, 加大高等学校的复试权重, 等等。但是, 这些法律法规在具体执行过程中, 却未能达到预期效果。如2003年曾对初试科目进行了改革:考试科目减少到4门, 即外语、政治和两门专业课。政治、外语、数学由教育部组织统一命题。按照这样的考试科目安排与考试成绩, 对于需要考数学的考生来说, 在初试中政治、英语、数学3门课共计350分, 专业课共计150分, 专业课在初试中对考生的权重仅占30%。而对于不考数学的同学, 政治、英语共计200分, 专业课是300分, 专业课的权重也仅占到60%。也就是说, 对于研究生招生单位来说, 高校初试中拥有的自主权最多只有60%。近年来, 农学等学科门类的大部分学科专业初试的专业基础综合科目实行统一命题, 这样一来, 研究生招生单位在初试中的自主权就降为“零”, 按照复试成绩在研究生招生中的比重为30%计算, 其自主权也只有30%。如果考虑到复试通常按初试录取计划的120%左右确定, 就可知高校在这三科录取中的自主空间相当狭小。考虑到高校与高校之间、学科与学科之间、专业与专业之间, 各种条件差异很大, 统一命题主要体现了研究生招生单位对生源要求的共性, 难以兼顾各高校生源的特色要求, 这便在多样化的考生与高校之间设置了一个过窄的通道, 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研究生选拔的“瓶颈现象”, 使得“某些有才能的学生被淘汰的可能性很大”。因此, 为了充分体现不同高校的办学特色, 满足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端人才的多样化需求, 必须赋予研究生招生单位更大的考试招生自主权, 允许其根据自身历史传统、培养目标、办学理念、学科特色、校园文化以及不同专业的学科知识要求进行自主选择, 既可以选用全国统一命题的专业基础和专业综合课试卷, 也可以采用自主命题的方式。
另一方面, 这也是主动适应研究生教育规律、顺应世界潮流的需要。在美国, GRE、MAT、MCAT、GMAT和LSAT成绩的优异并不必然促成该考生被顶尖大学研究生院所录取。耶鲁大学 (Yale University) 法学院在招生简章中明确表示, 学院对于申请者提供的LSAT成绩不设最低要求 (cut-off point) (1) 。一些美国高校甚至规定申请者在特殊条件下可豁免提供上述考试成绩, 任何能够证明申请者优秀的材料都可构成比考试成绩更为重要的录取因素。在英国, 申请攻读硕士并不需要参加全国统考, 决定一名考生是否被录取的主要因素是它是否具有出色的本科成绩以及该学生提交的申请材料。这些材料包括语言能力证明、学业表现、研修计划、推荐信以及其他能够支持申请的资料。同样, 德国、法国也没有设置研究生入学统考初试, 实行的是“材料申请制”[1], 高校更看重那些与专业相关的申请材料, 大多数研究生招生单位通过面试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能力、愿望、计划及外语水平, 判断其是否具有学习本专业的潜质和能力。由此可见, 充分尊重和发挥高校的考试自主权是世界各国、尤其是高等教育发达国家的主要特点。
三、关于硕士研究生入学初试科目设置的思考与建议
近年来, 在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的背景下, 研究生教育的质量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考试作为研究生选拔培养的首要环节, 起着把好“入口关”的重要作用, 初试科目设置是否科学合理, 直接关系着我国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和效益。面对世界各国对高端人力资源的激烈竞争, 我国应积极借鉴国外研究生选拔制度中的先进理念与做法, 在紧密结合我国实际的基础上, 对研究生入学初试科目设置方案进行改革, 构建一个更为公正、科学、规范、高效的选拔平台, 促使具备良好综合素质和发展潜能的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
1.设置“基本能力综合”和“专业基础综合”。按照教育部所拟定的“优化初试, 强化复试”的总体思路, 笔者建议初试设置“基本能力综合”和“专业基础综合”两个单元。所谓“基本能力综合”, 是指考核不受特定领域知识影响的基本能力的考试, 主要考查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理解分析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等一般能力和基本素质, 其核心是考查考生是否具备良好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考试的内容可以借鉴GRE, 包括阅读、写作、逻辑等部分, 试题由专业考试评价机构统一命制。设置“基本能力综合”考试的原因如下: (1) 通过设置宽基础、大口径的“基本能力综合”, 可以很好地考查报考者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 使考生能够在更广阔的学科领域内选择专业。 (2) 现行的研究生入学考试从设计理念上看, 更多地是一种“对考生已掌握知识进行考核的考试”, “基本能力综合”的设计理念则与之相反, 它与考生已经学习过的具体专业知识无关, 是一种对报考者“个人素质和综合能力”进行评价的考试。 (3) 现行的研究生考试更多地是一种对报考者已经结束了的本科阶段学习成果进行测试的“回顾性考试”, 而“基本能力综合”与报考者在本科阶段的表现并无直接关系, 是一种对考生在未来的研究生学习阶段的发展潜能进行评估的“预测性考试”。
“专业基础综合”是与“基本能力综合”相配套的考试, 它与“基本能力综合”的关系, 类似与GRE考试中“专项测验”与“一般能力测试”的关系。“专业基础综合”可考虑按学科大类分为管理学、法学、医学、教育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若干科目, 着重考查报考者进入相关专业研究生学习阶段后所应具备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基本能力。由专业考试评价机构提供各科目的试题。与“基本能力综合”不同的是, “基本能力综合”是要求所有报考硕士研究生的考生都必须参加, 而“专业基础综合”的各个科目是由各研究生招生单位自主决定是否参加, 以及参加哪一门。招生单位也可以不参加全国统一命题的“专业基础综合”考试, 而使用本校自主命制或多校联合命制的“专业基础综合”试题。设置“专业基础综合”考试的原因有两个: (1) 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主要功能是为招生单位选拔具备专业发展潜力和培养前途的报考者, 为实现对报考者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核, 设置“专业基础综合”十分必要。 (2) 由专业考试评价机构提供统一命题的“专业基础综合”试题, 可以为不同招生单位按学科大类调剂录取提供前提条件。另外, 从全国范围集中该专业领域的顶级专家命制“专业基础综合”试题, 可以使试题质量更有保证。当然, 是否使用以及怎样使用全国统一命题的“专业基础综合”, 决定权在各研究生招生单位。
2.初试不再统考政治课, 调整到复试中由各招生单位自主举行。在我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招生制度发展过程中, 曾多次尝试过将政治课放到复试中进行。2005年教育部将工商管理硕士 (MBA) 初试科目中的政治课放到复试中举行, 2012年又进一步扩大到公共管理 (MPA) 、旅游管理、工程管理、会计、图书情报和审计等7个专业硕士[2], 从各方面的反映看, 该做法得到了招生单位、导师和考生的一致认可。
政治课调整到复试中进行有以下3个原因: (1) 考虑到报考硕士研究生的考生在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本科阶段经历了至少16年系统全面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 应该说绝大部分考生具备了一定的政治素养。 (2) 作为以选拔高层次专业人才为目的的研究生入学考试, 用政治、英语等公共课成绩对考生进行筛选的作法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质疑。事实上, 用政治课成绩来选拔研究生这种做法在世界上也绝无仅有。 (3) 实践证明, 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和真实思想是很难通过纸笔考试这种方式来进行甄别和评价的, 因此目前政治课的这种测试方式其内在效度和外在效度究竟如何尚值得探讨。因此, 建议政治课不再举行全国统一考试, 也不再统一划定政治课单科分数线, 对政治课的考查改由各招生单位在复试环节进行, 考核内容和方式由招生单位自主决定。
3.外语改为社会化考试, 不再实行全国统一划线。具备一定的外语水平是攻读硕士研究生的必备条件, 也是研究生将来从事研究和工作的重要工具。与此同时, 我们应当看到, 从目前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实际情况看, 英语已成为研究生选拔的“瓶颈”, 有不少具备相当专业潜能和培养前途的报考者, 因为英语未达到国家线而痛失深造机会, 也有不少导师因为才华出众的报考者被英语拒之门外而招不到好学生。
事实上, 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研究生学位, 对于攻读者的英语水平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外语作为一门工具性学科, 可以实行社会化考试, 每年为考生提供多次考试机会, 成绩在一定时限内有效, 考生可选取最佳成绩报告给招生单位, 取消国家统一划定单科分数线的做法, 由各招生单位根据自身需求, 自主确定对外语成绩的要求。
需要强调的是, 初试科目设置的改革必须与强化复试相互配合, 同步进行。如果说初试的主要作用是保证研究生选拔的公平性, 那么复试的主要作用则是体现研究生入学的选拔性, 更好地考查考生的专业素养和研究潜能, 起到精选优秀生源的作用。为了有效加强创新能力考查, 打造一个使拔尖创新人才能够脱颖而出的良好制度环境, 必须在“优化初试”的基础上大力“强化复试”, 增加复试成绩的比重, 适当扩大复试差额, 更好地“发挥和规范导师在选拔录取中的作用”[3]。招生单位可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 灵活采用笔试、面试、实践操作等多种方式进行复试, 实现对报考者的全面、深入考核。
历史经验已经告诉我们, 任何考试制度都必须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而不断改革与创新, 改革才有出路, 创新才能发展。今天, 我们推动研究生考试改革, 根本目的也是为了选拔出综合素质全面、具有发展潜能的优秀人才, 将真正愿意投身科研, 愿意通过继续深造来提高自身能力的学生选拔出来, 构建公平、科学、高效的人才选拔平台, 促使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 从而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
摘要:改革和完善我国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设置方案, 主要内容包括:设置“基本能力综合”和“专业基础综合”, 政治课调整到复试中由各招生单位自主举行, 外语改为社会化考试并取消全国统一划线, 等等。目的是通过改革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设置, 为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更好的条件, 努力提高我国的研究生选拔和培养质量。
关键词: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设置,改革
参考文献
[1][美]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M].徐辉, 陈晓菲, 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1:245.
[2]教育部.2012年全国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简章[EB/OL].http://yz.chsi.com.cn/kyzx/kydt/201108/2011-08-18/227337838.html.
3.江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生物化学考试大纲 篇三
1.简牍; 2.官刻; 3.套印; 4.ISBN;
5.码洋; 6.封面; 7.版权; 8.三审制。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100分)
1、构成出版活动的基本要素有哪些?
2、出版活动的一般过程由哪些基本阶段组成?
3、出版图书的付酬方式有哪些?
4、我国社会主义出版业是如何形成的?
5、书目的类型有哪些?请举例说明。
6、简述编辑加工整理的原则。
7、简述书刊整体设计的总体要求。
8、简述出版物的宣传方式。
9、列举出版发行渠道的类型,并简要评述其优缺点。
10、简述校对的功能。
三、综合题(共26分)
1.某同学准备撰写“我国出版企业品牌建设”的论文,请你利用有关信息检索知识,帮助他解决下列问题。(本题12分)
(1)帮助他列出有关检索思路及流程。
(2)如何查找到有关国内外出版企业品牌建设中涉及出版企业上市的期刊论文?
(3)如何查找到我国出版企业品牌建设的学位论文?
(4)如何查找涉及我国出版行业的品牌建设的图书?
2.请撰写一份主题为“宣传十八大”的图书选题约稿信(本题14分)。
答案要点
一、名词解释
1、简牍:纸张发明前记载文字信息的文献载体。简牍是指加工成细长条而可书写文字的竹、木片。竹片称简,木片称牍。简牍的形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影响了后世的纸本书籍制度。
2、官刻:我国古代图书的生产方式之一。是指由国家机构出资或主持的图书刻印活动。官刻多以正经正史类为主,强调书籍内容的教化功能。
3、套印:套版印刷的简称。将同一版面有不同颜色要求的部分,分别刻版、施色,分几次印刷而成的技术。套版印刷术的发明,使印刷进入了彩印时代,是我国对世界印刷技术的又一重大贡献。
4、ISBN:International Standard Book Number的简称,中文译名是国际标准书号。是出版物的标识之一,由前缀号、组区号、出版者号、出版序号和校验码组成。
5、码洋:又称定价金额、总定价。按出版物定价计算的金额。多用于表示一定数量出版物定价的总和,以反映出版物的生产和销售规模。
6、封面: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封面也称“书皮”、“封皮”,由面封(封一)、底封(封四)、封里(封二)、底封里(封三)和书脊构成;狭义的封面仅指其中的面封部分。
7、版权:也称“著作权”,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创作者对其所创作的作品依法享有的权利。
8、三审制:“三级审稿责任制度”的简称。由初审、复审和终审三个审级组成的审稿制度。是我国出版单位依靠分级负责与集体智慧来保证出版物质量的一项基本工作制度。
二、简答题
1.构成出版活动的基本要素有哪些?
三个基本要素是编辑、复制与发行。同时要回答编辑、复制和发行的含义和意义。
2.出版活动的一般过程由哪些基本阶段组成?
由精神产品生产、物质产品生产、产品流通这三个基本阶段构成。同时要回答每一阶段的具体工作或步骤。
3.出版图书的付酬方式有哪些?
除著作权人与图书出版者另有约定外,一般分版税方式、基本稿酬加印数稿酬方式、一次性付酬方式。同时要回答各自的计算方式。
4.我国社会主义出版业是如何形成的?
我国社会主义出版业主要通过加强新华书店工作、建立国营出版单位和对私营出版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而形成的。同时要对统一全国新华书店,实行出版、印刷、发行专业分工,建立国营出版单位,对私营出版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等进行简要叙述。
5.书目的类型有哪些?请举例说明。
首先要回答书目的定义,书目是图书或报刊目录的简称,是著录和揭示一批相关的书报刊文献,按一定次序编排而成的一种登记、报道和宣传书报刊文献的检索工具。其次,要回答书目的类型,如综合性书目、专题文献书目、地方文献书目、个人著述书目、联合目录等,并举出恰当的例子。
6.简述编辑加工整理的原则。
(1)尊重作者,忌强加于人;(2)改必有据,忌无知妄改;(3)依据规范,忌滥施刀斧。同时要对这些原则的含义简要加以说明。
7.简述书刊整体设计的总体要求。
(1)整体性;(2)艺术性;(3)实用性;(4)经济性。对每一要求要做简要介绍。
8.简述出版物的宣传方式。
(1)利用大众传媒宣传;(2)新闻发布会宣传;(3)专题讲座宣传;(4)发行人员培训;(5)活动宣传;(6)会议宣传。对每种宣传方式要简要介绍。
9.列举出版发行渠道的类型,并简要评述其优缺点。
有直接渠道和间接渠道。对这两种渠道的形式、优势、不足要简要分析。
10.简述校对的功能。
校对的功能是校异同和校是非。对校异同和校是非的概念、意义要做简要叙述。
三、综合题
1.某同学准备撰写“我国出版企业品牌建设”的论文,请你利用有关信息检索知识,帮助他解决下列问题。(本题12分)
(1)帮助他列出有关检索思路及流程。
1.要撰写我国出版企业品牌建设的论文,需要了解已经出版了哪些该方面的著作、论文,以及一些出版企业品牌建设的案例等。
检索流程一般是:首先分析问题,然后确定检索工具,其次是确定检索入口,最后是获取原文。检索式为“出版业”or “出版企业”and“品牌建设”。
(2)如何查找到有关国内外出版企业品牌建设中涉及出版企业上市的期刊论文?
可以通过《全国报刊索引》、中国知网(CNKI)等查找。
(3)如何查找到我国出版企业品牌建设的学位论文?
可以通过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中国国家图书馆书目数据库等查找。
(4)如何查找涉及我国出版行业的品牌建设的图书?
可以通过《中国国家书目》、《全国总书目》、《全国新书目》、中国国家图书馆书目数据库等查找。
2.请撰写一份主题为“宣传十八大”的图书选题约稿信(本题14分)
该约稿信要围绕“宣传十八大”这一主题,应包含下列内容:1.稿件的题目;2.写作的内容和要求;3.读者对象;4.字数和交稿时间;5.可供参考的资料;6.写作中应该注意的问题;7.对著作方式的要求。
4.江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生物化学考试大纲 篇四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5分,共20分)
1、terpenoid
2、Flavonoids
3、次生苷
4、生物碱
5、构象 6、13C-MRN7、异戊二酸法则
8、LC-MS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
1、天然药物化学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与方法研究 的一门学科,其研究内容包括各类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以及 等。2.反相柱层析分离皂苷,以甲醇—水为洗脱剂时,甲醇的比例增大,洗脱能力。3.挥发油系指能被 蒸馏出来,具有香味液体的总称。4.层析法按其基本原理分为①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④__________。
5.测定中草药成分的结构常用的四大谱是指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6.黄酮类化合物的基本骨架为。7.用聚酰胺柱色谱分离下列化合物,以浓度递增的乙醇液洗脱时的先→后顺序: > > A B C8、凡水解后能生成 和 化合物的物质,都称为苷类。如芸香苷加酸水解生成、和。
三、判断题(正确的划“√”,错的划“X”,每小题2分,共14分)1.易溶于水的成分可采用水蒸气蒸馏的方法提取。
2.13C-NMR全氢去偶谱中,化合物分子中有几个碳就出现几个峰。3.若要从植物中提出萜类及其苷类化合物,常选用的溶剂是甲醇。4.TLC可应用于化合物的定性和定量。5.凡C7位导入羟基的香豆素荧光增强。6.萜类化合物不具有挥发性。
7.多数黄酮苷元具有旋光活性, 而黄酮苷则无。四.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液相色谱分离效果好的一个主要原因是 : A、压力高 B、分离介质的颗粒小 C、流速快 D、有自动记录
2、纸上分配色谱,固定相是:
A、纤维素 B、滤纸所含的水 C、展开剂中极性较大的溶剂 D、醇羟基
3、利用溶剂较少提取有效成分较完全的方法是 :
A、连续回流法 B、加热回流法 C、透析法 D、浸渍法
4、离子交换色谱法,适用于下列哪一类化合物的分离? A、萜类 B、生物碱 C、淀粉 D、甾体类 5.紫外灯下常呈蓝色荧光的化合物是。
A黄酮苷 B酚性生物碱 C萜类 D 7-羟基香豆素
6、硅胶薄板活化最适宜的温度和时间是:
A 100℃/60min B 100~105℃/60min C 100~110℃/30min D110~120℃/30min 7.将穿心莲内酯制备成衍生物,是为了提高疗效同时也解决了: A.增加在油中的溶解度 B.增加在水中的溶解度 C.增加在乙醇中的溶解度 D.增加在乙醚中的溶解度 8.下列凝胶层析叙述不正确的是:
A、凝胶层析亦称分子筛 B、凝胶吸水量小,分离分子量较小的物质 C、凝胶层析适合用于分离蛋白质、多糖等大分子化合物
D、凝胶层析时,小分子阻滞小,流动快,先于大分子被洗脱流出 9.具有溶血作用的甙类化合物为:
A.蒽醌甙 B.黄酮甙 C.三萜皂甙 D.强心甙
10、黄酮苷元糖苷化后, 苷元的苷化位移规律是()A、A-C向低场位移 B、A-C向高场位移
C、邻位碳不发生位移 D、所有的碳均不发生位移
11、生物碱沉淀反应宜在()中进行 A、酸性水溶液 B、95%乙醇溶液 C、氯仿 D、碱性水溶液
12、由C、H、N三种元素组成的小分子生物碱多数为()A、气态 B、液态 C、固态 D、结晶
13、中药的有效成分不适于用煎煮法提取的是()
鹏 22:28:18 A、酯类 B、挥发油 C、甾醇 D、生物碱
14、挥发油是一种()A、萜类 B、芳香醇 C、混合物 D、油脂15.比较下列化合物的酸性大小,酸性从强到弱的顺序是 A B C A.A>B>C B.B>A>C C.C>A>B D.C>B>A16.比较下列化合物的碱性强弱,碱性从强到弱的顺序是A.A>B>C B.B>A>C C.C>A>B D.C>B>A17、下列化合物属于 A.黄酮类化合物 B.倍半萜类C.卓酚酮类 D.二萜内酯
18、左边化合物按结构特点应属于A.甾体皂苷 B.呋甾烷型皂苷 C.五环三萜 D.螺甾烷型皂苷
19、某化合物分子式为C10H15ON其不饱和度为A.2 B.3 C.4 D.5 20.“氢谱”(1HNMR)主要提供数据(1HNMR)A、化学位移,偶合常数和峰面积 B.吸收波数cm-1,偶合常数和峰面积C、化学位移,吸收波数和峰面积 D.化学位移,偶合常数,峰面积,吸收波数 鹏 22:28:33、提取分离(1小题5分,2小题6分,共11分)
1、某中药中含有下列五种醌类化合物A~E,按照下列流程图提取分离,试将每种成分可能出现的部位用数字表示。中药材 粉碎,水蒸气蒸馏 蒸馏液 残渣(1)CHCl3提取
CHCl3液 残渣 5%NaHCO3萃取 风干,95%EtOH提取 经SephadexLH-20 NaHCO3液 CHCl3液 70%MeOH洗脱 酸化 5%Na2CO3萃取 分段收集 黄色沉淀 先出柱 后出柱(2)Na2CO3液 CHCl3液(4)(5)(3)
2、用大孔吸附树脂D201提取分离茶多酚时,将茶叶的水提液通过处理好的树脂柱,然后先用水洗,再用70%乙醇洗脱,请问各洗脱液的主产物是什么?
六、结构鉴定:(12分)化合物A具有分子式C6H12O3,在1710cm-1处有强的红外吸收峰。A用碘的氢氧化钠溶液处理,得到黄色沉淀,与托伦斯试剂作用不发生银镜反应,然而A先用稀H2SO4处理,然后再与托伦斯试剂作用有银镜产生。A的核磁共振数据如下:δ2.1(3H)单峰,δ3.2(6H)单峰,δ2.6(2H)两重峰,δ4.7(1H)三重峰推导该化合物的结构,写出有关的化学反应式。
七、叙述题(1、2小题各10分,3小题9分,共29分)
1、化合物纯度测定有何意义?确定化合物纯度常用什么方法?
2、化学结构修饰何改造是天然药物新药研发的一个途径,请举一例加以阐明。
3、简述硅胶吸附层析的特点及其注意事项。
贵州大学200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A(所以试题答案必须答在专用答题纸上,否则答案无效)
专业名称: 药物化学、微生物与生化药学 专业代码: 077901、077905 科目名称: 天然药物化学 科目代码: 619
一、写出下列词汇的英文或中文(每小题2.5分,共15分)
1、挥发油
2、The Medicinal Chemistry of Natural Products
3、J.Chromatography
4、Flavonoids
5、HPLC
6、D-glucose
二、解释下列名词(每小题2.5分,共15分)
1、生源途径
2、Rf值
3、原生苷
4、相似相溶原理
5、杂多糖
6、化学位移
三、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划“√”,错的划“×”,每小题2分,共20分)()1.13C-NMR全氢去偶谱中,化合物分子中有几个碳就出现几个峰。()2.小分子的香豆素有挥发性,能随水蒸汽蒸出,并能具有升华性。
()3.多羟基化合物与硼酸络合后,原来中性的可以变成酸性,因此可进行酸碱中和滴定。
()4.反相柱层析分离皂苷,以甲醇—水为洗脱剂时,甲醇的比例增大,洗脱能力增强。
()5.两个化合物的混合熔点一定低于这两个化合物本身各自的熔点。
()6.糖、蛋白质、脂质、核酸等为植物机体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 因此称之为一次代谢产物。
()7.卓酚酮类成分的特点是属中性物、无酸碱性、不能与金属离子络合,多有毒性。
()8.判断一个化合物的纯度,一般可采用检查有无均匀一致的晶形,有无明确、尖锐的熔点及选择一种适当的展开系统,在TLC或PC上样品呈现单一斑点时,即可确认为单一化合物。
()9.凝胶色谱分离原理是根据被分离分子含有羟基数目的不同达到分离。()10.大孔树脂法分离皂苷,以乙醇水为洗脱剂时,水的比例增大,洗脱能力增强。
四.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我国GMP的适用范围是
A.药用辅料生产的全过程 B.注射剂生产的全过程 C.片剂生产的全过程D.原料药生产中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工序 E.中药制剂生产的全过程
2、不影响药物生物活性的立体因素是 A立体异构 B旋光异构 C顺反异构 D构象异构 E互变异构
3、可用于分离中性皂苷与酸性皂苷的方法是A.中性醋酸铅沉淀 B.碱性醋酸铅 C.分段沉淀法 D.胆甾醇沉淀法
4、由两个C6—C3单体聚合而成的化合物称 A.木质素 B.香豆素 C.黄酮 D.木脂素
5、中药的水提取液中,有效成分是亲水性物质,应选用的萃取溶剂是A.乙醇 B.正丁醇 C.氯仿 D.丙酮
6、下列化合物的酸性顺序是A.4>3>2>1 B.2>1>3>4 C.4>2>3>1 D.4>3>1>
27、分离择发油中脑类成分最常用的方法为A.分馏法 B.化学法 C.冷冻法 D.层析法
8、下列化合物属于
A.奥类化合物 B.倍半萜类C.卓酚酮类 D.二萜内酯
9、saikosaponin 按结构特点应属于A.甾体皂苷 B.呋甾烷型皂苷 C.五环三萜皂苷 D.螺甾烷型皂苷
10、黄酮苷元糖苷化后,苷元的苷化位移规律是 Aα-C向低场位移 Bα-C向高场位移C邻位碳向高场位移 D对位碳向高场位移
11、具有溶血作用的甙类化合物为
A.蒽醌甙 B.黄酮甙 C.三萜皂甙 D.强心甙
12、季铵型生物碱分离常用
A.水蒸汽蒸馏法 B.雷氏铵盐法 C.升华法 D.聚酰胺色谱法
13、离子交换色谱适用于下列哪类化合物的分离
A、萜类 B、生物碱 C、淀粉 D、甾体类
14、紫外灯下常呈蓝色荧光的化合物是
A黄酮苷 B酚性生物碱 C萜类 D 7-羟基香豆素
15、羟基蒽醌苷元混合物溶于有机溶剂中,用5% NaOH 可以萃取出: A、只能萃取出酸性较弱的蒽醌 B、只能萃取出酸性较强的蒽醌 C、只能萃取出酸性强的蒽醌 D、可萃取出总的羟基蒽醌混合物
16、具有升华性的化合物是
A、黄酮类 B、游离香豆素类 C、三萜类 D、强心苷类
17、用凝胶法分离黄酮苷时,①山柰酚-3-鼠李糖苷 ②槲皮素-3-芸香糖苷 ③槲皮素-3-半乳糖苷在凝胶柱上洗脱先后顺序为
A、②③① B、②①③ C、③②① D、①②③
18、没有紫外吸收的化合物是 A、大黄酚 B、呋喃香豆素 C、薄荷醇 D、槲皮素
19、将穿心莲内酯制备成衍生物,是为了提高疗效同时也解决了 A.增加在油中的溶解度 B.增加在水中的溶解度 C.增加在乙醇中的溶解度 D.增加在乙醚中的溶解度 20、硅胶色谱一般不适合于分离
A、香豆素类化合物 B、生物碱类化合物 C、酸性化合物 D、酯类化合物
五、推测结构(12分)
分子式为C4H8O2的化合物,溶在CDCl3中,测得nmr谱δ=1.35ppm(双峰,3H),δ=2.15ppm(单峰,3H),δ=3.75ppm(单峰,1H),δ=4.25ppm(四重峰,1H)。如溶在D2O中测nmr谱,其谱图相合,但在δ=3.75ppm的峰消失,此化合物的IR在1720cm-1处有强吸收峰。提出此化合物的结构,并标明各类质子的化学位移,并解释nmr谱δ=3.75ppm峰当用D2O处理时消失的原因。
六、提取分离(每小题8分,共16分)
1.由文献报道某药材水提液含中性、酸性、碱性、两性化合物,设计提取分离流程如下,利用离子交换树脂分离,根据分离流程填空: SHAPE * MERGEFORMAT 水提液 强酸型树脂 通过液 被吸附物质强碱性树脂 1.NH4OH 2.强碱性树脂 通过液 被吸附物质()稀碱液 通过液 被吸附物()HCl洗脱()()2.大黄的乙醇提取液中含有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和水溶性杂质,试设计分离流程。
七、简述下列问题(1、2小题各10分,3小题12分,共32分)
1、简述天然化合物的结构修饰在新药研发中的作用。
2.分离挥发油的方法有哪些?各依据什么?举出你熟悉的2种含有挥发油的药材名称。
5.江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生物化学考试大纲 篇五
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英语考试试题分主观题和客观题两类,其中客观题占总分的60%,主观题占40%.考试采用笔试方式,考试时间为180分钟。试卷共分6个部分:
1、词汇和语法结构
本部分共设20道题,包括词汇题和语法题。每道考题中有一个空白,要求考生根据词汇或语法的要求在四个选择项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本部分每题0.5分,满分为10分。考试时间为20分钟。
2、阅读理解
本部分共有四篇文章,每篇文章为300-400词。每篇文章之后有五个问题,共20道题。考生须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从为每个问题提供的四个选择项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本部分每题2分,满分为40分。考试时间为55分钟。
3、完形填空
完形填空是一篇300-400词的`一般性短文。短文中有20个空白,每个空白为一题。考生须在理解短文意思的基础上从为每个空白提供的四个选择项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本部分每题0.5分,满分为10分。考试时间为20分钟。
4、英译汉
本部分采用语篇翻译的考试形式。要求考生将一篇1 20~1 50词的一般性题材的英语段落翻译成汉语。本部分满分15分,考试时间为30分钟。
5、汉译英
本部分采用句子翻译的考试形式。要求考生将5个25-30词的一般性题材的汉语句子翻译成英语。本部分满分10分,考试时间为25分钟。
6、短文写作
本部分采用提纲、情景或图表作文的考试形式。考生应按照要求写出一篇150词的以上的英语短文。本部分满分为15分,考试时间为30分钟。
全国联考英语考试的题型、题量、分值及答题时间如下:
序号
题 型
题量
分值
时间 ( 分钟 )
I
词汇和语法结构
20 道
10
20
Ⅱ
阅读理解
20 道
40
55
III
完形填空
20 道
10
20
Ⅳ
英译汉
120~150 词
15
30
V
汉译英
5 道
10
25
Ⅵ
短文写作
150 词
15
30
总 计
100
6.江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生物化学考试大纲 篇六
一、考试性质
本《土壤学综合》考试大纲适用于海南大学土壤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二、考试要求
要求考生掌握土壤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并将其运用于分析和解决农业生产和环境修复等领域中的实际问题。
三、考试方式与分值
一)考试时间:180分钟 二)考试方式:闭卷笔试 三)试卷题型及分值分配
卷面总分150分。其中,名词解释30分,填空20分,判断正误10分,简答题60分,综合分析题30分
四、考试内容
第一章 土壤学概况
第1节、土壤在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2节、土壤基本概念,土壤肥力,近代土壤学的发展及主要学术观点
第3节、土壤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 第二章 土壤矿物质
第1节、土壤矿物质的元素组成和矿物组成
第2节、层状硅酸盐粘土矿物,非硅酸盐粘土矿物
第3节、土壤粘土矿物的分布规律
第三章 土壤有机质
第1节、土壤有机质的来源、含量及组成
第2节、简单有机化合物、植物残体、土壤腐殖质的分解和转化,影响分解和转化的因子
第3节、土壤腐殖质的形成、性质,土壤腐殖质-粘土矿物复合体,土壤腐质酸的分组,土壤腐质酸的性质
第4节、土壤有机质对土壤肥力的影响,在生态环境中的作用,土壤有机质管理
第四章 土壤生物
第1节、土壤生物多样性,包括生物类型多样性,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微生物营养类型多样性,微生物呼吸类型多样性
第2节、影响生物活性的环境因子,包括温度、水分、pH、通气性等
第3节、菌根,土壤酶及活性物质
第4节、土壤动物及微生物与物质分解和转化的关系 第五章土壤质地和结构
第1节、土壤三相组成,密度,容重,孔隙
第2节、土粒,粒级,土粒组成与性质,机械组成与质地,不同质地土壤特性与改良
第3节、土壤结构体,团粒结构
第4节、土壤的孔性与孔度,多级孔度模型,当量孔径,土体构造 第六章 土壤水
第1节、土壤水的类型划分及有效性,水分含量表示方法,水分含量测定方法
第2节、土水势及其分势,土壤水吸力,土壤水能态的定量表示,土水势测定,水分特征曲线
第3节、饱和土壤中的水流,非饱和土壤中的水流,土壤中的水汽运动,入渗、土壤水的再分布和土面蒸发
第4节、土壤中的溶质运移,包括对流、分子扩散、机械弥散、水动力弥散
第七章 土壤空气和热量
第1节、土壤空气的组成和运动
第2节、土壤热量来源,土壤表面的辐射平衡,土壤的热量平衡
第3节、土壤热容量,导热率,热扩散率
第4节、土壤温度的日变化、季节变化,地形、地貌及植被对土壤温度的影响
第八章 土壤形成和发育
第1节、成土因素
第2节、地质大循环,生物小循环,基本成土作用,主要成土过程
第3节、土壤的个体发育,系统发育,土壤剖面,反映土壤风化发育的指标
第4节、我国主要土壤类型、理化特征及分布规律 第九章 土壤胶体化学
第1节、土壤胶体表面类型,比表面和表面积,表面电荷和电位
第2节、离子吸附,阳离子静电吸附,阳离子交换,阳离子专性吸附
第3节、阴离子的静电吸附,阴离子的负吸附,阴离子的专性吸附 第十章 土壤酸碱性和氧化还原反应
第1节、土壤酸性、碱性的形成
第2节、土壤酸度的强度指标和数量指标,土壤碱性指标,影响土壤酸度的因素
第3节、土壤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体系,氧化还原指标,影响土壤氧化还原的因素
第4节、土壤缓冲性概念,土壤酸、碱缓冲性,土壤氧化还原缓冲性
第5节、土壤酸碱性和氧化还原状况对生物、养分有效性及有毒物质积累的影响
第十一章 土壤养分循环
第1节、土壤碳素循环的基本概念,土地利用方式对碳循环的影响,土壤碳素循环与全球变化
第2节、土壤氮素循环的基本概念,土壤氮素的获得和转化,土壤氮素转化,土壤氮素调控,生物固氮
第3节、土壤磷的形态、数量,固定及转化
第4节、土壤中钾、钙、镁、硫、微量元素的形态、含量、有效性及影响因素
第5节、土壤中养分平衡,养分移动,养分补给 第十二章 土壤耕作和管理
第1节、土壤的物理机械性和耕性及其影响因素
第2节、掌握最适耕作的土壤条件
第十三章 土壤污染与防治
第1节、土壤污染的基本概念,土壤背景值,土壤自净作用,土壤环境容量
第2节、土壤污染的主要类型,重金属污染,有机污染,固体废弃物,放射性污染,点源污染,面源污染
第3节、土壤组成、酸碱性和氧化还原状况对污染物的影响
第4节、酸性沉降对土壤性质和生物的影响
第5节、土壤污染的防治与治理 第十四章 土壤退化与土壤质量
第1节、土壤退化的概念及分类
第2节、我国土壤退化的主要原因及退化的现状,防治及治理措施
7.江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生物化学考试大纲 篇七
[摘 要] 美国是世界上高等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而SAT考试又是美国历史上使用最广泛、研究最深入的大学入学考试,至今已有80多年的历史。其考试的运作、内容、实施和评价,都为我国的高考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文章综合美国的大学入学考试制度对我国的高考改革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 SAT 招生制度 高考改革
美国由于实行地方分权,教育由各州和地方政府负责。各大学选拔招生的依据大多是学术评估测验(SAT)的成绩。SAT考试模式甚至影响到了日本的共同学历第一次考试、韩国大学修学能力考试、英国的普通教育证书考试制度。其影响之大、之深,足以见得SAT考试的独到之处是值得我们研究的。
一、SAT考试的总体介绍
美国的SAT考试自1926年首次举办以来,已有80多年的历史。SAT(Scholastic Assessment Test,学术评估测验)考试是美国大学理事会委托民间的非营利性组织——教育考试服务中心(Educational Testing Service,ETS)定期举办的考试,分为推理考试和学科考试,人们常说的考试指的是推理考试。由于SAT考试全美统一,而不与某一州或某一具体课程教材挂钩,因此,它可以客观地比较不同学校、不同背景的学生素质。SAT也因此被认为是最好的标准化的考试模式,为学生们公平进入大学提供了重要依据。SAT考试每年举行7次,分别于1、3、5、6、10、11、12月举行,是目前最流行的大学入学考试。
二、SAT推理考试内容
SAT推理考试包括四大块:批判性阅读、数学、写作以及一组不计入总分的试题(见表1-4)。
SAT考试共持续4个多小时(其中答题时间为3小时45分钟),通常要求7∶45~8∶00报到并进入考场,一般是8∶15开始考试,中午12∶30结束。在考试过程中,学生共有三次休息,两次5分钟,一次1分钟,主要用于上厕所、喝水、吃东西等。
三、美国大学入学考试特色
特定的教育背景和体制形成了美国独具特色的大学入学考试制度, 这在其考试的运作、内容、实施和评价等方面有所体现。
1. 考试运作的相对统一
美国虽然没有类似我国严格意义上的统一的大学入学考试,但考生就读某大学时也需提供该大学指定的考试成绩,一般是ETS公司组织的SAT考试成绩。这种由社会考试服务机构举办的类型多样但却相对集中的考试,不但为大学选拔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数据资料,客观上也为地方分权教育体制下的美国大学入学考试起到了相对统一的作用。
2. 考试内容的综合化
美国各类型的大学入学考试都非常重视知识和能力的综合化考查,考试内容不完全与高中教材直接挂钩,而是覆盖众多领域。SAT测验由推理考试和学科考试两部分组成。推理考试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和数学推理能力;学科考试则测试学生特定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以及应用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无论是推理考试还是学科考试,注重更多的是交叉学科知识的运用。
3. 科学化的考试实施
为了保证考试成绩的真实性和客观性,美国社会考试服务机构从试题编制到考试实施都非常注重科学性。在人员配备上,考试服务机构汇集了众多心理学、教育学、统计学和心理测量与教育测量等学科领域的专家。每编制一个测验,都要经过数十位专业人士两年多的严格审查。
4. 合理化的考试评价
美国学生在申请就读某大学时,虽然被要求提供相应SAT成绩,但学生可以选择其中最高分作为成绩,向大学寄发。要求提供的考试成绩只作为大学招生参考的一项内容,能否被录取还要看学生高中的学习成绩和名次、参加社会公益活动、面试情况等,而后者往往是决定学生能否被录取的关键条件。这样就摆正了大学入学考试的合理地位,使那些在考试中偶然出现失误的学生也能得到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更重要的是,为大学选拔各种才能的优秀人才提供了保证。
四、对我国当前高考改革制度的启示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要进一步提高我国高考的质量与水平,照搬他国经验固然不可行,但离开对国际视野中成功经验的研究与借鉴,也是不可能实现的。透视美国的大学入学考试制度,结合我国当前的高考改革,不难发现,有很多值得我们吸取的经验。
1. 精心安排试题顺序,防止作弊现象发生
上文已提到在SAT考试中,允许学生休息三次,以免学生出现疲劳现象,影响正常水平的发挥。我们不禁会想到这样做不怕学生作弊吗?其实不然。原因是,学生甲的试卷的第一题可能是学生乙的第六题,而学生甲第一题A的答案却是学生乙D的答案,短短的5分钟休息时间使得作弊无法实现。诚然,这种做法无论是对于出题者还是阅卷者都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确实减少了作弊现象的发生。至于主观题,学生们都会发挥自己的才能,交上一份完美的答卷,因为一次考试不会决定他们一生的命运,也就没有作弊的必要了。而我国一次高考决定一生命运,而且客观题的题目和答案都是一样的,这就为作弊提供了可能性。我们不妨借鉴一下美国SAT考试的成功经验,采取类似措施杜绝作弊现象的发生。
2. 加大考试内容之中能力的考查, 注重考试的科学性
美国大学入学考试内容旨在评价学生在校内外学习中发展起来的认知和分析能力,它不分科,只进行综合能力考查。考试虽然分语言和数学等测验,但每部分内容都涉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
我国目前的高考模式对于交叉学科知识运用的考查还有待于完善,应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运用,提高思维创新能力。为确保高考的真实、有效,还应加大考试的科学化管理,提升考试机构的科学化和专业化。
3. 增加考试次数,使考试回归测评本质
我国的春季高考不面向普通的高中应届毕业生,且招生学校多是民办院校,无名牌大学,使得家长和学生都涌向每年6月的高考。为此政府也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为了使每年一次的高风险考试“赌博”转化成为科学、合理、公正的学业能力测评,考试机构应该每年提供多次考试。例如, 每年施考几次,不同类型大学分卷考试。这些作法都能降低高考的风险性和考生的压力,促使考试回归到测评服务的本质上来。
4. 正确发挥高考功能, 加强选拔的过程化
我国当前的高考仍处在“一考定终身”的局面中,高考成绩是学生能否被大学录取的唯一根本条件。而美国大学入学考试并不看重一次考试的结果性评价,而是更强调学生在整个高中阶段表现的过程性评价。一个平时成绩足以显露才华的学生,即使大学入学成绩不佳,也会被大学录取;而入学考试的状元有时却会被大学拒之门外。这就保证了美国大学可以吸收各具特长和才能的学生,也减轻了高考的决定作用。因此,我国在高考录取方式上应将高考成绩和学生高中阶段的学习成绩、特长和能力表现情况一并作为参考条件,将结果性评价转变为过程性评价。
大学入学考试制度已成为近年来全社会探讨的焦点和热点问题,这个问题确实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的问题,它的发展方向会影响到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因此,我国的大学入学考试制度不妨借鉴一下美国的成功经验,让美国大学的高考制度成为我国高考改革今后一段时间内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 梁伯华.美国大学升学指南[M].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1997.
[2] 邱洪昌,林启泗.十国高等学校招生制度[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1994.
[3] 韩家勋,孙玲.中等教育考试制度比较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4] 谢安邦.比较高等教育[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 黄全愈.“高考”在美国——旅美教育学专家眼里的中美“高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6] 李长秋.美国SAT考试的最新改革及对我国高考的启示[J].考试周刊,2007(30).
[7] 任长松.美国大学入学考试SAT深度剖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7).
[8] 孙中涛,赵芹.美国高校的招生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高教研究,2007(5).
[9] 冯先杰.美国大学入学考试制度及对我国高考改革的启示[J].理工高教研究,2005(4).
[10] 王海东,张咏梅.美国大学入学考试(SAT)的发展历程及其对我国高考改革之启示[J].湖北招生考试.
(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教科院)
8.江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生物化学考试大纲 篇八
《天气学》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代码:F06 考试科目名称:天气学
第一部分
目标与基本要求
一、目标:
《天气学与天气分析》主要涵盖了《天气学原理》、《中国天气》和《天气学分析》三部分内容。《天气学原理》和《中国天气》主要以天气学原理来揭示大气运动的基本特征并利用天气学原理论述天气系统及天气过程生、消演变规律以及影响中国的主要天气过程。
二、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有关内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以便提高综合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部分
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
大气运动的基本特征
1.了解大气运动各作用力含义、表达式及理解它的物理意义 2.了解个别变化、局地变化、平流变化含义
3.会推导连续方程,了解质量散度、速度散度含义、表达式及其物理意义 4.了解尺度分析含义、掌握在自由大气中大尺度系统运动,可以作为准地转、准静力处理
5.理解热力学能量方程中引起固定点温度变化的因子
6.了解实际工作中高空分析等压面图而不分析等高面图(P坐标系的优越性)7.了解位势、位势高度、位势米、几何米概念
8.理解等高面上水平气压梯度力可以用等压面上位势梯度或等压面坡度表示 9.理解地转风、梯度风、热成风、地转偏差含义、表达式及掌握它的讨论 10.了解正压大气、斜压大气概念;掌握热成风发生在斜压大气中 11.了解地转风、梯度风及热成风实用意义
12.掌握低压中心附近及其边缘,还有高压边缘等压线可以分析密大风经常出现,而高压中心附近不能有上述现象
13.理解变压风及切向、法向地转偏差含义,要求会画图解释
第二章 气团与锋
1.了解锋、锋面、锋线、锋区含义及锋倾斜原因
2.了解冷性锢囚锋、暖性锢囚锋含义,要求会画出剖面图中锋位置及等温线分布
3.了解以密度零级不连续面模拟锋时,锋面坡度公式物理意义 4.理解锋附近温度分布特征及锋面附近气压、变压分布特征 5.掌握锋面分析中,高空测风资料应用 6.了解锋生带(线)、锋生函数、锋生条件概念 7.掌握锋生、锋消公式讨论
第三章 气旋与反气旋
1.了解大气作水平运动、绝对涡度概念及理解 hH含义
2.理解大尺度系统运动中,固定点相对涡度变化可以用此点位势高度变化表示 3.掌握涡度方程、位势倾向方程及ω方程等式右端各项名称及画出有关图,用相关因子进行讨论
4.掌握在温带气旋发展中,动力因子(涡度因子)及热力因子对500hpa高空槽及温带气旋变化,要求会画图解释 5.了解气旋族含义
6.了解北方、南方气旋活动范围及包括哪些气旋 7.掌握“倒槽锋生型”、“静止锋波动型”,要求画图解释江淮气旋生成过程
第四章 大气环流
1.了解控制大气环流基本因子、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
2.了解三圈径向环流、极锋锋区与副热带锋区及其对应急流概念 3.了解信风与季风概念 4.了解沃克环流含义
5.了解我国各季环流概况及主要天气天气过程特点
第五章 天气形势及天气要素预报
1.理解运动学公式中及含义,掌握用运动学公式推导锋面移速公式并会讨
tt论冷锋、暖锋移速情况与变压分布特征
2.掌握用运动学公式讨论非闭合系统及闭合系统移动及强度
3.高空形势预报方程中,由于各层等温线平行,因此各层热成风方向相同,这样任意层风速
2VPVpAVT 注意理解A的系数确定
4.掌握相对涡度平流在自然坐标系中展开分成三项,其中曲率项及散合项在实际天气图中会应用
5.掌握用高空形势预报方程有关项,结合等高线等温线分布解释500hpa槽、脊变化
6.熟悉地面形势预报方程由哪几项组成,要求会讨论应用 7.掌握地形对低值系统(槽、低压)移动及强度影响 8.了解数值预报产品的“释用”
第六章 寒潮天气过程
1.了解极涡、长波、上下游效应、阻塞高压、切断低压等概念的含义 2.了解长波波速公式的推导,会利用该公式进行讨论
3.了解寒潮、寒潮天气系统,掌握寒潮中期和短中期天气过程,并会结合天气 学原理解释“小槽发展型”、“低槽东移型”、“横槽转竖型”寒潮短中期过程的演变过程以及三类寒潮过程的异同。
第七章 大型降水天气过程
1.了解一般降水和暴雨的形成条件 2.理解降水率(降水强度)、可降水量、水汽通量、水汽通量散度等物理概念及其表达式
3.了解我国东部雨带活动的主要规律及其与东亚主要环流系统季节变化的关系 4.掌握影响我国降水的三个主要天气过程(华南前汛期、江淮梅雨、华北和东北雨季)的特点及其主要环流特征。
5.掌握产生降水的主要天气尺度系统及其与暴雨的关系,了解行星尺度、天气尺度系统对暴雨作用
第八章 对流天气过程
1.掌握一般雷暴和强雷暴的结构及其天气
2.了解飑、飑线、飑中系统含义以及及飑线与冷锋的区别
2.掌握对流性天气形成的条件,理解对流性不稳定与条件性不稳定概念 3.理解强雷暴发生发展有利条件
第九章 低纬度与高原环流系统
1.了解低纬度大气环流和大气运动的基本特征 2.熟悉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变动与我国天气关系
2.掌握南亚高压的特征及其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区别
3.了解赤道辐合带、东**等热带天气系统的结构特征及其天气 3.掌握台风的含义,台风的结构特征及其移动 4.掌握台风发生发展的必要条件和台风形成的机制
第十章
东亚季风环流
1.了解季风的概念,了解东亚冬、夏季风环流系统的组成 2.了解东亚季风形成的原因
第三部分
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1.考试目标的能力层次的表述
本课程对各考核点的能力要求一般分为三个层次用相关词语描述: 较低要求——了解
一般要求——理解、熟悉、会 较高要求——掌握、应用
一般来说,对概念、原理、理论知识等,可用“了解”、“理解”、“掌握”等词表述;对应用方面,可用“会”、“应用”、“掌握”等词。2.主要参考书目(1)《天气学原理和方法》(第四版),朱乾根等编著,气象出版社,2008年 3.命题考试的若干规定
(1)本课程的命题考试是根据本大纲规定的考试内容来确定的,根据本大纲规定的各种比例(每种比例规定可有3分以内的浮动幅度来组配试卷,适当掌握试题的内容、覆盖面、能力层次和难易度)。
(2)其难易度分为易、较易、较难、难四级,在试卷中四种难易度;试题难易度分数比例2:3:3:2。
(3)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试题所占的比例大致是:“了解”占20%,“理解”(熟悉、能、会)占40%,“掌握”包括应用占40%.(4)试题主要题型有:名词解释、填空题、综合题包括应用题在内三种题型.(5)考试方式为闭卷考试。考试时间180分钟,试题主要测验考生对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的程度,以及运用所学理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要有一定的区分度,难易度要适当。一般应使本学科、专科本科毕业的优秀考生能取得及格以上成绩。(6)题型举例
● 名词解释题: 信风与季风 ● 填空题:
在自由大气中,大尺度系统运动可采用_______、_______处理。● 综合题:
9.江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生物化学考试大纲 篇九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
1、近等基因系
2、结构域互换
3、E-DNA
4、基因转换(gene comversion)
5、微排列(microarrang)
6、双向电泳
7、染色体涂抹(chromosome painting)
8、奠基者效应
9、原癌基因
10、基因工程抗体
11、数量性状
12、F’
13、EST序列
14、脆性X染色体
15、外显率
二、问答题(每题5分)
1、列出三种非等位基因间相互作用的类型,并举例说明其中的一种遗传方式。
2、什么是染色体倒位,简述其在进化中的意义。
3、什么是转基因失活与沉默,阐明其原因。
4、列出五种获得RFLP分子标记的方法。
5、什么是DNA重复序列?阐明四种可使基因级产生重复序列的原因。
6、什么是染色体重排?请列出四种类型说明染色体重排对基因表达调控的影响。
7、如何克隆卵细胞中的去分化基因?
8、设计一个从蛋白组学分析基因的技术路线。
9、什么是端粒和端粒酶?说明端粒酶的四种生生学意义。
10、列出四种鉴定亲缘关系或进化关系的方法,并举例说明其中一种的原理。
11、如果3个不同种的二倍体生物(1,2,3)杂交,将杂交组合及杂交种减数分裂时染色体的配对结果列出。请写出每种生物的染色体组成(以ABCD等字母表示)和数目。杂交组合及减数分裂结果;
1和2各有6条配对,共有2条不配对 2和3各有2条配对,共有14条不配对 1和3共有16条不配对
12、阐明在基因组中具有表达效果的基因的结构特征。
13、现有甲乙两堆鸡蛋,甲堆14只,乙堆8只,其中甲堆蛋由7只鸡所生,请提供3种方法,鉴定乙堆蛋中是否有上述7只鸡的某些鸡下的蛋。
14、请列出5种有关遗传学研究的期刊(要求国际SCI杂志2种,国内核心杂志3种)。并列出5项遗传学最新进展知识。
复旦2000 一.是非题(1/30)1.天然蛋白质中只含19种L-型氨基酸和无L/D-型之分的甘氨酸达20种氨基酸的残基.()2.胶原蛋白质由三条左旋螺旋形成的右旋螺旋,其螺旋周期为67nm()3.双链DNA分子中GC含量越高,Tm值就越大()4.a-螺旋中Glu出现的概率最高,因此poly(Glu)可以形成最稳定的a-螺旋()5.同一种辅酶与酶蛋白之间可由共价和非共价两种不同类型的结合方式()6.在蛋白质的分子进化中二硫键的位置的到了很好的保留()7.DNA双螺旋分子的变性定义为紫外吸收的增加()8.有机溶剂沉淀蛋白质时,介电常数的增加使离子间的静电作用的减弱而致()9.RNA由于比DNA多了一个羟基,因此就能自我催化发生降解()10.RNA因在核苷上多一个羟基而拥有多彩的二级结构()11.限制性内切酶特制核酸碱基序列专一性水解酶()12.pH8条件下,蛋白质与SDS充分结合后平均每个氨基酸所带电荷约为0.5个负电荷()13.蛋白质的水解反应为一级酶反应()14.蛋白质变性主要由于氢键的破坏这一概念是由Anfinsen提出来的()15.膜蛋白的二级结构均为a-螺旋()16.糖对于生物体来说所起的作用就是作为能量物质和结构物质()17.天然葡萄糖只能以一种构型存在,因此也只有一种旋光度()18.人类的必须脂肪酸是十六碳的各级不饱和脂肪酸()19.膜的脂质由甘油脂类和鞘脂类两大类脂质所组成()20.维生素除主要由食物摄取外,人类自身也可以合成一定种类和数量的维生素()21.激素是人体自身分泌的一直存在于人体内的一类调节代谢的微量有机物()22.甲状腺素能够提高BMR的机理是通过促进氧化磷酸化实现的()23.呼吸作用中的磷氧比(P/O)是指一个电子通过呼吸链传递到氧所产生ATP的个数()24.人体正常代谢过程中,糖可以转变为脂类,脂类也可以转变为糖()25.D-氨基酸氧化酶在生物体内的分布很广,可以催化氨基酸的氧化脱氨()26.人体内所有糖分解代谢的中间产物都可以成为糖原异生的前体物质()27.人体HDL的增加对于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由一定的作用()28.胆固醇结石是由于胆固醇在胆囊中含量过多而引起的结晶结石()29.哺乳动物可以分解嘌呤碱为尿素排出体外()30.THFA所携带的一碳单位在核苷酸的生物合成中只发生与全程途径()二.填空题(40分)1.一个典型的分泌蛋白质的信号肽N端1~3个________和C端一段______________组成 2.糖蛋白中糖恋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DNA的Cot曲线是通过测定____________来作图的
4.肽链中的甲硫氨酸残基被溴化氰作用后肽链就在_____________被切断,甲硫氨酸残基变成__________________ 5.Pribnow box是指______________,真核生物中的对应物为________________ 6.在DNA的样品保存液中一般要加入1mM EDTA,作用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7.酶活性测定体系的关键在于____________ 8.大肠杆菌基因组DNA共300万对碱基,拉成直线长度为_________cm 9.形成球蛋白的作用力按其重要程度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10.顺相层析的移动相为________________ 11.非竞争性抑制的酶反应中Vmax____________,Km______________ 12.核酸的分子杂交技术是从_____________发展而来的
13.某细胞亚器官的膜厚度为7.5nm,存在于该膜上的蛋白质的穿膜部分至少应该由_________个富疏水氨基酸构成.14.尿素是一种蛋白质变性剂,其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其作用机制为_________________ 15.为保护酶的活性,对以巯基为活性基团的酶应添加________________对以Asp为活性基团的应添加_____________ 16.单糖的构型只与_________有关,而单糖旋光的方向和程度则由____________所决定 17.葡萄糖C1上的醛基被还原后生成_________,可引起人类的________疾病 18.维生素B6是_______和_______两大类酶的辅酶
19.人体的尿素主要是在__________内形成的,必须有________酶的存在
20.分解代谢途径提供给一个细胞的三种主要产品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1.光合作用光反应的产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22.异养生物合成作用的还原力是____________,主要由_____________途径提供 23.氨基酸的联合脱氨是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_催化共同完成的
10.江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生物化学考试大纲 篇十
《西方经济学》考试大纲
本考试大纲由商学院教授委员会于2011年7月7日通过。
I.考试性质
西方经济学考试是为中南大学招收经济学类专业(含部分管理学类专业)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学生掌握大学本科阶段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以及运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基本的现代经济学理论素质,并具有理解和分析现实经济现象和现实经济问题的基本能力。II.考查目标
西方经济学考试涵盖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大部分。要求考生:
(1)准确地理解、掌握和再现西方经济学的有关知识。
(2)准确、恰当地使用西方经济学的专业术语,正确理解和掌握西方经济学的有关范畴、规律和论断。
(3)运用有关西方经济学原理,解释和论证某种观点,辨明理论是非。
(4)运用西方经济学的方法,比较和分析有关经济社会现象或实际问题。
(5)结合特定的历史条件或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背景,认识和评价有关西方经济学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 分,考试时间为180 分钟
2、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
微观经济学约占50 %
宏观经济学约占50 %
Ⅳ.试卷题型结构
简答题80 分(8小题,每小题10分)
计算题30 分(2小题,每小题15分)
论述题40 分(2小题,每小题20分)
Ⅴ.考查内容
一、引论
(一)什么是西方经济学
(二)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由来和演变
(三)西方经济学企图解决的两个问题
(四)对西方经济学应持有的态度
(五)为什么学习西方经济学
二、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概述以及有关的基本概念
(一)微观经济学的特点
(二)需求曲线
(三)供给曲线
(四)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
(五)经济模型、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六)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七)运用供求曲线的例子
(八)蛛网模型
三、效用论
(一)效用论概述
(二)无差异曲线
(三)预算线
(四)消费者的均衡
(五)价格变化和收入变化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
(六)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七)从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到市场需求曲线
四、生产论
(一)厂商
(二)生产函数
(三)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
(四)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
(五)等成本线
(六)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七)利润最大化可以得到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八)扩展线
(九)规模报酬
五、成本论
(一)成本的概念
(二)短期总产量和短期总成本
(三)短期成本曲线
(四)短期产量曲线与短期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
(五)长期总成本
(六)长期平均成本与长期边际成本
六、完全竞争市场
(一)厂商和市场的类型
(二)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
(三)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四)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和短期供给曲线
(五)完全竞争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
(六)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
(七)完全竞争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八)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
七、不完全竞争的市场
(一)垄断
(二)垄断竞争
(三)寡头
(四)不同市场的经济效率的比较
八、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需求方面
(一)分配论概述
(二)引致需求
(三)完全竞争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
(四)完全竞争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
(五)从厂商的需求曲线到市场的需求曲线
(六)卖方垄断对生产要素的使用原则
(七)卖方垄断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
(八)买方垄断情况下生产要素的价格和数量的决定
九、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供给方面
(一)对供给方面的概述
(二)劳动供给曲线和工资的决定
(三)土地的供给曲线和地租的决定
(四)资本的供给曲线和利息的决定
(五)欧拉定理
(六)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十、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
(一)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
(二)瓦尔拉斯一般均衡理论
(三)一般均衡理论的发展和现状
(四)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
(五)判断经济效率的标准
(六)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七)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八)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九)完全竞争和帕累托最优状态
(十)社会福利函数
十一、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一)垄断
(二)外部影响
(三)公共物品
(四)不完全信息
十二、国民收入核算
(一)宏观经济学的特点
(二)国内生产总值
(三)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方法
(四)从国内生产总值到个人可支配收入
(五)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
(六)名义GDP和实际GDP
十三、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一)均衡产出
(二)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三)关于消费函数的其他理论
(四)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
(五)乘数论
(六)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
(七)三部门经济中的各种乘数
(八)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十四、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一)投资的决定
(二)IS曲线
(三)利率的决定
(四)LM曲线
(五)IS-LM模型分析
(六)凯恩斯的基本理论框架
十五、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一)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影响
(二)财政政策的效果
(三)货币政策的效果
(四)两种政策的混合使用
十六、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一)经济政策目标
(二)财政政策
(三)货币政策
(四)宏观经济政策及理论的演变
十七、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一)总需求曲线
(二)总供给的一般说明
(三)长期和短期在国民收入决定中的特殊含义
(四)古典总供给曲线
(五)凯恩斯总供给曲线
(六)常规总供给曲线
(七)总需求和总供给模型对现实的解释
(八)总需求和总供给模型的数学小结
十八、失业与通货膨胀
(一)失业的描述
(二)失业的经济学解释
(三)失业的影响与奥肯定律
(四)通货膨胀的描述
(五)通货膨胀的原因
(六)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
(七)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菲利普斯曲线
十九、开放条件下的短期经济模型
(一)汇率和对外贸易
(二)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三)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应用
(四)南-北关系的一种经济分析
二十、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
(一)国民收入长期增长趋势和波动
(二)经济增长的描述和事实
(三)增长核算
(四)新古典增长模型
(五)内生增长理论
(六)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
(七)经济周期的含义与特征
(八)经济周期理论的简要回顾
(九)乘数-加速数模型
(十)实际经济周期理论
二十一、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
(一)消费
(二)投资
11.江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生物化学考试大纲 篇十一
科目代码:897科目名称:教育管理学(共1页)
请考生写明题号,将答案全部答在答题纸上,答在试卷上无效
一、名词解释:(40分,每题8分)1.学校效能
2.教育行政的服务职能 3.帕累托改进 4.教育信息公开
5.学校形象
二、简答题:(60分,每题20分)1.试述课程实施评价的主要类型
2.试述教育部门在实施信息公开时面临的困境
3.试述教师考核的主要内容
三、论述题:(50分,每题25分)1.试论学校危机管理预警系统的构建
2.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的《中共中央关于若干改革问题的决定》指出:“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扩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和学校办学自主权,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强化国家教育督导,委托社会组织开展教育评估监测。”
青岛大学2013 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科目代码: 897 科目名称: 教育管理学(共1 页)
请考生写明题号,将答案全部答在答题纸上,答在试卷上无效
一、名词解释:(40 分,每题8 分)1.教育管理科学化 2.课程实施 3.派任制 4.教育信息
5.学校发展战略
二、简答题:(60 分,每题20 分)
1.试述我国教师培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
2.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专业性没有得到社会承认的原因是什 么?
3.我国目前高等教育学生资助体系包括哪些方式?各有什么 侧重点?
三、论述题:(50 分)
请就下列新闻进行分析论述。要求:
至少用一个教育管理学原理进行分析。
问题的分析可从某一个方面切入,不必面面俱到,能阐述清楚 即可。
视点犀利,欢迎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但是必须有理论依据。
抓住要点,条理清晰,文字简练。
近一个月内,长春大学师生茶余饭后议论着该校原副校长门树廷受贿一
案:2003 年至2011 年间,门树廷利用自己负责学校后勤和基建的职务之便,索取和收受他人贿赂939 万余元。长春市中级人民法院以受贿罪判处门树廷 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没收财产100 万元。
长春大学的很多同学看到媒体相关报道后,纷纷在人人网上转发。该校
大二学生李月(化名)在网上把案件来龙去脉了解清楚后有些气愤:“学校 这么穷,没想到副校长能受贿近千万元!”
门树廷一案并非个案。这几年频频有高校领导,尤其是主管后勤和基建 的领导,被曝贪污,随后牵出一系列相关部门的人员。“高校腐败窝”一度 成为流行词。
高校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清水衙门”。近几年来,随着高校招生
和基建规模不断扩大,经费来源多元化,加之其自主决策权扩大、更广泛地 参与市场经济等因素,高校的经费大幅增加,但是原有的高校财务管理和监 督机制相对落后,跟不上经费增长的步伐。
(摘自《中国青年报》2012 年04 月18 日03 版)
青岛大学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科目代码: 897 科目名称: 教育管理学(共1页)
请考生写明题号,将答案全部答在答题纸上,答在试卷上无效
一、名词解释:(40分,每题10分)1.教育政策 2.教育行政组织 3.教师人事行政
4.学校形象管理过程
二、简答题:(60分,每题20分)
1.试述学校危机事件的主要类型及其对学校的影响 2.试述我国教师考核工作的原则及其有效贯彻
3.一个良好的学校领导班子应具备哪些素质
三、论述题:(50分)
1.试论我国教育行政组织效率不高和效益不大的原因与对策
青岛大学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科目代码: 639 科目名称: 管理学(1)(共1页)
请考生写明题号,将答案全部答在答题纸上,答在试卷上无效
一、名词解释:(40分,每题10分)1.概念技能 2.增量预算 3.不确定型决策
4.正强化
二、简答题:(80分,每题20分)1.简述管理二重性的主要内容。
2.简述学习型组织的标准或特征。3.简述滚动计划法的优缺点。
4.简述矩阵组织的特点。
三、论述题:(30分)
试用公平理论分析论述如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青岛大学201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科目代码:639科目名称:管理学(1)(共1页)
请考生写明题号,将答案全部答在答题纸上,答在试卷上无效
一、名词解释:(40分,每题8分)1.概念技能 2.资金利润率 3.不确定型决策 4.负强化 5.管理审计
二、简要回答下列各题:(90分,每题15分)1.简述管理二重性的主要内容。2.简述道德管理的特征。
3.简述信息技术对组织结构的影响。4.简述矩阵组织的特点。
5.简述网络计划技术的基本步骤。6.简述管理与治理的联系与区别。
三、论述题:(20分)
试用公平理论分析论述如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青岛大学2013 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科目代码: 639 科目名称: 管理学(1)(共1 页)
请考生写明题号,将答案全部答在答题纸上,答在试卷上无效
一、名词解释:(40 分,每题8 分)1.最小最大后悔值决策法 2.网络图
3.财务流动比率 4.功利主义道德观 5.量本利分析法
二、简答题:(80 分,每题16 分)1.简述“霍桑试验”的主要内容。2.简述ERP 的核心管理思想。
3.简述组织结构对管理道德的影响。4.简述信息技术对组织结构的影响。5.简述创新与维持的关系。
三、论述题:(30 分)
分析论述有效的控制具有哪些特征?
青岛大学2013 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科目代码:896 科目名称: 教育经济学(共1 页)
请考生写明题号,将答案全部答在答题纸上,答在试卷上无效
一、名词解释:(40 分,每题8 分)1.人力资本产权 2.教育社会需求 3.教育产权
4.教育适度规模 5.教育结构
二、简答题:(60 分,每题20 分)1.试述教育服务的主要特性 2.试述教育对科技进步的作用 3.试述人力资本的特点
三、论述题:(50 分)
我国教育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青岛大学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科目代码:896 科目名称: 教育经济学(共1页)
请考生写明题号,将答案全部答在答题纸上,答在试卷上无效
一、名词解释:(40分,每题10分)1.复杂劳动 2.教育结构 3.教育投资
4.教育经济效率(微观)
二、简答题:(60分,每题20分)1.试述教育投资的特点 2.试述教育消费的性质
3.为什么教育投资要保持适度的超前增长?
三、论述题:(50分)
1.试论教育规模过大衍生的不经济缺陷
青岛大学201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科目代码:896科目名称:教育经济学(共2页)
请考生写明题号,将答案全部答在答题纸上,答在试卷上无效
一、名词解释:(40分,每题10分)1.教育消费(狭义)2.教育间接成本 3.知识经济
4.教育经济效益
二、简答题:(60分,每题20分)
1.试述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的主要内容?
2.试述提高教师劳动效率的有效途径 3.试述目前我国教育供求关系中的主要矛盾
三、论述题:(50分)
1.试论教育与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的联系
2.据广州日报(2013-12-04)报道:
12.江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生物化学考试大纲 篇十二
附录一:老师PPT重点
积岩的概念(重点)
岩浆岩相比,沉积岩有哪些特征 积岩石学的概念
积岩石学发展简史(了解)化作用的概念及类型
种矿物抗风化能力的强弱(重点)类沉积岩抗风化能力的强弱(重点)化过程中元素的转移顺序(重点)岩风化的阶段性
岩风化的产物类型(重点)化壳的概念
流与紊流、急流与缓流划分的依据(难点)水搬运碎屑物质的方式
尔斯特隆图解的含义(重点)克图解的含义 基面的概念
屑物质在流水中的搬运和沉积作用(重点)
屑物质在海水、空气和冰川中的搬运和沉积作用 体物质搬运和沉积的控制因素 溶液物质搬运和沉积的控制因素
械沉积分异作用和化学沉积分异作用的概念(重点)种沉积分异作用的关系及地质意义(重点)积后作用阶段的划分 积岩的分类
积岩的构造的概念 积岩的构造分类 痕要素
水波痕、浪成波痕和风成波痕的基本特征(重点)痕与槽模的形成与特征(重点)理的组成要素
平层理、平行层理、波状层理的基本特征(重点)
状交错层理、楔状交错层理、槽状交错层理、波状交错层理、爬升波纹层理的基本特征与指相意义(重点)
状交错层理、浪成波纹交错层理、冲洗交错层理、丘状和洼状交错层理、脉状和透镜状交错层理的指相意义(重点)
变层理、韵律层理、块状层理和叠瓦状构造的地质意义
荷模构造、滑塌变形构造、球枕构造、包卷层理及泄水构造的形成与指相意义(重点)痕、冰雹痕、泡沫痕、泥裂、流痕的形成与指相意义
体印痕与假晶、鸟眼构造、示顶底构造的形成及其地质意义(重点)核的成因分类 迹化石的分类
同形态的叠层石所代表的沉积环境 积岩颜色的成因分类
本的氧化色和还原色有哪些 源碎屑岩的四种基本组成部分
屑颗粒、杂基、胶结物及孔隙四种组分的区别(从含义、在碎屑岩中的分布状况及所起的作用、搬运方式、沉积方式及控制因素、水动力条件、形成阶段等方面)(重点)熟度和成分成熟度的概念、成熟度指数的含义(重点)度的表示方法
屑岩的粒度分类和命名(重点)度与圆度的分级
基与胶结物的区别(重点)基的分类、胶结物的结构分类
结类型与支撑结构的分类和二者间的关系(重点)构成熟度的概念(重点)度分析资料的应用(重点)岩、角砾岩的概念
砾岩、层间砾岩和层内砾岩的特点、成因及环境意义(重点)
岸砾岩、河成砾岩、洪积砾岩、冰川角砾岩、滑塌角砾岩和岩溶角砾岩的异同点 岩的概念及结构分类 克(1968年)的分类
荃林(1982年)的分类(重点)
英砂岩、长石砂岩、岩屑砂岩和杂砂岩的特征及其形成环境(重点)砂岩的定义、分类及成因 岩与油气的关系 土岩的定义 土岩的物质成分
土岩的转化与石油之间的关系(重点)山碎屑岩与油气之间的关系 酸盐岩的概念
酸盐岩的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 酸盐岩的成分分类及命名 酸盐岩的结构组分(重点)酸盐岩颗粒类型(重点)碎屑和鲕粒的形成(重点)酸盐岩的沉积构造
酸盐岩生物骨骼的主要矿物成分 质生物骨骼的结构分类
酸盐岩中常见的生物门类骨骼的鉴定特征(重点)克的石灰岩分类方案 哈母的石灰岩分类方案
增昭的石灰岩分类方案(重点)
细管浓缩作用——准同生白云化机理(重点)流渗透白云化机理(重点)合白云化机理(重点)
制白云石结晶的因素(重点)岩作用的主要类型(重点)及油页岩的形成 积相的概念(重点)尔索相律(重点)积相模式的概念 积体系的概念
积相的分类(重点)积扇的基本特征
积扇的形成条件(重点)积扇的分类
积扇的亚相划分(重点)积扇的主要沉积类型(重点)积扇的鉴别标志
照分叉参数和弯曲度进行河流分类
流河的亚相划分、各亚相的沉积特征(重点)较辫状河、曲流河、网状河的基本特征(重点)代河流的鉴别特征 泊的水动力特征 泊的亚相划(重点)
泊各亚相的沉积特征(重点)源碎屑湖泊与油气的关系 泊相的鉴别标志 角洲的形成与演化 角洲的主要控制因素
据水动力条件、形态特征和供源体性质进 行三角洲分类
角洲的亚相和微相划分(重点)
角洲各亚相和微相的沉积特征(重点)河控、浪控和潮控三角洲垂向沉积层序对比 三角洲和辫状河三角洲的相带划分 三角洲和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特征对比 角洲的鉴别标志 角洲与油气的关系
深海和深海中,原地沉积和异地沉积的主要类型 水重力流形成的基本条件 力流沉积的类型
典浊流沉积层序(鲍玛序列)(重点)积岩的鉴别标志(重点)力流沉积的模式 深流的概念 深流沉积的特征 波内潮汐的概念 波内潮汐的沉积特征
洋碳酸盐沉积环境的特征(重点)表海与陆缘海的概念(重点)文的碳酸岩盐沉积模式(重点)波特的碳酸岩盐沉积模式 的碳酸岩盐沉积模式
尔逊的碳酸盐岩综合沉积模式(重点)态礁的概念 的基本特征
据礁的形态及其与岸的关系分类 礁生物的作用形式
复合体相的划分及其特征 与油气的关系
源分析、水动力条件分析、古气候条件分析、水体物化条件分析的主要依据 制盆地岩相古地理分布的基本因素 积中心与沉降中心
造运动、海平面变化、沉积物供给和气候对沉积作用的影响与控制 附录二:
长江大学200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沉积岩石学》
第一章 绪论知识点:沉积岩的基本概念和特征、沉积岩石学的基本概念、沉积岩的分类。
考核重点:沉积岩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第二章 沉积岩的形成与演化
知识点:母岩的风化作用、碎屑物质在流水中的搬运和沉积作用及其所经历的变化、溶解物质在流水中的搬运和沉积作用、两种沉积分异作用的关系、正常沉积作用与事件沉积作用的关系;基本概念有:层流、紊流、雷诺数、佛罗德数、牵引流、重力流、沉积分异作用(机械沉积分异作用、化学沉积分异作用)、正常沉积作用、事件沉积作用、沉积后作用、成岩作用。
考核重点:母岩的风化作用、碎屑物质在流水中的搬运和沉积作用、沉积分异作用 第三章 碎屑岩的成分
知识点:碎屑岩的结构组分、矿物成分、化学成分,杂基、胶结物的概念与特征。考核重点:碎屑岩的结构组分
第四章 碎屑岩的构造与颜色(第三版第5章)
知识点:沉积构造、层理、纹层(细层)、层系、波痕、槽痕(模)、晶体印痕、同生变形构造、叠瓦状构造、结核等概念;层理的分类、各种近似层理之间的异同点、不同成因波痕之区别;各种常见沉积构造的基本特征、成因及其指相意义;沉积岩的颜色及其成因意义。
考核重点:基本概念及相近概念的异同点,常见沉积构造的基本特征、成因及其指相意义
第五章 碎屑岩的结构及粒度分析(第三版第4章)
知识点:碎屑岩的基本结构组分及其含义、粒级的划分方案、粒度的分类及命名、φ值的定义及换算、碎屑岩的支撑性质及胶结类型。
考核重点:碎屑岩的基本结构组分及其含义,三级命名法则,φ值的换算,碎屑岩的支撑性质及胶结类型
第六章 砾岩和角砾岩知识点:砾岩、角砾岩、底砾岩、层间砾岩的概念;砾岩的分类,底砾岩和层间砾岩的特点及其成因意义。
考核重点:砾岩的分类,底砾岩和层间砾岩的特点及其成因意义 第七章 砂岩和粉砂岩
知识点:砂岩、杂砂岩、粉砂岩、ZTR指数等基本概念;(2)砂岩的分类,石英砂岩、长石砂岩、岩屑砂岩、杂砂岩的特征与成因。
考核重点:砂岩的分类,不同类型砂岩的特征与成因 第八章 粘土岩(一般要求)
知识点:粘土岩、粘土矿物、泥岩、页岩等基本概念,粘土岩的分类 考核重点:粘土岩的分类及其基本类型 第九章 碎屑沉积物的沉积后作用
知识点:碎屑沉积物的沉积后作用的主要类型及其特征,压实作用、压溶作用、胶结作用、重结晶作用、交代作用等基本概念
考核重点:各种沉积后作用类型及其异同点 第十章 火山碎屑岩(一般要求)
知识点:火山碎屑岩的物质成分,火山碎屑岩的分类碎,火山碎屑岩、集块结构、火山角砾结构、凝灰结构、集块岩、凝灰岩等基本概念。
考核重点:基本概念 第十一章 碳酸盐岩概论
知识点:(1)基本概念:碳酸盐岩、内颗粒(异化颗粒)、内碎屑、鲕粒、藻灰结核、球粒、晶粒、生物格架、泥、胶结物(亮晶方解石)、叠层石、鸟眼构造、示底构造;(2)基本原理:碳酸盐岩的主要结构组分的类型及其含义、内碎屑的成因、鲕粒的成因、胶结物的特征、灰泥与亮晶方解石的区别、叠层石形态与水动力及环境的关系。
考核重点:碳酸盐岩的主要结构组分的特征及其成因或环境意义,相似组分之间的异同点,与碎屑岩结构组分的异同点
第十二章 碳酸盐岩的生物结构组分(第三版无)(一般要求)
知识点:了解碳酸盐岩中生物骨骼的主要矿物成分、常见生物门类骨骼的典型显微结构特征(如三叶虫、海百合、海胆、腕足类、腹足类等)。
考核重点:常见生物门类骨骼的典型显微结构特征 第十三章 石灰岩(第三版第12章)
知识点:石灰岩的成分分类、石灰岩的结构分类(如Folk、Dunham、冯增昭的分类等),石灰岩的命名。
考核重点:石灰岩的结构分类,不同类型石灰岩的环境意义 第十四章 白云岩(第三版第13章)
知识点:白云岩、原生白云岩、次生白云岩等基本概念;白云岩的主要形成机理:原生沉淀作用、毛细管浓缩作用、回流渗透白云化作用、混合白云化作用、调整白云化作用。
考核重点:白云岩的主要形成机理及其形成的白云岩的特征 第十五章 碳酸盐沉积物的沉积后作用(第三版第14章)(一般要求)
知识点:碳酸盐沉积物的沉积后作用的主要类型及其特征,沉积后作用、溶解作用、矿物的转化与重结晶作用、胶结作用、世代胶结、交代作用、压实作用等基本概念,亮晶方解石胶结物与新生变形方解石的区别、。
考核重点:各种沉积后作用类型及其异同点,各种碳酸盐岩成岩环境的特征和主要的成岩作用类型
第十六~十九章 其他沉积岩(第三版第15章)(一般要求)
知识点:蒸发岩(盐岩)、硅岩、油页岩、煤、铁沉积岩、锰沉积岩、铝沉积岩、磷沉积岩等基本概念
考核重点:基本概念
第二十章 碎屑岩沉积相(第三版教材第16~22章)
1、沉积相的概念及分类
知识点:沉积相,岩相,沉积环境,相标志,相序递变规律,相模式,沉积体系。考核重点:沉积相的基本概念及其与岩相、沉积环境的关系
2、山麓-洪积相
知识点:冲积扇的形成条件与过程,冲积扇的沉积类型,冲积扇相的亚相划分,冲积扇的鉴别标志。
考核重点:冲积扇的沉积类型与冲积扇的鉴别标志
3、河流相
知识点:河流的分类型,曲流河、辫状河、网状河的特征,曲流河的沉积模式及亚相、微相划分,辫状河沉积与曲流河沉积的异同点,古代河流沉积的鉴别标志。
考核重点:曲流河的沉积特征与沉积模式,古代河流沉积的鉴别标志,辫状河沉积与曲流河沉积的异同
4、湖泊相 知识点:湖泊的分类,陆源碎屑湖泊沉积的相模式,陆源碎屑湖泊沉积的主要鉴别标志,陆源碎屑湖泊沉积的主要砂体类型,陆源碎屑湖泊沉积与油气的关系。
考核重点:陆源碎屑湖泊沉积的相模式,陆源碎屑湖泊沉积的主要鉴别标志
5、海相组
知识点:海洋的水动力状况,海底地形与海水深度,海水的物理化学条件,海相组的划分,海相组沉积的一般特征,海相自生矿物,广盐性生物,窄盐性生物,砂质高能滨岸相的亚相划分及特征,潟湖、障壁岛、潮坪的环境特征及其沉积特征,浅海陆棚相的一般特点及亚相划分,浅海风暴岩的沉积特征,半深海相及深海相的主要沉积类型。
考核重点:海相组沉积的一般特征及其与陆相沉积的区别,砂质高能滨岸相的亚相划分及特征,碎屑潮坪沉积的一般特征,浅海风暴岩的沉积特征。
6、三角洲相
知识点:三角洲的形成条件与形成过程,三角洲的基本特征,三角洲的分类,不同类型三角洲的基本特征,三角洲的沉积模式和垂向沉积层序,三角洲相的鉴别标志,三角洲与油气的关系,同期异相,同相异期。
考核重点:三角洲的沉积模式,三角洲相的鉴别标志。第二十一章 重力流沉积及沉积相(第三版教材第23章)
知识点:沉积物重力流的分类,浊流沉积和碎屑流沉积的基本特征,鲍马序列的构成及其成因解释,海底扇沉积模式。
考核重点:浊流沉积
第二十二章 碎屑岩岩相古地理研究(第三版教材—附录)
知识点:各种相标志的指相意义,岩相古地理分析的基本原理,沉积盆地岩相古地理条件的分析,沉积中心与沉降中心。
考核重点:各种相标志的指相意义
第二十三章 礁与礁相(第三版教材第27章)
知识点:生物礁的基本概念,礁的特征,礁的分类,礁的生长发育规律。考核重点:生物礁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特征
第二十四章 碳酸盐岩岩相古地理(第三版教材第24~26、28、29章)
知识点:陆表海与陆缘海的基本特征;清水沉积作用;国内外典型的相模式:如欧文(Irwin,1965)的陆表海清水沉积作用模式、拉波特和杨等的潮汐作用相带模式、威尔逊的综合模式、塔克的模式等。
考核重点:陆表海与陆缘海,典型相模式的基本特征
考试题型
名词解释或近似述语对比,填空题或或判断题,简答题,论述题,分析题(题型根据实际需要可能会作适当变化)参考书目:
①冯增昭主编,《沉积岩石学》第二版(上、下册),石油工业出版社,1993 ②赵澄林、朱筱敏主编,《沉积岩石学》第三版,石油工业出版社,2001 ③何幼斌、王文广主编,《沉积岩与沉积相》,石油工业出版社,2007 复习纲要 1.沉积岩、沉积岩石学的概念(1)沉积岩(重点):沉积岩是组成岩石圈的三大类岩石(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之一。它是在地壳表层的条件下,由母岩的风化产物、火山物质、有机物质、宇宙物质等沉积岩的原始物质成分,经过搬运作用、沉积作用以及沉积后作用而形成的一类岩石。
(2)沉积岩石学:是研究沉积岩(物)的物质成分、结构构造、分类及其形成作用以及沉积环境和分布规律的一门科学。2.沉积岩的原始物质来源 3.风化作用的概念与类型
(1)风化作用:是地壳最表层的岩石在温度变化、大气、水、生物等因素的作用下,发生机械破碎和化学变化的一种作用。
(2)物理风化作用:是地壳最表层的岩石在温度变化、大气、水、生物等因素的作用下,发生机械破碎而化学成分不改变。
(3)化学风化作用:是地壳最表层的岩石在温度变化、大气、水、生物等因素的作用下,母岩发生氧化、水解、溶虑等化学变化而分解,形成新矿物。(4)生物风化作用:常常伴随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4.常见矿物抗风化能力强弱及其主要原因(重点)
常见矿物抗风化能力强弱及其原因:石英、长石、云母(白云母、黑云母)、橄榄石,辉石,角闪石、各种粘土矿物(高岭石、蒙脱石、水云母等)、各种碳酸矿物(方解石、白云石等)、各种硫酸盐矿物(石膏、硬石膏)、硫化矿物(黄铁矿)、卤化物矿物(如石盐等)、重矿物。主要原因:
(1)与它们的结晶温度有关
在岩浆岩的主要造岩矿物中,橄榄石结晶温度最高,其风化稳定性最低,最易被风化破坏掉。
辉石、角闪石、黑云母的结晶温度依次降低,而它们的风化稳定性却依次增高。
基性斜长石、中性斜长石、酸性斜长石、钾长石的结晶温度也依次降低,它们的风化稳定性也依次增高。
石英的结晶温度最低,故其抗风化能力最强。
(2)与其化学成分的化学活泼性(主要是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有关(3)与其晶体构造特征及化学键强度有关
例题1:以下各种造岩矿物抗风化能力强弱排列正确的是(C)。A.钾长石>石英>黑云母 B.方解石>斜长石>黑云母 C.石英>微斜长石>方解石 D.白云石>中性斜长石>方解石 5.常见岩石的抗风化能力强弱及其主要原因
中性和碱性侵入岩的风化情况大体与花岗质岩石相似
基性和超基性侵入岩主要由较易风化的橄榄石、辉石、基性斜长石组成,远比花岗质岩石易风化
火山岩及火山碎屑岩由于含有相当多的甚至大量的玻璃质或火山灰,故其风化速度相当快 各类沉积岩抗风化能力强弱(重点):沉积岩的风化情况比较简单,其中以蒸发岩最易溶解、最易风化,碳酸盐岩次之,粘土岩、石英砂岩、硅岩等最难风化。6.风化过程中各种元素的转移顺序(重点)最易转移元素:CI,Br,I,S 易转移元素:Ca,Mg,Na,K 可转移元素:Mn,Si(硅酸盐),P,Cu 略可转移元素:Fe,Al,Ti,基本不转移元素:Si(石英)
例题2:在化学风化过程中,造岩元素或化合物的抗风化能力强弱排列正确的是(D)。P>K>Fe B.Al>SiO2(石英)>Ca C.Cl>K>SiO2(石英)D.Al>Mg>S 例题3:在化学风化过程中,造岩元素或化合物的抗风化能力强弱排列正确的是(B)。A.P>K>Fe B.SiO2(石英)>Al>Mg C.Cl>K>SiO2(石英)D.Al>Br>Ca 7.母岩风化的四个阶段(1)破碎阶段(碎屑阶段)(2)饱和硅铝阶段(3)酸性硅铝阶段(粘土型风化作用)(4)铝铁土阶段(红土型风化作用)8.母岩风化产物的主要类型:(重点)(填空题)(1)碎屑残留物质(2)新生成的矿物(3)溶解物质
9.风化壳的概念 风化壳:由风化残余物质组成的地表岩石的表层部分,或者说已经风化了的地表岩石的表层部分。
10.雷诺数与弗洛德数的含义(重点)
(1)一个判别层流与紊流的准则,称为雷诺数(考试给re值)Re = 1时,流动呈层流
Re = 1~40时,在颗粒背后会出现背流尾迹 Re > 40时,出现“卡门涡街”,紊流(涡流)
(2)根据佛罗德数数,明渠水流可分为急流、缓流和临界流三种状态。Fr>1,急流,超临界流,水浅流急 Fr=1,临界流
Fr<1,静流,缓流或临界以下的流动,水深流缓 11.碎屑物质在流水中的搬运方式
牵引流搬运方式:溶解载荷、悬移载荷、推移载荷(床沙载荷)搬运方式
(1)推移搬运(滚动搬运,包括跳跃搬运)悬浮搬运(悬移搬运)
12.尤尔斯特龙图解与Walker(1975)图解的含义(重点)
(1)0~0.05mm 细粉砂+粘土 难搬运难沉积;(2)0.05~2mm 砂 易搬运易沉积;(3)>2mm 砾 难搬运易沉积; 13.碎屑物质在流水搬运中的变化
(1)成分:不稳定组分逐渐减少,稳定组分则相应增加,同时其组分也就变得更加简单了。碎屑颗粒度逐渐变小。
(3)碎屑颗粒的圆度逐渐变好。碎屑颗粒的球度也有所增高。
14.浪基面(浪底)的概念(常考)
波基面(浪底)——波浪作用的下限,即波浪所影响的最大深度。15.碎屑物质在波浪和潮汐作用下的变化(重点)
在波浪、潮汐的作用下,碎屑物质长时间往复运动(海水对颗粒间的溶蚀、颗粒与海底间的碰撞与磨蚀、颗粒间的碰撞和磨蚀),其成熟度(成分、粒度、圆度等)比陆相环境中的碎屑物质高得多,沉积分异也进行得较为彻底 16.湖泊中主要水动力与海洋主要水动力的差别
与海洋相比,湖泊面积小,缺乏潮汐作用,因此,波浪和湖流是湖泊中搬运和沉积碎屑物质的主要营力。
17.与流水的搬运和沉积作用相比,风的搬运和沉积作用的特点
(1)搬运能力远比水小,同样的速度下,风的搬运能力约为流水的1/300,因此,风一般只能搬运较细粒的碎屑物质。
(2)风的搬运能力有限,选择性较强,因此风成沉积的粒度分选性较好。空气密度小,颗粒碰撞磨蚀导致其圆度较好,常具霜状表面 18.冰碛物的特征
结构疏松,大小混杂,分选极差; 冰碛物中砾石磨圆极差; 一般缺乏层理构造。
19.胶体溶液物质搬运和沉积的机理。(1)引起胶体质点搬运的主要因素是同种电荷的胶体质点之间的相互排斥力。
(2)不同名电解质的加入,可使胶体质点的电荷中和,从而使胶体质点发生凝聚而下沉。不同名胶体的相互作用,也可使它们的电荷中和,也可使胶体发生沉淀。
(3)其它因素(如水介质中的腐植酸、生物作用、蒸发作用、Eh值和pH值等)也影响胶体溶液物质的搬运和沉积作用
20.真溶液物质搬运和沉积的主要控制因素
溶液物质的搬运及沉积作用的根本控制因素是它们的溶解度:(1)溶解度越大,越易搬运,越难沉积。溶解度越小,越易沉积,越难搬运。
21.机械沉积分异作用与化学沉积分异作用的概念(重点)
机械沉积分异作用:碎屑物质在搬运和沉积过程中,根据粒度、密度、形状和成分等特征发生先后沉积的现象。
化学沉积分异作用:溶解物质(包括胶体溶液物质和真溶液物质),在搬运和沉积过程中,根据其本身的化学性质(主要是其在溶液中化学活泼性或溶解度大小),从溶液中按一定先后顺序沉淀出来的现象。
22.机械沉积分异作用与化学沉积分异作用的关系及地质意义(重点)(1)关系
机械沉积分异作用进行得较早,化学沉积分异作用进行得较晚(2)意义
两种沉积分异作用的结果,就形成了各种类型的机械沉积岩和化学沉积岩以及相应的各种沉积矿产。
分异作用进行越彻底,各种类型的沉积岩在成分上和结构上的成熟度就越高,从而越易形成各种沉积矿产。
23.事件沉积作用与正常沉积作用的概念
(1)正常沉积作用:正常情况或条件下发生的搬运和沉积作用,这一作用过程是缓慢的、均变的。
(2)事件沉积作用:指事件性的、阵发性的或灾变性的搬运和沉积作用。这类作用的发生和发展可能是瞬间的、短暂的,但其作用过程是快速的。24.沉积后作用、成岩作用与后生作用的概念 沉积后作用:泛指沉积物形成之以后,到沉积岩遭受风化作用和变质作用之前这一演化阶段的所有变化或作用。亦称为广义的成岩作用。
成岩作用:沉积物转变沉积岩所发生的一系列变化。
后生作用:沉积岩形成以后到遭受风化作用或变质作用以前的变化。25.沉积岩的分类
26.各种波痕(流水波痕、浪成波痕与风成波痕)的特征及其反映的沉积环境(重点)(1)流水波痕(重点)
成因:由定向流动的水流形成,见于河流和存在有底流的海湖近岸地带。特点:波峰波谷均圆滑;不对称状,不对称指数RSI>2(2.5),陡坡倾向指示水流方向;波痕指数RI>5(8~15);波谷比波峰粗。
波痕要素
波长(L)—两个相邻波峰或波谷之间的水平距离 波高(H)—波峰与波谷之间的高差
波痕指数(RI)= L/H,表示波痕相对高度及起伏情况 不对称指数(RSI)= L1/L2,表示波痕的不对称程度
波脊形态的变化主要与水深和流速有关。一般来说,随着水深减小和流速增大,波脊形态由简单变复杂,由连续变断续。
例题4:下列流水波痕的波脊形态中,代表水动力最强的是(D)。A.直线形 B.波曲形 C.链形 D.新月形(2)浪成波痕(重点)
成因:由产生波浪的动荡水流形成,常见于海、湖浅水地带。特点:对称波痕波峰尖锐,波谷圆滑,波脊多平直,部分分叉,波痕指数RI=4~13(多为6~7);不对称波痕与流水波痕类似,峰谷均圆滑,不对称指数RSI=1.1~3.8,波痕指数RI=5~16(多为6~8)
(3)风成波痕(重点)
成因:由定向风形成,常见于沙漠、海、湖滨岸的沙丘沉积中。
特点:波峰波谷圆滑(?)、开阔,峰窄谷宽,呈不对称状,不对称度比流水波痕更大,波痕指数RI=10~70,陡坡倾向与风向一致,波峰粒度比波谷粗。27.槽痕与槽模的关系、特征及其反映的沉积环境(重点)
槽痕:水流在泥质沉积物表面冲刷而形成的不连续的长形小凹坑为槽痕。槽模:槽痕被砂充填,成为砂岩层底面上的槽铸型。见于浊流环境,为浊积岩的重要标志。槽模浑圆端突起端迎着水流方向(常考)
28.各种层理(水平层理与平行层理,透镜状层理、波状层理与脉状层理,板状交错层理、楔状交错层理与槽状交错层理,波状交错层理,爬升波纹交错层理,浪成波纹交错层理,冲洗交错层理,风成交错层理,羽状交错层理,丘状交错层理、洼状交错层理,块状层理,粒序层理,韵律层理)的特征及其反映的沉积环境(均为重点)层理的分类及主要类型
首先,按照层内组分和结构性质把层理划分为四种类型(?):(1)非均质层理、(2)均质层理、(3)递变层理、(4)韵律层理。
其次,在非均质层理中,再按照几何形态进一步分为水平、平行、波状、交错、压扁、透镜状层理。
(1)水平层理(重点)
特点:纹层呈直线状互相平行,且平行于层面。主要产于泥质岩、粉砂岩以及泥晶灰岩中 成因与环境:在比较弱的水动力条件(静水)下,由悬浮物质或溶解物质先后沉淀而成。出现在低能环境中,如深湖、泻湖、深海等环境。(2)平行层理(重点)
特点:纹层平行而又几乎水平,主要产于砂岩中。
成因与环境:在较强的水动力条件下,连续滚动的砂粒产生粗细分离而形成水平纹层。一般出现在急流或高能环境中,如河道、湖岸、海滩等环境。(3)波状层理(重点)
特点:纹层呈对称或不对称的波状,但总的方向平行于层面。成因:水流活动期与水流停滞期交替;
波浪振荡造就对称的波状起伏界面为主,单向水流的前进运动造就不对称的波状起伏面为次;
一般要有大量悬浮物质沉积,当沉积速率>流水的侵蚀速率时,可保存连续的波状层理。在水介质稍浅的地区,如海、湖浅水地带和河漫滩、潮坪等地区较常见。按层系厚度,交错层理可分为: 小型交错层理(<3cm)中型交错层理(3~10cm)大型交错层理(10~200cm)特大型交错层理(>200cm)
根据层系与上下界面的形状和性质,通常可以将交错层理分为三种基本类型:板状、楔状、槽状交错层理。
(3)板状交错层理 层系之间的界面为平面而且彼此平行,纹层与层系界面斜交。大型板状交错层理在河流沉积中最为典型。
特点:层系顶界为直脊水流波痕,底界有冲刷面;垂直水流方向为平行砂纹,倾向与水流方向一致;纹层内常呈下粗上细变化,有的纹层在顺水流方向上向下收敛。
(4)楔状交错层理 层系界面为平面,且互相不平行,层系厚度变化明显呈楔形;平行于流动方向上纹层与层系界面斜交,垂直于流动方向上纹层与层系界面大致平行或斜交,纹层倾向和倾角变化不定。常见于海、湖浅水地带及三)角洲地区。
(5)槽状交错层理 层系底界为槽形冲刷面,纹层顶部被切割。在横切面上,层系界面是槽状,纹层与之一致也是槽状;在纵切面上,层系底界面呈弧状,纹层向下倾方向收敛并与之斜交;顶视为重叠的瓣状。
大型槽状交错层理系底界冲刷面明显,底部常有泥砾,多见于河流环境中。
(6)波状交错层理 层系界面为波状起伏的曲面,上下界面可平行,也可不平行或相交,但总的延伸方向与层面平行。平行水流方向上纹层与层系界面斜交,垂直水流方向上纹层与层系界面大致平行或斜交。在波浪影响下水流波痕的迁移形成波状交错层理。
(7)爬升波纹交错层理 亦称上叠波纹交错层理,也是沙波迁移的产物。
(8)羽状交错层理 一种特殊类型的交错层理。其特点是纹层平直或微向上弯曲,相邻斜层系的纹层倾向相反,延伸至层系界面进彼此呈锐角相交,呈羽毛状。
(9)浪成波纹交错层理 由浪成沙波迁移形成的,不同于水流沙波迁移所形成的层理
(10)冲洗交错层理 也称低角度交错层理。其特点是层系界面和纹层平直,层系呈楔状以低角度相交,一般2~10°,多向海倾斜。主要出现于前滨环境中。
(11)侧积交错层理 侧积交错层理是水道侧向迁移加积作用的产物
侧积交错层层系厚度较大,多在0.5m以上,有时可达数米。
层系多呈板状,亦见楔状和透镜状,底部均发育冲刷构造,冲刷面上往往分布砾石或粗砂。单一层系从底到顶沉积物粒度明显变细,多从砾石级(以细砾为主)到中砂,局部达细砂级。
(12)丘状交错层理 由一些大型的宽缓波状层系组成,外形上象隆起的圆丘状,向四周缓倾斜。
(13)洼状交错层理 是彼此以低角度交切的浅洼坑,其中充填的细层与浅洼坑底界面平行,而向上变成很缓的波状并近于平行的层理。
(14)风成交错层理 风的吹扬作用可以形成风砂流,风砂流的流动造成床沙形体迁移,从而形成风成交错层理。层系厚度较大(巨大),几十厘米~几米。前积纹层多高角度倾斜,25°~34°。(15)压扁层理和透镜状层理
这是在砂、泥沉积中的一种复合层理。它是由压扁层理(又称脉状层理)、波状层理和透镜状层理组合而成。
这种复合层理的形成,说明环境有砂、泥供应,而且水流活动期与水流停滞期交替出现。主要发育在粉砂岩、泥质粉砂岩与泥岩、粉砂质泥岩互层的地层中。主要形成于潮下带、潮间带及深水砂泥沉积环境中。例题5:以下各种水动力条件形成什么类型的层理? 双向水流: 波浪振荡:
波浪振荡+单向水流:
间歇性波浪振荡+大量悬浮物沉积(悬浮载荷>>底载荷)间歇性单向水流+大量悬浮物沉积(悬浮载荷>>底载荷)间歇性单向水流+大量悬浮物沉积(悬浮载荷=底载荷): 例题6:如何区分以下层理?
羽状交错层理、楔状交错层理和冲洗交错层理 浪成交错层理和槽状交错层理平行层理和水平层理(16)递变层理
又称粒序层理(graded bedding),是具有粒变递变的一种特殊层理,分正粒序、逆粒序和双向粒序(正逆粒序呈渐变性衔接)。其特点由底部向顶部颗粒逐渐由粗变细或由细变粗,除了粒度变化外,没有任何内部纹层。主要由浊流形成。
(17)韵律层理(rhythmic bedding)
由成分、结构和颜色不同的薄层作有规律地重复出现而组成的。为潮汐周期变化、季节周期变化所致,或由浊流沉积形成的复理石韵律。(18)均质层理 通常称块状层理(massive bedding),是一种呈现大致均质外貌,不具任何纹层构造的层理。其特点内部物质均匀,组分和结构都无分异现象。成因:(1)悬浮物质快速沉积,(2)浊流,(3)生物扰动。
29.各种准同生变形构造(重荷模、包卷层理、滑塌变形构造、碟状构造、柱状构造、砂球砂枕构造)的特征及其反映的沉积环境(重点)
准同生变形构造:是指沉积物沉积后,在固结成岩之前处于塑性状态时发生变形所形成的各种构造。
(1)重荷模:指覆盖在泥质岩之上的砂层底面上的瘤状突起。它是由于下伏的含水塑性软泥承受了不均匀的负载,使上覆砂质物陷入下伏泥质物中而产生的。重荷模多在浊积岩中保存良好。
(2)包卷层理:是指在一个岩层内所发生的纹层盘回和扭曲现象。
它常被限于一个层内连续分布,并显示出小型开阔向斜和紧密背斜的复杂现象。主要见于较薄层粗粉砂层或细粉砂层中,可以是硅质的或碳酸盐质的。(3)滑塌变形构造:是指斜坡上未固结的沉积物在重力作用下发生滑动而形成的变形构造。一般伴随快速沉积而产生,它是水下滑坡的良好标志。多出现在三角洲前缘、礁前、大陆斜坡及海底峡谷前缘。
(4)碟状构造和柱状构造:快速堆积的松散沉积物中,孔隙水向上泄出,引起颗粒的位移和重新排列,形成泄水构造,如碟状构造、柱状构造。主要见于浊流沉积、三角洲前缘沉积及河流边滩沉积。
(5)砂球和砂枕构造:是指砂岩层断开并陷入泥岩中形成的许多紧密或稀疏排列的椭球状或枕状块体。
在浅水与深水环境中均有,代表沉积环境具有快速沉积甚至震积作用。
30.各种暴露成因构造(晶体印痕与假晶、鸟眼构造、泥裂、示顶底构造、雨痕、冰雹痕、泡沫痕)的特征及其反映的沉积环境(重点)
(1)晶体印痕与假晶:在适宜条件下,在松软沉积物表面上形成的盐类和冰等物质的结晶体后来由于溶融、溶解作用等而消失,而在层面上留下特殊的晶体印痕或充填形成假晶。(2)鸟眼:主要出现在泥晶灰岩、微晶白云岩、球粒灰岩、粉屑灰岩、砂屑灰岩中的原生小孔洞,被亮晶方解石或硬石膏充填
主要出现在潮上带和潮间带上部的沉积物中。成因:气泡成因、收缩成因、生物成因等。
例题7:石盐晶体的形成环境:盐湖、盐沼、潮坪石盐假晶的出现说明:石盐晶体生长时水体盐度增高,埋藏后孔隙水的盐度降低。
晶体印痕一般在泥质沉积物中容易保存。常见的有石盐晶体印痕(石盐假晶)、石膏晶体印痕(石膏假晶)、冰晶印痕等。
泥裂:它是沉积物露出水面时因曝晒干涸所产生的收缩裂缝。
示顶底构造:在碳酸盐岩的原生孔洞中,有两种不同的充填物,在孔洞的底部或下部,为泥屑、粉屑等内碎屑充填,色较暗;孔洞的顶部或上部为亮晶方解石充填,色较浅,两者之间界面平直,能表示岩层的顶和底。雨痕、冰雹痕:是雨滴或冰雹降落在泥质沉积物的表面,撞击成的小坑,坑的边缘略微凸起。偶尔的阵雨形成的雨痕才比较容易保存,反映了干燥与半干燥气候条件下的大陆沉积。冰雹痕比雨痕大、深,且不规则。沉积物露出水面(或在水面附近),处于大气中,表面逐渐干涸收缩,或者受到撞击而形成的层面构造,如干裂、雨痕、泡沫痕等。
这些沉积构造具有指示沉积环境及古气候的意义
流痕:流痕是在水位降低,沉积物即将露出水面时,薄水层汇集在沉积物表面上流动时形成的侵蚀痕。一般呈齿状、梳状、穗状、树枝状、蛇曲状等
泡沫痕:是沉积物近于出露水面时,水泡沫在沉积物表面暂停留所留下的半球形小坑,坑壁光滑,边缘无凸起,很象小的痘疤,常成群出现,大小悬殊。31.缝合线构造的地质意义 缝合线是一种裂缝构造。
常见于碳酸盐岩中,但也出现在石英砂岩、硅质岩及蒸发岩中。32结核的主要类型
结核是岩石中自生矿物的集合体。
这种矿物集合体表现为在成分、结构、颜色等方面与围岩有显著区别的不规则团块。结核成因分类:
(1)同生结核:与沉积作用同时形成的,如现代海底的Fe、Mn结核,结核不切穿层理,而是层理绕过结核呈弯曲状。
(2)成岩结核:成岩阶段物质重新分配的产物。它既可以切穿层理,又可见层理绕过结核呈弯曲状。
(3)后生结核:形成于沉积物固结成岩以后,外来溶液常沿裂隙和层面进入岩石内沉淀或交代,故它切穿层理而无层理弯曲现象。
33.塞拉克(Seilacher,1964)所划分的遗迹化石的主要组合 生物遗迹构造痕迹化石的组合:
停息痕迹(2)爬行痕迹(3)觅食痕迹(4)摄食痕迹(5)穴居痕迹
34.叠层石构造的形成原理、主要类型与形成环境 叠层石的形态与水动力条件有关
一般来说,层状叠层石形成于水动力较弱的环境中,多属于潮间带上部的产物;柱状叠层石形成于水动力较强的环境中,多属于潮间带下部及朝下带的产物。35.沉积岩颜色的分类 引起沉积岩颜色的原因
沉积岩的颜色主要决定于岩石的成分,即决定于岩石中所含的染色物质——色素,或者说沉积岩的颜色多半是由含铁质化合物或含游离碳等染色物质(色素)造成的。(1)继承色主要决定于碎屑颗粒的颜色
(2)自生色决定于沉积物堆积过程中及其早期成岩过程中自生矿物的颜色,如海绿石。(3)次生色在后生作用阶段或风化过程中,原生组分发生次生变化,由新生成的次生矿物所造成的颜色。
例题7.在野外看到纯石英砂岩为白色,根据沉积岩颜色的成因,这种白色属于(A)。A.继承色 B.自生色 C.次生色 D.弱还原色 36.三大类自生色所反映的沉积环境(1)灰色和黑色
有机质(炭质、沥青质)或分散状硫化铁(黄铁矿、白铁矿)。还原~强还原环境(2)红、棕、黄色
铁的氧化物或氢氧化物(赤铁矿、褐铁矿)等。氧化~强氧化环境(3)绿色
多数是由于含低铁的矿物,如海绿石,鲕绿泥石等。少数是由于含铜的化合物,如孔雀石。(以上均反映弱氧化——弱还原环境)
有时是由于含有绿色的碎屑矿物,如角闪石,阳起石等。例题8大量黄铁矿常形成于(B)环境地层中。
强氧化 B.强还原 C.弱氧化 D.弱还原 37.碎屑岩的成分组成
(1)按照成因,碎屑岩的组成部分包括:陆源碎屑物质、化学沉淀物质。
按照按产出形式,碎屑岩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碎屑颗粒(矿物碎屑和岩石碎屑)、填隙物(杂基和胶结物)、孔隙。
碎屑:矿物碎屑、岩石碎屑(岩屑)
(一)矿物碎屑
沉积岩中已发现的碎屑矿物约有160种,最常见的约有20种。在一种碎屑岩石中,其主要的碎屑矿物通常不过3~5种。按照相对密度,碎屑矿物可分为: 轻矿物:<2.86,石英、长石等 重矿物:>2.86,榍石、锆石等 1.石英
石英抗风化能力强,既抗磨又难分解,同时在大部分岩浆岩和变质岩中石英含量又高。所以石英是碎屑岩中分布最广的一种碎屑矿物。
石英主要出现在砂岩及粉砂岩中(平均含量66.8%),在砾岩中含量较少,在粘土岩中则更少。
石英具有油脂光泽,但只在新鲜断口上表现得明显。在结晶岩中,深成中酸性岩浆岩、石英一长石质片麻岩及片岩含有大量石英,这是碎屑石英的主要来源。不同来源的石英具有不同的特点。通过石英中所含包裹体及波状消光现象,结合颗粒大小及形状等特征,有助于判断石英的来源。
来自深成岩浆岩的石英:来自中酸性深成岩的石英,常含有细小的液体、气体包裹体,或含锆石、磷灰石、电气石、独居石等岩浆岩副矿物包裹体。矿物包裹体颗粒细小,自形程度高,排列无一定方位。尘状气、液包裹体使石英颗粒呈云雾状。过去认为岩浆岩中的石英很少见到波状消光,但更多观察表明:较老的岩浆岩中的石英常常也表现有明显的波状消光。
来自变质岩的石英:片麻岩和片岩风化崩解后,会产生大量的单晶及多晶石英。变质石英表面常见裂纹,不含气液包裹体。大多数的石英晶粒都具有波状消光。
来自喷出岩及热液岩石的石英:火山喷出岩中的石英为高温石英,多为单晶,不具波状消光,不含包裹体,表面光洁如水,具有石英外形,破裂纹,港湾状溶蚀边缘。来自热液脉的石英常含很多水、气包裹体。
再旋回石英:呈浑圆状或带自生加大边,以单晶的非波状消光石英为主。2.长石
在碎屑岩中,长石的含量少于石英。砂岩中长石的平均含量为10~15%,长石主要分布于粗砂岩中,偶见于中砂岩中,在砾岩和粉砂岩中长石矿物碎屑含量较少。
长石主要来源于花岗岩和花岗片麻岩。地壳运动比较剧烈,地形高差大,气候干,物理风化作用为主,搬运距离近以及堆积迅速等条件,是长石大量出现的有利因素。在碎屑岩中,钾长石(正长石>微斜长石)>斜长石(钠长石>>钙长石)。
在长石中,最新鲜的是微斜长石,其颗粒表面光洁,网格双晶清晰可见,常呈圆粒状。正长石常见高岭石化,使表面呈云雾状,颗粒轮廓模糊不清。酸性斜长石常具有清晰的钠长石双晶。斜长石常被绢云母或碳酸盐矿物所交代,表面呈云雾状,轮廓模糊。
再旋回长石的特征是微斜长石、正长石或斜长石具有自生加大边,与石英的自生加大不同,长石自生加大与原长石碎屑的光性方位不同,不同时消光。3.云母
在碎屑岩中,白云母>黑云母。4.重矿物
在碎屑岩中含量极少,一般不超过1%,在粒级为0.25~0.05mm的范围重矿物含量最高。按重矿物的风化稳定性可分为:稳定的重矿物和不稳定的重矿物。
不同类型的母岩其矿物组分不同,经风化破坏后会产生不同的重矿物组合,因此,利用重矿物组合解释母岩是非常有用的。
(二)岩屑
岩屑是母岩岩石的碎块,是保持着母岩结构的矿物集合体。所以,岩屑是提供沉积物来源区的岩石类型的直接标志。岩屑的含量决定于粒度、母岩成分及成熟度等因素。
在砂岩的碎屑中,岩屑的平均含量为10~15%,常见的岩屑类型有:
花岗岩岩屑:花岗岩是地壳上分布最广的一类岩浆岩,沉积碎屑岩的主要母岩。
喷出岩岩屑:在砂岩中较丰富
片麻岩、片岩岩屑:易形成大量多晶石英
脉石英岩屑
石英砂岩岩屑较少或很少
燧石:稳定,抗风化能力较强
粘土岩岩屑
三、填隙物成分 碎屑颗粒间的填隙物包括:杂基和胶结物
(一)杂基
1.杂基是碎屑岩中的细小的机械成因组分,其粒级以泥级为主,可包括一些细粉砂。2.杂基成分:高岭石、水云母、蒙脱石等粘土矿物,亦见灰泥、云泥以及一些细粉砂级碎屑:绢云母、绿泥石、石英、长石等。
3.不同碎屑岩中,杂基含量不同。杂基含量高是不成熟砂岩的特征。
(二)胶结物
胶结物是碎屑岩中以化学沉淀方式形成于粒间孔隙中的自生矿物。胶结物成分主要有:
硅质(石英、玉髓、蛋白石)
碳酸盐(方解石、白云石)
铁质(赤铁矿、褐铁矿等)
硬石膏、石膏、黄铁矿
粘土矿物 1.硅质胶结物
包括非晶质的蛋白石、隐晶质的玉髓和结晶质的石英。重结晶转变:蛋白石——玉髓——石英
有时石英颗粒边缘较干净,与自生加大边之间无明确界线,需借助阴极发光才能看清。硅质胶结物是由砂岩的过饱和孔隙水中沉淀出来的,孔隙水中溶解的SiO2可以有不同的来源:
海相沉积物孔隙水中,大量硅藻、放射虫、硅质海绵以及其它非晶质氧化硅骨骼发生溶解。
在强大压力下,石英颗粒的局部溶解。
长石、粘土矿物等硅酸盐矿物以及火山玻璃等物质的分解。2.碳酸盐胶结物
在砂岩中最常见的碳酸盐胶结物是方解石。由方解石胶结的砂岩常形成嵌晶结构。3.其它类型的胶结物
氧化铁:赤铁矿、纤铁矿、针铁矿
石膏及硬石膏
磷灰石、沸石、海绿石等
重晶石、天青石、高岭石、水云母、蒙脱石、萤石、岩盐、钾盐、黄铁矿、绿泥石等 例题9: 碎屑颗粒、杂基、胶结物及孔隙四种组分的区别(从含义、在碎屑岩中的分布状况及所起的作用、搬运方式、沉积方式及控制因素、水动力条件、形成阶段等方面)(重点)
38.成分成熟度的概念及其指标(重点)
(1)成分成熟度:指碎屑物质成分上被改造趋向于最终产物的程度,亦称“化学成熟度”或“矿物成熟度”。
化学成分:SiO2含量高,Al2O3含量少
矿物成分:石英含量高,长石、岩屑等含量少
(2)成熟度指数——判别砂岩或其它碎屑岩在化学上及在矿物学上成熟度高低的一个指数:SiO2/Al2O3,Q/F,Q/(F+R),ZTR Q= Quartz 石英F= Feldspar 长石R= Rock fragments 岩屑Z= zircon 锆石T=tourmaline 电气石
R=rutile金红石
例题10: SiO2/Al2O3,Q/F,Q/(F+R),ZTR 值与成分成熟度的关系? SiO2/Al2O3 越大,成分成熟度越_大__? Q/F 越大,成分成熟度越_大___?
Q/(F+R)越大,成分成熟度越_大___? ZTR 越大,成分成熟度越__大____?
39.碎屑颗粒的结构:粒度(中石油粒度分级标准、ф值、粒度命名原则)、球度(形状)、圆度(分级)等
碎屑颗粒的结构特征一般包括:粒度、球度、形状、圆度、颗粒的表面特征。1.粒度的概念
粒度—是指碎屑颗粒的大小。
粒度是碎屑颗粒的最主要的结构特征,直接决定着岩石的类型和性质,是碎屑岩分类命名的重要依据。
中石油粒度分级标准(重点)
克鲁宾将伍登—温特华斯的粒级划分转化为Ф值: Ф=-log2D(重点)
(1)三级命名法(重点):
<1>≥50%的粒级定为岩石的主名,即基本名;
<2>介于50-25%之间的粒级以形容词“××质”的形式写在基本名之前; <3>25-10%的粒级作次要形容词,以“含××”的形式写在最前面; <4>含量<10%的粒级一般不反映在岩石名称中。
(2)复合命名:若碎屑岩的粒度分选较差,所含粒级较多,没有含量>50%的粒级,而含量介于50~25%的粒级又不止一个,进行复合命名,以“××—××岩”的形式表示,含量较多的写在后面。
(3)若碎屑岩的粒度分选更差,粒度含量均<25%,则应将此岩石的全部粒度组分分别合并为砾、砂和粉砂三大级别,然后按前两条原则命名。
例题11 :(1)中砂占55%,粗砂占30%,砾石占10%,其它占5%命名:_____(2)中砂36%,细砂48%,粉砂16%命名:_____(3)细砾16%,中砾12%,粗砂20%,中砂18%,粗粉砂12%,粘土22%命名:________(2)球度(形状): 球度是一个定量参数,用它来度量一个颗粒近于球体的程度。它是用与颗粒体积相同的球体的横切面积与该颗粒的最大投影面积的比值求得的
球度=
颗粒的形状是由颗粒中A、B、C三个轴的相对大小决定的。圆球体:B/A>2/3,C/B>2/3 椭球体:B/A<2/3,C/B>2/3 扁球体:B/A>2/3,C/B<2/3 长扁球体:B/A<2/3,C/B<2/3(3)圆度
圆度—指碎屑颗粒的原始棱角被磨圆的程度;在手标本的观察描述中,通常把碎屑的圆度划分为4个级别:棱角状、次棱角状、次圆状、圆状。40.原杂基与正杂基的区别
原杂基:直接沉淀,未重结晶,细粒,单偏光镜下,暗色,正交偏光镜下,几何消光,颗粒细小。
正杂基:颗粒大且多。
41.杂基与胶结物的区别(重点)碎屑岩的填隙物包括杂基和胶结物。
(一)杂基
(1)定义:碎屑岩中与粗碎屑一起沉积下来的细粒填隙组分,粒度一般小于0.03mm(>5Ф)。
对于更粗的碎屑岩,如砾岩,杂基也相对变粗,除泥以外,还包括粉砂甚至砂级颗粒。(2)地质意义:杂基的含量和性质可以反映搬运介质的流动特性,反映碎屑组分的分选性,也是水动力强度的重要标志,是碎屑岩结构成熟度的重要标志。
(3)杂基成分:多为粘土矿物,有时见有灰泥、云泥及一些细粉砂碎屑颗粒。(4)杂基的类型
原杂基—代表原始沉积状态的杂基,泥质结构。
正杂基—原杂基经成岩作用明显重结晶的产物,粘土矿物→显微鳞片结构。似杂基—碎屑岩中一些与杂基结构极为相似的细粒组分,在成因上与杂基完全不同。包括下面三种:
(a)淀杂基—在成岩作用过程中,由孔隙水中析出的粘土矿物胶结物。
(b)外杂基—碎屑沉积物堆积后,在成岩后生期充填于其粒间孔隙中的外来杂基物质,常具示顶底构造。
(c)假杂基—软碎屑经压实破碎形成的类似杂基的填隙物
(二)胶结物
胶结物是碎屑岩中以化学沉淀方式形成于粒间孔隙中的自生矿物。在碎屑岩中,其含量<50%,表现为孔隙充填结构。(1)非晶质及隐晶质结构
蛋白石、磷酸盐矿物,在偏光显微镜下表现为均质体性质。(2)显晶粒状结构
胶结物呈结晶粒状分布碎屑颗粒之间。因晶粒较大,在手标上可以辩认。(3)带状和栉壳状结构
胶结物环绕颗粒呈带状分布为带状结构,常为粘土胶结物。如果胶结物呈纤维状或针状垂直颗粒表面生长,称为栉壳状结构。(4)嵌晶结构
胶结物结晶颗粒较粗大,晶粒间呈镶嵌结构,每一个晶粒中可以包含有多个碎屑颗粒。(4)自生加大结构
多见于硅质胶结的石英砂岩中,硅质胶结物围绕碎屑石英颗粒生长,二者成分相同,而且表现为完全一致的光性方位。
良好的自生加大胶结物形成于成岩阶段或后生阶段。42.两种颗粒支撑性质
碎屑结构的支撑类型可划分为两类:杂基支撑结构和颗粒支撑结构。
支撑类型、胶结类型和颗粒接触关系(重点)
43.碎屑岩的胶结类型:基底式、孔隙式、接触式和镶嵌式的特征及其反映的环境意义(重点)
(1)基底胶结——填隙物(杂基)含量较多,碎屑颗粒在杂基中互不接触呈漂浮状,填隙物主要为原杂基(或正杂基)。
不同于胶结物呈嵌晶结构的胶结方式。代表高密度流快速堆积的特征。又称杂基支撑结构。形成于沉积同生期。(2)孔隙胶结——最常见的颗粒支撑结构,碎屑颗粒构成支架状,颗粒之间多呈点状接触,胶结物充填在碎屑颗粒之间的孔隙中。
胶结物形成于成岩期或后生期化学沉淀的产物。反映稳定强水流的沉积特征。
(3)接触胶结——亦为一种颗粒支撑结构,颗粒之间呈点接触或线接触,胶结物含量少,分布于碎屑颗粒相互接触的地方,孔隙中无胶结物。
可能是干旱气候条件下的砂层,因毛细管作用,溶液沿颗粒间细缝流动并沉淀而成;或者由原来的孔隙式胶结物经地下水淋滤溶蚀改造而成。
(4)镶嵌胶结—在成岩期的压固作用下,特别是当压溶作用明显时,砂质沉积物中的碎屑颗粒会更紧密地接触,颗粒之间由点接触发展为线接触、凹凸接触,甚至形成缝合线接触。44.结构成熟度的概念(重点)结构成熟度:指碎屑物质结构上被改造趋向于最终产物的程度。等大 分选好 圆状 球形 无杂基。
45.砾岩的概念
砾岩:粒径大于2mm的碎屑颗粒超过30%的碎屑岩称为砾岩或角砾岩。
46.根据杂基的含量、砾石的大小、砾岩在剖面中的位置进行砾岩分类(重点)(1)根据杂基的含量分类
正砾岩:杂基<15%,泥砂杂基较少,砾石支撑,常与粗粒砂岩伴生,多为河流冲积、海滩冲洗而成,也可为岩溶坍塌而成。副砾岩)杂基>15%,泥砂杂基较多,分选极差,主要是重力流或冰川所形成的。(2)根据砾石的大小分类
细砾岩:直径2~10mm的砾石>50% 中砾岩:直径10~100mm的砾石>50% 粗砾岩:直径100~1000mm的砾石>50% 巨砾岩:直径>1000mm的砾石>50% 当岩石中碎屑颗粒大小不一致时,可采用三级命名法。角砾岩也可以按平均粒度大小同样命名。(3)根据砾岩在剖面中的位置分类 1.底砾岩
分布于侵蚀面上,常常位于海侵层位的最底部,与下伏地层呈假整合接触,为海侵开始阶段的产物。
成分一般较简单,稳定组分较高,磨圆度高,分选性好,基质含量少,为长期风化、搬运改造的产物。2.层间砾岩
整合地夹于其它岩层之间,它的存在并不代表有侵蚀间断,与下伏地层是连续沉积的。砾石成分较复杂,磨圆度差,基质成分复杂。它们通常是当地岩石边冲刷、边沉积的破坏产物,在河流及山前沉积中常见,为近源堆积物。3.层内砾岩
层内砾岩是指该岩层在准同生期尚处于半固结状态时,经侵蚀、破碎和再沉积而成的砾岩沉积物,再经成岩作用而成的砾岩,如竹叶状灰岩。
47.砂岩的定义
砂岩:砂级碎屑(2~0.1mm)含量>50%的碎屑岩。48.砂岩的四组分分类方案 本书的砂岩分类
(1)首先按基质含量将砂岩分为: 砂岩:基质<15% 杂砂岩:50% >基质>15% 泥质岩:基质≥50% 对砂岩和杂砂岩进行三角图解三端元分类:石英(Q)、长石(F)、岩屑(R)的相对含量进行划分,其中R包括燧石、硅质岩屑和花岗质岩石在内的各种岩屑以及碎屑状云母及绿泥石。信荃林(1982年)的分类(重点)
(3)对于富长石特别是富岩屑的砂岩,可采用辅助三角图解,辅助三角图解的三个端元组分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
(4)当砂岩中含有次要矿物和特殊矿物时,可采用附加定名,如海绿石石英砂岩,其综合定名格式为:
颜色+特征矿物+胶结物成分+结构(粒级类型)+岩石基本名称。如:紫红色铁质胶结中—细粒石英砂岩 灰绿色含海绿石中粒石英砂岩
例题12:某砂岩薄片鉴定资料如下:碎屑颗粒(91%):石英62%,微斜长石18%,钠长石8%,燧石2%,脉石英3%,变质岩岩屑2%,沉积岩岩屑3%,岩浆岩岩屑2%;填隙物(9%):为陆源粘土矿物。该岩石命名为:__________。
例题13:某砂岩薄片鉴定资料如下:碎屑颗粒中石英91%、脉石英2%、粘土岩岩屑3%、燧石4%,杂基(1%)为陆源粘土,胶结物(10%)主要为硅质,有极少量赤铁矿。该岩石命名为:______________。三角图投点:
数据点较少时,可按以下步骤确定砂岩在教材推荐方案中的类型: 1.将数据换算成Q+F+R=100%;
2.如果Q>90%,则为石英(杂)砂岩; 3.如果90%>Q>75%,根据F与R的相对多少来确定是长石质石英(杂)砂岩还是岩屑质石英(杂)砂岩;
4.如果75%>Q>50%:
(1)如果满足F<25%且R<25%,根据F与R的相对多少来确定是长石岩屑质石英(杂)砂岩还是岩屑长石质石英(杂)砂岩;
(2)如果F>25%或R>25%,则用F/(F+R)确定。
5.如果Q<50%,仍用F/(F+R)确定。
49.石英砂岩、长石砂岩、岩屑砂岩和杂砂岩的成因(母岩条件、构造条件、气候条件)(重点)
(1)石英砂岩
母岩条件:石英砂岩不可能直接来源于花岗岩的风化,而是来自于先前存在的砂岩,也就是说,它们是长期、多次再沉积的结果。
构造条件:其产出需要稳定的大地构造条件和砂的多旋回沉积作用,石英砂岩主要发育在稳定的地台区,标志着稳定的大地构造环境、基准面的夷平作用以及长期的风化作用。石英砂岩主要产于海洋环境。
气候条件:石英砂岩属高度成熟砂岩,是风化、分选和磨蚀等作用持久和深化的产物,所以产生在潮湿的环境。(2)长石砂岩
母岩条件:要有富含长石的母岩,如花岗岩、花岗片麻岩等。
构造条件:在构造活动比较强烈的地区,形成高差较大的地形起伏,花岗质基底隆起,相邻地带发生沉陷,从而使母岩遭受到剧烈侵蚀、快速堆积。气候条件:极其干旱或寒冷的气候条件下化学风化减弱有利于不稳定组分的保存,温湿气候条件也有长石砂岩的堆积。粉砂岩的定义(3)岩屑砂岩 母岩条件: 构造条件:岩屑砂岩的形成条件与长石砂岩基本类似,需要有利于不稳定物质产生和沉积的条件,即:强烈的物理风化和近源快速堆积。气候条件:(4)杂砂岩
杂砂岩的形成条件与长石砂岩类似,即需要侵蚀、搬运及沉积的快速进行。50.粉砂岩的定义
粉砂岩:主要由0.1~0.01mm粒级(>50%)的碎屑颗粒组成的细粒碎屑岩。51.高岭石、蒙脱石、伊利石和绿泥石的转化 1.高岭石的转化
高岭石类的粘土矿物在埋藏成岩过程中的转化趋势是转变为蒙脱石、伊利石或绿泥石。
2.蒙脱石的转化
随埋深的增加,蒙脱石向伊利石转化。
蒙脱石向伊利石或绿泥石转化的重要条件是孔隙水为碱性介质,如果孔隙水为酸性,蒙脱石则将向高岭石转化。
3.伊利石和绿泥石的转化
伊利石和绿泥石在埋藏成岩过程中,若孔隙水保持碱性,二者可保持稳定而不发生变化。若孔隙水为酸性,则二者均不稳定,并且可以转化为高岭石。这种逆向转化是一种退变作用,常出现于表生成岩环境。52.粘土岩对于油气的意义
粘土沉积物与有机质的关系极为密切。在沉积过程中,细粘土矿物最大限度地富集了有机质。据统计,与粘土矿物有关的有机质占沉积物中全部有机质的80~85%,而蒙脱石粘土沉积物是有机质最主要的寄存者。
它们在埋藏成岩过程中随埋深和地温的增加一起发生演化。蒙脱石和伊利石转化与有机质向石油转化有密切关系。粘土矿物是有机质向石油转化的催化剂。在早期,由于粘土矿物的存在促进了脂肪酸的脱羧基作用而形成长链烷烃,这个过程大致在地温<60℃、埋深<1500m、蒙脱石脱去大量孔隙水的第一阶段。此后,在蒙脱石向混层粘土转化过程中,由于脱水形成的酸性环境进一步促进了长链烷烃的裂解,形成石油烃,这是石油形成的主要阶段,埋深约1500~2700m、地温约60~130℃,相当于蒙脱石脱水的第二阶段。
这一阶段脱水和石油生成同时进行,脱出的孔隙水和层间水向外排出,成为石油从生油母岩向储集层进行初次运移的良好载体;同时,脱水过程也是粘土沉积物体积收缩、孔隙相对增大的过程,为石油的初次运移提供了良好的通道。研究表明,在一个沉积盆地内,蒙脱石—伊利石混层粘土矿物出现的深度和温度与有机质开始转化为石油的深度和温度是一致的。
因此,可以把蒙脱石—伊利石混层粘土矿物的出现作为有机质向石油转化的标志。53.碎屑岩成岩作用的主要类型
54.火山碎屑物质的主要成分(重点)
火山碎屑物质按其组成及结晶状况分为岩屑(岩石碎屑)、晶屑(晶体碎屑)和玻屑(玻璃碎屑)三种。
55.火山碎屑岩的粒度结构类型。(重点)
火山碎屑岩:主要由火山碎屑物质组成,其次为正常沉积物、熔岩物质等。结构:目前通用的粒级划分为:集块(>100mm)、火山角砾(100~2mm)、火山灰(2~0.01mm)、火山尘(<0.01mm)。
火山碎屑岩的结构类型(重点)按粒度分类:
集块结构(火山集块>50%)火山角砾结构(火山角砾>50%)凝灰结构(火山灰>50%)尘屑结构(火山尘>50%)按成因分类:
塑变(熔结)结构(主要由塑变玻屑和塑性岩屑彼此平行重叠熔结而成)碎屑熔岩结构(火山碎屑物被熔岩胶结)沉火山碎屑结构(指混入正常沉积物)
凝灰沉积结构(正常沉积混入少量火山碎屑物质)56.假流纹构造的概念 流状构造(假流纹构造):由压扁拉长的塑性玻屑和塑性岩屑定向排列形成,一般无气孔和杏仁体而有别于流纹构造。57.碳酸盐岩的成分命名原则
碳酸盐岩:主要由方解石和白云石等碳酸盐矿物组成的沉积岩。(1)基本分类方案
(2)两级或三级分类命名原则 两级命名:
××质(25%~50%)××岩(>50%)三级命名:
含××(10%~25%或5%~25%)××质(25%~50%)××岩(>50%)复合命名(都<50%):
含××(<25%)××(25%~50%,较少者)—××(25%~50%,较多者)岩 例题14: 方解石55%,白云石15%,粘土30%(含白云石粘土质灰岩)白云石60%,粉砂28%,泥12%(含泥粉砂质白云岩)58.碳酸盐岩的结构组分(重点)
碳酸盐岩的基本结构组分主要有颗粒,泥,胶结物,晶粒和生物格架。59.碳酸盐岩颗粒(异化颗粒)的概念
碳酸盐岩颗粒:泛指沉积盆地内由化学、生物化学成因的碳酸盐沉积物,在波浪、潮汐等水流作用下就地或经短距离搬运而形成的一系列碳酸盐岩颗粒,福克称为“异化颗粒”。颗粒(重点):碳酸盐岩内碎屑、鲕粒、藻粒、球粒、生物颗粒
60.内碎屑的概念与分级(重点)
内碎屑:主要是沉积盆地中沉积不久的、半固结或固结的碳酸盐沉积物,受波浪、潮汐、风暴等的冲刷、破碎、磨蚀、搬运、再沉积而成的颗粒,也可以是其他作用形成的。内碎屑级别的划分:
61.鲕粒的概念与成因(重点)
鲕粒:一种由核心和包壳组成的粒径小于2mm的球形或椭球形颗粒 成因:
有机成因说:与藻类及细菌作用有关。
无机成因说:在碳酸盐过饱和且扰动的环境中,溶液中析出的钙(文石)围绕被搅起的质点而沉淀。卡洛兹(Carozzi,1960)认为:鲕粒的形成受控于两个因素: 搅动强度(a)与水流强度(c)62.藻粒的与鲕粒的区别
藻包粒与鲕粒的区别:>2mm;同心壳层不规则(弯曲、皱纹、波状)、宽窄不
一、不连续;壳层富含有机质,为藻类纹层(富藻与富屑层构成纹层构造);形成机理不同。63.常见生物碎屑颗粒的特征
生物碎屑:分级:自形,半自形,砂砾级他形,粉砂级他形 64.亮晶胶结物的主要类型
胶结物:充填于碳酸盐岩原始粒间起胶结作用的化学沉淀物,通常是方解石,还有白云石、石膏等。
特点:晶粒一般比灰泥粗大,>0.005mm或>0.01mm;由于晶体清澈明亮,常称作“亮晶胶结物”、“亮晶”。
形成环境:强水动力条件下,原始细粒沉积物被冲走,成岩期粒间孔内以化学方式沉淀出的方解石。主要类型:
•粒状亮晶胶结物•新月型亮晶胶结物•重力型亮晶胶结物•渗流砂型亮晶胶结物•再生边型亮晶胶结物•世代型亮晶胶结物•等厚环边片状亮晶胶结物 65.冯增昭(1993)的灰岩分类方案(重点)
66.回流渗透白云化、毛细管浓缩作用白云化及混合白云化的机理(重点)(1)毛细管浓缩作用——准同生白云化作用
机理:热带地区潮上带,刚沉积的疏松的文石颗粒间的正常海水在干热气候中不断蒸发。同时海水又通过毛细管作用,源源不断地补充到这些疏松的沉积物的颗粒之间。久而久之,粒间水的盐度增大,从这种盐水中首先沉淀出来的是石膏,使粒间水或表层积水的Mg/Ca高达20:1甚至更高(正常海水的Mg/Ca约为3:1~4:1)。这种高镁的粒间盐水或表层水经常与文石颗粒相接触,使文石被交代,被白云化,即使文石转化为白云石。(2)回流渗透白云化作用 机理:潮上带高镁粒间盐水对表层沉积的白云化基本完了时,产生这种高镁盐水的地质条件还仍然持续存在,多余的高镁盐水必然会向下回流、渗透,在其穿过下伏的碳酸钙沉积物或石灰岩时,必然会使它们发生白云石化,从而形成白云岩或部分白云化的石灰岩。
67.蒸发岩(盐岩)的概念
蒸发岩是由于含盐度较高的溶液或卤水,通过蒸发作用产生化学沉淀而形成的岩石。68.蒸发岩的几种主要成因
69.硅岩的概念
硅岩——自生硅质矿物含量超过50%的沉积岩,不包括主要由碎屑石英组成的石英砂岩和石英岩,国际上称为燧石(chert)。
70.沉积相的概念及其与沉积环境的关系 沉积相(重点):沉积环境及其在该环境中形成的沉积岩(物)特征的综合。沉积环境与沉积岩特征的关系:
沉积环境是沉积岩特征形成的决定因素。沉积岩特征是沉积环境变化的必然结果。71.沃尔索相律、沉积相模式、沉积体系的概念 沃尔索相律(重点)(相序连续性原理、相序递变规律):横向上成因相近且紧密相邻而发育着的相,才能在垂向上依次叠覆出现而没有间断。
沉积相模式:沉积相模式:以相序递变规律为基础,以现代沉积环境和沉积物理特征的研究为依据,从大量的研究实例中,对沉积相的发育和演化加以高度的概括,归纳出带有普遍意义的沉积相的空间组合形式。沉积体系:成因上相关的沉积环境和沉积体的组合,即受同一物源和同一水动力系统控制的、成因上有内在联系的沉积体或沉积相在空间上有规律的组合,其基本单元是相 72.沉积相的分类(重点)
73.冲积扇的形成条件(重点)
冲积扇:发育在山谷出口处,主要由暂时性洪水水流形成、范围局限、形状近似于圆锥状的山麓粗碎屑堆积物。74.冲积扇的类型
冲积扇的类型分为旱扇和湿扇
75.冲积扇亚相的划分(重点)扇根,扇中,扇缘
76.冲积扇中主要的沉积类型(重点)
77.根据河道的弯曲度和分叉参数进行河道的分类
按照分叉参数和弯曲度:平直河、蛇曲河、辫状河、网状河 分叉参数:在每个平均蛇曲波长中河道沙坝的数目。(单河道≤1,多河道>1)弯曲度:河道长度与河谷长度之比。(低弯度河≤1.5或1.3,高弯度河>1.5)
78.曲流河的沉积相模式(亚相、微相的划分及其特征)(重点)
(1)河床亚相
河床:河谷中经常流水的部分。
河床滞留微相:河床滞留沉积是河流流量最高时短距离搬运的产物,以砾石级粗碎屑为主、砂和粉砂极少,这些物质集中堆积形成不连续透镜体。
边滩微相:边滩沉积是河流侧向迁移和沉积物侧向加积的产物。以低成熟度的砂岩为主,不稳定组分多,长石含量高。(2)堤岸亚相
天然堤微相:侧蚀作用使凹岸天然堤难以保存,古天然堤呈面状分布于边滩之上;主要为细砂岩、粉砂岩、泥岩,比边滩细,比河漫滩粗;见干裂、雨痕、根迹等暴露构造。
决口扇微相:主要岩性为细砂岩、粉砂岩,粒度比天然堤稍粗;具小型交错层理、波状层理及水平层理,冲蚀与充填构造常见;横剖面呈透镜状。(3)河漫亚相
河漫滩微相:以粉砂岩为主,也含粘土岩;垂向上有向上变细的趋势;波状层理和斜波状层理为主,也见水平层理;干裂、雨痕等暴露构造常见。
河漫湖泊微相:以粘土为主,有粉砂出现;见薄水平纹层、泥裂、干缩裂缝;潮湿区生物化石常见,干旱区可形成盐湖。河漫沼泽微相:由潮湿区河漫湖泊发展而来,沉积特征与河漫湖泊类似,只是泥炭沉积较多。(4)牛轭湖亚相:a.曲颈取直 b.串沟取直 79.辫状河、网状河与曲流河的差别(重点)
80.陆源碎屑湖泊相的沉积模式(亚相的划分及其特征)(重点)
湖泊:是大陆上地形相对低洼和流水汇集的地域。湖泊拦截了由河流搬运的大量沉积物,是陆上沉积物堆积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化学沉淀的主要场所。
(1)湖成三角洲亚相
湖成三角洲:在河流入湖的河口处,流速降低,水流携带的沉积物便在河口处堆积下来,形成平面上呈三角形或舌状,剖面上呈透镜状的沉积体。湖成三角洲形成过程中河流起主导作用。在湖泊沉积体中,湖成三角洲的砂体最为发育,以砂岩和粉砂岩为主。与湖泊沉积的其他类型砂体相比,面积和厚度大,向湖盆延伸远,是油气聚集的良好场所。(2)滨湖亚相
沉积环境特征:
1.距岸近,形成粗碎屑沉积:地形→砂滩、砾滩、泥滩 2.水动力复杂,击岸浪和回流冲刷、淘洗对沉积物改造强烈 3.水位浅,时而露出时而淹没,氧化作用强烈 沉积物:砾、砂、泥、泥炭 结构与构造:
1.砾石层呈叠瓦状排列,最大扁平面向湖倾,最长轴多平行于岸线
2.砂质主要为石英、长石及一些重矿物,分选、磨圆较好,交错层理、波痕发育,可见化石碎屑(介壳滩)、潜穴等
3.泥质和泥炭沉积中见水平层理,粉砂层具小波痕层理 4.泥裂、雨痕、动物足迹等暴露构造常见(3)浅湖亚相
沉积环境特征: 1.始终位于水下
2.水动力主要是波浪和湖流
3.水体循环良好,氧气充足,透光性好,生物繁盛 沉积物:以粘土岩和粉砂岩为主,可夹少量化学岩薄层或透镜体,物源充分时可出现细砂岩,砂岩胶结物以泥质、钙质为主 结构与构造:
1.分选性和磨圆度较好
2.以水平层理、波状层理为主,水动力较强时可出现小型交错层理,砂泥层交错沉积时可出现透镜状层理,有时可见对称的浪成波痕 生物化石:生物化石丰富,保存完好,以薄壳的腹足、双壳类等底栖生物为主,也见介形虫、鱼类等,少见弱还原条件下自生矿物(4)半深湖亚相
沉积环境:位于波基面以下水体较深部位,地处乏氧的弱还原—还原环境,主要受湖流作用影响,波浪作用难以影响沉积物表面。
岩性:以粘土岩为主,常具有粉砂岩、化学岩的薄夹层或透镜体。构造:水平层理为主,间有细波状层理
生物:化石较丰富,浮游生物为主,保存较好,底栖生物不发育。自生矿物:可见菱铁矿和黄铁矿等(5)深湖亚相
沉积环境:位于湖盆中水体最深部位,水体安静,地处乏氧的还原环境,底栖生物不能生存。
岩性:岩性粒度细、颜色深、有机质含量高。以纯泥岩、页岩为主,亦有灰岩、泥灰岩、油页岩
构造:主要为水平层理和细水平纹层。
生物:无底栖生物,常见介形石等浮游生物化石,保存完好。
自生矿物:黄铁矿是常见的自生矿物,多呈分散状分布于粘土岩中。(6)湖湾亚相
在滨、浅湖地区,由于砂嘴、砂坝、水下隆起的障壁遮挡作用,使近岸水体受到限制而形成半封闭的湖湾
沉积环境:湖湾内水体浅而安静
岩性:主要为暗色粉砂质泥页岩,中夹薄层白云岩或油页岩。温湿气候下可形成沼泽,发育炭质页岩和薄煤层。
构造:泥质湖湾中水平层理、季节性韵律层理、块状层理发育,可见泥裂、雨痕、生物潜穴等;有间歇性物源注入时,可形成一些正韵律砂体,发育粒序层理、平行层理、浪成小型沙纹层理等
生物:可见少量特殊的浅水生物(田螺、土星介、轮藻等)(7)湖泊重力流亚相
洪水型重力流 滑动滑塌型重力流
湖泊重力流沉积的形态呈扇状,形成所谓“湖底扇”或“深水浊积扇”,也可呈层状展布或沿深水区沟谷,断凹形成重力流水道的长形堆积体 81.河控三角洲的沉积相模式(重点)
(1)河控三角洲是在河流输入泥砂量大,波浪、潮汐作用微弱,河流的建设作用远远超过波浪、潮汐破坏作用的条件下形成的。
(2)按照三角洲的形态,可进一步分为鸟足状三角洲和朵状三角洲两种类型。(3)三角洲的亚相类型及其特征
(1)三角洲平原亚相 三角洲沉积的陆上部分,其范围包括从河流大量分叉位置至海平面以上的广大河口区,是与河流有关的沉积体系在滨海区的延伸。
岩性:砂岩、粉砂岩、泥岩(包括泥炭、褐煤等)。
结构构造:分选性差;层理构造复杂,见雨痕、干裂、足迹等层面构造。生物化石:少见,淡水动物化石和植物残体。
分布:呈透镜状,横向变化大。以分支河道和沼泽沉积为主体。
(2)三角洲前缘亚相
处于三角洲平原外侧的向海方向,位于海平面以下,为河流和海水的剧烈交锋带,沉积作用活跃,是三角洲砂体的主体。
(3)前三角洲亚相
环境:位于三角洲前缘的前方,实际上为处于浪基面以下的正常海相沉积。岩性:主要由暗色粘土和粉砂质粘土组成。构造:常发育水平层理及块状层理。
化石:见广盐性生物化石,如介形虫、双壳类
与油气的关系:前三角洲暗色泥岩富含有机质,可作为良好的生油层。82.正常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扇三角洲、近岸水下扇的关系
83.无障壁海岸相(砂质高能海岸)的沉积相模式(重点)无障壁海岸相的沉积环境是无障壁岛遮挡、海水循环良好的开阔海岸地带。
按海岸水动力状况和沉积物类型,可分为砂质或砾质高能海岸及粉砂淤泥质低能海岸。高能海岸环境以砂质类型居多。按照地貌特点,可划分为四个次级环境。
低能海岸带,以潮流作用为主,为粉砂淤泥质海岸。海岸坡度平缓,具有较宽阔的潮间带(潮滩),缺失后滨带。(1)海岸沙丘亚相
位于潮上带的向陆一侧,即特大风暴时潮水所到达的最高水位。
分海岸沙丘、海滩脊、砂岗等沉积单元。
海岸沙丘系由波浪作用从近滨搬运至前滨和后滨而处于海平面之上的海岸砂,再经风的吹扬改造而成
(2)后滨亚相
位于海岸沙丘与平均高潮线之间,属潮上带。
沉积物为较粗的砂,粒度较沙丘带粗,圆度及分选较好。
具平行层理,可见小型交错层理。当后滨中有较浅的洼地并被充填时,可形成低角度的交错层理。
生物介壳凸面向上。
风暴期可在后滨与海岸沙丘交界处形成砂矿。(3)前滨亚相 位于平均高潮线与平均低潮线之间的潮间带,地形平坦,起伏较少,并逐渐向海倾斜。沉积物以中砂为主,分选较好。
层系平直,以发育低角度交错层理(冲洗交错层理)为特征。(4)近滨亚相
位于平均低潮线至波基面之间的潮下带,也称为潮下浅海或临滨亚相。
常发育沿岸砂坝,波能愈弱,沿岸砂坝越少,在低能海岸区,仅有一条沿岸砂坝发育于低潮线附近。
84.泻湖的沉积环境特征
泻湖是为海岸所限制,被障壁岛所遮拦的浅水盆地,以潮道与广海相通,呈半隔绝状态。水体特征:盐度异常,能量较低,以潮汐为主
沉积特征:粉砂、泥;以水平层理为主;生物种属单调,量少体小壳薄 咸化泻湖特征:干旱气候,盐类沉积发育 淡化泻湖特征:潮湿气候,边缘具泥炭沉积 85.浑水潮坪的相模式(重点)浑水潮坪(碎屑潮坪)沉积特征(1)岩石类型
以粘土岩、粉砂岩、细砂岩为主,砾岩极少。
在平面上,由海向陆,沉积物粒度呈由粗变细的带状分布。潮上坪若发育有沼泽,可有泥炭沉积。
干旱气候带的潮上坪可形成盐沼、盐坪,可有石膏等蒸发盐类沉积。
(2)沉积构造
2.波痕:在砂坪和混合坪上常见流水波痕、浪成波痕、叠加波痕。
3.暴露构造:泥坪和混合坪可发育有干裂、雨痕、冰雹痕、鸟眼、足迹、虫孔等,干旱的泥坪见石膏及盐类假晶 4.再作用面构造:再作用面实际上是一种侵蚀成因的局部性倾斜面。它主要出现在流水成因的交错层内,表现为分隔交错层系的倾斜面。
5.双粘土层和潮成束状体;双粘土层和潮成束状体是潮缘环境的主要沉积特征之一。其形成与潮流活动的不对称性及潮流活动周期与平均周期的交替出现有关(3)生物化石
种类少而数量多、海相和陆相混生。半咸水生物或广盐性生物大量发育。(4)沉积层序
潮坪沉积可发育海退型进积层序和海进型退积层序。古代潮坪沉积以海退型进积层序最为常见,在剖面上呈现出下粗上细沉积层序。
86.风暴岩沉积序列
风暴岩垂向层序往往发育不全,而平行层理和丘状交错层理是其典型的层理。87.风暴岩与浊积岩的区别
若密度流进入风暴浪底以下,可形成正常浅海浊流沉积(浊积岩)。风暴岩和浊积岩在垂向上可以共生。
88.深水重力流形成的基本条件
沉积物重力流是指在重力作用下发生流动的弥散有大量沉积物的高密度流体。它常被简称为沉积物流或重力流,也称其为块体流。形成的基本条件足够的水深;足够的坡度;充沛的物源;一定的触发机制。
89.碎屑流、颗粒流、液化流、浊流的基本特征 重力流的分类
1.按照物质成分可分为:硅质碎屑重力流、碳酸盐重力流、火山碎屑重力流等。2.按照形成场所可分为:海洋重力流、湖泊重力流、陆地重力流等。3.按照沉积物支撑机理可分为:碎屑流、颗粒流、液化流、浊流等。(1)碎屑流沉积
流体性质:砾、砂、泥和水混合的高密度流
结构:泥和水混合组成杂基,砂和砾悬浮,通常呈块状,无分选、无粒序,顶部有时可显正粒序
运动机制:依靠杂基的浮力运动 产状:充填体(发育在水道中)、席状(2)颗粒流沉积
颗粒相互碰撞产生分散压力,基质很少(颗粒支撑)。因而颗粒流要求坡度陡。颗粒流规模小,在自然界中不太常见。结构构造: 块状无层理
中下部反粒序,顶部正粒序 常见撕裂砾石
贫基质,常见亮晶胶结(3)液化流沉积
形成条件:快速堆积,沉积物中饱含水
结构:沉积物较细,以中细砂岩为主,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都低
构造:通常为块状层理,向上为不太发育的平行纹层,再向上为盘碟构造段,有时可见泻水管构造。
(4)浊流沉积
浊流是靠液体的湍流来支撑碎屑颗粒,使之呈悬浮状态,在重力作用下发生流动。低密度浊流沉积(经典浊积岩)高密度浊流沉积 浊积岩的鉴别标志(重点)
1.浅水陆源碎屑沉积与深水页岩(或泥灰岩)共生或组成韵律层。碎屑成分是陆源的、浅水的,可含浅水化石、植物屑和鲕粒等,但无浅水沉积构造(如浪成波痕、泥裂等),说明陆源碎屑浊积岩的碎屑主要来自浅水环境,但在深水中沉积。2.浊积岩常具完整及不完整的鲍玛层序。
3.有滑动及沉积物液化的证据(包卷层理、滑塌构造和重荷模等)。4.有高密度流动的侵蚀痕—底面印模构造。5.岩石颜色深,反映深水缺氧沉积环境。6.粒度资料显示递变悬浮的沉积特点。
7.单层(甚至只有几个厘米)在大面积上分布稳定。90.鲍玛序列的特征(重点)
91.重力流沉积的综合相模式 扇模式、槽模式、坡角楔状体模式 92.等深流、内波内潮汐的概念
(1)等深流:由于地球的旋转而形成的温盐环流。
(2)内波:存在于两个不同密度的水层的界面上,或存在于具有密度梯度的水层之内的水下波。
(3)内潮汐:周期等于半日潮或日潮的内波。93.碳酸盐沉积环境的特点(重点)
碳酸盐沉积物的形成方式有化学的、生物化学的、生物的和机械的,以生物成因为主。现代碳酸盐沉积物主要发育于海洋环境,少量见于非海洋环境。现代海洋碳酸盐主要分布于赤道南北纬30°的温暖浅海带,而且水体清澈,即温暖、清洁、透光的浅水环境有利于碳酸盐的形成。
94.陆表海与陆缘海的概念(重点)
陆表海是位于大陆内部和陆棚内部的、低坡度的、范围广阔的、很浅的浅海,又称内陆海、陆内海、大陆海。
陆缘海位于大陆边缘或陆棚边缘的、坡度较大的、范围较小的、深度较大的浅海 95.欧文(Irwin,1965)的碳酸盐岩相模式(重点)
欧文(Irwin,1965)继承了Shaw的陆表海的水能量及沉积相的观点,提出了陆表海清水沉积作用的概念及相带模式。
【江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生物化学考试大纲】推荐阅读:
长安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结构设计原理-20008-23
宁波大学750临床医学综合考研大纲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08-19
中国人民大学199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产业经济学07-10
复旦大学2005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传播学基础试卷08-19
2010华中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水污染控制工程”11-23
江南大学硕士英语考试01-02
2024年山东建筑大学初试:《风景园林理论综合(建)》考试大纲复试笔试考研大纲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07-25
湖北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提醒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