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战略管理概论考点总结

2024-10-07

第一章 战略管理概论考点总结(共10篇)(共10篇)

1.第一章 战略管理概论考点总结 篇一

第一章 管理概论

【技能培养目标】

1.理解并能解释说明管理的基本概念; 2.认知并能有意识培养自己的管理素质;

3.理解并能运用管理机制分析与解决实际管理问题。

实训一:调查与访问

【实训目标】调查与访问——了解管理者的职责与素质 1.与企业家双向交流 2.了解管理的职责与素质 【实训内容与要求】

1.课下与同学一起参观本课程实训基地企业,学生自愿组成小组,每组6-8人。在调查访问之前,每组需根据课程所学知识经过讨论制定调查访问的主题,并把具体步骤和主要问题计划好。2.具体问题可参考下列问题:

⑴企业中主要有哪些管理工作,属于那种管理层次的? ⑵这些管理工作的职责和权利。

⑶做好这些管理工作多需要哪些素质?如何培养?

3.调查访问结束后,组织一次课堂交流与讨论,时间为2节课。【成果与检测】

1.教师根据各小组表现进行评估打分: ⑴所调查企业的管理工作分类表。

⑵所调查企业的管理者素质分析报告,书面、300字左右。⑶所调查企业的一把手的管理创新之处,如你是一名管理者 须注意哪些问题,课堂口头评述3分钟左右。

2.各小组在讨论的基础上,每个同学把自己调查访问所得重要的信息如照片、文字材料、影音资料等制作成宣传册展出,之后交老师保存。

实训二:案例分析与讨论

【实施形式与要求】

1.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以班级为单位组织讨论; 2.班级讨论结束后,每小组把讨论结果以书面形式上交; 3.教师评分之后存档。

案例一 管理有大小事之吗?

在一家民营企业,总裁(也就是老板)出门时对他新来的助手说:小雨,门锁坏了,叫物业部门来修一下。另外,那幅画挂得斜了,你把他扶正。隔日,老板出门时又对他说:会议室的饮水机漏水了,叫人去擦一擦;还有,那几盆君子兰长歪了,让办公室的人经常转转方向。小雨不由得地同事感叹到:这老板,真叫个细呀!同事告诉他,你才知道?老板管的事情具体着呢!你小心点吧。还有,老板没对你说吗?管理无小事!

无独有偶,在另一家民营企业,老板下班时发现一名员工手里拿着几张卡在打,直接打电话把他的总经理给训了一顿,并召集他的五名高层领导开会讨论这个事情。当有人认为他不应该过问这么具体的事情时,他斩钉截铁地说:“管理无小事!”

思考题:

1.你认为管理有大小事之分吗?

2.管理者应该做什么?

案例二:百年老院的现代管理启蒙

北京同仁医院是一所以眼科闻名中外的百年老“店”,走进医院的行政大楼,其大堂的指示牌上却令人诧异地标明:五楼MBA办公室。目前该医院已经从北大清华聘请了十一位MBA,另外还有一名学习会计的研究生,而医院的常务副院长毛羽就是一位留美的医院管理MBA。

内忧外患迫使同仁下定决心引进职业经理人并实施规模扩张,希望建立一套行政与技术相分离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

根据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达成的协议,2003年,我国将正式开放医疗服务业。2002年初,圣新安医院管理公司对国内数十个城市的近30家医院及其数千名医院职工进行了调查访谈,得出结论:目前国内大部分医院还处于极低层次的管理启蒙状态,绝大多数医院并没有营销意识,普遍缺乏现代化经营管理常识。更为严峻的竞争现实是:医院提供的服务不属于那种单纯通过营销可以扩大市场规模的市场——医院不能指望通过市场手段刺激每年病人数量的增长。

同仁显然是同行中的先知先觉者。2002年,医院领导层在职代会上对同仁医院的管理做过“诊断”:行政编制过大、员工队伍超编导致流动受限;医务人员的技术价值不能得到体现;管理人员缺乏专业培训,管理方式、手段滞后,经营管理机构力量薄弱。同时他们开出药方:引入MBA,对医院大手笔改造,涉及岗位评价及岗位工资方案、医院成本核算、医院工作流程设计、经营开发等。

目前,国内医院几乎所有的医院都没有利润的概念,只计算年收入。但在国外,一家管理有方的医院,其利润率可高达20%。这也是外资对国内医疗市场虎视眈眈的重要原因。

同仁要在医院中引入现代市场营销观念、启动品牌战略和人事制度改革。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观念:以病人的需求为标准,简化就医流程,降低医疗成本,改善就医环境;建立长期利润观念,走质量效益型发展的道路;适应环境、发挥优势、实行整合营销;通过扩大对外宣传、开展义诊咨询活动、开设健康课堂等形式,有效扩大潜在的医疗市场。同仁所引进的MBA背景各异,绝大多数都缺乏医科背景。他们能否胜任医院的管理工作?医院职业化管理至少包括了市场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科研教学管理、全面医疗质量管理、信息策略应用及管理、流程管理等7个方面的内容。这些职能管理与医学知识相关但非医学专业。

同仁医院将MBA们“下放”到手术室3个月之后,都悉数调回科室,单独辟出MBA办公室,以课题组的形式,研究医院的经营模式和管理制度。对于医院引入的企业化管理,主要包含医院经营战略、医疗市场服务营销、医院服务管理、医院成本控制、医院人力资源、医疗质量管理、医院信息系统和医院企业文化等多部分内容。其中,医院成本控制研究与医院人力资源研究是当务之急。

几乎所有的中国医院都面临着成本控制的难题,如何堵住医院漏洞,进行成本标准化设计,最后达到成本、质量效益的平衡是未来中国医院成本控制研究的发展方向。另外,现有医院的薪酬制度多为“固定工资+奖金”的模式,而由于现有体制的限制,并不能达到有效的激励效果,医生的价值并没有得到真实的体现,导致严重的回扣与红包问题。如何真正体现员工价值、并使激励制度透明化、标准化成为当前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这一切都刚刚开始。指望几名MBA就能改变中国医院管理的现状是不可能的。不过,医院管理启蒙毕竟已经开始,这就是未来中国医院管理发展的大趋势。思考题:

1.结合案例说明你对管理及管理职能的理解。

2.同仁为什么要引进如此多MBA?你认为MBA们能否胜任医院的管理工作?

实训三:模拟公司系列实训之一——组建模拟公司

【实训目标】

1.培养学生初步运用管理基础知识建立现代组织能力;2.培养和掌握管理者的角色和技能.【实训内容与要求】 1.把全班分成6~8人一组,组建“XX大学XXX模拟公司,共同商议,自定公司名称。并建立公司及各成员”学习积分卡”。

2.各模拟公司进行总经理竞聘,先组织集中公开演讲,演讲内容要切合本章理论与实践知识,突出竞聘目标思路。然后参照选举程序,全体成员投票选举产生总经理。

3.按组织职能设计各部门和人员分工。例如:总经理室、办公室、财务部、生产部、营销部、公关部等。各部门设置后,再将人员按职位分工。

4.在竞聘演讲的基础上,组织一次学习与交流活动。每个模拟公司推荐1-2名演讲内容与口才好的成员发表竞聘演讲,并开展学习讨论,引导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5.演讲讨论后,每人根据竞聘活动情况,结合本章学习内容,撰写一份心得体会,【成果与检测】

1.投票选出公司总经理,完成模拟公司的初步组建; 2.每位同学上交一份总经理竞聘演讲稿或提纲; 3.由教师和学生对各公司组建情况进行评估打分。

2.设计概论第一章 篇二

设计概论是概要介绍设计这一学科的课程。设计概论并不专门研究某一设计门类,而是研究设计艺术最普遍的规律,二者无法相互取代。在一定意义上,设计概论是各设计类型研究的基础,而各设计类型的研究则是设计概论的细化和深化。

设计概论分为设计的概念、性质、源流、分类以及设计师应掌握的知识技能等五个部分,将各方面的设计理论知识加以系统地归纳和整理,层层推进,这将促进学生对设计概念的整体把握,及早树立正确的设计观,为日后的设计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设计概论是设计专业的通识课程和基础理论课程之一,也是设计专业的导入课程,设置在学生的低年级阶段。

第一章 设计的概念

今天我们称之为设计的东西,几乎包罗万象,大到社会规划和对遥远的外太空的探索,小到一枚药片或者一粒纽扣,人造的任何都是设计的产物。然而,要找到海报、建筑、DV设计的共同性又是相当困难的,这就给设计学的研究带来了困窘。但是,在各种不同的人造物中是否存在统一的特征,制约他们的共同因素又是什么,这是人们探索“设计”的重要一环。

“设计是什么?”是学习、研究设计无法回避的问题。设计不仅是人们实践的结果,也是人们自觉创造的结果。人们不仅创造产品为日常生活所用,也借助创造的产品使人们远离自然力的束缚,确证人自身的力量。

第一节 设计的概念

一、设计的概念

1、广义

设计是个通用词,它的使用范围很广,世界上任何事物在酝酿、策划阶段都可以称为设计。设计最基本的内涵是设想和计划,即为达成目的而设立的方案。1

以此为基础,则可以说设计涵盖人类历史上所有的创造活动。穿什么衣,戴什么帽,化什么妆,选择什么牌子、款式、颜色的汽车可称设计;中国历史上诸葛亮的“草船借箭”、邓小平“一国两制”的宏伟构想也是设计。然而,我们这里讨论的“设计”,必须加以限定,称为“艺术设计”。

2、狭义

我们课程所说的“设计”,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是“艺术设计”的简称。也就是英文“Design”的含义。

设计的产生是伴随着人类生产活动而出现的。从词源上看,“Design”来自于拉丁语“Designara”,其演变路径是:“Designara”(拉丁语)——“Designara”(意大利语)——“Desegno”(意大利语)——“Dessein”(法语)——“Design”(英语)。在数百年中,“Design”一词的词义内涵和重点不断发生变化,基本上可以分为古典、近代和现代三个阶段。15世纪前后,意大利语的“Dsegno”标示为“艺术家心中的创作意念”,这种意念用草图的方式表现出来,因而,其定义是“以线条的手段来具体说明那些早先在人的心中有所构思、后经想象力使其成型,并可借助熟练的技巧使其现身的事物”,即将艺术家在心中构思的作品现实化。18世纪,“Design”的词义任限定在艺术范畴之内,1786年出版的《大不列颠百科辞典》对“Design”的解释是“艺术作品的线条、形状在比例、动态和审美方面的协调。在此意义上,Design与构成意义相同,可以从平面、立体、结构、轮廓的构成等方面加以思考,当这些因素融为一体时,就产生了比预想更好的结果。”18世纪以后,大机器工业的发展导致设计观念的变革,真正现代意义上的设计的观念由此确立起来,“Design”的概念及其语义开始突破美术或纯艺术的范畴而趋于宽泛。德国的包豪斯充分考虑设计过程中的实用性和经济性的实现,首次把设计一词用于某些课程的名称中,如“金属设计”、“印刷设计”、“家具设计”等,这样,“Design”的词义就和纯艺术有所区别,使其成为超越纯艺术的创意构想和创造性的实践行为。具有现代意义上的“设计”概念逐步形成。这时,对“Design”的理解更多地界定为对产品外观的要求和内部结构安排等,它强调产品的色彩、肌理、形态等要素,注重对设计产品材料的开发、研究,追求产品的观赏性和审美价值。

汉语中的“设计”,最早是“计谋”的意思。《三国志·魏志》高贵乡髦传中

有“赂遗吾左右人,令囚吾服药,密因毒,重相设计”。在近现代“设计”的设下计谋、算计等层面上的含义已日益淡化,主要指设想与规划。设计与“意匠”和“营造”近义。

设计是人类改变原有事物,使其变化、增益、更新、发展的创造性活动。设计是构想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它涉及人类一切有目的的价值创造活动。诚如每个人都能作出一定的设计一样,几乎每个人都能给出一个关于设计的定义。

1980年国际工业设计学会联合会(ICSID)在巴黎举行的第11次年会把工业设计的定义修改为:“就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而言,凭借训练、技术知识,经验及视觉感受而赋予材料、结构、构造、形态、色彩、表面加工以及装饰以新的品质和规格,称为工业设计。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工业设计师应在上述工业产品全部侧面或几个侧面进行工作,而且,当需要工业设计师对包装、宣传、展示、市场开发等问题付出自己的技术知识和经验以及视觉评价能力是,这也属于工业设计的范畴。”

这是一个被广泛接受的定义,从内容来看,它首先表明了设计的创造性质和意义;其次,注重产品内部结构、功能与外观形态的统一;最后从人的需要出发,即从“实用、经济、美观”的基本原则出发,以造物的实用功能或实用价值的实现为基点,运用科学技术和大工业生产的条件,达到为人所用的目的。从根本意义上说,设计本身不是目的,它是人为实现自身目的而使用的手段和方式,往往表现为一个过程,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物,人是设计的根本和出发点。因此,设计师的工作首先与社会价值相联系,与人的需求相联系,而不是与物质相联系。将设计看作是规划、设想、解决问题的方法等。设计的含义包含三个方面:

第一是计划、构思

构思过程——创造事物(或产品)的意识,以及由这种意识发展、延伸的构思和想法。

第二是将计划、构想中解决问题的方式表达出来。

行为过程——使上述构思和想法成为现实,并得以最终形成客观实体(或产品)的可行性判断和形成过程。

第三是通过传达之后的具体应用

实现过程——以最合目的性、实用性和经济价值为目标贯穿于整个设计活

动,并将完成的事物(或产品)实现其所应有的综合价值。

3、设计是一个动态的概念

工业革命前

人们将设计理解为手工艺设计中的制作技术和装饰技巧。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使得手工艺人将全部精力花在生产产品上,以满足社会的需要。手工艺人依靠的是手工技巧生存,生产里的水平决定了手工艺人只有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直观地面对产品,并且直接在产品中表现丰富的艺术想象力。

工业革命后

设计的概念主要指工业设计。1980年国际工业设计学会联合会(ICSID)第11次年会修改后的工业设计定义:“就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而言,凭借训练、技术知识,经验及视觉感受而赋予材料、结构、构造、形态、色彩、表面加工以及装饰以新的品质和规格,称为工业设计。”设计首先是以使用者——人需要为根本,坚持实用、经济、美观的基本原则,充分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注重设计对象的造型、结构、功能的统一,设计图纸化,满足工业化的批量生产,达到为人所用的目的。

后工业社会

设计主要是指非物质设计。“非物质设计”这一概念的出现是数字和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结果,这也从根本上为现代设计带来了划时代的革命。

后工业设计重视人-物-环境的综合关系。

20世纪90年代,随着工业的极度发展,人类对自然的无限制攫取,致使全球环境迅速恶化,其结果,迫使与工业界脱不开关系的设计界不得不重新审视设计与人、与物、与环境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因此,全球设计界整体导向更加关注生态环境。

设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就是这样一直处于不断的变化发展之中,但是,万变不离其宗,设计作为一种创造性活动的本质一直未曾改变。

第二节设计的原则

设计的原则,是人们从实践中积累下来的设计行为的准则和技术艺术规范,是经过大量设计实践证明了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基本规律。

一、人与物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原则。(设计的总体原则)

设计总体:设计物、设计所处的环境和设计的主体——人。

设计的总体原则就是协调三者的关系使之趋于和谐。

二、科学与艺术的统一、精神与物质的统一原则。

设计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一方面体现了人们的物质需求和制作技术水平,同时也展现了人们的精神追求和审美追求,成为艺术与科学的统一,精神与物质的统一。

三、审美价值与实用价值的统一、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原则。(价值化原则)

价值是指客观事物本身所具有的某种实际用途和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求的属性。设计的价值体现在实用价值和附加价值两个方面。

1、实用价值是指设计的对象——物自身的固有价值在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价值内容。

2、审美价值是指人对产品的审美活动进行设计与创造,产生的额外价值。

非物质主义设计非物质主义是一种哲学意义上的理论,其基本观点是,物质性是由人决定的,离开了人,物质就没有意义了。设计的本质实际上就是:发现不合理的生活方式(问题)——改进不合理的生活方式,使人与产品、人与环境更和谐,进而——创造新的、更合理、更美好的生活方式。也就是说,设计的结果并不一定意味着某个固定的产品,它也可以是一种方法,一种程序,一种制度或一种服务,因为设计的最终目标是解决人们生活中的“问题”的,这正是“非物资主义”设计观得以产生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非物质主义设计是以信息社会是一个“提供服务和非物质产品的社会”为前提,以“非物质”这个概念来表述未来设计发展的总趋势:即从物的设计转变为非物质的设计、从产品的设计转变为服务的设计、从占有产品转变为共享服务。非物质主义不拘泥于特定的技术、材料,而是对人类生活和消费方式进行重新规划,在更高层次上理解产品和服务,突破传

统设计的作用领域去研究“人与非物”的关系,力图以更少的资源消耗和物质产出保证生活质量,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非物质主义”设计理念倡导的是资源共享,其消费的是服务而不是单个产品本身。目前我们的生活方式是以产品消费为主流,其做法是:生产者生产和销售产品,用户购买后占有产品并使用产品得到服务,产品寿命终结将其废弃。“非物质主义”的做法是:生产者承担生产、维护、更新换代和回收产品的全过程。用户选择产品、使用产品,按服务量付费。整个过程是以产品为基础,服务为中心的消费模式,它与传统的产品消费模式的区别在于:

1先占有后使用的消费必然存在着排他性,伴随着产品功能的闲置浪费;而“非物质主义”使单个产品的服务量共享,以服务量为纽带联系生产者与用户,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有服务需要的用户,能够充分利用资源;2 “非物质主义”的生产者是以提供“服务”达到盈利的目标,这将弱化有计划的产品废止制,为谋求利益的最大化,生产者的着重点将从更新换代逐渐转为减少消耗,在一定程度上将生产成本与生态成本有效地综合起来,使生产者主动地去做一些有利于生态系统的工作,如有用部件的回收再用等;

3“非物质主义”的用户以服务量付费,改变了过去先占有产品后使用的随意性,促使用户主动优化使用过程,使生产者与用户共同担负起环境保护的责任

3.社工概论 期末重点第一章 篇三

宗教传统、资产阶级及人道主义的张扬、工业革命及其引发的社会问题(社会矛盾:阶级分化;社会视野、贫困等;社会转型)

2、西方社会工作的产生

(近代对现代西方社会工作职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事件有哪些

济贫法、慈善组织、睦邻运动、社会安全制度、福利国家)

3、社会工作专业方法的发展

1930年前,个案工作被社会工作者普遍接受。1940年,小组工作作为社会工作专业方法被接受。1960年,社区工作被承认为社会工作专业的基本方法。1970年,社会行政作为一种间接的工作方法被接受。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作为三个基本方法被确立,出现了三者分离的局面。

4、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

传统的中国社会经济基础是小农经济,以家庭为单位,家族集团是结构,崇尚儒家思想,互助仅在家族、熟人圈子内,缺乏社会工作专业救助的置业需求基础。传统社会救济贫困的方法是救荒之政、仓廪政策。

近代社会矛盾频发,西方文化以各种方式进入中国,社会工作的实践活动在中国登陆。建国后,确立“单位制”为计划经济体制,政府成为解决社会问题的责任人,靠行政框架解决社会问题。社会工作随着社会学在国内的取消而消失。

改革后,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社会问题急剧爆发。伴随社会学专业的恢复,社会工作专业再次出现。社会对于社会管理需求的提升,社会工作实践再次得到重视和发展。

5、社会保障:国家和社会依法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的社会制度。

社会福利:面对广大社会成员并改善其物质和文化生活的一切措施。

社会服务:以劳务为主要形式,向有困难的社会成员提供的改善其处境的活动。

6、社会工作过程的解析

7、社会工作的要素

社会工作者、受助者、社会工作价值观、助人活动

8、当前我国社会工作类型

普通社会工作、实际社会工作、专业社会工作

9、社会工作同社会学的关系

社会学是社会工作者从事社会工作的最牢靠的知识背景,社会工作的开展是建立在社会学的研究和分析基础之上的。在许多国家,社会工作是包含在社会学学科之内的,在我国国家的学科建设中,社会工作是作为应用社会学而得到发展的。

10、社会工作与经济学的关系

4.第一章 战略管理概论考点总结 篇四

1.秘书学发展阶段的成果表现在哪些方面? 秘书学发展阶段的成果可以概括为:(1)秘书职能的发展转变(2)建立了秘书学科(3)秘书职业化的初步形成(4)秘书工作手段与方法的大变革

2.秘书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秘书学就是研究秘书工作和秘书活动的特性与规律的科学。3.从广义看,秘书学研究的内容和范围包括哪些? 从广义层面我们认为,秘书学是一个包括理论秘书学、应用秘书学、历史秘书学和秘书教育学四个主要部分构成的理论体系。

4.秘书学与文书学、档案学有什么区别? 秘书学、文书学、档案管理学都是独立的、密切相关的学科。

从学科产生的时间来看,档案学的产生已有70多年历史,文书学与档案学产生的时间大致相当,领属于档案学的档案管理学产生的时间也相对较早,而秘书学产生的时间距今只有30年。

从研究对象来看,秘书学研究秘书工作与秘书活动及其规律,文书学研究文书现象及其规律,档案管理学研究档案形成、发展和档案工作实践。这是它们各自成为独立学科并相互区分的主要标志。秘书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有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畴,比如秘书学研究文书与档案,不能混同于文书学和档案管理学。“秘书学不能一般性地去研究这些内容,应当从秘书工作的特点出发,根据秘书工作的需要和要求,研究与秘书工作有密切关系的那部分文书工作与档案工作的内容。”所以说,秘书学、文书学、档案管理学既是密切相关的学科,也是有明确分野、各自独立的学科。

《秘书学概论》第一章

思考题参考答案

1.什么是秘书?《辞海》对秘书的定义是什么?

定义秘书概念,首先应将其界定为一种职业,在此基础上,再对秘书这一概念的内涵进行定义。应从三个方面考虑问题:一是秘书的主要活动范围是领导机构或领导者身边;二是秘书的主要工作方式是处理信息和综合服务;三是秘书工作的根本性质是辅助管理。

《秘书国家职业标准》(2006):

秘书是“从事办公室程序性工作、协助上司处理政务及日常事务并为决策及实施提供服务的人员。” 《辞海》对于秘书的定义:秘书是指身处领导机构或领导者身边,以处理信息和综合服务的方式辅助领导者实施管理的工作人员。

2.中国古代秘书的称谓有哪些?

中国古代多无“秘书”之名,而行“秘书”之实,历朝历代从事秘书工作的人员有着不同的称谓。《史记》载,黄帝时期的“仓颉”、“沮诵”作为收集、记录史事的史官担任秘书工作;夏商周时期的史官承担日常秘书工作;这些史官分为四类:一是贞卜史官,二是祭祀史官,三是作册史官,四是记事史官,有史、卿史等,负责记录帝王言行、保管图书、记录立法等文书档案工作。

从秦汉开始,秘书职责逐渐确立,从中央到地方都设有专门的秘书机构以及秘书。其称谓各不相同。如秦汉时丞相、御史大夫,尚书属于中央秘书,皇宫里还出现了逐日记录皇帝言行的女史。魏晋时的中书监、中书令、通事郎、侍中;唐宋时的通事舍人、起居舍人、给事中、符宝郎以及翰林学士等;明代的内阁大学士、中书舍人、通政使;清代的军机大臣、六科给事中等。这些秘书多是有文才的名儒学士,在朝廷中担任要职,属于秘书官员,侍奉帝王左右,出谋划策,辅助施政,受到高度重视。

除了在中央设有秘书机构和秘书人员,在军队和地方也都设有专门的秘书人员,负责草拟文书、办理公务、掌管典籍,辅助地方官员决策。如魏晋时军队中军幕府设有文字秘书称记室令史;唐宋时期军队秘书官有判官、孔目、记室参军、掌书记等。地方也设置了不少秘书机构辅助地方政府办理公务,如知事、书吏、典吏、抄事、贴书等。

直至近代,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孙中山在大总统府设置“秘书处”,在其中设有秘书长、秘书,至此“秘书”具有了现代意义。

3.简述中国秘书职业的分类。

在我国现代秘书的分类问题上,历来说法不一,各执一词,研究者从各自的角度出发,按照不同的标准对秘书进行了分类:

常崇宜在其主编的《秘书学概论》中指出:秘书的分类有一定的难度,一是难在过去定义尚未解决,何从分类;二是难在我国社会正处在急剧发展变化的过程中,比如在“文革”前,秘书即使是经济单位的秘书,也基本上都是“政治型”的。而今天则财经型秘书、涉外型秘书、商务秘书、科技秘书等等大量出现。然而没有分类,秘书学研究又无法深入。因此,从我国秘书的工作实际出发,粗线条地把我国秘书分为公务秘书与非公务秘书两大类。

张同欣、杨锋在其主编的《秘书学概论》中指出:我国秘书的分类,可以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来分。在横向分类中,按服务对象和经济支取分为公务秘书和私人秘书;按业务范围宽窄分为通用秘书和专业秘书;按精力投放的多少分为专职秘书和兼职秘书;按智能特长分为参谋型秘书、办事型秘书、公关型秘书、技术型秘书、秀才型秘书和综合型秘书;按组织内部分工分为行政秘书、文字秘书、机要秘书、通讯秘书、信访秘书、事务秘书、生活秘书、外事秘书、会务秘书;按秘书所从事的行业特征分为企业秘书、法律秘书、科技秘书、教学秘书、涉外秘书。在纵向分类中,按组织级别分为中央国家机关秘书、地方领导机关秘书和基层单位秘书;按职务高低的角度分为高级秘书、中级秘书和初级秘书;从辅助功能的角度分为辅助决策层秘书、行政执行层秘书和技术操作层秘书。

丁晓昌、冒志祥在其主编的《秘书学与秘书工作》中指出:秘书的分类问题是一个具有动态性的问题,它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机构改革形势的变化而变化的。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秘书工作内容日益丰富、范围日趋广泛,秘书的分类也越来越细。对我国当代秘书所作的粗略划分是:按秘书的工资支付来源分为公职秘书和私人秘书;按秘书任职的单位性质分为公务秘书和企业秘书;按辅助对象分为集体秘书和个人秘书;按职业角度分为通用秘书与专用秘书;按秘书工作内容的角度分为机要秘书、业务秘书和行政秘书;按秘书工作性质的不同分为政务秘书、事务秘书和专业秘书。

4.秘书职业的特点有哪些?

(一)广泛性

(二)近身性

(三)服务性

(四)从属性 5.联系实际,谈谈实现中国秘书职业化的途径。

(1)加大对秘书职业的宣传,树立现代秘书职业观念(2)制定法律法规,完善职业监督(3)在推行秘书职业资格认证的同时,规范秘书上岗制度,严格职业准入(4)深化秘书学理论研究和秘书职业研究

《秘书学概论》第三章

1.秘书的精神素养包括哪些内容,如何提高秘书的精神素养?

答:秘书的精神素养包括秘书的思想政治素养和秘书的职业道德与作风修养两大部分。

秘书要想提高精神素养,首先要加强自身的思想政治修养,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提高政治理论水平;熟悉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树立法制观念;了解政府的各种方针政策,准确把握政策导向。其次要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在实际工作中默默奉献,甘当配角;严守机密,守口如瓶;在日常工作中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与人交往一视同仁,不卑不亢;待人接物诚实守信,一诺千金。再次,要加强自身的工作作风修养,养成办事雷厉风行、严谨细致、谦虚谨慎、勤奋耐劳、思路清晰的良好工作习惯。2.秘书的知识结构由哪几部分内容组成?

答:秘书的知识结构包括(1)基础知识(2)专业知识(3)相关知识三大部分,其中

(1)基础知识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语言文字知识、历史地理知识、法律法规知识以及办公自动化方面的知识。

(2)专业知识主要包括:秘书学、文书学、应用写作学、档案管理学、公共关系学等知识。(3)相关知识主要包括:领导科学、管理学、经济学、心理学以及社会学、伦理学、决策学、咨询学、统计学、新闻学、传播学以及文学、美学等方面的知识。

3.秘书的能力素养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答:秘书的能力素养包括:

(一)基础能力

(二)专业能力

(三)基本技能三部分,其中

(一)基础能力主要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等。

(二)专业能力主要包括:表达能力(含书面表达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办事能力、管理能力、应变能力、社交能力等。

(三)基本技能主要包括:现代化办公设备的操作技能、常用办公软件的使用技能和网络办公技能等。

4.秘书应该具备哪些心理素质和性格特征?

答:秘书应该具备的心理素质有:正确而高尚的工作动机,对本职工作浓厚的兴趣,坚强、果断的意志,积极、乐观的情绪,要克服自卑、自负、嫉妒、焦虑、厌烦的工作情绪。

秘书应该具备的性格特征是:开朗豁达、坚韧顽强、宽容友爱、幽默风趣、稳重自制。5.联系以下企业秘书的职责,谈谈秘书应该具备的职业素养。

答:秘书应具有全局意识,凡事能从单位整体利益出发,要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辅助决策能力、以及一定的领导能力和优秀的写作能力,要成为领导得力的助手。

《秘书学概论》第四章

1.秘书职能的基本内容包括哪些,怎样认识和理解秘书职能?

答:秘书职能的基本内容包括办理事务、沟通协调、辅助决策、督促检查

所谓职能,是指“人、事物、机构应有的作用;功能”。如此,秘书职能,是指在组织管理过程中,秘书所担负的职责和应发挥的作用与总体功能。秘书职能具有较强的概括性,它从宏观上规定秘书的工作方向、活动范围和办事标准。秘书职能的主体是秘书,而不是其他。秘书以独特的秘书工作,促进管理职能的实现,提高组织管理效率。秘书职能区别于秘书业务与秘书实务。秘书业务主要强调秘书工作的专业性。秘书实务是与秘书学理论相对的概念,包括秘书工作的具体内容与工作的方式方法。秘书业务与秘书实务二者均属于“操作层面的具体事务,且因主管或组织需要的不同而各有不同。” 秘书职能与秘书工作也是两个不同层面的概念。秘书工作是秘书职能的具体体现,秘书职能是对秘书工作的概括与抽象。因此,把秘书职能划分为一般职能、基本职能和某项具体职能是不可取的。

20世纪突出强调秘书机构的参谋助手作用、督促检查作用和协调综合作用。而秘书职能不仅要概括地体现秘书活动的基本内容,也要体现秘书职业的功能和作用。

2.怎样理解秘书职能与秘书工作的关系?

答: 秘书职能与秘书工作是两个不同层面的概念。秘书工作是秘书职能的具体体现,秘书职能是对秘书工作的概括与抽象。因此,把秘书职能划分为一般职能、基本职能和某项具体职能是不可取的。

秘书职能,是指在组织管理中,秘书所担负的职责和应发挥的总体功能。秘书以独特的秘书工作,促进组织管理职能的实现,提高组织管理效率。

根据秘书职能特征,可以把秘书工作分为四类:一是日常事务工作;二是专项工作;三是领导授意工作;四是参谋辅助工作。

秘书四大职能,即办理事务、沟通协调、辅助决策、检查督办。秘书四大职能以办理事务为基础,以辅助决策为核心,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形成一个有机的不可分割的整体。

3.秘书工作的内容有哪些,怎样认识秘书授权工作的内容、特点与要求。

答:根据秘书职能特征,可以把秘书工作分为四类:一是日常事务工作;二是专项工作;三是领导授意工作;四是参谋辅助工作。

秘书授权工作的内容:文书拟写、督查工作、协调工作 秘书授权工作的特点:

一是被动工作。是在组织领导授意之下以被动的方式进行的,是代表组织领导说话,具有较强的遵命性;二是针对性强。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对象非常明确。三是群体智慧。秘工作往往需要发挥群体优势,集思广益,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四是政策性强。要以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为依据,又要能够提出政策性强、便于基层执行的指令。

秘书授权工作的要求:

秘书根据领导授意代组织立言,体现领导意图和愿望的写作活动。

能够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办事,保障有关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切实实现政令畅通,令行禁止。重点在于围绕重要管理指令和中心工作,抓大事、要事和久拖不决之事。开展协调工作有利于实施领导管理,保证政令畅通;有助于和谐组织内外人际关系,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秘书学概论》第六章

1.如何理解秘书工作的一般规律?

服务领导公务活动,辅助领导管理,适应领导的观念与行为,是秘书工作的基本规律。

(1)从服务领导公务活动看秘书工作的一般规律

秘书工作的实质是为领导服务;秘书活动随领导活动的产生而产生;哪里有领导活动,哪里就有秘书的工作;秘书服务要领导公务需要;秘书工作的质量影响领导效果。

(2)从辅助领导管理看秘书工作的一般规律

辅助领导管理是秘书工作的中心任务;辅助领导管理的基本内容;秘书工作者必须努力提高辅助水平;秘书对领导的辅助是综合辅助;秘书工作有一定的权威性;辅助性决定了领导工作与秘书工作之间的关系。

(3)从适应领导的观念与行为看秘书工作的一般规律

全面领会领导意图;取得领导的信赖;研究领导工作特点;秘书必须适应领导的观念和行为。2.如何正确运用秘书工作的一般规律?

服务领导活动,辅助领导管理,适应领导的观念与行为,是秘书工作的一般规律。这些规律适用于古今中外的秘书工作,都是秘书工作中的固有的、本质的联系。秘书工作和秘书人员本身,就是领导需要的产物,服务领导公务活动是领导对秘书工作的基本要求。辅助领导管理的有效程度,是衡量秘书工作的重要标准。适应领导的观念与行为,有利于秘书职能作用的有效开展为领导服务是秘书这一职业的宗旨,这是不能由秘书个人的意愿所改变的。这就是这一总规律的理论基础。认识这条规律,有助于推动秘书工作健康发展;遵循这一规律,既有利于提高秘书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又有利于对领导工作的辅助和优化。违背了它,就决不可能做好秘书工作,秘书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3.简述ABC重点管理法的应用。

ABC重点管理 法,又称巴雷托分析法、主次因素分析法、ABC分析法、分类管理法。

是根据事物的经济、技术等方面的主要特征,运用数理统计方法,进行统计、排列和分析,抓住主要矛盾,分清重点与一般,从而有区别地采取管理方式的一种定量管理方法。借鉴这种管理方法的内涵是在被动接受任务后,主动安排办理顺序。即按照重要和急缓程度分类排列办理顺序,将要事急事列为A类,要高度注意,优先处理慎重处理。舍得时间,优先解决重要的紧急的少数问题。将重要但不急办的事项列为B类,较慎重处理,确保各项工作按质按量在规定的时限内完成。将一般性事务和可暂缓办理的事项列为C类,采取合并同类项的方法有计划地进行一般处理,也可留到时间比较充裕时办理。比如,在处理文件时可暂缓处理一般性传阅文件,待紧急文件来时一并送给领导,这样既节省了来回送文的时间,又可避免因琐事而频繁地出现。

4.简述秘书协调方法的类型。

(1)会议协调是一种正式协调方法,是秘书协调工作中最常见、最基本方法。协调会议围绕特定的主题,面对面地反复进行沟通,开拓思维视野,具有集思广益的功能。协调会议吸收与工作有关的组织和人员共同参加,顾及方方面面的权益,防止独断专行。

(2)走访调研协调法对不宜召集会议形式的协调事项, 可直接与被了解的人接触, 就反映的问题或某些工作,耐心听取对方的意见看法。通过讨论获得统一或部分统一的结论。涉及几个部门的事项还应广泛走访分别协商达到统一。

(3)征询协调方法也叫转单协调法。是指对于某些工作,如制定计划、修改文件、协调进度等,都可以通过由有关人员在签呈文件上共同签字以示了解的方式完成协调任务。一般均由秘书传递转单文件、计划讨论稿、某些商议材料等,秘书还要整理经数个部门领导或有关部门人员阅签后的意见, 集中起来形成相对一致的意见,向领导汇报。

(4)政策法规协调方法,是以系统完备的政策法规体系为依据的协调方法。政策法规既是各级各类组织开展各种活动的依据和标准,也是管理事务调整工作活动过程的精神成果。

(5)会稿协调法

指的是若干相关部门和个人,为处理相关问题,就所认同的内容与合作的事项等,共同撰写文稿的过程。

5.简述秘书信息沟通的具体方法。

信息沟通的方法有多种多样,可按各类标准划分为各种类型。根据秘书信息沟通对象的不同,秘书沟通可分为纵向信息沟通和横向信息沟通;根据信息沟通所使用工具的不同,秘书沟通的方法可分为语言信息沟通、非语言信息沟通、网络信息沟通等。

秘书信息沟通的具体方法有(1)纵向信息沟通包括

①上行沟通也称向上沟通,即秘书与领导的沟通。这种沟通是秘书对领导的要求做出反馈、表达态度、汇报情况、使领导了解工作的进度过程;是秘书向上级提供新的信息资料,呈送材料、反馈交流信息、下情上达、服务领导工作的过程。

②下行沟通领导向秘书传达命令,下达任务,或秘书向下级部门传达领导意图的上情下达过程。是传统的完成工作的方法。

(2)横向信息沟通也称平行沟通或秘书与职能部门的沟通,是指在同级之间,或不相隶属的各单位之间的信息传递。

(3)语言信息沟通包括

①口头信息沟通无论是横向沟通还是纵向信息沟通,都离不开口语表达。口头沟通是信息沟通的主要形式,即以说话的方式,把信息变成言语进行传递和反馈,如交谈、会议、解释、接待、发言、演讲、打电话等。

②书面信息沟通即用文字、符号、图表、数字等书面形式进行信息传递交流,也是秘书经常采用的信息沟通方式。这种信息沟通包括如文件、简报、报表、报告、会议记录、新闻稿件、工作计划总结,书籍和文献资料,以及各种信件、电报等。

(4)非语言信息沟通就是由个体的躯体各部位所发出的身体语言,它涉及表情、动作、手势、姿势、声音、服饰、距离等非言语手段进行的信息交流,是口头沟通的重要辅助形式,具有修饰性、替代性、散发性和暗示性等特点,能表达语言难以表达的思想情感,起到强化口头沟通的作用。它是秘书人员在与领导者、公务人员和其他社会成员的交往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补充信息沟通形式。

(5)网络信息沟通

利用网络,秘书可以在第一时间向领导提供最有效,最新的信息;快捷便利发布和收集相关信息;自由的选择接受信息的内容、时间和方式,比如文字方式、图片方式、视频方式等。

6.简述提高时间利用率方法。

(1)提高单位时间的利用率。处理工作要专心致志,集中注意力,用最短的时间完成任务,在精力旺盛之时,迅速处理各种事务。

(2)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培养节约时间的技能,简化处理事务的程序。例如可用电话解决的问题不开会,不写信;开会目标明确,减少开会人数,缩短时间;复函处理困难工作;通话简洁,集中回复电话,储存好常用电话号码。

(3)善于挤时间。用头脑清醒的时间撰稿,随时备好纸和笔,做好记录备忘提示;在最紧急的时候,也要把握最后一分钟,防止返工。

(4)合理使用零碎时间。所谓零碎时间是指不构成连续时段的某项工作与另一项工作衔接之间的空余时间。这种空余时间,一种是不可预计的零碎时间;另一种是事前可以预计的零碎时间,如公务出差的候机候车时间,等待会谈代表来到的时间等。

(5)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有效利用节约时间的工具。秘书可以改善设备与工作环境。经常整理办公桌,备品摆放方便取用,使用适当的文具档案设备妥善保管资料,随时更正,加入最新资料。准备大垃圾桶,把没用的东西丢掉,免去重复翻找,减少找东西的时间。充分利用办公自动化设备,如个人备忘录、台历、通信薄、手机提示功能、计算器、电传、电话、录音笔、录像机、录音机、复印机等。工具齐全适用,才有助于秘书提高工作效率。

在实际工作中,秘书应综合运用使用各类节约时间的工具,改进运用时间的方法,更加有效地使用时间资源,提高工作效率。

《秘书学概论》第七章

1.高效的秘书团队应具备哪些条件?

(一)共同的目标

1.明确的团队目标能激发团队成员的工作热情、活力和创造力,使得团队的存在有了价值。2.共同的团队目标有助于团队成员设定个人目标,从而使团队成员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始终处于最佳工作状态,并能尽量使实际进度略微领先于目标进度,进而帮助团队获得最佳工作绩效。

(二)互信的协作

1.应把具有各种不同素质、知识、能力的成员组合成一个彼此互补、优化的秘书团队,才能产生整体搭配的协同效应。2.团队成员情感上相互认同也是团队成功的重要因素。

(三)明确的职责

1.一个高效的团队应根据每个成员的个体特质安排其在团队担 任不同的角色并进行明确的分工。2.秘书工作应讲究工作程序并明确团队每位成员的职责。

(四)较强的执行力——所谓执行力,指将目标转化为现实的能力,将不可能变为可能目标。2.简述秘书团队的内部结构

(一)团队规模 —— 秘书团队人数以2—7人为宜

(二)角色

1.根据每位成员的气质如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和专业背景 2.必须对团队成员进行岗位分工,定职定责。

3.可从秘书事务能力、文字能力、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公共关系能力、办公自动化运用能力、协调能力等综合素质考虑。

(三)领导——领导是高效能秘书团队的核心人物,他承担着管理、建设团队的重任。

(四)规范——规范是用以约束团队成员并被团队成员共同接受和认可的一些行为准则。

3.秘书团队的成长要经历哪些阶段?每一阶段的任务是什么?

秘书团队组建期。这个阶段,秘书团队应完成以下三方面的工作:一是形成团队的内部结构框架;二是建立团队与外界的初步联系;三是培养团队成员对团队初步的认同感与凝聚力。

秘书团队磨合期。为顺利度过磨合期,团队在这一阶段可通过下述方法和手段帮助构建和谐的团队文化,如通过举办一些生活化的集体活动帮助成员彼此沟通、理解、互相包容、相互欣赏;用团队的“愿景和目标”来凝聚人心,激发成员“因公忘私”的崇高感;团队领导者应自觉提醒成员将主要的力量集中于外部的竞争对手,通过注入“一致对外”的意识增强团队成员的向心力;可适当采用“对团队绩效的奖赏”作为手段来强化团队内的承诺意识。

秘书团队规范期。规范期是团队经过艰苦的磨合阶段,开始逐步走向稳定和成熟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团队内部成员逐渐适应彼此之间的工作个性、互相尊重各自的工作价值,另一方面在此阶段,团队可能矫枉过正,出现行为与思维方式的同质性,规范期有可能变成创造力蜕化的平庸期。因此这一阶段在异中求同的同时还应特别强调同中求异,既有多元的工作理念、工作个性、工作思路,又能和谐共处、彼此尊重。

秘书团队成熟期。在这个阶段,团队开始成为独特的“这一个”,一种具有独特理念、丰富的内涵的自有文化将使本团队区别于其他团队。团队成员具备高度的独立性和自觉性,能独当一面开展工作,并能担负更多责任;团队成员能坦诚地提出不同意见,并通过与其他成员沟通、辩论、驳难,产生新的创见。创新在这一阶段达到顶峰。

4.秘书团队经常采用哪些绩效测评方法?

领导者判断测评法、等级评定法、序列法、关键事件法

5.测评过程中应遵循哪些原则?制度化原则、定量与定性结合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精确原则。

《秘书学概论》第八章

1.怎样理解我国职业资格认证制度?

答:含义: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制度,是按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或任职资格条件,通过政府认定的考核鉴定机构,对劳动者从事某种职业所应掌握的学识、技术和实际操作能力进行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评价和鉴定,对合格者授予相应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力素质认证规范。

性质:考核的内涵来源于职业的要求,有很强的职业性;认证的内容体系按照职业活动规律和要求确定;考核的内容结构要求稳定,具有等值性。

与学历教育区别:学历教育是以知识为主,学术为本,基础是基本学科教育规律;而职业认证培训是以能力为主,应用为本,其基础是职业活动规律。

作用:国家证书制度是通过法律法规推行、由政府认定的授权机构实施、全社会通行的证书制度。是用人单位招聘、录用劳动者的主要依据,也是境外就业、对外劳务合作人员办理技能水平公证的有效证件。

意义:职业资格证书是国际上唯一通用的从业资格证明,绝大多数国家都有自己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我国开展国家职业资格鉴定,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落实 “科教兴国”战略方针的重要举措,也是我国人力资源开发的一项战略措施。这对于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人力资源市场的建设以及深化经济改革,促进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2.秘书职业资格认证的主要种类有哪些? 答:许职业秘书资格(简称CPS)证书。作为全球闻名的秘书协会组织,其考试影响力,在业内被称为“博士级”的资格证书。秘书职业资格认证,主要有国内认证和国际认证两类。

(1)国内认证,影响最广的是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举办的秘书国家职业资格认证,秘书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全国“五统一”,即统一标准、统一教材、统一命题、统一证书,统一管理,保证了秘书国家职业资格认证的规范性。

(2)国际上,秘书职业资格认证有三大类:

一是英国剑桥大学举办的剑桥办公管理国际证书考试,该认证是具有国际水准的社会化职业证书考试,属于办公室管理及秘书从业人员的培训、考试系统。

二是由伦敦工商会考试局举办的伦敦工商会秘书证书考试,该考试全球统一命题、统一考试,中国考生采用英文试卷。

三是国际职业秘书协会的秘书资格证书考试,在国际各考场同时进行,考试持续12小时,合格者获特许。

3.秘书国家职业标准的核心是什么,国家有哪些规定? 答:其中工作要求是国家职业标准的核心部分。

国家规定:

(1)会务工作 1)会前筹备

五级秘书能够传递信息,完成简单事务工作。四级秘书能够拟写会议的简单文书,完成一般事务工作。三级秘书能够拟写审核会议较重要的文书,组织会议。二级秘书能够拟写并审核会议重要文书,管理会议。

2)会中服务

五级秘书能够接待引导参会人员。四级秘书能够独立做好会中信息工作和事务工作。三级秘书能够促进会议按计划进行。二级秘书能够主持会议。

3)会后落实

五级秘书能够做会后事务工作。四级秘书能够整理传递会议信息,结算经费。三级秘书能够对会议做总结和评估。二级秘书能够督查会议精神的落实情况。

(2)事务工作 1)接待

五级秘书能够做好前台接待工作。四级秘书能够完成接待主体工作。三级秘书能够安排涉外接待,会选购馈赠礼品。

2)办公环境管理

五级秘书能够维护办公环境。四级秘书能够布置办公环境,做到安全办公三级秘书能够选择办公模式。二级秘书能够监管评估办公管理状况。3)办公室日常事务管理

五级秘书能够操办日常办公室简单事务。四级秘书能够办理秘书常规事务工作。三级秘书能够统帅办公事务工作。二级秘书能够管理办公团队,改进办公方案。

4)办公用品与设备的使用和管理

五级秘书能够发放办公用品,使用常用设备完成常规工作。四级秘书能够采购管理办公用品,使用重要设备完成较重要工作。三级秘书能够制定用品设备采购程序,统筹办公用品和设配。

5)信息管理

四级秘书能够做好信息的前期工作。三级秘书能够编写、利用和反馈信息。二级秘书能够开发和利用信息,组织信息工作。

(3)文书拟写与处理 1)文书拟写

五级秘书能够拟写简单的文书,能拟写最常用公文、事务文书和礼仪文书。四级秘书能够拟写一般的公务文书,能拟写事务文书和常用商务文书。三级秘书能够拟写重要公务文书、事务文书与商务文书。二级秘书能够拟写特定公务文书与商务文书。

2)收发文处理

五级秘书能够做收发文的简单工作。四级秘书能够按程序做好收文、发文工作。三级秘书能够对文书进行审核、拟办、承办、催办和注办等。

3)文档管理

5.新教师发展概论第一章读后感 篇五

Chapter one: working with peopleteaching and listening

In task two,there is a picture which shows a common sense in class: the teacher stands in front of the students, talking on his own from beginning to end, while the students sit there silently and expressionlessly.In the commentary, the author questions whether this kind of teaching is efficient and whether the more the teachers talk the more the students understand.As a student, I have experienced this kind of teaching many times.In most of the case, my teachers tried to put forward as many language points and explanations as they could.At first, I could follow them but after a while I felt bored and could not help being absent because I felt I just a bystander who was not involved in the lesson.After learning this this chapter, I understand more about the definition of teacher.That is: as a teacher you should play the role of creating the bridge between students and knowledge, teaching students to learn by themselves.But not always try to teach them everything and want to learn for them.According to the “teaching and experiential learning cycle”, students learn more by doing things themselves.So when I become a teacher, I will always remind myself of creating more opportunity for students to learn by actually taking apart in the class and encourage them to do things by themselves.

6.第一章 战略管理概论考点总结 篇六

(一)判断题(正确的用A表示,错误的用B表示)

1.流通实际上就是物流。()

2.商流和物流的关系非常密切,两者都具有相同的活动内容和规律。()

3.商流是产生物流的物质基础。()

4.物流活动克服了供给方和需求方在空间和时间方面的距离。()

5.商流主要进行运输和储存,实现物资实体空间和时间位置转移,而物流过程主要进行商品交换.实现物资所有权的转移。()

6.物流科学是管理工程和技术工程相结合的综合学科。()

7.流通活动中资金流是在所有权更迭的交易过程中发生的,可以认为从属于商流。()

8.根据物流活动发生的先后次序,企业物流可划分为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回收废弃物物流四部分。()

9.物流科学是以物的动态流转过程为主要研究对象,揭示了物流活动之间存在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内在联系。()

10.流通包含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其中信息流从属于物流。()

11.产成品从生产者所有转变为用户所有的过程,同时也伴随着对象物从生产地转移到使用地以实现其使用价值的过程。()

12.实行商物分离的原则是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的客观需要,也是企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13.我国是从美国引进“物流”一词的。()

14.Logistics取代P.D,成为物流科学的代名词,这是物流科学走向成熟的标志。()

二、单选题

1.物流是指物资的物质实体由供应者到需求者的流动,()。

A.物资空间位置的变动和时间位置的变动 B.物资空间位置的变动和形状性质的变动

C.物资时间位置的变动和形状性质的变动

D.物资空间位置的变动、时间位置的变动和形状性质的变动

2.物资的特性有()。

A.物质性和效用性 B.效用性和现代性 C美观性和效用性 D.现代性和物质性

3.物资的生产过程的功能是创造物资的()。

A.形质效用 B.时间效用 C空间效用 D.社会效用

4.流通为实现物资从生产者手中转移到消费者手中的目的,克服()。

A.供需之间的产品的所有权距离、空间距离和时间距离

B.供需之间的产品的所有权距离、空间距离和观察距离

C.供需之间的产品的所有权距离、观察距离和时间距离

D.供需之间的产品的观察距离、空间距离和时间距离

5.整个经济的运行可分成生产、流通和消费三个领域,但由于()。

A. 流通和消费是同一的,整个经济运行只分成生产和消费两个领域

B.生产和流通是同一的,整个经济运行只分成生产和消费两个领域

C.生产和消费是同一的,整个经济运行只分成生产和流通两个领域

D.流通和消费是同一的,整个经济运行只分成生产和消费两个领域

6.资金流可以认为从属于()。

A.商流 D.物流 C信息流 D.流通辅助性活动

7.对象物所有权转移的活动称为()。

A.商流 B.物流 C信息流 D.流通辅助性活动

8.生产与流通之间的关系是()。

A.生产决定流通,流通对生产有反作用 B.流通决定生产,流通对生产有反作用

C.生产决定流通,生产对流通有反作用 D.流通决定生产,生产对流通有反作用

9.商流活动可以创造物资的()。

A.空间效用 B.所有权效用C.时间效用 D.形质效用

10.生产系统的两个支柱是()。

A.加工活动和信息 B.物流活动和信息 C.加工活动和物流活动 D.商流和物流

(三)多选题

1.下列属于流通活动的有()。

A.商流 B.物流 C。资金流 D.信息流 E.流通辅助活动

2.按照作用分类,物流可分为()。

A.供应物流 B.销售物流 C生产物流 D.回收物流 E.废弃物物流

3.按照企业物流的垂直结构,属于管理层的内容有

A.发货与进货运输 B.物流系统战略规划 C.库存计划与控制 D。系统控制 E.成绩评定

4.按照企业物流的垂直结构,属于作业层的内容有()。

A.发货与进货运输 B.装卸搬运 C.用料普理 D。系统控制 E.流通加工

5.物流科学的发展经过()过程。

A。以P.D命名物流科学的时代 B。以命名物流科学的时代

C。供应链管理时代 D。萌芽时代 E.流通时代

参考答案

判断题:

1、B

2、B

3、B

4、A

5、B

6、A

7、A

8、A

9、A

10、B

11、A

12、A13、B

14、A

单选题:

1、A

2、A

3、A

4、A

5、C

6、A

7、A

8、A

9、B

10、C

多选题:

1、ABCDE

2、ABCDE

3、BDE

4、ABE

7.风险管理第一章总结 篇七

本章在比较全面地介绍国内外银行监管以及市场约束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以下与银行风 险管理密切相关的知识要点,以期银行业从业人员深入理解并认同银行监管与市场约束的理 念和做法,逐步提高风险管理意识和技能。

—中国银监会明确提出“管法人、管风险、管内控、提高透明度”的监管理念。

—中国银监会明确提出将保护广大存款人和金融消费者的利益、增进市场信心、增进公 众对现代金融的了解以及维护金融稳定作为银行监管的具体目标。

—中国银监会明确风险水平类指标、风险迁徙类指标和风险抵补类指标作为风险监管的 核心指标。

—中国银监会明确机构准入、业务准入和高级管理人员准入的市场准入监管规则。—中国银监会明确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核心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4%。—中国银监会明确现场检查的重点包括业务经营的合法合规性、风险状况和资本充足 性、资产质量、流动性、盈利能力、管理水平和内部控制、市场风险敏感度。—我国银行监管法律框架由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三个层级的法律规范构成。

—根据国内外有效银行监管实践,市场约束已经成为最低资本要求和监管当局监督检查 的重要补充。

—市场约束机制包括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健全的中介机构管理约束、良好的市场环境 和有效的市场退出政策,以及监管机构对银行业金融机构所披露的信息进行评估。—银行机构真实、全面、及时、充分地进行信息披露,提高银行经营透明度,有利于社 会大众及监管机构对银行的监督管理,提高银行治理水平和风险控制意识。

—为了达到有效银行监管的目的,监管当局必须强化信息披露的日常监督机制和惩罚机 制,并且承担更多责任。

—监管者与外部审计机构主要通过三方会谈的形式进行信息沟通。

8.第一章 战略管理概论考点总结 篇八

②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③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4万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2.纬线和经线

①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纬线是不等长的,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②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经线是等长的。3.纬度和经度

①纬度的变化规律:由赤道(0°纬线)向南、北两极递增;最大的纬度是90度,在南极、北极。

②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表示。

③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平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④经度的变化规律:由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西、向东递增到180°。

⑤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用“E”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的经度叫西经,用“W”表示。

⑥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其中,20°W以西到160°E属于西半球(大于20°W或大于160°E);20°W以东到160°E属于东半球(小于20°W或小于160°E)4.地球的运动 ① 地球运动(自转)绕什么转 地轴 方向 自西向东 周期 约24小时

产生的自然现象:昼夜交替 地球运动(公转)绕什么转 太阳 方向 自西向东 周期 一年

产生的自然现象:四季更替

②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相反(春——秋;夏——冬)

③地球表面五带的划分:北带(66.5°N-90°N)、北温带(23.5°N-66.5°N)、热带(23.5°N-23.5°S)、南温带(23.5°S-66.5°S)、南寒带(66.5°S-90°S)

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 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

温带:既无阳光直射现象,又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变化明显 ④低纬:0°-30°;中纬:30°-60°;高纬:60°-90° ⑤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逆时针方向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顺时针方向转。5.地图

①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②比例尺类型:线段比例尺、数字比例尺

③比例尺大小的判断:分母愈小,分值愈大,是大比例尺;分母愈大,分值愈小,是小比例尺。

④大比例尺,表示范围小,表示内容详(如东台市地图)小比例尺,表示范围大,表示内容略(如江苏省地图)

⑤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称为海拔。将海拔高度相等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用等高线可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一、大洲和大洋

1、海陆面积:海洋面积为71%,陆地面积为29%。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2、七大洲和四大洋的位置:(识图P29图2.6七大洲和四大洋,记忆P26阅读材料)大洲名称 经过重要经纬线 位置特点 亚洲

赤道、北回归线、北极圈 东半球、南北半球

热、温、寒带,低、中、高三个纬度带 欧洲

北极圈、0°经线 东半球

处于温带,中、高纬度 非洲

赤道、南、北回归线,0°经线 东半球、南北半球 以热带为主 大洋洲 南回归线

东半球、南半球,热、温带 北美洲

北回归线、北极圈 西半球、北半球

热、温、寒带,低、中、高三个纬度带 南美洲

赤道、南回归线通过 西半球、南半球 热带面积广 南极洲

绕经线一周,跨经度最大的洲 南半球 以南寒带为主

3、七大洲和四大洋的面积排序 七大洲

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亚洲面积最大,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南极洲跨经度最多)四大洋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4、大洲分界:

亚欧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亚非界线:苏伊士运河。南北美洲界线:巴拿马运河。欧非界线:直布罗陀海峡。填注:七大洲和四大洋

二、海陆的变迁

1、全球大致分为六大板块(识图:六大板块与主要火山地震带图)

2.通过图中板块运动方向可以解释或预测一些地理现象: ①喜马拉雅山在不断长高:喜马拉雅山位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

②红海面积在不断扩大:红海位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③地中海面积不断缩小:地中海位于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交界处。④预言:几千年,红海将成为新的大洋,地中海将会消失,大西洋面积将超过太平洋。

3、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和地震。(例如:2004年印度洋海啸,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

4、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①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②地中海――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

9.经济法概论考点总结 篇九

第一章 经济法概述

1、经济法的主体: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构成经济法律关系的基本要素之一。它是指参与经济法律关系,依法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当事人。

2、经济法主体的特征:

①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主要是指参与经济活动的组织,包括国家经济管理机关和市场主体两大类。

②不同类别的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的活动宗旨具有质的区别。作为经济法律主体的国家经济管理机关的活动宗旨是实现对市场经济的管理和调控,而市场主体的活动则是以盈利为目的。

3、经济法主体的分类:

①国际经济管理机关:又分为综合经济管理机关,部门经济管理机关,只能经济管理机关,经济监督机关,经国家特别授权的政企合一的组织

②市场主体:又分为法人(法人是相对于公民的一种重要的民事主体),公民(自然人)

4、法人:法人是相对于公民的一种重要的民事主体,我国民法通则第36条规定:“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5、法人的条件: ①依法成立

②有必要的财产和经费

③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 ④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6、法人的分类:①企业法人(以盈利为目的)而非企业法人(不以盈利为目的,不具有直接从事经济活动的宗旨)

7、经济法的内容:是指经济法律关系主体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8、经济法上的权力:

①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根据自己的意志进行各种经济管理活动或者其他经济活动。

②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根据法律或者合同的规定,可以要求负有义务的一方做出一定的行为(包括作为和不作为),以保证实现自己的意志或利益。

③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由于他人的行为而使自己的权力不能实现或者遭受损害时,有权请求有关国家机关予以保护。

9、经济法上的义务:

①承担义务的经济法律关系主体必须依据法律或者合同的规定惊醒一定的行为(包括作为和不作为),以实现特定权利主体的权利。

②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的义务仅以法律或者合同规定的范围为限。

③经济法上的义务是以一种法律约束,义务人必须自觉履行,若不履行或者旅行不当,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10、经济法权利的种类:最重要的权力是经济管理权。民事权利包括人身权和财产权两大类。

11、经济法的客体:是指经济法律关系主体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即经济法上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

12、经济法客体的分类:

(一)物:

1、动产和不动产

2、特定物与种类物

3、主物与从物

4、流通物与限制流通物

(二)货币和有价证券:

1、货币

2、有价证券

(三)智力成果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权利

(四)管理对象

(五)行为:

1、完成一定的工作

2、提供一定的劳务。

13、法律事实:分为事件和行为两大类

14、行为:是指能够引起经济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终止的当事人的意志活动。行为根据其是否合法,可以分为合法行为和违法行为两类。合法行为在经济法中有可分为市场经营行为、经济管理行为和经济仲裁与司法行为等

15、市场经营行为的有效条件: ①行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②意思表达真实

③行为的内容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④必须接受国家经济管理机关依法实施的组织。、管理和监督。

16、经济管理行为的有效条件:

①必须是想有经济管理权的国家经济管理机关在其职权范围内实施的。②必须符合经济管理法律规范

17、经济仲裁和司法行为:是指仲裁机关和国家审判机关对当事人之间的经济纠纷惊醒处理,做出具有法律效益的裁决和裁判的行为。

18、经济违法行为:是指在经济领域内违反法律、法规,侵犯国家、社会和他人权利的行为。

19、事件:是指不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能够引起经济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终止的客观事实。它包括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两类。

20、法律事实的后果:①发生经济法律关系②变更经济法律关系

第二章 财产权——物权和债权

1、物权法的基本原则: ①物权法定原则 ②物权公示公信原则 ③一物一权原则。

2、所有权的取得:是指因一定的法律事实或方法而取得财产所有权。一般来说,所有权的取得包括原始取得和继受取得两种。此外物权法中还有关于所有权取得的特别规定,即善意取得和拾得遗失物。

3、原始取得:原始取得实质所有权第一次产生或不依靠原所有人的权力而取得所有权,一般来说都是基于法律规定而取得所有权。

4、继受取得:是指通过某种法律行为或者依靠某种法律而从原所有权人处取的财产所有权。一般包括买卖、互易、赠与、继承、遗赠等。

5、善意取得:是指无权处分他人动产的占有人在不法将动产转让给第三人以后,如果受让人在取得该动产时出于善意(①主观上是善意的②以合理价格转让③履行适当的手续),就可依法取得对该动产的所有权。受让人在取得该动产所有权后,原所有权人不得要求受让人返还财产,而只能请求转让人赔偿损失。

6、拾得遗失物:是指所有权人因无意丢失、遗忘而丧失占有之物。遗失之物通过转让被他人占有,权利人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要求损害赔偿,或者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受让人之日起两 年之内向受让人请求返还原物,但受让人通过拍卖或者具有经营资格的经营者购得该遗失物的,权利人请求返还原物时应当支付受让人所附的费用。

7、处分:是指对物的处置。处分有事实上的处分和法律上的处分之分。

8、事实处分:又称实物上的处分,是指对物加以物质上的变形、改造或者损毁等行为。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客观上使物归于消灭。二是在客观上改变物的形态,使物从一种形态转变为另一种形态。

9:、法律处分:又称价值形态上的处分,是指权利的转移、设定、变化。包含两个内容:一是所有权发生转移,即权利主体的变更。二是原所有权人丧失所有权,抛弃也属于这种情形。

10、物权的保护:是指通过法律规定和程序保证物权人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对其财产行使战友、使用、收益和处分权利的制度。

11、具体的物权保护请求: ①请求确认物权 ②请求恢复原状 ③请求返还原物

④请求排除妨害或消除危险 ⑤请求赔偿损失

12、债的分类:

(一)特定物之债与种类物之债

(二)单一之债与多数人之债

(三)按份之债与连带之债

(四)简单之债和选择之债

13、债的发生根据:债的发生根据有合同约定和法律规定两类,其中后者包括不当得利之债,无因管理之债和侵权行为之债。

第四章 个人独资与合伙企业法律制度

1、个人独资企业的设立条件: ①投资者为一个自然人 ②有合法的企业名称 ③由投资人申报的出资

④有产固定的生产经营场所和必要的生产经营条件 ⑤有必要的从业人员

2、合伙企业的设立条件: ①有两个以上合伙人 ②有书面合伙协议

③有各合伙人认缴或者实际缴付的出资 ④有合伙企业的名称和生产经营场所

⑤法律、行政法律规定的其他条件。对一些特定行业的普通合伙企业,法律,行政法律规定一些特别的设立条件的,必须同时具备。

3、合伙企业的利润分配和亏损分担:利润分配和亏损分担是合伙协议应当载明的法定事项。如果合伙协议对利润分配和亏损承担的比例未约定或者预定不明确的,则由合伙人协商决定;协商不成的,由合伙人按照实缴出资比例分配、分担;无法确定出资比例,由合伙人平均分配、分担。

4、合伙企业与合伙人的债权人的关系: ①合伙人发生了与合伙企业无关的债务,合伙人的债权人不能从合伙人财产份额以外的个人财产中满足其债权清偿要求时,才有权追索合伙人在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②合伙企业是典型的人合企业,其存续和发展的基础是合伙人之间的互相熟悉和信任。合伙人的债权人不具有合伙人的资格和身份,不能插手合伙企业事务。

5、合伙人的出资方式:分为普通合伙人和有限合伙人

6、普通合伙人的权利: ①财产权 ②经营管理权 ③知情权和监督权 ④补偿权 ⑤优先受让权

7、有限合伙人的权利:有限合伙人不执行合伙事务,不得对外代表有限合伙企业。换言之,有限合伙人依法可享有相应的权利。

8、合伙企业的事项表决:合伙人享有以决议方式共同对合伙企业事务作出决定的权利。合伙人共同行使决策权时,其依据是合伙企业法和合伙协议。合伙协议约定企业事务决定表决方法的,按照该约定执行;合伙协议未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实行合伙人一人一票并经过全体合伙人过半数通过的表决办法执行。对合伙企业的下列重大事务做出决议时,必须经全体合伙人一致同意:①改变合伙企业名称②改变合伙企业的经营范围和主要经营场所③处分合伙企业的不动产④转让或者处分合伙企业的知识产权和其他财产权利⑤以合伙企业名义为他人提供担保⑥聘任合伙人以外的人担任合伙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

9、合伙人的退伙:退伙是指在合伙企业存续期间,合伙人因某种法定或约定的原因,推出其出资份额,丧失其合伙人身份的法律行为。

10、退伙条件:①自愿退伙②当然退伙③除名退伙

11、合伙人资格的继承:如果发生合伙人死亡或者依法宣告死亡的情形,对该合伙人在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享有合法继承权的继承者,按照合伙协议的约定或者经全体合伙人一致同意,从继承开始之日起取得该合伙企业的合伙人资格。若继承人不愿意成为合伙人,法律规定或者合伙协议约定合伙人必须具有相关资格而该继承人未取得该资格或发生合伙协议约定继承人不能成为合伙人的其他情形时,合伙企业应当向合伙人的继承人退还被继承合伙人的财产份额。

12、合伙企业财产的清偿顺序:①确定清算人②通知和公告债权人③清算债务④注销登记

第五章 公司法律制度

1、公司的分类:

(一)大陆法系国家公司立法中的分类:①无限责任公司②两合公司③股份有限公司④股份两合公司⑤有限责任公司

(二)公司的其他分类:①人合公司和资合公司②封闭公司和开放公司③本国公司、外国公司和多国公司④母公司和子公司⑤总公司和分公司

2、公司章程:是规定公司性质、宗旨、任务等内容的文件,是公司组织及其行为的基本规则。公司章程是公司的自治法规,由公司创立人制定,经公司创立人一致同意,即产生相应法律效力。我国公司法规定,公司章程对公司、股东、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具有约束力。

3、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条件: ①股东符合法定人数(50↓)

②股东出资达到法定资本的最低限额 ③股东共同制定公司章程

④由公司名称并建立符合有限责任公司要求的组织机构⑤由公司住所

4、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条件:

①发起人复合法定人数(2↑200↓)

②发起人认购和募集的股本达到法定资本的最低限额 ③股份发行、筹办事项符合法律规定

④发起人制定公司章程,采用募集方式设立的经创立大会通过 ⑤由公司名称并建立符合有限公司要的组织机构 ⑥有公司住所。

5、公司资本三原则: ①资本确定原则 ②资本维持原则 ③资本不变原则。

6、公司的设立方式:

①发起设立,是指由发起人认购公司应发行的全部股份而设立公司 ②募集设立,是指由发起人认购公司应发行股份的一部分,其余部分向社会公开募集而设立公司。

7、募集设立程序:

①发起人认购不少于公司股份总数的35%的股份

②发起人向社会募集股份,必须公告招股说明书并制作认股书。③召开公司创立大会

④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设立登记。

8、股东会的表决程序: ①股东会的召集与主持 ②股东会的通知与记录

③股东的表决权、股东会的议事方式和表决程序

9、召开临时股东会的申请主体:监事会,1/3以上的董事,代表1/10以上表决权的股东

10、股东的出资方式:①货币出资方式②实物作价出资方式③工业产权出资方式④土地使用权出资方式

11、股权转让:

①股权在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但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该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股东应就其股权转让事项书面通知其他股东征求同意,其他股东自接到书面通知之日满30日未答复的,视为同意转让。其他股东半数以上不同意转让的,不同意股东应当购买该转让股权;不购买的,视为同意转让。

②经股东同意转让的股份,在同等条件下,其他股东有优先购买权。2个以上股东主张行使优先购买权的,协商确定各自的购买比例;协商不成的,按照转让是各自的出资比例行使优先购买权。

12、董事会的职权:

①召集股东会会议,并向股东会报告工作; ②执行股东会的决议;

③决定公司的经营计划和投资方案; ④制订公司的财务预算方案、决算方案; ⑤制订公司的利润分配方案和弥补亏损方案;

⑥制订公司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以及发行公司债券的方案; ⑦制订公司合并、分立、解散或者变更公司形式的方案; ⑧决定公司内部管理机构的设置;

⑨决定聘任或者解聘公司经理及其报酬事项,并根据经理的提名决定聘任或者解聘公司副经理、财务负责人及其报酬事项; ⑩制定公司的基本管理制度;

(11)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职权。

13、董事会的组成人员和召开:

(一)有限责任公司的董事会构成 有限责任公司设董事会,其成员为三人至十三人。两个以上的国有企业或者两个以上的其他国有投资主体投资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其董事会成员中应当有公司职工代表;其他有限责任公司董事会成员中可以有公司职工代表。董事会中的职工代表由公司职工通过职工代表大会、职工大会或者其他形式民主选举产生。董事会设董事长一人,可以设副董事长。董事长、副董事长的产生办法由公司章程规定。

(二)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会构成

股份有限公司设董事会,其成员为五人至十九人。董事会成员中可以有公司职工代表。董事会中的职工代表由公司职工通过职工代表大会、职工大会或者其他形式民主选举产生。董事会设董事长一人,可以设副董事长。董事长和副董事长由董事会以全体董事的过半数选举产生。

14、监事会的任职限制: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兼任监事

第八章 合同法律制度

1、合同法概念:合同是指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合同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合同的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合同法的基本原则: ①法律地位平等原则 ②自愿原则 ③公平原则 ④诚实信用原则

⑤遵守法律和维护道德原则

3、合同的分类:①书面形式②口头形式③其他形式

4、合同的生效时间:

①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这是合同生效时间的一般规定,即如果没有法律的特别规定和当事人的约定,合同成立的时间就是合同生效的时间。②双方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合同生效时间的,以约定为准。

③法律规定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生效的自批准、登记时生效。

5、要约邀请:又称引诱要约,是指一方邀请对方向自己发出要约。

6、承诺的迟到和迟延:迟到:要约人主观原因,原则上无效;迟延:客观原因,原则上有效。

7、合同无效的特征:①无效合同具有违法性②无效合同自始无效

8、可变更、可撤销的合同: ①必须具有法定事由

②必须有一方当事人行使请求权

③必须通过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行使变更或者撤销权

9、免责条款的无效情形:

①造成对方人身伤害的条款无效

②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给对方造成财产损失的免责条款

③对于免除一方当事人因一般过失而给对方当事人造成财产损失责任的条款,可以认定为有效。

④必须是免除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给对方当事人造成财产损失的条款无效。

10、格式条款的无效情形: ①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

②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这是订立格式条款的基本原则之一。③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格式条款,损害国家利益的。④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者利益的。⑤违反法律、行政法规中的强制性规定的。

11、合同履行的原则: ①全面履行原则 ②诚实信用履行原则 ③情势变更原则

12、抗辩权:是指一方当事人依法具有的对抗对方当事人的履行请求,暂时拒绝履行其合同债务的权利。

13、债的保全:在合同保全制度中,债权人可以行使权利有代位权和撤销权。

14、代位权:是指债权人为了保全自己的债权,可以以自己的名义代位行使债务人对第三人的债权的权利。

15、撤销权:是指债权人对债务人所为的危害债权人的行为,请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销的权利。

16、债权的让予和债务承担:债权人转让权力应该通知债务人,如未通知债务人,则该债权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债务人仍有权向原合同债权人履行合同义务。债权转让对受让人的效力是除非受让人同意,原债权人无权撤销转让权利的通知。债权转让之后,除该从权利专属于债权人自身之外,受让人取得与债权有关的权利。

17、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 ①债务已经按照约定履行 ②合同解除 ③债务相互抵销

④债务人依法将标的物提存 ⑤债权人免除债务 ⑥债权债务同归于一人

⑦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终止的其他情形

18、合同的解除条件:

①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不可抗力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实现,该合同失去意义,应归于消灭。

②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③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④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⑤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法律针对某些具体合同规定了特别法定解除条件的,从其规定。

19、行使合同法定解除权:合同解除权就是合同当事人依照合同约定或法律规定享有的解除合同的权利,它的行使直接导致合同权利义务消灭的法律后果。行使合同解除权的方法,《合同法》规定:当事人一方依照本法规定主张解除合同的,应当通知对方。合同自通知到达对方时解除。对方有异议的,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确认解除合同的效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解除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等记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可见,解除权行使的方式主要可分为通知与进行批准,登记。

20、违约金:是指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的或者由法律规定的,一方违约时应当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量的货币。

21、定金:是指合同当事人为了确保合同的履行,依据双方约定由当事人一方在合同订立时或者在订立后、履行前,按照合同金额的一定比例,预先给付对方当事人的金钱或有价证券。

第九章 担保法律制度

1、抵押和禁止抵押的财产:

①可抵押:建筑物和其他土地附着物;建设用地使用权;以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取得的荒地等土地承包经营权;生产设备、原材料、半成品、产品;正在建造的 建筑物、船舶、航空器;交通运输工具; ②禁止抵押:土地所有权;耕地、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和其他社会公益设施;所有权、使用权不明或者有争议的财产;依法被查封、扣押、监管的财产;依法不得抵押的其他财产。

2、同一财产上设立两个抵押权:同一财产向两个以上债权人抵押的,拍卖、变卖抵押财产所得的价款依照下列规定清偿:

①抵押权已登记的,按照登记的先后顺序清偿;顺序相同的,按照债权比例清偿; ②抵押权已登记的先于未登记的受偿; ③抵押权未登记的,按照债权比例清偿。

10.通信网概论第一章思考题 篇十

从硬件构成来看:通信网由终端节点、交换节点、业务节点和传输系统构成,它们完成通信网的基本功能:接入、交换和传输。软件设施则包括信令、协议、控制、管理、计费等,它们主要完成通信网的控制、管理、运营和维护,实现通信网的智能化。

通过保持帧同步和位同步、遵守相同的传输体制。2.现代通信网如何定义?如何分类?

通信网是由一定数量的节点(包括终端节点、交换节点)和连接这些节点的传输系统有机地组织在一起的,按约定的信令或协议完成任意用户间信息交换的通信体系。用户使用它可以克服空间、时间等障碍来进行有效的信息交换。

1.按业务类型分

按业务类型,可以将通信网分为电话通信网(如PSTN、移动通信网等)、数据通信网(如X.25、Internet、帧中继网等)、广播电视网等。

2.按空间距离分

按空间距离,可以将通信网分为广域网(WAN:Wide Area Network)、城域网(MAN: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和局域网(LAN:Local Area Network)。

3.按信号传输方式分

按信号传输方式,可以将通信网分为模拟通信网和数字通信网。

4.按运营方式分

按运营方式,可以将通信网分为公用通信网和专用通信网。

需要注意的是,从管理和工程的角度看,网络之间本质的区别在于所采用的实现技术的不同,其主要包括三方面:交换技术、控制技术以及业务实现方式。而决定采用何种技术实现网络的主要因素则有:用户的业务流量特征、用户要求的服务性能、网络服务的物理范围、网络的规模、当前可用的软硬件技术的信息处理能力等。3.通信网的拓扑结构有哪几种?

网状网、星型网、复合型网、总线型网、环型网 4.通信网业务都有哪几种?

上一篇:小学四年级新学期打算作文下一篇:广州志愿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