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叛逆之路《追捕野蛮人》观后感(精选2篇)
1.熊孩子叛逆之路《追捕野蛮人》观后感 篇一
我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觉得非常奇怪:野蛮人是谁?谁去追野蛮人?为什么要追野蛮人?
一对住在丛林里的夫妻收养了一个“不良少年”,他叫瑞奇·贝克,一个小胖子,很搞笑,喜欢黑帮生活,;那个叫贝拉的阿姨很温柔、和蔼,对瑞奇很好,不过这位温柔的阿姨在打猎时却非常凶悍;她的丈夫是一个不识字但野外生存能力超强的怪老头——哈克。
瑞奇来到这个家不久,贝拉就去世了,瑞奇和哈克伤心极了。因为不想被抓回福利院,再加上贝拉生前曾告诉他丛林里有一个美丽的湖离天堂很近,希望死后可以在那里,所以瑞奇偷偷带着贝拉的骨灰出发了,哈克随后也和他在丛林相遇了……
他们身上带有猎枪,路上遇到的人因为误会把哈克当成了变态,福利院的人急于找到瑞奇报了警。当地派了大批警察和军人进行追捕,当然是活捉(大家都希望瑞奇能改邪归正并抓住变态的哈克)。各个电视台的记者称他们为“野蛮人”。
就这样,一老一小在丛林里和警察、军人斗智斗勇,直到被抓住。哈克在一对父女的帮助下走出了监狱(丛林里遇到的,女儿是话唠,爸爸是瑞奇的粉丝),送到了养老院,瑞奇被那对父女收养了。
最后,瑞奇在养老院找到了哈克,并说服哈克到那对父女家打工。
电影刚开始,瑞奇和哈克对对方都是没有好感的,他们第一次看见对方是这样的:瑞奇看哈克:一个眼神凶悍的老头背着一头野猪走过来;哈克看瑞奇:一个细皮嫩肉的小胖子迷茫的看着四周。试想,如果你是他们其中一个,会喜欢对方吗?随着时间推移,他们找到了共同点:两个都不守法,一个是不知道,另一个是不想守;都被大家视作异类,都喜欢丛林,一个是从小就在丛林里,对丛林有感情,另一个是觉得很酷;都爱着同一个人——贝拉。正是有了这些共同点,才使他们成为了好朋友。
但光有这些共同点是不足以让他们成为“死党”的,还需要少许的不同点,双方都不讨厌这个不同点:瑞奇小,哈克老;瑞奇识字,哈克不识字,瑞奇对此很奇怪,哈克对此很羡慕。共同点和不同点合二为一,一对“死党”就诞生了。
突然发现,《追捕野蛮人》和《闻香识女人》有几分相似之处:哈克≈弗兰克上校,瑞奇≈查理。我还发现,瑞奇开着皮卡车撞上铁围栏,以为自己要玩完时高喊“自由”是在模仿《勇敢的心》中的华莱士。
这部片子从头到尾都保持着轻松幽默的风格,时不时就把我笑得人仰马翻。
作者:张树 成都列五书池学校
公众号:小树一棵
2.新西兰电影《追捕野蛮人》观后感 篇二
你没看错,标题就是这个,是和电影名字追捕野蛮人反着来的。因为我认为,在最开始被认为是“野蛮人”的主人公及其领养家庭,正是现代社会所缺乏的一种温情、淳朴。电影讽刺了所谓“文明人”:那个慢一拍,能力低的警官和刻薄势力的孤儿院负责人。歌颂的正是这种“野蛮人”,与其说是乱七八糟地追捕“野蛮人”,倒不如说是在观影途中一步步唤起我们的感动,在“追捕”人性美好的一面。
而且这部电影完全不是靠颜值撑起的。内容详实节奏合理,故事体现了一种独立的成长。有责任,有担当,更有温情。主人公倔强独立,从开始的小叛逆的“野蛮人”,在一路的搞笑桥段后,变为了一个小暖男。电影从一个“小野蛮人”的角色视角出发,有对虚伪的正义的反抗,也有合理的人文关怀。最后的“飙车”则是非常的爽快,当然,主人公去敬老院接老爷爷的.时候,眼泪都快点掉下来了。
而在丛林中的片段,无疑是电影的重要部分,也是主人公一步步蜕变,我们一点点有感触的时候,在笑声迭起的时候,我们心中也在被“追捕”。
【熊孩子叛逆之路《追捕野蛮人》观后感】推荐阅读:
孩子叛逆家长怎么办08-11
如何教育叛逆期的孩子09-10
父母写给叛逆孩子的一封信11-01
孩子越来越叛逆?别担心,家长可以这样做07-27
叛逆11-05
青春的叛逆作文400字06-09
初中生学习上叛逆案例10-12
家长课堂:叛逆期女孩该怎么教?06-18
叛逆的孤独者800字作文07-04
心理专家分析-青春期叛逆心理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