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门镇东渠中心小学校本培训计划

2024-08-30

玉门镇东渠中心小学校本培训计划(精选2篇)

1.玉门镇东渠中心小学校本培训计划 篇一

海门镇中心小学2010年上半年学校课改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办人民满意的学校为宗旨,以市局工作要点和学校工作计划为指向,积极推进课堂文化的研究,深度变革课堂教学模式,追求高效课堂、智慧课堂、活力课堂,成就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全面开创我校教育教学的新局面。

二、工作目标

1.全面优化学校的育人环境,精心打造学校文化。

2.大力锤炼教师的专业素质,全面构筑课堂文化,努力提升教师文化。

3.内涵发展,教育科研注入新活力;乐于探究,课程改革呈现新亮点。

三、工作重点和措施

(一)抓好理论学习。本学期我们将利用业务学习时间,继续加强对“学程导航,互动课堂”等课改理论的学习和研究,采用沙龙、讲座等方式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

(二)课堂文化的建设,从强化教学规范,狠抓常规落实开始。本学期,市局提出更加清晰的“学程导航”课堂教与学的具体要求,全面细化基础学科“学程导航”课堂教学六大基本模块,使“目标导向、任务【情境】驱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导学、检测反思”等课堂基本环节的操作性更强,重点突出自学、展示、小组合作环节研究。打造高效课堂是关键。以课堂教学实施过程的高效性为抓手,尽力保证每一堂课的教学目标科学而明确(目标导向),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手段,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和自己的教学艺术,最大限度地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在课堂上自主学习,小组内合作探究,并为学生搭建好展示的平台(展示导学),教师及时从学生的反馈中进行引导(检测反思),从而全面构筑起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使教学活动真正从教师的“教”为主转移到学生的“学”为主。

(三)提高备课质量是前提。备课质量不高,一直制约着“学程导航”的深度推进。本学期,我们把备课研究“学程导航”的深度推进作为攻坚项目,将围绕“个人精备+组内研讨”的备课模式展开研究。各科的备课格式和备课的相关要求应完全按照“学程导航”的范式,从本班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学程预设。我们要认真研究每一课的预习作业,并按“浅、精”的要求布置预习,努力提高学生的预习能力。学校将按照市教研室的要求组织检查,确保常态下的教学工作到 1

位。

(四)鼓励教师多反思和总结。倡导教师对教学进行课前、课中、课后的全程反思。开展如“教学叙事”、“教学案例”、“教学日志”、“教学反思”等形式的研究活动,从自身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寻找问题,继而转化为课题来研究。

(五)继续开展培训和研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力支持教师参加各级学习培训,保护和激发教师参与课改的热情,提高课改质量。建立学习型教师队伍。鼓励教师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每个双周组织一次“集贤讲坛”,主讲人主要是学校的校长、分管教育教学的中层干部、优秀教师,也可以邀请教育教学专家以及社会上的专业人士。

(六)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力度。邀请教育专家、特级教师来校上示范课、作专题讲座;组织青年教师外出参加各类培训和教学观摩;组织青年教师开展基本功比赛活动,积极为他们搭建锻炼的舞台。同时,充分发挥市、片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帮带作用,开展师徒结对活动,使更多的青年教师能脱颖而出,早日成为各级学科骨干、带头人,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七)加强课程管理。综合实践活动课要根据“四结合”(即综合实践活动与学校德育工作相结合,与学校文化建设相结合,与学科主题活动相结合,与学校已有的教育资源优势相结合,)的要求及早教学计划,并按此认真开展活动,同时要保管好过程性资料。改革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内容。要杜绝信息技术课上让学生玩游戏的不良现象,要把学生的文字处理、网上发帖、上传作品、发送邮件、投影片制作、查找资料等一些最实用的知识与技能作为主要教学内容。任课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水平,从中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认真进行教学与考核。

(八)推行多元评价。继续贯彻执行《市小学生学业评价方案》,继续鼓励教师要不断研究和探索新课程考试的内容和方法,形式和策略,改革单一的考试评价模式,注重学生自我评价,过渡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遵循全面性、鼓励性、发展性原则综合评价学生素质。

三、逐月工作安排

二月份:

1、制定学校本学期课改计划。

2、完成教研组、备课组计划和各科教学计划。调阅各科教学计划和备课。

3、开学两天内布置好班级文化等,教室展板尽力突显学生假期作业、作品。着手办公室文化建设。

三月份:

1、第四届“集贤杯”系列活动之一:“学成导航”范式教学设计(全体教师、分校进行)。

2、组织教师参加海门市新教育开放周活动。

3、编辑、出版《芳草地》

4、参加各学科“学程导航”专题推进会。

四月份:

1、观摩海门新教育读书节开幕式。

2、举行校园读书节,英语节。

3、各学科进行教学沙龙:55个细节的启示。

4、第四届“集贤杯”系列活动之二:下水文(题)比赛(全体语文、数学教师、分校进行)。

5、参加市教育质量百分考核展示分享会。

五月份:

1、参加各学科“学程导航”专题推进会。

2、举办第四届“校园艺术节”活动。

3、组织“庆六一”系列活动,并参加海门市第五届校园艺术节。六月份:

1、组织毕业会考。

2、开展每月一事主题活动。

3、第四届“集贤杯”系列活动之四:“我的课堂故事”教学随笔评比。(全体教师)

4、组织参加各类论文评比活动及各类比赛。

5、参加市教育质量百分考核展示分享会。

6、编辑、出版《芳草地》。

七月份:

收齐各类资料,进行归档。

2.玉门镇东渠中心小学校本培训计划 篇二

关键词:信息技术,古镇文化,耕读文化

1. 研究背景

耕读文化产生于中国封建社会早期,其内涵是将田园山水与耕读生活相结合,达到亲近自然、寄情山水、亦耕亦读、通达义理的境界。耕读文化与人居环境的互动关系,让学生通过信息技术这个平台亲历活动获取知识、获得体验、促进道德成长。本课教学是基于《儿童道德实践基地建设:古镇文化视阈下儿童道德成长的实践探索》的课题研究,对《儿童道德教育读本》如何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实施的过程展示。本课教学旨在依托古镇耕读文化资源,引导学生参与农耕活动,让学生在先人亦耕亦读的文化熏陶中培养儿童勤于劳动、乐于学习的思想品质。

2. 研究呈现

让儿童在古镇和校园的视野中沐浴耕读文化,需要教师搭建平台,设计丰富多彩的校内外活动让儿童亲历、体验;同时我们还要根据不同年龄尤其是年级孩子的特点,设计与实施符合他们身心特点的耕读教育主题活动和社会实践,提供他们表现的机会与途径。

因此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我做了一次基于古镇文化的信息技术探究式教学的尝试。将古镇文化融入实践性与工具性十分强烈的小学信息技术教 学,这将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家乡文化活动的兴趣;有利于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发挥学习主体性,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依托和立足古镇耕读文化资源,在小学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将古镇文化有选择性地与教材内容整合,对学生进行各种德育渗透。如《作品演示——保护古镇文化资源》。

师生活动设计:

教师是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协调者和督促者;通过巡视,对有困难的小组或个人及时提供帮助,对一些小组或个人进行及时干预。

学生是活动的主体,通过讨论、分析,接受任务,实施任务;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加工,在合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具体知识的运用如下:

(1)文件夹的建立、重命名;

(2)文件夹的共享设置;

(3)资料的下载(网页、图片、文字);

(4)资料的整理、汇总(资料的分类存储);

(5)PPT的运用;

(6)文件的保存;

(7)资料的上传。

3. 研究结论

上一篇:半命题作文篇下一篇:美丽的花坛作文250字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