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现代设计史论文(精选12篇)
1.世界现代设计史论文 篇一
世界现代设计史作业
一:读书笔记
1.字数要求:15000字(平均每一章1000字多一点)
2.手写稿(不能用电脑)
3.纸张大小:A4左右
4.参考资料:教材(12章)、网上视频(14集)
5.图文并茂:类似于做文科(历史、地理、政治)笔记一样,形成大纲、图表式的记录方式
二:论文
1.根据最后两次课播放的视频(罗永浩的锤子ROM系统、乔布斯传)写一篇论文
2.字数要求:2500~3000字
3.可以手写稿,也可是打印稿
4.题目:《设计如何面向未来》
提交时限:第20周星期二下午3点(每晚交一天,分数降低5分,以此类推)
2.世界现代设计史论文 篇二
《管子·五行》:“治祀之下, 以观地位。”尹之章注:“理於祭祀之时, 於其所祭之下, 观知地位之尊卑也。”“地位”这个词的最主要的意思即一个人在社会中的职务、职位以及由此显示出的重要程度。也可理解为受关注的程度, 受重视的程度等。
作者在本文中提到的所有关于“人的地位”中的“人” 的范畴是界定为“人民大众”的, 而非某一阶级或者社会中的一小部分人。
从古到今, 几乎所有的经典传世建筑、家具、平面设计和服装, 其实从来都不是人民大众能够享有的, 可以统称为“贵族设计”。它们的诞生, 是专为上层建筑的权贵服务的, 或者是以为他们服务为中心的。17世纪和18世纪初期的建筑和设计, 几何对称, 象征性的布局, 矫饰的烦琐装饰, 都充满了明显的阶级特征。
随着科技的发展, 社会的进步, 越来越多的在历史上不曾被平民所享有的设计, 渐渐的渗入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人民大众”, 这个也许在历史上地位非常低下的群体, 逐渐成为设计的主体, 设计的出发点, 从设计的奴隶变为了设计的主人。下面分几个时期, 来阐述人在设计中的地位的演变。
2 工业设计的萌芽时期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 (地位低下)
2.1 工艺美术运动
“工艺美术”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反对机器美学, 为少数人设计少数的产品, 所以从一开始他们就不是大众化的理念。
工业革命的影响, 大生产的出现, 使艺术与技术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当时的产品出现了两种类型:一是手工艺人以手工生产为少数权贵使用的用品;二是新兴的工业产品, 外型粗糙简陋, 没有美的设计。最大的区别在于上层人士使用精美的手工艺品, 平民百姓只能使用档次很低, 粗劣的工业品。由此可见人民大众在社会上的地位很低。
拉斯金强调设计的民主特征, 强调设计为大众服务, 反对精英主义设计。他认为真正的艺术必须是为人民创作的, 只能被少数人理解的艺术是没有意义的。
莫里斯在设计上强调设计的服务对象, 他强调设计的两个基本原则:产品设计和建筑设计是为千千万万的人服务的, 而不是为少数人的活动;设计工作必须是集体的活动, 而不是个体劳动。
以上两个代表都有明确的为人民大众的先进理念, 但也仅限于理论方面。因为“工艺美术”运动过于强调装饰, 增加了产品的费用, 不可能为低收入的平民百姓所享有, 因此, 它依然是象牙塔的产品。工艺美术运动的倡导者们有比较先进、比较民主的设计理想, 但并没有能够改变设计的“非大众化”的状况。
2.2 “新艺术”运动
西班牙的高迪在设计上倾向于非宗教化的方向。他的民主思想也是十分明显的, 他的第一个设计项目就是给工人设计的住宅, 那是玛塔罗工人集体住宅。1895年, 奥地利设计家奥托·华格纳在《现代建筑》中提出建筑设计应该集中为现代生活服务, 而不是模拟过去的方式和风格。设计是为现代的人服务的, 不是为古旧复兴而产生的。
这样的思想固然很先进, 但也没有付诸行动。“新艺术”运动所采用的方式, 如装饰, 自然主义的风格, 就决定了使这场运动依然是为豪华、奢侈的设计服务的, 是为少数权贵服务的。
3 工业设计的成型时期 (20世纪20—30年代) (现实大众化在英国的发展)
3.1 “装饰艺术”运动 (法、英两例)
法国的“装饰艺术”运动, 它的服务对象依然是社会的上层, 是少数的资产阶级权贵。几乎所有的现代设计运动在法国都集中体现在豪华的、奢侈的产品设计上。
法国没有真正经历过平民化的设计运动, 反而发展了具有资产阶级特色的“装饰艺术”运动, 反映出法国设计的特色——非民主化的、权贵与精英主义的、资产阶级的。
与法国截然相反, 大众化成为英国“装饰艺术”风格的一个显著特征, 特别是在包装设计和平面设计上, 这种倾向在法国和美国都很少见。
3.2 “装饰艺术”与“现代主义”的区别
“装饰艺术”主要强调为上层顾客服务的出发点, 使得它与现代主义具有完全不同的意识形态立场。
前者是为富裕的上层阶级服务, 因为它仍然是为权贵服务的设计, 其对象是资产阶级;后者强调设计为大众服务, 特别是为低收入的无产阶级服务, 但同时也是小知识分子理想主义的、乌托邦式的。
包豪斯的格罗佩斯, 他的设计思想一直具有鲜明的民主色彩和社会主义特征。他之所以采用钢筋混凝土、玻璃、钢材等现代材料, 并且采用简单的, 没有装饰的设计, 是考虑到造价低廉的问题。能够为社会提供大众化的建筑、产品, 使人人都能享受设计是他做设计的最大愿望。他的建筑最终为德国人民提供廉价、环境良好的住宅空间, 从而解决因为居住环境恶劣造成的种种社会问题。他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 从现实意义上, 开始趋向于大众化的设计。
4 工业设计的成熟和繁荣时期 (20世纪40—70年代) (受到关注, 地位提升)
4.1 早期现代主义的雾里看花
当时设计界面临的核心问题是:针对往昔所有设计运动知识强调为社会权贵服务的中心, 如何形成新的设计理论和原则, 以致使设计能够第一次为人民大众服务, 彻底改变设计服务的对象问题。
现代主义设计的一个核心内容就是要改变设计为权贵的这种数千年的历史, 而企图让设计为大众服务。现代主义建筑和设计则强烈反对为精英服务的设计。早期的现代主义是一种虽然不是为精英服务, 但是强调精英领导的新精英主义, 所以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4.2 美国工业设计的兴起 (人体工程学的出现, 产品反馈的重要性)
把工业设计职业化是美国对于全世界的最重要的贡献。美国的第一代工业设计师, 可以说从汽水瓶到火车头都设计。设计门类的不断丰富, 各类新的设计产品不断地融入到生活细节中, 变相地使得设计界对人的关注度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美国最早的工业设计师之一是沃尔特·提格。他设计的机械具有比较少的凹凸外型, 便于清洁, 保养, 提高安全度, 也便于工人使用, 他是最早在产品设计中注意到人体工程学因素的设计家之一, 利用人体工程学因素来设计出效率高、安全的产品。另外一个设计师是雷蒙·罗维, 他在1929年重新设计的复印机为生硬的机器增添了不少人情味。
由于工业化生产, 造成产品价格大幅度下降, 设计因此也不再是有钱人才能享受的东西, 随着大工业生产的发展, 设计已经进入了千家万户。德莱佛斯的一个强烈的信念是设计必须符合人体的基本要求。1961年, 他出版了著作《人体度量》, 从而为设计界奠定了人体工程学这门学科的基础。
4.3 历史的倒退, 设计的耻辱
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 民族的界限从商业和市场来看越来越模糊了。但最大的问题在于设计往往程式化, 单一化, 公式化, 统一化。千人一面的设计比比皆是。以前那种传统的温情脉脉的设计特征, 已经在迅速地消失。
真正的症结在于这种国际化的设计趋向, 已经蔓延到一些不需要国际化的领域, 如餐具、家具、住宅室内、家庭用品等, 没有道理要求中国人使用德国式的厨房用品, 也没有道理要求韩国人使用维多利亚式的沙发。
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20年的发展, 现代主义与国际主义设计基本本末倒置, 把原来作为自然结果的形式变成了设计追求的目的, 而原来的目的——社会性、大众性则逐步被抛弃。
到了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 世界的大都会几乎变得一模一样, 设计探索多元化的努力失败了, 被追求单一化的国际主义设计取代。
5 工业设计的多元化时期 (20世纪80年代至今) (广大消费者就是上帝)
这个时期有一种新的设计方式出现了:以提供消费者完整的生活和工作空间为中心的, 以人为设计中心, 具体到为人的各种不同的功能需求服务, 以不同的设计来提供不同的功能需求, 人的重要性在设计中从来没有得到如此高度的重视。关于设计美学、设计伦理学、设计心理学、产品语义学等理论应运而生, “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风靡全球。
日本的电子产品设计业在近代发展出一种具有高科技特征, 同时又具有人情味儿的设计风格来。
索尼公司是里面的佼佼者。索尼设法采用不同的设计方式来针对不同国家的市场。每在一种新产品开发之前, 索尼公司都派人进行目标市场国家的实地考察, 了解这个特定国家中的人民对于产品的喜好, 对色彩的偏爱, 经过多次反复调查, 然后把结果提供给设计部门, 作为设计的依据。因此, 索尼的产品具有很高的、比较准确的针对性, 在市场上也比较容易取得成功。
现代设计在20世纪90年代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企业已经不仅仅要求设计公司为他们提供产品的外型设计和解决工程技术问题, 而更加要求设计公司提供市场研究、顾客研究、设计效果追踪、人体工程学研究。设计公司要为客户提供完整的设计配套服务。客户成为了上帝。
6 结论
也许从工业设计产生的那一天起, 设计就与生俱来的不是为全社会服务的;但是也正是从真正的工业设计出现的那一天起, 设计却一直朝着为全人类服务的方向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讲, 设计的发展意味着社会和意识形态的不断进步。当代的工业设计, 越来越充分地体现出人的本质特征, 设计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同样, 设计的主题和服务的主体人, 也越来越被重视。这就是未来设计总的趋势。人类自然而然地成为了设计的主人, 而不是设计的奴隶。
大众普及性的设计生活还意味着, 无论何种阶级出身, 何种年龄, 人人都有满足自我需求, 享受设计, 享受高品质生活的权利。我们也相信, 只有以“人”作为设计的出发点和最终的落脚点, 未来的设计才能更出色, 未来的生活才能更丰富多彩!
摘要:从历史发展来看, 现代设计已经有近100多年的发展历史。随着时代的发展, 设计从它起初的只具有社会性的行为, 逐渐具备了群体性、个人性的新特征。设计的内涵也衍生出了个人性、群体性和社会性三个层面。工业设计的本质和宗旨就是为人类创造一种合理而舒适的生存生活方式。但从现代工业设计的起步开始, 设计并没有依照其本质去发展, 经过一次次革命和运动的洗礼, 设计的主体, 人的历史地位也随着设计的前进总体呈现出不断提升的趋势。
关键词:地位,人民大众,提升,人性化
参考文献
[1]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2.
[2]李亮之.世界工业设计史潮[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1.
[3]尹定邦.设计学概论[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
[4]陈鸿俊.世界工业设计史[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 2001.
3.世界政要相亲史 篇三
小布什与尼克松之女“没有然后”
11月11日是美国的老兵节,这一天,美国前总统小布什为父亲老布什撰写的304页传记《41:我父亲的肖像》正式发行——“41”指代老布什的身份,美国第41任总统。
1968年,当老布什还是众议院议员时,就“于公于私”地为22岁的小布什安排了一场相亲。而对方不是别人,恰恰是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的女儿特里西娅。
可惜,他与“第一女儿”的约会并不顺畅,甚至有些尴尬。小布什在书中写道:“我们共进晚餐,当我伸手去拿黄油时,打翻了酒杯,我惊恐地看着杯中的红酒淌过了桌子。然后 ,我点燃了一支香烟,特里西娅礼貌地提醒我,别吸烟……晚饭后,她要我立即送她回到白宫。约会就此结束。”
这是一场“没有然后”的约会,小布什铩羽而归。也不知,他是否由此对“大家闺秀”产生了阴影——他后来的妻子劳拉,出生于得克萨斯州一个小户人家。看来,姑娘还是同乡的好啊!
有过4任妻子的施罗德“没女人缘”?
所谓难兄难弟,就是总有人在遥远的地方告诉你“你不是一个人”。德国前总理格哈德·施罗德,比小布什大两岁,曾被同母异父的弟弟洛塔尔·沃塞尔爆出了也和相亲有关的血泪旧账。
2004年12月,沃塞尔出版《总理,不幸是我兄长,与我》一书,其中《没有女人缘》一章,讲述了自己给当时还是法律系学生的施罗德介绍女朋友的往事。
沃塞尔在书中透露,当年已经成家的他,想把妻子的一名颇有风韵的闺蜜介绍给迟迟未婚的大哥。然而,“施罗德在饭桌上滔滔不绝地说了3个小时”。这位闺蜜后来告诉沃塞尔的妻子:“以后再见到施罗德,我肯定掉头就跑。”
不过,沃塞尔的这本书未必全部可信。因为他坦言,出书“是为了赚点钱”。当时已年过六旬的他,原本是IT界的高薪人士,可自从1995年失业后,就一直没能找到稳定工作。于是,一双敲键盘的手,被迫修过下水道、暖气管道,还搬过行李……
哥哥当上堂堂一国总理,也给沃塞尔带来过短暂的实惠。可是光环褪去以后,“务实”的德国人才不管你是谁的弟弟,沃塞尔还是要凭手艺吃饭,于是,他又成了面包师。他曾公开抱怨过:“他(施罗德)不该不管家人,要是他能帮我找个工作,哪怕给点建议,我都很开心。”
要说施罗德没有女人缘,谁能来解释解释。要知道,他后来可是娶了4任妻子!当然,每次都和前一个先离了婚。24岁时,施罗德就和青梅竹马的邻村姑娘爱娃结婚;28岁时,又和女教师安妮结婚;36岁时,在竞选联邦议员时,与年轻姑娘希尔特露德“骑车定情”;52岁时,又邂逅了《焦点》杂志的金发女记者多丽丝。
每隔10来年就换个妻子,施罗德的品味倒是“从一而终”——永远喜欢年轻的。
安倍晋三“骗了个媳妇”
其貌不扬的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能娶到清纯美貌的昭惠,堪称相亲界的一桩正面案例。据美国《侨报》2006年10月16日报道,两人于1983年成婚,说起来,昭惠其实是被安倍“骗”来的。
昭惠的父亲是日本重量级财阀松崎昭雄,“千金小姐”当时在日本最大的广告公司电通公司工作。啥都不缺也不愁的她,在上司的“怂恿”下,才答应和安倍相亲。
初次见面,安倍就“见光死”。和身边环绕着的设计界时尚男相比,昭惠觉得安倍不仅不帅,“穿得还很土”。于是在那次相亲后,就没想再和他联系。然而,没有推不倒的围墙,只有不勤快的男人。昭惠回忆:“安倍给我打了电话……之后,我们就每两周见一次。”
其实,一切都是有“有预谋”的。安倍的母亲洋子,是甲级战犯、日本前首相岸信介的女儿,把“培养儿子成为日本首相”视作生活的重心。其战略步骤之一,就是为儿子物色一个完美儿媳妇——家世好、模样好、内外都能辅佐丈夫。昭惠也不负厚望,在后来被称为“日本的希拉里”。
据说,当年安倍向昭惠求婚时,昭惠对即将嫁入政治世家感到惴惴不安,问:“我真的行吗?”安倍答:“当然没问题。”后来,昭惠才知道:“原来是他爸爸告诉他,就是骗,你也要把媳妇骗回来。”
(据《中国青年报》)
4.世界现代设计史学习心得 篇四
起初对这门理论课的学习并没有太大的兴趣,就像上所有的大学公共课那样,睡觉、发呆、乏味。但是在谭魏老师幽默风趣的讲解下,我顿时又对世界现代设计史有了几分油然而生的亲近感。通过这段时间对《世界现代设计史》系统的学习,我也或多或少的学到了一些关于设计方面的知识。
近现代以来,随着工业化机器大生产的时代到来,全球化、工业化、标准化进程的加快,艺术设计逐渐成为当今世界工业化生产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发明创新大师刘东利先生说过:“设计就是创新,如果缺少发明,设计就失去价值,如果缺少创造,产品就失去生命。”无论是杂志《木马》、《工作室》、《青年》、《风格》的创办,还是“世纪行会”、“艺术工作者行会”、“手工艺行会”的兴起,都见证了现代设计史从古至今蓬勃发展的变化。可以是一层不变的延续,也可以是在技术基础上的创新,但无一例外的宗旨都是为人们现代生活所服务而发展的。当老师提到我们学校的综合理工大楼所采用的建造就是中世纪的代表风格——哥特式,包含了古希腊的多力克、科林斯、爱奥尼克这三种柱式设计。每每经过那几座威严气派的建筑物时,对世界现代设计师们的崇敬之情溢于言表。不必说对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产生深远影响的拉斯金主张的艺术与技术的结合,认为应当将现实观察融入设计中,并提出设计的实用性目的。他的设计理论具有强烈的民主和社会主义色彩,也非常混乱,既强调大众,又主张从自然和哥特式风格中找寻出路,这显然不是为大众的;既包含社会色彩,又包含对大工业化的不安。他的实用主义思想与以后的功能主义有很大区别,但他的倡导对当时的设计家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证据。也不必说莫里斯在实践中实现拉斯金设计思想的第一个人物,他反复强调设计的服务对象为大众,希望振兴工艺美术的传统,一方面否定机械化、工业化风格,另一方面否定装饰过度的维多利亚式风格,认为哥特式、中世纪的设计才是诚实的设计。虽然工艺美术运动对于设计改革的贡献是重要的,它首先提出了“美与技术的结合”的原则,反对“纯艺术”,强调“师承自然”,但是工艺美术运动也有其先天的局限性,它将手工艺推向了工业化的对立面,违背历史发展潮流。随着新艺术运动的兴起,各个国家的新风格在欧洲流行,这其中个当然包括受到苏格兰“格拉斯哥学派”影响,带有理性成分的德国——青春风格,更接近于现代主义的维也纳——分离派以及美国建筑派——芝加哥流派的。说到这,不得不谈谈美国建筑的代表人物——著名的建筑师路易斯·沙利文和弗兰克·L赖特,他们所设计的建筑已基本上脱离了欧洲传统建筑的模式,开始往现代建筑造型方向发展,为现代都市摩天大楼的建造提供了先例,沙利文提出“形式追随功能”的口号,成为现代设计运动最有影响的信条之一。
有些人天生就是设计界的宠儿。无论是作为德国工业联盟先驱,现代设计之父的彼得·贝伦斯,还是作为俄国构成主义代表人物的李西斯基,他们对早期的设计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建筑设计师柯布西埃提出“住房是居住的机器”这句话很受非议,他发现了新建筑的五个特点,即底层架空、屋顶花园、自由平面、横向长窗、自由立面“这些特点资金仍被世人沿用。当然我最欣赏的要数美国的第一代设计师雷蒙德·罗维,在他的设计思想中充满了美国市场经济的商品味。他能够非常清楚的认识到市场的需求,了解消费者的心理,及时地为市场提供消费者需要的产品。通过他的设计,雷蒙德·罗维奠定了他在20世纪美国设计领域至高无上的地位。他是美国最成功的设计师,他的设计创造了美国式的生活方式,他的成功是美国梦的现实版本。
在经过了后现代思潮的洗礼后,设计的发展已渐趋于丰富和平缓,开始进入到一个多元化时代。在多元化的背景下,设计不再有统一的标准和固定的原则,成了一个开放的、各种风格并存的、各种学科交汇融合的学科。设计已经被理解为一项系统的工程,而不再是设计师单独完成的工作,它需要工程师、环境工程师、环保专家,甚至是社会学家和美学家的共同参与。有关设计风格的争议似乎也随着一个世纪的过去而结束了,人们对设计的认识已经更多的建立在共识的基础上。无论是设计师还是消费者,大家都把生活在一个更健康、更安全、更舒适的环境里作为共同努力的目标。以计算机、网络为特征的信息化社会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设计师的工作方式,设计的形式和内涵都在发生变化。在提倡多元化的今天,设计在体现高新技术、提供良好功能的同时还充当着表现民族传统、人文特点、个性特点的多重角色。
5.现代设计史教学大纲 篇五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现代设计史(中文)/A History of Modern Design(英文)学时/学分:32/2 先修课程:《大学语文》、《中外美术简史》、《艺术概论》 适用专业:艺术设计专业
一、本课程的性质、目的
《现代设计史》是艺术设计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旨在建立对设计历史及各时期设计风格样式的了解与认识,激发对设计艺术学习的历史责任感,培养对设计艺术理论的认知与思考力,为专业学习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
二、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第一章
现代设计和现代设计教育、现代设计的萌芽与“工艺美术运动”
(一)基本要求:本课程的教学采用课堂面授与配合多种媒体进行的设计作品赏析。在讲授设计历史的同时加入必要的设计艺术实践内容。
(二)重点与难点:设计史的对象、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及其影响
(三)教学内容
1、现代设计的发展和现代设计教育
2、工业革命初期的设计发展状况
3、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及其影响
(四)学时分配:4课时
(五)习题与作业
1、简论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及其影响
第二章
新艺术运动、装饰艺术运动
(一)基本要求: 基本了解新艺术运动的背景、奥地利分离派与德国青年风格运动、法国、美国、英国的装饰艺术运动等内容,掌握法国、比利时、西班牙、苏格兰的新艺术运动及代表设计家、装饰艺术运动的概况与特点。
(二)重点与难点:法国、比利时、西班牙、苏格兰的新艺术运动及代表设计家、装饰艺术运动的概况与特点。
(三)教学内容
1、新艺术运动的背景
2、法国、比利时、西班牙、苏格兰的新艺术运动及代表设计家
3、奥地利分离派与德国青年风格运动
4、新艺术运动的平面设计发展
5、装饰艺术运动的概况与特点
6、法国、美国、英国的装饰艺术运动
(四)学时分配:6课时
(五)习题与作业
1、比较新艺术运动和装饰艺术运动设计思想的异同
第三章
现代主义设计的萌起、包豪斯
(一)基本要求:了解现代主义设计产生的背景、思想基础、早期的包豪斯——魏玛时期、新教员的组成、基础课——色彩与形式等内容,掌握欧洲的现代主义设计运动、包豪斯成立的宗旨及奠基人。
(二)重点与难点:欧洲的现代主义设计运动、包豪斯成立的宗旨及奠基人
(三)教学内容
1、现代主义设计产生的背景、思想基础
2、欧洲的现代主义设计运动
3、包豪斯成立的宗旨及奠基人
4、早期的包豪斯——魏玛时期、新教员的组成、基础课——色彩与形式
5、荷兰风格派的影响、新的联合:莫霍里·纳吉与阿尔柏斯的贡献、包豪斯的公共形象
6、迪索时期的包豪斯、新大师的出现、7、泛政治化时期——汉斯·迈耶时期、痛苦的结局——米耶时期
(四)学时分配:6课时
(五)习题与作业
1、简论包豪斯的设计思想。
第四章
工业设计的兴起、现代设计的职业化与制度化
(一)基本要求:了解美国的工业设计、工业设计的职业化和设计理论在战后的发展等内容,理解设计上“有计划的废止制度”的建立和流线型运动、消费主义与流行式样。
(二)重点与难点:设计上“有计划的废止制度”的建立和流线型运动、消费主义与流行式样
(三)教学内容1、2、3、美国的工业设计
设计上“有计划的废止制度”的建立和流线型运动 消费主义与流行式样4、5、工业设计的职业化和设计理论在战后的发展 工业技术的发展对工业设计的影响
(四)学时分配:4课时
(五)习题与作业
1、谈设计上“有计划的废止制度”的利弊。
第五章
丰裕社会与国际主义风格、世界现代设计
(一)基本要求:了解波普设计运动、国际主义风格的发展、意大利、法国、英国的现代设计等内容,掌握丰裕社会与国际主义风格、人体工程学的发展、西方当代设计的发展趋势。
(二)重点与难点:丰裕社会与国际主义风格、人体工程学的发展、西方当代设计的发展趋势。
(三)教学内容
1、丰裕社会与国际主义风格
2、波普设计运动、国际主义风格的发展
3、人体工程学的发展、西方当代设计的发展趋势
4、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的现代设计、日本现代设计的发展
5、意大利、法国、英国的现代设计
6、德国、荷兰、西班牙、瑞士、美国的现代设计
(四)学时分配:8课时
(五)习题与作业
1、论西方当代设计的发展趋势。
第六章
现代主义之后的设计
(一)基本要求:了解国际主义设计运动的衰退、现代主义以后的其它主要新设计风格,掌握后现代时期的设计和后现代主义设计。
(二)重点与难点:后现代时期的设计和后现代主义设计
(三)教学内容
1、国际主义设计运动的衰退
2、后现代时期的设计和后现代主义设计
3、现代主义以后的其它主要新设计风格
(四)学时分配:4课时
(五)习题与作业
1、写一篇4000字左右的论文,学生自己选择与现代设计史有关的任何题目
三、主要教学参考书
1、王受之著《世界现代设计史》 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
2、李砚祖著《造物之美——产品设计的技术与文化》 中国人民大学美术出版社 2000年
6.世界知识产权日历史回顾 篇六
世界知识产权日历史回顾
2001年的主题是“今天创造未来”,2011主题海报-设计未来[1] 2002年的主题是“鼓励创新”,2003年的主题是“知识产权与我们息息相关”,2004年的主题是“尊重知识产权 维护市场秩序”,2005年的主题是“思考、想象、创造”,2006年的主题是“知识产权——始于构思”,2007年的主题是“鼓励创造”,2008年的主题是“赞美创新,增进人们对知识产权的尊重”,2009年的主题是“绿色创新”,2010年的主题是“创新——将世界联系在一起”,2011年的主题是“设计未来”,2012年的主题是“天才创新家(Visionary Innovators)”
2013年的主题是“创造力 – 下一代(Creativity-The Next Generation)”
7.世界现代设计史论文 篇七
由建筑师沃尔特·格罗佩斯创立的德国魏玛的国立包豪斯学校 (Staatliches Bauhaus) , 简称包豪斯 (Bauhaus) , 创立于1919年一战后的德国, 是一所享誉世界的艺术建筑学校。“Bauhaus”由德文“Bau”和“Haus”组成, 名字本身的意义是“house of building”。包豪斯的存在虽然只有短短14年的历史, 一共也只有1250名学员, 但包豪斯对德国乃至世界来说的影响力都是巨大的。包豪斯在当时它是最具乌托邦思想和精神的中心, 也被称做20世纪最具影响力也最具争议的艺术院校。包豪斯在艺术教育理论和实践中取得了卓越的成绩, 还创建了现代设计的教育理念。换句话来说, 包豪斯的校史也是一部现代设计诞生的历史, 将艺术同机械技术这两个门类搭建了一个交流的平台。而包豪斯的全体教员几乎囊括了整本现代主义者的《名人录》。由于包豪斯学校对于现代建筑学的深远影响, 如今的包豪斯已不单单指的是学校, 而是其倡导的建筑流派还有风格的名称。
二、包豪斯的发展历程
包豪斯的发展经历了三个时期:1919-1925年魏玛时期、1925-1932年德绍时期和1932-1933年柏林时期, 以及三任校长:1919年至1927年的沃尔特·格罗佩斯、1927年至1930年的汉斯·迈耶以及1930至1933年的密斯·凡·德·罗。1933年在纳粹政权的压迫下, 包豪斯宣布关闭, 同年也是魏玛共和国的结束。
近代以来, 包豪斯逐渐由设计学院逐渐转变为一种设计风格, 为批量化生产注入了一种令人震撼的生命力, 其影响力同时也影响到了建筑、平面设计、家居、摄影、纺织品、印刷品等方面的发展, 变成了一种表示设计理性的标志。同时也诞生出简洁以几何造型为主的工业化设计风格。包豪斯对现代设计教育的人才培养产生了巨大影响, 包豪斯培养设计人才以开放式的方式进行, 并没有进行严格的学术知识纠正, 注重在合作与实践中积累知识与经验。
包豪斯的辉煌离不开其创立者沃尔特·格罗佩斯, 在其任职期间也是包豪斯的鼎盛时期。格罗佩斯的设计思具有鲜明的民主色彩, 深受贝伦斯的影响。他主张艺术家的感觉与技术人员的知识结合起来, 相信艺术家具有将生命注入机器产品的能力, 以创造出建筑和设计的新形式。1919年发表的《包豪斯宣言》充分的表明了包豪斯的教学立场。
包豪斯为现代设计奠基了基础, 包豪斯创造了一系列的教学方法和理念, 现代设计教育就来源于包豪斯;双轨制的教学策略, 聘请形式大师还有工作室大师使学生能同时接受艺术教育的培养和动手能力的培养。用现代材料进行创作, 以批量式为目的, 现代主义工业产品的形成由此而来。在培养学生的同时也保持与企业界的联系, 让学生能产生一种集体精神还有设计的社会责任感。
三、格罗佩斯的个人影响力
可以说包豪斯的成功离不开它的奠基人、精神领袖沃尔特·格罗佩斯。格罗佩斯是20世纪最重要的现代设计家、设计理论家和设计教育的奠基人。他通过60年的努力, 从德国的包豪斯到美国的哈佛大学, 把设计教育, 特别是建筑设计教育的现代主义、国际主义基础牢固地奠立起来, 影响全世界。建立和发展包豪斯的过程困难重重, 可以说如果没有格罗佩斯, 就不可能有包豪斯的存在。当时的社会背景是德国国内混乱不堪, 而包豪斯正是让格罗佩斯实现自己对于和平追求的良好平台。包豪斯相当于一个小型的平台, 让艺术家们与工匠能进行合作, 一起为设计教育做出贡献。格罗佩斯作为包豪斯的创始人与精神领袖, 带领着包豪斯的全体师生开创了设计史上一个伟大的纪元。
四、包豪斯的理想
在一战后德国国内一片狼藉的背景下, 格罗佩斯在1919年所发表的《包豪斯宣言》充分彰显了包豪斯的办学理想, 即通过设计改变当时德国的现状, 格罗佩斯希望通过包豪斯这个实验体实现自己对于和平社会的热切渴望。在格罗佩斯和众多杰出教师的共同努力下, 创造出了一个新的设计教学模式。希望通过包豪斯创造一种设计标准化的程序使大众平民百姓都能够享受到先进的设计成果。
包豪斯的建立历经波折, 但包豪斯的理想从学校成立之初便贯穿整个校史, 到包豪斯1933年被迫关闭学校一直坚持这个理想。虽然包豪斯只存在短短的14年, 但是包豪斯所诞生的设计方法充分的适应了现代工业生产的需求, 对后来的现代设计发展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包豪斯培养出一大批对近代设计极具影响力的优秀设计师, 在其师生中包括著名的建筑师和设计师:密斯·凡·德·罗、沃尔特·格罗佩斯以及马谢·布鲁尔等。随着包豪斯1932年从德绍迁往柏林。大多数与包豪斯渊源颇深的艺术家与建筑师们都离开了德国, 到其他国家 (特别是美国) 去寻求庇护, 包豪斯的理想和思想也被他们带到了世界各地。现如今, 关注我们的生活包豪斯的影子无处不在, 可以说现在最时兴的i Phone设计的灵感也是来源于包豪斯。包豪斯代表的是一种对于生产过程中的非物质性的精神与活力。
五、包豪斯的精神
包豪斯的开创者们无疑同时开创了一个伟大的时代, 他们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兼具崇高的抱负理想、拥有学识勇气。一群在设计领域拔得头衔具有建树的人, 在时代的号召下聚在一起, 通过创新精神与信念的支撑开创了一个伟大的新时代。包豪斯的精神与其创始人的个人魅力是分不开的, 沃尔特·格罗佩斯作为20世纪初最著名的建筑师、设计师, 作为包豪斯的领袖人物, 带领着使命感建立了包豪斯。校长格罗佩斯的进取精神支撑和感染着学校的每一位教师与学生。格罗佩斯将自己的理想赋予在包豪斯的精神当中, 将时代与国家的需要作为己任。鼓励创新与创造, 反对古板、因循守旧, 将手工艺与机器进行有效的结合, 提倡手工艺的同时, 将基础训练与艺术相结合, 培养全面型的设计人才, 将学校教育赋予社会责任感。
包豪斯虽然早已不存在, 但是包豪斯的精神却影响深远, 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影响着我们这个世界。包豪斯在短短14年间度过了三个不同的时期, 他们的校长分别是:沃尔特·格罗佩斯、汉斯·迈耶、密斯·凡·德·罗, 这三任校长同时也代表着包豪斯不同的阶段。沃尔特·格罗佩斯的理想主义、汉斯·迈耶的共产主义、密斯·凡·德·罗的实用主义, 使得包豪斯的精神包罗万象, 知识分子的理想主义精神、共产主义的目标、实用主义与严谨工作态度都很好地融入其中。包豪斯的精神一直贯穿其中, 在包豪斯关闭之后, 随着战争的爆发, 包豪斯的主要领导人与老师、学生的流亡到了世界各地, 主要地区是美国, 他们把在欧洲进行的设计探索与先进的欧洲现代主义设计思想也来到了世界不同的地方, 将包豪斯精神与理想流传下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 包豪斯也发展成了一种新的设计风格, 即国际主义风格。
六、包豪斯的理想与精神的启示
包豪斯的发展历经坎坷, 虽然只有短短的14年历史, 但他们依然坚守自己伟大的设计理想, 意图用设计来改变德国改变世界。通过设计来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 包豪斯所带来的成果不光使德国人民受益, 也使全世界人民受益。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 中国的经济不断发展, 设计在国家的发展中所担当的重量也越来越重, 面对社会的转型, 我们也能从包豪斯中吸取经验, 应对社会新的调整。现代的设计需要去应对面向信息时代的转型, 不能单单为了设计而去设计。设计以及变成了一种精神符号, 更多需要的是精神上的动力。社会的发展对于设计方面的人才也要求越来越高。设计从业者要保持一颗淡定的心情去应对社会风气的浮躁, 不要过于追求眼前的短期利益。扪心自问自己的理想是什么, 追求是什么, 将自己的理想与国家的兴衰与发展联系起来, 继承并传承好包豪斯的理想、精神, 开创一个属于我们自己的新时代。
通过现代设计教育坚持学习包豪斯的设计热情、设计理想、设计精神与设计教育的理念。坚持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将自己的文化特色与现代设计相结合, 不抄袭、不因循守旧、不墨守成规。同时对于“中国制造”来说, 设计又遇见了一个前所未有包容的时代, 包容每一个不同的想法, 中国的设计师们应当去思考如何将自己的传统文化传递出去, 不做表面的设计, 积极传递中国设计的精神。包豪斯的理想与精神代表了一种勇于改变世界面貌的精神, 我们也应该学习这种责任感, 让理想推动我们前进, 推动我们去创造一切可能性, 创造中国未来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2.
[2][英]卡梅尔-亚瑟.包豪斯[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2.
[3][美].威廉·斯莫克.包豪斯理想[M].山东出版集团, 2010.
[4]桂宇晖.包豪斯——与中国设计艺术的关系研究[M].上海: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8.世界土地所有制变迁史 篇八
汉弗莱·吉尔伯特爵士的探险
将荒地变为财产
1585年9月29日,一场骇人的暴风雨席卷了东大西洋。汉弗莱·吉尔伯特爵士率领的两艘船,金鹿号与松鼠号陷入了这场暴风雨,吉尔伯特爵士是一名科学家兼探险家,当时他已经完成了在北美建立首个英国殖民地的远征,正在返回英格兰的途中。
“英勇而博学的”吉尔伯特令人难以捉摸。这个人身上有着永恒的矛盾—他是一名军人,也是一名数学家;他是公开的双性恋;他非常残忍,可以砍掉敌人脑袋后将头颅排成通往他帐篷的道路;他也非常有创造力,可以料想到在大西洋之外一个新世界的发展;他还是一个非常有干劲的人,在提出要去探索“自佛罗里达角向北延伸的广袤而富饶的土地”后,伊丽莎白女王准许他占有“所有此类将被发现的土地、地区和地域……(他)可以根据英格兰法律,永久地或以其他方式全权处置那些土地及其每一部分”。在各种不同的土地支配方式中,永久地权等同于完全的所有权。从佛罗里达到纽芬兰之间所有还没有被“基督教徒或人民”所占据的北美土地,都可以成为吉尔伯特的财产。
要将荒地变为财产,在程序上还有一件事要做。土地必须经过测量、被绘制成地图,并被注册在产权人名下。因此,当吉尔伯特于9月率领一支由5艘船组成的小船队扬帆出海的时候,船员中也包括了装备有测杆和罗盘的测量员。1583年8月5日,吉尔伯特抵达圣约翰港,此时他发现这里已有近40艘渔船了,这些人在捕捉鳕鱼。测量员们立即投入工作,他们“观测了测杆的高度,并依照地区的准确规模开始绘制平面图”。在8月结束之前,第一笔交易发生了,海岸边的地块被租给了渔民们,而此前这些渔民都是无偿占用这些土地的。吉尔伯特向他的租客们保证,从现在开始到次年,他们有权使用各自所属的那块土地。
从表面上看,吉尔伯特的行为很荒诞。在过去的漫长岁月里,密克马克族人一直在使用这座港口,他们将之视为他们的领地。可能在1492年哥伦布航行至美洲之前,巴斯克族渔民就发现了这个可以提供庇护的天堂,他们及任何有胆量横渡大洋来到这里捕捉鳕鱼的人,都赢得了在夏季使用这片登陆场的权利。不过,那只是以前的情况了。
现在,依照英国的法律,汉弗莱·吉尔伯特爵士主张了这样一种权利,并以此为基础,计划向使用一部分荒地的渔民们征收租金。破天荒头一遭,一种将会对社会结构产生革命性影响并将改变人们看待自己的方式的理念,为人所知晓了。
占有欲
占有的需求会触及我们每个人
拥有土地对人类生活所造成的关键性影响也被生物学证实。对于现今生活在地球上的70亿人和1583年散布在大陆上的5亿人而言,有些前提同样正确。身体的核心温度必须维持在37℃上下。为了维持这一体温,一个成年人每天必须摄入至少1800卡路里热量,当然,摄入2400卡路里热量更好。而对于在圣约翰湾从事相关体力劳动的渔民而言,他们每人每天要摄入接近4000卡路里热量。除了一些海岸边的族群,每个时期,地球上的人口总是要通过土地来获取维持其生存的至少85%的能量,以及全部的衣物和住所。
50年内,这个地球上将会有90亿居民,对于该如何照料好这90亿人,这个生物学上不可避免的事实提出了令人畏惧的挑战。这些人需要通过大概1800万平方英里(约合4662万平方公里)农地的产出来获得食物、衣物和住房。在最乐观的情况下,凭借这其中不到一半的土地,或许足以提供生存所必需的热量。但是,这些土地还必须提供生物燃料、动物饲料、矿物、木材、棉花和其他衣物纤维。与此同时,土壤会退化,城市会扩张,气候会变化,还会有诸如干旱、洪水、地震和海啸这样的自然灾害,这些都会逐渐将剩余产能降低到危险水平。
2010年,人类历史上首次发生了这样一种情况: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口超越了生活在农村的人口。但是,即使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市内、由金属和塑料搭建的棚户屋所构成的基贝拉贫民窟里,或者在印度孟买那个容纳了100万人的杂乱无章的达拉维贫民窟内,这条生物学事实依然牢不可破。食物甚至有时候衣服都可以从别的地方生产出来,但是一间屋子或者一间铁皮房是每个家庭所必需的基础,他们要在里面睡觉、吃饭并工作,这样这个家庭才有能力提供必需的劳力或者商品,以换取一袋米或一件T恤。对于人类的生存而言,以某种形式来主张对土地的权利是一个不可避免的情况。
人与土地之间并非永远是一种纯粹的经济关系。1890年,心理学先驱威廉·詹姆斯曾推断,占有欲是人性所固有的。“对于我们而言,我们的名声、我们的孩子、我们的劳动成果可能就和我们的身体一样珍贵,在受到侵犯的时候,我们会像身体受到侵犯时那样激起同样的报复心和报复行为。”詹姆斯还补充道,“一种同样的本能驱使我们去收集财产,因此而获得的东西,依照其亲密程度的不同,变成了我们的经验和自我的各个部分。”不论我们是住在贫民窟,还是住在一栋城堡里,占有的需求都会触及我们每个人。
个人所有权
最具摧毁性同时也是最具创造性的文化力量
《长眠不醒》中的菲利普·马洛沉思着:“这是我住的房间。对于我而言,这是唯一与我有某种联系、能让我想起过去、让我想起家这个概念的东西。这里的东西并不多,但占据了我全部的记忆。”我们所占据的空间总是有那种双重功能,它既是一个保护我们的壳,也是一块可以任由我们涂抹内心秘密的画布。
西方社会的绝大部分居民都住在一间私有住宅里,他们因此持有一种对这种所有权制度有利的偏见。但是从全球范围来看,人们发展出了无数种对其居住地的占有方式。而且,正如罗德亚德·吉卜林对互相矛盾的部落神话所作的评价,“每个神话都是正确的!”这种占有方式的差异影响了我们看待自己、看待世界的方式。
nlc202309091307
直到1800年,地球上的很多草原,北美大草原、澳洲内陆、非洲大草原等等还都为土著们所共有。范围最大的单一土地所有权模式是残暴的封建农奴制,在俄罗斯帝国,从波罗的海到太平洋的广大地区都实行这一制度。但是,全球大部分人所理解的土地所有制是以农民耕作的多种形式体现的。在欧洲的大部分地区、印度、中国这些人口最为稠密、最有实力的国度,直到18世纪晚期,农民们也在土地上劳作并拥有其产出,但是每一小块土地的所有权都是与家庭、家族或与权贵、君王共享的。在从非洲到印尼的大片伊斯兰国家里,农民们劳作,地主们占有,但是土地的最终所有权属于其创造者。
打破这一格局的是过去200年间的大革命。关于个人所有权和专属所有权的理念,不仅是指那些可以携带或可以被占有的物品,还包括不可移动的土地,这一理念已经证明了它是有文字记载的历史里最具摧毁性同时也是最具创造性的文化力量。任何古老文明,不论在什么情况下接触这种理念,都会被其消灭,它还将这些文明的人民从其家园里移走,但是,它也传播了梦想所不及的个人自由,并用其确立的民主体系保护这种个人自由。
新书速递
万物解释者
作者:[美]兰道尔·门罗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6年7月
定价:88.00元
作者用大幅蓝图和易懂的文字,以严谨的科学家态度,解释了世界上有趣又难懂的45种事物:太阳系,元素周期表……这些东西从哪儿来?它们各部位的用途和运作原理是什么?
行动的勇气
作者:[美]本·伯南克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年5月
定价:78.00元
美联储为规避另一场大萧条,促进美国经济复苏,采取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行动,本书认真、详细且格外清晰地解释了为什么美联储这么做。书中披露了许多细节,让我们能更充分地了解全球经济历史中的这一关键时期。
走来走去
作者:刘涛/Lens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年6月
定价:68.00元
本书是摄影师刘涛作品的首次结集,包含了他近6年的街拍作品、他对女儿刘小米的成长记录(首次公开)等。作者目前是合肥供水集团的一名抄水表工。他的作品在网络分享后广受欢迎,被誉为“野生摄影大师”。
9.现代论文史《末代皇帝》观后感 篇九
故事从1950年冬天开始讲述起:清王朝废帝溥仪,作为战犯从苏联被押回中国。火车抵达中苏边境的满洲里火车站后,溥仪认为此去性命难保,便溜进卫生间企图割腕自杀。中国战犯管理所所长发现情况有异,急敲卫生间的门。
敲门声使溥仪陷入了回忆。1908年的一个冬夜,清宫卫队长敲开了醇亲王府的大门,按慈禧太后旨意把3岁的溥仪接进宫中教养,准备接位。
在香烟缭绕的坤宁宫内,即将咽气的慈禧接见了溥仪,告诉他要即日登基。在太和殿上隆重举行登基大典时,溥仪在大臣陈宝琛身上发现了一个装着蝈蝈的小笼子。他对蝈蝈的兴趣显然要超过几千名跪在他脚下的文武大臣。登基之后,溥仪成了世界上最缺少管教、也是最孤独的孩子...溥仪从回忆中惊醒过来。他也被管理所长救起,从此开始了接受审判、接受改造的囚徒生活...无奈,尴尬,落寞,凄惨,悲凉,讽刺,可怜的难以称其为壮志难酬的理想,简单的逃离梦想却在出了囚笼又进监狱中破灭。我能体会到的所有悲剧性的字眼几乎一涌而出,一个人生的传记却如一只被囚禁的孤鸟一样,而且是如此大的喜剧,闹剧,黑色幽默剧,悲剧在那个激荡碰撞的年代构制的精雕细琢的巨大樊笼,那么那只鸟他能承受得了吗??
末代皇帝这只囚鸟承受的过程就是这个故事最大的看点,如果说同情弱者是人类的天性,当人类认为一个竞争对象失去了抗衡的能力,并逐渐失去了被批判,被轻视的价值,于是我们会同情病人,弱者,贫苦人。把溥仪看成病人,弱者,贫苦人并不带有轻慢的鄙视而是一种喟叹,喟叹中体味这一部如戏般矛盾的人生,称之为传奇未尝不可。
导演对中国的情愫和理解极好的拿捏到了营造一个东方没落帝国的悲壮感,紫禁城中的庄严肃杀被真实表现。影片以在抚顺劳改所的溥仪不断回忆的交替叙事方式,落日余晖下的紫禁城内大红大黄的恢宏宫殿及斑驳的芜草杂苔所渲染的败落氛围,冬日阴暗压抑的劳改所呼气成霜的沉重感,冷暖色调交替,两个时期的溥仪却一直沦为囚犯,或许这是他一出生就注定的沦落。
影片开始不久小溥仪被垂死的慈禧招入紫禁城宫中,阴暗的殿中,泥塑的罗汉和泥塑般的臣子,嫔妃,嬷嬷,太监,正中央是濒死的慈禧,丑陋的褶皱,阴阳怪气的声音,妖魅化的形象,让我感觉溥仪来的这地方从一开始便是恐怖的。小溥仪就在这个环境下被授予万年皇帝,旋即慈禧口含黑珍珠结束了淫乱的一生,真龙之身在体载沣也马上下跪,可这时的溥仪只有一句话“我们什么时候回家......”。
逐渐他接受了自己已是至高无上的皇帝的事实,他被告知能任意做一切事情,但是年幼的溥仪在浴盆中欣喜异常,他得到的伊始也就离失去一切不远了。他的奶妈给他睡前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一棵大树和一阵风,树倒了,猴子就都散了。看到这想导演还真是有手段,这不就是中国”树倒猢狲散“的道理吗,大树将倾,倒下的猴子们即使是猴王也是顾不得的,封建王朝即将覆灭皇帝的处境不言而喻。喊着自己是天之子的他不知道其实自己真正的只做了短短3年的皇帝。
至此他开始了逐渐丢失的人生,成年后的他被迫与感情至深的奶妈分离甚至都没有道别的机会,谁说他可以为所欲为他知道连自己的奶妈他都无法留住,他哭着说“她不是我的奶妈,是我的蝴蝶”。接下来他又被告知自己并不是唯一的天子,在紫禁城外已经经历了风风火火的革命,有更大的窃国大盗与他分享了这至高无上的称号,他开始恐慌让手下的太监喝掉墨水,以证明自己的权力威力,可除了这样他还有什么权力呢?他被自欺欺人的告知“在紫禁城里你永远是皇帝,但在外面不是,外面是个民国,还有个总统”。
在与他的外国教师庄士敦的对话中,庄说道“为什么措词重要。如果你不能说出你的本
意,皇上,那你就不会说话算数了。一个绅士应该永远说话算数”。而溥仪的回答是“朕不是绅士,朕被禁止说心里话,他们常告诉朕该说些什么”。听到这里真是无尽的悲凉与同情。
成年后的溥仪图强改革整顿宫廷却被贼臣愚弄欺骗,直到后来被军队逼迫退位正式离开紫禁城,迎接他的是士兵们的欢呼和炫耀功德旗帜,他带着墨镜默默走出宫门,我看不出他的失望与痛苦,感觉溥仪一生的感情都是隐忍的,我会替他失落,我无法不同情他!皇宫外面并不是他想私奔出去的欧洲,到了满洲日本人的领地他更加失去了权利,他被迫作秀,又被儿戏般撤掉帝号,他先后失去了两个妃子,文绣是主动提出离婚,婉容是为他带了顶绿帽子,这个结果即使是对平常人也是莫大的侮辱啊!
以上的一切都是这只囚鸟求不得的苦痛,于是他不断地想逃,他养了小白鼠把它放到锦囊里,养了蟋蟀把它放到木盒里,他孤独,这些小动物正是他自己!影片中曾多次出现了颇有意味的一句话“open the door”!一句是小时候他想看看紫禁城以外的世界却被侍卫拦住,他捧着白鼠向逐渐关闭的大门跑去,门关上的前一刻我以为他会把手中的白鼠放出去替他看看外面的世界,但他却愤怒的将小白鼠摔死在门上,以此来宣泄他对这囚笼的控诉!第二次是文绣离他而去他追出门在冬日的雪地里说出,那时的“open the door”已是软弱无力了。
悲伤的话说了那么多电影结尾依然精彩意味深长,年迈的溥仪走入了太和殿,傍晚的柔光镀在金銮殿上,溥仪的脑海中浮现的应该是从前的温暖的回忆吧,他蹒跚的想跨过围栏在龙椅上坐上一坐,这时他被一个小红领巾阻止住。多巧妙地设计,在影片的结尾,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皇帝与新社会戴红领巾的儿童相遇,是一个象征的死亡与另一个象征的希望吗?慈祥的溥仪从龙床后拿出了那个装蟋蟀的木盒,红领巾打开木盒发现蟋蟀还在,但转眼间溥仪已经不见了。这里显而易见是个象征性的手法,蟋蟀被放出来而溥仪已经被新的时代所埋葬了。不同的人有其不同的生命历程,或悲或幸,电影中溥仪的人生,更像是戏剧般的人生。
再从清朝末期的中国来看,当时土地的高度集中,清代封建地主阶级对农民剥削的加强,首先表现在他们对土地的大量掠夺上。满族贵族不仅在入关之初大量圈占土地,以后更倚仗其权势继续抢占民田。汉族大官僚和一般地主也都竞相兼并土地。残酷的地租 清代货币地租虽有发展,但总的还是以实物地租为主。
繁重的赋役清朝封建政府对农民进行的赋役剥削,也越来越重。官僚统治机构日益腐朽,大小官僚结党营私,互相倾轧,贪污腐化,贿赂公行。在整个宦海中,更是上下攀援,互相庇护。下级官吏取媚于督抚以为靠山,督抚拉拢京官以为奥援,而在京部院大臣则务求“迎合上意”以固权邀宠。全国上下形成了一个贪污行贿网。这样的一个时期,这样的一个形势,最终导致了一个虚幻的大国倒下了。
10.世界现代设计史论文 篇十
1900 巴黎国际数学家大会
二十世纪数学发展的三大活动
纯粹数学的扩展
空前广泛的应用
计算机与数学的相互影响
二十世纪是攻克数学难题的英雄世纪
一.希尔伯特23个问题
二.与19世纪相比,20世纪以来纯粹数学的发展表现出以下的特性或趋势:
(1)更高的抽象
(2)更强的统一性
(3)更深入的基础探讨
(1)后面两个特性在本质上也属于抽象化,所以,本章的重点还是谈20世纪以来纯粹数学中的高度抽象化。勒贝格积分与实变函数论,抽象代数,几何观念之变革,泛函分析,分维几何,拓扑学,公理化概率论(科尔莫哥罗夫1933年《概率论基础》出版)(2)数学的统一化微分拓扑与代数拓扑.整体微分几何,代数几何,多复变函数论,动力系统,偏微分方程与泛函分析,随机分析菲尔兹奖沃尔夫奖(3)对基础的深入探讨集合论悖论.罗素的悖论是:以M表示是其自身成员 的集合(如一切概念的几何仍是一个概念)的集合,N表示不是其自身成员的集合(如所有人的集合不是一个人)的集合。然后问:集合N是否为它自身的成员?如果N是它自身的成员,则N属于M而不属于N,也就是说N不是它自身的成员;另一方面,如果N不是它自身的成员,则N属于N而不属于M,也就是说N是它自身的成员。无论出现哪一种情况,都将导出矛盾的结论。
三大学派: 逻辑主义——代表人物罗素,直觉主义——代表人物布劳威尔,形式主义 ——代表人物希尔伯特
11.王巍:世界历史就是一部金融史 篇十一
然而,走出这间高级写字楼,王巍却越来越不低调——奔走于各地演讲和讲学,他的中国金融博物馆每年有上万人造访,他参与开办的中国金融博物馆书院读书会吸引着北京最多的听众。
他是改革开放后中国资本市场的第一批践行者。他是中国证券交易市场最早的策划人和推动者之一,全国工商联并购公会会长,被业界称为“中国并购之父”。他有自己的投资公司,并且几乎在所有重要的中国金融机构工作过,和当年“五道口”出身的要人们都很熟。
中国在疾行,经济在跃进,金融从业者那颗躁动的心也在不断膨胀。
就在同行们开足马力追逐虚拟世界中的财富时,王巍,这个金融界的资深操盘手,却突然掉转方向,把目光从股票曲线图上移开,投入到金融史的研究和传播工作中。2009年6月9日,他创办了中国第一家金融博物馆。
很多同行对他的行为感到吃惊。因为在一个发育不充分的市场经济国家中,王巍掌握的社会资源是令人羡慕的,于是有人不以为然地说,这不过是这个精力充沛、热爱挑战的“金融浪子”的又一个“fun”而已。
举火把的人
2008年夏天,在全球次贷危机的阴影下,金融界的许多人开始从金融史中去寻找祸端。媒体报道,造访纽约华尔街上的美国金融博物馆的访客,是以往年份的数倍。
是年11月,王巍和天津市副市长崔津渡一起去美国纽约会见索罗斯,讨论次贷危机的问题。不巧,索罗斯因急事不得不“放了王巍的鸽子”。作为弥补,索罗斯推荐王巍和崔津渡在原定午饭的时间去参观美国金融博物馆。孰料,就是这次不在日程之内的参观活动,成就了王巍此后人生的重要转向。
美国金融的历史很短,没有什么像样的古董。但是,美国金融博物馆通过讲述一个个生动的故事,让观众迅速了解了金融历史和次贷危机的来龙去脉。
中国人习惯的博物馆多是集中介绍古董和收藏品。从纽约去华盛顿的路上,王巍和崔津渡一直在热烈地讨论着,他们认为中国也应当有这样一个以教育功能而非收藏功能为中心的新式博物馆。于是两人当场敲定,回去也办一家金融博物馆,崔津渡负责找地儿,王巍负责找人。
回国后,崔津渡很快落实了馆址——天津市解放北路29号,1932年建成的“法国俱乐部”旧址。
解放北路是一条拥有100多年历史的金融街。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天津成为中国重要的商业中心。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天津之后,天津的商业和金融中心转移到英、法租界。英租界的维多利亚道、法租界的中街(今解放北路),吸引了英商汇丰银行、麦加利银行、华俄道胜银行等外资银行。1915年以后,这条街上又出现了盐业银行、金城银行等华资银行,形成了华北地区的金融中心,被人们称为“中国的华尔街”。1949年1月15日天津解放后,中国人民银行、中国人民建设银行、农业银行等国有银行纷纷在这里落脚。
崔津渡的地方找到了,可王巍的人却没有那么好找。后来王巍分析,有这么几个原因:一是中国文化里“士农工商”排序中“商”一直被认为是地位最低,最不被重视的一个部分。中国历史更强调帝王将相的政治史,商业史很少被整理,金融史料更是缺乏,民国时期几乎没有这方面的研究积累;二是1949年以后一度意识形态统领学术研究, 加上中国金融业始终置于财政管理之下,时而取消时而恢复,没有连续历史周期,更没有真正的金融史专家产生;第三就是近30年来,人们更重视市场开拓和财富积累,金融史专业没有市场前景,多数被取消。金融专业的教授学子个个精通金融方法,但金融历史却无人问津。
“所以,当下的金融史观是一个空白区域,阴谋论和文学戏说就大行其道了。”王巍说。
王巍只能亲自上阵,急用先学,他一边钻研金融史著作,一边四处走访博物馆。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件事让他“特受刺激”。
王巍一行人到一家著名博物馆“取经”。对方负责人端详了他递过去的名片后,“非常热情”,王巍说,“他们以为我是来捐款的。”当得知王巍也想办个博物馆、是来“取经”的时候,这位负责人脸色马上变了,当即甩出一句话:“不要以为你们商人有几个钱就可以搞博物馆,这叫文化。”王巍一直忘不了那人轻蔑的眼神,至今还耿耿于怀,“啥叫文化?难道非得身上揣本新华字典才叫有文化吗?”
这以后王巍更加努力地钻研金融史和博物馆知识。但除了他自己,几乎没有人相信他能在短时间内搞出一个博物馆来。“我特别喜欢台湾清华大学前校长沈君山的一句话:尽我所能,爱我所做。”王巍说,他铁了心要把金融博物馆办起来。
钻研进去之后,王巍说他这个历史学的大外行,居然找出了很多历史研究的空白点。他举例说,从1860年《北京条约》开天津为商埠,天津成为商业大本营,到1895年甲午战败、商业中心为上海所取代前,天津实现了30多年的高增长。这30多年中,天津到底发生了什么,实施了怎样的金融政策,居然没人研究过。
带着这些疑问,王巍来到天津市档案馆。开始的时候,档案馆管理人员还不让查,辗转求人、最后动用了高层关系,才允许进入。但当他戴着白手套、翻开那段尘封的历史时,100多年前天津的金融风云把他完全震撼了。“一切都是值得的。”他说。不过此行让他感到非常诧异的是,天津市档案馆的登记本上显示,1982年以来只有七拨儿人翻阅过这些档案。“历史不能有黑洞,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不过王巍说,金融史研究只是他近年的一个兴趣,研究远不深入,但他希望自己能成为这个领域中举火把的那个人。
偶然中的必然
王巍从小就迷恋历史,成人之后兴趣不仅不减,反而更加痴迷,而且多年来他一直有一个雄心——写一部金融史。但有一件事,对他触动很大。
上世纪80年代后期在美国留学期间,王巍巧遇几位来自台湾图书馆界的老先生。自以为对中国历史很了解的他和老先生们侃大山,谈得振振有词,用他自己的话说“感觉相当充实”。几位老先生听罢面面相觑,其中一位忍不住说了一句:“兄弟,我觉得你只懂一部土匪史。”王巍顿时觉得像被猛击了一拳,用“振聋发聩”四个字形容自己的感受。
nlc202309031558
“当时我自以为很精英,其实相当‘脑残’。” 王巍从此安静下来,重新研读历史,重新认识世界。
王巍确实“很精英”。他是1977年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当时中国还没有“金融”这个概念,他选择了东北财经大学会计专业。大学毕业,他被分配到老家辽宁某地的建设银行工作。一年后考入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院,来到精英云集的北京“五道口”,也因此结识了后来金融界的很多要人。从“五道口”毕业,王巍直接进入中国银行工作, 1987年赴美求学。
当时,美国主要有两家自发组成的中国经济研讨组织,一家是中国留美商学会,主要是中国留学生参加;另一家是中国资本市场促进会,由华尔街一批年轻律师和银行家构成。这两个组织聚集了一批后来回国创业的金融界精英。王巍是这两家机构的常客,和他经常结伴参加的,还有当时也在美国留学的高西庆和王波明。高西庆、王波明和王巍后来成为中国证券交易市场最早的策划人和推动者,并且是1988年3月《中国证券市场白皮书》的三位执笔人。
事情其实很偶然。当时王波明和高西庆准备回国,王巍提议他们要打虎上山“带点东西回去”。于是大家商量决定,由王巍执笔,写一篇5个章节的政策建议,讨论中国证券市场的问题。当时他们还特别注意政策建议的表述方式,要用中国人听得懂的方式说话,用中国人习惯的方式写文章。
可是王巍刚写完第一章总论,另外两人就启程回国了,并通过渠道把总论交给了张劲夫和谷牧。张劲夫曾任中共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秘书长,而谷牧曾担任分管经济工作的副总理,都是大内行。白皮书中的建议很快受到高层重视。此后王波明、高西庆以及国内一批学者受命成立了“证券交易所研究设计联合办公室”,简称“联办”。而王巍起草的那章总论成了“联办”后来发布的“金融白皮书”的雏形。
高西庆他们在国内成立“联办”的时候,王巍还在国外做过一些“配合”工作。当时他在纽约的中文报纸上化名写了几篇文章,表扬“白皮书”对于中国证券市场的破题作用。“国外报纸一登,国内的大报也跟着报道,其实表扬文章都是我写的”,王巍说。
1992年,王巍带着美国福特姆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回国 。与5年前相比,此时的中国发生了巨变:1990年12月1日,深圳证券交易所试营业;1990年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1992年1月18日,邓小平南巡深圳,对中国股市的试验给予首肯。中国证券市场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回国后,王巍直接去了“联办”,和老朋友们一起做事。他把西方学来的金融方法用在国内,4个月就做了一个7000万美元的基金,并在香港上市。这时,中国开始组建国泰、华夏、南方三大全国性证券公司。那时王巍算是国内少有的富有经验的财经人才,被中国人民银行派往南方,参与南方证券的筹建。
在南方证券,王巍极力建议组建企业兼并部。当“企业兼并”这4个字出现在名片上时,王巍怎么看怎么不对劲儿,他觉得看到兼并就让他想起了“东汉末年豪强兼并”,于是他把“企业兼并部”改为更加中性的“企业并购部”,取兼并和收购之意。但在当时,这个词并不为人所接受,甚至有媒体点名批评王巍此举是“食洋不化”。但是王巍执著地把并购的概念说了20年,“并购”一词才成了今天的一个金融专有名词。
很快王巍就发现了中国和西方在金融操作中的不同。王巍说,几乎每做一个单子,背后都有非市场化的力量在相互博弈——政府关系、公关,乃至江湖势力。南方证券做出眉目后,王巍过得愈发不愉快,通常是上面给他一大笔钱做业务,但投给谁都定好了,完全跟他没关系。
1996年,上海股市从500多点冲到1250点,深圳股市从900多点一直冲到4200点,中国股市迎来了第一波“大牛”,此时,已是南方证券执行副总裁的王巍决定离开。1997年他创办了自己的万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这时,王巍结识了中欧商学院院长刘吉。刘吉是一个充满国家情结的人,在他的影响下,王巍开始谈论国家大事,并成为最早呼吁关注国家经济安全的学者。“那时中国还没有入关,谈论国家经济安全与现在的概念不同,”据王巍回忆,“我看到全球一次大的并购动辄上千亿,特别是美国在线收购时代华纳,耗资1840亿美元,相当于土耳其、菲律宾等国一年的经济总量,我意识到一次大并购就不仅是经济行为了,而且涉及地缘政治,很可能会波及中国的产业结构调整。”王巍将这些想法与刘吉交流,刘吉大为赞赏。2000年,刘吉安排他给国家领导人讲课。王巍做了大量准备,最终虽未成行,但刘吉看了材料后,对他说:你既然看到了问题,不去研究不出去讲,就是对不起国家。
刘吉的话极大地触动了他。于是,王巍开始创立并购协会,主持编辑商业杂志,成为了中欧商学院和长江商学院的客座教授,参与创立亚布力论坛,还出版了几本金融并购方面的著作。
镇馆之“宝”
中国金融博物馆虽是民营,却带着“中国”字头。前者体现了王巍的理想,后者反映了王巍的能量。
王巍是改革开放后第一批留学西方的金融学子,回国后又正好赶上中国资本市场的形成期。国内外金融界大佬们,要么是他的老师、前辈,要么是他的哥们、“发小儿”。王巍把这些人脉资源,一股脑地全部投到博物馆的事业中。
王巍专门向时任美国金融博物馆馆长Alan Lee Kjelleren拜师学艺,Kjelleren则手把手地给了他具体的指导,双方还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耶鲁大学教授陈志武担任博物馆的首席经济学家,还为博物馆的口袋书作序。央行前副行长、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吴晓灵对一些展品所代表的重大事件和历史背景提出了很多具体的建议。纪录片《华尔街》的总导演李成才毛遂自荐义务担任博物馆的媒体总监 。
为搜集展品,王巍更是“不择手段”。
博物馆需要一张津巴布韦通货膨胀时面值最大的货币,王巍找到时任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主任金琦,居然从津巴布韦中央银行调过来一整套。
建馆之初,光大银行董事长唐双宁把亚当?斯密《国富论》第一版,以及亚当?斯密炒股票的收据捐给了中国金融博物馆。据王巍描述,亚当?斯密炒股票的收据一直挂在唐双宁的办公室里,王巍看到后从墙上摘了就走,把唐双宁心疼得要命,但唐双宁知道这件宝贝要陈列在博物馆中,欣然应允。
nlc202309031558
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高西庆给王巍捐了15件东西,其中一件是高西庆珍藏多年的组建“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批示文件。
有要人相助,并不意味着就能一帆风顺。王巍的人脉关系都集中在金融领域,一到博物馆系统,他就无计可施了。
在筹备博物馆的过程中,最让他头疼的是博物馆的资质审批。王巍总是被有关部门不断地追问:你们有多少件一级文物、多少件二级文物、多少件三级文物?
一般博物馆的藏品鉴定按照考古标准,王巍说,“钱币鉴定尚且可能,第一套人民币值多少钱,轮船招商局的第一张股票值多少钱,大体能够估出来,但其他金融文物要用考古标准鉴定就会非常可笑。”
审批过程中,双方就藏品的文物等级反复较劲。 有一次,对方问:“那你告诉我,你们到底有什么镇馆之宝?”王巍也急了,一拍桌子说道:“我就是镇馆之宝。”满场肃然。
有人说,王巍的性格就是博物馆的性格,不无道理。作为一家民营博物馆,王巍处处强调自己的价值观——我们不是板着脸、正襟危坐,我们强调好玩;我们不替公众做价值判断,我们只摆事实,不讲道理,‘剥削压迫’这样的词一概不用;别的博物馆都下午5点关门,我们一直开馆到晚上10点,让老百姓下班了有个可以逛的地方。
博物馆的很多展览是王巍自己设计的,解说词也由他亲自撰写。他设计了一个民间演绎的货币史展厅,将大家耳熟能详的历史故事与当时流通的货币结合起来展示。你可以了解当年孔夫子周游列国时使用的不同货币,桃园三结义时的货币,唐伯虎点秋香的铜钱等等。
清明上河图有17处使用货币的地方,王巍把它们一一放大出来,并配上现代语言的解说词——“政府拆迁之前的田园风光”、“算命大仙的场子,现在多是EMBA的课堂”、“王员外家特供的‘茅台’”……“800多年的历史一下子就穿越了”,王巍说。
一晃两年过去了。中国金融博物馆累计参观人数达4万多人次。4万多人次是什么概念?王巍说,位于北京天安门广场附近的中国钱币博物馆,6年来的参观人数不过2万人次。“我们只有10个员工,而且我们在天津,不是北京啊。”
2011年10月,王巍的第二家博物馆“中国基金博物馆”在苏州开业,用生动的历史故事,讲述最抽象的经济学话题。中国金融博物馆的名声越来越大,中国金融博物馆麾下的金融书院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两周一次的活动每次都爆棚。
所谓金融书院,就是王巍以中国金融博物馆名义牵头的读书会。场地是老朋友华远地产董事长任志强提供的,主讲人也多是凭任志强和王巍面子请来的高端人士,从经济学界的陈志武、吴晓灵、许小年,到历史学界的袁伟时、朱学勤、雷颐,再到企业家柳传志、俞敏洪、张树新,精英云集。听众面向社会,不限制身份级别,只要对书院感兴趣,均可免费报名参加。有人戏称:台上谈笑有鸿儒,台下往来皆白丁。
藏品串起来的历史
“‘文革’中,中国还有股份制信用社在分红,而且一天都没有停止过”,王巍突然探过身子问道:“你能相信吗?!”
天津的金融博物馆收藏了一批让王巍颇为自豪的宝贝。他所说的“文革”中仍有信用社在分红的证据,是博物馆收藏的一张股票。据他说,这张股票曾让包括中国人民银行原副行长吴晓灵、全国政协常委胡德平在内的很多参观者目瞪口呆。这是江苏省太湖县供销合作社在1963年发行的股票,其背面记载着从1963年到1982年的分红记录。股票分红贯穿整个“文革”时期,说明在割除一切资本主义尾巴的特殊年代,中国基层还保持着纯朴的民间信用。“这简直就是国宝。”王巍感叹道,“江苏人啊,不愧是大宋朝的后代。”
中国金融博物馆二层摆着一架1860年代的法国老钢琴。这是一位老先生谢绝了多家拍卖公司,跟王巍接触了好几次后捐赠过来的。老先生世代以修钢琴为生,1920年代他家就是天津非常有名的修钢琴的工匠,1950年代还为著名音乐家马思聪修过钢琴。
钢琴和金融博物馆有什么关系呢?
1920年代,老先生家的记录本上,登记有4000多架钢琴。钢琴的主人有教授、医生、警察、幼儿园老师……4000架钢琴说明什么呢?王巍解释道,按照当时的人口比例,北洋时期,天津的钢琴人均拥有量超过了今天。而这,仅仅是老先生一家的登记。
按照传统说法,北洋时期就是八个字: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可天津居然有这么多架钢琴 。“北洋时期的天津,简直就是一片歌舞升平,”王巍说,“这才是历史,真正的历史。”
在陈志武的建议下,王巍从美国拍卖回来两台19世纪的胜家牌缝纫机,一台放在他北京的办公室里,一台摆在天津的金融博物馆中。
王巍解释说,缝纫机是最早的消费信贷产品。19世纪中期,缝纫机价格昂贵,一般家庭主妇望尘莫及。1856年,美国胜家公司的市场部负责人克拉克发明了分期付款的方式,一下子解放了妇女劳动力,需求也被拉动起来。
消费信贷是人类消费的巨大革命,改变了人类的生存态度。1919年,通用汽车公司是第一家为中产阶级家庭提供购买汽车分期付款的公司。到了1960年代,消费信贷扩展到各个行业,美国人用这种方式买冰箱、电视、汽车,甚至房子。
1980年代,所罗门兄弟公司将抵押贷款票据进行流通,创造了次贷产品。后来次贷产品越来越多,风险管理跟不上,就出现了2008年的次贷危机。
所以王巍认为,要了解次贷危机就要了解消费信贷。当消费需求远远超出支付能力时,社会就出现危机。美国给没有收入的、没有工作能力的人贷款买房子,等着房子价格上涨,一涨就还款,反之就破产,结果2008年后出现了次贷危机。
“次贷危机是因为给钱给多了,消费能力与现实的偿债能力相差太大造成的。不是什么华尔街洗劫普通老百姓,更不是什么帝国主义洗劫中国人民。”王巍说,“历史和今天是有联系的,不了解历史,就会误导今天。”
在王巍看来,历史上几乎所有重大事件,都可以从金融的角度加以阐释。
以“甲午战争”为例,100多年来对于战争胜败的结局有无数的学术讨论。王巍认为这些讨论大而化之,忽视了细节的追溯,反而使得我们无从循序渐进地改善。
王巍考察了当时两国的综合国力,发现中国远远超过日本。但日本发行了1.16亿日元的政府公债,其中民间公募9000多万,国库存款2500多万。相比之下,大清政府首次发行公债是在1894年,而且数额有限。
不仅如此,日本人还向德国发行债券,购买新船新炮。德国人一看,日本人要是输了他们就捞不回本,于是大力支持日本。“美国内战也是棉花和钢铁的战争。这些战争背后都有金融的力量。”王巍说。在王巍看来,“世界历史不过就是一部金融史罢了。”
12.世界现代设计史论文 篇十二
关键词:新闻史,幻灯片,视觉化,互动
中国新闻传播的历史源远流长, 特别是近现代以来, 在中国革命的各个历史时期, 新闻人用如椽之笔谱写了一曲曲壮美诗篇。那一幅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一个个可歌可泣的新闻人物, 让中国新闻传播的历史显得极其壮美。那么, 真实地再现历史场景, 让一个个历史人物鲜活起来, 走近青年学子, 进而成为他们学习的榜样, 把教书育人落到实处, 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是每一个新闻传播史教育者责无旁贷的任务。而采用现代化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新闻传播史的教学, 就可以还原历史, 使教学形象化、立体化、视觉化, 人物可以栩栩如生, 故事可以活灵活现, 不仅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 而且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 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让新闻传播史教育不再枯燥乏味而是生动活泼, 让学生愿意学、喜欢学, 真正学有所得。
一、中国新闻传播史运用现代化手段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 必要性
中国的新闻传播事业开始于唐代, 而人类的传播活动几乎是与人类同时出现的。
人类早期的传播方式之一———岩画, 距今已有几万年。岩画是什么样子?都传播了什么信息?世界上最早的报纸 (唐代的进奏院状) 是什么样子?它为什么被认为是报纸?由外国传教士创办的近代第一份中文期刊《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又是什么样子?《大公报》———中国唯一超过百年的报纸, 它的创刊号是什么样子?所有这些问题, 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 很难讲解清楚。而采用多媒体课件, 把相关的图片一一播放出来, 就可以一目了然, 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中国近现代历史风云激荡, 既是一部屈辱史, 也是一部抗争史。其中, 新闻人的呐喊弥足珍贵。从清末的沈荩、康有为、梁启超, 到“五四”时期的陈独秀、李大钊、邵飘萍、林白水, 再到抗日战争时期的朱惺公, 无数新闻人前赴后继, 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奔走呼号, 用鲜血和生命诠释了新闻人的职业使命。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 再配以视频资料, 展示他们的照片和他们所办的报刊、播放他们从事报刊活动和生平事迹的视频, 要比传统的教学方法更直观、更生动, 也更容易为学生接受并留下深刻印象。
(二) 可行性
首先, 可以利用数码相机随时随地拍摄文献、报纸、纪念地外景等照片, 不放过任何机会。比如, 外出学习、参观旅游, 都可以拍到有用的照片。笔者在中国人民大学访学期间, 就拍了近万张照片。其中, 有报纸的创刊号、号外, 重大事件的报道, 特别是一些著名报纸的原件。如《大公报》, 一般看的都是影印件, 比原件要小。在中国人民大学期刊室, 通过工作人员的努力, 找到了一本合订本, 笔者如获至宝, 拍了很多照片。用这些照片制作幻灯片, 要比影印件效果好得多。2005年, 笔者去延安, 在新闻纪念馆拍了很多珍贵照片。特别是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女播音员的蜡像 (按真人1:1的比例制作而成) , 在窑洞里播音, 一切都按原貌复原, 是那么逼真, 拍出的照片也极具时代感, 放到幻灯片里, 视觉冲击力极强。
其次,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大量积累视频资料, 巧妙穿插于幻灯片中, 使课堂教学更为丰富多彩。中国新闻传播史上的著名人物, 如康有为、梁启超、邵飘萍、陈独秀、李大钊、邹韬奋、范长江、埃德加·斯诺等, 都可以在网上博物馆、网上纪念馆上找到相关的视频资料。另外, 有关电视节目也可以截取下来使用。例如:2007年中央电视台推出3集大型历史文献片《纪录中国》, 全面系统地回顾总结了近百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新闻事业蓬勃发展的伟大历程, 不仅有许多宝贵的文字和图像资料, 还发掘了大量鲜为人知的新闻背后的故事, 立意高远, 大气磅礴。下载后在课堂上播放, 学生看后深受启发。
最后, 积累影像资料, 就是与中国新闻传播史有关的DVD、VCD及录像带等。DVD、VCD可以购买, 也可以复制。电视台播放的与中国新闻传播史有关的节目可以随时录下来。学生在校期间不常看电视, 这些内容是课堂教学的延伸, 可以根据授课内容随时播放 (很多都是在课间播放) , 让学生了解教材之外的更多的信息, 大大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二、精心制作幻灯片, 使课堂教学立体化、形象化
(一) 根据教学大纲, 精心编辑幻灯片文字信息
制作幻灯片的第一步工作是编辑文字信息, 然后根据文字信息精心选择图片。
中国新闻传播史内容丰富, 但幻灯片上的文字信息却不宜过多, 必须根据教学大纲进行精心编辑, 通过系统地归纳、总结、提炼, 做到言简意赅、提纲挈领、条理清楚、重点突出。既要充分反映教学大纲的要求, 又要为课堂教学留下阐释的空间, 同时还要让学生不论是课上还是课下都能够得其要领, 一目了然。另外, 还要考虑哪里用图片、用什么样的图片以及课堂提问、师生互动等。笔者就是根据这样的理念认真梳理文字信息的。几年的教学实践证明, 这样的文字信息收到了预期效果。每讲完一章, 笔者都把讲过的内容整理后通过邮箱发给学生, 很多考研的学生复习时都以此做参考, 对他们的考试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文字信息整理好后, 只是做了前期准备工作, 文字的处理非常关键, 应注意三个问题。第一, 从心理学角度看, 学生不喜欢一次出现大段的文字, 而喜欢逐句地呈现, 以顺应人的认知习惯和教师的授课节奏。传统的教学法中, 教师一般是按顺序讲到哪儿写到哪儿, 但课件制作时需要非常细心和耐心。选择一些重点条目逐条呈现是很有必要的。第二, 文字出现时对文字配以声音效果或动画效果, 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听讲兴趣, 但不能用得太多, 否则容易引起学生的视觉和听觉疲劳, 效果适得其反。第三, 每个屏幕上的文字信息不宜太多。
(二) 根据文字信息, 精心选择图片
1. 著名人物照片———展现人物丰富的精神世界
中国新闻传播史上著名人物众多。网上可以收集到很多照片, 不可能都用到幻灯片里, 必须精心选择。所选照片要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和视觉震撼, 要能够充分展现人物丰富的精神世界。如梁启超, 除了采用他中年时期透着沉稳、睿智的照片, 还可以展示他的墨宝———“爱国如家”的条幅, 以及他故居简陋的房舍, 再配以精彩的视频, 一个立体的、丰碑式的梁启超就立在学生面前。再如邵飘萍, “五四”时期的照片英俊潇洒、踌躇满志, 他的墨宝“铁肩辣手”更表明他是一个嫉恶如仇的铁血男儿。这样的照片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 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再如毛泽东、周恩来年轻时期从事报刊活动的照片以及他们的墨宝、他们创办的报刊等, 让学生领略伟人年轻时的风采以及对新闻传播事业的贡献, 可以增强学生的职业自豪感。
2. 老报纸实物照片———感受历史的厚重
中国新闻传播史上最早的报纸、著名报纸的创刊号、著名报纸有关重大历史事件的报道、著名报纸的号外等, 尽可能地多收集。介绍著名报纸时, 配以创刊号以及不同时期改版的照片, 让学生对著名报刊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以《大公报》为例, 从“五四”时期、“新记”时期、抗战时期, 一直到创刊100年, 从创刊时的单面印刷书册式到成为真正的报纸, 其间几次改版, 把有关《大公报》发展的照片放到幻灯片里一一展示, 再结合观看《大公报》百年DVD, 学生对这张百年老报的发展脉络就有了一个立体的、全面的认识。又如, 1941年1月6日“皖南事变”发生后, 《新华日报》发表了周恩来的两个题词:“为江南死国难者志哀!”“千古奇冤, 江南一叶;同室操戈, 相煎何急!?”笔者曾专门找到这张报纸, 拍下照片放到幻灯片里, 字里行间的愤慨、字体的凝重, 可以让学生感受新闻人坚持真理、不畏强权、为正义呐喊的大无畏英雄气概。
3. 新闻史涉及的文物照片———再现灿烂的古代文明
中国的新闻传播事业开始于唐代, 但是, 人类早期的简单信息传播活动却是从远古时代起就已经开始了。要讲清楚人类早期的信息传播活动, 就要讲文字的起源, 讲最早的文字传播载体, 从岩石、钟鼎、甲骨、竹简、帛, 一直到纸张, 而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像石刻、碑刻、钟鼎文、甲骨文、竹简、帛书等图片, 以及汉代造纸工艺流程图等, 都可以在网上找到。用这些文物图片制作成幻灯片, 不仅可感, 而且能够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三、认真设计互动环节, 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
(一) 让学生走进历史
学习新闻传播史, 必须了解历史。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笔者让学生讲历史:本周历史上发生的大事, 每次上课前有三四个学生讲, 每个人讲两三件事。对于这个活动, 学生们积极性很高。他们课下认真查找资料, 互相启发、互相学习, 也暗中较劲儿, 都想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给大家。很多学生把讲的内容制作成幻灯片, 有的做得还非常好。比如, “南京大屠杀”“一二·九”运动都被做成了视频, 课堂效果相当好。所有幻灯片笔者都保存下来, 作为学生的平时成绩记录在案, 并作为期终考试成绩的参考。这个活动既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意识, 又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收集整理资料能力, 更重要的是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 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 启发式教学, 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随时解疑释惑
幻灯片教学基本代替了板书 (不能完全取代) 。背对学生的时间减少了, 面对学生和讨论的时间增加了。在编辑文字信息、制作幻灯片时, 就要把课堂提问充分考虑进去。每次课都要有一两个问题, 引导启发学生思考, 让学生参与其中, 带着问题学, 学有所思, 学有所得。在课堂上, 笔者还曾针对近代报刊政论家王韬100多年前提出的中国人要办外文报纸的话题让学生展开讨论。学生们谈古论今, 引经据典, 谈到对外宣传问题、国家形象问题, 特别是结合实际案例———2008年的“拉萨事件”和汶川大地震, 大家踊跃发言, 以“准新闻人”的理念, 结合以后的职业理想, 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三) 朗诵新闻名篇, 活跃课堂气氛, 感受时代气息
中国新闻传播史上著名新闻人物的名篇佳作不胜枚举, 像王韬的《变法》、梁启超的《论报馆有益于国事》、孙中山的《民报发刊词》、邹容的《革命军》、黄远生的《外交部之厨子》、邵飘萍的《飘萍启事》、陈独秀的《敬告青年》、毛泽东的《〈湘江评论〉创刊宣言》等, 讲解这些经典篇目时, 就把重点段落播放出来, 或者请一名学生朗读, 或者集体朗诵, 既活跃了课堂气氛, 又能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特别是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 影响了几代人, 笔者在课堂上播放了电视连续剧《恰同学少年》里毛泽东和他的同学背诵该文的视频, 最后让全班学生也像毛泽东和他的同学那样一起朗诵。听着同学们充满激情的朗诵, 笔者感觉到他们完全被感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