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培训模式,增强基层党校异地培训的实效性(精选3篇)
1.创新培训模式,增强基层党校异地培训的实效性 篇一
基层党校经验交流会发言--强化教学管理 创新培训模式 提升党员素质 推动农村发展 XX镇地处XX市XX县北部山区,距县城X公里,总面积X平方公里,人口X万,行政村X个,党支部X个,党员X名,其中农村党员X名。辖区内有X等,是XX地区旅游名镇。近年来,XX镇党委紧紧围绕“生态立镇、旅游富民、城镇引领、平安和谐”发展战略,充分发挥镇党校主阵地作用,把提升农村党员综合素质、推动和谐农村建设作为根本目标,坚持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党员教育学习培训,为打造“全景XX”、创建“全国旅游特色名镇”、实现“旅游富民”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主要做法是:
一、加强自身建设,完善工作体系,夯实办学基础。近年来,我镇始终坚持把加强基层党校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不断从组织上、思想上和经费保障上加大力度。一是健全领导班子。为确保党校日常行政管理和教学培训工作的正常开展,镇党委严格按照要求,组成了由党委书记任校长,镇长、党委副书记任副校长,宣传委员和组织委员为成员的校务委员会,明确了职责分工,建立了坚强的组织机构。二是完善规章制度。为确保党校管理工作规范化、科学化,依据XX省基层党校工作条例,结合XX工作实际,先后制定完善了《校务委员会例会制度》《教师工作条例》《学员管理制度》《教师聘任和培训制度》《电教设备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建立了可靠的制度保障。三是夯实办学基础。为提高党校现代化教学档次,镇党委不断加大对党校基本建设的投入,近两年共投资X余万元对党校进行装修升级改造,增设了多媒体电教室,购置了投影仪、电脑、摄像机、电子显示屏等教学设备,提供了完善的设施保障。四是充实师资队伍。为确保党校各类培训教育活动正常开展,在对原有教师队伍进行调整筛选的基础上,又采取外聘和借用的方式,我们建立了一支由专职、兼职和外聘教师组成的三结合师资队伍。兼职教师主要由退休老干部、市(县)委党校和有关行业部门专家组成,提供了充足的师资保障。
二、围绕农业民生,精选教学内容,助推福民强镇。近年来,我们始终围绕农业民生和福民强镇目标,不断充实丰富党员教育新内容。一是坚持上好“必修课”。以打牢政治思想基础为重点,始终把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作为党校教育培训的必学课目,贯穿学习全过程。近年来,先后组织学习了《党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党的十九大系列全会精神和党中央的《六项禁令》《八项规定》、省(市)党代会精神以及《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等内容,并通过知识竞赛、试卷测试等形式检验教学成果,提高教学实效,使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加深了对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精神内涵的理解,进一步坚定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提高对党和人民的忠诚意识。二是精心挑选“专业课”。以提高致富增收能力为重点,结合XX实际,把推动旅游三产发展和提高农作物产量实用技术作为培训的专业课目,精心设置内容。近几年,针对柿子、山野菜、老土布、大杏等特色农产品生产与加工技术含量低、管理不规范、企业发展缓慢等问题,联合旅游办、林果站、劳动保障站等相关部门,利用阳光培训工程及远程教育平台,开展管理人员、农业新技术推广培训,提高了农民致富增收能力。2018年以来,共举办“专业课”培训X期,其中参训宾馆饭店X余家,参训服务人员X人次,推广农业新技术X余项,受益党员干部群众达X多人,并成功创建了一批“农家宾馆党员示范户”“核桃种植基地党员示范田”“农业生态采摘园”“特色旅游农产品企业”。三是合理调剂“辅助课”。以提升农村党员干部的志愿服务能力为重点,坚持把常用的基本生活常识作为培训内容。在培训中,合理设置了有关医疗、卫生、养生和法律援助等辅助课程。定期邀请专家开展“道德、养生、维权”等为主题的讲座,既满足了党员干部群众“合理、合情”的需求,又培养了一批有一定专业水平、一颗为民服务心和高度责任感的志愿者服务队伍,受到全镇人民的普遍欢迎。
三、创新教学模式,灵活教学方法,提升教学实效在大力加强阵地建设和教学管理的同时,我们不断努力创新党校办班方式,灵活教学方法。一是创新“讲座式”教学。为提高教学实效,对过去纯粹的“讲座式”的党课教育模式进行了创新,针对党员集中学习难组织的实际,利用召开各种会议之机,采取会训结合的办法,同时在乏味的“讲座式”教学中引入远程教育、电化教育等现代化教育手段,进而增强党员干部学习的吸引力。二是开展“研讨式”教学。将一人讲、大家听的“课堂式”教学模式改为参训党员互动的“研讨式”的教学模式,科学设置教学专题,由授课教师组织学员围绕某一主题开展专题研讨、自由发言,让大家在探讨交流中明辨是非、取长补短、提升自我。2019年,我镇党校共开展“研讨式”教学X次,其中围绕XX市“作风转变年”活动展开的“如何将作风转变的成效体现在实际工作中”和“XX要发展,我该怎么办”的大讨论活动,受到了市、县好评。三是组织“体验式”教学。为增强党员干部的宗旨意识和责任意识,在教育培训中,我们经常组织大家走出教室,到革命纪念馆、烈士陵园等红色教育基地去缅怀革命先烈,接受革命传统教育,通过亲身体验来增强教育效果。四是进行“实践式”教学。首先是“走出去实地学”。即组织党员干部到外地“科技致富示范基地”“党员创业示范户”学习实用技术和种养技能。2019年5月,在财政紧张的情况下,我们先后组织村级党员干部到山东参观学习了XX市农业产业化、蔬菜种植以及XX市现代农业示范园。其次是“请进来现场教”。即根据时令需要,如甘薯种植期、小麦抽穗期和果树挂果期,把外地专家或本地致富能手邀请到田间地头,组织各村的种植大户积极参与实践,让专家手把手教。特别是今年1月份,我们邀请甘薯研究与开发的专家现场给大家讲解的甘薯插苗、中耕、翻秧技巧等,受到大家一致好评。
四、突出办学成效,服务社会大局,建设“和谐”XX。一是提供了一个坚强的政治基础。经过培训,为基层党组织培育出了一批党性强、作风正、有文化、有能力、乐于奉献、受群众拥护的党员干部,输送了一大批有着极强创新意识、奉献意识、先锋模范意识的入党积极分子加入了党组织,极大地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为全镇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坚强的政治基础。二是提高了基层党员干部的政策水平。通过党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学习和培训,基层党员干部对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使我们的干部不再是只会蛮干的“大老粗”,成为政治理论与经济发展“双强”的新时期农村发展带头人。三是提升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通过举办法律法规、实用技术等方面的培训,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学到了理论,提高了素质,掌握了技能,增长了本领,增强了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掀起了学技术、闯市场、抓经济、比学赶超的致富潮,昔日的荒山野岭成了农民致富的“聚宝盆”,为XX农业增添了亮色。
2.创新培训模式,增强基层党校异地培训的实效性 篇二
一、“研训一体”教师培训模式研究情况及趋势
“研训一体”教师培训模式的产生, 应该追溯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当时在美英等国, 就已经感受到教师培训存在较大问题, 他们认为将中小学教师集中起来由大学和教师教育机构进行培训, 由此带来的主要问题是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脱节。于是美英等国积极探索教师专业发展的新形式。
1986年, 在霍姆斯小组 (HolmesGroup) 的积极倡导下, 美国成立了一种新型的教师职前培养和在职培训机构——专业发展学校。专业发展学校强调紧密结合学校教育改革与教师的专业发展, 强调将理论研究引入教学实践, 教师的教学实践渗透研究, 形成一种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自主探究、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学术导向。之后, “以学校为中心”的教师在职研训一体培训的理论得以确立, 教师研训一体形式得以发展。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 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教师培训理念, 很快推广到东南亚以及非洲、拉丁美洲等国家。
在我国, 为了提高基础教育质量, 提高教师素质, 采取的措施主要有两条, 一是加强对教育的主渠道——教学的研究;二是对教师的系统或专题培训。由此, 从上到下建立了教研机构、教师进修培训机构、教科所机构和电教机构, 建立了相应的中小学教科研制度、中小学教师培训制度和中小学电化教育制度, 并形成了相应的专业队伍。上述这些机构在不同的历史阶段, 有分开设置或合一的情形, 但在推进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目前, 学历达标任务基本完成, 转入面向全体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阶段, 在培训工程的实施中, 人们意识到改革教师培训模式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在积极探索新的教师培训模式的进程中, 有志者开始关注引进国外的教师培训理论与经验, 并结合“本土化”的培训条件与研究成果, 在实践尝试、思考探索中, 如何将教师的教学、研究和进修整合起来, 成为一个有意义的“研究命题”。于是开展包括专业理论学习在内的研训活动 (研是教学研究, 训是专业进修) 成为教师发展的主要渠道, 孕育着“研训一体化”继续教育培训模式的形成。
二、研训一体培训模式运作方式及特点
现阶段, 在我国县域教师教育层面的研训一体运作方式比较复杂, 至少存在四种形式:
第一种形式是统整式的研训一体化运作方式, 即县教师进修学校、县教研室以及电教、仪器等机构实质性的合并在一起, 发挥优势互补作用, 形成了研训一体化的管理体制。
第二种是协调式的研训一体化运作方式, 即县教师进修学校、县教研室等机构独立存在, 但由一名教育局长主管, 成立教师研训一体化培训领导小组, 按照各自分工, 强化进修与教研的紧密集合。
第三种是以教师进修学校为主体的研训一体化过渡性运作机制。在县教育局的统一领导下, 教师进修学校承担着教师进修提高的具体管理职能, 他们将推动广大教师参与教育教学研究作为教师进修提高的重要任务, 把教师的培训、教研和教学统筹规划、统一部署, 有力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第四种是以教研室为主体的研训一体化管理机制。一些地方形成了以教研室为主体的研训一体化管理体制, 教研室在教师培训提高中发挥了很大作用, 但教师进修学校却被排斥在外。
在湖南省安化县, 研训一体化属于第一种即统整式的研训一体化运作方式。安化县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成立于2006年2月, 由原县教师进修学校和县教研室以及电大站等机构整合而成。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的成立将安化县教师培训进修提高、教育教学研究、教育教学实践融为一体, 为统整式“研训一体”培训模式创建及其工作开展提供了机构保障。2008年底, 我们申报并承担了湖南省十一五规划教师继续教育《创新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 增强教师培训实效性》专项课题。在课题研究中, 我们根据县情和县域教师继续教育现状以及机构自身特点, 提出了“构建研训一体培训模式, 切实增强教师培训实效性”的整体思路。
我们认为“研训一体化”, 是一个融“管理模式”和“行为方式”于一体的概念。具体可以从三个层面理解“研训一体化”的内涵:一是研训机构要充分整合教研、科研、培训等方面的资源, 承担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指导和师资培训任务, 有效推进本地区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二是研训管理者要承担研和训双重任务, 并确保二者有机融合;三是研训学员要在“研”中“训”, “训”中“研”, 促进自身专业水平与能力的提高。基于此, 安化县研训一体化运作模式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⑴从“研训分离”走向“研训合一”:长久以来, 安化县教师教育的培训机构和教育教学研究机构是分开的。培训部门和研究部门整合后, 原“教研员”的名称已不复存在, 改名为“研训员”, 承担新时期教师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指导和师资培训任务。
⑵从“承上思维”转向“顺下思维”:资源中心作为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中介”、教育方针政策与措施行为的“中介”, 必然也是上级业务指导部门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与中小学之间的“中介”。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 更应关注教师的利益, 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服务。正如新课改理念所倡导的把重心转移到以学生的学为主, 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一样, 资源中心及研训员更多应关心的是教师的“教”, 关注的是教师的可持续发展, 由传达者、执法者变为协作者, 参与者。
⑶从“单一型教师”转向“多能型专家”:新的课改以及由此而进行的培训部门的机构改革给研训员带来了“专业化发展”的取向问题, 研训员要树立“集研究、培训、服务为一体”的专业化发展目标。
三、研训一体化教师培训模式工作策略
⒈调查现状和需求, 寻找方向
新课程对于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教师从心理到理念以至于教学行为和教学能力上是否有了充分的准备, 如何寻找一条切实有效的教师专业化发展之路。对于资源中心的专门从事教师发展的职能部门和研训员来说首先要心中有数。要十分熟悉和掌握教师的动态和了解教师迫切的需要, 以此制定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各种层次的要求和打造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计划。
⒉建立基地实验校, 摸索规律
由于安化县县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课程资源的配置与分布也很不平衡, 特别是农村薄弱学校的硬件配置还很不完善, 教师资源也很薄弱。因此, 建立基地实验学校, 在本地区内部加强交流与合作, 以强带弱, 以点带面, 也是落实课程改革目标、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也是加强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指导和师资培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
⒊加强示范与交流, 树立榜样
顾怜沅先生在关于教师培训模式的改进研究中指出:教师需要有课例的专业引领;教师需要有行为跟进的全过程反思。在经验筛选过程中, 注入理论思考的活力, 经过经验与理论的两个回路改造现状。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 更需要成功教学案例的积累。把成功的经验推广, 特别是向农村薄弱学校传递和示范。因此在培训方法创新的同时, 要注意在此过程中涌现出的具有先进理念和能够真正有效提高课堂效率的教师个人和基层教研组集体。评选出首席教师、县级学科名师、学科带头人等, 在全县范围内引领和示范。通过面与面的交流或网络、录像等现代信息技术辐射, 建立县级层面的学科中心组, 形成团队, 实现资源共享。
四、研训一体化的实施模式
在开展教师培训进修提高、教育教学研究、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 针对教育的问题与障碍, 积极为教师创设活动情境, 让教师以平等的、合作参与的互动方式来解决教育问题、改进教育实践, 加强了研训一体化培训模式的探索, 初步构建了“融国家、省市、县、乡、校多级互动于一体、集天网、地网、人网各种资源于一身”的“三四五六”等四种研训一体化操作模式。
⒈“训—研—训”三步式研训一体模式
这种培训模式主要是指充分利用国家及省远程培训资源, 将远程培训与校本研修有机结合起来, 让远程培训的理念落到实处, 让校本研修有理论支撑和专家引领, 使二者珠联璧合。力求使各校各教师在享受上优质资源、接受专家培训的同时, 将培训理念与本校本人实际相结合, 形成地方特点和个人特色, 从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本地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训:是指组织教师参加和接受国家或省级远程培训, 一方面接受优质资源和优秀专家的传道授业解惑;另一方面结合本地及自身实际进行教育实践和自我反思, 找准方向, 寻求发展。
研:指县级研训员 (远程培训辅导教师或班主任) 在指导教师远程培训的同时, 搜集和整理学员们反馈和反思, 组织本班学员或网上研讨或集中研修。
训:主要是指在县级培训机构和研训员的指导下, 以学校为单位, 就远程培训与学校实际相结合, 进行校本研修。或进行成果展示, 或进行经验交流, 或进行困惑探索, 或进行拓展延伸。力求使参训教师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 形成地方特点和个人特色, 发展自身, 引领同伴, 促进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质量的共同提高。
⒉“研—训—研—升”四步式研训一体模式
这种培训模式一般用于县级培训, 主要采取专题互动的形式, 将传统的集中培训与个案研修有机结合, 旨在给教师一定的理论与实践的结晶。我们充分发挥了县研训学科核心组和专家的力量, 构建了“研—训—研—升”四步式研训一体化模式。
研:研训员 (专家、教研员或县研训组成员) 在年初进行专题调研, 了解和发现教师培训进修提高、教育教学研究、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的主要问题。
训:研训员在调研的基础上, 进行集中培训, 或专题理论讲座或展示精彩课例展示, 参训教师现场反思。
研:研训员组织参训教师现场反思, 针对研训员所讲内容提出问题或实际教学中存在的疑虑现场探究、讨论, 进行现场诊断。
升:研训员进行陈述总结, 使研究问题进一步升华, 形成可推广、借鉴的理论经验。
⒊“备—授—研—训—行”五步式研训一体模式
这种模式一般将传统的区域研修与个案培训等模式紧密结合, 主要用于乡镇及区域性联片面研训。主要依托并发挥乡中心校在校本培训中的中心作用, 灵活采取校校联动、分片组合、中心小学带动校本培训运行模式, 将本乡镇内相邻较近的几处小学划为一个集体研训片, 成立跨校际的各年级学科备课组, 立足于教学实践进行以“总结、交流、反思本周教学情况, 理论学习, 课例评析, 先周集体备课”为重点的分科研训活动。
备:挑选主讲教师进行认真备课, 精心进行课堂教学设计。
授:组织主讲教师授课, 进行说课或讲课。参训教师共同听课观课, 关注记录教师的教学设计。
研:进行评课议课等研讨活动, 研究讨论该课在设计中的优点以及不足, 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训:组织相关培训活动, 总结经验, 形成并推广研究成果。
行:把“思”转为“行”, 运用于教育教学科研之中。
⒋“观—议—改—研—训—叙”六步式研训一体模式
本模式以课堂教学为主要阵地, 以观课议课为主要手段, 立足校本研训, 针对课堂教学进行了反复诊断式研究, 以此努力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
观:学校定期组织教师进行观课活动。
议:让参与教师掀起“头脑风暴”, 进行互动评课, 每位参与观课的教师以研讨课为例, 交流讨论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结构以及在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与困惑, 人人谈看法, 讲修改意见, 让老师们参与到研讨交流中来。
改:根据议课建议, 由校研训组成员与执教者共同修改完善, 手把手地进行二次备课, 按照课改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要求, 从总体结构, 到每一个环节, 甚至到每一个问题的设计, 进行精心研究, 然后由执教者再完善备课, 准备二次上课。
研:将二次修改完善的课, 进行二次上课展示, 供全校教师学习、借鉴。
训:二次上课展示结束后, 主要围绕课堂教学模式、教法、学法等进行评议, 进一步强化教师对新课程课堂教学的理解与掌握, 并把好课推荐到县乡活动中展示、观摩。
叙:最后由参与者把每个人的“叙说”聚焦到一个或几个“教学事件”上, 以“文字”的形式整理成一份相对完整的“教学叙事”, 并发布到网上的网络日志中, 供全县老师交流。
“融国家、省市、县、乡、校多级互动于一体、集天网、地网、人网各种资源于一身”的“三四五六”等四种研训一体化操作模式是集培训、科研、课改、教育教学为一体的培训模式的多途径探索。这样的研训模式充分发展了课改理念, 打破了培训与教研“两张皮”的传统, 让研训员及教师成为互动参与者, 更符合、更贴近教学实际, 更有利于解决教学中最实际的问题, 更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当然在实际研训活动中, 针对内容不同, 对象不同还有很多变式, 我们将进行进一步深层次的探索。
五、研训一体化教师培训模式研究工作的收获与思考
通过几年来的研训一体化培训模式的实践, 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一是克服了农村小学教研活动内容单调, 形式单一, 不便组织等弊端, 为教师的学习和交流提供了可能与方便, 也为农村小学教研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组织形式。二是有利于先进教学思想和经验的学习和推广, 对于引导教师转变教学思想观念, 提高教师整体业务素质, 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三是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三年来, 安化县在省市教学比武活动中佳绩频传、凯歌高奏, 共取得省级一等奖十多人次, 市级一等奖近二十人次。四是保障了我县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3.基层党校党员培训所有制度 篇三
一、根据上级安排的学习内容和党委工作中心,每年有计划分期分批对党员进行轮训。
二、每年对支部委员培训率达95%以上,一般党员培训率达90%以上。
三、每年党员的政治理论教育轮训期数不低于4期。
四、每期党员培训班要严格组织,认真考核,学员成绩记录归档。
基层党校校务委员会职责
1、根据基层党委和上级业务指导部门的部署和规划,统筹安排基层党校的培训任务,制订、实施教学计划和各项规章制度。
2、聘任和培训党校教员,指导教员备课,研究、总结办学情况。
3、每季度召开一次校务委员会例会,如工作需要,可随时开会研究,以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会议情况、记录和决议要及时存入档案。
4、及时处理党校建设的其他问题。
基层党校专职副校长责任制
1、在基层党校和党校校长的领导下,负责处理党校的日常事务。
2、负责制定、实施教学计划。
3、负责指导党课教员备课,组织开展教学研讨活动。
4、组织开展调查研究,及时掌握党员思想状况,总结推广先进典型经验。
5、负责向校务委员会汇报、总结办班情况。
基层党校党课教员守则
一、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党的基本路线和党的基本知识,学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和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理论水平、业务水平。
二、吃透教材,认真备好每堂课,教案要及时整理入档。
三、讲课要理论联系实际,由浅入深,突出重点,讲究实效。
四、积极参加教研活动,虚心听取学员意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提到教学质量。
五、带头增强党性,以身作则,为人师表,遵守党校各项规章制度。
基层党校学员守则
一、自觉遵守学校纪律,按时到校参加学习,不早退、不迟到、不旷课。
二、上课专心听讲,认真记笔记,按时完成各项学习任务。
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勤于思考,善于学习。
四、服从党校领导,尊重教师,团结同学。
五、爱护党校的公共财物,积极参加党校统一组织的有益活动。
基层党校考勤制度
一、为保证培训班教学秩序的正常进行,要求参加培训的学员按时到校,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缺课。
二、学校对每期参加培训的党员要登记造册,实行课前课后点名制度。
三、学员因病因事不能参加学习的,半天以内的向讲课老师请假,一天以及一天以上的向校领导请假。
四、无故不到校参加学习者,除按要求补课外,还要给予通报批评。
五、考勤情况每期培训结束时予以公布,并转送所在支部。
基层党校图书借阅制度
一、图书室图书凭借书证办理借阅手续。
二、大型贵重的工具书只限在图书室查阅,一律不准外借。
三、每人每次可借1—3本。
四、借阅时间一般不超过一个月,一个月内第二次借阅时必须交旧换新。
五、借书者必须爱护书籍,确保完好整洁,凡损失书籍应按原价赔偿,损失的重要书籍要加倍赔偿。
六、因工作需要而调离单位者,调离前应归还所借书籍。
“八荣八耻”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简称。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胡锦涛于2006年3月4日下午在第十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四次会议的民盟、民进联组会上发表的“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讲话中提出的。提出“八荣八耻”的目的在于引导中国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
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
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
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
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南阳市党员教育档案管理办法
档案是各项工作的原始记录,是总结经验指导工作的重要材料。党员教育业务档案是档案工作的一项内容,是党员教育的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衡量一个单位党员教育工作做得是否扎实、细致、富有成效的历史见证和重要标志,也是考察党员思想政治素质状况的重要依据。加强党员教育档案的管理工作,不仅有着重要的现实作用,而且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为适应新形势下党员教育工作的新要求,充分发挥党员教育档案的作用,特制定如下党员教育档案管理办法。
一、党员教育档案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
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根据党员教育工作的自身特点和规律,按照正规化、系统化、规范化的要求,真实记录党员教育工作的全过程,建立健全党员教育工作档案,为加强党员教育工作服务。
二、党员教育档案管理工作的任务
1、收集、整理、分类、立卷、建档、保管党员教育档
案材料。
2、办理档案的出借和阅览,为党委组织和研究党的建设和党员教育工作提供服务。
3、收集、整理、保管与党员教育有关的内部书刊等参考资料,配合党员教育档案,提高利用率。
三、党员教育档案材料归档
党员教育档案材料的归档要按照它们的自然形成规律,保持其历史联系,分类立卷,使档案实事求是地反映本单位党员教育的各项工作过程,以便于本单位查阅、利用和上级有关部门检查考评、调查研究党员教育工作时运用。归档材料要按照下列要求分类建档:
(一)党员教育综合档案
1、本单位党组织和党员的基本情况(永久)。主要包括基层党支部数、党委或总支成员名单、党员总数及文化结构,年龄结构、职业等情况。
2、本单位党员教育领导小组及党校校务委员会成员名单及职务等情况(永久)。
3、党课教员、辅导员基本情况(永久)。
4、上级有关党员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领导讲话、工作意见、工作方案(长期)。
5、本单位有关党员教育工作的文件、领导讲话、工作意见、总结、重要简报、通知(永久)。
6、本单位党委或总支党员教育联席会议记录(长期)。
7、有关党员教育工作的调查报告、经验材料(长期)。
8、对党员的奖惩情况及优秀共产党员事迹材料(长期)。
9、有关党员教育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长期)。
10、本单位有关党员教育与管理工作的信息材料(短期)。
11、党校工作大事记(永久)。
12、党员教育实践活动的有关材料(短期):主要包括心得体会、演讲、模范事迹报告会、知识竞赛、学先进比奉献等各类党员教育实践活动的有关材料(从活动安排开始到活动结束全过程的文字纪实性材料、图表、照片、小结等)。
13、其它有关党员教育工作的文字材料、图片、资料等(短期)。
(二)基层党校教学与管理档案
1、党校组织机构及教师基本情况(永久)。
2、党校各类财产登记(永久)。
3、党校工作计划、总结及煤气培训的教学计划、总结、奖惩情况(长期)。
4、每期培训办班情况、动员报告、课程表、学员花名册、考勤簿、成绩表、试卷(短期)。
5、开展教研活动、观摩教学活动的文字记录、图片材料和优秀党课教案、教学经验交流材料(短期)。
6、党校教学与管理的有关规章制度(长期)。
7、其它有关党校工作的文字、材料、图片资料等(短期)。
(三)党课教员个人档案
1、党课教员个人基本情况、工作总结、党组织鉴定及奖惩情况(永久)。
2、授课教案、论文(永久)。
3、个人典型事迹、教学心得体会及其它有关材料(短期)。
归档材料的立卷,各单位要按以上三类建档,按各类的具体内容立卷。归档的卷宗要求是:(1)材料齐全。(2)写出案卷标题。标题要确切、简明地反映卷内材料的内容。(3)卷内材料要逐张编号,备有卷内目录,并根据需要附上备考表。(4)要有总的案卷目录,以反映档案的内容和数量。
四、党员教育档案的管理
各基层党委(总支)以及基层党校都必须建立健全党员教育档案,设立党员教育档案专柜,确定专人负责此项工作。具体应按以下要求认真做好档案管理工作。
1、党员教育档案应分类集中保管。各案卷必须装入正规的档案盒或正规的档案夹装订,按党员教育的三类档案编号,分年分类系统规则地存入专柜,不准袋装绳捆、露置乱放。
2、党员教育档案的编号力求简单明了,代号的书写要规范统一,通用阿拉伯数字。
3、党员教育档案要搞好“六防”:防火、防盗、防潮、防虫蛀、防鼠咬、防遗失。如有破损或自己模糊,应及时复制或修补。
4、党员教育档案要严格执行借阅、登记制度。
5、各类档案的保管期限分为永久、长期(15年以上)或短期(3年以上)三种,并一律按照前述第三款划分保管期限。档案材料需销毁的,要严格按照保密规定统一销毁。
五、党员教育档案的移交
党员教育档案由各单位负责此项工作的人员每5年向单位综合档案室移交一次,纳入单位综合档案室管理序列,统一保管。移交时要办理移交手续,交、收和监交者三方要在移交书上签字,移交书一式四份。由交、收双方、主管党员教育的副书记和县委宣传部党员教育科各存一份,管理党员教育档案的人员工作变动时,主管党员教育的副书记要负责组织办好上下任人员的交接手续;各基层单位如有变动时,党员教育档案的移交,由各县、市委宣传部党员教育科负责处理。
各基层党委(总支)要切实重视党员教育档案管理工作,经常检查督促,确保这项工作高标准、高质量地落到实处。负责此项工作的具体办事人要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经常学习
档案管理业务知识,对平时开展的党员教育工作要注意留下记实性材料,不断丰富、完善党员教育档案的内同。同时,要不断提高档案管理水平,保证完成党员教育档案工作任务。基层党校相关要求
一、党校教室内部:
1、党旗、入党誓词;
2、标牌及相关规章制度上墙;
3、校容敞亮整洁,桌椅干净整齐;
4、校务班子健全、领导有力、分工明确,各尽其责,协调一致;
5、专兼职党课教员队伍中有1-2名大专以上学历的(教室门口的标牌);
6、有专人负责党校日常事务(标牌)。
二、档案方面:
1、有一份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年终有总结;
2、全年举办培训班10期以上,累计不少于50天;
3、全年党员受训率在95以上;
3、有专人负责档案管理工作,设有档案专柜、档案盒,内容齐全,管理规范:三簿齐全(党员花名册、学习签到簿、学习记录簿);4开展教研活动及教学经验交流材料、或者考试试卷:即学员有考勤,结业有测试,学习结束有总结;(市级要求一年以上完整档案,省级要求两年以上完整档案)
5、有关档案管理的规章制度上墙;
三、图书、电子资料方面:
1、图书3000册上以上,党员电教专题片30种以上,利用率高;
2、各种管理相关规章制度清晰明确、上墙;
【创新培训模式,增强基层党校异地培训的实效性】推荐阅读:
培训创新从模式开始07-13
企业培训发展趋势与企业培训模式创新李杰08-19
谈干部培训的创新问题09-07
创新思维管理培训10-01
教师创新创业培训心得10-23
创新教育专题培训心得12-10
《创新能力》培训心得体会07-05
护士创新培训心得体会07-09
就业培训创新工作汇报12-22
校长管理创新培训心得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