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第一册《10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教案(12篇)
1.小学数学第一册《10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篇一
冀教版小学数学第一册“0的认识”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内容:
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13页。教材分析:
0的认识,教材呈现了生活中儿童喜闻乐见的、充满童趣的小鸟长大飞离巢穴的情境和“鸟窝里有几只鸟”的问题,让孩子们知道一个也没有用0表示。再通过“想一想”的问题和常用的尺子、电视、温度计等物品让学生进一步了解0的含义。设计理念:
1、结合学生实际,创设问题情境。不仅有利于知识的获得,更有利于孩子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产生喜爱数学的情感。
2、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方式。教学中教师为孩子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活动素材,并给予了孩子们大量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通过自己发现、探讨、讨论交流、汇报等活动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3、充分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充分把已有经验和已学知识联系起来,充分感受数学就在生活中,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正确书写0,会用0表示一些熟悉的事物。2.、过程与方法:通过熟悉的事物,理解0的意义,了解0在实际生活中的简单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的兴趣
学生分析:
刚入学的学生年龄小,自制力差,而且农村的孩子接触的范围较小,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采取他们喜欢的小动物引出内容并且利用游戏 巩固所学知识借此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能感觉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重点、难点:0的含义,能正确书写0。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探求新知。
1、激趣导入
同学们,今天有这么多老师来听我们的课,大家高兴吗?(学生说:高兴)大家要好好表现哦!老师呢!知道同学们非常喜欢小鸟,就准备了几幅小鸟图,你们想看一看吗?(学生:想)
2、观察讨论。出示第一幅小鸟图。师:看这幅图你想说点什么? 出示后三幅图。
师:发生了什么事?先说给你的同桌听。师:谁想说一说?
师:3只小鸟用数字几表示?2只呢?
3、设疑引出0。
师:同学们观察的非常认真,现在鸟窝里一只小鸟也没有应该用数字几表示?
师:说的非常好,一只小鸟也没有用数字0表示。今天我们就来认识
“0”这个新朋友。板书:0的认识
4、出示课件(兔子拔萝卜),进一步让学生理解“一个也没有,用0来表示”。板书:一个也没有 做拍手游戏。5、4、3、0
5、下面请同学们举例子来说明“一个也没有,用0来表示”。指名回答。
6、刚才同学们举了很多例子,0除了表示一个也没有,是不是还有别的意义呢?出示课件(直尺),提问: 直尺上的0表示什么呢?(学生刘思源回答:表示起点)注意:多找几名学生回答。(学生:王辛晨)
老师: 答的很好,因为我们在量东西时,是从0开始的,所以0就表示起点。板书:起点
老师:0在几的前面?(学生:在1的前面)
教师:直尺上从0开始,越往后数越大,数越大,离0就越远。所以,人们就利用这个原理,用直尺来量东西,这时“0”就表示起点。教师:让学生齐读直尺上的数字。正读、倒读。
8、体会“起点”
教师:0可以表示起点,那么你知道生活中像这样表示起点的还有哪些东西呢?
学生:温度计上的0是起点,表示到了0摄氏度就结冰了。(李浩天)出示课件:温度计
学生: 运动员跑步时候的起跑线是0.(杨子轩)学生:跳远时候的起点也是0。(吴越)学生:电视机也是从0频道开始的。(马少华)
10、刚才我们讲了0的两种意义,下面,请同学们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0?
学生回答,教师出示课件: 电话、门牌号、记分牌。
教师:遥控器上、计算器上还有现在每个人都离不开的手机上也有0,记分牌上有0、110车,120车(进行安全教育).。
二、教学0的写法
0在生活中有这么多用处,我们一定要掌握好0。,写好0。下面我们学习0的写法,教师边板演,边板书。
0的写法:写0时,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起笔收笔都要相连,写成椭圆形。
教师板演后,让学生看看0像什么,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出示课件,学生齐读。)
生在书中试写。(先描红,再写0.)写完后给同桌看,把你认为好的圈起来。
教师巡视,辅导差生。
三、游戏巩固。
1、师:同学们你们玩过吹泡泡吗?好玩吗?现在我们一起来吹泡泡
(学生在小组内吹泡泡,不一会儿泡泡都破了)估计一下你们小组吹了几个泡泡?
师:这些泡泡都到哪去了?(破了)
泡泡都破了,一个也没有了,用数字几来表示?
2、、反馈练习。
老师指出4个学生站起来。
问:用数字几表示?(用数字4表示)坐下2个。
问:现在有几个同学站着,用数字几表示?(用数字2表示)全部坐下。
问:现在站着的同学用数字几表示?为什么?
3、课件出示桃子和算珠的题。
4、三、全课小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谁愿意说给大家听。
四、巩固练习。
1、说一说。
师:生活中除了一个泡泡也没有用0表示之外,还有哪些事例用0表示?
生1:放学了,教室里一个人也没有用0表示。生2:2瓶饮料喝完了用0表示。
生3:我的作业本用完了,一个也没有了用0表示。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设计了“小鸟飞离巢穴”和“吹泡泡“两个情境,把要学的知识融入到生动活泼的情境中,不仅有利于知识的获得,更有利于孩子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产生了喜爱数学的情感。教学中教师为孩子提供了丰富多采的活动素材,并给予孩子们大量的时间与空间,他们通过自己观察、发现、探究、讨论交流等活动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学中不仅从情景的创设上体现了生活与数学的联系,而且两次“0的含义”教学中,都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找找生活中哪些地方还有这种情况,这样拓展了孩子的思维,没有把孩子们局限在课堂内让孩子思维异彩分呈,充分把已有的经验和已学的知识联系起来,充分感受数学就在生活中,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另外,课上细心指导学生正确美观地书写数字,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一年级新生来说,教师指导书写一定要细致,包括如何起笔、运笔、收笔均要求规范准确。老师在这节课中做到了让学生美观准确规范的书写“0”,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小学数学第一册《10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篇二
教学片段一创设游戏情境, 激发学习兴趣
师:今天, 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礼物, (出示乒乓球) 一盒乒乓球, (手拿盒子问) 想和小朋友玩个猜球游戏, 想玩吗?
生:想! (兴奋, 有的学生鼓掌)
师:现在不管谁上来拿走几个球, 老师就能很快猜出盒子里还剩几个球.
生: (你看看我, 我看看你, 有点不相信)
师:谁愿意上来试试?
生: (纷纷举手)
师生合作做猜球游戏.
师:老师为什么猜得又对又快, 谁知道其中的秘密?猜猜看.
(学生自由猜测、交流)
生:老师能看见盒子里的球.
生:老师火眼金睛, 学生笑.
生:老师是神仙.
师:为什么说老师是神仙?
生:老师会算.
师:老师不是神仙, 可老师还真的会算.想知道我是怎么算出来的吗?
生:想! (异口同声)
师:许老师知道一共有10个乒乓球, 是根据10的组成推想出来的, 如果你们学习了10的组成, 会比老师猜得还快.
揭示课题:10的分与合 (板书)
【评析】教学是有明确目标、有时空限制的交往活动.组织数学游戏的目的在于优化学习过程, 使学习生动起来, 使课堂丰富起来, 将师生情感调动起来.“10的分与合”这节课的知识点是10可以分成哪两个数以及哪两个数合成10.教学中, 针对一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在本课一开始就安排了“猜乒乓球”的游戏, 通过游戏, 学生对猜球的奥秘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特别是低年级学生, 让他们上来摸球, 他们会感到课堂上的新鲜, 会轻松地感受“玩”.在“摸”、“猜”的过程中, 有的学生已经知道了老师的奥秘———10个乒乓球.老师能猜出来的原因还有一点, 是因为熟悉10的分与合, 从而激发起学生求知的欲望.
教学片段二参与游戏过程, 主动探究新知
师:现在我们做分小棒的游戏.请小朋友把10根小棒拿出来, 分成2堆, 说说10根小棒可以怎样分.
(生边分边说, 师指名说)
师:10可以怎么分?我们来玩接龙游戏, 就是按照顺序说.
生: (边分边说) 10可以分成1和9.
生: (边分边说) 10可以分成2和8.
生: (边分边说) 10可以分成3和7.
……
师: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把10的分合式写下来.
(写出10的分合式后, 师生对口令, 学唱儿歌, 记忆10的分合式.)
【评析】新课程标准强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 在我的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实践、归纳、分析和整理, 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和探索的机会, 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进行探索性学习.分小棒的游戏不是随心所欲, 旨在创设学生自主探索的数学情境, 数学情境剔除了生活原型中许多与数学无关的因素, 高于生活, 是使游戏“数学化”的过程.这种情境有利于学生展开数学思考, 引起他们更多的数学联想, 从而自然得出实践的结论即本课的知识点.这个过程中,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学习的过程是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 所收获的知识、能力、情感应是学生经历探究自主得到的.通过“动手分小棒、动手写分合式、动口对口令和学唱儿歌等方式, 把学生的感官充分调动起来, 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 积累感性认识, 并经过大脑的加工思考, 从无序到有序, 达到理性的认识, 主动构建知识结构.
教学片段三体验游戏快乐, 应用巩固知识
师:刚才, 我们一起做了猜乒乓球的游戏, 现在我们再做一次. (生欢呼)
师:这次猜球, 由一个小朋友摸, 另一个小朋友猜.谁来摸, 谁来猜?
生: (摸出3个球) 盒子里有10个球, 摸出3个球, 盒里还有几个球? (提问)
生:盒子里有10个球, 摸出3个球, 盒里还有7个球.
师:你是怎么知道盒里还有7个球的, 说说理由.
生:因为10可以分成3和7.
(多组练习.)
3.小学数学第一册《10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篇三
1.数一数,写一写,比一比。
2.
(1)一共有( )只动物,的右边有( )只。
(2)从左数, 排第( ),排第( )和第( )。
(3)从右数,在第8只动物下面画个△;把右边的3只动物圈在一起。
3.
4.
比少( )个,比( )( )个。
5.我今年( )岁,3年前我( )岁,2年后我( )岁。
6.我们班有( )个小组,从前往后数我坐第( )位。
二、细心算一算(12+8+8=28分)
1.看谁都算对。
2+4= 5Ha2= 5+2= 7Ha2Ha4=
3Ha3= 4+5= 10Ha6= 2+3+5=
5+3= 7Ha0= 0+8Ha3= 9Ha6+6=
2.
3.龟兔赛跑。
三、开心玩一玩(9+8+6+4=27分)
1.分水果。
2.小马过河。(按得数从大到小连上线。)
3.捉迷藏。(桃子后面藏着什么数?)
4.按要求画珠子。
(1)一共有7颗。
(2)再画7颗,一共有……
四、专心解一解(8+4+4+6=22分)
1.看图列式计算。
(1)
(2)
2.说一说图的意思,再解答。
飞走了( )只。 又飞来了( )只
3.
(1)原来有萝卜多少个?
(2)再拔掉3个萝卜,还剩多少个?
4.
(1)说一说,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2)从图中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4.小学数学第一册《10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篇四
4、认识感官
教学资源开发
本课是苏教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用感官观察》中的第一课。本课教材的设计意图是组织学生通过有趣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运用感官进行观察,并能描述事物的特点,从而初步建立“感官”的概念。由此实现科学课程标准上制定的关于低年段的要求:人和动物都有感知各种环境刺激的器官;会观察与描述物体的特征。
观察是儿童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婴儿呱呱坠地,就开始用感官从周围世界获取信息。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观察能力逐步发展,这不仅增强了他们获取信息的能力,更有助于他们区分主观的世界和客观的世界。学生在第一单元对科学本质有了一些了解后,本课将以观察为起点,着力于培养小学生的科学思维。根据教材内容和课程标准的要求,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知道眼睛、鼻子、耳朵、舌头、皮肤都是人体的感觉器官(感官); ●知道动物也通过眼、耳、鼻等感知环境,并且有些动物的感官很灵敏。科学探究
●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去观察我们周围的世界;
●会发现并描述物体在颜色、形状、声音、气味、味道、粗糙光滑、冷热等方面的特点。科学态度
●养成安安静静、仔细观察、耐心倾听的好习惯;
●乐于对生活当中常见的科学现象、自然现象进行探究与分享。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
●意识到自然界的生命体是多种多样的。教学准备:
●课件、洗净的橘子、闻香盒、学生活动手册。●学生课前洗净双手。
教学过程设计
一、问题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小朋友们,刚才你们怎么都安静下来啦?(生:听到了铃声)2.提问:我们是用身体的哪一部分听到这上课铃声的?(生:耳朵)
4.思考:我们用耳朵倾听就知道上课,那我们还可以用身体的哪些部位观察周围发生的事情? 4.学生交流:眼睛、小手、嘴巴(舌头)、鼻子。
5.小结:我们身体的这些部位,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感官(板书课题)。这节课,我们就要利用这些感官帮助我们进行观察发现。
【评析】从学生的生活入手,唤起体验,帮助学生快速聚焦本课主题——感官,初步了解眼、耳、口(舌)、鼻、手(皮肤)都是人体的感觉器官。由于课才开始,学生会认为嘴巴、手是感官,教师不用急着否定,可以在接下来的探究活动中体悟发现,做进一步地探究与概念纠正。
二、观察探究,认识感官
1.出示图片,激趣:用眼睛看,你能找到几种动物?(生上台指认)
2.追问:你的眼睛真厉害,竟然把这个小动物找出来了。向大家介绍一下,你怎么发现它的? 3.学生交流,介绍动物特征。
4.提问:大自然中有各种各样的声音,用小耳朵听听,你能听到哪些动物的声音? 5.音频播放,学生辨识。
6.拓展:再用耳朵听听,我们教室外面有哪些声音呢?想一想他们在干什么?(生互动交流)7.(出示闻香盒)谈话:我们来玩个游戏吧!老师在盒子里放了个好吃的,在不打开盒盖的情况下,你能知道里面是什么吗? 8.学生讨论:用鼻子闻一闻。9.科学方法指导:挥扇法闻气味。10.学生板演,分组活动。
11.提问:你闻到的是什么气味?描述一下这是一种怎样的气味?
12.谈话:小朋友们都有个灵敏的鼻子,发现里面是橘子,我们一起来品尝一下吧(学生品尝)。13.交流:说说你吃到的橘子味道是怎样的?
14.提问:你们方才剥橘子皮时,有什么感觉?(生交流)
15.讨论:用你的小脸蛋触碰一下橘子皮,有这种感觉吗?用手臂去触碰一下呢?腿呢?(生交流)
16.谈话:我们的小手、脸蛋、裸露在外的手臂、腿,都能感觉到橘子皮软软的,凉凉的,是因为这些部位的表层覆盖着皮肤,我们就是靠皮肤来进行感觉的(板书:皮肤)。17.总结:我们用眼睛、耳朵、鼻子、舌头、皮肤这些感官来观察周围的事物。18.课堂检测(学生活动手册第4页):画一画,把感官和做的事连连线。
【评析】创设一个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进行探究发现,是这一年龄段学生参与科学学习的最佳方式,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化单板为有趣,从而帮助学生更细致地观察与交流。但由于学生刚接触科学学习,独立探究的能力还很薄弱,所以在这里教师要很好地发挥引领者的角色,以便帮助学生有序观察,从而提高他们科学学习的能力。
三、延伸拓展,全课总结。
1.谈话:我们可以通过感官来观察周围的事物,小动物们也有感官,它们又是怎么用感官观察的呢?(生交流)
2.视频播放:狗、老鹰等敏锐的感官。
3.交流互动:说一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4.安全教育:不明物品尽量不要用闻,尤其是尝的方法去观察发现。
【评析】学习是个循序渐进而又需要刻意练习的一个过程。组织学生进行回顾与总结,帮助学生对感官及用感官观察的方法有一个更具体,更全面的认识。在总结时,尽管学生年龄小,说得也较细碎,但科学思维的培养就是点的积累,层的叠加,最后达到质的飞跃。
教学片断赏析
“用皮肤感知橘皮”教学片断
师:刚才你们剥橘子皮了,说说橘子皮是怎样的? 生:软软的。生:有点毛。生:绿色的。
生:剥的时候还有汁水,把手也弄绿了。生:外面的很光滑,里面的是毛的。
师:课前,老师已经把橘子都清洗干净了。把橘子皮放在小脸蛋上感觉一下,有什么感觉?还有什么新发现吗? 生:这个橘子皮有些凉。
生:还很光滑,放在脸上很舒服。
师:大家把橘子皮靠一靠手臂,穿短裤的小朋友还可以靠一靠你裸露的小腿,有这样的感觉吗? 生点头。师:这些部位都能有感觉,是因为表面的皮肤在起作用,帮助我们发现了橘子皮软软的、一面光一面毛等特征。
【片断评析】
5.小学数学第一册《10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篇五
l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第一册教科书第64――65页及练习九的第1――3题,认识10。
l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经历认识10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数感。
2. 学会10的数数、认读、写数、大小比较和10的分与合,对10的数概念获得全面认识和掌握。
3. 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观察能力及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4. 引导学生感受数10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l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直尺、学具图片、挂图、数字卡片、小贝壳图片等。
l教学设计:
(一) 创设情境
老师请大家猜一猜。
a. 有一个数,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还表示起点,它是谁?(贴图片0 )
b.能与0做邻居的又是谁?(贴图片1 )
c.在我们所学过的数字中谁最大?(贴图片9 )
d.故事:9知道它最大可骄傲了,它对0至8各数字说:“你们谁都没我大,特别是你――0,表示一个物体都没有,你真是太小了,不能和我比。”0听了可伤心了。1走到0的身边,和0想出了一个很好的办法对付9。这时,9没话可说了。大家猜一猜,1和0想了一个什么办法?
学生可能猜出许多不同的办法,教师引出1和0的想法:
1和0联合起来,站在一起组成“10”,10是两位数,当然比9大。设计意图:
在这一环节中,我创设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情境,使学生既复习了9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又引起了新的教学思考:1和0用什么办法使9没话可说?引出新课题。这里可以使学生感悟到两个数字可以组成一个新的数,数和数之间是有联系的,是可以组合的。
(二) 探究学习
板书:10的认识
齐读“10”。
1.学习10的含义及10以内数的顺序。
(1) 联系实际,举与10有关的例子。
我们的身边或我们生活中有许多与10有关的物体,你能给大家举一个例子吗?
师:同学们举了很多例子,像这样:人的手指、脚趾、一组的人数、气球个数、花的盆数等等,都可以用10来表示。
(2)做排队游戏。
请小朋友们站成一排(8人),问共有几个人?
(老师站进去)现在有几个人?(9人)
如果想让第一排有10个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数一数现在有几个人?谁是第10个人?你是从哪边数的.?还有谁也可以是第10个人?怎样数?
设计意图:
这个活动的设计,给每一个学生展开了丰富的活动平台,让学生在充分的活动空间中举出许许多多与10有关的例子,如:人有10个手指头、10个脚指头、10个同学组成一组等。通过让学生举例、动一动、说一说、数一数,知道10可以表示物体的个数,使学生经历了由物抽象到数的过程,感悟到数与生活的联系,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就在生活中,小学数学教案《认识10》。
2. 10的位置与大小。
(1)尺子上的数字。
同学们经常用到尺子,请小朋友观察,9在8的后面,10在哪里,为什么?
老师这里也有一把放大的尺子,谁知道空格里应该填几?
投影仪出示:
全班齐读0――10,再齐读10――0。
(2) 比大小。
10和9中间用什么符号来连接?
10 9 反过来 < 10
设计意图:
利用直尺教学10的位置,使学生一目了然,建立数感。同时,使学生再次认识到数字与生活密切相关。在比较10的大小时,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比较空间,这样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也得到了较好的培养。
(3) 10的写法。
我们学习了10的这么多知识,那我们该怎样去写10呢?
在田字格里练习写10。你是怎样写10的?
生答:左边是1,右边是0,要占用两格。
(由于学生已学过1和0的写法,所以书写时并不困难。)
(4) 10的分与合
(1)情境引入
一个星期天,小明准备去看望奶奶,给奶奶带点什么呢?对了,这里有10个苹果,给奶奶带去吧!但是一个袋子装不下,就把10个苹果分别装到两个袋子里,小明可能会怎样装这10个苹果呢?
(2)五人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请你拿出10个苹果学具图片,按照不同的分法把它们分成两堆。其中一人做好记录,说出不同的分法。(学生活动,老师展示苹果树图)
(3)汇报结果(学生把苹果挂到苹果树上的合适位置)。
(4)学生观察,巩固新知。
刚才大家通过分苹果,知道了10的组成,可是,要把这么多的组成都记下来,可真不容易。请同学们观察一下,可以减少哪些记忆内容?
引导学生说出:看一个,记两个,最后得出结论,只需记住5个即可。
10 10 10 10 10
1 9 2 8 3 7 4 6 5 5
用最快的方法记忆10的组成。
(5)游戏,组成10。
师生互动
教师说一个数,学生说一个数,两个数组成10。
设计意图:
在这一环节中,我采取了从创设情境入手,以小组合作展开学习、探究,让学生自己去发现10的分与合。使学生人人都动口、动脑参与学习。在探求知识的过程中,领悟到了好的学习方法,培养了自主学习的意识。
(三)课堂作业
1.看挂图填数。
学生模仿指挥员发出命令,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情景。
2.猜数游戏。
正确猜出小贝壳下面的数字,奖励小贝壳。
(四)课堂小结:
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课内容,然后提问:
你这节课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6.小学数学第一册《10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篇六
1.感知太阳给大自然带来的美,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并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做人的道理。
2.运用点、线、面、形状、花纹、色彩等基础美术语言描绘太阳,激发学生大胆表现太阳的美。
3.自由选择美术材料,培养“技术复合”能力以解决作业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注重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二、重点、难点
重点:启发学生想像,通过联想画出想像中的太阳。
难点:如何用基础美术语言具体表现太阳的“光”和“热”;如何在表现过程中逐步丰富太阳的形象;如何打破常规,开拓学生思维。
三、教学方案 课前准备
(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美术工具若干种,还可以事先和周边同学分工合作商量好带不同的工具材料。(教师)自制课件《我心中的太阳》。教学过程
1、猜谜导入,欣赏感知。具体语言及相应课件点击处设计如下: 今天老师要请小朋友猜一个谜:(点击文字)圆圆火球烧在天,只见火来不见烟,一圈光芒将它绕,照到大地真奇妙。谜底是什么呢?(学生:是太阳)对,小朋友真聪明。(点击分三步依次出现合并成整图的共性之太阳)瞧,太阳出来了,它还会变脸呢!不信,我们到太空去看看(点击宇航员在太空拍摄的独具个性的太阳照片若干张);再来欣赏大画家莫奈的《日出印象》(点击作品);还有大自然的日落美景(点击图片)。
2、各抒己见,表达感受。具体语言及相应课件点击处设计如下:(点击把上面已分别出现过的各张太阳放在一起以利比较的整图)你觉得哪一张太阳最美?为什么?(鼓励学生各抒己见,表达感受,教师顺势点拨:小朋友说得都有道理,我们每个人的看法可以是不同的。)
3、方法引领,观察发现。具体语言及相应课件点击处设计如下: 再看小朋友的画(点击),这些太阳一样吗?(学生:不一样)不一样在什么地方呢?(学生争议、补充)太阳是不是只会笑啊?(见浙美版第一册美术课本第15页上图,图中问题设计略作改动)(学生作出相应回答)。(点击表情图)看,老师这里有好多不同表情的太阳,我想给它们其中的一位(鼠标移动至第1个表情)变一变(点击),再加上漂亮的东西打扮起来。加什么好呢?(学生自由畅谈,适当控制畅谈时间)恩,小朋友想加什么都可以,老师喜欢先给太阳加个窗帘当面纱(点击),再给它加上好多光芒(点击);光有线没有面和点,感觉还不够丰富、漂亮,所以我又给它加上面(点击),再加上点和颜色(点击),这下形状、色彩、花纹够漂亮了吧,可不要画蛇添足哦。还不够漂亮,变一下(点击),再变一下(点击)。是不是非得这样打扮呢(点击有着不同性别、年龄的太阳图示)?(学生回答)。还有没有不同的打扮法?(学生思考、讨论并补充,如时间允许,亦可鼓励学生上台直观演示、观察发现;教师旁敲侧击因时因势而制导)。
4、语言导向,拓展思维。具体语言及相应课件点击处设计如下: 打扮好后,我们还可以把自己的创意想法大胆地说出来。(点击)这是一位喜欢唱歌的小朋友的作品,他说:今天是太阳的生日,大家都来为太阳祝贺,太阳高兴地唱起了动听的歌;(点击)这是我们班同学送给老师的一张画,老师一看到热气腾腾的汉堡包,就马上想到了汉堡包太阳(点击);(点击)再看,这一张画上的太阳正说悄悄话呢:夏天来了,好热!要是我的好朋友在,帮我凉爽凉爽多好啊!这时,(点击)一位小朋友心中的太阳唰的跳出来了:太阳太阳我帮你,冰淇淋里浸一浸,哇,太阳马上射出了凉凉的甜甜的光……,但是小朋友又想啊:(点击)假如我是南极企鹅,我心中的太阳还会是这样的吗?小朋友们,你们心中的太阳又是怎样的呢?我们把自己心中的太阳表现出来好吗?
5、作业布置,明确要求。今天的作业是:
(1)大胆选择各种各样的点、线、面、形状、色彩、花纹等进行搭配,创造出一个或几个跟人家不一样的太阳;
(2)动作快的同学可以添加与太阳有关的东西,使太阳显得更有趣;(3)作品完成后请小朋友把太阳贴到黑板上让大家欣赏,对于作品美观、有创意、自信敢言的同学,我们还将发给奖品。
6、作业辅导,应变策略。
(1)提醒、强化作业之重难点,进行涂色、勾线、加点的技能指导;(2)提醒学生把太阳作为主体,画得大一些;
(3)学生出现问题时,请其他同学当小老师,动脑筋帮助解决问题,如学生太阳画得太小时,可以折掉或用剪刀剪掉四周的多余部分;太阳画得太大时,可以衬上指头补画完整;颜色不能修改时,可用橡皮泥粘贴或撕剪纸头贴上去再修改;主体太阳画得太小时,还可以联结其他东西,如其他太阳等,使小东西与小东西融合成一体,因联结而变大,让学生在过程中体验团结的力量;
(4)大家想合作吗?可以把各自的太阳剪下来重新组合,添加成更丰富的作品,强化“团结真有力”的意念;
(5)第一次巡回指导后,可根据学生情况进行辅导,表扬能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学生,展示典型意义的学生作品;(6)第二次巡回指导后,请学生开始准备把作品贴到黑板上。
7、作品展示,欣赏评述。
8、教师小结。
在自然界中,是谁给了我们光明和温暖?是太阳。
2、丰富思路
世界上只有一个太阳,古今中外艺术品上千变万化,赋予它不同的形象。充分显示了人们非凡的创造力。我们来一起欣赏一下:
这是1972年在我国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一幅帛画,这幅画中就有太阳,谁发现在哪里?太阳里有一只鸟,这是两千多年前人们创造的太阳形象,谁知道为什么呢?(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发现太阳黑子,但不能用科学的道理加以解释)
这是古代墨西哥阿兹特克人创造的太阳历石。它是在石头上雕刻的,很漂亮,中间图案象什么——这是墨西哥人心目中的太阳。太阳石里有许多漂亮的图案,这是什么?(豹子的头、秃鹫的头)
这几幅太阳漂亮吗?哪些地方漂亮?(形状、太阳光、颜色)
今天,我们用泥塑的方法,做自己心目中最漂亮的太阳。
3、知识回顾
以前同学们学过哪些泥塑方法:揉、搓、压、团
运用这些方法可以做出漂亮的太阳。
4、体验造型
压扁做太阳的脸。(小组做)
下面设计太阳的光芒,可以设计什么样的?(小组讨论)
同学们有很多想法,试着做一下。
学生展示(教师随机板书——)
这是林老师心目中的太阳。发现老师用了哪些方法。
能不能告诉老师,你觉得什么样的太阳最漂亮?(用工具、叠加、颜色、自己想的、花纹漂亮)
每人做一个自己心目中的太阳。林老师收集了许多小朋友设计的太阳形象,小朋友可以欣赏一下。
5、展示拓展
学生自评、互评
既体验了美术活动的乐趣,又美化了环境与生活,可以做挂盘等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讲授新课
小朋友,老师要出一个谜语请你们猜一猜,想想它是什么东西,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吗?对,这就是我们经常看到的太阳。(板书:太阳)(课件)
你们知道吗?太阳在天上自由自在,有时侯看看大地的景色,听着小朋友的歌,日子过得舒服极了,但是有一天,它突然觉得有些烦恼,因为它看到所有的景物都有美丽的色彩,小朋友们都穿着漂亮的衣裳,而自己却没有一件好看的衣服。怎么办呢?小朋友想不想帮助太阳,为它设计一件漂亮的花衣裳?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画的内容:太阳 小朋友,你们想一想,太阳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中间的圆球和外面的光芒)它本身是由哪些颜色组成?(红色和橙色)刚才小朋友回答得很好,大家想想如果我们要给太阳添上花衣裳,我们是不是只能用这两种颜色呢?好!下面看看老师是怎样给太阳穿上漂亮衣服的。
1、首先要画出一个圆作为太阳的基本形状,(课件)
2、接下来该干什么?(给太阳身上添上花纹)(课件)大家看,这些花纹主要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点、线、面)下面我们来看看什么是点、线、面,它们是怎样组成各种花纹的。
3、大家最后还要添上什么?(漂亮的颜色)(课件)大家仔细看,画面中的颜色是不是每个地方都不相同?(不是)那么这些颜色的组成都有什么特点?(以相近的颜色为主,间插其它的颜色,但是挨着的颜色都不是一样的)我们还可以看看在同样的花纹下,添上不同颜色的效果。小朋友,你们说,太阳穿上花衣裳好看吗?现在,该你们动手了,别忘了,太阳还正等着呢。小朋友们,开始吧!
一、导入课题:
1.看一看(播放动画短片)
2.提问:太阳是怎样把云儿逗笑的?
太阳变了什么魔术?
3.欣赏太阳六种不同的模样。
提问:太阳最后还说了一句什么话?
我们一起帮太阳想想,它还能变成什么模样呢?
(出示课题)画太阳
二.讲授新课
1.示范:
先想一想你想画什么表情的太阳?(板书:想)
①示范太阳微笑的画法(板书:画脸部)
②请学生相互做哈哈大笑的表情,观察眼睛、嘴巴的变化,范画法。
2.观察分析:(电脑动画演示)
①从微笑的表情到伤心的表情
②从伤心的表情到生气的表情
③欣赏喜、怒、哀、乐四种表情
示
分别用不同的颜色表示:微笑的时候脸有点红、哈哈大笑的时候脸更红了、伤心的时候脸成了黄绿色、生气的时候脸都发紫了。
3.学生练习画太阳脸部
4.作业展评
5.拼一拼(电脑操作演示)
打开画板,将鼠标分别移到太阳博士的脸部、身体、博士帽和云朵上单击左键就会出现4种不同的太阳脸部、8种动作、6种头饰、4种背景装饰。你喜欢哪一种就将鼠标移到上面并单击左键,这时在画纸上就会出现你所选择的画面,拖动鼠标还能移动位置。如果你想重新选择就按画板右下角红色的“×”,就可以取消前一步操作,按画纸按钮可以换新纸。
三、学生操作,巡回辅导
7.小学数学第一册《10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篇七
引导语:数学一直是很多学生的通病,而要怎样写一份小学数学一年级第一册教学工作总结呢?接下来是小编为你带来收集整理的文章,欢迎阅读!
小学数学一年级第一册教学工作总结一
本班学生共xx人,绝大部分上课能够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下课能够按要求完成作业,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也有一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差,有的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思想经常开小差,纪律性不强,以致学习成绩较差,为了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科学世界观,针对本班的实际情况,对本学期的教学情况做如下总结,以利今后更好的上好这门课。
1、认真钻研教材、精心备课,充分利用直观、电化教学,把难点分到各个层次中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针对学生的差异和年龄特点,对学生进行了各方面的教育,使学生的知识、能力有了较大提高。
3、本学期我对学生注重加强了思想教育,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自我检查的能力。
4、使学生学好数学知识,在教学中重点做到精讲多练,重视运用教具、学具和电化教学手段。认真备好每一节课。
5、加强了对后进生的辅导,使本学期大部分学生掌握了知识、技能,他们的学习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和提高。
6、通过练习课的精心设计,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所以我认真上好练习课,讲究练习方式,提高练习效率。
7、重视了与家庭教育相配合,通过家访、家长会等不同方式,与家长密切联系,对个别学生的教育着重放在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挖掘上,使他们有了明显的进步和提高。
8、注重培养了学生的学生习惯,针对这一方面,本学期重点抓了学生,每做一件事情,每做一道题,要求学生要有耐心,培养了认真做好每一件事的好习惯。
9、通过一些活动,统计、数据等对学生进行了爱国教育,是学生有了为祖国为中华民族努力学习的精神。
1、一部分学生对学习的目的不够明确,学习态度不够端正。上课听讲不认真,家庭作业完成质量不高。
2、有些家长对孩子的学习不够重视,主要表现在:学生家庭的不配合,实践性家庭作业的督导不力,孩子学习差。
3、也有少数学生,智商较低,接受能力差,造成成绩欠理想。
1、结合教材的内容,充分利用直观、电化教学手段,精心备课,面向全体学生教学,抓牢基础知识,搞好思想教育工作。精心上好每一节课,注重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和知识应用的灵活性。
2、及时辅导落后生,抓住他们的闪光点,鼓励其进步。注重学生各种能力和习惯的培养。
3、及时家访,争取家长配合抓好学生的学习。
小学数学一年级第一册教学工作总结二
本学期,我担任一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学生刚刚入学,学习习惯还未养成,再加上家庭及学生智力的差异,我努力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取得了一定效果。现小结如下:
1、备课。
学期初,我认真钻研了《数学课程标准》、教材、教参,对学期教学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学期中,着重进行单元备课,掌握每一部分知识在单元中、在整册书中的地位、作用。思考学生怎样学,学生将会产生什么疑难,该怎样解决。在备课本中体现教师的引导,学生的主动学习过程。充分理解课后习题的作用,设计好练习。
2、上课。
(1)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思考。放手让学生探究,动手、动口、动眼、动脑。针对教学重、难点,选择学生的探究结果,学生进行比较、交流、讨论,从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接着,学生练习不同坡度,不同层次的题目,巩固知识,形成能力,发展思维。最后,尽量让学生自己小结学到的知识以及方法。现在学生普遍对数学课感兴趣,参与性高,为学好数学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2)及时复习。根据爱宾浩斯遗忘规律,新知识的遗忘随时间的延长而减慢。因此,我的做法是:新授知识基本是当天复习或第二天复习,以后再逐渐延长复习时间。这项措施非常适合低年级学生遗忘快、不会复习的特点。
(3)努力构建知识网络。一般做到一小节一整理,形成每节知识串;每单元整理复习形成知识链,一学期对整册书进行整理复习。学生经历了教材由“薄”变“厚”,再变“薄”的过程,既形成了知识网,又学到了方法,容易产生学习迁移,给学生的创新、实践提供了可能。
3、批改作业。
针对不同的练习错误,教师面批,指出个性问题,集体订正共性问题。批改作业时,教师点出错题,不指明错处,让学生自己查找错误,增强学生的分析能力。学生订正之后,仍给满分,鼓励学生独立作业的习惯,对激发学习的兴趣取得了较好效果。分析练习产生错误的原因,改进教学,提高教师教学的针对性。
4、注重对后进生的辅导。
对后进生分层次要求。在教学中注意降低难度、放缓坡度,允许他们采用自己的方法慢速度学习。注重他们的学习过程。在教学中逐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对学生的回答采取“扬弃”的态度,从而打破了上课发言死气沉沉的局面,使学生敢于回答问题,乐于思考。
5、做好测试评估工作。
评估不只是看学生学习成绩如何,更重要的是了解学生学习的心理,作为教师改进教学的依据。在测试卷中,增加了体现学生思维过程的试题。测试的结果也不再作为评价学生唯一依据,而是看重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学习的努力程度。在评讲试卷时,打破按顺序逐题讲解的模式,尝试采用按类讲解。如:将试卷中错误较多的类型依次进行讲解。希望通过这一改变,能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掌握、运用知识。
坚持正确的教育思想,树立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教学观念,改变“以知识为本”的传统认识,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观念,紧紧围绕学生的探索与创新活动展开,呈现出“乐、实、活、新”的教学情境。例如:找规律;动物拼图;我当小医生等活动,都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解放了学生的眼睛、嘴巴和手,创造了让学生操作、实验的机会。
1、改变教育观念。明确教育是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服务的。阅读教育期刊,思考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2、“走出去,请进来”。到其他学校听课,自己上公开课,大家交流、讨论:在新的课程标准下如何在教学中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创造各种适宜的、开放的情境,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明确方向,促进教学。
对教材的钻研深度还不是很透彻,对数学教学工作还缺乏经验,对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掌握规律还不是很明了,对学生的要求还不是很到位,更重要的是没有充分调动家长参与教育,学校家庭的教育不能形成合力,以致于成绩上不去。
8.小学数学第一册《10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篇八
(课型:新授 设计:刘小瑶 授课时间: 月 日)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自、己、衣”3个字。认识独体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与小的特征,体会成长的变化,培养学生体会成长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
认字和练习朗读。让学生在自主、合作学习中,产生探究的兴趣。
课前准备:
1.制作课件、生字词语卡片。(教师)2.借助拼音自主朗读课文。(学生)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启发质疑。1.出示字卡“大”。
师:同学们,请大声地读这个字。(生读:大)师:上课时,回答问题的声音要大。你知道和它意思相反的字是什么吗?(生答:小)2.出示字卡“小”。
师:请小声地读这个字。(生读:小)上课时,回答问题声音不能太小,否则别人就听不到了。老师要看看这节课谁的表现最棒。(同时出示字卡“大小”)现在,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生读:大小)3.质疑:你认为自己是大还是小呢?能说说为什么吗?(看图片,以动画形式连续出现课文中的两幅图,最后定格)
4.揭题:这两幅有趣的图和几句优美的文字组成了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板书课题 大还是小)
5.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修订栏 1.自由朗读课文。
(1)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把词语读正确,句子读通顺。拼读课前圈画的生字,要读准字音,想办法记住这些生字。
(2)根据自探提示先自主学习,然后在小组长的组织下在小组内交流。2.我会读 课件出示词语: 时候 觉得 穿衣服 自己 很小 快点儿
(注:“时、候、觉、得、穿、衣、服、自、己、很、快”要带拼音。)①指名开火车朗读,师生正音。②齐读。
③自主选择一个词语说一句话。④去掉拼音指名读,齐读。(2)我会认
①这些词中有些生字需要我们记住,瞧,它们已经从词中跳出来了,你还能认出它们吗?
课件出示生字,指名读。
时 候 觉 得 自 己 很 穿 衣 服 快 ②识记生字:
接下来在小组中相互读一读本课的这些生字,并选择你喜欢的生字说说记住它的办法。(学生小组内合作交流,教师在各组中巡视,解答疑难。)③我来考考大家:
我在洞穴里发现了一颗牙。(穿)这是我们的识字办法之一——编谜语,猜谜语。接下来要看你们的本领了,说说你们的识字办法吧!(学生自由选择生字说说自己的识字方法。)④小结:识字的时候,我们不仅可以用加一加、换一换的方法,还可以用猜字谜的方法,但要注意编的字谜要合理。
⑤指名认读,齐读。
三、写字指导(自、己)1.交流谈话。
师:你觉得在这十一个生字中哪个字最简单?(己)组一个词好吗?(自己)
修订栏 现在我们就来写好下面这两个字。
(课件出示田字格里的生字:自、己)师:听,这两个字宝宝在说悄悄话呢!它们正在问大家:“我们有相似的地方,你们发现了吗?”(发现了,它们都是独体字)2.教师示范书写,学生观察,跟着书写。3.学生描红、写字,教师指导点拨。4.展示评价。
四、再次质疑
师:课上到这里,请同学们看看课前提出的问题你们都弄明白了吗?你有新的疑问吗?
预设:
(1)“我”为什么一会儿说自己大,一会儿又说自己小?(2)“我”到底是大还是小?
师:这两个问题特别值得我们研究,下节课,我们再继续。
六、课堂总结 1.说说自己的收获。2.学生谈收获。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词语 1.课件出示词语。
时候 觉得 穿衣服 自己 很小 快点儿(1)指名读。用“自己”说一句话。(2)开火车读。(3)小组比赛读。2.回顾问题。
师:请大家想一想上节课我们都提出了哪些问题?什么问题我们没有解决?
(1)“我”为什么一会儿说自己大,一会儿又说自己小?(2)“我”到底是大还是小?
3.围绕这两个问题,仔细读课文完成下面两个问题:
修订栏(1)“我”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小”,用“____”画出来。想一想:为什么这时候“我”觉得自己“很小”?
(2)“我”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大”,用“
”画出来。想一想:为什么这时候“我”觉得自己“很大”?
二、精读感悟,解决疑惑
1.根据自探提示先自主学习,然后在小组长的组织下在小组内交流。2.汇报交流,相机引导。(1)“我”觉得自己“很小”。
“我够不到按钮的时候,我听到雷声喊妈妈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很小。” ①“我”觉得自己很小的原因是什么? ②你有过这样的感觉吗?(2)“我”觉得自己“很大”。
“我自己穿衣服的时候,我自己系鞋带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很大。” ①“我”为什么觉得自己很大?(因为“我”能做很多事情,可以自己照顾自己了。)②如果你是文中的“我”,你的心里会有怎样的感觉?(高兴)③请你高兴地读一读这句话。
(3)你觉得自己什么时候很大?(指名回答)让我们一起齐读。
三、写字指导
1.课件出示田字格里的生字:衣。
请你用喜欢的方式读一读。(学生用喜欢的方式读生字,教师评价学生朗读情况。)你是用什么方法认识这个生字的?
预设:“衣”字可以用字理识字法记忆,也可以用数笔画的方法记忆。2.书写生字。
(1)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个生字的结构是怎样的?(“衣”是独体字。)(2)请同学们看好这个字的笔画顺序和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好吗?(教师示范书写,学生观察,跟着书写。重点强调笔顺,要先撇后捺。)(3)学生描红、写字,教师指导点拨,提示书写姿势。(4)展示评价。
修订栏
四、总结,再次质疑
1.此时你能解答一下课前的两个问题吗?(指名解答)2.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问题预设:
“我”为什么有时候希望自己不要长大,有时候盼着自己快点儿长大? 启发表达: “我”希
望
自
己
不
要
长
大,是
因
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时候盼着自己快点儿长大,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欣赏歌曲,结束课堂
最后,让我们在歌曲《快快长大》中结束今天的学习。(播放歌曲《快快长大》)板书设计
大还是小
觉得自己很小
觉得自己很大 够不到按钮
自己穿衣服 怕雷声
自己系鞋带 希望自己不要长大
盼着自己快点儿长大
9.小学数学第一册《10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篇九
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共有26人,男女各13人。学生住地分散,有两岭、巩家湾、水沟河等6个村庄,其中校内住宿生11人(男人,女人)。
本班学生纪律性较强,学习积极,学习习惯较好,但学习情况参差不齐,部分学生,由于基础知识较差,对于概念理论知识理解过于肤浅,对知识运用也欠灵活,还有一部分学生比较浮躁,计算能力较差,书写混乱,导致学习成绩不高。
根据现状,在本学期应分期分类,定出实际目标,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主,强化训练学生常规,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风,在愉快氛围中获取知识,成为学习的主人;数学教学方面的工作重点是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继续让学生保持学生习的浓厚兴趣,采取以优带差促中等赶优等的办法,同时不忽视优生的培养,争取使数学成绩在原来的基础上再上一个台阶。
二、教材分析
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圆,百分数,统计,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在数与代数方面,教材安排了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百分数三个单元。分数乘法和除法的教学是在前面学习整数、小数有关计算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数四则运算能力以及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分数四则运算能力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的重要基本技能,应该让学生切实掌握。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掌握百分数的计算方法,会解决简单的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也是小学生应具备的基本数学能力。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教材安排了位置、圆两个单元。位置的教学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初步的数学化的过程,理解并学会用数对表示位置;通过对曲线图形——圆的特征和有关知识的探索与学习,初步认识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教材安排的是扇形统计图。在前面学习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学会看懂扇形统计图,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和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发展统计观念。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乘法和除法、百分数、圆、统计等知识,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
性及运用假设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进一步体会用代数方法解决问题的优越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乘、除法,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3.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际问题。
4.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能够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5.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运用平移、轴对称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
6.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体会坐标的思想。
7.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8.认识扇形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1.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重点
分数乘、除法,圆,百分数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五、教学措施
教学时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及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
1.加强思想教育,树立远大理想,确定学期奋度目标。
通过生活实例的介绍,是学生产生积极向上的思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树立远大理想。结合自己上学期数学成绩,确定本期数学奋度目标。
2.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数学知识连贯性较强,教学时注意知识的迁移和联系实际,要在学生掌握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新知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学生学得目的在于应用,教学是尽可能地从生活中寻找素材,式教学活动更紧密的联系生活,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注重动手实践与自主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教学“位置”时,首先注意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用“第几组第几个”描述实际情境中物体的位置——学习新知识,并及时对已有经验进行提升,迅速将具体的情境数学化,抽象成学习如何在平面图上确定位置,帮助学生理解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另一方面,注意呈现丰富的生活情境和现实素材,帮助学生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加深对用数对确定位置内容的理解,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锻炼空间想像的能力。
圆是一种曲线图形,它同直线图形有不同的特点。所以“圆”的教学是学生系统认识曲线图形特征的开始。本册的教学要认识圆的特征、圆的周长和圆的面积等。教学时通过对圆的研究,使学生初步认识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同时,也渗透了曲线图形与直线图形的内在联系。教学圆的面积时,教材启发学生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回忆以前用过的转化方法,从而把圆的面积转化为熟悉的直线图形的面积来计算。教材还注意通过介绍圆周率的史料,渗透数学文化和爱国主义教育。
4.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在教学中,要通过数学学习活动,使学生形成丰富的情感、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这同样是学生学习、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本册实验教材不仅内容涉及数学教学内容的各个领域,为学生探索奇妙的数学世界提供了丰富素材,而且注意结合教学内容安排了许多体现数学文化的阅读材料、数学史实等,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丰富多彩、充满魅力。这些都有助于学生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
5.全面实施育优促中转差方案。
开学一个月内摸清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习情况,制定育优促中转差方案,“好帮差”、“一帮一”,加强差生的转化,促进中等生的提高,培养优等生人数,实现数学成绩的提升。
6.加强教学研究,认真钻研教材,精心备课、讲课,作业力争面批面改,落实“四清”
六、课时安排
六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安排了90课时的教学内容。各部分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大致安排如下:
一、位置(4课时)第一周二、分数乘法(16课时)第二周——第四周1.分数乘法5课时左右
2.解决问题4课时左右
3.倒数的认识1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2课时左右
单元测试(4课时)
三、分数除法(18课时)第五周——第九周1.分数除法5课时左右
2.解决问题3课时左右
3.比和比的应用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2课时
单元测试(4课时)
四、圆(12课时)第九周——第十二周1.圆的认识3课时左右
2.圆的周长2课时左右
3.圆的面积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确定起跑线1课时
单元测试(4课时)
五、百分数(20课时)第十三周——第十六周1.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2课时左右
2.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2课时左右
3.用百分数解决问题10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2课时
单元测试(4课时)
六、统计(4课时)第十七周合理存款1课时
单元测试(2课时)
七、数学广角(4课时)第十八周单元测试(2课时)
八、总复习(10课时)第十九周——第二十周九、期末考试第二十一周李安强
10.小学数学第一册《10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篇十
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64、65页,练习九第1、2、3题。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10认识的过程,初步建立10的数感。
2.学会10的数数、认读,比较大小和组成及10的写法,对10的数概念获得全面认识和掌握。
3.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观察能力及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4.引导学生感受数10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掌握10的组成;教学难点是10的组成和写法。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猜一猜。
师:今天小朋友看上去特别精神,非常棒!我相信孩子们在这节课的学习上也非常棒!现在请大家猜一猜,老师说的是哪个数?
(1)有一个数,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还表示起点,它是谁?(待学生回答后出示数字卡片0)
(2)能与0做邻居的又是谁?(待学生回答后出示数字卡片1)
(3、除了0和9之外,我们还学习了哪些数?(同时出示相应的数字卡片,按顺序排列)那你们说这里谁最大呢?(突出9)
2.故事:9知道它在这10个数字中最大,可骄傲了,它对0~8各数字说:“你们谁都没我大,特别是你──0,表示一个物体都没有,你真是太小了,不能和我比。”0听了可伤心啦。这时1走到0的身边,和0想出了一个很好的办法对付9。这时,9没话可说了。大家猜一猜,1和0想了一个什么办法?
学生可能猜出许多不同的办法,教师引出1和0的想法:1和0联合起来,站在一起组成“10”,10比9大。
3.揭题:是呀,1站在0的前面就成了一个新的数——10(出示数字卡片10),它真的比9还大吗?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10。(补充课题:10的认识)
二、探究新知 1.学习数数和人数。(1)出示主题图。
师: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一幅漂亮的图画,请大家也翻到书第64页,仔细观察,说说图上都有什么?(观察主题图)
(指名回答)你是怎么知道的?(我是数出来的。)你能上来数给大家看吗? 师:他是按从()到()的顺序来数的,这样就不会漏下了,真棒!还有吗?请上来数一数。(10只鸽子、10个人)
师:刚才我们从左到右数的,那你们能还从右到左的数吗?(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起点有顺序的数)
师:刚才我们又数了人数和鸽子的只数,结果怎样?在数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得出:不管从哪边数起,只要一个一个地数,不重数,不漏数,结果总是一样的,都是10个。
(2)你试着两个两个地数,看结果又是多少?(3)你发现刚才我们数的这些都是多少啊?(它们都有10个)那我们可以用几个小圆点表示呢?还可以用哪个数表示?
(4)10就在我们的身边,你找一找哪儿有10呢?
让学生充分的找。
师:孩子们表现的太棒了,老师奖励你们一个游戏!
请跟着老师边做边说: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个好朋友,花样变不完.伸出大拇指,我俩一样粗;伸出小拇指,你俩一样小:伸出一只手,中指最最高;伸出两只手,十指排排队.(教师与学生一起数手指,边数边比边说。)
2.学习10以内的顺序和任意两个数的大小。
(1)刚才孩子们数出了很多数量是10个的物体,小眼睛真机灵,那谁愿意在老师的这个计数器上来数数吗?
抽学生拨珠子,现让他拨9颗,再拨1颗,让其他的学生说说他拨珠子的过程,着重让学生感受拨9颗珠子后再拨1颗就是10颗的过程。
(2)数字娃娃可真调皮,蹦蹦跳跳地跑到尺上去了(出示直尺图),想一想,10应该排在哪儿呢?为什么?(因为10比9大1,所以10在9的后面)那9在谁的前面呢?
谁能用画点子的方法来证明10个比9个多一个呢?(抽生学生到黑板画点子,并用一一对应的方法)
下面请大家从尺上挑一个喜欢的数,和我的“10”(卡片)比一比大小,行不行?(指名回答)
我们发现0~9这些数和10比怎么样?(都比10小,10都比它们大)让我们一起从0数到10,再从10数到0,开始。3.10的组成
(1)今天,有位小朋友也带来了10个球,想把它们装在2个盒子里,可以怎么装呢?
你们能不能把所有的分法都找出来?那好,先听清老师的要求:请同桌两人,一人分小棒,一人记录在纸上。你们先商量一下,谁来分,谁来写。请分的小朋友先把小棒拆开,数一数是不是10根,再把它们分成两堆,看有几种分法都写下来,看哪组的小朋友合作的最愉快,开始吧!
(2)交流摆法。
师:谁愿意把你的分法展示给大家看看?(请一位小朋友到黑板上来边说边分,分的没有顺序,可能有分漏的情况)。
师:还有谁也愿意上来展示展示?(再请一位小朋友分,有顺序的分)。师:说说他又是怎么分的?你觉得这种方法怎么样?好在哪里?
师:是啊,孩子们说的太好了,这样分既不重复,又不漏到,我们就用这种方法再来分一分吧!(老师同时板书10的组成)∧
∧
∧
∧
∧ 9
8 7 6
5
师:看到上面的每一组,还能想到什么?(引导学生看到每一组组成,还可以想到和它有联系的另外一组组成)
(3)引导学生讨论10的组成的记忆方法。师:怎样才能很快记住10的组成了?
学生交流记忆方法,得出:只要记住前面五种的组成行了,其余的几种就可以推想出来。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一下子就全找出来了。让我们一起边拍手,边来读一读。(10可以分成1和9,1和9组成10)
(4)我们同桌两人来玩一个“组成10”的拍手游戏好吗?(师示范)我拍2,我拍8,2和8组成10。
(5)我们再来比一比谁的脑筋动得最快,老师出示一个数,你马上说出和它能组成10的数。行吗?
三、巩固练习
师:今天孩子们学习太认真了,我相信你们一定有很大的收获,下面老师就来比一比,看看哪些孩子的收获最大?
1.练习九第1题。
师:方框中应该填几呢?(6、7、10)想想10的后面还有数吗?(10后面还有11、12……,等着我们以后再去学习)
2.练习九第2题。(出示卫星发射场景的画面)
师:神七的成功发射让全国人们都感到自豪,在神舟七号还有10秒钟就要发射的时候,我们的指挥员是怎样发号施令的?
(抽学生模拟发射台的指挥员,从10数到1发布发射命令)
3.练习九第3题。
师:啊,小火车开来了,车厢上还写着很多数,你看懂了吗?(指名答)(车头上写着10,后面每两个数都要组成10)会填吗?请在练习纸上先填一填。
抽学生汇报。4.10个数字娃娃又聚到了一起,你发现10与其他数有什么不一样呢?(10是由两个数字组成的)看老师在黑板上板书。请大家翻开数学书第65页,也来写一写10。比一比,看谁的10写得最漂亮!
没写完的小朋友可以回家之后再写。(机动)
四、课堂总结
11.小学数学第一册《10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篇十一
活动目标:
1、巩固10的形成,引导幼儿进一步理解10的实际意义,使幼儿懂得自然数列中前后两数之间多1少1的关系。
2、练习数数并正确书写数字10。
3、培养幼儿良好的书写姿势。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教具准备:数字卡1——10,图(由10个圆形、10个三角形、10个长方形拼成的一幅图画),数量为10的数群卡
学具准备:本子、笔等。
活动过程:
一、复习10以内数的形成和认识。
1、手指游戏。(1 1 2 2 伸伸手,3 3 4 4 点点头,5 5 6 6 弯弯腰,7 7 8 8 扭一扭,9 9 0 0 抬抬腿,动手动腿和动口。)
2、看数字取雪花片:教师出示数字1,幼儿取出相应数量的雪花片摆放在桌子上,教师再出示数字2,让幼儿想一想怎样让雪花片的数量变成2,并能说出1添上1是2,依次出示数字卡3——8。带领幼儿复习8以内各数的形成。
3、会变的数卡(教师举数卡,幼儿根据数字的变化而变相应数量的手指,使之进一步感知自然数列中前后两数之间多1少1的关系。)
二、认识数字10,进一步感知数字与数量的关系。
1、引导幼儿观察挂图。
图上有什么?它们用什么拼成的?有几个圆形?几个三角形?(10个圆形、10个三角形)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它的数量?(教师出示数字10)我们还可用什么来表示呢/(引导幼儿可以用小圆点来表示数量)
2、引导幼儿发挥想象结合实际让幼儿说出10你还可以表示什么?个笑圆点和数字10除了能表示10个圆形、10个三角形,还可以表示什么呢?
三、幼儿辨认数字10。
1、小朋友看看10像什么?(棍子和鸡蛋)我们来学习写一写10 吧!
2、教师书写数字10。(注意强调其笔顺及1笔写成)
3、带领幼儿在空中练习。
四、幼儿书写数字10,教师巡回指导,帮助能力弱的幼儿完成作业。
五、展示评价幼儿作业。
六、收拾用具后结束本次活动。
教学反思:
虽说每堂课都会有瑕疵,但只要善于反思修正就是在进步,所以在后面的复习中,我会尽量填补一下之前课堂中有些没讲到的内容和单独指导学习进度稍慢的幼儿。增强巩固幼儿所学的知识,是每天都要进行的事,教师的持之以恒才能让幼儿的知识开出花,结上丰硕的果实。
12.小学数学第一册《10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篇十二
6.3有几瓶牛奶 _月_日 教学目的:
1、通过问题解决,让学生学会9+?的进位加法,初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并能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
2、教师尊重学生独特的思考,并促进学生的担出问题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有自己学数学的兴趣。
3、理解凑+法的含义。
4、在游戏中培养与人合作的观念,并且有互相谦让的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凑+法的含义
教学准备:每组一份小棒,教师的牛奶瓶及数学游戏中卡片。教学方法:合作学习是增加学习氛围,促进学生思考和计算。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况,提出问题
教学首先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
1、小芳家很穷,小华送给小芳一些牛奶,小冬也送小芳一些牛奶,你想知道牛奶有多少瓶?
2、鱼缸有金鱼8条,又买来9条,一共有金鱼几条呢? 你知道牛奶有几瓶,金鱼有几条呢?这些都是数学问题,你
第 1 页 想解决吗?你想用什么方法来解决?(组织小组活动)
二、自主合作,解决问题
问题提出之后,可以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并加以解决。1、9+5(1)数数法(2)9+5=14(分小数凑大数)(牛奶瓶表示)(3)9+5=14(分大数凑小数)(牛奶瓶表示)(4)9+5=14 看见9就-1 2、8+9 你喜欢用什么方法,说说你的理由。9+5的计算,是组织交流后共同解决,7+9的教学层面就在学生独立思考并完成一些尝试后接受了交流的结果,一些机灵小朋友在交流的基础上举一反三,能有新的想法,在汇报后就进步,进一步尝试,也就是巩固阶段。
3、试一试。9+3 7+9 可指名8至10位同学板演,不是机械段,而且学生对方法最终选择的体现和最佳方法的呈现,对凑+法要进一步落实。
第 2 页
三、实践应用,拓展延伸
在此阶段是学生自主实践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体现。
1、p73 完成书本内容。
题2,原有金鱼9条,现又有8条,一共有几条? 看图应用题(仔细观察,说一说图示,然后独立完成)2、9+1+5 9+1+3 9+1+8 9+1+9 9+1+6 9+1+4 9+1+7 9+1+1 9+1+2 9+1+0 巩固凑十法
3、数学游戏:
游戏可以小组形式组织学生活动,在活动中要注意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4、课外作业:
继续上课的数学游戏。
【小学数学第一册《10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教案】推荐阅读:
小学数学第一册教案07-12
【小学数学兴趣教学精选教例】倍的认识(人教版教案设计)06-26
小学数学《毫米的认识》教案设计12-03
小学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总结07-28
《平角、周角的认识》小学数学教学心得10-25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小数》的教学反思11-01
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认识与实践07-10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教学设计07-18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分数》教学反思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