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培优补差工作总结

2024-09-30

历史培优补差工作总结(精选6篇)

1.历史培优补差工作总结 篇一

历史培优补差工作计划

培优补差对于每一位老师来说都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下面就由小编为你分享一下历史培优补差工作计划吧,仅供参考!

本学期担任701、702、703、802、803五个班的历史教学任务,为提高历史教育教学工作,全面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行以点带面,全面提高,通过培优辅差使学生转变观念,认真学习,发展智力,陶冶品德,真正使教师动起来,使学生活起来。并长期坚持下去,真正让学生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和勇气,克服自卑的心理。在学生中形成“赶、帮、超”浓厚的学习氛围,使我校每个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用,不能不学,量性而学这一目标,特制订培优辅差工作计划:

1、加强对培优辅差的常规管理.2、认真组织相关的学生参与活动中去,使50%的学生参与到培优辅差活动中去。

3、通过培优辅差,使90%的学生能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4、认真做好参加学生的辅导工作和思想教育工作,培优和辅差工作每周不少于三次。

1、首先制定培优辅差目标责任书,通过培优辅差明确目标。、认真制订培优辅差工作计划。定培训人、培训内容,培训时间。3、每次辅导有详实的辅导记录,并把每周的辅导内容在辅导前存档。

4、重点做好知识、思想、习惯的培优辅差工作。

5、定期对培训的学生进行考试和检测,及时了解培训情况。

培优学生:xxx

无论在任何时代都需要出类拔萃的人才,没有这样的人才就谈不到文化科学的进步。这是时代的需要,更是国家建设的需要。当前社会正是知识、经济突飞猛进的年代,各行各

业都呼唤着杰出的人才的出现。富有历史天赋的优等生并不能自发地出现。不管他都不可能无师自通。他们需要培养,需要接受有针对性的指导和进行严格的训练。而教师也同样不能忽视在普遍提高的基础上去发现和培养历史尖子生的任务。作为一名为国家输送优秀栋梁的人民教师,对于优秀学生的重点培养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培养历史尖子生,首先要善于发现和选择好的苗子。尖子生的苗子应该具备基础扎实,思想活跃,思维敏捷,学习上优较大的潜力和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具有浓厚的数学兴趣和勇于创新的精神。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察:

1、注意学生各学科学习水平的全面、均衡发展。作为尖子生的苗子,既要有扎实的记忆实力,又要有良好的文科基础,从而具备较强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这正是尖子生成材必不可缺的前提。

2、重视学生的智力水平。有些学生学习勤奋,善于模仿,心细有耐性。他们在常规的考试中往往成绩优秀,但仅仅局限于书本,学习上缺乏潜力,这类学生不适合作为尖子生的苗子。另一些学生具有较强的思维能力,喜欢钻研,喜欢看课外书,喜欢超前自学,喜欢别出心裁,但比较粗心大意。其历史成绩不大稳定。这类学生学习潜力很大,只要引导得法,就是好苗子。

准确选拔历史尖子的苗子是很重要的,但这仅仅是第一步,更重要的还在于如何培养历史尖子生。这里必须解决好一个普及与提高的关系,解决好尖子与一般的矛盾。不解决好这些问题,就必然会顾此失彼。如何处理好这些问题,使历史尖子生得以充分发展,知识、技能水平更上一层楼呢?要结合这些尖子生的具体特点,采取有力的相应措施:

1、严格要求,打下坚实的基础。严师出高徒。培养历史尖子生,首先要严格要求,使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有了坚实的基础,才能深入钻研,进一步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有些尖子生因为有了一些成绩就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在学习上好高骛远,不愿意扎扎实实打好基础,这是十分致命的弱点。对尖子生要肯定成绩,树立信心。但不能过分表扬,更要指出缺点,因势利导,稳扎稳打。学习历史必须加强练习巩固。特别是要勤动脑,多动手。

2、精选内容,注重培养思考钻研能力,提高自学能力。根据历史尖子生的学习水平,整理编选一些较有质量的学习内容,提供一些必要的课外学习资料,帮他们制定一定的学习计划。在学习方法上给予必要地指导,特别是引导他们在自学中学会比较、归纳、总结,做好笔记,做好知识积累与记忆方法积累。

4、积极开展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坚持开展课外活动,把开展课外活动纳入自己的教学工作计划中来。可以每天出一些难度大、综合性强的历史问题贴在墙上或抄在小黑板上。时常组织举办一些小规模的历史知识活动。利用节假日举办与竞赛有关的辅导讲座,对学生所学知识进行加深和拓广。鼓励他们积极参加不同级别的的知识活动

转化困难生:xxx

如何转化学习困难的学生是一个古老而永恒的问题,由于历史的学科特点就更容易形成学科特点就容易形成历史困难生。在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中,我们如果不想办法去转化他们,那么历史课程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怎么能得到体现?又怎么能使历史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呢?作为一名历史教师,我想就如何转化历史困难生谈谈自己的体会。

1、教师应具有新型的学生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意味着就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生活、情绪生活、情感体验、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等。每个学生是发展的、独特的、独立的人,困难生也一样,他们非常渴望得到教师的关心、爱护、理解和尊重,如果他们长期得不到这方面的满足,就会产生对抗情绪,或者产生严重的自卑感,导致怕老师,不信任老师,不愿接近老师,这就不会有真正的教与学,是与新课程改革的学生观相违背的。教师如果能够像对待优秀学生一样用自己的爱心去关注困难生,多参加他们的活动,经常和他们轻松愉快地互通心灵,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学习上所遇到的困难,困难生就会觉得教师是可近、可亲、可信的,也就会“亲其师,信其道”。因此只有教师的爱心太阳下没有了阴影,每一朵稚嫩的心灵之花才会绽放。

2、创建师生互动、全体参与的历史课堂,让困难生展示、实现自我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互相沟通、互相启发、互相辅充,才能达到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优秀生当“主角”全面展示自我,困难生当“配角”或“观众” 的精英教育课堂是部分学生变成困难生的主要原因,新型的大众教育课堂中教师应创建一个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的环境,使历史教育面向全体学生,3、发现和利用困难生的“闪光点”,发挥困难生的学习潜能

困难生普遍缺乏学习动机、兴趣、毅力等,而且具有自卑、厌学的心理。但是他们总会有些可取的地方或存在“闪光点”,教师要注意发现和利用他们的“闪光点”,有些 “闪光点”可能与学习历史无直接关系,但是,只要帮助他们将“闪光点”转移到学习上去,历史困难生,是由于他们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受一些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而逐步形成的,同时困难生的转化也往往是一个漫长的、曲折的过程。这就说明我们要任劳任怨,不厌其烦,持之以恒地帮助他们,在期望中等待学生的发展。工作中我找到了一剂良方――鼓励,它能培养学生的兴趣,增强他们的毅力。

2.初中班级管理中的培优补差工作 篇二

通俗说法就是让好学生吃得饱,又要让差学生吃得好。

下面我讲两个有关“培优补差”的故事与大家一起分享。

对于优等生,是采用激励的方法,让他们不满足于现状,更上一层楼,尽量在同学面前维护其形象,让他树立一面旗帜。他如果犯了错误,同样严格要求,甚至对他要求得更严厉,使他明白做人的道理以及需要改进的方向等等。总之,要多沟通、多鼓励、多关心。

我曾经教过的2005级学生刘同学,成绩优秀,表现良好,是班上的班长,从初一到初三成绩在全年级名列前茅,不是第一名就是第二名,学习刻苦,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心态良好。像这样非常优秀的学生照理说应该是完美无缺了,但他也有思想波动和表现怪异的地方,比如初二时他曾经跟我说他不想当班长了,问他为什么,他说当班干部影响他学习。当时正好他考了全年级第二名,他认为没有考到第一名,就是因为当了班长忙于班上的管理而影响了他的学习。我针对他的思想状况,把他叫到办公室,给他讲明道理,当班干部不但不影响学习反而促进学习,对自己的成长非常有利,有了难得的锻炼机会,为今后步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还有一件事,那是刘同学临近中考还有100天时,他为了更好地提醒自己,异想天开地买了一挂火炮,每天早晨起床时放一颗,连续放了几天。当时男生公寓管理员觉得奇怪,就有意注意了这个事,后来才发现是刘同学放的。男生公寓管理员就给我说了,我就把他叫到办公室。当时他还觉得他很有道理,认为一天放一颗火炮提醒一下自己是好事而不是壞事,我严厉地批评了他,给他说明在校园内放火炮的危害性,以及在同学中造成的不良影响,让他纠正错误的行为。他的心态还很好,当即承认了错误并很快把思想调整了过来,并积极地投入紧张的复习之中。结果2005年中考他考了739.5分,荣获全区第三名,并进入了巴蜀中学学习,高中毕业后考入了北京大学经济管理系学习。

对于差生,由于他学习差,内心有自卑感,总觉得低人一等,与老师和其他同学很少沟通。他们有时搞出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情让老师烦恼,然而他们也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关注。因此老师要从生活和学习上关心帮助他们,让他们扬起自信的风帆,也许一个问候,一个爱抚,都能滋润学生心田。这就要求大家伸出援助之手帮他们一把,经常关注、赞许和鼓励他们。

我曾经教过的2005级学生余同学,与刘同学是一个班的。他就是一个典型人物,成绩不理想,表现又差,尤其很内向,从不与老师和同学交流,也不与家长沟通,显得很孤僻。有什么心事压抑久了突然爆发就不得了。

我记得有一次,他由于与另外一个同学发生了矛盾,他当时想不开,竟然从二楼的教室跳了出去。当时同学们都被吓坏了,我马上叫两个学生把他扶了起来。幸好教室离地面不高,他一点损伤都没有,但是这种做法不妥,我当时就通知他爷爷来(他爸妈在西藏打工),给他爷爷讲明了情况后,我就给余同学做工作,让他体会到这种做法的可卑性,协同家长一起教育他,让他冷静,不要做出“惊人”之举来,有什么矛盾或者有什么想不通的事情,要向老师或家长反映,获得合理化的解决,不能一意孤行,自作主张,这样对他是没有一点好处的。的确,从那以后,他对待任何事情都比较理智,不再冲动了。

还有一次,那是初三时为了一次元旦晚会的召开,同学们积极准备,踊跃参加,个个都很兴奋,唯独余不参加,同学们都感到很无奈。但有几个女生主动去劝他,让他大胆点,参加全班同学举行的庆祝晚会,最后他还是没有来,而躲在外面操场的一个阴暗角落里发呆。发现了他后,我就主动找他谈话,问明情况,然后给他做思想工作,教育他要融入班集体之中,并积极参加活动。通过这件事以后,他在以后的学习和各项集体活动中,主动性很强,学习也有很大的进步。

余同学也有优点,就是爱开动脑筋,特别爱问数理化方面的问题,但总是考不理想。我跟他一起找原因,经常鼓励他,让他对学习充满信心。我在班上经常表扬他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只要他解答了一个题出来了,我就鼓励他,从各个方面关心他,让他觉得他很有能力,大家很在乎他。这样一来,他逐渐变得活泼开朗了,与同学相处也融洽了,成绩也逐步提高。2005年中考考了640分(当年长中线655分),被长寿一中录取,高中毕业后考到了重庆工商大学学习。

常言道:“学生是一本书,只要你愿意读就能读懂。”从点滴做起,从自我做起,要学会付出,也要学会感恩,只要你关心帮助了学生,学生一定会亲近你的。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肯定,让他们觉得自己并不比别人差,从而树立起自信心。

3.历史培优补差工作总结 篇三

惠学佑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原则,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提高优生的自主和自觉学习能力,进一步巩固并提高中等生的学习成绩,帮助后进生取得适当进步,让后进生在教师的辅导和优生的帮助下,逐步提高学习成绩,并培养较好的学习习惯,形成历史基本能力

二、学生情况分析

(一)学困生情况

学习困难学生通常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习缺乏兴趣,把学习当作完成父母教师交给的差事。他们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自控能力差,较随便,上课不听讲,练习不完成,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作业不能独立完成,甚至抄袭作业,拖拉作业常有发生,即使有不懂的问题也很少请教他人。他们对自己要求不高,甚至单纯为应付老师家长,学习并没有变成他们内在的需要。

(二)优等生情况

虽然学习情况较好,但有些学生品德不过硬,自私自利。认为自己在班上属佼佼者,比较骄傲。有的学生认为自己应还有潜力可挖,可怎么都没有提高。还有的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动力,对自己要求较高。

三、工作目标

(一)转化后进生目标

1、培养学习兴趣和良好学习习惯。

2、指导学习方法,包括作业规范化和团体合作精神。

(二)培养优等生目标

加强思想教育,培养助人为乐地良好品德,戒骄戒躁,诚恳助人,力争品学兼优。

四、工作措施

(一)转化后进生措施

1、解放思想,提高认识。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后进生形成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一时的贪玩使功课脱了节没有赶上去,有的是家庭困难思想负担过重造成的,有的是学生一时冲动犯了错误,老师或家长批评教育不当造成的等,所以,我们教师首先应该帮助他们分析查找落后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树立战胜困难的自信心,再根据具体情况及时把功课补上去。

2、教会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使学习变被动为主动。

3、减少作业量,认真查漏,专项训练。训练中选取后进生普遍不懂的问题,作为专项训练内容,做到有的放矢。训练中让成绩好的学生发挥帮助作用,要求学生课内完成作业,并及时讲评。

5、坚持不懈地关爱后进生。

6、多鼓励少批评。后进生普遍自信心不强,学习生活习惯无规律,所以在教学工作中必须多关爱他们,多鼓励他们,多和他们谈心。

7、组织互助小组进行帮助。

8、对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要及时地检查,作出评价。有进步的及时表扬、鼓励,使其建立兴趣,积极向上;不理想的要帮助分析原因,激励坚定信心,成功是在多次失败中崛起的,只要勤奋,只要刻苦。

(二)培养优等生措施

1.课堂上创造机会,用优生学习思维、方法来影响后进生。2.对优等生实施多做多练措施。适当增加题目难度,并安排课外作品阅读,不断提高做题和写作能力。

3.采用激励竞争机制,对优等生的每一点进步都给予肯定,并鼓励其继续进取,在全班学生中树立榜样,给机会表现,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成功感。

4.充分了解优等生现行学习方法,给予正确引导,朝正确方向发展。

4.培优补差总结 篇四

为了落实中心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工程,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切实提高本校教育教学质量,形成良好的社会声誉,我校在三月份做了大量的工作,教师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学生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校园的学习氛围浓厚,一股你追我赶、力争上游的风气已经形成,现就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狠抓课堂,提高课堂40分钟效率

教师的备课比以前更加充分了、更加认真了。他们已经意识到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主阵地做好了,就等于成功了一大半,课余补习只是补充,是辅助。所以教师首先注重候课,在上课前一、二分钟到教室门口,让学生感觉到教师在抓紧时间,在珍惜时间,急切的希望与学生合作,而不是在逃避,在拖延。教师的这种抢抓时间的心态,学生自然也会模仿,他便不会随便浪费时间,更不好意思迟到,这种状态为成功的课堂教学更是做好了铺垫。另外,学校强调教师要先备好课,再上课,“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不打无准备之仗”,杜绝不备课就上课,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的情况。对于此,一方面是校长不定时的随堂听课进行监督;另一方面,教务处不定时的检查教师的备课情况,看是否在备好课的前提下去上课,这样双管齐下,对提高课堂40分钟效率起到了很好地促进作用。

二、面向全体,提高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我校首先从课堂抓起,课堂上不放弃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教学环境中去,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体验到成功的愉悦心情,从而树立自信,产生兴趣,而兴趣又是最好的老师,这样,每位学生都在用心思考,使劲,再弱的学生也会慢慢提高。在教研课上,教师也很重视学生的参与情况。另外,学校在开大会时,更是强调了“差生”进步的典型,校长把杨康(一个曾经读到四年级还不会认“数学书”上的“数”字的学生)和杨世伟(曾经谎话连篇,从来不做家庭作业的学生)的进步情况说给大家听,杨康现在语文测试常在60分以上,杨世伟的家庭作业现在能认真完成,也是老师信任的班干部,他们俩在三月份同时被评为“学雷锋标兵”,这种转变给了每位同学自信,告诉他们“没有做不到的,只有不想做的”,更重要的是让基础差的学生有了学习的信心;同时,也把信心给了每位老师。

三、课余补习,蔚然成风

课余时间,你随意到各室转转,这样的场景常就会引入眼帘:几个学生在图书室背书;几个学生在微机室被老师辅导;几个学生在教室被老师面批作业;几个学生在办公室和老师争论问题……。其中,表现特别突出的有田佳学老师,他经常利用课余时间,走到学生中间,问这节课的内容听懂了没有,还有哪些题不会做,然后会耐心讲解,直至学生弄懂为止,微机室成了他的专门辅导室,教室也成了他的办公室。五年级的苏芬老师,中午教学后经常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督促学生背书,把图书室当成了自己的第二教室,有时放学后把没背完的留下来,直至背完,背完后让家长来校接学生或自己亲自把他们送回家,家长们也感受到了这位老师高度的责任感。还有三年级的邬文倩老师,经常看到一群孩子围着她问问题,她总是诲人不倦,乐此不疲,声情并茂的进行讲解,班上的学习氛围也由此变得浓厚,学生就是在这样快乐的学习氛围中成长着。当然,每位教师都或多或少地利用了自己课余休息的时间对学生进行了补习,学校良好的教风也已然形成了。

为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我校自开学以来,做了大量的工作。以上是工作中的几个重点,今后也还有更多工作等着我们去做,我们相信:一份辛劳,一份收获,功夫不负有心人。丰山小学的明天会更好。

5.培优补差工作总结 篇五

(2011—2012年第一学期)

在这一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培优辅差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培养国家的栋梁,首先应该重视特优生的培养,使其从小能在好的方面,发展其聪明才智的特长及综合素质的能力,使其从小养成努力学习,群类拔萃,鹤立鸡群,为以后的成就打下良好的基础。而素质教育的首要标志是学校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要想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这就存在一个带有普遍性、长期性的问题——差生的转化。那么怎么才能做好差生的转化工作呢?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曾语重心长地告诫教师:“你的教革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有爱迪生。”这就告诉我们要正确看待差生,要求我们教师道德要更新教育观。下面就我班差生转化工作总结了几点做法:

我班中因为大部分是来自农牧业村等地,家庭条件不好。家长忙着弄农作物,无法照看自己孩子。造成学生成绩下降。为此对他们进行了专门的补差辅导。

一、优先提问法

课堂提问是老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激发学生探求新知欲望的重要手段。在实际教学中,让优生“包场”,差生冷落一旁的现象常有发生。久而久之,差生听课的注意力就会分散,身在课堂、心在窗外。我认为教学过程中优先提问差生是使之得到转化的一个很好途径。由于他们的基础和能力都比较差,所以在 设计问题时要讲究层次性,让差生也能跟着老师的提问而积极思维,做到差生经过思考能回答的问题绝不让优生代劳。充分给予差生自我表现的机会,让他们在每年在每节课上都能体会到成功与收获的喜悦。这样因势利导,循序渐进,逐步达到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二、优先批改作业法

作业练习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的重要环节,作业批改是教师检查教学效果的必要手段。优生的作业书写规范,正确率高,批改起来心情舒畅,差生的作业往往被老师放到最后草草写个“阅”字完事。这样一来就导致老师不认真批阅、差生干脆不做作业的恶性循环。这极不利于差生的转化。我认为,差生的作业应该受到特殊的优待才对。经过这样反复的时间过程,让学生将一个个错题都改正过来,成绩一步一步提高了,我们的目的也达到了。

三、暗示提醒法

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同与赞美,尤其那些正在转化过程中的差生更是如此。所以我们杜绝在大庭广众面前指名道姓地揭发、批评,甚至恶语伤人,这样对于差生的转化只能适得其反、事半功倍。那么差生的教育转化过程中应该采取一些怎样的方式方法呢?我觉得精心设计安排一些环境和场合,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醒和暗示,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

四、及时表扬法

差生虽然缺点多,但他们同样希望受到别人的尊重和表扬,如果这种期待总得不到满足,他们酒会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所以我们教师应该在他们取得进步或是成功时,及时肯定,忠心祝贺。差生和其他学生做了同样的好事,取得了同样的进步,教师应优先表扬差生,借此机会增加其自尊心,确立其自信心,强化其正确行,并且将这方面的优势或进步迁移到其他方面。对差生的要求要一步一步提出。开始要求要低,让他们没前进一步都得到及时表扬,产生成功的情绪体验,从而使他们更加信心十足地实现老师提出的更高要求,这样利用及时表扬,唤起他们的自信心和求知欲。逐步形成变后进为先进的内驱力。取得良好的效果。

总之,差生的转化,任重而道远,但是只要我们全县教师更新教育观念,用发展的观点去看待差生,一步一个脚印地将差生转化工作做到实处。这样才能全面落实素质教育,为之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对本班优秀的学生 的培优工作如下:

(一)人并非圣贤,谁能无过,最伟大的善者也应该有错误的时候吧!何况是不定性的学生,无论成绩有多优秀的学生也有犯错的时候,这时,面对这些比较有个性的学生就看教师的教育的方法了,教师对优等生犯错行为是不是睁只眼闭只眼,顶多以“以后注意”之类的话语敷衍过去算了,如果是这样的教育方法,只能宠庸学生屡次犯错的习惯、因为学生没有认识到犯错的严重性,而教师没有正确的指出犯错的性质,原因和危害性,给其作具体分析,没有指出改错的途径,可能会养成学屡不改的恶习,这样长期下去,何谈是优秀的学生呢?

(二)、加强培养“特优生”

着重培养特优生的求知望和学习自觉性,告诉他们学习真本领对前途和社会主义事业作贡献,有很重要的帮助,要使学生理解知识的重要性,从而让他们明白读好书的作用何在,调动“特优生”的学习自觉性激发学习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使其在好的基础能更进一层,要想更好的培养“特优生”,首先,教师自己要有怫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

6.历史培优补差工作总结 篇六

一、培优补差教学模式的教学流程

培优补差的内容主要是指运动技术与运动技能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补差帮助可以一帮一,一帮几,也可以几帮一,几帮几。主要教学流程如下:

第一步,教师要对初步学习情况大概了解,不仅要对动作技能掌握好的少数优秀学生,采用“授星”的方式给予肯定,同时也要了解动作技能掌握不好的学生,以利于有针对性的补差。

第二步,星级学员帮教活动。即各星级学员帮教教师指定的人选或者教学小组,帮助他们进一步学习技能,提高成绩,协助教师完成教学任务。这种帮教活动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过程,同时也是一种信息交流和信息传递的过程。星级学员在帮教活动中若遇到无法解决的困难,可以和星级学生交流探讨,也可以请教教师指导解决。一次帮教的人数可以根据自身能力来决定,严格来讲1~5人左右为宜。

第三步,裂变法帮教活动。星级学员完成每一次帮教任务后,出现的进一步裂变帮教活动,即帮教合格的学生愿意当“小教师”的由教师复查认定合格后,自动升级为星级学员,这两种星级学员再形成裂变帮教活动,从而进一步增大了帮教的面积,明显提高了帮教效率。组内达优者,可以组内帮教,也可以到组外进行帮教。

第四步,各项评比。为激发学生课中的帮教热情,较快较好地完成帮教任务,帮教活动之前,教师要对学生讲清所设奖项。帮教超过3~5人定为小教师荣誉奖,2人为小能手奖,1人为小助手奖,帮教难度较大的定为贡献奖。通过设置奖项,来调动学生的热情。

第五步:课后延伸。其目的是为进一步体现跟踪辅导,体现课堂教学之外的辐射功能,让每一个学生一个都不能少地学会相关体育知识和掌握相关体育技能。

二、培优补差教学模式分析

1)培优补差兵教兵教学模式更注重课堂和课后延伸,它是教师面对全体学生教授完某项学习或某单元学习之后,为大面积提高教学效率,而采用的一种由少数优秀学生为中心的帮教学习活动,它是一种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的一种“立体式”帮教活动。通过这种帮教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练双方的积极性,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帮、学、赶、超、比的氛围是空前的,甚至出现了“徒弟”超越 “老师”的格局。

2)明显增强了学生体质,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近年来,学生体质连续下滑,导致体育教育的失败。本实验方案在“一个都不能少”的口号感召下,宏观上实现每个学生都能学会相关体育知识和掌握相关体育技能;微观上实现每个学生都堂有所获,堂有所得。在此基础上,努力改变体育教育的现状,从而进一步增强学生体质,提高体育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3)体现了以学生为本,让学生乐于参与、主动参与的教学理念。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就是要打破传统守旧的习惯和方法,让学生自觉、主动、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在活动中发挥自我潜能,从而找到自信,学会学习,健康成长。本模式是通过师生之间角色置换和辐射带动作用,使学生与学生之间得到平等的信息交流和信息传递,教者倾尽所能、全力助教;学者积极主动、全心学习。这也充分说明它是一种开放的、灵活的、多元化的协作学习方式,实现了“几人为众,众人为几”的再学习转变。

4)注重学生的差异,实现的是不同层次学生的共同发展。学生在这种和谐、互动、合作的课堂作用下,通过大社会、小课堂的交互影响,他们之间的亲和力得到进一步加强,学习氛围得到进一步深化,学生基本的体育技能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掌握,学生行为态度方面得到改善。同时,也为学生养成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广泛开展群众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健身活动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5)挖掘体育资源,提升学生素质。新模式的构建,看似是对教师的一种“减负”,实际上是充分利用了现有的体育资源,调动和激发了不同水平学生的学练积极性,营造了良好的学练氛围,实现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共同发展。通过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和大胆放手,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学生的主体得到体现,学会学习、学会组织、学会协作、学会思考与交流等多种能力得到培养,同时也达到了复习检测和培优补差的目的。

三、建议

1)要结合学生实际。互助式学习体现的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交往,它这一高度适应性也限制了学生年龄和学习难度。由于低年级学生年龄小,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协作能力较差,所以小学低年级不适宜开展难度较大的教材。

2)要注意对学生进行责任心培养和诚信教育。帮教学习中,体育骨干责任心的强弱,直接影响互助式学习的效果。因此教师有必要对学生的责任心和诚信进行正确引导,从而让这种学习活动,从始至尾都贯穿一种责任心和诚信,也培养了学生的社会公德心和学会做人等方面能力。

3)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帮助学生建立学习观念。在帮教过程中,会出现个别学生腼腆、羞涩、不配合等不和谐的现象,因此,教师一定要注意引导方法。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季浏,胡增荦.体育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2.

2.钟启泉,张华.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

上一篇:英语口译二下一篇:如何优化有效的信息化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