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型农业发展指导意见

2024-08-09

开放型农业发展指导意见(精选9篇)

1.开放型农业发展指导意见 篇一

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

一、单选题:CBDD 1.《意见》提出,强化企业投资经营事中事后监管,实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

2.《意见》提出,建设“(数字海南)”,推进城乡光纤网络和高速移动通信网络全覆盖,加快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着力提升南海海域通信保障能力。

3.《意见》提出,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加快构建以(观光旅游)为基础、(休闲度假)为重点、文体旅游和健康旅游为特色的旅游产业体系,推进全域旅游发展。

4.《意见》提出,完善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等信息化平台。5.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海南建省和兴办经济特区(30)周年。

二、多选题:CD BCD ABCD ABCD ABCD ABCD ABCD BCD ABD ABCD 1.《意见》提出,支持海南以(电力和天然气)体制改革为重点,开展能源综合改革。

2.《意见》提出,鼓励在重点生态区位推行商品林赎买制度,探索通过(租赁、置换、地役权合同)等方式规范流转集体土地和经济林,逐步恢复和扩大热带雨林等自然生态空间。3.《意见》提出,坚持全方位对外开放,按照(ABCD)的原则,第一步,在海南全境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赋予其现行自由贸易试验区试点政策;第二步,探索实行符合海南发展定位的自由贸易港政策。4.《意见》提出,海南应大力推进旅游消费领域对外开放,积极培育旅游消费新热点,下大气力提升服务质量和国际化水平,打造(ABCD)的国际旅游消费胜地。

5.《意见》提出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基本原则是(ABCD)。6.《意见》提出,按照(ABCD)的原则,大力实施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工程,加快构建现代基础设施体系。7.《意见》提出海南的战略定位是(ABCD)。

8.《意见》提出,要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加快建立开放型生态型服务型产业体系,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增强海南的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9.《意见》提出,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动漫游戏、网络文化、数字内容)等新兴文化消费,促进传统文化消费升级。10.《意见》提出,在海南全面实施(ABCD)。探索建立水权制度。

三、判断题 ×√×√√

1.《意见》提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要体现中国特色,符合海南发展定位,学习借鉴国际自由贸易港建设经验,不以发展旅游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重点,而以转口贸易和加工制造为主导,更加强调通过人的全面发展,充分激发发展活力和创造力,打造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

2.《意见》提出,毫不动摇加强党对改革开放的领导,进一步强化政策支持,建立健全“中央统筹、部门支持、省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坚定自觉地把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3.《意见》提出,到2020年,海南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确保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部分摘帽。×

4.《意见》提出,落实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构建以绿色发展为导向的评价考核体系,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制度。√

5.《意见》提出,以现有自由贸易试验区试点内容为主体,结合海南特点,建设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实施范围为海南岛全岛。√

2.开放型农业发展指导意见 篇二

建筑材料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原材料工业, 是改善民生的基础性产业, 也已经成为支撑国防、航天航空以及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信息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产业。“十二五”期间, 建筑材料工业在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结构调整、实施“创新提升, 超越引领”发展战略、推动科技创新与进步、提升发展水平、加快节能减排及绿色发展与“走出去”步伐、增强国际竞争力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 全行业总体呈现为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向纵深转折, 以中低端发展为主体的建筑材料工业开始转向中高端发展。但是, 多年来积累的结构矛盾和以速度与投资为主的增长方式带来的传统产业产能严重过剩和新兴产业发展慢、新的需求不足的矛盾日益暴露出来, 尤其到2015年, 传统产能过剩经济增长下行和效益下滑严重地威胁与制约着行业健康发展,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行业发展与改革的主要任务。

“十三五”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 是实施《中国制造2025》、实现中国制造强国的重要战略期, 为贯彻落实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材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指导意见》 (国办发[2016]34号) 文件确定的方针, 为了推进建材工业实施“创新提升, 超越引领”战略实现时间过半的阶段目标, 为了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 推进建材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促进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向纵深转折, 将建材行业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在总结“十二五”发展的基础上, 立足于建材工业的实际, 经过充分的思考与准备, 组织中国建筑材料工业规划研究院等单位与业内人士在开展相关研究分析的基础上, 编制了《建材工业“十三五”发展指导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经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多次讨论、修改而定稿。《意见》重新审视了在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形势下建材行业的发展业态以及地位和作用, 分析了建材行业在新时期所处的时代特征和面临的发展的有利条件与环境及新的需求, 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明确了“十三五”建材行业的发展方向和思路、发展的主要目标、行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实施的重点工程, 以期成为引领建材行业转型发展的指导和作为政府部门决策及制定相关政策的重要参考, 起到积极作用。

1 建材工业发展现状

1.1 以速度和增量为主的传统产业雷同技术发展的势头有明显减缓

“十二五”开始, 尤其是“十二五”的后2年, 在经济进入新常态、市场需求增长趋缓的背景下, 建材主要产品产量增速开始下降, 传统产业雷同技术的规模扩张势头有了明显减缓, 转型升级的步伐开始加快。2015年水泥产量23.6亿t, 预拌混凝土16.4亿m3, 平板玻璃产量7.4亿重量箱, 陶瓷砖产量107.2亿m3, 卫生陶瓷产量2亿件, 玻璃纤维产量323万t, 玻纤复合材料产量456.7万t, 石材产量10.2亿m3, 石灰产量2.2亿t。从年均增速看, “十二五”水泥、平板玻璃、陶瓷砖、卫生陶瓷、玻璃纤维产量年均增速分别比“十一五”下降7.2、6.2、14.1、17和19.4个百分点。“十二五”累计淘汰落后水泥产能6.38亿t, 平均玻璃产能1.66亿重量箱。

1.2 新兴产业发展传统产业提升增加附加值延长产业链开始加快步伐

以新兴复合材料风力发电叶片、超薄超白功能型液晶基板玻璃、高性能玻纤与特种玻纤制品、高档碳纤维、优质的新兴纸面石膏板、石墨烯制品等一批新兴产业, 显出了新的市场竞争力;以深加工和延长产业链为特征的高性能混凝土、石材制品、新型保温材料、非金属矿物制品、新型墙体材料等低能耗产业持续增长, 具有了一定规模;加快了节能环保产业、新能源产业以及部分绿色建材的发展, 使整个行业结构调整正在发生较大的变化。低能耗及深加工的建材制品, 已占整个行业工业增加值的50%。

1.3 科技创新推动了技术装备和产品提升促进了结构调整与优化

“十二五”科技创新取得新进展与突破, 共有13项科技成果获得国家科技奖励。在基础理论研究、新材料、工艺技术装备、工程和生产技术、节能减排等方面的研发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技术创新支撑体系, 国家认定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分别增加到12、9、5、4个;已有34个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及7个分中心, 有一批中国建材联合会与相关专业协会认定的行业重点实验室、行业工程技术中心、企业技术创新中心。建材工业新产品研发经费和新产品项目数分别比2010年增长214.1%和259.2%, 带动新产品销售收入提高154.6%。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和第二代中国浮法玻璃技术与装备研发攻坚其中自筹研发经费已达13.8亿元。

标准创新提升与标准体系建设有力地促进了结构调整。“十二五”期间, 建材行业共完成制修订国家标准260项, 行业标准445项, 协会标准8项, 编制并发布了建材工业“十二五”标准体系建设方案;建立了一批新兴产业、节能环保等领域空缺的行业标准。

水泥、平板玻璃“两个二代”技术装备研发攻关完成率已达到70%以上, 80%以上的研发项目或部分子项已经进入工程化应用验证阶段。水泥高效能熟料烧成技术和水泥窑氮氧化物减排等关键技术装备取得重大突破并已经开始得到推广应用。平板玻璃已建成日熔量1 200t的世界最大的浮法玻璃生产线。0.2mm的超薄玻璃已成功生产。

建筑卫生陶瓷大型高效节能窑炉、抛光砖和大规格建筑陶瓷薄板生产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玻璃纤维高熔化率大型池窑生产线设计、原料检测及配方开发、浸润剂改性与回收、大漏板开发等技术不断完善和提升;超薄信息显示玻璃、太阳能多晶硅生产用氮化硅陶瓷绝缘复合组件制备技术等有了新的突破。

非金属矿物材料绿色开采及高效超细粉碎、煅烧、提纯、改性、复合等深加工技术不断提升, 功能填料表面改性技术及成套装备等得到进一步开发。

结构调整取得显著成效。新型干法水泥熟料比重98.4%, 比2010年提高14.1%;前10家企业的生产集中度达到53%, 增长28%。浮法玻璃比重91%, 比2010年提高4%;前10家企业集中度达到52%, 提高2个百分点。池窑玻纤比重达95.4%, 比2010年提高10%。混凝土及水泥制品行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26万亿元, 比“十一五”末增长117%。规模以上技术玻璃制品销售额已经达到平板玻璃的2倍以上。建筑用石及加工制品主营业务收入5 380亿元, 比“十一五”增长96%。

1.4 节能减排和绿色发展有了明显的进步和良好的开端

节能减排取得阶段性的进步与成果。“十二五”期间建材工业总能耗总量年均增长2.6%, 比“十一五”下降3.8个百分点, 占全国能耗总量的比重从由“十一五”末的10.2%降至2015年的8.3%, 下降1.9个百分点;烟粉尘排放量大幅下降, 2014年建材工业排放烟粉尘265万t, 比“十一五”末下降23%, 占全国工业的比重由“十一五”末的36%降至2014年的18.2%。2015年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脱硝设施安装率达92%;平板玻璃脱硝设施安装率达60%。水泥、平板玻璃行业余热发电普及率分别达到80%和60%。

生态产业功能不断增强, 已成为循环经济发展和改善城市环境的重要产业之一。建材工业年资源综合利用量已超过10亿t。全国已有20多个省份建成或正在推进建设水泥窑协同处置垃圾、污泥、危险废弃物等安全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综合利用示范线。绿色建材生产与使用行动方案和实施细则已经形成, 绿色建材标识和评价的标准已建立, 绿色建材生产、使用体系开始建立, 已有7种产品被列入绿色标识评价系列。

1.5 国际化经营步伐加快“走出去”发展已成为新的经济发展亮点

出口贸易继续增长。我国已与世界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贸易与合作, 形成了产品出口、对外工程总承包、技术服务、劳务合作等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经营格局。建材商品出口额年均增长14.7%, 2015年达383亿美元, 比“十一五”末增长98%;建筑卫生陶瓷、石材、建筑与技术玻璃等产品占出口总额的69%。

建材成套技术装备出口市场份额不断增加。我国水泥、平板玻璃、陶瓷、玻璃纤维等产业的成套技术装备已达到世界先进或领先水平, 在国际市场份额都有增加。特别是水泥行业工程总承包业务占到全球50%以上的份额。

“走出去”发展迈开可喜步伐。大型建材企业对外投资力度不断加大, 在境外收购企业、投资建厂步伐明显加快, 在境外投资建厂的已涉及水泥、平板玻璃、玻璃纤维、墙体材料、石材等多个行业。以中材集团、中国建材集团、海螺集团、华新水泥、福耀集团等为代表的大型企业在国外投资与合作项目已达33个, 投资总额达46亿美元。

国际交流与合作取得突破性进展。拓展与开展了多层次、多领域的国际科技与贸易交流和合作, “十二五”期间承担国际科技合作项目30余项, 建立3个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与国外研究机构签署国际科技合作协议20余项, 参与国际标准制定近20项, 加入5个国际学术组织, 已有2项国际标准被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 采纳和发布, 提高了国际地位, 增加了话语权、影响力和竞争力。

1.6 解决传统建材产能过剩和新兴产业短缺行业企业数量多规模小效益低仍是行业的主要挑战

虽然“十二五”期间在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方面都有了明显的进步与提高, 但从总体上看, 建材行业长期存在和多年积累的问题和矛盾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过剩和短缺共存, 解决行业结构矛盾仍然是行业发展的关键;企业数量多、规模小, 总体技术水平和运行质量低仍然是行业前进的瓶颈;淘汰落后产能、在一定的时间内遏制雷同技术新增产能、保证有优势并且效益好的企业稳增长提高效益仍然是当前的主要矛盾;加快新兴产业发展, 补短板, 把行业引向高端、绿色发展仍然是行业面对的主要挑战;致力推进兼并重组, 提升行业总体竞争力, 提高集中度, 有效发挥与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是行业前进与努力的方向。

从“十二五”实现的目标看, 列入规划的4大类17个发展目标, 利润总额年均增长、新型干法水泥熟料比重、新型墙体材料占比、水泥企业生产集中度、进入世界500强企业、淘汰落后水泥和平板玻璃产能等14项目标均已实现。但在科技投入占企业销售收入的比重、平板玻璃的深加工率、企业生产集中度等3个目标尚未完成。影响了“十二五”规划全面实现。

2 发展机遇与市场需求

2.1 发展机遇

“十三五”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 是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重要时期, 也是建材工业“创新提升、超越引领”战略实施的第二个五年, 是夯实基础赶超世界领先水平的重要时期, 是建材工业实现转型升级向纵深转折、进入一个新的向中高端发展的重要时期。国内外环境的新变化和业态发展的新变化, 为建材工业发展既带来良好机遇, 又带来严峻的挑战。

2.1.1 发展机遇与新的需求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确定了我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 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确定的从2016年至2020年我国GDP年均增速为6.5%以上。虽然“十三五”增速比“十二五”有所减缓, 但随着基数已经变大并还会逐年变大, 因此绝对增量还是很大的, 只要适应新常态, 需求仍是巨大的;保持6.5%以上的增速并不意味着各行各业都必须有6.5%以上的增长, 关键是看能否满足与适应我国国民经济结构变化的新需求, 能否创造新需求, 只要有新的开辟与创新就能在中高速发展中得到相应的增量;如果停留在雷同技术的重复发展, 则不但没有新的增长, 反而对建材的需求会进入萎缩。所以机遇是良好的, 挑战是严峻的。

“新四化”建设将为行业发展开辟新的巨大的市场空间。我国已进入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关键时期, “新四化”的同步及加快步伐为建材工业发展提供了稳定的新的增长空间。未来五年, 我国固定投资增速虽将放缓, 但城镇化建设的规模和质量都有增加与提升, 特别是户籍城镇化率的提高与加快, 必要的基础建设仍将有较大投资的持续。城镇基础设施、地下管网、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建设, 新农村建设现代化步伐的加快,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的实施, 新农村建设房屋材料和交通设施建设的需求增加, 以及“十三五”仍有一批水利、高铁、公路、港口、机场等重大工程项目实施, 为建材产品、建材装备、建材制品业、建材服务业发展提供较大的市场空间。

新兴产业的加快发展和绿色建材生产、使用的推进为建材行业发展增加了新的市场空间。战略性新兴产业正成为引领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世界主要国家纷纷调整发展战略, 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三五”我国将支持节能环保、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智能制造、高端装备和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到2020年, 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和先导产业, 其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将达到15%。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一方面会直接带动建材新兴产业的发展, 另一方面需要建材行业为其提供支撑和保障, 由此将会加快新兴建材的发展;随着改变传统建材功能性能、扩展与延伸新领域、发展绿色建材、实施可循环发展, 特别随着供给侧改革和结构调整, 必然会加快新兴复合材料、无机非金属新材料、非金属矿物材料及深加工制品的规模化发展, 为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将带动建材产品在特种深海工程领域和海运领域开发新的需求。十八大报告提出海洋强国战略已成为我国和平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未来我国将从海洋资源开发、海洋经济发展、海洋科技创新、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海洋权益维护等方面推动海洋强国的建设。随着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 特别是海底工程建设, 将带动岛礁建设用海水拌养型混凝土等海洋工程建设用特种水泥和特种工程材料的研发和应用, 将带动海上建设需要的特种材料和带动海面运输船舶和海工作业需要的各种新的高性能复合材料、功能材料的开发与使用。

加快发展建材服务业将开辟与增加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发展建材服务业既可有效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又可充分发挥与挖掘行业本身的潜力, 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推动制造业由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 引导制造企业延伸服务链条、促进服务增值”。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指导意见》和实施中国建材联合会制定的《加快发展建材服务业的指导意见》, 将通过扩展与延长生产经营领域的服务, 延伸流通与贸易领域的服务, 开拓技术、标准、评价咨询服务、技术装备服务等, 全方位地延长服务产业链, 形成新的经济增长。

“一带一路”、“走出去”战略的推进将为我国建材行业开拓新的市场空间。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不断推进, 亚洲公路网、泛亚铁路网建设、高铁及配套设施建设、港口建设、油气管道、跨界桥梁、跨境电力与输电通道建设、光缆传输系统等国际重点基础设施建设, 将对建筑材料及制品增加新的市场需求。

随着建材行业加快“走出去”步伐, 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一并经营的生产力布局调整将成为行业发展的新趋势、新格局。投资、贸易国际化步伐加快, 国际市场将成为未来发展与新增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行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2.1.2 面临的主要挑战

解决产能严重过剩是决定行业转型升级、稳定增长的关键。产能严重过剩、低水平同质化发展问题在传统建材各产业普遍存在。特别是在水泥、平板玻璃等行业已经严重过剩, 产能利用率一年比一年低, 更严重的是边去产能边仍在新增产能。“十二五”期间新建水泥生产线440条, 增加产能5.7亿t。如何坚决有效遏制新增产能, 如何采用新标准坚决淘汰不符合节能、环保、质量、安全等要求的落后产能, 将是“十三五”建材行业的一场生死攸关的硬仗。“去产能”不落地和雷同技术发展不遏制, 既影响行业技术进步和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 又影响行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 行业经济效益下跌的趋势不能从根本上扭转, 这将是决定命运的挑战。

补短板是行业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结构和提高发展质量水平的关键。补短板着重要解决新兴产业发展慢、缺主导产品、规模小、比重少的问题, 解决增加高端产品、附加值高的产品、精品与多功能制品、绿色低碳可循环制品在行业总量的比重。短板既是行业发展的瓶颈, 又是几十年来行业发展的薄弱环节, 能否实现与突破, 是行业结构调整的象征, 是行业是否真正转变了发展方式的重要标志, 是鉴别行业提升发展质量与水平的标志, 是行业转型的主战场。

实现制造强国, 实施《中国制造2025》, 是决定建材行业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跨越与升级的关键。建材行业制造技术装备水平的提升是科技进步的主要支撑。创新驱动提升建材行业的制造业水平, 是实现建材行业由追赶到超越与引领的标志与前提, 是能否使主要技术装备由引进、消化的中国制造开始转向达到国际领先的中国创造迈进的检验, 是从根本上提升行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为此必须将制造方式由分散制造向系统组合制造的现代工业化转变, 由自动化向智能化联动和达到制造业自身的绿色发展。这是一场跨度大, 既是与国际领先的挑战与较量, 又是建材行业实现“创新提升、超越引领”在装备制造业升级的攻坚仗。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实施节能减排和绿色发展, 是实现建材行业持久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我国政府提出将于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实现, 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有效控制电力、钢铁、建材等重点行业碳排放, 推进工业、能源、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低碳发展”。《大气污染防治法》 (2015年修订) 提出“生产过程中排放粉尘、硫化物和氮氧化物的建材企业, 应当采用清洁生产工艺”。目前, 建材行业烟、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排放量均占全国工业部门的前三位。推进建材行业各产业节能减排达标和推进绿色、低碳可循环发展, 增加绿色建材生产、使用比例, 推进建材行业处置城乡垃圾、废弃物, 实现清洁生产和实现净化、美化环境的目标, 既是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对行业的要求, 也是建材行业生存发展的必须。这是一场只能前进, 没有退路的硬仗, 行业必须面向自己挑战并获胜。

2.2 市场新需求预测

(1) 传统建材产品需求总量趋于略增或达到饱和点, 但随着产品功能提升与用途的开发, 总体上继续增长是无疑的。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对建材产品消费需求量的增长会开始减弱, 但多数产业的绝对量不会马上严重下跌, 传统产业在技术创新与提升、延长产业链、增加新需求中能够形成结构优化的发展与增长。

(2) 多年来的结构调整与转型, 为建材行业发展新兴产业、深加工与制品业、延长产业链、开发新产品奠定了一定的技术基础和产业转型新领域与市场应用基础, 因此, “十三五”期间新兴产业每年发展的比例将高于整个建材工业3~5个百分点是完全可能的, 它将成为行业新的经济增长看好的潜力股。

(3) 随着国家投资结构和发展重点的调整, 建材行业在技术装备、流通、环保、服务业诸方面将会有新的突破性的发展, 靠制造业以产品业为主的发展格局将开始改变, 多方面与新领域共同发展将构成总量继续增加。

(4) 通讯、电子、交通、新能源、环保产业的新需求、新领域的开发和住宅产业工业化, 将给建材行业带来新的发展需求。建材行业凭借已有的优势, 将会在有退有进中, 有加有减中, 抓大放小中, 获得新的发展。

3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的主要目标

3.1 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 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认真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国制造2025》和国办发 (2016) 34号文件《关于促进建材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指导意见》;把创新驱动、转变发展方式,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作为发展的动力;把做减法“去产能”, 淘汰落后产能、压缩无效产能, 做加法“补短板”, 增加新兴产业和增加新需求, 作为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主要任务;把加快发展绿色建材生产与使用、拓展延伸建材服务业、“走出去”国际化经营、改造传统产业向高端发展、促进现代化、智能化、绿色化, 作为增加新的经济增长点的主要支撑;在有增有减、有得有舍中全面推进结构调整优化, 为实现创新提升、超越引领世界建材工业的战略达到时间过半目标过半奠定基础。

3.2 基本原则

坚持创新驱动, 创新引领发展。发挥科技创新在驱动创新中的引领作用, 以科技创新拓展开发新兴产业、新的领域和新的需求;以科技创新提升改造传统产业并由低中端向中高端发展;以科技创新推动淘汰落后产能, 推进节能减排达标, 推进绿色发展, 全面推进建材工业转型升级。

坚持结构调整为目标的发展导向。把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作为发展的主要目标, 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和新产品开发,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进而提升档次和附加值, 积极发展建材服务业, 全面促进建材行业向高科技、高端、绿色发展。

坚持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和建材制造业与建材服务业两业一并发展。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一并发展一并经营, 既提高国内市场竞争力又增加国际市场份额。在提升与拓展建材制造业的同时, 加快建材服务业的拓展, 两业互动并举发展。

坚持“去产能”、“补短板”、有增有减、有舍有保的方针。把去产能, 解决产能严重过剩, 淘汰落后产能, 提高产能利用率, 减少中低端产品的比例, 作为行业进步和结构调整的目标;把发展高新技术产品、新兴产业、高端产品、新需求产品、绿色建材补短板作为改变行业现状、推进行业进步与发展的基本任务。

坚持市场需求为导向, 不盲目发展。坚持市场需求和开拓需求作为发展导向, 坚决遏制已经饱和的产业以及雷同技术的重复建设, 新的发展和增长必须建立在有市场、有需求, 体现行业技术进步, 体现有利社会进步, 杜绝盲目发展。

3.3 主要目标

结构调整目标:到“十三五”末,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向纵深转折取得阶段成果, 传统产业和新兴建材占比形成有降有升;产品制造业和建材深加工制品业占比形成有降有升;建材服务业和在国外的经营收入在目前基数小的基础上将会有较大增幅。

去产能补短板目标:“十三五”实现淘汰落后水泥产能5亿t以上, 平板玻璃2亿重量箱以上, 其他建材产业至少压减产能15%以上。主要产业产能利用率提高5个百分点;新兴产业、高端、高附加值产品工业增加值在建材工业总量中的占比增加6~8个百分点。建材新兴产业的产值比重达到建材总量的16%左右;绿色建材生产、使用比例占到建材总量的30%左右。

经营质量效益目标:“十三五”建材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10%, 利润总额年均增长7%~8%。建材服务业收入占到建材总量的20%, “走出去”在国外的经营收入占到整个建材总量的13%。到2020年, 建材行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170万元/人, 建材新兴产业劳动生产率比“十二五”提高30%以上, 规模以上企业的科技研发经费占主营业务收入2%。

节能减排绿色发展目标:到“十三五”末, 规模以上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比“十二五”降低20%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25%以上, 烟粉尘排放总量削减30%以上, 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削减12%以上, 氮氧化物总量削减40%以上;综合利用废弃物总量比“十二五”增加15%~20%, 水泥窑协同处置生产线占总量的20%, 绿色建材在新建建筑中的应用达到30%以上。

企业兼并重组目标:各主要产业都要推进兼并重组, 引导相对落后产能退出市场, 并按质量、能耗、环保、安全四项标准淘汰落后产能, 鼓励骨干企业兼并重组与收购中小企业。其中水、玻、陶三个产业的企业数“十三五”末比“十二五”减少四分之一, 水泥、平板玻璃的前十家企业的产能分别占到80%, 陶瓷前十家企业占到50%以上。

4 发展的重点产业和重点领域

4.1 加快发展新兴产业拓展新的需求与应用领域

“十三五”建材新兴产业在技术创新与提升、发展与应用领域的拓展、产业规模等方面取得实质性的重大突破, 部分尖端新兴产业的技术装备与产品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占半数以上的新兴产业技术装备与产品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在整个建材总量中的比例有明显上升。

4.1.1 新兴高性能复合材料发展重点

加强高档碳纤维材料的基础理论研究和使用领域、产品功能的研究与提升并形成批量生产。开发高性能热塑性复合材料形成低成本、高效率成型技术, 加快连续纤维增强热塑复合材料 (CFT) 工艺及装备的提升, 在取得重大技术突破的基础上开辟应用领域向规模型发展。开发与拓展超高性能的水泥基复合材料、高性能的陶瓷基复合材料和树脂基复合材料, 形成规模并开辟新的用途。

提升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技术, 增加新的应用领域, 重点开发适用于轻质办公用房、节能厂房、活动板房、景观建筑、桥梁铺装等轻质建筑用复合材料;开发轻质金属材料、陶瓷材料和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等用于汽车及各种交通、电气绝缘、风电和农牧养殖领域的复合材料。

4.1.2 新型无机非金属新材料发展重点

重点发展特种新型玻璃、先进陶瓷、人工晶体、新型无机高性能纤维等功能性材料和结构材料并推进与实现技术成果产业化。进一步开发微创医学用激光光纤产业, 扩大用途向规模化发展。重点发展T800级国产碳纤维产业化及其他高性能碳纤维, 开发弹性模量90GPa以上、拉伸强度2700MPa以上的高模量玻璃纤维并增加应用领域。加快发展大型风电叶片纤维自动铺放设备技术, 扩展新的应用领域。

进一步发展适用于航天航空、新一代信息技术、电子、机械、汽车等领域的先进陶瓷和第三代半导体材料, 扩展导弹、潜艇通讯、激光武器等配套装备的晶体材料, 增加信息显示基板玻璃等特种超薄超白新型玻璃和高性能玻纤及制品的发展。

4.1.3 非金属矿物材料及制品业发展重点

重点发展以石墨、高岭土、膨润土、硅藻土等非金属矿物的精加工、深加工制品, 在进一步创新提升装备水平、实现装备大型化的同时, 提升非金属矿物的加工质量, 按不同的功能与用途, 瞄准新的应用领域, 提高产品的价值和附加值, 并向规模化发展。

开发并增加用于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的硅材料、石墨负极等电子材料, 增加用于交通领域的高性能摩擦、密封材料, 拓展用于化工、轻工领域的超细活性专用功能填料, 扩展节能环保领域的高性能保温隔热材料和无机防火材料;发展高耐蚀预水化防渗材料、隔热耐火材料和绝热矿物材料。

4.1.4 建材节能环保新兴产业发展重点

加快建材有关产业燃煤窑炉技术与功能的提升, 用先进节能和减排设备改造提升能耗和排放不达标的技术装备。重点提升与突破低氮燃烧技术和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细颗粒烟尘减排技术并加快推广。进一步提升并推广多通道分室燃烧器及全氧燃烧、富氧燃烧技术装备并实现产业化。重点开发与推广处置城市垃圾、建筑垃圾、污泥, 有毒、有害物体的技术装备并实现产业化, 加快推广高效率脱硫脱硝、细颗粒烟粉尘减排技术装备及产品的产业化。

4.1.5 新型多功能节能环保绿色新型墙体材料及绿色装饰装修材料发展重点

围绕建筑工业化、施工组合装配化, 重点发展高强、轻质、绿色、保温、节能、防火、隔音、抗震、防水等功能融合的新型墙体材料和绿色建筑装饰装修材料。重点发展应用于复合夹芯墙板的超轻质泡沫混凝土、轻骨料混凝土保温结构一体化材料。加快发展轻质高强保温的纸面石膏板等建筑用各种板材, 引导发展低导热高强度发泡陶瓷砌块、利废节能的轻质内隔墙板、外墙复合保温板和带装饰面的装配式等高质量的墙板, 提升与推广节能、利废、高强的新型烧结墙体材料。

发展适用于被动房极低能耗要求的高效绝热材料、环保型防火隔离带绝热材料、自膨胀密封材料、防水透/隔气材料, 轻质自保温夹芯复合墙体材料。

4.2 改造提升传统建材产业提高性能提升功能延伸产业链向高端发展

4.2.1 由中国制造开始向中国创造迈进

传统建材产业绝大多数都是在引进国外技术装备基础上消化创新的, 因此必须将其再次改造提升并开始向中国创造迈进。以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和第二代中国浮法玻璃技术装备的研发与达标, 以及配套耐火材料及辅机研发与达标为代表的“两个二代”的技术装备研发成功, 将标志着由中国制造开始向中国创造迈进。不仅要使水泥和平板玻璃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全面促进两大产业向高端发展, 而且带动和推动全行业所有的建材产业都参照“两个二代”的做法全面创新提升各产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向国际领先对标。

建筑陶瓷重点开发与提升连续球磨工艺技术、新型干法制粉工艺及成套装备技术、节能高效多层辊道式干燥器、新型高效煤气化 (自) 净化技术装备、陶瓷装饰用喷墨印刷技术装备、激光打印技术装备并在全行业推广;卫生陶瓷重点发展与推广低压快排水成型技术、高压成型技术、以及具有自学习功能的注浆、修坯、装窑、施釉机器人及3D增材打印技术等, “十三五”末主要技术装备总体上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4.2.2 提升与增加功能扩展应用领域

所有的传统建材都要提升增加功能、扩展应用领域挖掘潜力, 在量的增长需求减弱和即将饱和的背景下, 都要创新提升、改变性能、增加功能、深加工、精加工、提升附加值、延长产业链、拓展与扩大应用领域, 实现新的增长和发展。

水泥行业向海工、桥梁、道路、核电、油田、隐蔽工程等特种用途及绿色低碳方向发展, 开发硅酸盐基、硫酸盐基及铝酸盐基等特种功能的高质量水泥。有条件的骨干水泥企业进一步延伸至建筑骨料、砂石骨料、预拌混凝土、水泥制品部件等相关领域, 发展能源、交通等国家重大工程使用的高性能、绿色和多功能的混凝土。

平板玻璃行业在提升原片质量的基础上, 发展汽车、飞机、高铁、高档建筑装饰用高端玻璃;扩展与增加用于电子通讯领域的液晶玻璃、基板玻璃和太阳能玻璃;发展高端超薄、超白玻璃用于新能源、国防等特殊工程。推广低辐射镀膜 (Low-E) 、真空和中空玻璃、光伏玻璃。

建筑卫生陶瓷行业发展与增加智能化、时尚化、个性化、特色文化融合的新产品。加快发展防静电、耐磨、耐污、防滑、保温、太阳能、抗菌等多功能型建筑陶瓷产品, 发展薄型化、轻量化和智能化新型产品。

墙体材料行业重点发展绿色建筑及装配式建筑市场需求的节能、绿色、多功能新型墙体材料, 新农村建设用新型建筑材料及保温材料, 外围护结构保温用材料以及岩棉、玻璃棉、玻化微珠保温陶瓷板等A级防火保温材料, 发展轻质、高强、自保温、部品化与组装集成的建筑部件。

玻璃纤维及其复合材料行业发展汽车轻量化、新能源汽车、高铁和城铁等交通领域需求的各种新型材料, 发展高性能纤维和热塑性复合新材料和制品。

耐火材料行业以无铬化为重点, 助推建材窑炉产业实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

4.3 拓展延伸发展建材服务业改变单靠产品制造业为支撑的发展模式

4.3.1 发展建材服务业开辟新需求

发展建材服务业, 既是建材行业转型升级的必然, 又是行业发展业态的发展趋势, 更是充分发挥建材制造业优势, 挖掘自身潜力, 开辟新需求, 寻找新发展的必由之路。建材服务业的发展, 既要根植于建材制造业, 服务于建材制造业, 进而推动与改变制造业的经营业态, 使制造业拓展发展路径和渠道;又要拓展与延伸至其他领域的服务增加新的经济增长点, 实现两业并举提速行业发展。建材服务业既要立足于服务建材制造业, 为其增值为己增值, 又要以集成、配套、组合建材相关的上下游的资源和商品, 运用新型的电子商务模式等开展跨行业、跨领域的多业态、多层次的各种服务, 进而提升行业附加值、增加经济实力。

4.3.2 发展建材服务业的原则

坚持建材制造业和建材服务业“两业并举”的发展方针, 在建材工业的发展规划、投资立项、行业统计报表、经济分析、结构调整导向及“走出去”等发展统计与经营指标中, 都要将建材制造加工业和建材服务业两业统一部署, 一并发展, 使建材行业产品制造加工单轨运行变为双轨运行而提速发展。

坚持把发展建材服务业作为建材行业转变发展方式、转型升级、调整结构、稳增长、提高经济效益的新的动力与支撑;作为建材工业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主要途径之一;作为挖掘潜能增加新的经济增长点的主要举措, 由此拓展延伸发展领域, 创造新的需求, 获得新的发展。

坚持发展建材服务业与促进制造业升级相结合。既要服务于制造业, 提高生产效率, 降低生产和销售成本, 提高产品附加值, 又要运用智能化技术、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手段改变与提升建材制造业的制造、管理、控制与运行方式, 进而提升建材行业整体素质。

4.3.3 建材服务业发展的主要目标

建材服务业要以建材加工业的需求和转型升级为导向, 构成与形成不同所有制、综合与专业相结合、服务链条可长可短、服务内容功能各异的建材服务业体系。

逐步形成以组织科技力量对行业发展瓶颈组织攻关, 用新标准淘汰落后产能的科技标准服务系列;形成生产资源配置, 改变传统的单一的产品销售和相对固定的贸易流通模式, 建成集成配套并运用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智能化的流通贸易服务系列;形成设计、装备、设施、安装、试运与生产管理的建设、生产服务系列;形成提供节能减排政策、技术、装备设施和现场试运行等节能减排系统服务系列;形成建立绿色标识评价和以评价、检测、分析、咨询为主要内容的认证服务系列;形成以提高各产业人员的技能和各类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为主的人才培训服务系列;形成“走出去”服务系列, 达到增加服务功能, 扩展经营领域, 提升经济效益的目的。

“十三五”期间构建并形成涵盖建材生产经营、贸易流通、工程建设、节能减排等多领域服务的服务体系, 形成亿元以上产值的企业不少于100家, 10亿元以上产值的企业不少于50家, 30亿元以上产值的企业不少于30家 (扣除加工制造业务) ;建成10个以上具有较强集聚和辐射带动能力的建材服务业集聚区;建成10个以上具有综合服务功能的服务产业链, 初步形成特色鲜明、门类齐全、支撑有力、协调配套的建材服务业体系。

4.4 加快技术装备的创新提升和智能化制造水平全面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4.4.1 创新提升装备制造水平

实施《中国制造2025》, 提升技术装备和智能化制造水平, 是建材工业新的提升与新的发展的又一个支撑亮点。中国建材工业与世界领先水平相比, 正是在装备制造和智能化技术及节能减排方面存在差距。打造2025中国制造升级版, 既是提升装备和提升整个建材制造业水平的需要, 更是缩小与国际领先水平差距的关键所在。要组织并集全行业智慧与力量, 从基础理论研究与原理逻辑研究出发, 用科学数据和科学模拟分析的方法找出与国际领先水平的差距及主要原因, 从而明确2025升级版的发展目标和攻关目标。要紧紧围绕现有的主要产业的技术装备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基础上, 有针对性地组织对关键技术攻关, 使之突破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跨越。要组织装备研发和装备制造骨干企业对目前正在使用的技术装备的薄弱环节和瓶颈进行攻关, 进而促进现有装备普遍更新换代, 全面提高制造能力和产品质量, 提高劳动生产率, 降低制造成本, 提升企业经营效益, 实现绿色制造。

4.4.2 推进装备技术和智能化制造技术融合发展

推进建材装备制造提升和生产过程中工业机器人的研究应用, 在矿山、水泥、玻璃、建筑卫生陶瓷、墙体材料、玻纤等行业生产制造过程中以解决劳动力密集、劳动强度大、生产环境条件差、劳动生产率低为目标, 推动工业机器人及其核心智能测控装置等全面应用。

推进专用装备与信息技术相互渗透融合, 深化智能感知、知识挖掘、工艺优化、在线仿真、人工智能、3D打印等技术与装备的集成组合, 促进装备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一体发展。推进自动化成套装备、数字化车间、智能传感器、嵌入式系统、智能仪器仪表、在线检测设备相互融合, 全面提高精准制造和敏捷制造能力。到2020年, 研究设计单位数字化研发与设计工具和仪器设备普及率达到65%以上。

4.4.3 推进互联网与建材工业生产经营和贸易流通的深度融合实行全方位的智能化运行

推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普及与应用, 发展推进基于互联网的个性化定制、众包设计、云制造等新型制造经营模式, 建设云服务平台和大数据平台。积极更换与采用宽带技术, 提高宽带普及率和使用率;拓展与提升网站功能, 连接企业与市场, 开展网站之间功能连接与信息联网, 开辟数据应用系统。

推进对工艺流程、产品质量、物耗、能耗、物流、成本管理和标准等实行全方位的智能化管理, 整体提升企业生产控制水平和运营效益。

4.5 加快节能减排达标步伐积极推进绿色建材生产与使用

加快节能减排达标步伐, 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推进建材行业成为净化、美化环境, 实现清洁生产是行业进步发展的标志与象征。坚持低碳低排放和可循环发展, 推进绿色建材的生产与使用, 是整体提升发展水平和实现持久发展的根基。加快节能减排全面达标, 既要立足于用先进的节能减排技术对传统建材装备与设施进行改造与更新换代, 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又要立足于开发新兴产业、增加新产品, 提高附加值, 大幅降低万元产值能耗和大幅度削减污染与排放为目标。

4.5.1 加快传统建材产业工艺技术装备的创新与改造升级促进节能减排实现清洁生产

加快实施以节能减排达标为主要目标的传统建材的技术改造升级, 推广新一代先进工艺、装备和新一代系统的节能减排技术装备与设施, 尤其要推广适用于水泥、平板玻璃、建筑卫生陶瓷等行业的能源梯级利用、窑炉烟气除尘脱硫脱硝技术装备, 到2020年, 水泥、平板玻璃、建筑卫生陶瓷等主要产业的大中型企业全面实现达标。

4.5.2 坚持可循环发展提升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积极在城市及周边推广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城市污泥及其他有害工业废弃物;推广利用大型烧结砖隧道窑安全处置城市污泥、废渣与其它原料配合生产烧结空心砖、自保温烧结砌块, 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

积极推广城市建筑垃圾综合利用产业化、经营规模化。在大中型城市选择建设年处理100万t及以上规模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生产线, 并配套建设再生骨料混凝土制品生产线, 推进城市建筑垃圾的综合利用。积极推广利用城市建筑垃圾生产装配式复合建筑墙板、加气混凝土、自保温轻质高强混凝土砌块等系列产品。

在确保产品质量安全的前提下, 积极推进粉煤灰、煤矸石、矿渣、钢渣、工业副产石膏、电石渣等在水泥和墙体材料生产中的综合利用, 开展赤泥、磷石膏等利用难度较大的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及实现产业化。推进水泥窑利用可燃废弃物替代化石燃料, 以及农作物秸秆及木/竹材料等农林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开展绿色矿山建设, 提高非金属矿山的采矿回收率, 推进非金属矿尾矿的综合利用。

4.5.3 坚持绿色发展推动绿色建材产品的生产和使用

发展绿色建材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 又是行业进步的既定目标。坚持可持续发展必须使建材产品制备加工过程节省能源资源、低碳排放并且质量好、寿命长并可再循环利用。要以城乡建设需求为牵引, 以促进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为目的, 对新发展的产品必须用绿色标准和标识为标志规范其发展;对已有产品达不到绿色标准标识的, 按标准将其改造提升, 促其达标。要加大绿色建材生产与使用的技术研发, 积极推动绿色建材品种的拓展, 使绿色建材从产品性能、品质及可选性等方面满足绿色建筑的发展需要。“十三五”期间, 新建建筑中绿色建材应用比重达到30%以上, 试点示范工程绿色应用比例达到70%以上, 现有建筑改造应用比例达到80%, 进而促进发展方式的转变, 加快建材工业进步发展的步伐。

4.6 加快“走出去”步伐提升国际市场的经营能力和竞争力

实施“一带一路”战略, 加快“走出去”的步伐, 既是提高我国建材行业国际竞争力的必须, 又是促进国际产能合作背景下开辟新的发展渠道的创新之举。

4.6.1 发挥我国建材业优势加快“走出去”步伐

我国建材工业在国际上尤其在发展中国家具有较大的市场优势, 这是几十年来形成与积累的财富, 必须充分发挥。要改变建材生产能力和经营主要在国内的格局, 加快在国外形成生产能力和竞争能力, 这是建材工业发展的新的时代特征。组织与引导具备国际竞争力的水泥、平板玻璃、建筑卫生陶瓷、机械装备、新型墙体材料与装备、玻璃纤维及制品业、地勘与非金属矿物业等产业率先在国外投资与经营。鼓励与支持具备条件的企业独立或抱团到国外发展综合性或专业性的产业园区, 实现产业上下游配套并协同发展, 拉长产能合作产业链, 扩大产能合作集聚区。进而提升我国国际经营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十三五”期间, 在“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和国家建设2~3个集约化、绿色化、功能完善的建材国际产能合作示范园区并投入运营。

继续发挥我国水泥、浮法玻璃等成套技术装备与工程服务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优势, 扩大技术装备和工程服务贸易输出;增加玻纤及制品、复合材料、高端非金属矿功能材料及制品、特种陶瓷、人工晶体等高端建材产品贸易出口;扩展工程技术咨询、工程服务、标准服务、知识产权合作、服务贸易等全方位覆盖。到2020年, 高端建材产品和软件服务贸易占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达到50%以上。

积极开展“工程承包+融资+运营”等多种方式的合作, 有条件的项目鼓励采用建设-经营-移交 (BOT) 、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 (PPP) 等方式。到2020年, 在10个以上国家和地区重点建设水泥、平板玻璃、建筑卫生陶瓷、新型墙体材料、玻璃纤维等国际合作项目达40个以上。

4.6.2 为“一带一路”国际重点项目提供建设与建材产品

围绕亚洲公路网、泛亚铁路网建设、高铁及配套设施建设、港口建设、油气管道、跨界桥梁、跨境电力与输电通道建设、光缆传输系统等国际重点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 配套建设优质建材发展项目, 满足项目建设对建筑材料及制品的需求。

在“一带一路”大通道沿线的中心城市建设建材园区, 以园区为平台, 引进国内有优势的建材企业开发园区建设, 引进工程总包及制造服务业企业形成为园区配套, 为沿线中心城市的建设提供投资、材料、以及工程技术等多种服务。

4.6.3 积极推进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提升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

要以积极主动的态度积极组织和参与国际间的各种学术交流与经贸合作, 主动组织与搭建国际间有影响力的各种行业活动, 主动参与或发起国际间的各种自发组织, 主动与国际标准对标并参与国际标准的制订, 积极举办各种论坛峰会, 参与和举办世界级的各种产品、技术展览会、交流会, 组织与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经贸合作和各类人员的培训, 不断提升中国建材行业在国际的地位与影响力, 进而在提升国际竞争力。

5 重点推进实施的工程

5.1 着力加快新兴产业发展为主的补短板工程

以建筑、交通、能源、电子、军工、化工等产业发展需求为牵引, 瞄准发展目标组织不同层次的攻关, 尤其要突破新兴高性能复合材料、新型无机非金属新材料和非金属矿物材料及制品等新兴产业的发展瓶颈, 着力研发一批技术含量高、有代表性、成长性好、有带动性的新兴产业;拓展与转化一批现有规模小的新兴产业的规模化和产业化;提升与增加改变功能和用途的跨行业、跨领域的市场有需求的新兴产业, 使建材新兴产业规模化、产业化和占建材总量比例三个方面迈出实质性的步伐。

5.2 着力推进“去产能”淘汰落后减少低端产品工程

以严禁水泥、平板玻璃雷同技术新建项目, 遏制盲目新增产能, 加大淘汰落后产能的政策力度和工作力度, 化解过剩产能, 提高产能利用率为目标, 严格执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材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指导意见》;禁止新建水泥熟料、平板玻璃生产线, 坚决按质量、能耗、环保、安全标准淘汰5亿t水泥、2亿重量箱平板玻璃, 严格生产许可证发放, 停止生产32.5标号复合硅酸盐水泥。争取获得国家财政补贴资金的支持, 建立“去产能”专项资金, 用于补贴淘汰落后产能, 开展行业自律, 引导落后产能退出市场, 使行业产能利用率达到合理水平, 行业经济效益回升与提高。

5.3 着力提升装备制造和提升“两个二代”工程

制定2025中国建材技术装备创新提升规划, 明确提升、达到跨越的技术目标并认真组织攻关实施。以正在攻坚的“两个二代”技术装备创新研发与达标为牵引, 实现水泥和平板玻璃技术装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进而参照“两个二代”推动各产业分别提出技术装备研发的目标和达标的指标, 全面促进建材各产业的技术装备创新与提升。到2020年, 水泥、平板玻璃有60%的生产线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5.4 着力发展建材服务业拓展延伸服务工程

以拓展与促进建材产品制造与建材服务业共同发展为目标, 从形成并建立建材服务产业链出发又跨越建材领域, 全面推进与拓展延伸服务领域, 形成不同领域、不同所有制、不同经营服务模式、不同规模的建材服务业, 使建材行业增加新的发展支撑。

5.5 着力实施节能减排达标和绿色建材生产使用工程

全面推进建材各产业制定五年节能减排达标进程表和年度进度表, 其中水泥、平板玻璃、建筑卫生陶瓷三大产业“十三五”率先达标。制定与实施绿色建材生产使用行动方案, 从原料选用、产品加工过程到建筑使用都按可循环、低碳与绿色达标加以引导与推进;培育与建设绿色建材应用示范工程100个;“十三五”绿色建材在新建建筑中应用比例达到30%以上;开发低能耗新产品以降低能耗和排放;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垃圾、废弃物、污泥和综合利用水、气、粉、尘减少各种污染与排放, 使绿色建材生产成为新的发展业态。5.6着力推动兼并重组减少企业数量推进形成一批大型骨干企业工程

致力加大推动兼并重组政策的制定增加工作力度, 以改变建材行业企业数量多、规模小、管理水平低、众多企业效益差和行业集中度低、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及劳动生产率低的落后局面, 致力减少各产业的企业数量, 增加各产业前十名企业销售收入的集中度, 作为推动和调整行业组织结构的主要任务。“十三五”末, 水泥、平板玻璃和建筑卫生陶瓷三大产业率先减少四分之一数量的企业, 三大产业的集中度分别达到80%、80%和50%, 推进各主要产业一批骨干企业的形成。致力于有利兼并重组的优惠、补贴政策的出台与实施, 创立基金补贴、碳交易、退出补贴等机制。用好用足淘汰落后产能的政策, 鼓励优势企业带头兼并与收购企业。从总体上提升建材行业的整体市场竞争力。

6 结语

3.开放型农业发展指导意见 篇三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全面理解、准确把握中央关于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精神,按照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走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的要求,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目标,以连片治理土地为基础、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抓手、提高社会化服务为支撑,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引导农业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发展,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农业现代化进程。

(二)基本原则

——因地制宜,试点探索。一切从实际出发,合理确定经营规模,不贪大求全。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多种经营方式共同发展,鼓励多种形式的试点探索。

——正确引导,农地农用。通过政策引导和项目约束,确保适度规模经营不改变土地用途、不损害农民权益、不破坏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生态环境,重点支持发展粮、棉、油、糖等重要农产品规模化生产。

——发挥优势,综合开发。立足农业综合开发职能,找准推进适度规模经营的着力点和结合点。发挥综合开发的优势,田水路林山综合治理,农工贸、产加销一体化经营,一二三产业联合开发,积极探索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有效途径。

——创新驱动、注重实效。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杠杆作用,通过贷款贴息、先建后补、股权投资等措施,带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入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创新项目扶持方式,探索民办公助等管理模式,调动项目主体建设、管护的积极性。

二、以建设高标准农田为载体推进适度规模经营

(三)集中连片规模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家庭承包、分散经营仍将是我国农业生产的主要方式,要继续重视和扶持普通农户发展农业生产。以乡、村、组为单位,按照集中连片、规模开发和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合理规划高标准农田项目区,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显著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使地平整、田肥沃、渠相通、路相连,为促进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实现统一农机化作业、推广良种良法、生产管理以及产品销售创造条件。

(四)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高标准农田的支持力度。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引领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现代农业的有生力量,要充分发挥其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的作用。试点阶段,主要选择高标准农田建设年度项目区域范围内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扶持,对个别流转耕地面积较大的,也可以在项目区域范围以外单独立项扶持。降低合作社等申报主体成立时间和单个项目治理面积等“门槛”,简化项目申报程序;探索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等多种扶持方式;对符合条件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可按照谁申报、谁实施、谁管护的原则,将项目建设和管护权一并移交;扩大资金使用范围,财政资金除用于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外,还可对育秧设施、粮食晾晒烘干设备、仓储物流、农机具库棚等配套设施进行适当补助;放宽具体措施投入比例限制,可以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原则,对农、林、水、电、路以及相关配套基础设施中的某些环节或单项措施进行扶持。

(五)建立财政补助形成资产交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持有管护新机制。继续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财政补助形成资产交由农民合作社特别是土地股份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持有和管护试点,扩大试点范围,跟踪试点成效,及时总结经验。建立依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使用、管护一体化的新机制,保证农业综合开发建设成果长期发挥效益。

(六)吸引金融资本投入高标准农田建设。鼓励农垦集团、龙头企业等法人实体以及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贷款、融资担保等方式获取资金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发展生产技术先进、经营规模适度、市场竞争力强、生态环境可持续的现代农业。对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贷款,中央财政予以贴息。拓宽融资渠道,除政策性银行外,把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贷款也纳入贴息范围。允许采取银行贷款、财政补助、自筹资金“三位一体”、贷补结合方式,吸引金融资金投入高标准农田建设,进一步加快建设进度。

(七)发挥部门项目行业优势和示范作用。把部门项目纳入到农业综合开发全局和各部门工作大局中统筹考虑,推进部门项目与地方组织实施项目有机结合,提高整体建设水平。加强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建设,力争实现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同步规划设计、同步建设实施、同步发挥效益。进一步调整部门项目扶持重点,优化支出结构,更好地发挥示范引导作用。

三、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抓手推进适度规模经营

(八)延伸产业链条。农业产业化源头是农户、终端是市场,完整的产业链条能及时传导市场信息,带动农户规模化生产适销对路的农产品。继续完善产业化经营项目财政补助和贷款贴息政策,通过对农产品生产基地、产地初加工、精深加工、流通服务体系等环节的扶持,形成全产业链生产,让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放心发展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生产基地。支持龙头企业与合作社、农民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合理分工,让农民从产业链增值中获取更多利益。

(九)完善扶持政策。放宽立项门槛,将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纳入扶持范围,实现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全覆盖。合理引导工商企业到农村发展良种种苗繁育、高标准设施农业、规模化养殖等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支持龙头企业采取订单农业、“企业+合作社”、“企业+农户”等模式,带动农户发展规模化生产。引导加工、流通领域龙头企业向产业园区集中,以产业基地(园区)为平台,提高产业集中度和企业集聚度。

nlc202309042042

(十)探索产业化资金投入新机制。探索利用股权投资基金、股权引导基金等方式,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农业综合开发,共同扶持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大贷款贴息扶持力度,撬动更多金融资本投入农业产业化发展。扩大产业化经营项目“先建后补”试点省份,探索财政资金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有效模式。

(十一)推进两类项目有机结合试点工作。按照“依托龙头建基地、围绕基地扶龙头”的要求,推动土地治理和产业化经营两类项目有机结合,将两类项目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组合实施,最大限度发挥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的集成和示范效应,着力打造区域农业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提高农业竞争力,明显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四、以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为支撑推进适度规模经营

(十二)支持农民合作组织开展社会化服务。发挥农民合作社、专业技术协会、涉农企业等各类合作组织的作用,支持其为农业生产经营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方位的服务。鼓励项目区农户组建用水户协会,合理收取水费,为农田灌排用水、设施管护提供低成本、便利化服务。加强部门项目建设,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载体,推动全程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扩大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特别是土地托管服务试点项目建设。

(十三)搞好农业科技示范推广服务。支持采用政府购买社会服务方式,在项目区大面积集成推广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品种技术,把科技推广与规模开发更加紧密结合起来,努力把项目区建成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允许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自主选择科技示范推广依托单位,推动其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直接合作,实现供需对接、“研技推”有机融合的科技推广模式。

(十四)加强农产品市场流通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对农产品流通环节扶持力度,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仓储及冷链物流设施,向乡镇和农村延伸生产营销网络。探索对农产品电子商务的支持政策,支持企业建立电子商务平台及信息化建设。发挥供销社扎根农村、联系农民、点多面广的优势,与农民开展合作式、订单式生产经营服务,搞好产销对接、农社对接,提高服务的规模化水平。

五、有关要求

(十五)加强组织落实。各地区、中央农口部门农发机构要按照本意见要求,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研究制定具体工作方案,采取一种或多种形式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试点中需突破现行政策规定的,需报经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以下简称国家农发办)同意后予以实施。

(十六)及时总结经验。要密切关注试点工作开展情况,认真归纳总结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做法、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形成专题报告及时报送国家农发办。国家农发办将通过建立《农业综合开发简报》专刊、《中国农业综合开发》杂志专栏等形式,定期发布各地区工作开展情况。

(十七)强化激励考核。发挥中央财政资金导向作用,把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工作开展情况作为一项重要因素,资金分配向工作积极性高、试点成效明显的地区倾斜,建立正向激励机制;对工作成绩突出的省级农发机构,国家农发办将予以表彰。

4.促进健康发展指导意见 篇四

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等,推动旅游与中医药的融合,更好地促进中医药健康旅游的发展,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的重要意义

(一)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健康服务需求的重要途径

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民群众对健康服务的需求极为迫切。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和中医药资源,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是中医药服务业的延伸和旅游业的扩展,体现了生态健康的内涵,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服务需求,对提升全民健康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是加快中医药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

中医药作为我国特色医药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的重要内容,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有利于宣传中医药健康知识、发挥中医药的特色优势,扩大中医药服务范围,在维护和增强人民健康中发挥更大作用。

(三)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是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推手

目前我国旅游业正处于转型升级期,中医药健康旅游作为旅游与中医药融合发展的新兴旅游业态, 对整合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产品、优化旅游产业结构、提高我国旅游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将成为我国旅游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推手。

(四)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中医药临床疗效确切、养生作用独特、治疗方式灵活,消费群众极为广泛,特别是随着健康观念变化,中医药越来越显示出独特优势。中医药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促进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有利于游客深入体验中医药文化,是中医药文化推广与资源展示的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对于普及中医药知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突出特色、市场主导、多元发展、管理规范”的总体要求,发挥我国中医药旅游资源的优势,倡导中医药健康旅游新观念,推进旅游与中医药的融合发展,开创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新模式,构建我国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体系,传承我国悠久的中医药文化,打造我国中医药健康旅游品牌,促进中医药健康旅游快速发展,推进我国旅游业的转型升级,提升旅游和中医药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率,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中医药健康服务需求,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贡献。

(二)基本原则

以人为本,服务群众,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多元化中医药健康服务需求。各地要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服务需求为宗旨,把提升人民健康素质作为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逐步完善中医药健康旅游配套设施,提高中医药健康旅游服务水平。

市场主导,政府扶持,促进中医药健康旅游朝市场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各地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大政府在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上的扶持力度,出台相关政策和措施推进中医药健康旅游的发展,激发社会活力,不断增加中医药健康旅游产品的供给,大力培育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构建我国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体系。

突出特色,打造品牌,推进中医药健康旅游产品和项目的特色化、品牌化。各地要结合本地区中医药资源特色和我国中医药传统文化,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中医药健康旅游产品和项目,加大中医药健康旅游宣传推广和市场开拓,扩大我国中医药健康旅游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打造中医药健康旅游品牌。

加强管理,规范发展,提升我国中医药健康旅游服务专业化、国际化水平。各地要加强中医药健康旅游市场管理和监督,加大执法力度,建立我国中医药健康旅游标准化体系,推进中医药健康旅游服务标准化和专业化;加强与国际相关机构和组织的合作和交流,学习国际先进的健康旅游理念和方法,推动中医药健康旅游服务与国际接轨,提升我国中医药健康旅游服务国际化水平。

(三)发展目标

到年,初步形成中医药健康旅游产品体系,中医药健康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不断完善,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初步构建起我国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体系。到2020年,中医药健康旅游人数达到旅游总人数的3%,中医药健康旅游收入达3000亿元;在全国建成30个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200个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企业(基地)、中医药健康旅游综合体,培育出一些具有国际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的中医药健康旅游服务企业和知名品牌。

到2025年,形成类型丰富的中医药健康旅游产品体系,中医药健康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基本完备,形成我国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体系。到2025年,中医药健康旅游人数达到旅游总人数的5%,中医药健康旅游收入达5000亿元;在全国建成50个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500个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企业(基地)、中医药健康旅游综合体,培育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的中医药健康旅游服务企业和知名品牌。

三、重点任务

(一)开发中医药健康旅游产品

发挥中医药优势,使旅游资源与中医药资源有效结合,形成体验性强、参与度广的中医药健康旅游产品体系。针对不同游客的需求,大力开发中医药观光旅游、中医药文化体验旅游、中医药养生体验旅游、中医药特色医疗旅游、中医药疗养康复旅游、中医药美容保健旅游、中医药会展节庆旅游、中医药购物旅游、传统医疗体育旅游及中医药科普教育等旅游产品。面向国际市场,大力开发以提供高端中医医疗服务为主要内容的中医药医疗旅游产品。鼓励旅行社积极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及推出中医药健康旅游主题线路。

(二)打造中医药健康旅游品牌

发挥中医药健康旅游资源优势,整合各级医疗机构、中医养生保健机构、养生保健产品生产企业等资源,引入社会力量,打造一批以中医养生保健服务为核心,融中药材种植、中医医疗服务、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为一体的国家级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发掘我国传统中医药文化内涵,提升中医药健康节庆文化品质,培育一批参与度高、影响力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好的节庆品牌,举办中国中医药健康旅游年,支持举办国际性的中医药健康旅游展览、会议和论坛。加强品牌建设,提升服务质量,形成一批集健康体检、中医高端医疗和中医养生于一体,具有国际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的中医药健康旅游品牌。

(三)壮大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

利用中医药文化元素突出的中医医疗机构、中医养生保健机构、养生保健产品生产企业、中药材种植基地、药用植物园、中华老字号名店以及名胜古迹、温矿泉、博物馆等,打造一批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中医药健康旅游企业(基地)、中医药健康旅游综合体。加快中医药健康餐饮开发,打造一批中医药药膳餐饮连锁企业。促进住宿与中医药健康服务项目的结合,打造一批中医药健康旅游度假酒店。加快开发中医药健康旅游商品,积极做好中医药保健品、中医药文化旅游商品、中医保健器械等旅游商品的开发生产,打造一批中医药健康旅游商品生产基地。延伸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链,建设中医药产业园和中医药产业集聚区,支持中医诊疗设备、中医健身产品等相关中医药健康产品研发、制造和应用,提升中医药健康服务水平。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建立旅游部门与中医药管理部门合作协调机制,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推进旅游与中医药的融合发展。各地区要高度重视,主动加强各部门沟通协调,跨地区、跨部门协作,确保各项任务措施落到实处。各地区结合实际,将中医药健康旅游纳入本地区旅游业发展的整体布局中,促进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二)加大政策扶持

制定中医药健康旅游引导政策,出台有利于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的财政、金融、投融资、税收、土地等政策。逐步增加中医药健康旅游服务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扶持企业、社会资本等多元投资。各地要深入研究,制定出台相关优惠政策,促进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三)规范行业管理

加强中医药健康旅游的规范管理,建立中医药健康旅游市场的监督机制,规范中医药健康旅游市场秩序,维护消费者利益,引导市场公平竞争。研究制定中医药健康旅游服务的行业标准,推进中医药健康旅游标准化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5.出租车发展指导意见 篇五

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决策部署,积极稳妥地推进出租汽车行业改革,鼓励创新,促进转型,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出行需求,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党的及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和政府引导作用,坚持优先发展公共交通、适度发展出租汽车的基本思路,推进出租汽车行业结构改革,切实提升服务水平和监管能力,努力构建多样化、差异化出行服务体系,促进出租汽车行业持续健康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出行需求。

(二)基本原则。

坚持乘客为本。把保障乘客安全出行和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社会公众提供安全、便捷、舒适、经济的个性化出行服务。

坚持改革创新。抓住实施“互联网+”行动的有利时机,坚持问题导向,促进巡游出租汽车转型升级,规范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推进两种业态融合发展。

坚持统筹兼顾。统筹公共交通与出租汽车,统筹创新发展与安全稳定,统筹新老业态发展,统筹乘客、驾驶员和企业的利益,循序渐进、积极稳慎地推动改革。

坚持依法规范。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强化法治思维,完善出租汽车行业法规体系,依法推进行业改革,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保护各方合法权益。

坚持属地管理。城市人民政府是出租汽车管理的责任主体,要充分发挥自主权和创造性,探索符合本地出租汽车行业发展实际的管理模式。

二、明确出租汽车行业定位

(三)科学定位出租汽车服务。出租汽车是城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组成部分,是城市公共交通的补充,为社会公众提供个性化运输服务。出租汽车服务主要包括巡游、网络预约等方式。城市人民政府要优先发展公共交通,适度发展出租汽车,优化城市交通结构。要统筹发展巡游出租汽车(以下简称巡游车)和网络预约出租汽车(以下简称网约车),实行错位发展和差异化经营,为社会公众提供品质化、多样化的运输服务。要根据大中小城市特点、社会公众多样化出行需求和出租汽车发展定位,综合考虑人口数量、经济发展水平、城市交通拥堵状况、出租汽车里程利用率等因素,合理把握出租汽车运力规模及在城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分担比例,建立动态监测和调整机制,逐步实现市场调节。新增和更新出租汽车,优先使用新能源汽车。

三、深化巡游车改革

(四)改革经营权管理制度。新增出租汽车经营权一律实行期限制,不得再实行无期限制,具体期限由城市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确定。新增出租汽车经营权全部实行无偿使用,并不得变更经营主体。既有的出租汽车经营权,在期限内需要变更经营主体的,依照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办理变更手续,不得炒卖和擅自转让。对于现有的出租汽车经营权未明确具体经营期限或已实行经营权有偿使用的,城市人民政府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科学制定过渡方案,合理确定经营期限,逐步取消有偿使用费。建立完善以服务质量信誉为导向的经营权配置和管理制度,对经营权期限届满或经营过程中出现重大服务质量问题、重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严重违法经营行为、服务质量信誉考核不合格等情形的,按有关规定收回经营权。

(五)健全利益分配制度。出租汽车经营者要依法与驾驶员签订劳动合同或经营合同。采取承包经营方式的承包人和取得经营权的个体经营者,应取得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按规定注册上岗并直接从事运营活动。要利用互联网技术更好地构建企业和驾驶员运营风险共担、利益合理分配的经营模式。鼓励、支持和引导出租汽车企业、行业协会与出租汽车驾驶员、工会组织平等协商,根据经营成本、运价变化等因素,合理确定并动态调整出租汽车承包费标准或定额任务,现有承包费标准或定额任务过高的要降低。要保护驾驶员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严禁出租汽车企业向驾驶员收取高额抵押金,现有抵押金过高的要降低。

(六)理顺价格形成机制。各地可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对巡游车运价实行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并依法纳入政府定价目录。综合考虑出租汽车运营成本、居民和驾驶员收入水平、交通状况、服务质量等因素,科学制定、及时调整出租汽车运价水平和结构。建立出租汽车运价动态调整机制,健全作价规则,完善运价与燃料价格联动办法,充分发挥运价调节出租汽车运输市场供求关系的杠杆作用。

(七)推动行业转型升级。鼓励巡游车经营者、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者(以下称网约车平台公司)通过兼并、重组、吸收入股等方式,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实行公司化经营,实现新老业态融合发展。鼓励巡游车企业转型提供网约车服务。鼓励巡游车通过电信、互联网等电召服务方式提供运营服务,推广使用符合金融标准的非现金支付方式,拓展服务功能,方便公众乘车。鼓励个体经营者共同组建具有一定规模的公司,实行组织化管理,提高服务质量,降低管理成本,增强抗风险能力。鼓励经营者加强品牌建设,主动公开服务标准和质量承诺,开展安全、诚信、优质服务创建活动,加强服务质量管理,提供高品质服务。

四、规范发展网约车和私人小客车合乘

(八)规范网约车发展。网约车平台公司是运输服务的提供者,应具备线上线下服务能力,承担承运人责任和相应社会责任。提供网约车服务的驾驶员及其车辆,应符合提供载客运输服务的基本条件。对网约车实行市场调节价,城市人民政府认为确有必要的可实行政府指导价。

(九)规范网约车经营行为。网约车平台公司要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加强对提供服务车辆和驾驶员的生产经营管理,不断提升乘车体验、提高服务水平。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和标准提供运营服务,合理确定计程计价方式,保障运营安全和乘客合法权益,不得有不正当价格行为。加强网络和信息安全防护,建立健全数据安全管理制度,依法合规采集、使用和保护个人信息,不得泄露涉及国家安全的敏感信息,所采集的个人信息和生成的业务数据应当在中国内地存储和使用。网约车平台公司要维护和保障驾驶员合法权益。

(十)规范私人小客车合乘。私人小客车合乘,也称为拼车、顺风车,是由合乘服务提供者事先发布出行信息,出行线路相同的人选择乘坐合乘服务提供者的小客车、分摊部分出行成本或免费互助的共享出行方式。私人小客车合乘有利于缓解交通拥堵和减少空气污染,城市人民政府应鼓励并规范其发展,制定相应规定,明确合乘服务提供者、合乘者及合乘信息服务平台等三方的权利和义务。

五、营造良好市场环境

(十一)完善服务设施。城市人民政府要将出租汽车综合服务区、停靠点、候客泊位等服务设施纳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统筹合理布局,认真组织实施,妥善解决出租汽车驾驶员在停车、就餐、如厕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在机场、车站、码头、商场、医院等大型公共场所和居民住宅区,应当划定巡游车候客区域,为出租汽车运营提供便利,更好地为乘客出行提供服务。

(十二)加强信用体系建设。要落实服务质量信誉考核制度和驾驶员从业资格管理制度,制定出租汽车服务标准、经营者和从业人员信用管理制度,明确依法经营、诚信服务的基本要求。积极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建立出租汽车经营者和驾驶员评价系统,加强对违法违规及失信行为、投诉举报、乘客服务评价等信息的记录,作为出租汽车经营者和从业人员准入退出的重要依据,并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

(十三)强化市场监管。要创新监管方式,简化许可程序,推行网上办理。要公开出租汽车经营主体、数量、经营权取得方式及变更等信息,定期开展出租汽车服务质量测评并向社会发布,进一步提高行业监管透明度。要建立政府牵头、部门参与、条块联动的联合监督执法机制和联合惩戒退出机制,建立完善监管平台,强化全过程监管,依法查处出租汽车妨碍市场公平竞争的行为和价格违法行为,严厉打击非法营运、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或煽动组织破坏营运秩序、损害公共利益的行为。

(十四)加强法制建设。要加快完善出租汽车管理和经营服务的法规规章和标准规范,明确管理职责和法律责任,规范资质条件和经营许可,形成较为完善的出租汽车管理法律法规体系,实现出租汽车行业管理、经营服务和市场监督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十五)落实地方人民政府主体责任。各地要成立改革领导机制,加强对深化出租汽车行业改革的组织领导。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细化分解任务,建立有关部门、工会、行业协会等多方联合的工作机制,稳妥推进各项改革任务。要加强社会沟通,畅通利益诉求渠道,主动做好信息发布,回应社会关切,凝聚改革共识,营造良好舆论环境。对改革中的重大决策要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完善应急预案,防范化解各类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国务院办公厅

6.农业部促进草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篇六

一、进一步认识发展草牧业的重要意义

(一)发展草牧业是统筹农村牧区生态与生产的重要平台。草牧业以饲草资源的保护利用为基础,涵盖了草原保护建设、饲草及畜产品生产加工等环节,顺应了当前草原生态文明建设和畜牧业绿色发展的大趋势,为着力打造农牧结合、种养结合的生态循环发展模式提供有力支撑,有利于实现农村牧区生产、生活与生态的有机结合,协调发展。

(二)发展草牧业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切入点。我国牛羊肉和奶产品竞争力不强。依托草牧业全产业链运作,推进草畜配套和产业化,实现好草产好肉、产好奶,满足消费者对更绿色、更丰富、更优质、更安全的草畜产品的需求,增强畜产品竞争力,提高供给结构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升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

(三)发展草牧业是农牧业增效和农牧民增收的重要举措。草牧业是牧区和贫困山区的传统产业、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约占农牧民纯收入的50%以上。发展草牧业,转变养殖方式,优化草畜产品生产结构,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有助于挖潜力、提质量、增效益,大幅度增加农牧民收入,有利于农牧民脱贫致富奔小康。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以持续推进草牧业科学发展为主线,坚持“生产生态有机结合、生态优先”的基本方针,创新制度、技术和组织方式,着力提升草原保护建设水平,实现生态稳步向好;着力促进草产业发展,加快建设现代饲草料产业体系;着力转变草食畜牧业发展方式,形成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的产业发展格局,为农牧业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重要支撑。

(二)基本原则

——生态优先,草畜配套。根据区域自然资源的承载能力,在确保生态安全的前提下开展草原保护建设,妥善处理生产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为养而种,草畜配套,良性循环,实现生产与生态协调发展。

——优化布局,分区施策。综合考虑北方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东北华北湿润半湿润区和南方区的草原生态实际及草食畜牧业发展水平,统筹资源、产业、技术和市场等因素,结合全国种植业结构调整,科学确定发展重点和空间布局,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

——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用好价格“指挥棒”和供求“杠杆”,激活草牧业发展内生动力。更好发挥政府引导作用,为各类经营主体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构建多形式的.利益联结机制。

——产业融合,提升效益。加强顶层设计,统筹规划,加快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培育多元化产业融合主体,大力发展新型业态,引导产业集聚发展,完善多渠道产业融合服务,提升草牧业生产效率和规模效益。

(三)主要目标

到,全国天然草原鲜草总产草量达到10.5亿吨,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56%,重点天然草原超载率小于10%,全国草原退化和超载过牧趋势得到遏制,草原保护制度体系逐步建立,草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人工种草保留面积达到3.5亿亩,草产品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牛羊肉总产量达到1300万吨以上,奶类达到4100万吨以上,草食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升。

三、区域布局及主要模式

(一)北方干旱半干旱区

1.基本情况:该区位于我国西北、华北北部以及东北西部地区,涉及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陕西、甘肃、宁夏和新疆等10个省(区),草原面积15994.86万公顷,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该区域气候干旱少雨,年降水量一般在400毫米以下,降水分布不均,部分地区低于50

毫米。冷季寒冷漫长,暖季干燥炎热,水分蒸发量大,一般为降水量的几倍或几十倍。该区域以荒漠化草原为主,生态系统脆弱。草食畜牧业生产方式以“放牧+补饲”为主,经营模式多样。长期以来,由于重利用轻管护,超载过牧、滥采乱挖等问题较为严重,鼠虫害发生频繁,导致草原严重退化、沙化和盐碱化,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日趋严重。

2.主攻方向:着力治理退化草原,改善草原生态,重点实施退牧还草、京津风沙源治理、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农牧交错带已垦草原治理、牧区草原防灾减灾等工程,全面实施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巩固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着力推进草食畜牧业提质增效、转型发展,重点实施肉牛肉羊养殖大县奖励、畜牧良种补贴、标准化规模养殖扶持、肉牛基础母牛扩群增量、畜禽养殖粪污综合利用等政策,同时加大饲草产业发展扶持力度,大力实施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推进粮改饲试点,夯实草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

3.推介模式:围绕“提质、增效、绿色”的基本方针,引导流转整合草场、牲畜等生产要素,发展家庭农(牧)场和农牧民合作社,走规模化养殖、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的产业化发展道路。推介企业“立草为业、创新开拓、融合发展”的“互联网+草业”模式和特色家庭农(牧)场适度规模经营的“轮牧+补饲”模式等。

(二)青藏高寒区

1.基本情况:该区位于我国青藏高原,涉及西藏、青海全境及四川、甘肃和云南部分地区,

草原面积13908.45万公顷,是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等大江大河的发源地,是我国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的核心区,享有中华民族“水塔”之称,也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该区主要分布在海拔3000米以上,空气稀薄,气候寒冷,无霜期短。该区域以高寒草原为主,生态系统极度脆弱,牧草生长期短,产草量低。草食畜牧业生产方式以放牧为主,经营模式主要包括单户经营、联户经营以及“公司+牧户”等。由于超载过牧、乱采滥挖草原野生植物、无序开采矿产资源等因素影响,加之自然条件恶劣,鼠虫害和雪灾发生严重,致使草原退化,涵养水源功能减弱,大量泥沙流失,直接影响江河中下游的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2.主攻方向:着力修复草原生态系统,恢复草原植被,维护江河源头生态安全,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重点实施退牧还草、牧区草原防灾减灾、草原自然保护区建设等工程,大力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加大对“黑土滩”等退化草原的治理力度,重点搞好江河源头和生态脆弱区草原保护。着力推进传统畜牧业转型发展,重点实施肉牛肉羊养殖大县奖励、畜牧良种补贴、标准化规模养殖扶持、肉牛基础母牛扩群增量等政策,同时加大饲草产业扶持力度,发展人工种草,因地制宜推进粮改饲,推进草产业发展。

3.推介模式:以科学合理利用草地资源为基础,通过培育公司、合作社、家庭农(牧)场等多种经营主体,探索推行股份制合作社为主的规模经营方式,优化配置草场、饲草料地、牲畜等基本生产要素,适度发展高原生态特色畜牧业。推介行业协会带农户的“打通信息、渠道、技术三平台”发展模式;村级合作社的“草场、牲畜、品种、劳力重新分配和统治、统种、统购、统办、统分五统一”模式等。

(三)东北华北湿润半湿润区

1.基本情况:该区主要位于我国东北和华北地区,涉及北京、天津、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河南和陕西等10省(市),草原面积2960.82万公顷。该区水热条件较好,年降水量一般在400毫米以上,是我国草原植被覆盖度较高、天然草原品质较好,产量较高的地区,也是草地畜牧业较为发达的地区,发展人工种草和草产品加工业潜力很大。草食畜牧业生产方式主要是夏秋放牧-冬春舍饲,经营模式以家庭牧场和联户经营并存。该区草原主要分布在农牧交错带,开垦比较严重,水土流失加剧,部分地区草原盐碱化、沙化。

2.主攻方向:着力加强草原监督管理,遏制乱开滥垦、乱采滥挖等违法行为。大力推广人工种草,积极发展草产业,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重点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农牧交错带已垦草原治理、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等工程和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开展人工种草,推行粮改饲试点和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加快种养业结构调整。推进草食畜牧业提质增效,重点加强畜牧良种补贴、标准化规模养殖、肉牛基础母牛扩群增量、畜禽养殖粪污综合利用等扶持,提高畜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

3.推介模式:通过挖掘饲草料生产潜力,积极探索“牧繁农育”和“户繁企育”的养殖模式,发挥各经营主体在人力、资本、饲草等方面的优势,实现牧区与农区协调发展,种植户、养殖户与企业多方共赢。推介综合性龙头企业的“种好草、养好畜、重环保、出精品”的“种养加一体化”模式和“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种养结合发展模式等。

(四)南方区

1.基本情况:该区位于我国南部,涉及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南、湖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和云南等15省(市、区),草原面积6419.12万公顷。该区气候温暖,水热资源丰富,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以上,牧草生长期长,产草量高。草食畜牧业生产方式传统上散养散放,草畜不配套,发展潜力大。该区草资源开发利用不足,垦草种地问题突出,部分地区草地石漠化严重,水土流失加剧。

2.主攻方向:合理开发利用草地资源,减少水土流失,积极发展草地农业和草地畜牧业。重点实施退牧还草、岩溶地区石漠化草地综合治理、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等工程,推进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加大草原生态保护力度。加快草食畜牧业转型发展,重点实施南方现代草地畜牧业推进行动、畜牧良种补贴、标准化规模养殖、肉牛基础母牛扩群增量、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等政策,同时大力发展人工种草,推行草田轮作,因地制宜推进粮改饲,强化草畜配套,推进草食畜牧业发展。

3.推介模式:

依托青绿饲草资源优势,大力推广粮经饲三元结构种植和标准化规模养殖,因地制宜发展地方特色草食畜牧业。推介天然草山草坡改良、混播牧草地建植、农闲田种草养畜的“工程项目+公司+合作社”统筹发展模式和“公司+家庭农(牧)场”的产业化经营模式等。

四、保障措施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农牧部门要高度重视,切实把促进草牧业发展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积极协调将草牧业纳入地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要广泛凝聚工作合力,落实目标任务,明确工作责任,建立健全“统一领导、分工协作、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二)落实好已有政策。各级农牧部门要认真落实草原和畜牧业各类财政专项资金及重大工程建设投资,积极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探索创新资金使用方式,放大资金效应,夯实草牧业发展基础设施,不断扩大中央投入的引导示范作用。要创新项目管理,加强督导检查,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项目建设主体和草场地块。

(三)完善创设新政策。各级农牧部门要结合当前生态文明体制和农业农村改革新要求,立足本地区草牧业发展实际,突出问题导向,围绕草原保护、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提升物质装备水平、加强科技推广支撑和完善金融服务等方面,加强政策创设力度,不断完善草牧业发展政策体系。

7.大豆产业发展指导意见正在酝酿中 篇七

“目前我国大豆市场的进口依存度已经达到了60%。在此情况下, 全球大豆价格波动将会直接影响我国大豆价格, 使得国内市场面临更大市场风险。”贺燕丽认为, 因此我国应该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为导向, 大力发展非转基因大豆生产, 建设优质、专业、高产、安全的大豆基地, 并增加油菜籽、花生等其他品种的产量, 开发除大豆以外的其他油脂品种, 如棉籽油、茶油、菜籽油等, 以稳定大豆需求。

“政府下一步要在行业准入、产业布局、技术进步、规范市场行为以及引导大豆有序进口的长效机制方面, 建立一些必要政策措施, 使整个大豆油脂业能够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贺燕丽表示。

对于未来的大豆行业发展规划, 贺燕丽说, 可以参考发改委前期出台的《玉米加工业指导意见》。贺燕丽同时指出, 文件出台肯定要经过充分的、科学的论证, 广泛听取有关方面的意见, 形成一个良好思路, 引导大豆加工业健康持续的发展, 使我国大豆加工业的发展能够更上一个新台阶。

针对油脂压榨行业存在着外资比重偏高的问题, 她指出, 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品, 中国应该主导整个大豆产业的发展。目前, 大豆行业外资比重过高, 使其基本上主导了我国进口大豆的采购权和定价权, 实际上也压缩了内资大豆加工企业成长空间。与国外大型油脂加工企业相比, 中国大豆加工企业尚处在成长期。在这种情况下, 内资企业在行业竞争中出于不利地位, 其生存空间越来越小。

有关资料显示, 2006年外资大豆油脂加工能力为2 570万t, 占全国的将近1/3, 但是实际压榨量已经占到了将近全国的50%。

8.开放型农业发展指导意见 篇八

5月份,国务院接连发布《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的意见》和《关于加快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的若干意见》,都在跨境电商方面做出了重要部署。而不久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也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中部署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升级。

“作为一个原有的贸易大国,想要成为贸易强国,按照现在的形势看必须得换一个‘活法’了,跨境电商就是改变‘活法’的路径。”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表示。

此次出台的《关于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的指导意见》,被看作是新形势下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指导性文件。《意见》明确了跨境电子商务的主要发展目标,既普遍支持国内企业利用电子商务开展对外贸易,又突出重点,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做大做强。特别是提出要培育一批公共平台、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和自建平台,并鼓励国内企业与境外电子商务企业强强联合。

9.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指导意见 篇九

一、强化对做好农业和农村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和中央一号文件,把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切实解决“三农”问题作为我们党执政兴国的根本任务,强调做好农业和农村工作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政治问题,不仅事关长期稳定,而且关乎长远发展,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指导意见。随着农村税费改革不断深入和乡镇职能的逐步转变,过去的乡镇执政方式和农村工作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如何转变政府职能,改变工作方法,提高执政能力,更好地做好农村工作,增强服务水平,是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特别是随着经济的转轨和农村市场的变化,我县多年培育而形成的产业优势和财源优势受到影响,乡镇财政增长乏力,农民增收依然困难,实现2005年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认清形势,坚定信心,统一思想,克难奋进,坚持“以人为本,亲民爱民”的执政理念,矢志不渝地做好2005年农业和农村各项工作。

二、指导思想及目标任务

2005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为主线,以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坚持“强烟、优姜、壮畜、兴竹、稳粮”思路,做好“药、水、游”三篇文章,抓住农村产业建设、山水资源开发、劳动力转移三个重点,不断优化经济结构,强化农业基础建设,稳步推进扶贫开发,着力培育特色林业,完善服务职能,整合优势资源,实施强村大户带动,推动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目标任务是:发展烤烟10万亩,稳定黄姜10万亩,蚕种发放5.5万张,饲养生猪50万头、羊25万只、牛8.5万头、鸡160万只;补栽青竹4万亩,新栽拐枣1万亩,狮头柑1万亩,以金银花为主的零星中药材2万亩,橡子10万亩;粮食年播种面积达到75万亩,总产达到14万吨;建成百强村69个,培育大户1万户;扶贫开发新布点重点村25个,确保在建的12个顺利通过验收。农业总产值增速达到6%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净增120元。

三、工作重点

(一)稳定提高粮油生产能力。抢抓粮油价格持续上扬机遇,引导农户在抓好主导产业的同时,在川道粮食高产区域和产业多年重茬地块适当扩大种植面积,确保全县农民人均种好一亩基本农田,狠抓优良品种药剂拌种、精量播种、平衡施肥技术推广。尤其在中高山要注重抓好玉米地膜覆盖、洋芋玉米间作套种和玉米营养钵增产技术推广,提高复种指数,实现粮油增产,促进农民增收。

(二)着力提升产业经营水平。烤烟生产要按照巩固老烟区、适度发展新烟区和适度降低海拔的基本思路,及早抓好冬季翻地、烤炉改造、轮作倒茬三个环节,落实明年种植地块,主攻生产技术,完善配套服务,积极研究趋利避害措施,提高质量,增加效益。黄姜产业要以建设国家级规范化种植基地县为目标,坚定做优做大黄姜产业信心,抓好“安姜3号”高皂素优良品种推广,压缩一般品种的种植,加快向适宜区域集中,以黄姜加工企业为依托,建设高皂素含量种源基地和加工原料基地。蚕桑产业重点加强现有桑园管护和老劣桑园的改造,增加亩产叶量和发种量,提高张产量;以龙头企业为依托,以专业合作社为载体,每乡镇抽出3—5名干部组成专业技术队伍,专门从事先进技术推广和蚕室蚕具配套,抓好要素流转,主攻大乡(镇)大村大组大户,构建支撑、服务、落实、扶持及激励保障机制,奋力实现蚕桑大县目标。畜牧产业主攻猪禽,稳定牛羊,坚持大户圈养和农户散养相结合,突出抓好“千户百只”家禽饲养工程,推广林下养鸡技术,发展高山生态畜牧业,加强防疫配套服务,提高总量,增加出栏。加快培育蔬菜产业,浅山川道区域充分发挥资源和区位优势,重点发展大棚蔬菜;高山区域要利用海拔、季节和气温差异,瞅准市场供应空档,重点发展高山反季蔬菜。抓好金银花等中药材的发展,培育后续产业。壮大龙头企业,发展订单生产,稳定产销关系,提升产业水平。

(三)大力发展特色林业。按照“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要求,坚持生态立县,科学规划,快步发展。以汉江旬河两岸、公路沿线、集镇周边、荒山荒坡生态脆弱地块为重点,以生态、经济效益兼容的青竹、狮头柑、荷包杏、拐枣、橡子、金银花作为退耕还林、荒山造林、院落绿化、流域治理、装扮景点的主导树种。加大封山禁牧力度,坚持改造、管护和新建并重,坚持工程造林,培育优质壮苗,严格技术标准,集中项目资金建立精品特色林业示范点,确保造一片林,绿一面山,成几个产业,富一方群众,实现产业建设、生态改善双赢,使特色林业成为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

(四)提高劳务经济水平。以提高技能、挖掘潜力、增加收入为目标,突出抓好岗前培训、品牌塑造、中介服务、权益保障基础工作,建立教育部门抓职业培训、人劳部门抓技能培训、农业部门抓技术培训的劳务培训体系,坚持先培训后输出,塑造旬阳人“技精业专、吃苦耐劳、诚实守信”品牌,提高知名度,扩大劳务市场占有份额。提高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做到成建制输出,改变散兵游勇式零散输出为能人带动有组织地输出,建立稳定的劳务基地,范文《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指导意见》。引导外出务工人员发扬“敢创敢干”的创业精神,积累资本、技术、经验,优化投资发展环境,鼓励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实现输出一批劳务,发展一方经济的目标。全县稳定输出劳务7万人,实现劳务收入3.2亿元。

(五)稳步推进扶贫开发。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综合开发、整体推进”的思路,积极推行政府统筹、项目集中、资金捆绑、集中使用、各记其功的办法,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因村而异地开展主导产业开发型、基础设施带动型、技术培训扶持型、文明新村引导型的扶贫重点村建设。坚持“群众自愿、有土安置、整体搬迁、集中安置”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抓好生态移民工作。继续开展“千人扶贫、万人脱贫”结对帮扶活动。同时要做好扶贫救助工作,开展社会扶贫,扩大低保救助面,积极推行并户帮困,解决好弱势群体生产生活问题。

(六)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突出新能源推广、农村水利设施建设、乡村道路养护三个重点,抓好“圈、厕、沼、灶”多位一体、水利项目、人饮解困工程建设,全年建成户用沼气5000口,节柴改灶1.7万口,在维护管理好原有水窖基础上,在适宜区域新建水窖5000口,建设人饮工程20处,解决1万人的饮水困难。同时抓好农田水利建设和水毁工程恢复,每个乡镇抓坡改梯示范点2—3个,每个点30—50亩。坚持抓好通达工程,搞好乡村公路养护和提等升级,保障晴雨畅通。抓住加大对农村教育、卫生事业投入机遇,积极争取支持,抓好中小学校排危和农村医疗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计划生育工作,狠抓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扩大信用村镇创建,促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七)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坚持扩大基层民主,保证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坚持和完善政务、村务公开制度,让群众参与和决定村组重大事项和重大活动,对干部实行监督;坚持完善村民自治,发挥村两委会的职能,积极为群众谋利;坚持依法行政,不断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坚持抓好农村稳定,及时发现和化解苗头性问题。

四、工作措施

(一)推进职能转变。根据新形势对基层政府角色和工作的定位要求,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和促进农村发展作为农村工作的出发点和着力点,紧紧扭住培育主导产业、发展公益事业、改善发展环境、维护农村稳定等工作重点,积极推进乡镇职能转变,调整机构设置,整合干部力量,改进不合适宜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方式,建立精简效能、保障有力、服务型、法制型政府,培养企业管理型、市场中介型、科技服务型复合干部队伍。特别要围绕当前主导产业发展,调整干部力量,因事设岗定人,依岗定职定责,实行事业单位技术人员归位,行政干部抓点示范,注重发挥行政引导和市场调节两个方面作用,加快干部分流,优化干部队伍。

(二)加大资金投入。围绕农业产业建设、资源开发和公益事业发展,积极协调信贷投入,加大信用村镇创建力度,扩大诚信贷款范围。各涉农部门要对接中央1号文件政策导向,结合部门特点,积极对口向上争取项目资金支持。各涉农部门要确定一名领导带1—2名干部专抓项目资金争取,并纳入考核。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的原则,对涉农资金既要归口管理,又要突出重点,集中财力办大事,着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三)强化科技服务。各涉农部门要紧紧围绕农村 主导产业建设,结合各自职能,全力抓好科研攻关、技术培训、物资供应和关键技术推广普及,实行一个产业一个部门包抓,一批技术人员指导服务,一套考核奖惩办法,将技术人员定到村组,任务夯实到人头。采取部门联产业联经费,技术干部联薪联服务,确保每个产业都有相应的服务保障机制。把示范样板作为科技宣传和推广的主阵地,要求各级干部大抓点,抓大点,技术干部要抓好科技示范园,乡镇干部抓好产业示范田,村组干部抓好科技示范户,通过示范带动,全面提升产业技术水平。

(四)发展农村经济组织。围绕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大力发展形式多样的经济组织、中介组织和服务组织,积极构建信息服务体系、市场流通体系,引导农民进入市场。发挥现有的协会、合作社等经济组织作用,扩大会员,完善机制;鼓励干部租地发展产业,承办各项服务实体,有条件的乡镇站所可成立各类农产品经营公司,创建各类农产品批发市场,组建各类营销队伍,开发外地市场和销售基地,帮助农民搞推销;大力发展龙头企业和产销大户,发挥其在产业发展中带基地、促销售的作用;围绕传统产业升级和后续产业培育,积极推进“公司+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协会)+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提高组织化程度,增强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

(五)实施强村大户战略。强村大户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面旗帜,是农村工作的有力抓手。对照建设成果,选准新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充分调动各类生产要素投向强村大户建设,继续实行县直部门联村帮建制度,加大政策支持、科技服务和物资扶持,强化措施落实,加快建设一批成效明显、辐射力强的强村大户,引领带动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上一篇:关于医院消毒隔离工作制度2021年下一篇:年度校园控烟工作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