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导入式教学法研究论文

2024-10-20

急诊导入式教学法研究论文(13篇)

1.急诊导入式教学法研究论文 篇一

怎样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学会善思

疑难问题:教学导入环节,对于整节课来说,看似无关紧要,老师随便几句话就可以导入到新课,由于老师对新课导入、教学过程中导入的作用不够重视,再加上学生由于知识不足而对问题的理解出现偏差。所以,如何利用导入环节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出新的问题的能力则不是件易事,导入环节学生不能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发现问题并很好地解决问题是很难的。对学生来说,已有的知识是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基础,但是学生却总是把知识之间的联系割裂开,就事论事,不能发现新的问题并加以提升。因此,老师利用导入环节很精彩地引导学生发现新问题是更好地体现新课程的要求,也培养了学生思考的能力和方法,同时,提高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和水平。

教学策略:

第一、培养性教学策略: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所以如何使学生处于一种主动、活跃的能动状态,进而激发学生强烈的问题探究意识,产生学习需求,激发求知欲,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这也正是我们在教学中要实现的一个主要目标。教师要想方设法创设情景。如在导入责任一课时,针对“一位司机将被肇事逃逸司机撞伤的老太太送到医院“一事进行讨论,有些学生可能会认为司机不该管闲事,否则就会连累到自己,被人当作是肇事者可就说不清了。这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们思考:“如果这个老太太是你的奶奶,你还会这么想吗?”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就会得出与刚才相反的答案。教师还可以继续追问:“为什么会这样的结论呢?”教师就可以

顺理成章地导入新课,教师用换位思考的方法就可以纠正在导入新课中学生认知上的误区。

第二、合作性教学策略:小组合作方式,体现团队精神。在学习过程中,根据学生情况把学生分为13个小组(根据实践经验,3-4个人一组效率最高)进行讨论。如在七年级(下)第二课《直面挫折》一课在讲到他人是如何战胜挫折,学生自己应该如何培养战胜挫折的内容导入时,教师让学生先讲洪战辉战胜挫折故事,有些学生认为:“我要是生在那样的家庭我也会像他那样。”当代中学生对本身承受挫折能力的认识有很大局限性,他们没有认识到自己在承受挫折上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分组讨论“是否每个生在那样环境的人都能做到洪战辉那样?”紧接着让学生讨论“如果你就生在洪战辉那样的家庭,你打算如何战胜各种困难?”通过小组讨论,使学生做到辩证地、客观地认识自己,教师也会获得教学过程中导入环节帮助学生避免认识上的局限性。

第三、资源整合性教学策略:教师在按照《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进行教学设计的同时,还要注意思想品德课与自然课、地理课等学科的整合,利用学生已有的各个学科的知识基础,解决本学科的问题,使学生的各种知识资源得以充分的开发利用,并得到很好的整合。比如在导入珍爱生命一课时,可以先把教材关于小燕子的图片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思考那种做法更合适。对于每种做法学生们都能分析出一些合理的理由来,似乎这三种做法都对,可是,每种做法又都有不合理的地方。这是因为他们忽略了家燕的生活习性。这时,教

师不要急于求成,对于这种涉及多学科的知识点虽然不是重点、难点,可以忽略过去,但是,这与新课程的理念是不符的。所以,教师可以让学生向其他学科老师请教相关知识,如地理学科老师了解中国北方四季气候变化对鸟类生活影响的知识,生物学科老师了解家燕的生活习性知识,发达的网络对学生们搜集相关知识也是很有帮助的,最后,学生们做出了正确的选择。与其他学科的有机整合,从表面上占用了教师的教学时间,但实际上教师有效的导入可以弥补学生实际生活知识与书本知识脱节而导致的认识问题上的盲区。

教学价值:

第一、注意到教学设计的开放性,教师充分关注到学生的“现场反应”来随时进行教学策略的调整,体现教学设计的弹性和课堂空间的开放性。

第二、对教师教学教研的能力提出了挑战。学生各式各样的发问,无论对教师自身知识结构的改变、扩容,还是现场调控教学的能力,无论是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导向,还是促进学生思维向多维发展、培养学生乐于提问、善于提问的能力等等,都需要教师不断深入地进行探究和反思。及时总结得失,不断学习,广泛猎取信息,才能在课堂教学中“驾轻就熟”、“如鱼得水”。

2.急诊导入式教学法研究论文 篇二

关键词:导入式教学,初中美术,应用研究

导入式教学是指在上正课前, 教师通过各种途径导入当天的教学内容中。现今大多数初中生已经渐渐体味到学业的繁重, 对于陶冶情操的美术课也难以提起兴趣, 认为其浪费了学习的时间。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从繁重的课业中跳脱出来, 去领会艺术的魅力, 是初中美术教师需要关注的问题。因此, 本文就将针对初中美术课堂中导入式教学的问题进行探讨。

1.情境导入法

情境导入法是指教师在上课时先营造一种与课题有关的情境, 让学生能够迅速融入到教师所述内容的氛围里, 更好地去体会教师想要传达的思想。良好的情景创设需要教师在平时做好功课, 尽可能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明白当今学生关注的热点内容, 在此基础上, 教师才能够选择更好的授课内容, 创造出学生感兴趣的情境。

例如, 在冬季小雪, 正是汉服复兴的日子, 教师可以在讲人物画的同时, 开一次有关汉服的美术课, 让学生能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在上课前, 教师应当适当选择幻灯片内容, 如仕女图, 游春图, 夜宴图, 使学生还未上课已能感受到一股古风气息扑面而来。其次, 教师还可以放一些具有古典韵味的歌曲, 如古风的纯音乐, 或者《诗经》里的歌曲, 让学生如同回到了汉唐时期, 整个课堂氛围也将变得诗情画意起来。教师在这样的氛围中, 缓缓拉开当天课程的序幕, 必定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授课效果。

2.阅读导入法

阅读导入法是指教师在上课时可以适当通过一些有关其他学科尤其是语文的内容, 来帮助学生理解教师授课的内容。教师在上课过程中, 如讲到古代山水花鸟画时, 画里的意境大多与文学是相通的, 文学中的留白, 渲染, 工笔等手法与绘画一脉相承。再者, 在讲述西方油画, 水粉画时, 也会接触到一些需要优美文字去解说的情况, 此时教师就可以选择阅读导入法。

例如, 教师在解说八大山人的画时, 就可以选择运用“别有忧愁暗恨生, 此时无声胜有声”等诗句来表现其留白艺术的高超, 教师在讲述古时的山水画时, 还可以引用田园派诗人王维“日落江湖白, 潮来天地清”或是陶渊明的诗句“久住樊笼里, 复得反自然”等诗句去烘托画中所营造的意境, 帮助学生理解。教师在教授西方印象派画作时, 也可以运用适当的文学内容去解说莫奈所绘朦胧的荷叶的精妙之处, 还可以从物理学中光影的角度对莫奈的画作进行解说。

3.故事导入法

故事导入法是指教师在讲述正课内容前, 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导入今天的授课内容。故事导入法是常用的教学导入法, 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还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丰富学生的知识文化素养。通常情况下, 每一幅名作背后都有其独特的故事, 故事本身能够交代出画家作画的背景, 让学生更好地去了解画家的生平, 从而达到使学生理解画中蕴含的深刻意义。

比如, 教师在讲解古代名作《洛神赋》时, 不可避免便要讲到曹植和甄宓的故事。曹植钟爱其父王, 尔后又成为其兄长的妃子甄宓, 甄宓死去, 他痛苦不能自已, 行至落水河畔做了大梦一场, 梦醒后甄宓踏水而来与他幽会的情景写成了传唱千古的《感甄赋》, 也即现在的《洛神赋》。通过这个小故事, 学生再看《洛神赋》的画时, 似乎也能感受到画里洛神裙带飘飘, 恍若凌波仙子的优美姿态。再者, 在讲述《戴珍珠耳环的女人》时, 教师也可以由画引申开去, 追溯画中女人的真实身份, 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自然导入法

自然导入法是指教师在教学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带学生亲自体会大自然的风貌, 将课堂腾挪到户外环境中, 让学生在一派自然风光下写生, 听课, 使其身心得到完全的放松。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户外授课时, 要注意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 初中生正值青春期, 活泼好动, 因此需要教师格外的监督照看。

室外课程的内容多种多样, 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自由选择。例如学生想要描绘青山秀水, 教师可以尽量选择离学校近或者在校内能看到山水的地方, 让学生写生。在自然熏陶下, 学生能够调动各个感官去感知大自然的魅力, 从而创作出独具一格的画作。也有学生偏爱欧式建筑, 哥特式教堂, 拙朴的钟鼓楼, 少数民族建筑, 只要条件许可, 教师可以尽量让学生去亲自接触现实, 激发学生创作的灵感。

5.影视导入法

影视导入法是指教师在上课时, 通过播放短片视频等方式, 给学生抛下一个创作的由头, 激发学生创作的灵感, 让学生根据视频内容自由作画。在运用影视导入法时, 教师要合理地引进一些时下的热点, 或者让学生回归中国古典文化, 让学生创作的东西更有意义, 不留于表面。

比如, 当今学生能感知的传统文化正在逐渐远去, 教师可以通过播放一些具有中国文化传承的意向来唤回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例如中国的瓷器, 传统节日, 筷子, 玉石, 服饰, 建筑, 美食等, 让学生不仅仅着眼于国外的玫瑰, 情人节, 圣诞树。又如, 在这样一个信息化时代“, 低头一族”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关注的问题, 人们趴在床上看手机的动作酷似清朝热吸食鸦片的场景, 教师也可以灵活地根据这些时代问题选取短片, 让学生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创作一些或幽默或有辛辣讽刺的意味的画作, 开拓学生的眼界。

6.结束语

综上所述, 导入式教学法能显著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师教课的内容, 且其可供选择的形式多种多样,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 兴趣爱好, 关注热点等进行灵活选择, 灵活运用。在新时代背景下, 教师还应该适当对导入式教学法进行创新改良, 使其更好地为教师的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王远.导入式教学在初中美术课堂中的应用[J].美术教育研究, 2012 (8) :110-110

3.初中数学主题式教学导入探究 篇三

【关键词】初中数学 主题式教学 导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2-0151-01

一、问题提出

基于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当代数学教育从形式化转变为注重实质的教学执行体系,主题式教学方式提出,有利于导入数学实际生活中产生的问题,探究现实问题。所谓主题,是指现实问题和现实话题,主题紧紧围绕课堂中心,其教学目的要以项目探究方式和方法解决理论知识和现实生活的数学矛盾问题。它即体现课内数学逻辑知识,同时也注重分析课外现实生活中数学问题,使抽象的数学变为具体生活的数学。充分体现数学是以客观世界为研究主体在数量质量和时间空间中相互转化,体现数学较强的概括性、高度抽象性和缜密的逻辑性。因此,从数学教学和学习方面主题式的教学方法更加具有未来表达符号的理论意义,即抽象数学需要以主题完成程序化。

二、初中数学主题式教学的基本内涵

主题式教学采取的基本过程为“主题情景——引发问题聚焦——解决问题方法——系统知识反馈——课外主题延伸”,初中数学教师通过对教授数学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目标分析,合理分析当前学生所学的知识体系主题。并且依据主题的内容、方式、目标、原则等确定主题类型。

其一,现实生活主题。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目的是通过数学教授方式使学生用数学知识系统分析生活现象,寻求生活当中产生的数学问题,自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现实生活主题既是一段生活片段,一个活动场景,一场逻辑游戏等。它将数学问题、思维和方法寄予情节之中,以现实情节案例引起学生的共鸣反应和探究欲望。

其二,问题聚焦主题。数学教师以某个知识点作为导入新课开始,使学生从数学角度在日常生活中探究现实问题。在教学环节上注重学生把抽象数学符号转变为应用数学知识,体现数学是一个创造、发现、再发现的动态过程。这也是数学本身所要表达的教育形态过程。

其三,数学活动主题。“数学活动主题是教师不直接展现教学主题,而通过对学生适当指导,让学生以数学活动或数学实验的形式进行合作探究并自主引发的一种教学主题。它是以自主探索的数学实验为教学组织形式,以教师适当指导为主导,以培养学生数学学科兴趣与数学素质 、发展学生能力为中心,以优化课堂教学为目标的一种主题教学形式 。”[1]

其四,数学活动方法。归纳以单个实际情况为出发点总结数学活动一般性规律。数学活动是一种普遍性原理导入个别与特殊的结论推理方法。许多数学知识以实际为出发点,比如角的概念,有理数加法,角的定义,直角坐标系等都以实际生活中的抽象方法得以解决为最后依据。这一切教师还原数学基本模式方法就是不断猜想和实验验证推广的一种形式,这样才能积极引导学生个人对数学系统理论知识的重要性有一个更加清晰的理解。

其五,课外主题延伸。课堂内是思维的源泉,课堂外是对思维的反思。法国数学家阿达玛说过“即使是优秀的数学家也经常犯错误,不过他们能很快地发现并纠正错误。”[2]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初中学生在认知社会环境方面受到多种因素制约,往往在学习中会产生知识狭隘犯一些理论知识错误,课题外主题延伸就是要体现在一个教学单元中以非常规方式教学督促学生重视错误,剖析错误来源运用科学的方法深刻理解和掌握知识。“采取科学的方法使学生深刻理解并牢固掌握知识,提高学生自我检查、自我评价能力的一种主题形式。”[3]课堂外主题教学把学生潜在的能力激发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有力地提高了学生思维的严谨性、灵活性、深刻性和批判性。

三、结论与建议

1.合理运用数学主题教学会以新技术方法辅助枯燥的数学教学形式,比较系统的掌握数学的各项方程式和较好掌握动作的技能技巧,有利于学生的思维与逻辑分析能力。

2.合理运用数学主题教学辅助初中教学,能积极调动学生学习活力,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增强学习数学的个人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情绪,调动积极性,增强参与解析复杂数学习题。

3.合理运用数学主题教学辅助初中教学,可以调节课程单元进度,为学生有充分时间调整学习状态,使学生在课堂中消化新知识系统,充分调整学生思维能力,提高身体素质的目的。

4.合理运用数学主题教学辅助初中教学,“可以陶冶学生美的情操,丰富想象力,提高表现力、创造力,发展和谐的个性”。

总之,推动初中数学教学改革和新课程标准落实,进一步提高初中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使知识既来源于课堂又来源于生活。学会观察和深入解答学生的未知知识内容。促进初中数学主题式教学导入。

参考文献:

[1]陈重穆,宋乃庆.淡化形式,注重实质[J].数学教育学报,1993(11):4-9.

[2]朱德全.数学新课程标准与主题式教学设计[J].课程·教材·教法,2002(12):33-35.

[3]邬云德.数学论辩交往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上海教育科研,2002(10):50—53.

作者简介:

4.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导入研究 篇四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导入研究

平原五中 侯兆辉

论文: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导入研究 平原五中 侯兆辉

导入新课是教师讲授新课之前的导言,目的在于向学生提出恰当的问题,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有目的有准备的听课,把注意力集中到所要研究的问题上来,从而为整堂课的进行打好基础。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自己在教学中,也非常注重“开个好头”,有道是“良好的开始等于成功了一半”。因此,怎样导入新课,就成为我们搞好地理教学的一个关键所在。如果由于教师采用恰到好处、引人入胜的导入方法,从课的一开始,学生就能以最佳的学习状态进入到对新知识的学习探究中去。这样,学生不仅学习了地理知识,而且培养了地理兴趣,发展了思维能力,使师生双边活动更加融洽地开展。

那么怎样的新课导入是好的、成功的呢?我认为新课导入应该符合以下几个要求: 1.新颖性

老生常谈的材料固然有用,但新颖的富有时代性的信息,更能引起学生们的兴趣,引人入胜。比如我在讲七年级下册《巴西》一课时,是这样导入新课的:上课开始时我给学生几个词语,像黄绿色、卡卡、热带雨林、咖啡、葡萄牙语,让学生思考它们和世界上的哪个国家的特征最吻合。这样学生就被我的问题迅速带到课堂上来了,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2.直观性

地理教学中很多事物都是抽象的,学生很难理解。比如七年级上册《地球的运动》,我在讲地球自转方向时,一边用手中的地球仪演示,一边让学生观察地球是如何自转的。这样学生立刻就被我手中的地球仪吸引住了,异常兴奋,注意力高度集中,使教学活动进入高潮。

3.趣味性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与学统一性的起点,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愿望。从心理学角度讲,兴趣是认识事物过程中产生的良好情绪。这种心理状况会促使人积极寻求认识和了解事物的途径和方法,表现为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旺盛的探究精神。激发兴趣就是要使学生智力活动始终在一种强大的内在动力作用下,在情绪高涨的氛围中进行,把学习看作是一种精神享受,因而能自觉积极地学习。比如在教授八年级下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中在讲两地的“人多地狭”时,我就设计了这样一个探究式的问题:假设你是香港(或澳门)特别行政区的长官,你该如何解决本区出现的人多地狭的问题?学生立刻以行政长官的姿态向老师展示自己心中独特的想法,积极融入到本节课的课堂教学中去。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新课导入因人因时因地不同,方法多种多样,不拘一格。自己在具体的教学中主要采取了以下导入方法:

一、提出问题导入。

“问题是思维的火花”,如何提问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思维,我认为关键是要根据问题本身的特点进行提问设计。如讲到《地球的运动》这一节时,上课一开始,我便问:“同学们,日月星辰每天东升西落,周而复始,这究竟是天在转还是地在转?”从而引出地球的运动,让学生自觉地从课文中探寻出问题的答案,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又比如,教授《中国河流和湖泊概况》时,让学生观察《中国河流和湖泊分布图》,问:你们在图上看到了什么?有的说:“上面有长江、黄河、洞庭湖……,”有的说:“我国河湖太多了。”接着我说:“中国有多少河湖?著名的有哪些?各分布在什么地方?如何流向?这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入新课学习,学生们明确了本节课要探究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二、活动导入。

如自己在教授《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时,教材中安排了测量降水量的实践活动,教学时可将这个活动先让学生在课下分组进行,既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歌曲导入。

在地理教学中,如果能巧妙地运用歌曲,往往能收到较好的效果。我在讲《珠江三角洲》一节时,上课一开始,我就播放了《春天的故事》这首歌,高亢激昂的歌声感染了每一个学生,接着自己提问:这位老人是谁?他到底是在哪里画的圈?崛起了哪些城市?这样,让学生在歌声中达到感知地理事物的目的,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

四、视频导入。

根据新课的内容,播放学生非常喜爱的视频短片,然后及时引入新课。如在《中东》一课播放一个有关中东战争的Flash视频,看后提出问题:此短片中涉及到一个地名——美索不达米亚平原,追问: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在哪个地区呢?——中东。短片主要涉及两个人物:拉登和萨达姆,萨达姆是哪一个国家的前任总统?——伊拉克。这一国家在哪一地区?——中东。由此引出课题。这样引入,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本节知识的浓厚兴趣,调动了他们学习地理的积极性。

五、复习导入。

古语说:“温故而知新。”由复习旧课导入新课是最常用的方法,有利于知识间的衔接。提问复习和新课内容密切相关的已经学过的知识,可以引起学生的积极思考,过渡到新课也就十分自然。如我在讲到八年级下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一节时,直接提问:我国的34个省级行政区划的构成包括什么?——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接着继续提问:其中2个特别行政区是哪两个?——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顺理成章,转入新课的讲授。

六、读图导入。地图是地理学习中的重要工具。利用地图进行教学是地理课的突出特点。传授地理知识,讲授地理事实,分析地理现象,说明地理原理等,都必须依靠地图。如教授《中国的主要山脉》内容时,自己先用课件出示《中国地形图》,然后讲述: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有许多高大而绵长的山脉。它们像一条条卧伏的巨龙,纵横交错在中华大地上,把祖国江山打扮得雄伟壮丽、多姿多彩。同学们知道我国有哪些著名山脉吗 ?请在图上找一找。”利用地图导入新课,开门见山,直截了当,点出了本课的中心内容或所讲知识的范围,为新课的展开打下了基础。

5.急诊导入式教学法研究论文 篇五

冯冈平1 李双玫

(广东工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广东 广州510520)

摘要:企业自主创新开发和管理人才的培养日益受到高等院校的重视,课堂引入企业实际创新管理情景的自主创新案例研究,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文章论述本教学法促进培养创新管理应用型人才的教育意义;从案例内容、教学对象、教师能力和教学条件各方面提出此教学法应用条件;并进一步通过案例选择等四个方面,阐述导入自主创新企业案例研究教学法的教学环节。

关键词:本科教学;自主创新;企业案例;案例教学法

一、自主创新案例研究的教学方法

自主创新是我国新时期重要的战略决策,企业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是自主创新的主体,“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提出,要“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随着我国企业自主创新的不断推进,与自主创新相关的人才教育也逐渐被重视。以培养适合本地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人才为目的的本科院校,责无旁贷。我们尝试在本科工商管理课程教学中,导入自主创新企业案例的教学法。

成思危(2001)认为,案例教学“一是增进学生对企业实际情况的了解,有助于深入理解管理理论与方法,二是提供切合实际的管理情景,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构筑自由讨论的气氛及环境,有助于启发学生创新的思想和行动[1]”。案例教学早已被认为是MBA教育的必要手段,而在本科的企业管理类课程教学当中导入案例教学,也被广泛认同。

导入自主创新企业案例的教学法,就是在工商管理类课程教学过程中,使用案例教学法,而且进一步要求在案例教学法中,选择使用自主创新项目开发以及自主创新企业管理内容相关的案例,在教学过程中,在教师引导下学习企业自主创新管理的知识,运用企业自主创新管理的理论知识,分析企业自主创新的存在问题,尝试给企业自主创新提出策略建议。目的就是使学生树立自主创新观念、掌握和巩固企业自主创新管理的相关知识,缩短学校教学与企业经营实际的距离,使毕业生将来更快更有效地参与到企业自主创新的工作中去。

二、导入自主创新案例研究的教育意义

1.体现广东工业大学独特的办学特色

我们以“为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服务”办学宗旨,以“培养学生成为具有较高科技水平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复合型、应用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为办学方针。地方经济建设有赖于我们大学人才输送。随着科技进步发展的进一步需要,自主创新人才的培养成为也成为我们本科教育的迫切任务。

例如在《品牌管理》教学中导入自主创新和自主品牌管理案例,中国过去二十年成为世界代工生产的主要区域之一,长时间停留在OEM代工生产,导致自主技术创新和自主品牌管理的人才断代。我们要走强势本科教育的道路,导入自主品牌研究,就是要为区域经济培养继急需人才,满足社会需要。2.提升学生的团队工作能力 1冯冈平(1963.11-)女,汉。广东工业大学经管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营销管理、品牌管理。案例研究是处理复杂问题的有力工具。案例教学需要建立学习型团队,团队学习要求成员不断进行讨论和对话,以集体智慧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团队学习是学习型组织的基本学习方式,期间学习型团队成员全身心投入学习,通过学习创造自我、创造未来能量。

团队学习具有三个主要特征。其一,队员在团队的学习中得到更快速度的成长。团队学习体现团结、互助的学习理念。由于个体存在差异,每个人具有自己独特优势,团队学习可以发挥个体的能力,同时通过优势互补,达到优势共享的效果。其二,团队学习能完成一些个体无法完成的困难任务。团队学习中,每个人都可以得到别人的启发和灵感,在研讨的过程中把每个个体的智慧汇集起来,引发对问题更广泛、更深入的思考,推动团队产生出色的成果。其三,团队学习提升队员的沟通能力。在不断的讨论和争议过程中,队员在学习中不断寻找更利于表达观点、更利于别人接受的方式,逐步达到改善自我沟通和外部沟通能力。

企业实际工作中,创新是一条颇为艰难和曲折的道路。在本科教育中融入自主创新案例研究的教学,能使学生适应未来团队合作的社会工作实际情景,有利于更迅速地与社会相适应。

3.提高学生自主创新的意识

目前贴牌模式的优势日渐丧失。长期OEM“贴牌生产”,使企业家形成了惰性、依赖性,产品开发能力降低,阻碍产业升级,减弱了区域经济竞争力。

在本科教学中导入本地自主品牌案例研究,能够在学生踏入社会前了解本地自主品牌发展的重要意义,鲜明地确立自主创新的意识,并学习从微观上寻找、总结出科学的自主品牌开发模式和发展途径,为企业提升竞争力服务,推动自主创新产品开发和自主品牌创建进程,符合为本区培养创新性人才的目的。

4.学生从中学习自主创新的方法和途径

本土企业自主创新的模式、途径和实施方法受诸方因素的影响,规模企业与中小企业,制造业与服务业,不同产品制造企业、不同生命周期的企业等各自不同。以新发明将竞争对手抛离;以众多专利的组合确立竞争优势;以一种从未使用过的技术生产新产品,迅速占领市场,比如从前的BP机,从数字到汉显,再到手机,从手机再到短信,都是在不断利用新的技术;以新方法生产老产品推陈出新;开辟原材料的新来源或产品的新销路以降低成本,提高利润;或重组产业改变生产模式,实现规模效应都是自主创新的模式[2]。自主品牌的建设上也有各种不同的方法和路径。

本科导入自主创新案例研究,通过企业案例的学习,接触企业真实的创新方法和途径。有利于学生对自主创新开发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践模拟,全面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1]

三、导入自主品牌案例研究的条件

企业管理类课程导入自主品牌案例研究的方法,具有自己独特的适应性。1.要求拥有合适的自主品牌案例

传统教学方法教师备课围绕理论知识点,但案例教学备课的第一个重点就是案例准备,而自主品牌案例导入需要更精心的准备。一般可以通过三种途径准备自主品牌教学案例。一是对已经公开发表的内容相关的经典案例进行改编,使之与本科案例教学内容。难度相符合;二是教师利用平时积累的自主创新素材,编写案例,内容可以涉及自主品牌的创建和维护、技术创新的途径和方法、知识产权纠纷等问题;三是组织学生利用专业实践课程编写自主品牌案例。

2.要求对应于合适的教学对象

自主品牌案例教学的教学对象为大三大四高年级学生。因为高年级学生一般已先修经济 2 学和管理学,曾经历认识实习和二年级专业实习,对课堂以外的企业经营实践有所体验,对现代企业革新、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法则、品牌建设和维护策略、自主创新途径等案例分析相关的知识点已初步掌握,具并有相当的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班的人数也要设置合适。就目前高校的实际情况看,本科35到70人的班级也是合适的,在100人的大班规模下开展案例教学很困难,难以产生应有效果。

3.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课堂驾驭能力

导入自主创新案例研究的教学法对教师素质和能力要求很高。教师必须根据相应章节编排不同内容的案例;教师也需要熟悉了解本地区企业创新实践现状,以便准确地进行相关理论与实际应用之间的链接分析;同时要求教师更新教育观念,具有投入教学方法改革的自觉性和热情;具有较强的课堂组织和驾御能力,能够始终把握住案例讨论的主题,有效地调控讨论的时间和内容,及时给予引导,使课堂一直保持正确的高效率的研究轨迹,并能对每个团队的案例分析结果做出精辟的评述。

4.要求具有多媒体的教学条件

传统教学中粉笔加黑板书写、教师为主体的授课方式比较单一和呆板,多媒体教学具有独特的浓缩和翻页功能,集聚较大的信息量,有效扩展课时容量,提高教学效率;多媒体教学直观、形象,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其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自主品牌的教学案例不同与其他,其教学更多地涉及商标、标识和图表等内容,无论是案例展示、案例分析还是教师的案例评述,都可以通过多媒体清晰和丰富地表达出来。由于没有空间制约,多媒体还可以进行前后的对比和反复的研习。

四、导入自主品牌案例研究的教学环节设计

1.案例的选择

自主创新案例内容必须符合以下要求:其一,案例必须与相关理论点想对应,可以是一个案例体现一个主要理论点,或一个案例同时涉及多个相关理论点,让学生在研究中有所依据。其二,案例必须体现一定程度的复杂性,具有一定的长度,无论是描述性案例还是说明性案例、证实性案例还探索性案例,需要有数据图表或过程的详细描述,简单和明了的案例研究难以达到团队学习应当实现的教学目的。其三,案例围绕本地经济发展和本土企业管理问题,广东是中国经济改革开放最早的地区,广东的自主创新也走过一条曲折和艰难的道路,研究本地案例有助于发掘问题,帮助本地企业健康发展。

2.构建案例团队

合理组建案例团队是案例研究教学法的第二个步骤。团队组建方式可以由老师随机确定或学生自由组合,团队学习的一个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因此随机组合更符合现实状况,一般以奇数成员总数为好,每组大约3-7人更利于展开讨论,每个团队设立一个组长。为了提升团队工作效率,增强案例教学趣味性,团队可以自行设计队名。团队成员需要进行分工合作,阅读相关理论和自主创新案例,查阅案例背景资料。对不同章节的学习,可以不同的团队独立完成一个案例,也可以几个团队同时完成一个复杂案例。

3.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是一个各抒己见、集思广益的阶段,首先成员发言,提出案例研读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并把自己的分析过程和解决问题的策略进行初步陈述,组长仅需对案例分析的过程进行适当引导,这是一般案例分析课堂都要安排的教学环节。而围绕自主创新的案例研究,需要结合自主创新的内容进行讨论,从问题的提出到原因剖析,及提出解决方案,除了对常规管理上问题进行诊断,更需要针对自主创新展开研究,组长的角色还起到提醒和启发小组 讨论紧扣主题的作用。这一阶段是多以非正式的方式进行,顾忌较少,讨论气氛热烈,遇到分歧可能产生激烈的争论。

4.集体交流

集体交流可视为团队学习中小组讨论后的第二个学习阶段。各个团队在课堂上陈述本年团队的研究成果,过程包括陈述和答辩,鼓励学生通过角色扮演进行案例背景描述和研究结论的阐述。

期间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教师充当组织者和主持人的角色,其引导体现为案例教学过程中互动程度的有效控制,应掌握案例讨论的方向和时间,启发学生大胆提出创新观点,鼓励不同观点的思想碰撞,但不能随意发表倾向性意见,或左右学生表达的观点和内容。

5.教师案例评述

案例评述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学生在积极讨论和踊跃发言的结束时刻,期待着一个对他们的研究结论进行全面、客观、比较性的评价。但企业管理案例结论通常是开放式的,难有统一和标准的答案;自主创新案例背景各有不同,在规模企业或者中小企业自主创新模式存在差异,独立一个团队完成一个案例时,完成案例研究的资料搜集和问题分析困难程度不同;同时,案例讨论的发言也不是人人机会均等。因此完全精确的评价难以做到,以标准分数衡量更难。要求教师着重考量学生能否指出存在问题的实质和关键、分析思路是否清晰、相关理论的运用是否正确、提出的对策是否具有可行性等。

[4]

[3]

参考文献

[1] 成思危,认真开展案例研究,促进管理科学及管理教育发展,中国科学基金[J],2001(4)

[2] 毛建军,解析企业自主创新,科技促进发展[J],2006(1)

[3] 李相银,胡希,工商管理教学中的案例教学与知识转换,贵州大学学报[J],2004(9)[4] 杨家珍,王琪,团队创新-有效提高学生素质的教学方法,理工高教研究[J],2006(5)

6.初中数学教学——导入式教学 篇六

下面, 就初中数学新课的导入教学策略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趣事导入

现在的学生接触的都是很潮流的事物, 教师要想在新课导入时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趣事导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我们可以整合现在社会中流行的元素, 将它们融入到数学问题中来。这样的导入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 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让学生始终都有饱满的精神, 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

比如在上“用字母表示数”这节课时, 首先我跟大家一起谈论春晚中的魔术大师刘谦, 谈到刘谦的魔术“读心术”, 大家都认为很神奇。于是我跟大家说:“老师也来个读心术表演。让学生从1~10这几个数字中选择一个数, 而且不能告诉别人。”接着, 我让学生把这个数乘3, 所得的积加9, 得到的和除以3, 再减去原先想的那个数, 算出得数。过了一会儿, 我问道:“大家算出的得数是3, 对不对?”顿时, 学生们发出一阵阵“啧啧”的惊叹声, 他们都被我这个“魔术师”高超的技艺折服了。接着我又追问:“你们现在任意取个数按上面的步骤再来算出数。”我就点了几个平时上课不认真的学生告诉我他们取得什么数, 那时他们把数都取得很大, 但是我都告诉他们答案“3”, 这下学生的兴趣完全被我调动了起来, 迫切地想知道其中的原理。在这样的氛围下, 我带着学生一起去见证了奇迹。学生被趣事吸引, 更为趣事中的问题所激动, 对学习新知识产生了很浓厚的兴趣。

教师丰富而高尚的情感, 可以左右学生的情感, 按照情感转移原理, 课前导入过程, 有位教学上的前辈说过师先入情, 然后再动情、析情、移情, 师生情感的流通与心灵交换使我的数学课情景交融。

课前, 我和同学们做个小游戏, 或者唱唱歌, 把自己定位于同学们中的一员, 与他们手拉手、心贴心, 当我再进行授课时, 就会发现孩子们的眼睛里充满了对老师的喜爱, 他们的心已经被刚刚快乐的气氛所感染, 整堂课他们都会随着教师的引导而渐入情境。

二、联系实际, 灵活运用生活中的数学

培养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 教会学生去观察生活, 领悟生活中的数学因素, 要注意课堂中实际生活的渗透, 巧妙设置情境。我们应该培养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 教会学生去观察生活, 领悟生活中的数学因素, 并且要注意课堂中实际生活的渗透, 巧妙设置情境。例如, 在教学“绝对值”时, 可设置如下情景:在学校地图上指出四个地方要四个学生从这四个地方出发去校门口集中。问:四个人到校门口的距离相等吗?他们的方向会影响距离的长度吗?这样引入, 紧扣“绝对值”的意义, 也降低了本堂课的教学难度。

三、设障导入, 引起重视

“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学贵知疑, 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 疑能使心理上感到困惑, 产生认知冲突, 进而拨动其思维之弦。要使学生生“疑”, 教师就要不失时机地激“疑”, 激“疑”比较好的办法就是设“疑”。在教学的导入环节也是教师设“疑”的最重要环节。由对水位线构造的观察导入数轴的教学, 由教师座位的观察导入了平面直角坐标系, 由不同比例的中国地图导入了图形的相似, 等等。总之, 数学课有一个好的开始将会最大地服务整节课。因此, 导入教学不是单独存在的, 整个课堂教学应前后呼应。

四、类比导入

新《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 面向全体学生, 注重启发和因材施教。”例如在教授“分式的基本性质”的时候, 类比我们学过的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教学, 这样学生用已有的学习经验得出新的知识。因此, 在新课导入时, 视教材内容采用类比的方法, 是很好的导入教学的方式。

7.导入式教学法在药理教学中的应用 篇七

关键词 导入式教学;药理;视频资料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12-0075-02

1 引言

药理学是一门连接基础与临床的桥梁学科,其理论性与实践性较强、知识点与难点多。传统的教学模式易让学生感到药理学枯燥无味,课堂上缺乏学习的兴趣。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在课堂上学习药理的兴趣呢?新课的导入直接关系到课堂的气氛、学生探讨新知识的积极性和自觉性[1-3]。笔者就近几年在药理教学中应用的一些导入式教学法进行初步探讨和总结。

2 复习回顾导入

通过药理学新知识和旧知识之间存在的某些联系,在课堂开始前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回顾旧知识,让学生自行思考,逐渐导入新知识。比如讲解阿托品时,由于阿托品的主要作用是拮抗M受体,因此可以提问有关M受体的知识,如M受体的分类、分布、生理效应等,以及M受体激动药有哪些药理作用,这样启发学生思考,自然可得出阿托品的药理作用,对于阿托品的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再如学习糖皮质激素的抗炎作用时,可以通过回顾非甾体类抗炎药的抗炎作用及机制,提出新的问题:为什么阿司匹林具有抗炎作用?与甾体类抗炎药有什么不同?两者在应用中会有什么不同?通过回顾旧知识,设置问题一步步启发,导入新知识,使学生进行前后对比记忆,温故而知新,对于理解和掌握知识起到一举两得的作用。

3 设置疑问导入法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置疑问造成悬念,使学生心生疑问,使思维直指新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和寻找答案的主动性。教师根据学生情况、教学目标及课堂内容,从学生身边经历的常见问题出发,设置疑问留下悬念,可吸引学生的浓厚兴趣。比如讲解“青霉素”时,可以通过这样的疑问方式导入:为什么注射青霉素必须要做皮试过敏试验?为什么注射青霉需要现用现配?在讲解“胰岛素”时,可这样设疑导入:是否所有糖尿病患者都需要服用胰岛素?胰岛素为什么不能口服?除胰岛素之外,糖尿病患者常用的药物还有哪些?再如讲解“解热镇痛抗炎药”时,可设疑问:为什么白加黑需要白天吃白片,晚上吃黑片?白片和黑片会有什么区别?为什么康泰克分蓝盒装和红盒装?各自适应症有什么区别?有这样的区别,在成分上是否有什么不同?通过应用这些生活中的实例设置疑问,吸引学生对新课的兴趣和注意力,同时也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直观导入法

利用视频资料、挂图或实物演示等方式导入新课,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讲解的新知识变得直观、生动有趣,并且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感性认识,有利于对新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如讲解“抗帕金森病药物”时,可通过播放一些帕金森患者的视频资料,让大家对这个疾病本身有所了解,并从中分析疾病特点,如静止震颤、运动不能、姿势反射受损等;再通过动画演示黑质—纹状体多巴胺神经元的投射,以及与胆碱能神经的失衡,启发学生探索帕金森症的发病机制。再如讲解“抗癫痫药”时,可首先播放各种癫痫发作类型的视频文件,活跃课堂气氛,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密切注意观察各种发作类型的特点及临床症状,再通过教师的详细讲解,有利于知识的牢固掌握。这种导入方法通过直观生动的例子,充分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和求知欲,增强教学效果。

5 病例导入法

药理学是紧密联系临床的一门学科,所有知识都是围绕临床应用进行的,而临床医学学生对于药物本身兴趣较低,但对临床病例则兴趣浓厚。教师在课堂上通过“以医引药”的方式导入新课,首先给出具体病例,让学生对病例进行分析,并启发学生积极思考采用什么药物进行解救,引导学生的思路走向如何用药物治疗及药物治疗的注意事项。再如讲解“有机磷酸酯类药物”时,可结合病例的临床表现,让学生分析病例中毒程度,掌握有机磷酸酯类药物中毒的表现,结合中毒机理的思考,进而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症状的变化,这些症状与M受体和N受体的效应是否有关,并给出不同中毒阶段的解救药物,以及解救时所依据的原则。通过这种导入方法扩大学生思维的广度,增强知识前的交叉联系,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教学的实践性以及合理用药的实效性,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6 事件导入法

以新闻事件中的热点为切入点导入,使学生思维兴奋,积极参与谈论,分析解决问题,自然对新知识进行探索。如讲解“麻黄碱”时,可结合近来国家推行的严格控制零售药店出售康泰克的事件,启发学生分析为什么要禁售康泰克?康泰克的主要成分是什么?这种成分有什么危害?通过解释麻黄碱与冰毒的相似性,给学生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再如在讲解“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时,可以近来出现的超级细菌事件为例,介绍超级细菌是如何被人为层层选拔产生的,人们对抗生素的滥用是如何严重,将给人类带来严重的灾难,分析怎样能够防止抗生素的滥用,应该做出怎样的努力,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培养合理用药的思维意识。又如在讲解“解热镇痛抗炎药”时,可结合近来出现的小儿感冒药滥用问题,讲解市场上常见感冒药的类别以及适应症,分析如何合理选用对症的感冒药。通过事件导入的方式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增强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的注意力,改善教学效果。

7 小结

综上,药理学的导入方法多种多样,好的导入方式能激发学生学习药理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几个问题:1)导入要紧扣教学目标;2)导入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3)导入要以兴趣为目的,应用的例子要生动、别致;4)导入要简明、精要,语言设计要巧妙自然。总之,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实践,摸索出更好的导入方式,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苏漫淇.导入式教学法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151-152.

[2]李明凯,罗晓星.导入式教学法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0,12(11):1063-1065.

[3]林晓茵,王秉文.在药理学教学中导入问题教学法的探讨[J].西北医学教育,2006,14(6):721-722.

8.急诊导入式教学法研究论文 篇八

正确的课堂导入能够集中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并能更好地让学生深入到学习中来,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所以老师要重视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导入式教学方法的使用,让学生通过这种教学模式不断参与到美术课堂学习中来,真正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从而提升学生学习美术的能力和水平。

一、改变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途径

我国的素质教育教学工作由于过去长期受制于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和感染,使得很多老师还在沿用过去的一些教学模式。教师要积极地从这种束缚中挣脱出来,对课堂进行主导,重视和强化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让学生真正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进行学习。通过导入式教学方法,让学生在美术教学中能够不断获得更好的学习质量,老师也应该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并用创新的教学方法来开展教学,与学生建立和谐融洽的关系。

二、通过观察导入法来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

初中美术课程属于绘画学科,同时也属于欣赏型的学习。作为老师,要认识到这点并利用美术的欣赏属性,实施观察导入法,让学生对具体的事物进行观察,带着自己的感受进行自由感悟,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不断建立美术教学的情景教学。在初中美术课堂上,通过观察,能够培养学生不断深入自然事物和实践中进行体会,更好地接触社会和生活,从而形成自己的世界观,更好地学习美术。

三、通过活动导入法提高教学的趣味性

通过活动导入的教学办法,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趣味性,并能够与老师之间形成互动学习,这樣能使老师在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所掌握的同时,还能与学生之间建立亲密和谐的师生关系,更好地带领学生来体验和感受美术学习的趣味性,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带着热情深入到美术学习中去。

综上所述,通过美术课堂的导入式教学,能够不断提升教师进行美术教学的课堂效率和质量,从而提升学生对美术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使学生自主深入到美术课堂的学习中去。

9.急诊导入式教学法研究论文 篇九

1 寿险精算课程的特点

(1) 需要的数学知识较广。寿险精算是用数学方法定量分析保险及金融现象的一门学科, 需要的数学知识较广, 要求学生有较扎实的数学基础。

(2) 涉及的金融内容非常宽泛。寿险精算学根据保险学的基本原理科学、定量地分析保险业务, 大量使用金融工具对保险公司进行有效的金融管理。

因此, 寿险精算学也可以说是根据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利用数学方法, 结合经济、金融、保险等理论, 对各种经济活动中的财务风险进行分析、估价和管理的综合性应用科学。而寿险精算课程的教材选择过于单一, 要么侧重于数学, 要么侧重于金融背景, 没有体现出多样化和精算数学的与时俱进。如果在教学中教师的导入存在着抽象、孤立、简单化的认识, 就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达到学习最佳效果。

2 在寿险精算课中应用导入式教学法应遵循的原则

为了使学生能尽快在寿险精算课中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教师在进行导入设计时, 应遵循以下原则。

(1) 紧扣教学内容。作为一位教师, 上课前要明确目的, 怎样导入才能紧扣教学内容。充分考虑导入与所讲授内容的内在联系, 而不能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 这样才能使学生在一开始就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提高学习效率。

(2) 启发学生思维。大学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 教师的角色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导入的设计也应启发学生的思维, 引发他们的思考, 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的探究心理。

(3) 简洁明了。课前导入是集中学生注意力、引发学生兴趣、明确学习任务和要求的过程。简洁凝练的语言、精心设计的环节能在最短的时间里迅速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 缩短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的距离, 使学生尽快做好听课的准备。

(4) 符合大学生心理特征。新颖有趣的导入能调节课堂的气氛, 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助于创建和谐课堂。巴班斯基曾经说:“一堂课上之所以必须有趣味性, 并非为了引起笑声或耗费精力, 趣味性应该使课堂上掌握所学材料的认识活动积极化。”因此, 教师要针对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 采用适当的方式, 与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有机结合, 融合一体, 才能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5) 主动灵活。教无定法, 作为大学教师需要根据所教班级的具体特点,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灵活设计课堂导入。如较沉稳班级和较活跃班级的导入设计应该有所不同。同一个班级, 课堂导入的方法也要经常变换。

3 寿险精算课堂常用的导入方法

(1) 温故导入式。温故导入式即教师带领学生通过回顾上节课所学知识、复习过渡到对即将学习的新课内容上来。由于寿险精算这门课的基本理论知识之间, 特别是教材内部的章节之间, 存在着紧密的内在逻辑联系, 因此安排这种温故启新的导语, 就能使学生在学习新知时, 始终保持着与旧知的联系, 而不感到突然、陌生, 新旧知识之间连接得自然、顺畅。这是一种比较常用的简单的导入方式, 是从旧知识入手, 在复习旧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 明确学习目标, 从而进入新教学内容的学习。它以回忆、提问、练习等方式复习旧的教学内容, 从旧知识的连接点上过渡到新知识。例如在讲期缴纯保费时, 是以趸缴纯保费和生存年金的精算现值为基础。这时教师可以先提问:什么是趸缴纯保费?什么是生存年金?如果被保险人选择在保单生效日一次性缴纳所有的保费, 这个精算现值就是被保险人的趸缴纯保费。有时候风险责任大或者受益金额高, 会使得趸缴纯保费的数额非常庞大。对于被保险人而言, 一次性缴纳这么多钱会有困难, 为了分解保险人一次性缴费的压力, 保险公司允许被保险人采用生存年金的方式分期缴纳这笔保费, 这就是这节课要讲的期缴纯保费。这样就比较自然地过渡到这节课要讲的内容。

(2) 悬念导入式。在教学中, 学生主体积极性的调动程度, 直接决定着教学的成效。故事对学生而言总是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各种和教材有关的奇闻轶事往往会使学生兴致勃勃地进入教材的学习。即教师通过先讲述故事或者列举实例, 然后从中巧妙地设置一两个悬念, 来激发和诱导学生的学习欲望。根据教材的内容,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科学性、哲理性都比较强的寓言、典故或传说等, 把比较深奥、抽象的理论故事化、简单化, 使其生动具体, 通俗易懂, 达到深入浅出的目的。这种导入新课的方式使用起来不但便利, 而且实用。例如在讲生命表的起源时, 会讲到为什么要用生命表来拟合人类的寿命分布。在寿险精算业务中, 保险公司着重研究被保险人剩余寿命的分布规律。剩余寿命是一个随机变量, 对于随机变量的分析, 一旦能拟合出一个非常恰当的参数模型就意味着对该变量的分析将变得非常容易。几百年来, 研究人员对寿命变量的模型拟合就没有停止过, 如棣莫弗模型、詹普森模型、迈克哈密模型、韦伯模型, 但使用这些模型推测人类未来的寿命会产生很大的误差, 寿险中通常不使用参数模型拟合寿命分布, 而是使用非参数方法确定的生命表拟合人类寿命分布。这就要讲到生命表了。于是可以设置悬念:“那么谁是生命表的创始人呢?”大家一般不会想到竟然是哈雷彗星的发现者哈雷, 于是就会津津有味地听下去。

(3) 师生会话导入式。通过师生看似无意间的谈话, 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该节课堂教学中来。采用会话的关键是教师能够抓住学生生活中与本节内容有关的问题, 引导学生入情入理地思考。例如在讲生命表这一章时, 首先要讲生命函数。教师首先提问:“同学们, 你们知道自己的寿命有多长吗?”有的同学说不知道, 有的同学说知道, 说找过算命先生算过或者在网上算过。此时可以引入主题。如果你相信算命先生能够准确预测一个人的寿命有多长, 那么保险公司需要的不是精算师, 而是算命先生。但事实并非如此, 没有人能说出某个被保险人能活多久。然而, 寿险公司的承保对象是数以万计的, 在如此众多的承保人中, 必定存在某种程度的统计规律性。寿命分布就是要从概率或统计上来解决这个问题。

在讲责任准备金时, 也可以设计一个与学生生活贴近的会话导入:“每年开学初, 你父母怎么给你生活费?”学生有的回答“把一学期的一起给存上”, 有的回答“按月给存生活费”。再问“那你们怎么花?一下子都花光吗?”学生们都异口同声的说“不, 要有计划地花。”于是老师开始讲, 保险公司也不能把收上来的保费一下子花掉。对于保险人而言, 通常是保障前期收入大于支出, 保障后期支出大于收入, 为了将来有足够的资金覆盖赔付支出, 保险人不能把前期收到的保费统统用掉, 得留下足够的经费用以应对将来的风险。这笔费用就属于责任准备金的范畴。由于这种会话和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 采用这一方式导入更容易被学生们接受。

(4) 情境导入式。大学生的情感十分丰富, 而感情是在生活情境中产生的。设置适合的情境会使所授知识在学生头脑中产生新的感情, 营造出和谐的学习气氛, 为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奠定基础。例如, 在讲生存率时, 可以放映一段大学毕业会餐的短片设置情境, 大学的生活是美好的, 尤其同学们之间的情谊更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通常毕业之后都会有同学聚会, 问大家:“你们现在的年龄是多少?”大家大部分说“22岁”。生活也是无情的, 由于有各种风险的存在。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那你们知道在62岁时, 同学聚会还会来多少人?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就能知道答案”。这样导入新课效果就比较理想。

以上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的一点体会, 就寿险精算课堂导入而言, 还可以有许多的导入方法。教无定法, 贵在得法;导入有法, 但无定法。总之, 导入式教学使学生在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中, 主动参与教学全过程, 活跃了学生思维, 从而达到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孔令斌.初中生物教学的导语艺术[J].教育研究, 2011 (5) .

[2]郜军伟.问题导学法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 20011 (10) .

[3]余华银, 宋马林.互动式教学:培养统计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9) .

10.急诊导入式教学法研究论文 篇十

一、场地划分规则讲解

在教学的第一课时, 我先是在教室利用多媒体展示了羽毛球的场地划分和规则, 让学生知道基本的羽毛球比赛知识, 并利用视频让学生对羽毛球运动有了更深的认识, 感受到这一运动对身体发展的好处, 从而培养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下半节课我带领学生到操场上, 对照刚才的图例让学生去看一看, 明白基本的点、线、面, 对羽毛球比赛场地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为下一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导入式教学法的应用

现在学校教育或家庭教育的问题使很多学生缺乏锻炼, 上体育课就懒得动, 怕苦怕累造成体质下降。导入式教学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 让更多的学生爱上体育, 爱上运动, 从而爱上学习, 在提高身体素质的同时提高心理素质, 达到身心的共同发展。

(一) 分解练习导入

在教学的第二课时我进行的是分解动作的练习。分解练习时, 一是分解动作, 让学生掌握要领;二是分解学生, 做到因材施教。羽毛球的教学主要是发球和抽杀, 讲求的是技巧、反应和速度。因此, 在分解练习时, 我先给学生说了规则、强调了要领、示范了动作, 并随机抽了几个学生进行展示, 对于学生出现的问题让其他学生进行点评, 从而让学生注意观察、发现问题并改正。然后我给学生布置了练习的内容, 让学生进行大直线、大斜线和小斜线的练习, 分批次进行, 并分组指定监督人, 发现他存在的问题, 练习完后进行点评并改正, 我是最后监督人, 对于我看出来而你没指出来的就奖你唱首歌。这样学生看得很仔细, 既保证了教学的质量, 还体现出了相互监督的意识。同时, 在这一练习过程中还可以发现学生素质方面的差异, 从而进行个别的指导练习, 可以从速度上降低要求, 但是要领必须把握住, 这也是了解学生的一个关键环节, 为下一步的教学提供了必要的参考。学生都是有才的, 不知在哪一个方面, 我们需要去观察, 这方面不突出可能另一方面会很优秀, 所以在保证全面发展的同时, 也需要注意个体的差异。

(二) 分组练习导入

在教学的第三课时, 我进行的是小组的分组练习, 包括分组的单打和双打, 并记入小组的分数, 评分以不同小组抽调一个学生进行计算, 并轮流, 最后合计。我给学生的引导是掌握方法、随机应变、速度第一。在教学的一开始, 有的学生就说, 我们这一组不公平, 有几个打不好的。我说:“这只是练习, 只要掌握要领就是成功, 我们不是为国家队输送人才, 没什么大不了的, 谁都行。”这样, 学生都能放开了去打, 平时表现不太优秀的学生也能将基本功的练习展现得淋漓尽致, 真是出乎我的想象。可见, 你给学生多大的期望, 他就会实现你多大的希望。同时, 教师的把握一定要有度, 不能说学生去分组练习了, 教师就没事了。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 而不能是旁观者。只有真心地去围着学生转, 学生才会踏实地去学习、去活动, 这样才能达到我们教学的目的。

(三) 综合练习导入

在教学的第四课时, 我先和学生一起共跳自编拍球操, 来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活动手腕等关节, 为下一步的上课做准备。然后根据分组, 每组选派2名最优秀的学生进行比赛, 再选6个学生任场地的裁判员, 我任裁判长, 其他学生组成啦啦队, 在6个场地同时进行比赛。先进行了单打比赛, 我给学生介绍了比赛规则:每场比赛采取3局2胜制, 先得到21分的一方获胜, 当比分为20比20时, 则需一方超过另一方2分才能算胜。并要求其他学生仔细观看, 做好结束后点评的准备。比赛开始后, 各组气氛都非常热烈, 每一名学生都忙得不亦乐乎, 裁判、计分员、啦啦队, 整个操场的羽毛球场地异常热闹。一轮比赛结束后, 我让裁判公布出比赛的结果, 并让没参加比赛的进行点评, 从哪一个学生的握拍姿势准确?哪一个学生的抽杀有力?哪一个学生的动作规范?等等。这样, 学生即使没参加比赛, 也能从中得到学习。在结束了所有比赛后, 我们评出了优秀羽毛球手、优秀小组、优秀点评员。一节课下来, 学生情绪始终高涨, 既掌握了羽毛球的基本技术, 又培养了比赛中竞争和合作的观念, 在竞技中得到成长, 在合作中获得成功。最后, 我给学生说:期待着我们下一节课的双打比赛吧, 我相信一定会更精彩, 但要好好练习。

三、导入式教学法的建议

导入式教学法虽然能够大面积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取得教学的优质高效, 但也不是万能的。这既要我们改变观念, 导出学生的兴趣、导出学生的能力, 还要加强对学生的训练, 因为每一种教学法都要有学生一段适应期, 只有师生共同配合好, 才能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导入式教学法在羽毛球教学中的成功应用, 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为将这一先进教学法推广到体育的其他课时及其他学科提供了参考和指导。

摘要:导入式教学法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尤其像在羽毛球教学中, 只有学生动手才能达到教学效果, 所以运用导入式教学法能保证我们课堂的优质高效。

关键词:导入式教学法,初中,羽毛球教学

参考文献

[1]赵佳佳.导入式教学法在羽毛球抽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教师, 2013 (17) .

11.急诊导入式教学法研究论文 篇十一

【关键词】情境教学 设置 应用

人们常说“国内三年不如国外三个月”,这充分体现了情境教学的重要性。“情境教学”是指教师用各种方式给学生营造一个语言环境,使学生仿佛置身国外的一种教学法。让同学对学习往往从兴趣出发,如何使我们高效学好应学的知识呢?我国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知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如果教师能合理的组织教学,创造一个真实的生活情景,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而且还可以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记忆英语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充分地理解表达。以下是我在观察老师英语授课环节中,对情境教学的一些思考。

一、Warm-up

英语教学中的热身环节是教学中关键的第一步,该环节教师要注意呈现方式形象直观、生动活泼,首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为后面的教学做好铺垫和准备。

【教学案例】在一节主题为Adventure Travel的课堂上,主要是介绍到了两种新型的旅游方式hiking和rafting,老师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有效将学生带入到情境中并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喜欢的旅游方式,为此,老师在热身环节部分给我们播放了一段关于旅游方式的英文视频,让我们对此有初步的了解并联系到自身的旅游经历,然后通过这段视频提问我们视频里展现了什么样的旅游方式以及平时出游时我们会选择什么样的出游方式。由于视频直观生动,并且其中涵盖了本节课所要学习的新型旅游方式,所以很容易就可以引出目标语言,而且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同学们畅所欲言。

【教学分析】在此次教学中运用了计算机辅助教学,通过视频的展现,使教学过程有序化、整体化、形象化、趣味化,同时激发了我们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但是经分析后发现,此环节如果设计为老师展示自己旅游的照片并给学生介绍自己的旅游方式,瞬间就将学生带入旅行的情境中去,然后提问学生关于他们的旅游经历,相信会有很多学生跃跃欲试。最后再引入本节课所要介绍给学生的两种新型旅游方式,会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兴趣。相较之下,我认为后者形象直观、生动活泼,更能有效将学生带入情境并自然导入新课。

二、Presentation

新知呈现环节,是一节课的精髓部分,在这个环节中,我们学生要攻克本节课的重难点,这其中不仅包括新的词汇,还有新的句型。而任何年龄段的学生在学习新的知识的时候,虽然有好奇心,但对于新知识也会有陌生和恐惧的心理。如果老师们能够以新奇有趣的方式呈现学习内容,将我们带入生活情境,将会是学生们喜闻乐见的一种方式,同时也会事半功倍。

【教学案例】在一节英语课上,老师需要教授 “Whats your trouble?”、”Whats wrong with you?”以及 “stomachache”、”headache”、”toothache”等词时,如果仅仅是直接告诉学生单词及句型意思和使用方式,让学生跟读从而完成新授环节的话,学生会很快失去兴趣。 在实际教学中,老师将教授单词时搭配动作,让一个同学和老师进行合作,该生问老师”Whats your trouble?”,老师做出相应动作并说出相应单词,之后和更多学生互动教授其他新单词从而完成新知呈现环节,这样的方式同学们欣然接受,并尽快掌握了所学知识。

【教学分析】在此次教学中,老师运用了动作直观的教学方法,生动活泼,激发了我们的学习兴趣,同时帮助我们迅速理解所学内容,将英语单词和相关的动作联系起来。

三、Practice &Production

巩固操练环节主要目的是在于帮助我们进一步消化和内化所学的知识,将学到的东西充分理解掌握,而此时老师若能创设真实的情境进行教学,就会使我们对文本知识的巩固与内化大有裨益; 生成拓展环节是让我们在掌握所学东西的基础上,学以致用。此时老师如果能创设真实情境,不仅可以消除我们运用新知识时不熟练的紧张,而且帮助我们将知识由理论转化为实践。

【教学案例】在一节关于中西方table manner的课堂上,老师直接让同学们小组合作进行角色扮演。同学们将所学到的餐桌礼仪运用到实践中去,并设置自己的情境,小组中有人扮演侍者,有人扮演中方顾客,有人扮演西方顾客,有人扮演厨师,小组内各角色设计自己的对话完成角色扮演。在此环节中,我们不仅练习到课本中所需掌握的重点句型,同时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实现由理论到实践的转化,成功将所学知识用在相应的情境中。

【教学分析】在此次教学中,老师通过运用角色扮演、体验情境的方法,调动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中去,使同学们都能够进入角色、状态和情境中,在真实的情境中使用英语进行交际,同时激发同学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创建对话。

此外,情境教学也应该与我们实际的学习与生活环境紧密相连,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难度应从低到高,长度应先短后长,呈现方式应从直观到抽象,使我们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快速掌握所学并学以致用,锻炼了我们听说读写的能力。让我们告别“哑巴英语”,趣味学习。

参考文献:

[1]代惠平.探讨新课程改革下高中英语课堂有效教学策略[J].读与写:上,下旬,2014.

[2]徐妙青.情境教学策略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J].英语教师,2013,13(12):45-49.

12.急诊导入式教学法研究论文 篇十二

一、利用新旧知识铺垫作用, 采用复习式导入法

数学学科是一门基础性的知识学科, 章节与章节之间, 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 既相互独立, 又密切联系, 是一个独立的有机整体。在教学活动中, 学生学习新知、解答新问题, 都是建立在理解和掌握以前所学知识点内容和解题经验基础之上。可见, 旧知识的有效掌握, 能够为学习新知、解答新问题, 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和条件。因此, 利用数学学科新旧知识的承接、铺垫作用, 实施的复习式导入法, 是导入式教学活动经常性运用的一种方法。高中数学教师在实施复习法导入新课时, 应该认真研析教材内容, 找寻新知内涵与旧知内容之间的深层联系, 构建复习导入活动的有效载体, 实现导入新知内容“自然而然”, “水到渠成”。

如在“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教学活动伊始, 教师在认真分析该知识点内容及其学习要点等内容基础上, 经过思考、选择, 找寻出该知识点与以前所学的“二次函数”内容之间有着密切联系, 因此, 在导入新课时, 教师就采用复习式导入法, 设置“ (I) 课题导入:以前, 我们已经学过哪些函数?设计意图:回顾原来函数的内容, 为即将学习的新知识做好铺垫, 类比。 (Ⅱ) 讲授新课, 首先, 同学们回顾一下三角函数线。提问:1.如何画函数的图象?有哪些方法?2.如何画出函数y=sinx的图象?”导入内容, 从而有效进入到新知内容的学习活动中。值得注意的是, 在实施复习式导入法时, 教师设置的旧知内容要具有承接作用, 不能随手拈来, 缺少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利用数学学科生动特性, 采用情景式导入法

数学学科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 数学知识内容渗透各个领域, 充满了生活性、趣味性、生动性等方面的特性。同时, 教育心理学指出, 高中阶段学生学习能力基本形成, 但易受不良外在环境因素的影响, 导致学生学习情感受到“挫折”, 可见, 高中生同样需要积极因素的有效“刺激”。而数学知识所具有的生活性、趣味性、生动性等特性, 为激发学生学习情感, 主动进入学习活动, 提供了思想基础和保障。因此, 高中数学教师应发挥数学学科的情感激励特性, 实施情景式导入法, 设置具有生动特性的教学情境, 让学生感知情境, 增强情感, 树立信念, 提升学习新知、解答问题的积极情感。

如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教学活动中, 由于该节课知识点内容较为复杂, 学生学习探知具有一定困难, 导致学生出现厌恶、畏惧的学习情感, 影响和制约了教学活动的深入开展。此时, 教师抓住数学学科的生活性特点, 利用学生对“生活问题”感兴趣的心理特点, 采用情境式导入法, 设置了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1.在过去的三百多年里, 人们分别在下列时间里观测到了哈雷慧星:1682, 1758, 1834, 1910, 1986, () 。你能预测出下次观测到哈雷慧星的大致时间吗?判断的依据是什么呢?2.通常情况下, 从地面到11km的高空, 气温随高度的变化而变化符合一定的规律, 请你根据下表估计一下珠穆朗玛峰峰顶的温度。”现实性教学情境。这样, 能够紧紧扣住学生的认知规律, 将高中生的积极情感有效激发, 情感上产生“共鸣”, 主动进入到新知教学和问题解答过程, 为有效学习活动开展打下了思想基础。

三、利用数学问题典型特征, 采用问题式导入法

数学问题是数学学科知识要义内涵的有效概括和生动体现, 也是学生学习技能得到有效锻炼和提升的重要载体。数学问题在展示数学知识内容要义上具有典型、示范意义。同时, 通过对数学问题的深刻认识, 可以发现, 数学问题能够有效构架起新旧知识, 能够起到“桥梁”作用。因此, 教师可以发挥数学问题的概括作用和衔接特性, 将知识要义通过数学问题的形式进行展示, 借助于问题情境的方式, 导入到新课教学活动中。

如在“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及运算”导入新课环节, 教师采用问题式导入法, 设置如下教学过程:

在物理学中学过功的概念, 一个物体在力F的作用下产生位移S, 那么力F所作的功W=FScosθ。思考:W是什么量?F和S是什么量?和向量有什么关系?W是标量 (实数) , F和S是矢量 (向量) 这个式子建立了实数和向量之间的关系, 是实数和向量互相转化的桥梁。我们学过的向量运算结果都是向量。因此定义一个新的运算, 不仅是物理学的需要, 也是数学建立起实数和向量两个不同领域关系的需要。

总之, 导入法作为教学活动深入推进的重要方法之一, 是教学活动活动效能提升的关键和保证。高中数学教师应紧扣教材内容, 紧贴主体学习实际, 结合新课标教学要求, 采用形式多样, 行之有效导入新课方法, 促进和推动教学活动的深入进行, 提升学生学习活动的效能。

摘要:吸引学生学习的有效注意, 是深入推进教学活动进程的重要前提, 是取得教学活动实效的重要基础。“一石激起千层浪”, 是导入式教学活动的最佳效果。本文作者结合近年来的教学实践体会, 对当前高中数学学科教学中, 如何运用有效导入方式, 开展新知教学和问题解答活动, 从不同方面进行了简要论述。

13.急诊导入式教学法研究论文 篇十三

所谓问题导入式专题教学是指教学重点、难点和疑点的选择与指向,必须针对大学生主体迫切需要解答的问题的专题研究与教学活动。这种方法具体到实践中,就是根据课程内容设计问题,由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分析问题,最终解决问题,从而实现问题导入式教学法的两个功能:一是通过问题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动大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索历史问题;二是通过问题解决问题,最终让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真想、真知、真信、真用。

一采取措施,事先了解学生的关注点,是问题导入式专题教学法的重要前提

问题导入式专题教学法要做到有的放矢,应该清楚学生对近现代史的基本问题的了解程度,也要知道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哪些问题有关注。这是开展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式的重要前提。为此,开学之初,我们就向学生发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调查问卷。通过问卷调查,我们知道了学生所关注的问题主要有:中国为什么选择共产主义?洋务运动、辛亥革命为什么会失败?近现代的中国发展与西方的差距在哪,我们今后的发展会如何?中国人民如何反侵略,以及中国人求生存发展的过程,也关注近现代中国社会思想文化的转变。毛泽东各阶段有哪些理论成就?中日文化的区别,中国为什么会被日本侵略?“左倾”和“右倾”到底是怎么回事?关注一些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有争议的、学术界对此问题说法又不统一的,如对曾国藩、李鸿章、慈禧太后、孙中山等历史人物的评价,对洋务运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历史地位的评价,等等。从上述问题中可以看出在今天信息化的时代,学生们可以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历史,对历史上的很多问题有关注,同时他们还有很多困惑。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教师在课堂上仍然简单灌输教材观点,不仅不能达到价值认同的教育目的,反而会使学生反感该课程,甚至对老师产生轻视、不信任,自然教学效果要大打折扣。

二设计好问题吸引学生是应用问题导入式专题教学法的关键

教师了解了学生头脑中的思想疑点、理论难点和社会争论的史学焦点,设计好问题以吸引学生是应用问题导入式专题教学法的关键。针对上述学生的疑问,我们对“纲要”课程教学内容的“问题导入式专题”设计如下。

专题一:“导言———读史明智”中,设置的相关问题是:为什么要学习本课程?本课程与中学历史有何不同?中国近现代史是怎样一段历史?前100年和后100年有何不同?你知道中国近现代史上有哪些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重要选择吗?

专题二:“千年変局与民族抗争———西方列强的入侵与近代中国社会的变化”中,设置的相关问题是: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殖民侵略是福是祸?盛世中的清朝遇到了哪些三千年未遇之巨变?古老中国该如何应对?为什么近代中国总是挨打?

专题三:“从天国悲剧到悲壮变法———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中,设置的相关问题是:占据半个中国,历时14载之久的太平天国为什么在鼎盛时期陡然走下坡路,最终失败?农民阶级能否担负起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重任?为挽救统治危机,地主阶级做了哪些努力?结果如何?同样是学习西方,中国戊戌变法为何失败?日本明治维新为何成功?

专题四:“辛亥风云———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的理论与实践”中,设置的相关问题是:辛亥革命是必然发生的吗?辛亥革命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变化?国父孙中山的梦想为什么破灭?在辛亥革命爆发100年后的今天,你如何看辛亥革命的成败得失?

专题五:“开天辟地的大事变———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传播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设置的相关问题是:20世纪初的世界发生了哪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对中国有何影响?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诞生于1921年,是历史的必然吗?

专题六:“合作与分裂———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中,设置的相关问题是:你怎样看待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的关系?孙中山为什么要与年幼的中国共产党合作?史无前例的合作为什么会破裂?合作的成果是什么?你认为合作更有利于国民党还是共产党?

专题七:“逼上梁山———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开辟”中,设置的相关问题是:蒋介石的南京国民党政府是代表资产阶级的政权吗?毛泽东为什么要提出“须知政权是从枪杆子中取得的”?他开过枪吗?中国革命的历史上有过几次重大转折?

专题八:“同仇敌忾、共赴国难———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中,设置的相关问题是:一个国土面积只相当于中国云南省的弹丸小国日本,为何敢对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中国发动全面侵略战争?日本的侵略给中华民族造成了怎样的深重灾难?“九一八”事变中张学良为什么不抵抗?你如何评价国共两党在抗战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认识当代中日关系中的历史问题?中日关系如何跨越历史走向未来?

专题九:“两个中国之命运的决战———为新中国而奋斗”中,设置的相关问题是:抗日战争结束前后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什么变化?国共两党的和谈为什么失败?国共两党能否和平共处、共同建国?在这场实力悬殊的决战中中国共产党凭什么赢得了胜利?国民党又败给了谁?

专题十:“中国的新生———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中,设置的相关问题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进入的是什么社会?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选择社会主义是合理的和必要的吗?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对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复归吗?社会主义改造是否多此一举,根本没有必要?

专题十一:“艰辛探索、踏上历史新征程———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发展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中,设置的相关问题是:从1956年到1976年20年的社会主义建设有成就吗?你怎么看待毛泽东在这20年间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及所犯的严重错误?你怎么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伟大的历史转折?你认为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以这些问题为中心,将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进行以问题为中心的专题式教学。这种教学方式,既加强了教学针对性,又很好地解决了当前“纲要”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的教学内容多而课时不足的矛盾。这种教学法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的参与热情很高,在问题的讨论和辩论中,大部分学生能积极参与,讨论气氛非常热烈,可以说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另外,配合“问题导入式专题教学”法,笔者以“回望百年中国”为题目,让学生们自己选择百年来中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教育、文化等他们感兴趣的领域,来探寻百年来中国在这一领域有何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这种变化的意义何在?等问题,要求学生就问题去查找资料,然后开展课堂讨论,大家就这个问题各抒己见,最后教师进行点评。这种方式学生非常喜欢,他们都非常认真地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得出的结论也很有说服力。可见,学生的问题意识一旦被激活,其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明显增强,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高涨,而这恰恰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取得实效的重要证明。课后,有同学这样写道:“大学历史的学习不是初高中的死记硬背,更需要自主的探究,“回望百年中国”的课题,增强了我自主探究能力,在制作PPT和写报告的过程中,需要查大量资料,开阔了我的视野,提高了我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也让我以一个探索者的身份去发现历史。”

经过一年来的实验,问题导入式专题教学法让学生逐渐地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产生兴趣,基本上达到了预期效果。在学期总结时,学生说:“以这种方式学习后,使我对我国历史产生极大的兴趣,我会进一步地了解、学习历史,不断丰富自己,完善自己,做一名有内涵的大学生。”“我一直不太喜欢学历史,觉得历史事件很难记住,年份总是搞不清,从初中开始学历史,可脑子里却一直没多大印象。当我走进大学校园,上第一节课老师给我们提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说历史从未走远?我突然意识到,历史并不抽象,并不遥远,她一直就在我们身边,站在身后望着我们前进的身影,历史是一个民族的记忆,她刻在我们心灵深处,她流淌在我们的血液里。”“一个学期以来,我学到的不仅仅是历史知识,还获得了能力锻炼,拥有了合作精神,重拾了对历史的兴趣,虽然这仅仅只是一门课,可却蕴含了很多实质性的东西。”“以前学习历史都是被动地去接受知识,但是这门课程不一样,它更要求我们自己去思考、去学习,自己去研究。”“在这门课上,师生之间采取了很好的学习方法,快乐学习,主动学习,鲜活生动的上课形式使我在各方面有了很大的收获。”

上一篇:服务技能竞赛方案下一篇:2021年网络安全直播观后感最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