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传媒学院简介

2024-07-19

浙江传媒学院简介(精选15篇)

1.浙江传媒学院简介 篇一

班委工作安排(初步方案)

1、班长

带领班级全班同学健康成长快速成才,领导统筹班级事务,布置班级任务,组织班会,与学院保持联系

2、团支书

负责团支部工作,做好全班同学的思想工作,保持全班同学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领导组织委员和宣传委员的各项工作

3、副班长(兼纪律委员)

协助班长开展班级工作,负责班级考勤工作,上课联系单,点名,请假,管理自习课纪律

4、学习委员

负责班级与学习有关的各项工作,如:收作业,报名等。与教师和学院教秘保持联系,反映情况,促进全班同学学习成绩提高

5、生活委员(兼心理委员)

管理班费、寝室卫生、生活困难同学的帮助、勤工助学等班级同学的生活。和同学多谈心,了解同学所思所想和他们的各种困难,并设想帮助解决,开展心理疏通等工作。

6、组织委员

组织入团、入党人员的推举工作,与学院学生会组织部保持联系

7、宣传委员(兼文娱委员)

班级的形象塑造和思想宣传发动,负责班级大型活动,如春游、集体庆生等,组织同学参加各类各级娱乐活动

8、体育委员

负责组织同学参加学院组织的各类体育活动,带领同学们锻炼身体。

注:我们班选举9名班干部,其中生活委员为两名,其他各一名。

2.浙江传媒学院简介 篇二

关键词:辅导员听课,现状,完善

辅导员听课制度是指高校学生管理部门要求思想政治辅导员进入学生第一课堂听课, 掌握学生上课的第一手信息并及时做好登记反馈工作的一项制度。学校党委研究决定, 辅导员应贯彻落实“学生在哪里, 辅导员的工作地点就应在哪里”的工作理念, 确保每天进入学生课堂听课四节, 掌握学生的出勤情况、课堂秩序、听课状态等一些基本情况, 培养良好的学风。该项制度是我校狠抓学风建设, 迎评促建的一项新举措。通过加大监督成本和监督力度, 将辅导员外围式监督转变为内置式听课, 使辅导员能实时、直观、全面地掌握学生的到课情况, 实现学风建设从基层做起, 从实际出发, 从微处着手, 由点到面, 目标明确, 针对性强。

浙江传媒学院自2010年3月试行该项制度, 至今已有三年。为更好地了解、掌握辅导员听课制度在我校的实施现状, 课题组向我校不同类型的群体发放调查问卷600份, 回收问卷542份, 有效问卷516份, 问卷有效率达95.2%。

一、调查问卷部分结果

1.调查群体分布:

学生:86.26%;班主任:1.82%;专职教师:6.26%;辅导员:3.23%

2.教学管理人员:1.82%;其他:0.61%

制度适宜推广学校的类型调查:

所有院校:36.40%;专科院校:14.72%;艺术院校:5.44%;所有院校均不适合:43.35%

3.辅导员听课对象调查:

所带年级学生课程:28.16%;所在学院学生课程:38.30%

凭个人兴趣选择性听课:28.78%;其他:4.76%

4.辅导员听课适宜的频率调查:

每天4节:6.35%;每天3节:3.97%;每天2节:11.90%;每天1节:16.67%;

每周1节:25%;每半月1次:6.94%;每月1次:29.17%

5.辅导员通过听课制度能掌握的信息调查:

掌握学生的上课情况:53.03%;掌握任课教师的授课情况:23.63%

课间与学生交流所掌握的情况:13.83%

6.辅导员听课制度中辅导员所扮演的角色定位:

学生工作的管理者:14.08%;教学工作的辅助者:16.67%

学生工作、教学工作的双重监督者:60.56%

7.辅导员在听课制度中会遇到的阻力以及需要协调的关系:

学生对制度的排斥:29.11%;辅导员自身对该制度的不认同:6.33%

会与辅导员原有工作发生冲突:10.38%;以上阻力辅导员均会遇到:46.59%

8.辅导员自身对该制度的认同度调查:

促进工作开展:19.37%;不利于工作开展:52.84%;有利于辅导员工作职业化:21.68%

9.制度受益群体调查:

学生17.48%;任课教师:5.49%;辅导员:10.37%;学生管理部门:66.46%

二、辅导员听课制度施行现状分析

(一) 我校实行辅导员听课制度褒贬不一

经过调查, 36.4%的调查对象认为该项制度应当在所有院校推广, 5.44%的调查对象认为辅导员听课应当在艺术类院校推广, 43.35%的调查对象认为所有院校均不适合推广该项制度。浙江传媒学院是一所艺术类本科院校, 因此根据调查结果, 41.84%的调查对象是支持辅导员听课制度在我校施行的, 43.35%的调查对象则完全排斥制度在我校的推广。赞成与反对者各半, 制度推广褒贬不一。支持者的立场大多与我校推广该项制度的初衷不谋而合, 大都表示通过一年的辅导员听课, 学生的到课情况、上课情况、学风、教风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反对者主要认为大学生活是相对自由和开放的, 大学生都是独立自主的群体, 他们独立、张扬、自信, 因此辅导员进课堂监督上课的方式较适合自律能力相对较弱的中小学生, 必然会遭到自主意识和自我认知都比较强的大学生的排斥。再加上浙江传媒学院是艺术类院校, 学生思维活跃, 个性化明显, 不拘泥陈规, 也不愿受一些既定的规章的约束, 因此新制度在我院推广的群众基础依然十分薄弱, 学生认同度不高。

(二) 辅导员听课适宜的频率调查与现有的制度规定相冲突

学校党委要求辅导员每天进课堂听课四节, 早上第一节和下午第一节课是必听课, 其余两节课是自选课。经过调查, 绝大多数的调查对象认为目前每天四节课的听课量过大, 也过于频繁, 因此有一部分人主张每周听一次课的频率较为适宜, 也有部分人主张每月听课一次较适宜。可见, 在推行辅导员听课制度的背景下, 适当减缓听课量和听课频率, 是目前为大多数支持者所拥护的主基调。

(三) 辅导员听课制度中辅导员定位仍存争议, 制度推广阻力颇多

辅导员进课堂一线听课, 扮演的是何种角色?是学生工作的管理者?是教学工作的协助管理者?还是学生工作和教学工作的双重监督者?不同的角色扮演会遇到不同的阻力, 使得制度推行步履维艰。

如果是学生工作的管理者, 辅导员自身认同度不高是开展工作的最大阻力。之所以不认同, 与辅导员的职业诉求也有莫大的关系。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在实际工作中, 由于辅导员职责范围宽泛含糊, 事务繁杂琐碎, 工作中心不突出, 工作绩效难以评价, 加上身处学校管理机构的最底层, 受多个职能部门的领导, 这种“什么事都可以干, 什么事都应该干”的状态造成辅导员身心疲惫, 整天忙碌, 因此辅导员很难获得教师的专业素养, 也没有专门的专业引导与学科研究支持, 更不用说考虑自身的成长与发展。因此, 辅导员听课制度无疑使原本已经忙碌的辅导员越加疲惫, 它占用和耗费了辅导员相当大的时间和精力。而且许多辅导员认为由于自身专业和所听课程相差太大, 所以听课仅仅是作为监督者的角色出现的, 对辅导员自身的成长意义不是很大。

如果是教学工作的协助管理者, 则可能会受到任课老师的排斥。目前我校的专职教师大多是高学历、高层次、高职称, 他们有自己的授课风格, 有掌控学生上课情况的自信, 因此部分专业教师尤其是老教师不愿接受也觉得辅导员的这种辅助式地课堂监督没有必要。此外, 辅导员听课的监督职责和辅导员繁杂琐碎的日常性事务常常使辅导员陷入两难。一方面辅导员要监督学生认真听讲, 不玩手机;另一方面又要自律, 确保听课期间不接电话, 少回短信。许多辅导员表示实际工作中要协调好这两者关系并不容易。辅导员的工作职责要求24小时开机, 24小时保持信息畅通, 因此, 听课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本职工作甚至是一些紧急事件、突发状况需要处理, 而辅导员上课期间接打电话不仅会影响正常的教学, 而且还起到了负面的表率作用, 势必会引起任课老师的不满。还有个别任课老师认为辅导员听课是对他们授课情况的评价与监督, 自然也会受到这部分人的排斥。

三、完善辅导员听课制度的几点建议

(一) 民主听证, 修缮制度, 提高制度推广的认可度

辅导员听课制度在一年的试行中遇到了一些阻力, 直接影响了制度推广的实效, 这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学生、专业教师、辅导员自身对制度的不认同。因此, 学校党委、学工部有必要召开一次辅导员听课制度试行一年的听证会, 发扬民主, 对制度运行过程中所凸显的一系列问题进行研讨。听证会主要由学校领导、学生管理部门领导、教学管理部门领导、专业老师、辅导员、学生等组成, 大家可以围绕制度推广的可行性、运行的效果、听课的频率、辅导员的定位、制度的障碍、需要协调和处理的关系等几个方面作有针对性的探讨和分析。在此过程中领导、管理部门可及时发现新问题, 深入分析赞同意见和反对意见的背后动因, 以便在制度今后的执行过程中就可以有的放矢, 有针对性地重点强化操作, 减少制度在实施过程中的盲区和盲点。此外让大家参与制度的讨论过程也是一个宣传贯彻、提高认同度的过程。在议论、探讨、争执过程中, 相互也就有了对制度的更深了解和认识。即使持反对意见的人也会在争论中不自觉地接受其他各方的意见, 进而明白学校推广制度的必要性。即使当场不同意, 也会在听取各方的意见后, 进行换位思考, 经过进一步的消化进而认同新制度。

(二) 赋予辅导员听课更大的弹性

就笔者而言, 辅导员听课的监督模式应主要作为一种学风抽查、学风监督的保障措施在推广, 若要作为一种制度长期实施, 则应赋予辅导员听课更大的弹性和自主性。辅导员工作的性质决定了大多数辅导员忙于事务性工作, 政治理论素养不高。专业化不强, 因此在现有的辅导员听课制度的约束下, 很多辅导员疲于应付。高频率固定式听课对辅导员的工作时间和精力有了较大的牵制, 对辅导员的个人成长、职业发展意义不大。因此, 可以尝试对现有的辅导员听课制度作一些微调, 赋予辅导员更多的自主权。比如, 在听课频率上可以考虑采用一周听一次课的最低频率限度, 在此基础上, 辅导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有重点、有目标的选择班级进行听课;再比如说, 辅导员可以根据本院学风的实际情况, 将听课制度作为一项抽查手段。在全院学风良好的背景下, 可以适当减少听课的频率;当学风呈下降趋势时, 可以集中力量重点抽查班级听课。总之, 通过赋予制度背景下辅导员一定的自主权和选择权, 能促使辅导员协调好听课与其他本职工作之间的关系, 并能做到结合实际, 有的放矢, 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听课制度切实出成果、出实效。

(三) 对辅导员听课制度中的角色进行准确定位

辅导员在听课中的角色定位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问题。尽管调查中绝大多数的人认为辅导员应当承担学生管理和教学工作的双重监督者, 但就笔者而言, 赋予辅导员对任课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与监管未免有些强人所难。首先, 辅导员的上级主管部门是学工部, 现实中, 辅导员工作的特性导致对辅导员发号施令的牵头部门众多, 凡是与学生搭边的工作几乎都会牵扯到辅导员。这样的现状已经使辅导员不堪重负, 身心疲惫, 若再从制度上肯定辅导员需对教学工作一并兼管, 则从制度上肯定了多头部门领导辅导员工作的合理性, 势必会引起辅导员的不满。其次, 大多数辅导员的专业与其所在学院学生的课程差距比较大, 因此很难对任课老师的授课情况给予专业性的意见和建议。再说辅导员听课的目的是通过听课掌握学生的到课情况、授课情况、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便于学生工作开展。因此对任课老师的监督一般不应成为辅导员的职责, 只有在任课老师的授课严重影响学生的上课, 不利于学生管理时, 辅导员才有必要基于学生管理的目的, 通过向相关部门作出反馈加以协调。

参考文献

[1]陆静.高校管委会模式分校区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的新型兼容——“辅导员 (班主任) 下班听课制度”.青年文学家, 2011.4

[2]崔红霞.大学辅导员听课制的思考.大家, 2011.19

3.浙江传媒学院简介 篇三

扎马步也称地盆势,有两个目的:一练腿力,二练内功。扎马步之重要性有“入门先站三年桩”之说。在徒弟还没练就一定基本功就开始传授花架子的,要么是外行,要么就是成心骗钱的害人精。

在影像界也同样。看一位导演的作品,除了从创意、情怀可以看到导演个人天赋以及对生命领悟的深度,影片第一眼让人留下印象的,往往是导演的视觉基本功好坏。凭这一点,便要追溯到英雄的出处了。

今年刚刚获得澳大利亚金考拉国际华语电影节最佳导演奖的卢晟,被誉为“世上最美城市宣传片”导演的林旭坚,都以扎实的视觉基本功,赢得业内口碑。他们都毕业于同一所学校—浙江传媒学院。

浙江传媒学院电视艺术学院摄影系,前身为上世纪90年代的电视摄像专业。2007年,电视艺术学院成立摄影系,目前拥有影视摄影、照明艺术两个专业方向。

摄影系教学注重实践创作,目标是培养拥有一定理论基础,较强实践能力,能适应于影视行业的摄影与照明工作人员。本期入选的学生作品多为该系学生大二期间创作的课程作业。但从中可以看到扎实的影像基本功。

4.浙江传媒学院简介 篇四

教育部门并没有划分浙江传媒学院是一本还是二本,毕业证上只有本科和专科之分,是几本只是民间的说法。(某大学在某省是第一批次招生的话,通常认为该大学是一本大学,在第二批次招生的话,通常认为该大学是二本大学)

浙江传媒学院简介

浙江传媒学院(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Zhejiang)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院校。学校的前身是浙江广播电视高等专科学校,由浙江广播电视学校(创建于1978年)和浙江广播电视高等专科学校(创建于1984年)于2000年合并组建而成。2004年,学院正式更名为浙江传媒学院。

学校与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及港澳台地区的110余所高校开展交流合作。学校是欧盟“伊拉斯谟”项目单位;与新西兰惠林顿维多利亚大学等合作举办本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等多所高校合作开展多层次的联合培养项目。学校是教育部国际人文交流与传媒人才培养基地、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教育部港澳与内地高校师生交流计划项目单位、国家留学基金委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实施单位、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中美人才培养计划121双学位项目单位、教育部中外高水平大学学生交流计划项目单位、浙江省浙非高等教育合作伙伴计划成员单位、浙江省对台交流基地。

2022艺术类考生高考志愿填报指南

第一步:对比省级艺术类各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

批次为提前批、本科一批、(俗称一本)、本科二批、本科三批、专科一批、专科二批等。各批次艺术类的录取控制分数线是招生录取的重要指标。考生将自己的高考与专业成绩来对比,达到了那个批次分数线,才能选择对应批次的大学。

第二步:对比相应批次大学的往年录取分数线

详细了解大学当年的招生计划和录取情况。可将感兴趣大学近三年的录取情况汇总制表,一目了然。

关注两个分数差:一是大学往年录取线与省批次控制录取线的分差;二是考生高考成绩与省批次控制录取分数线的分差;二者结合可以预测高校录取线,衡量和评估考生实力。

一定要了解全志愿填报政策信息!政策信息每年都有变化如果因为信息收集不全导致没有考到心仪的大学,后悔也晚了!

第三步:对比本省(区、市)中学考生的位置

高考成绩体现出考生的竞争实力和在博弈群体中所处的位置。因此,考生不能单纯以大学往年的录取分数生搬硬套,还要关注自己在全省(区、市)的排名情况及相对位置。

相比之下,省内院校招生计划更多、分数预估更准、录取机会更大、求学成本更低、职业发展更优。因此,考生应兼顾内外、省内优先,在“稳、保”梯队中更多地配置省内院校。

第四步,志愿梯度VS志愿顺序?

考生可沿用“冲、稳、保”策略,自主调节志愿梯度的比例,比如80=30+30+20。同时,参考喜好程度由高到低、投档分数由高到低、专业实力由高到低、录取机会由高到低等因素,合理确定志愿顺序。

2022艺术生填报志愿的技巧

1.志愿规划时间须前置。大多艺术类考生往往到了高考文化成绩和省控分数线公布之后才考虑志愿填报问题,实际上为时已晚。时间紧迫,,精力有限,情况复杂,任重道远,非常容易失误。由于时间仓促许多艺术类考生志愿填报志愿发生失误,导致“滑档”落榜,或者高分低就,与理想大学失之交臂,非常遗憾。

2.填报志愿要慎重。艺术类考生要多考一些学校,多取得一些艺术校考合格证,联考成绩尽量的考的高。然后参考学校往年录取的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其中最有参考价值的是平均分。艺术类考生可以根据学校近三年的录取考生的平均分和自己在全省的排位,来选择自己要报哪所学校。

3.“校考”“联考”宜兼顾。前面讲过,有的院校只认“校考”,有的院校既承认“校考”成绩,又承认“联考”成绩。因此,在可能的情况下,适宜“校考”“联考”都参加,填报志愿时,能够审时度势,扬长避短,择其优而为之。这就是成功的策略和技巧。

5.浙江传媒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篇五

浙江传媒学院是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的高校,是目前全国培养广播影视及其他传媒专门人才的主要基地之一,素有“北有中传,南有浙传”的美誉,先后荣获浙江省“平安校园”、“文明校园”、“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等称号。建校30多年来学校为中央和地方传媒行业输送了大批专业人才,目前有在校学生万余人,拥有杭州和桐乡两个校区,总占地1286亩,总建筑面积近61万平方米,设有13个二级学院和3个教学部,建有7个省级以上研究机构,拥有4个省重点学科及2个国家一类特色专业。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有正高职称87人,副高职称204人,省151工程人才31人,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9人,省教学名师2人,省教学团队4个,省科研创新团队1个,荣获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多项。

近年来,学校分别与英国考文垂大学、浙江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浙江大学等海内外高校开展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20学校被列为“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试点单位,获得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实现了我校办学的从本科教育向本硕教育的转变。学校坚持学生为本,教师为要,以学校为主,开放合作办学,遴选骨干教师担任校内导师,聘请新闻传媒一线专家担任业界导师,实行双导师制;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和培养措施,切实保障研究生教育质量。

根据国家统一招生安排,2013年我校招收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具有现代传播理念与国际化视野,深刻了解中国国情,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能够创造性地从事新闻传播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一、报考条件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三)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1972年8月31日以后出生者)。

(四)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五)已获硕士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只准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硕士生。

(六)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自考本科生和网络教育本科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11月14日)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经2年或2年以上(从高职高专毕业到2013年9月1日,下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含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二、报名

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两个阶段。

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省(区、市)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

其他考生应选择工作或户口所在地省(区、市)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

(一)网上报名:报考2013年硕士生一律采取网上报名方式。

1.网上报名日期:2010月10日―31日每天9:00-22:00(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

预报名时间为年9月28日至9月29日(每天9:00-22:00)。

2.考生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http//yz.chsi.com.cn,教育网址:yz.chsi.cn,以下简称研招网)浏览报考须知,按教育部、本人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报考点以及报考招生单位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凡不按要求报名、网报信息误填、错填或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在上述报名日期内,考生可自行修改网报信息。

3.网上报名填写报考信息时注意事项:

(1)考生只填报一个招生单位的一个专业。待考试结束,教育部公布进入复试基本分数要求后,考生可通过研招网调剂服务系统了解招生单位的生源缺额信息并根据自己的成绩再填报调剂志愿。

(2)同等学力的报考人员,应按我校要求如实填写学习情况和提供真实材料。

4.已被招生单位接收的推免生,不得再报名参加统考。否则,将取消推免生资格,列为统考生。

5.现役军人报考地方或军队招生单位,以及地方考生报考军队招生单位,应事先认真阅读了解解放军及招生单位有关报考要求,遵守保密规定,按照规定填报报考信息。不明之处应事先与招生单位联系。

(二)所有考生均须到报考点现场确认网报信息,并缴费和照相。

1.报考点现场确认时间

2012年11月10日至11月14日。逾期不再补办。

2. 现场确认程序

(1)考生到报考点指定的地方进行现场确认。

(2)考生提交本人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学历证书(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校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和网上报名编号,由报考点工作人员进行核对。

自考本科生和网络教育本科生须凭已经取得的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办理网上报名现场确认手续。

所有考生均要对本人网上报名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经考生确认的报名信息在考试、复试及录取阶段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担。

(3)考生按规定缴纳报考费(考生办理报考手续缴纳报考费后,不再退还)。

(4)考生按报考点规定配合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

三、考生报考资格审查

招生单位对考生网上填报的报名信息进行全面审查,并重点核查考生填报的学历(学籍)信息,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准予考试。

对考生的学历(学籍)信息有疑问的,招生单位可要求考生在规定时间内提供权威机构出具的认证证明后,再准予考试。

招生单位在审查考生资格时,发现伪造证件情况时,可扣留伪造证件。

四、初试

(一)2012年12月25日-2013年1月7日,考生可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

(二)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

(三)初试日期和时间

2013年1月5日至1月6日(超过3小时的考试科目在1月7日进行)。

考试时间以北京时间为准,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1月7日,起始时间8:30,截止时间由招生单位确定,不超过14:30)。

(四)初试科目

1月5日上午 101―思想政治理论(100分)

1月5日下午 204―英语(100分,不招收其它语种的考生)

1月6日上午 334―业务课一(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150分)

1月6日下午 440―业务课二(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150分)

每科考试时间一般为3小时;初试方式均为笔试。

(五)考生须到报考点指定的考场考试。考生入场时须接受考试安全检查。考生在每科考试开考15分钟后不得入场。初试交卷出场时间不得早于每科考试结束前30分钟,具体出场时间由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规定,交卷出场后不得再进场续考,也不得在考场附近逗留或交谈。

五、复试与体检

我校于2013年3月在网上公布考生初试成绩,根据教育部研究生招生复试分数线及要求确定复试考生名单,考生在学校网站上查询是否进入复试名单。根据学校复试具体安排,凭《复试通知》、《准考证》、有效期内的身份证、学历证书、学位证书原件来校参加复试。复试内容包括:外语笔试、专业综合课笔试、外语口语和听力测试、专业课和综合素质面试。

(一)应届考生复试时应提交下列材料:

1.大学课程学习成绩单原件;

2.学生证原件(入学年份为,要求每学期均注册);

6.浙江传媒学院简介 篇六

策划的概念

狭义:在栏目或节目宗旨明确的前提下,栏目或节目的创作者——编导牵头下的策划者,以把握导向、服务观众为出发点,对题材选择、主题确定、结构形式、声画内容融合等各个方面进行创意、筛选,到最后确定实施拍摄方案的活动过程。

广义:策划一般是宏观、全局性、前瞻性、无先例可循的策划,如频道的开办和设置、频道形象包装以及大型的电视综合活动,是对媒体的区域、受众、品牌、性质、目标等的定位策划,电视节目策划与运营,是为目标受众(主要传播对象和服务对象)设计制作节目、选择节目、编排节目,确保节目能在市场上得到有效的推广营销并建立品牌,控制成本,最后对 节目的市场表现进行实时检测。

策划的原则

原则1,内容为王。

1.电视作为传播媒介的特性

2、时效性

3、独特性

4、创新性

5、娱乐性

原则2,服务受众。

1、针对大众。引入“服务”概念,以适应“产业化”、‘市场化”的必然和趋势。

2、对应受众细分化的现实

3.争取“黄金时间”

原则3,开拓市场

1.受众和“投资商”共同架构电视媒体的市场

2、寻找市场空隙与卖点。如湖南避免电视剧

3.打造品牌及注重营销

受众的概念

在广义层面上讲,受众(audience)是指大众传播所面对发言的无名个体与群体。它不仅仅是大众传播效果的核心概念和考察效果的基点与立足点,而且由媒介、社会与人的复杂关系建构起来的大众传播理论中,受众是一切问题的交叉点,因此,理解受众就是理解大众传播学的核心问题,就是理解在媒介化社会中被受众化的我们。

如何理解受众

1、作为大众mass的受众:相对于贵族的乌合之众、市井小民。

2、作为公众或者社会群体的受众:公民的理性认知是其社会行为和参与民主的基础。

3、作为市场的受众:相对于生产者的消费者。

4、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和意义分享。

受众研究的概念

受众研究(Audience Research)是有关电视频道和电视节目观众的收视信息的研究,特别是关于受众的收视方式、收视兴趣、收视需求、收视的变化规律的研究。

以受众个体和受众群体的收视变化为参照系,探究收视个体与收视群体的收视规律。是通过大众传播手段,来观照和反映人们的客观生存状态。

影响收视率的因素

1、节目内在因素

(1)节目定位的目标观众群体的规模

(2)节目本身对观众的吸引力

2、节目竞争因素

(1)时段、节目类型、频道间竞争,不稳定

(2)市场环境变化的影响

3、节目时间编排因素

(1)时间段(2)周末与工作日(3)季节性(4)节假日(5)编排位置

4、观众认知因素

(1)观众对于频道的印象(2)观众对节目的认知

5、观众生活行为因素

(1)其他媒介消费行为(2)其他休闲活动的影响

(3)重大个人及社会活动的影响(4)观众的个人特征

如何设计现场观众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1、现场观众来源储备(保持水准,增益新生)

2、节目现场人际交往(礼貌互动)

3、现场观众成为嘉宾的可能性(增强观众表演的自我约束)

4、演播室空间设置(剧场大小适宜)

5、拍摄、剪辑中定向选择(机位设置、内容选择、内容类型配比和剪辑节奏)

6、现场观众参与节目进程的决策权(短信民主、微博互动、人选去留呼声等)

真人秀的概念

普通人在规定情景中的规则制约下,达到一定目的而做出的自由行动并被记录或者加工播出的一种综合性电视娱乐节目

歌唱真人秀关键特征策划

(一)节目基本情况介绍

(二)栏目定位倾向

(三)全球化时代 版权引进和本土化

(四)赛事日程设计

(五)主持人功能弱化,强化主持人际交往因素

(六)评委功能强化,专业权威科普人际竞争

(七)建立评委与选手间关系

(八)电视对人的表现手法

(九)竞赛评价机制

现实真人秀概念

现实生活类真人秀在西方有创构式纪录片或建构式纪录片(ConstructedDocumentaries)的别称,被认为是纪录片式的真人秀。具体而言,可分为“偷拍”秀(Hidden cameras)、生活技能秀(Professional activities)、社会实验性节目(Social experiment)。

纪实类情感故事类节目概念

一种节目形态,以民间日常生活世界尤其是其中离奇、负面、非常规部分以及所带给当事人的情感冲击为主要内容素材,综合使用纪实拍摄、故事化讲述、当事人演播室对话、法律及心理专家评述等表现手段,再现感性个体的传奇经历,讲述情感纠葛故事。节目以普通城市市民为主要目标受众,并塑造和体现其趣味和观念。一般于晚间九十点钟时段日播,并在所在频道收视率排名中居于前列。

栏目化综艺晚会概念

综艺节目(Variety Show),是由一系列短小但不相关联的歌、曲、舞、滑稽幽默剧(含小品)等多种表演形式组合而成、带有戏剧性的娱乐表演。

栏目化综艺晚会节目 策划要点

1、功能策划

2、结构策划

3、表演者策划

4、观众策划

5、平台策划

6、自制节目策划

7、地域文化独特性策划

8、综合性类型策划

9、营销策划

电视谈话类节目要点

以面对面人际传播的方式,通过电视媒介再现或还原日常谈话状态的一种节目形态,通常由主持人、嘉宾(有时还有现场观众)在演播现场围绕话题或个案展开即兴、双向、平等的交流,它本质上属于大众传播活动。

电视谈话的对话性质

我与你的对话,通过参与和分享,达到理解和共识,平等、真诚、富有创造性的。建立谈话场,个性自然流露,情感、思想的交流和碰撞。

“民生新闻”概念

1.民生新闻,是关注人民生计,关心市民生活的新闻,从广义上说它属于社会新闻,但在内容上主要关注的是普通老百姓的生存状态与生存空间。

2.民生新闻:“从群众日常生活中采制而来的新闻,内容上锁定群众的生存状况、生存空间,关注群众的冷暖痛痒、喜怒哀乐,形式上充分利用先进的传播手段,提高新闻的时效性和互动性,拉近电视与观众的距离。”民生新闻是“平民视角、民生内容、民本取向”。

民生新闻作为本土化节目的区别特征

新闻内容题材方面:民生。

节目受众和事件主体:平民。

表现形式方面:通俗、故事化、地域方言。

价值方面:实用、娱乐、情感价值。

电视叙事的要素

叙事,就是某人在特定场合、出于特定动机,向特定的对象,讲述特定的事件。故事的讲述人:节目制作者、主持人等。

故事讲述人的动机:品牌建设、频道和栏目风格传统定位、收视率动机、隐藏的私人动机。故事面向特定的对象:看得见的对象,看不见的对象,类型受众,目标受众,理想受众,实际受众。

讲述特定的事件:情境(地理环境、文化环境和时间),事件起因动机经过结果影响,人物角色关系。

电视故事策划的核心问题

电视故事策划的两个核心问题:

一、好的故事,二、恰当的叙述

评价故事是否好的标准:相关性,即与人自身以及人所置身的世界密切相关;同时,好故事往往与特定文化传统密切相关。

什么才是恰当的叙述:发现基本语法规则。

在实际操作中,寻找好的故事,并按照语法规律进行恰当的叙述,二者往往统一在一起。电视策划文案的主要构成部分

无固定格式,但主要内容和结构大致相似:

标题:关于„„的策划书。

抬头:尊称。可以无。

正文:

一、基本情况介绍

节目所属类型的播出情况介绍,播出平台的资源能力介绍,受众情况介绍,竞争情况介绍等。

二、节目定位及受众、核心价值和原则限定。

三、节目具体设计,栏目整体和单集节目情况。

主题或话题类型、结构和板块设计、节目主要形式元素设计、主持人等关键人物选 择和可行性、节目主导风格类型等。

四、营销宣传情况

五、工作流程设计和成本预算

结束语:可以无。

7.浙江传媒学院简介 篇七

关键词:新媒体,传媒文化产业,传媒类实验室

1 高校传媒类实验室特点

1.1 实验室基础建设投入成本高、专业性强、设备更新快

传媒实验室前期建设需投入大量资金,场地位置、空间大小,都需综合考虑反复论证。由于在广播电影电视领域中的摄、录、编,及播音主持等专业性极强,如虚拟演播室、专业的演艺中心、展览厅等装修都需要达到专业标准,一些设备如专业的摄像机、录音设备有的则需从国外进口,价格高昂,花费巨大。

1.2 共享性、开放性高致使管理难度大

由于传媒类专业学科具有学科交叉性,传媒实验室通常具有多个专业共享的特点。如编导专业、摄像专业、播音主持专业等都需要进行素材的后期编辑等,致使管理难度和调配难度增大。

1.3 实践教学形式特殊

传媒类专业是将传媒艺术与技术巧妙融合在一起的学科,它具有实验教学本身的特点,还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艺术创新能力,以及实践成果展示能力,为我国的传媒文化事业培养专业突出优秀人才。

2 目前我国高校传媒实验室建设管理现状及问题

目前我国传媒类实验室建设已初步取得规模,具有代表性的有:综合高校第一家传媒类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武汉大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专科类院校以中国传媒大学为典型代表,它拥有2 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6 个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山西传媒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已投入使用的实训室有编辑室、审片室、摄影棚、灯光室等14 大类近100 个。从以上数据来看传媒类实验室的重视程度已明显提高,但目前越来越多的高考毕业生加入传媒专业大军,传媒类实验室建设管理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2.1 重视程度不足,设备资金投入力度较低

传媒类专业学生规模不断壮大,但许多高校人均实验教学资源却没有得到明显增长,一些高校设备缺乏,甚至借用邻校实验室进行实践教学,严重影响学生实践课程的科学性和系统性。还有一些学校设备陈旧,采用已经淘汰的实验设备和实验内容进行教学,导致学生的实验技能和操作技能已无法适应飞速发展的传媒行业。数据显示目前我院2014-2105 年度生均教学设备值为1.3 万元,超出国家的相关规定值,而较2013 年度增长值处于较低水平,且经费来源单一,缺乏多渠道筹集资金的能力。

2.2 定位不准确,缺乏一定的前瞻性

传媒类实验室从功能来分,可以分为基础实验室、专业实验室和综合实验室。基础实验室为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提供实验环境,为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传媒行业人才提供基础实验平台。专业功能实验室则是培养学生创新素质和帮助学生展示能力的重要场所。综合实验室是集产、学、研于一体,以促进三者协调发展为目的的实验室,学生参与科研项目,为传媒企业合作项目的完成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目前大部分传媒实验室定位不准确,不能物尽其用。

2.3 管理人员队伍建设不完善、管理制度不健全

由于高校重视科研的传统原因,实验室工作被认为是一种辅助工作。各高校把天平倾向于教学队伍的发展,而忽略了实验室工作队伍建设,这样很难调动实验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也很难吸引优秀的人才投身到实验技术队伍中。另外,针对传媒类高校的专职实验人员数量少,一名实验员通常要管理多个实验室,工作压力较大。据统计,我院现在岗在职实验人员的人数低于生均标准,研究生学历仅为教师队伍的十分之一。

3 传媒类高校实验室建设及管理对策研究

3.1 加大投资建设力度,多渠道筹集资金

传媒类实验室应在原有的学院经费拨款的基础上创新运营模式,如模仿媒体集团管理模式,通过承包或者和企业、媒体合作等方式,锻炼学生的管理能力,扩大实验室的经费来源。学院还可鼓励运用实验室资源开展活动。运用实验室提供的设备制作并播出各种节目和校内新闻,通过此平台吸引广告商。

3.2 加强信息化管理,开放共享实验设备

开放共享不仅仅局限于形式上的开放,除了实验场地、空间对师生开放外,仪器设备也需要开放共享。具体来说,就是要引进信息化管理系统,加强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功能模块集成,让仪器设备的规格型号、性能参数、使用状态、借用情况公开透明,并实现动态化管理。在实验室建设上要将“跨学科”的先进思想贯彻到整个实验室的建设中来,推动整个学校相关专业的共同进步。

3.3 加大管理人员培养和激励机制改革

实验室的管理中,人才是核心,培养一支素质优良、责任感强、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实验队伍是搞好实验室工作的基本保证。这就需要在保证教师队伍建设的基础上,吸收高学历、高素质人才或者从传媒业界引进相关的行业精英,并通过建立完善实验工作人员的绩效考核、评优、奖励制度,对优秀实验工作人员作出相应的鼓励和表彰,开创实验室工作人员积极向上的工作的新局面。

4 结语

笔者着力于对传媒实验室目前的问题提出改进方案。希望通过技术、制度、管理等方面的改良,让传媒实验室的运作更加科学高效。

参考文献

8.浙江传媒学院简介 篇八

为解读“成广”现象之迷,记者慕名去到该院采访了院长、党委书记马洪奎教授。这位“全国独立学院先进个人”,具有卓越领导艺术、丰富管理经验的教育专家热情接待了我们。

记者:请问马院长,贵院经过10余年的拼搏,到目前状况如何?

答:我院基本上实现了超常规、跨越式发展。校园占地面积1430余亩,教学、生活用房,学生公寓等建筑面积40余万平方米,在校学生17000余人。系目前全国规模较大的传媒艺术学院。

学院以一流的设备、高水平的“实力派”师资、鲜明的办学特色和严格规范的管理为世人瞩目,赢得了教育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的认可,受到广大考生的青睐。近年在荣获全国10余个荣誉称号的同时,2010年又获“全国先进独立学院”称号。

记者:今日“成广”更辉煌,原因是什么?

答:原因多方面的。除了上级的正确领导外,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是先进的办学理念。只有理念先进、超前,才能办出一流的传媒艺术学校。我们的办学思路是完善体制、创新机制、稳定规模、提高层次、调整结构、改善条件、保证质量、办出特色;办学理念是: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为了一切学生的全面发展;人才培养目标是:应用性、复合型、一专多能,掌握多项高端专业技术的德艺双馨专业人才。

其次是一流的设备和高水平的“实力派”师资。一流的设备和高水平的“实力派”师资,是培养人才的基础和条件。为此,学校不惜重金配备了全国同类院校中一流的教学硬件设施设备,凡教学所需,应有尽有、完善配套。有非线性编辑机3000余台,高标清摄像机700余台。建有西部最高档次的录音大棚,带旋转舞台、可容纳4000余人的大型艺体中心、拥有西部地区首辆3D高清转播车等。荣获5项奥斯卡奖的世界特技大师理查得-泰勒先生说,“在我看过的高校中,还没有看到过有这样好设备的艺术院校”。

高水平的“实力派”师资队伍阵容强大。学院聚集了西部地区广播影视、演艺、音乐、美术、文学艺术、教育等各界著名专家、学者等近千人。其中高、中级职称占85%以上。各专业学科带头人均系在国内业界颇具影响的知名专家、教授,并由他们组建了各专业老、中、青结合的“实力派”专业教师队伍。同时,聘请国内外知名大家、大师级客座教授达40余人。

再次是打造“经验型”学生(即培育有工作经验的大学毕业生)。这是“成广”教学的一大创新。学生在校学习专业能力与将来岗位工作能力零距离接近。未出校门就有了一定的实践经验,深受用人单位欢迎。播持、编导等系不少学生尚未毕业就成了省市媒体的主播、导演和编导。新闻系07届毕业生冯瑞高,任《风尚》杂志社编辑总监,现已成为北大客座教授;戏美系06级3名学生实习时就成为多部电视剧的大美工;艺动系学生朱贝等创作的《水杯》,获第23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短片大赛单项冠军(中国),全球总决赛亚军,创下了69秒短片获奖7000美金的高记录;学生曹熙浚,在校学习时便为一家外企设计马术用品,获国家专利6项。学生作品参加第二届全国校园DV展示活动获奖24部。名列全国高校第一。

记者:成广学生就业情况如何?

答:很好。由于我们的学生属“工作经验型”,因此,就业一路绿灯,历届就业率达90%以上。有的甚至尚未毕业,用人单位便与其抢签了协议。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到央视、北京电视台等媒体工作。新闻系学生朱健等,受聘央视现已成为少儿栏目制片人;荣获凤凰卫视2009中华环球小姐总决赛冠军的新闻系学生田桐尚未毕业,便被凤凰卫视聘用;播持系学生常俊被新浪网从5000人中唯一选中。

记者:“成广”未来的前景将会怎样?

9.浙江传媒学院简介 篇九

浙江在线9月18日讯 昨日,25名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的学生,参加了浙江传媒学院级研究生新生开学典礼,他们是浙江传媒学院独立招收入学的第一批全日制研究生。

与其他院校不同,在研究生导师配备上,该校实行“双导师制”,即一个学生对两位导师,一位是校内的学术型导师,另一位是外聘的.业界资深从业人员,即实践型导师。

考研调剂,来了首批研究生

“这25名新生都是调剂考生。招生简章发出后,申报我校的有700多人,他们从中脱颖而出。”浙江传媒学院研究生处处长詹成大介绍。

什么是考研调剂?教育部有规定,考生如果符合复试条件,而没能在第一志愿院校参加复试的,考生档案应送至第二志愿院校或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内调剂。在研究生招生工作中,由于招生计划的限制,有些考生虽然达到分数线,但没被安排复试或复试后没被录取,招生单位将负责把其全部材料及时转至第二志愿院校,这个过程即称为考研调剂。

詹成大说,浙江传媒学院是去年10月17日成为研究生院校的,新研究生院校的考生均为调剂考生。

“双导师制”让学生更重实践

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的学习年限为2年,设置了广播电视新闻、新闻与媒体管理、新媒体传播、广播电视播音主持四个方向。

浙江传媒学院的研究生教学与其他研究生院校不同,学校实行的是“双导师制”,每个学生都有两位导师,一位是校内的学术型导师,另外一位是由学校聘请业界资深从业人员担任的实践型导师。

目前,已落实了46名实践导师,其中有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浙江广播电视集团、湖南卫视、黑龙江广播电视台以及新媒体在线的媒体专业人士。

研究生第一学年集中完成课程学习,第二学年集中进行实践,强化一线采访能力、科研能力和管理能力方面的训练。

詹处长表示:“该专业主要培养从事新闻传播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因此实践教学在整个培养过程中占有重要的份量。学校在研究生培养中将注重应用性、实践性,强调职业化,这也是专业硕士培养不同于学术硕士培养的地方。”

新生朱珊来自湖南邵阳,对考进浙江传媒学院表示很开心:“杭州很美,‘双导师制’很不错,可以在实践中得到很好的学习,所以我选择了浙江传媒学院。”

明年拟招70名研究生

由于这是浙江传媒学院首批研究生,为了鼓励学生,学校为首届研究生提供了不少优惠政策。比如,调剂考生享受公费生待遇,免交学费,每人可获得新生奖学金元。

另据学院研究生处介绍,明年该校拟招70个研究生。

10.浙江传媒考试经验 篇十

浙传编导的学生,当年也拿过电视节目制作证的。首先,如果没有编导联考,是不需要合格证的,直接报名参加考试就行了,当时我就没有联考什么的,就是直接考试的。

面试一般分为两部分:自我介绍和问答,问答就是老师随机问你一些问题,有的内容直接来自于你的自我介绍,所以就需要你好好准备,一定要诚恳,不要有假,否则一问到就露馅了。此外的问答都是天马星空的,但不会很难,因为重点考察的是你的语言表达能力,只要不要答非所问或者是语言不流畅一般都能过的,一定要和老师有眼神的交流哦,这样老师会觉得你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这样子一般就过了。

笔试一般考的是对某个作品的分析或评论,有广告也有电影,制作专业多出现广告,这需要你看一些参考书的评论或者是参考文章,这种书一般的艺考辅导书中都有卖的。这个考察不要求你写的有多专业,但要看你的悟性是否好,答题的时候一定要思路清晰,语言流畅,表达准确,一般从色彩效果、音乐(声音)运用、主题塑造等方面综合分析会占优势。浙传是不会公布你具体有多少分数的,它只会公布合格名单。

11.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篇十一

亮 点 2013年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社会用工数量与毕业生人数的供需不平衡,薪资水平与毕业生期望值不对等的矛盾突出。但是,在浙江却有着这样一所高职学校,其毕业生就业率连年保持在95%左右,月收入近3000元,毕业生对母校的总体满意度更是达到95%。这就是被教育部评为2012-2013年度全国毕业生就业50强高校的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自古就是商贾云集之所。蕴育于浓郁浙商文化中的浙江经贸职院将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与创业能力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学校探索了三阶段推进、三课堂联动的高职创业教育“三三制”教学、实训模式,即把创新创业教育按不同年级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意识教育和理念培养;第二阶段进行创新创业能力和素质提升;第三阶段实施分层分类的实战强化。三阶段层层递进。

近年来,学校陆续投入3000余万元,先后建成了占地3200平方米的大学生创业园、近2000平方米的创新创业创富教育中心以及5000平方米大学生电子商务创业园,与企业合作共建“校中厂”和“厂中校”,建成了11家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为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保障。

学校还注重通过活动来提升创新创业教育效果。2013年,学校先后开设全球模拟公司创业实训8个班级,网上创业2个班级,共计450人次参加,开设创业大讲堂16讲,从职业素养,团队领导力、到面试技巧及互联网时代如何改变世界等专题,受益学生2000多人。一年内,举办各类展销会20多场,参与学生超过1500多人;大学生创业园每年滚动孵化企业20余家。涌现出“潮牌网络SWAG”、“赞腾DIY梦工场”、“‘兔子帮’动画制作”等优秀创业团队和一批优秀创业典型。

12.浙江传媒学院简介 篇十二

1. 建设特色馆藏的必要性。

传媒行业是实践性非常强的行业, 社会对新建传媒艺术类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 不会因为是新建本科而降低衡量标准。尤其是在传媒行业激烈竞争的今天, 这就决定了传媒类新建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从一开始就要站在比较高的起点上来要求自己。这样, 才能以优秀的素质使本校的毕业生迅速获得社会认可, 从而促进学校健康、平稳地快速发展。传媒艺术类新建本科院校要想做好人才培养工作, 必须在教学、科研、管理等诸方面较以往有质的提升。作为信息保障中心的高校图书馆, 其整体文献信息保障能力, 直接关乎学校教学、科研与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因此,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结合本校发展实际, 如何制定科学、合理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如何高起点地开展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做好信息服务工作, 更好地发挥图书馆在本科人才培养中的服务职能和教育职能, 是新建本科高校图书馆面临的巨大挑战。

2. 发展瓶颈的突破。

传媒艺术类新建本科院校除了要面对高校图书馆发展中普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之外, 还面临着更多的特殊困难。如:学校全面发展背景下图书馆专项经费更加紧张的问题, 教学与科研的文献信息需求与实际保障能力之间的差距问题, 馆员整体素质相对较低的问题等等。这种情况下, 就决定了新升本高校图书馆的发展不应该、也不可能采取各项工作齐头并进、全面发展的策略, 而应该选择有重点的突破, 那就是先解决文献信息资源建设问题, 大力加强特色馆藏建设。《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 (修订) 》明确指出:高等学校图书馆应根据学校的发展目标和教学、科研的需要, 根据馆藏基础及地区或系统文献资源布局的统筹安排, 制订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方案, 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馆藏体系……根据馆藏特色及地区或系统文献保障体系建设的分工, 开展特色数字资源建设和网络虚拟资源建设, 整合实体资源与虚拟资源, 形成网上统一的馆藏体系。

二、确立特色馆藏的原则

山西传媒学院图书馆在特色馆藏建设内容选择上, 主要考虑了三个方面的因素:学院的历史特色、办学特色和在促进地区文化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1. 学院的历史沿革和特色。

山西传媒学院, 原名广播电影电视管理干部学院, 1983年建立, 是全国较早独立设置的广播影视类高校。原隶属于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2000年9月, 按照国务院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精神, 划转山西省人民政府和国家广电总局共建。2013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 升格为全日制本科院校。学院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干部培训基地。建院30年来, 累计为社会培养广播影视类传媒人才两万多人, 学院作为国家广电总局的干部培训基地, 累计为国家西部地区的广播影视行业培训了3000多人次, 为西部地区的行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2. 学校的办学特色。

山西传媒学院经过30年的发展和积淀, 基本形成以广播影视类和新闻传播类专业为特色, 以影视摄影与制作、播音与主持艺术、影视动画、影视广告、广播电视新闻等学科为重点, 兼顾其他学科, 艺、文、工、管相结合的多学科体系。学院坚持植根山西这片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热土, 面向全国, 立足广播影视行业, 始终本着服务社会, 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

3. 在区域文化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在这样的文化大背景下, 广播影视行业作为我们党的极其重要的思想文化阵地, 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以在对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方面应该有更大作为。学院作为培养地方广播电视工作者的摇篮, 应该深刻认识到肩负的历史责任, 把教育和教学更加突出的统一到党的十八大精神上来, 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多的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广播电视工作者, 促进山西和中西部地区的文化发展。

三、特色馆藏的内容建设

山西传媒学院是以艺术学、新闻学为主干, 以戏剧与影视学类和新闻传播学类专业为特色, 艺、文、工、管等多学科交叉渗透、协调发展的应用型创新型传媒艺术类本科院校。最终确定建设如下特色馆藏:在纸质文献方面, 收藏以艺术学和新闻传播学相关专业图书, 尤其是艺术学的特定门类的图书;在虚拟馆藏方面, 建设特色资源数据库。这一规划已经在学院图书馆“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并作为图书馆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

1. 围绕重点学科, 形成特色馆藏。

图书馆要紧紧围绕本校的特色专业和重点学科, 确定采访方案, 对影视摄影与制作、广播电视新闻、播音主持、影视动画、影视广告等学科的文献进行重点收藏, 尽量做到全面系统的收集相关文献。包括这些专业的中外文图书、中外文期刊、中外文会议录、资料等。

2. 虚拟特色馆藏。

在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评估指标》中, 将特色数据库的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评估指标。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管理中心 (CALIS) “十五”建设专设“全国高校专题特色数据库”建设项目, 大力提倡各高校图书馆建设特色数据库。图书馆积极响应号召, 从学院学科建设的实际出发, 重点建设体现本校学科特色的数据库。目前, 山西传媒学院图书馆主页上设有“特色资源”这一栏目, 并已经初步建成几个特色数据库, 具体介绍如下: (1) 国际四大电影节获奖影片数据库。收集了国际著名的四大电影节 (奥斯卡、嘎呐、柏林、威尼斯) 历届获最高奖的影片。完全收录从第1届到第85届 (1928年到2013年) 历届奥斯卡国际电影节获得金像奖的最佳影片;完全收录从第1届到第66届 (1946年到2013年) 戛纳国际电影节历届获得金棕榈奖的影片;完全收录从第1届到第63届 (1951年到2013年) 柏林国际电影节历届获得金熊奖的最佳影片;完全收录从第1届到第69届 (1932年到2012年) 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历届获得金狮奖的最佳影片。 (2) 国内几大电影电视艺术节获奖影视剧数据库。收集了中国电影金鸡奖、大众电影百花奖、中国电影华表奖等国内权威电影奖项历届获奖影片 (金鸡百花电影节是我国历史最为悠久、影响和规模最大、最专业、最具权威性的电影评奖活动, 被外界誉为‘中国奥斯卡’。金鸡百花电影节是我国唯一一个国家级的电影节) 。收集了中国优秀电视剧最高奖———飞天奖、中国电视金鹰奖等国内权威电视艺术节的获奖作品, 收集了香港电影金像奖从第1届到第32届 (1982年至2013年) 历届获得金像奖的最佳影片。收集了台湾电影金马奖从第1届到第49届历届获得金马奖的最佳影片。 (3) 国内外优秀动画片数据库。收集了我国动画业从发展初期至今的绝大多数影片。例如有我国在上世纪60年代具有代表性的动画作品《大闹天宫》、《骄傲的将军》、《神笔》等, 剪纸作品《猪八戒吃西瓜》, 水墨动画作品《小蝌蚪找妈妈》、《牧笛》等;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动画作品《哪吒闹海》、《阿凡提的故事》、剪纸动画片《葫芦兄弟》等。日本动画作品资源数据库和美国迪斯尼动漫作品资源数据库。 (4) 播音与主持特色数据库。收录了中央电视台电视节目主持人大赛全部六届的比赛实况;齐越朗诵艺术节全部十四届的比赛实况。 (5) 随书光盘数据库。随书光盘是对图书内容的补充, 对读者有着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工作人员通过互联网发布这些书后光盘资源并做镜像文件, 让用户通过网络自由地访问到书后光盘的内容, 突破了传统的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读者可以通过在线浏览或下载镜像文件的方式获得书后光盘的内容, 通过web页面和相关的超链接, 可以轻松地检索、浏览、下载和使用随书光盘资源。

四、特色馆藏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经过多年的规划和建设, 山西传媒学院图书馆在特色馆藏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尤其是特色数据库的建设。但是综观全国其他传媒艺术类高校图书馆的特色馆藏建设, 还存在明显的差距, 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善。

1. 实体特色馆藏建设相对薄弱。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 虚拟特色馆藏的建设已经成为高校图书馆建设的重点。但与此同时, 实体特色馆藏的建设也不能忽视, 因为它是虚拟特色馆藏的前提条件。虽然网络资源十分丰富, 但尚有许多内容和资料只能查阅实体馆藏, 何况本科教学水平评估, 图书馆最主要的指标依然是纸质图书的馆藏量。因此图书馆还要大力加强实体特色馆藏建设, 要针对学院特色专业, 把围绕这些专业的中外文图书、中外文期刊、会议录、资料等集中收藏, 成立如“播音主持专题研究室”、“广播电视新闻专题研究室”等, 以便于读者更方便地查阅和利用。

2. 对于学院专家、学者、教师的著作和论文的收藏有待加强。

在特色馆藏建设中, 收集本院专家、学者、教师的著作和论文是一个重点, 对于本院的教学和科研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和研究意义。例如:北京大学图书馆建立了“北大文库”特色数据库, 太原理工大学图书馆建立了“太原理工大学文库”特色数据库。而山西传媒学院图书馆在这方面的建设还有待加强, 馆领导应该加强认识, 设专人与本院专家、学者、各系教师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 不断收集他们的著作和论文, 并开设专列, 收藏这类出版物。当收集这些文献比较全面、系统, 达到一定规模时, 就可以在此基础上, 将其数字化、深加工, 建立“山西传媒学院文库”特色数据库, 以发挥其特色馆藏的作用。

3. IP网段封锁, 不利于资源共享。

目前, 大多数高校图书馆的特色数据库都采取IP网段封锁的方式, 数据库基本上都是自建自用, 只有本校的IP地址才可以登录使用。这无形中降低了特色数据库的利用率, 很不利于资源共享。这种自建自用的方式一方面无法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另一方面也会导致特色数据库的重复建设, 造成资源的浪费。

4. 完善数据库资源内容。

山西传媒学院图书馆特色资源数据库, 尚不完整, 需要补充内容。国际四大电影节获奖影片数据库, 基本上集录的影片全部为获得最佳影片奖的影片, 而获得其他奖项的影片集录尚不完整。例如奥斯卡金像奖, 不仅有最佳影片的金像奖, 还有最佳导演金像奖 (其获奖影片并不一定是获得金像奖的影片) 、最佳男女主角金像奖、最佳外语片金像奖等 (例如我国台湾导演李安的《卧虎藏龙》就获得最佳外语片奖) 。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的最高奖“金棕榈奖”的并不是一部影片, 分别授予最佳故事片、最佳纪录片、最佳美术片等。

5. 大力宣传特色馆藏, 提高特色馆藏的利用率。

山西传媒学院图书馆虽然建设了不少特色馆藏, 但对于特色馆藏的宣传和推广还不够, 许多读者仍然不知道图书馆有什么特色馆藏, 更不要说利用了。因此, 应该加大宣传、推广力度, 通过图书馆主页、公告栏、馆办刊物、宣传栏、宣传册页等多种方式向读者大力推荐介绍图书馆的特色馆藏, 尤其是各种特色数据库, 告诉读者如何使用, 以提高特色馆藏的利用率。这也是大力建设特色馆藏的根本目的所在。

参考文献

[1] .夏有根.地方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策略.情报档案, 2007 (6)

[2] .刘园园.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的实践与思考.大学图书情报学刊, 2011 (6)

[3] .张雪莲.论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现状与构建原则.图书馆, 2011 (4)

[4] .张洁.论艺术类图书特色馆藏建设.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 2007 (9)

[5] .赵景明.新升本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研究.图书馆, 2010 (3)

[6] .柳群英.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与信息化服务.现代情报, 2004 (5)

13.传媒学院简介 篇十三

2010年以前,传媒学院原与文学院同为一个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

2010年,学校根据国家教育部对普通高校学科门类划分原则,经院系调整后新组建成的一级教学单位,以新闻学和传播学为主干,整合了贵州民族学院的相关专业以及省重点实验基地——“现代传播和教育技术实验实训中心”的资源优势,是贵州省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独立设立新闻传播类的并集“产、学、研”为一体的专业学院,是西南民族地区高级传媒人才培养和民族新闻、民族文化传播教学、科研的主要基地之一。传媒学院以培养熟练掌握新闻传播规律、谙识传媒文化产业经营管理并具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复合型应用人才为目标,服务贵州,面向全国,为传媒业界发展和民族文化事业传承、民族文化传播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传媒学院原有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播电视编导、广告学4个专业,独立后加入现代教育技术、远程教育两个专业,后又开设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现共有7个专业,是贵州民族学院最大的一个子学院。

这7个专业中,广告学创立于1995年,是传媒学院专业创建历史最久的专业。广告胜在创意,因此广告学专业的学生创新意识强烈,该专业学生作品常让人耳目一新。广告专业学子在近期举办的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中表现出色,几度获奖。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在我学可谓是风光无限。它是贵州省第一个艺术类编导专业,该专业的学生个个身怀特长,能歌善舞,能说会道,在学校的许多学生部门与活动中不乏他们的身影。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同学代表学院、学校参加无数比赛,拿到不少奖励,为学校添加了许多荣誉。

此外,新闻学专业可以说是传媒学院实力较强的专业,于2002年开始招生。新闻学专业直到今天,走出了一大批知名记者,贵州多家媒体(贵州日报、贵阳晚报、贵州民族报、贵州电视台等媒体)均有传媒学院新闻学专业学子。在四年的大学时光里,新生将会有很多机会接触到师兄、师姐们,并与他们交流与学习。还值得一提的是传媒学院新新专业数字媒体艺术,是目前贵州省第一个,同时也是唯一一个特色专业,2010年开始招生,是传媒学院比较年轻的专业,但其就业前景是不可小觑的。

14.现代传媒系简介 篇十四

现代传媒系是我省最早开设广播电视类艺术教学的专业系。该系立足于广播电视,突出实践技能,从广播电视节目的采、编、播等环节,全方位地培养应用型的高级专门人才。目前开设新闻采编与制作、电视节目制作、摄影与摄像技术、主持与播音、影视广告、影视多媒体6个艺术类专业,现有在校学生 800人。

现代传媒系拥有一支年龄、学历和职称结构合理的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现有教师23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10名,学科带头人2名,省级优秀教师2名,地市级优秀教师3名。常年聘请河南电台、电视台及河南日报等媒体的双师型教师10多名,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教学效果显著。

近年来,现代传媒系教师获得省级优质课一等奖5人次,发表学术论文91篇,其中核心期刊30篇,出版专业教材13部。完成地厅级科研成果14项,获得地厅级科研成果奖励8项,完成省级科研项目3项,获奖1项,在研项目4项。指导学生参加比赛获地厅级一等奖3项、省部级二等奖2项。参与创作的电视系列片《重读大黄河》获省委宣传部“五个一工程奖”。

现代传媒系现有20多台(套)数字电视摄像机,多个电视非线编辑实训室,1个电视演播室,1个专业摄影棚、1个电视节目制作综合实训室和5个播音教学录音室,配备了目前最先进的数字视频和音频设备。

15.浙江传媒学院简介 篇十五

一、“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工作室” (studio) 一词最早源于西方艺术创作领域的“作坊”, 它是艺术家从事职业活动的基本单位, 是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们从事艺术创作、组织艺术品生产和销售以及培养未来艺术家的中心。工作室制度最早起源于二十世纪初德国魏玛市的公立包豪斯学校, 教学模式是“工作室”为载体, 将课程、教室与管理实践融为一体, 将传统的学校封闭式教学变为面向管理实际的开放式教学, 以课程知识为基础, 以专业管理技术的应用为核心, 以学生职业技能培养为主导, 引进管理家参与工作室教学。

“工作室”制引入我国后, 被广泛用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中。HEVC学院结合自身实际, 将传统工作室优点与现代职业教育目标结合起来, 以项目任务为活动主线, 在校内导师和校外专家的指导下, 通过观察、讨论、参与项目和反思等方式, 完成项目任务, 并从中获得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综合素养和专业技能的复合型管理人才提供了最大可能, 是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有力手段。

二、HEVC学院“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思路和措施

1. 成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领导小组及工作专班。

学院成立了传媒策划与管理专业“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作领导小组, 由我院教学改革权威专家、二级教授SQW担任领导小组组长, 并以项目负责人身份申报相关教研项目获得立项。传媒策划与管理专业所在的旅游与管理学院行政管理团队为领导小组成员和教研项目核心成员, 同时成立工作转班负责改革具体工作措施。

如下表1所示。

2. 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工作制度。

自开展改革以来, 传媒与策划管理专业已先后建立“佳影传媒工作室”和“四叶草艺术摄影馆”两个工作载体, 并建立健全了一系列工作制度来推进教改。首先是制定了以“工作室”制导向的人才培养方案, 打破原有的课程壁垒, 以工作项目的完成和核心技能的训练为导向重构课程体系, 建立新型具有一定弹性空间的人才培养模式。其次是出台了《旅游与管理学院实训室管理办法》与《工作室人员岗位职责》等一系列管理办法和制度, 还制定了以上两个工作室在校内校外相关业务的协议模板以规范管理。

3. 聘用实习期学生经营管理工作室业务承接。

工作室成立后, 已经在前期接受了一定技能训练的2014级学生开始了跟岗实习, 其中技能突出、成绩优异的XS、ZB等同学自愿承接了两个工作室的主体经营业务, 一方面协议工作室导师完成教学实训的指导工作, 成为了实际意义上的助理导师;另一方面全程参与业务承接和工作室经营管理。另有YHM、XHS等同学已在其他传媒行业企业开始了跟岗实习, 并逐渐具备了独立承接业务的能力后也以兼职导师的身份参与工作室学员的人才培养工作。

三、HEVC学院“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1. 师生在校期间自制校园微电影《寻找四叶草》叫好叫座。该专业佳影传媒工作室成立后, 工作室首席指导教师曾刚老师带领几名数字媒体技术方向的学员耗时半年多, 自编自导自演HEVC学院首部校园微电影《寻找四叶草》, 一经上线后即获得首日十万点击量, 反响较好。该微电影整部时长30分钟, 主创团队除了曾刚老师外, 另有一位我校传媒策划与管理专业兼职教师担任技术顾问, 其他均为传媒专业在校生, 从写本到拍片, 从选景到布景, 从前期到后期, 完全按照“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要求的边学边做, 边教边练, 校企合作, 师生合作。微电影上映8个月后, 在万峰林国际微电影盛典上荣获剧情片二等奖, 并同期入围四川金熊猫电视节、西部微电影节和金鸡百花微电影节等其他奖项。

2. 连续举办两届婚庆秀大型实景演出反响良好。为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 该专业在课程的编排上也大刀阔斧实施了改革, 坚持以作品为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衡量指标之一。比较典型的是在校内由工作室导师彭艳君老师指导的两届婚庆秀大型实景演出, 全程布景、化妆造型不仅在本校已经成为品牌活动, 也引起了社会媒体的高度关注。《楚天都市报》和湖北教育电视台等媒体报道纷纷报道了我院婚礼秀的盛况。

3. 工作室学员专业技能显著提升作品广受好评。工作室成立以来, 培养了大批专业技能扎实, 专业成绩突出, 并在毕业前后完成了自己代表作品的优秀学员。2014-2016届学员郭川同学在工作室主攻摄影摄像, 大三期间凭借自己的摄影作品《天地风》在武汉天地摄影比赛中荣获特等奖, 实习期间即从助理破格称为独立摄影师。2015-2018级在校生姚琴以其扎实的专业功底在武汉市江夏区“金话筒”主持人大赛中夺得银奖。

4.传媒与策划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良好。2015、2016年我院联合湖北省婚庆协会举办传媒专业实习汇报暨双选活动, 两届学生被婚协旗下数十家企业一抢而空, 就业前景好。目前尚在校内学习的大二学生中, 也有数位已经被行业企业选中, 在寒暑假、五一、国庆等旺季节假日兼职完成婚庆拍摄、节目编导、后期制作的实战短训。毕业生和实习生的优良口碑也为使旅游与管理学院成为湖北省婚庆行业协会副会长单位, 获得更加深入校企合作的机会和平台。

四、“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问题和今后的改进方向

1. 组织机构不健全, 生师比不达标, “工作室”制未能发挥预期效果。实施教学改革后, 学院暂时仅成立了两个工作室, 四个专职导师 (2016年该专业入学新生达到90人) , 生师比超过1:20, 在实施指导的过程中, 因为学员人数太多, 能指导每个学院的时间、精力和内容都相对缺乏, 导致工作室功能未能完全发挥。今后我们将加强教师的培养和引进, 将每位导师指导的学员人数降到10-15人, 以提升改革效果。

2. 工作室导师实践指导能力缺乏, 学员技能的训练和培养还有待提升。以目前工作室的工作状态而言, 校内导师多为高校传媒类专业毕业学生, 从教年限有限, 经验不足, 特别是行业从业经验有限, 实践指导能力达不到要求。而校外导师实际指导学生的时间和频次又得不到完全的保证, 从而影响了学生核心技能的培养。今后我们将加大对专职导师的培训力度, 在寒暑假安排不间断的企业顶岗实践活动, 以弥补校内导师实践指导能力的不足。同时采用多元化的方法规范校外导师的实际指导活动, 提供更多的实操项目训练学员, 改进人才培养的质量水平。

3.工作室设施设备资源较为匮乏, 管理水平也较为低下。由于建设资金等多方面的原因, 工作室自有的设施设备数量较少, 如照相机、摄像机、工作电脑与储存设备等跟学员人数相比大大不足;随着时间的推移, 设施设备的维护保养和更新也相对滞后。同时由于管理经验不足, 工作室设施设备的分类存放、维护保养、租借手续等都有不规范的地方, 管理较为混乱, 水平比较低下, 也都是今后要改进的方向。

五、结语

HEVC学院出于自身建设发展的需要, 也出于对传媒策划与管理专业建设发展的考虑, 实施了该专业“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到目前为止, 改革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 但也存在着很多明显的差距和不足, 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改革的力度还不够大, 改革的思路不够彻底和颠覆, 自然也影响了改革的成果。今后HEVC学院将针对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 有针对性的强化改革建设, 以期取得更大的进步, 促进该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水平的综合提升。

摘要:“工作室”制是一种建立在校企联合、工学结合基础上的人才培养模式, 近年来因为其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达成的促进作用, 被各大院校广泛试点和采用, 也取得了一些改革成绩。笔者分析了HEVC学院传媒策划与管理专业近两年来开展“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现行举措与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并探讨今后的改进方向。

关键词:HEVC学院,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现状探析

参考文献

[1]刘天问, 徐凡, 张亮, 秦蔚昀.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的构想[J].教育学文摘, 2012 (1) .

[2]邵文红.基于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探索——以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为例[J].怀化学院学报, 2014 (1) :126-128.

[3]徐薇, 李孟宣.“工作室制”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科技资讯, 2015, 13 (11) :201-201.

[4]施李娜.以就业为导向——谈动漫设计专业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美术大观, 2016 (5) .

上一篇:小区管理规约下一篇:医院传染病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