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华益慰心得体会:广大医务工作者学习的楷模

2025-02-10

学习华益慰心得体会:广大医务工作者学习的楷模(精选3篇)

1.学习华益慰心得体会:广大医务工作者学习的楷模 篇一

纵然苍天会老、山河会变,有一种精神却如同金子,虽久历风雨依然闪闪发光,这便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在北京军区总医院原普外科主任华益慰身上,就集中体现了这样一种精神。捧读这位模范医务工作者的事迹,我们不禁想起了另一个曾经感动过几代人的名字——白求恩。

白求恩、华益慰——一位生于加拿大,一位长于中国;一个

殉职于抗日战火,一个奉献在和平时期。虽然,他们国籍不同、经历不同,所处环境也不同,却有着一个共同的称呼——共产党人,有着一个相同的职业——白衣使者。他们以救死扶伤为己任,用高尚的医德和高超的医术为医生这个圣洁的职业作出了楷模,为共产党人这个光荣的称号增光添彩。

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白求恩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来到抗战前线,直至战斗到生命最后一息。在白求恩精神熏陶下成长起来的华益慰,把病人的健康当作毕生的追求,无论是在高寒缺氧的青藏高原,还是极度危险的抗震救灾一线,哪里有生命的呼唤,他就出现在哪里;哪里的患者需要,他就把最好的医术送到哪里。年过七旬,他还坚持每年做100多例手术,直到被查出晚期胃癌住进病房的前一天,依然战斗在手术台上……

从白求恩到华益慰,医务工作者珍爱生命、心系患者的品德、情操一以贯之;共产党人的广阔胸怀和高风亮节一脉相承:对工作精益求精,对患者满腔热忱,对同事无私帮助……

白求恩曾在四个月里行程千里,以精湛的医术救治了上千名伤员;华益慰从医56年一直扑在临床一线,挽救了数千名患者的生命,没有发生一起医疗事故。白求恩把手术台设在离火线最近的地方,以减轻伤员的痛苦;华益慰冬天为病人查体时,总是先搓热双手、焐热听诊器,为的是尽量不让病人着凉。白求恩在硝烟战火中创办卫生学校,编写战地医疗教程,手把手培训八路军医务骨干;华益慰甘作人梯,把全部的知识、经验、医术无私地传授给同事和后人,他带出的200多名学生,许多成了学科带头人。

白求恩、华益慰,这两个相隔半个多世纪的共产党人,有着太多的相似。生命垂危之际,白求恩想到的是战火中的八路军伤员,想到的是最后一次尽自己的职责;三次大手术之后,病榻上的华益慰忍着剧痛,留下遗言:死后自愿解剖遗体,以供后人借鉴。他们胸中装着人民,心里想着人民,一生一世造福人民,人民群众也为他们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所感动。直到今天,白求恩依然是人们心中圣洁的化身。闻知华益慰病重的消息,成百上千的相识和不相识的人赶到病榻前探望……

从白求恩到华益慰,都不是孤立的存在。在他们身后,是千千万万为人民服务的共产党人,是千千万万心系患者疾苦的医务工作者。虽然我们的党群关系、医患关系中还有这样那样不尽如人意之处,但,只要我们像白求恩、华益慰那样,从我做起,努力做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有道德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那么,我们的社会风气和医德医风就会不断向着好的方向发展。让我们像学习白求恩那样,树立起华益慰这面旗帜,学习华益慰的精神——这不仅是广大群众对医德医风的热切呼唤,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

2.医生学习华益慰心得体会二 篇二

最近通过看电视报纸讲述华益慰同志的先进事迹,使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作为一名医生,我们要向华益慰大夫学习什么?

要学习他的思想品德和工作作风;要学习他始终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无私奉献,忠诚服务,以高尚的医德、高超的医术为无数患者解除病痛;要学习他心系患者、博爱仁和的情怀、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思想,把病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尊重病人、关爱病人、方便病人、服务病人,把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落实到每个人的实际工作中去。向华益慰大夫学习,就是要学习他精益求精把心交给病人、用心为患者治病,有一丝希望就要尽到百分之百的努力;千方百计解除病人的痛苦,挽救病人的生命,做到了一个医生的职责。向华益慰大夫学习,就是要学习他廉洁行医、严以律已的高尚品德。

在当前治理医药管理混乱、反商业贿赂斗争中,号召大家向华益慰大夫学习廉洁行医、清白一生的高尚品质是十分必要的。他给我留下的精神财富是宝贵的,我要向华益慰大夫那样,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一辈子终于医疗事业,一辈子对得起病人,做一名让人民满意的好医生

3.学习华益慰心得体会:广大医务工作者学习的楷模 篇三

日前,人民日报刊登了《值得托付生命的人》——记北京军区总医院外科专家华益慰,拜读之后,感慨万千。

“做一台手术,留一个精品;治一名患者,交一个朋友。”这是华益慰一生的写照。在56年的从医生涯中,无数患者曾给华医生送“红包”,均被他婉言拒绝。而时下,在一些大医院,尤其是一些主刀的医生,却没有象华益慰医生那样拒收“红包”,而是变着花样收授患者赠送的“红包”。

前不久,就有一位朋友告诉我,他的一位亲戚因患阑尾炎而动手术,不得不给主刀医生和麻醉师送“红包”。我听了之后,很不是滋味。要知道,这名患者在农村,全家4口人,爱人有病,两个孩子上学,惟独靠他一人在田间劳动,全年总收入不到5000元,家庭生活非常拮据。这次患病是借钱付的医疗费,而且还额外赠送“红包”,对他来说是雪上加霜。我真不敢想象,这名医生,怎么能忍心收下这病人的血汗钱呢?

思考一:医生应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作为医生,应该尽医生的职责,对于病人,不能见钱眼开,见“利”忘“义”。要懂得,救治病人是医生的责任,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忘本。这次人民日报刊登了《值得托付生命的人》,展现了北京军区总医院外科专家华益慰的感人事迹,我们每位医生都应该好好的向华益慰学习,要以华益慰医生为榜样,廉洁行医,清清白白做人,坦坦荡荡做事,不收红包,不拿回扣,争做一个像华益慰那样值得病人托付生命的好医生。

上一篇:描写莲蓬的300字作文下一篇:党员个人创优工作开展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