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年研究生入学考试矿物加工学真题及详解(精选3篇)
1.中南大学年研究生入学考试矿物加工学真题及详解 篇一
2012年湖南农业大学硕士招生自命题科目试题
科目名称及代码:839土地资源学
适用专业:土地资源管理
考生需带的工具:
考生注意事项:①所有答案必须做在答题纸上,做在试题纸上一律无效;
②按试题顺序答题,在答题纸上标明题目序号。
一、名词解释(共计30分,每小题3分)
1.土地变更调查2.景观
3.地籍4.地下水矿化度
5.土壤质地6.土地储备
7.光温生产潜力8.土地开发
9.荒草地10.土地退化
二、解释下列成对名词的异同(共计32分,每小题8分)
1.城市用地与城市规模
2.土地整理与土地综合整治
3.土地结构与土壤结构
4.土地单元与土地资源评价单元
三、简答题(共计56分,每小题8分)
1.如何理解土地的社会属性?
2.母质类型对土地资源的利用有何影响?
3.什么是结构——功能理论,该理论对土地资源利用有何作用?
4.土地类型如何划分和命名?
5.全国土地分类(试行)与全国土地分类(过渡期适用)有何不同?
6.土地利用对生态系统有哪些影响?
7.简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涵义与原则。
四、问答题(共计32分,每小题16分)
1.什么是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如何计算一个地区的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
2.试比较美国土地潜力评价和FAO土地适宜性评价的特点。
共1页第1页
2.中南大学年研究生入学考试矿物加工学真题及详解 篇二
一、单项选择题:1~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1.爱迪生发明电灯之前做了两千多次试验。有个年轻记者曾经问他为什么遭遇这么多次失败。爱迪生回答:“我一次都没有失败,我发明了电灯。这只是一段经历了两千步的历程”。爱迪生之所以说“我一次都没有失败”是因为他把每一次实验都看作(B)A.对事物规律的正确反映 B.整个实践过程中的一部分 C.实践中可以忽略不计的偶然挫折 D.认识中所获得的相对真理
2.俄国早期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普列汉诺夫说,绝不会有人去组织一个“月食党”以促进或阻止月食的到来,但要进行社会革命就必须组织革命党。这是因为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有所不同,它是(A)A.通过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 B.由多数人的意志决定的 C.比自然规律更易于认识的规律 D.不具有重复性的客观规律 3.社会生产是连续不断进行的。这种连续不断重复的生产就是再生产,每次经济危机发生期间总有许多企业或因产品积压、或因订单缺乏等致使其无法继续进行再生产而被迫倒闭。那些因产品积压而倒闭的企业主要是由于无法实现其生产过程中的(B)A.实物补偿 B.价值补偿 C.增殖补偿 D.劳动补偿 4.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资本主义相比,当代资本主义在许多方面已经并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正确分析这些新变化发生的原因,有利于我们科学而全面地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导致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发生的根本推动力量是(B)A.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利的斗争
B.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 C.改良主义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 D.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的影响
5.192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过十四大到十八届三中全会20多年的实践,党对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有了新的科学定位,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A)A.决定性作用 B.基础性作用 C.辅助性作用 D.补充性作用
6.改革开放以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和人民代表大会的工作得到不断推进。全国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C)A.按党派分配名额 B.按单位分配名额 C.实行差额选举 D.实行等额选举
7.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是社会生产不可或缺的因素。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必要性和根据是(A)A.我国社会存在着生产要素的多种所有制 B.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按劳分配的补充
C.生产要素可以转化为生产力 D.生产要素是价值的源泉 8.文化强则中国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其关键是(C)A.发展新型文化业态 B.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C.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D.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9.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他在该刊发刊词中宣称,“盖改造青年之思想,辅导青年之修养,为本志之天职。批评时政,非其旨也。”此时陈独秀把主要注意力倾注于思想变革的原因是(D)A.他认为批评时政不利于改造青年思想 B.他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产生了怀疑
C.他对政治问题不感兴趣
D.他认定改造国民性是政治变革的前提 10.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大会通过的宣言对三民主义作出了新的解释。新三民主义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究其原因,是由于新三民主义的政纲(A)A.同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基本一致 B.把斗争的矛头直指向北洋军阀
C.体现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革命政策 D.把民主主义概括为“平均地权”
11.1930年11月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写道:“我所说的中国赶明高潮快要到来,绝不是如有些人所谓。‘有到来之可能’,那样完全没有行动意义的。可望而不可即的,一种空的东西。它是站在海洋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这段话是针对当时党内和红军中存在的(B)A.“御敌于国门之外”的主张
B.“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
C.“在全国范围内先争取群众后建设政权”的理论 D.“一省或数省的首先胜利”的设想
12.中共七大政治报告指出:“房子是应该经常打扫的,不打扫就会积满灰尘;脸是应该经常洗的,不洗也就会灰尘满面。我们同志的思想,我们党的工作,也会沾染灰尘的,也应该打扫和洗涤。”这段话形象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实践中所形成的的
A.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 B.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 C.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
D.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
1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包含“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方面的基本内涵,它们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构成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完整理论体系。其中,公平正义是
A.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 B.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 C.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 D.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 14.近年来,从“彭宇案”掀起的轩然大波,到“扶老被诬伤老,好人败诉赔钱”等事件的一再发生,使历来推崇“助人为乐”的国人遭遇了严重的道德考验。2013年8月1日,《深圳特区救助人权益保护规定》的正式实施,填补了国内公民救助行为立法的空白。为此,有媒体撰文《“好人法”释放道德正能量》,认为该规定无疑会释放出挺好人、做好人的正能量,对社会的净化不无益处。法律之所以释放道德正能量,是因为
A.法律是道德的基础 B.法律是道德的前提 C.法律是道德的归宿 D.法律是道德的支撑 15.党群关系,关乎党和国家的存亡大计。为了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中共中央部署并在全党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次活动的主要内容是 A.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 B.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 C.建设学习型党组织 D.为民务实清廉
16.2013年6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美国加州安纳伯格庄园会晤时,将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内涵概括为
A.加强对话、增加互信、发展合作、管控分歧
B.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
C.共同发展、合作共赢、友好伙伴、相互尊重 D.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密切协作、相互支持
二、多项选择题:17~33题,每小题2分,共34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7.长江的年龄有多大?这里说的长江“年龄”,是指从青藏高原奔流而下注入东海的“贯通东流”水系的形成年代。如果说上游的沉积物从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顺延而下能到达下游,这就表明长江贯通了,这就是物源示踪。我国科学家采用这一方法,研究长江中下游盆地沉积物的来源,从而判别长江上游的物质何时到达下游,间接指示了长江贯通东流的时限。他们经过10多年的研究,提出长江贯通东流的时间距今2300多万年。这一研究成果从一个侧面显示出(AD)A.时间和空间是通过物质运动的变化表现出来的 B.时间和空间是标示物质运动的观念形式 C.时间和空间是有限的,物质运动是永恒的
D.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18.作家史铁生在《奶奶的星星》中讲道,奶奶告诉他的故事与通常的说法不同:一般人说,地上死一个人,天上就熄灭一颗星星;而奶奶说,地上死一个人,天上又多了一个星星,人死了就会升到天空,变成星星给走夜道的人照个亮了。于是他“慢慢相信,每一个活过的人,都能给后人的路途上添些光亮,也许是一颗巨星,也许是一把火炬,也许只是一支含泪的烛光„„”这对我们理解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的启示有(CD)A.杰出个人决定历史发展的走向
B.人人都是历史的创造者
C.历史是无数个人相互作用的合力的结果 D.每个人对社会发展都有或大或小的作用
19.1918年,马寅初在一次演讲时,有一位老农问他:“马教授,请问什么是经济学?”马寅初笑着说:“我给这位朋友讲个故事吧:有个赶考的书生到旅店投宿,拿出十两银子,挑了该旅店标价十两银子的最好房间,店主立刻用它到隔壁的米店付了欠单,米店老板转身去屠夫处还了肉钱,屠夫马上去付清了赊欠的饲料款,饲料商赶紧到旅店还了房钱。就这样,十两银子又到了店主的手里。这时书生来说,房间不合适,要回银子就走了。你看,店主一文钱也没赚到,大家却把债务都还清了,所以,钱的流通越快越好,这就是经济学。”在这个故事中,货币所发挥的职能有(ABC)A.流通手段 B.价值尺度 C.支付手段 D.贮藏手段
20.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随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资产阶级国家对经济进行的干预明显加强,从而使得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调节机制发生了显著变化。与这种变化相适应,经济危机形态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主要表现是(BC)A.经济危机通常由国家间的贸易失衡直接引发
B.经济危机各阶段的交替过程已不十分明显
C.经济危机更多地表现为金融危机的频繁发生 D.经济危机的破坏作用只局限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21.1926-1927年初,邓小平在莫斯科中山大学留学一年。此时正值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在莫斯科和整个苏联燎原般发展,国家经济全面开花,市场上商品丰富、品类繁多,商店、饭馆、咖啡馆随处可见。邓小平到中山大学第一天就收到了一大堆日用品,一日三餐也非常丰富。在此期间,邓小平还认真阅读和摘抄了苏联领导人关于新经济政策的许多论述。这一段经历对邓小平后来思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一定的启示。邓小平与列宁在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中有许多相通之处,主要有(ABC)A.学习和利用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
B.把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放在首要地位
C.在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条件下,利用商品、货币和市场发展经济 D.优先发展重工业,快速实现从农业国到工业国的转变
22.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这是因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我国(BD)A.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C.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D.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23.2013年9月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并回答学生提问时说,“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段话生动地反映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之间的关系即(BCD)A.生态文明建设可以取代经济建设
B.生态文明建设应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C.生态优势可以转化为经济优势 D.生态环境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24.2013年6月6日,《财富》全球论坛首次在中国西部内陆城市成都举行。这次论坛以“中国的新未来”为主题,集中讨论了中国西部发展对中国未来发展的重要意义。“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把西部大开发放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优先位置,是因为西部发展有利于(ABC)A.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B.增强西部地区的经济实力
C.形成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协调有序的区域发展格局 D.扩大国有资本在西部地区社会总资产中的比重
25.《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限期实现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的真正脱钩,重点培育和优先发展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挥各类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可以(BCD)A.扩大政府管理权限
B.降低政府治理成本 C.提高社会治理水平D.增强公民对社会的认同感
26.近年来。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明显加快。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从2007年的248亿美元上升到2012年的772亿元,年均增长25.5%,跻身对外投资大国行列。我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的重要意义是(ABCD)A.增强我国企业的国际化经营能力 B.培育我国具有世界水平的跨国公司 C.充分利用国外资源 D.拓展我国经济发展空间
27.1912年3月中华民国临时参议院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毛泽东曾称赞它:“带有革命性、民主性”。其“革命性、民主性”主要体现在(ABD)A.它规定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 B.它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C.它不承认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 D.它以根本大法的形式废除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28.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利用和管辖钓鱼岛。1895年,清朝在甲午战争中战败,被迫与日本签署不平等的《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钓鱼岛等作为台湾“附属岛屿”一并被割让给日本。1941年12月。中国政府正式对日宣战,宣布废除中日之间的一切条约。日本投降后,一句有关国际文件规定,钓鱼岛作为台湾的附属岛屿应与台湾一并归还中国。这些文件是(ABC)A.《波茨坦公告》 B.《开罗宣言》 C.《日本投降书》 D.《德黑兰宣言》
29.抗日战争结束后,中共为避免内战,实现和平建国、采取的主要措施有(BD)A.在国统区开辟第二战线 B.赴重庆与国民党当局进行谈判 C.在解放区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D.参加政协会议并维护政协协议
30.柏拉图说:“法律有一部分是为有美德的人制定的,如果他们愿意和平善良地生活,那么法律可以教会他们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所要遵循的准则;法律也有一部分是为那些不接受教诲的人制定的,这些人顽固不化,没有任何办法能使他们摆脱罪恶。”这段话所凸显的法律的规范作用是(CD)A.预测作用 B.保障作用 C.强制作用 D.教育作用
31.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源远流长,内涵极为丰富。下列诗句中反映爱国主义优良传统的有(ABCD)A.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B.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C.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D.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32.2013年9月29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启动运作,36家中外企业和金融机构获颁证照,首批入驻试验区。建设该试验区的主要任务是(ABCD)A.推动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和行政体制改革 B.为全国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
C.促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优化经济结构 D.推动构建更加公平合理的市场经济体制
33.应中国总理李克强的邀请,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印度总理辛格和蒙古国总理阿勒坦呼亚格于2013年10月22日开始分别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来自中国三个陆上邻国的领导人,在同一天开启中国之行。这样密集的双边访问在中国外交史上实属罕见。这一外交动向(BCD)A.深化了中国与俄印蒙三国间的盟友关系 B.反映了中国周边外交行动的延续和加速
C.体现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吸引力 D.顺应了互利共赢的时代潮流
三、分析题:34~38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并回答问题。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34.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巧用大循环,处理不再难
山东某地区采用循环经济的理念,将秸秆“吃干榨尽”,秸秆利用进行了有益探索。
一、秸秆种蘑菇
该地小麦种植面积为60万亩,按亩产500公斤计算,每生产30万吨秸秆。虽然粉碎还田,压块做燃料,青储养殖等消化了大量秸秆,但一些农户为图方便,仍然偷偷焚烧秸秆,当地焚烧压力很大。
2009年,该地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了一家蘑菇种植企业,该企业以小麦秸秆加鸡粪为原料培育双孢菇,从当地收到的小麦秸秆不够用还在周边100公里范围的县市区收集,鸡粪则由当地一家大型养鸡场提供.自蘑菇厂建起来后,蘑菇厂对秸秆的大量需要,让原本难以处理而成为”包袱”的秸秆摇身一变,不仅成为了香饽饽,而且还成为农民增收的渠道.二、延长产业链
然而,蘑菇厂每年产生约6万吨菌渣,四处吨级臭气难闻也引来周边群众的投诉.由此,让蘑菇厂开始寻找下游菌渣处理企业,开展产业链条的招商引资.山东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得知消息后主动前来,并把厂子建在该蘑菇厂旁边.他们将买来的菌渣加上猪粪,经过发酵制成了很好的有机复合肥.这不仅解决了菌渣问题,而且也附带解决了让周边养殖产业头疼的猪粪问题。该公司将生产出来的邮寄复合肥。直接卖给周边的有机蔬菜种植基地,种植户以及果农等,由于减少了销售中间环节,价格合理,而很受欢迎。该公司也因之而获利颇丰。
三、“链接”到山林
秸秆经过种植蘑菇,变成了有机复合肥。最后拿到市场上销售,算是完成了一个标准的循环利用过程,然而,如果将有机复合肥集中用于生态修复工程,再次推动一个新的生态产业发展,岂不是更好?
该地又动起了脑筋,将秸秆利用产生与退耕还林工程对接。该地的山区丘陵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2/3,其中宜林荒山地有6万多亩。这些山地土壤贫瘠,含沙量大,农作物产量低,经济效益差。
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该地从2011年开始,由市财政投入数亿元,实施为期5年的“自主退耕还林生态富民”工程,打算将这些山地改造成高产的大枣、大樱桃等经济果林,大力推进农林业转型。
而要发展高产高效的有机林果业,所面临的突出问题是有机肥从何而来?这时,秸秆等有机肥料又成了人们惦记的宝贝。为了种植出优质林果,当地农民在山地种植果林时,都始垫秸秆、放菌渣有机复合肥等。大片经济果林的种植,不仅大大地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从而实现了秸秆利用的循环,而且也大大地提高了农民收入。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3年6月22日)
(1)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分析“巧用大循环,处理不再难”中“巧”在何处?(6分)
(2)当你在生活中遇到难题和矛盾时,上述事例对你有何启示?(4分)34答案:(1)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事物的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实现的。事物的相互联系即相互作用构成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3分)本案例中,秸秆养菇——菌渣制肥——林果肥育——生态改善形成了环环相扣的产业链“大循环”,“巧”就巧在人们能敏锐地发现事物固有的联系,并能动地建立新的联系,进而利用这种联系来促进事物的良性发展。(3分)
(2)上述事例给我们的启示主要有:要从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把握事物的普遍联系;要从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从发展中找出路;要运用矛盾分析方法,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办法;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勤于实践,勇于创新。(4分)(注:如果考生能围绕上述材料的主题,灵活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加以分析论述,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35.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1978年我国做出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时,美国《时代》杂志,曾质疑说:“他们的目标几乎不可能按期实现,甚至不可能实现”,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外贸进出口总额均已达到世界第二位,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份额提升到10%左右,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年均超过20%,据世界银行统计,我国已经入中高收入国家行列。
在物质文化生活得到提高之后,人民群众对未来期待更高。过去施工建厂,首先考虑的是经济利益,今天引进项目,担心的却是环境污染;过去期盼吃饱穿暖,今天却追求吃得健康、安全;过去梦想有车有房,现在则忧虑PM2.5排放。城乡居民收入整体都有提高,但城乡区域发展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近10年来中国基层系数十种处于0.4以上,超出国际公认“警戒线”。。。这个经济飞速发展,财富不断积累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创造着”中国式奇迹“的同事,仍有一些”中国式难题“亟待破解。
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历史上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新时期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作。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大之后首次到地方调研就选择了广东,并向深圳莲花山顶的邓小平铜像敬献花篮。习近平表示,之所以到广东,就是要到在我国改革开放中得风气最先的地方,现场回顾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将改革开放继续推向前进。我们来瞻仰邓小平铜像,就是要表明我们将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迈上新台阶。
摘编在《人民时报》(2012年3月22日),新华网(2012年12月11日)材料2 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说:“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回过来看看,我们对邓小平同志这番话就有更深的理解了。所以我们讲,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正是从历史经验和现实需要的高度,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反复强调,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摘自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
(1)如何看待改革开放进程中的“中国式奇迹”与“中国式难题”?
(2)运用社会基本矛盾原理分析为什么“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35答案:(1)“中国式奇迹”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坚持不懈推进改革开放的结果。改革开放是一次新的伟大革命,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激发了整个社会的活力。(2分)“中国式难题”是发展中的问题。许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仍然很多,必须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来解决。(2分)
(2)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只有通过改革不断地调整生产关系、完善上层建筑,才能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2分)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旧问题的解决和新问题的产生不断交替,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2分)改革开放是长期的、艰巨的、复杂的过程,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2分)
36.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1980年8月,邓小平会见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法拉奇问:“天安门上的毛主席像,是否要永远保留下去?”邓小平回答说:“永远要保留下去。过去毛主席像挂的太多,到处都挂,并不是一件严肃的事情,也并不能表明对毛主席的尊重。”邓小平又说:“毛主席一生中大部分时间是做了非常好的事情的,他多次从危机中把党和国家挽救起来。没有毛主席,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毛主席最伟大的功绩是把马列主义的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实际结合起来,指出了中国夺取革命胜利的道路。应该说,在六十年代以前或五十年代后期以前,他的许多思想给我们带来了胜利,他提出的一些根本的原理是非常正确的。”
摘自《邓小平文选》第二卷
材料2 2013年1月5日,习近平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指出,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时期,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重大区别的时期。虽然这两个历史时期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导、方针政策、实际工作上有很大差别,但两者决不是彼此割裂的,更不是根本对立上的。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分清主流和支流,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发扬经验,吸取教训,在这个基础上把党和人民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摘自《人民日报》(2013年1月6日)
(1)1980年,邓小平为什么强调天安门上的毛主席像“永远要保留下去”?(5分)
(2)如何理解习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个不能否定”的深刻内涵及具意义?(5分)
36答案:(1)改革开放后,社会上出现了一股否定毛泽东及毛泽东思想的思潮,正确评价毛泽东成为中国面临的重大政治问题。否定毛泽东必然导致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否定。(2分)毛泽东虽然在晚年犯了严重错误,但是就他的一生来看,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他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和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建立了永远不可磨灭的功勋。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3分)
(2)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的两个时期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两个时期都应该肯定。(2分)改革开放前的实践探索为改革开放后的实践探索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改革开放后的实践探索是对改革开放前的实践探索的坚持、改革、发展。两个时期不能互相否定。(2分)“两个不能否定”有助于统一历史认识,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1分)
37.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鹦哥岭是海南省陆地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区内分布着完整的垂直带谱,在我国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保存上独占鳌头.这里山高路远,条件艰苦,一直难以招聘到具有较高专业素质的工作人员.一、鹦哥岭来了大学生
自2007年起,先后有27名大学毕业生(2名博士、4名硕士、21名本科生)放弃大城市的优越生活,陆续称全国各地来到鹦哥岭保护区工作。山脚下一排破旧平房中的两间就是他们的家“孩子们,这里的黎苗兄弟说是以种田为生,实际上就是种些橡胶,靠山吃山。。你们来任务重啊!在关爱森林的同时还要想法帮这里的百姓致富!”老站长的一席话,像重锤一样敲击着大家。“我们不会让鹦哥岭失望的!”大家不约而同地喊出声。
二、鹦哥岭有了“档案馆”
到底鹦哥岭有多少种动植物?这事摆在大学生们面前最直接的课题,也是鹦哥岭自然保护区要完成的首要工作。大学生们背着睡袋、锅碗瓢盆和监测仪上山了:他们聚精会神地做着记录,天黑了,架起锅,煮点米饭和着辣酱吃;实在太困了,支起帐篷,钻进去睡一觉„„经过4年多的艰辛努力,鹦哥岭自然保护区终于有了自己的“档案馆”:记录到维管束植物2197种,脊椎动物431种,鹦哥岭树蛙等14中科学新种以及26个中国新纪录种等。
三、鹦哥岭有了护林员
鹦哥岭周边有103个自然村,近2万村民。看到村民大片砍伐雨林种山兰、香江,作为环境保护着,大学生们痛心疾首。但习惯靠山吃山的当地老百姓说:“让我们放下看到,放下猎枪绝对不行!”大学生们克服阻力,用真诚和智慧动员招募了270名护林员,并与他们一起,用一个多月时间,走遍了209公里的界线,埋下了近400根桩和50多块界碑,为鹦哥岭保护去筑起了一道看得见的保护网。
四、鹦哥岭有了农业示范田
鹦哥岭是海南的贫困山区,为帮助当地苗族百姓脱贫致富,大学生们特地去外地取经,在鹦哥岭通过试点而大面积推广“稻鸭共育”的古法,带动当地人致富,农户们在稻田骄傲地插上了“农业示范田”的牌子。接着大学生们又推广林下经济,在橡胶树下种菜、种瓜、养鸡;并帮助当地人建起了环保厕所,改造了猪圈,改善了居住的环境„„当地百姓手里有了钱,靠上山砍树卖钱的人越来越少了。看到这一切,大学生们说:“我们感到由衷的幸福和快乐,也深切地感受到,这就是我们工作的意义和存在的价值。”
今年过去了,27名大学生一直坚守在鹦哥岭。他们甘于寂寞,乐于奉献:发现新物种,是敬业的科研工作者;引来环保理念,是先进理念的传播者;心系百姓喜忧,是黎苗族兄弟的贴心人!一份职业,背负三份责任。三个角色的完美融合,让我们看到了甘于寂寞的坚守力量和不甘于寂寞的奋斗精神,也让我们懂得了自己手中的笔,脚下的路,心中的秤要靠什么来指引。他们选择了一种有远见的生活方式。
每到毕业季,总有一些大学生发出“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的感慨。究竟如何看待理想与现实的关系,鹦哥岭的大学生们用他们的实际行动给出了最响亮的回答。摘编自《光明日报》(2012年4月9日,2013年6月7日)
(1)为什么说鹦哥岭的大学生选择的是“一种有远见的生活方式”?(6分)
(2)怎样看待“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种说法?(4分)
37答案:(1)他们选择了甘于寂寞,乐于奉献的生活方式。他们不畏艰辛,淡泊名利,坚持个人与国家相结合,个人与群众相结合,当前与长远相结合,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3分)一份职业,背负三份责任,从而实现了人生价值的最大化,找到了人生的远大目标。(3分)
(注:考生围绕人生观和人生价值的主题加以分析,言之有理,亦可给分)
(2)“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的这一说法,反映了人生选择中所遇到的如何处理理想与现实关系的困惑。理想与现实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理想是圆满的,现实则是复杂的,理想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现实是理想的基础,理想是未来的现实。(3分)坚定的信念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勇于实践、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1分)
3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航海家哥伦布完成了他的前无古人的探险活动后,向支持他探险的西班牙国王和王后回报他的发现时说:”地球是圆的.”他因为这一伟大的发现而名垂后世.但是,时隔500多年后,美国《纽约时报》中东事务专栏作家、普利莱奖获得者托马斯.弗里德曼沿着哥伦布的航程,从美国乘飞机出发,经由法兰克福一直向东飞行,来到了印度的“硅谷”----班加罗尔,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他有了一个破天荒的发现,他回到美国后,悄悄地对他的太太说了一句话:“亲爱的,我发现这个世界是平的。”
“世界是平的”,并不是说地球以改变了他的物理形态,但这个论点的提出却有着划时代的意义。他揭示出当今世界正在发生的深刻而又令人激动的一个变化----全球化的趋势,他以高科技发展为动力,在地球各处勇往直前、势不可挡,世界也因此从一个球体变得平坦。
“世界是平的”,意味着在今天这样一个因信息技术而紧密、方便的互联世界中,全球市场、劳动力和产品都可以被整个世界共享,一切都有可能以最有效率和最低成本的方式实现。
“世界是平的”,改变着每一个人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方式,乃至于每一个人的生活方式。因此,生活在当今时代的每一个人,都面临着平坦的世界这样巨大的变化,我们将如何自处?看来,在这个世界里,要想脱颖而出,最重要的一点是不断强化自己的竞争力,首先要培养“学习如何学习”的能力---不断学习和教会自己处理旧事物和新事物的新方式。摘编自《人民日报》(2007年7月26日)、《人民日报》(海外版)(201
2年11月1日)材料2 弗里德曼在《世界是平的》一书中,以丰富生动的语言描述了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和益处。其中的一段话颇令人回味:“小时候父母常常说,儿子啊,乖乖把饭吃完,因为中国和印度的小孩没饭吃。现在,父母会对孩子说,女儿啊,乖乖把书念完,因为中国和印度的小孩正等着抢你的饭碗。”
摘编自【美】托马斯.弗里德曼《世界是平的》
(1)在“世界变平”的时代,为什么每个人“要培养‘学习如何学习’的能力”?(5分)
(2)从“抢饭”到“抢饭碗”的变化说明了什么?(5分)
38答案:1)在全球化时代,世界正发生深刻变化,现代科技加速发展,求和平,谋发展是时代主旋律,国际分工和社会分工不断深化,人类的各种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各国各地区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开放。人们的生存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既相互竞争又密不可分。(3分)每个人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创新,才能适应世界的急剧变化,在激烈的竞争中不断提升和完善自我。(2分)
3.中南大学年研究生入学考试矿物加工学真题及详解 篇三
科目名称及代码:公共管理学617
适用专业(领域): 公共管理
考生需带的工具:
考生注意事项:①所有答案必须做在答题纸上,做在试题纸上一律无效;
②按试题顺序答题,在答题纸上标明题目序号。
一、名词解释(共计20分,每小题4分)
1.公共行政
2.政府能力
3.行政组织
二、简述题(共计60分,每小题15分)
1.简要论述国家公共行政管理的主体有哪些。
2.简要论述政府管理如何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3.试论行政职能的构成。
4.“政府失灵”的主要问题表现在那些方面?
三、论述题(共计70分,每小题35分)
1.论述行政体制改革的动力与过程,以及当前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任务。
2.结合实际论述行政权力腐败的危害性。
4.行政改革 5.人事行政
【中南大学年研究生入学考试矿物加工学真题及详解】推荐阅读:
中南财经政法民商法研究生历年考研真题12-26
中南大学201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说明12-16
中南大学2013年寒假课外实践10-15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公务员制度讲座真题12-10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行政法学 试题01-06
中南经济法学概论作业题及答案10-30
老山小学2013学年控辍保学制度及措施09-05
中南大学新生必备06-27
中南大学论文材料08-22
病理实习中南大学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