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扣课堂教学促进教师发展论文

2024-07-24

紧扣课堂教学促进教师发展论文(5篇)

1.紧扣课堂教学促进教师发展论文 篇一

追求高效课堂、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建湖县裴刘学校

高效课堂指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能够有相当高的目标达成的课堂。如何追求高效课堂不仅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要求,也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因素。高效课堂绝不是教师的“一言堂”,而是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发展。在近湖中学盟主的倡议下,联盟校组织开展“主动、互动、灵动” 高效课堂主题研讨活动无疑是非常必要也是非常及时的。下面我就我校的一些做法谈一谈我们对构建高效课堂的思考,如有不到之处,还请各位同仁指正。

一、反思课堂,找准课堂高效的切入点

1、加强学习,提升教师理论素养和专业技能。

我校编印了高效课堂理论学习材料,鼓励教师认真学习钻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加深对高效课堂的理解和探究。我们采取校内集体学习、自学、和互学相结合,并利用单周、双周组织教师进行业务学习、专业理论学习、优秀教学案例的研讨活动,每周至少组织一次教研组内的研讨活动,促使教师互相学习,互相研讨,共同提高。通过学习广大教师认识到必须转换角色观念,教学的过程是学生彼此给予、心灵真诚物对的过程,必须注重对学生的启发,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入课堂,多为学生提供自我展示的机会并对他们给予积极鼓励,从而让课堂变得有趣,变得高效。

2、找准问题,提高课堂教学过程的有效性。

我校构建“高效课堂”的一个重要内容便是剔除课堂泡沫,从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入手,强化教学常规,要求老师们提高课堂驾驭能力,让每一分钟都用到刀刃上。学校列出了“课堂泡沫”的种种表现,要求老师们对照检查,逐条改进,不断提高。比如个别老师习惯“拖堂”,有的老师上课“满堂灌”,经过整改,这些缺点都一一消失了。我校还要求老师们坚持写教后反思,教学案例,教学精彩片断等,要求各班成立学生学习小组,“一帮一”、“兵教兵”,要求学生做到“堂 1

堂清,日日清,周周清,人人清”,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为了规范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我校对备、教、改、导、考等环节提出了明确要求,每月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进行问卷调查或召开学生座谈会,每学期两次开展全体学生和家长对每位教师的评教活动。

3、重点剖析,统一追求高效课堂的认识。

我们抓住影响课堂高效的重点问题进行了剖析,形成了相应的认识。老师们一致认为高效课堂来自于有效研讨,来自于精心准备,来自于自觉反思。要优化课前准备,为提高课堂效率作保障;优化时间安排,让课堂45分钟产生最大的效益;优化学法指导,探究最佳教学途径;优化评价方式,保证学生全员高效参与;优化师生关系,营造和谐学习氛围;优化教学反思,敦促自己改进教法。

二、研究课堂,把握高效课堂的落脚点

1、抓实集体备课,夯实高效课堂基础

我校委派得力的骨干教师担任教研组长和年级备课组组长,要求教研组、年级备课组组长认真组织本组成员备课。着力抓实集体备课工作,建立“一人先备-集体备课-分头细备”的“二轮备课制”。具体做到:“四定”(定时间、定内容、定方式、定中心发言人),“四统一”(教学目标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学重难点统一、教学训练统一)“一灵活”(教法学法灵活运用),实现了同学科老师间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经验通用、失误同戒。

2、转变学习方式 促进学生发展

我们要求教师要牢固树立“课堂是属于学生的”这一教育理念,把学习的时间真正还给学生。课堂上,教师的主导应“导到为止”,切不可繁琐分析,疲劳训练,45分钟的课堂学习时间,应保证学生自主学习时间不少于三分之二的时间。此外,让学生自主学习,要给予学生自主思维的空间。我们要求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把自身角色定位于学生学习的合作者、鼓励者、引导者。当然,最关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应把学习方式的选择权还给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求教师要特别注重引导学生学会提问。“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在学习探究活动中,我们要求教师不仅仅提供教材或资料让学生去理解、记忆,而应呈现一个个需要学习、探究的问题,引导学生多问几个

“为什么”、“怎么样”,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去思考,从多种形式、多种层面去求得答案。要使学生不仅“爱问”,而且“会问,形成较强的质疑解疑能力。同时,教师不能让学生按照自己设计好的“圈套”回答问题,而应该引导学生敢于针对课文内容、课外读物、针对社会生活、针对教师和同学的不同观点等等提出质疑,敢于挑战教师,挑战权威,甚至否定权威。对学生表现出来的哪怕是一点点创新思维的火花,教师也一定要精心保护,给予鼓励。

3、推行“三课”活动,追寻高效理想。

一是骨干教师示范课引路。各级教学能手和骨干教师带头上高效课堂示范课,课后及时组织教师研讨;二是青年教师见面课。初来我校的新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展示,亮出其优点,摸准他们的不足之处。三是比武课互促提高。采取课堂教学大比武使青年教师得到锻炼和提升,邀请教研室领导,兄弟学校的骨干老师到我校把脉指导;同时继续开展 “我最满意的一份优秀教案” “学生最喜爱的一堂课”比赛评比活动;

4、开展特色教研,营造教研文化。

我们鼓励教研组开展富有特色的教研活动,如同课异构活动、互换教学班授课活动、集体创意备课活动、“我为课堂挑挑刺”活动等,开展了富有成效的课例研讨,形成独特的教研文化。为了满足教师自我提高的愿望,我们把学习交流当着一种荣誉,抓住教师的每一点进步,鼓励教师外出参加教研活动。从去年开始常州实验小学对我校进行了对口帮扶,我们将力抓这一机遇,3月份我们将邀请常州实验小学的老师来我校送教,4月份我们到常州学习,让我校的青年骨干老师与常州实验小学的国家级、省级名师零距离切磋交流,提高我校广大教师的教学业务能力。

三、延伸课堂,抓住师生成长的结合点

高效课堂不单指狭隘的45分钟课堂,“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延伸课堂引活水,是促进课堂高效、师生成长的得力举措。

1、研读课程标准,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

要求老师们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及其解读,从编者的角度去钻研教材、感知教材、理解教材,树立课程意识。认真通读所教学科的全册教材,了解全册教材的内容,明确这些内容在整个课程的知识结构网络中的地位和作用,理清教学目标。

2、推行“五个一”活动,引导教师主动反思。

“五个一”即读一本教育名著,写出读书随笔;上一节公开课,写出教后反思;整理一个教育故事,写出案例评析;开展一个问题研究,写出教育论文;研究一位名师授课,写出学习感悟。特别是我们的学习笔记要求:学有所得,学能致用。

3、开展课题研究。

教育科研是促进教育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我们提出“人人有课题,个个会研究”的口号,号召全体教师都来做“科研型”老师。我们围绕两个县级教科研课题,《新课程下物理实验有效教学的研究》、《初中数学课堂训练有效性研究》开展研究工作。同时开展群众性的教科研活动,鼓励青年骨干教师大胆进行探索。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构建高效课堂路漫漫,我们只要心怀梦想努力去设计,用心去实践,一定会找到属于我们自己的方向,踏出属于自己的道路,从而迈上更新的台阶。

2012-3-28

2.紧扣课堂教学促进教师发展论文 篇二

一、紧扣教学设计环节提高教案编写质量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依据教学方案设计组织教学流程,因此教学方案的设计和教学成效直接关联。在教学设计中,笔者首先认真研究文本,把握文本的主要特征,如题材、主旨、写作特点等,根据不同的文本采用不同的设计策略。其次,教学方案的设计要兼顾到初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使教学设计的针对性更加体现出来。因此,笔者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注重以文本为依据,以方法为纽带,以学生为核心,追求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和教学效果的最大化。笔者在教学中采用“123”教学模式,教学设计中以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为一条主线,课外自主学习和课堂自主探究为两个抓手,按照“指导方法—课堂探究—课后自主巩固”的教学流程,组织学生开展语文学习活动。如在进行说明文教学时,笔者先指导学生预习掌握说明文“明对象、理顺序、抓特征、找方法、品语言”的学习方法,然后在课堂学习时结合文本探究讨论,课后再进行比较阅读的巩固练习。又如在学习写景类的文章时,先指导学生从抓景物特征、找写景方法(修辞、感觉、动静、虚实、声色、空间等角度),从景语中品情语体悟作者思想情感的三方面品读。有了方法的指导,学生完全能够自主学习此类文章,课后再通过写作进行巩固。这样既能够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对教学成效的提升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紧扣手段提升环节营造生动语文课堂

初中语文课堂应当是生动富有情趣,充满知识含量的,只有打造这样的课堂,才能让学生学得愉快,更有积极性和深刻性。语文教学手段的创新与提升,是打造语文生动课堂的重要抓手,把信息手段运用到语文教学中,使网络、多媒体的使用和语言教学浑然天成。笔者在这方面也做了一些实践,将一些知识点设专题制作微视频上传至网络,供学生提前预习使用,这样的短视频既能使学生对复杂的知识有直观的感受,又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激发兴趣,同时也使学生在预习时有了方法的指导性和针对性。另外,在课堂上教学导入环节时使用多媒体,可以用来调动情绪、营造氛围;在课堂信息补充环节可以配合课文的分析理解进行教学演示;在渗透思想情感时可以用来烘托氛围;视听法可以结合到名著阅读中等等。如在进行《西游记》等名著教学时,可以播放相关的影视作品,课本上出现节选《美猴王》部分,笔者引领学生阅读原著,并对精彩段落进行小组展示和赏析,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思考影视对原著进行了哪些再创造,并进行评价。借助这些允许再创造的艺术作品, 既可以拉近学生和原著的距离,又可以将两者进行比较,更体会到文字的魅力。可见这是教学手段的一次创新与改进,信息化手段在课堂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紧扣师生互动环节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对初中课堂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有些学生在课堂上思维僵化,参与性不高,学习动力匮乏,这样的状况与教学环节设计不合理有着直接的联系。笔者认为要改变现状,首先要将学生的主体定位把握准确,通过行之有效的方法,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充分激发起来。其次,要在学习载体的运用、学习流程的控制方面,充分体现师生互动的效应。以八年级下册中有一篇探讨人性的《窗》为例,本文的教学目标和重点是“认识人性的美丑”,难点是“心理描写”。怎样让学生走入文中人物的内心,从而进一步探讨人性问题呢?笔者把这堂课设计成谈话节目,让学生走进笔者主持的《道德观察》,去关注这个道德范畴的问题。初读课文,先让学生以观众的角色阅读,了解文章的内容。再读课文,让学生转变角色,把自己想象成“不靠窗病人”,然后以和主持人“面对面”的形式,直接接受访问,以第一人称回答几个问题:⑴这样的结局你自己意料到了吗?⑵当时你要得到床位的愿望是那么强烈,为什么要在几天后提出挪床位呢?⑶当你占到床位的时候是怎样的心理?⑷当你看到墙后又是怎样想的?这些问题的设置都直接指向文中的心理描写。学生要回答这些问题,必须仔细研读课文,投入到文本中。当这些问题解决的时候,教学难点也轻松地迎刃而解,学生研读教材的兴趣也大大提高了。最后,笔者又设计了一个“有话大家说”的单元,让学生再回到观众的角色,讨论“为什么两位病人看到的风景不同”,这个问题直接切入到本文的教学目标,通过上节内容的探讨,学生已经深刻体会到人性的美丑,不需要老师多做点拨,他们已能准确地表述出来。可见教师要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在课堂上进行互动,既要实现知识的掌握,又要体现能力的培养,促进语文教学目标任务更好地达成。

四、紧扣模式改革环节促进教学深入开展

优化语文教学模式,改进语文教学方法,可以为陈旧的语文教学工作带来生机活力。特别是教学改革工作,能够推动语文教学深入开展,促进学生能力素质的全面提高。例如复习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变满天撒网为针对捉鱼,缩小复习范围,提高精准效果。每一轮复习之后提炼出其中的难点要点,作为下一轮复习的对象,这样就避免了时间和精力的重复浪费,使学生学习目标更加准确,学习方向更加明确,学习效率有效提高。教师还可以将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融入到自身教学改革中,例如鼓励学生走上讲台开展教学,针对一些难点、个别问题、部分内容进行理解方式的表达,为枯燥的课堂增加一些生动的气息。这样的效果可以体现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兴趣,提高思维效果等方面的综合效应。教学模式的改革还涉及到方方面面,例如将课前预习环节的作用发挥出来,让学生带着目的开展课堂学习,在课堂上进行专题板块学习,开展任务驱动学习,在课后开展分组过关复习巩固等等,这些方面都是推动语文教学改革深入进行的有力抓手,应当在语文教学中得到充分有效的运用。

五、紧扣资源整合环节打造立体高效课堂

对语文教学课堂而言,资源的整合非常重要。每一位教师都要将教学资源整合作为推动教学开展的一大有力抓手,既要重视课堂教学的改革研究,提高这一主阵地主战场的效率,同时也要善于将分散在课外的各种资源进行充分的聚合,让活动和载体以及其他资源充分体现作用,凡是对语文学习能够产生促进作用的资源,都要在教学活动中进行充分的整合。为了发挥载体资源的作用,教师可以借助于兴趣小组等活动载体,开展语言学习方面的专题研究,将这些难点落实到课后,让学生进行充分深入的研究、拓展的研究,使这些难点能够得到有效突破,为语文学习路扫清障碍。在活动资源上,教师要注重开展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活动,例如开展一些竞赛活动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考查学生语文学习的效果,无论是抢答赛、作文竞赛、口头小作文比赛还是默写竞赛、背诵竞赛等等,语文学习中的许多内容都可以通过竞赛的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以这种行之有效、更加活泼的方式,推动语文教学工作有效向前。此外,社会实践活动等方面资源也是不可或缺的因素,教师要指导学生在认真观察生活的过程时,做到仔细分析和认真研究,获得更加丰富的感知经验,从而促进作文写作真情实感的提高。

综上所述,抓住语文教学关键环节,以改革创新的理念推动教学工作,是促进教学提升的重要抓手。广大语文教师一定要充分结合教学实际,抓牢每一个教学环节,扎实有效开展教学研究与改革探索,促进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

3.紧扣课堂教学促进教师发展论文 篇三

面对加快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今年区委审时度势,实施把宿豫打造成为宿迁工业区的战略举措,强力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掀起宿豫新一轮加快发展热潮。为此,我们锁定打造工业区目标,紧扣项目推进需求,坚持围绕项目“团团转”,“三支队伍”一起抓,确立新导向,创设新机制,搭建新

平台,营造新环境,着力建设工业强区的人才高地。

一、以项目推进为目标,确立人才配置引进的新导向

打造工业区,项目是载体,人才是支撑。我们牢固树立“第一资源”推动“第一要务”的理念,坚持把项目推进作为人才配置引进的导向,为重点项目、重点工程、重要岗位选精兵配强将。一是配强工业园区人才队伍。以区委、区政府理顺开发区东区体制为契机,采取公开选拔、竞争上岗方式不拘一格调整充实了管委会工作人员和专业人才,分两批组织环保局、建设局等10部门向开发区派驻环保所、建设管理所等10个工作机构,并抽调43名专业精、能力强的技术人才进驻开发区,实行封闭运作,推动了开发区的快速发展。上半年,园区引进项目48个,协议引进资金10.44亿元,新增就业岗位1381个。二是公开招聘紧缺人才。为满足打造工业区的人才需求,进一步优化我区人才队伍的专业结构,今年我们面向全国公开招聘一批工业工程、财会商贸、城市园林等专业的研究生和优秀本科生。先后向全国100多所高校发出了推荐函和致研究生、优秀本科生“求贤”信,并于4月26日赴东南大学召开宿豫区专场人才招聘会,区长、常委组织部长亲自到会推介招聘职位,宣传优惠政策,《金陵晚报》等媒体进行了关注性报道。上半年,我们还在省、市人才市场召开了5场招聘会,为民营企业招聘急需人才200余名。三是全面清理机关事业单位富余人员。上半年,我们坚持精简效能的原则,对全区机关和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岗位人员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清理整顿,通过竞争上岗的办法重新进行定岗、定员,精简出了105名富余人员,充实到工业园区、重点工程、城市管理等单位部门和岗位,进一步整合人力资源,较好地解决了部分单位人多事少、人少事多、人浮于事等问题。同时,我们还建立“宿豫籍在外地工作知名人士人才库”、“曾在宿豫工作过的知名人士人才库”和“来宿豫投资的客商人才库”,为区委强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提供信息服务。

二、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创设人才选拔任用的新机制

着眼于充分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我们进一步深化改革,推进创新,努力形成百舸争流、人才辈出的生动局面。一是建立健全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选拔任用机制。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公推公选、公推直选、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的工作程序和操作要求,形成制度体系,使之贯穿于干部日常管理工作的全过程。紧密结合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按照单位自主用人,个人自主择业,政府依法监管的要求,大力推行聘用制和岗位管理制度。今年以来,全区机关事业单位所有调整的干部全部实行竞争上岗,同时结合乡镇党委换届,研究酝酿对乡镇党委领导班子成员实施公推直选。二是建立健全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人才评价机制。坚持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和人才资源开发规律,探索以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为内容的评价体系。当前,我们已建立了年度工作目标及责任分解、重大决策及决策跟踪督查落实、年度考核及奖惩等制度,并指导企业在专业技术人才的评价标准、评价方式、评价手段上进行深入探索,逐步建立健全符合现代人才特点的测评体系。三是建立健全有利于人才充分发挥才能的激励机制。坚持精神激励、事业激励、物质激励并举,大力表彰和宣传有突出贡献的人才,努力形成“创业光荣、创新可贵、创造无价”的氛围和导向。上半年,我们结合打造工业区的新要求,大力弘扬“三创”精神,在全区深入开展“创新、创业、争先”活动,对全区各行各业中涌现出的280名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并兑现奖金;对8名在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同志给予了晋级奖励,让长期在基层埋头苦干的同志有地位、得实惠、有奔头,激发了各类人才开拓创新、奋发进取、争先创优的内在动力。

三、以教育培训为抓手,搭建人才素质提升的新平台

今年以来,我们紧紧围绕打造工业区的现实需要,坚持把理论提高与实践锻炼紧密结合起来,把学习知识与培养能力紧密结合起来,把发挥个人作用和发扬团队精神结合起来,切实抓好人才培训工作。一是举办高层次专家讲座。2月份,我们邀请了省宏观经济学会副会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研究所所长、《宏观经济观察》杂志社常务副主编,经济学博士、研究员顾为东为全区党政干部和企业经营管理者作“宿豫加快工业化进程形势分析报告会”,《新华日报》以《苏北工业化要矫正七种观念》对报告会进行深度报道。3月份,我们邀请了辽宁省鞍山市高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成功招商的18种技法》作者孟卫群先生举办了“招商引资实用方法与技巧专题讲座”。

我们感到,不定期地举办高层次的专家讲座,不仅可以大规模地培训人才,而且广交了朋友,编织了对打造工业区极有价值的各种信息网、人才网、“关系”网,其实际效果和影响远远超过讲座的本身。二是大规模开展出国培训。4月下旬和5月下旬,我们分两批,组织全区17个乡镇党委书记到韩国进行实地考察学习经济管理和城市建设,进一步促进乡镇基层党政人才创新

思维,创新理念,增强发展区域经济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四、以优化服务为宗旨,营造人才创新创业的新环境

环境是培养和吸引人才的重要因素。工作中,我们注重营造两种环境:一是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以“人才工作宣传月”活动为总抓手,多形式、宽渠道、高覆盖地宣传人才强国、强省、强市战略的重大意义,宣传我区的人才政策和优秀人才的先进事迹,在全区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和爱才、惜才、重才、用才的良好氛围。二是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坚持以人为本,多办实事,切实为各类人才提供优质服务。今年以来,我们为两名研究生解决了10万元住房补贴;督促有关单位将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图书资料补贴及时足额发放到位;积极申请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及科研项目资助经费;对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政府津贴专家及优秀科技专家和拔尖人才进行定期慰问,并组织定期体验,等等,以实实在在的服务,切实把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工作热情、创造力凝聚到打造工业区的实践之中。

4.紧扣课堂教学促进教师发展论文 篇四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中小学教师

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甘井子区教育局 葛永军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在教师,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教师法》把教师视为“履行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胡锦涛同志在第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上指出: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来抓。《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也明确提出要“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现在全国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情况:小学教师563万,初中347万。小学专科以上学历70.9%,初中本科以上53.2%,全国中小学教师缺编20万,不包括全国已在岗的民办、代课和特设岗位的“教师”。教育改革(课程改革)进行好多年,可以说举步维艰,改革的瓶颈问题就是教师的专业化水平较低。教育的难点和热点问题,如择校问题屡禁不止,体罚学生的现象不时出现,学生的课业负担越减越重等等,都与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不能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对教育需要有关。

因此,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教育改革的需要。(课改的三大关键要素:课程、教材、教师,而教师专业化水平是保证)我区在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上做出了极大的努力,使广大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与时代发展的新要求相比,教师的知识水平、技能水平还有明显的差距,面对新课程,许多教师显得力不从心,这已成为制约我区教育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因此,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和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我们面临的根本问题,是关系到我区新课程改革能否顺利推进的关键问题。

一、教师专业化发展内涵及发展途径、特点。●教师专业化发展内涵

(一)教师专业结构问题的几个概念和结论。1.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

①本体性知识(学科专业知识)

②条件性知识:教育学、心理学、信息技术等知识。③实践性知识:教师在面临实现有目的的行为中所具有的课堂情境知识与之有关的知识,如设计教学、策划活动、实施教学、应对生成、解决即时性问题等方面的能力。2.几个重要结论

①教师的本体性知识(学科专业知识)与学生成绩之间几乎不存在统计学上的关系。②教师的条件性知识可以通过密集式的培训达到。

③实践性知识是教师自身日积月累的结果,只能通过教师对自身教学实践的反思获得。④最为关键的是:实践性知识是教师专业知识的核心,实践性知识的获得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标志。

3.教师专业发展的定义

教师的专业发展就是指教师在上述几个方面特别是实践性知识和能力方面的不断成长、进步、提升。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和特点 1.发展的途径

①外在的推动力:培养、培训、校本教研等。

这需要校长在意识增强基础上的设计、组织和执行,包括制度约束、行政干预等。②自觉的内驱力。

特别是实践性知识和能力的获得必须是经过自己内在的驱动,自省和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过程,日积月累形成这种能力。2.教师专业发展的特点。

①它反映一个国家教师的专业化程度或水平,如学历水平、教育教学能力、社会地位等。②它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也是永无止境的。

“化”是一个渐进过程,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教师的专业化是一个不断追赶先进、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与水平的发展完善过程,由此意义上讲,它是无止境的。③教师专业化的目的是使教师教育教学工作规范化、科学化。推进教师专业化的目的在于突出学校教育工作的专业特点,使教师这种职业由随意性向规范性转变,成为一个有自己独特知识和技能的职业,成为其他职业劳动者所不可替代的社会角色,借此提高教师职业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因为政治和经济地位的高低与教师的专业化水平高低是相辅相成的。

从根本上提高教师队伍的质量,进而创造优质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

二、学校如何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课程改革对校长职责定位提出的要求:是课程的管理者,教师专业成长和发展的责任人。

(一)校长提升自身的课程领导力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有力保障。校长作为学校课程改革的第一责任人,是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主要策划者和引领者,首先应提升自身能力和素质。而对校长诸多能力要求中,对课程的领导力是校长的首要能力。课程领导力是指校长领导教师团队创造性实施新课程,全面提升教育质量的能力,它是一个校级团队决策、引领、组织学校的课程实施的控制力,是校长所有能力要求的核心能力。1.校长的课程领导力包括几个方面: ①课程规划能力:校长把自己的课程价值观转化为学校课程开设计划、构建学校课程开设体系的能力。

国家、地方、校本课程各自学年总课时量,各占比例数,周科时量是多少,尤其是对学校课程的规划,对教师、学生的发展与培养显得尤为重要。根据《大连市义务教育课程计划》(【2007】101号文件)规定:初中全学年课时总量为3502节,其中,国家课程3296节,占课时总量的94.1%,地方课程206节,占总课时量的5.88%,校本课程103节,占课时总量的2.94%。小学全学年课时总量为6020节,其中国家课程5250节,占课时总量的87.2%,地方课程630节,占课时总量的10.47%,校本课程210节,占课时总量的3.49%。

②课程开发能力:指校长领导广大教师着眼于国家要求和学校实际,开发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资源的能力。说到底,就是校长领导学校如何把国家必修课程开设好,以及如何更好地开发选修课程的能力。③课程实施能力

校长领导课程实施的能力:

a.开齐课程

b.开足课程 c.开好课程

而开好课程的能力是校长引领教师走专业发展之路的重要途径。

④课程管理能力:包括课程立项的管理、课程资源开发的管理、课程实施的质量管理等等。2.如何提高校长的课程领导力呢? ①提升校长认识课程的理解力。

对课程准确的理解表现在国家课程的正确理解,校本实施上。不同地域、不同学校、不同教师和不同学生对国家课程在准确领会精神的前提下的不同理解和实施,才使国家课程呈现它的丰富内涵和多元价值,呈现它的教育魅力和弹性空间。国家课程的权威性、指导意义和强烈要求并非排除课程应具有的因地制宜的可选择、可创作的空间。国家课程的校本实施过程,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再创造的水平决定着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

对课程准确的理解还体现在对校本课程的准确理解,校本课程是对国家课程的一种个性化补充、拓展、延伸和丰富。

它强调的是国家课程的指导性、学校的主体性、资源的多样性和学生的选择性。(教育发展方向是资源的多样性和学生的选择性)

正是后者的充分体现,才使学校的办学具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成就特色学校。

80中学办学特色:生命教育。以“和而不同、泰而不骄”做为办学理念,站在时代发展的前沿,把人当成教育的起点和归宿,全力开展生命教育。设计了六大系统工程:校园文化(基础工程)、研修文化(奠基工程)、活力课堂(主题工程)、校本课堂(核心工程)、主题活动(实践工程)和多元评价(保障工程)。尝试了教学改革,打造活力课堂,构建了五个课堂活动流程:自主预习、合作研究、成果展示、提炼升华、拓展运用。

76中办学特色:尊重教育。基于对学校教育现状的思考,将学校的办学理念确定为:尊重。其实施途径为:遵循一个理念,运行两个课题,突出三种教育,锻造四种文化。一个理念:尊重

两个课题:省级课题《基于尊重教育的初中学生学习主体性教学对策的应用研究》;国家级课题《以尊重为价值导向,培养学生规则意识的途径和方法的研究》 三种教育:习惯养成教育、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尊重系列主题教育 四种文化:管理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环境文化

课堂上实施五步教学法,即理科:课前反馈,明确目标;独立思考,探究展示;评价反思,整理归纳;强化训练,拓展提升;总结反馈,布置作业。文科:课前活动,交流点评;预习检测,明确目标;学习新知,探究质疑;评价反思,整理归纳;强化训练,布置作业。育文中学: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实施了学生,教师,环境为主的三主题教育。学校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育教学的各项工作,关注青春期学生的心理疏导,通过各种途径和工作,引导教师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确立了“任务型”课堂教学五大环节:即“出示目标,分配任务”,“分组合作,完成任务”,“展示成果,师生互动,”“矫正强化,巩固提高”,“达标测试,检查验收”。组建“248”学习小组,实现“兵教兵”互助学习的策略 金湾中学:坚持“科研兴校”的办学思想,从宏观到具体、从长期到短期,设计了学校从“十五”、“十一五”到“十二五”的校本研修的发展轨迹。“十五”研究课题: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的研究;“十一五”的课题:提高教师三项能力的研究(课标详解能力;构建课堂知识微结构的能力;优化课堂教学模式的能力),并结合“十一五”课题研究构建了《金湾中学德育实施纲要》,注重的了德育工作的课程化。

金二小学的办学特色:创新教育。侧重从“四个途径两项保证”来进行实施,四个途径分别是改变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体,在课堂教学中创新;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在校本课程中创新;针对学生特点,创设具体情境,在学校活动中创新;打造硬件,强化软件,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创新。两项保证的主要措施有:

1、队伍建设:打造研究型教师队伍;

2、管理工作:推行精细化现代化管理思路。

周水子小学:乐学教育。学校以创建并形成“三品一乐”为主要工作。“一乐”为乐学教育办学特色,“三品”即:课堂教学品牌,教师素质品牌,学生阅读品牌。以《小学生快乐学习教学策略》的研究为牵动,逐步形成了“两转三给四乐”的课堂特色:“两转”是以“教知识”为主线转移到 “怎么学”为主线、以“教师讲”为主线转移到以“学生学”为主线;“三给”则是把问的权利交给学生,把讲的机会让给学生,把做的过程放给学生。在全学科打造形成了“少教多学、以学定教、顺学而导、自主体验、合作探究”的“乐学课堂”。以乐学教育为价值取向的教师文化,打造教师素质品牌,以兴趣阅读、习惯阅读、品位阅读的校园阅读文化,打造学生阅读品牌。

实验小学:主打品牌:良好、持久的小学生综合素质养成教育。实小一年来坚守坚守一颗做教育的不浮躁的心、坚守一条永无终点的“减负”的路、坚守一个溢满书香味道的宁静的校园。实小提出“好习惯比分数更重要”、“在课堂拼搏中成为好老师。”、“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等口号,课堂上关注的焦点是课堂管理、习惯中学习、合作学习和信息技术的应用。②提升校长对课程现状的判断力。分析判断力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学校的课程文化形态;

教师对国家课程的理解力、忠诚度和执行力; 课程教学状态;

学生对课程的需要度与满意度;

学校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广度和深度; 学校课程结构的合理性、丰富度。

以上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度有赖于校长对获取途径的用心设计和实施。最有效的手段是走进课堂,对课程现状做出准确判断。③提升校长对课程氛围的营造力。

首先,校长应该致力于营造民主、开放和合作氛围,同时,校长要通过培训、日常教育教学管理或其他形式,让全体师生感受到课程实施与教师自身发展的关系,从而产生紧迫感,让全体教师感受到课程实施是校长对全体成员的一种深层次的长远的关心,从而产生信任感,让教师感受到课程实施是关及自己更关及到学校生存发展的关键,从而产生认同感,通过有效的课程实施培训,支持、服务、引导教师的课程实施,让教师产生依赖感。要鼓励尊重教师在课程实施中的创造性劳动,让教师产生幸福感(成就感)。④提升校长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力。

学校课程资源主要依赖于学校自身的资源开发,其中教师资源是最需要开发的资源。善于利用教师专业和非专业优势,在学校课程框架中,为学生提供可选择的教育教学资源,也使教师有成就感和幸福感。

学校的制度文化、教师职业道德、人际关系、环境布置等是学校课程建设的非显性资源。如果学校能够按课程的要素对它们加以整合和利用,让它以课程的形式呈现,就能激活学校对课程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形成主体的课程形态,对教师和学生的发展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68中自99年开始进行校本课程的探索)⑤提升校长对课程实施的规划力。

课程实施规划的制度,首先要求制定者有个完整的、多维的课程概念,要考虑到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结构的搭建、课程内容的挖掘、课程实施方案的设定,课程评价方案的跟进,以及课程管理组织机构、工作程序、改进机制的建立等。在课程规划的制定与实施中,要充分强调构成课程基本要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课程的设计、开发、整合、执行、评价、反思、修正过程中,校长要特别提醒教师对构成课程基本要素的重视和遵循。课程的基本要素主要涉及到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方式、课程评价等要素。

课程体系的建立首先要观念先行,要改变长期以来的教师中心、学科中心、课堂中心的弊端,努力探索以学生的人性需要为出发点,以满足、提升作为成长中人的需要的课程内容和形式的设计为重点,以形成将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统一起来的新的教学方式为核心的学习课程体系。

※校长不仅要关注教师的教,更要引导教师关注、研究学生如何学的问题,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探索目标的校本研修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性研究课题。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经验。课堂五环节:出示学习目标和自学要求

教师巡视发现学生自学的问题

自学结果汇报(学困生优先)

纠正、讨论、指导

学生完成当堂作业、教师当堂批改。教学做到“三清”:堂堂清、天天清、周周清。※杜郎口模式:“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 三追求:立体式、大含量、快节奏。三环节:预习、展示、反馈。

六步骤: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现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

以上所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首先提高校长课程领导力,这里的课程概念,我个人认为应是一个宽泛的概念,不仅仅指国家、地方、学校课程的设置,还应该包含影响到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里的所有工作,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校长对涉及到教师专业发展的工作进行梳理、归类,确定时间、内容、要求和评价标准,形成常规,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模糊事情清晰化。

(二)深化宣传教育,树立教师专业化新理念。

1.要树立“教师专业化是现代化教育发展重要标志”的观念。

教育科学成长发展(教育规律、脑科学、心理学、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等)现代社会对人的发展的认识不断深化,需要教师系统的现代教育科学来支持,用娴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来驾驭,用崇高的专业精神和较高的发展能力来维持,所以要倡导教师不断加强自身学习,以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美国一些学校已尝试利用先进信息技术指导教学工作,做到当堂即时反馈,像专业体育比赛一样对学生学习情况及时掌控。)

(我们有些学校老师利用网络、QQ等技术指导、掌握孩子学习情况和思想情况。)2.要树立“教师专业发展是分阶段、无限的和终身”的观念。

教师的专业发展的空间是无限的,成熟是相对的,发展是绝对的,而且是终身的。3.要树立“教师专业发展的主阵地在学校”的观念。教师的专业发展离不开教学,专业能力主要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发展起来的,学校是其专业成长的主阵地,教师专业素质是提高必须在学校这个特殊环境中才能真正实现。因此,学校要为教师创造有利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成长。

对教师的最大福利是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为他们争取、创造一切展示自己、提升自我的机会,这是一位好校长(领导)应该做的,是责任。有本事,才有前途(钱)。

4.要树立“反思与研究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主要方式”的观念。

教师专业发展的“源头活水”在于教师自身的教学实践,在于教师能感悟教改实践中提出的问题并对问题做出价值判断。教师只有在问题为中心的实践反思和教学探究中,在改革教学和改变自己的互动中,才能实现自身专业的可持续发展,才能丰富自己实践性知识和能力,因此为教师创设情境和机会很有必要。(交换的格言,另:炸蛎黄)

(三)加强学习培训,夯实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础。

在知识经济时代,学习成了个人发展的需要,当然也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学校要担负起为教师学习培训创造条件的责任,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群体素质。1.创造学习条件,建设学习型校园。

首先,学校为教师的学习提供好的学习条件,为教师订阅相应书刊,设立阅览室,特别是设立电子备课室,建立丰富的网络学习资源。其次,积极创造条件,选教师外出交流培训和学术交流,让教师多长见识,(见识就是水平),开阔视野,也提升教师提高专业发展的内驱力。2.校本培训实践化。

坚持以先进教育理论为指导,以教师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与困扰为范围,不定期开展互动式、参与式、实践式培训,特别是把校本培训与听课、评课活动、导师制活动结合起来,教研组长、骨干教师与受训者就实际问题进行交流、沟通、研讨,实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即时性培训,突出培训的“校本”性。另外,还要注重理论引领,邀请专家和省、市、区教研员为教师开设专题讲座,让教师们走进新课程实验的广阔天地,促进教师观念的改变。3.做好、做实校本教研工作。①意义:校本教研的开展是全体教师专业成长和发展的制度和策略的保证,是最实用有效的教师队伍建设的途径和方法。②要素和策略

专业引领(双向细目表、课标分解)不能拿来主义,要引领教师实践过程。△

同伴互助(不是互相取代)

网络(信息技术备课、集体备课、互相取长补短)△

实践反思(强调自省、总结、创新)③校本教研形式和效果。

a.学校教学的模式化研究,起到规范教学作用。全区所搞课型研究很有意义。

b.学校自主创新的教学整体要求,很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如成功教育的低、小、多、快等。c.切实提高集体备课的实效性。

d.信息技术的合理利用,实施网络教研和网上备、评课,网上反馈与评价(与学生、家长交流)是努力方向。e.活动推进战略。

创设活动,成为教师教研的有效载体,如点击课、推门课、引路课等等。f.校长评课。

常听课、会评课,进得了课堂,讲得出名堂,使教师在校长的指导下,专业水平更快提高。④重视科研工作,提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平台。

a.要求教师加强对自身教育教学实践的反思,做到“课前反思,从问题入手”,把教学反思引向思考、反省、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的方向,引向深入研究的领域。b.加强课题研究,提升校本教研的层次和品位。学校应该把课题研究工作作为科研工作的突破口和提升点,开展行动研究,鼓励教师在日常教研基础上,从问题到课题提升教研层次,确立富于校本特色的科研课题,做好深入研究,注意科研实效引领:不能有课题没问题,不能有行动没研究,不能有借鉴没创新,不能有感觉没评价,不能有成果没转化。

(四)注重点面结合,加快教师专业化进程。在学校队伍建设中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必须增强针对性,实施点面结合,以点带面的策略,才能更好地优化团队,也能深化同伴互助,加快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进程。首先,加强青年教师培养。(35岁以下青年占比50.55%专任)青年教师的成长是团队发展的后劲所在,也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其专业化发展是队伍建设的重点。

1.加强新教师岗前培训:对应届毕业生集中进行岗前培训,让他们了解学校办学历程、办学理念、办学目标,掌握备课、讲课以及班主任工作的基本要求等,设立“过关项目”,使他们尽快适应新岗位,规范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融入新环境,热爱新团队。2.实施“导师制”:初级以下职称青年教师均应与一位同学科骨干教师和一位有经验的班主任结成师徒“对子”,实行“一对一”的传帮带,制度政策,采取相应有效措施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也可以为团队注入“以老带新、以新促老”的活力,促进队伍的优势互补和整体优化。

3.搭建青年教师成长的“大舞台”,学校要努力为青年教师成长创造条件,提供机会,帮助青年教师制定个人成长规划。其次是实施“名师工程”。“名校”需要“名师”支撑,“名师”是一流团队的旗帜,也是学校品牌成功的“代言”。在全面提高队伍群体素质的基础上,在各学科教师中积极挖掘优秀人才,通过择优引进、优化组合、综合培养、锻炼提高等手段,实施涵盖师德建设、专业发展、形象宣传等方面的“名师工程”,也充分发挥名师、骨干教师的积极效应,通过导师制、示范课等形式,推广成功经验,引领本校的教育教学水平的发展,带动团队整体素质的提高。

(五)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客观公正地评价教师。教师的专业化成长需要与之相适的评价机制。我们应该清醒认识到,教育教学评价的目的不是限制教师、打击教师,而是激励教师、解放教师,使教师能够更加自由自觉的工作,努力向自己的发展目标前进。英国哲学家和教育家洛克说:“不管会引起人们怎样的误解,评价的目的不是要废除和限制自由,而是保护和扩大自由。”

构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动力系统,不断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搭建多种平台,形成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保障系统。

可以探索评价机制,构建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显示系统等。因此,改进学校内部对教师的评价方法,建设科学积极的人性化评价体系十分必要。改变终结性的评价方式,建立工作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方式,突出发挥评价在进行过程中的控制作用,随时掌握工作中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便于和教师及时沟通,让他们了解情况,改进工作方法;与此同时,我们的评价更要着眼于发展,要敢于让“有心人”脱颖而出,要善于为“有志者”铺路搭桥,想方设法让热爱教育事业、工作能力强、教育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优先晋升晋级。

考核评价机制要以人的发展为本。

金钱被誉为刺激员工的无往不胜的利器的神话现已被打破。因为由物质匮乏的时代过渡到物质相对富裕时代,激励主题也随之转变。

(马斯洛层次理论)即由外在激励向内在激励转化。

为职工创造由做出贡献与成就的条件和机会,丰富工作内容,增加工作趣味,使教师从工作本身中获得成就感。

当前如何发挥绩效工资的激励作用是需要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包括马上要进行的岗位设置等问题,否则难以达到设立绩效工资和岗位设置的初衷和愿望。

(六)加强师德建设,激发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因。

大量的教育实践证明,教师的职业道德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教师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这种信念会激励教师不断积极地加强自身学习提高,这正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因。“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领导要多创造师生共同参与、教师、家长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活动,这些活动要精心设计,让教师的劳动得到家长、学生的理解、支持甚至感动,让教师真正体验到工作的意义和价值,有幸福感和成就感,焕发出教师内心深处的自豪感和对学生、对事业那种深深的爱。(80中学演出节目非常感人)

总之,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取决于学校是否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各位领导应该在“十二·五”开局之年重新审视学校现状,研究制定相应措施,着力提高自己的课程领导力,倡导教师以自我造就、自我发展促进专业化发展。重视和加强教师培训管理工作,努力拓展培养教师的渠道,才能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发展,从而推动学校管理工作整体向前推进。当然,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长久工程,更是当今学校发展应该深入研究的问题。

21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当今人们达成的共识是:一流的人才必源于一流的教育。而我们中国能否在激烈的国际大竞争中迅速崛起,最终要取决于教育。新课程改革就是要求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总而言之,在走向21世纪的今天,教师是个专业,而且是非常重要的专业。教师的专业化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大力发展教育学科这一点不可动摇。同志们,新的一年,新的征程,更是充满新的希冀和渴盼,让我们立足于素质教育的最前沿,深化课程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站在新起点,坚持高标准,着力求深入,务必见实效,勇于改革创新,奋力攻坚克难,全力抒写我区教育教学新篇章,向党的九十岁生日献礼。最后,赠送大家一句话结束我今天的讲话:“教育,是我们生命里永远的牵挂!深厚的印记必定还在不断延伸,希望大家在未来的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丰富自我。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5.紧扣课堂教学促进教师发展论文 篇五

“阿波罗号登月计划”是美国前总统肯尼迪1961年提出的,在它获得成功之后,负责人韦伯曾这样说:“我们没有使用别人没有用过的技术,我们的技术就是科学的组织管理”。应该准确地说,精细化管理是科学管理之核心。不是吗?作为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一项计划,从设计、制造、发射到回收各个环节,参加预制的就有2万多家工厂、120所大学、400万人,耗资250亿美元。这些人力、物力、财力都需要精密的组织和严格的管理,假如没有精细化的管理,这项庞大的工程如何能被有效组织、实施?如何又能获得最后的飞天成功。通俗地说:小事做细、细事做精就是精细化管理。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无论是科技还是教育,只要树立了精细化管理的思想,就会挖掘出“精细化管理”所蕴含的更深远的意义,就会收获精细化管理所创造的价值。

一、以备课为“点”,分层指导,让精细化的教育教学管理引发教师专业化增长点的思考

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包含多项内容、多个层次,若想取得发展的实效,引导教师找好自身专业化发展的增长点是关键。备课作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现代化教育的今天,以精细化管理的思想,进行分层备课管理,不失为引发教师专业化增长点思考的一条有效途径。

1.备详案,在规范中使年轻教师步入正轨   与中、小学教师不同的是,幼儿教师的备课不只是教学、游戏,还包括幼儿的生活活动,可以说,“事无巨细”是幼儿教师备课的一大特征。对于刚刚步入教育行业的年轻教师来讲,他们大多不知怎样备课,所以实行分层“备详案”的精细化管理,有利于引发他们对个人专业化增长点的思考。如一日工作包括哪些内容?每项内容又包括哪几个环节?每个环节的具体要求是什么等等,他们正是在备详案的过程中,逐步理解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精神;逐渐把握了各大领域所承担的教育任务,逐步领悟了抽象的、科学的教学原则。他们正是在规范备课中,很快步入了正轨,不仅感悟出备课的意义与价值,而且还引发了他们在知识、能力以及教育思想等多方面专业增长点的慎重思考。

2.备简案,在点拨中使有经验教师熟能生巧   相对于年轻教师,对于积累了多年教学经验的老师来讲,她们已有了规范的基础,因而对其采取详略得当地“备简案”管理是很有必要的。虽然,这种分层管理办法少了些事无巨细的指导,但此时精细化管理的重点放在了画龙点睛的“点拨”上。如就“详案与简案的区别”我特意组织了全体教师的“有一说一―――提高教学活动设计”专题交流活动。先以幼儿园推荐出的三篇好的教学设计开始,用课件直观演示方式让老师们再次从规范、详尽的教案中,领略详案的“纲目清晰、脉络条理、细致完整”。其次,以骨干教师设计的“十二属相”两个方案为例,引发教师对详案与简案区别的大讨论。最后,在老师们有了充分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我进行了“点拨”:以卧室为例,详案如同装修、摆设全部到位的卧室;而简案如同卧室里只有了床而省略了窗帘的质地、椅子的色彩等细枝末节。如果你的简案设计让人分不清是卧室、客厅还是餐厅的话,那么简案就失去了备课真正的价值;假如你能在突出卧室特点的基础上,腾出更多的精力去创新设计,走出一条你自己的设计风格,那么,简案就有了其真正的价值。正是在直观形象地具体“点拨”中,使有经验的教师感悟出:删繁就简来备课,以腾出更多时间和精力,在熟能生巧中从“教有教法”走向“教无定法”,使自己专业化的增长点更加成熟。

3.备一科,在积极创设中使骨干教师自成风格   幼儿园教师不仅有老、中、青年龄上的分层,也有一般教师与骨干教师的分层。我们经五路幼儿园以管理见长、以名师见长,在这个仅有30多人的单位却拥有了省级教学能手3人、市区教科研骨干2名及区级学科首席教师2名,已经形成了省、市、区、园梯次骨干教师队伍。我们常听这样一句话:教有教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应该说,骨干教师,在经历了教有教法的磨炼后,在经历了教无定法的各级各类竞争、锤炼之后,自己的教学风格开始逐步显露。如何让他们贵在得法、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我们采取了让骨干教师“精备一科”的管理,分层的精细化管理重点放在了“创设条件”上。凡是园级以上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年满以上的教师,都在此行列。首先,帮助她们分析自身优势,选好主攻一课为切入点,精心指导,深入研究,引导她们逐步成熟一科的教学风格。其次,骨干教师在主攻一课比较成熟的基础上,管理上及时建议,为他们下一步主攻学科调整方向。比如,原来主攻音乐学科的,可以改为主攻薄弱或有兴趣的学科,一如既往地给予精心的指导。实践证明:当我们积极地创设有利于专业化增长的条件时,我们的骨干教师就会快速成长,如我园的敖颖、王霞老师,分别被评为了省级教学能手和园级语言学科带头人,当幼儿园承担市级以上自己强项的公开、观摩任务时,敖颖基本能独自胜任;当幼儿园有区级以下公开展示、帮扶任务时,王霞老师已能自信地送教下乡。

备课只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个“点”,分层次的备课管理也只是精细化教学管理的方式之一,通过对一个“点”的精细化管理,不仅使年轻教师在“规矩中渐成方圆”;使有经验教师在“熟练中多生巧”;使骨干老师在“学科教学中独具风格”,更重要的是,它引发了老师专业化增长点的思考。其实我们老师也和整日面对的孩子一样:富有个性,他们因特长、优势不同,因而其兴趣、敏感点就不同,是精细化的教学管理引发着教师在“因材施教”中,思考着自身专业化的增长点,努力进取、不断前进。

二、以课改为“线”,点面结合,让精细化的教育教学管理促进教师课堂改革质量的提升

如果说,分层指导的备课管理是引发教师个人专业化发展增长点思考的精细化管理的一种方式,那么,“点面结合”是精细化管理的另一有效方式。就学校而言,课程改革永远是学校教育改革永恒的主题,引领教师与课改同行、提升教师的课堂改革教学质量更是教学管理上孜孜以求的重要内容。发挥优势、发挥名师资源成为了我们走进新课改、进行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1.骨干示范,“以点带面”引导教师在感性认识中与课改同行   自9月,山东省内幼儿园几乎全部使用了新教材。与以往不同的是,本套教材编写相对于过去的六科教学更突出了幼儿教育整体化及幼儿教师专业化成长,“如何使用、落实好新教材?”成为近期许多幼儿园关注的焦点。拥有较多名师是我们经五路幼儿园显著优势之一,为此,“发挥名师资源,让名师典型引路”成为了我们走进新课改的重要方法之一。

省教学能手、市中区幼教方面唯一一位首席教师、我园的敖颖老师率先引领,为全体教师示范“大班活动:十二属相”。三十多分钟的展示中,敖老师先以自我介绍“我是属猪的,你们属什么?”用贴近幼儿生活的问题,巧妙、简洁地引出主题“十二属相”;在展开部分,敖老师除利用手偶声情并茂地讲述,使幼儿在相互问答中发展思维及语言表达能力外,更为独到的是,她发挥自己驾驭信息技术的能力,自制课件,与社会领域自然融合,让幼儿懂得了“一年只有一个属相及轮回一次需要十二年”的相关知识;在延伸活动中,她又利用网络丰富资源,以艺术的视角,引导幼儿在欣赏邮票、剪纸、木雕、玉雕、泥塑、布艺、花灯等民间艺术品中,开阔了视野,感知了民俗文化,并激发“我是中国人”的自豪情感;当孩子们还在意犹未尽中,敖老师以“举办十二属相知识展”自然结束了整个活动。

正是在此次展示活动中,老师们不仅具体感知了新教材所体现的语言、社会与艺术自然融合的“整体观”,而且又从骨干教师较高的综合素质及教学艺术的风采中,明确了自身专业化发展的努力方向。可以说,“发挥名师资源、让名师典型引路”,以精细化管理的思想,使全体教师对新课改有了具体的感性认识。

2.专题辅导,“返身回望”引发教师走进课改后的理性思考   进行课程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它需要一个过程,一个不断探索、总结、提升的过程。进行新课改已有半年的时间,为了使大家有一个静心、反思、总结的机会,我们充分利用业务学习主阵地,及时组织召开了“春天,让理智的思绪飞扬―――课程改革座谈会”。首先,老师们畅所欲言。畅谈自己走进课改的收效,争论践行中的疑惑,回答同事的质疑等。当大家尽情发表完自己的见解后,我们管理人员将日常教师所暴露出的共性问题以“我是谁?我是我!”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会后,有近20名教师纷纷在办公平台上跟帖,发表了自己对本次活动的深切感触。的确,在不断深化教育改革的今天,身为管理者,我们只有在精细化的管理中,才会引导他们注重自身的内涵发展:以敏锐的视角、理智的思考,与课改同行,在飞扬的思绪中践行、反思和成长。

3.主任引领,“以面促点”促进教师教育思想的整体提升   一个人的成长是需要不断地锤炼的,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也是如此,也是需要不断实践、反思、总结才会提升。走进新课改,对教师来讲,接受的考验不只是教育观念的转变,而更大的考验还包括如何将吸取传统教育中的精华融入到现代教育中来。以课堂常规为例,一提到它,为数不少的老师就感到“太保守、太落伍”,似乎与现在的素质教育、“个性发展”格格不入。究竟良好的课堂常规对于课改、对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有多大作用呢?其实,课堂常规,不仅是教师形成自己教学风格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教师专业化发展不断成熟的标志之一。独特的课堂常规,既是教师将教育理念转变为教育行为的具体践行,更是自己课程改革道路上创新发展的基石。为使教师有一个重新的认识与思考,10月,我亲自为全体老师展示观摩课“大班音乐活动:唱唱跳跳快乐多”。从方案设计、目标的制定不仅反映出了课改的精神,而且从实施过程中,以自己独特的音乐常规为主线,多媒体教学为手段,让孩子们快乐地享受音乐活动。他们自由地站在场地演唱、观看FLASH动画、听着不同风格的钢琴伴奏在儿童歌曲旋律中将椅子摆放成表演律动的队形、舞台演出的队形等,孩子们唱、跳、欣赏、表演的综合音乐启蒙教育无不在素质教育的理念中体现。当30分钟的活动结束时,近20名观摩的教师及园领导无不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与赞扬。正是在这次活动中,让老师们又一次深深地领悟出:幼儿教育就是打基础的教育,无论怎样改革,教育的内涵就在于启蒙,教育的最大奥妙就在于培养习惯。

三、以过程管理为“面”,创新制度,让精细化的教学管理构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立交桥

自,我园各个岗位全面实施了量化管理以后,“以管理见长”逐渐成为了我园另一显著的特色。工作中,我们不仅注重了过程管理的精细化,而且,在精细化管理中就不断发现的问题给以积极的解决,逐步创新出了符合本园实际的管理办法,构建了教师专业化发展四通八达的立交桥。

1.“出台竞标”新举措,为教师个体能动性的发挥搭建广阔的平台   教师个体能动性的积极发挥是教师专业化有效发展的前提。如何调动教师积极性、更大程度地发挥教师内在潜能呢?“竞标”不失为一项有效举措。按理说,它更多地用于承包工程或买卖货物等,似乎与幼儿园不相干,但是,我们就是借鉴了竞标“优中选优”的精髓,将它创新地运用到了幼儿园的管理上。简单说:竞标就是投标与中标的过程,它的意义就在于给教师创设了一个八仙过海、各显其能的空间。有的老师在文艺方面比较擅长,中标后在组织幼儿律动比赛中不仅亲自舞蹈以烘托主题气氛,而且灵活的主持将紧张的比赛气氛变得轻松活泼。还有能力较强的骨干教师组织的“消防演习”活动,不仅让孩子们亲眼看到了消防叔叔空中救人的精彩一幕,还学会了如何在灾难中保护自己的本领。竞标给老师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是竞标发挥了教师主观能动性,让老师们在自由、宽阔的空间中展示自我、发展自我。

2.“巧借东风”形成自己的骨干教师梯次队伍   自济南市20教师发展工程启动后,“成为学术型、科研型、专家型教师”成了每位教师的追求目标,如何有效地激励教师?“巧借东风”不失为一条有效途径。比如,借市区“评选首批教科研骨干”之机,我们参照上级评比条件,认真制定出了园级教科研骨干评选条件,并对在十五课题研究中,在引领课改和驾驭信息技术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两名教师进行了隆重的表彰,这样市、区、园三级教科研骨干队伍已经形成。再如,结合市中区学科首席教师的评选,我园进行了园级学科带头人的命名。以上两项工作的及时开展,我们都是巧借东风、因势利导,把上级的会议精神传达到每位教师,让幼儿园评选出的骨干名副其实地成为老师们身边学习的榜样。巧借东风,幼儿园的春天就会充满蓬勃的生机与向上的活力。

3.“郑重推荐”优秀班主任,让更多的教师在平凡岗位上各有建树   应该承认,教师的能力有大有小,当各种比赛的光环戴到了能力强的教师身上,而更多的教师却在默默无闻地支撑着幼儿园事无巨细、看似平凡的日常工作。“如何让这部分老师在无私奉献中同样拥有‘各有建树’的心理满足呢?”答案是: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工作评比活动。比如开展幼儿早操、各班环境创设、幼儿生活自理能力、保教常规评比及个人主攻学科优质教学活动评比等等,这些能反映教师日常工作轨迹、折射出班风、教风、学风的活动,使更多的教师有了展示的机会。借济南市首次开展幼儿园“优秀班主任”评选活动,我们向全体教职工郑重推荐了我园的优秀班主任。当结果公布时,大家似乎有些意外,又有些意料之中。意外的是:这一人选不是骨干教师,只是一名普通老师;意料之中的:这一老师日常工作又是大家有目共睹、让人信服的。管理上公正、合理的推荐,极大地调动了更多老师的工作热情,因为他们悟出了:只要工作态度是端正的、努力的,幼儿园就会给他们一个公正的评价,荣誉同样会赋予他们。

4.“水到渠成”开展创新奖评选,构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立交桥   幼儿教师不同于中小学教师的是:保教并重的工作特点决定了他们专业化发展的面更广。如何为教师发展构建更好的立交桥?“工作创新奖”的评选,可谓是一条可借鉴的有效途径。如果说,引入企业“竞标”的竞争机制,它更多的侧重于教师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那么,开展“工作创新奖”评选,它更侧重于打造教师整体创新的氛围,构建教师专业化良好运行发展的立交桥。此项工作,我们从开始酝酿到组织,前后经历了近半年的时间,我园首届“工作创新奖”共评选出了18项创新内容,这其中包括既有社会影响较大、形成幼儿园品牌的“面”上的工作创新(如幼儿园实施量化管理),也有看似微不足道、但却对幼儿园持续发展注入生机的“点”上的工作创新;既有教学一线“教师”的创新,也有后勤服务岗位上“职工”的创新:既有与时俱进“内容”上的创新,也有另辟蹊径“手段”上的创新。但无论是一级创新还是二级创新,无论是特色工作还是常规工作,我们所追求的是“勇于创新”的精神。创新是没有止境的,事实证明:只要树立了“创新”的意识,营造了创新的良好氛围,就会形成我们前进发展的不竭动力。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更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作为管理者,只要我们树立了“精细化管理”的思想,我们就会在引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道路上,善于发现问题、善于创新、高效地解决问题。相信我们的老师也会在我们扎实做好每一件工作的基础上快速成长、发展。

细节决定成败,精心是态度,精细是过程,精品是成绩。记得有一篇文章《细节决定成败》中这样写道:把事情做大是一种口号,有些务虚;把事情做小,才是真正的行动,才是还原生活。

上一篇:国务院各部门介绍下一篇:商务活动中的礼仪规范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