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民族团结

2024-09-02

宪法民族团结(共13篇)

1.宪法民族团结 篇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亲爱的朋友们:

大家好!

我演讲的题目是《盛开的民族团结之花》。蔚蓝的天空,因为有了白云的点缀,才不会寂寞;宽广的大地,因为有了万物的装点,才显得生机盎然。一个家庭,一个单位,乃至整个国家,只有互相依存,互相促进,共同发展,才能构建永久的和谐。

细雨润物无声,团结之花处处红,4月的新疆大地,花红柳绿,处处洋溢着春天的气息,我们满怀信心地迎来了第29个民族团结教育月。党中央为新疆的发展描绘出了一幅跨越式发展的宏伟蓝图,内地众多兄弟省份纷纷来疆接洽援疆事宜。中央的关怀、兄弟省份的支持不是春风胜似春风,吹绿了新疆各族人民心底的希望、吹开了新疆各族人民心底的最美的花儿。这是一朵民族团结的花儿,这是一朵幸福的花儿,就像天山上盛开的雪莲花,迎风摇曳、尽情绽放。

在美丽的边陲小城伊宁市,各族群众朝夕相处,携手共建美好家园,结下了血浓于水的深厚情谊,涌现出一个又一个民族团结模范。

在喀尔墩乡东梁村有这样一位老人,张庆祥,他先后担任过东梁村团支部书记、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等职务。58载春秋、32年的“老支书”经历。他凭着对党的忠诚和对各族群众的挚爱情怀,带领由7个民族共同组成的村子走上了富裕的道路。在这个和谐的大家庭里,汉族、回族群众学会了维吾尔语,学会了跳“麦西来甫”,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群众也学会了种植小麦、番茄,发展设施农业……各族农民群众一同在希望的田野上收获着富裕和喜悦。

吾买尔〃吐合提是巴依库勒村土生土长的农民,先后在巴依库勒村担任出纳,队长等职务。四十年的工作中,他和各族群众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使自己璀璨的青春岁月红红火火,留下了一串闪光的人生足迹。熟悉养牛技术的他,不仅自己走上了致富的道路,同时也没有忘记周边各族群众,时常下村为一些养牛户提供技术服务,帮助他们提升养殖技术;乐于助人的他,在村委会与各族群众之间搭起了一座连心桥,他用自己实际行动维护了民族团结,谱写了一曲民族团结的赞歌。

这些事迹已经深深地烙在了在各族人民的心中,在伊犁地区营造出人人求团结、处处讲团结、事事谋团结的浓厚氛围,民族团结之花在这里纵情怒放。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祖国大家庭的一员,新疆的发展从来都是和祖国的命运紧紧相连,新疆的历史,就是各族人民共同抵御外侵、共同艰苦奋斗、共同开发建设的历史。新中国成立以来,新疆翻开了新的历史篇章。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新疆改变了一穷二白、极端落后的面貌,各项事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新疆大地发生了沧海桑田般的巨大变化。在这个曾经没有一公里铁路、一座规模化工厂、一座现代化城市的地方,建起了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网,成长了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崛起了一座座美丽的戈壁新城,这些都深深的印证着民族团结的力量。

单丝不成线,独木难成林。块块砖瓦只有砌在一起,才能盖起万丈高楼;条条溪流只有融入大海,才能获得永生,每个民族只有团结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里,才能换来明天的繁荣和发展。这就是团结,团结可以铸就和谐,和谐才能促进发展。衷心希望这民族团结之花扎根戈壁绿洲,盛开在天山南北!

谢谢大家。

2.宪法民族团结 篇二

2009~2011年高考考查本专题考点的试题:

注: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制化进程这两个考点近3年高考试题未涉及。“选”指选择题, “非选”指非选择题。

【备考建议】

1.构建体系。

本专题内容涉及民族和宗教, 知识内容较多, 考生在复习时首先要构建本部分的知识体系, 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这既有利于知识内容的有效存储, 又有利于知识的快速调用。尤其值得提倡的是自主构建知识体系, 这种构建的过程是检查考生对知识及其内在联系理解和掌握程度的过程。

2.走出误区。

知识体系的构建是从宏观上、从知识的内在联系上掌握知识, 注重的是综合性。在此基础上, 考生还要加深对每个考点中具体知识内容的理解。针对本部分考点在高考中侧重以选择题的方式进行考查, 涉及的知识易错、易混点比较多的特点, 考生必须清晰、准确、完整地把握知识内容, 澄清认识上的误区, 这直接关系到选择题解题正确率的提高。

3.关注热点。

高考能力立意决定了高考试题更多地关注社会、关注生活, 就本部分而言, 要重点关注本年度内的与民族、宗教相关的社会热点。如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第二次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国际道教论坛召开等。考生一方面对这些社会热点背景要有所了解, 更重要的是能结合所学知识加以分析, 从而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考点指津】

1.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1) 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因。

①新中国成立后, 我国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 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是巩固和维护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客观要求。②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做主, 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有利于切实保障各族人民当家做主的地位, 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客观要求。③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由于自然地理环境及历史原因, 各民族经济文化等发展不平衡, 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是由我国的国情决定的。

(2)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关系。

考点拓展:

(1) 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和影响民族团结的因素。

①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民族团结、民族的凝聚力, 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民族团结直接关系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统一。

②影响民族团结的因素。国际和国内敌对势力相勾结, 进行民族分裂和破坏活动, 是影响民族团结的重要因素。同时, 由于不同民族经济、文化、风俗习惯方面存在差异, 也影响到民族间的交往。国家的政治法律制度还不太健全也会影响到民族团结。

③维护民族团结的措施。国家不断完善法律法规, 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投入, 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发展, 缩小少数民族地区同发达地区的差距;政府履行文化职能, 进行宣传教育, 增强各个民族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公民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义务, 同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做斗争。

(2) 需要澄清的认识误区。

①国家对少数民族的扶持与帮助背离了坚持民族平等的原则。

分析:由于历史和地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少数民族地区在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与发达地区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教育、科技、文化等事业进行人力物力支持, 这是基于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实际做出的正确决策。这恰恰是维护民族平等的客观要求, 而不是对这一原则的背离。

②我国坚持民族平等的原则意味着各民族已经实现了事实上的平等。

分析:这种说法混淆了民族平等原则和各民族事实上的平等两个概念。民族平等指各民族都依法享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方面的权利。由于地理、历史等原因, 我国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 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少, 发展较为落后, 各民族间还存在事实上的不平等。坚持民族平等的原则, 有利于消除各民族间事实上的不平等。

③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指各民族经济上的共同发展。

分析: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指经济、政治等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和民族自身的发展和提高, 并不仅仅是经济的共同发展。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 含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 设立自治机关, 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2) 依据: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①我国历史上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这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社会基础。②“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以及各民族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也互相离不开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 使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具有坚实的社会和政治基础。

(3) 优越性: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得以实现;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考点拓展:

(1) 全面理解民族区域自治的含义。

①前提和基础:民族区域自治是以领土完整、国家统一为前提和基础的。②范围: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不能理解为各民族, 也不能将“聚居”理解为“居住”。③自治地方: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 (旗) 三级。④自治机关:民族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 自治机关是指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不包括自治地方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⑤自治权: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我国自治机关在行使一般国家机关职权的同时, 享有和行使自治权。

(2)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政策和基本原则的关系。

3.我国的宗教政策

(1) 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原因。

①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 也是多宗教的国家, 许多少数民族都信奉某种宗教, 宗教问题与民族问题往往交织在一起, 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也是尊重少数民族文化心理、风俗习惯的体现, 有利于维护我国民族团结。②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具有真实性和广泛性, 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保护公民信仰和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是尊重和保护人权的重要体现。③经过社会经济制度的深刻变革和宗教制度的民主改革, 宗教能够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2) 我国宗教政策的内容。①既保护信仰宗教的自由, 又保护不信仰宗教的自由。②依法管理宗教事务。③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④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考点拓展:

对我国的宗教政策的认识误区。

(1) 认为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就是要发展宗教事业。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不是鼓励人们信仰宗教。国家不鼓励, 也不干涉公民信教。

(2) 认为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目的是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目的是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而不是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3) 认为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公民所进行的任何宗教活动都应受到法律的保护。国家保护的是正常的宗教活动。

【高考回眸】

1. (2011·重庆文综卷·34) 2011年, 中央决定大幅度减免新疆困难地区企业所得税, 免除新疆困难地区公益性项目的配套资金, 同时, 全国19个省市对口援助新疆资金将超过100亿元。这些举措体现了

①我国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②国家富强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 ③民族地区的发展是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 ④国家方针政策和民族地区具体特点的结合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国家针对新疆实际, 对新疆实施优惠政策, 其他地区对口援助新疆, 体现了我国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 以及国家方针政策和民族地区具体特点的结合, ①④应选。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 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 ②③表述错误。答案为B。

2. (2011·安徽文综卷·6) 为加快发展民族教育事业, 内地省市根据国家要求认真落实对民族地区的教育对口支援工作。落实教育对口支援工作

①是增进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政治保证 ②是贯彻我国处理民族关系原则的具体体现 ③保障了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受教育的权利 ④体现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解析:内地省市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进行对口支援, 有利于增进民族平等和团结, 也有利于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贯彻了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也体现了新型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②④正确。①中“政治保证”表述明显错误;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受教育的权利是通过宪法和法律予以保障的, ③不符合题意。答案为B。

3. (2011·江苏政治卷·18) 2010年8月, 江苏举行“七彩假日——民族团结‘手拉手、一家亲、一世情’”夏令营活动, 此次活动是贯彻落实《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的实际行动。在中小学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

①是实现民族平等的文化基础 ②有利于增强青少年的民族团结意识 ③有利于促进各民族和谐共处 ④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重要途径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解析:在中小学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 有利于增强中小学生对民族团结的认识, 深化对民族团结的认同, 增强民族自豪感, 促进各民族和谐共处, 故②③应选。①夸大了这一活动的意义;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开展与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没有必然联系, ④错误。答案为C。

4. (2011·海南政治卷·12) 中国伊斯兰教协会2001年成立中国伊斯兰教教务指导委员会, 正式开展“解经”工作。10年来相继出版的4辑《新编卧尔兹演讲集》, 从教义和教规角度对伊斯兰教经典作出了既符合伊斯兰教信仰精神、又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解释。中国伊斯兰教协会进行的“解经”工作

①保障了伊斯兰教教职人员的权利 ②消除了信教群众在教义理解上的差异 ③有助于丰富伊斯兰教文化内涵 ④有利于引导伊斯兰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从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角度对伊斯兰教教规、教义进行解释, 有助于丰富伊斯兰教文化内涵, 有利于引导伊斯兰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③④正确。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宗教教职人员的权利由法律规定, 受法律保护, “解经”工作与保障教职人员的权利无关, ①错误;②夸大了“解经”工作的作用, 应排除。答案为D。

5. (2011·全国文综大纲卷·38)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1951年, 西藏和平解放, 为西藏与全国一起实现共同进步与发展创造了基本前提。

1959年, 西藏掀起一场轰轰烈烈的群众性民主改革运动, 废除了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 解放了百万农奴和奴隶, 开创了西藏人民当家做主的新时代。

1965年, 西藏自治区成立, 标志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西藏全面确立。昔日的农奴和奴隶享有了平等参与管理国家事务和自主管理本地区和本民族事务的政治权利。西藏自治区不仅享有一般省级国家机关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权力, 而且享有广泛的自治权。1965年以来, 共制定了250余件地方性法规和具有法规性质的决议、决定, 有效地维护了西藏人民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特殊权益, 促进了西藏各项事业的发展。

结合材料, 说明西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根据, 并分析民族区域自治对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解析:本题设问包括两个层次。第一层, 要求考生调动民族区域自治的相关知识, 说明西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理论依据和现实原因。第二层, 要求考生通过解读材料信息, 概括出民族区域自治对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题干信息分别从西藏人民当家做主、广泛自治权和西藏各项事业发展这三个方面作了提示, 考生要善于在阅读信息的基础上作答。

答案:根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在西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符合我国国情和西藏的实际, 是国家的集中统一领导与西藏区域自治的有机结合, 有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促进国家富强和西藏的繁荣, 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安全。

作用:使西藏自治区充分享有广泛的自治权, 保障了西藏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能够自主管理本地区、本民族内部事务, 提高了对公共事务的管理效能;巩固和发展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促进了西藏经济社会的发展。

【创新设计】

1.2011年5月27日至29日, 在北京召开的第二次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提出, 从2011年开始, 未来五年中央财政对新疆地区的投资规模将超过2万亿元。这一措施

A.有利于巩固民族团结的大好局面

B.有利于巩固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是促进新疆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动力

D.能够消除新疆和内地的发展差距

2.西藏自治区成立以来, 先后制定了279件具有西藏特色的地方性法规和具有法规性质的决议、决定, 内容涉及民主政治、经济发展、文化教育、语言文字、人民司法、医疗卫生、文物保护、野生动植物和自然资源保护、环境保护等各个方面, 为维护西藏各族人民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权益, 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保障。这说明

①西藏自治区的法制化进程不断推进 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 ③西藏自治区具有立法自治权 ④西藏人民的生活得到全面改善

A.②④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3.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以来, 针对宁夏自身特点, 挖掘宁夏自身潜力, 积极推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 初步形成了具有宁夏民族特色和区域竞争力的产业体系, 宁夏经济社会取得全面进步。这进一步佐证了

①民族自治机关人大及法院对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具有自治权 ②民族区域自治能充分发挥民族地区的长处和优势 ③国家统一领导是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和基础 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4.“多民族国家的人民如果把爱本民族与爱祖国、爱兄弟民族对立起来, 热衷于民族纷争, 那么怎能去实现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呢?我国的前途命运需要我们把热爱本民族与热爱祖国大家庭里的每个民族成员结合起来。”这段话说明

①我国各民族不存在自己的利益 ②我国各民族的利益与国家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③民族团结是实现社会稳定进步的前提 ④民族热情和爱国热情的统一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

A.②④ B.②③ C.①② D.①③

5.美国东部时间2011年7月16日, 美国无视中方坚决反对, 安排奥巴马总统在白宫会见达赖喇嘛。此举受到中国政府的强烈谴责。这说明

①主权是一个国家的灵魂, 我国反对任何外来势力干涉我国内政 ②我国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 反对一切披着宗教外衣的分裂活动 ③美国政府的行为严重违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 损害了中美关系 ④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反对宗教与其他国家往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6.2011年10月, 国际道教论坛在湖南衡阳举行。论坛旨在深入挖掘和弘扬道教文化中的和谐思想,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发挥道教在促进社会和谐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推进共建和谐世界。这说明在我国

①宗教团体成为联系信教群众的爱国组织 ②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③信教群众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力量 ④尊重少数民族的信仰传统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7.阅读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951年5月23日, 西藏实现和平解放。西藏和平解放以来, 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 制定了一系列适合西藏实际的特殊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 促进西藏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特别是1980年以来, 中央先后召开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 专门研究不同时期的西藏工作, 明确了西藏工作的指导思想, 为西藏繁荣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了坚强保障。

材料二: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在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后, 在座谈会精神指引下, 坚持党的领导, 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坚持走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发展路子, 以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为主题, 以实施“一产上水平、二产抓重点、三产大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以改革开放为动力, 以民族团结为保障, 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以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为重要内容, 从加快发展走向跨越式发展, 从基本稳定走向长治久安, 不断开创社会主义新西藏伟大事业的新局面。

(1) 结合材料一, 说明我国历代中央领导集体对西藏实施特殊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的原因及意义。

(2) 结合材料二, 运用政治生活知识, 说明西藏从加快发展走向跨越式发展的有利条件, 以及西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在实现西藏跨越式发展中应该发挥的作用。

参考答案:

1.A 提示:新疆自我发展能力是促进新疆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动力;援疆能缩小新疆和内地的发展差距, 但不能消除差距, C、D项错误。B项与题意不符。

2.D 提示:材料中西藏自治区法律、法规的数量和内容表明西藏自治区法制化进程不断推进, ①入选;西藏自治区制定法律、法规, 是西藏自治机关行使立法自治权的表现, ③入选;②④在材料中未体现。

3.C 提示:民族自治机关是指自治地方的人大及政府, 不包含法院和检察院, ①错误;③表述正确, 但不符合题意。

4.B 提示:我国各民族利益与国家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但各民族具有自己的特殊利益, ①错误, ②正确;④错误。

5.A 提示:西藏事务纯属中国内政。达赖长期打着宗教旗号从事反华分裂活动, 中方坚决反对任何国家的领导人以任何方式会见达赖, 坚决反对任何国家、任何人利用达赖干涉中国内政。①②正确。美国政府的行为严重违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 损害了中美关系, ③正确。我国政府支持宗教界在平等友好的基础上开展对外交往, ④错误。

6.D 提示:在我国, 应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②错误;④不符合题意。

7. (1) ①新中国成立后, 我国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对西藏的特殊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有利于巩固新型的民族关系。②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对西藏的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有利于促进西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真正实现民族平等, 维护民族团结。③由于历史和地理原因, 西藏经济社会发展与其他地区还有一定的差距, 对西藏的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 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必然要求, 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2) 有利条件: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能够凝聚各方力量。②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有利于实现国家统一领导与民族自治的有机结合。③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能够保障西藏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 调动西藏人民的积极性。④坚持走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发展路子, 能够结合本地区、本民族的特点, 协调本民族的利益与国家利益。

作用:①西藏自治区党委要发挥领导核心作用, 促进西藏实现跨越式发展。②西藏自治区政府要依法行使自治权, 根据西藏特点, 进行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管理。

3.宪法民族团结 篇三

2006年8月,这个碑被国家民委命名为全国首批“民族团结教育基地”。这个碑的意义起于团结,五十多年过去了,却有了更广的更深的意义。

伟大的精神应当应时而生。解放初,边疆地区的民族关系十分复杂和特殊,民族团结是民族发展繁荣的基础保证。

普洱专区是少数民族最集中的地区,处于西南边境,与缅甸、越南、老挝三国接壤,有的边界尚未划定,少数民族跨境而居,各民族的社会形态差异极大,发展不平衡。解放初期,由于长期以来的阶级压迫剥削,封建领主割据,民族隔阂很深,有的地方还经常发生仇杀械斗,在许多少数民族地区,土司制度仍然存在,这样的背景下,做好民族团结工作并不容易,甚至还面临着流血斗争。

为加强民族团结,1950年元旦,云南组织了30多位各民族代表和少数民族中有影响的上层人士,赴京参加国庆观礼,并到天津、上海、重庆等大城市参观。解放军和云南民族工作队员,为了做好这项工作,进行了艰苦细致的思想动员,甚至甘愿做人质,以打消民族代表及头人们的顾虑。由于当时交通、通讯不便,代表和头人们返往时间将近四个月,盘踞于境外的残匪乘机作乱,他们与境内外的反动头人相勾结,派遣小股残匪潜入境内,造谣说:“头人们都在内地被杀害了”,挑拨民族关系,煽动部落械斗,甚至袭击基层政府,杀害民族工作队员,气焰嚣张。

受到毛主席、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和内地群众热情欢迎,而深受教育和鼓舞的各民族代表及头人们回到思普,他们对本民族发生的事件深为震惊,认识到残匪及反动势力的真面目,他们有了更深的打算。

1950年12月至1951年元旦,普洱专区第一届兄弟民族代表会议在宁洱县城召开,全区15个县的26种民族(含支系)的代表和当地党政军领导300余人出席会议。1951年元旦,尊霞拉祜族、佤族代表的提议,按照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在宁洱红场举行了隆重的剽牛、喝咒水盟誓,刻建了“民族团结誓词碑”。同时刻上头人们用各民族文字写下的签名。

这誓词碑对于云南民族团结具有深远意义。它是给反对势力,分裂分子最好的抨击,它系紧了人心,稳住了局势。它增进了各民族对党的民族平等团结政策的信任,增强了符民族对党和人民政府的拥护和信赖,更是增强了各民族的爱国主义思想和团结合作建没幸福民族大团结的信心和希望。在保卫和巩固祖国边防上,也有重要意义。

民族团结誓词碑是云南民族工作的缔影,延续它的灵魂云南民委与各民族人民共同开创了今天的大好局面。

以民族团结誓词碑为标志的普洱民族团结园,是新中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蓬勃发展的历史见证,也是新中国党的民族工作方针政策得体合适的象征。民族团结誓词碑标志着新中国成立后,边疆各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一个崭新的民族平等、民族团结进步新关系的楷模,各民族共同走向光辉灿烂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始,可称之为“新中国民族团结第一碑”、“新中国民族工作第一碑”。

民族团结誓词碑见证了历史,也激励着后世。前辈们的团结精神、爱国精神,如同那铭刻的碑文,永不褪色。在一代代的民政工作者的继承与发扬之中,誓词碑成为了云南民族工作最好的缩影。它不仅是云南边疆各民族团结进步的象征,也是全国各民族大团结的最好见证,它的精神值得永远铭记。

一直以来,云南民族工作得到了党和国家的大力支持。2006年,普洱民族团结园被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教育基地,进一步有力地推动了云南边疆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向前发展。

4.宪法民族团结 篇四

——新疆**县**县**乡民族团结先进事迹

**乡座落在祖国西北托木尔峰脚下,位于**县东北50公里处,是**县最大的边境乡,由维、柯、回、汉*个民族组成,总人口2.5万人,少数民族占90%。该乡设有两个武警公安边防派出所,与军垦农一师**团毗邻。**团汉族干部职工占98%。多年来,全乡各族人民群众互敬互爱、和睦相处,与农一师*团广大干部职工、武警公安边防官兵“同饮一渠水,共耕一方田”,在经济建设、文化生活和社会稳定等方面相互协助,共同发展,形成了血肉相连、唇齿相依的鱼水情谊。各族农牧民群众、军垦干部职工和武警公安边防官兵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着各民族大团结;像珍惜自己的生命一样,珍惜着各民族大团结;像亲兄弟亲姐妹一样共同维护着这个大家庭的繁荣和稳定,谱写了一曲又一曲感人至深的民族团结颂歌。这些年来,**乡先后被**县、**县命名为“民族团结先进乡”,获得民族团结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

兵地民族团结一条心携手共进谋发展

这些年来,**乡党委、政府一直坚持把民族团结工作摆在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同等重要的位置,列入党委重要议事日程,年年想、月月抓、天天讲,为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乡党委成立了民族团结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主管领导具体抓,其他领导配合抓,各族干部群众人人关心民族团结工作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每年5月,乡党委、政府都认真组织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有部署、有动员、有检查、有总结,以月促年,年年有重点,年年有新内容,年年有新发展,推动民族团结活动不断深入。在乡党委、政府的号召下,全乡各单位纷纷与农一师*团各连队自觉相互签订了民族团结共建协议,相互结成民族团结共建单位。据统计,目前全乡有兵地民族团结共建20对,尤其是乡村中小学与*团中小学结成了民族团结共建学校,维汉学生之间结成的民族团结互帮互学的对子达上千对,在全乡营造出了民族团结从小事做起、从娃娃抓起的良好氛围,他们的事迹曾多次被《新疆日报》《**报》等多家新闻媒体报道,在社会上形成了广泛影响。

**乡是山洪频繁发生的县。多年来,**乡的广大干部职工、农牧民群众和兵团干部职工同心同德,共抗洪魔,筑就了一座永远也冲不跨的血浓于水的堤坝。2002年8月,一场突如其来的特大山洪袭击了农一师*团十一连,房屋被冲毁,刚收割的粮食被洪水冲走……**乡党委、政府闻讯后立即组织乡里的干部职工、农牧民群众500余人赶赴救灾现场抢救人、畜,转移财物,经过5个多小时奋战,为十一连干部职工挽回经济损失30余万元;全乡的少数民族干部职工纷纷慷慨解囊,自发的给十一连的干部职工捐款捐物,帮助十一连生产自救,重建家园;为确保各族干部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乡和农一师*团又共同筹资、筹劳修筑了长12公里的防洪坝。

多年来,农一师*团利用农业生产技术上的优势,在冬小麦种植、玉米半精量播种、棉花超宽膜精量播种等高新技术方面积极帮助**乡发展生产,通过传、帮、带、培的方式,提高了农牧民的农业种植水平。生活一天一天好起来的农牧民,时刻不忘*团干部职工的恩情,尽管外地拾棉花的价格每公斤比*团要高出0.20元以上,但**乡农牧民群众要出去劳务创收时,首先想到的还是*团,仅去年**乡就有1800多人在*团从事劳务活动,极大的支援了农一师*团的农业生产,共同的劳动过程中,进一步增进了民族团结和兵地间的友谊。

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

每逢春节、“八一”建军节等重大节日,**乡都会组织慰问小组对两个武警公安边防派出所官兵进行慰问,送去电视、VCD、洗衣机、书籍、牛、羊等慰问品,组织文艺队为战士们表演节目,开展形式多样的联谊活动;武警官兵常年驻守在海拔2500多米的边防哨卡上,生活、交通极为不便。根据一到冬季大雪封山武警官兵吃菜难的实际困难。**乡将一辆价值1.7万元的三轮摩托捐献给边防派出所,并定时定点将新鲜蔬菜送上边防站,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武警官兵也把驻地当故乡,积极为**乡办好事、办实事。2004年2月9日,**乡连降大雪,部分村民家的羊圈被积雪压塌,500多只羊无“家”可归。**边防派出所及时出警,冒着严寒帮助牧民搭好

棚舍,使500只羊无一冻死;2004年3月11日深夜,**村一村民3岁的小女孩高烧不退、生命垂危,**边防派出所及时派出卫生员,使小女孩得到救治……

民汉互帮一家亲危难之处显真情

长期以来,**乡始终把民族团结做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常抓不懈,各民族之间互相支持、互相学习、互相尊重、互相谅解、互相帮助、亲如一家。

因语言不通,生活习惯不同,**乡汉族干部在生活、工作有一定的困难,乡民族领导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在日常生活中给予汉族干部无微的帮助和照顾。在汉族干部李家安爱人因视网膜脱落,需动手术,看病资金困难的时候,带头捐款,组织全乡各族干部和职工捐款3000余元,解决了李家安爱人看病急需的资金。为从内地引来的15名汉族技术员划拨承包土地,盖起新瓦房,帮他们购买生活物资,送去面粉、清油,联系农机耕地……

5.宪法民族团结 篇五

家亲3

“民族团结一家亲”征文:民族团结一家亲

普洱市镇沅县桭太镇中心小学五(3)梁其润

我们伟大祖国有6个兄弟姐妹,在历史发展中和睦相处,互相帮助,用勤劳的双手,创造着中华文化,共同建设着祖国,推动着祖国不断强大。

不同民族,对米饭的吃法也不尽相同。傣族、佤族、黎族喜欢把米装入竹筒放在火上烧烤,使米饭带着竹子的清香。壮族、布依族群众喜欢吃五色糯米饭和糯米糍粑。朝鲜族群众习惯用糯米打成糯米糕食用。xx的维吾尔、乌孜别克等民族,常把大米和羊肉、胡萝卜、洋葱,炒焖成喷香可口的什锦饭。

我国各少数民族居住地区的地理、气候条不同,生活方式也不同,他们的住房结构各具特点。在南方少数民族地区,人们一般居住在干栏式楼房里。这种楼房分上下两层,所用材料以竹木为主。楼房上层人住,下层养家禽、牲畜,放置农具或杂物。还有些少数民族完全用竹子做材料,建成优雅的小竹楼。一栋栋独特的竹楼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美丽极了!

大家都知道6个民族中汉族人民最多,但是其他民族——也很棒。比如:xx的维吾尔族,他们的葡萄干多么香;贵州的苗族,他们的服饰和手饰多么漂亮;云南的傣族,他们的孔雀舞多么优美;云南的彝族,他们的火把节也很壮观。

不同民族开展活动也不相同,壮族群众喜欢开展丢绣球活动。抛绣球是壮族男女相互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青年们在草坪上竖起一根高十米的木杆,顶端钉一块木板,木板中心有些圆孔。男女各为一队,以抛出的绣球穿过木板上的圆孔为胜。也有在场中间搭歌棚,绣球抛不过棚或抛出界,或接不住对方抛过来的绣球,就要被罚,非常有趣。

6.宪法民族团结 篇六

她始终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她工作认真踏实,身兼数职,工作3年以来,从事秘书、档案、妇联干事、团镇委书记、保密、信访、出纳等工作。现任办公室文职副主任的她更是一心扑在工作上、任劳任怨、无私奉献,倍受同事的高度赞誉。

她积极组织办公室其他人员参加政治学习,不断加强自身政治修养,始终坚持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民族政策,并定期进行讨论交流心得,使民族政策以及相关法律法规深入人心。她在深入学习“三个离不开”、马克思主义“五观”和“四个认同”思想的同时并对照自己的工作写下了10000多字的读书笔记。

她时刻把民族团结放在心坎上,时刻把民族团结落实到行动上,努力办好关系各族同事切身利益的好事实事。办公室的其他一些同志,因为不懂办公室自动化的操作,常常不能按时完成工作任务,作为办公室副主任的她,利用每天下班时间,手把手的交会了他们打字,操作office系统软件。现在办公室其他同志已经能够熟练的操作计算机,按时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

她不仅热情关怀办公室的各位同志,对待来镇上办事的人员也同样热情服务,不厌其烦地解答他们的询问。她时时注意从点滴做起,为人民办好事,每次献爱心捐款都是她最积极,捐款也捐得最多。在5月12日发生的汶川地震灾害中,她积极响应镇委号召,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精神,积极组织妇联、团委为灾区的民族群众捐钱捐物,并呼吁自己的家人也加入进来共同为灾区的人民献爱心。从身边小事做起,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她以身作则,做民族团结的模范,团结、带领各族干部同心同德、共同奋斗。

她积极为少数民族弱势群体办实事,她作为办公室负责人,经常下去了解情况,和少数民族贫困户打成一片。她从不以自己是女同志而搞特殊,和其他同志一样在工作上严格要求自己,每次下基层她都能圆满地完成工作任务,从未出现过中途返回或未完成工作任务的事情。为摸清少数民族帮扶对象的详细情况,做好帮扶对象的确定工作,平时利用节假日加班加点,切实维护好少数民族群众的利益。忠实地实践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党和人民的期望化作为人民服务的自觉行动,恪尽职守,努力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

她在职务面前从不伸手,淡泊名利,清正谦洁,不谋私利。她除了办公室工作外,还兼任全镇总出纳工作,她严格要求自己,努力的学习财务方面的知识,重来没有向她所经手的经费伸手。她就是这样一位在工作中从不计个人名利,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一心一意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默默奉献的好党员、好干部。

3年来她坚持为民族同志人民办好事,从身边小事做起,切实为少数民族办好事实事,以身作则,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她关心他人的真挚感情,深深地感动和激励着全镇干部,为他人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7.高校民族团结教育方法探究 篇七

教育部2008年12月15日发布的《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要求把民族团结教育贯穿到学校教育工作的各个环节,通过多种教育形式帮助学生牢固树立“增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意识。各高校应该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采取合理的途径和方法,努力加强和改进民族团结教育。经过多年的实践,笔者总结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

一、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民族团结氛围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学校是对青年进行民族团结教育的主阵地,所以学校要不断加强对青年的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把民族团结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贯穿在青年成长成才成人的全阶段。呼伦贝尔学院地处少数民族地区,民族特色非常浓郁,这为呼伦贝尔学院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为使民族团结教育主题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学院在每周七天共14次的校园广播中,有1 /4的时间用来播放开展维护祖国统一和热爱祖国的宣传教育。设立在校园里的24块宣传板,每月更新一次,其中固定的五块版面由各院系轮流负责深入开展党的民族理论宣传教育。通过这些行之有效的宣传手段,使学生树立了正确的民族观,使中华民族是一个由各民族共同组成的大家庭的思想深入人心。

二、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扎实推进民族团结教育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是我国所有民族院校和一些民族地区普通高校在学生中普遍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课,其宗旨是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以及我国民族政策的教育,使其主动贯彻我国民族政策,牢固树立起振兴各民族经济文化和维护祖国统一的坚定信念,培育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民族地区高校应当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适当增加此类课程的课时。笔者对内蒙古地区大学生做关于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调查时了解到,内蒙古地区大多数大学生对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认知了解程度较高。他们认为,现在的民族政策符合我国实际,这对维护国家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推动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充分发挥校园文化活动的育人功能

以第一课堂为主,第二课堂为辅,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以推进民族团结教育工作。

校园文化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的有效载体。“民族地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既具有普通高校校园文化的普遍特征,又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是由民族地区高校各民族师生共同创建的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汇融合、和谐共存与提高的校园内部各种文化形态存在的外在和内在表现,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民族地区高校的改革、建设和发展,对于营造有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校园人文和物质环境,具有特殊而重要的现实意义。”[1]高校在加强民族团结教育中,应该以第一课堂为主,第二课堂为辅,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加强学生的民族团结教育。

呼伦贝尔学院多民族的生源构成决定了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性。为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呼伦贝尔学院共青团组织开展了一些民族团结教育的主题活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做如下梳理,以期能对其他高校在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方面提供参考。

1. 常年开展的民族民间广场舞是呼伦贝尔学院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的一项常态活动

由于地处祖国北疆少数民族地区,呼伦贝尔学院每年都组织3 000多名学生学跳民族民间广场舞,并有1 000人以上的学生参加民族民间广场舞表演比赛。实践证明,通过开展民族民间广场舞的推广普及和传承创新活动,进一步加强了民族团结教育,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培养了自信健康的心理,增进了团队意识,有效地开辟了思想教育和德育的新途径。

2. 校园文化艺术节为各民族同学提供了一个交流沟通的平台

呼伦贝尔学院一年一度的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逐步系统化、规范化、精品化。截至2011年,已经开展了18届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校园文化艺术节是呼伦贝尔学院的品牌传承项目,内容丰富、种类齐全,已成为校园文化艺术的盛会,整个活动历时一个多月,总计参与学生达到万余人次。这些活动丰富了大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培养了他们的人文素养,陶冶了他们的精神情操。各民族学生在历时一个多月的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中加深了了解,增进了友谊,促进了民族团结。

3. 坚持开展“让爱伴我成长———我与民族同学的故事”主题征文演讲比赛活动

近年来,呼伦贝尔学院一直在全院青年学生中广泛开展“让爱伴我成长———我与民族团结的故事”征文活动,各民族同学也乐于参与其中。并在全院范围内进行评比,将选出的优秀作品报自治区教育厅,并以获奖作品为演讲内容进行演讲比赛。把民族团结教育寓于征文演讲活动中,也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4. 校园民族文化涂鸦墙有效地促进了高校民族团结教育

当前涂鸦在中国慢慢地被人们所熟知,很多城市都掀起了“涂鸦”热,大大小小的涂鸦作品出现在涂鸦墙上。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涂鸦一词最早起源于一句诗“忽来案上翻墨汁,涂抹诗书如老鸦”。原是唐朝卢仝说其儿子顽皮乱写乱画,后来人们便从卢仝的诗句里得出“涂鸦”一词,流传至今。而现在所指的“涂鸦”作为一种正在成长中的艺术形式越来越受到高校青年大学生的喜爱,并以他们特有的方式诠释着涂鸦文化。

呼伦贝尔学院为加强大学生的民族团结教育,陶冶学生的民族情操,特在校园体育馆后面的文化墙上开展“民族文化涂鸦墙”活动。不同民族的学生将自己民族的文化和特色以文字与绘图的方式展现出来,既营造了浓厚的民族团结文化育人氛围,促进了各民族同学间的交流交往,又成为校园传播民族团结与民族文化的新兴载体。

5. 搏克大赛促进了汉族和少数民族学生间的交往,是高校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的有效方式之一

搏克是蒙古族的一项传统体育娱乐活动,其作为一种运动形式,倡导确立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友爱和谐的平等关系。在内蒙古同类院校中只有参加大学生运动会的搏克运动员在进行小规模的训练和比赛,很少有举办全校比赛的。呼伦贝尔学院针对搏克运动的特点,结合呼伦贝尔学院办学指导思想和学生实际,基本上每年都要举办全院范围的大学生搏克比赛,通过搏克比赛所倡导的人人平等、不畏强暴、不欺凌弱小,重在参与的精神,达到增进友谊、加强民族团结,传承和弘扬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目的。呼伦贝尔学院的搏克比赛分团体组、男子组、女子组,参赛选手主要以蒙古族学生为主,其他民族同学也积极参与,甚至蒙古国留学生也参加了比赛。经过几年的发展,由最初的几十人参加发展到一百多人参加,观看学生也越来越多,受众面和影响力越来越大,这对加强各民族同学间的交流,促进民族团结,教育效果明显。

6. 蒙语主持人大赛、民族舞蹈比赛等活动加强了民族团结教育

呼伦贝尔学院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等少数民族学生3 700多人。作为多民族融合的边疆高校,决定了呼伦贝尔学院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的特殊性,也使校园民族文化活动异彩纷呈。体现呼伦贝尔学院加强民族团结的校园文化活动有民族歌舞晚会、民族歌曲大赛、民族诗歌比赛、民族文化讲座、“舞动校园”全院舞蹈比赛、蒙语主持人大赛、蒙语演讲比赛等活动。这些活动必将对促进民族团结、构建和谐校园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大学生的科学感受力、文化领悟力将产生不可替代的影响。

四、将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寓于主题活动中,使之成为一项常态教育活动

为提高青年学生对加强民族团结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呼伦贝尔学院团委组织各学院以团支部为单位开展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的主题团日活动,例如以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祝建党90周年等活动为契机,以学习研讨、座谈交流、主题报告会、团日活动、社会实践等形式,在全院团员青年中形成了爱国主义的热潮。在团员青年中开展形势政策宣讲活动,广泛开展“民族精神代代传民族团结代代传”的主题教育活动。以此教育引导青年学生增强民族团结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自觉成为民族团结的维护者和促进者。

五、大力培养、选拔、使用少数民族学生干部

邓小平理论认为: “坚持德才兼备的干部标准,大力培养、选拔、使用少数民族干部,是增强民族团结,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性措施。”[2]学生干部在学校的校风学风建设、学校活动开展、上下信息的传播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呼伦贝尔学院在选拔学生会、社团组织、青年志愿者协会等学生组织的干部成员时,特别注意少数民族学生在其中所占的比例。比如呼伦贝尔学院的第16届学生会,普通成员242名,其中少数民族59名,占24. 4% ; 部长及副部长共38名,其中少数民族17名,占44. 7% ; 而3名主席团成员中则有两名是少数民族学生。各院系各班级也都注重选拔各方面都比较优秀的有威信、有影响力的少数民族学生来担任学生干部,这个举措是有效开展少数民族学生管理工作的保证。少数民族学生特别纯朴,注重感情,一旦教师对他们表示理解和信任,并委以重任,他们一般都会全力以赴,协助学校教师开展工作。

综上所述,为了防止和抵御国内外敌对势力利用民族问题对青年学生进行思想渗透和文化侵略活动,建设和谐稳定的校园,各高校必须加大宣传力度,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辅以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大力培养使用优秀少数民族干部,从而加强高校民族团结,创建和谐社会。

8.宪法民族团结 篇八

关键词:民族法学;理论体系;民族关系

一、什么是民族法学

民族法学指国家或其授权机关制定和认可的,调整民族之间以及国家与民族地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该定义从民族法学的立法研究角度明确了民族法学的立法主体是国家及其授权立法的机关,立法的方式有制定和认可。凡可适用法律调整的民族关系和适用法律方法解决的民族问题都应属于民族法学调整的范围。

二、科学把握民族关系的现状

(1)影响民族关系的因素日趋多样化。第一,经济差异,贫富差距不断扩大成为影响民族关系的主要因素。一些民族地区随着自然资源的大规模开发,经济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是财富的分配并不平均,仍有部分少数民族同胞没有享受到经济增长带了的好处。第二,境内外民族分裂势力相互勾结,利用各种手段对我国进行分裂渗透等破坏活动。在国际敌对势力的支持下,境内外民族分裂势力不断挑起矛盾、制造事端,对我社会稳定危害极大。第三,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日趋隐蔽化,国内外的分离主义势力通过互联网等现代通讯进行思想渗透,防范难度增大,直接影响民族关系。 第四,民族工作质量还存在一定差距,与形势和任务的要求不相适应。长期以来,各级党委、政府重视民族工作,民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工作开展不平衡。一些地方民族工作仍存在“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二是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滞后,贯彻落实力度不够。据了解,我国5个自治区的自治条例,部分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条例至今没有出台。一些涉及民族方面的配套法律法规、实施细则的建立、修改和完善不够及时。部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法律法规尚未出台。三是对关系少数民族群众直接利益的突出问题,研究解决得不够,一些政策没有落到实处,一些制约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

(2)民族综合协调发展难题尤其突出。民族地区和发达地区的差距依然很大,而在民族区域之内,不同地区之间,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发展差距也是非常明显的。其次,民族问题集中反映在“贫富”问题上,我国的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老少边穷地区,其中少和穷这两种情况是高度重合的,这说明,解决生活问题是民族问题的根本。比较突出的问题有两个:一是因经济利益产生的矛盾纠纷明显增加。自治地方与非自治地方,民族地区之间,在土地、草原、森林、矿山、水源等方面的矛盾渐渐增多。一些地方还时常发生涉及少数民族的经济纠纷和经济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引发少数民族群众集体上访、静坐或与相关部门发生摩擦。云南省近年来因水源、土地、山林等資源权属和利益问题引发的纠纷不断增多。二是因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引起的矛盾纠纷增加。综观历史,民族语言、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是最容易引发民族冲突、社会动荡的导火索。

三、民族法学在促进民族关系发展、维护民族团结方面的重要作用

应当说,在民族法学的作用中,促进民族团结是我国建设和谐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和核心内容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所追求的目标。民族团结是指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平等相待、友好相处、互相尊重、互相帮助。社会主义社会各民族之间的团结,是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党的团结为核心的,是以社会主义制度和祖国统一为基础的。

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蓬勃发展,各民族大团结日益巩固。长期以来,党和政府一贯重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改革开放以来,群众性创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活动在全国各地蓬勃开展,“三个离不开”思想和民族团结观念逐渐扎根千家万户。少数民族干部和人才培养选拔工作扎实推进。少数民族干部队伍日益壮大,结构不断改善,素质不断提高,一大批少数民族干部被选拔进县级以上各级领导班子,管理经济社会事务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法学的重要作用包括以下几方面:

(1)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在中国的历史发展上,长期存在着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制度。新中国成立后,通过对民族地区进行民主改造和社会主义改造,从根本上废除了这一反动制度,开辟了民族平等团结的新纪元。此外,中国共产党和政府还运用行政和法律等手段禁止一切形式的民族压迫和歧视行为。

(2)维护促进民族团结。民族团结包括不同民族之间的团结,也包含着民族内部的团结。

(3)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同促进祖国的繁荣发展。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进步的必要前提。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共同开拓了祖国的大好山河,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形成了谁也离不开谁的密切关系。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今天,56个民族要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这一关系,团结一致,形成强大的合力,共同推进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4)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是社会安定、国家昌盛和民族进步繁荣的必要条件。中国的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有着内在的联系。民族团结的原则要求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维护统一,反对一切破坏团结、分裂祖国的活动。

参考文献:

[1]杨剑波,鱼波.民族法概述[J].今日民族,2004(8):55.

[2]彭谦.论董必武的法制思想及其对我国民族法体系的影响[J].满族研究,2003(4):15.

[3]杨秋华.民族法制建设的价值取向[J].河北法学,2004(9):123.

9.宪法民族团结 篇九

——农二师二十七团申报焉耆县第五次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材料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二师二十七团地处焉耆、博湖两县之间,现有总人口1.5万人,维、蒙、回等8个少数民族68人,八个农业连队与两县五乡接壤,地理位置十分特殊。该团境内居住着汉、维、蒙、回等9个民族,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田地相连,水流贯穿,各民族朝夕相处、平等相待、和谐发展、共同进步。

多年来,二十七团在履行国家赋予屯垦戍边使命的同时,发挥着增进民族团结、确保社会稳定的中流砥柱作用,把增进民族团结与推动改革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相结合,与巩固西北边防、维护祖国统一相结合,与正确处理兵团与地方关系相结合,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创进工作方式,模范的遵守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使广大干部职工贯彻“三个离不开”的思想不断根深蒂固,贯彻党的民族政策的自觉性、积极性不断得到提高,社会主义的新型民族关系不断密切,呈现出了“兵地融合谋发展、军民团结一家亲”新局面,连续多年被兵团、农二师评为评为“民族团结模范进步团”和“民族团结先进团场”等光荣称号。先后有50余人被兵团、农二师、二十七团评为“民族团结工作先进个人”。

一、立足实际、常抓不懈,筑牢民族团结思想基础 二十七团以和谐建设为主线,紧紧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在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的同时,牢固树立做好民族团结的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把加强民族团结工作摆到党委工作的重要位置,成立了以党政主要领导为组长的民族团结教导小组,与基层单位签定民族团结工作责任书,并对民族团结工作的责任落实进行了分解,确保了民族团结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同时,二十七团结合实际,开展了多层次、多形式的民族团结教育,一方面完善制度建设,狠抓经常性教育。下发了《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的通知》、《兵地融合经济发展实施方案》等文件,对民族团结工作做出具体部署和要求。把民族政策学习纳入党委中心组和党政机关干部政治学习范围,纳入到领导干部上党课范围,纳入到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范围,根据民族关系的发展形势,把领导干部、团员和青少年作为教育重点,采取知识问题、专题辅导、座谈交流、印发学习材料等集中培训和分散学习等方式进行比较系统教育,使党员干部、职工群众争做做维护和增强民族团结的模范,争做增进兵地共荣的模范。组建宣讲组织,有针对性的开展宣讲下基层、宣讲进社区、宣讲入家庭活动,并利横幅、宣传标语、黑板报、广播电视等宣传工具,广泛地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宣传民族团结先进典型和先进事迹,扫清党的民族政策盲区,使广大干部职工进一步思想,增强维护祖国统一和社会稳定的自觉性、坚定性,为做好民族团结工作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多年来,二十七团共举行民族团结教育专题报告会236次,座谈会220多次,民族团结联谊会160次,民族团结文艺演出72场次。另一方面创新载体,实抓民族团结教育月。根据中央、自治区及兵团要求,每年五月以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为契机,根据开展了“兵地团结一家亲”、“促融合、手拉手、共发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共促兵地经济融合大发展”为主的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使民族团结共作与开展“扶贫帮困”活动相结合,与为少数民族同胞办实事相结合,与文化宣传教育活动相结合,开展扶智力、送温暖、献爱心、结对子等活动,真心为民族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形成了民心齐、动力足、发展快的良好局面。近几年,二十七团22个基层单位与周边乡、村、队签订了民族团结“结对子”协议书66份,免费为地方少数民族同胞培训技术型专业人才6890人,2009年民族团结教育月期间,二十七团广播电视台在每日黄金时段播出了自办《民族团结》专栏,累计播放专题19期,宣传标语达40余条,播放专题电教片6期,播出达389小时。

二、手足情深、互相关爱,培育民族团结长青之树

经过多年坚持不懈地教育,“三个离不开”的思想已深入人心,成为各族儿女的自觉行动。2005年,焉耆县四十里城镇阿克墩村蒙古族患者吐也地患急性阑尾炎,高烧39度,剧烈的疼痛使她处于昏迷状态,由于带的现金不够住院押金被当地拒绝入院,家人无奈只得将患者送至农二师二十七团医院,被送来时已是半夜时分,该院医务人员立即组织抢救,进行手术,经过一个多星期的治疗和精心护理,终于痊愈了。吐也地和家人感激万分,为医院送来了“医德高尚、兵地情深”的绵旗,表达了对农二师二十七团医院感激之情。2006年初冬,开都河岸边已结下薄冰,一个回族青年驾驶着满载煤炭的小四轮,行驶至六连连部东边的排水渠边时,劳累过度的他,一不小心连车带人翻到排水渠里,支书彭太祥同志发现后,带着几个小伙子抢先跳进行冰冷刺骨的渠水里,想尽快把压在车下的小伙子救出来,可是怎么也推不动,彭太祥立即在公路上挡了一辆汽车,汽车驾驶员到现场看过后说:“如果把压在车的驾驶员拖死了咋办?”,彭太祥同志见汽车驾驶员犹豫不决,斩钉截铁的说:“救人要紧,出了问题由我负责”。彭太祥和几个小秋再次跳进冰冷的水里,护着小四轮下的驾驶员,以防万一。小四轮终于拉上来了,被压在小四轮下的驾驶员得救了,在水里折腾了近半小时的老支书全身湿透,衣服上结着薄冰,脸冻的发紫,连站都站不住了„„。常言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当这位被救的回族小伙子清醒时,紧紧握着彭太祥的手,眼泪扑籁籁地流下来,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前不久,农二师二十七团中学的刘江平像往常一样,一到周末就到开都河西支下游二十七团八连排水处钓鱼,不远处有几个地方上的维族孩子在河中嬉水,突然,其中一个小孩被卷入漩涡当中,其它几个孩子已被眼前情景吓呆了,眼看着,被淹的小孩在水中浮浮沉沉,生命危在旦夕,已多年未游过泳的刘江平奋不顾身的跳进水中,尤于水势较急,初通水性的刘江平险些几次被水冲走,就在千钧一发时刻,替父母巡视水情的杨科看到了险情,立即同刘江平一起抢救被淹的孩子,终于小孩被救上来了,早已吓呆的他告诉刘江平和杨科,他是附近村上的孩子,正在上小学,这次游泳是背着家长和几个孩子一起来的,如果没有他们,也许再也见不到爸爸妈妈了„„。

诸如以上的感人事迹太多太多了。通过这些感人事迹,农二师二十七团与少数民族同胞的情谊更浓了,像五月沙枣花一样绽放着独特的芳香气味,沁入心菲。

三、兵地互助、齐心协力,共谱民族团结壮美篇章 为促使民族团结事业再上新水平,不断促进兵地之间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二十七团以“兵地共建和谐发展”为主旨,在总结以往兵地互学共建的经验基础上,制定了《关于推进兵地共建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加强领导、统一行动、分工负责、协同配合,共同把民族团结兵地共建活动引向深入。

一是坚持兵地融合,促进共同发展。依托焉耆县域地域资源优势和水草资源优势,兵地联手发展鹅产业。以二十七团天湖鹅业公司为龙头,优先为地方县域群众提供商品鹅苗,在养殖过程中以会代培、交流学习、集中培训等形式,为地方农户免费提供养殖和防疫技术服务,培育地方养鹅示范大户,达到乡有示范、村有典型、户户养鹅的局面。截至目前,二十七团已带动焉耆县域养鹅规模达到30—50万只,促进了焉耆县域畜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和农户依托养鹅增收致富,截至目前,二十七团共为地方农户提供鹅苗5万余只,创收30余万元。为使焉耆县乡都酒业的葡萄基地发展成为绿色生态庄园,二十七团与乡都酒业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供给4500只鹅苗在葡萄地里放养,不仅使该企业节省了300多万元的农家肥费用和除草劳动成本,而且实现了联合打造鹅产业绿色示范基地,达到了双赢。

同时发挥兵团农业规模化水平高、机械化程度高的优势,组织农业技术服务队伍深入地方乡镇,传播农业技术知识,指导地方乡村农业生产。重点对地方日光温室大棚栽培、育苗移栽技术、新技术新品种应用、机械作业、植保等给予指导和帮助,带动地方提升农业现代化管理水平。兵地联合举办农业技术学习班,相互观摩农业生产,义务培训农民,以兵团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带动地方农业发展,促进农牧民增产增收。在二十七团支援地方少数民族发展经济的同时,地方少数民族也尽其所能,帮助团场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在采摘啤酒花、拉运西红柿、切削甜菜等农业生产大忙期间,来自地方县乡共建单位的少数民族群众积极支持农业生产,大大缓解了二十七团农忙时期劳动力不足的困难,支援了我团的经济建设。

二是加强文化交流合作,深化精神文明建设内涵。二十七团重视企业文化、尊重民族文化,每届回族的花儿艺术节、维族的努肉孜节、蒙古族的麦德尔节等活动,二十七团都积极参加。2008年二十七团举办的“迎奥运暨第三届蟠桃文化节”,焉耆县派专业演出队伍进行了文艺表演。在焉耆县第六界“花儿艺术节”之际,二十七团应邀进行专场文艺汇演,并荣获了唯一的精神文明奖励。在2009年博湖县的开鱼节上,二十七团表演了威风锣鼓等节目。二十七团共参加周边县、乡、镇举办的文化节共298场次,为地方群众做好人好事达3870余次,在精神文明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也多次受到焉耆县政府的表彰。同时结合新型团场和小城镇建设,发挥少数民族群众文艺才能,组织开展“携手共建家园”文艺擂台赛、家庭才艺表演等丰富多彩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开展,增进了彼此的友谊,营造了各民族团结奋进、一心谋发展的良好氛围,促进了各民族文化的融合和发展。

三是发展社会事业,造福人民群众。二十七团在加强社会事业建设的同时,充分考虑相邻乡村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需要,投资2.4万元为焉耆县阿克东村修建了6个防水闸口,有效地解决了当地用水困难的问题;投资150万元铺通了临近村庄的6公里的柏油路面,改变了地方农民外出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的交通状况。对地方农民的孩子到二十七团上学采取与团场职工子女同等享受的“两免一补”政策。在团属医院专门设置了民族病房,方便了地方患者就近治病,近四年共接待门诊地方病人18623人次,其中少数民族4506人次;收治地方住院病人1008人,其中少数民族453人,为地方民族产妇接生250人次,各类手术120人次,抢救地方危重病人162人次。各族干部群众相互支持,相互理解,维护了社会政治稳定大局,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10.和谐民族关系》新疆民族团结教案 篇十

四(3)班 毛旭红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7.5”暴力事件并结合个人生活实际,了解新疆的基本概况、明确我国的民族国情;通过材料,了解分裂活动给国家、人民带来的危害。

二、态度与方法目标:

通过相关图片、图文资料,理解和谐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必要性;通过小组讨论,专题探究掌握必要的学习方法。

三、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7.5”暴力事件的分析,体会作为一名青少年,维护民族团结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四、教学重点:

理解维护民族团结,加强民族团结的重要性;从国家、青少年两个角度掌握如何加强民族团结。

五、教学难点:

从历史、政治、经济三个角度理解为什么“三股势力”分裂祖国的行径是不能得逞的;民族区域自治区与特别行政区的区别。

教学过程:

一、导入 “7.5”暴力事件的有关图片 感受分裂活动的危害 新疆概况我了解 通过图片介绍新疆的地理位置 提问:

1、新疆的简称和行政中心是什么?

2、新疆的地形以什么为主?主要有哪些地形单元?

3、新疆的气候类型与形成原因。

提问:

1、我国实行民族自治区的依据是什么?

2、我国新型民族关系和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是什么?、出示材料:今昔新疆对比说明了什么?

1、回顾、思考、回答问题

2、结合材料,回答问题,得出结论:只有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发展中国,发展新疆。

“三股势力”分裂祖国的行径是不能得逞的

1、出示讨论题,给出提示。(从政治、经济、历史三个方面来考虑)

2、指导学生的讨论。

3、小结学生的讨论

1、小组讨论。

2、代表发言。

3、感受“三股势力”的分裂活动是不能得逞的,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是不可抗拒的时代潮流。

民族分裂我反对

1、出示相关图片

2、提问:(1)犯罪分子侵犯了他人的哪些权利?

(2)构成犯罪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1、回顾八年级思品的有关知识。

3、回答有关问题。民族团结我维护

1、出示问题:

(1)为什么要维护民族团结?(2)维护民族团结,我们青少年该怎么做?

(3)加强民族团结,实现民族繁荣国家该怎么做?

1、思考、回答问题。

2、感悟:维护民族团结,不仅是国家的事,也是我们青少年的责任和义务。

探究:特别行政区与民族自治区的区别

你认为能否在新疆建立与香港、澳门类似的特别行政区?民族自治区与特别行政区有和区别?

1、思考、回答问题。

11.探索民族团结教育新途径 篇十一

关键词:民族团结;教育;新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4-0065-01

一、强化宣传教育

一是学习法律法规。组织广大学生深入学习《宪法》、《教育法》以及中央、自治区、地区关于加强教育工作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文件精神,通过学习,教育引导广大学生牢固树立法治意识,遵守行业规定,严防宗教向学校渗透。二是开展巡回宣讲。组建由骨干班主任为成员的宣讲团,深入宣讲,重点宣传在中学开展“维护民族团结、抵御宗教渗透”主题教育年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组织学生进行集中学习培训,帮助学生提高抵御宗教渗透的能力。

二、加强班级管理

一是加强学生的教育引导。教育学生遵守法律和校纪校规,严禁在校内外从事宗教活动,发现穿戴反映宗教信仰的服饰,从事“乃玛孜”等宗教行为的,加强说服教育引导。二是办好家长学校。充分利用家长学校组织学生家长进行全面的宣传教育引导,使家长进一步提升思想认识,积极配合学校的日常工作,避免出现家长强迫孩子信教学经的现象发生。

三、狠抓控辍保学

一是针对父母不愿意、不支持、不督促适龄儿童入学的,学校积极邀请法制副校长加强对其家长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提高学生家长法律意识,明确法律责任,对拒不改正的,要积极联系相关部门根据有关法律对学生监护人进行教育、管理和依法起诉。二是针对个别家长在医院开具假医学证明的,学校要主动与卫生部门核实情况,并建议卫生部门加强对医护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加强规范管理,对开具的医学证明进行备案,以便核实,对违反职业道德,收受贿赂的,一经发现要严肃处理。三是针对家庭宗教氛围习浓厚的,放纵、怂恿、强迫未成年人参与宗教活动、地下学经的,学校要积极联系公安、民宗等部门,坚持教育为主,处罚为辅,经教育不改的,要依法依规给予处罚,涉嫌犯罪的,要立案侦查,依法严惩。此项工作由教务室人员负责落实。

四、加强“三非”整治

政教室的指导下,各班主任要深入开展“三非”治理,铲除校园毒瘤、消除学校隐患。此项工作由政教室人员负责落实。

五、开展主题活动

各班主任要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在学生中深入开展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教育,把价值观教育融入到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校风校纪校规上来,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抓好思想品德课,在校内外多组织开展一些富有吸引力、健康向上的文化、艺术、体育活动,进一步巩固育人阵地,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此项工作由政教室人员负责落实。

六、加强校园周边文化环境治理

学校政教室负责坚决净化学校周边文化、安全等环境,形成齐抓共管的长效工作机制。做好家访工作,真正摸清学生在家和社会的表现,共伺做好学生及学生家长的教育工作,共同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工作机制。 针对维护民族团结、抵御宗教渗透、反对暴力恐怖活动等内容,通过“两批四想两查摆”、“两召开两征求”和“一通过三公开”的形式,积极开展查摆揭批。“两批四想两查摆”,即:批暴力恐怖分子、宗教极端分子的罪恶行径,批党员干部、学生在大是大非上存在的暖昧态度和错误观点,想一想自已对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思想的认识到不到位,想一想自已对民族分裂主义和宗教活动对学校的渗透、干扰、破坏的认识清不清,抵制能力强不强,想一想自已是否具有政治敏锐性、警觉性和鉴别力,想一想是否存在对于暴力恐怖犯罪活动和学生参与宗教活动等事件知情不报、包庇怂恿等现象,查摆自已是否在思想上有错误认识、在行动上有暖昧表现,查摆自己存在问题的根源和危害。在年级组公开栏公开,学生的自查剖析报告要在班会上进行宣读,并表决通过,在班级公开栏公开。要牢牢把握“一个重点”、落实“六项整改”、突出“七个围绕”,扎实开展整改,提高工作,以确保主题教育年活动取得整体成效。 把握“一个重点”,就是牢牢抓住清理问题、整改提高这个重点,针对查摆出的问题,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逐条逐项地进行对照整改。

落实“六项整顿”。一是自我整改。各班集体针对查找出的不足和问题采取不同方法逐条逐项进行整改。二是政教室重点帮助整改。我校对学校周边重点部位的清查、监督、管理力度,有效防止和杜绝各种安全稳定事故的发生。三是正反典型强化整改。开展“维护民族团结、抵御宗教渗透”典型学习教育活动,引导学生以先进典型为榜样,以反面典型为教训,确保整改工作有实效。

通过主题教育年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建立健全校 反分裂、反渗透工作责任制、民族团结教育长效机制、“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机制、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稳定管理机制、继续开展办实事好事活动,切实把党的温暖送到学生身边,解决他们思想、工作、学习和生活上的实际困难。围绕整改台账抓整改。根据查摆发现出的问题,及时制定整改方案、建立整改台帐,逐一对照整改。

七、完善民族团结教育长效机制

大力宣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教育条例》,宣传“三个离不开”、“四个认同”、“四个意识”的思想,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大走访、大联谊、结对帮扶、扶贫济困等活动载体,民族团结教育体验活动,坚持做民族团结好人好事,争做民族团结的模范。二是完善“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机制。坚持按照“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要求,对学生中有无信仰宗教和参与非法宗教活动进行摸底,清楚每个学生的基本情况、掌握其政治面貌、政治态度,清楚每个学生的家庭情况和社会关系,掌握其校外活动情况,清楚每名学生遵纪守法情况,掌握其思想动态和现实表现;清楚学校周边社情动态,掌握影响学校稳定的因素和隐患。对逼迫、诱骗和教唆未成年人参加宗教活动或地下学经活动、监护职责履行不到位的家长(监护人)及其他人员,要及时联系有关部门加大依法处理力度。三是完善学校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坚持每周对学校维稳形势和民族团结工作进行一次分析研判,每月对稳定责任制落实情况进行一次检查,加大校园维稳隐患排查整改力度,认真开展隐患排查整改,进一步提升发现、解决隐患的能力。四是完善稳定信息分析研判报送制度。各班集体要不断充实稳定工作信息联络员队伍,对校内、校园周边、学生中可能存在影响校园稳定的情况。

12.民族团结教育纳入教育全过程 篇十二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条例》正式颁布施行。《条例》要求各级政府应当将民族团结教育纳入国民教育、干部教育、社会教育全过程, 纳入公民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全过程, 纳入各族青少年学习教育全过程。

《条例》规定, 教育部门应当将民族团结教育纳入学校德育、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贯穿于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 推动党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国家法律法规和民族知识进课堂、进教材。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接受教育的权利, 坚定不移依法推进双语教育, 建立和完善从学前到大学的双语教育衔接体系, 提高双语教学质量。在青少年中广泛开展融情实践活动, 播下民族团结的种子, 使各族青少年玩在一起、学在一起、成长在一起。

13.宪法民族团结 篇十三

——新疆艺术学院舞蹈系民族团结先进事迹

(2011年5月)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我是新疆艺术学院舞蹈系的一名大三学生。今天,能够在这里讲讲我们这个民族团结大家庭的故事,我很激动,也很骄傲,因为我们生活在新疆艺术学院这个培养艺术家的摇篮里。说起我们学院,别提我有多自豪了,尤其是舞蹈系,我们系有着过硬的教学质量,这几年参加各类大型文艺演出和比赛,获得了多项大奖,光我亲历的就有:国庆六十周年彩车巡演、奥运会开幕式表演、首尔国际舞蹈大赛、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首届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全国舞蹈桃李杯、荷花杯、CCTV舞蹈大赛、中国俄罗斯语言年文艺演出、自治区大学生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大型文艺汇演、自治区高雅艺术进校园等。我们舞蹈系之所以能取得这么辉煌的成绩正是我们系各族师生团结奋斗的结果。从康巴尔汗、吐然〃麻木提到塔来提〃吐尔地、王永舸,一代又一代的系领导,把民族团结的种子种在了各族师生们的心里,将民族团结融入到了各族师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

我们舞蹈系有13个民族共同组成,在这个大家庭中,各民族师生亲如一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我们在一起上课,共同学习各民族的舞蹈;我们一同上街,一同看电影,一起排练演出,一起为了成功流汗流泪;共同创造着大学四年的幸福生活。谁在上课中受伤了,大家一齐上前关心;谁要排练作业需要找同伴合作了,只要一开口,不管是哪个民族的同学,都非常爽快地就答应了。就这样,民族同学会跳汉族民间舞,汉族同学会跳新疆各民族的舞蹈。通过大学四年的

1学习,我们不仅学会了各民族的舞蹈艺术,还深深地融入到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里,快乐的就像一家人。

——李天鹏是我们舞蹈系的一名特困生。他是一个自立自强的男孩子,课余时间在学校清真餐厅勤工助学,制作并售卖卤制品。系书记马合木提以及许多各族学生经常去他那儿买卤制品,其实,少数民族并不常吃卤制品,但他的老师和同学只是想通过这种方式给他帮助和鼓励。

——江晶晶是一位学习刻苦的女生,可是在大二的时候,大家发现她经常请假,不来上课,刚开始,我们感到很奇怪,后来得知她的母亲得了肌无力,病情很严重,大家纷纷向她伸出了援助之手,帮助她补课,利用节假日去她家里看望,并帮她一起照顾生活难以自理的妈妈。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江晶晶课余时间在学校卖一些小商品补贴家用,老师和同学们都尽量去买她的商品,帮助她顺利地完成学业。

——《古典舞》这门课程是我们在大二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而这门课对身体的柔韧性要求非常高。在上这门课的时候,由于我身体的柔软度不是很好,尽管很努力,但动作总是不到位。我感到非常痛苦,经常一个人悄悄地哭,觉得学不下去了,想要退学或转系。这时,教这门课的孙瑜涵老师发现了我的畏难情绪后,她总是在课堂上鼓励我。经常表扬我,夸我动作做得好。但我心里知道其实我并没有其他同学做得那么好。就这样,孙老师一点一点地帮我做课后专门辅导,共同探讨,寻找原因,不到一个月,我不但坚持下来了,还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对学好古典舞有了更大的信心,顺利地完成了这门课的学习。

——长期以来,民汉一体化教学是我们系的传统。各民族同学共同上课、共同演出。为了提高汉语水平,大一刚入校的时候,民族同学听不懂汉语,汉族同学听不懂维语,但通过各民族同学之间长期的相互学习,互相翻译解释,渐渐地,消除了语言障碍。每年,我们系国家通用语言水平考试过级率都在100%,许多学生毕业后还成功在内地实现了就业。

——和其他专业有所不同,我们学舞蹈专业的孩子,入校的时候大家年龄都还很小,一般都在十四五岁,小的只有十一二岁。面对我们这一群不太懂事,又离家求学的孩子,老师们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关爱着我们,汉族老师白吉贵经常天刚刚亮,就来到宿舍帮我们打好洗脸水,然后又把我们一一叫醒,起床练早功。晚上又陪着我们一起练晚功,睡觉前还要到宿舍里去查宿。白老师虽然退休了,但我们至今还记得,他的一个动作、一个手势、一个站位、一个表情,这些都深深地映在了我们的脑海中,永远刻在了我们的心田里。

——古丽米热〃祖农是我们系的一名年轻老师,她从学院附中到考入学院完成大学本科学业再到留校工作,一路走来,背后始终离不开一名汉族妈妈的关怀与帮助。这位汉族妈妈就是我们舞蹈系的王泳舸老师。每当古丽米热回忆起她的学习生涯时,都说,“王老师待她就像亲妈妈一样,和王老师待在一起的时间比和自己母亲待在一起的时间多多了。”大三的时候,系里创作的独舞作品第一次参加“桃李杯”舞蹈大赛。在快要比赛的时候,参赛的同学突然把脚扭了,老师们都在担心能否参赛。这时,身材瘦小的古丽米热站了出来,要求代替同学参加比赛,为了让她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参赛的排练,王永舸老师天天和古丽米热一起,扣动作,抓紧一切时间排练,有时还在晚上排练时给她带来热腾腾的揪片子。最后,古丽米热如期参加了比赛,并获得了第八届桃李杯大赛文化表演二等奖。这次的成功为古丽米热打开了通向舞蹈世界的大门,正是迈出了人生中这重要的一步,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她先后获得了诸如新疆第二届舞蹈大赛中表演金奖、第五届首尔国际文化专业舞蹈大赛铜奖等多项在表演和创作

方面的大奖。

——是啊,四年来,“什么时候需要老师,老师就在我们身边。”我的一位蒙古族师哥巴特才,在2010年3月底的一个周末,晚上8点多,当他参加完毕业晚会节目排练后,感觉肚子疼痛,同宿舍的同学们把他背到了校医院,经诊断,他得了急性阑尾炎,校医建议他立即做手术。但巴特才家在塔城,家庭经济不宽裕,还在犹豫着要不要做这个手术。就在此时,他的班主任田甜,这个刚刚工作不到两年的回族女孩,听说了这一情况,立即从家里赶到学校带他去了医院。医生检查后告诉田老师,巴特才得了化脓性阑尾炎,如不及时手术就会穿孔,后果将非常严重。当医院要求手术前先交付医药费时,田老师毫不犹豫地垫付了2000元的医药费。当晚,手术非常成功。在巴特才住院的这段时间里,田老师又安排班里的同学每天轮流在医院陪护,而她每天下班之后也抽出时间到医院陪护巴特才。几天后,巴特才的父母先后赶到医院,看到孩子转危为安,激动地拉着田老师的手,用不太流利的汉语说,“感谢田老师,要是没有你,我的孩子就没命了,我们全家人一辈子都要感谢你。”巴特才也拉着田老师的手说,“今后不管我在哪里,都会记得在这里有我的一位回族姐姐,都会记得我的母校。”

是啊,在学院这个大家庭中,这温暖团结和谐的情感和情谊在关键时刻又让我们经受住了“7〃5”事件的考验。

2009年7月5日晚,我们系有80多位同学和老师在新疆艺术剧院参加全疆舞蹈大赛,正当外面局面混乱时,在比赛中担任评委的王泳舸老师立刻回到了学生们中间,把大家组织集中在剧院的二楼,进行了简单的分工,镇定地向同学们说明情况,用平静的话语安慰学生,一同在场的孙渝涵老师也积极安抚学生,几位少数民族老师说,“汉族老师和同学坐中间,我们坐在外面保护你们。”当时,艺术剧院聚

集了演员观众800多人,由于我们的节目是晚上开始比赛,大家都还没有来得及吃饭,水和食物严重短缺。艺术剧院拿出一些水和食物分给了老师和学生们,但老师们一点都舍不得吃,将馒头片全部分给同学们;一瓶矿泉水大家分着喝,50个馒头80个人分着吃,每个人拿到馒头和水时都说着,“你先吃,你先喝。”喝矿泉水的时候也是轻轻地抿一口就传给了下一位同学,就这样,80多个人挤在一个不大的练功室里面,呆了整整一夜。

7月6日清晨8点左右,学院组织保卫人员和车辆把我们接回了学校,7日晚12点起,根据教育厅的部署,学院领导亲临现场指挥,组织学生离校,在每一辆车上安排一名辅导员或班主任护送学生回乡,7月10日,全部在校生均安全、有序地离校返乡。当老师们把我们送到家时,家长们激动的抱着老师热泪盈眶地说:“感谢党和政府,感谢新疆艺术学院,感谢老师,你们的恩情我们会记一辈子”。

有人说民族团结是一首宏大的乐章,在我们这个大家庭中,民族团结更像一粒种子,深深扎根在各民族师生的心中,在各民族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不断茁壮成长。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我相信,我们学院各民族师生用真诚铸就的师生情、民族情会继续代代相传,在新疆艺术学院这个和睦、幸福的大家庭里,民族团结的信念就像一颗火红的太阳,永远高高地在蓝天上照耀着每一个人!

上一篇:与风景有关的话题作文:我喜欢风景下一篇:小学手工课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