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2024-07-22

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10篇)

1.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篇一

和谐这一概念,在我国古代就有论述。西周时代,著名的思想家史伯曾指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就是说,不同的事务和元素相结合、相均衡、相统一,才能兴盛发展。如果全部是同一元素,事物将得不到发展,甚至废弃。在当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就是指建立民主法治、公正公平、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有机统一、和谐相处的社会。

我们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对构建和谐社会发挥着规范和督促作用,而在此过程中,消极的~现象,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损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在个别地方甚至激化社会矛盾,势必对社会的和谐构成产生极大地危害。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党的自身建设,坚定不移地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斗争,不断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一、狠抓四个环节,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牢基础

一是强化学习教育。“清廉以自守,激浊以扬清。”净化了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观念,提高了干部队伍的思想政治水平,也就抓住了党风廉政建设的根本。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不断增强党员干部的思想觉悟。同时,在保证学习内容的基础上,创新教育方法,以集中学习与分散自学相结合、学习文件与电化教育相结合、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等方法,进一步提高党员干部的学习积极性,使广大党员干部时刻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自己,鞭策自己,培养良好的行为操守和职业道德,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

二是强化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制度是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重要条件,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我们要在发扬以往有效经验做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办公例会、部门负责人座谈会、目标考核、民主评议、检查评比等工作制度,使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日趋完善。

三是强化责任追究。工作中,要认真落实任前谈话、述职述廉、重大事项报告、诫勉谈话等一系列工作制度。同时,对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责任追究进行反复宣传和不间断地提出要求,使领导和各级干部不断增强廉洁自律意识和自我约束的能力,在工作和生活中,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杜绝违纪行为的发生,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

四是强化监督力度。要在不断加大对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监督力度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社会的监督力度。如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经理、党员群众中聘请廉政监督员,定期召开座谈会,主动征求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自觉接受他们的监督。同时,完善纪检监察工作网络,坚持领导接待日、群众意见箱等制度,不断健全群众举报、投诉和检查通报等监督机制,通过全方位的监督,确保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树立四个观念,确保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取得实效,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保驾护航

一是树立以发展为纲的“护航”观念,切实优化经济环境。实践证明,社会要发展,离不开资金、人才、技术等发展要素的支持。这些要素是否能够引进来、留得住,关键在环境。因此,我们要以服务发展为第一要务,深入开展纠风治乱、效能监察、源头治理等工作,着重抓好“四个优化”:既优化政策环境求“活”,严肃党的政策,保障促进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得以正确落实。优化法制环境求“严”,针对发生在群众身边,严重损害群众切身利益,阻碍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进行重点治理,如深入开展治理商业贿赂等。优化人文环境求“信”,以建立诚信政府为龙头,以完善管理机制、规范行为、提高效率为手段,加快信用建设步伐,带动和促进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优化服务环境求“效”,通过加强行政效能监察、进行专项治理、加大对各类投诉问题的处理等项措施,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切实改进作风,提高工作效率。

二是树立以人为本的“唯民”观念,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一方面坚决查处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让群众称心,增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的吸引力。通过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权力观教育,使广大干部自觉做到为民、务实、清廉,真正维护好群众的切身利益。另一方面要畅通民情渠道,让群众舒心,增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的凝聚力。做到始终密切关注社情~动态。以入户访谈、问卷调查、设立民情室等形式,收集群众意见,切实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需,我有所为”。同时,建立完善矛盾纠纷排查网络,及时快捷地发现和处理矛盾,使群众生活在一片和谐温馨的氛围之中。

三是树立勤政为民的“公仆”观念,切实转变工作作风。要坚持从反腐倡廉治“本”上下功夫,大力开展效能革命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提~部的思想认识,端正机关工作纪律,转变工作作风。

四是树立齐心协力的“团队”观念,确保工作的顺利开展。团队是战斗的堡垒,思想上齐心,工作中合力是成功的基础。因此,广大党员干部要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群策群力,步调一致,优势互补,携手共进。日常工作定岗定责,严格考核;阶段性重点工作,上下联动,齐抓共管,逐步形成一整套灵活有效的工作运行机制,确保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三、搞好四个结合,扩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的覆盖面,确保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工作的全面开展

一是与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相结合。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要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工作中心,切实发挥“三个作用”:即根据党委、政府的工作重点,及时调整工作中心,积极发挥好服务作用;保证党委、政府重点工作的落实,积极发挥好监督作用;善于发现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积极发挥好参谋作用。

二是与工作延伸相结合。社区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战场,而随着社区建设的不断深入,社区干部在三产收入、生育指标审批等方面掌握了一定的权利,这些权力运用得好坏,直接影响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阻碍社会

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针对于此,我们要以加强社区党风廉政建设为出发点,以密切党群关系为切入点,以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为着力点,通过抓规范、抓重点、抓制度、抓落实,将党风廉政建设不断向社区延伸和扩展,促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正常开展。

三是与党员干部廉洁自律相结合。紧密结合工作实际,认真抓好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在人事行政、公务活动以及个人家庭生活中贯彻落实廉洁自律各项规定的情况。各级领导要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做出榜样,维护好政府工作人员的良好形象。

四是与先进文化相结合。要全面贯彻落实《实施纲要》,以廉政文化建设为载体,全面开展廉政文化“七进”活动。积极挖掘文化资源优势,开展廉政歌曲、漫画、小品等文化作品的创作,认真开展“丹青助反腐,彩图道民心”、“廉政清风长廊”、“小手拉大手——红领巾助廉”、评选“廉内助”、“廉洁文明家庭”等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将反腐倡廉工作纳入到群众的日常生活当中,增强群众的廉政意识,从而真正使党风廉政建设从“文件”走向“文化”,从“会场”走向“广场”,从“领导”走向“大众”,进一步扩大党风廉政建设的覆盖面,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氛围。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任重而道远,我们一定要不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入开展反~斗争,消除~现象,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更加美好。

2.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篇二

一、节能减排新政策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我国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表决通过的《节约能源法》修订草案, 将于2008年4月1日起在全国开始实施。新的节约能源法在法律层面将节约资源确定为我国的基本国策, 并且首次明确了政府自身的节能减排责任。新法则明确规定:国家实行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 实施节约与开发并举, 把节约放在首位的能源发展战略。较之过去的节能法, 此次明确的“节能是国家发展经济的一项长远战略方针的定位, 更加符合当前我国发展中国家的基本国情。”

1、节能减排法制化环境日趋完善

在新的《节约能源法》出台之前, 从国家层面就已经掀起了一场旨在节能降耗、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节能风暴, 紧锣密鼓地推出了一系列举错剑指“节能减排”。2006年, 国务院正式颁发了《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 召开了全国节能工作会议, 正式开始逐步建立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 评价考核体系和建立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与审查制度。并与同年开始定期由国家统计局和发改委等相关部门联合公布《全国单位G D P能耗公报》。2007年, 国务院又制定和印发了《我国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 国务院正式成立了有相关部门领导组成的国家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 国家总理亲自挂帅, 五部委齐抓共管。同年, 国家发改委主任向全国人大报告时正式表示:要制定和颁发《我国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实施方案》, 实行节能减排问责制, 将考核结果作为对地方各级政府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依据。

与此同时, 国家还加大了支持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和能力建设等方面的投资力度。在财政方面, 通过预算安排和增发国债的资金流入支持节能减排工作;在金融方面, 央行表示利用金融市场积极支持节能减排工作, 加强信贷政策窗口指导, 将企业排放和环境违法有关的信息逐步纳入企业征信系统;在税收方面, 节能环保的技术改造项目继续得到中央和地方财税的重点支持和扶植。节能减排工作之所以如此受到关注, 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 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中资源消耗太大, 给环境保护和经济安全带来巨大的压力。

2、节能减排新政策为经济和谐发展创造条件

在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几乎无一例外地都曾遭遇过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之间失衡的烦恼。只不过有些国家较好地补偿了“发展的代价”, 走上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有些国家则被“经济增长的代价”所绊倒, 而走向了衰落。在这一过程中, 从简单地把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和社会变革连接起来, 从提出可持续发展, 到探索以人为本的综合发展观, 各国政府在什么是发展和怎样发展, 如何评价发展等一系列问题方面, 取得了众多宝贵的共识。如今, 我国经济也来到了这一重要的历史性时刻, 如果不加快结构调整, 转变那种消耗高、污染重的粗放型发展模式, 不仅将使经济发展付出资源和环境的过大代价, 而且有可能导致资源支撑不住, 经济发展难以为继的后果。这种严峻形势下, 节能减排成为我国实现经济转型以及经济持续和谐发展的重要前提将会被越来越多的国民所充分认识和认可。

我国节能减排的工作已经全面启动, 但要真正使节能减排的行动落到实处, 行政手段固然在某些时候可以唱主角, 但根本而言, 还是要改革不利于实行节能减排的制度, 包括出台环境相关的经济政策, 以及制订完善的财税政策以解决地方在此问题上与中央的博弈。此外, 通过结构调整, 在产能替代建设过程中, 还形成对传统产业的大量新需求, 拉动经济的新一轮增长。对于目前正处在经济转型阶段的中国而言, 必须始终将节能减排作为促进经济和谐发展的一个重要路径。除了在法律上突破能源瓶颈外, 还应采取市场的和行政的多种手段, 促进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 最终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持续和谐发展。

二、节能减排可成为抑制经济过快增长的良方

管理层对节能减排工作作出了一系列强有力的决策和部署, 而且正式将节能减排列入对地方领导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实际上, 大力推动节能减排工作, 不仅是落实“十一五”规划规定的单位G D P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双降”目标的需要, 从宏观调控的角度来看, 也是抑制当前国民经济可能由偏快转向过热的一帖良方。

1、节能减排促使经济有序发展

目前, 我国的宏观经济正沿着新一轮景气循环当中的上轨高速运行, 随时面临着过热的风险。造成这次经济过快增长的一个主要原因, 依然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居高不下。我国是一个典型的投资驱动型经济增长模式, 投资在经济增长中扮演着主要的角色。这就表明, 在这波固定资产投资热潮中, 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中的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投资热情丝毫不减, 继续高歌猛进。更令人担心的是, 由于地方政府普遍存在着强烈的投资冲动, 在预算软约束以及执法不严、监管不力的情况下, 不少高污染高消耗的项目开工建设依然我行我素。

与此同时, 当前我国的地方项目投资增长比中央项目投资增长要快一倍多。在这种情况下, 反映未来投资增长势头的新开工项目投资增速持续反弹。其结果, 一批高污染高消耗的项目尚未清理整顿, 新一批项目却又在紧锣密鼓地大干快上。这无疑是当前节能减排任务异常艰巨的重要根源。因此, 高污染高耗能行业投资继续高速增长的势头如果不加以控制, 不仅会加大今后节能减排工作的阻力, 而且将使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效应打折扣。在这种形势下, 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工作, 至少可以在两个方面对投资过热引发的经济增长偏快发挥效应:一方面能够有效地遏制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 另一方面能够扭转投资方向由高污染高消耗行业向低污染低消耗行业转移。

2、节能减排可抑制经济过快增长

节能减排真正成为抑制经济过快增长的良方, 首先是实行节能减排责任制有利于改变地方政府的政绩观, 规范其投资行为。传统政绩观最大的特点就是“唯G D P论”。在不少地方政府看来, 迅速上马高污染高消耗项目是短期内增加G D P最有效的“捷径”。这种政绩观最大的缺陷, 就是没有科学地认识到G D P作为衡量政绩的一个指标, 本身就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 由此也导致对环境污染和破坏对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其次是推行节能减排能够有效地改善投资结构, 减轻资源的消耗和需求压力。我国经济的过快增长, 很大程度上是高耗能、高污染的“重型”经济的过快增长, 而以绿色环保产业和服务业为代表的“轻型”经济发展却相对滞后。近几年, 我国的重化工业如钢铁、水泥、电解铝等行业取得了超常规的大发展, 但在现有技术条件约束下, 这些产业最典型的特征就是资源消耗高、环境污染大。因此, 此次节能减排工作重点放在了加快推进结构调整, 遏制高耗能、高排放的行业过快增长。最后, 通过节能减排的财政金融措施, 能够抑制高污染高耗能企业的投资扩张。比如从2007年开始, 国内的金融系统开始实行“绿色信贷”政策, 而12家重污染企业因为上了国家环保总局递交给银监会和人民银行的黑名单, 已经被各家银行追缴、停止或拒绝贷款。

由此可见, 推行节能减排工作确实对抑制当前的经济过热有很大的积极作用。当然, 要真正实现节能减排工作在保护环境和抑制经济过热方面“一箭双雕”的功效, 尚需在落实责任制和完善配套措施上多下功夫, 这样才能使节能减排工作与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比起企业来, 政府由于存在自上而下的垂直层级关系, 当市场缺乏必要的经济手段使节能减排成为企业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 从而导致企业不愿主动和积极地去承担减排责任时, 政府可以通过问责制和层层动员, 并利用手中掌握的资源, 从上到下在短时间内迅速将任务贯彻落实。这是政府主导体制的一个独特的优势。

三、节能减排给产业升级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我国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 国情国力的向好和提高众所周知, 但是伴随而来的是在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方面付出的沉重代价。实际证明:保持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非常重要, 没有和谐,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就不可能走远。而大力倡导和发展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不仅给我国工业化进程和产业升级带来挑战, 同时也为我国加快工业化建设和产业升级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拓展空间。

1、节能减排给电力行业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电力行业主要成分为电站设备, 输变电一次设备、输变电二次设备及电力环保设备。电源投资主要形成对电站设备及电力环保的需求, 输变电一次设备和输变电二次设备的需求一方面来自电网投资, 另一方面来自固定资产投资。宏观调控会对电力行业产生一定的影响, 但各子行业的差异还是较为明显的。比如, 目前我国电力供应已经达到基本供需平衡, 电力装机容量也已经达到7亿千瓦以上, 宏观调控对电站设备的新增投资可能趋紧。而输配电行业则不然, 一方面前几年大规模的电源建设需求相应的输配电建设投资, 另一方面原有电网的升级换代改造等仍在进行, 宏观调控对这部分投资基本不会产生大的影响。“十一五”期间我国电力行业节能减排形势相当严峻, 其一是2007年我国发电用煤超过13亿吨, 排放的二氧化碳超过全国排放总量的50%, 火电用水占全国工业用水的40%, 烟尘排量占全国排放量的20%。其二是我国火电发电机组所占比例大, 大量发电厂主要依靠小机组发电, 使得全行业的煤耗量显著提高。其三是全国电网建设滞后, 重发电轻供电的思维定式导致电网建设落后于电源建设, 电网建设中超高压输电线路比重偏低, 高耗能变压器仍在普遍使用。

我国电力行业节能减排的主要机遇和途径为:大力发展特高压电网;加强现有电厂设备改造, 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积极鼓励新能源开发利用。电气设备将在发送配用的各个环节发挥显著作用。电力设备行业中新能源设备和电力节能设备等行业都将在节能减排的行动中受益。与此同时, 我国火力发电占比过高, 对于煤炭资源形成过度依赖, 电源结构调整迫在眉睫, 包括太阳能、风能、光能、核能、水能、沼气、地热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都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水电作为较为成熟的发电方式, 大规模建设正在进行中;风电建设成本不断下降, 市场前景广阔, 仅2007年就有8家上市公司和跨国企业正式宣布进入风电设备制造和风力发电领域, 政府明确表示将给予大力支扶持。进入2008年, 由于世界石油、煤炭等石化能源价格飞涨, 全球市场对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掀起了一轮新的高潮。目前我国新出台的能源政策也表明未来能源多元化是大势所趋, 新能源将成为主要分支。因此风能和太阳能的开发前景无疑是光明的。就短期来看, 我国风电产业开发的条件更趋成熟, 风力发电成本和上网电价已经能够使风电场运营达到盈利水平, 未来风电行业的快速增长可以期待。太阳能光伏产业也值得关注, 不过由于短期内我国硅料供应瓶颈难以打破, 太阳能光伏产业的盈利基本集中在最上游的太阳能多晶硅生产, 而国内太阳能多晶硅的提炼技术还不成熟, 因此该产业的投资目前仍有一定的不确定性。由此可见, 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前景受全球投资人的青眛和瞩目是可以理解的, 风电产业和太阳能产业的高复合增长率使得这一行业的收益率普遍高于市场的平均水平。

2、节能减排给建筑行业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建筑行业同样是我国节能减排的重点领域, 节约资源和能源、减少废弃物和污染物的任务同样艰巨。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努力, 我国试点省市推行建筑节能已实现从点上示范到面上推广, 从住宅建筑到公共建筑的扩大, 从新建筑到既有建筑的重大转变。无论是新建筑还是对老建筑实施节能改造, 第一步就是穿上外墙保温, 外遮阳等“节能外衣”, 并在此基础上用能设备上体现节约以及合理利用再生资源, 才是节能建筑深度开发的重点。建筑部提出的“将节能进行到底”, 就意味着节能建筑覆盖范围将愈发广泛和节能工作措施将愈加深入。挖掘建筑节能潜力, 还将从建筑运行环节逐渐向建筑施工环节延伸, 直至建筑全生命周期。2008年建设部将从规划、标准、政策、科技等方面全面推进, 确保完成我国建筑节能“十一五”期间节约1.1亿吨标准煤的目标任务。其一是通过新建筑节能, 实现节能7000万吨标准煤;其二是通过北方地区供热体制改革和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 实现节能1600万吨标准煤;其三是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管理与改造, 实现节能1100万吨标准煤;其四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规模化应用, 实现替代常规能源1100万吨标准煤;其五是在建筑中推广绿色照明, 实现节能200万吨标准煤。

为确保节能减排落实到位和抓住发展机遇, 我们建筑行业2008年将重点加强国家机关办公室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工作;大力开展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政策配套研究和实施工作;继续推动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 加强建筑节能法规建设和节能减排激励措施的完善;进一步建立和健全我国建筑能耗统计及测评标识制度;逐步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运作规律的建筑节能服务体系;并积极发展建筑节能技术、工艺、材料、设备推广和限用禁用技术的管理体系。世界自然基金会日前正式启动了中国低碳城市发展项目, 上海和保定等城市入选首批试点城市。低碳城市是指城市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前提下, 保持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处于较低水平, 为实现低碳城市的目标, 在未来五年里世界自然基金会组织, 将助力我国试点城市在建筑节能、可再生能源和节能产品制造与应用等领域寻求低碳发展的解决方案, 并总结可行模式, 陆续向全国推广。

3、节能减排给轻工行业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我国“十一五”期间轻工业行业要实现单位能耗降低20%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目标, 对节能减排既要采用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和资源循环利用等加法法则, 也要充分利用减法法则, 在产业结构调整中, 限制和减少那些具有“三低三高”, 即低附加值、低质量、低价格和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的企业和产品。至2007年末, 我国能源效率仅为34%, 比发达国家低10个百分点。其中:轻工、纺织、电力、钢铁、有色、建材、石化、化工等八个行业主要产品单位能耗平均比国际先进水平高40%。我国居民收入加速增长带动消费加速升级, 进一步拉动食品饮料、家用电器、家俱等行业的需求增长。而在农产品涨价及由此引发的国内温和通涨背景下, 食品饮料、家用电器、家俱等行业成本普遍上涨, 形成对行业利润的侵蚀, 严重影响了这些行业2008年节能减排的资金投入和项目展开。

在轻工行业中造纸业除了是工业全行业耗能大户外, 工业废水排出量约占我国工业废水总量的17%;消费类产品中, 家用电器合照明设备的耗电量约占总耗电量的25%以上。不难看出, 轻工业在我国虽然算不上是耗能绝对大户, 但是也是我国工业领域主要的耗能行业, 特别是造纸、家电、照明等行业的消费环节, 更是我国节能减排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按照“十一五”规划要求, 轻工行业的和谐与持续发展还有很多脚踏实地的工作要去做。由国家林业局、发改委、财政局、商务部、银监会、证监会等部委联合制定的《我国林业产业政策要点》中, 鼓励现有林厂及林业公司与国内制浆造纸企业共同建筑造纸原料林基地, 加快推进“林纸一体化的工程建设”。该政策在短时期内对国内造纸业的企业基本状况不会有太大影响, 但从长期来看, 拥有林纸一体化项目的一些造纸企业和集团将成为直接受益者, 而且随着我国林权流转的逐步放开, 相关企业和行业的竞争为将得到很大提高。2008年, 国际商品浆市场由于产能利用率的逐步下降而面临下行压力, 这将有利于木浆自给率低于50%的我国造纸业走出前期的成本阴影, 同时人民币的加速升值也将强化这一利好;造纸行业的利润率水平将因成本压力的缓解而明显提升。收入增长和利润率提高的双重推动也将对该行业加大节能减排的投资提供坚实的基础。

4、节能减排给制药行业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2008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我国制药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是国家环保总局为制药行业的节能减排制定的专项配套政策。它的实施将对我国制药企业在环保和排污方面提出更新和更高的要求, 为了达到新的排放标准和要求, 制药企业将在环保方面进一步加大投入, 这在影响成长的同时将在环境保护方面有大的改观。一些不规范的生物医药中小企业将因无力承担和消化不断增大的环保成本而退出该制药领域, 是我国的药品制造行业开始新一轮的洗牌和重组。2008年我国对医药行业的投资思路应该是:遵循医改和成长两条主线, 重点关注全面医改受益子行业和相关企业, 尤其是那些通过前些年的积累已经在某一领域形成自身优势和抗风险能力, 或通过新产品、新市场拉动有望在未来实现较快增长的公司。

随着我国节能减排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和落实, 高耗能和高污染的发酵类、化工类原料制药企业将成为环保治理的重点。部分原料药生产企业会因无法达到国家环保部门的排污和环保规定, 而被要求停产和整顿, 在一段时间内相关制药产品的市场供应会有所降低和相对紧缺。按照新的排放标准, 一家大型制药企业今后每年用于治理污染的费用将达到上亿元, 而中型制药企业也要花费几千万元。新法规提高了现行污染物的排放标准, 要求新建制药企业必须按照新的标准进行设计和生产, 原有制药企业必须在三年过渡期内完成整改和升级。我国医药行业2007年的高增长不能简单理解为建立在上一年低基数上的恢复性增长, 而是全行业整体回暖的拐点。从2008年开始, 医药行业将受益于医改的市场拉动以及市场规范和集中度的不断提升而加速增长。看病贵, 看病难和医疗资源比例失调等问题的解决将带来医疗市场结构性变化和中低端市场的崛起。初步估算,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就将给我国医药行业带来近2000亿元的销售增量, 可见我国医药行业的春天正在到来。

5、节能减排给机电行业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机电行业除了是我国节能减排的主要抓手以外, 其行业自身的高新技术应用和自主创新产品的开发也是我国节能减排的重要环节。2008年, 国内外产业资本将进一步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和利用。同时, 我国正式实施全额收购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再一次表明了政府力推节能减排的决心和信心, 也就意味着可再生能源的投资将是一个大的趋势。因此, 可再生能源的投资规模将迅速的扩张和做大做强, 从而对我国机电行业形成新的增长推动力和发展增长极。我国宏观调控、美国次级绩危机、人民币快速升值给机电行业内外需求带来了一定压力。钢铁、能源等生产要素涨价更是对整个机电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极大的考验。技术水平落后和自主创新产品不足制约着机电行业的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和时间。实践表明:只有具有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和高附加值产品的企业才能有效规避这些压力。相对而言, 2008年, 机电行业中的机床、工程机械、船舶制造、家用电器、照明灯具等子行业的抗风险能力在国内外都较具有市场竞争力。

与此同时, 从《我国政府采购节能产品清单》来看, 家用电器、IT产品、照明灯具、电力设备和卫生洁具等五大类行业的相关领域和企业将有望从中获得益处。而其中家用电器和电力设备等产品涉及到机电行业, 与之关系十分密切, 所以它同样成为推动机电行业新一轮升级换代和创新发展的源动力。作为未来最具发展前景的可再生能源的风电产业的发展更给我国机电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展示的舞台。2007年, 我国机电行业保持了一个又好又快增长的良好势头, 从发展的走势判断, 2008年尽管宏观调控采用适度从紧战略, 但我国与机电行业发展速度密切相关的固定资产投资仍将继续持续高位运行, 因此“十一五”期间的机电行业仍将维持高速发展的势头。全球制造业向我国转移趋势更加明显, 进一步带动了整个机电行业的出口快速发展, 对于全行业拉动作用较为显著。从各国发展的历史经验来看, 处于重工业化初期的我国机电行业将在较长一段周期内得到持续和迅速的发展。C H F

摘要:保持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非常重要, 没有和谐,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就不可能走远。而大力倡导和发展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不仅给我国工业化进程和产业升级带来挑战, 同时也为我国加快工业化建设和产业升级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拓展空间。本文作者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 深刻阐述了节能减排给电力、建筑、轻工、制药、机电等行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供政府、企业、研究部门相关人士阅读与参考。

3.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篇三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和谐社会 和谐世界

一、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世界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两冀

科学发展观是新时期新阶段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指导思想,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人类历史发展规律认识的新发展。对内,表现为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外,表现为积极推动建设和谐世界,两者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实现充分的良性互动。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及和谐世界三者构成了一副生动的立体图景,呈现出“一体两冀”的清淅架构。其中,科学发展观是管总的,是指导和谐社会建设和和谐世界建设的总方针,而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和谐世界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和应有之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这些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切实贯彻和体现。

中国倡导“和谐世界”理念,是向世界申明中国和平发展的道路,也就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在国内建设“和谐社会”、对外推动建立“和谐世界”。目的是既充分利用世界和平发展带来的机遇发展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更好地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繁荣,为人类共同进步作出负责任大国的国际贡献。中国的迅速发展引起世界注目,2005年GDP达到18.3万亿人民币,约为2.3万亿美元,跃居世界第4位。但人均却只有1700美元,排在世界一百名之外。中国人民需要在一个和平的环境中继续努力建设自己的国家,争取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和谐世界”理念表明,中国不仅一心一意发展自己,而且愿意做维护世界和平、推动全球经济平衡有序发展的坚定力量。中国将坚定不移地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中国将始终不渝地把自身的发展与人类共同进步联系在一起,既充分利用世界和平发展带来的机遇发展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更好地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中国将一如既往地遵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履行国际义务,同各国一道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中华民族是热爱和平的民族。中国的发展不会妨碍任何人,也不会威胁任何人,只会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共同繁荣。中国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人民始终是各国人民可以信赖的朋友和友好合作的伙伴。

二、构建和谐社会与建设和谐世界的良性互动

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这既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在新的国内外形势下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举措。在当前的国际格局下提出和谐世界也是为中国国内创建和谐社会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因为全球化所产生的相互依存使得一个国家和地区能否和谐,能否实现长治久安,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国际社会是否和谐。国家和地区和谐是国际社会和谐的基础;国际社会的和谐反过来又能够促进一个国家和地区实现和谐。如果把一国的和谐建立在国际社会的动荡之上,这样的和谐是不可能持久的。在中国与世界的关系问题上,我们坚持国家和谐与世界和谐、国家利益与全人类共同利益相结合。我们在国内构建和谐社会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需要,在国际上提倡建立和谐世界,也是出于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需要的考虑。构建和谐世界,昭示了我国领导层不仅在本国社会强化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而且在国际社会倡导以人为本的时代潮流。

推动建立和谐世界与构建和谐社会,二者相辅相成。二者拥有同样的哲学理念,就是多样性共存与发展的观点、和而不同的理念。从对外政策是对内政策延续的观点看,推动建立和谐世界是构建和谐社会合乎逻辑的延伸;从内外两个大局日益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观点看,构建和谐社会可为推动建立和谐世界提供坚实的物质与非物质基础,即硬实力与软实力基础;推动建立和谐世界可为维护战略机遇期、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更充分的保障。

建设“和谐世界”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外部条件。首先,“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和平发展道路的保障。走和平发展道路,要求我们必须争取一个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在与世界各国的互利合作中获取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资金、技术、资源和市场。推动建设“和谐世界”,不仅符合人类的共同利益,也符合中国自身发展的需要。其次,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必须用联系、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中国的发展。在全球化时代,中国不可能孤立地发展,只有面向世界,为世界所接纳、欢迎,才能拥有广阔的发展前途。因此,必须通过在国内积极构建“和谐社会”,对外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更加紧密地把中国自身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联系在一起,使中国的发展始终和世界的发展相协调,使中国的国家利益与世界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相一致。

构建“和谐社会”是建设“和谐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走和平发展道路,还要求我们用自身的发展更好地维护世界的和平,促进人类的共同发展。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中国的稳定与发展必然会对世界形势及人类未来的发展走向产生重要影响。中国落后,世界无法达到普遍繁荣;中国无序,世界也难以实现和谐。因此,中国构建“和谐社会”是人类迈向“和谐世界”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建设“和谐社会”伟大实践的成功必将为丰富多彩的人类社会发展模式增添新的内容,必然增强中国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的能力。中国在自身构建“和谐社会”努力的基础上提出建设“和谐世界”的思想,也体现了一个爱好和平、讲求正义、尊重秩序的大国的责任意识,代表的是开放、民主、不断成长的中国对世界未来的期待与承诺,是中国对人类发展理念的新贡献。

4.论公共关系与和谐社会建设 篇四

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公共关系作为组织内求团结、外求合作的传播沟通艺术,正是一种追求和谐发展的艺术。本文从公共关系与和谐社会构件的关系出发,通过分析二者之间的联系,阐述了公共关系在和谐社会的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以及和谐社会的建设给公共关系事业带来的影响。

关键词:公共关系

和谐社会建设

作用

影响

关系

一、公关的涵义、特征、职能

要了解公共关系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间的关系必须大概了解公共关系到底是研究什么的科学,它的特征和职能是什么,才能了解它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何意义,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它的发展有何影响。公共关系学产生于西方工业发达国家,它虽然没有悠久的历史,但由于它具有促进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独特功能,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风靡世界的现代思潮。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公共关系的定义,只能对其涵义进行大概的表述,公共关系是一个社会组织在运行中,为使自己与公众相互了解、相互合作,采取传播、沟通手段争取公众的科学与艺术。

公共关系的特征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以公众为对象、以美誉为目标、以互惠为原则、以长远为方针、以真诚为信条、以沟通为手段。

公共关系的职能广泛而复杂,是公共关系对社会组织所发挥的独特的、积极的作用,具体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搜集信息,组织宣传

2、监测环境,咨询决策

3、协调沟通,处理危机

4、创建文化,树立形象。

二、构建和谐社会的涵义

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达到一个目标,而在我们研究如何构建和谐社会之前,必须明确和谐社会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才能开展具体的建设工作。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以及理想目标可以概括为:

从根本意义上讲,和谐社会是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三大矛盾的全面和谐的社会。和谐社会是一个多元的社会,一个宽容的社会,一个秩序化的社会,是公民、社会和政府相互支持配合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时期,明确提出的重大任务,要求全党同志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使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文化建设与社会建设全面发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又快又好地推进社会主义全面可持续发展。实现这一理想目标可以借助公共关系事业加以促进和改善。

三、公共关系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的作用

从某种意义上说,创建和谐社会的过程就是不断寻求、建立、完善一套能够不断解决社会矛盾和化解社会冲突的有效管理机制的过程。公共关系的信息传播沟通和关系协调功能,不仅对营造组织与相关公众的和谐关系能够起到良好的作用,而且可以对构建整个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积极的作用。

公共关系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发挥的积极作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公关有助于信息传播,实现公平公正。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实现信息真实、有效、及时地传播与沟通,对于促进各种自然和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与可持续利用;对于建立符合和谐社会目标要求的,以权力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和人道主义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信息的传播与沟通正是贯穿整个公共关系活动的一条主线,是公共关系的重要功能,对于消除“信息不对称”,实现信息公开、畅通传播,进而促进社会的公平公正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

其次,公关可以起到协调沟通作用,在社会生活中协调各种关系,化解矛盾冲突。要建设和谐社会,就必须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各种矛盾和冲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其一是:在人与他人的关系上,要建立起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社会关系,能够诚信友爱、融洽相处。关系协调是公共关系的另一重要功能。协调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三大矛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一环,而公关的协调职能重在协调人与社会,即人与人的关系,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当中可以运用公共关系的这一功能,能够减少摩擦、化解矛盾、增强团结,形成互相信任、相互促进,共同满足,实现共同合作。通过协调社会中各种组织与社会公众中存在的利益、行为、心理差异,化解矛盾与冲突,促进社会良性循环与繁荣发展。

第三,实现全员公关,有利于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公共关系是指社会组织以现代传播沟通手段处理其相关公众关系,从而塑造良好的组织形象、优化组织生存发展环境。而组织形象要靠人来体现,为了实现这一目的,需要对全体员工实行公共关系管理,即全员公关管理。这是一种让全体员工高度重视组织形象,自觉创建和维护组织形象的公共关系管理方法,做到人人公关、时时公关、处处攻关,达到“人和”境界。发挥公共关系的信息传播与沟通以及关系协调功能的作用,对于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积极意义。普及公共关系信息传播与沟通和关系协调意识,使人人都具有沟通协调能力,懂得公关艺术,在社会生产生活中推行“人人都懂公关、人人都会公关”的全员“公关”,充分发挥协调功能,减少社会的矛盾与冲突,增强和谐合作,使社会风气向文明、健康的方向发展。也就达到了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

四、构建和谐社会为公共关系带来的影响 公共关系在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过程中,自身也在发生着变化,在为和谐社会服务的同时,公共关系也力求发展自身。构建和谐社会为攻关发展带来了机遇。当前,社会各界已行动起来,为构建和谐社会积极努力。此时,全社会都为公共关系提供了大舞台,为公关策划提供了大市场,为公关展示功能提供了良机。中国特色的公共关系,正面临着一次新机遇,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实际需要,大显身手,求得中国公共关系自身的大发展。

五、总结公共关系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

综上所述:和谐的社会是公共关系这一事业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公共关系所要追求的最终目的。它是从更高的角度来构建人类的生存和繁衍环境的,是公共关系事业建立和生存的良好土壤。可以说构建和谐社会是更为宽泛的、更为宏观的“公共关系的大事业”。公共关系则是从微观的角度来为这种社会的和谐进行修补和沟通,是在为构建这种和谐社会添砖加瓦,从这一点上说,公共关系和构建和谐社会两者的目标是完全一致的。公共关系只有在和谐的宏观社会环境里才能建立和发展,才能最好的发挥自己的作用,才能达到和谐组织、塑造形象的目的。而社会环境因为有了公共关系事业才能更好的走向和谐与健康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党的宏观长远战略目标,而公共关系却对具体社会组织整体,统筹有序的、和谐的发展上显示出它的独到的功能。只要我们自觉地增强公关意识,发挥好社会组织与组织、社会组织与社会团体、社会组织与个人以及人与他人关系上的沟通协调作用,就会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观目标实现,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早日建成。

参考文献:

1、《新编公共关系学》 董原 兰州大学出版社

2、公共关系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田省强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

3、公关对构建和谐社会发挥重要作用的三大途径

杜明国

公关世界

4、略论公共关系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陈世杰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公共关系

黄洪雷

《经济师》

6、公关意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任满丽

公关世界

7、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冯之浚

科学学研究

8、公共关系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大有作为

崔秀芝

公关世界

9、和谐社会赋予公共关系新使命

陈晓莉

国际公关

10、谈和谐社会中的公共关系

徐爱华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

11、论公共关系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董原刘嘉慧

热点关注

12、谈全员公关与和谐社会

熊淑玲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13、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几点思考

陈宁伟

决策参考

14、《公关实战精要》

李平亚

5.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篇五

试论职业教育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

职业教育作为与经济发展联系最紧密的`教育类型,在和谐社会建设中有着巨大作用.发展职业教育有助于增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有助于和谐社会的稳步推进、有助于和谐社会中不和谐因素的减少、有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有助于文化认同并为构建和谐社会凝聚力量,应在深化认识中促进其快速、健康发展.

作 者:王春霞 Wang Chunxia 作者单位:宁夏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工程系,宁夏银川,750002刊 名:卫生职业教育英文刊名:HEALTH VOCATIONAL EDUCATION年,卷(期):201028(6)分类号:G40-03关键词:职业教育 和谐社会建设 作用

6.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 篇六

1949年,毛主席的一句“中国人名从此站起来了”宣告了新中国的成立,同时也宣告了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的开始,如今,63年过去了,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也到了最关键的时候,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也必要好好研究一下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所以我就谈谈自己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点见解。

中国,一个有着极其悠久的文明古国,在历史的大部分时间里都是很强盛的,但清朝末期却是一段让人无法忘却的屈辱史。由于清朝统治者的昏庸无能,中国的生产力和国力严重的落后于开展了工业革命的西方国家,甚至连曾今要到中国学习经验的日本都比中国强盛。落后就要挨打,伴随着八国联军清华战争、中日甲午战争等侵略性的战争,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国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全国上下民不聊生,而卢沟桥事件更是标志着日本全面 侵华战争的开始,从此,人民陷入了水生火热中。

其实为了中国的前途命运有一大批仁人志士做了大量的尝试,包括康有为的戊戌变法想尝试的君主立宪制,孙中山先生成立的中华民国等等,但最终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将全国人民团结在了一起,事实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是符合中国国情、适合中国的一条光明大道。

新中国成立后,党明确提出要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党带领着人民遵循着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一步一步有条不紊的开展着社会主义建设。从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综合国力以不可思议的速度提升,国际地位大幅提升。现在,我来具体的谈一下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一个国家强盛与否,经济水平是一个非常直观的表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1979年,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广东、福建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并决定在深圳、珠海、厦门试办经济特区,标志着改革开放的正式开始。1984年4月,又进一步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这14个港口城市。1985年2月,增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区为经济开放区。

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和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的决议标志着中国改革开放进入新的历史阶段。邓小平于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在巡视南方时发表了关于市场经济问题的及其重要的谈话。他说:“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1993年11月14日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这个决定勾勒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蓝图和基本框架,即要建设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2002年11月召开的党的“十六大”和2003年10月召开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灌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标志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与开放进入了以完善为主题的新阶段。

改革开放30年以来,伴随着中国经济体制的改革中国的经济一有了很大的改善。国内生产总值由1952年的679亿元上升到2006年的209407亿元,年均递增7.9%。其中1979~2006年年均增长9.6%,是新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是世界同期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2005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跨过2万亿美元台阶,跃居世界第四位,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的份额由2001年的4.2%提高到2005年的5.0%。人均GDP则由1978年的257元提高到2006年的1593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343元提高到2006年的11759元,增长了34.3倍;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135.8元提高到2006年的3587元,增长了26.4倍。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由1978年末的210亿元增加到2006年末的166627亿元。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由1986年末的8.8平方米扩大到2005年末的21.3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由1978年的8.1平方米扩大到29.7平方米,其中55.9%的农户人均居住面积大于25平方米;居住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住房中的农户占31.1%,居住在砖木结构住房中的农户占58.9%,90.6%的农户的住房拥有卫生设备。总而言之,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的综合经济实力,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而在2011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且中国的经济还在快速的增长,所以,中国的经济建设还是比较成功的。

社会主义军事建设

军事是一个国家的安身之本,没有强大的军事实力就没有国防能力,就不能保证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即使经济再强盛也不能称之为强国,为了避免清朝末期的那种任人宰割的局面再次发生,中共中央对军事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我国的军事实力也有了很大的提升。

1956年7月19日, 中国第一架国产战斗机歼-5 , 首飞成功,中国有了自己的战斗机。1959年9月, 中国自主生产第一代超音速战机-歼6 首飞成功。1956年 6月 中国自行建造的第一艘常规潜艇下水。1960年11月5号,中国的第一枚导弹“东风1号”发射。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中国也有了自己的核武器,大大的提高了我国的国防实力。1966年1月 , 歼-7 首飞成功,1970年 中国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1970年12月 中国第一艘核潜艇--“汉”级核潜艇下水。1971年12月12日,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艘导弹驱逐舰105舰“济南”号启用!1980年 中国研制的第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洲际导弹--东风5号试射成功。1984年6月12日,中国自行研制的歼-8战斗机原型机首飞成功,1998年,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三代战斗机-歼10首飞成功。2003 年4月29日,中国最新驱逐舰052C型中华神盾级下水。2011年1月11日12时50分, 国产四代机歼-20首飞成功,中国有了自己的重型轰炸机,歼-20的成功试飞让美国、俄罗斯等西方国家为之一震,中国终于有了可以与美、俄相媲美的战机了。2011年8月10日,改良版的前苏联航空母舰“瓦良格”号完成首航,中国有了自己的航空母舰,海上作战能力大大加强,为保障国家主权做出进一步贡献。

虽然中国取得很多进步,但中国的海军和空军的实力距美国、俄罗斯、日本还有很大差距,所以还需继续对国防建设投入大量精力。

社会主义科技文化建设

科技和文化是一个国家得以长期发展的最重要的基石,当今社会国家间的竞争就是综合国力的竞争,也是人才的竞争。没有人才,就没有很高的科技水平,那国家将寸步难行。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适龄儿童小学入学率不到20%,初中入学率仅为6%,80%以上的人口是文盲。农村的文盲率更是高达95%以上,有的地方甚至十里八村都找不出一个识字的人。为了提高人民的受教育水平,2000年,中国宣布在全国实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战略目标。国家还投入大量资金,审批设立了一批985、211工程类高校,希望通过这些高校的研究带动全国科研水平的提高。到如今,适龄儿童的入学率高达百分之九十几,绝大多数人都能接受最基本的九年的义务教育,而随着高校的扩招,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可以接受更高等的教育。但是,在一些偏远的贫困山区还有很多孩子无法接受教育,这仍然是中国急需解决的难题。

1957年,针对建国后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存在的宗派主义、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的不良影响,中共中央正式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口号。60年来,中国的体育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从二十三届奥运会上许海峰夺得中国历史上第一块金牌打雅典奥运会上奖牌榜第三名再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得金牌榜第一名,中国的体育事业有了质的飞跃,成为一个体育大国体育强国。但中国只是在一些传统强项上有着绝对的实力,在游泳、田径、三大球上的水平离世界强队还有很大的差距,而且全民健身的目标并未达到,所以国家还要继续抓体育建设,使中国的体育达到全面强盛的程度,达到全民健身的目标。

在电影方面,2011年,国产电影共达到494部,全国电影院共有6400多块荧屏,成为世界第三大电影大国。

在科技方面,中国更是硕果累累。1959年,地质学家李四光等人提出了“陆相生油”理论,打破了西方学者的“中国贫油”说。1960年,物理学家王淦昌等人发现反西格玛负超子。1965年,生物学家们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牛胰岛素 1966年,中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爆炸成功 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成功。1970年,“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70年代初期,数学家陈景润完成了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向着解决哥德巴赫猜想迈进了一大步。此外,中国还建成了正负电子对撞机等重大科学工程,秦山核电站并网发电成功,银河系列巨型计算机相继研制成功,长征系列火箭在技术性能和可靠性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中国科学家完成了人类基因组计划的1%基因绘制图,在世界上首次构建成功水稻基因组物理全图 当今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许多指标都突破了世界水利工程的记录。而在航天事业上,2003年神舟5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紧接着,神五神六的成功发射,嫦娥一号探月卫星的成功发射都标志着我国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而天宫一号的成功发射更是为中国建立自己的空间站做好了准备,中国的航天技术将的到进一步的发展。

以上都是一些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成就,但事实上,中国社会目前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比如,国家过度追求GDP的增长造成了泡沫经济,国有企业的垄断,房价的高涨,物价的飙升,一些政府官员的贪污腐败,公务员每年公款吃喝造成的大量浪费,就业难的问题,食品安全的问题,“拆迁问题”,高校扩招造成的学生浮躁、不专心学术的问题以及人们的道德缺失所造成的“我爸是李刚”“药家鑫事件”“挟尸要价”“小悦悦事件”“老人跌倒扶不起”等等的一系列问题。

对于当今社会所现出来的种种问题,很多大学生成为了愤青,对这个社会失望之极,这当然无可厚非,毕竟只有爱这个国家才会有恨铁不成钢的心情,但看问题要客观。现在媒体曝光这么多的令人痛心的社会现实不也是社会的一种进步吗?而且国家的发展怎么可能一点问题都没有,如果真的社么问题都没有就真的有问题了。而就算有问题我们应该客观地接受他然后再解决这些问题,而不是一味的埋怨。

总而言之,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总体上还是去的很大的成功的,对于那些问题,我们要坚信这一切都会过去的,明天会更好。

7.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篇七

一、女性的经济参与的概述

女性的经济参与就是指广大女性参与经济建设, 在经济建设中积极投入, 积极地为经济建设出谋划策, 出工出力, 参与就业, 取得报酬。简单地说就是女性通过正当的手段赚取工资报酬的过程。女性的经济参与者有各种各样, 是个广义的概念, 她们当中有从事企业经营的女企业家, 有从事经济研究、讲学、咨询的女学者, 有从事社会经济管理的女高级公务员, 还有许多普通的女经济工作者。她们在各自的工作领域, 努力进取, 开拓创新, 做出了突出的业绩。女性可以象男性一样, 用自己的智慧开创天地, 在努力的过程中, 得到社会的认可, 也得到社会财富、经济财富。

女性经济参与的原因:一是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机制初步建立。二是妇女的就业观念、就业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 从由政府安排就业转向求职应聘、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等多种途径。三是新中国的教育事业的飞跃发展;节制生育的技术和政策, 减轻了妇女的生育和家务负担, 妇女们可以更多地支配自己的时间和精力, 这对妇女自身的发展无疑是一个重要条件。以及社会对妇女的关怀和尊重, 都为女性参加经济活动提供了条件。

女性在经济生活中的参与程度可以用三个指标来衡量:女性就业比例、职业构成和职务构成比例, 其中, 女性就业比例表示女性在经济生活中的总体参与程度, 职业构成和职务构成比例则表示女性的参与水平, 第一个指标表示女性参与的数量, 第二个和第三个指标表示女性参与的质量。新时期女性参与经济的质量有所提高。在中国加速现代化与全球化的今天, 有更多的女性参与经济, 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人物。有统计显示:2003年末, 中国有200万女性雇主和高级经理, 其中40%以上就职于私营企业;女性企业家占中国企业家总数的20%;而其经营的企业亏损率只有3%~5%, 卓越的业绩不让须眉。女性占据了41%的技术及专业岗位;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有30%~33%的MBA学生为女性, 13%的EMBA为女性。职场女性从业人数不仅越来越多, 女性所从事的工作也向更多领域拓展。在很多高知识高技能行业, 女性占有比例越来越大, 女性在企业中担任的职务也越来越重要;越来越多的女性占据了企业高管的位置:IBM亚太区产生了3名女地区总经理, 摩托罗拉中国公司高管层中30%是女性。美丽而富有智慧的女人逐渐成为人们心中爱戴的玫瑰。

新时期女性参与经济的程度有所扩大。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 很多有胆有识的城乡妇女抓住机遇, 开拓进取, 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第二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00年, 城镇女性工作由劳动人事部门安排的比例为43.3%, 比1990年降低了15.1个百分点;通过求职、应聘录取考取的比例为14.3%, 比男性高近3个百分点;自己创业的比例比1990年提高了17.1个百分点, 达到21.4%, 与男性21.7%的水平非常接近。在非公有制经济中就业的妇女增长迅速, 1995年以来, 妇女在个体和私营企业从业人员增长了约60%, 人数已近千万。

20多年来, 中国妇女的就业率稳定在较高水平。到2001年, 在全国7.3亿从业人员中, 女性约3.3亿人。在中国16个国民经济行业中, 有10个行业的女职工所占比重较高, 其中教育、文化艺术和广播电影电视业中女性占43%, 金融、保险业中女性占41%, 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事业中女性占57.5%, 社会服务业中女性占42.7%。在高技能、高知识含量的行业, 如计算机、通讯、环保、航空、工程设计、房地产开发、金融保险、律师等行业的女性人数, 已是改革开放前的5至10倍。

二、女性的经济参与的作用

目前, 女性在社会上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她们已经不满足充当传统的家庭主妇, 而是追求经济上独立于男子之外, 开拓自己的事业, 在这方面不少女性取得成功。我们认为, 女性承担的社会和谐的责任比男性更具体、更多面, 更实在, 家庭内部的和谐、社区内部邻里之间的和谐、企业内部的和谐, 以及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和谐等等, 女性都承担着非常具体、非常实在、非常重要的责任, 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女性的经济参与促进男女平等, 有利于推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两性和谐和社会公平。 (1) 从理论和历史上看:现代大工业给妇女开辟了一条参加社会生产劳动的途径, 社会主义制度为妇女重新回到社会提供了最可靠的保证, 从而使妇女得到了解放, 促进男女平等, 推动两性和谐。恩格斯明确地指出:“妇女解放的第一个先决条件就是一切女性重新回到公共的劳动中去。”列宁说:“要彻底解放妇女, 要使她们与男子真正平等, 就必须有公共经济, 必须让妇女参加共同的生产劳动。这样, 妇女才会和男子处于同等地位。”马克思主义认为, 妇女运动的“主要任务是要使妇女取得经济平等和社会平等, 而不是形式上的平等。”这说明马克思主义主张的男女平等是社会性别的平等, 是权利和人格的平等, 经济的平等。女性要参与经济, 有一定的经济基础, 才能促进男女平等。在历史上, 当妇女在物质资料生产方面占据重要地位时, 社会地位就会提高, 反之则会引起社会地位的下降。 (2) 从实践和现实上看:女性平等参与经济建设, 推动两性和谐。当家庭领域作为私领域, 女性的价值被贬低的时候, 就出现了女性在家庭里是被压迫了, 家庭就不和谐了。如今, 女性的经济参与改变了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传统思想, 女性平等参与经济建设, 才能增加经济收入, 用经济、文化与观念作为内在的支撑, 提升婚姻价值, 提高婚姻生活质量, 减少家庭暴力, 推动两性和谐。女性参与经济促使妇女享有与男性平等的人格和尊严, 体现公平、公正、平等的社会价值观;促使妇女与男性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家庭等各方面享有权利和机会的平等。女性参与经济使妇女获得更大的自主权、生活中的选择、自尊和更高的地位。一位伟人说过, 没有女性的解放, 就不可能有男性的真正解放, 女性的发展是建立良好的两性关系平等的前提。今天, 知识经济已成为社会的主流, 各个领域涌现出了许多女性精英。女性正逐步成为综合国力进一步发展的巨大推动力, 成为社会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飞速发展的中国, 信息科学技术日益创新, 女性的解放在各个层面不断深入, 女性不断更新着知识、吸取着营养, 将个人魅力努力延续, 不断充实自己以寻找新时期平等参与经济发展的机会。通过社会多方面的实际努力, 提高女性的受教育水平、劳动技能水平和参与社会事务的能力水平, 增强女性的竞争实力, 提高女性的社会地位。

2.女性的经济参与提升妇女的自由独立性, 反映了和谐社会建设中的民主内涵。 (1) 女性的经济参与提升妇女的自由性、独立性。长期以来, 女性自身自由独立性没有完全焕发出来, 只完成做女儿、妻子、母亲的角色。然而, “作为妻子、母亲和家庭主妇, 女性并不是为了自己而存在, 大家并不把她们看作是抽象自主、属于自我的个体”。这实际上又否定了女性面对家庭而不是自我的生活方式。加入职业行业, 参与经济建设, 女性可以通过自己对社会的贡献而不是生理特征而得到社会的承认。这就是女性参与经济的本质, 即职业是女性本体独立的体现。正如波伏娃所指出的:“当她成为生产性的、主动的人时, 它会重新获得超越性;她会通过设计具体地去肯定她的主体地位;她会去尝试认识与她所追求的目标、与它所拥有的金钱和权利相关的责任。”女性的经济参与有助于妇女重新考虑自己的人生价值取向, 提升妇女的自由度, 对于妇女的自强自立, 有着独特的意义。从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我们明白, 女性参与经济体现妇女是一个独立自由的人, 享有与男子同等的自主权利, 女性获得经济上的独立, 女性参与经济才能使女人在经济财产上居于主动权, 失去经济财产主动权的女人必然由于依附于家庭而处于社会的底层。女性参与经济对社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越来越被社会和公众舆论所承认和接受。因此, 从这一脉络上看, 女人走出家门参与经济, 提升了妇女的自由度、独立性, 既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结果, 也是女性合理的愿望和生存的根本条件。 (2) 女性的经济参与是反映和谐社会建设中民主的重要内涵。女人走出家门参与经济, 已经得到国内外的共同认可, 对各个国家的民主法治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女性就业人口的上升是西方现代民主发展的一项重要的发展趋势。”在世界各国, 特别是发达国家, 对职业女性的社会承认不断发展。联合国2001年人类发展报告, 对64个国家的妇女的经济、政治机会、收入情况以及受教育情况进行了评估, 并加以排序, 显示了国际社会对以女性就业为基础的妇女发展的关注与重视。总之, 国际社会意识到了赋予全球女性权力的重要性:这是促进一个国家民主发展的有效手段。女性平等参与经济的发展, 平等参与社会的决策进程, 反映了和谐社会建设中的民主内涵, 有助于提高生产力, 有助于维护世界和平, 有助于缩小区域差距, 有助于创建一个和谐又繁荣的社会。由于中国经济迅猛发展, 法制和民主建设日新月异, 为促进妇女进步、男女平等营造着良好的条件和环境。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本质上是民主法治社会。和谐社会, 就是要尊重女性的创造精神, 让女性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 提升妇女的自由度、独立性, 使各种积极因素得到充分调动;就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 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就是要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正确反映和兼顾各个方面群众的利益。说到底, 和谐社会就是要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 让女性拥有足够的自由民主, 实行社会主义民主。

3.女性的经济参与发挥女性的聪明才智, 激发了和谐社会建设中的社会活力。 (1) 从社会学角度看:男人和女人同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男女两性共同参与经济建设, 才能激发和谐社会建设中的社会活力。女性参与了经济, 发挥女性的聪明才智, 社会的动力就越充足。男女两性的协作关系是人类最基本的协作关系之一。这种最优化的合作方式基本的协作原则应该是平等, 是男女平等地享有发展的资源和机会, 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 充分自由地发展, 这样才能以较高的总体发展水平促进社会的协调发展。男强女弱、男主女从的不合理模式不仅是对女性的不公正, 而且是现代意义上的不和谐。和谐应该是打破发展中的障碍与束缚, 改变不合理的性别观念和性别分工, 使男女各显优势, 同步发展。如果女性仍然处在较低的发展水平上, 男性也不能自由、充分地发展。两性地位越平等、关系越协调, 就越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妇女的活力是整个社会活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男女平等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作用。妇女是一支伟大的人力资源, 蕴涵着极大的创造力和相对于男性的独特的智慧与个性。因此, 要创造妇女参与发展的平等机会, 支持女性参与社会发展。1949年, 毛泽东同志在《中国妇女》杂志创刊时题写了“男女并驾, 如日东方”寄托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女性的深情厚望。构建和谐社会, 必须始终做到尊重女性, 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全社会一切积极因素, 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 创造活动得到支持, 创造才能得到发挥, 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只有这样, 才能更大地激发社会活力, 达到更高层次上的社会和谐。建设和谐社会, 离不开全社会的共同参与。 (2) 从心理学角度看:男女搭配共同参与经济建设, 才能提高生产效率, 激发和谐社会建设中的社会活力。正是因为他们的共同存在, 世界才变得充满生机和活力。男女在思维方式、工作方法、心理特点等方面各不相同, 男性擅长理性思考, 女性擅长感性思考;男性是跳跃性思维, 女性是渐进性思维。在一起工作能起到优势互补、相互学习的作用。男女双方存在着优势互补的人际吸引, 即在空间和时间、直接和间接上的交往个体的相互依存关系, 有相互依存的心理倾向, 需求的互补性是双方欲求的因素之一。既然男女搭配的好处如此之多, 我们何不利用这一规律来合理地进行人员的搭配和管理以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 更加有活力。

4.女性的经济参与确保和谐社会建设中的社会的安定有序。发展经济、维护社会稳定, 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 都离不开妇女的积极参与。妇女是社会物质财富的重要创造者, 也是社会精神财富的重要创造者。 (1) 从经济角度看, 女性的经济参与增加了家庭收入, 确保和谐社会建设中社会的安定有序。家庭是社会的细胞, 妇女是家庭增收的加速器, 家庭增收就会增加家庭的和谐, 家庭的和谐稳定直接关系社会的稳定。因此, 妇女在家庭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决定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 女性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作用。首先, 女性参与经济导致家庭增收, 家庭矛盾减少。其次, 女性参与经济可以提高家庭的稳定性。如果女性没有独立的经济来源, 经济地位的不平等引起婚姻关系危机。第三, 女性参与经济导致家庭增收, 可以改变对子女的教育方式, 增加教育孩子的经费。从而影响下一代的健康成长, 促进社会稳定发展。家庭收入也是影响子女教育方式的重要因素。高收入家庭中有46.4%的家庭采取“民主型”教育方式, 有26.4%的家庭采取“发展型”教育方式, 两者所占比例共达到了72.8%, 且两者分别比低收入家庭高出12.3%和9.9%。 (2) 从文明角度看, 女性的经济参与提高了女性的自身素质, 确保和谐社会建设中社会的安定有序。

总之, 女性参与经济进一步推动了和谐社会中的公平、民主、活力、安定局面的形成。

摘要:文章通过对女性经济参与的概述, 进一步论述女性的经济参与可以促进男女平等, 有利于推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两性和谐和社会公平;可以提升妇女的自由独立性, 反映了和谐社会建设中的民主内涵;可以发挥女性的聪明才智, 激发和谐社会建设中的社会活力;可以确保和谐社会建设中的社会的安定有序的作用。

关键词:女性的经济参与,和谐社会,作用

参考文献

[1].人民网理论频道, 2006.07.24

[2].胡春钰.千龙网, 2004.09.14

[3][.法]吉尔·里波韦兹基.第三类女性.湖南文艺出版社, 2000 (4)

[4][.法]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中国书籍出版社, 1998 (2)

8.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篇八

关键词:传统和谐思想;积极作用;负面影响

中图分类号:D614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12—0068—02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悠久的历史长河,孕育出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而和谐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和重要内容。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立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在充分汲取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大战略构想。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中华民族传统和谐思想不仅构成了新时期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历史文化条件,而且为今天的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但是,传统和谐思想毕竟存在于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制度环境中,对当代中国和谐社会建设的作用要作具体分析,不可一概而论。

一、传统和谐思想在当代和谐社会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1.人与自身的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儒家所说的“仁爱”指的是人性可以通过正心、修身等规范人的行为达到向善的目的。孟子提出人性本善,人生来就具有“仁”“义”“礼”“智”四种善端,可以通过引导和发展人的善端之苗去培养人自身的美德。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表明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追求是正当的欲望,以正当的方式追求也是值得肯定的,这样才能达到个人自我身心内外的和谐。但他也指出“欲而不贪”,不提倡人们有过于放纵的欲望和想法。人们在追求欲望、追求物质利益的过程中,要掌握适当的度,不能贪得无厌,更不能见利忘义,也就是要以道德为准则最后达到发展自身的目的。现在和谐社会提出人要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全面进步,各项素质的提高,各种能力的全面发展,其中最基本的一点就是达到人身心的和谐。人的全面发展是建立在人的身心和谐的基础上的,没有个人身心的和谐,就没有人的全面自由健康发展,也就谈不上社会的和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身心和谐思想对丰富当代和谐社会建设的思想内涵、正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借鉴和启示作用。

2.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孟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思想,说明只要人际关系和谐,同心协力,就能无往不胜,表达了对实现“人和”、实现社会和谐的强烈愿望。墨子倡导“兼爱”也是为了实现人与人之间诚信友爱,有助于形成一个相亲相爱、诚信和睦的社会人际环境。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的观点,体现了人际交往中推己及人、待人如己的原则,提倡人们互相尊重、互相体谅,要从整体上提高社会成员的道德修养。特别是孔子“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又明确指出了和谐是允许多样性的存在,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中丰富的人际和谐思想,对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当代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极为珍贵的思想资源。

3.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观点是和谐思想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的重要阐述。《礼记》中说:“草木以时伐焉”,孔子提出“钓而不网,戈不射宿”,以及史书上记载的“网开三面”的典故都体现了古人善待自然万物的态度,体现了维护生态平衡,保护自然资源,重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天人合一”思想蕴含着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使之更符合人类的需要,也使自然界的万物都能生长发展。现代和谐思想也肯定了人与自然界的统一,强调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可以正确地认识自然,合理地利用自然,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保护自然、尊重自然,最后才能与自然和谐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双赢互利。借鉴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资源,对于我们今天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确立生态文明的观念,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具有重要意义。

4.中国传统文化主张“和万邦,与邻为善”,十分注重国家外部环境的稳定与和顺,希望天下万事万物的和谐共处,达到万国安宁与繁荣的发展目标。孔子提出“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孟子提出的“仁者无敌”和“以德服人”的观点都主张以仁德感化外邦,反对轻率地诉诸武力。墨子写下《非攻篇》,列出了“好战大国”对别国进行掠夺战争的种种罪状,对武力、侵略等行为进行了坚决的批判,提出了热爱和平的“非攻”主张。我们今天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对话中,正需要发掘中国传统和谐文化的优势,在世界多种文明、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共存的情况下,利用和平的手段,通过建立国与国之间的相互信任扩大自身的影响,和谐共处、取长补短以达到缓解冲突、求同存异的目的,促进多元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世界和平共处、各国共同发展的和谐局面,从而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营造和平的外部环境。

二、传统和谐文化在当代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局限性

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思想分散于儒家、道家、墨家等经典文献中,未形成一个完整、系统、严密、科学的理论体系,未形成强大的权威影响力和说服力。而且传统和谐思想产生于传统封建社会的时代背景下,那时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人民的思想封闭、保守,文化形式单一,因此对社会和谐的认识大部分只停留在直观认识的层面,缺乏科学的依据和切实有效的建设方法。因此,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存在历史的局限性,并非完全适用今天的和谐社会建设,特别是其中蕴含的一些消极面,对当代中国和谐社会建设具有负面影响,需要加以肃清。

1.传统文化中和谐思想所追求的和谐是静态的、封闭的和谐,他们把和谐理解为静止不动的状态。“中和”思想造成了人民不思进取、随波逐流、害怕革新、忽视创新的消极心理。他们满足于小农生产自给自足的封闭状态,不愿接受甚至排斥外来的新事物,视其为“奇技淫巧”,而实际上是他们不敢接受外来文明。现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所追求的是开放的和谐,只要是有利于我国发展的世界先进文化和有益经验,我们都要以开放的胸怀来接受和学习,并与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相融合。而传统文化中的封闭思想曾在一定时期阻碍我国前进发展的步伐。此外,传统和谐思想是建立在少数人统治多数人、少数群体剥削多数群体的基础上的,实行自上而下的集权统治,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必然通过各种手段抑制各种破坏现有秩序的思想和行为,维持现存的秩序。而现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要建立的是动态的稳定,通过不断的调整来维持新的更高的平衡,建立变革更新中的和谐、发展中的和谐。

2.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社会思想是通过道德制约,要求人们恪守“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等伦理法则,同时施加强硬的暴力和行政控制的方式来对社会进行监管,要求臣民绝对地服从,以牺牲一部分人利益换取社会和谐的局面,其本质是反民主的,并不能实现真正的社会和谐。古代社会中的“和”是统治阶级的一种工具,实际上是要从思想上对人们进行控制。它所倡导的和谐是要百姓安分守己,不得叛乱,更不能犯上,根本目的是要对人民进行统治。现代和谐思想倡导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公平正义,主要依靠民主法制与人们的自觉行动来协调社会整体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具有可持续性,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和谐社会。因此,传统文化中缺少社会公正、缺乏个人权益和平等、没有社会活力的和谐思想是我们必须坚决摒弃的。

3.中国传统和谐思想中的人伦思想对中华民族心理结构和传统社会的历史发展产生过深刻的影响,甚至仍根深蒂固地影响着当代人们的道德行为和社会风气。儒家把夫妇、父子、兄弟、君臣、朋友五种人际关系总结为“五伦”,重视人们之间的和睦相处,讲究人际关系的和谐,从而达到社会的和谐安定。但是这种人伦思想在专制社会是为君主承袭制服务的,与儒家文化血缘亲情的宗法制度相结合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压迫。在政治上,徇私舞弊、裙带风盛行,危害了政治治理的公正性,也降低了行政效率。中国的社会腐败问题是世界上尤为严重的,不仅污染了社会道德价值,而且对社会政治制度提出了挑战。究其原因,在一定程度上是受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际关系思想的影响,给我国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带来了很大的阻碍。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是中华民族潜意识深处深厚的积淀,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不仅存在于过去,在现代也无处不在。在现实生活的强劲脉搏里,我们时时刻刻都能感受到它的存在,对今天的社会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积极作用,为当代中国和谐社会构建提供了宝贵思想资源;另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毕竟存在于特定的历史条件和制度环境之中,受当时的条件制约不可避免带有封建性和落后性的一面,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应弘扬和发展传统和谐思想中的精华,去其糟粕,使之在现代和谐社会构建的过程中发挥其积极作用,消除其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陈黎东.论现代和谐思想的传承与超越[J].中州学刊,2008,9.

[2]孙波.论墨子的社会和谐思想及其现代价值[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8,6.

[3]王小依.试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思想与和谐社会构建[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8,6.

[4]王卫玮.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构建和谐社会[J].安徽文学,2008,4.

[5]闫春娥.论传统文化与和谐社会构建[J].安陽师范学院学报,2006.

[6]孙百亮.中国传统文化的“两重性”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困境与出路[J].天府新论,2009,1.

[7]孙业礼.和谐:传统文化的精髓,当代社会的追求—学习十六大报告的一点体会[J].党的文献,2003,2.

9.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篇九

【原文出处】学术论坛

【原刊地名】南宁

【原刊期号】20051

2【原刊页号】60~6

3【分 类 号】D

1【分 类 名】社会主义论丛

【复印期号】200603

【作 者】卢爱国

【作者简介】卢爱国,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2005级博士研究生,湘南学院社会科学系讲师。(武汉 430079)

【内容提要】和谐社会已成为当代中国社会的主调。文章从人的现代化视角阐释公民意识与和谐社会的互动关系并提出培育公民意识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路径:认为公民意识是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柱,和谐社会构建是公民意识培育的现实阶梯,二者是一个双向推进的过程;培育公民意识和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大力加强公民教育和努力培育公民社会。

【摘 要 题】和谐社会

【关 键 词】公民意识/和谐社会/培育和构建

【参考文献】

[1]阿历克斯·英格尔斯.从传统人到现代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2]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的精神[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3]丛日云.民主制度的公民教育功能[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1,(1).[4]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6]安东尼·奥勒姆.政治社会学导论:对政治实体的社会剖析[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7]何增科.公民社会与第三部门[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和谐社会已成为当代中国社会的主调。理论界和学术界对和谐社会的研究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不少学者从理论上深入探讨了和谐社会的外部特征;有的学者从深层次上揭示了和谐社会内在的各种关系;更多的学者则针对和谐社会构建存在的问题作了较深入分析并提出了大量的政策建议。然而,考察学术界的研究成果,不难发现,有一个至关重大的问题未受到应有的关注,即作为和谐社会主体内在支撑的文化心理研究。现代化理论表明,社会现代化的根本是人的现代化,而人的现代化的关键是价值观念的现代化,是人性的提升。因为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民缺乏一种赋予制度以真实生命力广泛的社会心理基础,如果执行和运用这些现代制度的人,自己还没有从心理、思想、态度和行为方式上都经历一个向现代化的转变,失败和畸形发展的悲剧性结局在所难免[1](P199)。对于和谐社会来说,则需要一种与之相适应的普遍健全的公民意识。本文试图从人的现代化的视角阐释公民意识与和谐社会的互动关系并提出培育公民意识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路径。

一、公民意识: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柱

“在任何一项伟大的事业背后,必然存在着一种精神力量,尤为重要的是这种精神力量一定与该事业的背景有密切的根源。”[2](P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项伟大事业的精神支撑力量就是由普遍健全的公民意识而升华的公民精神。公民意识是现代社会成员对作为公民角色及其价值理想的自觉反映。它在本质上呈现为与市场经济、民主政治、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主体自由追求和理性自律精神。在内容上包含了以自由、公正等价值理想为衡量准则的对公民个人与个人、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及个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公民应有的权利和义务及现实法定的权利和义务的认识、判断与认同;对公正合理的政治制度的维护与遵从;对诚信友爱的人际关系和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自觉维护。概

言之,公民意识包括处于核心层次的主体意识、处于中间层次的权责意识以及处于外显层面表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态和社会领域的参与意识、合作意识、公德意识、诚信意识、生态意识、发展意识等。和谐社会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概念。在一定意义上,可以把它归结为四个方面的和谐:人际关系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社会系统内部各种基本社会关系、社会结构和要素之间的和谐。从外部特征上看,主要表现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无论从内涵,还是外部表征上看,其中心环节毫无疑问是人。因为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人的和谐是社会和谐发展的根本前提,而和谐人或曰现代人的核心是公民意识。

民主法治的社会要以健全的公民意识为精神基石。一方面,公民意识是民主制度产生、发展和健康运作的理念支撑。世界民主史表明:没有公民意识的觉醒不可能建立民主制度,没有健全的公民意识民主制度不可能得到发展和完善[3]。另一方面,公民意识是民众参与政治的内在驱动。公民只有意识到自己的主体性,意识到作为公民应有的权利与应承担的义务,才会产生能动的参与意识,并外化为政治参与活动;公民只有具备对法制的高度认同,才会采取制度化的参与行为。一言以蔽之,“民主的信念和政治文化”是一个国家实现民主的关键性条件之一。

公平正义的社会要求每一个人都树立科学的公正观。公平正义是具体的、历史的和相对的。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公正观本质要求权利与义务的统一、利益与责任的统一。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没有全体社会成员权利意识的唤醒和对社会管理的积极参与难以推进正义制度的建设。公正的制度体系维系和运转同样需要公民个体强烈的正义感的道义支持,这要求公民把正义制度内含的权利义务作为一个整体承担起来,切实履行自己的责任。所以,以权责意识为主要内容的公民意识是公正的社会制度产生和公平正义社会实现的心理基础。

诚信友爱的社会要以普遍的诚信道德意识为基础。民主在取信于民的基础上才能得到充分张扬,法治的过程也是一个诚信的过程。只有尊重和遵守诚信规则,人的创造活动才能得到维护,创造才能得以发挥,创造成果得到保护,社会才充满活力;没有诚信与法治的保障,社会秩序就会出现混乱,人的权益无法得到保障,公平正义和安定有序也就难以实现。只有在诚信的基础上,人与人之间才能坦然相处,也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充满活力而又安定有序的社会要求人的主体性和理性力量的充分发挥。社会活力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条件。和谐社会的发展活力集中表现在社会成员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上。没有人的主体性意识的觉醒和张扬,在经济上难以破除一切妨碍发展的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在政治上难以保持和发展公民参与的积极性;在人与自然关系上则使人们缺失看护和改善自然的道德责任。安定有序是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它意味着社会稳定发展、社会关系良性协调和人们心理平和。而安定有序的重要标志是成熟的公民意识。人际和谐、人与国家、人与社会的和谐只不过是人们心灵深处内在的秩序与和谐——规则意识、自律精神、理性力量等的外化而已。

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要求人类具有生态文明观并赋予自然以道德关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是指人能动地适应自然规律,与自然界互利互惠、生荣与共。一方面,在自然允许的范围内开发、利用和改造自然,使之为人类提供必要的物质资料,满足人类需求;另一方面,人必须把自己看作是自然界平等的一员,自觉地维护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促进自然界按其自身规律发展,当人的利益与自然界的整体利益发生冲突时,要控制人自身利益和维护自然界的整体利益。这就要求人类必须从观念上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把二者放在平等的地位上,赋予自然以道德关怀。没有普遍责任意识和生态意识的形成是不可能开创生态文明时代的,而责任意识和生态意识正是现代公民意识的主要内涵。

二、和谐社会的构建:公民意识培育的现实阶梯

公民与公民意识是一个由来已久的话题。从历史上看,“公民”一词最早源于古希腊,是指在法律上享有特权的一小部分自由民。到了中世纪,教会和封建君主成为国家和人民的主宰,个人只是上帝的子民和封建君主的臣仆而不是公民。而在我国君主专制主宰一切的二千多年里,只有臣民而没有公民,当然,也无公民意识可言。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虽推翻了君主制并确立了国民主权原则,但在旧中国难以实现。新中国成立后确立了公民法律地位和法律资格,为公民意识的培育奠定了制度基础。然而,由于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特别是受斯大林模式和极左思潮的影响,使民众的公民意识未能真正确立。时至今日,大部分国人基本上仍未成为现代公民,在与国家的关系上,主人意识和权利观念淡薄;在与政府的关系上,参与和监督意识缺失;在与社会的关系上,规则意识和公德意识不强;在与他人的关系上,诚信友

爱缺乏;在与自然的关系上,生态意识薄弱。所以,培育国人健全的公民意识成为中国现代化的根本性任务。

在改革开放20多年取得巨大成就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四中全会根据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方位的科学判断,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其实质就是要开拓一条不同于西方式的现代化之路,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培育公民意识奠定坚实基础。

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市场经济成熟的社会,而市场经济是培育公民意识的经济基础。市场经济不仅导致人的依赖关系的解体,造就出具有“独立性”的人,结束了绝对权力所要求的封闭和孤立状态,使人从狭隘的地域中走出来,成为具有开阔视野的人;而且市场经济促进道德意识和法治观念的形成和发展,因为市场经济是规则经济、权利经济,它的特征是自由交易、公平竞争,它天然要求道德和法治。此外,它还培育人们的合作意识和参与意识。总之,只有大力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能破除在小农自然经济方式和计划型体制基础上树立起来的非主体性自我意识。实现国民政治心理从狭隘顺从心理向参与心理、从人治意识向法治意识、从等级依附到平等自由、从封闭保守到开放创新的全方位嬗变。

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政治体制完善的社会,而政治体制是培育公民意识的制度保障。公民意识(公民文化)培育固然是民主制度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但没有民主制度架构下公民的经历和体验,没有民主制度的教育和训练,公民意识也不会发育成熟。从世界民主化的历史来看,无论是在早发内生型民主国家还是晚发外生型民主国家,民主制度的教育和训练才是公民文化发育的现实阶梯。中国是一个缺乏民主传统的国家。传统政治、经济体制的影响加上“旧中国留给我们的,封建专制传统比较多,民主法制传统很少”[4](P332)。所以建立健全各项制度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内容。这个过程也将使民主这个复杂而深奥的字眼从理论的象牙塔走出来成为普通大众的实践,经常性的民主生活使公民对民主制度由陌生到接受,从而公民文化得到滋养而不断发育成熟。

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精神文明发达的社会,而精神文明是以公民意识培育为着眼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育“四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可见,精神文明首先是把人作为建设对象,因为人首先是作为个体而存在,进而组成社会。马克思曾指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5](P131)这就是说,没有“自由人”,就没有“自由人的联合体”。同样,全社会道德风尚的改善、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首先要以社会成员个体素质的提高为前提条件,而着眼点就在于培育社会成员的公民意识。随着社会成员公民意识的加强,他在社会活动中会自觉践行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在与国家的关系上,会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以主人翁的姿态保护国家利益、国家尊严;在与政府的关系上,会敢于监督公共权力的运行,促进良好政治道德风貌和社会风尚的形成;在与社会的关系上,会自觉维护社会秩序,遵守社会公约和社会公德;在与他人的关系上,会维持人与人之间的团结互助、平等友爱的人际关系。

三、培育公民意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从以上分析可知,公民意识培育与和谐社会构建是一个双向推进的过程,和谐社会构建的关键是公民意识培育,而只有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才能培育出公民意识,正是二者的互动推动着中国现代化进程。所以,我们必须大力培育公民意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夯筑公民意识培育的坚实基础。“社会心理因素是经济发展的产物。”[6](P370)要实现人们意识的现代化就必须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市场经济涉及许多工作和领域,当前应着重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和完善农村市场经济体制。首先,要建立现代市场经济新秩序。加强法制建设和完善执法体系,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快建立信用体系,形成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社会信用环境;建立和完善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制度框架,加快我国市场从无序到有序的演进。其次,要完善农村市场经济体制。农民是我国民主建设最重要的力量。农村市场经济是实现农民意识现代化的大课堂。从主要方面看,要加速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当前主要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实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制度创新,确立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增强千百万农户的创造活力。

2.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建构公民意识扩展的制度保障。我国原有政治体制脱胎于革命战争年代,初建于新中国诞生之际,形成于社会主义改造时期,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又在大规模的阶级斗争和群众运动中不断得到强化。这种政治体制存在诸多弊端,用邓小平的话来说,就是“官僚主义现象,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家长制现象,干部领导职

务终身制现象和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4](P327)。这种体制堵塞了民众参与渠道,严重制约着公民意识的培育。现代社会的政治体制必然要有高度的自主性、适应性和凝聚性,才能有助于扩大公民的政治参与,在参与中熏陶公民意识和提高参与技能。对我国现有的政治体制要按照民主的基本原则进行民主化导向改革,当前除坚持和完善我国已构建的一系列民主制度外,应把加强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社区自治作为中国在新世纪政治体制创新的突破点,因为草根民主—社区自治是培育人们公民意识最好的舞台。

3.加强社会主义公民教育,优化公民意识生成的启蒙手段。一是要改善学校公民教育。在学校中开设独立的或综合性的公民教育课程,建立从小学到大学一体化的公民教育课程;在公民教育内容上变“法制教育”为”法治教育”;处理好公民教育与政治教育、思想教育的关系,把公民教育摆在独立和基础位置;在公民教育的方式上,要特别注重加强学生的实践本体论教育。不要把公民教育培养当作一种脱离实际生活、空洞枯燥的说教。二是要建立社会的公民教育体系。充分发挥媒体的宣传功能,改变近年来传播媒体在公民教育上存在的角色缺位问题,特别是传媒要努力营造一个公民话语环境;建立专门的公民教育研究和推广机构,学术界应加大力度研究社会主义公民文化取向的特点规律,增强公民意识培养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三是要注重公职人员公民意识的培育。公职人员拥有健全的公民意识对培养良好的公民意识起着至关重要的导向作用。然而,不少人在倡导公仆意识的构建时忽视公民意识的培育。事实上,公仆意识是建立在公民意识基础上的,公职人员应成为公民意识培育的重点对象。

4.努力培育公民社会,培植公民意识发育的社会土壤。公民社会是公民意识得以存在的土壤,是“公民价值的潜在储备库”[7](P125)。与西方不同,中国公民社会的形成是一个自觉过程,其推动力主要来自国家(政府)。目前,除进一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外,应致力于改革我国公民组织管理体制。我国目前的公民组织管理模式基本上还是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政府选择型管理模式,公民组织基本上是政府伸向公民社会的触角。公民组织应具有非政府性、自主性等普遍特征,这只能在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选择模式下才能获得。该模式认为公民组织和政府都是一种对社会公平正义负责的组织,任何公民都可以非常方便地成立组织,其支持力量更多的是来自民间。对于政府主导的我国公民社会进程来说,实现公民组织管理体制的转型迫切需要政府的制度安排和资源支持,当前则需要完善结社立法和提供必要的运作经费。基于我国大多数社会成员对于公民社会认识还很不够,中国共产党要承担起教育民众全面认识公民社会的历史重任,将公民社会建设成为推动现代化事业的积极力量;我国的社会科学界应开辟更多相关研究园地并结合国情建立社会主义公民社会理论学说,为当代中国政治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

10.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篇十

提纲:

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

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班级:A1045姓名:白艳彪学号:1100702053

3摘要:新世纪新阶段,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即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是基于我党密切党群关系,巩固执政基础,完成执政任务,实现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做出的重大战略之举。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

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全面分析了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和我们党肩负的使命,深刻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和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重要原则和主要工作,并就加强和改善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各项工作的领导

提出了具体要求。讲话对于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资本主义社会是片面发展和严重失调的社会,其中充斥着分配的不平等,存在着尖锐的阶级对抗,其社会发展以牺牲工人阶级及其他劳动人民的利益为代价。马克思恩格斯深刻揭示了这种不平等、不和谐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他们在批判继承前人、尤其是空想社会主义的基础上,对和谐社会进行了探索。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斗争和自由人联合体的理论,实质上是一种追求和谐社会的理论:代替资本主义社会的未来理想社会的本质特征,是消除阶级对立和脑体差别,使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和谐一致,是“在保证社会劳动生产力极高度发展的同时又保证每个生产者个人最全面的发展”,马克思将其概括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这表明,每个人自觉地将其能力自由而全面发展定向在促进人类社会发展这一目标上。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要改变工人阶级生存和发展的命运,进而使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人和人的关系达到和谐一致,在实践上必须高度发展生产力,而且无产阶级必须联合起来并通过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革命来反对统治者。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发展的特殊规律的研究,为工人阶级以及每个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指明方向和道路。所以,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和谐一致、人与人的和谐关系,是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和谐社会的核心思想,也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

列宁领导十月革命成功并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使社会主义从理论变成实践,从而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了制度前提。列宁根据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指出经济文化落后的俄国要走向社会主义道路,首先必须从政治上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夺取政权。但要建成社会主义这种新型的社会秩序,就必须从经济、政治和文化全面协调发展方面,为这条道路提出完整的总体构想和行动纲领。然而,在后来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过于强调集中、统一、斗争,忽视民主、人的个性、和谐发展,因而没有从根本上真正解决好社会的和谐发展问题。

中国共产党进一步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毛泽东根据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提出了统筹“十大关系”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思想,强调要形成既有集中又有民主、既有纪律又有自由、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邓小平提出了“社会主义应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稳定压倒一切”,“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要做到多方面的综合平衡”等有关社会和谐的思想。江泽民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们党所肩负的新任务,提出我们建设的小康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全面进步及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社会,是“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社会。

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经验表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的显现,不仅要靠较高的劳动生产率,而且要解决好社会与人的和谐发展问题。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矛盾容易凸显的时期,由于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更加复杂的形势。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我们既要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又要做好构建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还要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在深入总结历史经验、全面分析现实情况和科学把握社会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和谐社会理论。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把治国理政的视野拓展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人的发展各个方面,并运用经济、行政、法律、政策和道德等手段,统筹各种社会资源,综合解决社会协调发展问题。和谐既包含稳定、协调,又高于稳定、协调,它是稳定和协调的本质与核心;既包含社会发展的动力机制,又包含社会发展的平衡机制,它是动力机制与平衡机制的统一;既体现公平,又促进效率,它是公平和效率的统一;既是一种价值目标,又是一种不断推进的现实的社会历史过程,它是价值目标和社会历史过程的统一。所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种各尽其能、尊重诉求、各得其所、和谐相处和共生共进的社会。它具有以下五个层面的特征:

第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各尽其能并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人民提供了各尽其能的舞台,极大地激发着人们的创造活力。在这方面,我们党从制度和政策上采取了一系列方法和措施:一是尊重劳动,即尊重和保护一切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劳动;二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三是尊重创造,坚决破除各种障碍,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四是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创业机制,即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第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尊重人民诉求的社会。在各种创造活力竞相迸发的同时,各个阶层和群体也必然表达他们的权利诉求、民主诉求、公正诉求以及政治诉求。对于这些利益诉求,我们党充分尊重,并积极整合他们的合理要求,努力凝聚他们当中的有效力量。这有利于形成一种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第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各得其所的社会。尊重人民诉求必须做好“整

合和凝聚”工作。而整合和凝聚的目的是使人们能“各得其所”。其基本特征是,力求保持各种因素、力量以及各方面利益关系的协调与平衡,使公平和正义的理念得到体现。各得其所,指每一个社会成员按照一定的规范,能公正地得其所应得。公正是各得其所的本质,公正产生和谐,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根据有的同志的观点,各得其所主要包括一个社会能使社会成员各得其岗、各司其职、各守其则、各得其位和各享其成;各得其岗,就是人有其岗,而且使人的能力与岗位相匹配,得到合理配置;各司其职,就是社会成员要具有职业精神,能够认同并恰当地承担自己的职业角色和社会角色,在其职尽其责,做好本职工作;各守其则,就是每个社会成员要具有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自觉遵循社会规则、角色规范和规章制度,以及合法的公共秩序;各得其位,就是社会成员应根据能力和贡献来获得相应的职位和社会位置;各享其成,就是社会成员既能合理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使其付出能得到相应的尊重和回报,也能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第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和谐相处的社会。只有使社会成员各得其所,才有可能使社会成员做到和谐相处,各得其所是和谐相处的前提条件,和谐相处是各得其所的结果。“和谐相处”,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一种必然要求。其基本特征是以各种关系的和谐来维持社会的稳定与秩序。从外延来讲,和谐相处主要包括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人和社会的和谐相处,人和人的和谐相处,人和组织的和谐相处,人自身内部各要素的和谐相处。而人和人的和谐相处,又主要包括党和人民的和谐相处、干部和群众的和谐相处、党员干部之间的和谐相处、社会阶层之间的和谐相处、个人和他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相处、民族之间的和谐相处、代际之间的和谐相处等。这里,干部和群众之间的和谐相处是根本,社会阶层之间的和谐相处是关键,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相处是基础。从内涵来讲,和谐相处是指人人平等、和而不同、互惠互利。人人平等,即人们之间在人格、权利、机会、规则和分配上的平等,而机会、规则和分配上的平等是核心。和而不同即尊重个人、包容个性差异,并通过协商共识,使多样性之间达到协调、合作、共赢。互惠互利,即社会各阶层、群体和成员之间能保持一种互惠互利关系。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要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健全民主法治的基础上,在以下几方面作出努力:

第一,坚持以人为本。多样性的统一产生和谐,以人为本既尊重多样性,又在多样性中寻求统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的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形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趋多样化。这一方面增强了各类主体的主体意识和竞争观念,从而使整个社会充满活力;另一方面,如果处理不好,就会造成严重的社会矛盾。作为科学发展观本质的以人为本,就是从价值观上解决这些问题的一种大思路:它具有谐合性,在社会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关系上,强调在社会多样性中追求协调合作、共赢共进;它具有公正性,要求增富济贫;它具有亲和性,在人和社会的关系上,主张社会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它具有包容性,在人和人的关系上,尊重人们之间的共同性和个性差异。显然,以人为本有利于人们在多样性中达成认同和共识,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

第二,从制度与机制上保证执政为民。把以人为本引入党的执政活动中,必须从制度与机制上切实保障做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以及执政公正和执政为民。制度问题带有根本性和全局性,制度问题不解决,以人为本和执政

为民难于落到实处。从当前看,应健全政府科学施政制度,确立科学的政绩评价体系;健全社会利益协调制度,找准大多数人的共同利益与不同阶层的具体利益的结合点;健全以关注困难群众为核心的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社会管理体制及预警机制等。执政为民,促进社会和谐,要求确立“以民为本”的干部人事制度:开放式选人,给人们提供平等竞争的机会;让人民群众参与选人,适度扩大人民群众参与选举的范围;凭能力和业绩选人,使人们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发挥和全面业绩能得到公正回报;公正选人,通过“赛马”的方式,使人力资源得到合理配置。这种制度的主要目的在于把执政为民的优秀人才选拔出来,把领导干部的行为引向执政为民实践中去。

第三,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公共性产生和谐,把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政府行为中,就是要求政府成为公共服务型政府。一要注重民主协商,尊重民众在政治生活中的民主权利和独立人格。二要为个人能力的充分发挥提供相对平等竞争的机会与平台、政策与规则、管理与服务,使人们认识到在这样的机会和平台、政策和规则、管理和服务中,自己的努力和能力会得到公正回报,而且使自己承担竞争的后果。成者回报社会,败者承担责任,从自身找原因,这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三要注重使公共权力受法治的约束,限制公共权力运行中的随意性。

第四,提高领导干部正确处理复杂矛盾与防范社会风险的能力。把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贯彻到领导干部的行政工作中,就要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及正确处理复杂矛盾与防范社会风险的能力。目前,直接影响社会和谐的因素是改革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复杂矛盾,而各级领导干部大都往往处在矛盾包围之中。因此,各级领导干部要学会用能力原则扬弃权力原则。奉行能力原则,就要求领导干部要把精力用于提高其各种能力上,其中包括:驾驭各种复杂矛盾与防范各种社会风险的能力;注重矛盾双方的共同点,追求矛盾双方的共赢,把矛盾一方看作另一方发展的重要环节;提高科学决策的能力,制定的政策必须兼顾各方面群众的利益;提高管理社会事务、协调不同利益之间的关系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2、《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06版。

3、《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人民出版社。

上一篇:教科版《军犬黑子》优秀说课稿下一篇:元日古诗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