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思政课

2024-08-31

艺术思政课(8篇)

1.艺术思政课 篇一

高校思政教师如何上好思政课?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为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指明前行方向,对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出殷切期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在这些根本问题上,必须旗帜鲜明、毫不含糊。新时代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他强调,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在这个根本问题上,必须旗帜鲜明、毫不含糊。这就要求我们把下一代教育好、培养好,从学校抓起、从娃娃抓起。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何要从娃娃抓起?习近平曾指出,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中传播的一些腐朽落后文化和有害信息,对未成年人的成长产生不良作用。而未成年人的成长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所以加强改进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战略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第一,政治要强,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

第二,情怀要深,保持家国情怀,心里装着国家和民族,在党和人民的伟大实践中关注时代、关注社会,汲取养分、丰富思想。

第三,思维要新,学会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创新课堂教学,给学生深刻的学习体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

第四,视野要广,有知识视野、国际视野、历史视野,通过生动、深入、具体的纵横比较,把一些道理讲明白、讲清楚。

第五,自律要严,做到课上课下一致、网上网下一致,自觉弘扬主旋律,积极传递正能量。

第六,人格要正,有人格,才有吸引力。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要有堂堂正正的人格,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赢得学生,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以深厚的理论功底赢得学生,自觉做为学为人的表率,做让学生喜爱的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要坚持“八个相统一”。

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

要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

要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传导主流意识形态,直面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

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用科学理论培养人,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

要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落实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材使用、教学管理等方面的统一要求,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

要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思政课教学离不开教师的主导,同时要加大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的研究,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

要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注重启发性教育,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在不断启发中让学生水到渠成得出结论。

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目前,有的思政课多少年不变样,听者昏昏沉沉;有的人课堂上一套,在网上换了“马甲”也换了一副面孔,这样的“表率”也是一种低级红、高级黑。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后,备受鼓舞,深受启发。

结合“好老师”的“四有标准”和思政课教师的职业特征,我认为,高校思政课教师要上好思政课,一要具备政治素养。高校思政课教师要有理想信念,政治要强,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这就要求,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真钻研、真信仰和真践行。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是思政课教师最基本的职业操守。检验高校思政课教师政治素养行之有效的“试金石”是“四个自信”和“两个维护”,此外还看其课上课下、网上网下是否言行一致。高校思政课教师情怀要深,保持家国情怀,在党和人民的伟大实践中关注时代、关注社会,汲取养分、丰富思想。

二要具备人品素养。高校思政课教师人格要正。有人格,才有吸引力。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作为思政课教师,我们要有堂堂正正的人格,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赢得学生,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以深厚的理论功底赢得学生,自觉做为学为人的表率,做让学生喜爱的人。自律要严,自觉弘扬主旋律,积极传递正能量。

三要具备学识素养。高校思政课教师安身立命的学识根基是马克思主义。我们要自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创新课堂教学,给学生深刻的学习体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除此,还要追求思维创新。任何伟大事业都始于创新,都始于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星辰大海的宏伟目标。要读懂党领导亿万人民的奋斗史和创新史,必须有纵观古今上下千年的宽阔学术视野。

对高校思政课教师而言,讲好思政课还必须花大力气培养和完善学识素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即对教育学、心理学的钻研。实践经验证明,在解决了思政课“为谁教”和“教什么”这两大问题后,基于教师职业技能角度来思考“怎样教”就成为决定课程品质的决定性因素。

2.艺术思政课 篇二

一、依据艺术类大学生的特点, 精选思政课教学内容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 艺术院校思政课面临的困境之一就是大学生对思政课的认同度非常低。超过2/3的学生寄望于思政课能学有所获, 但仅有13%的学生表示喜欢思政课, 而超过80%的艺术生将原因指向教学内容枯燥、乏味, 对就业无实际帮助。一般而言, 艺术生收费平均要高出普通专业1.5到2倍, 如果加上从小为培养艺术情操所花费的学习费、器材费等, 则数额更加惊人, 很多艺术生据此认为付出了高昂的学费就应该在毕业后找到一份收入丰厚的工作, 否则就不能“收回成本”。思政课是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主干课, 其效用是长期的、渗透性的, 囿于阅历、年龄和学识。但艺术类学生无法清晰认识思政课的功能和价值, 往往将思政课看做“为混学分而不得不学”。对此, 思政课教师不能一味抱怨学生的功利主义, 而应正视学生特点, 努力使思政课教学内容满足学生的成才成长需求。

1. 课堂教学引入就业引导和教育。

艺术类大学生特长突出、自信乐观, 但对就业市场认知模糊甚至盲目乐观, 思政课课堂教学有必要在教学内容中不断渗透就业引导和教育, 一则使教学能贴近学生需求, 二则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培养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和人生观。思政课引入就业指导内容, 一般包括帮助学生认知和了解就业环境、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并培养职业道德和帮助学生提高职业技能等。如《概论》第八章第四节讲到创新型国家时, 面对动画专业学生, 我向同学介绍我国动漫产业的现状及国家的扶持政策, 帮助学生认识到创新型国家并不是一个空洞的概念, 动漫产业是国家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 动漫专业学生的出路在于创新;面对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 我则介绍世界新媒体的现状与发展, 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使得学生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趋势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我也曾尝试过面对不同专业的学生, 布置课内课外个性化的作业来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如播音主持专业学生, 固定安排课前演讲, 内容包括时事评论、读书心得、生活感悟, 等等;广告专业学生, 要求做“八荣八耻”、环保等题材宣传海报。个性化的作业使学生认识到职业技能的提高除了专业知识的精进外, 思想政治理论水平的提高也是必需的。

2. 正视艺术类大学生学习特点, 理论讲解要少而精。

艺术类大学生文化基础较弱、逻辑思维能力较差而形象思维能力强、文化学习主动性不强等特点, 使得思政课教师讲解理论时常感疲惫, 学生或抵触不听, 或抱怨难以理解。我也多次在艺术类学生思政课堂上看到老师讲解理论时, 学生昏昏然, 老师则悻悻然。思政课理论当然不能不讲, 但不能面面俱到, 老师一定要有所取舍。取舍并不意味着有些内容不讲, 而是教师一定要在搭建各章知识框架的同时, 选择重点内容讲清楚讲透彻, 使学生能准确把握重点。我们在调查中发现, 学生对思政课漠视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教学内容重复。高中思政课和大学思政课的似曾相识, 不同课程之间的内容相近, 使得学生学习兴趣索然。为此, 老师取舍之时并不是简单地把重复的内容舍弃, 而应从不同的角度, 采用设疑、材料分析等方法, 让艺术生感到新鲜。

3. 注重三贴近, 不断为思政课注入新鲜内容。

访谈中我们获知思政课不受欢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生认为老师所讲离真实的世界太远, 离自己的生活太远, 思政课教学内容无助于他们观察并解释现实世界。我们认为, 思政课教师依据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原则, 立足教材, 努力将教材体系转换为更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教学体系尤为重要。为此, 思政课教师一方面应及时捕捉社会动态, 关注政策变化, 将最新的时事、新闻、政策和案例等信息和知识恰当注入思政课教学中, 另一方面应适时在课堂教学中补充如生命教育、感恩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环保教育、挫折教育等内容。只有如此才能使思政课教学信息丰富、内容鲜活、富有时代气息, 才能吸引学生并解决学生在时代发展中的新困惑和新需求。

二、注重教学实效, 善用各类教学方法

构建魅力课堂, 关键在于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尊重学生主体性, 打破思政课教学传统的“你打我通”单向模式是近几年来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谈论的焦点话题。艺术类大学生更加自我, 表现欲望强烈, 思政课要吸引他们, 应改变过去教师一人唱独角戏的旧有模式。当然, 艺术类大学生的特点, 也使得思政课教学方法的运用有其特殊之处。

1. 讲授法。

讲授法常被认为是思政课无法吸引和感染学生的“罪魁祸首”。我认为, 思政课的理论性决定了讲授法是无法替代的一种教学方法。建立在尊重学生主体性基础上的讲授法是值得赞赏的。尊重学生主体性要避免教师对艺术类学生先入为主的评价, 诸如散漫、好出风头、冲动感性、文化成绩差等习惯性描述, 极易造成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疏离感。思政课教师应改变居高临下、我灌你通的生硬说教, 放弃将教师自身置于道德制高点的优越感, 真正放下身段, 平等对视学生, 尊重学生, 在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中循循善诱, 细雨润物;讲授法还应摒弃传统的“一张嘴、一支笔、一本教案”的惯有做法, 善用集文本、图像、动画、视频、音频等为一体的多媒体技术, 使学生在视觉、听觉的感官刺激下, 提起兴趣、引起共鸣;面对艺术类大学生, 思政课教师在讲授时, 还应注意语言表达流畅优美, 举手投足得体优雅;艺术类大学生自我意识强烈, 政治意识比较淡漠。因此, 思政课教师在讲授时还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自信心, 表述必须准确、态度必须明确、立场必须坚定, 一定要坚持以自己坚定的信仰逐步影响、感染学生。一个有着高贵信仰的思政课教师是能够赢得学生尊敬, 并拥有影响学生的内在力量的。

2. 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能够积极引导学生思考, 启迪学生思维, 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针对艺术类大学生, 运用案例教学法必须更加注重案例的选取和教学流程的设计。案例选取在注重思想性, 以及与教学目标的符合度的前提下, 应更注重生动性和吸引力。思政课教师应积极利用各种资源, 多方搜集思想性与生动性兼具的案例, 并注意案例的及时更新;案例的展示也要把握生动性的原则, 对艺术类大学生而言, 以视频、图片展示的案例可以更快地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这就需要老师平时不断积累相关资料;并不是所有案例都能以直观的图片、视频方式展示, 老师用语言展示案例时, 一定要简洁明了、生动活泼, 将案例的精髓生动呈现;案例教学中问题的设置要直接易懂, 能够激发学生思考, 尤其对艺术类学生, 问题不可难度过大。另外, 老师对于案例教学中可能出现的状况一定要有预案, 防止冷场或者教学偏离预定目标。

3. 问题教学法。

艺术类大学生专注于个人专业, 政治意识比较淡漠, 也不习惯主动地深入思考, 但我在教学实践中发现, 艺术类大学生不善思考并不意味着他们不关注政治, 更不是说他们没有疑惑, 而是不知道如何关注政治。老师抛出问题, 引导学生思考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激起了学生的兴趣, 又使得学生虽不曾表述但确乎存在的内心疑惑得到了解答, 提高了思想政治认识和觉悟。问题教学法运用的关键是问题的设置要有吸引力。教师可以通过浏览网上的热门帖子、与学生交谈、关注bbs、学生博客或QQ空间等方式, 不断发现学生关切或可能引起学生关注的问题。例如, 我曾在网上看到一个帖子, 大意是印度圣雄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是不战而屈人之兵, 毛泽东提出的“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是崇尚暴力, 前者比后者要伟大得多。我在教学《概论》课新民主主义革命一章, 将此问题抛出, 要求学生评价这一看法。这个问题很有迷惑性, 学生表现出浓厚兴趣。讨论之后, 我结合学生的思考, 从印度的民族独立、中国新民主主义时期的国情和当时的历史背景等方面, 深入阐述了武装斗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优点, 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思政课教师使用问题教学法一要相信真理的力量, 要敢于直面问题, 不回避问题, 尤其要勇于正视学生的困惑, 善于提出问题带动学生的思考, 要让学生认识到思政课是可以帮助自己观察并解释这个世界的;二要讲透问题, 不留空隙。如果老师抛出的问题无法得出圆满解答, 就有可能取得适得其反的效果。这就要求老师要不断钻研马克思主义理论, 要有精深的理论修养和渊博的学识。

4. 任务驱动教学法。

针对艺术类大学生, 该方法的使用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任务交代要明确, 任务完成时间要有充足保障;二是以小组为完成单位, 培养学生集体意识;三是要展开适度的竞争;四是任务的呈现形式要鼓励创新;五是老师要与学生保持联系, 给以适时指导。我在每学期第一堂课会把本学期要求学生自主完成的若干任务布置下去, 要求分组完成, 每个小组至少承接一个任务, 任务完成情况计入平时成绩。从实践来看, 学生参与积极, 在课堂上充分展示自己的特长和才华, 往往给人以惊喜。比如, 《概论》课中, 我曾在学期初就将学生可以选择的任务公之于众, 要求学生搜集资料, 登台展示。节目访谈、小品、自拍DV展示、自制精美课件展示、演讲等不拘一格、形式各异的表现形式, 使得课堂丰富多彩、充满生趣, 学生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得到启迪。

此外, 情景代入法、聊天式教学法、专题教学法、现场教学法等都是思政课教师可以借鉴的教学方法。

三、讲求教学艺术, 营造良好教学意境

课堂教学是一门科学, 更是一门艺术。如果思政课教师能更加艺术化地对待课堂教学, 精心雕琢教学艺术, 思政课课堂教学呈现出的艺术之美, 就可以更好地吸引艺术类学生, 使之在美的体验中感受到思想的同化和净化。

1. 语言表达美。

思政课一般都是合班教学, 思政课教师若不能有效将教材语言转换为生动有趣、富有韵味的课堂教学语言, 将很难吸引学生的耳朵, 艺术类大学生更可能固化对思政课教师刻板、乏味的印象, 思政课的实效性也将大打折扣。可以说, 有魅力的语言表达是思政课教师必备的素养。当思政课教师激昂时如滔滔江水, 气势磅礴;循循善诱时如绵绵细雨, 沁人心脾, 幽默处才智四射;说理时丝丝入扣, 这样的课堂无疑秀出了教师个人魅力, 更受艺术生欢迎。当然, 语言美不是只有一种语言表达模式, 一律都要幽默、风趣或激情四射, 教师应根据自身的特质, 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 或平和或热情, 或风趣或严谨。但表达流畅、表述准确、言辞精美、富有逻辑应是思政课语言表达的必备特征。此外, 艺术生多时尚新潮, 教师语言表达应注重时代感和生活气息, 要恰当使用大众语言和网络用语, 增强语言表达的吸引力。

2. 教学意境美。

教学意境的审美特性, 能使学生在赏心悦目中自觉接受教学美的熏陶感染, 实现精神的愉悦、知识的启迪、心灵的净化和思想的升华。艺术生更善感性思维的特点, 使得他们比其他学生更看重课堂带给个人的感受, 更在意课堂氛围。思政课的教学意境在于情理相通, 它能体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效果。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结合能使思政课堂形成磁场, 对大学生产生恒久的影响。思政课教学意境美是思政课教师应该不懈追求的境界。而意境美的营造, 有赖于课堂导入的艺术化, 有赖于教学内容的思想性和教学方法的艺术性的结合, 有赖于理论知识的抽象性与实践素材的生动性相结合, 有赖于教师素质的多面性与教学方法的多样性相结合, 有赖于教师情感的真挚投入和与学生的真诚交流。总之, 思政课课堂教学意境美的形成与教师素质息息相关, 一个挚爱思政课教学的教师会以艺术化的要求对待教学, 精心设计各个教学环节, 以营造优美的教学意境来吸引和感染学生。

教学归根到底是师生之间心灵的沟通, 面对艺术类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 思政课教师只要以真挚的情感对待自己的职业, 以真诚的态度看待自己的学生, 以艺术的思维和角度看待课堂教学, 就一定可以打造出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魅力课堂。

摘要:艺术院校思政课教师应从艺术类大学生的特点出发, 遵照教学规律, 尊重学生主体, 以艺术的思维和角度看待课堂教学, 精心组织教学内容, 探索各种教学方法, 营造生动教学意境, 努力构筑思政课魅力课堂。

关键词:艺术院校,思政课,魅力课堂

参考文献

[1]张雷声.新时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探讨[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2]方世南.高校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创新研究[M].人民出版社, 2007.

[3]杨慧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法研究[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4]杜明书.增强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几点思考[J].时代文学, 2008, (7) .

3.艺术思政课 篇三

一、引言

艺术类高校学生的思想相对比较活跃,他们受到更多社会上多元化价值观的影响,需要高校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不断改造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然而目前的艺术类高校思政教育属于公共课程,由于教师等教育资源的限制,只能进行大班教学,这样一来,艺术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不强,他们难以通过思政课更好地提升人生观、价值观,需要思政教师进一步融入互动式的教学模式,在大班教学中,提升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积极性。

二、大班教学条件下艺术高校思政教学的问题

(一)难以调动所有学生学习积极性

高校开展思政公共课程教学时,学生的数量一般在100人以上,由于学生数量较多,学生距离教师较远,难以听清楚教师教授的内容,也难以有效记录教师的板书。这样一来,后排的学生参与思政教学的有效性不强,教师不能有效调动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质量有待提升。

(二)学生难以养成主动的思政自学习惯

由于采取大班教学方式,思政课程难以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在大班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常常处在被动的学习状态之中,只是单纯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没有充分掌握思政理论的自学方法,没有养成自学习惯。

(三)统一化的考核使得学生积极性不足

在大班教学的客观条件下,很多艺术类高校思政教师一般都是通过一张试卷或是一份论文来考核,这样的考核方式使得很多艺术生对思政学习产生一定的抵触情绪,因为他们面对这种单一的考核方式时,复习相关思政知识点的情绪比较消极,一旦成绩不佳,会大大挫伤他们在思政学习中的自信心。

三、多元化互动教学模式融入思政课程的具体措施

(一)应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现代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已经被全面应用到高校教学之中,有如下具体的现代化教学手段需要思政教师进一步学习、研究、掌握,拓展这些教学手段在思政课堂上的应用。

第一,多媒体教学。利用课件将相关的历史事件、艺术资源融入教学中,在案例式教学过程中,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达到了有效教学的目的。

第二,网络教学。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教学资源更加丰富,利用网络课程平台,得以构建第二课堂。网络教学可以进行教学互动,学生在对某一社会热点问题有不同的看法时,可以通过网络形式提出,教师给予有效解答,这种网络的匿名性可以保护学生的隐私。

第三,翻转课堂。翻转课堂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课堂上学生能够更专注于主动的基于项目的学习,共同研究与解决本地化或全球化的挑战以及其他现实世界面临的问题,从而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教师不再占用课堂的时间来讲授信息,这些信息需要学生在课后完成自主学习,他们可以看视频讲座和博客、阅读功能强大的电子书,还能在网络上与别的同学讨论,能随时查阅需要的材料。教师也能有更多的时间与学生交流。在课后,学生自主规划学习内容、学习节奏、风格和呈现知识的方式,教师则采用讲授法和协作法来满足学生的需要和促成他们的个性化学习,其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实践获得更真实的学习体验。因此,教师可以在上课之前,让学生观看一些艺术类的影片、研究时事热点问题,让学生进一步领悟其中的哲学含义,引导学生进行讨论,然后教师再进行有效分析与总结,以提升学生的觉悟。

第四,微课教学。利用“微课程”进行思政课程教学。思政课程的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心理规律和教育逻辑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利用“微课程”的实效性特点。通过教学流程的设计,设计不同的专题课程,把“微课程”串联整理形成一个知识链。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时间安排、接受程度等进行观看、反复播放等操作,巩固关键的知识难点,促进具有个人特色的结构化知识体系形成。

(二)融入多元化的教学形式

高校的思政教学属于公共课程,为了让学生将相关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学习与生活之中,教师在开展思政教学的过程中,需要融入更多的生活案例,这样可以更加形象地讲授相关的思政理论知识,改造学生的人生价值观。

第一,设置生活化的案例。互动学习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承担引导者的角色,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设置相关的问题和任务,让学生去解决与完成。因此,应用这一教学方法的第一步就是构建符合课程安排要求的教学案例,让学生自主学习,完成相关任务。由于思想政治的应用能力培养主要涉及提升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构建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设置的教学问题和任务可以主要围绕这两个方面展开。具体来说,可以就社会上目前比较热门的话题进行讨论,例如,习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提出的“不忘初心”,延伸出很多思想政治方面的话题;《非诚勿扰》节目中再次出现拜金女,节目对其进行及时封杀;聋哑少年运用自己的幽默方式在《笑傲江湖》节目中展示他面对缺陷人生的乐观精神等,这些都可以成为我们思政教学的重要讨论话题,这些案例需要具备的统一特征就是生活化,可以提升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

第二,组织分组合作学习。因为艺术类的学生具有更为丰富的表现力,在思政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这一特点,实现学生有效的合作学习,提高思政教学的实效性。

首先,情境延伸。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一个新现象——“碰瓷”,使得人们在遇到老人摔倒不敢扶,或者需要先录下视频才能进行救助,可见人与人之间已经缺失了对彼此的信任。可以让学生合作演绎关于这一社会现象的小品,从而引发学生对这一问题的思考,教师需要通过分析“碰瓷”现象,进一步阐述建立彼此信任的重要性以及构建诚信社会的必要性。

nlc202309081927

其次,将思政教育融入艺术鉴赏之中。艺术类的学生在绘画、影视作品的鉴赏上有着专业的眼光,可以在专业鉴赏时,对学生进行思政方面的有效教育。另外,艺术学生具有一定的文学历史知识,历史中存在大量的典故,可以将其当作思政教学的重要案例,以进一步提升他们参与思政教育的主动性。

再次,辩论会。思政教学属于思想改造,需要进一步入脑入心,开展辩论会让截然不同的观点碰撞,这样可以更为有效地改造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在辩论前,学生需要准备充分的案例和数据,作为他们阐述自己观点的有力论据,这就需要他们真正地参与到思政教学之中,实现更为有效的思想政治理论学习。

最后,演讲。这是开展思想政治教学的有效形式之一,很多大一新生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他们缺少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思政课程可以给予他们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这样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到思政教学之中。

(三)丰富的社会实践教学

思想政治理论需要应用到社会实践之中,在思政教学中需要融入更多的社会实践活动,这样可以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学校可以组织学生进入社区、孤儿院、军营等地方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具体的社会实践活动有以下几种形式。

首先,邀请先进人物做报告。现在各地的中国好人、全国劳模都比较多,在思政实践教学活动中可以邀请当地的先进人物来校做报告,让他们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不断促进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其次,参观博物馆。结合艺术高校的特征,学生对博物馆中的珍贵艺术品有着深厚的兴趣。这些物品不仅仅是一件件艺术品,它们还承载着历史的印记,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民族教育的重要载体。思政实践教育可以选择这些具有一定文化底蕴的历史博物馆让学生参观。在参观这些历史博物馆的时候,教师需要将这些文物涉及的一些感人故事讲给学生听,让学生进一步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从而提升学生的思想觉悟。

最后,帮助弱势群体。组织学生进入孤儿院、养老院,为那些弱势群体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例如学生的表演能力相对较强,可以表演一些小品、舞蹈等文艺节目。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可以进一步认识到给予身边的人更多的信任和关爱,才能构建更为和谐的氛围,才能有效改善人与人的关系。

(四)灵活多变的评价方式

灵活多变的评价方式可以帮助提升学生参与思政教学的积极性与兴趣。具体的评价方式如下。

首先,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自我约束是开展思政学习的有效手段,在思政学习过程中,学生自我评价学习质量是效果最佳的方法之一。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进一步进行过程化的自我学习质量评价,进行有效自检。

其次,学生之间的互相监督。学生之间的相互监督是构建多元化思政评价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学习思政课程的积极性是存在差异性的,需要学生之间相互帮助,让成绩优秀的学生成为监督别人的主要力量,变成老师的好帮手。

再次,过程化的评价。过程化的评价方式具有一定的实效性,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具体来说,这种过程化的评价方式要设计出相关的评价要素,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实现有针对性的评价。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在思政课堂上的学习积极性、完成相关教学任务的效果、回答教师问题的准确性等作为过程化评价方式的考核因素。最后,最终评价监控。思政学习的最终效果不一定需要通过试卷反映。可以让学生自由组合,以小品的形式反映社会上的某种现象,以达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讽刺社会不良现象的目的。这种结合学生特征的评价方式,使得学生在一种和谐的氛围中实现最终的评价考核。

四、结语

艺术类的大学生思想相对比较活跃、前卫,需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通过多元化的互动式教学,弥补现代大班教学中存在的诸多不足,从而有效改造艺术生的人生观、价值观。

(广西艺术学院思政部)

4.艺术思政课 篇四

宁夏同上一堂思政课学习心得_宁夏同上一堂思政课观后感1

宁夏北部俗称川区,得黄河水之利,地势平坦,河渠纵横,湖泊众多,宛如江南;中部荒漠戈壁,干旱少雨,风大沙多,土地贫瘠;南部丘陵沟壑林立,阴湿高寒,素有“苦瘠甲天下”之称,是国家级贫困地区之一。

摆脱贫困,是宁夏尤其是南部西海固地区千百年来难以解决的一道难题。

20多年间,习近平总书记四赴宁夏。1997年,在福建省工作期间,他牵头负责闽宁协作对口帮扶,第一次走进宁夏。西海固的见闻让他深感震撼:

“我才真正体会到什么叫家徒四壁。一家子既没有桌椅板凳,也没有铺盖。家里唯一的‘财产’是挂在房梁上的一撮发菜,就靠卖这么一点发菜来买油盐酱醋。”

随后,2008年、2016年,他两次来到宁夏,重点都是扶贫。

这次去,正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他牵挂着那些还没有脱贫的困难群众,惦念着那些刚刚脱贫、日子还不富足的乡亲们。

6月8日至10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宁夏考察调研。3天时间,吴忠、银川两地,进农村,察黄河,访社区,走田间,看滩区,烈日炎炎,风尘仆仆。

一切在改变。20多年来,宁夏城乡面貌翻天覆地,群众生活蒸蒸日上。

唯一不变的,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始终如一,坚如磐石。

黄河新村看变迁

1997年,来宁夏扶贫的习近平,推动实施了一项重大工程“吊庄移民”:让生活在“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西海固群众,搬迁到贺兰山脚下的黄河灌区。他为移民村庄命名为“闽宁村”:“闽宁村现在是个干沙滩,将来会是一个金沙滩。”

寒来暑往,时光如梭。20多年来,宁夏有近百万群众从南部山区搬了出来,光闽宁村就陆续接收了4万多名移民。昔日“天上不飞雀,地上不长草,风吹砂砾满地跑”的干沙漠脱胎换骨,闽宁村也升级为闽宁镇。这次来,习近平总书记专门询问了闽宁镇的近况。

此行,习近平总书记调研了另外一个生态移民村,黄河岸边的新村——弘德村。

村子坐落在吴忠市红寺堡区红寺堡镇,地处宁夏中部。原本这里也是一片荒漠,刮起风来“一碗饭半碗沙”。上世纪90年代起,靠一级级泵站,把黄河水扬高数百米,滋养出一片绿洲。

回族群众刘克瑞一家原来住在西海固的“山窝窝”里,8年前移民搬迁安置到了这里。

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他家做客。刘克瑞陪着总书记屋里屋外看了一遍。门口的牛棚,整洁的小院,敞亮的卧室,还有干净的厨房。在厨房,总书记掀锅盖、开冰箱、拧水龙头,看得十分仔细。

在客厅里,刘克瑞一家围坐总书记身边。老两口、儿子儿媳、孙子孙女,六口之家其乐融融。习近平总书记询问他们还有什么困难。老刘兴奋地报告总书记:“前两年就脱贫了!”他掰着指头一项项算:

自己负责看护村口蓄水池,老伴就近打零工,一年下来少说也有两三万;儿子儿媳在附近的纺织厂打工,年收入五六万;家里养了三头牛,一年净赚一万多;还有土地流转费、合作社入股费……全家年入十多万元。

刘克瑞脸上是满满的获得感。收入多了,花销还少了。就近就业,省去了外出打工的住宿费、伙食费、交通费。粮食是自家种的,看病有新农合,孩子上学有义务教育。他告诉总书记:“什么难事共产党都帮着乡亲们解困,乡亲们打心底里感谢党的好政策,真正体会到‘共产党亲,黄河水甜’!”

他拿出一张老照片。那是搬离西海固老家时拍的。

那里山大沟深、破屋烂衫,只能靠天吃饭,“种下一袋子,收上一帽子”。习近平总书记接过照片仔细端详,不由感慨:“今非昔比,恍如隔世啊!”

在村里,习近平总书记特地考察了扶贫车间:“不是搬过来盖几间漂亮房子就行了。乡亲们搬出来后,要稳得住、能致富,才能扎下根。”

活,每天为纸箱穿把手,月收入千元左右。

车间负责人挨个向总书记介绍。介绍到村民老宋时,总书记问他多大年纪,老宋告诉总书记他今年63岁,习近平总书记亲切地说:“你还是我老弟呢!”村民老郑,今年67岁,总书记说:“咱俩同岁!”

没想到总书记这么平易近人,老郑笑得合不拢嘴。去年扶贫车间招工启事贴出来,他第一个进了厂。他跟总书记说:“日子早就不难了,来这儿做工既能赚点钱补贴家用,又能跟大伙说话唠嗑,好着呢!”

车间墙上,一行标语十分醒目:“我和家人一起奔小康”。

总书记对车间负责人说,兴办扶贫车间,目的就是为了扶贫。要坚持扶贫性质,多招收困难乡亲就业。企业参与兴办扶贫车间,先富带后富,很有意义。

宁夏同上一堂思政课学习心得_宁夏同上一堂思政课观后感2

这次考察,是习近平总书记今年全国两会后第一次“出远门”。

何为人民至上?全国两会上,他讲到:“我们这一代人有这个情结,一定要让我们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特别是要扶农民一把。”

黄土地上的情结,黄土地上的牵挂。在宁夏考察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无论是全面小康、脱贫还是现代化,一个少数民族也不能少。各族群众是一个大家庭,要携手并进。”

“中国共产党过去是穷人的党,打天下是为了穷人翻身得解放。天下打下来了,就要让老百姓过上幸福生活。新中国成立70多年了,经历了各种艰难险阻,遇到了各种困难挑战,我们都走过来了,靠的就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我们党向历史、向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实施脱贫攻坚战略,贫困人口从2012年年底的9899万人,减到2019年年底的551万人,每一年、每一月甚至每一天,减贫数字都在变化。

总书记感慨地说,我们照着1921年党成立时所立下的志向一直做下来,一步一步地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进。今年,我们要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重中之重是扶贫。从目前看,现行标准下的脱贫任务我们是有能力完成的。

脱贫攻坚,成就非凡,这是当代最生动、最真实、最具说服力的中国故事。

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越到最后,越是最难啃的硬骨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又增加了攻坚难度。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来宁夏考察时,曾“就地取材”打了个比喻:“就像六盘山是当年红军长征要翻越的最后一座高山一样”,让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翻越的最后一座高山。

调研期间,总书记了解到宁夏的贫困人口从2012年的90多万减少到去年的1.88万,他关切询问:“返贫的多吗?返贫的原因是什么?”

“返贫多是因大病重病,去年宁夏有几十户返贫,今年也有少数群众遭遇返工难,因疫返贫。”自治区的同志汇报说。

习近平强调:“全部脱贫,并不是说就没有贫困了,就可以一劳永逸了,而是指脱贫攻坚的历史阶段完成了。相对贫困问题永远存在,我们帮扶困难群众的任务永无止境。”

“我多次强调,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需求日益增长,我们的工作还要不断提高,帮扶的领域要不断扩大。将来帮扶农村相对贫困群众的工作,要纳入到乡村振兴战略中去。”

宁夏同上一堂思政课学习心得_宁夏同上一堂思政课观后感3

天下黄河富宁夏。黄河流出青铜峡后,由奔腾转为浩荡,形成了冲积平原,史称“河套平原”。银川平原处于河套平原西部,俗称“西套”。自汉唐以来,这里就开始开渠引水、开荒拓田,被誉为“塞上江南”。

贺兰县地处银川平原核心区。顶着烈日,习近平总书记走进稻渔空间乡村生态观光园。该生态观光园有不少创新做法:稻田既种稻又养鱼养蟹,鱼蟹反过来给稻田施肥;农民土地流转,加上务工和入股,既是工人又是股东;游客既可以观光游览,又可以品尝美食、购买农产品。这是一条完整的生态链,也是一条延长的产业链。

脱贫奔小康路上,宁夏正在探索一条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的转型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听了介绍,颔首赞许:“这里不仅有‘一产’,还有‘二产’、‘三产’,水资源利用效率提高了,附加值也上来了。”

宁夏特色农产品展厅,菜鲜鱼肥、瓜果飘香。习近平总书记一一端详。红彤彤的柿子椒、黑黢黢的西红柿、颗粒饱满的枸杞、肉质细嫩的滩羊肉……满满的宁夏特色。疫情发生以来,这里的农副产品由于质优品好,销路没有受到太大影响,反而通过冷链运输打开新的市场。总书记强调:“我们要把扩大内需作为一个战略基点。中国本身就是一个大市场,有14亿人口的消费市场。开拓市场需要高质量产品,不能搞‘瓜代菜’之类的低水平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登上塔台,举目远眺。千亩稻田,绿波荡漾。

他沿田埂走进稻田深处。田里劳作的村民们看到总书记,纷纷围拢过来。

他们都是附近的村民,每月务工费3000多块,年底还有分红。一位年轻村民笑着说:“我们种的就是自己的地,给自己打工呢!”他告诉总书记,一亩地一年800块的土地流转费,乡亲们土地流转多的三四十亩地、少的十多亩地,又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大家都是股东了!”总书记幽默的话,引来乡亲们会心的笑声。

社会资金注入,企业化运营,农民广泛参与,“土地入股”、“粮食银行”、“贷款担保基金”等新模式……昔日的稻田变成了产业园区,过去只知下地干活的农民,也一个个学起了新概念新技术。习近平总书记叮嘱:“发展乡村产业,一定要突出农民主体地位,始终把保障农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不能剥夺或者削弱农民的发展能力。不能把农民土地拿走了,干得红红火火的,却跟农民没关系。要共同致富。”

习近平强调,推动农业转型发展是宁夏推动高质量发展题中应有之义。宁夏要珍惜黄河水资源,注意解决好稻水矛盾,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积极发展节水型、高附加值的种养业。

在宁夏,黄河被称为“母亲河”,贺兰山被称为“父亲山”。黄河水滋润着这片土地,贺兰山阻隔了沙漠东移,护卫着这片平原。

习近平总书记乘车来到贺兰山东麓的黄河滩区。展板上的照片显示,过去盗挖盗采留下的乱坑千疮百孔,经过整治后仍依稀可辨。总书记伫立在展板前,远眺巍巍贺兰山,语重心长地说,生态修复要付出很大代价,但不能有丝毫含糊,必须下大气力抓好。宁夏通过滩区整治,发展葡萄种植,既发展了产业,又改善了生态,变废为宝,值得鼓励。

宁夏同上一堂思政课学习心得_宁夏同上一堂思政课观后感4

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宁夏考察,第一站就来到吴忠市红寺堡镇弘德村。习近平走进一家扶贫车间,同正在加工制作纸箱的村民们亲切交流。

对于村里引入企业开办扶贫车间,解决一百多人的就业问题,习近平表示肯定,“乡亲们在家门口就业,虽然收入不比进城务工高,但省去了住宿、伙食、交通等费用,还能照顾家庭,一举多得”。

作为分类施策“五个一批”的首位,扶持生产和就业成为各地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通过因地制宜发展扶贫产业,扶贫车间发挥了大作用,撑起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大梦想。

解决好就业问题,才能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逐步能致富,防止返贫。4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强调,今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解决好贫困群众就业问题非常重要。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通过各种方法保障贫困群众就业。

6月8日,习近平在弘德村扶贫车间再次强调,兴办扶贫车间目的是扶贫,要坚持扶贫性质,向困难群众倾斜,多招收困难群众就业。

吴忠市红寺堡镇弘德村是生态移民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036户4497人,其中有百余户单老户和双老户,脱贫措施难以覆盖。2017年9月,弘德村扶贫车间开工建设,专门生产各种规格高、中、低档瓦楞纸箱、纸盒、礼品盒等包装用品。如今,60多名贫困老年人,在车间从事包装箱上的塑料提手安装工作,人均年收入1万元左右;30余名中青年员工,从事包装箱生产工作,人均年收入达到4万元。

让留守老人力所能及参与务工补贴家用,让困难群众种养之余搞些副业、增加收入,扶贫车间提供了一条脱贫致富新出路。

在今年3月6日召开的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习近平深刻指出,要加大就业扶贫力度,加强劳务输出地和输入地精准对接,稳岗拓岗,支持扶贫龙头企业、扶贫车间尽快复工,提升带贫能力,利用公益岗位提供更多就近就地就业机会。

扶贫车间把企业流水线和生产车间建在农村,这种送岗上门、就近就业的扶贫方式,让不少农民变身成了产业工人,实现了“务农、顾家、挣钱”三不误。习近平总书记在弘德村扶贫车间肯定这种方式“一举多得”。

四川马边彝族自治县地处小凉山腹地。2019年10月,由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援建的扶贫制衣车间在马边彝族自治县雪口山乡落成运营,就近招录黎明村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户进厂务工。吉牛达古和妻子成为了首批车间工人,还进行了免费培训。

初中毕业后,吉牛达古曾背井离乡外出务工,工作辛苦收入不高,还与家人聚少离多。如今,“早上我骑车载妻子一起来上班,中午一起在厂里吃饭,下午下班我又载着她一起回家。就算上班,我们也只隔着一层楼板。”吉牛达古笑得合不拢嘴。

“家门口”的扶贫车间,让越来越多像吉牛达古一样的贫困人群返回家乡,实现了就近就业,脱贫摘帽。

“企业参与兴办扶贫车间,体现了先富带后富,很有意义。”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弘德村点赞扶贫车间的重要作用。

3月6日,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习近平强调,要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要针对主要矛盾的变化,理清工作思路,推动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平稳转型,统筹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建立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体制机制。这项工作,中央有关部门正在研究。总的要有利于激发欠发达地区和农村低收入人口发展的内生动力,有利于实施精准帮扶,促进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扶贫车间不仅是推进就业扶贫和产业扶贫的有效抓手,也是促进乡村振兴和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重要支撑。

在宁夏永宁县闽宁镇,对口帮扶的福建企业发挥了重要作用。2019年,援建扶贫车间2个,吸纳就业110人。此外,闽宁镇福建援宁工作组围绕精准使用援助资金,确定了特色种养产业扶持、闽籍企业发展、环境整治、内生动力提升等援助项目,大大提升了困难群众“我要致富”的积极性。

扶贫车间把过去简单的“送钱送牛羊”到家变成现在的“送工作”到家,实实在在地激发了贫困人口内生动力,发挥了“小车间”的大作用。在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方略的指引下,以扶贫车间为代表的一系列脱贫创新实践蓬勃开展,为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贡献了重要力量。

宁夏同上一堂思政课学习心得_宁夏同上一堂思政课观后感5

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6月8日赴宁夏考察调研。从昔日的苦瘠之地到今天的塞上江南,宁夏的发展是习近平始终的牵挂。本文带您回顾习近平与宁夏的故事。

习近平总书记8日赴宁夏考察调研。当天下午,他先后来到吴忠市红寺堡镇弘德村、黄河吴忠市城区段、金星镇金花园社区,了解当地推进脱贫攻坚、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促进民族团结等情况。这是2020年全国两会结束后,习近平总书记的首次地方考察。

从公开报道中,习近平与宁夏的故事要追溯到1997年。那一年4月,作为福建省委副书记、同时也是福建省对口帮扶宁夏领导小组组长的习近平第一次来到宁夏。此后,他一直关注、牵挂着这片土地,2008年和2016年,他又两次来宁夏考察调研。

脱贫攻坚、科技创新、生态保护……习近平对宁夏的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

“你常洗澡吗?”

2016年7月18日,习近平来到泾源县大湾乡杨岭村看望父老乡亲,实地考察精准扶贫情况。

在考察中,除了察看屋内陈设外,习近平尤其留意村民家的淋浴设施。听说安了太阳能热水器,习近平说“挺好”,关心地问家里的小男孩:“你常洗澡吗?”

习近平为何对洗澡这件事这么挂心?这个问题其实有来由。1997年第一次来宁夏,习近平就为西海固地区的贫困状况所震撼。回忆当时的情况,习近平说,老百姓用水很困难,也洗不上澡。

洗澡问题本质上就是用水问题。对于曾经非常干旱的西海固来说,解决用水问题不仅是解决基本的民生需求,也事关脱贫致富和经济发展。

1997年,习近平对口帮扶宁夏脱贫攻坚的一个重点就是水。他抓井窖工程,解决群众生活用水问题;鼓励小圆井抽水灌溉,解决产业用水问题……

水不仅种活了庄稼,也浇灌着脱贫致富的希望。如今的西海固,正如总书记期望的那样,逐渐由“干沙滩”变成“金沙滩”。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

杨岭村位于曾经“苦甲天下”的西海固地区,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腹地,山大沟深、产业滞后等因素制约着当地群众脱贫的步伐。

这些年,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不断推进,村子的水、电、路、产业发展等多方面都发生了显著变化,特别是对贫困户实施人均发展一亩粮、一亩菜、一头牛的帮扶措施,使贫困户收入越来越有保障。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要因地制宜,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2016年在宁夏考察时,习近平强调。一句“根本出路”,凸显了产业扶贫的重要性。

走好这条“根本出路”,习近平在1997年对口帮扶宁夏脱贫攻坚时就已经开了个好头。当时,他着力发展洋芋马铃薯生产,加工成饲料卖给东部一些地方用来饲养鳗鱼。这一项当时就带动人均增收一二百元。

草畜、马铃薯、冷凉蔬菜……如今,有产业联合党支部一头对接农户,一头对接企业,也有企业为农户做好技术保障、打开市场销路,发展产业已经成为西海固的脱贫“利器”。

“闽宁镇探索出了一条康庄大道”

1997年7月15日,“闽宁村”在一片戈壁上破土动工。“闽宁”,是习近平为永宁县的生态移民点取的名字,也是“闽宁协作”开花结果的一个见证。

1996年,中央确定福建对口帮扶宁夏。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担任对口帮扶宁夏领导小组组长,直接组织实施闽宁对口扶贫协作。

抓井窖工程、发展产业就是当时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抓的重点。另外一个大动作,是实施了“移民吊庄”工程,让生活在“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那些地方的群众搬迁到适宜生产生活的地方,建起了闽宁村。

正如总书记所说,移民搬迁是脱贫攻坚的一种有效方式。自闽宁村正式奠基至今二十多年,当初荒芜的戈壁变成了接纳6万多生态移民的闽宁镇,水电路衣食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9年,闽宁镇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达13500元以上。

闽宁镇成为我国贫困地区通过对口扶贫协作走向全面小康的成功范例。2016年在宁夏考察时习近平称赞道,闽宁镇探索出了一条康庄大道,我们要把这个宝贵经验向全国推广。

“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必须长期坚持下去”

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的大战略,是加强区域合作、优化产业布局、拓展对内对外开放新空间的大布局,是实现先富帮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大举措。“闽宁协作”在戈壁滩上结出的丰硕成果就是对此的有力证明。

“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必须长期坚持下去。”2016年7月,在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上,习近平的话坚定有力。

西部地区特别是民族地区、边疆地区、革命老区、连片特困地区贫困程度深、扶贫成本高、脱贫难度大,是脱贫攻坚的短板,进一步做好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必须采取系统的政策和措施。在会上,习近平提出了4点要求: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完善结对,深化帮扶;明确重点,精准聚焦;加强考核,确保成效。

“山”“海”携手,至今已著成无数脱贫华章。已经取得的成果固然可贵,但携手脱贫更需久久为功、“长期坚持”。

今年两会前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公开发布,阐明了接下来的帮扶政策。跨越山海、携手脱贫的故事将更加精彩……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

2008年,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第一次踏入宁东能源化工基地,考察神华宁煤年产25万吨甲醇项目。彼时的工厂还很小,但蕴藏的活力已蓬勃可见。

8年后,习近平再次来到宁东能源化工基地考察,详细了解全球单体规模最大的煤制油工程项目建设进展情况。

站在热火朝天的工厂,习近平总书记的声音充满了力量:“我的心情也很激动,看到了社会主义的大厦在一砖一瓦地建起来。在场的工人兄弟姐妹们,我对你们充满了敬意。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就是靠着我们工人阶级的拼搏精神,埋头苦干、真抓实干,我们才能够实现一个又一个的伟大目标,取得一个又一个的丰硕成果。”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这句话朴实而又充满力量。具体到宁夏,要怎么干?习近平给出了答案:“越是欠发达地区,越需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欠发达地区可以通过东西部联动和对口支援等机制来增加科技创新力量,以创新的思维和坚定的信心探索创新驱动发展新路。”

创新驱动发展是新路,更是光明大道。2016年12月,神华宁煤煤制油示范项目建成投产,成为“埋头苦干、真抓实干”的一个巨大成果。习近平在对此作出的重要指示中再次强调,“必须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加快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宁夏是西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

今年两会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宁夏代表团向大会提交了一份参与国家“十四五”规划的“心愿单”。其中之一,就是“构筑祖国西部生态安全屏障,保障国家生态安全”。

“宁夏是西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习近平对宁夏生态保护一直很关注。201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就腾格里沙漠遭企业污染一事作出批示;2016年7月来宁考察时,总书记再次强调“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必须扭住不放、一抓到底,直到彻底解决问题”……

生态是统一的自然系统,是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有机链条。土地、水、湿地……对于宁夏生态保护的每个方面,习近平都有思考、有部署。他强调,要大力加强绿色屏障建设。要强化源头保护,下功夫推进水污染防治,保护重点湖泊湿地生态环境。要加强黄河保护,坚决杜绝污染黄河行为,让母亲河永远健康。

遵循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宁夏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的步伐愈走愈坚实。6月3日,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发布2019年全区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及2020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进展情况。公报显示,2019年,宁夏大气和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土壤环境质量良好,声环境质量保持稳定,全区生态环境状况进一步改善。

以“生态立区”为战略的宁夏,正在承担起维护西北乃至全国生态安全的重要使命。

5.思政课 篇五

住宅小区建设,是一个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是政府的形象工程,德政工程,物业管理则是这项形象工程和德政工程的深化和延续,是建设城市、管理城市和经营城市的重要内容之一。重建设、重形象、更应重管理,而城市管理中的物业管理尤为重要。为此,搞好社区建设,优化社区环境,完善社区功能,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保障小区居民的生活安定,无疑是市委、市政府抓好经济建设工作的头等大事,更是城市建设管理工作的基本任务之一。针对近年来居民对物业管理的纠纷越来越多,于是我们对附近的一个小区进行了一个详细的调查,对存在的问题和矛盾作了认真的分析和研究,并就如何规范物业管理市场、改善小区生活居住条件提出了粗浅的整改意见。

我们所调查的小区是位于濠西路的濠西园小区,这个不算太大的小区是由市土地总物业管理公司负责的,该公司的管理人员向我们介绍了濠西园小区的基本情况:濠西园小区占地面积约15万平方米,有630户居民,绿化面积是建筑面积的35%以上。他们的宗旨是服务于小区,服务于居民,对住户提供全方位服务,他还告诉我们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市文明度的不断提高,物业管理将成为有待发展的第三产业,物业管理公司的前景非常广阔。听了他们的介绍,我们对物业管理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他们的管理工作是否也存在着不足之处也引起了我们的兴趣。

接着,我们来到该小区进行了实地的考查,进入这里以后,总体感觉还是不错的,整齐的楼房,大面积的绿化带,但是我们相信第一感觉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接下来,我们精心准备了许多的调查题目,并复印了很多张到小区进行问卷调查,小区的住户们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大家都很热情。

我们总共抽查了15位小区住户,在分析了居民的问卷调查结果和我们的实际调查结果以后,我们发现濠西园小区的物业管理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大部分楼下的大门都是虚掩着或者是大门的锁已坏,经常有推1

销人员或者是不明来历的人进出大楼,给居民的治安等日常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2.建筑垃圾的处理存在着问题,用不完的建筑垃圾就堆积在空地甚至是街道上,阻碍了交通,浪费了空间,更加影响了小区的整体环境

3.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的存放缺乏管理,车辆失窃严重,平均一个月就有2至3台摩托或自行车失窃,小区的自行车棚是有的,自行车乱放的现象根本原因应该在住户的身上,但是我们并没有发现供外来机动车辆停放的场地,这可能物管部门的疏忽

4.小区的生活垃圾处理存在不足之处,最明显的就是垃圾桶的数量设置的不够,致使居民只好把垃圾堆积在某处等待清洁工的回收。所以,增加垃圾回收点刻不容缓

5.小区的路灯数量过少,这种情况给夜间行走的住户造成了很大绿化面积令人满意,但是缺少园艺人员的修整,显得有点杂乱,小区的娱乐、健身、活动场所缺少,小区老人的娱乐项目过于 小区的宠物管理需要整顿,宠物太多,晚上叫起来扰民,白消防器具不完备,在小区倒是有看到消防栓,但是却很少看到的不便 6.特别是在经历了一个夏季的时间,杂草似乎过于茂盛 7.单调、乏味 8.天放养的话对小区的卫生环境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9.灭火器这样小型的消防器材

10.小区附近有一条臭水沟,它呆在那里已经有很长时间了,既不美观,而且一到夏天就滋生蚊蝇,散发恶臭,小区的居民对它意见很大

上面十个问题是我们总结出来的濠西园小区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小组的成员专门组织了讨论活动,经过大家交换意见,我们从物管部门的角度着手,制订出以下几个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1.加强治安管理

物管公司应该定时对小区大楼门口的门锁进行检查、维修,对坏了的锁要及时更换。对居民多宣传治安防盗知识,加强一下晚上的治安巡逻

2.打扫小区

物管公司对小区每隔一段时间要进行一次彻底的清洁工作,包括路面的垃圾、楼道的垃圾、公共设施的杀菌消毒等等,并增设垃圾回收设施,真正做到每个单元楼的楼道口都有垃圾存放处,这样的话居民也会很配合的将生活垃圾存放在此,方便清洁工人的回收

3.完善设施

首先要给小区的道路上多设置一些路灯,为夜晚行走的住户提供方便;其次要增加消防器材特别是小型的灭火器,未雨绸缪,以防万一;再次,清空小区空地上的建筑垃圾和存放物,将空地利用起来,增设健身器材或公共娱乐器材,满足住户的这方面要求,这样既利用了空地又丰富了居民的业余生活;最后,定期为小区的绿化植被进行修剪和整理,让绿化带不仅仅是面积大,更要美观大方,而不是杂草丛生

4.管好自己的宠物

物管部门组织一次培训活动,针对宠物的饲养问题对住户进行必要的讲解,并借此机会希望大家都能真正管好自己的宠物,而不光是宠着它们:宠物不能放养,如果需要带出来散步,请准备好供宠物排泄的工具,不要让他们随地处理;晚上为了他人能够安静的休息,请管好您的宠物,不要让它们叫个不停;定期为您的宠物进行检查,及时注射必要的疫苗,保证您的宠物干净无恙

5.文明停车

物管公司可以适当降低停车费用,说服大家将车辆都停放在车棚,不要为了方便或是省钱而将车辆停放在外面,既妨碍了交通也破坏了环境,如果丢失的话索赔上也会有争议;对于外来的车辆,物管部门可以建一个专门供这些车辆停放的场地,可以利用闲置的空地或另外建一个车棚

6.覆盖臭水沟

小区边上的这条臭水沟很长,光靠一个物业公司可能很难处理。所以,可以考虑和政府部门合作出资覆盖这个臭水沟,再在其上面种上草坪植上树,这样做既能为居民摆脱臭水沟的滋扰,又能为居民增加一个休息好去处做好这件事,的居民都将受益匪浅

7.按实收费,服务到位

真正建立起物业企业为业主负责、服务和业主提供服务方便的有效机制。物业企业管理小区,按实际价格收取服务费,并在办证合法的手续后,为业主的生活设施、安全负责。业主应按照如期交纳服务费,尽量让企业保本

以上就是我们针对濠西园小区物管的现状对市土地总物业管理公司所提出的几点建议,我们带着这样的建议又走访了一次该物业公司,工作人员和上次一样热情,在听取了我们的建议和方案后,他们欣然接受了我们所拟方案的文字稿,并表示会参考我们的建议对小区的物业管理进行改善,且向我们表示了感谢。我们也很高兴物管公司的叔叔阿姨们能够听取我们的建议。

几天后,我们又来到了濠西园小区,再次参观了这个我们让我们牵肠挂肚的小区,我们惊喜的发现,小区的环境似乎有了改观,虽然不是很大,但是人人都可以看得出来的变化:自行车乱停的现象也几乎看不见了,到车棚一看,原来它们都老老实实的在那呆着呢;路面上的建筑垃圾也不见了,路面干净多了,也没什么生活垃圾了;再也没有看到一只宠物在外面闲逛了,可能都被主人看得紧紧的了吧……我们感到很欣慰,因为我们的努力是有效果的,虽然有些方面依然存在问题,但我们相信有开始就是好的,既然濠西园的物管部门在努力,濠西园的业主在努力,我们在努力,那么濠西园的新形象相信很快就会展现在我们大家的面前。

淮阴工学院

“思政课”社会实践报告 题目:_濠西园社区物业管理状况调查与研究_

学院:_交通工程学院_

班级:_物流1102_

姓名:__蒋洋____

学号:_1101508216__ 指导教师:__衡朝阳___

承诺书 我是淮阴工学院交通工程学院物流1102班学生蒋洋。我承诺:2012年暑假,我认真仔细地开展了“思政课”社会调查实践活动,所写实践报告《濠西园社区物业管理状况调查与研究》,内容真实,绝无抄袭现象。

承诺人:

6.思政课学习心得 篇六

––我学思政课体会

思想政治教育课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不陌生,因为从小学开始《思想品德》就伴随着我们度过了儿童时期,到了大学之后,《中国近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也将陪我们度过两年的大学时光。不得不说,思想政治课所蕴含的知识在思想上以及生活中都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更像是一盏明灯,指引着我们向前迈进。

大一上学期,我们学习了《中国近代史纲要》。这门课的内容主要讲述的是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它帮助同学们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到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这与初高中所学的历史不同,它更注重于某一历史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以及影响。以史为鉴,读史可以明智,通过学习历史,我们能够从其中找到经验教训,从而更好地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不足。

大一下学期,我们又学习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旨在引导我们大学生如何成为一个有内涵、有修养、有智慧的优秀人才。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上千年优秀文化传统的民族,讲究修身养性、崇尚道德,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应当注重思想修养,陶冶情操,努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样才是对自己的未来负责。要想获得成功,不是只要有能力、有机遇,还要我们本身具有一个良好的操守和诚挚的心,通过这门课,我明白了一个具有良好教养的人才能真正地利用自己的所学为祖国,为人民服务。

大二上学期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又是一门引人深思的课程。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国家在崛起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与挫折,也深深为先人前辈们的不懈努力与对发展方向极具敏锐力折服,更从中深刻体会到理论对于实践的指导意义以及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学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学习了理论知识也应该抓住眼前的每一个机会去锻炼自己,历练自己,充实自己。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发展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而处于新时代的我们更应该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大胆创新,勇于挑战,为社会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7.艺术思政课 篇七

1. 高职生对高职思政理论教育教学存在着不认同的信仰危机。

高职生对思政理论的不认同主要表现在突出的“知”与“信”矛盾上。“知”指学生对思政课教学内容的认知即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这里的“信”可作“信度”、“信服”“信仰”等多角度理解。“信度”指从学生的角度看思政课的理论观点、原理及它所包含的价值标准和道德规范等的可信程度, 也即相不相信它的科学性;“信服”从学生内心思想情感上对具有真理性的理论内容的认可程度, 也即是否认同这些理论对社会及对自身的有用性;“信仰”是指人们对某种理论、学说、主义的尊崇并在意识中自觉自愿地把它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和活动指南。对不少学生而言知不知是一回事, 信不信又是另一回事, 认知对他们来说问题不大, 而对理论从内心接受并完成知、情、意、信、行的心里活动过程的真正认同则就有一定的难度, 不少学生没有解决“信度”、“信服”和“信仰”的问题也即没有解决对理论的认同问题。其表现在:一是对理论内容的真实性持否定态度, 认为理论与现实是脱节的, 理论内容全是“假、大、空”的东西;二是对理论内容的真理性持怀疑态度, 认为理论的政治目的太强, 阶级性太突出, 全是为我所用, 是统治阶级实施统治的舆论工具, 无所谓科学性;三是对思政理论的指导价值存偏见, 认可它的社会价值或工具价值, 而不认可它对自身有实用价值。

2. 不解决高职生对思政理论的认同思政课教育教学成效大打折扣。

公共理论课教学不同于一般知识类、理论类课程, 它在解决了是非判断的同时不等于就解决了价值判断, 必须通过“知”、“情”、“意”、“信”、“行”这样一个由外到内、由内到外, 不断内化、外化的循环往复的过程, 因此公共理论课仅仅停留在重视认知因素上是远远不够的, 学生不能在情感上认同并接受教育者的观点, 其教学效果也就可想而知。思政课不同于其它知识类课程, 只注重知识、技术的传道、授业、解惑, 而要根据思政课本身教学目标的实现, 重在对学生进行精神生活和道德规范的价值认同教育。“认同”可理解为认可和同化, 心理学中强调认同是一种情感、态度乃至认识的移入过程。强化思政理论认同教育也即强调对高职生对思政理论在认知、情感、态度上的接受, 来自情感上的喜欢, 出自内心的认可接受, 内化为自身的价值观念并作为外在行为的价值取向。因为当学生没有解决理论内容的真实性、真理性及指导性时, 也就没有解决理论可不可信, 值不值得学, 学后有什么用这些学习的内生动力问题, 解决不了真学真知真信的问题。这些对思政课理论不信服不认同的思想会形成对学习的厌恶情绪和接受时的阻抗因素。这种思想和情绪上的阻抗会表现在理论认同教育的知、情、意、信、行全过程, 使每一个过程的成效都大打折扣。认知难以深刻, 满足于一知半解;内心情感不予认同, 甚至是心存逆反;理论没有内化, 缺乏将理论付诸实践的意志力;以理论指导行为, 作为行为价值取向的信念不坚定;更难以把理论付诸实践, 落实在自我行为的价值取向上。因而若不强化理论认同教育, 解决学生真学真信真行的问题就根本不可能达成思政课教书育人的目的。

3. 加强高职生的思政理论认同教育是提高思政课教育教学成效的一个关键。

加强高职生的思政理论认同教育是很好完成思政理论课教育教学任务所决定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评价标准应包括:反映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学内容的理解、认同、接受及评价状况的认知标准;反映大学生以情感的方式进行善恶评价, 形成稳定的思想政治情绪、情感和情操的情感标准;反映大学生为了维护思想道德准则, 在行为活动中克服内外困难和障碍的毅力与能力的意志标准;反映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信仰程度的信仰标准;反映大学生践行道德规范状况的行为标准。”思想政治课是高职生系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必修课程, 是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并使其理解内化的主渠道, 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理想信仰教育的主要阵地。它对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它也事关培养革命事业的接班人的大问题。思想政治课的授课内容和教学目标, 决定了思想政治课的任务是传授知识、确立信念, 指导行动的三重任务的统一。它不只是解决学生知与不知、会与不会的问题, 关键是解决他们信与不信、行与不行的问题。为此, 思政课老师要以解决知信行相统一为中心进行教育教学改革, 强化高职生对思政理论的认同教育。深入分析“知”与“信”矛盾存在的根源, 并有针对性地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解决对理论的不信服不认同的问题, 使之从知道与理解到认可与接受, 升华为信念信仰, 成为行动指南和精神动力。

二、高职生对思政理论不认同的根源有待深思

1. 国际国内社会环境的变化对学生思想信仰形成冲击。

学生决不是生活在象牙塔中不接触了解社会, 相反, 在网络化信息化社会学生更是全方位多层面的感知社会。学生不仅在学校接受来自教课书和课堂上灌输的理论, 还会对社会现实进行自己的解读、选择和接受。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的多元化思潮超越国家疆域跨越制度障碍向国内扩散和渗透, 不可避免地对学生思想观念形成冲击。以似是而非的理论迷惑和腐蚀青年, 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一些顽疾和陋习如自私自利、唯我独尊等在民主、自由、人权的外衣的掩盖下向年青一代渗透, 使青年在追求开放、独立的同时更为自我和自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的国内社会环境, 随着经济成分的多样化和利益主体多样化的出现带给人们的价值取向也呈多样化。市场经济的求利性, 会产生“一切向钱看”的诱惑力, 动摇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政治信念的追求;市场经济的自主性, 容易产生不顾社会规范和不顾他人利益的极端个人主义, 少数青年学生受此影响而追求极端的自由散漫。社会现实的复杂多变和社会行为的失范, 不仅冲击青年学生的思想, 也在考问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如何解读国际国内社会环境变化, 回应多元化社会思潮的冲击, 成为强化思政理论认同教育的重要内容。

2. 课程内容上的脱离实际等使其缺乏说服教育力度。

理论来源实践并能指导实践, 若理论所描述或概括的不符合现实情况, 会使人失去对理论的可信度, 尤其是一些理论上的高调恰恰与现实中的失范构成直接的背离或矛盾时, 都会影响到对理论本身的评判和信赖程度。而思政理论脱离实际的状况在教材上有所体现。一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正在探索与发展之中, 有些原理并未成熟, 有些体制机制有待建立完善, 有些观点还存在着争议, 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教学内容的科学性产生怀疑。二是因为在编写教材及课程时过于偏重于抽象的理论原则、原理、规律, 忽视对现实矛盾的分析和现实问题的解答。课程内容往往很追求内容的完整性和体系的完善性, 偏重于抽象的理论原则的历史渊源及发展脉络, 而某一原则它的现实可行性如何, 怎样解释或解决社会现实矛盾却缺乏说服力。三是因为教材内容过于泛化, 如概论课几乎涉及到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方方面面, 是我国全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概括和高度浓缩, 受老师水平和授课时间的限制, 根本没有办法讲深讲透。

3. 教师教学的水平不高影响到学生对理论的不信服。

教师理论功底的深浅, 教学的方式方法正确与否, 尤其是教书育人的艺术水平的高低对于解决高职生对理论不信服不认同, 提升教育教学成效至关重要。学生尊其师才信其理, 只有学生心悦诚服地相信老师讲的是真话, 教的是真理, 才能解决学生对知识的真信, 对真理的信服问题。而学生对老师的钦佩和信服程度与老师自身的多种因素有关联。一是与教师的理论水平高低呈正比, 老师能否把抽象的理论讲深讲透, 能否深入浅出并轻松愉快地阐述原理讲明道理, 尤其是老师是否深入社会了解现实, 是否有正确的政治视野和辩证地分辨能力, 能理论联系社会及学生实际进行科学的分析和正确的引导。二是与老师的人格魅力有关, 老师备课认真, 教态端正, 精力充沛, 为人诚恳, 诲人不倦, 所体现出的人格魅力感人, 所讲出的道理也会显得真实可信, 反之, 如果老师夸夸其谈, 东拉西扯, 言之无理, 这样极易使学生产生疲倦、厌烦、甚至逆反。尤其是教师自身信仰与信念不够坚定, 对学生的错误认识不能及时澄清, 甚至在课堂上发牢骚, 说怪话, 更易造成学生对他反感和对理论的不认同。三是与老师的教学方式方法是否灵活多样有关, 若教师没有采取民主的、开放的、多样的教学, 仍然坚持专制的、封闭的、单一的教学, 只重视学生的知识获得, 不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来培养能力, 陶冶情操, 训练习惯, 也是不受学生欢迎的。四是与老师的教学艺术水平及课堂掌控能力有关, 有的教师不懂教育学、心理学, 不会采用欣赏式、鼓励式教育教学, 批评人太直白或太激烈, 不尊重人或不懂得满足人的心理和情感需求。

4. 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也成为一个阻抗认同的因素。

一是远离现实的当代高职生对政治缺乏感性认识而无意于政治。在校的高职生生长在改革开放后物质充裕的年代, 生活在家庭幸福的环境中, 在学校又承担着繁重的学习任务, 这往往使他们以一种远离现实远离政治的方式生存, 生活中似乎没有感受到过有精神引领的需求, 学习理论完全是一种来自外在的你要我学的强制力。二是一些没有经过社会磨炼, 缺乏远大理想信仰的高职生, 不少人立志挣大钱而不是立志干大事, 因而对政治素养及德育素质的必要性缺乏认识, 感觉不到德育对于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性。三是也有少数学生是受到社会或家庭、社区、同辈群体中存在的不良示范效应的影响, 对社会倡导的主流价值观存在很多误读、误判甚至逆反, 也就无法产生高层次的对思政理论这类充实精神生活和道德取向的需求。四是受学生早期已形成的各种思想观念影响, 早先接受的理论观点与教学内容不一致, 甚至相背离就影响到学生今天的学习, 影响学生对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的接受与认同。总之, 如何消除学生已有的阻抗因素, 挖掘他们的潜在需求, 引领他们产生高尚的精神追求, 解决一个不是你要我学而是我要学的内生动力问题至关重要。

三、高职思政课强化思政理论认同教育的路径及对策思考

理论认同教育不是简单的理论知识的传授, 是一个不断认知、体认、感悟、认可、内化的复杂的心理过程, 也是一个复杂的人格塑造过程, 是从知识认知到情感体验到信仰构建到意志支持再到行为实践不断循环反复的认知、内化、认同、自我提升的过程。强化思政理论认同教育的路径都要指向使受教育者排除认知上的枯燥, 情感上的困惑, 信仰上的排弃, 行为上的不坚定, 激发教育对象自身去完成认知、体认和内化, 完成自我成长与超越。

1. 强化学科建设, 增强理论自身的可知、可信、可感度。

首先, 教材要贴近社会现实使其更具有可信度。理论界与教育界需通力合作使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教材克服它自身存在的一些如脱离实际, 过于抽象或宏观等问题。理论要跟上变化的实际, 理论不仅能够说明实际, 而且能够指导实践, 这样才能树立“两课”的理论权威。教材定位上要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贴近学生思想, 文字语言上增强可读性, 使其更易于理解, 让我们的学生觉得思想政治课的内容不仅可信而且可学, 易于理解和感知, 从而真正解决思政课通常被认为的存在“假、大、空”的问题。其次, 教师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上要注意把教材体系转变成教学体系, 把宏观的抽象的理论通过理论联系实际转变成微观的具体可感知可体认的知识, 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放在它所解决的社会实际问题并关联到老百姓的利益得失中, 让学生明白务虚是为了务实。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 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 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学生息息相关的生活主题之中。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 精选学生感兴趣且对引领学生精神世界有益的内容重点学习, 着重点放在打开学生的眼界, 引导学生的情趣, 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

2. 端正目标更新理念, 围绕以生为本开发认知主体的认知潜能。

首先, 思政课的教学目标应是提升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素质上, 也即具有一定的眼界、情趣、境界的人。具体地说就是要培植学生积极的、健康的个性, 使他们既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又有强烈的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的精神, 成为具有鲜明个性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自由人和幸福人。从这一教学目标定位而言, 老师的教是确立以学生为认知主体, 设法帮助学生扫除阻碍认知的种种思想障碍, 教师主要扮演引导者角色, 老师的教不是呆板地教授书本上的理论, 而是教学生怎么去理解、消化、认同理论并构建自己的价值标准, 在引导学生学习理论认真思辩中培养学生的宏观视野、辩证思维、创新能力等多种能力素质。学生的学更需要在明确学生目的端正学习动机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 自主自觉学习, 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参与, 培养自身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通过经历知、情、意、信、行的心理体认活动过程完成对理论的认同, 构建起自身的知识体系和价值标准。其次要更新教育教学理念, 通过强化生本教育、素质教育提升理论认同教育成效。要以学生为学习认知主体, 教师扮演的是引导者的角色。素质教育在于其教育教学的目标是围绕着提升学生的素质而不是原理、原则类知识。在坚持以生为本的素质教育中, 教师的教重在引导学生在范例分析中展示观点, 在价值冲突中识别观点, 在比较鉴别中确认观点, 在探究活动中提炼观点。它要借助于多种教育教学活动诸如:社会调查、社会服务、生产劳动、科学考察、远足等社会实践的教育教学活动, 组织学生写调研报告或心得体会, 使学生能形成和表达他们的自己看法和感受, 教师应提供有价值的评论或总结引导。教师鼓励学生把个人的知识和经验纳入学习资源中, 挖掘学生自身认知、体认、思维等各种潜能。目的在于以此排除认知阻抗, 消解认知懈怠, 提升认知能力, 增强内心感悟。

四、提升教师素质, 发挥“亲其师, 信其道”的情感育人作用

首先, 提升教师理论及综合素质, 增强人格魅力。“亲其师, 信其道”, 教师通过渊博的知识、坚定的信仰、真挚的师爱、品格的魅力, 使学生对教师产生敬佩、亲切、依赖、信服。学生又会把对政治教师的这种情感喜悦、内心认可转移到政治课的学习中, 对教师的观点心悦诚服, 遵从教师的教导和顺应老师的精神指引。政治课教师要更加注意自己的道德、品行、人格、作风的修养以及政治理论的修养, 通过自身扎实的理论功底、渊博的学识和教书育人的能力, 善良慈爱的品德, 锐意进取与开拓创新精神为学生作出表率, 发挥情感育人的作用。

其次, 不断创新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艺术。教育办不好的原因是教学方法不好, 不是人的智慧不够, 也不是学科太难。人类天生是“乐于求知”和“恐于无知”的, 人类对于知识和学习的厌倦一定不是自身的原因, 而是由于自身以外的原因。不恰当的教学方式从根本上泯灭了人们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探究精神。高超的教学艺术能够使教育者所传导的观点更易于让学生接受和认同。诚然,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艺术, 是教学方法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升华, 是熟能生巧、巧而生变的产物。有待每位老师不断地探索与提升。

五、改善课堂教学, 强化课堂理论认同教育的教学成效

首先, 改进课堂教学方法, 在政治课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有:理论说教法、直接灌输法、学生参与法、讨论法或辩论法、人格感召法、情感牵引法、直面以陈法、恒中有变法等, 教师应做教学方法的有心人, 对自己的教学工作及时进行总结与反思, 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特点创造性地运用与发挥, 努力探索出生动活泼的切实有效的形式。大胆采用专题教学、案例分析、模拟课堂、专题调研、项目开发等教学模式, 这多种模式讲究的都是教师当好主要引导者, 在循循善诱、深入浅出、润物细无声中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 学生要解决好学习目的动机,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和为我学, 作为学习主体刻苦钻研, 深入思考, 理论联系社会及自身实际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 运用现代网络媒体教学手段, 帮助学生多种感官感知理论, 提升理论认同教育成效。网络媒体在传播信息方面具有及时、大量、交互等优势, 网络可以极大地丰富思想政治课的资料, 使学生迅速了解国内外正在发生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信息。“多媒体”技术还可以使学生的多种感官同时感知学习内容, 特别是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 可为学生提供色彩艳丽的图片、悦耳的音响、活泼的三维动画及其它多媒体仿真画面, 犹如身临其境, 增强学生对理论的感性认知和情感认同, 让学生在感官的冲击下更易于接受教师传播的观点。

摘要:理论认同教育不是简单的理论知识的传授, 是一个不断认知、体认、感悟、认可、内化的复杂的心理过程, 也是一个复杂的人格塑造过程。高职生存在着对思政理论不认同的突出问题, 加强高职生的思政理论认同教育是提高思政课教育教学成效的一个关键。高职生对思政理论不认同的根源有:国际国内社会环境的变化, 课程内容上的脱离实际, 教师教学的水平不高及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等都是影响学生对理论认同的因素。因而要从以下路径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 强化学科建设, 增强理论自身的可知、可信、可感度;端正目标更新理念, 围绕以生为本开发认知主体的认知潜能;提升教师素质, 发挥“亲其师, 信其道”的情感育人作用;改善课堂教学, 强化课堂理论认同教育的教学成效。

关键词:高职,思政理论,认同教育,研究

参考文献

[1].仇月俄.高校公共理论课教学中的情感因素研究[J].硕士学位论文, 2004.12

[2].张红霞.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评价标准[J].思想教育研究, 2011 (10)

[3].肖盟.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困境与对策研究[J].硕士学位论文, 2010.3

8.思政课也要趣引 篇八

在很多人眼里,高中的思想政治课是一门“只需照本宣科、死记硬背”的学科,其实不然。要想引导学生学好这门课,激发其学习兴趣尤为重要。

导入激趣。新课导入犹如一台戏的开场白,开场白精彩,观众的情绪自然高涨。同理,精彩的导入能把学生的学习情绪、注意力和思维活动调节到积极的状态。

教学人教版《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一课时,我以“我是时事达人”为主题,采用新闻调查的方式导入新课。

开课伊始,我用舒缓的语调说:“三月的北京,乍暖还寒。此时,人民大会堂内却春意盎然,两会的召开把全国人民如期带入了中国政治的春天。3月5日至1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这里隆重召开。人大会的隆重召开与我们有什么关系呢?”教师的神态、语气感染了学生,学生的情绪放松了,都陷入了思考。

接着,教师以记者的身份走近学生,进行现场采访。被采访的学生都大胆地发表了自己的意见。教师顺势总结说:“在采访中发现,同学们对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充满了期待,对高考改革、养老保障、人口政策尤其关心。大家关心的问题正是这次大会要讨论和解决的重要问题,可见大会和人民紧密相连。那么,什么是人民代表大会?它是怎样产生的,有哪些职权,与人民有怎样的关系呢?这节课,我们共同走进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了解更多有关人民代表大会的知识。”

至此,学生的兴趣完全被激发出来,他们对课堂学习充满了期待。这样的导入贴近学生的生活,让课堂具有亲切感,同时为后面的教学创设了情境,做好了铺垫,能收到先声夺人的效果。

设疑激趣。“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心理状态巧妙设疑,引导学生思考探索,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能让学生享受思考、学习的乐趣,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

《生产、劳动与经营》中,涉及到了“生产力”的知识。这是一个比较抽象,且容易混淆的知识点。为了便于学生理解与思考,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这样具有层次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①用镰刀来割麦子的能力是不是生产力?②收割机收割麦子是不是生产力?③发明创造收割机的技术是不是生产力?④你或者你家喜欢用哪种工具割麦子?说出你的理由。⑤你能从工业、农业、教育、卫生、国防军事等方面列举出几种先进的技术或设备吗?⑥电影电视剧等文学艺术品是不是生产力?

这组问题层层推进,由近到远、由易到难、由表及里,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的积极性,而且能促使学生进行深入地理解与记忆,更能培养学生生疑、质疑、解疑的能力。

情境激趣。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创设引导学习主动参与的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遇到枯燥的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创设一定的视觉情境,让知识点直观、生动、形象地与社会现象结合起来,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教学《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等内容时,教师可以适当地节选《焦点访谈》《今日说法》《真诚沟通》等电视节目中的视频内容,引导学生学习、分析。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上网搜集与学习相关的视频、音频资料,以此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有些具有极强逻辑性的教学内容,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创设必要的生活情境,让学生通过寻常生活,理解其中的逻辑关系。如《表象和本质的关系》一课,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教学情境:教师给出一个算式,“99-1=?”学生毫不犹豫地给出答案98。然而,有一个学生说:“结果是0。”大家先是一阵哄笑,笑过后,不少人陷入了沉思。我问这名学生:“为什么是0呢?”他说:我家是做生意的,对于商业信誉而言,一次失信,很有可能让99次守信所积聚的信誉付诸东流。听了这样的解释,学生们对这个知识点就有了很直观地理解。

责任编辑 陈建军

上一篇:产品网络销售方案下一篇:工厂钢材库存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