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化的定义

2024-10-23

关于文化的定义(11篇)

1.关于文化的定义 篇一

一、企业文化的定义

有位学者在北非旅游途中,先后遇到三位砸石头的人,问了他们一个同样的问题:“你在干什么?”第一个人漫不经心的回答说:“我在砸石头。”第二个人很认真的说:“我在工作,砸石头赚钱。”第三个人则非常虔诚的说:“我按照上帝的旨意建造教堂。”这三个人虽然在做同样的事情,却拥有完全不同的内心世界。

是什么原因导致干同样工作的人却对自己的工作有着不一样的理解呢?原因在于他们不同的经历和处境所形成的价值取向的差异。而价值观正是我们讨论的文化的精髓。

“企业文化”一词子20世纪80年代从日本、美国引入我国已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吸收、消化和发展阶段。到目前为止,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不论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不论煤炭、化工行业,还是旅游、咨询行业„„都在大张旗鼓地搞企业文化,但究竟企业文化是什么,大致存在着两种看法。

第一种是狭义的理解,认为企业文化是意识形态的范畴,仅仅包括组织的思想、意识、习惯、感情领域。例如,“Corporate Culture”(中文本名《企业文化》或《公司文化》)的两位作者,美国学者特伦斯.迪尔和阿伦.肯尼迪认为,组织的文化应该有别于组织的制度,他包括四个要素,即价值观、英雄人物、典礼仪式、文化网络。这四个要素的地位及作用分别是: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英雄人物是企业文化的具体体现者;典礼及仪式是传输和强化企业文化的重要形式;文化网络是传播企业文化的通道。

第二种是广义的理解,认为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创业和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包括企业管理中的硬件和软件,外显文化与内隐文化(或表层文化和深层文化)两部分,这种观点认为企业文化既包括非物质文化又包括物质文化。例如,企业中人员构成状况、生产资料状况、物质生产过程和物质成果特色、工厂的厂容厂貌等都是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

对企业文化狭义的理解和广义的理解,都有一定的片面性,我们认为企业文化是指全体员工在企业创业和发展过程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循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及行为规范,它是组织观念形态、制度与行为,以及符号系统的复合体。

2.关于文化的定义 篇二

关键词:分析力学,力学史,力学教学

引言

分析力学既是一门学科,也是一门课程,同时也是其他课程如理论力学、高等动力学等的组成部分.明确分析力学的定义,对于提炼科学问题、凝聚研究队伍、扩大学科影响、促进知识传播都有积极意义.分析力学定义的困难在于,有些经典内容形成新的学科,如振动、稳定性、摄动法等;新的研究对象注入新内容,如非完整、受控系统等;而新的数学工具如群论、微分几何等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也提出新的问题.梅凤翔先生通过研究分析力学的论著和相关力学工具书,探讨了分析力学定义的构成要素[1].

本文研究分析力学的定义.首先概括分析力学学科创始人Lagrange对学科性质的论述,然后归纳分析力学学科的特点,最后给出分析力学学科的一个定义.本文定义分析力学时注意了两个方面,一方面,面向未来,不排斥任何可能的新生长点;另一方面,尊重现实,不再包括已经独立的学科分支.

1 Lagrange对分析力学学科性质的论述

1787年出版的《分析力学》(Mécanique Analytique)标志着分析力学学科的正式诞生.作者Lagrange在序言中,对该书宗旨做了下述描述[2]:

“我打算把这门科学的理论和求解相关问题的方法精炼为一般的公式,这些公式的单纯应用就能得出求解各个问题的必要的方程.

“现有的各种原理将被组集并从单一的角度提出,以便于力学问题的求解.此外,还将表明它们的彼此相关性和共同相关性,并评估它们的适用性和范围.

“该书没有任何图形.我提出的方法既不需要解释也不需要几何或力学的论证,而只是按规则且统一的程式进行的代数运算.那些欣赏数学分析的人将高兴地看到力学成为它的一个分支,并将认可我扩展了它的领域.”

1811年该书第2版序言中仍保留上述内容.Lagrange的论述反映了他对分析力学特点的理解:求解过程普适,基本原理统一和研究方法解析.值得注意的是,《分析力学》一书的内容,远比现在对该学科的理解宽泛,是当时主要力学知识的分析化.

Lagrange的论述对后来的研究者有广泛影响.例如分析力学经典著作《质点和刚体的分析动力学教程附三体问题导论》(A Treatise on the Analytical Dynamics of Particles and Rigid Bodies with an Introduction to the Problem of Three Bodies)(该书简介参阅文献[3])在定义分析力学时就突出了研究方法解析这个侧面,将分析力学定义为,“分析动力学的名称用以描述这样的知识领域,用数学分析的方法辅助讨论在相互作用之下的物体运动”[4],并且全书“没有任何图形”.

2 分析力学学科的特点

Lagrange创立分析力学学科后两百多年,分析力学的学科内容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学科性质也不再是全部力学的分析化,而只是一般力学或者称为动力学的分支学科.

分析力学学科具有下列特点.就研究对象而言,主要是研究受约束系统.就系统变量而言,处理约束的主要方式是通过引入广义坐标描述系统位形,使得完整约束可以自动满足.因此分析力学以广义坐标为描述系统位形的变量.就物理观点而言,由于约束的力学性质比较复杂,因此应用基于力的矢量方法受到限制,需要从能量观点进行研究,属于经典力学发展的第2条路径[5].就最基本理论出发点而言,分析力学所依据的是变分原理,变分原理在原则上等价于牛顿运动定律和对约束力学特性的假设.就研究方法而言,分析力学强调数学方法的发展与应用.就研究内容而言,分析力学主要是系统运动微分方程的建立,也研究解的定性和定量特征,但对求解的研究有些已经独立成为单独的学科.

3 分析力学学科的一个定义

基于上述对分析力学特点的归纳,可以给出分析力学学科一个描述性的定义.

分析力学是动力学与控制的分支学科.主要采用广义坐标描述力学系统(特别是受约束系统)的位形,通常利用能量或类似能量的标量函数,建立系统的变分原理,由此推导系统运动微分方程,并发展和运用数学方法研究运动方程的几何描述以及某些精确或近似的解析方法,也研究数值解法的某些理论依据.

上述定义使用了些较为宽泛的词,如“主要”、“通常”和“某些”,因为确实有些特殊的例外情况不符合这个定义.也许上述定义在学术严格性方面尚有待进一步推敲,但在教学中,或许不失为一个较为简洁又有足够涵盖性的分析力学定义.

参考文献

[1]梅凤翔.关于分析力学的定义与内容.力学与实践,2015,37(2):238-242

[2] Lagrange JL.Analytical Mechanics.Berlin:Springer,1997

[3]陈立群.分析力学的3部经典著作及其作者.力学与实践,2010,32(5):113-116

[4] Whittaker ET.A Treatise on the Analytical Dynamics of Particles and Rigid Bodies with an Introduction to the Problem of Three Bodies(4th ed).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37

3.关于“健康”定义的一段往事 篇三

两种解释相比较,显然后一种全面。因为它既包括身体的良好状态,也包含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的良好状态。这种解释是谁首先提出来的呢?

回答这个问题以前,让我们先追述一段往事。1946年2月,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批准了成立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接着邀请一些国家的官员和医学专家,召开一系列技术性会议,研究起草《世界卫生组织组织法》。加拿大的布鲁克·切索姆博士、施思明博士,负责起草阿根廷的格里高里·《组织法》序言部分。由于贝曼恩博士和我国的世界卫生组织的宗旨是“使全世界人民达到尽可能高的健康水平”,因此序言中必须对“健康”一词作出准确解释。

布鲁克·切索姆博士是加拿大的精神病学专家。他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发现,许多精神病患者的发病,都与心理不健全和社会适应性不强有关。因此,他认为健康尚应包括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的问题。他的看法得到贝曼恩和施恩明两位同行的赞许。经过切磋推敲,字斟句酌,形成前面述及的那段文字写进了《组织法》序言中。

《组织法》于1946年7月22日在纽约召开的国际卫生会议上通过。会议还决定成立一个由18国政府组成的临时委员会,为成立世界卫生组织常设机构作准备。1948年4月7日,《组织法》经26个国家批准而生效。世界卫生组织宣告成立。当年6月在日内瓦召开了第一届世界卫生大会。布鲁克·切索姆博士当选为世界卫生组织第一任总干事。

(刘书基)

麦奇尼科夫

由于在免疫研究上的突出成就,于1908年,和保罗·埃利希一道荣获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

麦奇尼科夫是乌克兰农家子弟,17岁进入卡尔可夫大学,仅读了两年便去德国留学,在那里成了欧洲很有成就的青年动物学家。他热爱自己的祖国,便接受了圣彼得堡大学的聘请。谁料昏庸的帝俄一点也不重视学人,麦奇尼科夫根本无法开展研究工作,迫于无奈,他毅然逃出俄国跑到西西里岛,跟他留学德国的一位法国同学,埋首于微生物以及各种细菌的本性、习惯的研究。在西西里岛上,麦奇尼科夫终日躲在试验室里,整整6年时间不问世事,人们几乎忘掉了人间还有他这么一个人。他的研究报告公诸于世后,巴黎大学把他邀请了去,特地为他建了一所实验室。

麦奇尼科夫的妻子是他同学的妹妹,本来在柏林当护士。有一年麦奇尼科夫生病卧床,他的同学便请自己的妹妹赶到巴黎伺候他。在朝夕相处的日子里,他们之间产生了爱情,而结秦晋之好。在贤妻的协助下,麦奇尼科夫完成了各种细菌通过饮食作用于人体的研究。1892年,他发表了《发炎病症的比较病理学》。这为后来专门探究炎症的学者提供了启迪。麦奇尼科夫断言:凡传染性疾病,皆可以用免疫的方法来对付之。

到了晚年,麦奇尼科夫将其一生的心得,写进了《人之本性》一书。这是现代医药宝库中的瑰宝之一,书中对细菌与人类的关系阐述得尤为详尽。

也许是帝俄时代的暴政对麦奇尼科夫的打击太大,他对人间官吏无甚好感。有一次他应邀赴伦敦演讲,竟断然谢绝唐宁街十号首相府之宴请。他曾对一位国王很率直地说:“做官的忘了他是人民的公仆,就跟细菌一样,可能毒害人体而置人于死地。”

麦奇尼科夫1845年5月15日生于前苏联的哈尔科夫附近,1916年7月16日逝世于巴黎。

(亦波)

黑龙江刺五加

刺五加又称五加参。主产于黑龙江省小兴安岭。它具有类似人参的功效,但药性更加平和,补而不燥,对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疾病,如神经衰弱、慢性气管炎、冠心病、性机能减退等有疗效。民间早就用于治早衰、体弱、精神不振等病症,有“宁得一把五加,不要金玉满车”的俗谚。国内外研究显示,刺五加能作用于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有增强免疫力、抗癌、抗疲劳的作用。老年收缩期高血压

老年收缩期高血压近年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所谓老年收缩期高血压,指的是收缩压大于160mmHg(1mg=0.133kp),舒张压小于90或95mmHg,年龄大干60或6s岁的老年人。

以往研究重视得是舒张压标准,但研究发现,中年(50~60岁)后,收缩压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升高,舒张压则多选顶峰甚至下降,我国的调查发现,老年人中本病府患病率达8%,人数有1千万人左右。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本病患者的数量也在逐渐增加。

对收缩期高血压必须与舒张期高血压同等重视,因为它对老年人的健康有着同样的危害。经观察发现,其糖尿病,主动脉钙化、心肌梗塞、脑卒中及间歇性性行的发病事均高于同龄无高血压者。

4.关于成功的定义(精) 篇四

jiamiu

关于成功的定义

1,成功是一个中性的词。(可能在很多的人看来成功是一个褒义词。)比如小偷偷东西达成了,对小偷而言,他是成功的,但对社会而言,他就不能算是成功,因为他的成功标准不被社会所认同。

2,成功是预期目标的达成。如果没有目标,那么成功就无从谈起。3,目标必须达成。如要存款10000,如果存了9000就不能算是成功。4,成功有明显的个性化特征,标准因人而异。个人的标准,他人标准,群体标准。这就是为什么congolin说的,将目标定低一些不就成功了吗?确实没错,如果你的计划是存9000以上,那么你就是成功的。也就是多成功有个人自己的标准。同时还有通俗的群体和他人的标准。在他人看来,你存10000算得了什么,压根就不叫成功。所以根据标准得不同,成功有完全不同得定义。所以关键要有自己的标准。自己是如何定目标,就有自己的成功。

5成功有量化的指标。很多人所说的更进一步,更好,赚更多的钱,这样的指标是难于衡量是否成功的。成功与否就变的说不清了。《成功一定有方》

congolin

谈谈我自己毕业一年的感受,我对“成功”的理解,希望能帮到大家。

以前听销售培训的时候,“成功”经常挂在讲师的嘴边,或许是用金钱代表,或许是地位、能力的提升、积德,总之它变成了明确的外化的目标,激励我们。再后来业绩不理想,跳槽了,轮到我给人家说成功(一笑),自己的斤两是知道的,我避而不谈,只谈自己在销售过程中的体会和心得,但在接触一些培训教材、培训讲师时,也总会提到这两个字。我不断地问自己,到底”成功“是什么?我有没有教唆别人,误导别人的嫌疑?如果说成功有一个客观标准的话,那么这个客观标准未免太过于广泛了,只要改变自己的认知就可以了。正比如认知评价理论、认知失调理论所述,往往是行为决定态度。我没钱——”钱不是万能的,我成功了“,我缺少家庭温暖——“我有情妇,我成功了”,我不知道为什么干这行但我还是干了十年——“我适应能力强,我干一行爱一行,我成功了”。

但往往认知不太容易改变,那如何?改变心智模式?找心理咨询?NLP?信仰宗教?法*功?

我后来“走投无路”,决定考研,独处的一段时间得以“淡泊明志”,反省自己的所得所失,前段时间看柯维《与成功有约》,书中提到生活重心、使命宣言的问题。再看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提到孔子等一系列人物。有所感悟,诚如马斯洛所言,“成功”是一种高峰体验,前提是自我实现需要的满足,“自我实现需要”基于自己的价值观,“满足“基于个人的认知模式。

我当年为什么会追求成功却不知道成功是什么?事实上我想要的是“高峰体验”,而我把“高峰体验”的获得外化为“成功”,然后我又把“成功”的标准外化成一些社会标准或客观标准,这反而让我丧失了最根本的东西——价值观、认知模式。所以我会这么盲目。

所以老师质疑我,为什么总将客观标准和主观标准、终极目标和主观体验对立,我没说什么,因为这是我的心路历程。

我的一些心得,可能很幼稚,希望诸君能感受到真诚。

jiamiu

——我后来“走投无路”,决定考研,独处的一段时间得以“淡泊明志”,反省自己的所得所失,前段时间看柯维《与成功有约》,书中提到生活重心、使命宣言的问题。再看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提到孔子等一系列人物。有所感悟,诚如马斯洛所言,“成功”是一种高峰体验,前提是自我实现需要的满足,“自我实现需要”基于自己的价值观,“满足“基于个人的认知模式。

诚如小林子所说,成功是一种高峰体验。觉得很对。最近了解到痛苦的本质就是自我的丧失,自我没有得到满足。(很小的孩子是不会有痛苦的,但他会感受到疼;也就是说痛苦属于灵魂,一个人失恋了,肉体没有任何伤害,但他会很痛苦,也就是自我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所以痛苦就产生了,但痛苦的前提是有自我的意识)

从这个角度出发,如果痛苦的对立面就是快乐的话,也即快乐就是痛苦的减轻(佛勒依德?)话,那么快乐其实就是一种自我的满足(对立于自我丧失),一种灵魂的安宁和满足,如果这就是小林子所说的成功的话,那么是否可以认为成功和快乐实际上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

jiamiu

近来想写个文章,题目想好了“从痛苦的本质谈雷锋精神的自私性”

也就是说雷锋虽然是助人者,表面上看他是无私的,但实际上他在助人的过程中获得了巨大的乐趣,也就是他在享受他的快乐,也就是他还是为了自己的快乐,所以本质上看,雷锋还是自私的,只是这是另一种形式的自私。

congolin

是啊,我一直很赞同成功必然是快乐的!

我觉得Jiamiu斑竹的这个版块不同的地方恐怕就是强调快乐吧,认识成功的本质是什么。

关于雷锋精神那一段,我不自觉想起了大四学社会心理学时,三更时分和吾友双华兄在光棍桥上叹天叹地,争执助人的本质,我觉得助人者其实是为了满足自己更高层次的需求,同时也体现了自己的强大(好听点叫影响力),换句话叫做“双赢”。

5.关于爱的定义 篇五

关于爱的定义

阿欣:你好!你能告诉我关于爱的定义吗?

我真的不明白啊!一个不愿署名的人这位读者朋友:你好!你的来信那么简短,不超过20个字,却问了一个天大的问题,真让我感到惶恐。

假如你能把你所遇到的问题说得详细一点,或许我还能“对症下药”具体地跟你谈一谈,或许能解决你遇到的情感问题。现在,你只给我出了一个关于爱的定义的问题,让我来谈,我真不知从何谈起。但是,来信必复是我的情感热线与读者沟通的原则,我不能回避,也不能不遵从。那么,就让我依我的理解来谈一谈吧,但不知是否能让你满意。

爱的定义,应该是见仁见智的一个大的人生问题,我们生活在缤纷多彩的这个世界上,还是惟一的一种会思考会制造各种工具的高级动物,作为这样一种高级智能动物,我们也有了爱恨情仇、悲欢离合的种种情感。其中,最让我们牵肠挂肚心醉神迷的大约就要属爱了。爱的范畴非常之大,有博爱,有兼爱、有两性之爱,有朋友之爱,有亲情之爱,有自我之爱,有爱祖国爱自然这样的社会性的爱。

关于爱,古往今来的叙述可以算得上一个汪洋大海了吧,实在是数也数不清。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非常美好,非常让人神往。它像真善美一样让人感到愉悦和欢欣,让人眷恋和迷醉。在我看来,各种各样的爱总起来说可以汇为一种感觉,那就是使心灵或痴狂、或惆怅、或甜蜜、或欢喜、或悲伤等等等等的一种感觉,它搅动你的心灵,颠覆你的情绪,使你笑,使你哭,使你激情澎湃,使你热血沸腾……

我查阅了最新版的现代汉语词典,它是这样注解的:爱,指对人或事物有很深的感情。这个解释应该是正确和权威的,那就是爱是一种感情,而我则着重解释了这感情下的种种感受,也就是它丰富的内容。

既然是一种感情,是一种包含了那么多繁复的感受的感情,那么,对你来说,要想明白它,就只需细细体味了,在体味中揣摩,在揣摩中最终得悟。这种体悟,惟有你自己亲自去实践。

阿欣

关于爱情的短句子大全:

1、不要指着月亮起誓,它是变化无常的,每个月都盈亏圆缺;你要是指着它起誓,也许你的爱情也像它一样的无常。莎士比亚

2、美人并不个个可爱;有些只是悦目而醉心。假如见到一个美人就痴情颠倒,这颗心就乱了,永远定不下来;因为美人多得数不尽,他的爱情就茫茫无归宿了……──塞万提斯

3、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白居易

4、女人是用耳朵恋爱的,而男人如果会产生爱情的话,却是用眼睛来恋爱。莎士比亚

5、爱情,只有情,可以使人敢于为所爱的人献出生命;这一点,不但男人能做到,而且女人也能做到。柏拉图

6、谁按规定去爱,谁就得不到爱。蒙田

7、对于爱情,年是什么?既是分钟,又是世纪。说它是分钟是因为在爱情的甜蜜之中,它像闪电一般瞬息即逝;说它是世纪,是因为它在我们身上建筑生命之后的幸福的永生。雨果

8、在我看来,真正的爱情是表现在恋人对他的偶像采取含蓄、谦薛甚至羞涩的态度,而决不是表现在随意流露热情和过早的亲昵。马克思

9、没有青春的爱情有何滋味?没有爱情的青春有何意义。拜伦

10、爱情既是友谊的代名词,又是我们为共同的事业而奋斗的可靠保证,爱情是人生的良伴,你和心爱的女子同床共眠是因为共同的理想把两颗心紧紧系在一起。法拉第

11、忠诚的爱情充溢在我的心里,我无法估计自己享有的财富。莎士比亚

12、爱情待在高山之巅,在理智的谷地之上。爱情是生活的升华人生的绝顶,它难得出现。杰克伦敦

13、在爱情方面,女人可能是很坚强的,也可能是很懦弱的。要么是爱别人,要么是接受别人的爱,一旦陷入情网之后,就是有人命令她朝火里钻,她也会心甘情愿服从的。朱耀燮

14、没有爱情的人生是什么?是没有黎明的长夜。彭斯

15、爱情里面要是搀杂了和它本身无关的算计,那就不是真的爱情。莎士比亚

16、当贫穷从门外进来,爱情便从窗口溜走。托富勒

17、长相知,才能不相疑;不相疑,才能长相知。──曹禺

18、性爱按其本性来说就是排他的。──恩格斯

19、生命是花,爱是蜜。法国

20、爱情和智慧,二者不可兼得。培根

21、真实爱情的途径并不平坦。 莎士比亚

22、爱情使人心的憧憬升华到至善之境。但丁

23、谁口口声声说“我不爱”,谁就在爱。奥维德

24、男女之间真正的爱情,不是靠肉体或者精神所能实现的,只有彼此的精神和肉体相互融合的状态中才可能实现。朱耀燮

25、爱情中的欢乐和痛苦是交替出现的。乔拜伦

26、在岁的年龄,爱情哪有不在一个少女的眼睛和外部世界之间放上它的三棱镜的。巴尔扎克

27、爱情的萌芽是智慧的结束。布霍特

28、美能激发人的感情,爱情净化人的心灵。约德莱基

29、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裴多菲

30、爱比杀人重罪更难隐藏;爱情的黑夜有中午的阳光。莎士比亚

31、闲人把爱情当作正事,忙人把爱情当成消遣。布尔沃利顿

32、就是神,在爱情中也难保持聪明。──培根

33、喷泉的水堵不死,爱情的火扑不灭。蒙古

34、何为爱情?一个身子两颗心;何为友谊?两个身子一颗心。约瑟夫鲁

35、真正的爱情能够鼓舞人,唤醒他内心沉睡着的力量和潜藏着的才能。薄迦丘

36、我是幸福的,因为我爱,因为我有爱。──白朗宁

37、爱情的意义在于帮助对方提高,同时也提高自己。车尔尼雪夫斯基

38、一只鸡蛋可以画无数次,一场爱情能吗。达芬奇

39、惧怕爱情就是惧怕生活,而惧怕生活的人就等于半具僵尸。伯罗素

40、我告诉你,爱神是万物的第二个太阳,他照到哪里,哪里就会春意盎然。查普曼

41、一切真正伟大的人物(无论是古人、今人,只要是其英名永铭于人类记忆中的),没有一个因爱情而发狂的人:因为伟大的事业抑制了这种软弱的感情。培根

42、爱情是不讲法律的。圣哲罗姆

43、爱情对于男人不过是身外之物,对于女人却是整个生命。乔拜伦

44、友谊和爱情之间的区别在于:友谊意味着两个人和世界,然而爱情意味着两个人就是世界。在友谊中一加一等于二;在爱情中一加一还是一。泰戈尔

45、爱情是女人一生的历史,而只是男人一生中的一段插曲。史达尔

46、爱的欢乐寓于爱之中,享受爱情比唤起爱更加令人幸福。拉罗什富科

47、不能摆脱是人生的苦恼根源之一,恋爱尤其如此。──塞涅卡

48、爱情把我拽向这边,而理智却要把我拉向那边。奥维德

49、这世界要是没有爱情,它在我们心中还会有什么意义!这就如一盏没有亮光的走马灯。歌德

6.关于散乱污的定义 篇六

 散:不符合当地产业布局规划,没有进驻工业园区的规模以下企业。

 乱:不符合产业政策的企业,应办而未办理相关审批手续的企业,存在于居民集中区的企业、工业摊点、工业小作坊。

 污:指无污染防治设施或污染防治设施不完备、不能对产生的污染物进行有效收集、无组织排放严重的企业,污染防治设施不具备达标排放能力的企业,没有治理价值的企业,不能实现稳定达标排放的企业。

如果发现“散乱污”,将采取关停取缔、限期搬迁、停产整治的措施进行分类施治。

1、关停取缔类:

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应办而未办理相关手续或无污染防治设施、不能稳定达标排放、治理无望的“散乱污”企业,依法坚决予以关停取缔,并在6月底前完成关停工作,9月底前按照“两断三清”(即断水、断电、清除原料、清除产品、清除设备)标准,完成取缔工作。

2、限期搬迁类: 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不符合当地产业布局规划、未进驻工业园区的规模以下以及长期污染环境的企业,经过整合可以达到相关管理要求、符合产业政策的,当地政府要科学规划,组织对上述企业实施整合搬迁,进驻相应的工业园区,发展规模化、现代化工业。同时,各地要于6月底前责令企业停产,9月底前完成原有厂区拆迁工作。

3、停产整治类:

7.关于文化的定义 篇七

1.1 文化产业定义探析

“文化产业”最早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德国人瓦尔特·本雅明的《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一书中[1]。我国习惯于引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文化产业就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2003年9月,文化部制定下发的《关于支持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将文化产业界定为:“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文化产业是与文化事业相对应的概念,两者都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产业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和现代生产方式的不断进步而发展兴起的新兴产业。”国家统计局2004年3月29日在下发的文件中,将“文化及相关产业”界定为: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

1.2 创意产业定义探析

1986年,著名经济学家罗默撰文指出,新创意会衍生出无穷的新产品、新市场和财富创造的新机会,所以新创意才是推动一国经济成长的原动力。但作为一种国家产业政策和战略的创意产业理念的明确提出者是英国创意产业特别工作小组。1998年,该小组在《创意产业专题报告》中首次对创意产业进行了如下定义:“源于个人创造力与技能及才华、通过知识产权的生成和取用、具有创造财富并增加就业潜力的产业”[2]。这个概念一经提出,即为许多传统的英语国家、欧洲国家以及亚洲的英联邦国家和地区采用。但是,在实际的政策运用或政府的产业统计中,由于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以及文化背景的不同,对创意产业内涵与外延界定也存在一定的差异[3]。我国2006年《上海创意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提出:“由于世界上各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发展进程不同,人均收入和人力资源结构不同,因此创意产业的统计口径和分类标准都有所不同。因此对创意产业的分类统计既要参考先行国家,又不能简单照搬国外的模式,要从上海的实际出发。因此,上海创意产业具体是指以创新思想、技巧和先进技术等知识和智力密集型要素为核心,通过一系列创造活动,引起生产和消费环节的价值增值,为社会创造财富和提供广泛就业机会的产业,主要包括研发设计、建筑设计、文化艺术、咨询策划和时尚消费等几大类,并涉及诸多行业。”

1.3 文化产业与创意产业的关系

文化产业与创意产业在覆盖的具体产业领域上存在着交叉和重复,但是文化产业与创意产业又不是同一概念。从提出的时间上看,文化产业的提出远早于创意产业;从逻辑上看,文化产业与创意产业属于不同的范畴,只是二者存在一个交集,创意产业不只局限在文化产业,也与其他产业相关联[4]。因此,相对于文化产业,创意产业是一个后起之秀,是文化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文化产业把文化变成商品,但创意产业不仅包括把文化变成商品这一单向过程,还在商品中融入创意的元素,并使之成为该商品的主导和标志性元素,以提高该商品的附加值,即融入创意的商品比原有商品大幅度增值。因此,创意产业是文化产业的发展的新阶段,创意产业成为了文化产业的源头和原动力,也是基础与主干。

文化产业在内涵上更强调文化的工业化复制和商品化推广,强调的是文化与经济的双向互融,体现的是文化的经济化和经济的文化化。而创意产业不是对文化产品的简单复制,更强调创造性,强调文化艺术创造性的推动经济的新兴理念和经济实践,注重生产领域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和经济发展提升产业结构的要求。

2 文化创意产业

2.1 文化创意产业的起源

最先使用文化创意产业这个概念的是我国台湾,在2002年他们把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放到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提出来,制定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规划和行动方案,并将其描述为“源自于创意或文化积累,透过智慧财产的形式与运用,具有创造财富与就业机会潜力,并促进整体生活提升之行业”[5]。我国香港特区政府在2003年的施政报告中首次采用“创意产业”作为正式译名,2005年10月,曾荫权在就任香港特区行政长官的第一份施政报告中,强调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性,并于11月成立策略发展委员会,为香港文化创意产业的长远发展定下了全面的策略。2006年9月1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纲要》,“文化创意产业”这一概念首次出现在党和政府的重要文件之中。截至目前,在世界上由政府出面使用文化创意产业的,仅有我国。在我国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正在建设一批创意产业基地和创意产业园区,北京的“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使文化创意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2.2 文化创意产业的定义

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和发展是当代经济、文化、科技融合发展在产业层面的具体表现。它以其独特的形态演变和运行方式与其他产业发生广泛而复杂的联系,极大地影响一个城市、一个国家的经济运行和社会文化发展。文化产业和创意产业的起点,是人的文化与创意,但是文化和创意本身不能够直接变成财富,它必须经过一个技术化和产业化的过程,成为市场上受欢迎的大量商品和服务。文化创意产业,比较原有的文化产业更加强调了市场的因素,它不是一种文化的静态的存在,而是着重强调人的智慧和文化积淀所带来的一种市场因素,或者是通过市场来转化为物质财富的因素。文化创意产业是创意产业的重要内容组成之一,它是以创意为核心,向大众提供文化、艺术、精神、心理、娱乐产品的新兴产业,也是文化产业中最具创造性和先导性的核心组成部分,是文化产业的高端,是文化产业的创新性产业。

文化创意产业就其名称本身包含了文化、创意、产业3个内容,分别代表了文化创意产业既有区别又相互关联的3个阶段,三位一体,共同构成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内涵。因此文化创意产业可以定义为:源于文化元素的创意和创新,经过高科技和智力的加工产生出高附加值产品,形成的具有规模化生产和市场潜力的产业。

2.3 文化创意产业的特征

(1)具有高知识性特征。文化创意产品一般是以文化、创意理念为核心,是人的知识、智慧和灵感在特定行业的物化表现。文化创意产业与信息技术、传播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等的广泛应用密切相关,呈现出高知识性、智能化的特征。

(2)具有高附加值特征。文化创意产业处于技术创新和研发等产业价值链的高端环节,是一种高附加值的产业。文化创意产品价值中,科技和文化的附加值比例明显高于普通的产品和服务。

(3)具有强融合性特征。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它是经济、文化、技术等相互融合的产物,具有高度的融合性、较强的渗透性和辐射力,为发展新兴产业及其关联产业提供了良好条件。文化创意产业在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还可以辐射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

3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3.1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1)由于文化本身带有很强的意识形态的属性,决定了它在产业化道路上,市场化的过程当中更加艰难。中国的文化长期处在官方掌控之中。政府拥有文化资源控制权,政府官员的思想很大程度上左右着文化市场的发展和产业的发展,政府的决策决定着其是否能成为真正的产业,也决定着其在市场化的道路上究竟能走多远。

(2)旧有关念的束缚,文化已经习惯被作为消耗品,而没有真正成为一种消费品。文化产品的购买、交易、评估等等还远远没有达到市场化的标准。盗版等问题的存在也与此不无关联。

(3)人才的匮乏,现在的文化创意产业领域,非常缺乏既懂文化属性又懂市场属性的复合型人才。中国的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很多文化产品也具有相当的艺术水准,但是却十分缺乏市场的运作和推广,而没有实现艺术作品市场价值的最大化。

3.2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思路

(1)加强研究,整合资源,制定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新兴产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政府正确的政策引导和适时的宏观调控,其中研究制定长远发展战略是非常重要的。要加强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研究和规划工作,制定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行动计划。

(2)制定政策,通过立法,营造有利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社会环境。特别是目前的文化创意产业是市场不成熟,需求不稳定,产业链尚不完整的风险产业,更需要政府有关部门,提供平台,提供政策支持。要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吸引民间资本进入,要通过立法,健全组织,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等多种形式,营造良好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环境。

(3)探索实验,大力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建设。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高端产业,建立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园区,能充分发挥其示范、集聚、辐射和推动作用。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是推动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对于增加传统文化产品的附加值,优化文化产业结构,构建文化产业发展链,提升文化产业发展水平,推动中国文化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4)培育大型国有文化创意企业,鼓励多种所有制企业共同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建立公开、透明的文化市场准入机制和公平、公正、自由竞争的文化创意产业环境。允许各类市场主体以股份合作制或其他投资方式经营包括报业、出版业、影视业等在内的文化创意产业。确立国有文化创意企业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大力吸引文化创意产业的投资者参与。

(5)加快创意产业人才引进和培养,营造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发展环境。创意产业需要多学科人才的有机综合,要营造有利于发挥各类人才智能的生存环境;完善人才管理系统,建立文化产业专门人才数据库;建立人才培养机制和培训基地。此外,在加强与国外的人才交流和合作中,培养“世界水准”的专业人才;要制定政策吸引人才,特别是汇聚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高端创意人才和既懂文化规律又懂文化经营的管理人才;要启动“文化创意梯队工程”,在中小学生中开展各类“文化创意设计”活动。

(6)拓展国内外市场,加强文化创意产品和服务出口。抓住机遇,瞄准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加速开发,要加强调研,针对不同的市场需求开发适销对路的文化产品,打造名牌产品;积极举办和参与国际性展销洽谈活动,加强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建立文化产品交易和出口的“窗口”,建成我国重要的文化产品出口基地;搭建文化创意交流平台,举办以“文化创意产业”为主题的博览会、文化节、高层论坛、专家研讨会和设计比赛等,加强与国内外大城市的交流与合作。

全世界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都处于起步阶段,谁先发展谁就抢占先机,谁就将在新一轮的世界经济发展中占据有利位置。推动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可以激发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的软实力,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迫切需要,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

参考文献

[1]凯夫斯.创意产业经济学:艺术的商业之道[M].孙绯,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2]斯图亚特.坎宁安.从文化产业到创意产业理论、产业和政策的涵义(世界文化产业发展前沿报告)[R].林拓,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3]理查德.佛罗里达.创意经济[M].方海萍,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4]张京成.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报告[R].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8.关于冥王星地位和行星定义的笔记 篇八

进退两难的局面

“要么让太阳系大行星增加一个成员,要么把冥王星‘开除’出去,变成太阳系八大行星,”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主席罗纳德·艾克斯(RonaldD.Ekers)说:“我们正面临一个进退两难的局面。”这全由下面这个故事所引起。

“拿起你们的笔,从今天开始改写教科书。” 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行星天文学教授迈克·布朗(Mike Brown),在2005年7 月29日美国宇航局举行的电话新闻发布会上这样宣称。他说:“我们有100%的信心确认,这是太阳系外围发现的第一个比冥王星大的天体。如果冥王星能被接受为一颗行星,那么2003UB313更有资格。”

3人研究小组做出这项发现的是以迈克·布朗为首的3人研究小组,小组的其他两位成员是双子天文台的查德·特鲁吉洛(had Trujillo)和耶鲁大学的戴维·拉比诺维兹(David Rabinowitz)。由于项目组长迈克·布朗是加州理工学院行星天文学教授,加州理工学院同时宣布这一成果。

萨穆尔·奥琴望远镜他们使用的是帕洛马天文台的1.22米萨穆尔·奥琴(Samuel Oschin)望远镜。该望远镜建成于1948年,从1949年开始全天候工作,目前作为机器人操作的望远镜使用,科学数据通过微波和高性能无线研究和教育网络(HPWRE)传送给天文学家。

发现经过两年前,“3人研究小组”在该望远镜上安装了新的摄像头,这个“超级望远镜”可以观测行星、恒星和整个银河系,尤其是拍摄运动中的天体。他们定期拍下观测到的图像,然后使用一种特殊的软件在电脑里观看所拍摄的天体运动图。布朗等人早在2003年10月就第一次拍到了这颗行星,并于今年1月再次发现了它,并认识到它的与众不同。

初步判断这颗行星位于太阳系外围的柯伊伯带,距离太阳约97天文单位(AU,1AU约为1.5亿千米,相当于太阳到地球的平均距离),其亮度属于柯伊伯带的第三位,迈克·布朗等据此判断,它的直径很可能相当于冥王星的1.5倍,但是确切大小还不能确定。由于确定这颗行星大小的上限受到斯必泽空间望远镜的约束,而空间望远镜不能发现这颗行星,由此推断其直径不超过3000千米。

肯定比冥王星大德国波恩大学和马克·普朗学会的天文学家弗兰克·贝托蒂(Frank Bertoldi )等于2006年2月用设立于西班牙的30米毫米波射电望远镜,测量了2003UB313的表面温度,估计其直径为2986千米,比冥王星大30%,即使最保守的估计也有2759千米,仍比冥王星大。根据今年4月哈勃空间望远镜的观测,进一步推算“齐娜”的尺度肯定比冥王星大,直径约2400千米。

有着比冥王星更奇怪的轨道2003UB313有着比冥王星更奇怪的轨道:扁得厉害,在560年的公转周期里,远日点离太阳97天文单位(现在位于远日点附近),近日点却只有38天文单位。轨道平面与地球等八大行星轨道平面夹角达到近45度之多,科学家猜测有可能是它屡次靠近海王星,运行轨道受到影响,以至于扁成了现在的样子。

历史背景:冥王星和柯伊伯带的发现

“十大行星”预言75年1930年,美国天文学家汤博(Clyde William Tombaugh)在海王星外发现了一颗新星,同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确定其为太阳系第九大行星,并定名为“冥王星”。从那时起天文学界便不断抛出关于太阳系还存在第十颗行星的说法,并不断试图加以证实,结果都徒劳无功。

为什么总在寻找科学家这样做的理由是外行星天王星和海王星预测的位置之间的差异总是被令人惊讶的规律性打乱。天王星自从1741年发现以来完成2.5周的轨道运行,而海王星自从1846年发现以来几乎整整走了一圈。这两颗行星应该具有能够准确确定的轨道,但是它们的预测位置总是存在称为“残差”的差异。

也许是心理学问题著名英国天文学家、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行星和彗星中心主任布莱恩·马斯登 (Brian Marsden)博士却有不同的看法:形成“残差”的真正原因是不应该产生的数据误差,而不是没有发现的行星。他甚至说,寻找行星X不是科学问题,而是心理学问题。但是仍然有科学家认为,在我们的太阳系内存在未知星球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只不过是尚未发现的微弱的星,距离要比冥王星远1百万倍。他们的理由是在天空中一些彗星的显然有序的排列。

柯伊伯带的提出直到大约10年前,多数的行星科学家仍旧认为冥王星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特例。其它所有的行星,都可以很恰当地纳入天文学家已知的太阳系结构:内轨道有4个小型的岩石物体,外轨道有4个气体巨物,介于其间有个小行星带。但是远方的冥王星却是个冰冷的谜,以奇特的轨道运行于海王星之外。有一些研究人员,尤其是美籍荷兰天文学家柯伊伯(Gerard Kuiper),于1940~1950年提出一个想法,认为冥王星或许不是一个没有脉络的世界,而是运行在同一区域内的一大群物体之中,最亮的一个。这个后来称为“柯伊伯带”(Kuiper Belt)的概念,在科学文献中讨论持续达数十年;但是这一大群冰霜世界,却遍寻不着。

成功就此来临 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期,科学家认定一定存在着类似柯伊伯带的东西,才可以解释为何有很多的短周期彗星,其轨道如此贴近太阳系平面。这是个间接证据,意味着远方有一个带状的物体,绕行轨道与冥王星在同一个区域。这也促使观察人员,再次用望远镜寻找海王星之外尚未发现的昏暗物体。20世纪80年代的望远镜,已经装备了电子式的光侦测器,搜寻的敏锐度远比以前用的照相来得高,因此,成功就此来临。

只是冰山一角1992年,夏威夷莫纳克亚天文台的天文学家Dave Jewitt和Jane Luu发现了第一个柯伊伯带天体 (Kuiper Belt object, KBO),比冥王星小十倍又微弱一万倍。自那时起,观察人员已经发现了超过600个KBO,直径从50~1200千米不等 (冥王星的直径约为2400千米)。可是这还只是冰山一角,目前仔细勘查过的区域只占天空的一小部分。研究人员将目前已有的结果外推,估计柯伊伯带包含了大约10万个直径大于100千米的物体。所以,柯伊伯带其实是小行星带的老大哥,有更多的质量,更多的物体(特别是体积较大的),以及更多从太阳系诞生之时就已经留下来的既古老、又冰冷的有机物质。

冥王星是柯伊伯带中的较大者冥王星并不符合大行星的规律:它与黄道面的交角是17度,不共面;它的轨道是椭圆,不近圆。同时,冥王星很小,直径只有月亮的1/3、地球的1/6,质量是地球的1/500。现在天文学界几乎形成共识,认为冥王星的位置是在柯伊伯带,它是这一区域中较大的小行星。

冥王星地位难以改变的文化因素 但是,从冥王星被发现到柯伊伯带被确认,已经过去了半个世纪,所以,要改变冥王星的属性,还牵涉到普通人的认识习惯。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主席罗纳德·艾克斯说:“这种不同(太阳系大行星与柯伊伯带天体的不同)在冥王星被发现时还不为人知,那时人们把冥王星定位第九行星。当几年前有人提出对冥王星重新分类时,引起了公众的强烈反应,国际天文学联合会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科学问题,也涉及到文化和普遍的认知,于是决定冥王星的身份不能改变。”

“行星”的概念跟不上科技发展

“行星”的概念跟不上科技发展你也许可以在词典上查到“行星”这一词条的定义。比如《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环绕太阳运行的天体。本身不能发光,能反射太阳光。”但是,这个传统意义上的定义显然已经跟不上科学的进展:现在人们已经知道,有许多行星并不是环绕太阳运行的,而是环绕其他恒星运行的;任何温度大于绝对零度的物体都会“发光”,包括所有传统意义上的“行星”,只不过有些物体发出的是人眼所不能看到的电磁辐射。

系外行星的影响在1995年之前,“大行星”的界定还不是一个很突出的问题,因为在那之前,天文学家还没有在其他恒星周围发现行星。但是现在,他们已经在太阳系之外发现了大量的“系外行星”。与太阳系中的大行星相比,系外行星中存在许多另类分子,它们的出现开始让天文学家重新审视“大行星”这个古老的概念。

大行星的质量在界定“大行星”上,目前天文学家较为一致的一个观点是,质量大于13.6倍木星质量的天体不能被称为大行星。因为一个天体的质量一旦超过这个界线,它的内部就会开始发生核聚变——内部发生核聚变的天体当然不再是行星了。但目前还没有意见统一的质量下限。有的天文学家主张把冥王星的质量作为质量下限,也有天文学家认为应该把“天体能够在自身引力下呈球形”作为下限。

生存环境的影响现在已经发现,一些行星质量的天体围绕一种比恒星质量小的天体运行,这些中心天体不是行星,因为它们的内部存在核聚变,但也不是恒星,因为它们的核聚变是不稳定的。那么这种既不围绕太阳,也不围绕其他恒星运行的行星质量的天体该不该被称为大行星呢?天文学家还曾在中子星身旁发现行星质量的天体,它们又是否该加入大行星的行列?从历史上的发现看,中子星身旁的行星质量天体没有被归为大行星。更有甚者,英国有天文学家在星云中发现了“自由飘浮”的行星,这些行星质量的天体并不围绕任何其他天体运行——它们仅仅在星云中漫无目的地游荡。或许它们曾经围绕恒星运行,但现在不了。那么它们是否属于大行星呢?如果它们不是大行星的话,又是什么呢?

并不轻松“大行星”的界定绝不仅仅是一个体重的问题。虽然什么样的天体是大行星,完全是人为划定的,但想要得到一个满意的标准并不像看上去的那样轻松。

激辩“行星定义”

从1999年开始,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就组织了一批天文学家讨论界定“大行星”的问题。在“第十大行星”发出的催促下,该小组近来交流频繁,希望能够拿出一个界定“大行星”的初步方案

巴斯瑞分类法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天文学教授基博·巴斯瑞把与界定“行星”有关的天体分为3种:聚变星、行质天体和大行星。聚变星是一生中自身可以发生核聚变的天体;行质天体是球形的非聚变星;大行星是围绕聚变星运转的行质天体。其中,聚变星和行质天体都是他自创的概念。于是,情况变成了这个样子:大于13.6倍木星质量的天体就是聚变星,因为在它们的中心发生了核聚变反应;月球是行质天体,但不是大行星,因为它不围绕聚变星运转;一颗脱离了太阳系的“自由漂浮的”地球,是一颗行质天体,不是大行星。

阿兰·斯特恩的定义小组成员美国西南研究所的阿兰·斯特恩 (S. Alan Stern)提出了一个定义:大行星是围绕恒星运行,在自身引力作用下呈球形,并且质量没有大到中心会发生核聚变的天体。斯特恩还提出了“矮行星”的说法,这种天体的质量比大行星小,相当于传统说法中的“小行星”。按照斯特恩的理解,此次发现的“新行星”自然也是一颗大行星。

柯伊伯带行星但也有一些天文学家不打算把“新行星”算作传统意义上的大行星,比如华盛顿卡内基研究所的行星形成专家艾伦·博斯就把这个新天体称为“柯伊伯带行星”,而夏威夷大学的著名行星科学家大卫·朱伊特则把新天体看作一个大个头的柯伊伯带天体。

大行星数是“8”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界定“大行星”工作组的另一名成员布莱恩·马斯登也有不同的喜好。他认为也许让太阳系的大行星数量回归到“8”是一个更好的选择,只有当新发现的天体大于火星乃至地球的时候才把新天体列为大行星。所以,在马斯登看来,“新行星”并不具备行星资格。

下一颗行星和火星一般大实际上,阿兰·斯特恩就认为,在遥远的太阳系边缘仍然存在体积巨大的未知天体,有可能会有火星,甚至地球这样大的柯伊伯带天体。他所主持的“新地平线”探测计划有可能在未来派探测器飞往冥王星,并探索冥王星之外太阳系最后的秘境。

太阳系永远只有九大行星 布朗从文化的角度出发,还提出了一种选择:到冥王星为止,不再增加新的太阳系大行星,也就是说太阳系永远只有九大行星。“冥王星是一颗‘大行星’,因为文化说它是。”他说。

9.关于人生成功的定义是什么 篇九

成功的人士,往往能学会用“正面的心态”去看问题。每一个人一定有其优点和缺点,成功的人士,往往能尽量发挥人们的优点,而回避他的缺点,其中包括自己。

所以“古之名训”说,用人之道,但取其长,不计其短。如果一个团队能建立这种思维,就能建立一支能干的团队。

在日常的工作中和生活中,往往有“顺境”与“逆境”。成功的人士,往往在“顺境”中能“居安思危”,“晴天砍完下雨柴”。即天气好的时候,要把下雨日子要砍的柴也完成,因为下雨天,上山砍柴是很辛苦的,效果也是很差的。因此,当天气好的时候,要多砍一些柴,往市场去卖,有些积蓄,当下雨的日子,在家休息也不至于“饿肚子”。

而在“逆境”中,成功人士往往看成是“磨练”自己的好机会,古语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逆境往往令人奋发图强,从而不断上进,而安乐的日子往往令人沉醉,从而甘于安乐,不求进取,最终落后。

所以成功人士始终能用“正面的心态”去看问题,而失败的人士往往是用“负面的心态”去看问题。

“正面的心态”还包括从积极的方面去思考问题,从好的方面去看问题,挖掘事件的机会,并能利用事件的机会,时刻注意用这种态度去“调控”自己的心态。

“负面的心态”往往受过去种种失败与疑虑所引导和支配,他们容易从坏的方面看问题,悲观、消极,最终只能走向失败。

“正面的心态”,包括“培养正确的思维模式”,“正确的思维模式”是一切从大局着想,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一切为“公”着想而不是为私打算,所想、所说、所行、都是“先利人,后利己”,时刻从对方角度去考虑问题;“易地而处”、“过得自己过得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处理问题时,尽量做到公平、公正,并尽量增加“透明度”、也就是“公开”。这样,一个企业就能有凝聚力、就能团结、就能有竞争力、就能建立起一个良好的“社区式企业”。所以,“正确的思维模式”加上积极的进取,可以使一个企业获得巨大的成功。

相反,消极的、破坏性的心态容易摧毁所有的成功,正如:“uniqlo”的创办人柳井正亲笔所写的一本书,其书名是“成功一日可以丢弃”,可见“破坏性心态”的力量。如果继续下去,它最终将破坏人的健康。

“正面的心态”包括“专心致志”,“专心”就是把意识集中在某个特定的目标,并且找到达到目标的适当方法,同时,能够持之有恒,不到目标,誓不罢休。

“富合作精神”,科学家在风洞试验中发现,成群的加拿大雁以“v”字形飞行,比一只雁单独飞行,能多飞72%的距离,人类也是一样,只要能跟同伴合作而不是彼此争斗的话,往往能走得更远而且更快。

“正面的心态”有赖于“养成良好的习惯”,“好的习惯”令人立于不败之地,坏的习惯会把人从成功的神坛上拉下来。

常常做一件事就会成为习惯,而习惯的力量的确大极了。但人类内心也有一种“天生的良知”,也就是人类既然有能力养成好的习惯,当然有能力去除他们认为不好的习惯。

在现实中,往往是“学坏易、学好难”,所以出现“知易行难”的现实,但是难并不等于不可能,所以古语云:“不经一番寒彻骨,那得梅花扑鼻香”。

建立良好人生态度的成功定义:

1.接受许多成果需要辛勤工作才能获得的事实。

请提醒自己留意,由决定,到行动,再到结果间的简单因果关系。这一关系的中间阶段才是大部分工作所在之处。

假如你从没有要埋头苦干的意愿,假如你对全力督促自己怀有抵触态度,假如你有过度膨胀的想法,认为生活中所有好事都该毫不费力地向你涌来,这样好极了。你就可以纯粹为娱乐目的来读读这篇文章。

但如果你是更务实的现实主义者,如果你能意识到许多目标都十分艰巨和充满挑战,无法凭空将其变为现实,如果你能看出追求更大目标的全部意义,就在于将自己锻炼成敢于大胆行动的人士,如果你认可全然回避行动就是让生活陷于停滞的妙方,尤其是如果你对无法得到自己真正想要的事物,不得不妥协于较差结果感到厌倦,那么,你也许就可获得这一思想上的重要飞跃,接受实现某些个人目标需要付出艰苦工作和大量自律专注行动的事实。

2.请注意你对自律vs.懒惰的真实感受。

请留意你真正以自律状态行动的那些时段,一旦度过最初15分钟,整个人便常会感到精神焕发。享受最终成果当然十分美妙。但也请记住超越个人舒适区后,你进入酣畅行动状态时的那种痛快感受。

额外奋斗一小时是种什么感觉?可以休息一天却选择工作又是什么感受?主动投入时间完成另外一个创意项目呢?

当然,这样做会包含一些自我牺牲。但你实际上放弃的又是什么?无非是多看的一段电视,多玩的一会儿网上冲浪,可能还有平躺闲睡的一点时间。但从这些额外努力中你又获得了什么?你所得的不仅是最后的努力结果。你还因此成长得更为强大。

毫不行动是不可原谅的。它会扼杀你的努力成果,耗干你的能量,熄灭你的希望。自律则能给你提供所有回报,更棒的是,它还能为你带来更大的幸福、满足和自尊。

3.拥抱责任。

请意识到没人会来拯救你。没人能迫使你进入自然流畅的行动状态。你必须为自己做这些事。

对责任的懒惰回避不是你要的选择。你不想停滞不前。你想要成长,这就需要自己行动、前进和改变。需要你做出一些决定并着手实践。

不要将放松与懒惰混为一谈。长远看来,懒惰只会制造毫无意义的难题和令人痛苦的悔恨—而且理应如此,因为你一直知道,假如当初早走一步,本可避免这些难题。

别把行动担子交给其他任何人。它就该落在你肩上,因为你就是最终肩负行动结果的人。

4.以坚定姿态开始每天生活。

坚定工作精神应由自律的清晨常规开始。不要半醒着躺在床上,懒洋洋地拽起自己开始一天生活。

当你醒来时,就立刻起床。开始行动做事。这很快会成为一种习惯。如果你还没自然自然地这样做,那就求助于一部好闹钟。闹钟一响,就先跳下床站起身来;让双脚稳稳站在地面,再关闭闹钟。

假如你无法在早晨充满活力地醒来,就先改善自己让人无法接受的饮食。你的饮食应当为你提供强大动力,而非耗尽你的能量和积极性。

若每天都能以充满活力的清晨开始,当天剩余时间就倾向于顺应这种状态。请在醒后第一个小时满怀力量与人生目的来行动。彻底拥有你的每个早上。保持自己对时间的这种掌控态度,将其尽可能融入每天生活。

5.锻炼

如果美国总统都能在极度繁忙的日程中,每早用45分钟锻炼,你也肯定能抽出时间进行锻炼。

强有力的锻炼能让你充满活力。你的身体本来就需要运动。缺乏锻炼尤其连累人的大脑,会导致荷尔蒙和神经递质失衡。身体锻炼是恢复大脑活力的最佳手段之一。别让你的思维被疲弱身体拖累。

要是你感到很难专注于思维活动,就从专注于自己身体开始行动。

在你锻炼时,要让其富于挑战。不要反复只做同一件事。多混合些内容。强迫自己提升。增强其烈度。不但要给身体挑战,也让其成为思维上的挑战。最好能在早上,尽情拥抱每天都可战胜一些难题的美妙感觉。用身体上的胜利开启自己一天的生活。

锻炼不仅训练你的身体。它还是对头脑思维的训练—尤其是个人自律性。

6.在午餐之前解决一份真正挑战。

不工作的人不能有效思考。懒散扭曲心灵。

—henryford(亨利·福特)

用一份思维上的挑战开始每个工作日。不要从那些轻松容易的事情开始。直接潜心投入一份自己更想逃避且充满挑战的任务。训练自己去拥抱难题,而非将其推在一边。

当你回避困难任务,把它们推迟到当天晚些时候再解决,很快你又会替自己将其推至下一天的行为进行辩护...接着再推后一天…随后推到下周...之后你将意识到这个小小的延迟,不知怎地已膨胀成长达数月的拖延问题。

此时对困难任务的回避,就是在养成无限期推迟难题的习惯。采用这种生活方式,你将无法获取完成困难工作才能带来的好处。

不要抵制困难任务。要主动拥抱它们,将其作为自己每天的抗阻训练。

7.直接去干。

下定决心永不懒惰…要是我们一直行动,将能取得多少精彩成就。

—thomasjefferson(托马斯·杰弗逊)

别再优柔寡断。别再讨论不休。直接去干。

付诸行动会比考虑付诸行动更快产生结果。人们无休止争论的许多问题,都能在不到10分钟的直接行动中获得解决。

不断驱动自己采取行动,就能创造出自然流畅的生活状态和美好感受。只是想着行动(而非正在行动),只会制造毫无必要的成堆阻碍。

8.怀抱美好目的行动。

在工作时,朝着你想要的最终结果努力。不要围着毫无意义的繁忙工作打转,那种工作无法导向你想要的结果。

直接设定好你的人生目的。然后让自己的行动与这份目的保持一致。

提前计划每日工作,最好是在前一天结束时做好今日计划。进行计划时,回头检查你的人生使命。假如你没有一份人生使命,或者没有清晰目标,那就读读这篇关于清晰感的文章,解决这个问题。

让每日计划与个人长期优先目标相吻合。在考虑可能付诸的行动时,问自己哪些行动能在一年后仍有影响。用大块时间来完成你期待可产生长远进步结果的行动。

9.养成自律习惯。

所谓自律习惯,是那些长远看来能真正改变个人生活的习惯。假如一个习惯在未来五年只有很少或没什么好处,那你干嘛还把它留在生活中?

请用30天尝试的方法测试和养成新习惯。

不要试图打破坏习惯。你没法用空白行为来替换一个习惯。相反,选择一个更好的替代习惯,在旧有习惯之上将其养成。

10.先工作,再玩耍。

懒人不知道什么是享受休息,因为他还没赢得这种权利。

—johnlubbock(约翰·卢伯克)

当你赢得休息的权利时,玩耍才最甜蜜。睡眠也是这样。在白天向着目标努力工作,才会赢得自己每晚的安然入眠。让自己上床时嘴角带着完成任务后的甜蜜微笑。

接受你的奖赏。享受个人生活。但请你首先赢得那些奖赏。

在赢得自己玩耍时间前就去玩耍,会剥夺玩耍本身的很多乐趣。如果你热爱玩耍,那就该热爱工作。

当你休息或玩耍时,就把工作留在工作时间。别在其中掺杂工作,从而毁了非工作活动的恢复身心价值。

11.小心选择你的同伴。

一个懒惰的人,不论他起初有何种才能,都将使自己堕入二等的思想和二流的朋友。

—cyrilconnolly(塞里尔·康纳利)

让你的社交圈维持高标准。与那些懒惰、低效和有负面思维的人保持距离。一个无力的社交圈就是一座心理上的监狱。

跟这个世上勤奋努力、雄心勃勃和成功杰出的人士做朋友和交往,很快你就能成为他们之一。

12.别用“吸引力法则”作为自己懒惰的借口。

我认识的大多数“吸引力法则”粉丝都很擅长变现出—分角的硬币。

希望从生活中得到更多,自然很好。请继续这样做。但要意识到把希望变为现实的过程中,你亲身付出的辛勤、自律工作常是必不可少的内容。

当你身上每个细胞都跟个人渴望和谐一致时,吸引力法则才最起作用。当你意想获得更富足生活,却坐在沙发上看电视,这样的表现又有多和谐一致?

我想说,在你日夜奋战,干着相信能帮自己更快实现目标的事情时,你看起来才跟吸引力法则和谐一致得多。假如你用睡懒觉一点点浪费着个人时光,消耗时间干着那些根本不用做的低价值任务(美其名曰调查研究),怀着沉没感(总认为当天本可做得好很多)结束自己的大部分日子,那么,你就并非在把希望变成现实。你只是在犯懒。

如果你想更好地将愿望变成现实,就踏进做出各种棘手决定的困难中。接受在一个充满干扰分心事务的世界里,保持自我专注的挑战。看看你能将自律发挥到多大程度。去探索创造价值并和世界分享的新鲜方式。

若你认为自己善于把愿望变成现实,那就变现出一些专注感、驱动力和自律性,你将发现自己实现个人愿望的能力大大增强。别再冷眼旁观,企盼永不会来的改变。

变现出行动力量。然后使用它。那才是你真正渴望的事物。别把时间浪费在毫无价值的捷径思维上,若你真的接受这种思维,它只会令你变得更加虚弱。

建立起坚定的工作精神,从终极意义上讲,就是成为一个忠于行动的人。让你的个人发展道路驶入此方向。下决心成长为拥有坚定强大工作精神的人。当你拥抱这一心态,行动部分就会更轻松自然地发生。

你能允许自己成为一个努力工作的人吗?当某人问你是不是个有着坚定工作精神的人,你能让自己毫不犹豫地说出yes吗?

10.关于文化的定义 篇十

——以福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泉州花灯为例 序言: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拥有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历史的见证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摘要: 泉州传统民间工艺历史悠久,名家辈出、绚丽精美、品种繁多,泉州花灯、李尧宝刻纸、江加走木偶头雕刻、德化瓷工艺、永春纸织画、安溪蓝印花布等传统民间工艺集中体现了闽南传统文化和民俗特色,其精湛的技艺和深厚的文化内涵驰名海内外。以泉州重要民俗文化活动的泉州闹花灯为载体,泉州花灯艺术所体现的精湛技艺和独特魅力为海内外来宾所赞誉。

关键字: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花灯,民间美术,灯彩

一、历史概述

泉州是闽南文化的主要发祥地、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的核心区和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富集区,以“多元文化宝库,海峡西岸名城”闻名于世,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著名侨乡和台湾同胞的主要祖籍地,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历史上,泉州以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主线,南移的中原文化与古代闽越土著文化和从海上传播而来的域外文化相溶,形成文化积淀深厚、文化形态多姿多彩的特点。至今存留的许多文化 遗产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

泉州花灯由中原传入,始于唐,盛于宋,传延至今。宋代梁克家《三山志》载有“泉州花灯品种色色俱全,莲花灯、百花灯、琉璃灯„„”。明张岱的《桃庵梦记》夸泉州花灯“穷工极巧,造灯十架,凡两年成”、“十年不得坏”,明谢肇 的《五杂俎》中更有“天下上元,灯烛之盛,无逾闽中”的记载,泉州花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泉州花灯造型美观,技艺精湛,种类丰富,透光性好。泉州花灯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它汲取了

泉州优秀的传统艺术和全国各地花灯艺术的长处,经历代花灯艺人的继承创新,从而形成了绚丽多彩、形式多样的泉州当代花灯艺术。对泉州花灯艺术的研究,有助于我们从一个侧面了解闽南文化的艺术特征,透析闽南文化的发展历程,因此,对它的探索研究是有意义的。

二、泉州花灯就其制作工艺分类

泉州花灯历史悠久,影响广泛,在全国范围内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艺术特色,是南方花灯的代表。

(一)彩扎灯。花灯艺人用纸捻将竹篾先绑扎成灯的骨架,把裁好的纸或绸布喷水绷紧粘贴在骨架上,贴上花边,描上图案。挂上丝穗便成彩扎灯。

(二)刻纸灯。这种灯的首创者是泉州刻纸大师李尧宝,花灯的所有图案全是自己设计,自己用刻刀在纸板上刻出来。此灯不用骨架,全是用刻好图案的纸板拼成,故叫刻纸灯,之后他在这些镂空的图案内镶上玻璃丝,创造出精美绝伦的刻纸料丝灯。

(三)针刺无骨灯。这种灯的图案全是用钢针在制图纸上密密麻麻刺出来的,光源从针孔中透出,显得玲珑剔透、璀璨夺目。

泉州花灯以她独有的刻纸、针刺工艺和料丝镶装技艺闻名。

除了种类外,从外形上看,泉州花灯的品种也不少,大致可分为四大品种。

座灯安放在地上或是特制的架上,体形庞大、气势宏伟、灯光明亮,并常配有走马灯艺,大多属纸扎工艺,近年来则往往集声光、电动于一身,远观近看皆宜。

挂灯挂在雕梁画栋之下,也吊于树木之间,常见于灯会展示。这种灯体积相对较小,做工却特别精巧,色彩斑斓,图案优美。“料丝灯”、“针刺灯”便是其杰出代表作。

水灯古时泉州古城内有不少池塘沟河,将花灯安放在池塘沟河水面上,也成了元宵夜的温陵一景。这种灯一般都采用防水材料制成,突出灯光亮度和造型美观,以便倒映水中,波光粼粼。水面水下,交相辉映,如同神话中的水晶宫。这种灯大多也属彩扎工艺,“鲤鱼灯”、“水龙灯”是常见的灯。

拉提灯小孩在元宵夜提在手上的花灯,叫拉提灯。它们小巧玲珑,星星点点,大多是模仿十二生肖的动物形状而制,如“玉兔灯”、“公鸡灯”等。

三、赏灯要看“型工色光意”

一盏上品花灯,蕴含着工艺、文化、科技和美学价值,能使观赏者流连忘返、回味无穷。每年的灯会,如果大家不加留意,可能就会有“年年灯相似”的感觉。其实所谓“赏灯”,并非只图个热闹,那可就真会觉得每年的花灯没有多大新意,可要是大家在看花灯时多注意

一些细节,也许更能体会到元宵赏灯的乐趣。

型:花灯是视觉艺术品,型为直观印象。花灯造型是否美观,结构是否别致,比例是否合理,拟人拟物是否逼真,总体是否有创意,这些都极为重要,也是大多数人通常会注意到的。

工:花灯的工艺水平,这是花灯艺术的核心,也是鉴赏花灯的关键因素。哪种是纸扎灯、哪盏是刻纸灯、锡雕灯是怎么制作成的,细细分辨起来,也够大伙思考一阵的。花灯的手艺包含了骨架结构是否科学合理,糊裱装拼是否紧密结实,刀刻工艺是否精细,图案纹络是否流畅优美,书画插图是否技艺高超,灯体是否洁净通透等。同样款式的花灯,出自不同工艺师之手,可能产生完全不同的效果,或巧夺天工之美,或粗鄙陋俗之嫌,由此足见工艺价值之分量。

色:花灯的“花”,相当大的成分是指各种颜色。这里涉及绸布着色技术、彩纸品种选择、主体颜色与陪衬颜色是否协调等。每个人的审美观不同,所欣赏的花灯自然不一,赏灯时亲朋好友在各色的光影中有所讨论,也不失为一件雅事。

光:古代花灯的光源用蜡烛、油灯,现代则采用各种颜色的灯泡、日光灯、激光灯、闪烁灯。因此,花灯的各种用料的透光性能就大有讲究了。有的部分需要明亮,有 闽南花灯习俗

四、结语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6月5日,经国家文化部确定,福建省泉州市的李珠琴、蔡炳汉为该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泉州花灯是中国优秀的传统工艺美术精品,花灯工艺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项目。它集绘画、书法、刀刻、糊裱、彩扎、锡雕于一身,以其千姿百态的造型和纷繁夺目的色彩,及其五彩斑斓的灯光,构成绚丽多姿的艺术品,烘托节日喜庆氛围,令人赏心悦目。参考文献

11.关于文化的定义 篇十一

然而, 近几年来, 已有多位学者对于亚健康概念进行质疑, 认为亚健康是“伪概念”和“谎言”。这就提醒我们, 亚健康概念一定存在着定义不严谨的问题。

笔者研究认为, 将亚健康定义为“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中间状态”的确经不起推敲。根据健康与疾病的定义, 人体只有健康和疾病两种状态, 并不存在着“中间状态”和“第三状态”。如果不健康, 那就必然存在着疾病。很显然, “中间状态”的概念有违健康和疾病的定义, 具有明显的逻辑性错误。这是亚健康概念引起学术界争议的主要原因。

本文目的, 就是为了搞清亚健康概念的内涵, 揭示其本质, 给亚健康概念下一个准确的定义。

1“亚健康”一词不能准确揭示“亚健康概念”所包罗症状的本质

严格讲, 根据健康和疾病的定义, 人体除存在健康与疾病两种状态之外, 在二者之间并不存在着“中间状态”。如果不是健康, 就必定是疾病。那么, 亚健康状态又居于何处呢?是否真有健康与疾病之间“中间状态呢”?

自2012年1月开始, 网上已有多位学者发表了三篇论文进行尖锐的质疑, 明确指出亚健康概念是人为杜撰出来的“伪概念”。这些质疑提醒我们, 任何科学概念的提出都要经得起认真推敲, 表达准确性, 达到名符其实, 才能得到学术界的普遍认可。

笔者认为, 如果搞清了健康和疾病的定义, 亚健康的概念则不辨自明。

2“亚健康”的本质是轻度功能性疾病

笔者研究发现, 亚健康状态并不是存在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中间状态”、“第三状态”、“灰色状态”、“病前状态”、“亚临床期”、“潜病期”、“前病态”等, 而是一种名符其实的“轻度功能性疾病状态”。

以往之所以将亚健康看成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中间状态”, 其最根本的原因, 是某些医师对于轻度功能性疾病的诊断不准确所造成的。

例如, 有些患者在患有明显不适症状时才会到医院就诊, 这本身就已经属于疾病状态。但由于病情较轻, 其理化检查指标位于正常参考值内, 结果医师未能做出相应的疾病诊断。这种失误完全是由于医师对于疾病的定义把握不准所造成的诊断不到位, 而不是患者没有疾病。其错误在于把理化指标当成了唯一确诊的依据, 而对于患者的症状则视而不见, 结果把有病当成了没病。于是, 这类轻病患者就变成了所谓的“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中间状态”, 即亚健康。由此可知, 所谓的“亚健康状态”完全是由于经治医师诊断不明确造成的, 是对疾病的定义把握不准确。

那么, 这种所谓“亚健康中间状态”究竟属于哪类疾病呢?下面让我们认真分析健康和疾病两个定义的内涵。

首先谈健康的定义。1978年, 世界卫生组织 (WHO) 正式给健康下了定义:“健康是指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3个方面全部良好的一种状况, 而不仅仅是指没有生病或者体质健壮”。由此可知, 抛下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不谈, 仅就生理角度而言, 健康所指就是一点儿疾病也没有。也就是说, 健康是既无器质性改变, 也无功能性改变;既没有症状, 也没有体征和理化检查方面的变化。如果有了其中任何一项改变, 就不再是健康。

其次要搞清病理生理学对疾病的定义:疾病是指机体在一定病因的损害作用下, 因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并引发一系列代谢、功能、结构的变化, 表现为症状、体征和行为的异常。也就是说, 只要人体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三者之一发生异常变化引起了症状、体征或行为异常, 就是疾病。据此定义可将疾病区分为功能性疾病、代谢性疾病和器质性疾病, 或二者、三者兼而有之。简单说, 疾病就是人体复杂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任何一方面所出现的异常。

下面, 让我们认真分析一下亚健康文献中的“亚健康症状”是否符合健康和疾病的标准。

一些文献把以下10类症状、体征均归类于亚健康范畴: (1) 少眠多梦、心悸气短, 胸闷憋气, 心烦; (2) 经常自汗、盗汗、出虚汗, 怕冷等; (3) 口苦、咽干, 大便干燥、小便短赤等; (4) 面色无华, 憔悴, 眼下灰暗发青; (5) 四肢发胀, 晨起或劳累后足踝及小腿肿胀, 下眼皮肿胀; (6) 指甲成像异常; (7) 乳房结节, 胸胁串痛; (8) 呃逆, 胸腹胀满, 大便粘滞不畅, 晨起呕吐; (9) 倦怠无力, 下午体温常常37~38°C左右, 手心热、全身倦怠无力; (10) 视力模糊, 头胀头疼等。

根据疾病的定义, 对照上述10类亚健康表现可知, 除去指甲成像异常、小腿肿胀等器质性改变外, 其余症状和体征大都属于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范畴, 正确的诊断应当是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内分泌功能失调, 其本质是人体轻度功能性疾病, 而不是“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中间状态”。

鉴于“亚健康”一词约以成俗, 不宜再改, 但其定义不宜再称为“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中间状态”, 而宜更正为“没有达到器质性改变的轻度功能性疾病状态”。

摘要:亚健康的概念自提出之日起, 一直被定义为“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中间状态”。近几年来, 有多位学者提出质疑和反对, 认为亚健康概念不能准确反映它所包罗的症状的内涵, 是一个伪科学概念。为此, 本文作者对于亚健康概念进行了重新定义, 首次提出, 亚健康的本质就是轻度功能性疾病, 而不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中间状态”。

关键词:亚健康,定义探讨

参考文献

[1]王天芳.亚健康与“治未病”的概念、范畴及其相互关系的探讨[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9, 29 (10) :929-933.

[2]沈红艺.亚健康的相关概念比较[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 2008, 29 (1) :8-10.

[3]袁云娥.亚健康概念及其研究进展[J].中国医院, 2004, 8 (4) :55-59.

上一篇:秋天来了优秀作文300字下一篇:学校教育工作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