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解读目录(精选8篇)
1.《论语》解读目录 篇一
解读《论语》作文450字
在上了初中后,我们接触了《论语》。这本书的作者是孔子,字仲尼,春秋鲁国人,他是我国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教育家,另外他也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不过,我觉得《论语》并不好学,因为它是文言文,不是很好理解,但是它能告诉我们许多深刻的哲理。
其中,“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句论语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这句话的意思是:经常温习已学的.知识,就可以从其中获得新的领悟,也就可以凭此当老师了。
复习时一种最基本p最简单的学习方法。这个方法非常简单:每天把老师上课的知识点归纳出来,将自己不清楚的地方画出来,向家长p同学或老师请教,在将这个不懂的知识点做上笔记,隔几天复习一次,直到记下来为止。这难道不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吗?
另外,“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也让我明白了:自己不愿意做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这句论语反映出一个现象,现在的孩子都非常自私,自己不想吃的东西给父母吃,自己的很多事也让父母做,根本不体谅父母的辛苦,也不帮父母承担一点家务。所以我们一定要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要只想着自己,也要替他人着想,这才是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我希望我能接触更多的《论语》,让我明白更多的人生哲理。
2.《论语》解读目录 篇二
关键词:教育语境,论语,解读
一、《论语》研读课程产生的背景以及教育语境的解读
《论语》研读, 从古代汉语的选文延伸到一门单列课程, 是因为学生有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好老师是被学生逼出来的, 好课程也是师生呼应的产物。在最初讲授这门课程的时候, 因为同学们所知有限, 课堂上我指东打西, 信手拈来, 横跨古今, 联系生活, 效果极好。在课程开设一段时间后, 就有同学完成了全书背诵, 并有少数人延伸到《大学》、《中庸》、《老子》和《弟子规》、《千字文》等的背诵, 课堂上不少同学表现为“点读机”式的对文本熟悉状态, 点到哪背到哪。再有, 课堂常常出现多个年级同学共同听课的现象, 既要使新同学听得懂, 又让听过的有同学有新收获, 自然对课程的讲授就有了更高的要求, 与过去介绍性的讲授相对比, 要更有系统性论述, 任何一章都尽量纳入孔子学说的思想体系和价值判断之中, 使零散的篇章纳入到完整的体系, 既见树木, 又见森林, 如此, 每一章讲授都不再是孤立的, 而是孔子学说的一个组成部分。
《论语》的学习, 让学生们在学习中修正了不少以往似是而非的错误, 反响十分强烈。例如“君子食无求饱, 居无求安”, 孔子不是对吃饱饭和居住的安逸持否定态度, 而是通过对比的方法, 强调在物质满足和精神追求的对比上, 人生的意义更多体现在明理知道, “就有道而正焉”, 尤其是超越物质羁绊的生命价值体验, 如此才有对颜渊“一箪食, 一瓢饮, 在陋巷”不改其乐的赞许。“无欲速, 无见小利”, 不是不要速度, 不要小利, 而是以否定的态度来警示: 不要一味追求速度, 要关注过程; 不要只注重局部利益, 要有全局观念。通过学习之后, 学生们的收获很大, 除了字词理解更准确之外, 对整个文意表达的教育指向认识也更清晰。孔子本来是非常强调中庸、中和的, 但是在具体中容易让人产生强调一端, 忽视另一端的感觉, 这实际上是一种误解。比如全书有八个“吾未见”, 包括刚者、仁者、好德如好色者, 都是极言难得一见, 并不是绝对没有。是教导学生时的现场话语, “声口宛然”。
在讲授过程中, 我长期坚持了字字过关、理解准确、言必有据, 每一章在孔子的整体学说当中对应的教育语境的位置得到明确。如此的课堂已然悄悄发生深化: 准确释读, 准确定位, 圆通解读, 点面呼应。讲授中撒得开, 聚得拢。散则为五百一十二章, 聚则为孔子学说体系的仁、中、和三要点, 话语语境则归为施教者、求教者、受教者、教育活动参与者的教育语境。
在学员讨论中, 大家依据各自手上的《论语》注本, 提出不同的解释, 论争不下, 互执一词, 于是, 辞简意丰, 文约义富, 一语多解, 随意为解的问题就凸现出来。微言大义, 是理解运用层面的延伸, 但是, 语言有着自己的内在规定性, 如果可以一语数解, 没有边界, 没有确诂, 本身就是对经典的伤害, 换言之, 没有真的读懂经典。由于《论语》特殊的文献地位, 历史上积累了浩繁的各种岐解, 让后学莫衷一是, 实际造成亲近元典的障碍。
有几点可以事前预设。一是文献所记只能有一种表达目的, 不应该可东可西, 可大可小, 否则语言的表述就不知所云。换言之, 经典原文只有一种解释, 不应该有多种解释。语言的内在规定性是唯一的。二是远古文字记载条件既简陋又难得, 无论是更早的甲骨、青铜, 还是稍晚的竹简木牍以及丝帛, 能记载的空间小, 花费也很昂贵, 文辞刻写必然省之又省之, 客观促成“其文约, 其辞微”的状态, 远不及今天的写作成本和表达习惯。三是就某件事发表意见如果有前因后果的记述, 形成一定语境, 理解就会准确。所以关注语境就有了特别的意义。书中所记, 是在什么状态下, 基于什么目的留下这些话语陈述, 是理解该书原意的有效方法。但因为《论语》的篇章之间没有十分密切的联系, 很多时候找不到对应的背景, 即使是《史记》的《孔子世家》和《仲尼弟子列传》中也不是都有交代, 便是《史记》所交代的背景, 也只是司马迁的见解, 所以需要对《论语》全书构建整体语境。如果构建成功, 对于客观理解《论语》各章意义极大。
孔子被后世尊奉为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等等, 但其实孔子的职业就是老师, 而且是万世师表, 他创设了教师这样一个职业, 虽然一生中有十四年的时间广泛地游历各国, 间断性地从事过一些政务管理, 但他终其一生所从事的主要活动就是教育活动。他教学生, 教国君, 教社会人士, 从事教育三个维度的活动: 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所以我们推断《论语》整个话语背景就是教育语境。当理解出现多种可能的时候, 我们就要回归到教育语境寻求解答。《论语》所记, 多是受教育者向孔子提出的某种学习修养的疑问或是为政者向孔子提出针对政权活动或家庭管理中的疑问, 孔子根据提问者的状态、经历和提问背景予以相应回应和解答, 体现了十分强烈的因材施教的个性化的辅导。只有把各种同类问题的回应加以汇聚才有可能寻绎出孔子对某类问题的一贯主张, 而不能寻章摘句拘泥于某一回答就认定孔子就是某一观点。这就像子夏与子张都得到了有关交友的引导, 可是一个是以拒绝心态交友, 一个是以包容心态交友, “可者与之, 不可者拒之”与“尊贤容众, 嘉善矜不能”, 几乎是对立的, 原因其实在他二人性格特点不同, 孔子予以的教导完全因人而异。人生道路和志趣发展没有标准答案, 过与不及都不是理想状态, 恰当合适, “无可无不可”的中和适度才是渐入佳境。
这个方式的释读, 可以将许多歧解纷呈的历史疑难问题予以较为妥帖的解释, 同学们也觉得受益匪浅。于是, 我就写了一篇《教育语境下的< 论语> 研读》, 2013 年发表在中国纺织大学的学报上, 正式提出了“《论语》的教育语境”这样一个观点。
二、教育语境下解读和教学《论语》的成果
《论语》教学方法的贴近经典, 解读经典的语境方法的创新, 再度激发起同学的学习热情。于是便有同学提出将这些教学成果固定起来, 形成教科研成果。在第二轮讲授完成后, 便组织有13 同学参与的解读本编写小组, 开始将研读成果编著成书。师生一起利用暑假相对自由的时间, 将一年多所录下的讲课录音进行分配, 以录音为依据, 对全书进行重新解读的编写。通过一个暑假的写作, 大约完成了全书三分之一的篇章, 但是质量不高。因为根据讲课录音整理过多受到讲课形式的限制。讲授偏重师生互动, 观点相对分散, 聚焦不够, 大家感觉到写作难度很大, 需要参考的书也特别多。加之暑假期间分居各处, 讨论也不方便及时。值得一提的是, 这期间汉语言专业2008 级王一波同学把《论语》古注的十多种常见版本的电子版全部予以下载, 包括十三经注疏版、朱熹版、杨树达版、钱穆版、张居正版、程树德版、南怀瑾版、傅佩荣版、毛子水版、金良年版、李泽厚版等。将此分发给参与书稿写作的同学, 在离校期间这些资料的电子版极好方便了检索。旧注新解在手, 使课程讲授内容和旧注之间形成相应关联, 使每一个词义解释都是在研判古人研究上的理性结论。
课堂教学形式也比较多样化, 有老师讲, 有学生讲; 有课堂讨论, 也有利用人文讲坛的平台进行研究性解读。既有课堂的诵读, 也有课外的晨读, 共同指向是对文本的熟悉, 熟能成诵, 所以经过一学年或者更长时间的研习, 很多同学对《论语》的感悟加深, 自信增强, 不少学生的毕业论文选择撰写与《论语》相关的选题。
经过新一轮课堂研读, 2012 级汉语言专业学生表现出良好的群体状态, 以他们为主体, 展开进行课题成果集结的条件逐步成熟。经过论证, 确定书稿框架为三部分:原文、注解和解读。原文主要依据来自朱熹的《四书集注》版本, 但有所调整, 注解力求简注, 内容繁复则放入解读中加以阐释, 因此解读是整本书稿的核心。解读广泛应用了教育语境的研究方法, 兼顾前人的研究成果, 但不拘泥于旧说, 按照校园故事、师门逸闻、请教、论难、传述等主题, 使纷繁的歧解得到条分缕析的解析。从2013 年9 月到2015 年5 月, 两年多的师生努力, 《教育语境下的论语研读》书稿终于诞生。
《论语》研读的课堂是开放式的, 听众有固定的, 也有变化的。为便于更多有兴趣的学生降低到课难度, 课程一直选择在晚上讲授, 与各专业课表冲突几率较小。因此到课的既有本专业的, 也有外专业的; 有高年级的, 也有低年级的; 有校内的, 也有校外的; 有学生, 包括本专科学生, 还有过硕士生和博士生, 还有社会人士, 如企业主, 中学老师。当然, 主体还是本院的目标学生。
课堂教学形式也比较多样化, 有老师讲, 有学生讲; 有课堂讨论, 也有利用人文讲坛的平台进行研究性解读。既有课堂的诵读, 也有课外的晨读, 共同指向是对文本的熟悉, 熟能成诵, 所以经过一学年或者更长时间的研习, 很多同学对《论语》的感悟加深, 自信增强, 不少学生的毕业论文选择撰写与《论语》相关的选题。
期间, 以这个目标为选题, 先后申报了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教育语境下的“论语”研究》, 批准文号: 鄂教思政函 ( 2014) 1 号文, 项目编号14G533, 偏重方法论证和文本解读; 申报了湖北省教研课题《借鉴传统书院模式完善高校国学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批准文号鄂教高〔2015〕1 号, 项目编号2014438, 偏重教学形式的创新。
这种师生选定文献, 一同研学, 砥砺前行, 经年积累, “虚心涵泳, 切己体察”, 既可与共学, 亦可以适道, 至于因事而变落实于自修实践则因人而异, 类似宋明书院的教学形式。两年时间的专题研修, 参与撰写的同学感觉收益明显。很多同学毕业后考入新的学校深造或者在工作岗位上传播传统文化, 体现出一定专业优势。在读学生的专业兴趣得到有效激发。这种教育语境下解读和教学《论语》的方式是我个人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感受到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 也希望可以借鉴到其他的古典文献的解读和教学中。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 2006:182.
3.《论语》:古代经典的现代解读 篇三
《〈论语〉选读》是浙江省高中语文走进新课程的第一门选修课程。《〈论语〉选读》教学,至少面临着五大困惑:第一,《论语》是经典,如何“彻底、清晰、明确地领会”作品?第二,《〈论语〉选读》教学是学术研究,还是生活还原?第三,《论语》是零散的不成系统的语录体典籍,如何将其连贯起来?第四,《〈论语〉选读》教材是编者重新分类编排的,教学时如何突出主题?第五,教材是如何顾及文字、文章、文化三个层面?
由于《论语》具有文化论著选修教材的普遍性,又有作为语录体散文和儒学经典的特殊性,许多老师拿到选修教材后不知所措、无从下手。只讲字词、不涉文化者有之,逐句串讲、脱离主题者有之,研究学术、忽视生活者有之,打游击战、到处乱窜者亦有之……
如何教好《〈论语〉选读》呢?《高山仰止》(第一章到第六章)课堂实录也许会给我们一些启示。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高山仰止》,高山比喻高尚的品德,高山仰止比喻对高尚品德的仰慕。那么,课文里的“高山仰止”是说仰慕哪个人的高尚品德呢?
(有的学生答子路,有的学生答孔子。)
(问题:一、如果你是子路的同学,你喜欢这样的同学吗?)
师:不管是仰慕子路还是仰慕孔子,我们还是先回到2500年前,假设你是子路的同学,你喜欢这样的同学吗?请齐读第1章到第6章。(生齐读)
请用“我喜欢(不喜欢)子路这样的同学,因为子路是一个 的人。”的格式发表自己的看法。
生:我喜欢子路这样的同学,因为子路是一个刚强的人。
生:我喜欢子路这样的同学,因为子路是一个非常勇敢的人。
生:我喜欢子路这样的同学,因为子路是一个正直的人。
生:我喜欢子路这样的同学,因为子路是一个能给人安全感的人。
生:我喜欢子路这样的同学,因为子路是一个敢于直言、敢于提问的人。
生:我不喜欢子路这样的同学,因为子路是一个马虎的人。
生:我不喜欢子路这样的同学,因为子路是一个好强的人。
生:我不喜欢子路这样的同学,因为子路是一个自大的人。
师:喜欢也好,不喜欢也罢,总之子路留给我们的不是一个单一的印象。心理学上按照气质把人分为四类:胆汁质(比如张飞)、多血质(如曹操)、粘液质(如诸葛亮)、抑郁质(如林黛玉),你觉得子路最像哪一个人?
生:张飞。
师:如果把子路画出来,怎样画比较好?
生:要画出浓眉大眼,络腮胡须。
师显示子路像。(生惊笑)
师:(显示PPT)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佩豭豚,陵暴孔子。(《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子路生性鄙俗,喜欢逞勇斗力,志气刚强直率,戴着公鸡的羽毛,佩戴着公猪的牙齿(二物皆勇,子路好勇,故冠带之),曾经侮辱过孔子。比孔子小九岁的子路“陵暴孔子”,可见子路是一个勇敢率直之人。同样,一旦认为孔子做错了事,子路也表现出不同的态度。请齐读第五章和第六章。(生齐读)
师:“道不行”与“乘桴浮于海”是什么关系?
生:因果关系。
师:孔子的主张确实没有得到实行,但孔子始终没有“乘桴浮于海”,可见这是一种假设关系。如果主张行不通,乘着小筏子漂流海外,跟随我的人大概是子路吧。仅仅是假设,然而子路却以虚为实,非常高兴。本来这样也就可以停止了,而孔子又说了一句十分重要的话。那么,“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是批评还是表扬?
生:“好勇”是表扬,“过我”是批评,“无所取”是批评,因此是一种表扬性的批评。
师:非常辩证。(板书:美其勇,而讥其不能裁度事理。)请齐读第六章。(生齐读)很好,子路为何不悦?
生:南子作风淫乱,子路认为孔子见此淫乱之人不合礼法。
师:老师再补充一点:南子有着强烈的干政弄权欲望,而且为人轻浮,富于权术,卫灵公在年老之时把政权拱手让给夫人。有人认为孔子想通过她谋得一个职位,所以子路不高兴。孔子发誓表明了自己没有做错,那么是不是子路错了?
生:他们都没有做错,因为子路根据平时孔子教给的“礼”,指出孔子是不对的,而孔子有自己的想法。
师:孔子有什么想法,老师再补充一则材料:
灵公夫人有南子者,使人谓孔子曰:“四方之君子不辱欲与寡君为兄弟者,必见寡小君。寡小君愿见。”孔子辞谢,不得已而见之。夫人在絺帷中。孔子入门,北面稽首。夫人自帷中再拜,环佩玉声璆然。
孔子开始推迟,不得已才去见南子,因为孔子见南子也是出于礼节。在子路看来,孔子见南子不合“礼”,这是子路心中的“礼”;在孔子看来,自己见南子是合乎“礼”的,这是孔子心中的“礼”,学生与老师对“礼”的理解不同。朱熹认为:
圣人道大德全,无可不可。其见恶人,固谓在我有可见之礼,则彼之不善,我何与焉。然此岂子路所能测哉?故重言以誓之,欲其姑信此而深思以得之也。(朱熹《论语集注》)
(板书:欲其姑信此而深思以得之也。)
师:像子路这样的同学你喜欢吗?
生:喜欢。
(问题:二、 如果你是孔子,你喜欢子路这样的学生吗?)
师:让我们过一把当老师的瘾,如果你是孔子,你喜欢子路这样的学生吗?请齐读第三章和第四章。(生齐读)孔子对颜渊说的话,对子路来说意味着什么?
生:“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是一种很高的境界,意味着子路做不到这一点。
生:达者兼济天下,穷者独善其身。这里是说子路只会“兼济天下”,不会“独善其身”。
师:子路见孔子只赞美颜渊,自负其勇,心想孔子要是统帅三军,一定与自己想的一样。可是,圣人是不按常理出牌的,孔子说不想与不考虑后果的人共事,想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的人共事,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生:因为这正是子路所缺乏的。
师:智勇双全方为真豪杰,孔子告诉他要“扬智抑勇”。(板书:以抑其勇而教之。)
师:孔子一下说“乘桴浮于海”跟随他的人是子路,一下子又说不想与子路这样的人共事,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生:不矛盾。前者说无勇不好,但过勇也不好;后者说除了勇,还要谋,这与中庸之道是统一的。
师:方法不同,但目的一样。孔子处处告诫子路要抑制过于刚勇的一面,甚至在鼓瑟时也进行教育。请读第四章。(生读)门人为什么不敬子路?
生:学生是跟着老师的步调走的,看老师不尊重子路,所以也学着不尊重子路。
师:孔子叫子路不要在家门鼓瑟,孔子的肚量怎么那么小?
生:大概子路弹奏的音乐不好听。
师:史书记载,子路鼓瑟,有北鄙杀伐之声。也就是子路的音乐过于刚勇。“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是鼓励还是告诫?为什么?
生:鼓励。孔子一看学生们误会了他的意思,于是又鼓励子路。
师:非常准确。孔子前面说子路那手瑟不要在我这里弹,后面又说子路弹瑟的水平已经登堂了,前后统一吗?
生:我觉得前后是统一的,前面说子路那手瑟不要在我这里弹,是从鼓瑟的内容来说的,而后面说子路鼓瑟的水平已经登堂了,是从鼓瑟的技巧来说的,前后并不矛盾。
师:孔子告诉子路不能因为鼓瑟的内容不对受到批评就丧失继续前进的动力。(板书:未可以一事之失而遽忽也。)在第三章里,孔子先说子路不行后又说子路还行,而在第四章里,孔子先说子路行后又说子路不行,在孔子眼里,子路到底行还是不行?为什么?大家议一下。
生:我认为子路是行的,因为他很厉害,(全班笑)如果他去打仗的话,一定很勇敢。
师:打仗需要勇猛。现在我们看第二章最后一句话“若由也,不得其死然”,孔子说像子路那样恐怕不能善终。是打仗不能善终呢,还是别的什么原因不能善终呢?
生:可能是政治斗争,春秋时期是一个社会大变革时期,诸侯国内部常会发生政变。子路刚勇,不懂得为人处事,如果在政治斗争中不懂得进退的话,就会死于非命。
师:这位同学讲出了一个真理,《菜根谭》中说:“涉世若无段圆滑机趣,便是个木人,处处有碍。”我们看一看子路是怎么死的:
孔子任鲁国司寇时,子路任季孙氏的宰,后任大夫孔俚的宰。卫庄公元年,卫国发生了政变,子路闻讯后去见政敌蒯聩。蒯聩命人挥戈击落子路冠缨,子路目毗尽裂,严厉喝斥道:“君子死,而冠不免。”毅然系好帽缨,从容就义。
勇敢是需要的,但是过分的勇敢是不可取的。所以孔子总是因时、因地教育子路。如果你是孔子,你喜欢子路这样的学生吗?
生:喜欢。
师:子路除跟孔子学诗、礼外,还为孔子赶车,做侍卫,跟随孔子周游列国,深得器重。孔子称赞说:“子路好勇,闻过则喜。”从根本上讲,孔子是喜欢子路的,指出子路的过失也是为子路的未来考虑。因此,喜欢子路是本质,不喜欢只是表象。
(问题:三、 如果你是子路,你喜欢孔子这样的老师吗?)
师:如果你是子路,你喜欢孔子这样的老师吗?
生:如果我是子路,我不喜欢孔子这样的老师,因为孔子太注重“礼”了。
师:见解独特,难道孔子所做的也不符合他自己所宣扬的中庸之道吗?这个问题可以讨论。
生:如果我是子路,我喜欢孔子这样的老师,因为子路这样鲁莽的人经过孔子的教育,也变得有“礼”,懂得“仁”了。
生:我喜欢孔子这样的老师,因为孔子能够因材施教。
师补充: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感,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师:这就是孔子的因材施教。同学们还能从今天所学的六章中看出孔子有什么优秀的教育品质吗?
生:连在子路鼓瑟时也进行教育,孔子能因时施教、因地施教。
师:这就是孔子的教育艺术,一个具有如此教育智慧的老师,不值得学生喜欢吗?(板书:教育艺术。)
生:孔子认为子路过于刚勇,处处想中和他的暴性,中庸之道是孔子的教育思想。
师:很精辟!(板书:教育思想。)
生:像子路这样“野”的人,孔子也收他为弟子,表现了孔子大度宽容的一面。
师:你能用四个字概括吗?
生:有教无类。
生:教育风度。
生:教育胸襟。
师:(板书:教育胸襟。)最后齐读第一章。(生齐读)
如果说因材施教体现的是孔子的教育艺术,那么孔子身在陈国,却心系弟子,又表现了孔子的哪个方面?
生:情系学生的态度。
生:教育情怀。
师:好一个教育情怀!(板书:教育情怀。)此时,孔子在你们心中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生:和蔼可亲。
生:能给人如坐春风的敦厚长者。
生:像一尊佛。
师:对,雍容和顺。(板书:雍容和顺。)
师:(显示孔子像)对一个达到如此教育境界的人,学生岂止是喜欢,简直是仰望!在学生看来,孔子就是一座需要仰望的高山。这样的老师,值得学生仰望吗?值得家长仰望吗?值得炎黄子孙仰望吗?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孔子的形象早已超越这一境界,请看毛泽东《讲堂录》中的一个片断:
王船山(谓)有豪杰而不圣贤者,未有圣贤而不豪杰者也。圣贤,德业俱全者;豪杰,欠于品德,而有大功大名者。拿(破仑)翁,豪杰也,而非圣贤。
有办事之人。有传教之人。前如诸葛武侯、范希文,后如孔、孟、朱、陆、王阳明等是也。 宋韩、范并称,清曾、左并称。然韩、左办事之人也,范、曾办事而兼传教之人也。
帝王一代帝王,圣贤百代帝王。
——毛泽东《讲堂录》
一个时代有了思想,这个时代也就有了精神的灯塔;一个民族有了巨人,这个民族也就有了精神的支柱。当我们回望立于一天一地间的圣人时,我们的姿态是向上仰望!
值得思考的是,子路最后系好帽缨,整肃衣冠遭到杀害,有人说子路的死与孔子的重“礼”教育有关。作为一个现代人,你如何看待孔子的“礼”?
附板书:
高山仰止
教育艺术——教育思想————教育胸襟——教育情怀
雍容和顺
【教后反思】
为什么要选读《论语》?这是现代人心灵的需要。不说社会之事,单说今天的校园里,虽有其乐融融的师生对话,但也时常演绎着“鼠欺负猫”的故事,两千五百年前孔子与弟子的对话,对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我们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同时,我们也需要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一些内容进行分析和鉴别。因此,既要汲取先贤的思想和智慧,又要用科学的态度观照传统文化。在顾及文字、文章、文化三个层面的过程中,关键是实现古代经典解读的现代化。
一是课内支持课外。《论语》是文言文,就要通过文本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从课内掘进,感悟先贤的思想,汲取圣人的智慧,汇聚于高度凝练的语录时,我们常因难度较大而犯愁。此时就要特别关注《论语》价值的现代化,努力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还原《论语》的生活情境。这堂课的三个主问题都是为了这一点而设计的:①如果你是子路的同学,你喜欢这样的同学吗?②如果你是孔子,你喜欢子路这样的学生吗?③如果你是子路,你喜欢孔子这样的老师吗?课内(古)与课外(今)的联系点是什么呢?就是师生对话。从后人的眼光看孔子,孔子是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但其核心是教育家,《论语》语录的主要形式是师生对话。
二是课外反哺课内。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有关《论语》的评注不可胜数,比如有朱熹的《论语集注》、杨伯峻的《论语译注》、李泽厚的《论语今读》,还有《论语通译》等译注类著作,有钱穆的《孔子传》、匡亚明的《孔子评传》、林语堂的《孔子的智慧》、南怀瑾的《论语别裁》等评传类著作,有司马迁的《孔子世家》、杨伯峻的《试论孔子》、鲍鹏山的《黑暗王国里的残烛》等经典篇章,还有《百家讲坛:于丹〈论语〉心得》等图像影视资料。用这些课程资源来补充、联系、深化、审视《论语》,进而设计出一个体现编者主题的教学方案,是《论语》教学的必要途径。授课如同写文章,最忌零散无序。从哪个地方走进去,用一条什么样的线穿起来,又从什么地方走出来;如何铺垫、如何连缀、如何汇聚、如何突出主题,是思考的重点。实际上,这个过程就是用现代人的眼光审视和观照经典的过程。当然,这样做决不是学术研究,而是还原生活,以“彻底、清晰、明确地领会”(王荣生语)经典的内涵。
4.《老年人日常生活案例解读》目录 篇四
家庭赡养篇
1、“空巢老人”有权要求子女“常回家看看” 2、8旬老人无家可归租房住有房儿子可追责
3、以房养老让老年人老有所依
4、协议断绝父子关系子女赡养义务不能免除
5、老年人可以拒绝子女“啃老
机构养老篇
1、养老院给擅自给老人吃安眠药属违规
2、老人护理期间骨折养老院无错仍判赔
老人监护篇
1、老年人可以自选监护人
2、老年人的监护人有争议可以由法院裁决
遗产继承篇
1、无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老年人立的遗嘱无效
2、代位继承只能继承父母遗产份额
3、只受赠不赡养老人可撤消遗赠扶养协议
4、不尽义务的遗赠协议老年人可以申请撤消
5、已经送人抚养的子女对亲生父母无权法定继承
6、“准女婿”孝老二十四年也可继承老人遗产
7、老人立遗嘱不合法遗愿难达成
同居婚姻篇
1、老年人未婚同居财产问题需谨慎
2、老年人再婚自由但对前妻(夫)财产不能自由处置
3、老年人再婚并不免除子女的赡养义务
4、独居老人相亲不能过分追求物质条件
5、金婚夫妻要离婚法院须先调解
6、夫妻晚年闹离婚共同财产要共同处分
居家服务篇
1、保姆虐待老人造成纠纷可调解处理
2、养老护理员工作中摔伤雇主要担责
3、养老护理员失手伤人雇主担连带赔偿责任
4、养老护理员突发疾病身亡雇主也需承担公平责任
5、劳务派遣制的养老护理员照护老人受伤可认定工伤
医疗服务篇
1、老人托熟人求医也要手续全
2、医院发错药老人维权要依法
3、老人听医生介绍病情还须冷静
社会救助篇
1、老人流落街头未必能获得社会救助
2、生活困难的农村老人符合条件可办理五保
3、退休人员符合条件也可申请城市低保
人身伤害篇
1、空中掉下花盆砸伤老人楼上住户共担责
2、老人被狗惊吓受伤饲养人要担责
3、取暖器炸伤老人厂家难逃责
合同维权篇
1、老年人签订房屋买卖合同还要多慎重
5.《论语》解读目录 篇五
至此,《论语》问答的精微意蕴似乎犹有未尽。为什么是冉有来问?为什么冉有所问的是事关行动作为的问题?卫君继嗣之乱只不过是一个时代乱象的一角。这场变乱中的各方面人物和事件因素,折射了一个时代的变迁大势。在这个时代变迁中,君子应该如何作为?这或许是在那个时代,包括冉有所问如何作为问题在内的所有问题的共同问题。因此,为了理解《论语》问答的深意,我们就不得不旁涉这场对话发生于其中的背景。
正在卫乱未已的时候(鲁哀公十一年),夫子自卫反鲁,修《诗》《书》、正《礼》《乐》、赞《易》、作《春秋》,垂经典以俟后圣,不再栖惶奔走,“知其不可而为之”了。为什么不再“为之”了?也许自卫反鲁前夕的“不为卫君”隐含了答案:那也许是因为,旧世界(周)已经没落,新世界(汉)还没有升起。在这个道之不行的乱世,已经没有一个值得去“为”的君了,也没有一个可以拱“卫”的国了。
一方面,位居正统的卫君辄是如此孱弱不堪,虽无大恶,亦乏善可陈:这个幼弱的正统及其衰德,岂不正是周文疲惫、周德衰败、周天子失权的征象?卫君后来“效夷言”而死于夷(越),这件较小的事件岂不是与后来周统亡于秦的大事一样,从属于同一个历史进程?这样的旧君还可以帮助吗,还值得去为之行动吗?子贡出曰:“夫子不为也”。但是,可以直接说不为吗?也不行。一个正统的但已失德失时的孱弱旧物,难道不是应该以隐微的书法来曲折地对它求全责备以保存正统礼法的血脉吗?只不过,春秋的立法者需要等待新的时机和新的形式,等到复质的革命行动之后,再让这礼文的血脉重新受命,再来文化质野。这个文质相革相救的过程,就是我们尝试用“春秋道统”这个词来说的意思。这个过程反复发生的历史,就是孔子作《春秋》以来中国政治运行的道路。无论春秋秦汉之际,还是现代中国之变,无不运行在这条“春秋道统”之上。这个“道统”,如果也可以称为“道统”的话,不是理学虚构的心传,而是中国历史实际运行的道路。它从历史的经验中来,到政治的实践中去,而不只是从心性的体验中来,到天理的思辨中去,虽然它毫无疑问也包含后者。不了解春秋道统的运行方式,就不可能了解今天的中国走到了什么地方;只知道心传道统,就只能对中国历史和现实大发文人的感慨和哲学的牢骚。《诗》文唱的“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并不是抽象的道学和盲目的信仰,它在《春秋》的文质相复中找到了道路,在汉家制度中得到了落实。子日“吾从周”,也不是要抽象地恢复周文,而是有一套具体的革命更新方案,通过黜周之文而来救周之文。公羊家所谓《春秋》为汉制法虽然有民间神话的成分,为雅士所不喜,但它从汉家制度的政治现实读出的历史洞见和政治智慧,却委实是《春秋》的精髓、道统的血脉。这条道统在今天是否还能传承延续,可能维系着华夏中国未来的命运。
另一方面,则是代表新世界诈力争夺原则的蒯聩。他虽然代表了将在后世位居主宰的新生政治原则,但他并不幼弱,而是正当盛年。而且,他所代表的政治原则行将发迹,一统六合。他的诞生源于腐朽的贵族世界,那个昏聩的公侯(卫灵公)和他的淫荡夫人(南子)的宫廷;他的悖逆肇端于对这个腐败世界的孕育者之一,他的亲生母亲南子的谋弑。夫子的时代,这样的新型君主已经不新鲜了。这类君主诚然是周文贵族礼乐的败坏者和对立面,但无疑也是它的直接后果。《春秋》十二公二百四十余年事,列侯无数,岂不大抵类此?其中,虽最高典范如齐桓公,亦不免禽兽行。这些新型君主应该去帮助吗?“夫子不为也”。但是,可以直言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吗?亦不可。一群孔武有力、逾越礼法的强梁新物,难道不是应该以隐微的书法来贬退讨伐吗?
无论如何,现实行动作为的空间已经被这两种皆不可为之(助之)的新君旧王夹道堵塞了。“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道其不行矣夫”(《中庸》)。在这种新旧对立、古今否隔的两难处境中,行道的唯一可能性只能是在现实的急促夹逼中暂时退隐,修《诗》《书》、正《礼》《乐》、赞《易》、作《春秋》,通过经典书写而来从容不迫地为未来开辟道路。这条道路是通达古今的,因为它既不是单纯旧文的,也不是片面新法的,而是通三统而大一统的大道、通道。如何大之?通而大之。如何通之?大而通之。这条通达广大的道路,上承先王大道,下为万世制法。这条承上启下、通达古今的道路,便是在行动上“不为卫君”的晚年夫子在言辞上制作的宪法,也就是垂空文以俟后圣的《春秋》。《论语》载:“子在陈日,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说这话不久,夫子就自陈反卫,自卫反鲁。不为卫君不只是不为卫君,而是含有一个此世不再可为,可为者只有归裁旧章、制作更新、以俟后圣的意思。《春秋》《论语》之间,符合若此,其犹一身之表里乎?
除了时代的变迁大势所构成的大背景之外,对话的语境还尤其相关于夫子晚年自卫反鲁的春秋制作;而夫子晚年的春秋制作又相关于伴随这一变化的诸弟子变故,其中尤其是子路死卫、颜渊早卒。这两场变故在《春秋公羊传》的结尾与西狩获麟的异象一起,构成了经文绝笔引发的三叹,而《春秋》何为而作的心志,尽道于此三叹。子路正冠结缨而死于卫,象征一个礼仪庄严的周文旧统的壮烈衰亡,而在《论语·卫灵公》中被寄予未来通三统希望的颜渊之早逝。则意谓一个新时代的到来为时尚早。子路和颜渊在夫子修《春秋》前后的相继死亡,分别从继往和开来两方面的困境夹逼出了获麟事件之为“吾道穷矣”的感叹。
《公羊传》结尾的三叹,分别对应三种不作为的作为:已经逝去的不再能作为,尚未到来的还不能有所作为,当前能做的只不过是微言立法以俟后圣。同时,正是在这三种不作为的作为中,卫国群公子公孙正在为争国而积极作为,各国公卿大夫、门客游士也正在以前所未有的规模积极作为,而且,过不了多久,一个更加普遍积极作为的战国时代即将到来。正是在这个时代的大背景和趋势之下,在颜渊、子路和夫子本人相继辞世前后,孔门诸弟子中也有三种人积极从事三种作为:冉有为季氏宰,参与方兴未艾的新赋税和新军事改革;子贡相鲁卫,斡旋于齐鲁宋卫中原诸国与新兴的吴越之间,“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子游子夏少年新锐,跟随晚年夫子受经治学,夫子殁后子夏居西河教授,门徒辈出。以这三个学生为代表的作为类型,可以说分别开启了后来在战国时代成为主要行动内容的变法、纵横和百家论学三种作为方式。孔门师生的三种不为之为和三种积极作为:所有这些都构成了《论语》所载夫子不为卫君对话的背景。不考察这些背景,就不可能理解《论语》对话之为春秋微言的意义。
《论语》的春秋微言,在“夫子不为卫君”章隐藏在两个似乎与卫乱事件无关的古人身上:伯夷叔齐只是随意被征引来作为仁与让的典范?在卫君继嗣之乱中谈及伯夷叔齐何人,没有丝毫超出卫乱事件之外的深意?
伯夷叔齐何人,这个问题并不是在问卫君正统继嗣何人。卫君继嗣何人,这是问及大义的问题。但实际上,对于当时普遍熟谙周礼的公侯大夫士来说,这一类问题其实完全不构成问题。礼崩乐坏,礼乐征伐自诸侯初,陪臣执国命,八佾舞于庭,射王中肩,召王狩河阳:那些富有教养的乱臣贼子们之所以做这些僭越的事情,并不是因为不知道这是僭越的;那些出口吐华的贵族们之所以不按照正确的礼仪制度去做,也不是因为他们受的礼仪教养不够,不知道合礼的行为应该如何。
《论语》的问答,《春秋》何为而作,决不在于仅仅是重复一下当时众所周知的周制礼仪知识,以及练习一下如何把这种知识应用到具体的人事上去。对礼仪的重申和应用练习,诚然构成了《春秋》的主要内容,但是,《春秋》何为而作的意义却在于,如何在对周礼旧文的重温和正名性的使用中,隐含着面向未来新时代的立法。这种新的立法既是对时代变化的权变顺应,也是对过往传统的承续会通。这种旧章新命、继往开来的春秋心志,表现在《论语》中便不是问“卫君继嗣何人”这样的大义问题,而是通过“夫子为卫君乎”这样的行动问题而转问到“伯夷叔齐何人”这样的微言问题。
6.《论语》解读目录 篇六
资料目录
(解读)
一、健全基本组织
1、组织网络图(既要建立党组织网络图,又要建立工青妇等群团组织网络图)
2、基层党组织设置台账(内容包括党组织名称、组成人员和所任职务等)
3、本级党组织及所属基层党组织按期换届选举资料(党章规定:党的基层委员会每届任期三年至五年,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每届任期两年或三年)
4、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设置情况及开展活动计划、记录(群团组织设置情况包括组织机构名称、组成人员及所任职务)
二、建强基本队伍
1、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名册及任职文件(机关党组织书记应由领导班子成员兼任)
2、基层党支部书记参加上级党组织组织的集中培训通 1
知、学员登记表、结业证书等(基层党支部书记每年应参加1次上级党组织组织的集中培训)
3、党组织领导班子定期研究重要问题会议记录
4、入党积极分子名册(入党积极分子基本情况要清楚,要有培养计划和记录)
5、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计划和落实培养教育措施的记录
6、党员名册和党员群像图(党员队伍基本情况要清楚,要有发展党员规划和计划、发展新党员预审材料。党员预审材料包括入党积极分子考察表、入党申请书、政审材料、外调材料、自传等。党员群像图要有党员像片、姓名、出生年月、入党时间等)
7、发展新党员名册及入党预审材料(包括入党积极分子考察表、入党申请书、自传、政审报告、外调材料、入党志愿书等)
8、发展党员工作程序图及有关记录
三、开展基本活动
1、党员学习教育活动计划(每年集中学习不少于12天)
2、党员参加党组织集中学习记录
3、开展“七一”纪念活动方案和活动资料(机关党组织每年“七一”前后举办一次纪念活动)
4、党支部工作计划及月活动具体安排和记录(以支部为单位,每月至少开展1次活动)
5、党员党性分析材料(内容一般包括三个部分:一是列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二是剖析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三是整改措施和努力方向)
6、开展党员党性分析和民主评议党员活动记录(每年组织一次党员党性分析和民主评议党员活动)
7、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实施方案
8、召开创先争优活动工作部署会议方案、领导讲话等
9、党组织、党员创先争优公开承诺书(要有承诺公示栏)
10、开展创先争优定期讲评活动的记录(创先争优的活动方式概括地说就是“三评”,即讲评、点评和测评,讲评是指党组织和党员讲评创先争优履行承诺情况;点评是指支部书记点评党员创先争优情况,上级党组织领导点评村支部创先争优活动情况,肯定成绩,指出不足;测评是指群众代表对村党组织和党员创先争优活动满意度进行测评。要求做到一季度一次讲评,半年一次点评,一年一次测评。)
11、创先争优活动督办检查安排及检查考评情况通报
12、开展业务培训、业务竞赛等活动方案及活动过程资料(图片、记录等)
13、开展“推动江夏新发展,我是党员我带头”活动方案及活动过程资料(图片、实例表、典型事迹材料等)
14、开展“城乡互联、结对共建”活动协议及开展活动记录和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15、开展党员干部与困难群众结对帮扶活动方案及解决实际问题记录
16、单位党组织与所在地社区签订的共驻共建协议及活动记录
四、完善基本制度
1、有关制度汇编(上墙)
(1)党组(党委)领导班子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
(2)党组(党委)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制度
(3)党组(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
(4)“三会一课”制度
(5)党员发展、党员教育培训、民主评议党员等党员教育管理制度
(6)党员干部服务承诺、挂牌上岗、联系服务群众等作风建设制度
(7)党务政务公开、重大决策征求意见、重要情况通报等民主管理制度
(8)党员干部述职述廉、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廉政谈话等党风廉政建设制度
(9)基层党组织建设考核评价制度
(10)党组织联系服务党员和干部职工制度
2、执行有关制度记录
(1)党组(党委)会议记录(每月不少于1次)
(2)党组(党委)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记录(每年召开1次)
(3)党组(党委)中心组学习记录
(4)“三会一课”记录(支部会每月1次、党员大会每季度1次、党小组每两个月1次,党课每年不少于2次)
(5)党员联系服务群众记录
(6)党务政务公开记录(公示)
(7)重要决策征求意见、重要情况通报记录
(8)党员干部述职述廉报告
(9)党员干部重大事项报告
(10)党员干部廉政谈话记录
(11)对基层党组织建设情况进行考核的方案及考评结果
(12)党组织联系服务党员和干部职工记录
五、落实基本保障
1、设置党务工作机构文件
2、党务工作人员名册
7.《论语》解读目录 篇七
关键词:加工贸易,转型,限制类商品,政策
2007年7月商务部、海关总署联合发《加工贸易限制类商品目录》 (以下简称《商品目录》) , 公布新一批加工贸易限制类目录, 主要涉及塑料原料及制品、纺织纱线、布匹、家具等劳动密集型产业, 共计1853个十位商品税号, 占全部海关商品编码的1 5%, 对列入限制类的商品将实行银行保证金台账实转管理。这对正处在加工贸易转型期的国民经济和企业产业较大影响。
一、我国加工贸易正处在转型期
当前, 我国加工贸易发展很快, 直接从业人员在3000~4000万人, 约占第二次产业就业人数的20%。2006年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8319亿美元, 占GDP的19.0%。但加工贸易总体处于全球价值链上处于低端, 主要集中在最终产品的组装和低端零部件的配套生产, 劳动密集度高, 技术含量较低, 而在核心技术、产品设计、软件支持、关键零部件配套、关键设备和模具, 以及品牌等环节上, 多数被跨国公司的母公司所控制。
从国外环境来看, 国际产业出现了新趋势, 即从一般制造业转移向高新技术产业转移和服务外包。从国内来看, 党中央确定了科学发展观, 提出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这就要求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 必须在资源占用、能源消耗、节能减排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出口贸易方面, 采取了加工贸易限制类商品措施, 可以说是我国主动适应国际产业变化的调整, 它可以促进国内产业升级, 促进加工贸易升级。
二、政策的出台会对我国加工贸易产生的影响
此次加工贸易限制类商品政策调整, 旨在优化我国出口商品结构, 严格控制“两高一资”产品出口, 抑制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产品出口, 减少贸易摩擦, 促进贸易平衡, 缓解外贸顺差过大带来的突出矛盾, 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实现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商务部和海关总署每年都要对商品的税号进行调整, 限制类商品目录就会相应做一些微调, 由此每年发布管理目录, 以便企业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对未来趋势的预知。
此政策的出台会对我国的加工贸易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近期和远期两个方面。从近期来看, 对从事这些被限制的加工贸易产品的企业, 肯定增加了它的经营成本。但从长远来说, 如果企业按照这个政策导向来调整产品结构和经营生产方式, 不断拥有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 企业应该会获得长远发展、健康成长。当然, 这个政策肯定得到了中西部地区的欢迎, 因为他们拥有发展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希望这次调整带来东部企业转型升级的动力, 加快产业升级。
《商品目录》中限制类商品政策调整, 其主要内容有两个方面:一是抑制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产品出口过快增长。二是为配合国家实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加快形成布局合理、区域特点明显的加工贸易发展布局, 实行区域间差别政策, 促进加工贸易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此次政策与以往的最大不同点是采取了东中西部差别政策, 即东部地区新设立的外贸企业, 不予批准限制类商品加工贸易业务;中西部地区A类和B类加工贸易企业实行银行保证金台账空转管理。
三、企业的压力与应对之策
新政策给出口加工企业带来的压力对东中西部企业而言是不同的。对中西部地区的地方政府、商务主管部门和企业来说, 应该利用好这个机遇, 发挥本地比较优势, 对应承接相匹配的产业转移, 借力把国家已经确定的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战略推向前进。对东部地区来说, 还是要变压力为动力, 首先要客观地看待这次政策调整给自己带来的影响, 认证核算细账;其次就是加快企业转型升级, 从技术、产品和行业都要有一个长远打算, 加快升级步伐, 主动应对比消极等待要强。
从目前公布的限制类来看, 新政策的出台主要是要限制这些相对技术含量比较低的, 有一些还是消耗能源、资源过大、出口增长过快的商品。对从事这些被限制的加工贸易产品的企业而言, 原来全部是保税的, 出口核销, 现在按照应缴税款的50%缴纳保证金, 这个保证金出口的时虽然退还, 但还是要占压一部分企业运转资金, 增加了经营成本。
给出口加工企业带来的最大压力, 是转型和升级。因为, 新政策直接体现了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这样一种思路, 一种促进转型升级的信号, 因为列入限制类商品目录的, 大部分都是加工附加值不太高的, 或者说技术含量相对偏低的一些商品。从国家政策层面已经开始限制和禁止那些低附加值、技术含量低的产品出口, 迫使生产这些产品的企业增加对自主知识产权的要求, 转变生产和经营方式, 增加科技含量, 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从发展趋势上来看, 出口加工企业正面临着行业“洗牌”, 我国的的出口加工贸易将出现两个现象:一方面进区企业会大幅增加, 保税区、出口加工区和保税港区内要比区外优惠。因为区外的、东部的、限制类的A、B类企业, 在区外都需要征收5 0%的台账保证金, 但是进区就不需要, 这就是一个很大的优惠, 这就加强了海关监管。这种政策一旦实施, 区内和区外的差别就会越来越明显, 可能就会导致区外企业向区内转移的势头。特别是这次政策调整以后, 会更加优惠。另一方面, 这些企业也会向中西部转移, 因为企业除了享受上述A、B类企业的优惠外, 还可以新申请东部限制类的出口加工贸易资格。
8.《论语》解读目录 篇八
关键词:目录学 版本学 关系 解读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5(a)-0099-02
目录学、版本学都是较为古老的学科,在中国古代的历史长河中,对于治学,研史曾经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这两门学科既有联系,又有独立,既有自身的研究对象与范围,又有相辅相成的相互关系,很难说谁主谁辅,下面浅谈一下本人对这两门学科的关系的看法。
1 目录学的形成、发展及成熟
目录一词始出自《七略》,其中说:“《尚书》有青丝编目录”,此词一直为后人所沿用。目录是目和录的合称。目是书名或一书中的篇、卷的名称。录就是对目的说明介绍,即把书的内容、作者事迹、书的评价和存佚、流失情况及校勘经过等写成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一批书名或篇卷名与说明介绍编次在一起,就称为目录,也称书目。
目录在我国起源较早,公元前一世纪,劉向、刘歆父子编撰的《别录》和《七略》是最早的比较完备的目录专书,但是,该书已经佚失。不过,《汉书·艺文志》基本上保留了《七略》的内容,因此,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目录。
目录学的起源很早,《尚书》《诗经》的序文都可以看作是目录的雏形,“目、录”二字的连用,始于东汉末年郑玄的《三礼目录》。不过在西汉末年刘向、刘散父子第一次大规模的整理中外典籍,详校文字异同,核定篇目,确定书名,创立目录学上的六分法,撰写成《别录》《七略》时,就己经形成了真正的目录学。
其中《校雠通义》是校样学理论的集大成著作,是继(宋),郑樵之《校雠略》之后的又一本校雠理论专著,该书所论也是广义的校雠。“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是清代著名学者章学诚提出的我国古典目录学本体论,是我国古典目录学思想最具价值的部分,它不仅包括三层逐级递增的层面,即对文献的整理;对文献文本内容的疏理以及对文献超文本内涵的疏理:更重要的是它通过“辨”与“考”使学术源流得以“彰显、镜现”。在此书中章学诚阐述了自己的思想理论,即“宗刘、补郑、正俗”,在主要阐述刘氏《七略》之旨的同时,对编目、提要、校勘等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关于目录学的理论。正如王重民先生所言其校雌学论述的正是目录学的方法理论,其“校雌心法正代表着这一时期我国目录学方法和理论中的最高成就”。
目录的主要功用在于记录图书文献的有关信息,如书名、攥者,卷数,版本、提要等。如果从这方面来说版本学确实是目录学的一部分。目录对读史书和治史以及研读古文献能够起到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2 版本学的出现、形成及运用
版和本是中国历史上不同时期,分别对书籍的称谓。版本二字联用,成为固定的名称,始于宋初,在此之前,人们把手抄的书籍称为“本”刘向在谈到他校理图书时,就说:“一人持本,一人读书。”印刷术发明以后,人们把雕版印刷的书称为“版”。即雕版谓之版,写本谓之本。
古书的版本有两大类,及抄本和刻本。雕版印刷术发明之前,抄本的分类情况年代久远只能从史籍记载和考古发掘中,搜集到片断的材料。按书写方法的不同区分,还可以分为手写本和拓本等。刻本,即雕版印刷的书。其中按不同的划分标准又可以分为不同的刻本。如可以按刻本材料的不同、刻本时代的不同、刻本机构的及刻书人的不同、刻书地点的不同及刻书的内容增删和评点的不同,就会划分为不同的版本名称。
版本有善本和劣本之分。历代学者都主张读书要讲求善本,正如清人张之洞在《书目答间》一书所说:“读书不知要领,劳而无功,知某书宜读而不得精校精注本,事倍功半”。这也充分说明,研究古籍版刻源流,鉴定版本优劣,辨识版本真伪,评价版本功用,对人们选读古籍,准确的理解古籍和利用古籍文献资料都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1]
3 二者的关系
版本学的兴起于发展有其传统的历史,早在策牍、缣帛时代的西汉、经学家刘向、刘歆奉诏校书,开创了我国古籍学、版本学。在一定程度上版本学是目录学的一部分,并和目录学同时产生。从目录学和版本学的研究功能来分析,它们基本上都是治书之学,不分谁主谁辅,因此,这两门学科是同源的一门学科,但是二者的侧重点却是有所不同的,目录学主要是着重在“部次甲乙,条别异同,辨章学术”上。那么研究版本就应该着重在“精考源流,鉴定优劣,辨别真伪,评价功用”上了。
3.1 目录学可帮版本学辨真伪
由于目录是记载图书文献的书名、撰者、卷数、版本、提要等。所以目录学可以帮助辨别版本的真伪。比如说,一本书在古籍目录学中从没有提到过却突然出现,而且内容也从未被征引过,或者有些书的书名、篇章及内容虽有记载但后人从未见过,但突然出现,而且与目录中所记载的的风马牛不相及,那么这样的书极有可能是伪本。
3.2 目录学可帮版本学辨优劣
我们知道,在宋印刷术发明之前,人们是用手写的来记录文献,因此,不同的人或不同的时代就有不同的记载版本,那么,随着时代的发展一本书就会出现很多种版本,那么哪个版本较好呢?人们可以利用目录中的著录版本来考证。一般情况下旧版本较真一些。
3.3 版本形式的变化可以引起目录形式的变化
雕版印刷发明前,书籍的流传主要以手抄为主。因为古人在开始著书时,对全书的结构与各章的安排可能无完整的规划,在写作过程中可能会随机应变。全书不完成,结构与篇章则无法固定。只有全书完成后,才能在末章作一篇总结性序言,即全书的目录。所以,在以手写、手抄为主要传播途径的时代,一书的目录一般放在全书的末篇。在雕版印刷术发明之后,给学习与藏书都带来极大的便利。因此有“周显德中,始有经籍刻板,学者无笔札之劳,获睹古人古书”[2]的记载。因此,在雕刻一本书之前一般都有了编订好的书目,否则,就很容易错乱,所以这时期的书的目录一般都在全书的最前面。
3.4 版本学、目录学与其相关的学科联系
古籍版本学是伪中国古代社会各学科研究服务的专门学科。因而他与历史学、语言文字学等亦互有密切的联系。从事古籍资料工作,不能忽视这些学科的作用。综上所论可知,目录与版本学是一种共生共存、相互作用的关系。弄清两者的关系并付诸实践,对从事历史文献学研究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郭松年.古籍版本学与其相关学科的关系[J].黑龙江图书馆,1989(5):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