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青诗歌特点(精选14篇)
1.艾青诗歌特点 篇一
意象在不同诗人眼中有着怎样的差别呢?诗中所写景物在形状、数量、味道、色彩、季节特点、及意象组成的境界大小等方面不尽相同,而这些差异又是跟诗人心境有关。由此,笔者在意象特点和诗歌意蕴的关系上作了如下探究。
一、物像形状与诗歌意蕴
诗人们选择意象时往往会注意到其外形上的特点,或圆或缺,或阔大或微小。通过描摹形状,借此来表达内心的感触。
苏轼《水调歌头》中“何事长向别时圆?”与李煜《相见欢》中“月如钩”,都描写了“月”,意象相同,但意象的特点却不同,月的形状一圆一缺。月的圆缺又蕴含着词人怎样的情感内涵呢?月圆则人事圆满,诗人或亲友客居他乡,怎忍见眼前月圆之景,遂有“何事长向别时圆?”之慨问!月缺则人事缺,国破家亡,又怎忍见一钩残月,怎不勾起思乡怀人之情,国破家亡之恨?
二、季节特点与诗歌意蕴
春花秋月,不同季节不同特点;即使季节相同,不同人眼中却能看到不一般的景色。所以,注意诗人眼中季节的特点,有利于揣摩诗人当时的人生境遇及心境。
苏轼的《题惠崇<春江晚景>》与李煜的《相见欢》写出了季节不同的特点,反映了诗人不同的内心世界。“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写出了秋之萧瑟,秋之清冷,正暗合了李煜失意的境遇,凄凉的心境;“竹外桃花三两枝,”苏轼诗中春之生机,春之温暖,体现出诗人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反之,秋之晴朗,春之阴晦,又可见诗人另一番心境了。如“晴空一鹤排云上”、“无可奈何花落去”。其实,季节无所谓悲喜,只是诗人心境有别罢了。
三、生存状态与诗歌意蕴
诗人选取意象时,因境遇心态的差别,眼中可见的物象生存状态是不同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早莺”、“新燕”、“乱花”、“浅草”一切都是新生的,给人无穷的希望和活力。而马致远的小令中“枯藤”、“老树”、“瘦马”“夕阳”给人以颓败、沧桑之感。充满生机的景物,外在表现为新生的、活泼的、明丽的,除了展现自然景色之美外,还体现了诗人此刻心境的愉悦与热情。失去生机的景物,外在表现为凋零的、沉寂的、灰败的,除了为诗歌营造出萧瑟凄凉的意境,也折射出诗人此刻内心的孤寂凄楚之感。因此,注意诗人笔下意象的生存状态,也就是观照诗人在特定境遇中的心灵世界啊!
四、数量多少与诗歌意蕴
诗歌作品中经常出现“独”、“孤”、“一”等字眼来描写意象特点,眼中所见孤单之景,是否和诗人孤独寂寞的心境有关呢?反之,作品中景物的丰富多彩,亦可见诗人们心境的愉悦与美好。
例如,杜甫《孤雁》一诗中描写了一只大雁失群独飞,孤单落寞,无依无靠。而葛天明的《迎燕》中燕子双宿双飞,衔泥筑巢,相伴度年华。前者折射出当时杜甫生活中羁旅漂泊的处境,心境也可见一斑。后者则反映当时葛天明隐居生活的安逸美好,内心的闲适与宁静。由此可见,诗人内心感受会投射到外界,因而看到不同外物。因此,注意诗歌中意象的数量特点,也是解读诗歌情感的一个切入点。
五、声音特质与诗歌意蕴
世界是我们心灵奏响的乐曲,注意聆听,就能从文学作品的曲调中听到人们内心的声音。诗歌作品亦如是。
王之涣《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羌笛婉转,如泣如诉,笛声越哀怨,思乡之情越切。因此,在诗歌中诗人如果从声音角度去描摹景物,要注意其传达的心声。鸣声悦耳动听、热闹活泼,折射出诗人此时内心的轻松和喜悦。如莺歌燕语之欢快,蝉鸣蛙叫之热闹等。声音凄凉婉转,似哭还诉,诗人们闻声触情,内心必也是悲伤无比,凄凉之至了!
六、境界大小与诗歌意蕴
各种意象巧妙组合,形成诗歌不同的艺术境界,而境界不同,又因心而定。
《题破山寺后禅院》中“曲径”、“禅房花木”、“山光潭影”,一个个微态景观组成了一幅清幽淡雅的山水小景。《沁园春·雪》中“长城”“大河”“山原”一个个宏观景象又组合成一幅气势磅礴的泼墨大作。以上两首,境界一微小一宏大,景物一宁静一跃动,可见诗人们内心一宁静淡泊有寄情山水之情怀,一激荡豪迈有建功立业之志向。心境不同,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景象迥异,因此,由境界特点入手解读,亦可窥见诗人内心世界。
2.艾青诗歌中的“苦难美” 篇二
我们说,一个伟大的诗人总是和自己祖国的命运连为一体。艾青,于20世纪30年代,在民族处于危机时,以献身诗歌和民族的解放事业的姿态,走出了自己的诗歌地平线,他一出现就很快显示出一种高度的责任感,让人感到真诚和亲切。《北方》《我爱这土地》《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就是典型的佐证。一方面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感情,另一方面表现了诗人跟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情绪。艾青的诗歌在描写民族苦难时,不是为了描写苦难而苦难,常常是忍不住仰望未来,热切地呼唤着大地光明的太阳。于是他的诗歌中大量出现了与众多苦难意象相对立的光明意象群,如:黎明、曙光、太阳、光芒、春天等。因此有人说:“艾青的诗歌总是在现实的苦难描绘中显得沉郁,又在对未来的光明向往中显出豪迈。”因此,我们看出艾青诗歌里的苦难美的追求,他的苦難美不是一种绝望,而是从苦难中寻找一种民族的支撑点,寻找民族在苦难中挣扎的希望。
一个诗歌评论家说过,对一个伟大的诗人最伟大的作品的界定,就在于他的生存关怀和生命关怀。艾青诗歌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苦难美”的追求,其实就是在对我们民族的生存的关怀。有人评价他:“在新诗发展史上,艾青可以说是开了一代的诗风,这是因为他的诗歌影响了一大批人,让不少人走向革命道路和诗歌创作的道路。”他的写我们民族苦难的诗歌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和历史与现实融为一体。艾青多次说:生活着,创造着,生活和创造是我生命中的两个轮子,一方面是生活,一方面是创作,缺一不可。我们就可以看出了诗歌创作与生活的关系,作为一个现实主义的诗人在苦难的历史背景下,就应该写反映民族苦难的诗篇,以此激发国人的意志,使之从苦难中解脱出来。我们可以看成这是那个时代诗人的一种天职。比如在《北方》《旷野》等诗歌中,艾青用极其暗示色彩的象征,用行乞者、卖艺人、补衣妇以及悲哀北方、迷雾的旷野、贫瘠的田亩等苦难的意象在乌黑、灰黄、灰暗的冷色调中造成暗示,这给人们带来的阴郁与压抑感充分显示出一种美好的东西被毁灭的悲剧式伤感和沉郁美。这正是艾青爱国忧民凝聚于土地的一种特殊表达方式。
艾青在这个时代的诗歌创作的美学追求,可以说是一个伟大诗人在一个历史时期的诗歌写作主张与实践。他的成功告诉我们,一个真正的诗人与自己的民族和国家是分不开的。一个时代可以成就一个诗人。一个诗人也可以创造自己的诗歌时代。
3.艾青诗歌题材 篇三
艾青诗歌的中心意象是土地和太阳.
“土地”这个意象,凝聚着诗人对祖国以及对大地母亲深沉的爱,对祖国命运深沉的忧患意识.爱国主义是艾青作品中永远唱不尽的主题,把这种感情表达地最为淋漓尽致的,是他的《我爱这土地》.“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这两句诗真实而朴素,却是来自诗人内心深处,来自民族生命深处,具有不朽的艺术生命力.在他的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中,“大堰河”就是人民的化身,是中国农民的化身,不仅流露出艾青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热爱,同时还有对他们命运的关切与探索.
4.中国现代诗人艾青的诗歌 篇四
中国现代诗人艾青的诗歌
1、《冬天的池沼》
冬天的池沼,寂寞得像老人的心--
饱历了人世的辛酸的心;
冬天的池沼,枯干得像老人的眼--
被劳苦磨失了光辉的眼;
冬天的池沼,荒芜得像老人的发--
像霜草般稀疏而又灰白的发
冬天的池沼,阴郁得像一个悲哀的老人--
佝偻在阴郁的天幕下的老人。
中国现代诗人艾青的诗歌
2、《手推车》
在黄河流过的地域
在无数的枯干了的河底
手推车
以唯一的轮子
发出使阴暗的天穹痉挛的尖音
芽过寒冷与静寂
从这一个山脚
到那一个山脚
彻响着
北国人民的悲哀
在冰雪凝冻的日子
在贫穷的小村与小村之间
手推车
以单独的轮子
刻画在灰黄土层上的深深的辙迹
穿过广阔与荒漠
从这一条路
到那一条路
交织着
北国人民的悲哀
中国现代诗人艾青的诗歌
3、《我爱这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中国现代诗人艾青的诗歌
4、《树》
一棵树,一棵树
彼此孤离地兀立着
风与空气
告诉着它们的距离
但是在泥土的覆盖下
它们的根生长着
在看不见的深处
它们把根须纠缠在一起
中国现代诗人艾青的诗歌
5、《时代》
我站立在低矮的屋檐下
出神地望着蛮野的山岗
和高远空阔的天空,很久很久心里像感受了什么奇迹,我看见一个闪光的东西
它像太阳一样鼓舞我的心,在天边带着沉重的轰响,带着暴风雨似的狂啸,隆隆滚辗而来……
我向它神往而又欢呼!
当我听见从阴云压着的雪山的那面
传来了不平的道路上巨轮颠簸的轧响
像那些奔赴婚扎的新郎
——纵然我知道由它所带给我的并不是节日的狂欢
和什么杂耍场上的哄笑
却是比一千个屠场更残酷的景象,而我却依然奔向它
带着一个生命所能发挥的热情。
我不是弱者——我不会沾沾自喜,我不是自己能安慰或欺骗自己的人
我不满足那世界曾经给过我的——无论是荣誉,无论是耻辱
也无论是阴沉沉的注视和黑夜似的仇恨
以及人们的目光因它而闪耀的幸福
我在你们不知道的地方感到空虚
给我生活的世界
我永远伸张着两臂
我要求攀登高山
我要求横跨大海
我要迎接更高的赞扬,更大的毁谤
更不可解的怨,和更致命的打击——
都为了我想从时间的深沟里升腾起来……
没有了个人的痛苦会比我更甚的——
我忠实于时代,献身于时代,而我却沉默着
不甘心地,像一个被俘虏的囚徒
在押送到刑场之前沉默着
我沉默着,为了没有足够响亮的语言
像初夏的雷霆滚过阴云密布的天空
舒发我的激情于我的狂暴的呼喊
奉献给那使我如此兴奋如此惊喜的东西
我爱它胜过我曾经爱过的一切
为了它的到来,我愿意交付出我的生命
交付给它从我的内体直到我的灵魂
我在它的前面显得如此卑檄
甚至想仰卧在地面上
5.石河子艾青诗歌馆门票 篇五
以《大堰河,我的保姆》等诗作蜚声海内外的中国“红色”诗人代表人物艾青于1959年底来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960年正式到了农八师石河子市。1967年遣送艾青到条件最艰苦的、有“小西伯利亚”之称的偏远连队农八师一四四团参加劳动。1975年底,艾青回到北京,1978年正式平反。艾青同志在石河子居住了长达十五年之久。
艾青对石河子怀有深厚的情感,为石河子写下了诗句:“我到过许多地方,数这座城市最年轻,它是这样漂亮,令人一见倾心,不是瀚海蜃楼,不是蓬莱仙境,它的一草一木,都由血汗凝成。”
6.菅茶山汉诗格律及诗歌特点 篇六
在中日两国相互的文学学习中,“日本汉诗”是一朵绚丽绽放的奇葩。
汉诗的光辉成就,在日本自古便得到极大的认可,得到了历代天皇的重视和提倡,并被效仿、学习、创作并自成风格。中国汉诗的格律讲究句数、字数均一,押韵,有对仗,平仄分明。这些,都是建立在汉字的字形和字音的基础上的。汉字在日本得到借用并成为日本文字的一部分,才使得日本汉诗有了产生和生存发展的可能。同时,用其他民族的语言和文学形式来创造的日本汉诗,不能不说是特有的、耐人寻味的一种文学形式。
二、菅茶山汉诗格律及诗歌特点
1、菅茶山其人
这种独特的文学创作中,菅茶山(延享五年(1748)~文政十年(1827))可称得上代表人物之一。其姓菅波,名晉師,字礼卿,通称太仲,号茶山。历任福山藩儒官、藩校弘道馆教授、藩校诚之馆教授,为江户后期很有影响的诗人、思想家、教育家,也是“备后文人水派”的鼻祖。
2、菅茶山汉诗代表作赏析
1、路上
菅茶山
反照入楊林,
沙灣晩未暝。
母牛與犢兒,
隔水相呼應。
(1)格律分析
(1)用韵形式。本诗“一韵到底”,且压“偶句韵”,韵脚为“暝應”。
(2)句式。五言四句,共20字。
(3)平仄。本诗的平仄及正格如下:(“●”为仄,“○”为平,下同。)
(“隔”为入声字,故为“仄”)
按照近体诗平仄的三条原则:平仄交替、平仄相对、平仄相粘来对该诗进行分析。
首先,从平仄排列来看,虽然根据韵律的要求,出现了变式句,但还是符合“平仄交替”的原则。其次,从“平仄相对”的原则来看,因为是变式句,所以不能要求出句和对句的平仄每一个节奏都对立而相反,但是出句的和对句的第二个字都是对立而相反的,所以符合“平仄相对”的原则。最后,因为是变式句,所以看第二句的第二个字以及第三句的第二字都相同,所以符合“平仄相粘”的原则。
那么,该诗符合和近体诗的三条原则,又是否犯到近体诗的平仄禁忌呢?
近体诗的平仄禁忌也有三条:失对、失粘,孤平,三平调和三仄调。从之前的分析来看,该诗平仄相对、平仄相粘。而说到“孤平”,如果是五言句,是就“平起平收”句式而言,而本诗中“平起平收”句不为孤平,其他为“仄起平收”句式,所以不用追究这个问题。最后,还要考虑是否是“三平调和三仄调”。即一句诗的最后三个字连用“三平”或者“三仄”。细看本诗的平仄,没有出现这个问题。
所以,通过以上格律分析,得知该诗为一首近体诗。接下来,再一起来吟味本诗。
(2)诗歌赏析
本诗的语言表达的最大特点便是通俗易懂。宛如白话,有动、有静、有景、有意。让人看到的是随处可见的最常见的生活中场景。这也无不体现了日本汉诗将日常生活诗化的特点。
再细品该诗,“夕阳斜照进茂密的树林”般情景,在哪中国著名汉诗人王维的《鹿柴》里也出现过。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森林,复照青苔上。
同样是这般大自然的宁静和空灵,如同水墨山水画一般,祥和恬静。两首诗在意境上有同工之妙,中国汉诗对日本汉诗的影响、日本汉诗来自中国汉诗的借鉴也可见一斑。
2、臨終訣妹姪
菅茶山
身殲固信百無知,
那有浮生一念遺。
目下除非存妹姪,
奈何歡笑永參差。
(1)格律分析
(1)用韵形式。本诗“一韵到底”,且为首句入韵的“偶句韵”,韵脚为“知遺差”。
(2)句式。七言四句,共28字。
(3)平仄。本诗的平仄及正格如下:
(“百”“一”“目”为入声字)
按照近体诗的平仄原则对其进行,本诗符合平仄交替、平仄相对、平仄相粘的原则。且在属于“仄起平收”的第二、第四句中,第三字均为平声,所以没有“孤平”。本诗中也没有出现“三平”和“三连”现象。所以,本诗也是一首标准的近体诗,且为七言绝句。诗中也无拗救现象。
(2)诗歌赏析
本诗为临终赠与妹妹与侄女之作。通读整篇,不难发现这其中带有陶渊明及中国其他有影响诗人之风韵。
特别是引用了陶翁的诗句和序文,向一直照顾自己的妹妹和侄女表达谢意。
例如“身殲固信百無知”与陶翁的《挽歌诗》中的“得失不復知,是非安能覺”与陆游《示儿》中的“死去元知萬事空,”;“那有浮生一念遺”与陶渊明《挽歌诗》其三中的“死去何所道,託體同山阿”;“目下除非存妹姪”与白居易《感春》中的“除非一杯酒,何物更關身。”
以及“奈何歡笑永參差”与陶渊明《饮酒》之序中的“輒題數句自娯。紙墨遂多。辭無詮次。聊命故人書之。以爲歡笑爾。”等都表达的是同样的心意和思绪。只不过这里的“故人”变成了本诗中的“妹姪”吧?
3、備後三郞題詩櫻樹圖
菅茶山
騎馬撃賊下馬檄,
三郞奇才世無敵。
夜穿虎豹達行在,
衛騎眠熟柝聲寂。
慨然白樹寫幽憤,
行雲不動天亦忿。
中興誰旌首事功,
一門猶懷貫日忠。
金輿再南乾坤變,
五字櫻花千古恨。
(1)格律分析
(1)用韵形式。本诗中出现了换韵。韵脚分别为平水韵入声“敵檄寂”上声“憤忿”、“忠功”、去声“恨”。
(2)句式。七言十句,共70字,为长律诗。
(3)平仄。本诗的平仄如下:
从本诗的平仄来看,第四、五句,第六、七句失粘,第五、六句,第七、八句失对,所以本诗为古体诗。
(2)诗歌赏析
本诗描绘的是被通称为“備後三郞”的儿岛高德在樱花树上了一处处“空白”,让故事有了一定的断裂性,引导读者去探究出答案,让故事更加耐人寻味。例如,孙传芳师部为什么非要派一个有可能向北伐军队传递情报的人萧去执行任务?马三大婶怎么会奇迹般地出现在鲜为人知的棋山指挥所?她又是如何猜到萧迷恋杏的心思?三顺临时放弃杀掉萧的原因是什么?萧在被三顺放掉后去榆关到底做了什么?萧到底是失踪还是死亡?这些大量的空白和空缺使故事在深层次结构上不再完整统一,增加了读者的阅读难度。面对文本中的空缺,读者要想读下去,就必须积极地参与其中,搜集文本信息,对事件的发展做出推断,填补空白,实现所谓的积极阅读,从而体验到一段不同的体验。题诗的场景。元弘之乱时,児島欲救出后醍醐天皇,身近但未遂,故在树上留下诗作。第二天早上,天皇见其诗作,顿悟原来自己身边有如此尽忠之士。这段佳话便流传了下来。
像这样的怀古吟史之诗,在中国汉诗中也随手可来。李白的《苏台览古》,以及五台《越中览古》。本诗非常独特地用中国的汉字向我们讲述了日本的史事。
三、菅茶山诗歌及日本汉诗特点
1、菅茶山诗歌的特点
本文仅仅从菅茶山的众多佳作中选取了言绝句、七言绝句、长律诗各一首进行分析。
从格律特点来看,菅茶山的诗歌大多严格遵循中国汉诗中近体诗的平仄原则。从诗歌风格及表达方式来看,受中国汉诗人创作之风影响的痕迹随处可见。但是,菅茶山的汉诗绝不仅仅是简单的模仿,而是抒发具有民族特色的婉约、细腻之情、或是讲述发生自己国度的故事。
2、日本诗歌的特点
管中窥豹,从菅茶山的作品中,我们也可以对日本汉诗进一步地体味。
自古以来,中国的文学作品都讲究“文以载道”“美刺兴比”,通常是透过诗歌传达统治者的思想以期教化之功效。但是,在日本的诗歌,大有“超脱政治”之感,描绘的身边熟悉之景,抒发的是淡淡之情,或是祥和宁静,或是忧郁低沉。
在风格和技巧上,日本汉诗源于中国,学于中国,但不是单纯的模仿,而是形成了上述自我的风格。
摘要:日本汉诗创作受中国汉诗影响极大,但并不是单纯的模仿,而是融合了自身的民族、文化元素,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学创作。本文将管中窥豹,通过对其代表人物菅茶山之作从传统汉诗格律以及其诗歌特点的角度进行分析,来体会日本汉诗的独特风格。
7.诗歌特点 篇七
经常搞文学创作的朋友都知道,小说、散文、诗歌等这些文学体裁,都有其固有的特点,都应遵循固有的创作规律。新体诗,特别是现代诗歌是继承中国古典诗歌和民歌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吸收、借鉴外国诗歌的表现形式和手法,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和风格。有的变得晦涩难懂,有的直白的如白开水,毫无意境可言,有的干脆将现实生活中的语言直接当做诗歌来用,让人们觉得现在的诗歌走向没落。近两年来,由于上网的关系,我认识了许多中老年诗友,一些诗友并且拿出已经出版的诗集,让我写评论,或让我修改。他们对诗歌创作的热情,对缪斯之神的追求,确实令我钦佩和感动,然而他们的诗品确实不高。因此,我就想简单谈谈诗歌的特点。
一、诗歌的语言是高度浓缩的,是简洁精干的,同时也是优美的。古诗词由于字数的限制,因此要求每句、每个词都是经过千锤百炼的。大诗人杜甫曾说过,他为写好一句诗,曾粘断数根胡须。还有贾岛推敲的故事也很能说明这个问题,贾岛骑着毛驴吟着诗,“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他拿不准是用“敲”字合适,还是用“推”字合适,只顾低头作诗却误撞了韩愈的车马。
现代诗虽然没有古体诗那么严格,但仍然要反复锤炼语言,使其高度浓缩。它区别于别的文学体裁,可以完全省略主语,以及其他句子成分,以达到诗歌的隽永和美感。例如艾青的诗歌《花样滑冰》:“冬季的花朵,寒冷的狂欢。”作者把主语省略了,但显得更紧凑,更优美。
二、诗歌的语言是夸张的,有时其对象不是特指的。
在数字运用方面,通讯报道要求准确真实,诗歌则不然,它可以是大概的、粗略的,甚至是夸张的。通讯报道或小说,往往准确地告诉读者某年某月发生了什么事情。诗歌则可以这样说“去年此日今门中。”2008年召开的奥运会,则可以这样说“八年八月连八日。”例如柳宗元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岳飞的“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等等
在地名和人物的运用上,诗歌可以借用,但不是特指,其目的是为了深化主题。例如文天祥的《得儿女消息》其中的两句:“孔明已负金刀志,元亮尤怜典午身。”再如白居易的《长恨歌》“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这里面的昭阳殿、蓬莱宫、长生殿,都是借用的,并非杨玉环真的就住在里面。
三、诗歌的思维是跳跃的、立体的
在语句的词序上,也可以前后颠倒变换,以追求诗歌的新颖、生动、优美。有的诗人,为了突破格律、韵脚对诗歌的束缚,追求意境的变化和写作手法的突破,利用汉字的固有的声调和音节,巧妙的排列组合,仍然收到韵律美的效果。这就是诗歌的另一个特点,跳跃性。
在艺术形式上,作者或两句一节,或四句一节,甚至八句一节。仍拿艾青的《花样滑冰》举例,它是两句一小节,闻一多的《死水》是四句一小节,拜伦的《唐璜》是八句一小节。而艾青的著名长诗《光的赞歌》或四句一小节,或五句一小节,或八句一小节,音乐感、美感极强。
在表现的内容上,句与句之间可以是不连贯的,诗节段落间可以是跳跃的。例如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是淤滩上的驳船把纤绳深深勒进你的肩膊”从老水车跳跃到矿灯,再跳跃到稻穗、路基等等,这些画面的跳跃与组合,是诗歌的深度大大增加,艺术感染力也大大提升。
四、诗歌的感情色彩是饱满的。
我认为在所有文学体裁中,诗歌的感情色彩是最饱满,也是最强烈的。杜甫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是悲伤、忧虑的色彩,“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是喜悦的色彩,“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是惊喜、狂喜、欢快的感情色彩。
为了增加诗歌的感情色彩,我们经常用有比喻、夸张、排比、反复等修辞方法。比喻最常用,假如一个写诗者连比喻都懒得用或不会用的话,那就干脆就别写诗了。没了比喻,整个诗歌干巴巴的,毫无美感而言。这就是人们称之为“老干体”,最有代表性的当属郭沫若的“大快人心事,粉碎四人帮”了。就连张打油写的诗歌的咏雪诗:“江山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比喻的多形象啊。
8.艾青诗歌特点 篇八
1. 我国诗歌的历史与发展。
中国自古以来便是盛产诗人与诗歌的国家, 几千年来我国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发展到顶峰, 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遗产与资料。中华传统经典诗歌是汉语的典范和精华, 是中华伟大民族不灭精魂的积淀与蕴藏。诗歌是我国甚至是世界文学中的瑰宝, 是语言的艺术。优秀的诗歌所蕴含的感情是极其强烈的, 情景构造也是十分全面的, 对于学生在来说是能够影响身心发展的存在, 所以利用诗歌对学生进行影响是非常明智的选择。
2.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的目的与现状。
我国新语文课程标准要求, 利用诗歌鉴赏项目来对学生进行考核, 从而培养学生对鉴赏诗歌的浓厚兴趣, 健全学生的文学思想, 提高学生自身的文学修养。要求学生在诗歌鉴赏中能理解诗歌的文学思想, 从而来探究作者对作品的丰富情感与意蕴, 去领悟诗歌的艺术魅力与文化美感。让学生在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的帮助下, 读懂诗歌的艺术语言与文化底蕴, 了解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丰富传统文化积累。由于诗人离我们的生活较远, 我们不能够细致的了解诗人的文化背景, 而且诗歌的语言又非常简练, 学生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 所以导致大多同学对学习古诗歌的兴趣低下, 在诗歌鉴赏时也就难以进行。每当考试时学生最头疼的题目便是诗歌鉴赏, 不爱进行诗歌鉴赏练习, 导致学生对诗歌鉴赏的了解与技巧甚少, 但是诗歌鉴赏在语文考试中所占的地位是极其特殊的, 我们不能放弃诗歌鉴赏的学习, 我们要通过探讨诗歌鉴赏的技巧与特点, 来做到对诗歌鉴赏的理解与练习。
二、江苏省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的特点
《江苏省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语文教科书》的选修课本《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为学生们准备了许多优美的古典诗歌鉴赏, 一共三十首。
1. 要求学生对诗歌的主旨进行分析。
这是诗歌鉴赏题目中最常见的问题, 是需要学生对诗歌分析诗人表达的感情, 需要我们从诗歌中的具体形象与景象进行分析, 从画面中的意境入手, 来分析诗歌中意象的深意, 抓住意象的特点, 分析诗人对意象的理解与修饰, 从全诗的角度来感受诗人感情的变化, 分析不同的感情及其变化。并且在诗歌中结合思考诗人作诗的背景, 进行综合性考虑, 确定全诗的宗旨。
2. 对某一句诗歌或某一个关键词的理解与分析。
在古代的诗人世界, 诗人经常通过对景色与事物的抒发情感, 来表达自己的生活的不满。诗人通过对事物与景物的描写来舒怀, 所以首先我们要对诗歌要求的句子来进行逐字逐句的分析与翻译, 通过对诗人的生平与诗歌背景的调查, 来对诗歌进行不同方面的剖析。我们要对诗歌构思明确的理解, 方面要从不同的方面多角度理解。如果要寻找诗歌的关键词, 还需要我们对诗歌的整体意思进行分析与理解, 对诗人的意图与心情进行理解, 最后界定出这首诗的关键词与重点句。
3. 对诗歌表现手法的判断与分析。
点出某种手法。诗歌手法是诗人写诗的时候运用的技巧与手段, 在我们进行诗歌鉴赏分析的过程中, 我们要对诗歌的整体结构进行分析, 需要进行逐词的翻译理解, 在自己的理解中可以通过具体的诗句与诗人的构思来表达自己的鉴赏态度与观点, 在分析过程中, 加以学生自己的见解与原诗句的结合, 会给自己的诗歌鉴赏增添色彩。在江苏省的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中, 诗歌鉴赏的比例很重, 但是对诗句的分析与研究方面较少, 近年来, 只有2010年的江苏卷中的诗歌鉴赏考察了学生对他人鉴赏意见的理解, 也是学生进行练习的重点部分。我们对这类问题要注意重点理解, 附以自己的分析意见, 完美的解答所问问题。在江苏卷中的诗歌鉴赏, 我们要重点把握出现频率较高的诗歌表现手法们要重点把握, 比如修辞方法中的比喻、比拟等技巧, 而且还要注意对表达手法的积累与判断, 就像托物言志, 借物喻人等方法, 最后学生还是要通过对诗歌鉴赏题目的大量练习来进行熟练, 最终达到把握诗歌鉴赏问题的境界。
三、江苏省语文高考中诗歌鉴赏的技巧分析
1. 对诗歌的画面与情景进行构思, 理解诗歌中的景与情。
诗歌意境是作者的心理表达, 来源于作者的主观情感, 以及他身处的环境。在诗人的主观情感影响下, 观景与景物都会被辅以真实的感情。在诗词中诗人通过对景的描写来抒发自己的感情, 这是诗歌中最常见的抒情方式, 大漠沧海, 古道老树, 夕阳明月, 狂风暴雨都是诗人进行赋予情感的对象。从诗人描写的景象入手分析诗歌的情感, 能最大程度地了解诗人创造的意境, 有利于学生正确的理解诗歌的主旨。比如, 诗人张若虚在诗歌《春江花月夜》中, 通过诗人对五个事物与景色的理解和修饰, 从题目上来看, 诗人分别描写了春, 江, 花, 月, 夜五景, 首先就能够对这首诗歌达到初步的了解, 再看诗歌的全文, 不难看出诗人对景色的赞美与叹服, 尽情地赞美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而且通过景色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情怀, 并且通过对游子与闺中思妇的情感纠葛, 来赞美伟大的爱情, 最终谈到对人生的思考与反思, 将景色的完美与心中的感叹结合起来, 达到一种浑然天成的情感意境。这首诗是诗歌鉴赏中最经典的一首, 考点很多, 是老师为学生准备诗歌鉴赏练习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我们在欣赏这首诗歌意境的过程中, 必须紧扣诗歌的画面和形象, 紧紧的将自己的身心与之结合, 进行诗歌鉴赏分析。
2. 在诗歌鉴赏练习中要重视学生想象力与联想力的作用。
在我国, 诗歌鉴赏有着深远的历史, 但是利用方法与原则来进行鉴赏是近年来新兴的方法, 我国古典诗歌内容明朗, 韵律整齐, 讲究对仗公正, 并且在写作过程中讲究含蓄与夸张并存, 所以我们在诗歌鉴赏的过程要最大程度发挥想象力的作用, 将诗歌的情景利用想象力还原, 从诗人的角度来进行诗歌鉴赏, 事半功倍。在诗歌《春江花月夜》中, 诗人为我们展开了情景浩大的春夜月景, 所以我们在阅读鉴赏的过程中, 首先要随着诗篇的阅读与欣赏, 想象着月光的美好, 对诗人构造的情景进行全面的丰富奇妙的想象, 通过我们的想象来构造真实得风景, 同时还要品味作者在作诗的过程中所拥有的心境, 争取做到同步思考的意境, 对学生的诗歌鉴赏技巧练习有很大的作用。所以在诗歌鉴赏练习中, 要注意鼓励学生进行情景练习。
3. 细致研究与思考诗歌鉴赏中的经典句子, 将诗歌鉴赏与名句赏析结合起来。
我国古代诗歌中从来不乏流芳后世的经典之作, 这些经典名句, 都有着共同点, 或是一个字, 或是一句话, 用在了奇妙的地方, 让诗歌的可读性与文艺素养一下子提高了不少, 所以古代诗人中流传着一种叫做炼字的作诗方法, 就像家喻户晓“推敲”, 在作诗即将完成的时候, 对诗中某个字进行反复的更换, 使文章的文学性大大提高, 在重点的部分进行炼字, 有利于对诗歌画龙点睛, 就是诗中的诗眼。诗眼, 顾名思义, 就是诗词之眼, 在整个诗篇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 在历年来的江苏语文卷中, 对诗眼的考察向来是最热点的考察方面之一。
在语文界, 诗歌是不可替代的艺术与珍宝, 在诗歌中最精妙的莫过于诗歌的整体性, 尤其是在这整体中的神来一笔, 是我们需要重视的,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是我国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在诗《登高》中的千古名句, 这句诗中通过无边的落叶与长江水烘托出诗人对时光易逝, 岁月荏苒的感叹与郁闷, 自己怀才不遇, 壮志难酬,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这一名联, 写诗人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 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 从而深沉地抒发了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 让学生在诗歌鉴赏的过程中体会到诗人的深深地悲哀。还有同为唐代诗人贾岛, 他的诗《题李凝幽居》中千古名句“鸟宿池边树, 僧敲月下门”中, 巧用一个敲字, 来刻画月夜下环境的幽暗寂静, 敲门声的响来烘托夜的静, 将人带入到环境之中, 响中寓静, 出乎人的预料, 让人体会到别样的美感, 由此可见, 找到诗歌中最优秀的名句能够帮助学生在诗歌鉴赏的过程中找到捷径来分析。
四、结束语
在江苏省的高考语文中, 诗歌鉴赏是一种全面考察能力, 比较难以把握的题目类型。学生要充分理解高中语文选修课本的三十首诗歌, 使学生养成过硬的鉴赏技巧, 对诗歌鉴赏题目得到自己的见解, 在答题过程中能够从容应答, 做到对诗歌鉴赏题目的掌握与运用。
摘要:我国自古以来就是诗词诗歌大国, 现代学校对诗歌的重视程度也是非常高的, 并且在考试中, 诗歌鉴赏部分也占有极大的比例。江苏省于2004年开始进行高考自主命题, 在语文方面, 诗歌鉴赏的命题以形成规律, 探究江苏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的命题规律, 把握解答诗歌鉴赏题的特点, 对诗歌鉴赏的理解能够更加深入, 让学生在高考中能够利用诗歌鉴赏技巧来从容答题。本文通过阐述江苏省历年来诗歌鉴赏题的特点与方向, 来进行对诗歌鉴赏技巧的分析与应对。
关键词:江苏高考,高考语文,诗歌鉴赏
参考文献
[1]许彩云.论语用原则在构建和谐人际关系中的作用[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8, (06) .
[2]朱士连.中学语文语言运用题的教学实践与探究[D].福建师范大学, 2008.
[3]刘全国, 程水银.经济欠发达地区学生外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发展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10, (10) .
[4]崔富.让高中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上也活跃起来[N].山西科技报, 2003.
[5]2004~2011江苏高考诗歌鉴赏题.苏教版.
9.艾青诗歌特点 篇九
群星已经隐退,而你依然站在那里,期待着太阳上升——题记
细读《艾青诗选》,你不难发现书中出现最多的字眼便是“中国﹑青年﹑希望﹑奋斗……”还有那就是“太阳”。
太阳东升西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它给我们带来温暖,伴着我们成长!给大地万物带来生机,却往往被我们忽略掉!在《山海经》中,夸父曾经执着追逐着太阳,他被那明亮的光球吸引着,想将它带到人们心中,似飞蛾扑火,毫不犹豫向太阳飞奔而去。艾青也一直热爱着太阳,也可以说达到如痴如醉的境界。他看到“死亡﹑战争﹑压迫……”封锁着中国,他知光明之路必将充满泥泞和崎岖,但他却不放弃,如夸父逐日那般执着。同时,他也意识到新中国不能只建立与国土之上,而是要把信念建立在人们心中。他像夸父一样他想把太阳的温暖带给人们于是并有了《向太阳》:
“初升的太阳,照在我们的头上,久久垂着,不曾抬起的头上,我们仰起那沉重的头颅一致地,向高空呼喊:“看,我们笑得像太阳!”
艾青的诗如寒冬里的一束阳光,照在中国的大陆上,照在老百姓久经风霜的脸上,竟如此温暖!他的诗宏壮激昂,直击人心!他写的诗给了当时久经压迫的人民带来了希望;给祖国千千万万的青年带来了动力。这首诗犹如寒冬里的一把火照亮了人们,温暖了大地!对当时正处于迷茫的青年来说,这是一首鼓舞人心的乐曲,是世界上最温暖的诗。同时太阳之光像一把闪耀万丈光芒的尖刀,刺破了统治社会的黑暗,直击反动派和地主们的心坎。艾青的诗也是来自不屈人们的怒号!
最终,胜利的太阳在东方冉冉升起,始终温暖地照耀着大地!
当我身处困境,面临抉择的时候,我会想起曾经读过的《艾青诗选》。它如太阳照亮我的内心!我相信只要向着拟芒去,黑暗就会远离我,成功也就离我不远了!不管成功的道路有多艰辛,我们也应如夸父逐日般,要为之努力,为之奋斗!
《艾青诗选》心得感悟
《艾青诗选》是艾青的诗歌选集,其中的诗歌是艾青经历了“五四”运动,才写出来的。
从诗歌的风格上,可以看出艾青先生在解放前激昂、奔放、进取,反对黑暗歌颂光明;建国后一如既往地歌颂人民、礼赞光明。
在“五四”战斗之前,艾青写出来的诗歌一般是描写太阳、火炬、黎明等有象征性的事物,表现出艾青对旧社会的黑暗与恐怖的病恨以及对黎明,光明希望的向往与追求。而在建国后艾青的诗还在歌颂人民的劳动内容更为广泛,思想更为浑厚,情感更为深沉,手法更为多样,艺术更为圆熟。
从艾青的爱国心,我想到了那时的中国还涌现出很多的爱国者……
徐悲鸿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从小学画画,19徐悲鸿到巴黎深造在那时中国落后留学生备受欺凌。后来徐悲鸿憋足了学习的劲儿,势为祖国争光。徐悲鸿在1924年画展引起了轰动,使整个美术界震惊。
鲁迅从青年起就立下了“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宏伟志向,这证明了有志不在年高。他自觉地把自己的一切献给解放事业。“横眉冷对千夫指,俯着甘为孺子中”为传颂的名句。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鲁迅逝世后,全国人民给他献上了“民族魂”的大旗,这正是人民对他中肯贴切的评价。
10.王安石诗歌特点 篇十
王安石诗歌“王荆公体”的特点是重炼意,又重修辞,在用事、造语、炼字等方面煞费苦心,既新奇工巧又含蓄深婉,主要载体是其晚期雅丽精深的绝句。
一、王安石其人—一代名相坎坷的人生经历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人,世称荆公。出身官宦世家,自幼读书,从小受到良好的儒学教育。北宋庆历二年(1042)考中进士,之后历任签书淮南节度判官厅公事、知鄞县事、舒州通判等职务,长期的基层任职使他积累了丰富的政务经验,同时也使他了解到了北宋王朝政治积弊、人民困苦的现状,树立了投身改革为国兴利除弊的理想。宋神宗即位后深受赏识,在熙宁二年(1069),被任命为副宰相(参知政事),主政期间王安石颁布施行了青苗法、免役法、保甲法、市易法、养马法、方田均税法、将兵法并改革科举考试 ,对北宋王朝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领域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王安石改革的初衷是为了富国强兵,在改革的初期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由于性格偏执、用人失察、手段不当,造成在改革中违背民意、虚报成绩、腐化和争权夺利的现象不断发生,加之宋神宗的摇摆不定和保守势力的激烈反对,改革最终失败。王安石变法虽然失败,但其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王安石也因此成为当之无愧的一代名相。
王安石不仅仅是一位政治家,他还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在散文、诗歌方面都有杰出的成就。王安石的诗歌,继承了杜甫的“咏今怀古”的现实主义传统,并在此基础上融入了宋诗特有的“论事辩理”的特色,同时将自身在政坛荣辱浮沉的人生经历熔铸其中,开创了凄恻中寓悲壮、整饬中显慷慨、婉转中展雄浑的独特风格,这种风格,虽兼有悲情与乐观精神,杂糅感性理性成分,出入儒家佛老之间,但为其核心仍是儒家思想的、积极用世的、乐观感性的,这种风格也为其后宋诗的发展形成奠定了基础。
二、王安石其诗—三重风格熔铸的艺术创造
(1)婉转中展雄浑—咏今怀古的现实主义风貌
如果把王安石的诗歌创作分为早中晚三期的话,早期的王诗有着比较鲜明的模仿杜甫诗歌的痕迹。和杜诗的现实主义风格一样,王安石的诗歌创作观也是追求文以致用、诗以载道的,他曾经在文章《上人书》中详细的阐述了他的现实主义文学观:
“所谓文者,务为有补于世而已矣。所谓辞者,犹器之有刻镂绘画也。诚使巧且华,不必适用;诚使适用,亦不必巧且华。要之以适用为本,以刻镂绘画为之容也。”
他对于当时追求辞藻华丽而内容空洞的诗歌流派“西昆派”是持批判态度的,他在文章《张刑部诗序》曾写道:
“杨(亿)、刘(筠)、以文词染当世,学者迷其端原,靡靡然穷日力以摹之,粉墨青朱,颠错丛庞,无文章黼黻之序,其属情藉事,不可考据也”
通过这两篇文章,我们可以看出,王安石的诗歌创作观是主张诗歌反映现实、服务现实的,这和曾写出反映现实生活中百姓疾苦的“三吏”“三别”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兵车行》的杜甫是一脉相承的。王安石早期的作品《河北民》就是这类典型的关心民瘼、针砭时弊的现实主义作品。
河北民,生近二边 长苦辛。
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
今年大旱千里赤,州县仍催给河役。
老小相依来就南,南人丰年自无食。
悲愁天地白日昏,路旁过者无颜色。
汝生不及贞观中,斗粟数钱无兵戎!
这篇诗歌中通过对政府横征暴敛、百姓生活贫困的直接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弊政的抨击,但这类作品白描式的描写过于直接,在思想上比较深刻,但艺术性不强,就像“三吏三别”,不算杜诗中最优秀的作品一样,这类作品在王安石的诗作中不算上乘之作。除了这类直接反映现实的报告文学式的作品,王安石也创作了数量更多的咏史诗,这些作品继承了杜甫《秋兴》组诗、《咏怀古迹》为代表的唐代咏史诗的风格—情景交融、借古喻今,对自然风景的描写实际上是对当今社会环境下作者心情的抒发,对古人往事的咏怀嗟叹实际上是对今人时世的讽喻和劝谏。《金陵怀古》组诗就是这类作品的代表:
《金陵怀古四首其一》
霸祖孤身取二江,子孙多以百城降。
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
东府旧基留佛刹,后庭余唱落船窗。
黍离麦秀从来事,且置兴亡近酒缸。
这首诗不再像《河北民》那样直接描写,而是借古喻今,用宋太祖赵匡胤一统天下的进取精神和南陈后主陈叔宝因为骄奢淫逸而亡国的往事,委婉的表达对北宋王朝弊政丛生却朝野一派歌舞升平的深深忧虑和对开国君主那样锐意进取精神的呼唤。这与《秋兴》中“昆明池水汉时功”一诗中,杜甫借汉武帝之故事来讽喻唐玄宗征南诏穷兵黩武的时事有异曲同工之处。
同样类型的借古喻今的咏史诗还有一首《孟子》:
沉魄浮魂不可招,遗编一读想风标。
何妨举世嫌迂阔,故有斯人慰寂寥。
这首诗借孟子在争名逐利的年代宣扬“仁政”而无人理解的寂寞来抒发自己主张变法而遭到朝野激烈反对的孤独感,这和杜甫在《咏怀古迹》中“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借咏怀楚国宫殿和古人宋玉,来抒发自己的萧条寂寞之感也是一脉相承的。
通过这些借古喻今的咏史诗,王安石继承了由《诗经》至杜甫一脉的现实主义文风,以借古喻今的婉转,营造出了历史沧桑的雄浑之气,彰显了儒家思想中的入世精神。
(2) 整饬中显慷慨—论事辩理的理性主义追求
宋代是中国哲学发展的.黄金时期,随着知识分子地位的提高和文人官吏化的趋势。宋代的文人有了优越物质条件和良好的社会环境,大量的学术活动和哲学研究得以开展,宋代理学、心学、新学、永康学派、永嘉学派等哲学流派的产生和程颢、程颐、朱熹、陆九渊、陈亮等大批的哲学家的涌现便有力的证明了这一点。
处于哲学大发展的时代大环境中的宋代诗歌便因此也具有蕴含哲理、议论入诗等理性主义的风格。如果说唐诗长于抒情的话,那么宋诗则更长与论理。身处宋代的王安石,其本身就是一个精于学术研究的学者型文人,他在“字学”“古文经学”“礼乐之学”“易学”等学术领域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写出了像《字说》《三经新义》等一批学术理论著作,开创了“荆公新学”这一新的学术流派,虽然其学术水平褒贬不一、毁誉参半,但其学术研究者的身份却毋庸置疑。长时期的学术理论研究经历和宋代哲学发展的大气候,使王安石的诗歌创作也打上了厚重的理性烙印。使其具有逻辑性、议论性、哲理性的特点
王诗的逻辑性表现在通过条理清晰的论理来阐发自己的政治观点,以条分缕析的整饬之美来抒发胸怀天下、心忧社稷的慷慨咏叹。这种理性主义的追求在王诗中比比皆是,比如下面这三首:
《赐也》
赐也无言未识真,误将心许汉阴人。
桔槔俯仰妨何事?抱瓮区区老此身。
《商鞅》
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
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贾生》
一时谋议略施行,谁道君王薄贾生?
爵位自高言尽废,古来何啻万公卿。
这三首是以论理为手段,分别以庄子清净无为而一事无成的观点来驳斥对积极有为的嘲讽,以商鞅的信守诺言来驳斥对变法图强的非议,以汉文帝对贾谊言听计从来反驳君王不用贤才的论断,有理有据,先提出立论,再摆出论据,最后得出结论,以事实来证明论点,可谓思路清晰逻辑严密。而这三首诗也都是针对别人观点的驳论,《赐也》是针对晏殊《咏上竿伎》一诗的商榷,《商鞅》是对范纯仁“尚法令则称商鞅,言财利则背孟轲”攻讦的反驳,而《贾生》是对李商隐诗《贾生》的翻案,每首诗都极有针对性,可谓有的放矢。这严密的逻辑性和极强针对性都体现了王安石诗歌的理性主义追求。而这些理性的议论都是为了抒发其对变法坚定不移的信心、奋发有为的雄心、和对自己有知遇之恩的君王矢志不渝的忠心。
王诗的议论性表现为以议论入诗,以大量的议论代替叙事和描写,比如《张良》
《张良》
留侯美好如妇人,五世相韩韩入秦。
倾家为主合壮士,博浪沙中击秦帝。
脱身下邳世不知,举国大索何能为。
素书一卷天与之,谷城黄石非吾师。
固陵解鞍聊出口,捕取项羽如婴儿。
从来四皓招不得,为我立弃商山芝。
洛阳贾谊才能薄,扰扰空令绛灌疑。
在这首诗里,王安石并没有蹈袭前人,描写张良风采、叙述张良功绩,而是以议论的方法,表达自己对张良故事的不同看法和独到见解。通过发表“素书一卷天与之,谷城黄石非吾师。”和“洛阳贾谊才能薄,扰扰空令绛灌疑。”的议论,反驳张良的才能来自黄石老人传书的传说,提出张良是由于天赋异禀、读书历世,自我磨练修养,而终有所成的独特观点;提出了怀才不遇,招人嫉妒的贾谊不如淡泊名利、功成身退的张良人生境界更高的个人见解。通过这些议论,来表达自己无意功名、不存机心的心怀。
王诗的哲理性体现在,不仅把诗作为抒发个人感情的载体,而且还把诗作为阐发哲理、启迪人心的重要工具。这种哲理性在王安石的《登飞来峰》等一些诗歌中有所体现:
《登飞来峰》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这首诗的后两句以议论入诗,阐释了这样一个哲理:只有立足高远,才能穿越种种表象与外在的迷雾,看到事物的内在本质和本来面目。无论生活或学习,都要有一个较高的立足点和较为长远的目标,才能避开种种假象的迷惑,排除外界的纷扰与迷惑,最终获取真理。通过哲理的阐述,表达了自己坚定变法不为外界非议所动摇的决心。
通过逻辑性、议论性、哲理性的特点我们看到了王诗中的理性主义追求,他的理性主义追求不是单纯的为论理而论理,而是以感情统摄理性,以论理来坚定信心,使理性主义成为其高扬理想信念的有效手段和有力工具。
(3)坎坷中抒情怀— 凄恻悲壮的美学风格
王安石的一生是坎坷的,他在熙宁二年(1069年)到熙宁七年(1074年)间他两次拜相、两次罢相,从位极人臣到毁誉参半,既经历过权倾天下、一呼百应的荣耀,也品味过四面楚歌、众叛亲离的凄凉。但是就像古语所说的那样“国家不幸诗家幸,诗到沧桑便句工”,正因为有了如此大起大落的复杂的人生经历,才造就了王安石诗歌那凄恻中寓悲壮的独特风格,在看似凄恻清冷的字句下,掩藏着激烈深沉的情感和崇高壮阔的精神,这种风格在王安石的代表作《葛溪驿》中有鲜明的体现:
《葛溪驿》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灭照秋床。
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
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这首诗描写的是王安石从江西前往杭州赴任,因患病滞留馆驿时的情景,作者通过描写缺月、孤灯、鸣蝉、疏桐等景物,抒发羁旅他乡、身染重病时的悲苦、孤寂的心情。但是这种悲不是凄凄惨惨戚戚的悲苦,不是万念俱灰的绝望,而是一种悲中有壮、哀而不伤的情感体验。通过“坐”“起”两个动作,表达面对悲苦命运时的挣扎与拼搏,体现了主观想要有所作为的进取精神。身染重病,背井离乡的心境下,作者并未心灰意冷,而是“坐感岁时歌慷慨”,慨叹光阴易逝、壮志未酬,进而生发出时不我待之感;秋风萧瑟、玉露凋伤的时节里,作者没有怨天尤人,而是“起看天地色凄凉”,忧心国事凋敝、人民困苦进而萌生心忧天下之情。诗虽然写自己患病羁旅的悲苦,但在悲苦之中,诗人没有局限于感伤自己的身世,而是依然心忧苍生天下,将自身的悲苦升华为对人民贫困、国家虚弱、政治积弊的深深忧虑和殷殷关切,理想主义的崇高和儒家的家国情怀就从这忧虑与关切中超拔出来,在这凄恻中增添了一抹壮丽的色彩,将生命悲苦的体验与理想主义的崇高熔铸成一曲壮丽的悲歌。
《葛溪驿》中病痛和羁旅触动了王安石悲壮的忧国之情,而他的经历远远不止这些,在他50多年的人生经历中,他经历了很多不幸。亲人的分别、挚友的离去、政坛的失意,这每一段人生体验,都被他写进诗里。嘉祐五年(1060),王安石与妹妹王文分别时所作的《示长安君》和 嘉祐四年(1059年)悼念英年早逝的挚友王令的《思王逢原三首》就是其中的代表。
《思王逢原三首》
蓬蒿今日想纷披,冢上秋风又一吹。
妙质不为平世得,微言惟有故人知。
庐山南堕当书案,湓水东来入酒卮。
陈迹可怜随手尽,欲欢无复似当时。
《示长安君》
少年离别意非轻,老去相逢亦怆情。
草草杯盘共笑语,昏昏灯火话平生。
自怜湖海三年隔,又作尘沙万里行。
欲问后期何日是,寄书应见雁南征。
在《思王逢原三首》中,凄冷的秋风吹拂着肃杀的墓园,孤独的蓬蒿随风飘摇,触景生情的王安石心中涌起对英年早逝的挚友深深的怀念,在知音已逝,无人理解的的孤独中,陡然升腾起庐山从天而降移作书案的高迈和湓水滚滚东来,流入酒杯的豪情,凄恻中尽显悲壮。在《示长安君》中,王安石送别妹妹,回忆起朝夕相处的点滴温暖,虽然有分别的感伤,但“寄书应见雁南征”一句中那坚定的态度、自信的语气,更表达了作者奉命出使辽国,肩负国家重任,必将凯旋而归的乐观精神,在分别的凄恻中尽显慨然赴任的悲壮。王安石这一首首凝聚着生命凄恻体验的诗都升腾出一种激荡人心的悲壮之气。
(4)闲澹中寄深情—儒释互补的思想内涵
王安石出身于官宦世家,是深受传统文化熏染的封建士大夫;和中国众多知识分子一样,继承了“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旷达心境。同时他生活的北宋王朝,是一个佛教兴盛的时代,宋朝对佛教采保护政策,太祖建国后,废除了周世宗的毁佛令。大相国寺、太平兴国寺等寺庙纷纷建立,佛教各个流派的纷纷复兴,特别是禅宗尤其兴盛;《景德传灯录》、《天圣广灯录》、《建中靖国续灯录》等大量的禅宗著作纷纷问世。身处于这个时代的王安石深受佛教思想的影响,特别是在他政治失意之后,从宋神宗熙宁九年(公元 1076 年)他第二次罢相一直到他去世,在江宁钟山, 隐居田园,深入研究佛法,试图通过学习佛法,来获得精神的慰藉和心灵的宁静。正因如此王安石一生的诗歌创作,都因深受佛教思想的影响,而表现出一种闲澹之气,但是王安石根本上还是一个积极入世的儒者,佛教思想只是他的补充,主流还是儒家,所以王诗在闲澹之气下掩藏的依然是对生活深情的热爱和对人世深切的关怀,这种旷达乐观积极有为的儒家思想,不同于王维和北宋诗僧等人那种超脱了任何感情的空寂落寞的风格。
在王安石的很多山水诗中都体现了这种闲澹中显旷达的儒释互补的风格,比如《江上》和《书湖阴先生壁二首》
《江上》
江北秋阴一半开,
晚云含雨却低徊。
青山缭绕疑无路,
忽见千帆隐映来。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
茅檐常扫净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江上》一诗中描述了秋云、暮雨、云雾缭绕的青山和远处影影绰绰的风帆。青山的连绵起伏,帆影的时隐时现,构成了闲静淡远的画面,但在着闲静之中却蕴含了希望,看似云遮雾罩无路可寻,但是小船却能穿越重重迷雾,向我驶来,散淡中洋溢着在黑暗中对光明的深情向往和执着寻找光明的乐观主义精神。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一诗写隐居时邻人整洁宁静、草木繁茂、依山傍水的小院,画面宁静而恬淡。但作者没有冷眼旁观的描写景物而是将自己的感情投射其间,“常扫”“手自栽”表达了作者对邻人打扫茅屋、种植花木的辛勤劳动的赞赏,“护田”的护字与“送青来”的送字都是对自然的拟人化,将自然中的山水,比作一位用双手护着小孩的母亲,和远道而来送来礼物的友人,情之深切,溢于言表。
11.艾青诗歌特点 篇十一
格里塔·斯托达特1966年生于泰晤士河畔的横沥镇, 在比利时和牛津市长大, 现居住于东德文岛。她的诗集广泛见诸杂志和文选之中。在2001年她出版了第一部合集《黑暗中的家》并获得了费伯纪念奖。此外, 《黑暗中的家》还入围了先锋奖的提名。她的第二部合集《拯救简》还入围了科斯塔诗歌奖, 这部诗集延续她之前诗歌模糊无常的写作风格, 还包括对玄学的研究感悟和思考。
二、诗歌的写作特点
1. 两部代表性诗集
《转变》是格里塔·斯托达特第一部诗集中具有建设性意义的开篇诗, 诗中诗人描写了她是如何成为《黑暗中的家》中的一份子的:比起缩减的确定性和清晰性, 诗人更喜欢含糊性和可能性, 在许多方面, 这是一首宣告诗;是对迄今为止贯穿斯托达特许多作品的意图的阐释。她的作品给人一种忧郁感;头脑的冷静, 情感的控制致使他们鲜有自我放纵的时刻。这种方法的使用, 使诗歌在处理现代关系的复杂性和矛盾性时产生一种特殊的效果。正如沙拉·布朗在《卫报》中对她的第二本书《拯救简》的评述那样:“斯托达特的真正技巧在于她对这样那样的不确定性的关注, 提出在一个动荡的诗歌世界, 这里每个行为都有它的对立面, 每一种情感都是不确定的”。
除了入围许多其他重大奖项, 《黑暗中的家》赢得了著名的杰弗里·法伯尔纪念奖, 毫无疑问, 其获奖缘由就是她所作的第一部诗集具有与众不同的特点。诗集中的主题多变。正如大卫·惠特利在泰晤士报文学增刊中的深入点评:“此书多是呈现迷失后的自我发现”。诗集中有首名为《那天夜里我偷了一个可以照全身的镜子》的诗歌, 这是一首收放自如的意识流诗歌, 诗歌以诗人不经意间偷了一面镜子为开端, 后发展为对人际关系, 性行为, 罪恶和思维想法的一种激进态度。其中最具有情感自省性质, 但却总是自我矛盾的个体诗是《同盟者》, 从年轻时的自己的视角叙述全诗。斯托达特的非个体诗《黑暗中的家》也使用了这种方法。这两首诗歌充分展示了杰米·麦克肯德里克所说的斯托达特所具有的预见性和敢于正视一切的写作特点。
斯托达特的第二本诗集《拯救简》于2008年出版。她继续探讨自己早期作品中的不确定性和歧义性。与《黑暗中的家》所不同的是, 《拯救简》中的诗歌明显的更倾向于哲学性。斯托达特从不吝于指出以人类为中心的问题根源:建议我们回到从动物的视角看世界, 这样可以避免以自我为中心, 这样我们可能学会, 从虚无中获得一些东西, 我们可能开始, 变得平稳, 同时也可以看清我们真正的自己。
《拯救简》也包括一些对平凡事物和商品的玄学派研究, 常常阐明了人类的目的, 并使人们回到了理想世界。该诗集有许多讲述母爱和儿童回忆的诗歌, 他们都是自相矛盾的, 从努力指出《儿童哲学》的虚无性到《在玩耍》中的异想天开的开头和黑暗阴郁的结尾。诗人不仅要参与到这种特殊的自我矛盾和动荡不安的生活中来, 还要试着去了解他们。
2.《黑暗中的家》诗集中有一首名为《连衣裙》的诗歌。
该诗歌是格里塔·斯托达特的一首很典型的诗歌。它不仅将格里塔·斯托达特的模糊性写作特点发挥的淋漓尽致, 整首诗更是贯穿一种哀怨悲鸣的声音。
《连衣裙》译文赏析
独自站在那的她, 耳边一片宁静,
感受内部空气的吸进和呼出以及气流的走向。
熨平岁月的褶皱, 带走记忆中的美好。
它, 纯洁而又庄严, 仿佛它一直在等着这一刻, 回到了穿在人体模型时的模样;
精美的外表, 未被触碰过, 未被穿过, 如果它想的话, 它现在就可以被挂起来, 在门后, 孤独的裙摆随风舞动。
它早晚会忘记那具曾居住在它内部的躯体, 那个迅速而又孤独的东西渴望被肌肤填满, 去挣开他的线条和针脚。对它而言, 被弄脏、折叠、撕开小口, 甚至是经常性的开线都是一个必经的过程, 当它被扔到地板上变得脏乱不堪, 难以处理, 遭受磨难, 被撕裂开之前, 撕碎的甚至可能是毁坏的, 它不得不被拿走, 放在灯光下被仔细的检查, 一个身穿长袍的男人, 转换着水蒸气和天然气, 低下头进行这项工作:处理好裙子所发生的问题, 完成后, 他将裙子包裹起来, 裙子变得闪闪发亮, 裙子从备受关注, 到失去关注, 到熟练的收起, 折叠, 挤压, 烘干, 清洗, 最后被完美的缝合。
注释:这首诗来自格里塔·斯托达特第一部的诗集, 这是一本非常出名的著作, 这本书为她赢得了2002年的杰弗里·法伯尔纪念奖。和她所有的诗歌一样, 这首诗值得大家反复阅读和回味。乔·夏普科特描写她是一位让人感到紧张不安的优秀诗人。它的诗歌以一种挽歌的语调来诉说, 看似平静, 实则内部隐藏着令人感到不安, 甚至战栗的因素, 诗歌的叙述强调要悦耳, 要真实。这首诗在最后的小节中先隐瞒后揭露裙子历史的写作方法展现了格里塔·斯托达特的写作技巧, 这种技巧可能被称为对戏剧诗歌的巧妙处理, 如果这种巧妙处理并不是使用带有否定意义的单词。
三、诗歌分析
整篇诗歌虽然只是在写一件连衣裙, 但却把“它”当成是一个有生命的东西。它是那样孤独, 那样悲伤, 仿佛只有它自己的存在。它是那样的渴望温暖, 渴望别人的关注。而且最后在解开裙子历史的面纱时, 我们知道了它的经历, 更加为它感到伤感。
这篇诗歌可以根据内容的讲述加以分部。前三句话是第一个部分, 主要讲当它独自站立时营造出了一种悲伤的气氛, 它的孤独穿透人的内心。它仿佛是一位老者, 在生命垂危时, 感受自己的呼气和吸气声, 并对自己年轻时的温暖回忆重新体会了一番, 并发现它早已离去。第四到六句是第二部分, 讲述当它被穿上时, 它的内心仿佛被填满, 有种幸福的感觉, 表现其对爱的需求。它永远都不记得自己所遭受的一切, 只是想要享受幸福的瞬间。但是这种忘记会使它再次受到伤害。但是它无论如何还是会忘记, 最后留给它的只有一片孤寂。仿佛就是在说作者自己现在就沉睡在一片孤独中。最后一部分是描述其撕裂及修理的过程, 以及最后的宛若新衣。这个部分甚至细致到连裙子的针脚和折痕。它仿佛是叙述作者的一生, 并不是一帆风顺, 历久弥新的, 中间经历了挫折, 失败, 受伤等苦痛, 但是她并没有放弃, 时时检讨自己, 改正错误, 最后还是收获了幸福。无论之前的路是多么的荆棘密布, 多么的伤痛入骨。但是只要继续坚持, 忘记苦痛, 最后我们一定会收获幸福, 找回最初的自己。
诗中对连衣裙孤独的身姿、神圣的外表、柔软的体态、完美的肌肤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写。同时对连衣裙的破损、撕裂、遭乱不堪、以及最后的完美缝合的描述, 都仿佛是身临其境般, 描写的那样穿透人心。对《连衣裙》的描述, 看似就只是在讲述连衣裙的从遭乱到缝合的过程, 实则就是在讲述作者充满磨难的一生。连衣裙就是它的替身。诗人对爱的渴望, 对幸福的期盼, 我们都可以感受到。
不仅如此, 我们还可以感受到诗人的写作风格。在对连衣裙的平淡描述中, 看似很平静, 实则内部波涛汹涌, 暗藏玄机。虽然是诗歌的叙述悦耳动听, 但其内容还是有些让人毛骨悚然, 仿佛是讲一个人拆开重塑一样。
格里塔·斯托达特作为一名女性作家, 还是更喜爱对女性进行描写。虽然诗歌的标题是《连衣裙》, 但不难想象裙子是女人的衣物, 所以这连衣裙其实就是对女性的象征。整首诗就是在鼓励女性要自强自立, 要忍受得住孤独和痛苦, 最后一定会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摘要:格里塔·斯托达特是一位很有特点的女作家。其诗歌具有悲伤迷人的怀旧情结, 同时兼具忧郁理性的特质, 这使得格里塔在作品创作中很少放纵自己的情感。作为一位女性作家, 她将女性所具有的细心谨慎发挥得淋漓尽致, 她的诗歌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本文将其生平背景与创作风格, 从其诗作《连衣裙》对其诗风作的简要欣赏, 体会其创作意境。
关键词:《连衣裙》,诗歌,写作特点
参考文献
[1]范丽娟.20世纪英美女性文学概观[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12 (7) .
12.白居易的诗歌特点 篇十二
白居易一生热爱种植,其生活的四周种满了各式各样的植物,但在其诗作中描述得最多的就是“松、竹、莲”。松、竹位列岁寒三友之列,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和坚韧的毅力,而莲出淤泥而不染,自珍自爱,正直坚贞。这些其实都是白居易自身人格的真实写照,白居易将自己的人格意于“松、竹、莲”之中,既含蓄又明显。
白居易闲适诗艺术特色
白居易的闲适诗与养生诗在很大程度上具有相同点,所以本文关于白居易闲适诗艺术特色的描述着重于与养生诗的不同点,主要是遣词用句及修辞手法。
(一)白居易闲适诗的遣词用句
1.叠字的使用
叠词,顾名思义就是重复、重叠的词,例如“声声、皎皎”等。叠词是一种很常见的修辞手法,它的特点就是利用汉语音节,使诗词在结构上显得更加工整,在节奏上显得更加有韵律美。使用叠词描述声音时,会使声音更具真实性;使用叠词描述景物颜色时,会使景物带给人们更多视觉上的美感。白居易的闲适诗中通过使用叠词,使其看似平淡的生活更显趣味,也更具有吸引力。
2.喜用数量词
数量词的运用,会使得整首诗更具带入感,“两只”“一双”等数量词的简单使用,会使得诗词所描述的画面更具真实性。读者在品读诗句时,可以在脑海中将诗句化作一幅图,形象又生动,既便于理解又便于记忆。白居易闲适诗中常常使用数量词,这不仅与其描述的内容有关,更与其自身生活特点及人格特点有关。
(二)白居易闲适诗的修辞艺术
首先是浅显的比喻。白居易闲适诗的创作仍以日常生活为题材,讲究写实,虽然白居易不会过多地运用夸张的比喻,但白居易还是会运用一些浅显的比喻来给自己的诗词润色,使其更具吸引力和关注度。白居易主张平淡闲适度日,又不失对人生的思考,为了使其写作风格与其个人人格相符,白居易摒除了使用华丽及夸张的修饰,而是转用易于被大家所理解而又不失诗人风范的浅显的比喻。这种比喻方式在白居易的诗中经常可见。
其次是平易的典故。古代的用典就是运用各种典故来讲述自己的观点,也可为自己的诗词润色。如果只是粗略地品读白居易的闲适诗,很难发现有用典,但如果细细品味,其用典之处还是相当多的。这说明白居易有着丰富的典籍知识,能熟练透析地了解典故的内容,从而将其中更为平民化的小点运用到自己的诗词中,使得自己的诗词既能达到平易近人之效,又能运用典故阐明自己的观点。
白居易亲情诗艺术特色
白居易的亲情诗主要是讲述白居易对亲人的关爱及思念,虽然其艺术特色也有与上述两种诗相类似的地方,但它也有其特殊之处,主要就是其在亲情诗的创作中,在抒情时不忘讲明道理,喜欢运用主客颠倒的“对写法”。
(一)抒情中偏爱说理
白居易的亲情诗从表面看是抒发对亲人的思念及关爱,但细致品读不难发现,其大多数诗词在后半段更加注重的是说理。也就是一首亲情诗的前半段描述思念,后半段以对亲人的思念有感而发,引出相关哲学、心理学甚至佛学的道理,使得思亲有情有理。白居易这种亲情诗的撰写方式更容易引起读者共鸣,也不会被后人定位为“无病呻吟”,也能以其独特的方式与其他诗词区分开来。
(二)“对写法”的运用
所谓对写法,就是“主客颠倒”,将原本的抒情主体和抒情对象相调换。这是古代描述思亲诗句中常用的写作手法。白居易的亲情诗中,绝大部分描述的都是白居易的友人或者亲人在某地思念白居易,很少描写白居易对亲人和友人的思念,这就是典型的对写法。这种手法的运用可以更加强调诗人对友人与亲人的思念,有一层递进的关系,就是你在想念我的同时,其实我也非常地想念你。这种反弹琵琶式的抒情既达到了抒发思念之情的效果,又不会显得自己柔弱不堪,不会现出自己的寂寞与孤独。
13.艾青诗歌文学中的悲剧精神 篇十三
在艾青的诗歌中最经常出现的基调就是悲剧色彩的,并且带有忧郁气质的。
在他的诗歌中会经常看到这样的意向和句子:“中国的苦痛与灾难,像哲学也一样广阔而又漫长啊”(《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薄雾在迷蒙着旷野啊……”,“你悲哀而旷达,辛苦而又贫瘠的旷野啊”(《旷野》),在这诗中浸透了诗人的灵魂中永远摆脱不掉的忧郁气质,同时这也是构成艾青诗歌艺术个性的基本要素之一,可称之为“艾青式”的悲剧精神。
艾青在回忆自己的人生的时候,艾青说道,他是在一位乳母的怀中长大的,这位乳母甚至溺死了自己的女孩,来专门哺育艾青。
因此,艾青一直觉得自己的生命是抢夺了另一个孩子的生命得到的。
因此,这件事一直令艾青感觉到非常的愧疚和痛苦。
正是由于这样一段的特殊的经历,所以在艾青很小的时候就感染了农民的忧郁和苦难的气质。
后来艾青经常徘徊在巴黎的街头,一直过着近似于流浪汉的生活,而与此同时他自己又置身于一个疯狂的、怪异的、陌生的资本主义的世界当中,内心中饱尝着异国游子的孤独寂寞的感情。
在这样的环境熏陶中,艾青难免会产生一些非常忧郁的情感以及不断涌来的失落感都将孤身一人在异国的艾青淹没。
当他的这种情绪铺天盖地而来的时候,正好这种浓厚的情绪与西方文学思潮很好的融合在了一起,因此艾青就在这样的情绪之中找到了归属感,这也就能很合理的解释为什么艾青早期的作品之中充满着一种流浪汉式的“漂泊的情愫”。
后来在抗日战争打响的时候,艾青又辗转的回到了祖国,当他真实的站到了祖国的土地上的时候,看到那被鲜血染红的大地,看到那被战争所折磨的人民,艾青从此时深刻的理解到了在那土地上痛苦的重压,这一切眼前所见到景象都与他忧国忧民的心灵产生了强烈的契合,因此,从小就在他的体内所孕育的那种农民的忧郁的苦难的气质得到了新的升华。
而这种苦难的精神和忧郁的气质是渗透在作者的骨髓和心灵里面的,所以在他进行创作的时候,这样的气质就自然而然的表现在了他的诗歌中。
在这苦难的精神中不仅包含着艾青自身忧国忧民的情绪,同时还有他对祖国无比深沉的爱和深刻的眷恋。
更表现了是人对生活的忠实与思索。
二、在艾青的诗歌中经常出现的几个苦难的意象
(一)芦笛:被喻为一支忧郁的苦难之歌
艾青的一生为了祖国人民的苦难而感到忧心忡忡,他曾经为那些在土地上痛苦挣扎的人民呼唤呐喊过,同时写过那澎湃于心中的热气。
他用自己的心声,用自己的诗句来表达对于人民悲苦不堪的日子的同情,同时也表达了对于太阳带以人民的温暖的感激,同时也渴求着黎明的到来。
作为诗人,艾青绝不仅仅是冷眼旁观着这一切,他想要和广大的人民一起同呼吸、共命运,希望自己的诗歌能够成为人们最真实的呼声。
因此,可以这么说,在艾青诗中所体现的苦难悲伤的情感,并不是为了自己感到悲伤,而是为了人民的痛苦生活而感到悲伤和苦痛。
他的欢笑也不是因为自己的欢乐,而是因为人民迎来了幸福的生活。
《大堰河――我的保姆》是艾青前期的苦难精神风格的代表作。
由于艾青在幼年时期缺乏来自家庭的关爱,少年时又饱尝了在异国他乡流浪漂泊之苦,并且还有三年的囚徒生涯让他感到悲愤万分,以及中华民族面临着巨大的苦难,人民每一天都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这所有的一切,就成为了艾青心中苦难的基调。
这些血泪以及控诉就自然而然的流露在他的诗歌当中。
在这首诗中,艾青用了大量细腻的笔触,用了丰富的感情和口语化的语言将这些经历以及蕴藏在心中深深的情感娓娓道来。
凄楚地叙写了自己的身世经历,并怀着虔诚而深切的情感,回忆了自己深爱的乳母大堰河生前的凄苦和死后的悲凉。
表现了诗人“对于母性的不幸的人的爱”,对自己家庭所属地主阶级和整个不公道世界的强烈不满和诅咒。
(二)土地:深沉而又悲伤的苦难恋曲
艾青诗中最让人感到震撼人心的部分,并不仅仅是他对于自身命运和社会不公所表现出来的单纯的忧郁和伤感,而更多的这种为了国家民族深切的关怀,为了人民所遭受的苦难而感觉到万分痛苦的精神。
与艾青之前的“土色的忧郁”与:农民式的忧郁“相对应的是对于时代的苦难和民族的苦难所表现出来的忧郁和伤感。
特别是在《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这首诗中,艾青多次吟诵,表达了对于国家民族命运的担忧,反复的倾诉着民族的苦难与不幸。
中国的路,
是如此的崎岖,
是如此的泥泞呀。
……
饥馑的大地,
朝向阴暗的天,
伸出乞授的
抖的两臂。
在这里,诗人用一种比拟的方式,表达出了一种对于现实深沉的哀思。
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引导人民的思考,他用极富暗示以及象征的手法先是铺陈了一个极其悲伤的基调,然后再带给人悲伤和暗示。
希望能用这种方式让那些还在沉睡的人民意识到现在生活的痛苦和苦难,让人民能够觉醒,来打破这样的局面。
并且在艾青的诗歌中还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让人们在这样的苦难之下仍然能看见未来的美好。
艾青这一时期的诗歌创作观点是“苦难比幸福更美”。
这种对苦难美的追求,正是一个伟大的人民诗人爱国深情、民族忧患意识的最终体现,同时这也是诗人面对苦难的时候的误会的选择。
他说,“最伟大的诗人,永远是他所生活的时代的最忠实的代言人;最高的艺术品,永远是产生它的时代的情感、风尚、趣味等等之最真实的纪录。”
参考文献:
[1] 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第二十五章,北京大学出版社,版。
[2] 艾青《诗论》,引自《中国现代诗论》上篇第361页,花城出版社1987年版。
[3] 艾青《艾青诗选》第13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4] 艾青《艾青诗选自序》,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艾青诗歌悲剧艺术的特点【2】
摘 要:艾青的诗歌悲剧形象具有“刚性美”。
这一美学大量地经常地体现在具有悲剧色彩的诗篇中,这种创作出来的抒情形象,常常是豪迈壮阔,具有时代英雄的豪气和魄力。
具有“立体感”。
艾青的抒情诗常常通过一个富有典型性的生活片段,或一个场景,甚至只是一个人物的肖像,把悲剧冲突表现出来。
具有“理想化”。
艾青作为一个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诗人,其笔下的悲剧性抒情形象,更多地被涂上了理想主义的色彩。
关键词:艾青诗歌;悲剧艺术;刚性美;立体感;理想化
读艾青的诗,常常会产生一种神圣的崇高感,情不自禁地要为艾青诗中所表现的献身精神和乐观主义深深感动,从而产生一种与艾青诗中的抒情形象一起慷慨悲歌,或者为光明,为事业,为理想而赴汤蹈火的高尚情感,得到一种心灵的净化和感情的升华。
本文就此,对艾青诗歌的悲剧艺术作一初浅探讨,看看他的诗歌悲剧艺术有哪些特色。
一、诗歌悲剧形象的“立体感”
艾青在用抒情诗表现悲剧时,常常通过一个富有典型性的生活片断,或一个场面,或一个情景,甚至只是一个人物的肖像,把悲剧冲突表现出来。
这实际上是借用绘画和雕塑的一些艺术手段。
艾青早年学画,他非常懂得“仅用一人特征,一句话,就能够把你写上十来本书也无法表现的东西生动而充分地表现出来” 的道理。
他说“一首诗是一个心灵的活的雕塑。”他正是借用了姐妹艺术的一些长处,在抒情诗中表现悲剧的。
他主要用如下三种方法达到悲剧形象的立体感。
1.善于用富有典型性的生活片断来表现悲剧冲突。
《吹号者》是很能说明问题的例子。
这首诗作者没有详细地具体地写吹号者的一生,而只写了“他”在一天中的战斗生活以及他渴望战斗、忠于职守,最后殉身于崇高事业的一个片断。
这个片断是用一种浮雕的手法来体现:
我们吹号者
以生命所给与他的鼓舞
一面奔跑,一面吹出了那
短促的,急迫的,激昂的
在死亡之前决不中止的冲锋号
……
他被一颗旋转过他的心胸的子弹打中了!
他毅然地倒下去
没有一个看见他倒下去
他倒在那直到最后一刻
都深深爱着的土地上
然而,他的手
却依然紧紧地握着那号角
――《吹号者》
这种立体感就非常形象地体现了悲剧冲突,以吹号者为代表的正义和勇敢倒毙在敌人的邪恶的子弹下。
2.善于用一个场面或一个情景来表现悲剧冲突。
这种手法在艾青诗中可以说俯拾即是。
请看脍灸人口的《礁石》:
一个浪,一个浪
无休止地扑过来
每个浪都在它脚下
被打成碎沫、散开……
它的脸上和身上
象刀切过的一样
但它依然站在那里
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这首诗描绘礁石面对海洋的狂暴而巍然屹立的情景,是惊心动魄的。
艾青在写礁石的这种悲剧性格时,并未展开大海和礁石之间的矛盾冲突,仅用一个电影特写般的.镜头,就把礁石的这种悲剧性格充分地立体化了。
3.善于用人物的肖像来体现悲剧冲突。
大堰河的肖像是为人们所熟知的,再如描写乞丐:
在北方
乞丐用固执的眼
凝视着你
看你在吃任何食物
和你用指甲剔牙齿的样子
在北方
乞丐伸着永不缩回的手
乌黑的手
――《乞丐》
这是一幅出色的肖像画,它把乞丐饥饿、困顿、卑琐的悲剧性格用那只“伸着永不缩回的手”来体现。
这种用质感很强的肖像画体现悲剧性的手法,在艾青是相当娴熟的。
二、诗歌悲剧形象的“理想化”
艾青是一个很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诗人。
艾青笔下的悲剧性抒情形象,更多地被涂上了理想主义的光彩。
他们个性中英雄的、崇高的因素被提到了首要的地位,而人的性格的个别特征被推到了次要的地位。
在这些悲剧形象身上体现出来的战斗性和乐观主义精神,正是作为革命的现实主义者艾青的人格的体现。
他把自己的献身精神和乐观主义精神完全糅合进他笔下的悲剧形象中去了。
14.艾青、弗洛斯特与中西方特色 篇十四
极具中西方特色的两位诗人
———以艾青与弗洛斯特为例
上篇对时代及其领袖是讴歌还是鞭策
诗言志。诗人总是借“我”来传达一个时代的感情和愿望。
艾青憧憬着一个革命的波澜壮阔的时代, 就是借“我”来传达的:
太阳
它使我想起法兰西美利坚革命
想起博爱平等自由
想起德漠克拉西
想起《马赛曲》《国际歌》
想起华盛顿列宁孙逸仙
这是艾青作于1938年4月的优秀长诗《向太阳》中的一段。这首长诗, 诞生于中国处于三座大山压迫下的黑暗年代。但是, 他看到了太阳, 看到了轰轰烈烈的民族革命的辉煌。并用跟人民的心脉相连的真情去歌唱。可以想见, 当时亿万人民抗日救国和推翻三座大山的声音, 在这首诗中借“我”的歌咏得到了酣畅的宣泄。
他的歌唱始终是热烈而奔放的。在《光的赞歌》一诗中, 更是直抒胸臆, 唱出了壮志不已的襟怀:“我是大火中的一点火星/趁生命之光没有熄灭/我投入火的队伍、光的队伍/把‘一’和‘无数’融合在一起/进行为真理而斗争/和在斗争中前进的人民一同前进。”很明显, 活跃在诗中“我”的身影, 正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塑像, 是时刻准备着为真理而斗争的革命情怀的写照。可以说, 他把革命斗士和艺术斗士的双重身份融为一体了。
比之于艾青, 美国现代著名诗人罗伯特·李·弗洛斯特 (Robert Lee Frost, 1874—1963) , 虽然也与艾青 (生于1910年, 比弗洛斯特小36岁) 一样, 是诗坛宿将, 都是很有名望的诗人, 但他们诗歌的思想、风格不尽相同, 个人的命运更是相异。
弗洛斯特的诗歌生涯中, 很少有艾青那样的战斗呐喊。在艾青的诗歌中, “红旗”、“火把”、“吹号”、“向太阳”、“金色的镰刀”、“金色的锤子”、“埋葬旧世界”、“冲出战壕”、“扑向烟火”等一类词汇充塞在他的诗页之中。而弗洛斯特更多的是写劳动者的生活, 写他们的平静, 他们的喜悦, 他们的哀怨, “但怨而不怒, 没有火气, 只有一种淡淡的哀愁。他的语言力求浅白, 但佳作中意蕴颇深。”[1]
一册《美国现代诗选》选了弗洛斯特共21首诗, 有着“奉献”、“献身”一类词汇的诗作仅有那首肯尼迪于1960年1月17日正式就任总统时, 弗洛斯特被邀请在其就职典礼上朗诵的《全心全意的奉献》, 但这里的“奉献”不是给予肯尼迪和他的政府的, 请读全诗:
这大地先属于我们, 我们才属于她。
她先属于我们有一百年之后
我们才成为她的人民。在马萨诸塞,
在弗吉尼亚, 她一直是我们的;
但我那时却属于英国, 是移民,
我们拥有的尚未拥有我们。
我们不再拥有的却拥有我们。
我们留下了一些使我们软弱的东西,
结果发现原来我们是在阻碍
我们自己, 不让我们属于这大地,
以后, 我们才在献身中得到解救。
我们就这样无保留地献出自己
(而赠送这份礼物却打了多少次仗)
献给这正向西伸展着的莽莽大地
未入籍典, 未加妆饰, 未事增华,
她当时如此, 现在也是如此。
选自《树作证》 (1942)
诗人的这首诗是在20年以前写的, 诗也没有礼赞新总统肯尼迪的意思, 他不会对政治家作廉价的歌颂。他的“全心全意的奉献”必须是有条件的, 这条件就是“这大地先属于我们”, 她先属于我们之后我们才能成为她的人民。譬如, 林肯领导的美利坚大地及至罗斯福领导的美利坚大都过去很久了, 人民当然放心属于她了。你肯尼迪虽然信誓旦旦, 但必须由实践来检验。这就含蓄地表达了, 民权大于总统, 至高无上的总统必须得到民众认同。廉价的歌颂是没有意义的, 只有鞭策才可能使美利坚永远地属于人民;而这时的人民, 也就能为美利坚作出“全心全意的奉献”。
就是这样一位对政治和政治家经常地给予鞭策甚至质疑的弗洛斯特, 成了20世纪最受欢迎的美国诗人, 无论在民众之中, 还是在官方。虽然他到40岁后才被人们所欣赏, 但在1915年后荣誉接踵而来。许多大专院校纷纷授予他荣誉学位 (共44项) 。他获得四次普利策奖。1950年, 美国参议院史无前例地传令嘉奖他 (有这一年参议院224号决议为凭) , 因为他写的诗“幽默而智慧, 有助于指引美国人的思想, 在心灵上可信地描绘了我们自己和全人类的典型。”[2]1961年他作为诗坛泰斗应邀出席新总统的就职典礼, 所有这些礼遇, 是包括艾略特在内的诗坛强将所不及的。
弗洛斯特的声誉源于他是一位真正的人民的诗人, 源于他与普通民众一同呼吸。上世纪60年代他写有《走了》一诗, 说“我正走出世界的荒漠/我的鞋子袜子不再使我难过”, 这显然是走向美好的生活, 因此:
如果我没有错
我只服从一句
歌曲中的词儿:
“我———高飞———远去。”
要是我在死后
所看到的事态
并不使我满意,
我很可能回来。
这样, 诗人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现实的焦虑统一了起来。人民是永远可以相信的, 而操纵事态的权势者就不一定了。所以事态“不使我满意, 我很可能回来”。这就是说, 诗人以质疑当权者的焦虑来忠实于他心爱的人民。
而艾青的调子完全迥异, 他曾用诗比喻一位政治家“像空气、像阳光、像水、好像很平平, 却谁也不能离开。”对政治家领导的社会现实和时代也同样是忠实:
我忠实于时代, 献身于时代,
……
我爱它胜过我曾经爱过的一切
……
选自《时代》
这样一位热爱时代和热爱时代巨人的诗人, 这样一位歌唱革命, 把诗歌编织在革命红旗中的革命艺术家, 却在1957年被打成“大右派”, 接着流放受难于戈壁滩20年。正如他对夫人高瑛所说:“我错在哪里?”“我的作品证明了我的一生。我的经历很清楚。日本打进中国, 我在巴黎呆不住了, 困难当头, 匹夫有责, 我回国了, 我参加了左联, 因为进步、反蒋, 被捕入狱, 一蹲就是几年。在狱中我写了一批被评价很高的诗歌, 《大堰河———我的保姆》就是在监狱里写的。出狱后, 为了生存, 东奔西跑到了重庆, 周恩来找我谈话, 欢迎我去延安, 我接受了他的建议。北京解放, 我是军代表进城。像我这样的作家, 为何非要把我推到坏人堆里当成革命对象批判?”[3]
艾青和弗洛斯特相比, 前者是不幸的, 尽管他对革命的时代及其领袖给予了热烈的讴歌;后者是甚幸的, 尽管他对他所处的时代和领袖给予的是鞭策甚至是质疑。
下篇革命的信念与大自然的诱惑
这里的“大自然”, 对于弗洛斯特来说, 是作为农民诗人或民间诗人须臾不可分离的大自然, 如牧场、森林、水潭、白桦林、地窖、山间洼地、灌林、苹果、牛……对于艾青来说, 是革命红旗永不倒的信念, 活着就要有斗争的胸襟:“道路只能在前进中延伸, 跋涉才有豪迈的歌声。”
这是艾青十年浩劫之后写出的《每个人都要从自己开始》一诗的句子, 也就是表白, 万不能趴下, “要从自己开始发出最大的能量”。
文革开始时, 艾青在北满横抹子林场, 被抄家之后, 又被放逐到一个当时被称作“小西伯利亚”的更荒僻的地方, “住原先用来接生羊羔的又矮又小又脏又黑的地窝子, 不管刮风下雨, 天天都要掏干洗净全连13个露天大粪池。恶劣的居住环境, 繁重的劳役, 加上营养严重缺乏, 艾青身体垮了, 连眼睛也瞎了一只”。[4]
实在说来, 从1957年成为大右派到文革时期的受苦受难, 艾青实在有太多的伤痕。但是, 艾青的“伤痕”诗没有粘滞于伤痕的描写。他在写给夫人高瑛的那首《神秘果》里, 对他们20年的流放生活作了夫妻间温情的解嘲:“吃了苦的, 才知道甜的”, “要是我们不知道甜、酸、苦、辣, 活着还有什么滋味?”这就是他的伤痕感受。仿佛没有这些苦难, 人活着就没有意义了。另一首《海水和泪》, 则根据海水和泪都具备咸性这一点, 想象成海水一定是“亿万年的泪”汇聚成的, 这一巨型意象确实蕴蓄着深沉的伤痕感。但艾青决不沉浸在伤痕里, 他写道:“终有一天, 海水和泪都是甜的。”这一话语的转折, 使得他逢凶化吉, 逢苦化甜, 从而树立起坚定的信念, 相信生活必定是美好的。但海水和泪会变甜吗?让人未免感到天真。
正由于这样的革命信念, 艾青从1978年4月在《文汇报》发表《红旗》一诗开始, 短短几年来, 就出版了诗集《归来的歌》、《彩色的诗》、《雪莲》和诗歌论文集《艾青谈诗》。艾青复出后又登上了新的创作高峰, 红旗飘飘的意境再度火热起来。就说上面提到的《红旗》在艾青笔下, 那有着“金色的镰刀”、“金色锤子”的“红旗”, 是“埋葬旧世界”、“争自由, 求解放”的熊熊烈火, 是他“到理念的象征”。因此, 他始终高举着它, “在等待一声号令, 随时准备冲出战壕, 扑向烟火弥漫的战场……”几个月后, “天安门事件”平反的决定一宣布, 他立即赶去访问英雄韩志雄, 并一气写出长诗《在浪尖上》:
不容许再受欺骗了
不应该再被欺骗了
我们要的是真理,
我们要的是太阳。
对于艾青来说, 不管身受怎样的灾难和曲折, 太阳和红旗、革命和斗争的诱惑始终无法抵挡。
而对于弗洛斯特来说, 大自然的诱惑一直让他无法抵挡。
弗洛斯特的童年时代是在西部边陲度过的。他从父母那里继承了对新英格兰的爱。他是一个农村的苦孩子, 10岁时父亲死后, 随母亲迁居马萨诸塞州的劳伦斯。从12岁起, 帮助家庭解决生计问题, 干过多种零工, 如补鞋、当农场工人, 在纺织厂当线轴童工。他1892年好不容易高中毕业, 作为学生诗人进入达特蒙斯学院学习。但不久就辍学, 从事一些零碎工作, 并继续写诗。1897年入哈佛大学, 却因病再度辍学。离开哈佛后, 弗洛斯特住进一个农庄里, 主要是务农, 也教书。务农使他开始富裕, 就转而专职教书, 有时还到大学讲课, 但忘不了跟民众的血肉联系, 常常为其写诗和朗诵诗。
弗洛斯特住在自己的农庄里, 与大自然保持着最亲密的联系。正如威勒德所说:“弗洛斯特之所以受人欢迎, 主要是由于他的诗有着独特的风格。美国人离开农村迁居城市以后, 他们常常恋恋不舍地回顾他们过去的农村生活, 因而一到周末, 他们就匆匆地跑到郊外。享受自然的湖光山色。对他们来说, 自然不再带有超然的意义, 而是意味着纯朴、和平、美丽和神奇。”[5]而弗洛斯特的诗正带有自然和乡村的浓郁气息, 那朴实无华的民间生活正好与普通人的心理相吻合。例如短诗《牧场》:
我去清理牧场的水泉,
我只是把落叶撩干净,
(可能要等到泉水澄清)
不用太久的———你跟我来
我还要到母牛身边
把小牛犊抱来, 它太小,
母牛舐一下都要跌倒,
不用太久的———你跟我来。
选自《波士顿以北》 (1914)
一种朴实无华的诗风扑面而来, 但又活脱脱地写出了普通人的心灵:热爱宁静的纯朴生活。或者说, 弗洛斯特象征着一种安静、平和、自信、自知、独立的普通人, 且极富人性。
弗氏的诗尤其让人感到真切和亲切。他对诗歌和生活的追求就是“真诚”。他手持镰刀“割草”, 爬上梯子“摘苹果”, 是“真诚”的生活参与转变为“真诚”的诗歌创作。这使得“他的同胞, 由于身陷嘈杂和贪婪的巨笼中, 都喜欢弗洛斯特, 热爱他那宁静的生活……每个美国人都梦想成为这种人”[6]。
弗洛斯特喜爱宁静, 但不像19世纪浪漫诗人那样在大自然中爆发出想象力, 而是为着走向普通人的自然心灵, 并融入人生的哲理。他有一首诗叫《修墙》 (Mending Wall, 1914) , 那堵总要修的墙象征着人世间许多有形或无形的无法沟通心灵的阻塞之“墙”, 而且人们维护它的念头是根深蒂固的, 不是有句“墙高有睦邻”的格言嘛。而“我”的看法不同:“这地方, 根本就不用砌墙, 他种的是松树/我种的苹果/我的苹果不会越过边界/到他树下吃松子, 我告诉他。”这首诗的哲理即是:人们虽然用祖上的格言回绝“我”的主张, 不过总有一种不喜欢墙的东西“在跟墙为难, 盼墙倒塌”。这正是诗人渴望铲除人与人之间心灵隔膜的善良愿望。再看《凡是金的总能光华长留》一诗的意味:
大自然最初的绿芽是金子,
但这种颜色她最难保持。
她的叶子起先花一般秀丽,
但只能维持一个小时。
叶子退化成繁叶满枝,
而乐园跌入愁苦人世,
而黎明堕毁变成白昼,
凡是金的总能光华长留。
选自《新汉普郡》 (1923)
这种转瞬即逝的美好事物, 它会给予我们什么样的思索?是珍惜它暂留的时光?是抓住人生短暂的美好机会努力创造?是缅怀逝去美好事物的起始?是给予被淘汰事物的一种希望?也许这些都包容在诗人的思考之中, 它邀请读者都参与他的思考, 并在这种思考中让生活得到净化。
弗氏与浪漫主义尤其与维多利亚浪漫诗歌矫揉造作的传统诗风有别, 也与一般以表现某种生活本质和社会意义为己任的现实主义有别, 他虽然也以现实主义者自居, 但他的现实主义有两种:一种是把带有大量泥垢的马铃薯出示于众, 以表明那是真实的马铃薯;而另一种则是刷洗干净的马铃薯。譬如《家葬》写个人的黑暗处境, 如果走出黑暗, 则不确定, 这是前一种现实主义;《小树林中》写树枝枯叶被绿叶取代, 飘落入土也“定将被抽芽的花径顶穿/簇拥在翩翩起舞的野花眼前。”这是第二种现实主义, 即写光明希望, 但又无人工色彩, 因为它是自然界的新陈代谢, 也展示了社会、人生的某种历史进程。
迷恋于田园生活一辈子的弗洛斯特写下了著作等身的田园诗集:《一个男孩的心愿》、《波士顿以北》、《山间》、《新汉普郡》、《西流溪》、《更远的范围》、《树作证》、《林中空地》、《新罕布什尔》、《诗选》、《尖塔形灌木》等等。他不仅写诗, 而且在各地巡回诵诗, 激起民众对诗歌的兴趣。由于他的诗写尽了新英格兰人和当地风景, 写尽了森林、水潭、牧场、星辰、天空、风吹草动, 鸟啼莺鸣, 以及湖泊道路、四季轮换、昼夜更迭, 并在这些田园风光背景上刻下了民众不可磨灭的劳动细节和心理印记, 当然也隐含了诗人的主观情思和精神寄托。而所有这些, 都是大自然万物的赋予, 真可谓:
大自然的诱惑无法抵挡。
这就是弗洛斯特与革命红旗永不倒和革命斗争不可休的歌唱者艾青的不同之处。
摘要:本文以比较的方式阐述了中国现代诗人艾青与美国现代诗人弗洛斯特各自的中、西方特色。前者的歌唱是热烈而奔放的, 始终将革命斗士和艺术斗士的双重身份融为一体, 即使处于怎样的不幸, 对革命和领袖那份炽热的情怀始终如一;而弗洛斯特少有艾青那样的战斗呐喊, 他惯于写劳动者平静的生活, 他从不对政治及其领袖作廉价的歌颂, 有的仅是鞭策甚至质疑, 他所忠实的是他的田园生活, 大自然的诱惑才是无法抵挡的。
关键词:艾青,弗洛斯特,革命斗士,大自然的诱惑
参考文献
[1]赵衡毅编译.美国现代诗选 (上) [M].外国文学出版社, 1985:11.
[2][美]威勒德.索普著.濮阳翔, 李成秀译.20世纪美国文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4:45.
[3]杜渐坤.读《我和艾青的故事》.随笔[J].广州, 2003, (6) :71.
[4]杜渐坤.读《我和艾青的故事》.随笔[J].广州, 2003, (6) :74-75.
[5][美]威勒德.索普著.濮阳翔, 李成秀译.20世纪美国文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4:46-47.
【艾青诗歌特点】推荐阅读:
仿写艾青诗歌《我爱这土地》08-22
中小学生读《艾青诗选》心得感想怎么写 《艾青诗选》读书心得07-19
艾青诗选读书笔记书评11-20
艾青诗选读书心得体会09-20
中学生读艾青诗选有感09-09
《艾青诗选》优秀观后感心得11-07
学生读《艾青诗选》感想心得读后感11-20
艾青诗选读后感400字优秀作文07-12
草叶集诗歌艺术特点10-20
中国古典诗歌的特点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