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形体训练

2024-06-20

浅谈形体训练(12篇)

1.浅谈形体训练 篇一

浅谈高中篮球训练中身体力量训练的方法

【摘 要】对于篮球运动员来说,力量是其动力的源泉,因此,力量训练的巩固培养也成为了各个教练和运动员的主要追求。作为高中学校的篮球教练,应该与详细实际情况相互融合,对有组织、系统性的力量训练措施从事挖掘,争取获取最为理想的训练效果,进而促进高中篮球运动员运动体能的提高,对此,笔者在本文中也从事了重点的讨论。

【关键词】高中;篮球训练;身体;力量训练;方法

?τ诟咧欣呵蛟硕?员来说,力量训练是极为关键地,不仅有利于以便实现弹跳力和驰骋速度的增强,还有利于运动员在对抗中将自身优势充发放挥出来。运动员通过力量训练,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取较为关键的训练成就。对此,笔者在本文中通过融入自身多年的教学体验,对力量训练的主要性从事了扼要的剖析,并与而目前高中学校篮球的高速发展情况从事了融入,剖析了几点更为有效的训练措施,希望对日后的教学活动能够有所帮扶。

一、而目前高中学校篮球的状况

有很多高中学校在对球员从事篮球训练时,首先会对球员的球感从事训练,为了能够对球从事更容易的把持,需要对球的体型、弹性及重量等从事充分了解。为了从事球感训练,运动员需要先练习双手传球,并在胸前放好双手,使球在手指间来回的运转。之所以会练习这个,基本是由于这些看似微小的动作是不容忽略的,运动员通过这些动作的训练,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树立起球感觉。有某部分教练认为球员只有具备了相应的手感后来,才可以从事下一步的?球练习。

通常时候,教练在组织运动员从事原地运球训练时,会让他们身体向前跨步,在腰间要维持住身体的重心,微微向前伸上半身,而后在原地应用一只手运球,并两手轮流练习,在这个训练的实践中,教练会分外强调要向前看,而不应该低头看球,基本是为了培养寻找机会和察看敌手动作的习惯,假如低头,敌手很轻易成功断球。

接下来就是摆球练习,运动员要伸开比肩宽一点儿的双脚,并且弯腰,双手左右晃动运球,好比时钟晃动一样。在刚开始训练到时候可以慢慢练习,遍数多了后来自然会熟练,而后再将速度增强,并将运球高度下降。某部分教练认为假如可以将这个训练做好,对运动员日后运球的速度会有很好的帮扶。

最后一个就是背地运球练习,运动员刚开始做这个练习时会感觉到有些吃力,不过只要将上述中几个基本动作做好,并有熟练的认同之后,再做这项练习是完全没有问题的。运动员在做背地运球时双脚张开的水平要略微宽于肩膀,在身后从事交替运球,这一开始运球时,可以自行调整运球的速度和高度。

二、在高中篮球训练中力量训练的主要作用

训练高中篮球运动员的力量素质不仅有利于促进体质的增强,还有利于体育活动得到更容易的落实。通常时候,高中篮球运动员之所以能够完成所干预的体育活动,基本是运动器官骨骼通过肌肉不同收缩速度和负荷强度引导下而存在的移动,否则运动员都无法做到直立和行走,更无从谈起体育运动和体能训练。力量素质是运动员从事各项体育活动的中心要素条件,假如运动员想要有更快的跑速,其腿部后蹬力我们必然好;假如想要跳得更远,其弹跳力就我们必然好;作为人体基础的力量素质,可以确保所有体力劳动和体育活动得到顺利的落实。

高中篮球运动员通过从事力量训练能够更容易的高速发展自身身体要素,任何一个运感人员都需要肌肉工作才方能使身体素质的迈进,人体在实施任何活动的时候都不能脱离肌肉的力量。只有先增强了力量素质,才可以增强速度素质。这基本是因为动力量是迅速收缩肌肉的前提条件,假如有其中一部分动力量,就可以凌厉的收缩肌肉,而后增强速度素质。作为高中篮球运动员,假如双腿没有力量,在高中篮球比赛中是不具备任何优势的。此外,从事力量训练还有利于增强耐力素质,有利于运动员完成更长时间的比赛,而且在增强速度和力量素质的同时肌肉弹性也会随之增强。

三、在高中篮球训练中力量训练的详细应用

新的力量训练对策较为于以往传统的训练对策具有最关键的力量训练等。经历多年的相关实验和研究,海内外繁重的著名教练最终确定在中心力量训练法中包罗的动作一共有八组,亚玲和篮球等是整个训练实践中不可或缺的帮助器材。从人体运动学和运目的理的原理看来,人体只有协同配合好每个中心部位的肌肉才可以将这些动作都完成,有利于促进运动员所有肌肉力量得到更容易的磨炼。所以,笔者在下文中针对这八个动作从事培训计划的制定,详细如下。

(一)球员在墙边通过篮球做蹲起动作

先要将准备动作做好,双脚分散的宽度相等于肩膀,上肢后仰的同时脚尖向前,把篮球用背部靠在墙上,交织双臂而后下蹲,下蹲的时候地面和膝盖要确保垂直,向后倾斜上肢,用背部和腰部将篮球压紧,我们需要在同一程度线上。在对相同姿势从事维持时,使篮球通过后背肌肉的促使而匀速的上下翻滚。在反复从事练习的时候,头不能低,而且眼睛要一直看向前方,以运动的频率为凭借将呼吸频率把持好。当然要记住,在站起来呼气和下蹲吸气的时候速度当然要平均,更加要慢于平时的呼吸,如此一来,才可以更容易的刺激肌肉。培训波动动作有利于腿部力量的巩固培养,可以增强运动员腿部的力量和弹跳力。与以往传统训练腿部的对策相对比,该动作具有以下两点不同之处:其一不稳定因素在球员训练中会有所增加,该训练了不仅需要运动员将篮球靠住,还要应用后背肌肉群上下翻滚篮球,而且我们必然一直维持腿部站起和蹲下的动作,该训练对策与高中篮球赛十分相似,其效果是以往传统训练对策所无法获得的;其二在实施训练时,以往传统训练腿部力量的对策只是通过简便的力量对抗和力量练习而完成的,仅仅有利于局部力量的加强;而在新训练力量的实践中,把持篮球有利于增强球员腿部对抗的力量,更接近于高中篮球实战,有利于运动员更容易的完成各自的篮球动作。

(二)球员通过哑铃做坐姿推肩动作

球员首先要方正身体,并坐在篮球上,地面和上肢我们必然确保在同一程度面上,并将身体重心把持好,而后将哑铃拿起,大小手臂都要维持在90度,首先朝向于人的前方。将哑铃用力举起,在这个实践中,身体的垂直性和上肢的稳定性都要一直维持住,直到举到最高的时候。从中可知,该训练有利于肩膀系群的磨炼,进而促进上身和背部力量的加强,其中有对抗力和进发力。对比于以往传统训练肩膀力量的对策,该措施与实际比赛更接近,坐在篮球上,球员不仅需要将球把持好,还需要将推举止作完成,有利于身体平衡性的加强。由此可知,该训练完全能够使球员肌肉得到磨炼,还与现今的高中篮球比赛十分相似,只要长期坚持训练,则可以增强运动员的整体运动程度。

四、总结语

总的来讲,通过力量训练有利于促进高中学校篮球运动员整体协调能力的增强,在详细比赛中会更具有长远的对抗能力,因此,在实施教学的实践中作为高中篮球教练我们必然给予高度的关注,对力量训练措施的科学应用,有利于增强高中学校篮球队的整体能力。

参考文献:

[1]邵艳.篮球专项选修课学生专项身体素质训练的手段与方法[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4(S1).

2.浅谈形体训练 篇二

一、空中乘务专业形体训练教学的基本情况

我国当前的空中乘务培训机构、学校在形体教学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急需解决:首先,教学内容主要是课本上的知识,没有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出现学生被教师带着走的问题,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理论知识没有很好的与实践结合在一起,大大影响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最后,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理念等不够多样化和创新,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而影响到空中乘务专业学生整体形象的提升。面对上述情况,空中乘务专业形体训练教学的教师和领导,必须加大改革力度、创新力度,才能真正促进空中乘务专业学生各方面素质的进一步提高,最终达到提升空中乘务专业形体训练教学质量的目的。

二、空中乘务专业形体训练教学的实施措施

对当前空中乘务专业的教学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其形体训练教学包括的内容主要有:第一,上部接触。如手臂、肩部的力量与柔韧性练习和腰背部的力量练习等;第二,下身接触。如腿步的力量与柔韧性练习、脚面的柔韧性练习等;第三,形体塑造方面。如徒手操热身、普拉提、瑜伽等。通常情况下,人的形体一般容易出现如下几种缺陷:第一,高低肩;第二,头颈部前伸;第三,脊柱侧弯;第四,驼背;第六,大腿过粗;第七,“O”型腿等,因此,空中乘务专业形体训练教学需要采用正确的方法,帮助学生矫正自身存在的缺陷,并加强形体训练力度,才能有效改善他们的形体形象,从而全面提升空中乘务员的外界形象。

(一)充分发挥引导作用

在空中乘务专业形体训练教学中,教师发挥着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因此,想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就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才能促进教学质量、教学效率不断提高。目前,空中乘务专业形体训练教学涉及的教学内容有瑜伽、普拉提、民族舞蹈、器械健美、力量与柔韧性训练等,教师需充分掌握各种基础训练内容,为学生创造思考、探究的机会,才能有效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达到提高学生思维能力、想象力的目的。例如:在进行“普拉提”这个内容的形态训练教学时,教师可以先播放一段意境清新、舒适的音乐,让学生慢慢释放心灵、沉淀气息,然后开始一个动作一个动作的引导学生,让他们舒展筋骨,并尽可能地向着极限方向延伸,最后,在整节课程完成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自我总结、自我发现,以增强学生的自我提升意识,促进学生形体更加优美。

(二)构建积极教学氛围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空中乘务专业形体训练教学,需要注重学生参与性的有效激发,并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才能在现代教学理念深入学生内心的基础上,全面提高空中乘务专业形体训练教学效果。因此,注重积极教学氛围的合理构建,从审美、认知、意境等多个方面着手训练学生的形体,并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有效提高学生之间的协调性和学生自身的协调能力。例如:在进行“脚步”这个内容的形态训练教学时,教师可采用分组练习的教学方法,并让小组之间相互对比,不但能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团结意识、责任意识等,还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三)创新教学评估模式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学不但要培养学生物理运动方面的创新精神,还要对学生快速模仿某些动作的行为进行嘉奖和表扬,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因此,注重教学评估模式的创新,如让学生自己编舞来展示形体、通过歌剧的方式体现形体的多姿多彩、利用动感音乐调节形体姿态等,不但能激发学生的潜力,还能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快速提高。与此同时,对学生各个学习环节进行综合评估,将日常表现、创意和新的想法等也纳入评估范围,对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有着极大作用。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在空中乘务员方面的招聘要求在不断提高,是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必然趋势,空中乘务专业形体训练教学必须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增强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加强各种教学内容的练习,才能真正达到提高学生形体形象的目的。

摘要:随着航空行业的不断发展,空中乘务专业教学要求变得越来越高,不但要培养他们良好的职业素养、工作理念,还要提升他们的身体素质、外表形象等,才能更好地满足空中乘务工作的实际需求。本文就空中乘务专业形体训练教学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提出空中乘务专业形体训练教学的实施措施,以促进空中乘务专业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提高。

关键词:空中乘务专业,形体训练,教学

参考文献

[1]徐振领.空中乘务专业《英语听说训练》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育研究,2015,(04):45-48.

3.浅谈成人形体训练的重要性 篇三

关键词:成人;形体训练;形体美;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831.3

引言:我们在对内在美与外在美的理解中,有时出现偏激观念,一味标榜内在美而忽视了外在是一种极端的思想误导,美的形貌和美的德行是相辅相成的,并非一定要厚此薄彼才能标榜出个人价值观。良好的体型形态和精神面貌是现代人们的时尚追求,更是文明社会人际关系的基础。此外,形体训练过程中各种身体练习可以增进健康、增强体质、塑造形体、培养气质,对于办公室久坐或工作过程中长期处理僵直状态的人群来说,是改善亚健康状态并增强自信心的有效手段。

一、成人形体训练的主要内容

成人形体训练与舞蹈、体操等专业的形体训练之间存在一些共同性,同时又具有一些不同之处,相对于幼年、少年时期的形体训练,成人形体训练的强度上相对偏弱,因为成人形体的可塑性存在一定的限制。成人形体训练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是基本姿态的训练,日常行为中的坐、立、行、卧等基本姿态的良好呈现,可以体现出个人的端庄、优雅仪态,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视觉感受。基本姿态的训练可以改变成人在已经形成的诸多不良体态,如:驼背、垮肩、含胸、松垮、O型腿、内八字、外八字及行走时的屈膝晃体、步伐拖沓等不良体态;

二是基本素质的训练,形体的基本素质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于反复的纠正而得以形成,可以针对性的选择科学合理的训练方式对人体的肩、胸、腰、夸、腹、臀、腿等部位进行训练,纠正姿势、提高柔韧性与支撑能力。训练的过程应该遵循由简入繁的基本原则,循循渐进切记急功好利,造成身体的拉伤与损坏。基本素质的训练可以通过单人训练方式,也可以寻求配合者进行合作式训练,在自身身体的承受能力范围内,低负荷完成训练,避免伤害身体的事故发生。

三是基本形态的训练,基本形态的训练需要通过形态控制练习,练习过程要求系统化,可通过仪态练习、舞蹈练习、瑜伽练习等多种方法方式进行专门的练习,是提高和改善人体形态控制能力的训练内容。既可以通过徒手、把杆、双人姿态等大量基础动作的训练,改善身体形态的原始状态,又可以通过整体的身体灵动性、协调性训练,提高形体动作的灵活度与协调美感,该项训练需要严格要求并持之以恒以达到训练效果。

二、成人形体训练的可塑性

影响人体形体之美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先天的遗传因素,又有生长发育阶段营养供给状态与肢体行为习惯等因素的影响。成人形体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身形的肥胖、形体的不协调、脊柱的侧倾、行走的不良习惯等方面。多数成年人虽然意识到了自身形体存在的问题,却不予以纠正和改善,是因为对成人形体可塑性的片面理解,认为成人形体训练难以取得成效,从而不重视自身形体的训练。

一方面成人只是意味着身高基本定型与骨骼发育的完整,成人的肌肉组织状态良好,具有弹性好、水分充足的特点,可有意识地促进优良素质的发展,避免不良素质的形成。另一方面成人形体的围度,即躯干和四肢的粗细与肌肉的发达程度密切有关,通过整体或专项形体训练可以加快血液循环,加快机体运转能力,从而增强人体的代谢能力。代谢功能的良好可以实现营养物质的充分吸收及有害物质的及时排出,有效改善肌肉和骨骼的健康状态,达到强身美体的功效。因此成人形体是具有可塑性的,通过适当的训练方法是可以实现成人形体的健康和美态的。

三、成人形体训练的特点

形体训练对于提高成人专项身体素质即增强健身美感具有重要作用,不仅可以纠正成人不正确身体姿态、体形,还可以改善全身各关节的柔韧、灵活和身体各部位基本姿态。成人实现形体训练的方式可以是在专业健身教练的指导下进行训练,又可以在日常生活种的步行、跑步、游泳、跑山等过程中针对形体注重运动方式方法来达成训练效果,此外,培养一定的舞蹈兴趣爱好,如瑜伽、拉丁、芭蕾等多种舞蹈都对成人的形体训练具有明显效果。因此,成人形体训练具有训练方式方法的多样性、丰富性特点。

成人形体训练的实现过程,是通过一定的外在环境堆积体的有利刺激,实现身体肌肉组织连续、协调的有效的运转。肌肉的连续运转状态在中枢神经的控制之下可实现人体各器官及系统的协调、配合工作。形体训练过程不仅仅是实现了体态的协调更使得神经活动能力相对提高,脑中枢神经可以循序纠正错误动作,储存精细动作的信息实现形体训练的效果。因此成人形体训练还具有动作迅速、准确、连续等特点。

四、成人形体训练的重要性分析

1、纠正不良姿态,保持身体健康

成年人一些不正确的行动姿态与行走步态,在长期反复的对关节与肌肉造成损害,造成肌肉的僵硬与骨骼的变形,不利于维持身体的健康。通过形体训练使得肌肉组织与骨骼形态得到一定程度的锻炼,可以有效纠正已经形成的一些不良姿态。训练过程中可以让肌肉变得粗壮有力、加强关节的韧性和灵活性,一定程度上还能改善心肺功能,增强人体免疫力等,对于保持身体健康非常有益。

2、调节神经系统,保持心理健康

形体训练的过程及时体育锻炼的过程,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作用,适度的身体练习可以加快血液的循环作用并实现心率上升效果,其结果是使得单位时间内通过大脑的血量增多,从而促使脑细胞吸收更多的氧和营养,有效消除神经疲劳和提高大脑的调节功能、反应速度。形体训练对神经系统的有效调节可以提升人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及记忆能力等。

3、塑造优美体态,提成个人气质

形体训练对站立姿势、行为姿态和身体形态的协调改善作用明显,最终可实现步态、姿势、表情、动作的优美协调,对个人气质具有很好的提升效果。外在气质的提升加上内在素养的修炼,让人由内而外散发出迷人的优雅气质。

五、结语

成人身体是具有可塑性的,通过适度科学的训练,可以达到形体训练的效果。形体训练不仅可以纠正不良的行为姿态、有效调节神经系统,保持身体的身心健康,还可以塑造优美体态,提升个人气质。因此,成人形体训练具有可行性,且对于个人的健康、气质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史佳琪. 浅谈非舞蹈专业大学生进行形体训练的重要性[J]. 商情(科学教育家),2008,05:445.

[2]周宇平. 浅谈成人体育舞蹈运动员的形体训练[J]. 山西体育科技,2002,02:23-24.

4.浅谈警务实战训练方法 篇四

教官:赵晓黎

目前,警务实战培训正在从基本技能、基本战术训练阶段逐步转向实战化、应用化阶段。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如何将我们前阶段培训的基本技能和基本战术应用到实战中去。做为教官,我在日常授课中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通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探讨和实践,我认为应该从训练原则、训练方法和授课方式三个方面入手来解决这个问题。

一、训练原则:强调意识上的强制化,动作上、方法上的灵活性。在这里所讲的意识是指在警务实战中,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要求警察必须要按照程序和要求去做的一种战术素质。比如:我们在出枪时食指必须放在扳机护圈外,除非决定射击时食指才能接触扳机,这就是枪械使用中的一种意识。再如:抓捕战术中,不论行动的大小、抓捕对象的多少和危险程度的高低,我们都要有形势评估和加一理论的意识。因为这些意识是为了降低警察自身危险程度必须具备的战术素质,在训练中我们要通过改变训练方法和授课形式来强化这些必要的意识,把这些意识上升为警察的习惯和本能。也就是说,要做到一出枪就能自然地将食指放在扳机护圈外,而不用刻意的去提示自己;一有抓捕行动,就能想到形势评估和加一理论,而不是刻意的去想教官是怎么教的。

这里所讲的动作和方法,就是指实战中的基础动作和所需要应用的方法。所谓灵活化是指,实战中动作上要因人而异,方法上要结合实际,综合使用不同的技能和战术。在动作上,不要刻意强调是否标准、好看,而要强调实用。因为每个人的身体条件是不一样的,同样的动作不同的人去做,姿势可能就会不一样。而在方法上,要打破固定的战术基础动作组合,应结合现场实际情况,需要什么方法就用什么方法,要讲究实效,不要按路套搬。就象在抓捕行动中,有些地方可以将盘查的一些方法用上,或者是在盘查中也可能使用一些抓捕中的方法。

二、训练方法:采用以战术实用点为单位,结合真实案例模拟训练的方法。

本人曾在《浅谈县市警务实战训练》一文中提到:战术都是由一些实用的基础动作和基本意识结合起来的,这些基础动作和基本意识称之为战术实用点。每一种战术都是由多个不同的实用点组成。比如:抓捕战术,其中就包括形势评估、掩体使用、枪械使用、沟通技巧、控制嫌疑人、加一理论等多个实用点组成。在训练一种战术时,可以先以一个或几个实用点为单位,分别结合相对简单的真实案例进行有针对性的模拟训练,在该种战术多个实用点都经过模拟训练的基础上,再选择一个或者几个能够涵盖这些实用点的综合的、相对复杂的真实案例进行模拟训练。这种方法就象一个理科学生要想提高自己学习成绩一样,在熟记公式的基础上必须通过多做习题来提高自己的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和准确度,做到熟能生巧。警务实战训练也是这样,在掌握了基本技能和基本战术的基础上,必须通过多接触真实案例,多亲身体验,才能更好的贴近实战,提高自己的实战能力。比如:抓捕战术,我们可以先将形势评估和加一理论两个实用点做为一个单位(加一理论时常包含在形势评估中),选择一些与其有关的真实案例去模拟场景,让学员实地抓捕,后针对两个实用点进行现场讨论。依次类推再进行掩体利用、枪械使用等其它实用点的模拟训练,再进行逐一的现场讨论,最后选择一个综合案例进行模拟训练,检验学员的综合实战能力。

这样做既有利于学员记忆的层次化,强化战术意识,又避免了记住这点忘那点的弊端,同时也调动了学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能动性,提高了学员的分析能力、组织能力和实战能力,启发了学员对战术的灵活运用,使学员走出以往的战术固定化的误区,从中也让学员有了亲身的体验,起到了一种放松效果,保持了意识上的强制化,动作上、方法上的灵活性的训练原则。

三、授课方式:采用听、做、谈的方式。

(一)听:即理论讲解

理论讲解要打破一锅烩的方式,不要讲一种战术就集中几节课把这种战术所有内容一次全部讲完再去训练,而是要做到听、做、谈相结合的方式,结合我们的训练原则和训练方法去讲解。比如抓捕战术,我们可以将形势评估、掩体利用、沟通技巧、枪械使用和加一理论等战术实用点,以单位为基础分开来讲,每讲完一个单位,就针对该单位进行模拟训练,而不是象以前那样把所有的点都讲完再训练,避免造成记忆上的混乱。这就要求我们要针对不同的战术实用点去分开制作课件,将战术实用点组合又能形成一个综合的课件。比如在抓捕战术中,我们可以把形势评估和加一理论两个实用点作为一个单位制成一个相对独立的课件,把掩体利用和沟通技巧做成作为一个单位制成一个相对独立的课件等等,但是这些相对独立的课件之间又相互联系,针对抓捕战术来讲,将它们组合起来又是抓捕战术的一个综合课件。

那么如何吸引学员的注意力让他们认真的去听呢?课件的制作和讲解的时间是两个重要因素。

一般的课件制作只是照书抄录和插入简单的图片,导致课件只有理论而没有实践,说服力、证明力不强,从而出现了学员不愿意听、不愿意接受的现象。所以课件要将理论和一些形象的漫画、真实的报道、真实的案例结合起来,用事实去证明理论的实用性,增强说服力。比如在抓捕战术中的形势评估,我们可以插入一例失败的案例,失败的原因是因为形势评估中收集情报过分依赖证人等等,让学员体会到这方面理论听起来容易,做起来并不容易。

讲解的时间方面,每节理论课不易超过30分钟。因为长时间的讲解容易造成学员身体上、心理上的困乏、注意力不集中,从而形成了一种厌倦、腻烦的心理。30分钟的界限是本人亲身体验和统计出来的。在接受香港教官团培训时,发现他们的课件制作的很新颖、很生动、很吸引人,刚开始注意力很集中。但是逐渐地,我发现每节课30分钟以后,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开始增多,到后来甚至有些人开始睡觉,而一到实际操作阶段就精神起来了。这并不是因为香港教官讲的不好,而是学员身体上、心理上的一种反应。造成这种现象的发生还有一个因素,就是因为在短时间内要讲多个战术,学员往往是记住这点忘了那点。所以,我们在授课中应保持要精不要多的原则,使学员培训一次就要真正学到一些东西。

(二)做:即做真实案例模拟训练。

就是要通过真实案例模拟训练增加真实感,去检验学员对理论的吸收程度,加深学员对战术实用点的记忆,提高学员的实战能力,转变学员以前战术不实用的观念,并为下一步的真实案例分析做铺垫。

1、案例的筛选。

要针对理论课所讲的实用点,结合自身的训练条件和训练场地去筛选真实案例。比如,这节理论课讲的是抓捕中的掩体利用和沟通技巧,那么在案例选择中就要选择多个涉及到掩体利用和沟通技巧方面的案例。在选择案例时还要考虑到实际训练条件和场地情况。因为各基地的设施、装备等情况有的齐全,有的简陋,如果案例选择需要设施、装备过多,就不利于场景的模拟和训练,容易使模拟训练失真。训练场地也是模拟训练的一个重要元素。各基地的训练场地有大有小而一些真实的案例场景过于庞大,我们可以取其中的一个适合场地条件的场景,单独拿出来去训练,并不一定要把一段真实案例所有场景都拿出来模拟。

2、演员的排练

演员一般情况下,最好由辅助教官担任。选择好案例后,在授课前必须让演员进行排练,让演员观看案例的影视资料,直观的了解案例中案情是如何发展的,案例中各嫌疑人的位置和动作及现场的对抗程度,然后再到场地中进行排练,尽可能地让各个角色达到案例中的要求。因为演员排练的好坏能直接影响到训练的效果。比如,在一次训练中,因为时间的紧迫,没有让演员观看影视资料,而是将案情及相关情况直接口述给演员。当时演员是听懂了,但是他并不知道这个案例当时的对抗程度,结果造成现场对抗过于激烈,导致模拟场景与实际不符,使学员提出了异议,对本节课训练的战术实用点产生了怀疑。

3、演练方案的制作

授课前要将授课程序和步骤安排好,落实成文字。比如这节课需要什么器械、使用哪些真实案例、需要多少演员、每个场景如何布置等等,要形成一个综合的方案。这样在授课中就可以按照方案有条不紊地去组织去安排,即节省了时间又提高了训练质量。

4、训练的实施

首先告知学员训练的战术实用点,让学员清楚本节课实战中要使用的实用点,然后将学员分组并选出一名指挥员,最后向当前模拟训练的小组介绍该组要模拟的案情,演员就位后该组训练开始。

训练中让小组成员自由发挥去完成任务,但是训练组织者要注意场面的控制,如有危险发生的可能立即叫停。其他组员在该组训练时就地观摩,在该组训练结束后,和该组组员一起结合所做的演练,针对本节课实用点进行现场讨论、点评,教官要一一记录,然后再进行下一组的模拟训练,其他组员观摩,依次类推。这样做可以做到“看”和“做”的有机结合,因为每组训练的案情是不同的,所以学员在观摩时只能去借鉴总结而不能照搬。这样学员在看的同时就能主动去想,但是想法和观点是否实用,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这又促进了学员主动去做的意识。要做到让学员自己去发现问题,自己去检验自己,主动去问问题,教官再做以解答,这样才能把训练原则和训练方法更好地贯穿到授课中去,起到更好的效果。

比如,一次模拟室内抓捕训练中,一名学员在进入室内后被嫌疑人捅了一刀,导致这次抓捕行动的失败。在他被捅的同时,他很自然地说了一句:“距离太近了。”在事后讨论时,他又说:“只注意暴露的嫌疑人了,忘了加一理论了。”这也恰恰说明,这种授课方式对强化学员实战中的意识感有很大的帮助。

(三)谈:即分析、总结。

5.浅谈合唱的基本训练 篇五

【摘要】

在许多的大型音乐活动中都有合唱这种表演形式,它以气势恢弘、感染力强、令人震撼而著称。这其中以多人、多声部演唱为主要表现特征,合唱的训练对于合唱的效果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训练合唱队员可以掌握正确的歌唱方法,对于提高他们对音乐的鉴赏能力,陶冶情操增进团结,在表演中达到预期的效果。

【关键词】

合唱;训练

合唱主要以多声部的人声演唱为特征,但是合唱的发声和独唱的发声基本原理是一致的。在发声训练中逐步使合唱队队员掌握和运用科学的发声方法,较好地发挥发声器官的功能,从而提高歌唱发声中的调控能力。在合唱中主要体现的是一个“合”字,“合”有组合、拼、凑的含义,因此,合唱的声音自然是具有不同的特征。

合唱艺术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具有一定的意义。我们能够想像当古老的狩猎民族在猎杀了猎物之后,围着篝火载歌载舞的情境,这时候人们的合唱可能体现的是一种仪式;在古希腊荷马的诗篇中就有对集体演唱和舞蹈的描绘。作为一种表演形式,合唱被广泛地用于教堂、歌剧、交响乐等地方,在对音乐的描述中有“丝不如竹,竹不如肉”的说法,因此,可以想像人的声音的魅力和感染力。但是,良好的合唱表演,取决于合唱队员们正确的歌唱方法。合唱是众人参与的一种演唱,必须要通过一定的训练,才能达到演唱的效果。在演唱某个曲目前,让队员们了解这首曲目的意义,然后培养正确的音准和节奏感,在提高队员们音乐素养的同时,增加他们对音乐的鉴赏能力,从而掌握这首曲目的演唱方法,以便能在表演中达到预期的效果。我从事音乐工作已有几年,在培养队员合唱方面摸索出了一些方法,现简介如下,以供大家借鉴。

一、合唱发声的训练

合唱是一种集体声音的体现,是把多个个别成员的声音通过组合而达到的一种艺术的形象的塑造。因此,合唱队员必须熟悉了解产生美好声音的音响规律和要求,才能通过自己的声音来完美地表达作品的内容,只有发挥合唱队中的每一个人的作用,队员把自己的声音控制好协调好并达到步调一致,才能传递给听众一种美的艺术的享受。怎样才能使队员们在音量、音色、音准上把握自如,关键在于发声的训练。那应该如何做好发声的训练呢?我觉得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合唱的发声训练通常从适中的声区和适中的力度开始;练声曲,通过半音移调来扩展音域。常用的发声训练方法有:(1)激起,发声前先想好音高、音量、音色并做好相应的器官状态准备,用气突然冲击声带振动,发出准备、干净、整齐而有弹性和带有音头的声音,这是最基本的起声技巧,是队员们要掌握的;(2)软起,发声前先出气再出声,气息运托出声音;(3)直声,发声后保持状态,不要让声音出现抖动。

平时在练习时应注意,发声器官各部位的肌肉要放松,特别是下颌与喉部,要求舌根平放,下巴不翘起不下缩;姿势端正,微收小腹,精神状态振奋专注;用打呵欠似的感觉提起软口盖,口形似立着的鸭蛋;声音的走向尽量往上、仿佛唱入眉心,唱往头腔,要小腹微收用脐上腹肌来托着声音,使声音处在较高的位置,不要放下来唱;吸气时要横不要竖,不要耸肩,要学会用“气柱”歌唱,并运用脐上腹肌的适当控制来支持声音;声音要集中,有点,不要散,点的位置要打准确,在软硬口盖交界的稍前处;在训练的过程中,要注意各种母音的口形变化,声音的开放、关闭,硬起、软起,连音、断音,强弱、级进与大跳;前后口腔、鼻腔、头腔均要打开,要让声音畅通地从体内流出。合唱体现的是一种高度的艺术创造与综合艺术修养的培训。

二、合唱中的吐字与咬字

在合唱队的训练中,声音是最基本的也是最具特色的,每个队员的吐字与咬字标准是形成良好声音的基础,而歌唱艺术是对语言声音的美化。因此,合唱队员要把握好吐字和咬字,合唱作品是通过歌唱来表现的,演唱者必须充分掌握语言的规律和特征,以便更好更完美地表达作品的思想内容。

合唱中的咬字吐字原则:(1)声母按照“五音”的着力部位咬正确,并根据不同性质的声母,分别在音前或音上有力地送出。(2)声母在韵母的形态上产生。韵母必须根据“四呼”的要求发送到吐字的着力处,并根据归韵的原则将韵母各因素结合为一体,并保持一定的口形。(3)韵头只占该音时值前面约小部分,让韵腹占用足够的时值。(4)韵尾必须在音符时值的最后部分,以“混合韵母”的形式过渡到后面字的出现。(5)咬字吐字还要根据具体作品来判断,比如抒情性作品要求咬字吐字清晰而柔和;雄伟壮阔的作品,就应该强调声母。只有这样,才能更准确、更有质量地把握和发挥作品的思想内容及艺术感染力。

三、气吸的掌握与运用

在歌唱的过程中,由于生理因素的影响每个人的声音有所不同,但只有掌握正确的呼吸正确的歌唱方法,才能解决声音的不统一,不和谐。这一切都离不开呼吸。在生活中,我们的呼吸是一种本能,是自然而然的。不需要我们作任何准备,但是歌唱中的呼吸就不同于平时的呼吸了,歌唱有了乐句的长短,这时候所需要的气息量不同了,就有了呼吸的技巧,在歌唱时应多用急吸缓呼的方法,少用嘴多用鼻子呼吸,要学会用歌唱的状态吸气。

四、合唱曲目的选择

(一)应选择内容健康,有较高艺术水平并具有一定民族特色与队员特点相结合的合唱曲目,同时应注意曲目的可接受性、多样性,其中作品的思想性与艺术性是最主要的因素。

(二)曲目的技术难度应适合合唱队的演唱水平。指挥者应了解合唱歌曲每一个声部的歌唱应用音域。高音声部的最高音、低音部的最低音,合唱队能力是不是适应。每一个声部还要仔细研究在音准、节奏、力度、演唱发声等方面的难度。

(三)应尽可能地选择一些古今中外优秀的合唱曲目。如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施光南的《在希望的田野上》等。

(四)重视合唱伴奏的规范性。选择合唱歌曲,既要求曲调高雅、优美,又要求风格、内容丰富多样,同时我们还不可忽视伴奏。合唱歌曲最常用的伴奏乐器是钢琴或手风琴。合唱歌曲的艺术效果是由合唱和伴奏乐器共同完成的。

总之,个人良好的素质起源于基础的训练,而一个好的合唱队是由每个队员的努力而做到的,只有每个队员的歌唱能力和欣赏能力都提高了,整个合唱队的素质才能提高。因此,提高合唱队员自身的音乐修养就显得尤为重要,而训练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林仰明.合唱的基础训练浅谈[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0(04)

6.浅谈初中语文作文训练 篇六

特别是让学生自己改作文时,教师一定要给出具体的要求:(1)卷面整洁;(2)字数不少于600字;(3)字迹工整;(4)无错别字;(5)中心突出;(6)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等。学生可以用以上要求改别的同学的作文,久而久之,学生通过巧改作文,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同时也可以发现他人的优点,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开始这样做,学生并不怎么喜欢写作文,但一学期以后,已不把写作文当成一种负担,都愿意听教师讲作文,自己批作文和写作文了。

“详备作文,精讲作文,细评作文,巧改作文”是我在长期的作文教学中积累的一点经验,只要长期坚持,不断创新,作文教学将不再是让语文教师头疼的事情。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我相信通过我们大家的努力,学生的写作能力一定会来一个质的飞跃,素质教育也一定会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7.浅谈篮球训练中体能训练存在问题 篇七

关键词:篮球运动,体能训练,重要性,合理化建议

前言:在实际的篮球运动中, 由于篮球比赛的时间相对较长, 且具有频繁的身体对抗, 这就需要篮球运动员利用充沛的体能作为支撑, 以此来保证自己的技术水平获得有效的发挥。因此, 可以看出, 篮球运动员技术水平的发挥与其体能素质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 然而, 在现代篮球运动中, 对于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总体水平并不高, 在理论层面的研究工作还不够系统化, 使得篮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方式和方法过于单一, 这种体能训练很难让运动员在比赛中完成长时间不间断的跑动及运球。

1、体能训练对于篮球运动的重要性

1.1、体能是技术水平有效发挥的基本保障

在实际的篮球训练过程中, 要对不同的技战术进行反复的演练和配合, 才能够使得全队在比赛中, 充分地发挥出各自的技术水平, 更好地利用技战术来进攻得分。篮球运动中, 所有的技战术都不是依靠个人来完成的, 需要的是全队上下的齐心协力, 共同完成赛前的技战术设计, 如果在实施技战术时, 某个环节的某个队员出现体能问题, 势必会影响到全队整体技战术的效果, 极有可能改变比赛的局势。我国的篮球运动更多地讲究的是团队作战, 而美国的篮球运动则宣扬个人英雄主义, 我国篮球运动的传统打法, 要求运动员之间形成较高的默契程度。

1.2、体能训练能够保证运动员保持充沛的体能完成比赛

篮球运动是一项高强度的体育运动, 需要运动眼长时间地在场内跑动。而体能训练能够让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 充分体会到同比赛强度相当的训练强度, 使运动员的身体机能在训练中得到提升, 以适应篮球比赛中的运动强度。高强度的体能训练可以让运动员机体对这种强度产生一定的适应性, 从而逐步调整和提高运动员身体内部的各个机能, 为运动员提供充沛的体能, 保证运动员能够完成高强度的篮球比赛。

1.3、体能训练能够更好地维持运动员身体内部的平衡

体能训练对于维持篮球运动员的身体内部平衡, 以及身体素质的提高都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在篮球运动体能训练中, 涉及到一系列的训练方式, 如长跑训练, 跳跃训练等, 这些虽然属于常规性质的体能训练, 但这些训练对运动员的呼吸, 心脑血管以及神经系统都具有较好的调节作用, 使运动员的身体机能能够较快地适应不同的环境变化, 增强运动员抵抗病毒的能力。

1.4、体能训练可以延长运动员的运动年限

通常情况下, 篮球运动员的运动生涯大部分终止在三十岁左右, 这是由于人体在正常发育下, 身体的各种机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下降, 进而影响到运动员的运动技能, 体能的降低将无法支撑运动员完成篮球比赛。而科学合理的体能训练, 有利于运动员身体素质整体的提高和改善, 在保证运动员完成比赛的同时, 还促进了运动员身体机能的发展, 使运动员的身体各部分长期处在兴奋的状态下, 提升器官的抗衰老能力, 进而延长运动员的运动年限。

2、体能训练中存在的问题

2.1、对体能训练的重视程度较低

从我国篮球运动体能训练的实际情况来看, 专职的体能教练相对较少, 除了主教练以外, 通常只有一名体能教练, 还有些球队只有一名教练, 同时负责运动员的战术与体能训练, 这样一来, 在缺乏专职体能教练的前提下, 唯一的教练员要同时负责运动员的生活和日常训练, 精力很难完全集中在体能训练上, 并且体能训练也是渗透在战术训练当中进行的, 不利于运动员体能的系统化训练。而在NBA, 体能训练会有专职的教练员, 并且通过合理的细化使得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更为系统化和专业化。总体来看, 我国篮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方式过于单一, 缺乏相应的重视。

2.2、体能训练缺乏计划性

曾执教过中国男篮的著名篮球教练霍华德, 认为中国男篮在训练中存在的大部分问题, 都集中在体能训练上, 霍华德建议中国男篮的体能训练能够更加的系统化, 针对不同球员的个人特点, 制定出有针对性的体能训练计划, 并严格按照所制定的计划进行科学系统的训练。可以看出, 我国篮球运动发展中, 体能问题成为了阻碍运动员技术水平发挥的主要因素, 我国篮球运动的实际体能训练, 采用的是集体训练的形式, 所有队员的训练方法大同小异, 针对性极差, 这种用同一标准衡量所有球员体能的做法, 对不同位置的球员来说, 毫无意义。

2.3、体能训练方法单一

任何一项体育运动的训练方式, 都应该是从低级到高级逐渐增加训练强度的, 篮球运动也是如此, 尤其是在体能训练中, 更要按部就班地进行, 且不可急功近利。而我国篮球运动体能训练却是以力量训练为主要科目, 更多地将力量训练融入到实际的体能训练当中, 除此之外, 大部分体能训练采用的是短距离折返跑的训练方法, 这种方法虽然能在短时间内提高运动员的速度和耐力, 但这种现象并不会持续很长时间, 只是身体的一种表层能力的体现, 而真正能够对运动员整体身体机能与素质起到积极作用的是有针对性的专业化体能训练, 最佳状态是细化到运动员的各肌肉训练。

3、篮球运动体能训练的方法和建议

3.1、体能训练中的力量训练

在激烈的身体对抗中, 运动员的力量是其占据有利进攻或防守位置的决定性因素, 也是运动员技战术水平有效发挥的基本保障。篮球运动体能训练中, 对于运动员力量的训练要根据不同的球员以及不同的位置, 制定出相应的训练计划, 避免出现全队集体性质的力量性训练模式, 在实际训练中, 要将上肢力量和下肢力量训练区分开, 结合各个环节的活动训练内容, 使力量训练更加系统化, 尽可能地做到使运动员身体各部位都能得到有效的锻炼。

3.2、体能训练中的耐力训练

在体能训练中的耐力训练, 是运动员完成比赛的先决条件, 最好的耐力训练方法就是坚持中长跑训练。中长跑训练中, 可分为重复性和间歇性的训练方式, 区别在于训练中的休息间隔时间的长短。通过中长跑训练, 不仅能够提高运动员心血管等机体功能, 还可以使运动员在比赛中拥有充沛的体能。需要注意的是, 耐力训练也要根据不同运动员的特点, 有针对性地进行。

3.3、体能训练中的速度训练

体能训练中的速度训练, 主要是依靠下肢的力量训练来完成, 运动员跑动中的速度完全取决于运动员的下肢力量和爆发力, 因此, 在速度训练中, 应注重运动员下肢的系统化训练, 对下肢各个肌肉组织进行针对性的训练, 利用运动器械, 以及一些锻炼腿部肌肉的活动, 如跨步跳跃和立定跳远等, 都能够使运动员的下肢力量得到增强, 从而提高运动员的跑动速度。

3.4、体能训练中的弹跳力训练

体能训练中的弹跳力训练, 是运动员综合性训练的形式之一, 对于运动员全身机能的协调作用要求较高, 除了常规的对运动员的力量, 速度以及耐力训练以外, 还要渗透进入一些纵向跳跃型的训练内容, 如, 蛙跳与折返跑相结合的训练方法以及力量训练中的深蹲, 都是提高腿部和腰部力量的有效方法, 对于提高运动员的弹跳力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4、结论

我国的篮球运动虽然在近些年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但总篮球运动总体发展情况来看, 我国的篮球运动发展水平还处在中等水平线上, 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我国在篮球运动的体能训练方面不够专业化和系统化, 因此, 我国在今后的篮球运动体能训练中, 要不断加强对体能训练重要性的认识, 从科学的角度将体能训练进行细化, 进而提升我国篮球运动体能训练的整体质量, 推动我国篮球运动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金义.篮球训练中体能训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5, 04.

[2]将纯金, 董志飞.高校篮球运动体能训练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运动, 2010, 04.

8.浅谈形体训练 篇八

摘 要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艺术体操发展需要,本文从艺术体操的训练特点出发,对目前艺术体操的训练方法和训练手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在艺术体操训练中,要根据运动员的具体情况,运用好某一种或者几种训练方法,传统的教学训练方法本无优劣之分,关键在于是否运用的恰当。

关键词 艺术体操 训练方法 训练手段 对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艺术体操教学训练也一样,培养运动员的学习兴趣是教学的最有效地途径之一。因此,作为一名新时代的艺术体操教练员,重要的不是向运动员机械地传授知识,而在于如何激发和强化运动员的兴趣,培养和提高他们动手动脑的能力。

一、艺术体操教学训练特点

艺术体操崇尚高雅文明和经典。在艺术体操的训练中感受音乐,舞蹈和体操是一种美的组合。主要是通过芭蕾舞的基本训练;民族舞训练;体育舞蹈等训练中的融洽、和谐、高雅的气氛来提高运动员的气质、陶冶情操、提高技艺。运动员要具有一定的舞蹈基础,才能更好的体现艺术体操的韵味。

艺术体操是体操与舞蹈的结合,具有运动与艺术的双重性。艺术体操有独特的艺术表演价值,能给表演者与观赏者以美得享受,令人身心欢跃。故与其他体育教学训练相比,艺术体操的教学训练有自己的特点。

二、艺术体操的教学训练方法和教学训练手段

教学训练是指教练在训练过程中为了完成向运动员传授与专项有关的各种能力等训练任务而采用的措施和方法。

(一)艺术体操教学训练方法

艺术体操的教学训练方法很多,一般可归纳为以下五种方法:

1. 完整法与分解法;

2. 语言法;

3. 观察法;

4. 练习法;

5. 助力法。

(二)艺术体操的教学训练手段

随着艺术体操教学训练的不断创新与改进 ,新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给艺术体操教学训练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但每种教学方法都有自己的局限性,对艺术体操教学训练中的某个方面或者某个环节能起到非常好的作用,从而达成训练目标的实现。目前还没有系统的、万能的教学方法。

1. 激发学习训练的动力

教学训练手段是训练效果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目前的普遍情况来看,兴趣教学是运动员训练中必不可少的因素。兴趣差异往往又决定着知觉和选择性。一旦运动员选择了艺术体操,就说明运动员本人对艺术体操本身的喜爱。而训练中我们发现,有些运动员在训练中对艺术体操的热情有所减弱,这里面的原因有很多种,从教练员的角度来看,应该从教学训练手段上找问题,这种问题虽是表象的、直观的,但也是比较容易解决的。

比如,有的运动员在接触艺术体操时,可能由于自身接受能力、以及音乐节奏感、身体柔软度等的不同,训练效果上就有差异,可能就产生了厌学心理。这种情况下,教练员可以采用分组练习、分段训练等训练手段,让运动员树立学习的信心,在兴趣中学习,在鼓励中鞭策,从而达到预定的训练效果。再比如,在理论学习时,可以采用网络、电视、多媒体、各种比赛案例引入的形式,激发运动员的兴趣,把兴趣变成学习的动力,这些都是需要多种教学手段共同促成的。

2. 促成学习训练的动机

动机,在心理学上一般被认为涉及行为的发端、方向、强度和持续性。在组织行为学中,激励主要是指激发人的动机的心里过程。通过激发和鼓励,是人们产生一种内在驱动力,使之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过程。从教学训练的角度来看,动机是推动运动员训练的一种内部动力,这种动力是社会和教育对运动员客观要求在头脑中的反映。运动员的训练也受一定动机的影响。

客观地讲,体育训练是一项非常辛苦的工作,把体育训练当成享受的人毕竟是少数。因此,在艺术体操教学训练上,教练员应当把运动员训练习惯的养成作为教学训练的第一出发点。对于少数基础差的运动员,要通过其他辅助办法,增强其体能和技能,促成自我锻炼的行为,只有这样,才能培养运动员在艺术体操训练中的积极性。

3.营造快乐的训练气氛

学习氛围直接影响到学习的效果。运动员自主学练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气氛,因此教练员应合理安排训练内容,充分调动运动员训练的积极性。艺术体操训练氛围包括但不局限于时间、空间、内容、人员、效果等。比如,艺术體操是以韵律为中心、以动作为基础、以力度为要素,也就是说,艺术体操的动作只有在时间、空间、力度等方面得到合理的分配,达到自然流畅,才能体现出艺术体操动作节奏的快与慢、刚与柔、高与低、间断与连续、激情与舒缓的运动美。

三、结束语

从目前国际上艺术体操教学训练的发展趋势来看,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教法多样,方法灵活,注重综合,不拘一格。二是教法过程讲求互动,鼓励创造,寓教于乐,寓学于乐。

总之,在艺术体操训练中,如何根据运动员的具体情况,训练目标的设定等,科学、灵活、综合地运用好某一种或者几种训练方法,已成为艺术体操教学训练工作者普遍关注和急待解决的课题。普遍达成的共识是:现有的、传统的教学训练方法本无优劣之分,关键在于是否运用的恰当。实用性研究,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和把握规律是艺术体操训练中提高训练质量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潘寂.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236.

[2]刘瑞峰.我国优秀艺术体操运动员体能特征及其训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2).

[3]李秀娟.普通高校女生健美操选修课增设形体练习的研究[J].体育科研.2003(2):64-65.

9.浅谈智障儿童的语言训练 篇九

“语言”是人类最主要的交际工具,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个体体验的终结语言,对人的终身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对智障儿童也不例外。

作为特殊儿童的教育者,本着“以人为本”的信念,以智障儿童语言特征为基础,遵照思维与语言发展的特征,以及听话与说话相互促进的关系,对智障儿童的语言发展规律进行探索与研究,并对这一过程进行比较与分析。

一、智障儿童的语言发展特点

智障儿童,又称智力残疾儿童、弱智儿童、精神发育迟缓儿童、智力低下儿童及智力落后儿童等,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残疾儿童。由于他们大脑发育方面的缺陷,听觉分化功能差,加上他们生活环境中的不利因素,如家庭教育不良、单调的生活环境等影响,他们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明显低于正常儿童,学习说话的早晚有很大差异,一般要到二三岁才会说简单的单词,五六岁时才能讲简单的句子,到入学时他们的语言水平大大落后于正常儿童。他们中有的属于不会正确发音,主要是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不当;有的是由于智力低下导致语言能力低下;当生活与教育条件不恰当,如受到种种歧视与冷遇时,则更加重他们这方面能力发展的障碍,使智力残疾儿童的落后程度加重。智障儿童理解语言能力低直接影响说话能力的发展,他们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要求时,讲不请、无条理、不连贯是经常发生的,甚至用手势,用点头、摇头来表达意思,而不愿意用语言。因此,语言发展必然是缓慢的。

二、听力训练,是提高语言能力的基础

人是怎样学会说话的,是在不断聆听母语后再学会说。也就是说,儿童学习语言,主要是通过听人讲话然后记忆模仿来进行的。听话作为一种能力培养,它需要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特别是智障儿童的接受和理解能力都比较低,训练中更要体现小步子,多循环,逐步提高要求。

1、加强趣味性

培养听的注意力

智障儿童听话能力差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的注意的水平比较低,集中注意是训练听话能力的前提。听力培养中,只有首先唤起学生的集中注意,让他们专心致志地听,才能听到、听清、听全、听准。因此,加强趣味性,选择好的话题,运用活泼有趣的形式,生动的讲述,唤起学生听的兴趣和欲望,才能培养他们听的注意力。

在实际听话训练中,可以运用头饰、图画、表演等直观形象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在低年级的看图说话《运南瓜》,根据学生年龄小的特点,采用头饰,表演的形式激发学生听的兴趣。首先老师戴着小兔头饰按“它去做什么?”“它看到什么?”“它是怎么做的?”“它碰见了谁?”的过程讲述故事,根据情节进行表演,活泼有趣的形式,生动的讲述,符合儿童好奇心的内容,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是进行听的注意能力的训练的有效方法。

2、创设语言环境

培养听的理解力

人类的语言是在一定的环境中产生的。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儿童不是在隔离的环境中学习语言,而是在和成人的语言交往实践中学习。”但智障碍儿童在与成人的语言交往中,常会出现听不明白的现象,对别人说出的话不能理解,这反映了他们的思维能力比较低。这就需要为他们创设一个语言环境,培养他们听的理解力。

与孩子在一起时,我们应该常常说着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或孩子正在做的事。如:“我在擦桌子” “你在看书”。每天讲一些常出现的字、词、句,并不断重复出现让孩子听明白你说的每一句话的意思。在一定的语言环境里,理解某一个新词的意思,孩子就会在理解语意的前提下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作为特殊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在点滴生活中把语言训练渗透到每一个细小的环节,从身边的小事着手,对智障儿童进行理解性的语言训练,以达到提高智障儿童语言能力的目的。

三、个别化语言训练,是提高语言能力的有效途径

个别化语言训练就是从学生的个别的语言能力上的差异出发,以满足学生的特殊教育需要为特征的同时以相应的教学内容为主线的单一或综合内容的语言教学。智障儿童的语言缺陷表现不同,程度不同,造成的原因各异。在制定个别化语言训练计划前必须要对每个学生的语言情况有所了解。如:我班的12名智障儿童的最初语言状况是:2名语言表达能力较好;2名轻度语言障碍;5名中度语言障碍;3名重度语言障碍,无语言能力。基于以上的情况,对他们进行针对性的个别化的语言训练。

1、图片、实物与名称配对

说名称对应实物和图片,也是训练语言的一种方法。针对班级3名重度语言障碍的儿童,根据他们无语言能力的特点,分别制定了个别化语言训练的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进行有计划地实施。如:让儿童听“香蕉”一词—→拿出实物给他看—→再将“香蕉”图片和实物对应起来。经过多次的重复练习,当儿童听到“香蕉”的发音,就能指出图片或实物。下一步进行的就是长期目标——发音训练。在训练发音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强化物介入训练,这样能够让儿童与教育者自愿合作。如:在学生最想要强化物时进行(如:零食)—→显示食物给学生看(非语言刺激)问:你想干什么?—→要求学生说出“吃”(可作出吃的示范动作)—→最后学生在饿时,会作出吃的动作或发出不清晰的声音。在这时一定要立即给予强化物作为鼓励,哪怕是儿童发出任何与吃无关的一种声音,都要做出正面的积极强化。在反复训练后,能听名称指出图片或实物,能看到图片或实物发出特别的声音,这样语言训练的效果就会上升一个水平。

2、对口型,“一对一”进行训练

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认为:只有走在最近发展区内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学,这样的教学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智障儿童中具有一定的思维能力的,对成人的指令作出意识反应的口齿不清的孩子,运用“对口型”的方法进行语言训练,也是一种很好的训练途径。如:让儿童与成人一对一坐在桌前,桌上放几种不同的水果,成人拿起一种水果,对着儿童说出水果名称,适当夸张口型,鼓励他模仿。有单个的字的训练再到词的训练。这种“一对一”的训练方式,动用的人力、时间较大,但效果明显。

四、创设情境,促进语言能力的发展

儿童语言主要是在社会生活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形成和发展的,儿童只有在广泛交往中,感到有许多知识、情感、经验、愿望等需要说出来的时候,语言活动才会积极起来,也只有在交往中,儿童才逐渐地习得语言。智力残疾儿童是儿童的一个组成部分,他们的学习更应在一种生活化、活动化的环境中进行。

1、善于抓住生活场景和时机

生活处处皆学问,生活是口语训练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设置口语交际的场景必须选择适合弱智儿童的生活素材,让弱智儿童在曾经实践和体验中滋生交往的动机,在互动的语言环境中进行口语交际,形成心与心的碰撞。

在学校开展亲情关爱系列活动之一——“给学生过生日”的活动中,学校为孩子们准备了一个特大蛋糕,孩子们激动的欢呼起来。班里几个语言能力极弱的孩子也跟着发出不清晰的嚷嚷声,以表达自己的激动心情。因势利导,老师们建议每个孩子送给过生日的同学一句祝福的话,也可以是一两个字词的发声,表达自己的祝福。学生都很踊跃,有的模仿着说,有的重复着说,有的说了一次还想说一次。

令人垂涎的蛋糕,还有新鲜香甜的水果……这些直观形象的实物,都能很快吸引智障儿童的注意力,易于智障儿童的观察,促进他们强烈的表达欲望。

2、听读训练提高语言能力的发展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每个清晨我们的校园里总是飘荡着悦耳的诵读声,连班里语言能力极弱的孩子都能跟着节奏一起发音。

好的听读训练帮助孩子语言启蒙。我利用网络资源搜集一些适合孩子们的经典古诗、儿歌和一些生动的故事,在每天早读课的前十分钟放给孩子们听,那细腻多变的角色处理,和蔼的语调,清晰的吐词发音,都能打开孩子学习语言的心门,使他们感受到中国语言的魅力。

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孩子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也更有效地促进智障儿童语言的发展。

10.浅谈组织训练的基本方法 篇十

组织训练的基本方法是教练员在训练过程中,为了达到训练目的,所采取的主要手段和方式。认真研究训练方法,并在训练中灵活运用,是保证训练安全提高训练质量的客观要求。

一、常用教学方法

训练常用的教学方法,是指教练员向受训者传授知识、技能时采取的一般方法。由于受训者的情况不同,训练中应因人而异,灵活运用。

1.讲授法

讲授法,是指教练员通过生动明确的语言,系统而重点地向受训者传授教材上的内容和有关知识的方法,是理论教学的主要方法之一。其特点是概括性强、运用广泛、受教学条件限制小,最能发挥教练员的主导作用,即可讲授教材上的内容,也可以讲个人对教学内容学习研究的心得体会,作为对教材的补充,供受训者分辨思考。讲授法一般包括讲述、讲解等方式。

讲述是教练员向受训者系统生动的叙述教材内容和事实或描绘所讲对象的方法,主要用以传授感性知识。如讲述某一件交通事故的具体经过,主要原因、教训等。根据需要可灵活选用直叙式、倒叙式等。

讲解是教练员说明、解释或论证教材内容的方法。主要用于传授理论知识,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等。根据实际需要,可灵活地选用

提问式、讨论式、对比式等。

运用讲授法的基本要求:

1)全面讲授,突出重点。教练员应根据教学目的,课题特点和受训者认识的一般规律,按照教案的顺序进行讲授,做到既要突出重点、难点,又要照顾到训练内容的系统性、连贯性;既有高度的科学性,又有鲜明的思想性。讲解的观点要正确,论据要充分,举例要恰当,做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便于领会、理解和掌握。

2)层次分明,逻辑性强。层次分明,就是把课题内容按其内在逻辑关系分成若干个部分,把每个部分分成几个观点,再把每个观点分成若干层意思,层层阐述,由此及彼,循序渐进。逻辑性强,就是讲授的内容前后连贯,左右照应,部分和整体有机结合,概念明确,判断推理恰当,结论正确,做到有条有理,使受训者知道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符合认识规律。

3)语言精练,表达准确。教练员语言表达应准确、简练,能用一句话讲清的不用两句,不讲废话、空话、套话,不带口语;讲话快慢要适度,有节奏,语调要高低起伏,抑阳顿挫,吐字要清晰明快,以姿势助说话,富有表现力;需要受训者记录的内容,可慢讲或重复讲,不要用其他无关紧要的话来陪衬;要尽量使用普通话,准确运用专业用话,比喻要恰如其分,举例要形象生动,做到语言规范、形象生动、通俗易懂。

4)讲究方法,注重实效。讲授时,不仅应考虑到使受训者用视觉、听觉接受知识,而且还要给受训者留下疑点,启发其思考,激励其思维活动;不仅要注重讲授的清晰明白,而且要善于运用板书、多媒体、实物模型和图表等手段,把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形象化、(如离合器的半联动接力点)引起受训者的兴趣,集中其注意力,提高讲授效果。5)提纲挈领,善于归纳。每个问题,每个观点,都要在讲深讲透的基础上,提炼归纳,画龙点睛。归纳问题应做到:“准”,不令人费解或误解;“短”,把讲授的主要内容和重点,归纳成几句话,几个字,便于记录和记忆;“实”,内容要实实在在,不要一味追求“顺口”。6)观察神态,掌握心理。教练员要善于“察言观色”,根据受训者的表情、神态变化。掌握其心理活动,适时调整讲课速度,变更方法,吸引其沿着教练员的思路走,集中精力,认真听课。

2、演示法

演示法,是教练员通过展示实物、教具、录像或多媒体动画等,进行示范性实验、示范动作等,以显示真实的或模拟的各种现象和过程,使受训者从观察中获得感性知识,正确领会概念的方法。这是理论和操作课教学中运用较广泛的一种教学方法。演示一般分为实物或模型演示、图像演示、动作演示等。演示的特点是直观性强,能形象的表达抽象的问题,验证讲解的内容。展示事物的发展过程及联系,使受训者得到具体、生动、真实、鲜明的印象,能充分发挥受训者视、听、嗅、触多种感官的作用,多渠道的获取信息;能够引起受训者的学习兴趣,集中注意力,激发思维,发挥其观察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运用演示法的基本要求:

目的明确,充分准备。演示的内容和材料要符合教学的要求,不能单纯地为直观而直观。上课前要根据课题内容和受训者的实际,正确确定演示的类型,选择好演示的教具、器材,熟练掌握演示方法。

注重演示效果。演示要符合受训者的认识规律,尽可能使其看清演示的全貌和发展变化活动的过程,获得深刻的感性认识。

演示与提问、讲授想结合。演示过程中,要适时运用讲授和提问方法,引导受训者细心观察演示的主要特征和重要方面,更深刻地感知演示内容,防止“喧宾夺主”,把注意力分散到细枝未节上。演示结束后,要注意小结,做出明确结论。

3.示教作业

示教作业,是对教学方法的研究和示范,是提高受训练者(教练员)组织实施训练能力的一种教学活动,也是培训教练员的有效方法。目的是通过示教作业,统一教学思想、内容、程序和方法,明确教学重点,提高教练员独立组织教学的能力。主要用于科目

二、科目三训练的教学准备,受训者为教练员,通常在新增的内容训练之前或新教练上岗前进行,由分管训练的校长组织,校长亲自任教,也可指定有专长的训练队长或教练任教。

示教作业可以按照训练课题逐个内容进行,也可以重事业研练其中一个或几个问题。实施根据训练课题的难易和教练员对训练内容熟悉的程度而定。其基本方法是:“讲、做、研、练”有机结合,突出教学方法的研究与传授,着力提高教练员会讲、会做、会教、会组织

管理学员的能力,示教作业通常按作业准备、作业实施、作业讲评的程序组织实施。其实施步骤是:理论提示、教学示范、体会练习、讨论研究、归纳小结。

示教作业要求准备充分、目的明确、内容安排科学、方法灵活、手段多样,使受训者把看、听、思、练有机结合起来,以提高教学效果。

4、示范作业

示范作业,是以标准的动作和科学的训练方法,供受训者观摩,仿效的教学活动。目的是使观摩者见学示范科目的动作和训练方法。

示范作业通常在新科目展开训练前进行,一般由训练队长组织实施,也可由教练员实施。示范作业,一般选择新的。难度大的或重点科目进行。示范作业,即可以以教学方法为主,动作为辅,(教练员培训时采用)也可以动作为主,教学方法为辅。(实际教学中采用)条件允许时还可利用电化教学手段进行。

示范作业的步骤是:作业前,组织者应根据示范科目的内容、特点和要求,培训好示范人员,准备好训练场地和车辆;作业时,组织者首先应向见学人员宣布示范科目、目的、内容和要求,尔后令示范人员按计划进行示范,并视情况进行必要的提示说明;作业结束后,进行作业讲评,要加强安全措施,确保示范和见学人员的安全。

二、常用训练方法

训练方法,是指向受训者个体或群体传授知识,技能所采用的方式方法,训练中,方法得当,就能以较少投入,较短的时间,取得较

高的训练效益。

1.模仿练习

模仿练习,是受训者对教练员的动作进行仿效的练习方法。其基本形式是在教练员带领下,教练咒做一动,受训者跟着做一动。目的是使受训者准确地练习教练员的示范动作,打牢正确动作的基础,防止形成错误和痼癖动作。模仿练习时,教练员应重点辅导受训者如何准确地掌握动作要领,如果动作过程比较复杂,应将其分解成若干个动作单元,先分解练习,后连贯练习。同时,还应督促受训者自我检查,在比较中掌握正确的动作要领。

2.体会练习

体会练习,是受训者按教练员讲解的动作要领自行琢磨体会的练习方法。通常用于科目二动作课训练。

体会练习虽然有利于充分发挥受训者的主观能动性,但教练员应根据受训者的年龄、性别、心理特点和认识活动的规律,加强指导,引导其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慢到快的步骤,认真体会,及时发现受训者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帮助其按正确要领进行练习。通常对个别性的问题进行个别指导,普通对个别性的问题进进个别指导,普遍性的问题则应集体纠正,必要时再次讲做示范动作。发现问题后,尽可能用启发诱导或正误对比的方法纠正,以使受训者既知道错在哪里,又知道如何改正。此外,组织体会练习时间一般不宜过长,应适时地根据受训者练习热情和体会效果,及时改变练习方法,以免练习中出现前紧后松的现象。

3.分解练习

分解,是把完整动作按其动作环节,分解成几个部分。组织受训者分别进行练习的方法。目的是能较好地体现循序渐进的原则,减少受训者初学的困难,便于进行完整动作练习,;这种方法多用于较复杂的动作,如倒库、定点停车与坡道起步。

分解练习前,教练员应按照动作的结构特点划分动作,以保证动作的完整性和有机联系性,如倒库训练时可分为三步;倒直库——倒斜库——移库。定点停车与坡道起步也可分为三步;找半联动接力点——坡道起步——定点停车。分解练习时,要根据受训者的现有技术水平和接受能力,向受训者明确各部分动作在整体动作中的位置、作用及与其它部分动作的联系,以便过度到完整练习。

4、连贯练习

连贯练习,是受训者经过分解练习,基本掌握了各部分动作要领后峄整体动作进行连接贯通练习的方法。目的在于使受训者建立正确完整的动作概念,从而快、准、好地掌握整个动作。

组织连贯练习,应贯彻循序渐进的原则,先适当降低难度,把动作各要素串起来进行练习,再根据受训者掌握动作所具备的素质和协调能力,按动作要领反复进行练习,做到熟练、准确地掌握全部动作。教练员应严格控制练习强度,避免强度过大造成受训者疲劳,使动作形成痼癖。

三、正确选择和运用训练方法

要使受训者在有限的时间学到更多知识与技能,达到训练目的,就必须根据训练内容、目的和对象等情况,正确地选择和灵活地运用训练方法。

1、要与训练目的相适应

训练目的是一节科目训练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训练目的不同必然导致训练方法的不同。例如科目一;教学目的的主要是为了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相关法规、掌握各种道路交通信号的含义及规定;了解机动车基本知识、掌握安全行车、文明驾驶知识、树立安全意识;了解典型道路、恶劣气象条件下的安全驾驶知识;了解紧急情况的应急处置知识。因此,训练的方法主要是采用讲授法、演示法。而科目二、三的目的是提高实车驾驶操作的能力,训练方法则主要通过示范作业让受训者进行模仿练习、体会练习、分解练习、连贯练习等。

2、要与训练内容相适应

训练方法的实质是以一定的方式、方法使受训者掌握既定的训练内容,它是直接为训练内容服务的。因此,训练必须与内容相适应,是选择和确定训练方法的基本原则。

3、要与训练对象相适应

驾驶训练总是以受训者的思想观念、行为动机、知识结构、个性特征为前提,任何好的训练方法都必须通过行为主体的作用才能产生效果。不同的训练对象,对训练方法有着不同的要求。训练方法只有与训练对象相适应,才能提高训练质量,保证训练效果。

4、要与训练设施相适应

11.阅读训练浅谈 篇十一

关键字:阅读;兴趣;情景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无论是识字、写作,还是阅读都是施行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认为似乎这样才能让学生达到教师所期望的目标。其实,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这种教育教学方法实在是一种落后、不太实际的教学方法,大大束缚了学生的思想个性,阻碍了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因此,在近几年的阅读训练中,我努力改变自己以前古老的作法。把学生们放在教育教学的“主体”地位,充分让他们展示其自身的才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进而主动学习。

一、通过设计课前导语激发阅读兴趣

一段好的导语,能引起学生阅读的极大兴趣。小学生对什么事物都怀有一种好奇心,有一种不达目的誓不休的求知欲望,我就抓住他们的这种心理,精心设计阅读课文的导语,积极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雨》这篇课文时,我引导学生说:“你们都见过‘雨,‘雨对我们大家是再熟悉不过的事物,它与我们的生活时时相伴,就像我们的好朋友,谁也离不开谁,可你们知道下雨时天气怎样?风怎样?雨水是怎样的?庄稼又是怎样的吗?你们想了解吗?”同学们个个精神抖擞地回答:“想。”于是我就说:“好,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关于写‘雨的课文,课文详细地介绍了这些方面的知识,请你们用自己的能力去阅读课文,并寻求答案好吗?”话音刚落,学生就情绪高昂地朗读起课文来。

二、合理地提出阅读要求,引导学生阅读课文

在阅读训练中要合理地提出阅读要求,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要求过深会挫伤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过浅容易导致孩子浮躁。因此,我在教学中遵循“循序渐进”的教育方针,一年级时上阅读课文只要求孩子借助拼音读懂一句话,能用自己的话大体说出一句话的意思,我便予以表扬、鼓励。二年级时,我便要求学生不仅能读懂、读通一句话,而且要准确地理断句,有一定的感情,且能用自己的话较准确地理解一句话的含义。三年级时我便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把各句联系起来读懂一段话,甚至一篇文章。能够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能从句与句之中体会作者的感情。正是这样一步一个台阶,不同时期提出不同的要求,久而久之,学生都能做到逐句逐段读懂,以致理解全篇内容。

三、在教学中只做配角不做主角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无休止地教授,反复唠叨孩子,会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一般达不到预期效果。因此,我在讲课文时,尽量做到精讲多读,在整堂教学活动中,我只当配角,不当主角,只当导演,不当演员,只传授孩子理解课文之方法,不包办代替孩子的主观意识。讲读课文我只引导孩子们理解难懂的重点句、重点段。通俗易懂的句段,则充分让孩子们反复读、反复念,让其读出情感、念出含义。阅读课文我则全权放手,让学生自读、自疑、自己解决问题,遇到较难的先让他们互议,我再做适当点拨。这样以来,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充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提高,知识水平和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升华,教学任务完成得轻松愉快。

四、充分准备与课文相适应的意境

在教学中要适当地给学生创设意境,给他们提供阅读的背景,这样更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地深入了解,有助于学生很好地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因此,我在上每篇课文前,都要充分准备与之相适应的意境,如优美的散文、古诗配以乐器、图画,记叙文配以课本剧,说明文设制电动课件等。这样以来学生在各种特定的环境中反复读课文,既是一种欣赏,又自然而然地悟出了作者的情感,陶冶了情操。

12.浅谈形体训练 篇十二

1影响羽毛球训练的心理因素

有很多的因素影响着大学生羽毛球运动心理素质,主观和客观是主要的两个因素。影响学生们心理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因素主要有:智力水平、专业知识的掌握、技术水平等。同时,也受到其他如文化程度神经类型等的影响,这些都是主观方面的因素。客观方面的因素包括:教师的指导水平、方法手段的采用、同伴的水平以及对方身高以及技术水平,学习训练的环境、场地、器材时间等都使得学生心理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受到影响,这都是客观方面的因素。

2大专学生羽毛球运动训练的心理特点及其表现

大专生的年龄结构一般在18~22岁之间,其心理并没有完全成熟,他们的注意特点已经有了较好的稳定性、目的性和选择性,尤其对独立、新颖、多样的训练方法和教学方式倍感兴趣,同时,他们感情丰富,而且易于冲动,常因一分、一局或一场比赛的胜负而大喜大悲。这些表现与他们的神经系统的抑制力薄弱有着很大的关系。

大学生常见的不良心理状态:在训练中不认真,训练中出现急躁的心理,训练中只注重进攻而忽视了防守等等,根据在教学、训练和比赛中的观察,由于很多教师忽视教学、比赛和训练中的心理的训练,往往凭经验和习惯实施教学,更多的是顺其自然,就事论事临时处置,致使大学生们不能认识正常的兴奋和过度紧张,缺乏自我抑制和调节的能力,喜好打顺风球,一遇到挫折就束手无策。这样不仅对比赛有很大的影响,而且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也有很大的冲击。

训练是很苦的一件事,很累很单调,要流很多的汗水,很多的大专生在训练都会表现出偷懒、精神不集中、没有明确的目标等等,心理活动比较复杂。我们在要求学生做一些训练的时候,比如身体的热身,羽毛球的对抗,开始的时候比较来劲,但是到后来就不行了,没什么新鲜感了。这主要是因为我们在训练中没有掌握准确的方法,没有仔细分析学生的心理因素,没有对症下药。在训练中老师只是多一些动作示范,忽视了一些必要的沟通,没有分析学生的心理,没有掌握训练的重点难点。所以在训练的过程中不能太过急躁,要根据不同的学生的不同心理特点,采取不同的训练方法。

3羽毛球训练对心理发展的促进作用

3.1可以提高练习者的神经系统的敏捷性和灵活性

长期进行快速多变、随机应变的羽毛球技战术练习,可以帮助参与者学会在极短的时间内对对方的意图进行揣摩,对瞬息万变的球路进行预测,对对方击来的球进行判断并迅速做出最佳决策和相应的回球反应,对提高练习者的神经系统的敏捷性和灵活性非常有益,对缩短练习者的动作反应时,提高动作的协调性、灵敏性也有促进作用。

3.2是可以发展练习者的羽毛球专项运动知觉

练习者对羽毛球运行和落点的控制,主要依靠击球时手指、手腕操纵球拍与球接触时的精细用力、球拍接触球的位置、接触球的点、球拍与球保持的角度等,挥摆小臂(前臂)、甩腕压指的速度、方向等均由练习者手指和手腕的肌肉用力调控。长期进行羽毛球训练,练习者对手指、手腕肌肉用力差异性的感觉与支配将得到准确和精细发展。

4心理训练的提高途径

4.1心理素质的训练要自觉、主动和积极的配合

不能持有怀疑被动的心态,要认识到心理训练的重要性和训练的意义,相信心理训练的功能,由完善心理平直的愿望,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一个良好的效果才能使心理的调节控制能力得到提高。

4.2只要一提到训练,那么一定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练习

一个优秀的运动员的心理素质一定是从小开始培养的,因为在他一生的运动生涯中,一点一滴都是形成一个良好心理的过程,在经历这些过程以后,就要加以长期系统的对自身的心理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案并实施。就像一个好习惯和一个坏习惯并不是一天两天就产生的,是需要长期的磨练才会有的。所以,只有通过学习、练习、熟练、巩固和应用,才能在心理和技战术之间建立起稳定的关系,在比赛中才能发挥作用,临时“抱佛脚”是不管用的。

4.3多让学生看一看羽毛球比赛的录像视频

通过一些精彩比赛的视频能够激励学生对于羽毛球的热爱,学习视频中选手的打法和技巧,提升实际对阵中的技术水平。现在一些学生在训练时会有一些抵触的情绪,长期的训练难免枯燥,产生厌烦心理,难以全身心的投入到训练中去,这是可以理解的。所以应该改善教学的方式,丰富课堂的内容,通过视频教学不仅可以放松一下学生们的紧张疲惫的心理,而且对于提升训练的效果也有很大的作用。

4.4多给学生一些鼓励

每个人都喜欢表扬和夸奖,多一些正面的表扬,少一些严厉,营造良好的训练气氛。学生在训练的时候难免有一些动作不够到位,技术掌握的不够好,这时候需要进行心理暗示,让他加加油,你可以做的更好。有句谚语这么说的,艺高人胆大,胆大艺更高。这句富有哲理的谚语恰当的解释了自信和技术的关系,相信自己,鼓励自己,促进学生建立自信,更好的训练。

4.5训练的课程内容要丰富,多进行一些启示性的训导

在训练的过程中,要明确训练的目的,明确这次训练的目标是什么。老师在训练的过程中,要对一些指导性的训练,在何种情况采取何种战术,要以不变应万变,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掌握对抗心理,一定不要出现心理波动。训练时候可采取一对一的训练,每次训练都要在训练中找到自身的不足,查漏补缺,有所收获。

4.6训练中一定要和学生多沟通,多交流

我们不只是师生关系,更是朋友的关系,利用年龄上的优势,和学生打成一片。在交流中了解学生在训练中的心理存在的问题,觉得训练量大不大,这种训练的方式能否接受,有什么更好的训练想法,都可以提出来,只要是有利于训练的都可以采纳。还有就是要适量的放松,在课堂上多组织一些活动,小游戏来调动课堂的气氛。同时,在训练量大的时候,老师一定要事先打好招呼,和同学们说明这堂课的训练量可能比较大,大家做好心理准备,不要到时候心理难以承受,表现出来懦弱、没精神,做好心理准备,咬紧牙关,坚持到底。

5结语

羽毛球本身是一项机动性、灵活性、对抗性很强的运动,考验反应能力,是斗智斗勇的一项运动,对于锻炼身体和身体的协调性都是很好的一项运动。针对大专学生体育运动中一些复杂的心理,应该采取措施予以解决,通过改变教学方式,丰富课堂的内容,多给学生一些鼓励和暗示,多进行交流和沟通,帮助摆脱克服不良心理活动的影响,以一颗积极阳光的心态投入到训练中,在运动中快乐,在快乐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意志品质和永不言弃的精神,提升训练的效果。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已经从过去的只注重经济发展而忽略了生活质量的生活方式转变为现在的全面发展,更加注重生活的质量,注意运动。特别是在学生阶段,正是长身体的学知识的好阶段,要加强体育锻炼。羽毛球是一顶灵巧多变的运动,深受当前我国社会各阶层的喜欢,大学的羽毛球课程也是体育课很热门的一门课程,对于锻炼身体,增强意志品质都是很好的一项运动。本文将从大专学生羽毛球运动训练的心理进行剖析,分析原因,提出解决的建议,不断的提升学生对于羽毛球的热爱和训练。

关键词:学生,羽毛球,训练心理

参考文献

[1]李容林.大学生羽毛球运动训练的心理把握[J].大众科技,2010 (6).

[2]新编羽毛球教程[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

[3]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M].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4]田宝,钱延龙.青少年心理技能训练[M].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5,7.

[5]姚家新.竞赛心理咨询与心理训练[M].人民体育出版社,1998, 6.

上一篇: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作业ZDD下一篇:选人用人对照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