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深度融合心得体会(精选13篇)
1.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深度融合心得体会 篇一
总之,信息技术在辅助学科教学中,既能雪中送炭,也能锦上添花,当然也可能画蛇添足。那么,在具体教学中,教师们应注重把握语文学科本身的特点,也就是把握纸质文本的特点,即便是再先进的多媒体技术都不能喧宾夺主,如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或者影响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等,而是让它更加有效地为语文教学服务。?
因此,无论是在学科中研读教材,把握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还是对信息技术的深入学习,都是学科整合实现高效教学的重要因素。在这方面,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值得每一位老师积极尝试,认真探索。? 现代信息技术越来越进入课堂,它对当前的语文教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那声情并茂,色、情、景水乳交融的效果,创设了优美的课堂情景,有效地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入这种辅助教学后,不但丰富了课堂教学手段,而且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拓宽了学生的时空观。同时通过知识形成过程的充分展示,促进了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有机结合,激发了学生内在因素,发挥了主体作用,从而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听、说、读、写、做的能力
语文教学内容丰富多彩,但有难易之分。现代信息技术以直观、形象、具体等特点弥补言传之不足,成为突破难点的“爆破筒”,增强学生的兴趣。
虽然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为教育教学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但是, 我们应该明确现代信息技术永远只是辅助课堂教学、优化教学效果的手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运用现代技术必须把握“适时、适度、适当”的原则, 并以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为轴心, 这样, 才能发挥其最佳效益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不仅是把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或学的工具,而是强调要利用信息技术来营造一种新型的教学环境,以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从而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在整合时决不能一概而论,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实际整合中运用“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理论进行教学设计,再结合各门相应学科的特点建构出多种多样、实用有效、易于实现学科课程整合的新型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并不是简单地应用课件进行演示的辅助教学,而应该是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与
课程的“融合”。信息技术不再只是演示媒体或工具,而应该作为一种基本素养无处不在。在课堂上不一定要有华美的课件展示,教师也不要过多地板书、讲授和满堂灌,而是把教师的“讲”让学生的积极参与活动所代替,使学生由“听讲”、“记笔记”的学习方式更多的变为观察、实验和主动地思考,以突出他们的主体地位,从而实现了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的目地,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化抽象为具体学有所悟,而这恰恰是他们自主探究的结果。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希望通过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理念”教学理念的理解与摸索,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开一堂实践课。改变原来的教学模式,运用网络等教学手段,用信息技术来完成那些用其他方法做不到或效果不好的学习任务,呈现给学生一个交互化、信息化的课堂。
2.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深度融合心得体会 篇二
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教学质量, 还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深度融合已经成为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主要发展方向, 若想全面实现深度融合, 我们首先应处理和重新编排课程内容, 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使其通过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 增强形象认知, 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进而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升教学效果。
一、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理论
深度融合具体是指在学科教学中有效地融合信息技术, 使学科教学和信息技术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进而完成教学任务, 增强学生的自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信息搜集、处理和创新能力。其本质是对教学结构的改革, 旨在通过融合实践, 来优化教学效果[1]。为全面实现深度融合的目标, 我们加大了在实践活动中的探索, 不断开发教学资源, 改进教学模式, 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方法和实践
在信息化这个大环境下, 对学科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学生的学习模式和获取知识的手段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面对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 如何在学科教学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已经成为教学工作者的主要任务。为全面实现融合目标, 我们应创新学习和教学模式, 推广小组协作式学习模式, 加强软件和硬件设施建设[2]。
(一) 创建智慧课堂
在翻转课堂的基础上, 我们进一步创新, 最终创建了智慧课堂。教研组每月开展一节以智慧课堂为主题的教研课, 同时, 还应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公布于整个学校, 智慧课堂主要包含以下模块:
1. 网络学习。
课前面向学生提供相应的课程资源, 具体包含学习任务卡、微课、学习效果检测卡。学生依据学习任务卡可在家中、图书馆等进行自主学习, 一旦遇到问题, 可通过网络向老师或者同学请教。
2. 预习效果检测。
通过学习效果检测卡, 待完成自主学习后, 可立即检测预习效果, 进而清晰认识知识的掌握情况。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过程遇到的问题, 教师应认真归纳整理, 记录其中代表性问题, 并在课堂上集体讨论, 最终将问题解决。
3.小组协作。首先, 围绕教师精心挑选的学习疑问开展小组内部的协作探讨, 在此过程中, 学生可充当教师角色, 帮助其他学生解决问题;其次, 围绕课堂探究任务开展交流讨论, 如若小组内部无法解决, 可请其他小组帮忙。另外, 教师还应从旁指导, 确保自主探究活动的顺利开展。
4.巩固练习。通过测试平台进行巩固练习, 并依据检测结果, 掌握学习情况, 同时, 教师还应全面掌握学生自主学习的进展, 可依据实际情况, 进行适当的指导。同时, 学生还应充分利用为知笔记这个工具, 认真记录课堂笔记, 以此来加深记忆[3]。
(二) 开发课程资源
伴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 原有的教学资源的不适应性和局限性日益突出, 一方面, 无法满足教师的个性化需求, 另一方面, 缺少对学生主体性的培养, 无法达到现代人才培养标准。这要求, 教学工作者应积极开发课程资源, 扩大教学资源量, 实现共享。通过一段时间的探索, 开发出了微课这种教学资源, 不仅提升了教师的专业水平, 还丰富了教学资源。教师和学生均可在云端自由下载教学资源, 并存储在终端设备中, 将移动式学习变成现实。
(三) 构建研修平台
在数字校园的基础上, 有效融合新开发的课程资源和创建的智慧课堂, 依据课堂反馈, 明确研修主题, 构建研修平台。
1.上传预案。合理选择开课伙伴, 形成开课团队, 待明确开课任务后, 借助网络资源或者实地交流, 编写教学设计, 并上传教学设计。这主要是为了营造全校老师参与优化课件的良好氛围, 尤其是对于那些新入职的老师来说, 能够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2.团队磨课。研修团队应及时整改教学设计, 然后上传到研究网中, 而开课团队应虚心接受研修团队的整改意见, 调整并完善教学设计, 再上传至教学设计栏目。这个环节主要是在校园教师队伍中创造研发氛围, 为新课改的新教学目标的实现奠定良好的基础。
3. 观课评课。
信息化专用教室是举行开课活动的主要场所, 其中研修团队人员应全员参加, 其余教师可通过网络听课, 在听课的过程中应及时发表个人评论, 也可以在课程结束后发表评论。在学校中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要让教师互相评判, 从而取长补短, 将优秀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在校园中传承, 提高信息化教学效果。
4.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有助于教师专业技能和教学水平的提升, 这要求开课人员应虚心接受同行建议, 思索、总结, 撰写教学反思, 确保质量, 上传至研修网中, 以供参考。只有不断进行反思, 才能将好的经验保持下去, 将不合理或者不适合的方式、做好和理念摒弃, 创造良好的教学模式。
实践表明, 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教学观念, 还改进了师生关系, 增加了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 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 达到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双赢局面, 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提高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并推进了素质教育的建设进程。
结语
综上所述, 在学科教学中融入信息技术, 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能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 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也能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且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其与学科教学的融合进程, 这两者的融合也是一个长期过程, 因此, 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 我们应积极探索, 有效掌握最新理论和方法, 进而全面实现深入融合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彦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之我见[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4, (12) :33-33, 38.
[2]于福强.浅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有效途径[J].课程教育研究 (新教师教学) , 2014, (29) :67-67.
[3]周学东.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探索[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4, (11) :136-136, 137.
3.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深度融合心得体会 篇三
【摘要】教育信息化是教育与信息技术的复合交叉领域,可以从多方面、多角度观察。本文首先介绍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现状进而展开了对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方法的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教育教学 深度融合
【课题项目】课题编号FHB130455-199,互联网+背景下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研究。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0054-01
1.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现状
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进入了新一轮高潮,从国家层面来看 通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等,国家规划将教育息化同教育改革和发展紧密相联,给出了“信息技术对教育具有革命性影响”的战略定位,并通过国家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对各类学程领域的信息化建设诉求及其发展方向给出明确的计划,并落实到重大工程项目中。
从近两年的实践进程来看,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实践之路并不平坦,能够看得见的教育信息化创新实践案例和形态推广起来并不容易,让一线教师自发地开展融合信息技术的创新实践活动仍然比较困难,“理想”和“现实”碰撞激发大家更加深入的思考。首先,从大的层面来看,有效统筹协调和统一管理体制还没有能充分发挥作用,怎又能切实开展,推动融合实践的协同机制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其次,由于基层学校缺乏教育信息化人员评聘与编制,在一线学校缺乏稳定、较好素质的教育信息化专业人员,学校信息化建设需求提出能力不足,有效开展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与科学实施路径的人才较为缺乏;再次,教师有效驾驭技术环境开展具有上述融合特征的教学实践能力也还不足,在一线学校校长、广大学科教师职务行为表现中,“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 的现实诉求动力不强,考评体系、评价体系与这一发展需求的关联性不够;最后,推动教育信息化融合创新实践的社会服务、高可用技术系统的研发、精准有效的优质数字资源提供等方面都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以教师为主体、以学校为先导推动信息技术与教学实践融合的“现实成本”还比较高地影响了学校教师开展“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方法
2.1加强教学创新
教学创新是实现深度融合的指导思想,教学创新内容及方法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进行
2.1.1教学手段创新
新技术的不断应用要求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必然要求教学手段的不断创新我们可以建立学习平台,学习平台是实现深度融合的载体,是有支持的自主学习模式的载体;是师生交流 教师交流学生交流的平台,更是全校师生员工体验大学生活,共享学习生活和职业生活幸福感的精神家园。
2.1.2教学组织形式创新
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必然带来教学组织形式创新过去以班为单位授课的教学组织形式不再适用,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应为以学生个性化学习相互讨论师生间沟通交流和研讨班级面授等多种组合相结合的形式,学生应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积极的学习者,学生既有的经验和知识不但能助推自己的学习,而且也能推动其他同学的学习新的组织形式有:个性化学习:学习笔记标签思维导图词汇表;小组学习:电子邮件网上讨论区网上聊天电子白板学习小组文件共享学生个人网页虚拟教室博客订阅;统一学习:课堂模块工作坊等。
2.2.3教学内容呈现形式创新
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必然带来教学内容呈现形式的创新 我们可以将教材转变为学材,学材是生动课堂的再现;开展超级开放课堂,将课堂鲜活地再现在各类电子设备上;应用多种媒体呈现学习内容,提高学习兴趣学习效果,也符合通用设计原则;指导学生如何读学材,如何使用多媒体资源,实现教学内容形式创新的功能有:课程内容功能:网络学习资源,音视频讲座流媒体课件补充材料连接课程网站搜索工具。可选择学习模式:单元学习模式、学习周模式、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必然带来教学内容的创新,使教学内容适应学生自学,学习内容尽可能结合个人经验,用更多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理解,用更多项目式任务促进学习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必然带来教与学关系的创新,学生是教与学关系的主体,为促进学生学习,提高学习效果,教师角色应分工如下:学科专家与行业专家:统一的资历架构下知识,技能和能力的提供,大学专职教师:教学设计: 媒体设计教学活动设计个性化导学方案,组建和管理教学团队:大学兼职辅导教师:个性化导学和支持服务。
2.2提高教学效率
2.2.1通过个人学习空间促进课程体系的建构和重构
学校构建图表化模块式的课程,以课程体系为核心,建立实施体系服务体系评估体系等。体系实施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 服务体系的网站完成技术交流、在线问答、案例下载、学生反馈等活动,鼓励广大教师进行课程开发。
2.2.2依托个人学习空间促进教学手段和方式转变
教师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将学生进行分组教学、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和虚拟现场教学,以项目驱动为载体设计教学单元,学生自发组织项目开发小组,小组独立地、主动地承担实际任务,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项目的全部工作,并积累宝贵的实践经验,同时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通过空间进行及时沟通交流互动和互评,推动了传统的封闭灌输式教学方式向开放互动式教学方式的转变。
2.2.3利用个人学习空间打造实景教学课堂的教学新模式
学校选聘工程师技师和操作能手作为现场教员,通过技术以视频方式将现场的工作环境实时呈现在课堂上,并在实景教学现场中向学生讲解操作流程和方法,实现了具备实践经验的教员与课堂师生的交流,克服了课堂上讲技能,黑板上开机器的传统教学方式的弊端,促进了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因此,课堂教学要以教师创造性的教为主导,以学生探索性的学为主体,以发展为主线,在教学中要为学生提供观察操作实践和独立思考的环境。而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机融合,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交互友好开放的实践环境,非常适合学生自主学习,只要教师善于创设教学环境,善于组织和引导学生,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主动地探索积极地思考,教学效率将会极大地提高。
2.2.4以个人学习空间为载体,使广大师生积极参与到资源建设中去,形成了人人都积极参与高等教育数字资源和共建共享的新格局。
参考文献:
[1]韦天珍.高等职业院校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10,(10)
4.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 篇四
思南县田秋小学:李勇凤
10月10日至10月14日,我有幸参加了2017贵州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专题培训,为期5天的培训使我受益匪浅,现在,我将与大家分享我的学习所得。
一、头脑风暴
21世纪,人类面临从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的急遽转变,知识传播的速度和容量都在以几何数字递增。以多媒体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使得知识不再以单一的文本形式来传递,而是融入了声音、图片、影像等多种媒体,知识内容的丰富与传递形式的多样不仅改变着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而且改变着人类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引发了一场世界范围的跨世纪教育改革和学习革命。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教育技术改进教学方式方法,让课堂由封闭走向开放,让学生乐于学习,学习更主动,去探究未知领域的奥秘。教师首先在教学技术上武装自己,不断学习,提高自己对信息的处理能力,与所教学科有效整合,优化课堂。
二、整合的基本概念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定义可以分为“大整合论”和“小整合论”两种。
“大整合论”所理解的课程是一个较大的概念。这种观点主要是将信息技术融入到课程的整体中去,改变课程内容和结构,变革整个课程体系。微课、MOOC、翻转课堂
微课又名“微课程”,是“微型视频网络课程”的简称,它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网络课程资源。
慕课是一种参与者和课程资源都分散在网络上的课程,只有在课程是开放的、参与者达到一定规模的情况下这种学习形式才会更有效。
翻转课堂就是在正式的学习中,学生在课前利用教室分发的数字材料,音视频、电子材料等自主的学习课程,接着在课堂上参与同伴和教师的互动活动,解疑、解惑、探究等,并完成练习的一种教学形态。
“小整合论”
1、什么是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
通过课程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与学的观念以及相应的学习目标、方法和评价手。
——陈至立 部长
将信息技术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丰富的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以及情感激励工具并全面整合到各个学科的教学中
——余胜泉博士
三、教学模式的基本概念
教学模式俗称大方法。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手段,而且是从教学原理、教学内容、教学的目标和任务、教学过程直至教学组织形式的整体、系统的操作样式,这种操作样式是加以理论化的
四、整合的模式与案例分析
语文、数学
五、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整合的实施
1、注意结合各门学科的特点,建构易于实现学科课程整合的新型教学模式。每位教师都应结合各自的学科特点去建构既能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又能较好地体现新型教学结构要求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学方式。
新型教学模式。所以模式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不应将其简单化。但是若从最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角度考虑,则有两种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即“研究性”学习模式和“协作式”学习模式。
2、以先进的教育思想、教与学理论(特别是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将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相整合,是为了实现彻底改革传统教学结构与教育本质,促进大批创新人才成长的目标,因此,信息技术与课程相整合的过程决不仅仅是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过程,它必将伴随教育、教学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
3、高度重视各学科的教学资源建设。没有丰富的高质量的教学资源,就谈不上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现和自主探索,教师主宰课堂,学生被动接收知识的状态就难以改变,创新人才的培养也就落空。重视教学资源的建设,并非要求所有教师都去开发多媒体素材或课件,而是要求广大教师努力搜集、整理和充分利用因特网上的已有资源。在确实找不到与学习主题相关的资源的情况下,才有必要由教师自己去进行开发。
4、注意运用“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理论,来进行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最理想的办法是将“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和“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结合起来,互相取长补短,形成优势互补的“学教并重”教学设计理论;这种理论正好能适应“既要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要求。在运用这种理论进行教学设计时,应当把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并要把这一观念牢牢地、自始至终地贯彻到课程整合的整个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之中。
5、紧紧围绕“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来进行整合。为了推进我国教育的深化改革,必须明确认清教学过程的本质,在先进的教育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把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创建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结构,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应该紧紧围绕“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这一中心来进行,不能把“整合”变成技术与教学的简单“叠加”,那是没有意义的。要求教师密切注意教学环境四个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的地位与作用,看看通过自己将要进行的“整合”,能否使各个要素的地位与作用和传统教学过程相比发生某些改变,改变的程度有多大,哪些要素将会改变,哪些还没有,原因在哪里,只有紧紧围绕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做出相应的调整,使得通过最终教学设计所建构的教学模式能较好地体现新型教学结构的要求,这样的整合才是有意义的。
5.信息技术怎样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篇五
信息技术怎样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信息技术怎样对变革教育教学方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均衡发挥最大作用?为使全市教育信息化和国家教育云规模化应用试点工作更为高效有序,6月24日,东阳市教育云环境下课堂教与学创新应用观摩活动在横店镇中心小学举行。
活动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与会者分别观摩小学语文市级网络教研活动、横店镇中心小学美术翻转课堂教学、横店二小与三单中小学英语同步课堂。第二阶段由横店镇中心小学、横店一中作国家教育云学校应用的经验介绍。中央电化教育馆技术处处长费龙、国际交流合作处处长章雪梅,浙江省教育技术中心副主任徐飞,东阳市教育局局长徐文金、副局长杜召荣等出席了本次观摩活动并讲话。
费龙高度评价了本次观摩活动和东阳试点工作所取得的成效。他强调,教育工作者都有责任、义务和愿望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要在下一步的应用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创造更多更好的新模式。
在高度肯定东阳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同时,徐飞强调,东阳要积极发挥聪明才智,保持领先地位;逐步强化应用,促进不断创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是难点,会有挫折,要不断实践,坚定地走下去,为全省乃至全国提供先进经验和典型案例。
徐文金指出,要统一思想认识,提升推进教育信息化内在动力;要加大工作力度,全面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应用工作。他要求校长们要以本次观摩活动为契机,加强学习实践,成为教育信息化的先行者、引领者,切实推进教育信息化应用,加快东阳教育现代化步伐。
6.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深度融合心得体会 篇六
研究的目标:
1.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利用网络平台探索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能力,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学习生物知识与技能,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使其逐步形成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
2.通过研究,调动学生学好生物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以及从事科学研究应当具备的严格的科学态度,科学的思维方法,严谨的科学作风,使学生一步步地学会生物学研究中基本的科学方法。
3、,努力探索信息技术与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相整合的路径与方法,总结归纳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教学模式与评价方式,切实转变教与学的方式,提升教师的科研素养与水平。
研究的内容:
1.当前信息技术环境下初中生物自主探索学习方式的研究。
多媒体课堂学生自主学习过程的研究: 教师主导:设疑激趣→示范指导(或启发引导)→组织讨论→组织评价→启发引导。学生主体:主动参与发现问题→讨论猜想建立假设→设计交流模拟探究→合作探究记录数据→意义建构交流评价→迁移应用联系实际。
2、利用多媒体技术为生物的实验教学提供虚拟的实验空间,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生物素养的研究。很多的教学内容离不开实验,需要通过实验进行验证,通过实验对培养学生的兴趣、观察能力、科学的思维和动手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生物素养。
3、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进行课外研究性学习,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学会思考的研究。网络环境为生物的课外研究性学习提供了丰富的形式。例如:通过网络进行环境污染、生态平衡等方面的社会调查;通过网上收集资料制作生物电子报、编写生物小论文、设计实验等,通过网络环境进行课外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活动不仅节约时间,而且丰富了活动内容。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和主要创新点
1.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化抽象为具体。
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搜集文字、图形、动画等多种信息传输为一体,创设出具有真实感和表现力,生动轻松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动情入境,集中注意力,快速进入学习状态,为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奠基。2.加大知识信息容量,促进师生多维有效互动。
在信息技术下的生物课堂中,这种参与得以最大限度的体现:诱发主题相关的情景可由学生根据需要反复浏览,根据教学任务设计的有吸引力的、可操作的内容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情趣和特点进行探究……信息技术是为课堂服务的,课堂是有益学生发展的;学生的参与能使技术与知识更具活力和生命力。
3.注重探究性学习,转变学生学习方式。
7.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深度融合心得体会 篇七
关键词:中学政治课,信息技术,应用方式,深度融合
从上个世纪末开始, 以计算机和网络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地运用到教育教学中, 引发了广大教师们对现代信息技术如何在教学中应用的探究。现在, 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关系的观念, 已经由原来的“整合”进步到了“融合”。但无论是“整合”还是“融合”, 都必须通过一定的方式才能实现。综观这二十几年来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还没有关于“应用方式”的专门研究与论述。因此, 本文拟就对“信息技术在中学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方式”进行全面审视, 对其应用的方式进行理论上的梳理、归纳和辨析, 以期在多种方式的应用中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和教学实效, 从而更好地推进信息技术与中学政治课教学的深度融合, 进而寻找到信息技术应用方式与课程教学的相互促进关系以及深度融合的普遍规律。
一、中学政治课教学应用信息技术的必要性
古语云:“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提高中学政治课教学实效的方法和途径很多, 其中, 充分合理地利用信息技术这一先进的手段, 是非常必要的。这是由现行中学政治课自身的特点和信息技术的优势共同决定的。现行的中学政治课具有以下的特点。
首先, 相对较枯燥, 理论说教的内容较多, 学生不是由衷喜欢。要突破这个难点,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是个很好的选择。因为, 在中学政治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 可以变静态的文本为图文声音并茂, 可以变单向传授为双向互动和多向互动, 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其次, 中学政治课教师的工作量大。中学政治课教师工作量一般为每周12-14节, 这使得广大中学政治课教师在备课、授课、作业批改、课后辅导、考试阅卷等方面的工作量相当大, 而充分利用信息技术, 可以节省备课成本以及阅卷和辅导等体力劳动和时间。
再次, 现行中学政治课的内容多、课时少。充分利用信息技术, 可以提高课堂效率, 而且还可以把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 在很大程度上可缓解这一矛盾。
最后, 现行中学政治课的特点是政治知识的传授、思想品德的教育、心理问题的疏导并存, 这要求教育者的手段要巧妙。相对于传统的教育教学手段而言, 信息技术能更好地切入三者的结合点。
综上可见, 在教学中充分合理地利用信息技术这一先进的手段, 对提高中学政治课教学的实效具有重要意义。
二、信息技术在中学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方式
信息技术在中学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有多种方式, 按照主要功能和用途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每类又包括若干具体应用方式。实质上, 教师在每种方式的运用中都在进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
(一) 教学资源的存储与获取
1.Disk方式
Disk是磁带、磁盘、光盘、U盘等的统称。在电脑还没有普及之前, 人们把教学录像储存在磁带里, 供学生、家长、教师以及教学研究人员使用。当电脑普及之后, 人们就把课堂教学录像刻录成光盘提供给需要者使用。由于课堂教学或讲座的录像里有图像、声音、文字等, 因而储存一堂课的内容所需要的空间很大, 所以, 人们更多地使用光盘来保存、播放和观看教学录像或教学讲座等。随着U盘存储量的增大, 现在人们越来越多地使用U盘 (或移动硬盘) 来拷贝、存储、播放教学录像或教学资源。因为播放磁带需要影碟机、播放光盘需要光驱, 而目前部分便携式的手提电脑没有内置光驱。所以, 绝大多数学生都自带U盘, 主动把教师课堂讲课的课件拷贝回去, 需要的时候进行观看, 这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了课堂教学, 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
所以, Disk方式的优点是储存量大, 播放和观看的时间、地点、次数都可以根据使用者的情况自由确定。缺点就在于它的单向性, 互动性差, 缺少感情交流。
2.Web方式
该方式是网页方式和网站方式的合称, 它具有种类多、针对性强、资源丰富、访问次数可及时自动统计、可以有偿或无偿共享等优点。利用这些优点所节省的时间和精力, 理科优于文科, 因为理科的一些符号编辑较难, 而资源共享可以减轻教师的工作。
Web方式的缺点是缺少面对面的交流, 而且交互不及时。目前, 中学政治课教学对Web的应用, 主要是进行资源下载, 使用Web进行网络课堂教学的则较少。
应该说, 该方式使教学资源的获取, 尤其是在习题、试题的命题等方面提供了有力的帮助。但缺点是“拿来”的东西, 除了不一定适合外, 还容易产生知识产权的侵权问题。
3.Blog方式
Blog即博客, 是供人们写网络日志的工具, 且博客上的日志是公开的, 任何人都可以阅读。中学政治课教师对此加以充分利用, 可用于保存资料、记录自己的观点等。同时, 博客有留言功能, 阅读者可以通过此功能提出问题, 例如:学生阅读后提出疑问, 教师可以进行回复, 师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交流。但教师需要充足的时间, 这也是该方式的缺点。
4.Pad方式
Pad也就是平板电脑, 可以做“电子书包”的终端设备。利用安装了相关程序的Pad, 学生可以进行阅读、做作业、考试。将学科的学习内容、练习题、测试题等设计成程序, 可以自动及时批改选择题和部分主观题, 可以自动计算出得分。这种Pad方式对于一些水平性考试很实用, 因为不需要考察学生的创新思维, 而只考察是否达到了预期的学习水平。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它的交互性, 即对学生的答案能及时做出反应, 有比较详细的解析, 而且能“记忆”学生学习的过程, 包括错题集。所以, Pad方式完全适合于学生对中学政治一些基本知识的理解和反复巩固。
当然, 因为Pad方式里问题的答案是已经事先规定和预设的, 这使它很难对新观点、新生成的答案做出判断, 因此, Pad方式不适合创新思维的考察和选拔, 此方式的应用效果理科要优于文科。
(二) 课堂教学的辅助与管理
1.PPT方式
该方式具有制作方便、储存空间小、呈现方式快捷、易于网络传播等特点与优势, 因而成为目前课堂教学中运用得最多、最广的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方式。中学政治课课堂教学的文字量要比其他学科多, 而且, 中学政治教师一般个人教学的班级都要比语文、数学、英语教师所教学的班级数量要多很多, 所以, 制作好了一个PPT课件后, 使用率就比较高。
该方式主要有两个缺点。首先是缺少交互性, 不能人机对话, 这个缺点需要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才能解决。其次是它容易被滥用, 这个缺点在青年教师的教学中表现得较为突出。
2.CRP方式
CRP是电脑阅卷 (Computer Review Papers) 的英文缩写。目前, 我国的中考和高考都实行电脑网络阅卷, 它需要专门的电脑答题卡、答卷扫描仪以及电脑和网络阅卷软件。在现实中的一些经济发达地区, 平时教学的单元考试、期中考试、期末考试以及月考、周考等考试中, 都已经采用了CRP方式。CRP方式与纸质阅卷方式相比, 具有匿名、自动统计、可拷贝等优点。当然, CRP方式与纸质阅卷方式相比, 其缺点是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都比较高。
3.E-mail方式
该方式就是电子邮件方式, 不适合在课堂上应用, 主要适合于对学生作业的发布与提交。与纸质作业的发、收相比, E-mail模式就很“环保”了。与QQ方式相比, E-mail方式对学生的个人作业内容和发言内容是保密的。显然, 哪个学生是什么时间交的作业, 都有很详细的自动记录。而且, E-mail方式便于教师用电脑对学生作业上交情况的登记与统计。
4.Fetion方式
Fetion就是飞信, 是中国移动公司推出的“电脑对手机”或“电脑对电脑”的即时通讯软件。可以使用电脑编辑内容, 这就比在手机上编写更方便、更快速, 还可以“群发”, 而且, 可以直接在其自身的系统里选择发送对象的手机号码, 使用起来非常方便。同时, 由于该软件自身在不断完善, 其功能也越来越多, 目前在广东的中小学里被普遍使用, 当然也被广大中学政治课教师应用到自己的教学活动之中。这种方式的应用推广既要依靠软件技术自身的进步, 更要依靠广大中学政治课教师等使用者的灵活运用。
5.NVT方式
NVT就是网络视频教学 (Network Video Teaching) 。顾名思义, NVT方式就是把教师的讲课录像上传到网络上供用户自由选取进行播放观看和学习的一种教学应用方式。这种应用方式的优点是可以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资源优势, 实现资源共享;这种方式的缺点是缺少互动性。当然, 随着网络远程教育的发展, NVT方式必将越来越广泛地应用。
6.MB方式
这里的MB是Micro Blog的英语缩写, 即前段时间比较流行的微博。由于微博具有传播及时、发布方式多样、简单易用等特点和优势, 被中学政治课教师应用于自己的教学之中。
当然, 由于微博的“微小”, 这就导致对信息表达的不完整和不准确, 这就需要政治课教师在适宜的情况下恰当地使用该技术。
(三) 课外辅导与心理疏导
1.QQ方式
该方式既指一对一的QQ交流, 也指QQ群的交流, 既可以用于师生间的交流, 也可以用于学生与学生间的交流, 还可以用于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交流等。除了可以用于交流, 也可以用于学生作业的收发与展示。
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开放、自由、民主、互动, 可以使教师和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 还可以充分体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理念, 让学生之间相互启发, 符合初中和高中政治新课程标准的理念。
在QQ群中的讨论, 每个参加者 (主要指学生) 都可以发言, 同一时间可以有多个学生发言, 这就克服了课堂上学生发言机会有限的缺点。教师不认识的学生, 也可以在QQ上向教师求解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QQ群还可以用于教师之间的交流与讨论, 相互解答教学中存在的疑难。QQ群的这个功能, 可以部分取代面对面的教学研究活动, 尤其可以节省教师的时间。
当然, 目前的QQ教学方式存在两个难题。一是由于学生发言的随意性大, 容易造成个别学生的言论跑题的情况, 这需要教师事先规定好明确的主题和严格的纪律要求, 不得发表与主题无关的言论或图片。二是网络教室的数量和使用在目前尚不多, 因而QQ教学方式的应用还比较少, 但可以肯定的是,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 类似QQ教学方式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
2.SMS方式
SMS是短信 (Short Message Service) 的英文缩写。现在的短信收发手段主要包括手机对手机、手机对电脑、电脑对手机、电脑对电脑四种方式, 其中, 手机对手机是最主要的方式。
SMS方式比较适合中学政治课的辅导与交流。这是由短信的特点和政治学科的特点共同决定的。一般的短信 (即不是彩信) 最大的特点是精练, 以文字为主。政治学科的一个特点也是以文字为主。
SMS方式的优点就是超越时空限制, 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缺点是容量小, 因而这种方式只能是课堂教学和校内教学的辅助和补充。
3.MM方式
这里的MM是Micro Message的英语缩写。微信既可以和QQ绑定使用, 也可以和手机绑定使用, 目前, 电脑上使用的微信客户端需要手机微信的支持, 尚不能直接使用。
微信的特点和优势在于能够更方便、更清晰、更准确地传达信息, 比纯文字更有亲切感。其缺点有二, 一是还是不够快捷, 尤其是录音结束以后处理的时间往往比说话的时间长度还要长, 因而还是没有面对面那样直接和迅速, 二是不能控制对方发言的随意性。
鉴于微信的上述优点和缺点, 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 笔者认为, 今后随微信自身的进步以及中学政治课堂教学的开放性发展和考试方式的变革, 微信必将成为中学政治教学常用的一种现代化手段。
4.BBS方式
该方式就是人们常说的网络论坛, 英文BulletinBoard Systems的缩写, 具有在线阅读、观点评论、资源共享与交流等功能。
BBS的特点很适合中学政治课的课堂教学的校外延伸。但由于BBS的开放性, 其缺点就在于发言的自由性、不可控性。这就需要论坛的管理者必须长期在线, 及时对论坛中不适当的言论加以删除, 以保证正面的引导。
(四) 前沿技术的简介与期盼
1.IEW方式
IEW是Interactive Electronic Whiteboard的英文缩写, 也就是交互式电子白板, 是当前课堂教学环境中多种技术的最佳集成者。交互式电子白板明显比当前比较流行的多媒体教室的装备更胜一筹。在电子白板上可以通过手指触摸来代替鼠标。其独到之处在于软件与硬件的有效结合, 从而发挥其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目前, 我国部分中学的教室里装备了电子触摸屏, 实际上就是幕布的电子化, 具有触摸性, 但没有交互性。而IEW具有交互性, 而且可以保存教师的修改, 并具有自动记忆功能, 学生可以利用自己手中的平板电脑在教师的IEW上书写内容, 能够保存教师和学生的书写内容并支持远程传输与下载。笔者相信这种方式在政治课堂教学中会逐步普及, 也期盼其能催化中学政治课堂教学民主化水平的提高。
2.MOOCs方式
MOOCs是目前最前沿的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方式, 这种方式也叫做“网络慕课”, 比之前的广播教学、电视教学等, 多了在线交流互动、随时随地学习、及时评价与反馈等优点。所以, 这种方式随着高考的“一年多考”和社会化考试的推进, 必将在中学的政治课教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甚至会引起整个教育教学方式的变革。
其实, 这种方式在成人教育中已经得到了初步的应用。当然, 这种信息技术在政治课中的应用, 还有许多技术难题需要解决, 也有许多需要注意的问题, 其中, 最大的问题就是慕课资源的开发。
三、各种方式的整合应用
以上的信息技术方式, 既有自身的特别指向性, 也有交叉重叠性, 既可以单独应用, 也可以联合应用。但必须坚持适合、适时、适度、实际、实效的基本原则。
(1) 适合原则。这是指所用的信息技术要适合教师的自身特点, 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 要适合课程的内容要求。这个原则有两个基本的要求。首先, 从别人那里和网络上“拿来”的课件、习题、试题等, 毕竟是“别人”的, 一定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内容、结合师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改造, 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其次, 各种信息技术手段的使用要区分内容、对象等, 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适时原则。这个原则有两个方面的要求。从学生的心理特征看, 信息技术的最佳展示时机应该是学生学习兴趣淡化之时、思维抑制之时等, 这样才能促进课堂教学从无序向有序发展。从教学内容与教育技术的切入关系看, 只有教学内容与教育技术达到最佳对接、衔接、切入的时机, 方可收到好效果。如突破难点时切入, 阐释重点时切入, 创设情境时切入, 归纳总结前面内容时切入等, 效果较为理想。
(3) 适度原则。这个原则有三个方面的要求。一是数量要适中, 不能变过去的“人灌”为“电灌”。二是速度要适当, 播放的速度既不能过快, 也不能过慢, 否则, 效果都不佳。在中学政治课教学中, 只有充分调动学生观、闻、思、说、写各项积极性, 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三是不能用信息技术完全取代传统的黑板板书和教师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讲授。
(4) 实际原则。这个原则的基本要求就是要符合当时当地的情况。在农村, 由于大部分学生没有个人电脑、没有移动终端设备, 所以, 中学政治课教师就应该更多地在课堂上使用PPT和传统教学手段, 而QQ方式、MM方式、SMS方式就可能无法使用。在城市, 基本上可以充分应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 但也要注意区分学生群体和学生个体的具体情况而选择性地应用。
(5) 实效原则。这个原则的基本含义是, 信息技术只是教学手段, 是为提高教育教学目标的达成度而服务的。各种信息技术的应用, 直接目的是在单位时间内获得最优的教育教学效果, 最终目的是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所以, 各种信息技术在中学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 必须围绕这两个层次的目的而进行选择和组合。
以上五个基本原则, 对包括中学政治学科在内的所有学科都是相同的要求。坚持了以上原则, 就基本实现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机融合。
四、结束语
上面十六种主要的信息技术应用方式和五个基本的应用原则, 仅仅是笔者的初步概括, 尚有不够详尽之处。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 信息技术在中学政治课以及其他学科中的应用方式也会不断地更新和完善。包括中学政治课教师在内的各级各类教师, 都应该关注教育技术发展的新动向, 努力掌握这些新技术, 充分地、综合地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工具, 更好地去落实各自学科的教育教学任务和目标。同时, 也在追寻新技术的应用的过程中提高教师和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这样, 才能实现信息技术的应用方式与学科教学实效的共同成长和深度融合。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J].课程·教材·教法, 2014, (2) :58-62.
[2]俞水.信息技术如何促进教育变革[N].中国教育报, 2013-11-30 (3) .
8.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深度融合心得体会 篇八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交互式;深度融合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14-0047-02
【作者简介】姜宁兵,江苏省如东县马塘中学(江苏如东,226400)校长。
江苏省教育厅2011年颁布了《江苏省教育信息化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该规划设计了我省未来十年的教育现代化的美好蓝图。面对网络化、信息化、数字化的新形势,我校从课堂实际出发,以信息技术为媒质改进教学方法,把课堂还给学生,积极探索能引起学生兴趣的“问题导学,小组讨论”教学方式。
随着课改深入推进,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在转变教学方式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正从图文数字资源整合走向交互式的思维深度开掘。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出现打破了程式化的PPT课件教学模式,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开放性、生成性和灵活性。基于这样的教学环境,教师必须思考如何深度地利用信息技术来盘活课堂教学,激发学生思维,把学习的话语权真正还给学生。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有言:“只让我听,我会忘记;让我看了,我就记住了;让我操作了,我就理解了。”当下教育单纯靠讲授让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很难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突飞猛进的信息技术为教学思想和行为转变提供载体,我们想方设法促进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对接、融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
一、以问题导学为切口,把准深度融合的契机
何谓问题导学?华南师范大学胡小勇认为:以一系列精心设计的、类型丰富的、质量优良的有效教学问题(教学问题集)来贯穿教学过程,培养学习者解决问题的认知能力与高级思维技能的发展,实现其对课程内容持久深入理解的一种教学切入方式。这里的问题既包括知识性的疑惑,也有思维性的纠结。导入的问题既要贴近学生实际,具有典型意义,又要契合课标中的知识和能力“最近发展区”。这就要求教师充分研读课标、研判学情,并进行筛选、比较和整合,从而生成课堂学习目标的主问题以及破解主问题的子问题,让学生吃一顿营养丰富、品种多样、色香味俱全的饕餮大餐。这是问题导学的基本逻辑,也是课堂教学的基石。长期以来,我们把问题设计的科学性、针对性作为课堂教学的首要任务,进一步引导教师钻研考纲课标,研究班情学情;用主问题的定位提升教师提炼、归纳、生成学习目标的能力,从问题导学走向主问题导学。
以数学教学为例,如何设计数学课堂的主问题和相关子问题呢?笔者认为,一个好的数学老师要懂得数学思想的顶层设计,即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高度,优化教学问题设计。例如《圆形的面积》一课,有教师从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和拓展学生思维的角度提出两个主问题——
(1)在正方形的内部,以各边为直径,画一个或几个半圆。问:在哪些图形情景下,哪些圆交成的图形面积可求?(2)它的面积各是多少?
讨论中分解出子问题:(1)这里有几种基本图形?(2)它们的面积怎么求?
主问题的设计开放性强,而且贴近学生最近发展区,使学生能够深入文本学习主要内容;次问题能让学生化难为易,层层推进对数学思想的理解。课堂上学生借助互动电子白板,展示了讨论的成果,在参与中深入探讨,在互动中研讨问题,在小组合作中分享他人的成果与学习别人的长处,在动态中从茫然到理出了清晰的数学思想方法。学生在沟通、碰撞与教师启发、引导中获得解决问题的路径,实现了课堂学习围绕主问题而深度探讨的目标。
二、以交互白板为媒介,展示深度融合的窗口
明确了学什么,学多深,就该解决用什么方式组织教学。夸美纽斯曾说:探寻并找出一种教学方法,使得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使得学生可以因此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动,多些闲暇、快乐和坚实的进步。现代教育显然不是“一块黑板、三寸粉笔、七尺讲台”就能运转自如的,信息技术的社会化倒逼着教育开始摒弃原有的状态,开始驶入由黑板向电子交互式白板过渡转变的快车道,它促使课堂发生颠覆性的变化,既有利于教学视角的多样化,也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更拓宽了课堂的诸多生成空间,以其无与伦比的互动优势使传统课堂向现代课堂的转变成为可能。
新课程标准也指出:教学不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移植,而应当是学生和教学、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教学方式将由“人—人”“人—设备”系统转变为“人—环境”系统。它强调学生与教师、环境、设备等的交互过程,让教与学的双向性、交互性体现得更直观、更充分,有效地根治了传统课堂上学生、教师、设备、资源、环境很难融合的顽疾,较好地实现了多重元素的“融合”。
例如李白的《蜀道难》,“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通篇气势恢宏、想象奇特,描写了蜀道峥嵘崔嵬、阴森深邃,给人以荡气回肠之感。但在传统的语文课堂上,由于学生对蜀道的认知不足,难免会曲解诗意,从而误读诗人的情感。而借助交互白板,将蜀道的相关图片、作者身世、时代背景以及相关诗句、作者情感等教学资源进行处理、整合,让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进行拖动、连线,从而促使学生更加真实、直观地体察诗人的情感,了解作品的思想价值,锤炼了学生的想象力、思维力、表达力。
三、以小组合作为平台,激活深度融合的思维
小组合作着眼于怎么学。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是学习与发展的主体”。因此,教师应该转变“一讲到底”的教学观念,积极放手让学生进行自主合作学习,把学习的决定权、话语权交付他们。教育贵在尊重学生个体,培植学习信心,激活学生思维,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实现自我价值,帮助学生养成自信、完整表达的习惯。这是教育不容推脱的使命。学生发言的过程就是动脑思考学习的体现,在交流中分享别人的学习思想,在碰撞中深化问题剖析,在沟通中解决了一些个性疑惑。
小组合作的关键是问题设计的质量,其权衡指标主要体现在学生思维的纠结处、课标考纲的重点难点、问题的典型性针对性。操作步骤是先综合考量,科学分组;其次告知问题并借助白板展示问题;再次留足个体思考的时空;最后明确小组分工,合作小组设小组长、记录员、汇报员,轮流担任,实现轮岗成长,并定期考核。
例如,对话表演是英语课上开展合作学习活动的一种教学方式。教师在“I am your new neighbor”的教学中让两个合作小组的学生上台表演,以“I am your new neighbor”为主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交流对话,用英语表达出两位新邻居见面交流的内容,如“My name is...What is your name?”等等。这一方面让学生提前熟知了课文,另一方面也提升了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
如果只在座位上进行对话表演,那表演的学生只是在对话,画面的情景感不强,如果教师把学生组织到讲台上表演对话,既可以锻炼学生的胆量和表演能力,又聚焦全体学生的视角,保证了学生全程参与,有助于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提升团队合作能力。
9.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深度融合心得体会 篇九
【摘要】小学生以形象认知为主,而多媒体信息技术能以视频动画等方式将抽象的知识以形象的方式呈现出来。一方面,吸引学生兴趣;另一方面,扩充课堂知识容量,降低学生认知难度,有效提升课堂效率。从教学实践出发,对怎样巧用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深度合作进行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 信息技术 深度融合 以生为本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深度融合,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课改新理念,所以,当前多媒体信息技术已然成了不可或缺的教学工具,对活跃小学数学课堂,扩充教学容量,提高小学认知速率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鉴于此,我们就借此文,结合教学实践说一说如何让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深度合作,来提升教学效率。
一、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融合的意义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比较强的学科,传统的数学教学多停留在教师照本宣科地说教,学生听讲后做练习的模式。这样的模式属于被动灌输,而小学生抽象思维不完善,多以形象认知为主,所以他们会感觉课堂乏味,逐渐丧失学习数学的兴趣。
而借助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整合,就可以以形象的方式呈现出具体的数学情境,不但能激发学生兴趣,还能带入到具体情境,让孩子们体验数学知识生成和发展的过程。通过这样的形象认知和切身体验,能第一时间将知识转化成能力,达成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同时,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还为协助学生自主探究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教学过程中通过将校本教研材料或者是导学案,录入信息化,便于同学们在自主预习和探究的过程中及时参照,以此来实现资源共享,打破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限制,提升认知效率。具体操作中,我们首先要搭建一个交流平台,或者是微课视频专题录制,这样不但能给同学们提供展览演示、论坛交流、成果体验的学习和体验机会,还能在遇到问题时通过模块化的微课讲解进行自主探究。其次,要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独特优势,让信息化环境下的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明显增强,教学方式与教育模式创新不断。总的来说,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的整合,契合了学生以形象认知的发展规律,也给他们提供了自我探究和展示的平台,让数学教学更多元化,全面保障同学们体验数学知识生成和发展的过程,获得知识到能力的转化。
二、如何完善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深入融合1.激发兴趣,提高参与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一定要结合这两个认知特点进行知识整合。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打破传统的理论说教和题海战术,能借助多媒体将数学知识以形象的方式和情境展示出来,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知识生成和互动中来。
比如,我们在教学《图形的变换》内容时,传统教学除了口头的说教,就是让同学观看教材上的图示。这样不但扼杀了学生的兴趣,大大的限制了学生的认知空间。而借助多媒体,我们可以以形象的方式给孩子们展现更多的图片,如战国时期精美的铜镜、唐代的花鸟纹锦、青花瓷等。还可以以动画的方式,给同学们展现一些图片,旋转和对称所产生的效果。这样的认知方式形象、灵活,能有效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课堂参与度高。再如,学习《图形的变换》中的“欣赏设计”时,我们可以鼓励孩子们动手制作图形,然后以多媒体的方式给大家一一展示,不但满足了学生的形象认知,还能强化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值得借鉴。可见,多媒体展现知识的手段比较多,教学过程中只要抓住学生认知针对性的整合教学内容,就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认知效率。
2.动态展示,破解难题
数学知识有很强的逻辑性,为了让学生体验整合逻辑变化,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动态演示。多媒体动画能将静态的数学知识动态化,让学生认真观察和体验其生成和发展的过程,完善认知链接,生成理解和运用能力。
例如,在学习《容积和容积单位》的例6时,以前的课堂教学法是通过量杯的图来进行数学教学分析。然而这样的教学模式,学生理解总是落后一个维度,不能生成深刻印象。借助多媒体,我们可以以动画的方式进行展示:视频展现量杯画面,然后放入一个适当大的物体,同学们就能看到量杯的水面上升。很显然得出结论:水面上升的那部分睡的体积就是物体的体积。这其实和课前讲的“曹冲称象”的故事原理一致,我们还可以返回来展示这个故事动画,?学生深层次理解,这样的方式比口头说教显然效果好得多。
除了几何类问题,数字类的问题也可以通过动态展示而形象化。例如,学习分数和比例后,许多同学在应用题中无法区分他们之间的区别。我们就可以通过多媒体来展示:①一根绳子长2米,剪去1/3米,还剩多少米?②一根绳子长2米,剪去1/3,还剩多少米?……只通过字面理解的话,这俩题同学看不出破绽,那我们就通过多媒体演示,同学们就会形象认识到:第一题的1/3后面带有单位米,是确切的长度,所以剪去后还剩下5/3米;而第二题中的剪去的是1/3这个比例,也就是剪去了2/3米,所以剩下4/米。通过这样的演示,同学们会豁然开朗,认识到此类问题中的数量逻辑关系,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法门。可见,通过多媒体动态演示,不但让孩子们形象认知几何空间关系,还可以让孩子们捋顺数量关系,不亦乐乎!
3.模拟仿真,迁移过程
模拟仿真技术的运用主要是要依靠数学软件,利用计算机上数学软件我们只需一两分钟就能画出动态仿真的图形。教学过程中,很多几何图形,如果我们在黑板上画的话,不但浪费时间,还不容易画标准,无法产生直观、形象的认识。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数学软件,给同学们生成标准的数学图示。比如,圆锥体,圆柱体……等立体几何图形,展开后是什么图形?为了吸引学生注意力,我们还可以在关键内容处设置反复闪烁。
在解决实际性问题时,也可以给同学们用多媒体来形象展示,启发理解。比如,在教学最大公因数时,有一个实际性问题“为长16dm,宽12dm的室内铺长方形地砖,可以选择边长是几分米的地砖?边长最大是几分米?”这样的问题,对于形象认知为主的小学生都感到困难,他们既缺乏装修经验,也缺乏实际想象力。这时,我们就可以通过多媒体来模拟具体情况,帮小学生建立形象认知,让他们通过观察和体验完善抽象表达到形象认知的过程。具体操作中,可以边演示,边启发学生如何综合分析地板砖长和宽的相关性问题,如何找出共同的因数。如果不确定的话,还可以将自己的方案以模拟的方式呈现一下,这样便于发现不足,及时弥补知识漏洞。客观地说,小学数学课堂的探索性是师生在创造性的教学活动中,把自己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结果。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模拟技术,能够让学生关注实际数学问题发展的全过程,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生成最大的认知效能,值得借鉴。
三、总结
本文是我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对怎样巧用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整合的心得体会。总的来说,学生的课堂的主体,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以学生的认知规律为主体有针对地整合教学内容,让数学知识以形象、灵活的方式呈现出来。而多媒体有集合影声于一体的优势,正好符合了形象展现数学知识的能力,所以教学过程中为了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展现更多的数学知识,吸引学生完善更深的数学探究,我们要注意科学运用信息技术。需要注意的是,多媒体只是辅助教学手段,它不能完全取代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所以切记滥用。
参考文献:
10.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深度融合心得体会 篇十
随着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给我们的化学教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掀起了一场化学多媒体教学的革命。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不只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而且是提高教育教学活动的效率、更好地进行素质教育的工具;对于学生来说,信息技术则是学习知识和提高技能的认知工具。
近几年随着国际竞争日结激烈,科技的迅猛发展,网络环境、电子白板等软硬件已基本普及到每一所学校,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已经成为教育现代化的必然。那么如何促进信息技术与化学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呢?
一、我们教师必须熟练必要的硬件操作和软件使用 1.熟练现代信息技术硬件操作
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我们工作学习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硬件设备的使用操作已成为我们适应社会发展的一项基本技能。如今,计算机网络已经福搞到每一所学校,电子版版进入每一个班级,随着教育技术的发展,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更加凸显,这就要求我们的老师要适应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要熟练使用计算机、电子白板、相机、手机、录像机等设备。
2.熟练使用必要的软件
Powerpoint是老师们比较常用的软件,它简单易学,是老师们在教学中经常使用的软件,可是,还有很多教师不会使用它,有些老师即便会使用,但运用的也不是很纯属,制作的课件在艺术美感、信息含量、可视性、目的效果等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因此我们的老师还需要深入研究这款软件。
除了Powerpoint外,我们还要学会屏幕刻录软件、视频音频处理等常用小软件,通过这些小软件对必要的视频音频进行编辑,使我们制作的教学课件更流畅、更符合教学逻辑和学生认知。
二、明确技术与教学的关系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只有是有机的组成部分时,才能叫做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如果在教学中技术可有可无,那就无须使用现在信息技术。因此我们的老师要深度研究教学与技术的关系,只有当信息技术能够助力课堂教学,改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时,才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否则,盲目使用信息技术就是为了技术而技术,就不是深度融合。
1.深入研究课标、教材,让信息技术有的放矢
有些课是不需要现代信息技术的,当常规方法能解决的就无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比如,一些学科的物理实验课、化学实验课,通过实验观察动手操作的教学活动就不需要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
因此,我们要认真研究不同学科,不同课型,不同学段,研究课程标准,深入解读教材,明确,什么时候运用信息技术,什么时候不需要信息技术的运用。
2.明确信息技术的切入点
信息技术可以具有节约时间、突破重点、解决难点、创设情境、微观事务宏观呈现、宏观事情微观呈现等作用,这些作用的表现就是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切入点。
比如,在讲CO的毒性时,因为它是有毒气体,因此在课堂实验中不能做一氧化碳实验,那学生就真的不能观察到一氧化碳的毒性吗?其实,我们可以找到有关CO毒性的录像或者制作动画播放给学生看。像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加热液体时试管口朝向人,用试管加热液体量过多造成喷溅,酒精灯用嘴吹灭……,将这些错误的试验用录像或动画形式播放给学生看,让学生真正看到这样做的后果,能够加深学生印象,从而在他们自己动手做实验时,能尽量避免错误及不必要的伤害发生。
又比如,各种分子模型以及各种化学反应,老师们在讲分子结构的时候可以将模型在电脑上模拟演示,让学生将抽象的概念与实际的定义或结构相结合,增强学生记忆。再比如在讲,我们可以用flash这一软件做出2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分解成原子然后再组合形成水的过程,这样可以化抽象为形象,使学生加深印象,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总之,我们要认真研究课程,恰当使用技术,找好信息技术的作用点。3.把握好信息技术的作用时机
信息技术在什么时候使用,就是出示时机的把握问题,只有作用时机恰到好处,才能优化课堂教学。
因此,信息技术在导入还是结束,还是课中使用都要做好认真研究。4.充分利用网络平台
随着教与学方式的转变,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在农村学校也已经成为可能,这就要求,我们的老师要把自己制作的微课等支持学生学习的资料及时上传到网络平台,我们可以借助微信朋友圈,可以运用专业的学习的平台将作品及时发布,为先学后教提供有效支持。
11.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深度融合心得体会 篇十一
【关键词】信息技术 中职 数学教学 融合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4-0113-01
目前,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招生门槛较低,学生基本素质普遍较差,尤其是部分学生在数学课上没有积极的学习兴趣。尽管我国目前的教学大纲对中职数学教学降低了难度,但学生的学习状况仍然是不容乐观。为改变这一现状,我们积极引进了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利用信息技术的多元化、开放性等特点,来激发学生在数学方面的积极主动性,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推进现代中等职业教育水平。
1.中职数学教学课程现状
1.1学生偏科现象严重
无论是小学、初中、高中、中职学校,数学对于学生而言都是不容易学习的一门学科,因此,偏科的现象是十分严重的。在中职学校当中,升学压力小,多半学生希望在毕业以后直接参加工作,但是无论是参加工作还是在日后的继续深造当中,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都不能荒废。在中职学校的学生当中,学生基本素质较差,相当大一部分学生都不喜欢学习数学,原因是需要记忆的东西太多,而且计算复杂,思考得太麻烦,所以他们讨厌学习数学。
1.2教学课堂枯燥
在数学的教学课堂当中,学生最大的感触就是十分枯燥。因为,在黑板上呈现的都是各种计算公式和形态各异的立体图形,还有一些特别的数字符号。这些内容让他们觉得,数学课没有任何的趣味可言。其他课程总是多多少少有那么一点欢乐的氛围。比如语文课,学生可以在课堂上挥斥方遒畅所欲言,或者是对专业技能课程的学习,学生都喜欢动手操作,提升个人技能。因此,枯燥的教学课堂对学生学习数学有很大的影响。
2.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应用
2.1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
抓住中职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既能激励他们探索知识,也能促使他们主动学习。因此,在中职数学教学中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形象直观的特点,一方面可以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各种感官的参与;另一方面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欲望,增添课堂教学魅力,提高学生数学素养,实现中职数学教学“以人为本”的理念。
2.2有利于优化数学教学
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中职数学教学,将数学课本中的一些抽象概念及复杂的变化过程进行直观的展示,对教材的重点进行突出,可以帮助学生理清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数学教学得到优化。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的教学工具设计出能够吸引学生的提示小图案,从而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2.3多元化的呈现方式
在信息技术与中职数学教学的整合当中,学生学习并不是机械性的记忆,而是理解性的记忆。也就是说,学生理解了以后,才能记忆得更加深刻。我们以中职学校的会计专业为例,众所周知会计专业需要良好的数学功底,所以,在中职学校学习会计专业的学生,一定要学好数学。而信息技术与中职数学教学整合以后,就会对会计专业产生很大的助力。因为信息技术所呈现出来的是“多元化的联系”,使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自然而然地与所学专业联系起来,这样的话,学生就会一边学习数学,一边学习专业,两不耽误,并且学到的数学知识可以很快地应用到会计专业中,从而形成良性的发展。
3.信息技术与中职数学教学整合中存在的问题
信息技术与中职数学教学整合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从以下几方面体现:一是学校领导对整合的认识不完善,学校领导对于信息化手段和空间与图形板块整合的内涵缺乏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实际教学中又因为很多客观条件等限制因素,很少将信息化手段和空间与图形板块整合由理念付诸实际行动;二是中职教师自身的信息素养水平较低,而学校对教师的培训力度薄弱,多数培训形式以短期培训为主,培训缺乏计划性、长期性,培训效果不佳,教师在教课过程中不能很好的利用信息技术作为辅助工具;三是学生对相关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不能够熟练运用,操作过程中经常出现各类问题,课后相关的练习题成绩也不是很理想。
4.进一步推动信息技术与中职数学教学的深度融合
4.1打破学校领导和教师的传统教育理念
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相结合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推理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校领导和一线教师必须打破传统教育观念,审时度势、与时俱进,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和认识指导实践,成为中职数学教学改革的先行实践者。
4.2定期举行教师培训和讲座
学校应有计划地邀请相关学者对中职数学教师进行相关培训,着重强调信息化手段,培训内容主要涉及国内外最先进的相关教学理念,使教师从思想上变革原有教学观念。同时,上级部门应对学校开展对教师的相关培训进行严格管理和监督。
4.3到模范学校参观和学习
学校领导和一线教师应定期参观运用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相结合的模范学校,让教师感受到整合的实际效果,从而将思想上对整合的重视进一步转移到实践中。
4.4强化学生的信息素养
互联网上的资源十分丰富,给教育教学带来一定便利的同时,也引出很多负面情况。据调查显示,学生掌握的信息技术技能主要是网上交流。因此,互联网对学生的负面影响不容小觑,学校应防微杜渐,对学生加强信息技术伦理道德方面的知识教育。此外,还可以举行信息技术技能大赛,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水平。
5.结束语
中职数学教学对信息技术的引用取得了良好效果,但是在推进信息技术与中职数学教学的深度融合过程中,要认真分析教学内容,不能让信息技术完全代替学生的动手操作;还要针对所教课程的知识难点、重点,不能让信息技术完全代替板书,要使信息技术与板书相穿插,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思考空间。
参考文献:
[1]赵慧臣,张华,文洁.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中技术使用问题的哲学分析[J].现代教育管理,2014,12:60-65.
[2]冯艳丽.如何融信息化于中职数学教学[J].办公自动化,2013,12:51-53.
12.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深度融合心得体会 篇十二
现代教育呼唤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
现代教育为什么提出“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 主要是因为当前信息技术没有和教育深度融合, “浅融合”是有的, 但是没有达到教育的本质需求和教育者的心理预期。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网络与网站建设层次不深, 应用缺乏深度
怀柔区学校的校园网大多数局限在校园范围内, 服务师生;家长的校外应用很薄弱, 这对家校沟通、师生应用移动终端办公学习产生了制约;各级各类网站内容以宣传展示和资源提供为主, 似乎做到资源共建共享就是优秀的网站, 这样的网站也是有限度地服务于师生工作学习的某一方面, 对于师生的工作和学习活动, 对于学校的教育管理等主流活动, 或者说对于学校主流学习
和工作的主要方面, 没有产生实质性的帮助。因此, 校园网和学校网站建设的层次还不够深。但是, 由于校园网和学校网站又是教育深度应用的基础和前提, 当前的教育应用也很难达到一定的深度。
2. 对师生泛在学习、碎片时间学习和工作缺乏统一有效的引导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 人们的“泛在学习”即无时无刻的沟通、无处不在的学习已逐渐成为常态, “碎片时间”, 即日常工作和学习之余的闲散、零碎的时间的利用率越来越高。这使IT行业的厂商、运营商迅速抓住了人们的需求, 捕捉到了市场商机, 为人们提供了相应应用产品与服务, 同时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学习常态。从教育角度看, IT行业的厂商、运营商出于商业利益给人们提供的产品与服务, 更多的是考虑服务于人, 不会基于教育要求, 提供以培养人、教育人为目的的产品与服务。如果要使教育内容更多地占领人们的碎片学习时间, 特别是充斥师生的学习和工作碎片时间, 就需要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制定措施, 正确引导。措施之一就是要给学生和教师提供泛在学习的平台, 把教育的触角伸向校内外的每个角落。可惜的是, 在我们的学校信息化建设中, 这样的平台建设还比较薄弱。
3. 恰切应用媒体技术的能力有待提高
目前, 教师们应用多媒体技术的能力有了较大提高, 基本上能用计算机备课, 自制课件, 课上用多媒体技术配合教学活动等。但是, 不管多么先进的技术, 也不可能是万能的。在教学实践中, 还存在由于应用了多媒体技术, 反而束缚了教学行为的现象, 比如:教师备课时进行了课前自我设计, 课上利用课件教学, 出现了按照课件设计教学, 形成了“满堂灌”现象, 这就违背了学习认知规律。如何根据教学内容、学生认知规律, 适切地应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触摸屏的交互功能, 就需要教师熟练掌握多媒体技术, 使多媒体技术配合我们的教育理念, 融入教学设计与教育活动之中, 从而产生最佳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 网络与网站建设层次不深, 则失去了“深度融合”的物质基础, 这对课堂教学和泛在学习应用都会产生制约性影响;对师生泛在学习、碎片时间学习和工作缺乏统一有效的引导, 则失去了一块越来越重要的学习与工作阵地;适切应用媒体技术, 这是教育管理、研究的永恒课题。上述问题的核心就是没有在较为明确的目的基础上, 建设服务于师生学习和工作的应用平台, 缺乏有效推动“深度融合”的建设与管理机制。
如何理解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
“深度融合”说起来容易, 理解起来就不那么容易了, 而做起来更难。难就难在“有原则、无定法”。那么, 我们至少理解上可以更加深入, 要从现象到本质地去理解。对此, 笔者有两点理解。
1. 信息技术要服务 (融入) 于教育常规工作
“教育常规工作”并不深, 为何信息技术服务于并不深的“教育常规工作”却是深度融合了呢?这就要从教育本身的特性上去寻找规律。我们的学校教育的课堂教学、教育管理等一切活动, 恰恰是我们每天都在做的“常规工作”, 这是学校教育的主流工作, 之所以要强调“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 就是因为目前的信息技术对学校主流工作的服务不到位。差在哪?至少差在还没有搭建相对成型的学生学习、教师工作、干部管理的学习与工作平台, 这也是目前呼唤“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根源之所在。使信息技术更加贴近、服务学生的学习生活, 更加贴近、服务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 更加贴近、服务干部的教育管理, 这才是学校“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本质。
2. 信息技术要推动教育创新
信息技术是否与教育深度融合, 要看是否推动了教育创新。一种新技术的充分应用必然冲破传统模式, 信息技术可以实现更加自主的课堂学习模式, 深化泛在学习模式, 提升自主管理、科学管理水平。这是学校“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检验标准。
因此, 如果我们在理解或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概念与工作时, 没有把握上述两点, 必然就失去了重心, 甚至偏离了方向。
怎样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
1. 深度了解教育对信息技术的需求
学校教育对信息技术作为支撑服务的需求没有止境。出于自己学习、工作层面的需求, 一线的师生、学校管理人员可能有自己的想法, 但是技术上怎样实现就未必清楚, 我们需要把他们的需求进行整合、归纳, 提出有系统、有条理的教育需求体系。那么, 怎样深度理解学校教育对信息技术的需求, 笔者认为, 要把握三个原则:在应用需求上抓共性;服务针对性上抓主流;服务面上对全体。在学校的教书育人和培养社会合格公民中, 发挥信息技术特有的作用。具体来说, 就是信息技术要在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和干部的教育管理工作中, 发挥技术支持和保障作用。
2. 必须搭建满足教育需求的应用平台
笔者在搭建怀柔区统一的教育应用平台的研究与实践中体会到, 要想实现信息技术深度满足教育需求, 就必须搭建一个基础性的、综合性的应用平台系统, 着重建设Web网页形式的“教育云应用”系统, 这样的系统应用更方便、更广泛, 更能贴近师生的学习与工作实际。
(1) 搭建怀柔区教育应用云平台的事例简介
从2006年起, 怀柔区电化教育馆着眼于全区教育应用需求的共性, 以建设“数字化区县”为理念, 研究建设区域数字化学习、办公平台体系。以区县行政区为“域”, 整合教育需求, 整合教育网络和平台应用功能, 建设并形成统一的技术与资源服务内核, 以及通过网络和综合平台系统对全体终端用户提供服务的模式。这一模式被称为“区县聚合模式”。通过几年的不断研究和探索, 2010年, 正式命名为“教育应用云平台”模式, 即基于怀柔教育区域, 搭建的跨区校两级应用的综合应用的“网站”与“区域数字办公平台”的总和;着眼区域整体教育需求、建设和应用的平台。
在同一建设理念下, 2013年建设了怀柔区教科研中心网站和怀柔区教科研中心办公云平台系统, 即:前台是“网站”, 后台是“办公云平台”。
(2) 教育应用云平台的特色
①实现了“网站”与“办公”两平台的融合。网站完全公开, 办公平台只对内, 并按“权限”应用, 但是, 办公平台需要完全公开的内容可以直接推送到网站相应栏目, 实现数据联动, 两个平台系统使用同一个数据库, 不仅节省数据库空间, 还方便了两大平台各个栏目的数据调用或推送, 为栏目和功能扩展奠定了基础, 极大地减轻了网站管理的工作负担。实现单点登录, 多点漫游, 使登录便捷、高效。
②资源建设实现共建共享, 消除了学校“信息孤岛”。学习、办公资源上传可以分为个人独享、校内共享、区内共享等几个级别, 通过资源上传和应用记录统计, 激发师生的积极性。这样促进了区域内的资源与信息交流, 打破了“校际围墙”壁垒, 消除了学校“信息孤岛”。
③实现教育网络和应用云平台的集中管理。为了建设教育应用云平台, 反过来也要求教育网络更加集中化管理, 在区域内建设形成网络集中运维管理中心, 应用云平台和应用技术提供中心, 资源集中存储中心、技术服务和保障中心。
④办公云平台成了学习、办公平台。办公云平台建设的出发点和目标都是要满足学习、办公需求, 它服务于教育主体的学习、办公工作, 是学习、办公工作的“工作平台”。由于人们对教育资源和教育技术保障的需求永无止境, 办公云平台的建设也就没有终点, 永无止境。
(3) 在搭建教育应用云平台中的探究与思考
①搭建区域的教育应用云平台是区域教育信息化向深层次发展的必经之路。如果按照“数字校园”的思路, 无非是把小的“信息孤岛”变成大的“信息孤岛”而已, 对于共建共享和区域内教育均衡化没有明显促进, 不能实现区教委、区教研机构实施跨越围墙的纵向管理。这就需要着眼全区去“顶层设计”, 建设从学校应用的共性需求入手, 通过用户的“权限管理”实现个性化的应用, 通过资源存储级别, 保障个性化的信息安全。也就是把“数字校园”的概念扩大到“区域数字化”的理念, 建设一个满足区域内所有教育需求的学习、办公应用云平台。这样, 不仅不会削弱“数字校园”建设, 还可以把区域管理、研究功能加入到教育应用云平台中, 实现区教委、区教研机构实施跨越围墙的纵向管理和研究体系, 区域内的教育资源实现共建共享, 打破了校际间的信息壁垒, 消除了以校园为单位的“信息孤岛”, 推动了区域内信息化整体水平的提高。
②搭建区域化的教育应用云平台必须建设好架构基础。由于区域内教育办公云平台是要把所有教育服务集于一身, 所以它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 它需要不断建设完善。教育应用云平台必须搭建好基础架构, 目的就是要把不同时期、不同开发商的应用产品和“云平台”有效对接。在基础架构中, 要把不同数据转化为标准数据, 建设统一的“用户身份管理”和“应用权限管理”系统, 建设统一的数据库系统等。
③用教育应用云平台实现教育深度应用, 占领“泛在学习”阵地。教育应用云平台是以Web网页形式呈现的, 教育信息技术全面融入师生的学习与工作, 创新了师生传统的学习与工作方式, 学习从纸质教材看到信息向网上搜索信息转化, 备课从过去的纸质备课为主转向以电子备课为主, 实现学习、课程、教学和管理的全面融合。教育应用云平台为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奠定了坚实基础。此外, 也正是教育应用云平台以Web网页形式呈现, 各种移动终端设备都可以访问, 用户端可以随时随地学习和办公, 为“碎片时间”学习和办公提供了保障。可见, 搭建教育应用云平台可以实现教育深度应用, 并以正面的方式, 占领了“泛在学习”阵地。
3. 推动教育应用平台和媒体技术的深度应用
教育应用平台和媒体设备是深度应用的前提和基础, 如何推动教育应用平台和媒体技术的深度应用呢? 首先, 要明确一个理念, 即:教育应用平台和媒体设备是学习和工作的工具, 利用工具开展生产活动是领导的职责, 因此, 学校领导是推动教育应用平台和媒体技术深度应用的第一责任人。但是现实中, 领导常常以对技术不够了解为由, 回避或推卸推动教育应用平台和媒体技术深度应用的责任, 这是造成教育应用平台和媒体技术推进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其次, 学校要在组织、制度建设中, 纳入教育应用平台和媒体设备应用和管理的内容, 做好组织、制度保障。再次, 要把推动教育应用平台和媒体技术的深度应用工作纳入工作计划、过程检查、总结表彰等学校的常规管理环节, 形成良性的运行机制。
摘要:北京市怀柔区电教馆从2006年开始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探索与实践, 2009年搭建完成了“怀柔区数字办公平台”。本文是笔者多年思考与实践的归纳, 其核心是要正确理解“深度融合”, 即:服务学校主流工作, 使应用平台贴近师生学习与工作实际。本文提出, 建设区域统一应用云平台, 是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有效途径, 并试图提供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有效方法。
13.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深度融合心得体会 篇十三
——信息技术与科学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研究
一、选题
(一)选题的现实背景
1.信息技术和科学教学深度融合显性时代的到来
2015年《浙江省教育厅关于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中第11条提出:加强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积极推进基于现代教育技术和网络教育资源的新型教学模式,创设有利于个性化学习的开放性学习环境、促进现代教育技术和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应用信息技术探索教育发展难题的破解之道并实现教育的创新和变革,已成为当前教育信息化发展面临的重大任务。可见,实现信息技术和学科课程的深度融合已成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焦点之一。
2.信息技术与科学教学融合现状亟待关注
据调查研究显示,对于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结合运用出现了两极现象。一种使用频率不高,仍然信奉着“一书、一笔、一嘴”的教学模式。一是因为课件的制作者往往并非从事相关教学,学科的差别使课件的效果不佳,二是这类教师本身对多媒体使用不够熟练,自己制作的课件往往差强人意。而另一种则出现过热现象,热火朝天的“微课”、遍地而起的“电子白板”、眼花缭乱的“网络课程”……一种誓将信息煤技术运用到底的架势一夜间入侵传统课堂。信息技术一下子成了传道授业解惑的神技,造成了很多华而不实的硬件浪费。过冷过热的现象使信息技术在科学教学中的使用处于一种亚健康状态,迫切需要一场有效的改革。
3.信息技术对提高科学教学效果的彰显
应用信息技术已是科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让学生从具体形象中抽象事物的本质属性,化繁为简,化难为易,既让学生轻松地获取了科学知识,又很好地突破了重难点。课程资源多样化,化解难点更轻松。另外,如今信息技术不单单只是课堂上的课件和实物展台,而代表着那些更多没有时间限制、没有空间限制的移动化资源。这些大大突破了一个“教室”的局限,一个“40分钟”的局限。让教与学,发生在随时随地的学习动力生发的当下。使得课堂外延扩大化,教学互动不设限。从而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课题组从“呈现方式的选择、交互手段的运用、延伸平台的搭建”三方面切入,立足于教学实践对信息技术与科学教学的深度融合进行研究。
(二)选题的意义和价值
1.信息技术在科学课程中的融合实效,提升科学课程的实施价值
科学课程是引导学生初步认识科学本质,逐步领悟自然界的事物是相互联系的学科。它的内容主要包括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宇宙、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和科学探究。科学课程中的许多知识点涉及到一些原理、规律性的东西,是我们无法直接看见的,凭借传统教学模式,老师口述或图片展示,没有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不仅枯燥乏味,还很难讲清楚。同样,科学课程也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但是有些科学实验在课堂上实施的难度较大,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太远,但是通过信息技术,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信息资源不受时空的限制,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全方位的信息,即使无法亲身感受,也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的途径得到了解和掌握。因此,研究信息技术在科学教学中的深度融合实效,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课程,提升科学课程本身的实施价值。
2.信息技术在科学课程中的融合实效,提升科学教师的教学效率
信息技术在课堂上合理地应用可以大大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质量。但是据调查研究显示,很多学校的很多老师在平时使用信息技术辅助科学教学的频率并不高,究其原因不外乎两种,一是信息技术本身的不适合,二是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不适合,针对以上问题,笔者根据丰富的公开课和一线教学实践经验,从“呈现方式的选择、交互手段的运用、延伸平台的搭建”三方面切入,设计适合具体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科学课程教学,本项目最后将完成后将以“呈现、交互、延伸——信息技术与科学教学高效融合的实践研究”报告、系列学术论文、科学教学优秀PPT和示范课例光盘集锦的形式向我省教育科学规划办提交研究成果,希望能为广大一线工作的科学教师提供系统地教学参考。因此,研究信息技术在科学教学中的深度整合实效,是为了服务于教师,提高他们的教学效率。
3.研究信息技术在科学课程中的融合实效,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2011年7月,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颁布了《K-12科学教育框架:实践、跨科学概念和核心概念》,该框架认为科学教给学生的应该是核心概念,而不是零碎的、分散的知识。科学核心概念提供了知识的组织构架,它有助于学生建立系统的科学概念体系,有助于学生进行知识的链接和拓展,发展连贯性的知识体系,为深度学习奠定基础。运用信息技术能使多种媒体有机组合,有利于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激发创新意识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因此,研究信息技术在科学教学中的深度融合实效,是为了服务于学生,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国外现状
早在1985年,美国就启动了著名的“2061计划”,体现了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相整合的思想。1993 年,总统克林顿推行了“信息高速公路”(HPCC 计划)。2000年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al Statistics ,LACES)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教师普遍认为自己尚未具备足够的能力胜任教育信息化的挑战,仅有33%的教师对在教学中应用计算机充满自信。近年来美国“教育周刊网站”就美国11051所中学7-12年级600多万名学生所做的问卷调查表明:学生对教师在课堂中技术使用频率评价较高,但就教师使用技术辅助学生学习而言,71%的学生说没有;而且教师布置给学生的任务仅仅是学习计算机的基础知识,34%的学生认为计算机并没有使他们在学校的学习有所不同,甚至会使他们注意力从学习的内容上转移开。日本也在致力于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2005年前后,西之园晴夫在《学习环境设计与协调自律学习及远程教育》一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协调自律学习”的新型教学方式,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2.国内现状
目前教育信息化进程已经开始从建设硬件基础设施逐渐进入到应用研究的发展阶段。20世纪90 年代,信息技术开始运用于我国中小学学科教学,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形式为主。1998 年第一次提出“课程整合”的概念,并于当年 6 月设立了实验课题。2000年10月,时任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在“第一次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也对此进行了强调。我国教育部颁布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给大家指明了方向,倡导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新型观念。2005年中央电化教育馆士珠珠等人针对“全国中小学校学科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工具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数据显示,当前55%的教师经常在互联网上检索电子教学资源,20%的教师从不组织学生利用计算机和网络进行研究性学习,而从不利用E-mail和BBS与同事交流的教师达20%。教育部在 2012 年实施了“三通两平台”计划,这为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设施保障。2014 年 3 月 28 号百度文科上线全新的教育文库,这是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与百度联手合作的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典型案例研究课题之一。
3.信息技术与科学教学融合实践研究现状
通过搜索相关文献,研究者发现在信息技术与科学教学融合的研究与实践较少。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乐建吉(2010)探讨了数字化实验引入初中科学教学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张东明(2011)从为课堂教学创设情境、利用网络与学生实现多角度交流、将知识构建多媒体化角度具体谈了信息技术与科学学科整合的做法。董德兵(2013)从自己的实践出发分析了教师在应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孔姝婕(2013)认为信息技术是科学课程的教学手段和认知工具,浅谈基于网络环境下专题学习网站的设计与实践。齐雪芬(2014)从信息技术与科学课程整合培养初中学生科学素养出发探索了数字化环境下学习方式与学习模式。冯玉荣(2015)从不同角度分析了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所产生的作用,并总结现阶段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应用所存在的问题。胡健民(2016)从课堂教学主体、课堂实验地位、教学模式转变三方面反思了信息技术与科学课程的整合。辛建将(2017)浅析了信息技术与科学课融合的必要性。
综上,从国外到国内,从理论到实际,我们发现我国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方面的研究与实践还处于起步阶段,近几年来,随着“电子白板”、“微课”、“网络教学”等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以及一线教师开始对其关注并实施研究。从 20 世纪 90 年代至今,信息技术与教学经历了“辅助教学”、“课程整合”与“深度融合”三个阶段。多数研究者对信息技术的使用现状及其应用于课程教学进行了研究论述,而信息技术与具体学科融合策略方面的相关实践研究并不多。在将信息技术融合于学科教学中,研究者的注意力还是过多地放在了对硬件、技能的准备上,更对地对信息技术给学科教学带来的积极意义进行探讨,对信息技术如何与具体学科教学进行融合缺乏系统性的策略研究。因此从呈现、交互、延伸三方面考虑信息技术与科学教学的深度融合是一个值得探究的新课题。
二.内容:
(一)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
本研究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从“呈现方式的选择、交互手段的运用、延伸平台的搭建”三方面切入,目标在于针对性地开展教学任务分析紧扣信息技术与科学教学深度融合的“着眼点”,开发一系列技术手段把握信息技术与科学教学深度融合的“着力点”,形成并优化实施策略夯实信息技术与科学教学深度融合的“落脚点”。通过教学实践,形成一套与科学新教材配套的演示文稿、示范课例及系列学术论文、为广大一线工作的科学教师提供系统地教学参考。为学生服务,为具体课程价值的提升服务。
研究的具体技术路线是:教师尝试运用包括演示文稿、虚拟平台、电子目镜、思维导图在内的方式进行教学内容的呈现,基于同屏技术、传感器、Hiteach平台等在课堂中实现与学生的交互,此外通过微课、Moodle平台等云端教学技术进行拓展延伸——设计教案,在平行班内进行同课异构——根据专家点评、学生反馈(包括课堂反应、调查问卷、个别访谈)、执教教师反馈(包括教师课堂表现、个别访谈)形式进行效果分析,寻找各信息技术手段的最佳课堂切入点——挑选4个同一年级的平行班,两个为实验班,两个为对照班,在实验班里将信息技术与日常教学进行融合,对照班则以往常方式进行教学。由两名水平相当的科学教师分别执教2个班(一个实验班和一个对照班)——实验结束后,召集专家组,对教学效果进行分析,总结经验,不断改进——合理推广信息技术在科学教学中的应用,并依托于云端教学进行课后拓展延伸——双管齐下,最终将加深信息技术与科学教学的融合,不断提高科学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适切呈现,信息驱动突破教学疑难
科学课程中的许多知识点涉及到一些原理、规律性的东西,是我们无法直接看见的。同样,有些科学实验在课堂上实施的难度大、离学生生活实际远,许多现象学生短时间内无法亲身考察或经历。我们课题组依托“校内常态课课”、“区内展示课”、“省市级评比课”等各层次平台,在教学实践中借助信息技术,适切呈现信息化教学资源,信息驱动实现一些列教学疑难问题的突破。
(1)常态信息化呈现,积累丰富感知 众所周知,学生的感性认识是进行思维加工以形成科学概念的基本材料,要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科学概念,必须创造一个适应教学要求,借以引导启发学生挖掘问题、思考问题、探索事物的共同特征和本质属性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获得必要的、充分的感性认识。在常态教学中依托课件制作,形成大量丰富的、具象的感性认知。
(2)虚拟平台依托,有效突破难点
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但教学实际中由于条件限制可能不能开设所有实验,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的虚拟实验平台为学生提供了全方位的开放性的操作环境。借助虚拟平台对那些难以观察到的、复杂的、困难的实验进行模拟和提供帮助,突破了时间、空间和初中实验条件的限制,成为常规实验的补充,并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科学教学上升到一个新的层面
(3)电子目镜依托,共享显微镜下视野
电子目镜是一种针对显微镜成像专门研制而成的光电显微转换装置,通过USB线缆将显微镜下的图像传输至电脑进行实时显示,并可以随时抓拍冻结图像或进行录像,具有安装简便、简单易用的特点。电子目镜不仅能应用于显微镜操作的教学,还能为课堂教学提供丰富的素材。
(4)思维导图呈现,再现知识思维链
常见的思维导图是手绘的,但也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用软件来绘制思维导图,便于后期的修改、调整和呈现。思维导图在进行复习时较为常用,有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梳理以便于比较并建构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2.适时交互,数据互动构建高效课堂
我们课题组将在总结大量实践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各项交互技术并寻找技术运用的切入点,适时交互课堂生成资源,数据互动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
(1)传感器引入,数据量化析现象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时代也从建立数学模型分析实物到发明计算机加速模型运算,到今天进入数据发现和数据观察时代。反观科学课堂,我们需要在一些定性认知模糊的实验中适时加入“数字化传感器”的应用,让学生的实验效果更精确、直接、明了,为深入学生思维交流、共享赢得更为广阔的时间和空间。那么传感器的引入更是所需。
(2)同屏技术应用,细节放大强可视
区别于传统的固定式的投影仪,可移动式的同屏投影技术使学习对象更加清楚,减少了干扰。通过更加直观的图像,给孩子更加深刻的感受,学生的思维会更加清晰。
(3)Hiteach交互,高效统计得结论
学生可以通过实验或者传感器获得的实验数据,通过hiteach交互平台第一时间展示本组实验结果,与其他小组展开平行的对比,Hiteach平台还能将数据直接转换成图形,便于学生的观察和分析,从而实现采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及时反馈。
3.适度延伸,家校联动共享云端教学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不单单只是课堂上的课件和实物展台,而代表着那些更多没有时间限制、没有空间限制的移动化资源。我们课题突破“教室”的局限、“40分钟”的局限,让教与学发生在随时随地学习动力生发的当下,适度延伸搭建有效平台,家校联动实现云端教学的共享。
(1)微课开发,家校共习
相对于传统课堂达成多个教学目标而言,微课的教学目标相对单一,教学内容更加精简,主题突出,指向明确,学生不懂可以反复播放,针对性地学习,短小精悍的微课很适合学生碎片化学习。有了微课,借助网络,大班额背景下的“一对一”学习也成为了可能。
(2)建立Moodle学习的平台,云端教学
区别与一般的网站,Moodle平台是根据教学实际需要,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而搭建的一个平台。借助这一平台,学生可以课后消化巩固知识,并进行检测看看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它优于学生普通的作业本练习就是可以马上知道自己做得是对是错。
(三)本课题研究的方法
本项目采取的研究方法具体包括:行动研究法、样本比较法、个案研究法。行动研究法:关注教学实践中所存在的问题,制定系统的研究计划并有步骤有层次地进行行动实践,边研究边实践,寻找信息技术融入科学课程教学的切入点及实施策略。
样本比较法:通过前测和后测对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比较,分析并总结在科学课程教学中融入信息技术的实践经验。
个案研究法:通过个案研究与实践,深入剖析信息技术融入科学教学的各项案例,探讨在科学课程教学中融入信息技术的的途径及方法。
(四)本课题研究的重点难点分析
本课题研究的重点在于分析信息技术在科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现状,从“呈现方式的选择、交互手段的运用、延伸平台的搭建”三方面切入,构建信息技术与科学课程的融合策略。
本课题研究的难点在于根据具体的教学实际,分析辨别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呈现方式、交互手段和延伸平台。从而真正提高信息技术与科学课程的深度融合实效。
三.预期价值
(一)在一定范围内解决教师在科学课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现实问题、困难与困惑,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全面提高学校科学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二)提高一线教师的自身业务能力水平,为造就一批科学教坛新秀和名师做出贡献。
(三)在学术刊物上发表“呈现、交互、延伸——信息技术与科学教学高效融合的三维策略创新”系列研究论文
(四)向省教育科学规划办提交“提高信息技术与科学课程深度融合实效的实践研究”报告。
(五)以光盘形式制作与新教材科学配套的系列PPT与示范课例,为广大的一线教师提供教学参考。
四.前期准备
(一)课题组成员结构合理
课题组负责人是宁波市名师,具备丰富的一线教学经验和教研室研究经验,是浙江省深化课改专题研究小组成员,宁波市“卓越工程”培养对象,曾赴新加坡培训学习,是浙江省“师训工程”《初中科学名师教学示范与探究专题培训》主讲教师和浙江省“初中科学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人培训班”主讲教师,曾参加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比赛荣获全国一等奖,并以第一名的成绩并应邀参加了第六届多媒体教材应用国际学术交流会。开设过全国、省级、市级公开课三十余次,课型涵盖新授课,复习课,实验课等。课题组所有成员有大学教授(研究设计与指导),学校行政(组织协调),还有一线教学的科学各个专业和信息技术专业的老师,都主持或参与过市级以上的课题研究,在科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方面经验丰富,富有团队精神,可以保证各项研究工作合理有序进行。有信心高质量地完成本项目的研究工作,并保证按时结题。
(二)研究条件较好,已有研究基础
1.一份信息技术与科学教学的融合实况进行师生访谈计划已编制完成。2.用于对信息技术与科学教学融合进行课堂观察的工具已编制完成。3.对信息技术与科学教学融合的实施效果进行调查的问卷已编制完成。
4.微课程《初中科学复习疑难问题例析》获2016年度浙江省微课程开发活动评比一等奖。
5.文章《浅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科学教学实效之策略》发表在2011年7月《宁波 大学学报》。
6.文章《科学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应“华而实”》发表在2010年6月《课改与教研》。7.文章《现代教育技术在初中科学教学中应用的再思考》获2015年浙江省教学研究论 文评比一等奖。
8.课例《显微数码互动生物教室的应用》在2012宁波市参加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应用展演活动中获一等奖。
9.课例《绿色植物的营养器官——叶》获宁波市09学年度义务段教育课堂教学“精品课”,2010年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研讨会优秀课例展示一等奖,2014年度教育部部级优课。
10.课例《植物的新陈代谢》获2015年度教育部部级优课。11.课例《空气的存在》获宁波市初中科学教学设计评比一等奖。
12.课例《绿色植物的营养器官-叶》获华东师范大学开放教育学院在线培训课程。13.课题《构建“三动一提”模式,推进信息技术与科学课程的有效整合》荣获2014年度宁波市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
14.课题负责人在2017年10月10日在浙江省“初中科学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教师培训项目中讲座《信息技术在科学教学中的应用和实践》
15.课题负责人在2017年7月在宁波市奉化区初中科学90学时培训中讲座《现代教育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
16.课题负责人在2017年6月26日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示范宁波实验区项目第二次推进研讨会上作题为《呈现、交互、延伸——浅谈现代教育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发言。
(三)参考文献
【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深度融合心得体会】推荐阅读:
信息技术深度融合06-24
深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09-14
信息技术融合语文课教学设计09-18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心得体会08-18
《雪绒花》信息技术融合10-09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培训体会10-06
信息化技术与化学教学09-11
高中通用技术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教学的有机整合09-27
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尝试07-06
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