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病人护理及服务

2024-08-03

结核病人护理及服务(精选13篇)

1.结核病人护理及服务 篇一

脊柱结核手术后病人应用躯干支具的护理及康复指导

【摘要】 [目的]总结脊柱结核病人手术后应用支具的护理方法。[方法]对38例脊柱结核手术后的病人通过绝对卧床、支具固定制动、防止脊柱扭曲,并配合药物、补充足够营养等护理。[结果]38例病人手术后能早期下地,未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脊柱结核病人手术后正确使用躯干支具,可以起到良好的固定作用,有效稳定脊柱,缩短病人的卧床时间,提高疗效,预防并发症。

【关键词】 脊柱结核;支具;术后护理

Abstract Objective:It summarized nursing method for postoperative patients with spinal tuberculosis accepting trunk braces.Method:A total of 38 postoperative patients were asked to keep lying in bed absolutely,braces fixation and braking.They were prevented from the spinal column twisting and given medicines and supplement of enough nutrition and so on.Results:All 38 patients can go around offbed in early time.No nursing complications were occurred after operation.Conclusion:Postoperative

spinal tuberculosis patients using trunk braces correctly may reach a good fixation.It can stabilize the spinal column effectively and shorten the time of lying in bed for patients.It can enhance the curative effect and prevent complications for them as well.Key

word

spinal tuberculosis;brace;postoperative nursing 脊柱结核是一种慢性破坏性疾病,居全身骨与关节结核病的首位,约占50%。本病病程长,常伴有死骨、脓肿、瘘道形成,甚至截瘫[1]。随着医学科学发展以及对脊柱结核认识的不断深入,在联合治疗基础上的积极外科治疗可以有效地缩短治疗周期,减少卧床时间,促进结核治愈或静止,降低伤残,提高生命质量,目前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同,成为脊柱结核治疗的趋势。但同时也存在内固定器松动、矫形丢失、结核复发等并发症,因此做好手术后病人的护理十分重要。我科在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行脊柱结核外科手术治疗,并在手术后采取佩带支具、绝对卧床、加强营养等护理,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

2003年6月—2006年12月,我科采用手术治疗的脊柱结核病人38例,其中胸椎结核18例,腰椎结核20例;单椎体20例,累及两个椎体17例,3个椎体1例;年龄13岁~47岁,平均31.7岁;病史平均8个月。术前经X线摄片CT或MRI检查诊断为脊柱结核,术后病理检查确诊;痰涂片及培养排除开放性肺结核。

术后护理

2.1 卧位的护理

病人手术后即佩带支具绝对卧床休息1个月,以减轻椎体压力防止脊柱受损或瘫痪加重,使病灶局限,减少机体消耗。卧床期间病人心情舒畅,保持正确卧位,翻身时严格按照“轴形”翻身法。具体方法:如病人平躺需要取左侧卧位时,由两个护士站于病人右侧,以平托法将病人靠近自己,指导病人将双手置于胸部,近侧下肢屈膝,对侧下肢伸直,以轴形滚动将病人转置对侧,一般90°为宜,背后垫以方形翻身枕,以保证脊柱在同一水平上,防止受力不均导致脊柱损伤。

2.2 活动和功能锻炼指导

2.2.1 深呼吸训练

有文献报道,长期配戴支具固定会对呼吸功能产生影响,配戴时肺活量、用力肺活量、功能残气量、残气量等肺功能指标均低于除去支具后[2]。术后第1天起指导病人进行深呼吸运动。方法:合闭双唇,挺胸用鼻深吸气,默数5 s,再微张开双唇吐气,默数10 s;重复20次为1组,每天早、中、晚各做1组。有利于肺功能锻炼,防止呼吸道感染,应坚持做1个月。

2.2.2 四肢关节运动

手术后卧床期间指导病人伸展双上肢,做扩胸运动,配合深呼吸锻炼。督促病人在床上进行下肢关节锻炼。方法:①局部关节运动:屈伸膝关节、踝关节、各趾关节,在每一位置维持3 s~5 s,反复进行。②踢腿训练:取仰卧位,出髋屈膝后伸腿放下,双下肢交替进行。以上锻炼每天做3组,每组重复20次。通过指导四肢关节和肌肉运动,增强了病人腰部肌肉的力量,有助于脊柱两旁的肌肉对脊柱的支撑和约束作用。

2.2.3 功能锻炼

术后第3天开始指导病人进行功能锻炼。①股四头肌锻炼:将大腿伸直用力绷紧,维持5 s~10 s后放松,反复进行。②直腿抬高锻炼:取仰卧位,膝关节及踝关节伸直,腿上举,抬高至最大幅度,他人协助进一步抬高以30°为宜,双下肢交替进行。以上锻炼每组重复20次,每天早、中、晚分3组进行。活动量由小到大,循序渐进,以不疲劳为度,如病人在活动中出现精神不振、疲乏无力、疼痛加剧、病情加重等应暂停锻炼[3]。术后功能锻炼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局部肿胀吸收,加速损伤的修复,防止肌肉萎缩和骨关节僵硬;预防术后硬脊膜、神经根粘连,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2.3 佩带支具的护理

2.3.1 支具的佩带

支具是根据病变的部位和程度,先用石膏绷带进行贴身取模,再根据人体模型进行加工,制成由前后两部分组成,佩带与取下均方便的热塑合体支具。材料是聚丙烯板材,质地硬,吸汗性能差;设置了许多小孔,以利于透气。由前后两叶组成,两叶在腋中线重叠由尼龙带、拉力扣连接,起到固定躯干的作用。佩带的位置要准确,以髂前上棘为体位标志;松紧要适度,以可伸进两指,病人可进行深呼吸运动为适宜;过紧易出现压伤,过松则达不到固定的目的。

2.3.2 皮肤护理

①避免支具衬垫与皮肤直接接触,穿全棉内衣或衬垫纯棉的毛巾,以利汗液吸收、增加舒适感和保持支具内衬的清洁[4]。病人的穿着或衬垫要平整,不宜过紧,以免皮肤受压而发生破损。②每天护士予床上擦浴1次。病人先取平卧位,去除支具前叶部分,擦胸腹部至两侧腋中线;再取侧卧位,打开支具位于上方的拉力扣,擦背部;最后取平卧检查并调整支具的佩带。③间隔2 h协助病人翻身1次,每次翻身前后,检查躯体受压部位皮肤,并在骶尾部髂部、肩胛等骨突处使用赛肤润按摩。结核病人常有盗汗,每次协助翻身时应检查衬垫的毛巾是否潮湿,出现潮湿时应及时更换。本组病例无发生压疮。④下床活动指导:手术后1个月,病人经X线摄片检查显示骨愈合良好,遵医嘱指导病人佩带支具下床活动。长期卧床的病人容易产生体位性低血压,下床活动要做好安全防护和指导,先摇高床头45°~60°,病人感觉无头晕后再使用助步器下床活动。首次下床活动的病人必须有家属或医护人员陪同,避免跌倒、摔伤。

2.4 饮食护理

佩带支具时进食不宜过饱,以免胃部膨胀不适,导致急性胃扩张,应少量多餐。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增加腹压;可指导病人多饮水,每日2 000 mL~2 500 mL。注意食物的色、香、味,以增进病人食欲。护士应鼓励病人多进食奶类、豆类、新鲜水果和蔬菜等富含粗纤维、维生素食物。中医理论认为,此类病人宜进食滋补肝肾、强筋壮骨之品,如甲鱼、乌鱼、排骨、牛羊蹄筋等,忌食辛辣、海腥发物,如公鸡、春笋、蟹等[5]。

2.5 心理护理

结核病治疗时间长,花费大,护士要了解病人的经济能力和社会支持情况。对待病人态度要亲切热情,给予适当的病情解释,以取得病人和家属的信任。介绍成功病例,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解释手术后佩带支具绝对卧床1个月的目的,避免病人自行拆开支具,或自行下床活动,提高病人依从性。

2.6 出院指导

活动指导:配戴支具下床活动半年,半年内避免弯腰,禁止脊柱旋转运动。1年内避免负重,不提重物。少取坐位,减少胸腰椎间盘承受的压力。佩戴支具时相对限制活动,只能从事一般活动,禁止剧烈活动或从事重体力劳动[6]。佩带支具的时间一般手术后半年,病人来院复诊,经X线摄片和医生检查许可后方可取去。出院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返院门诊复诊,连续复诊2年。出现腰背部酸胀痛、午后低热盗汗时就诊。抗结核治疗期间每月监测肝功能、肾功能。支具的保养:用温水加普通清洁剂清洗,用毛巾拭干。勿暴晒或使用电吹风吹干以免变形。禁止使用强清洁剂清洗。并发症的观察:皮肤压疮、静脉血栓形成、结核病复发等。

结果

脊柱结核手术后应用躯干支具,38例病人能早期下床活动,未发生护理并发症。经随访1 年~4年时间,按脊柱结核疗效判断标准[1],38例病人均未复发。

讨论

结核原发病灶中的结核杆菌可经血液循环到达脊柱并潜伏,在机体抵抗力下降,如外伤、营养不良、过度劳累时诱发脊柱结核,脊柱结核对机体的潜在危害很大,严重者可致截瘫甚至危及生命。抗结核药物结合手术治疗,可以有效地控制和治疗脊柱结核,术后机体的抵抗力加强,潜伏的结核杆菌可被抑制甚至被杀灭[1]。脊柱结核使脊柱的稳定性受到破坏,病灶清除并植骨融合手术后脊柱节段稳定性并没有马上恢复,若因姿势不当致植骨块滑脱,可导致手术失败或脊髓及神经根的损伤,甚至发生脊柱骨折,使病情更加严重。支具是利用生物力学的三点矫正的原理,达到限制活动的目的[7]。对手术后的脊柱可起到制动作用,短期内可增加脊柱的稳定性[8]。脊柱术后脊柱的稳定有利于缓解临床症状的疼痛、预防再次骨折等,显著提高了病人生活质量[9]。卧床辅助支具固定对胸腰段结核术后的病人起到积极治疗的作用[10,11],为卧床病人保持正确的体位,使脊柱保持在生理性弯曲水平,提供了有效的支撑作用,减少身体重量对椎体的压力,有效防止植骨愈合不良、松脱及折断等,提高手术治疗脊柱结核的成功率。【参考文献】

[1]赵定麟.脊柱外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6:678691.[2]戴力扬.特发性脊柱侧凸的支具治疗[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1,6(7):543544.[3]杜克,王守志.骨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592.[4]葛振山.介绍一种全塑固定支具[J].中华护理杂志,2010,30(2):113115.[5]时华凤.脊柱结核病人的中西医结合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3(9):12921293.[6]张福华,曹飞,鲁道海,等.建立支具室及其在脊柱外科的临床应用[J].中国厂矿医学杂志,2011,14(3):197198.[7]袁鸿宾,宁志杰,叶连生.热塑支具在矫形外科的应用[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1994,1(3):186187.[8]韩秀玲,于宇,李卫华,等.胸腰骶支具应用于脊柱融合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2,39(1):3435.[9]杨克勤.脊柱疾患的临床与研究[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4:436.[10]李小平.胸腰椎结核病人围术期护理[J].家庭护士,2008,6(5B):12691270.[11]杨新云.前入路胸腰段脊柱结核手术配合及护理[J].全科护理,2009,7(7B):18361837.

2.结核病人护理及服务 篇二

1 临床资料

2012年3月—6月, 对我科住院的肺结核患者100例实施全程优质护理服务。其中, 男85例, 女15例, 年龄17岁~84岁;初治35例, 复治65例;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等30例。

2 全程优质护理服务的具体实施

2.1 入院护理

患者持住院证入院, 不仅生理上忍受着疾病痛苦的折磨, 而且心理上因为身患传染病, 感到恐惧、焦虑、紧张。另外, 从有家人陪伴、温馨的家庭环境突然换到一个陌生的环境, 难免心中失落。因此, 我们针对不同的患者, 给予适当、亲切的称谓, 拉近患者和我们之间的距离。通过对患者进行详细询问、评估, 掌握其生理及心理上的不适, 以便采取护理措施。另外,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病区环境、病房设施、科主任、护士长的姓名, 讲解住院规则及住院事项, 做好医、护、患之间的桥梁;让患者尽快地熟悉病房环境, 适应住院生活[1], 消除其紧张、焦虑、恐惧的心理, 以平和的心态接受下一阶段的治疗和护理工作。

2.2 住院期间的护理

2.2.1 基础护理

优质护理服务的主题是“夯实基础护理, 提供满意服务”, 我科对基础护理内容制定了周程和日程, 通过准确评估患者的病情和自理能力, 在生活上给予不同的照顾。即对于病情危重、生命体征不稳定、需绝对卧床、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患者, 由护士完成全部的基础护理;对于生活部分自理的患者, 鼓励其完成力所能及的活动, 协助完成基础护理, 帮助其发挥最大潜能以满足需要, 并且最终达到独立状态;对于生活完全自理的患者, 则督促其完成所有基础护理。

2.2.2 安全护理

为避免由于护士人力资源不足造成的工作疏漏, 我科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一些温馨提示卡, 以保证患者安全, 如:“小心跌倒”“小心烫伤”“小心滑倒”等。输液期间护士实行床边工作制, 可以及时发现患者的不适, 并及时处理。护士在用药或操作时, 严格执行“三查十对”制度, 对一些一品多规、听似、看似的药物打印制作成警示卡, 起到安全警示作用。患者外出检查有护士陪同, 危重、卧床患者或高龄患者, 根据病情配备床挡。护士按照分级护理制度, 主动巡视病房。以上所有这些安全方面的举措, 不仅对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且拉近了护患关系, 增强了患者对护士的信任, 提高了护理工作满意度, 保证了患者的安全。

2.2.3 用药护理

肺结核一旦确诊, 则需给予抗结核药物治疗, 而且疗程常为1年~1.5年, 需要早期、规律、适量、联合、全程用药。因此, 在实际中往往有些患者不能坚持而中断治疗, 而患者服药依从性的高低, 直接影响到肺结核的疗效。因此责任护士会耐心地向患者讲解抗结核治疗的目的、意义和停药的危害, 以及药物服用知识, 如利福平、利福喷丁需饭前服用。用药期间每半个月复查1次血常规、肝功能, 并嘱患者及时反映自己的不适, 如有恶心、食欲不振、皮疹等反应, 及时告知医务人员, 调整治疗方案。如无不适, 护士一定要加强监督和干预,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反复讲解抗结核规律、全程治疗的重要性, 而且责任护士强调患者服药时, 一定要遵照这个治疗准则, 生命才得以延续, 生活质量才能够提高[2]。

2.2.4 营养护理

肺结核是一种慢性感染性及消耗性疾病, 患者常有发热、盗汗等症状, 导致机体分解代谢增强, 体内水分、营养物质大量消耗, 从而造成营养障碍。因此, 应采取增补营养措施, 补充消耗的营养及水分, 提高机体免疫力。对长期发热、体形消瘦、乏力的患者, 根据其营养状况和个人喜好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 原则上应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 以增加营养, 增强机体抵抗力。部分患者服用抗结核药物后, 恶心、食欲不振、肝功能损害, 此时一定要调整药物方案, 多关心安慰患者, 鼓励少量多餐, 进食一些增进食欲、易消化、清淡的饮食, 并适当静脉补液, 随着症状的改善, 逐渐摄取营养物质。对于一些有合并症的患者, 如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 要根据合并症的饮食方案个别指导。糖尿病患者要控制热量的摄入, 并向患者讲解高血糖和低血糖的危害, 及时反映自己的不适。高血压患者则要低盐低脂饮食, 戒烟、酒等, 并且责任护士要经常询问、督导患者的饮食、营养的摄入, 这样, 不但使患者体质得到较大改善, 而且提高了生活质量, 提高了抗结核治疗的依从性。

2.2.5 心理护理

肺结核患者因为得的是呼吸道传染病, 需要和家人分开, 往往在心理上有不同程度的自卑、焦虑、抑郁等表现, 甚至有一种厌世、绝望、戒备的情绪。患者的心理压力和所受歧视的精神上的折磨, 甚至比身体不适更加难以承受。我们在运用优质护理服务时, 尽量多和患者接触, 认真耐心地倾听患者的心声, 让患者诉说自己的苦衷, 用热情真诚的语言安慰和鼓励患者, 并和家属建立沟通, 取得家属和社会的支持与帮助。通过我们的微笑, 亲切的眼神和语言安慰, 护患关系融洽了, 而且拉近了护士和患者之间的距离, 使患者消除了自卑感, 消除了焦虑、恐惧心理, 提高了战胜疾病的信心。

2.3 出院护理

肺结核患者的疗程比较长, 因此绝大部分的治疗要在院外进行。针对这一特点, 我们在患者出院时将出院带药的用法写在患者的就诊本上, 并逐一对应讲解药物的服用方法, 向患者讲解出院后规律、全程服药的重要性, 预防感冒, 增加营养, 适当进行体育锻炼, 戒烟酒, 保持良好的心态, 通过出院宣教, 让患者树立信心, 坚持治疗, 从而提高疾病治愈率。

3 结果

通过对我科100例肺结核患者实施全程优质护理服务, 患者对疾病的知晓率达到100%, 尤其对糖尿病、高血压等方面知识的掌握;对疾病治疗的依存性达到100%, 患者营养状况改善, 抵抗力增强, 和医生护士的关系融洽, 护理工作满意度达97%以上。

4 小结

肺结核是一种传染病, 而且是一种消耗性疾病, 患者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和机体不适的折磨。通过对患者实施从入院到出院全程优质护理服务, 不仅能保证治疗效果, 减轻患者机体的不适, 而且能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 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尽可能地将护患纠纷及投诉消灭在萌芽状态, 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护患和谐, 医患和谐和社会更加和谐[3]。

参考文献

[1]李育玲, 王宝珠, 李丽红, 等.责任护士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管理中的角色新定位[J].护理研究, 2011, 25 (2A) :349.

[2]黄利雪.全程优质护理在艾滋病合并肺结核双重感染住院患者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 2012, 10 (17) :98.

3.结核病人护理及服务 篇三

资料与方法

650例术后病人,其中合并截瘫42例,术后卧床3~12个月,平均6个月;此650例入院前合并褥疮12例,术后3例,并发尿路感染52例;肺内感染28例;肺不张4例,伴有食欲不振、腹胀、便秘等消化系统症状者98例,平均住院1个月左右。

护 理

做好术后一般护理:术后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切口有无渗血、渗液,敷料有无松脱、移位等。因手术多在硬膜外下施行,故术后应去枕平卧6~8小时,且禁食水,直到排气为止。加强晨晚间护理,手术后由于脊柱暴露、椎体和部分椎弓受到破坏,椎体可出现不稳定现象,故术后翻身需平稳,避免脊柱扭曲,以防影响脊髓功能恢复。注意观察肢体功能恢复情况,趾(指)屈伸活动的出现,是截瘫的一种征象,故应指导病人术后自主锻炼。

心理护理:因患者术后需长期卧床休养,身体虚弱,加之对疾病不甚了解,思想顾虑重,情绪低落,对治疗也缺乏信心。因此,在临床护理过程中,要针对病人的特点,做细致耐心的护理,要尊重和关心病人,充分发挥病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向病人详细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介绍成功治愈的病例,使病人放下思想负担,积极配合治疗。

预防术后并发症的护理:褥疮的预防及护理:褥疮发生的原因:主要是受压的骨突出部分受压时间过长,局部血液循环受阻,营养缺乏,使局部组织坏死、溃疡。脊柱结核病人术后切口疼痛,加之患者害怕脊柱手术翻身影响脊柱稳定性,尤其是截瘫病人,皮肤神经营养障碍。如护理不当,极易发生褥疮。因此,在护理过程中,首先应向患者讲清术后皮肤护理及翻身的重要性,取得家属的配合。皮肤护理要做到“四勤”,即勤翻身、勤按摩、勤擦洗、勤整理床铺。翻身要在家属的协助下,每隔1小时翻身或按摩1次,并交替进行,这样即减少了翻身次数,又减轻了患者的害怕心理,同时,在翻身时采取三点成一线式翻身法(即头、肩、骨盆),在同样受力下翻动病人,以保护脊柱的稳定性,对手术前已发生褥疮的病人,尤其伴有截瘫的病人,外科手术治疗后,伴随截瘫的康复,褥疮往往很快即可愈合,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对于局部皮肤发红者,可垫软垫或气圈并局部按摩,按摩用50%酒精,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对局部水泡形成者采用无菌注射器抽液,外涂龙胆紫,出现糜烂可用红外线灯照射,褥疮严重、创面深、有炎症时,可用庆大霉素湿敷,或利福平涂于创面,也有利于褥痤的早期愈合。

尿路感染:脊柱结核术后多数病人不习惯卧床排尿,易发生尿潴留,而采取留置导尿,尤其以截瘫病人更需要留置导尿。如处理不当,极易发生尿路感染。为此,术前1~2周指导病人练习床上排尿,术后鼓励病人排尿,对应用热敷、条件反射引导排尿尚不能缓解者,给予导尿。对留置导尿的病人,导尿管应关闭,每2~4小时放尿1次,目的是训练自主膀胱挛缩,隔日用生理盐水加庆大霉素进行膀胱冲洗1次,每周更换1次导尿管,更换时要轻轻按摩病人下腹部,将膀胱内尿液排尽,隔4小时之后重新在无菌条件下插入,目的是使膀胱得到充分休息,同时要教会病人及家属经常做膀胱按摩,促进自主排尿的恢复,定期进行尿液检验或尿培养,如出现感染,应给予抗生素治疗。

肺内感染:长期卧床的病人,由于肺活量减少,排痰不畅易引起肺不张、坠积性肺炎等,为了防止肺内感染,在应用抗菌素治疗的同时,护理方面,我们采取了协助病人排痰的方法,鼓励病人咳嗽,多饮水,翻身时轻扣背部,让病人做深大呼吸、吹气球等以增加肺活量,痰液黏稠不易咯出时用超声波雾化疗法,并随时用吸引器吸出气管内分泌物,降低肺内感染等的发生率。

消化系统症状:长期卧床胃肠蠕动减弱,消化吸收功能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部分病人伴有食欲减退、腹胀、便秘等消化系统症状。除了应用相应的一些消化系统药物之外,护理方面积极鼓励病人多做一些腹式呼吸、腹部热敷、按摩。饮食上要多食用一些易消化、高蛋白、高营养的软质食物,增加肠蠕动的蔬菜、水果等。在不影响脊柱稳定性的前提下,指导病人多做一些床上运动,如翻身、四肢的屈伸运动等;如便秘严重可用肥皂水灌肠,必要时用手指挖出粪便。

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活动已被列为整体护理重要内容之一,在临床护理中,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是护士的重要职能,对象是病人、家属。内容:①入院教育内容教育:本科室医务人员概况、医院环境、住院规则、作息指导。②疾病的健康教育:疾病的诊断、治疗原则、检查项目的目的和意义。药物作用、不良反应、注意事项、心理指导。③特殊教育:凡是需要特殊治疗及护理的病人,如手术病人术前健康指导,术后护理指导,健康指导。④出院指导,病人出院在家休养的注意事项及护理不当易引发的并发症。健康教育的内容越具体,越易于病人理解执行,效果就超好。因此,在健康教育过程中,护士应学会因人、因时、因地施教。

因人:病人因年龄、性别、社会环境、文化程度等诸多因素不周,对疾病的认识程度不同,对健康教育的理解也不同。对文化程度高的病人,扩士不但要讲解疾病的病因、病理、治疗原则、预后,还要讲解心理情绪对疾病的影响,使其对自己的疾病全面了解。对文化程度低或接受能力差的病人,护士不要用医学术语,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反复讲解,帮助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逐步建立健康行为。

因时:护士要把握健康教育的时机,根据病人所处的身心状态,选择教育时机,如病人病情平稳,情绪稳定时,要适时进行教育,若病人处于疼痛、焦虑、不适等状态,要帮助病人缓解症状后,再进行健康教育,以免病人产生逆反和抵触心理。

4.优质护理服务目标及内涵 篇四

优质护理服务目标及内涵

一、优质护理服务:

“优质护理服务”是指以病人为中心,强化基础护理,全面落实护理责任制,深化护理专业内涵,整体提升护理服务水平。“以病人为中心”是指在思想观念和医疗行为上,处处为病人着想,一切活动都要把病人放在首位;紧紧围绕病人的需求,提高服务质量,控制服务成本,制定方便措施,简化工作流程,为病人提供“优质、高效、低耗、满意、放心”的医疗服务。

二、优质护理的目标:

进一步规范临床护理工作,切实加强基础护理,改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达到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

三、优质护理的内涵:

1、改革护理工作模式,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

2、履行护士职责,全面护理好患者,为患者提供连续的、全程的服务。

5.优质护理服务保障制度及措施 篇五

“优质护理服务”是全院共同的工作目标,医务科、护理部、药械科、消毒供应中心、总务后勤科、检验科、院办等科室部门,应树立为临床一线服务的意识,按照岗位职责做好服务,尽可能减少病房护士从事非护理工作,为患者提供直接护理服务。确保“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顺利开展。

一、保障制度

1.医院建立以院长为组长的优质护理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及时分析解决问题,总结经验,不断深化责任制整体护理。

2.根据卫生部、省卫生厅的“示范工程”病区人员配备的要求,床护比例达到1:0.45,护理部将根据工作量可随时对人员进行调整,以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3.各科室、各部门要协同配合确保我院“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顺利开展;

4.各科室、各部门要按照相应的职责及分工做好本科室人员的安排、制度的制定以及其他相应的工作准备;

5.各科室、各部门要定期收集整理各优质护理服务单元反馈的意见和建议,并研究整改; 6.将优质护理服务保障工作纳入每季度绩效考核中,对于保障不力的科室室部门要进行处罚并追究科室负责人的责任;

6.加强各优质护理服务单位工作人员的学习培训工作,进修、学习予以优先安排;

二、职责及分工

1.总务科:负责水、电、暖、被服的及时供应和维修,并将物品、常用办公室用品送至病房。增添相应的基础护理用具,为护士顺利开展生活护理提供便利和保障。负责病房的膳食,保证供应,必要时提供送饭到病房。负责优质服务示范病区需要添置设备,并定期检修。如:治疗车等。

2.药剂科:负责优质服务示范病区药品的领取及发放。3.消毒供应室:负责优质服务示范病区无菌物品的供应,并负责下收下送。

4.检验科、影像科等:负责各种化验、检查报告单及交叉配血单等应在规定时间内出具,并有专人及时送到病房。

5.医务科:加强对医技科室和医生的管理,争取临床医生支持配合。开展临床路径,规范病人护理级别下达医嘱。

6.财务科:保证优质服务示范病区购买各种设备、物质的资金到位。

7.院办:负责保障工作人员待遇。负责所需各种公示牌及温馨提示牌的制作及新闻的宣传报道。

三、工作措施

(一)总务科

1.实行24小时保持电话通畅,随叫随到。

2.建立巡视机制,定时巡视病房,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做好记录。3.保证水、电、暖的及时供应和维修。

4.根据医院计划增加和更新相关的护理用具设备,做好临床科室的物资配备,保证病区临床工作需求。根据科室需要采购合格的医疗用品,保障医疗安全。5.常用办公用品满足病房工作要求送至病房有记录。6.加强保洁工的管理,保持病区临床工作需求。

7.做到“三下”(下送、下收、下修),为临床提供及时、便捷、高效服务;保证“三通”(水通、电通、气通),及时处理“三漏”(漏水、漏电、漏气)做到定期巡查,处理及时,保证安全使用,记录完善。

8.制定并落实基本膳食服务制定,开展订餐,提供营养配餐、基本膳食、治疗膳食,满足临床治疗工作需要。定期下病房征求病人的意见并及时改进。9.提供送饭菜到病房服务。

10.建立全院应急调配机制,重点部门抢救设备运转良好随时待用。11.接到维修电话,30分钟内到达现场维修,接到急修电话,15分钟内到达现场维修,有记录。

(三)药剂科

1.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保证配发药品质量合格安全有效。2.严格执行处方调剂操作规程,发出药品准确无误。3.每日按时将各病区次日所需大液体送至病区。

4.落实基本药物使用制度,临床药师定期检查处方点评,指导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四)消毒供应中心

1. 严把质量关,保证消毒灭菌用品合格使用。

2. 开展弹性排班,保证夜间急诊外来器械的灭菌工作,满足临床一线科室工作需求。3. 遵守消毒隔离制度,认真执行下收下送的各项操作流程。4. 在全院范围内进行下收下送。

(五)医技部门(检验科、影像科等)1.为临床各病区提供各种采集标本用物。2.全天候接收标本,以免延误病人的手术和治疗。

3.医技检查,接到床边检查申请时,应立即到床边实施检查(如床边X光、床边心电图等)4.各种化验、检验报告应在规定时间内出具。

5.开辟绿色通道,实行24小时值班制,及时有效地为患者提供就诊服务。6.急诊和病危病人优先检查,检查结果立即电话通知临床医生。7.住院患者检查诊断报告单及时送回病区。8.为受检患者提供便民服务,注意保护患者隐私。

9.加强科室与临床科室之间的联系,根据临床需求更好地改进科室工作。

(六)医务科

1.加强临床医生和医技科室的管理,规范医嘱行为。

2.加强医师培训,根据患者病情和生活能力正确开具护理级别医嘱。3.加强医护协作和有效沟通,特殊情况下保证医嘱正确执行。

(七)财务科

1.认真执行物价部门公布的医疗收费项目、标准,不分解收费、不自立项目收费、不超标准收费。

2.主动为患者提供出院总清单,患者需要日清单的,及时提供。对患者由于不理解所提出的问题,给予耐心解释;若发现收错费用,应及时给予办理退费手续。3.节假日照常办理出入院手续。4.保证示范病房购买物品的资金供应。

(八)院办

1. 执行国家有关工资、福利待遇等规定,保证护士岗位同工同酬。2. 负责示范病房所需各种公示牌及温馨提示牌的制作。3. 下病房采集新闻并及时报道。

护理部

201 年

6.优质护理服务的目标及内涵 篇六

一、优质护理服务概念 “优质护理服务” 是指以病人为中心,夯实基础护理,全面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深化护理专业内涵,全面提升护理服务水平。

二、优质护理服务目标达到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护士满意、政府满意。

三、优质护理服务内涵

(一)改模式 包括服务模式和管理模式的改革

服务模式: 落实责任护士包干病人管理模式,体现对患者的责任制整体护理, 管理模式: 探讨实行护士岗位管理

(二)重临床

1.全院各系统围绕临床一线,为护理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如完善病人饮食、药物配送、病人陪检、护士配比、护士培训等,为临床护理提供最大支持与保障。

2.责任护士全面履行护理职责,对患者实施全面、全程的专业服务。

3.切实落实基础护理,扭转由患者家属或家属自聘护工承担患者生活护理的局面,减轻患者负担,为患者提供满意的护理服务。

(三)建机制 坚持以加强科学管理为关键点,充分调动护士队伍积极性,建立优质护理服务的长效机制。

7.肺结核咯血患者的抢救及护理 篇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5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肺结核咯血患者86例, 男58例, 女28例, 年龄最小22岁, 最大86岁, 平均年龄54岁。所有病例均经痰培养、胸部X线片、胸部CT等检查确诊为肺结核。多数为慢性纤维空洞性肺结核, 少数为浸润型肺结核。

1.2 方法

1.2.1 咯血先兆的观察

若患者有咯血先兆症状, 如:胸闷、心慌、头晕、喉部发痒、口腔异味或痰中带血丝时, 嘱患者不可屏气, 并取患侧卧位, 立即报告医师, 尽早应用止血药物, 及时抢救。

1.2.2 止血药物的应用及观察

垂体后叶素能使小动脉收缩, 减少肺循环的血流量, 止血效果较好, 但使用垂体后叶素时必须严密监测血压的变化, 如患者出现面色苍白、腹痛、恶心、胸闷、心悸等情况, 必须立即减慢输液速度或停止用药[1], 改用奥曲肽等止血药。在输入垂体后叶素过程中, 要密切观察穿刺部位皮肤变化, 如出现局部皮肤苍白、发硬、呈弥散性肿大, 应立即更换穿刺部位, 并用50%硫酸镁溶液进行湿热敷, 防止局部组织缺血、坏死。垂体后叶素对血管壁刺激性较强, 持续输入可使血管通透性发生改变, 药液通过血管壁渗透到周围皮肤, 引起皮下毛细血管收缩, 使周围皮肤缺血、苍白, 如不积极采取有效措施, 将进一步导致皮肤缺血坏死。临床上我们对输入垂体后叶素患者建立2条静脉通道, 均置入静脉留置针, 两路交替使用, 每隔4 h更换1次, 可有效预防上述情况的发生。垂体后叶素联合酚妥拉明治疗肺结核咯血具有止血快、疗效高、病程短、适应性广、不良反应小等特点[2]。反复发作的咳嗽可致咯血, 对于咳嗽剧烈者, 应给予适量的镇咳剂。情绪焦虑者, 可给予冬眠灵10 mg或非那根25 mg肌肉注射。

2 结果

86例肺结核咯血患者, 有4例因抢救无效死亡, 其余均好转出院, 病死率为4.7%。

3 临床护理

3.1 卧床休息

小量咯血患者可适当休息, 不必处理, 但需向患者解释, 说明咯血的原因, 加以观察;大量咯血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 不宜搬动, 以免因活动而增加肺活动度, 加重咯血。一般取平卧位, 头偏向一侧, 对已知病变部位取患侧卧位, 能减少肺的活动, 有利于止血, 同时也可以避免血液流向或者堵塞健侧支气管导致吸入性肺炎或肺不张, 伴有心血管病患者可取半卧位。

3.2 病情观察

仔细观察病情, 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变化, 准确记录咯血量、性质、颜色及24 h尿量, 严重咯血者30 min测脉搏、血压1次并做好记录, 同时给予吸氧, 改善缺氧症状。

3.3 做好心理护理, 稳定患者情绪

咯血患者易产生紧张、恐惧心理, 尤其在咯血尚未有效控制时, 更是忧心忡忡, 应安慰患者, 耐心解释, 说明咯血与疾病的严重程度不成正比, 解除其顾虑, 消除紧张情绪。有较多咯血时, 应守候在患者床旁。操作时动作要娴熟、沉着、冷静, 使患者产生安全感。同时指导患者将血轻轻咯出, 千万不能憋气, 否则会造成更大的出血, 并有窒息的危险。被血污染的被服、衣物、用具应及时更换, 减少对患者的不良刺激。

3.4 大咯血窒息的急救护理

在大咯血过程中, 患者突然出现咯血停止, 同时伴有胸闷、气促、精神紧张、紫绀、牙关紧闭、意识不清等, 是窒息的表现, 此时应立即进行抢救。

3.4.1 体位引流

患者取头低脚高呈45°俯卧位, 用手拍打健侧, 保持利于引流的体位, 尽快排出血块, 必要时可采取刺激咽部的方式促使血块排出。当患者出现四肢抽搐、牙关紧闭、面部紫绀、两便失禁时, 应立即给予高流量吸氧。同时用张口器将口腔打开, 以舌钳拉出舌根, 头向后仰, 迅速负压抽吸, 以清除口腔和咽部的血块, 保持肺通气顺利进行。

3.4.2 气管插管

当体位引流无效时, 可考虑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等。

3.4.3 迅速建立静脉通道

肺功能不全时, 给予呼吸兴奋剂。密切观察呼吸、脉搏、血压及意识、瞳孔变化, 防止窒息造成脑水肿、肺水肿等严重后果。

3.5 复苏期护理

活动性大咯血停止后, 可给予易消化高营养食物, 勿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及粗糙、过烫食物。病情稳定后, 可在床上坐起, 逐渐增加活动量, 应避免负重。保持大便通畅, 避免用力, 以免引起再次咯血的发生。

4 小结

肺结核大咯血属于危重病范畴, 病情危重、变化快, 护士迅速敏捷的应急能力和熟练的抢救技能是确保抢救成功的基础。这就要求护士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临床经验以及快速应变的反应能力, 对咯血的高危人群应重点观察, 发现病情, 及时处理;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 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 禁烟禁酒, 保持大便通畅, 可降低肺结核咯血发生的概率。

摘要:目的 探讨肺结核咯血患者的抢救及护理。方法对86例肺结核咯血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急救处理、心理护理和康复指导。结果 4例因抢救无效死亡, 其余82例均好转出院。结论 通过对肺结核咯血患者的及时抢救、密切观察和康复指导, 可有效降低肺结核咯血患者的病死率。

关键词:肺结核,咯血,急救,护理

参考文献

[1]沈凌.肺结核咳血患者的观察及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1, 27 (8) :58-59.

8.肺结核咯血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篇八

2005年1月~2006年12月,我科共收治320例结核并咯血患者,男240例,女80例,年龄15~83岁,平均45岁,结核病史1~38 年,诊断符合2003年全国结核病防治标准。表现为咯血痰102例,中量咯血73例,大咯血45例,经积极治疗,10例自动出院,8例窒息死亡,其余302例好转出院。

临床观察

咯血先兆:表现为喉痒,喉部作响,肺部有水泡音,肺部发热,胸部弊闷,欲吐不适,发热、心慌等。多数病人于清晨4:00~6:00,夜间8:00~11:00发生咯血。因此夜班护士必须提高认识,本组4例死亡病人发生在夜间,3例发生在清晨,1例发生在中午。

窒息先兆:咯血时胸闷,气促,喉头有痰鸣音,且出现缺氧,喷射性大咯血突然中止,呼吸浅促,血从口鼻中喷出来等,病人表现恐怖,缺氧、抽搐或烦躁不安、大汗淋漓、大小便失禁等,为咯血窒息的表现。少数病人体质虚弱,咳嗽反射差或精神高度紧张,或肺功能很差的病人,虽咯血量不多,也可发生窒息,应立即抢救,并通知医生。本组5例死亡病人为咯血窒息死亡。

生命体征的观察:注意失血性休克的表现,并密切观察患者心率、血压、脉搏、呼吸的改变,记录咯血的量、性质、次数。

神志、瞳孔、行为的观察:病史较长的患者体质弱,常并有心、肝、肾等多脏器功能损害。咯血使病情加重,出现肺心脑病、肺心病等。临床表现为瞳孔大小不等,尤其是年老体弱或并症较多造成咳嗽无力的病人出现呼吸困难,浅促、面色发白者,多考虑窒息发生,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

正确记录出血量:如1次咯血达1500ml以上者,有立即发生休克的危险。短时间内持续失血2000ml以上者可引起休克。

观察咯血时伴随的症状:如咯血伴有大量的脓痰或痰量多,咳痰或咳嗽随体位等有关,多提示肺脓肿可能。咯血常伴有其他出血倾向表现如皮肤紫绀,可能是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等。

用药效果观察:在医生指示下应用脑垂体后叶素,常用剂量5~10U,加入50%葡萄糖20~40ml缓慢静注,也可加入5%葡萄糖500%或0.9%盐水500%缓慢静滴。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对心功能不全、高血压、支气管哮喘、孕妇等患者禁用,注意观察滴速,一般以8~10滴/分为宜。

护理

出血时护理:①大咯血绝对卧床休息,以减少肺活动度,应采取平卧时头偏向一侧,以防咯血时发生窒息。取侧卧位时,防止对侧扩散及有利于健侧的通气功能。如出血一时难以确定时,则可以取平卧位,但绝对不能取坐位、半坐位或头高位,防止体位不当而导致咯血窒息发生。②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及时消除口腔及鼻腔内的血迹,必要时给予氧气吸入。③安慰病人,使病人消除精神恐惧。④严密观察病情并记录。

咯血时饮食护理:大咯血期间暂禁食,给予补液、能量合剂支持治疗。咯血减少后给予流质或中流质易消化的温热饮食,每次进食量不宜过多。忌用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粗糙、过热食物。

大咯血窒息时:立即取头低脚高位,躯干与床成45°~90°,拍击背部排出肺内的积血。对一侧肺已切除发生窒息者,将病人卧于切除肺的一侧,置头低脚高位,立即消除血块,用开口器撬开口腔清除口腔、咽喉部积存的血块或用大号注射器含上吸痰另抽出鼻、口、咽喉内的血块,准备气管插管或器官切开准备高流量吸氧。

镇静和止咳:适当镇静是促使咯血停止的一个方法,对精神紧张或烦躁不安的病人给予安定或氯丙嗪肌注,需严密观察镇静效果和药物反应,鼓励病人将血咯出,但应避免咳嗽。剧咳时可造成局部剧烈震动,咯血不宜停止,因此适当的应用止咳药品是必要的。并密切观察病人的呼吸情况。

大咯血高热:可用冰袋冰敷患侧胸部,对精神过度紧张的病人,在肺功能良好的情況下,可适量起用镇静剂。

咯血量较多: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保留1条大的静脉通道,以备抢救药物的及时输入,有呼吸功能不全、咳嗽、排血困难者,可给予低流量吸氧,对反复大量咯血的病人,可少量多次输新鲜血液,除补充失血外,尚有促进止血的作用。

保持大便通畅:便秘时因排便用力可引起大咯血,因此要格外警惕,可通过饮食调节、服用缓泻剂等加以解决,上述无效可用开塞露或肥皂水灌肠。

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持呼吸道通畅是咯血病人的紧急护理原则,必要时超声雾化吸入湿化气道,以利痰液排出。

心理护理: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心理承受能力,控制刺激因素,减轻焦虑与恐惧的心理。良好的心理往往能够避免和解除窒息发生,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9.肺结核病人管理总结 篇九

石沟村卫生所

张学训 男

1936年9月生,电话***我村六组人2016年12月18日因咳嗽、吐痰半月余前来卫生所就诊。检查;体温37.5度、肺部听诊有干性罗音。疑似肺结核患者,立即转县结防科。

通过结防科检查2016年12月20日确诊张学训患肺结核。上级通知我村卫生所按肺结核管理。

1、诊断;Ⅲ

2、治疗方案;

3、管理方式;强化督导

卫生所张万生医师于2016年12月20日首次入户随访告知

1、肺结核病治疗疗程;本人属初治

为6个月

2、告知病人及家属;不规律服药的危害。

3、告知病人及家属;取药时间、服药时间、出现反应怎么办、外出怎么服药。

4、告知家属怎么预防肺结核病。

10.结核病综合防治服务体系技术方案 篇十

根据《结核病防治管理办法》和《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开展结核病分级诊疗和综合防治服务模式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卫办疾控函〔2016〕672号),《潍坊市结核病防治十三五规划》(潍卫发〔2018〕4号),《关于进一步规范结核病防治工作的通知》(潍卫发〔2018〕23号),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一)总体目标

进一步明确、落实各级各类结核病防治机构、定点医疗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结核病防治功能定位;加强结核病患者,尤其是耐多药患者的发现和管理;切实完善结核病防治保障政策,降低患者就医负担,减少结核病发病和传播,全面落实结核病防治策略,推动全市结核病防治工作再上新水平。

(二)具体目标

全市结核病防治各项业务指标达到“十三五”规划要求。1.患者发现和规范管理水平显著提高。报告肺结核和疑似肺结核患者的总体到位率达到95%以上;病原学检查阳性肺结核患者的密切接触者筛查率达到95%以上;肺结核病原学阳性率达到50%以上;对新发病原学阳性肺结核患者耐药筛查率达到60%以上;耐多药肺结核高危人群耐药筛查率达到95%以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肺结核患者规范管理率达到95%以上;结核病患者家庭医生签约率达到90%以上。

—1— 2.肺结核诊疗服务进一步规范。各相关机构医务人员结核病防治策略及诊疗规范培训率达到100%;肺结核患者网络直报和专报填报率达100%;肺结核患者治疗成功率达到90%以上;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纳入治疗率达到90%,治疗成功率达到50%。

3.落实重点人群防控措施。学生体检结核病筛查比例明显提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结核病检查率达到90%以上。公众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达到85%以上。

二、机构及职责

(一)市级机构 1.市结防中心

1.1 负责本市结核病实验室质量保证工作的组织实施,指导辖区内结核病实验室网络建设。参比实验室应具备开展痰涂片、痰培养、药敏试验、菌种鉴定和结核病分子生物学快速检测的能力。

1.2 根据国家结核病防治规划的要求,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协助制定本市结核病防治规划和技术规范,并协助组织实施。

1.3 开展规划培训、技术指导、组织管理及评估工作。1.4 收集、分析信息,监测全市结核病疫情;及时准确报告、通报疫情及相关信息;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情处置。

1.5 组织开展结核病高发和重点行业人群的防治工作。1.6 组织开展结核病防治健康促进工作。1.7 开展结核病预防控制应用性研究。2.市级定点医院

—2— 2.1指定潍坊市第二人民医院为市级定点医院,为全市疑难、重症和耐多药结核病人提供诊断和治疗服务,落实治疗期间的随访检查;并负责中心城区普通结核病人登记报告、诊断治疗、随访检查等工作。

2.2 负责为各县市结核病诊治定点医院提供人员培训、技术指导,收治各县市定点医院转诊的疑难结核病人。

2.3 实验室应具备开展痰涂片、痰培养、药敏试验、菌种鉴定和结核病分子生物学快速检测的能力。

2.4 应设置符合感染控制要求的门诊和病房。

2.5负责结核病疫情信息资料的收集管理和上报,协助市结防中心开展结核病疫情监测等工作,共同完成上级下达的结核病防治工作任务和指标。

2.6 负责建立门诊、放射、住院、检验、药品等相关科室管理制度。做好结核病防治工作环节的质量控制,各种登记本规范齐全,登记信息及时、完整、准确,病历等医疗文书规范。签订患者知情同意书,做好医患沟通,避免医患矛盾的发生。

2.7 负责院内收治的结核病患者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门诊和住院医师要做好就诊结核病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宣教工作,包括免费政策、治疗费用、治疗前后咨询。

2.8 负责全市耐药监测工作,对各县市送检阳性菌株进行药敏试验,以及耐多药筛查信息、耐多药患者信息等信息录入工作。

(三)县级机构 1.疾控机构(结防机构)

—3— 1.1负责本辖区结核病防治日常管理工作,负责本辖区结核病防治规划的拟定和结核病防治工作计划的制定,并负责组织具体实施;对本辖区内结核病防治工作的各个环节和参与单位进行业务培训、技术指导、督导检查和评价。

1.2 负责结核病疫情监测、流行病学调查、结核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调查与处理工作,及时收集、核对、上报、分析和反馈结核病防治信息。

1.3 开展规划培训、技术指导、组织管理及评估工作。1.4 收集、分析信息,监测全辖区结核病疫情;及时准确报告、通报疫情及相关信息;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情处置。

1.5 组织开展结核病高发和重点行业人群的防治工作。1.6 组织实施与推广国家结核病实验室诊断标准和操作规程,对定点医院实验室生物安全进行检查和指导;开展结核病实验室检测,参与上级组织的对辖区内结核病实验室的质量控制工作。

1.7 负责制定本辖区内所需免费抗结核药品的需求计划,设立药品和设备账目,专人管理,做到帐物相符,及时供应和调剂药品。

1.8 负责组织开展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1.9 负责带经费预算的工作计划,争取结核病防治专项经费的落实,根据参与单位结核病防治工作数量和质量分别划拨。

1.10 负责组织落实肺结核患者治疗期间的规范管理,组织开展肺结核或者疑似肺结核患者及密切接触者的追踪工作。

—4— 2.定点医院

2.1 负责本辖区肺结核患者发现、报告、登记、治疗和随访管理工作。

2.2 设立符合感染控制要求的结核病门诊(病房),落实国家免费政策,对初诊疑似肺结核患者实行免费痰涂片1次和免费X线胸片检查1次,对确诊患者治疗第2、5、6月末、复治患者治疗第2、5、8月末各免费涂片查痰一次,查痰率达100%。对确诊患者免费提供国家统一方案的抗结核药物治疗。疑难重症结核病人须转诊至上级定点医院。

2.3 开展病原学阳性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筛查;开展TB/HIV双重感染的诊断、管理和疫情监测工作,对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提供结核病筛查服务。

2.4 及时与当地疾控机构进行沟通,将需追踪的患者或中断治疗的患者等信息传递给本级疾控机构,并配合疾控机构完成病人追访工作。

2.5负责结核病疫情信息资料的收集管理和上报,协助疾控中心开展结核病疫情监测等工作。负责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信息的及时录入和更新,协助疾控机构完成工作报表和工作报告。共同完成上级下达的结核病防治工作任务和指标。

2.6 负责建立门诊、放射、住院、检验、药品等相关科室管理制度。做好结核病防治工作环节的质量控制,各种登记本规范齐全,登记信息及时、完整、准确,病历等医疗文书规范。签订患者知情同意书,做好医患沟通,避免医患矛盾的发生。

2.7 负责院内收治的结核病患者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

—5— 作。门诊和住院医师要做好就诊结核病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宣教工作,包括免费政策、治疗费用、治疗前后咨询。

2.8 做好免费抗结核药物的管理,无过期、霉变、破损和人为损坏现象,免费药品处方、发放记录规范齐全。

2.9 开展结核菌镜检、培养和分子生物学检查,药敏实验工作若不能开展可到上级定点医院进行。对肺结核病人进行的结核菌培养和药敏实验以及其它必要的辅助检查、治疗,可按规定收费。

2.10 定期与疾控机构沟通,及时将患者信息传递给县级疾控机构。

3.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3.1负责辖区结核病信息的收集和疫情报告。及时向疾控中心报告结核患者转诊、追踪、督导信息。

3.2负责治疗期肺结核患者的督导管理,督促患者全程正规服药、按时到定点医院复查、取药。按《结核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要求对治疗的结核病患者进行访视,患者规范管理率达到95%以上。及时收集、报告病人信息资料。

3.3 在日常门诊、病人督导访视过程中,对病原学阳性肺结核密切接触者开展筛查,并做好相关记录。发现疑似肺结核患者及时转介到定点医院就诊,并做好相关记录。

3.4 负责辖区村卫生室医务人员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培训。负责结核病健康教育资料的发放,组织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

3.5 负责对村医和其他督导人员的面视下督导服药工作—6— 进行现场督导与技术指导。

4.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

4.1 负责对本村(社区)治疗肺结核患者进行督导管理,按《结核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要求对患者进行访视,观察病情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做好详细记录,督促患者按时复查、取药,按期留送合格的痰标本。

4.2 负责转介本村(社区)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到结核病定点医院就诊,协助开展肺结核或疑似肺结核患者的追踪和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筛查工作,并做好相关记录。

4.3 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通知的转诊未到位患者进行追踪;配合疾控机构和定点医院对中断治疗患者进行追访。

4.4 负责对实施督导化疗的患者家庭成员或志愿者进行培训和技术指导,向患者和社区居民宣传结核病防治知识。

(四)其他医疗机构

负责机构内发现的结核病或疑似结核病患者的疫情报告和转诊工作。组织开展机构内结核病防治知识的业务培训,组织开展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活动。

三、保障措施

1.组织机构:为了结核病防治工作的有效运转,保障各项工作任务顺利完成,各级各类医疗卫生单位内部设立专门机构和专职人员。

1.1市结防中心至少由10名专业人员组成,其中专职预防控制人员不少于5人,可根据所辖县市区数量适当增加。工

—7— 作用房、仪器设备满足工作要求。

1.2 市级定点医院应至少配备1名专职人员进行结核病人登记、报告、随访和专报信息录入等规划管理工作。

1.3 县市区级疾控机构应设立结核病防治科,至少由3 名专职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并根据辖区人口数量的多少适当增加。

1.4 县级定点医院设立结核科,结核病诊治技术专家组,至少有2医2护从事结核病诊治、病人随访工作,至少有1 人专职负责结核病信息收集报告、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录入和更新、统计报表等规划管理工作。

1.5 其它医疗机构和基层卫生单位指定1-2名人员负责本单位或本辖区结核病防治工作。

2.经费保障:积极争取地方配套经费对本辖区结核病控制工作的支持。重大疾病防控项目结核病项目专项防治经费按照现行的拨款途径拨到疾控(结防)机构,再根据各级参与单位完成结核病防治工作数量和质量分别划拨。各单位对结核病防治经费实行专账管理,并按照项目实施计划和项目活动进度使用。

3.激励机制:要落实传染病防治人员卫生防疫津贴政策,对工作期间患结核病的防治人员按规定给予相应的工伤或抚恤待遇;定点医疗机构要在绩效工资分配上对承担肺结核诊疗的医务人员给予倾斜,薪酬水平不低于本机构医务人员平均水平;各级疾控机构、有关医疗机构对结核病防治人员在职称评聘、表彰奖励等方面要给予倾斜。

4.考核评估:疾控(结防)机构负责日常工作的督导考核,—8— 对承担结核病防治工作的各单位每季度进行一次督导检查,并将督导报告及时上报。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将考核结果纳入各单位综合目标考核内容,结合日常督导情况进行综合评分,并根据考核情况予以奖惩兑现。

11.结核病人护理及服务 篇十一

【摘要】目的 探讨脊柱结核患者术后腹胀原因及护理干预效果。 方法 选取2012年6月~2014年1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脊柱结核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术后常规治疗和护理,而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脊柱结核患者进行腹胀原因分析,加强护理干预,1个疗程后对所有患者进行临床疗效的评价。 结果 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94%)明显高于对照组(7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分析脊柱结核患者术后腹胀的原因,加强针对性护理干预,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脊柱结核;术后腹胀;原因;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529.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3-0371-02

腹胀是脊柱结核患者常见术后并发症之一,临床症状有腹部膨胀、肠充气、肠蠕动减弱等表现。腹胀是临床护理工作的常见问题,它影响患者的休息、进食、切口愈合及恢复情况,严重者可导致肠粘连、肠梗阻等[1]。因此,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干预可以降低术后腹胀的发生率;但若护理不当,就会影响患者的术后康复。所以,分析患者术后腹胀的原因,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帮助患者解除腹胀是非常必要的。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2年5月~2014年12月进行治疗的脊柱结核患者。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经颈、胸、腰椎等部位的X线、CT、MRI检查证实。其中,胸椎结核23例,腰椎结核31例,腰骶椎结核16例,胸腰段结核14例,合并肺结核10例,合并肾结核6例。100例脊柱结核病患者发生术后腹胀25例,发生率为25%。全部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47.5±4.6)岁;观察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50.2±5.3)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分析脊柱结核患者术后腹胀的原因,并加强对脊柱结核患者的护理干预,如术前健康教育、术后指导等,1个疗程后对所有患者进行临床疗效的评价。

1.2.1 腹胀原因分析

①麻醉、镇痛药物等有镇痛、兴奋平滑肌的作用[2],增加胃肠平滑肌和括约肌张力,抑制胃肠蠕动,引起腹胀。②术后1 d内禁饮食,若饮食不当,在肛门没有排气、胃肠功能未恢复时过早进食;术后钾摄入不足,致血钾低,致胃肠平滑肌张力低下。③迷走神经损伤[3],术后胃肠功能抑制,易肠麻痹而腹胀;胃肠功能抑制过久,易刺激肠道引起神经节兴奋致肠麻痹,腹胀加重。

1.2.2 护理干预

1.2.2.1 术前护理干预 术前患者心情紧张、焦躁等刺激源是手术引起的精神压力,属心理刺激源[4],因此,需對患者进行心理安慰和护理,消除患者的顾虑,使患者积极配合手术;有不良嗜好(如吸烟、饮酒)者应劝其戒烟戒酒;指导患者学习自主排痰及在床上进行大小便;做好术前准备。

1.2.2.2 术后护理指导 ①饮食:患者由于卧床,胃肠蠕动减弱,影响消化吸收功能,或伴有腹胀、便秘等不适症状,应食用清淡易消化、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高纤维素的软质食物,以及增加肠蠕动的蔬菜、水果等,并应鼓励患者做腹式呼吸、腹部热敷,以增加胃肠蠕动,如有便秘严重者可用肥皂水灌肠。②运动[5]:在不影响脊柱稳定性的前提下,指导患者主动活动四肢,如翻身(每2小时1次)、按摩或轻压腹部(以患者病情而定,每天3~4次,以促进患者肠蠕动)、四肢伸曲活动、肌肉的收缩活动等。③预防感染[6]:术后患者容易发生肺部及泌尿系统的感染,需鼓励其多饮水,轻扣患者背部,促进痰液排出,以降低肺内感染等[7];术后多数患者不习惯卧床排尿,常采取留置导尿,因而尿路感染率高;术前应指导患者学习床上排尿,术后鼓励患者排尿,同时对患者行膀胱按摩,有利于自主排尿的恢复,以防发生感染。④康复干预护理:术后3 d指导患者家属对患者的肌肉进行按摩,防止长时间卧床导致肌肉萎缩,并鼓励患者做抬头、扩胸、深呼吸等动作,同时适当做双下肢及踝关节等部位的伸曲运动,该活动以不影响脊柱的稳定性为原则;术后在保护性支具的作用下尽早下地进行不负重行走,循序渐进,直至可以进行负重锻炼。

1.3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经护理干预,患者术后未见异常不适,恢复良好,切口为甲级愈合;好转:临床腹胀不适症状、体征有所减轻,术后恢复可,切口为乙级愈合;无效:症状、体征均无改善或恶化,术后恢复较差,切口为乙级或丙级愈合。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观察组显效41例,好转6例,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显效26例,好转13例,总有效率为7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3 讨论

脊柱结核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一种椎体病变,如循环障碍、结核感染等,亦是一种慢性骨关节病变,有起病缓、进展慢的特点,早期临床可无症状;以腰椎最多见,胸椎次之,胸腰段占第三位,颈椎和骶椎较少见。脊柱结核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需要医生操作精细,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对于术后并发症,要做到早发现、早处理。术前心理护理是患者积极配合治疗的前提,术后的护理指导是患者康复的关键[8]。此外护理人员还要有细致的观察力,能通过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及时解除引起腹胀的因素。本文观察组患者给予及时、正确的护理干预,如健康教育、术后指导等,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4%,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护理干预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治愈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刘文玲,刘卓星.剖宫产术后腹胀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医学信息,2010,23(5):1403-1404.

[2] 尹继红,季琴.脊柱结核患者术后腹胀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J].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0):166.

[3] 梁雪红,李振香,薛秀娟,等.肺癌术后腹胀原因分析及护理体会[J].山东医药,2011,51(50):18.

[4] 徐玉铭,王德爽,韩丹.脊柱结核患者术前及术中的心理分析及护理[J].工企医刊,2009,15(5):90-91.

[5] 陈桂芳,吕程.326例脊柱结核病清术患者术前的心理护理[J].吉林医学信息,2011,14(11):71.

[6] 孙红霞,徐玮,付丽萍,等.脊柱结核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干预[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l1):344.

[7] 塔丽娟.脊柱结核患者的术后护理及健康教育[J].中国社区医师,2013,9(12):l30.

12.结核病人护理及服务 篇十二

1 临床资料

2003年6月—2006年12月,我科采用手术治疗的脊柱结核病人38例,其中胸椎结核18例,腰椎结核20例;单椎体20例,累及两个椎体17例,3个椎体1例;年龄13岁~47岁,平均31.7岁;病史平均8个月。术前经X线摄片CT或MRI检查诊断为脊柱结核,术后病理检查确诊;痰涂片及培养排除开放性肺结核。

2 术后护理

2.1 卧位的护理

病人手术后即佩带支具绝对卧床休息1个月,以减轻椎体压力防止脊柱受损或瘫痪加重,使病灶局限,减少机体消耗。卧床期间病人心情舒畅,保持正确卧位,翻身时严格按照“轴形”翻身法。具体方法:如病人平躺需要取左侧卧位时,由两个护士站于病人右侧,以平托法将病人靠近自己,指导病人将双手置于胸部,近侧下肢屈膝,对侧下肢伸直,以轴形滚动将病人转置对侧,一般90°为宜,背后垫以方形翻身枕,以保证脊柱在同一水平上,防止受力不均导致脊柱损伤。

2.2 活动和功能锻炼指导

2.2.1 深呼吸训练

有文献报道,长期配戴支具固定会对呼吸功能产生影响,配戴时肺活量、用力肺活量、功能残气量、残气量等肺功能指标均低于除去支具后[2]。术后第1天起指导病人进行深呼吸运动。方法:合闭双唇,挺胸用鼻深吸气,默数5 s,再微张开双唇吐气,默数10 s;重复20次为1组,每天早、中、晚各做1组。有利于肺功能锻炼,防止呼吸道感染,应坚持做1个月。

2.2.2 四肢关节运动

手术后卧床期间指导病人伸展双上肢,做扩胸运动,配合深呼吸锻炼。督促病人在床上进行下肢关节锻炼。方法:①局部关节运动:屈伸膝关节、踝关节、各趾关节,在每一位置维持3 s~5 s,反复进行。②踢腿训练:取仰卧位,出髋屈膝后伸腿放下,双下肢交替进行。以上锻炼每天做3组,每组重复20次。通过指导四肢关节和肌肉运动,增强了病人腰部肌肉的力量,有助于脊柱两旁的肌肉对脊柱的支撑和约束作用。

2.2.3 功能锻炼

术后第3天开始指导病人进行功能锻炼。①股四头肌锻炼:将大腿伸直用力绷紧,维持5 s~10 s后放松,反复进行。②直腿抬高锻炼:取仰卧位,膝关节及踝关节伸直,腿上举,抬高至最大幅度,他人协助进一步抬高以30°为宜,双下肢交替进行。以上锻炼每组重复20次,每天早、中、晚分3组进行。活动量由小到大,循序渐进,以不疲劳为度,如病人在活动中出现精神不振、疲乏无力、疼痛加剧、病情加重等应暂停锻炼[3]。术后功能锻炼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局部肿胀吸收,加速损伤的修复,防止肌肉萎缩和骨关节僵硬;预防术后硬脊膜、神经根粘连,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2.3 佩带支具的护理

2.3.1 支具的佩带

支具是根据病变的部位和程度,先用石膏绷带进行贴身取模,再根据人体模型进行加工,制成由前后两部分组成,佩带与取下均方便的热塑合体支具。材料是聚丙烯板材,质地硬,吸汗性能差;设置了许多小孔,以利于透气。由前后两叶组成,两叶在腋中线重叠由尼龙带、拉力扣连接,起到固定躯干的作用。 佩带的位置要准确,以髂前上棘为体位标志;松紧要适度,以可伸进两指,病人可进行深呼吸运动为适宜;过紧易出现压伤,过松则达不到固定的目的。

2.3.2 皮肤护理

①避免支具衬垫与皮肤直接接触,穿全棉内衣或衬垫纯棉的毛巾,以利汗液吸收、增加舒适感和保持支具内衬的清洁[4]。病人的穿着或衬垫要平整,不宜过紧,以免皮肤受压而发生破损。②每天护士予床上擦浴1次。病人先取平卧位,去除支具前叶部分,擦胸腹部至两侧腋中线;再取侧卧位,打开支具位于上方的拉力扣,擦背部;最后取平卧检查并调整支具的佩带。③间隔2 h协助病人翻身1次,每次翻身前后,检查躯体受压部位皮肤,并在骶尾部髂部、肩胛等骨突处使用赛肤润按摩。结核病人常有盗汗,每次协助翻身时应检查衬垫的毛巾是否潮湿,出现潮湿时应及时更换。本组病例无发生压疮。④下床活动指导:手术后1个月,病人经X线摄片检查显示骨愈合良好,遵医嘱指导病人佩带支具下床活动。长期卧床的病人容易产生体位性低血压,下床活动要做好安全防护和指导,先摇高床头45°~60°,病人感觉无头晕后再使用助步器下床活动。首次下床活动的病人必须有家属或医护人员陪同,避免跌倒、摔伤。

2.4 饮食护理

佩带支具时进食不宜过饱,以免胃部膨胀不适,导致急性胃扩张,应少量多餐。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增加腹压;可指导病人多饮水,每日2 000 mL~2 500 mL。注意食物的色、香、味,以增进病人食欲。护士应鼓励病人多进食奶类、豆类、新鲜水果和蔬菜等富含粗纤维、维生素食物。中医理论认为,此类病人宜进食滋补肝肾、强筋壮骨之品,如甲鱼、乌鱼、排骨、牛羊蹄筋等,忌食辛辣、海腥发物,如公鸡、春笋、蟹等[5] 。

2.5 心理护理

结核病治疗时间长,花费大,护士要了解病人的经济能力和社会支持情况。对待病人态度要亲切热情,给予适当的病情解释,以取得病人和家属的信任。介绍成功病例,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解释手术后佩带支具绝对卧床1个月的目的,避免病人自行拆开支具,或自行下床活动,提高病人依从性。

2.6 出院指导

活动指导:配戴支具下床活动半年,半年内避免弯腰,禁止脊柱旋转运动。1年内避免负重,不提重物。少取坐位,减少胸腰椎间盘承受的压力。佩戴支具时相对限制活动,只能从事一般活动,禁止剧烈活动或从事重体力劳动[6]。佩带支具的时间一般手术后半年,病人来院复诊,经X线摄片和医生检查许可后方可取去。出院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返院门诊复诊,连续复诊2年。出现腰背部酸胀痛、午后低热盗汗时就诊。抗结核治疗期间每月监测肝功能、肾功能。支具的保养:用温水加普通清洁剂清洗,用毛巾拭干。勿暴晒或使用电吹风吹干以免变形。禁止使用强清洁剂清洗。并发症的观察:皮肤压疮、静脉血栓形成、结核病复发等。

3 结果

脊柱结核手术后应用躯干支具,38例病人能早期下床活动,未发生护理并发症。经随访1 年~4年时间,按脊柱结核疗效判断标准[1],38例病人均未复发。

4 讨论

结核原发病灶中的结核杆菌可经血液循环到达脊柱并潜伏,在机体抵抗力下降,如外伤、营养不良、过度劳累时诱发脊柱结核,脊柱结核对机体的潜在危害很大,严重者可致截瘫甚至危及生命。抗结核药物结合手术治疗,可以有效地控制和治疗脊柱结核,术后机体的抵抗力加强,潜伏的结核杆菌可被抑制甚至被杀灭[1]。脊柱结核使脊柱的稳定性受到破坏,病灶清除并植骨融合手术后脊柱节段稳定性并没有马上恢复,若因姿势不当致植骨块滑脱,可导致手术失败或脊髓及神经根的损伤,甚至发生脊柱骨折,使病情更加严重。支具是利用生物力学的三点矫正的原理,达到限制活动的目的[7]。对手术后的脊柱可起到制动作用,短期内可增加脊柱的稳定性[8] 。脊柱术后脊柱的稳定有利于缓解临床症状的疼痛、预防再次骨折等,显著提高了病人生活质量[9] 。卧床辅助支具固定对胸腰段结核术后的病人起到积极治疗的作用[10,11],为卧床病人保持正确的体位,使脊柱保持在生理性弯曲水平,提供了有效的支撑作用,减少身体重量对椎体的压力,有效防止植骨愈合不良、松脱及折断等,提高手术治疗脊柱结核的成功率。

摘要:[目的]总结脊柱结核病人手术后应用支具的护理方法。[方法]对38例脊柱结核手术后的病人通过绝对卧床、支具固定制动、防止脊柱扭曲,并配合药物、补充足够营养等护理。[结果]38例病人手术后能早期下地,未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脊柱结核病人手术后正确使用躯干支具,可以起到良好的固定作用,有效稳定脊柱,缩短病人的卧床时间,提高疗效,预防并发症。

13.耐多药结核的护理--曹静 篇十三

一. 护理措施

1.一般护理:

(1)休息、活动:保持充足的睡眠,进行适宜的活动锻炼。当有咯血时应卧床休息,待症状明显改善后进行活动,活动应根据患者的病情而定。

(2)饮食:丰富的营养对疾病的恢复起着重要的作用,应鼓励患者进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饮食,如牛奶、豆浆、鸡蛋、瘦肉、蔬菜水果等。饮食应当尽量多样化,应忌食刺激性食物及动火生痰之物。

(3)耐多药结核的相关知识: a.种类:

Q1.细菌学分6类,分别是原发耐药,继发/获得性耐药,自然耐药,交叉耐药,初始耐药及耐多药。

原发耐药指没有接受过抗结核药物治疗而发生结核杆菌耐药。初始耐药指经临床评估后,不能充分肯定以往没有接受过抗结核药物治疗)或治疗小于1个月而发生的结核杆菌耐药。包括原发性耐药和末发现的获得性耐药。

获得性耐药结核:指接受过抗结核药物治疗时间大于1个月而发生的结核杆菌耐药。

Q2.WHO分类:分为单一耐药,多耐药及耐多药。b.耐药结核产生的原因:

Q1.化疗方案不合理:药物联合不合理、不恰当;用药剂量不足、服药方法不当;疗程不足或间断用药;对失败和复发的病例未做深入的分析和给予恰当的处理。Q2.对患者的治疗缺乏管理或管理不善。Q3.抗结核药供应不足,种类不全或质量不佳。Q4.经济困难。Q5.新药贫乏。

c.治疗原则:提倡早期发现,早期治疗;重视第一次复治(初治失败者);采取综合治疗;药物方面,一定选择至少四种及四种以上未用过的敏感药物,注射期最好住院,便于观察和处理药物不良反应。疗程至少18个月,总疗程24个月。全程完全督导下进行。d.药物不良反应:恶心、呕吐,腹泻,头痛,低钾血症,胃炎,外周神经炎,过敏反应,惊厥,肾毒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精神症状,肝炎等。

耐药结核存在的护理诊断和可能存在的护理问题:

(1)焦虑/抑郁

(2)有传播感染的危险

与病人排菌和结核菌的传播方式有关;

(3)活动无耐力

与结核毒性症状、集体消耗增加、营养不良、呼吸功能受损等有关;

(4)营养失调

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食欲减退、机体消耗增加有关;

(5)有窒息的危险

与肺结核大咯血阻塞气道有关;(6)清理呼吸道无效

(7)知识缺乏 缺乏预防、治疗及消毒隔离知识。

2.耐多药结核并发症及合并病:

合并尘肺、呼吸道感染、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等;并发肺气肿、肺大泡、支气管扩张、咯血、气胸、呼吸衰竭、肺心病等。

3.耐多药病人的心理护理:

耐药肺结核患者因活动期具有传染性,常需隔离治疗,易产生焦虑、抑郁、被人嫌弃感及自卑、多疑心理。且治疗疗程长,部分患者疗效不佳,常担心疾病预后、治疗费用等问题。而不良的精神、心理因素又影响疾病的治疗和康复。因此,应根据患者的性格特征进行心理护理,让患者保持乐观、积极的心理,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嘱家庭成员注意患者的心理变化,尽量为患者创造一个温馨、轻松的家庭氛围,与患者一起多了解结核病的防治知识,使其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心理状态。树立战胜疾病信心,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4.耐多药病人的用药护理:

应坚持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的原则,还要使患者积极主动的接受治疗、配合治疗、规则治疗、完成治疗。做到按时、按量,不自行增、减量和药物种类,不能漏服及错服。对年龄偏大或记忆力减退患者,应让家属全面了解所用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以做好监督工作。

由于临床患者对结核药物的耐受性和肝、肾功能情况不同以及耐多药结核患者的存在,因此,治疗方案应个体化,要注意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确保合理化疗的完成及提高耐药结核病痰菌阴转率。

耐多药的治疗用药,在我国常用的抗结核二线药为卡那霉素、卷曲霉素、丁胺卡那、喹诺酮类(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等)、丙硫异烟胺、对氨基水杨酸钠、对氨基水杨酸异烟肼等。

制定化疗方案必备的基础条件:

a确定耐药种类:依据药物敏感试验的结果确定耐药的种类;或根据患者既往用药历史初步估计耐药的种类;

b确定选择用药依据:(1)药物试验结果(2)未获得药物敏感试验的结果前可根据地区耐药监测资料(3)既往用药史。

5.耐多药病人的健康指导:

(1)让患者了解耐药、耐多药结核病的相关知识,只有坚持正确的治疗原则才能达到有效的治疗效果。让患者积极配合,不擅自停药和换药,减少耐药菌的产生,并注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2)消毒隔离指导:让患者及家属掌握痰的处理方法和简便易行的消毒隔离措施,养成不随地吐痰的习惯,排菌传染期最好与家人分开居住,并尽量不去公共场所,咳嗽和打喷嚏时用手帕掩住口鼻。

(3)注意休息、增加营养、合理运动,以增加自身抵抗力,促进康复。

(4)做好出院指导:持续完成疗程的重要性,强调随诊,防止治疗中断。

6.消毒隔离措施:

(1)标准预防措施包括:

——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污染物品时,不论是否戴手套都必须立即洗手;

——医务人员进行每一次可能导致污染物的接触时都必须戴手套;

——衣服或面部可能污染时应当穿隔离衣、戴口罩和眼罩(护目镜);

——接触感染物品后、脱手套后立即洗手; ——锐器的正确处理;

——被感染性物质污染后的医疗器具的正确处理。(2)接触隔离、空气隔离、飞沫隔离的措施包括: *适宜通风的单间或同种病原同室隔离,关门,室外挂有明显标志,室内空气用紫外线照射或消毒液喷洒,每天至少一次; *限制减少人员出入病室,禁止探陪;

*戴口罩、帽子,穿隔离衣,必要时戴手套,近距离操作时带护目镜,严格手卫生;

*物品应每天擦拭消毒,先灭菌,再清洁、消毒、灭菌。污染敷料应装袋标记后焚烧或作消毒-清洁-消毒处理。

7.辅助检查治疗和相应的护理措施:

卧位,休息,活动,饮食,心理,用药,生命体征检测,伤口护理等。

8.耐多药结核病的治疗与管理

(1)耐药性产生已经成为传染病控制的主要问题(2)主要是治疗不当而导致耐多药结核病

(3)要采取有力措施并重于传染性肺结核病人的治疗及管理,减少和防止耐药结核病的发生

(4)要采用敏感药物和与之相关的监测措施

(5)由于大量耐药结核病人的存在,需要有力的药物才能最终根除耐药结核病。

根据耐药程度确定疗程:单耐利福平者疗程12个月;单耐其他药物者疗程至少9个月;耐两种药物者疗程12个月;耐3-4种药物者疗程至少18个月。耐多药结核病和广泛耐药肺结核病需要24个月以上(注射期6-12个月,继续期18-24个月),以此类推。

慎重选择用药及必须执行DOTS管理是关键。

二.耐多药预防的隔离措施

1.护士要掌握隔离与解除(14条)

(1)患者安置:单间或同种病原同室隔离;(2)人员限制:限制、减少人员出入病室;(3)手部卫生:严格执行手卫生的标准规范;

(4)眼、口、鼻防护:近距离操作如吸痰、插管等戴防护镜;(5)隔离衣:可能污染工作服时穿隔离衣;(6)仪器设备:用后应清洁-消毒/灭菌;

(7)物体表面:每天定期擦拭消毒,擦使用的抹布用后消毒;(8)终末消毒:床单元消毒;(9)标本运送:密闭容器运送;

(10)生活用品:清洁、消毒后才能携带;

(11)医疗废物:双层医疗废物袋,防渗漏密闭容器运送,利器放入利器盒;

(12)合理用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13)监测:采取有效治疗和控制措施,隔离期间定期监测感染情况;

(14)解除隔离:临床症状好转或治愈,连续两次培养阴性或症状消失后连续3次痰培养结核菌阴性。

2.患者及家属隔离知识的掌握:

(1)注意个人卫生,不要随地吐痰,应把痰吐于纸中或痰盂里,焚烧或消毒后倒去;

(2)不对他人大声说话、咳嗽或打喷嚏;

(3)戴口罩,口罩要每天煮沸后清洗,外出要佩戴;

(4)单独卧室,要光线充足,通风良好,房间要经常消毒,用过的器皿、用具煮沸消毒,煮沸时间为10~15分钟。实行分餐制,专人专用;

(5)衣被要经常清洗并在太阳下曝晒,结核菌强阳光直接照射下2H死亡,紫外线照射下20min死亡。不宜光照火煮沸消毒的物品可用酒精消毒或各类化学消毒剂;

(6)不要到拥挤、人多、有灰尘、废气的公共场所活动;(7)家具、用具及摆设的物品应每天用84消毒液擦拭消毒。

上一篇:学校临时工申请报告下一篇:世间友善作文6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