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题型分析

2024-07-14

中考作文题型分析(7篇)

1.中考作文题型分析 篇一

中考阅读题型归类

及2006年阅读重点题型分析

一、根据文章内容设计的问题 1、02《读书、养气、写作》

13、作者在文中对中学生的读书提出了 和 的要求。2、02《亲近自己的双腿》

16、第3段画线句“我正觉奇怪”中,“我”“奇怪”的是。

3、02《亲近自己的双腿》

19、第六段画线句说:“我心里的惆怅和悲凉竟然了无影踪了。”起先纠缠着、笼罩着“我”的惆怅和悲凉,为什么“竟然了无影踪了”呢? 4、02《亲近自己的双腿》20、第8段中说,车夫的那条独腿“支撑起了他的人生和尊严”。从全文看,车夫的“尊严”具体表现在(1)(2)(3)5、03《奥林匹克新格言》

16、第5段画线部分是罗格先生的话,从本段文字看,罗格先生说这段话的理由是(1)(2)。6、03《成全一棵树》

21、第8段画线句“母亲做出了一项重大决定”,请联系全文,写出促使母亲做出这项决定的最主要的一件事。7、04《蒙娜丽莎微笑揭密》

15、阅读正文和相关链接,蒙娜丽莎微笑被称为“神秘”的微笑是因为(1)(2)8、04《最完美的礼物》20、第5段画线句“恐惧和袭上队员们的心头”,联系上下文,队员们恐惧的是。9、05《为你打开一扇门》

12、从文中看,要成为一个有文化有修养的现代文明人不仅要有,更要有。10、05《我的老师》

16、填写刘老师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学生在课堂上的感受或反应。

二、概括文本主要内容 02《读书养气写作》

1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全文的主旨: 03《奥林匹克新格言》

18、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05《为你打开一扇门》

11、本文围绕文学展开论述,第3段主要论述了 ;第四段主要论述了。

三、指代题 1、02《读书、养气、写作》

11、第3段中加点词“气”具体指的是。2、03《奥林匹克新格言》

15、第3段画线的“这些杂色”具体是指。3、04《蒙娜丽莎微笑揭密》

17、第6段中加点的“此”指的是。05《为你打开一扇门》

12、第4段中“这并不是危言耸听”中的“这”指的是。

四、检测汉字的书写 05《我的老师》

15、第3段画线词语“情不自尽”中的错别字是,其正确的写法是。

五、探究词语、句子、段落、篇章的含义1、02《亲近自己的双腿》

18、第5段加点词语“挣生活”的意思是。2、02《亲近自己的双腿》

21、从全文看,题目“亲近自己的双腿”的含义是。

3、04《蒙娜丽沙微笑揭密》

17、“焚琴煮鹤”在文中喻指。4、04《最完美的礼物》

23、为什么说郭教授的“骗局”是“世界上最完美的礼物”? 5、05《我的老师》

17、为什么刘老师放风筝的情景留给“我”的印象最深?

六、揣摩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情感及心理 1、03《成全一棵树》20、第4段画线句“这棵树能长大吗?做母亲的目光是复杂的”请联系上下文,品读母亲此时复杂的目光(1)(2)(3)。2、05《我的老师》

16、分析刘老师的品质特点。

七、揣摩作者的看法、情感

及写作的目的意图 03《成全一棵树》

22、第2、4、8、9段中,“一拐一拐”共出现4次,作者突出这一细节的用意,一是强调他是个残疾的孩子,二是。

八、根据特定词语组成一段文字 05《我的老师》

13、理解第一段,仿照第二段,在横线上填入词语,并简述打开“这扇门”的意义。(文字中必须含有下列词语中的3个。)

九、根据要求补写内容 02《亲近自己的双腿》

17、第4段中的省略号省略的是“我”的心理活动。请联系上下文,把“我”心里想的内容补充完整。02《成全一棵树》

23、第17段中写道:“他百感交集”。如果你是一个戏剧或电影的编导,请为他设计一段独白。04《蒙娜丽莎微笑揭密》

19、从文中推断,第7段的内容显然应与第6段相对。请你用一段话来驳斥对方的观点,阐明自己的见解。04《最完美的礼物》

22、第10段画线句“郭教授将猎枪递给大刘,声音颤抖着对大刘叮嘱了什么”。根据文章,写出教授叮嘱的内容。补写内容和分析鉴赏合二为一 04《最完美的礼物》

21、依据人物的性格特点,在第7段的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语,并简述理由。(1)“轮到大刘了,他 地喝了两大口水,„„”理由:(2)“杯子最后轮到郭教授手中,他只 地抿了一口,然后将杯中剩下的水倒回水囊。

十、谈看法、感想等 02《读书、养气、写作》

15、第4段中说:“读者通过读书,感受到文章的气,吸收了文章的气。”请你从课外阅读中举出一例,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十一、鉴赏 02《亲近自己的双腿》

18、从语言特点看,在第5段中有不少富有表现力的语句。写出你最欣赏的一句,并陈述理由。05《我的老师》

18、将第10段与下面一段文字作比较。你认为哪一段作文文章的结尾更好?为什么?

1、句式转换 C12中,反问句在表达上一般能起到增强肯定语气的作用。试从文中找出一句反问句,并在不改变句子意思的前提下将它改写成陈述句。

2、分解句子的意思 A12,从全文的论述来看,第(3)段中画线句表达了哪几层意思?(写出两点即可)

3、探究作用

1、修辞的运用和作用(1)C16中,第(12)段画线句中,“战车”在文中比喻。(2)D15题(2)中,句子运用了拟人手法,其作用是。中考例证 1、02《读书养气写作》

12、第4段画线句运用了 和 的修辞手法。2、05《我的老师》

14、请从第2段中找出与画线句“蓝天上,一架架风筝在同白云戏耍”的修辞方法相同的句子:

2、结尾的作用(1)A18中,作为文章的结尾,这句话的作用是。

3、说明方法的作用(1)B12中,第(5)段中列举了一些数字,是为了说明。(2)D11(2)本段列举了大量的地名,其作用是。

4、论据的作用(1)A13,第4段中列举作者的后悔、歌德的实验等事例在文中的作用是。(2)C13,第4段以《前赤壁赋》为例论证了。

5、描写的作用(1)B16,文中有多处对于老人衣着外表和生活状况的描写,这些描写的作用在于。(2)C17,文章开头和结尾两次出现了对“长笛声”的描写,其作用有何不同?(3)D17,品读第二段和第三段画线部分,联系全文,从不同角度体会并说明它们的作用:情节内容;结构;思想情感。

4、照应 B17中,第(15)段中说老人“本真的善良,唤醒了我心中一度被遗忘的东西”。从全文看,最能体现老人“本真的善良”的一句话是。

5、文学常识 B14中,文中提及“泰戈尔”与“托尔斯泰”,你读过他们的作品吗?请写出其中一位大文豪的一篇作品。

6、鉴赏

(一)人物描写特点 A19,请从人物描写特点的角度,写一段80字左右的赏析文字。

(二)富有表现力的精彩语句 B13题(1),文中有不少富有表现力的精彩语句。请写出你最欣赏的一句,并陈述理由。

(三)诗画关系 C18中,作者用“诗一般静美”来形容陈逸飞《吹长笛的女人》的画作,唐代诗人王维也曾说过“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请以《鹿柴》一诗(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人深林,复照青苔上)为例,谈谈你对诗画关系的理解。

7、仿写(1)那个梦想如悬在空中的一盏明灯,引导他一站一站地往前赶;如埋在心间的一粒种子,渴盼着有一天能生根发芽;如上天对心灵的一个暗示,催促他加快脚步一步一步地想梦想靠近。那个梦想如。(松江区)(2)哲学是山岗,你可以登高远望,尽管在阅读时有爬山一样的沉重与艰难,散文如一片草原,有和缓的起伏,有看得见却走不到的地平线。

小说是。(金山区)然而人们还是喜欢善良,欢迎善良,向往善良。善良才有幸福,善良才能和平愉快地彼此相处,善良才能把精力集中在建设性的有意义的事情上,善良才能摆脱恶斗与自我消耗,善良才能天下太平。这就是善良的力量。善良的力量属于人,她属于历史属于文明属于理性属于科学。她属于更文明更高尚更发展良好的人。她属于更文明更民主更富强的社会。善良也是一种智慧,是一种远见,是一种自信,是一种精神力量,是一种以逸待劳的沉稳,是一种文化,是一种快乐。善良可以和天真可以和成熟也可以和超然联系在一起。品读第5、6、7段,以“善良像„„,它让我们„„,也让我们„„,更让我们„„”的句式写一句话。(4分)(宝山区)思念如决堤的海,汪洋恣肆,奔腾不息,又如浓墨重彩的山水长卷,没有开头,也没有结尾。思念如,又如。(浦东新区)如果用河流比方,没有下游和中游,上游不是死水一潭吗? 请仿照画线句子的形式写一句句子来补充论证。(3分)(徐汇区)谈感想 请你就文章表达的亲情发表自己的感想。(虹口)阅读本文,选一个角度写一段80字左右的读后感。(松江)文中的“儿子”认为,“一个青年有没有志气抱负”必须靠勤奋的这种观念过时了,对此你有何看法?(卢湾)品读第(14)段画线句,联系全文,请你给艾木写一段表示祝福和鼓励的话。(宝山)作者以“别样的目光”为题,多次写到严福祥“惆怅和忧伤”的目光,请用80字左右谈谈严福祥的目光。(青浦区)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些什么感想?请用80字左右写你最深的一点感受。(闵行)就文中的画线句子,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社会的“冷淡”,“斤斤计较利益”以及“热情”,“柔软”的认识。(普陀)读完全文,你有什么收获?请联系阅读实践,谈谈自己的感想。(黄浦区)联系全文,用80字左右谈谈对第8段“蕴含着最美语言的石头,你是属于我的,我也是属于你的”这句话的理解。(徐汇)鉴赏 原文在第(15)段画线句前还有下面四段文字,有人认为这些话显得拖沓,应予以删除;有人则认为与表现主旨有关,应该保留。你的意见呢?请用80字左右谈谈你的看法。(金山)从第(5)段到第(10)段有不少对“儿子”的描写,你这些描写的作用的篇幅有什么看法?(卢湾)本文标题也可以写作“松山反击战”或“英雄一连”,请以其中一个与原标题“一个都不许死”作个比较,用80字左右谈谈你的看法。(长宁区)从表现文章主题这一角度来看,能否将最后一段删去?用80字左右说明你的理由。(南汇)有人认为,第5段同文章中心的关系不大,可以删去,你是怎么看的?请用80字左右谈谈你的意见。(浦东新区)联系你的阅读体验,用80字左右在分析第7段写作者阅读《老人与海》一书的感受与文章中心之间的关系。(闸北区)发表观点 第2段中说“中国有五千年璀璨的文化、这是我们取之不尽的宝藏”。请你谈谈中学生应如何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杨浦区)* * * *

2.中考作文题型分析 篇二

一、程序求值型

【分析】这是一个代数式的求值问题, 但没有直接给出代数式, 而是通过运算程序来给出的.可先根据程序列出运算式子, 再把字母的取值代入计算.

解:由转换器的程序可知, 运算程序的代数式为 (x+3) 2-5, 输入x的值为2, 则 (2+3) 2-5=20.所以应填20.

【方法指导】本题考查了代数式求值, 根据图表准确写出运算程序是解题的关键.

二、整体思考型

【分析】观察发现:求值式的底数已知, 故采用整体思想代入计算即可.

解:因为a+b=2, a-b=5, 所以 (a+b) 3· (a-b) 3=23·53= (2×5) × (2×5) × (2×5) =1000.

【方法指导】在进行整式运算时, 需先观察式子的特点, 然后进行计算, 有时采用整体思想进行计算会事半功倍.

三、多元思考型

【分析】求代数式值的基本方法是代入, 但本题中给出的条件是一个等式, 如何代入呢?这正是本题的绝妙之处.解题者思考角度的不同, 解法也不同.

解法1: (参数代入法) 将a当做已知数 (参数) , 根据“减数等于被减数减去差”, 可得b=2a-5, 则6a-3b=6a-3 (2a-5) =6a-6a+15=15.

解法2: (整体代入法) 把6a-3b变形为3 (2a-b) , 然后把2a-b整体代入, 即可求得其值.6a-3b=3 (2a-b) =3×5=15.

解法3: (特值代入法) 取a=0, 则b=-5, 当a=0, b=-5时, 6a-3b=0-3× (-5) =15.

【方法指导】对于给定的条件, 要善于从多角度来看, 这里解法1是将字母a看作常数来参与运算的;解法2是从整体的角度来看的, 从待求的代数式中变换出已知条件式2a-b, 整体代入, 十分简捷, 也可以将已知式两边同时乘以3, 整体得出结论;解法3是从特殊到一般的角度来看的, 巧妙地取a=0, 则b为整数, 代入求值式计算比较简捷, 用这种方法解题要注意两点:一是所取的字母值要使已知式和求值式有意义, 二是所取的字母值要使计算简便.

四、定义运算型

【方法指导】对于这类新定义运算的代数式求值问题, 理解“定义的运算”是关键.

五、规律探索型

例5 (2012·珠海) 观察下列等式:

12×231=132×21,

13×341=143×31,

23×352=253×32,

34×473=374×43,

62×286=682×26,

……

以上每个等式中两边数字是分别对称的, 且每个等式中组成两位数与三位数的数字之间具有相同规律, 我们称这类等式为“数字对称等式”.

(1) 根据上述各式反映的规律填空, 使式子成为“数字对称等式”:

(2) 设这类等式左边两位数的十位数字为a, 个位数字为b, 且2≤a+b≤9, 写出表示“数字对称等式”一般规律的式子 (含a、b) , 并证明.

【分析】 (1) 等式左边两个因数的特点是:三位数的百位数字是两位数的个位数字, 个位数字是两位数的十位数字, 十位数字是百位数字与个位数字之和;等式右边两个因数的特点是:两位数是将等式左边的两位数的个位数字和十位数字互换, 三位数是将等式左边的三位数的个位数字和百位数字互换; (2) 用字母表示数并对上述规律进行验证.

解: (1) (1) ∵5+2=7, ∴左边的三位数是275, 右边的三位数是572, ∴52×275=572×25; (2) ∵左边的三位数是396, ∴左边的两位数是63, 右边的两位数是36, 63×396=693×36.故答案为: (1) 275, 572; (2) 63, 36.

(2) ∵左边两位数的十位数字为a, 个位数字为b, ∴左边的两位数是10a+b, 三位数是100b+10 (a+b) +a, 右边的两位数是10b+a, 三位数是100a+10 (a+b) +b, ∴一般规律的式子为: (10a+b) ×[100b+10 (a+b) +a]=[100a+10 (a+b) +b]× (10b+a) .

证明:左边= (10a+b) ×[100b+10 (a+b) +a]= (10a+b) (100b+10a+10b+a) = (10a+b) · (110b+11a) =11 (10a+b) (10b+a) ,

右边=[100a+10 (a+b) +b]× (10b+a) = (100a+10a+10b+b) (10b+a) = (110a+11b) · (10b+a) =11 (10a+b) (10b+a) ,

左边=右边, 所以“数字对称等式”一般规律的式子为: (10a+b) ×[100b+10 (a+b) +a]=[100a+10 (a+b) +b]× (10b+a) .

3.两类中考物理题型的分析解答 篇三

一、探究型试题

科学探究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它主要包括六个环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数据收集,分析论证、评估交流.近几年来中考物理试题中针对以上六环节的试题不断出现,该类题目一般是为了实现某一目的或验证某一猜想(如观察某一物理现象、过程,测量某一物理量或探究某一物理规律),通过自选或给定实验器材,运用所掌握的物理知识和方法,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或对已提供的实验方案进行评价、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等,该类考察对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起到了导向和推进作用.

【例1】 (荆门市)为了研究导体的电阻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需要通过实验来探究,现有表1所示的五组电阻线供实验时选用.

(1)本实验要分________不同情况进行研究.

(2)表2是一张记录其中一组探究“导体的电阻跟它的横截面积的关系”的实验情况和结果的表格,但尚不完整.要求按照题后的提示把表格设计完整并填写表格,最后使表2能突出体现研究实验的科学方法——控制变量法.

提示:(1)表2中第五栏、六栏需要填写栏目名称.(2)除了第一栏空格根据表1填写选用的电阻线序号外,其余各栏空格均选填“大”、“小”或“相同”.

解析:本题所考查的是一个探究性实验,研究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表中列出了材料、长度、横截面积三个因素.研究导体的电阻跟三个因素的关系,实验就要分成三组不同的情况进行.要研究“导体的电阻跟它的横截面积的关系”,必须使导体的材料相同,长度相同,比较通过导体的电流大小.在相同电压下,通过电流较小的导体,它的电阻较大;通过电流较大的导体,它的电阻较小.本题的解答如下:(1)三;(2)如下表

【例2】 (烟台市)科学探究需要收集和处理数据.在已有大量数据时,要想更容易地了解概况并找出规律,对数据处理方法就显得十分重要.下表给出的是大气压跟对应高度的一些测量数据,请采用学过的方法或自己创造的方法(只写出一种方法),形象、准确地表示出大气压强随高度变化情况.根据你对数据的处理分析,你认为大气压随高度变化有什么规律?若某地的大气压强为7.0×104Pa,请你推测一下当地的高度.

解析:本题给出了一组实验数据,并由此考查我们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判断、处理的能力.对实验数据的处理是一项基本的实验技能,通常有三种方法,即图像法、公式法和语言表述法.本题采用图像法,答案如下:

(1)如图1所示.

(2)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少.

(3)h=3km(或3土0.2km).

二、开放型试题

开放是相对封闭而言的,传统的物理试题条件完备,解题过程单一,结论确定,我们称为“客观题”或“封闭题”,其要求就是找出确定的答案,与此相反,题目条件不明确,求解问题不指明,解答过程不唯一,答案形式多样化的试题我们称之为“开放题”,大体可分为三类:

条件开放题,此种类型题目往往所给条件不足,或题目不够完整或仅提供部分信息,让答题者结合自己掌握的知识补充、选择器材,以完成出题人的要求.

过程开放题:此类题目所给的条件往往是完楚的,题目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唯一的,但是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方法却是多种多样的.

结论开放题,此类题目所提供的信息是完整的,但是要推导的结论不唯一,甚至采用不指明问题而是让学生直接参与设计问题的形式,使答案更灵活多样,开放性更强.

某些开放型试题并不严格遵守以上分类方法,有的同时具有以上两类或三类特征,解题时需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探索,运用发散思维从不同方面进行分

析,从正反两面进行比较,克服思维定势,避免思维单一,使问题朝简单化方向发展.

【例3】 (河南省)正北牌方糖是一种用细白砂糖精制而成的长方体糖块.为了测出它的密度,除了一些这种糖外还有下列器材:天平、量筒、毫米刻度尺、水、白砂糖、小勺、镊子、玻璃棒.利用上述器材可有多种测量方法.请你答出两种测量方法,要求写出:①测量的主要步骤及所测的物理量;②用测得的物理量表示密度的式子.

4.2010中考作文题型备考训练 篇四

题型盘点

近年来,每年的中考作文命题都会有一定的变化和创新,但无论怎样改变,全命题作文一直都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题型。像《在学海中游泳》(上海)、《我很幸运》(江西省)、《一步,一步,再一步》(湖南长沙)、《你我走过的日子》(浙江绍兴)、《在我的世界里,一切都很美好》(陕西省)、《那一刻,我迈上了新台阶》(甘肃兰州)、《我们一起走过》(江苏南通)、《师生之间》(安徽省),便是2009年中考出现的典型试题。与其他命题形式相比,全命题作文在避免宿构、统一评分标准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因而颇受命题者青睐。在笔者收集到的120道中考作文题中,全命题作文便占到了47题。专家预测,这种命题格局在2010年会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从内容上看,全命题作文命题范围也相对集中,它们以自我为核心,往往在文题中直接出现“我”或“我们”,有些考题虽然没有出现“我”和“我们”,但也强调书写自我体验,表达真切感悟。把握了这些规律,中考作文复习自然会事半功倍。

难点攻坚

考场上,要想让自己的全命题作文脱颖而出,审题与构思是不可缺少的步骤。此外,我们可以在内容上下工夫,寻找新颖独特的材料;可以在情节上做文章,构思出人意料的情节;可以在形式上巧布局,妆扮出让人耳目一新的佳作。掌握了下面四种方法,相信写出来的作文自然会与众不同。

一、细审命题,关注限制。全命题作文中,开放式、独词式命题并不多,大部分考题都进行了明确的限制。这种限制,也正是命题者考查考生文章是否准确扣题的重要依据。像“从那一刻开始”“又是一年风起时”“对我影响最大的一个人”等便是代表。看来,攻克带限制性的命题,极为关键。如写“我们一起走过”,就应该写出自己与他人一起同行的情景,如果只是写自己或写他人,那就偏题了;如2009年江苏南京市中考全命题作文“今天真好”,文章的重点应放在“今天”,如果忽视这个限制,写的文章洋洋洒洒跨越古今,自然就偏离了命题者的意图。

二、添加语素,寻找角度。写作开放式、独词式全命题作文时,若采用添加语素的方法构思,视野会豁然开阔。添加语素的角度越多,筛选的余地就越大;添加语素的角度越巧妙,写作的内容就越新颖。如2009年福建福州市中考全命题作文“分享”,你可以写与同学一起分享丰盛的饭菜,也可以写与老师一起分享学习的乐趣,相比之下,前者平平淡淡,后者情趣盎然;你可以分享家庭的温暖,也可以分享自然的美景,前者大同小异,后者新颖脱俗。毫不夸张地说,全命题作文的切入角度,像天空一样宽广,关键看你是否拥有一双智慧的眼睛。

三、匠心独运,情节求新。同题作文要避免千篇一律,唯有构思选材时采取“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的策略。当你看到命题后,首先想到的内容尽量不用,继而想到的要细细想一想后再用,经过深思熟虑后想到的内容也许就会有了与众不同的光彩。如写全命题作文“温暖的时刻”,一般同学可能会写自己的一次幸福经历,那么,我们能不能反向切入,从痛苦的感受下笔呢?这样写出来的文章自然会波澜迭起,情感动人。又如写全命题作文“我的一片蓝天”,一般同学可能会写自己一个个的成长故事,我们能不能独辟蹊径,站在某位历史名人的角度,或是某一动物或植物的角度来写作呢?如此独特的构思,相信定会让阅卷老师拍案叫绝。

四、与众不同,文体求新。恰当的文体,好比闪亮的时装,会令人耳目一新。写作全命题作文,我们也完全可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选择自己最擅长的文体,选择与文题以及内容最适合的文体来写作。如写作2009年江西省中考全命题作文“我很幸运”时,95%的考生采用记叙文写作,我们能不能将文章写成日记体、书信体,或者童话、寓言体呢?文体出新已经成为了中考优秀作文的一道独特风景。在这里,笔者也提醒同学们,你选用了一种文体,就要充分体现该文体的特征,并在构思与语言上进一步精雕细刻,你的文章才会真正闪现出创新的光彩。

新题演练

1.鲜花怒放,是一种风景;满面笑容,也是一种风景。海浪滔天,是一种风景;和谐共处,也是一种风景„„在你的心目中,哪一种风景是最美丽的呢?请以“那是最美的风景”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内容自定,文体不限。

写作导航:关注美好的事物与情感,是中考作文命题的一个方向,此题展示的便是这种特色。此题开口较大,所以我们首先得选择好要写的具体“风景”,这风景,可以是自然的景观,也可以是美丽的心灵。然后对之精描细绘,语言的生动优美和情景的自然交融,是写作这类文题应当着力关注的。

2.请以“一路有你相伴”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定立意;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

写作导航:此题既关注自我生活的美好经历,也倡导大家保留一份感恩之心,符合当前中考作文的命题趋势。细细想想,如果没有父母的呵护,家庭会如此温馨吗?如果没有师生的交流,校园会如此精彩吗?如果没有书籍的陶冶,智慧会如此美丽吗?选择前两种构思,写作时容易下笔;选择后一种构思,语言宜文采动人。

2010中考作文题型备考训练2:半命题作文

题型盘点

半命题作文既有所限制又有所开放,在选材、立意方面给了考生较大自由,在审题上思考度较小,既便于考生展示文采又能较好地避免宿构和猜题押题。近几年来,命题者对半命题作文内容和形式进行了改革与创新,半命题作文形式多样:有命前半题式,如2009年浙江金华的“,让生活更美好”;有命后半题式的,如2009年福建莆田的“给我快乐的 ”;也有命首尾题式,如2009年广东省“我和 一起 ”;还有命中间题式的,如2009年湖北襄樊的“一路与同行”。更要说明的是,近几年的半命题作文,命题人还精心设计了富有激情的提示语,帮助考生开启思维,拓展选材空间,激起考生的写作欲望;给出的另一半不拘一格,充分显示其魅力;命题内容更加贴近考生,让考生有事可写。近几年来,半命题作文既没有话题作文的大起大落,也没有全命题作文的一路高歌,而是稳中有升。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半命题作文依然会风光如旧。

难点攻坚

也许,最简单的也是最容易忽视的。从近几年中考阅卷情况看,半命题作文最容易忽视的问题不少,对此,我们应该采取何种对策?

失误之一:不审要求,不合情理。审题是写好作文的第一关。半命题作文也不例外,所选词语与已给出的词语既要搭配得当,也要合乎情理。但有不少考生却偏偏忽视了这一点,如写半命题作文“,也美丽”,选用“失败”“放弃”“挫折”“绿叶”“小草”等符合语境;如选用“奋斗”“追求”“成熟”“鲜花”“掌声”,明显与“也”语境意义不符。也有考生一味求新求异,导致观点偏激、荒谬,如写“,我的快乐之源”,选择“读书”“运动”“助人”“乐观”,则立意健康;有考生一意求新,选择“烦恼”“睡觉”等,与题意完全相悖;更有考生居然选择“让人痛苦”,新则新矣,立意却出现重大问题。在写“享受 ”时,有考生一味求新求异,竟将文题补成“享受地震”,如此观点荒谬的作文,怎能赢得阅卷老师青睐呢?

所用对策:要搭配得当,合乎逻辑。

半命题作文补题首先要“合格”“得体”。所谓“合格”,就是要搭配正确,表达通顺,符合习惯。“得体”就是要前后照应,合乎题旨。如“ 谢谢你”,揣摩题旨,所填内容当与所感谢的对象照应,应补填称呼或姓名,如“老师,谢谢你”“对手,谢谢你”。如不顾及题目中对应关系,填成“辛苦了,谢谢你”“再一次,谢谢你”等,明显与题旨相悖。

考场作文是“速成”作文,难有充足时间来选材和构思。考生补题,应与平时积累或情感体验相契合;所选内容,最好是自己熟悉、感兴趣的内容。只有熟悉的人和事,才能写得深刻,写得精细。

失误之二:拟题俗套,重复雷同。这种现象在半命题作文中十分突出,补题选材撞车几率相当高。如,“当我面对 的时候”,大多数考生选择的是“挫折”“成功”;以“人生路上 多”为题,大家不约而同选择的是“朋友”“坎坷”。

所用对策:发散思维,创新求异。

半命题作文补题,应大胆舍去试题提示语中的词语,舍去大家耳熟能详的词语,打破思维定势,全方位、多角度地发散思维,文章方能独树一帜,内容新颖鲜活。同时,要避俗求新,就应大胆选择带有自我色彩的素材,一般说这类素材大多带有个人“版权”,所以容易写新颖。其次,要学会比较鉴别,灵活取舍。如“我生活在之中”,填“家庭”“学校”“社会”——浅薄直露,味同嚼蜡,而且“学校”“社会”范围太大,不易入题;填“集体”“亲人”“友谊”——词语平常,容易雷同;填“麻将声”“追星族”——选材新颖,切中时弊,发人警醒;填“题海”“夹缝”“梦魇”——选词新奇,比喻形象,容易出彩。如此比较一下,高下立判。新颖的题目、新鲜的内容和新巧的构思,极易为考场作文赢得高分。

失误之三:拟题过大,难以下笔。半命题作文另一半拟题,既要凸显立意,还要缩小选材范围,便于下笔。如写“感悟 ”,有考生拟成“感悟大自然”“感悟人生”等,显然,如此大的题目,写起来不易把握,只能泛泛而谈,很难写深写透。

所用对策:小处切入,写细写深。

要知道,记人叙事作文,细节细腻生动,情节曲折感人,是得分重要条件。在六百字左右的篇幅中,要写细写透,诚非易事。补题应从小处切入,如此才能写得具体生动。如写“ 龙门阵”,以“四川龙门阵”“重庆龙门阵”补题,因题目涵盖范围太大,很难写具体;而“夏夜院坝上的龙门阵”“爷爷的龙门阵”,开口小,易切入,不少考生有切身体验,自然容易写精彩。

失误之四:脱离文题,我行我素。半命题作文将题目补充完整后,就是全命题作文,文章内容应围绕题目来写,但有些考生却抛开题目,任意为文。如写“我,因为我 ”,有考生拟题为“我美丽,因为我独特”,文题新颖,可惜具体行文时,却大谈一些名人的独特,独独忽略了“我”,显然与文题相距甚远。拟题之后,撇开文题随意行文的考生每年都为数不少,希望我们这一届的考生对此类问题一定要多加注意,避免重蹈覆辙。

所用对策:彩线串珠,巧妙点睛。

避免这种毛病,最好的办法就是采用“彩线串珠”法构思。所谓“彩线”即线索,“珠”即材料。选用一个与文章主旨密切相关的句子,既可在段首或段尾运用相似的句子或短语,前后呼应;也可让同一中心句灵活地穿插在不同的段落;还可将某一线索句或中心句独立成段,分布在文章各处,前后照应。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围绕“彩线”展开,不能游离于“彩线”以外。

新题演练

1.,也是一种享受。

要求:补全题目,认真审题,写出自己的真切感受;字数600字以上。

写作导航: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一种享受”对立意和选材都有所限制。既然是“享受”,显然应该是美好、温馨、浪漫的东西,而题目中最关键的字眼“也”,它表明题中所填的内容与人们通常意义上的“享受”有所不同,需要同学们反向立意,如“平淡”“冒险”“离别”等„„写作中要重点围绕“也”字做文章,做到内容新颖、见解独到。同时,行文上也可以利用前后鲜明的反差,来突出“也”字的效果。

2.生活中,有些事情我们始料未及,有些事情往往不会顺着我们的意愿发展,结果常常出人意料。但可以肯定地说,偶然的事件往往有必然的结果,当我们循着事情发展的轨迹追溯其根源时,立马便豁然开朗——虽在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这样的事情往往蕴涵着深刻的人生道理,促使我们思考。

请以“没想到,是如此 ”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在记叙中兼有适当的议论或抒情。

写作导航:“没想到”意味深长,富有言外之意——结果与意料大相径庭,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材料中“这样的事情往往蕴涵着深刻的人生道理”有立意的导向作用,只有把其中“深刻的人生道理”揭示出来,文章才具有启示性。“没想到”的事情非同一般,应是曾令我们感到震动的事情。文题前一横线是要陈述的对象,后一横线要填意料之外的结果。写作时开头宜出人意料,可采用倒叙,或先声夺人,设置悬念,紧紧拽住读者眼球,吸引人们读下去。中间可采用对比,或巧用插叙,使文章情节摇曳多姿:一向成绩优异的“我”却考试砸锅,成绩一塌糊涂;一向和蔼可亲的父亲却因“我”任性而打“我”„„前半部分可简略叙述,然后追溯原委,结尾适当议论抒情,既照应开头,又画龙点睛。

2010中考作文题型备考训练3:材料作文

题型盘点

材料作文,它既有命题作文的限制性,又有自拟题作文的自由性;既能考查考生按要求作文的能力,又给考生提供了充分展示其写作能力的自由空间。更由于“材料”所具有的灵活性、丰富性、与时俱进性,以及极高的抗拒“猜题”的优势,因此材料作文一直受到一些地方命题老师的青睐。材料作文在考查考生文字表达能力的同时,还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分析概括、归纳推理等多方面的综合思维能力,所以它一直是中考作文中的难点。

综观近年来全国各地中考材料作文所占比重,2007年约6%,2008年约8%,显然其处于相对弱势。材料作文曾火爆一时,但随着命题作文的出现,它几乎淡出了命题人的视线。然而,中考作文题每一年又都少不了材料作文。随机抽查2009年全国60个考区的中考作文试题,有4个考区是纯材料作文,2个考区选用了材料作文作为其中的备选项,约占总数的10%,保持了相对的稳定。如湖北武汉2008年以“简单的一句话”为材料,2009年以“跳高+石缝小松树”为材料,连续两年都是材料作文;2009年黑龙江哈尔滨以“两粒种子”“盲人小时候为了自己的缺陷而烦恼沮丧”为材料;2009年广西柳州、北海以“铅笔”为材料;2009年湖北黄冈以“人生最重要的几个字”为材料„„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教材中有不少写作任务都是以材料作文的形式出现的,这给今后中考打破以往命题格局带来了可能。而一些地方中考近三年来都是命题作文,今后说不定会突然杀出个材料作文,其概率还是较高的。因此,建议同学们有意识地关注一些当下的热点话题,还有课文拓展阅读里面的一些材料,以备将来考场上遇到材料作文时能够胸有成竹。

难点攻坚

现今的材料作文吸取了话题作文的优点,它打破了审题的唯一性、立意的限制性、表达的单一性,给考生适度的写作自由,从材料中找出相应的写作话题即可展开行文。材料作文所提供的“材料”,或是名人逸事,或是警句箴言,或是幽默风趣的漫画(照片、图片),或是给人以启迪的小故事、寓言、诗歌等等,其内涵丰富,范围广阔。读懂材料,把握材料的主旨,是写好材料作文的关键。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把握材料寓义。

审题立意是材料作文写作的首要问题,而所给材料对主题的确立有着客观的制约性。很多考生往往把握不了材料揭示的中心,脱离材料另起炉灶,造成“跑题”。请看2009年河南省中考作文材料:

小姑娘把橘子皮剥去,看见里面有很多小瓣,就问:“橘子,你为什么长这么多小瓣呢?”“是为了让你能和大家一起分享啊。”橘子回答说。

小姑娘又问苹果:“苹果,你为什么没有长成小瓣呢?是为了让我一个人独吃吗?”“不!”苹果回答,“是为了让你能够完整地把我奉献出去。”

从小姑娘和橘子、苹果的对话中,我们看到都与“奉献”二字有关。命题者的意图显然不是让我们拿这两种对奉献的看法作比较,去批判某一方,肯定另一方。我们可以从分享的角度,也可以从奉献的角度,还可以把二者糅合在一起来立意构思,像苹果那样完全地奉献,像橘子那样让每一个人分享你的奉献。也可以从为人处世的角度来立意构思:当东西多时与人分享,当东西少时全让给别人,这是一种可贵的美德。同学们要切记,准确把握主题是材料作文写作的前提和基础。

2.选择恰当角度。

对同一材料,不同的考生会有不同的选择角度,我们要选取那些最能表现题旨的角度。如2009年四川绵阳中考作文题:

有人说,爱你的人,常常用你不喜欢的方式关心你。比如:躺在床上看书——“你还要不要眼睛?”期末考试成绩大幅度下降——“写出深刻反思!”邀好友上网——“网吧不是好地方,别去。”你可能真的不喜欢这些方式,可是你能说这些不是爱吗?

读了这段文字,你有什么感受?请写一篇记叙文,题目自拟,600字以上。

这则材料要求我们写的是生活中体验到的“自己不喜欢甚至是反感的特殊的爱”。主题表达的是“爱”,但这种“爱”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而是在同学们眼里显得难以理解和接受的爱,是一种存在心理反差的爱,但最终又是一种符合人类普遍价值取向的爱。如果把亲人的爱完全写成暴力式的,把自己的反感推向极致,这样的立意必将会出现严重偏差。

3.发散思维,打开思路。

对材料必须先发散思维,思路打开了,可写的内容就丰富多彩易于下笔了。下面以2009年湖北武汉中考作文题为例:

镜头一:运动场上。“跳高健将”王山纵身一跃,跨过了1.5米的横竿;小个子李川连跳三次,也没能越过1.2米的高度。老师说,尽力去跳就好。

镜头二:春游途中。在一处悬崖的石缝里,生长着一棵小松树。同学们驻足观望,担心它难以枝繁叶茂。老师说,尽力去长就好。

尽力而为就好。这一点引起你哪些联想和思考?请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两则材料在收尾时,借老师之口两次点明故事的主旨,然后在提示语中再强化一遍,我们可从材料中直接获得作文的主题。两个镜头取材不同,但其寓含的意义却有共通之处:尽管环境恶劣,或自身客观条件不足,但主观的积极努力却是必不可少的,“尽力”就可为改变不利的现状带来希望。为什么“尽力而为就好”?这是每一个写作者都要思考的问题。能否讲清“为什么”,是作文成败的关键。分析“为什么”时,既分析主观原因,又分析客观原因的文章,是最切题的文章。但如果把“尽力而为就好”中的“好”理解成“成功”,便与材料主旨明显相悖了。考生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归根到底是由于思维的定势造成的。写这篇作文时,可以有不同的思维,如果以“尽力而为就好”作为中心,肯定是对的,切题的;从反面切入,写“不尽力而为就不好”,也是可以的;对“尽力而为就好”这个观点质疑反思同样可以:我们奋斗拼搏时,真的只问耕耘,不问结果吗?不讲方式,不看对象,不顾现实,只是埋头“尽力而为”,这种做法是不是有值得商榷的地方,而适当的放弃、重新选择是不是更明智一点呢?

新题演练

1.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英国诗人勃莱克的一首诗——《天真的预言》:一颗沙里看出一个世界/一朵野花里一座天堂/把无限放在你手掌上/永恒在那一刹那里收藏。

请根据上述材料,自选角度,自定立意,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写作导航:生活中处处涌动着令人感动的事情,但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你用心捕捉的这份感动是“永恒”的,是含而不露的,是内敛的。这是写作的切入点。只要文章内容能恰当地围绕话题,阐发“珍藏”的蕴意,表现积极的价值取向,就是符合要求的。内容上,既可以写伟人的壮举,也可以写凡人的小事,还可以写造化奇观、鬼斧神工。但所写的这些都必须是令你感动的,值得你将其珍藏在记忆深处的。写法上,可以抒情,也可以议论。但文章中的材料必须都是抒情、议论的基础,否则,所抒之情,所议之理,皆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就起不到感染读者的作用,反而会让读者生厌。

2.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写作任务。

一条大蟒蛇和一条小毒蛇是朋友。

这天他们在路边发现了一只巨大的乌龟。

蛇兄弟想,这么大的个儿,可是一顿美餐啊。

蟒蛇说:我来对付他。

于是蟒蛇施展自己的绝技,用身体将大乌龟牢牢地缠住。而乌龟早已将身体缩进了壳里,任凭蟒蛇怎么缠绕,也无法伤害到大乌龟。泄气的蟒蛇,气喘吁吁地爬到了一边。

乌龟谨慎地露出脑袋,在他露出脑袋的一瞬间,小毒蛇闪电般地在乌龟脑袋上咬了一口,乌龟又急忙缩回壳中。几分钟后,乌龟因为中毒而死了。

请根据上述材料,提炼其主旨,自选角度,自定立意,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写作导航:故事意味深长,我们写作时可以从以下角度立意:

1.每一个人必须要充分了解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2.不管做什么事情,要有能力,更要有方法,要抓住事情的关键。

3.做事要有头脑,对不同人不同事要具体对待,用最恰当的方法方能事半功倍。

2010中考作文题型备考训练4:话题作文

题型盘点

由于文体不明、内容空洞的中考作文越来越多,评分标准难以制定和把握,2009年话题作文所占比例已由2007年的28.8%、2008年的13%降至8%,即使在选题作文中,话题作文的匹配率也在降低。笔者认为,中考作文命题的园圃应该百花争艳,不应该一花独放。在2009年,我们欣喜地看到,有的地方没有对话题作文作简单的否定和放弃,而是“退中求变”,执著地进行探讨,让命题形式经历实践的考验,出现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值得注意的有:适当缩小开放范围,例如山东临沂题“走出自我小天地”;制作能激发考生兴趣的个性化提示语,例如福建厦门题“初生牛犊”,提供的是一首富有画面感的抒情短诗;界定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降低审题难度,例如辽宁沈阳题“润”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但命题者把提示语设计得很有文学味,使抽象概念化虚为实,形象可感,且覆盖了生活的多个方面;打破三分法或四分法的命题模式,探求新路,例如山东济宁题“难忘的经历”,要求中出现“以„„为题或为话题”字样,标题作文与话题作文的界限在此显得模糊,这是一种新的命题形式的有益尝试。

难点攻坚

失误一:误解话题。例如“承诺”话题,你却在文中大谈“诚信”的重要,列举许多“诚信”的事例,那你就把“承诺”与“诚信”混为一谈了。须知,“承诺”是指“对某项事务答应照办”,它只是“诚信”多种表现形式中的一种,其范围要比“诚信”小得多。2009年辽宁本溪题为“请以‘惊喜’为话题写一篇作文”。不少考生写成了一般的“欢喜”“愉快”“感动”,如《令人感动的一瞬》《令人愉快的回忆》,看不到使人“惊喜”之事所具有的“突然来到”“意料之外”的特点,导致偏离题意。

怎样在考场上不误解话题?根本的方法是平时养成准确辨析近义词的能力,因为话题作文的命题以单独概念居多,有的甚至没有提示语,平时若能精准地界定相近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考场上就不会偏题跑题。

失误二:不明关系。审读关系型话题,不仅要审概念,更要明关系。2009年山东聊城题为“请以‘知道与做到’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有的考生先是把“做到”等同于“实践”,又置“知道”和“做到”的关系于不顾,大谈实践出真知的道理,列举反复实践终于取得成功的事例,把本应论述“知”“行”关系的论题误解为“说实践”。

同学们在遇到两个有联系的概念时,避免此类失误的对策是先来个“三问”:是什么关系(因果,条件,层递,对立„„)?有没有交叉、包含现象?有没有相互促进转化等辩证关系?

失误三:转移话题。在文章中,所谈的话题必须一以贯之,不能中途随意变换。2009年四川内江中考作文为话题作文“帮助自己”,这是一个颇有哲理意味的好题。有考生记叙了两件事,前一件事表现“我”在帮助别人做难题的过程中培养了自己的耐心,说明“帮助别人也是帮助自己”;后一件事写自己遇到难题时知难而进,终于成功,并说这是“自力更生”“帮助自己”。很明显,前一件事符合哲理性话题“帮助自己”的内涵,后一件事却转换了话题,变成了“成功靠毅力”一类的话题。

写作中防止转移话题的诀窍是:动笔前列简要提纲,写至中途“瞻前思后”,自始至终有醒目的扣题语言。

失误四:立意不准。在2009年山东临沂话题作文“走出自我小天地”,有考生这样写:父母管教太严,无法承受,星期天“我”不辞而别躲到小叔家,读书,看电视,打游戏,好不自在快乐!这位考生既误解了“小天地”的含义,又把消极平庸当作新奇,文章的立意完全偏离了“走出自我小天地,关注他人,关注社会,关注自然,营造和谐生活环境”这样的题旨。

防止立意不准有“三招”:一是动笔前我们必须明确积极与消极,高尚与平庸,有趣与无聊的区别,这些对立的双方怎样进入考场作文,必须审慎思之;二是必须对“真事”进行提炼,不能把“反映真实生活”变成照相式的拍摄;三是平时多阅读多思考,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水平。

失误五:内容失真。话题作文自主开放性强,但这决不意味着写作时可以胡编乱造,不符合生活的真实。2009年新疆题为“以‘感动’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有些考生平时缺少观察和感受的积累,临场只能“编”故事。写妈妈为“我”上学缴费三次卖血终于昏倒,爸爸急送妈妈上医院又遇车祸,千钧一发之际一位民警赶来救人„„为了追求“惊心动魄”,为了增强“感动”的分量,这位考生不惜编造“生命的谎言”。却不知,这类“假”文章只能引起阅卷老师的反感。

同学们要切记,只有平时深入生活,观察思考,勤于积累,考试时才能写出真实感人的好文章。

失误六:体裁两可。考场作文的体裁特征必须明显,切忌模棱两可。2009年湖南邵阳中考作文为“跨越”的话题作文。有位考生拟题《飞吧,中国龙!》,描写刘翔在雅典奥运会夺冠的热烈场面,300多字,后面以议论为主,阐述刘翔夺冠的意义和启示,也是300多字。文章立意准确且有新意,语言也好,但体裁却是“两不像”,因此得不到高分,很是可惜。如果文章压缩议论,充实记叙描写;或是压缩记叙描写,加强议论分量,就能进入一类卷。

同学们平常训练时要有强烈的文体意识,并以字数进行“自我约束”,例如记叙文,议论抒情的文字不要超过四分之一;议论文,记叙描写的文字不要超过四分之一。

新题演练

1.请以“回味”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写作导航:回味,回顾和品味。既要有对往事(最好是自己曾经经历过的)的回忆,又要有对其中蕴涵的道理和情感的品味。值得回味的东西很多,一件事,一个动作,一句话,甚至一个眼神等都可以,关键是要从具体材料中挖掘出其内在意蕴。需要注意的是,“回”“味”必须贯穿全文始终,不能前文全是回忆,到结尾才勉强点到“品味”,造成文章“味道”不足。

2.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人的一生其实都在不断收藏着什么,收藏岁月,收藏财富,收藏学问,收藏感情„„那些人生最宝贵的东西,都值得你收藏。

请以“收藏”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得抄袭。

5.中考作文指导:常见写作题型 篇五

阅卷老师首先看的是开头和结尾,扣题了又修辞,然后才看中间部分,中间部分的述叙一般二十秒,结尾前部分五秒。这就是中考作文批改的时间分布。所以,阅卷老师不可能对每一篇文章都字斟句酌、细细品味。其实,作文阅卷老师在多年的评卷“磨炼”中,早已练就了一套“三眼淘汰法”。你的作文是优是劣,阅卷老师仅凭这“三眼”即可定乾坤。作为一名考生,你一定很想知道这究竟是怎样一种神奇法力?而你要怎样才能逃过这法眼呢?今天就让曾参与过中考阅卷的学而思中考研究中心的老师来为你解密这“三眼淘汰法”。

一般,前一百字为开头,然后五十字为转折切入,然后的一百字是引入主题,这就两百五十字了,接下来的三百字,是对事情的叙述,这个叙述,里面是要有描写的,所有的这三百字,里面必定有一条线,是和题目紧扣的,必如:我想紧握你的手这个题你这个三百字中,手的出现要出现三次以上,但这还不是重点,重点是接下来的五十个字,出奇,就在这五十个字要峰回路转,出奇不意让别人想不到,阅卷老师一旦看见直接会眼前一亮,这五十个字写完,最后结尾五十个字,是对题目的升华,升华不要夸夸奇谈,要以德服人,以情服人,一个简单的排比,也许更能打动老师,比如,刚才那个题的结尾,你可以写成这样:这一紧握,也许只是一种亲情的体现,这一紧握,也许是尊敬的美德,这一紧握,也许就是一种不经意间的爱他看的。

第一眼:看整体

主要看字体是否工整,卷面是否清洁,布局是否合理——这是试卷出现在老师面前那一刻的第一印象。若字体潦草、卷面肮脏、布局不合理(头大尾长身子小、段少字多密麻麻),就会让阅卷人眼花缭乱、头晕目眩,厌恶之情骤然而起。此时,阅卷人对你的作文已有了一个极差的印象和不好的分数了,你的作文亦有“全军覆没”或“大势将去”之危险;要想“扶大厦于将倾”,除非你的内容非常精彩,否则,你是难逃“厄运”的。其实,对“情节恶劣”者,阅卷老师连内容也不看就已经把分数定下来了。所以,我们决不能忽视文章的形式美——真正的美是形式和内容的完美统一。鉴于此,现提出对策:

1、书写认真。字体工整,不草不连;笔迹清晰,黑白分明;字在格内,大小适中;卷面清洁,不涂不抹;字数不多不少(少则“残废”,多则“臃肿”)。

2、布局合理。头尾短小精悍。开头结尾段字数均应控制在百字以内,否则,头大尾长身子小,比例失调,影响美观。

段落稍微多一点。若段落太少,既不美观又无层次感,更让人觉得满眼都是密密麻麻的字,容易引起视觉疲劳,一般情况下,千字以内文章分成7段左右为宜。

3、选好文体。一般说来,如果写记叙文,运用小标题、日记体、分镜头式等片断组合法写成的文章清爽直观、疏密有致、思路清晰、层次分明,能给人整体美感的效果,易引起阅卷者的兴趣。

第二眼:看审题

主要看文章的审题是否准确、角度的切入是否得当、立意是否准确鲜明;若审题错误、角度失当、立意不明等,即平时所说的“跑题”,那你的文章也就没戏可看而被立即判为“死刑”,即使你的语言再有文采,事例再丰富新颖等等,亦是“英雄无用武之地”矣!

另外,应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的是:考场作文不宜写得太含蓄、深沉,否则,让阅卷人不易把握;再说,当时天气热,任务紧,谁愿通过反复阅读来琢磨观点、概括中心?那么,你的.文章就有可能成为阅卷人的“笔下冤魂”。所以,最好能让阅卷人比较容易地明白你的观点,要做到这一步,有如下对策:

1、精心打造标题。看标题,是老师了解文章是否切题的一个非常重要、必不可少的步骤。因此,我们拟题时,不妨将切题的字眼嵌入其中,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诚信照汗青》、《患者吴诚信的就诊报告》、《问君哪得暖如许,为有爱心活力来》、《理想海阔凭鱼跃,选择天高任鸟飞》、《感情是帆,认知是船》、《真情诚可贵,理智价更高》等。其中“诚信”、“爱心”、“选择”、“感(真)情”、“认知”、“理智”就是切题的字眼。这些标题,既体现了作者的观点,又文采斐然、光芒四射,怎能不让阅卷人眼前一亮,大为振奋!

2、恰当使用副标题。若正标题不易懂,则辅以副标题进行提示,如高考佳作《人言诡鬼——舍弃欺诈,还我诚信》;若正标题一般则佐以副标题吊人胃口,如高考佳作《心灵的选择——陆游与诗、国家》。

3、巧妙运用题记。如高考佳作《华容道》,引用了孟子的一句话作为题记来开篇明旨: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4、用心写好首尾。因为开头和结尾也是老师寻找文章观点的“战略要地”,所以,如果写议论文,最好开头用言简意丰的语言开门见山地摆出观点,结尾以韵味无穷的语言呼应观点。另外,还可在文中反复紧扣文眼。

5、选择适当文体。如使用小标题,既有提纲挈领、条分缕析之效,又可以减少过渡性文字的铺排,从而使主题集中、重点突出、简洁醒目。

6、少写心理感觉。感觉这东西,往往是说者清楚,听者模糊。写多了,易陷入“隐晦”,让人误认为“跑题”。因此,建议大家该叙事时叙事,该说理时说理,该抒情时抒情,千万别“跟着感觉走”。

第三眼:看选材

主要看材料是否切题、丰富、新颖——若选材不能说明观点,则属牵强附会;若材料单调,则说理空洞无力;若材料平庸,则落入俗套。鉴于此,建议:列一个材料菜单,当我们围绕立意选出材料后,不要急忙下笔,要进行一番分析、比较和筛选,力争既切题又新颖独特。

如果说,前两眼淘汰的是“假冒伪劣产品”,那么,第三眼淘汰的就是平庸之作了。当然,并非经过这三眼的检验,你的作文就能得高分了,老师还会通过第四眼、第五眼甚至两三遍来看你的立意是否高远,构思是否新巧,语言是否有文采等等。然而,可以断定,如果你的作品能经得住这三眼的检验,分数也不会太低了。

写到这儿,或许你会说,作文的规矩也太多了,不错,考试作文依然是“带着镣铐跳舞”——既要符合应试作文的要求、规矩,又要跳出激情,舞出精彩。这其中的奥妙,就看你的适应与创新的能力了,例如记叙文,写的安全的好作文,会看一分半钟,但开头,肯定是首先必看的,所以要让改卷老师有兴趣看你的结尾。这方法,不一定对,但安全,写出个二类作文,肯定没问题,加上优秀的文学功底,就能升到一类作文。这个就是一般记叙文的套路。

三类作文的划分

二类和一类差五分,一类43-50,二类,35-42,三类27-34,一个简单的叙述作文,如果孩子没有文学功底,再没有出奇眼前一亮的点,是不可能成为一类作文的,现在作文就分的,无非三种:一是文学功底好的,简单的事和理都能出彩;二是叙述完美,以小见大,出奇转折,以情服人的;三是,条理清楚,以点概面,描写流畅,打动人心,产生共鸣的。中考高分作文,就这三种。

6.中考作文题型分析 篇六

话题作文,是以“特定”的话题为契机,引出自己心中想说的话。这种“说话”的内容是自由的,是自在的,是自选的。

由于存在“话题”,人们就得谈话,这种谈话没有规定的题目,人们可以围绕“话题”自由自在地“侃”,海阔天空地“侃”,人人都想谈得中听,人人都在想法谈出点新意。让人们的谈话自由而又广泛,这就是“话题”的作用。由此可知,“话题作文”的作用是用一个“话题”来引出内容广泛、形式自由、带有自己创见、带有自己思想与情感特点的作文,这种作文形式与我们习惯了的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相比,已经发生巨大的变化。

话题作文的产生,不是凭空而来,不是人们臆想的产物,它是多年来作文题型发展的结果,是人们探索与创造的结果。目前,“话题”作文有五种主要的表达形式。

第一种

是最为嫩稚的,就是“命题”式的“话题”,出题者直接指定一个“话题”,要求考生围绕此“话题”作文。如:

1、语文课是同学们在初中上过最多的一门课,请你以“语文课”(包含“语文活动课”)为作文内容的范围,把你想讲的故事、想提的意见、想抒发的情感写下来。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以“音乐”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可用“哆来咪”为题目,也可依据自己文章的内容,自拟题目,如能拟出新颖、独到的题目,可适当加分。②贴近自己的生活实际,选取某一角度,就音乐这一话题写下自己想讲的故事,想表达的感受,或陈述的见解。全文应在500字以上,800字以下。

第二种

是“导语”式或者说是“引语”式“话题”,出题者往往要铺叙一段话,这一段话不是材料,它的作用是把考生引到“话题”之上。与那种直接亮出话题的作法相比,这种话题多了一些情味。如:

1、梦是睡眠时体内外各种刺激或残留在大脑里的外界刺激引起的想象活动。人们常常做梦,有美梦,也有噩梦;有完整的梦,也有支离破碎的梦„„人们也常常用梦比喻虚幻或者希望,如梦幻、梦想等。

请以“梦”作为写作的内容,写一篇作文,或说明有关梦的知识,或记叙有关梦的人或事,或议论梦的有关问题,或在梦中驰骋想象的翅膀„„

要求:①内容只要与梦有关就行。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600

字。

2、游戏是孩子的天性,游戏有益于身体健康,有利于增长见识„„

在游戏中,你也许有与伙伴吵嘴的经历,也许有与伙伴合作的经历„„

请你以“游戏”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600字。

3、大自然的色彩是绚丽的,红的花,绿的叶,蓝色的天空与海洋„„生活的色彩是丰富的,红的热血,绿的生命,蓝色的梦幻与安宁„„不同的人对色彩有不同的理解。请你以“色彩”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第三种

是文字材料,这时的“话题作文”实际上就是材料作文中的一种,考生的“话”源于材料又不拘泥于材料,由材料引发而又不必切入材料。如:

1、阅读下面的材料,联系生活实际和自己的切身感受,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自己活动,并能推动别人的,是水;经常探求自己的方向的,是水;遇到障碍能发挥百倍力量的,是水;以自己的清洁洗净他人污浊,有容清纳浊宽大度量的,是水;能蒸发为云、变化为雾、雨、雪,凝结为晶莹的冰,千变万化又不失其本性的,是水„„

2、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小敏因多读课外书没多做课外作业而遭到母亲的责备;王军因捐款100元帮助失学儿童而被有的同学说成是“傻子”;工程队挖开刚填上不久的一条路铺设煤气管道而引起过往行人的不满。小敏、小军、工程队做得对还是不对呢?在家庭、学校、社会生活中,人们常面临着“对与错”的问题。请以“对与错”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题目自拟。

第四种

是图画材料,这是中考作文题在“话题”方面的创造,如:

仔细观察下图(漫画中画的是由被砍伐的树兜组成的“SOS”〈SOS是国际求救信号〉),认真阅读图下的文字(图下的文字为:我们的树木,你们去了哪里?世界的青葱,又消失在哪里?救救绿色吧!),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除诗歌、剧本外,文体不限。

提示:可叙述类似的现象。可联系实际谈感受,说看法。也可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采用拟人手法行文。

第五种

是综合式的“话题”,此时的作文题目中列出了多种“话题”,考生可以“选择”一个“话题”进行作文,也可综合几个“话题”进行作文。如:

善良是一种纯洁的心地,表现为灵魂的高尚,并由此做出更美的行为;

真诚是一种可贵的品质,表现为摒弃心中每一点猜疑和顾忌;

正直是一种健康的个性,表现为待人处事的公正、坦诚与无私;

乐观是一种向上的精神,表现为对人生、对事业充满信心和希望。

请以“善良”、“真诚”、“正直”、“乐观”为话题进行写作。

要求:联系生活实际与自身感受,或选取其中一个话题,或将几个话题(可以是2个,也可以是3个或4个)融合在一起,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话题作文在中考中频繁出现是一种来势不可抵挡的深刻变化,为此:

1、我们应了解、知道、确立“话题作文”的观念,要习惯于“话题作文”,就像习惯于“命题作文”一样。这样就可以尽快地“进入角色”,从心理上、从技能上适应“话题作文”的训练写作与应试写作。

2、我们应进一步了解、熟悉“话题作文”的重要特点:

(1)话题作文一定有一个“话题”,“话题”的作用就是引出你的“话”,引出你的文章。

(2)话题作文只有“话题”而没有规定的题目,它方便我们在一定的范围内自由地选写自己最能写最好写的内容。

(3)话题作文是“除诗歌外,不限文体”的作文,甚至是“不限文体”的作文。它方便我们运用自己最拿手的写法。

3、我们应把握好考场话题作文的写作步骤:

(1)审读文题,了解“话题”。

(2)就“话题”展开多角度联想。

(3)在众多的联想内容中选取一两个方面的内容,初步进行构思。

(4)再选取自己认为最有希望或最有把握写好的一个方面的内容,按命题作文的步骤进行写作。

4、反过来讲,我们决不能把“话题”当“命题”,如果有人那样,岂不是又在写“命题

作文”?

[练习]

1、说说下面这个题目的特点。

题目:请以“心愿”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注意:①“心愿”这个话题的范围是很宽泛的,作文内容只要“心愿”有关,都符合要求。

②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讲述故事、抒发情感、发表议论、展开想象等。③题目自拟。

2、就下面的文题谈谈你对题目中“一句话”的理解。

题目:国内有一家着名的语文杂志叫做《语文学习》。在《语文学习》杂志的封面上,曾长期印有这样一句话: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

请以这句话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说明:自选角度,自拟标题,题材不限;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可以有各种各样的写法。

3、就下面的题目谈谈你的应对方法。

题目:以你眼中同龄人的生活为话题,自由拟题,写一篇六七百字的文章。凡涉及真实的校名、人名,一律用假名代替。

4、阅读下面材料,就这个话题作文题自己拟出几个题目。

秋是什么颜色?

谷子说:秋是黄色的,我就是叫秋风吹黄的。高粱说:秋是红色的,我就是叫秋气染红的。棉花说:秋是白色的,不然,我哪里会有这银装素裹呢?墨菊却说:秋是黑色的,我开放的花朵就是明证。松柏说:秋和夏没什么区别,都像我一样青翠。„„

秋天听了摇摇头说:不,不,我是五彩缤纷的。如果我只属于一种颜色,那秋天该是多么的单调啊!的确,如果人生也只属于一种颜色,那人生该有多么单调;生活对我们来说,应该是丰富多彩的。你有这样的经历、体验、见闻与认识吗?

请以“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说明:①这个话题的范围是很宽泛的,只要与其引发的思想感受有关,都符合要求。②文体不限,可记叙、可描写、可抒情、可议论,可写实、可想象。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600字。

5、下面文题中的“导语”引着什么样的作用?

题目:你有过成功的快乐吗?你有过失败的痛苦吗?你是否品尝过生活、学习中的烦恼或喜悦?当时,你有哪些想法?你是否渴望别人的理解?你希望把心里的话向朋友倾诉吗?

要求:试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围绕“提示”中的一个话题,展开记叙或议论,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有真情实感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提示:

1、这个题目以“心愿”作为话题;从“话题”的形式来讲,是最简单的定范围式话题。

2、“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个句子的意思是说,语文学习的范围与生活的范围相等,换言之就是,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语文学习。因此,我们可以将这个话题理解为“语文学习与生活”,也可以将这个话题理解为“语文学习无时不在”。

3、应注意:①拟题时变角度,在“新”、“趣”、“活”上下夫,力避“同桌”、“记一个熟悉的同学”之类太熟、过俗的题目。②文题与要求中没有指定写哪种文体,因此既可以采用以叙述为主的写法,又可以采取以描写或以议论为主的写法。如果从“保险”的角度考虑,最好写成“叙、议结合”式的作文。③文题中的“同龄人”是一个表“集体”、表“多数”的名词短语,所以应注意选定两个或三个或更多的生活片断,在表达中注意组合,注意穿插。④为节约篇幅和清楚醒目,作文应少在开头结尾上斟酌,要尽快进入“画面”,突现“画面”,细腻而深刻地表现画面中的生活。

4、文题用了“如果人生也只属于一种颜色,那人生该有多么单调;生活对我们来说,应该是丰富多彩的”这一段话来进行引导,其用意在于让我们的思路往“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这个话题上走。所以,可说的话,可写的文章就很多了。天南海北,春夏秋冬,大千世界都在取材的视野之中;记叙、说明、议论、抒情,各种表达方式都可供选用;记叙文、散文、小说、故事、说明文、书信等不同的文体也随将人之意。可拟的题目有:“世界之所以美丽”,“给嫦娥的一封信”,“对山中的花朵微笑”,“好像生活在童话中”,“春天里的故事”,“生活咏叹调”,“想起了那句诗”,“走进网络”„„

7.中考作文题型分析 篇七

【应对策略】

中考英语试题中的“选词填空型”短文填空要求考生利用所给的单词(一般有名词、代词、动词、形容词、副词、数词、冠词、介词和连词等)补全一篇有空缺的短文。要想提高此类题型的答题准确率,考生除了要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积累丰富的语言知识外,还需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做好这类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通读全文,明确大意。

越过空格,通读全文,理顺题意,找到关键信息(暗示词)。要填的单词肯定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才能确定。只有了解了短文大意,把握了全文的主导方向,才能正确理解空缺词所在的句子,缩小词的选择范围。

2. 根据语法,判定词性。

一般的空缺都可以通过其所在的句式结构和句法成分来判断其词性,从而进一步缩小词的选择范围。

3. 利用语境,确定词形。

确定了一个单词的词性后,可通过上下文来帮助确定其形式。如动词的数、时态、语态、不定式、-ing形式;名词的数和所有格;代词的单、复数及各种形式;形容词、副词的比较级以及基数词、序数词的转换形式等。

4. 复读全文,验证答案。

填完单词后,不要孤立地逐个词检查,应复读全文,仔细检查所填单词是否符合文章的意思,读起来是否流畅、合乎句法等。发现问题应及时更正。通过复读全文,很可能利用语感将个别特别难的空缺顺口“读”出来。复读时注意“三审”:一审语法、词汇对不对;二审逻辑关系顺不顺;三审有没有笔误。

【典型例题】

用方框中所给单词的适当形式填空,使短文通顺、意思完整,每空限填一词,每词限用一次。方框中有两个词是多余的。

After a quick breakfast, I went into the lecture hall in a hurry. A famous teacher was 1 to the students. He was holding up a $100 bill. Then he said to the three hundred students, “Who would like this $100 bill?” The students put up 2 hands at once. Then he said, “I am going to give this $100 bill to one of you, but 3 , let me do this.” He made the bill into a ball. Then he said, “Who 4 it now?” The hands went back into the air. “Well,” he said, “what if I do this?” And he 5 it on the floor and stepped on it. He picked up the 6 bill and said, “Who still wants it?” Hands went back again into the air.

“My friends,” he said, “you have learned a valuable (有价值的) 7 today. No matter what I did to the $100 bill!Many 8 in our life, we are dropped and stepped on. We feel as if we are worth nothing. But remember, no matter what 9 happened to you, you will never lose your value: You are 10 valuable to those people who love you. Your value doesnt come from what you do or whom you know, but who you are.”

【答案与解析】

短文内容是关于一位著名的教师给学生上了一堂很有价值的课,使学生终身受益。

1. speaking。表示“和某人讲话”,应用speak to sb.,此处是过去进行时,故填speaking。

2. their。代替students应用形容词性物主代词their。

3. first。根据句意,此处应用序数词first,意为“首先”。

4. wants。主语Who是单数,故应填wants。

5. dropped。表示“扔到地上”的“扔”,应用drop,根据上下文,此处应用其过去式dropped。

6. dirty。用脚踩过之后,$100钞票是脏的。故用填dirty。

7. lesson。该句意为“你们已经上了一堂很有价值的课”,表示“课”应用lesson。

8. times。表示“次数”,many后应用times。9. has。疑问词what作主语,谓语动词用单数,故此处应用助动词has。

10. always。表示“一直”、“总是”应用always。

【应对策略】中考英语试题中的“首字母填空型”短文填空的具体要求是根据句意和已给的首字母,在句子的空白处填上适当的单词,使句子意思完整、语法正确。文章中提供的首字母同时起着提示和限定的作用。该题型既考查学生的单词记忆和拼写能力,又考查学生对句子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做好这类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通读全句,把握句意。

我们可以先跳过空格粗读短文,尽量理解文章的内容,为填写意思相符的答案做好准备。只有文章意思清楚了,才可能根据文意进行合理的判断,从而有可能突然产生“灵感”,将断层点的意义信息比较准确地反映出来。

2. 注意精读,反复琢磨。

掌握大意后,还应逐词地仔细阅读,从文章中找出句与文、句与句、词与句、词与词之间的关系,以便初步确定答案。做这类题,有的可根据固定用法来判断,有的可通过上下文意思来判断。遇到难词时,就抓住空词句及其前后的句子反复推敲、再三琢磨该词在句中的作用,由此判断出该词的意义。

3. 把握词义,填写准确。

这里的“准确”应包括:

(1)符合要求。即所填单词必须以规定字母开头。

(2)符合意思。既符合整篇文章的基调,更符合所在句子的含义,不可出现意义断层,说东道西的情况。

(3)符合语法。意义相符了,单词选准了,还要注意所填单词是否要作词形变化,如名词是否要用复数形式,形容词是否要用比较级,动词是否要变时态等。

4. 复读全文,验证答案。

看所填单词是不是最佳单词,拼写是否准确无误,词形是否要作必要的变化,短文是否前后连贯一致,情节发展是否合理,议论是否合乎逻辑等。在检查时,同学们应从词法、句法、惯用法等方面考虑答案的准确性,做到含义、形式都正确。

【典型例题】

根据短文内容及首字母提示,写出所缺单词,补全短文,使短文完整通顺。

Think about two people you know. How would you describe their personalities? Are they the s 1 ? Of course not!Everyone is different. Even identical twins have different personalities.

Some people are very outgoing (外向的) and friendly. They like to be w 2 other people all the time. Maybe they like to be the centre of attention. And some people are quiet—maybe even s 3 . They can be friendly, too. But they like to be alone or with just a f 4 friends.

Some people worry a lot. They may worry about many things, such as their jobs, their families and anything that may happen in the future. H 5 , some people dont worry about anything!They n 6 mind what is going on next. These people are very relaxed.

Some people are hard-working. They always do their b 7 . But some people are lazy. They dont care about d 8 things right or getting things done on time. Hard-working people always get more chances than those lazy o 9 in life.

And dont f 10 this: Everyone is different. That means you are special!

【答案与解析】

短文内容是关于如何描述两个人的个性特征。

1. same。the same意为“相同的”。same前通常要加定冠词the。

2. with。be with other people意为“与别人在一起”。

3. shy。一些人很文静,甚至害羞。表示“害羞”应用shy。

4. few。a few相当于some,表示“一些”、“几个”。

5. However。表示转折关系,“然而”应用however。

6. never。表示“从不”用never。

7. best。do ones best意为“尽最大努力”。8. doing。about是介词,其后应用动词的-ing形式。

9. ones。代词ones此处代替people。

10. forget。表示“忘记”,此处应用forget。

【应试策略】中考英语试题中的“自由填空型”短文填空的特点是将一篇短文中的若干个词抽出后,不给任何提示,完全由考生根据短文的意思,在每个空格中填上一个单词,使短文意思完整。

解答此类题目时,考生所填的词在词义上要能使短文意思顺理成章,在语法逻辑上正确无误。因此,做好这类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通读短文,掌握大意。

先读懂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再根据词汇和语法知识,结合文章的内容和上下句结构填入适当的词语(有时会出现多个答案)。

2. 细读短文,确定答案。

在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对所填词语进行反复推敲。注意:可数与不可数名词;名词的单复数、形容词、副词的级别变化;人称代词、物主代词和反身代词之间的转换以及不定代词的用法;连词的正确使用;各类词语之间的转换。

3. 仔细核实所填词语。

在填完后要仔细核实所填词语的拼写是否正确,大小写是否恰当;句子结构是否正确,前后意思是否连贯;全文是否通顺。若发现问题根据所学的词汇和语法知识重新推敲,最终敲定答案。

【典型例题】

根据短文内容,在短文中的空格处填上一个恰当的词,使短文完整、通顺。

Tang Ling often smoked cigarettes (香烟) in his schools washing room. He started smoking 1 the age of 14. One day he learnt that the NBA star Yan Ming, an ambassador (大使) to the Chinese Association on Tobacco Control (中国控烟协会), asked people not to smoke. Yan Ming was Tangs favorite star, 2 his words meant a lot to him. He decided to 3 up smoking.

According to the Chinese Association on Tobacco Control, about 350 million Chinese smoke. Among 4 , 50 million are teenagers. Sun Jiangping of Beijing University said, “Teenagers can get cigarettes 5 , especially when their parents smoke or shops 6 cigarettes to them. Its very important 7 parents to help their children stop smoking.”

A 15-year-old boy named Li Kun from Beijing said his 8 didnt smoke. Because they thought smoking could make people feel badly ill, they only allowed him to play with friends without smoking. Living in such a good family helped Li say 9 to cigarettes. Some of his smoking classmates once told Li that smoking made boys look 10 , but Li disagreed. He said, “Smoking is unhealthy and its not cool at all. Please stop smoking now!”

【答案与解析】

短文内容是关于如何对待吸烟的问题。

1. at。at the age of 是固定搭配,意为“在……岁时”。

2. so/ and。此处应填表示并列或因果关系的连词。

3. give。decide to后面应接动词原形;give up smoking意为“戒烟”。

4. them/those。介词among后面应接代词。them/ those可以代替about 350 million Chinese。

5. easily。副词用来修饰动词。easily意为“容易地”。

6. sell/ offer。此处应填动词。sell/ offer sb. to do sth. 表示“卖/提供某物给某人”。

7. for。Its very important for sb. to do sth. 表示“对某人来说做某事是重要的”。

8. parents/ family。根据下文的“Living in such a good family”可以确定。

9. no。say no to 意为“拒绝”。

10. cool。look cool意为“看起来酷”。

【应对策略】中考“动词填空型”短文填空提供一些动词,要求同学们用其正确形式填空,考查形式可以分为两种情况:

1. 动词放在短文中空格的后面。

这种类型比较简单,类似于单句的动词填空,同学们做题时只要考虑动词的时态、语态及其变化形式等是否符合文章的意思就行了。

2. 动词放在短文前面或后面。

这种类型比上一类型难度大,因为它首先要求同学们根据文章内容选择意思相符的动词,然后再用动词的适当形式填空。供选择的动词数目有时和空格数相等,也可能多于所填写的空格数。对于这种类型的题目,我们应该先读短文再看动词。若有个别动词把握不住,就把它暂时放下,等其他空格填好了,再结合下文的意思把它填上。另外,在填空的过程中,应注意词组或短语的搭配,有些动词和另外的词搭配在一起后可能会产生新的意义。

【典型例题】

阅读短文,用括号内所给动词的适当形式填空(必要时可加情态动词或助动词)。

Henry and Charlie were good friends. They worked in a shop. These days Henry did not come to work, but Charlie did not know why. The shopkeeper said there were too many workers in the shop, so he (1) _____ (send) some away. Charlie heard of it and wanted to tell his friend Henry about the shopkeepers plan. He went to him after supper. When he got there he (2) _____ (meet) Henrys wife at the door.

“Henry (3) _____ (go) out, hasnt he?” asked Charlie.

“No, he (4) _____ (be) in bed,” answered the woman.

“Whats wrong with him?”

“He (5) _____ (not feel) well,” said his wife.

“What on earth is happening?”

“He (6) _____ (not fall) asleep the whole night.”

Charlie went into the bedroom and saw his friend (7) _____ (lie) in bed, crying loudly in pain.

“Have you seen a doctor, Henry?” asked Charlie.

“Not yet,” said Henry. “My wife bought some medicine for me and I took some just now.”

“Youd better (8) _____ (go) to see a doctor. They will help you, I think.”

“Sorry, I (9) _____ (not agree) with you,” said Henry. “Last year I had a terrible stomachache, the doctor cut part of my stomach. Last week I got a bad toothache and the dentist had my tooth (10) _____ (pull). God knows what the doctor will do with my head this time!”

【答案与解析】

通读全文,可以了解到本文讲述的是Henry 和Charlie 是好朋友。Charlie听说商店要减员,他决定去告诉Henry这件事。

1. was going to/ would send。语境分析,此处应用过去将来时。

2. met。根据上下文,此处应用一般过去时。

3. has gone。根据后面的hasnt可以判断,此处应用现在完成时。

4. is。表示目前的情况用一般现在时。

5. isnt feeling/ doesnt feel。

6. didnt/ couldnt fall。表示过去的动作应用一般过去时。

7. lying。“see sb. doing sth.”表示“看见某人正在做某事”。

8. go。had better (最好)后面应接动词原形。

9. cant/ dont agree。

10. pulled。have sth. done意为“请人做某事”。

【应试策略】中考“短语句子型”短文填空主要考查学生的语篇理解能力。要求考生根据语篇情景,用恰当的短语或句子填空,使之意思完整。这种题属开放性试题,考生填写的内容只要语句通顺、符合题意即可。在做题时,应注意动词的时态和语态,注意句子的完整性。特别要注意上下文的联系和对短文的整体理解。

【典型例题】

根据语篇情景,用恰当的短语或句子填空,使之意思完整。

The first day of April is commonly known as April Fools Day, and on this day people can play tricks (恶作剧) on their friends. For example, you can try to make one of your friends believe something that 1 . If your friend falls into your trick, he or she is an April Fool.

“Rita, the head teacher wants you,” said one of her classmates on April 1.

“All right,” she answered and ran to the office building. When she finally 2 , the teacher told her that he didnt want her.

When Rita came back, everyone around her 3 , “April fool!” Rita laughed too, but felt so sorry for having been made a fool.

【答案与解析】

通读全文,可以了解到本文讲述的是有关愚人节的故事。

1. is not true/ doesnt (really) happen。所填内容与前面的that一起作定语,修饰前面的something。

2. found/ saw/ met the (head) teacher。句意为“当她最后找到/看见/发现校长时,……”。

上一篇:电的说明文下一篇:煤层气发展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