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创造教育论文

2024-12-15

语文创造教育论文(共17篇)

1.语文创造教育论文 篇一

例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创造教育论文

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中进行创造教育、培养创造性思维的主渠道。语文教师要把创造教育融入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开拓思路,勇于探索,使课堂教学变为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场所。

一、培养质疑能力,勇敢挑战权威

《人琴俱亡》选自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让学生从子猷独特的悼念方式中体会兄弟情深,是本文的教学重点。但在第一节中,王子猷推断弟弟已死的时候却“了不悲”“都不哭”。相关资料上解说的原因为:因为他知道自己病重,也将不久于人世,到那时就将和弟弟在九泉之下相见了。对此答案,学生提出了质疑。难道就因为他也不久于人世,就对弟弟的死无动于衷吗?这似乎有点有悖常理啊,怎么能说明他们兄弟情深呢?面对学生的质疑,我放手让他们挑战权威,寻求最佳答案。有学生说:这正说明他们兄弟情深,他们活着的时候一定经常联系,如果弟弟还活着,一定会给哥哥消息的。还有学生说:在来到弟弟家之前,子猷心里已是悲痛至极,只是强抑着悲痛。还有一种可能是他还没有接受弟弟已经离开人世这个事实,非要亲眼看见弟弟的尸体才相信。当他见到弟弟的尸体,再弹起弟弟的最爱的琴却“不调”时,他睹物思人,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感,“恸绝良久”。学生的回答别样精彩!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重要的一环是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提倡,并善于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引导质疑,使学生敢问、会问、敢说、敢做。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才能充满生命的活力,学生的创造火花才会迸发、闪烁!

二、捕捉讨论契机,明辨是非曲直

朱自清的《背影》是一篇散文佳作,质朴,细腻的语言道出了真挚的父子深情。我在教学这篇课文之前,预想感动的场面一定会溢满课堂,但事实并非如此。在学生看来,拿行李,讲价钱,挑座位,过铁道,爬月台,买橘子都是一些再平常不过的事,他们并没有感受到在惨淡的家境中,人到中年又赋闲在家的父亲艰难地支撑起整个家庭是多么不易,没有感受到对儿子的这份看似简单而又浓缩深层爱意的举动是多么让人感动。该用怎样的.方式让同学们去挖掘温暖的画面,发现温暖的情感,体会温暖的感动呢?我思前想后,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课文中所描写的事情在我们看来都是日常小事,但为什么在作者的心目中却不能忘怀呢?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事吗?你的态度又是如何呢?同学们对提出的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的学生结合作者当时的家庭背景来分析这份父爱的“可贵”;有的学生在回忆自己的生活中父母关爱自己的画面,思考着父母的爱到底是怎么的。看着学生或兴奋交流,或蹙眉沉思,或激烈争辩,我知道我的目的达到了,学生在争辩交流中,对文中的父爱,对自己生活中涌流着的“亲情”有了深切的感受和认识。

事实证明,讨论教学能够让学生成为辩论的高手,在争论中明辨是非。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在讨论中得到了尽情的发挥,创造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培养。长此以往,学生的创造意识将被不断巩固和增强,创造能力将不断提高。

三、融入文本角色,体味创造乐趣

《变色龙》一文教学结束后,我让学生即兴表演课本剧。这时候学生无论是扮演角色,还是充当观众,个个都兴奋不已。尤其是扮演剧中角色的学生,更是全身心地投入到表演之中。整场演出,同学们配合极为默契:动作衔接连贯到位,主角配角身份分明,台词娴熟生动符合角色特征,肢体语言夸张大方富于表演性。同学们通过细腻生动地表演再现了剧中人物形象,将《变色龙》这一世界短篇名著活灵活现地展示在观众面前。观众随着警官奥楚蔑洛夫每一次态度的改变,发出阵阵笑声。接着,我要求学生描绘课本剧。许多学生受表演的启发,饶有兴趣地进行大胆而合理的想象。许多学生或叙述或议论或抒情,把特定情境下的人物神态、动作、语言等作了细致描写和合理的创造。

通过这些活动,巧妙地激发学生做与说的兴趣,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用他们的创造情感感染其他学生,使大家都享受到了创造的乐趣。

四、激发学生内驱,鼓励参与教学

在赏析《关雎》这首诗时,我抓住了诗歌中的几个关键句,精心编织了一个感人的爱情故事来理解表现手法“赋”:先是看上了,“君子好逑”;看上了就追,“寤寐求之”;没有追到睡不着,“辗转反侧”;经过努力追上了,开始谈恋爱了,“琴瑟友之”;最终把他娶回家了,“钟鼓乐之”。这样讲解之后,诗歌的叙事思路就变得比较清晰。在此基础上,我进一步指出这种表现手法在《诗经》里叫做“赋”。有同学对我编织的故事进行了大胆的质疑。他们认为,《关雎》中并没有明确地讲君子顺利地把淑女娶回家了。或许那个淑女压根就看不上这个小伙子,那个小伙子睡不着,想啊,想啊,最后幻想和这个姑娘好上了,把她娶回家了。我及时肯定了这些同学的见解,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开发自己的思维。并指出他们的做法比记住老师的一个答案更有益处。所以,在语文课堂上,给学生参与的空间,让他们勤于思考,乐于表达,这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语文课堂是师生的创造天地,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创见,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及创新精神。

2.语文创造教育论文 篇二

事实表明, 多读书是学好各门功课的必由之路, 更是学好语文的根本途径。要让中学生多读书, 治本策略是打破应试教育这副脚镣手铐。但在目前的情况下, 唯有有关各方转变教育理念, 尽可能地为中学生提供足够的读书资源和时间, 并在读书的兴趣、方法上加强引领和指导。

一、切实转变教育理念, 充分认识多读书对学好语文的重要性。

何谓学好语文?考出高分, 是否就是学好了语文?显然不是。因为考出高分不过是短期的功利性目标, 只有提升语文素养和人文修养, 才是学习语文的长远和根本目标。在这个问题上, 学校、教师、家长、学生都应转变理念, 形成一定的共识。第一, 中学生学好语文一定要大量读书, 读书量少了、面窄了, 认识水平、语感能力、分析能力很难上得去, 也就难以学好语文。第二, 用更多的时间读各种书, 短期内不一定能提高考试成绩, 但坚持较长时间 (如一年以上) , 对多数学生来说, 可以提高考试成绩, 并使知识面得到扩大、人文素养得到提升。第三, 一学期只读二十来篇课文是远远不够的, 这是人教版教材搞了阅读推荐书目和自读课本的缘故。然而, 目前很多学校的自读课本根本没有利用, 更遑论指导学生大量读课外书。其实, 教师和家长不应给学生读书设过多框框, 只要学生不接触那些明显有害身心健康的书籍, 我们就应乐见他们阅读各种课外杂书, 尤其是那些经典的名篇。试想, 如果一个学生一年能认真看一二十本好书, 读几十、上百篇美文佳诗, 他的语文素养肯定比只学二十来篇课文的要好。第四, 所谓听说读写, 读显然是写的基础和前提。没有大量的“读”和“汲”, 你拿什么来“写”和“吐”呢?

二、确立大语文观, 努力整合课内外读书资源。

语文教师要确立大语文观, 真正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语文教学的实际内容应远远大于教材内容, 需要语文教师吃透课标, 明确语文教育的终极意义和根本目的, 从教材内外的广阔天地中撷取内容重构语文教学。首先, 灵活处理教材, 重点引导学生阅读、欣赏、理解内蕴丰富、写作有特色的重头课文, 对一些信息容量少、写作特色不鲜明且淡而无味的课文 (应承认现行教材中有这样的课文) , 不必用过多时间和气力教学。因为与其用大量时间精力教学这类课文, 不如引领学生多读一些更好的课外书, 如此一来, 训练价值或许更大。语文教学应摒弃题海战术, 集中精力训练听说读写能力, 尤其要指导学生多读书, 反复吟咏品味。其次, 把教育部门统一发放的自读课本有效利用起来。相对教材来说, 自读课本的人文色彩较浓, 可读性较强, 有些篇目很有研读价值。当然自读课本应以课外自读为主, 课堂指导阅读为辅, 教师在课堂上可选取一些篇目引领学生重点阅读、思考和交流。再次, 大量优选课外读物。可参照教材所附的课外阅读推荐书目, 结合本地实际进行筛选搜集。各地和各学校应加强图书馆建设, 丰富各类藏书, 同时班级可设立图书角征集好书, 并要求家长一年拿出一定资金, 为子女购买好的书籍, 订阅优秀的报纸杂志。至少来讲, 一所中学在正常情况下应储备经典的中外文学读本、现当代著名作家诗人的作品集、各类重要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读物、优秀的历史读本和人物传记、部分时政和百科知识报刊等。语文教师还可利用网络, 搜集好的电子读物打印下来, 指导学生阅读;同时, 要引领学生识别对身心健康不利的读物, 并尽可能远离。

三、优化课堂教学, 留给学生足够时间读书。

要让学生有更多机会和时间读课外书, 教师要优化课堂教学, 并引导学生制订读书规划, 珍惜时间, 坚持不懈地博览群书。调整优化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 是在深化新课改的同时对每学期、每月、每周、每堂课的教学内容和时间进行合理规划和调配, 保证一学期有一半以上课堂时间可用于指导课外阅读和开展有关讨论交流。第一, 教材就二十来篇课文, 如果一学期只教学这二十来篇课文并处理相关作业, 其实是对时间的浪费, 性价比极不合算。第二, 中学生每天课时排得满满的, 学科多、作业多, 有的学科教师布置作业恨不得把学生休息时间都占完, 学生哪还有多少课余时间读书?因此对于语文课外阅读来说, 非占用上课时间不可, 而且要将课上课下时间结合起来有效利用。那么, 时间如何分配呢?如一周八节语文课, 教学教材和处理作业最多用三至四节课, 其余几节课可用于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和讨论交流。教师要摆脱对教材的依赖, 真正确立大语文观, 放开思路教好语文。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做好阅读规划呢?应引领学生将计划阅读和随意阅读有机结合, 利用有限时间把阅读数量和质量加以提高。对计划阅读, 可由教师给学生推荐书目或学生征求教师意见后自定感兴趣的书目, 制订好阅读计划, 明确一个月看哪几本书, 看够多少量。学生要有效利用课余时间, 周末、节假日除了放松, 也可用一定时间看书, 从而持之以恒地在规定时间内把推荐或自定书目读完。除计划阅读外, 还应提醒学生养成“两耳要闻窗外事, 随时随地多读书”的好习惯。在完成学业后, 如时间允许, 对各类报纸杂志、网页、好的电视节目、新闻都可随意看看, 要走到哪里, 学到哪里, 广取博收, 不断丰富知识和阅历, 提升认识世界和理解分析事物的能力。

四、加强方法指导, 帮助学生不断提高阅读成效。

如何让学生有兴趣坚持读书, 并取得良好的读书效果?关键是让学生喜欢上读书, 掌握基本的读书技巧和方法。事实上, 大多数学生更愿意读自己感兴趣的书, 读书视域往往比较狭窄。为此, 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读书对国家、社会和个人的作用, 讲一些开卷有益、读书成痴的古今中外故事, 讲读书不宜狭窄宜宽泛的道理。对那些对读书学习提不起兴趣的学生, 要加强个别交流谈心, 从引导读一些趣味性、可读性强的书籍入手, 慢慢培养其阅读兴趣。在读书技巧和方法的培养上, 首先, 要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教给他们查阅资料、勾画批注、做摘录和写读书笔记的方法, 将各种有益的知识、思想和好词好句积累起来。其次, 要让学生掌握精读、略读和快速阅读的方法。告诉他们, 好文章要在了解作者生平和写作背景的前提下反复读, 读细一点, 不断品味推敲, 触摸作者心灵和情愫, 这样每读一遍或会有新的感悟和感动。对一般的书籍, 可以看个大概, 有的甚至就看看目录、前言、后记, 或略翻一翻。对辞美意厚的诗词、散文和文言文, 宜引领学生像古人那样反复吟咏, 争取背诵下来, 尽可能达到“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做诗也会吟”的境界。再次, 鼓励学生将个体阅读和集体阅读、多边交流结合起来。教师可经常组织学生在阅读中或阅读后, 以小组或班级为单位开展交流讨论, 放手让学生发表看法和感悟, 相互批评和激赏。同时教师也可参与这样的讨论, 以平等姿态发表看法。古时那种林下筑坛、百家争鸣的景象, 其实是有必要提倡和恢复的, 对于激发学生思维, 促进学生一边读书一边思考和创造大有裨益。最后, 为鼓励学生多读书, 各学校或班级可设立一些读书会、读书节、读书汇报会及与读书相关的演讲赛、辩论赛, 或适当开展一些有奖读书活动。

总之, 提倡多读书、读好书、会读书, 对帮助中学生真正学好语文, 尤其是长效提高语文素养和人文修养至关重要。各有关部门、学校、教师和家长应凝聚共识, 为中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打造有利条件。中学语文教师应切实建构大语文观, 创造性地优化教学方式和整合教学时间, 真正把培养学生大量读书、特别是读课外书作为语文教学改革的重头戏来抓。如此, 中学语文教育必然焕然一新, 读书风气终将蔚然而成。

摘要:多年来中学语文教育的一个明显弊端是学生阅读量严重不足, 欲改变此现状, 治本策略是革除应试教育体制。但在此体制没有实质撼动的情况下, 各方应切实转变教育理念, 尽可能地为中学生读书提供足够的资源和时间, 并在兴趣和方法上加强引导。

3.让创造教育应用于高中语文教学 篇三

一、创造教育的内涵

创造教育最早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的美国,美国著名的教育哲学家杜威认为传统教育缺乏创造性,提倡以学生自由发现为主的科学探究式的教学,这也就成为了“创造教育”的渊源,将创造教育付诸实践的是奥斯本,他提出了著名的头脑风暴法,之后创造教育得以较为广泛的重视和实施,创造性教学也日益得到重视。

创造教育是指在学校教育中以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造个性和创新能力为目标,全面深入地开发学生潜在创造力,从而使学生形成创造性的人格、创造性的思维以及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造型人才的一种新型教育,其本质上与“素质教育”是一致的。

创造教育真正将学生看做是一个“完整的人”、“能动的人”来教育、来培养、来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注重人的生成性,注重知识的运用性、注重能力的潜在性,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挖掘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创造力,以培养出全面自由的,适应时代要求和发展的创造型人才。

二、当前高中语文教学的现状

(一) “一刀切”的教学方式,不注重因材施教

当前高中语文教学方式最突出的一点就是不注重个性化教学,无论课堂上的学生存在怎样的多样化,无论课堂上会出现怎样的变化,教师都按照已经备好的教案,根据之前的备课讲课,对于课堂生成的新情况、新问题没有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对于学生的需求,教师也不能给予相应的满足,忽视学生的个性存在,仅仅一味的按照自己的教案进行集体授课。

(二) 教学内容单调,缺乏创造性和实践性

当前高中语文教学仍然将“考试”作为教学目标和目的,所以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学内容主要集中在字、词、病句修改、背诵、作文,学生每天就是通过“题海战术”记住每个字怎么读,怎么写,记住每个成语的意思,记住病句几大类型,记住诗词、课文内容来填写,背一些句子以运用到作文中,而真正蕴含在课文中的文学知识、真正能够用来与生活相联系的语文知识教师却涉及的很少甚至不曾触碰,这种机械式的,以考试为目的学习让学生对语文产生了厌烦,失去了学习语文的兴趣。

(三) 教学偏向“应试”严重

“唯命是从于高考指挥棒的高中语文教学,存在以下六个偏向:只重语言文章,不重思想文化;只重智育开发,不重美育陶冶;只重传授知识,不重培养能力;只重课堂教学,不重课外活动;只重管卡学生,不重激发兴趣。一句话,只重应付考试,不重培养索质。整个高中语文教学,一言以蔽之:教本,学本,考本,唯本至上;编题,作题,讲题,题海战术。而作为最重要的文化载体的语文教学,其德育被架空了,其美育被抹杀了,其人文被淡化了,而强化了的智育也被扭曲了,从而导致学生理想模糊,知识狭窄,文化肤浅,心理脆弱,最终,连语文学习的兴趣也荡然无存。探索语文素质教育,就必须勇于打破‘一切服从应试’的一统天下,突破旧的教育教学体制,开拓几块挑战应试、超越应试的‘实验田’”。①

三、创造教育和高中语文教学结合

(一) 明确“创造教育”概念,树立“创造教育”应用于高中语文教学的观念

高中语文教学存在众多问题,关键是教学目标制定有偏差,在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下,不能再用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方式去教学,必须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重视发展学生的创造力,让创造教育与语文教育相融合。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必须应该明确什么是创造教育,怎样进行创造教育,怎样在语文课堂上进行创造性教学,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树立“创造教学”观念,语文教学不仅仅语文知识的传授——接受,而是教授——接受——掌握——运用——创造,目的不再是学生背过了几篇课文、记住了几个易错的字词,而是学生会去体会课文中内涵、会从中得到熏陶,会运用语文知识于生活中,学生的语文兴趣被激起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得到了开发和培养。

(二) 转变教学方式,构建创造性课堂结构

高中语文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学生在课堂上没有自己的思考,都是被老师牵着鼻子走,在当前要求发展学生的创造力的时代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师要构建创造性的课堂结构,创设情境,利用情境教学,向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发现学习,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创造,在学生的探索过程中去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塑造学生的创造性人格,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例如,某中学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方式就是:“教师首先将作者介绍一遍,然后让学生通读全文,划分自然段,归纳段落大意,标注生字词;感受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概括文章的写作特点;最后背诵”。这样的教学方式就是老师一直按照他的思路讲,学生只是被动地听,这样的课堂教学程序只是让学生停留在教师于干巴巴的讲解和纯粹的文本呈现上,尽管老师讲的再详细,也仅仅是教师的“独角戏”,学生依然无法体会课文的美,依然不懂得写作方式,依然不会创造性的运用,而且教学目标很明显就是要与高考大纲要求靠拢,学生们在这样的语文教学模式下,对语文的喜爱日渐减少,文学性的知识在高中没有得到更新,人文性的知识更是没有吸收到,后来在新课改要求下,学校针对传统教学方式的弊端,进行改革,制定了“271”教学法,即将课堂45分钟划分为预习、互动和测评三大模块,分别按照2:7:1的比例,划分为10+30+5,要求教师的讲课时间不大于20%,学生自主学习占到70%,剩余的10%用于每堂课的成果测评,271教学法的价值趋向:促进教师工作的转变,变备教材、教法为备学生、学法。使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教学效果好起来,师生负担减下来,最大的特点就是:“目标性”、“针对性”、“高性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位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体现“我的课堂我作主”的理念。此中学的“271”就是一种创造性的教学模式,是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而制定的,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注重学生在“动”中探索、讨论和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注重课堂的生成性,不仅仅是语文教师,所有教师都要根据课堂的变化、根据学生的发展和需求随时改变自己的教学计划,以适应不断生成性的课堂,学生在这种充满活力、充满思考的课堂中,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提高和挖掘,综合素质得到了发展,学生们都反映喜欢在课上的感觉。这种创造性的教学模式也受到了许多学校的重视,纷纷来观摩和学习。

(三) 综合运用多种教学和学习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语文教育是充满生命力的、充满灵性和人文性的一种教育,因此教师在运用教学手段时要注重多样化,同样,学生的学习手段也要多样化。

在课堂上学生除了朗读之外,还可以通过演讲、通过辩论、通过让学生讲课等多种方式一起学习;除了学习课文内容,还应扩展知识面,了解与其相联系的内容,可以联系生活,还看今朝发表自己的见解;可以根据本节课的内容教师设置一个主题,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自己的课题,通过制定课题、搜集资料、分析资料、整合内容、下结论、撰写报告、展示成果这一系列过程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教师也要注意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辅助教学,将一些原本只是文字性的语文知识,通过借助现代教学技术将图片、声音、视频、文字等结合在一起,使其“文图并茂”、“文声结合”,将知识更加直观、生动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创造一种宽松的、活跃的、充满生命力的课堂,让教师和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创造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和一种新形势,是培养创造型人才的必要手段,高中教学是为高等教育输送人才的基地,因此也要打好“创造教育”的基础,将创造性教学运用于高中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不再是仅仅为“高考”而学习,而是为了发展自我而学习。总之,高中教学不仅是语文教学要注重结合创造教育,各科教学都要注意运用创造教育,让高中学习不再沉闷,让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注释:

①晋级学校浅谈高中语文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高勤海.试论高中语文教学的创新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0(15).

[2]冯金红.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创造性教育[J].才智,2011(25).

[3]王晋红.高中语文教学反思[J].教育教学研究,2011(14).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苏苑高级中学)

4.创造性思维与语文教学 篇四

摘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热门话题。课堂是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阵地,特别是语文课堂,希望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都不要错过。扩大知识,模拟物的形状或人的外貌特征,知识能以不同形式组合,联想想象与创造性思维,边缘学科与他山之石。

关键词:扩大知识的功能;模拟物的形状或人的外貌特征;知识能以不同形式组合;联想想象与创造性思维;边缘学科与他山之石。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热门话题。笔者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以当局者的身份,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些探索,在教学的无边海洋中,找到一些五颜六色的小小贝壳,略加整理,献给同仁,以期进一步修饰。

(一)扩大知识的功能。长期以来人们形成了习惯心向,仿佛每一种知识只有一种功能,只能解决一个具体问题,其实不然,每一种知识都不仅仅具有一种功能,需要时,完全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将原来仅用于一个特定范围的知识,借用来解决另外一个同质不同类的问题。下面以汉字字形的功能为例,具体解说。

汉字,由音、形、义三要素构成。“音”表示读音,“形”表示意义、结构,“义”表示字的意义。可是,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由于需要,人们扩大了汉字音、形、义的功能。如字音,用来模拟自然界动物的声音.如:哗哗,啾啾,溜溜等。字形,也是这样,其功能也可以扩。,根据字的音形义,编成顺口溜,既便于记忆,又锻炼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还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中,经常利用课本或其它材料中的例子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思考,能够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二)模拟物的形状或人的外貌特征

用字形描模,比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描述,更简洁、更生动、更形象。如《草地晚餐》中写红军在草地做饭时,有这样一句:“几口行军锅成‘一’字形排列着”,模拟出锅一口挨着一口横着排列的形状”;《老山界》中写红军夜晚过老山界的情景:“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直到天上”,这一描述,令人可以想见山路的曲折艰险。在平时的阅读中,还常常可以见到对街道形状的描写用“十”字、“丁”字,对建筑物的描写用“品”字,对人的脸部特征用“国”字描写等。教学中,如果充分利用类似的例子,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学生就可以从中发现规律,以后需要时就懂得运用了。

(三)知识能以不同形式组合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玩扑克牌时,同样的一手牌,可以根据需要按不同方式进行组合,可按红桃、黑桃、梅花、方块组合而成,也可按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还可按主副分开,可横排也可竖排。其结果将会因组合方式的不同而迥然相异。玩扑克牌是这样,知识的运用又何尝不是如此?学生头脑中,储存了一定量的知识,如果教师从头脑的仓库里提取所需的知识,灵活组合、运用,是完全可能的。古人云:“施教之功,贵在引导,要在转化,妙在开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要在“引导”“转化”“开窍”上下功夫。可是,当前语文教学的结果与这一目标尚有一段距离。虽然积累了一定知识,但他们不会运用,尤其不懂得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很多学生充其量只知道按一个固定方式,对知识进行组合,情况变了,组合方式不会跟着变。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重积累,轻运用,特别是轻灵活运用。比如:将“要”“认真”‘文件’“学习”四个词,组合成一个句子,每一个词在句子中只能出现一次,并且每个句子都必须用上这些词。这样,在符合语法规则的条件下,至少可以按三种方式组合成:“学习文件要认真”文件要认真学习”“要认真学习文件”,组合一次,学生思维就得到一次锻炼。

(四)联想想象与创造性思维。

学生在语文课堂上会学到很多优美的文章。文章不仅需要反复阅读,而且需要欣赏品味,更需要联想想象。才能深刻体会作者的意图,得到身临其境的享受。例如柳宗元的《小石潭记》,“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学过以后,给学生三分钟的时间,展开翅膀,尽情想象,在脑海中浮现柳宗元游小石潭的情景,思考作者为什么把小石潭的环境写的如此凄寒清冷,通过环境描写体会柳宗元被贬后孤独寂寞、悲伤凄苦的心情,同时也体现作者寄情山水、写文赋诗的情趣。学生在联想想象的过程中自觉不自觉的锻炼了创造性思维,对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五)边缘学科与他山之石。

语文学科是其他学科的基础,同时,边缘学科又是语文学科的“催化剂”,利用他山之石,同样可以建造起高楼大厦。唐诗,宋词、元曲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深受学生的喜爱。大家知道,古代的词曲是和着音乐唱地,不仅如此,笔者认为,还可以加入绘画。学过《天净沙*秋思》以后,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对这首元曲的理解,绘成一幅画,有的学生按照内容画了一幅晚秋图,有的加入作者的情感,着力体现思乡之情思。这样的教学,不仅让学生体会到了游子对家的渴望。而且领略到绘画的情趣,还让学生感受到我国古代词曲的无穷魅力。

5.初中语文创造性思维培养探析 篇五

初中语文创造性思维培养探析

培养创造性思维是新课标对初中语文教学提出的重要要求,也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目的`.从对创造性思维的内涵入手,围绕培养直觉思维、发散思维、灵感思维这三种思维形式进行阐述,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目的.

作 者:温洪媛 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新区华凤镇文学院,四川・南充,637002刊 名:科教文汇英文刊名:THE SCIENCE EDUCATION ARTICLE COLLECTS年,卷(期):“”(12)分类号:G633.3关键词:创造性思维 直觉思维 发散思维 灵感思维

6.语文创造教育论文 篇六

其中着重学习了“创造性教育”这一板块,文中提到“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和造就,要靠创造性教育。人人都有创造性,创造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作为一名数学教师的我应受到怎样的启发呢?创造性是面向大众的,每个人在不同的时期都会表现不同的创造性,在创造性的发展中,人人(包括伟人)都有弱点,也都有长处。创造性教育要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使受教育者‘扬长避短”。所以,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不能因为个别同学成绩不理想,而就断定他笨,没有创造性,而去否定他,我们要因材施教,去发现他的闪光点,让其创造性表现出来。文中指出创造性教育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尤其是人才观念。我们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现代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才能,以及独立获取知识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有了这样的教育理念才能进行创造性教育。

创造性人才不能简单地将创造性视为天赋,而更重要地要看作是后天培养的结果;不要把创造性的教育限于智育,而是德、智、体、美。劳诸育的整体任务。所以培养和和造就创造性人才,不仅要重视培养创造性思维,而且要特别关注创造性人格的训练。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创造性人才,所以创造性教育很重要,对于本人来说,会通过努力成为一名创造性教育的教师。

对于创造性的学习,文中提到“创造性学习强调学习者的主体性。”以前的传统的教育强调教师的教,强调接受,强调重复性学习,但对于创造性学习更加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是积极的探索者。在创造性学习活动中,学生不仅要接受教师所教的知识,而且要消化这些知识,分析新旧知识的内在的联系,敢于除旧布新,敢于自我发现。创造性学习倡导的是学会学习,重视学习策略。创造性学习者擅长新奇、灵活而高效的学习方法,学生应学会合理的安排学习,除了完成课堂 作业外,可以自觉能动地把更多的时间花在阅读课外 书籍或从事其他活动上,从而捕捉与一般学生不同的 知识、经验与文化,以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对于创造性学习者在学习兴趣上,有强烈的好奇心,有旺盛的求知欲,对智力活动有广泛的兴趣,表现出出众的意志品质,能排除外界干扰而长期地专注于某个感兴趣的问题上,所以对于学生我们要激发他对于某件事的兴趣。

7.创造美的语文课堂 篇七

一.感情朗读体味美。

语文教学中, 笔者就特别注重朗读教学。由于自己的普通话比较好, 故在讲析课文之前, 总要认真地向学生有感情地范读几遍课文, 然后让学生仿照朗读课文, 这已成为习惯, 颇受学生欢迎。通过有感情地朗读, 使枯燥无味的文字变成了秀美的山水、迷人的画卷, 变成了优美动听的欢歌、变成了有血有肉有情有感的人, 真有“舟行碧波上, 人在画中游”的意境。有感情的朗读, 能把学生带进五彩缤纷的世界, 使学生提高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学习兴趣盎然;有感情地朗读, 能够增强学生的求知欲。

朗读的抑扬顿挫, 有如旋律和谐的音乐, 给人以美的享受。试想一下, 曲高和寡的音乐尚且被众人所喜爱, 雅俗共赏的朗读又怎能不受学生欢迎呢?例如学习《燕子》一文描写春天的美丽:“青的草、绿的叶、各种色彩鲜艳的花, 都像赶集似的……, 小燕子从南方飞回了, 加入这百花争艳的盛会……”这段语言生动形象地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优美的画面, 我在教学中在引导学生体会时, 播放与课文配套的录像, 让学生仔细观察, 体验情境, 跟着眼前的画面, 我有感情地朗读道:“春天到了, 小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 远处有像驼峰一样起伏的群山, 近处桃花红艳, 梨花似雪, ……河边柳枝吐芽, 还把小河当作一面镜子, 在认真梳洗呢……”在以上教学过程中, 教师声情并茂地朗读使学生沉浸于美的意境中, 达到了体味美的教育。

二.多媒体使用再现美

多媒体由于其图文声情并茂、形象直观生动, 使课堂教学由静态的灌输变为动态的传播, 学生耳闻其声, 目睹其形, 大脑皮层形成并保持广泛的兴奋点, “声、图、文, 颜色、光彩、视听”并举, 多渠道多方位, 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同时也加大了有效信息的接受量, 提高了教学效率。也有利于再现文本表达的美的意境。

例如教学《桂林山水》一课, 课初播放关于桂林山水录像, 让学生看着画面, 听着解说, 欣赏着优美的配乐, 这样, 借助现代教育手段渲染了气氛, 激起了学生的美感, 为学好全课作了必要的铺垫。再让学生通过视觉感知漓江“静、清、绿”的特点, 同时播放录音《让我们荡起双桨》, 使学生陶醉于荡舟漓江的神游之中, 从而领会祖国绚丽河山之美, 在讲桂林山水的特点时, 教师在投影仪的玻璃片上简略地勾勒出一组山形, 通过投影让学生了解桂林山的“奇、秀、险”, 在此过程中, 借助现代教育手段, 渲染形象, 烘托气氛, 创设情境, 使学生在优美的形象感染中受到感染, 受到美的陶冶, 在身心上打中美的烙印, 从而收到了美的教育效果。

三.品味语言发掘美。

语言是文章的基本材料, 语言美是语文教材所选课文的特征之一。高尔基也曾说:“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 语言是文学的主要工具。”可见, 精美的语言多么重要。文章美的语言主要指准确、形象的语言, 这种语言也是有很强的感染力的。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细致品味文章美的语言, 可以陶冶思想情感, 进行审美教育。

小语教材中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 很多文章字字珠玑, 不仅浓缩了作者丰富的情感, 而且在遣词造句、语言表达上都颇具特色。教学中, 教师应抓住精妙之处, 引领学生悉心品味语言, 使学生揣摩字里行间所蕴涵的人文美、内涵美。反复呈现的词语, 往往表达着人物强烈的心情和情感, 反复呈现的句子同样表达着强烈的情感。有的课文都将文章的感情线索用反复出现的句子来呈现, 而这些重点句段的仔细品味琢磨也会令我们受益匪浅。

总之, 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的全过程都贯穿着美的因素。让我们把文学作品中的美感还给学生, 赋予他们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权利吧!让他们对着美惊奇, 因美而感动吧!让语文学习成为他们的欢乐, 成为他们精神上的需要吧!让美在幼小的心灵绽放吧!让美走进语文课堂, 相信语文教学会有一片新的天地。

摘要:语文教师应深入钻研教材, 在这一“美的富矿”里挖掘美, 为引导学生感知美、鉴赏美、创造美奠定基础。

8.如何创造语文高效教学 篇八

一、导入激趣,展示目标

课堂教学中,导语设计至关重要。上课伊始学生还没调整好学习状态,教师应巧妙的创设情境,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

例如在教《兰亭集序》时,我先介绍与王羲之相关的逸闻趣事。有一年春节前,书法家王羲之写了一副对联“春风春雨春色,新年新岁新景”,贴在自己家大门上,不料夜间却被人偷揭走了,他只好再少写几个字:“莺啼北星,燕语南郊。”然而,晚上还是被人偷走了。这时已近除夕了,王羲之心急如焚。思忖良久,便又写了一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对人说道:“过年了,谁偷这样的对子?”果然,这副对联没人敢揭了。到了除夕,王羲之补上对联的下半截,变成了“福无双至今朝至,祸不单行昨夜行”。学生被这个故事吸引住了,从而对课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导语切入完毕,教师自然地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具体明晰,这样便于学生自学时围绕重点内容进行。

二、预设问题,分组讨论

教师应根据课文内容及学习目标,生成几个问题,然后分组展开讨论。例如在讲李白的《蜀道难》时,在熟读课文并整体感知后,我给学生留以下问题:(一)作者在这首诗里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二)你认为李白是个怎样的人?(三)本诗主旨句是什么?学生各抒己见,讨论十分热烈。

有时针对学习目标,我采取更灵活的教学模式。例如在学习杜甫的《登高》时,我把学生分成四组,选择本诗的首颔颈尾四联;然后就选取一联,分别从练字、意境、人物形象、思想感情、表现手法几个角度来谈。这样,学生化被动为主动,勤于思考,乐于探究,从而培养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三、学生演绎,教师鼓励

学生讨论大约十多分钟后,然后我让每组找个中心发言人,展示他们讨论的成果,让课堂变成学生演绎精彩的舞台。每个小组因为经过激烈的讨论,聚焦浓缩后,大体形成一致的观点。如果个别组员有自己不同的见解,可以陈述他的观点。有时,为了感官更直接,每个小组把自己的答案写在白板上,然后挂在前边,这样,其他小组成员看得更具体,而且上面的文字大多分点述说,条分缕析,给人印象更深刻。

这个环节完全是学生唱主角,他们大多有表现欲,彰显了他们的个性与青春。因此很多同学跃跃欲试,争相到台前展示,我告诉他们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言的。当然,学生有自己的逻辑思维,在学习过程中,他们习惯用自己的视角看待问题,也许会形成不同的见解,教师不应根据所谓的经验对“异端”进行扼杀,而应尊重学生的这种独特体验,并鼓励学生的质疑精神。

四、补疑解难,合作再探

教师针对重难点补充问题或者根据学生解答生成新问题,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学生再次分组合作探究,展示答题要点。在引导学生解惑的过程中,教师的点拨要适当,我们的毛病通常是没等学生展示完就急于纠正他的错误之处,不给其他学生展示自己想法的机会,打消了学生再探的积极性,这也是传统课型的弊端的延续。当然这一环节应根据课堂具体内容而定,可以有,也可以没有,如果学生对文本内容比较生疏,上一环节研究的问题不够细致,那么此环节也可以是本堂课的重点。

五、总结反思,提升自我

总结本节课主要内容,反思自学过程中,获得的方法,汲取的收获以及不足之处,思考文本内容带给自己的人生体悟。可以从不同类型的学生中选择一两名单独总结,使学生接受的信息得到及时的反馈。在这一过程中,我不断提醒自己闭上嘴巴,想法是逐渐进入只点拨学生思考、不代替学生回答的境界。当然,我认为课堂上要求教师少讲,并不是不讲,必要的点拨一定要到位,不能矫枉过正,如果连学生理解不到的内容,教师也不加以总结,那么这样的课也不算好课,甚至不能算有效的课。总结反思过后,让学生课下整理收获笔记。

六、运用拓展,巩固提高

根据本节课内容精选习题供学生演练,学生互相交流合作,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拓展训练可以包括与教材内容有关的各类文体阅读,如一般论述文、人物传记及高考必考文体训练等。例如在学习《林黛玉进贾府》这一课时,我们可以选一篇《红楼梦》片段阅读、一篇红学论文、一篇红学家的传记、一篇高考真题来进行拓展训练。

基础训练很关键,应该贯穿整个三年,每天一页题,包括高考所有基础知识,题型穿插,每页题题量不用太大,限时二、三十分钟即可。

9.语文课创造性思维训练一例 篇九

东北师大附中孙立权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于以思维训练为核心的语文教学来说至关重要,因此它是许多老师所希望和追求的。笔者在教初中语文第二册中的一首唐诗--《秋浦歌》时,以“愁”为题,安排了一次创造性思维训练。训练中,学生的求异思维活跃,举手发言空前热烈,发言中充满联想、想象。笔者现将整理出来的课堂实录摘要叙述如下:

师:(表情朗读)“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这短短四句诗,字里行间透着一个什么字?

生:愁。

师:对了。这“愁”是一种已是两鬓飞霜而远大抱负还未实现的极深重的愁怨、愁愤。那么,愁原本是一种情感,抽象的东西,这首诗却把抽象的“愁”写得--怎么样?

生:具体、形象。

师:好,再详细说说是怎样把抽象变形象的?

生:用白发来写“愁”。

师:哎,白发是具体可感的。那么再想想,白发何以三千丈长?

生:因为愁太深重了。

师:请直接用原句回答。

生:“缘愁似个长”。

师:抽象的“愁”在这里有长度了,可以丈量了,多么形象。--那为什么用白发就能写“愁”呢?

生:因为白发和愁有关,愁生白发。

师:不错,愁就能白头。古代有个人叫伍子胥,相传在逃亡中要过一道关,但有兵士把守,过不去。伍子胥着急呀,一夜之间,满头青丝变白发。愁能使人生白发,所以可用白发写愁。看来把抽象之物写成形象之物,需要有个条件吧,什么条件?

生:抽象之物和形象之物要有联系。

师:非常正确。--李白用白发写愁之深之重,构思新奇。下面请同学们把思路打开,想一想,在你接触过的作品中,还有哪些对愁的形象化写法呢?或者让你写的话,你用什么来写愁?

生:(先是凝神思考,继而纷纷举手)“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师:这是用什么写“愁”?

生:用浩荡的春水来写。

师:用水写“愁”,古人常用。古诗里还有“请量东海水,看取浅深愁”,(板书)用海水写“愁”。再想想,还可用什么来写?

生:还可用天上的`明月来写。李白在《静夜思》中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就是用明月寄托思乡之情的。

师:思乡之情是愁吗?

生:是。师:是什么愁?生:……生:乡愁吧?

师:对了。月是故乡明,诗人常用月亮来写乡愁。有这样两句诗:“故乡的月最咸,因为它浸着思乡人的泪涟涟”。这也是--

生:用月亮写乡愁。

生:老师,可以用眉写“愁”。人发愁时爱皱眉,我们总说“愁眉紧锁”嘛。

生:可以用梨树写“愁”。

师:用梨树写“愁”?解释一下。

生:因为“梨树”的“梨”和“离别”的“离”谐音,所以可用梨树来表达离愁别绪。

师:想象奇特、合理,很有创造性。

生:还可用雨写“愁”。细雨绵绵,可以烘托人内心的淡淡哀愁。

师:细雨绵绵,再加上烟雾迷蒙,一看到这样的景象就使人顿生愁绪。

生:老师,我认为可以借秋天的景物写愁。比如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师:××同学课外阅读量很大,能背诵元代作家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大家应该向她学习。--不错的,秋天的黄叶、枯树、落花都是要失去生命力的事物,可以借来表达人的忧愁之情。

生:还可用酒写“愁”。许多人心里有了愁就喝酒。

师:这就叫借酒--生:消愁。

师:以后,我们还将学到王维的一首送别诗,其中两句是“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板书)就是说,临行前劝朋友再饮尽一杯酒,往西行出了阳关就没有老朋友了。与朋友离别的满腔愁思都化在这一杯酒里了。

生:还可用“血海”写“chóu”。

师生:(先是一愣,继而哈哈大笑。此时这个学生也知道自己把“愁”误解为“血海深仇”的“仇”了。)

10.语文创造教育论文 篇十

教学重点:

学以致用,融会贯通,结合诗词,掌握方法。

导学方案:

一、导课:

1、苏轼有《琴诗》,云:“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这琴与指,正如我们读者和诗,只有认真阅读,深入理解一首首诗,这诗才被我们赋予了新的生命,而我们也正从这诗中得到感情的陶冶。今天,我们就要弹拨一张张琴,奏响一支支心曲,同时提高自己的演奏技巧。

2、鲁迅言:“凡人之心,无不有诗„„惟有而未能言;诗人为之语,则握拨一弹,心弦立应。”理解诗,接受诗,诗就会理解你,接受你。

二、回顾第一课时所学课文内容。(略)

强调:读诗,学会去“泡”,去“猜”。

三、学以致用:

第一首:游园不值(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1、猜想一下,这杏园主人是何等人物?

2、综合诗中的细节描写,体味一下说男愿袂槿ぁ?

3、“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描绘了怎样的形象和意境?

学生思考,讨论,试回答。

归纳方法:“泡”和“猜”时,一定要尊重诗作的语言实际、形象特征、艺术特点和诗人的情感逻辑,结合自身的经验,进行合理的阐发、补充、推断。

第二首: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注:本诗作于安史之乱后)

过华清宫绝句(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思考:1、谈一谈这首诗讽刺的现象。

注意“荔枝”这一意象在诗中的特殊作用,只有了解荔枝的特点才能更好地理解本诗。

2、第三句中的“笑”字,在这里既然不用考虑押韵,为什么不用“喜”或“乐”?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明确:这一笑,让人想起战国时周幽王的“烽火戏诸侯”,幽王为博bao姒一笑而失天下,这里,诗人是以杨妃之笑来比附bao姒之笑,都含有对君王荒淫误国的讽刺和慨叹。

(这一环节引导得好,会让学生有恍然大悟之感,并为之深深慨叹,从而明白诗中用词的妙处)

浣溪沙(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明确:对人生苦短,光阴易失的感慨。情感哀婉忧伤,有种淡淡的惆怅和失意。

第二步“猜”:你感觉诗人当时写此词的情景是怎么样的?或者说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写作此词的?

明确:一手持杯,一边听着家姬的歌舞,一边浅斟低唱。

晏殊是北宋太平宰相,一生富贵,不知愁苦,常一边观景,一边赏乐,得意地说:“穷儿家哪有此景致?”上天对他特别有恩,但只有这时间,人生,他却无法得到格外恩赐,人与人在这个问题上是平等的,所以他叹的不是一人的愁,而是所有人的共同感觉。

山中(王维)

荆溪白石山,天寒红叶稀。山路原无雨,空翠湿人衣。

思考1“泡”: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色?表现怎样的意境? 思考2“猜”:结合诗人的其它诗作,说一说诗人所追求的境界是什么?

甜蜜的复仇(夏宇)

把你的影子加点盐

腌起来

风干

老的时候

下酒

诗词鉴赏歌诀(胡编)

诗词鉴赏莫着急,也有方法可循依。

抓住字词深挖掘,联想想象要合理。

11.创造充满语文味的课堂 篇十一

品味——咬文嚼字的课堂活力四射

朱熹说过:“读书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咽,终不知味也。”因此,在语文课堂上我们应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细细咀嚼,慢慢品味,方能悟出味道,让学生领略到汉语的独特魅力。

《母鸡》是老舍先生的经典之作,满文尽显母爱,教学时,我紧紧抓住 “啄”字,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课文字字句句都写出了母鸡感人至深的爱,你们从哪些词语最能体会出来?(生默读课文,交流“啄”字能看出母鸡的爱。)

师:“啄”字在文中出现了三次,读读句子,想想有什么不同?(生交流:第一处的“啄”指找东西给鸡雏吃,第二处的“啄”指教鸡雏吃食的本领,第三处的“啄”指游戏时忍痛给鸡雏带来快乐。)

师:我们先来读读第一处写“啄一啄”的句子,母鸡在“啄一啄”时会想到什么?可以从这句话的哪些词中读出来?

生1:从“儿女、鸡雏”两个词我猜母鸡在想这东西有没有毒,儿女们可以吃吗?

生2:从“儿女、鸡雏”两个词我猜母鸡可能想这东西会不会太硬,儿女们能不能消化?

师:透过一个“啄”字,你体会到这是一位怎样的鸡妈妈?

生:鸡妈妈宁愿自己挨饿,也要把一点儿东西留给儿女吃,这是一位慈祥的鸡妈妈。

生:为了防止食物有毒,鸡妈妈,自己先啄,再给自己的孩子吃,是一位伟大的鸡妈妈。

……

(第二处和第三处的“啄”的品读略)

通过品读一个“啄”字,让学生读出了词的深层含义,这样的课堂教学充满激情,散发出浓浓的语文味。

读味——“读”占鳌头的课堂沁人心脾

朗读,是品出语文味、上出语文味的重要方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一定要“读”占鳌头,充分地读,多样地读,逐层深入地读,做到读出情,读入境,达到与作品、与作者的情感交融。

《老人与海鸥》,课文语言朴实,平凡中包含深情。我大胆放手,引领学生在字里行间遨游,在反复诵读中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梳理脉络。教学伊始,我问学生:老人与海鸥有什么特殊的关系?请大家默读课文,找出相关语句。同学们很快从文中找出文眼——“十多年了,老人每天都来,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板书:老人亲人 海鸥)文章的脉络清晰展现在学生眼前,学生对全文有了一个整体感受,为后一步的读作好了铺垫。

二、走进人物。以文中的文眼为切入点,我设计了三次回环读:一是研读老人的穿着后,知道老人为了喂养海鸥省吃俭用,继而补充资料;二是在老人喂海鸥部分,感受老人娴熟的动作,海鸥与老人配合默契;三是老人给海鸥取名字,亲昵地叫出每只海鸥的名字。从这三方面让学生感悟老人这样做不是一天两天,不是一年两年,而是(学生读)“十多年了,老人每天都来,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 三次回环读,学生一次比一次读得专注,一次比一次读得深情。

三、情感共鸣。课文后一部分写老人去世后,海鸥们的举动震撼每个读者的心灵,这部分我是这样教学的:

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15自然段到第17自然段段,说说文中哪些情节让你感到心灵为之一颤,画出具体语句,谈谈自己的感受。

生:海鸥们急速扇动翅膀,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天使。(学生一读)

师:你们说这一幕幕感人肺腑的情景真的是“意想不到”吗?(学生二读)

师:是的,这样的场面谁不为之动容?让我们再来看看这真挚感人的场面。(学生三读)

师:这样的举动,只有亲人才能做到,也只有亲人才会这样做啊,老人是海鸥的亲人,海鸥也是老人的亲人。(学生四读)

情到深处意更浓。学生在回环往复的朗读中去意会、感悟、体验,进入老人与海鸥那浩瀚无边的情感世界,和作者最大限度地互相融合,达到人文合一的境界。

散发、流淌、洋溢、充盈语文味的课堂是我们语文教学的新境界。语文教师们,让我们共同努力,在亦品、亦读、亦写的教学过程中,创造充满语文味的课堂。◆(作者单位:江西省宁都县第三小学宁都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12.创造情境让语文课堂绽放美丽 篇十二

首先, 设置精妙的导语, 把学生带入情境。有经验的语文教师都知道, 上课伊始就以种种奇妙的艺术魅力牢牢地吸引住学生, 这堂课也就成功了一半。因此导语的设计对一堂课来说就显得至关重要。而我的导语设置大多选取如下三种: (1) 学生对奇异的事物往往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所以, 在课文导入时有意识地例举一些奇异的事物就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富有启发性的导语, 能够促进学生的积极思维, 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3) 在课文的导入时, 适时地插入一个或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材料, 既能增大课堂信息密度, 又能增强教学的趣味性。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优秀的导语能够在课堂上形成良好的情境, 起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作用。

其次, 教学过程中问题的精心设置。古人云:“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一个好的问题, 往往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问题情境的设置尽管五花八门, 多种多样, 但都必须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 问题情境的设置必须是有概括性的、新颖的未知领域。 (2) 问题情境的设置必须能够激起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愿望和学习兴趣。 (3) 问题情境的设置应当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和能力水平的梯度。作为语文教师, 只要我们勤于实践摸索, 就会使课堂问题在语文教学中焕发出熠熠光辉, 让我们情境教学更加水到渠成。

最后, 教师带动性的情感渲染。情感渲染就是对学生“晓之以情”。那么怎么能够带动学生的情感呢?人的情感是有感染力的, 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必须以自己的真情去感染学生。“要使学生感动, 首先必须教师自己感动。”教师应掌握以“师情”激“生情”的教学技巧, 用感人的话语、传情的眼神、恰当的手势创设情境, 才能鼓舞学生, 感动学生, 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 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共同创设和谐、融洽、符合教学大纲需要的感情氛围, 变单调、空洞的说理为情真意切的实例感悟, 从而激发学生道德情感。

13.语文教学艺术的生命力在于创造性 篇十三

------------------作者:武汉市新洲区实验中学 陈建华 来源: 上传时间:2004-08-03 19:10:52 点击:1300

语文教学要达到最佳效果,不能靠的死板的教学资源,也不能靠名家的教学经验,靠的是教学的艺术性,而语文教学艺术的生命力在于教师的创造性。

首先,这是由于新课程改革的迫切需要决定的。新课改促进基础教育改革进一步深化,对我们广大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新课程能否顺利实施,关键在于我们广大教师的角色能否适应要求,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在由过去的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权威者转向平等者,这样使得我们教师的工作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要求我们广大教师之间更加紧密地合作,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学会开发利用课程资源,而且还要更加广泛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掌握必要的知识与技能。面临这些挑战,我们教师怎么办,才能适应新的时代的须要呢?笔者认为:唯有充分发挥教师的创造性,才能使我们的语文教学真正发挖新课程的潜力资源,才能最大限度地追求语文的艺术性,才能更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其次,这是由语文教学本身的艺术性决定的。我们知道,任何艺术由是依赖于创造主体的生命激情、人格魁力并使用技巧来表现的,语文教学也具有艺术性,所以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除了追求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科学化以外,我们还要追求教学的个性化,要用动态的语言激活课程中的静态资源,让活化了的作者的生命气息进入学生的心灵深处,让飞杨着作者的灵性在教师艺术地引导下活灵活现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让他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真切地感觉作者的脉搏的跳动。这样就使得我们的教学真正在训练学生品味语言,运用语言,发展个性,培养人格,这就是我们语文教学的艺术性才能达到的教学效果。因为如果我们一味地追求所谓的教学的程序化,教学方式的模式化,就会勿视学生的灵性,窒息教学资源的生命力,这样的教学怎么能适应新课程改革要求呢?

那么,我们教师怎么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最大限度追求教学的艺术性呢?

笔者认为:教学艺术性体现在驾驭整个课堂的教学进程中,将教师、教材、学生的智慧和创造意识生动地组织在一起。教学实践中,我们不能一味以地抄袭别人的备课,不能盲目要沿用别人的教学模式,他山之石难攻我教学之玉,我们只有根据自己的教学特点和本班学生实际情况来制定独出心裁的教学方案,才能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所以,教学艺术的蓬勃的生命力在于教师创造性地驾驭整个教学进程。

首先,精心打造课堂结构的艺术性,使课堂教学程序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完整性,并与学生的心理和认知规律各谐共振,最大限度地发挥艺术的感染力。我们知道,任何事件都有它自身的规律性,语文教学也是一样,因为它是件发生在教室里的、时间为45分钟的事件,所以它自然有它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这样一个完整性。我们的教学的艺术性,在于如何处理这几个环节。所以,针对这个过程,我们可以创造性地进行设计和演示。开讲激趣。如同电影的开篇,一开始要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诱发学生与课文相应的感情,激起学生的兴趣,或渲染气氛、或直观道具、或风光导游、或描绘精彩场面、或让学生自述体验等等。让学生获得与课本情绪相似的感知,进入情景。这是一节课的开端。随后,我们教师围绕教学目的和教学重点精心选择能突破阅读能力的几个关键问题让学生反复感识课文,理清作者的思路,整体把握主旨,品味语言,弄清写作技法。教师在这个过程是要作为一个引导者和参于者牵引课堂思维流向,使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励学生的兴趣和创造性思维对文本活化的再现或质疑,在对话、讨论和交流中完成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教师此时要用自己的学识、智慧、人格魅力参于其中,或用微笑表示肯定,或以简洁的语言点拨启发,或用热情的表扬及时鼓励,或用委婉的疑问促进深入思考。这是充分展现教师个性和创造力的时候。这是一堂课的发展。语文课堂教学作为一门艺术,最重要的是给学生以审美的愉快,好的课堂效果是给学生创造高昂的美感体验,以便于学生在心灵豁然开朗之时,对课本有种入木三分的印象,产生久久难忘的情感。此时,教师应该抓住“动情点”进行尽情的渲染或是艺术的再加工,让课堂进行高潮。随后,教师不能让学生的体验和感受停滞不前,而要进一步向课外沿伸,纵深拓展课堂的艺术效果,让学生有回味无穷的感受。

其次,语文教学的艺术性还体现在教师具有创造性的个性化课堂语言。我们知道,课堂上声音传播信息的数量和速度是任何一种教学工具无法比拟的,所以我们要高度重视教师课堂语言的艺术性,以提高学生感受文本的能力,增强学生运用语言的操作能力和灵活性,达到词能达意的功效。我们在教学整个过程中,不可能把教学中出现的每个问题都设计好了,在新课改的教学中,随时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问题,这时,我们教师就要运用灵活的语言,准确而有感情地表达有分寸的意思,让学生能兴趣盎然地学习。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上追求语言的意美、形美、音美。教师的口语要有情感性,让“情”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或娓娓道来,或慷慨激昂,或诗情画意,或幽默风趣„„。同时,我们还要注重教学的态势语言,因为它是我们教师的思想观点、知识储备、教学技巧、个人修养、心理素质综合表现,给学生是一种形象直观的感受,对教学效果具有决定作用。教师的创造力充分展现可以最大限度发挥教学的艺术性。

最后,语文教学的艺术性还体现在教师的独具匠心的板书上。我们常说,文章有“文眼”,那么我们的课堂教学既然是个过程,是一种艺术,也有“课眼”之说,它要用最简明扼要的形态提炼出最大的教学容量和复杂教学思维流程,这是教师运用创造力以简驭繁的用武之地:或以凝炼的字、词概括内容,或以图析文,或多媒体形象再现精髓„„总之,新鲜活泼的板书设计会给学生视觉带来审美愉快的,增强语文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和感染力。

14.小学语文教学与创造能力培养 篇十四

一、发挥合作学习的功能

1. 启智功能。

思维能力是创造能力赖以形成的重要基础, 是理性的。没有思维不可能对事物, 对知识有更深刻、更本质的认识。学生思维的发展、智力的开发, 除了与教材智力因素的挖掘、教师的教学方法的选择有关外, 在很大程度上还与教学组织的形式有关。在阅读教学中引入合作学习, 可设计思维参与及思维发展的教学情境, 使学生在合作思考、共同探讨的过程中发展思维的深刻性;互动互助, 逐层推进, 发展了思维的层次性;齐心协力, 排除艰难中发展思维的变通性;在各抒己见, 互争互辩中发展思维的合理性。这样, 学生互相参与、合作中, 使创造的潜能发挥出来, 进而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

2. 怡情功能。

友爱、宽松、和谐的学习空间, 可使学生心情舒畅, 精神愉快, 既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又培养了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阅读教学中师生互动合作, 似朋友交流;同学间互动合作, 增进友情。这样, 良好、宽松、平等、和谐的课堂在合作中形成了。

3. 德育功能。

在教学中合作学习, 可以通过互帮、互助、各抒己见来培养学生间团结友爱、互助合作、合理竞争的健康心理。

二、合作学习组合

在阅读教学中, 合作学习形式甚多, 为保证效果, 需围绕教学目标, 讲究合作方法, 优化合作组合。可以同桌合作、邻桌合作、行列合作、随机组合。这样, 应全面了解学生知识水平、个性心理、学生特长, 科学排好座次, 优化组合, 这种做法坚持下去, 有利于学困生转化, 强化竞争意识。

三、明确合作方向

小学生自控能力有限, 而合作学习又大都以小组形式进行, 为唤起学生注意, 确保学生参与, 需在精心组织的基础上, 言明目标, 讲明要求, 明确合作方向, 讲清合作要领, 从而保证合作中的每一个环节都集中指向教学目标。

1. 细化目标。

合作学习中, 学生会面对各种复杂情况, 需他们见机行事, 灵活调控。而学生驾驭能力有限, 有些情况很难妥善处理。为此, 需在合作中, 对合作目标进行细化, 让他们知道做什么, 该怎样做。这样在教学过程中, 次次合作, 目标明确, 要求具体, 最终保证了合作效果。

2. 梯化程序。

在明确目标的基础上, 可梯化程序, 为学生引出一条通向目标的道路。如阅读《赵州桥》时, 为了让学生知道它的结构, 体会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可分组了解桥的各种结构及作用。在明确四人一组的基础上, 可引导学生分以下几步进行:画一画桥的结构简画;注一注桥结构的作用;议一议, 小组讨论:如果发大水, 该怎样保存桥身, 又能使水通过;写一写, 分工每人写一段关于桥的资料;连一连, 小组内各部分组合, 写好过渡段;比一比, 全班交流, 评选佳作。这样, 不仅目标明确, 而且梯度明显, 学生能够操作。

3. 趣化形式。

为保证合作效果, 还需精心设计合作形式。如朗读时, 可同桌比, 邻桌比, 小组比, 进而全班比, 形成“赛读”。这样, 就能让学生在充满乐趣的“赛读”中顺利达到预期目标。

四、把握合作学习的时机

1. 初读感知后。

初读课文, 学生获取了关于课文内容的诸多信息, 为让他们有机会交流各自学习所得, 可同桌合作, 四人合作, 全班合作, 这样层层深入, 使学生之间越争越烈, 越辩越明, 在不知不觉中获得知识, 如有难以一致的问题, 则在新一轮学习中解决。

2. 检查质疑后。

自学交流后, 教师针对学生阅读难点, 综合梳理, 并根据课文特点和课文教学目标设计自学思考题, 让学生实行新的合作。这样引导, 能使学生通过合作而深入理解课文。

3. 阅读总结后。

在学生对课文内容和中心有了明确而又充分的理解后, 可引导学生再次合作, 以深化理解。针对不同课文设计不同合作内容。如《一次成功的实验》, 分组角色表演, 让学生既当导演, 又当观众, 联系课文内容, 进行指导评价。这样, 就能通过独立与合作的有机结合, 提高学习效果。

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倾听、分析、理解、掌握、深化, 进而产生创造性的合力作用, 形成良好阅读习惯, 提高教学效率。

摘要:现代社会既是竞争的时代, 又是合作的时代。无数事实证明:重大发现, 孤军作战的结果不多, 群体智慧的结晶一串串。因此,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既要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又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引导合作学习, 形成创造合力。

15.浅析学生语文创造思维的培养 篇十五

第一、立足个性差异,培养求异思维。

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对待学生不能搞“一刀切”,要加强语文个性的教育,发展学生的个性,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例如在小组探究、合作教学模式当中,将学生按照不同的禀性分组,而不同的学生在小组内依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来承担不同的分工,让表达强的学生承担发言工作,让善于书写的承担记录工作,以此分类,让学生的个性最大限度地得到发展。

第二、深挖教材内蕴,积极诱导启发。

文学作品本身就具有多重阐释性,既可以从心理学、美学、伦理学等横向的角度去理解,也可以从文字、语音、结构、人物塑造等层次去把握理解。即便是从同一角度或层次去理解一篇文章,也因为学生的个体差异、思维差异、能力差异等方面使得理解出现差异,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心目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也正是如此才使语文教学充满了智慧。因此教学切忌过多地求同,要尽量引导学生用从不同的角度,立体地、全方位地审视文章的立意、题材、结构、语言。尽可能地激发学生去感受、大胆想象,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而不是过分地追求答案的统一性而压制了学生的思维。例如分析鲁迅先生笔下的“祥林嫂”这个形象,可以从祥林嫂人物性格方面入手进行分析,也可以从当时黑暗的社会制度入手分析,更可以分析当时社会的人际关系。总之学生可以从各个方面出发进行分析,并发表自己的观点,这无所谓谁对谁错,我们应当鼓励学生去思考、去发现,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己的分析能力与鉴赏能力。

第三、激发求知兴趣,鼓励创新精神。

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以激发求知兴趣为前提的。《论语》中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性教学原则。语言教学更应当坚持启发性教学原则,提问设疑,强烈刺激学生的学习情绪,活跃思维,全班学生振奋起来,产生积极探求新知的欲望。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关键在于精心设疑。问题是创新之源,疑问是探究思索的劫因。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问题,从新的可能性、新的角度去看问题,都需要有创造的想像。”“疑”使学生在认识上感到困惑,产生认知冲突,引发探究性思维冲动。在语文教学中不论是基础知识训练还是阅读写作都可以通过精心设疑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精神。例如教师在讲到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时,教师可以这样来设疑激趣引入:“在许多人的眼中,能掐会算的人一般都可以预知未来,可以将许多的事情防患于未然,但是今天的主人公自诩“神仙”,但是每次的掐算却只能给自己带来麻烦。这是为什么呢?”这样的导语富有启发性,很容易激发学生的思维。

第四、丰富想象能力,捕捉直觉灵感。

直觉是人脑对事物及其本质和规律做出迅速识别、敏锐的观察、直接的理解和整体判断的思维过程,它是构成创造性思维活动的必要因素,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就必须加强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可以通过与生活联系,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例如教学《中国石拱桥》时将石拱桥的外形与学生熟悉的彩虹相联系,这样学生就很容易明白桥的外形。这样将学生的生活与学习内容相联系,降低了学习难度,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二、要加强朗读训练与语感训练。通过加强朗读训练与语感训练,突出主体的直观感受,提升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力,从而能快速领悟、感知语言,进而深层次地理解学习内容。

三、创设情境,触发创新灵感。叶圣陶先生说过:“读书贵有新得,作文贵有新味,最重要的是触发工夫。”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用多媒体展示、音频播放等途径为学生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体会意境,激发学生想象。

要培养学生的语文创造性思维能力,就要充分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张扬学生的个性,更要尊重学生,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并长期坚持,这样才会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16.创造性思维在语文教学中的训练 篇十六

创新思维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在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培养就体现营造好的创造环境、引导学生想象、创新。最大限度地发掘学生潜能,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开展,学生创新思维的教学势在必行,因为对学生个人来讲,创新不必是原创造,可以是再创造,只要对于学生个人来说是新颖的、首创的就可以了。创造性思维是人类思维的高级过程,不同于一般思维活动,它新颖性、首创性、独创性的特点,它是一个人智力水平高度发展的表现。另外,创造性思维与想象紧密联系。创造想象是人运用己有的表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它参与创造思维之后,能够结合过去的经验,在想象中形成创造性的新形象,提出新的假设,使创造性活动顺利开展。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有针对地对学生进行创造思维的训练。

一是创设情景,激发好奇心、求知欲。

例如在教第九册《草原》一课时,针对草原动感性极强的特点,我设计了启发学生用动作表现草原“一壁千里和风吹草低现牛羊的草原立体画面,这样很快把学生带到了那如诗如画的草原美景中,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再有像学习苏轼的.《题西林壁》这首诗,针对宋诗说理性强的特点,我仍采用启发学生运用形体语言形象地表现古诗句。学生分组展开讨论,有的学生运用五个手指表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又将五指聚拢,掌心成窝状,形成山峰环绕,人处山中的感觉。一看便马上联想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诗句。这样一来,既理解了诗句又帮助了背诵。还有的同学几个人排列一起,先横后竖,然后围成一圈,再让一名矮个儿同学站在中间,很形象地向全班同学表达了诗句的意思。这种方法对于学生来讲就具有创造性。它使学生的思维与想象紧密相联,为今后学习古诗,形象地理解文章、语言提供了方法。

二、营造氛围,培养创新意识,促进思维的发散。

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有赖于在讨论中、争论的环境中不自觉创造。如教《凡卡》一文,可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凡卡寄了信后,怀着甜蜜的希望睡着了,爷爷能收到信吗?收不到信的原因是什么?假如爷爷收到信,爷爷会带他回去吗?凡卡会过上幸福的生活吗?为什么呢?又如《赤壁之战》中黄盖诈降成功,又可引导学生讨论:假如你是曹操你会相信黄盖的话吗?你怎样与对方周旋,怎样调整战术与诸葛亮斗智斗勇。

三、抓住文中图画想象,促进学生创造思维发展。

小学课文中许多图画不但有利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是十分有利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学生创造性想象教师不要求标准答案。学生的答案可各有不同,只要是合理的,有利于思维的发展的教师都要鼓励、支持。又学习《五彩池》一文,文中说五彩池有的像葫芦,有的像镰刀,有的像盘子,有的像莲花……。可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图片,用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句式,想象成不同形象,如兵器,或动物造型。这样打开想象的闸门,促进思维发展,而且进行语言表达训练。

四、联系实际,培养创新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即“培养学生再次发现知识的探索精神,培养重新组合知识的综合能力,准备首创前所未有事物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把语文教学与现实实际相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结合实际进行创造性学习。在教学《马踏飞燕》后,我让学生用本课学过的知识,根据不同的观察目标和任务,选择不同的方式去观察一种动物,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因为只有在观察的基础上,才能使学生有新的发现。当然,在语文教学中,同样

17.语文创造教育论文 篇十七

0

1积累与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B)A.中伤/中间

监牢/监生

暴跌/自暴自弃 ......B.遁词/遵循

懦夫/儒雅

崇拜/鬼鬼祟祟 ......C.曾参/参差

佛经/仿佛

单调/调兵遣将 ......D.鲁钝/纯净

镰刀/廉洁

豢养/拳拳之心 ......(解析:A.zhònɡ/zhōnɡ,jiān/jiàn,bào/bào;B.dùn/xún,nuò/rú,chónɡ/suì;C.shēn/cēn,fó/fú,diào/diào;D.dùn/chún,lián/lián,huàn/quá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D)A.塑相

六贤祠

哑口无言 B.金刚

无字碑

走头无路 C.卦辞

矛草房

陷入绝境 D.封锁

安魂曲

接二连三

(解析:A.“相”应写作“像”;B.“头”应写作“投”;C.“矛”应写作“茅”。)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B)A.不管什么时候,人都不可以自暴自弃。....B.这副对联挂在这气派的厅堂,真是画龙点睛。....C.以他的个性,事情未到山穷水尽时,他是绝不会罢休的。....D.他不听劝阻,一意孤行,最后落得众叛亲离、一败涂地的下场。....(解析:B.“画龙点睛”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生动有力。用在此处不合语境。)4.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我们的教育,①知识被看成最为重要的东西,似乎有了“知识教育”,人适应社会的能力、人性的教育、劳动技能、实践技能等等,都可以一并解决了。事实上,这是教育最大的悲哀。有一份调查报告显示,现在80%的孩子不会洗衣、做饭、做家务。在我国18岁以下的青少年中,大约有17%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突出表现为人际关系、情绪稳定性和学习适应方面的问题。②不少人难以应对逆境,受到打击或者不如意时,有的竟然选择自杀。这就是应试教育的悲剧。

5.填空。

(1)陶行知,安徽歙县人,教育家。主要教育思想是“生活教育”,代表作有《中国教育改造》《中国大众教育问题》等。罗丹,法国(国籍)雕塑家、艺术理论家。代表作有《思想者》《青铜时代》等。歌德,德国(国籍)思想家、文学家。代表作有《浮士德》《少年维特之烦恼》等。

(2)《易经》又称《周易》,儒家经典之一,相传是周文王(人名)在狱中所作。6.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择校就是在教育资源不够均衡的情况下,选择上一所好的学校。这种现象在小升初中显得尤其突出。由于教育水平的差异,很多家长不愿意让孩子在本学区内上初中,都希望孩子能享受优质的教育。这样就造成了教育水平比较高的初中成为择校的热门。

材料二:一些家长不惜拼钱、拼人脉进行择校。为了让孩子在好学校“抢”得“一席之位”,大量孩子就会为升入优质初中而报班补课、考试拿证,一些课外培训因此甚嚣尘上,一些孩子也因此身心俱疲、厌学。“择校”使一些学校“人满为患”,一些学校“少人问津”,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而“钱择校”“权择校”更带来了“教育不公”“教育腐败”等问题。

材料三:在13亿人口的中国,没有哪件事像义务教育一样牵动每个家庭的心,人民群众希望接受更公平、更高质量的义务教育。如何破解“择校”难题?“就近入学”是一直强调的举措。今年年初,教育部就印发了《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学升入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如今又聚焦19个“义务

教育招生入学问题”备受关注的大城市,明确要求制定完善的规范的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的方案。

(1)阅读上述三则材料,简要概括“破解择校,就近入学”的三点好处。①减轻学生压力;②体现教育公平或杜绝腐败;③减少教育资源浪费。

(2)根据材料三续写下句,破解“择校”难题。(要求:句式相同,字数相等)上句:倾财力择学校家长无奈,下句:定措施促公平政府监管。0

2拓展阅读

生命是棵长满可能的树

刘根生

①研究者观察花样滑冰运动员的训练发现,相同情况下,普通运动员喜欢练习已掌握动作,顶尖运动员更喜欢练习未掌握动作。是停留在“舒适区”巩固技能,还是在困难中超越自我?选择,影响着结局。生命犹如一棵长满可能的树,走出舒适区、挑战“不可能”,人生才能抵达更高的境界。

②走出舒适区,必须勇于“再出发”。时年花甲的王泽山院士放下过往成就的包袱,苦苦实验二十载,解决了火炸药领域世界性难题,第三次走上国家科技奖领奖台;周有光50岁前是经济学教授,50岁后主持拟定我国《汉语拼音方案》,100岁还不肯“逸我以老”,出版了多部著作。不为已有功名所累,变顶点为新起点,生命之树自然会挂满累累果实。

③走出舒适区,意味着敢于“求极限”。模拟太空失重条件训练,航天员若感到身体不适,可随时按下警报器终止,但中国航天员从未发出过警报。在模拟失重的水槽里,景海鹏一泡就是三四个小时,吃饭时连筷子都拿不动。古人云: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使人痛苦者,往往蕴藏着促人强大的因子。

④走出舒适区,有时候需要“讨苦吃”。杨善洲说,如果说共产党人有职业病,这个病就是自讨苦吃。从云南保山地委书记位置上卸任后,他毅然扎进大亮山植树造林,把荒山秃岭变成了绿洲;广东湛江市政协原主席陈光保离休后,荷着锄头进山开荒,造福一方百姓。这般自讨苦吃,体现了心念苍生、以苦为乐,更以实绩彰显了行动的力量。

⑤哲人有言,有些人过了30岁就“死”了,因为之后的岁月里全在模仿自己,机械地重复习惯之事。模仿自己,就是待在舒适区的惯性使然。比如用新瓶装旧酒,反复显摆曾经的成果,如同照了相洗了很多张照片,底片却还是一张;比如习惯于守成,放弃了创新,在踟蹰不前中被他人超越;比如陷入工作怪圈,忙忙碌碌装样子,有难度的不愿干,没有先例的不敢干。不日新者必日退,模仿自己,难免会在舒适中“过早地死亡”。

⑥非洲有种蝙蝠,能把毛驴杀死。开始时,它会用舌尖轻轻地舔舐毛驴脚踝,接着再咬个小口吸血,毛驴浑然不觉;一只只蝙蝠接力,毛驴终于轰然倒地。安逸享乐,会让人停留于表面的舒适区。这种舒适背后,隐藏着致命的陷阱。摒弃守成心态、抵制“舒适”吞噬,一个人才能在进取中不断赢得新优势,内心也方有长久的安宁。

⑦一个人之所以伟大,首先是因为他的目标伟大。高远的目标,寄托着理想和信仰,能激励精神、催人奋进。高原之上有高峰,目标远大者从不满足于某个特定高度,他们常常自觉选择离开舒适区,艰难踏上新征程。面对生命这棵长满可能性的大树,只要肯努力,向上向善总有无限的拓展空间。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7.从全文来看,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3分)走出舒适区,挑战“不可能”,有高远的目标,人生才能抵达更高的境界。(3分)8.简要分析第③段的论证思路。(3分)首先,提出分论点;然后,用航天员训练的事例进行证明,再引用孟子的话加以强调;最后,得出“求极限”虽使人痛苦,却促人强大的结论。(一点1分)9.第⑤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详见本课“学法点津”】

①举例论证,连用三个“比如”列举一系列事例,有力证明了待在“舒适区”的危害。②比喻论证,用洗照片比喻反复显摆成果,形象说明模仿自己,机械重复这一现象,进而有力地论证了待在“舒适区”的危害。(一点2分)

比喻论证及其作用

【典型例题】说说下列语段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像屋檐水一样,一点一滴,滴穿阶沿石。点滴的创造固不如整体的创造,但不要轻视点滴的创造而不为,呆望着大创造从天而降。

【参考答案】比喻论证,把点滴的创造比作屋檐水,形象生动地论证了我们要重视点滴创造这个观点。【技法点睛】1.定义:比喻论证是指用比喻者之理去论证被比喻者之理的论证方法。在两事物之间,只要有类似点,即可用一事物比喻另一事物,从而论证一个比较抽象的事理。2.特点:比喻者与被比喻者之间类相异而理相同。类相异,才能作比喻;理相同,才能进行推理、论证。3.作用:深入浅出,生动形象地证明观点,使观点更为清晰,读者更易理解。

上一篇:工商局三打两建工作部署会领导讲话下一篇:高中生生涯规划课能力探索教学案例-我的能力我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