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落魄,醉落魄梁寅,醉落魄的意思,醉落魄赏析

2025-02-05

醉落魄,醉落魄梁寅,醉落魄的意思,醉落魄赏析(2篇)

1.醉落魄范成大翻译赏析阅读答案 篇一

原文:

醉落魄・栖乌飞绝

范成大

栖乌飞绝,绛河绿雾星明灭。烧香曳簟眠清樾。花影吹笙,满地淡黄月。

好风碎竹声如雪,昭华三弄临风咽。鬓丝撩乱纶巾折。凉满北窗,休共软红说。

醉落魄・栖乌飞绝字词解释:

(1)绛河,即天河。

(2)簟(diàn),竹席。

(3)樾(yuè),成荫的树木。

醉落魄・栖乌飞绝翻译:

乌鸦已归林栖息,不再飞翔。天河笼罩着淡绿色的雾霭,透过它,可以看见时隐时显,若有若无的星光。绛河,即天河。古人观星象以北极星为标准,天河在南,南之代表色为丹、为绛,所以天河又叫绛河(见明王逵《蠡海集・天文类》)。此时,正好点燃香炉,展开竹席,卧于清荫之下。簟(diàn),竹席。樾(yuè),成荫的树木。“花影吹笙”,是在花影下吹笙的省文。“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陈与义《临江仙》)音乐与淡黄月色,扶疏花影互相映衬,越显得空灵剔透。

醉落魄・栖乌飞绝阅读答案:

试题: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词的第一句以飞鸟归林栖息暗示时间已是夜晚,此时天河中的星光在雾霭中时隐时现,闪烁不定。

B.“烧香曳簟眠清樾”句写出了词人于清荫之下,点燃香炉,展开竹席,独自享受夜晚的宁谧清凉的情景。

C.“鬓丝撩乱纶巾折”一句,侧面写出了词人的形貌,其中“撩乱”“折”又与“好风”“临风“相呼应。

D.词中的花影、月色与音乐相映相衬,眼前景、耳边笙与词人的心中情相契相合,可谓情景交融,意蕴悠长。

2.“凉满北窗,休共软红说”一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概括作答。(3分)

3.“好风碎竹声如雪”一句历来为人所称道,请赏析此句的妙处。(5分)

答案:

1.C(3分)

2.(3分)答案要点:“凉满北窗,休共软红说”一句表现了作者对热衷功名利禄之人的不屑(对自己人生态度的坚守)(1分),也传达出自己享受夏夜清凉的惬意之感(1分),同时,流露出淡淡的落寞伤感之情(1分)。

3.评分要点:①解说或概括诗句内容,1分;②赏析该 句的表达效果,3分;3分析作者的情感,1分。

答案示例1:这一句写词人听笙时所处环境的优美清凉(1分)。作者将夏夜凉风吹动竹叶的声响比作雪花飘落时发出的簌簌声响,真切而生动,表现出声音的轻微、清冷(3分),衬托出词人此时内心的清静适意(1分)。

答案示例2:这一句写笙声之妙(1分)。写笙声犹如夏夜凉风吹竹,犹如雪花静静飘落时的.簌簌声,描摹出笙声的轻微、清凉;同时以色写笙,以雪的洁白纯一来表现乐音音色纯净、意韵清冷(3分)。同时,表现出作者内心的清静悠闲与些许的落寞悲凉(1分)。

醉落魄・栖乌飞绝创作背景:无

醉落魄・栖乌飞绝赏析:

乌鸦已归林栖息,不再飞翔。天河笼罩着淡绿色的雾霭,透过它,可以看见时隐时显,若有若无的星光。绛河,即天河。古人观星象以北极星为标准,天河在南,南之代表色为丹、为绛,所以天河又叫绛河(见明王逵《蠡海集・天文类》)。此时,正好点燃香炉,展开竹席,卧于清荫之下。簟(diàn),竹席。樾(yuè),成荫的树木。“花影吹笙”,是在花影下吹笙的省文。“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陈与义《临江仙》)音乐与淡黄月色,扶疏花影互相映衬,越显得空灵剔透。

近代词评家俞陛云激赏此句并以近人鸥堂词“月要被它,愁着酒般黄”比较,认为没有“花影”两句融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

下片即接写笙声,如好风碎竹,雪清玉脆。昭华,古乐器名,即玉管。传说秦咸阳宫有玉管,长二尺三寸,二十六孔,上面刻有“昭华之g”,此指笙。“弄”,有两层意思,一指奏乐,又指一曲为一弄。咽,谓箫声幽咽,如泣如诉。“凉满北窗”呼应“临风”,故鬓丝撩乱,纶巾吹折。软红,即红尘,如此良夜,如此风情,那些碌碌奔走于红尘之人,是不能够理解、不会欣赏的。

名家点评

清代词评家宋翔凤认为“此词正咏吹笙也。上解(片)从夜中情景点出吹笙。下解‘好风碎竹声如雪’,写笙声也。‘昭华三弄临风咽’,吹已止也。‘鬓丝撩乱’,言执笙而吹者,其竹参差,时时侵鬓也。如吹时风来则‘纶巾折’,知‘凉满北窗’也。”(《乐府余论》)正所谓“草灰蛇线”,脉络分明。

个人资料:

范成大(1126年6月26日―1193年10月1日),字至能,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诗人。

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范成大登进士第,累官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乾道三年(1167年),知处州。乾道六年(1170年)出使金国,不畏强暴,不辱使命,还朝后除中书舍人。乾道七年(1171年),出知静江府。淳熙二年(1175年),受任敷文阁待制、四川制置使。淳熙五年(1178年),拜参知政事,仅两月,被劾罢。晚年退居石湖,加资政殿大学士。绍熙四年(1193年)卒,年六十八,赠五官,后加赠少师、崇国公,谥号文穆,后世遂称其为“范文穆”。

范成大素有文名,尤工于诗。他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其作品在南宋末年即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到清初影响更大,有“家剑南而户石湖”的说法。著有《石湖集》、《揽辔录》、《吴船录》、《吴郡志》、《桂海虞衡志》等。

相关推荐:

鹧鸪天范成大

2.醉落魄咏鹰阅读答案 篇二

寒山几堵

①,风低削碎中原路

②。秋空一碧无今古。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

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

③。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

【注释】

①陈维崧(1625~1682)清代词人、骈文作家。字其年,号迦陵。出生于讲究气节的文学世家,少时作文敏捷,词采瑰玮。明亡(1644)时,陈维崧才20岁。入清后虽补为诸生,但长期未曾得到官职,身世飘零,游食四方。

②堵:座。

③削碎中原路:形容鹰掠地飞过。

④轩举:意气飞扬。

问题:

(1)这首词的上片主要是用什么表现手法来塑造鹰的形象?请作简要分析。(3分)

(2)结合下片的句子,分析词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问题答案:

12、(1)主要运用了衬托的手法。借壁立的寒山、空旷的大地、澄碧的秋空衬托鹰勇猛无畏、志存高远(勇猛、矫健也可)的形象。(把“衬托”答成“烘托”也算对)(手法1分,分析2分)

(2)“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表达了猛气犹存、老当益壮的情怀。“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表达了期待施展抱负、建功立业的志向。(每点2分)

【注释参考】

①词借咏鹰抒壮怀,言其欲像雄鹰搏击狐兔一样,消除恶人、小人,声色俱厉,可见作者在郁闷中进发之愤慨。词大概作于作者旅寓河南期间。

②堵:一般为用于墙的量词,词中形容山高。

③“风低”句:写鹰在广阔平原上迅疾低飞。削碎,犹“划破”。

④寻呼处:行猎地方。寻呼,即呼鹰逐兽。杜甫《壮游》:“呼鹰皂枥林,逐兽云雪冈。”

⑤身手:指才能、本领。和谁赌:没有机会与别人比高低。

⑥轩举:昂扬貌。

⑦汝:指鹰。

【鉴赏参考】

《醉落魄咏鹰》这首词题为《咏鹰》,可见鹰为陈维崧在词中所吟咏的形象。《醉落魄咏鹰》这首词上片没有全部直接写鹰,而是写寒山、大地、秋空,为鹰的活动提供了特定的场所。显然陈维崧在这里用了衬托的手法,以壁立的寒山、空旷的大地、澄碧的秋空衬托鹰勇猛无畏、志存高远的形象。

“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表达了期待施展抱负、建功立业的志向。

上一篇:感恩之心作文下一篇:家长会授课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