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2024-09-09

行政法--名词解释、简答、论述(共6篇)

1.行政法--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篇一

旅游地理学

一、名词解释

1、旅游者行为:旅游者为了满足旅游需要,在旅游动机的驱使下,购买旅游产品外出旅游的行为。

2、旅游决策:个人根据自己的旅游动机和目的,收集和加工有关的旅游信息,提出并选择旅游方案或旅游计划,最终将选定的旅游方案或旅游计划付诸实施的过程。

3、旅游资源: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

4、旅游资源评价:在旅游资源调查的基础上,对资源特色、价值及开发潜力和条件的评判和鉴定,以确认旅游地资源的品味、级别及科学价值、旅游价值和开发利用价值,为旅游资源的开发规划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5、核心-边缘理论:任何区域的空间系统都可以看作是由中心与外围两个空间子系统所组成,二者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二元空间结构。(核心地区发展条件较优越,经济效益较高,能产生和引发众多创新,而它周围的地域则组成了边缘地区,边缘地区的发展依赖于核心地区,其发展方向主要取决于核心地区。)

6、旅游地理信息系统:以旅游地理信息数据库为基础,在计算机硬软件支持下,运用系统工程和信息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综合地、动态地获取、存储、管理、分析和应用旅游地理信息的多媒体信息系统。

7、一般体验性评价:根据旅游者的亲身体验,采用民意测验的方式,如问卷或统计旅游资源在常见媒体的出现频率等方式来确定某区域代表性的旅游资源。

8、旅游景观尺度:旅游景观区域的空间范围,景观单元的识别程度,成景作用发展过程的时间域及旅游景观的层次性。

9、旅游地意象:是个体或群体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形成的印象及产生的意义。

10、旅游景观健康:在人类的积极干预条件下,人类活动的影响不至于导致被开发利用的旅游景观在维持其自身稳定结构与正常功能时发生紊乱;并且随着时间的流逝,旅游景观的演变与发展不会影响或损害到邻近旅游景观及人类社会、经济系统的有序、健康及持续发展。

二、简答题

1、旅游行为产生的过程?

①旅游需求 ②旅游动机 ③旅游决策 ④旅游空间行为 等多个过程综合作用的结果。

2、休闲、旅游及游憩之间的关系?

游憩:闲暇时间内,在距离日常居住地较近距离的空间内进行的以放松身心,恢复体力和精力为目的的户外休闲活动。

旅游:离开熟悉的环境(居住地和工作地)而进行的活动,活动的最终目的可以是益智,可以是消遣,也可以是愉悦身心。可以认为旅游是游憩的一种方式,旅游是在异地进行的游憩活动。

而“休闲”与“游憩”在基本内涵相似,两者有时很难区分。而游憩活动更倾向于户外的活动,更着重于放松心情的功能。

对三者进行辨析:①在空间上,游憩不包括在居所内进行的活动,活动主要在户外距离居所一定距离的场所开展;而休闲则包括在居所内进行的活动,活动可同时在室内和户外开展;旅游是指离开居住地或工作地进行的活动,可以认为是在异地进行的游憩活动。②在时间上,在闲暇时间内开展的活动都可以认为是休闲;游憩更多的是指不过夜(即不超过 24 小时)的娱乐活动;而旅游多是指人们在目的地过夜的休闲行为。③在目的上,游憩、旅游、休闲活动都是以获得愉悦而不是经济报酬为目的。

3、旅游文化和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旅游文化的地域性差异很大部分是由于地理环境的影响所致,从而形成各具特色的旅游文化区。旅游文化的实质正是不同时期人类活动在自然地理环境上的所遗留的印记,这个印记很显然亦会受不同自然地理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呈现出不同的特色,从而最终形成风格各异的旅游文化区。

当然地理环境对旅游文化的影响有积极的方面,也有消极的方面。地理环境本身的环境容量又启示我们在发展旅游过程中,应树立好正确的环境观和资源观,以免人为因素对环境干预过度,从而给当地文化带来灾难,影响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另外地域旅游文化的形成因素虽然离不开自然环境这个基本前提,但不仅仅是限于地理环境要素,实际情形是异常复杂的。

4、名山类或喀斯特地貌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特点:①为遍在性旅游资源 ②共性、个性皆强 ③重游率高低取决于名山的旅游功能 影响因素:旅游地的级别、功能、可达性。

特点:①属于非遍在性资源 ②分布相对较集中 ③共性大而独特性小 ④重游率不高 影响因素:石林的地位、级别、可进入性。

5、旅游市场形成的条件?

①旅游目的地旅游资源状况 ②旅游供求市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前景 ③旅游供求市场的人文地缘关系 ④旅游目的地的市场开发水平⑤政府发挥的积极作用

6、旅游环境容量的基本体系?

(1)基本容量:a旅游感知容量 b旅游资源容量 c旅游生态容量 d旅游经济发展容量 e旅游社会容量

(2)非基本容量:a旅游极限容量和旅游合理容量b既有容量和期望容量c旅游时空容量

7、旅游资源调查的方法和程序?

方法:①文献资料法 ②野外调查法 ③现代科技分析法 ④询问调查法

程序:①准备阶段 ②野外调查阶段:普查、重点考察、专业性调查 ③室内整理阶段

8、旅游资源与旅游景观的异同点?

共同点:核心是旅游吸引力。

不同点:概念定义的侧重点不同。旅游资源是从资源学中引申出来的概念,主要强调其能够为旅游业所利用的可能性和价值,即其开发利用后所形成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而旅游景观是从景观学中引申出来的概念,更注重其作为景观系统的一部分,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和系统内其他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旅游景观系统,优化的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因此,旅游景观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旅游资源”。另外,由于旅游景观是从景观科学中发展而来的,因而注重对景观时空格局动态变化的研究,通过时空格局的动态变化增加旅游景观的多样性,增强旅游景观的吸引力。

9、乡村休闲旅游类型、模式?

类型:①乡村田园景观 ②乡村聚落景观 ③乡村建筑景观 ④乡村民俗景观

模式:①农业观光休闲模式 ②自驾车休闲旅游模式 ③民俗风情体验休闲模式

10、城市休闲旅游空间、旅游人群分布?

城市休闲旅游空间:①城市绿地 ②城市广场 ③城市游憩商业区 ④滨水地带

城市休闲旅游人群分布:①居民休闲活动空间分布 ②旅游者游览空间分布

11、景观结构基本组成要素有哪些?

组成要素:基质、斑块、廊道及要素的空间配置形式

12、旅游资源开发方式、举例?

新建:根据当地旅游资源特点,建立新旅游景区、景点或主题公园,建设旅游服务基础设施。利用:清华、北大等高校校园;通用汽车等大型工厂;西昌卫星发射基地等考察旅游新热点。修复或重建:三峡风景区将蓄水后被淹没的一些旅游景点采取异地搬迁重建的方式来开发。

改造:投入相当数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对已有资源进行全部或局部的改造,成为吸引物。提高:利用原有的资源与基础,开发新的旅游活动项目,提高其整体质量和吸引力,达到加强特色,提高效益的目的。

13、书中10个旅游区概述?

①文明渊源——黄河中下游地区

②林海雪原——东北风景名胜旅游区

③山水园林——江南旅游区

④钟灵神秀——长江上中游旅游区

⑤塞外风光——蒙宁草原旅游区

⑥丝绸之路——甘新旅游区

14、旅游地意象要素及其功能?

要素:①路径 ②边界 ③区域 ④节点 ⑤标志物 功能:具有组织城市旅游意象空间的功能。

三、论述题

1、根据

旅游空间知识评析我国主要三个边境休闲旅游?

(1)黑龙江与俄罗斯

地处中俄边境地区的黑龙江省,与俄罗斯旅游合作方面有着地缘、资源和市场三大优势。其休闲旅游资源大体上分为季节疗养、渔猎采集、冬季旅游、康复疗养和观光五大类。黑龙江目前推出的边缘休闲旅游项目有异国文化游、修学游、健身游、探险游和寒温带农业观光游等。目前,全省已经形成了以哈尔滨、牡丹江、佳木斯等各大区域中心城市为依托,以沿边口岸为通道的边境旅游发展格局。全省相继有18个旅游口岸开通了27条边境旅游线路,构成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对俄边境旅游网络,成为国内备受瞩目的对俄边境旅游的热点省份。

黑龙江与俄罗斯有鲜明的自然经济文化差异,双方互补性强,两地游客的形象感知差异明显,这主要体现在自然和文化两个层面。自然环境上,黑龙江作为军事边界长期处于封闭状态,因而保留了原始的、未受污染的生态环境,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旅游资源。此外,黑龙江还是世界开展冰雪旅游条件最好的地区之一,还有独特的火山地貌和良好的冷泉、温泉疗养条件。在民俗文化上,界江两岸,中俄两国的历史、文化、文物、古迹、建筑等都是文化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精神文化的体验也是旅游者关注的对象。两国边疆人民世世代代繁衍生息在黑龙江畔,保留着各自特有的民族风情,具有特殊的吸引力,具有开发民族风情旅游产品的潜力巨大。

(2)辽宁、吉林与朝鲜半岛

辽宁省与朝鲜有着210km的陆界,并通过鸭绿江大桥将两个地区连接起来,形成了一个地域相连的边缘休闲旅游空间。辽宁省的1/3为山地丘陵地带,山岳休闲旅游资源丰富,拥有众多的名胜古迹、历史文化名城、浓郁的满汉民俗文化,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吉林省的图们市与朝鲜咸境北道稳城郡隔江相望,这里的休闲旅游资源以朝鲜族民俗文化、建筑和特色食品为主,目前吉林到朝鲜的旅游线路有图们—朝鲜罗津、图们—朝鲜清津—七宝山、图们—朝鲜稳城,以及2008年开通的图们—朝鲜南阳步行游,为中朝重要的特色旅游线。

辽宁与韩国、朝鲜边缘休闲旅游发展的有利条件有以下几点:

A、经济互补

区际内各国经济方面强烈的互补性是辽宁与朝鲜半岛边缘休闲旅游发展的基本因素。辽宁与朝鲜半岛国家之间在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和产业结构等各方面具有十分明显的互补关系,而且相互之间的需求都很强,这方面比世界上任何地区都突出。中国、韩国、朝鲜三国各自⑦奇境幻域——西南民族风情旅游区 ⑧侨乡海韵——华南热带现代海滨风貌旅游区 ⑨雪域高原——青藏高原旅游区 ⑩海岛风光——港澳台旅游区的比较优势和各自需求的不同,激起了各国之间相互合作的强烈愿望。

B、地缘相邻

地理位置相邻,可进入性强是辽宁与朝鲜半岛边缘休闲旅游发展的首要条件。辽宁与朝鲜半岛整个区域处于东北亚经济圈的重要位置,是联结亚洲内陆与太平洋及亚欧大陆的桥梁。

C、文化相近

相近的文化背景成为辽宁与朝鲜半岛边缘休闲旅游发展的重要纽带。以华夏文化为基础的东方文明和汉文化圈体系占主导地位的历史文化氛围在这里体现得十分明显。

D、旅游资源互补

辽宁与朝鲜半岛旅游资源的互补性是边缘休闲旅游发展的重要基础。辽宁省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山岳风光较多,且观赏价值较高,山岳风光与人文景观结合形成许多旅游名山。另外,辽宁拥有众多名胜古迹,具有浓郁的中华民族历史文化风情,满汉民俗文化体现得十分深刻。朝鲜拥有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目前,朝鲜旅游基本以生态旅游为主。同时,朝鲜民族历史文化悠久,民风民俗淳朴,开展了文化古迹游。另外,朝鲜国家历史进程曲折复杂,政治制度较为特殊,吸引了大量外国游客前往。

韩国风景优美且拥有独特的文化和历史遗产,可为旅游者提供相当多的观光场所。韩剧盛行,韩流掀起,吸引大量中国游客前往。具有现代城市风貌的韩国首都首尔、韩国气息浓郁的民俗村和风景秀丽的韩国山水风光都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

(3)广西、云南与越南、缅甸、老挝

广西边境地区背靠西南腹地,面向东南亚旅游热点地区,是中越边贸旅游的主要集散地和我国与东南亚等地的重要通道。区域内特色性旅游资源丰富,两国边缘休闲旅游十分发达,休闲旅游已成为中越边境地区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云南位于我国西南边陲,与缅甸、老挝、越南三国接壤,边境线长4060km。边境地区都开发了不同程度的休闲旅游,并以娱乐、观光休闲、商务旅游等为主。由于国与国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目前,多以中国公民出境休闲旅游和商务旅游的单向旅游为特色。西南地区的边缘休闲旅游有以下几个主要的特点。

A、边关风情浓郁,民族文化丰富

广西和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的聚居地,长期以来,各族人民在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和睦相处,互相帮助,在这块红土地上创造了灿烂的历史文化,构成了极为丰富的最具魅力的民族风情旅游资源。

B、特殊的地缘和人缘优势

广西、云南位于我国的西南地区,地理位置与越南、缅甸、老挝相接壤。由

于历史原因,他们虽分属于不同的国家,境内外称谓也不尽相同,但同源同祖,语言相通,地域相连,习俗相近,亲如手足。

C、边境旅游和边境商贸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边境旅游是在边境地区边民互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边境贸易越活跃,边境旅游就越红火;边境旅游越活跃,边境贸易也越发达。目前,广西、云南边境旅游和边境贸易已构成多元化的区域性经济合作,发展出跨境投资、技术合作、劳务输出与边境旅游相结合的良好局面。

2、根据旅游系统内部结构和不同阶段发展特征,可把旅游分为三个类型,请分别说明类型的形成过程、特点及开发重点范围(凝聚、放射、扩散三个类型)?

凝聚:形成过程:旅游活动首先在一些先天资源优势突出、交通条件相对便利的零散景点产生,通过几个代表性旅游地的开发建设,形成单一旅游中心,腹地体系的空间结构,为旅游活动提供全部服务。在这少数几个旅游地发展的基础上,带动和协调整个区域旅游业的发展。

特点:①旅游目的地区域空间范围狭小,系统内部尚未形成完备的旅游服务体系,与区外联系松散 ②节点数目有限,规模较小,景观单调,综合吸引力较低 ③旅游路径系统较为薄弱,旅游流的流向呈单向性 ④客源地市场缺乏稳固性,仅具有近域引向性,且较为脆弱,易受外界因素影响,波动性明显,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有限,缺乏成熟稳固的产业链

开发重点:以国内旅游为重心,重点开发一两个旅游节点,进一步增强核的极化作用,逐渐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旅游区,使其区域增长极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放射:形成过程:随着少数几个节点的开发和建设,区域内旅游资源潜力被充分认识,旅游产业规模随之扩大,通道系统滞后的矛盾日益突出,取代旅游接待设施不足的问题而成为制约发展的主导因素。地方政府逐渐将建设重点转向交通、水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可进入性的改善和旅游服务水平的提高使旅游者数量进一步扩大,同时,对周边地区旅游流的扩散作用也开始显现,依托几个旅游城市,形成几个具有特色的次级旅游区。

特点:①区域内部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旅游服务体系,路径通达度也有较大提升,旅游流呈现双向性,旅游系统开始发育 ②旅行社在组织旅游线路时有了较大的灵活度和选择余地 ③节点的综合吸引力有了较大的增强,形成了较为成熟、稳定的客源地市场,对外来因素影响的敏感度降低,具有全国吸引向性的旅游市场体系已初步形成 ④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呈现出以旅游区为核心、以主要交通为轴线的互动体系

开发重点:重点发展国际旅游的战略,通过国际旅游地带动作用,不断拓展市场。次一级旅游地的选择,既要紧邻一级旅游区,又要突出特色,与一级旅游区形成优势互补,避免恶性竞争。

扩展:形成过程:随着旅游目的地区域空间的成长,旅游节点越来越多,不同性质的旅游区开始出现。市场范围进一步扩大,旅游业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同时,旅游服务等基础设施充分发展,形成了完备的网络体系。在此影响下,区域进一步向外扩展,旅游业区域经济增长极的作用得到全面发挥,形成以旅游收入为主导的成熟产业链。各级旅游地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次级旅游地依托旅游通道与上一级中心地建立联系,形成更广阔的区域吸引范围。

特点:①使各级旅游中心地对旅游流的集聚和扩散效应得到了最大发挥 ②竞争会变得异常激烈

开发重点:发展重点为国际旅游与国内旅游并举,开发和创新新的旅游产品,扩大市场范围,促进旅游系统整体发展。

3、旅游活动对自然环境及人文环境的影响?

A旅游活动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 A旅游活动对人文环境的负面影响 ①旅游活动对大气圈的影响 ①对社区居民生活的影响

②旅游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③旅游活动对水圈的影响

④旅游活动对岩石圈的影响

B旅游活动对自然环境的正面影响

①提高绿化比例、美化自然环境

②促进野生动植物的保护

③有利于提高大气环境及水环境质量

④保护更多的旅游资源 ②对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的影响 ③对传统道德观、价值观的影响 B旅游活动对人文环境的正面影响 ①保存和发扬传统文化 ②促进旅游地社会文化的发展和交流 ③增进民族认同感 ④改善基础设施,促进就业、提高旅游地居民的生活水平

4、说明地域文化的形成受什么因素影响,对现今有何启示?

自然因素(地貌、气候、自然地理位置)

人文因素(人口迁移、行政区划、社会、经济、文化、教育)

启示:我们在区域旅游开发,特别是区域文化旅游的开发中,要充分尊重历史文化,尊重当

地传统文化风俗,实现旅游目的地社会的真正和谐。同时对一地的旅游开发在文化上要作一个定位,做到符合当地历史发展的 整体风貌,打好文化这张牌。而另一方面,旅游管理者也要认真地去关注和了解其客源群体,努力兼顾他们在文化上的不同,考虑他们的心理需要和心理感受等因素,从而不断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企业作为具体地区的旅游经营者和管理者,更需要在地域文化上多下功夫。在利用好资源的同时,更需要在开发地域文化特色上加大资金投入,力争在地域上保持着自身文化的特色。

四、材料题

1、旅游生命周期理论?

2、旅游文化景观的内容、及文化旅游地开发?

内容:①自然景观 ②聚落景观 ③宗教景观 ④种族与人口 ⑤农业与工业景观 ⑥传统文化流行文化景观

开发思路:①文化理念定位要准,要有特色 ②用思维来策划旅游 ③借文化方法来开发旅游 ④用文化手段提升旅游形象 ⑤以文化因子促进旅游持续发展 ⑥以文化带动旅游

五、计算题

1、旅游(资源)容量

C=T/T0*A/A02、计算旅游区日旅游环境容量

①面积法:C=D*C0

②卡口法:C=B*Q

③线路法:完全游道的日容量 C=A*D/B不完全游道的日容量 C=(A/(B+B*E/F))*D

2.行政法--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篇二

1、合同: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2、合同法的基本原则:是指对合同关系的本质和规律进行集中抽象和反映,其效力贯穿于合同法始终的根本规则。

3、实践合同:又称为要物合同,指除了当事人双方意思表示一致外,尚需交付标的物才能成立的合同。

4、要式合同:是指依据法律规定必须采取一定形式方能成立生效的合同。

5、格式合同:是指合同必要条款的内容直接由法律规定的合同,程。20、同时履行抗辩权:是指在未约定先后履行顺序的双务合同中,当事人一方在对方未为对待给付以前,有拒绝自己给付的权利。

21、不安抗辩权:是双务合同中有先为给付义务的当事人,因他方财产显著减少或资力明显减弱,有难为对待给付的情形时,在他方未为对待给付或提供担保前,有拒绝自己给付的权利。

22、先履行抗辩权:是指在有先后履行顺序的双务合同中,后履行的一方有权要求应该先履行的一方先行履行自己的义务,如果应该先履行的一方未履行或者履行不符合约定,后履行的一方有权拒绝应先履行方的履行请求或拒绝其相应的履行请求。担的法律责任。

36、赔偿损失:是指由于当事人不履行合同或不完全履行合同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的财产责任。

37、预期违约:是指在合同的履行期限到来之前,一方当事人向对方当事人明确提出自己已经不能履行合同的义务,或者以自己的行为明确表明不履行合同的义务。

38、不可抗力:是指根据我国《民法通则》和《合同法》的规定,在合同生效后,由于出现了当事人不可预见、不可避免并且不可克服的客观情况,致使合同不能履行时,对约定的合同义务如何处理的法律制度。又称标准合同。

6、要约的撤回:是指在要约发出以后,尚未到达受要约人之前,也就是在要约发生效力之前,要约人使其失去法律效力的意思表示。

7、承诺的撤回:是指受要约人在发出承诺通知以后,在承诺正式生效之前而将其撤回。

8、拍卖:所谓拍卖是以公开竞价的方式,将特定物品或者财产权利等拍卖标的转让给最高应价者的买卖方式。

9、拍定:是指拍卖人在竞买人的所有应价中选择最高那一个予以接受的意思表示,在法律性质上它其实就是承诺。

10、强制缔约:是指就某一类合同而言,作为合同一方当事人的个人或企业负有应对方的请求与其订立合同的法定义务。

11、附合缔约:是指合同条款由当事人一方预先拟定,对方只有附合该条款表示出来的意思,方能成立合同的缔约方式。

12、缔约过失责任:是指在合同缔结过程中,一方因违背其依据诚实信用原则所应尽的义务,而致使另一方的信赖利益遭受损失时,所应承担的民事责任。

13、附条件的合同:是指合同当事人约定某种事实状态,并以其将来发生或不发生作为该合同生效或者解除依据的合同。

14、附期限的合同:是指以将来确定到来的期限作为合同的条款,并在该期限到来时合同的效力发生或终止的合同。

15、合同无效:是指合同已经具备成立要件,但欠缺一定的生效要件,因而自始、确定、当然地不发生法律效力。

16、可撤销的合同:是指已经生效但因当事人的意思表示没有表现其真实意志,违反自愿原则而可由一方当事人请求撤销的合同。

17、效力未定合同:是指已成立的合同因欠缺一定的生效要件,其生效与否尚未确定,须由第三人作出承诺或者拒绝的意思表示才能确定自身效力的合同。

18、表见代理:是指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的名义进行民事行为。

19、合同的履行:是指合同的当事人按照合同的约定,全面完成各自承担的合同义务,使合同关系得以全部终止的整个行为过

23、代位权:是指合同依法成立后,尚未完全履行之前,在债务

39、侵权责任:是指当事人的行为违反了我国法律和行政法规的人怠于行使其对第三人的到期债权并对债权人的债权实现构成规定,损害了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合法权益时应当承担的法律责妨害之时,债权人为保全自己的债权,可以以自己的各义行使债任,该责任以财产责任为核心内容,一般以金钱为对价补偿受害务人对第三人的债权的权利。方损失的利益。

24、撤销权:指债权人在债务人放弃对第三者的到期债权、实施40、法律责任竞合:是指行为人的行为触犯了两个或两个以上法无偿处分财产或以非正常低价处分财产的行为而妨害其债权实律的禁止性规定,行为人因此要受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法律的管现时,依法享有的请求法院撤销债务人所实施的上述行为的权辖,并根据管辖法律的规定承担具体的法律责任,权利人可选择利。适用相关的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5、合同的变更:所谓合同的变更,在一般情况下都是指依法成41、法律管辖竞合:法律管辖竞合指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法律立的合同于其尚未履行或者尚未完全履行完毕之前,由当事人达有权管辖某一个具体的法律关系,本着特别法优先适用于普通法成协议而对其内容进行修改和补充。的原则,凡出现有其他特别法规范可以调整合同法律关系时,让

26、合同的转让:是指在合同的内容与客体保持不变的情形下,其他的法律法规优先进行调整,只有在其他的法律法规调整乏力将合同由原来的主体转移给别的主体的一种法律行为。时,才适用《合同法》的总则部分或其基本原则。

27、合同权利和义务的概括移转:是指债权债务一并转移给第三

42、合同解释:是指在合同生效及履行合同过程中双方当事人因人,由其完全代替出让人的法律地位,成为合同法律关系的新的理解合同条款的涵义发生歧义时应当如何适用法律的一种法律当事人。制度。

28、合同承受:是指合同当事人一方将其在合同中的权利义务全

43、买卖合同:是出卖人转移标的物的所有权于买受人,买受人部转移于第三人,第三人承受其在合同中的地位,享受权利并负支付价款的合同。担义务。

44、样品买卖:是指以出卖人交付的货物须与当事人保留的样品

29、解除权:解除权是指合同当事人一方能够依法律规定或合同具有同一品质的买卖。约定凭单方意思表示使合同溯及消灭的权利。

45、试用买卖:是指当事人约定试验或检验标的物,以买受人认30、清偿:是指为实现债的目的而为给付。可标的物为条件的买卖合同。

31、提存:债权人无正当理由拒绝接受履行或其下落不明,或数

46、易货交易:是指当事人约定双方相互交换金钱以外的财产权人就同一债权主张权利,债权人一时无法确定,致使债务人难于的协议,又称以物易物合同、以货换货合同、互易合同等等。履行,经公证机关证明,债务人可将标的物交有关部门保存,以

47、供用电合同:指合同当事人中一方提供电力,另一方使用电消灭债权债务关系的行为,这种方式即为提存。力并支付价款的合同。

32、混同:是指某一具体之债的债权人和债务人合为一体。

48、供用水合同:指合同当事人中一方提供水,另一方使用水并

33、抵销:又称“充抵”,是指两个以上的债的关系的当事人就支付相应价款的协议,其中提供水的一方称为供水人,使用水并互负给付种类相同的债务,各自得以其对他方享有的债权充抵自支付价款的为用水人。己对他方的债务,而使各自的债务在对等的数额内相互消灭的意

49、供用气合同:指供气人向用气人供气,用气人支付相应价款思表示。的合同。

34、免除:是债权人以债消灭为目的而抛弃债权的意思表示。50、供用热力合同:指一方当事人依约提供热力,另一方当事人

35、违约责任:是指当事人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生效合同所应承使用热力并支付价款的协议,其中提供热力的一方称供热力人,使用热力的一方称作用热力人。

51、赠与合同:是指当事人双方约定一方将财产无偿地转移给另一方所有的协议。

52、赠与合同的法定撤销:指在具备法定事由时,由有撤销权的人对赠与合同予以撤销。

53、赠与合同的任意撤销:指赠与合同成立后赠与人按照自己的意思而撤销赠与。

54、捐赠:是指为了社会公益事业或其他目的,无偿地将财产给予他人的法律行为。

55、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定技术问题,包括就特定技术项目提供可行性论证、技术预测、专题技术调查、分析评价报告等,而另一方支付报酬的合同。68、技术服务合同:是指当事人一方以技术知识为另一方解决特定技术问题提供技术工作成果,另一方支付报酬的合同。

69、保管合同:也叫寄托合同,是保管人保管寄存人交付的保管物,并返还该物的合同。

70、仓储合同:是保管人储存存货人交付的仓储物,存货人支付仓储费的合同。

71、委托合同:是委托人和受托人约定,由受托人处理委托人事务的合同。

济。

5、格式合同的法律特征:(1)格式合同的要约具有广泛性、持久性和细节性。(2)格式合同的条款具有一方事先决定性。(3)合同条款的非协商性。(4)合同当事人法律地位的不平等性。(5)合同签订的快捷性与经济性。

6、合同成立的要件:(1)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合同当事人(2)合同的订立须经过要约和承诺两个阶段。(3)合同当事人须对合同的主要条款达成合意。

7、合同成立与合同生效的区别:(1)两者的法律后果不同。合同生效以后,合同就得到了国家的确认和保护,故违反合同即须息的合同。

56、借款合同的保证担保:是指保证人与合同当事人之间协商达成的,在被保证的借款人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时,由保证人代为履行或者承担连带责任的协议。

57、借款合同的抵押担保:是抵押人以自己所有的财产或者自己依法经营管理的财产,作为履行借款合同的担保;当借款人不能履行或不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时,由贷款人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或借款合同的约定,对抵押物进行处理,并从中优先受偿,抵押物不足以履行合同义务的,不足部分由债务人清偿,抵押物履行合同义务有余的,多余部分归还抵押人所有。

58、租赁合同:就是当事人一方将物提供给对方使用、收益,对方当事人为此支付租金的协议。

59、房屋租赁合同:是以房屋为租赁物的租赁合同,指的是出租人和承租人之间关于出租人将房屋交付承租人使用,承租人交付租金并于合同终止时将租用的房屋返还给出租人的协议。

60、融资租赁合同:是出租人根据承租人对出卖人、租赁物的选择,向出卖人购买租赁物,提供给承租人使用,承租人支付租金的合同。61、承揽合同:是指一方为他方完成特定工作,并交付工作成果,他方给付报酬的合同。

62、运输合同:是承运人将旅客或者货物从起运地点运输到约定地点,旅客、托运人或者收货人支付票款或者运输费用的合同。63、技术合同:是当事人就技术开发、转让、咨询或者服务订立的确立相互之间权利和义务的合同。

64、技术开发合同:是指当事人之间就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或者新材料及其系统的研究开发所订立的合同。

65、技术转让合同:是指一定的法律主体之间就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让、专利实施许可或者专有技术转让而订立的具有权利、义务内容的合同。

66、专利实施许可合同:是指专利权人或者其授权的人作为让与人许可受让人在约定范围内实施专利,受让人支付约定价款所订立的合同。

67、技术咨询合同:是指当事人一方以技术知识为另一方解决特

72、行纪合同:是指行纪人接受委托人的委托,以自己的名义,承担违约责任;而如果合同仅仅是成立,并未生效,那就只存在为委托人从事贸易活动,委托人支付报酬的合同。

缔约责任问题。(2)国家主动干预的程度不同。对违反合同的生73、居间合同:是居间人向委托人报告订立合同的机会或者提供效要件、内容违法的合同而言,即使当事人不主张合同无效,国订立合同的媒介服务,委托人支付报酬的合同。

家亦应主动干预;而对已成立的合同,即使其内容不完全,条款简答题

有疏漏,只要当事人自愿,也应当认为该合同业已成立,国家无

1、我国合同法的特点:(1)从实际出发,总结与借鉴吸收相结须主动干涉,完全可以让享有撤消权的人自己去处理。(3)对能合。(2)充分体现鼓励交易与意思自治的理念(3)表现了合同否适用合同解释的方法态度不同。合同的成立主要体现了当事人法制定和实施的时代(4)经济效率与社会公正、交易便捷与交的意志,因此在合同规定有疏漏或不明确,而且当事人不否认其易安全的价值取向相互兼顾。(5)普遍化的合同制度与类型得到存在合同关系的时候,应当允许法院依据尊重当事人意愿和鼓励了全面规制。(6)新的法律框架科学严谨,各种新制度构筑完备。交易的原则,通过合同解释的方法,探求当事人的真实意思,以(7)立法技术不断提高,立法语言日超规范。确定合同的内容。所以可以说,合同解释制度主要就是为了弥补

2、我国合同法基本原则的法律意义:(1)凝固和体现了立法的合同成立中的缺陷而设立的一种制度,而法院绝不可能通过解根本精神。(2)是具体规范的总的指导思想。(3)供了最高的行释,将违法的合同变成为合法的合同。为准则,确立了一般性的行为模式。(4)是实施法律的根本依据。

8、要约的构成要件:(1)要约是由特定人的人所作出的意思表

3、区分有偿合同与无偿合同的意义:(1)义务内容不同。在无示。(2)要约必须反映其订立合同的基本意图。(3)要约须是要偿合同中,利益的出让人原则上只需承担较低的注意义务;而在约人向其希望与之缔结合同的受要约人发出的。(4)要约的内容有偿合同,当事人所承担的注意义务显然大于无偿合同。(2)主必须具体确定。

体要求不同。在有偿合同,当事人双方均必须是安全行为能力人;

9、要约的撤销与撤回的区别:(1)撤回发生在要约生效之前。而在无偿合同,无行为能力人和限制行为能力人可以成为纯受利而撤销则发生在要约已经到达受要约人并且生效以后,但受要约益的一方当事人。(3)对债权人行使撤销权来讲,如果债务人将人尚未作出承诺的期限内。(2)由于要约的撤销发生在要约已经其财产无偿转让给第三人,严重减少债务人的财产,有害于债权生效之后,因此对要约的撤销有着严格的限定。人的债权,债权人可以请求撤销该转让行为。但对于有偿合同而

10、承诺的构成要件:(1)承诺必须是由受要约人作出的。(2)且不是明显的低价处分合同,债权人的撤销权只有在第三人有恶承诺必须向要约人作出。(3)承诺必须在要约的有效期限内到达意时方能行使。在善意取得制度中,往往也要求善意第三人系通要约人。(4)承诺的内容必须与要约的内容相一致。(5)承诺的过有偿合同取得该动产,否则不能成立善意取得。

方式不能违背要约的要求。

4、区分格式合同与非格式合同的法律意义:区分这两类合同的11、强制缔约的特点:(1)强制缔约依然要采取要约和承诺的程法律意义在于明了格式合同须严格遵守法律的强行性规定,否则序来进行,只是一方当事人负有必须承诺的法定义务。(2)在强导致无效。而非格式合同的内容则完全由当事人双方协商确定,制缔约中,合同的内容,有国家或行业标准的即依该标准来确定。并可根据情况约定变更。正因为如此,法律通常要对格式合同的(3)在强制缔约时,负有强制缔约义务的人对要约的沉默,通权利义务作出规定,目的在于尽可能在公平的前提下,保证处在常即理解为默示承诺。

弱势的相对人利益受到切实保障,我国新颁布的合同法在“合同

12、缔约过失责任的法律特征以及类型: 的订立”一章中就有关于格式合同的专门规定。而非格式合同已缔约过失的法律特征:(1)缔约过失责任发生在合同缔结的过程充分考虑并给了当事人双方合意自治权,无需再予特殊的法律救

中;(2)一方当事人违反了以诚实信用为基础的先契约义务;(3)

违反先契约义务的行为造成了对方的损失;(4)违反先契约义务的一方当事人具有过失。缔约过失责任的类型:(1)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2)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3)泄露或不正当地使用商业秘密;(4)其他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

13、合同的一般法律约束力的主要表现:①当事人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合同;②当事人应按合同约定履行其合同义务;③当事人应按诚实信用原则履行一定的合同外义务,如完成合同的报批、登记手续以使合同生效、不得恶意影响附条件法律行为的条件成就或不成就,不得损害附期限法律行为的期限利益等。权利让与的内部效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合同权利及其从

权利转让于受让人;②让与人对受让人负有告知的义务;③让与人对让与的合同权利负瑕疵担保义务。(2)合同权利让与的对外效力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债务人应向受让人履行债务;②债务人对原合同权利人的抗辩权可以向受让人主张;③债务人可以主张以其合同权利与让与的合同权利抵消。

21、禁止转让的合同权利:(1)依合同权利性质不得让与的债权。(2)合同的当事人双方约定不得转让的合同权利。(3)依照法律规定不得转让的合同权利,当然不能转让。

22、法定解除权行使的条件和行使方式:(1)不可抗力;(2)拒合同是双务合同。(3)借款合同可以是有偿合同,也可以为无偿

合同。

32、抵押担保中不得抵押的财产:(1)土地所有权;(2)耕地、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体所有的土地所有权,但抵押人依法承包并经发包方同意抵押的荒山、荒沟等荒地的土地所有权,以及乡(镇)、村企业的厂房等建筑物抵押的其占有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除外;(3)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和其他社会公益设施;(4)所有权、使用权不明或者有争议的财产;(5)依法被查封、扣押、监管的财产;(6)依法不得抵押的其他财产。

14、附条件和附期限合同中条件和期限的要件:

条件的事实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必须是将来的事实。

2、必须是不确定的事实。

3、必须是当事人约定的事实。

4、必须是合法的事实。

附期限合同中的期限,必须具备以下要件:(1)期限是当事人约定的而不是由法律直接规定的;(2)期限是将来确定要到来的事实,其到来在时间上是明确可知的,这也是期限区别与条件的主要特点;(3)作为期限的将来发生的事实必须是合法的。

15、附条件合同中作为条件的事实应具备的条件:(1)必须是将来的事实。(2)必须是不确定的事实。(3)必须是当事人约定的事实。(4)必须是合法的事实。

16、合同无效的情况:(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5)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17、构成欺诈和胁迫的要件:①须有欺诈行为,包括陈述虚构事实或隐瞒真实情况。②须欺诈人有欺诈的故意,这种故意是指虚构事实的故意和隐瞒事实的故意。③须相对人因欺诈而陷于错误,而这种错误与欺诈行为之间具有因果联系。④须受欺诈人基于错误而与欺诈人订立合同。

18、先履行抗辩权的适用条件:(1)双方当事人须由同一双务合同互负债务。(2)须双方所负的债务有先后履行顺序。(3)应当先履行的当事人未履行债务或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

19、简述代位权的适用条件和代位权行使的主要内容:

债权人要行使代位权,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存在合法有效的合同关系。

2、债务人的债权已到期。

3、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

4、债务人已经陷于履行迟延。

5、债权人有保全债权之必要。

代位权的行使:

1、代位权行使的方式为债权人以自己的名义行使债务人对第三人的权利。

2、根据《合同法》第73条之规定,债权人行使代位权必须经人民法院裁决。

3、代位权行使的范围以债权人的债权为限。

20、合同权利让与的内部效力和对外效力的主要内容:(1)合同绝履行;(3)履行迟延;(4)不完全履行;(5)法律规定的其他

33、简述租赁合同和房屋租赁合同的法律特征:

情形。

租赁合同的法律特征:①租赁合同是转移财产使用权的合同。②

23、提存的适用条件:(1)债权人无正当理由拒绝受领。(2)债租赁合同是承租人须交付租金的合同。③租赁合同为诺成合同、权人下落不明。(3)债权人死亡未确定继承人或者丧失了民事行双务合同、有偿合同。④租赁合同是以有体、特定的非消费物为为能力未确定监护人,或者其他债务人无法确定债权人的情形。标的的合同。⑤租赁合同终止后承租人须返还原物。⑥租赁合同(4)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具有临时性。

24、违约责任的内容(1)继续履行合同。(2)采取补救措施。房屋租赁合同的特征:①房屋租赁合同是双务有偿合同。②房屋(3)赔偿损失。

租赁合同只转移房屋的占有、使用权利,房屋的所有权不发生转

25、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1)违法行为。(2)损害事实。(3)移。③房屋租赁合同的标的物是房屋,它是不动产,而且是特定行为人的主观上有过错。(4)损害事实与行为人的违法行为之间物。④房屋租赁是属于对特定物的持续性行为。⑤房屋租赁合同有因果关系。应当采取书面形式。

26、买卖合同的特征:(1)买卖合同是转移标的物所有权的合同。

34、融资租赁合同的特征:(1)出租人须向承租人指定的出卖人(2)买卖合同是标的物所有权与价款对价转移的合同。(3)买购买承租人选定的标的物。(2)出卖人须将出租人购买的标的物卖合同是双务有偿合同。(4)买卖合同是诺成合同。(5)买卖合直接交付给承租人,但该物的所有权归出租人。(3)出租人对租同是不要式合同,特殊规定的除外。赁标的物不负瑕疵担保责任。(4)承租人在租赁期限届满后对租

27、供用电合同的法律特征:(1)供用电合同属于转移标的物所赁权享有选择权。

有权的合同;(2)供用电合同属于双务有偿合同;(3)供用电合35、简述承揽合同和运输合同的特征:

同多为标准合同;(4)供用电合同要受计划的控制。承揽合同的特征:(1)承揽合同以一定工作的完成为目的。(2)

28、赠与合同的特征:(1)赠与合同是转移财产所有权的合同。承揽合同的标的具有特定性。(3)定作人可以留置定作物。(4)(2)赠与合同是无偿、单务合同。(3)赠与合同为诺成合同,承揽合同的履行需双方的协作。

但这种诺成是效力极弱的诺成。

运输合同的法律特征:

1、合同标的是运输行为。

2、多是格式合29、对赠与合同的任意撤销的限制包括:(1)可以任意撤销的赠同。

3、有偿、多为诺成性合同。

与合同仅限于一般的赠与合同。如果赠与合同是经过公证的赠与

36、技术咨询合同的特征:①技术咨询是一种特殊的技术服务活合同或者是为具有救灾、扶贫等社会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动。②技术咨询的范围特定。③合同履行结果对委托人所起作用合同则是不能撤销的。(2)撤销必须在赠与财产权利转移之前作具有不确定性。④技术咨询合同有其特殊的风险责任承担原则。出。对不须办理产权变动登记手续的财产,由于所有权以交付为

37、简述保管合同和仓储合同的特征:

变动要件,一经交付,标的财产的所有权就从赠与人转移到受赠保管合同的特征:①保管合同原则上为实践合同。②保管合同的人,因此赠与人只能在标的财产交付以前予撤销,如果赠与财产标的物为日常生活用品的小件动产。③保管合同的标的是保管行的一部分已经交付,则仅得撤销未交付的部分。

为。④保管合同既可以是有偿的,也可以是无偿的。

30、赠与合同受赠人有哪些情形时赠与人可以撤销赠与:(1)受仓储合同的特征:①仓储合同是诺成性合同。②仓储合同的标的赠人严重侵害赠与人或赠与人的近亲属;(2)受赠人对赠与人有物为特定物或者特定化了的种类物。③仓储物为大宗生产资料、扶养义务而不履行的;(3)受赠人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义务的。货物等动产。④仓储合同是有偿合同。

31、借款合同的法律特征:(1)借款合同是诺成合同。(2)借款

38、简述委托合同、行纪合同、居间合同的特征:

委托合同的特征:①合同的性质是提供服务。②诺成、非要式性。③可以是有偿的,也可以是无偿的。④具有一定的人身性质。⑤委托事项的范围由委托人确定。⑥受托人既可以以委托人的名义,也可以以自己的名义处理委托事务。

行纪合同的特征:①行纪合同的性质是提供服务。②行纪合同调整范围的限定性。③行纪合同是有偿合同。④行纪人以自己的名义与第三人从事贸易活动。居间合同的特征:①居间人以促成委托人与第三人订立合同为目的。②居间人居介绍人地位。③居间合同具有诺成性、非要式性。④居间合同是有偿合同。

志强加于相对方。我国民法的平等原则具体表现为:①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我国《民法通则》第10条明确规定:“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一等平等”。②不同的民事主体参与民事关系,适用同一法律,具有平等地位。在我国,参与民事关系的有各种类型的法人、自然人、合伙组织、个体工商户和农村承包经营户,在某些情况下,国家也可以作为民事主体参与民事关系,无论是何种主体,在参与民事关系时都要适用民法的规定,不允许有任何例外。③民事主体在民事法律关系中必须平等协商。合同法中所讲的平等原则,主要的意思即在于此。任何民事主体参与民事关系,无论其性质,都不能凌驾于他人之上,将自己的意且要求平衡当事人的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的冲突与矛盾。③解释法律和合同的作用。诚信原则要求在法律与合同缺乏规定或规定不明确时,司法审判人员应依据诚信、公平的观念,准确解释法律和合同。(2)保护公序良俗原则。公序良俗是公共秩序与善良风俗的简称,是现代民法一项重要的概念和法律原则。《民法通则》第7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合同法则具体指明了“当事人订立、履行合同,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扰乱社会经济秩序,损害社会公共利益”。(3)合法原则。《合同法》第7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履行合同,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尊重社会公论述题

1、试述合同的法律特征:(1)合同是双方或多方的民事行为。民事法律行为,根据其意思表示的多寡可以分为:单方行为、双方行为及多方行为。所谓单方行为,指仅由一个意思表示所构成的民事法律行为。所谓双方行为,指由二个方向相反的意思表示所构成的民事法律行为。所谓多方行为,指由二个以上方向一致的意思表示所构成的民事法律行为,或称共同行为。合同是基于双方或多方的意思表示而成立的,双方间成立的合同为双方行为,即双方合同,多方间成立的合同为多方行为,即多方合同。(2)合同是意思表示一致的民事行为。民事法律行为以意思表示为要素,合同是双方或多方的民事法律行为,意味着合同是在双方或多方都有意思表示,而且各方意思表示一致的条件下成立。合同是两个以上的意思表示一致的协议,或者说,合同是当事人协商一致的产物。真实的意思产生于当事人的自由和自愿,因此当事人必须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进行协商,才能使其意思表达成一致,如果不存在平等自愿,也就没有真正的一致。因而因欺诈、协迫、乘人之危、重大误解、显失公平等意思表示不真实而成立的合同,在法律上都属于无效或可撤销的合同。(3)合同以设立、变更或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为内容。合同以产生、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为目的。当事人订立合同都有一定的目的,即产生、变更或者终止一定民事权利义务关系。所谓产生民事权利义务关系,指当事人订立合同以形成某种法律关系,设定某种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所谓变更民事权利义务关系,是指当事人通过订立合同使用原有的合同关系在内容、当事人上发生变化。所谓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是指当事人通过订立合同消灭原法律关系。合同法上的合同所涉及的权利、义务都是民事性质的,非民事性质的行政关系中的权利、义务不属民事合同的内容。同时,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如婚姻、收养、监护等,也不由合同法调整,民事合同的内容实际就是民事财产关系中的债权债务关系。

2、试述合同法平等、自愿、公平原则的内容:(1)平等原则是我国民法的一项基本原则,也是我国合同法的基本原则。这一原则意味着民事主体的地位平等,任何一方当事人不得将自己的意

志强加于人,而只能通过平等协商的方式去设定、变更、终止民德,不得扰乱社会经济秩序,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在此将其简事法律关系。(2)自愿原则是我国民法的一项基本原则。《民法称为合法原则,实际上包括了合法原则和公序良俗原则。通则》第4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自愿是指民事

4、试述合同法的作用:(1)保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合同主体在民事活动中,充分表达自己的真实意思,并根据自己的意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是指合同当事人依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该原则实质上是传统民法中在订立合同到终止合同的全过程中享有的权利和利益。保护合同所谓的意思自治原则。在合同法中,自愿原则即体现为合同自由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是合同法的重要任务之一。在合同当事人中,原则,我国《合同法》中虽未明文规定合同的自由原则,但在实债权人是有权请求对方当事人依照法律和合同的规定履行一定质上,《合同法》中所规定的自愿则即为意思自由原则。具体讲义务的合同关系的主体,债务人则是依据合同和法律负有实施一来,合同自由原则有以下内容:①缔结合同的自由。即当事人有定行为的合同关系的主体。合同法通过明确规定当事人订立、履权自主决定是否与他们缔结合同,该自由是合同自由其他内容的行、变更、解除、终止合同的原则、条件和程序以及违反合同所前提和基础,若当事人不享有此项自由,也就谈不上其他自由。应承担的责任,保护人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2)维护社会经②选择相对人的自由。即指当事人有权自主决定与何人订立合济秩序。良好的社会经济秩序是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合同。③决定合同内容的自由。即当事人有权自主决定合同的内容。同当事人合法权益得以实现的必要条件。其中,维护交易安全是只要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的内容不违背法律法规和社会公益利合同法的重要任务。随着市场交易的发达,财产的交换越来越频益,任何人就不得干涉当事人订立合同的内容。④变更我解除合繁和发达,对于交易安全的保护和规范的呼声越来越高,合同法同的自由。即当事人有权通过协商,在合同成立后变更合同的内则是规范交易关系的基本法律,它所确立的是基本的交易规则,容或者解除合同。既然当事人可自由缔结合同,当然也可以通过交易的安全主要是通过合同法进行维护的。同时,协调个人利益协议自由变更和解除合同,这是合同自由原则的必然结果。⑤决与社会利益的关系也是合同法的重要功能。(3)促进社会主义现定合同方式的自由。即当事人可自主选择合同的方式,我国《合代化建设。我国已经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就同法》规定,除法律法规规定采取一定形式的合同以外,当事人是合同经济、信用经济、法律经济。合同是联结生产、流通、消可自由选择口头形式、书面形式或其他形式缔结合同。(3)公费的纽带,是经济合作技术交流、贸易往来的法律形式。是维护平原则 我国《民法通则》第4条明确规定了公平原则,《合同商业信用的法律保障。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单位和公民,认真贯法》第5条也规定:“当事人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各方的权利彻执行合同法,履行合同,可以保证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正和义务。”公平原则包涵了等价有偿的意思,即在民事活动中,常运行,实现经济合作。技术交流、贸易往来的预期目的,促进除法律另有规定或当事人另人约定外,当事人取得他人财产利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

应向他方给付相应的对价。在合同法中,公平原则体现在各个方

5、试述格式合同的法律调整:(1)立法控制。所谓立法控制是面,其中集中体现公平原则的主要有两个制度:一是情事变更制指,在法律中事先明确规定清楚,某些条款必须作为某类合同的度,二是显失公平制度和重大误解制度。

条款,或者某些条款不能作为某类合同的条款,当事人不得改变。

3、合同法诚实信用、保护公序良俗、合法原则的内容:(1)诚合同法第42条涉及到的格式合同或格式合同条款无效的情况,实信用原则在合同法中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原则。具体来说,诚信即具有合同法第52条、第53条的情形时,这些格式合同或者有原则具有以下内容和功能:①确定诚实可入,以善意方式行使权关条款无效。另外,如免除格式条款提供者主要义务,排除相对利和履行义务等行为规则。②诚信原则要求平衡当事人之间的各方主要权利的条款也无效。(2)司法措施。所谓司法措施即指根种利益冲突和矛盾;诚信原则不仅要平衡当事人之间的利益,而据合同法的规定,由法院认定某一具体合同条款是否是由当事人

合意才纳入合同的。实际上是授权由法院来解释合同条款,有疑义时则作有利于相对人的解释。我国合同法第39条规定:“采用格式条款订立合同的,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当事人之间时权利和义务,并采取合理的方式提请对方注意免除或者限制其责任的条款,按照对方的要求,对该条款予以说明。(3)行政措施。所谓行政措施即指通过要求某些格式合同条款应事先经过行政机关审核,方能投入使用的办法,来消除不合法的格式条款的适用;或者由行政机关制定合同范本,以供当事人采用。

6、试述格式合同的解释中所体现的保护弱者利益的原则:我国法律、法规规定应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的合同,手续的完成。在上述情况下,合同虽然已经成立,但却可因各种原因 而未能生效或自始无效。由此可见,合同的成立不同于合同的生效,合同的成立要件也不同于合同的生效要件。合同的成立要件具有法定性,是由法律统一规定的,当事人不可作另外的约定。而合同的生效要件,除普通要件外,其特别要件具有意定性,可由当事人作自由的约定,9、试述合同生效的要件:(1)当事人具有相应的订立合同的能力。所谓相应的订立合同的能力,是指合同主体据以独立订立合同并独立承担合同义务的主体资格。合同是当事人以设立、变更、为该合同当事人的债务人向作为该合同另一方当事人的债权人

履行自己的义务。由他人代替自己履行,即债务承担,应经合同债权人同意,否则,债权人可拒绝接受履行。有些合同由其性质决定了只能由合同债务人亲自履行。有些合同,当事人可以约定由第三人代为履行或接受履行,但不能因此而损害债权人或债务人的合法权益。(2)按照合同约定的标的履行。合同的标的是合同当事人之所以订立合同的根本原因,是合同的核心。对于任何已经生效的合同,只有严格按照合同约定的标的履行,合同利益才能实现,当事人追求的目的才不会落空。(3)按照合同约定的质量履行。(4)按照合同约定的价款或者报酬履行。(5)价款或合同法第41条规定:”对格式条款的理解发生争议的,„„应当作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当事人的解释。格式条款与非格式条款不一致的,应当采用非格式条款。“这一规定体现了格式条款中的保护弱者利益原则。(1)由于格式合同的条款是由商品或服务的提供者拟订的,而相对人一方又是弱者。所以,在对合同条款发生歧义需要解释时,当某一条款有几种解释方法,其中某种解释有利商品或服务的提供者,而另一种解释则对相对人有利的话,即应解释得有利于相对人而不利于条款的拟定者。(2)当某一合同既存在格式合同条款,又存在非格式合同条款,例如补充协议时,如果两种条款发生冲突,出现不一致的情况时,即应当采用非格式合同条款。

7、要约与要约邀请的区别:(1)按照法律的规定作出区分。我国《合同法》第15条规定:”寄送的价目表、拍卖广告、招标公告、招股说明书、商业广告等为要约邀请。“(2)根据当事人是否愿意在法律上受到约束来作出区分。由于要约是目的在于订立合同的一种意思表示,因此,要约中应包含明确的订约意图。而要约邀请人只是希望对方向自己提出订约的意思表示,所以,在要约邀请中不能有任何直接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3)根据订约提议的内容是否包含合同的主要条款来予以确定。(4)根据交易的习惯亦即当事人历来的在交易中的作法来进行区分。如询问商品的价格,根据交易习惯,一般认为是要约邀请而不是要约。再如当事人之间因多次从事某种物品的买卖,始终未改变其买卖货物的品种价格,那么根据双方的交易习惯,一方仅向对方提出买卖的数量,也可以成为要约。(5)其他因素。在区分要约和要约邀请时,还可考虑其他的情况,如合同的性质是否要求在签订合同的过程中要注重相对人的身份、信用、资历、品行等情况;还有,合同的订立是否需要双方实际接触;以及一方发出的提议是否能使相对人产生要约的信赖等等。

8、从合同效力的角度分析合同生效与合同成立的不同:合同的生效有着与合同成立完全不同的法律要件,适于一般合同生效的为普通要件:①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②意思表示真实;③合同内容合法。适于某些特殊合同生效的是为特别要件:①附生效条件或期限的合同,条件的成就或期限的到来;②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为目的、有意识地追求特定法律后果的行为,它直接关系到当事人的利害得失,因此要求当事人必须能够认识和辨认自己的行为,判断自己行为的法律后果,即必须具有相应的订立合同的能力。(2)意思表示真实。所谓意思表示是行为人将其产生、变更和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意思表示于外部的行为。意识表示真实是合同有效的重要条件,在大多数情况下,行为人表示于外部的意思同其内心真实意思是一致的,但是,有时行为人的意思表示与其真实意思不符合。在意思表示不真实的情况下,不能仅以行为人表示于外部的意思为根据,而不考虑行为人的内心意思。(3)不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合法是民事法律行为的本质属性,也是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当然要件。合同能产生法律效力就在于当事人的意思表示符合法律的规定,不合法的合同显然不能受到法律保护,也不能产生当事人所期待的法律效果。同时,合同不仅应当符合法律,而且在内容上也不得违反社会公共利益。

10、试述表见代理:(1)无权代理人并没有获得被代理人的明确授权,表见代理属于广义上的无权代理。(2)表见代理在客观上、外表上具有足以使人相信行为人具有代表权的理由。(3)合同的相对人在主观上必须是善意的、无过失的,不知道或者不应当知道行为人实际上无代理权。(4)表见代理产生有权代理的法律后果。表见代理发生的情况有:(1)代理权自始即不存在,而存在着使相对人相信具有代理权的正当理由。(2)代理人超越代理权而相对人有正当理由相信其有代理权。(3)代理权终止后实施代理行为而相对人有理由相信其有代理权。(4)被代理人知道其以本人名义订立合同而不作否认表示。表见代理虽然事实上行为人没有代理权,但却发生有效代理的法律后果,而这种法律后果的发生并不需要被代理人的追认或同意,因此,它属于有效代理的一种,而不属于效力未定的无权代理。

11、试述合同全面履行原则:全面履行原则,又称正确履行原则或适当履行原则,是指合同的当事人必须按照合同关于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报酬、履行地点、履行期限、履行方式等的约定,正确而完整地履行自己的合同义务。全面履行原则的具体内容表现为:(1)按照合同约定的主体履行。合同的履行只能是作报酬是合同的重要内容,它是交付的商品、完成的工作或提供的服务的对价。若不按合同约定的价款或报酬履行,则构成严重的违约。(5)按照合同约定的履行地点履行。合同履约地点,通常是由合同明确约定的。如果合同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则双方当事人可就履行地点达成补充协议;若双方没有达成补充协议,则可以按照合同有关条款或交易习惯确定的履行地点履行。(6)按照合同约定的履行期限履行。任何一方都不应无故迟延履行或迟延接受履行。(7)按照合同约定的履行方式履行。全面履行原则是合同履行的一项最根本的要求,是判断合同是否履行即是否违约的标准,是衡量合同履行程度和确定违约责任的尺度。

12、试述协作履行原则:协作履行原则是指当事人在合同的履行中不仅要适当、全面履行合同的约定,还要基于诚实信用原则,对对方当事人的履行债务行为给予协助,使之能够更好地、更方便履行合同。该原则是诚实信用基本原则在合同履行阶段的具体体现。协作履行包括以下内容:

1、及时通知义务。凡是在合同履行中所发生的对合同的履行有影响的客观情况,当事人都负有相互通知的义务。因为这些情况都可以对履行合同造成困难。如果不及时通知对方当事人,就可能使对方当事人受到损害。发生这种情况后,当事人及时通知,可使对方及时了解情况,采取对策,避免造成损失。通知对方后,对方也应及时答复,共同协商妥善的解决办法。

2、相互协助义务。协助是指权利人与义务人相互协作。合同履行是当事人的相互行为,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人的合作,义务的履行也需要权利人的帮助。没有相互协作,便没有合同的履行。因此,这就要求:(1)当事人在履行中,债务人履行债务,债权人应当适当受领给付;(2)债务人履行债务,有权要求债权人提供必要的条件,债权人应当提供方便;(3)一方当事人在对方因故不能履行或者不能全部履行时。应当积极采取合理的措施避免或者减少损失,防止损失扩大,否则应当对因未及时采取合理措施导致损失扩大的部分自行负责;(4)一方当事人确实不能履行合同时,应及时向对方说明情况,对方接到通知后应积极采取补救措施;(5)在合同当事人之间发生纠纷后,应当各自主动承担责任,不得相互推诿。

3、保密义务。一方当事人在履行合同中,对属于对方当事人的商业秘密或者对方当事

人要求保密的信息、事项不能向外界泄露。情况下不用承担违约责任。由此可见,我国合同法的归责原则就

13、试述同时履行抗辩权的适用条件:同时履行抗辩权的发生,是以严格责任原则为主,另外在一些分合同中规定了过错责任原需要具备以下条件:(1)须双方基于同一双务合同互负对价债务。则。

确定是否形成同一双务合同互负债务的关系,应基于以下事实:

17、试述违约责任的构成:违约责任的构成包括:主体条件,违①须由同一双务合同产生债务;②须双方当事人互负债务;③当约行为和承担违约责任的主观条件。(1)主体条件。违约责任是事人双方互负债务之间具有对价性和牵连性。(2)须行使抗辩权当事人违反了有效合同后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所以凡是违约责之当事人无先行给付义务。(3)对方当事人未履行债务或者未按任必然是当事人因不履行合同或不完全履行合同导致的法律后照约定正确履行债务。(4)须对方的对待给付是可能履行的。果。违约责任的主体必然是有效合同的当事人,是有权独立主张

14、试从代位权的涵义论代位权的适用条件:代位权,是指合同自己利益和独立参加仲裁或诉讼活动的主体。合同的主体资格由的关系。合同本是当事人权利义务关系的确定化和具体化的协

议,无论是书面合同还是口头合同,都反映着一定的财产利益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是我国目前最完善最系统的合同法,凡是有关合同订立、合同成立、合同生效、合同变更和解除、合同履行、违约责任的范围及确定等具体的合同法律制度均由《合同法》管辖和调整,当事人的权利义务由《合同法》认定。但是由于社会生活的复杂性,一些合同法律关系生产的背景及涉及的领域比较特殊,不宜用本《合同法》调整,而是由专门的法律与以调整。《合同法》属于普通法,而其他参与调整合同法律依法成立后,尚未完成履行之前,在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对第三人的到期债权并对债权人的债权实现构成妨害之时,债权人为保全自己的债权,可以以自己的名义行使债务人对第三人的债权的权利。债权人要行使代位权,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存在合法有效的合同关系。有效的合同关系的存在是债权人行使代位权的前提和基础。如果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的合同不成立,被确认无效或被撤销等,则合同之债自始即不存在,债权也不存在,因而债权人也就不可能行使代位权。(2)债务人的债权已到期。代位权以债务人对第三人的权利为客体,因此,代位权的发生当然以债务人现实的权利存在为前提。另外,可代位行使的债权必须非专属于债务人的债权。(3)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所谓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是指应该行使并且能够行使权力却不行使。(4)债务人已经履行迟延。(5)债权人有保全债权之必要。有保全债权的必要,是指债权人的债权已因债务人的怠于行使其债权的消极行为而出现不能实现的危险。

15、试述合同变更的法律效力:(1)合同变更以后,被变更的部分即失去了法律上的效力;已变更的部分,在完成变更程序之后,即产生了新的债权债务。(2)合同的变更原则上向将来发生效力,不存在溯及力的问题。已经履行的债务不因合同的变更而失去法律根据,未变更的权利义务继续有效。(3)合同变更,以原合同关系的存在为前提,变更部分不超出原合同关系之外,原合同关系有对价关系的仍保有同时履行抗辩;原合同债权所有的利益与瑕疵仍继续存在,只是在增加债务人负担的情况下,非经保证人或物上保证人同意,保证不生效力;物的担保不及于扩张的债权价值额。(4)合同变更不影响当事人要求赔偿损失的权利。合同中原来约定的争议条款的效力,继续有效。合同变更过程中使一方当事人遭受的损失,除依法或者依约可以免除责任的以外,有过错的一方应当承担赔偿损失的责任。

16、试述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我国现行的合同法确定的归责原则是严格责任原则。我国《合同法》第107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该法条明确了当事人承担违约责任的条件只是没有实际履行或者没有适当履行合同义务即须承担违约责任,并未规定当事人在没有过错的自然人和法人构成,自然人和法人必须要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关系的具体部门法和有关的行政法规则属于特别法,根据特别法力和民事权利能力。(2)违约行为。当事人承担违约责任的一个优先适用于普通法的原则,只有当特别合同法没有规定时,才适基本前提是违反了合同规定的义务,而合同中一方当事人的义务用合同法总则的规定,当合同法总则没有规定的则适用民法通则就是另一方当事人的权利,如果一方当事人不履行自己的义务必的规定。(2)合同法与相关法律的关系。合同法是调整合同权利然使对方的权利得不到实现。违约行为是指合同的当事人没有按义务的法律规范,而合同的权利义务的重点内容在于对违约责任照合同约定的条件和时间履行合同,包括两种情况:第一,作为的认定和如何强制债务人履行合同义务。合同义务是当事人在合的违约,指义务人应当以自己的主动行为完成合同规定的义务,同中约定的,合同没有约定则不构成合同义务。如果违约方的行义务人不履行规定的行为的就构成主动违约。第二,不作为的违为不但造成对方合同权利的损失,而且造成对方的人身或者其他约,指少数合同规定合同的当事人应当以自己某些不作为的承诺财产的损失,这些损失就不是合同损失,而是一种侵权导致的损作为合同成立必要的基础,例如保密合同,如果违反合同规定的失,不能适用合同法的规定弥补受损害方的损失。在此情况下《合条件泄露了需要保密的信息时,就是对权利人权利的侵犯,就可同法》第122条规定:”因当事人一方的违约行为,侵害对方人构成违约责任。(3)承担违约责任的主观条件。合同履行是一种身、财产权益的,受损害方有权依照本法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或客观事实,合同没有履行或者没有完全履行客观上也使对方的权者依照其他法律要求其承担侵权责任。"

利不能实现,为了维护对方的合同权利,就要让违约方承担违约20、试述合作开发合同与委托开发合同的区别:合作开发合同与责任。违约责任主要包括继续履约、采取补救措施和赔偿损失三委托开发合同都是当事人之间就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材大内容。料及其系统的研究开发所订立的合同,但二者有以下明显的区

18、试从法律责任竞合的概念分析法律责任竞合的意义:法律责别:(1)当事人之间权利义务的关系不同。合作开发合同,双方任竞合是指行为人的行为触犯了两个或两个以上法律的禁止性当事人享有和承担着类似的权利和义务;委托开发合同,双方当规定,行为人因此要受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法律的管辖,并根据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是相对的,委托人的主要义务也就是开发人管辖法律的规定承担具体的法律责任,权利人可选择适用相关的权利,而开发人的主要义务即委托人所享有的权利。(2)当事人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合同法》第122条规定:因当事人进行研究开发工作的方式不同。合作开发合同的当事人共同参加一方的违约行为,侵害对方人身、财产权益的,受损害方有权依研究开发工作,当然各方可以共同进行全部的研究开发工作,也照本法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或者依照其他法律要求其承担侵权可以约定进行分工,分别承担不同阶段或不同部分的研究开发工责任。由此看出,法律责任竞合的意义:因为不同的法律所维护作;委托开发合同的当事人一方进行物质投资和经费投入,只有的社会秩序及追求目标不同,所以不同的法律规定的法律责任很一方从事研究开发工作。与此相联系,二者的合同主体也不同。可能是不一致的。传统的合同法确认当事人承担违约责任只是根合作开发合同的当事人各方都具有研究开发能力,而委托开发合据合同法的规定,而对违约人同时违反了其他法律的规定缺乏管同的当事人,一般只有一方具有科研能力。(3)研究开发成果归辖的依据,于是只得追究其违约责任,而不能追究其更为严重的属不同。合作开发合同,当事人订立合同的目的是相同的,即取其他法律责任。现行合同法规定了法律责任竞合制度,如果当事得研究开发成果,因而研究开发取得的成果是共有的;而委托开人的行为违反了合同的约定,同时又违反了其他法律的规定给对发合同除当事人另有约定以外,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研究开发方当事人造成人身和财产损害时,受损害方可选择使用合同法或人。

其他法律请求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或侵权责任,以更有效地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3.行政法--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篇三

1、文学理论:是文艺学中三个分支之一,它是以社会历史现实为研究对象,以哲学方法论为总指导,研究和阐明文学性质、特点、和一般规律的科学。

2、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像空间,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

3、审美形象:由文学的文本结构所呈现的富于意义的审美感性形态,它是文学的特有存在方式。审美形象既具有感性特征,同时又渗透想象、虚构或情感等精神过程。

4、话语蕴藉:是指文学活动的蕴蓄深厚而又余味深长的语言与意义状况,表明文学作为社会话语实践蕴含着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

5、创作动机:是驱使作家投入文学创造活动的一股内在动力,对整个创作过程起支配作用的隐的或显的意图或意念,它是作家所有文学活动能否实现的枢纽,也是每一具体的文学创造过程能否完成的关键。

6、艺术发现:是作家被内在积累的材料所引发,并与主体当前由于某种“关注”而形成的心理趋向、优势兴奋中心相联系,突然间向外在事物、事件、现象的投射。

7、艺术真实:文学创造的基本原则之一,是作家在假定性情境中,以主观性感知与诗意性创造,达到对社会生活的内蕴,特别是那些本质性、规律性的东西的把握,体现着作家的认识和感悟。

8、文学意象:即观念意象及其高级形态的审美意象,是指以表达哲理观念为目的,以象征性、或荒诞性为其基本特征的,达到人类审美理想境界的表意之象。

9、净化:就是读者通过阅读作品而达到的一种“杂念去除,趋向崇高”的自我教育效果,它是文学作品审美价值得以实现的另一重要标志,是文学接受进入高潮的又一表现。

10、有我之境:是指那种感情比较直露、倾向比较鲜明的意境。

无我之境:指那种情感比较含蓄,不动声色的意境画面。

11、共鸣: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读者为作品中的思想情感、理想愿望及人物的命运遭际所打动,从而形成的一种强烈的心灵感应状态,是文学接受进入高潮阶段的重要标志。

12、文学创造的客体:文学创造的客体主要有两种解释,一是客体即“自然说”,另一种是客体即“情感”说。我们则认为文学创造的客体是特殊的社会生活,是人在一定现实关系中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以及人所赖以生存的自然界的统一体。

二、简答

1、文学理论有哪些形态?

基本形态:文学哲学,文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文学符号学,文学价值学,文学信息学,文学文化学。

2、文学创造过程中灵感与直觉的区别?

其一,灵感是长久思索、艰苦劳动之后的成果,直觉是从整体上对事物作出的敏锐判断; 其二,灵感发生在久思不得其解之后,直觉却往往发生在第一次碰头之时; 其三,灵感是获取成熟的答案,直觉则是得到推测性的洞察。

3、如何理解内容形式化和形式内容化?

文学内容与形式之间是相互规定的:一方面,一定的材料和内容要求并规定着相应的文学形式;另一方面,文学材料和内容又必须达到充分的形式化,融入文学形式之中。、内容形式化体现为内容的有序组织和有形呈现,作家运用各种艺术表现手法,把在艺术构思中产生的“作品的轮廓”进一步外化或传达为文学作品。

形式内容化体现了形式的生成作用,这种形式创造不仅具有表现内容的功能,还有塑造内容的作用,使内容得到深化或升华乃至于产生审美新质。

4、现实型文学的基本特征?

其一是再现性。再现性是现实型文学最基本的特征。再现,指对外在客观现实状况作如实刻画或模拟,它要求文学立足于客观现实,面对现实,正视现实,并忠于现实。“镜子说”突出表现了现实型文学的再现性特点。

其二是逼真性。现实型文学立足于客观现实,再现现实矛盾和本质规律,在艺术表现手段上的基本特点便是逼真性。逼真,以写实的方法,按生活中各种事物的本来面目进行精细逼真的描绘,给读者以身临其境之感。客观事物感性状貌和细节的真实,是它的特色。

5、文学典型的审美特征? ① 文学典型的特征性。首先,文学典型必须具有贯串其全部活动的,统摄其整个生命的“总特征”;其次,文学典型还必须通过局部“特征”,反映和形成总特征。

② 文学典型的艺术魅力。文学典型的艺术魅力应当是来自性格的一种生命的魅力。首先在于典型人物的生命所呈现的斑斓色彩,即性格侧面的丰富多彩。其次,典型性格的艺术魅力更来自它所显示的灵魂的深度:一是看它在何种程度上表达了人类解放自身的要求和改变现存秩序的愿望。二是看灵魂所显现的历史真实程度。三是要看性格和灵魂是否合乎理想。

6、文学表现论与模仿论的区别?

① 在文学本质论上突出作者的决定作用。模仿论认定文学是世界的反映,表现论则认定文学是作者心灵的表现。

② 表现论强调作者对作品意义的生成作用。模仿论虽不否认这一点,但更强调了解作品所描写的世界和写作背景,因而看重考据式批评。③ 表现论不强调文学创作应遵循的客观规律,而是将文学创作同科学研究等活动对立起来,高扬“文学天才”的作用。

7、如何理解文学的功利性?

文学直接是无功利的,但这种无功利又间接地指向某种功利。

① 作为作家或读者的话语活动,文学虽然与直接的功利目的无关,但间接地仍旧有深刻的社会功利性,显现为审美地掌握世界这一深层目的。

② 作为再现现实社会生活的话语结构,文学的功利性在于,它把审美无功利性仅仅当做实现其再现社会生活这一功利目的的特殊手段。

8、如何理解文学创造中主客体关系?

其一,文学创造的主客体关系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所构成的审美价值评价关系,其特征为:

一、创作主体对客体审美价值的评价以情感体验为心理特征;

二、创作主体对客体审美价值的把握以感性直观为思维特征。即主体的情感体验和感性直观是连接主客体关系的纽带。

其二,文学创造中主客体是双向运动的。一方面,主体能动地、审美地反映客体:对创作客体的选择;对客体进行变形、情感投射和观念移注;另一方面,主体始终受到客体的规定和制约。总之,这种双向运动就是客体的“主体化”,主体的“客体化”,这两个方面的统一就实现了主客体的统一,文学作品就是创作主体与创作客体的统一并对主客体双重超越的产品。

三、论述

1、文学语言与日常生活语言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文学语言是在日常生活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是日常生活语言的发展和提高。

区别:日常言语发生在具体交往中,受到现实人际关系和具体语境的影响,较富于感情色彩和个人风格,但总的来说还是服从于说明的需要。文学话语则往往突破了语法结构和逻辑要求,强调个人感情色彩和风格,一般不作为说理手段,也与普通的言语有一定程度的背离。

① 文学语言比日常语言更富于艺术性、技巧性、个体风格,也比普通话语更富于心理蕴含性,同时也更含蓄、多义、模糊,往往有限的言语中包含无限的意蕴。例如杜甫的“恶竹应须斩万竿”中的“竹”,李商隐“寒梅最堪恨”中的“梅”等,其寄寓着深沉强烈的情感和个人象征,蕴含了作家丰富的知觉、情感等心理体验。

② 文学话语使用“陌生化的语言”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从而更新日常言语习惯性反应,更新语言所包容的生动世界。例如王仲题试馆绝句,有“日斜奏罢《长杨赋》,闲拂尘埃看画墙”句,王安石改成“日斜奏赋《长杨》罢”,这里不过将“赋”字词性稍作变化,却使诗句更为经典。

③ 文学语言的虚构性常常制造某种处在变化中的情景,这种叙述会出现多种可能性,即文学语言是一种“舞蹈”的语言,日常生活语言是“走路”的语言。例如:秋天在不同文人的笔下,在不同的语境中,表达含义也会不同。卢殷一句“秋空雁度青天远,疏树蝉嘶白露寒。”描绘了秋的萧瑟,流露出凄凉之感,而刘禹锡却写道:“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一反历来他人悲秋的情调,以奔放的热情、生动的画面,热情赞美秋日风光的美好。

2、文学审美意识形态的属性表现在在哪些方面?

文学审美意识形态的属性表现为:无功利性与功利性、形象性与理性、情感性与认识性的相互渗透状况。

① 从目的看,文学不带有直接功利目的,但这种无功利本身也隐含有某种功利意图。例如辛弃疾的《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诗人在这里把自己的满腔愁绪倾洒到赏秋过程中,这意味着原有的带有现实功利色彩的愁绪被暂时地稀释或化解了,变成了无功利的个人触景生情。不过,这种触景生情实际上在深层有功利目的所在:个人的诗意感怀被提升到中国文人的一种普遍精神高度。

② 从方式看,文学处处以形象感人,但也含有某种理性。例如陶渊明的《饮酒》,诗人通过活生生的形象描绘去实现其有关归隐田园的理性意图,并将这种意图隐藏在活的形象的审美直觉中。③ 从态度看,文学富于情感性,但也带有某种认识性。审美情感与理智认识的关系表现在:审美情感是直接的而理智认识是间接的。例如欧阳修《画眉鸟》中直接传达出诗人对失去自由的画眉鸟的关切情感,但又由此间接地表达了对于人类生存状况的普遍认识:自由是最重要的。

3、怎样理解文学作品中情感的价值与意义?

情感是文学的核心要素,情感源自善恶的判断,而且常常左右着判断。凡是文学创造都存在着情感的表现,也都是以一定的价值取向对所描述或表现的人物与事件进行裁判。

① 情感的价值取向,体现为真、善、美。其一,在文学中所表现的高尚品格常常给人启迪,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例如雪莱《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中塑造了一个为真理而斗争,毫不妥协的英雄形象,给人以强烈的精神震撼。其二,以善为价值取向的情感评价带有助益他人与社会的功利性。例如沈从文的《边城》,作品通过展示湘西世界人们之间真挚淳朴的感情来呼唤美好善良人性的复归。

② 情感的表现方式体现着文学创造的审美的价值特质。情感在文学中表现为诚挚的内在情态与外在的艺术呈现。文学作品须真情而非假意,排斥“无病呻吟”,情感诚挚,作品才会动人,读者才会产生共鸣。但这种诚挚性与反映生活真实性是联系在一起的,是来自作家对生活的深刻体验。例如杜甫的“三吏三别”,这是诗人见到战乱给百姓带来的无穷灾难和人民忍辱负重参军参战的爱国行为时,所奋笔创作的不朽的史诗,是当时社会的真实写照,也是诗人发自内心的深刻感受。

同时文学作品往往通过艺术呈现的方式来表达“善”的价值与情感,即把情感寄寓于具体形象的创造之中,并与理性的思索和反省相交融。例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全诗描述了一幅幅流动的画面,构成了一处处美妙的意境,诗人借助于抒发对康桥的爱恋将对往昔生活的憧憬,对眼前无可奈何的离愁表现得更为真挚、隽永。

4、文学形象有哪些特征?

① 文学形象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例如鲁迅《孔乙己》中孔乙己是对旧中国广大下层知识分子人物形象的提炼,貌似客观,实有主观因素;李白《蜀道难》采用极度夸张的手法来描绘蜀道的雄奇险峻,貌似荒诞,实有客观根据。

② 文学形象是假定与真实的统一;

文学形象,一方面是假定的,它不是生活本身,有的甚至与生活本身的逻辑也不一致;可另一方面,它又来自生活,它会使人联想起生活,使人感到比现实生活更加真实。这就是文学形象假定性与真实性相统一的特征。这中间虚拟性和假定性是文学形象的前提性条件。那么,怎样使它与真实性统一起来呢?这就要假定得“合情合理”。

所谓“合理”,是文学形象真实性的客观规定性,也就是指生活的本质和规律,不管读者面对着多么荒诞虚妄的文学形象,他都可以用自己生活中体验到的“理”加以衡量,如读者觉得合理,就是真实,否则就是不真实。当然,“合理”,有时也意味着合乎理想,凡是合乎读者理想的形象,读者也会认可。例如《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形象,其故事是虚构的,但作为这一艺术形象本身,却表达了作者冲破封建束缚,获得自由的美好理想,具有了艺术真实性。

所谓“合情”,是指文学形象必须反映人们的真实感受和真挚感情。而合理与合情相比,“合情”的因素往往比合理更有能动性:一是可以把看来不真实的细节升华为艺术真实,如李白写道:“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二是当客观真理与主观情感发生矛盾时,艺术的原则是牵理就情,如《牡丹亭》中写到人能死而复生。总之,文学形象是在“合情合理”的尺度上实现假定性与真实性的统一。③ 文学形象是个别与一般的统一;

文学形象总是具有“以少总多”,“万取一收”的艺术效果,又称文学形象的概括性。例如马致远《天净沙》描写了一幅“现实的画像”,它首先表现为一种现象的、个别的、具体的形象画面,然而它却是那个时代落魄天涯、羁旅异乡的人,特别是失意文人痛苦心情的真实写照,这种写法充分显示了文学形象的概括性。④ 文学形象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

文学形象必须具备一些确定因素。例如《红楼梦》中的林黛玉,作者通过对她的描写,告诉我们许多仅属于林黛玉的确定特征:她是林姑妈的女儿,宝玉的表妹;她是一个美丽的、聪慧的、纤弱而又多愁善感的少女,这些都是确定的。但林黛玉具体怎样的美丽,具有怎样的相貌、怎样的气质神韵,作者的这些描写又是极不确定的。文学形象的这种不确定性,不但是它的特点,也是它的优点,它能够留给读者想象的余地,使读者在想象和再创造中获得愉悦。

4.行政法--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篇四

教学方法只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和采取的各种活动方式,手段和程序的总称

教学模式:开咱教学活动的一整套方法论体系,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观念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的结果框架和活动程序。

讲授法:执教时运用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信息的方法。

练习法: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一种教学方法。

演示法: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展示各种实物、只管搅局,或者进行示范性试验,让学生通过观察获得感性认识,掌握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教学机智:取得优良教学效果的机敏性。

读书指导法:教师指导下学生阅读课本或课外读物,以获取知识、巩固知识、形成能力的一种方法。

谈话法:又称问答法,指教师根据教学目的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概括已有的知识、经验、积极思考,从而使学生得出结论获得新知识和技能的方法。

实践学习法:学习者亲自参加实践活动,通过实践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学习方法。

讨论学习法:学习者与他们互相讨论,切做琢磨,相互学习的一种学习方法。

调研学习法:调研学习法就是调查研究学习法的简称,它是指学习者亲自去熟悉和了解学习对象的一种学习方法。

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关于各门学科教学目的,要求,课程内容的制导性文件。

网络教学:基于信息技术支持的采用新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教学形式。

教学媒体: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传递以教学为目的的信息所使用的媒介工具。

评价方法:指收集教学的信息,对评价对象进行价值判断时所采用的工具和手段的总称。

合作评价:指多个评价主体从多角度,多渠道获取关于学生的多方面信息以判断学生发展状况的评价方式。成长记录袋:是显示学生学习成就信息的一连串表现,作品,评价结果以及其他相关记录和资料的汇集。简答

简要回答建立成长记录袋的基本步骤1确定评价目的和目标2选择记录工具3收集资料,组成成长记录袋和形成性反馈

简要说明合作评价的基本特点评价主体多元化,获取信息丰富化,评价方式多样化,评价主体间的合作 课堂观察学生学习状态包括哪些方面?1学生的参与状态2学生的交往状态3学生的思维状态4学生的情绪状态5学生问题的生成状态

扼要说明板书的意义和作用。1能激发学生的兴趣2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3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4能使学生思路清晰,掌握知识的整体框架和脉络5具有强化、启发的作用

简述现代教学媒体选择的原则。1发

展性原则2综合性原则3经济性原则4教学最优化原则

教学技能包括那些特点?1教学技能具有目标指向性2教学技能的形成是以知识经验为基础的3教学技能是后天习得的4教学技能是具有可操作性 钻研课程标准应该包括哪些步骤?一是通读整个课程标准,把握课程标准的学科体系;二是了解相关学科的课程标准,了解各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三是精度课程标准的每一部分。运用提问技能应遵循哪些原则?1目标性原则2启发性原则3明确性原则4适宜性原则5多样性原则6普遍性原则

简述研究性学习的实质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学习方法指导内容包括哪些方面1创设学习条件的方法指导2心理调节的方法指导3掌握知识的方法指导4学习各环节的方法指导5学习各具体学科的方法指导

概要说明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1互动观2目标观3师生观4形式观5情境观

简述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包括四个方面,人与自然关系领域,人与社会关系领域,人与文化关系领域,人与自我关系领域

简述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四个阶段:1准备阶段2进入问题情境阶段3时间体验,解决问题阶段4总结,表达和交流阶段

简述研究性学习的选择课题范围大致涉及四个方面,人与自然关系领域,人与社会关系领域,人与文化关系领域,人与自我关系领域

简要回答启发式教学的基本内涵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主动发展为目标,通过教师的启发诱导与学生的主动探究,实现知情和谐发展的过程。简述启发式教学如何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1问题要明确,具体,不能过于笼统,一般化2问题要新颖,又去,富有启发性,不能过于平淡3问题要针对学生的知识基础,具有适当的难度梯级,不能过于简单4问题要有一定的灵活性,不能定的太死 简述赞科夫教学新体系五原则1高难度教学原则2高速度教学原则3理论知识主导作用原则4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5是全班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发展的原则

怎样理解教学方式是教学改革的突破口1教育思想,教育概念通过教学方法来体现2教学内容的改革必须伴随教学方法的改革3进行教学改革最容易着手的是教学方法改革

简述尝试教学模式尝试教学的特点不是教师先讲,而是教师在学生已有的只是基础上给出常识题,再指导学生做尝试题,然后教师指导学生自学课本,引导学生讨论,在学生常识练习的基础上教师在进行讲解,既“先练后讲,先学后教”。简述尝试教学模式是江苏省师范学校特级教师邱雪华老师一句现代教学理论思想,在长期教学实践中逐步创立的。

简要说明尝试教学模式的教学过程出示尝试题、自学课本、尝试联系、学生讨论、教师讲解

扼要回答构建教学模式应遵循的基本原则1创新的原则2满足学生心理需要原则3全程参与全员参与原则4突出学生主体原则5开放的原则6实践探究原则 论述题

论述素质教育对中小学教学方法改革的新要求1突出启发式教学思想.坚持启发式教学指导思想,按照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学习的要求来设计和改进教学方法,是素质教育背景下进行教学方法改革的一个重点。2强调学会学习.学会学习是学生素质发展的内在策略,是提高学业成就的根本途径之一,也是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重要对策之一。3注重研究学法.教学方法包括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两方面。学生的主体地位受到应有的重视,明确提出把“教”建立在“学”的基础上,在改进教学的同时,通过多种途径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有效的指导。4促进学生知情和谐发展.为了人格的健全发展,在实施素质教育中进行教学方法改革,必须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意因素,促进学生之情和学发展。5实现教学方法最优化要保证教学目标的全面实现,教学中往往要求选用几种能互补的方法,并交各种方法有机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优化教学的理想境界。

试分析影响中小学教学方法改革的主要因素1社会生活方式对教学方法发展的影响。纵观历史,教学方法从来都是受社会生活方式,尤其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并作为上层建筑领域中的教学因素位置服务的。2教学理论发展对教学方法改革的影响。研究学生学习的规律和研究学习的策略。教学方法研究侧重点自然引起相应教学方法的改革。3国家教育指导思想变迁对教学方法的影响。国家的主导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国家的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育方针和教学的指导思想上。就今天课程概而言,如果没有素质教育指导思想做根本,就无法确定教学方法改革的正确方向。4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变化对教学方法的影响。现代教学强调学生的本体地位,强调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发挥,强调身心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强调师生间良好人际关系在教学中的互动作用。正是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地位的改变,引导了教学方法的改革。

论述启发式教学的基本理念1教学目的观:全面发展与主动发展的相互统一2教学过程观:教学过程是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双边互动的过程,教学过程是解决知道与不知道矛盾的过程,教学过程四知情意完满人格协调发展到的过程,教学过程是认识与实践相统一的过程,教学过程是教会学生学习的过程,教学过程是传统知识和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过程3教学对象观4教师观5知识观

结合实际分析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特点1研究性学习以项目,课题,主题或问题为载体,超越严密的学习知识体系和书本中心2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研究”或“研究”为中心的实践性学习活动,强调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3研究性学习是重视学习过程而不是偏重结果的学习活动,强调学生经历和体验研究或探究的过程。

试分析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应注意的主要问题。1避免以辅代主,本末倒置教学与媒体的关系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作用,多媒体技术是为收到预定的教学效果而使用的一种辅助手段。因为媒体毕竟是媒体,它不能取代一切,如它不能代替教师的感情交流、言传身教、思维方式、解题技巧等。我们的目光并不在于媒体技术的本身,而要重视的是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2避免以演示代交流,分散学生注意力。在整合课上,教师应充分借助多媒体技术创设情景让学生主动参与和互动交流。一定不能忽视教师对学习过程的控制,学习结果的评价和反馈,当我们关注对学生的学习过程控制时,我们一定要注意信息技术的合理使用。

试分析教学评价方法改革的基本趋势一 以质性评价统整,替代量化评价。质性的评价范式抓住学生发展中最有意义、最根本的内容加以评价,如采用学生日记,行为记录等评价方法加以评价,起到了促进学生综合发展的目的。二 评价由侧重甄别,选拔转向侧重发展。适应课程目标的转变,评价的功能不再是为了选拔和甄别,而是为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不再是少数学生获得鼓励,体验成功的快乐,而是面向学生的全体,以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为根本目的。三 评价体现以认为本的思想,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与个别差异。评价的内容和方式要有利于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猜测、推理和交流,要使不同学习背景的学生,都富有学习的兴趣,满足学生对学习的个性化要求。四 强调评价问题的情景性和真实性。大量研究表明,学生评价的意义在于促进学生解决真实生活中的问题的各种能力的生成,因此,学生的评价必须基于问题的情景性。五 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的多元化也有助于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的发展和学生间的学习交流和合作的促进。六 强调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六、案例分析老师讲简易方程这是悬念式导入法.作用:悬念开讲可以造成学生渴望的心理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悬念紧紧扣住学生的心弦,使学生产生一种探求问题奥秘所在的心理,有利于实现教学目的,提高教学质量。教师讲解朱自清的《绿》这是推进式提问法.作用:推进式提问有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有助于培养学生深入思考的能力,有助于训练学生思维的条理性、连续性和逻辑性。这一系列问题形成了一个知识链,形成由低到高的思维训练台阶,不断发展提高。板书: 1,要抓住几个关键词

5.公共行政学论述及简答之导航目录 篇五

简答题:

1简述公共行政的特点?3简述行政环境的特点?4简述政府职能的特点?

5市场失效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6简述民主集中制地方政府体制的特点? 7行政区划体制应遵循的原则有哪些? 8非营利组织在提供公共服务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9行政领导者素质主要有哪些方面构成? 10简述人事行政的特点?

11简述人事行政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2人力资源主要具有哪些特征?

13简述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答 14简述行政决策的特点?

15简述行政决策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16行政决策程度应该包括哪些步骤?

17理解行政执行的含义,应把握哪些要点?

19简述行政执行的原则?20简述行政监督的特点?

21社会监督的有效性具有的两个前提是什么?

22简述公共财政调节收入分配职能的主要内容?

23简述法治行政的特点?24简述行政立法的原则?

25行政法规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行政方法的内容?

26简述标杆瞄准的类型?27行政方法的特点?

28简述测定行政效率的必要性?29简述行政改革的取向?补:

1.公共行政环境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简述组织文化的特征.3.简述里格斯公共行政的三种模式及其主要特点.4.政府干预应该遵循哪些原则?

5.我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经济职能主要有哪些?

6.简述政府文化职能的主要内容.7.简述行政体制的特点.8.简述完整制的优点和缺陷.9.简述分离制的优点和缺陷.10简述层级制的优点和缺陷.11.简述机能制的优点和缺陷.12.简述公共组织部门划分的标准 13.非营利组织的特点主要有哪些? 14.简述政府对非营利组织的作用.15.行政领导权力的来源主要有哪几种? 16.简述行政领导责任的种类.17.简述行政领导责任的主要内容.18.人事行政专业化的内容主要包括哪些? 19.简述机关行政的特征 20.简述机关行政的作用

21.简述机关行政的主要内容.22.简述现代行政决策体制包含的内容.23.政府决策目标的产生有哪几种? 24.简述改善行政沟通的途径 25.简述行政协调必须遵循的原则

26.行政监督法律地位的相对独立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类型?

28.法制监督具有哪些特征?

29.简述权力机关监督的主要内容.30.简述舆论监督的特点.31.公共财政具有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32.简述公共财政优化资源配置职能的主要内容.33.简述法律和道德的关系

34.我国行政立法要求处处以人民权力和 35简述行政规章的基本特点.36.简述行政方法在公共行政管理活动中的作用

37.简述测定行政效率的标准

39.公共服务绩效评价的一般性指标包括哪些内容?

40.我国正确地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必须遵循的原则有哪些?

41.制定切实可行的行政改革对策,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论述题:

1试论述公共行政的作用? 2试述公共行政环境的作用? 3试析政府失效的主要表现?4要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就必然正确界定政府在社会中的角色,要做到这一点,你认为政府需要处理好哪些关系?5试述行政体制的作用?6试述公共组织的特点?7试述公共组织的作用?

8什么是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试述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的关系?

9试述行政领导在公共行政中起的重要作用?

10试述行政领导者应该具备的能力?11试述行政执行的作用?

12行政指挥在行政执行过程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13试分析行政监督的原则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14试述行政监督的作用?展

15试述行政效率在公共行政中的作用? 16你认为行政改革必须遵循的原则有哪些? 补:

1.你如何理解行政体制?

2.什么是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试述管理幅度的关系.3.如何理解行政领导责任和其他行政职位,行政职权是统一的?

4.试分析行政决策在行政管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5.试述行政指挥在行政执行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原则

6.试述行政沟通在公共行政管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7.试述行政协调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8.试述应该从哪些方面来理解行政监督.9.试述行政效率在公共行政中的作用.10你认为应从哪些方面理解行政改革 11.试述行政改革的阻力 12.试述行政改革的动力

6.出版简答、论述 篇六

2、国家政权是如何对出版活动施加影响:①首先,国家政权常常介入到出版活动中来。特别是在出版活动的早期。在独立的出版业尚未产生之前;国家政权常常是图书生产的主要力量②国家对出版施加影响的最常见的方法是制定各种法律、法规;通过这些体现国家意志的法律、法规来管理出版活动,使之符合自身的利益③国家通过设立一系列的管理机构以及通过行会、行业组织等来对出版业进行管理、施加影响④国家通过对出版业的扶持和资助来施加影响

违反出版职业道德的行为:①只顾追究经济效益,不顾社会效益②工作责任心差,编校质量严重滑坡③以权谋私、权钱交易、见利忘义,败坏出版形象

“二为”方针的内涵和特征:①鲜明地规定了出版学事业发展的方向和基本目标②鲜明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社会主义方向③体现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④体现了社会主义出版事业的发展规律

实施“两用”方针的意义和必要性:向古人学习是为了现在的活人 向外国人学习是为了今天的中国人

实施”双百”的意义:①有利于调动广大文学、艺术和科学工作者的积极性②有利于真理和科学的明辨与发展

新时期党性原则对实际工作的要求:①社会主义出版事业是整个社会主义事业的组成部分,必须自觉地为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服务、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服务②社会主义出版事业是党领导的文化事业,坚持党对出版事业的领导是一个带根本性的原则问题③~必须是对党和人民忠诚的“工具”,而绝不能成为“个人或集团的赚钱工具”

出版物的质量从哪几方面衡量:①政治性、思想性②知识性、学术性、艺术性③文字质量、装帧质量

13、质量原则的意义和重要性:①质量是出版物生命力的前提②质量是文化传播顺利进行的保证③质量是衡量出版事业成就的首要因素④质量是出版单位得以立足和发展的通行证

双效原则的内涵: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

双效原则对实际工作的要求:①全面认识市场经济对出版物生产的影响和作用②充分认识出版物生产的两重性及影响③改善出版社经营,为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创造条件④多方面努力,共同提高出版物质量

出版组织有哪些单位构成:①出版单位②印刷或复制单位③发行单位④出版物资供应单位⑤出版管理单位⑥出版科研与出版教学单位

节约原则的意义:①对于出版事业自身来说,厉行节约的最显著效果就是通过降低成本来扩大传播②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现状来说,出版事业厉行节约是非常必要的,同时也是配合其他事业共同发展的正确行为③对于环境保护来说,出版事业实施节约原则更体现出一种对人类高度负责的态度④对于国际原料供应状况来说,我们在出版事业中实行节约原则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从载体角度分,出版单位有哪几种类型:①图书出版机构②报刊出版机构③音像制品④电子出版物⑤网络

我国出版单位的设立需具备的条件:①有出版单位的名称、章程②有符合国务院出版行政部门认定的主办单位及其主管机关③有确定的业务范围④有30万元以上的注册资本和固定的工作场所⑤有适应业务范围需要的组织机构和符合国家规定的资格条件的编辑出版专业人员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我国非法出版活动的表现:①从事出版活动的主体不具备法定的资格②在主体合法的前提下其出版行为本身的非法

我国非法出版活动的特征:①出版者不具备法定的资格②未经批准在社会上公开发行③出版行为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④出版物内容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我国非法出版物的种类:①内容有严重政治问题的②含有淫秽、色情内容或夹杂淫秽、色情内容的③宣传封建迷信的④宣传凶杀、暴力的⑤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⑥以未成年人为侵害对象的⑦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⑧有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禁止的其他内容的出版物

我国非法出版物载体类型:①印刷型非法出版物②音像型③电子型④网络型

非法出版活动及出版物的危害:①危害社会安定与社会发展②危害出版者权益③危害作者和读者权益

非法出版物和活动危害社会?1故意筹划国家领导人,煽动对党和政府及现行政策的不满情绪,泄露党和国家的机密,不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导致民族矛盾。2含有或夹杂淫秽色情的内容,或宣扬凶杀暴力和封建迷信等内容,极大的毒害了青少年。3不法分子为了逃避制裁,腐蚀贿赂出版管理人员,出版从业人员和其他有关部门人员,加剧社会腐败。4非法出版活动还大量偷税漏税,使国家财政遭受损失。

非法出版物危害出版者权益? 1损害出版单位在读者心中的形象,使读者对出版单位丧失信任感。2大 量非法出版物的出现,挤占了市场,导致原本应有合法出版单位获取的利润留到了不法分子的口袋中。

非法出版物危害作者和读者权益 1盗版和盗印等非法出版活动,不须承担作者的稿费,侵害了作者的著作权,不利于调动作者的创作积极性,从而不利于文学、艺术和科学的繁荣。2非法出版物大多粗制滥造,极大的损害读者的利益。

出版物有哪些构成要素?

精神内容 编辑加工 物质形式 社会传播

按生产制作方式,出版物分为哪几种类型?1印刷型出版物 2音像型出版物 3缩微型出版物 4数字型出版物30、出版物性质

出版务实精神内容与物质形式的有机统一。它既是精神产品又是物质产品,这就决定了他的双重属性:既有精神产品属性,又有物质产品属性。

出版物功能

1保存文化遗产 2传递社会信息 3扩大人际交流 4实现知识共享 5引导社会舆论 6提供文化娱乐

出版物生产的性质 双重性:既是精神生产,也是物质生产。出版物生产中两对经典矛盾是什么,如何解决?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出版事业与出版产业这两组关系是出版物生产中的两对经典矛盾。解决:1正确处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2正确处理出版事业与出版产业的关系,坚持大力发 展出版产业。

出版物生产的过程

1出版策划 2选择把关 3编辑加工 4装祯设计 5印刷复制

出版物策划三个方面1对既往的出版市场进行研究、反思和总结,得出有启发、借鉴意义的规律性认识2对未来出版走势进行预测,为敲定出版计划奠定基础3以上述两项工作为依托,就选题(选题计划)、加工、设计、复制、发行、宣传等进行具体细致、全面完善的安排和设置

如何加强出版职业道德建设?1大力加强出版业从业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2完善法律、法规、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3加强社会监督,推动出版业道德水平的提高

组稿程序:组稿程序是确定出版目标(包括出版宗旨、读者对象、篇幅字数、写作体例等等)、选择稿件作者、提出写作要求、签订约稿合同、了解创作进度、提取完成稿件。

审稿原则:身高过程的原则就是“真善美”。“真”就是审查出版物原告是否正确发英了社会事务的本质和规律。“善”就是审查出版物原稿的思想内容是否有利于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进步,是否有利于促进先进文化的发展,是否有利于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美”就是审查出版物原告是否能够使消费者获得精神的愉悦和快感,即获得美的享受。

出版物加工过程中必须把握哪两个基本原则?1尊重真理。具体来说,就是“必改得一定要改”。2尊重作者。具体来说,就是“可改可不改的一律不改”

出版物流通的意义1出版物流通是出版工作的“生命线”2出版物流通是市场流通的“晴雨表”3出版物流通是社会进步的“助推器”

出版物流通的过程1产销约定过程 2宣传、征订过程 3商品交易过程 4实体转移过程 5货款结算过程

出版物流通的渠道,有何新发展? 1新华书店渠道 2其他国有书店或图书公司渠道 3出版社渠道

新发展:1设立了出版物批销中心 2建立了读者俱乐部 3出现了图书馆供应商渠道 4其他流通渠道得到了大发展

非法出版物与非正式出版物区别:非法出版活动之违反该国法律的出版行为,非法出版物是指非法出版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出版物。非正式出版物是指不具有正规书号、看好、版号的出版物

如何加强出版职业道德?1大力加强出版业从业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出版职业道德是出版业从业人员最基本的行为准则。2完善法律法规,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3加强社会监督,推动出版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通过大众媒体,对有优秀出版职业道德的人员进行报道,对不良行为进行揭示,促进出版业的职业道德建设。

社会对出版的影响 1自然条件对出版的影响:它包括一个社会所处的地理位置、气候、物产、等先天形成的条件。古文明之所以在语言文字和文献载体上产生了那么显著的差异,绝大部分原因要归结于它们的社会自然条件不同。2国家对出版的影响:(见下)3技术条件对出版的影响:出版业是一项与技术密切相关的产业。从编辑使用的计算机到各种先进的印刷设备,甚至利用网络技术来改变传统的图书生产、发行方式。

4文化环境对出版业的影响:(见下)5宗教因素对出版业的影响:宗教对人类的影响是深刻而广泛的。书的历史和宗教的历史密不可分。宣扬教义最好的办法之一,便是通过出版图书发行;压制异己思想,也是首先从图书出版业下手。出版对社会的影响 1出版推动人的社会化:知识技能与准则不能由个人依靠自己的力量完成,必须通过学习来获得。出版作为一种大众传播,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2出版延续社会文化:人类的文化是一个不断创造、传播、积累的过程。出版的作用在于把人类的知识、经验以图书的形式记录下来,大量复制,并广泛的传播。3出版推动人类实现思想解放:出版的重要作用在于通过传播先进的思想、文化和科学等来解放人们的思想,提高人类对自然界、对社会的认识,促进人类对自身及所处环境的反思,进而结成一股变革的力量,推动社会进步。4出版是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产业:出版活动所产生的出版物不仅是精神产品也是物质产品。出版业作为商品生产行业,为社会创造着巨大的直接的经济效益。出版业的发展从一开始就是一部分的商业利益为出发点的,商业利益是出版业的动力之一,同时出版业也确实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如何解决出版物生产过程中的两对经典矛盾?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出版事业与出版产业这两组关系是出版物生产中的两对经典矛盾。出版物生产的性质为解决这两对经典矛盾规定了内在要求。

1正确处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在处理两者关系时,既要坚持“两点论”,做到两者兼顾;同时更要坚持“重点论”,做到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2正确处理出版事业与出版产业的关系,坚持大力发展出版产业。正确处理出版事业与出版产业关系的基本要求时,在事业繁荣和产业发展并举的同时,坚持大力发展出版产业。出版职业道德的迫切性随着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市场经济在给社会带来巨大发展的同时,给精神生活领域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在我国的出版队伍中也出现了社会责任感淡漠,是非善恶品家标准模糊,见利忘义的行为增加,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滋生等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当前违反出版职业道德的行为主要表现为三方面:1 只顾经济效益,不顾社会效益。2工作责任心差,编校质量严重滑坡。3以权谋私、权钱交易、见利忘义,败坏出版形象。由此可见,如不加强出版人员的思想道德建设,就会使社会主义出版事业蒙受巨大损失,就会危及整个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在出版业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出版业的职业道德建设迫在眉睫。出版人员应具有的基本素质1政治素质:基本要求是:出版人员应在思想上树立起政治观念,政策观念,法律法纪观念和爱岗敬业观念。

2业务素质:业务素质是指出版人员应该具备的有关出版工作的知识和技能。(1)编辑人员的业务素质。掌握选题、组稿、审稿、加工、整理、装桢设计、校对等业务工作的方法和技能。(2)发行人员的业务素质。除掌握编辑、复制方面的基本知识外,重点要求掌握出版物发行与营销方面的知识和技能。(3)装桢设计人员的业务素质。设计方面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熟悉先进的出版技术、印刷业务,能够全面地履行岗位职责,(4)出版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出版管理人员懂得现代出版企业经营管理的经济理论、方法,出版计划,财务和统计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3文化素质:文化素质是指编辑、出版人员应该具备的多学科知识和基础技能,文字素养是最基本的。计算机知识和网络知识也是必不可少的。

4法律素质:法律保障是必不可少的。目前,我国的出版法律正在逐渐完善。出版人员要增强法制意识。

5心理素质:出版工作是一项复杂的脑力劳动,精神始终处在高度紧张的状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就更加重要。

6经营管理素质:出版单位经营管理水平如何,关系到出版单位的兴衰和成败。新形势下如何发展和运用“二为”方针? “二为” 方针是我国出版事业的根本方针,其本质是任何时期都不可动摇的A出版事业贯彻落实“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要求,这是全党和全国人民加强团结、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思想保证。B出版事业必须全心全意依靠人民群众,了解人民群众的精神需要,依靠众多优秀的出版物使人民群众获得最大程度的满意。C要始终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帮助广大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意识。D要坚持不懈的凝聚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创造力,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把广大人民群众紧紧地团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伟大旗帜下,统一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E贴近实际,一是要使出版工作贴近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特色社会社会主义建设工作的实际,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服从全党全国工作的大局,反映实践中的新情况、新问题,适时提出出版行业的新课题;二是要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真实反映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三是要树立实践的观点,从实际出发部署工作,按实际需要推进工作七 如何在实践中贯彻双百方针? 贯彻双百方针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努力创造鼓励证明和探索的良好环境。A在处理书稿和出版物的取舍上,编辑出版工作者决不能从个人的观点和爱好出发,而要从发展学术和艺术的立场出发,从党和人民的实际出发,尊重学者的学术观点、艺术风格与合法权益。B在实际工作中,编辑、出版工作者要积极鼓励和支持作者的学术、艺术创新,出版单位要有计划的出版不同学派不同观点的著作与不同题材、形式、风格的作品,防止千篇一律。C同时也要严格区分政治与学术上的是非。在贯彻双百方针的过程中,编辑出版工作者还要考虑出版物的性质和读者对象。八 如何在实践中贯彻两用方针?两用方针的贯彻落实,主要体现在对古籍的整理出版和对外国著作的翻译出版的工作上。1认真做好我国的古籍整理出版工作。“古为今用”的方针要求我们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方法批判的继承文化遗产,为现实服务。我们不能割断历史、抛弃遗产,而要继承一切优秀的文化遗产,作为创造新文化的借鉴和出发点。在对待传统和文化遗产的问题上,既要法对盲目崇拜、颂古非今,又要反对否定一切传统的历史虚无主义。

2做好外国优秀科学文化成果的引进和介绍工作。引进、介绍外国科学文化,翻译、出版外国著作读物,必须始终坚持“洋为今用”的方针,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批判、吸收外国文化成果,为发展和丰富中国文化服务。九 如何在实践中贯彻质量原则?1加强选题的论证和管理。出版单位要以党的出版方针为指导,认真、深入地调查读者需求,研究不同层次、不同方面读者的特点,并将这些信息及时反馈到选题计划之中;要按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对作者和读者进行适当的引导,力争把出版物选题制定在既 用马克思主义作指导、又适合广大群众需要的基础上。

2注重编辑队伍的建设。首先,要提高编辑的思想修养、政治素质。其次,要培养编辑人员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最后,要着重提高编辑的业务水平。3完善出版工作的管理体制。出版单位要建立起出版物质量预报机制、引导机制、保障机制、约束机制、监督机制、反馈机制、奖惩机制和责任机制。同时,要强化编辑人员的质量意识与责任感。十 如何在实践中贯彻双效原则?1全面认识市场经济对出版物生产的影响和作用。全面认识市场的作用,努力发挥它积极的一面,在趋利避害的过程中把出版物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统一起来。

2充分认识出版物生产的两重性及其影响。出版物生产者要按照精神生产的目的和规律,进行资助的创造性劳动。

3改善出版社经营,为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创造条件。出版单位必须努力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的要求结合起来。

4多方面努力,共同提高出版物质量。从外部环境、社会条件方面来说,要具备健全的出版法制和出版秩序的保障;从出版社内部来说,要提高编辑出版人员的社会责任感,坚持党的出版方针、原则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

11.如何在实践中贯彻节约原则?1不断探求技术上的突破以降低能耗。要依靠科技进步,改变原县粗放型的生产方式。

2量体裁衣,因书制异,做适宜的装祯。出版单位在进行出版物装祯设计时,应考虑到内容特征、读者对象、发行量等诸多因素,综合确定采用何种档次的装祯。

3引入科学的计算方法,使节约有量化标准的支持。要有一套给予调查分析的科学计算方法,以确定合理的量化标准。十二 结合实际谈谈非法出版物和非法出版活动的危害。指违反该国法律的出版行为。非法出版活动中形成的出版物称为非法出版物 1危害社会安定与社会发展2危害出版者权益3危害作者和读者权益。十三 信息技术对传统编辑工作产生了哪些影响?信息技术使编辑工作效率和质量得到了提高。

1优化了选题。选题时出版最基础的工作。选题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出版物的质量。信息技术的发展,使选题能得到更大程度的优化。

2便捷了组稿。选择合适的作者是保证出版物质量的重要环节。信息技术的发展可以扩大对作者的选择范围。

3方便了审稿加工。作者通过软盘或电子邮件等方式交稿,可以大大缩短稿件在路途上的时间,并可用专门的编辑软件修改加工,提高了工作效率。

4沟通了与作者、读者的联系。信息技术的发展能使编辑及时了解读者的需求。

目前我国出版事业在信息化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解决?

问题:1有大部分出版社网站没有建设好。2网上书店存在的问题。(1)信誉问题。如发布虚假信息,款到而货不到,不能按时履行承诺的服务等。(2)支付问题。国内的电子支付手段还没建立起来。(3)定位问题。国内的网络书店缺少清晰的定位。

解决方法:1树立正确的出版观念。目前,我国出版业首先需要强化下列意识:(1)版权保护意识(2)多元化经营意识(3)效率意识(4)创新意识2制定合适的企业战略。出版单位内部运行机制信息化策略,出版单位外部信息化策略,出版物产品结构策略。3营造良好的宏观环境。(1)建立符合我国新闻出版行业需要的信息化标准体系。(2)加快新闻出版管理系统电子政务建设步伐。(3)加大新闻出版行业信息化建设投资力度。(4)建立人才激励机制。

结合出版物性质谈谈你对双效原则的理解出版物是精神内容与物质形式的有机统一。A它既是精神产品,又是物质产品,这决定了它既有精神产品属性,又有物质产品属性。“双效”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简称。出版物不同于其他一般物质产品的一个最本质特征就是具有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的双重属性。B精神属性是本质属性,处于主导和决定的地位,物质产品属性则处在次要的、从属的地位。所以当前我们强调“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

国家对出版的影响(1)国家政权常常介入到出版活动中来。特别是在出版活动的早期。在独立的出版业尚未产生之前,国家政权常常是图书生产的主要力量。(2)国家对出版施加影响的最常见的方法是制定各种法律法规,通过这些体现国家意志的法律法规来管理出版活动,使之符合自身的利益。(3)国家通过设立一系列的管理机构以及通过行会、行业组织等来对出版业进行管理、施加影响。(4)国家通过对出版业的扶持和资助来施加影响。

文化环境对出版的影响一个社会的文化环境会对出版业产生虽非直接却是最为深刻的影响。图书传播的是思想文化、图书的出版实际上是一种文化传播产业。可以说,文化环境决定图书出版的规模、性质和发展方向。在人类的早期文明中并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出版业,因为不具备发展出独立的图书业的文化基础。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的繁荣昌盛,教育的相对普及和一般民众对于知识的热爱和渴求,催生了最初的出版业。中国宋代文化高速发展,与此相对的是宋代图书业的高度发达。欧洲中世纪是一个文化的死水潭,与之相关的出版业也渐渐衰落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使欧洲走向文明的回归和复兴。图书出版业又一次迎来它的黄金时代。

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应如何发展出版业?1重视出版业的产业属性,在市场竞争中壮大自己的实力。2端正态度,在学习中提高自己。3将强出版队伍建设,抵制出版全球化的负面影响。4立足本土,适度保护,推进改革。5大力拓宽渠道,向海外渗透,尤其是加强与香港特区、澳门特区、台湾地区的合作,扩大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影响。

如何理解出版物生产中的两重性?

与出版物性质的两重性密切相关,出版物生产性质也具有两重性:既是精神生产,也是物质生产。出版物原稿中记载的是思想、知识、信息、娱乐等多方面的精神内容。在出版生产中,并不是对上述精神内容进行简单复制,而是进行了一个深度的再创造活动。另外,出版物生产是将出版物原稿内容批量复制在物质载体上的过程。这一过程的结果,是大量具有物质形式的出版物的出现。

如何做好出版过程中的选择把关?

选择把关通常包括“选题”“组稿”“审稿”三个环节。1选题。只出版单位设计拟出版的出版物题目或指定拟出版物的出版物计划的工作。须遵循三个原则:(1)个性化原则。(2)系列化原则。(3)市场化原则。2组稿。是指出版单位为完成选题工作与请作者完成出版物原稿,或向作者提取已经完成的出版物原告的工作。其中选择稿件作者是整个组稿过程的关键环节。选择稿件作者的原则是“选择最合适的作者写作某一特定书稿”。3审稿。指对已经完成的出版物原告进行审核,看其是否适合向社会传播的工作。其原则标准是“真善美”。“真”就是审查出版物原稿是否正确反映了社会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善”就是审查出版物原稿的思想内容是否有利于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进步。“美”就是审查出版物原稿的内容是否能够使消费者获得精神的愉悦和快感。

如何做好出版过程中的编辑、加工?编辑加工包括“加工”“发稿”“校对”三个环节。1加工。是指对出版物的原稿进行全面检查,消灭差错、弥补疏漏、润饰文字、提高质量的工作。必须把握好两个原则:(1)尊重真理。“必改得一定要改”。(2)尊重作者。“可改可不改的一律不改”。2发稿。基本原则是“齐、清、定”。“齐”是指出版物原告的所有组成部分(文稿、图稿、正文和辅文)齐全;“清”是指出版物原稿文稿和图案清楚;“定”是指出版物原稿从内容到形式都已改定。3校对。程序上看,我国对出版物原稿清样校对实行的是“三校制”。从层次上看,校对包含“校异同”和“校是非”两个方面。

如何做好出版过程中的出版策划? 出版策划是指在掌握大量信息、进行深入分析、作出敏锐判断的前提下,对涉及选题确定、编辑加工、装祯设计、印刷复制、流通发行、宣传推广等各个程序的整个出版过程所进行的规划和设定。出版策划一般包括三方面的内容:1对既往的出版市场进行研究、反思、和总结,得出有启发、借鉴意义的规律性认识。2对未来的出版走势进行预测,为敲定出版计划奠定基础。3以上述两项工作为依托,就选题、加工、设计、复制、发行、宣传等进行具体细致、全面完善的安排和设置。

如何理解出版物流通的意义?

1出版物流通是出版工作的“生命线”。出版物流通是出版物生产与出版物消费的枢纽、桥梁和中介,承担着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职能。2出版物流通是市场脉动的“晴雨表”。出版物生产者、出版物流通者和出版物消费者都可以通过对“晴雨表的”观察、分析和总结来调整自己的思路、引导自己的行为,以实现各自在同一流通过程中的不同需求。3出版物流通是社会进步的“助推器”。通过增强受众素质、提升消费习惯、塑造区域形象等等,出版物流通可以有力地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如何理解出版物的构成 精神内容、编辑加工、物质形式和社会传播是出版物得已确立的四个基本要素。1精神内容。质出版物中记载着知识信息等精神内容,它是出版物的核心和内容。2编辑加工。出版物中的知识信息是经过在加工的,它消除了原生态的错讹、无序等,凝聚着再创造的心血和汗水。3物质形式。出版物的物质形式是表述符号、记录方式和物质载体三位一体的有机统一。4社会传播。出版物的批量生产目的就是向社会、向公众进行传播,从而实现个性化精神产品的社会化存在。促进我国出版物流通形式的改革与发展?流通形式的改革和发展。主要沿以下三条主线进行:(1)构建连锁经营体系。现代物流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连锁经营,它具有覆盖广、效率高、效益好等特点,是符合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出版物流通方式和组织形式。(2)建设物流配送中心。物流配送中心是连锁经营的配套设施。(3)规划发行网点设置。以“覆盖城乡,一网到底”为原则制定出版物发行网点设置规划,建立起一个供求信息在流通主体与消费主体之间双向传递的动态网络体系,倍增市场的流动速度和运行效率。

如何促进我国出版物流通主体的改革与发展?

上一篇:关于开展学校文化提升年活动的意见下一篇:小学班务日志记录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