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问题

2024-07-24

生态文明问题(精选8篇)

1.生态文明问题 篇一

生态文明理论与实践的八大问题

编辑:admin 时间:2011-4-24 16:14:00

生态文明是以尊重自然规律和保护自然为前提,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建立可持续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为主要内容,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的文明发展形态。如何从理论上深化认识、在实践中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十二五”发展我们面临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

A 生态文明的文化渊源

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调谐思想是生态文明的重要文化渊源。所谓天人调谐思想,即强调天人相统一,将人与自然的关系定位在一种积极的调谐关系上,不主张征服自然;强调人既不是大自然的主宰,也不是大自然的奴隶,而是大自然的朋友。

儒家:仁者要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把融入大自然视为最大的快乐、人生追求的最高志趣。儒家认为,天是包括四时运行、万物生长在内的自然界,天即自然界的功能,自然界是有生命的自然界,它本身就是生命整体。儒家倡导“畏天命”,要求人们敬畏自然,对自然界不能随心所欲,对自身的行为要保持警觉。自然界有其自身的规律,人类应按这些规律办事,如果违反这些规律,就会受到惩罚。儒家倡导“知天命”,要求人们去认识、掌握自然的规律,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性。只有认识了天人关系,才能倾听自然界的呼声,从而达到“不逾矩”的境界。儒家还倡导“制天命”,就是人类可以在掌握自然的运行规律的基础上利用它为人类谋福利,使天地万物为人类发挥好的作用。

道家:人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以崇尚自然、敬畏天地作为人生行为的基本皈依。道家认为,天、地、人“本是同根生”,要“知常”、“知和”、“知止”、“知足”。“知常”,就是说认识了天地运动变化的“规律”,才能明智。“知和”,就是说和谐是自然的根本规律。“知止”,就是说要认识、把握天地万物的极限和限度,以限制或禁止自己的行为。“知足”,就是说人们要走出自己的不符合实际的欲望。道家关于天人关系有一段精彩的论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它指出了天与人或者天地万物的同源性、同律性,天与人在演化过程中虽有很大的差异,但天与人还是遵循着同样的规律。

佛教:只有公平地对待所有生命及其权利,才能建立真正合理的生态平衡观,才能彻底有效地改善生态环境。佛教主张佛性平等,把自然万物看成与人类一样有感情、有觉悟、有灵性,一样有生存权利和生命尊严;肆无忌惮地伤害自然,破坏生物间和谐共处,是不公平、不理智的。佛教主张因果相依,人类与自然万物之间互为因果、相互依存、共生共荣,共同构成一个生命的网络;人类征服自然的企图,通常只会破坏自然环境;一旦环境恶化,人类文明也就随之衰落。佛教主张报众生恩,任何生命都是其生存环境的产物,人的身体是由他周围的物质有机关系演化中而形成的,人受到了万物的恩惠,人类要正确地认识自己所受到的恩惠,努力为环境和其他生物作出贡献。佛教主张戒禁杀戮,人类不仅要珍惜自己的生命,而且要珍惜众生的生命;人类要想有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就必须与自己生存环境里其它生命体共生。佛教还主张和谐相生,认识自然的目的是在揭示世界,寻求人类以及人类与众生之间和谐生存方式,实现共生共荣。

B 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础

生态文明是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生态经济学、生态现代化理论等生态思想的升华与发展,是人类文化发展的重要成果。

生态哲学是用生态系统的观点和方法研究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普遍规律的科学。当代主客观一体化的生态哲学启始于马克思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理论十分强调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其主题是人与自然环境的辩证统一关系。

生态伦理学是以“生态伦理”或“生态道德”为研究对象的应用伦理学。生态伦理学打破了“人类中心主义”,要求人类将其道德关怀从社会延伸到自然存在物或自然环境。生态伦理学认为,当代人不能为自己的发展与需求而损害人类世世代代满足需求的条件。

生态经济学是研究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的复合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其运动规律的学科。生态经济学认为,相对于生态系统,经济规模发展得越大,施加给地球自然的压力越多。生态经济学提出,把处理污染物的费用包括在产品成本之中,经济政策的形成必须以生态原理建立的框架为基础。

生态现代化理论是研究利用生态优势推进现代化进程,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的理论。建设生态现代化,必须把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综合起来考虑,加快推进发展模式由先污染后治理型向生态亲和型转变,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一时的发展。

C 生态文明的历史演进

人类文明发展史是人与自然相互关系演进的历史,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发展阶段,目前正迈向生态文明的发展阶段。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的重大进步。

原始文明时期,人类的生态观是“自然生态观”,其主要特点是从敬畏自然逐步转向顺从自然,人类与自然相处展现的是人的本能,以淳朴的态度对待自然,但具有一定的盲目性。由于当时人类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但这种和谐更多地表现为人对自然的敬畏和被动服从,和谐关系的主导因素是自然。

农业文明时期,人类的生态观是“天定胜人观”,其主要特点是从顺从自然逐步转向利用自然,人类与自然相处展现的是人的体能,以勤勉的态度对待自然,但具有较强的依赖性。在长达几千年的农业文明时期,人与自然关系在整体上保持和谐的同时,也出现了阶段性的、区域性的不和谐。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生产力水平的逐步提高,人类开始试图改造和改变自然,而这种改造和改变往往伴随着一定的随意性和破坏性。

工业文明时期,人类的生态观是“人定胜天观”,其主要特点是从利用自然逐步转向征服自然,人类与自然相处展现的是人的技能,以进取的态度对待自然,但具有明显的掠夺性。由于“人是自然的主宰”的思想占据了统治地位,人类借科学技术之器具,利用自我创造的优势,对自然的利用变成了对自然的征服和掠夺,最终造成自然资源枯竭和生态环境日趋恶化。

生态文明时期,人类的生态观是“天人和谐观”,其主要特点是从征服自然逐步转向呵护自然,人类与自然相处展现的是人的智能,以高度自觉的态度对待自然,充分体现了和谐性。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一系列有关环境问题的国际公约和国际文件相继问世,标志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逐步成为全球共识。生

态文明作为一种全新的文明形态,有别于工业文明:一是在生产方式上,它追求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而不是单纯的经济增长;二是在生活方式上,它倡导生活的质量而不是简单的需求满足;三是在社会价值上,它的归宿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平衡而不是以人为中心;四是在社会结构上,它强调社会公平正义,并保障多样性。

D 生态文明的外在关系

从当今社会看,人类现代文明体系主要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四大文明共同构成,其之间既相互区别、相对独立、相互制约,又相互渗透、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相比较而言,生态文明更具基础性、普遍性。

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关系。物质文明体现的是人类在改造自然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关系,实质上是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对立统一关系。从对立关系看,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会带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累积到一定程度就会爆发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从统一关系看,环境保护的根本目的还是为了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因此,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的基础,物质文明发展必须与生态文明相适应,发达的物质文明有助于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精神文明体现的是人类在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中处理的主观与客观的关系。没有生态文明,就没有人与人之间的正常关系,更不可能有人类对美好事物的真实感受。从某种意义上讲,生态文明是精神文明的题中之义,精神文明是生态文明的精神体现;没有生态文明的精神文明就不是现代意义上的精神文明。

生态文明与政治文明的关系。政治文明体现的是人类在改造社会过程中处理的人与人的关系。人类目前所面临的生态环境危机是由人类在特定制度框架下进行的社会活动引起的。与生态文明相融的政治文明,强调避免由于资源分配不公、权力的滥用而造成对生态的破坏。可见,政治文明是生态文明的重要保障和前提,建设生态文明也会影响到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E 生态文明的浙江探索

新中国成立以来,浙江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实践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末,突出的是加强水利建设和荒山绿化。80年代到90年代初,突出的是强调环境保护。90年代初到本世纪初,突出的是推进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特别是2002年以来,最为突出的是全面开展生态省建设。经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浙江生态省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

一是节能减排成效明显。“十一五”期间,全省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0%,化学需氧量下降16.2%,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20.9%,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目标,能源利用水平和生态环境综合指数居全国前列。

二是城乡环境持续改善。2010年,全省八大水系、运河和主要湖库地表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73.7%,全省跨行政区域河流交接断面满足功能要求比例达到61.1%,超过90%的县级以上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县以上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78%,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6%。

三是生态经济加快发展。创建国家级生态农业试点示范县3个、省级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县30个,建成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基地910万亩、涌现出19个国家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已建成省级生态

旅游示范区6个,创建旅游强镇89个、特色旅游村206个。

四是生态文明创建活动活跃。到2010年底,全省累计建成1个国家生态县、43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7个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238个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现有全国绿色学校49所、国家级绿色社区27个、全国绿色家庭22户、国家园林城市(县城、镇)21个。

五是生态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十一五”期间,省级财政安排生态环保专项资金超过100亿元;落实政府外债资金2亿美元左右,开工建设一批生态环保项目。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进一步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的若干意见》,省级财政生态补偿转移支付力度持续加大。

F 生态文明的浙江目标

根据生态文明发展的内在规律,结合浙江实际,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明确提出,我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总的目标要求是:坚持生态省建设方略、走生态立省之路,打造“富饶秀美、和谐安康”的生态浙江,努力把浙江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

“十二五”时期,我们要围绕实现“四个主要目标”,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经济加快发展。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十二五”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下降指标,高附加值、低消耗、低排放的产业结构加快形成,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清洁生产普遍实行,生态经济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生态环境质量保持领先。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十二五”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大气环境、水环境持续改善,土壤环境得到治理,森林覆盖率、林木蓄积量、平原绿化面积稳步提高,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基本形成,城乡环境不断优化,宜居水平不断提高。

——生态文化日益繁荣。生态文化研究和生态文明教育不断加强,绿色创建活动广泛开展,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初步形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支撑更加有力。

——体制机制不断完善。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法规体系进一步完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评机制、生态补偿机制、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等体现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制度得到全面有效实施。

G 生态文明的浙江路径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今后一个时期,浙江生态文明建设主要通过以下四条路径推进:

路径一:大力发展生态经济。生态经济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和必然选择,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心任务。要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实施全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加快建设产业集聚区,打造现代产业集群。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排放的落后产能。要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大力发展低碳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努力打造全国清洁能源基地示范省。全面推进节水、节地、节材。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大力发展工业循环经济,形成循环经济产业链。要积极发展绿色产品。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产品,加快发展绿色工业产品,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绿色品牌。要强化人才科技支撑。

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研发推广清洁生产技术,研发推广节约资源、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技术,发展节能减排和循环利用关键技术。

路径二:不断优化生态环境。浙江人多地少、经济密集,生态环境承载力基本达到饱和,必须在“减排、治理、建设、保障”上狠下功夫。要加大污染物减排力度。扎实做好主要污染物的减排工作,加强污染物限排总量控制,全面推进污染源达标排放。要加强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全面推进环境污染治理,实施水环境治理和修复工程,积极开展土壤和湿地生态修复。要加强环保设施和生态屏障建设。积极推进“绿色城镇”、“美丽乡村”创建活动,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推行农村生活垃圾“户集、村收、镇中转、县处理”。加强山区绿色生态屏障和海洋蓝色生态屏障建设。要健全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加快形成省市县三级联网、全天候实时监控的现代化环境监测体系,加强气象、地质和海洋灾害预警服务体系建设。

路径三:注重建设生态文化。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灵魂,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必须在全社会倡导和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切实推动生态文化健康发展。要加强生态文化研究,注重挖掘浙江山水、海洋、森林等文化中丰富的生态思想。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研究制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道德规范,提高全民生态文明素养。要建设生态文化载体,充分发挥博物馆、科技馆等重要阵地在传播生态文化方面的作用,加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建设和管理。要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创建活动,扎实搞好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市、试点县工作,深入推进生态市县(市、区)创建活动,设立“浙江生态日”。要推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大力开展“节能减排家庭社区行动”,抓紧开展垃圾分类处理试点并逐步在全省推广,积极引导鼓励绿色消费。

路径四:加快推进制度创新。完善体制机制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必须通过体制完善和制度创新,建立完善有利于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运行和保障机制。要建立健全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评机制。按照各市县(市、区)主体功能定位,实施分类考核评价。要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完善生态环保财力转移支付制度,完善跨界断面河流水量水质目标考核与生态补偿相结合的办法,逐步提高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探索建立饮用水源保护生态补偿机制,健全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考评奖惩机制。要建立健全市场化要素配置机制。积极探索农村宅基地空间置换和工业存量用地盘活机制,开展水权制度改革试点,完善分类水价、分类电价制度,开展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污权有偿使用与交易试点,加快建立全省排污权有偿使用与交易制度,探索省内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建立省内森林代保机制和林业碳汇交易机制。要建立健全投融资体制和财税金融扶持机制。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参与生态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和经营,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清洁生产企业的信贷支持和保险服务,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清洁生产先进企业通过资本运作筹措发展资金。

H 生态文明的评价体系

生态文明评价体系研究和建立,既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决定》明确指出,要研究制定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根据省委要求,省委政研室与省直有关部门正在联合开展评价体系研究。

1、制定评价体系既具现实意义、又具理论价值。

——可以为评价生态文明建设进程提供量化依据。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和水平如何,需要有一个客观真实的评价工具。研究制定一套体现我省省情特点的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有利于增强工作的可操作性,使人们对生态文明建设看得见、摸得着。

——可以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提供舆论导向。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定期将评价结果向社会发布,有利于各级党委政府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进一步增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自觉性和紧迫感,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可以为党委政府谋划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决策参考。通过生态文明建设指标评价,有利于检验各级党委政府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决策部署是否正确、是否真正落到了实处,有利于各级党委政府不断创新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路和举措,为考核各级领导班子绩效状况提供客观真实的评价依据。

——可以为全社会监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效途径。定期向社会发布我省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结果,是对全体公民进行生态文明理念宣传教育的有效形式,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全体公民投身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和监督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合力。

2、制定评价体系既要明确总体要求、又要把握基本原则。

制定评价体系,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符合浙江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相适应,充分体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现状与进度相结合、功能与贡献相结合,更好地发挥引导、督促、激励和约束的作用。具体来说,要把握好以下“四条基本原则”:

——整体性原则。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系统工程,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将围绕省委提出的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全面系统地反映我省建设生态文明的现状。

——定量化原则。侧重选择可度量的统计指标,力求把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进行任务化、具体化、指标化,使目标更加明确,操作更加到位。

——代表性原则。既要尽可能地覆盖生态文明建设各个方面,从多角度全面反映我省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情况,更要有所侧重,宜少不宜多、宜粗不宜细,尽量选择各个方面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核心指标。

——可操作性原则。选取我省生态文明建设实际工作中已经开展,能够从统计和相关职能部门现有统计监测资料中取得数据,便于采集和计算、具有可操作性的指标进行评价。

3、评价体系的框架内容既要全面系统、又要突出重点。

我们初步考虑,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分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文化机制3大领域,9个关注方向,28项指标。一是生态经济方面,主要分产业结构、循环经济、节能减排等3个关注方向,设置9项指标,总权数为35%。二是生态环境方面,主要分空气质量、水环境质量、土壤质量、绿化、环境基础设施等5个关注方向,设置10项指标,总权数为35%。三是生态文化机制方面,主要从环保意识、生态创建和政策保障等角度反映生态文化和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建设的情况,设置9项指标,总权数为30%。

作者:陈一新

来源:《浙江日报》

2.生态文明问题 篇二

近年来,“生态文明”这个词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这说明人们的生活方式正在发生着改变,越来越重视生态问题。然而从生态问题产生的原因来看主要就是人类不加节制的生产活动和不合理的生活方式,使得自然资源和环境难以承受,从而使生态问题和资源问题接踵而至,其造成的结果必然是人类无法再舒适地生存下去,其可持续性面临威胁。只有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积极采取措施,例如从粗放型经济转向集约型经济,立足改革,推行生态文明理念,制定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保护生态与发展生态相结合的制度体系,生态文明的可持续性就有了保障。

一、“生态文明”的提出及其内涵

(一)“生态文明”的提出

20世纪,工业文明的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然而,随之而来的是资源、能源、环境和生态问题日益严峻,所以,针对这种情况,20世纪下半叶以来,人们开始质疑传统的工业文明,新思想开始涌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在1962年的美国,一部具有深远意义的著作被出版了,它就是蕾切尔·卡逊的《寂静的春天》,她作为一名生物学家,敏锐地察觉到了工业文明高度发达的社会所潜藏的环境危机,向读者描述了一个没有鸟、蜜蜂和蝴蝶的世界,与传统的被大家广泛认可的“向自然宣战”理念站在了对立面,她个人也因此受到了激进分子的人身攻击,然而她唤起了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使生态问题越来越受关注。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史,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讲求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也就是人与大自然要合二为一,和谐相处,不要试图去征服自然,这就说明生态文明意识在中国早已处于萌芽状态。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这一萌芽并没有继续发展下去,进入现代社会之后,环境保护工作较西方国家落后很多。1972年6月,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环境会议,我国首次派代表团参加,此后,拉开了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序幕。

(二)“生态文明”的内涵

“生态文明就是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在改造利用自然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的所取得的全部成果,生态文明是不同于工业文明的人类社会的进步状态.”[1]也就是说,人类在改造自然界的时候,会出现一些破坏性的行为,产生一定的负面效应,为了克服它,就需要在改造自然的同时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尊重自然规律,使其良性循环,从而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状态。从世界文明史的角度看,生态文明之前的一个阶段是工业文明时期,这一时期工业高度发达,经济飞速发展,但是人们发展生产的同时忽视了对环境的影响,人与自然的平衡关系被打破,生态被破坏的情况十分严重,资源也日益短缺,在这样的情况下,生态问题引起了人们的注意,生态文明走进大众的视野当中。它被提出的主要目的就在于解决工业文明所遗留下的一系列环境问题,值得一提的是,生态文明并不是要社会停下发展的脚步,而是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之上,发展绿色经济,克服了工业文明时期的人与自然的矛盾,实现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形势

(一)国际

近年来,各种国际性的致力于保护环境方面的会议相继召开,一些列具有深远意义的国际公约相继问世。体现出各国越来越重视环境问题,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上已经达成共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围绕生态环境的国际交往空前活跃,逐步发展成为生态外交。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自此以后,国家间的交往将生态问题置于重要位置。

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以后,关税壁垒受到更多的限制,传统贸易壁垒的运用空间也越来越小。为了防止其利益受损,许多发达国家在新的贸易保护措施上做文章。21世纪以来,环境贸易壁垒成为发达国家抵制发展中国家贸易的重要手段。2009年,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危机渐渐演变成为全球性的经济危机,这场经济危机对各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发达国家开始寻求摆脱经济危机的突破点和新经济发展契机,实现经济的绿色复苏成为各国的共识。“为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是谋求在新一轮的经济危机中实现‘弯道超车’,各国都对涉及新能源产业的世界市场份额十分关注。”[2]因此,在这领域内的贸易摩擦也逐步增多。例如,2012年5月,美国就对我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光伏发电产品出口实施300%的惩罚性关税。

(二)国内

从发展的前景上看,我国的资源承载空间日趋狭窄,资源约束日趋紧张。从发展状况看,能源支撑能力日益弱化。从发展代价看,环境承载力严重下降,污染排放空间约束日益紧张。从发展成本看,生态损失逐渐上升可持续经济发展成本约束加大。但是,挑战与机遇并存,正确处理经济与生态的关系,实现二者的动态平衡,就可将挑战转化成机遇。实际上,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也正处于一个发展的重大机遇期。具体来看,我国的产业状况、能源状况虽然起点低,但同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建设生态文明的机会成本也相对较低。比如,节能减排空间较大。除此之外,大力发展新能源是必须之举。未来太阳能,风能将出现跨越式增长。而我国的太阳能、风能的资源比较丰富,技术水平也比较高,这将成为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条件。

拥有绿水青山是实现我国伟大中国梦的目标之一,因此生态问题至关重要。由于生态环境的显著特点是公共性,所以政府政府要承担起责任,在生态保护上起示范作用,倡导生态文明理念,并且制定行之有效的政策和法律法规。

摘要:当前,我国经济经过几十年的飞速发展,经济增长速度正在趋缓,正在进入转型期。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生态文明建设”被置于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从“生态文明”从何而来,其内涵包括哪些内容,探究我国建设生态文明所面临的形势问题。

关键词:当代,生态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俞可平.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4):4.

3.生态文明问题 篇三

关键词: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生态环境;生态文明建设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5-0026-02

长期以来,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而肆意地占有外在他物。我们过分地陶醉在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之中,对于每一次的胜利,自然界都倍加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起初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之后的每一步却有了出乎意料的、截然不同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取消了。当听到大自然的呻吟与呐喊时,却很难从内心萌发出爱大自然的冲动与感悟,使人与自然形成异化,但马克思的自然观解决了生态问题并对此有了一定认识。

一、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点

从工业革命开始,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速度开始赶上并超越了自然界的自我净化速度。自20世纪中叶以来,人们对环境的破坏日益严重,各种各样的生态环境问题不断出现。生态环境危机的爆发,引发了人们越来越广泛的深刻反思。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这两部著作中实现了与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决裂,与此同时在《共产党宣言》中阐述了实践唯物主义历史进程,马克思在上述著作中蕴含了生态学思想。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一方面反复强调自然和物质世界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前提基础。另一方面批判费尔巴哈所谈论的人不是现实的人,所谈的自然不是处于人类实践中的自然,造成了自然、實践的分离,隔断自然和人类社会的有机联系,强调在实践中人类与自然之间形成了有机联系;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肯定资产阶级强大生产力和物质文明的同时,也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对环境破坏造成的城乡分离对立,把共产主义社会看作资本主义社会中自然异化与生态矛盾的结果,创造了人类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社会;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从生态学的角度指出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而马克思关于“物质变换断裂”问题提出无限掠夺土地资源将会导致资本主义生产与后代需求之间产生矛盾与冲突;马克思扬弃和超越了西方启蒙传统的控制自然的观念,为“支配自然”的观点赋予了新的内涵,他说的“支配自然”是掌握自然规律的前提下有意识地控制,不是对自然的绝对控制,是在适应了自然环境的前提下有效控制自然;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自然观认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问题一直贯穿于人类的历史进程中,是人类生存与发展永恒不变的话题。人类从自然界分化出来,是自然界长期演化的最高产物。人不是什么宇宙精神或是神创造的,也不是独立存在的精神实体,而是在自然界运动、发展、变化基础上,通过本身特殊的活动产生的有生命的感性物质实体。人和自然界的一切物种一样,不是来自物质世界之外的产物,人本身是物质世界、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马克思和恩格斯曾论述:“一切僵硬的东西溶化了,一切固定的东西消散了,一切被当作永久存在的特殊的东西变成了转瞬即逝的东西。整个自然界被证明是在永恒的循环与流动中运动。”论证了自然界的统一性和演化。马克思认为:自然是一切存在物的总和,包括存在于人之外的自然和作为自然存在物的人自身的自然;是人和人类社会的外部自然环境;是人的实践活动。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写道“现实的,有形体的,站在稳固的地球上呼吸着一切自然力的人直接的是自然存在物”“我们连同肉、血和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马克思认识到自然界创造了人,人从自然界中分化而出,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依赖自然界。

“生态环境”一词早在1869年德国科学家恩斯特·海克尔提出。阿格尔在1979年《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中首次运用了“生态马克思主义”这个概念。在生态马克思主义的内涵方面,阿格尔本人在《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中有过初步的描述:首先,在生态马克思主义和生态社会主义之间的问题上,阿格尔将生态社会主义作为生态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必然趋势。其次,在生态马克思主义的地域和代表人物方面,阿格尔主要介绍了莱易斯的思想,其中论述了生态马克思主义在北美的现实问题。第三,在代表人物方面,阿格尔认为:属于生态马克思主义传统的人物包括“傅立叶、马克思、拉斯金、莫里斯、克鲁泡特金、布克钦、弗洛姆、伊利奇、歌德曼、麦克弗森和马尔库塞”,而“主张表达得最清楚、最系统的生态左翼人士之一”是莱易斯。

二、当前社会存在的生态问题

当人们沉浸于奢华舒适的生活,沉迷于统辖支配自然的胜利喜悦,生态环境问题已进入人们视野。当前人类社会存在的重要问题有:人与自然的矛盾;人与人的矛盾;人自身的矛盾。这三大问题与建设和谐社会和当今人类社会的和平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世界科学家对人类的警告》中说道,人类与自然正处于一条相互抵触的道路之中。改革开放以来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同时为了让我国经济发展能够在短时间内持续快速增长,人民生活质量水平显著提高,以至于在开发、改造、利用自然的同时高估了自然的承载能力,违背了自然规律。虽然我们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明显成绩,但对自然无限量的开发和破坏,资源浪费,造成人与自然的不和谐。随之而来要面临的是一系列十分严峻的环境问题。污染物排放总量大,河流、湖泊遭受不同程度的污染,70%受到污染,40%受到严重污染,75%出现了不同的富营养化;温室效应、城市空气雾霾PM2.5、二氧化硫污染、机动车尾气排放、总悬浮颗粒物浓度等严重超标,大气污染日趋严重;土地沙漠化,已占我国土地面积的15.5%,目前约有5 900万亩农田,7 400多万亩草场,2 000多公里铁路以及大部分城镇、乡村受到了严重沙漠化威胁;森林面积减少,草地退化,水土流失,采伐毁坏速度呈上升趋势;生活垃圾、工业垃圾包围我国三分之二的城市;水资源越来越少,42%的城市饮用水源受到污染;随着中国人口的增多,中国将被列入严重缺水的国家。人类在没有遵循自然规律的前提下肆意妄为地开发、改造、利用自然,而使人与自然处于失衡状态,以此发展下去将会遇到灭顶之灾。

三、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在污染环境、生态恶化的今天,我们必须积极领悟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从中得到帮助和启示。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我们的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计划。为了生存与发展,人类必须认识与处理好自己同自然界的关系。

(一)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人口过多必然会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很大压力,控制人口数量在适度范围内的同时提高人口素质,大力增强生态意识,合理利用生态资源,同时解决人口过多导致资源过度利用和环境破坏问题。

(二)形成正确的自然观

科学技术发展的今天,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强的同时要坚持马克思主义自然观,遵循自然发展规律,积极改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而努力。

(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要求人们尊重自然界规律,正确利用其规律促进发展生态环境,进一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大力提高新型科学技术,实行低碳经济,循环发展,为更好地建设生态环境文明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持和保障。今后,面对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问题,保护生态环境、进行生态文明建设不仅仅是为了发展,更是为了生存。

(四)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制保证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化建设和法制观念逐步深入每个人的心里,制度建设的重要性渐渐突显。法制不仅仅是文明社会的标志,更是一种必要手段。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和环境赔偿制度;更要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增强生态意识、环境意识,使文明行为成为人们生产和生活的行为方式。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积极努力运用马克思主义生态学的观点和方法,去分析解决当代生态环境及其存在的危机问题,努力将生态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具体地说,首先把生态危机的根源直接归根于资本主义制度和生产方式,深刻地揭示了生态危机的本质,为我们全面认识当代资本主义提供了新的视角。其次倡导生态保护,将解决生态危机的希望寄托在社会主义中,从生态保护的角度论证了建立社会主义的必要性,为我们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提供了理论支持。第三坚持以“人类尺度”来认识生态环境问题,为生态环境保护运动提供了正确的指导。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强烈地批评了现代工业社会中时尚的消费主义,倡导一种“很少的劳动、拥有更好的生活”的新的生活方式,对于我们深刻反思传统的生活方式,树立新的符合生态文明的生活方式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第四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倡导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丰富了可持续的发展理论,对我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唐纳德.沃斯特.自然的經济体系——生态思想史[M].侯文蕙,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4.生态文明问题 篇四

摘要:以国办函〔2013〕35文件批准了《深入推进毕节试验区改革发展规划(2013—2020)》为背景,阐述了毕节试验区生态文明先行区建设的良好前景及其内容。生态文明先行区建设是试验区深化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主题,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有效途径,探索我市加强生态文明先行区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关键词:生态文明先行区建设;试验区;前景;问题;对策

1毕节试验区生态文明先行区建设背景

生态建设、人口控制”的试验区主题,是全国第一个在贫困地区建立的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试验区成立24年来,经济社会发生深刻变化,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普遍贫困到基本解决温饱的跨越,生态环境从不断恶化到明显改善的飞跃,人口数量从高速增长到增速明显下降的转变,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改革发展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党中央国务院对这一区域的发展高度关注,2013年2月7日,国务院办公厅以国办函〔2013〕35文件批准了《深入推进毕节试验区改革发展规划(2013—2020)》(以下简称《规划》)。表明毕节试验区建设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充分肯定。《规划》总体要求,加快试验区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需要,是加快脱贫致富步伐、推动贵州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现实选择,是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人的全面发的重要举措,对探索全国贫困地区后发赶超之路,实现资源、环境、人口协调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规划》中,建设生态文明先行区是《规划》的五个战略定位之一,也是国务院批准的《深入推进毕节试验区改革发展规划(2013—2020)》的重点。从生态文明先行区建设的角度,浅析在毕节试验区建设生态文明的前景及存在的问题。

2生态文明先行区建设主要内容及内涵

生态文明先行区的主要内容是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加强不同类型生态区建设,加大水土流失防治和石漠化综合治理力度,着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人处自然和谐共处。

国家林业局贾治邦局长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任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兴国理念的新发展,是生态建设的新目标。国家环保部部长周生贤指出:“建设生态文明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而是修正工业文明弊端,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道路”。生态文明先行区建设是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相统一和最优化的有效途径,是实现以生态和谐与社会和谐为主要特征的可持续发展。“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是《规划》的基本原则之一,其内容是这也是建设生态文明先行区的原则,生态文明先行区建设包括强化生态文明理念;改善生产生活方式;实现生态恢复途径;建立建全机制。z

强化生态文明观念,指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强化资源节约利用,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要以生态文明观指导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改善生产生活方式,指发展生态生产力和建设生态文明的消费模式。它以现代生态科学为指导,以生态化技术体系为基础,以生态化产业集群为主体,是生产方式的根本转变,是2l世纪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财富的源泉和文明的希望,因而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核心,党的十八大报告把“四位一体”拓展到“五位一体”,增加了生态文明建设,这一提法是党的理论

体系的又一次创新。它要求遵循现代生态科学的规律,融知识经济与生态经济于一体,努力发展生态化技术体系,使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体验经济等协同发展,实现低投入、高产出、低排放(甚至零排放)、高效益,从内在根本力量上推动经济发展、资源节约、生态良好、环境优美、人与自然和谐。也是从根本上改变人的生活方式,促进人类健康和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同时又能创造新的消费市场,是生态文明先行区建设的核心。实现生态恢复的途径,指生态恢复与建设,环境治理与保护,但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普及和深入,它寄希望于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根本转变,推进生态环境的正向转化,实现从治标到治本的转变。同时,又要善于把优美的环境和良好的生态优势转变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实现生态、经济、社会三方面的协调、持续、全面发展。建设机制——指生态文明建设机制的确立,它包括政府的、企业的和公众的,包括法规的、政策的、制度的、伦理规范等。

3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建设的良好前景

中发[2010]11号文件和国发[2012]2号文件的印发实施,国办函[2013]35文件批准的《深入推进试验区改革发展规划(2013—2020)》,为试验区生态文明先行区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无是《规划》确定的战略定位,基本原则,功能分区,还是《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都与生态文明先行区建设息息相关。由此可见,生态文明先行区的建设在当前还是未来都是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拥有良好的建设前景。

我国经济发展的三个阶段:要素驱动型----效率驱动型----创新驱动型。中国现在是由第一阶段转向第二三阶段转变。在这样的转折关头,谁能抓住新的机遇,谁就能领跑新兴经济,就能在新的发展中取得主动权。紧扣生态文明先行区建设的主题,催生与之关联的产业体系建设,是深入我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的重要举措,推进我市工业化、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4生态文明先行区建设的问题研究及其对策

结合我市实际,目前试验区还面临着诸多问题亟待解决。试验区的基本区情: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贫困和落后仍然是试验区面临的主要矛盾;基础设施落后、生态脆弱、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大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城乡发展不协调、农村贫困面广、量大、程度深等问题仍然突出;产业结构单

一、发展方式粗放、科技创新乏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仍然存在的一些体制机制障碍有待进一步破除。总结实验区建设24年来的经验,联系实验区建设的指导思想,对试验区面临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提出有针对性、科学可性的解决对策,具体如下:

首先,各相关职能部门的领导要高度重视,提高认识,认真组织,切实加强对生态文明先行区建设的组织领导,健全机制,做好规划,明确分工,分步实施,抓好落实。规划要遵循科学性和前瞻性原则,确保生态文明先行区建设取得良好成效。

第二,加大生态建设投入力度,从根本上解决生态建设的突出问题;加强生态建设保护意识,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在生态文明先行区建设方面,财政上要给以大力支持,生态建设资金应当专款专用,用用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与管理。生态文明先行区建设,要建设与保护并进,在建设中保护,在保护中建设,促进生态文明先行区建设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文明,符合发展规律,满足人们的要求。

第三,生态文明先行区建设,要落实到政治层面。就是我们的党和政府要重视生态问题,把解决生态问题、建设生态文明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这就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和生态观。把生态文明先行区建设作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一项重要任务,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和生态观;各级政府应发挥主导和主体作用,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制度基础、社会基础以及相应的设施和政治保障;把生态文明先行区建设的绩效纳入各级党委、政府及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体系,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

第四,要重视生态行政建设。正确引导各级领导干部深刻认识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辩证关系,了解经济活动对生态变化的影响及其变化规律,提高对生态质量变化的识别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就必须在全社会倡导节约资源的观念,努力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生产模式、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应大力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资源和治理污染的先进适用技术,发展清洁能源和再生能源,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现代化发展战略的重要位置,并具体落实到单位、家庭、个人。

第五,要把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融为一体,协同发展。它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既不能孤立看待,也不能混为一谈,更不能以后者取代前者,要深入研究它们的运行规律和机制,形成一体化协调发展的新型经济模式,并且从企业层面提升到产业层面和区域层面,把传统的污染治理和生态恢复转到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更,实现从治标到治本的转化,使我市的生态优势能够充分转化为经济优势。深化开发扶贫、生态建设的试验主题,为我国贫困地区作好模范带头作用。

第六,要加强生态文明的宣传教育力度,着力发展生态文化,在全社会建立生态道德规范体系,加大媒体对生态安全观、生态文明价值观、生态整体主义世界观、生态文明消费观等的宣传力度,坚持从节约每一度电、一滴水、一张纸、一颗粮以及垃圾分类等细节做起,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创建绿色学校,培养和集聚一批具有生态文明理念,掌握生态化技术体系能够融会贯通的生态文明建设人才,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进行。

5.生态文明问题 篇五

【热点链接】

1、党的十八大首提“建设美丽中国”。

2012年11月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了《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强调,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2、全球关注环境与发展,中国正在积极行动。

2012年12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北京出席国合会2012年年会开幕式并讲话指出,全球关注环境与发展,中国正在积极行动。十八大勾画了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现代化建设更加突出的位置。生态文明源于对发展的反思,也是对发展的提升。当前,中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有所减缓,但资源相对不足、环境容量有限仍是发展的“短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要继续发展工业文明,又要大力弘扬生态文明,打破资源环境的瓶颈制约,探索转型发展的新途径,建设生态文明的现代化中国。

3、雾霾天气警示城市发展之忧。

2013年年初以来,浓浓雾霾遮蔽中国中东部地区。环保部门的数据显示,从东北到西北,从华北到中部乃至黄淮、江南地区,都出现了大范围的重度和严重污染。大雾咋就变成了毒气?

从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了解到,自从2013年1月1日我国74个城市按空气质量新标准开展监测并实时发布PM2.5等数据以来,我国第一批74个率先实现空气质量新标准监测城市中,京津冀区域城市的80个国家网监测点位中半数以上出现空气质量连续超标现象。长三角区域城市的129个国家网监测点位约有三分之一出现空气质量连续超标现象。其他直辖市及省会城市的监测点位也有不同程度空气质量超标。

专家指出,这几年,每到秋冬特别是入冬以后,我国中东部地区不时会遇这样的情况,其中既有气象原因,也有污染排放原因。防治空气污染,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调整是必由之路。同时,大气污染呈现区域性特征,必须建立区域联防联控机制来应对。各地雾霾天气的出现,本质上是环境自净能力达到临界点的提醒。

4、国务院研究部署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工作。

2013年1月30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工作。为切实改变过度使用能源的状况,确保国家能源安全,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会议提出,要立足于转方式、调结构,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加快形成能源消费强度和消费总量双控制的新机制。会议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提出的预期目标:到2015年,全国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40亿吨标准煤左右,用电量控制在6.15万亿千瓦时左右。

5、广东省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广东。

2013年1月25日在广东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广东省省长朱小丹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强调,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广东未来。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加强节能减排和污染防治,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建设美丽广东。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加强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建设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融合衔接,完善财政、投资、产业等配套政策,推动各地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和引导人口有序流动定居,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合理控制土地开发强度,完善土地利用计划管理,加强对征地批后实施和土地市场监管。

【模块分析】

一、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

1、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绿色消费是以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的总称。其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面对严峻的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我们应该树立生态文明观念,保持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

2、公司的经营。公司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结合。

3、市场调节的自发性和国家宏观调控。在市场经济中,在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下,为了自身的眼前利益,有的工厂大量排放废气、废水、废渣,需要政府通过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强宏观调控,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与生态共荣。

4、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要求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5、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6、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

二、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

1、公民的政治参与形式。公民可通过社情民意制度、社会听证制度等参与建设生态文明的民主决策;公民可通过信访举报制度、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舆论监督制度、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等活动,对建设生态文明进行民主监督。

2、我国政府的职能、对人民负责和依法行政。政府履行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打击破坏生态文明的犯罪活动;政府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通过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政府履行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履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优化生态环境等。

3、中国共产党、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协。中国共产党要通过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人民代表大会通过行使立法权、决定权、监督权,人民政协通过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在党的领导下,各部门各司其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4、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际合作的基础,建设生态文明需要加强国际合作。

5、发展问题。发展问题是指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问题。世界经济发展更加注重提高质量,知识经济方兴未艾,经济可持续发展日益受到关注。

三、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

1、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影响。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要求人们改变传统的消费观念,培养节能意识,推动绿色消费。实现绿色转型需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环境治理和生态建设。

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着力研究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规律,注重总结推广成功经验,大力开展国际合作,为提高生态文明水平作出积极贡献。通过加强合作与交流,有利于促进科技进步与创新,实现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3、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交往方式,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绿色消费、保护生态环境的理念正日益深入人心,它必将影响个人的思维和实践,对个人的成长产生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

4、尊重文化多样性。环境保护要尊重多样文明,加强世界各国节能环保生态文明新理念的交流与合作,有利于促进各国民族文化以及世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5、文化创新的意义。科技创新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建设生态文明意义重大,崇尚

创新的精神,必将推动我国创新能力提高,促进中华文化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不断发展

6、文化创新的途径。建设生态文明,要求我国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7、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如都江堰等很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建设生态文明,需要弘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

8、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宣传普及生态知识,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共同理想,有利于为建设生态文明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有利于培养“四有”新人,也能在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满足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

四.从生活与哲学角度分析

1、自然界的客观性、物质性。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它们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在本质上是物质的。要求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建设生态文明。

2、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重视意识的作用。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经济与生态共荣,既是客观实际的要求,又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3、规律是普遍的、客观的;认识和利用规律,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要求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和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要求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经济与生态共荣。

4、联系的观点。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孤立的事物是不存在的,要求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经济与生态共荣,体现了把握人与自然整体联系,坚持系统优化的方法的要求。

5、发展的观点。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认识都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事物的发展都是由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要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度开采资源,并造成环境恶化。

6、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主要矛盾在事物的发展过程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办事情要抓住重点,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又要统筹兼顾,恰当处理次要矛盾,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经济建设是我国的主要矛盾,但不可忽视环境保护等次要矛盾的解决。

7、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原理。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要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经济与生态共荣,体现了正确的生态价值观的指导作用。

8、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经济与生态共荣,体现了客观规律和最广大人民的利益的要求。

【创新试题】

1.2013年1月25日,因环境污染问题,福建省漳州市腾龙芳烃(漳州)有限公司的80万吨∕年对二甲苯(P

X)工程及整体公用配套工程原料调整项目,被国家环境保护部责令停止建设。这体现了政府宏观调控手段中的A.经济手段B.法律手段

C.行政手段D.司法手段

1.C解析:国家通过行政机构,采取强制性的行政命令责令停止建设该项目,是国家通过行政手段来调节和

管理经济,C正确。

2.2012年11月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要把资

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这样做的目的是

A.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B.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C.实现经济发展的速度、数量、规模相协调

D.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环境

2.D解析:A不是目的,而是手段;B表达错误,只有文化产业才是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C项只是讲经济

发展“快”的一面,而未包括“好”的一面。

3.2013年1月25日在广东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广东省省长 朱小丹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强

调,推进污染治理和减排。实施南粤水更清行动计划,加强重点流域水污染综合整治,划定乡镇以上饮用水源保护区,实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管理。这就要求政府

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②更好地行使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③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④不断加大保护环境的执法力度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3.B解析:大力实施绿色发展战略需要政府做到①、②、④的要求,而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与材料没有直接

小,③不选。

4.2012年11月17日,第三届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国际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来自国内外专家学者800余名出席

研讨会。与会代表一致认为,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环境保护的关系,真正使传统文化与环境保护融入经济发展之中。在建设生态文明中,离不开对传统生态文化的传承,这属于

A.传统习俗的继承

B.传统建筑的继承

C.传统文艺的继承

D.传统思想的继承

4.D解析:传统生态文化属于传统思想的范围,对传统生态文化的传承,体现的是传统思想的继承。

5.自2013年1月4日河北多地持续出现雾霾天气以来,持续20多天时间,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多次出现持续

低能见度的雾霾天气,其中天津、郑州、石家庄、唐山、邯郸、保定、济南等城市出现重度污染,部分城市重度污染一次持续时间长达6天。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规律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B.人类社会具有客观性,是物质的C.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

D.规律具有客观性,违背客观规律必然受到惩罚

5.D解析:A是规律的含义,不符合题意;B是讲人类社会,而材料主要体现自然界是客观的;C不符合题意;多地持续出现雾霾天气与重度污染有关,与人类违背客观规律的一些做法有关,D正确。

6.2012年12月12日,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会见了出席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12年会的主要

外宾并强调指出,中国将进一步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整个现代化建设之中,实现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保护生态共赢。这主要体现了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C.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D.社会意识能够促进社会存在的发展

6.B解析:材料强调“中国将进一步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体现的是社会意

6.生态文明问题 篇六

论文题目: 课程论文及读书报告 姓

名:

号:

任课老师:

用马克思主义思想解读生态环境问题

摘要: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人是主体,自然是客体,而两者主客体关系的产生,是由社会实践劳动来确定的,在社会关系中形成的。主体性原则是认识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指导性原则,也是我们认识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出发点和立足点。由于人是主体,那么人类在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过程中,就应当自觉地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肩负起维持人与自然和谐的重任。人类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保护人类共同的生存家园,保护人类社会发展赖以需要的物质资源,更是为了人与自然能够更好地和谐相处。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生态环境 持续发展 实践方法

当今世界主要有十大环境问题:全球气候变化,臭氧层破坏和损耗,酸雨污染,土地荒漠化,水资源危机,森林植被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海洋资源破坏和污染,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污染。近年来人们为了发展农业或为其他目的砍伐森林,造成世界范围的森林面积骤减。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和环境规划署的估计,全球每年约有11-10万公顷的森林被 毁。伴随着森林的砍伐,土地沙漠化和土壤侵蚀现象日趋严重。目前全球沙漠化面积己达40亿公顷,100多个国家受到影响。全球的草原约占陆地表面积的20%左右,一般分布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各大洲均有分布。由于过度放牧和不适当的开垦,引起草场退化,发生土壤侵蚀、土壤盐渍化和沼泽化,并进一步荒漠化,并严重损害了草原

动物的生存。世界上的濒临灭绝的物种越来越多,有的物种还没有被人认识就灭绝了。物种的减少给生物圈和人类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损失。要知道,目前人类还不能做或做得很艰难的事情,可能在远古就被某个生物用效率更高的方式做到了。而我们将可能失去许多向生物学习或利用生物资源的机会。同时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损耗等问题已对全球环境造成了巨大威胁。谈及环境危机,人们往往认为这是一个单纯的社会问题或者经济问题,甚至将其原因归结于科技的进步。这些说法都只是从某个特定角度对生态危机做出的理解,均未触及到其深层原因。究其本质,生态危机源于人与自然的对立,即人与自然矛盾的尖锐化。它首先应该是一个哲学问题,因此无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还是中国哲学对其都十分关注。

1.马克思主义解读生态问题的基本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大自然的运动并非是杂乱无章,没有规律可循的,应该科学地认识和理解自然规律,并且尊重自然规律。马恩通过对19 世纪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的分析,指出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是人类单纯的追求劳动的最近的、最直接的有益效果,却忽视了长此以往下去而产生的巨大的经济代价和环境代价所造成的结果。因此,人类必须遵循自然规律,按照事物自身运动的规律来进行实践活动。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双重属性;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而不是自然属性,人的本质属性表现在各种社会关系中。这就要求人们在进行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时,要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也要注重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首先,人在自然界中具有自然属性。马恩指出人是直接的自然存在物、是自然界的产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保证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不受破坏。其次,人是一种社会存在物,具有社会属性。自

然、人与社会是一个统一的有机体,要解决生态问题,需要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把握,而不能抛开社会单纯地认识和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只有对社会的基本矛盾有了深刻的理解之后,才能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

工业文明时代属于典型的“资本霸权逻辑”时代,多数企业和组织为了获得最大利润,基本都忽略了公共利益、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而选择滥用环境的手段,向外部转移成本,降低自己的生产成本。久而久之,生产过程中的外部不经济性在环境中集聚起来,导致环境急剧恶化。现代工业文明的反生态性突出地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社会生产过程中向环境索取太多,已远远超出环境的承载限度,并且是用一种有害的方式进行索取,造成大量物种消失,使人类日益面临第六次生物大灭绝的窘境;第二,社会产品生产需要的能源太多,每天世界范围内的经济生产所烧掉的能量是我们这个星球用一万年时间才能创造积累出来的,且能源消耗过程中产生的毒素和污染物过多;第三,社会的生产方式和产品本身也产生超量的废物,有些甚至是地球需要经过万余年才能降解的废弃物,这严重危害着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物种的现实安全以及我们子孙后代的生存安全。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在人类历史中即在人类社会的产生过程中形成的自然界是人的规定的自然界;因此通过工业——尽管以异化的形式——形成的自然界,是真正的自然界,是真正的人类学的自然界。” “人化自然”和“天然自然”共同构成了我们常常所说的“自然环境”。大自然是人类利用和改造的对象,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物质场所。因而,人类的实践活动必然会改变生态系统的某些方面,更重要的前提是,人类要在保持生态平衡的前提下,合理改造利用大自然,并使其向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方向发展。2.马克思主义分析现代生态问题

尽管马克思恩格斯生活的年代环境问题远不如今天严重,但两位伟人以辩证的思维透过现象抓本质,指出了正是资本的生产方式带来了人与自然环境的不相容性,带来了对人生存的威胁和伤害。马克思说:“资本主义生产使它汇集在大中心的城市人日越来越占优势,这样一来,它一方面聚集着社会的历史动力,另一方面又破坏着人和土地之间的物质交换,也就是使人以衣食形式消费掉的土地的组成部分不能回到土地,从而破坏土地持久肥力的永恒的自然条件。”马克思恩格斯从社会根源的最深处挖掘导致上述丑陋现象产生的原因。他们指出,在“出售时要获得利润,成了唯一的动力”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资本具有了超级霸权话语,它对于利润的天然偏好,必然导致其在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全过程中疯狂地掠夺性使用资源,带来大量的废弃物,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环境公正是指在环境资源的使用和保护上所有主体一律平等,享有同等的权利,负有同等的义务,从事对环境有影响的活动时,负有防止损害环境的责任并尽力改善环境;除有法定和约定的情形,任何主体不能被人强加环境费用和环境负担:任何主体的环境权利都有可靠保障,受到侵害时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济,对任何主体违反环境义务的行为予以及时有效的纠正和处罚。为了给社会成员提供合乎社会发展目标的社会价值观念和社会行为模式,调适人际关系,调整社会群体或社会集团之间的利益关系,以使社会转型期与社会和谐时期的社会控制显得更为复杂,也更为重要。针对当前中国出现的环境公正问题,应采取积极措施加以解决。环境保护是人类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人类生态文明的前提。没有良好的自然环境,人类将失去与自然和睦相处的机会,势必陷入严重的生存危机之中,享受先进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将成为一纸空谈,甚至连绵延数千年的人类文明都将断送。保护环境有助于夯实中国政治经济发展的根基。

3.如何依据马克思主义解决当今生态问题

依据马克思恩格斯对于资源与环境问题的阐述,人与自然对立状态的消弭最终将取决于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的重塑。当社会利益被一部分人凭借资本所“强制和垄断”,而另一部分人不得不为此丧失自己利益的时候,人与自然的关系就不可能是合理的,因此,“需要对我们的直到目前为止的生产方式,以及同这种生产方式一起对我们的现今的整个社会制度实行完全的变革”。令人略感欣慰的是,满目疮痍的生态景象已经觉悟了一部分人的生态意识,一些国家和民族为了抑制资本逻辑的霸权话语,开始陆续引入经济、政治、法律和文化等手段对现有的生产体制、流通模式、消费方式等进行调整。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是对资本主义资本逻辑的超越,包含着对工业文明的批判和反思,从而使生态文明建设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和社会主义的根本属性。21 世纪一开始,中国共产党秉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谛,指出和谐社会建设要遵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在这六点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和谐社会各种关系中非常重要的基础关系。如果人与自然关系不和谐,那么人与人、人与社会要建立和谐关系几乎是不可能的。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追溯,表明两位伟人在他们那个时代已经从理论上探讨了人与自然辩证的对立统一的关系,揭示了人与自然作为一个统一整体所内蕴的特点和规律,指出了解决人与自然之间对立同解决人与人之间对立的内在关联性,这些都将为中国建设和谐社会、走向生态文明提供宝贵的精神启示与实践指导。4.结论

伴随着人类社会面临全球性问题,人们在全面批判反省传统发展观的基础上,发展观历经多次演变,最终产生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上,我们要逐渐实现科学发展。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的指导,真正实现“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

参考文献:

发展"。我们只有用马克思主义永恒发展、普遍联系的观点来对待发展,才能真正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才能真正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新路。

[1] 刘思华.刘思华可持续经济文集[ 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7.[2] 刘思华.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再探讨[ J].东南学术,2002,(6).[3] 黄正夫, 等.中国生态经济理论与实践[ 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 2001.[4] 中国生态经济学会.生态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文集[ C].内部印刷, 2004.[5] 王克英, 等.生态时代的城市抉择[ 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1.读《生态文明论》有感

《生态文明论》让我对生态文明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生态文明是继原始文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之后一种新的文明形态,是人类在利用自然界的同时又主动保护自然界、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关系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遵循的是可持续发展原则,树立人和自然的平等观,把发展与生态保护紧密联系起来,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发展,在发展的基础上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这既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又反映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其实,对于如何建设生态文明,从中央到地方,一直以来都是十分重视的。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战略任务,并把它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目标。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又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的战略高度,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共浙江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也专题研究部署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作出了《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对如何推进我省的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具体的目标、任务、要求和举措。

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政府、企业、个人一起努力,形成凝聚力,把生态文明观念渗透到具体的实践中,促进生态型政府的构建,增强企业的生态责任意识,加强对公民的生态道德教育。从观念到行动,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自发到自觉的发展过程,这一过程需要依赖政府、企业与个人等多方面利益需求的博弈与全社会主体生态意识的觉醒。经济发展是一个物质交换与能量循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没有消耗和污染是不可能的,经济发展必然要以工业为主导。我认为对于城市建设而言,既要促进发展,又要保护生态,二者的结合点就是要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发展以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为导向的生态经济。大力发展生态高效农业,以绿色消费需求为导向,以经济生态化为理念,以提升农业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核心。加强生态项目建设,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通过建成一批高质量、高品位的生态建设与保护项目,利用生态优势,进一步优化人居环境,让群众看到成效,得到实惠。加快推进生态空间开发规划,按照主体功能区规划和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要求,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统筹谋划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加快推进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扎实推进村庄整治工程建设,切实抓好农房改造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加快推进垃圾中转站、污水处理等各类基础设施建设,配套社会公共服务,提升农村生产生活环境质量水平。加快推进生态保护项目建设。生态环境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和身心健康,也是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最基本要求。要围绕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深入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离不开生态文化的支撑。生态文化是一种价值观念,是一种伦理道德,也是一种行为准则。广泛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把建设生态文明有关要求作为干部培训的重要内容,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引导党员干部、广大学生和社会公众牢固树立生态文明意识。多形式、多方位、多层面宣传环境保护知识、政策和法律法规,广泛开展群众性生态文明创建活动,加强绿色志愿者队伍建设,积极创建一批绿色社区、绿色村庄、绿色企业、绿色家庭等绿色单位。要大力开展“节能减排家庭社区行动”,在全社会倡导勤俭节约的低碳生活,引导鼓励城乡居民广泛使用节能型电器、节水型设备,选择公共交通、非机动车等交通工具出行,购买使用具有环境标志的绿色产品,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增强人们对自然生态环境行为的自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有一套长效机制来保障。逐步建立和完善一整套适应“生态文明”要求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确保生态文明建设快速有序推进。按照“谁污染谁付费、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探索建立污染治理激励约束机制,加大对发展循环经济、推进清洁生产项目的政策扶持。按照“谁保护、谁受益”,“谁改善、谁得益”,“谁贡献大、谁得益多”的原则,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加大生态环保财力转移支付力度。按照“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原则,完善资金投入保障机制,建立多元化的融资渠道,鼓励和引导各类社会资金投入。完善长效管理机制,认真落实环境影响评价、污染减排等规定,严把建设项目环保审批关,提高入园项目“三同时”执行率,确保实现“项目增加、污染减少”。

党的十八大突出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是应对生态问题的现实选择,是现代化进程中一项重要的时代课题。所谓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又主动保护自然生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和生态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是一种尊重自然、利用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的核心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和谐共处。

求真、至善、达美是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把真、善、美落实到生态文明观念中,就是要做到生态规律之真、生态道德之善、自然诗意之美的和谐统一。具体而言,生态文明观念的内在规定性应包涵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遵循生态规律的观念。生态规律指的是生态系统中内在的本质的或必然的联系。生态系统中的各要素彼此牵连,相互制约,却始终处于一种稳定的生态平衡之中。正是稳定的生态规律促使生态系统各要素的有序发展。因此,树立生态文明观念,首要的是正确认识生态规律,形成生态科学意识,在生态规律的指引下积极开展生态文明实践活动。二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马克思始终以整体论的思维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和自然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人不能脱离自然而独立存在,自然又是经人改造后的自然,也就是“人化自然”。实践证明,过去的人类中心主义的观点是不利于人类文明发展的。自然不仅被人类改造利用,更应该被人类尊重。把人与自然割裂开来,是一种形而上学的思维。恩格斯以美索不达米亚等地土地破坏的事例告诫我们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了报复。”三是生态正义的观念。生态正义指的是在自然资源的开发、使用及生态责任的分担上体现公平,在行使正当权利的同时承担相应的义务。生态正义的观念要求在对待人与自然关系上,始终秉持生态责任、生态义务、生态治理的理念。生态正义始终以人类永续发展为目标,关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统一性,不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片面追求经济增长,也不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四是生态关怀的观念。古代尚有尊重生命,仁民爱物,化育并进的思想。自然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是平等的,没有孰优孰劣之分,我们应该平等对待。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在向大自然攫取资源的同时,我们更要以一种道德关怀对待自然界的每一位成员,不过分掠夺,尊重其本身的生态规律,适度利用。

树立生态文明观念不仅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前提,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正确认识生态问题的迫切需要。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党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举措,是解决现代化进程中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矛盾的战略选择。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是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文明建设不仅仅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时代课题,更是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态诉求。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内涵丰富的系统工程,涵盖了生态文明观念、生态经济、生态制度、生态文化、生态安全、生态环境等重要方面。建设生态文明,先进的生态文明观念是价值取向,是实现生态经济、建设生态制度、维护生态安全、构建生态环境的思想前提。因此,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是生态文明建设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把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中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思想为生态文明观念提供了思想基础。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主要是指人与自然、社会相互协调、共同进步、促进发展。生态文明观念的核心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就是要遵循自然发展规律,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也要考虑到自然和资源的承载能力,合理开发及利用,实现人类的永续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由于受“资本逻辑”的驱使,我们在享受资本带来的巨大利润的同时,也不得不面对环境污染、资源破坏、沙漠化、“城市病”等生态问题。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已成为现代化进程中的一大障碍。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片面追求经济发展而忽视生态平衡,是不利于人类永续发展的。人是自然的一部分,生态环境对人类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这必然要求转变过去的错误观念。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实质上是对过去片面看待人与自然关系的否定,在一定程度上纠正某些地方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忽视了长远发展的错误理念,实现从传统的“向自然宣战”、“征服自然”的理念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转变,从粗放型的以过度消耗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增长模式向促进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模式转变,从把增长简单地等同于发展的观念、重物轻人的发展观念向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发展理念转变。

所谓“生态”就是指要维护生态平衡或生态系统的完整和稳定,促进生态系统各种因素的共生共荣,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人的改造和利用自然的主观能动性。生态型政府正是应对生态问题的巨大挑战而提出的新型政府执政理念。所谓生态型政府就是指能够将实现人与自然的自然性和谐作为其基本目标,将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和促进自然生态系统平衡作为其基本职能,并能够将这种目标与职能渗透与贯穿到政府制度、政府行为、政府能力和政府文化诸方面的政府。更具体地说,生态型政府就是追求实现对一个政府的目标、法律、政策、职能、体制、机构、能力、文化诸方面的生态化。生态优先理应成为生态型政府的价值导向。由于生态环境属于典型的公共物品,生态利益不仅关系到当代人的发展,更关系到后代人,而政府又是环境保护的主要责任者,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者之间和谐统一的调节者。因此,政府在理论宣传、制定决策、执行管理职能时须要融入生态文明观念,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公民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是环境最大的利益相关者,环境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公民的生活质量。生态文明建设不仅需要政府、企业转变观念,更需要培养每个公民的生态道德自觉,引导科学的生态消费。生态文明的实践活动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关注人们的生态利益诉求。因此,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时,须要加强对公民的生态道德教育,主要是生态保护意识、生态责任意识、能源节约意识与生态消费意识的教育。具体来说,就是引导公民在生活消费上选择自然、健康、绿色的食品;在生产消费上,注重循环经济、清洁生产;在生活品质上,追求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低碳高效的生活方式。

中华民族历经千百万年,在东方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生息繁衍,古老文明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中华民族欲自立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守护好自己的家园。十八大报告强调建设生态文明的最终目标之一,就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民族前途命运的真切关怀,体现了当代中国人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精神。目前世界普遍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已经成为阻碍世界和谐的重要因素。建设生态文明的主张与国际社会普遍主张的可持续发展,根本目标是一致的,建设生态文明的各项举措是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和谐世界创造条件的重要途径。

邓小平同志曾经告诫我们,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比不发展的问题还要多,解决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比解决不发展问题还要难。当前,生态脆弱、环境恶化的局面还没有改变,蓝天、碧水、绿地、新鲜空气竟然成了奢侈品。2003年中央9号文件首次提及生态文明,2007年十七大把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十八大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内容。这是改善生态环境的根本大计,对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可收釜底抽薪之效。

贫穷落后不是社会主义,穷山恶水也不是社会主义。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彰显了我党执政为民的先进理念,突出了改善民生的战略重点,增添了世界和谐的推动力量,展示了和平发展的坚定决心。

资源、能源消耗大是传统发展方式的重要特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途径。继续严守耕地保护红线,这是为农业生产留下更多良田的根本措施。要求严格土地用途管制。报告强调矿产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要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林业资源是可再生资源,林业产业是循环型产业,林业资源又是水土保持的重要依托。加快林业发展是增加生物资源和可再生能源、保护和增加淡水资源的重要途径,必须坚定不移地走好兴林开源这条路,同时,林业全过程也需要节约资源、能源和水资源。必须认真落实林地保护利用规划,严格林地用途管制,加强林地征占用管理,落实森林植被恢复的各项措施。

能否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能否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根本要靠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是从制度上保证生态文明建设落到实处的必要措施。只有这样,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才不会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放慢,因领导人注意力的改变而放慢。同时,要完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使之更加严格,更加有效。森林、湿地、荒漠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制度也要进一步完善,形成各部门共同打击破坏自然资源的合力。

7.生态文明问题 篇七

1 建设生态文明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1.1 生态文明建设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自工业文明开始,人类就在不断创造财富,人们的生活质量也越来越好。但是,工业快速增长给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态危机。近几十年来,自然生态遭到严重的损害,以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已成为全球共识。建设生态文明的意义主要是让人们自觉维护生态平衡,有条件的去改造自然环境,在自然改造过程中也要进行保护,坚持走资源节约型道路[1]。

1.2 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抉择

当前,气候变暖、水土流失、干旱缺水、物种灭绝已成为全球性的生态危机,这严重影响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在于高度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遵循自然的发展规律,在不影响生态发展的同时满足人类的多重需求,进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1.3 生态文明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途径

建设生态文明,就是要维护与改善人的生存条件,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通过统筹与合理使用生态资源,推动社会经济稳定发展,从而使社会逐渐走向稳定发展与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

2 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若干林业政策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林业政策来指导,林业政策的建设就是充分挖掘林业的多功能性,实现生态文明的可持续发展。

2.1 转变林业经营理念,充分发挥森林多功能价值

在林业的经营上,应改变传统以木材生产为主的经营模式,逐渐转变为服务区域生态的经营模式,建立生态公益林、防护林、阔叶林等基础造林模式,并连接城镇,形成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林业体系,使森林生态系统为城镇居民服务。在具体建设上,首先要抓好生态公益林的建设,逐步扩大生态林的建设规模;其次,应加快重点防护林的建设,逐步构建林网、林带、红叶林类型的防护体系;最后,应加快城乡绿化建设,提高城镇绿化覆盖率,改善城镇居民的居住环境[2]。

2.2 将以生态保护为主的发展模式转变为发展生态经济型林业

森林在改善生存环境、防风固沙、调节气候等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并且森林生态系统还能为人们提供一定的经济基础。因此,应不断转变森林发展模式。具体实施上,首先应逐步加快森林生态休闲产业的建设,以森林公园为建设龙头,逐步发展为生态休闲基地,打造区域森林生态系统品牌[3]。其次,应在政策上积极鼓励农村居民在自留地、河溪旁、田旁等种植一些银杏、桂花树、香樟等“乡村风水林”。再次,应注重发展林业经济,通过与家禽养殖结合,实现资源共享、协调发展、循环相生的生态农业模式,实现农民经济增产增收。

2.3 推行综合执法改革,构建高效的林业管理体系

首先,在林业管理上,应逐步实现“两个相对分开”,改革现有的执法体系,将行政执法部门既管审批又管监督的体制分离开来,将政策制定、审查审批等职能与监督检查职能分离开来。其次,应坚持“一个机构执法”的原则,整合内部的执法机构,组建权利相对集中、独立的林业执法体系[4]。再次,应加快基层林业站的建设步伐,充分发挥林业服务社会的功能,在林业站的建设上,应不断充实林业站内部力量,提高林业服务社会的水平。

2.4 逐步完善林业法律法规体系

首先,应逐步改革森林采伐管理制度,建立诸如采伐许可、木材凭证运输制度以及限额采伐制度等,规范国有林业与公益林业管理,使林业发展更加符合实际需求。其次,应取消育林费制度,在当前市场经济形式下,实行育林费制度实则增加林农的负担。同时,线性的林业基金管理制度并不完善,涵盖各种林业投入,没有在政策上做到规范。然而,取消育林费只是减轻林农的负担,而要想进一步推动林业的发展,还必须增加林业扶持力度,积极优化与改造林业基金管理制度。

2.5 大力发展以森林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

加快森林公园的建设,建成区域知名度较高的国家级森林公园,将森林建设作为生态旅游产业,在维护森林生态系统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森林生态系统中的自然、人文等条件,实现生态经济的增长。在保护与利用森林生态资源的同时,还应加强森林公园的基础建设,做好森林公园的科普宣传,对风景区进行合理的改造,提升森林景观的质量与观赏价值,打造一流的森林旅游品牌。

3 结语

随着林业资源的不断减少以及全球变暖的加剧,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全球性的话题,为了提高生态文明建设质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应积极改革林业政策,将森林保护与社会经济紧密联系在一起,合理分配林业资源,最终实现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万泉.生态文明理念下的林业政策调整与思考[J].林业勘察设计,2013(2):21-26.

[2]朱冬亮.集体林改与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以福建省为例[J].福建江夏学院学报,2012(1):5-9.

[3]马贱阳,车士义,郭雯婷.深化林业金融合作[J].中国金融,2013(11):75-76.

8.生态文明问题 篇八

关键词:生态文明;科技创新;产业结构;人与自然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11-0108-03

一、概述

历经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一是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国力进一步提高。伴随着我国现代化工业进入快速发展通道,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特别是环境污染问题尤显突出。我国生态系统面临严峻挑战。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外界因素的干扰超过了这种限度时,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建设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GDP年均增长高达9.5%,已位列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与此同时,生态文明建设扎实展开,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全面推进,党和国家为此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依然面临诸多问题,给人们的身心健康和正常的生产生活带来危害。建设生态文明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进行坚持不懈的努力奋斗,才能在这一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上有所作为。

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问题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也正处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虽然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但是生态环境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从目前状况来看,我国要解决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公民生态意识淡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严重、盲目开发生态资源、生态保护国际合作交流不够等。

(一)公民生态意识淡薄

当前我国公民的生态意识淡薄的情况依然十分明显,主要表现为:(1)公众对于环保现状的认知与其生态意识的提高之间存在严重反差,即公众对于自身密切相关的环境问题的关注度和了解度比较高,而对具有普遍意义的环境问题的关注度和了解度则比较低。(2)公众对于生态环境问题的基本态度产生了严重偏差,即一般重直接问题而轻间接问题,重实际问题而轻环境教育,重治理而轻预防,这表明公众没有真正把握环境保护的内涵。(3)缺乏那种具有宗教情怀的深沉的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命的意识,具体表现为生态权利意识淡薄,公众参与形式多在政府引导下进行,参与的层次多停留在较低水平,内容多为宣传教育。(4)公民的生态科学素养偏低,对一些与生态环境相关的科学知识了解不多,认识也不深刻,这就不能保持形成一种理性的稳定的公民环境保护意识。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如果缺乏生态意识的支撑,那么生态危机就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建设生态文明也就成了空中楼阁。因此,要搞好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大力培育公民的生态意识,使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转化为自觉的行动,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生态环境污染严重

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社会长期的共同努力,“我国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取得了不小成绩,但生态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根本扭转,环境治理的任务相当艰巨”。“长期积累的环境问题尚未得到解决,新的环境问题又在不断产生,一些地区的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已经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超过环境承载能力,水、大气、土壤等污染日益严重,固体废物、汽车尾气、持久性有机物等污染持续增加。当前我国水污染形势依然相当严峻,水资源质量在不断下降,不仅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也严重阻碍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口的迅猛增加,我国几乎所有的水体,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我国的大气污染尤其是城市的大气污染现状相当严重。大气污染指有害物质排入大气,破坏生态系统和人类正常生活条件,对人和物造成危害的现象。

(三)盲目开发生态资源

我国生态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在世界排名相当落后,人均矿产资源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2,人均耕地、草地资源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3,人均水资源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4,人均森林资源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5,人均能源占有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7,其中人均石油占有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10。随着人口的急剧增加,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了满足生产生活的需要,对生态资源进行了大规模的盲目开发和利用,导致淡水资源严重短缺,土地资源大量减少,能源资源过度消耗,生物资源大量锐减,严重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淡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资源,同时又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但是由于自然因素,再加上人口的增加和不合理的利用,淡水资源越来越短缺,正日益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快速、健康、持续发展的瓶颈。能源是国民经济的基本支撑,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我国能源资源总体比较丰富,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能源消耗与日俱增,消耗量巨大到供不应求的地步,可以说正面临一场严峻的能源危机,给我国能源资源发展战略和安全造成严重影响。

(四)生态环境保护的国际合作不够

我国本着对人类、对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积极呼吁国际社会加强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国际合作,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相比较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而言,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国际合作还远远不够。建立健全环境保护国际合作机制,扩大生态环保方面的国际交流、合作,成为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要求。

三、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

(一)加强思想方面的生态文明建设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不仅需要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转变,还需要人们观念上的改变。这就需要在生态文明的建设中树立一种正确的生态意识并且普及和加强这种意识。正确的生态意识建立在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正确认识的基础上,消除人与自然的对立关系,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关系。具体来说就是在这种意识的指导下处理好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资源与环境,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生产与生活,开发与保护等这些关系,这是现代社会人类关于人与自然发展的新的价值观念。在生态文明的建设中,如果缺乏这种正确生态意识的指导,或者人们的生态文明观念比较淡薄,那么生态环境的恶化就不会得到彻底的遏制,并且还会愈演愈烈。我们也可以这样说,公民生态意识的缺乏和淡薄是导致环境污染、生态破换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生态意识是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一个重要标志。增强生态意识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途径,是进行生态文明理论教育。生态文明教育的目的不仅是让人们对自然有一个正确认识,形成生态意识,还要关注人的行为是否高尚,把人的意识与行为联系起来,在生态意识的指导下培养人的生态素养,让保护环境成为人们的生活习惯。通过学校各种教育,让孩子从小树立环境保护的意识;通过企业各种培训,帮助企业找到绿色的生产模式;通过社区组织各种活动,使大家改变不合理的生活方式,让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贯彻到我们一点一滴的生活中来;通过图书传媒等手段来普及一些自然知识,使人们理性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二)培养合理的消费观念

当今社会,由于受一些不健康、不合理的思想影响,攀比消费、过度消费、盲目消费这些不合理的消费现象大量存在,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环境承受了巨大压力,这都不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改变人们不合理的消费行为,培养合理的消费观念,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杜绝不健康的消费理念,树立绿色消费理念。绿色消费包含了三方面内容,分别是消费无污染的物品,在消费过程中不污染环境,不消费那些破坏环境或大量浪费资源的物品,这是从保护生态环境、珍惜资源的角度出发的,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具体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绿色消费改变了我们以往许多不环保的生活习惯。

(三)加强经济方面的生态文明建设

首先要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指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使用为目标,实现废物的低排放,甚至零排放,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这种经济发展模式是对以前“大量消费,大量排放,大量生产”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彻底改变。具体来说,就是依照生态学的规律,遵循生态环境系统中的物质与能量循环,将传统的生产方式“资源到产品再到废物排放”转变为“资源到产品再到再生资源”的循环生产方式。循环生产方式是一种环闭型运动,能有效解决人类生存与自然发展的矛盾。

循环经济就是知识经济、创新经济,走循环经济的发展道路必须依靠科技的进步,根据循环经济中遵循的“3R”原则中的资源利用减化原则和废气的再循环原则,要求我们用最少的资源去达到发展的目的,并且尽量用可再生资源来代替不可再生资源,使废弃物得到循环利用。这些都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撑,需要创新的思路,在全社会树立科技要为经济服务的理念,改变过去因循守旧的思想,出谋划策,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科技项目,开展更多的科技服务活动,不断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还要在法律制度方面加强发展循环经济。在法律方面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应该制定更加详细,分门别类的法律法规。在制度方面,完善循环经济发展的体制与机制,使资源的稀缺度与市场价格相联系,进行资源性产品价格的市场化改革。

还要推广低碳经济。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观的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新能源开发等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达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的发展模式。从企业生产的角度来说,低碳经济就是让企业改变落后的生产方式,积极进行科研创新,进行绿色环保的生产,把环境污染、废物排放降到最低,最大限度实现资源利用率,减少浪费,用可再生资源代替不可再生资源。从大众生活方式的角度来说,低碳经济就是让人们改变过去的不合理生活方式,减少生活中资源的随意浪费,进行绿色消费,培养低碳生活习惯。这是一种全新的生活理念,全新的生活态度,全新的生活习惯。

(四)加强制度与管理方面的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不仅需要树立正确的生态意识,在人们的观念意识方面来推动,还需要加强完善制度建设和管理机制来规范约束人们的生态行为。这就需要党和政府在政策和法律两个方面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加强政策指导在政策方面,国家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社会的一个重要地位,让人们意识到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这其中包括建立健全生态文明考核评价制度、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资源环境领域的市场化机制、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等等。

——————————

参考文献:

〔1〕董险峰,于娜.城市大气污染健康危险度评价及其在环境规划中的应用[J].环境保护,2007(8).

〔2〕刘世昕,林洁.缉拿PM2.5是场持久战[N].中国青年报,T02版:两会特刊.

〔3〕赵丽.迟报瞒报难禁是因背后有“利”可图[J].法制日报,2013-1-8.

〔4〕杜明娥.生态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时代内涵[J].社会科学辑刊,2010(1).

〔5〕胡兆珀.交卷倒计时:战略研究破题在即——访能源、资源与海洋发展科技问题研究组组长王大中[J].科技日报,2004-6-25.

〔6〕董峻.西部生态现状调查.生态经济,2004(3).

〔7〕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中东部地区生态环境现状调查报告[R].环境保护,2003(8).

〔8〕若尔盖草原不断沙化,沙尘暴正逼近成都平原[J].华西都市报,2005-10-17.

〔9〕成王玉,蒋琦.宝鸡凤县水土流失现状、治理与水土保持调研[J].现代农业科技,2011(3).

〔10〕吕红.水土流失现状及保持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0(17).

上一篇:《时刻听党话,永远跟党走》演讲稿下一篇:让世界充满爱·观《我也有爸爸》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