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建工作讲话

2024-07-22

城建工作讲话(精选8篇)

1.城建工作讲话 篇一

同志们:

这次城建会,规格、规模都是**历史上少有的,这表明市委、市政府对城建工作的重视。我曾经讲过,我要用二分之一的时间抓项目,三分之一的时间抓城建,剩余的时间抓其他工作。我对城建看得比较重,因为所谓市长,首先是一市之长,第一责任无疑是抓好城市本身。城市建设是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不直接创造价值,但参与价值的创造,加

快经济发展,城建必须先行。高书记在党代会上提出了建设现代化滨海-http:///中等城市的奋斗目标,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树立市场导向的城市经营理念,积极运营城市资本,利用城市自身功能吸纳资金,使城市建设逐步走上投入—产出—再投入—更大产出的良性循环。一会儿,高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今天我重点讲五个问题,具体说就是“打好五张牌”。

一、高点定位,打好规划特色牌。城市规划是城市发展的首要条件和第一资源,也是经营城市的基本前提。城市规划既要尊重历史,又要具有前瞻性;既要注意借鉴,又要注意突出特色。一个没有特色、没有内涵的城市是没有发展前途的。大家都知道,城市经营做得最早、最好的是大连。大连率先做出了一个形象,于是大家都去模仿。很多城市大楼建好了,再在前面搞一个市场,这样合适吗?其实是一种开发时序的错位。因为你建好了广场再卖楼和盖了楼房再建广场效果肯定是不一样的。其实,别人模仿的往往只是外表,一个城市的内涵是模仿不来的。现在我国城市发展已出现“特色危机”,我们经常开车走高速公路,路牌上都是这么写的:“这里是最适合您旅游的城市,这里是您投资的最佳选择”。“这里”是什么,知道它的定位吗?把十个城市的宣传画册拿来盖上名字,你能分出是哪个城市吗?有没有自己独到的差异化的定位?这一点很重要。因此,我们的城市一定要精心设计,突出特色,让每一个来**的人一进**,便能感受到强烈的滨海城市风格和现代化都市气派,创造最适合人居的环境。第一,重点绿化,塑造形式多样的城市绿荫空间。没有绿色是不适合人类居住的,我来**后最大的一个不适应就是色彩的不适应。**地碱水咸,搞绿化不容易,但越是这样,人民越是渴望绿色,有了绿色越能提神、提气。城市绿化可以乔灌草相结合,要以成活为目标,选择适宜的树种,国槐、白蜡可以,沙枣、荆条、紫穗槐也行,3年内确保人均绿地达到10平米,初步形成“林在城中,城在林中,人在绿中”的个性和特色。一要拉开框架,扩大绿地。要十分注重新区绿地的控制,绿地率要达到35以上,达不到这个标准,规划部门不批。新区绿化要呈点、线、面综合布局,要通过培训中心二期工程建设,建成“树木成荫、花草遍地,碧水相衬、蓝天相映”的城市一景;以神华小区、电信小区为示范,名人花园、供销花园、信誉楼小区内设置以绿化为主的小公园、小游园,将绿地嵌入新区各单元之中。同时打破过去“沿街一排门市房,后院绿地停车场”的老格局,将街头绿地与两侧小区内绿地相互连接,形成公共绿地系统。今年重点加快渤海路、迎宾路、北内环、北外环、4号路及城市出入口等绿化带(点)的建设。二要大力改造,拓展绿地。目前城建部门按照城市规划要求,正在加快实施拆墙透绿工程,沿街各单位必须无条件地配合,该拆的拆、该投资的投资、该绿化的绿化,今年确保完成。要借退耕还林之机,建设城区防护林带,年内新增城区防护林1000亩。继续实行“一人一树”活动,组织专业绿化队,扩大绿地面积,保证成活率。三要改革体制,管好绿地。按现在的情况看,无论什么事如果单纯靠公家去做,几乎很难干好。搞好城区绿化,必须改革管理体制,划分区域,责任到单位、到人,从栽到管,全程负责;对公地绿化,可以采取冠名权的办法,市公园两侧和晶山宾馆西两处绿地,分别由信誉楼商厦和耀华商厦以冠名权的形式进行建设,这是很好的探索与实践。第二,顺势应时,形成各具特色的现代建筑风格。建筑是凝固的艺术,达到这样的效果,规划设计是基础,建设是关键。要有精品意识,遵循现代城市建设规律,体现整体美、协调美。在空间组合上,追求美观实用和动感,确保高度适中,间距拉开,建筑物之间相互依托、相互映衬。单体建筑退够红线,留足空间,留足绿地,避免一景遮百景、一点盖一线、一楼挡一面。在建筑设计上,向建筑特色要城市个性,坚持不抄国内的,不搬国外的,不搞千篇一律,坚持“四统一、三分头”,即统一规划、统一风格、统一色调、统一配套和分头放线、分头施工、分头管理,既体现单体建筑的个性,更追求整体效果,使整个城市建筑自然融为一体。在建筑风格上,要塑造“中西合璧、一区一式、错落有致”的建筑风格。比方说住宅小区建设,这是我市城建投资份额最大的一块。过来是重内部结构、轻外观设计,往往是透过一楼看一区,透过一区看全市,这种状况必须改变。在具体操作上,要全部通

过招投标选择施工队伍,实行项目监理制,严把选址定点、方案设计、竣工验收“三道关”。第三,维护规划管理的严肃性、权威性和连续性。在规划操作上,强化规划的法律地位,抓紧成立由公务人员、专家学者、群众代表参加的城市规划委员会。上海这样的特大城市,对重大建设项目和设计方案,一律由国内外一流专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投票决定,而不是政府官员说了算,他们的东方明珠电视塔、上海大剧院等一大批标志性建筑就是这样建起来的。要实行规划行政责任追究制,依法查处干预规划主管部门依法行政、违反规划进行项目审批、擅自下放规划管理权等行为。在规划控制上,着眼于城市有序、可持续发展,把城市规模控制在水资源的供应能力之内,把城镇人口控制在二、三产业的承受能力之内,使城市的发展最终有利于人的生存与生活。在规划管理上,坚持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讲规划不讲关系,讲原则不讲感情,做到一张蓝图管到底、建到底。实行“阳光规划”,推行城市规划公示制,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监督。每一个项目都要公开招标,要制定建设方案和效果图,项目设计方案的审批要经过设计单位、主管部门到分管市长、市长层层把关,争取每一个建筑都是一个标志性建筑,不留遗憾工程。

二、创新思维,打好经营策略牌。规划和经营是城市建设的“两条腿”。抓城建必须从依靠政府投入转移到通过经营城市,使这一最大的国有资产增值上来。要把经营城市理念贯穿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以全新的观念研究资源,以全新的方式运作资源,以全新的手段管理资源,实现城市建设“头年迈大步,二年见成效,三年大变样,四年上台阶、五年树形象”的总体目标。

1、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不能包揽一切。城市建设指挥部要坚持有所作为、有所不为的原则,主要负责卫生、市场、治安、交通等方面的综合整治,对重点工程牵头研究把关,对城市规划及发展方向进行宏观性的指导。下一步要抓紧成立城市建设投资公司,筹措城市建设资金,经营剥离出来的国有资产,经营城市土地,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为城市建设提供充足的资金保证。要运营好房地产置业担保公司,搭建起银行与购房户之间的桥梁。

2、科学运筹,盘活土地。土地资源是城市最大的存量资产,是政府最大的财富。如何把自然资源变为滚滚财源,要重点把握五个环节:一是强化对土地一级市场的垄断。土地储备中心要真正管用,做到“一个口子进、一个池子蓄、一个渠道出”,彻底杜绝隐形市场和分散、多头供地。二是严格控制建设用地供应总量。要按照适度从紧、不饱和供应原则,科学制定土地供应计划。工业用地和经营性用地要严格区分,实行梯次差价。三是大力推行招标拍卖。要严格限制协议出让土地,凡商业、旅游、娱乐、房地产开发等经营性建设用地,以及同一地块有两个以上意向用地者,都必须实行招标拍卖或挂牌出让。四是超前编制控制性详规。对政府储备的土地和近期拟向社会供应的建设用地,要组织力量编制控制性详规,作为土地市场供应的依据。五是大力整顿和规范土地市场秩序。重点放在对违法用地、非法交易的处理和对闲置土地的收回上。规划区内的土地,凡是闲置两年以上的都依法收归国有。

3、拓宽渠道,综合开发。一是资金来源多元化。按照“谁投资、谁建设、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吸引企业、个人及外商参与城建综合开发,建立政府启动、多元化投入、市场化管理的城建投资机制。采取以房带路、以路兴商、土地置换、经营权转让等市场配置的办法,把城市道路、广场、公园、学校以及绿化、美化等基础设施与城建开发建设项目捆绑在一起,整体考虑,统筹安排,缓解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的矛盾。采取贷款担保、用地优惠、政策倾斜、放开投资领域等措施,吸引和鼓励民间资金、外资进入城市建设领域。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等项目要积极争取国债投资;公园、水厂、体育场大胆采取出让经营权的方式,吸引企业投资参股;规划区内尚未出让的土地,要以推行地产信用的办法,抵押给银行,贷取大量的建设资金。各级各部门要增强参与意识,象电力局、交通局等部门那样,为城市建设勇于舍小家顾大家,做出积极的贡献。二是市政管理产业化。在城市绿化、市政养护、环卫等方面实行“市场化运作、产业化发展、企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的运行机制。要按照“宜股则股、宜卖则卖,力度要大、步子要稳”的要求,加快推进城建各项改革。自来水公司要抓紧与**广厦公司、福建盛达公司进行洽谈,加快推进步伐;由城建局牵头,环卫处、**镇、三个街道办事处共同组建新的环卫处,向全社会招标拍卖环卫清洁权,降低成本;公园经营权的出让要抓紧与信誉楼签订协议;体育场的开发改造要尽快与香港上元公司进入实质性谈判。三是无形资产有形化。城市无形资产的市场化运作,既可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又能促进城市建设和管理,进而使城市升值,带来财富和商机。要充分挖掘、经营好城市基础设施的冠名权、广告经营使用权、出租车及部分公交路线营运权等无形资产,这些都属于政府拥有的特许权,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其有形化。

三、依托优势,打好产业兴市牌。产业是立市之本,兴业之基,富民之源。没有产业作支撑,形不成人流、物流和资金流,生产要素难以向城市聚集。一是做大做强支柱产业。城市是地区的名片,产业是城市的名片。青岛市把城市支柱产业作为一个重要产品来培育和经营,由于青岛创造了海尔等享誉世界的品牌,青岛这座城市也一鸣惊人,实现了从经营城市品牌到培育品牌城市的转变。对我市来讲,应立足于传统优势产业基础,扬长避短,加大财政扶持、贷款贴息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培育壮大五金制造、资源化工、塑料模具等优势产业,集中精力打造城市产业的“航空母舰”,为城市发展提供强大支撑。在此基础上,通过宣传扬品牌、市场推品牌、优质保品牌等措施,进一步提升现有产品品牌的知名度,以名牌产品提高城市知名度。二是搞活第三产业。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先进程度的重要指标,城区发展第三产业应把握两个重点。第一,着力发展商品流通业。一个是商场。我市信誉楼在经营理念、管理创新等方面已经形成了独特的企业文化和较大的影响力,在**的知名度很高,天津等大中城市也来取经,而且还吸引了周边地区的顾客,形成了人流、物流。这可以说是**的一个外在品牌,我们要善于借势造势,扩大影响。另外一个是专业市场。要积极发展具有一定竞争力、辐射力的专业市场。比如说海鲜市场,现在仍然缺乏活力,下一步有关部门和单位要进行很好的研究,尽快把海鲜城做好、做繁荣、做出知名度。同时要规范提高蔬菜批发市场,加快建设冬小枣和苜蓿专业市场,超前谋划五金、塑料模具等专业特色市场。第二,大力发展社会服务业。讲区位优势,我们总提临港,但如何借助、利用,还缺乏深入研究。目前我市的基础设施、商业服务、社会事业已经比较健全和完善,这是港区短期内难以实现的,也是我们的优势所在。因此,我们的城市功能应定位于区域性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生产服务上,建成信息、金融、中介、物流中心;在生活服务上,建成商贸、餐饮、居住中心,加快建设港口的后勤服务基地。总之,要使人们感觉到在**比其他地方居住得好、生活得好、消费得好、休闲得好、娱乐得好,吸引在港口工作的人到我们这里来消费、就学、就医,乃至落户居住,使港口更加紧密地融入到**发展之中。三是抓好园区经济。要加快打造一区多园的格局,促进生产要素向产业聚集,产业向城市集中,形成产业集群。要突出抓好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我们常讲,要以抓经济的办法抓城建,对开发区而言,则要以抓城建的办法来促经济。开发区不仅要成为全市的经济形象代言人,也要成为城市形象代言人,城建形象和经济繁荣要协调、要兼得。要加快完善园区各项基础设施,制定完善优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把开发区建成规模相当、条件优越、环境优美、效益明显的工业园区,建成全市经济发展的龙头,城市建设的亮点。这里还要强调一下,对于外商,我们要厚爱一层、高看一眼。外商来投资,政策该优惠的优惠,该让利的让利,但是唯独城市规划不能让,绝不能以破坏规划、影响形象、牺牲环境为代价,这样人家来得不放心,我们留得也不安心。

四、标本兼治,打好长效管理牌。城市建设三分建,七分管。辽宁省省长、原大连市市长***说:“一座因疏于管理而脏乱差的城市,就意味着悄悄地贬值,也就是国有资产的流失。”城市管理是一本难念的经,过去有一种议论,认为市容和繁荣是不能兼得的,但实践证明二者可以兼得。我们强化城市管理,暂时看好象有损失,但城市环境好了,地皮就会增值,整个城市就会增值,搞环境建设不仅不会影响工业企业的发展和项目建设,还可以与企业发展、项目建设达到双赢。比如说,我市90年代初期城区的地价是每亩3万元,通过搞环境建设,现在城区的地价是每亩6万元,我市的城区面积是16平方公里,整个城市的增值就是7.2亿元。所以说,投资城市环境建设是有账可算的,管好城市可以带来丰厚的回报。我来**的时间不长,但城管中的问题却发现了不少。比如说环境污染、乱贴乱画的问题,占道设摊、乱搭乱建的问题,交通不畅、乱停乱放的问题,甚至打架斗殴、欺行霸市的事情也有耳闻。我想问题的症结主要在管理体制上,有的是因为管理职能交叉,管理上“撞车”与真空并存;有的是城市管理的职权不配套,有权管的看不见,看得见的管不了;有的是城市管理的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不完善,管得不严而且又监督乏力;有的是管理部门政企不分、政事不分,既当“运动员”,又做“裁判员”;有的是城市管理的法制建设不配套,有法不依与无法可依的问题并存。因此,要按照“依法治城、管教结合、标本兼治”的原则,切实加强城市管理。一是加强城市综合执法。城市都是管出来的。搞好城市综合管理,核心问题是把城市管理纳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强化城市管理效能,降低管理成本,提高执法效率。具体讲,要把握好四点。第一,要抓好一支队伍。要在城市建设指挥部的领导下,推行综合执法管理体制改革,变联合执法为综合执法,变多口管理为归口管理。按照“责权相一致、经费有保障”的原则,从建设、交通、国土、房产、环保、林业、水务、电力、公安、工商、街道办、**镇等部门抽调人员,建设一支专业型、高素质、过得硬的城管队伍。要确立执法队伍的行政执法主体地位,明确职责、任务,给名份、给权限,由财政供养、原单位开支。这方面也要学习青岛经验。青岛市从1999年开始,实行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试点。截止目前,城管执法人员由原来的2000人减少为1000人,但却收到了“队伍减了,执法快了,投诉少了”的效果。第二,要建立一套章法。市政府已出台了《关于加强市区综合治理的暂行规定》,对市场、卫生、交通、治安等方面的整治做出规定,作为一个试行办法,已印发给大家,随后还要综合各方面意见,逐步进行修改、完善。这就是我市今后在城市管理中的“法”,城管部门要执法必严,各单位要有法必依,无论谁违犯了都要追究责任,绝不姑息迁就。第三,要形成一种机制。一叫工作有热情。各级各部门对城市建设要积极主动、认真负责,不出成效绝不罢休。二叫打击不留情。对破坏城市形象、秩序的人和事要敢于出狠招、下猛药去根治。对城管部门执法不严、不公或是消极应付的,要敢于“打板子、摘帽子”。三叫服务有感情。城管部门要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提高政治和业务素质,在执法中管理,在管理中服务,成为一支领导信任、群众满意、廉洁高效的队伍。第四,抓好一些细节。比如城市卫生。现在我市的几条主干道卫生状况有所改观,但有的楼房背后、犄角旮旯却另有一番天地,垃圾污水乱倾乱倒,与整体形象极不相称。要以非典防治为契机,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消除死角死面,提高广大群众的卫生意识和健康意识。再比如小区管理。我市110个小区中目前只有20个实行了封闭式管理,缺乏统一的模式,这样既不利于物业、卫生管理,也不能保证安全稳定。要借助《物业管理条例》出台的机会,推行封闭管理,加强物业管理,提高小区建设水平。二是形成城市管理的合力。建城是构筑城市的躯体,管城是铸造城市的形象,育人是培树城市的灵魂。要叫响“城市管理,人人有责”的口号,尽快出台市民守则,增强全市人民的城市意识,努力形成齐抓共管、上下联动的管理体系。沿街各单位要落实好门前“四包”责任制,把自己份内的事管好。“两台一报”要采取多种形式,有计划、有步骤地宣传城市管理的各项规定。宣传、文化部门要加强文明创建力度,增强市民的道德意识、守法意识,让市民对城市是自己的家园有认同感,对管好城市有责任感,形成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人民管的社会氛围。

五、协调发展,打好城乡统筹牌。小城镇是个大战略,必须要有大思路、大手笔、大力度,才会实现大发展。要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加快小城镇建设,大力发展非农产业,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步伐。

一是切实搞好小城镇布局规划。综合考虑区位、资源、人口及经济发展水平和潜力等因素,科学规划城镇布局,以乡镇政府驻地为重点,以特色产业和龙头企业为依托,以工业小区为基础,逐步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特色鲜明、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对单个小城镇进行科学的功能定位、等级定位,切忌千篇一律,结构雷同,要建成工业型、农业型、商贸型、旅游型、资源开发型等各具特色的小城镇。小城镇规划编制要体现高标准,必须由具有相应资质的规划设计单位承担,不能因为小,就可以不重视,就可以出现败笔。二是加快培育小城镇的产业支撑体系。发展小城镇关键是繁荣农村经济、培育主导产业。各乡镇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羊二庄镇,要切实发挥大港腹地的区位优势,规划后勤服务基地,构建以劳动密集型、出口加工型和“三来一补”项目为主的临港工业体系。南排河镇,加快建设城镇商贸服务区、临港工业区、貂狐特色养殖基地、工厂化养殖示范区、无公害水产品养殖基地、水产育苗基地,构建“一区带六块,一路连一带”的临港海洋经济发展框架。滕庄子乡,建设以特色工业、特色农业、特色生态旅游为一体的综合型小城镇,做强、做美**“西大门”。其他乡镇也要明确发展重点,拿出得力举措,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要进一步完善推广“白庄模式”,各乡镇都要分期分步骤培育更多“白庄模式”的村庄,建成一批“以工强村、以工促农、工农互动”型的现代化新农村。三是大力推进综合配套改革。小城镇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以加快各项改革为突破口,逐步解决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第一,人口问题。吸纳农村人口是小城镇建设的一大重点。当前要解决出不来、进不去、留不住三个问题。“出不来”,就是农民在农村的利益转不出来,一个是宅基地,一个是土地,这需要我们积极探索土地转换和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让农民放心离开土地,安心在城镇置业;“进不去”,就是农民进了城镇以后有种种政策障碍,落户、工作、入学、社会保障等问题解决不了。要统筹考虑,制定政策;“留不住”,就是小城镇的就业渠道少,基础设施不配套,社会服务功能不健全,居住环境脏乱差,没活可干、没保障。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妥善解决。第二,土地问题。要严格执行土地政策,对耕地进行有效保护,保证土地占补平衡。要坚持先存量,后增量。镇中村、空心村、废弃地等要充分利用好,不能无限制扩张用地。要向存量要效益,向存量要发展空间。第三,资金问题。小城镇建设的钱从哪里来,在这方面要敢想新招、敢试新路。最重要的是转变观念,变资金投入为政策投入,靠创新机制、经营土地来挣钱,靠市场的办法来解决。第四,管理体制问题。要坚持走“小政府、大社会”的路子,建立精简、高效的小城镇行政管理体制。要进一步理顺乡镇政府与市级有关部门的职责关系,完善其经济和社会管理职能,改变小城镇责任无限、权利有限的问题。

同志们,做好今年的城建工作,对于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海城市意义重大。全市上下一定要按照市委提出的“一切为了**、全力发展**、共同创造新**”的要求,多尽一份心,多担一份责,多出一份力,努力把我们的城市建设得更美、更优、更强。

2.城建工作讲话 篇二

一、城建档案收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 城建档案进馆由于一味追求馆藏量, 而使接收范围划分过于粗放。

进馆范围划分过粗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对工程建设项目重要性区分工作没有很好地开展起来。大量小项目、非重要项目档案重复接收进馆, 如一个工业建筑的配套用房, 大至配电间, 小至门卫这些材料统统全收;一个小区, 其中许多栋楼的施工单位都是一家, 房屋设计套型也完全一致, 但档案资料却每幢楼都接收。这使得档案资料的审核、复核人员疲于重复劳动。这不但使城建档案馆馆藏量迅速增长, 档案的整理、归档、入库等工作都显得滞后, 而且就现实来讲, 城建档案的鉴定、销毁工作没有配套进行, 这给利用带来了不便, 更使保管工作陷入无法开展的困境。这样使大量利用价值不大的城建资料被接收进馆, 给档案管理阶段的整理利用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造成了人手不够、档案库房不够等诸多问题。更重要的是, 由于城建资料的长期堆积, 使一部分重要的城建档案资料彼此相混, 无法使其充分发挥真正的价值。

2. 城建档案的收集较为被动, 服务不到位, 方式又比较单一。

城建档案接收工作特别是工程档案的接收工作, 无论是在推行档案保证金制度后还是在实行建设工程备案制度后, 都得以较为顺利的开展。但这种单一的手段, 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城建档案馆工作人员本身对城建档案接收工作重要性和艰巨性认识的不足。最明显的就是, 在档案保证金停收到真正实现竣工档案备案制度的这一段时间内, 有大量工程档案没有按期进入城建档案馆。这说明, 我们城建档案的接收工作还是较工程以外的, 包括城市规划、城市建设管理类档案接收工作开展缓慢。更不用说是跨越城建系统的交通、电力、水利类档案, 有些甚至还是空白。档案管理部门在长期的档案管理中存在着服务指导不深入、不到位的现象。特别是现在工程建设多、业务指导人员少的现象, 更造成了城建档案部门坐等建设单位上门咨询等被动服务现象的产生。

3. 建设单位对城建档案的重要性认识还不是特别充分。

社会对城建档案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有关部门对城建档案工作不理解、不支持。城建档案是城市规划、建设及其管理活动中直接形成的, 对国家和社会具有极大保存价值的文字、图纸、图表、声像等各类载体的文件材料, 是城市丰富的历史资源。但在一部分建设单位, 其从事基建工作的管理、技术类人员, 当然也包括一些领导, 重建设、轻档案的思想占据了一定的位置, 只注重工程的投资、工艺、质量等方面的问题, 对建设工程档案在收集过程中是否齐全、完整、真实等情况重视不够, 有的甚至没有把档案管理纳入正常的工作范围, 更没有建立一套规范的管理机制, 来保障建设档案的完整和齐全。

4. 整个建筑行业的档案管理人员专业水平有待提高。

在整个建筑行业中, 许多资料员都是由施工员兼职的, 相对于专业的档案员、资料员来说, 他们对城建档案的建立、整理的水平较低。而且根据新的国标, 他们对工程档案的归档标准、要求等都很难有具体的掌握, 使工程档案与建设工程难以同步形成, 这就导致许多工程档案在收集过程中产生了失真、遗漏等现象, 最后导致工程档案资料接收不全、零散、遗漏、丢失等现象时有产生。

二、解决城建档案收集问题的对策

1. 加强对城建档案的宣传, 增强全社会的城建档案意识。

通过相关媒体, 尽可能地宣传城建档案的价值、作用, 扩大城建档案的社会影响, 形成城建档案是城市建设活动的真实记录, 是城市建设的历史, 它既有政治的价值, 更有经济和科技价值的共识。并通过苦练内功, 以显著的工作业绩, 引起社会对城建档康、有序开展。

2. 争取建设行政相关职能部门的支持, 使

其愿意与城建档案馆通力合作, 为建设工程档案提供相应的监督和制约保障。如工程竣工验收前, 质监部门严格要求建设单位按规定实行档案预验收制度, 工程备案时查验建设工程档案预验收合格证, 同时请规划部门或建管部门在发放规划许可证或施工许可证时查验建设单位是否与档案馆签订《建设工程竣工档案移交责任书》等。加强与有关职能部门的沟通, 争取其支持和配合, 特别是请规划、建管等部门共同参与管理和监督城建档案的收集工作。

3. 加大档案收集力度。

3.城建工作讲话 篇三

关键词:城建档案;业务指导

1、城建档案业务指导工作的重要性

近几年来,随着湛江市城市建设项目的增多,对于城建档案越来越多的高要求,这在一方面可以显现出城市档案对于城市建设的重要性。城建档案属于一个城市全局性的工作,对城市建设中的一砖一瓦进行见证,是城市建设的真实写照。但目前在整个城建档案工作过程中总会存在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一个项目竣工时间很长时间了,还没见这个项目的档案移交过来;还有一些就是所移交的资料不完整,时间、内容及实际情况有出入。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到后续工程建设中的档案管理利用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因此,做好城建档案业务指导工作刻不容缓。其目的是通过业务指导人员对基层资料员的督促、检查、指导,使档案的收集、编制、移交等一系列工作符合相关要求,保证城建档案工作规范、有序、有效的展开。城建档案业务指导主要是对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技术性咨询和指导,对施工中档案资料进行监督、检查,以保证资料能够被按期完整地接收进馆。由此看来,城建档案业务指导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1)业务指导工作是提高城建档案工作水平的有效手段。做好城建档案业务指导工作,可以了解各单位的档案工作情况,促进各单位业务工作的交流。通过一系列的方式方法进行指导,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档案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提高城建档案工作水平,推动城建档案工作更上一个台阶。

(2)业务指导工作是城建档案工作的重要内容。城建档案业务指导工作是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重要职能,也是档案行政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和必不可少的环节。它对推动档案事业向标准化和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它是《档案法》赋予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档案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离开业务指导工作,城建档案工作势必陷于各行其是的无序状态,这对城建档案工作的健康发展显然是不利的。

2、做好城建档案业务指导工作应把握的三方面

2.1强化业务指导工作的人员素质

一要做好城建档案业务指导工作,首先业务指导人员要提高认识,增强业务指导工作的责任感。

二要加强学习城建档案工作各项规章制度,明确业务指导的知识结构,对城建档案工作一套完整的流程及业务知识了如指掌,提高业务能力。

三要强化服务意识,营造指导者与被指导者良好的氛围关系。这就要求城建档案业务指导人员态度诚恳,平等待人;满腔热忱,悉心指导;讲究方法,加强针对性。

2.2把握业务指導工作的不同时段

2.2.1前期业务指导。

城建档案业务指导工作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前沿性。把城建档案业务指导工作前置,增强其主动性。业务指导人员在建设项目开工前对其进行简要的业务指导,告知签订《责任书》等其它要求。这样可以避免城市建设项目竣工后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发生。

2.2.2中期业务指导。

在城市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业务指导人员可以积极主动深入施工现场进行业务指导,对其施工技术资料和工程建设进度是否同步、资料收集是否齐全规范、收集的资料是否真实等进行监督检查。如有问题,立即提出整改意见,保证施工技术资料准确规范。

2.2.3后期业务指导。

建设项目竣工后,城建档案馆在正式接收工程资料前,对其进行验收,验收不合格的不得接收。业务指导人员在验收工程档案材料时,应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按照相关规定的要求,进行工程档案的验收工作,对不符合规范的工程档案按要求让相关单位整改,对档案材料没有完整报送的要督促相关单位补充完整。整改完成后,根据整改要求再仔细认真核对,确保入库档案资料符合规范要求及工程竣工档案的质量。

2.3找准业务指导工作的方法途径

2.3.1现场指导与电话指导

面对大工程、大项目,比如大型企业厂房、住宅小区等重点项目,城建档案业务指导工作人员可以采取现场指导的方法,深入施工场地进行业务指导。对施工、监理、勘察、设计等单位产生的文件及施工图纸进行查阅指导。

面对小工程、小项目,业务指导人员可以采取电话指导的方法。这样既可以解答被指导者的疑惑,节省业务指导工作人员的时间,也可以达到城建档案业务指导的目的。

2.3.2集中指导与个别指导

集中指导,顾名思义就是把不同单位的有关人员都集中起来进行指导。城建档案馆可以举办“城建档案业务培训班”,将一些新开工的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的资料员集中在一起,对资料员进行培训,使其了解城建档案的编制、收集、报送等环节的要求。这种方法适用于大范围情况下采用,省时、省力,又有效。

个别指导是指针对个别资料员在工程资料收集整理中遇到的问题单独进行业务指导。这种方法范围小,针对性强,解决问题比较透彻。

2.3.3网上信息与工作手册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互联网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人会从网上找寻解决问题的答案。城建档案部门可以建立网站,在网上发布一些常见的档案业务指导内容,发布城建档案工作动态,让有需要的人利用网上信息来解决城建档案业务上的困难。

城建档案业务指导工作是一项长期性、反复性的工作。为切实加强建设工程档案管理工作,确保建设工程档案完整、准确、系统,城建档案部门可以编制《工作手册》来达到业务指导的目的。以宣传法律法规,明确建设工程档案归档与移交内容、质量要求及报送期限;明确建设、施工、勘察设计、监理等单位在工程档案编制中的业务工作职责以及介绍档案管理职能部门的业务指导及服务内容。编制完成后,《工作手册》可以发放给各建设、施工等单位,为城建档案业务指导工作提供便利。

3、结束语

4.2005年城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四

一、过去一年我区城建工作的主要回顾过去的2004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在这一年里,面对国

家宏观调控,土地市场秩序治理整顿,土地、资金、电力等要素严重制约,以及云娜强台风的正面袭击等困难,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建设规划局的指导下,我区城建工作者认真贯彻区委二届九次会议和区二届人大五次会议,切实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打造“都市路桥”和“一体化路桥”的目标,按照完善功能、改善形象、塑造特色、增创美感的总体要求,极力提升以功能和景观塑造为核心的城市竞争力,取得了显著成绩。全年完成基本建设投资38.1亿元,其中重点工程34.9亿元,建成区面积达20平方公里。一年来,我们坚持城市建设规划先行,城乡规划取得新进展。进一步确立了城市规划“龙头”地位,规划的调控作用得到了加强。规划体制进一步理顺,全面推行“阳光规划”,实行城乡一体的规划管理模式。编制完成了路桥分区规划、城乡一体化规划等重大规划,编制调整了远东商贸广场、新文化行政中心、历史文化保护区十里长街、中部工业区商业街区、南山生态保护区东区块等重点区域规划,基本完成了各专项规划、四镇总规和村庄布局规划,初步形成了一个层次分明、相互衔接、相融互补的较为完善的城乡规划体系。规划监察管理进一步加强,建立了城乡规划联络员制度,拆违工作有了新进展,共查处违法违章建筑23.47万平方米,拆除违章建筑7.1万平方米。一年来,我们树立大交通的理念,城乡道路体系得到进一步优化。突出“六大工程”建设,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全年累计完成投资1.62亿元,新增公路里程6.4公里,改建公路18.2公里。东方大道一期建成通车,松塘转盘改造工程全面完成,中心大道、财富大道基本建成,甬台温高速公路院路连接线路桥段工程重新开工,台州沿海高速公路路桥段、104国道西复线、路泽太一级公路路桥段北延、椒新线机场北路改建等项目前期工作不断推进。修建县乡公路公里,建成四级以上通村公路38.25公里,在全省率先实现公路通村率和通村公路硬化率100。一年来,我们大力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全年市政公用设施建设投入亿元,积极实施“安捷工程”,完成了南山路、公园路、文化路、路院路、银座街人行道的改造,城区交通状况不断改善。配合市里做好了台州供水二期螺洋水厂建设的前期工作,完成水厂一期滤池自控改造和二期清水池扩建工程。完成污水管网敷设21.2公里,完成222家单位排污纳管工程,处里污水1021.22吨,污水处理率达85。建成220KV金清变、双水变,巨科发电项目实现并网发电。敷设燃气主干管0.66公里,庭院管4.6公里。完成垃圾填埋场三期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信息化工作快速推进,电子政务一期工程交付使用,三大网络平台相继建成。一年来,我们以“创建”活动为抓手,城市品位不断提升。深入开展“四市一城一区”创建活动,不断强化城市管理,街容街貌得到了明显改善,顺利通过省级文明城区验收。完善园林管理制度,加强园林执法力度,大力实施绿化建设。完成了世纪广场、滨海大道、104复线等处的绿化,共新增绿地面积53.4万平方米,其中公共绿地1.65万平方米,道路绿地41.8万平方米。大力推进河道整治,完成河道综合整治9.25公里。大力开展景观塑造。在春节、国庆节和“两会”等重大节庆期间,对入城口、广场、公园、主要街道等重要节点,通过绿化造型、花草点缀、气模布景等方式进行景观塑造,营造了浓厚的节会氛围。一年来,我们坚持新城建设的同时加快旧城改造步伐,建成区面积不断拓展。远东商贸广场区块围绕打造远东精品工程,加大区块控制性详规和项目规划编制力度,强化道路、桥梁、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推进30多个高楼、市场等重点项目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中部工业区和吉利汽车城围绕打造精品园区,加大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全面启动“立改套”工程,征用土地850亩,拆迁民房26万平方米,新建厂房28万平方米,园区主体形象进一步凸现。南山生态旅游观光区块围绕生态休闲,完成公里的山体游步道和旅游设施建设,旅游设施不断完善。旧城改造区块,完成了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首期改造区块的拆迁,成功修缮了“十里长街”一期工程,老街如期开街。共拆迁房屋2210间,建筑面积15.58万平方米,修缮房屋203间,面积1.45万平方米;大力推进了拆迁安置房工程建设和旧城二期保护改造区块的前期各项工作。一年来,我们不断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东部开发和村镇建设稳步推进。围绕加快“东部开发”目标,加大了东部四镇规划编制和设施

投入力度,增强了次中心金清镇的集聚辐射能力,推进了城乡协调发展。加快了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实施社会事业“六个一”工程和村道硬化工程,基本建成了横街安宝广场、蓬街青龙浦沿河公园,启动了横街上云住宅小区、区第二人民医院、金清大道西延等工程,完成村道硬化65公里。加大了环境整治力度。对镇区街道的脏、乱、差现象进行整治,实施亮化、绿化、净化

和美化工程;积极实施小康村建设,开展以改路、改水、改厕、改线和垃圾集中处理为重点的村庄整治活动,农村居住环境得到不断改善。大力实施“立改套”。在路桥6个街道的大部分村居实施拆迁安置方式“立改套”,有4个街道2个镇的17个村居签订了拆迁协议,涉及人口1.4万,拆迁面积56万平方米,安置面积达85万平方米。过去的一年,我们之所以取得这些成绩,一是得益于各级、各部门领导的重视和社会各界广泛的支持。几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对城市建设高度重视,把城市建设作为跨世纪发展的“龙头工程”来抓,作为本地经济社会新一轮发展的突破口和重要载体来抓。同时,社会各界对城市建设的认识不断提高,给予了充分的关心和支持,为城市建设工作创造了良好环境。二是得益于绐终坚持在改革创新中寻找解决问题和困难的办法。在缺乏国家投资,财政财力不足的情况下,我们坚持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把市场机制引入城市建设中,充分发挥路桥民资充裕、机制灵活的优势,运用民资搞城市建设,走出了一条具有路桥特色的城市建设路子,有效地缓解了资金对建设的“瓶颈”制约,推动了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三是得益于始终坚持突出重点、以点带面的工作方针。我们始终突出一主一次中心城区建设,抓好路桥主体城区和金清镇的建设,以远东新区建设为示范,推动全区各组团和城镇建设。同时,在不同阶段根据实际需要,明确一项或几项工作重点,以这些重点工作的突破性进展为抓手,推动整个城市工作上台阶。在过去的一年,我区建设事业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一是规划依然滞后。近年来我区虽然高度重视了规划编制工作,但由于城市化和经济建设发展速度大大超过预期,使得规划编制始终落后于发展节拍。二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市路难行、车难停问题突出,交通的“瓶颈”制约严重;供水矛盾日益突出,供水紧张的状况日趋严重;城市截污处理难以见效,垃圾无害化、减量化处理设施亟待建设。三是城市建设和管理机制滞后。城市建设和管理政策陈旧,制度不健全,管理手段落后,管理部门多、协调难,建管矛盾突出;公共设施基础设施难以共享共用,离城乡一体化要求相距甚远。四是村镇建设严重滞后。特别是以前的农民建房多以立地房为主,房前屋后多乱搭建,严重不适应都市路桥的要求。尽管我区已开始推行“立改套”,但还只局限于城区部分地区,许多农村还未启动,还需大量的工作要做。我们必须正视这些问题,着力研究解决。

二、2005年城建工作的总体要求2005年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完成“十五”计划,谋划“十一五”发展的承前启手的关键一年,也是台州基本构建完成台州大城市框架的一年。我区城建工作总的指导思想:以区委三届一次全会、二届人大六次会议精神为指针,按照到2005年基本构建完成台州大城市框架,大力推进“六个路桥”建设的发展战略,以发展观统领全局,以提高执政能力为保障,强化规划,完善设施,塑造特色,提升品位,大力推进“都市路桥”和“一体化路桥”的建设进程。2005年我区城建工作的主要目标:城市市政公共设施投入约3亿元;城市道路约万平方米;城市绿地30万平方米;拆违10万平方米;经营城市收益10亿元。针对上述指导思想和预期目标,结合实际,我们在具体工作中必须要坚持以下八个原则:一是规划优先原则。规划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蓝图,是建设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必须先于建设,先于管理。规划编制一定要高瞻远瞩,尽可能站在更高的层面上,在更广泛的空间范围内和更长的时间跨度上,按照提前实现现代化的要求,对城市的未来作出安排。要牢固树立城市规划就是资源,搞好城市规划就是发展生产力,就是最大的经济效益的观念,加大力度,加快进度,切实解决好规划相对滞后问题。坚持规划优先原则,很重要的就是要正确把握城市规划的内涵,城市规划不单单就是建高楼大厦、修宽阔马路,重要的是完善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科学设计、合理布局。要突出城市的特色和个性,根据城市不同的区位条件、不同的历史渊源、文化差异体现特点和优势,克服千城一面的现象。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变化。规划尤其是总划,应该是一种动态型的、战略型的规划,面向未来,立足现实,促进城市发展目标的实现。要加强对规划的投入,开辟规划编制的筹资渠道,保证规划经费的稳定投入。三是城乡一体化原则。城市化过程是城乡差距逐步缩少的过程,也是城乡资源不断整合、共享共用的过程。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乡一体化的趋势也将更加明显。建设都市路桥,我们一方面要进一步提升城市功能,发挥城市的吸纳、辐射、带动作用。另一方面要高度重视小城镇建设,努力实施城市协调发展战略,促进城市资源配置一体化和产业发展的一体化。通过完善城乡规划体系,促使城乡逐步走向统一和融合,城乡空间布局得以整合优化,逐步形成路桥主城区与东部“一主一次”两大组团协调发展的城市格局。通过农村城镇化,大规模地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不断提高农民的素质,改善农民的生活质量,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三是特色建区原则。一座城市的魅力在于特色,路桥要想在激烈的城市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要有自己的特色,把打造精品、提升品位、塑造个性放在优先的位置,要把城市建设从量的增长转到品位提升上来。路桥的自然特色在于依山沿河,南官河是孕育路桥历史文明的灵魂,南山、灵山、“绿心”是培育路桥发展壮大的健体;路桥的人文特色是“沿河成街、绵延十里”的历史街区;路桥的经济特色在于发达的民营经济,丰厚的民资,活跃的“市场”,以及极具潜力的“汽车”。我们必须传承历史,在城市建设中“显山露水”,为市场发展和汽车生产留足空间,打响“市场”和“汽车”两张品牌,尽早展现古今商城的独特魅力。与此同时,我们还必须充分考虑路桥的建筑特色,在建筑尺度、街景立面、色彩组合、城市标识等方面,聘请高档次的城市形象设计师来设计和包装,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四是经营城市与体制创新原则。打造都市路桥,必须始终坚持经营城市的原则,把城市经济引入城市建设中来,切实有效地解决资金对建设的制约问题。要进一步强化城市资源商品化、城市建设产业化、城市管理企业化的理念,运用市场经济手段,对构成城市空间和功能载体的资本进行营运,以达到以城建城、以城兴城的目的。要重视做好土地出让工作,做到按计划供地、不饱和供地,使土地收益成为城市财政收入和城建投入的重要来源。要继续加快推进市政、园林、环卫等事业单位改革,实行管干分管、管养分离、作业放开,逐步把城市的养护推向市场。五是城市化与工业化互动原则。工业化是城市的原动力,它不仅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而且其自身发展的规律,必须导致产业、资本、人口的地域空间集聚,由此带动城市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现代工业又要以城市为依托,城市化发展本身所具有的集聚、辐射、服务功能,又加速了工业化的进程。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当中,两者是互相伴随、互相促进、互相制约的。我们要高度重视城市工业经济的发展,合理布局足够的工业发展空间。在城市化进程中,尤其要把产业基地建设成为工业新城、城市新区,实现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双赢和互动发展。六是生态立区原则。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集中体现。现代化的城市同时必须是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在打造都市路桥过程中,我们必须从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入手,通过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诸多方面,不断改善居民的住房、用水、用气、卫生、娱乐等条件,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同时,注重资源的共享、土地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而不能以浪费资源、牺特环境为代价。必须把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和谐发展,作为城市化发展的重要条件和重要目标,正确处理眼前利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关系,既满足当前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同时为城市的长远发展留下足够的空间。七是强势推进原则。城市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的关系,不单纯是城建一个部门的事。镇(街道)和有关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抓城市建设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来,关心支持城建工作。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分管领导要全力抓,协调各有关部门解决好有关重大问题。城市建设涉及面广,工作矛盾多,在不断推进过程中,要协同方方面面的力量,落实综合性的措施,努力为城市化创造良好的环境。要以法律法规为依据,加大行业执法力度,严肃查处市政公用、园林绿化、建筑业、房地产业和交通管理等方面的违法行为,使城市建设的一切活动纳入法治轨道。各地、各有关部门一定要把有利于城市建设、有利于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有利于改善城市居民生活,作为协调关系、处理矛盾的准则,服从工作大局,通力合作,努力使全区城市建设水平跨上新台阶。

三、2005年城建工作的重点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明年城建工作的重点是围绕一个中心,破解六个难题,实施八项工程。

(一)围绕一个目标区委、区政府提出的打造“六个路桥”战略是中央、省、市系列重大部署与路桥当前实际的有机结合,体现了“五个统筹”的思想,体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2004年是建区十周年和本届政府任期的最后一年,是“六个路桥”建设的关健之年,区“现代化推进年”工作委员会已完善了“六个路桥”建设的具体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今年的推进任务和目标形象。城建工作要紧紧围绕“六个路桥”的战略目标,结合市里提出的到2005年基本构建完成台州大城市框架要求,积极推进“都市路桥”和“一体化路桥”建设,加快城市化进程,使城市建设服务于经济建设,服务于社会发展,服务于人民生活。

(二)破解六大难题当前,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我们在城市建设过程中遇到不少新情况、新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城市建设就难以在更高起点上稳步推进。要确保“都市路桥”和“一体化路桥”的顺利打造,我们就要敢于面对新阶段城建工作的新问题,加强学习,潜心研究,放开手脚,大胆实践,求得突破,促进路桥城市建设的快速稳步推进。

1、关于重大项目推进问题。重大项目是城市建设的牛鼻子,事关城市化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推进重大项目进度是打造“都市路桥”的内容所在,也是城建线工作的本职和灵魂。近年来,我区重大工程项目数量多、投入大,大部分项目进展较快,效果很好。但也有一些项目由于土地征用、资金落实等方面原因,启动不快,进度缓慢,影响了工程效益的发挥,影响了城市建设的进程。为此,必须落实资金、落实责任,切实解决好重大项目的推进问题。在资金问题上,要始终坚持做到多条腿走路,多渠道筹资,突破资金“瓶颈”。在人员问题上,既要坚持抽调精兵强将确保重大项目人员落实,也要把重大项目建设工作完成的好坏,作为评价、考核、选拨干部的重要依据,大胆提拨使用在重大项目建设中涌现出来的优秀干部。同时,要建立健全重大项目领导责任制、目标考核制和综合协调机制,落实激励保障、监督考核等配套措施。所有重大项目都要明确责任主体,防止因责任主体不明或多头管理而相互推诿、延误工期。要加强项目建设的治安管理,坚决打击强买强卖、强行承包、干扰公开招投标、破坏工程建设等影响重点项目实施的行为,协调解决征地、拆迁、施工等方面的矛盾,维护正常的建设秩序。要增强服务意识,减少办事环节,加快项目审批、征用土地等工作节奏,提高办事效率,为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2、关于“立改套”和“城中村”问题。对城区六个街道大部分村居村民建房方式由立式改为套式,是2003年区委、区政府积极响应上级号召,为约节土地,改善居住环境,提高城市品位而作出的重大举措,受到上级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目前,该项工作在中部工业区部分村居率先实行,已有了一个较好的开端。但就全区而言,该项工作还刚刚起步,由于村民的思想观念一时难以转变,政策还不够完善,部分干部的思想认识还不统一,“城中村”改造和“立改套”推进的阻力仍较大。同时,由于许多干部群众对列入“立改套”范围村民如何正常建房还很模糊,特别是桐屿、螺洋等一些城市规划区范围内村民多年未建房,对此,群众反响强烈,已成为当前我区社会的热点、难点问题。为此,我们必须统一思想、明确方法、政策引导,促进农村到城市、村落到社区、农民到市民的转变。一是统一思想。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必须从整体推进城市化的高度,从降低城市建设成本、减少资金浪费的角度,从改善居住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快“城中村”改造和“立改套”的重要性,进一步统一思想,痛下决心,克服畏难情绪,突破“城中村”和“立改套”难题。二是完善政策。近年来,我区在重大项目开发建设中相继出台了拆迁安置政策,基本明确了“城中村”改造和“立改套”村民的建房问题,但这些政策在区域上未尽包括所有城区,在操作性上还不够详细,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和制订。在制订政策时,要充分考虑围绕村民、村集体两大主体,政府让利,政策倾斜,调动两方面的积极性。三是明确责任。在制订的政策中,有些权责已写得非常明确,如在《路桥区农村村民公寓式住宅用地管理实施意见(试行)》(路政办发[2003]184号)文件中,明确“立改套”范围村民的正常建房具体工作由镇(街道)组织实施。各镇(街道)可牵头统一建设,再分解到户。对于规划区内村民建房问题可考虑通过跨村安置方式来解决。各镇(街道)有思路,区里可给政策。这就要求各镇(街道)必须创新工作方法,根据本地实际,积极偿试,强势推进。

3、关于要素短缺问题。随着我区城区的扩大,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来我区用地量、用电量、用水量迅速增大,供需矛盾凸现。特别是土地问题,当前我国实行最严格的土地保护政策,从去年以来持续开展土地市场秩序清理整顿工作,到目前还没有结束,土地控制十分严厉,政策还不明朗,这给我们的土地利用带来极大的困难,土地限制将成为今后城建工作的最大问题。为此,我们必须增加有效供给,解决好要素短缺问题。一方面,要千方百计争取土地指标,加快土地整理和滩涂围垦进度。进一步健全供地政策,偿试实行市场化供地方式,加快供地速度,控制供地规模,提高土地投资密度和产出率;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土地管理,严厉打击非法出让土地行为,保证重点工程和重大项目的用地需求。另一方面,要把解决供电、供水短缺作为为民办实事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坚持“开源、节流、技改”并举,全力保证城市供电、供水,特别是居民的生活用电和用水。要充分认识城市供电、供水这些基础设施建设的特殊性,要超前规划、提前建设,强化有序用电和节电管理,鼓励企业自发电。要切实加强水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全面推行节约用水和计划用水,实施超计划加价收费政策,加大节约用水力度,改善城区供水管网,增加用水有效供给。

4、关于城市管理问题。“三分建、七分管”。搞好城市管理,是打造都市路桥的基础。近年来,我区以创建文明卫生城市活动为载体,理顺机制,强化执法,不间断开展城市环境的综合整治,城市特别是城区主次街道面貌有了较大改观。但从总体上看,城市管理的问题还不少。比如市容市貌容易反复,长效管理不落实;管理盲区依然存在,背街小巷脏乱差比较严重等等。解决这些问题,关键要在完善城市管理体制上下功夫,推动城市管理重心下移,充分发挥城区特别是街道在城市管理中的主体作用。一要理顺体制。区一级要进一步简政放权,充实街道管理职能,发挥街道管理作用,进一步理顺区、街道、社区三级之间的关系,明确各自在城市管理中的职责和作用,完善“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服务”,形成“条块结合、以块为主,职责明确、协调配合,统分结合、高效运行”的城市管理体系。二要打牢基础。充分发挥街道在城市管理特别是街面管理中的主体作用,按照重心下移、属地管理原则,建立定地段、定人员、定时间、定责任,形成以路为线、纵横成网、布局合理、覆盖城郊的管理网络,做到违章行为及时处理,街头垃圾及时清除,环境面貌不断改观。三要强化保障。公安、工商、电信等职能部门要切实加大支持力度,建立与城管部门责任共担、联合执法、集中整治的工作机制。要牢固树立城市建设要投入,城市管理也要投入的理念,切实加大对城市管理的投入,提高城市管理维护费标准和管理人员报酬,改善城管部门工作条件。四要推进改革。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加快城市公共服务事业单位改革,推进市政养护、环卫作业和公共服务业的市场化产业化进程,推进管干分离、管养分离、作业放开,通过市场化运作,充分发挥企业在城市管理中的作用,促进管理重心下移。同时,要加强正面宣传引导,提高公众参与意识,努力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良好风尚

5、关于房地产业健康发展问题。房地产业是我区打造都市路桥的动力、经营城市的载体、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点。这几年路桥房地产业全面启动,建成了一批新颖住宅小区和高楼大厦,培育了一批开发水平高、管理能力强的房地产综合企业,拉动了城市规模的扩张和城市经济的发展,社会效益包括城市效应十分明显。但在房地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住房供求结构不够合理,开发企业规模小,住宅建设品位尚待加强等问题。必须加强调控,打造精品,强化服务,促进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一是加强调控。政府调控的主要目的,是把房地产价位控制在合理的价格上,是让不同阶层的人可以选择不同的房子,使政府改善一般群众居住条件的原望能够得以实现。我区将通过加大土地供应量,开发经济适用房来实现这一目标。二是打造精品。要建设好几个示范小区,鼓励房地产开发企业注册房产商标,营造争品牌、创品牌、树品牌的氛围;要提高住宅的科技含量,高度重视“四新”技术住宅建设中的应用,使住宅建设有质的飞跃。三是强化服务。要关心房地产企业,了解它们的困难,倾听他们的要求,解决他们的问题,为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发展环境。

6、关于城建队伍建设问题。队伍自身建设是城建事业改革和发展的基础,是建设工作落实和推进的保证。我来路桥二个多月,却发生了好几件工程建设的事情,会前,我特地安排大家现场观摩我们的问题工程。一是我们看到的南山街桥梁问题,该桥梁建设时没有考虑交通实际,桥面倾斜度太大,整个往西偏,致使东面来的车子难行,交警交通标志线难画;二是藕池小区临银安南街的几幢房屋问题,由于离街的建筑后退没有达到规定的5米,致使边上的桥梁难以建设,街面极不协调;三是金清花园新村小区地基拍卖问题,拍卖时的小区图纸和规划处批准的图纸不相符,而建设时又不按拍卖的图纸操作,导致部分拍买户上访。等等。我在此不一一举例。这些问题的出现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究竟是我们的操作人员业务能力差,工作不负责任,还是基于个人利益而为之?应该说,我区城建队伍总体素质是好的,但问题也不少,主要体现在业务素质和责任心方面。因此,我们要始终坚持队伍建设与业务工作两手抓的方针,化更多的精力研究队伍管理问题,努力造就“务实高效、干净干事”的建设队伍新形象。要狠抓学习教育。以学习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为主线,结合业务工作,深化理论学习,提高队伍素质。要狠抓人才培训与人才引进。着眼规划、建设等专业人才短缺的现状,通过各种形式,开展全行业的职业教育,做好一批急需的专业人才的引进工作。要狠抓作风建设。围绕提高服务效能,开通规划、建设审批“绿色通道”,拓宽为民服务渠道;围绕重点工程和重点工作,深入调研,加强指导与服务,推动各项工作落实;围绕党风廉政建设,从制度入手,完善行政制约机制,防止权力行使中的各种不廉洁和腐败行为,做到警钟长鸣,常抓不懈。

(三)实施八项工程

1、规划龙头工程。根据统筹规划,重点突破,城乡一体,持续发展的原则,进一步把握重点,加大投入,切实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编制城乡一体化规划。在台州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编制完成路桥分区规划、路桥区发展战略研究规划,尽快编制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供水、排水、道路、绿化等专项规划,抓紧修编金清、蓬街镇区控规,新桥、横街两镇协调总规,以及村庄布局规划。二是提高详规覆盖面,切实解决规划滞后问题。重点做好路桥远东商贸广场西扩区块、路桥历史文化保护区二期区块、台州沿海工业区路桥园区、中部工业区和几个入城口控制性详规的编制,并抓好各区块内重点项目规划的编制。三是加强城市规划研究。结合地域特色和人文特点,做好路桥山、水、城相融的城市空间研究,进一步加强对旧城改造和新区开发的规划指导和城市设计,提升城市发展的内聚力和吸引力。四是强化规划管理工作。严格项目审批制度,进一步规范审批内容。全面落实规划批后跟踪监察制度,强化规划批后管理,控制新的违法建筑产生。坚持集中行动与经常性管理相结合,继续加大城市拆违力度,不断减少存量违法建筑。

2、新区拓展工程。在现有城区的基础上,通过高起点、大手笔规划,扩大规模,拉开框架,拓展城市的发展空间,通过建设一批高等级的路网和重点设施,带动远东新区、吉利汽车城区块、南山生态旅游观光园区、中部工业区和台州沿海工业区路桥园区等组团建设,使之成为路桥未来城市的重要支撑和精品区域。远东新区在现有4.32平方公里的基础上,北扩西延,形成占地约5.7平方公里,以新行政中心、商贸、居住、科教文卫设施为主体的新核心区。今年着重推进台州市恩泽医疗中心、民营经济发展论坛、新行政中心和居住小区等重大项目建设。吉利汽车城区块将建成以火车场站、汽车城、物流园区建设为重点的现代商贸区。目前要重点考虑城市景观环境的设计及城市交通组织,建设好吉利汽车城和中央山居住小区。南山生态旅游观光区将建成以生态农业、花卉苗木、植物林带、山体观光、沿山居住为主体的高档旅游区。今年着重建设花木路(桥)、山体游步道及小景点,做好莲花山生态体育公园、肖王生态居住区和台州花鸟市场的前期工作。中部工业区将建设路桥近期先进特色产业制造基地和大型生产资料市场园区,为远期城市功能结构调整建立基本构架。今年着重完成工业区主干路网建设,加快安置小区建设。台州沿海工业区路桥园区不仅仅是大规模的工业区,也是未来台州市的新城区,其开发建设必须树立高标准的规划和建设原则,为未来城市发展留出充分的发展空间。

3、交通畅通工程。突出干线和城区畅通,计划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86亿元,建成高等级公路14公里,完成公路改造16公里,新增公路里程19公里,高等级路面改造96公里。一是推进主骨干交通路网建设。滨海大道一期工程在11月上旬建成通车,甬台温高速公路连接线院路一级公路基本建成,做好104国道改线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路泽一级公路北延工程争取在下半年动工。二是抓好县乡道路建设。完成县道石八线复线工程、石八线新丰至十塘路面改造工程,乡道海滨至白沙路面改建工程、桐屿高峰至小稠改建工程,做好县道椒新线新桥段拓宽改造工程、椒金线机场北路改造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争取在年内开工。三是抓好康庄工程和绿色通道建设。全年计划建设准四级以上通村公路50公里,率先在全省完成村村通公路目标,并确保完成25公里的县乡公路绿色通道建设。四是完善城区路网。完成台州中心大道路桥段、财富大道、灵山路、文化路、银安街北延、双水路东西延等道路工程建设,进一步改造城区路网,并加快停车设施建设,切实解决“行车难、停车难”问题。

4、设施优化工程。坚持适度超前的原则,加大投入,加快城市供水、供气、供电、排污、环卫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为新一轮的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提供保障。一是供水设施建设。协助台州市二期供水工程指挥部在螺洋征地450亩,启动台州市二期供水工程建设;恢复使用深水井,解决原水供应不足问题;继续实施城区和部分村庄供水管网改造,水厂制水设施改造,形成城乡供水保障体系。二是污水工程建设。在完成建成区三级管网建设的基础上,把截污干管延伸到峰江、桐屿、螺洋三个街道,扩大污水收集范围;积极筹备日处理污水8万吨的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提高污水处理能力,进一步改善环境质量。三是供电设施建设。要加快城乡电网改造和中低电网建设,尽快实施220KV双水变和110KV横街变、广场变建设,建成巨科6.72万千瓦自备重油发电项目。四是环卫设施建设。根据统一规划,属地建设的要求,结合旧城改造和新区拓展的实际进程,新建垃圾中转站1座、公共厕所5座,建设垃圾填埋场三期工程,使环卫设施建设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四是燃气管道建设。要根据城区燃气管道的规划要求,按照城市道路建设与改造的时序,制定城区燃气主干管敷设的分计划,继续敷设居住小区和重点单位的庭院管网、旧城区块供气管网,在已敷设庭院管网的4个小区建设调压站。

5、丰满形象工程。城市形象本身也是一种投资环境,也是生产力,要把它作为加快城市化进程的重要内容。一是抓好高楼建设。这是城市的亮点,是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大力推进世纪大厦、台州国际大酒店、三友大厦、河西大厦等10多幢20层以上高楼建设,使高楼成群、成簇拨地,初步构勒出现代化大城市的天际轮廓线。二是抓好公共设施建设。推进博物馆、图书馆、科技馆和青少年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等文化设施建设,做好路桥中学、路桥小学扩建,区中医院、区二院迁建和台州市恩泽医疗中心建设,形成教育、体育、文化娱乐、卫生保健等基本齐全的社会设施。三是抓好市场建设。着力推进市教材发行中心、装饰城二期、电子数码城、塑料化工市场二期、华东塑料城等5个市场建设,提高现代物流和商贸设施的规模和水平。四是抓好入城口建设。入城口是城市的脸面,要研究路桥西、北、南三个入城口的城市设计,通过入城口的改造,改变和展示城市形象。

6、旧城改造工程。路桥区历史文化保护区二期老街修缮工程是今年我区旧城改造的重头戏,是建区十周年的献礼工程。二期保护工程总占地面积50万平方米,共有拆迁户2748户,房屋4855间,总建筑面积37.83万平方米。其中十里长街重点保护部分共有拆迁户311户,房屋5395间,建筑面积2.77万平方米。按计划我区必须在今年11月份完成二期老街部分的修缮工作,任务相对较重,时间非常紧。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开发管委会必须加快进度,分秒必争,做好拆迁政策制订、政策处理,控制性、修建性详规的编制,以及修缮工程的实施工作。修缮工程要总结老街一期的修缮经验,本着“修旧如旧,仿真如真”的原则,注重历史文化的保护,强调建筑与环境的融合。在建筑单体风貌上,注重房屋门、窗、墙体、檐角、斜撑等细部设计与施工,充分体现路桥地方特色,还老街于清末民初时的古朴风情。在保护修复中尽可能拓展商业空间,注重商贸特色,讲究商业韵味,追求商业效应,通过继承和发扬商业文化,使深厚的地方文化传统与内涵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同时,要加快城中村和旧城改造步伐,加快老街一期历史协调区、新型街区和普通住宅区的建设步伐。

7、城乡优居工程。农民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我区通过近几年的房产开发建设,人均住房面积已从1994年的13.3平方米,增加到2003年的20.4平方米。应该说,相比全省而言,我区群众的住房面积是较大的,但我区群众的住房质量却不高。目前我区农民建房形式呆板,更新换代频繁,不仅影响村容村貌,而且极大浪费民资,有的群众一辈子辛勤劳动都折腾到房子上去。实施城乡优居工程,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具本要求,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在农村,要抓紧做好村庄布局规划,根据村庄区位条件、经济基础等实际情况,多层次开展村庄整治、旧村改造和新村建设,努力建设一批小康型示范工程为动力,发展一批农村新社区。在城区,则要以征地拆迁安置为契机,做好小区规划设计,建设一批较高档次的居住区。今年要力争按期完成中部工业区、吉利汽车城和历史文化保护区等10个拆迁安置小区的建设。同时,要建成望景湾、山水华庭两个居住小区,推进水天一色、经济适用房、灵山小区、肖王小区等项目建设,推动我区住宅开发档次的整体提升。

5.城建工作讲话 篇五

门牵头,有的由劳动部门牵头。所以,这两个部门的有关负责同志也参加了这次会议。刚才,市建委、国土资源局、劳动局、监察局就有关专项工作进行了专门的部署,讲的意见都不是部门的意见,是经过市政府同意的,大家要认认真真地抓好落实。下面,我讲两个方面问题。

一、关于推进城建系统依法行政工作

不久前国家召开了全国依法行政工作会议,温家宝总理对依法行政的重要意义、重点工作和队伍建设,都提出了明确要求。各个县(市)区政府、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认真贯彻,坚决执行。

贯彻《行政许可法》,关键在于认清形势,明确任务,适应变化。这段时间,关于贯彻《行政许可法》,各级、各方面都办了很多培训班,讲了很多道理,大家也都清楚和明白国家出台《行政许可法》的实质性意义。出台《行政许可法》,从根本上来说,是受国际大环境和国内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实际需求应运而生的。

我们现在这个世界,不是哪一个国家能关起门来搞自己事情的时代,受着国际公众舆论的制约。我们面临的经济社会环境与过去不同,过去我们是一个封闭国家,与国际社会虽然有交往,但只是一种单渠道交往,没加入世贸组织。加入世贸组织后,按照世贸组织的规则,它要限制的就是政府权利,它要维护的是市场竞争。市场竞争主体是企业,不是政府。为了与国际接轨,兑现加入世贸组织所做出的承诺,我们就必须收缩政府的权利,收缩的办法就是制定一部法律与国际接轨。另一个重要原因,我们大家都能感受得到,新一届中央领导特别强调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思想贯穿到我们全部工作的各个领域,已经成为我国各级党委决策的理念,各级政府施政的理念。在这种情况下,要保障人权、保证以人为本,根本办法就是限制政府的权利。

基于这种原因,在大的政策走向和社会发展趋向上,政府和事业单位的部分职能,要逐渐弱化和淡出。政府权力不存在越来越大的问题,只是越来越小,这是社会发展趋势。我们在努力建设一个法治国家,但是人治在起着很大的作用,在由人治向法治过渡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弱化政府权力。如果政府不能规范性地运用权力,就很难形成一个正常的、良性的经济和社会秩序。政府掌握着制订政策、执行政策的权力,如果任意胡来,受害的必然是老百姓。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面临着这种发展趋势,就必然是从政治上、从法律上、从行政关系的调节上,政府权力要不断地弱化,被弱化的权力也要不断地规范,这样才能形成一个良性的社会秩序。我们受计划经济时代传统思维、工作习惯的影响,在这种新形势、新变化出现后,会出现暂时的不适应,觉得这个事该怎么管呀,那个事该怎么办呀,那你就理解错了。《行政许可法》的实施,有些事情就是不让你管,应该由市场代替的就走市场渠道,能够由中介组织完成的就由中介组织完成,政府要逐渐从这些权力当中退出来。

《行政许可法》的核心是严格控制和规范行政审批权。凡是政府审批的,审批后连带着责任。批错了要给人家赔偿,象过去糊里糊涂说批就批了、说不批就不批了,那不行了。这就要求我们在座的各位同志,认认真真地学习法律、掌握法律、运用法律;每个人都要认清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趋势,按照规律和趋势办事,而不是按照个人主观意志办事;每个人都要在施政的过程中、在运用权力的过程中,努力规范自己的行为,决不能搞权力寻租。还像过去那样什么事打个“擦边球”,搞搞“先上车、后买票”,今后不行了。还像过去那样有了好处滥办事、不给好处不办事,今后就要进行行政责任追究了,你的岗位要丢,政府还要为你承担连带责任。现在企业、老百姓的法律意识越来越强,如果不依法行政,不仅仅是给自己招来麻烦,给政府带来赔偿责任,还会给社会带来危害。在座的各位同志,手中都握有一定的权力,工作中一定要坚持依法行政,法律怎么规定的就怎么办。

我们和国外比较,在办事过程当中有一个很大的差别。西方一些国家制订了很多基础性文件,规定了很多程序,你把这些文件搞全、程序走到,你不必找人,事情该批就批了,该办就办了。在我国存在一个怪现象,这些程序可以不走,只要找人,就可以把整个程序节省掉了,所以给老百姓留下的印象是:没有好办的事,也没有办不成的事。那敲门砖是什么呢?一是感情,二是金钱。如果这个社会照此运转下去,就会由腐败政府带出来一个腐败社会,永远形成不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秩序,受害者只能是那些企业法人、最基层的老百姓。

贯彻和执行《行政许可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城建系统的重要任务。近期,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集

中一段时间,组织所有的公务人员和执法人员,认认真真地学习《行政许可法》,学习有关的法律法规,真正做到依法办事,按法律规定的程序办事。这是我要和大家说的第一个问题。

二、关于当前工作中几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依法行政的过程中,有很多问题越来越突出,那么是什么问题呢?都是和群众利益直接相关、和群众直接面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是

怎么形成的呢?都是因为不依法行政,造成了部分的、局部的甚至是大面积的侵害了群众利益。大家如果细心都能注意到,年以来,建设系统面临着三个比较大的变化。

一是环境上的变化。我国正在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在土地问题上,过去我们可以这么办,也可以那么办,现在你想这么办那么办,不行了,你必须按规矩、按程序办。程序是规定性的,法律规定是非常严格的。你想去逾越不行,所以大家就感到不适应了。要适应,我们就都要养成按规矩办事的习惯。

二是信贷急刹车。信贷这一急刹车,很多企业的资金链条就断了。在宏观政策上,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开发的支持力度明显弱化。从严格意义上说,国家政策的本意就是让你少建,防止经济过热和重复建设。地方政府注重眼下的即时经济发展要求,必然要求一些项目尽快上马,加快建设,这就自然形成了一对矛盾。我们目前正处于这种矛盾之中。

三是依法行政。过去我们也讲依法行政,但是只停留在口头上,没有具体的法律规定,仅作为工作中的一种理念。有些时候,不免在工作当中“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现在不行了,法律条文出来了,在那放着呢,你想不执行都不行。这也是一大变化。

在这种大的变化下,我们面临的是一种什么情况呢?政府往往就处于一种非常尴尬的状态:弱化了政府权力,强化了政府责任,使政府在享有有限权力的同时,承担着无限责任,这就是目前政府工作面临的尴尬。我们常讲责权利相一致,有些时候责权利就是不一致,为什么呢?我们正处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加速推进阶段,这一阶段的前期表现出来的是权力强、责任弱,后期表现出来的是权力弱、责任强。大家今后会经常面临这样一种状态,没有这方面的权力,一旦真出问题了,你又必须承担这方面的责任。到什么时候,才是真正进入良性状态呢?那就是政府该弱化的权力全都弱化掉了,责任也都明确了,该是政府责任就是政府责任,该是社会责任就是社会责任,该是企业责任就是企业责任。所以,在这种条件和特殊背景下,我们所说的话,所做的事,都要经得起法律的推敲,经得起法律的检验。

在实际工作中,大家一定要认识到,对于依法行政来说,对于当前我们所要解决的城镇房屋拆迁、建设领域“双拖欠”、集体土地征用拖欠“两费”和治理整顿土地市场来说,政府扮演着三个角色:、政府是责任主体。因为权力在你这里,责任就应该由你来负。、政府是债务主体。很多政府工程欠着企业,企业欠着职工、农民工,形成了一个债务链。这个债务链的关键环节,往往就在政府自身。、政府是工作主体。把这些工作向前推进,政府要有所作为。

解决好当前城镇房屋拆迁、建设领域“双拖欠”等突出问题,要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要明确责任。

通过这个会议,主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确立责任意识。刚才我已经讲过了,政府扮演着三个主体的角色,你就必须承担这个责任。二是建立责任机制。这个责任机制就是一把手负总责,政府的主管领导,主管部门的主要领导和主管领导负直接责任。从部门工作分工来说,解决建设领域“双拖欠”问题、城镇房屋拆迁问题,牵头部门是市建委;解决集体土地征用“两费”拖欠和土地市场的治理整顿问题,牵头部门是市国土资源局;清理“双拖欠”欠款,责任部门是市监察局;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责任部门是市劳动局。责任机制和权力机制要分清楚。三是明确责任人自身的责任。在权力机制下,每个责任人都应该清楚,除了分管的正常工作以外,还有哪些需要完成的重点任务。落实到谁的工作任务,市政府就找谁要结果。希望大家按照这个意见,把分担的责任履行好,把分担的任务完成好,把分担的问题处理好。

第二,要抓住重点。

这些工作解决起来都很难,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果泛泛地抓,平均使用力量,短期内很难见到成效。因此必须抓住关键环节,解决突出问题。

(一)关于城镇房屋拆迁工作。重点解决四个问题:、房屋拆迁安置补偿资金不到位,就不能搞拆迁。解决好这个问题,可以避免今后再发生拆迁过程中形成拖欠问题。拆迁安置补偿资金要做到“三不”,即不减、不免、不缓。、拆迁中慎用强制手段,不允许用不合法手段。在拆迁关系中,政府处于强势地位,个人处于弱势地位,政府动用强制手段,任何个人也抗拒不了,因此极易形成侵害居民利益的行为。尤其不允许找团伙、帮伙搞违法强迁等用不合法的手段搞拆迁,今后谁有这方面的行为,谁承担法律责任。、解决好历史遗留问题。目前全市(含县市)共有拆迁遗留问题户,今年年末争取解决户,仍遗留近户。我们一定要下决心解决好拆迁遗留问题,进一步摸清底数,区分情况,站在老百姓立场上,在兼顾公平的前提下要照顾弱者,真心实意地为老百姓解决问题。、做到“三个分开”。一是拆迁管理和拆迁实施分开。政府是拆迁管理者,不能做拆迁人。管理者又是拆迁人,权力容易变形,产生腐败;二是拆迁和拆除分开。这是省里的会议一再强调的;三是管事和做事分开。有些领导干部和掌握实权的工作人员,让自己的家人或者亲属,办一个和自己职权有关的公司或是企业,然后凭借手中的权力通过这个公司去谋取经济利益,这是一种严重的不平等竞争,是决不能允许的。今后要把握一个原则,你在这个岗位上,享有这个权力,你家人和亲属就不能办这类的企业。要办,你就必须离开这个岗位。城建系统各部门一定要认真把握好这个事,对涉及到的该调整岗位抓紧调整岗位。

(二)关于解决建设领域“双拖欠”工作。有三个重点:一是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解决“双拖欠”问题,首先要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二是解决政府拖欠问题。各级政府要努力寻求解决办法。原则上,过去已经发生的拖欠按照国家规定要积极偿还,今后不再发生新的拖欠。没有资金就别干事,没有资金还要硬干事,这是造成“双拖欠”的根本原因。三是要不发生新的拖欠。不能这边清着,那边又发生新的拖欠,那就永无终结之日。

(三)关于解决集体土地征用“两费”拖欠工作。有三个重点:一是政府工程首先不能发生集体土地“两费”拖欠。二是今后无论哪类工程、哪种情况,都不能发生征用集体土地“两费”拖欠问题。三是已经发生的拖欠,要采取措施,马上还清。农民不容易,农民赖以生存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就是土地。你把土地给剥夺了,他就失去了依托和载体。补偿标准已经很低了,农民还得不到,他靠什么活着?这是在利用社会机制和权力制造不公平。大家一定要注意这个问题,切实解决好“两费”拖欠。

(四)关于土地市场治理整顿工作。按照国家和省里部署,各县(市)区、各部门要继续深入做好土地市场治理整顿工作,把握政策机遇,克服厌战情绪,搞好自查自纠。自查自纠关键是四个重点:一是开发区的清理。某省地区除了省里认可的十二个省级以上开发区,其他各类开发区该摘牌的抓紧摘牌,人员该安排的抓紧安排,财产该明确的明确。二是土地违法案件的查处。我市目前有五百多件土地违法案件,按照中央的要求,既要处理事,又要处理人。我们现在掌握的原则是,坚决处理事,慎重处理人。这是保护性处理办法,已经够宽松了。这期间,该履行程序的要抓紧履行程序,否则,这个机会你再不利用,等到治理整顿自查自纠阶段过去了,国家来处理的时候,一切后果自负。三是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招标、拍卖和挂牌。除国家有明确规定以外,所有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一律进行招标、拍卖和挂牌,严格走程序。为处理好历史遗留问题,创造宽松环境,有两个很重要的时间界限需要把握。年月日前,各县(市)区政府已经立项、规划或者已与开发商签订书面项目开发协议的用地,可以按照历史遗留问题处理。这已经在报纸上发布了公告。这是一个机会,但时间不是无止境的,有个下限时间,即截止到年月日前。如果积极、主动工作,有些问题可以作为历史遗留问题就处理掉了。月日以后要严格按法律规定办事。

(五)关于拖欠、截流、挪用征用农民集体土地补偿安置费问题。前边我已经说了,不再重复。

第三,要形成合力。

我们面对的这些问题,政策性强,上级要求严格,工作责任大。所以解决这些问题要做到“三个没有”,即:没有特殊部门,没有特殊区域,没有特殊情况。

(一)要合力破难。各个部门齐心协力,各级政府齐心协力,各条线齐心协力,把过去已经产生的问题切实解决好,处理好。

(二)要合力把关。各部门要严把关口,不该开的口子坚决不能开,不能做的事情坚决不能做,保证整个宏观政策环境公平、公正。在共同把好关口的过程中,各部门要按照全市总的政策原则,坚决做到“五不”:、不具备实力的开发企业和施工企业坚决不准进入市场。、集体土地征用补偿费、安置费不兑现的坚决不发《土地使用证》。、拆迁安置补偿资金存储不到位的坚决不发《拆迁许可证》。、对没解决半截子工程、烂尾楼问题的企业坚决不批新项目。、对存在拆迁遗留问题和较严重“双拖欠”问题的企业坚决不批新项目。同时,要搞好档案管理,防止企业翻牌。翻牌后的企业要承担翻牌前企业的责任。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合力把关。

(三)要合力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政府各部门要形成合力。无论处理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各部门间要沟通情况,不能互相推拖责任。在实际工作中,各部门一定要搞好配合,特殊的事有一个统一口径,特殊的问题有共同的解决办法,互相补台,不能推脱责任。

企业与政府要形成合力。今天我们请很多建设、开发企业的代表参加了会议,目的是让大家了解目前政府的决策方向和社会发展取向,企业应该如何调整自己的经营行为,来符合政府的支持方向,符合社会的发展方向。许多企业过去通过一些特殊渠道和特殊办法,也很有可能打一些“擦边球”,或搞一些“先上车、后买票”之类的办法。今后这条路堵死了,就是要严格遵章守法。一些房地产企业,过去有几百万就能搞一个房地产开发公司,就可以搞房地产开发。什么原因呢?是一种社会环境给它提供了可以欠、可以骗、可以占的发展氛围。有很多房地产企业用贷款来搞开发,欠的是银行的;有的通过一些关系或者合理的置换渠道,不交或缓交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土地出让金等前期和行政事业性收费,欠的是国家的;有的在开发过程中,欠着建设单位的,建设单位欠着材料供应商的,同时还欠着农民工的工资,形成一个债务链,欠的是供应商和老百姓的。因为有这种环境,才形成了债务链,企业以最低的成本获取了最大的经济效益,而牺牲了社会的利益。我们现在所要解决的,就是首先保证社会利益,然后再保证企业的经济利益。今后,各个房地产开发企业,各个建筑企业一定要遵章守法,只有这样,才能在政府的支持下,共同面对新情况,解决好新问题,渡过难关,适应新的发展要求,真正让自己的企业发展起来,成长起来。

第四,要统筹兼顾。

讲了这么多,核心就是一个“严”字:严格审批、严格管理、严格处罚。“严”字当头的同时,各个部门一定要做到统筹兼顾。对某省市来说,发展是第一位的。在不违法的前提下,一定要竭部门之力,举全市之力,为整体的经济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努力减少和减轻企业发展和个人创业过程中承担的社会成本。所以,大家要注意在“严”的前提下,一定要处理好一些关系,理顺一些程序,解决好一些特殊情况。

(一)土地严管,不是土地不允许用。大家一定要明确,国家对土地管理的严格程度,大家都是有亲身体验的。最严格的是基本农田。国家鼓励开发和利用已经和正在使用的城市土地,尤其是企业存量用地。有两类项目,国家在土地政策上是积极支持的:一个是工业项目,尤其是国家和省里的重点项目。如果能列上国家和省里的重点项目,解决用地问题的障碍就小了;一个是能源、交通、水利、公用设施等建设项目,国家在用地上是给予支持的。因此,严格土地管理并不是说所有用地都卡死了,对于这两类项目用地,市政府和国土部门会尽全力帮助大家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慎用强迁手段,不是不用强迁手段。并不是说今后强制性拆迁就都没有了。涉及到工业项目的建设用地,涉及到能源、水利、交通、公用设施用地,该强迁的必须强迁,不能因为个别人过分的利益要求而影响项目开工、影响全市建设大局,迁就少数人的不合理利益也是一种不公平。对于房地产开发项目,也不是绝对不用强迁手段,必要时,按照合法的程序搞强迁。市里有评估专家委员会,当赔偿意见出现分歧时可以实行仲裁,按照仲裁意见,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但无论如何,它延缓了房地产开发周期。今后搞房地产开发、搞项目建设,必须要有预见性和超前性。政府打算从明年开始,实行建设用地计划供应制度。前一年的下半年,大家把计划报上来,按照这个计划开始走程序,尽量缩短走程序的时间,为大家创造好的发展条件。

(三)拖欠不是连合同中双方认同的合理拖欠也不允许。问题是我们采取什么办法,把拖欠的工程款采用合同的方式相对合理化。比如,第一年工程验收结束,按照财政最后核准的投资总量或是按照招投标标书,工程验收合格了,付百分之多少,以后分几年分别付百分之多少,在合同内规定清楚。这样就缓解了暂时性的一次性投入给付资金的压力。今后再搞政府性工程的时候,政府自己要算好帐,在程序上为自己做好铺垫。

6.城建会议讲话(2.1) 篇六

平稳有序推进城中村及城市更新改造工作

—官渡区城中村及城市更新改造2011年工作回顾及2012年工作思路

根据会议安排,现将全区2011年城中村及城市更新改造工作情况及2012年工作计划及措施汇报如下:

一、2011年度工作回顾

2011年,按照《昆明城中村改造三年计划白皮书(2011-2013年)》要求,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指导下,通过各街道、各职能部门的共同努力,全区城中村改造以“规划编制审批、拆迁和土地整理、土地交易及安臵房建设”为重点,分批次、按进度稳步推进,新开工面积、竣工面积、土地交易、规划审批等几项重点考核指标均名列全市各县(区)之首。其中:

城中村改造新开工面积达395.6万平方米,完成市下达任务的158.24%;

城中村改造项目完成建设形象进度124.86万平方米,其中竣工面积101万平方米,完成全年任务的134.67%;

拆除各类建(构)筑物253.9万平方米,完成云秀商务中心、塔密村、南窑村等7个项目的土地交易,土地交易额超过130亿元;

城市棚户区改造涉及的10个城中村(共计10910套),均按 1

要求于2011年9月30日前全部开工建设。

全区11个片区21个村的规划方案通过市规委审议,上会项目总量位列全市首位。

通过一年的努力,进一步健全规范了城中村及城市更新改造的工作制度和流程,配套完善了片区公共基础设施,提升了改造片区的整体城市品质。同时,通过城中村改造,收回基础设施分摊费12.76亿元,完成土地交易契税4亿元,实现政府收益4.41亿元,共计21.17亿元,有效缓解了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紧张的状况。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的看到全区城中村及城市更新改造工作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巫家坝机场净空限高问题致使周边项目回迁安臵房建设受阻;广福路以南片区受城市风貌设计、控高限制及河道众多等因素制约,影响了城中村改造进度;部分城中村改造项目受制于市级国有投融资平台公司的开发进度、轨道交通等重大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时序,规划方案编制周期过长,项目推进缓慢。对此,我们必须开动脑筋,多措并举,加强沟通协调,切实加以解决。

二、2012年度工作计划

(一)工作思路

2012年,我们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要求,根据市、区三年行动计划,紧紧围绕我区城中村改造总体目标,加大力度,把城中村改造作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工作抓紧抓实,扎实

推进2011年以前已启动拆迁及建设的项目,重点抓好土地交易、基础设施及公建配套、回迁安臵房建设工作,确保城中村改造任务的完成。

(二)工作原则

继续坚持“政府主导、规划引导、民意为重、民生为先”的城中村改造基本原则,按照“成熟一个、启动一个、改造一个、成功一个”的工作要求,依法稳妥有序推进城中村改造各项工作。根据市、区三年行动计划安排,加快推进已通过市规委审议的12片28个村(106以内项目)的改造工作。加快土地交易工作,全面提速回迁安臵房建设,确保各改造项目回迁安臵房建设进度和质量。加强跟踪监督服务,及时启动条件成熟的项目。继续争取区城乡规划和土地储备委员会对城中村及城市更新改造工作的支持和指导,确保城中村改造及城市更新改造项目依法、遵规、履程、平稳、有序推进。

(三)工作计划

1、全面提速回迁安臵房建设。加快推进太乙桥片区、佴家湾片区、南窑村、关坡片区、云溪片区、云秀商务中心、上苜蓿村、马军场村、塔密村、广卫村等在建项目回迁安臵房建设,确保云秀商务中心、佴家湾两个项目约1500套(户)实现村民回迁入住;力争木器厂、上苜蓿村、南窑村、太乙桥村、马军场村、塔密村等6个项目约7000套(户)回迁安臵房封顶断水,城中村改造竣工面积不低于75万平方米。

2、平稳推进征地拆迁工作。加快规划已通过审批且条件较为成熟的子君村、广卫村、五里片区、小街片区、五腊村、方旺片区等项目的征地拆迁及回迁安臵房建设工作,确保年内新开工面积不低于250万平方米。

3、全力开展土地交易工作。加快上苜蓿村、马军场村、关坡片区二期、广卫村、子君村、五腊村、方旺片区、五里片区、云溪二期、小街片区、郭家村片区、陈旗营村、福德片区、陈家营村等条件成熟的片区和规划方案通过审议的片区的土地交易工作,年内完成不低于6片的土地交易工作;

4、强化沟通协调工作。积极主动与市轨道公司等市级国有平台公司对接,加快推进106以内城中村改造项目。同时,力争年内完成福德片区、方旺片区、五里片区等项目土地交易工作并启动回迁安臵房建设。

(四)工作措施

1、依法遵规履程、健全完善工作制度

健全完善城中村改造工作制度。加强中介机构的管理,实施中介机构准入、除名、备选库名单评审确定及管理约束等工作制度;加强对中介机构的日常监督,实行月考评制度,对未能向区城改办出具承诺书并交纳保证金、报送资料不真实、违规作业造成不良后果、工作成果存在重大问题、违规分包(转包)业务和连续两次考评不合格的中介机构,由区城改办从信息库中除名,对情节恶劣的,将列入官渡区城中村及城市更新工作中介机构黑

名单。

2、实施规划全覆盖、适度超前谋划工作

根据规划全覆盖工作的总体要求和部署,按照我区产业发展导向需求,结合三年计划白皮书,在已进行规划编制工作的基础上,将片区改造与全区、乃至全市的发展和建设融为一体,避免城中村改造同质化。同时,通过编制片区城市设计方案,研究片区空间形态,所需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的规模以及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等经济技术指标,适度超前谋划下步工作。

3、切实维护社会稳定、提速回迁安臵房建设

加快推进太乙桥、佴家湾、南窑村、关坡片区、云溪片区、云秀商务中心、上苜蓿村、马军场村、塔密村、广卫村等片区回迁安臵房建设。尽快启动规划已通过市规委会审议、条件较为成熟项目的回迁安臵房建设,切实维护绝大多数被拆迁户的合法利益,使近4万在外过渡的群众早日入住新家园。

4、高度关注民生、打造宜人宜居环境

为使人民群众住进配套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的新居,本着“回迁安臵房、公建配套和基础设施优先建设”的原则,同步建设各类公建配套及基础设施。目前,过规项目中将配建中学16所、小学25所、幼儿园52所、医院5家、社区卫生所17家、社区用房41个、生鲜超市32个、派出所10个、垃圾中转站25个、公厕91个,这些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将进一步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质。

5、强化舆论导向、营造良好城改工作环境

为妥善处臵城中村及城市更新改造等关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社会热点、敏感问题,工作中要按照“四群工作”要求,注重方式方法,切实考虑人民群众的实际困难,做好城中村改造的宣传工作;继续在区委宣传部的指导下,进一步加强对城中村改造的宣传力度,增强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提高应对媒体、引导舆论的能力和水平,努力维护社会稳定。

6、主动沟通协调、严格监督考核

完善城中村改造奖惩制度、区级领导挂钩联系重点城中村项目工作制度。继续加强与区委、区政府目督办的配合,进一步加大对城中村改造工作进度、效果的督查检查力度,把城中村改造工作纳入各街道、各部门的定期考核和年度考核,确保全区城中村及城市更新改造工作高效率、高质量推进。

各位领导、同志们,城中村及城市更新改造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德政工程、幸福工程、民心工程,2012年,我们将抓住城中村改造攻坚年的有利时机,加强跟踪监督服务,以提升城市品质为目标,以规划编制及土地交易为重点,全面提速回迁安臵房建设,确保各改造项目回迁安臵房建设进度和质量,使人民群众真正享受到城中村改造带来的实惠。

官渡区加快推进城中村改造办公室

7.做好城建档案管理工作路径探析 篇七

一、加强城建档案工作观念的转变

随着时代的发展, 对城建档案管理工作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为了促进新时期城建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效率不断提高, 不断提升城建档案管理工作的时效性, 并加强城建档案管理工作的标准化与规范, 要求相关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必须及时转变工作观念。就现阶段城建档案管理工作来看, 大多数的人们还没有意识到加强城建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对档案管理工作本身缺乏足够的重视, 工作态度相对消极, 这就很容易导致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低下。为了提升城建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效率, 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能够及时转变工作观念, 加强其对城建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 并能结合当前时代的发展特点, 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积极的完善和发展。

二、加强对城建档案服务方式的创新

开展城建档案管理的工作目的就是要进行档案服务工作。未来满足这一城建档案的管理需求, 就要积极转变传统城建档案管理中的被动观念, 对服务方式进行积极创新, 提升主动服务的意识。城建档案管理部门要能够对其工作进行准确定位, 对档案服务模式和服务体系进行大胆地改革与创新, 将应用信息技术的档案资源数据开发利用, 作为在下一阶段城建档案管理工作的重点进行开发与拓展, 从而使档案服务工作逐渐向多元化、社会化等方向转变。同时, 还要不断加强档案管理者的参与意识, 要求其在工作中不仅了解人们对城建档案信息的需求, 还能掌握当前社会的发展动态, 从而开展更加具有针对性的城建档案服务工作。

三、加强城建档案的规范化管理

要想不断提高城建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效率, 就要加强城建档案的规范化管理。这就要求在实际的城建档案管理工作中, 能够坚持以下原则:首先, 要对城建档案进行严格的审查与核实工作, 尤其是要加强对城市建设中已经竣工的工程档案资料完整性与真实性的审核。城建材料在移交的过程中, 要确保该准备文件、施工文件和竣工文件等的完整性, 还要使其符合城建档案管理的系统要求。城建档案管理部门在对城建档案进行管理时, 要紧密结合当前自身情况与发展的需要, 来制定与之相符的档案著录细则, 并对其进行标准化和规范化的管理, 从而促进城建档案管理工作水平的不断提升。其次, 在对城建档案中的案卷进行组合管理时, 要尽量对其进行标准化管理。在城建档案整理工作中, 一旦出现案卷内容错乱以及档案页码缺失等现象时, 就要采取积极的措施, 及时对其进行处理。并将与该文件有关的所有文件都重新进行编号与组合, 使城建档案中的案卷组合实现规范化、标准化与合理化。最后, 要保证城建档案的分类号码、名称的真实性与准确性, 可以有效提高城建档案的检索准确率。对一些含义比较模糊的名称要及时进行处理, 避免在应用计算机进行工作与检索时, 出现无法识别的现象。此外, 为了能够不断提升城建档案检索的效率, 还可以对城建档案进行分类管理, 这样在检索时就可以有效增强其准确性。

四、加强城建档案管理人员素质的提升

在城建档案管理工作中, 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广泛和复杂, 这就要求参与城建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要具有较高的工作素养。城建档案管理人员要积极学习相关的成功管理案例和其中所包含的管理思想, 并能逐渐提升自身的城建档案管理水平。同时, 在日常的城建档案管理工作中, 工作人员要及时与其他相关部门做好沟通联系, 从而有效地提升城建档案的整理、归档等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效率, 充分保证城建档案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和规范性。城建档案管理部门还可以用组织定期培训的形式, 来对档案管理人员能力和素质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与提升。为保证培训工作的效果, 要根据城建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实际情况, 进行不同的训练, 从而促进城建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肖丽萍.城建档案统一收集管理的强化对策及价值解读[J].城建档案, 2016.10

[2].邓杨.关于城建档案异质异地备份的思考[J].城建档案, 2016.10

[3].曾秋.县级城建档案建设中的常见问题及其改进策略[J].科学家, 2016.12

8.城建工作讲话 篇八

一、城建档案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一)城市规划建设的前提和基础

城市规划是城市发展的前提。要制定一个科学的,符合实际的并具有前瞻性的城市规划,必须依靠那些真实记载着该城市在建设过程中形成的档案资料,以此为基础,进行创新拓展。近几年来,临沂市城市建设飞速发展,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很多大的市政配套纷纷建成。这么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工程,如果缺乏充分足够的城建档案资料作为参考,一切从零开始的话,其工作难度之大,使不可想象的。城建档案为城建工作者提供了完整、系统、准确、可靠的资料数据,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時间。因此,掌握系统、完整、可靠的城建档案资料,是制定城市规划的前提条件,是进行城市建设和管理,乃至今后发展的重要依据。

(二)城市抢险救灾的重要依据

城市建设在推进过程中,经常受到自然灾害、意外事故以及人为因素的影响,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如果单纯依靠抢险救灾人员的努力,往往效果不好。这时候,城建档案就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在抢修洪水、供气管道事故过程中,我们通过查阅档案资料,就能很容易的找到管道线路走向,及时排查管道破损的位置,在最短的时间内修复管道,为广大市民提供及时快捷的服务。再比如,在抗震救灾过程中,到处都是倒塌的房屋、破损的路面,修复各类城市配套设施的任务非常繁重,这时候查阅档案资料,可以按图索骥,及时安排部署人员奔赴一线进行修复,为抢险救灾节约时间。

(三)变迁的重要参考资料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设快速推进,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临沂市也是如此。自改革开放以来,临沂市城市建设经历了多次跨越发展的时期。本世纪以来,市委、市政府提出“一河五片、组团发展、北上东进、南优西连”的发展思路,拉开了城市空间布局。尤其是临沂北城新区,经过几年的开发的开发建设,一座新城拔地而起,成为临沂城市建设的一张绚丽名片。城建档案详细记录了城市变迁的历程,是我市城市发展的缩影和基础,为今后查阅相关资料提供了重要的历史依据。

二、做好城建档案管理工作应该注意的问题

城建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非常复杂、琐碎的系统工程。做好这项工作,必须适应新的形势和任务需要,不断改革创新,解决好以下问题:

(一)效性问题

城市建设每一年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都有一批新的建筑物竣工投入使用。及时的收集、记录和保管好这些资料是城建档案管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比如,临沂市这几年组织实施了大范围的棚户区改造,一些旧小区消失,一些新的小区产生。如果不及时进行相关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有些建设资料会永久消失,一些新的小区产成。如果不及时进行相关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有些建设资料会永久消失,将会留下很多的历史遗憾。因此,档案工作者应该加大这些小区建设资料的收集,尤其是对一些图片、音像资料的收集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这将为后人寻找临沂记忆提供很重要的资料。

(二)制定建设问题

规章制定是城建档案实现长效、常态管理的重要保障,城建档案管理部门应当不断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定。比如,应该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包括考勤、考核、例会等常规制定以及相关激励制定,这样有利于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再比如,建立完善档案操作流程制定。进一步明确档案收录、查阅、回收制定,完善档案收录标准,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同时,对违反城建档案安全法规规章的人和事进行严肃查处,对查出的问题,及时予以解决,使城建档案安全法规制度不仅在纸上完整制度,也在实际中完整执行,真正发挥制度建设的实效。

(三)人才队伍问题

树立“人才是第一战略资源”观念,提供人才发挥作用的环境和成就事业的机会。一方面,可以考虑引进优秀的人才。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面临着就业难得问题,就业市场可谓是“供大于求”,这为城建档案管理引进人才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可以从高等院校的档案管理、计算机等选拔合适的优秀人才。另一方面,可以考虑内部挖潜培养。在我们的城建档案管理部门,内部本身就存在一些有潜质的人才,只要单位加大培养教育力度,定期进行业务培训,就一定能够让一部分人有所作为并成为单位骨干,这样既可以节约人员投入成本,也利于人才的留用。

(四)数字化管理问题

上一篇:依靠的近义词下一篇:城乡建设规划工作会议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