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德育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论文(精选14篇)
1.浅谈德育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论文 篇一
浅谈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韦祥军
新教育理念下的中学体育教学是全面实施素质的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并与德育、智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等诸方面相结合,形成全面教育体系的教学。在学校教育中,体育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基本途径,有着自身的特殊性。体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手段,在学校体育活动中具有丰富的思想品德教育因素,在体育教学中加强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具有其它学科教学所没有的优势。为此,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就在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谈几点肤浅的看法:
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首先要求体育教师必须注意自己的言行,因为教师的言行直接影响和感染着学生。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必须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具有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敬业精神,教师的言谈举止、榜样作用,在教学中十分重要。良好的言谈举止,会给学生一个好的形象,再加上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规范、娴熟的动作示范,配以生动、优美的语言讲解,以优雅的行为、朴实的生活、整洁的衣着、正派的作风,行走坐卧等外在仪表和进步的思想、创新的意识等丰富的内涵去感染学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模仿中审视自己,同时在教学中讲授一些有关体育明星的事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通过学生对体育明星的敬佩和美好未来的追求,为掌握技术动作创造良好条件,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中去学,从而得到全面发展。
课堂常规是保证教学顺利进行,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途径,教师要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班级的具体情况有重点地把课堂常规的内容和讲礼貌、讲道德、守纪律等结合起来,加强组织纪律性教育,使学生逐步形成遵守规章制度和热爱集体的思想品质。
体育教学具有内容多、范围广、思想性强等特点,这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利因素。由于各个运动项目内容不同,所达到的教育效果也不同,教师要善于挖掘其深刻的内涵,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例如,田径运动往往使人感到枯燥乏味,但坚持练习却能培养顽强、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球类项目需要在同伴的配合下进行,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又可以增进学生的勇敢顽强、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的思想品德。
教学过程中,偶发事件时有发生,这是学生在进行体育活动时的思想和行动的真实流露与表现,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行动和表现,及时处理有代表性的事件,因势利导对学生进行表扬或批评,提高学生对是非的判别能力,达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
在体育教学中,要让学生懂得强健的体魄是未来参加祖国建设的本钱这一道理,明确体育学习的目的。教师最吸引学生的是扼要的讲解、正确的示范、优美的动作、科学合理的方法及行之有效的辅导,让学生对此产生浓厚的兴趣。在练
习过程中,学生不敢做的动作,教师要启发引导,示范与讲解相结合,借助正确的预防和防护措施,在教师的保护下帮助学生完成动作;学生不会做的动作,教师应手把手地教,在此过程中,教师还要结合实际,全面了解学生的生理、心理等健康状况及其年龄特征,对动作完成得好的学生,给予鼓励和表扬,对不能完成或做得不规范的学生,给予耐心的辅导。切忌挖苦、打击学生。要用自己健康的体魄、过硬的专业素质去影响、引导学生热爱体育运动。
体育教学中教师经常采用激励竞争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一般多用语言刺激、体态暗示、榜样示范等手段,激励先进,鞭策后进,调动学生的自觉性、积极性、创造性。教师运用激励竞争法时,首先要教育学生正确对待暂时的胜负,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既能享受成功的喜悦,更能经得起失败的考验,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其次要对学生进行纪律教育、法制教育,因为任何竞争都是有条件的,都必须在规则的范围内进行,否则将受到惩罚,从而增强学生的法纪观念。
在体育教学中,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关键在于教师的言传身教。体育课大部分时间是在室外进行,由于学生在教室里经过紧张的学习后,大脑处于疲劳状态,当他们走上运动场时,会觉得精神焕发,加之活动范围较广,学生和教师直接接触的机会也最多。此时,教师要深入学生之中,与之谈心,多方了解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不论刮风下雨,还是严寒酷暑都要带领学生到球场上,到操场上,到大自然中去陶冶情操,去完成身体锻炼的任务。在艰苦的环境中,教师的影响是最大的。比如:酷暑中,教师所站的位置必须面对风口等,这种无形的教育方式,学生会觉得教师在无形地关心和爱护他们。当学生有困难时,教师要主动帮助解决;有忧愁,要主动帮助排除,以“人梯”的精神培育学生,建立纯真的师生感情,使学生自觉和不自觉地受到教育,从而得到全面发展。
青少年都有向往美好未来的愿望,都有为祖国贡献自己青春的使命感,都想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体育技能和道德风尚,在体育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将来才能更好地为祖国工作,成为社会所需人才的理想。祖国在召唤他们,社会在需要他们,教育他们不要虚度美好的青春年华,要加强学习,不辜负祖国的召唤,不辜负社会的需要。
总之,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在帮助学生掌握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的同时,要抓住有利时机,向学生进行德育的渗透,才是体育这一独具特色的活动课所具有的特点。人们借助体育这一实践活动,能提高自身潜能和生存能力,丰富人的社会文化生活,促进人自身体质和精神上的发展与完善,教师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多渠道、多途径、多方位的,随时随地都可进行,只要我们把握时机,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融入体育教学过程中,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2.浅谈德育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论文 篇二
关键词:初中数学,做中学,渗透策略
新课程提倡学生在“做中学, 学中做”, 其实质就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让学生在做中学习并建构自己的学科知识体系.数学是一门充满理性精神、充满智慧的学科, 数学知识尤其不能从外界强加给学生, 而应倡导让我们的课堂回归生活, 引导学生从自身的体验中去认知.正如:“老师给学生一个做的机会, 学生就会给老师一份惊喜;老师给学生一个引导, 学生就会走得更远.”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因此, 教师应该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 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 从而在“做中学”教学模式中, 让学生既获得知识, 又获得发展.
一、引导学生“主动”做
牛顿曾说过:“给我一个支点, 我将撑起整个地球.”就数学学习而言, “学数学就是做数学”, 也就是我们应当以情为经, 以境为纬, 设计现实主题以支撑学生的知识习得, 创设真实情境以引导学生的新知探索, 为学生的主动参与、主动发展开辟新的途径.因此, 教师应通过为学生创设一个学生感兴趣的情境, 引导学生“主动”做数学, 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产生和灵感火花的迸发.
例如, 在教学“直线与圆位置关系”时, 我创设如下问题情境:一艘轮船在沿直线返回港口的途中, 接到气象台的台风预报:台风中心位于轮船正西50 km处, 受到影响的范围是半径长为30 km的圆形区域, 已知港口位于台风中心正北50 km处, 如果你是船长, 请你判断一下:如果轮船不改变航线, 那么它是否会受到台风的影响?通过创设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情境, 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探索热情.然后引导学生将问题数学建模, 并通过自主探究、互相讨论, 探究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把对“点和圆的位置关系”的研究方法迁移过来, 利用所学的知识, 从方程的角度来解决这个问题, 最终得出直线与圆相离, 即航线不受台风影响的结论.
二、引导学生“自主”做
弗赖登塔尔说过:“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就是实行再创造.”然而, 受传统的教育观念影响, 课堂上以讲解———接受式为主要特征, 学生参与动手实验的机会较少.新课程理念要求做到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 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因此, 教师必须为学生搭建起自我创造和展示的舞台, 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 让学生在创造性思维的碰撞中进一步激发探索和创新的欲望, 引发更深入的思考.
例如, 使用“几何画板”可以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它可以教师演示, 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实验、自己探索.在教师的引导下, “几何画板”可以给学生创造一个实际“操作”几何图形的环境.实践也证明, 通过“几何画板”探索学习数学不仅不会成为学生的负担, 相反使抽象变形象, 微观变宏观, 给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极大的乐趣, 学生完全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知识.
三、引导学生“乐于”做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 教学的重点不是教师的教而是学生的学.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只满足于课堂上的体验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因此, 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 适当地设计一些学生乐于做的实践活动, 如社会调查和实践等, 将数学体验学习延伸到课外, 让学生在数学实践活动的过程中, 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过程, 学会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身边的问题.
例如, 在学习“生活中的不等式”时, 我让学生在课后寻找生活中的具体实例, 并对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进行比较分析、作出推断, 让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有的学生利用食品包装袋上营养成分表写出相关不等式;有的学生将气象台播报的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转换成不等式表示;还有的学生用不等式正确地表达了出租车的计价方式和电费计费方法等.通过课外实践, 使学生感觉到数学知识对生活实践的指导有重要的意义, 让学生实实在在地感觉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
四、引导学生“大胆”做
受传统的“师道尊严”的影响, 学生往往对教师有一种畏惧心理, 所以在教师面前说话、做事都会有所顾虑.这无疑与新课标要求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要求相违背.实践证明, 积极和谐的课堂心理氛围, 可以使学生轻松活跃、积极思考, 有利于学生的智力活动, 能更好地促进他们接受新知识, 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因此, 教师应积极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 使学生心情舒畅, 积极思考, 敢于问、敢于说、敢于做.
例如, 在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时, 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活动:在教室内设计了一个合理的平面坐标系, 让学生大胆地说说自己处在什么象限内, 以及这个象限的特征是什么.其中班上一位成绩较差的李姓同学回答错误了.我及时地鼓励他, 并告诉他用刚才学过的知识点再冷静地思考一下, 很快他就说出了自己正处在第二象限的正确答案.通过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 用实际生活中的例子给学生一个参照, 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 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和吸收”.
总之, 知识只有在不断运用中才能产生意义.但我们也应该意识到, 在整个教学中都能坚持“做中学”的教学设计也并非易事, 这需要我们教师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 坚持把课堂还给学生, 并不断在实践中摸索和总结, 从而让学生在数学实践和实验中, 学会主动、自主、乐于和大胆地不断探索和领悟新知识.
参考文献
[1]狄建英.让学生在做中学数学[J].教育科研论坛, 2006, 6 (5) :23.
3.浅谈德育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论文 篇三
关键词:语文;人格教育;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7-375-01
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人文性、思想性的特点,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同时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使其逐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积极的人生态度、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如何才能在教学实践中巧妙地渗透人格教育,塑造学生健康高尚的人格呢?下面谈谈我的拙见:
一、提高教师修养,充分施展教师的人格魅力
人格魅力是人独有的一种气质和素养,它可以感染和影响他人。一位专业知识扎实、教学技能高超、治学严谨的语文教师;一位为人师表、博学多才、风趣幽默、睿智机敏的语文教师;一位具有顽强的意志、开拓进取的创新能力、自信乐观的进取心、宽以待人的包容心等健康的心理品质的语文教师;一位正直善良,具有以人为本、终身学习等先进教育理念的语文教师,无不赢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无不通过言传身教对学生的人格进行潜移默化影响,让他们犹如沐浴在阳光雨露中,达到春风化雨的目的。因此,语文教师应加强自身修炼,健全高尚人格,提升人格魅力,这是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的前提。
二、从教材中挖掘人格教育的素材
中学语文教材所选的都是文质兼美、具有典范性的文章,尤其是诗词文,不但是汉语言文学的典范和精华,更闪耀着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品质、优良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节、高尚的民族情感、积极的人生观、正确价值观等光辉,语文教师应充分发掘其潜在的德育因素,渗透人格教育。如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刘禹锡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表现出作者虽仕途坎坷、屡遭贬谪,但仍豁达自信,奋发进取,执着追求理想的顽强意志力,以及他们对人生前途的乐观豪迈气概和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坚忍不拔的意志。在诗词教学中若能扣住这些强大的精神力量因素,对于塑造并激励学生的意志品格是其他艺术形式不可替代的。再如《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中,作为法国著名作家的雨果并没有为英法联军劫掠并焚烧圆明园唱赞歌,而是运用反语,辛辣的讽刺了英法联军的强盗行径,强烈的控诉了英法联军毁灭世界奇迹圆明园的滔天罪行,表达了对中国人民的深切同情,对人类文明成果被毁灭的无限惋惜。雨果正直勇敢、仗义执言、无私无畏的高尚人格以及没有狭隘的民族主义意识的博大胸襟,感染并教育着每一位学生,让其领悟到做人的道理,从而培养他们健康高尚的人格。教材中还有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篇章,有慷慨激昂、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故事,如《我爱这土地》《最后一课》《过零丁洋》等,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深入挖掘教材中人文因素,使中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受到我国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和洗礼,净化他们的心灵,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努力使他们成为一个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人。
三、营造民主平等的人格教育的课堂氛围
课堂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主阵地,也是人格教育的主渠道。营造民主平等、融洽和谐、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使其乐于表达自己独特的理解、感悟及与小组成员合作交流的成果,敢于大胆质疑,标新立异,这既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又有利于学生在创造新知方面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特个性,为形成良好人格奠基。
四、借助语文活动进行人格教育
首先,可充分利用内容丰富、形式形式多样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或语文活动课,丰厚学生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的内在潜能。初中语文教材每册中都精心设计了主题各异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有关于黄河的、人间真情的、战争的、名人故事的、追星的……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收集、整理资料的基础上,通过采访、比赛、抢答、讨论、辩论、演讲等活动,使其在相互协作中、在激烈争辩中,引导学生明辨是非,感受美丑;让学生在领略祖国山河的壮丽中,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在讲述名人故事中,启迪学生见贤思齐……从而丰富学生情感,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其次,通过读写活动进行人格教育。语文教师要多组织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阅读、观看与教学相关的书籍、电影,在阅读名著作中,与先贤圣人进行思想上的碰撞、交流,情感上产生共鸣,让圣贤和哲人的思想、心灵世界去启迪他们的心智,进而潜移默化地改变他们的行为。在阅读书籍和观赏影视作品后,教师要多引导学生对其发表评论,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也可以使学生通过分析鉴赏艺术作品,增强自己的见解,培养审美情趣,提升人格魅力。
第三,通过竞赛活动进行人格教育。教师要多组织学生参加朗诵、演讲、征文、表演课本剧等比赛活动,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让他们学会展示自我,从中获得自信和乐趣,并且让他们在经历成功与挫败中磨砺坚韧、顽强的意志。
第四,语文教师也可协助班主任组织学生编创班规、班徽、墙报等,让学生充分关注社会,关心集体,关心同学,积极思考,开阔眼界,增强责任意识,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
总之,人格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内容,语文教师在语教学实践中要不断探究人格教育的方法,巧妙地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使学生逐步成长为具有高尚人格、对社会有所贡献的新世纪人才。
参考文献:
[1] 李明娟,论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格教育,[J],广西教育,2012年09期
[2] 张国徽,在语文教学中塑造完美人格,[J],课程教育研究,2013年18期
[3] 陶建成,语文教学应注重人格塑造,[J];吉林教育,2013年19期
4.浅谈德育在陶艺教学中的渗透 篇四
常有人说“文化成绩不好是次品,德育不好是危险品”!这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中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高峰期,他们对一切新鲜事物都充满了好奇,探索、求知欲极强。但同时,他们又处于一个向往自由空间、叛逆心极强的年龄段,对一切束缚和说教充满反感和抗拒。因此对这一特殊年龄段学生的德育尤为重要。美术课对于学生来说是压力较小而兴趣较大的一门学科,如果将德育渗透于美术教学中,让学生在“润物细无声”的环境中受到教育,符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等特征,是切实可行的,比枯燥的说教更能打动学生、感染学生。新课程课堂教学的特点就是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强调人人参与活动,人人健康发展。“在各种素质中,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不断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要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然而,空洞的说教是不起任何作用的”。因此,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针对新时期青少年成长的特点和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艰巨性、复杂性,教师应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来开展优化教学,在乐中施教、在教中寓乐,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
我就个人的教学实践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一、团结协作精神在陶艺中的渗透
我在教学过程中不光体现一个“趣”字,还想方设法渗透一个“合”字。我先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组选一个临时组长,给每组划分不同的区域进行集体创作,我则拿笔在本上给每组评比打分。基础分为60分,最先完成好的小组可加20分,完成最好的小组(全体公认)则可加40分,还可以免费照相(我自己的相机拍照)。这样一来,各小组都积极为争夺40分而努力,各个投身到玩泥的“大会战”中。这样的教学,不仅让学生玩好,还让学生学好,从中学到合作精神,让他们在学中有玩,玩中有学,无形渗透团结协作精神。
二、陶艺作品是实施德育的好教材
陶艺作品是丰富的,它所作用的范围是宽广的,作品的内容可以作用德育的内容,作品的性质可作用德育的性质,因此陶艺教育对德育各要素都起着重要作用,是实施德育的良好手段。
学生美术作品是学生对世界的认识和想法,或许有些稚嫩、天真,但德育的培养正是从这最初的一步树立起来的。学生陶艺作品并不需要高深的技法、技巧,表现内容的创新性、可塑性,才是更为重要的内容。我们经常能从一件件陶艺作品中看到德育的闪光点。如某小组集体创作了《鱼骨》,生动地抨击了为了金钱而破坏地球环境的人,作者对水污染的人的憎恶之情,对美好环境的渴望和珍惜正是这幅作品的动人之处。老师适时地表扬并鼓励他们以后做出更多更好的陶艺作品。主题性的陶艺训练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好契机,如以“申奥”为主题,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利用集体创作的机会,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三、陶艺课堂教学中,德育应随时、随机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为了开阔学生的思维,需要进行讨论、交流,让学生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而后进行创作练习。在教学过程中我有过一次深刻的体会。
还记得一次上陶艺课,我定了一个与海有关的主题的陶艺作品。在制作时就很活跃的男生,我一直关注着他,他做了一所房子,里面还有一些不知道什么家具还是其它什么。在课中分享时,我正准备让他说说,有意警告他不要太活跃。他竟然先举起了手,我很是意外,就请他展示并说出自己的想法,他说:“我设计的是一所很漂亮当然也很大房子。”我问:“给谁住呢?和我们今天的主题有关吗?”他说:“给街上那些弱智的大人们去住。”大家听了,都十分不理解。
那位学生又说:“我经常看到那些痴呆的大人们在街上乱转,没人管他们,他们没有地方住,住在马路上,应该盖所大房子给他们,让他们也能开心地生活。很重要的是里面放着一些特别的玩具,是我发明能提高智力的那种。”一个极其普通的学生,在这一刻,他的身上闪着一道耀眼的光芒,我随之为他鼓掌,全班同学都向他投以敬佩的目光。
5.浅谈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篇五
蓬溪县明月镇小学校
谭清武
内容摘要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合理地渗透德育教育,对小学生审美能力、鉴赏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情操的陶冶与综合素质的提升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就要将德育教育更好地渗透到小学美术教学中。本文主要探讨了德育教育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合理渗透方法。【关键词】小学美术 德育 渗透
在小学阶段,学生比较年幼,思想不够成熟,认知能力与判断能力相对较弱,因此在此阶段就要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德育教育,以此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陶冶学生的情操,帮助其准确地分辨善恶、分辨美丑。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就要合理地渗透德育教育,充分发挥美术课程的德育作用,从而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其德育水平,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一.课堂渗透德育教育
1.教师要德高为范。现在已是大行素质之时,美术课是审美素质的培养阵地,教师因从自身做起,重视自身的品德修养。美术教师在课余的时间内要大量阅读中外美术历史,美术发展概况和作品的历史背景、意义等。这样,在教学时既可以传授给学生大量的美术知识,同时也加强了他们对美术课程的爱好。在上课之前美术教师重视课前的准备,根据教材的安排及当时的实际情况,几个学生到讲台前对拖鞋产品进行销售。学生可针对个人设计的拖鞋进行介绍,或者是直接穿上拖鞋进行表演。第四步,购买拖鞋。由学生对彼此的作品进行互相的评价,互相欣赏,之后再将小红花粘贴在自己想要购买的拖鞋上。第五步,将班级中学生拖鞋的销售情况进行比较。选择出销售数量最多的学生,将其评选为最佳的设计师。通过这种游戏方式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鉴赏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有效地渗透了德育教育。
三、开展启发式教学,渗透德育教育
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因此为了能够更好地提升教学效率,那么教师就要将有限的时间进行合理的设置与规划,进而能够充分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抓住教学的关键与重点。注重启发式教学的合理运用,这样既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潜能,提升教学效率,并且要选择合适的时机开展德育教育。例如,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为学生积极地渗透生态保护理念。可为学生播放一些PPT或者图片,以此帮助学生了解干旱对田地造成的危害、生活垃圾被人们四处丢弃、野生动物如大象等被人们肆意猎杀的画面与情境。然后教师再对学生进行启发式的提问:请问同学们,我们是否应该在马路上或者公园中随意乱丢垃圾吗?见到大象被猎杀的情景,你们心中有怎样的感想?假如田地干旱、寸草不生,蔬菜粮食无法生长,那么农民伯伯又将如何生存?我们又能吃什么呢?由此使得学生充分的意识到生态环境遭到人们
对此,教师首先要制定实践步骤:第一步要制定策划书、绘制活动的路线图。第二步是设计调查团的旗帜与标志,制定工艺的广告宣传画以及相关的活动口号等。第三步是设计调查团的帽子以及文化衫,使其可以充分体现出自身的特点。第四步要合理地设计清洁袋以及清洁筐,以此收集垃圾,并且要充分加强环保节能的设计。第五步,提出“金点子”。即引导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活动提出帮助家乡建设,使其家乡更加美丽的好点子与有效的措施,并且将这些点子采用绘画的方式表示出来。如此的活动设计,可以帮助学生更加全身心地投入到社会实践活动中,从而帮助学生充分地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能够在今后更加注重环保节能,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努力建设家乡。
六、完善评价机制,渗透德育教育
6.浅谈德育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论文 篇六
教师:徐慧琼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就是教师凭借小学语文教材,发挥自身优良品德的影响,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语文活动的教学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来进行。“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人格魅力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关键词:创设情境
榜样学习
比较
课外阅读
德为素质之基,为人之本。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是教育最基础的、也是最永恒的话题。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对学生渗透德育,这是无可非议的。但必须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把教学生理解运用语言文字和实施德育统一起来,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就是教师凭借小学语文教材,发挥自身优良品德的影响,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可以结合学校中的各种语文活动来进行。下面本人就这一问题浅谈一下德育渗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创设情境
教学课文应该以与课文相适应的情感介绍资料,模拟真实情境以制造氛围,使学生似身临其境。语文课本中有很多地方描述的情景是无法得到再现的。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进入课文描写的情境,利用一些艺术的手段再现课文描写的情境,把它直观再现在学生的眼前,能有效地激发教师所期望的情感。如教学《只有一个地球》一课,课件呈现“地球”图片,在品读“生态灾难”时,想象你看到的画面,再播放生态
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的严重威胁,激发学生“只有一个地球,保护地球母亲”的情感,学生与教师的情感自然就达成了统一。这就是教学与德育的统一。
二、榜样学习
品德基础的建立不是靠长篇大论的说教,而是用榜样的砖块一天一天铺砌起来的。语文教师一定要用好教材,借助教材为学生树立起榜样。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向文章中的人物学习,从而达到德育的目的。例如,可以通过《去年的树》等课文进行诚信的教育;通过《万里长城》、《秦兵马俑》等课文进行民族自豪感教育;通过《爬天都峰》等课文进行意志性格的教育。
三、比较
运用比较法,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起他们求知的欲望,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使他们分清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什么可以效仿,什么应该谴责。比如《中彩那天》这篇课文在记叙父亲正面临一个道德难题时,采用了对比的写法,把父亲开着获奖的奔驰车缓缓驶过拥挤的大街时的表情跟父亲拨通库伯电话,说出真相时的表情做了对比,他让我们懂得一个人要诚实、守信用,不贪图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懂得人生最重要的是诚实,讲信用,这是比物质财富更加珍贵的财富。这是金钱所买不到的。
四、通过写作教学进行德育渗透
写作教学也是德育渗透的重要途径。教师要让学生懂得,要写好 2
文章,不仅要有好的语言素质和写作技巧,更要有好的人品。作文命题要切合学生实际,使之有话可谈,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写日记能规劝自己上进,劝人改过。许多学生在日记中针砭假恶丑,赞扬真善美,这便起到了教人向善、爱美的作用。”教师应充分利用日记这种写作形式的德育功能,在写日记中促进学生的自我教育。
五、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是语文德育实施的途径之一。书有好坏之分,不能不加选择地让学生去读。比如:给学生推荐童话故事《爱的教育》它会让学生懂得生活中处处有爱,懂得做人不能嘲笑他人,应该关心别人,还懂得做人要乐观、要坚强„„一本好书相当于一位良师益友,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习成绩,教你如何做人,而且还能培养刻苦学习、战胜困难的奋斗精神,所以应该鼓励学生订阅书刊杂志,使学生扩大视野,提高思想觉悟。
7.浅谈德育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论文 篇七
目前使用的《中学思想品德》教材, 在内容上摒弃了枯燥理论的灌输, 围绕学会做人、学会做事的主题, 对学生进行系列教育, 其中凸显了一个亮点: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吝运用, 编者着眼于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和接班人, 着力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可谓用心良苦, 立意高远。
《中学思想品德》教材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渗透教育, 是通过大量引用传统文化代表典籍体现出来的, 如以“名言”形式引用的有:“知之者不如好知者, 好知者不好乐之者” (孔子) , “知人者智” (老子) , “苟日新, 日日新” (《礼记》) , “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 (孔子) , “哀哀父母, 生我劬劳” (《诗经》) , “独学而无友, 孤陋寡闻” (《礼记》) , “弟子不必不如师……如是而已” (韩愈) , “凡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以有礼也” (《晏子春秋》) , “不学礼, 无以立” (孔子) ……
作为正文直接使用的有:“金无足赤, 人无完人”, “君子和而不同, 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 , “同言而信, 信其所亲, 同令而行, 行其所服”, “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 “谦谦君子, 赐我百朋” (《诗经》) , “唯宽可以容人, 唯厚可以载物”, “已所不欲, 勿施于人” (《论语》) , “人而无信, 不知其可也” (《论语》) , “以诚待人, 以信交友”等等。
从教材选取的内容来看, 大致可分为治学、礼仪、修身三大类。从处理方式上看, 作为名人名言的直接引用, 均未作出解释;作为正文的只有部分作了解释, 如“已所不欲, 勿施于人”, “人而无信, 不知其可也”, 这样处理比较切合初中生的阅读能力和水平, 过详则无必要, 过弱则不利学习。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发现, 义务教育阶段初中《中学思想品德》教材中所渗透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 是正确引导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入手的, 这对学生健康的品格和健全的人格形成有良好的作用, 这样做不仅避免了以前教材中法律名词的枯燥繁杂与硬灌输, 换之以一种亲切的人文的软渗透, 而且在唤醒炎黄子孙内酿的民族文化因子、弘扬民族文化的积极价值等方面, 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我认为这正是传统文化渗透教育的功能之一。
其功能之二在于文化层面上,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 外来文化的冲击日盛, 当代青少年争相吃着肯德基, 喝着可口可乐, 看着韩剧, 听着R&B, 而对传统文化却感到陌生、疏远, 甚至于怀疑和不认同, 这样一来, 他们的文化在根本上就模糊了、变异了。有的甚至认同“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的谬论, 如果任其发展, 整个国民素质令人担忧。新的中学《思想品德》教材注重了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教育, 无疑是一个立意高远的举措。教材所选取的经典内容, 不仅文词隽永, 更有很强的针对性!如“人而无信, 不知其可也”, 这对于呼唤诚信的中国现代社会是一个多么好的训诫;又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所强调的乐学态度对学生的学习观的形成发挥良好的指导作用;又如“唯宽可以容人, 唯厚可以载物”, 可以告诉学生:宽厚作为一种优秀的品德, 无论处事还是处世, 都具有神奇的力量……
通过教材对传统文化典籍的渗透教育, 可以让学生逐渐认识到:中华传统文化不是难懂的文化, 而是指导他们做人做事的良训;不是遥不可及, 学不可测, 而是言行锁事都可以用它来规范评价的;不是过时的故纸堆, 而是自我修身养品的人生指南;进而引导学生尊重、热爱并自觉成为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宣传者和发扬者。
那么, 作为一名中学思品老师, 如何对这些饱含优秀传统文化的典籍进行教学呢?我认为在教学中要实现三个目标:一是读懂这些文言句子, 知其本义, 这是基本要求;二是要把典籍有机融入到正文中去, 结合时代要求进行讲解, 找到典籍与事例的最佳结合点, 加以分析, 解读其内涵;三是要学会积累运用, 在识记、理解其涵义的基础上内化为道德理念, 并能学以致用成为行为准则。要实现这三个教学目标, 一是老师要有“源头活水”滚滚来的传统文化知识, 加强对文史哲的综合性、系统性、统筹性的学习。二是对新的课堂观的学习与再认识, 中学思想品德课堂再也不是老师讲教材、背教材的地方, 讲台已经变成了互动平台, 成为每一个中学生内化道德理念、形成优秀道德品质的乐园。三是教师个人修养, 人格魅力的锻造, 作为新课改的中学思想品德教师, 不说要做一个谦谦君子吧, 起码也应当是勤奋、诚信、尚礼、开朗、自信上进的综合素质统一体。
摘要:五千年的中国历史, 积淀了丰富的文化, 它是一个民族的象征, 一个民族的灵魂, 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根, 只有她能够凝聚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心。中学时代的思想品德教育是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内容, 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 让学生了解、掌握并继承、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民族精神,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关键词:传统文化,思想品德,渗透,教育
参考文献
[1]邱伟光, 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版社, 1997.
[2]张岱年, 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3]楼宇烈.中国的品格[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 2007.
8.浅谈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篇八
如何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教师应重视体育常规教学
体育教学一般在室外进行,活动范围广,内容变化多,受外界干扰大,没有良好的组织规范和纪律的约束就无法进行教育。如集合、整队、队形队列变换限制在一定时间内完成的动作以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要使学生明确,一个作风良好的整体是校风、班风的窗口,从而引导他们建立必要的制度,维护集体荣誉和利益,对违反集体利益、破坏集体荣誉的不良行为及时地进行批评教育,启发、培养学生发扬集体主义思想、精神,提倡互相尊重、互相配合、团结协作的思想。在教学中,活动的空间广阔,如果没有一定的规范性和必要的限制性,就难以控制教学全过程,如课堂常规、竞赛规则等,用这些常规、规则作为教学、训练的规范,使教学得以顺利进行。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必须掌握多种规则,并且严格地执行,以培养学生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的良好习惯,增强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和遵纪守法的自觉性,使学生在教学训练中得到教育。
二、教师要心理暗示,积极引导学生克服困难
体育学科与其他学科最显著的区别之一就是学生必须使身体承受一定量的运动负荷,每学习掌握一个动作技术都要经过一个复杂的实践过程,而教学训练中各个不同的环节必须有相应的意志品质的支配才能保证动作完成得准确、富有节奏感和协调。作为体育教师应抓住体育运动竞技性特征,在教学过程中密切联系实际,有目的地诱导学生用模范事迹结合教材特点和组织方法进行教育。
由于学生各自的身体素质、体能和意志不同,在练习过程中,有的学生往往存在着畏难的情绪,如怕苦、怕摔、胆怯等,特别是在跳高、跳山羊、单杠动作等难度较大的练习中表现更加突出。出现这种情况之后,教师要针对学生各种不利于练习的心理,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在练习中,教师要以热情的态度关心帮助学生完成动作,使学生减少畏惧的情绪。不断反复的练习,使学生终于有了克服困难的信心,然后进一步培养学生坚韧不拔、吃苦耐劳和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使学生真正体会到“世上无难事,只怕用心人”的深刻含义。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教学中要经常采用比赛的形式,因为比赛能反映一个人的实力、意志品质和心理因素。如上球类课时要求灵活果断和有整体配合意识,上耐久跑时要求意志坚强、有恒心、肯吃苦耐劳的精神,要使他们在成绩面前胜不骄败不馁,发扬坚韧不拔的战斗作风和拼搏精神,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心理素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三、教师要精心设计体育游戏
体育游戏是学生们最喜爱的一项综合性的体育活动,如“猎人打猎”(用投排球来代替猎枪)游戏,不仅能发展学生投准和躲避能力,更能使他们发扬集体主义精神,做到互相协作、团结一致,为集体争取多打猎物而努力。例如,做“胯下头上传球”游戏,则能培养学生机智活泼、团结负责、乐观进取的优良品质。
四、教师要引导学生关心器材收拾
课前整理场地、领取器材和课后收拾器材,是引导学生热爱劳动、爱护公物的重要契机。例如在上课之前,教师叫学生搬运器械(如垫子)时,要求学生不许拖、拉;领取器材(如篮球、排球、羽毛球拍、乒乓球拍)时,不许用脚踢,不能扔等等。发现有不爱护公物的现象应及时制止,对那些热心协助老师整理场地的学生应给予当众表扬。这样,不仅对保护学校体育器材有好处,而且也有利于学生养成热爱劳动和爱护公物的良好习惯。
总而言之,中学体育教学应从育人的目标出发,坚持站在育人的高度备课,将思想品德的内容寓于整个体育教学之中,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养成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好习惯,培养独立从事科学体育锻炼的能力,为终身体育打下扎实的基础。
9.浅谈德育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论文 篇九
于洪区北陵中学
2013.3.1
摘要:新课改下德育教育是我们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种任务,如何在课堂中有效开展德育教育是我们面对的新的课题。高中物理作为一门实验性学科,应通过物理教学,把德育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物理课文中内涵丰富的思想教育题材,通过发掘、引导,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在思想品德和其他素质上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
关键词:德育与教学
青少年的发展关系着国家的未来,他们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因此加强德育教育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一种任务,在教学中如何更有效地开展德育教育是我们在新课改下面对的一项重要课题。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中人格尤为重要,所谓人格即养成一个人的良好生活习惯,这是道德教育最主要的任务,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如诚实守信,乐于助人,吃苦耐劳,尊重他人,有责任感、有创新精神等。
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如何把教书育人具体到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应作为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进行新的探究。运用物理教学自身的教育功能培养学生的道德,这是新时期赋予我们的使命。物理教学在培养学生的人格,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的时候,不是依靠单纯的说教进而代替思想品德课,而是结合教材实际,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培养和引导。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应着力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培养:
1、培养学生的人格
现行高中物理教材,重视人类长期探索和生产实践中积累起来的成果和结论,而对于科学家在探索过程中的艰苦卓绝、为真理而奋斗的精神阐述得不多,唯物辩证法思想、科学方法论知识也往往包含在教材内容的深层,有关爱国主义的材料需要进一步整理、充实、提高。物理课堂渗透德育教育时,教师应该结合教材讲物理学史,讲科学家为追求科学真理而忘我奋斗的精神,甚至为捍卫真理而献身的壮举,讲我国老一辈科学家不计个人名利,为祖国科技发展,为祖国强盛,默默无闻地从事科学研究,使学生懂得什么是高尚的追求。比如在进行高中物理选修3-5反冲运动这一节教学任务的时候我们可以举以下例证:最早的载人火箭的记录是明代一名叫万户的人,他坐在绑有几十支火箭的椅子上。手拿两个大风筝,叫人点燃火箭,想使自己飞上天去,但他失败了,而且为此献出了生命。他的为科学献身的精神是令人敬佩和值得我们学习的。因此在进行德育渗透时,教师应该结合教材有关内容,深入发掘,适当拓宽,随机联系,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激情。
2、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
健康的心理素质,在学习生活中表现为激情、热情、意志力和积极精神,在性格上表现为开朗、平和、善于交往。高中物理课堂如何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素质,在教学内容方面,以恰当的教学内容为载体,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比如:通过牛顿运动定律的教学,培养学生正确的自我意识。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该定律又叫惯性定律,指出了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惯”,习惯的惯,有惰性、保持原来状态之意。由此让学生意识到:人,不仅仅从运动学角度看具有惯性,在成长过程中也具有“惯性”,总想保持原来状态而难得进步,甚至受阻力作用反而使原来状态变得更不理想。那么,如何才能取得进步呢?请学习感悟牛顿第二定律。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人的成长过程与此规律相似,要改变原来的运动状态,必须施加外力,作为前进的动力。如果没有动力那么人就会落后,当动力大于或等于阻力,人才可能取得进步,只有动力大于阻力,才能获得前进的加速度,使人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并且,随着人的质量增大,要获得与以前同样大的加速度,所需的动力更大。同学们应该学会接受必要的学习压力和生活压力,并寻找适合自己的动力积极追求进步。
3、培养学生的上进心
新课改下高中物理与生活联系更加紧密,高中学生普遍感到物理难学,女同学尤其如此,弄清概念难,做题目更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决不是件简单的事情。它要求教师坚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持之以恒的原则,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在物理教学中自信心的培养是各种教育方式中更为可行和常用的一条途径。以激励为原则,树立学生自信心,要帮助学生做到自我暗示,相信自己能行。要尊重天性,客观地评价。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多给予鼓励与激励,让心与心沟通。总之,要树立自信心最好的办法就是信任每一个学生,即相信他们都有一定的自制能力与自学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如一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主体积极性。自始至终尊重、关心、理解与信任每一位学生,从而放手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一切活动的主人。这样,自然就能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使他们充满自信心地完成学习任务并不断地胜利进取。
4、在探索性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探索性实验是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在学生已有知识和初步具有实验技能的条件下,由教师提出课题,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在实验中观察现象,主动探索,然后得出物理规律的实验方法。通过设计探索性实验,可以把学生带入科学探索情景中,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新知识,亲身经历寻求并发现知识的过程,使他们的创新潜能得到开发,创新意识得以培养。有了创新意识,才能激发创新精神,产生积极的创新思维,从而引起学生探索和亲自动手欲望,为创新提供了前提条件。同时,探索性学生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若实验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的,还可以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实验结果的交流可以加强学生的自信与谦逊的个性培养。在处理实验数据时教育学生培养实事求是,尊重事实的美德。一些验证性的实验改为探索性的实验,让学生进行研究式学习,通过这种学习方式,学生的学习态度更加积极,还可以促进他们积极思考,使之不断探索的创新意识逐渐形成。
5、教学案例与分析
本案例为高中物理必修一力学实验:探究互成角度的二力合成
老师:在日常生活中当两个力不在一条直线上而是互成一定的角度,这时合力与分力间满足什么样的关系?
学生活动:猜想,个别学生回答,其他学生补充。
老师分析引导:同学们的猜想都是从力的大小出发的,力是矢量还是标量? 学生回答:进一步强化力的矢量性。
老师:再次指出合力与分力的大小、方向都有关。同时老师提出合力与分力间究竟满足什么关系?我们通过实验探究解决这个问题。让学生明确实验目的,探究合力与分力的关系 引导学生,实验应分几大部分?
老师按小组发放实验器材:方木板、白纸、弹簧秤、细绳套、图钉、三角板、直尺、橡皮筋(一半学生)、钩码(一半学生)
案例分析:通过此环节由特殊情形延展至互成角度的二力合成,变直接给出结论为实验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老师:让各小组同学设计实验方案如何确定分力、合力。学生活动:根据器材设计讨论各自的实验方案。
方案一:先用两个弹簧秤拉着钩码上升,再用一个弹簧秤拉着钩码上升,记录结点的位置、弹簧秤的读数,细绳套的方向。
方案二:先用两个弹簧秤使橡皮筋伸长一定的长度,再用一个弹簧秤使它伸长同样的长度,记录弹簧秤的读数,再分析比较。
老师:组织学生共同讨论、改进双方的实验方案,进一步指出:“橡皮筋伸长相同的长度”记录起来比较麻烦,有没有更简单的方法?组织学生进一步讨论还需要作哪些记录 如何记录力的方向?两点近一点好还是远一点好?请一名同学把实验方案完整的叙述一遍 组织引导同学讨论,对方案一进行修正:本案中如何确定力的作用效果相同?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给与提示:钩码上升可以是匀速的也可以是变速的,运动状态不好控制,即力的作用效果相同不好控制,应该怎样改进实验方案?请一名同学把实验方案完整的叙述一遍 将两个实验方案进行对比,有何相同之处?记录数据时木板放置方式有何区别?
学生讨论回答:使橡皮筋伸长到同一个点。力的方向,两点确定一条直线,远一点好,将钩码竖直静止悬挂都是先确定两个分力,再根据等效代替确定两个分力的合力。方案一木板应该竖直放置。
案例分析:通过此过程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归纳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分析比较能力。
学生活动:分组进行实验(走到学生中间观察、指导学生实验),实验进行中要求一部分同学实验操作,一部分同学进行实验记录。通过实验培养了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协调合作能力。
老师:要求同学们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如何把力直观形象地表示出来?请同学们作出三个力的图示。
同学们用铅笔和尺子作出三个力的图示。观察自己所作图示,从大小和方向角度给出自己的结论。通过数据处理培养了学生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用数学方法处理物理问题。
最后要求同学们自己总结出本实验结论并进行文字表述,培养学生归纳总结、分析表达能力,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
总之,在物理教学过程中结合教材实际,从各个方面挖掘徳育因素,既能发挥物理教学的育人功能,又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只要在教学中不断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坚持不懈地努力,德育教学的目的就一定能实现。
参考文献:
1、《对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几点思考》
李元度
马显杨
2、《学科教学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鲁秀萍
10.浅谈德育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论文 篇十
地理学科是一门兼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地理课程中包含着许多生命教育的素材,是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重要学科,可利用地理学科知识,渗透生命教育内容,培养学生正确的生命观和价值观。
一、生命教育的含义及价值
河南大学刘济良教授曾说:“教育是建立在学生个体生命基础上的一种活动,是直面人的生命的一种活动,是唤醒人的生命意识的一项活动。教育的本质是生命的和生活的,是生命的生活形式,理所当然应该在生命生活的层面上展开。”“生命教育”理论也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体系,它包含三个基本命题:“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和“教学做合一”。“生活即教育”理论蕴涵着对教育的重建与对人生命的尊重,昭示人们应该格外重视对人和人类未来的关切、关注和关心。生命教育最主要的作用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生命价值观,让学生通过各种学习来认识生命,读懂生命,理解生命存在的意义及价值,从而学会如何珍惜生命、保护生命和尊重生命。
二、生命教育理念对中学地理教学改革的意义
吴传钧院士在谈到地理教育改革时曰:“地理教育改革是一件大
事。它不仅关系到地理学发展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关系到全民族素质的问题。”地理教学的课程性质本身就蕴藏着生命教育的理念,是一门不可替代的生命教育课程。地理新课标指出:“地理课程要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侧重基础性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使所学内容不仅对学生现在的生活和学习有用,而且对他们的终生学习和发展有用。”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之间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的科学,从整体反映人类生存的客观世界。它不仅直接涉及到人类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还涉及到人类的精神世界。
生命教育理念的植入丰富了地理教学改革的内涵,更加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使得地理教学提高到了运用的层面,赋予了地理教学更多的生命性和生活色彩。生命教育主要在于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生命与尊重他人的生命,进而珍惜人类所共同生存的环境。地理教学不仅包容了自然界客观的生命元素,还蕴含着人类之间的生命体。生命教育致力于人与自我的教育、人与人的教育、人与自然的教育、人与环境的教育及人与宇宙的教育,无论进行哪方面的生命教育,地理课程都有着独特的学科优势,可以发挥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将生命教育渗透到中学地理教学中无疑具有重大的启发和教育意义。
三、地理教学中的“生命教育”元素
地理教学中的生命教育是帮助学生了解人口、环境、资源及可持
续发展,从而达到爱护环境、保护环境、保护生命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它强调人与自然界的关系,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了解我国的资源状况,培养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的情感。
地理教学蕴涵着的生命教育资源,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的重要课程。中学地理教学内容涉及面广,包括气象气候、地质地貌、水系水文、植被土壤以及人类的生产生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等内容,涵盖了主要自然灾害,如地震、火山、台风、洪涝、干旱、泥石流、沙尘暴等,并不同程度地分析了它们的形成原因和机制。地理教学涉及板块构造和运动规律的知识,并且划分出了地震运动比较频繁发生的地震带,这些知识都能让学生了解地震的形成,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汶川地震,以及对地震的防范及灾难发生时的急救逃生,进而更新对生命的认识。地理学科涉及到的“沧海桑田”、“物质循环”等诸多现象包含着辩证法,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进而形成正确的生命观。
四、生命教育理念渗透地理教学的实践探索
教育以培养人为最高宗旨,这意味着教育应当关注受教育者作为生命个体的真实存在。教育关注个体的生命存在就应当认识生命、敬畏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进而提升生命。本着地理教学新课标的要求和生命教育的重要性,教师应在地理教学中对学生渗透生命教育,让其在地理学习中学会认识生命、尊重生命和热爱生命。
1.树立生命教育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形成生命价值观
我国著名教育理论专家叶澜教授认为:“课堂教学应被看作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作为一名中学地理教师,本身就应该具备综合素质,改变传统忽视学生主体性和生命性的教育理念,提倡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的教学方式,树立生命教育理念的中学地理教学观。地理教师应强调对生命本体存在价值的珍视,致力于强调对生命神圣性追求,注重对生命家园的建构,对生命审美境界的引导,强调对生命的终极关怀。在进行生命教育时,应在认知、情意与技能方面,多充实自己,不断丰富生命教育的相关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的生命价值观。
2.挖掘地理教材内容,运用案例教学渗透生命教育
课堂教学作为教学的主要形式,也是进行生命教育的主要阵地。教师只要做个有心人,善于利用教材、拓展教材、延伸教材,就能把生命教育真正落到实处。新课程实施后,新教材的内容编写更加突出了人文关怀,教材内容更贴近生活,与生命息息相关。教师在教学中应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法,采取案例教学法和启发式教学法,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联系实际。如在板块运动学中,教师可以结合5.12汶川大地震事件,着重让学生理解地震的产生以及给人类带来的灾难,使学生感悟生命、珍惜生命,让学生了解地震、掌握地震灾害预防技能,更好地应对地震灾害,强化防灾、抗灾意识。教师通过真实案例的解说和结合地理知识内容开展教学,是一种很好的将生命教育寓于教学的方法。
3.改变传统教学方法,突出自主与探究结合的学习方式
11.浅谈德育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论文 篇十一
(一)心理教育的提出
心理作为人的整个精神世界活动基础,其健康状况如何在诸素质的培养中具有特殊意义和作用。只有通过心理教育,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其他素质才能得到充分和健全发展。现实要求我们必须走出重知识教育,忽视学生心理健康,良好个性培养,巨大潜能挖掘的教育误区,把心理教育尽快纳入学校教育的日程。
(二)心理教育的几种形式
1.开设心理教育课程;2.团体心理辅导;3.个别心理咨询;4.学科渗透。
心理教育的学科渗透即将心理学知识以课堂为主渠道,以学科教育为主载体,充分发挥学校各科教学的心理教育功能。在进行学科教育时,要有意识地将意志品质的培养、良好个性的形成、思维能力的锻炼与学科学习紧密联系,相互渗透,在学科教学中使学生受到心理教育的熏陶。
二、心理教育与语文教学的渗透
语文学习是复杂的心智活动,牵涉到整个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将心理教育渗透到语文学科中去,运用普通心理学的知识于语文教学过程,研究学生的心理规律与心理特点同教材教法的关系,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实施心理教育。
当然,语文教学不是纯粹的心理教育,语文教学的任务也不单单是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按我国的语文教学研究专家的观点,中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和任务有三个:“一是使学生受到真善美的教育与熏陶;二是让学生有一些文学素养,逐步具有一些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三是让学生具有一定的语文技能,特别是读、写、听、说的能力。”所以,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从文学作品中汲取其精髓,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语文教材所选作品,多出自名家之手,文质兼美,风格各异,从语言的锤炼到表现的技巧等方面,都凝聚着作者的艺术匠心。语文教师应该通过各种教学手段,指导学生阅读和鉴赏,让学生感受古今中外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教师通过对学生的引导和点拨,让他们进入到作品所设置的艺术情境中,特别是通过作品刻画的艺术形象身上汲取其人格力量。
《诺曼底号遇难记》一文中,哈尔威“运用了他船长的权利”——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在利益面前,特别在死亡面前,更是能够考验一个人的敬业精神和为人之道。“跳出文本看世界”,不仅使学生受到哈尔威船长人格的熏陶和感染,还生发出作为一个工作人员,一个普通公民,所具有的高度的责任心、遵守社会秩序及工作秩序的社会公德。情感、态度、价值观渗透其中,学生的情感得到超越和升华。
《周总理,你在哪里》一诗怀着深情,缅怀了周总理的丰功伟绩,展示了周总理独特的人格魅力和光辉照人的形象,诗中描写的伟大形象如昆仑巍峨挺立,他的革命精神似长江奔流不息,人民永远不会把他忘记。
通过这些高尚的艺术形象的人格魅力,使学生自觉地意识到人性的力量和做人的价值,并从这些艺术形象中比照认识自己,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树立他们对人生、对社会、对人类的热爱,从而更加努力地学习。
(二)通过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引导学生阅读欣赏品味其中的真善美,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
将心理教育与语文学科紧密地结合起来,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心理教育。将心理教育中的情感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情感要素是激起学生对“善良事物的钦佩感情和对邪恶势力的不可容忍的态度”的催化剂。
现实生活中有真也有假,有善也有恶。世界就是以这种矛盾的对立面呈现在我们的面前,对于人生观和世界观正在形成的中学生来说,要充分认识这一矛盾的世界是有一定困难的。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多出自古今中外名家之手,文质兼美,教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通过对诗歌中 “云彩”、“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辉”等意象的品味和对富于色彩的词语的品味,体会诗歌的色彩美,以及作者对康桥的一片深情;通过鉴赏这首诗句式排列的特点,品味诗的音乐美及建筑美,进而感受作者在写离情别绪时与一般别离诗相比的独特之处——清新飘逸。教杜甫的《春望》这首诗,让学生了解“安史之乱”期间唐朝社会的的现实。通过品味诗中写实等手法以及表达的悲凉思念之情,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三)通过作文训练,培养学生求真求美的心理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谆谆教导我们:“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鲁迅先生在《作文秘诀》一文中说过,作文若真有秘诀的话,那就是“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而已”。这些大师的话,告诉我们在做人作文中“真”的重要性。因此,在指导学生进行作文练习的时候,一定要教育学生多注意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关注社会生活,发现美,感受美,并将自己真实的感情世界表现出来,使作品充满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在张扬个性的同时,也要显示自己高尚的审美理念,不能为追赶新潮,标新立异而对事物不作理性分析,缺乏辩证思维,以偏概全,强词夺理,夸张失实。否则,不仅会使文章丧失以情动人、以理服人的人文力量,也会使学生变成一个虚伪的人。这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是非常有害的。
(四)发挥语文课的功能,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文化知识,提高文化修养
现代教育培养的学生,要具有生存与发展的能力,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做人与处事等等。传统的儒家文化博大精深,其治国、齐家、平天下的方略,修身做人的教诲,对父母、兄弟、夫妻、朋友、别人以及对自己等应采取的态度和行为准则的告诫,对现代的中学生仍有较大的现实意义。同时,语文教师还应从语文的角度让学生涉猎当今先进的科普知识,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养,激发他们热爱科学的热情。
培养学生的心理品质的途径方法还有很多。语文学科应充分发挥其独特性,发掘教材中的文化价值和教育价值,使学生在掌握语文知识的基础上,获得能力,求得发展,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三、影响心理教育与语文教学渗透的因素
(一)教师的心理特质
1.教师的智力因素
语文教师的一切教育活动都离不开智力的积极参与,特别是依赖智力结构的整体功能。语文教师的智力结构是多种智力因素以不同方式的有机结合,其中包括(1)观察的敏锐性;(2)思维的创造性;(3)想像的丰富性。
2.教师的非智力因素
非智力因素,是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心理因素的总称。非智力因素对语文教师具有极大的重要性,它不仅能调节整个智力活动,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塑造高尚的师魂、师德。
(二)教师的教学方法与态度
心理教育的显著特点是教育者要调动学生的情感力量,尊重、信任和理解学生,与学生架起心灵的桥梁进行情感交流。以炽热的情感、成熟的社会生活经验和丰富的心理学知识打动学生。
(三)课堂形式与教学模式
心理教育对语文学科的渗透,不仅表现在思想内容上的渗透,对于课堂形式等外在条件也有所要求,简言之,课堂形式对心理教育与语文学科两者的渗透效果也有很大的影响。心理教育讲究的是主体参与性原则,教师和学生一起在活动中自己去体验、去感知。
12.浅谈德育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论文 篇十二
生命教育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国学者华特士在1968年首次提出生命教育的思想,重点关注社会问题,诸如反毒品、自杀、暴力及预防艾滋病等。
20世纪90年代生命教育的理念与实践开始在中国推进。生命教育是“教人认识生命、保护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探索生命的意义,实现生命价值的活动,或者说在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中,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生命意识熏陶、生存能力培养和生命价值升华,最终使其生命价值充分展现的活动过程。”[1]
人们常常喜欢把孕育着无限生命力和希望的青少年比喻成早晨七八点钟的太阳,这也就意味着在人们心中青少年代表的是健康、快乐、积极向上的力量。但是当我们在审视自身和周围社会的过程中,就会看到一个现象或事实:媒体报道的青少年自杀案例越来越多,青少年自杀这个问题变得十分严重。青少年死亡率近40年来逐步攀升,自杀已经成为中国青少年的头号死因。在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漠视生命的残酷事实面前,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有责任对此高度重视,对学生实施生命教育势在必行。
二、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必要性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课程既要注重语文的工具性,同时也要关注其人文性的特点。语文不仅是一种重要的交际工作,更是每个人接触世界、开始生活的引领学科。因此,语文教学应该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通过中学语文的教学,让中学生正确地看待生命,关注生命状态,充分调动学生挖掘语文课程资源中生命教育的资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更好地体验和感悟生命的意义,进而珍惜生命、敬畏生命。
(一)尊重学生个体生命的差异的必然要求
每个中学生都是发展过程中独特、完整的个体,其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且存在巨大差异的。中学阶段是学生健康成长与发展的重要阶段。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首先要从自身出发,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在教给学生知识,关注学生成绩的同时更应该将“育人”放在重要的位置。面对一个个灵动的生命,我们应该学会尊重与善待。要时刻关注中学生内在的生命发展,拓展其精神空间。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把专制的、封闭的课堂民主化、开放化,把死板的语文课本内容生活化、人文化。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学生感受到语文是“有思想”的语文、“有情感”的语文和“有生活”的语文。
(二)生活中处处皆语文,语文中处处为生活
“生活中处处皆语文,语文中处处为生活”这句话就很好地表明了生活与语文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道出了语文教育与生活关系的真谛。语文教育并非来自偶然,它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日复一日的生活产生了生命的轨迹,在语文教育中感悟生命的价值就相当于我们在生活中体验生命一样。关注生命的教育必然是富有生活性的教育,离开了生活谈生命教育,只不过是隔靴搔痒。
(三)在语文课程中,生命教育资源丰富
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决定了语文课程是我们对学生进行渗透性生命教育和在文本中进行情感体验的最好载体。在语文教学中,师生可以一起探讨形式多样的诗歌,富含哲理的散文,人物特征鲜明的小说,情景相融的戏剧,这些资源中都富含着浓郁的情感因素。教师要引领学生主动挖掘教材中的资源,并结合实际生活对文章内容进行详细的讨论。如在讲授冰心先生的《谈生命》一文时,教师可以对课文中的“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等进行分析,让学生理解这样形象的比喻是为了表达自己对生命的体悟,揭示生命的生长,壮大和衰老的普遍规律,以及生命中的苦痛与幸福相伴相生的一般法则。
三、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是一个繁杂的系统工程。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尽自己最大的职责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笔者总结出以下三点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体会:
(一)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念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到,适者生存的意识愈演愈烈,因此,更需要我们用健康的心态去面对。尤其是对于中学生来说,处于青春发育期的他们生理发生剧变,与此同时还会面临诸多问题:学习压力大、厌学情绪严重、过度焦虑和早恋等。所以,教师有责任对处于心理上不断发展变化的中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和管理。作为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适时渗透生命教育,不断与学生探讨生命生存状态、生存环境和生命价值等问题,并做正确的引导,尽量避免个人片面的、肤浅的、表面的,或某个阶段某种状态下的感悟、感受,让语文成为学生成长的“心灵鸡汤”,滋养他们健康茁壮成长。
(二) 注重语文文本阅读感悟,加强写作中生命意识渗透
阅读和作文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与人交流的重要方式。对中学生进行阅读和作文教学,其目的在于可以最大化地发挥中学生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解放他们的心灵和精神,突显他们的才华和灵气。因此,本着以学生为本、关爱学生生命发展的角度来实施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
生命教育应该从尊重生命开始,通过阅读教学,师生共同解读中学语文文本、解读生命,领悟生命的意义,意在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生命价值,让他们明白“活”的重要性。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始终以尊重学生的生命为前提,尊重他们的情绪、意愿和来自生活的各种体验,并且能把学生的需要作为出发点,让学生真正地走进文本,引导学生认识到文本中“情”的可贵,并能延伸到真实生活中,让他们体会到家庭、亲人和朋友的重要性。在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做一个培养生命意识的有心人,有的放矢地选取关于生命问题的题材,促进学生对生命问题的思考。比如:可以让学生模仿名人的传记,然后为自己写一个小传,真诚地袒露心声。还可以让学生以诗歌的形式对生命进行讴歌,热诚地拥抱人生。加强阅读与作文教学中生命意识的渗透,学会善待生命。
(三) 以教材为载体,使生命教育“融”入教材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语文教育中渗透生命教育同样是如此。中学语文教材中蕴含了大量的关于生命教育的资源,包含丰富的人文教育素材。比如:教材中有直接阐释生命、呼唤热爱生命、敬畏生命的课文《敬畏生命》、《热爱生命》、《紫藤萝瀑布》、《走一步,再走一步》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也有大量表现亲情、友情的课文《散步》、《背影》、《小橘灯》、《爸爸的花儿落了》、《纸船——寄母亲》和《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等;还有有关人与自然、人与动植物和谐相处的课文《珍珠鸟》、《猫》、《斑羚飞渡》和《大自然警号长鸣》等。学习完这些洋溢着生命气息的文章后,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有所感悟,让他们看到生生不息的强大生命力,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参考文献
13.浅谈德育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论文 篇十三
毛泽东曾把身体比喻为“载智之舟”和“寓德之舍”,认为“无体即无德智也”,而联合国卫生组织认为健康应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由此我们可以引申出“无心即无德智也”。一个人只有先具备了健康的心理,才会成为真正意义上“健康”的人,也才会成为高素质的真正的人才。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要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因此,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学科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环节,而中学历史学科的特色决定了它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规定:中学历史教学要教育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定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精神,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打下良好基础。那么,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呢?
一、历史教师要加强自身的学习和修养,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水平,这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身心健康的学生的客观要求和前提,也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
以人为本的教育不仅要求教师赋予学生广博的知识和技能,而且更重要的是塑造学生真善美的心灵和高尚的人格。历史学科教学除了体现学科知识的特点,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培养学生能力外,还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情绪、情感,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历史课堂不仅是传授学科知识的殿堂,更是人性养育的圣殿。孔子说:“己立立人,己达达人”,“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教育是以教师的人格和言行来影响和感化学生,让学生受到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从一定意义上说,教师的师德形象和人格魅力对学生的道德情感发展和整个美好心灵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正如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在教育工作者,一切都应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如何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的人格作用”;又说教师的情感和人格魅力,对学生心灵上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可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育人
先自育”。作为历史教师,要加强自身的学习,努力提高自身涵养,加强道德修养,以良好的情感资质和人格力量影响学生,成为学生的表率和楷模,这样,学生在学科知识增长的过程中人格也逐渐健全与发展完善起来,从而使学生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培养出创造性的心理健康的人才。
二、运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浓厚的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中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现代教育学也认为:兴趣是学习动机重要的心理因素,它大大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应运用多种手段激发培养学生浓厚的兴趣。如利用历史教材故事情景多、图文并茂的特点,在教学中运用生动、形象、幽默的语言,使历史人物、历史事件鲜活起来,给学生描绘出一幅幅活生生的历史画卷;精心设计引人入胜的导语和耐人寻味的结束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手段,精心直观性教学,再现历史场景;适当进行课堂讨论,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求,保持高度的学习热情;组织历史知识竞赛或进行课堂演讲,活跃课堂气氛;指导学生撰写小论文,启迪学生思维,提高自身素质等。
总之,要让学生在历史教学中充满热情、积极探究获取知识和发展智力,必须以有效地激发其兴趣为突破口,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力和特长,从而增强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培养他们的自尊心和自豪感,提高抗挫折能力,为其主动适应未来社会打好基础。
三、加强情感教育,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
良好的氛围对人的生活学习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既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有
利于增强学生的意志品质,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在教学中,教师要用一颗诚挚的爱心,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用爱去滋润每一个学生的心田,对学生始终保持平和、宽容、理解的心态,用欣赏和发展的眼光看学生,以爱心和平等心对待学生,信任并鼓励学生,把自己真挚的爱,播洒在每一个学生的心田上,让他们在积极健康、愉快和谐的气氛中接受教育,去感受、去体验人间的温馨,去创造人生的幸福和追求美好的理想,教师要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要使课堂教学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鼓励学生敢于展示个人才华和魅力,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在历史教学中,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其中,在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教学过程的设计都巧妙的注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心理健康因素,找准切入点,创设“尊重、信任、理解、关爱、激励、愉快”的课堂气氛,以这种自然而然的方式,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学生在获取历史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自信心、团队协作精神、竞争意识、情绪调控力和坚强勇敢等意志品质均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比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精神饱满、举止大方地站在讲台前,可使学生精神为之振奋,注意力迅速集中;教师以和蔼可亲的教态、抑扬顿挫的语言、扣人心弦的讲解来创设一个轻松、愉快、和谐的教学氛围,师生之间建立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关系。在这种关系的基础上时时注重用真心体察学生,用真情感动学生,用爱心抚慰学生,以引发与学生感情的共鸣,唤起他们的自尊自爱之心,使他们成为一个懂自尊、知自爱、健康向上的学生。
四、充分挖掘历史学科的潜能,通过丰富的历史知识,陶冶情操,锻炼意志,净化心灵,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
中学历史知识浩瀚无边,博大而精深。上下五千年的中国悠久历史和灿烂的文明,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和本国反对统治者的斗争所体现出的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气概,世界史那波澜壮阔而又曲折坎坷的历史进程等在陶冶学生情操、开发学生心理潜能、健全学生人格,帮助学生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精神,增强学生承受挫折、适应社会等生存环境能力等方面有着巨大的优势。在教学中,精心挖掘历史素材,用丰富的史实、众多名人伟人的嘉言懿行来滋润学生心田,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
读史使人明智。比如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浸润了辛酸血泪的屈辱史,但更是一部中华民族不畏艰难挫折的抗争史。它记录了刚性的中华民族精神。从鸦片战争到太平天国运动再到辛亥革命的失败,中国人民不屈不挠,从未被挫折摧垮,而是愈挫愈勇,奋发图强、奋勇前进。古今中外许多历史人物都具有优良的品质。如“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屈原,“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霍去病,“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的文天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等等,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又如廉颇负荆请罪,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伟大友谊,都为宽阔学生的胸怀、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树立了很好的榜样。再如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屡败屡战,生命不息战斗不止;发明大王爱迪生在历经数百次失败后,终于研制成耐用碳丝灯泡;居里夫妇在设备极其简陋、条件极其艰苦的情况下,经过三年又九个月的努力,终于成功制取了氯化镭等等,这些都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的好素材。
14.浅谈德育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论文 篇十四
刘峰
摘要:数学史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数学史的内容,可以帮助学生认识数学、形成正确的数学观;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数学思维方式;有利于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传授数学史的一些知识也为德育教育提供了舞台。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加深学生对数学理论的认识。本文从历史和人文等角度分析了数学史在这方面的作用。通过数学名人轶事、千古名题激发学生求知欲。有助于学生更全面、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
关键词:数学史 数学兴趣 知识框架 教育功能 数学史融入中学教学的提出 1.1 数学史融入教学的背景
数学是人类最久远的知识领域之一。从结绳记数到电子计算机的发明;从量地测天到抽象严密的公理化体系的建立,五千余年的数学历史长河中,重大数学思想方法的诞生与发展是数学史中最具魅力的题材。“数学史研究数学概念、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起源与发展,及其与社会政治、经济和一般文化的联系”。丹皮尔(W.C.Dampier)曾经说过:“再没有什么故事能比科学思想发展的故事更有魅力了。”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全面规划了新时期高中数学的课程框架,明确提出:高中数学课程对于认识数学与自然、数学与人类社会的关系,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文化价值,提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理性思维,发展智力和创新意识具有基础性的作用。那么,高中数学的课堂教学如何适应这些新的要求,使得学生能够更充分地认识到数学的科学价值以及人文价值呢? 法国数学家庞加莱(H.Poincare)曾经提出,数学课程内容应按照数学史内容的发展顺序展现给读者。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徐利治也认为,数学哲学、数学史与数学教育的结合是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数学教育家华东师范大学张奠宇教授也积极倡导,让数学史成为数学教育的有机部分。既然数学史走进中学数学课堂已经成 1
为一种共识,那么,数学史又应该以怎样的面貌出现在数学课堂之上,成为教学的一个有机成分呢? 1.2 数学史对数学教育的意义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提出,高中数学课程目标应该使得学生“了解概念、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它们在后续学习中的作用。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形成批判性的思维习惯,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从而进一步树立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而这些课程目标的达成单纯地依靠数学知识的传授学习及数学技巧的机械训练几乎难以实现,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果能穿插些相关的数学史,有证据表明,这对上述数学课程目标的实现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
全面性数学课程目标的达成离不开数学史。数学课堂的教学也离不开数学史。本研究着眼于数学史走进中学课堂,力求探索其实现的具体途径。所要研究的基本问题就是,数学史应该以怎样的面貌出现在中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之中? 在本文中,所谓数学史走进中学课堂主要是指一种教学的具体途径,使得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适当地、恰如其分地渗透一些数学史的知识。比如:①在教学设计中融合一些数学史的知识;②充分利用数学教科书中有关插图、阅读自学、注释等内容,借题发挥“评述”相关的数学史知识;③开展与数学史相关的课题学习等三个方面。希望借此以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丰富学生的数学视野,进而为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及结论逐步形成的过程,体验数学发现与创造的历史过程,体会蕴含其中的思想方法,提供一种“催化剂”。
1.2.1 数学教学的现实需要一些数学史
2003年对数学骨干教师作的问卷调查显示:①缺乏对数学史教育意义的深入理解。虽有教师曾经有意识的将数学史引进数学课堂,但并未充分认识到数学史深刻的数学教育价值,所写出的数学史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包括内容新颖、进行德育、有愉悦性、使课堂气氛活跃、引发学习兴趣等。②教师对数学史知识只有一些粗浅的了解;缺乏与课程内容相对应的数学史参考资料;对中国的数学家较为熟悉,对 2
国外的数学家知之甚少。③教师自觉运用数学史的意识不强。有一部分教师从未自觉地在教学中运用数学史,对教材中的阅读材料或不予理睬或安排学生自己阅读。④不知道如何运用数学史。教师普遍有使用数学史的愿望,但对数学史如何恰当的引入到数学教学中缺乏必要的认识,担心用不好会浪费时间。
1.2.2 有意义的数学教学需要一些数学史
当前数学教育还是“应试教育”主导着高中数学教学,无论是教材的编写还是具体的课堂教学,过于偏重演绎论证训练,课堂上讲的是逻辑论证,学生关注的是逻辑推理,忽视了定理发现发展过程,“掐头去尾烧中段”的教学方式依然盛行,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极为不利的。
学校评价老师的标准是学生的考分,社会评价学校的标准是升学率的高低,导致教师的教学针对的是考试而不是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针对评分标准过分强调得分细节,在教学中常常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细节多,思想少,见不到本质;重视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培养,忽视情感态度方面的发展。
偶然的背后有着必然的联系,中国数学教育在优异成绩的背后存在着不和谐的一面,改变这种情形,除了要改革现行的教育评价体制外,教材的编写和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也是关键因素,而在教材编写和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史,引导学生关注数学概念、数学思想的发生发展过程,重视双基的同时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是改变当前数学教学现状的有效途径之一。
1.2.3 数学史走进中学课堂的价值
数学史的研究有三重目的:一是为历史而历史,即恢复历史的本来面目;二为数学而历史,既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为现实数学研究的自主创新服务;三是为教育而历史,既将数学史用于数学教育,发挥数学史在培养现代化人才方面的作用。
数学史对数学教学的作用主要在四个方面:①有利于帮助学生加深对数学概念、方法和思想的理解;②有利于帮助学生体会活的数学创造过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③有利于帮助学生了解数学的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明确学习数学的目的,增强学习数学的动力:④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科学品质,培养良好的精神。
1.3数学史融入中学数学教学的条件
数学史融入中学数学课堂教学必须做到以下条件:
第一,经常与一线教师接触,经常听课,了解一线教师、教学的现状; 第二,对中学的教材、教法、考试非常熟悉: 第三,对教育、教学的理论比一线教师要认识深刻; 第四,数学史理论研究人员接触很多,取得合作相对较易; 第五,经常进行教学研究活动,有利于不同学校教师之间的交流; 第六,进行教师培训,经常出去讲学,研究的成果有利于推广.
以上的条件可以看出应该以教研员为核心,组成数学史专家、数学教育家、数学教师的一个团队,合作解决数学史如何融入中学数学课堂教学. 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的重要性 2.1 数学史在数学教学中的地位
数学史是学习数学、认识数学的一门学科。人们要认识数学概念、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发展过程,增加对数学学科的了解,建立数学的整体意识,就必须运用数学史作为补充和指导。数学史与数学哲学=科学哲学,与社会史、文化史的各个方面都有密切的联系。它们之间的内容涉及什么是数学、数学与人类思想的革新、数学与其他科学技术的关系、数学和社会进步等方面。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不仅具有沟通文、理的性质,而且有助于深刻理解数学的文化内涵,对于培养文、理兼通,“学、才、识”兼备的数学专业人才有重要意义。“学、才、识”,即知识、能力以及见识和思想,其中“识”是引导知识和能力走向何方的根本性问题。如果数学教学只是停留在数学理论本身的学习上。甚至对数学理论的实质也没有深入探究,学生就不可能理解依托于数学知识体系之上的数学思想和信仰,不可能理解贯穿于数学研究活动中的科学精神(包括科学的实证精神、理性精神、批判精神)与数学的美感及鉴赏能力,不可能理解与数学的社会功能密切相关的伦理准则等数学文化底蕴,更不会形成“才”与“识”。因此,学习数学史是以“素质教育”为目标的数学教学的内在要求,它对于培养学生的人文主义精神以及数学观念、数学能力、数学整体意识有特殊意义。
2.2 数学史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在数学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适时、适度、适量地运用一些数学史料,可以 4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思维,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因此融数学史于数学教育之中是数学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
2.2.1加深对数学理论的理解
数学史可以让学生认识数学发展的规律,从前人的经验教训中获取鼓舞和启示。一般说来,数学史不仅可以给出一种确定的数学知识,还可以给出相应知识的创造过程。对这种创造过程的了解,可以使学生体会到一种活的、真正的数学思维过程。历史可以引导我们创造一种探索与研究的课堂气氛.而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历史上许多著名问题的提出与解决方法还有助于学生理解与掌握所学的内容。
对于那些需要通过重复训练才能达到的目标,数学历史名题又可以使这种枯燥乏味的过程变得富有趣味和探索意义,从而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兴趣。对于学生来说,历史上的问题是真实的,因而更为有趣;历史名题的提出一般来说都是非常自然的,它或者直接提供相应数学内容的现实背景,或者揭示了实质性的数学思想方法,这对于学生理解数学内容和方法都是重要的;许多历史名题的提出及解决与大数学家有关,让学生感到他本人正在探索一个曾经被大数学家探索过的问题。或许这个问题曾难住过许多有名的人物,学生会感到一种智力的挑战。也会从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享受。这对于学生建立良好的情感体验无疑是十分重要的。数学并不是一个静止的和已经完成的领域.而是一个开放性的系统.认识到数学正是在猜想、证明、犯误、修正错误中发展进化的。数学进步是对传统观念的革新,可以激发学生的非常规思维。
2.2.2 培养正确的数学思维方式
现行的数学教材都是经过了反复推敲,语言十分精练简洁。为了保持知识的系统性,把教学内容按定义、定理、证明、推论、例题的顺序编排,对数学知识的内涵,以及相应知识的创造过程介绍也偏少。这样虽然有利于学生接受知识,但容易使学生产生数学知识就是先有定义,接着总结出性质、定理,然后用来解决问题的错误观点。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存在着这样一个矛盾:一方面,教育者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快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将知识系统化;另一方面,系统化的知识无法让学生了解到数学理论的真实建立过程。影响了学生正确数学思维方式的形成。数学史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系统的数学知识的同时,对数学知识的产生过程.有 5
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从而陪养学生正确的教学思维方式。譬如,传统的欧式几何的演绎体系是产生不了微积分的,它是牛顿、莱布尼兹在古希腊的“穷竭法”、“求抛物线弓形面积”等思想的启发下,经过创造得到的。而且在数学家们的不断补充、完善下.经过几十年才逐步成熟起来的。通过对这种创造过程的了解,使学生体会到一种活的、真正的数学思维过程.而不是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在这种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研究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正确的数学思维方式。
2.2.3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
心理学理论认为.动机可分为两个部分:人的好奇心、求知欲、兴趣、爱好构成有利于创造的内部动机;社会责任感构成有利于创造的外部动机。兴趣是最好的动机。数学史中有很多能够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内容。主要有这几个方面:一是与数学有关的小游戏,例如巧拿火柴棒、幻方、商人过河问题等.它们都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作为课堂活动或是课后研究都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二是一些历史上的数学名题,七桥问题、哥德巴赫猜想等,它们往往有生动的文化背景,也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还有一些著名数学家的生平、轶事.比如说一些年轻的数学家成材的故事,《新课程标准》中提到的“从阿贝尔到伽罗瓦”,阿贝尔22岁证明一般五次以上代数方程不存在求根公式,伽罗瓦创建群论的时候只有18岁。还有的是许多出生贫穷卑微的数学家通过自己的艰苦努力,最终在数学研究上取得骄人成绩的例子。如19世纪的大几何学家施泰纳出身农家自幼务农,直到14岁还没有学过写字,18岁才正式开始读书,后来靠做私人教师谋生,经过艰苦努力。终于在30岁时在数学上做出重要工作,一举成名。如果在教学中加入这些学生感兴趣又有知识性的内容.定能消除学生对数学的恐惧感,增加数学的吸引力。
2.2.4 建立德育教育平台
首先,可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现行的教材讲的大都是外国的数学成就.对我国在数学史上的贡献提得很少,其实中国数学有着光辉的传统,有刘徽、祖冲之等一批优秀的数学家.有中国剩余定理、祖瞩公理、“割圆术”等具有世界影响的数学成就,对其中很多问题的研究也比国外早很多年。当然,现阶段爱国主义教育又不能只停留在感叹我国古代数学的辉煌上。从明代以后中国数学逐渐落后于西方,20世纪初,中国数学家踏上了学习并赶超西方先进数学的艰巨历程。在新 6
时代的要求下.除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之外,还应该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让学生认识到爱国主义不是体现在“以己之长,说人之短”上,在科学发现上全人类应该相互学习、互相借鉴、共同提高,我们要尊重外国的数学成就.虚心的学习,“洋为中用”。
其次,可以引导学生学习数学家的优秀品质。任何一门科学的前进和发展的道路都不是平坦的.无理数的发现,非欧几何的创立,微积分的发现等等这些例子都说明了这一点。欧拉3l岁右眼失明.晚年视力极差最终双目失明。但他仍以坚强的毅力继续研究,他的论文多而且长。以致在他去世之后的lO年内,他的论文仍在科学院的院刊上持续发表。对那些在平时学习中遇到稍微繁琐的计算和稍微复杂的证明就打退堂鼓的学生来说,介绍这样一些大数学家在遭遇挫折时是如何执著追求的故事。对于他们正确看待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会产生重要的作用。
第三,可以提高学生的美学修养。能欣赏美的事物是人的一个基本素质.数学史的学习可以引导学生领悟数学美。很多著名的数学定理、原理都闪现着美学的光辉。例如毕达哥拉斯定理是初等数学中大家都十分熟悉的一个非常简洁而深刻的定理。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两千多年来,它激起了无数人对数学的兴趣,意大利著名画家达芬奇给出过它的证明。1940年,美国数学家卢米斯在所著《毕达哥拉斯命题艺术》的第二版中收集了它的370种证明,充分展现了这个定理的无穷魅力。另外,在感叹和欣赏几何图形的对称美、尺规作图的简单美、i角公式的统一美、非欧几何的奇异美等,可以形成对数学良好的情感体验,数学素养和审美素质也得到了提高,这是德育教育一个新的突破口。
2.2.5 鉴过去而知未来,感悟数学与社会
在过去的数学课程中很少涉及数学与社会的内容,除了数学书上一些数学应该题外,似乎看不到数学与社会有什么密切联系。新课标教材试图使学生对数学与社会的关系的认识方面做出努力。数学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息息相关,互相促进。一方面,数学的发展依赖于社会环境,受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两一方面,数学的发展又反过来对人类社会的进步起推动作用,不管是物质文明还是精神文明。
对物质文明的影响:数学对人类物质文明的影响,突出的反映在它与能够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产业革命上。人类历史上有三次重大的产业革命,这三次产业革命的主体技术都与数学的新理论、新法方法的应用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牛顿和莱布尼茨发明的微积分作为一种强有力的新工具,推动了以机械运动为主题的17、18世纪整个科学技术的高涨,成为18世纪下半叶开始的第一次产业革命的重要先导。19世纪60年代,第二次产业革命开始,这次产业革命发电机、电动机以及电气通信为标志,这些技术当然依靠了电磁理论的发展,而电磁理论的研究是与数学分析的应用分不开的。第三次产业革命发生在上世纪40年代,主要以电子计算机的发明使用、原子能的利用以及空间技术、生产自动化等为标志。这这些技术发展的每一个关头都记载着数学家的不可磨灭的功勋。
对精神文明的影响:作为教授数学的教师,学生或者你自己是否提出过这样的问题:我们为什么学数学?对于这个问题你是怎样思考和回答的?有些教师会回答,我们所学习的数学是有用的,小到我们个人生活中有些问题需要用到数学知识,大到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技术、航空航天,军事等等领域都要应用数学。这样的回答无疑是正确的,但却并不全面,它只提到了数学的两个作用的一个作用。
数学有两大作用,一个是工具作用,像现实问题到应用数学这是它的工具作用,也就是上述的对物质文明所起的作用;另一个作用就是人文作用,也就是对人类的精神文明所起的作用,数学对人类精神文明的影响极为深刻。某种程度上,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数学的人文作用比其工具作用更具意义。想一想,绝大多数的学生未来都不会从事与数学有关的工作,对这些学生来说小学的四则运算几乎就足够他们应付日常的生活问题了,甚至连开方都用不到,如果仅从学以致用的角度来看,他们从小学到高中要学习12年的数学,不是浪费生命吗?事实上并非如此。数学本身就是一种精神,一种探索精神。这种精神包含的两个要素,即对真理和完美的追求,千百年来对人们的思维方式、教育方式以及世界观、艺术观都有着毋庸质疑的影响。数学对人类精神文明的意义,也突出地表现在历次重大思想革命的关系上。由于其不可抗拒的逻辑说服力和无可争辩的计算精确性,数学往往成为解放思想的决定性武器,尤其在文艺复兴之后科学与神学的斗争中表现的更为突出。
中学数学课程中,对数学知识本身的学习还不足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社会之 8
间的深刻的关系,为此要在数学课程中加入一些数学史的内容,当然,教材中的这些内容仅仅是冰山一角,教师应该应该提高自己对数学发展历程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数学教学。
总之数学史对于揭示数学知识的现实来源和应用.对于引导学体会真正的数学思维过程,创造一种探索与研究的数学学习气氛.对于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探索精神.对于揭示数学在文化史和科学进步史上的地位与影响进而揭示其人文价值,都有重要意义。国内外在教学中融入数学史的成果 3.1 国外的研究成果
国际上对数学史在数学教育中的应用的相关研究和实践操作已经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1998年4月20日至26日,在法国马赛附近luminy镇,举行了由国际数学教育委员(ICMI)发起的“数学史在数学教育中的作用”国际研讨会.此次会议的主题是数学文化,要求数学教学充分反映数学的文化底蕴,从课程内容、概念形成、证明方法、习题配置等各个方面,全方位地使数学史融入、丰富和促进数学教学.
3.1.1 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行动研究的成果
融入的层次
对于将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有很多片面的理解,最普遍的是将其理解为在数学课堂中讲点数学史以提高学生的兴趣,显然这只是数学史应用的较低层次.教师应用数学史至少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1)说故事;
(2)在历史的脉络中比较数学家所提供的不同方法,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全方位的认知能力和思考弹性:
(3)从历史的角度注入数学活动的文化意义,在数学教育过程中实践多元文化关怀的理想.
融入的过程
将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并不是在教学中插入几个历史故事那么简单,融入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1)学习历史资料;
(2)选出适合课堂教学的话题;(3)分析课堂需要:(4)制定课堂活动计划;(5)完成方案;(6)对活动的评价.
教学不一定完全遵循发明者的历史足迹,而是要经过一定的改良,符合学生的认知,这样才能更好突出历史过程,引导学生思维.
融入的形式
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有隐性和显性两种形式.隐性融入是指根据历史对教学内容重新设计和加工,制作适用于教学的“历史套装”,在隐性融入过程中,数学史扮演的角色是担当教学设计的指南,因为“数学史并非最终目的,而是通过数学史的途径以达到教学目的”.
显性地融入数学史旨在“描述数学发展的进程”.它的两种错误倾向,首先是如果教师只提供给学生有限的历史片段,就可能造成学生对数学发展过程的错误或片面理解.当前的不少数学教材,表面上看起来注重数学史的应用,但大多数只局限于在每一章节的后面增加几个历史注解,如数学家小传、个别概念的发展历史等,这实际上势必导致教师将数学史与数学课程割裂开来,甚至认为将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与日常课堂教学背道而驰.另一个错误倾向是“脱离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的目的,将融入数学史转化为数学史教学”.这种做法的直接结果是让学生感到数学史只不过是新增加的考试内容而已,如此以来,恐怕连“激发学生的兴趣”这一作用也会消失殆尽.
融入的途径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将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有很多做法,这取决于教师的信念、教学观、课程内容、历史资源等诸多因素,已有的文献也提供了很多成功的经验,包括使用传记、游戏、历史调查、本地历史考察、历史家庭作业、历史命题、参观、观看影视作品甚至戏剧表演.
John Fauvel在《数学学习》上编辑了一期教学中如何应用数学史的专刊,其中 10
列举了应用数学史的12种不同的具体做法.本文对各种做法进行了概括,提出了应用数学史的8种具体方法和途径:
(1)在教学中穿插数学家的故事和言行;
(2)在讲授某个数学概念时,先介绍它的历史发展;
(3)应用数学历史名题讲授数学概念,根据数学史上典型的错误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
(4)指导学生制作富有数学史趣味的壁报、专题研究、剧本、录像等;(5)应用数学历史文献设计课堂教学:(6)在课堂内容里渗透历史发展的观点;(7)以数学史做指引设计整体课程;(8)讲授数学史的课.
3.2 国内的研究成果
虽然国内外对数学史所具有的教育价值能够在理论上达到共识,但如何将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中,我国在这方面研究处于探索阶段.张奠宙教授认为应用数学史于数学教学有助于将数学的“学术形态”转化为“教育形态”,并且提出了应用数学史将数学的“学术形念”转化为“教育形态”的三个途径:
(1)揭示数学发展的规律,形成正确的数学观:
(2)反朴归真,揭示数学发展的过程,并使之适合今天的课堂教学;
(3)提供真实的历史材料,包括原始问题、原始数据、原始过程、增强真实感、体现数学的人文精神.
这三点不仅指出了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的任务,也为数学史的具体运用指明了方向.
罗腾根在《谈中学数学中的数学史教学》对数学史的教学原则和数学史的教学方法进行了论述,数学史的教学原则有: 准确性原则、交融性原则、可接受性原则.数学史的教学方法有以下四点:
(1)在新授课进行知识探求时,作简短的数学史料的插话;(2)在解题教学中贯穿数学史料;(3)举办数学史讲座或报告会;
(4)组织兴趣小组,课外搜集、阅读、研究数学史料.
上海师范大学数学系陈跃老师在《中学数学应用数学史实教学的一些建议》一文中给出了关于三角恒等式的入门教学和用简化乘除的问题引入对数的概念的具体建议.
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汪晓勤老师在数学史如何融入数学教学方面做了不少的研究,在《数学通报》发表了“数学史如何融入中学数学教材”,在《中学教研》上发表了“HPM视角下的等比数列教学”,《中学数学杂志》发表了“几何视角下的和角公式”等.
浙江师范大学数理学院朱哲老师在数学史如何融入数学教学方面也有自己深刻的看法,他在《中学数学》发表了“数学教育目的的深化和拓展:数学史的视角”,在《中学教研》发表了“从理论到实践: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在《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上》发表了“一节基于数学史的教学课例:正四棱台的体积公式”,在《中学教研》上发表了“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教学设计及其分析”等.
从以上文献本研究者可以看到,国外对于数学史如何融入数学教学的研究,不论从理念上还是从实践上都达到了很高的程度,我国香港和台湾地区的有关学者在HPM领域的活动相当活跃,做了很多出色的工作,但大陆HPM研究起步很晚,虽然有很多学者大声呼吁“应该讲点数学史”,但探讨如何做的研究明显偏少. 数学史融入教学的一些策略
数学史的确值得引进数学课堂之中.结合数学史到数学教育中的问题, 也一直是国际数学教育界备受关注的研究课题.20 世纪70 年代, 数学史与数学教育关系(HPM)就已成为西方的一个学术研究新领域,美国学者的有关研究、论述和大力提倡是该领域创立与深入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长期以来,虽然人们已认识到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史的许多重要意义, 并在教学实践中有所行动,但其困难和问题的存在也是显然的.其中一个显著的困难和问题就是, 数学教学中需要采取哪些教学策略来融入数学史呢?可以说,这个问题目前还不为大多数的教师所充分认识和理解.在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一般来说,最常遇见的困难就是如何对材料适 12
当地剪裁, 使其与课程主题融合,以达到数学史的利用能自然、协调,不至于过分突兀,这应是我们追求的最佳效果.要达到这个目的, 那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必须注意结合教学实际和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依据一定的目的,对数学史资源进行有效的选择、组合、改造与创造性加工, 使学生容易接受、乐于接受, 并能从中得到有益的启迪.尽管数学教学中,数学史的利用随着施教者的不同和材料的不同,所采取的形式各异,总结出以下几种策略。
4.1 故事策略
虽说数学史不等于数学故事,但是,数学家或数学界的遗闻佚事, 不仅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对学生的人格成长还富有启发作用.譬如,我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 就是在上中学时, 听了他的数学老师沈元向学生介绍了, 哥德巴赫猜想这一难倒无数数学家的难题后, 其心灵受到了震撼,点燃起了他攀登高峰、摘取桂冠的热情, 从而他一生醉心于数学, 并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再如, 十八世纪法国女数学家苏菲姬曼, 就是受到阿基米德故事的“煽动”, 迷上数学而终生无怨无悔.据说, 苏菲童年时正值法国大革命发生,为了排遣难耐的孤独和寂寞, 遂被数学史家莫度西亚的《数学史》所记载的阿基米德传奇所吸引.相传,阿基米德正沉醉在一道几何问题时,对已经陷城的罗马士兵浑然未觉, 就莫名其妙地被杀死了.这个悲剧让百无聊赖的苏菲神醉心痴,她想几何学若真有这种魅力,那真的值得探索一番了.于是,她终于走上了数学研究的不归路了.说故事的目的就是要设计一个教学情景,这个教学情景主要是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兴趣.同时,也可利用故事情景引出学生已有的数学概念,或是借故事情节引入要教的数学概念,也可以利用故事情节的铺设, 呈现给学生想要解决的问题等.4.2 方法比较策略
著名科学家巴甫洛夫指出:方法是最主要和最基本的东西.一切都在于良好的方法,有了良好的方法,即使是没有多大才干的人也能作出许多成就.如果方法不好,即便是有天才的人也将一事无成.数学教学必须要使学生明白,任何方法仅仅是许许多多的方法之中的一个, 其中有许多你可能联想都未曾想过.那种始终认为自己是最正确的、肯定自己的思维都比别人的要高明,肯定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的行为,这些都是自负的表现.而自负是思维的重大过失,它会扼杀真正的思维.13
事实上,数学教学中涉及的许多问题,从它的历史到现在,经过数代数学家们的不懈努力,大都产生过不少令人拍案叫绝的各种解法.如勾股定理,就有面积证法、弦图证法、比例证法等300 余种;求解一元二次方程, 历史上就有几何方法、特殊值代入法、逐次逼近法、试位法、反演法、十字相乘法和公式法等;求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历史上也有德漠克利法、穷竭法、割圆法、平衡法、开普勒法和沃利斯法以及现代的微积分方法.通过搜集比较历史上的各种不同方法之后, 不仅能使学生更好地领会每种方法的内在本质,而且能启发学生,这对培养知识面宽、有能力、有信心、灵活多变的人大有帮助.4.3追踪历史起源策略
数学固然起源于人类对日常生活现象的观察,但它决不简单, 有一定的难度, 需要时间去体验、把玩并体会它的意蕴.譬如无限的概念,“向人类头脑提出的挑战,激发了人类的想像力,是思想史中任何其他单个问题都无法比拟的.无限显得既生疏又熟悉,有时超出了我们的领悟能力,有时又自然而易于理解,在征服它的过程中,人也砸碎了将自己束缚在地球上的镣铐.而为了实现这一征服, 需要调动人的一切能力,——人的推理能力,诗一般的想像力以及求知的渴望.”①再如代数符号的产生,代数符号早期是没有的,人们使用文字代替,到了古希腊人们才开始用单词表示,中世纪才开始用单个字母表示.再后来人们才用特殊的字符来表示, ?每一次的演进,都凝聚了数学先贤们大量的心血和智慧, 都充满了古代数学家们的神思技巧;还有函数概念的发展,从笛卡尔给出最简单的函数概念出发, 经莱布尼兹、贝努利、欧拉、柯西、黎曼、狄利克雷、维布伦等人之手, 一步一步的发展,其间经历了大约六七次扩充,才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函数概念.追踪历史起源,就是要引导学生去揭示或感受知识发生的前提或原因、知识概括或扩充的经过以及向前发展的方向,引导学生在重演、再现知识发生过程的活动中,内化前人发现知识的方法和能力.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还能占有镌刻于知识产生中的认识能力,这种认识能力正是构成创新思维能力的核心.4.4 揭示思维过程策略
将数学研究中的思想和方法的要点原原本本地告诉学生,引导青年学生沿着科学的艰险道路作一次富有探索精神的、充满为真理而斗争的崇高动机的旅行, 使学 14
生充分领略以前数学大师们的灵感,承受他们的启迪,可以从中学到他们的策略和经验等.譬如, 讲数学的抽象性时, 就可以原原本本地向学生展示欧拉解决七桥问题时的思考过程,或是介绍牛顿发明万有引力定律时,关于把地球、月球抽象为质点来处理的曲折过程;讲反证法时,可以向学生详细叙述伽利略是如何更正延续1800 多年的,亚里士多德关于物体下落运动的错误断言的;讲类比时,可以向学生全面介绍自然数平方的倒数之和问题的产生背景、当时的情形及欧拉解决该问题时的奇思妙想等;结合几何知识的学习,可以向学生揭示历史上有关几何第五公设的、令一代又一代数学家忙碌了二千多年的、各种各样的思考过程及最终的解决办法.让数学史曾闪烁过光芒的火花,重新在学生的心中点燃。
前人的成功和失误,都是后人聪明的源泉.数学史可以将逻辑推理还原为合情推理, 将逻辑演绎追溯到归纳演绎.通过挖掘历史上数学家解决问题的真谛,学生不仅可以学到具体的现成的数学知识,而且可以学到“科学的方法”,开拓学生的视野,使学生更具有洞察力.结论及建议 5.1 研究结论
5.1.1 数学史融入中学课堂教学有利于教师对文化理念的落实
数学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文化素质,以提高一般科学素质,增进道德品质修养,形成和发展数学品质.理念的实现,可以通过将数学史的史学形态转化为教育形态,通过数学史融入中学课堂教学,来实现文化理念的落实.从本课题研究来看,数学史融入中学课堂教学已经成为课题实施教师,乃至一些数学教师的自觉行为,现在,我们经常会听到数学史融入的课,这些都表明了数学史融入中学课堂教学的行动研究是将文化理念的落实在课堂教学中的一种非常有效的途径.
5.1.2 数学史融入中学课堂教学促进了教师对教育目标的理解
在数学史融入中学课堂教学的行动研究中,首先要学习课程标准,学习新的教育理论,这些使研究者对数学的价值和数学的教育目标有了新的认识.数学的价值,既有实用价值一提供了一种解决数学内社会生活中各种问题的有利工具;又有形式 15
训练的价值一提供了一种思维的方式和方法;还有着文化价值~提供了一种价值观,倡导一种精神,它表现为数学念在入的观念以及社会的观念的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知识型的数学教育看重数学的实用价值;能力型的数学教育看重的是数学的能力训练价值:文化型的数学教育则在注意到数学教育的实用价值和形式训练价值的同时特别看重数学的文化教育价值.
不同的价值必然追求导致不同的教学目标.仅注重教学内容的使用价值,只会将知识的理解、技能的掌握作为教学目标的主体;注重数学对思维能力训练的价值,就会将培养思维能力作为教学目标的重点,突出过程与方法的目标纬度;只有在知识、能力并重的同时,还能够注意到数学的文化教育的价值,那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才真正能够将情感、态度、价值观落到实处。
5.1.3 数学史融入中学课堂教学加深了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研究
数学史融入中学课堂教学的行动研究,目的不是在形式上,而是通过教师对数学史的研究,对教学内容的来龙去脉有了深入的理解,达到加深对课程的理解,也使得教学前后联系、融会贯通,浑然一体.
例如案例《正弦定理》,在没有研究数学史以前,对该定理的理解只认识到两个层次:
一是从转化的角度看,正弦定理是实现边角互化的一个工具;
二是从方程的角度看,正弦定理中含有七个量,除给定三个角外,一般情况下可知三求四.
在研究三角函数的数学史后,发现三角函数在历史上大都来源于几何,于是就思索正弦定理的几何背景是什么? 通过研究发现,正弦定理是对“大边对大角,大角对大边”的数量化解释.于是对定理的认识上升了一个层次,正弦定理是将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是沟通代数和几何的桥梁,体现了几何与代数的统一.
5.1.4 数学史融入中学课堂教学提高了教师对教育理论的应用
数学史融入中学课堂教学的行动研究是把数学史融入课堂教学看成一种教学现象,用行动研究的理论来研究这种教育现象.在研究的过程中,本研究者学习了行动研究的理论,并用行动研究的理论指导对数学史融入课堂教学的指导,在实践的 16
过程,积累大大量的问题,通过这些问题的解决也促进了对行动研究理论的重新认识,提高了对教育理论的应用.
例如在《等差数列前n项和》案例研究中,用到了自然数从l加到100,少年高斯的数学思维:1+100=2+99=„„=49+52=50+51=101,101×50=5050,但缺乏对高斯思想的深入挖掘,随着对数学史的学习和研究,进一步研究高斯思想,发现以下结论:
(1)思维的变通性——追求算法简单;(2)思维的直觉性——数字内在和谐;(3)思维的概括性——寻找普遍规律;
这是多么精美的数学思维——加法向乘法的转化,因此,案例可以进一步发展,可以进一步深化.
5.2 研究建议
5.2.1 教师应加强数学史的学习与研究
在数学史融入中学课堂教学的行动研究中,发现大部分教师并不是不接受新的教育理念,也不是不愿意通过数学史的融入落实文化渗透的理念.而是由于数学史的知识匮乏导致理念难以落实,因此数学教师应注意多方学习数学史知识,多方研究数学史.
对数学史的学习研究可以分为以下三个层次:了解性学习、掌握性学习、研究性学习.
第一层次要求知道数学发展的概况,起过重要作用的数学家,影响深远的数学思想、方法等.
第二层次可以从数学史中适当提取相关内容,用于数学研究、教学、学习之中. 第三个层次以文献资料为线索,研究不同时期数学发展、数学家活动、数学思想、方法的进展等,并对数学的发展趋势提出预见性分析.
从中学数学的要求出发,中学数学教师应具有的数学史素养,属于第二层次.
5.2.2 教师应加强数学史的长期融入与渗透
数学教育是一项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它以传授知识和培养人才为宗旨,以促使社会进步、科学技术以及数学科学的发展,它是整个社会教 17
育的一部分.
新一轮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统一于课程的“文化内涵”之中,强调人的科学素养和入文修养的辩证统一,致力于科学知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沟通与融合.课程也关注到数学史对数学文化教育的意义,但文化的渗透靠不是一天、一学期、一年的渗透就能实现,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有长期加强数学史的文化渗透,对发展学生的文化素养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5.2.3 教师应加强数学史融入方式的研究与总结
数学史如何融入到课堂教学中目前虽然总结出六个方面,但还不够全面和深入.因此需要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充分认识数学史的作用,全面认识数学史的意义.并且深入挖掘数学史的教育要素,不断地开发、设计、反思和总结,把数学史的史学形态转化为教育形态,再转化为可操作的教学形态,最后应用于具体的数学教学中.把数学史融入到课堂教学落到实处.
5.3 研究缺陷
数学史融入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行动研究目前只从课堂教学设计的角度进行研究,该研究表明数学史融入中学数学课堂教学部分教师已把它做为一种自觉行为,但该研究没有从学生的角度进行跟踪,看看学生的学习和思维发生怎样的变化,这些将是该研究的后续内容.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4:1—28.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跚].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1—8.
[3]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数学第一册(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105-137.
[4]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数学第一册(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34-39.
[5]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数学第一册(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129—139.
[6]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数学第二册(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92—103.
[7]张苍等辑撰,九章算术[M].四川:重庆大学出版社,2006:217—245. [8]欧几里得,几何原本[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5:3—6.
[9]石中英,王卫东,王妙函,行动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6. [10]汪晓勤,中学数学中的数学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11]张奠宙等,数学教育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2]张奠宙等,数学史选讲[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56-89. [13]李文林,数学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5—25. [14]李文林,数学史与数学教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178-191. Abstract: The history of mathematics in second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role is very important.Teachers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into the history of mathematics content, can help students to understand mathematics, the formation of a correct mathematical concept;help students correct mathematical way of thinking;help students broaden horizons, develop student interest in mathematics.Some of the knowledge to teach the history of mathematics also provides the stage for moral education.In order to improve 19
【浅谈德育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论文】推荐阅读:
浅谈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12-03
德育教育在计算机教学中的渗透08-25
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教育论文07-02
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12-03
浅谈生物教学中的德育渗透08-10
浅谈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01-09
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德育渗透07-06
浅谈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德育渗透11-12
浅谈文言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