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征文:幸福的教师节

2024-11-03

教师节征文:幸福的教师节(20篇)

1.教师节征文:幸福的教师节 篇一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坚守自有坚守的美,奋斗自有奋斗的甜。习主席在2018年新年贺词中说,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在春节团拜会上,习主席又重申了“奋斗”这一时代主题词,充满辩证地指出,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思绪仿佛瞬间回到了十几年前,寒窗苦读的那段岁月珍藏在我的内心深处,永远也忘不了。2004年,人生的第一次转折点,我一个农村娃,转学进入了重点中学—莱阳实验中学。原本以为学习“很厉害”的自己可以在这片更广阔的天空下展翅翱翔,然而,事与愿违,自己在农村学的那点东西在城里同学面前简直没脸拿出手。自卑、不适、孤独、压力无时无刻不充斥着我的内心。时任校长赵炳志老师狠抓教学,全校师生以学习为中心,紧张竞赛。我想,要让自己在一个上百人高手如云的班级里被老师赏识,被同学接纳,只有拿出不凡的成绩。于是,用功读书几乎便成了我的全部,与此不相干的,我都无暇顾及,甚至置之不理。处在那个懵懂且敏感的年龄段,自知不与同学愉快相处的不好,但总想留出时间多用功读书,生怕耽误了学习。无需别人怎么看、心里怎么想,当时的自己就是那般固执,不管不顾的活在读书的世界里。

事到如今,同班同学还笑称我是“书呆子”,我心里没有半点怨气。有得必有失。对自己来说,如果当初不那么拼命地读书,成绩不可能那么好,中考也不可能以832分高分顺利考入莱阳一中。家境平庸,寒窗苦读必不可少,既然选择了用功读书这条道路,就要不回头地走下去。在那个爱玩的年纪,自己并没有多好的天赋和聪慧。班上同学整日有说有笑、打打闹闹,而我总是静静坐在课桌前,做着与读书学习有关的事。这种场景,曾经无数次在我脑海出现,也是读书那会固定的模样。当时读书的那份用功、那份专注,至今想来都让自己心生感动。

上学读书的时光已成过去,那些人那些事都已慢慢记不清了,唯有那些用功读书的动人场景,自己为读书改变命运的那份倾注与执着付出,永久停在了心间,化成了鼓舞自己砥砺前行的不竭动力。幸福的真谛就在于奋斗,在于追求幸福、赢得幸福。只有奋斗,才能创造更多更好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才能不断增强成就感、尊严感、自豪感。结得千层茧,练成冲天翅。在军人词典里,从来没有“舒服”二字。“帐月席茵刀枪枕,谈笑低吟道明天。如今,我也如愿以偿地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我会告诉学生:“大家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父母奋斗而来的,你将来的幸福生活也要靠自己的奋斗去获得!”

2.教师节征文:幸福的教师节 篇二

然而现实生活中的教师, 在他们自己看来真的幸福吗?曾经到几个学校听课, 交流的时候走的较晚, 辛勤付出的教师在夜幕降临的时候还在办公室或者教室里为那几个学习成绩薄弱的孩子补习着;有的教师为了准备明天的课仍然在办公室里挑灯斟酌着;有的教师为了更多地去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 将孩子们的作业情况一一记录在案, 等待明天的一对一辅导……让我, 这个做教师的都深深敬佩。但敬佩之余, 我也同样看到了做教师的疲惫, 那疲惫不是写在脸上的, 也不是隐藏在白发间, 那疲惫是老师身体里和幸福不相称的倦怠, 那疲惫是老师心灵中和幸福不同行的、操不完的心和对学生放不下的挂念……

一、丰富的心灵是幸福的源泉

幸福是物质幸福和精神幸福的统一, 教师的劳动更多的是一种精神的创造, 是一种良心, 是一种由爱激发的奉献, 更是一种无形的影响力。让自己的心灵丰富是教师幸福的源泉。

对于被称为“辛勤的园丁”“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教师来说, 也许名誉和地位不足以让他们幸福, 幸福的真正内涵应该是以身作则这种表率的外在影响, 有精神的追求, 从而让自己的内心丰盈, 使自己的幸福有相当的道德水准和德性因素。亚里士多德说, “幸福即是某一种德性”, 包尔先生也曾说:“对于意志完全由德性支配的人来说, 有德性的行为始终是最大的幸福和喜悦, 即使它并不带来外在的幸福, 即使它反给他的肉体带来磨难”, 我想在这样的表述中, 做教师的我们一定找到了幸福的源泉, 即使我们的身体是疲惫的, 但丰富的内心便是幸福绽放的笑脸。

二、学习力是幸福培植的沃土

周国平曾在《周国平论教育》一书中的序言中说:“获得精神快乐的途径有两类:一类是接受的, 比如阅读、欣赏艺术作品等;另一类是给予的, 就是工作。正是在工作中, 人的心智能力得到了积极实现, 人感受到了生命的最高意义。”这给我们深刻的启发, 教师的幸福是可以自己去创造的。

著名教育家马斯洛说:“事实上, 我们绝大多数人, 一定有可能比现实中的自己更伟大。只是我们缺乏一种不懈努力的自信。”我相信, 只要教师坚持不断地学习, 提升自身的素养, 无论社会如果发达, 都可以适应瞬息万变的一切。

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造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 其实这对教师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教师的教学经验已经不能成为教育现在学生的核心法宝了, 教师更需要与时俱进。教师的学习力才会让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游刃有余, 只有教师游刃有余了, 才会体验到教育中的幸福。很多教师之所以感觉到做教师“累的苦不堪言”, 力不从心, 要通过不停的补差来提升学生的成绩, 可还是没有真正趙学生的认知系统。智慧的教师不仅希望学生的鉢知识, 輜基本技能和施而且更魏会学《1®知识、分_识、选择知识、利用知识和更新知识的能力。在知识和信息高速发展的现代, 如腳市不更新自己的知识系统, 是很难适应这样一个快节奏的发展时代, 即使是经验丰富的教师也会有滞后的感觉。于是做一个幸福的教师必须明确地意识到提升自身的学习力是开启自己教育幸福的一把钥匙。请牢记智慧比知识重要, 过程比结果重要, 方法比本领重要, 知识的更新是幵启智慧的手段, 过程是结果的动^延伸, 教师要有勇气走在学习的前列, 提升自己的教育本领和智慧, 用教师的智慧引领学生的智慧。三、博大的心胸是幸福的气场教师的幸福我认为更准确的理解应该是教师主体的一种教育生存状态。只要心中有追求、有目标、有理想, 心态不一样了, 所呈现出的外在自然不同。心胸博大了便可装下全世界0那时辛苦已经不再是辛苦了, 而是一种麟的膽5困难也不再是困难了, 而是一种精神的磨炼J挫折更不再是挫折了, 而是一种前行的动力……教育是爱的艺术, 而尊重是爱的营养。睿智的爱, 需M�师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 尊重学生的权利, 站在学生的立场去施教, 站在学生的需求去考虑问题, 理解他们的追求’感受学生青春的喜悦’这些都需·币有博大的胸怀包容, 这已经不仅是教师的一种修养, 更是—种职业发展的需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世界上最浩瀚的是的大海, 比大海更浩瀚的是天空, 比天空更浩瀚的是人的心灵……博大的心胸可以容纳大海和蓝天, 自然也可以容纳学生成长的-切割®, 用教师的人格魅力去感染他们, 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学生的自信, 幸福场便从教师的手中传递, 教师便是幸福场的核心, 更是一种别人无法体会的幸福�教师的幸福是什么?此时我灘异常简单, 合书思索’教师的幸福简单的可以概括成一句话:用心激活学生成长便是最生态、最朴实也是最高境界的幸福。

参考文献

[1]郑杰斌主编.教师幸福之路的思考[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3.袁浩:幸福着教师的幸福 篇三

袁浩,1941年生,1984年被评为江苏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1961年7月始在江苏省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先后任教师、教导主任、校长等职。先后荣获江苏省首批名校长、全国首批科研型校长、江苏省中小学荣誉教授和南京基础教育专家等称号。现任苏教版小语教材主审、江苏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指导专家、江苏省小语会理事长、全国小语会常务理事、《七彩语文·教师论坛》主编、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南师大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等职,被聘为国家级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主讲教授。作文教例被选入全国师范学校通用课本,20多集作文教学实录和作文心理讲座被中国教育电视台卫星转播。公开发表论文数百篇,出版专著《袁浩小学作文教学心理研究与实践》(“九五”国家重点图书)、《揭开儿童作文的奥秘》(全国“九五”重点教科研课题成果)等。1999年,作为江苏省小学教育界唯一代表出席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2009年当选为“新中国成立60年课堂教学的开拓者”。

魅力袁浩:浩浩然性天澄澈之大气

我和袁浩校长虽然不常见面,但我一直能强烈地感受到袁校长始终相随并置身于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潮流之中。

南京市下关区第二实验小学特级教师郭学萍说:“他始终以一颗赤诚的心,和年轻的朋友一起,走在新课程改革的路上。”

南京市成贤街小学校长蔡燕说:“精神矍铄的袁校长总能甩动双臂快乐行走。目光锐利,思维活跃,浑身充满活力,充满人格魅力。”

苏教版小学语文主编朱家珑说:“他是江苏小学语文教师的骄傲。”

…………

我为许多教育界朋友和自己有同样的感受而高兴!犹记得20年前,我和袁浩校长一起参加江苏金湖实验小学的一个活动。第一次听袁校长近两个小时的报告,我和所有在场的老师一样,认真聆听后是由衷地敬佩和情不自禁地鼓掌。时隔20年,我又有机会参加金湖和淮安地区的语文教育研讨交流活动,不但常常有人提到袁浩校长,更有人说到袁校长当年在金湖实小的那场精彩讲座。什么叫魅力无穷,什么叫魅力不减,袁浩校长是也。“浩浩然性天澄澈之大气,欣欣然万物繁茂之生机。”只因为有像袁校长这样大气的教育名家,才会有江苏全省小学语文教育的蓬勃生机及品牌形象。

创业袁浩:一所学校和一位校长

现南京市教育局工委书记,时任南京市教育局局长的徐传德专门为袁浩题词:“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所有人都认为北京东路小学与袁浩校长是不能分开的。是名校北京东路小学为袁浩的成长搭建了平台,还是因袁浩而让北京东路小学名扬天下?它不是非此即彼,而是相互融合,相互作用。办好一所学校,无非是教学与管理两个方面。江苏省教育学会会长周德藩对袁浩校长的教学与管理有一句评价:“管非管,管真管,似管非管;教非教,教真教,似教非教。”我的理解是,无论是管理,还是教学,袁浩校长既有致广大经常仰望星空的人文情怀,又有尽精微每天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现在很多人讲学校文化,其实,袁浩校长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就开始了从“制度管理走向文化管理”的构想与实践。在1991年江苏省第一批模范学校的申报评选中,我因参加评选工作而能更多更完整地感受到了北京东路小学的“文化特色”。从一定意义上看,北京东路小学历史上的几次“跨越发展”,正是由他们领先一步的文化特色所成就的。

袁浩校长数十年不懈努力,由此逐步形成了学校制度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完整体系,这一切为北京东路小学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源源不竭的动力。

创新袁浩:对新事物永远的渴求和好奇

袁浩曾说:“时代欢迎勇于创新的人才,创新人才呼唤创新的教育。”我认为,创新才是袁浩校长的一种最根本的思维品质。我读袁浩的论文《语文教学现代化应具有民族特色》《现代语文教师应具有现代思维方式》《作文教学必须着眼于人的发展》等,都是他教育教学创新实践的思考结晶。就相对微观领域里的作文教学,中学语文界有一个带点幽默色彩的“三怕”顺口溜:“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三怕写作文。”作文教学是热点,是兴奋点,也是难点。袁浩的教学改革由作文开始——《揭开儿童作文的奥秘》一书是袁浩作文教学创新成果集。打开它,我的眼前犹如千树万树的梨花开放,孩子在作文的世界里是那么的畅快与自由……

“袁浩与北京东路小学”,还要补充一句“袁浩与观察作文”。袁浩从来不是就作文教作文,而是着力于“把作文教学提高到培养人的高度”。《揭开儿童作文的奥秘》,全书充溢着儿童哲学的意蕴与智慧,“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袁浩认为作文教学尤以遵循孩子之天性为要,袁浩通过作文教学把孩子导向自由发展的天地,又以“培养观察力,提升思考力,扎实表达力”为系统设计其基本目标。

袁浩校长的创新思维当然不仅仅是作文教学,他在1983年就提出要“优化学科课程,强化活动课程,开发环境课程”,还有那时在五、六年级开设外语课,开设健康教育课,1985年成立 “娃娃科学院”等,无不表现袁浩校长的前瞻意识、发展意识和勇于创新实践的探索精神。

幸福袁浩:为兴趣而工作的快乐

袁浩校长感慨:无情的岁月染白了自己的双鬓。走过了青春,经历了风雨,过去的辉煌亦早已化作了夕阳的诗情而凝聚成了永恒的教育之美,而这也许正是袁浩校长永远幸福与满足的源头活水。

此时此刻,我想起一位著名企业家对幸福的定义:为谋生工作,有点累;为理想工作,很崇高;为兴趣工作,最幸福。

4.教师节征文:幸福的教师节 篇四

最早萌生当老师的念头,是在学习了魏巍《我的老师》一文之后。仍清晰地记得文中那段话: “她那时有十八九岁。右嘴角边有榆钱大小一块黑痣。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好一个温良可亲的老师!好一段温暖美好的文字!就这样,怀揣着对蔡老师那样的好老师的憧憬和向往,我踏上了三尺讲台。

二十多年的时光,轻轻滑过。我曾为学生屡教不改的顽劣而苦恼过,曾为家长的误会和不理解而抱怨过,也曾为教育工作的琐碎和平淡而失落过。但充盈在7000多个日子里更多的,还是与学生共处时的歌声与欢笑,温暖与幸福……

(一)利用晨读时间,我开始抽查学生的预习作业。竟然有十几个学生没有完成读课文这一项,其中还有我喜欢的几个“得意弟子”。我大为恼火,神情严肃地批评了这十几个家伙,还告之他们,中午放学后必须留在教室给我一个解释方可离校。“给我一个解释“背后的声音,其实就是“留校”。交代完这一切后,我匆匆去了办公室。

之后,突然接到了开会通知。会议一直持续到放学。是一个家长的短信息,让我猛然记起自己还和学生有一个“约定”。会议正在进

行中,再赶往教室已不可能,无奈之下只有托付家长告之学生,中午可离校回家,下午上学时我再分别找他们谈话。

下午上学了。一大半学生纷纷主动将午间补读课文的家长签字表给我检查。嘿嘿!算他们聪明、识趣,还知道中午把读书作业补起来。我暗自高兴的同时,突然间又想起了还有几个没主动找我的家伙。他们是什么意思?难道我不找他们,他们还不打算找我承认错误了?

下午第一节课后,我坐在讲台边批改作业。突然间,有一团黑影慢慢朝我移过来。紧接着,听到一个低低的声音说了句“预备起”,我的耳边便回响起一片整齐的读书声。不用抬头,我已知道站在自己面前读书的是哪几个学生了。

料想到他们会主动找我承认错误,没料到他们会以这样的方式相约而至“集体认错”。这个可爱而狡黠的举动,如一阵轻风,瞬间将我心头的那一点点不快吹得无影无踪。

我一言不发,极力捂住嘴忍住笑,假装板着脸继续批改作业。学生的读书声一次比一次响亮,一遍比一遍整齐……

我想,他们一定早已从我的指缝间、眉梢里,看到了倾泻而出的笑容,读懂了那笑容中深藏的原谅。要不然,他们怎会在读完课文后,与我不约而同相视一笑呢?

(二)教师节的清晨,校园里处处洋溢着节日的欢乐气氛。

我站在教室门口,仔细为每个学生晨检。孩子们陆陆续续走来,有的手握一支鲜花,有的拿着贺卡,有的捏着自己亲手画的画儿。他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向我表达着最真诚的祝福。

程知涵从走廊那头走过来,这是一个不大爱与人交往的小姑娘。开学一个多星期了,别的学生总在课间召朋引伴,唯有她,总是静静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

我含笑看着她。就在离教室门口还有约2米远时,她突然将提在手中的粉红色书包扔到地上,一路小跑来到我的身边,扬起脑袋,伸出双臂,一双清澈的大眼睛定定地望着我。

嗯?这是什么意思?一时间,我被这个小姑娘的举止弄糊涂了。我蹲下身子,刚想要问问她怎么了。没想到她猛地用双手勾住了我的脖子,小嘴凑到我的耳边,轻声说:“老师,抱一个,祝你节日快乐。”

从教20年,这是我收到的最特别的教师节礼物。

我紧紧地拥抱着程知涵。她发间的缕缕清香,裹挟着阵阵温暖扑面而来,清晰又让我沉醉。我抑制不住这突然而至的喜悦,高高地抱起她,轻轻的、久久的挨着她的面颊,悄声告诉她:“谢谢你的拥抱,老师爱你。”

这个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的孩子,为什么会在教师节的清晨,选择这样热烈直白而特别的方式给我意外的惊喜,我无从了解。我只知道,当她紧紧抱住我的那一刻,当她伏在我耳边轻语“老师,节日快乐”的那一刻,感动和喜悦如阵阵潮水向我袭来,将我紧紧包围。

在这个教育职业辛劳清贫,却依然备受非议责难的年代,大多数教师最终还是选择了坚守。也许,他们如我一样吧,舍不下孩子们清澈无暇的双眼,舍不下纯净美好的童真世界,舍不下如灵泉般纯净的一声声“老师好”,舍不下学生拔节成长的瞬间,流淌在心间那浓浓的职业幸福感……

(三)一年一度的书信感恩活动又开始了。一节课后,习作本送到了办公室。我没有想到,这次习作批阅会让我如此动容。

由于这是一项常规性赛事,我并不期待学生能在多次参与、兴趣几乎全无的情况下写出让我感动的佳作。我也没有料到,毕业前的最后一次书信感恩比赛,近一半的学生会选择给我写信。翻阅着一封封语言质朴却情感真挚的书信,泪水几度湿润眼眶:

您总是那么关爱我们,天冷时问我们冷不冷,还把您的大衣借给我们穿。下雨天,您看到同学裤腿打湿了,会细心地拿出纸巾擦了一遍又一遍;“啪啪啪-----”您假装用尺子敲打杨轶凡的屁股,可我们全班同学都看到了,您拍打的是他身上厚厚的羽绒服……这一点一滴的关怀,早已融入到了我们的心底。——丁岫仪

老师,是您教会了我许多道理,告诉我要做一个好学生,做一个不打架的好学生。以前,我没有转到您的班时,看哪个同学不舒服我就动手,我的朋友也越来越少。是您教会我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学会忍耐,是您让我懂得了暴力不能解决问题。您的一言一语,我都牢牢地记在了心里,老师,谢谢您!——黄子怡

白天,您面对的是我们一摞又一摞的作业,晚上,劳累了一天的您还要为我们制作漂亮的课件。那一次,我看到了您的备课本。上面密密麻麻的爬满了您的笔迹。《怀念母亲》这一篇课文,我看到您竟然修改了四次,写了四次教案!为了让我们以最轻松的方式学会知识,您总是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忙碌着,岁月在您的面孔上刻下一道道痕迹。——郭逸凡

您偶尔也会小小的惩罚一下我们。您总是说出狠话,却一次也没有兑现;拧我们的耳朵,您总是装模作样故弄玄虚;敲打我们的手掌心,总是放慢速度再轻轻擦一下……——邓一坤

与孩子们在一起的五年多时光又重临于我的心头。细细回想一幕幕往事,温暖之余平添失望——对自己的失望!我哪有学生说的那么好?师者父母心。我只是站在母亲和教师的双重角度,去做了我本应该做的、微不足道的小事,多年之后,却被学生们这样幸福地怀想、深情地念及!这一份信任,这一份尊重,这一份包容、这一份沉甸甸的爱,叫我怎能不动容?

光阴点点,流年无声。教育岁月里那些丝丝缕缕的喜悦和感动,无声地洇染着我的生命,而后慢慢铺展开去,成为生命的主色调。日子久了,甚至幻化成我内心的一种信仰。

5.初一教师节的征文 篇五

一、初次邂逅

9月,有幸成为陶老师的徒弟。初次见面,她挽着发髻,身着白衬衫,觉得她个头不高,大方温柔,外表朴实,言谈举止却充满灵气与智慧。因不是师范毕业,初为人师的我比其他新老师更多了几分忐忑。担忧自己的知识储备适应不了高中教学,焦虑自己的年轻胜任不了高要求的课堂,更恐慌自己的师傅会嫌弃我这只什么都不知道的“菜鸟”。怀着种种不安,我战战兢兢的开始了我的教书生涯。

记得开始的那段时间,我既不在办公室说话,又没有与其他新老师过多交流,师傅却敏锐发现了我的紧张。在一个大课间,她静静地走到我身边说:“江潼,周五下班后我们一起去操场走走吧!”简单的一句话,随即让我心中涌起了一阵温馨的感动。我曾经狭隘地认为师傅只是向徒弟开放课堂。至于其他,徒弟不请教,师傅是不会理会的。而那个周五的傍晚,我们并肩走在操场上,她以姐姐般的温暖,关心并开导了我许久。至今印象最深的是,她说:女孩子一个人在外不易,以后工作和生活上有任何困难都可以向她倾诉。对一个初出茅庐,在他乡谋生的女孩来说,我感觉结交了一位知心朋友,异地漂泊的凄凉之感瞬间消失了不少。以后的工作中,她也时时刻刻关心着我。

二、言传身教

因不是科班出身,师傅总会耐心指导我每一个教学的细节。如每一种文体重心该放在哪里、常规的课要分为哪几个板块,师傅就是在手把手地传带着我。她提醒我,上课内容要先自己思考,先备一遍,然后再去听课。渐渐地,我发现,这种方式极大地促进了我教学上的进步。每次去听陶老师的课,我会仔细听她的每一句讲解,每一句过渡,每一句对学生的评价。可每次课结束后,除了油然而生的敬佩,内心总有一种压力,我觉得师傅的课无法企及且不可超越。从温和的语气到从容的教态,从精妙的课堂设计到与学生灵活的互动,从驾驭课堂的应变智慧到对学生素养的渐进培养,我深深觉得她的每一堂课都堪称样板课!然而,课后她却很谦虚地和我交流:“江潼,这个问题你怎么想的?我当时没有很好地回应那个学生。我有没有说错话?”就这样,在她高超的教学水平和谦虚的教学态度的指引下,我渐渐成长。

三、最幸福的徒弟

那年高一,师傅怀着宝宝时也不忘给我关怀和鼓励,后来在家休产假时,我得知要开一节学校公开课的示范课,尽管规模不大,但对我着实已觉得天地一片昏暗,整个人都不好了。工作一年的我对公开课的各项指标全然不知,什么课好驾驭且又能出点新意,我毫无头绪。情绪低落了一阵后,决定给师傅打电话。电话那头没有抱怨,没有推脱,她热心地问我此时班级的教学进度,不久,她根据我的喜好,帮我确定了一个课题《虞美人》。以后的几天,她总能每日一个电话关心我备课的情况,每个环节是如何设计的,有了大致的方案后,她叫我准备一个详案,发到她的邮箱,她还挤时间帮我修改,甚至细致到预测学生的回答和每一个过渡语。她还留言告知我PPT制作的各个细节。那阵子,尽管师傅不在身边,但她对我的关怀和帮助让我觉得她完全是在手把手带着我去迎接那节课。从那时,我觉得自己就是最幸福的徒弟。

9月,很幸运地跟随师傅上了高三,站在了高考的最前沿,超乎寻常的压力也随之而来。她会关心地问我:“江潼,这两个班最近怎么样?有没有变化?”这一年中,我的工作、生活都不轻松,但是正因为她一直在我的身旁,我会向她倾诉教学管理中的困惑,向她请教该如何正确处理和班主任和搭班老师之间的关系,向她咨询在紧张的学业负担之下,怎样让学生保持对语文的热情。师傅教文科班,教学和作业负担都很重,但是她总能不厌其烦地为我排忧解难,帮我渡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记得有一次我哭了,她请工作一向很忙碌的老公请假回家去带孩子,自己要请我去吃晚饭,安慰我,鼓励我,叫我以平常心面对自己遭遇的一切。

四、润物无声

师傅的课堂以培养思维能力和积淀语文素养为主要目标,跟了师傅四年,纵然是高三的课,我也不觉得她的课枯燥或功利。她一直以“平等、民主”,“亲切、平和”的教学风格,和孩子们一起读书、写作、讨论,偶尔也会和学生争得面红耳赤,但她课后会笑着对我说:“老师的偶然败北,会让学生获得成就感,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的思想和人格。”

即便高三的课程很紧凑,她还是会在需要拓展的地方给孩子们讲讲故事,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后来听她班里的学生说班里的好多小伙伴可疯狂了,有的从网上买回好多书,每天的课间总会他们的交流和争论,听说还有孩子托人去台湾代购一些市场上没有的书籍。

她相信“亲其师而信其道”,也一直教导我上课要时刻保持微笑,她说:当学生亲近你时,便会亲近你所教的学科,学生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学好语文。我们所要做的,只是在与学生平等、民主的交流中引领学生走向健康和高尚的精神世界。这是如春雨般润物细无声的美好教学境界。

6.感恩教师节的征文 篇六

小学——胡老师

她是这个农村单亲家庭中的一员,像很多贫困生一样,她的内心也总是受着这种随时面临辍学的精神压力的煎熬。她时常幻想自己是被抱错了的小孩,也许有一天,会出现电视剧里才有的情节,城里有钱的父母会来带自己脱离苦海,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但现实就是现实,奇迹发生的几率就如同中福彩特等奖一样渺茫。在她上小学五年级时,父亲突然因病去世,她那时还小,还不太理解父亲的`离世对于这个家意味着什么。随着班主任胡老师催缴学费的语气越来越严厉,她的恐惧感愈加强烈,后来胡老师间接了解到她的家庭情况,并去她家做了一次家访,胡老师对她妈妈说:“以后你女儿要是考上大学,我来负担她的学费吧!她很乖巧,成绩也很不错。”胡老师的这一席话对她产生的影响只有她自己才清楚。第二天上课,胡老师组织同学们为她的学费进行捐款,自己带头捐了一笔钱,老师要她把同学们捐的数额都记下来,叫她到讲台上去说几句话,她站在讲台旁一分钟,只是默默地流泪,没有说一个字,胡老师替她说了谢谢。有一次,她的成绩首次跌破班上前三名,胡老师只告诉她一句话:“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她将这句话深深地刻在心里。

中学——谢老师

初中时的谢老师和高中时的谢老师都是她中学阶段的恩师,老师是一种职业称呼,而恩师却是倾注了师生间最真挚感人的情感。初三时,她的成绩一直在班上前三,但有一段时间的模拟考试,却掉到了二十名以外,谢老师主动找她谈心,了解到她家里的情况,并找来了她的母亲,对她母亲说:“为什么你们不早点把这些情况告诉我?我可以帮你们向学校申请减免一些学杂费的。”原来,她因为思想压力太大,就算考上高中也不一定能继续上学的思想一直困扰着她,才会成绩一落千丈。班主任谢老师在临近中考的那段时间,经常开导她,还买了很多辅导书送给她,让她重新找回了勤奋的动力。

高中时的班主任也姓谢,也是一位很好的老师,她始终记得那一次,她忐忑不安地到邻居家打了个电话给谢老师,告诉他想辍学的想法,谢老师在电话里说:“你还是先到学校来吧,我帮你想想办法,看看能不能减免一些学费之类的。”有了班主任的鼓励,她再次踏上了求学之路,并在谢老师的帮助下,顺利度过了高中阶段,考上了大学。让他最难忘的是谢老师自己掏腰包给她买数学辅导书,每次放假都会关切地问她有没有路费回家。他们没有伟大的壮举,但却有着高尚的师德和助人为乐的品质。

大学——许院长

到了大学,贫困的家庭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得更加富有,反而因为高昂的学费让这个贫穷之家更加潦倒。她常常责怪自己为什么没有早出生几年,那样正好可以赶上免费上大学的时期了,也就省了许多烦恼。一次偶然的机会,系辅导员打电话给她,叫她去一下院长办公室,说有人找她。她觉得很奇怪,因为她从来也没去过院长办公楼,都不知道院长办公室的具体位置,她还是怀着忐忑的心情去了。原来是院长找她,许院长了解到她家的情况,决定每月资助她一笔生活费,帮助她完成学业,并告诉她学校按照党中央的指示,绝不会让一位大学生因为贫困而失学,学校也开通了绿色通道,会想一切办法帮助贫困生完成学业。许院长还给她讲了他的奋斗史,讲他是如何从一位种田的农民做到今天的校长职务的,并告诉她:“穷则思变,以前,这个变就是指改革、变革,现在用在我们身上,那就是奋发图强啊!”她始终谨记恩师的教诲,并暗暗发誓:一定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之人才,不能辜负校长的苦心。

这十七年的漫漫求学路,她走得很辛苦,用举步维艰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但是她也是幸运的,一直得到众多老师的关爱和帮助,而且,每一位恩师都在她求学路上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她只想对他们说一声:“教师节快乐,愿好人一生平安!”

7.教师幸福的源泉 篇七

具体来说, 教师的幸福来自教育教学的工作。教育是教师的生命, 课堂教学是教师基本的生活方式, 是教师生命价值的体现。把学生从“生物人”提升为“社会人”、从较低的水平提升至较高的水平, 这是社会赋予教师的责任和使命, 教师的幸福也正体现在对这种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的肩负上。教育教学过程成了师生思想碰撞、心灵交流的过程, 在共识、共鸣、共志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宣讲自己的信念, 表白自己的真情实感;学生袒露自己的心灵, 诉说自己的体会。此时, 教师的教成了学生的需要、向往;而学生的学, 则成了教师的期待、目的。

教师的幸福来自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教育的事业是一种基于生命、为了生命、促进生命成长的事业, 教师职业的特殊就在于它天天要跟成长中的人进行富有教育价值的交往与对话, 它见证着、影响着、推动着人的生命成长。而作为教育承担者的教师是情感的培育师.是精神的守护神, 是意志的砥砺石, 是人格的构建者。

教师, 谆谆善谚, 守望的是讲台, 放飞的是希望, 播种的是知识, 收获的是未来。

教师最大的幸福, 就是看到学生的成长, 在学生的进步与对社会的贡献中体会到一种他人无法达至的快乐。

陶行知先生就曾说过:“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 先生之最大的怯乐, 是创造出值得崇秆的学生”。徐特立也说:“教书是一种很愉快的事业, 你越教就越热爱白已的事业。当你看到教出来的学生一批批走向生活, 为社会作出贡献时, 你会多么高兴呀!”

教师从自己独特的工作对象———学生身上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 进而本验到精神上的无限幸福。学生的学业进步、道德成长、个性萌发, 桃李满天下, 便成了教师最大的幸福。

教师的幸福来自教师的专业成长。陶行知:“……我们做教师的人, 必须天天学习, 天天进行再教育, 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教师对学生实施教育的过程也是教师的专业不断成长的过程。教师的专业成长即教师的专业发展, 是指教师在整个职业生涯中, 通过专业训练、获得育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 能够专业自主, 逐步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和执教素质, 成为一个教育专业工作者的发展过程。教师应该在自己的专业发过程中积极创造幸福和享受幸福。这种发展不仅意味着教师教育能力的强, 而且还是教师个人整体素质的发展, 而发展本身就能带给人幸福感。

教师的幸福来自教师的教育研究寸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如果你想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 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义务, 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道路上来。”幸福是一种主观感受, 教师能否获得职业幸福感需要一种能力, 需要职业境界, 这就依赖于教师是否从事教育教学研究, 是否树立“教师即究者”的专业发展理念。

教师的幸福来自善好的学校生活。所谓善好的学校生活, 有两个评尺度, 一个是社会伦理道德的尺度, 即所谓“善”;另一个是个人自我评价尺度, 即所谓“好”。就是:

善的生活, 即体面的、有尊严的、负责任的生活;精神高贵和优越的生活, 正直与光明的生活, 富于德性的生活, 充满了同情与关爱的生活。而好的生活是能够感受到惬意与轻松、感受判内心的充实与和谱、感受到精神与物质的富足、感受到心灵的舒展与个性的张扬。善好生活是一种自我实现的生命历程, 是一种“不感、不忧、不惧”的生活。

善好的学校生活既能保证教师内心的无限认同, 促进教师的自我实现, 又能使学生形成阳光般的心态和健康人格, 提高学生的自尊和自信, 使学生内心变得越来越充实和富有力量。

8.追寻教师的幸福 篇八

一、幸福的教师应该保持健康的心态

我们常说一个素质不高的教师不能有效地进行素质教育,一个不具备创新精神的教师不能真正地进行教育创新,同样,一个不能体悟到教育幸福的教师,不能给予学生幸福的人生,享受人生的幸福。要做一名幸福的教师,首先必须始终保持健康的心态。

有一首歌唱得好:“你眉头开了,所以我笑了;你眼睛红了,我的天灰了……”只有快乐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快乐的学生,只有幸福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幸福的学生。众所周知,师生之间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是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这种相互影响与作用既包括智能方面的,也包括非智能方面的。在这种相互影响与作用中,教师是起主导作用的。因此,教师保持健康的心态并不仅仅是教师个人的事情,这还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心理健康。

教师职业是一个将人的最美好道德挥发出来的职业。从教的人才能体会到:教师没有真正意义的下班,因为学生即使已走出了校门,也走不出你关注的视野;教师的工作不能简单地用时间和量来衡量,因为学生占据你的不仅仅是时间,还有你的思想和灵魂。优秀的教师都有个特点,谈话的内容总是避不开学生这个主题。做教师的人才知道什么叫无怨无悔,多少无私付出,只求收获光荣和幸福;做教师的人哪怕再辛苦和劳累,当发现学生一个小小的进步时,无不充盈着巨大的幸福感。

二、幸福的教师应该满怀教育理想

很多教师可能会有同感,教师很累,也很清贫。如果你想发财去做教师,我会为你悲哀,因为这是白日梦;如果你把教师职业当作一个谋生的手段,我也会很同情,因为你并不快乐!

对教师而言,教育工作占据了人生长度和宽度的很大比例,它的意义决定着人生的意义,它的价值决定着人生的价值。活在市场经济社会中谋生的手段有千万种,从业的选择机会有无数次,如果我们不从教育本身寻求到幸福,追寻自己的教育理想,那么做教师的精神支柱就坍毁了。

我很欣赏作家毕淑敏的直抵人心的一句实话:“人生本没有什么意义,人生的意义便在于我们要努力赋予它的意义。”我想我们的教育生涯也是如此:不管教师这个职业的取得是偶然还是必然,是主动还是被动,只要你还在从事它,你就要把它作为一种事业,寻求教育事业的价值和理想,进而寻求到快乐和幸福。

换个方法思考,可以使问题更简单;换个立场看人,可以更宽容地处世;换个心态看教师这个职业,可以得到更多的美好!正所谓思路决定出路、心态决定状态、深度决定高度!你把孩子当孩子,他们就是你快乐的源泉。反之,如果你只知道抱怨条件差,工资低,你就永远生活在抱怨之中,你不可能幸福!

三、幸福的教师要拥有教育的智慧

当教师,光有爱心是不够的,还要有爱的智慧。那么,我们的智慧从哪里来呢?

1.“读”出来的智慧

教育需要不断学习古今中外教育家的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因此,当教师必须多读教育名著、教育类报刊。读书不是把知识像拍照一样拍下来,原封不动地记在脑子里,而是要用心读,特别是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去读,带着具体问题去读,这样,前人的智慧才能变为自己的智慧。

读书不但可以增智,还可以怡情。书籍,能把辽阔的空间和漫长的时间浇灌给你,能把一切高贵生命早已飘散的信号传递给你,能把无数的智慧和美好对比着愚昧和丑陋一起呈现给你。如果我们能远离城市浮躁喧嚣的世界,与书为友,点一盏灯,喝一杯香茗,手捧一本书,那是何等的静泌与浪漫啊。

2.“听”出来的智慧

所谓听,就是广泛听取他人意见。一是多听听学生怎么说,这样才能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和心理状态,避免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待孩子们的想法;二是多听听同事的话,这样才能从另一个侧面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全方位掌握学生的情况;三是多听听家长的话,这样既能找到家庭教育的问题,也能获得一些来自家长的教育智慧。

3.“写”出来的智慧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教师要养成一种勤思考、勤动笔的习惯。没有写就不会有反思,没有反思就不会有智慧的增进。多动笔写文章,不仅可以全方位“搅动”教师的管理思想、创新思维、工作经验、知识储备和写作激情,而且可以通过以写促学,以写促思,以写促研,从而提高我们的教育水平。我们可以将每天班级中发生的事情,或自己看到的现象,如卫生、文明礼貌、班干部的工作情况等,一一记录下来,同时还要记录自己对这些情况的看法及分析,以及自己是如何解决这其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的。这样,长此以往,这些书本上没有的第一手资料,就积累为我们的管理经验。

4.“做”出来的智慧

《小马过河》的故事大家都知道,河水到底是深是浅,无须问别人,自己下河走一走就知道了。不管我们读了多少书,都必须积极实践。我们面对的是不同性格、不同知识基础的学生,因此,教育永远需要创新。别人的经验永远是一个参照系统,绝不能照搬照抄。只有在不断的实践中,我们才能得到正确的方法,最终形成自己的教育风格。

5.“说“出来的智慧

教师要善于沟通,沟通可以产生灵感,产生智慧。与学生沟通时,多赞美鼓励,不吝啬你的掌声;与家长沟通时,对学生的表扬先说、大声说,批评小声说,避重就轻;与同事沟通时,提醒幸福!

9.教师节征文 身边最美教师征文 篇九

教师节征文 身边最美教师征文一

5月8日一辆客车在等待师生上车时,因驾驶员误碰操纵杆致使车辆失控撞向学生,危急之下,教师张丽莉将学生推向一旁,自己却被碾到车下,导致双腿高位截瘫&&这个不平凡的瞬间感动了国人,她目前的病情更牵动着人心。教师张丽莉勇救学生的感人事迹经媒体报道后,在社会各界特别是学校教师中引起强烈反响。张丽莉老师奋不顾身、舍己救人的行为,值得我们全社会来学习。身为教师的我们更应该以她为榜样。

通过开展广泛的学习活动,在我校教师中掀起了向最美教师学习的热潮,老师们都深深地被最美教师的义举所打动,纷纷表示要学习最美教师强烈的责任感和爱心。许多老师认为,最美教师的义举正是对爱岗敬业、忠于职守的崇高品质和心系学生、爱生如子的高尚师德的最好诠释,他们身上印证了平凡中的非凡,普通中的崇高,为广大教师树立了可亲可敬的榜样。

什么是最美老师?怎么样才算是好老师?我的理解是,不放弃、不舍弃每一个学生。在我们的教学中,总会碰到不同类型、不同性格的孩子,但是对于一名老师来说,没有坏的学生,只有不懂得教育的教师。每个学生身上都潜藏着优点和才华,作为老师,应该耐心地去发现、去鼓励、去关注。

最美教师的救人事迹,正如主持人白岩松说的没有什么其他复杂的,有的就是爱、责任心和绝不放弃。没有爱,便没有教育。最美教师正是出于对学生的爱,把强烈的责任心延伸到了职责之外,直至找到学生的家中,终于挽救了三条生命。这是对爱的教育的最好诠释!爱学生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爱学生就要关心、了解学生,就像衢江四小的老师那样,对每一位学生必须做到十大知晓,这样才能把爱心落到实处。爱学生就要对学生一视同仁,不因成绩而爱,不因金钱而爱,这种爱会败坏社会风气,污染学生纯洁的心灵!不能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而应关心每一个学生。

最美老师的报道也让我重新思考对于教师这个职业的理解,我觉得每个老师都应该像他们一样有爱心,有责任心,想家长不能想到的,做家长不能做到的。让爱与责任同行,让更多更美的大爱从三衢大地传向全国各地,并代代延续。

教师节征文 身边最美教师征文二

张丽莉舍己救人的事迹已经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已经深入人心了。本周又一次细读了校长室推荐的张老师的先进事迹,又一次受到了心灵的震撼。

张丽莉不用后退一步,哪怕是站在原地不动,她都没有生命危险。可她毅然选择了飞身上前,将即将被车撞到的两名学生奋力推开,而自己却被无情的车轮重重碾过,造成双腿高位截肢。张丽莉的瞬间抉择,绝非来自于她偶然的条件反射,而是来自于她最美心灵和无远弗界的人性大爱,她处处以他人利益和社会集体利益为重的道德理性,才会有她生死时刻的自然而然之举。张丽莉今天的壮举,再一次让我们的灵魂受到洗礼,也让我们更加坚信未来社会的美好。让我们向最美女教师----张丽莉学习,向她致敬,她是我们教师队伍中的楷模。

身为一线教师的我,年龄比她大的多,在和张老师的对比中,感到的是相形见绌。不是我的工作完成不够好,而是与张老师的大美大爱相比较,我要努力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

首先,要学习张丽莉老师的爱生如子的奉献精神,张老师为了班级失去了太多太多,她把自己的全部的爱全部奉献给了自己的学生。对比之下,我们只要比平时在多付出一点儿,我们身上都会闪耀着张老师的影子,让爱学生成为我们一种良好的习惯吧!其次,张老师的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我要在班主任的本职工作中,扎实做好每天工作,让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成为我的一种工作态度和习惯,无愧于人民教师的称号。

我们要向张丽莉老师学习,学习她临危不惧、舍己救人的英雄气概,学习她无私奉献、热爱学生的高尚情怀,学习她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的崇高品格,学习她在平凡的岗位上,贡献出自己的光和热等等等等,总之要像她学习的的地方很多很多,我想只有把这些感受落实到工作中,将自己对张丽莉老师的崇敬之情落实到自己的生活之中,让一种好的心态伴 随着我,让我的人生也能焕发出它应有的光辉。

10.我的老师教师节征文 篇十

叶老师四十岁左右,中等个儿,不胖不瘦。她的脸型偏圆,一双明亮有神的眼睛显得很敏锐。一头乌黑又自然卷的长发很引人注目。

我刚上小学的时候,年龄偏小,觉得叶老师说话有时候有点儿凶,不像我幼儿园老师总是那么温柔,也不像我幼儿园老师那么年轻漂亮。我有些不习惯,就有点儿不喜欢叶老师。可叶老师却并不在乎我喜不喜欢她,她却显得很喜欢我,甚至有时候还把我抱在腿上逗我玩,或让我向她作自我介绍。当我稚气地表演幼儿园里学会的那几句自我介绍时,叶老师便会笑眯眯地看着我,夸我,让我觉得她是多么亲切呀!慢慢地,我觉得叶老师对我很好,我也很喜欢叶老师了。现在我当然更喜欢叶老师了。

后来我发现,叶老师不仅喜欢我,也喜欢班上其他的孩子。班上赵赫祥同学的脚摔伤了,走路一瘸一拐的。叶老师知道后,立马在上课的时候向同学们说了这件事,并要大家也多多帮助赵赫祥,而且上课时,叶老师还让赵赫祥坐着回答问题,不用站起来。可当叶老师自己在学校参加羽毛球赛严重扭伤了脚,并肿起了一大块时,她还一步一瘸地移到教室坚持为我们上课,并叮嘱我们一定要注意安全。我们怎能不深深感动呢!

有一个学期,快期末考试了,可班上一位语文成绩很差的同学却连格都及不了。放学后,叶老师便把他留下来,耐心地单独辅导,指导他记生字和词语,直到他一个也不错为止。等到叶老师让家长把这位同学领回家去时,已经快六点钟了。叶老师还必须忙着赶回家,因为家里还有个读初三的女儿等着她回去做晚饭呢。

班上的费娟红没有父母,寄住在姑姑家,叶老师对她格外关心;冯沁垚的耳朵发育不良,听力差,叶老师要大家随时关照她;周子豪上课总爱调皮捣乱,叶老师总耐心地帮助他……原来,大家心中都有叶老师喜欢自己的小故事。

叶老师对我们的教导也很有方法。记得有一次,叶老师为我们安排了一场特殊的考试。一下课,叶老师便把我们全都叫出了教室。我们一走,叶老师马上把门和窗都锁上,并在地上扔了一些纸片和几把扫帚。上课铃一响,同学们便涌进了教室。很多同学都直接从垃圾上踩过,只有几个同学主动捡起了垃圾。叶老师把他们的名字记在了黑板上,并让同学们为他们鼓掌,还让我们临场发挥,写了一篇作文。同学们从这件事中都受到了很深刻的教育。

叶老师不光只教课本上的知识,还把她从电脑上、报纸上、书上或她的生活中所看到的有教育的内容讲给我们听,让我们明白做人的道理。她还教给我们更多的古诗、名人名言、歇后语等,让我们的知识更丰富。

11.幸福教师的修炼 篇十一

小冯是我校几乎人人皆知的孩子,从初一刚入学的第三天,还是在军训阶段,就开始寻衅、挑事,打架,接着发生的事情让人怒不可言:在教室里撒尿,理由是憋不住了;把女生拖到水房里,原因是自己要过生日,问她去不去;上课时钻到桌子下,借口是对老师调的座位不满意……面对这样的一个带着浑身毛病的孩子,班主任王老师对他特殊关注,特殊关爱,天冷了给他准备一件厚衣服,放学后陪他一起回家,周末时,约他到咖啡馆里谈心,同时把学习任务一点点地往上加。但又一次测试成绩出来了,他依然只考了三十多分,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这样的成绩真的让人不敢相信,这样的分数真的很让人沮丧,但老师依然很认真地给卷子上画上一个小红旗,并写上了这样一句话:孩子,跟自己比,你进步了,再加油!对于这样一个孩子,老师的举措似乎没有看到效果。但是王老师始终没有放弃,但有时心里确实有些失落。直到有一天发生的事:

周二下午学校开大会,自习课的纪律就交给了班委。临走时,王老师千叮咛,万嘱咐,希望他们自觉学习,不要给班级抹黑。

那天,开会回来,班长在哭。原来,自习课上乱成了一锅粥,班长怎么管都不听,尤其是小冯,简直跟班长对着干。王老师进去时,他们温顺得像个小猫。装得像极了。

老师一听,气不打一处来。想想自己平日的辛苦,想想为他们毫无私心的付出,王老师感觉到自己的心真的一下子凉了个透。这是有情有义的孩子吗?这是对自己辛辛苦苦的回报吗?当时,她的眼泪哗地一下流了出来。对着学生喊道:“我不当你们班主任了,我去找校长辞职去!”这样喊着往外走的时候,小冯一下子跟了出来,他说:“老师,我错了,你不能不当我们班主任。”

王老师其实是往办公室走的,也没有真的想去找校长的意思。但他好像真的害怕了,他跟到走廊,就在王老师即将进办公室的刹那,他居然扑通一下跪了下去:“老师,你不能去!”让他起来,他不起来,说不答应就是不起来。王老师答应了他,拽起他,他哭着表示以后一定要好好听话,不再惹老师生气。

王老师眼里也流着泪,但心里却是暖暖的。

那天,有个小调皮把王老师的火催起来了,他看见了,小声地说。“老师,你别生气!”老师一听,笑了,心里的火一下子烟消云散。

王老师在她的随笔《静静地等待花开》中写道:他不是个乖孩子,但成了仗义的孩子;他不是个好学生,但他越来越懂得老师。厌学的他,开始会为不交作业而不好意思;为一不小心惹了事情而羞愧;但也会为了背出一首诗,一篇文而欣喜,为一次表扬而得意。我也会刻意地找他的优点,去鼓励;为他常常找不到本子而随手给他一元钱去买;为他背会一首诗,而发自内心的欣喜;为他小小的一个善举而竖起大拇指;拍拍他的肩,向他点点头,微笑着打个招呼,聊聊以前,聊聊现在和将来,就这样,一个满身带刺的学生,收敛了太多的锋芒,能够正常的行走在成长的道路上。

这样的教师,这样的师生关系,我们完全可以预想到若干年以后,王老师即使青春已逝,容颜已老,但学生依然会向尊重自己的长辈一样尊敬她,而老师得到的这种尊敬远比受到自己孩子的尊敬要幸福得多。

“幸福是一种能力,是自我的修炼。”杨澜提出幸福力的概念。因为每个人都有让自己幸福的力量,每个人也都能通过修炼而使自己更加幸福。教师就要能安静地偏安一隅,守住做人的底线与良知,不断丰富自己的内心,甘愿从容坚定地走那条属于自己的小路,在单调中有恒定的节奏,不疾不徐,不慌不忙。犹如老农种植庄稼,除适时翻耕、播种、浇水、除草、施肥外,更需要顺应植物的生长规律,静待花开、等待结果。到那时候,教师的幸福定会溢满胸怀。

12.做一名幸福的教师 篇十二

教育是令人幸福的事业,应让人充满幸福感。但在有的人看来,教师的工作是个良心活,教书是一种谋生的手段,是一种成就名利的载体。拿多少工资,干多少活。于是就有了厚此薄彼的不愤,有了名与利的多少之争……如果说,曾经那首“每当我轻轻走过老师的窗前,明亮的灯光照亮我心房”,让人为教师的奉献而感动。但如今似乎教师给人的感觉就是:不安心教书,敷衍塞责,人浮于事;弄虚作假,欺上瞒下,骗取功名;体罚学生,侮辱学生,丧失起码的师德尊严;不在课堂教学上下苦功,却醉心于私自办班搞有偿家教,成为匍匐在“孔方兄”脚下的奴隶或俘虏;不把空余时间花在钻研教学、更新理念上,而是在麻将桌上“砌墙”,通宵达旦,乐此不疲……其实,这只是为数极少的“现象”,犹如“蝴蝶效应”,以至于让社会不断强调“师德”,引起了公众对整个教师行业的质疑。“千夫所指”下“良心”干活的教师又能感受到多少成就感幸福感?

毋庸置疑,当前的教育正在经历着严重的“信仰危机”,这给教师们带来精神的痛苦、意义的失落和价值的迷茫,越来越多的教师也是忧心忡忡。可以说一些教师生活在一种无根感、疏离感、漂泊感之中,甚至失去了对工作对人生一种美好的生活期待。“如果有可能,不想再当老师”这是一些教师的内心重新选择。这样的选择又怎能吸引孩子们今后选择教师作为幸福的职业?

记得自己小时候就一直梦想着自己能成为一名教师,在初中时就说自己要读文科要报师大,于是,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真的填了师大,如愿成了一名教师。

1993年,师大毕业后,跟想成为教师的小女孩(幼师生)们渡过了三年,虽然心怀忐忑甚至恐惧,但相信自己能够最大限度地使学生得到发展。那时,爱学生成为自己生命的内涵,成为一种素质,一种习惯。我选择了一种经由心灵指引的生活方式,我的梦想是:成为学生的榜样,让学生们在自己的位置上做到最好……于是,跟她们一起晨跑,一起过节(班级添置了锅碗等,一到节日,就组织没回家的学生去野餐)……结合幼师生的特点,我让她们上讲台上课,到教室外上课……与学生们混在一起,不过,由于自己的不成熟,能体味出学生的无奈和对社会的逆反,想让学生们健康成长,却没有办法也没有能力很好地引导,尤其是自己没有把94级幼师班带毕业就调走,心里总是感觉对不起她们,总想对她们说:“对不起!”希望我的那些学生们即使无法都“成才”,但也都能活得精彩。祝福她们在人生的路上幸福。

1995年,真成了教师的“教师”,在教师进修学校兼职为进修的中小学教师们上课,经过“检验合格”,1996年正式调进教师进修学校,专职为进修的中小学教师们授课。更深感责任重大,更严格要求自己。因为知道教学是一门艺术,光凭热情,只有爱是不够的。于是虚心向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请教,订阅了不少教育刊物。1998年,自学计算机知识,利用电脑网络丰富的资源,开阔自己的眼界。一刻也没有停止过教学上的探索和创新,不停地向教学的高峰攀登。每上一堂课,都做充分的准备,力求对每一堂课有独到的见解,有新一点的方法。因为深深知道学员个性特点和发展需要,所以努力让课堂充满感情与活力,努力把课堂还给学员,努力在探求与讨论中激发出心灵的火花,让心智在师生平等的交流中成长,是自己孜孜以求的境界。

十几年过去了,我在教师的这个行业中成长。当然也有感动和欣慰,也有气愤和无奈。但直到今天,还是无怨无悔当初的选择,在平淡的教师生涯中还是想做一名幸福的教师。

教师是学生幸福的教育生活创造者,学生的幸福人生也应该在幸福的教育中展开。“做一名幸福的教师”不应是作为一名教师的自我鼓励和慰藉,而应成为教育发展的形势要求。教师职业的使命是引导学生精神的成长,启迪他们对于人生和世界的美好情怀,给他们的幸福人生奠定良好的精神基础。由此可见,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幸福和发展,只有教师“幸福地教”,才会有学生“幸福地学”。如果在教育过程中,教师没有幸福感,学生的幸福感的形成和发展也是不可能实现的,至少是大打折扣的。我们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关注学生幸福生活的同时也应启动教师的职业幸福的按钮。

教师职业目前而言是一种繁杂、重复、压力大的职业,教师也不要只像“春蚕”“蜡炬”一样去毁灭自己,获取畸形的心理满足,而应在成就学生的同时成就自我。对我自己而言,教师的工作不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似的牺牲,而是享受;不是索然无味机械的重复,而是创造。以那些做出成绩的教师为例,他们最突出的特点是对教师职业的热爱和执著,有发自内心的幸福感。虽然日复一日干这平淡、平凡而重复的工作,但他们总能在工作中发现新奇、新鲜、新意的乐趣;总能看到自己的教育智慧在学生身上得以验证的满足感和成就感——他们是“快乐的灵魂工程师”;他们是“快乐的园丁”,每天都能看到自己的心血在学生中溶化、组合、萌芽、生长。如果教师能进入这种状态的话,应该是幸福的一至少也是摆脱由于工作量过大、压力大而导致的对工作乏味的一条途径。

13.我的老师-教师节征文 篇十三

他中等身材,年龄大约在25岁左右,粗黑的眉毛,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高高的鼻梁……

伟威老师上课的时候口语清晰,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注视着每一个同学。

老师严格要求我们要把字写好,写字时要按写字的姿势,英语要说正确,不然就得写100遍。我们这些学生早恨死他了,可是我们因为一件事起大家就佩服他。

伟威老师他24岁的时候来教我们,从那天起,我们大家都看他不顺眼。老师他就教了1年而以嘛!看他不许那样看嘛。记得有一回,他在我写作的时候,在我的面前骂其他的同学,于是我就壮着胆子对他说:“老师,你打乱了我的思路。我告诉你,在小孩子写作的时候骂他,会给小孩子造成不好的影响,会使他思路短浅。然后写不出好作文。”我本来只是说这么一句话,那怕他不看在眼里,可是我看见的是伟威老师不但改得正确,而且把我说的话告诉同学,让同学们永刻心中。我们都记住了而且不把老师恨在心中。同学们也是和我一样,不把老师恨成仇人。

我知道了一件事,是在几年前听到的,我有一天晚上,伊子妈妈让我和伊子拿几个鹌鹑蛋去给老师吃,我们刚到们口,就听见一位大人说:“不在城里好好教书却跑到这里来跟这帮鬼混子在一起。”老师却说:“我就是在这里教书,怎么样,我就是喜欢教农村的孩子。”我们那时年纪还小不懂事,我们把那个大人看成了坏蛋,我和伊子冲进去,扑到老师的怀抱说:“老师那个是坏人吗?”老师含着泪说:“对,那是坏人,是世界上最坏的人。”

14.教师节征文——永久的老师 篇十四

教过我的老师有很多,可是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位男老师,他十分和蔼,我们都很喜欢与他交谈,他就是程林雄老师。程老师是全国优秀教师,在报刊上也发表过很多篇稿子。程老师指导我们写作文,还认真修改,然后投稿,可不,有几个同学的作文还在报上刊登过呢。

程老师是我们四年级的语文老师,每当我们放学回家,程老师还在办公室里还在批改作业,备课,程老师就是这样,把自己的休息时间放在工作上。

每当我看到程老师那慈祥的容时,我不禁回忆起我们的四年级。

那是在我们四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过后,我们考完试回到教室,程老师深情地对我们说:“同学们,这个学期已经结束了,我们班有三个同学要转学了。”话音刚落,程老师的头趴在了讲台上,瞬间,教室里沉默了,我们都知道那是程老师对我们的深厚感情,对转学同学的依依不舍!

这是我们班第一次沉默,我们明白了,老师看起来是那么严厉,可他对我们还是那么依依不舍。我们班上的同学即将要在两个不同的学习环境下学习了,那天,老师说了我们的学习,说了我们的班级活动,还给在电脑上播放了我们的活动照片,在那一刻才明白,程老师和我们融为一起了。

这是我们的老师,我们在老师的关爱下成长了,我们不仅学到了知识,还收获了情感,我们不舍我们的三个同学,更不舍我们的程老师,因为程老师和三个转学的同学一样不在我们的班级,因为他到别的班级当班主任了。

15.做一个幸福的教师 篇十五

做个幸福的教师,尊重教师职业,就是尊重自己的教师生命。我认为一个教师的精神独立首先应该是对教师职业的尊重,对个人角色的认可,对工作的责任,对未来的期望,并坚定不移地为之付出努力。我理解的教师内涵就是“承诺、尊重、信任”。台湾现任文化部部长龙应台说:今天我把孩子交给你,明天我将领回一个怎样的青年?当年读到这句话时,心里特别惶恐和震撼:当家长把那天真可爱的孩子交给学校、交给老师的时候,他也交给了老师一份完全的信任和期待:他相信只有学校、只有老师才能让孩子健康成长。在今天这个坑蒙造假行为盛行、信任出现危机的社会,他们依然相信教师这个群体,这需要多大的勇气,而这对于教师又是多么崇高的荣誉!所以,某一年的某一天,当我猛然这样理解教师这份职业的时候,我不再抱怨,不再痛苦,反而在想与千家万户息息相关的三份职业警察、医生、教师的差别。警察面对的是心理残缺的人,医生面对的则是身体伤残的人,只有教师永远面对的是如花的笑靥,成长的孩子!有了这些认识,从此,我努力从这份职业中寻找幸福。

做个幸福的老师,让自己不断地行走。让心灵行走在文字间,让脚步行走在山水美景中。一直在翻阅文字,却不知道收获在哪。但是我读过的每本书都实实在在地告诉我:我知道的非常少,还有非常多的不知道。所有书教给我的是一件事情———你不要自以为是。我每天面对的都是唧唧喳喳的学生、飞涨的物价、费时的作业,但我很庆幸,经常会有一本好书让我安静下来,让我有内心生活。2003年,区级骨干教师出去考察学习,有幸遇见了几位好读书的老师,晚上在行驶的船头我们一起吟咏“半江瑟瑟半江红”,一起领略“金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壮美;在大明湖畔,遥想一代美神李清照,耳边萦绕着郭沫若对李清照的评价“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绿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游赏大连的海誓山盟,更让我深有感触:“一个城市在发展经济,在大搞城市建设的时候,一定要给市民的情感需求、情感寄托留有一定的空间。这样的城市才是有文化的城市,也才是能给人归属感的城市。”多年的读书熏染了我的情怀,游历增长了我的见识。于是我把看到的拍下来,讲课时做第一手资料;把我的感悟带给我的学生,引导学生感悟文字的呼吸、思想,让一篇篇课文有了生命,有了灵魂。从此我习惯了远行,也爱上了远行。沿着语文课本中涉及的地方行走,去沈从文的凤凰古城寻找没有一丝烟火气的翠翠,去长江三峡探寻悬棺之谜,去山西的晋祠聆听难老泉的故事,去额济纳领悟胡杨林千年不变的坚守……20年来,去了全国20多个省市,走遍万水千山,只为一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情怀,只为把大千世界、人生百态引入课堂,让我和学生一起拥有“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的阔达胸怀。只有不断感受大自然的天光云影,才可能有教室里的源头活水。这时候,我由衷感叹:做个不断行走的教师当真幸福!一杯水对于我们来说就是一杯水,但放一条小鱼进去,对小鱼来说,一杯水就是一个家。同理,课堂对教师来说就是一个工作的场所,但对孩子们来说就是未来,是老师为学生认识世界感悟人生打开的窗口,陪着孩子们从这里出发,看着他们成长、成熟、成功,这是我一个教师全部的职业幸福。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就要努力做孩子生命成长路上的贵人。在一个人人生路上,有三个阶段如果碰上贵人,以后的人生路会走得很平顺、很通达。孩童时能给孩子树立正确三观的父母,求学路上认真负责的老师,职场中真诚指点迷津的师傅。这么多年来,我觉得我是个很幸运的人,我在这三个阶段都遇到了贵人,发展的路应该说很平顺。而我也一直努力做学生求学路上的贵人,也尽我所能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希望我认真负责的态度、追求而不强求的心态、寻求职业幸福的信念,能够给我的学生以激励和帮助。因此,在心底里,我把学生当做别人的孩子去尊重理解,当做自己的孩子去教育呵护。也常听到同行说:教师是放飞了学生的梦想,成功了别人的家庭,悲哀了自己的人生。而我坚信竹篮打水不会一场空,竹篮打水,浸湿了竹篮,从而增强竹篮的柔韧性,延长竹篮的寿命;竹篮密集无缝的地方是能够盛水的;还可以得到经验:娱乐玩游戏可以用竹篮盛水,储存水则不可以。这两年,多年前带过的学生陆陆续续在跟我联系,如,“过去,您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给我爱给我关怀,您也批评我。我从您眼里看到了对我的期望;也夸奖我,我知道您对我的赞许,您指引着我,走向更美好的明天,我将永远爱你……我虽然已经离开了您的身边,但我知道,您还在继续爱每一个在您身边的孩子……”“已经不习惯讲太煽情的话,只是对您有很多感谢,也同其他同学一样曾觉得您苛刻,但终究拾起了最珍贵的东西,您平时的教诲尽管严厉,却始终把我们视为孩子,视为希望,不曾放弃,不曾失望。”在众多的短信中有一个没署名的,我回问了一句“你是谁”,他回信说“我是你的粉丝学生某某某”。今年教师节,我97年带过的一个学生专门开车给我送来一大束鲜花。作为一个很普通的任课老师,岁月老去,还有学生认可你、牵念你,这种巨大的幸福有什么词语能够形容!总之,我感动着我的感动,快乐着我的快乐,幸福着我的幸福。

“半亩方塘,透亮一颗红心;三尺讲台,演绎万千风采”。一所学校的长足发展离不开每位教师的担当传承的责任,选择做教师,不仅是生存的需求,更是尊严、荣誉的需求。就是这样一个个“无私奉献,永不言悔”的一中人,在学生心中树立起一座座丰碑,让一中成为一个品牌。

摘要:做一个幸福的教师,首先要尊重教师职业;其次要不断学习,充实自己;再次,要爱学生,做学生人生路上的贵人。

16.做一个幸福的教师 篇十六

尽管读过一些关于教师甘于奉献,把教育事业当作终身追求的人生目标,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在我的周围,仍会听到一些关于教师职业是一种痛苦的选择、坚决不会让自己的孩子当教师之类想法。(说来不怕大家笑话,本人当初就曾做出不嫁教师的决定。)

那么,做教师真的痛苦吗?作为一名中学老师,我确实耳闻目睹了周围一些同事教学生活的种种不易,尤其是毕业班的老师,起早贪黑、披星戴月、加班加点,有时尽心付出还不一定得到学生的认可。我甚至有一次听学生谈及自己的某位老师——“恨不得把某老师扔到楼下”。当时很是感叹:教师为自己的工作这番不辞劳苦,倘若他亲耳听到这番埋怨,是否又要觉得痛苦!

其实,我是很早就不再为自己的职业觉得痛苦了,偶尔也会有牢骚,但只是片刻,就不再觉得痛苦,因为工作的疲劳事实上是一种忙碌的充实,尤其是漫长的假日里,更加怀念上班的忙碌,怀念可爱的学生。无论是乖巧或是调皮,在回忆中都成了一种美好。这样说,或许会被有些同仁看成造作,事实上,我之所以觉得自己的工作是快乐的,很大程度上是我的学生们给了我这种快乐。学生为什么会给我快乐?因为在工作中,我始终保持一种热情,一种对学生的期盼。

记得本学期刚接手这个班,我在第一节课时,没有讲课,而是在简短的自我介绍后对他们做出一个承诺:“我有信心在这个班创造两个奇迹:一、让你们的语文成绩从上学期的低于邻班两分,在本学期的考试中超过邻班至少两分;二、让班里的练同学从年级倒数第一上升四个名次。”

学生对我的承诺很是震惊,我看到一些欣喜、期盼、还有怀疑的目光。接着我对他们提了个小小要求——每人准备一个日记本并且给自己的日记起个好名字,写上一小段日记的序言。让他们的第一篇日记给我写一封信,写出他们的心里话。

接下来的日子,日记成了沟通师生感情的纽带。又像一把神奇的钥匙,打开了一扇扇心灵之门。大多同学都在日记里表达了自己的真实想法,连昔日不动笔墨的练同学,也能写上满满一页,尽管里面有很多错别字。我始终坚信:“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当然泛泛而夸是不能起多大效果的,我就是坚持借助批阅日记时,一一结合他们的日记内容或激励或友情提示,我切实感觉到:短短的一句回复,远胜过冗长的说教。可惜周围许多教语文的同事,忙于备课改作业,做练习,似乎少有和学生用笔交流的想法。师生之间,便在日复一日的普通教学中变得平淡无味!至于和学生之间的日记故事,感人的很多,印像较深的便是不久前,当学生得知我的宝宝发烧,见到我疲惫红肿的眼睛,听到我嘶哑的声音时,竟然不约而同地在日记里写了劝慰我的话,他们纷纷表示,即使我不在班级,他们也会自觉复习争取期中考试不让老师担心,希望我注意自己的身体,好好照顾小宝宝。有一篇是陈晨同学以我女儿的口气写的———《妈妈,我有个愿望》,让我泪流满面。

妈妈,我有一个愿望

陈晨

妈妈,你知道吗?每天早上我会醒得比你早些,那样,我就能在你上班前看到你。

每当看到你推着摩托车往外走时,我多希望自己能坐在你的车上,那样,我就可以一整天看到你的面容,听到你的声音。可是,我太小了,才只有八个月,我无法坐在你的车上,只有站在学步车里。

在你的鼓励下,我已经能在学步车里滑行前进了。每当你推着车子开始走出大门时,我总是滑行着奔向你,瞧,我滑行得多快呀,可是不管怎样快,都赶不上你的摩托车。于是,我只有站在学步车里,眼睁睁地看着你的身影越走越远;只有站在学步车里,拍着学步车的挡板伤心地哭喊着。妈妈啊,你听到女儿的呼喊了吗?为什么你没有回头看我一眼呢!

半天过去了,中午时我终于听到大门外隐隐有摩托车的声音,是你回来了么?妈妈!我立即滑行到大门口,看看是不是妈妈。我拼命地滑行着,可是摩托车的声音渐渐远去了——不是妈妈!刹那间,我的小脸蛋变了样。妈妈,你知道吗?我当时是多么失望啊!

等了很久,妈妈你还没有回来,只好由奶奶喂我吃饭了。忽然,门外又传来摩托车的声音,很熟悉的声音,我竖起耳朵屏住呼吸,是的,这一次一定是妈妈回来了!我立即推开嘴边的饭碗,顾不上自己最爱吃的蒸鸡蛋,飞快地滑行到门口,可是这时,我却用手遮住自己的眼睛——我怕不是妈妈。

啊,摩托车近了,一直开到院子里,并且停了下来,紧跟着听到了你熟悉的话语:“宝宝,妈妈回来了!”啊!啊!真的是妈妈!

“你总算回来了,宝宝可想妈妈了……”奶奶话没说完,我看到你转过身悄悄地擦着眼睛。

“啊!啊!”(妈——妈)我使劲儿地喊了一声,你立刻从奶奶手中接过碗,我的小脸笑开了花,像小鸟一样滑向你,“啊!啊!”我张开小嘴,一碗蒸鸡蛋很快吃光。

可是妈妈,你回来没多久,匆匆地吃完饭,又推着摩托车走出大门。我看到你要发动摩托车时,又回头看了我一眼!

妈妈,这一次,我没有追赶你,因为奶奶抱着我;我也没有哭喊,因为我有个小小的愿望:妈妈,让我做你的学生吧,那样,我就可以天天看到你了!

我在他们的日记中一一回复了对他们的感谢之言。师生之间因为这次沟通,更贴近了!

其实,要想成为一名幸福的教师其实很简单:对学生怀有感谢之心(放在内心深处,适当时可以用笔表达出来),感谢学生给了你谋生的职业,感谢学生给了你施展的空间,感谢学生给了你讲述的舞台,感谢学生给了你和青春长久相约并且拥有一颗不老的心。

其实,我更感谢学生在成长的同时也使他们的老师不断地成长……

写到这儿,我想对仍还觉得当教师痛苦的同仁说:“在这个世界上,战争和死亡才是真正的痛苦,我们工作中的烦忧只需换一种心态去思考,就不会那么痛苦了!”

17.教师节的征文700字 篇十七

婉姐是我遇见过的老师中最和蔼、最可爱的“园丁”。那时或许因为我们是毕业班的学生,也或许因为她早就闻知我们这个异常活跃的班级,所以自她接班以来,并没有很严厉地要求我们。她会和我们谈笑风生,会教我们玩游戏,会和我们打打闹闹地,但长期以来,她开始对我们严厉了,她曾经一次又一次地训斥我们,同时她又一次次地鼓励我们……就这样,一个相当有个性的老师和一群同样有个性的学生,走过了那匆匆的一年。一年的时间,仿佛很短,但在我们心中,她却是个不折不扣的好老师。她会为我们这个纪律极差的班与那些瞧不起我们的老师争论;她会在毕业前掏钱给我们买零食吃;她从来也不会认为我们是扶不起的阿斗……于是,在我偶尔回忆的时候,她的形象是那么的高大,而我是那么的想她。

就在我愣神之际,耳畔传来了那熟悉的声音:“小清?是你啊,好久不见啦!”“婉姐,我好想你啊,三年不见了,你还是这样啊!”

“是啊……”她欣喜地说道,双眼笑成两道弯月,眼角有了一丝丝淡淡的皱折,像那初绽的菊花。看起来那么的温暖。

她还和我谈起了从前,谈起了现在的情况,谈起了从前的同学。她说,她还很想念从前……

和婉姐告别以后,那段三年前的回忆逐渐地鲜活起来。好多好多以后的故事环绕在我的脑海。

三年前,是她用她的肩膀承担着我们的风雨。是她用她的双手托起了我们各自的梦。

今生,她是我最为尊敬的老师。

18.难忘的教师节征文 篇十八

有一次,我有一道奥赛题不会做,问同学,可她们也不会做,我当时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直挠头。就在我心急如焚的时候,一双大手落在了我的肩膀,是谢老师,她微笑着问我:“又有什么难题啦?”于是我把那道题拿给谢老师看,老师看了看题,便说:“是有点难,你们还没学到这里,就让我来教你吧!”说完,就一把一把的教起我来。后来,考试中也出现了不少类似的题,由于老师的指点,我拿到了99分的高分。同学羡慕我,老师夸奖我,那时,我心里甜滋滋,别提有多高兴了。还真要好好谢谢老师呢!

虽然谢老师表扬了我很多次,但是老师也批评过我。

记得三年级时,老师经常说我是尖子生,同学也这样说我。有一次老师让我带着同学们读书,她去开会。我用尽全力,带着大家读书,可不管我怎么带读,同学们就是不读书,我生气极了。赌气坐回座位一个人读起书来,过了一会儿,教室更热闹了,就在我气得快要崩溃时,谢老师突然站在了门口。她一看见班里这副模样,便绷起脸问:“教室里怎么这么乱?”“是何沁轩不管!”那几个捣蛋鬼恶人先告状。还没等我解释,老师就把我叫到讲台前狠狠得批评了我一顿。下课后,那些捣蛋鬼嬉皮笑脸的对我说:“尖子生,你也有今天啊,哈哈!”说完,便走了。我当时气暴了,真想大哭一场。后来,老师和我谈心,还跟我道歉了,说是她太无理了,不应该不分青红皂白的批评我。谈完心后,我心里好受多了。

记得在四年级的一天,快下课时突然下起了暴风雨同学们都带了雨伞,惟独我没带雨伞。下课后,同学们都走了,只有我一人独自缩在教室里面。就在我决定冒雨回家的时候,谢老师走进了教室,把雨伞给了我,还说了一句:“快回家把!”说完,便冲进雨中消失了……第二天,当我得知谢老师得了重感冒时,我的泪花顿时聚满了眼眶,我知道老师是因为我才得了重感冒,当时我心里冲满了愧疚,不知如何是好。最后我决定去看望一下谢老师,当我提到这件事时,老师却说这事不怪我,要怪就怪天气,听到这里,我的心里顿时涌了激动,同时,也有愧疚。一直到现在,这件时事还深深的刻在我的心里……

谢老师是一个很温柔的老师,由于和她在一起很久了,我很了解她,她也了解我。我和她一般高。谢老师很喜欢我,我也喜欢她。在我心里,她是最好的老师!

如今,教师节到了,我忠心祝愿谢老师和天下所有的老师: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节日快乐!

★ 优秀教师节征文:最难忘的老师

★ 老师像妈妈师恩难忘教师节征文

★ 教师节征文师恩难忘

★ 教师节征文:感恩老师

★ 难忘恩师的教师节征文

★ 教师节征文四百字

★ 教师节征文

★ 老师我爱您教师节征文

★ 教师节征文600字:我的好老师

19.教师幸福的失落与复归 篇十九

审视当下教师的生存和生活状态, 却会发现教师的幸福在逐步失落。广大教师对于自身的职业满意率低, 缺乏自豪感, 大面积的存在职业倦怠和弃教改行的念头, 压力重重、身心疲惫、激情缺乏、意义失落。从总体上说, 以使人幸福为己任的教师生活得并不幸福。

一、教师幸福失落的现实状况

1. 在走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失落社会地位

在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过程中, 党和政府对教师社会地位始终给予关注, 设置了教师节, 提高了教师的工资, 颁布了教师法, 表彰了优秀的教师, 师范专业提前录取, 毕业生包分配, 等等。这些举措应该说有助于提升教师的社会地位。

但是, 与市场经济带来的巨大冲击相比, 教师的社会地位在人们的心目中依然偏低。教师没有创收的渠道, 学校在收费上的越轨行为被称之为教育乱收费, 一直是社会舆论批评的焦点。绝大多数教师也很少有灰色的收入, 教师工资的“含金量”很低, 很难与政府部门的公务员相提并论。同时在一些经济落后的偏远地区, 中小学教师的工资被拖欠。即使在高校, 如果没有其他创收渠道, 教师的收入也很低。市场经济给整个社会的生活带来了活力, 但是拜金主义、贫富差距动摇了教师的社会地位。虽然重点学校通过市场和非市场的手段集聚了资源, 教师的收入提高了, 幸福感增强了;但是从整体上看, 教师的幸福感在崇尚金钱的现实状况中无疑有所失落。

2. 在学校与社会的人际交往中失落自尊

当下, 教师在学校与社会人际关系中受人尊重的现象在弱化。在学校管理权力集中而缺乏有效制衡与监督的情况下, 教师的权利比较容易受到侵害。因为利益关系的不断调整和学校管理机制的改革, 教师与管理人员之间的冲突、教师之间的冲突有增多的现象。冲突的双方至少有一方会感到压抑和苦闷, 有时甚至是两败俱伤。学生中的独生子女不断增多, 尽管他们的身体素质和智慧水平在不断提高, 但是心理素质和道德素养往往没有同步提高, 因此, 有的学生瞧不起教师, 甚至贬低教师, 有时受到教师的善意批评与好心提醒时, 可能还感到委屈和怨恨。大量的农民工进城导致留守儿童的出现, 也加重了教师的心理负担。处于单亲家庭的儿童带来更多的心理问题, 一些单亲家长忽视孩子发展, 希望教师代理父母的角色。由于教师作为社会道德高尚的代表, 教育活动中一些问题的出现, 很容易把责任直接推给教师。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并存, 课程改革与“应试教育”的内在矛盾, 教师视角与其他人视角的差异, 导致教师在校内外的人际关系中处于困惑与迷茫的尴尬境地。在反复的人际情景冲突和协调的过程中, 教育冲突事件一旦披露在新闻媒体上, 教师的自尊心很容易受到伤害, 不仅当事人受到伤害, 整个教师群体也容易失去自尊。

3. 在教育职业竞争中失落自信

教师的劳动虽说具有非生产性的特点, 从本真的意义上, 其劳动产品的质量在短期内很难量化, 但是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中, 学生的考试分数和竞赛成绩以及在科学化的名义下进行的量化管理, 使得教师的劳动充满了竞争。评选先进学校、达标学校、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以及教师职称的晋升都是以学生的考试成绩和竞赛成绩为主要考量, 有时甚至是唯一的考量。教师的劳动具有明显的个体性, 这使得教师产生一种无助感。如果竞争机制不完善, 没有公开公平的规范和合理的程序, 出现以权谋私等腐败行为, 那么教师的心理焦虑就更加严重。在竞争中优胜者毕竟只是少数, 多数教师难免不产生挫折感和失败感。

我国的学生数量基数大, 变动的波幅大。学生高峰期需要数量较多的教师, 在学生数量下降的时期, 客观上需要减少教师的数量。而目前高校的师范专业毕业生在扩招后数量猛增, 非师范院校的毕业生因为就业的压力也开始转向教育领域。可以说在每一个教师的身后都有潜在的替代者, 而且这些替代者的学历相对较高。在不到十年的时间内, 新培养的小学教师从中师升为专科, 继而升为本科;硕士甚至博士毕业生也开始走向中等教育就业市场。在职的中小学教师不得不通过多种途径利用业余时间提升自己的学历和素养。全国性的课程改革加剧了教师们的焦虑, 在与专家对话的过程中, 教师们原有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受到冲击, 在多样化的教育思想观念面前, 有时呈现出选择的困惑。总之, 在职业的竞争中, 教师的自信心正逐步降低。

4. 在期待与责难的压力中失落健康

在社会领域, 期待教师为人师表, 成为人世间的楷模;在教育理论领域, 期待教师成为研究型、专家型教师;在教育实践活动中, 期待教师成为学生的朋友, 能够传道、授业、解惑;在教育管理领域, 期待教师成为遵守学校规章, 提高教育质量的人。随着教育的发展, 教师被期待的角色越来越多, 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

作为教师, 无法回避这样的事实:职业角色自然而然地决定了教师本人和社会对教师这种职业的多重期待——渊博的知识、睿智的思想、高雅的气质、不俗的谈吐, 彬彬有礼的举止、得体整洁的服饰、真诚而善意的笑容……但在实际繁忙和繁重的工作中, 这种期待却渐渐裂变成教师内心的一种压力:焦灼、烦躁、忧虑。教师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屡屡成为新闻的焦点。但是又很难得到及时和完美的解决。教师带病坚持工作还依旧被视为一种先进事迹加以颂扬, 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虽有很多的调查结果加以证实, 但是提出建议和呼吁之后, 真正引起重视并加以有效解决的很鲜见。

二、教师幸福失落的原因

教师幸福失落可以从教师职业特点、传承并积淀起来的传统观念、现代社会多元价值冲突找到主要原因。

1. 教师职业的非生产性

教育活动主要是精神文化的传承与创造, 教师劳动主要是精神性劳动。教师劳动带给社会的最大价值是精神价值, 学生从教师劳动中获取的最大利益是精神利益。对教师劳动的评价与报酬主要在精神层面。尽管社会一直在呼吁增加教师的工资收入, 国家和各级政府一直在努力, 但是与生产领域的阶层相比, 教师的收入增长缓慢。日用品物价的攀升、住房价格的暴涨, 使教师的经济压力在增大;与垄断性生产行业相比较, 教师的相对贫困越来越明显。师范专业依然无法吸引较多的优秀青年报考, 一些已经进入师范院校的大学生在学习时心不在焉, 身在曹营心在汉;一些中青年教师一旦有机会跳槽, 便会毫不犹豫离开教育岗位;一些老教师从自己的人生经历中看到教师的清贫, 劝告自己的子女优先选择其他更好的职业。

我国的教育投入本来很低, 而在很低的教育投入中, 还存在本末倒置的问题。高等院校的资金投入相对较大, 而基础教育的资金投入相对较小。在基础教育资金的分配中也存在结构性的不平衡, 沿海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之间不平衡;乡村与城镇学校之间不平衡;重点学校与非重点学校之间不平衡。教师劳动的非生产性特点限定了中小学不能创收。教师的收入不但相对低, 而且在一些偏远贫穷地区拖欠教师的工资远没有彻底解决。教师的工作环境和设施得不到改善。希望工程、春蕾工程等取得了瞩目的成效, 在给人感动的同时, 也给人心酸。在全国性的教师十大人物评选、感动中国人物的评选、道德人物的评选中, 都会有优秀教师的事迹。人们在投以钦佩目光的同时, 也反衬出教师生活的艰辛。不可否认, 就全国范围来说, 有不少的教师面对艰难困苦的环境没有放弃自己的事业, 取得了成就, 获得了发展, 感受了幸福, 但是多数的教师还不敢奢谈幸福。

2. 传统文化中义与利的对立观念

在传统社会两千多年的积淀中存在着义利的对立观念, 一方面, 正统的、主流的道德学说高举的是“唯义无利”的大旗, 道德成为对生活的否定, 另一方面, 事实的、经验的生活态度却奉行着享乐主义, 生活成为对道德的否定。[1]令人不得不感到悲哀的是:这两个方面居然相安无事, 并行不悖, 以至于社会生活和个体人格都由此而常常处于某种分裂状态中。

教育应该以人的生活为目的, 人的生活应该以幸福为目的, 因此, 教育的终极目的也应该是幸福。[2]但是, 受义利对立观念的影响, 教师的幸福没有进入人们的视野。孔子说:“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在孔子看来, 面对贫困, 能体验和保持内心的安适与快乐, 便是最高的人生价值。这种价值观上的理想主义、幸福观上的禁欲主义在现代社会中会在特定的条件下显示出负面效用, 有时还能够扼杀人们对幸福的享受和追求。在宋明时期, 义利对立被发展到了极端, “存天理, 灭人欲”便是这一极端的表现形式。在教育领域, 提倡教师为人师表, 这固然没有错, 但是把师德与幸福对立起来, 把教师置于神坛之上加以“烘烤”, 教师追求和享受幸福就失去了合理的道德基础。在欧洲国家, 哲学家们已经意识到道德与幸福的关联和同一性。康德承接古希腊的哲学传统, 把德行与幸福相连, 强调在一个可能的世界的最高的善, 必然是德行与幸福在同一个人身上的统一。[3]康德的这一思想对于重新思考道德与幸福的关系提供了不同于我国传统的思路。

3. 当下社会的多元价值冲突

当下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公民群体所崇尚、追求和依据的多种价值互相冲突, 现代社会已经丧失、也许是永远地丧失了传统社会中人们能够真诚期待的“神圣”感。没有任何一种价值能够作为普世的价值被人们无条件地信奉和无矛盾地思考。在理论上, 思想家可以构筑逻辑自恰的理论体系, 政策制定者可以颁布自认为全面的法律法规, 有意无意地回避了现实生活世界中深刻的矛盾, 但是在走向实践领域后, 理论与政策便暴露出自身的缺陷。教师的幸福尽管是主观体验, 但是这种体验是以一定的价值预设为参照体系。公正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价值。缺失公正的体验, 不可能有真正的幸福。在教师群体与其他群体的关系中, 在教师群体内部的关系中, 平等这一观念被广泛认可, 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 追求机会平等还是实质平等?这是一个问题, 而且, 即使实质平等也有多种标准。教师的工资基本上是实质平等, 这一实质平等消除了机会平等。一个专科毕业的教师可能比一个本科毕业的教师职业道德水平高, 工作能力更强, 工作更勤奋, 取得的成绩更大, 但是他却无法获得相应的收入。所以不同价值的预设, 以及同一价值观念的不同理解都可能在实践层面产生冲突, 进而削弱教师的幸福感。

三、教师幸福复归的基本思路

人们往往把教师幸福的获得与道德相连, 但是道德与幸福不是同一关系。一方面, 道德修养的提升有可能幸福, 但是也不排除降低幸福。另一方面, 不道德的幸福只能算是快感或快乐, 持久稳定的幸福需要道德做支撑。因此, 教师幸福的复归无疑需要提升道德水准。但是, 教师总是生活在社会之中, 人的本质, 在其现实性上, 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如何规范和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利益, 既要靠道德, 更应该靠制度。在法治社会里, 成熟的制度往往用法律的形式加以体现。因此, 笔者认为教师幸福的复归有两条基本的思路:重建基于正义的教育管理制度;强化基于敬业的职业道德。

1. 重建基于正义的教育管理制度

教师的幸福存在于社会的教育活动之中。如果一个教师总是为恪守社会道德规范和职业道德规范而付出代价, 违背它们却获得奖赏, 那么, 这个社会及教育领域中的道德规范就必定成为人们嘲讽的对象, 就不可能是道德的, 生活在其中的教师就不可能是幸福的。这种情况表明社会制度或教育制度存在问题。教师的幸福和高尚的道德在教育实践活动中需要得到统一, 必然依赖于好的制度, 而“至善”的制度必然富有伦理性。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社会教育制度的转型与完善依然处于一个缓慢的进程之中, 仍需要进一步的建构。

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 道德仅仅被理解为个人的品德问题, 我们对道德的理解通常不包含对制度的道德追问。其实教育管理制度的设计正如社会制度的设计一样, 需要有伦理作基础。教育法律和规章制度根据一定的伦理观念建构起来, 这些被蕴含在法律法规中的伦理是制度伦理。罗尔斯在《正义论》中开篇断言:“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 正像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一样。”[4]正义用来指称制度伦理, 公正用来指称个人道德。柏拉图认为:“正义就是给每个人以适如其分的报答。”[5]教育管理制度在涉及教师的权利和机会层面应该以平等为基础。“正义包含两个要素——事物和应该接受事物的人;大家认为相等的人就该配给相等的事物。”[6]在一个基于正义的教育制度里, 教师的幸福才有基本的保证。这个外在的条件在社会转型时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强化基于敬业的职业道德

在现实生活中, 德行与幸福有矛盾的一面, 二者之间并不必然一致, 有时甚至处于对立的状态。东汉时期的王充曾在《论衡·福虚》中以“尧舜不赐年, 桀纣不夭死”, 秦穆公“有娱乱之行, 天赐之年”, 而晋文公“有德惠之操, 天夺其命”为例, 说明了德与福的矛盾。孟子也曾感叹:“为富不仁矣, 为仁不富矣。” (《孟子·滕文公上》) 。当下的社会生活也折射出这类矛盾现象。有德的人往往无福, 而有福的人往往无德。对此, 伦理学家石里克指出:“我们的陈述显然不能断言德行能保证快乐地生活, 而只能说, 善行导致在生活所给定的外部条件之下可能达到的幸福。”[7]

但是, 真正的幸福是以道德为前提, 真正的道德以幸福为归宿。“德”“得”相通, “德”“福”一致。道德是个体认识社会把握社会和人生的重要方法, 是个人协调人际关系的重要手段, 它为个人克制欲望提供理性控制, 为个人的健康成长提供精神动力, 所以“道德是使人获得幸福的源泉”。他要求人们“知德、行德, 在当代生活中创造幸福的人生”。[8]

教育规章制度的建设与教师的师德修养的关系颇为复杂, 对于教师幸福的复归哪个更具有优先性, 决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康德将良知比喻为“内在的法庭”, 可见, 教师的职业道德与教育管理制度具有本质上的联系。教育管理制度以外部律令的形式达乎个人, 影响到人的心理体验, 而职业道德内在地影响教师的幸福。

摘要:审视当下教师的生存和生活状态, 就会发现教师的幸福正在逐步失落:在走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失落社会地位;在学校与社会的人际交往中失落自尊;在教育职业竞争中失落自信;在期待与责难的压力中失落健康。教师职业的非生产性, 传统文化中义与利的对立观念, 当下社会的多元价值冲突是教师幸福失落的主要原因。教师幸福的复归的基本思路是:重建基于正义的教育管理制度;强化基于敬业的职业道德。

参考文献

[1]崔宜明.道德哲学引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254.

[2]刘次林.幸福教育论[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61-82.

[3]方松华.中西幸福观之比较研究[J].社会科学, 1995, (2) .

[4]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1.

[5]柏拉图.理想国[M].郭斌和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5:7.

[6]亚里士多德.政治论[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1:148.

[7]石里克.伦理学问题[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7:168.

20.享受教师的别样幸福 篇二十

关键词:职业幸福 感受幸福 培养与修炼

中图分类号:G6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2(c)-0209-01

在职业倦怠已不是个案的今天,重提教师的职业幸福的话题,定会引起同仁们的众议,大有“少年不知愁滋味,强说愁”之嫌。大凡教师信口都会列举出许多实例来证明教师这种职业的烦恼。特别是中小学教师,因其不能直接为社会创造显性财富,致使教师自身对职业价值的不认同,又加之社会对教师工作的高期望值(教师不仅是一个生存的岗位,更是一个公众关注的文化形象)和教育教学工作本身的繁杂,教师的压力越来越大,教师的职业幸福似乎遥不可及,好似一个飘渺的梦境。

教师的职业本身应该是无比阳光的职业。其实,不是幸福真的离我们远去,而是我们缺少了感受幸福的敏感神经。教育是心灵的事业,教师引领孩子求知、尚真、向善,这个历程是艰辛而漫长的。但同时我们被孩子崇敬、信任、模仿、需要,教师最幸福的就是能用自己的人格、学识影响着学生的人生。孟子曾说过:“君子有三乐,其中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即是一樂。”最起码教师已占有了其他人不可能拥有的一乐—— 教育、培养人才。

一天傍晚,我正在办公室加班,门外想起了急促的敲门声,进来的是一个女孩子—— 小婷,她满面泪痕,泣不成声。我惊愕了,这孩子受了多大委屈呀?还未等我开口,这孩子发话了:“张老师,我可以和您说说话吗?不会影响您的工作吧?”面对她的哽咽诉求,我心中泛起一阵莫名的酸楚。我立即放下手头的工作,认真倾听她的诉说。“我今天遇到了一件难事,顿时失去了理智,冲出教室时,脑子一片空白,一路狂奔,不知不觉就跑到您这儿来了,希望能得到您的指点……”

小婷所说的“难事”,用我们成年人的眼光看,只不过是孩子们的一个闹剧。原来事情很简单:晚自习铃响,小婷脚刚踏进教室,冷不丁的被人从后背猛一推,一个趔趄,嘴刚好碰上了一个男生的脸,全班同学都起哄了,小婷觉得太丢脸了,就夺门而出……

讲完事情的原由,小婷激动的情绪平复了许多。“张老师,我刚才太冲动了,觉得死的念头都有了……”

“你没做错任何事情,不必自责。同学们其实也没什么恶意,只是闹着好玩而已,他们会很快忘记这事儿的。”我说,“回校后主动找班主任说明缘由,再补上个假条,班主任也不会责怪于你,放心吧,没事了!”

接下来我们又聊了些轻松的话题,小婷告诉我说,虽然他们已到了新的学校学习了,同学们还是经常会谈起我,如“永远都是个乐天派,是唯一一个不会给学生压力和负担的老师,从来不讽刺挖苦学生,总是会用风趣幽默来化解一些令人尴尬的场面”等话题。约一个小时过去了,甜美的笑容又重新回到了小婷的脸上,愉快的向我道别、致谢,然后回校了。看着小婷渐渐远去的身影我的内心一片温润……这孩子在近乎失去理智的情况下,唯一能想起的人竟然是我,两年前我是他们的数学老师,真没想到能得到学生如此的信任。狄更斯曾说过:“如果我能弥补一个破碎的心灵,我便不是徒然活着;如果我能减轻一个生命的痛苦,抚慰一处创伤,我便不是徒然活着的。”小婷和同学们对我的信赖,使我第一次有了如此强烈的为人师者的职业幸福感。我和小婷间是彼此拯救,小婷将我做为倾诉的对象,宣泄了激动的情绪,抚平了心灵的“创伤”。是他们开启了我近乎尘封的心门,引进了一股清泉,浇灌了我几近荒芜的心灵花园。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是教师对自身生命意义的体味,是一种来自于内心深处的情感体验,是一种自我的认同。

教师的“职业幸福”同时也需要我们自己主动去开拓、创造。勤于学习,经常与书为友,用阅读丰盈心灵、温润生命、丰盈精神底蕴,不断地充盈自己的学识,提炼自己的人格;热爱、敬畏自己的职业,虔诚的对待每一天的工作,使自己的生命更厚重;敬畏每一个鲜活的生命,“一花一世界”,相信每个孩子内心都装着精彩,让每个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勤于钻研业务,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经常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从而实现自我超越,成就自己;培养自己积极、向善的心态,感受世间的美好,凡事皆往好的方面想,常怀感恩、利他思想;合理膳食,适当锻炼,练就一副好身板……这一切皆是教师“职业幸福”的源头活水。我们的心胸变得更博大,视野更辽阔,自然烦恼、困惑就不会与我们相随了。

幸福时常围绕在我们的周围,只是我们常不自知。虽然教师的职业清贫而寂寞,艰辛而繁杂,但不要把自己的职业看的太卑微,更不要把自己的工作想的太悲情(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教师在成就学生的同时也在成就自己,我们每天都同孩子们一同成长。只有对自己的职业多一份敬畏,对学生多一份敬畏,对自己多一份敬畏,面对压力学会自我调节,学会面带微笑,才能享受生活,懂得播种快乐才能收获幸福。用享受的目光来看待教育,那么我们就会多一种生活的诗意,心中自会阳光普照感受幸福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同样需要不断地培养与修炼。正如毕淑敏老师所说“幸福是一种心灵的振颤。它像会倾听音乐的耳朵一样,需要不断地训练。”[2]炼就一双识别幸福的慧眼、一颗能敏锐的扑捉幸福元素的心,善于从常态生活点滴中感受幸福,每天与幸福有个约会,随时清空心灵回收站的“垃圾”,保证心灵的纯净。栽种一株快乐的花朵于心田,让心灵的舞姿如花之绰约,满载着花的芬芳,心境也定会充盈着幸福的馨香。幸福是灵魂的香味,一路追随幸福,创造幸福,享受幸福,幸福就会时常伴随我们左右,使我们的教育生涯不再孤寂。最后以稻盛和夫先生《活法》中的一句话共勉“为了使人生这台戏内容厚重而充实,必须尽全力以认真的态度度过每一天的每一个瞬间。”

参考文献

[1]毕淑敏.提醒幸福[EB/OL].

上一篇:话的伤感签名下一篇:几米漫画伤感经典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