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碱

2024-08-19

盐碱(精选15篇)

1.盐碱 篇一

盐碱地的改良

(一)、盐碱地传统的改良方法 盐碱土中可溶盐类对植物的危害以碳酸钠为最厉害,氯化钾次之,硫酸镁,氯化镁,氯化镁,氯化钾又次之,碳酸氢钠,硫酸钠毒害较轻。在园林绿化工程之前就必须把它们从土壤中 除掉。

1.物理改良(1)、平整地面。留一定坡度,挖排水沟,以便灌水洗盐。(2)、深耕晒垡。凡质地粘重,透水性差结构不良的土地,特别是原台盐碱荒地,在雨季到 来之前进行翻耕,能疏松表土增强透水性,阻止水盐上升。(3)、及时松土,松土能保持良好墒性,控制土壤盐分上升。(4)、封底式客土抬高地面和地上花盆式客土抬高地面。(5)、微区改土,大穴整地。植树时先将塑料薄膜隔离袋置树穴中添以客土。有时在树穴内 铺隔盐层,通过铺粗砂、炉灰渣、锯屑、碎树皮、马粪或麦糠等然后填以客土。

2.水利改良(1)、蓄淡压盐。在盐土周围筑存降水,促使土壤脱盐。(2)、灌水洗盐。降水条件较好的地区,在田内灌水洗盐,可加快土壤脱盐速度。(3)、大穴客土,下部设隔离层和渗管排盐。分为两种形式,一是用水泥渗漏管或塑料渗漏管,埋地下适宜深度排走溶盐。二是挖暗沟排盐,沟内先铺鹅卵石,然后盖粗砂与石砾或铺未烧透的稻糠壳灰,然后填土。

3.化学改良(1)、对盐碱土增施化学酸性废料过磷酸钙,可使PH值降低,同时磷素能提高树木的抗性。施入适当的矿物性化肥,补充土壤中氮、磷、钾、铁等元素的含量,有明显的改土效果。(2)、施用大量有机质,如:腐叶土、松针、木屑、树皮、马粪、泥炭、醋渣及有机垃圾等。

4.生物改良 种植耐盐的绿肥和牧草,如田菁、草木樨、紫花苜蓿等,对盐土改良有积极作用。降低绿化成本,加快绿化速度,提高美化效果,是评价盐碱地区绿化工程效果的主要指标。在这其中生物改碱投资最小,但见效慢,美化效果差;封底式客土抬高地面和地上花盆式客 土抬高地面措施,虽然见效快、绿化美化效果好,但投资太高;大穴整地、淡水洗盐工程措施,成本低,见效较快、绿化美化效果好,是街道绿化和住宅区绿化的好办法;大穴客土,下部设隔离层和渗管排盐,见效快,客土持续时间长,绿化美化效果好,成本相对较底,值得推广。

(二)、耐盐碱植物 耐盐碱植物有一系列的抗盐性,根据它们对过量盐分的适应特点,可分为三类: 1.聚盐植物:这类植物的渗透压一般在40个大气压以上,能在盐分高的土壤中繁茂的生长,如盐角,滨藜等。2.泌盐植物:通过茎、叶 表面的分泌腺,把盐分排出体外,如柽柳、海边红叶等。而提高了 从盐水里吸收水分的能力,如田菁、胡颓子等。

一切改良土壤的措施都是相辅相成的,所以在改良盐土时不能只用单一方法,应着综合开 发;另一方面,不是所有的改土措施都等量齐观,而要因地制宜,有主有辅。而在众多的改 土措施中,关键的是遵循水盐运动的规律,培肥地力,保持客土的长效,做好水的文章,合理灌溉,有效排水,减少迳流,增加重力水,切断毛管水。

(三)、园林工程具体施工方法

1.渗管排盐 在一些大型在绿地中渗管排盐是绿地改土的常用方法之一,它是根据盐随水来、盐随水去的 水盐运动规律。铺设暗管把土壤中的盐分随水排走,并将地下水位控制在临界深度以下,达 到土壤脱盐和防止生盐渍化的目的。渗管的铺设一般为水平封闭式。一级管和二级管相结合,一级管的渗入水汇入二级管中,然 后流入污水管排走。若污水管道埋的深度较浅不能自行排泄渗水‘可在二极管的末端设集水 井,定期强排。苗圃地二级管可采用明渠,一级管直接汇入明渠自然排出渗水,但应严格防 止倒灌。渗管的埋设深度、间距、纵坡主要取决于绿地种植的植物种类、土壤结构、地下水位的高低,气候以及附近污水管道的深度等。综合以上条件,一般一级管水平距离5-15m,深度1-1.2 m,纵坡0.1-0.3〖WTB3〗%〖WT〗为宜。目前一级管多使用5.6cm波纹塑料管或20-30cm的砖 管,二级管均用 砖管。砖管的施工方法与城市污水管道的施工方法大致相同,只是不抹管箍,管外加填15cm 的建筑用粗砂或粗炉渣做滤料用即可。波纹塑料管的施工更为简便,按设计的深度和坡度挖 宽30cm的沟,填滤料铺管即成,管与管之间硬性接口,以防在渗水过程中,把泥土带入堵塞渗水管壁。

2.客土抬高地面 四周不具备排水条件的小型街头绿地,采用客土抬高地面下设隔离层,利用高差进行排水淋盐,达到改土的目的。抬高高度以土壤临界深涧减去地下水位深度即为抬高度。

3.大穴换土 采用大穴整地的治盐措施,能较好的、较快的改变土壤盐碱状况,利用创造有利于园林绿化 植物生长的土地条件。但无论客土的盐碱程度如何,若不加以排盐和培肥土壤等改良措施,很快就会使土壤次生盐渍化,甚至变成盐土。有效地控制土壤次生盐渍化,并通过采取适地 适树、小苗密植、适时栽植、种植地被植物、合理灌溉、及时松土、多施有机肥等一系列栽 培措施,能改善土壤结构、减少盐碱和大风对树木的危害,有效地提高栽培植物的成活率和 促进生长。实践证明,通过大穴换土能给栽培植物的 成活和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地条件,而通过渗管排盐 又能有效地抑制客土发生次生盐渍化,从而保证栽培植物正常生长和发育。大穴换土可以较好的栽培植物成活,在穴底铺设厚10cm的鹅卵石为隔离层,在穴面铺5-10c m的中砂为覆盖层,能保证在灌溉和降雨后,重力水在土壤的非毛孔孔隙中,顺利向下移动,并通过水分的横向运动,使穴周和穴下的高含盐水分得到淡化,而且由于底部隔离层的作 用,使下层高含盐水分难以上升,保证栽培植物在短人不受盐害。随着树木的生长,耐盐能力逐渐提高,并通过不断灌溉和降雨的作用,树穴土壤的淡化不断扩大,从而确保了树木的 稳定而旺盛地生长。而且由于客土抬高地面后相对降低了地下水位,一方面使下部水盐难以借助毛细管作用上升到地表,另一方面有利于土壤水向下移动,土壤不易发生次生盐渍化现象,而且下部的盐碱土也会逐渐淡化。

结论:

1.实践证明,重盐地区的城市园林绿化虽然难度很大,但只要遵循水盐运动规律,根据绿化区的功能要求和土地条件,用合理的治盐工程措施和科学的管理技术,实现绿化美化是可以办到的。

2.选育耐盐碱绿化植物树种、草种,培育盐碱地生态植物群 落,是搞好盐碱地绿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3.盐碱地区,因为投资多、耗费人力大,绿化难度大。如果管理工作跟不上,难以见效,因此,除因地制宜的综合运用盐园林绿化技术之外,起苗、运输、栽植、修剪、灌溉等一系列栽植技术和管理环节,都要强化扣紧。

2.盐碱 篇二

笔者选用了一种工业脱硫副产品通过加工生产的DS盐碱地改良剂, 分别在浙江省慈溪市庵东镇的江南村和十塘江南选择试验基地, 通过改良剂的施用, 结合种植不同植物, 进行滨海盐碱荒地综合修复应用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材料DS盐碱地改良剂选自宁波太极环保有限公司, 是国家重点环境保护技术“DS-二氧化硫烟气治理技术”应用的副产品, 是利用工业碱性固体废物经加工后再用于吸附工业烟气中硫、碳、氮元素氧化物的一种产品, 制造方法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主要成分:硫含量12.75%, 铁13.89%, 氧化钙24.11%, 氧化镁2.85%, 铜0.23%, 二氧化硅18.77%, 铝1.98%。主要重金属元素砷含量29.79mg/kg, 铬161.11 mg/kg, 铅89.71mg/kg, 镉未检出, 分别低于国家农用污泥标准GB-4284规定限值。

1.2 试验地概况

浙江省慈溪市慈溪市位于东海之滨, 杭州湾南岸, 属亚热带季风型气候区, 所辖范围多属滨海盐碱地。四季气候分明, 冬夏稍长, 春秋略短。平均年日照时数2 038h, 年日照百分率47%。年平均气温16.0℃, 7月最高, 平均28.2℃, 1月最低, 平均3.8℃。历史极端最高气温38.5℃, 最低-9.3℃。年平均降雨量1 200mm左右。据有关资料记载, 试验基地过去是盐仓, 土壤中钾、钠含量很高, p H值在9.1~9.4, 由于无法利用, 长期搁置撂荒, 植被主要是芦苇、碱蓬等少数几种盐生植物。

2002年7月, 选择位于慈溪市杭州湾跨海大桥南岸庵东镇江南村6 666.7m2滨海盐碱荒地作试验示范基地, 位于东经121°12′22.3″~121°12′27.6″, 北纬30°18′03.7″~30°18′06.0″, 为试验基地Ⅰ。2005年2月, 为进一步在大范围内应用和示范研究, 承接了位于慈溪市十塘江南侧的10hm2滨海盐碱地改造工程与示范研究, 位于东经121°13′25.3″~121°13′56.5″, 北纬30°20′21.2″~30°20′27.8″, 为试验基地Ⅱ。

1.3 试验设计

分别在试验基地Ⅰ和Ⅱ改造区域内挖排水沟, 土壤经深翻、平整, 根据盐碱地的p H值及含盐量的初始检测值, 按耕作层深度 (0~20cm) 土壤的10%~12%添加改良剂。试验基地Ⅰ共用了改良剂240t, 平均施用量为360t/hm2, 均匀地撒施在地表, 然后悬耕3~4次, 使表层20cm土与改良剂充分混合。适量浇水后约3个月, 于2003年春按正常耕种方法进行种植。试验基地Ⅱ共用了改良剂3 000t, 平均施用量为300t/hm2, 撒施、悬耕充分混匀后经过20d的平衡, 于当年5月按常规方法进行耕种。

试验基地Ⅰ使用该改良剂后, 种植了海桐、冬青、蜀荟等十几个品种的花木, 并留有667m2地专门根据季节每年种植蔬菜和农作物。试验基地Ⅱ在经过改良剂改造后, 按工程要求比例种植了垂柳、木槿、臭椿、国槐、栾树、喜树、夹竹桃等十几个品种的绿化苗木, 在绿化间距空地每年种植了西瓜、毛豆、萝卜、白菜等作物。

1.4 采样与分析

每年分别在2个试验基地上采集0~20cm耕层土壤混合样品, 风干后过40目筛。测定土壤p H值、有机质、总含盐量、速效氮磷养分含量。分析方法参考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2008年5月分别采集2个试验基地0~20cm耕层土壤混合样品, 风干后过200目筛, 进行土壤粒度分析, 分析仪器为英国Malvern Instruments Ltd生产的粒度分析仪。

2 结果与分析

2.1 土壤pH值与含盐量

土壤pH值是用来判断土壤酸碱性的基本指标, 试验分别对基地Ⅰ对照处理和使用改良剂处理的土壤p H值和含盐量进行了8年的跟踪分析 (见图1) 。试验基地Ⅰ经过施用改良剂并有植被的条件下, 土壤p H值由9.25下降至7.55, 下降了18.4%, 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对照处理p H值由9.25下降8.51, 下降了8.0%。由图1可知, 2002~2004年土壤p H值基本保持稳定, 但从2005年开始有下降趋势, 这主要是由于2005年以来当地降雨量较大, 由此而产生的自然淋溶所造成的 (见图2) 。试验基地Ⅰ在施用改良剂并有植被的条件下, 8年后土壤含盐量降低了77%。这说明施用改良剂对降低土壤p H值和含盐量具有较长时间的效果。

对试验基地Ⅱ施用改良剂同时在种植植物的条件下, 4年后土壤p H值和土壤含盐量的总体变化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4年后土壤p H值降低了1.57个单位, 下降了17%。土壤含盐量由9.50mg/kg降低至2.10mg/kg, 下降了78%。

2.2 土壤有机质与速效氮磷钾养分含量

土壤有机质在施用改良剂4年 (试验基地Ⅱ) 和8年 (试验基地Ⅰ) 后分别降低了33%和19%, 水解性氮在施用改良剂4年和8年后分别降低了57%和66%, 这主要是受改土后多年种植植物的影响。从土壤有机质的变化结果看, 种植植物8年后有机质下降的趋势减缓。土壤速效磷在施用改良剂4年 (试验基地Ⅱ) 和8年 (试验基地Ⅰ) 后分别增加了315%和481%, 速效钾在施用改良剂4年后略有下降, 而8年后增加了220%, 说明施用改良剂能够明显改善盐碱地土壤磷、钾养分状况。

2.3 土壤颗粒组成

土壤颗粒的粒径大小、不同粒径的土壤颗粒含量比例是土壤的重要物理性质, 也是反映土壤质地变化和耕作性能的标志特性之一。它与土壤固持矿质养分能力直接相关, 还具有调节土壤水、肥、气和热的功能, 也是评价土壤农业质量的指标之一。

利用土壤粒度分析仪对试验基地Ⅰ和试验基地Ⅱ表层 (0~20cm) 土壤进行取样分析, 结果表明, 试验基地Ⅰ施用改良剂8年后, 土壤颗粒组成发生由较大粒径向小粒径的明显变化, 粒径为100~1 000μm的颗粒由19.63%下降至5.85%, 下降了13.78个百分点;粒径为10~100μm的颗粒由66.82%增加至75.06%, 增加了8.24个百分点;粒径为1~10μm的颗粒由12.84%增加至18.56%, 增加了5.72个百分点;粒径为0.1~1.0μm的颗粒由0.95%增加至1.51%, 增加了0.56个百分点。可见, 施用改良剂主要增加了1~100μm粒径的颗粒组成, 提高了土壤对养分的固持能力, 改善了土壤水、肥、气和热的条件。

试验基地Ⅱ表层 (0~20cm) 土壤在施用改良剂4年后, 土壤颗粒组成同样发生由较大粒径向小粒径的明显变化, 粒径为100~1 000μm的颗粒由15.08%下降至5.72%, 下降了9.36个百分点;粒径为10~100μm的颗粒由79.07%增加至85.59%, 增加了6.52个百分点;粒径为1~10μm的颗粒由5.06%增加至7.71%, 增加了2.65个百分点;粒径为0.1~1.0μm的颗粒由0.79%增加至0.87%, 增加了0.08个百分点。可见, 施用改良剂也是主要增加了1~100μm粒径的颗粒组成。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 施用改良剂对降低土壤p H值和含盐量具有较长时间的效果。试验基地Ⅰ在施用改良剂并有植被的条件下, 8年后土壤p H由9.25下降至7.55, 下降了18.4%, 含盐量降低了77%;试验基地Ⅱ施用改良剂同时在种植植物的条件下, 4年后土壤p H值降低了1.57个单位, 下降了17%。土壤含盐量由9.50mg/kg降低至2.10mg/kg, 下降了78%。

试验基地Ⅰ在施用改良剂并有植被的条件下, 8年后土壤有机质呈下降趋势, 但下降有减缓的趋势, 能否维持或提升土壤有机质需要继续进行长期检测分析。土壤速效磷、速效钾在施用改良剂4年 (试验基地Ⅱ) 和8年 (试验基地Ⅰ) 都有明显增加趋势, 说明通过施用改良剂能够有效改善盐碱地土壤磷、钾养分状况。

3.盐碱地上的“红地毯” 篇三

沿着一条坑坑洼洼的小路前进,两边都是光秃秃的盐碱地,还有参差不齐的芦苇,偶尔还会看到几株有些泛黄的草稀稀拉拉地分布着。

前面真的有“红地毯”吗?我是不是走错路了?我会不会已经错过了季节?

在前行中,我忽然感觉到远处有一抹暖暖的视线。随着车速的前进,近了,近了,大片的红色映入眼帘,霞一样的色彩,海一样的广阔。

“哇!红地毯!”朋友们欢呼起来。

碱蓬草,又名黄须菜,人们对其雅称为“红地毯”。仔细看这种植物,高不盈尺,没有粗壮的茎叶,直立的茎秆上一级级分散着细长的枝丫,其叶呈线形,斜斜地伸展着,像很小的柏树,又似红珊瑚,一副纤弱而楚楚动人的模样惹人怜爱。碱蓬草近看并不太红,但当它成千上万株集合在一起时,在这金秋的季节,就聚集成了火样的海洋,化身为让无数游人叹为观止的“红地毯”。

面对盐碱地的恶劣环境,碱蓬草一无所求。初春萌芽,经历过肆虐的海潮、烈日的熏烤以及狂风挟尘的摧残。在秋季,碱蓬草便会逐渐褪去绿衣,裹上红妆。碱蓬草浑身是宝,其茎叶可供人食用,或作为家畜的饲料,草籽还能榨油,可谓滋育万物而不言。在盐碱地,碱蓬草更是担当起了保护生态环境的大任,它能稀释各种有害气体,恢复健全的生态系统。

传说,薛仁贵征东时被追兵逼迫,军粮尽绝,兵士们饥寒交迫,形势十分危急。幸好有碱蓬草充饥,大军才转危为安。征东胜利后,薛仁贵设宴庆功时,自然记得碱蓬草的功绩,让人采来摆上宴席,并将其命名为“皇席菜”。后来,根据其形态特征,百姓又称其为“黄须菜”。

除此之外,堿蓬草还拥有很高的医学价值,它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如钾、钙、镁等,其成分符合人体所需,长期食用能丰富膳食纤维,刺激胃肠蠕动,帮助消化,可预防直肠癌、胆结石等多种疾病。

朋友说他曾吃过这种植物,感觉有些苦咸,并不是太可口。在他们村庄,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对碱蓬草很有感情,以前荒灾之年,碱蓬草曾被作为救命的粮食,其茎叶做出来的杂面窝窝,是很多百姓充饥果腹的主食。如今的碱蓬草成了餐桌上改善生活的调剂蔬菜,甚至成为大酒店的菜品,已不可与往日同语。

碱蓬草就这样改变着盐碱滩的模样,让这里不再荒凉,成为无数游人流连忘返的旅游胜地。据说,碱蓬草是唯一一种适合生长在盐碱地上的植物,它为什么可以是这个唯一?因为它耐旱涝、耐盐碱,不管土地龟裂还是积水环绕,不管是否有人播种耕耘,它都能够周而复始,生生不息。

“红地毯”景观在秋日的蓝天下显得格外迷人,早已成为黄河口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这里,不时会有珍禽飞过,好不惬意!它们喜欢碱蓬草提供的舒适生存温床,更迷恋这蓬勃的色彩。

谁说碱蓬草是孤独寂寞的?它爱这荒凉的世界,也爱这寸草不生的盐碱地。或许正是因为年年岁岁的坚持,才成就了这摄人心魄的壮美,也成就了碱蓬草的生命价值。

这是一份可与岁月抗衡的厚重色泽。人在这里,变得很渺小,也很卑微。

4.沿海滩涂盐碱地的改良措施 篇四

来源:《科技创新与应用》第28期

摘 要:我国沿海滩涂面积广阔,水资源丰富。受海水的直接影响,该地区盐碱土壤发育广泛;沿海滩涂地区的盐碱土地降低了沿海地区土地的利用率,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发展。根据以往的科学研究,以江苏省海滨地区盐碱土壤改良成功的实例为依据,论证改良沿海滩涂盐碱土壤所采用的物理、化学、生物工程等措施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且总结出我国沿海滩涂盐碱土壤改良的最佳措施为生物工程措施。在相关部门的正确管理之下,这种改良方法可以向盐碱土壤圈层中引入负熵物质,使盐碱土壤维持有序的发展;既能减轻甚至消除土壤盐碱化,又可以改善当地自然环境,提高土地利用率,增进农业生产收入。

关键词:盐碱土壤;沿海滩涂;改良措施

1 物理措施

鉴于沿海地区的盐碱地形成的部分原因是由于海水倒灌、人类不合理的灌溉耕地,导致土壤中的盐份反复淋洗,逐渐聚集于土地表层,从而含盐量超过正常的`标准。因此,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改良。

1.1 完善耕地的灌排系统

沿海滩涂地势普遍较低,局部地区地势相对低洼,容易造成地表水分的滞留。经水分的反复淋洗,使土壤盐碱化程度加重。基于“盐随水来、盐随水去”的水盐运行规律,针对地势低洼的区域实挖置排水沟:一方面,可以引出该区域中聚集的多余水分,排放到其他地方;另一方面,向该地区引入外部水分,在洼地形成一定深度的含水层,浸泡足够长的时间,以至于土壤中所含有的盐分充分溶解在水中,将其排到洼地外部,随着水带走土壤中盐分,从而降低土壤的含盐量。此种方法可以充分运用到盐碱地农业生产当中,既能在干旱时对农业耕地进行灌溉,又能在洪涝时节及时的排水、放洪,减轻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井、沟、渠的配套修建即可构成完善的排灌系统。

1.2 客土压碱

5.盐碱 篇五

盐碱地带景观营造的可持续观念

摘要:“泰达河”项目是对于高盐地区的城市环境建设的一种积极尝试,该项目在水资源利用、绿地建设方法、湿地景观的建设形式上均有一定的突破,同时在绿地系统经济评估方面的努力使建设方最终同意了在114公顷的盐滩地上建立以中水为资源的大型河流湿地型森林公园。

关键词:盐碱地带;景观;营造;可持续

天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简称天津泰达(TEDA),是一个通过围海造田而兴建的新的城区,GDP突破300亿元大关,在国内位居第二位。目前困扰开发区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缺水”,尽管南水北调工程可以缓解天津市的用水问题,但是我国对水资源的利用率低是不争的事实。在这样的前提下天津泰达自来水公司提出将在泰达绿地系统中引入中水,作为景观用水,其中最大的项目就是关于泰达河绿化带的营建。他们委托北京土人景观对其设想提供可行性研究及景观设计。项目用地位于TEDA东北部,总面积为114.64公顷,长度为7.7公里,参见附图1。对于该项目的争议有两方面的争议,一个是否用传统的工程方法营建;另一个是采取那种形式营建。

1 项目挑战

我们首先确定目标:泰达河将是以中水为主要资源,在露天储运过程中通过与空气、土壤等生态因子相互影响,最终形成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及特有的自然景观。

我们必须面对以下三大难题:

第一、必须解决的是土壤含盐的问题。

泰达开发区土壤属滨海海浸盐渍土,地下水位高,矿化度大(100-208g/l),含盐量很高,平均含盐4.73%,最高7%以上。土质粘紧,透气性不良,土壤次生盐渍化严重,PH值8.5。这些条件对植物长十分不利,基本不能生长,更不可能形成森林环境。

第二、如何处理淡水缺乏。

天津市的蒸发量是降雨量的三倍,是造成地下水上返的主要因素,绿地的营建与管理将消耗大量的淡水。规划区域总面积114.64公顷,如果都需要灌溉的话,按每天2.5L/m2,一年360天,则需要103万立方米/年,是一笔相当大的开支。

第三、说服城市管理者营建泰达河绿化带符合城市的根本利益

2 构思的来源

2.1 解决方案

上述两大生态问题也就是项目构思的来源,在设计中提出多种解决方案,最后确定如下综合治理的方法:

运用中水和二期调节池内的源水压盐,同时大量种植耐盐植物进行生物脱盐。可以从根本上抑制盐水上返,并且造价低廉。

滨河绿地系统的营造应渐次经营,前期以耐盐和耐旱植物为主(减少灌溉用水量),待土壤盐分、土壤结构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再营建耐旱的速生树种。

直接利用脱盐中水及市政管网收集的雨水蓄积到规划区内,采取合理的措施达到国家灌溉水水质要求,然后用于园区盐分淋洗灌溉。

screen.width-500)this.width=screen.width-500“ vspace=5 border=0>

2.2 分段功能

根据前述解决方案及中水、淡水、雨水水源的位置,将泰达河规划用地划分成三段。

第一区段长度为1.7公里,主要功能是收集市政雨水加以净化利用;营建特色生物滤过系统即大型湿生植物园。雨水的利用是本区设计的一个特点,是为了节约淡水和弥补中水蒸发量而采取的节能设计。一方面可作为灌溉水配用水源(雨水经生物净化后可用于规划区的灌溉用水),另一方面作为景观用水提供给北部学院区进行景观建设,最后经处理后进入到二期调节池,形成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第二区段:建立一条中水储运水渠,平均宽度100米,面积24万平方米。可起到一定的压盐作用,主要作为景观用水。

第三区段:泰达河从此南转,将第二区段的中水输送到污水处理二厂(深度脱盐,回用于工业)。

3 景观设计

TEDA是陆生生态系统与水生生态系统交汇处,又是九河下梢,植物品种丰富。因此泰达河景观设计尽量反映这一地域特征。利用浅滩、湿地、微丘等地形变化营造以华北区植物为主,乔灌草、荫生、湿生、水生多级混交植物群落,形成长期稳定的发挥调温、洗尘功能的绿地系统,并为以滨海鸟类为主的野生动物提供优良栖息地。

3.1 第一区段

3.1.1 利用耐盐和湿地植物营建多层生物滤过系统

在第一区段起点处收集的雨水和中水,设置了一处沉淀池,沉淀池内以斑块状芦苇,雨水经过积存和芦苇根茎的净化之后,通过有隔栅的闸门流入下面的生物滤过系统,生物滤过系统的水系呈“S” 形蜿蜒流过场地,增大了雨水和中水的停留时间。同时富有特色的滤过系统也为净化雨水提供了帮助。生物滤过系统设计共分3个功能块,第一是降盐沉淀池,第二是滤过区,第三是吸附区。工艺流程是:设立降盐沉淀池,栽植大面积的耐盐植物吸收盐分,并沉积泥沙。将耐盐和湿生植物、沙砾、碎石呈条状分隔布置,利用植物的网络式立体分布的根系、茎干以及沙砾的空隙,对雨水中的污物进行多层滤过式净化,同时加氧和吸收有害物质。在结尾处形成一个放大的生物净化蓄水池,这些水即可用于灌溉。

screen.width-500)this.width=screen.width-500” vspace=5 border=0>

screen.width-500)this.width=screen.width-500“ vspace=5 border=0>

screen.width-500)this.width=screen.width-500” vspace=5 border=0>

screen.width-500)this.width=screen.width-500“ vspace=5 border=0>

3.1.2 台田景观与湿地岛

第二区段与第一区段有所不同,由于在开挖中水储运渠之后,排出的大量土方,可利用其堆砌条状台田。在我国有利用台田整地的方法进行盐碱地造林的经验,因此应充分利用这些土方,营造耐旱耐盐阔叶乔木,尽快形成丰富的.群落结构,以利生态恢复。同时,加宽中水储运渠的浅水区形成大量的湿地道景观,种植大量的芦苇、香蒲等,即可促进水分蒸发,调节空气湿度,又为周边居民提供了安全的亲水环境。

screen.width-500)this.width=screen.width-500” vspace=5 border=0>

screen.width-500)this.width=screen.width-500“ vspace=5 border=0>

3.1.3 亲水栈桥与卵石滩

第三区段尽管可利用的绿化面积不大,但由于其邻近的用地均为重要的企业生活区或企业园区的出入口,这里的环境设计应强调城市绿化的装饰风格,其投入主要集中在中水水渠的西侧。由于没有淡水压盐,建议局部重点地段采用防渗材料隔离盐分,一般地段采用耐盐植物进行绿化。

screen.width-500)this.width=screen.width-500” vspace=5 border=0>

4 泰达河的营建是否符合泰达的利益

规划中的泰达泰达河绿化带的位置处于天津市开发区的核心地段,这里迅猛发展的经济使昔日的盐碱荒滩变得突然身价倍增。如果将规划用地全部用于产业园区,或许每年会创造上亿元的税收,那么将这块用地投放到生态环境建设上,是否合适,如何权衡其中的利弊,将是摆在开发区领导面前的一道难题,也是设计者必须首先解答的问题。

4.1 生态效益

4.1.1 防止土壤盐碱化

TEDA大面积的土地是生态系统极不稳定和脆弱的地区。该处濒临渤海,存在地表淡水和海洋咸水的动态平衡。本规划方案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生态系统恶化的趋势,利用自来水厂和污水处理厂的源水和中水,通过适当改造,广种适生树种,完善湿地生态系统,遏制生态系统恶化趋势,可提高开发区的景观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了投资环境。

4.1.2 涵养水源

由于营建了大面积的湿地和针阔混交林,林下枯枝落叶层促进了土壤腐殖化,改善了土壤结构,土壤孔隙度可达60%,表层持水力增加。同时林下空气湿度增加,植物体表面的纤维结构保存了大量的水分。可以做一个计算,规划用地内绿地容纳的降雨量为:85.5公顷×0.622米(年降雨)=53.18万立方米。如果没有森林环境,这部分雨水直接会进入大气循环或进入地下水系。当土壤孔隙度为60%时,土壤表层蓄水量可达68.4万立方米。由于植物的蒸腾作用使地表压力小于地下水压,造成地下水位上升,雨水会蓄积在表层结构内,大部分直接进入植物体内参与生物循环,少部分保留在土壤内和植物体体表以及林下空气内,作为储备水源,在干旱季节释放。

4.1.3 改善区域小气候

水体蒸发,光合作用与蒸腾作用将会吸收热量,降低区域温度。根据《现代生态学》提供的数据,每株大树蒸发一昼夜的调温效果相当于25万大卡,相当于10台空调机工作20个小时,空调耗电量为0.86度/台.小时,电费按0.35元/度计算,成本为0.30元/每小时,每年180天使用空调器计算:每株树一年可节约用电10×20×0.86×0.35×180=1.08万元。以每公顷50株大树计算,绿地总面积85.5公顷,则总计可节约4553万元,如果再加上水体的蒸发调温效果,水体部分可节约3400万元电费。根据测算泰达河森林生态环境建成后,在炎热气候,能降低环境温度1-3度,增加空气湿度3%-12%。

4.1.4 改变空气质量

按照每公顷年产生氧气12吨,吸收SO2300公斤,粉尘900公斤。泰达泰达河绿化带景观带规划约64公顷乔灌木林,建成后共能产生氧气720吨,吸收SO2 18吨,粉尘54吨。

4.1.5 作为城市生态基础设施,维护地区的生态安全

泰达河绿化带属于开发区中的河流廊道,是物种的主要通道,连接着开发区这一城市生态系统的各个有机部分。泰达河滨是开发区中水生态系统和陆生生态系统的边缘地带,是生物多样性非常丰富的地区。大量的野生动物将会在城市中找到栖息之地。对于野生动物保护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其潜在的科学与经济价值难以衡量。这项功能和保护水资源一样重要,在每天都有新的物种消失的今天,多保护一种生物资源,就多为人类的生存创造一次机会。

4.2 社会效益

泰达河绿化带110多公顷的河流、湿地、针阔混交林景观出现在盐碱滩地上,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类战胜自然的文化力量,是优于其他城市公园的一大卖点,使它成为一种游憩消费品,游憩商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属于“公共商品”。“公共商品”就是指一个人在消费该商品时并不妨碍他人对该商品消费的商品。游憩商品一般是无价格的,而是作为一种特殊福利发放给民众。游憩商品通过消费者剩余这一价值体现出来,因而转化为社会效益。

对于泰达河绿化带景观带的游憩效益的定量评估可以通过旅行费用法(Travel cost method,简称TCM),TCM法可以比较全面地评价公共商品的效益,它包括了消费者剩余,即消费者愿意支付和实际支付的差额。由于消费者实际很少或几乎为0,消费者剩余与愿意支付实际上是相等的。

TCM用于评价户外游憩场所效益是基于这样一种假设:虽然户外游憩场所只收取极低的入场费或不收入场费,但对于该商品的需求是有限的,因为游人往返于该场所必须支付一定的费用(如交通、食宿等),即消费该商品存在一个隐含价格。当这一价格提高时,人们对该商品的期望使用就变小,即游人数下降。将各个不同出游距离的出游人数同价格进行积分,便可得出该游憩场所的游憩效益价值。

对于泰达河绿化带,主要提供给企业员工和市民休闲场所,他们的游憩效益(T)包括消费者剩余+旅行费用+休息时间费用。

其中消费者剩余以国内同类游憩地以商业开发为目的的达到边界收益时的参考门票价值。经过相关考察及经验判断,消费者剩余以每人次5元计算。但随着人们游憩需求的不断增加,这一价格还会有升高的机会。

旅行费用考虑往返交通费用及旅游时间花费。规划场地位于为长条带状用地,往返平均旅行费用为6元。今后随着私家车的普及,旅行费用会有所升高。

消息时间费用考虑平均停留时间为2小时,每小时费用以开发区平均单位工资水平计算(参考20月平均工资为1205元)。休息时间费用约为每人次7×2=14元。

平均游人数计算:规划场地114.64公顷,考虑到开发区现状居住人口和从业人员仅23万,平均游人数每天以1000人计,全年以35万人次计算:T =35×(5+6+14)=875万元

随着未来开发区居民人口和从业人员的增加,对游憩场所的需求会以高于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的幅度。预计泰达河绿化带的游憩效益还会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以上的这些估算都是属于保守的估算。

另外,泰达河绿化带景观改造应由政府出资,但其产生的游憩效益主要是社会效益,体现了对企业员工和市民休闲需求的关怀。

4.3 经济效益

4.3.1 生物滤过系统提供景观用水

在第一区段的生物滤过系统中,每天可提供景观用水3000立方米,由于直接利用市政雨水,使泰达河绿化带建设初期的灌溉用水成本大大降低。

4.3.2 直接的商业机会

由于人们对自然的亲和力,将来会产生休闲的需求,因此在泰达河绿化带内适当配置一些商业服务设施,将有利于创造商业机会。开发区居民相对于天津其他地区消费水平较高,以人均每日消费性支出为30元计,而外出短程游憩平均日均消费支出是一般是平常日均消费支出的1.5倍,估计开发区市民外出短程游憩日均消费支出为45元。泰达河绿化带景观带以日流量1000人次,扣除人均交通费用,日均在景观带内的消费支出为40元,游憩者平均每天在景观带内的消费总量为40000元,按照30%企业利润,每年利润约为420万元。

4.3.3 休疗养与高档别墅区开发的经济效益

泰达河绿化带由于拥有湿地、淡水湖、盐水河、针阔混交林,优美的绿化环境的景观功能和医疗功能,早已得到了人们的认识。按照森林公园国家设计规范,森林公园内的建筑用地面积不能超过3%,即在系统内可有3.42公顷用地作为建筑用地。本规划方案中可在二期调节池下游降盐沉淀池周围,规划5公顷的高档别墅住宅区,规划容积率为0.4,绿化率在60%以上,总建筑面积为2万平方米。经计算高档别墅全部出售后,可得净利润1837万元。

4.3.4 带动周边地区地价和房地产价格的升值

优美的环境无疑会使该地区周围的地价和房产价格抬升。根据国内的相关经验,高水平的景观设计和精良的施工管理将会使该地区500米半径的周边地区平均地价升高10%左右。

6.盐碱地绿化植物——马蔺 篇六

马蔺亦称马莲、马兰, 是鸢尾科鸢尾属多年生草本宿根植物, 原产中国。根状茎粗壮, 木质, 斜伸, 外包有大量致密的红紫色残留叶鞘及毛发状的纤维。须根粗长, 黄白色, 少分枝。叶基生, 坚韧, 灰绿色, 条形或狭剑形, 长约50厘米, 宽4~6毫米, 顶端渐尖, 基部鞘状, 无明显中脉。花茎光滑, 高3~10厘米, 苞片3~5枚, 草质, 绿色, 边缘白色。花呈蓝紫色, 直径5~6厘米, 花梗长4~7厘米, 外花被裂片狭倒披针形, 长4.5~6.5厘米, 宽0.8~1.2厘米, 顶端钝或急尖, 爪部楔形, 内花被裂片狭倒披针形, 长4.2~4.5厘米, 宽5~7毫米, 爪部狭楔形, 花药黄色, 花丝白色, 花期5~6月。蒴果长椭圆状柱形, 长4~6厘米, 直径1~1.4厘米, 果期6~9月。种子为不规则的多面体, 棕褐色, 略有光泽。

马蔺主要有分株移植、营养钵育苗、播种育苗3种繁殖方式, 以播种繁殖为主。 (1) 分株移植。将马蔺带土连根挖出, 分成一个或几个小芽栽植。若用成株分根繁殖, 在春季花后、夏季、秋季均可进行。分根成活率很高, 一般每隔2~4年进行1次, 新苗生长迅速, 管理也较粗放。 (2) 营养钵育苗。将处理好的种子种在营养钵内, 每钵种5~8粒, 春、夏、秋季均可繁育, 也可用营养钵进行分根育苗, 储备苗木。栽植时最好选择1年生苗, 将营养钵全部埋入地下, 黑塑料袋必须去除, 踩实, 栽后马上浇水。营养钵苗成活率高, 省工, 投资小, 适合长途运输, 又可随机栽植, 不受季节限制。 (3) 播种育苗。4月中下旬将干藏的种子取出, 在45℃温水中浸泡1天, 取出后与3倍湿沙混匀摊开, 上盖塑料薄膜, 温度保持25~30℃。每天翻动3~4次, 适时加水, 15~20天后种子有1/3露白时播种。将处理好的种子直接播在地里, 覆土厚度不能低于5厘米, 亩播种量8~9公斤, 土质条件不好的地块适当增加用种量。在适宜的土壤水分、温度条件下, 播种后约25天开始萌动发芽, 35天破土出苗。马蔺种子发芽势较低, 每隔7~10天必浇水1次, 直到幼苗长到10厘米以上, 才能逐渐减少水量。苗期应随时清除杂草, 确保马蔺生长均匀、苗相整齐。

马蔺根系发达, 具有很高的抗盐碱性、抗旱性和抗病虫害性, 可生长于荒地路旁、山坡草丛、盐碱草甸中, 用于水土保持, 盐碱地、工业废弃地改造, 园林绿化的地被、镶边或孤植等。既能很好的保持水土又有观赏价值, 既有顽强的生命力又容易建植管理, 既有良好的生态功能又有经济价值。 (1) 抗盐碱性。马蔺是一种耐重盐碱植物, 其种子在含盐量0.44%条件下正常发芽, 含盐量0.51%时, 发芽率明显下降, 含盐量达0.75%丧失发芽能力。萌发后的幼苗在土壤含盐量0.27%、pH值达7.9~8.8的条件下仍能正常生长并开花结实, 是难得的盐碱地绿化和改良的好材料。 (2) 抗旱性。马蔺根系入土深度可达1米以上, 须根稠密发达, 呈伞状分布, 使其具有很强的缚土保水能力。马蔺直立生长的叶片可减少水分蒸发, 缓解雨水对地表的直接冲刷, 还利于根部透气。在恶劣环境条件下, 马蔺的地上部分会变得相对低矮, 地上生长量会减低20%以上, 同时根系会增加10%以上, 有助于其在高温干旱等不良环境中正常生存。 (3) 抗病虫害性。马蔺在单一植被群落中从不发生病虫害, 它的特殊分泌物使其与其他植物混植后也极少发生病虫害, 显著降低了绿化中防治病虫害所需的投入和成本。 (4) 观赏性。马蔺色泽青绿, 耐践踏, 经历践踏后可自我恢复, 在北方地区绿期达280天以上, 蓝紫色的花淡雅美丽, 花蜜清香, 花期长达50天, 还可用做切花材料。除此之外, 马蔺还具有重要的药用、饲用和工业价值。其叶片营养成分丰富, 为各类牲畜尤其是绵羊喜食;花晒干后服用可利尿通便;种子和根可除湿热、止血、解毒;叶是编制工艺品的原料, 可代替麻生产纸、绳, 根可制作刷子等。

7.盐碱地种稻关键技术 篇七

2.建立完整的灌、排水系统 灌排渠系的设置要以有利于土壤脱盐和整个垦区的排盐为主,故排、灌溉系统必须分系配套,每块田都要单独建立进出水口。

3.泡田洗盐,淡化耕层 泡田洗盐,要在平整土地的基础上进行。为了提高泡田洗盐的效率,在浸泡过程中还要注意以下几点:浸泡初期要结合田面排水(盐),使土壤表面大量可渗盐迅速通过排水沟渠排除,然后再用灌水压盐的办法继续浸泡,通过下渗作用洗盐。田面排水洗盐的效果对表层含盐量高和渗水性差的土壤更为显著;稻田一经浸泡,就不宜中途断水,以避免耕层以下土壤盐分向表层移动,影响泡田洗盐的效果;在泡洗过程中,要结合翻耕(或旋耕),使耕层土壤中的盐分较快地溶解在水中,可脱盐效果;土质黏重的垦区,在泡田洗盐前最好能翻耕晒垡,使垡条(块)中间的盐分向土表集中,以提高灌水后的洗盐效果;泡田洗盐结束后,田面应浇灌淡水,以防断水返盐。

4.种植绿肥,增施有机肥 盐碱土种稻,要增施腐熟的厩肥、人粪尿等有机肥料,以增加土壤的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并增加地面覆盖面积,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从而减缓地下水中盐分上升的速度,防止表土聚鹽而引起死苗。有机肥料要在泡田后用作基肥,翻耕入土,以减少换水时的养分流失。

8.盐碱 篇八

采用实验室模拟研究了以盐碱土壤为基质的`不同湿地植物人工湿地系统以及对水中低质量浓度氮和磷的去除效率.实验表明,芦苇系统、香蒲系统、车钱草系统和无植物系统均对水中低质量浓度的N具有净化效果.3种植物系统相比,香蒲系统的净化效果较其他二者较佳,芦苇系统与车钱草的净化效果相当;同时实验也表明4种湿地系统对低质量浓度的P不具有净化效果,随着水力停留时间的增加,系统中的P质量浓度反而会有所增加.

作 者:张虎成 田卫 俞穆清 于健 付友宝 王晓冬 ZHANG Hu-cheng TIAN Wei YU Mu-qing YU Jian FU You-bao WANG Xiao-dong 作者单位:张虎成,ZHANG Hu-cheng(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吉林,长春,13001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

田卫,俞穆清,TIAN Wei,YU Mu-qing(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吉林,长春,130012)

于健,付友宝,YU Jian,FU You-bao(洮南市环境保护局,吉林,洮南,137100)

王晓冬,WANG Xiao-dong(长春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吉林,长春,130012)

9.盐碱地如何栽植苹果 篇九

在地势低洼,地下水位高,土壤含盐量高的沼泽化盐碱土地区,栽植苹果保证成活,实现早结果、早丰产,应根据土壤盐、水运行规律,进行综合技术管理,才能奏效,其主要措施如下。

1实行台、条田栽植

修筑台、条宽度以40 m左右为宜,长度为300~400 m,以每一个台、条为一小区,每小区土地面积1.33 hm2左右。斗渠连支渠,斗渠上口宽2.5 m、深1.8 m,毛渠连斗渠,毛渠上口宽2 m、深1.5 m,定期清挖支、斗、毛渠以保证果园排水淋盐通畅,一般每2~3年清淤1次,保持各类渠道应有的深度。

2 挖大坑,施肥改土或换土

盐碱土一般耕作层浅,底土坚实粘硬不利于果树根系生长,应在栽植前挖1 m×1 m、深80~100 cm的定植穴,坑底先填一层厚约20 cm的作物秸秆,杂草有机物,每穴表土与有机肥混均后填入坑内,每穴施足有机肥50 kg,磷肥0.25~0.5 kg,边填边踏实。凡有碱坷垃的地方,应起出表面含盐量较高的土,就近换含盐量低的表土,以防因新定植幼苗根系耐盐力弱而降低栽植成活率。

3 降低树盘高度

根据水往低处流,盐往高处走的盐运行规律,有意识的降低树盘高度,一般树盘应比地面低5~15 cm以利躲盐,蓄积雨水压碱。由于果树行间地面高,水分蒸发快,盐随水来聚集地面起到聚盐的作用。

4 选用耐盐力强的砧木

选用以怀来八棱海棠为砧木的苹果苗栽植,不仅可以提高成活率,而且表现出较强耐盐碱、耐低洼潮湿的能力。只有用八棱海棠种子在盐碱地上进行育苗驯化锻炼,苹果幼树才能生长正常,而其他海棠作砧木表现较差,特别是山丁子砧苹果树,往往表现叶片小而薄,叶色失绿而黄,栽植成活率低。

5 秋季定植

春季干旱风大,土壤水分蒸发快,是土壤返碱高峰期,春季定植幼苗根系耐盐力弱,影响成活率。采用秋季定植,根系恢复时期长,土壤封冻前幼苗压倒埋土防寒,成活率高,春季恢复生长快。

6 人工造坷垃以坷垃压碱

秋季定植苗木,春季定干成活后,正值返碱高峰期,已成活的幼树,由于根系吸收能力和耐盐能力都很弱,遇有小雨,土壤中盐分被带到土壤表层,常因水分很快蒸发而使幼树遭受盐害而死亡。因此,在春季应沿树盘周围多次深锄或用三齿深刨人工造坷垃,以切断土壤毛细管作用以坷垃减压,防止树受盐害。

7行间种植绿肥

沟渠边缘种植紫穗槐、田青等绿肥,定期刈割翻压,可增加土壤有机肥含量,改良土壤,起到防碱改土的作用。

8 树盘覆草

树盘下覆草或作物秸秆能有效地减少土壤水分蒸发,防止返碱,并可起到增温、保湿、增加土壤有机质、促进微生物活动、改善土壤理化性状的作用。树盘覆草试验证明,盐碱地上初结果期树下覆草,可增产26%~131%,覆草厚度20~30 cm。是盐碱地土壤管理中一项投资少,见效快,易于推广的耕作制度。

9 适当降低树冠高度

10.盐碱地造林技术研究 篇十

1.1 试验地概况

互助县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 具有两大高原的自然特点。试验地设置在互助县塘川镇大庄村, 土壤含盐量高, 地下水位高 (一般为0.5~2.5 m) , 地下径流滞缓不畅。年均温5.4℃, 极端最高温29℃, 极端最低温-32.1℃, 年平均无霜期120 d左右, 年平均日照时数2 551.7 h, 年平均降水量504.4 mm, 且集中在7—9月, 蒸发量1 275.6 mm, 多东南风和西北风;p H值为7.8左右;土壤为河滩冲积土。严酷的生态环境使大庄村115 hm2耕地有不同程度的盐害, 在盐碱地中营造人工林非常困难, 树种的匮乏更使盐碱地造林困难。

1.2 试验方法

1.2.1 盐土树种筛选试验。

试验地土壤为粉砂质黏壤土, 含盐量、碱化度、p H值分别为1%以上、15%、8.4左右, 指示植物为碱蓬、翅碱蓬群落, 面积13.33 hm2。筛选了柽柳、沙棘、沙枣、枸杞、紫穗槐5个耐盐树种。试验设5个处理, 即分别为覆盖地膜、客土、稻壳、稻草, 以不覆盖作对照[1]。3次重复, 随机区组设计。造林密度1 m×1 m, 造林方式为穴状植苗造林, 鱼鳞坑 (60 cm×60 cm) 整地[2,3]。

1.2.2 盐渍土营造林试验。

盐渍土造林试验区域, 土壤含盐量0.8%左右, 碱化度35%~60%, p H值10.0~10.3, 总碱度40%~60%, 植被有碱蓬、獐茅及少量白刺。土质为碱斑光板地, 土壤严重板结。试验在实施深翻地及修筑台田措施后, 设压沙、压烂稻草、铺山皮土3个处理, 以不压盖作对照。试验树种有沙枣、青杨、刺槐、绒毛白腊、侧柏、旱柳、沙棘, 试验面积13.33 hm2[1]。

1.2.3 中度盐碱土混交林试验设置。

总寨河滩地土壤质地为粉砂黏壤, 中度盐碱土, 含盐量、p H值、地下水位分别为0.5%~0.6%、9、0.5~1.0 m。指示植被为白茅、罗布麻、猪毛蒿。试验设青杨、绒毛白腊、旱柳与紫穗槐混交3个处理, 4次重复, 随机区组设计, 造林密度1 m×2 m, 试验面积1 hm2[1]。

2 结果与分析

2.1 盐土树种筛选试验

试验结果表明, 柽柳成活率高达97.5%, 沙棘、沙枣、枸杞、紫穗槐成活率都在40%以下, 其中枸杞成活率最低只有17%, 造林失败。柽柳根系发达, 扎根性很强, 虽然被称为“吃盐吐盐”植物, 但在该试验中不仅未加重土壤盐渍化, 反而改善了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能[1]。从表1可以看出, 3年时间内土壤有机质含量由0.263%提高到0.470%, 土壤含盐量由1.003 5%下降到0.489 3%, 土壤养分明显提高, 土体由无结构的粉砂黏土改善为有团粒状结构的粉砂壤土。

2.2 盐渍土营造林试验

盐渍土经秋翻压盖处理后, 使树木根际环境得以改善, 土壤p H值由10.0~10.3下降到9左右, 总碱度由40%~60%下降到30%左右, 树高与地径生长分别比不压盖处理提高20%~30%, 其中压沙处理、铺山皮土处理的总碱度分别比不压盖处理下降57.26%、49.63%[1]。在供试的7个树种中, 沙枣在2011年经洪涝浸泡2个月后, 其成活率与保存率仍然都达到80%以上, 表现出很强的防碱耐涝抗性, 可作为盐渍土的先锋树种[4,5,6]。

2.3 中度盐碱土混交林试验

从表2可以看出, 在树高生长方面, 青杨、绒毛白腊、旱柳与紫穗槐混交林分别比其纯林提高3.2%、1.1%、10.9%;胸径生长方面, 青杨与紫穗槐混交林比其纯林提高12.3%, 绒毛白腊提高9.4%, 旱柳提高25.5%。土壤养分变化:绒毛白腊纯林土壤有机质为1.153%, 混交2年后为1.243%, 提高7.8%;纯林全氮为0.071%, 混交林地为0.089%, 提高25.4%, 速效氮提高25.4%。

3 结论

(1) 盐土和盐渍土造林关键在于筛选先锋树种。试验结果表明, 盐土应栽植柽柳, 盐渍土应种植沙枣, 并加大种植密度 (1 m×1 m) , 促使林地尽早郁闭, 经洗盐淋碱改善立地条件3~5年后再试验第2代更新树种[1]。

(2) 盐渍土造林首先要采取修筑台田将地下水降低到临界深度。

(3) 经2011年洪涝灾害证明, 最抗涝抗碱的树种是柽柳、沙枣;最怕涝的树种是刺槐与沙棘。

摘要:在互助县塘川镇大庄村的盐碱弃耕地进行耐盐碱树种的栽植试验, 结果表明:在当地的立地条件下, 盐土、盐渍土应分别栽植柽柳、沙枣作为先锋树种, 种植密度为1 m×1 m, 其中盐渍土造林首先要采取修筑台田将地下水降低到临界深度。

关键词:盐碱地,造林技术,树种筛选

参考文献

[1]孟康敏, 赵兵, 龙宝山, 等.滨海盐碱地造林技术研究[J].盐碱地利用, 1995 (2) :33-35.

[2]高广磊, 丁国栋, 韦利伟, 等.滨海盐碱地改土造林技术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10 (7) :3662-3665.

[3]孟康敏, 杨秀清, 潘文利, 等.辽宁滨海盐碱地土壤改良及造林技术研究[J].林业科学, 1997 (1) :26-34.

[4]何艳春.原平市盐碱地造林技术与管护措施分析[J].山西林业, 2012 (6) :22-23.

[5]邵振山, 邵军伟.关于盐碱地造林技术的初步研究[J].北京农业, 2011 (30) :127.

11.松嫩盐碱草原豆科牧草引种试验 篇十一

关键词:豆科牧草,苜蓿,松嫩草原,比较试验

大庆市地处黑龙江省松嫩平原中部, 拥有天然草原面积68.93万hm2, 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31%。为了避免引种的盲目性, 2007—2009年引进国内外18个豆科牧草品种, 在大庆市大同区进行试验观测, 以便筛选出适应大庆地区自然条件的优良的豆科牧草, 旨在为该地区建植高产优质的草地、发展草业、改善生态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区自然概况

试验区选在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同区高台镇天然草原, 地处北纬46°22′, 东经124°84′, 海拔137 m, 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1], 冬季严寒, 少雪, 多西北风;春季干旱, 少雨, 多大风;夏季高温, 多雨, 光照足, 多南风;秋季温凉, 晴天多。年平均气温为3.8 ℃, 年平均活动积温为2 883 ℃, 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 810 h。年平均降水量为430 mm, 多集中在5 — 9月份 (约占75%) 。无霜期为150 d左右。盐土和碱土分布在草原内, 重盐碱土呈斑状分布, 植被稀少, 有的是不毛之地, 土壤pH值在8.2以上。

1.2 供试材料 (见表1)

1.3 试验设计

小区面积为7.2 m2 (4 m×1.8 m) , 6行区, 行距30 cm, 随机区组排列, 区组间留观察道1 m, 重复3次。播种前翻耙草地, 人工划区平整地面。2006年5月30日播种, 播种量为15 kg/hm2, 播种深度为2~3 cm, 播后镇压。试验期间根据杂草和病虫害情况及时进行中耕除草和病虫害的防治, 严防人畜危害。

1.4 测定项目

注:肇东苜蓿为对照。

1.4.1 物候期

在出苗期、返青期、现蕾期、开花期、

结荚期和成熟期观测和记载日期。

1.4.2 越冬率

从播种第2年开始, 每年4月15—30日, 在小区选择有代表性的1 m样段, (重复3次) 测定翌年返青植株数与越冬前总植株数之比, 即为该苜蓿品种的越冬率。

1.4.3 生长速度

每年6月下旬和8月上旬, 在固定样方内选10个植株测定生长速度。每隔15 d测定1次株高, 每次刈割后测定再生株高度。

1.4.4 茎叶比

在每次初花期刈割后取0.25 kg样品, 茎、叶分开, 测鲜重和干重, 计算茎叶比。

1.4.5 产草量

在现蕾期至初花期, 全区刈割后测定鲜草产量, 每茬草取1 kg样品风干后, 折算干草产量。

1.5 数据统计

数据统计的分析由SAS统计软件完成。

2 结果与分析

2.1 牧草物候期及相关性状 (见表2)

注:出苗期在2007年, 返青期、现蕾期、开花期、成熟期均在2008年。同列数据肩注字母相邻表示差异显著 (P<0.05) , 相间表示差异极显著 (P<0.01) , 含有相同字母表示差异不显著 (P>0.05) 。

于2007年5月30日播种, 引种的豆科牧草中除澳大利亚苜蓿、野豌豆、二色胡枝子、紫穗槐4个品种出苗较晚外, 其余14个品种于6月6日全部出苗。豆科牧草播种当年只有少数几个品种能达到开花期, 但不能结实, 其他均处于初花或营养生长阶段。返青期在4月20—28日, 其中三得利和绿苜1号苜蓿于4月28日返青, 其余的均在4月28日之前返青;现蕾期在5月20—28日, 其中三得利、甘农大叶和绿苜1号苜蓿于5月28日现蕾, 其余品种均在5月22日之前现蕾;开花期在6月20—28日, 其中野豌豆、三得利和绿苜1号苜蓿于6月28日开花, 其余品种均在6月20日之前开花;除沙打旺成熟期较晚 (8月25日) 以外, 其余参试牧草的成熟期均在8月1—10日, 品种间差异不大。

2.2 越冬率

越冬率以龙牧801和龙牧803苜蓿为最好, 二者的越冬率分别为95.34%和90.00%。其他越冬率较好的有龙牧806苜蓿、肇东苜蓿和敖汉苜蓿, 它们的越冬率均在86.70%以上。在盐碱草原上越冬率和适应性以澳大利亚苜蓿、紫穗槐和二色胡枝子为最差, 第2年春返青极少, 越冬率在10%以下。参试的牧草越冬率在80%以上者具有较强的抗逆性和适应性, 在松嫩盐碱草原上生长发育表现良好。

2.3 生长速度

豆科牧草的生长速度与其生长能力和产草量密切相关。从表2可见, 参试的18个豆科牧草日均增高0.79~1.33 cm, 生长速度表现较好的是草原1号、龙牧801苜蓿, 生长速度分别为1.33, 1.31 cm/d;其他生长速度表现较好的有公农1号苜蓿和敖汉苜蓿, 生长速度均为1.29 cm/d。生长速度除本身的特性外, 受当地自然条件的影响也很大, 2009年春天持续干旱超过40 d, 第1茬草生长速度较慢, 平均日增高0.92 cm, 年均日增高1.10 cm, 致使不同刈割次数和年度间生长速度表现差异很大。

2.4 茎叶比

牧草的茎叶比与其质量密切相关, 参试牧草茎叶比值在1.12~1.52之间, 茎叶比值高的草种质量相对比较差。野豌豆、龙牧801苜蓿茎叶比值较低;甘农大叶和肇东苜蓿茎叶比也较低, 均为1.20, 与公农1号苜蓿相比差异显著 (P<0.05) , 与敖汉、龙牧806苜蓿、草原1号苜蓿和沙打旺相比差异极显著 (P<0.01) 。参试苜蓿草种的茎叶性状均好于沙打旺。

2.5 产草量 (见表3)

注:同列数据肩标字母完全不同表示差异显著 (P<0.05) , 含相同字母表示差异不显著 (P>0.05) 。

在松嫩盐碱草原上, 对18个豆科牧草进行3年的产草量测定, 结果澳大利亚苜蓿、紫穗槐和二色胡枝子3个草种因第2年越冬率极低、产草量也低而被淘汰。

草原1号苜蓿产草量最高, 每公顷平均产干草7 033.3 kg, 较其他参试的草种增产813.6~5 609.6 kg, 即增产13.1%~394.0%。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 草原1号苜蓿与新疆大叶苜蓿和野豌豆相比差异极显著 (P<0.01) ;与新牧1号苜蓿、绿苜1号苜蓿和三得利苜蓿、沙打旺相比差异显著 (P<0.05) 。其他表现较好的为公农1号苜蓿、龙牧801苜蓿和龙牧803苜蓿, 每公顷平均产干草6 095.2~6 219.7 kg, 产草量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甘农大叶苜蓿也较新疆大叶苜蓿增产 (P<0.05) 。野豌豆为野生草种, 产草量较低, 可进一步驯化为栽培草种。

3小结

在黑龙江省松嫩草原对18个参试牧草品种进行了3年的引种筛选试验, 由物候期、越冬率、生长速度、茎叶比、产草量等5个方面的综合测定结果可见, 草原1号、公农1号、龙牧801、龙牧803、甘农大叶、龙牧806苜蓿表现较好, 适应性强, 抗寒、耐旱、耐盐碱, 在盐碱草地上能获得较高的产草量, 适宜在黑龙江省松嫩草原推广种植。

参考文献

12.盐碱地种稻高产栽培技术 篇十二

1.适用范围

全省中西部盐碱稻区。

2.技术要点

2.1品种选择 选用耐盐碱、秆强抗倒、分蘖力强的优良品种。在当前条件下,既要注重品种的产量能力,也要注重品质。

2.2適时早播 吉林省西部稻区光照充足,但无霜期短,而且不稳定。因此,要保证水稻生产的稳定,从热量条件考虑就要延长水稻生育期,在推广应用塑料大棚保温育苗的同时,适时早播,一般要在4月5日前播种,5月10日~25日前插秧,以增加热量资源,增加单产。

2.3合理密植 根据当前推广应用的水稻品种和其他栽培技术,提倡以稀植为主,一般密度为15~20穴/m2,具体密度要依据品种和土壤、气候条件来确定。但盐碱地水稻插秧要适当增加密度,要保持在20~25穴/m2之间。此外,地力较差、分蘖力不够的稻田也要适当增加插秧密度。

2.4科学施肥 增施有机肥作基肥,重施分蘖肥,少施穗肥,酌施粒肥,氮、磷、钾施肥比例应为1∶0.5∶0.5,并适当施用锌肥及生长调节剂,并注意使用酸性肥料和使用硫酸等酸性物质改良剂。做到稳步促进水稻生长发育。

13.盐碱 篇十三

Pt菌根剂在盐碱地绿化中的试用研究

Pt菌根剂与国内外采用的生长调节剂、化肥等化学制剂不同,它是一种广谱性生物促进剂,近几年通过在盐碱地绿化改造中对Pt菌根剂进行的试验性研究,证明Pt菌根剂在盐碱地绿化中对植物成活和生长量的提高效果明显.

作 者:刘俊锋 李小燕 作者单位:河北省衡水市园林管理局,河北衡水,053000刊 名:中国园艺文摘英文刊名:CHINESE HORTICULTURE ABSTRACTS年,卷(期):200925(2)分类号:S6关键词:盐碱地 Pt菌根剂 成活率 生长量

14.盐碱 篇十四

白蜡 (Fraxinus chinensis Roxb) , 木犀科白蜡树属, 落叶乔木, 别名:青榔木、白荆树。白蜡树冠卵圆形, 树皮黄褐色。小枝光滑无毛。奇数羽状复叶, 对生, 小叶5~9枚, 通常7枚, 卵圆形或卵状披针形, 长3~10cm, 先端渐尖, 基部狭, 不对称, 缘有齿及波状齿, 表面无毛, 背面沿脉有短柔毛。圆锥花序侧生或顶生于当年生枝上, 大而疏松;椭圆花序顶生及侧生, 下垂, 夏季开花。花萼钟状, 无花瓣。翅果倒披针形, 长3~4cm。花期3~5月;果10月成熟。翅果扁平, 披针形。

白蜡树种喜光, 稍耐荫, 喜温暖湿润气候, 颇耐寒, 喜湿耐涝, 也耐干旱。对土壤要求不严, 碱性、中性、酸性土壤上均能生长。抗烟尘, 对二氧化硫、氯气、氟化氢有较强抗性。萌芽、萌蘖力均强, 耐修剪, 生长较快, 寿命较长。

2 病虫害防治

在白蜡苗木病虫害防治中, 应从冬耕、土壤消毒、精选良种、种子消毒、合理施肥、适时早播等方面入手, 预防病虫害的发生。白蜡的主要病害是煤污病, 主要害虫有卷叶虫和天牛, 前者危害嫩叶, 后者蛀食枝干。发现病虫害, 及早消灭。防治措施:一是加强管理, 增强树势。增施有机肥、疏松土壤, 适时灌溉与排涝, 及时浇返青水、封冻水、合理修剪, 冬季防寒、夏季防日灼, 树干涂白, 避免机械损伤, 使树体健壮增强抗病能力。二是及时喷药防治。如白蜡吉丁虫、蚜虫、天牛等, 早春白蜡树萌动前喷石硫合剂, 每10天喷1次, 连续喷2次, 以杀死越冬病菌。发病期用50%多菌灵或7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与20%灭扫利乳油1000倍液或5%氯氰菊脂乳油1500倍液混配, 进行树干涂药, 防治白蜡树流胶病。

3 用途

该树种形体端正, 树干通直, 枝繁叶茂而鲜绿, 秋叶橙黄, 是优良的行道树和遮荫树;可用于湖岸绿化和工矿区绿化。白蜡树对城市环境适应性强, 具有耐盐碱、抗涝、抗有害气体和病虫害的特点。另, 白蜡树木材坚韧, 供制家俱、农具、车辆、胶合板等;枝条可编筐;枝、叶放养白蜡虫, 制取白蜡, 是中国重要的经济树种之一;树皮称“春皮”, 中医学上用作清热药。

15.天津:在盐碱地建生态范本城 篇十五

时值5 月的小假期,中新天津生态城的施工仍然紧锣密鼓,如果不是黄沙漫天,一上汉北路就可以看到停驻在港口的“基辅号”航母。东西向、四车道的汉北路贯穿开发区,是生态城的轴;“基辅号”停驻的港口是生态城亟待拓展的“海洋经济发展带”,也是总体规划中8 个经济功能区之一的“海滨休闲旅游区”;隔着汉北路,8 个功能区与一座橘色的建筑遥望,这就是跨汉沽、塘沽、大港三个城区建造的生态城项目的“司令部”——服务中心,也是目前生态城惟一完工的建筑物。

由中国和新加坡合作在天津建造的这座城市,将借鉴新加坡等国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和技术,预计耗资百亿。

盐碱地上建生态城

“司令部”要服务的面积只有30 平方公里,20 年后,44 万人会住进来。开车转一圈,海边的这块螺状区域遍布着盐碱地、污水库和荒滩。最大的污水库——周边开发区化工企业的氧化塘就在核心区附近,给新城用水增加了重金属污染的风险。“如果我们能在选址阶段就参与进来就好了”,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杨保军表示。天津城市的发展轨迹因循入海口展开,多条水系自西向东由天津入渤海,而天津城区内的河流则多汇入生态城西南部的永定新河。此生态系统经受滨海新区快速发展的同时,又将迎接中新生态城建设的施力,“如果把这个河口逼紧了,整个区域将面临很大的生态风险。”

因此,如果没有一定想象力,你很难构想这里将实现怎样的生态。然而按照规划,20 年后40% 的盐碱地将变成绿地,污水库要成为清水湖,水龙头里的水要能直接饮用。也就是说,改变生活方式的前提,是要对这里的地貌做翻天覆地的大改造。

位于核心的氧化塘首当其冲,通过疏浚、脱水、稳定和固化等工作,2009 年之后,污染源将被取缔,污水库也将成为城内景观湖水。

为了能直接饮用自来水,以水资源利用见长的新加坡为天津生态城绘制了一幅水循环的蓝图:遍布全城的污水管道收集废水,工业废水经多所废水处理场集中处理,生活污水则通过高性能分离膜和超声波两种技术处理,形成“再生水”。同时,这块地区的水资源并不丰富,因此雨水也要尽量收集起来,不足的部分还要对海水进行淡化处理,以保“滴水不漏”。中新天津生态城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惠冰表示,“除海水淡化之外,还有10 个公建项目均在年内开工。”

生态城的建筑都将被贴上绿色的标签。服务中心是生态城中首个拔地而起的绿色建筑,主要用来调配生态城建设中的人力、物力资源。绕楼一周,这里俨然是中新生态城的样板房。穿孔铝板镀墙壁让房屋透气,低辐射玻璃令房屋隔热,中心外围草坪上的太阳能电池负责室内的照明和电梯运行,而楼内的“空调”则通过热泵技术采集地下百米的地热供热或制冷。据管委会办公室介绍,这里用到的部分绿色技术今后将照搬到生态城主体建筑如金融大厦、产业大厦、社区中心、警务中心、图书馆等的建造上。

服务中心的大门,汽车出入频繁,生态城建成后就不会有如此景象了,混合动力车在生态城里恐怕都难以符合“低碳”的标准。杨保军表示,生态城将住宅区与办公区之间的距离控制在几百米以内,步行就能解决,就算有突发事件,蹬一脚自行车即到,私人轿车将难有用武之地。

勾画中的生活范本

服务中心对面8 个功能区的入口不过是一个十余米的豁口,走进去便是一直延展到海岸线、看不到边际的工地,挖掘机、蓄水车、头戴安全帽的技术人员穿梭其中,工地上有三项工程齐头并进:“垂直于汉北路的有经一、经二、经三路,目前在建的正对服务中心的是经二路。”正在工地上等候领导视察的技术人员向记者介绍,这些基础道路构成了生态城的脉络;一位刚从挖土机上下来的工人指着工地坑洞中的管道说:“这是中水管道,我们现在主要敷设这些地下管道,输送水、电和气。”说话间,伸向路面的抓斗正从地下打通功能区与服务中心,实现水电气方面的资源共享。目前,施工中所需的水源均来自地下水。

一年前的荒地现在正式进入宜居城市的建造初期,十几年后,黄沙、机械、安全帽这些场景退去,入住生态城中小户型住宅的居民将这样展开在生态城中一天的生活:拧开水龙头喝下一杯清水润肠,享受地热技术带来的室内恒温;按下投放箱的按钮,投掷分类好的生活垃圾,这些垃圾在地下密闭管道中将通过气压传输至地下中央处理集装箱,统一回收;接着搭乘太阳能电梯下楼,步行300 米即到社区医院,500米就有车站直达生态城的“CBD”;下了班可以逛逛滨海航母主题公园,去七里海湿地景观观鸟。

居民主要住在生态城东部、南部、北部、中部的生活商贸综合片区,4 个片区夹着一个“三黄蛋”——中央公园、教育基地和城中心,生活、学习、工作、休闲均可在城中进行,这种城市功能划分方法将改变交通模式和人际交往的模式,这是杨保军耍的伎俩,“我们用设计来诱导它,使用公共交通就很方便,开车就很不方便”。除此之外,城内片区功能平均分配,同一区域内将既有城市气息也有乡村风貌,居民可以同时享受两者特色,这貌似正合乎埃比尼泽•霍华德在《明日的田园城市》中预言的“城市- 乡村磁铁”效应。

“可持续、可复制、可推广”,这既是中新生态城的建设口号,也蕴含着更长远的目标。生态城规划的初衷,是这里的管理模式、施工技术等最终将成为公式,融会贯通之后在国内甚至世界遍地开花。

【盐碱】推荐阅读:

上一篇:小班户外游戏教案《多变的呼啦圈》及教学反思下一篇:焦家庄中学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总结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