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马铃薯产业工作总结(共10篇)
1.2011马铃薯产业工作总结 篇一
2011-2015年中国马铃薯产业链运营形势剖析及投资应用前景预测分析报告
第一章 马铃薯行业概述
第一节 马铃薯起源及特点分析
一、马铃薯的起源及分布
二、马铃薯作物优势及特点
三、马铃薯的消费利用
第二节 马铃薯开发利用价值
一、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二、开发利用途径
第三节 马铃薯加工行业产品概述
一、马铃薯淀粉
二、马铃薯全粉(颗粒全粉及雪花粉)
三、变性淀粉
第二章2010-2011年国内外马铃薯种植概况
第一节2010-2011年世界马铃薯种植状况分析
一、世界马铃薯种植规模分析
二、世界马铃薯产量情况
三、世界马铃薯单产水平分析
第二节2010-2011年主要国际、地区马铃薯种植状况分析
一、美国马铃薯种植状况分析
二、英国马铃薯种植状况分析
三、法国马铃薯种植状况分析
四、波兰马铃薯种植状况分析
五、波兰马铃薯种植状况分析
六、德国马铃薯种植状况分析
第三节2010-2011年中国马铃薯种植态势分析
一、中国马铃薯种植地区及规模分析
二、中国马铃薯产量情况
三、中国马铃薯单产水平分析
四、良种良法快速推广
第四节2010-2011年世界和中国马铃薯种植比较分析
一、马铃薯种薯质量
二、马铃薯生产的投入
三、生产过程的机械化
四、专用品种的应用
第五节 缩小我国种植差距建议
一、改进种薯生产体系
二、健全种薯检疫体系
三、增加和调整对马铃薯生产的投入
四、研制和推广适合国情的中小型机械设备
五 选育和种植适合各种用途的新品种
第六节 2010-2011年中国种植马铃薯业战略面署
一、加强新产品研发
二、建立完善种薯的认证制度
三、提高种薯的普及率
第三章2010-2011年世界马铃薯加工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第一节2010-2011年世界马铃薯加工行业发展概况分析
一、世界马铃薯消费状况分析
二、世界马铃薯贸易态势分析
三、世界马铃薯加工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四、世界马铃薯加工业发展趋势分析
第二节2010-2011年美国马铃薯加工行业态势分析
一、马铃薯加工制品产量及消费量状况分析
二、马铃薯加工企业状况分析
第三节2010-2011年日本马铃薯加工行业状况分析
一、主要加工产品分析
二、北海道马铃薯加工状况分析
第四节2010-2011年欧盟马铃薯加工行业形势分析
一、德国马铃薯加工行业形势分析
二、英国马铃薯加工行业形势分析
三、瑞典马铃薯加工行业形势分析
四、法国马铃薯加工行业形势分析
第四章2010-2011年中国马铃薯产业运行环境解析
第一节2010-2011年中国马铃薯加工行业经济环境分析
一、中国GDP分析
二、中国食品加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分析
三、消费价格指数分析
四、城乡居民收入分析
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六、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分析
七、进出口总额及增长率分析
第二节2010-2011年中国马铃薯加工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一、《加工用马铃薯分级》国家标准
二、行业法律法规
第三节2010-2011年中国马铃薯加工行业社会环境分析
一、居人的消费观念
二、中西方的饮食文化渗透和融合
第五章2010-2011年中国马铃薯加工业运行态势分析
第一节2010-2011年中国马铃薯加工行业现状分析
一、马铃薯工业加工多限于加工成粗制淀粉
二、加工深度不够,经济效益不高,消化能力有限
三、国内马铃薯加工产业发展滞后,加工技术水平落后
第二节2010-2011年中国马铃薯加工行业与发达国家差距分析
一、产业链较短
二、市场化程度较低
三、从业公司小而少
第三节2010-2011年中国马铃薯加工行业竞争力不足的原因分析
一、加工利用率较低
二、种植水平低
三、技术创新不足
四、低水平、小规模重复建设
第四节2010-2011年中国马铃薯加工业发展进展分析
一、专用品种有所突破
二、生产加工逐步向规模化发展
三、产业化模式取得进展
四、技术水平显著提高
第六章2010-2011年中国马铃薯加工行业细分市场分析——马铃薯全粉市场
第一节2010-2011年中国马铃薯全粉行业现状分析
一、颗粒状、雪花状全粉特点分析
二、颗粒状、雪花状全粉应用领域比较分析
第二节2010-2011年中国开发加工马铃薯全粉的难点分析
一、适用的马铃薯品种
二、专用加工设备
第三节2010-2011年中国马铃薯颗粒状、雪花状全粉市场运行态势分析
一、中国马铃薯颗粒状、雪花状全粉市场供需状况分析
二、中国马铃薯颗粒状、雪花状全粉市场需求状况分析
三、中国马铃薯颗粒状、雪花状全粉市场价格分析
第七章2010-2011年中国马铃薯加工行业细分市场分析——马铃薯淀粉市场
第一节2010-2011年中国马铃薯淀粉行业发展概况分析
一、中国马铃薯淀粉行业的应用分析
二、世界薯类淀粉行业概况分析
三、中国马铃薯淀粉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第二节2010-2011年中国马铃薯淀粉市场运行分析
一、中国马铃薯淀粉市场供应状况分析
二、中国马铃薯淀粉市场需求状况分析
三、中国马铃薯淀粉市场价格分析
第三节2010-2011年中国马铃薯变性淀粉及马铃薯淀粉衍生物运行分析
一、特点分析
二、主要应用领域分析
第八章2010-2011年中国马铃薯加工行业细分市场分析——薯条薯片市场
第一节2010-2011年中国速冻薯条市场概况分析
一、速冻薯条市场特点分析
二、速冻薯条应用领域状况分析
第二节2010-2011年中国薯条细分市场运行态势分析
一、速冻薯条市场分析
二、油炸薯片
三、复合薯片
第九章2008-2010年中国马铃薯加工产品进出口数据监测分析
第一节2008-2010年中国马铃薯细粉、粗粉及粉末市场进出口数据分析
一、2008-2010年中国马铃薯细粉、粗粉及粉末出口统计
二、2008-2010年中国马铃薯细粉、粗粉及粉末进口统计
三、2008-2010年中国马铃薯细粉、粗粉及粉末进出口价格对比
四、中国马铃薯细粉、粗粉及粉末进出口主要来源地及出口目的地
第二节2008-2010年中国马铃薯粉片、颗粒及团粒市场进出口数据分析
一、2008-2010年中国马铃薯粉片、颗粒及团粒出口统计
二、2008-2010年中国马铃薯粉片、颗粒及团粒进口统计
三、2008-2010年中国马铃薯粉片、颗粒及团粒进出口价格对比
四、中国马铃薯粉片、颗粒及团粒进出口主要来源地及出口目的地
第三节2008-2010年中国马铃薯淀粉市场进出口数据分析
一、2008-2010年中国马铃薯淀粉出口统计
二、2008-2010年中国马铃薯淀粉进口统计
三、2008-2010年中国马铃薯淀粉进出口价格对比
四、中国马铃薯淀粉进出口主要来源地及出口目的地
第十章2010-2011年中国马铃薯淀粉生产领先企业竞争力分析
第一节 内蒙古奈伦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公司基本概述
二、公司主要经营数据指标分析
三、公司竞争力分析
四、公司发展战略分析
第二节 阿荣旗瑞雪淀粉有限公司
一、公司基本概述
二、公司主要经营数据指标分析
三、公司竞争力分析
四、公司发展战略分析
第三节 贵州省威宁威力淀粉有限公司
一、公司基本概述
二、公司主要经营数据指标分析
三、公司竞争力分析
四、公司发展战略分析
第四节 山西嘉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公司基本概述
二、公司主要经营数据指标分析
三、公司竞争力分析
四、公司发展战略分析
第五节 内蒙古科鑫源集团
一、公司基本概述
二、公司主要经营数据指标分析
三、公司竞争力分析
四、公司发展战略分析
第六节 略……
第十一章2010-2011年中国马铃薯全粉生产领先企业竞争力分析
第一节 内蒙古海拉尔麦福劳全粉加工厂
一、公司基本概述
二、公司主要经营数据指标分析
三、公司竞争力分析
四、公司发展战略分析
第二节 内蒙古集宁富广食品有限公司
一、公司基本概述
二、公司主要经营数据指标分析
三、公司竞争力分析
四、公司发展战略分析
第三节 张掖市有年金龙马铃薯雪花全粉食品工业
一、公司基本概述
二、公司主要经营数据指标分析
三、公司竞争力分析
四、公司发展战略分析
第四节 北京兴运实业有限公司
一、公司基本概述
二、公司主要经营数据指标分析
三、公司竞争力分析
四、公司发展战略分析
第五节 山西三来食品有限公司
一、公司基本概述
二、公司主要经营数据指标分析
三、公司竞争力分析
四、公司发展战略分析
第六节 略……
第十二章2010-2011年中国薯条薯片优势企业竞争力分析
第一节 北京辛普劳公司
一、公司基本概述
二、公司主要经营数据指标分析
三、公司竞争力分析
四、公司发展战略分析
第二节 哈尔滨麦肯公司
一、公司基本概述
二、公司主要经营数据指标分析
三、公司竞争力分析
四、公司发展战略分析
第三节 甘肃定西金大地实业公司
一、公司基本概述
二、公司主要经营数据指标分析
三、公司竞争力分析
四、公司发展战略分析
第四节 乐事薯片
一、公司基本概述
二、公司主要经营数据指标分析
三、公司竞争力分析
四、公司发展战略分析
第五节 上好佳薯片
一、公司基本概述
二、公司主要经营数据指标分析
三、公司竞争力分析
四、公司发展战略分析
第六节 略……
第十三章2011-2015年中国马铃薯加工行业投资及发展策略分析
第一节2011-2015年中国马铃薯加工行业投资前景分析
一、产品市场前景好
二、行业经济效益高
三、发展获得政策支持
第二节2011-2015年中国马铃薯加工行业投资机会分析
第三节2011-2015年中国马铃薯加工行业投资风险分析
一、原材料风险分析
二、技术风险分析
三、竞争风险分析
四、政策风险分析
第四节2011-2015年中国马铃薯加工行业发展策略分析
一、认清产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二、把握马铃薯行业发展瓶颈和关键
三、加强马铃薯行业联合和协作
第五节2011-2015年中国马铃薯加工行业战略分析
一、马铃薯品种资源的开发和基地的建设
二、扩大企业规模,提高产品的科学技术含量和加工装备水平
三、马铃薯工业化生产产品的规格化、标准化
四、加强行业领域的市场预测工作,健全完善科技信息网络
第十四章2011-2015年中国马铃薯加工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第一节2011-2015年中国马铃薯加工行业的发展趋势分析
一、品种专用化
二、生产规模化
三、技术高新化
四、质量控制全程化
第二节2011-2015年中国马铃薯加工行业发展调整方向分析
一、整合各种资源,学习和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
二、适度提倡规模化、先进化、标准化加工生产方式
三、提倡资源优化配置和适度整合,加强环保措施和综合利用
四、加强技术创新,不断满足消费者美味方便和营养健康需求
第三节2011-2015年中国马铃薯加工行业细分市场发展态势预测分析
一、中国马铃薯淀粉行业市场运行态势预测分析
二、中国马铃薯全粉行业市场发展动态预测分析
三、中国薯条薯片行业市场运营局势预测分析
图表名称:部分
图表
2005-2010年中国GDP总量及增长趋势图
图表
2010年中国三产业增加值结构图
图表
2009-2010年中国CPI、PPI月度走势图
图表
2005-2010年我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趋势图
图表
2005-2010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趋势图
图表
1978-2009中国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对比表
图表
1978-2009中国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走势图
图表
图表
图表
图表 2005-2009年中国工业增加值增长趋势图
2009-2010年我国工业增加值分季度增速
2005-2010年我国全社会固定投资额走势图
2005-2010年我国城乡固定资产投资额对比图
图表
2005-2010年我国财政收入支出走势图
图表
2009年1月-2010年7月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
图表
2010年10月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对照表
图表
2009-2010年中国货币供应量统计表 单位:亿元
图表
2009-2010年中国货币供应量月度增速走势图
图表
2001-2009年中国外汇储备走势图
图表
2005-2009年中国外汇储备及增速变化图
图表
2010年10月20日中国人民币利率调整表
图表
我国历年存款准备金率调整情况统计表
图表
2005-2010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趋势图
图表
2005-2010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走势图
图表
2005-2010年中国货物进口总额和出口总额走势图
图表
2005-2009年中国就业人数走势图
图表
2005-2009年中国城镇就业人数走势图
图表
1978-2009年我国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及自然增长率走势图
图表
1978-2009年我国总人口数量增长趋势图
图表
2009年人口数量及其构成
图表
2005-2009年我国普通高等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及普通高中招生人数走势图
图表
2001-2009年我国广播和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走势图 图表
1978-2009年中国城镇化率走势图
图表
图表
图表
图表 2005-2009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走势图
2008-2010年中国马铃薯细粉、粗粉及粉末出口统计
2008-2010年中国马铃薯细粉、粗粉及粉末进口统计
2008-2010年中国马铃薯细粉、粗粉及粉末进出口价格对比
图表
中国马铃薯细粉、粗粉及粉末进出口主要来源地及出口目的地
图表
2008-2010年中国马铃薯粉片、颗粒及团粒出口统计
图表
2008-2010年中国马铃薯粉片、颗粒及团粒进口统计
图表
2008-2010年中国马铃薯粉片、颗粒及团粒进出口价格对比
图表
中国马铃薯粉片、颗粒及团粒进出口主要来源地及出口目的地
图表
2008-2010年中国马铃薯淀粉出口统计
图表
2008-2010年中国马铃薯淀粉进口统计
图表
2008-2010年中国马铃薯淀粉进出口价格对比
图表
中国马铃薯淀粉进出口主要来源地及出口目的地
图表
2009年农作物种植结构一览表 单位:%
图表
2009年农作物种植面积一览表 单位:千公顷
图表
2009年世界马铃薯种植面积前10名国家(联合国粮农组织资料)
图表
2009年世界马铃薯总产量前10名国家(联合国粮农组织资料)
图表
2009年世界马铃薯单产前10名国家(联合国粮农组织资料)
图表
2006-2009年中国马铃薯种植面积一览表(万公顷)
图表
2006-2009年中国马铃薯种植面积变化趋势图(万公顷)
图表
图表
图表
图表 2009年中国马铃薯种植面积统计表
2006-2009年中国马铃薯产量一览表(万吨)
2006-2009年中国马铃薯产量变化趋势图(万吨)
2009年中国马铃薯产量统计表
图表
2006-2009年中国马铃薯单产统计一览表(吨/公顷)
图表
2006-2009年中国马铃薯单产变化图
图表
2009年中国马铃薯单产统计表
图表
我国马铃薯生产投入与加拿大的比较
图表
2009年中国种植面积最大的前10个马铃薯品种
图表
一般新鲜薯中所含成分一览表
图表
100G马铃薯中所含的营养成分 单位:MG 图表
2009年淀粉产量结构比例图
图表
我国主要马铃薯淀粉生产企业装备及能力
图表
2009年内蒙古奈伦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阿荣旗淀粉财务运行一览表
图表
2009年山西嘉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财务运行一览表
图表
2009年贵州省威宁威力淀粉有限公司财务运行一览表 单位:千元
图表
2009年我国马铃薯全粉生产情况
图表
2009年张掖市有年金龙马铃薯雪花全粉食品工业财务运行一览表 单位:千元
图表
2009年海拉尔麦福劳财务运行一览表 单位:千元
图表
2009年冷冻薯条产量
图表
切片型马铃薯片生产
图表
复合型马铃薯片生产情况
图表
内蒙古奈伦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盈利指标情况 图表
内蒙古奈伦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资产运行指标状况
图表
图表
图表
图表 内蒙古奈伦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资产负债能力指标分析
内蒙古奈伦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盈利能力情况
内蒙古奈伦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销售收入情况
内蒙古奈伦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本费用构成情况
图表
阿荣旗瑞雪淀粉有限公司盈利指标情况
图表
阿荣旗瑞雪淀粉有限公司资产运行指标状况
图表
阿荣旗瑞雪淀粉有限公司资产负债能力指标分析
图表
阿荣旗瑞雪淀粉有限公司盈利能力情况
图表
阿荣旗瑞雪淀粉有限公司销售收入情况
图表
阿荣旗瑞雪淀粉有限公司成本费用构成情况
图表
贵州省威宁威力淀粉有限公司盈利指标情况
图表
贵州省威宁威力淀粉有限公司资产运行指标状况
图表
贵州省威宁威力淀粉有限公司资产负债能力指标分析
图表
贵州省威宁威力淀粉有限公司盈利能力情况
图表
贵州省威宁威力淀粉有限公司销售收入情况
图表
贵州省威宁威力淀粉有限公司成本费用构成情况
图表
山西嘉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盈利指标情况
图表
山西嘉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资产运行指标状况
图表
山西嘉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资产负债能力指标分析
图表
山西嘉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盈利能力情况
图表
图表
图表
图表 山西嘉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销售收入情况
山西嘉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本费用构成情况
内蒙古科鑫源集团盈利指标情况
内蒙古科鑫源集团资产运行指标状况
图表
内蒙古科鑫源集团资产负债能力指标分析
图表
内蒙古科鑫源集团盈利能力情况
图表
内蒙古科鑫源集团销售收入情况
图表
内蒙古科鑫源集团成本费用构成情况
图表
内蒙古海拉尔麦福劳全粉加工厂盈利指标情况
图表
内蒙古海拉尔麦福劳全粉加工厂资产运行指标状况
图表
内蒙古海拉尔麦福劳全粉加工厂资产负债能力指标分析
图表
内蒙古海拉尔麦福劳全粉加工厂盈利能力情况
图表
内蒙古海拉尔麦福劳全粉加工厂销售收入情况
图表
内蒙古海拉尔麦福劳全粉加工厂成本费用构成情况
图表
内蒙古集宁富广食品有限公司盈利指标情况
图表
内蒙古集宁富广食品有限公司资产运行指标状况
图表
内蒙古集宁富广食品有限公司资产负债能力指标分析
图表
内蒙古集宁富广食品有限公司盈利能力情况
图表
内蒙古集宁富广食品有限公司销售收入情况
图表
内蒙古集宁富广食品有限公司成本费用构成情况
图表
张掖市有年金龙马铃薯雪花全粉食品盈利指标情况
图表
张掖市有年金龙马铃薯雪花全粉食品资产运行指标状况
图表
张掖市有年金龙马铃薯雪花全粉食品资产负债能力指标分析 图表
张掖市有年金龙马铃薯雪花全粉食品盈利能力情况
图表
图表
图表
图表 张掖市有年金龙马铃薯雪花全粉食品销售收入情况
张掖市有年金龙马铃薯雪花全粉食品成本费用构成情况
北京兴运实业有限公司盈利指标情况
北京兴运实业有限公司资产运行指标状况
图表
北京兴运实业有限公司资产负债能力指标分析
图表
北京兴运实业有限公司盈利能力情况
图表
北京兴运实业有限公司销售收入情况
图表
北京兴运实业有限公司成本费用构成情况
图表
山西三来食品有限公司盈利指标情况
图表
山西三来食品有限公司资产运行指标状况
图表
山西三来食品有限公司资产负债能力指标分析
图表
山西三来食品有限公司盈利能力情况
图表
山西三来食品有限公司销售收入情况
图表
山西三来食品有限公司成本费用构成情况
图表
北京辛普劳公司盈利指标情况
图表
北京辛普劳公司资产运行指标状况
图表
北京辛普劳公司资产负债能力指标分析
图表
北京辛普劳公司盈利能力情况
图表
北京辛普劳公司销售收入情况
图表
北京辛普劳公司成本费用构成情况
图表
图表
图表
图表 哈尔滨麦肯公司盈利指标情况
哈尔滨麦肯公司资产运行指标状况
哈尔滨麦肯公司资产负债能力指标分析
哈尔滨麦肯公司盈利能力情况
图表
哈尔滨麦肯公司销售收入情况
图表
哈尔滨麦肯公司成本费用构成情况
图表
甘肃定西金大地实业公司盈利指标情况
图表
甘肃定西金大地实业公司资产运行指标状况
图表
甘肃定西金大地实业公司资产负债能力指标分析
图表
甘肃定西金大地实业公司盈利能力情况
图表
甘肃定西金大地实业公司销售收入情况
图表
甘肃定西金大地实业公司成本费用构成情况
图表
乐事薯片盈利指标情况
图表
乐事薯片资产运行指标状况
图表
乐事薯片资产负债能力指标分析
图表
乐事薯片盈利能力情况
图表
乐事薯片销售收入情况
图表
乐事薯片成本费用构成情况
图表
上好佳薯片盈利指标情况
图表
上好佳薯片资产运行指标状况
图表
上好佳薯片资产负债能力指标分析
图表
上好佳薯片盈利能力情况
图表
上好佳薯片销售收入情况 图表
上好佳薯片成本费用构成情况
图表
略……
2.2011马铃薯产业工作总结 篇二
卓尼县属于雨养农业用地,耕地资源短缺,人均耕地面积相对较少(不足0.13hm2),土地的生产能力相对较低,且具备灌溉条件的耕地较少,致使马铃薯单产量难以上升。
2卓尼县马铃薯产业的发展思路
2.1增加农业基础设施投入,提升马铃薯产量
作为卓尼县的县政府,需发挥自身主导作用,科学规划,出台一系列政策来促进马铃薯产业发展。可增加农业基础设施投入,改造中低产田,提高水土资源利用效率;可设置马铃薯产业专项发展资金,建设良种繁育基地,增加马铃薯种植补贴,健全马铃薯种薯扩繁体系。
2.2应用新的马铃薯种植技术,提升马铃薯种植质量
从本质上看,马铃薯市场的竞争是科学技术的竞争,采取措施推广马铃薯种植技术,增加马铃薯科技种植含量,推广新的马铃薯品种,能够提升马铃薯种植质量。与此同时,还可以设置马铃薯品种研究中心,大力开发农业人力资源,建立一支高素质、懂科技、擅经营的马铃薯种植队伍,并给予资金投入,促使其进行马铃薯新品种、优品种培育工作。除此之外,在各乡设置马铃薯种植技术推广站,以多种形式向农民开展马铃薯种植技术培训工作,推广沟栽培技术、轮作倒茬技术、地膜覆盖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以及虫病灾害防治技术,以此来提升马铃薯种植质量。
2.3完善马铃薯加工、供应体系
鼓励全粉加工企业、变性淀粉加工企业、精淀粉加工企业以及速冻薯条加工企业发展,促使卓尼县形成完整的马铃薯加工体系。与此同时,应完善马铃薯供应体系,提升优质马铃薯品种种植面积。
2.4完善马铃薯市场销售体系,拓展马铃薯销售市场
每年以“马铃薯”为主题举办1次交流大会,对马铃薯的市场行情进行分析,以多种形式支持马铃薯龙头企业发展(如以工代赈、改扩建贴息扶持),并根据市场需求调整马铃薯产品加工类型。与此同时,设置马铃薯购销网点,健全营销管理体系,尽最大努力实现马铃薯产品的多渠道、立体化经营。除此之外,应注意发展马铃薯优势企业,增强马铃薯企业的品牌影响力,以此来增强马铃薯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3马铃薯结构调整建议
3.1马铃薯品种结构调整
目前,卓尼县马铃薯种植品种主要包括鲜食菜用型、全粉及薯片加工型、高淀粉型以及油炸食品型。为满足市场发展需求,增加卓尼县马铃薯种植户经济收入,应以市场为导向,对马铃薯种植布局进行重新调整和规划,合理设置马铃薯种植区域,循序渐进的形成以马铃薯种植、鲜食马铃薯以及马铃薯产品加工为主导的马铃薯优势区域。具体而言,可适当减少鲜食菜用型品种种植比例,适当增加高淀粉型、全粉及薯片加工型以及油炸食品型品种种植比例。
3.2马铃薯的产业结构调整
马铃薯的种植效益较高,产业结构的调整能够促进卓尼县经济发展。笔者认为,应遵循农业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并依据本县的气候条件、土地条件对马铃薯种植结构进行调整。卓尼县可大力发展马铃薯深加工行业,比如淀粉和全粉产业、餐桌食品产业、鲜食薯产业、餐桌食品产业,还可以大力开发马铃薯系列产品,如马铃薯蛋白、薯渣饲料、膳食纤维、马铃薯衍生物制剂等。除此之外,还可以大力发展马铃薯贮藏行业、马铃薯保鲜行业以及马铃薯包装行业。只有这样,才能提升马铃薯生产档次,才能形成育种、繁育、推广、外销的马铃薯产业链条。
4结语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农产品供求形势发生了变化,马铃薯的社会需求量有所上升,马铃薯产业也开始朝着经济效益型的方向转变。卓尼县应支持马铃薯新品种选育工作,优化调整马铃薯区域种植结构,并鼓励马铃薯相关产业发生,建成马铃薯产业链条,促使马铃薯种植、加工、销售实现一体化。
摘要:马铃薯是卓尼县的优势粮食作物,马铃薯产业有望成为卓尼县的支柱产业。本文将探讨卓尼县马铃薯产业的发展思路及产业结构调整方法,希望能帮助增加农业经济效益。
关键词:卓尼县,马铃薯,发展思路,产业结构
参考文献
[1]李强.盐池县马铃薯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推进措施[J].宁夏农林科技,2013(11):123-124.
[2]陈广泉.对卓尼县农业发展现状的调查与对策分析[J].甘肃农业,2015(8):13-16.
3.2011马铃薯产业工作总结 篇三
关键词:农业;马铃薯;发展;建议
中图分类号:S532文献标识码:ADOI编号:10.14025/j.cnki.jlny.2015.10.053
马铃薯,也叫洋芋、山芋,还有山药蛋等名称,是一种产量高、用途广、经济价值比较大的农作物,它在国民经济和人们生活中都具有重要的地位。
马铃薯块茎内含有大量的淀粉和适量的蛋白質,糖类和维生素C等,除了作为北方人民冬季主要的蔬菜和高寒山区人民的主食外,也是轻工业原料,可以加工成淀粉,制造酒精,合成橡胶等,其副产品是喂猪的好饲料。
马铃薯适应性强,生育期短,适合与其他作物间作、套种、复种,有利于充分挖掘土地增产潜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有些国家把马铃薯称为“植物之王”。许多国家的人民,每天都吃马铃薯。据说,马铃薯是在十八世纪从东南亚和欧洲传入我国的。先在我国南方试种植,成功之后才普及到华北、西北地区。东北地区则一直到了十九世纪末才开始种植马铃薯,可是却后来居上,种植量比南方地区高出很多。因为马铃薯具有容易运输、方便贮存、粮菜兼用、营养丰富等优点,而且一年四季都供应不断,因此成为人们喜食乐种的作物。经过大力推广,马铃薯的足迹很快就遍布中国大江南北。
我省在2010年~2014年期间,种植的马铃薯品种主要分为早熟品种和中晚熟品种。其中,早熟品种主要有费乌瑞它(荷兰七号)、富金、尤金、中薯五号;中晚熟品种有延薯4号和克新十三。早熟品种种植面积约占1/3,中晚熟品种种植面积约占2/3。
1当前发展马铃薯产业面临的问题
1.1种植品种单一,供求矛盾凸显
由于目前种植的马铃薯品种绝大部分为鲜食菜薯,加之没有固定的菜薯收购企业,而且多数是集中上市,缺少市场竞争力,近两年就出现了菜薯市场过剩,导致种植户效益差,极大的挫伤了种植户的积极性。同时,缺少加工品种的种植,菜薯作为加工原料各方面的指标还不够。
1.2种薯市场混乱,良种推广面积有限
种薯监督控制体系和管理制度不健全,种薯市场混乱,鱼目混珠,马铃薯退化严重,产量降低,真正的脱毒种薯推广面积有限。
1.3栽培配套技术落后,产量提高不大
马铃薯栽培管理粗放,保留传统的种植模式,缺少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加之种植户舍不得种薯肥料的投入,产量提高不大。
1.4病虫害防治体系不健全,种植户损失较大
近年来,马铃薯病害逐年加重,病虫害种类日趋复杂,病害发生时间较以前提前。由于缺少马铃薯病虫害防治体系,种植户损失较大。
1.5行业管理不规范,种植户利益得不到保护
目前,大多数地区缺少马铃薯加工企业,即使有马铃薯企业,也面临着停产或半停产状态。有些加工企业收购马铃薯原料时,验质定价不规范,种植户利益得不到保护。
2对马铃薯产业发展的建议
2.1稳定马铃薯种植规模,提升马铃薯种植科技水平
应加大技术研究的投入,积极推广已经成熟的栽培技术,努力提高技术覆盖面,不断提高产量、改善品质,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的目标。
2.2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提高产品附加值
一是引导龙头企业与合作经济组织扩大合作,大力发展“龙头企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等形式的经营联盟,拓展种植基地,促进龙头企业壮大与农民增收,实现优势互补、产销对接,形成带动规范生产、促进农民增收的组织机制;二是引导加工企业建立生产基地,延长企业加工时间,充分发挥加工能力;三是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增加高附加值产品生产项目,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增加企业生产效益和地方税收。
2.3努力实现产销衔接市场化,发展品牌农业
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农业结构,按照市场需求组织生产,按照优质标准组织加工,按照效益理念组织营销,实现农业经营效益最大化。以品牌化建设增创农业优势,整合行政推动力、企业创新力和市场驱动力,拓宽马铃薯销售空间。
2.4健全服务体系,搞好社会化服务
抓好各项生产技术的试验、示范、推广,促进栽培技术体系建设。加强信息技术体系建设,鼓励和帮助农民、企业了解市场行情,做到生产、加工、销售科学计划,合理安排。搞好订单生产,树立长远发展意识,遵循市场竞争规律,规范市场行为,确保各方面的公平利益,建立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市场体系,使产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4.2011文化产业工作总结 篇四
及2012年工作计划
2011年我办在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厅产业处关心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和省《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纲要》及阜新市“文化兴市战略”的指导思想,深化政策引导,整合地区资源,抓好规划实施,狠抓项目落实,深层次推动文化产业工作,圆满完成全年工作任务。现就2011年文化产业工作总结如下:
一、我市文化产业基本情况
我市文化产业经过近几年的培育,以文艺演出、文化娱乐、广播影视、书刊音像印刷为主体的传统文化产业稳步发展,具有阜新地域特色的新兴文化产业,不断拓宽文化产业发展领域。2011年底全市共有各类文化企业2541家。实现增加值9.6亿,比2010年增长20%,占全市GDP的2.25%。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我市的优势特色产业—玛瑙产业。阜新玛瑙产业发展快速,态势良好。
1、从政策和规划着手,为我市“十二五”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打下基础。
年初以来,市委成立了以市委书记、市长为组长的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成员有市委宣传部、发改委、文广新局、财政局、国税局、地税局、统计局等有关部门。从规划和政 1
策入手,拉开了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序幕。先后出台了《阜
新市“文化兴市”实施意见》、《阜新市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关于加快文化产业的十条政策规定》。明确提出要把文化
产业培育成阜新经济新的增长点,形成新的竞争优势,要像
抓工业项目那样抓文化产业,要像抓工业企业那样抓文化企
业。未来五年,确保文化产业的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5%左右,到十二五末形成阜新新的支柱性产业。
2、以“四个一工程”为载体,抓好文化产业重点项目的落实。
一批优势文化产业项目先后开工和投入使用。投资2亿
元的鑫维玛瑙城已交付使用;十家子玛瑙老城改扩建和新城
建设正在进行中;市级文化产业园区已开始着手规划;《三
字经外传》、《老小阿凡提》2部动画片正在制作中,预计明
年上半年能够播出;投资2个亿的天水谷温泉旅游度假村已
相继开工。
一批市级重点文化产业园区(基地),葛根苏木旅游度假
区、海州矿机修厂创意产业集聚区、阜新动漫游戏研发大厦、阜新市博物馆等市场项目已启动。
3、以地方特色文化产业,叫响我市发展文化产业的品
牌。
2011年我市玛瑙企业分别代表辽宁省参加了深圳文博
会、河南玉雕节等多个展赛活动,为争创“玛瑙之都”城市
品牌做出了贡献。同时又代表我市重点文化企业和文化产品
参加了第四届东北文化产业博览会,获得最佳组织荣誉称
号。《玛瑙魂》、《玛瑙人家》两部有关阜新玛瑙文化的电视
剧本已创作完成。
围绕着建设全国最大的玛瑙艺术品生产基地,打造中国
“玛瑙之都”的规划内容正在实施中,永灵珍奇博物馆、天
艺玛瑙学校改扩建项目相继开工、年内有5家企业获阜新名
牌产品、3家获阜新市玛瑙著名商标、14人获辽宁省玉雕大
师和鉴赏大师荣誉称号、28人获得辽宁省玉雕师和玉雕鉴赏
师荣誉称号、有24人获得国家玉雕高级技师、8人获得国家
玉雕技师资格证书。成功举办第六届中国阜新玛瑙博览会,得到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省委书记王珉参观了展览,副
省长邴志刚宣布博览会开幕,共有240个玛瑙企业参展,7
天时间共有5万多人次参观,实现交易额1000万元。博览
会期间通过央视媒体和香港卫视将玛瑙之都这一阜新城市
品牌推向世界。
二、存在的问题:
我市文化产业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总体处于起
步培育的初级阶段,还存在需要完善的方面:
1、文化产业经营散、投向乱、规模小、水平低,文化产
品的科技含量低,竞争能力差,缺乏领军企业。
2、文化产业市场不活跃,缺乏经纪人,文艺创作精品无
法向市场推介,文艺精品只是专家只叫好,不叫座,获奖不
赚钱。
3、高层文化产业人才匮乏,国家级人才很少,文化经营
管理人才短缺,尤其缺乏能够整合产业资本与文化资源的企
业家。
4、文化产业投入严重不足,阜新处于辽宁贫困地区,政府投入不足,吸引市场资金能力差,其结果是直接投入到
文化产业发展资金少。
三、2012年工作安排:
2012年是我市文化产业发展进一步释放潜能,优势产业
全面提升之年,是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深化体制改革推
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省
文化产业振兴纲要》,落实我市“文化兴市”战略和《阜新
市文化产业规则》之年,所以我们将以“规划为引领,以机
制为保障,以项目为突破,抓龙头、推特色,全力推动我市
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1、落实《规划》完善政策推进项目。发挥文化产业工
作职能,积极推动《阜新市文化产业规划》的实施,认真开
展文化产业发展调研,掌握信息和市场动态,为市文化产业
发展领导小组提供依据,及时掌握规划建设招商及各类文化
产业项目进展,为企业为项目提供全方位服务。
2、培育优势龙头企业。阜新玛瑙、动漫,文化旅游等
是阜新优势特色文化产业,通过政策引导、社会服务等手段,帮助有潜能企业扩大规模,吸引同行业企业聚集,逐渐形成行业内在全国有影响的企业,从而起到行业领域领军示范作用。
3、继续实施“四个一工程”,围绕着阜新优势文化产业,将市级重点文化企业、产品、展会申报列入省及国家“四个
一工程”和精品工程。
4、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文化体
制改革的总体要求,加快推进文艺院团改革,积极做好有限
电视网络传输“三网合一”等资源整合。
5、开展就业培训和统计工作。举办文化产业工作业务
培训班,对全市文化产业干部队伍和企业管理人员专题业务
培训,提高从业者整体素质,配合有关部门启动文化产业专
项统计工作。
阜新市文广新局文化产业办公室
5.农业产业化经营总结2011 篇五
近年来,公司紧紧围绕可持续发展和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化龙头的战略要求,秉承“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为生命,以科技为动力,以诚信为根本”的宗旨,“惠及三农”的经营理念,内联农户,外接市场,挑战危机,努力实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一、公司基本情况
荆州市离湖禽蛋有限公司创办于九十年代中期,因地处屈子赋骚地——监利离湖而命名。多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公司坚持“诚信为宗旨、科技为动力、扶农为基础、创优为前提、双赢为目的”的理念,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现拥有蛋鸭繁育、养殖基地、孵化厂、饲料厂和禽蛋加工厂等下属企业,是荆州市畜牧局荆江鸭保种场、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高产蛋鸭试验基地、湖北省科技厅“十一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蛋鸭品种改良试验基地,国家现代水禽技术体系武汉综合试验站建设依托单位、农垦农产品质量追溯项目建设单位。2004年通过湖北省无公害畜禽产地认证,2005年获得绿色食品证书;2007、2008、2009、2010年连续荣获省、市守合同重信用企业称号。2010年被农业发展银行荆州市分行授予A+级信用等级企业,2011年被农业发展银行湖北省分行授予AA级信用等级企业。
种鸭场占地面积225亩,建有鸭舍30栋,2011年,荆江鸭种鸭存笼10万只,年选育推广荆江鸭高产配套系商品鸭苗500多万只,加工禽蛋8000多万枚。
二、公司经营情况
今年统计数据反映,公司总资产6379万元,固定资产3287万元,销售收入12385万元,实现利税总额898万元。主营产品的产销率为99%,产品竞争力居于同行业领先水平,禽蛋市场占有率达90%。银行信用等级为AA级。
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公司积极实践科学发展观,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模式,谋求公司与鸭户共同致富的路子。
三、带动农户情况
今年上半年的鲜蛋价还是令人比较满意的,可是最近两个月的鲜蛋价有所回落,并没有影响养鸭户养鸭的积极性。今年带动周边养鸭农户1万户,以每家种10多亩棉花或水稻,养500—2000只蛋鸭为例,劳动强度不是很大,场地也不需要很大,但利润非常可观,带动农户增收9700万元。公司还主动将鸭苗投放到农户,让农户放养60-90天以后,公司统一回收对外销售,2011年,共回收销售青年鸭100多万只,为青年鸭培育农户增收2000多万元。公司给农户提供了2000多个就业岗位,并带动了运输、餐饮、旅游等的发展。
四、技改、基点建设情况
1、种鸭场。①新建5个雏鸭、青年鸭舍棚,并对7个鸭舍进行了整修。②对4个高产鸭棚进行防风保温的维修。③道路了全都铺上了石子。④所有棚舍的水池、化粪池进行了彻底的清理和扩建。⑤并
对个别棚的运动场地进行了改造。⑤新建一栋笼养鸭舍。
2、①饲料厂。13间637平方米的车间全部改建成集制粒、冷却、库容一条龙的生产线。
3、孵化厂。新增一台发电机、21台孵化机、新增厂房875平方米。
4、蛋品加工厂。新增一台喷码机,对蛋品加工车间进行了全方位的装修、厂内的道路全铺上了水泥路并在道路两旁修建了花坛、下水道及排污池进行了彻底的清理和修建。
五、公司产业化发展规划
我公司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人水和谐城市,推动荆州科学发展”的总体部署号召,充分发挥荆州水禽产业比较优势,以繁育良种蛋鸭为重点,以服务养鸭事业为己任,按照《荆州市现代水禽产业发展规划》,到十二五期末,荆江鸭种群要达到20万套,而目前只有10万套,公司规划2012年达到14万套,2013年达到18万套,2014年达到20万套。并把离湖禽蛋、荆江鸭打造成全国知名品牌。离湖种蛋鸭优良品种覆盖荆州乃至湖北占一定比例。坚持农业产业化发展方向,促进公司农户松散性合作向紧密性经营转变,扩大公 司的带动面,不断地开发外向性经济,不断地谋求可持续发展、做大做强产业化龙头。
荆州市离湖禽蛋有限公司
6.2011马铃薯产业工作总结 篇六
关于转发2011年推进物流产业发展
工作方案的通知
豫政办 〔2011〕28号
各省辖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
省发展改革委制定的《2011年推进物流产业发展工作方案》已经省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一一年四月二日
2011年推进物流产业发展工作方案
(省发展改革委二○一一年三月二十二日)
根据省政府实施八项关键举措的工作要求,结合落实《河南省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2010―2015年)》,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紧紧抓住当前产业转移的战略机遇,以郑州国际物流中心建设为重点,着力推进郑州新加坡国际物流产业园、综合保税区和航空港物流园建设,优先发展食品冷链、医药、钢铁、汽车、家电、邮政快递、农副产品等行业物流,大力引进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加快完善航空、铁路、公路基础设施和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成投用一批专业物流园区、区域分拨中心和配送网络,加快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推动全省现代物流业更大规模、更高水平发展。
二、工作目标
2011年,全省物流业增加值超过950亿元,增长17%以上。物流功能区、专业园区和分拨配送网络建设步伐加快,物流服务和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
―――郑州国际物流中心建设全面启动,重点规划项目建设进展顺利,郑州市物流业增加值达到230亿元,增长20%。
―――实施物流业提速计划,加快推进80个投资规模超亿元的物流项目建设,其中超10亿元项目24个。郑州国际物流园内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10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亿元。
―――大力培养和引进龙头企业,培育营业收入超10亿元物流企业10家,引进国内外物流龙头企业10家。
三、重点工作
(一)加快郑州国际物流中心建设。按照布局集中、用地节约、产业集聚、功能集成的原则,以重点企业、重大项目为抓手,统筹推进郑州国际物流中心建设。
1.支持新加坡国际物流产业园建设。协调新加坡国际物流产业园尽早挂牌,按照政府推动、市场运作模式组建园区开发公司,全面启动开发建设工作。着力引进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力争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建成。重点支持丰树物流、安得物流、宜多果蔬冷链物流等项目落地开工,吸引招商局物流公司、宝供物流公司、普罗斯公司等知名企业入驻。(郑州市政府牵头,省商务厅参加)
2.加快航空物流发展。抓好规划引导,加强战略合作,大力发展航空物流,推动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建设全国重要的航空货运物流中枢。大力吸引国际货运航空公司来郑设立分支机构,支持空桥货运航空公司以郑州新郑国际机场为基地开辟欧洲货运航线,加强与美国联合包裹公司、联邦快递、顺丰公司等国内外知名快递企业的合作。加快重组河南航空公司,全力发展航空货运业务。加快改造扩建郑州新郑国际机场现有货站,将货物处理能力提升至30万吨/年,支持2万平方米临时国际货站建设,启动机场第二货站建设前期工作,积极申建航油保税仓库,提高航空物流集散处理能力和服务水平。(省民航办牵头,郑州新郑国际机场管理有限公司、省发展改革委、郑州市政府、郑州海关、河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参加)
3.完善保税物流体系。加快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二级监管仓库、货站和道路、水、电、气、暖等基础设施建设,建成验收设施工程(一期),尽早实现封关运行。启动郑州出口加工区调整扩区工程前期工作,支持河南保税物流中心(B型)扩展保税物流业务,支持洛阳开展出口加工区申建,完成郑州铁路一类口岸搬迁。积极
推行跨区域通关模式,完善“一站式”通关服务功能,提升通关效率。(郑州市政府牵头,省民航办、郑州海关、河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省发展改革委、省政府国资委、郑州铁路局参加)
4.推进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设郑州国际物流园交通基础设施,尽快完善“两横两纵”交通路网,加快南三环东延、航海路东延、前程路北延、中信路南延建设,支持万三公路、国道310改线工程建设。开工建设双汇集团等企业铁路专用线,推进新加坡国际物流产业园、新安路两侧等重点区域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建成郑汴物流通道。(郑州市政府牵头,省交通运输厅、郑州市铁路局、开封市政府参加)
(二)推动重点行业物流发展。突出重点,分步推进,建设一批重点专业园区、分拨中心和配送网络,形成具有区域影响力的行业物流发展平台。
1.食品冷链物流。加快双汇郑州物流中心、众品许昌冷链物流园、尚正肉制品冷链物流配送中心等项目建设。加强与英格兰公司、三井物产公司等国际知名冷链企业的战略合作,积极引进中铁联集公司建设铁路冷藏集装箱物流基地。(省发展改革委牵头,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商务厅和有关市政府参加)
2.钢铁物流。加快推进华丰钢铁物流园、新乡华亚钢材物流园、金马钢铁加工物流配送中心等项目建设。支持中储郑州中心、华丰钢铁公司等企业拓展增值业务,完善配送网络,加强与宝钢集团、河北钢铁集团、太钢集团等生产企业战略合作,承接沿海沿江钢铁物流产业转移,为装备制造、汽车等产业提供配套服务。(省发展改革委牵头,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商务厅和有关市政府参加)
3.汽车物流。加快推进郑州风神领航物流园、豫鑫物流配送中心等项目建设。依托海马公司、日产公司等生产企业,吸引嘉里大通物流公司、安吉天地物流公司、长安民生物流公司等知名企业建设物流基地。(省发展改革委牵头,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商务厅和有关市政府参加)
4.医药物流。积极推进国药郑州医药物流中心和安阳、商丘、洛阳医药配送中心建设,支持华润爱生现代医药物流园、九州通医药仓储配送网络等项目建设,完善医药物流分拨配送网络。吸引北京医药公司、上海医药公司等知名企业来豫建设区域性物流中心。(省发展改革委牵头,省卫生厅、商务厅和有关市政府参加)
5.家电电子产品物流。支持富士康物流配送中心、人民电器河南总部基地、格力电器仓储中心、美的漯河分销中心等区域分拨配送中心建设,提升郑州区域性家电电子产品物流中心地位。(省发展改革委牵头,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商务厅和有关市政府参加)
6.邮政快递物流。加快中南邮政物流集散中心建设,支持美国联合包裹公司、顺丰公司、圆通公司等快
递龙头企业建设区域性快件分拨中心。(省发展改革委牵头,省邮政管理局和有关市政府参加)
7.农副产品物流。依托大型涉农流通企业和专业批发市场,大力发展农副产品物流。支持省农资物流仓储配送体系、河南万邦国际农产品物流(一期)、河南阳光粮油饲料物流园等重点项目建设。(省发展改革委牵头,省商务厅、粮食局、供销社和有关市政府参加)
(三)发展壮大物流骨干企业。坚持培育与引进相结合,加快发展壮大物流市场主体,形成以大型物流企业为龙头,本土企业和引进企业、物流企业和制造企业相互促进、竞相发展的格局。
1.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围绕沿海制造产业转移,加大产业链式招商力度,吸引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尤其是第三方物流企业、总部型物流企业和采购基地、配送中心落户河南。支持与实力雄厚的国内外物流企业合作,实现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嫁接。全年争取引进10家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建设一批企业区域总部、物流中心。(省发展改革委牵头,省商务厅和有关市政府参加)
2.培育发展本土骨干物流企业。推动物流资源整合,创新供应链管理,培育形成一批规模较大、管理先进、竞争力强的物流龙头企业。支持万里物流公司通过兼并、参股、新建等方式,建设50个左右物流配送网点,开展以“甩挂运输”为主的专线运输业务。支持郑州交运集团做好宇通公司、日产公司等生产企业汽车零部件配送业务,拓展保税物流配送业务。支持众品集团开拓华东地区市场,完善冷链物流网络。支持豫鑫公司加快建设物流配送中心一期,启动二期,再建设一批省内外物流配送网点。(省发展改革委牵头,省交通运输厅和有关市政府参加)
3.推动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联动发展。支持制造业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建立新型战略联盟,再造内部业务流程,剥离外包物流业务。制定完善促进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的政策措施,鼓励制造业企业剥离内部物流业务,对因剥离物流业务新增的地方税收部分,可由同级财政在三年内按一定比例奖励给原企业。选择30户工业企业开展内部物流业务剥离试点,选择30对制造业和物流业企业实施联动示范工程,及时总结经验,逐步扩大范围。(省发展改革委牵头,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政府国资委、省交通运输厅、邮政管理局和有关市政府参加)
(四)加快物流信息服务和标准化体系建设。
1.支持物流信息平台建设。积极研究制订河南省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方案,完善平台运营机制、投融资机制、配套政策和标准规范,力争今年开工建设。支持洛阳、安阳等市物流信息平台和农资、医药、钢铁等专业信息平台与省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互联互通。加快航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完善机场航空物流数据中心、业务集成系统等。依托中电科集团二十七所等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物联网研发和推广运用。(省发展改革委牵头,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民航办和有关市政府参加)
2.建立完善物流技术标准化体系。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实施运输、仓储、装卸、包装等环节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改造,逐步统一物流信息交换标准。重点选择一批大型物流企业、物流园区,开展物流标准化试点工作,对标准化示范企业和项目给予一定资金支持。(省质监局牵头,省发展改革委、科技厅参加)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物流业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每季度召开一次会议,通报物流重点项目建设和重点工作进展情况,协调解决规划、用地、产业政策、综合交通、管理体制等重大问题。制定物流业发展考核办法,把现代物流业发展纳入考核范围,细化部门分工,落实目标责任,对主要指标、重大项目、重点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并由省政府通报考核情况。建立完善全社会物流统计指标体系,完善联网直报制度。组建省级物流行业联合会,牵头开展专项规划制定、政策研究、信息统计、咨询服务、人才培训等工作。(省发展改革委牵头,省财政厅、国土资源厅、统计局、交通运输厅、民航办、郑州铁路局、郑州海关、省商务厅、工业与信息化厅、省政府国资委、省邮政管理局、工商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国税局、地税局、质监局、郑州市政府等参加)
(二)抓好规划衔接实施。按照《河南省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2010―2015年)》和郑州国际物流中心战略规划,加强省、市各类综合和专项规划的对接,确保将符合物流规划的重点项目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尽快完成新加坡国际物流产业园控制性详规编制。建立重大项目筛选审查制度,对新建物流园区的专项规划、功能布局、入驻条件、基础设施用地比例等进行统一审核把关,并做好土地、资金等要素保障工作,确保重大物流项目顺利落地实施。(各有关市政府牵头,省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厅、交通运输厅、民航办、郑州铁路局、省商务厅参加)
(三)推进重大项目实施。将列入省服务业提速计划、列为省重点建设项目和“十二五”重点建设项目的物流项目,纳入联审联批范围。对规划项目加强项目备案和核准工作,优先落实建设条件,推动项目尽快开工;对开工项目抓好进度,逐月现场督查,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对竣工项目抓紧投产达效,做好跟踪服务。(省发展改革委牵头,省国土资源厅和各有关市政府参加)
(四)完善政策措施。抓好《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河南省现代物流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
(豫政办〔2010〕127号)落实工作,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能分工,制定完善配套实施细则。建立重点物流项目审批快速通道,全面清理涉及物流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结合申报国家第七批税收改革试点工作,支持更多的物流企业纳入国家试点范围。每年评选表彰全省十强物流企业,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切实落实支持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水、电等价格收费政策。按照“突出重点、集中配置”的原则,进一步发挥省级服务业引导资金、省信息化发展专项资金等的导向作用,引导社会资金投入物流领域。(省发展改革委牵头,省财政厅、国土资源厅、地税局、公安厅、交通运输厅、民航办、郑州铁路局、郑州海关、省商务厅、工业与信息化厅、省政府国资委、省邮政管理局和各市政府参加)
(五)加快人才引进和培养。制定柔性引进政策,吸引海内外高级物流人才来豫创业、兼职。有针对性地开展实用人才教育培训,鼓励大型物流企业开展人力资源专项培训。省政府对有特殊贡献的现代物流业人才进行表彰和奖励。优秀物流人才可破格申报评审相应专业技术职称,优先向国家推荐申报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和享受政府津贴。(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牵头,省教育厅、财政厅和各市政府参加)
7.关于发展左云马铃薯产业的思考 篇七
1. 气候条件
左云县位于山西省西北部, 东连大同市南郊区, 西接右玉县, 南与怀仁县、山阴县毗邻, 北隔古长城与内蒙古自治区接壤。全县海拔1 020~2 013 m, 年均气温6.1℃, 年均积温2 959.5℃, 有效积温2 429.3℃, 是典型的高寒丘陵区, 年平均降雨量409 mm, 全年降雨的70%集中在7月—9月, 无霜期95~123 d。左云县气候冷凉, 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气候条件十分符合马铃薯的生长特性, 生长期内病虫害少, 用药少, 适合脱毒种薯的生产繁育。
2. 土壤条件
左云县土壤以栗钙沙壤土为主, 土质疏松, 土层深厚, 是马铃薯种植的理想地区, 产出的马铃薯薯皮光滑, 淀粉含量高, 品质优良。全县国土面积1 314.2 km2, 耕地面积3.73万hm2, 2010年农作物播种面积2.73万hm2, 其中, 马铃薯0.49万hm2, 豆类0.75万hm2, 莜麦0.35万hm2, 胡麻0.44万hm2, 谷子0.16万hm2, 黍子0.18万hm2, 玉米0.16万hm2, 荞麦0.12万hm2。通过农业部认定的无公害产地面积1.91万hm2, 其中马铃薯产地认证面积0.4万hm2。
3. 交通条件
左云县交通便利, 109国道和210省道贯穿全县, 大呼高速公路、铁丰铁路即将建成通车, 乡村道路四通八达。这些都为左云县马铃薯产品外销、内调提供了便利条件。
二、左云县马铃薯产业开发的具体做法
1.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马铃薯产业开发
左云县过去一直是“一煤独大”。2006年以来, 在煤矿停产、兼并重组的大背景下, 县委、县政府实施“经济转型发展”战略, 把农业产业化开发摆上重要日程, 并把马铃薯主导产业开发作为强农惠农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县政府专门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的马铃薯产业开发领导组, 重点乡镇建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 县农委设立了专门办公室。全县多次召开会议, 研究部署马铃薯产业开发具体措施, 切实做到认识到位、领导到位、工作到位。
2. 加大马铃薯产业开发资金投入力度
“十一五”期间, 县、乡两级政府对农业产业化开发的投资逐年增加, 年均投资3 000余万元, 其中种植业年均投资1 000余万元;自2009年以来, 用于马铃薯产业开发的配套资金达到600万元, 并将国家和省级项目资金210万元足额到位。县政府采取“政策倾斜, 积极扶持”的办法, 引导“煤老板”转型农业开发, 投资马铃薯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全县煤炭经营者积蓄的资金总额达40亿元以上, 为农业和马铃薯主导产业开发储备了充足的社会资金。“十二五”期间, 县政府计划马铃薯产业开发的资金投入每年不少于1 000万元, 主要用于马铃薯良种补贴、农资补贴、技术培训、农机具补贴、水利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 重点建设马铃薯产业基地。同时, 根据县域经济发展情况, 逐年增加资金投入, 管好、用好中央、省、市项目及县配套资金, 吸引民间社会资金, 为马铃薯产业开发形成雄厚的资金实力。
3. 建立马铃薯产业开发的技术体系
为了保障马铃薯产业快速发展, 左云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技术支撑体系建设。首先, 依托山西农业大学、山西省高寒作物研究所等科研院所, 成立了左云县马铃薯产业开发专家组, 特聘山西农大教授彭锁堂为首席专家, 并聘请山西省农科院高寒所副所长杜珍研究员等8名高中级农艺师、工程师, 对左云县马铃薯产业开发进行技术指导、科技培训。县农委技术团队拥有高级农艺师2名, 农艺师16名, 助理农艺师18名;各乡镇专职农业技术人员25名, 与专家组配合, 大力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农资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其次, 采取请进来、走出去、内外结合的办法, 学习借鉴河北、甘肃、内蒙古等地马铃薯产业发展的先进经验, 与左云县实际相结合, 收到良好效果。总之, 左云县农业技术队伍在发展, 有一定的技术积累和储备, 为马铃薯产业开发提供了技术保障。
4. 实现马铃薯产业开发规模化
近年来, 左云县委、县政府特别注重马铃薯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和发展集约化经营、专业化生产。正确贯彻国家有关土地自愿有偿流转政策, 整合耕地资源, 引导优秀煤炭企业家利用自身雄厚的经济实力, 投资兴建马铃薯产业化龙头企业。2010年全县脱毒种薯高产创建示范田实施面积666.67 hm2, 其中, 脱毒微型薯种植面积80 hm2, 示范田平均产量1 500 kg/0.067 hm2, 最高单产3 300 kg/0.067 hm2。全县涌现出马铃薯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 专业合作社10多个、种植大户100余户。原民营企业簸箕掌煤矿董事长李永才成立山西京奥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计划投资5 000万元, 建设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基地200 hm2, 2010年已投入资金3 800余万元, 建成智能温室7 980 m2, 组培室1 000 m2, 日光温室28栋19 000 m2, 机井、蓄水池、喷灌圈、农机具、贮藏窖等设施全部配套。年内定植试管苗120万株, 生产微型薯500万粒;大田种植种薯繁育面积66.67 hm2, 平均产量2 200 kg/0.067 hm2。全部投产后, 可生产微型脱毒种薯1 000万粒, 大田繁育种薯200 hm2, 平均产量2 500 kg/0.067 hm2, 总产750万kg, 逐步满足全县马铃薯种植对良种的需求。张家场乡梅家窑村马铃薯专业合作社2010年种植优种马铃薯73.33 hm2, 平均产量1 000 kg/0.067 hm2以上, 取得良好效果。
全县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 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示范基地、专业合作社的辐射带动作用, 使马铃薯产业开发呈现出集约化经营、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种植、优质高产高效的快速发展趋势。2010年全县马铃薯总产量6.6万t, 总产值1.1亿元, 马铃薯产业为全县农民增加的产值人均达到1 200元, 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5. 强化马铃薯产业开发的技术服务
(1) 示范优良品种在马铃薯品种示范园区进行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 以进一步了解每个品种的生产性能和品种特点, 为今后针对性地选择优良品种提供依据。
(2) 集成高产技术优良品种必须配合先进的实用技术, 使良种良法有机结合才能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从几年实践看, 马铃薯机械化宽行起垄密植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化学除草技术、地膜覆盖技术、生物制剂防控技术等成为左云县马铃薯增产的关键, 由专门技术人员对相关农户进行跟踪指导和服务。
(3) 加强病、虫、草害的综合防治坚持“预防为主, 综合防治”的方针, 配备专人做好项目区病虫害的预测预报, 播种前或播种后统一喷施除草剂, 减少草害, 便于管理, 对可能发生的病虫害制定防控预案, 做到勤观察、早发现、早防治。
(4) 实施专业化服务在马铃薯的万亩 (670 hm2) 示范片内, 按照“五统一”的要求, 进行技术服务, 实行农技人员包点、包片制, 切实做好示范片的苗情、肥情、虫情、灾情的预测预报工作。播前组织农户进行马铃薯无公害标准化技术培训, 在生育期内做好田间地头的指导工作, 遇到问题及时解决。
(5) 推进机械化生产机械化生产不仅可以省工省力, 提高工作效率, 而且播种均匀, 株行距准确率高, 播种深浅一致, 出苗整齐。左云县的机械化水平比较低,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 从2008开始马铃薯机械化起垄密植栽培技术在左云县示范并取得成功, 受到种植户的肯定。到目前为止这项技术在全县推广面积达到1 333.3 hm2, 推广率达到33%, 从而提高了左云县马铃薯生产的机械化水平。
三、马铃薯产业化发展的规划
1. 基本发展思路
左云县已经制定了马铃薯发展的“十二五”规划, 基本发展思路和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坚持“政府推动, 市场导向, 科技支撑, 龙头企业带动”的发展道路, 充分发挥自然、生态、资金和技术优势, 科学规划, 优势互补, 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实现区域化布局, 规模化、标准化生产, 产业化经营, 带动马铃薯加工业、营销业的发展, 使马铃薯产业链在左云县经济转型跨越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2. 总体发展目标
8.2011马铃薯产业工作总结 篇八
摘 要 黔江地区是马铃薯种植面积较大、产量较高的地区,且黔江马铃薯的销量也是非常可观的。因此,黔江地区在农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马铃薯种植业的发展,这对于提高黔江地区农业发展的能力,促进黔江地区经济的建设与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针对前将地区马铃薯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一定的分析;同时,结合黔江马铃薯种植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关的发展对策,希望可以进一步推动黔江地区马铃薯产业的进步与发展。
关键词 马铃薯;产业发展;黔江地区
中图分类号:F326.11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6.18.089
黔江地处山区,有着非常良好的马铃薯种植条件,可以实现马铃薯种植的高产丰收。此外,马铃薯也是一种集粮食、蔬菜、加工等优势于一体的蔬菜,不但可以满足黔江山区巨大的粮食需求,还可以为养殖业的发展提供大量的饲料,从而推动相关产业的进步与发展,能够很好地推动黔江山区脱贫致富,带动区域经济的建设与发展[1]。所以,为了加快黔江山区马铃薯种植业的发展,文章对黔江马铃薯产业现状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促进黔江马铃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相关的建议和方法。
1 黔江地区马铃薯种植的基本情况
有资料数据显示,2015年春马铃薯面积14 563.33 hm2,667 m2产量244 kg,总产量53 270 t,其中推广新品种面积2 099.6 hm2,秋马铃薯面积1 071.13 hm2,667 m2产198 kg,总产3 177 t。这说明黔江地区马铃薯种植面积还算比较大,马铃薯的产量较大,而且,新品种的推广还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提高了黔江马铃薯种植的产量。此外,春马铃薯与秋马铃薯的合理种植,为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更加广阔的前景。但是,马铃薯产业的发展不仅仅是马铃薯种植这一方面,还包括与马铃薯相关的其他产业,例如:马铃薯加工业等[2]。所以,为了充分发挥马铃薯的作用,促使其经济价值的最大化,一定要将马铃薯原料加工成其他方面的产品,从而推动马铃薯相关产业的发展。
2 黔江马铃薯种植的优势
2.1 自然地理条件的优势
黔江山区属于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降水量非常丰富,光照充足,热量也较高,气候季节差异较为明显,四季分明,非常有利于马铃薯的生长。
2.2 马铃薯种植的产业优势
黔江地区马铃薯种植历史较为悠久,在马铃薯种植方面经验较足,而且,该区域生产的马铃薯块头非常大,口感也非常好,马铃薯质量非常高。此外,黔江地区马铃薯的含淀粉量要比其他地区的马铃薯含淀粉量高[3]。黔江地区马铃薯种植其自身的优势,为该区域进行马铃薯相关产业的加工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条件,推动了黔江地区以马铃薯为原料的相关产业的发展。
2.3 黔江地区马铃薯种植技术较高,种植经验丰富
黔江地区马铃薯种植的悠久历史,且该地区马铃薯种植的技术也随着马铃薯种植实践的开展而不断提高。黔江地区在马铃薯种植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有相关专业人员来进行马铃薯种植的管理。此外,黔江地区还安排了相关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马铃薯种植方面的技术研究,就在如何提高马铃薯种植的产量方面经验丰富 [4]。
2.4 黔江地区马铃薯种植得到了广大民众的参与
黔江地区马铃薯种植的地理条件非常好,该地区为了更好地发展黔江的经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人民群众自然而然地团结起来开展马铃薯种植的工作。此外,由于在一定时期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黔江地区人民越来越积极地加入到马铃薯种植这一队伍中去。
3 黔江马铃薯种植产业发展的现状
3.1 黔江马铃薯种植面积较广是该区域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由上文2015年的数据可以看出黔江地区马铃薯的总产量较大,种植面积广[5]。马铃薯种植分春秋两个季节,市场需求量也非常大,上市时间非常长,这就为马铃薯加工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
3.2 黔江马铃薯产业的发展方向单一,没有充分发挥马铃薯的利用价值
黔江地区虽然马铃薯产量较大,不但可以满足黔江地区粮食需求,还有大量的马铃薯可以当作来原料使用,为发展与马铃薯相关的产业服务。但该黔江地区马铃薯种植分散,小家小户生产经营,自给自足,不利于原材料的深加工处理的集中。
4 黔江马铃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4.1 黔江马铃薯品种繁多,马铃薯质量不一
黔江地区马铃薯种植用户非常多,这些马铃薯种植户没有规范统一的管理,他们种植的马铃薯品种来源各不相同。有些马铃薯种植户的马铃薯种子来源于个体商贩,有些是从相关技术部门手中获得,有些是从其他马铃薯种植户那里得来的,所以,这样就使黔江地区的马铃薯种类繁多,马铃薯质量参差不齐。
4.2 马铃薯受病虫害的影响,质量远远不如从前
黔江位于重庆武陵山区,海拔较高,受气候及地形因素的影响,造成黔江地区的降水量非常丰富,降水日较长。受降水天气的影响,黔江地区湿度变大,这样就导致马铃薯的病虫害发生越来越频繁,病虫害对马铃薯生长的破坏作用越来越大。马铃薯病虫害不但破坏性很大,而且会大面积传染,这就造成大片马铃薯的生长受到破坏,导致马铃薯的质量较低,产量减小。这种晚疫病传染速度快,促使马铃薯大面积感染,造成成片的马铃薯死亡,染病的马铃薯即使没有死,也不能够正常生长,产量也非常低。
5 推动黔江马铃薯产业更好更快发展的对策
5.1 规范黔江地区马铃薯种植,对马铃薯种植户统一管理
黔江地区在发展马铃薯产业种植时一定要规范对马铃薯种植户的管理,将这些马铃薯种植户联合起来,实现马铃薯大规模、大面积生产,改变马铃薯种植自给自足、小户种植的局面。统一管理马铃薯种植户可以确保这些种植户马铃薯品种保持一致,避免出现各家马铃薯质量互不相同的现象,从而可以更好地促进马铃薯深加工产业的发展。
5.2 加大对黔江地区马铃薯品种的培育,提高马铃薯品种的质量
面对黔江地区降水量将对,雨期较长这一客观条件,为了确保马铃薯种植的质量,一定要提高马铃薯品种的质量,增强马铃薯抗涝能力。此外,还要提高马铃薯抗病虫害的能力。加快马铃薯品种的培育进程,不断完善马铃薯品种,从而提高马铃薯自身的抗病虫害能力,确保马铃薯的质量及产量。
5.3 推动马铃薯相关产业的发展,更好地壮大马铃薯产业经济
黔江地区马铃薯产量丰富,为了更好地利用该地区的马铃薯,应该加快以马铃薯为原料的深加工产业的发展,这样才可以提高马铃薯的利用率,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对马铃薯进行规范管理,发展与马铃薯有关的其他产业,积极开拓马铃薯销售市场,为马铃薯产业经济发展创造条件。
6 结语
黔江马铃薯产业发展可以推动黔江地区经济的强大,推动黔江地区脱贫致富,为实现人民群众更好的生活提供更加强大的物质基础。
参考文献
[1]何忠,唐洲萍,李丽淑,等.广西马铃薯生产现状与发展建议[J].南方农业学报,2011(6):683-685.
[2]刘洋,高明杰,何威明,等.世界马铃薯生产发展基本态势及特点[J].中国农学通报,2014(20):78-86.
[3]戴兴临,汤洁,张弢,等.江西马铃薯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J].江西农业学报,2009(2):188-190.
[4]刘文奇,徐世宏,马善团,等.广西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和潜力分析與对策思考[J].南方农业学报,2013(3):535-539.
[5]陈明才,刘永贤.广西马铃薯生产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思路[J].广西农学报,2008,23(3):101-104.
9.2011马铃薯产业工作总结 篇九
今年以来,柘城县按照省、市提出的“四集一转”的总体要求,以“四大计划”为载体,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运作、高标准建设、高速度推进,实现了产业集聚区建设的新突破。目前柘城县产业集聚区累计落地工业项目111个,2011年以来落地项目13 个,2011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6亿元、税收1.2亿元,新安排就业1.1万人。
突出重点,实施四大计划
实施“筑巢计划”完善基础设施。继续围绕“七通一平一大一美”的建设要求,实行市场化运作、社会化参与、多元化投入的基础设施投资建设机制,我们进一步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今年以来,投入资金9.98亿元,建设了上海路、学府路、学苑路、广州路的延伸工程,苏州路、杭州路、株洲路的拓宽改造工程,振兴路、华景路、民兴路、淮海路建设工程。进一步完善产业集聚区内的供排水、电力线路、电信及网通光纤通讯设施等工程。规划建设四栋职工公寓共两万平方米。累计建设110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实施“壮骨计划”提升主导产业。超硬材料产业有了长足发展,2011年新落地了惠丰新材料、华鑫超硬、万克新材料等一批大项目,该产业企业个数达到25家,拉长了产业链条,开发了高端产品,被授予河南省金刚石微粉及制品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称号;纺织服装产业逐步壮大,新落地了雅贝丽服饰、永泰服饰、佰思特鞋业、爽足鞋业等企业,该产业企业个数达到18家;医药化工产业特色显现,新落地了投资5亿元的恒生药业项目,使该产业企业个数达到了9家。实施“栋梁计划”运作重大项目。今年以来柘城县实施栋梁计划,上半年新落地亿元以上工业项目9个,分别是惠丰金刚石,万克新材料,雅贝丽服饰,奇美新型建材,恒生药业,华鑫超硬材料,稻香村食品,绿洲休闲用品,爽足鞋业项目。通过“秋实计划”狠抓项目效益。积极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着力提高企业生产效益和纳税能力,2011年上半年产业集聚区企业实现税收1.2亿元。
着力运作,做实做大园区
调整规划确保科学发展。根据发展实际,为有利于产业集聚区发展,我们向省发改委等单位提出了规划调整意见,并得到了批准,新规划方案科学性、适应性更强。结合实际创建
示范集聚区。根据《河南省专业示范集聚区创建办法》和示范集聚区标准,结合柘城县实际。我们提出了七类示范集聚区创建目标。明确了各类示范产业集聚区创建责任单位,并积极与省、市主管部门进行了对接。目前,我县已被列入产城联动示范集聚区重点培育名单。其他专业示范集聚区创建正在积极争取。产城联动运作资金。坚持“城建破冰、楼宇推动、二三互动、产业支撑、经济繁荣”的发展思路,靠旧城改造、城市建设为产业集聚区发展提供资金,用城镇化引领工业化,实现了产业集聚区与县城的同步发展、集约发展。用活政策运作土地。靠调整完善规划报批和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争取增量指标,靠城中村改造和项目退出机制挖潜存量指标,靠建设多层化厂房节约指标,有效破解土地瓶颈,保障集聚区建设用地需求。营造环境引进人才。出台了一系列招才引智的优惠政策,改善人才待遇,引进了一批高学历高技能人才。通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产业集聚区用工对接、实施“回归工程”等多种渠道为产业集聚区引进技术工人,新安排1.1万名工人就业,保证了产业集聚区的用工需求。
创新机制,加快项目建设
10.2011马铃薯产业工作总结 篇十
工作报告
长三角自驾游产业论坛组委会
二○一一年十月
目录
第一部分 引言………………………………………………………2 第二部分 首届论坛概述……………………………………………3 第三部分 首届论坛的重要成果……………………………………12 第四部分 万车游松江的论坛落地活动显现模式效应……………22 第五部分 论坛后续思考和组织工作中的不足……………………29 第六部分 下届论坛的设想…………………………………………38 第七部分 寄望…………………………………………… ………42
第一部分 引言
在松江区委、区政府和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管委会的亲切关怀下,在上海市旅游局、江苏省旅游局、浙江省旅游局、安徽省旅游局的大力支持下,由解放日报报业集团主办,RTA(中国自驾游联盟)、上海翰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上海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联合发展有限公司、上海月湖雕塑公园联合承办,号百商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南浦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协办的2011首届长三角自驾游产业论坛,于9月17日在松江成功举办。
松江区委常委、副区长王军,上海市旅游局副局长沈山州,松江区副区长张培荣,上海市旅游局国内旅游促进处处长苏光建,松江区商务和旅游委员会主任许银章,常州市旅游局局长苏伟,宁波市旅游局副局长苏少敏,上海市旅游行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黄光荣,解放日报报业集团新闻报总经理黄琼,组委会秘书长沈纯炜、潘田等领导出席论坛开幕式。
论坛共分四个部分,分别是9月16日晚在月湖会馆一楼举办的招待晚宴;9月17日上午在月湖会馆二楼举办的论坛开幕式及高层论坛;9月17日下午举办的圆桌式交流对话会;以及论坛的线下活动“万车游松江”大型自助式、互动性自驾游。在区委宣传部的大力支持下,本届论坛由新华网全程图文直播、东方网全程视频现场直播。
从参会的政府、企业,以及广大媒体反响的效果来看,本次论坛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有力地树起了长三角自驾游产业发展的标杆,搭起了一个促进自驾游产业发展、加大区域联动的高层平台。
第二部分 首届论坛概述
一、自驾游产业兴起,首届论坛应运而生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高等级公路建设愈加完善、私家车保有量的大幅增长,自驾游已深入人心,飞入寻常百姓家。日益发展的自驾游产业,受到广大游客和旅游业者的广泛欢迎,并发展成为继组团游、自由行之后的第三大旅游出行方式。
根据波士顿咨询公司去年末的调查研究显示,中国游客在国内和国际旅游的消费总额将以每年14%的速度递增,十年后将达到近9千亿美元,即将成为世界第二大旅游市场,并且在未来数年一举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市场。与此同时,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表示,中国将在7年内成为全球最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
据统计,至2010年末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9086万辆,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6539万辆,私人轿车有3443万辆;全国汽车驾驶证持有人已近1.7亿;全国公路网总里程达到398.4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7.4万公里。
此外,上海沪牌私家车保有量102.93万辆,每百户家庭拥有17辆私家车,当然,这还不包括许许多多的外牌车辆。公路方面,据规划到2020年,长三角高速公路网里程将达30万公里左右,高速公路里程达1.18万公里,其中上海850公里、江苏5700公里、浙江5250公里,密度大体上接近欧洲发达国家水平,使长三角都市圈内中心城市“三小时互通”,所有地区“20分钟上高速”。
便捷的交通、持续发展的汽车业,让自驾游赋予了全新的生命形态,更成为长三角周边出游的首选之一。随着租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安全、便捷的租车也让异地租车自驾游成为潮流。如今自驾游已成为名符其实的朝阳产业,深受各界的青睐。
据松江区商旅委对去年全区18个景区的统计数据显示,在全年680多万游客中,坐公交的散客占三成,旅行社组团不到三成,自驾游游客占一半以上。
然而,自驾游产业的快速升温,也让许多问题日益突显,特别是安全以及产业规划与发展等方面。随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加入自驾游的行列,越来越多的旅游单位关注起自驾游,这便将产业的规范和发展提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
一方面,没有经营资质的机构和个人组织的自驾游,如何确保规范操作和安全防范,特别是发生问题后如何解决善后;具有经营资质的机构组织自驾游,如何解决租赁车辆的手续和救援问题,如何不影响自驾游的自由特性;游客自助出游,如何获得更多更专业的指导和保障,享受更多的优惠和服务,这都是值得思考的。
另一方面,产业规划相对滞后,各类机构推出的各种自驾游活动和项目鱼龙混杂,无法形成一定规模,也无法形成统一的发展目标。从另一个层面上来讲,对自驾游产业的定义还未能明确,对于所涉及的行业、领域都无法最终界定,这就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滞后。因此,产业的升级,亟待有识之士和主管部门的指导。
在此背景下,首届长三角自驾游产业论坛应运而生。论坛主题“自 驾游产业的趋势和展望”,旨在推进泛长三角自驾游产业联动,更好地为长三角的游客服务;引导自驾游潮流,为游客的生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规范自驾游产业发展,推动自驾游产业链完善和升级,拉动消费、扩大内需;助力自驾游产业发展,促进区域经济转型升级。
二、各方联手推动,共同打造高端平台
蓬勃发展的自驾游,不仅为广大游客带来了更加舒适自由的选择,更成为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同时,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本届论坛源起于对中共上海市委副秘书长王战在调研周边地区房车发展时的一次启示,最终,在上海市旅游局国内旅游促进处苏光建处长的指导下,由RTA(中国自驾游联盟)与上海翰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手,策划了长三角自驾游产业论坛。
今年4月,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尹明华同志和陈剑峰副社长批示,同意主办本论坛。在考虑论坛选址的时候,大家一致想到了松江。松江是上海历史文化的发祥地,自松江建县至今,已有1260年历史,更有“上海之根”的美誉,上海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是国务院批准的首批12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之一,也是上海唯一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5月,时任松江区长、现任中共上海市虹口区区委书记孙建平同志批示,同意论坛在松江举办。在论坛筹备过程中,得到了松江区委常委、副区长王军和张培荣副区长的亲切关怀,并得到了上海市松江区商务和旅游委员会、上海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松江管委会的积极配 合,特别是许银章主任和李萌副主任、娄建源副主任,以及松江管委会办公室高国相副主任的热情支持。
在落实举办地的同时,组委会也得到了各省级旅游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上海市旅游局、江苏省旅游局、浙江省旅游局、安徽省旅游局分别以发文或电话通知的形式,确定作为论坛的支持单位。上海市旅游局国内旅游促进处苏光建处长、江苏省旅游局旅游促进处戴洪宇副处长、浙江省旅游局市场开发处陈燕儿处长、安徽省旅游局市场开发处马峰副处长,都给予了论坛指导和关怀。
作为论坛共建单位,三省一市的区县、地市旅游局,以及相关市县人民政府,共计近八十家单位成为了论坛的联合支持单位;解放日报报业集团、新华日报报业集团、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安徽日报报业集团等多家主流媒体集团作为媒体支持,成为了论坛快速推动的动力。
三、演讲嘉宾首次讨论自驾游理论基础
本届论坛共邀请到四位演讲嘉宾,分别是复旦大学旅游系教授、中国营销学会常务副秘书长、专家委员会执行会长沈祖祥教授;杭州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世界休闲组织理事会执委、常务理事,浙江省休闲学会副主席凌平教授;上海市旅游行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黄光荣先生;中国旅游报经济编辑部主任、社会学博士,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刘思敏先生。
四位专家分别从自驾游产业宏观角度、市场管理规范、产业发展 前景等方面,对自驾游产业进行了综合性地阐述,第一次把自驾游的理论研究提上了议事日程,初步形成了关于“自驾游”的课题研究方向。
特别是黄光荣副会长关于自驾游市场管理规范的话题,以及推出《自驾游合同》的倡议,得到了各地市旅游主管部门的关注,文汇报、新民晚报、新闻晨报、东方网、新华社等各大媒体纷纷报道。
此外,刘思敏主任关于国内房车旅游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的课题,也得到了有识之士的热切关注。房车是未来旅游发展的方向之一,同时也得到了包括上海市有关领导在内的长三角旅游主管部门的关注,房车基地的建设在长三角各地,已经提上了议事日程,甚至已经有了成功经验,房车必将引领未来旅游经济的发展。
9月17日举办的圆桌式交流对话会上,松江区商旅委副主任娄建源、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松江管委会办公室副主任高国相、安庆市旅游局副局长郭永昌、南通市旅游局局长助理陈金元、RTA总裁沈纯炜、翰荣传媒总监施晓君等领导分别在会上发言。松江区商旅委主任许银章、副主任李萌、规划科科长山文彩,以及组委会副秘书长宦军、严刚等出席了对话会。
在交流对话会上,娄建源副主任重点介绍了松江区的自驾游发展环境,特别是本次论坛的线下活动、与区商旅委共同打造的“万车游松江”活动。高国相副主任则从三个方面畅谈了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的发展,以及如何更好地与自驾游服务相关联、相契合。
各地市旅游局在对话会上纷纷表示,上海应充分发挥表率作用,在自驾游管理规范等方面提出建设性的措施,从而在各省级旅游局的引领下,带动整个地区的自驾游产业发展。也应该充分发掘上海自驾游资源,吸引泛长三角区域内的游客到上海来自驾游。同时,上海也要加强自驾游组织者的整合能力,为各地输送更多更优质的客源。各地市表示,一定大力发展和推动地区自驾游服务,为上海游客服务好。
许多与会政府和企业代表表示,由于首届论坛的容量有限,从论坛延伸出了许多值得进一步考虑和商榷的课题,希望能在下届或者今后论坛中进一步完善和补充。
四、各地旅游主管部门共赴盛会
本次论坛正值旅游旺季,各地旅游节庆活动纷呈现,如上海旅游节、杭州休博会、黄山节、淮安美食节等;加之恰逢各地党代会、换届等,对论坛的邀请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在上海市旅游局的支持指导下,在组委会工作人员的不懈努力下,经过四轮邀请和三轮确认,最终确定江苏省旅游局、浙江省旅游局、安徽省旅游局作为支持单位,沪、苏、浙、皖三省一市的近八十个地市、区县旅游局、县市人民政府作为论坛的联合支持单位。各地旅游主管部门和县市政府纷纷以发文、函复、回执、电话、短信、电邮、传真等方式,在对论坛表示祝贺的同时,同意作为论坛的联合支持单位,并推荐分管领导作为组委会顾问团成员。
论坛期间,常州市旅游局局长苏伟、宁波市旅游局副局长苏少敏、苏州市旅游局副局长郁裕铭、连云港市旅游局副局长柏银枝、扬州市 旅游局副局长罗军、镇江市旅游局纪委书记张学斌、南通市旅游局局长助理陈金元、湖州市旅游局副局长何继红、安庆市旅游局副局长郭永昌,以及金华市旅游局、泰州市旅游局、上海市闸北区旅游局等数十个地市旅游局、委皆派员参加。张家港市、常熟市、江阴市、姜堰市、句容县、江山市、新昌县、安吉县、海盐县、岳西县、广德县等20多个县市的分管领导,以及受县市长委派,由旅游局主管或分管领导同志出席。
作为联合支持单位的合肥市、黄山市、淮安市、奉贤区、崇明县等十几个地市、区县旅游主管部门,由于当地节庆活动未能出席论坛,纷纷来电对论坛表示祝贺,希望能参加下届论坛。
本届论坛的一大亮点就是,引起了沪、苏、浙、皖三省一市各旅游主管部门的重视,苏、浙24个地市,上海17个区县旅游主管部门无一缺席地担任了论坛的联合支持单位,安徽12个地市旅游局,三省一市23个县市政府也成为论坛的联合支持单位,使得论坛的代表性和影响力大幅提升。从另一个层面来看,各地旅游主管部门的重视也正说明了自驾游产业的兴起和繁荣已到了一定的程度。自驾游产业,的确大有可为!
五、主流媒体广泛关注
首届论坛和万车游松江活动的宣传工作,得到了上海市旅游局办公室杨兢副主任的亲切关怀和指导,专门听取组委会新闻中心的汇报,并给予了宣传工作大力支持。同时,论坛在松江区委宣传部的关心下,由新华网全程现场图文直播,由东方网全程现场视频直播,在网上掀起了巨大的反响,得到了众多网民的积极响应。同时,也为首届论坛留下了丰富而翔实的文字、图片、视频资料,开了一个很好的头。
由于解放日报报业集团作为主办单位,负责新闻晨报和申江服务导报旅游版的翰荣传媒作为承办单位,加之松江区商旅委的全力支持,和承办单位RTA在传媒界的丰富人脉资源,使得本届论坛的新闻宣传工作特别成功。
新闻晨报和申江服务导报以整版、半版的篇幅,以专题、专访的形式,以论坛为背景或内容,共计发布论坛新闻或专题28篇,共计3.5万余字。以“万车游松江”为主题内容,以半版或通栏的篇幅,以新闻晨报旅游版封面、申江服务导报为载体,将发布硬广27次,并在SMG交通频率、上海广播电视台团委、中国电信上海号百、天翼易支付发布多次广告宣传,有力地掀起了活动的高潮。
此外,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国旅游报、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新闻晨报、申江服务导报、上海商报、东方网、上海热线、旅游时报、扬子晚报、钱江晚报、新安晚报、松江报、上海汽车报、小康杂志等数十家新闻媒体的关注和报道。
与此同时,商务部、国家旅游局、上海市人民政府官网,以及上海市旅游局、安徽省旅游局、上海市商务委、松江区人民政府和区商旅委的官网皆大幅报道了本次论坛。特别是上海市旅游局官网,更是以官网头条的形式报道了论坛的线下活动“万车游松江”。中央电视台网站、中国网络电视台官网、中国广播网、经济日报网、中国日报网、新民网、解放牛网、凤凰网、网易、新浪网、搜狐网、21CN网、四川旅游局官网、福建省旅游局官网、新疆旅游局官网、中国江苏网、浙江在线、中安在线、和讯网、大洋网、旅游情报网、南方网、辽宁新闻网、安庆旅游局官网、华龙网、杭州网、三明市旅游局官网、长三角联合网、武汉热线、大众网、中国汽车旅游网、中国房车网、长三角旅游网等网站纷纷转载本届论坛的盛况。
各大媒体和网站重点关注的,一是首届论坛提出的“自驾游合同”方面的市场管理和规范的问题;二是“万车游松江”这种全新的自驾游运营模式,即松江区商旅委提出的“整合资源、打包旅游”的全新理念。
论坛的成功举办离不开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各相关领导,特别是松江区委、区政府和区商旅委的大力支持。更离不开众多旅游企业、专家学者、媒体与广大自驾游客的关注和支持。组委会将以此为动力,全心全意地投入,为自驾游产业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三部分 首届论坛的重要成果
一、努力建立起重要的自驾游平台
自驾游的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增长,得到了飞跃式的提升。长三角各地的自驾游组织活动不断,各类车友会、俱乐部等机构层出不穷。政府主管部门也纷纷重视起自驾游产业,2009年6月,江苏省旅游局率先出台《江苏省自驾游基地标准》(试行),从而掀起了全省争创省级自驾游基地的热潮;2010年5月,经中国标准化协会批准立项,由全国汽车服务高科技产业化委员会发起,联合中国旅游协会旅游景区分会、中国旅游车船协会在国务院新闻中心召开了“《汽车自驾游基地建设及服务规范》标准制定新闻发布会”,标志着《汽车自驾游基地建设及服务规范》标准正式立项。
作为自驾游目的地,越来越多的景点、景区、酒店、宾馆已经意识到自驾游的巨大商机。庞大的自驾散客流,不仅使得各个自驾游目的地热闹非凡,自驾游客带来的巨大消费能力和潜力,更让旅游企业获益匪浅。放眼望去,无论旅游旺季亦或是淡季,长三角各地的景点、酒店停车场大量的其他地区牌照汽车,就说明了一切。
“春江水暖鸭先知”,市场的敏锐触角总是被精明的旅游企业所掌握,由此,他们也成为了真正的先行者。在此推动下,各地政府的旅游主管部门也开始重视起自驾游,特别是落地服务问题。
作为客源地,长三角大中城市的旅游管理者,也逐步重新审视自驾游的管理与规范问题。如何确保市民的安全?如何让市民享受到更 加优惠的价格、贴心的服务?就成为了重要的课题。
从另一个层面上来看,自驾游市场的引导、推广、整合,也成为了一个热点。城市周边自驾游、异地远程自驾游、长途探险自驾游的分类也逐步明晰。特别是在当前租车业全面快速发展,租车手续安全便捷的前提下,“飞机+酒店+自驾车+旅游项目”的全新自驾游模式也开始涌现。在RTA的引导下,春秋、上航假期、路骋国旅等旅行社都开展了大胆的尝试,并获得许多游客的称赞。
对于宏观角度来讲,自驾游产业的划分、定位、规划、发展,也成为刻不容缓的主题,需要有专门研究团队、专家组和课题组来分析研究,从理论上为自驾游产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长三角自驾游产业论坛为此建立了一个平台。一是为政府决策提供意见、建议;二是为提供地接服务的旅游企业提供更好的指导,帮助他们提高意识,完善和提升服务水平;三是为广大旅行社或者自驾游组织机构提供全新的市场运营理念,帮助规范市场管理,确保游客安全;四是为加强区域间合作和联动,为优秀的自驾游目的地,输送更多的优质自驾游客源,最终扩大内需、繁荣旅游经济,丰富人民日常生活。
作为长三角范围内首个连结沪、苏、浙、皖三省一市广大区域,倡导官、学、商、媒四结合的高端自驾游平台,长三角自驾游产业论坛正用实际行动来实现着论坛的宗旨。以论坛为手段,架起政府与企业的纽带,打通上、下游产业链的关节,发挥论坛平台应有的作用。
二、赢得了长三角旅游主管部门的重视
对于自驾游客源地管理与自驾游目的地管理而言,有着明显的区别,但是也有着充分的联系。提升自身的自驾游服务水平,契合自驾游特色开发,和提供恰到好处的服务是当前一致所需。但是,所提供的服务又必须与自驾游客的需求相一致,这就要求有互通的渠道。
对于客源地管理而言,针对自驾游组织者的管理规范就是当务之急,如何解决众多自驾游组织者在身份上的模糊,和资质上的缺失,就是必须正视的问题。再者,如何确保游客的安全,如何规避风险,甚至合理利用保险制度来减少风险损失,也是必须思考的课题。当然,安全问题除了与组织者相关,也必须加强与自驾游目的地沟通,将需求信息实时、真实地进行传递。
作为行业管理者,政府主管部门有着宏观的考量,和丰富的管理实践经验。我们就是希望通过论坛这个平台,有效地传达各方面的声音,提供一个研究、讨论的和谐氛围,可以各抒所长、各取所需。
幸运的是,本届论坛得到了广大地市旅游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除三省一市的省级旅游局作为论坛支持单位之外,上海市17个区县旅游局、委,江苏13个地市旅游局,浙江省11个地市旅游局、委,安徽省12个地市旅游局、委全部作为联合支持单位,给予了中肯的意见建议,并作为论坛共建单位,将在未来的论坛中发挥更加巨大的作用。
此外,三省一市的23个县市人民政府也积极地参加到了论坛中来,为论坛的落地注入了强大的动力。也让我们听到了更多、更广泛 的呼声。自驾游的特点,一方面是游客需要不断地开发全新的旅游目的地,另一方面是游客需要享受完善配套的尊享服务,这就要现有的自驾游目的地进一步做好自身的服务,当然,也需要有更多的县市来展现他们丰富的自然风光资源,和风俗人情的人文资源,开辟全新的自驾游目的地。
因此,有这首批参与共建的近80家区县、地市旅游局、委,以及相关县市人民政府的重视,将使论坛可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从另一个层面来讲,也足显了自驾游这一产业已愈加值得关注,更易成为旅游经济增长的亮点。
三、集中展现了宣传效应和舆论导向作用
本届论坛的另一大亮点,就是充分发挥了媒体办论坛的优势和特点,论坛在《新闻晨报》开辟的舆论阵地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让论坛不仅可以引起业界的高度重视,更架起了与广大市民、读者、自驾游客的桥梁。
从论坛获得主办方书面批准以来,《新闻晨报》以每周一版或半版的篇幅,连续二十几周刊登与自驾游相关的话题,连续多次刊发长三角旅游局长的专访,畅谈自驾游。从而掀起了读者讨论自驾游的热潮,组委会多次接到读者的来电、来函,表达对自驾游的不同观点和理解。为此组委会还专门成立了“申城自驾游俱乐部”,组织了无锡、杭州、常州、湖州、扬州、三亚的自驾游,用行动来实践着自驾游的组织形式。同样,沪、苏、浙、皖三省一市的主流媒体,包括解放日报报业集团、新华日报报业集团、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安徽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的众多纸媒、网媒也参与到了论坛的宣传工作来,充分地发挥着主流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在为论坛作宣传的同时,也在全面塑造着新时期自驾游的新面目、新形象。
在此基础下,论坛的新闻宣传工作特别顺利和圆满,巨大的宣传影响力也成为本届论坛的一大亮点。不仅新华社、中新社、人民日报、经济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日报等中央媒体,包括各地的媒体和专业报纸也纷纷报道本届论坛,上海市人民政府、商务部、国家旅游局、各省市旅游局的官网,以及各大主流网站也集中转载和报道了本届论坛。
四、有力地宣传了松江旅游
论坛在松江举办,让论坛本身与松江区、松江区旅游,乃至自驾游都有了非常好的互动。松江在自驾游方面有着非常好的基础,不仅“会议谷”的形象深入人心,各大知名景点也深受欢迎。通过论坛举 办既有力地宣传了松江区旅游,又充分展示和提升了松江区在自驾游领域的形象,更以全新的运作模式实践着自驾游理念,从而取得了共赢的局面。
松江在上海开埠前即是上海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历史上曾有“苏、松财赋半天下”之美誉。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松江,文化底蕴深厚,历代名人辈出,二陆(陆云、陆机)、赵孟頫、董其昌、程十发等许多文化名人,都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
同样,松江也是旅游大区,古有唐代的唐经幢、宋代的方塔、元代的清真寺、明代的照壁和清代的醉白池。如今更有上海地区唯一的、全国12个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之一——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自然条件优越,旅游资源丰富。西北部的12座山峰是上海唯一的山林,2000年又开挖了水面积500亩的人工湖——月湖,山水共映,风光秀美。车墩影视乐园、洞泾花桥生态园林、九亭花卉基地、辰山植物园、上海欢乐谷等更是引得海内外游客特别是长三角地区的游客纷至沓来。
首届长三角自驾游产业论坛在松江举办,不仅展示了松江区整体旅游形象,展现出将现代城市建设、历史文化积淀与自然风光完美融合的“新松江”形象,同时,更提升了松江在自驾游产业领域的重要地位。
众所周知,松江区旅游景点很丰富,酒店发展也较成熟,大型项目较多,是自驾游集聚地。上海欢乐谷、辰山植物园、月湖雕塑公园、天马赛车场、佘山国家森林公园等景区深受游客欢迎。交通便捷,地理位臵优越,从市中心的人民广场出发,不堵车的话仅需30分钟车程。住宿方面,全区604平方公里分布了近470家旅游饭店,其中主力酒店床位达6000多张,总床位达2万张,档次齐全,完全能适应自驾游游客的需求。因此,论坛将松江区旅游与自驾游相结合,正是一次完美的组合。
五、聚焦自驾游的管理与规范
2009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年41号文件)中将“进一步完善自驾车旅游服务体系”作为优化旅游消费环境的内容之一。上海市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在创新丰富都市旅游产品中,将打造自驾车旅游等旅游产品的深入完善,作为广大市民、游客休闲度假的旅游产品之一。
这说明,自驾车旅游正在成为各方面关注的重点。同样,自驾游的管理与规范问题,也是各方、特别是众多媒体热点关注的问题,这也当然成为本届论坛的焦点论题之一。
中国自驾游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渐渐成长为一个新的旅游形态、同时也逐步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此背景下,在全国各地由旅行社、媒体、个人成立了众多自驾游的机构,这无疑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自驾游产业的发展。同时我们不得不承认,由于没有进入的门槛,没有一定的标准性限制,这些组织机构也有良莠不齐,其中不乏有追求盈利、而无视自驾游客利益的经营者,也有不少缺乏组织经验和专业指导者,我们也不时地听到自驾游旅游者对组织者服务不满的抱怨声。当然,也有极个别过分追求“自由”,维权过度的人员,损害了组织方和其他人利益的现象。
当前,绝大多数自驾游组织者都比较注重为自驾车旅游者提供各类服务,但往往很少提及自身和自驾车旅游者行为的规范和准则,以及应尽的权利和义务,而这些正是我国自驾车旅游能否持续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之一。国务院文件中提出的“进一步完善自驾车旅游服务体系,规范引导自发性旅游活动。”不仅是要求各方面完善各类相应的配套服务体系,同时也要完善其管理和运行体系。有人认为,自驾游多为自发性的活动,无需进行规范的必要,组织者也不完全是营利性的,无需承担一定的责任。
在本届论坛上,演讲嘉宾、市旅游行业协会黄光荣副会长指出,作为一种具有一定潜在的旅游形态、一种服务,在为旅游者服务的同时,又具有保护旅游者(消费者)的责任,也就是说自驾游客在参与自驾游时,他们的合法权益必须要有充分的保障和维护;同时,组织者应有的权利和义务,同时,应承担的责任也应明确。
对于如何规范,他指出,应由政府或相关部门出台规范自驾车旅游的指导意见。鉴于当前自驾车旅游所涉及的行业和领域归属部门难以界定,无论是旅游、交通部门,皆暂难以出台相应的规定;可由相关部门出台一个具有指导性、规范性、公平性和可操作性的自驾车旅游的示范合同文本,以明确自驾车旅游者和组织方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将法律、法规和行业要求贯穿其中。使自驾车旅游者和组织方都有章可循,在当前不失为是一个可行的办法。
这个观点一经提出,马上得到了众多媒体的聚焦,新华社、人民日报、东方网、文汇报、新民晚报等纷纷报道,充分显示了这个热点问题的重要性,也提升了本次论坛的影响力。
六、大胆尝试全新自驾旅游模式
本次论坛通过线下活动,和“申城自驾游俱乐部”的实际运作,在关注传统自驾游模式的同时,也创新和实践了全新的自驾旅游新模式。
对于传统自驾游模式,即组织车队形式的自驾游,在实践中,越来越失去中、青年游客的吸引力。大家戏称这种模式为“军训”,组织者为了安全起见,一切都是集体行动,上海到无锡的短短路程,延绵几公里的车队有时侯都要开上3-4小时。再加上不同的游客需求,造成对同一服务标准的不满,也使得这种传统的自驾游车队行进的模式有待进一步改进。
对此,组委会在组织“飞机+酒店+自驾车+旅游”项目的“远程异地自驾游”时,就大胆地采用了全新的思维模式,用类似“自由行+车”的方式,与车队行进相结合,有零有整,既满足了广大自驾游客自由、舒适的要求,又满足了对重要路段集中行进的安全要求,并规避了异地出游对线路不熟的缺憾,深受广大游客的喜爱。除了借鉴传统自由行的经验教训之外,还对自驾租车的规范和流程进行了充分整合,确保了游客的安全,也保证了汽车出租企业的权益。
本次论坛的另一大尝试,就是线下活动“万车游松江”模式的运作。以自驾游为纽带,以整合营销、市场运作和推广为手段,以“打包优惠”为卖点,在松江区商旅委的大力支持下,推出了“万车游松江”欢乐自驾大礼包。以99元的价格,汇集了十二大景点、八大酒店共计1109元的门票和抵扣优惠。在掀起松江区旅游新高潮的同时,也以实际行动来尝试和实践自驾游的全新模式,即以散客为主的整合营销、市场推广的新模式。
本《工作报告》的第四部分,将重点汇报“万车游松江”的有关情况,在此不再赘述。
第四部分 万车游松江的论坛落地活动显现模式效应
一、市场运作,大胆创新
在松江区商旅委的大力支持下,由长三角自驾游产业论坛组委会主办、RTA(中国自驾游联盟)承办的“万车游松江”大型自驾互动项目,作为首届长三角自驾游产业论坛的落地活动,以及松江区“上海之根”文化旅游节、购物节的重要项目,于8月上旬正式揭幕,并延续到2011年底结束。该活动具有周期长、涉及面广、参与人数多的特点,引发了松江自驾游的热潮。
人民日报、新华社、东方网、上海市人民政府官网、商务部官网、国家旅游局官网、上海旅游局官网头条、上海商报、中国旅游报、旅游时报等数十家媒体和政府官网进行了宣传。
正如松江区政府官网的新闻上所讲的:“作为上海历史文脉的发源地之一,松江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但却同时存在着景点间距离较长、难以成片开发的尴尬。而此次推出的自驾游大礼包,主要针对的就是长三角居民这一群体,而将原先相对分散的景点、服务业串珠成链,既能够让市民增加对松江旅游的了解,也能够让市民享受到团购的优惠。”
活动推出了价值千余元的欢乐自驾大礼包,涵盖了12个景点、8个酒店的优惠套票、抵用券等,仅以九十九元的超低价面向广大市民。整个活动期间,将吸引和发动数十万人次的自驾游客前往松江游玩,极大地推动了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整个活动采取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在松江区商旅委的牵头下,组织松江区重要旅游企业讨论,并由承办单位进行具体谈判。由此商定各景点、景区、酒店、宾馆的优惠方式、结算价格,以及活动时间、规则等。由承办单位自主推广、销售、结算,纯市场化运作。
考虑到是首次推出该项活动,承办单位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在短短两周内完成了所有谈判、签约、设计、印制、网站制作等工作,于8月初正式上线销售。
虽然因为谈判周期短、上马快,而造成结算价优惠程度不高,距离理想价位还有相当大的距离。但是,为了确保首次活动圆满成功,吸引更多的人到松江旅游,经组委会多次讨论,最终大胆定价99元。也就是说,去除物流、印刷、防伪、渠道等相关费用,且不计算人员、差旅、办公等其他日常成本,也将高出纯结算成本85%。
纵使如此,就整个活动来说,市场化的运作也算非常成功,既确保了“大礼包”的价值,又大幅降低了销售价格。通过对市场的精确预测和计算,承办单位精准地预算了实际使用率,从而使整个活动做到了微亏或基本持平的效果,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一举三得”。
与此同时,承办单位还充分发挥媒体优势,在不考虑整个活动的硬性成本与销售额比例的前提下,又投入大量资金进行集中宣传,在《新闻晨报》、《申江服务导报》、交通广播频率、上海电信等各大宣传平台进行了大幅宣传。一时间,“万车游松江”响誉沪上。并通过中国电信等途径,将“大礼包”推向了整个长三角区域,吸引了大批长三角其他地市游客到松江游玩。通过人民日报、新华社、东方网等主流媒体的强势舆论影响;通过SMG团委官网与市税务局、市人保局、海关、中国电信、文新集团、解放集团、文广影视集团、中国移动、锦江国际、上汽集团、上海航空、锦江集团、上海外服、市体育局、深发展、中国银行、建工集团、上海电力、复旦大学等各大单位团委进行了成功对接;通过“去哪儿网”、满座网、满堂网、拉手网、淘宝网等电子商务网站的合作,在有力推动大礼包销售的同时,更成功地宣传了松江、展现了松江旅游的巨大魅力。
同样,本次万车游松江活动也为自驾游的模式打开了一个全新的局面,大胆尝试了“打包销售、整合营销”的自驾游概念,并将目光集中到了“散客”的身上,这才是重要的意义所在。
二、整合营销,关注散客
多年从事自驾旅游的经验提醒着承办单位的决策层,散客才是自驾游发展的重要方向,车队活动仅是锦上添花的效果。那么,自驾游散客的需求是什么?如何为他们提供所需的服务?就成为了本次活动策划的焦点。
首先,就是要关注散客,关注整个长三角特别是上海本地的散客资源,一是要从价格上有足够震撼的优惠力度;二是所需景点、景区既要有足够的吸引力,也有要合理的搭配;三是配套组合和服务必须妥贴和完善;第四点最为重要,就是要让散客能够在第一时间知晓本次活动,并能充分理解和参与。这的确是一个系统工程,环环相扣,密不可分。
其次,就是如何整合好各方面资源,进行打包组合,再进行合理的、市场化、系统化的整合营销,并与主要的销售渠道建立管道,通过网络销售、传统销售、渠道销售等多种方式进行全方位的立体化整合营销。
在此思想的指导下,承办单位盘活了众多旅游资源,推出“打包式”旅游,这种模式不仅对于松江旅游市场、就是对于自驾游产业来说还是第一次尝试。同时,也与以往都是政府带着企业去开展活动所不同,这次松江旅游企业的自主营销意识增强了,开始“走出去”面向长三角市场,自己洽谈企业间合作,同行内资源整合,实现效益最大化。对于政府而言,提供了重要的支持的平台,并做了大量的推介宣传工作,发挥了应有的重要作用。
由此,“万车游松江”大型自驾互动项目自8月上旬正式揭幕,就牵引了许多人的目光。活动推出不到两个月,欢乐自驾大礼包已销售近3万份,市场反响强烈。据《松江报》报道,记者在采访多位参加活动的游客时,许多游客表示,“万车游松江”活动考虑到了自驾游群体的市场需求,大礼包为广大自驾游客带来了实惠,真正实现了“惠民”的本义。
三、提升服务,规避风险
围绕自驾游的特点,以及本次活动的特色,承办单位把提升服务放在了首位。对于散客用户而言,重要的服务无非三点,一是与“车” 相关的服务;二是与“游”相关的服务;三是安全方面的考虑。为此,组委会在寄发“大礼包”时,都统一夹寄了松江区商旅委印发的《松江旅游指南》,内有详尽的交通、旅游、餐饮、停车方面的指示,极大地方便了自驾游客。同时,承办单位与各大合作景点、酒店通力合作,确保自驾游客户的停车位以及其他服务的提供。
对于“游”方面,承办单位主要考虑到方便客户,各主要旅游单位皆可持门票直接入内,而唯一需要预约的欢乐谷,则采取了电话、网站等多种预约途径,并根据预约信息提前为游客换好门票,设专人在欢乐谷的指定窗口为游客办理入园手续,既有效地打击了“黄牛”,又方便了游客,深受好评。为了更好地方便游客,承办单位除了通过物流向客户寄送“大礼包”的同时,还在松江区开设了两个现场取票点,极大地方便了游客。
在安全方面,承办单位在线开通了旅游意外险申报系统,为广大自驾游客提供代办保险事宜,从而解决了客户的后顾之忧。并通过短信、邮件等方式提醒客户的驾驶安全。同时,还在松江开设了车辆紧急救援服务点,客户在松江有任何车辆方面的问题,都可以通过客服热线寻找帮助。
因此,整个活动都从“自驾游客”的角度出发,想得更多、想得更深,把服务做细做全,从而在维护松江区、上海市旅游形象的同时,极大方便客户。除承办单位的客服热线之外,组委会还将区商旅委有关职能部门的电话定为投诉热线,遇到问题都第一时间解决,透明公开、及时通报各方,保证了信息通畅。
四、树立形象,促进经济
策划本次“万车游松江”的活动,重要的一个主题思想就是“树立形象”,一方面,是要树立全新的“自驾游”新形象;第二方面是要突显上海本身自驾游方面的作为和形象;第三方面是要展示“新松江”形象。在充分展示这三方面形象的同时,全力地让利于民、扩大内需、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
“自驾游”是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课题,如何让更多的游客重视“自驾游”而又扩展原先对自驾游认识的局限性,成为组委会的思考。在此基础上,秉承松江区领导“让更多人了解松江、让更多人来松江”的指示精神,策划本次活动,也期以此为契机来展现上海自驾游的特有魅力。
据松江商旅委的报告及《松江报》的相关报道,在首届长三角自驾游产业论坛和论坛线下主题活动“万车游松江” 活动的助推下,国庆假期松江区散客自驾游市场形成高潮。
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内的上海欢乐谷、辰山植物园、佘山国家森林公园和月湖雕塑公园等停车场私家车爆棚,浦南地区乡村旅游景点自驾车络绎不绝,带动了全区旅游饭店客房入住率。7天中,12家旅游饭店共接待旅客1.08万人,同比增长5.5%,平均客房出租率46.1%。假日旅游者更多选择度假型、经济型饭店的趋势日益明显。佘山度假区内6家旅游饭店平均客房出租率56.82%,世茂佘山艾美酒店、佘山森林宾馆、松浦度假村、东方佘山索菲特大酒店的平均客房出租率 分别达到77.2%、64.82%、66.76%和53.53%;城区内6家旅游饭店平均客房出租率虽为36.62%,但宝隆花园酒店、立诗顿宾馆和锦江之星大学城店的平均客房出租率也分别达到52.63%、64.17%和96.92%。
五、全新理念,全新尝试
通过对万车游松江活动的运作,组委会在宏观上认真思考自驾游产业的同时,也在微观上研究自驾游自身的组织和运作。就自驾游的形式而言,探索出远程异地、城市周边、专业探险这三大类;就出行组织方式而言,则分:纯自助出游、有组织的自助出游、车队集中出游三个方式。
对于参与自驾的人群,我们意识到自驾游与传统旅游有一定区别。也就因为这一人群特点,而对于我们的市场推广而言,应重点关注网络、电台等方面的推广,并逐步与传统纸媒体传播相结合,才会起到必要的作用。
散客市场是最大的市场,如何合理引导、如何扬长避短,是本次万车游松江活动带给我们最大的启示。在活动期间,一些地市旅游局纷纷来电了解和咨询,在探讨这一模式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认可了活动的效果。他们认为这很好地解决了政府、景区、组织者(含旅行社)、游客四者的关系,实现了整合营销的宗旨。
应该讲,这种全新的模式和全新的理念,值得进一步推广,并在下一步的工作提升、再提升。
第五部分 论坛后续思考和组织工作中的不足
通过首届论坛的举办,我们与各地政府旅游主管部门、旅游企业、媒体,以及普通的自驾游客都有了深层次的沟通。同时,就论坛自身而言,也收获了许多好的建言建意,成为办好下一届论坛最好的精神鼓舞。在此期间,我们通过与官、学、商、媒四方的交流,对论坛提出了如下的意见和建议,让我们获益匪浅。
第一、首届论坛内容稍显单薄
对于本次论坛,听到最多的声音是觉得内容稍显单一,特别是对于自驾游的讨论并不十分深入。虽然造成这方面的原因很多,包括整个业界对自驾游的研究中,并没有专业的专家组和专门课题组,再加之首届论坛头绪繁多,前期准备工作时间也比较短。
对此,我们希望通过连续举办论坛、增加各类互动活动、设立专门的专家库和课题组来解决。希望通过论坛一届一届地办下去,通过每届一个主题来关注当下最重要的内容,以点带面的深入下去。再通过区域间的联动来扩大论坛影响,加强各个层面的对话、交流、沟通,从而实现论坛的宗旨。而论坛组委会将作为常设机构一直处于运作状态,一方面努力筹备最新一届论坛,另一方面组织专项的课题研究,为政府和企业决策当好参谋,为地区旅游经济发展做好助手,为游客出行的方便、安全提供帮助,并最终提升自驾游产业的全面发展。
同时,以论坛为核心和平台,增加一系列的配套活动。一是加强 交流与合作,学习和探索“长三角旅游联席会议”的精神和宗旨,结合官、学、商、媒四方面,组织专题的研讨会。论坛是一个发布、总结、展示的平台,以听为主,那么在台下就需要进一步的沟通和交流。二是加强联动机制,不仅论坛本身要走出去,争取到各地市轮流举办,就是每届论坛的成果,都需要与各地交流、巡回演讲或作主题演讲。三是为各地区旅游增加宣传、发布的平台,借论坛之机向广大市民、旅行社或旅游组织机构、新闻媒体发布。四是举办自驾游博览会,以形象展示等多层次、立体化的方式与游客作亲密接触。五是举办各类旅游招商活动,为自驾游资源丰富的地区招商引资、筑巢引凤。
最后,要构建一个自驾游的专家库,从自驾游宏观发展、组织管理规范、目的地管理和建设、市场规划和营销、上下游产业链协调、房车发展研究、自驾游服务与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入手,广邀群英,汇集官、学、商、媒四方专家和精英,成立一个专业的、权威的、有效的专家库机制。并每年针对论坛的主题,成立若干个课题组进行专门性研究,并做好成果发布和转化的工作。在此基础上,开展相应的评比、创建工作,有条不紊地逐步推进自驾游产业发展。
第二、自驾游产业链尚需进一步明晰
对“自驾游”而言概念还是较为明朗的,但是一旦冠以“产业”二字,就相对深入了许多。众多与会人士表示,首届论坛只是把“自驾游”作为一个大主题提了出来,但对“自驾游产业”没有进一步的明晰和解释,显得较为模糊。的确,谈到自驾游产业,就不得不上升到上、下游产业链的层面。就旅游本身而言,产业链已经相对清晰,而与自驾游的结合,恐怕不是简单的“车+旅游”的概念了。自驾游产业是一个即老又新的课题,需要各方有识之士的共同研究和探讨。
论坛冠以“自驾游产业”之名,就是希望在“自驾游”的“题眼”上,引起更多政府、专家、企业、媒体关注,加了一个“产业”并不仅仅多了两个字,而是放大到了产业经济领域,要从一个更为宏观的角度来思考和观察了。
因此,自驾游产业与传统旅游产业、汽车产业、汽车后服务产业、租车业、保险业、户外休闲、探索运动等产业领域的联通和互补,就更加值得关注了。鉴于此,本届论坛对“自驾游产业”未作过多的界定,就是希望各方不再囿于现状,而是大胆创新、放宽思路地去思考自驾游产业的问题,从而更科学、更理性、更准确地来定义,最终更好地促进自驾游产业的发展。
由产业链的形成,来带动各相关领域的发展,并充分发挥催化剂、润滑剂的作用,为自驾游服务,为产业服务,为经济发展服务。
第三、市场管理和规范未能形成有效成果
诚然,综合本届论坛的各方面情况,特别是各地市旅游局和广大媒体意见,对于市场管理和规范都是非常重视的。在论坛上,黄光荣副会长以演讲嘉宾的身份提出了对管理和规范问题的思考,并大胆地提出了《自驾游合同》的概念。
由行业管理者的角度提出的《自驾游合同》的概念,一定不同于民间自发制定的自驾游双方的内部协定,它必须充分考虑到法律层面、政策层面、市场层面等宏观内容,也必须充分考虑到保护企业发展、维护游客利益的双重作用。因此,也立即得到了广大媒体和部分地市旅游局领导的呼应。
接着,就政策层面而言,短时间内形成行之有效的管理规范显然还不成熟,各地主管部门出台的《标准》、《办法》,大都是从地接服务、景点景区服务角度来考虑的。因此,我们希望以此为引子,来大胆尝试各种自驾游的组织形式、生存形态,从最初的《自驾游合同》作为起步,来引申对自驾游的管理和规范。
还有一个重要的课题未在本届论坛中提出,但也同样困扰着广大业界人士的,就是众多车友会、俱乐部等组织形式的存在。一方面散客出行,重点是政府引导、自我约束;另一方面,旅行社等组织自驾游,有既定的政策法规作为指导,有完善的安全防范体系作为基奠。这两个方面当前都有章可循。但是,大量车友会、俱乐部这些没有旅游资质的机构,事实上在操作着自驾游的组织工作,就存在着极大的管理漏洞。既没有相关政策法规支持、更没有完备的风险防范体系,对组织者而言,战战兢兢生怕出事,对参加者而言,心中没底、难以尽兴。
那么车友会、俱乐部组织的活动,是不是旅游的范畴呢?在我们接触到事例中,特别是在遭遇了事故和灾难之后,往往会归结到旅游范畴。可是,我们如何把事后处理改到事前管理,如何把不具备经营
资质的单位组织起来,加以培训、教育和管理,如何把更多的自行出游变为有组织的、至少是有关怀的出游,就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也是一个社会责任感的问题。
论坛就是希望通过这一系列的运作和思考,来大胆尝试和实践,在各地市旅游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来充分发挥论坛平台作用,促进自驾游市场的管理和规范,确保游客安全。
第四、本届论坛与企业的互动太少
许多与会政府代表以及企业负责人在会后都向组委会反映,本届论坛太过官方,讨论的都是较为宏观的问题,对企业有一定的启发作用,但与企业的互动太少,在理论联系实际方面做得不够。出现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是论坛容量有限、配套活动偏少的问题;二是自驾游的理论课题研究尚不深入,更缺乏实践基础;三是承办单位由于分头管理,从而减少了政企间交流和沟通的机会。
就整个论坛来看,官、学、商、媒四方面单一拆分,每一方面都做得不错。“官”:论坛得到了三省一市的省级旅游局的大力支持,都作为支持单位,特别是上海市旅游局领导和相关部门的重视,近80个地市、区县旅游局和相关县市人民政府作为联合支持单位,大多数旅游局和地方政府派员参加,足显政府的重视;“学”:邀请到了业界的著名专家、学者、行业管理者,就专业的主题进行演讲;“商”邀请了近百家旅游企业负责人和代表与会;“媒”四大传媒集团和许多专业媒体牵头参与,各地媒体和政府官网纷纷报道。
但是整合到一起,还是显得不够具有“整体性”。以此为鉴,下届论坛,乃至今后的论坛,都将紧密围绕“沟通、交流”作文章,在此基础上,打造论坛这个优质的平台和舞台。
上述意见建议都是论坛举办期间,以及事后回访中的一次汇总。事后,组委会也多次召开总结会。先是各承办单位各自总结、汇总,再是在松江区商旅委的大力支持下,由组委会全体班子,与各承办单位开展座谈和总结,在肯定工作成绩的同时,也提出了对组织工作中的不足,以期积累丰富的经验,为今后论坛的举办奠定基础。
首先,组织工作不够紧密
虽然整个论坛的流程圆满、顺畅,但是在整个幕后组织工作中,还是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这主要体现在出席情况的不确定、物料准备不够充分、现场签到较为混乱等方面。虽然有许多的客观原因存在,但是,就总体的流程管理和策划来看,还是有许多欠缺的,这也是今后必须要注意的。
出席情况受到黄金周临近、各地旅游活动不断、党代会和换届工作的影响,出席领导的行程不断地变化,往往在最后一两天会接到许多旅游局来电,鉴于这个原因或者那个原因,原定局长来的改为副局长来,原定这位副局长来的换为另一位副局长,原定当晚到的要改到第二天到。凡此种种,为论坛带来太多的不确定性。
在此情形下,区委常委、副区长王军在听取组委会汇报后当机立
断,制定了针对出席情况的各种预案,解决会场到酒店的接驳问题,使得可能严重影响现场的隐患得以解决。张培荣副区长在区旅游节购物节举办的当口,百忙之中出席论坛开幕式。市旅游局沈山州副局长参加完其他区的活动,饭都顾不上吃、马不停蹄地赶到开幕式发表讲话。这在让我们感动的同时,更加坚定了信心,一定要把组织工作做好,来回报各级政府、各位领导的关怀和支持。
其次,时间选择更需商榷
本次论坛选择在9月召开,主要是考虑到了放在市旅游节、区旅游节期间。虽然在声势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正值黄金周前夕和旅游旺季,对于政府邀请工作带来了巨大的难度,特别是后期的变数太多,也给论坛的举办带来了危机和不小的压力。
更为重要的是,选择在一个繁忙的季节召开论坛,也让与会者少了许多交流的机会,更少了许多深入思考的时间,从而把更多的问题流于表面。我们一直认为,论坛就像一台戏,“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更多的是要在台下的功课,这也是基础所在。因此,我们在论坛时间的选择上,将更加谨慎,既要确保论坛的现场效果,更要让论坛有更多的积淀,最终促进自驾游产业的发展。
再次,必须进一步加强市场运作
本次论坛在市场运作上并不成功,主要的原因是由于主赞助商的审批时间过长,而论坛的筹备时间较短,最终造成既定的主赞助商未
能如期签约。虽然组委会在策划论坛时,制定了完备的招商计划和方案,图文并茂,但是由于主赞助商的未到位,最终导致其他小的、待时而动的赞助商的合作也未能落实,其结果就是整个论坛无任何收入。
经费的缺失,给论坛带来了巨大的资金压力。承办单位翰荣传媒承担了论坛前期、期间、后期的《新闻晨报》、《申江服务导报》的宣传费用数十万元。承办单位RTA承担了前期、期间的运作费用和其他宣传及网站费用亦数十万元。至于酒店、会场、就餐等落地费用,则由其他承办单位承担了。
论坛经费的紧张,除了让各承办单位承担了大量的资金压力之外,也使得论坛原先的许多设想无法实现,让论坛的组织工作捉襟见肘。但是,各承办单位顾大局、识大体,在千险万难中还是挺了过来,把首届论坛圆满办成了。希望接下来的论坛,组委会能充分吸收教训,把市场运作工作做好,从而使论坛的整体运作更加流畅,让专家库、课题组的组织工作更加顺利和成功。
最后,工作班子需加强学习
整个工作班子应该加强自身在自驾游领域的学习和研究,应该有战略的眼光、全盘的视野来考虑问题,这样才能把论坛组织好,才能把论坛策划好。为此,组委会常设的秘书处将定期开展培训和学习,并定期与专家、学者开展交流研讨,学习中提升。所有的秘书处工作组成员,也要加强对论坛组织、策划方面的专业学习,将对组织工作
的提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与此同时,组委会将印发《长三角自驾游产业论坛宣传手册》,手册中重点展现首届论坛的盛况与总结,并发布下一届论坛的相关内容,还将另行制作和发放《长三角自驾游产业论坛通讯录》(2011内部版)。
第六部分 下届论坛的设想
一、时间及地点安排
时间方面,考虑到既要确保足够的前期组织、运作时间,又要避开“5.19”国家旅游日热潮、高考、中考等时段。经组委会内部会议商定,初步定在5月份的第二周,并避开周末。这样的时间安排,将使得领导和嘉宾邀请工作更加顺利,也便于各项论坛配套工作开展。
地点的选择,当前有“轮流坐庄”和“固定举办”两种意见,两种意见都有明显的优势,如何取舍?经工作组多次会议商讨,并征询各方意见,初期考虑采用“固定举办”,至少是近两三届固定在上海地区举办。与此同时,还将采取固定举办与巡回宣讲的方式相结合。待论坛成功举办几届,有了足够的影响力的时候,再考虑采用“轮流坐庄”的方式,到泛长三角地区的其他地市举办。
二、组织架构
下届论坛除继续邀请上海市旅游局、江苏省旅游局、浙江省旅游局、安徽旅游局作为支持单位之外,将提议请示国家旅游局作为指导单位,具体的行动将先充分听取各省级旅游局的指示精神,再视实际情况而定。
同时,组委会将力邀解放日报报业集团、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上海东方传媒集团(SMG)、新华日报报业集团、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安徽日报报业集团作为特别支持单位,以媒体的层面来支持论坛。
主办单位拟由常设的组委会牵头,并邀请举办地、主赞助商、冠名赞助商共同联合主办。此外,首届论坛的联合支持单位,即上海市17个区县旅游局、委,江苏省13个地市旅游局,浙江省11个地市旅游局、委,安徽省12个地市旅游局、委,以及三省一市的23个相关县市人民政府,将从下届起担任历届论坛“共建单位”,并在组织机构中列出,不再重复发文确认、回复。还有,组委会将从其他县市人民政府中选择部分县市担任“联合支持单位”,以进一步加强与地市政府的沟通、交流和合作。
三、活动内容
1、新闻发布会
时间初定在主体活动,如论坛、博览会活动前一周左右举办新闻发布会,拟邀请50-80家媒体参加,新闻发布会将发布本次论坛以及相关活动的信息。
同时,组委会将上海市旅游局办公室杨兢副主任,以及江苏、浙江、安徽三省旅游局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定期不定期地向各地、各类媒体及时发布新闻通稿或信息。
2、长三角自驾游博览会
拟在论坛召开前举办长三角自驾游博览会,参展对象为泛长三角区域内的旅游接待企业,包括景区、景点、旅游项目、酒店、宾馆以及相关企业。同时,还将接受地方政府或旅游主管部门的组团参展,39 接受相关媒体、网站,以及旅行社、门票代理机构的参展。
博览会的观众分为两类,一类是专业观众,包括旅游采购商、旅行社、代理机构、车友会、俱乐部的代表、政府代表、媒体等专业人士;另一类是广大市民、游客。博览会向市民免费开放,重点是向广大游客介绍、推荐、展示各自驾游目的地的形象。
博览会现场原则上不发生现场销售,但可向广大市民发送赠券、赠票、优惠券、宣传资料等,博览会参展商与专业观众代表将组织专场见面活动,提供沟通、交流、谈判、合作、签约的机会。
3、招待晚宴及开幕式
在论坛开幕前一天晚,即各地代表报到日,举办论坛招待晚宴。在博览会第一天上午举办开幕式,开幕式将邀请领导和嘉宾出席,按一般性博览会流程策划。博览会举办开幕式后,论坛不再举行开幕仪式,博览会开幕式即标志着论坛开幕。
4、高层论坛
高层论坛拟采用半天至一天时间,根据主题邀请相关官、学、商、媒四方代表演讲,论坛将采取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5、专家库成立仪式
在高层论坛最后一个议程,或者招待晚宴上,举办自驾游专家库成立仪式。“长三角自驾游专家库”的名称为待定名称,具体名称由
组委会充分协商并提请各省级旅游局审阅后确定。一旦确定,即向官、学、商、媒等四方面的专家发放邀请函和聘书。
同时,论坛将宣布下一届的自驾游研究课题和课题组成员。
6、自驾游圆桌会议
围绕本届论坛的主题,各与会领导、企业、媒体参与,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并在会议的最后,就某些方面达成共识,发布报告或宣言,为本届论坛进行总结。
7、自驾游发布会
拟在论坛举办前期,举行若干场“自驾游发布会”,为各地旅游主管部门、地方政府、重要的景点景区提供发布平台,提供一站式服务,解决发布者的后顾之忧,并进一步降低发布单位的支出成本。
参与发布会的专业人士包括组委会邀请的对应领导和嘉宾之外,发布者可以自行邀请,或提供要求由组委会代为邀请其他相关人士。
8、万车游活动
在“万车游松江”的基础上,再推出新一期的万车游活动(一地或多地),具体策划方案另行商定。
四、主题议题
2012第二届长三角自驾游产业论坛主题、议题待定。
第七部分 寄望
在各级政府、各位领导的亲切关怀,和各位专家、各家媒体、各家企业的大力支持下,2011首届长三角自驾游产业论坛圆满落幕,带助推自驾游热潮的同时,也给各方带来了更多的思考。
这仅是开始和起步,组委会全体工作人员将不负各级政府、各位领导之众望,秉承办论坛之宗旨,全心付出、不断努力,办好论坛、提升影响、扩大效应。也希望以论坛的微薄之力,为促进自驾游产业发展、繁荣各地旅游经济、推动泛长三角区域联动、更好地服务于民作出应有的贡献。
也恳请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各位领导和专家、学者、媒体、企业,继续关注、关心我们,继续支持我们,我们一定全力以赴,竭尽所能,办好论坛。
(完)
长三角自驾游产业论坛组委会
【2011马铃薯产业工作总结】推荐阅读:
马铃薯生产机械化09-16
马铃薯全程机械化技术06-10
秋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06-10
巉口镇马铃薯经销协会简介09-20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教学反思07-06
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的教学反思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