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机械论文(精选11篇)
1.建设机械论文 篇一
首页目录
申请入会须知
会员条件
入会程序
申请认定定点培训机构资格须知
定点培训条件
会员机构分类
认定程序要求
开展建设机械岗位培训业务须知
教学流程管理
学员证书管理
定点机构管理
违规行为处理
证书使用管理
学员报名须知
辨别正规机构 证书查询途径 报名学习渠道 颁发证书种类 机构综合特色 异地集中学习岗位培训机种
申请入会须知
2009年会员大会通过的《中国建设教育协会建设机械职业教育专业委员会工作条例》规定如下: 申请加入本会的会员,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拥护中国建设教育协会的章程和本会工作条例;
(二)有加入本会的意愿;
(三)在本业务领域内依法建立的部门或企业、事业单位(营业执照、机构代码、事业单位证书等)
(四)部分个人会员(热心行业管理的专业人士、技术人员、院校教职工等)
入会程序如下:
(一)通过本专业委员会填报中国建设教育协会入会申请表;(可在中国建设机械职业教育网下载)
(二)经建设机械职业教育专业委员会初审,中国建设教育协会批准;
(三)由中国建设教育协会发给会员证。
申请认定定点培训机构资格须知
定点培训条件
2011会议通过的《会员定点培训机构认定与规范开展职业培训业务管理办法》(试行)规定如下: 依法设立且符合下列条件的本会各类会员,均可依会员章程,自愿向本会提出申请设立定点培训机构。
1、机构会员应以促进建设行业劳动者技能提升,实现和促进劳动就业、履行社会责任为宗旨;
2、具有与培训职业(工种)、规模和课程相适应的师资、场所、设施和管理人员;培训方法和形式适应培训对象学习需求;具有一定的组织社会培训经验;
3、制订有健全的培训管理和财务制度;管理规范,培训质量较高,信誉较好,近二年内无不良从业记录,没有发生学员重大投诉事件;
4、用于建机操作培训及从业人员教育培训的场所相对固定,设施设备等齐全;
5、配有专门教务管理人员,培训师资符合本办法规定条件;培训后学员满意率较高,就业率较高。
6、坚持“职业操守、理论结合实际、技能培训”相结合的教学原则,课程设置符合培训对象的需要;
7、《会员定点培训机构认定与规范开展职业培训业务管理办法》规定的其他要求。
会员机构分类
会员定点培训机构认定目的是整合我国建设机械领域的各类社会教育培训资源,规范会员单位培训机构业务,为建设施工机械操作与管理人员提供多层次、多形式、高质量的培训服务、继续学习和终身教育,切实提升劳动者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推动建设机械职业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按照“条件公开、自愿申请、平等竞争、合理布局、择优筛选”原则对定点培训做如下分类要求。
(1)建设机械生产制造、租赁、服务、代理商等设立的企业内部培训部门
服务对象:主要面向企业员工和客户设备作业人员,兼顾部分社会学员。
教授课程:限定其主产品或所服务设备的操作原理、作业手册、法规标准、实际操作、工地适应等; 条件要件:不要求社会办学资质;只审查其培训条件;
(2)建筑施工企业的人力资源培训部门
服务对象:主要面向本企业员工、新入职人员;并兼顾部分社会学员。
教授课程:面向本企业建设机械施工需要向协会备案的课程。
条件要件::不要求提供办学许可资质,只审查其培训条件;
(3)具备独立培训能力的科研院所、协会、学会、生产力服务等专业机构
服务对象:主要面向本行业所服务领域的从业人员;并兼顾部分社会学员、教授课程:订单化培训课程及向协会备案的课程。
条件要件::不要求提供办学许可资质,只审查其培训条件;
(4)建设行业院校、职院、职校、技校、职教中心、职高、培训中心等
服务对象:主要面向在校高年级学生和招收的社会学员、转岗转业、待业人员;
教授课程: 全方位培训服务(包括法律法规、职业道德、安全知识与基本技能等);办学许可证允许教授的建机方面全部课程及向协会备案的课程。
条件要件::要求提供办学资质,审查培训条件、师资课程、场地设备;
(5)社会教育咨询、服务机构
服务对象:社会招生学员;
教授课程:订单化培训课程及向协会备案的课程。
条件要件:要求咨询服务机构提供与正规职教学校长期联合办学协议,并提供联合办学单位的办学资质,审查双方的培训条件、管理制度、师资课程、场地设备及其他条件;
(注:具备完整培训能力条件的咨询机构可不受此条限制)
认定程序与要求
提出申请 ——专委会评估——公示备案——认定定点资格——开办培训业务
具体申报材料要求如下:(可在中国建设机械职业教育网 下载填报要求)
(1)定点培训机构申报表
(2)提供机构资质或批文
(3)机构简介,包括:投资者关系、主管单位、办学规模、管理模式及以往培训经验;
(4)培训场所及设施情况
(5)培训机构主要管理人员、培训师资等情况
(6)培训管理制度和财务制度等配套制度
(7)备案的培训课程设置与实施说明
(8)诚信证明材料
(9)材料审核及后续真实性承诺
(10)中国建设教育协会及建机专委会规定的其他必要申报材料。
开展建设机械岗位培训业务须知
教学流程管理
(1)招收学员
广告发布:媒体发布招生简章不得违反广告发布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不得有夸大宣传、欺骗欺诈。学员条件:男16~55周岁,女16—50周岁,身体健康。学员应持近期体检合格证明,无重大疾病及其他影响岗位操作的体质因素。
告知义务:定点机构须履行告知义务,审验学员身份证原件,并复印归档。安排学员阅读并签署《学员培训合同与事项告知书》,明确权利义务。遵守物价收费规定,结合课程学时及教学需求,与学员协商确定培训费额度;
参加保险:对于存在操作者人身风险、危害的机种岗位,定点机构在签署培训合同时应提示学员,由其自愿决定是否参加培训过程的相关保险业务;
学时累计:对于已有一定工作经验和接受过其他社会机构或政府部门相关培训经历的学员,报名时出示,由本人签署和提交培训记录、工作记录以及其他证明文件复印件,向培训机构说明情况并申请累计已有学时,培训机构应为其折算一定的学时,并与当期学时累积计入总学时,并计入培训证书学时记录。
(2)实施培训
班次规模:与教学条件、设备总机时、师资条件、场地条件、学员规模相互匹配。
实施步骤:包括并不限于,居家自学、课堂学习、模拟教学、实操训练、工地适应。
授课内容:覆盖并不限于,法律法规与职业道德、安全教育与事故防范常识、基础理论及设备说明书手册、作业工法标准与实际操作、工地实习与施工现场适应。
班次档案:定点机构建立学员班次台账,可随到随学、累积课时学分与成绩,计入综评结果。
学员档案:学员本人填报《岗位作业人员培训考核申请表》(附表10)、《建设类建设机械操作岗位培训合格证书、操作证核发登记表》(附表11);(表格可在中国建设机械职业教育网下载)
(3)考试考核
备案试卷:定点机构教务部门按备案试卷和实操考核方案,安排理论考试和现场实操考核。
考试考核:按照考训分离原则,主考人和监考人不得由学员当期任课老师担任。
成绩认定:考务负责人组织阅卷,相关班次责任人在《学员培训考试成绩单》(附表12-1)签字。成绩公示:学员成绩单需在培训点公示3个工作日并受理学员异议,确定最终成绩;
受理投诉:学员自主填写《培训满意度调查单》(附表12-2);培训单位盖章后上报专委会归档; 后续反馈:学员取得培训证书后,还可随时登陆中国建设机械职业教育网提出补充意见和建议。
学员证书管理
(1)颁发条件
颁发条件:培训程序合规、修完规定课程、学时足够、成绩合格并公示无异议、学员完成建档备案。档案追溯:考评人、教师身份证复印件,抽查试卷/成绩单,按班次备案存档,期间师资变动需补备案。
(2)证书交接与网上查询
制作传递:专委会加盖钢印印章,递送定点机构授权人复核,妥善保管至移交学员;
记录盖章:学员培训证书由培训负责人签发“岗位名称、课程、学时、成绩(百分制)和结论”,加盖本机构公章或培训专用章后下发。
课程记载:岗位培训记录页统一如下科目:法律法规与职业道德;安全教育与事故防范常识;基础理论及设备说明书手册;作业工法标准与实际操作;工地实习与施工现场适应。
特殊学员:16~18周岁参训学员的证书,定点机构告知学员待满18周岁后方可操作;签署《延迟发放或启用学员证书所涉风险事项告知处理记录》(附表12-3),随培训班次报表向专委会备案;
上网查询:证书移交7~14个工作日内,上传至中国建设机械职业教育网,接受查询和广泛监督。档案管理:专委会和定点机构保管学员原始档案不少于6年。班次表(附表11)长期保存,年检换证、补证时调取相关记录。并按规定向事故处理部门、保险理赔机构出具学员培训考核情况的第三方证明。
满意度测评:自主测评填写《培训满意度调查单》(附表12-2)或中国建设机械职业教育网在线反馈;
定点机构管理
业务指导:专委会加强定点培训机构管理人员、师资培训和业务指导,在实行师资(讲师、考评员等岗位)备案制基础上,逐步实行资格确认,建立师资库。
社会监督:建立培训投诉处理机制,接受培训学员、用人单位和社会对定点培训机构的监督。定点培训机构应就培训内容、课时、收费标准等与学员进行约定,公布投诉渠道。
风险告知:定点培训机构应告知有关社会公开事项、设备操作安全风险等,与学员或学员所在单位签订培训合同,明确双方权利义务,避免和减少纠纷。
质量体系:确保教学效果和培训质量,严格按招生简章、培训合同、课时标准、备案教材实施培训,强化技能训练。提倡小班授课,控制好班容量规模。定点培训机构要健全教学管理与考核制度,明确岗位责任,做好档案管理。
规范运作:职业技能培训工种按照专委会批准项目和科目执行。培训协议事先约定,优先按培训合同执行;对于考核未合格的学员,定点培训机构须再安排一次补培和补考机会。
服务社会:专委会将积极配合定点培训机构开展定向和订单培训,鼓励承担政府安排的培训项目。异地业务:定点机构为方便学员开办的异地班、集中班等按专委会有关异地办班的要求执行;
机构测评:适时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对定点培训机构培训质量进行满意度测评,并定期公布测评结果。表彰优秀:表彰奖励业绩突出、声誉好、满意度高的机构及教师和管理者;网站、新闻媒体公布结果。动态考核:定点机构由地方建设教育协会和建机专委会共同进行业务指导。建立定点培训机构定期考核评估制度,将培训合格率、就业率以及学员满意度作为考核评估的重要标准,实行动态管理,优胜劣汰。
质量管理:培训制度、教材课程、师资课时、培训质量、考评程序、档案抽查、记录真实性、满意度。综合评估:重点对管理制度的执行,课程授课学时和效果,讲师授课质量等方面进行评估。
质量测评:专委会抽查、电话回访,网上反馈等接受学员意见,将满意度结果记入机构考核成绩。
违规行为处理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将给予取消定点、暂停培训或停止上岗等处罚;情节严重者可报请司法处理。
1)提交虚假材料,骗取定点培训机构资格的;
2)弄虚作假,向未经培训人员签发培训记录、伪造成绩单,提供虚假档案,骗取证书的;
3)将定点培训项目委托、转包给其他单位和个人谋取不当利益的;
4)管理混乱、违规收费,虚假宣传,涉嫌欺诈等造成社会不良影响的;
5)肆意诋毁同行或采用其他不正当竞争手段,影响恶劣的;
6)培训合格率、学员满意率连续两年均未达标或软硬件条件不能保证教学质量的;
7)未按规定程序流程组织培训,课程内容违法违规;蓄意讲授或启发从业人员从事违法违规行为的;
8)擅自删减报名协议授课内容、缩短课时,降低培训质量,引发大面积投诉的;
9)学员投诉较多的教师,取消师资资格,一年内不得参与建设机械岗位培训教学。
10)经专委会评估连续两次不合格者及存在其他违规行为,情节严重的;
证书使用管理
使用须知: 《培训证书》由中国建设教育协会监制,建机专委会统一打印、编号管理;持证人自行保管,并遵守证书使用说明所提事项。学员培训合格后,由专委会核发《建设类建设机械岗位培训合格证书》、《建设类建设机械施工作业操作证》;两证联合使用。岗位作业操作证随身携带,遇工地检查时出示。
年检受理:每2年年检一次以保持有效,满六年换发。培训机构在证书上标注年检时间提示,证书由培训机构办理年检,年检时应核实学员档案,宜采用集中时段方式办理;特殊情况也可采用随时预约办理方式,定点机构不得拒绝。
年检条件:年检时符合以下条件应予通过:由学员本人签署或由其就职单位书面证明如下事项: 持证期内未发生安全事故;健康允许,未患有影响继续从事该岗位工作的重大疾病;持证期内接受了包括所在地或就职单位对法律法规、风俗习惯、职业道德操守、施工安全、作业工法、设备升级、突发事件应对等日常教育;未间断相关日常训练,期间转岗脱岗不超过6个月。
知识更新:定点机构可以集训、发放自学资料、网站在线学习等方式为持证学员提供原操作机型升级内容的补训强训、实操或继续教育;具体应包括以下及其最新条款内容:持证期间在施建设法规、施工工法、安全规定、产品升级、标准规程、保险条款、新机型实操注意事项等,并记入《培训合格证书》内页。
年检费用:年检基本费建议考虑证书快递、调档、登记、录入等,按每学员40元收取;定点机构年检过程中的补培、补训费用由培训点与学员根据实际学时协商解决。
补发换发:在遇到换证、补证或证件年检时,持证人应与原定点培训机构申请办理。学员原定点培训机构取消或终止业务的,学员可直接向专委会申请,秘书处查阅相关档案后可指定就近定点机构受理。
证书到期换发时,通过原定点培训机构申请,由原培训点核实原始档案,为持证人提供年检补训,考核通过后上报建机专委会给予办理换发证书。
例外处理:持证人不能出示《培训证书》或《培训证书》记载内容不清、原定点培训机构不能提供真实培训档案的,不予换发证书。培训证书遗失,由持证人向建机专委会和原培训点办理挂失手续,经核实学员培训记录档案真实无误后,原网上记录号作废;可补办换发《培训证书》,重新编号上网。
学员报名须知
辨别正规机构
本会正规定点培训单位均持有两证:①中国建设教育协会会员证书;②建设机械职业教育专业委员会辨别正规机构 证书查询途径 报名学习渠道 颁发证书种类 机构综合特色 异地集中学习岗位培训机种
定点培训资格证书。以上证书上记载有该定点培训机构可以开展的培训科目、专业机种工种的范围;
证书查询途径
2010年开通的“中国建设机械职业教育网”已对2010年底之后的学员证书记录实现了网上查询。对2009年之前的证书,若遇重点工程施工作业检查,可通过原机构向专委会申请加急上网。
报名学习渠道
登录 “中国建设机械职业教育网”在 “定点机构地图” 中查找就近的学校报名。通过建设机械职业教育委员会专业会员单位(大中型工程机械制造商、行业机构、职教机构等)接受系统学习后获得证书。
颁发证书种类
(1)设备操作岗位类:“建设类建设机械培训合格证书”和“建设机械施工作业操作证书”。(中文、中英文)两种版本。分别用于国内工程、国外劳务输出、设备操作、出口设备随机操作手培训等。
(2)专业技术管理类:“建设类建设机械专业技术管理岗位证书”、“全国建设机械中高级管理人员职业资格培训合格证书”、“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专业技术管理人员职业培训合格证书”(机械管理类项目经理、班组长两个层次)
机构综合特色
专委会所辖专业会员多为我国建设机械龙头骨干厂家,均把培训作为提高客户满意度的竞争手段,学员培训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其设备品牌口碑。国际经验证明:对设备操作者1%培训投入,将节约5%的售后服务成本。“专业的事要由专业的人办”;建设机械品种型号繁杂、技术复杂、施工工况多变、安全风险大,岗位操作培训必须由专业人员、专业设备、专业课程、专业程序、专业训练,累积一定学时后才能系统掌握;培训过程学员可自愿参加保险,实训中随时提醒学员安全风险。严禁“压缩机时”、“欺骗欺诈”等违规行为,会员专业厂家和机构软硬件较好,师资雄厚,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能保证培训质量;
异地集中学习
为方便培训需求较集中区域的具备一定机时经验的学员就近学习和降低负担,定点机构可适当在异地办集中班,根据工种需要,应由本定点机构聘用指派教师,可适当租用该所在地社会单位教室、场地、设备及临时使用少量服务配合人员,异地配合服务机构只能在教学场地、设备、服务配合人员等提供协助,无权代理招生、代办培训、代办教学、代办考试等;绝不允许定点机构异地办班中与异地服务机构以“联合招生”、“共同招生”、“委托招生”、“代理招生”、“联合办班”等方式或名义开展业务或对外宣传。
学员报名须知 目录中加入
岗位培训机种
内容如下:
岗位培训机种
围绕“设备操作与维修保养”、“机械设备专业技术管理”两条主线,开展十几类建设机械岗位培训:
(1)挖掘机械、(2)混凝土、砂浆及其制品机械,(3)压实机械,(4)路面机械、(5)铲土运输机械、(6)桩工机械、(7)钢筋加工与预应力机械、(8)装修与高空作业机械、(9)建筑起重机械、(10)升降机械、(11)木工机械、(12)掘进机械、(13)其他中小型机械等十几类建设机械专业领域的岗位培训。
2.建设机械论文 篇二
1956年正值新中国建国初期, 为加速国民经济建设, 原苏联专家建议我国走建筑工业化和施工机械化道路, 中国政府采纳了此项建议, 由国家建筑工程部批准成立建筑机械及建筑机械化研究所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机械化研究分院前身) 和机械施工总局设计室 (建设部北京建筑机械综合研究所前身) 。当时的中国工程施工设备奇缺, 一方面受西方国家封锁无进口渠道;另一方面受经济条件制约无力购买国外装备, 而百废待兴的新中国又缺乏技术, 工程施工对设备的迫切需求为刚刚诞生的研究院提供了发展舞台。尽管当时条件很差, 但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即使从现代的观点来看也令人惊叹!这些早期成果初步奠定了我国现代建设机械发展的基础, 并形成了中国产品系列和技术标准体系。
这一历史时期, 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成果有:
研发成功了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钢筋张拉千斤顶, 为我国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发展奠定了设备基础;
研发成功了起重量10t、跨度长达760m的平行式缆索起重机, 成功应用于新安江水电站主坝的混凝土运输和浇注;继之又研制出20t平行式和20t辐射式缆索起重机, 应用于湖南柘溪水电站和黄河刘家峡水电站坝体施工, 为我国早期水电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研发成功了TQ-10、TQ-45两种型号的快速架设塔式起重机, 开创了我国快速架设塔机的先河, 形成了快速架设塔机整套设计方法和计算模型, 在设计理论和标准制订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TQ-45塔机获得首届全国科学大会奖;
研发出适应高寒地区的冻土层钻机, 为青藏铁路在70年代初期做前期实验性研究、试验提供了关键设备;
研发成功双切削头黄土洞掘进机, 可在土质地层下一次掘孔成型4m的拱洞, 为我国军事工程施工提供了关键装备, 也是我国研发出的第一代盾构设备, 成果获得首届全国科学大会奖;
研发成功北京55型前铲后挖双功能全液压挖掘装载机, 填补了国内空白, 荣获首届全国科学大会奖;
研发成功GHP-250型混凝土喷射机, 为矿山、冶金、隧道和国防工程坑道作业施工提供了关键设备, 并获得首届全国科学大会奖;
研发成功的国内第一台汽车式混凝土搅拌运输车, 为商品混凝土的应用创造了先决条件;
研发成功卧轴强制式混凝土搅拌机, 结束了我国只能生产自落式混凝土搅拌机的历史, 奠定了现代化搅拌站、搅拌楼的发展基础。
研发出建设机械关键部件单排球式回转支承, 在国内外首次从理论上确定了回转支承的性能判定系数α、β, 首次从应力分布、接触误差论证了各种结构形式的回转支承的寿命和承载能力, 并制定了国家标准, 为我国建设机械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其应用范围涵盖了起重机械、土方机械、混凝土机械、高空作业机械等领域, 为此项目获得1989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与株洲市建委合作完成的中型空心砌块住宅建筑机械化施工成套技术, 为我国推广机械化施工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样板;
1980年《建筑机械化》杂志创刊, 1981年《建筑机械》杂志创刊, 1989年《中国电梯》杂志创刊, 这三本杂志均为本领域最早创刊的综合性专业技术杂志, 为行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2 近20年研发的关键产品和技术
2.1 概述
上世纪90年代初至今, 是我国建筑业大发展的最好时期。建筑业空前繁荣, 大型、特大型工业建筑相继问世, 具有显著时代特色的大体量公共建筑、民用建筑层出不穷, 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大量应用和新型建筑结构的创新使传统的建筑机械已无法满足现代施工的需求, 迫使施工企业大量进口施工装备, 一些国际著名厂商纷纷到中国投资建厂。国际先进设备的广泛应用, 使我院科技工作者耳目一新, 看到了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找准了研发方向和目标, 即瞄准国际先进水平, 结合我国建筑施工急需, 集中力量重点突破, 引领行业技术进步。
在此期间, 国家在该领域也给予了大力支持, 从“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开始, 到“十一五”、“十二五”国家重点科技支撑项目, 相继设立重点支持专项, 建设机械技术和产品研发进入到黄金时期。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在钢筋机械连接与钢筋加工机械、电梯与电梯安全技术、砂浆混凝土与混凝制品机械、装修与高空作业机械、起重升降机械、桩工机械产品和技术、建筑机械标准化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 研发出了一批行业急需的技术和产品, 并实现了产业化。除满足国内施工需要外实现了批量出口, 为我国建筑施工行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2 钢筋机械连接技术与设备
自90年代开展钢筋机械连接技术与设备研究开发至今已经20年, 先后形成了钢筋径向冷挤压套筒连接技术和设备、钢筋锥螺纹连接技术与设备、钢筋直螺纹连接技术与设备, 在国内外数千项工程中得到应用。1997年,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开始钢筋剥肋滚压直螺纹连接技术的研发, 经过潜心研究和大量试验, 1999年, 钢筋等强度剥肋滚压直螺纹连接技术及设备研制成功。该项技术是钢筋等强度直螺纹连接技术的一种新形式, 为国内外首创, 获国家技术发明专利 (ZL99 1 18912.4) , 被列入“建设部十项推广新技术”、“国家重点推广新产品”、“国家级工法”。
2.3 钢筋加工机械及施工技术
1992年研制成功GWC1250型钢筋网焊接设备, 填补了国内空白, 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在此基础上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相继开发了GWC全系列钢筋网焊接设备, 己形成完整的钢筋网焊接设备成套技术。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智能化钢筋部品生产成套设备研究与产业化开发”和“钢筋工业化施工关键技术研究”两项课题的形成了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钢筋加工技术与设备, 为我国钢筋加工配送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装备与技术支撑。目前“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工程钢筋加工自动化成型技术和设备研发与产业化》正在进行研发。
2.4 电梯及电梯安全部件
90年代初, 我国电梯整机市场基本为外资企业占领, 国内民族企业亟待技术支持,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率先开发了中高速交流客梯、变频调速无机房电梯、公交型自动扶梯等五种整机技术, 并将技术提供给国内三十多家生产企业, 为民族电梯工业发展奠定了基础。目前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梯整机产品已由90年代初市场份额不足3%上升到45%, 并出口到世界9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电梯关键部件方面, 开发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双向动作限速器、双向制动安全钳、电梯门系统、电梯控制柜等领先技术, 为部件制造企业提供技术支撑。目前国内电梯制造企业的部件产品市场份额已超过60%, 一些国际著名公司也采用民族企业产品。
电梯实验设备是保障产品质量的重要装备, 研发的二合一限速器试验台、多功能限速器试验台、电梯控制柜性能调试和检测平台、电梯光幕性能调试和检测平台、电梯门机性能调试和检测平台、扶梯梯级间隙调试和检测仪、电梯门锁试验台、限速器动态拉力试验装置、瞬时式安全钳试验装置、安全部件试验塔架等20多种电梯专用检验检测装置在全行业得到广泛应用。
改革开放初期, 我国电梯标准尚未形成体系,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及时主持制定了与欧洲先进标准同步的《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液压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等三十多项国家标准, 建立了我国电梯标准体系, 由于中国电梯产业发展迅速, 我国已成为全球电梯产量和电梯保有量最大的国家,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在国际标准化组织中的影响和地位日益提高, 为中国电梯行业争取到了更多的话语权和利益。
1992年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在国内率先建成了国家电梯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承担电梯产品质量的国家监督抽查、评优认证、仲裁检验、制造许可的型式试验、鉴定评审及客户的委托检验等任务;接受有关单位和部门委托的各种第三方的检测任务;承担有关标准的编制工作和标准研究、检测技术和试验方法的研究, 开展检测设备的研制以及电梯标准、检测等方面的人员培训工作等, 为我国电梯产业的健康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5 混凝土及制品机械技术与设备
90年代初期, 由于粘土砖的烧制大量破坏了土地并造成环境污染, 国家急需用建筑砌块替代粘土砖, 而能否实现这一重大国策, 砌块成型设备是关键, 为此, 国家科技部设立了“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QM-12砌块成型机”,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 在消化、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 研制出适合我国国情的QM、QT系列砌块生产设备, 有力地促进我国砌块建筑特别是多层和高层砌块建筑的发展。同时, 主编了我国第一个《小型砌块成型机》和《混凝土制品机械术语》标准。
在建筑砂浆的连续搅拌、输送、喷射、抹平全部实现机械化施工方面, 至今为止仍是世界难题,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自上世纪70年代始, 几代科技工作者坚持不懈致力于科技攻关, 始终站在技术最前沿, 取得了可喜的阶段性成果。80年代研发成功我国第一代砂浆搅拌、泵送联合一体设备, 垂直输送突破100m、水平输送达到400m;在“九五”期间, 该项目列入国家科技攻关计划, 研发出系列产品, 广泛应用于三峡工程、码头施工、岩土工程注浆、铁路基础注浆、大体量砂浆输送等施工, 替代了进口产品。在“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课题《既有建筑改造注浆加固和表明防护喷涂设备开发》研发中, 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实现了自动喷涂的功能, 能够完成各种砖混和砌块结构建筑中抹灰作业的灰浆垂直或水平输送、喷涂作业, 可无级调速, 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在此基础上, 主编了我国第一本《机械喷涂抹灰施工规程》和《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
2.6 混凝土布料机械
混凝土布料设备是商品混凝土泵送到施工浇注层后将混凝土送达浇注部位的关键设备,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在全国最早研发成功系列布料幅度为10~32m的液压式混凝土布料机, 包括移动、固定、船载、内爬、楼板爬升、车载、轮式、履带式、快装等型式。其中, HGY10型混凝土布料杆获1999年建设部科技进步三等奖。承担了国家级课题《铁路现浇梁专用混凝土布料机》和“九五”科技攻关项目《起重、布料两用塔机的研究》, 该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获建设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2.7 建筑装修和高空作业机械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在国内最早从事吊篮、擦窗机研发的单位, 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研制国产高处作业吊篮, 相继研制开发了ZLD150~ZD1000型系列高处作业吊篮;2001年开发成功具有双倍安全性能的ZLP800型系列吊篮。这些产品为淘汰安全事故多发、频发的竹木脚手架和钢管扣件脚手架起到了关键作用, 技术在全国普遍推广, 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吊篮生产国和产品出口国, 彻底改变了依赖进口的被动局面。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在主编了国家标准《高处作业吊篮》和《擦窗机》, 1996年承担了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墙面清洗维护装修设备”, 在此基础上, 结合近几年来国内各种高层建筑的形式研制了插杆式、滑车式、台车式、悬挂式、轨道式和轮载式擦窗机, 完成了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异型建筑外立面施工、维护关键设备技术与产业化开发”、“建筑幕墙和电梯安装无脚手架施工作业装备技术与产业化”的研究, 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8 施工升降机械
九十年代初期, 我国高层建筑开始大量涌现, 人员和物料的垂直运输, 尤其是施工人员的安全升降成为制约施工效率的难题, 迫使施工企业以高昂的代价购买进口设备, 此时急需国内自主研发, 以替代进口设备满足施工需求。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及时研发了SC100系列施工升降机和核心安全部件, 技术转让到国内50多个生产企业, 迅速形成了批量生产能力, 有效地替代了进口, 为我国高层建筑施工做出了重要贡献。主编了我国第一套完整的《施工升降机》、《施工升降机技术条件》、《施工升降机安全规则》、《防坠安全器》、《施工升降机检验规则》等五项国家标准, 奠定了行业发展的技术基础。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施工升降机第一生产和出口大国。
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 电站建设中超高烟囱和双曲线冷却塔、气象观测塔、大跨度桥梁的桥塔、大跨越送变电铁塔、大型起重机械登机等专用升降设备逐年增多, 这类升降设备技术难度大, 安全性、可靠性要求高, 还不得不依赖进口。为此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在及时研发了曲线型施工升降机、斜线施工升降机、mini型施工升降机等新产品, 应用于电站建设、三峡工程送变电长江跨越、黄河跨越、珠江跨越、中科院大气物理观测塔、香港HIT港、深圳盐田港等重大项目。
“十一五”期间, 又成功地完成了“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异型高耸建筑主体施工多功能升降机研究与产业化开发》课题, 该成果为国内外首创, 技术水平国际领先, 荣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产品在国内大批量应用, 并出口到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针对电站冷却塔的淋水面积和体量越来越大, 一般设备已无法完成施工的难题。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开发出了国际首例液压顶升平桥。该产品解决了顶升、柔性附着、平台空中变长度、调节施工面对接、物料运输、人员升降、混凝土泵送、配重自调平等一系列重大难题。列入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 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9 塔式起重机、特殊起重机械及安全技术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是我国塔式起重机技术研发的重要基地, 技术市场占有率达到30%以上。近20年, 先后成功研发QTK10~40吨米快架式起重机、QTZ20~350吨米组装式、附着式、内爬式起重机和大型动臂式起重机。在“十一五”期间成功研发的TC7050型大型动臂起重机, 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荣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除服务于建筑施工领域之外,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还为我国特殊工程做出了重要贡献, 主编了《塔式起重机设计规范》、《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塔式起重机》等国家标准。其中, 国家标准GB/T 5031-2008《塔式起重机》获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
1) 36吨级环形起重机环型起重机是电子加速器安装检修必用的关键装备, 因其圆形双轨道运行和跨度大、建筑温变引起的随机误差无法控制等难题, 全世界只有俄罗斯和芬兰两个厂家能够生产, 但又是禁止出口的产品。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解决了驱动环形同步、适时适应温变引起的变形等技术难点, 设备的成功研制打破了国外技术封锁, 为国家重大工程提供了关键设备。
2) 月球车地面模拟六分之一微重力实验装置月球车在地面进行1/6微重力实验装置是决定月球车能否在月面实现运动的关键实验装备, 国内外均无资料可供参考,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创造性地解决了此项难题, 为国家航天事业做出了贡献。
3) 桥梁检测维护设备“桥梁检测维护车”是“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重点计划课题, 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填补了国内空白。
4) 起重机械安全监控管理系统起重机械安全事故多发、频发是我国多年来久治不愈的顽疾。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承担了“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重点课题“起重机械安全监控管理系统的研发与产业化”, 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填补了国内空白, 实现产业化后, 已成功应用3000多台套, 为降低安全事故起到了关键作用, 同时将起重机配套出口到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成果荣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并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新产品。
2.10 桩工机械
地下连续墙施工用三轴钻机 (SMW工法用) 和液压抓斗是地下连续墙施工的主力设备。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是我国桩工机械技术开发的基地, 1993年与日本车辆制造株式会社合作建立了基础施工机械开发中心, 重点开发桩工机械和履带式起重机等建设机械, 针对全液压履带式旋挖钻机、地下连续墙施工用三轴钻机和液压抓斗、电动振动桩锤和液压振动桩锤、回转冲击式全液压履带锚杆钻机和多功能钻机等, 研发了一批适用性强的先进产品和技术。承担了MG130A全液压履带式锚杆钻机、全液压履带式多功能施工钻机等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和国家级课题, 其中回转冲击式全液压履带锚杆钻机为国内首次研发成功的产品。主编了《旋挖钻机》、《建筑施工机械与设备钻孔设备安全规范》、《振动桩锤》、《打桩设备安全规范》《锚杆钻机》等国家和行业标准。
2.11 标准化技术工作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自1979年开始负责电梯、建筑施工机械与设备、升降工作平台、塔式起重机、建筑施工安全等领域的国家和行业标准的标准化技术归口管理工作, 目前由我院承担秘书处的建筑机械、电梯技术相关的全国和部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共有6个:全国电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SAC/TC196, 1992年成立) 、全国建筑施工机械与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SAC/TC328, 2008年成立) 、全国建筑施工机械与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基础施工设备分技术委员会 (SAC/TC328/SC2, 2008年成立) 、全国升降工作平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SAC/TC335, 2008年成立) 、全国起重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塔式起重机分技术委员会 (SAC/TC227/SC1, 2008年成立) 、住建部建筑施工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2012年成立) 。经过几代标准人多年的努力, 上述标委会已建立了科学的标准体系, 完善了标准体系的管理机制, 保障了本行业标准化工作的开展, 得到了行业的认可和上级主管部门的肯定。
自2012年起, 中国与德国联合承担ISO/TC 195建筑施工机械与设备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受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指派,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派人出任该委员会的中方主席和秘书。
2004~2012年,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承担了5国家标准化方面的公益性科研项目, 如建筑基础施工机械安全标准研究、建筑施工机械与设备标准体系研究、残障人员电梯标准研究、电梯控制系统电磁兼容标准研究等主编国家和行业标准115项, 其中已发布实施67项, 报批25项, 在编23项。
3 未来展望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六十年的积累为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国家的创新驱动发展政策以及绿色建造、新的建筑结构和新工法的采用为建筑机械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当然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当前我国建筑机械的总体情况是基本上满足了国内一般性需求, 并实现了批量出口。但大型、特大型、微型和特殊型设备仍依赖进口或部分进口, 一般性产品与国际先进国家相比也存在着标准不高、可靠性较低、智能化差距较大、能耗较高和安全性不足的普遍问题, 大量行业共性技术问题亟需解决。
面向未来, 我院将在如下领域继续开展创新性研究。
1) 加大大型、特大型、特殊型、微型建设机械领域的研发力度, 研发工程急需的、填补国内空白的新技术、新产品, 摆脱依赖进口的被动局面。
2) 重点研究解决行业内的共性难题, 在基础理论、计算方法、应用技术、产业化方面有所突破, 引领行业技术进步。
3) 结合BIM信息化体系: (1) 研究解决建设机械安全信息化监控管理及现场拆卸过程安全监控问题, 并形成应用技术, 以遏制重大机械事故、减少一般事故, 提高安全使用及管理水平; (2) 研究工程钢筋部品化生产及按工程所需进行配送的产业化技术及管理模式, 实现工程钢筋标准化、自动化生产。
4) 研究建设机械节能减排技术, 尤其是针对位能负载的机械在工作状态下实现重载低速, 轻载高速技术, 实现节能。
5) 研究产品可靠性技术及再制造技术, 提高机械使用寿命使设备可再生再利用。
3.水田全程机械化机械 篇三
【关键词】 水田 机械化 配置
1.垦区水田生产特点
1.1经营体制 垦区水田生产的经营体制是土地采用租赁经营,经营方式是“四到户,两自理”,种植户独立经营。
1.2生产规模和土地条件 由于垦区人少地多,分户经营规模相对较大,地块规整、面积较大,适合机械作业。
1.3生产技术 黑龙江垦区水田生产属于寒地水稻种植,是水稻生产积温临界地区,采用的是旱育稀植技术,生产技术应用有高台做床,钢骨架大棚旱育苗,机械整地,机械插秧,生产期分段施肥,水稻恒温催芽,机械收获等。
1.4 现有机械状况
1.4.1动力机械 12马力手扶拖拉机占一定比重,是现有水田生产的主要机械,主要用于水整地和运输作业; 25~80马力轮式拖拉机承担基础整地、水整地、运输和收获作业,是水田生产的主力军。其中25~35马力拖拉机数量所占比重较大,在基础整地作业上表现为功率不足,作业质量差。
1.4.2整地机械 有平翻犁、旋耕机、动力圆盘旋耕犁、搅浆灭茬机、平地板。平翻犁、动力圆盘旋转犁适于不同作业条件,在水田翻地中占绝对比重;旋耕机适用于低茬收割地块的基础整地;平地板承担水整地作业;搅浆平地机能适应各类收获作业的水整地,可实现高留茬还田和原茬水整地。
1.4.3收获机械 水田主要有200马力以上的全喂入式收割机,收割机收获质量好,效率高,但是数量相对较少;100马力以下全喂入收割机占水田收获机绝大比重,另外还有少量的半喂入联合收割机。
2.垦区水田生产对机械的要求
2.1水田基础整地对机具的要求
垦区基础整地方式主要以翻旋为主。随着水稻种植年限的增加,逐年的平翻作业形成了坚实犁底层,加之现有动力机械功率较小,耕层逐年变浅,制约了水稻产量的提高。水田生产急需要解决的是茎秆还田,培肥地力问题,随着水稻收获逐渐走向机械化,茎秆还田已经得到解决。但是由于水稻产量高,茎秆量大,加上收获机械功率小,只有高茬收获才是降低收获损失的最佳办法,却给基础整地带来一定的困难。大量茎秆留在地表,水整地不易整平,插秧时秧苗插在容易茎秆上造成死苗和飘苗,因此要求水整地机具具有灭茬功能。
2.2插秧对机具的要求
垦区水田插秧方式是以机械插秧为主,人工插秧将逐步被淘汰,主要是由于人工插秧易引起的保苗不足,插秧深度不标准,影响水稻产量。
2.3 水田收获作业对收获机械的要求
2.3.1水稻茎秆量大,成熟后籽粒、茎秆脱水难,适合直收时间短。安全水分收获一般都是在枯霜期后3~5天,随着气候变暖,垦区枯霜期的年份很少而且逐年延后,一般年份在10月15日,而垦区初雪在10月20日,这就给水稻安全收获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
2.3.2水稻产量高,粮食数量大,晒场面积不足,水稻成熟就收获容易出现捂粮、烂粮,惟一的解决办法是采取分段收获。水稻分段收获是在水田刚起步阶段的主要收获方式,主要采取人工割晒、机械割晒、人工打捆、码垛、脱谷。随着大马力收获机械的逐渐引入,这种收获方式已被淘汰,虽然大马力收获机械能够满足拾禾作业,但是适合的割晒作业机具较少。主要是由于水稻种植行距宽,而且植株矮,顺着插秧方向割晒容易造成塌铺;另外水稻茎秆水分大,收获季节正直秋季,气温低,阳光不足,茎秆不易脱水。因此,如何放铺既能有利于机械拾禾又能在短时间内脱水,这是个关键问题。
2.3.3水稻效益高,种植分散,生产规模较旱田种植规模小的多,随着农户收入的不断增加,资金的不断积累,种植户渴望以户为单位的配套机具,给统一作业带来较大难度。
3.机具配置建议
3.1动力机械 要选择40马力以上的四轮驱动拖拉机。
3.2整地机械 选择平翻犁、旋耕深松机、深松机、动力圆盘耙、搅浆灭茬整地机。
3.3插秧机 选择8行插秧机。
3.4收获机 重点选择大马力全喂入式的联合收割机(80马力以上),既能实现茎秆还田,又能满足水稻分段收获;半喂入式收割机应占少量比重,用来满足收获种子的要求;小型橡胶履带联合收割机占有一定比例,满足以家庭为单位的收获方式。
4.建设机械论文 篇四
《机械知识》并非机械地讲授知识-论《机械知识》的课程教学
<机械知识>课程涉及面较广、内容分散,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不能照本宣科、机械地讲授书本知识,而必须精通有关机械方面的知识,把握好教材的知识点,讲究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才能讲好这门课.
作 者:付冬嫣 作者单位: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技工学校,广东,佛山,528100刊 名:黑龙江科技信息英文刊名:HEILONGJI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年,卷(期):“”(7)分类号:G71关键词:《机械知识》 课程教学 方法
5.团队建设与制度建设 篇五
首先,着力培植先进的团队文化。文化是激励团队持续稳定的基石,在保险营销这一团队中,正确运用好积极向上的团队文化,对团队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目前团队的经营状况,各个团队的经营者要重点运用好四种文化:一是提升文化。目前一些营销伙伴,对政策理解不透,对条款讲解不清,与新形势发展极不相适应,提升保险营销人员的文化结构,成为团队经营中重要的课题。公司要制定政策,对于勤奋学习,进步明显,成绩突出的营销人员给予表彰奖励,助推学习氛围,激励营销人员利用多种方式提升文化素质。二是激励文化。先进典型的力量是无穷的。保险营销团队要紧密结合当前开展的争先创优活动,在团队中树立一批诚信经营标杆、销售精英、服务标兵等,根据每个时期的工作中心,推出一批具有影响力、号召力、推动力的先进典型,让他们带动团队其他成员。三是艰苦创业文化。保险营销员,有些身处县乡基层,有的还处在偏僻的农村,交通工具仍然是自行车、电动车,因此在营销团队中开展艰苦创业文化是非常必要的。四是感恩文化。营销伙伴在辛苦工作的同时,应认真思考,要用感恩的心态对待身边的人和事。
其次,着力培养团队规章执行力度。再好的政策不执行等于没有,再完善的制度不落实就是虚设。在团队管理中,强化规章制度的执行落实,是重中之重,是每一个经营管理者重点考虑的问题。为此,在营销团队管理中要着重加强团队执行力建设,确保把政策方针、规章制度落实到位,执行到位。一要强化全员执行意识。对公司出台的政策、规章制度,团队的每位成员都要充分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增强落实意识,强化落实方法。二要强化监管。对规章制度的执行要做好监管,公司要成立监管机构,对团队的执行力要定期检查,看是否按照要求执行到位。三要创新经营。对公司的规定、章程的执行要创新方法、探索经营模式,力争使之贴紧实际,贴近生活。
6.建设企业文化,营造团队建设 篇六
团队,这个词语对我们大家都很熟悉,团队和我们每一个管理者、员工又是那样密不可分的,团队的核心首先应该是精神的,文化的。要向发挥团队核心力量,就必须在团队建立统一的价值,实现价值共守,精神共通,情感共流,命运共担。
在以中粮集团,诚信、团队、专业、创新,八个大字的企业团队精神的影响之下,玛纳斯分公司生产一车间的员工是快乐的生活,快乐的工作,“快乐”已经成为提高工作效率的引警。如果能让员工感受到工作地乐趣,心情愉快地投入到其中,他们的工作效率就大大提高,从而带动整个团队高效率地运转,为此车间以中粮屯河的企业使命“奉献绿色营养食品,使客户、股东、员工价值最大化”,于2010年制定并修改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在注重执行,追求完美,的企业精神引领下,认真加以落实。
一、自力更生,美化环境,“生产车间是我家,车间建设靠大家”的精神引导下,车间领导带领全体员工将车间环境卫生彻底清理,使员工在干净整洁的环境下愉快的工作。
二、打造学习型团队,以5S管理为推导,全面提高员工素质,车间十分重视员
工培训工作,鼓励员工之间讲学习,比技术,每年都要组织员工进行企业文化,专业知识,岗位技能培训,并进行理论和实际操作考核,在车间内部营造一个互帮互学,钻研技术的学习氛围,在生产一车间5S管理已深入人心,员工已养成了自觉习惯,在工作中处处以5S规范去做,车间定期检查评比,好的推广,差的限期整改,并要求员工在生活中文明用语,和谐共处,注重提高个人素质,培养良好的品行。
三、关心员工,爱护员工,促进团队和谐,车间积极为员工排忧解难,由于生产车间个别员工的父母亲有病住院,为稳定员工队伍,让员工安心工作,车间领导班子讨论决定自发捐款,组织人员慰问,每逢员工的生日,车间领导都会送上祝福的信息。
四、一个有生气、充满活力的团队,已其业余文化生活有紧密联系,车间员工积极参加公司组织的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充实员工业余文化生活,如“
三、八”妇女节联欢活动,股份公司职工篮球比赛,演讲比赛,加深了员工之间的了解,增进了友谊,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
五、对于一个团队而言,能否快乐常在,抱团打天下,关键在于能否启动快乐团队的内在动力,即能否建立良好的信任力与沟通力,积极协助公司做好员工思想工作。
企业文化是传达团队协作的灵魂所在,思想有多远就可以走多远。一个没有思想、没文化的群体,犹如一盘散沙不能称其为团队,只有通过思想和理念让团队中每个成员领会企业的文化内核,明白公司敬仰和推崇的精神是什么,才能有的放矢,为共同的理想和目标而努力。
7.建设机械论文 篇七
2014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开展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2014年度项目申请工作的通知》,根据通知精神,要求各高职院校,通过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推动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改革,扩展教与学的手段与范围,带动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变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目前,我院正处于内涵建设提升阶段,需要全体教师结合自身的教学状况,抓住当前资源库建设的契机,打造出具有我院特色的教学资源库,增强职业教育社会服务能力,为形成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促进学习型社会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港口物流设备与自动化控制专业在国家骨干高职院建设过程中列为我院的4个重点建设专业,建设成果,有目共睹,大部分的专业核心课程都借此机会积累了丰富教学资源。
2 建设思路
鉴于上述情况,迫切需要打造属于自身的资源库,以便大家共同学习进步。本专业在国内外开设的都很少,因此,很少或基本没有同类型的资源库可供参考。尽管内容上没有先例,但是形式上,各资源库总体上差不多,可供借鉴,这为本资源库的建设提供了较好的建设思路。
2.1 明确指导思想
资源库建设应该坚持辅教辅学、服务社会、功能完善的建设理念。把资源库建设成为智能化、开放性学习平台,吸引教师、学生、社会学习者更多使用,满足“终身性、全民性、泛在性、灵活性”的学习型社会要求。
2.2 确定建设思路和方法
本课程资源库建设坚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的原则,一切的知识点都必须落实到为实践服务的原则,走访南通港各企业,充分调研,吸收各专家学者已有的研究成果。建设制定涵盖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授课计划、教材、教案、多媒体课件、习题、试卷、教师授课视频、说课视频、问题反馈模块等。资源库能够根据当前最新的生产实践活动,动态地更新上述内容,满足学习者能够学习到最新的知识。
建设初期,我们首先查阅国内外关于资源库建设的相关资料,比较它们的异同,了解它们在建设过程的优缺点,利用主流的理论对他们的建设思想进行分析,逐步形成自己的建设思路,研究分析适合“港口输送机械与集装箱机械”的资源库建设模式,以便指导下一步的建设工作。建设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走访南通本地的一些港口企业,了解它们当前应用的一些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做到心中有数。建设完成后,要听取行业专家、优秀教师、学生、学者的一些反馈意见,分析存在的问题,后期对资源库做相应的改进。
2.3 合理安排师资
资源库建设是一个庞大的工程,单个教师必定势单力薄,即使完成,质量也不会很高。因此,本课程的资源库建设首先要组成一个建设团队,成员主要应包含教学能力突出的主讲教师、理论经验丰富的行业专家顾问、现场经验独到的企业技术骨干、熟练的网站建设维护人员等。并且还要考虑到建设人员的年龄要以中青年为主,这样他们才能有充沛的精力完成以上任务。
2.4 重视专家和学员的反馈意见
一个好的资源库绝不是一下子就能做到尽善尽美的,必须在使用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逐渐为大多数学习人员所接受。而在建设中少了这些人的参入,可想而知,资源库的吸引力会很不够的。所以,在整个建设过程中以及在建成后的使用过程中,要不断地听取广大的专家、学员的意见,动态的对资源库做出相应的调整,只有大家都满意,大家都方便,资源库才会发挥它的功能。
3 建设内容
3.1 平台建设
《港口输送机械与集装箱机械》资源库是在学院校园网网络平台上建设的,将平台放在校园网上可以节约建设经费,同时方便广大在校师生的教学活动,提高资源库的利用效率。
3.2 课程资源库中心
课程资源库中心是资源库的核心。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课程设计。课程设计部分介绍了本课程的性质,相关教学文件,技术标准,教学方法等。
2)课程实施条件。课程实施条件部分将介绍本课程的教学团队成员以及各自的教学特长,给出部分授课视频,方便学习者快速找到适合自己的老师。本部分的内容还对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做了介绍,以便学习者能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性地学习,此外,还对教材和参考文献给出了说明,方便学习者查阅。
3)电子教材和课程课件。本部分将为学习者提供电子教材和课程课件的在线阅读功能,方便学习者在线查阅和学习。
4)教学视频。这部分内容包含三部分内容。一是主讲教师的说课视频和授课视频;二是技能训练、实验实训的微课视频;三是现场生产视频。
5)教学图片。这部分包含教材中所涉及到的教学图片和一些现场生产的图片,方便学习。
6)在线测验。这部分提供了与教材配套的习题及多套试卷并附有参考答案,方便自学者检验自学效果。
7)在线答疑。针对学习过程中,学生出现疑问,可以通过资源库中的留言板块留言,教师定期去给学生答疑,实现网上交流。
3.3 资源库管理
通过资源库管理模块可以实时实现资源的上传、更新、删除等操作,从而可以根据需要调整资源库的内容。定期向学生发放学习问卷,征求行业专家的意见,形成对资源库内容及形式的调整方案。并配有专门教师,对资源库进行维护,实现资源库的动态更新。
4 结语
资源库建设将为社会学习者提供资源和服务,增强职业教育社会服务能力,为形成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促进学习型社会建设提供条件和保障。建设好资源库,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在建设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应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表现资源的优势,杜绝“书本搬家”式的资源建设。
2)内容应该是当前或即将应用的生产技术、工艺,而不能是淘汰掉的东西。
3)一定要共享共建,动态发展,保持资源库的吸引力。
摘要:当前信息化技术高速发展,给高职院教学改革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各院校都在大力开展资源库建设,港口输送机械与集装箱机械作为我院的一个重点建设专业中的一门核心课程,也根据形势的变化,需要建设资源库。本文结合其它课程的建设经验,提出了建设思路。
关键词:高职院,资源库,共享共建
参考文献
[1]葛圣彦.高职院校课程资源库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南通航院海上货物运输课程为例.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
8.论机械基础教学怎样不“机械” 篇八
关键词:机械基础教学改革教学方法理实一体化模块式教学
机械类专业课程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都比较强,而职校学生的基础知识薄弱,而且缺乏实践经验,如果教学中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讲学生听,则学生会感到课程内容枯燥乏味和不易理解,从而也不会取得很好的課堂效果。此外,机械专业的课程设置分为理论课和实习课两部分,而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往往不能有机结合,造成学生在学习中的脱节现象,上理论课缺乏实践的验证,上实习课又缺乏理论的支撑,从而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那么,怎样在机械专业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取得更好地教学效果,本人在这里谈谈几点体会。
一、启发引导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老师,教师在教学中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使学生想学、乐学,学有所得。机械专业的课程既来源于实践又直接服务于实践,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如可以利用洗衣机讲解带传动的应用,为什么脱水的衣服会贴在滚筒壁,那是因为圆周运动的物体会受到离心力的作用,所以带传动的带速不能过高,否则离心力会降低带与带轮之间的摩擦,从而导致带传动传动能力的降低。又比如可利用自行车讲解链传动的组成,以及滚子链的结构,此外,还可以利用学生骑自行车的体会讲解内啮合棘轮的超越。再比如可以利用饮水机讲解凸轮机构的作用。由此可见,教学中充分联系实践,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导他们勤动手勤思考,培养他们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学习兴趣。
二、优化课程设置,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机械专业通常的课程结构是:先文化基础课,再专业基础课,再专业课。理论课和实践课往往分开教学,习惯于先理论学习,再安排技能训练。在理论学习时,由于缺少感性认识,学生只能对枯燥的书本知识死记硬背,难以深入理解,更不会举一反三,学生有了畏难情绪,失去学习的兴趣,理论教学也由此无法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而到了实习课时,学生有了实践的机会,也有了学习的兴趣,可是之前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大多都忘了。甚至有的在上实践课时,还没有学过相应的理论知识。学生在实践时,缺少理论的支撑,也只能是知其表而不知其里。学生实践课的效果也大打折扣。新的教学模式提倡模块化教学,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学完理论,学生能够及时实践,这样,学生既能及时验证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又能动手动脑,锻炼综合技能。如学习齿轮变速机构时,我们可以结合学生车工实习时为什么车床主轴可以输出多种转速,还有为什么手动档汽车挂不同的档位可以输出不同转速,从而引发学生的兴趣,并从中学习到车床和汽车的变速机构之所以能够变速是因为改变了齿轮的啮合方式。在学习铰链四杆机构时,可以鼓励学生边学习边动手制作教具,在制作四杆机构的过程中,体会杆长和取不同的杆作为机架对四杆机构运动形式的影响。自行车在我们的生活中太常见了,通过学生骑车的感受可以体会内啮合棘轮的超越作用,还可以看到链传动的原理,还可以通过拆装链条,看到链传动的组成以及滚子链的结构。机械和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在教学中,我们可以给学生提供很多思考和实践的机会,帮助他们少一些抽象,多一点直观,感觉到学习并不是那么难的事。
三、教学手段多元化,提高教学效率
首先,课堂教学要生动活泼,多给学生说和做的机会,不能是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除了上述的鼓励学生自制教具以及拆装设备之外,在讲解轴和轴承的结构和种类时,我们还可以采用实物讲解。在缺乏教具和设备的情况下,我们多采用多媒体动态演示辅助教学,一些机构的运动,如四杆机构、棘轮机构以及凸轮等机构的运动通过动态演示都可以清晰直观的表达从而容易被学生接受。这种声、像、文、图并茂的教学信息,使课堂教学有了艺术感,增强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认识和理解。
其次,教学可以不拘泥于课堂,可以组织学生到工厂进行现场参观教学。参观教学可以使学生接触实物,使教学活动和生产实践紧密结合,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如参观齿轮的加工,可以使学生了解切削法加工齿轮的过程,参观牛头刨床、插床等往复工作的机械,学生可以看到进刀时慢,退刀时快,可以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急回特性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和意义。
四、结束语
知识是宝库,但开启这个宝库的钥匙是实践。作为教师,让我们在教学中多以实践验证理论,帮助我们的学生快乐学习从而热爱学习,找到开启知识宝库的钥匙。
参考文献
[1]程益良.机械加工实习.机械工业车版社,1990.
[2]唐梓荣,陆翠英,张常有.机械加工基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1.④数据查询修改。
9.建设机械论文 篇九
效能建设心得体会:今年是效能建设年,作为兽医站的一名职工,应立足本职工作岗位,以积极的姿态,投入到这场效能建设活动中,以自己的行动做好效能建设建设实践工作,为实现“效能建设”献计献策、扎实工作、不断进取。具体落实为以下方面:
一、是要立足本职、改进工作作风,激情投入工作。
激情是一种状态,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精神。激情是创新工作、追求卓越之活力所在,驱力所在。孔繁森的“一腔热血洒高原”是激情,牛玉儒的“工作
一分钟,创业六十秒”是激情。惟有激情,才更有效能。对工作有激情,就是要把工作当作事业,将其融入到自己的生命中,以“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对工作要有激情,应当有争创一流的志气、百折不挠的勇气和奋力开拓的锐气;对工作有激情,还应当有淡泊名利、不计得失的胸襟,把奉献视为崇高的精神追求。每位工作人员都担负着一定的职责和任务,这是单位工作的基本组成细胞,工作人员的效率提高了,才能最终达到单位效能的整体提高和全面提速。作为基层工作人员,我们的效能建设要求落实到工作的每一处,一是要做到主动,从提高办事效率、办事能力出发。效能建设心得体会二是要学会沟通,沟通是一种做人的姿态,在沟通中可以了解别人,展示自己,能更好地协调工作。三是始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放在首位;工作上尽心尽职,以良好的形象、一流的业绩做好各项工作。四是除浮躁情绪,静心学习;思想上不为私心所扰,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动,增强奉献意识。
二、是提高思想认识,加强学习,提高素养。
效能建设,“效”是“能”的推进力量,“能”是“效”的基础条件,抓“效”必先提“能”。一切知识和本领的获得都离不开学习,这是个信息更替、知识更新、事物发展、形势变化日新月异的时代,只有不断的了解新信息、汲取新知识,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符合发展的要求。立足本职工作岗位,进一步加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树立正确的政治意识,坚定自己的立场;树立正确的大局意识,找准工作的重点;树立正确的服务意识,摆正自己的位置,朝着“思想素质领先、办事效率争先、服务群众优先、工作业绩当先”的效能建设目标奋进。一是要借助效能建设活动的机会,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党的十七大、省委八届八次全会
及省十一届人在三次会议精神,二是要将强化政治理论的同时,学习同学习计算机,网络知识及现代科技知识结合起来,同学习本部门的业务工作知识结合起来,实现理论指导实践,强化思想意识在业务技术上的指导作用。认真制定并落实学习计划,创新学习方法,强化学习效果。
三、注重创新思维,提高行动效率。
提高效率是加强效能建设的目的所在。开展效能建设,必须最终体现到提高工作效率、管理效益和社会效果上来。要实现这一目标,除了埋头苦干,还必须注重创新思维,跟上社会发展的趋势,甚至引领发展趋势,这就要我们的思维领先于社会,用科学发展观来创新思维,不固守陈规,用创新思维给工作注入新鲜活力,让工作不再是一种死气沉沉的负累,而是一场天天向上,日新月异的享受,让人人都爱上自己的工作,在自己的工作中认识自己,完善自己,让每个人都能发挥自己最好的工作
状态,提高每个人的工作效率,才能提高整体的工作效率。首先要解放思想,工作不是整天板着脸就能做好的,微笑是最好的润滑剂,因为工作是需要给自己和别人一个好的情绪,不仅有利于身心健康,还有利于工作的顺利完成。其次,工作要有好心情,好状态,更要有一种每个人都很重要的感觉,这就要把“权”“责”和落实到个人,如果一个人的工作只有“责”而无“权”的话,就像是拉磨的驴一样,是一种折磨,在这种状态下,人不是磨洋工就是应付了事,何来工作激情?而工作的权责的安排,无论工作的大小,都应同时落实到具体到个人。人的潜力是无限的,关键是怎么挖掘出来,只要权责安排得当,把工作中的每个人的效率充分发挥出来,就能提高整体的效率。再次,要创造一种朝气蓬勃,天天向上的工作氛围。工作本身可能很枯燥无趣,可是人的心态是可以调整的。有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个卖鱼场的工作人员,天天都用快乐的气氛工作,只要
10.廉政建设与执政能力建设 篇十
一、必须正确把握廉政建设与执政能力建设的关系
新加坡曾经是英国的殖民地,1959年自治,1965年脱离马来西亚,成为独立的新加坡共和国。新加坡执政党人民行动党(拥有党员2万多人,仅占全国总人口的0.6%左右)。自1959年执政以来,使新加坡这个面积仅600多平方公里的小国取得的经济发展成就令世人瞩目,成为全球五大外汇储备国、四大金融中心之一。今日的新加坡以连续8年世界竞争力排名第二、亚洲最廉洁的政府、全球最透明的商业行为等著称。进入新世纪以来,新加坡正遭遇建国以来最困难的时期,全球性的经济衰退,给经济外向型的新加坡带来沉重打击,使新加坡从20多年来GDP年均增长8%至9%,到2001年第三季度首次出现负增长,人民面临失业、减薪、生活水平下降的威胁;美国“9·11”事件又使新加坡雪上加霜,在经济衰退加剧的同时,又面临安全问题。在这种严峻形势下,人民行动党仍在2001年的大选中第11次蝉联执政,充分证明了其执政治国的能力,这也是其重视廉政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的结果。
1、廉政建设是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新加坡人民行动党认为,“不能有效地反对贪污,保持政府廉洁,就不会有公平有序的市场,不能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这对于主要依赖国际贸易的新加坡来讲是一个生死攸关的问题;同时,不能保持廉洁,政府就会失去公民的信任和支持,也就无法抵御反政府势力的进攻。”正因为新加坡人民行动党致力于廉政建设,才使其得到人民群众的信任,这是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执政地位长期稳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而世界上一些长期执政的老党却因腐败问题严重最终导致政权丢失。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一个执政党在执政过程中,只有把反腐倡廉作为执政党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持之以恒地加强廉政建设,既把经济建设扎扎实实搞上去,又把腐败滋生蔓延的势头切切实实压下来,才能使执政能力不断增强,经受住长期执政的考验。因此,我们党要巩固长期执政的地位,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就必须把反腐倡廉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抓紧解决党内在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只有这样我们党才能不断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才能经受住改革开放和长期执政的考验,巩固长期执政的地位。
2、执政能力建设是廉政建设的更高层次。新加坡人民行动党之所以能经受住执政考验,就在于他们具有强烈的执政意识,四十多年来,总把提高执政能力、发展经济看作是关系自身成败、存亡的一件大事,紧紧抓住不放,即使在政治动荡的年代也从不背离目标。才使新加坡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经济发展成就。可见,一个执政党地位巩固与否,事业成功与否,取决于执政能力建设。因此,我们党要巩固长期执政的地位,就必须切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努力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只有这样我们党才能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中站稳脚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不断巩固执政地位,才能更好地团结带领人民实现十六大提出的宏伟目标,进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加强廉政建设必须坚持预防与惩治并重
新加坡之所以能成为世界上廉洁度很高的国家,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在廉政建设上采取预防和惩治并重、标本兼治、双管齐下的方针,形成了一套严格的防贪制度,使官员不能贪;一套完善而严厉的法律,使官员不敢贪;崇尚廉政和自律的道德修养,使官员不想贪;良好的待遇和保障,使官员不用贪,从而使反腐倡廉走上规范化、法律化和制度化的轨道。借鉴新加坡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加强廉政建设必须在以下四个方面下功夫:
11.建设机械论文 篇十一
[关键词]高职机械设计基础教学改革
高职学生为了能胜任初始岗位就业及今后岗位迁移的需要,毕业生必须获得车工(中级)、数控车工(中级)、加工中心操作工(中级)中的一种职业资格证书。
《机械设计基础》是机械类、机电类、近机类专业必修的一门技术基础课,是培养学生具有初步机械设计能力的一门技术基础课程。该课程为机械类各专业学生提供机械设计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训练,在机械专业高职人才的培养目标中起重要的作用。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应掌握通用机械零件的工作原理、方法,掌握对典型机械零件的材料确定,能定性确定构件受力后失效形式与危险截面位置,从而完成通用零件的选择与专用零件的结构设计;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运用标准、规范、手册和查阅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具有设计一般简单零件和简单机械装置的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和今后完成从业岗位任务打下坚实的基础。当前该课程部分教学内容比较陈旧,与毕业生从业岗位要求不相适应,理论教学与实践活动也不能融合。为提高教学效果。需要探索新的课程体系,实践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一、课程改革的实践
1.调整课程内容结构体系,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高职教育课程中的实践教学与理论知识传授同等重要,且强调先实践后理论的顺序及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所以,课程内容采取“实践一理论一实践”的结构体系:首先安排一周机械拆装(专用周的形式),利用实训室现有的实物与模型对常用机械零部件及机构建立感性认知;再以多媒体教学、现场教学及课堂讲授为形式进行理论授课;最后通过两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综合实践训练,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提高。
2.整合课程内容,增强适应性。高校扩招后,生源素质变化很大,高职入校新生的高考文化成绩大都位于考生群体的中间层,逻辑思维智能优势不突出。另一方面,随着社会发展与科学技术进步,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涌现,催生了特殊功能的零件。按照高职学生的培养目标,课程内容中对常用零部件设计要加强“失效分析、结构设计、精度设计”,淡化“承载设计计算”。对于常用机构应用着重于类型、选择与应用,淡化设计。为了使学生能够适应科技不断发展的现实,要注重培养他们查阅、应用资料的能力及把各类方法灵活应用实际的能力。目前,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对课程原有内容作了增删。如已删去齿轮传动强度计算、滚动轴承寿命计算公式的推导,简化公式中的系数分析,变位齿轮传动只作简介;加强了同步齿形带传动、删除滚动螺旋传动内容,增加了介绍新型联轴器、新型连接、齿轮制造新技术的内容;删除了平面四杆机构的运动分析、动力分析及三位置的设计方法内容,淡化了凸轮机构从动件的运动规律及盘型凸轮机构的设计中理论性较强的内容;增加了新型机构、创新机构类型介绍。
二、课程教学中需注意的环节
1.导人。导入是教学中很重要的环节,对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明确学习目的具有重要的作用,是传递教师对教学内涵认识与要求的重要纽带。导人一般可分为课程导入与新内容导人。笔者在实践中吧课程导人安排在绪论进行,通常采用问答式导入。具体做法:通常设三问,用时45分钟,先对机器机械、机构构件、零件等三个名词提问,然后一一回答并提出本课程学习内容;再问“假设有没考上大学直接进企业工作的同学,三年后你大学毕业恰好分在与你同学同一单位同一岗位,与同学相比你有何优势?”顺势提出课程目标、专业目标乃至高职生培养目标;最后问“你上课的同时,你父母在做什么?”再提出学习中的其它要求。后两个问题触及学生内心深处,相对具有较好的效果。新内容导入主要围绕课程内容特点及应用展开,在每次课中用时约10分钟左右,如螺纹连接,先介绍应用,再介绍一般结构,最后提出学习的重点是会选择标准件、确定连接的结构;再如,讲授“轴”的课时,先从轴的功用导入,然后叙述传动件及轴承、箱体的相对位置,引出轴的结构设计内容。
2.教学内容的互相联系。
(1)加强各章节间的内容联系。机械设计课程各章节之间具有相对独立性,应该注重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如讲齿轮传动的优缺点时注意和带传动对比;讲蜗杆传动的失效形式时,可比较齿轮传动的失效形式;介绍滑动轴承轴瓦材料时与蜗轮材料相比较。可从另一个角度进行教学内容的联系:用轴把轴系零件联系起来,用减速器把机械零件的主要内容联系起来。这样,有助于学生把零散的教学内容串联起来,提高对内容整体概念的把握。
(2)加强与前置课程的联系。《工程力学》的重点内容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中被直接应用,如受力分析作为重要知识及能力点,在各零件受力分析时均要用到;四种基本变形(力学模型)及强度计算作为主要知识与能力点,分别应用于“螺纹连接及键连接”、“齿轮传动”、“轴”、“轴承”。在讲授中要不断提示和反复加深印象,以利于学生对力学中重要知识点与能力点的巩固与应用,也有利于提高学生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加强与横向课程的联系。本课程与《机械制图》、《公差与配合》、《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等课程有紧密联系。如表达连接的结构、轴的结构设计、轴承的组合设计、零件的材料及许用应力、零件的精度设计及绘制零件图时均不同程度上要应用前述横向课程的内容,应用时有意不断提示与重复,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的能力。
3.改进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多媒体技术具有声画并茂、图文交互以及包容信息量大等优势,如在“导入”、“齿轮传动整合原理”、“轴的结构设计”、“平面连杆机构应用”、“新型联轴器”、“新型连接”、“创新机构”等内容中使用后,效果显著,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借助于多媒体,使“机构”部分的内容变“活”了,学生容易理解和掌握。
根据资源条件采用现场教学手段。我院配有“机零机构陈列室”、“机械拆装实训室”、“机构创新实训室”,有一半以上的课安排现场教学,通过对机械零部件及机构实物或模型的现场观摩学习,增强学生对机械实物的感性认识,使书本上枯燥、难以理解的内容变得生动易懂,大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
4.实践教学。课程改革后,实践教学主要体现在:首先是机械拆装,分五组轮换分别对减速器、微型冲床、常用机构进行拆装,在使用常用工具对机械零部件拆装的同时,认识常用机械零部件的结构及机构的类型与运动,增强学生对机械零部件及机构的感性认识,弥补了他们实践经验的不足,为本课程的学习打下实践基础;其次是现场教学,通过对典型机械零部件及机构的分析、观摩、动手,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第三是课程设计,通过模拟实际工作环境、减速器设计,达到提高理论联系实际、正确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建设机械论文】推荐阅读:
现代机械论文06-13
建筑机械论文10-16
机械技术现状发展论文10-21
机械类专业论文10-21
机械工程学科概论论文06-17
公路机械设备管理论文06-25
搬运机械手设计论文08-06
大专机械专业毕业论文09-15
机械类毕业设计论文09-30
大一机械工程概论论文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