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与写作 历年问答题总结

2024-12-01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与写作 历年问答题总结(7篇)

1.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与写作 历年问答题总结 篇一

简答题简述题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7分)40.简述执行研究方案可能碰到的困难。(4分)

答:1)不合作:又包括1。被试的不合作;

2、家长的不合作;

3、教师的不合作;

2)社会系统误差:3)被试流失;4)环境干扰; 41.简述定量分析的步骤。(3分)42.简述观察应注意的问题。(5分)P133 答:1.要有明确的观察目的 ;

2.要有正确有指导思想 ;

3.要善于记录,便于整理:1.正确无误,如实记录,不凭主观臆断,做到没有水平;2.周密完整,全盘记录,不能有随意性.3.详细有序,有条不紊,不要随便颠倒.4.可以辅以小录音机录像机等观察设备

4.要有确定的范围,明确的指标 5.选择适合的观察方法,43.简述学前教育经验总结研究的基本要求。(5分)

答:1.筛选先进的幼教经验,选择总结对象要有代表性,具有典型意义

2.要依据客观事实,反映经验的本来面貌

3.要全面考察,注意不可控因素的影响

4.要正确区分现象与本质,得出规律性的结论

5.要有创新精神,摆脱旧观念的束缚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45.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意义。

1.开展学前教育科研,为深化学前教育改革提供科学依据

2.探索学前教育规律,为学前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3.丰富学前教育研究成果,促进学前教育科学发展

4.转变教师观念,提高教师科研能力 46.课题选择的原则有哪些? 答:1.进取性原则;2.需要性原则;3.意义性原则;4.创造性原则;5.前沿性原则;6.可行性原则;47.简述学前教育经验总结研究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答:1.筛选先进的幼教经验,选择总结对象要有代表性,具有典型意义

2.要依据客观事实,反映经验的本来面貌

3.要全面考察,注意不可控因素的影响

4.要正确区分现象与本质,得出规律性的结论

5.要有创新精神,摆脱旧观念的束缚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45.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特点。

答:特点:(1)客观性;资料来源的客观性;研究过程的客观性;研究过程的客观性;(2)创造性;(3)继承性;(4)系统性;(5)控制性;46.简述执行研究方案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1.严格按要求选被试;1.样本要具有代表性;2.样本年龄要准确;3.选取样本要具有随机性

2.严格执行指导语:1.指导语要准确;2.被试严格按照指导语做

3.严格遵守操作规程:1.材料制作要规范;2.记时要准确;3.研究步骤不能颠倒;4.收集资料尽量做到情境自然;5.培训施测人员;4.严格有目的记录:1.按记录表格详细记录;2.观察记录的训练;3.当天记录当天整理

47.使用评定问卷研究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1.P218 问卷项目要有针对性,源于幼儿的实际生活 2.问卷项目组成要标准化.3.问卷项目数量应适中

4.封闭式问卷与开放问卷相结合

5.问卷题目在编制时应注意避免社会系统误差 6.问卷的试题应做到公平,公正

7.正式评定问卷制定前,要进行预测和信度,效度的检验.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41.撰写论文应注意哪些问题?P127 答:1.观点和材料要相结合,通俗性和科学性要相结合

2.要重视研究方法和结果的阐述,研究的价值是以方法的科学性和结果的可靠性为条件的.3.分析讨论时要用辩证的观点,不要把问题讲死,要实事求是,要加强理论的探索,提高论文的理论水平.4.材料收集后不要急于动笔,要深思熟虑;42.观察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答:1.要有明确的观察目的 2.要有正确有指导思想 3.要善于记录,便于整理

4.要有确定的范围,明确的指标 5.选择适合的观察方法,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42.积累文献应该注意哪些问题?P239 答:

1、在指向性明确的前提下,文献积累在内容上应尽量做到充分而全面;

2、在积累文献时,应特别注意第一手文献的积累

3、研究者应注意平时对有关信息资料的搜集和积累。

4、积累文献时,应注意对文献信息的组织与分类 43.简述课题选择的原则。答:1.进取性原则;2.需要性原则;3.意义性原则;4.创造性原则;5.前沿性原则;6.可行性原则;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2分)43.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特点。

特点:(1)客观性;资料来源的客观性;研究过程的客观性;研究过程的客观性;(2)创造性;(3)继承性;(4)系统性;(5)控制性;44.撰写研究论文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1.观点和材料要相结合,通俗性和科学性要相结合2.要重视研究方法和结果的阐述,研究的价值是以方法的科学性和结果的可靠性为条件的.3.分析讨论时要用辩证的观点,不要把问题讲死,要实事求是,要加强理论的探索,提高论文的理论水平.4.材料收集后不要急于动笔,要深思熟虑;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43.学前教育科学研究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答:1.客观性原则;2.发展性原则;3.教育性原则;4.系统性原则;5.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44.学前教育实验(研究)报告写作的一般格式。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45小题3分,第46小题6分,共9分)45.现有一组实验观测数据:17,15,21,28,30,16,20。用基本公式列式计算这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

46.在一次测试中,某幼儿的语言得分为88分,计算得分为82分,而全班的语言和计算总体平均得分别为86和72,语言和计算的标准差分别为2和4。问该幼儿的语言和计算得分在全班总体的分布中哪个位于较高的位置?(要求分步骤计算)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2分)43.学前教育经验总结研究的基本要求。

答:1.筛选先进的幼教经验,选择总结对象要有代表性,具有典型意义

2.要依据客观事实,反映经验的本来面貌

3.要全面考察,注意不可控因素的影响

4.要正确区分现象与本质,得出规律性的结论

5.要有创新精神,摆脱旧观念的束缚 44.学前教育实验研究报告写作的一般格式。答:1.撰写论文的一般格式

标题;摘要;研究目的;结果;讨论(是对

研究结果的议论);结论;参考文献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43.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意义。

答: 1.开展学前教育科研,为深化学前教育改革提供科学依据

2.探索学前教育规律,为学前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3.丰富学前教育研究成果,促进学前教育科学发展

4.转变教师观念,提高教师科研能力

44.研究报告中“讨论”的功能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2分)1.学前教育科学研究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答:1.客观性原则;2.发展性原则3.教育性原则 4.系统性原则

5.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2.幼儿教育工作经验的科学总结阶段包括哪些主要环节?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2分)1.选择研究课题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答:(1)进取性原则:

(2)需要性原则:要根据社会的需要,学前教育实践的需要,理论发展的需要以及现代技术发展的需要来选题

(3)意义性原则

(4)创造性原则:选择的课题要具创新性,即新颖性,独特性和先进性.(5)前沿性原则

(6)可行性原则

2.撰写研究论文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1.观点和材料要相结合,通俗性和科学性要相结合2.要重视研究方法和结果的阐述,研究的价值是以方法的科学性和结果的可靠性为条件的.3.分析讨论时要用辩证的观点,不要把问题讲死,要实事求是,要加强理论的探索,提高论文的理论水平.4.材料收集后不要急于动笔,要深思熟虑;

2.树立微写作答题意识 篇二

一、微写作答题缘起

(一)新课标全国卷选考题特点:一是高分值的问答题(6分、6分、8分),二是结合文本内容进行分析。如何面对高分值的全国卷微写作答题。

(二)学生答题情况

(4)作品为什么以渡夫的任情高歌为结尾?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2014课标卷《古渡头》)

某生答案:首尾呼应,总结全文。表明了渡夫只能通过高歌抒发自己内心的不满。点明了主题。留下空白,引起读者思考。

学生的答案,基本上是套用术语,若把文章换成另一篇,这样的答案也能符合。答案毫无针对性,脱离文本,言之无物,直接反映学生思维不严密,学生答题随意。

答题不能只是一个抽象的术语,笼统的概念。现在不少学生只记术语,如见到“结尾”二字,就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以为是万能的。从学生答题存在问题的角度,看备考思维的重要程度。如何进行思维过程训练微写作答题。

二、微写作答题语体

微写作答题語体特征为论述语体。论述语体通俗说就是观点+论证,把答案当作一篇小小的议论文来写,即微写作答题。学生答题时,往往缺少论据,缺少分析,忽视题干中“分析”或“理由”二字。微写作答题把答案写得有观点有论据,符合逻辑,不是自己在胡扯。

三、微写作答题方法

微写作答题,立足“三定”(定向+定性+定量)原则,定出好答案。在微写作思路下答题,有次序、有逻辑,分点清晰,在快速阅卷之下,阅卷老师眼前一亮。下面结合高考题谈谈具体做法。

(一)定向

定向的语句:紧扣题干,是回答问题的入口,回答问题的角度。紧扣问题来答,是替人着想,让阅卷者看着方便。例如:

(2)小说以“鞋”为中心叙事写人,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2014年课标卷)

【参考答案】①做鞋是当时当地的规矩,这样的故事有生活气息;②以鞋为线索,可以使故事情节更集中、紧凑;③鞋是情感的寄托物,有助于主人公内在情感与深层心理的发掘与表现。

学生面对“参考答案”,还是不能理清答题思路,答题能力得不到提升。经过科学分析,教师对参考答案进行补充,给学生提供严密的思维逻辑答案,引导学生分析小说的特点,帮学生找到答题入口,即微写作答题中的定向的语句。此题定向的语句分别是:(环境)从叙事的时代角度;(情节)从叙事的情节推动角度;(人物)从写人的内心角度。

【备考答案】①从叙事的时代角度,做鞋是当时当地的规矩,这样的故事既有生活气息,又有时代特点;②从叙事的情节推动角度,以鞋为线索,可以使故事情节更集中、紧凑;③从写人的内心角度,鞋是情感的寄托物,有助于主人公内在情感与深层心理的发掘与表现。

定向的语句,根据文体的特点和规律确定。如小说答题主要从“情节、人物、环境、主题”方面,其次从“结构、语言、手法”方面作为答题入口。小说常用的定向语句:从情节上看、从人物形象上看、从主题上看,从表达技巧上看……传记答题常用的定向的语句:从成员上看、从内容上看、从影响上看、从主观上看、从客观上看……

如果微写作答题已熟练,“定向”可以省略,但心中要有“定向”思路。

(二)定性

定性分析的语句:确定“性质”,要求准确、专业,一语中的,这就是得分点。多为二言或四言表达,如表达技巧定性语句“衬托”、“情景交融”。人物性格定性语句“坦诚”、“乐于助人”、“朴实善良”等。学生没有读懂题干时,容易遗漏定性分析的语句。请看这个例子:

(4)文末“后记”是独立于小说外的写作说明,还是属于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8分)(2014年课标卷)

某生答案:①“后记”写得有特色,符合情节的发展,点出主题,写了人物性格。②“后记”给人留下想象空间,回味无穷。③激发了读者兴趣,读了还想读。④点出主题,表明他虽是一个农村青年却有现代意识。

学生答题,没有观点,套话多,答案空洞,没有结合文本有理有据地进行分析等,这答案最多得2分。此题考查考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高分值,学生却没有高得。学生致命性的错误是没有亮出观点,应先阐明自己的观点:我认为“后记”是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或我认为“后记”是独立于小说外的写作说明。(只写其中一种观点)也就是说答案缺少定性分析的语句。

给学生提供的“备考答案”立足“三定”原则。

【备考答案】我认为“后记”是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①从情节上看,小说的情节和“后记”有相似之处;②从人物上看,小说中的“那个人”和“后记”中的“我”情况也很相似,小说中的不少地方暗示女主人公守明的遭遇和“后记”中“那个姑娘”的情况很相像;③从情感上看,小说流露出的感情和“后记”中我的感情一致,我内心充满愧疚。④从主题上看,“后记”中的自我审视,将传统与现代联系起来,深化了小说的思想主题。

有时“定性语句”在题干上已有明确的表示,这类题目的重点是让你从文本中找出“证据”,即“定量分析”。例如:

(2)为什么爱因斯坦和玻尔的论战被称为物理学史上的“巅峰对决”?请结合材料简述原因。(6分)(2014课标卷实用类阅读)

题干中“被称为物理学史上的‘巅峰对决” 就是定性分析的语句,因此,答题时重点写出定性分析的语句。

【备考答案】①从成员上看,论战双方都是当时物理学界的代表人物;②从内容上看,辩论涉及现代物理学两大基础理论——相对论和量子力学;③从影响上看,辩论带动了整个理论物理界的学术争鸣。

(三)定量

定量分析的语句:定量即具体分析。它决定了答案的逻辑性和丰富性。题干往往要求“结合文本内容进行分析”,让你从文本中找出“证据”。例如:

(3)小说在刻画马兰花这个形象时,突出了她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6分)(2015课标卷《马兰花》)

题干中已经明确答题方向为人物性格,那么该题答案定向语句不用写。

【备考答案】①朴实善良。听说麻婶的不幸后,不时发呆,并及时到医院探视。这可以看出她心地善良,乐于助人,朴实。②善解人意。见麻婶女儿伤心,便不再提借钱的事;丈夫对她不满,她尽量忍让。这可以看出她为他人着想,善于理解他人心思。③做人有原则。尽管挣钱不易,但不为钱伤害情谊;丈夫言行过分,她会据理力争。这可以看出她做事立足原则。

马兰花性格之一,定性语句为:朴实善良。那么就要从《马兰花》一文找出论据分析即定量分析的语句:马兰花听说麻婶的不幸后,不时发呆,并及时到医院探视。这可以看出她心地善良,乐于助人,朴实。

好的答案语言具有层次性、逻辑性、文体特征。比较下面这个答案:

例如,小说阅读《董师傅游湖》概括小说中董师傅这一人物形象。

【参考答案】

董师傅是一位普通木工。他技艺精湛,质朴善良,乐于助人,有平常心,有生活情趣。

【备考答案】

1、他是位匠人:“做起活儿来得心应手”,“他做的几扇雕花窗户,雕刻十分精致”,可以看出他技艺精湛。

2、他是位善人:①“董师傅忙灭了烟,站起身说:我送你回去”,可以看出他善良,乐于助人。② “董师傅叮嘱小翠,冰棍的木棒不要随地扔”,可以看出他爱护环境,讲究公德。

3、他是位诗人:①“每晚收拾好木工工具,便来湖边大石上闲坐”,可以看出他喜欢欣赏美景,有生活情趣。②“若是有人了解他的知识,可能聘他为业余园林鉴赏家”,可以看出他鉴赏园林的水平高,富有审美情趣。

4、他是位哲人:“挣的钱足够用了,日子过得很平静”,可以看出他知足本分。

“备考答案”由匠人→善人→诗人→哲人,体现了层次性:文本的层次;渐进的层次;认知的层次。逻辑性:论证语言准确严密。文体特征:小说人物都具有丰富性,对于一个人的评价,可以从职业、品行、审美、生活态度等角度来看。

高考备考,教师和学生不能以“参考答案”为终极目标,“参考答案”只是供阅卷评分时使用的一种“参考”,有些“参考答案”并不正确,甚至有严重缺陷。面对“参考答案”,教师要果断校正、补充、甚至推翻,提供给学生具有严密思维逻辑的规范的“备考答案”。“备考答案”承担的任务,不仅只是某一道题目的得分,還是学生备考过程中某一类能力的提高。

面对高分值的阅读题,高得既非能力,更非知识,而是意识――对高考语文试题规律和答题思维规律的认识。因此,复习备考中,引导学生树立“微写作答题”意识,把答案写得一语定性、有次序、有逻辑,让阅卷老师扣分无处下手。

3.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与写作 历年问答题总结 篇三

06011、税收有哪些特征?如何理解?

①强制性:指国家依据法律征税,而并非一种自愿缴纳,纳税人必须依法纳税,否则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2分)

②无偿性:指国家征税以后,税款就成为国家所有,不再直接归还纳税人,也不需要付给纳税人任何代价。(2分)

③固定性:指国家征税以法律形式预先规定征税范围和征收比例,便于征纳双方共同遵守。(2分)

2、简述分税制的概念及其优点。

分税制是在划分中央与地方政府事权的基础上,按税种划分各级政府财政收人的一种预算管理体制。(2分)

优点:

①有利于理顺并规范各级政府间的财政分配关系,消除政府之间财力分配的随意性,使各级政府真正建立起独立的一级预算。(1分)

②有利于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在促进整个财政收人增长的同时,逐步提高中央财政收人占全国财政收人的比重,增强中央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1分)

③有利于实现政企分开和政府职能的转移,有利于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1分)

④通过建立统一、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有利于加强中央对老、少、边、穷地区的财政支援,逐步缩小地区间的差距。(1分)

3、简述制约信用扩张与收缩的因素。

①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了保障存款人的利益,减少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以及实现金融的宏观调控,中央银行用法律规定商业银行在吸收存款中必须缴存存款准备金的比率。它与商业银行的信用扩张能力和派生存款量成反比。(3分)

②付现率:亦称现金漏损率,指借款人以现金形式支取贷款的数量占贷款总量的比例。借款人以提取现金形式支取贷款,使得银行的存款余额减少,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不便的情况下,意味着银行必须减少贷款的发放,由此引起整个银行体系信用规模的缩小。(3分)

4、简述金融市场的功能。

①融通资金的功能:是金融市场的基本功能。一是资金供需双方的融资;二是金融机构间的融资;三是地域间的资金转移,有利于国际与地区间的经济合作和往来。(2分)

②积累资金的功能:金融市场上资金短缺方运用股票、债券的发行筹措资金,从事生产活动;资金盈余方则通过购买股票、债券,将自己一部分积蓄提交给证券发放者,从事投资活动,这样,以金融工具为媒介,完成了资金投资、增值、积累的全过程。(2分)

③降低风险的功能:金融市场拥有众多的金融工具可供投资者选择。金融工具有高度的风险性,金融市场的运作有以严格的法定规则为依据。这一切使投资者一方面能分散风险,另一方面有可得到法律的保护,起到降低风险的作用。(2分)

④宏观调控的功能:金融市场是中央银行推行货币政策的场所,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吞吐基础货币,直接调控社会货币供应量。金融市场上金融工具的买卖和发行,实质是资金的重新分配和组合,利率的变动使资金得以优化配置,实现经济的宏观调节。(1分)

06071、简述国债的特征。

有偿性:通过发行国债筹集的财政资金,政府必须作为债务如期偿还。还要按事先规定的条件向认购者支付一定数额的利息。(2分)

自愿性:国债的发行和认购建立在认购者自愿承购的基础上。认购者买与不买,购买多少,完全由认购者自己根据个人和单位情况自主决定,国家并不能指派具体的承购人。(2分)

灵活性:国债发行与否以及发行多少,一般完全由政府根据财政资金的丰裕程度灵活加以确定,不能通过法律形式预先加以规定。(2分)

2、简述相机抉择稳定器的概念及主要的财政政策工具。

相机抉择稳定器指为了使经济达到预定的总需求水平和就业水平,政府根据不同情况所采取的财政措施。(3分)相机抉择稳定器主要包括调整政府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水平;调整税率;调整税收起征点和减免税规定;调整转移支付条件;调整加速折旧政策等。(3分)

3、简述中央银行一般性政策工具的内容。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在法律赋予的权限内,通过调整法定准备金率,控制商业银行信用创造规模,从而间接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的一种操作方法。(2分)

再贴现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再贴现率,直接影响金融机构的资本金和准备金,间接干预市场利率及货币市场的供求关系,从而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的一种操作方法。(2分)

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直接参与有价证券买卖,从而影响和控制市场货币供应量及利率的一种操作方法。(2分)

4.简述国际金融市场的概念及其特点。

国际金融市场是国际货币金融业的总和,它由经营国际货币业务的金融机构所组成。(2分)

国际金融市场具有以下特点:

它不受任何一国法规的确管制,(1分)市场的范围广,包括西方国家所有的离岸金融业务中心,非居民投资者和借款人可以任意选择投资和借款地点。(2分)市场上的借贷活动,主要是在外国贷款人或投资人与外国借款之间进行的。(1分)市场上的借贷的货币,以西方发达国家的货币为主。(1分)

07011、简述财政三大职能的含义。

资源配置职能是通过财政收支改变资源的配置,实现资源结构的合理化,使社会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得到高效利用,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2分)

收人分配职能是指国家财政通过集中性收支调节社会上收人与财富的分配,使之达到公平与公正的分布状态。(2分)

经济稳定职能是指通过财政分配实现记经济稳定的目标,即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合理的经济增长率。(2分)

2、简述国家预算管理体制的概念及其实质。

国家预算管理体制是在中央与地方政府以及地方各级政府之问规定预算收支范围和预算管理职权的一项根本制度。(4分)国家预算管理体制的实质,是处理预算资金分配和管理上的集权与分权,集中与分散的关系问题。(2分)

3、简述中央银行三大职能的含义。

政策职能:根据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相应确定货币政策目标和制定金融政策,通过利率、信贷、汇率政策等措施,改变社会货币信用的总量和方向,影响金融机构的可用资金和利润,最终使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在微观领域得到落实。(2分)

管理职能:为保证金融体系的健全和稳定,防止金融紊乱给社会经济造成的危害,必须采取法律的、经济的、行政的措施,对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进行必要的管理和监督。(2分)

服务职能:中央银行有义务对政府、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提供多种金融服务。主要体现在其办理的各种业务中。(2分)

4、简述治理通货膨胀的一般措施。

紧缩政策:通过紧缩财政支出和银行信贷达到收缩货币供应F}_以抑制通货膨胀的措施和方法。紧缩财政支出的措施主要有削减财政支出、增加税收;紧缩货币政策的措施主要有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2分)

供给政策:通过发展生产,增加社会总供给,以弥补供需缺口,从而解决通货膨胀的措施和方法。供给政策运用的措施一般有:降低所得税、提高固定资产折旧率、鼓励企业采用新技术、更新设备和调整产业结构等。(2分)

控制物价和工资:政府采取限制物价和工资_L升的措施来抑制通货膨胀时物价 t-涨的过猛势头,但不宜长久使用。(2分)币制改革:当通货膨胀已达到恶性程度时,应该是实行币制改革。历史上曾采用过废弃、恢复和减值三种。(1分)

07071、简述制约信用扩张与收缩的因素。

①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了保障存款人的利益,减少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以及实现金融的宏观调控,中央银行用法律规定商业银行在吸收存款中必须缴存存款准备金的比率; 它与商业银行的信用扩张能力和派生存款量成反比。(3分)

②付现率:亦称现金漏损率,指借款人以现金形式支取贷款的数量占贷款总量的比例。借款人以提取现金形式支取贷款,使得银行的存款余额减少,在法定存款准一备金率不便的情况下,意味着银行必须减少贷款的发放,由此引起整个银行体系信用规模的缩小。(3分)

2、简述金融市场的功能。

①融通资金的功能:是金融市场的基本功能。一是资金供需双方的融资;二是金融机构间的融资;三是地域间的资金转移,有利于国际与地区间的经济合作和往来。(2分)

②积累资金的功能:金融市场上资金短缺方运用股票、债券的发行筹措资金,从事生产活动;资金盈余方则通过购买股票、债券,将 自己一部分积蓄提交给证券发放者,从事投资活动,这样,以金融工具为媒介,完成了资金投资、增值、积累的全过程。(2分)

③降低风险的功能:金融市场拥有众多的金融工具可供投资者选择。金融工具有高度的风险性,金融市场的运作有以严格的法定规则为依据。这一切使投资者一方面能分散风险,另一方面有可得到法律的保护,起到降低风险的作用。(2分)

④宏观调控的功能:金融市场是中央银行推行货币政策的场所,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吞吐基础货币,直接调控社会货币供应量。金融市场上金融工具的买卖和发行,实质是资金的重新分配和组合,利率的变动使资金得以优化配置,实现经济的宏观调节。(1分)

3、简述中央银行三大职能的含义。

政策职能:根据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相应确定货币政策目标和制定金融政策,通过利率、信贷、汇率政策等措施,改变社会货币信用的总量和方向,影响金融机构的可用资金和利润,最终使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在微观领域得到落实。(2分)

管理职能:为保证金融体系的健全和稳定,防止金融紊乱给社会经济造成的危害,必须采取法律的、经济的、行政的措施,对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进行必要的管理和监督。(2分)

服务职能:中央银行有义务对政府、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提供多种金融服务。主要体现在其办理的各种业务中。(2分)

4、简述治理通货膨胀的一般措施。

紧缩政策:通过紧缩财政支出和银行信贷达到收缩货币供应量以抑制通货膨胀的措施和方法。紧缩财政支出的措施主要有削减财政支出、增加税收;紧缩货币政策的措施主要有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2分)

供给政策:通过发展生产,增加社会总供给,以弥补供需缺口,从而解决通货膨胀的措施和方法。供给政策运用的措施一般有:降低所得税、提高固定资产折旧率、鼓励企业采用新技术、更新设备和调整产业结构等。(2分)

控制物价和工资:政府采取限制物价和工资上升的措施来抑制通货膨胀时物价上涨的过猛势头,但不宜长久使用。(2分)币制改革:当通货膨胀已达到恶性程度时,应该是实行币制改革。历史上曾采用过废弃、恢复和减值三种。(1分)

08011、简述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模式。

高度集中的管理模式:即在全国或整个地区建立一个管理机构,集中管理社会保障事务。

其优点是社会互助、协调性较好,政令畅通,运行简便,成本低,保险落实。(2分)分散管理模式:即在立法与行政监督上集中统一,但在运作管理上是分散的,属于不同的机构。其优点是适应性较好,参保的企业、团体、个人的主体意识较强,积极性高,启动较快。(2分)统分结合的管理模式:即把统一性强的保险项目集中起来统一管理,把独立性强的项目或环节分散管理。其兼有前两者的优点,实行这种模式的国家大多数是发达国家。(2分)

2、简述预算外资金的概念和特点。

预算外资金是指根据国家财政制度规定不纳入国家预算,由地方财政部门和国有企事业

单位及其主管部门自收自支的那部分财政资金。(2分)特点:自主性((1分)专用性((1分)分散

性((1分)灵活性((1分)

3.简述中央银行一般性政策工具的内容。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在法律赋予的权限内,通过调整法定准备金率,控制商业银行信用创造规模,从而间接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的一种操作方法。(2分)再贴现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再贴现率,直接影响金融机构的资本金和准备金,间接干预市场利率及货币市场的供求关系,从而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的一种操作方法。(2分)

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直接参与有价证券买卖,从而影响和控制市场货币供应量及利率的一种操作方法。(2分)

4、西方国家通货膨胀的成因理论有哪些?简单说明。

需求拉上论:经济运行过程中总需求过度增长,超过了既定价格水平下社会商品和劳务等方面的供给而引起的币贬值,物价总水平的上涨。(2分)

成本推动论:社会商品和劳务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因生产成本提高而引起的物价总水平的上涨。(1分)

菲利普斯曲线论:即使社会尚未充分就业,同样可能产生通货膨胀,而且物价上涨率与失业率循反方向移动,弗里德曼提出“自然失业率”理论,对菲利普斯曲线进行了修正:当实际失业率低于自然失业率时,物价不断上升,反之,相反。(2分)

结构失调论: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处于均衡状态时,由于需求结构变化,导致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上升。(1分)国际传导论:现代社会国际经济交往增多,一国通货膨胀很容易通过各种渠道传导至他

国,引起他国共同发生通货膨胀。(1分)

08071、简述财政三大职能的含义。

资源配置职能是通过财政收支改变资源的配置,实现资源结构的合理化,使社会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得到高效利用,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2分)收人分配职能是指国家财政通过集中性收支调节社会上收人与财富的分配,使之达到公平与公正的分布状态。(2分)经济稳定职能是指通过财政分配实现经济稳定的目标,即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合理的经济增长率。(2分)

2、简述国家预算管理体制的概念及其实质。

国家预算管理体制是在中央与地方政府以及地方各级政府之间规定预算收支范围和预算管理职权的一项根本制度。(4分)国家预算管理体制的实质,是处理预算资金分配和管理上的集权与分权,集中与分散的关系问题。(2分)

3.简述中央银行三大职能的含义。

政策职能:根据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相应确定货币政策目标和制定金融政策,通过利率、信贷、汇率政策等措施,改变社会货币信用的总量和方向,影响金融机构的可用资金和利润,最终使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在微观领域得到落实。(2分)

管理职能:为保证金融体系的健全和稳定,防止金融紊乱给社会经济造成的危害,必须采取法律的、经济的、行政的措施,对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进行必要的管理和监督。(2分)

服务职能:中央银行有义务对政府、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提供多种金融服务。主要体现在其办理的各种业务中。(2分)

4.简述治理通货膨胀的一般措施。

紧缩政策:通过紧缩财政支出和银行信贷达到收缩货币供应量以抑制通货膨胀的措施

和方法。紧缩财政支出的措施主要有削减财政支出、增加税收;紧缩货币政策的措施主要有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2分)

供给政策:通过发展生产,增加社会总供给,以弥补供需缺口,从而解决通货膨胀的措施和方法。供给政策运用的措施一般有:降低所得税、提高固定资产折旧率、鼓励企业采用新技术、更新设备和调整产业结构等。(2分)

控制物价和工资:政府采取限制物价和工资上升的措施来抑制通货膨胀时物价上涨的过

猛势头,但不宜长久使用。(2分)

币制改革:当通货膨胀已达到恶性程度时,应该是实行币制改革。历史上曾采用过废弃、恢复和减值三种。(1分)

09011、简述财政三大职能的含义。

资源配置职能是通过财政收支改变资源的配置,实现资源结构的合理化,使社会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得到高效利用,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2分)

收人分配职能是指国家财政通过集中性收支调节社会上收人与财富的分配,使之达到公

平与公正的分布状态。(2分)

经济稳定职能是指通过财政分配实现记经济稳定的目标,即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

支平衡、合理的经济增长率。(2分)

2、简述国家预算管理体制的概念及其实质。

国家预算管理体制是在中央与地方政府以及地方各级政府之间规定预算收支范围和预算管理职权的一项根本制度。(4分)国家预算管理体制的实质,是处理预算资金分配和管理上的集权与分权,集中与分散的关系问题。(2分)

3、简述中央银行三大职能的含义。

政策职能:根据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相应确定货币政策目标和制定金融政策,通过利率、信贷、汇率政策等措施,改变社会货币信用的总量和方向,影响金融机构的可用资金和利润,最终使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在微观领域得到落实。(2分)

管理职能:为保证金融体系的健全和稳定,防止金融紊乱给社会经济造成的危害,必须采取法律的、经济的、财政的措施,对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进行必要的管理和监督。(2分)

服务职能:中央银行有义务对政府、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提供多种金融服务。主要体现在其办理的各种服务中。(2分)

4、简述治理通货膨胀的一般措施。

紧缩政策:通过紧缩财政支出和银行信贷达到收缩货币供应量以抑制通货膨胀的措施和

方法。紧缩财政支出的措施主要有削减财政支出、增加税收;紧缩货币政策的措施主要有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2分)

供给政策:通过发展生产,增加社会总供给,以弥补供需缺口,从而解决通货膨胀的措施和方法。供给政策运用的措施一般有:降低所得税、提高固定资产折旧率、鼓励企业采用新技术、更新设备和调整产业结构等。(2分)

控制物价和工资:政府采取限制物价和工资上升的措施来抑制通货膨胀时物价上涨的过

猛势头,但不宜长久使用。(2分)

币制改革:当通货膨胀已达到恶性程度时,应该是实行币制改革。历史上曾采用过废弃、恢复和减值三种。(1分)

09071、简述国债的特征。

有偿性:通过发行国债筹集的财政资金,政府必须作为债务如期偿还。还要按事先规定的条件向认购者支付一定数额的利息。(2分)

自愿性:国债的发行和认购建立在认购者自愿承购的基础上。认购者买与不买,购买多

少,完全由认购者自己根据个人和单位情况自主决定,国家并不能指派具体的承购人。(2分)

灵活性:国债发行与否以及发行多少,一般完全由政府根据财政资金的丰裕程度灵活加以

确定,不能通过法律形式预先加以规定。(2分)

2、简述相机抉择稳定器的概念及主要的财政政策工具。

相机抉择稳定器指为了使经济达到预定的总需求水平和就业水平,政府根据不同情况所采取的财政措施。(3分)

相机抉择稳定器主要包括调整政府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水平;调整税率;调整税收起征点和减免税规定;调整转移支付条件;调整加速折旧政策等。(3分)

3、简述中央银行一般性政策工具的内容。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在法律赋予的权限内,通过调整法定准备金率,控制商业银行信用创造规模,从而间接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的一种操作方法。(2分)

再贴现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再贴现率,直接影响金融机构的资本金和准备金,间接干预市场利率及货币市场的供求关系,从而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的一种操作方法。(2分)

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直接参与有价证券买卖,从而影响和控制市场货币供应量及利率的一种操作方法。(2分)

4、简述国际金融市场的概念及其特点。

国际金融市场是国际货币金融业的总和,它由经营国际货币业务的金融机构所组成。(2分)

国际金融市场具有以下特点:

它不受任何一国法规的确管制;(1分)

市场的范围广,包括西方国家所有的离岸金融业务中心,非居民投资者和借款人可以任意选择投资和借款地点;(2分)市场上的借贷活动,主要是在外国贷款人或投资人与外国借款之间进行的。(1分)

4.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与写作 历年问答题总结 篇四

1.运动负荷的量与强度的关系

在负荷保持在一定的范围条件下,机体的应激以及随之产生的一系列变化,也都会保持在一个适度的范围内。这时,负荷的量度越大,对机体的刺激越深,所引起的应激也越强烈,机体产生的相应变化也就越明显,人体竞技能力提高的也就越快。担当负荷超出了运动员的最大承受能力时,运动员的机体便会产生劣变现象。这种劣变现象会对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提高产生消极的作用,甚至会迫使一名优秀运动员过早的结束运动寿命。

2.阐述爆发力训练负荷量度的确定?

(1)负荷强度

发展爆发力训练的负荷强度依需要而定,有时以30%的强度负荷训练,有时不负重,反克服自身体重练习

(2)负荷数量

在安排重复次数与组数是,注意应以不降低速度为原则,同时要求中枢神经系统保持良好的兴奋状态,应注意并不是练习重复次数与组数越多越好。

重复次数与负荷强度关系密切。负荷重量大,强度高,重复次数就要少,负荷重量笑,强度低,重复次数相对就多些,一般以1~5次为好。

组数不宜过多满意不减少每组重复次数,不降低每次练习速度为原则,不宜过多,发展爆发力训练,应用极限或接近极限的速度来完成每一次的重复练习。

(3)间歇时间

应以保证运动员工作力完全恢复为原则,但也不宜过长,否则会使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明显下降,不利于下一组的训练。具体的间歇时间与工作量大小、运动员恢复能力有关,一般来说,可安排1~3分钟或4~5分钟。

3.影响技术风格的因素

⑴特长技术(特长越显著,风格越突出)

⑵运动员的神经类型(气质类型)(一定气质类型适合于一定的技术风格)⑶种族特征(从人类学的角度看,种族特征对技术风格的影响也是较为显著的)

4.阐述战术的分类

⑴按战术的表现特点分类

①阵型战术 ②体力分配战术 ③参赛目的战术 ④心理战术

⑵按参加战术行动的人数分

①个人战术 ②小组战术 ③集体战术

⑶按战术攻防性质分

①进攻战术 ②防守战术 ③相持战术

⑷按战术的普适性分

①常用战术 ②特殊战术

5.采用模拟训练法进行战术训练的一般程序和要求有哪些

程序:明确被模拟对象,确定被模拟系统的边界,设置同态系统并进行相似分析,主练系统与同态系统一起练习。

要求:⑴要实事求是地评价模拟训练的重要性和适用范围。

⑵在模拟训练中,要教育作为主练系统的运动员切实树立“从实战出发”的思想,把同态系统视作被模拟系统,努力提高训练质量,从而提高针对特殊对手的特殊战术能力。

6.运动状态的诊断、建立训练目标在运动训练中的作用

⑴状态诊断在训练中的重要作用

①为运动训练过程确立一个客观、准确的出发点

②对训练工作效果及时的检查评价

③实施有效训练控制的重要前提

⑵建立目标在训练中的重要作用

①有效的激发运动训练活动主体的责任感和进取精神

②制定运动训练计划的重要依据

7.说明整理运动的重要作用

平复心率、调整呼吸、放松神经以及降低体温,使人从运动到停止之间有一个缓冲,调剂的过程。

8.运动训练的目的与任务

目的:揭示运动训练活动的普遍规律,指导各专项运动训练实践,使各专项的训练活动建立在科学的训练理论基础上,努力提高训练的科学化水平。

任务:⑴从众多专项的训练实践中总结猪带有普遍意义的共性规律

⑵深入探索尚未被人们所认识和认识还不是很清楚的运动训练规律

⑶进一步健全运动训练学理论和内容体系

⑷广泛吸取现代科技成果和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应用于运动训练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之中。

⑸运用一般运动训练学的基本理论指导各专项训练实践

9.技能主导类同场对抗性项群运动员竞技能力决定因素及训练特点有哪些

决定因素:主观因素:本队的竞技水平和教练员的临场指挥水平;客观因素:包括对手水平、竞赛办法、比赛环境、比赛时间、裁判行为等。运动员的比赛成绩是以上众多客观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训练特点:

⑴技术训练(全队技术训练强调整体攻守效能,注重攻守训练内容的同步化)

⑵战术训练(由于攻守配合的速度明显加快,快速反击战术在进攻打法的训练中占重要位置)⑶身体训练(发展速度和耐力等素质是身体训练的重要任务)

⑷心理训练(围绕保持运动员高度的自我心理控制能力和稳定情绪,以及正确对待比赛胜负和得失的心理品质组织相应的训练)

10.耐力训练的基本要求

⑴重视运动员呼吸能力的培养 ⑵加强意志品质的培养

⑵儿少耐力训练的注意事项

①掌握儿少耐力的发展趋势,以便科学地安排耐力训练。

②儿少耐力训练必须以有氧耐力训练为主。

③儿少进行耐力训练的内容手段应是多种多样的,不应只局限于长跑的练习,可选用活动性游戏、球类运骑自行车、滑冰、登山和循环练习等。

④儿少进行耐力训练的基本方法为持续训练法。

11.周期性安排训练原则的基础及训练学要点

基础:⑴物质运动周期性的普遍规律

⑵人体竞技能力变化的周期性特征

⑶适宜比赛条件出现的周期性特征

训练学要点:⑴掌握各种周期的序列结构

⑵选择适宜的周期类型

⑶处理好决定训练周期时间的固定因素与变异因素的关系

⑷注意周期之间的衔接

12.战术方案的基本内容

⑴战术任务和具体目标 ⑵预测对手的战术意图,包括进攻与防守以及心理等 ⑶确定战术原则 ⑷己方(全队、小组或个人)的战术行为,包括具体的任务分工等 ⑸预测比赛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情况及应变措施 ⑹适应竞赛环境的措施 ⑺ 赛前战术训练的安排 ⑻对本方案的保密要求及赛前隐蔽工作

13.运动员心理能力训练的常用方法

⑴意念训练法:意念训练法是指运动员有意识地、积极地利用头脑中已经形成的运动表象或充分利用想象进行训练的方法。

⑵诱导训练法:诱导训练法是指在训练中采用有效刺激物把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引导到某一个事物或方向上去的训练方法,可为顺利完成训练与比赛任务建立良好的心理状态。⑶模拟训练法:模拟训练是指模拟设置未来比赛中可能出现的条件进行的训练。

14.优秀员训练过程中的高原现象出现原因及对策

原因:⑴进入青春期,生理发展完善,遗传效应减慢或停滞。⑵同一教练思路,习惯性训练法手段难以引起积极的适应性反应,训练效应减弱。⑶训练不当及环境的不良影响

⑷由于训练及竞技人际关系、自我发展等导致主观努力下降。

对策:睡着技术水平提高加大负荷,根据动态变化的随时调节负荷内容及方法手段。处于青春期应及时调整阶段性目标,改变负荷安排及要求过度训练的伤病的果断措施,保证健康充分恢复。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激发训练动机和成功期望。

15.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运动员竞技能力决定因素及训练特点有哪些 决定因素:

⑴体能特征(身体形态对运动员的竞技能力起着重要作用,要求运动员具有优美的形体,表现出动作敏捷而灵巧)

⑵技能与战术能力的特征(技能主要表现为时空判断准确,对身体姿态控制的能力强,能够熟练掌握各种专门器械,以及与同伴的协调配合)

⑶心理和智能特征(感知觉灵敏度高,善于自我调节,具有果敢精神)

训练特点:

⑴身体训练(运动员注重采用非专项的运动项目练习促使健康水平,同时十分重视专项身体素质训练)

⑵技术训练(技术训练是难美项群的核心组成部分,占有很大的比重)

⑶心理训练(由于专项竞技的特殊性,心理训练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

⑷艺术表现能力训练(多以舞蹈训练为主培养形体表现力,有音乐伴奏的项目还要让运动员按不同节奏完成动作和根据音乐内容做即兴小品表演,以培养动作节奏感和表演能力)

16.项群训练理论的内容意义

内容:

—各项群的形成与发展;

—各项群竞技能力决定因素的系统分析;

—各项群运动成绩决定因素的系统分析

—各项群训练的基本特点

意义:

⑴鲜明地概括了同一项群不同项目的共同规律

⑵加强了运动训练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⑶实现了训练学理论原有两个层次之间的有机过渡

17.系统训练学原则(区别对待原则)的基础及训练学要点

基础:

⑴人体生物适应的长期性 ⑵训练效应的不稳定性 ⑶人体生物适应的阶段性

训练学要点:

⑴保持训练的系统性

①健全多级训练体制②建立和强化正确的训练动机

③科学的制定训练计划④提供有力的社会保证

⑵按阶段性特点组织训练过程

18.体能训练的基本要求及意义

要求:

⑴合理地安排一般体能训练和专项体能训练

⑵体能训练应与技术、战术、心理和智能训练有机结合,选择体能训练手段应力求与专项技术的动作形式和生物力学特征相近似。

⑶体能训练在整个训练中所占的比重,以及一般体能训练和专项体能训练的比例的确定,要

因时、因项、因人而异。

⑷体能训练的主要内容是运动素质训练。

⑸在体能训练中运动员常常会感到非常疲劳,有些体能训练手段又比较又比较单调枯燥,因此,在训练中应加强对运动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对身体训练重要意义的认识,培养他们的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

意义:⑴良好的饿体能训练是技、战术训练和提高运动成绩的基础。

⑵良好的体能训练是运动员承受大负荷训练和高强度比赛的基础。

⑶良好的体能训练是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保持稳定、良好的心理状态的基础。⑷良好的体能训练有助于预防伤病,延长运动寿命。

19.力量训练的要求及方法

要求:⑴注意不同肌群力量的对应发展 ⑵选择有效的训练手段 ⑶处理好负荷与恢复的关系

⑷注意激发练习的兴趣 ⑸儿童少年力量训练应注意的事项

方法:⑴动力性等张收缩训练(①动力向心克制性工作 ②动力性离心退让性工作)⑵静力性等长收缩训练 ⑶等动收缩训练 ⑷超等长收缩训练 ⑸循环训练法

20.动作技术的基本特征

⑴运动技术与体育动作的不可分割性 ⑵运动技术不断发展的必然性

⑶运动技术相对稳定与即时应变的统一性 ⑷运动技术的个体差异性

21.竞技体育的构成及基本特点

构成:⑴运动员选材 ⑵运动训练 ⑶运动竞赛 ⑷竞技体育管理

特点:⑴竞争性 ⑵规范性 ⑶公平性 ⑷集群性 ⑸公开性 ⑹观赏性

22.体能主导类速度性项群运动员竞技能力决定因素特征及训练特点

决定因素特征:

⑴体能特征(由于本项群包括众多专项,运动员的身体形态也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

⑵技能和战术能力特征(主要包括:完整的技术动作由若干个相同的动作周期构成;运动中人体重心在水平方向上移动的平稳性;保持移动过程中合理的动作节奏;位移速度直接决定运动效果)

⑶心理和智能特征(速度性项群的竞技,要求运动员反应迅速、思维敏捷、行动果断、讲求实效、朴实直率,这需要以良好的智能和心理调节能力作为基础)

训练特点:

⑴体能训练(由于技术动作相对简单,并表现为周期性的多次重复,因此。体能训练的关键在于精选有效的方法迅速提高体能水平)

⑵技能训练(在技术训练中,强调技术动作的实际效果,而不去过分追求动作的外形)⑶心理智能训练(主要集中于培养运动员心理调节能力和顽强的意志品质,以及速度感、节奏感和高度集中注意的能力,以满足比赛所需要的心理素质)

23.体能主导类耐力性项群运动员竞技能力决定因素特征及训练特点

决定因素特征:

⑴体能特征(耐力性项目运动员在形态学方面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

⑵技术和战术能力特征(耐力性项目的技术结构属周期性活动,动作技术的完善、经济性和实效性的提高,对于取得优异成绩具有重要作用)

⑶心理特征(本项群比赛要求运动员具有高度发展的心理耐力、能够以超强的耐心忍受生理上的和心理上的极度疲劳,最大限度地提高运动员体能的潜力)

训练特点:⑴耐力性项群训练的主要内容

①以体能为主导的多种竞技能力的训练

②以专项耐力为核心的多种竞速能力的训练

③以糖酵解功能或有氧氧化供能为主渠道的多种能力的训练

⑵耐力性项群的主要训练方法

①负荷结构训练方法群组 ②代谢能力训练方法群组 ③骨骼肌力训练方法群组

④地域效应训练方法群组 ⑤恢复能力训练方法群组

24.影响运动成绩的决定因素

⑴运动员在比赛中表现的竞技水平⑵对手在比赛中表现的竞技水平⑶比赛结果评定行为

25.有效控制原则(适宜负荷原则)的基础及训练学要点

基础:⑴适宜负荷下机体的生物适应现象 ⑵过度负荷下机体的劣变现象

训练学要点:

⑴正确理解负荷的构成 ⑵渐进式地增加负荷的量度 ⑶科学地探求更负荷量度的临界值⑷建立科学的诊断系统 ⑸正确处理负荷与恢复的关系

26.最大力量训练负荷量度的确定

⑴基本训练方法负荷量度的确定

①负荷强度 :

第一,力量训练必须有一个准备性的渐进过程,如对少儿训练,先是从40%左右的负荷强度开始,然后再逐渐加大负荷强度。

第二,每周应穿插一些更大的强度,如90%~95%的强度的训练。

②负荷数量:

通常,以50%的负荷强度做20次为宜,每减少5%的强度,重复次数可增加两次;每增加5%的强度,则减少两次。用25%的负荷强度训练时,开始可连续重复8次,随着运动员的力量的增加,练习课达到的重复次数也必定增加,当增加到12次后,即应及时提高负荷的强度。③组间间歇时间:

间歇时间的长短取决于联系时间和负荷强度的大小,持续时间越长,负荷强度越大,间歇时间就越长。此外,间歇时间的长短与参与工作的肌肉数量有关,局部肌肉参与工作,间歇时间可短些,参与工作的肌肉越多,间歇时间越长。

⑵其它方法负荷的确定

①大强度法 ②极限强度法 ③极限次数法 ④静力练习法 ⑤变换训练法

27.竞技战术的构成因素

⑴战术概念 ⑵战术指导思想 ⑶战术意识 ⑷战术知识 ⑸战术形式 ⑹战术行动

28.制定多年训练计划的必要性

⑴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转移长期性的要求

⑵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转移阶段性的要求

⑶运动员先天遗传性竞技能力与后天获得性竞技能力最佳组合的要求

5.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与写作 历年问答题总结 篇五

第二部分 案例问答题(1~4题,满分100分。)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20岁,大学二年级学生。

案例介绍:求助者从小学到高中,一直学习努力,成绩名列前茅,是多年的三好学生和班干部,经常得到父母和老师的表扬。高考时以优异成绩考入某名牌大学,班里同学都是各地来的尖子生,他的成绩只排在中下等水平,心里很失落,暗下决心要把名次提上来。但事与愿违,在第一学期的期末考试中他的名次没升反而下降了,甚至还出现了不及格。为此父母极为严厉地批评了他,他也觉得自己很没用,感到自己很没面子,老师不重视他,同学们也都看不起他。因此情绪低落,内心苦恼、焦虑。他觉得父母不再像以前那样爱他、关心他了。班长是一位女同学,对他学习、生活等很关心。他也愿意和班长讲讲自己的心理话,自己感觉喜欢上了班长,于是鼓足了勇气,表达了爱慕之情,但班长明确告诉他自己有男友,不能接受他的感情。初次恋爱就失败,他感受到了失恋的痛苦。兴趣明显下降,慢慢的不愿与人交往,整日没精打采、闷闷不乐。近半年随着课程难度的加大,他的压力也越来越大,经常头昏、头痛,晚上入睡困难,全身疲惫不堪。记忆力大不如前,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下降。现在学习成绩已排到班里的倒数几名,父母、老师和同这注意到了他的问题,多次帮助他。但他觉得很无助,自己觉得没什么希望,这学期已无法上学。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的父母是大学教授,对他要求严格,非常重视他的学习成绩,希望他能考上名牌大学将来继承他们的事业。求助者初二时,因课间和同学在讲台上打乒乓球被老师严厉批评并一同被罚站,当时觉得很丢人,留下心理阴影。求助者性格内向,从小争强好胜,追求完美,但心理承受能力差。请根据案例回答以下问题:

一、请对该求助者目前的精神状态、身体和社会功能状态进行整理。(20分)精神状态(2分):情绪低落(2分),内心苦恼(1分)、焦虑(2分)、整日没精打采(1分)、闷闷不乐(1分),觉得自己没有希望(1分),记忆力已大不如前(1分)。

身体状态(2分):头昏(1分)、头痛(1分)、晚上入睡困难(1分)、全身疲备不堪(1分)。社会功能状态(2分):学习效率下降,已无法上学(1分)。

二、对本案例的诊断及诊断程序是什么?(30分)诊断:严重心理问题。(20分)程序:

1、由现实刺激引起(2分)

2、内心冲突属于道德性质(1分),有求治愿望(1分)。

3、生理、心理、社会功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2分)

4、无明显器质性病变(2分)

5、排除精神病、神经症、一般心理问题(2分)

三、对该求助者的遭遇,心理咨询师在表达共情时应当注意些什么?(25分)l、咨询师应走出自己的参照框架而进入求助者的参照框架。(5分)

2、咨询师必要时要验证自己是否做到共情。(4分)

3、表达共情要因人而异。(4分)

4、表达共情要善于使用躯体语言。(4分)

5、表达共情要善于把握角色。(4分)

6、表达共情应考虑到求助者的特点和文化背景。(4分)

四、对本案例进行效果评估,心理咨询师应选择哪些维度或指标?(25分)咨询结果的评估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

1、求助者对咨询效果的自我评价。(5分)

2、求助者社会生活适应状况改变的客观现实。(5分)

3、求助者周围人士的评估。(5分)

4、求助者咨询前后的心理测量结果的比较。(5分)

5、咨询师的评定。(5分)

08年11月份

第二部分 案例问答部分

(1-4题材,共4题,满分为100分)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17岁,高中三年级学生.

求助者自述:我考高中时按照父母的意愿进了一所外语学校,但我当时想去美术学校.这两年来我对学习不是很刻苦,因为这不是我的选择,有时英语考试我也不好好答,我就在考卷上写"天才知道答案".我的行为让老师和家长很生气.父母也给我请过家教,家教老师说我很聪明.现在上高三了,父母就在开学前半个月把我的游戏机、电脑都没收了,让我必须考上大学,这次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学校。我听了这话很生气,这两年我把绘画都扔了还怎么考?绘画是要有灵感的,我觉得这两年的生活把我的灵感都弄没了。我现在担心考不上怎么办。我很后悔,自己当初一步走错,现在步步走错,觉得特别难受,心烦。我生他们的气,更生自己的气,情绪不高,苦恼。没兴趣学习,也打不起精神,没什么胃口,晚上睡不着,老是想这些事情,有时折腾到夜里三四点才睡,经常头昏脑胀,注意力总集中不起来,特别爱对人发脾气。父母跟我交流时我也不爱理他们,也不愿意出门见人,除上学外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我希望您能帮助我。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是独生子,身材高大,性格较内向、柔弱,从小喜欢绘画,曾经在比赛中取得过名次。父母都是知识分子,家中经济条件好,先感觉学习负担太重,自己无法承受,白天无精打采,晚上睡不着,体重下降了10多斤。

根据以上案例,请回答以下问题:

一、对求助者的诊断及依据是什么?(30分)答:

(一)诊断是:一般心理问题。(10分)

(二)诊断依据:

1、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排除精神病。(4分)

2、心理问题是由现实刺激引起,反应不太强烈(或者:属于常形冲突,反应不太强烈)(5分)

3、病程时间短,一个多月。(3分)

4、社会功能受到轻度损害。(3分)

5、情绪反应没有泛化。(5分)

二、心理咨询师怎样与求助者商定咨询方案,写出咨询方案的主要内容。(20分)答:

(一)心理咨询方案有双方在相互尊重、平等的气氛中共同商定(4分)。

(二)心理咨询方案经双方商议可以有所调整(2分)。

(三)心理咨询方案的主要内容:

1、咨询目标(2分)

2、双方各自的特定责任、权利和义务(2分)

3、咨询次数与时间安排(2分)

4、咨询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理(2分)

5、咨询的效果及评价手段(2分)

6、咨询的费用(2分)

7、其他问题及有关说明(2分)

三、针对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心理咨询师在咨询中怎样把握共情技术?(20分)答:

心理咨询师在咨询中,把握共情时应该:

1、咨询师走出自己的参照框架而进入求助者的参照框架。(5分)

2、咨询师必要时验证自己是否做到共情。(3分)

3、表达共情要因人而异(31分)

4、表达共情要善于使用躯体语言(3分)

5、表达共情要善于把握角色(3分)

6、表达共情应考虑到求助者的特点和文化背景(3分)

四、为鼓励求助者建立积极的行为,心理咨询师在咨询中使用了阳性强化法,请写出该疗法的治疗过程和注意事项(30分)。答:

阳性强化法是改变求助者行为的一种行为治疗方法。

(一)阳性强化法的治疗过程:

1、明确治疗的靶目标(4.5分)

2、监控靶目标(4.5分)

3、设计新的行为结果(4.5分)

4、实施强化(4.5分)

(二)注意事项

1、靶目标需单一具体(4分)

2、行为强化要适时、适当(4分)

3、条件反射形成后,物质奖励可改为精神奖励,最终精神奖励也可取消。(4分)

09年5月份

第二部分 案例问答题

本部分采取专家阅卷,1~4题,满分100 分。请在答题纸上写明题号,用钢笔、圆珠笔按要求作答。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35岁,博士,医生.案例介绍:求助者因母亲体弱多病,立志长大后要当一名出色的医生。在学校期间,学习刻苦努力,以优异的成绩获得博士学位,毕业后应邀到一家大医院工作,医院领导曾许诺将来一定重用她。她在工作中勤奋好学,并取得了一些科研成果,发表了多篇很有影响的论文,得到了周围同事的认可。求助者认为周围同事,包括自己的科室主任水平较低,无法与自己相比,因此瞧不起其他同事,平时也不愿与他们多交流。半年前,她所在的科室的老主任退休,她满以为科室主任的位置非她莫属,但令她感到非常意外的是,科里另一位资历较浅的同志当上了主任,这件事对她打击很大。她觉得那人一定是找了关系,走了后门才当上主任的。她觉得医院领导不重视自己,觉得自己在这里没有希望了,非常沮丧。三个多月来,求助者经常晚上睡不着觉,茶饭不香,体重明显下降,不愿出门,无心工作,也不主动和朋友们来往了。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明显下降。遂前来心理门诊求助。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争强好胜,追求完美,从上学到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一帆风顺,没有受到过什么挫折。求助者为了事业至今未婚,为职务问题苦恼。根据案例,请回答以下问题:

一、与该求助者进行摄入性谈话时应注意哪些内容?(20分)

答:与该求助者进行摄入性谈话时,应注意:

1、态度必须保持中立(4分)

2、提问中避免失误(4分)

3、不能讲题外话(3分)

4、不能用指责、批判性语言阻止或扭转求助者的会谈内容(3分)

5、在摄入性会谈后不应给出绝对性的结论(3分)

6、结束语要诚恳、客气(2分),不能用生硬的话做结束语,以免引起求助者的误解。(1分)

二、对该求助者的初步诊断及依据是什么?(30分)答:

(一)对该求助者的诊断是:严重性心理问题。(8分)

(二)诊断依据:

1、心理问题并非由躯体疾病引起(4分)

2、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排除精神病(4分)

3、求助者的内心冲突属于道德性质,有现实意义,为常形冲突(5分)

4、有泛化,回避出现(6分)

5、心理问题持续三个多月(3分)

三、请简要介绍合理情绪疗法的主要原理和过程。(30分)答:

(一)主要原理:

1、合理情绪疗法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埃利斯于20世纪50年代首创的一种心理治疗理论和方法(1分)。

2、合理情绪疗法通过纯理性分析和逻辑思辨的途径(2分),改变求助者的非理性观念(2分),以帮助他解决情绪和行为上的问题(2分)。

3、合理情绪疗法认为引起人们情绪反应的不是外部事件(2分),而是人们的认知(2分),要改变情绪,不是去改变事件而应该是去改变认知(1分),通过改变认知,进而改变情绪和行为(1分)。

4、合理情绪疗法的核心理论是ABC理论(2分),A代表诱发事件(1分),B代表个体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及评价即信念(1分),C代表继这一事件后,个体的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1分)。

(二)主要过程分为四个阶段:(1)心理诊断阶段。(3分)(2)领悟阶段。(3分)(3)修通阶段。(3分)(4)再教育阶段。(3分)

四、心理咨询师若缺乏咨询该类案例的经验,需转介时应注意什么?(20分)答:转介的注意事项:

1、当出现不适合咨询的情况时(1分),心理咨询师应以高度的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明智地进行转介(1分)。

2、事先征得求助者的同意(3分),新咨询师的同意(3分)。

3、对新咨询师详细介绍情况(3分),但不宜透露隐私情况(3分)。

4、不干涉新咨询师的咨询工作。(3分)不对新咨询师的工作评论。(3分)

10年5月份

第二部分

案例问答题

本部分采取专家阅卷,1-4 题,满分 100 分。请在答题纸上写明题号,用钢笔、圆珠笔按要求作答。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32 岁,已婚,博士,公司职员。

求助者主述:快半年了,我为工作的事烦,心情不好,情绪低落,内心很乱。

求助者自述:我博士毕业后选了一家军队单位.进了部队的门,我才发现自己选错了。我坚决要求转业,经过三年不懈的努力,我终于到了一家和我专业非常对口的地方公司。没有了部队纪律的约束,我觉得真自由,但新问题又来了。公司虽然挣钱多,但远没有我想象的那样好,我有些后悔从部队转业了。一次吃饭,一位朋友说他先在军队工作后来转业了,博士毕业后又回到了部队。我心里一亮,别人可以二次入伍,我也可以啊。我找到原部队的领导,提出想回去的要求。可领导却解释说没有这种规定,我特别生气,明明人家都这样办了,他们却还说不可能 … … 什么原因啊?还不是我当初坚决要走,没给他们面子,他们趁机找我麻烦。我就去上级机关讨说法,可他们的解释也一样。我很后悔,自己当初一步走错,现在步步错,觉得特别难受,心烦。我生他们的气,更生自己的气,苦恼。没兴趣工作,打不起精神,没什么胃口,晚上有时折腾到夜里三四点才睡,经常头昏脑胀的,注意力总集中不起来,特别爱对人发脾气,也不愿意出门见人,各种各样的应酬都推掉了。我希望您能帮帮我.

心理咨询师的观察与了解:求助者性格较内向、柔弱,从小就要求把事情做好,从小到大学习和生活比较顺利。博士毕业后到军队保密单位工作,自觉难以适应,后转业到地方工作,又对地方单位不满意。现不愿上班,对什么事都不感兴趣,白天无精打采,晚上睡不着,体重下降了 20 多斤。

根据以上案例,请回答以下问题: 本案例的心理诊断是什么?说明诊断的依据是什么? 1◎本案例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诊断的依据是什么?

初步诊断:A、心理正常,心理不健康,严重心理问题/一般心理问题/神经症性心理问题。B、心理异常,神经症,社交恐怖/惊恐障碍/强迫症等;

C、心理不正常,应激相关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适应障碍(抑郁反应等)。以上结合案例选其一。

诊断依据:A、首先根据心理正常与异常三原则——主客观统一、知情意协调、人格相对稳定,有自知力和主动求医行为,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可以排除重性精神障碍诊断。B、求助者心理冲突具有现实意义和道德色彩,属于冲突常型[只有神经症性心理问题以上才说是变型],再者根据许又新神经症临床评分:病程、痛苦程度、社会功能小于6分,故排除神经症。[如符合神经症诊断应写出主导症状]。C心理症状无器质性病变作基础。D根据求助者心理和行为异常的性质、强度、持续时间、反应是否泛化、对社会功能的损害程度等进行分析判断:a由相对强烈的现实刺激激发,b初始情绪反应强烈,c持续时间长久(两个月以上,半年以下),d内容充分泛化,故符合严重心理问题诊断。[如果a由现实因素激发,b持续时间较短,c情绪反应仍在理智控制之下、不严重破坏社会功能,d情绪反应尚未泛化的心理状态即诊断一般心理问题。][本题必考,最好结合案例具体增加一些内容。] 咨询师怎样与求助者商定咨询方案,内容包括哪些? 22◎怎样和求助者商定咨询方案,内容包括哪些?心理咨询方案应双方在相互尊重、平等的气氛中共同商定。

1、首先向该求助者介绍咨询目标的内容及制定的原则;

2、根据咨询目标、原理与方法、评估、双方的责权利、时间与次数的安排、费用的估计及其他等项内容逐一商定;

3、咨询方案是双方商定的,不能由咨询师或求助者单方制定;

4、最终制定的咨询目标以文字或口头形式固定下来;咨询目标制定后,经双方认可,可以进行修改。在咨询时怎样和求助者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20◎在咨询时怎样和求助者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1.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是心理咨询的核心内容。2.正确的咨询态度是建立良好咨询关系的重要基础。3.建立良好关系的途径与方法是:尊重、热情、真诚、共情、积极关注。本案例运用了合理情绪疗法,请叙述修通技术的内容。

14◎结合案例说出合理情绪疗法的工作程序: 修通阶段:与不合理信念辩论(产婆术、黄金规则)、合理情绪想象技术、家庭作业(RET自助表和合理自我分析报告)

10年11月份

第二部分 案例问答题

本部分采取专家阅卷,1-8题,满分100分。请在答题纸上写明题号,用钢笔、圆珠笔按要求作答。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20岁,大学生。

案例介绍:两个多月前,求助者在睡眠中朦胧感到一种无法抑制的冲动袭扰着全身,他下意识地抚摸自己的生殖器,进行了自慰,短暂的快感后,他陷入了深深的懊悔之中。此后又出现几次,每次他都非常后悔,又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后来他还听人说自慰会损耗精气,损害性功能,引起不孕症。近两个月来他经常感到体力下降,头昏、气短、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逐渐出现不安、恐惧,担心自己的身体出问题,到医院检查,医生告诉他没有问题,他仍不放心,内心痛苦。

请根据案例回答以下问题:

一、本案例初步诊断是什么?理由是什么?(25分)

1、初步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5分)

2、理由是:

(1)根据区分正常与异常的心理学原则(1分),该求助者主客观世界统一,精神活动内在协调一致,人格相对稳定,可排除精神病(5分)。(2)症状表现(2分)

心理症状:焦虑、恐惧,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为身体健康而担心。(答出3个以上得3分;3个以下得1分)生理症状:头昏、气短、体力下降。(3分)行为症状:偶有自慰。(1分)(3)症状由与生理冲动有关的现实刺激引发。(1分)(4)由于存在冲突,有精神负担,存在内心痛苦。(1分)(5)病程:近2个月。(1分)(6)社会功能完好,无泛化。(1分)(7)体检结果身体健康。(1分)

二、本案例恰当的近期和远期咨询目标是什么?(25分)

1、近期目标(2分):

(1)协助求助者正确认识自慰行为。(6分)(2)协助求助者将焦虑水平降低。(5分)

2、远期目标(2分):(1)建立良好行为模式。(6分)(2)完善人格。(4分)

三、如果采用合理情绪疗法,请按照ABC理论,分析一下该求助者的A、B、C各是什么?(25分)

A、诱发事件:自慰,有人说自慰会耗损精气。(7分)B、不合理信念:“我这一生算是完了。”(8分),特征是糟糕至极(3分)。C、情绪和行为的具体表现:焦虑、恐惧、担心健康,认知功能受损。(7分)

四、如果采用合理情绪疗法,请说出修通阶段可以使用的两种技术是什么?(25分)

1、与不合理信念辩论(或产婆式辩论、或产婆术)

2、合理情绪想象技术

3、家庭作业

4、行为技术

(答对任意一项得10分,答对任意两项的25分)

11年5月份

第二部分 案例问答题

本部分采取专家阅卷,1~4题,满分100分。请在答题纸上写明题号,用钢笔、圆珠笔按要求作答。

一般情况:求助者,男性,27岁,大学文化,公务员。

案例介绍:求助者于一个半月前准备结婚办喜事,方方面面的事情很多,非常忙碌。有一天晚上,躺下后一两个小时仍不能入睡,担心影响第二天工作。从此开始每晚失眠,主要表现是很难入睡,睡眠浅,多梦,易醒,有时一夜只睡两三个小时,有时整夜都睡不着。去医院看睡眠门诊,医生给开了安眠药,吃药后有了改善。但看药品说明书上面说长期服用会成瘾,还可能影响肝功能。对是否继续吃药犹豫不定,感到痛苦。工作受到一定影响,有时还会出点差错。前来进行心理咨询。

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年貌相符,高大英俊,略显腼腆紧张。家境一般,农村长大,父亲长期饮酒成瘾,患有肝硬化,长期有病卧床。求助者从小立志通过好好学习,摆脱困难家境,一直成绩优秀,但谨小慎微,生怕出现闪失影响自己的前程。

请根据案例回答以下问题:

一、对该求助者的初步诊断和依据是什么?(25分)

答:初步诊断:一般心理问题(6分)

诊断依据:

1、根据区分正常与异常心理的原则,求助者主客观世界统一,精神活动内在协调一致,人格相对稳定,可以排除精神病。(3分)

2、心理冲突为常形,由现实因素引起。(3分)

3、症状持续时间不超过2个月。(3分)

4、社会功能轻度受损。(3分)

5、内心痛苦(2分),情绪反应对象未泛化(5分)。

二、针对此案例如何对该求助者的心理冲突进行评定?(25分)

答:

1、求助者的心理冲突由现实因素引起。(10分)

2、属于道德性的。(10分)

3、基于以上两点,可以把该求助者的心理冲突评定为常形。(5分)

三、如何与求助者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25分)

答:

1、尊重(5分)

2、热情(5分)

3、真诚(5分)

4、共情(5分)

5、积极关注(5分)

四、试述合理情绪疗法中合理信念和不合理信念的区别?(25分)

答:

1、合理的信念大多是一些已知的客观事实;不合理的信念包含更多主观臆测。(5分)

2、合理的信念能使人保护自己,使自己愉快地生活;不合理的信念则会产生情绪困扰。(5分)

3、合理的信念可以使人很快达到目标;不合理的信念使人达不到目标而苦恼。(5分)

4、合理的信念可使人不介入他人的麻烦;不合理的信念难于做到这一点。(5分)

6.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与写作 历年问答题总结 篇六

1、简述企业组织结构设计的基本程序。

1.分析组织结构的影响因素,选择最佳的组织结构模式:

A.企业环境 /企业规模;环境不稳定规模大用分权,环境稳定规模小用集权。B战略目标:战略目标与组织结构是作用与反作用关系。C信息沟通:功能大小在于是否能获得信息利用信息

2.根据所选部门选择结构模式,将企业划分为不同的相对独立的部门 3.为各个部门选择合适的部门结构,进行组织机构 4.将各个部门组合起来,形成特定的组织结构 5.根据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组织结构.2、企业组织培训评估时,应依据哪些培训成果提出培训评估的标准和衡量方法?

1、认知成果:基本原理程序步骤方式方法或过程,是学习评估的主要对象和内容.(员工培训的认知成果一般可以采用笔试或口试的方法来评判)

2、技能成果:操作技巧技术或技能行为方式,采用现场观察、工作抽样,与学习评估和行为评估密切相关。

3、情感成果:态度动机以及行为等,是第一层反应评估,在课程结束后运用调查问卷法采集。

4、绩效成果:所产生的影响程度为决策提供依据,包括由于员工流动率或事故发生率的下降导致的成本降低,以及产品产量质量的提高或顾客服务水平的改善。

5、投资回报率:包括直接和间接,直接指培训中所有费用,间接指培训前和后的费用.投资回报率=项目收益/项目成本*100% 投资净回报率=(项目收益-项目成本)/项目成本*100%

3、企业劳动安全卫生技术环境的营造主要包含哪些内容? 1.营造劳动安全卫生观念环境:(建立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安全第一预防国主以人为本成为企业所有员工在劳动安全卫生保护工作中的职业道德行为准则.)2.营造劳动安全卫生制度环境:(建立健全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各项劳动安全卫生规程;奖惩分明)3.营造劳动安全卫生技术环境:(直接使用安全技术和无害装置无害工艺从基础上避免劳动安全卫生事故;完善劳动场设计,实行工作场优化;劳动组织优化)

2009.11

1、简述企业实施员工素质测评的具体步骤和程序。

企业实施员工素质测评的具体步骤和程序:(1)准备阶段

①收集必要的资料;

②组织强有力的测评小组;

③制定测评方案。(2)实施阶段

测评的实施阶段是测评小组对被测评对象进行测评,获取素质能力数据的过程,它是整个测评过程的核心。①测评前的动员;

②测评时间和环境的选择;

③实施测评,包括从测评指导到实际测评,直至回收测评数据的整个过程。(3)测评结果调整

①分析引起测评结果误差的原因; ②正确选择处理测评结果的分析方法; ③对测评的数据进行处理。(4)综合分析测评结果 ①描述测评结果;

②对测评对象进行分类; ③对测评结果进行分析。

2、简述采用访谈法进行培训效果评估的具体步骤。

访谈法的具体步骤:(1)明确要采集的信息。

(2)设计访谈方案。访谈方案是评估人员在访谈中提问问题的清单,与调查问卷的设计类似。

(3)测试访谈方案。在访谈实施前进行依次测试,可以对访谈方案进行修改和完善,还可以提高访谈者的访谈技能。(4)全面实施访谈。

(5)对资料进行分析,编写调查信息报告。

3、在审核关键绩效指标和标准时应当关注哪些要点?

审核关键绩效指标时应当关注以下要点:(1)工作产出是否为最终产品。

(2)多个考评者对同一个绩效指标和标准进行评价,其结果是否具有可靠性和准确性。(3)关键绩效考评指标的总和是否可以解释被考评者80%以上的工作目标。(4)关键绩效指标和考评标准是否具有可操作性。

(5)关键绩效指标的考评标准是否预留出可以超越的空间。

2010.5

1、在面试的实施过程中,一般可分为几个工作阶段?每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面试的实施过程一般包括5个阶段:关系建立阶段、导入阶段、核心阶段、确认阶段和结束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各自不同的任务,在不同、的阶段中,采用的面试题目类型也有所不同。(1)关系建立阶段

在这一阶段,面试考官应从应聘者可以预料到的问题开始发问,如工作经历、文化程度等,以消除应聘者的紧张情绪,创造轻松、友好的氛围,为下一步的面试沟通做好准备。在本阶段常用的是一些封闭性问题,如“路上堵车吗?”“今天天气真冷,是吧?”“是从公司直接过来的吧?”等。(2)导入阶段

在这一阶段,面试考官应提问一些应聘者一般有所准备的、比较熟悉的题目,如让应聘者介绍一下自己的经历、自己过去的工作等,以进一步缓解应聘者的紧张情绪,为进一步的面试做准备。

在本阶段常用的是一些开放性问题,使应聘者有较大的自由度,具体如“请你介绍一下你的工作经历”“请你介绍一下你在市场营销方面的主要工作经验”“让我们从你最近的一份工作开始讨论一下你的工作经历吧?在这家公司,你主要负责哪些工作?”等。(3)核心阶段

在这一阶段,面试考官通常要求应聘者讲述一些关于核心胜任力的事例,面试考官将基于这些事实做出基本的判断,对应聘者的各项核心胜任能力做出评价,为最终的录用决策提供重要的依据。

在本阶段主要采用的是一些行为性问题,但通常与其他问题配合使用。例如,可以用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引出一个话题,然后用行为性的问题将该话题聚焦在一个关键的行为事件上,接下去可以不断使用探索性问题进行追问,也可以使用一些假设性的问题,提问那些在应聘者的过去经历中找不到合适的实例的问题。(4)确认阶段

在这一阶段,面试考官应进一步对核心阶段所获得的信息进行确认。

在本阶段常用的是一些开放性问题,尽量避免使用封闭性问题,因为封闭性问题会对应聘者的回答产生导向性,应聘者会倾向于给出面试考官希望听到的答案。本阶段常用的开放性问题具体如,“刚才我们已经讨论了几个具体的实例,那么现在你能不能清楚地概括一下你在安排新员工培训方面的程序是怎样的?”“前面提到你曾经帮助人力资源总监制定有关的人力资源政策。具体地讲,你自己到底做了哪些工作?”“在刚才的那个例子里,你帮助用人部门的经理找到了合适的人选。通常来说,你在帮助一个用人部门寻找合适的人选方面要经历哪些步骤?”等。(5)结束阶段

在面试结束之前,面试考官完成了所有预计的提问之后,应该给应聘者一个机会;询问应聘者是否还有问题要问,是否还有什么事项需要加以补充说明。不管录用还是不录用,均应在友好的气氛中结束面试。如果对某一对象是否录用有分歧意见时,不必急于下结论,还可安排第二次面试。同时,整理好面试记录表。

本阶段常用的问题有行为性问题和开放性问题,如“你能否再举一个例子说明你是怎样对待一个‘刁钻’的客户的”“请再讲一些你在员工绩效考评中所做的工作”“你能再举一些例子证明你在某专业方面的技能水平”等。

2、简要说明提取关键绩效指标的程序和步骤。

答:(一)利用客户关系图分析工作产出:采用客户关系图的方式界定某一团队和员工个人的工作产出,进而对绩效指标进行评估这种做法的好处是:首先,能够用工作产出的方式将个体或团队的绩效与组织内外其他个体和团队联系起来,增强每个团队或员工的客户服务意识;其次,能够更加清晰地显示团队或员工对整个组织的贡献率;最后,采用这种直观的方式,能够更全面、更深入地分析掌握团队和员工的工作产出,不会遗漏较大的或重要的考评项目。(二)提取和设定绩效考评的指标: 在确定了团队或个体的工作产出,并从中汇总整理出各种相关的绩效考评指标之后,应当运用SMART方法提取关键绩效考评指标。

SMART原则:S—specific 具体的 M---measurable 可度量的 A---attainable 可实现的 R—realistic 现实的 T—time bound 有时限的

关键绩效指标主要可以区分为数量指标、质量指标、成本指标和时限指标四种类型。(三)根据提取的关键指标设定考评标准: KPI的标准水平可作出以下区分:

1.先进的标准水平,包括本行业,国内同类企业的,国际同类企业的先进水平。2.平均的标准水平,包括本行业,国内同类企业的,以及国际同类企业的平均水平。

3.基本的标准水平,它是指期望被考评者达到的水平。这种标准的水平是每个被考评者经过一定程度的努力都能够达到的水平。

(四)审核关键绩效指标和标准: 1.工作产出是否为最终产品

2.多个考评者对同一个绩效指标和标准进行评价,其结果是否具有可靠性和准确性。

3.关键绩效考评指标的总和是否可以解释被考评者80%以上的工作目标。4.关键绩效指标和考评标准是否具有可操作性 5.关键绩效指标是否预留出可以超越的空间。

(五)修改和完善关键绩效指标和标准

3、简要说明职业安全卫生预算的编制审核程序:

答:1.企业最高决策部门决定企业劳动安全卫生管理的总体目标和任务,并应提前下达到中层和基层单位; 2.劳动安全卫生管理职能部门根据企业总体目标的要求制定具体目标,提出本单位的自编预算; 3.自编预算在部门内部协调平衡,上报企业预算委员会;

4.企业预算委员会经过审核、协调平衡,汇总成为企业全面预算,并应在预算期前下达相关部门执行; 5.编制费用预算; 6.编制直接人工预算;

7.根据企业管理费用预算表、制造费用预算表及产品制造成本预算表的相关预算项目对职业安全卫生预算进行审核。

2010.11 1、简述员工培训环境分析的内容。①培训的实际环境; ②培训的限制条件;

③培训课程的引进与整合的步骤和方法; ④课程开发与交付所需的器材与媒体; ⑤学员参加培训的先决条件; ⑥学员的报名条件; ⑦课程报名与结业程序;

⑧学员培训方式的评估以及绩效的证明方式。、简述评价中心技术采用的各种具体方法。①实务作业或称套餐式练习;②自主式小组讨论; ③个人测验;④面谈评价; ⑤管理游戏;⑥个人报告。、简述企业如何积极营造劳动安全卫生环境?

(1)营造劳动安全卫生观念环境。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劳动安全卫生观念;建立以人为本的劳动安全卫生的价值观念。

(2)营造劳动安全卫生制度环境。具体内容包括:建立健全的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各项劳动安全卫生规程;严格执行相关制度规范的应当奖励,违反相关制度的应当惩罚。

(3)营造劳动安全卫生技术环境。直接使用安全技术和无害装置、无害工艺,从基础上避免劳动安全卫生事故;完善劳动场所设计,实现工作场所优化。

劳动的组织优化。主要包括:不同工种、工艺阶段合理组织;准备性工作和执行性工作合理组织;作业班组合理组织;工作时间合理组织等。

2011.5

1、企业解决人力资源过剩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1)辞退某些劳动态度差,技术水平低,劳动纪律观念差的员工;(2)合并和关闭某些臃肿的机构;(3)有条件的企业鼓励内退

(4)提高员工整体素质,为企业扩大再生产准备人力资本;(5)加强培训工作,使员工掌握多种技能,增强他们的竞争力;(6)鼓励部分员工自谋职业;

(7)减少员工的工作时间,随之降低工资水平;

(8)由多个员工分担以前只需一个或少数几个人就可完成的工作和任务,企业按工作任务完成量来计。

2、企业选配培训教师的基本标准有哪些?

(1)具备经济管理类和培训内容方面的专业理论知识;(2)对培训内容所涉及的问题应有实际工作经验;(3)具有培训授课经验和技巧;

(4)能够熟练运用培训所需要的培训教材与工具;(5)具有良好的交流与沟通能力;(6)具有引导学员自我学习的能力;(7)善于在课堂上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8)能够积累或已经积累了与培训内容相关的案例与资料;(9)掌握培训内容所涉及的一些前沿问题;(10)拥有培训热情和教学愿望。

3、对薪酬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有哪些?(1)数据排列法;(2)频率分析法;

(3)趋中趋势分析法,具体包括简单平均法、加权平均法、中位数法;(4)离散分析法,具体包括百分位法、四分位法;(5)回归分析法;(6)图表分析法。

2011.11

1、简述撰写培训评估报告的步骤。(1)撰写导言,介绍评估实施的背景、目的和性质,说明评估方案以往的实施情况。(2)概述评估实施的过程,交代清楚评估方案的设计方法、抽样及统计方法、资料收集方法和评估所依据的量度指标。(3)阐明评估结果,应与方法论密切相关。(4)解释、评论评估结果和提供参考意见。(5)撰写附录,包括收集和分析资料用的图表、问卷、部分原始资料等。(6)撰写报告提要,帮助读者迅速掌握报告要点。

2、简述设定关键绩效指标时常见的问题以及纠正方法.(1)设定关键绩效指标时常见问题有: 1)工作的产出项目过多; 2)绩效治标不够全面;

3)对绩效指标的跟踪和监控耗时过多; 4)绩效标准缺乏超越的空间。

(2)上述问题的具体纠正方法是: 1)第一种问题的纠正方法有:

①删除与工作目标不符合的产出项目; ②比较产出结果对组织的贡献率;

③合并同类项,将增值贡献率的产出轨道一个更高的类别;

2)第二种问题的纠正方法:设定针对性强得更全面、更深入的绩效考评指标 ; 3)第三种问题的纠正方法:将跟踪“正确率”指标改为跟踪“错误率”指标;

4)第四种问题的纠正方法:如果正确的绩效标准确实必须达到100%,那么就将其保留;如果不是必须达到的,就修改绩效标准,以预留出超越标准的空间。

3、简述因签定集体合同发生争议的处理方法.(1)当事人协商。

(2)由劳动争议协调处理机构协调处理。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申请和受理。

2)劳动争议协调处理机构在调查了解争议情况的基础上,拟订协调处理方案。3)协调处理。

4)制作《协调处理协议书》。

5)此类争议应自决定受理的30日内结束,争议复杂或其他客观因素影响需要延期的,延期最长不得超过15日。(3)当事人的和平义务。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发生团体劳动争议,当事人应当进行平等协商,以期取得一致意见。即使不能协商解决,也应通过正常程序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协调处理,不得自行采取过激行为。

2)在申请和协调处理期问,也不得采取过激行为,同时企业不得解除职工代表的劳动关系。

2012.5 1.企业组织结构内部不协调主要有哪些表现?可采取哪些组织结构整合的对策?(1)企业组织机构内部不协调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表现: ①各部门间经常出现冲突;②存在过多的委员会;

③高层管理部门屡屡充当下属部门冲突时的裁判和调解者;

④组织机构本身失去了相互协调的机能,全靠某个有特殊地位的人或权威来协调。(2)组织结构整合的具体对策有:

①如果上述现象不是十分明显或不很严重,整合可以在原有机构分解的基础上进行,或对原有机构分解仅作局部调整,重点放在协调措施的改进上;

②如果上述现象非常严重,则应按机构分解的基本原则和要求重新分解机构,在此基础上再作整合。

2.简述企业在进行管理技能培训时,开展决策竞赛的具体步骤.(1)竞赛主持人将参赛者分成若干小组,由小组做出最终决策;(2)假定一种需要做出决策的典型情况;(3)在指定的时间内,要求各参赛小组就营销、研发、人事、生产等方面做出决策;

(4)裁判收集并记录各参赛组的决策信息;

(5)裁判按照事先确定的标准,测算各决策对公司的影响并反馈给参赛组,让他们重新决策;(6)重复上述的第(4)步、第(5)步,直至比赛结束;(7)比赛后召开评比会。

3.简述工资集体协商的主要内容.(1)工资协议的期限;

(2)工资分配制度、工资标准和工资分配形式;(3)职工年度平均工资水平及其调整幅度;(4)奖金、津贴、补贴等分配办法;(5)工资支付办法;

(6)变更、解除工资协议的程序;(7)工资协议的终止条件;(8)工资协议的违约责任;

(9)双方认为应当协商约定的其他事项。

2012.11

1、SWOT分析法和竞争五要素分析法的主要内容有哪些?(1)SWOT分析法中,S代表优势(Strength),W代表劣势(weakness),O代 表机会(opprtunity),T代表(threat),SWOT分析实际上是对企业内部条件各方面内容进行综合概括,分析企业组织的优劣势、面临的机会和威胁的一种方法。其中,优劣势分析主要是着眼于企业自身的实力及其与竞争对手的比较,而机会和威胁分析将注意力放在外部环境的变化及对企业的可能影响上。但是外部环境的同一变化给具有不同资源和能力的企业带来的机会与威胁却可能完全不同,因此必须将两者紧密地联系起来。

(2)竞争五要素分析法要求企业要进行以下五项分析: 1)对新加入竞争者的分析; 2)对竞争策略的分析;

3)对自己产品替代品的分析; 4)对顾客群的分析; 5)对供应商的分析。

2、在设计无领导小组讨论试题时,应当聘请哪些专家进行评审?并咨询哪些问题?(1)专家的人选一般是心理学家或者测评专家,还可以是企业的部门主管。(2)主要咨询以下问题:

1)题目是否与实际工作相联系,能否考察出被评价者的能力; 2)如果是资源争夺型问题或两难式问题,案例是否能均衡; 3)题目是否需要继续修改、完善。

3、在绩效考评过程中,实施劳动定额法的具体步骤和内容有哪些?

1)进行工作研究,从宏观到微观,运用科学方法对工作地上的生产流程、作业程序和 员工的操作过程进行全面的调查分析,使其组织形式和作业方法达到精简、高效、健康、舒适、安全等方面的要求,最终实现劳动组织最优化、工作环境条件安全化,作业流程程序标准化,人工操作规范化,人机配置合理化,生产产出效率化的目标。

2)在工作研究即方法研究和动作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时间研究,运用工作日写实、测时和工作抽样等工时研究的方法,采用经验估工、统计分析、类推比较或技术测定的技术,对劳动者在单位时间内生产完成某项工作任务的活的劳动消耗量作出具体限定,即制定出工时定额,作为员工绩效考评的主要依据。

3)通过一段试行期,开始正式执行新的劳动定额,根据不同的工种和工序,企业可以采取多种不同形式的劳动定额,如工时定额、产量定额、综合定额、单项定额、看管定额、服务定额、工作定额,以及计划定额、设计定额、现行定额和不变定额等多种多样的形式和方法,地员工绩效进行考评。

2013.5 1.企业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一般影响因素有哪些? 答:(1)顾客需求的变化(市场需求)。

(2)生产需求(或者企业总产值)。(3)劳动力成本趋势(工资状况)。(4)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趋势。(5)追加培训的需求。

(6)每个工种员工的移动情况。(7)旷工趋向(或出勤率)。(8)政府的方针政策的影响。(9)工作小时的变化。(10)退休年龄的变化。(11)社会安全福利保障。

2.简述企业管理人员一般培训的内容以及管理技能开发的基本模式。答:企业管理人员的一般培训内容是:(1)知识补充与更新。(2)技能开发。(3)观念转变。(4)思维技巧。管理技能开发的基本模式:(1)在职开发。(2)替补训练。(3)短期学习。(4)轮流任职计划。(5)决策模拟训练。(6)决策竞赛。(7)角色扮演。(8)敏感性训练。(9)跨文化管理训练。

3.简述劳动争议仲裁在申请与受理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和相关规定。答:(1)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申请仲裁,应依法向仲裁委员会提交仲裁申诉书。申诉书应当载明:员工当事人的姓名、职业、住址和工作单位;用人单位的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的姓名、职务;仲裁请求及事实和理 由;证据,证人的姓名、住址。

(2)经审查符合受理条件的案件,填写《立案审批表》.报仲裁委员会负责人审批,审批应在填表7日内做出决定。(3)决定立案的,应在决定立案的7日内向申诉人发出书面通知,将申诉副本送达被诉人,并要求在15日内提交答辩书和证据。

(4)决定不予立案的,应在7日内制作不予受理通知书,说明不予立案的理由,送达申诉人。

(5)当事人双方可以自行和解。自行和解后,申请仲裁的当事人应向仲裁委员会提出撤诉申请。仲裁庭审查后决定其撤诉是否成立,认为成立的,应在7日内制发仲裁决定书,准予撤诉。

(6)申请劳动争议仲裁应当符合以下条件:①申诉人必须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职工与单位;②有明确的被诉人、具体要求和理由;③属于国家有关劳动争议处理法规规定的劳动争议;④属于受诉仲裁委员会管辖,并符合申请仲裁的时效规定。

2013.11 1.在员工素质测评准备阶段需要完成哪些具体的工作?

答:1.收集必要的资料;2.组织强有力的测评小组,必须对小组成员加以培训,使之了解、熟悉并掌握各种方法和相关的知识,尽量避免个人感情因素对测评工作的干扰。3.测评方案的制定:(1)确定被测评对象范围和测评目的;(2)设计和审查员工素质能力测评的指标与参照标准;这项工作是减少测评过程中测评误差的一种手段,应引起足够的重视。(3)编制或修订员工素质能力测评的参照标准;测评的参照标准是测评人员所遵循的客观“尺度”。编制参照标准时,要严格遵守编制程序、方法和原则。(4)选择合理的测评方法:人事测评方法通常采用四个指标,即效度、公平程度、实用性和成本。

2.论述培训效果四级评估体系的主要内容和评估方法。反应评估(一级评估)1.用于刚结束时 2.是最基本最普遍的

3.采用问卷调查面谈观察综合座谈电话调查 4.主观评价,以偏概全

学习评估(二级评估)1.培训之中或之后

2.对学员和教员有压力

3.压力带来报名不积极

4.所采用的测试方法可靠度和可信度有多大,难度是否合适,对工作行为转变并非是最好的

行为评估(三级评估)

1.结束后3个月或半年之后

2.直接反映培训效果,看到后更支技培训

3.采用观察、主管评价、客户评价、同事评价等方法

4.涉及培训开发人员、区域培训师或地方经理,评估目标涉及培训应用领域,包括重要的在岗活动,是很重要的评估 5.花费时间精力多,忙不过来不配合,问卷设计难做,员工表现多因多果.结果评估(四级评估)

1.半年或一二年后的绩效评估

2.对质量数量安全销售额利润投资回报率 3.可以打消投资顾虑,指导培训课程计划

4..需要较长时间,相关经验少,评估技术不完善,必须取得管理层合作否则拿不到数字,多因多果.3.采用问卷调查法设计绩效考评指标体系的具体步骤有哪些?

答:第一步,根据绩效考评目的和对象,查阅工作岗位说明书,通过必要的现场调查,详细地采集与工作绩效各种要素和指标相关的数据和资料。

第二步,列出所有相关的影响和制约工作绩效的要素及具体的指标,并进行初步筛选。

第三步,用简洁精炼的语言或计算公式,对每个相关要素(指标)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作出准确的界定。

第四步,根据调查的目的和单位的具体情况,确定调查问卷的具体形式、所调查对象和范围,以及具体的实施步骤和方法。

第五步,设计调查问卷。将需要调查的内容,以一定的格式编制成问卷。

第六步,发放调查问卷。通过一定的渠道将调查问卷分发给调查者,选择的渠道应是可靠的。第七步,回收调查问卷,进行整理汇总和统计分析,取得最后的调查结果。

2014.5 1.企业组织机构出现哪些征兆时需要进行变革?可以采取哪些具体的变革方式? 企业组织变革的征兆:

1.企业经营业绩下降,例如市场占有率缩小、产品质量下降、成本增加、顾客意见增多、缺少新产品、新战略等。

2.组织结构本身病症的显露,如决策迟缓、指挥不灵、信息不畅、机构臃肿、管理跨度过大、扯皮增多、人事纠纷增加等。3.员工士气低落,不满情绪增加,合理化建议减少,员工的旷工率、病假率、离职率增高等。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的方式:

1.改良式。即日常的小改小革,修修补补。

2.爆破式。短期内完成组织的结构的重大的以至根本性变革。、3.计划式。对改革方案经过系统研究,制订全面规划,然后与计划、分阶段地实施。

2、简述培训项目成本的构成。

培训成本,是指企业在员工培训的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费用,包括培训之前的准备工作,培训的实施过程,以及培训结束之后的效果评估等各种与之相关活动的各种费用的总和。

1.直接培训成本。是指在培训组织实施过程之中培训者与受训者的一切费用总和。如培训教师的费用、教材印发购置的费用,以及培训实施过程中的其他各项花费等。

2.简介培训成本。是指在培训组织实施过程中外企业所支付的一切费用的总和。如培训项目的设计费用、培训项目的管理费用、培训对象受训期间的工资福利,以及培训项目的评估费用等。

3、简述关键绩效指标标准水平的种类,并说明为什么要对关键绩效指标标准水平进行有效控制。KPI的标准水平种类包括:

1.先进的标准水平,包括本行业先进水平,国内同类企业的先进水平,国际同类企业的先进水平。2.平均的标准水平,包括本行业平均水平,国内同类企业的平均水平,以及国际同类企业的平均水平。3.基本的标准水平,指期望被考评者达到的水平。这种标准的水平是每个被考评者经过一定程度的努力都能够达到的水平。在设定标准过程中,对关键绩效指标标准水平的控制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如果标准的水平定的过高,被考评者可望而不可即,经过多方努力工作产出还是达不到要求,将会挫伤员工的积极性;如果水平定的过低,考评标准就失去意义。

简述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区别。

7.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与写作 历年问答题总结 篇七

第一章

1、简述人的心理的实质。

答: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心理的实质是: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2、简述心理学研究的原则。

答:研究心理,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方法论,具体而言,有如下四个原则:1)客观性原则,即实事求是的原则,客观地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应具备两个条件:即所研究的心理或行为应该是可以观察的,有时可以测量的。2)发展性原则,就是将人的心理活动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在发展中研究个体在不同年龄阶段上心理的发生和发展。3)系统性原则,即对心理现象的研究必须在各个因素的前后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中去分析认识。4)教育性原则,研究的选题、实用的方法和程序不应损害被试(即被研究者)的身心发展,而应符合教育的原则。

3、简述心理学研究的实践意义。

答:第一,根据心理活动的规律,去影响人的心理;第二,能够更有准备地对待人的心理。第三,使心理因素发生最佳的影响。

4、简述人的心理活动的诸因素。

答:影响人心理的因素很多,概括起来有三类:1)环境因素,就是所接触到的周围事物的变化。2)机体因素,比如体温的高低或饥渴等。3)心理因素,即心理对心理的影响,如昨天发生的心理对今天发生的心理的影响。

第二章

心理的生理基础

1、什么是神经元,它的基本功能是什么?

答:神经元即神经细胞,它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其功能是:接受刺激、传递信息和整合信息。

2、简述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答:1)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脑和脊髓。2)脊髓的功能——进行反射活动和传导神经冲动。3)脑的结构与功能:结构:延脑、脑桥、中脑、间脑、小脑和大脑,前三部分合称为脑干。功能:脑干——生理活动中枢,如:呼吸、心跳。间脑——调节内脏,调节内分泌激素。

小脑——维持身体平衡、调节肌肉紧张。大脑——保护、调节内脏和情绪,参与记忆,感觉整合。4)大脑皮层:是脑的最高级部位,是心理活动的最重要器官。

3、简述反射弧及其结构。

答:执行反射的全部神经结构叫做反射弧。一般包括五部分:感受器、传入神经纤维、中暑、传出神经纤维和效应器。

4、简述刺激过程和反应过程。

答:客观事物或是以物理的性质影响人们的感受器,或是以化学的性质影响人们的感受器,感受器在受影响后发生变化,引起传入神经的变化,再引起中枢(脑)的变化,这就是刺激过程。这个过程的关键是信息的转化。刺激过程到了中枢,还要引起效应器环节的变化,即反应过程。

5、简述中枢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

答:中枢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就是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兴奋和抑制在进行活动时是有规律的,其规律有二:1)扩散和集中。在刺激物的作用下,兴奋或抑制过程起初虽然发生于大脑皮层一定部位的神经细胞之间,但它们不是停滞不动的,而是要向邻近部位的神经细胞传播,这就是兴奋或抑制的扩散。扩散到一定限度以后。它们又逐渐向原来发生的部位聚集,这就是兴奋或抑制的集中。刺激物所引起的神经过程的强度是决定兴奋或抑制的扩散和集中的重要条件,当兴奋或抑制的强度过强或过弱时,易于扩散;当它们的强度适中时,就容易集中。2)相互诱导。兴奋和抑制紧密联系着,其中一种神经过程能够引起或加强另一种神经过程,这种现象称为神经过程的相互诱导。相互诱导分为负诱导和正诱导两种。由于兴奋过程引起或加强周围的抑制过程称为负诱导。相反,由抑制过程引起或加强周围的兴奋过程称为正诱导。

心理学的对象、任务和方法

6、工具性条件反射与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关系。

答: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的联系是:都是在一定条件下建立起来的反射,而最根本的共同点是都需要强化,不强化就消退;在消退后又都会自然恢复,而且都可以建立初级强化。工具性条件反射也有泛化和分化。工具性条件反射对理解复杂的心理现象有进一步的意义,它是对经典性条件反射的一个很重要的补充。

它们的不同之处是:1)无条件刺激是否明确。在经典性条件反射中,无条件刺激很明确;在工具性条件反射中,无条件刺激不明显。2)强化是与刺激有关,还是与反应有关。在经典性条件反射中,强化视同刺激有关,并出现在反应之前:而在工具性条件反射中,强化只同反应(操作)有关,而且出现在反应之后。3)反应方式不同。在形成经典性条件反射时,动物往往被束缚着,是被动地接受刺激,反应是先天固有的。在形成工具性条件反射过程中,动物可以自由活动,它通过主动操作来达到一定的目的,反应是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在现实生活中,一个复杂的反射活动,往往既包含有经典性条件反射,也包含有工具性条件反射。

7、什么是条件反射,有哪几种类型?

答:条件反射是后天的,在个体生活过程中获得的反射。条件反射是高等动物再无条件反射基础上形成的反射。它是动物个体生活过程中为适应环境的变化而建立起来的暂时圣经联系。条件反射可分为经典性条件反射和工具性条件反射。

经典性条件反射是指一个原来并不能引起某种本能反射的刺激物出现,由于它总是伴随某个能引起本能反射的刺激物出现,如此多次重复之后,这个中性刺激物也能引起该本能反射。巴甫洛夫称这种反射为条件反射或条件作用。后人称之为经典性条件反射或经典性条件作用。

工具性条件反射又称为操作性条件反射,是指在一定刺激情境中,如果动物的某种反应的后果能满足其某种需要,则以后它的这种反应出现的几率就会提高。工具性条件反射使有机体在后天生活过程中经学习而形成的一种反映形式。

8、简述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形成。

答:1)经典性条件反射是指一个原来并不能引起某种本能反射的刺激物出现,由于它总是伴随某个能引起本能反射的刺激物出现,如此多次重复之后,这个中性刺激物也能引起该本能反射。巴甫洛夫称这种反射为条件反射或条件作用。后人称之为经典性条件反射或经典性条件作用。2)形成条件反射的基本条件就是无条件刺激物与中性刺激物在时间上的反复结合,这个过程称为强化。3)除需要多次强化外,还需要神经系统的正常活动。4)在巩固的条件反射的基础上也能形成经典性条件反射。

9、简述工具性条件反射的形成。

答:1)工具性条件反射又称为操作性条件反射,是指在一定刺激情境中,如果动物的某种反应的后果能满足其某种需要,则以后它的这种反应出现的几率就会提高。2)工具性条件反射是有机体在后天生活过程中经学习而形成的一种反映形式。3)经过多次尝试错误与偶然成功,情景与反应动作之间建立了联系,形成了条件反射。4)在这种反应过程中,有机体的行为作为获得奖赏(或逃避惩罚)的手段或工具。

10、神经系统有哪些主要的抑制过程?

答:抑制过程可分为非条件性抑制和条件性抑制两类。

1)非条件性抑制,又称无条件抑制,是有机体生来就有的先天性抑制。它包括外抑制和超限抑制。外抑制:额外刺激物出现,对正在进行的条件反射发生的抑制称为外抑制。超限抑制:当刺激过强、过多或作用时间过久时,神经细胞不但不能引起兴奋,反而会发生抑制。又称保护性抑制。2)条件性抑制又称内抑制,它是在后天一定条件下逐渐形成起来的,主要有消退抑制和分化抑制两种。消退抑制:条件反射由于没有受到强化而发生的抑制。分化抑制:只对条件刺激物加以强化,而对与其近似的刺激物不强化,经过若干次后,只有条件刺激物才能引起条件反射性反应,近似刺激物引起的反应受到抑制。

第三章

1、简述心理发展的阶段性。

心理的发生与发展 答:心理发展是一个量的不断积累,从而产生质变的过程。随着新质的出现,心理发展就达到一个新阶段,表现出阶段性。这些阶段性是与人的年龄相联系的。心理发展的阶段性有如下含义:第一,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心理发展具有不同的质的特征。第二,心里发展阶段,是从低到高,并按一定次序进行的。阶段即不能逾越,也不能互换。第三,前一个心理发展阶段都是后一个心理发展阶段的基础。前一个阶段的心理没有发展,后一个阶段的心理就不可能发生。第四,心里发展过程中相邻两个阶段不能截然划分,而有一定的交叉。同一阶段的开始和结束,心里发展表现出很大的差异。第五,心里发展的阶段性是指在一定年龄阶段中,个体心理发展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通常,心理学家将人的心理发展划分为如下几个主要阶段:乳儿期、婴儿期、学前期、学龄初期、少年期、青年初期、青年中期、成人期、中年期、老年期。

2、简述人类心理发生的两个基本条件及作用。

答:人的心理的发生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劳动,而是语言。劳动在人类心理发生中的作用:1)劳动使人类心理有了产生的必要。2)劳动使人类的心理有了产生的可能。

语言在人类心理发生中的作用:1)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2)语言促使抽象思维的产生。3)语言使人类克服自身认识的局限性,促进了心理向更为复杂的水平发展。

3、简述人类心理发展的条件。

答:1)遗传素质是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遗传素质是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和自然条件,没有这个前提和条件,相应的心理就不能发展。“狼孩儿”就是证据。2)环境和教育在心理发展中起决定作用。遗传素质只提供心理发展的可能性,环境和教育才决定心理发展的现实性。其中,教育条件在心理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因为,第一,教育对个体心理发展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影响;第二,教育可以使个体的遗传素质得到充分的发展,也可以通过教育,弥补个体某些遗传素质的不足。3)心理发展的动力。即心理发展的内因或内部矛盾。环境和教育只是外因,必须通过个体心理发展的内因或内部矛盾,才有可能起作用。

4、简述华生在儿童教育方面的主要主张。

答:第一,反对统一标准,提倡区别对待。第二,反对提法儿童。第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儿童各种习惯。第四,对幼儿养护的要求。第五,提倡对儿童青少年进行正确的性教育。

5、简述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性发展理论。

答:埃里克森认为,心里发展主要是个人与社会交互作用的结果。因此,在了解人的心理发展时,既要考虑到他的生物学影响,也要考虑到文化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他把人的一生分为八个阶段,认为每个阶段都有一个特定的心理社会任务需要解决。

第一阶段:学习信任阶段(出生—1岁),主要矛盾是信任对不信任。第二阶段:成为自主者阶段(1—3岁),主要矛盾是自主性对羞怯、怀疑。第三阶段:发展主动性阶段(3—6岁),主要矛盾是主动性对内疚感。第四阶段:变得勤奋阶段(6—12岁),主要矛盾是勤奋感对自卑感。

第五阶段:建立个人同一性阶段(12—20岁),主要矛盾是同一性对角色混乱。第六阶段:承担社会义务阶段(20—40岁)主要矛盾是亲密感对孤独感。第七阶段:显示创造力阶段(40—60岁),主要矛盾是创造力感对自我专注感。第八阶段:达到完善阶段(60岁以后),主要矛盾是完善对绝望。

6、简述皮亚杰的心理发展理论。

答:1)皮亚杰认为,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四个:即成熟、练习和习得经验、社会经验、平衡。2)对于心理发展的动力,皮亚杰认为,心理发展既不是起源于先天的成熟,也不是起源于后天的成熟,而是起源于主题的动作。这种动作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适应。适应有三种:同化、顺应、平衡。3)对于心理发展阶段,他提出了儿童青少年认知发展主要经过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感知运动阶段(0—2岁)。第二阶段为前运算阶段(2—7岁)。第三阶段为具体运算阶段(7—12岁)第四阶段为形式运算阶段(12岁以后)。皮亚杰认为儿童心理从一个水平向另一个水平发展,从本质上讲,就是心理结构由量的积累(同化)而发生质的变化(顺应)。新的心理结构是在旧结构的基础上不断发展的结果。

7、简述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答:维果斯基认为,在进行教学时,必须注意到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另一种为即将达到的水平。维果斯基把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称为“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的提出说明了儿童发展的可能性。

8、皮亚杰认为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答:第一是成熟。主要是神经系统的成熟。皮亚杰认为,成熟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主要在于揭示新的可能性,但成熟本身不是心理发展的充分条件。第二是练习和习得经验。它同样是心理发展中的一个主要而必需的因素。该经验有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物理经验,第二类是逻辑--数理的经验。第三是社会经验。这种因素指的是社会相互作用和社会传递过程,也是心理发展的必要但不是充分条件。第四是平衡。指不断成熟的内部组织和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是心理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即决定因素。

9、皮亚杰提出儿童青少年认知和发展主要经过的四个阶段是什么?

答:第一阶段是感知运动阶段(0--2岁)。第二阶段为前运算阶段(2—7岁)。第三阶段为具体运算阶段(7—12岁)第四阶段为形式运算阶段(12岁以后)。

第四章

1、简述运动知觉及其种类。

答:运动知觉是个体对物体空间位移的反映。分为:真动知觉:是物体本身真正在空间位移的知觉。似动知觉:又叫似动运动知觉。两个静态的物体,按一定时间依次呈现,使人觉得是一个动态的物体,即同一个物体从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个位置,这种现象叫做似动知觉。

2、简述感受的分类。

答: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1)从刺激的来源来分,可分为外受感觉、内受感觉和本受感觉。2)从刺激的性质来分,感觉有可分为电磁的、机械的、热的、化学的四大类。

3、简述知觉的选择性及其制约条件。在教学中如何加以运用?

答:1)知觉的选择性,是指人在进行知觉时,从纷繁复杂环境中把某些事物或现象当作知觉对象,而把另一些事物或现象当作知觉背景。2)知觉的选择性受一些客观条件的制约。首先,是刺激物的强度。一般强度大的事物容易成为知觉的对象。其次,事物的活动性。活动或变化的事物容易成为人的知觉对象。第三,新异刺激容易被人选择出来予以反映。最后,知觉的选择性也受一些主观条件的制约。与人的需要、目的、兴趣有关的事物,容易被人优先选择出来予以反映。人的知识、经验、情绪也影响知觉的选择性。3)在学校教育、教学中我们应自觉遵循知觉的特性,可促进教育、教学效果的提高。例如,有意使知觉对象和背景形成鲜明的对比,有意提高知觉对象的活动性,等等。

4、简述知觉的分类。

答:知觉使人对事物的各种属性、各个部分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综合的、整体的直接反映。根据知觉中占主导地位的分析器活动来划分,可分为视知觉、听知觉、嗅知觉以及视听知觉、触摸知觉等。根据知觉对象的空间、时间存在形式和运动的特性来划分,可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

根据知觉是否与客观事物符合,可以把它分为正确的知觉与错觉。

5、简述感受性变化规律。

答:感受性是人的感受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受能力。感受性变化存在以下规律:1)适应。适应是感受性变化的普遍现象。同一感受器内,由于刺激物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可以分为名明适应和暗适应。2)对比。是感觉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可分为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3)感受性的练习。感受性可以通过练习、训练而提高。

6、试说明暗适应的特点及其机制。

答:1)暗适应是从亮处进入暗处时,由看不清到逐渐看清物体轮廓的视觉感受性的变化。2)这时视觉感受性逐渐提高的过程。3)其机制一般用感受器内光化学物质的变化来解释。4)而明适应是从暗处到光亮处,特别是在强光下,最初一瞬间感到发眩耀眼,几乎什么都看不清楚,经过几秒钟后就能看清物体的感受性变化。这是视觉性感受降低的过程。

感觉与知觉

7、举例说明什么是感觉对比现象。

答:对比是感觉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可分为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1)同时对比是几个刺激物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产生的对比现象。视觉的同时对比表现得较为明显,如把明度相同的一个小方块纸放在白纸的背景上,就显得比放在黑纸的背景上要暗些。这就是色彩的同时对比。2)继时对比就是刺激物先后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产生的对比现象。比如,吃了糖以后再接着吃橘子就会觉得橘子酸。

8、简述知觉的理解性及其影响因素。

答:1)知觉的理解性是指人在知觉一些事物或现象时,不仅能形成关于它的知觉形象,还能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对事物加以解释或判断,即从不同方面对它加以理解。

2)人的知觉的理解性与人的已有知识经验有密切关系。知识经验不同,对知觉对象的理解程度也不同,知识经验越丰富,对事物的知觉也就越完整、精确。人的已有知识、经验参与知觉,可促进人对事物的理解。知识经验参与知觉不仅提高知觉的质量,还能提高知觉的速度。

词语在知觉的理解性中起着重要作用。词语可以唤起人们以往的知识、经验,促进对知觉对象的理解;同时,言语的提示和知识经验也可补充直接知觉经验的不足或缺陷,使人对事物的知觉更迅速、更完整。

3)知觉的理解性对人的知觉既有积极作用的一面,又有效极作用的一面。教师在从事教学活动时,一方面要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增进知觉的理解性,提高教学的效果;另一方面又要注意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当前知觉活动所产生的消极定势作用。此外,知觉的理解性不仅可提高知觉的效应,还是形成事物表象,并转为科学概念的重要条件。

9、简述运动知觉及其依赖因素。

答:运动知觉是个体对物体空间位移的反映。它通过视觉、动觉、平衡觉等多种感觉器官的协同活动而实现的。运动知觉的产生依赖于许多主客观条件,如物体运动的速度、运动物体离观察者的距离、运动知觉的参照系、观察者自身的静止或运动状态等。

10、简述知觉的恒常性。

答:知觉的恒常性,就是指客观事物本身不变但知觉条件不变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人的知觉映像仍然相对不变。知觉恒常性在视知觉领域内研究的比较多。视知觉恒常性有颜色恒常性、大小恒常性、亮度恒常性和形状恒常性等。知觉的恒常性对于人的生活具有实际意义。它使人能在不同的情况下,按照事物的本来面貌反映它们,从而使人能在客观环境中正确定向,并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去认识和改造世界,以适应瞬息万变的外部环境。

11、什么是观察?主要的观察品质有哪些?

答:观察是人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是知觉的高级形式。

观察的品质有:1)观察的目的性。它是指善于组织知觉活动达到预期观察目的的品质。2)观察的客观性。它是指善于实事求是地区知觉事物的品质。3)观察的精细性。它是指在观察中善于区分出事物细微而重要特征的品质。4)观察的敏锐性。是指善于迅速发现事物重要特征的品质。

第五章

1、简述反响回路说的主要内容。

答:凡响贿赂是指神经系统的皮层与皮层下组织之间存在的某种闭合的神经环路。当外界刺激作用于环路的某一部分时,回路就产生神经冲动。这种神经冲动在环路中不需要进一步的外界刺激也能持续下去,信息就在反复传递中被保持下来。由于在这种情况下,神经冲动的传递不能持久,反响活动持续时间不会很长。所以有些心理学家将这种脑电活动的反响效应作为短时记忆的神经基础。反响回路说得到了贾维和埃思曼所做的白鼠跳台实验的证实。

2、简述影响识记效果的因素。

答:影响识记效果的因素有如下几个:!)识记的目的与任务。是否具有明确的识记目的与任务,对识记效果具有重要影响。有了明确的识记目的,人们就能把全部精力集中到识记任务上去,并能采用各种有效方法,因而识记效果好。反之,则差。2)活动的内容与性质。如果把识记的对象变成人们活动的内容,那么

记忆 识记效果就好。另外,识记效果也随着活动性质的不同而不同。要求积极思维的活动,记忆效果就越好。3)识记方法。识记时采用一定的方法,会增强识记效果。4)材料的数量和性质。材料的数量和性质对识记效果有很大的影响。

3、如何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规律组织复习。

答: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揭示了遗忘变量和时间变量的关系。这条曲线表明,识记后最初一段时间遗忘较快,以后逐渐减慢,稳定在一个水平上。这就是遗忘先快后慢的规律。针对这一规律,首先要及时复习,识记后应及早加以复习。其次是间时复习(即在复习中间有休息)比不间时复习的效果好。越是较难的材料,间时复习的效果越比不间时复习的好。

4、简述遗忘的衰退理论和干扰理论。

答:1)衰退理论认为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就会逐渐减弱、衰退以至消失。2)干扰理论指遗忘是由于多种痕迹之间相互引起抑制而产生的,抑制被解除,记忆还可恢复。

干扰理论可采用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来证实。这一理论与衰退理论的不同点在于记忆痕迹并没有在头脑中消失,只是因为相互抑制而造成遗忘。

5、简述联想的规律。

答:联想是只有一事物的映像、观念想到另一事物的映像、观念的心理过程。联想遵循的规律有:1)接近律:如果两个刺激在人的经验中曾经接近(时空接近),那么当遇到其中一个时往往能回忆起另一个。2)类似律:如某一次见到一个人,就想起跟此人面孔相似的另一个人。3)对比律:如见到一个个子特别矮小的人,就想到一个个子特别高大的人。虽然这两个人在经验中并没有联系过。4)多因律:是指同样的刺激,接近次数越多,联想越巩固。5)强因律:是指有关的刺激越强烈,联想越巩固。6)近因律:是指一样的联想,昨天形成的比前天形成的巩固。

第六章

1、简述思维的分类。

答:根据思维的不同形态可分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根据思维探索答案的方向可分为:聚合式思维与发散式思维。根据思维的创造性可分为:常规思维和创造思维。

2、简述分析与综合的三种水平。

答:分析与综合有三种水平:1)知觉水平上的分析与综合。2)表象水平上的分析与综合3)语词符号的分析与综合。

3、简述分析与综合的关系。

答:分析就是在思想上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部分,或将事物的个别特征、个别方面分解出来的过程;综合是在思想上把事物的各个部分、个别特征或个别方面结合起来考虑的过程。

分析和综合在认识过程中总是相互联系的。1)没有分析就不可能有综合;通过对事物的分析,人的认识才能深入。离开了分析,对事物的整体认识也是肤浅、空洞的。2)只有分析,没有综合,分析的材料将是彼此孤立、互不联系的,因而也不可能形成事物完整、全面的认识。3)分析与综合相互依存关系还表现在分析为最初的综合认识所指引,分析又是进一步综合的手段、途径和方法,从而导致综合更加完整及对事物整体性认识更加深化。

总之,人的思维活动总是按照分析、综合、再分析、再综合而不断深入展开进行的。

4、简述思维的过程。

答:死亡的过程有:1)分析与综合2)比较与分类3)抽象概括与具体化。其中,分析与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

5、常用的比较方式有哪些?

答:1)对事物的特征进行比较;2)对事物发展进行纵向比较3)对事物的各种关系进行比较。

6、简述概念掌握的途径。

答:概念的掌握有较概念获得,是个体对社会已形成的概念内涵与外延的掌握。在个体发展过程中,掌握概念主要通过两条途径:一是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辨别学习与积累经验。如在日常生活中,儿童看到麻雀、思维与想象 燕子等,通过一定的分析、综合而形成“鸟”的概念。这种在日常生活中掌握的概念称为日常概念前科学概念。另一条途径是通过课堂教学(也包括个人自学),即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掌握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这一类概念一般属于科学概念。

7、简述影响概念掌握的因素。

答:日常概念的掌握与儿童生活领域、个人经验有密切关系。在教学条件下,学生掌握科学概念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主要有:1)过去经验。即日常概念的影响。当日常概念的含义与科学概念的内涵基本一致时,日常概念会促进科学概念的掌握。反之,日常概念对科学概念的掌握产生消极作用。2)变式。变式是事物的变换样式。客观事物常常有多种表现样式。如果教学中所提供的变式不充分或不正确,往往会引起缩小概念内涵或扩大概念外延的错误。多提供具有本质属性的变式,有助于科学概念的掌握。3)词语的运用。掌握科学概念需要丰富的感性知识作基础。借助于词可以对感性材料进行抽象与概括,揭露事物的本质属性与共同特征。直观教学中,通过词的说明可以使直观材料更鲜明、更突出,并且还可以补充直观材料的不足,揭示事物之间的内部联系。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则更需要通过语言描述来提供某些感性的情境,以帮助学生正确掌握概念。4)定义。定义是用简洁、明确的语言来表达概念的内涵。通过下定义可以把概念的内涵固定化,从而有助于学生理解概念的实质,即掌握概念所标志的事物的本质属性与共同特征,并以此去辨认事物。在教学中下定义要适合学生的接受能力与知识水平。

8、简述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答:问题解决一般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提出问题。提出问题是问题解决的前提。2)分析问题。分析问题就是将问题明确或加以具体化的过程。3)提出假设。4)检验假设。是问题解决的最后阶段。

9、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答:1)人的知觉特点。2)定势3)已有知识经验与动机。4)个性差异。

10、怎样才能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

答:能否善于发现与提出问题,取决于以下几个条件:1)人对活动的态度。人对所从事活动的态度越积极,即人对活动的意义、价值与必要性认识越深刻,并对活动持肯定态度,则人在活动中的主动性就会发挥得越充分,也就越容易发现活动中的问题。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应教育学生不断端正学习态度,培养他们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2)人的求知欲和认识兴趣。具有较强求知欲和认识兴趣的人,能在别人不能发现问题的地方发现问题,或在被人熟知、极为平常的现象中发现新的问题。强烈的学习动机是人发现问题的内在力量。教师应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实践活动中发展他们的求知欲和认识兴趣。3)人的知识经验。人是否善于并及时发现问题,与人的知识经验有密切关系。丰富的知识经验会使人从不同方面或角度去思考问题。因为丰富的知识经验会使人看到事物的复杂性,从而有利于发现问题。相反,知识经验不足的人易把事物看得简单,因而不善于发现问题。但应指出,如果一个人知识经验不足但具有强烈的认识兴趣时,又会激发他提出问题。

11、简述创造思维的过程。

答:创造思维与创造活动紧密相连,一般经历四个阶段:1)准备期。在这一阶段,创造着搜集、整理材料,即搜集创造所必需的各种信息,组织已有的旧经验,掌握必要的技能。创造活动的准备有两种,一种是一般性的基础准备,另一种是有特定目的的准备。2)酝酿期。创造者经过一段准备,充分掌握有关材料后,创造思维进入酝酿期。3)豁朗期。这是指创造者经过长期酝酿,新假设产生或对考虑的问题豁然开朗。这种现象叫灵感。豁朗期是创作活动极为重要的阶段。4)验证期。在这个阶段,创造者要把头脑中产生的新假设或新观点通过实践加以检验。验证可以对新假设或新观点加以确定或修正、补充、完善。

12、简述思维的品质。

答:1)思维的广阔性。是指能全面而细致地考虑问题。思维的广阔性是以丰富的知识为依据的。2)思维的批判性。是指能够使自己的思维受到已知客观事物的充分检验。思维的批判性是以广阔性为基础的。3)思维的深刻性。是指能深入到事物的本质里面去考虑问题。思维的深刻性是以批判性为前提的。具有深刻思维的人善于钻研问题,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能够抓住事物的本质与核心,并作出正确的预测。4)思维的灵活性。是指一个人的思维活动能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而变化。也就是说能够根据所发现的新事实,及时修改自己原来的想法,使思维从成见和教条中解放出来。5)思维的敏捷性。是指能在很快的时间内提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意见。也就是说,人在解决问题时,能够当机立断,不徘徊,不犹豫。思维的敏捷性是思维其他品质发展的结果,也是所有优良思维品质的集中表现。

13、简述想象的形成方式。

答:想象主要是借助于综合、夸张、拟人化、典型化等方式形成的。1)综合。想象的综合就是把各个生活领域和各种生活现象中的不同方面或特征组合在一起。2)夸张。夸张就是改变事物本来的特点,并对某些特点加以夸大或强化。3)典型化。就是根据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去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典型化在文学创作、绘画中被广泛地运用。4)拟人化。即把人的特点加在外界事物上,使事物人格化。

14、简述个性差异对问题解决的影响。

答:个性差异对问题解决的影响,首先表现在个性倾向性及性格特征上。一个具有远大理想和抱负、意志坚定、勤奋好学及创新进取精神的人,是能够克服困难,有效地解决各种问题的。反之,对问题解决往往持消极态度或容易使其工作半途而废。其次,人的智力对问题解决也有显著影响。一个智力水平高的学生,在遇到复杂而困难的问题时,善于灵活而综合地运用各种知识进行假设、推理、试验,促进问题的解决。想象力丰富、创造力强的学生,问题解决不仅效率高,还会找出新途径和新方法。一个智力水平较差的学生,则往往容易受定势的消极影响或囿于书本和固定程序,导致问题解决的效率不高。

第七章

1、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

答: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一切行动都是由需要所引起的,而需要又是分层次的:最低层是生理需要,中间层有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最高层次是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五个层次中,生理需要是其他各种需要的基础,只有当人们的一些低层次需要基本得到满足以后,才会有动力促使高一层次需要的产生和发展。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类需要发展的顶峰。各级需要层次的产生与个体发展密切相关。婴儿期主要是生理的需要占优势,而后产生安全的需要、归属的需要,到了少年、青年初期,尊重的需要日益强烈。青年中晚期以后,自我实现的需要开始占优势。但是,个人需要结构的演进是波浪式的较低一级的需要高峰过去以后,较高一级的需要才能起优势作用。

2、简述情绪与情感的区别与联系。

答:情绪和情感作为一种主观体验,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但它所反映的不是客观事物本身,而是具有一定需要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情绪和情感是两种难以分割而又有区别的主观体验。从广义而言,情感与情绪一样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经验。从狭义而言,它又不同于情绪,是和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一种比较复杂而又稳定的态度体验。从严格意义上讲,情感与情绪有以下区别:1)从需要角度看,情绪是和有机体的生物需要相联系的体验形式,如喜、怒、哀、乐等;情感是同人的高级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如与人交往的友谊感,与遵守道德行为准则和规范相关的道德感。2)从发生角度看,情绪发生较早,为人和动物所共有;情感则发生的较晚,是人类所特有的,是个体社会化进程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产生的。3)从稳定性程度看,情绪永远带有情境的性质;而情感则既具有情境性,又具有稳固性和长期性,稳固的情感体验是情绪概括化的结果。以上区别是相对的。情感是在情绪基础上形成的,反过来情感对情绪又产生巨大影响。

3、简述情绪与情感的两极性及其表现。

答:情绪与情感有四种品质,每种品质都可以表现为两个极端对立的情况。1)强度方面—强弱。2)紧张度方面—紧张与松弛3)快感度方面—快与不快。4)复杂度方面—简单与复杂。

此外,情绪与情感的两极性还表现在:1)积极的与消极的体验。如果外界事物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符合人们的愿望与观点,就会使人们对之产生肯定的态度和引起满意、愉快、喜爱、羡慕等积极的内心体验;否则就使人们对之产生否定的态度和引起不满、烦闷、厌恶、轻蔑等消极的内心体验。2)增力作用和减力作用。情绪和情感的增力性表现为情绪和情感发生时,循环、呼吸、腺体分泌等系统相互配合,对人们的活动起积极的应激作用,使机体能够应付环境中的紧急变化。这就是情绪的增力性作用。情绪和情感

情绪与情感 的减力性表现为情绪和情感有时会降低人的活动能力,如忧愁、悲伤、过度的焦虑和灰心失望等。

4、简述情绪、情感的种类。

答:1)依据情绪发生的强度、持续性和紧张度可以把情绪状态划分为心经、激情和应激。

心境:是一种较持久而又微弱的情绪状态。

激情:是一种强烈的、暴风雨般的、激动而短促的情绪状态。

应激:又称应激状态,是出乎意料的紧张与危险情境所引起的情绪状态。

2)情感是和人的社会观念及评价系统分不开的。人的社会性情感组成了人类所特有的高级情感。高级的社会性情感可以分为道德感、美感和理智感。

道德感:是人所特有的一种高级情感。它是人们运用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自身或他人行为时所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美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或对象的美的特征的情感体验。理智感:是人对认识活动进行评价时产生的情感体验。

5、简述叶克斯---道得生定律。

答:叶克斯---道得生定律说明了作业效率与激奋水平的关系,即前者先随着后者的升高而提高,达到最佳水平后,又随后者的升高而降低。总的说来,就是作业效率在适中的激奋水平下最高。但这种适中的激奋水平又以作业的复杂程度为转移,作业愈简单,这种适中的激奋水平应偏高;作业愈复杂,这种适中的激奋水平应偏低。叶克斯---道得生定律表明:进行较复杂作业时,要获得最佳效率的激奋水平应适中;进行简单作业时,要获得最佳效率的激奋水平应偏高;进行高度复杂作业时,要获得最佳效率的激奋水平应偏低。

6、简述情绪、情感的功能。

答:1)情绪、情感的信号功能是指个体以体验方式表达出自己对周围事物意义的认知,并对他人施加一定的影响。情绪、情感的信号功能包括以下几层含义:第一,人的情绪、情感一旦和有关事物结合起来,人就会在头脑中形成该事物的、具有情感色彩的记忆映像;其次,人一旦有了情绪、情感的记忆经验,不仅见到某类食物会引起相应的情绪,而且最度遇到某些表情也能领会它的含义,并对它做出积极的或消极的情绪反应及行为上的趋避动作;第三,个体对各种信息的意义性的鉴别经常是通过共鸣和移情作用进行的,情绪和情感信号也会激起相应的情绪活动或情绪共鸣。2)情绪、情感的调节功能。是指情绪或情感对行为活动具有支配的作用,并指引和维持活动的方向。某些行为若能引起愉快的情绪体验,就会使人发生积极的模仿或反复进行的趋势,而不愉快的情绪则会使人改变行为的趋势。情绪、情感的发生也会促使人们注意外界环境的变化,或机体内部的变化来调节行为,以适应新的情况。

7、简述良好情绪的判断标准。

答:第一,有良好情绪的学生能正确反映一定环境的影响,善于正确表达自己的感受。第二,有良好情绪的学生能对引起情绪的刺激做出适当强度的反应。第三,有良好情绪的学生应该具备情绪反应的转移能力。第四,良好的情绪应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8、怎样培养良好的情绪?

答:培养良好的情绪,首先要形成正当、合理的需要。对自己要有“自知之明”,对客观事物也要有正确认识。其次,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具有共产主义人生观和远大理想的人,就会胜不骄,败不馁,情绪稳定而深沉。个人主义严重的人,往往斤斤计较,情绪就会因此而波动。第三,锻炼身体。情绪与身体状况密切相连。身体健康的人常常表现出精神振奋,心情开朗等积极的情绪。第四,培养幽默感。幽默是一种优美的、健康的品质。它可以活跃气氛,驱除忧愁。第五,培养消除不良情绪的能力。要消除不良情绪,一要认识到不良情绪的存在;二要找出不良情绪的产生原因;三要掌握一些控制、调节和消除不良情绪的方法。

第八章

1、简述意志行动的主要特点。

答:意志行动是受意识支配、调节、控制的行动。它与盲目冲动的行为不同,与熟练动作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意志形态的特点主要有:第一,有明确的预定目标。意志行动是人类特有的、自觉确定目的的行动。人在行动前,行动的目的和结果就以明确的观念形式存在于自己的头脑中。意志行动始终是在自觉目的的支配下进行的。第二,随意运动是意志运动的基础。个体的各种运动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可以有意识支配的运动,叫做随意运动。另一种是意识不能支配的运动,脚不随意运动。人的随意运动是两种信号系统

意志 协同活动的结果,第二信号系统起着主导和调节作用。第三,意志行动与克服困难相联系。克服困难是意志行动最重要的特征,没有困难的行动不能称之为意志行动。

2、什么是动机?它有什么功能?

答:动机是能引起、维持一个人的活动,并将该活动导向某一目标,以满足个体某种需要的念头、愿望、理想等。动机有激发、选择和指向、维持和调节等三种功能。1)激发功能。动机能激发个体产生某种活动。有某种动机的个体对某些刺激,特别是和当前动机有关的刺激,更易于反应。2)选择和指向功能。动机使个体的活动正对一定的目标或现象。动机不同,活动的方向和它所追求的目标也不同。3)维持和调节功能。活动产生后,动机维持着这种活动指向一定的目标,并调节活动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如果活动达到了目标,动机将使个体终止这种活动;如果活动尚未达到目标,动机将促使个体维持(或加强)这种活动,或转换活动方向以达到这种目标。在具体活动中,动机的上述功能的表现是很复杂的。

3、简述驱力——诱因理论。

答:20世纪20年代,武德沃斯提出了驱力的概念。所谓驱力,是指由机体的生理需要所唤起的一种紧张状态,它能激发个体采取行动,恢复体内的平衡。心理学家赫尔认为驱力是一种动机结构,它能为机体的活动提供动力,促使机体采取行动,以消除需要唤起的紧张状态。当紧张状态得以降低或消除后,驱力的动机作用也随之减少。赫尔德理论适用于解释个体的生物性行为。驱力理论强调个体活动的内在驱力,却忽略了外在环境对行为的诱发作用。针对这种缺陷,一些心理学家又提出了诱因的概念。诱因是指能满足个体需要的刺激物,它具有激发或诱使个体活动的作用。赫尔接受了诱因这一概念,把它作为行为的决定因素之一,并将诱因(K)加入自己的行为公式。赫尔认为,驱力(D)、习惯强度(H)、诱因(K)和抑制(I)共同决定了个体有效行为的潜能(),用公式表示为:P=D×H×K-I。

4、简述韦纳的归因理论。

答:韦纳认为,个体在完成一项重要的活动后,无论成败,都会从能力、努力程度、工作难度、运气、身心状况、外部环境等几个方面进行归因。只是不同的人在对不同的事物进行归因时,以上几项因素所起的具体作用会有不同。韦纳又把这些影响因素进一步归纳为三个维度:因素源(内部的和外部的),稳定性(稳定的和不稳定的),可控性(可控的和不可控的)。一般说来,把行为成败的原因归结为外部的和不可控的因素,会降低个体的行为动机;而把行为结果归结为内部的、可控的因素,会增强个体的行为动机。例如,当学生把考试成绩好的原因归结为自身的能力和努力时,他在未来的学习中就会更有信心,同时学习动机也更强。

5、简述动机冲突的类型。

答:采取决定阶段中的动机冲突是非常复杂的,从形式上看,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1)双趋冲突:从两所爱者或两趋向中仅能择其一的矛盾心理状态,成为双趋冲突。如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此时必须从两者中取一更加高尚的目标。2)双避冲突。从两所恶者或两躲避中必须选择其一的困扰心理状态,称为双避冲突。如,品学均差的学生既怕学习上的困难又怕学习不好受到处分。3)趋避冲突。对同一目的的兼具好恶的矛盾心理状态,称为趋避冲突。如既想为社会做好事有怕别人不理解等。

6、已经确定的决心和信心为什么也可以动摇?

答:执行决定过程中,已经确立起来的决心和信心也可能发生动摇。这通常在下列情况下出现:1)执行决定时遇到困难,需要付出较大的努力,但与个体已形成的消极的个性品质(如懒惰、骄傲、保守、坏习惯等)或兴趣爱好产生矛盾,从而使决心和信心发生动摇。2)做出决定时,虽然选择了一种目的,其他目的仅暂时受到压抑,仍然很有吸引力。执行决定过程中,暂时受到压抑的目的又重新抬头,产生了新的心理冲突。3)执行决定过程中,还可能产生新期望、新意图和新方法,它们也可能同预定的目的发生矛盾,令人踌躇,干扰行动的进程。4)有时在做出决定时没有充分考虑到各种主客观条件,没有预见到事物的发展变化,执行决定时遇到新情况,出现新问题,但个体缺乏应付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知识和技能,也可能使人犹豫不决。

7、简述意志品质的特点。

答:1)意志的自觉性:就是一个人能够深刻地认识行动的正确性和重要性,并自愿地调节和支配自己的行动,使之符合行动目的的品质。2)已知的果断性:是一个人善于迅速地明辨是非,合理地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的品质。3)意志的自制性:是一个人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言行的品质。4)意志的坚韧性:是一个人在行动中坚持决定,百折不挠地克服重重困难去达到行动目的的品质。

8、如何加强意志品质的自我锻炼?

答:青少年的自我意识已经逐步形成。他们已能认识自我、评价自己,这就为学生意志的锻炼提供了前提条件。对学生意志品质的锻炼通常采用下列方法:1)经常用榜样、名言、格言对照自己、检查自己、督促自己;2)经常与周围学习好的同学作比较,找出自己的差距,奋力直追,直到赶上或超过为止;3)坚持定好学习计划,严格执行计划,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坚持去完成;4)每天坚持写日记,检查自己当天的活动,发现缺点立即改正等。

教师应当教育学生加强意志的自我锻炼,使他们养成自我检查、自我监督、自我激励的习惯。

9、简述培养学生良好意志品质的主要方法。

答:人们的意志品质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培养学生良好意志品质是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其主要做法是:

1)加强生活目的性教育,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2)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取得意志锻炼的直接经验。在组织学生活动时,教师应注意:(1)向学生提出的任务要有一定的难度,同时又是他们力所能及的。(2)当学生在活动中遇到困难时,要给与鼓励和指导,而不要代替他们去克服困难。

3)根据学生意志品质上的差异,采取不同的锻炼措施. 4)加强自我锻炼,从点滴小事做起.

第九章

注意 1、简述注意的功能。

答:注意有三个功能:第一,选择的功能,即选择有意义的、符合需要的和与当前活动相一致的刺激,避开与之无关的、干扰当前活动的各种刺激并抑制对它们的反应。第二,保持的功能,即使注意对象的映像或内容维持在意识中,得到清晰、准确的反映。第三,调节和监督的功能,即控制心理活动向着一定的方向或目标进行。

2、简述注意的特点。

答:注意有两个特点:指向性和集中性。注意的指向性表现出人的心理活动具有选择性。这种选择性不仅表现为选取某种活动和对象,而且表现为心理活动对这些活动和对象的比较长时间的保持。注意的集中性不仅指离开一切与活动对象无关的东西,而且也指对各种干扰刺激进行抑制,以保证注意的对象能得到比较鲜明和清晰的反映。

3、简述注意的外部表现。

答:人在注意时常常伴随有特定的生理变化和外部表现。注意时最显著的外部表现为:第一,适应性动作。第二,无关动作的停止。第三,呼吸运动的变化。第四,在紧张注意时,还会出现心跳加速,牙关紧闭,握紧拳头等现象。

4、简述容易引起无意注意的条件有哪些?

答:第一,客观条件,即刺激物本身的特点。包括:比较强烈的刺激作用;刺激物之间显著的对比关系;刺激物的活动和变化;新异突出的刺激作用。第二,主观条件,即人本身的状态。包括:当时的雪要;当时的特殊情绪状态;当时的直接兴趣,即对事物本身感到雪要而产生的兴趣。

5、简述有利于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

答:有意注意的发生和维持,虽也与主体的需要、兴趣、情感、知识经验有关,但这些主观因素的作用是间接表现出来的。它们都受主体当时确定的活动目的所制约。具体来说,有利于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包括:第一,加深对目的任务的理解。有意注意是一种有预先目的的注意,目的越明确、越具体,有意注意就越容易保持。第二,合理组织活动。活动组织的是否合理关系到有意注意的保持。把智力活动与外部动作结合起来,也有利于保持有意注意。第三,培养间接兴趣。间接兴趣是一种对活动结果的兴趣。有了这种间接兴趣,尽管活动本身枯燥,但有意注意仍能保持很长时间,使人长久地从事这种活动,直到完成任务。第四,排除干扰。外界的刺激物,机体的某种状态(如疾病,疲劳等)、无关的思想和情绪等都可能干扰正在进行的活动,因此要采取措施,排除干扰。

6、简述兴趣的品质。

答:1)兴趣的广度与兴趣中心。兴趣的广度是指兴趣范围的广阔程度。兴趣中心是指一个人在诸多兴趣中的主要兴趣,它形成一种核心,其他兴趣则围绕它,并与其配合,共同支配着人的行动。广泛兴趣只有和中心兴趣结合起来,才是一种良好的品质。2)兴趣的稳定性和兴趣的转移。兴趣的稳定性也称兴趣的持久性,是指兴趣持续时间的长短。兴趣时间长则稳定性强,持续时间短则稳定性弱。稳定而持久的兴趣才能推动人深入钻研问题,获得系统而深刻的知识。兴趣的转移是指由于某种原因对原来感兴趣的某一事物的兴趣消失,而转向对另一事物发生兴趣。兴趣转移有两种形式:一是高层次为背景的兴趣转移,转移后的兴趣是稳定的,这种转移对人有促进作用;另一种是以低层次为背景的兴趣转移,转移后的兴趣多为不稳定的兴趣,很容易再次转移,这种兴趣转移对人的发展一般有阻碍作用3)兴趣效能。兴趣效能是指兴趣对活动的推动所产生的效果。依据兴趣有无效能分为积极兴趣和消极兴趣。消极兴趣是被动的兴趣,使人处于静观状态,不能成为实际活动的动力,因而也不能产生实际效果,是一种不良的兴趣品质。积极兴趣是有效能的兴趣,它不停留在静观阶段,往往为获得兴趣的对象而积极活动,成为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个性的优良的兴趣品质。

7、影响注意范围的因素有哪些?

答:影响注意范围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注意范围的大小,与被知觉对象的特点有关。知觉对象愈相似,排列愈集中或有规律,注意范围也愈大;反之,注意范围则愈小。第二,注意范围的大小,和人们当时的知觉任务分不开。知觉任务不同,注意的范围就不一样。第三,注意的范围大小,主要决定于一个人的已有经验和知识领域。经验愈多,知识愈广,就愈善于组织所感知的对象,把它们联系成一个整体来感知。要扩大注意的范围,其根本途径是增加知识和丰富经验。

8、影响注意稳定性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培养稳定的注意?

答:影响注意稳定性的因素主要有:1)一个人的注意能否集中和稳定,与注意对象的特点有直接关系。简单而无变化的对象,注意集中的时间就很短;反之,复杂而多变的事物,则可延长注意集中和稳定的时间。维持时间之长短又取决于事物的复杂程度和变化程度。但任何人的注意不能以同样强度维持20分钟以上。2)注意的集中和稳定主要取决于人们有无坚定目的。当人们为达到一定目的而把注意集中于某一对象时,可以保持相当的稳定性。

要想培养集中而稳定的注意必需做到:1)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当一个人对自己学习和工作的重要意义认识的越清楚,完成任务的愿望越强烈和决心越大时,他的注意决越能集中和稳定。2)要有对学习和工作的浓厚兴趣。一个对某种事物产生了浓厚兴趣的人,就会注意力高度集中,并且长期坚持下去。3)要与分心现象作斗争。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引起分心的原因大致有两个方面:一是周围环境噪杂,对学习和工作有影响。这主要靠加强注意的目的性和意志努力去克服各种干扰。二是任务繁多,思绪万千,既干着这件事,又想着那件事,思想不能集中。面对这种情况,最好是分出轻重缓急,作出计划逐个解决。做到进行每项工作时,都能集中注意和精力,专心致志。

9、影响注意分配的条件是什么?

答:注意分配是有条件的,主要包括以下三种情况:第一,在同时进行的两种活动中,必须有一种活动是已经熟练的,它可以不需要给与更多的注意,从而有可能把注意集中在另一种活动上。2)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都已熟练,各种活动对象的各个部分,已经在经验中形成了巩固的联系,只要感知对象的一部分,就可把全部对象反映出来。做到注意可以在几种活动上迅速地更跌,即所谓轮流注意。3)几种不同的活动已成为一套统一的组织。

注意的分配能力是因人而异的,其关键在于是否通过艰苦联系,形成大脑皮层上各样牢固的暂时神经联系。

10、影响注意转移快慢的因素是什么?

答:注意的转移是主动进行的,不是被动发生的。注意转移的快慢和难易,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1)大脑皮层神经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相互转换的灵活性。灵活性强的人,注意转移就比较容易,灵活性差的人,注意转移较难。2)各项活动的目的性或第二信号系统的调节作用。目的性不明确,语言的调节能力太弱,就既不能很快地抑制那些不该兴奋的区域,同时也不能很快地解除大脑皮层上应该解除的抑制,这样就使注意的转移表现不灵活。相反,如果一个人的注意过于容易受外界影响而转移,这也是目的性不明确,语言的调节能力差的表现。3)原来注意的紧张度。原来注意的紧张度越低,转移就比较容易和迅速;反之则较困难和缓慢。4)新的注意对象的特点。新的注意对象越符合人的雪要和兴趣,注意转移就越容易和迅速;反之就越困难和缓慢。

11、简述注意的双重加工理论。

答:双重加工理论认为,人类的信息加工方式有两种:自动加工和控制加工。自动加工是由刺激自动引发的无意识的加工过程,不需要有意注意,不受认知资源的限制;自动加工的速度很快,由于不占用系统的加工资源,所以也不影响其他的加工过程。控制加工是受意识控制的加工过程,它需要注意的积极参与,要占用系统的加工资源。和自动加工相比,控制加工更为主动和灵活。它可以随客观情况的变化不断调整资源分配的策略。

双重加工理论是对资源限制理论的有益补充,它们共同解释了为什么人们有时能同时做好几件事。

12、简述注意的资源限制理论。

答:1973年,卡尼曼在《注意与努力》一书中提出了资源限制理论。该理论把注意看成是对刺激进行识别和加工的认知资源,其容量和能量是有限的。每一项认知活动都需要占用和消耗一定的认知资源。当人同时进行两种以上的活动时,就会有多项认知任务同时竞争有限的注意资源。因此,只有当这些活动需要的资源之和不超过注意的总资源时,它们才能同时进行。否则,在进行某项活动时,其他活动必然受到阻碍。该理论还认为,注意分配机制是主动而灵活的,它能根据实际需要调整资源的配置,优先加工更为重要的任务。

13、简述兴趣与爱好、好奇心的区别。

答:

一、兴趣与爱好的区别:1)兴趣是力求认识、探究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它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内在趋向性和内在选择性;爱好是从事某种确定活动的倾向,也是在需要的基础上形成的。2)当兴趣发展成为从事某种确定活动的倾向时,就成了爱好。3)在日常生活中,兴趣与爱好经常是一致的,但有时对某事物有兴趣,并不一定有从事该活动的倾向。

二、兴趣和好奇心的区别:1)兴趣是力求认识、探究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它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内在趋向性和内在选择性;好奇心是人们积极探求新奇事物的一种倾向,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动力之一。2)好奇心比较广泛,没有明确的方向,对任何看来新奇的事物都好奇。而兴趣则有明确的方向。即使是兴趣广泛的人,也只是对几种事物或活动感兴趣,而不是对任何事物或活动都有兴趣。3)好奇心一般是容易满足的。好奇心是由于对事物的某种疑问所引起,疑问一旦解除,好奇心便得到满足而消失;兴趣则不然,它不一定有疑问产生。即使有些兴趣是由疑问产生,但它们也不会随疑问的解除而消失,相反随疑问的解除,兴趣会更加浓厚。

第十章

言语与技能

1、简述语言和言语的区别与联系。

答:区别:1)语言是由词汇(包括形、音、义)按一定的语法所构成的复杂的符号系统,是人类所特有的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言语是个体借助语言传递信息的过程,也就是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表达思想的过程。2)语言是指某语言集团所共有的抽象的语言材料和规则;言语是指个体根据其所掌握的语言知识产生和理解言语的行为。3)语言是社会现象,具有较大的稳定性;言语是心理现象,具有个别性和多变性。3)语言是交际和思维的工具,言语则是对这种工具的运用。

联系:言语不能离开语言而进行,离开了语言,人不能通过言语进行交际和思维;语言也不能离开言语,离开人的言语活动,语言就不能发挥任何功能。

2、简述乔姆斯基的语言理论。

答:乔姆斯基首先区分了语言有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语言的深层结构是认识的内容;语言的表层结构则是对认识内容的表述。同样的深层结构可以用不同的表层结构来表述。另外,不同的深层结构,有时也可以用相同的表层结构来表述。

其次,乔姆斯基认为由表层结构向深层结构的转化不是通过学习,而是人先天就具备这种转化的本领。其根据是:第一,不同民族的人,其认识常有共同之处。即语言的深层结构是一样的,但各民族表达的方式则明显不同,即语言的表层结构不同。第二,不同民族的儿童,生活的语言环境不同,但他们掌握发音,句法结构的次序都是相同的,时间也大致一样。第三,语言发展的阶段和动作发展的阶段基本一致,动作发展到什么水平,语言也发展到什么水平,不论哪个民族都是一样的。即语言和动作发展是平行的。动作的发展是天生的,语言也是如此。第四,儿童学习说话有个关键期。过了关键期,语言学习就很困难。这一事实不能用学习来解释。因为,就其他学习而言,学习能力是随年龄增长而提高的,不会因年龄增长,学习能力反而下降。

3、简述技能与习惯的区别。

答:1)技能是个体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练习而形成的智力动作方式和肢体动作方式的复杂系统;习惯是人在一定情境下自动化地进行某种动作的需要或特殊倾向。2)技能是越来越向一定的标准体系提高,而习惯则越来越保持原来的动作组织情况。这就是说,习惯是保守的,技能则不断向一个标准趋进。3)习惯没有水平高低之分,但有好坏之别。比如一个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人,不会随地吐痰,而没有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人,往往随地吐痰。技能有水平高低之分。比如计算机操作水平可以通过比赛而分辨出来。4)技能是既和一定的情境,又和一定任务联系起来;习惯则只和一定情境而没有和一定任务相联系。技能是由任务始动的,所以它是主动的,需要时就出现,不需要时就不出现;习惯则只有一定的情境而始动,所以习惯是被动的。比如吹口哨,对演员来说,它是技能,只有在需要时才吹;而对有些人来说,是一种坏习惯,到一定场合就吹。5)技能要与一定的客观标准作对照;而习惯则不是,它只和先前的动觉做对照,那这一次的动觉和前一次动作的动觉做比较。给技能作对照的,一定是客观标准,或者是别人的示范,或者是动作的产品,或者是要求的指标;给习惯做对照的,则只是上次的动作。这就是说,技能形成中除自己的动觉反馈外,还需要别的反馈;习惯则不是这样,它只需要动作本身的动觉反馈。

4、简述高原现象及其成因。

答:高原现象是在复杂技能形成过程中出现的练习成绩暂时停顿的现象。高原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有:1)干警机能和种属机能对动作的控制和调节作用减弱;2)提高练习成绩的新的活动结构和方法尚未形成;3)练习方法不当,一时无法突破困难;4)产生心理上和生理上的疲劳;5)动机强度减弱,兴趣降低,甚至产生厌倦等消极情绪;6)意志品质差,缺乏继续提高的勇气和信心;7)自满情绪;8)可能正在进行潜在学习,其显现未显现出来等。

5、简述技能形成的条件。

1)动作概念的掌握:动作技能的形成,一般要经历从动作概念到动作表象再到具体动作这样三个阶段。动作概念就是能够说出自己应该怎样去进行动作;动作表象就是能够在自己头脑中想象出应该如何去动作;具体动作则是自己能够根据动作表象去实际进行动作。2)示范:技能学习一般要通过示范,而范例往往由视觉通道提供。3)反馈:有反馈才能有进步,没有反馈就没有进步。因为只有通过反馈,才能知道自己的动作是否合乎要求。不通过反馈,动作就失去受到强化的机会,只有使合乎要求的动作受到强化,不合乎要求得动作受不到强化,自己才能辨别哪个动作正确,那个动作不正确。但当技能已经熟练掌握后,反馈就不一定必要。4)练习中的时间分配:练习中要有间歇,有间歇的练习效率比没有间歇的练习效率高。

6、简述智力技能及其特征:

答:智力技能又称心智技能,是指借助内部言语在头脑中进行认识活动的心智操作方式系统。其特征有:1)观念性。就智力技能的对象而言,其直接对象不是具有一定物质形式的客体,而是这种客体在头脑中的映象。可见智力技能是一种观念性的活动。2),内潜行。就智力技能进行的方式而言,它是在头脑中借助内部言语默默地进行的,从外部很难觉察到头脑中加工改造的思维过程。可见,智力技能是一种非外显的活动。3)简缩性。就智力技能的结构而言,它已从完整的变为压缩、简化的。由于它是高度省略、高度压缩的,所以往往难以使人察觉其活动的全部过程。智力技能是一种非扩展性的自动化过程。

7、简述促进智力技能形成与发展的条件。

答:学生的智力技能主要是在教学活动中形成的。要促进学生智力技能的发展,使它达到灵活掌握的水平,需要创设应用这种技能去解决问题的机会与条件。以数学演算技能为例,要求学生应考虑下列三个条件:第一,识别客体类型。在解答课题时,学生若能识别课题属于哪一种类型,就能运用相应的智力技能进行解答。由于问题的性质不同,解题的智力技能也各不相同。第二,把握住全部情况。要洞察课题的本质关系,不能只抓住个别因素,而要整个地把握全部情况。学生要想形成解决课题的技能,必须养成全面观察事物的习惯,设法找出其内在的关系与规律性,并力求迅速、简便地去进行解答。第三,摆脱旧经验的影响。借以有的经验去把握课题的本质或关系,一般说来对当前课题的了解会起一定的促进作用,会产生正迁移的效果。但是由于经验具有定势作用,也常常会妨碍人们去揭示课题的本质或关系。

第十一章

能力

1、简述液态能力和晶态能力。

答:1)液态能力是指受神经系统成熟影响较大,受后天文化和知识影响较小的能力。

2)晶态能力是指受后天经验影响较大,主要表现在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去吸收新的知识或解决问题上的能力。它决定于后天的学习并与社会文化有密切关系的能力。

3)液态能力和晶态能力有不同的发展规律。个体早期,液态能力有比较明显的发展;进入成年期以后,液态能力有所衰退;晶态能力则伴随个体终生发展,到25岁以后发展速度才逐渐趋于平缓。

2、简述斯皮尔曼的能力二因素说。

答:该观点认为,能力有两种因素组成:一种是普通能力或普遍因素(G 因素),它是人的基本心理潜能,是决定一个人能力高低的主要因素;另一种是特殊能力或特殊因素(S因素),它是保证人们完成某些特定作业所必需的。活动中包含的G 因素越多,各种作业成绩的正相关决越高;包含的S因素越多,成绩的正相关就越低。该学说对我们理解能力的结构具有重要启发意义。

3、简述塞斯顿的能力群因素说。

答:塞斯顿通过因素分析,提出了构成能力的七种因素,它们是:词的理解力、言语流畅性、数字计算能力、空间知觉能力、记忆能力、知觉速度、推理能力。与二因素说不同之处是塞斯顿认为能力只有有限的几种因素。

4、简述吉尔福特的智力三维结构模型。

答: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提出了一种智力结构设想。他认为,智利可以分为三个纬度:内容、操作和产品。这三个纬度构成一个立方体,内容有五种,操作有五种,产品有六种,由此就构成了总数为一百五十种的不同组合。每一种组合代表一定能力。

5、简述能力的层次结构理论。

答:英国心理学家弗侬继承和发展了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说,提出了能力的层次结构理论。他认为,能力的结构是按层次排列的。智力的最高层次是一般因素;第二层次分两大群,即言语和教育方面的因素、操作和机械方面的因素;第三层次是五个小因素群,包括言语、数量、机械信息、空间信息、手工操作等;第四层次为特殊因素,即各种各样的特殊能力。

6、简述斯滕伯格的三元智力理论。

答:三元智力理论是美国耶鲁大学教授斯滕伯格提出的智力的信息加工理论。也叫三元智力理论。三元智力理论是在认知心理学信息加工理论影响下形成的。该理论试图以认知过程的观点,解释认知活动中所需要的能力。根据这种理论,个体之所以有智力高低之分,主要是由于个体对信息加工方式的不同决定的。因此,设法测量个体在认知情境中信息加工的方式,就可以鉴别个体智力的高低。该理论设想:人的智力是由相互连接的三边关系组合而成的智力统一体。智力统一体的三边可视为智力的三种成分,各边之长度因人而异,由此造成了个体的智力差异。智力统一体的三种成分分别是:1)成分性智力。指个体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信息进行有效加工处理的能力。2)经验型智力。指个体运用或改造自己的经验从而实现目标的能力。3)情境性智力。指个体在现实生活中有效地适应环境、改造环境并从中获得有用资源的能力。它包括三种能力:适应环境的能力、改造环境的能力和选择能力。

7、简述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

答:加德纳认为,人类具有语言智利、音乐智力、逻辑数理智力、空间智力、身体运动智力、内省智力和人际智力七种智力。他认为,通常人们并非一种而是几种智力在相互作用。在七种智力中,他将语言智力列为第一种智力。他认为,每个人在现代社会中都能摸索到各自成功的道路,简单地说一个人是否聪明其实没有意义,关键是明白自己的才能在哪一方面。他强调人的多方面发展的可能性和探索自我、把握自己命运的重要性。

8、简述能力发展的一般趋势是什么?

答:人的能力在一生中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能力的发展变化既有一般趋势,也存在着个体差异。人的一生中的不同时期,能力变化的一般趋势也有所不同。

1)童年期和少年期是某些能力发展最重要的时期。从3-4岁至12-13岁,智力与特殊能力的发展几乎是等速的。随后智力发展呈负加速度增长。2)人的智力在18-25岁之间就达到了顶峰。但是,智力的不同成分达到顶峰的时间是不同的。一般来说,知觉推理能力接近成人水平的时间较早,言语理解和语词流畅性达到成人水平则较迟一些。3)根据对人的智力毕生发展的研究,人的液态智力在中年以后有下降趋势,而人的晶态智力在人的一生中却是稳定上升的。4)成年人是各种能力发展相对稳定的时期,富有创造性的活动也常常在这个时期出现。5)能力发展的趋势存在个别差异。高能力者不仅能力发展快,而且达到顶峰的时间较晚;而低能力者不仅能力发展慢,且达到高峰的时间也相对较早。

9、能力的概念及其个别差异的表现。

答: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效率得以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能力发展存在个别差异,并且有其规律性,如能力在量上的差异遵循正态分布;在智上的差异表现为结构不同。能力发展的个别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发展水平的差异。在同一年龄层次中,能力的发展水平有明显的个体差异。2)表现早晚的差异。能力表现早晚上个体差异也十分明显,某些人少年早慧,某些人则大器晚成。3)结构的差异。能力是多种心理特征的组合,且组合方式有所不同,由此就构成能力结构的差异。这也是个体能力差异的一个主要方面。

10、简述能力测验标准化的主要内容。

答:为了减少测验结果的误差,就要控制无关因素的影响,这个过程就叫做测验的标准化。1)内容标准化。2)施测过程标准化3)评分标准化。4)解释的标准化。

11、判断能力测验质量的主要指标是什么?

答:1)能力测验的优劣,主要是以信度和效度两项指标来衡量的。2)信度是指测验结果的可靠程度,也称为可靠度。具体指标有再测信度、折半信度等。3)效度是指所测验的结果是不是所要测量的东西。具体指标有构想效度、内容效度和预测效度。

第十二章

气质与性格

1、简述气质在教育工作中如何利用。

答:对于教师来数,了解学生的气质特点,对做好教育、教学工作以及引导学生健康地成长是十分重要的。由于气质特点不同,同一种教学方法在不同学生身上实际收到的效果可能很不一样,这就必须要求教育方法有针对性。同时气质也有可塑性,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克服不同气质类型中的消极面。如帮助抑郁质的学生克服自卑感,提高自信心;帮助黏液质的学生克服迟钝性,提高反应速度;帮助胆汁质的学生克服冲动性,加强稳定性等。教师还应积极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气质中的优点,使其在学校生活中得到更好的发展。

2、简述性格结构特征。

答:性格不是各种性格特征的简单堆砌。而是一个结构完整的有机整体。性格结构主要有以下特点:1)完整性。每个人的性格都包含了多种特征,这些特征之间彼此联系、相互依存,构成了一个在机能上相互适应、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有机系统。这种联系的存在,使得性格的推测具有了现实的可能性。2)复杂性。性格虽然是完整的系统,但它的完整与统一不是绝对的。这是因为客观现实中存在着种种矛盾,这些矛盾反映到人的性格内部,就成了人的各种态度或各种性格特征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必然会通过人的行为表现于外。另一方面,行为方式与态度之间并不一一对应。此外,性格结构的完善和完整的程度存在着个体差异。3)稳定性。认识一个人的性格并对其行为作出预测,正是因为性格具有稳定性。在某种程度上,性格的稳定性取决于人对于现实的态度以及有关态度与人们核心价值观之间的联系。一个人的态度越坚定,与作为态度理性基础的核心价值观联系越紧密,表现在行为方面的相应性格特征也就越稳定。4)可塑性。虽然性格有其稳定的一面,但不是一成不变的。社会与生活环境是不断变化的,并且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一个人要想很好地适应社会与环境,保持自己对于外界的最佳适应,就必须进行必要的挑战,维持适当的适应性。如果性格中某些部分不适应特定环境,就需要对它们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整。这种性格调整的灵活性就是性格的可塑性。

3、简述性格与气质的关系。

答:性格与气质的区别:1)性格与气质的性质是不同的。由于性格更多受到后天环境的影响,具有较为明星的社会化的特征,在不同的社会文化条件下,人们的性格有较大的差异。而气质是人们心理活动和行为稳定的动力特点,受遗传影响较大,人们生来的气质差异就比较明显。2)性格与气质的生理基础不同。气质的生理基础是高级神经活动的类型特征,气质的特点也源于高级神经活动的类型特点。由于高级神经系统不受生活条件的影响,故而气质具有很大的稳定性。而性格的生理基础是两方面的“合金”。一方面是高级神经活动的类型对性格具有影响作用;另一方面是通过经验建立起来的暂时神经联系系统对性格发挥着主导作用。性格的基本机制是在高级神经活动的类型基础上后天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

性格与气质的联系:性格与气质之间是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1)基于后天经验的性格可以掩蔽和改造气质,直到气质的发展,使它更有利于个体适应周围的生活环境。2)气质又会影响一个人对待事物的态度和行为风格,使性格带上某种气质的色彩。3)气质还影响性格的形成和发展,对一定的性格特征起着促进和阻碍的作用。比如具有胆汁质和多血质特点的人,更容易培养起勇敢和果断的性格品质。

气质对性格的形成与表现虽然发生一定的影响,但它并不决定一个人最终形成什么样的性格。气质不同的人可能形成相同的性格品质,同一气质类型的人也可能形成不同性格。

4、简述气质的体液说。

答:古希腊最著名的气质学说是希波克拉特提出的气质体液说。希波克拉特认为,人体含有四种体液:血液、黏液、黄胆汁、黑胆汁。有机体的状态取决于这四种体液的适当搭配。

这种观点经过不断演化,逐步形成气质按体液特征可以划分为多血质、黏液质、胆汁质、抑郁质四种类型的学说。四种气质类型分化的原因是占优势的体液不同。血液占优势的称为多血质,黏液占优势的称为黏液质,黄胆汁占优势的称为胆汁质,黑胆汁占优势的称为抑郁质。

四种基本气质类型在行为方式上有着不同的典型表现。

在现实生活中只有少数人具有某种气质类型的典型特征,多数人属于不同气质类型的混合型。体液说仅仅是一种思维的假定,但它反映了古代医学的唯物主义倾向,并且有关知识是从生活中总结而来的,比较符合人们的常识。因此,体液说在气质问题的研究中仍然有它的价值。

5、简述气质的体型说。

答:德国心理学家、精神病学家克瑞其米尔认为,人的身体结构与气质及所患精神病种类是紧密关联的,体型决定人的气质。经过总结,他把人的体型划分成三类:肥胖型、细长型、筋骨型。每一类易患的精神病分别为:肥胖型易患躁狂症;细长型易患精神分裂症;筋骨型易患癫痫症。

美国心理学家谢尔顿也是体型说的代表之一。他通过分析几千张大学生的照片,提出划分体型的三个维度:内胚叶型(柔软、丰满)、中胚叶型(发达、健壮)和外胚叶型(高大、细瘦),并发现气质与体型之间的相关达0.8。

由于人的体型在一生中不断变化,并且相关并不能说明因果关系,因此体型说并不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6、简述气质的激素理论。

答:这种理论认为气质特点是有不同的内分泌所致,根据内分泌腺的发达情况,把人分成各种类型:甲状腺型、脑垂体型、肾上腺型、副甲状腺型、性腺型。

尽管内分泌的活动与人的气质有一定的关系,但内分泌腺是在高级神经系统的调节下活动的,因此将气质简单归结为是内分泌活动活动的结果是不合适的。内分泌腺的活动不是气质差异的唯一原因。

7、什么是荣格的内、外倾说?

答:1)荣格的人格理论帮助人们从内外倾的角度理解性格的差异。荣格根据力比多(心理能量)作用的方向不同,把人分为外倾与内倾(或外向与内向)两种基本类型。力比多作用指向外部的属于外部人格,力比多作用指向内部的属于内倾人格。2)他还提出四种思想机能,即感觉、思维、情感和直觉。3)与内外倾相结合,荣格提出了八种人格类型:思维外倾性、情感外倾性、感觉外倾性、直觉外倾性、思维内倾性、情感内倾性、感觉内倾性、直觉内倾性。

8、简述威特警特金的场依存与场独立说。

答:美国心理学家威特金认为,人的活动有一个核心,即认识,人是按认识来活动的。按照人认识的基本方式,可将人分为两类:一类人的认识是以其本人的储存信息为参照系统,属于场独立性:另一类人的认识是以认识对象所处的客观场合为参照系统,属于场依存性。个人在认识上的这种特点可以在知觉上清楚地表现出来。因此,可以借考察人的知觉过程中的信息参照倾向,检测出人们的不同类型。

9、简述艾森克的性格三维度说。

答:1)英国心理学家艾森克发现,性格差异除表现为内外倾以外,还有另外两个纬度:稳定性和求实性。两个纬度与内外倾纬度相互独立,但在人的活动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2)艾克森认为可以从内外倾、稳定性和求实性这三个维度来考虑性格的差异。根据以上三个维度将人的性格分为八种类型。3)艾森克把这三个维度作为坐标而构成一个立体坐标系,以求实性为横坐标,稳定性为纵坐标,内外倾为第三维坐标,形成性格的三维度量表。并根据每个人在这个三维坐标系中的位置来确定其性格特征。

10、简述卡特尔的16种特质因素说。

答:1)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以特质概念为理论基础,用因素分析方法,提出了16种因素或根源特质。其理论被称为“特质因素分析理论”。2)卡特尔认为,特质是一个人相对持久的反应倾向。只有彻底了解一个人的特质,才能预测他在某种情境下将怎样行动。3)卡特尔把特质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表面特质是由一些相互联系的特质形成,它表现了若干因素的重叠影响,这些特质不那么稳定和持久,对了解人格不重要;根源特质是一些单一的因素,是人格的基本成分,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持久性。4)卡特尔提出了16种根源特质,16种根源特质是彼此独立的,在每个人的身上都存在,只是在不同的人身上表现的程度有所区别。根源特质的差异,构成了人与人之间在人格结构上的差异。

11、简述斯金纳德人格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答:斯金纳是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的创始人。他否定人格是一个虚幻的结构,认为人格即非被动的结构,也非由人性自主决定的,人格是一组反应的行为方式。在斯金纳看来,人类的一切重要反应,均是经由操作性条件学习历程建立的。

在人格有学习而形成的过程中,个体在情境中自发性的反应,以及该反应所引起的后果是关键的因素。反应后果对个体能否带来满足,将决定个体将来在同样情境中是否再度反应。凡是后果对行为起强化作用,代表后果的事物就是强化物。个体在某情境中的固定反应,既由强化作用而建立,由反应组合成的行为和行为方式,也是经由强化作用形成的。个体在某种情境下经常表现同样的行为方式,这种行为方式即可视为他的人格特质。从操作条件反射学习建立人格特质的历程看,人格的发展与形成并非自主的,而是由环境中强化因素的影响塑造而成的。

斯金纳的操作条件性反射理论在解释人格形成过程中环境的巨大影响作用方面有重要价值,但这一理论否定人的主动性对性格形成的影响,显然是失之偏颇的。

12、简述性格的特征。

答:性格是由多种心理特征组成的。一种性格特征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处于一个有机联系的系统之中。综合性格各方面的特征,可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性格的态度特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与对社会、集体、他人态度有关的性格特征。第二,与对劳动和劳动产品态度有关的性格特征。第三,与对自己态度有关的性格特征。人们常把品德看成个性或性格中的核心品质。2)性格的意志特征。意志品格是个性特点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人们性格的意志特征进行评价时,需要考虑道德规范和社会准则,因为人的性格的意志特征高度受人的价值观、信念和理想的影响。3)性格的情绪特征。指影响人的活动的情绪倾向性。主要表现在情绪反应的强弱、快慢、波动性、持续性和主导心境,以及主体对于个人情绪的控制能力等方面。4)性格的认知特征。指人们在各种认识心理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个体差异。

13、简述测评性格的方法。

上一篇:应用数学专业简历下一篇:先进科室表态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