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活走进课堂让体验充盈课堂

2024-12-08

让生活走进课堂让体验充盈课堂(精选16篇)

1.让生活走进课堂让体验充盈课堂 篇一

让地理走进生活、让生活走进课堂

——初一地理教学浅谈

作者单位:江东镇初级中学

作者姓名:李政权

论文内容摘要:

各学科的教学都离不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地理学科的特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将身边的事引入课堂,提醒大家从平时的生活中去寻找与地理有关的知识,使学生真正体会到生活离不开地理,地理知识就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适当引用古诗句,这样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同时还能增添课堂气氛而又略带些文学色彩;巧用实验来解释课堂问题,瞎猜测的现象就会减少甚至消失,既让学生学得有趣又可让学生初步树立起“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正确世界观和学习观;自制简单教具,化抽象为直观,还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结合时事热点,要家事国事事事关心,将地理知识教活学活等讲授地理课 的方法,都会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让地理走进生活,让生活走进课堂

——初一地理教学浅谈

歌曲《一剪梅》中唱道,“爱我所爱,无怨无悔”,如果我们教

师能将其中意思体现在课堂上,让学生和教师都能做到“无怨无

悔”,那该是一种多么美妙的境界啊!

要让学生爱上地理课,关键要看我们如何去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如何让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和体验中感受地理知识的价值,如何让地理走进生活、让生活走进地理。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

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的开头就是成功的一半。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使用的是新课程标准和新的教材,许多的教师对此有些不适应,其实这是时代进步、教育变化、观念流

动的具体体现。

一、谈身边的事、兴趣引入课堂

本学期七年级所使用的是广东省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地理》教材,教材在编著上有着明显地域性特点,而且在“绪论”部分给出了三个

内容,即“地理学习什么”、“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地理”和“怎样学

好地理”。

在学习“地理学习什么”这一小节时,新学期的第一堂课我没有

按书上的内容进行直接解说,而是首先提问:“今天大家上学带雨衣

了吗?”“没有!”“那为什么没有带呢?请同学们在教材上找出的在何种情况下该带雨衣的内容。”学生在书上的小男孩撑雨伞避雨的插图中立即就找到了答案,学习兴趣初步被激发起来。

紧接着在讲解“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地理”时,我先让学生按照

衣、食、住、行的顺序看书上的内容,并提出要求让学生去自我发现

问题,学生的注意力又很快就集中起来。“衣”的内容很快就得到了

解决;“食”的问题稍难,但通过“北方人与南方人的主食不同”的对比,教师并对此现象稍作点拨,并且把“江西人不怕辣、四川人辣

不怕、湖南人是怕不辣”的鲜活内容引进课堂,并且“将辣就辣”,告诉同学们在给他们上地理课的老师“我”就是怕不辣的湖南人,同

时还将当初来潮州时由于饮食习惯不同,半月瘦七斤的事实也搬上了

讲台,听得有的同学的竖起了耳朵,答案找到了,课堂气氛活跃了,连新学期的老师自我介绍也就此完成了。还有一项“调查水果产地”的课堂活动内容,“荔枝”和“香蕉”不用教师提醒,教室外的荔枝

树和香蕉林就是答案。而对于“苹果”和“水蜜桃”的产地问题,我提醒大家在平时的生活中去寻找,结果他们在家里水果的包装箱上找

到了答案。至于“住”,当明确了教材中不同民居的分布特点之后,我重点选择了近在咫尺的“客家围屋”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这种民居

分布在福建、江西和我们广东潮汕地区的饶平县境内。我提问学生:

“客家围屋为什么会名扬海外而成为我们潮州旅游的重点开发项目

呢?” 故意设下了一个悬念,同学们见问的是身边的地理事物,兴

趣自然地又被激发起来,可没有人能够回答这个问题。最后我明确,这事与美国有关。美国是当时世界的超级大国,在太空中拍摄到中国

这一种民居时,误认为是中国的核试验基地,曾一度引起惊慌,因为

这种民居的外形酷似核试验基地建筑物,而且还派情报人员进行侦

察,“客家围屋”也由此而出了名。“行”的内容是地理知识的应用

价值,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同样从日常生活中寻找答案。“怎样学习

地理”的问题我则要求同学们从教师的教态中去领悟。此类课堂兴趣的激发不一而足,这样使学生真正体会到生活离不开地理,地理知识

就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

二、古诗句的适当引用

上地理课是我的兼职,我的专业是语文,但能将语文知识用在地

理课上来,那又是另一种教学收获,同样也会收到另类课堂教学效果,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激发了学习热情。我在《认识地球》这一章的学习开始时就采用了引用古代诗歌激发兴趣的办法。

古人认识地球形状经历了“天圆地方说”、“浑天说”的阶段,最后由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成功才真正地证实了地球是一巨大的球

体,教材上配有“阿波罗”号拍摄的地球的照片则用现代科学方法更

进一步证明了这一点。“那么我们能不能用以前所学过的古代诗句来

证明地球的表面是球面而不是平面的呢?”大家纷纷议论起来,见同

学们一时想不出来,我就将《登鹳鹊楼》的头两句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一念,很快在座的学生都不约而同地读道:“欲穷千里

目,更上一层楼。”“对!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并顺势立即在黑板

上画了两个表示地球的大圆,分别添上两个大小一样的小孩样子的图

象,一个站在地平面上,一个站在高出地面许多的高塔顶上,再分别

指出他们视野所涉及的范围,简单明了。“同学们还能找到类似的诗

句吗?”没有让学生思考,我又脱口说出:“孤帆远影碧空尽。”“惟

——见——长——江——天——际——流。”大家说兴趣激发的效果

如何呢?其实这句诗的联想是来自课本的“活动”实验,实验说将带

帆小纸船把它分别沿球体和正方体的背面自下而上移动,所得到的结

果是:在球体上,总是先看到小纸船的船帆,再看到船身。我通过逆

向思维,联想到了此句,同时将刚才的实验反过来做一次,解释给大

家看,从另一首诗中再一次证明地球的表面是球面而不是平面的特

点,使学生觉得反复而又不累赘,这又与后面用毛泽东“坐地日行八

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的诗句来证明地球的周长相得益彰。此时我发现班内还有的同学拿出手中的小地球仪来并做了一个小纸船,自己

试着做实验呢。这样既增添课堂气氛又略带些文学色彩。

三、实验说话,别瞎猜测

在《地球仪》和《地球的运动》的教学中,我过去曾遇到学生瞎

猜测的情况,基于此,我在课前要求每人自备小地球仪一个,教师则

准备一个大的教学用地球仪,以便用来解答课堂问题。

新地理课程标准统摄下的地理教材,图文并茂,彩色插图形象直

观,上课时要求学生对照手中的地球仪进行观察,既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上课时将手中的地球仪与书中的插

图一对照,老师略作提示,地球仪上的各种地理事物的名称,比如南、北极的位置、经纬线的特点、方向的辨别、自转的方向以及在南极上

空看地球自转为顺时针方向、在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为逆时针方向的问题等等,就会迎刃而解,教师的教学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瞎猜

测的现象就会减少甚至消失。这样既让学生学得有趣又可让学生初步

树立起“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正确世界观和学习观,这也

是教师教学的职责所在。

四、简制教具、即兴发挥

农村中学,教学设备相对而言比较简陋,没有专用的多媒体教室。

在学习“地图的运用”一节时,地图的三要素即方向、比例尺、图例

和注记都是基础。如何将在地图上辨别方向的知识轻松地传授给学生

不难,但得之不难失之必易,就得想法转变它,让知识得之不难失之

也不易。我就尝试自制方向标进课堂。其实办法十分简单:将两条一

样的长方形硬纸条钉成一个“十”字架,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定向法,在四端分别用钢笔标明“东”“西”“南”“北”字样

(如图1所示)。插图中所举的辨向方法先由学生自己去观察,教师授新课后明确并归纳地图上的三种辨向方法即经纬线定向法、指

向标定向法和一般定向法后,出示自做的“方向标”教具,建议学生

也都亲手做一个,以备以后在遇到类似方向问题时使用。

门(图1方向标)(图2 教室平面图)

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概念是抽象的文字表达,较难理解,我让学生自己动手的办法来诠释概念,化抽象为直观,收到良好的效果。我课前准备好教学用的皮卷尺带,课堂先要求大家准备纸笔和直尺,用以描绘本班教室平面图,明确概念的含义后,请两位同学来丈量教室的长、宽并报出数据。首先量得长为10.20米,再量得宽为7.25米。随即提问:“大家如何在纸上将本班的教室平面描绘出来呢?长度单位怎么确定?”“用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米。”“对!这就叫做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且长度单位为厘米。”并板书该图所需要的比例尺公式:

比例尺=图上距离1= 实地距离100

比例尺概念含义问题解决后,紧接着要求大家详细地标出讲台、教室门的位置,制出座位表找出自己所在的位置。

比例尺在地图三要素中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比例尺的大小比较,如何判断比例尺大小,比值是关键。比例尺是分子为1的一个特殊分数式,我结合读图给学生明确:比值大比例尺就大。再根据比例尺公式分别要求写出求图上距离的公式和求实地距离的公式(即: 图上距离= 实地距离×比例尺;实地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接着再用同样大小的纸画一张本校的校园平面图,问:“现在应该选择多大的比例尺较为合适?用画本班平面图的比例尺如何?”“不行!”最后大家商讨决定选择1:5 000的比例尺为标准较为合适。完成校园平面图后要明确标示出本班所在的教学楼位置,然后提问:“现在能否找出我们的座位?”“不能!”水到渠成请同学们记住书上的结论并朗读:“图幅一样,比例尺大小不同,显示的地理事物详细程度就不同。比例尺大,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较小,显示的地理事物较详细;比例尺小,所表示的实际范围大,显示的地理事物较粗略。”学生当然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了。

此时,我看见早晨的阳光正好从教室的前门射进来,便顺势“就地取材”,来了一个即兴发挥,利用在序图中 “有太阳时利用影子辨别方向”的提示,要求大家在本班教室平面图上添加表示阳光的箭头符号(如图2所示),教师亦绘出一幅同样的平面图在黑板上。提问:“我们的教室与学校的大门是平行设计的,请问我们学校的大门朝什么方向?”此时,我拿出自做的方向标(如图1所示),将带“东”字的一端对准太阳光源一对比,让同学们来判断,结果很快就得出学校是朝东南方向的答案。这样巧妙地将方向和比例尺的知识综合运用,课堂效果理想。

五、引时事进课堂、激发学习热情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的,书要读,而且要多读,但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要家事国事事事关心,将知识教活学活。

这学期在学习《海洋与陆地的变迁》时,学习了大陆漂移假说和板块构造学说的内容,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表层的岩石圈并不是一个整体,而是多个板块拼合而成的。得出的结果是板块之处于不同的运动状态中,而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边缘比较活跃,通常表现为张裂拉伸、俯冲碰撞、断裂错动等,容易形成火山和地震。知识难度不大,学生也容易懂,但要使学到的知识得到进一步升华,则无从谈起,因为没有鲜活的东西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如果将一些与课堂内容相关的时事热点引进课堂来,所起的效果则明显不同。比如我在给学生讲完这一节内容时,及时将2005年11月刚在巴基斯坦发生的地震新闻内容引进课堂,引导学生查找该地的位置。提问:“巴基斯坦为什么会发生地震?谁能用刚学过的板块构造的知识来解决这一问题?”学生反应积极并立即开始查找,此时及时指导学生将教材中的“六大板块的划分及运动示意图”和配套《地理地图册》中的序图“世界的国家和地区”进行对照。被提问的学生很快就作出了回答:“因为巴基斯坦处在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而板块的边缘地壳运动比较活跃。”学生运用同样的方法解释了地中海在将来会消失的结论。其实这就是知识的时代性、流动性的一个具体体现。此时再一次用我的一句口头禅 “学地理不会图,越学越糊涂”送给学生,强调地图在学习《地理》中的重要性。

根据《地理课程标准》中基本理念的要求,要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就是要学生能亲身体验地理知识的运用,懂得知识的价值所在。这些只是我个人在地理教学中的一点浅薄见解,只想能起到抛砖引玉作用,目的在于希望大家真正做到“爱我所爱,无怨无悔”。

参考文献:

《地理》(七年级上册),2005年6月第二版

《地理地图册》(七年级上册);

《地理课程标准》。

《中国自助游·旅游者大全》吉林音像出版社吉林大学出版

社2004年3月第一版

2.让生活走进课堂让体验充盈课堂 篇二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强大的动力。现实数学教育的出发点是将情境性问题作为学生自己再创造数学的依托。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当学习材料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时,学生对学习才会感兴趣。因此,数学教师要善于沟通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创设出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情境,把生活中的问题逐步抽象成数学问题。例如,在教学“积的近似值”时,我们就可以模拟到玩具商店买购物的情境,(玩具流流球13.4元、拼图板11.52元)等由老师担当营业员,让学生轮流当顾客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生1:买2个玩具流流球,营业员:请您付26.8元;生2:买3个玩具拼图板;营业员:请您付34.6元--突然,生2提出疑问玩具拼图板11.52元,买3个怎么要付33.6元,应该付34.56元。一石激起千层浪,其他学生也纷纷提出了同样的疑问。这样的教学安排,满足了学生学习和理解数学知识的需要,学生学习数学时就显得更加积极主动,从而愿学爱学乐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在学习积的近似值时,不再感到枯燥乏味增加了数学教学的趣味性。

二、借助生活经验,学会探索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我们必须密切注意学生的思维动向,了解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联系学生对生活数学掌握情况,以学生的生活为起点,在随时变化的起点上抓住时机,及时切入,点燃这探索之火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教师对问题的挖掘显得尤为重要。例如,在教学“上下车问题”,是我们普通的日常生活问题,借助学生同样也有上下车的经验,当生活经验被挖掘时,学生会发现“数学就在我身边”。在教学中把学生放学坐车回家的坐车、上车、下车的情境提出有关数学问题,车上原有多少人?到站后有多少人下车?又上来了多少人?情境图显示:车上原有6人,到站后下去4人,又上来5人。提问:那么,这时车上有多少人?你们会算这道题吗?按照小孩子的思维顺序和日常生活习惯都会按照条件给出的顺序解答。生1:会。6-4=2(人)2+5=7(人)答:这时车上有7人。算式6-4=2(人)表示什么意思?生1:6-4=2(人)表示下车后还剩多少人。2+5=7(人)表示剩下的和到站后又上来的加在一起就是这时车上的人数。接着追问还有其他计算方法吗?生2:有,6+5=11(人)11-4=7(人);生3:还有,5-4=1(人)6+1=7(人)。这样的教学安排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动口、动手、又动脑,亲身参与探索过程,包括知识的获取、新旧知识的联系,知识的巩固和应用的全过程。因此,我们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做“听客”和“看客”,要强调凡能由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要由教师提出;凡能由学生解的例题,不要由教师解答;凡能由学生表述的,不要由教学写出。真正做到了生活与数学的联系,学生就不再觉得数学是那么抽象了。

三、回归日常生活,注重实践

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是一种活动,如同游泳一样,要在游泳中学会游泳”。生活即教育,实践出真知。学习应是学生自己的生活实践活动与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将数学知识学习经常性地与学生自己的生活充分融合,让学生在生活中去寻找、发现、认识、探究,“学以致用”,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生活实践中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所在,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我们应在课堂教学中,多创设一些数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知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如学习了“比和比例”后,可以把学生带到操场上,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测量计算出操场上旗杆的高。旗杆那么高,如何测量?多数同学摇头,少数几个窃窃私语,提出爬上去量?有人提议拿绳子,先用绳子量杆,下来后再量绳子。这可是个好办法,可如何上去?这时我取来一根长2米的竹竿,笔直插在操场上。这时正阳光灿烂,马上出现了竹竿的影子,量得这影子长1米。于是我启发学生思考:从竿长是影子的2倍,你能想出测量旗杆高的办法吗?学生想出:旗杆高也是它的影长的2倍。(教师补充“在同一时间内”。)这个想法得到肯定后,学生们很快从测量旗杆影的长,算出了旗杆高。接着,教师又说:“你们能用比例写出一个求旗杆高公式吗?于是得出:竿长:竿影长=旗杆高:旗杆影长;或:旗杆高:竿长=旗杆影长:竿影长。这样的教学安排,使学生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又从生活实践中弥补课堂内学不到的知识,同时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学会了解决问题的方法。生活中的数学是鲜活的,脱离了生活实际的教和学是无味的。学生在课堂上不只是在听数学、看数学、练数学,而是更多地做数学、玩数学,更多地是在生活中学数学,在应用中学数学。数学只有真正走入学生的生活,才能体现出它的价值所在,孩子们才不至于对数学望而生畏,从而敢于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对生活进行诠释与发挥。

3.让生活走进课堂让体验充盈课堂 篇三

关键词:生活;数学知识;学生;教育魅力

陶行知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所以生活走进数学课堂是加强学生实践能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必要途径。

一、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在教学中,要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利用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如:学习《圆》时,出示一幅颜色鲜艳的用正方形做轮子的自行车,问同学们这自行车漂亮吗?喜不喜欢(不喜欢),为什么(虽漂亮但踩不动),老师把正方形车轮换成椭圆后再问学生喜不喜欢(不喜欢,因为骑这样的自行车在平坦大路上都会有在颠跛不平的感觉),教师再把椭圆形车轮换成圆形,学生才满意。这是为什么呢?然后引出本章内容。

二、联系生活实际探索知识——体验数学意义

在数学过程中,我们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体验,捕捉贴近学生的生活素材,选取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人、事、物,采撷生活的数学实例,挖掘生活中的数学原型,让学生体会到生动有趣与丰富多彩,以唤起学生的兴趣。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我布置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体是呈对称图形的,并让学生自己设计有创意的图形或作品,上课时,学生们争先恐后地抢着回答自己看见、找到的对称图形。有的说“汽车”有的说“蜻蜓”……学生把日常生活中看见的,但又没有意识到的对称图形的物体一一找出来。同学们利用自己的巧手设计出了精美的图案,漂亮的剪纸,立意新颖的版画。这些作品在学校的开展的学生成长展示会上受到普遍的好评,有的同学到初中毕业的时候还一直珍藏着,因为初中的数学课堂学习让他们懂得珍爱生活。

三、联系生活实际运用知识——感受数学魅力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学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并被广泛应用于现实世界,才能切实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学习数学知识,是为了便于更好地去服务生活。学生只有亲身体验的知识才能真正理解和灵活运用,而且通过开展实践活动,还可以拓展学生的思路,深化学生的认识,挖掘学生的创造潜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标,也是学习“有价值”数学的生动体现。如:学“相似三角形的应用”时,组织一次实践活动,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怎样测旗杆的高。怎样利用相似三角形或投影的有关知识测量旗杆的高度?大家先集中讨论方案,再分散实际操作,最后集中总结交流。作业布置下去后,学生汇报测量方法时各小组竟然总结出了七八种科学合理的测量方法。最后大家统一认识,去同存异,有以下几种主要方法:①利用阳光下的影子;②利用标杆;③利用镜子;④利用测角仪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等等。由于活动内容与学生的基本背景联系密切,学生热情很高,思维活跃,积极主动,用身边的例子所反映出来的问题,能够激起学生的兴趣和参与意识。像这样把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数学就变得有血有肉、富有生气、丰富多彩了。再如:让学生比较使用“液化气”和“电”哪个便宜?如何设计校园绿化方案?怎样筹备装修事宜?模拟购物、存款……这样的教学安排,以直观性、开放性、体验性而更贴近生活,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世界,解决实际生活问题,提高学生参与社会的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总之,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联系生活学数学是“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也是数学教学的重要途径。我们应该致力于使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联系起来,使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使学生灵活掌握知识,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既能落实减轻学生负担,又能提高教学质量。只有这样,才能使课堂充满个性与灵气,才能使数学的教与学更加丰富多彩!使学生感受到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充满数学的世界,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真正使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黄海生.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兴趣激发.2005-2.

[3]走进生活,学习数学[J].江苏教育,2006,(7)(8).

4.让生活走进课堂让体验充盈课堂 篇四

京口区实验小学 赵春蓉

《新课程标准》指出: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如果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媒介和方法融入到数学教学的各个层面中,被学生作为自主学习的工具,那么,不仅可以实现传统数学教学改革的突破,而且可以真正增强学生终身学习和可持续性发展的能力,真正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

体验性学习是以实践为主要途径、以直接感知为主要形式、以获得直接体验为主要目的的一种学习活动,它是现代学习方式的突出特征。体验性学习方式的实施的关键在于有一个让学生能认知、能体验、能感悟的时空,即教学情境,而现代信息技术在体验性学习情境创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信息技术有助于体验性学习的资源整合。

开展体验性学习,教师的一项工作就是要将固定的、静止的教材内容活起来。这就需要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与教材自身的功能和内涵,注入体验学习的机制,把学生的生活和经验引入教学过程,整合各种教学资源,使教学内容成为开放的,生动有趣的,充满活力的各种学习活动。而现代信息技术以其鲜艳的色彩、动态的呈现、超文本的链接、声光电的综合运用的特性为体验性学习提供了有效的资源。

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教师先用计算机展示一幅图像清晰、色彩鲜艳的秋天风景,并声情并茂地说:现在是秋天,你们看,秋天多美啊,火红的枫叶,美丽的蝴蝶,青翠的松树„„来到秋天的大自然中,你会发现很多美景。同时,电脑一一抽出枫叶、蝴蝶、松树的图案,接着让学生找出它们的特点。又如一位教师执教《相遇问题》一课中,用速度和乘时间求路程和比较抽象,学生难以接受,于是多媒体演示两人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经3分钟相 遇的画面,然后用线段图表示两人走的路程和,接着闪现两人每分钟走的路程,并把它们合并成一条小线段,即速度和,走了3分钟就有了3段这样的小线段,它们的总长度也是两人走的路程和。

二、信息技术为体验性学习提供了工具。

各种信息化手段,如幻灯、实物展台、录音机、录像机、CD、VCD、多媒体计算机等,不仅可以增大体验情境的信息量,丰富体验的情景,还可以通过其直观的听觉、视觉的冲击力,强化体验,引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加速学生体验内化的过程。在教学行程问题时,运用计算机课件辅助教学直观演示,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数量关系。屏幕上首先出现河、山、大桥背景的画面,然后出示一道应用题:有一列火车长300米,以900米 / 分的速度通过大桥,桥长2400米,问火车通过大桥需要多少时间?接下来有一列火车正开过来,在车头接近桥头时或车尾刚刚走过桥的另一端时,让学生观察火车和大桥。闪烁的线段图,然后分析火车通过大桥的距离和桥长有什么关系?学生通过观察形象化的火车运行的动态演示,与直观线段图构成一个整体,使题目中的条件、问题以及数量关系动态地显现于屏幕中,学生完全处于一种思维高度集中兴奋而愉悦的心理状态,接受视听信息,很快便能够理解,并表述数量关系,列出正确地数量关系并解答,从而培养了学生观察力。

小学生由于受年龄特征和生活实践的制约,对于一些数学概念,无法通过文字来有效地理解,利用多媒体为学生铺路搭桥,逐步降低思维难度,有达到理解概念的目的。如在教学“时、分、秒”时,事先制作了一个大钟表,上面的大格和小格都显示的很清楚,点一下运行,时针、分针和秒针同时走动,点一下暂停,可让学生读出钟表上的时间,也可拖动秒针或分针自动转动,使学生明白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一小格,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小格,生动形象地使学生对时、分、秒有了深刻的认识。

三、信息技术强化了体验性学习的反馈

在体验性学习的强化反馈阶段,现代信息技术能够为学生体验获得的情感、方法和知识提供大量实践、操作和检验机会,具有一定的教学效益。例如,在教学年、月、日时,教师提供有关时间的网站,让学生自由地浏览,再结合不同的年历卡自主探究年、月、日的关系。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纷纷提出新的问题“为什么会有平年、闰年?”“日历中不合理 的地方我能修改吗?我想自己设计月历„„”等等,学生各取所需,自由自在地在网上畅游,满足了他们不同的需要,真正让不同的学生找到了适合自己发展的空间,焕发出个性的色彩。

又如,在讲解“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的统计内容时,先让学生自由组合成学习协作小组,共同收集资料,然后把这些资料全放到学校网的服务器上,上课时在网络教室中,将资料发卷到学生机中,资料共享,各小组同学可以对自己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也可以对别人收集的资料进行研究,学生收集的内容很丰富,“视力情况调查”“选择春游地点”“动物的种类”等,然后小组共同想办法整理数据,在充分地时空里对EXCEL统计表的知识进行探索,师生共同质疑,合作解决,最后在BBS讨论区中交流整理数据的方法,提出新的问题,同时找到相关的链接,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点击哪个按钮就出现相应的图形,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学生合作研究的氛围很浓。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创新互动的空间,真正实现了协作体验性学习。

5.让生活数学走进课堂 史琼 篇五

安宁市八街小学史琼

知识经济初见端倪,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成为更为紧迫的现实内容。但是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只限于教室和书本,内容以书本、教材为准,偏离儿童的生活、教学形式单调,与儿童所要求的生动活泼相去甚远。绝大多数的教师重书本知识的传授,轻实践能力的培养,结果培养出来的学生依赖性、被动性、模仿性十足,社会适应能力差,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不强。众所周知:“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抽象的数学知识只有和现实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才是活的知识,才有生命力,才能体现知识学习的价值。”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应该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将数学与学生的社会、学习联系起来,学习有活力的、活生生的数学。”而当今社会迅速发展、知识量激增,在这充满激烈竞争和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学生一旦掌握了必要的能力,他们才能更有效地学习和掌握新知识,并进行知识创新。小学数学是数学教育的基础,如何把枯燥的数学变得有趣、生动、易于理解,让学生活学、活用、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与实践能力呢?我的一直在思考、探索。所以改革传统的数学教学,以“生活化”呈现教学内容,培养学生从身边知识入手,主动探究知识,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主要课题。

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为此,我在教学中充分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努力达到生活材料数学化。使数学课堂生活化,让学生获取知识、学会应用,这应是我们对新课程的重要实践。

一、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景

创设生活化的课堂情境。根据教学内容的安排和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的特点,采用语言直观、实物演示、游戏、多媒体教学等教学手段,创设课堂的生活情景,使抽象的数学问题具体化,以更便捷的方式沟通书本知识与数学现象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就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将学习任务与情境相联系,可以激起儿童浓厚的兴趣和情感,使学生能主动积极、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创设生活情境的方法一般是通过游戏、故事造境,环境营造,媒体辅助等来联系生活、模拟生活。

1.巧用游戏、故事造境

爱玩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寓数学知识于游戏活动和故事情境中,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学生学得有趣、学得愉快、学得主动、学得深刻。如在教学《猜数游戏》一课中的“想一想”时,教师引导学生讲《小老鼠背土豆》的故事,通过拓展故事情节,很自然地引出了许多的数学问题。教师让学生互相提问、解答,要求学生把问题说完整,在互动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实践中亲身经历了探究知识的过程,始终体验着学习的成功和乐趣从而在不知不觉中学到数学知识。

2.环境营造,媒体辅助

心理学告诉我们,生动、具体、形象的事物,色彩鲜艳的对象,容易引起儿童的兴趣。由于电教媒体具有生动、形象的特性,能把抽象的内容变得生动、形象,在数学教学中如果能充分利用电教媒体来模拟或再现生活场境,营造氛围,能够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和体验。如在教学《青蛙吃虫》一课时,教师利用媒体播放青蛙在稻田里吃害虫的过程,学生被生动、形象的生活画面深深地吸引住了,他们从大青蛙和小青蛙的对话中知道了大青蛙吃了56只害虫,小青蛙吃了30只害虫。这时教师让就“青蛙吃害虫”提数学问题,学生由于有了“兴趣”,思维一下就活跃起来,很自然地提出了许多数学问题,学习更为主动、积极。

像这样的教学设计,能促进学生把外界物体的运动内隐的思维活动紧密地联系起来,有助于学生探索精神的培养;像这样的“生活化”教学情景,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子知水平,让课堂真正成为生活化的课堂。

二、设计生活化的教学过程

1、注重从生活背景中引入新知

小学阶段的绝大多数教学内容都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背景。找到了每节课与生活实际的“联系点”,就找到了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勇于探索的强大内驱力。为了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可在一些课的开头创设生活情景,使学生置身于数学生活的氛围中,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尽快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例如在教学“公约数、最大公约数”时,可以出示这样一个问题:我们摩所营小学伙食团的厨房长30分米,宽24分米要铺地砖,请同学们当一会儿小小设计师,帮忙想一想,需选边长为几分米的正方形地砖才能铺得既整齐又快?学生经过讨论,得出了边长为1分米、2分米、3分米、6分米的正方形都行。其实1、2、3、6这些数都是30与24的公约数,而6是它们的最大公约数。这样的引入贴近了学生的生活,学生乐于帮助老师去思考,沟通了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消除了对数学的陌生感。为了帮助老师解决我们学校的实际问题,学生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以及创新意识等多方面都有了进步和发展,学生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

2、注重从现实生活中产生例题

教师应大胆地开放“小教室”,把社会生活中鲜活的、学生感兴趣的题材引进学习数学的“大课堂”。例如在教学“百分数的应用”这课时,可以创设“我们现全班48人准备去百花公园玩,门票每人5元,满50人可以享受团体八折优惠,我们怎样购票比较合理?”这样一个生活问题。通过学习这个学生身边的数学问题,让学生深刻领会了百分数中“打折”的含义与应用。

3、注重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

教师应突破教材习题的框框,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和数学素养,并使其体验到数学的价值。例如学习“利息的计算”以后,教师提供学生数学应用的材料,让学生解决以下实际问题:存期 年利率(%)

一年 2.25

三年 2.70

五年 2.88

这是银行几种定期存款的年利率表,老师有5000元钱要存入银行,请你帮我设计一种比较好的存款方案,并计算到期利息,比比谁的经济意识强?试想,这样的问题,又有哪个孩子不愿意、不乐于帮助老师动脑去思考呢?

因此,作为数学课程“实施者、决策者和创造者”的教师在从事小学数学活动时,只要有新课程的理念,对数学教材进行创造性的加工,力求使原有教材在课程改革的机遇中,焕发其生命活力;力求使教材的知识变的贴近每一个学生的生活,使每一个学生能够更轻松的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达到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凸显崭新的教学理念,构筑小学数学的“生活型”课堂。

三、感知生活中的数学

1、搜集生活中的数学素材

陶行知说过:“教学从生活中来,回到生活中去”。新课程也强调“让学生学有用的数学”。因此,教师要创设一切条件,引导学生把课堂中所学的知识和方法用于生活实践之中,加强数学教学的实践性,找到生活的原型,充分体现数学的价值。

例如教学“圆锥的体积”后,老师带领同学们来到工地上,要求同学们算出工地上一堆黄沙的体积。活动之前,教师先问了两个问题:(1)求黄沙的体积,就是求什么?(2)求圆锥的体积,要收集哪些数据,为什么?从而使下一步的操作、测量成为有水之源,有本之木。同学们根据刚刚学到的知识,用手中的工具,有的测周长和高;有的测直径和高;也有的测半径和高,最后计算得到了这堆黄沙的体积。这样的数学教学,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了,使学生感受到现实生活世界是一个充满数学的世界,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

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地把教材内容与学生实践结合起来,学过 “平面图形的面积和立体图形的体积”后,让学生计算教室抹石灰的面积以及空间大小等;学过“求平均数”后,让学生计算班级数学单元测验的平均分、小组同学的平均身高等 ;学过“比的知识”后,让学生在以后摄影时,按照图中的人像与照片的比是2:3拍摄,这样拍出来的照片才是最美的。通过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问题,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价值与魅力之所在。

2、在教材中挖掘生活数学

“一切数学来源于生活,来源于生活的现实。”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没有生活的数学是没有魅力的数学,当数学和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结合时,数学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沟通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找准数学内容与生活经验的“切入点”,设计富有情趣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感受数学,体验数学。

例如,在教学“利息”这一内容时,课开始,老师说:“老师家里有一万元钱,暂时不想用,可是现金放在家里又不安全,请同学帮老师出个主意,怎样处理这笔钱?”学生对这样一个生活情境倍感亲切,因而兴趣大增,纷纷主动寻找答案,回答的办法比较多,教师相机引导学生比较这几种办法,最终选择了“储蓄”这一种什么时候用就什么时候取,而且比较安全又可以多一些钱的好办法。老师接着又说:“现在就把这一万元钱进行储蓄。在储蓄之前,老师还想了解一下关于储蓄的知识,能够介绍一下吗?”同学们又竞相发言。学生在充分感知了储蓄的益处之后,主动介绍了储蓄的相关知识,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体会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对数学的亲切感油然而生。

教师不仅可以将生产、旅游、人口等素材作为数学课堂教学的内容,还可以将富有时代气息的内容引进课堂,如利润、打折、保险„„,只有充分创设生活化情境,才能使学生乐学,实现认识上的飞跃,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四、探究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让讲台成为舞台、让教室成为社会、让学生成为演员、让教师成为导演”,将数学与生活、学习、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将学生运用数学的过程趣味化、生活化,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欲望,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

1.写“数学日记”

学生运用语言表达出自己在数学学习中的新思想、新发现,可以帮助学生系统地思考问题、探究问题,深化对问题的理解,找到成功的感受和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在教学中让学生编写“我和数学”的故事,写“数学日记”,可以培养对数学的感受能力,深化理解所学的数学知识,引导学生感受数学就在身边,数学与生活联系紧密。如让学生写在家里,爸爸妈妈用到了哪些数学知识,上商店买东西,又用了哪些数学知识„„通过记“数学日记”,既让学生探究了生活中的数学,明白了数学知识不仅有用,而且在生活中时时处处都在用,又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养;而教师通过阅读学生的“数学日记”,也可以了解学生有没有较强的“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使以后的教学更有针对性。

2.开展数学实践活动

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数学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新教材将“书本世界”与学生的“生活世界”沟通起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让学生进行数学实践,是让学生在实际的生活情境中去感受、去验证、去应用,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从而获得丰富的直接经验,以达到培养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目的。活动的主题可以依据教材进行,也可以是教师提出的或学生自己提出的,但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如:调查“学生一周用几只铅笔,一共需多少钱”;“家里每星期买菜要付出多少钱”;“对最近数学测验同学的得分情况进行调查”等等。通过一系列的数学实践活动,不仅可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其它综合素养。

总之,数学教学应该将课堂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日常生活课堂化,让课堂教学生活化,使课堂教学充满了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满足,焕发了师生的生命活力。数学教学生活化,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体验、感受数学,学好数学、用好数学,这是符合“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的,必将更积极、生动、活泼地促进学生的全而发展。在新课标的贯彻执行中,生活是数学的归宿,数学必须服务于生活。突出联系生活实际,注重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是达到三维目标的有效途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就要使数学课堂生活化,让学生乐学、会学、学乐、学会。

【作者简历】史琼,女,汉族,1983年3月出生,共青团员,大专学历,2002年8月在八街小学参加工作至今,小学壹级教师。2002年7月毕业于昆明市体育运动学校。2006学年参加教本教研活动中获“中青年教师对比课课赛”一等奖。曾撰写多篇论文获省级二、三等奖。

6.让生活融入课堂体验数学价值论文 篇六

现实世界是数学的丰富源泉,小学生学习的数学应该是生活中的数学,是“学生自己的数学”。我们要用开放的、主体的教育视野和课程理念,让学生从课本走进生活,体现应用数学的价值,体验数学的乐趣和成就感,真正掌握数学知识技能、思想和方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培训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具有会学、会用数学的能力。

一、联系生活实际,发展学生的数感

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学习内容,把生活问题数学化,在学生的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让学生感知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逐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例如:教学小数的认识时,让学生把教材拿出来看看上面的价格,问:谁会读这些价钱?学生都踊跃发言,说明生活中的事例能够调动学生的激积性,学生也了解钱的一些知识。接着我拓展性地提问:从这些小数中你还发现了什么?学生很快说出谁贵谁便宜。又让他们排列这些数的位置,运用两数相比,找出多个数在一起的比较方法,最后学生归纳总结做题方法,在现实的生活情境中都有收获,也愿意表现自己,愿意与同学分享快乐,分享成功的喜悦。我就进行再挖掘,启发学生的思维:“谁能根据这些数据,提出更多的问题?”有学生很快站起来:“语文书和数学一共多少钱?还可以问谁多、多多少。”我提醒道:“这个问题很有价值?现在小组进行合作,看哪组发现的最多,并且能够解决所提出的问题。”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进行学习,并用数学知识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体会到自己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数学知识中充满着生活气息。

二、联系生活实际,体验数感

数学知识能够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教师要让学生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如何做到让学生爱数学?首先教师要善于从现实中挖掘素材,让学生从生动的感性材料中体会到数学的存在、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到数学的趣味性,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内容,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有意识地创设情境,去吸引学生,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观察分析解决问题,唤起孩子们强烈的探索欲望,让学生形成独特的个性,灵活地处理问题。如:在教学往返、来回这类问题时,我把学生带到操场上,让学生从操场走到教室,又从教室走向操场。学生认识了来回、往返的意思后,我又告诉学生:从教室到操场的长度是120米,一个来回多少米?学生争先恐后的回答结果。然后自由组合,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汇报交流结果,发现学生在这种开放性的活动中,能够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对加减法的理解、乘除法的应用、自编应用题、口语表达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不断完成了新知识的学习,还超越了教材,实现了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这种有意义的情境教学,既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又学会了在情境中发现数学的存在,真正体现了数学的生活性。

实践证明,现实的、有意义的学习内容能更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有兴趣在熟悉的事物中去发现问题、探究结果,学习身边的数学,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体验成功的喜悦。

三、联系生活实际,重体验求发展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帮助者,教师的教要服务于学生的学。学生怎么才能学好?教师是关键。教师必须有灵活处理教材的能力,教学活动设计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去探索。例如:在认识四边形时,让学生在教室中找图形,并让他们自己归纳、发现、总结。学生观察思考中,发现桌面、门窗、黑板、开关盒、瓷砖、名人名言都是四边形的,并创新式地说出太阳光照射防护网的报影和其他的四边形不同,进而引出了平行四边形。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加强了观察和发现问题的能力,提高了思维及探索的能力。生活中许多物体都用长度表示,到底该用什么名称去确定物体的长度?教师可充分利用校内资源,使学生感悟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比如让学生量出自己的数学课本约长20厘米,引出20厘米是2分米:然后让学生估计:音乐书长多少分米、宽多少分米?作业本长约多少分米、宽约多少分米?在这种直观性、操作性比较强的数学活动中,应用找一找、量一量、估一估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观,让学生充分活动起来,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中建立了长度的表象,丰富了对分米的认识,发展了空间观念,真正体现了让学生亲自经历抽象数学知识的过程,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现实性。

四、联系生活实际,增强数感

7.让生活走进课堂让体验充盈课堂 篇七

语文教学生活化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生活为中心,以语文与生活相结合为基本途径,强调学生的语文实践与体验,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实践创新能力。

一、生活化的教学内容丰富多彩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学内容应重视与学生生活经验相结合,加强语文课与社会生活的联系。社会是熔炉,生活是教科书,生活中处处都充满语文。语文教学应根植于现实生活,弘扬时代精神,继承发扬中华优秀文化,吸纳人类一切进步的营养,及时更新、调整、补充、重组有关教学内容,使语文教学充满生活气息。

教育家卢梭认为,教学应让学生从生活中,从各种活动中进行学习,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获得直接经验。教师应从生活现象入手,贴近学生生活找语文,使语文走进学生的生活,为课堂教学注入“活水”。同时,让学生参与生活,学以致用。如在教学《东方之珠》、《九寨沟》等课文时,我让学生以导游的身份,用讲解的口吻来复述;在教学《春联》后,春节让学生编写春联互相赠送;在学写建议后,对学校或老师工作不满意的地方写一份建议书,等等。这样让学生投身于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在生活中用语文,真正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是一种生活的需要。

总之,只要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学生很快就能领悟其中的内涵,从而更好地感受和表现语文。

二、生活化的教学方法情趣盎然

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强调面向生活,追求高效,即注重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使学生在乐中学,学中乐,从而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1. 与日常生活相结合。

如《“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一课,我要求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理解“不管有没有别人看见,我们都应该遵守规定”的。在引导学生联系课文理解后,我留下了一项作业:平日里,你们有没有这样做呢?你们是怎么做的呢?可以举些例子来说一说。在学了这课后,学生感触很深,都认识到平时自己对自己的要求太低,并纷纷保证以后一定也会向小男孩和他的爸爸学习,做一个时时刻刻遵守规定的人。又如学习了《春联》后,我让学生在春节期间收集春联,写春联,体会人们用春联表达的心愿。

通过一系列生活化的教学手段,我把抽象的语文知识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结合起来,提高了教学时效。

2. 与生活经验相结合,倡导学科综合。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学科的综合包括语文教学不同领域之间的综合;语文与音乐、美术、戏剧等艺术的综合;语文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综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以语文为教学主线,通过具体的语文材料构建起与其他艺术、其他学科的联系,将其他技术、艺术表现形式有效地渗透和运用到语文教学中。

(1)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电教媒体声色俱全,形象逼真,能使学生全神贯注地投入学习,如在教课文《北大荒的秋天》这课时,为了引导学生进入作品所描绘的意境中,我利用多媒体音响同步展示美丽的北大荒秋天的景象,再结合优美的词句,使学生置身于作品所描绘的境界之中。学生激动地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啊!”“我正走进一幅优美的图画中,里面有红红的高粱,成片的大豆……”学生的情感与文本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2)运用图画法

画画是一种形象化的教学手段,它通过运用简洁、洗练的绘画语言,勾勒出事物的主要特征,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形象、具体化。适时采用此手段,可以让学生在直观形象的感知中迸发灵感,诱发学生新奇、独到、富有创意的想象。如教学苏教版上册习作3时,我先让学生在未完成的图画当中画上自己喜爱的几种小动物,天上、地上、水中的都可以画,画完之后再将整幅图涂上颜色。学生没有想到原本枯燥的作文课还能画图画,兴致都很高。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激活了思维,提高了作文课的兴趣。

(3)运用故事法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此,在学生熟悉了《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的课文后,我要求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根据课文续编小故事。这激起了学生很大的参与热情,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生活观察及对语文的理解,编出情节各不相同的故事。这样,既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又充分发挥了学生丰富的想象,还开发了学生的创造潜能。

(4)运用演唱法

这里所说的演唱即演一演,唱一唱,因为模仿能力强是儿童的一大特点,语文中恰当的动作、语言,让学生入境演一演,在在学习中玩耍,玩耍中学习,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人文性很强的课程,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远的。让学生在学习课文时受到情感的熏陶,唱一唱是个好办法。如《三袋麦子》一文中的动作、语言较多,很适宜学生表演。我要求学生在熟读课文后,分组自编自导自演课本剧。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表现出极大的参与热情与丰富的想象力,体会了人物不同的特点,加深了理解,课文综合能力得到了提高。

三、生活化的教学过程生动活泼

生活化的教学过程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强调学生的主动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德国著名的教育家奥尔夫认为:“孩子是教育活动中最重要的因素,教学的活动主要是孩子的活动,教学的最终结果,要在孩子身上体现出来。”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引进相关的生活问题,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通过续编故事、扮演角色体验、亲历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体验语文带来的愉悦感,学会用美的眼光对待生活,并在生活中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1. 重视教学过程。

教学不仅是为了教,更是为了学。一个好的教师不是一个教书匠,而是交给学生一把开启知识的金钥匙,在教学中重视对教学过程的研究。

(1)重视过程,就要研究学生的认知规律,使教学更符合学生的认识能力。在教学中,我鼓励学生亲自走进身边的生活,观察生活。如学习了《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燕子》等课文后,我让学生亲自观察它们的外形特点、活动或生长规律,记录观察日记等,亲历实践与阅读课文相结合,让学生迸发学习热情,张扬鲜明的个性。

(2)重视过程,就要研究在学习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是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地设置一些有利于学生创造的学习材料,如实验、表演、调查、绘画等学生喜欢的游戏活动。著名的戏剧家曹禺先生说:“学生参加游戏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演戏里的人,就必须理解他们的思想和感情,要具有活泼生动的想象,也要有一定的表演能力。”《三顾茅庐》一课就很适合课本剧表演,在刘备第三次来到隆中诚恳邀请诸葛亮时,我让学生展开想象,想象刘备、诸葛亮见面后的语言、动作、神态,然后在小组里演一演,再上台演一演。通过表演,学生更透彻地了解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在角色体验过程中,其合作能力、交往能力等也得到了锻炼。

2. 从课内向课外延伸。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不要让学校的大门把儿童的意识跟周围世界隔绝开来,这一点是多么重要。我竭尽努力,使在儿童时期的所有年份里,都让周围世界,自然界不断地以鲜明的形象、画面、知觉和表象来滋养自己的意识……”教师要让学生用一双双善于发现的眼睛留意身边的人、事、物,并创造条件地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感悟语文,把大自然演奏出的美妙语文引入教学,使学生对自然、对语文更有感性的认识。如带领学生郊游,听树叶沙沙作响,小溪欢快流淌,鸟儿放声歌唱,让学生在碧绿的草地上嬉戏,感受湛蓝的天空、明媚的阳光与嗡嗡飞舞的蜜蜂。这样能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感受能力、想象能力、创造力。同时教师还要积极为学生创设主动参与语文实践活动的机会,在校内组建新闻发布会、辩论赛、小小赛诗会等兴趣小组,并为学生创造接触生活、接触社会、学以致用的机会,让学生到课外、到生活中去实践,使学生在参与语文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提高素养,如采访、欣赏自然风光、参观文物古迹、了解风俗民情等。实践活动的开展,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活动能力,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更凸显学生的表达潜能与个性,使学生增加一份自信、一份成功感。

四、生活化的教学评价全面、开放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评价应强调评价对象的全面性和系统性,重视“形成性评价”和“自我评价”,使评价更好地发挥其“教育激励与改善”功能,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

8.让生活走进课堂让体验充盈课堂 篇八

【关键词】探索欲望;体会数学;问题;生活数学化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生活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使学生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一、创设生活情景,激发学生探索欲望。

在数学教学中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体验,科学、有效地创造生活情景,让学生在熟悉的数学生活情景中愉快地探究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规律。如在教学“角”的概念时,我们可借助同学们都熟悉的钟表、墙角、张开的圆规等生活题材,启发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自主地提出数学问题:角有几个顶点?什么叫做角的边?角有几种……让学生体验自己生活中存在的数学,加深理解教材所学的内容,从而培养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的能力。

二、捕捉生活素材,体会数学。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渗透在生活的每个角落。在数学教学中,我经常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体会数学,贴近他们的生活素材。如:在教学"千克和克"时,让学生到生活中观察几件物品的包装,记下他们的重量,在交流时,同学们提出了许多现实的问题,如:方便面袋上印着总量:70克面饼:65克,从而知道调料袋和包装袋重5克。食用盐包装袋上印着净含量:500克±10克等实际问题。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学导入时,安排了这样一段小插曲:你们知道我们人体的许多有趣的比吗?头与身高的比大约是1∶7,脚底长与身高的比大约也是1∶7,将拳头翻滚一周,它的长度与脚底的长度比大约是1∶1……知道这些有趣的比有许多用处:到商店买袜子,只要将袜子在你拳头上绕一周,就知道这双袜子是否适合你穿;假如你是警察,只要发现罪犯的脚印,就可以估计出罪犯的身高……这样利用"人体有趣的比"的生活现象,引出"比例"的学习,可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主动参与新知识的探究,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体验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让学生经历了一次知识发现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现实问题。

数学教学不应该只注重求知过程,只注意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训练数学技能,而应该积极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认识世界,掌握分析问题的方式方法。数学总能找到与人和现实生活的联系,抓住了联系,就能把活学到的知识进行活用。但这种思维习惯也需要我们一步一步地培训。如学习比例应用后,我们设计了一个将配液加水或加盐的实验操作活动:“要把10%的盐水50千克配制成20%的盐水,该怎么办?”学生通过精确计算、动手测量得出了使盐变多(加盐)或使水变少(蒸发)的规律。这样让学生用学到的数学知识去思考、解决身边的问题,自觉地把所学到的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的事物联系起来,培养了学生把所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的意识。

四、探究生活问题,让生活数学化。

在数学教学中,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学习、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收集资料、动手操作、合作讨论等活动,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获得探索数学的体验,提高利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生活数学化。如,我们可指导学生以小组合作为形式制作长方体形状的包装纸盒,利用已学过的长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的知识,美术知识、语言知识、生产常识对长方体和它的表面进行探究。以此激发了学生探索的欲望,并通过小组合作自我解决问题,提高了自己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切实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激发学生热爱数学,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五、用数学的知识,去创造现实生活。

数学学习是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生从现实中学习数学,再把学到的数学应用于现实中去,这样就可以通过自己的认知活动,实现数学观念的构建,促进知识结构的优化。如在高年级学生学习了面积和体积的知识后,可以安排如下一道作业:设计你的卧室。在这个练习中,学生的设计受到尺寸和价格的限制。他们必须先做好地面的设计,包括家具摆放的位置,还要选择适合室内空间的地板覆盖物、粉刷墙壁和天花板的涂料、空调和供热设备等。学生兴趣盎然,他们设计好图纸后,有的去建材市场咨询地板和油漆价格,有的在网站上查找空调的型号、功率、价格……活动的结果令人惊喜,他们已经开始评价布局的合理性、物品的性能价格比、美观与实用的关系等。在这一活动中,学生既能将已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又要考虑实际生活中的各种问题,这就大大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同时又从中了解了社会。

总之,开展生活化数学教学能使我们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立足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创设与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情景,培养学生学会从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通过对现行教材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合理利用,不断向学生渗透应用数学的意识,并能够从数学的角度出发提出一些生活中的问题,用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用数学的语言去解释得出的答案或结论,从而达到了提高和完善学生的数学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兼,孙晓天.《数学课程标准解读》[J].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2]李志勇.《小学数学教育》[J].辽宁教育杂志社2002年第6期

9.让生活走进课堂让体验充盈课堂 篇九

数学课堂如何让学生体验生活化学习

名: 罗惠结

位: 佛山市第九小西校区

职称职务:小学数学高级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luohuijiexiaolin@21cn.com

撰写时间: 2014 年5 月 18日

数学课堂如何让学生体验生活化学习

【摘 要】:小学数学不会自发产生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只有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需要采用切实可行的方法,老师在上课时,要把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带到课堂中,让学生在课堂中学习数学、感受数学,从而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体验生活。

【关键词】:小学数学 生活化课堂 生活化 数学价值

数学作为小学生感知世界的重要方式,不会孤立于生活之外产生作用,也不能从教材和课堂教学中与现实生活自发产生直接的联系。如何真正让数学贴近学生生活,让数学与学生生活触觉碰撞和交融,让他们真正的在生活中学数学,在学数学中了解感触生活?数学课堂“生活化”教学就是教师要让学生从丰富的生活背景中捕捉身边的数学现象,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尽可能把生活中的数学转变为科学,再用科学来解决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对于学生更好地认识数学、学好数学、激发兴趣、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促进综合素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作为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善于结合每一课的教学内容,刻意地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从而把数学知识“生活化”。那么,数学课堂如何让学生体验生活化呢?

一、活用教材,积极创设生活化的学习情境

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需要,运用实例创设情境。“创设情境”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策略,它有利于解决数学的高度抽象和小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问题情境一数学模型一解释与应用”的教学模式,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模式,根据这个模式,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创设情境,提供给学生具有开放性、生活性、现实性的信息,从而让学生根据教师所创设的情境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

如教学圆的认识时,我是这样设计的:出示一幅颜色鲜艳的有用正方形做轮

子的自行车,问:同学们这自行车漂亮吗?喜不喜欢,为什么?老师把正方形车 轮换成椭圆后再问学生喜不喜欢?(不喜欢,因为骑这样自行车在平坦大路上都会象踩在颠跛不平的路一样),教师再把椭圆形车轮换成圆形,学生才说可以。教师再创设动手操作的情境。我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时,我要求学生自带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动手操作,通过平移、旋转方法把两个一样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平行四边形面积等于底乘以高,所以三角形面积等于底乘以高的一半。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是学生在操作、观察、思考后概括出来的,学生尝试到成功的快乐,他们不但能掌握知识,更能激发了他们的信心和学习的兴趣。

再如,在教学二年级教学“角”的概念时,我们可借助同学们都熟悉的钟表、三角板、张开的圆规等生活题材,启发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如:角有几条边?有几个顶点?角可以分为几种?教师刻意让教学内容“走进”生活中,让学生在生活空间中学习,在生活实践中感知,对所学的数学知识加深理解,从而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感受数学,感受数学的无穷的魅力,享受成功的喜悦。

二、捕捉生活中的数学信息,使数学问题生活化

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数学知识最终服务于生活,回归于社会生活。数学学习是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接触社会,贴近生活,给学生“生活”的练习机会,才能更好地使他们了解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运用。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们应该有意识的把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数学化,使学生在我们的引导下,逐步具备在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运用数学的“本领”,使他们认识到“数学是生活的组成部分,生活处处离不开数学”,要养成事事、处处吸收运用数学知识的习惯,调动他们主动学习数学、创新性运用数学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理解“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这句话的深刻含义,形成学以致用、学为所用的思想。并逐步提高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用数学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以体会数 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例如:我在教学四年级下册“营养午餐”后,要示范求学生课后去调查家人每天的菜谱,并把调查结果记录好,同时对照自己家的菜谱是否达到营养标准,并根据所学的知识,给家长提出合理的配餐的建议。从而使家长也懂得怎样搭配食品,才能既吃得健康又营养。

在课堂探究学习数学过程中,教师要尽最大努力使每一个学生拥有一双能用数学视角观察生活的眼睛,让学生带着数学问题接触实际.加深对数学问题的理解,感受到身边处处有数学。体验到数学的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就能把活学到的知识进行活用。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而且有必要地还原数学知识的生活背景,把书本上的知识放在生活中来学习,让数学问题生活化,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在教学四年级下册P83页例3,三角形的特性时,可设计这样的一个问题:从小明家到学校有三条路,走哪一条最近?这样,利用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兴趣,从而总结出: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使学生深刻记住三角形的特性。再如,教学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时,教师可准备一个学生非常熟悉的玩具——呼啦圈(或铁环等),并精心设计问题:“要做这样一个铁环,你知道需要多长的钢筋吗?谁能说出你是用什么方法知道的?”老师根据学生回答让学生分别用滚动法和绕绳法测量出呼啦圈的周长,在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就会发现,这样量很麻烦,而且量得的结果不准确。此时,老师就顺水推舟引导学生探索“圆的周长”到底与什么有关系?有没有规律进行计算?此时,学生就会自觉地通过小组间的合作、实验、交流,很快理解圆的周长与直径(或半径)有密切关系,并通过计算推导出圆的周长计算公式。这一系列活动就会让学生切实体会到生活中处处面临数学问题,原来数学就在自己身边,身边就有数学,而且离得很近,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从而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

三、教材、教法选择要渗透生活化,并通过解决生活问题,体验数学的价值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行走、上下楼和拐弯实际是在进行平移、旋转的活动,从家到学校在经历位置的变化。当学生发现书本上所叙述的数学问题就是我们每 天都在经历的事情,进而引导学生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去分析、理解、解决生活问题,会让学生感觉数学原来是那么简单而有趣,作用又这么大,人们的生活原来离都不开数学。

例如我在教学平面几何的面积时,我选用学生熟悉或经历的为家庭装修所需多少费用的数学素材,如老师买了一套房,面积为140平方米,要进行简约装修,总装费修用预计在8万元,然后再让学生列出一份明细费用表。首先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我们居住的房子原来是由几何形体组成的,每一个房间的平面都是学生认识的图形。我再给出所有房间的带有尺寸的立体、平面图和装修材料的单价,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工作。小组里毎一个学生分工合作,最后所有学生一起求出装修的明细费用。学生在整个数学活动中,体会到要求做一扇门用多少材料?就是求长方体的表面积;要求墙面需要多少涂料?就是在求四边形的面积;就要根据房间地面的面积和所铺材料的单位面积,求地面需要买多少块砖或木板,算出所铺材料的数量„„。通过让学生合作探究,充分地发挥了学生的创造性,使他们巩固了知识,又培养了能力。这对形成积极的学习数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至关重要。

10.让数学故事走进课堂 篇十

让数学故事走进课堂

在教学“0的认识”的时候,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先在黑板上画了一只可爱的小猴子,对学生说:“小猴子的妈妈因为小猴子爱学习又遵守纪律,所以奖励给它两个桃子。”说的同时,在小猴子下面贴了一个盘子和两个大桃子。“小朋友看,小猴子多很开心呀!”接着小猴子就开始吃桃了。我先从盘子里取下一个桃子,这时让学生观察:你们发现了什么?学生发现盘子里只剩下一个桃子了。我接着问:“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呢?”学生答:“可以用1来表示。”然后我又拿走一个桃子,并说:“小猴子又吃了一个桃子,这回该用数字几来表示呢?小猴子不知道了,那就让我们来帮助小猴子解决这个问题,好吗?”这样学生很自然的就说出了“0”。这样学生学习的兴趣很高,同时就体验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教后反思 :学生是在童话故事中慢慢长大的,他们喜欢听童话故事,也非常喜欢讲童话故事。因此,有趣的数学故事就经常走进我的课堂。数学故事不仅深深吸引了学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习了数学知识,而且在讲数学故事的过程中,还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使学生深受故事的感动和启发。一年级的学生在上学之前,几乎天天都接触童话故事,在故事中有生动的情节,丰富的情感,他们非常喜欢听故事。在课堂上故事的魅力依然不减,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一大法宝。小学一年级的学生,都是刚刚入学的儿童,天真烂漫,爱说爱动,对自己的行为约束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在课堂上,有时要玩一会儿与学习无关的东西,说一些与课堂无关的话。传统的教学思想把这些特征视为影响学生学习的缺点而加以约束,限制学生“动”,强制听课,有的甚至还认为是患了“多动症”。上课不专心听讲,老师批评,家长责备,他们上课时像是被捆住了手脚,束缚了思维,完全处于被动地位,一堂课下来,又苦又累,从小产生厌学情绪。新教材的内容设计非常贴近儿童的生活,以儿童化、生活化的方式反映数学的思想方法,学习内容和练习的设计非常注重童趣,如果我们上一年级课的老师,能够让孩子们一上学就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小培养起他们的强烈的求知欲、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学习习惯,对孩子们来说,将受益匪浅。

11.让生活走进课堂让体验充盈课堂 篇十一

关键词:初中语文;联系生活;激发兴趣

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要来源于生活,根植于生活,才能焕发出灼人光彩。如果让语文课堂孤立于生活之外,使得语文课堂缺乏植根的土壤,课堂就会变得枯燥无味,这是现在的中学生对语文没有兴趣的重要原因。要使语文课堂变得精彩,变得活跃,变得有趣,必须让生活走进语文课堂。

一、在导入中联系生活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第一个环节。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导入,能很快地把学生注意力集中起来,并能顺理成章地从课内向课外拓展。课堂导入时要做到自然贴切,新颖别致,紧扣主题,内容和方式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采用“猜谜”的方式导入,既能使学生喜闻乐见,又能高度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增强他们的好奇心。比如,教学《桃花源记》时,引入:大家都在形容一个非常理想的境地时常用哪个成语呢?——“世外桃源”,这个成语大家知道是怎么来的吗?我们学了《桃花源记》这篇课文之后,大家就能准确回答这个问题了。于是很自然地导入了新课。

课堂导入的方法很多,如,悬念设置法、比较引入法,都是要联系学生的现实,让学生从切实感兴趣的事情入手,力求省时、讲究知识性、趣味性、时代性和启发性。如何才能达到这一点呢?这就需要教师多留心,找到与生活相关的实例,使语文课真正地和生活联系在一起,使语文课堂生活化。

二、在疑难处还原生活

语文课堂中把理论性较强、难于理解的内容生活化、通俗化,把书本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激发学生进行生活化学习,能让学生豁然开朗。这样就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所讲内容。在教懂学生的基础上,还能教给学生理解较难的内容的方法,同时活跃了课堂,激发了兴趣。比如,巴金的《灯》中有一句:“人不是单靠吃米活着。”问这句话有什么深刻的含义?我提问启发学生:不单靠吃米活着,意思是还需要吃菜或者吃肉吗?这样一问,学生一下子就明白,米代指的物质生活,言下之意人还需要有精神生活。再如,教学《母亲》一课,(1)文章围绕母亲写了哪几件事?这几件事表现了母亲怎样的品质?(2)作者主要写母亲是他的恩师,为什么除了写母亲的训导之外还用更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形?(3)母亲的为人处世对作者有哪些影响?(5)你认为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这些层层深入的问题,学生在提前熟读课文、自主预习的基础上,才能找出答案,在课堂讨论交流时,才能有的放矢,气氛活跃。

三、在陌生处拉近生活

这主要是针对古诗文教学。初中语文教材中所选的古诗文,绝大多数是脍炙人口的名篇,蕴含着丰富的精华。由于古诗文的语法习惯、生活常识都和现在有很大区别,学生较难理解。若借助现代生活中相类似的语法和常识,就可以拉近古人和现实的距离。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还能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在古诗词教学中,课本上提供给学生的注释量是很有限的:有些注释介绍写作背景或创作缘由,提示本诗的思想内容或感情倾向;有些注释帮助解释词句,说明本诗词的史事用典或情境理趣;有的是简介作者,暗示本诗词的写作风格或艺术特点。人们常说“诗如其人”,了解了“其人”也能从侧面了解其诗。孟子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了解诗人也是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创作时的丰富情感的重要一环,让学生对诗歌及诗人有一个初步感知,为进一步理解诗歌作好铺垫。学习李白的诗时,对诗人写作有一些感性认识,可以板书“李白——豪迈奔放”。这样,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具体,认识过程由浅到深,对诗人、诗歌的感知也会不断深化。再如,八年级上册杜甫写的《春望》这首诗,学生读了注释,就能明白诗歌写的是战争期间,国破家亡的境况。

在讲到文言中的兼词“诸”“焉”等字,所谓兼词,就是一个词兼有两个字词的词性和意义,有的时候,一个词甚至还兼有两个词的读音,比如“诸”,既兼有“之”和“于”的意义和词性,又兼有“之”和“于”的读音,我要学生读把“之”和“于”连在一起快读,越快越好,最后发出了“诸”的音,学生就恍然大悟,如“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愚公移山》)学生自然就心领神会了。

总之,语文是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活是语文教学的源头活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基础教育课程应该全力追求的价值是促进学生和社会的发展。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生活,学生才会感到语文学习是生活的需要;学生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中,乐于汲取广泛的知识,提高自我的文学素养。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教得轻松,学生才能学得愉快,教学效果才能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卢春风.让生活走进课堂 让课堂回归生活[J].小学时代:教师,2010(09).

12.让生活走进科学课堂 篇十二

一、生活化的教学情景

科学教学应以探究为核心,注重让学生亲身经历一个科学探究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按步就班,而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生活情景,通过调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激发思维,使课堂情境趋于生活化。

例如,在教学《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时,教师可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在不同的条件下种植种子,一周后让学生把种植的种子带进课堂。又如,在教学《动物和环境》一课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找”蚯蚓,最后让学生比较,谁捉的蚯蚓多?在什么样的地方蚯蚓多?最后引导出“蚯蚓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

二、生活化的教学材料

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必然要借助一定的探究材料,这是实现科学探究过程的必要条件。在教学中,教师尽量采用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验材料,如生活中的牛奶盒、可乐瓶、泡沫块、鸡蛋壳、纸杯等等,都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实验的好材料。比如,教学《声音的产生》时,可以不用专门的实验器材———音叉,而是提供给学生生活中一些熟悉的材料,直尺、橡皮筋、纸张、小瓶等,要求学生想各种办法使它们发出声音。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会设计出各种各样的办法来,使之发出声音。教学中如果一味使用专门的实验器材会制约学生课外的科学探究活动。又如,做溶解实验,没有高锰酸钾,而用生活中的糖、味精等,现象同样明显。脸盆代替水槽,杯子代替烧杯,吸管替换玻璃管等等,提供学生随处可见的生活化的实验材料,学生就可以在课外作进一步的科学探究,并建立家庭实验室。

三、生活化的课外活动

课堂教学是学生建构科学概念的主要途径,但不是唯一的途径。学生学习科学、探究科学现象不能被束缚在教室这个狭小的空间里,教室外才是学生们学科学、用科学的更广阔的天地。教师应引导学生将科学探究活动由教室扩展到课堂以外的家庭、社区乃至整个社会,使课内、课外互相结合,让学生获得最大程度发展。例如,在学习了《物体的热胀冷缩》,知道水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后,教师鼓励学生在家庭设计实验,继续去探究生活中的其它物体是否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生活化的课外活动既巩固扩展了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思维能力,促使学生探究能力得到提高发展,创新精神得到培养。有助于学生将课堂学得的科学知识、探究技能运用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中,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学以致用。久而久之,学生乐于对周围的各种现象提出问题,并自己想办法探究解决,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提高生活质量。

13.让表演走进语文课堂 篇十三

港门中学 廖俊玲

【摘要】为了打破沉闷的课堂气氛,让学生积极地自主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并实现合作探究学习这个新课标目的,让表演走进语文课堂,是行之有效的一个办法。表演,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深入文本,探究文本,掌握课文的内容,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对文本进行再创造。

【关键词】表演 语文课堂 激发兴趣 加深 想象力 再创造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台上滔滔不绝,学生却在台下昏昏欲睡,教师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却侃侃而谈等情形经常出现。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情况呢?为什么学生失去了学习语文的兴趣?这确实是语文教师头痛、无奈和尴尬的问题。要打破这种僵局,实现高效课堂,就要让语文课堂活起来,吸引住学生的眼光,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而让表演走进语文课堂,是行之有效的一个办法。它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深入文本,探究文本,掌握课文的内容,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对文本进行再创造。

一、表演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一节精彩的课并不在于教师讲得多生动多精彩,而在于学生的参与度有多高,接受的知识有多少。语文知识本来是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堂也应该是充满活力的,但是长期的应试教育,使学生失去了学习语文的兴趣,特别对学困生来讲,学习更是索然无味。他们对语文课本知识根本不感兴趣,当然提不起精神来听教师的课了。怎么办呢?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不妨让表演走进课堂,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记得在上《阿长与<山海经>》的时候,我努力把课文上得精彩有趣,可是学生并不领情,昏昏欲睡,令我非常苦恼。怎么让学生集中精神来听课呢?突然我灵机一动。把男生和女生分为两组,让他们发挥想象,把课文里面阿长为作者艰难买《山海经》的过程,通过表演再现出来。因此学生一下子就来了兴趣,认真地看课文,本来精神涣散和梦游的学生也兴致高涨,加入看课文的行列,最后推荐代表上台表演。上台表演的同学表演得绘声绘色,台下的学生也跃跃欲试。一节课下来,同学们都觉得意犹未尽,回味无穷。就这样,表演使他们积极地自主学习,表演的欲望勾起了

学生的学习欲望,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表演能够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表演的基础是理解课文内容。为了把课文的角色扮演好,必须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在表演欲的驱使下,学生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对文本的内容更是兴趣高昂。他们全心全意地投入课本中去,认真去反复阅读课文,抓住重点字词句,分析人物的肖像、动作、语言、神态和心理描写,然后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把课文内容再现出来。在上《核舟记》这篇文章时,我让学生重点研读课文第三自然段中描写游览者苏轼、黄庭坚和佛印的片段,然后推荐学生上台把这几个人物的动作和神态表演出来。学生一听说可以表演,都认真地去阅读课文,对课文进行圈点勾画。最后有三个女同学自告奋勇地上台演出。她们按照课文“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的内容迅速摆好了位置。东坡和鲁直的饰者正拿着一张报纸做画卷,两人两膝并靠着正专心致志地阅读手卷,把人物那种闲适生活和旷达胸怀表现了出来。而“佛印”略显羞涩,站在台上不知该如何表演。台下的同学都哈哈大笑,大叫着“佛印”要“袒胸露乳”,还要“卧右膝,诎右臂支船,竖起左膝”。要求饰者把佛印那种“不拘于世俗礼法、洒脱不群、超脱尘世”的神态表现出来。这节课,同学们都表现得异常兴奋,他们都深入文本,理解了课文内容。表演,让学生收获不浅。还有在上《阿长与<山海经>》的时候,学生通过认真去阅读文本,探究文本,掌握了课文内容,最终精彩地再现了阿长经过千辛万苦才为作者买到《山海经》的过程,从而体会到了阿长这个心地善良、善解人意和宽厚淳朴的形象,体会到了阿长对作者的关爱之情和作者对阿长的感激、喜爱之情。表演,能够让学生深入文本,探究文本,掌握课文的内容,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三、表演能够促使学生对文本进行再创造。

表演不是对文本的简单再现,而是对文本的再创造。表演的过程是学生再创造的过程。他们不仅要对文本的角色进行再创造,还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对文本的剧本进行再创造。课文的文字是静止的,而表演是动态的,学生要怎样才能把静态的文字转化为有声有情的动态场景呢?那就要求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大胆地对文本进行再创造。在上杜甫的《石壕吏》一课时,我引导学生理解了诗歌的情节和大意,体会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之后,要求学生小组合作,自编课本剧,把课文内容场景直观形象地表演出来。这首诗内容简练,只用了120个

字就栩栩如生地再现了情节发展的全过程,那要怎样表演才能体现出官吏的横暴和百姓的痛苦呢?怎样才能体现出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沉痛灾难以及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因此,我要求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用自己的想象来刻画诗中石壕吏和老妇人的动作、语言和神态,并补充一些事实上已经发生却被诗人隐去的故事情节,从而实现对文本的再创造。在我的引导下,学生们展开了独特的想象,并上台表演了一个个精彩万分的片段。只见杜甫一个人牵着一匹马来到石豪村,轻轻地敲开了一户农家的门。出来开门的是一对年迈的夫妇,他们用惊讶的眼光打量着杜甫,问他从何而来,有何意图,杜甫都一一作答,随后老夫妇把杜甫安置在一个狭小黑暗的角落里。突然,“砰砰砰„„,快开门!”的声音从外面传来,夫妇俩大惊失色。老翁快速从低矮的围墙那里越出去,老妇人颤巍巍地打开房门。一个官吏大声喝道:“老太婆,你家的男人哪去了?快去把他们叫出来!”老妇人痛苦地哭着说:“本来我有三个儿子的,他们都去邺城驻守打仗了,但是最近一个儿子刚来信说,两个儿子已经战死了,只剩下我们暂且偷生了。”官吏又喝道:“屋子里还有什么人?”老妇继续哭道:“屋里再也没有其他人了,只有一个还在吃奶的孙子和一个刚丧失丈夫的儿媳妇。”“那快去把你的儿媳妇叫出来,我们要把她带走”官吏面无表情地说。“不行啊,我的孙子太小了,还在吃奶呢。正是孙子太小,儿媳妇才舍不得离去啊,而且她进进出出都是穿得破破烂烂的,你就放过他吧”老妇人哀求道。“不行,每家每户都要出一个人。”“要不我去吧。虽然我年老力衰,但是我可以跟你们去,现在赶快到河阳去服役,还能够为士兵准备早饭呢。”官吏沉思了一下,就把老妇人带走了。一夜无语,只听见一个声音在低声地哭泣。第二天,带着黑眼圈的杜甫出来了,神情沉重地向老头儿告别,继续赶他的路。表演结束后,掌声不绝,久久地回荡在教室上空。同学们通过对课文的理解,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成功地对课文进行了再创造。

总而言之,让表演走进语文课堂,能够打破沉闷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深入文本,探究文本,掌握课文的内容,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对文本进行再创造。让表演走进语文课堂是实现高效课堂的一个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4.让快乐作文走进学校课堂 篇十四

提起写作文,学生怕学,老师怕教,家长怕辅导。于是,社会上的作文辅导班在全国各地“全线飘红”。多年以来,似乎只有向社会办学单位求助,才能解决学生作文、奥数、英语等学科的辅导问题。我一直在想,难道学校老师真的是对此束手无策吗?他们跟我们这些社会作文教学的专业辅导老师就不能走到一起吗?这些年来,我一直为此而努力着,并且看到了希望。

从1999年开始,我不仅在社会办学单位执教小作家作文速成班,还想尽办法走进各个学校,令人欣慰的是,我与各个学校领导及专业教师不仅根本没有成为对立面,而且全部成为了志同道合的朋友。改革现有的作文教学乃至语文教学模式,开展创新教育,却正是各个学校迫不及待的追求,老师们以极其宽容的态度和真诚的热情欢迎我这个“圈外人”的到来,他们虚心跟着学生们听我的课,认真做着笔记,还不断与我交流心得,提出一系列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每一次讲课和座谈会结束,我也仿佛被重新充了一次电。逐渐地,我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圈外人”了,甚至变得比圈内人还圈内人。

更令人振奋的是,一大批资深的专家学者不仅没有排斥我这个“圈外人”,而且给了我很多很多的指导、批评和鼓励。在北京,有张定远、顾之川、张伯华、王有声、袁志勇等全国闻名的顶尖级专家给我把脉、评点,并提出了很多很尖锐的意见,让我少走了很多的弯路;在江苏,有长期实践在语文教研第一线的杨清生、范超、刘德文、沈旭东、刘道方、高新光等老一辈专家向我伸出了援助之手,还有祝瑞松、马欣、张艳山等一批优秀中青年教师和我一起备课,执教小作家班。尤其是祝瑞松老师,他是南京市南湖一小副校长,是一个热心教授孩子快乐作文教学法的好老师。他将我的一系列快乐作文秘方加以细化,编成了教案和课件,用于自己学校的课堂教学实践和南京市教委组织的语文教改实验课验收活动,在教育系统内部受到了好评。安徽宣城古泉小学丁延清老师对作文教学研究的冲劲也是可圈可点的。他自费近万元到南京、北京、成都等许多地方参加教研活动。他光是听我的课,总时数已达到100小时,其中随堂听课六七十小时,课堂教学实况录像三十四小时。当我了解到,他是忍着强直性脊柱炎的巨大病痛到南京、芜湖听我上课时,我甚是感动。凭着这股热爱教育事业的顽强精神,我相信丁延清一定会在作文教学领域做出令人瞩目的成绩。

这些可喜的现象正在消除很多老师的一些担心,如“你储老师可以做的事我们做不了”、“你敢那么教,我们怎么敢?”、“学校课程设置和传统体制束缚了我们,叫我们怎么改革?”等等,同时,似乎沉闷的校园里也不断传出“另类老师的故事”,一开始还是新闻,久而久之敢于突破的人总在创造奇迹,别人也似乎无话可说了。而新闻媒体则对创新教育不断推波助澜,让“另类”成为“正道”和“时尚”。

“减负”以后,各个学校不能再向学生推荐教辅材料,我的一系列快乐作文书藉虽然受到很多学校领导的欢迎,但很难进入学校。为此,我拿出了相当多的稿酬自费购买自己的作文书和阅读书捐赠给南京市三牌楼小学、铁路二小、洪武路小学、群立小学、珠江路小学六十七中学、十三中分校,淮安丁集希望小学等几十所学校。同时,向全国各地前来求教的老师提供教材,这样,快乐作文教学法被越来越多的学校承认并采用。一些地区的教委和学校也主动为学生订购了《从此不怕写作文》等书籍,提供给学生。教育系统一些单位和学校还主动邀请我前去讲课。其中,南京市沙洲中心小学、十三中分校、珠江路小学,苏州的碧波小学,淮安少年宫等,甚至希望我能够在他们那里开设实验班,担当长期教学工作。

15.让生活走进化学课堂 篇十五

一、开放课堂教学, 让化学课堂走进生活

要提高化学教学效率, 必须要让化学课堂走进生活。因为学习化学, 课堂45分钟显然是不够的, 而在生活中的很多化学知识都可以作为学习化学的着眼点。例如, 学习金属元素时, 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这些元素并且观察他们的性质, 包括各种金属生锈过程中颜色的变化, 从而了解很多金属表面需要刷漆、涂油或者镀锡、镀铬的目的等。学习二氧化碳时, 教师可以让学生了解灭火器的原理;学习二氧化硫时, 教师可以让学生搜集关于酸雨形成及危害的资料, 可以给学生解释为什么很多露天的石刻都会毁损严重, 为什么很多酸雨集中区的土壤上种植的作物生产效率都会迅速下降。又如越是表面光亮的菜刀, 其质地越是不好。那种银白色的刀往往是不锈钢制造的, 用百炼钢制造的刀是最好的, 其硬度和韧性都很好。而优质的菜刀, 表面是黑色或幽蓝色的, 这和淬火方式的不同有关, 蓝色是形成Fe3O4保护层, 一般的淬火形成的是黑色保护层。通过这些内容, 让学生一下子就感觉到, 原来化学离生活这么近, 这样就找到了学习的支撑点。

二、课堂举例要贴近生活, 让生活走进化学课堂

化学, 是一门源于生活的科学, 生活中的化学, 化学中的生活, 可以说生活本身就是一堂生动的化学课。因此, 教师在化学课堂中列举的例子一定要立足于生活实际, 尤其是要贴近当地生产生活实际, 例子要本着“贴近”原则, 比如讲硫酸铜时, 如果是农村的中学, 我们可以讲授硫酸铜是波尔多液的主要成分, 而波尔多液是一种保护性的杀菌剂, 可有效地阻止很多作物病害的孢子发芽, 防止病菌侵染, 并能促使树体叶色浓绿、生长健壮, 提高树体抗病能力;如果是城市的中学, 因为城市家庭很多都有养观赏鱼的习惯, 我们可以讲硫酸铜的作用:防治某些金鱼的病害, 如鱼的原生寄生虫病, 如体外寄生的鞭毛虫、纤毛虫、吸管虫、中华鱼蚤等[1]。在化学课堂教学中, 教师常向学生介绍一些贴近生活的例子, 会使教师的讲课更有声有色, 学生也会听得津津有味, 这样, 课堂效率自然更高。

三、开展第二课堂, 让生活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

传统的化学教学主要分为两大场地, 一部分在课堂上, 主要讲授理论知识, 一部分在实验室, 主要传授相关的化学实验操作技能。化学课程是受应试思想影响最为严重的科目之一, 因为长久以来我们的化学课堂组织形式基本没有任何变化, 即使有变化也不过就是更新了部分教学仪器, 教师的综合素质比以前有所提高, 但教学的核心理念并没有改变。而生活化走进教学课堂, 是一种理念上的改变, 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第二课堂, 让学生们在第二课堂中把化学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 达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2]。例如, 组织学生成立课外化学与生活兴趣小组活动, 做一些与生活相关的化学实验, 看化学科学普及的电影片、录像片, 参观化学工厂, 收集整理化学与生活谜语, 走进社区书写化学与生活关系的黑板报等等, 这些活动都会使学生感到化学知识与生活原来如此紧密, 而且是那样的丰富多彩, 使学生努力学好化学[3]。

化学是基于生活实践的认识而产生的一门应用型学科, 其产生与发展永远不可能脱离生活的范围。而初中化学课堂同样也是, 离开生活的例子、实验都不可能是学生最爱学的, 当然更不可能是效率最高的。所以, 将化学与生活相联系, 用贴近生活的例子、贴近生活的教学方式, 才能最终让学生感觉到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才能真正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硫酸铜[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4360.htm, 2011-12-30.

[2]李英豪.如何开展化学第二课堂活动[J].新教育, 2009 (8) .

16.将生活引进课堂,让课堂走进生活 篇十六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4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24-043-1

一、思想品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反思

在思想品德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很多困惑,比如:学校教育和社会实际不符,学生内心产生困惑;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充分体现,教师只重道德知识的传授,而忽视道德行为能力的培养;在引导人们追寻崇高理想的同时,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学生置身其中的日常生活世界;社会现实不容乐观,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层出不穷……严峻的现实呼唤我们进行深刻地反思,不要用刻板的灌输、管理、训练等方法,强制学生去服从各种道德规范的“美德袋”式的“传统道德教育”,要努力提高思想品德教育教学的主动性、针对性、实效性。

二、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尝试

1.教学内容生活化,唤起学生的道德良知

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内容,既可以是实际感知和经验到的生活本身,也可以是一些需要在时代、生活背景下得到重新检验和论证的假说,它将充分体现生活的多样性、生动性和丰富性,将人类文化的间接经验和学生亲身经历的直接经验结合起来。

苏人版八年级上学期教材的内容包括养成良好习惯、积极的生活态度、优良的意志品质和与父母品德沟通等内容,这些内容与学生的成人、成才密切相关,非常重要,但如果处理不好,仅靠说教,却会使教材知识成为“一潭死水”,这样会使这些很好的内容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学生甚至会产生厌学情绪。因此,在教学中应注重创设情境,把若干教材新知识渗透到适合的情节、场景或故事中,激发学生在情境中的体验、感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从生活出发的德育将以人的生活经验为德育的起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感受、认知、体验和感悟,而课堂中的学生已经积累了许多生活经验,这些经验深刻地影响着学生的思维方式、态度及行为,也是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土壤。教师在备课活动中,不妨仔细思考一下,学生对有关章节的知识点已积累了哪些生活经验,现实生活中哪些经验可以作为本次教学的铺垫,让学生从事哪些实践活动可以强化对这些知识的掌握,这样设计的课堂教学,学生就会感受到所面临的问题是熟悉的、常见的、新奇的、富有挑战性。当然,要做到教学内容联系实际、贴近生活还必须吸收最新的社会生活的信息,这样才能使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更具时代性,更有生命力。

2.教学形式生活化,增强学生的道德体验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最主要的是有效组织道德实践活动,有效创设富有感染力的真实的道德情境,促发学生对道德的切身体验。道德体验不仅在实践中产生,而且在实践中发展,实践建构着主体的精神世界。

新的思想品德课教材改变了传统的以课堂为主、教师授课为主和灌输式为主的教学方式,而代之或以问题为基础、或以情境为基础、或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式,从而搭建了一个师生互动的平台,为思想品德课学习方式、教学方式的改革提供了条件。因此,作为思想品德课的教师要以合作者、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角色,在课堂上充分地尊重学生主体,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教师要为学生设置“贴近生活”的情境,与学生展开直接的面对面、心对心的对话,不仅要向学生展示自己的知识,还要向学生展示自己的思想、情感、心灵,袒露自己的精神面貌,让学生把学习当作自己的生活方式。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通过模拟现实生活中的情境,比单纯的言语教育更重要,它可以使课堂教学更接近现实生活,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加强感知,激发思维。教师在创设情境中,必须注意选用的材料要贴近生活实际,而且要与课堂教学的内容有着内在的联系,所采用的形式必须是学生所喜闻乐见的,如音乐、漫画、小品等。

3.教学评价的生活化,促进学生的道德成长

教学评价的生活化是指把评价的实施过程看成是一种生活,这个生活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建构的。思想品德教育应该以回归生活为最终目的。学生的品德素质只有在现实的生活实践中才能表现出来,这是因为学生在面临的生活情境中,其道德认识、道德情感转化为道德行为,潜在的品性变为显性的德行,只有在这种状态中才能根据学生的具体行为表现来认识和评定其品德发展水平。同时,只有在生活实践中才能认识个体品德对人、对社会的价值和意义。

其实,思想品德课的学习水平远远不是一张试卷所能反映的,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我们尝试课程评价的多元化,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新的评价体系包括学生自我评价、学生间的互评、教师评价、学业成绩评价、班级评价、家庭评价和社区评价等。

另外,教学评价的生活化必须激励性评价为主,善于发现每个学生在学习上所取得的进步,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快乐,不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不能把这种综合评价流于形式,真正做到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个性化评价,促进学生的道德成长。

通过新课程标准实施后的教育教学活动,我更加清楚地意识到:思想品德课教师决不能把眼光仅仅聚焦在一堂课上。我们要将教育融入到生活之中去,让课堂延展开来,让学生们在生活中去尝试、去实践,让他们在生活中受到最好的教育。

[参考文献]

[1]陶行知.生活教育之特质[A].陶行知文集[M].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

[2]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3]戴建华.贴近生活 回归生活[J].思想政治课教学,2005(07).

上一篇:源头治超宣传工作实施方案下一篇:营造愉快教育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