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影响农村小学学生体质与健康的主要因素及措施(精选4篇)
1.浅谈影响农村小学学生体质与健康的主要因素及措施 篇一
学生体质健康发展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
姓名 单位及地址 联系电话 ***
龙红元
茶陵尧水学校 株洲市茶陵县严塘镇尧市
学生体质健康发展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
【摘 要】进年来新闻中报道多起学生运动中猝死事件,全国中小学生体质近年来持续下降,已被社会公认。让学生健康成长,增强学生体质健康为首选,拥有健康的体魄才能更好的展现自我报效祖国。造成中小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社会的、学校的、家长的,还有学生自身的。本文根据许多研究人员的研究结果,对中小学生体质的发展趋势做了综合调查分析,中小学各年龄段多数指标呈普遍下降趋势,力量素质全部下降,耐力素质大部分下降,其他素质也在下降。学生体质明显减弱,且出现近视、肥胖、体弱、患病率持续增长的现象。综合以上问题建设性地提出一些对策、措施,为对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以及对相关课题的研究,提供一些个人意见。
【关键词】 学生体质:
发展趋势:
因素分析
发展应以人为本,人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未来社会的发展。一个国家国民体质状况是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学校体育工作做出重要部署,明确提出“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这是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颁布以来,党中央对学校体育工作提出的重要而明确的要求,必将对我国学校体育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指出,广大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是一个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国家的希望。现如今学生体质呈普遍下降趋势,特别是城市学生下降幅度较乡村学生更大。学生近视、肥胖、体弱、患病率持续增长等等。以上问题如不切实加以解决,将严重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乃至我们的国家和民族的未来。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中结果呢?青少年的健康发展趋向如何呢?这有待于我们基层体育教师和体育工作者共同思考的问题。本文想就这方面做一些
分析,为能提高学生体质和健康水平提供有益的参考。
1.体质健康的定义:健康是指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三个方面全部良好的一种状况,而不仅仅是指没有生病或者体质较好。对体质的定义在体育、教育和卫生系统,也已基本形成共识,即体质,是指人体的质量,它是在遗传性和获得性的基础上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特征。
2.中小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的趋势
发展应以人为本,人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未来社会的发展。一个国家国民体质状况是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国民精神紧张、营养过剩、运动不足、环境污染等因素所引发的非传染性疾病在全球的不断蔓延,导致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群不断地扩大。从总体国民体质上看,成逐年下降的趋势。为了解决这些社会问题,适应形势的发展和人们对健康的迫切需要以及对生活质量的不断追求,必须从青少年儿童和学生的健康抓起。
根据许多研究人员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青少年中小学生的体质健康同样呈逐年下降的趋式。学生的速度、耐力、力量、灵敏、柔弱等体能指标持续下降,还不只如此,又出现了青少年学生视力不良率居高不下,超重肥胖青少年明显增多,体弱多病的儿童骤然剧增等一些不良现象的出现。但身体形态指标有较大增长,特别是在身高、体重、胸围等方面增长幅度较大。
2、影响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发展的因素分析
2.1学生对体育运动认识不足,家长,学校重智轻体对体质健康意识的淡薄。
近年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老师,家长一味追求成绩而忽视学生的体质健康。各级各类学校的领导和教师为了争取好成绩,提高上线率,把智育教育作为重中之重,体育教学成为摆设。家长重智轻体,认为考上大学才能有辉煌的前程,剥夺学生的运动时间,不停的逼着孩子上补习班,甚至连走路上学都改成专线接送。学生耳濡目染渐渐远离
运动。家里家外、校里校外,形成统一“思路”。家长认为子女的体质健康只要吃好睡足加强营养补给,参加体育锻炼用处并不大且浪费宝贵的学习时间。通过一系列的调查,反映出家长对子女参加体育锻炼的认识还存在很大的误区,对于体质健康的认识还非常缺乏,重智轻体的观念占重要地位。
2.2学生课余时间少,体育锻炼时间严重不足,影响体质健康的提高。
学校至今仍坚持学习成绩代表学校的一切,以提高升学率为唯一追求,并以此衡量学校的教育质量和教师的工作成绩。为此教师要有成绩就得从学生下手,加大作业量,每日测试,每周考试,题海试磨练学生。使这些学生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文化课的学习中,很少顾及自己的活动及休息时间,有时候,甚至连课间十分钟的时间也难以保证。部分学生晚上或周末还要参加各种补习班、提升班,学习各种技能,因此除了只能在学校参加一些体育课或活动课规定内容的锻炼外,很少有时间再参加一些课余体育锻炼,只能在完成所有学习任务后才会有极少时间安排锻炼活动。这样学生严重缺乏体育锻炼,阻碍了学生体质的提高,影响体质健康的发展。
2.3教育、教学观念落后,阻碍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
目前,全国中小学正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然而,受“应试教育”观念的消极影响,现在的升学考试、毕业考试,还是以“分数线”、“及格率”作为评价标准。一些学生在主课老师眼里成绩不理想,所以占用他们的体育活动时间也就理所当然了,殊不知,这些在文化课中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健康体质也是不容乐观的。所以如此的恶性循环,不仅阻碍了学校体育工作的顺利开展,也影响了学生的身体健康。
其次,体育课的教学内容无法按制定的计划完成。
学校有活动,体育课被占用,体育教师不得不放弃上课的内容去完成不是体育课上的任务,教学质量则会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学生因枯燥无聊的练习,不能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学校 的活动课或课外活动,基本流于形式。学生缺少了教师的教,没有了教师的组织,没有了锻炼内容上的指导,也就失去了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学生对体育课的偏爱也往往是出于个人兴趣,相当一部分同学对体育还缺乏足够的认识,认为体育课是单纯的游戏课,不像语数等主课那样,测验获得好成绩就欢呼雀跃,而对体育课成绩的追求欲不是很高,学生家长也看重学习成绩,而对体育成绩普遍不重视,导致了重视主课,轻视体育的现象。加上近几年学校的“安全官司”接连不断,导致教师上体育课时,过于追求安全,不敢放开手教学。教师必须转变观念,解放思想,用务实、求真、求实的态度进行体育教学改革,要牢固树立、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激发学生的运动与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2.4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影响学生体质健康的提高
长期以来,传统的中学体育教育模式主要是以竞赛体育作为主要内容;常规的教学方法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通过讲解、示范等把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或灌输给学生,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与技能。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往往都是在教师的统一指令下,疲于听讲解,看示范,反复练习,而没有时间去感受和体验健身运动的乐趣,教学过程过分的强调“统一”、且教法“单一”,学生缺乏主动,体育课缺乏生机,使教学显得机械呆板,从而使学生丧失了对体育的兴趣,体育教学效果的提高无法谈起。这种片面强调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忽视学生主体作用,不注重学生体育兴趣培养的传统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体育教育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需求。体育锻炼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要想有强健的体魄,并非一朝一夕。教师应该让学生树立运动强身的观念,将运动融入生活中的细微之处。体育老师还应该从自身的专业素养出发,认真的执行学校交给的任务,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专业水平。体育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是学生兴趣的激发者。体育教师丰富的理论知识,高超的运动能力,优美的示范姿势以及恰当的教育语言,都能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养成
自我锻炼的习惯。另外,教学内容丰富多彩,教学形式多种多样也能唤醒学生对体育课的重新认识。
2.5校外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缺乏的影响
校外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是青少年锻炼的重要场所,也是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目前面向大众开放的公共体育场地设施非常有限,虽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体育健身意识普遍增强,各类体育场地设施不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有了较大幅度的改善,但都用于本单位职工健身娱乐,面向群众开放的机会和时间非常有限(其重要原因一是管理方面的不便,二是器材的维护),由于社会公益性体育场地设施少,造成双休日学生无处去锻炼的现象,也就没有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增强学生体质需要学校、社会、家庭三方互动,形成良好的风气和促进学生经常性参加体育锻炼的合力,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形成家庭带学生,学生促家庭的体育健身格局,促使家庭,社会形成科学正确的教育观念。2.6体育硬件设施和师资的不足,也是影响学生提高体质健康的原因。
目前尚有不少学校运动场地面积与学生人数比重严重失调。因种种原因造成拥有200米以上标准场地的学校并不多,因此学生在进行快速跑练习时并不顺畅;遇上200-400米的中长跑练习,教师经常会看不出是不是自己的学生在练习,所以学生的练习质量如何教师无法确认。同时体育教师心中还要提心吊胆,生怕学生人数太多发生碰撞,会出现不必要的安全事故,所以遇上这种情况,教师有时只能采用占地面积不大的体育项目,久而久之学生的运动量受到限制,无形中影响了学生的体质。再有专业体育教师仍然缺乏,只好请其它任课教师兼任,这对指导学生正确参与体育锻炼是很不利的,无形中减少了学生增强体质健康的机会。
3、结论与建议
少年强则国强。学生拥有健康的体魄,国家向前的步伐才迈的够力度。学生体质下降
已影响到国家的后备力量,引起人们的关注。学生体质下降是由客观存在的社会的、学校的、家长的、体育教师和学生自身的因素造成的。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只有真正和体育教师的教学过程、学生的学习过程、家长的意识培养、社会大环境的改变紧密联系在一起,才会得以实现。只要家长、社会树立正确的观念,让学生从沉重的学习负担中解放出来;使学校体育的经费投入、场地器材得到切实解决,体育教师敬业地做好本职工作;当学生养成了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学生的体质自然会增强。学生的体质增强了,有利于学生锻炼坚强的意志品质,有利于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审美观念的形成。学生的成长阶段是生理、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将加强学生体育锻炼这一工作放在应有的高度给予重视。这也正符合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学校体育工作做出重要部署。强化体育课,切实保证中小学的体育课时,实施《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提高体育课的实效性。强化课外锻炼,积极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丰富多彩课外体育锻炼,开展“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切实落实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时间,有序开展学生课余体育竞赛活动。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必须以“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为目标,一切工作都以实现这个目标展开。我们相信在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下。大力开展快乐体育、成功体育,以增强学生的体育意识,实现学生的强健体魄将指日可待。参考文献:
[1]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组.2000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R].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王平;;体育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J];新教育;2008年09期
[3]贾志勇.健康教育任重道远[J].北京:中国学校体育杂志社.2004.[4]郑辉;情绪、环境与体育教学[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2年04期
2.浅谈影响农村小学学生体质与健康的主要因素及措施 篇二
在我国《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 我国中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应由应试教育转向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上来。对于农村小学生来说, 要想实现素质教育, 最为关键的就是要注重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 提升他们的心理素质。事实上, 当前, 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他们成长道路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的教育中, 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 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小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创造性。因此, 我们应认真分析影响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并针对性地提出一些解决对策, 真正帮助农村小学生逐步形成健全的人格。
二、当前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当前, 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令人堪忧, 很多心理问题呈现出低龄化趋势。根据一项调查, 我们发现, 当前农村小学生主要存在的心理障碍有: 自卑感、恐惧感、嫉妒心、自控力较差、心理承受能力不强、学习兴趣不浓等。这些都让他们有着较大的心理压力, 一旦处理不好, 将引发心理健康问题。那么, 导致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呢?
1. 小学生自身的个体因素
这是农村小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内在因素, 也是最关键的因素之一。一般来说, 小学生个体因素包含了遗传因素、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等。具体来说, 小学生的某些心理问题的形成与遗传因素有直接联系。还有的心理健康问题的形成与生理疾病或机能障碍, 身体发育有关, 还有些是与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矛盾与冲突、基本需要的满足程度、心理挫折、不良个性等心理因素相关。
2. 家庭环境方面的因素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 家庭环境对于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 甚至有些负面影响将影响到孩子的一生。一般来说, 家庭环境因素主要包含了家庭结构、家庭氛围、家庭关系、教养方式、家长的榜样、家长的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等多个方面。具体来说, 家庭结构稳定与否会影响农村小学生的成长, 进而影响到心理健康。家庭氛围的好坏也会影响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3. 学校教育方面的因素
作为农村小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 其实施的教育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也有着较大的影响。一般来说, 学校教育中的校风与班风、学校环境、教学内容和方法、教师素质、师生关系等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农村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如果是良好的校风班风将给小学生带来无形的感染力和凝聚力, 学校环境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此外, 具有较高素质的教师也会给学生良好的心理引导。
4. 社会环境方面的因素
对于农村小学生来说, 社会环境是诱发他们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因素之一。一般来说, 这些社会因素包含了人口、住房、环境、交通、治安、人均生活水平、休闲娱乐方式等多个方面。具体来说, 社会政治、经济生活、大众传媒、社区环境等都会从综合的情况下引发农村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三、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对策
1. 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增强心理健康教育实力
教师作为学校教育的主要实施者, 其学识、教育专业技能及人格等因素, 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 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首先要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 教师健康的心理状态, 必然导致不适当的教育行为, 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学校要重视自身的心理健康, 教师的职业特征要求教师要有极强的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教师要用科学知识调整自己心态使自己此终处于积极乐观、平和稳定、健康的状态,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保证。
2. 抓好课堂教学, 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 1)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径
目前, 我们农村小学虽然开设心理辅导课, 但还在摸索和探讨过程中, 要做好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必须同教学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广大教师根据各学科教学内容与学习活动的特点, 渗透相应的心理教育内容, 是学校心理教育实施的有效途径。为此, 必须对各学科教师进行心理教育知识培训, 使之更新教育观念。同时, 还可以在现有的一些课程中, 设计有关的心理辅导活动, 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挫折, 正确对待自己的消极情绪和加以调节, 对学生的学习方法、习惯, 应试给予指导。
( 2) 活动是心理的源泉
举行“热爱生活”联谊活动; 举办题为“热爱生活”的联谊会, 讲故事、诗歌朗诵、唱歌跳舞、猜谜、谈感想……拉近大家的距离, 融洽大家的情感, 教师通过和结对学生促膝谈心、交换意见、合影留念等形式多样的活动, 让学生在活动中增加对学校的适应。
( 3) 对个别学生进行咨询性心理辅导
在集体辅导的同时, 我校又根据农村孩子怕羞、有些话不好当面向老师谈的特点, 开设了“悄悄话”心理咨询信箱, 对个别学生进行咨询性心理辅导。利用不同的方式 ( 书面或谈话) 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我, 指导其改变不良行为, 消除困扰, 排除心理障碍。
( 4) 做好个别辅导、解决心理教育中的个别性问题
受现代婚姻观的影响, 有些小学生因父母离异, 造成学生得不到正常的父爱、母爱, 失去了以前的家庭乐趣, 久而久之, 这类学生感到自不如人, 产生痛苦、自卑、抑郁等心理困惑; 还有的学生学习成绩由好变差, 因适应不良而产生心理困惑。这些问题, 就必须通过个别辅导进行解决。由有经验的教师担任辅导员, 对有心理偏差的学生进行针对性地指导和帮助, 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与其他小学生一样健康成长。从这个意义上说, 个别辅导是学校心理教育中的补救性措施, 对那些需要帮助的学生来说, 显得尤为重要。
3. 开展课外活动, 增加教育的趣味性和实践性
课外活动是小学生乐于接受的教育方式。根据各年龄阶段小学生心理特点, 开展多种多样的课外活动, 能增加心理教育的趣昧性和实践性,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 促进学生多项心理素质的发展。如组织部分学生参加公益劳动, 让学生在服务中不仅学会体谅和帮助, 而且可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和劳动能力; 组织高年级学生学农, 让他们懂得如何过集体生活, 懂得关心别人, 从学会生活到热爱生活, 从热乃生活到珍惜生活, 学会生存和发展。又如, 针对小学生普遍存在的任性、厌学、依赖等心理轻微失调及其他心理问题设专题讲座, 使心理教育更具现实性。
四、结语
3.浅谈影响农村小学学生体质与健康的主要因素及措施 篇三
【摘要】关注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中的主要因素,并对产生的问题进行有效的干预和预防,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本文从个人人格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四个方面详细分析了目前大学生面临的主要心理健康问题,并从宏观上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 ; 心理健康 ; 影响因素 ; 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G441;G647【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36-0085-02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以及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极大改善,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变革,表现在高校中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如何帮助大学生树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积极乐观地面对大学生活,顺利完成学业,成长为栋梁之材,已成为各高校面临的重要任务。
1.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四个方面
本文从四个方面探讨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因素:
1.1个人人格因素
有学者通过分析《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与《中国大学生人格量表》测试所得数据得出大学生的某些人格因素与其心理健康因素有密切的相關性。研究证明,良好的人格特征如活跃、坚韧、随和等有利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而一些人格因素如爽直、严谨等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既有良性的一面,也有负性的一面;处世态度和重情则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呈负相关。[1]
1.2家庭因素
家庭对一个人的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作用,不同的家庭教育与影响产生的结果,也截然不同。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不良家庭环境因素容易造成家庭成员的心理行为异常。如家庭主要成员变动,如父母死亡、父母离异、父母再婚等;家庭关系紧张,如父母关系、兄弟姐妹关系不和谐,家庭情感气氛冷漠,矛盾冲突频繁等;家庭教育方式不当,如专制粗暴、强迫压服,或溺爱娇惯、放任自流等;以及家庭变迁,出现意外事件等。 [2,3]
1.3学校因素
从小学到中学,学生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考大学,教师时刻关注着学生,学生虽然辛苦,但有明确的目的和方向。而进入大学后学习主要靠自己,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环境、师生关系甚至学习目的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这往往使得刚进入大学的学生无所适从,学业期望难以达到,部分学生容易产生焦虑、自卑、嫉妒、自闭甚至攻击转移等情绪,进而可能产生心理问题。[4]
1.4社会因素
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形成的社会因素主要集中在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环境、社会文化背景与意识形态、大众传媒等方面。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状况是决定一个人生活方式的最重要的基础,在社会生活中人们不同的政治经济地位往往会对他们的价值观念、需要结构、交往方式和生活态度等方面产生重要的影响。
2.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与应对
2.1从个人层面积极采取措施
树立远大而稳定的奋斗目标,培养高尚的道德责任感。能以社会主义、集体主义道德观为核心,正确处理生活和工作中各种关系,具有为人诚实、谦虚谨慎、尊老爱幼等良好品质。有正确的审美理想、审美态度、审美情趣和对美的正确追求;抵制低级趣味的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培养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对前途和生活充满希望和信心。
培养正确的自我意识。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客观地评价自己,自尊、自信、悦纳自己;能够自我监督,自我调节,努力发展身心潜能;能够与环境保持平衡。具有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能合理地渲泄、排解消极情绪,富有幽默感。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2.2从家庭层面积极采取措施
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即全面发展的人才观和素质教育观念。包括生理和心理、情感与意志、品德与个性等全方位、多角度的最大限度的和谐发展,而不是某一方面的畸形发展。家长要教育孩子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正确对待批评与自我批评,要鼓励孩子广交朋友,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学会做人;要引导孩子向生活中的强者学习,提高他们的抗挫折能力。
家长要创造良好的家庭沟通机制。家长要经常与孩子沟通,了解他们的思想和心理状况,及时疏导子女的心理障碍。家庭成员应该性格开朗,有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彼此间关系融洽,心理相容,团结互助。家庭气氛要温馨,具有合理的学习、生活制度。
家长要经常与教师沟通,借助学校渠道及时解决孩子心理问题。对于大学生而言,学校作为教育的主阵地,在培养和教育学生方面有着充足的资源和丰富的经验,这是家长可以充分利用的。
2.3从学校层面积极采取措施
高校应建立完备的心理健康预防、监测体系。比如建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室,聘请有丰富心理咨询经验的专家定期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水平测试,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对于存在潜在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密切关注和跟踪治疗;班级建立心理委员制度,心理委员在协助教师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的同时及时发现班级出现心理异常的同学,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高校在日常思想教育工作中应积极采取措施,有效调整大学生的心理状态。比如针对有自卑、自责心理的学生,教师应采取多表扬、少批评的鼓励式教育方法,培养其克服种种困难的坚强意志和必胜信心。
高校应进一步完善关爱和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工作。高校要建立完善以“奖、贷、助、补、减”为主体的多元化的资助经济困难学生的政策体系,要大力加强对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精神扶贫”工程,应定期为贫困大学生进行心理知识讲座,让他们增强自信心,不因贫困而影响自己的学业,学会正确处理自己与同学的关系,以乐观的人生态度战胜贫困,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就业观、劳动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2.4从社会层面积极采取措施
社会应充分利用报刊、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体,经常广泛地开展以家庭美德教育为重点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努力在全社会倡导夫妻之间、亲子之间互相尊重、互敬互爱的家庭关系,倡导营造温暖、幸福、健全稳定的有利于下一代健康成长的良好家庭环境。
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共同努力。我们有必要从“第一现场”家庭入手,紧密结合学校、社会,构筑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的心理健康安全网。唯有如此,才能真正解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从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而提升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吴少怡,王瑞.大学生心理健康因素和人格因素相关性研究[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2009(4)
[2]卢勤.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 西华大学学报,2010(1)
[3]季良靖.家庭环境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研究[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8(2)
4.浅谈影响农村小学学生体质与健康的主要因素及措施 篇四
庙坡九年一贯制学校:雷光政
通过对农村中小学生和城市中小学生的对比,我发现农村中小学生整体的健康现状和体质现状,与城市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现状有很大的差距。并且,这种差距还在逐渐拉大。当务之急,应加强宣传,积极营造关心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的社会氛围,并切实改善农村中小学体育设施,提高农村中小学生的体育课程质量,从而提高农村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生、体质健康、原因、对策
近年来,社会经济逐渐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计划生育政策得到很好的落实。然而,农村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却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中长跑会出现晕倒,运动会中的长跑项目学生跑不了、肺活量下降、肥胖比例增加……为了增强农村中小学生的体质健康,真正实现全面育人的目标,希望通过调查与研究,分析农村中小学生身体素质的现状,找出原因,提出对策,转变农村中小学生家长的观念。以科学合理的锻炼方法指引学生参与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帮助学生提高身体素质,使他们真正成为健康快乐的接班人。
一、体质健康状况现状。
(1)、近年来中小学生近视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据全国 中小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数据表明,我国中小学生近视发病率为52.2%,农村中小学生不良近视率经过调查为17.5%,远低于全国水平,视力总体处于良好状况,但最近几年呈逐年上升趋势。调查中发现,近视率是随着年级上升逐步上升的。(2)、学生营养不良的情况依然大量存在。据调查显示,我国中小学生肥胖率为11.6%,农村中小学生的肥胖率6.5%,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学生身体素质检测成绩不理想。从体能健康测试和各校运动会时的成绩统计来看,初
一、初二年级组在50米跑项目中良好约占总人数的58%,不及格的占总人数的7%,这表明,学生短跑能力较差。
以我校学生为例,经过测试,在立定跳远项目,初一年级学生良好以上有76人,占总人数的40.21%;而初
二、初三年级良好以上有213人,占总人数的50.4%。这表明农村中小学生体质健康令人担忧。整体与前几年测试数据相比有明显下降。
二、原因分析
(1)社会因素。一是随着人类文明发展,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国际全球化,经济一体化趋势更为明显。农村也随着这几年的开发,经济发展,信息发展。随之人类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也发生了质的变化,生产水平的提高促进了人民生活的显著改善,在物质生活富足、体力劳动减少的同时还引发了人类共同面临的健康问题。特别是退耕还林地区 农村体力劳动减少,生活富裕。在这种大的社会背景下,在这样的观念和现实里,学生体质健康下滑的诱因已深深埋下。故随着农村现状的改变,学生体质健康呈逐年下滑趋势。但随着学生家庭经济能力提高,独生子女的增多,由于家长的溺爱,养成挑食的坏习惯,不注重饮食结构,致使营养失衡。二是大巴山地区乡村中小学所在地,经济相对滞后,生活靠种植业、在外地打工为主要经济来源,学生家庭生活条件较差,导致营养供给跟不上身体发育的需要,饮食上没有得到足够的营养,就导致了体型偏瘦、身体发育不良的状况。(2)缺乏体能锻炼。伴随“优生优育”这项国策的普及,孩子在大多数家庭越来越娇贵,生活在“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环境中,农田作业少,平时的体育锻炼少。使孩子失去许多劳动锻炼机会,致使当今中小学生身体素质普遍较差,睡眠不足这些原因也严重影响着学生身体素质。
(3)学校因素。一是体育课重视程度不够。近年对教学质量的评价还停留在检测成绩上,尤其是中考决定着一所学校的声誉。迫于这一现实,较多的学校为提高考试成绩而轻视体育课。多数体育课被其他学科老师“借”去了,大课间,课外活动甚至也被占用,“阳光体育”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导致学生的运动时间和强度均不够,学生的身体素质下降。二是课后作业繁重。通过对患近视的学生访谈分析,导致学生近视的主要原因:作业做得太晚,睡眠不足;部分 学生做作业时间太长,而睡眠不足,就导致了近视的发生。三是学校场地体育设施不足、时间安排以及体育活动安排上的问题,也有学生缺乏刻苦锻炼的意志问题。
三、对策及建议
针对以上情况,建议如下:
(1)学校要严格按照国家对体育课时的规定,保证体育课质量。很多学校没有重视体育课,认为那是一节玩耍课,可上可不上,很随意。教师、学生、家长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许多学生在体育课上仍穿着紧身牛仔裤,有的还穿着增高鞋。目前,农村中小学还没有一所配齐了体育教师的,体育教师高度缺乏,在教学上达不到专业化的要求。教师要以新课改下素质教育的思想为目标,强化责任意识,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思想,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切实做好教育教学工作,使学生能够养成自觉锻炼的好习惯,同时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品质培养,为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多做贡献。
(2)切实改革体育课程,以提高学生体质健康为基础设计课程方案。深化体育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利用丰富的民族传统体育资源,编写出趣味性强、健身价值高的体育教案。其他学科教师也应该注意,在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的同时也应呵护学生的身体健康,提醒他们要保护好眼睛,加强眼保健操的日常检查。(3)政府方面。建立高素质体育师资队伍,并按规定配齐体育教师,重视对体育教师的培训和考核,提高教师素质水平和业务能力,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加大学校体育设施的投入,不断增加学校体育工作的投入,积极改善学校办学条件,为学校开展体育活动提供必要条件。
【浅谈影响农村小学学生体质与健康的主要因素及措施】推荐阅读:
影响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因素及对策研究10-13
浅谈影响体育健康课效果的心理学与环境因素08-18
影响汽车涂装质量的因素及改善措施10-16
影响英语学习者词汇学习的主要因素及对策07-27
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07-31
农村中小学校园文化对学生德育影响的研究06-11
浅谈学校教育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10-13
影响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因素及预防措施08-24
影响身高的主要因素有什么?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