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创新创业(共10篇)
1.社会工作创新创业 篇一
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总结
为大力推进建设创新型大学步伐,营造浓厚的校园创新创业氛围,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秉着“崇尚科学,追求真知,锐意创新,迎接挑战”的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在成立至今短短的三年时间里,通过不断组织学生参加创新创业讲座、报告等系列活动,对创新创业活动项目进行自己资助等方式,鼓励了一大批本科学生积极投身创新创业活动中去。
规范日常管理,完善队伍建设,鼓励大学生投身创新创业活动 为鼓励大学生投身创新创业活动,我院在成立之初便建立了《公共管理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制度细则》(见附件1),将学院创新创业工作的日常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在队伍建设方面,学院组成以院长左高山教授、党委副书记赵平副教授为首的学生创新创业专家指导小组。实行“双轨导师制”,在学生自愿选择的基础上聘请学院各系专业老师与优秀研究生作为学生的学业导师和班导师,与导师形成一对一指导方式,指导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从指导老师那里学到了所需的专业知识,更扩展了自身的知识结构,增强了沟通组织能力,培养了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建立学院品牌,强化基地建设,鼓励大学生投身创新创业活动。
根据实际情况,学院领导意识到,学生在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时,因为没有资金支持,很多优秀的项目被迫停止了。因此,为了能让学生创作出更加优秀的创新创业作品,从2009年建院起,学院拿出部分资金资助学生进行创新创业课题的研究,在继承原政治学与行政管理学院品牌创新项目“五高杯”的基础上,建立学院新的“五高杯”大学生创新性实践计划项目,增加创业团队的申报资格,作为学院新的创新创业基地。2010年,经过学生自行申报课题,学生答辩,专家小组评审,学院共评出十项品牌项目,每项资助1000元;2011年,学院更加大投入,拿出20,000元支持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见附件2)。为进一步引导大学生自觉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成才之路,让大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提高大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同时为推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经与株洲攸县石羊塘镇友好协商,学院在当地挂牌建立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组织同学参与实践。学院的举措大大鼓励了广大同学,参加创新创业活动的团队越来越多(见附件3)。
注重引导培训,指导实地调研,鼓励学生投身创新创业活动。
2010年至今,学院每年都会举行关于创新创业方面的系列讲座和培训,邀请优秀创新创业团队成员对广大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积极动员引导,并指导实践培训。举办各类创新创业讲座及培训近10场,邀请嘉宾人数近20人次,参加讲座培训的学生达1500多人次(见附件4)。
从原政治学与行政管理学院到现在的公共管理学院,我院涌现出不少十分优秀的创新创业团队,对带动整个创新创业活动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
在2011年文秘助手塔尔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立项中,我院方艺惟团队的“星辰商务服务有限责任公司”项目、方志昂团队的“校园自行车服务工作室-“CSU百速客”项目、金仁涛团队的“中南“饮食快餐休息闲所”项目获得了经费立项,实现了我院在“米塔尔”创业项目立项零的突破(见附件5)。在米塔尔学生创新项目立项中,我院姜永喜团队、沈吴越团队等9个团队获得立项资助(见附件6)。
2011“小榄智造”创业奖励金项目,我院研究生刘然团队的“智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项目和本科生郑越团队的“爱Dear商务有限责任公司”项目获得立项资助,我院创业立项再获突破(见附件7)。在2011年“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立项项目中,我院共有13项创新项目获得经费立项,其中国家级立项2项,省级立项1项,校级12项(见附件8)。在2010年中南大学“百千万”暑期社会实践立项项目中,我院共有31项项目立项,其中经费立项15项(见附件9)。在2010年中南大学自由探索研究创新基金立项项目中,我院共有4项经费立项(见附件10)。在我校第七届“升华杯”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我院共有6个项目团队获一等奖,另有5个项目团队获得二等奖、1个项目获得三等奖。
在学院党政的积极指导和支持下,我院社会学0701班杨梽成创办的长沙市三道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获2010年长沙市第一批创业富民专项资金资助,获得70000元经费支持。行政管理0902班黄璐在学院老师的指导和关怀下,注册创办了“九川文化有限公司”,成功的迈出了大学生创业的第一步。另外,学院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建成的社会调研中心也在积极申请校内外的各大创新创业项目。
加强宣传力度,拓宽信息平台,鼓励学生投身创新创业活动。
学院在积极教育指导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外,还十分重视宣传力度和信息平台的拓宽。为此,学院特别组成创新创业记者团,对学校、学院各类创新创业活动的实时动态进行报道,让广大学生能够在第一时间了解学院在创新创业活动方面取得的成绩,增强学院创新创业的氛围。另外,学院增设了短信平台、创新创业贴吧、创新创业QQ群、创新创业教育人人首页等信息平台,改版研究生刊物《治道》为学院创新创业交流杂志,还在各个班级增设创新创业委员,都是旨在拓宽信息发布和经验交流的平台,使广大学生能够及时了解校内外各类创新创业活动,并积极鼓励学生投身创新创业活动中去(见附件11)。遇到的问题及建议。
当然,学院在创新创业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主要集中在创业活动上。首先是基础环境的限制。我院在创新教育与实践方面有着优秀的历史传统和学院氛围,培育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创新人才。但是在创业活动方面,学院因受到基础环境的限制,没有在学院当中形成良好的创业氛围,在创业激情的激发和创业团队的培养上因基础环境的影响受到了一定的限制。针对这个问题,学院将在未来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中,积极宣传我校优秀创业团队,广泛号召广大学生投身创业活动,争取在学院当中形成良好的创业氛围。
其次是客观条件的限制。我院作为文科学院,虽然在创新方面有着一定的专业优势,但是在创业方面受到专业知识等客观因素的限制,无法了解与创业相关的一些理论知识,影响了培养优秀创业团队的培养。针对这一问题,学院奖积极邀请在创业方面有深入研究的老师学者,开办讲座和培训,在学生当中普及有关创业的基本理论知识。
再次是资金投入的限制。创业团队对资金要求高,学院因受到活动资金方面的限制,无法形成良好的创业基地,对学生的创业活动进行经费支持。针对这一问题,希望学校能够加强在学院创业基地建设上的经费投入,帮助一些较小的学院建立健全创业激励体系。最后是培训条件的限制。学院因受到自身专业的限制,没有在创业方面十分有经验的老师作为指导,同时缺少一些必要的培训设备、培训场地和培训材料,无法很好的对学生进行创业方面的教育和指导。针对这一问题,学院将积极联系优秀创业团队来我院讲学,为广大学生答疑解惑,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上的投入,建立健全创新培训良性机制。
2.社会工作创新创业 篇二
同志们:
今天, 我们在此召开全国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经验交流会。这次会议的主题是认真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 学习贯彻刘延东国务委员重要讲话精神, 总结交流经验, 明确工作任务, 努力开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新局面。
今天上午, 刘延东国务委员出席中国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经验交流会暨全球创业周峰会开幕式并做了重要讲话, 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延东同志的讲话, 深刻阐述了创新创业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作用和意义, 对进一步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我们要深刻理解把握, 认真贯彻落实。刚才, 教育部授予了辽宁省教育厅、杭州市、长沙市“国家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称号, 10位省市、高校的同志和自主创业的毕业生代表做了很好的发言, 我听了很受启发。
下面, 我就落实延东同志的讲话精神, 进一步做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谈三点意见。
一、充分肯定近年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取得的成绩
近年来, 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各高等学校大力推动、社会各界热心支持, 正如延东同志上午概括的, 初步形成了“政府促进创业、市场驱动创业、学校助推创业、社会扶持创业、个人自主创业”的生动局面。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 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政策扶持体系基本建立
2010年, 胡锦涛总书记在深圳改革开放三十周年考察时指出:“国家的未来在创新, 创新的希望在青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连续几年都提出要“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刘延东国务委员对鼓励和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多次做出重要批示。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和指示为我们推进创新创业工作指明了方向。近几年, 国务院办公厅多次下发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文件, 强调要鼓励和支持毕业生自主创业。国务院有关部门密切配合, 通力协作, 先后出台了小额担保贷款、贴息、创业培训等多项政策。2010年, 人社部、教育部等部门共同实施了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等部门联合出台了大学生自主创业三年内每年减免8 000元税收优惠政策, 进一步加大了对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扶持力度。
(二) 地方政府因地制宜, 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
各级地方政府积极行动起来, 把促进大学生创业作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就业的重要措施, 全力推进。一系列地方性政策措施陆续出台。辽宁、江苏、四川、云南等省针对高校毕业生创业企业出台了多项税收减免政策。重庆对大学生创办企业给予一次性的创业补贴, 最高可达5万元。河南、山东等省推出了高校毕业生“试营业”制度, 实行货币出资“零缴付”、经营场地“零成本”、服务创业“零收费”等措施。大学生创业扶持资金普遍设立。截至2010年各级政府和高校设立的大学生创业资金累计已达16亿元, 其中省级大学生创业资金10.85亿元, 地市级资金2.57亿元。创业孵化基地广泛建设。截至2010年, 各地各高校共建立2 000多个创业实习或孵化基地, 总面积达330万平方米。
(三) 教育系统积极探索,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进入到全面推进阶段
2002年, 教育部在9所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试点工作。去年4月, 印发了《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并专门召开视频会议, 明确要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这标志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进入到全面推进的新阶段。各地教育部门都把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采取多项措施予以推进。很多省市建立了创新创业指导中心, 组织编写了创业教材, 开展了创业师资培训等。江苏、河北等省市开展了创业教育示范校建设, 辽宁省成立了创业教育教研室, 福建省实施了“十百千万”大学生创业助力计划。各高等学校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为重点, 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活动。目前全国已有66家国家大学科技园建立了“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南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很多高校成立了创业学院、创业中心或创业研究机构。浙江、江西、广东等地高校开发“虚拟创业”“商务模拟”等创业实践活动, 增加学生的创业体验, 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实战经验。2010年, 各地各高校共举办创业大赛、论坛等活动2万余场, 参加学生超过300多万人次。
(四) 社会各界大力支持, 大学生创业指导和服务进一步加强
大批的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积极承担起播撒创业精神、传授创业经验的社会责任, 通过担任创业导师、提供“一对一”辅导等方式, 对有创业意愿的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各类社会创业机构积极开展对大学生的创业培训、创业咨询、贷款融资、风险评估、项目孵化等创业服务。新闻媒体也广泛宣传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政策, 宣传创业成功的典型, 积极营造支持和鼓励大学生创业的良好氛围。在社会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下, 大学生认同创业, 敢于创业, 乐于创业的观念正在逐步形成, 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进一步提高, 自主创业的人数逐年增长。2010年, 全国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人数总计达到10.9万人, 比往年有大幅度提高。
经过这些年的努力和探索, 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并且积累和形成了许多重要经验。一是政府重视是做好创新创业工作的有力保障。从中央到地方, 各级政府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在制定政策、搭建平台、完善服务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保证了创新创业工作的顺利开展。二是整合资源是促进创新创业工作的重要机制。创业工作涉及面广, 政府部门层面涉及教育、科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税、金融、工商等多个部门;社会层面有各种创业教育、服务机构;高校内部涉及就业、学工、教学、科技、团委等多条工作战线。经过几年的努力, 政府、社会与高校的内部及相互之间初步形成了分工协作、资源共享的良好工作机制。三是注重实践是开展创新创业工作的重要途径。高校除了在专业课、通识课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 还普遍依托各种科技活动和竞赛、创业大赛、创业沙龙等在第二课堂开展各类创新创业活动, 依托“产学研联盟”“校企联盟”、大学科技园等多种平台加强大学生的创业实践。四是典型引路是推动创新创业工作的有效手段。通过评选、表彰和宣传“创业教育示范校”、创业先进典型等, 以点带面, 辐射、引领和推动更多高校做好创新创业工作。
同志们, 我国高校创新创业工作成绩的取得, 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的结果, 是地方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高等学校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的结果。借此机会, 我代表教育部, 向在高校创新创业工作一线辛勤耕耘和开拓的同志们表示崇高的敬意, 向关心和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的中央有关部门、地方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在新的起点上深入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
当前, 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 世界经济结构加快调整, 宏观就业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 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党的十七大提出要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提高教育质量, 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对于高等学校来说, 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是服务于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战略的迫切需要;是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发展战略, 促进青年大学生充分就业的重要途径;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 推动高校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功能有机融合, 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手段。
我们要站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历史新起点上, 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 把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作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作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一条重要途径, 力争用5年左右的时间, 逐步实现“创业政策比较完善、创业教育基本普及、创业平台较为健全、创业氛围更为浓厚、创业成果更加丰富”的高校创新创业工作目标。为此, 我们要突出重点, 从强基础、搭平台、重引导三个方面入手, 把创新创业工作引向深入。
(一) 强基础, 着力打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环境
今年, 教育部将研究制订高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 各高等学校要突出“五个重点”, 着力构建全覆盖、分层次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重点,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注重学思结合, 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从以知识传授为主向能力培养为主的转变、从以教师为主导向以学生为主体的转变、从以讲授灌输为主向启发探究为主的转变。这是创新创业教育必须实现的一个根本转变。要把创新创业教育有效纳入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体系, 逐步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要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为重点, 强化创业实践环节。注重知行统一, 创新创业实践活动要与专业实践教学有效衔接, 开发一批创业实践类课程, 开展创新创业大赛、讲座、论坛等第二课堂活动, 加大对学生课外科技及其他类型创新活动的资助, 培育有潜力的创业项目。要特别重视加强与企业和社会的合作, 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场地和锻炼机会。要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重点, 探索有利于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的培养模式。注重因材施教, 对有创业意向、创业潜能的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推进和完善学分制, 探索将创业实践纳入学分体系等。鼓励有条件的高校设置创业教育研究机构。要以丰富教师实践经验为重点, 加强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高校要积极从社会各界聘请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专家学者等作为兼职创业导师, 支持本校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 鼓励教师参与社会创业实践, 加快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的高素质创新创业教师队伍。要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重点, 改革教育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改变单纯以学习成绩来评价学生的标准, 根据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 建立科学、多样的评价标准。把未来学生创业参与率、成功率作为评估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指标。
(二) 搭平台, 着力优化创新创业的制度和服务环境
各地教育部门和高校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 争取多方支持, 采取有效措施, 重点建好三个创新创业的支撑服务平台。一是要着力建好政策平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主动与当地发改委、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科技、工商税务等部门沟通协调, 建立健全工作联动机制, 进一步加大财税、金融、工商等政策的落实力度, 争取为大学生创业出台更有力的扶持政策。高校要充分利用教学、科研、校办产业等资源, 出台学校扶持大学生创业的措施, 如设立“种子基金”“创业苗圃”、开放实验室等, 支持学生创业实践。二是要着力建好创业实践和孵化平台。各地教育部门和高校要结合本地实际, 充分利用高新园区、科技园区等建立大学生创业实习和孵化基地, 为入驻的大学生创业企业提供场地优惠、投资融资等服务, 促进大学生创业项目成功孵化。三是要着力建好信息化平台。今天上午, 刘延东国务委员开通了“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 创业网要围绕大学生创业需要, 开展全天候、全方位、多功能的信息服务。各地、各高校也要积极搭建本地信息化服务平台, 采取网上网下相结合的方式, 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创业培训、项目开发、开业指导等“一条龙”服务。
(三) 重引导, 着力营造鼓励创新创业的校园文化环境
胡锦涛总书记在2008年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必须以创新文化激励科技进步和创新。”延东同志上午讲话也特别强调了要营造鼓励创新创业的文化环境。从长远来说, 构建一个适于创业者成长的文化环境比仅仅扶持几个创业项目更为重要。为此, 高校要树立一个理念, 加强两个教育。一个理念就是要树立有利于创新创业人才成长的教育理念。要在教育系统广泛开展关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大调研、大讨论, 引导广大师生树立科学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两个教育就是, 一是要加强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教育。培养大学生尊重科学、勇于探索、敢为人先、积极进取的创业精神以及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二是要加强创业风险意识教育。帮助学生了解创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增强自信心, 不断提高防范和规避风险的意识和能力, 在校园里形成推崇创新、尊重创业、宽容失败的文化环境。
三、切实把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落实”是2011年全国教育工作的关键词、核心词, 也是做好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的关键。各地教育部门和高校要紧紧抓住“十二五”规划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机遇, 紧紧抓住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重要机遇, 紧紧抓住高等教育着力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机遇, 紧紧抓住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创业就业的重要机遇, 分析新形势, 研究新思路, 提出新举措, 明确新要求, 把大学生创新创业自主创业工作摆在突出重要位置, 全力以赴抓好落实。
一要加强领导, 创新体制机制。目前, 高校创新创业工作各地的进展情况还不平衡, 一些地方还存在着认识不高、重视不够、办法不多等问题。各地教育部门和高校要把创新创业工作摆在重要议事日程, 切实落实“一把手”工程, 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 分管领导全力抓, 确保机构到位、资金到位、人员到位、责任到位。要深入高校、深入院系、深入师生, 加强对创新创业工作的重点难点督促指导。要进一步整合资源, 建立健全“创业政策、创业基地、创业教育、创业指导和服务”四位一体、整体推进的体制机制。
二要因地制宜, 加强分类指导。创新创业工作没有固定的套路、统一的模式, 各地面临的实际情况千差万别, 必须结合省情, 大胆探索、改革创新。各地要从实际出发, 根据不同层次不同类型高校的目标定位、办学特色, 加强分类指导和管理, 引导高校探索体现区域和专业特色的创新创业工作模式。各地要在充分借鉴已有经验的基础上, 创造性地制订推进措施, 在创新创业工作中追求创新。
三要抓住关键, 力求重点突破。创新创业工作涉及教育内部、外部方方面面, 要通过关键点的突破带动整体工作的推进。各地教育部门要将重点放在资金投入、实践场地、师资队伍等方面, 主动协调争取得到地方财政、各类高新科技园区和行业企业的最大支持。要抓住每一项重点政策, 每一个重点项目, 制订出路线图、时间表, 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落实, 一个步骤一个步骤地推进。
四要加强宣传, 营造良好氛围。舆论宣传是推动创新创业工作的有效手段。会后, 我部将组织大学生创业典型巡回报告团、举办创业高峰论坛。各地各高校也要把新闻宣传作为推进创新创业工作的重要内容, 把新闻媒体作为推动工作的重要力量, 大力宣传各地、各高校创业工作的新举措、新成效, 特别要大力宣传大学生创业的先进典型, 以点带面, 充分发挥创业典型的示范和激励作用, 在全社会形成重视创新, 鼓励创业的良好氛围。
最后, 我要特别强调做好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今年, 普通高校毕业生总量规模达660万, 就业工作形势依然严峻。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强调“继续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首位”。这是继2009年国务院提出“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当前就业工作首位”之后, 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一个新提法、新要求, 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高度重视。各地教育部门和高校要认真贯彻中央精神, 进一步增强做好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主动争取当地党委政府的重视, 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 切实在政策措施和工作举措中落实“放在首位”的要求。
当前正值2010届高校毕业生求职招聘的关键阶段, 要重点抓好四项工作:一要着力做好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工作。继续深入实施“特岗计划”“到村任职”“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项目, 落实科研助理就业项目;组织好“基层农技推广特设岗位计划”等新项目的实施;切实做好首届1万余名免费师范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二要深入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优质服务年”活动。持续不断地组织校园和网络招聘活动, 充分利用行业、企业及校友等资源, 为毕业生尽可能多地提供就业岗位信息。通过就业指导课和个性化咨询, 将就业指导服务真正落到每一位毕业生。三要大力做好高校毕业生入伍预征工作。按照总参谋部的工作安排, 将于4月8日召开会议, 启动2011年预征工作;各地各高校要进一步加强军地配合, 积极开展“预征工作周”活动, 加强政策和典型宣传力度, 精心组织好网上预征报名工作, 确保完成2011年征集高校毕业生入伍的目标任务。四要重点做好就业困难群体的援助和帮扶工作。近期我部专门下发了做好就业帮扶工作的文件。各高校要以满腔热情和高度负责的态度, 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 为困难群体毕业生办实事、解实困。要积极通过组织专场招聘、开展“一对一”指导、给予求职补贴等措施, 帮助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少数民族毕业生、残疾人毕业生以及就业困难的女大学生尽快落实就业岗位。另外, 各地各高校要密切关注就业工作进展情况, 注意总结好的经验和做法, 及时将有关情况报送我部。
同志们, “十二五规划”已经启动实施, 教育规划纲要进入全面落实的关键一年。让我们立即行动起来, 切实加强领导、狠抓落实, 加大力度, 共同营造支持和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 努力开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新局面!
3.社会工作创新创业 篇三
当前职业教育存在不足之处,最突出的就是因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养成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束缚,学生自主意识和创业能力比较弱,缺乏独立生存的能力。为改变这种状况而提出的“创新教育”,表达的是一种教育价值取向,即接受“创新教育”的职业学校学生,应该是拥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人。而所谓创业教育是开发和提高学生创业基本素质的教育,是一种培养学生的事业心、进取心、开拓精神、冒险精神,进行从事某项事业、企业、商业规划活动的教育。
一、职业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1.市场经济时代呼唤创新创业教育
当今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本质就是创新。“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大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个人发展的需要,更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
2.时代发展要求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
国际上的发展趋势是大企业所需要的劳动力越来越少,随着社会需求的日益多样化,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中小企业的数量比将会出现一个快速增长的趋势。职业学校要大力培育学生的创业意识,积极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
3.素质教育注重培训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党和国家为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重大举措。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是职业学校落实素质教育的重点。职业学校直接为经济建设和劳动就业服务,一大批有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对提高国民素质和综合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当前职业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紧迫性认识不足
目前,很多职业学校只把招生是否达到指标当作工作重点,而忽视了学生毕业就业这个实际问题。其实,学生的就业状况直接影响着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向社会输送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创业能力的劳动者才是职业学校办学目的所在。
2.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理解不够
不少职校将创新创业教育当成是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的简单相加,其实两者是相互融合、相辅相成的。
3.师资素质不高和实验操作设备投入不够
我国相当部分的职业学校是普通学校转型而来的。普通学校已形成的教育教学管理、教学方法的实施仍在职业学校延续,无重大突破,教师的理论功底和实际操作能力及思维方式与当今职业教育发达的国家有着相当大的差距。另外,职业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的设备投入不足,这也制约了创新创业教育实施和发展。
4.创新创业教育的实用教材严重滞后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而现有的教材理论深度过深,容量过大,缺乏相应的技能训练,忽视能力的培养。
5.创新创业教学设备落后,教学方法陈旧
“说教式”、“满堂灌”的现象普遍存在,严重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
三、职业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思路与对策
1.充分认识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职业学校一定要不断摸索出一条适合当地实际、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路子,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并积极宣传创新创业教育及成果。
2.教师素质水平要跟上创新创业教育的要求
职业学校的教师不仅要“授业解惑”,更应该教会学生学会思考,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善于诱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发挥专业优势,寻找市场之所需,通过创业能在经济发展的社会竞争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体现自己的价值,这就要求教师要有广博的理论、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启迪,鼓励学生以新角度去思考问题,用新方法去解决问题;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力求创建一种师生互动,共同参与的和谐教学氛围,根据教材特点,尝试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打破传统教学的时空限制,寓教育、教学于社会实践和外出考察参观中,或开办专家讲座,请成功人士现身说法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运用创新思维来思考现实问题。在条件成熟时,鼓励学生尝试自主创业,并提供各方面的指导。
3.教材内容和教学形式要体现创新创业教育
创业的前提是创新思维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职业学校要根据职业教学的特征,针对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方法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讲问结合,穿插案例、游戏、测试、模拟于其中,使学生乐意参与,激发学习兴趣。教材要以时代性、适应性、新颖性、应用性融为一体,以创新创业能力的形成为主线,涵盖创新创业的概念,基本理论和所需的心理、技能以及创办小企业应知的基本知识,基本法律等,使得学生得到创新创业的知识和技能。教材要深入浅出,力求在教育中达到培养创新创业性人才的目的。对学生毕业后步入创业之路起到指导作用。
4.高校创新创业工作总结 篇四
1.例会:每周的例会,我们积极参加,基本上做到0迟到0请假。我们认真开会,做好会议记录,会场纪律良好,开会气氛活跃,大家都积极地讨论,争取把工作做好。
2.讲座:我们听过很多关于就业创业的讲座,例如:“传译国际海文考研讲座” “财大网商创业宣讲会” “就业创业交流会” “社会实践成果展” “关爱女性健康讲座”等等
3.活动:关于“移动校园时尚达人赛”,“女生节”,“校团委学生会联谊晚会”
4.素质拓展:积极参加校团委学生会每周一次的素质拓展
5.上传关于“新闻大看台”的文件,搜集查找有关大学生就业创业的信息、
6.两代会志愿者:20xx年11月17、18号我校举行了 第十二次团代会和第二十六次学代会。我们作为志愿者积极、热情、主动、真诚为两代会服务,受到了学校领导的高度赞扬和评价。我们还被评为了优秀志愿者。
二、工作感想--我们学到了什么
1.每一次例会,我们严于律己,通过例会我们加强了时间观念,增强了集体观和责任感。
2.通过很多次活动,让我们学会抓住锻炼自己的机会,让我们充分展示自己。
3.通过听讲座,参加素质拓展,开阔的自己的视野,提升自我素质,让我们不断改变更新自己的思想。
4.通过上传文件,搜集信息,丰富的自身就业创业的知识,提高了我们的学习能力。
三、存在的不足:工作量太小,缺少实践的机会。
四。部门招新
就业创业导航站完成20xx秋季招新活动,有14位新成员加入的导航站这个大家庭,有两位成员殷萍,赵志颖因为自己是太忙无法兼顾导航站的工作,自动退出了。剩下的12为成员继续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工作。
五、工作设想与展望
5.暑期社会实践创新创业项目 篇五
主题1大学生创业者的创业活动调查
本主题围绕大学生创业者在创建企业之前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包括创业者的各种经历,分析创业者通过什么方式获得创业经验及如何识别创业机会,旨在探讨如何提高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大学生获得创业经验及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的路径。
本主题的调查对象大学生创业者是指已创立公司的大学生,或者是大学毕业工作一段时间后自己成立公司的创业者。本主题要求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创业者的方式,问卷调查样本不能少于200份,访谈企业家数量不能少于20人。
主题2高等教育创新调查
本主题围绕各高校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开展的一系列教学与实践改革,包括创业教育与创业能力、就业能力提升调查;当代大学生愿意接受的高等教育创新方式、创新内容等;调查大学生对高等教育创新的诉求。旨在探讨高等教育创新路径及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本主题的调查对象在校大学生或者是大学毕业生。本主题要求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在校大学生或者是大学毕业生,问卷调查样本不能少于500份,访谈在校大学生或者是大学毕业生数量不能少于50人。
附件二:“创新创业”社会实践要求
项目立项批准后具体要求:
第一阶段:2012年7月1日前提交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及确定调
查对象,经过审批、修改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后方能开展第二阶段工作。
第二阶段:2012年8月15日前提交原始调查问卷和访谈记录,需
要将获取的数据输入软件提交CD刻录盘。
第三阶段:2012年9月1日前提交电子版和纸制版调查报告。调查真实、分析可信,有理论支撑和数据分析的高质量调查报告给予奖励,并直接进入2013年暑期社会实践重点项目立项。
6.创业创新活力和谐工作总结 篇六
一、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抓指标,平稳推进经济发展
1.经济发展稳步上升。截止8月底,实现固定资产投资0.6亿元,完成年度目标的85.71%;实现规上企业营业收入86.07亿元,完成年度目标的62.82%;新引进企业(含企业)税收3192.22万元,完成年度目标的79.8%;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6906万元,完成年度目标的87.5%。
2.招商引智成效明显。截至9月,实现引资47.9亿元,其中市外内资8.3亿元,完成年度目标的83%;引进各类企业386家,完成年度目标的96.5%,其中新材料企业38家,完成年度目标的108%;创新创业团队47个,完成年度目标的94%;优质初创型目标企业14家,完成年度目标的93%;有7家企业在资本市场融资过一轮,完成年度目标的70%。同时,中心积极组织参加中国宁波科技人才周、第四届中国机器人峰会、海外学子创业周、大连海创周、海智之旅等招才引智活动,努力推进高新区海外人才引进工作。截至9月,新引进海外人才68名,其中区级以上人才计划目标人才45名,完成年度目标的75%;新增优秀人才项目落户数42个,完成年度目标的70%。
3.科技工作成果喜人。截止9月,技术交易总额1.28亿元;新认定创新型初创企业46家;新申报发明专利216件、新授权发明专利103件,新申报高新技术企业11家。完成20创业园、浙大科创和甬港现代等3家国家级孵化器企业认定工作,有241家企业通过认定。推荐133家企业申报区产业扶持资金、科技项目经费,申请补助2183.5万元;46家企业成功备案为市年第一批创新型初创企业暨浙江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坤德、圣瑞思、康铭泰克等32家企业分别入选区瞪羚企业培育名单、区初创示范企业培育名单、区创新示范企业等,德塔森特、帝友新材料、乐科文化等38家企业认定为2017年第一批区优质创新创业项目和2017年区企业工程(技术)中心。
(二)抓实效,不断优化创新创业平台
1.推进“以赛引商”平台建设。新材料全球行业大赛和天使中国创业大赛作为招商引智的重要平台和抓手发挥着重要作用。市“3315计划”系列大赛之一的`新材料全球行业大赛于今年3月启动,共吸引200余个项目报名参赛,经过南京、成都、哈尔滨、美国硅谷4场现场选拔赛以及欧洲、亚洲2场视频路演选拔赛,53个项目晋级半决赛,共有10个项目入围总决赛。最终,“年产1000吨LCP树脂项目”、“ECOR亿歌绿色材料技术全球革命项目”等项目获得大赛前十名。目前,已有盈诺新材料、阿泰齐新材料、宏搏高科医疗器械3个项目落户。天使中国创业大赛历经上海、南京、苏州等共8场100余个项目选拔赛,23个项目晋级半决赛,并决出了大赛前10强。目前,已有板辉无线充电、源圣新材料2个项目落户。
2.推进人才计划申报工作。中心各部门密切配合,联合人才中介机构,克服了时间紧任务重的不利因素,顺利完成了区级以上人才计划申报工作。今年,中心有20个项目入选区“高新创业精英”计划(团队14个、个人6个),5个项目入选市“3315计划”(团队C类2个,个人3个),成功引进2名“国千”人才、3名“省千”人才落户高新区创业,顺利完成了人才计划申报工作。同时,中心高度重视“高新创业精英”计划及市“3315计划”入选项目落户工作,做到抓早、抓紧、抓实。截止9月,20区“高新创业精英”计划项目已办理注册企业9家,正在注册4家,6个项目筹备中。
3.推进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建设。为进一步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中心根据实际发展情况,不断完善新材料联合研究院、宁波众创空间、投资广场等创新创业服务平台。一是内外兼修,新材料联合研究院取得新进展。印发《关于入驻平台对外服务流程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关于印发入驻平台日常管理考核暂行办法的通知》等内部管理制度;不断优化品牌形象,在做好接待宣传工作、推送公众、出版工作简报等同时,协助参与国家新材料测试评价中心区域分中心竞投标、申报市级众创空间备案等,进一步提升研究院整体实力。二是活动丰富,宁波众创空间激发新活力。截止9月,各入驻平台机构累计引入创客团队项目48个,企业87家,累计举办项目路演、沙龙培训、资本相亲会等各类活动161场次;甬港首届创业辩论大会、第二届中小学创客大赛、第三届中国创客创业大赛等创客赛事活动不断,参赛项目300余项。三是加强监管,投资广场实现新突破。今年以来,中心对落户的股权投资公司、股权投资管理公司等337家投融资机构和193家投融资服务机构进行走访、联络、了解情况,及时更新投资广场数据库,新增动态项目库项目29个,现有融资需求入库项目130个。纬诚科技、共享雨伞橙伞、康铭泰克、科廷光电等项目获得投资达1.32亿元,美诺华药业在上交所主板上市,美丽租网络、聚思信息等35家企业在宁波股交中心挂牌。
(三)抓管理,不断提升综合服务能力
1.强化监督,保障园区发展平安和谐。以“平安护航”和争创“文明城市”五连冠为契机,中心结合园区发展实际情况,通过“严排摸”、“勤汇报”、“强培训”、“善调解”,推进综治维稳及安全生产工作。一是“严排摸”,各部门、管理公司和园区物业等联合进行分组排摸工作,共组织维稳隐患排摸企业200余家,组织安全生产检查20余次。二是“勤汇报”,建立常态化的情况汇报机制,及时上报中心维稳形势分析情况、平安护航工作情况,保障信息传达通畅。三是“强培训”,先后组织参加创新创业园安全生产培训、安管员培训,开展消防车进园区、消防演习等系列安全生产月活动,确保园区企业生产稳定。四是“善调解”,中心积极配合区劳动监察大队协调并妥善解决浙江华奕生态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浙江金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员工离职纠纷等欠薪问题。同时,积极跟踪昊丰文化、瑞商信息、中赢瑞银等公司资金纠纷事宜。
2.紧抓落实,提升内部管理品质。一是做好中心巡察、审计工作。积极支持、全力配合区巡察组对中心开展的全方位巡察工作以及区审计局对中心的-年度财务收支审计工作,把巡察和审计工作作为对中心各项工作的一次“全面检阅”。二是细化信息宣传工作。制订中心信息考核办法,成立信息宣传小组,将信息宣传指标下达各部门。截止9月,共主动公开政府信息85条,6则新闻在《浙江日报》、《宁波日报》刊发。三是落实行政接待工作。截止9月,共接待北方信息控制研究院集团、温州市党政代表团、中国工程院院士等各地党政代表团、海外高层次人才访问团、科技工作调研组等参观考察90余批次、1400余人。四是做好园区后勤保障工作。推进A区、C区停车收费系统安装等相关工作,完成停车管理系统工程地基部分,将于11月初试行收费管理;完善园区标识标牌制作,目前已完成A区标识标牌安装,B、C区预计于10月中旬落实到位。
3.创新服务,树立党群工作优质品牌。中心党群工作紧紧围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以学习强化党员素养,以排摸规范组织建设,以活动营造党建氛围,积极推动党群工作向实事化、社会化和服务型转变。一是认真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园区党委共召开了2次部署会和2次推进会,印发每一阶段的学习方案和实施计划。组织专题会议传达贯彻总书记系列讲话、省及市委相关会议精神,迎接省委“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督导小组的现场督导,并获得了肯定。二是扎实做好两新组织排摸工作。通过实地走访、电话、邮件等方式共排查两新组织4691家,其中已建档两新组织1159家。并根据排摸的实际情况,调整、新设了中共宁波国家高新区(新材料科技城)研发园企业第一联合支部委员会等7家联合党支部,单建宁波安联检测有限公司等3家党支部。三是积极举办党建亮点活动。先后组织开展了“真情送温暖”慰问、“听见你的声音”朗读评比、“微心愿”认领、庆祝建党96周年、开展红色现场组织生活日等活动,成立创新创业园爱心基金和“众创先锋”志愿服务队,共募集资金60余万元、招募志愿者146名。
二、存在问题及不足
(一)重点项目引进力度不够
项目信息渠道仍偏少,造成重点项目落户不多。同时,外资项目进展困难。
(二)优质企业聚焦措施不够
中心对优质高成长项目的锁定和引进,优质高成长企业的发现、培育和资源集聚等方面的措施还不够;部分企业因相关政策配套问题,仍存在归属地无法判断、政策兑现难等问题。
三、下一步工作举措
(一)用好招商引资资源
为完成全年工作目标,中心将进一步转变招商工作思路,聚焦招商重点,明确招商方向,由招商引资向择优选资转变,由引进单个项目向引进产业链转变,在继续发展好新材料和智能制造产业同时,加快形成新的细分产业链和生态圈。一是用好招商平台。用好两个大赛和新材料联合研究院平台,进一步挖掘两个大赛的资源,强化与大赛各合作单位的合作关系,优化招商考核目标,力求大赛发挥更大作用。招商工作与新材料联合研究院“强强联合”,让研究院成为科研机构和研发平台、服务平台类项目的落地载体,政策载体,通过优质项目入驻,反哺研究院的发展。此外,中心将继续对招商平台进行引导、考核、扶持,进一步发挥其作用,同时引进培育一批新平台,并计划在北京、深圳各设立2个合作招商平台,上海、西安各设立1个平台,建立合作模式进一步探讨新的合作模式,实现利益共享,合作双赢。二是用好招商政策。用好区级科技政策优势,向招商重点项目倾斜,在招商阶段就由科技部门介入,共同为招商项目服务;争取工商、税务等部门支持,在规范管理的基础上为招商提供一定便利和倾斜。三是用好招商队伍。制定招商人员培训计划,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塑造中心招商队伍专业形象,提升招商专业化能力和水平;研究制定有实效的干伍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和发挥招商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在制度规范范围内提供保障条件,鼓励招商人员多出去,努力为中心多引项目。
(二)完善企业服务体系
下阶段,中心将以“服务企业”为宗旨,完善企业服务体系。一是完善企业服务走访体系。形成相对固定的企业走访计划,落实重点企业联系负责人制度,通过走访,第一时间掌握重点产业企业和税源企业的经营情况,快速响应企业反映的困难和合理诉求。二是完善企业服务管理体系。形成重点创业企业和税源企业信息全覆盖网络,积极推进企业分类管理与服务、创新型企业树优扶强、优质高成长企业资源集聚。三是完善新材料联合研究院服务体系。建立高区新材料企业名录,深入推进平台与企业间的对接与交流,成立新材料企业联盟,在高新区内形成一定影响力,提升研究院整体知名度。
(三)提升综合管理水平
7.社会工作创新创业 篇七
理工科高校里的文科学院在创新创业方面的优势主要是有更多的机会了解到互联网创业的总体趋势和潮流;培养创新意识和创业团队的整体氛围较好, 对文科学院有较强的带动作用;专业高科技人才多。
那么如何利用优势, 探索一条适合自身特点的创新创业成长与发展模式, 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在2015 年成立了创新创业俱乐部, 努力推进实现全院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创业实践氛围的带动。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从创新到创业全方位开展工作:
一、学院专业教师与辅导员组成导师团队
学院专业教师和相关辅导员共同作为创新创业导师, 专业老师的教学从课内延伸到课外, 由知识传授扩展到能力培养, 将任课教师侧重专业素养和思维能力的培养与辅导员注重思想教育和管理相互融合, 共同指导学生。利用专业教师的科研能力带动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提高, 激发文科生的科研兴趣。俱乐部导师也积极学习, 参加针对性的培训班, 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和知识储备。
二、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与技能培训
(一) 开展交流分享培训:利用学校在创新创业方面的优势资源, 定期邀请校内优秀创新创业同学到我院进行交流分享, 开展讲座和沙龙活动, 学院内部同学之间也定期开展分享活动。
(二) 组织模拟实训体系与企业参观:通过系统的企业经营模拟及校外定岗实习, 为文科学生提供全面系统的具有实际操作性的创新创业教育, 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与掌握创业知识和创业技能。
(三) 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和支持学生参与各种形式的创新创业活动, 引导学生积极创新, 并将创新成果向创业实践转化。对于参加创新创业的学生, 给予学分认定, 和创新创业单项奖学金评定奖励等, 形成长效机制。俱乐部内部也会每期末对创新创业优秀团队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三、成立科研小组
俱乐部组织成立科研小组, 指导学生积极申报中央高校基本业务费等科研项目, 统一对正式而系统的创新创业计划书和申请表撰写进行培训。导师利用自身的经验和创业知识, 为学生的创新选题把关, 寻找有创新价值的项目, 并帮助学生将创意实现。在科研小组成立不到一年以来, 学生创新项目的申报和通过率以及科研写作质量都有了大幅度提高, 已有多篇创新性文章发表到不同级别期刊, 带动提升了学院整体的创新氛围。
四、成立创意工作室和创业团队
(一) 鼓励学生凭兴趣组建创意工作室, 发挥文科生多才多艺的优势, 在理工科院校独树一帜, 通过工作室实践公司运营模式, 迅速提高学生创业营业水平, 俱乐部成立至今, 已经组建了“塑人”摄影工作室、polaris艺术工作室等, 体验创业公司运营, 孵化培育创业公司。
(二) 成立思博公益创业团队, 发挥专业优势, 致力于为电子科技大学周边教育水平相对落后的城乡结合部的中小学生及周边群众提供教育培训、策划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等服务, 团队代表获第二届“北极光- 清华”全国大学生创业实践赛银奖。
通过采取以上措施和方法, 条件成熟的创业团队成功注册成立了公司, 学院的创新创业工作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外国语学院学生成立创业公司主要有如下几种类型:
第一, 发挥专业优势, 成立外语专业类公司。发挥外国语学院学生专业优势, 将课堂语言学习成果成功运用到创业实践中来, 如英语专业学生翻译团队翻译了全国畅销书《大数据时代》, 并在成都注册成立翻译公司。第二, 发挥文科生优势, 成立文化产业类公司。文科生利用在创意, 撰写文案, 人际交往、产品运营和宣传推广的优势, 发挥特长。组建铭橙传播团队, 成立铭橙传播文化有限公司, 主要关注大学校园文化传播、创意设计、软件开发业务, 通过最有创意的方式引领校园文化活动的变革, 用最具影响力的方式助推校园文化建设。第三, 利用理工科院高校技术人才优势, 成立互联网公司。文科生在创业中要能与理科学生联合, 形成优势互补的创业团队, 邀请校内工科技术人才参与项目负责技术, 目前俱乐部已成立几个互联网创业团队并顺利孵化成互联网公司, 由文科学生担任首席执行官, 工科学生担任首席技术官。
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创新创业俱乐部是理工科院校的文科学院在创新创业工作上的探索, 目前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 但仍然还有很多需要进步的地方。
摘要:在当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 高校创新创业工作尤为重要。理工科高校中的文科学院又该如何找准定位, 在这股创业浪潮中摸索到一条适合自身的创新创业之路呢。本篇文章分析了理工科高校里的文科学院在创新创业方面所具备的优劣势, 以电子科技大学大学外国语学院创新创业俱乐部为例, 分析了他们所做的一些工作以及取得的成果。
关键词:理工科高校,文科学院,创新创业
参考文献
[1]董娜.《推进高校文科生创业就业工作的实践与思考--以苏州大学社会学院为例》[J].创新与创业教育, 2014 (6) .
[2]屈桃, 丁凌.《文科生创业能力培养效果与改进方式调查研究—以西部高校为例》[J].新闻世界, 2014 (11) .
8.社会工作创新创业 篇八
关键词: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思考
G647.38
一、新形势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背景形势
1.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
关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可谓是众说纷纭,最早来源于国外,其内涵为“培养学生从事商业活动的综合能力的教育,使学生从单纯的谋职者变成职业岗位的创造者。”[1]中国的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内涵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引导高等学校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内容和教学方式,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紧密结合,实现从注重知识传授向更加重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转变,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创新创业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以及创新能力,同时又注重实践,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其本质内涵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它是就业教育的拓展。[3]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是促进就业的新引擎,也是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2.“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的提出
2014年9月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李克强总理首次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要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态势。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又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府工作报告中是这样表述的: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既可以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又有利于促进社会纵向流动和公平正义”。从此全民上下掀起了新形势下大众创业、万众创业的浪潮。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提出把创业、创新与人、企业这几个关键要素紧密结合在一起,不仅突出要打造经济增长的引擎,而且突出要打造就业和社会发展的引擎,不仅突出精英创业, 而且突出草根创业、实用性创新, 体现了创业、创新、人和企业“四位一体”的创新发展总要求,揭示了创新创业理论的科学内涵和本质要求,为创新创业理论和实践研究开辟了崭新的新天地。[4]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提出具有重要的意义,符合我国发展实际,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同时扩大了就业渠道,另一方面也激发了全社会的创新潜能,以及创业的活力。
3.创新创业教育纳入高校课程体系
2015年5月13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的印发,全面部署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作,明确提出了总体目标,要求从2015年起全面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2015年6月2日,教育部在京召开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视频会议,对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作进行动员部署,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2015年12月1日,《教育部关于做好2016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教学[2015]12号)的印发,明确规定了从2016年起所有高校都要设置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对全体学生开发开设创新创业教育必修课和选修课,纳入学分管理。创新创业教育正式纳入高校课程体系。
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尚不成熟,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度不够。
2015年5月14日,在教育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副司长荆德刚解读《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时,明确提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教育理念滞后、结合专业不紧、文化氛围不浓等问题,教育体系亟待健全”。我国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目前处于探索起步阶段,虽然很多高校也已经意识到创新创业教育对于缓解就业压力的重要性,但整体来看,高校对此类课程的认知程度和重视程度与国家的期望值还存在很大差距,没有认识到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国家战略支撑的重要性。[5]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不够融合,课程开设大多数为了迎接评估,一些教师只把创新创业课程当成一般的必修课课程来上,过于注重形式。
2.创新创业类课程体系建设尚未完善,还不能很好地实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融会贯通。
2016年起,创新创业教育虽然正式纳入高校课程体系,但因没有成熟的课程体系可供学习与借鉴,有的高校甚至用讲座来代替课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不够完善,即便是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日渐活跃起来,可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受到约束,创新创业课程内容设置上存在过多缺陷,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不能融会贯通。
3.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匮乏,教师指导性不强。
由于高等院校过去没有开设创新创业课程,因此也缺少相应的从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专任教师,目前这方面的师资多是从“两课”教师或学生管理人员等岗位转变过来,专业知识存在缺陷。[6]特别是在孵化指导方面,对一些有创业知识和技能需求的学生,给予的创业孵化、导师指导等还不够充分,从而使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质量与课外指导均得不到良好的保证,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发展。
4.起步阶段经验欠缺,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造成了大学生创业“学校热,学生冷”的局面。
新形势下高校虽然注重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思想引领,不断的营造创新创业文化氛围,通过举办讲座、报告会、宣讲会,比赛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想燃起了广大学生的创业热情,但是由于起步阶段经验欠缺,导致学生的创业积极性受挫,参与性并不高。
5.新形势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机制不够完善,考核激励机制不够明确。
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目前缺乏长效机制。高校中指导性文件不够完善,缺乏合理的工作标准,不能保证创新创业教育长期有效地开展。另外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缺乏考核激励机制,尚不能通过目标与过程管理,不能很好的调动相关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发展。
三、新形势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思考
为切实做好新形势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高校应该形成学生创新创业的良好生态环境,从上到下关心和支持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建立各相关部门齐抓共管的长效工作机制,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作。
1.明确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责任,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专题调研;明确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责任,加强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建设;结合办学定位、服务面向和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制订专业教学质量标准,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办法,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激发创新创业灵感;改革教学和学籍管理制度,设置合理的创新创业学分,建立创新创业学分积累和转化制度。
(1)抓好创新创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发展。
教师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要求年轻教师参与创新创业教育,同时聘请公司、企业实践能力强的专家与教师共同担任学生实践指导教师,以提高实践教学效果,打造经验丰富、稳定的创新创业课程讲授教师队伍和项目指导教师队伍。[7]只有拥有良好的教师队伍,才能在创新创业知识和技能指导上给予学生最好的帮助,才能充分的指导创业孵化,保证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质量与课外指导同步,才能更好的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发展。
(2)完善人才培養方案,做好创新创业类课程建设,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相结合,做好第一课与第二课堂的有效衔接。
《教育部关于做好2016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教学[2015]12号)中明确规定了从2016年起所有高校都要设置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对全体学生开发开设创新创业教育必修课和选修课,纳入学分管理,也就是从2016年起高校将创新创业教育正式安如教学体系,制订专业教学质量标准。高校在进行创新创业教育顶层设计的时候要将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教学体系融为一体,[8]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并与专业相结合,做好第一课与第二课堂的有效衔接。一方面通过第一课堂提高创新创业意识和思维,做好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专业教育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大学生一般都是以自己专业知识为基础开始的创业之路,在需要人才的社会,大学生也深深认识到专业知识才可以帮助自己发展事业,这样更有利于他们创业的成功,[9]同时将创新创业训练内容与实践教学相融合,另一方面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加大宣传和孵化基地的指导,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能力,实现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融汇贯通。实行创业学分转换制度,争取多方支持,设立大学生创业专项基金,支持和培育自主创新创业团队,为创业团队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2.营造创新创业校园文化,搭建创新创业服务平台,激发学生创业激情。
营造创新创业校园文化,对自主创业学生实行持续帮扶、全程指导、一站式服务;为毕业生搭建创业服务平台,提供创业资讯、创业指导、项目展示、项目对接等服务;做好国家和省委省政府有关创新创业扶持政策宣传工作,组织好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大赛;设立创新创业专项资金及奖学金,不断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服务意见,为学生的成长提供多样化的实践空间,切实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努力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
(1)激发激情,提高认识。
通过创业讲座、创业论坛、职业规划课堂教学等途径,结合新生入学教育工作,唤醒学生创业意识,激发学生创业激情;提高认识,选拔有创业意向和创业潜质的学生,参加SIYB系统化的创业培训班;通过参加创业计划大赛、金点子设计大赛、挑战杯、营销大赛等途径,传授创业知识,培养创业素质,提升创业能力;通过对具备创业条件的团队,提供政策、场地、资金等服务,扶持自主创业,设立创新创业奖学金,鼓励大学生创业,打破大学生创业“学校热,学生冷”的局面。
(2)优化平台,强化服务。
关注省、市、区的创业动态,优化政府部门和社会资源,建设以“政策咨询平台、公共服务平台、孵化服务平台、专家顾问平台”为主要内容的服务体系,强化大学生创业指导、法律咨询、投资融资服务、技术指导服务、工商注册服务等。另一方面优化创业项目,利用电子商务的广阔市场前景,打造具有特色和文化底蕴的创业团队。
3.建立完善新形势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长效机制。
(1)结合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新形势,制定工作规划。
根据当前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新形势,建立完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作长效机制,制定合理的工作规划,明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任务和措施,明确牵头单位和协办单位,制定科学的指导性文件,使各部门充分发挥优势,密切配合,保证创新创业教育长期有效地开展。确定工作目标。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每项工作,都要结合实际,科学地制定出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工作目标,确定合理的工作标准。
(2)建立健全检查考核激励机制,将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纳入绩效考核体系。
建立健全检查考核激励机制,加强目标和过程管理,定期检查,推动工作。建立和完善针对师生的激励机制是调动教师指导和学生积极参与的重要保障,是确保创新创业教育长期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10]根据目标任务和时间节点,逐项进行检查和经验交流,掌握进度,找出差距,推动工作落实。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纳入绩效考核体系,年底拿出成果,公开评比,表彰先进,以进一步明确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方向,调动相关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学校上下协调行动,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提高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成效。
参考文献:
[1]施冠群,刘林青,陈晓霞.创新创业教育与创业型大学的创业网络构建———以斯坦福大学为例[J].外国教育研究.2009( 6);
[2]石国亮. 时代推展出来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J]. 思想教育研究. 2010( 10);
[3]张冰,白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概念之辨[J].高教探索.Higher Education Exploration.2014年第3期;
[4]王昌林.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论和现实意义[J].科技创业月刊, Pioneering with Science & Technology Monthly.2016年02期;
[5]李丽娜.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山东工会论坛Shandong Trade Unions Tribune.2015年03期;
[6]王燕,黄韬.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J].科技创业月刊, Pioneering with Science & Technology Monthly.2013年06期;
[7]谈晓辉,张建智等.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与探索[J].创新与创业教育,Journal of Innovation and Enterprise Education.2015年05期;
[8]沈洪科. 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的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教育教学论坛,Education Teaching Forum.2016年3月第13期;
[9]陈池.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路径探究[J].企业导报, Guide to Business. 2015 年第10 期;
9.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方案DOC 篇九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的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的有关精神,充分激发蕴藏在全县广大人民群众中的创业活力和创新能力,大力营造“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干部创事业、齐心创大业”的良好社会氛围,助推县域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快速发展,加快实现“五个XX”的奋斗目标,结合政务中心工作实际,特制定此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采取服务引导、政策支持、部门联动的方式,破除一切阻碍创业的思想束缚、机制障碍,创造更宽松、更优越的政务环境,提供更简洁、更灵活的服务环境。鼓励和引导各类主体投身创新创业实践,形成“人人创业、人人创新”的生动局面,推进县域经济总量提高、品质升级。
二、目标要求
以改革审批方式、规范审批和收费行为、优化便民服务为重点,力争到XXX年末,把我县保留的行政审批和非行政审批的XX个单位、XX项职能和涉及便民服务、社会保障服务的单位,全部纳入中心,设立窗口,统一办理;建成政务中心网络并联审批系统,构建与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网上服务体系。
三、工作任务
1、成立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成立政务中心“双创”领导小组,由政务中心主任为组长,负责本单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总体工作;政务中心副主任为副组长,负责组织实施、工作推进、行政审批监督等工作;其他科室负责人为成员,负责做好任务落实、信息反馈等具体工作。下设“双创”服务办公室,由主管联合审批的主任担任主任,“双创”服务办公室具体负责为创业者领办代办一切符合政策规定的创业相关手续。
2、拓宽“绿色通道”,延伸服务领域。在原有只对落户XX的重点项目办理联合审批的基础上,拓宽“绿色通道”服务领域,无论是小微企业、还是规上企业,不分行业种类、不分投资多少,只要符合相关要求,缴齐各种费税,确保安全稳定,一律都享有“绿色通道五项原则”的优先待遇,既:从简从快原则、一次性告知原则、限时办结原则、并联审批原则、责任追究原则。
3、完善体制建设,优化审批环境。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为工作契机,所有工作人员要不断提升服务态度和质量,对来访办事的群众都争做来有迎声、去有送声、问有答声、办事结果有回声的“四有新人”。着力协调各入驻单位落实创业富民措施,解决相关热点、难点问题,督促各窗口单位全面清理各类制约性文件和收费项目,简化项目立项、审批和办证手续,实行联合审批和一站式服务,对符合条件手续齐全的当场办理,对手续不齐的进行跟踪办理。公开入驻职能的项目名称、收费标准、收费依据和办结时限,批量印刷服务手册放在相应窗口发给办事群众,杜绝乱审批乱收费现象发生,主动接受广大人民群众监督。
4、健全网站功能,并联审批渠道。继续加强网络联合审批平台的建设,包括外网服务平台(中心网站)、内网服务平台、业务办理平台、政务公开平台、统计分析平台、监督考核平台、后台维护平台、数据交换平台和内部办公平台。把中心网站建成XX县面向社会服务的门户和窗口,实现服务项目的网上填报及受理、信息发布、网上监督、信息反馈等功能,使行政审批真正达到信息化。同时,要建设XX县网上公共服务事项数据库,全县所有纳入该系统的公共服务类项目的法律依据、办理流程、审批过程、办理结果等信息数据,全部进入该数据库。实现行政审批部门、流程、非涉密事项网上全覆盖,行政审批依据、条件、程序、时限、收费等内容网上全透明,部门编制、权力事项网上全公开。
四、保障措施
1、强化组织机能。以本单位工作实际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依照领导小组的责任分工建立“双创”联席会议制度,政务中心“双创”领导小组至少每季度召开一次会议,研究落实创业创新政策,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确保各项任务目标圆满完成。各科室要增强全局意识,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协调配合,全力做好支持和服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
2、注重监督检查。领导小组要定期不定期组织开展监督检查工作,一旦发现问题,要跟踪督办、立即整改,对影响发展环境和违反工作作风等造成重大损失和恶劣影响的问题,要强化问责力度,按照政务服务中心管理制度等有关规定,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坚决纠正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
3、优化创业环境。牢固树立发展是要务,服务永无止境的思想理念,千方百计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水平,营造诚信环境,加强对工作人员纪律作风教育,推进机构、职能、权限、责任法定化,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提高工作人员的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
XX县政务服务中心
10.社会工作创新创业 篇十
一、主要成效、有效举措
(一)积极营造创新创业氛围,创新创业热情日益高涨
一是宣传引导。
通过政府网站、电视台、电子显示屏、微信公众号等多个宣传平台,积极开展了创业专题宣传活动20余次,发放政策宣传资料10000份,悬挂横幅标语120余条,并在《今日蒸阳》报刊等新闻媒体开办了创业专栏,大力宣传创新创业优惠政策,深入挖掘和报道衡阳县创新创业典型,营造促进全民创新创业的良好舆论氛围,引导衡阳县广大民众积极投身创新创业。如衡阳县大安乡的胡起辉回乡在演陂镇创办湖南美佳妮卫生用品有限公司,在代工NAMUR品牌出口美国、俄罗斯、新加坡等国的同时,建立专业研发团队,创立森林风、威威虎、青橙之恋等自主品牌畅销本县和周边省市,公司年产值7000万元,创税200多万元,提供就业岗位近300个。为表彰创业典型,衡阳县还举办了“衡阳县十大创业之星”评选活动,对美佳妮等获评企业分别给予1万元奖励,并制作专题宣传片在县电视台播出,起到了很好的宣传带动作用。二是规划引导。
科学规划是创新创业的重要前提,衡阳县委县政府把规划编制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基地规划。精心规划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互联网企业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和电子信息企业创新创业孵化基地,通过规划来拓宽创新创业空间。加紧产业规划。按照“1163”产业布局,重点发展生物医药、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三大产业。界牌陶瓷循环经济产业园以瓷泥精深加工为入口,带动工业陶瓷、特种陶瓷、礼品陶瓷、日用陶瓷等高端陶瓷产业发展。发展西渡都市型产业、关市铁矿采选、井头石材开采及加工、演陂建材产业、库宗桥拆装家具、高端红木家具等木器加工产业集聚区。通过规划引导广大民众选准创业领域、选对创业合伙人。三是培训引导。
大力抓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按照“科教兴农、人才强农、新型职业农民固农”战略要求,以新型经营主体骨干成员为重点培育对象;以“努力打造农业科技服务平台,全程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全局工作的主线,进一步强化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今年来,共举办县级培训班4期,培训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业企业技术骨干共692人次,发放技术资料1.2万余份;各乡镇通过技术讲座、会议、现场观摩等形式共举办技术培训活动140余场次,培训村组干部和农户5000余人次。积极开展职业培训。积极开展阳光工程培训。为农民工转移、下岗工人再就业等提供技术培训、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年培训规模在3500人左右。在一定程度上给广大民众创新创业提供了技术、提供了平台,引导民众通过技术创新来实现创业梦想。(二)着力搭建创新创业平台,创新创业基地日益强大
一是创建孵化基地。
为解决创新创业者初期用地难、建设难、发展难等一系列难题,衡阳县重点加强了西渡高新技术产业园创业孵化基地建设,积极为符合条件的进驻企业解决场地21万平方米,目前已入驻25家企业,创业投资达5000万元,直接带动6200人就地就近就业。通过挂牌、共建、整合等方式,将小商品一条街、家具一条街、服装一条街和建筑建材行业统一规划、拓宽、改造、硬化、精装门面,在县城和乡镇打造了15个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吸纳170人创业,带动就业4600人。二是搭建融资平台。
积极协调金融机构加大对新办实体经济的资金支持力度,开辟融资“绿色通道”,提高贷款发放额度。目前共发放再就业小额担保贷款7982万元。在全省率先开展农村青年信用示范户试点工作,打造农村金融诚信环境。截至目前共计评级、授信青年信用示范户392户,累计授信1995万元,投放贷款1597万元。积极协助“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申请国家、省的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特色企业发展资金、技术改造资金、国际市场开拓资金等,同时建立县“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项资金,形成了国家、省、市、县专项资金支持体系。目前共计争取技改、资源综合利用、清洁能源、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项目资金120万元。三是筹建交易平台。
通过组织申报市级龙头企业19家,组织角山米业等7家企业参加了衡阳市第五届农博会,组织天天见梳篦参加了湖南省西部农博会,组织安邦农业参加了中国中部(湖南)国际农博会等活动。加强对产品营销促销和交易平台建设服务,进一步拓宽了本地企业产品的销售渠道,打造了具有本地特色的品牌效应。(三)大力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创新创业服务质量稳升
一是简化审批程序。
进一步放宽、简化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条件、简化具体登记程序、充分利用各类场地资源、降低创业门槛和成本、激发市场创新创业活力;大力推进前置审批制度改革,将“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减少创新创业制约因素。截至今年8月底止,全县新发展市场主体2001户,与去年同比增长32%。其中新发展个体户1663户,与去年同比增长42.8%,新增从业人员3604人,企业338家,与去年同比增长82.7%,新增就业6505人。新增注册资本1065万元,与去年同比增长51.1%。二是创新行政管理。
积极推行将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度改为认缴登记制度,取消企业法人注册资金最低限额、经营场所限制等规定;推行电子营业执照和全程电子化登记管理,极大的提高了市场主体登记管理的信息化、便利化、规范化水平;构建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引导企业提升自我规范、自我管理水平;实行年检改年报公示制度,这是变企业对行政机关负责为向社会负责的具体体现,是放松政府对企业的管制,促进工商登记注册便利化的重要措施。(2013年个体户年报率为95.58%,2013年企业年报率为90.69%;2014年个体户年报率为96.22%,2014企业年报率为87.01%)。三是全程跟踪服务。
结合创业需求,开展全方位“一条龙”创业服务活动。成立县创业指导中心,由原来单纯为创业者提供融资服务,改变为集政策咨询、项目开发、项目收集、项目推介、创业培训、小额贷款、跟踪问效等一条龙服务的综合窗口,挑选了一大批市场前景好、适合创业的小项目,定期召开创业项目推介会,向有创业意向的人员推介。组建了一支包括工商行政、财税金融、人力资源、法律法规等方面的专业人员以及创业成功人土在内的创业指导专家团,多次组织现场咨询、上门指导等活动,面对面地帮助创业者解决创业问题。目前,全县共举办创新创业项目推介会4期,提供创新创业信息100余条,举办创新创业培训班15期,培训300余人,提供跟踪服务560人次,有效提升了创业成功机率。四是加大扶持力度。
为多渠道、全方位服务创新创业人士,衡阳县在用好用活贴息贷款政策上的力度很大,积极推报符合条件的优秀创业青年,最大限度的为他们解决创业资金难题。目前,财政已安排贷款贴息资金934万元。着力搞好信息和技术服务,组织专家团队和技术骨干对全县重点创业者实行“一对一”的信息和技术指导服务。大力推进校企合作,按照公司需求进行订单式培养,联合开办培训基地。目前,为安邦公司培训员工约500人次,长期为衡阳市瑞达电源有限公司、衡泰机械输送毕业生。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创新创业的体制机制不顺。
支持农业社会化服务创业的政策滞后。由于缺乏政策支持,进入农资、农机、病虫防治专业化服务领域的创业者很少,农业生产过程中社会化服务工作较为薄弱。二是创新创业者融资难度较大。
衡阳县财政比较困难,对创业引导资金的投入较为不足;省级财政对小额担保贷款贴息资金的拨付不及时,有一定的缺口,影响扩大创业规模。部分有创业愿望的人因缺乏经济实力担保,融资非常困难。三是创新创业的高端人才匮乏。
高层次人才和优秀科技人才缺乏,高学历、高职称人员少,尤其是缺乏高精尖制造业、信息产业和新材料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加上吸引人才的环境不优,相关配套也不完善,难以引进高精尖人才,同时本土人才外流严重。三、对策、建议
一要培育创新创业主体。
——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深入贯彻落实创业扶持政策,营造大学生创业良好氛围。建立大学生创业指导服务中心,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政策咨询、工商注册、信息对接等一站式服务,常年举办大学生创业培训班,采取“专家+项目”和“专家+基地”等服务方式,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创新创业。通过创业补贴、贷款贴息、表扬奖励等形式对大学生创业给予支持,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各类金融支持。[
——鼓励下岗工人创新创业。落实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扶持政策,引导鼓励下岗失业人员自主创业。对下岗失业人员初次开办企业或从事个体经营,在信贷、培训等方面给予扶持。
——鼓励农民创新创业。积极鼓励农民发展专业合作社、股份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以及高效规模种养项目。强化农民技能培训,加大农民外出务工指导和服务力度,促进农民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支持发展一村一品特色产业,繁荣村级集体经济,培育农民致富载体。
——引进高端人才创新创业。通过国家“千人计划“、省“百人计划“等人才引进计划的实施,引进一批海外高层次人才和团队到衡阳县创新创业。积极出台并落实来衡阳县创新创业的高端人才的配偶就业、子女入学、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相关政策。
——吸引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加强与异地商会交流,引导和鼓励外地衡阳县籍创业人士回乡领办、创办各类企业。出台促进返乡农民工再就业政策,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建立集创业培训、创业指导、小额担保贷款、后续服务为一体的创业促进中心,简化工商注册等行政审批流程,并在税收、水电等方面给予创业优惠。
二要放宽创新创业条件。
——放宽市场准入门槛。允许各类创业主体平等进入国家法律法规未明文禁止的各个行业和领域。除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前置许可外,其他前置许可一律取消。
——放宽经营场所限制。允许未取得房屋产权证的企业以规划许可证、土地使用证、竣工验收证明作为企业住所权属证明。产权性质不明的房屋经房管部门同意,可以作为住所登记。农民持乡(镇)政府出具的证明文件可以家庭闲置用房申请从事经营活动。
——放宽出资方式限制。实行注册资本认缴制,允许以评估作价并能依法转让的公司股权、合法债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林权、水域滩涂使用权等非货币资产作为企业出资。允许改制企业以评估后的净资产作价出资。工商设立、变更、注销登记均实行零收费、优服务。
三要加强创新创业扶持。
进一步扩大创新创业扶持政策覆盖范围,充实创新创业政策内容,细化扶持政策配套措施,满足城乡创业者的需要。
——加大资金扶持力度。设立新兴产业创投基金。联合县内外大中型企业、国有金融企业、专业投资机构等各类社会资本,筹备发起设立衡阳县新兴产业创投基金。拓宽小额担保贴息贷款扶持范围。把小额担贴息保贷款扶持范围扩大到农村,更多地向返乡农民工倾斜、向大中专毕业生倾斜,做到群众的需要在哪里,贷款服务就跟进到哪里。
——加大技术扶持力度。探索建立校企合作互动平台。把职业教育的发展纳入全县经济社会的发展的总规划,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基础工作。加大财政科技投入,逐步提高财政科技经费额度。建立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完善知识产权维权机制和权利人维权机制。通过技术创新、技术产权保护来支持创业。
四要强化创新创业保障。
——培训常态化。继续发挥好县创业指导中心等培训机构的作用,大力开展灵活多样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重点实施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和失业人员转业转岗培训,增强其就业创业和职业转换能力。另外,要鼓励具备相应资质的社会培训机构积极参与创业能力提升培训。鼓励各类培训机构积极同创业园区、孵化基地开展合作,促使创新创业培训常态化,提高创业成功率。
——协调经常化。建立“双创”工作协调机制。充分发挥组织、指导、协调的作用,认真落实和完善各项优惠政策,要建立健全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的统计指标体系,强化督查考核,每年对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成绩显著的部门和企业予以表彰奖励。
【社会工作创新创业】推荐阅读:
创新创业人才服务中心2021年度工作总结10-06
创新人口工作促进社会管理10-17
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汇报12-11
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实施方案12-21
上半年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汇报09-22
2022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现状调研报告12-14
信息工程学院2014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工作方案(20130925)07-16
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实施方案07-19
乡镇司法所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工作调研10-19
城北办事处推动社会管理与创新工作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