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010602 企业管理概论(6篇)
1.011010602 企业管理概论 篇一
在古代品牌作为商品的标记, 在西方最早起源于游牧部落, 在进行物物交换的时代, 牲畜的主人们在自己拥有的牲畜身上打下烙印, 以方便在与他人进行交换时得以区分。由此, 品牌的英文名称“B R A N D”由“烙印”一词得来。
二、品牌的定义及特点
现代意义的品牌已经不同于过去的标记, 准确的说:品牌是用来识别某个销售者或者销售群体的产品和服务, 并使之与其他竞争对手的产品与服务加以区分, 由文字、图案、颜色、形状、符号等标记而组成的一项企业的无形资产, 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品牌以产品为载体而存在
产品作为品牌存在的基础, 要想使得消费者信赖一个品牌, 首先, 必须要使产品本身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和满意, 只有通过产品建立起品牌和消费者之间的密切关系, 品牌的承诺借助产品来实现, 这样才能够确保企业的品牌能够长久的存货下来, 并具有持久效益。
2. 质量是产品的生命, 它影响着品牌的竞争力
产品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消费者从产品当中能够获取的效用, 如果一个企业的品牌产品的质量无法令消费者满意, 那么该品牌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将大大受挫。这里涉及的“质量”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设计质量、作业质量、服务质量, 产品是由设计质量和作业质量结合的产物, 只有新颖的设计和精准的做工有效配合, 企业才能获得优质的产品, 使顾客可以透过产品感受和触及到设计的理念。企业在注重有形的产品同时不应该忽视无形的服务, 产品的售前、售中、售后服务成为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 服务的新颖和多样化是企业拥有竞争力的突破口。
3. 品牌有别于产品本身, 不存在市场生命周期
产品的市场生命不是指产品的使用寿命, 而是产品从进入市场到推出市场所经历的整个时间。科学技术的进步所带来的产品的替代作用以及市场需求的变化都有可能促使产品的生命周期缩短。
4. 良好的品牌效应比产品本身更重要
品牌是消费者的一个重要的信息源, 对选购商品有重要的支持作用, 消费者可以通过品牌及时、全面、动态的了解不断发展变化的商品信息, 这样促使消费者从选购商品的阶段逐渐步入选购品牌的时代, 带动企业愈加的重视品牌的运营、品牌的塑造和品牌的维护。
三、品牌与商标的区别
商标和品牌既有相互之间的联系, 又存在着明显的区别。二者的联系在于商标是品牌的一个组成部分, 属于品牌的一种标记或者记号, 品牌和商标都是用以识别不同厂商的不同类型、不同品质的产品, 同时也是也是代表企业形象的一种标志, 可以供消费者识别之用;
二者的区别主要是:商标属于法律范畴, 目的在于保护生产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品牌属于市场概念, 强调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的建立、维系和发展。
四、品牌的市场作用
品牌的市场作用表现在品牌有益于营销企业增加效益、有利于顾客选购商品、有利于政府宏观调控多方面。品牌带来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品牌有助于树立企业形象, 促进产品销售
品牌以其简洁、明快、易读易记的特性而被消费者所接受, 通过对于品牌的感性、表面的认知到对于企业的产品质量、企业的信誉、企业的社会地位的不断深入了解, 消费者对于品牌的忠诚度不断提高, 奠定了一定的客户基础, 促进了产品的销售。
第二, 品牌有助于保护所有者的合法权益
品牌经过注册后就拥有了商标专用权, 其他企业和个人未经允许不得仿冒, 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良好的保护了品牌所有者的合法权益。
第三, 品牌有利于约束企业的不良行为
品牌是企业的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能够给企业带来市场效益, 另一方面也对于企业的市场行为起到了约束作用, 企业的一切行为应着眼于企业的长期发展以及消费者和社会的利益, 约束自己的行为。
第四, 品牌有利于企业产品的更新。由于产品的不断更新, 企业应对市场的变化, 不断地开发新产品, 淘汰旧产品, 品牌是支持这些新产品上市的巨大力量, 消费者会凭借对原有产品的印象而产生一定的偏爱, 不会轻易的改变自己的产品主张。
五、品牌的营运管理
品牌作为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 对于品牌的管理直接关系到企业品牌的保值以及利用效果的好坏, 因此企业应当对品牌管理予以高度的重视。
1. 应当监控品牌运营状况
为了提高品牌的运营效果, 企业必须监控自身品牌运营的情况, 及时发现问题或隐患, 尽量避免运营过程中的可能出现的差错, 是应市场环境的变化及时做出及时地督促和调整。
2. 申请注册商标、管理商标
为了提高企业品牌的保护率, 对于品牌进行注册是非常有必要的, 大部分商标的注册任务企业习惯委托商标代理机构办理, 这样可以使企业的品牌管理部门只需办理少量的注册与续展, 将更多精力和时间放在品牌管理的其他事务上。同时要收集、整理与商标注册有关的文件;要收集、整理保护商标专用权的有关资料, 以及投诉材料和处理意见;要收集、整理商标的使用和营业成果, 相关的宣传费用, 这些将成为处理商标侵权和假冒行为的重要依据。
3. 品牌教育
为了增强品牌全员意识、提高品牌运营效率, 需要进行知识产权教育, 举办讲座、出版刊物进行宣传, , 增强企业员工对于品牌保护意识, 只有企业内部形成良好的品牌运营氛围, 才能增强品牌运营的凝聚力和整体优势。
摘要:本文章系统的介绍了企业品牌的相关概念, 及其起源和发展, 强调品牌的运营和管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对企业的发展方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关键词:企业,品牌运营
参考文献
[1]刘凤军:品牌运营论.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0.5
2.011010602 企业管理概论 篇二
关键词:物业管理概论专业选修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资源
1背景分析
《物业管理概论》作为物业管理专业核心基础课程,一直是物业管理专业的教学重点和核心,但作为本校民政管理专业的专业选修课,授课对象,课程学分设置,课程教学安排都发生很大的改变,这对于授课教师是挑战也是契机,如何改革专业选修课程的教学,如何提高高年级学生对于不熟悉领域课程的学习兴趣,如何整合教学资源改革教学手段,是本人在教学中不断思考的问题。
本人教授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民政管理专业大三班共237人的专业选修课《物业管理概论》的教学,分两个大班课程开展教学。1-2班选修人数为97人,3-5班选修人数为141人。大班课的缺点在于人数众多,课堂管理较难,教学过程难控制,前后排学生学习积极性差异较大。
《物业管理概论》课程在针对物业管理专业学生的教学中,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实务操作性的知识将在其他专业课程中得到补充。而对于民政管理这样的典型的文科类专业学生,一没有物业管理专业知识学习基础,二没有后续物业管理专业相关专业技能的补充,因此,单纯地学习纯理论性的《物业管理概论》专业课程,一不能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二无法达到该课程选修的学习目的。因此,在《物业管理概论》选修课课程授课中,本人针对教学中出现的各种实际情况和问题对该课程的教学从教学内容整合、教学方法改进、教学资源的多样化、教学过程跟进控制等方面作了较大的改革和重构。
2教学探讨
2.1整合、更新教学内容
传统的《物业管理概论》课程的专业教学着重理论知识的学习,教学内容一般涵盖物业管理概述、物业管理制度、物业管理的基本环节、物业管理企业的资质等级及公司组建、物业管理市场与招投标、物业财务管理、社区文化组织等方面,从以上教学内容可以看出,理论知识结构体系占绝大部分,实践操作性并不强。但如果用同样的教学内容面对民政管理专业学生教学,首先,学生对这个课程不熟悉,其次,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进而无法达到课程授课的目的。因此,本人在教学中,首要任务是整合《物业管理概论》专业选修课程教学内容,不以物业管理相关理论知识体系作为教学主体内容,而以物业管理的实际工作环节作为主体教学内容,这样,学生在学习中,可以真实地感受物业管理工作是如何开展的,每个环节需掌握哪些知识结构,需强化哪些知识技能。结合教学课时安排,整合后的教学内容包括物业管理企业的组建(包括物业管理企业资质等级的相关专业知识)、物业管理招投标(包括物业管理费用相关知识)、物业的早期介入和前期物业管理、入伙工作环节、物业装修管理、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的召开与成立、社区文化组织等,其中,物业管理相关概述知识、物业管理法律法规知识等方面知识点涵盖前述各个教学内容。
物业管理行业发展迅速,思潮活跃,因此,作为专业课程《物业管理概论》其教学内容必须跟上行业发展的步伐,及时关注行业发展动态、法律法规条例规定等方面的完善,都应当及时在教学内容中反映出来。具体来说,可分为几个方面:第一,给学生推荐最新的课程学习参考资料和网站;第二,随时更新自身知识储备,时刻关注行业最新政策及相关动态。
2.2改进教学方法
教学方式有很多种,如何更好地加以使用需根据课程特色和学生特点展开,以往的课堂老师讲授的教学方式逐渐将退出本选修课程的教学,而引入如案例教学法、PBL教学法、ISAS教学法、情景模拟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以案例教学法为例,案例教学法是教师通过某个真实案例加以适当改编展开教学的方法,该案例要求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并能促进帮助解决教学中某种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运用到《物业管理概论》专业选修课程的教学中,即以某个物业管理的政策问题、管理问题或冲突问题提供实际情景讲授,指出面临的问题或选择,没有唯一标准答案,给学生留下自己独立分析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机会。学生通过阅读案例资料,采取分组讨论分析该案例,进而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改变学生传统的思考问题的方式,将学生从抽象的概念引向具体的背景,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理论知识去分析、归纳、整理、总结,从而学习知识、巩固知识、提高能力。如作为《物业管理概论》重要学习模块之一的《装修管理》,这个环节作为教学的重点环节,也是在物业管理实际工作中矛盾冲突最多的一个环节,涉及到物业公司与业主之间的矛盾,业主与房地产公司之间的矛盾,物业公司与房地产之间的矛盾等,因此,在本环节中,必需结合装修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条例、规定展开讲授,力求有理有据,有法可依。在实际装修管理专题的教学中,本人抛开传统的照搬课件,把常见的装修过程中的冲突以案例形式展现出来,把相关知识点和法律法规条文通过同学们的讨论、学习融入到案例讲解中。
在《入伙》专题的学习,为丰富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中,通过理论知识讲授、情景教学片观摩和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式深入专题的讲解,力求结合实际工作场景更好地讲通讲透本知识点。在入伙的准备工作相关环节中重点在于各部门的分工合作和入伙相关文书的撰写和准备,入伙的相关程序环节重在细化关键点,并结合实际工作场景。
2.3丰富教学资源
本校的教学资源主要为多媒体教室,适合于一般性的教学,为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本人有效利用物业管理专业各个实训室,包括综合实训室、强弱电实训室、电梯实训室等,带学生到物业管理企业走访、了解、交流。在大学城教学空间中,用物业管理相关法律法规条文规定、物业管理相关教学图片、物业管理相关教学视频等丰富教学资源,使学生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能通过在线的方式学习到课程相关知识。
2.4跟进控制教学过程
课程教学内容不同,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不同,有些环节同学们觉得很好玩,很有意思,参与度特别高,教学效果非常好;可有些环节相对理论环节较多时,学习积极性就不太强,因此,必须时时跟进控制教学过程,适时改善教学方式和方法、及时了解学生学习实际情况从而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如在本校大学城教学空间,设置专门讨论板块,供同学们交流学习,及时解决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
3教学效果
3.1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针对高职院校的学生,本校比较注重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在挖掘个人潜力、职业规划、综合素质等方面很看重,这些在其他各门课程中均或多或少得以体现,这也为本人的教学打下一定的基础。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主要原因是纯理论性专业知识照搬讲授,使课堂孑然无味,通过教学资源的多样化、教学内容的工作化、教学方式的灵活化,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多学生课后给笔者留言,咨询各类物业管理相关问题。
3.2有效提升专业及行业认可度
物业管理行业从八十年代的起步,至今虽已发展三十余年,行业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优势与问题也齐头并进,法律法规不健全、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社会影响力不高、宣传度不够等方面问题很多,其他专业的学生对物业管理专业、物业管理行业存在一些误会和误解,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真正了解什么是物业管理、什么是物业管理行业,让他们有一个更全面、更客观的认识。
教育亟待变革,希望通过不一样的教学方式,改变本校的教学思路,专业教学与行业发展互融,也改革学生的受教育方式,创建真正“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环境,充分挖掘学生潜力,全方位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充分实现以学生为本实施教学,为学习一门更好的专业知识做准备,也为更好更快地适应物业管理及其相关行业,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而做准备。
参考文献:
[1]朱界春.案例教学法在物业管理概论课程中的应用[J].中等职业教育,2007(23):36-40.
[2]康秀梅.增强《物业管理概论》课程教学实践性的思考[J].现代物业(上旬刊),2011(01).
[3]孙鹏媛.对《物业管理概论》教学的若干思考[J].价值工程,2011(21).
3.企业战略概论“快乐教学法”探讨 篇三
子曰:“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又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英国教育家斯宾塞则于1854年提出了“快乐教育”的思想。[1]快乐教学法其旨在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学生学习的动机, 创造一种让师生愉悦的教学环境, 达到寓教于乐, 寓乐于学的教育的最本源的目的。从教师的角度, 教师在快乐教学中的角色定位为引导学生快乐学习, 并形成乐学的思维模式, 为此, 教师需要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 有针对性地激发其学习的兴趣, 创造乐学的教学氛围;从学生的角度, 学生在快乐教学中的角色定位为快乐的参与、创造性的质疑,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真正融入到学习的整个过程当中, 能享受整个学习过程。总之, 快乐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互动、相互配合的和谐过程, 二者联动才能真正达到乐学、乐教的教学效果。
二、企业战略概论的特点
企业战略概论是经济、管理专业本科教学计划中的一门课程, 该课程是建立在对管理学基础知识有一定了解上的一门总括性的课程, 涉及到企业管理的各个领域。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 企业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已成为影响企业成败和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高等院校开设企业战略概论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现代企业战略管理的基本规律和理论, 培养学生从事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为从事企业管理工作和理论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但在教学实践中, 普遍存在着侧重传统的传授知识点的方式, 学生参与程度不够, 导致其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学习效果欠佳, 达不到培养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目的。因此, 针对企业战略概论的学科特点, 引入快乐教学法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三、企业战略概论的快乐教学法的体系构建
在笔者多年《企业战略概论》教学实践的基础上, 结合快乐教学法的根本要义, 构建了131的快乐教学体系。如图1所示。
1个课前:充分准备。实施快乐教学法的课前准备主体, 包括学生和教师。教师在这个环节准备的内容包括备学生、备材料、备教材。首先要备学生, 由于《企业战略概论》开设专业较多, 不同专业所学基础知识有很大不同, 因而在课前对学生的专业特点、知识特点、年龄阶段、个性特点等等都要有全面了解。其次, 备材料。快乐教学法关键在于师生的互动, 学生的参与程度决定了其效果如何, 因此, 在了解了学生的特点的基础上, 根据其心理特点针对性地准备相关材料, 比如管理游戏道具、角色模拟的脚本、影像视频材料等。最后, 备教材。寓教于乐是快乐教学法的根本要义。要做到这点, 需要拿捏好教与乐的关系, 千万不能把教与乐本末倒置, 故而, 在准备相关引导学生快乐参与教学之前, 需要把材料和教授知识点紧密相连, 使知识点和相关材料二者融为一体。
3个课中:快乐体验+互动探索+启示总结。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变传统教学中的教师主导型关系为教师为参谋、军师、教练型的伙伴型关系。这就要求首先, 教师不能搞一言堂,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快乐地在教学过程中实现体验式学习, 并辅以相应的激励机制的设计, 比如对某一企业实际案例进行模拟实训时, 可以事先对学生进行分组, 分组可以自由结合, 并且教师引导不能一个宿舍或要好的同学一组, 引导他们跟不同班级的同学成一组, 训练其交往能力, 分组之后给小组起名, 引导他们用头脑风暴法起一些有特色的名称, 在整个实训过程中及最后拿出的成果根据表现计入学生的平时成绩, 这样实现从案例模拟的开始至结束能把所学所知灵活应用的效果, 并起到激励的效果。其次, 课程中, 教师因情景、知识点设疑, 小测验、小型辩论等方式引导学生脑力激荡, 对所学知识深入探索, 能做到跳出知识点看知识点, 并能在课程中前后联系学习, 在快乐的互动参与中掌握所学内容。比如在介绍企业管理者的职责与操作者的职责区别时, 笔者通过韦尔奇的走动管理与民主管理方式的对比设疑, 学生在直观对比中得出结论, 也深刻理解真正的有效管理者应该是“以管代干”而不应是“以干代管”。最后, 快乐体验、互动参与并不是快乐教学的最终目的, 关键在于通过这种方式启发学生的大脑, 激发其创造力, 并能实现学习结束后能有所启示, 假定在具体的企业管理实践中可以有所作为。
1个课后:巩固升华。课后通过巧设作业、具体企业调研、课程小论文等方式, 最大程度地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 可以让学生在一定范围内自主选择作业内容, 扩大其自由发挥的空间。同时为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 在设计作业时, 允许不想做作业的学生可以在课程中提出达标要求, 给予学生拒绝权;实行“作业拒绝制”, 每人每学期的拒绝权不多于3次, 每挑战失败1次再扣除拒绝权1次。可以小组形式到企业去实地调研, 发现问题, 并能用所学知识提出解决方案, 以充分发挥学生之间的脑力激荡, 激发创意, 训练其团队合作精神的同时, 开发其创新的思维模式。学期末以课程小论文的形式梳理整个企业战略概论的知识点, 并能就某个领域比如战略、文化、生产等感兴趣的问题做深入研究, 得出创新的启示, 实现知识升华。
四、企业战略概论的快乐教学法中师生角色定位
1. 教师的角色。
首先教师要转变观念, 改变单纯介绍知识点而介绍知识点, 改灌输式教育为疏导式教育, 尤其注意《企业战略概论》实践性的特点, “一言堂”的模式尽管教师表达能力强, 观点正确, 但是调到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也就起不到乐学的教育本源意义。其次, 教师改变教学方法。课堂内选用案例教学法、情景模拟、管理游戏互动、辩论讨论法、学生授课法、实践探究法等多元的教学方法针对不同的知识点灵活应用, 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外, 广开言路, 借助网络教学平台、QQ、飞信、微博等次媒体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互动, 使学习延伸到课堂之外。再次, 教师多方位开阔知识面, 做到游刃有余。校内加强与会计学、财管、国经贸等学科教师之间的互动, 开阔视野, 善于运用幽默、寓言和丰富的肢体语言表达相关知识。校外, 与企业管理者建立定期沟通交流渠道, 丰富企业战略概论的案例库, 实现企业管理知识的定期更新, 增强所学知识的实用性。
2. 学生的角色。
首先, 学生的学习观念也要更新。在传统的教学中, 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收者, 而在快乐教学法的快乐更深层次的是从学生的角度, 让学生能乐学, 这就需要学生都要积极参与到教学的各个环节, 从课前、课中到课后最大程度地参与到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中, 并能开发大脑, 主动质疑, 能从乐学中体验到学有所获的成就感。其次, 学生主动参与设计教学环节。学生群体本身是个客观的数字, 特别是在各种媒体发达的条件下出生的90后学生来讲, 他们从小就接触各种信息渠道, 思路更开阔, 对新生事物接受能力也更强, 因而学生需要有意识提出更好的教学环节的设计, 以丰富快乐教学的内涵。
3. 师生的良好关系。
企业战略概论的实践性强的特点, 使得成功实施快乐教学法需要师生良好的关系的形成才能真正形成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良好局面。为此, 教师要善于发现不同的学生的心理特点, 有针对性地设计调动其积极性的快乐方法, 同时在课余和学生交朋友, 听取他们的心声, 为快乐形成良好的铺垫。当然教师的人格魅力是吸引学生参与的内在条件, 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 塑造光辉的人格魅力。另一方面, 学生也要摒除师生之间的隔阂, 尊师敬长, 端正学习态度, 主动跟教师交流, 只有师生互动才能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快乐教学法也才能真正施行, 最终达到寓教于乐、寓乐于学的根本目标。
摘要:针对企业战略概论的学科特点, 创新性地引入快乐教学法, 并构建了131企业战略概论快乐教学法体系, 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相互协调, 并阐述了师生在快乐教学法中的角色定位, 力求真正达学生乐学, 教师乐教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企业战略概论,快乐教学法,体系
参考文献
4.011010602 企业管理概论 篇四
1.1 项目化课程改革的内涵
从职业的实际需要出发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项目为教学内容, 以实践为导向、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项目化教学法是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重大变革, 通过师生全员参与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工作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
这种教学活动能将理论和实践结合在一起, 以项目带动教学, 项目化教学法符合高职教育的实践性、开放性与职业性的特征。完成一个项目的全过程实际就是学生掌握知识、转化技能的过程。通过就业岗位职业能力分解, 进行工作项目与工作任务分析, 将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成具体技能的训练项目, 形成切合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需要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
1.2 实行项目化教学的意义
1.2.1 符合物流管理人才培养规律。
近年企业对物流技术的需求, 物流专业人才紧缺, 特别是精通物流管理的人才更是奇缺。对物流人才特别是物流第一线的管理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为适应培养技术应用型物流管理人才的需求, 需要培养动手操作能力较强的技能型物流人才, 符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规律, 因此在高职教育物流管理课程教学中大多采取项目化教学模式。
1.2.2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
培养在物流行业第一线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 是当前高职教育物流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项目化的核心任务是以工作情境中的实际问题为中心, 要在学科知识与工作任务之间建立联系, 引导学生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构建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有力地体现了高职教育物流专业培养目标对高职教学的要求, 从而有利于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
1.2.3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传统的教学模式理论偏重, 学生的参与性较差, 不能提高高职学生的学习热情。项目化教学以典型工作任务为教学活动的载体, 课程设计符合高职学生的思维和学习特点, 把学习者转变成社会实践的参与者, 在教学中学生通过分工协作, 自主学习完成具体项目, 提高了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动手能力, 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物流管理概论》项目化教学的改革思路
2.1 课程知识体系改革
《物流管理概论》课程具有完整的课程体系, 分为理论和实践两部分。在教学过程中, 对理论部分的教学体现以应用为目的, 以“必需”为度;理论教学的内容与实践性教学内容相配套, 形成完整的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教学体系, 以达到理论指导实践, 通过实际操作又来加深对理论理解的效果, 全面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适当补充专业和课程教育性方面的内容, 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形成较好的学习观、课程观;适当补充形成和提高课程综合素质方面的内容。在确定教学内容时, 还充分考虑本课程与物流运输实务、现代仓储实务等后续课程的衔接, 处理好相关课程内容的关系。课程教学组织与安排, 理论联系实际, 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具体实施时, 课内课外相结合, 传统的教育方式与现代的教学方式手段相结合。
2.2 课程技能体系结构设计
《物流管理概论》共分八个知识模块。第一模块是物流认知, 主要内容有物流的概念与分类、物流管理的发展历程以及合理化物流的内涵;第二模块是物流要素, 分别介绍了运输、储存、流通加工、包装、装卸搬运、信息等要素的概念及其基本原理;第三模块是物流中心, 包括物流中心的功能、物流中心的布局规划与设计等内容;第四模块是物流信息技术, 主要介绍了目前常见的现代化技术包括GIS、GPS、EDI等;第五模块是物流信息, 介绍了物流信息的特点, 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物流信息系统规划的原则与方法;第六模块是物流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 包括企业物流组织的发展过程、物流组织结构的种类以及物流人力特点和管理方法;第七模块是供应链物流, 重点介绍了供应链物流管理的特点以及企业供应链物流管理的主要策略;第八模块是物流绩效评估, 介绍了物流内部评估、外部评估以及供应链评估的方法和步骤。
3《物流管理概论》课程项目化教学的实施
在物流管理类课程中, 大多情况之下不容易做到按“制定目标-计划-实施-评估”这个过程来实施教学内容, 因为物流管理类课程中有明确的项目让学生来独立完成的知识点相对较少, 不过我们也应当在教学中尽量让学生独立去完成一些项目。
3.1 确定项目任务
立项是项目化教学能否成功的前提。项目化教学实施的第一步是确定项目任务, 即立项。首先, 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划分项目小组, 必要时教师可适当平均每组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性格构成, 每组人数一般八人左右, 小组成员最好由学生自由组合, 为保证项目任务顺利完成, 每组选一名组长, 最好由班干部担任。其次, 综合考虑项目的设置, 使项目之间具有前后关联性, 承接性, 在教学过程中, 还可以统筹几个子项目任务, 以便于学生掌握和理解。再次, 立项目标一定要定得比较小, 较短的时间, 能够让学生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果, 一般以一周时间完成一个项目较为理想, 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最后, 为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立项所确定的项目任务一定要紧扣实际。
3.2 独立制定工作计划
学生按照课题实际需要, 提出自己的独立工作计划, 个人的知识欠缺将通过共同讨论、集思广益来弥补, 在这一过程中学员相互启发、相互学习, 自己独立确定各自的工作计划, 确定工作步骤和程序, 确定较好地解决问题的方案, 并最终得到教师的认可, 同时在这一过程中, 指导教师要给予必要的帮助。
3.3 实施计划
学生按照制定的各组最优解决方案, 按照已确立的工作步骤和程序工作, 按计划实施并完成, 确定各自在小组中的分工以及小组成员合作的形式, 工作过程中要按照预定的计划来进行自我和相互的检查, 教师要敢于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实践, 加以点拨和指导, 在这过程中, 教师要详尽观察学生能力。
3.4 检查评估
各项目小组长拿出产品来进行汇报, 本小组对某些功能的实现可能还有心无力等, 讲解制作的过程, 并讲出哪处较满意, 哪处还有待改进, 汇报结束后, 各小组之间互评, 通过对比师生评价结果, 找出造成结果差异的原因, 并要求各项目组进行总结, 然后教师再对各项目组的情况进行相应地点评。由教师向优秀的团队颁奖, 用以激励学生。
3.5 归档与结果应用
教师进行相应的总结并将相关资料归档以备下次使用。教师对此项目做完后要进行归档, 如总体的教学效果如何, 哪些地方还有待改进, 还有什么是当初没有考虑到的, 哪些情况是在意料之中, 是按计划进行的等, 以便下次教学时, 该项目的教学更加完善。
4 结论
通过以上叙述可以看出, 在《物流管理概论》课程教学中可以实施项目化教学方法。实施项目化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生活和生存能力、交际和交流能力、协作和互助能力、研究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自学能力等, 它是教学环节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且不可能替代, 这种教学模式所花的时间和精力都要高于传统的教学模式。
摘要:在《物流管理概论》课程教学中引进项目教学法, 有助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文中通过分析项目化课程改革的内涵, 明确了该课程实施项目化教学的重要性和改革思路, 并结合教学实践阐述了项目化教学的实施过程。
关键词:项目教学,物流管理,课程改革
参考文献
[1]戴海容《.现代物流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 2010 (12) :38-40.
[2]浦震寰.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基于工作过程项目课程体系开发的调研[J].物流工程与管理, 2011 (8) :155-157.
[3]许高炎.高职教育项目教学法的实践与研究[J].职教论坛, 2008 (10) :5-6.
5.011010602 企业管理概论 篇五
(一) 经济法概论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1. 课程针对性不强。
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区分不同的授课对象因材施教, 即使使用的教材相同, 也应该把握好不同的侧重点。但在教学实际中, 教师往往忽略了这一点, 相同的教案轮流适用于不同的专业的学生, 忽视了不同专业学生知识结构的差异性。
2. 教学方法欠灵活。
经济法概论作为工程管理专业的一门实用性很强的法律平台课程, 如果单靠教师通过板书一味地说教, 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讲授经济法概论课程中, 教师一方面需要用大量的案例作为辅导来帮忙学生理解法律条文, 调动其学习兴趣;另一方面, 还应该积极探索其他新的教学方法, 比如案例教学法等, 或组织学生到法院模拟法庭, 通过控辩双方的辩论, 锻炼学生对法律条文的实际应用能力, 提高教学水平。
3. 教学计划不合理。
经济法概论的教学内容离不开一定的法律基础知识, 而多数院校的教学计划中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总学时为48学时, 占3学分, 为公共基础课, 在大学一年级第1学期开设, 其中法律基础知识对学生学习和理解经济法课程有很大的帮助, 但工程管理专业的经济法概论课程在第4学期才开设, 总学时16学时, 占1学分, 这两门课程没有一个很好的衔接, 教学中有的学生连什么是“法律”都不懂, 这就使得课堂教学难度大大增加, 学生的学习难度非常大, 觉得经济法内容繁多, 非常枯燥。
4. 教学内容有待改革。
经济法概论教学内容一般都包括以下部分: (1) 经济法基础理论。主要探讨经济法的产生、发展, 经济法的概念、特征, 经济法的地位、作用, 经济法的原则, 经济法律关系, 经济立法、司法、执法等。 (2) 经济组织法。主要包括全民所有制企业法、集体所有制企业法、私营企业法、外商投资企业法、公司法、合伙企业法、乡镇企业法、企业破产法等。 (3) 市场管理法。主要讲述不正当竞争法、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利保护法、证券法、票据法、房地产法、合同法等。 (4) 宏观调控法。主要介绍计划法、固定资产投资法、税法、银行法、价格法、货币法、会计法、审计法、统计法、环境法、自然资源法、能源法等。 (5) 社会保障法。主要介绍劳动法、保险法、养老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制度、工商保险制度、失业保险制度、生育保险制度等。 (6) 经济司法与经济仲裁。如仲裁法等。而现在的工程管理专业的《经济法概论》课程教学内容绝大部分也是采用经济类、管理类经济法教材的内容, 因此, 短学时内学习经济法广泛内容难以做到, 对工程管理也没有针对性, 建议《经济法概论》课程内容应简明实用, 即包括法律与经济法概论、市场主体法、市场管理法、社会保障法四大部分。
5. 考核方法有待合理化。
传统的试题内容主要是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名词解释、简答、案例分析等主观题和客观题, 这些呆板、机械的问题, 将一群具有丰富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的高智商的大学生导向成为一部部背书的机器, 也让学生习惯于“临时抱佛脚”, 最终导致学生厌恶学习、丧失个性培养、缺乏能力与创新, 这种应试教育在考试环节上必须加以改革。
(二) 经济法概论课程的教学改革方法和手段
传统的经济法概论课程教学, 既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对人才的培养规格和目标要求, 又不符合个体成才成长的内在基本规律, 不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一般情况, 教学的内容都是教师借助于一定的方法和手段作用于学生的。广西工学院这几年通过对工程管理专业经济法概论教学发现, 教材不同, 教学效果也不一样, 如工程04级采用南开大学出版社邓运贵主编的经济法概论教材实用性强, 但内容过于陈旧;工程05, 06采用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曹胜亮等主编的经济法教材内容虽然新颖, 但华而不实, 且内容太多太杂, 对工程管理针对性不强;工程07级采用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贵立义主编的经济法概论教材, 内容蛮精炼, 每章均有思考题, 但缺乏案例, 特别是工程管理的经济案例缺乏。因此, 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特点, 采取系统讲授法, 案例教学法、课堂讨论法、归纳总结法、目标教学法等方法, 取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学活动中, 主要借助传统的教学手段, 经常与学生互动, 采取系统讲授法对经济法概论教材的内容进行讲解、讲述, 使学生能系统地获取经济法的基本理论知识及相关法律制度, 这种传统的教学手段形象、直观、概括性强, 学生理解起来较为便捷。在系统讲授的同时, 辅以一些案例教学方法和课堂讨论法、概括总结法等多种方法 (下转第134页) (上接第143页) 双管齐下, 起到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例如, 合伙企业中合伙个人的债务清偿与合伙企业的关系, 对这不容易理解、记忆的问题, 进行高度的提炼, 概括为“不得抵消”“不得代为”“不得自行接管”, 这样对于记忆繁琐的法律条文有非常大的帮助。尽管传统的教学手段是“一张嘴”“一支粉笔”走天下, 但这比较人性化的教学手段, 互动性强, 有亲情感, 容易与学生沟通交流, 能活跃课堂, 能唤起学生求职求新的学习欲望, 对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是较适合的教学手段。工程管理面对的是现场施工环境及农民工, 在工程05级的教学中采用幻灯、投影仪、DVD等较为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教学道具, 讲课较快, 基本上每节课要上1章~3章, 但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 主动性差, 有的干脆睡觉, 教学效果非常不好。因此, 运用传统启发式教学手段可以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使学生形成独立思考、善于自我钻研的良好习惯,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使他们懂得学习经济法对工程管理所起到的作用。
(三) 结束语
总之, 通过对工程管理专业经济法概论教学实践, 体会到教学方法、手段是多元的, 学生自学、学生互动、教师指导相结合, 学习方法学习策略之类的东西, 教师要详讲, 不是非要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道具才能提高教学效果, 对工程管理学生来说, 采用传统启发式教学更适合些。当然, 这样的教学活动, 学习氛围必须是民主的, 教师尊重学生, 坐着的学生尊重讲解的学生, 教导学生用虚怀若谷的心态, 学会倾听, 教给他们倾听的方法。因此, 工程管理专业经济法概论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在于教师和学生的综合素质及对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 这才能学以致用。
摘要:针对传统的经济法概论的课程教学中存在的现象及问题, 应从改革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方面采取有效措施, 以提高工程管理专业经济法概论课程教学质量。
关键词:经济法概论,工程管理,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朱昀.高职经济法教学问题与思考[J].内江科技, 2008, (4) .
[2]马永双.经济法教学内容改革的探讨[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1999, 1 (4) .
[3]曹胜亮, 吴秀英, 段葳.经济法[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6.
[4]贵立义, 林清高.经济法概论[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7.
6.011010602 企业管理概论 篇六
一、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要求
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通过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实现自主性发展。实现自主性发展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目的和本质要求。自主学习要重视学习者的主动性和探究性学习,同时强调教师要创造性地教学,教师的引导和帮助对学生的知识建构和自主发展极为重要。
1. 教学理念需要改变。
高校重视教学工作,需要新的教学理念。目前我校的教学方式依然是“接受型”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利于人才培养。这就需要教师树立新的教学理念,要由“以教师为主体”向“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转变,实现新型的教与学的关系。高等教育的教学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知识创新的过程,同时也是育人创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应更加强调育人创新,使学生建立新思维、新理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批判精神。
2. 教师备课的要求。
教师在备课时要求“备学生”,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要求教师在上课之前要充分了解所授课班级学生的情况,充分了解学生对于本门课程的知识需求,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善于创建有利于自主学习的师生关系。要求教师要遵从约翰·杜威的民主交往理论,使自己成为“民主交往型”的教师。“民主交往型”教师,能够充分信任并尊重学生,同学生一起探讨研究问题。对学生的学习要及时给予积极客观的评价,鼓励学生,善于创设自主学习氛围,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热情,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创设自主学习情境。
作为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物流管理涉及的内容极为丰富,其课程的许多内容比较枯燥难懂。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围绕培养目标,结合物流学科本身的特点,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采取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自觉学习并掌握物流管理知识。首先,教师要根据物流管理专业学科特点、专业要求,为学生设置课程目标。其次,教师应为每个教学单元及每节课设定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知道在这一单元或这一节课必须掌握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的设立即要富有挑战性,也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而且要求教师在设立知识点时应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维持学生对于学习内容的兴趣,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变“我要学生学”为“学生自己要学”。
4. 传授适宜的学习方法给学生。
约翰·杜威曾说:“学校中的求知的目的,不在于知识本身,而在于使学生自己获得知识的方法。”中国有句古语:“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结合教学内容和自己的学习经验,传授给学生适用的学习方法。大学教育中一个主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学习有法可循,自然会提高自主学习的兴趣。
二、《物流管理概论》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
1. 建立《物流管理概论》课程教学研究小组。
物流管理专业系室建立《物流管理概论》课程群教学研究小组。小组的主要任务有:一是在对本课程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设施的建设和改革进行充分研讨的基础上,修订课程教学大纲,统一教学要求与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及其考核等环节的具体安排;二是开展教学法研究活动,包括交流国内外同类课程的课程建设、教学改革的经验和成果,探讨具有特色和创新性的教学模式,研究本课程的建设目标和实施方案,研讨如何构建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
2. 适应物流管理专业特点,把教学内容进行三分。
把《物流管理概论》教学内容分为三个部分,即教师精讲部分、学生参与部分和学生自学部分三个方面。对于教师精讲内容,是由教师进行详细的讲授,而且这部分的知识应是本门课程所要求掌握的基本知识。对于参与部分,在学生参与情况下完成这部分的教学任务,对于学生自学部分,是根据教师设立的知识目标,让学生自主进行学习。如在第一章物流概述中,教师精讲的部分为物流的概念及其含义、特点等,这部分教师可花一至两个学时进行详细的讲解,而这部分的内容应完全由教师传授给学生;对于物流的相关理论则是学生参与的部分,这部分由教师用十到二十分钟的时间进行简单的介绍,提出相应的问题,由学生思考,并同教师一起在探讨中进行学习。对于物流的产生与发展则是学生自学的部分,通过小组的学习,由学生汇报自己学习的成果,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
3. 在教学互动中探索。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要互动,教师要扮演多重角色,使学生处于“教与学”的博弈之中,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组织者和指导者,同时也是与学生共同探索的伙伴,师生间应具有更加密切和深度的交流,在互动中,一方面要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行为,另一方面也要通过教师的提示或引导,促使学生发现真理、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并共同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使得每个学生于自主求索的场景之中,最大程度的发挥学习的积极性,在相关的知识领域中施展自己的智慧和才能,有所发现,有所提高。教师可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对物流管理知识的需求情况为学生提供选题建议。如通过目前我国的物流企业运营的状况,分析物流与经济的关系,查找相关的数据分析物流费用与GDP之间的关系,通过实战掌握知识。这样,既保证了学生对必须掌握的专业知识的学习,又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4. 适当运用案例教学法。
在《物流管理概论》自主学习课堂中应适当运用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以学生讨论为中心,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物流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或集体协作,提高其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培养其分析判断能力,提高他们的表达讨论技能。在案例教学中,教师不仅是教师而且也是学生。一方面,教师是整个教学的主导者,掌握着教学进程,引导学生思考、组织讨论研究,进行总结、归纳。另一方面,在教学中通过共同研讨,不但可以发现自己的弱点,而且可以从学生那里了解到大量感性材料。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问题,由于调动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容易开阔思路,使学生通过问题解决来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5. 教师对于学生自主学习成果进行评价。
著名教育评价专家斯塔佛尔姆强调:评价“不在于证明,而在于改进。”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的表现如学习方式、情感、态度、结果等进行及时的肯定、鼓励和表扬,使学生明确学习方向,正确控制自己的学习行为,积极实践尝试、创新学习方法。进行学习评价时做到正面激励多而负面激励少,努力实现定量与定性相结合,主要是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心态,建立对自己潜能开发的强烈自信心。让学生充分体验到自主探究活动的乐趣,感受到学习的主体角色。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更希望得到教师的赏识,教师要学会赏识学生,在自主学习课堂中这是树立学生自信心和个性发展的重要保证。
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是为了不教,教学的最高境界是不教。”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要做到有所为,而有所不为。高等学校的教育最高境界在于学生能够自主的进行学习。在高校教育改革的实践中,我们越来越认识到,教师的“能动的与时俱进的教学”与学生的“互动能力”培养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的。理想的课堂教学模式,应该是教师掌握多种教学模式的基础上选择适合本门课程的教学模式。学生的智力差异也决定了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不是固定不变的,因此在《物流管理概论》的教学过程中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并不是教条的,永恒不变的,是要根据教师、学生及相应的条件来进行创新的。
摘要:《物流管理概论》是高校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对于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要求。自主学习课堂的教学模式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本文主要分析《物流管理概论》教学过程中的要求及如何在《物流管理概论》教学中构建自主学习课堂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教学模式,自主学习,物流管理教学
参考文献
[1]张利远“.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在《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J].软件导刊,2012,(4):25.
【011010602 企业管理概论】推荐阅读:
企业管理概论07-18
企业管理概论精08-24
企业管理概论习题10-02
企业管理概论测试一08-31
企业管理概论复习题06-30
《现代企业管理概论》教学大纲11-19
2011企业经营战略概论概论期末试卷06-17
现代企业制度概论论文12-17
企业经营战略概论模拟试卷二09-29
培训管理概论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