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读书活动计划

2024-08-25

校长读书活动计划(共15篇)(共15篇)

1.校长读书活动计划 篇一

7、《走在行知路上》杨瑞清

8、《教育有道》李镇西

9、《优秀校长一定要做的15件事》【美】托德·威特克尔

10、《教师读本》

学校校长读书计划(五)

一、参加对象

全镇中小学校长。

二、总体目标

自20xx年起,利用5年时间,在全镇校长中实施“读书富脑”工程,发动引导校长广泛阅读古今中外教育教学理论、经典名著、专着。通过开展校长“读书富脑”工程,实现以下目标:

1.创设校长爱读书、会读书、读好书的浓厚氛围;

2.打造学习型、研究型、专家型校长队伍;

3.形成书香浓郁、育人特色鲜明的学校文化;

4.推出几名在县市以上有影响、有示范引领作用的名校长。

三、活动时间

从20xx年9月份开始,每一学年为一个学习周期。

四、活动内容

1.中小学校长读书活动使用由东岳教育奖励基金统一购买配发的系列书籍。

2.读书活动每年分三个阶段,每年8月底到9中旬为制定方案、购买书籍、宣传发动阶段,9月中旬到第二年6月底为活动实施阶段,第二年7月1日到7月底为集中成果展示及总结阶段。

3.读书活动由镇中心校组织进行,中心学校校长既是组织者又是参与者。

五、主要措施

1.积极参加县组织的读书系列活动。

积极把读书后形成的想法变成治学的思路与做法,把新的办学理念融入到治校治学中去,从而进一步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进一步促进教师队伍的专业成长。

2.坚持以自学为主。

要求每天挤出一定时间(不少于1小时)阅读书籍,并做好相关摘录,将自己的感悟、感想转化为行动的指南,在实践中进一步升华、提高。

3.相互交流、共同提高。

组织全镇校长交流所学、所感、所想,结合学校实际,取长补短,把弱势项目转化为自身的强势需求。

4.拓展阅读

根据所学,在充分领会、领悟的基础上,充分结合网络上的优秀资源,拓展阅读,开阔视野,开拓思路。

六、组织领导

为保障读书活动的有效开展,镇中心学校成立田庄镇中小学校长读书活动领导小组,名单如下:

组长:xxx

副组长:xxx

成员:xxx

七、相关要求

1、提高认识,增强读书的自觉性、主动性。要充分认识到开展读书活动是倡导文明的工作和生活方式,是加强学校作风建设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建设学习型学校的一个重要举措,是提升校长的综合素质、营造书香校园、深化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要从提高自身素质,提升学校办学品味,建设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高度,充分认识读书活动的重要意义,增强读书自觉性、主动性,把读书活动真正看做一次提升自身素质的过程。

2、精心研读、认真做好读书笔记和撰写心得体会。根据所配发的书籍,结合读书计划,认真做好读书笔记和撰写学习体会。每年的读书笔记不少于2万字;每本书至少有一篇读书心得体会(不少于1500字),于每月月底上报活动领导小组。要把学习的体会和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创新工作的举措、提高工作的水平,成为本职工作的行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手。

3、校长以身作则,带动“读书富脑”工程实施。学校是教师“读书富脑”工程的实施主体,校长是学校发展的领导者,其言行对教师有着深刻的影响,校长要做读书学习的表率;各学校要把“读书富脑”工程纳入校本培训整体规划,精心组织开展、引导教师深入研读教育名著,并结合教学实际进行实践反思,学以致用。各学校班子成员一并参加读书活动,所需书籍可参考县配发书目购置。

4、加强督查、确保活动取得成效。为进一步提高校长队伍的政治理论素质和业务管理水平,弘扬读书精神,营造书香氛围,使校长读书活动真正落到实处,保证扎实、有效、长期的开展,县教体局将搭建“读书富脑”成果展示交流互动平台,每期围绕一本教育名著、一个热点话题组织深度笔谈,选登优秀校长读书感悟,引导校长进行实践反思和理论探索,各位校长要积极撰写读书感悟和实践反思。

2.校长读书活动计划 篇二

一、读书,培养儒雅的气质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校长应当少以行政长官的架子立于师生之中,而应作为儒雅的学者展现在师生面前。儒雅,儒者风度,智者风范,雅之行为,是一种情怀,由深厚学识而滋生的那种修养与内涵。读书可以启迪心智,陶冶情操,提升品味,转变性情,高贵气质。“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可以使校长思想智慧更富有深度,为人处事更有宽度,言谈举止更有风度,谦谦君子之风自然显现,人格魅力自然凸显。

二、读书,丰富渊博的学识

校长是老师的老师,是学校文化、核心价值的引领者。不仅应是教育的理论家、研究者,更是教育的践行者。多元角色,促使校长应是博学多才。丰厚的学识底蕴及全方位的业务才能,源自读书。不仅要读教育理论书籍,也要读诗词、散文、童话、小说等文学作品。“博学”,广泛地学习知识,吸取广博的知识营养,从而收获博大精深的才学,铸就多方面的能力。“博学之,审问之,明辨之,笃行之”,是读书的方法,亦是校长获取学识、夯实能力的途径。“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读书让校长的学识与时俱进,使学校充满活力,富有生命力,积蓄强劲的发展动力,更能彰显校长的魅力。

三、读书,滋养大气的胸襟

书读多了,见识广了,学识丰富了,内涵深厚了,校长就会变得自信。正所谓,自信来自大才,自信滋养大气,大气成就大器。读书给校长插上智慧的翅膀,具备心怀天下的胸襟,自觉站在云端的高度看待教育、审视学校、反思自我,高屋建瓴,引领学校走上个性化内涵式发展道路。读书是一种力量,使人养成浩然之正气,至罡正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校长可以通过读书开阔眼界,宽广胸怀,集思广义,博采众长,使自己变得大气。“大气”,有责任,有胆识,敢于担当,对事业执着,这也是校长的基本素养和教育情怀,大气成就校长的人生精彩。

四、读书,促进校园书香文化

文化立校、书香校园是当前学校文化建设的主题,也是我们大多校长正着手做的一件事。“让读书成为习惯”的教育活动层出不穷,方式方法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措施日益完善,学生在读书中丰富积累,开拓视野,怡情养性。作为校长在极力推行“书香伴我成长”“与经典同行,与圣贤对话”的活动中,自己必须率先垂范,以身作则,以文化引领文化,以读书影响读书,积极营造读书氛围,带头打开书本,走进书的海洋,沐浴书香。特别要读一些优秀儿童书籍,常与学生交流,进行心灵的沟通,共享精神盛宴。让孩子们知道我们校长在也在读儿童书,更能激发孩子们阅读的兴趣和热情。“书香浸润书香”,校长读书不仅可以使自己得到专业成长,促进书香校园文化的建设,更能促进师生阅读习惯的养成。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中小学校长站在基础教育的第一线,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必须做一个潜心读书、静心读书、安心读书的读书人,让教育实践经验找到理论的依托和归宿。读书是一种修养,是一种力量,是一种影响。一名有作为的校长,首先应是一个善于读书,勤于读书的读书人,努力造就儒雅、博学、大气的大家风范。有利于学校书香文化的建设,从而实现自己的教育情怀,推动学校持续健康发展。

3.校长要深入到教师教学活动中去 篇三

中图分类号:G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0X(2007)12-0012-01

一所学校要想卓有成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关键在于学校领导要从思想上重视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要把教学工作搞好,必须依靠教师优良职业道德和优良智能结构的充分发挥。要发挥教师这些优良因素,学校领导必须深入到教师的教学活动中去,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一个好的校长既是教育行家,又是教学能手,除自己兼教一门课外,还要坚持每天听一、两位教师讲课。革命家徐特立任长沙师范校长时,坚持天天听教师讲课,他把听课了解教师教学情况,作为校长最重要的工作。因为教师的职业道德和智能结构不同,教学效果必然有差别。如果不深入了解加以鉴别,好的经验得不到交流推广,失败的教训不能及时总结,无好坏之分,奖惩不明,教师的积极因素能充分发挥吗?教学质量好得起来吗?因此,学校领导必须深入到教师教学活动中去!

经常与教师一起备课,可了解教师备课的深度,对教材的处理和教法的创新见解。随时到课堂听课,可了解老师引导学生听、说、读、写训练的过程是否科学,学生是否积极动脑、动口、动手,课堂学习气氛是否活跃,学生是否轻松愉快不觉得学习是负担,教师的教学是否体现了民主,是否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在对课文议论分析过程中是否把传授知识、开发智力、进行思想教育融为一体,了解教师的教学思想是否明确,是否符合《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要求。经常抽查学生作业练习,了解学生对教师传授知识的消化程度;从习题的典型性及能否举一反三、作业是否整洁、批改是否及时、是否有指导性和鼓励性的总批和眉批,可以了解教师教学工作是否有严格要求的责任心。深入学生中去与学生交谈,可了解学生对学习的一些想法,喜爱哪些学科、不喜爱哪些学科的原因……

领导深入教学活动,发现好的经验和存在问题,随时记录,及时总结,或个别交谈,或在教研会上传达,使教师在教学上相互促进,取长补短。

领导同志如此坚持深入教学活动,对学校教学成效,就会心中有数,对教师素质就能了如指掌。在期终总结教学工作时,就会少一些主观性,多一些客观性。对每个教师的教学工作,就能实事求是地作出公正评价,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就会合情合理。这样做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因素。

有人说,领导听老师讲课,检查学生作业,找学生谈话,是对老师不信任,搞得太紧张,给教师有压力,影响领导与被领导之间的关系。我认为学校领导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是建立在共同努力搞好教学工作、完成教学任务这个基础上的,不是什么私人关系。校长深入教学活动,了解教师教学工作情况,这是国家和人民赋予他义不容辞的职责。凡有志于人民教育事业,愿为祖国培育新生一代献出毕生精力的教师,巴不得学校领导深入教学检查督促,鞭策自己兢兢业业努力搞好教学工作。即使有压力的教师,面对学校领导如此重视教学工作,深入教学活动,亲眼看,亲耳听,亲口问,细致认真负责的精神也会有所感动,要勉励自己:不加强职业道德修养,不努力学习充实自己的教学能力,就不能适应形势需要,滥竽充数是混不下去的。于是变压力为动力,奋起直追。从领导来说,通过深入教学活动实践,更体会到教学工作的细致复杂和艰巨性,学无止境,教无止境。要使教学达到理想的效果,就要依靠教师辛勤工作,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因此感到深入教学活动了解识别教师的必要。从而也要鞭策自己:要加强教育理论学习,掌握教育方向和教学规律,提高自己观察、鉴别、分析总结的能力,领导全体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及时避短扬长。使学校教学活动沿着国家教育方针,扎扎实实向前发展。

校长深入教学活动,目的是要了解教学情况,识别教师,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领导重视教学,深入教学活动,千里马会争相涌现。一个你追我赶、相互学习、努力进取、勇于探索创新的教学热潮,将在学校展开。

教师的烛光会点燃学生心灵深入追求知识,追求真理奋斗之火,使学生充分发挥学习主观能动性,自觉地将教师传授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精神财富,转化为自己的智能,这样才能卓有成效地完成培育人才的任务。

4.校长读书活动计划 篇四

尊敬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启动校园首届“读书月”活动。目的在于进一步推动书香校园建设,打造学习型团队,树立终身学习意识。

我们知道,读书就是在和最崇高的人“对话“,读书是一种心灵的“旅行“。阅读一本好书,能够启迪我们的智慧,并能够点燃努力拼搏的信念。记得民进中央副主席、新教育实验的倡导者朱永新教授说:“在一定意义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发育水平,在很大程度是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状况。”书在传递知识的同时,也让我们感受着真善美。学校举办“读书月”活动,初衷就在于:在全校师生中间,倡导一种热爱读书的风尚,营造校园浓郁的读书氛围,激发师生的读书兴趣,让大家养成终身阅读的习惯,从而全面提高师生的人文素养,打造积极向上、清新高雅、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我们要重视阅读,崇尚读书。

我校本届“读书月”的主题为“翰墨书香 梦想起航”。围绕这一主题,学校将开展“读书演讲比赛”、“读书故事比赛”、“读书征文评比”、“读书报告会”等丰富多彩的师生读书活动,还要进行创建“书香班级”“书香家庭”“读书之星”等活动。我希望全校师生都能积极地投入到“读书月”的各项活动中,以“读书月”活动为契机,从书中汲取营养,丰富自己的内涵,文明自己的言行,提升自己的素质,从而实现个人乃至学校的跨越性发展。

作为一个和你们一样热爱读书的同事和师长,我还有一点想法提供给老师们和同学们。当我们兴致勃勃地准备走进书海遨游一番时,请带好两样东西——认真的双眼和思考的大脑。因为读书的真正目的在于激发我们的头脑自己去思考,独立思考、独立判断。这样才会印象深刻、过目不忘。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有一段话说得非常好:书读得越多而不假思索,你就会觉得你知道的很多;但当你思考越多的时候,就会清楚地看到,你知道的很少。

读书,是一项个性化的体验,其中的美妙,非亲历而不能知。而读书要得法,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读书是一种心灵活动。只要我们用心,一定能由视读书为苦事而逐渐成为雅事

老师们、同学们,热爱读书吧!让我们与书为友,使教学质量上台阶、创佳绩;使队伍建设争一流、出名师;使学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共建一个智慧和谐的魅力校园。

我们要利用好图书阅览室,安排师生集体阅读。我们在校园网站上建了“快乐书吧”专栏,学校创办校报校刊助推读书活动,学校与班级要设立图书角,要求师生做好读书笔记,写读书心得体会。

同学们、老师们,天道酬勤,宁静致远!让我们的校园里弥漫阵阵书香,让书香伴我们一路前行。

5.校长读书活动计划 篇五

——“智慧校长 幸福老师”读书活动心得

遂宁市富源实验学校张俊

今年暑假我们学校开展“智慧校长 幸福老师”读书活动。在学校提供的书目当中,有一本书名叫《孩子为何失败》引起了我的注意。我想:在我二十多年的工作生涯中,对待教学我可谓尽心尽力,自己的知识也不断更新,可是教学业绩总是不佳。别人教着能考第一的班,我接着教,最好能考到第二。自己长期教着的班,每期都盼着学生能为我争个光,确总是让我失望。今天这本书,我要好好拜读。我把它细细地读了两遍,掩卷之后感受颇多。

《孩子为何失败》是历久弥新的教育经典,自1964年出版以来,与其姊妹篇《孩子是如何学习的》一起在全球销售量达数百万册。这本书是约翰·霍特1958年至1961年期间在美国一所小学的教学日志,读完了之后你会非常惊讶地发现,作者几十年前在书中所指出的美国教育问题正在中国中小学校里蔓延。约翰·霍特同时指出,这本书虽然冠以“孩子为何失败”书名,其实也是一部探讨老师为何失败或教育为何失败的作品。我们不应该认为学校是强迫学生听话做事的地方。如果学校只是教导学生必须学习的知识,那我们实在没有真正的教育可言。

常生龙老师读了这本书后谈的几个观点,我非常赞同。

一.霍特50年前记录的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在今天的中国中

小学中正普遍地存在着,而且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今天的社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新生事物层出不穷。2010年社会急需的10项工作,在2004年的时候根本就不存在;四年制大学中大一学习的知识内容,到了大三的时候已经有一半过时。如果我们的教育仍处在美国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水平,怎能适应今天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

二.成为一个好教师并不难。

霍特的经验告诉我们,只要教师愿意做一个有心人,每天记录自己的课堂发生的事情,尝试运用教育学、儿童心理学甚至社会学的相关知识去解释这些现象,找出问题产生的根源,并改进自己的教学,假以时日,一定会成为一个有思想的教师的。凡事坚持最难,但大多数的成功,就是因为坚持不懈的缘故。

三.学校,一个让学生变笨的地方。

这是约翰·霍特在《孩子为何失败》这本书中所做的一个判断。尽管这个判断让我这个教育工作者感到很难堪,但我不得不承认,事实确实如此。

四.教育,要找寻真正的起点。

首先,学校和教师要谨慎判断自己工作的性质和价值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很多教师常以这句话来鼓励学生“吃得苦中苦,才能做人上人”。其实,这样的说法也是有问题的。如果是一件自己喜欢的事情,可能投入进去之后废寝忘食,满脑子都是兴奋和激越,在这个过程中是不会感到痛苦的。有人认为,学

校和教师所做的所有事情都是在帮助学生学习。从上面的分析不难看出,有的时候,学校和教师不做比做好,做了反而妨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学校的依恋度。

有人认为,学校课程传递给学生的是最重要的知识,学生一定要学好,才能迎接未来的挑战。但事实上,知识本身是可变的,几年前在学校里学习的一些知识,现在可能已经变得不切实际或者没有用了。我们基本上预测不出未来10年世界发展的趋势,当然也就不知道10年之后社会上最需要的知识是什么了。既然无法预知哪些知识是未来最需要的,当然也就不能事先教导。教育所能做的,就是呵护学生那份向学的心,那份求知的欲望。

其次,要在允许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给学生思想、言语和行动上的自由。

昆提连说:“知识的获得全凭学生的意愿,不可强求。”强迫孩子去学习,是对孩子们最严重的伤害。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归根到底要发挥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够达到好的学习效果。这就要求在教学管理上,学生要成为规则的制定者;在学科学习中,学生要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在团队活动中,学生要成为项目的设计者;在待人处事上,学生要成为德行的表率者……而要实现这样的愿景,关键是要在允许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给学生思想、言语和行动上的自由。

第三,教师的主要作用是进一步点燃学生求知的欲望。

每个孩子都有向学之心,这正是教师施教的前提。教师需要明白的是,自己学科的那些概念和规律本身并不重要,学生少学习两个规律无关大局,重要的是书本上的这些知识是如何被人类所认识、所提炼的。教师要将人类孜孜以求的探索历程讲给学生听,让学生了解前人走过的足迹,知道我们今天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困难,思考自己该如何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再向前迈出坚实的步伐。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让学生明白,在课堂中学到的所有原则和法则,都是可以用现实生活来验证的,只要我们愿意。学生既然天然地会在现实生活这个大课堂中学习,为什么我们在教学中不充分利用这一点呢?第二,尽量让学生来选择学习的任务,而不是教师越俎代庖。教师选择的学习任务,如果完成得不够好的话,学生会认为这是教师自己的事情,和自己无关。如果学习任务是学生自己选择的,他就会去承担相关的责任。第三,相信对每一个学生来说,都有一扇成长的门在虚掩着,教师的任务就是要想方设法地找到这扇门,然后温柔地将它推开。基于这样的信念,当教师发现教学效果不佳、学生学习的情趣不高的时候,就要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改进或者放弃原有的教学方法,而不是责怪甚至放弃学生。

考试成绩名列前茅的学生,并不一定是聪明的学生。我非常赞同霍特的观点:聪明是一种生活的态度。聪明的人在碰到新环境新问题时,都会以开放的心态去接受它,也会将问题牢记在心,并广泛收集相关数据,以便思考问题本身,而不会考虑到该问题会对自己产生什么影响。聪明的孩子对生命和现实充满好奇心;喜欢亲身体验;具有充分的耐心;对于自己不熟悉的地方,通常愿意去冒险;觉得宇宙是

一个相当感性、合理而值得信任的地方。让学生始终保持求知的欲望,是使他们养成良好生活态度的前提。在这件事情上,身教比言传更有力量,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学高为师,身正示范”的作用。

读完《孩子为何失败》这本书。我发觉书中所记录的孩子的策略,其实要告诉我们一线的老师:

1.我们的工作是帮助孩子们学习,如果他们没有学到我们教的东西,那我们就应该尝试其他办法,直到教会他们。

2.避免让孩子一开始就沦为习惯性的失败者。我们发现:留级的学生并没有比第一次有多少进步。怎么会有进步呢?如果某种教学方法第一次用是失败的,第二次用会突然有效吗?很多时候,留级的孩子会感到羞愧、生气、无聊、困惑,会表现更差-甚至会在课堂上捣乱。

6.校长读书活动计划 篇六

“423世界读书日暨学校阅读季活动”启动仪式校长讲话稿

“423世界读书日暨学校阅读季活动”启动仪式校长讲话稿

尊敬的同学们,老师们,各位嘉宾:早上好,今天是一个特别的日子,我们在这里举隆重仪式,庆祝世界读书日,表彰荣获首届“狐狸·刺猬杯”的“阅读之星”、“书生教师”、“书香家庭”和“读书大王”。我们迎来许多尊贵的客人,特别是远道而来的著名作家吴然先生,他的作品充满自然之美,童趣之美,民俗之美,品味着吴先生的醇美文字,学校的第一个阅读季也将拉开帷幕,请允许我以个人的名义,并代表学校向吴然先生,以及所有汇集在这里的阅读爱好者表达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敬意!今天确实是一个特别的日子,它与许多伟大作家的名字相关联。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作家,被誉为“人类文学史奥林匹克山上的宙斯”、创造了《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罗密欧与朱丽叶》等旷世之作的莎士比亚,出生在这一天(1564年4月23日),逝世也在这一天(1616年4月23日),世界现代小说的开山之作《堂吉诃德》的作者,“现代小说之父”,西班牙伟大的作家塞万提斯在这一天辞世,此外,因《洛丽塔》《微暗的火》而赢得极大声誉的美国作家纳博科夫,创作了《大家族》而荣获龚古尔文学奖的法国当代著名作家兼法兰西学院院士莫里斯·德吕翁,作品充满史诗风格的冰岛作家并荣获1995年诺贝尔文学奖的拉克斯内斯等,他们的生日也在4月23日这一天!这一天还是一个充满魔幻色彩的日子,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地区的大众节日“圣乔治节”就在这一天。它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美丽的公主被恶龙困于深山,勇士乔治只身大战恶龙,解救了公主,公主回赠他珍贵的礼物——一本书,从此,书成为胆识和力量的象征。每到这一天,加泰罗尼亚就盛行赠送书和玫瑰的习俗。4月23日,似乎天定与书,与作家,与阅读和创作相关联,于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决定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我的童年和少年是在一个忌讳读书、憎恨阅读、诅咒阅读的十年“文革”岁月度过的,人们相信,读书越多越愚蠢甚至越反动。要不是父亲的朋友偷偷寄存了许多书在我家,堆放在我的卧室里,要不是中学如得神恩地遇见我的班主任——一位能把红楼、三国、西游、水浒等不朽经典背得滚瓜烂熟的才女教师李萍女士(可惜她五十岁不到便英年早逝),我无法想象自己的精神和灵魂将会贫困、幽暗到怎样的程度。随着罪恶的“文革”结束,我成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从此浸淫于书的世界,不能自拔。读书让我感受到天堂般的神圣与高贵,我想所有书痴、书迷、书虫都会与我拥有同样的感受。我一直坚信:高贵的阅读会使我们气质斯文,灵魂纯朴,童心不灭。即使我们的灵魂曾经受过玷污,经历过迷茫,只要重新开始这种高贵的精神旅行,便会使我们的灵魂得到救赎,就像施林克小说《朗读者》里那个汉娜一样,尽管她在年轻时误入歧途加入了纳粹,尽管她实际上不过是一个目不识丁的文盲,但是,在倾听荷马史诗《奥德赛》、西塞罗的著名演讲、席勒的名剧《阴谋与爱情》、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契可夫的《带小狗的女人》等不朽经典的郎朗书声中,汉娜沉寂而晦暗的心灵灵光闪烁,她得救了,我们的心灵也在双重的阅读中得以净化,悲悯情怀充盈心间。我始终坚信:在高贵的阅读中,我们的精神世界一定沿着雅各的天梯,从尘世的大地拾级而上,走向奥妙无穷的天堂,光亮照彻了整个心灵。波斯诗人奥马尔·海亚姆在他的《鲁拜集》中就曾深情地写道:树荫下放着一卷诗章,一瓶葡萄美酒,一点干粮,有你在这荒原中傍我欢歌——荒原呀,啊,便是天堂!阿根廷的伟大作家博尔赫斯也说过:“我总是想象天堂将如同图书馆一般。”他1955年当上了阿根廷国家图书馆馆长,一生从事图书馆事业,说这番话一定有切身的体验。因为家族遗传的缘故,博尔赫斯视力一直不好,但是他却博览群书,后来,尽管基本上已经无法阅读,他仍然读书不止,甚至央求老母亲和亲友替他念书,他的一位侄甥苦学德文,以便为他大声朗读德文书。83岁那年,博尔赫斯在接受采访时说了一句令人动容的话:“让我告诉你一个秘密,我依然假装我的眼睛没有瞎,我依然买书,我还是不断地往家里添书。我可以感受到书籍友善的吸引力,我并不清楚为什么我相信书籍可能使我们快乐。”海亚姆的诗和博尔赫斯的话让我联想起了一只极其神奇的鸟——天堂鸟(birdsofparadise)。天堂鸟生活在深山老林里,仿佛一个特立独行的隐居者,全身五彩斑斓的羽毛,硕大艳丽的尾翼,腾空飞起,有如满天彩霞,流光溢彩,祥和吉利。南天平洋岛国巴布亚新几内亚,是世界上著名的天堂鸟之乡。当地居民深信,这种鸟是天国里的神鸟,它们食花蜜饮天露,造物主赋予它们最美妙的形体,赐予它们最妍丽的华服,为人间带来最大的幸福和祥瑞。据说这种鸟对爱情忠贞不渝,同时,他们还是引路人。一旦环境发生改变,它就高高地飞在天上,充当迁徙队伍的引路者。这就是我把我们的阅读标识设计为“天堂鸟书林(birdofparadiselibrar)”的由来,我希望我们都是这只美丽神奇的天堂鸟,我希望天堂鸟的羽翼能承载我们个人、学校和民族的梦想和希望,从一本经典童话或小说里振翅起飞,从一张自己设计制作的藏书票里振翅起飞,从聆听一个走进校园的作家的侃侃而谈中振翅起飞,从家庭的读书聚会、亲子共读的温馨中振翅起飞,从恋人浪漫互赠的一枚书签里振翅起飞,从社区、地铁、机场、乡村贫困学校、城市贫民窟的阅读推广里振翅起飞……飞越杨家岭,飞越天一阁,飞越河姆渡,飞越祖国的千家万户,千山万水,飞出婀娜万千的曼妙舞姿,飞出背负青天一览众山的博大气概,飞出吐纳云气仰观俯察的自由境界。当我们心灵飞翔的时候,整个世界就会飞翔!谢谢!

7.校长读书活动计划 篇七

关键词:读书,“荐书寄语”青年读书活动,感悟

最近共青团河北省工委组织开展了“荐书寄语”青年读书活动。这是一件很有意义、很有价值的工作。就这个话题我想与青年朋友交流一下个人对读书学习的粗浅体会: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或者说为什么读书、读什么书和怎样读书。

为什么要读书, 或读书有什么用?因为读书好, 读书重要, 书籍作用巨大。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每一本书都是全人类精神劳动的结晶, 因为书就是人类通过集思广益, 再由个人写下的最精炼的语言。”“书是人类创造的最伟大的奇迹。它概括了世界生活得全部知识, 表现了世界理性成长的的全过程, 以及全球人民的文明史和全部经验——因而, 书籍是进一步发展人类精神力量的最有力的工具。”此外, 为数众多的杰出人物, 对书籍也有精彩的论述。克鲁普斯卡娅说:“书籍是交际、劳动和斗争的有力工具。它以人类生活和斗争的经验武装人们的头脑, 提高他们的水平, 增长他们的知识;人们借助这些知识, 能够驱使自然的力量服务于人类。”雨果说:“各种蠢事在每天阅读好书的影响下, 仿佛烤在火上的一样, 渐渐溶化。”赫尔岑说:“不去读书就没有真正的教养, 同时也不可能有什么鉴别力。”“别忘记, 读书是取得多方面知识的最重要的手段。”雅科夫列夫说:“书籍作为良师益友培养出的种种优秀品德是数也数不完的。”刘向说:“书犹药也, 善读之可以医愚。”莎士比亚说:“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 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力没有书籍, 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塔帕说:“良书即益友, 今明永如斯。”惠普尔说:“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马雅可夫斯基说:“知识是我们的导师, 书籍是我们的教师。”列宁说:“书籍是巨大的力量。由于革命, 对他的需要更显著地增长。”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书籍是在时代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 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

以上这些杰出人物的论述, 从不同时代、不同角度论述了书籍的作用。

就一个人的知识而言, 是由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构成的。所谓直接经验, 就是自己亲身参加实践而得到的经验。所谓间接经验, 就是通过他人介绍或读书得到的经验。一个人生命有限、精力有限, 不可能事必躬亲, 所以许多知识大都来自间接经验。在这两种知识来源中, 间接经验得到的知识所含比重较大, 而且主要靠书本传播。比如, 我们的学校教育, 就主要是通过教材进行的。谁想有丰富的知识, 就要大量读书, 读的书越多, 知识也会越多, 力量就越强大。

读书学习对于我们增加知识、开阔眼界、增长才干、陶冶情操、愉悦身心、净化心灵、培养品德、促进工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读书对于个人重要, 对于国家民族同样重要。一个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 如果失去了对读书、对知识的追求与渴望、热情与努力, 那么其前途将是渺茫的、悲惨的, 等待他的将是落后、受欺, 甚至是灾难。话说到这里, 我们也就进一步加深了对党中央号召全民学习、终身学习、建设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社会的重大意义的理解。

只要仔细观察杰出人物的生活, 不难发现读书对他们每一个人的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譬如, 马克思、列宁、毛泽东、孙中山, 哪一个不是爱书如命, 博览群书, 终身与读书相伴。马克思的女儿曾问马克思, “你最喜欢做的事是什么?”马克思回答:“啃书本。”为写《资本论》, 他阅读的书籍多达1500本, 他有一个习惯, 看书时常情不自禁地用脚来回擦地, 长年累月把阅览室座位下坚硬的水泥地板磨出了一个坑, 人们称其为马克思光辉的“足迹”。列宁一生酷爱读书, 我们都记得《列宁在1918》电影中的一个镜头:遭特务暗杀受伤的列宁住院救治期间, 医生禁止列宁看书, 将床上、桌子上的书籍全部收走。医护人员刚转身离开, 列宁又从枕头底下拿出书本读起来。

孙中山说:“我一生的嗜好, 除了革命之外, 只有好读书, 我一天不读书, 就不能够生活。”毛泽东的一生与读书紧紧连在一起, 而且创造出了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洋为中用、外为中用、推陈出新;学以致用、经世致用等宝贵的读书经验。无论是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 还是革命成功的生活相对安定的年代, 毛泽东始终与书籍形影不离。晚年的毛泽东身体衰老, 视力大减, 读书学习精神丝毫未减。在他心脏将要停止跳动的前几个小时, 还示意工作人员读鲁迅的书给他听, 脸上露出微微的笑容。带着最后的微笑, 毛泽东进入了弥留状态, 结束了他一生从未间断的读书生涯。

这是多么感人啊!列宁的夫人克鲁斯卡娅回忆列宁时说过:“在他从事的那种繁重的工作中, 图书给了他以帮助, 给了他知识, 这些知识使他出色地掌握了。否则, 他就不可能成为我们大家所知道的那个列宁了。”这些话, 用在马克思、毛泽东、孙中山等伟大人物身上同样贴切。如果不是读书学习, 他们的聪明才智就不会有如此充分的发挥, 也不会对人类社会作出如此巨大的贡献。从克鲁斯卡娅这段话中, 我们每个人都应当受到启发、激励和鞭策。

有的朋友可能认为, 社会发展到今天, 电影、电视、广播、网络, 知识的载体和传播渠道日益增多, 书籍变得不重要了。我们说, 尽管知识传播的渠道和手段大量增加, 但读书的功能不可替代, 读书学习是万万不可缺少的, 读书的魅力永远不会消失。

毫无疑问读书是如此重要。那么应该怎样读书呢?最主要的有六点:

一是要妥善处理好读书与工作, 读书与家务, 读书与交友, 读书与身心承受能力的关系, 把几者有机地统一起来, 互相促进, 相得益彰。

二是有选择、有计划、有目的。读书为什么, 大体可归为五种: (1) 为读书而读书, 空言无实, 把读书作为点缀、作为饰物, 不会用、不知用。 (2) 为升官发财, 出人头地, 推崇“万般皆下品, 唯有读书高”。“书中自有黄金屋, 书中自有颜如玉”, 比如严蒿、秦桧之流, 虽有学问, 但谋私误国, 危害百姓。 (3) 为个人进德修业, 只重视个人修为, 对为什么进德修养不甚明确, 一遇风浪, 立场不稳, 不敢担当, 往往成为风向派、骑墙派。 (4) 为了消遣或专为生活增加趣味性、知识性;为了消除疲劳, 调节精神而阅读文学艺术或其他知识书籍、报刊。 (5) 为了实践, 为有益于社会和人类。即为了认识世界, 改造世界, 包括改造自己。比如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为国家社会进步, 为实现共产主义美好理想而读书。

以上五种读书目的, 前两种不可取, 第三种、第四种可取其积极的部分, 摒弃消极的部分。唯有第五种最为圣洁, 最为崇高, 最符合中国与世界大多数人的利益。我们首先要端正读书的目的, 有了正确的读书目的, 还需要对书籍做出选择。大千世界多姿多彩, 人类历史悠久漫长,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 各种书籍浩如烟海。所以必须学会择优汰劣的读书艺术, 根据本职工作和本身知识结构的需要, 进行纵深性、扩展性、创新性读书, “学以致用”应是择书而读的出发点。

另外, 就书的内容而言, 大多属进步的、健康的、有益的, 能教人认识世界的真知, 给人以奋发向上的力量。但也有一些坏书, 内容荒延、低级庸俗, 甚至反动, 如果不加注意, 读后往往濡染心灵, 败坏思想, 贻害无穷。青年朋友们应根据自己的文化知识结构及生活和工作需要, 精心选择一些适合自己需要的书籍来阅读。

读书要有正确目的、正确选择, 还需要有可行的计划。选定书目之后, 先读哪些, 后读哪些, 怎样读, 需要一个详细的计划, 然后逐步推进, 加以落实。

三是要持之以恒, 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读书学习, 贵在持久, 要善始善终, 坚持不懈, 不可浅尝轨止, 半途而废。特别是要抓住今天, 不等不拖。毛泽东说过:“读书治学没有什么捷径和不费力气的窍门, 就是一要珍惜时间, 二要勤奋刻苦, 饭可以不吃, 觉可以不睡, 书不可不读”。

四是要有钉子精神, 有挤劲和钻劲, 见缝插针, 积少成多, 学习借鉴古人欧阳修的“三上”、董遇的“三余”方法和鲁迅把别人喝咖啡聊天的时间用在读书上的精神, 日积月累, 必见成效。

五是读思结合, 学用结合, 学以致用。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这十分清楚地说明了读书与思考的关系。《弟子规》曰:“不力行, 但学文, 长浮华, 成何人!但力行, 不学文, 任己见, 昧理真。”这说明了读书与实践的关系。勤于思考、勤于实践, 勤做笔记, 勤作交流、勤作总结, 以读书促进工作, 丰富生活, 以工作和生活促进读书的深化。特别是各级组织也要加强对读书活动的指导, 发现和培养一批读书先进个人和组织, 及时交流推广他们的经验, 促进读书活动的发展和深化。

六是要去粗取精, 采优废劣。如同世界上有香花也有毒草一样, 书籍也有优劣好坏之分。即使是像中国的四大名著这样的名数、好书, 书中也难免有忠君、男尊女卑、迷信鬼神、轮回报应、歧视妇女、鄙视劳动等糟粕。所以读书一定要注意鉴别, 吸取精华, 摒弃糟粕。

读一本好书, 就像在与一位智者对话, 使我们受益无穷。我们读《论语》, 总会被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精神和循循善诱的丰富学识所折服;我们读《史记》等历史类书籍, 总会从众多的王朝更替, 众多历史人物沉浮中感受到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读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等散文, 总被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先下之乐而乐”的高尚境界所感动, 读《正气歌》总被文天祥那“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凛然正气所震撼, 读方志敏《可爱的中国》总被作者那种对祖国无比深沉的感情感染, 被中国共产党人一心为国为民, 绝不谋取私利的崇高精神所感染;读《沁园春·雪》总会激起对祖国的壮丽河山的热爱、对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队和人民大众产生巨大的信心;读《爱莲说》总被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清高气节所感动, 并由此对廉洁清正的人民公仆生出无限敬仰;我们读励志类的书籍, 读立德修业类的书和名人史记, 读《弟子规》《三字经》总能激励自己的进取精神, 学到为人处世、创业建功的思路和方法;读哲学、自然科学、技术专业书籍, 总能对大千世界加深了解、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和具体技能。

总而言之, 读书有益心智、读书有益修身、读书有益励志、读书有益明理、读书有益求知、读书有益工作、读书有益我们建功立业。

青年时期是人精力最为旺盛、最为宝贵的黄金时期, 也是学习掌握知识、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珍惜时间, 抓紧读书学习, 对于青年本身的身心发展, 对于国家社会的进步, 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8.校长读书活动计划 篇八

九十年代初,身在国家机关的王建华在学习汽车驾驶期间突然发现自己对驾驶汽车这事和别人想的不一样。他喜欢驾驶汽车的感觉,总觉得这上千公斤的小铁房子(汽车)跑在路上,驾驶员的驾驶技术、判断能力随时决定着自己或他人的生命安全,真不是闹着玩的。看着教练们教着费劲、学员学得费劲,一个念头在他脑子里萌生,于是在1994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执着地踏上了驾驶培训的道路,去圆他开一所好驾校、教给更多人安全的梦想。

2005年,身为驾校校长的王建华取得了运动驾照。一个驾校的校长,是为了参赛?为了刺激?后来他这样告诉我:“从1994年到2005年,在不断地研究中,我发现这个行业既没有职业标准,也没有进修的地方,大学也没有相关课程,最后我去考取运动驾照,体验赛车驾驶技能。”用他的话,“我们还教人家呢,自己的专业知识呢?”所以他在不断地学习,就像他常说的“知不足”。他的解释是知识永远没有学到足的时候,会的越多,不懂的就越多。2010年王校长作为交通部聘请的专家参与了教练员职业标准的制定,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终于可以从人的源头抓起了。

在长达十几年的不断创新和研发中,他一直认为车祸即人祸。培养驾驶员本身是育人的工作,以减少甚至杜绝马路杀手的出现。面对越来越多的因新司机所引发的交通事故和大多新手不敢上路开车的状况,王校长自掏腰包创建了一个“白本”俱乐部,以提高新驾驶员的实际驾驶能力为宗旨,于是“全程驾驶俱乐部”出现了,也填补了驾驶培训行业实用教学领域的空白。

他在俱乐部培训课程上的一大突破是“新手拉练”,以寓教于乐的形式带领学员行驶于省道、国道、高速公路,甚至恶劣天气、夜间驾驶等各种不同环境,全方位培训合格的驾驶员。如王校长曾带着几十位刚取得驾照的新手前往海拉尔、长白山等地多次长途拉练。

很多人都认为“开车是熟练工种”,正是这种认识误区让很多人深受其害。王校长一直强调“驾驶是一种有思想的运动”,全程驾驶俱乐部就是要在整个培训的过程中使学员认识到明白的学习与糊涂的熟练之间的巨大差异,针对新手容易产生的驾驶误区进行有效指导,使其用最短的时间快速成为实用驾驶高手。

9.小学校长读书笔记 篇九

——读《做最好的校长》有感

校长的人选应具备:1.良好的道德品质,严谨的作风;2.为人热情,胸怀远大;3.•组织能力强,善于做学校团结工作,在教师中有一定的威望;4.应变能力良好,碰到突发事件能沉着应对。但对学校影响最大的是校长的思想。要通过自身的影响力和校长岗位打造学校文化。

首先要处理好同事关系,团结协作,敢说敢管,决不能放任一名教师亵渎自己的责任。校长的重要职责是帮学校的每一个教师的发展。然后是打造一个学习型的团队,团队精神最重要。当然校长的角色要站得高一些,这时校长管理学校工作完成了。你要培养好每个中层领导,让中层领导管好这个学校的各种具体事务。接下来要与老师共建一个和谐高效的团队。一是要真诚,老师不是小心眼,即使是胸怀不是很开阔的老师,我们也可以用真诚感化他。二是要沟通,我们应该老师零距离的接触,而不是有所顾忌和抵触,毕竟老师是我们工作的实践者和执行者。只有做好沟通,真诚的交流才有助于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据资料考证,误会90%来自不沟通,不沟通的90%来自不信任,所以我们一定要与老师沟通,但要注意沟通的方式和方法。三是要共荣、共事。我们经常与老师学习和生活,不知不觉的就潜移默化受到老师的影响,在于老师做事的过程当中了解老师,从而达到了互相的理解,情不自禁的产生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校长就要隐身其后,•放手由学校中层领导来组织学校工作,只在幕后对他们进行能力的培养,•并帮助其他教师做好学校谐调工作,给予适当的方法指导。我历来在学校施行“周一例会”•制度,学校教职工能够通过“周一例会”对上周的工作得失进行小结。•在这个例会中,学校各部门还得向校长汇报本部门工作情况,•这样校长就能很好地根据掌握的第一手材料及时、有效地组织制定好本周的工作计划。另一个重要措施——校长全权“任命制”,•这个措施推行大大提高学校工作的实效性。•校长全权任命制同时也激活了学校的竞争机制,•使每个干部都有了危机感,“能者上”的民主思想深入学校管理。争取干部之间齐心协力,心往一处向劲往一处使,这样学校才能健康的发展,从而让学校文化得到更好地熏陶。

10.读书节校长致辞 篇十

老师们、同学们:

下午好!

今天是五四青年节,这是一个充满阳光、充满生机、激励我们立志成才的日子。我们全校师生以团结祥和,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迎来了我们自己的节日——第二届“书润童心”读书节暨首届花展。在此,我谨代表学校对校园第二届读书节暨首届花展的开幕表示热烈的祝贺!

去年以来,学校非常重视“书香校园”的建设,激励广大师生好读书、读好书,我们在读书活动中不断丰富自己的思想、厚实自己的人生底蕴。在去年举办的首届读书节上,我们全校师生争与好书为友,共同徜徉书海,博览中外名著,从中收益匪浅,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今天上午,我们收到到了一个好消息,我校六(1)班唐玉琪同学的习作《茶干趣事》在《全国优秀作文选》杂志上发表了,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表示祝贺!

今天,我们举办第二届读书节和首届花展,就是希望同学们能珍惜点滴时间来广泛阅读,精心阅读,花香与书香融合,校园、书园、花园成为我们幸福的家园。大家要充分利用早晨、中午、课间的时间,每天保证不少于30分钟的时间用来读书,做到“晨诵、午读、暮省”。各班级要选好读书图书管理员,并要利用多种渠道保证书源的充足。大家要做好读书笔记,积极与同学们交流读书感受,相互推荐阅读到的好书。语文教师要确定固定的读书指导时间,以提高学生的读书实效。同学们还应该与自己的父母一起读书,分享读书心得,共创书香家庭。我们积极倡导师生同读,以教师的引领促进孩子的茁壮成长。

读书节的开幕只是我们读书人生的一个驿站,让我们要把“读好书、好读书”成为我们个人、班级、学校永不放弃的信念!

我真诚地祝愿本次读书节取得圆满成功,希望我们的孩子将美丽的花留着班级中,将我们的好书留着书架里,实现花香共饮,书源共享,最后祝老师们、同学们都过一个“丰收”的节日!

11.班级读书活动的管理 篇十一

一、 书籍类别的选择

小学生应该读些什么书?如果做一个细致的调查,老师、家长、孩子三方的意见是存在很大的分歧的:孩子大多图热闹,喜欢动漫故事;家长希望孩子写出好作文,提高写作水平,提倡孩子读作文书;老师为了加大孩子语言文字方面的积累,提高语文素养,愿意孩子多读文质兼美的文章。

我想应该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思想状况、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和教育的需要,课外读物的选择应以思想内容好、语言文字好、适合孩子阅读为标准。比如,结合教材内容选择,以此来推进阅读的广度和深度。课本上选择的文章是非常适合学生阅读的,学完了课文,我们就可以趁热打铁,再接着读一些相关文章。这样既能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也便于在班级中、同学间交流阅读的感受。二年级同学学习了《女娲补天》的神话故事,就可以再接着读一读《盘古开天地》、《吴刚伐桂》、《田螺姑娘》、《中国神话故事》等;高年级的同学在学习了《鲁宾孙漂流记》之后,就可以读读原著的中文译本,也可以阅读一些外国文学作品、古典文学作品。如此一来,孩子们阅读兴趣会很浓厚,阅读效果也不错。

二、 书籍的来源问题

一方面可以建议家长为孩子建立家庭小书架,购买适合孩子阅读、孩子也喜欢阅读的书籍,建议对孩子的奖励以书籍为主。

也可以组织学生勤工俭学,用所得来购买自己喜欢的图书。每次节假日我班学生都是带着这样的任务离校,再次返校时将自己劳动所换书籍带到学校展示交换。

建立班级图书角也是一个好办法,班级图书角的书来自于老师和学生的捐赠,孩子们把看过的书拿到班里交换看,我也把女儿看过的书拿到学校给孩子们看,并配有专门的图书管理员,负责图书的借阅和修整工作,每学期开学初进行图书角更新。

还可以鼓励孩子们到图书馆、书店、读者俱乐部办阅读卡、借阅证。

通过以上这些途径,再加上学校图书室的书籍,基本上就解决了孩子们阅读的书源问题。

三、 读书时间的保障和读书方式的选择

我要求孩子们每天的课外阅读时间不少于半小时,可自己读,可和爸爸妈妈共读,还可全班集体读。比如,午间早到校的时间、作业完成后的时间、睡觉前时间就可以自己读几分钟;双休日、节假日可以和爸爸妈妈共同读;每周两节校本课集体阅读学校图书室的书,这是雷打不动的;每节的语文课前五分钟(我一直把自己的语文课上课时间控制在30到35分钟)进行全班读书接龙活动,(具体做法是:选定一本书,然后每天一人全班轮读,轮上的孩子在前一天晚上就要做好两项准备,1.要把文章读通读顺,2.针对此文发表自己的意见或谈几句感想。);早操后和眼操后是经典诵读时间,如读《三字经》,每日就四句,十二个字,指定一人每天更换(要求加上译文注释,这样就能保证学生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不贪多,贵在坚持。

四、 读书积极性的调动

课外阅读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如果没有一定的激励、监督机制,这项活动就很容易变味。为了激发学生持久的兴趣,提高阅读质量,我试过许多的方法,下面简单列举一二。

1.老师是学生最好的榜样

提倡师生共读就是很好的形式。比如老师读到好文章就带到教室读给学生听听,或者问问学生最近看到什么好看的书请他们推荐给老师看,向学生借阅,这都是很好的激发学生读书兴趣的方式。在我的课堂上,当孩子们专心写作业的时候,我常常拿起班里图书角的书站在那里读,往往我读过的书很快就会成为孩子们最喜欢读的书。

2.家校联系,请家长协助

我曾建议家长周末把孩子送到书店让他自己看书(当然作好安全教育是第一位的);再如当孩子取得成绩时,请家长用书奖励他;当他寂寞时,请让书本成为他的朋友。其实家长都知道我们老师是为了他们的孩子好,虽然要他们做到亲子共读很难,但是让他们给孩子买本书看,绝大多数家长都会配合的。我们也可以利用家长会的时候进行培养孩子看书习惯的动员,我就曾经对家长说:“如果你发现你的的孩子既不做作业又不爱看书,你马上就要与老师联系;如果你的孩子不爱做作业但是爱看书,你就不用担心了。”

3.让学生的阅读从声像、图画、漫画书开始,然后文字跟进

比如,在电视剧《三毛流浪记》热播期间推荐学生看《三毛流浪记》的连环画和故事书;学校组织看完电影《男生贾里》《女生贾梅》就推荐学生阅读秦文君的同名小说;学生爱看漫画《老夫子》,我就向他们推荐《父与子》这本世界著名漫画书,然后再推荐看《感悟父爱母爱》。故事书是学生最喜欢的,郑渊洁、杨红樱的书畅销就是因为新奇有趣的故事吸引学生。所以对不爱看书的孩子就从推荐看故事情节强的书开始。

4.利用许多时机鼓励读书

比如作文批改时,发现学生引用了某个句子就标出来,批上:“你这个句子引用在这里恰到好处。”学生下次一定会在作文中多引用一句。比如学生发言用了个好词可以板书出来,隆重表扬一下:“你一定很爱看书,这个词语用得多好啊。”以后的课中我们会发现用好词的更多了。有时老师还需要卖弄一下,上课时用两个成语,用一句名言,背两句古诗,如果学生能接应就说:“你和老师一样爱看书,一样厉害。”如果接应不上来,不妨激将一下:“知道为什么你们比不上老师吗?因为老师爱看书,会把看过的好东西背下来。”

5.依托班级活动,激发和维持阅读兴趣

(1)每期开校就带领孩子们一块制定班级读书活动方案和个人读书计划。

(2)利用黑板报作宣传,树立正确的读书观。比如,针对班里一些孩子觉得读书没有玩电脑游戏过瘾、没有看电视热闹这一想法,我就利用黑板报给孩子们强化这样一种观念:读书,是一件快乐轻松的事情;针对一些错误的认识和观点,比如,有的孩子说“我都读了好多书了,怎么语文成绩还是没有明显的提高?”或者说:“我读了那么多作文书,写作文的时候还是不会写,怎么一点用都没有?”还有个别家长说:“学习都上不去,读那些闲书干啥?”,有的家长只允许孩子读一些作文指导类的书,我就利用黑板报告诉大家,阅读活动和其他学习活动是有很大区别的,我们从书籍中汲取的营养并不是都能立竿见影地表现出来的。也就是说,并不是你今天读了一本书,明天你就能妙笔生花,写出一流的作文,或者你的思想认识就会有了什么质的飞跃。我们必须明白,读书是一个渐进积累的过程,书籍给予我们的营养是慢慢渗透的,对我们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因此,我们必须以良好的心态去读书,既不能急功近利,也不要幻想一蹴而就。

(3)利用队会时间组织朗诵会、故事会等,创造条件让学生广泛地“读”,大量地“读”。

(4)召开班级读书节活动(每次利用一个半天时间),在读书节上,孩子们展示情趣阅读卡、读书小报、读书笔记,评选优秀读书征文,进行好书推荐、好书换读,交流建立小书库的经验,谈论如何买书、存书、读书的心得体会,评选读书之星等。

(5)对课外阅读取得一定成绩的学生,及时地鼓励,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当学生在获得成功后,会继续坚持大量的广泛的阅读,良好的读书习惯也就随之形成。同时个人的进步往往又是同学们效仿的范例,这样班里就会形成浓厚的课外阅读氛围,其意义也就更加深远了。

(6)还比如,为了引导孩子们做一个文明有仪、知书达理的人,就在班里开展了“道德银行”的体验活动,学生把每天的文明行为兑换成一定的分值存入“道德小银行”,周末评选出道德“富翁”进行奖励。对孩子的奖励是多方面的,但有几项特别受孩子们的喜爱,那就是获得老师家书柜的阅读卡和拥有休息日被邀请到老师家读书的特权。在这项活动中,学生投入的可能是小小的、一件件微不足道的事情,可能是一句问候、一次帮助、一次爱心捐助,但他们收获的是不断增值的道德的、行为的、思想的、知识的积累。

……

总之, 激发学生读书兴趣的方法很多,只要有效的都是好方法。

五、 读书方法的指导

做任何事情都要讲究方法,正确的方法才能事半功倍,读书更是如此。读之有方,才能读之有效。

1.教给学生多种阅读方法

在阅读指导课上,引导孩子们掌握一些精读、略读、浏览的技巧。比如,对于自己喜欢的读物,要尽量选择精读。阅读时,要一句一句地读,一句一句地理解,遇到不理解的地方要停下来,做上记号,以便查工具书或向人请教,弄懂了再继续读;读后还要经常写笔记,摘下好句,写下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对于那些有意义但自己不太喜欢的书,可以选择略读。阅读时,速度可以较快,只要了解大概内容就行了;对于那些消息性、消遣性的读物,则可以选择浏览,阅读时,可以只选择自己想要知道的部分来读,对自己不感兴趣的内容可以飞快地跳过去,尽量节省时间,从而接受更大的消息量。

2.鼓励学生要勤做读书笔记

古人说:“不动笔墨不读书”;俗语说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强调的就是做笔记的重要性。那么,怎样做读书笔记呢?我在班里倡导每个孩子都建立一个摘记本,自己取个好的名儿(星星草、晨阳、绿芽……),里面是读书时摘录的好词佳句、精彩片段、名人名言等,再加上自己阅读后的感悟和读书过程中自己的进步收获。摘记本的检查一开始是一周两次,我的批语每次都是欣赏加鼓励,有时也会很夸张的表示惊叹。结果没过两周,孩子们就要求老师每天检查,因为他们想把自己的阅读收获与我一同分享,更想得到我的称赞。

3.要学会与人沟通分享

鼓励学生之间交换读书,教给交流阅读感受的方法,比如就精彩片段来交流、就人物形象来交流、就主要内容来交流、就美词佳句来交流、就写法来交流等等,引导孩子们分享阅读的快乐。

4.要善于利用课外时间

小段时间读短小文章,大段时间读成本的书,应和课标提出的“提倡读成本的书”的要求。

12.校长培训读书心得 篇十二

十月末,我有幸到我的母校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参加了为期九天的校长培训班,在培训中,我有幸聆听了多位教育专家的报告,在增长了知识的同时,也开阔了眼界,可以说收获很大。梳理了九天来学习收获,以及培训班下发的几本书籍,再结合我校工作实际情况,我对未来学校管理产生了以下一些想法:

一、关于课程建设

培训中,几乎每位专家都提到了一个词“课程”,再联想到“课改”的全称即“新课程改革”,由此可见,“课程”才是学校建设的核心所在。对于课程建设,多位专家专家进行了多位面的阐述,让我有了眼前一亮的感觉——原来一所学校的“课程”可以这样自主解读、自主建设。那么我们学校的课程究竟是什么样的?距离专家所描述的“课程”还有多远?我认为,在定位之前,还是应该归纳好课程的层次。通过过往经验以及专家论述,我认为“课程”应该分为四种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传统课程,接近于课改之前的传统授课形式,老师讲,提问,学生听,回答;第二个层次,是形式上的新课程,但是课程目标还是传统的,表现形式是师生可以互动,课堂更加灵活,但是课程目标是为了提高学生分数;第三个层次是真正意义的新课程,是无论形式还是内容还是学习目标均以提高学生能力、拉近师生关系、增强课堂活力为目的的课程;第四个层次就是类似汇通小学校长所阐述的“博雅课堂”以及中华小学校长所阐述的“引桥课程”,这种课程围绕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和方向,按照自己学校实际情况和教学特色,重新规划和确定课程,属于目前新课程改革的最高层次。

那么现在我们学校课程到了什么层次呢?我定义为第一层次和第二层次中间,还在传统和“新”之间徘徊,而且趋向于停滞的一个过程,一些年轻教师掌握了新课程的形式,还有一些老教师仍然墨守成规,不过他们目的是一致的:提高学生分数。产生这样的因素有家长的因素,尤其是我们农村的家长,仅仅盯着分数,他们不关心孩子是否有能力,只关心孩子第几名。另外一个因素是教师的问题,教师素质不高,自主学习能力不强,最重要的是课堂培养目标不明确,也是新课程构建停滞不前的一个诱因。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个孩子从走上教育之路,到毕业,到在事业上取得一定成功至少需要三十年的历程,我们今天课改了,如果纵向看去,也许三十年才能看到结果。但是教育是可以横向比较的,我们学校也参加过县级与市级的比赛,特别像科技创新大赛这样需要学生自己表述的,明显就能看出来农村和城市的学生差距明显,我们的孩子是问一句答一句,问个偏题,就卡住了。城市一些学校的孩子,面对专家答疑的时候,那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专家等的时间稍长要走,孩子们甚至 拽着专家的胳膊说,生怕专家少听了自己的论述。两相对比,升学的机会可以自己考出来,这方面城市农村几乎差距很小,但将来就业的机会、或者成功的机会就将是自己抢出来的,如果像我们目前培养出的这些孩子一样,连表达都不会,如果连试一试都不敢的话,未来岂不是连机会都没有吗?

差距如此明显,我们的确应该立即转变课堂,但是我们转变思路的方式与先进学校应该不一样,优秀学校起点高,我们不能全盘照抄,否则容易造成混乱和无序,像以前“杜郎口教育模式”的推广,最后的结果是无疾而终。那我们应该怎样做呢?我的思路是:学科分段,逐次推进。首先按学科确定每一学期每一学科的“薄弱点”、“改革点”,在教研组和学科组的探讨下,研究出诸如“怎样讲好阅读”、“怎样讲好作文”、“怎样在试验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意识”,形成学校独有的“课改”模式或者说“课程”特色,每个学期,甚至每个学年完成这个单独“薄弱点”课改目标,计划通过六个学期或者更长时间完成“课程”特色的叠加建设。在督导上,将以教案、说课、听评课的形式敦促教师完成这一模式或者说这一特色的吸收、建设和完善,从而让我校达到课改的第三个层次或者第四个层次。

二、关于教师

听了几节优秀教师的课,也在镇小与县小学校观察了学校师生的日常工作学习,也和同行们交流了学校管理上一些 看法,我得出一个结论,教师队伍的素质是一个学校兴衰的关键所在。在关于教师的表述上,我比较喜欢赵桂霞校长的这句话:“教师,是学生内在生长力量的一个‘唤起者’,当一个人处于幸福的状态,就能最大程度地释放自身的能量。当教师有了更大的能量,才能激发出学生更多的潜在能量。”

我们的教师幸福吗?在工资待遇上,和很多学校对比,我们的教师待遇上很幸福,比如据我所知,对比桂林市内一些学校教师,我们教师的收入和福利,基本持平,我们的师生比例比他们要大,他们100个教师可能教30多个班级,而我们,可能工作量都不一定封顶。但是从感情上,从能量的释放上,我们距离“幸福”一个词还差得很远,他们主要表现在工作有目标没有动力,不知道自己究竟为什么而教书,教书的快乐源泉究竟是什么;团队正面意识缺失,团队负能量大于团队正能量;自主学习能力差,甚至很多教师根本没有自主学习意识。

解决目前教师产生的慵懒倦怠的问题,让教师产生幸福感,我认为应该进行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第一个是绩效考核机制,就是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多得什么?我想第一个是荣誉,第二个是奖励,第三个是盼头,这三样东西,一定要打破平衡,让其成为鼓荡的风,吹动敢于乘风破浪的船只前行。荣誉方面,学校打算下一步做一个荣誉墙,我们不但要给予优秀教师荣誉,还要宣传他们的荣 誉,让他们的荣光人尽皆知,在家长会、家长进课堂以及上级领导访问等活动,尽量把优秀教师推出来,走到台前,享受别人景仰的目光,要让他们意识到,荣誉不是奖状一张,而是社会、家长、学生以及上级领导对他们的肯定。在奖励方面,学校的荣誉都是属于一线教师的,职称评定也一定要优先,学校的后备干部也是给予优秀教师的,学校财力也一定向优秀教师倾斜,要让教师知道,他们的优秀是学校的宝贵财富,学校要用资源和物力去回报他们,让他们不白白付出。在盼头方面,其实教师的盼头就是评优晋级,当然我们学校的职称评比方案也是倾向于一线教师的,但在教师职称制度改革之前,现在这样的职称只倾向于初中,小学教师普遍没有盼头,我下一步的想法,一个是每年遴选出一到两名优秀的小学教师,转评成中学教师,让他们参加中学教师职称评比,一方面给小学老师盼头,一方面在初中教师群体中起到沙丁鱼的作用。再一个是直接模拟教师职称制度改革以后的局面,小学实施预备职称考核,订立方案,让小学优秀教师每年遴选出预备种子,从而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第二个是教师小团体建设,目前教师办公格局只是年级组,几名教师按照年级顺序坐在一个办公室里办公,除了日常交流,称不上一个小团队,更别说互相发展,相互促进。我下一步的想法就是在办公室里成立教研小组或者备课小组,也就是让教师能够为教学上的工作互相交流,互相印证 疑点,弥补自身差距,从而提高自身业务上的短板。甚至还可以为小团体排名,引导其对抗,每学期公布每一个工作小组教师的成绩,累加评出优秀小组,从而增进教师小团体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向上力。

第三个是促进教师的学习。现在的很多教师,有点像园丁守着一池死水,每天舀出来一点,灌溉给学生,长久以往,池水越来越浅,最后逐渐干涸。教师不爱学习、不爱读书,是制约教师素质提高的主要弊端。针对这个问题,我的想法是多督促、多检查,而且要量化成绩。也就是每学期都要给教师布置相应的学习任务,任务完成情况要纳入到教师考核评比中,教师不但要单独学习,而且还要有课余学习小组,除规定的信息化现代教育技术、三笔字、口语外,还要有自选课程,自选课程因兴趣而来,比如说可以是三字经,比如可以是音乐,比如可以是国画,比如可以是摄影,自修学什么限制比较宽泛,但是,你必须要学点什么,而且要有个人学习计划,学校要根据计划最后进行考核,或者根据你所学的东西,学校要检查你完成的作品。

三、关于学生

书中提到了教育转型与校长课程领导力的问题,专家就这个问题给予了我们详尽的解决方案,可是在方案执行之前,我头脑里一直萦绕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需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我们培养的学生将来朝着哪个方向发展?或者说是,我们为什么要培养这样或那样的学生?有了这样的问题,寻找出答案,那么,我想教育转型的思路,课程规划的构想以及管理行动领导力度的贯彻将水到渠成。那么我们要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呢?我认为,应该像专家说的那样,能够独立解决问题,勤奋,善于思考,有一定创造力,能在将来从事的岗位上游刃有余。那么为什么要培养出这样的学生?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好处?我们首先来目前的成绩价值观念,这是一个目前大部分农村家长、学生都共同追求的观念,学生上高中,上大学,走过一根独木桥,然后通过招聘或者签约工作,这些走过独木桥的孩子,最终实现我们一个目标,为全国输送合格人才,但,每年这类合格人才在小学毕业生里面占多大比例?六分之一不到。这六分之一的大学生能给辽中带来什么呢?仅仅是荣誉而已,或者是高中的竞争力,可除此之外,这些人能不能资源?建设资源?恐怕少之又少。剩下的六分之五都通过初中校门流入社会,构成XXXX十八万人口中的年青一代。如果我们用一个几何体来解释我们县教育事业的发展,一个平面是农业,一个平面是工业,而农业和工业四个角各引出一条代表商业的线段,那么学校教育就成为一个完整的四方体。我们的教育为这个四方体贡献什么了?就目前来看,一种极端的说法,就是我们贡献了游离在这个立方体之外的人才,对于全局来看,我们的培养目标没有错,因为资源县就处于一个大的集体之中,为一个大的集 体做贡献,没有什么错处。可是单就我校来看,我们的教育贡献了什么?我是不是可以这么认为,对于我校来说,培养多个成绩优异的毕业生远远不如一个有志向的有多种能力的毕业生有用得多,至少这个学生能够领着多数人走向富裕。所以,真正帮助资源的,恰恰是那通过小学校门流入社会的六分之五,他们走向工厂,走向农田,走向商业领域,他们缴纳的税收创造的产值构成了资源的财政收入,分担了教育投入和我们的息息相关的工资待遇。社会的进步,家长的索求,让我们不得不培养优秀生源,但是资源的发展,我们的利益相关,又怎能离开那六分之五学生的培养呢?如果,当这些学生,其中六分之一考上大学,剩下的是一群勤奋的,富有创造力的,爱学习的青年,像《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安、孙少平那样,优化了资源的人力资源,提高了资源县的全民素质,那么会有更多的工厂落户辽中,会有更多的农村致富项目开发出来,因为这些青年有创造力,勤奋且爱学习。未来资源会商业繁荣,会社会进步,会创造出更多的价值,会为资源经济发展、教育投入、软环境建设带来蓬勃朝气。

13.读书节校长致辞 篇十三

大家好!

在这特殊的日子里,我们热切期待的首届校园读书节隆重开幕了!

读书节,顾名思义,就是大家一起来读书,共享读书的快乐,交流读书的收获。同学们,“美好的一天,从阅读开始”,当你们还在蹒跚学步的时候,你们就已经会,依偎在妈妈的身边津津有味的欣赏着书中美丽的插图,当你们走进校园、一天天长大,书已经成了你们形影不离的好

朋友。在书中,你们看到了哈利波特,认识了马小跳,同时也找到了自己的影子;你们感受到孙悟空七十二变的神奇,做着和杨利伟叔叔一同遨游太空的梦想;你们可以从北京万里长城到西藏的布达拉宫,从内蒙古的草原到家乡的白山美景??。书让我们的世界变的充满趣味,让我们的心灵更加充实,让我们与伟人、与英雄对话,让我们眼前的世界如此的五彩缤纷!我们举办读书节,就是要让经典滋润心田,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让书香溢满校园,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

我们要让读书成为我们的习惯,让每位老师、每位同学都能“多读书、乐读书、会读书、读好书”。课外书会为我们打开一扇扇窗,开启一道道门,让我们看到一个魅力无穷的世界。书籍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开阔我们的视野,活跃我们的思维,陶冶我们情操,使我们享受读书之乐趣,做幸福、向上的人。“校园,书的天堂;二小,梦想开始的地方”,让我们一起走向书的海洋,让我们的校园溢满浓浓书香。最后,祝首届校园读书节取得圆满成功,祝老师、同学们过一个“丰收”的读书节!

14.开展读书活动,全面培养人才 篇十四

近年来,我校积极响应上级教育部门的号召,大力开展读书活动,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努力营造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激发学生课外读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校园内形成热爱读书的良好风气,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此方面,我积累了一些班级开展读书活动的经验,和大家一起交流分享,具体做法如下:

一、制定读书活动计划

我根据实情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落实三个"一",即读好一本书——师生携手共读一本书,读完、读懂;做好一件事——教师引领学生一同做,边读边记;树好一榜样——树立一个读书好榜样,实践一种读书精神。充分利用黑板报,适当布置些有关读书的名言、方法等,渲染读书的气氛。

1.开放学校阅览室

学校图书室向学生提供丰富优质的藏书。学生可以按照规定的时间到图书室借阅,或以班级为单位集体借阅,图书也可开架借阅,供学生自由选择,进行自主性阅读。

2.设立班级图书角

以学生捐赠为主,加上由学校统一给各班购置的图书,每隔一大周同年级各班互相调换,每隔一大周语文老师可以从学校图书室为学生借阅新书,提高图书的流通率。每班一橱,并在使用过程中不断更新、交换、补充,每个班相当于都有一个"小小图书室"。

3.布置美化书香校园

学校定期开展各类读书竞赛活动,如阅读评级、读书竞赛等;举行各类阅读之星评比。我把"小学生课外阅读推荐书目"中的书籍作为晨读教材,通过开展"读一读,赛一赛,讲一讲"等方式,加强晨读晨背,熟读背诵加以积累,为学生的成长打好底色。上好每周两节的阅读课,以保证学生"会读"。

4.固定阅读时段

每天早读10分钟,每周设1课时阅读课,在语文教师指导下进行,主要形式有自由阅读、阅读指导、阅读交流、阅读汇报等。

二、扎实开展读书活动

1.上好阅读课

我充分用好早读、午读和阅读课,在校本课程中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像如何查工具书、如何学会提问、如何学会圈点评注等,帮助学生学会阅读,提高阅读效率。采用"教师、家长、学生"三方联系的形式,形成大阅读氛围。

2.做好读书笔记

对于学生的读书笔记,语文老师予以检查、指导、评估,学校不定期开展读书笔记评比活动。在教给学生读书笔记方法(摘录式、提問式、心得体会式)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3.抓好经典诵读

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给子孙后代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其中那些积淀着智慧的结晶、映射着理性光辉的经典著作,那些浓缩着丰富情感、蕴涵着优美意象的诗词曲赋,就像灿烂的星河,熠熠生辉。这些古诗文经典,对于治学修身、陶冶心灵、引导价值判断、提升审美品位以及培养语文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4.出好读书手抄报

我在开展读书成果汇报的基础上,发动全班学生办读书手抄报。我引导学生收集有关报刊小资料、格言和读书的心得体会等,各班将学生的这些资料集中整理,分类编辑,学校要求学生每学期出20期读书手抄报,学校定期评比展示。

5.开展各种读书活动,展示读书成果

9月份我们组织开展了"校园读书月"活动。在读书月活动中,学校开展了一系列的读书活动,如"诗文朗诵会"、"我和父母逛书市"征文比赛,并评选出全校"读书之星"20名给予表彰,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读书活动之中。

通过开展开展读书活动,在学生中形成了爱读书、读好书的浓厚氛围。学生的阅读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得到极大改善,学生的思想得到了净化,形成了积极向上的学风、班风、校风。

以上是我在班级中开展读书活动的工作回顾,这还仅仅只是起步。我们坚信学生与书相伴一生,一定有质量、有生机;让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和品德,做一个爱祖国、有追求、讲文明、有毅力、善于拼搏、不断进取的人。我想书香飘溢的校园,一定会有内涵、有发展,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在原有的基础上,继续把读书活动进一步抓好,让其发挥更大的育人作用,盛开出更艳丽芬芳的花朵,结出更大、更香甜的果实。

15.中心学校校长的读书心得 篇十五

农村基础教育---平凡中的坚守与成长

——品读冯恩洪先生《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有感

鲁迅有言:一碗酸辣汤,耳闻能讲的,总不如亲口呷一口的明白。读了冯恩洪先生著的《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一书,倒真的呷出了不少的味道。

冯恩洪——全国著名教育专家,中国关心下一代教育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关工委全国教育专家指导中心副主任,全国中小学德育研究会副理事长;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大学客座教授。曾先后担任上海培光中学副校长、上海建平中学校长兼上海建平(集团)学校总校长,现任全国教育专家委员会会长。

《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冯恩洪先生的教育专著。一本让教育人重识教育目的、探寻教育本真、寻求教育出路的书;一本其主旨观点“让学生享受适合自己的教育”已经收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0年7月29日,国家正式颁布)的书;一本让教师学生可以做最好的自己的书;一本让农村学校教育者感受到在平凡的坚守中可以不断成长、创造伟大的书„„

“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无疑是一场革命,是一场告别书本中心、走进学生发展为本的革命。从这种意义来说,昨天的教育是挑选适合教育的学生,是教师“心中有书本、眼中无学生”的教育;而今天的教育则应是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即教师“眼中有学生、心中无书本”的教育。

反复品味《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作为一名农村学校的教育人,我静静玄默,冯恩洪的教育智慧渐渐萦绕于心——似乎大师就在身边,方法就在心中,出路就在前方,行动就在当下„„

体会冯恩洪教育智慧

一、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享受教育。

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享受教育,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让学生享受适合自己的教育,教育不仅要创造适合教育的学生,教育更有责任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

二、教育应该让人的强势智慧充分发展。

我们的教育必须要转变一个教育理念,那就是要根据每个学生的长处,发现学生的强势智慧,创造环境和条件让学生的强势智慧充分发展。让“鸭子练游泳,兔子练长跑,老鹰学高飞”,把个性发挥到极致。

三、教育必须关注受教育者的差异。

人有差异性,无需论述。

人的差异表现在四大资源:政治资源、社会资源、文化资源、经济资源。成功教育的创始人,闸北八中校长刘京海,把女儿嫁给了复旦附中校长的儿子,名校长成了亲家,可谓门当户对。婚庆时,长辈代表致词,刘说,双方父母,年事已高,很希望抱上下一代,等孩子入学时,智商高就念复旦附中,智商一般就进闸北八中„„大家想,孩子的爷爷是复旦附中的校长,二话不用说,无条件接纳;孩子的姥爷是闸北八中校长,大笔一挥,赞助费全免。可农民工子女有这个待遇吗?这就是差异啊!——冯恩洪

教师将终身面对差异。面对差异我们不应该埋怨,埋怨会让学生变得灰头土脸,埋怨会让教师产生职业倦怠。

四、教育要释放学生的潜能。

人都是有潜能的。

总分第一的学生并不等于没有弱势智慧,总分倒数第一的学生并等于没有强势智慧。哪一个教师能发现总分不高的学生身上的强势智慧并且创造环境让人的强势智慧充分燃烧,那么这个老师在他的孩子们的心目中是视为恩师的。——冯恩洪

教育的真谛在于实现人的社会化和人的个性化的和谐发展,为此创造和谐发展的教育是释放学生潜能的途径。

五、课堂娈革——撬起教育质量。

给有差异的学生提供无差异的课堂,合适吗?答案无疑是否定的。

课堂娈革要由讲授走进合作,构建差异课堂。学生合作不是万能的。面对人的差异,建平中学实现行政班和教学班并存的管理方式,让学生自主选择,家长参与选择,教师指导选择,管理保证选择,最后规范能提高质量,选择也能提高质量。

反观我们的现状,一个班五六十人,一个教案,统一练习,完全没有注意到受教育者的差异;对于学生的评价只有理性的对错,没有感性的激励,特别对于学生的 “错误”回答,缺少引导,缺少尊重,致使学生在忍受教育,在挫败中痛苦学习;我们每天为了学生考高分,在想方设法为学生布置作业,批改作业,让学生在作业堆里拼命,经常性地忘却学生潜能的发展,只是固执地让学生在教师设定的学习网内挣扎,这样的教育能实现教育的目的吗?这样的教育能让学生感动吗,能让学生享受适合自己的教育吗?

六、课程建设——释放学生的潜能。

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要相辅相成。以国家课程为主,以校本课程为辅。校本课程提供选择机会,发展选择能力。国家课程是服从,能够出质量出人才,校本课程是选择,也能出质量出人才。

建平学校有110多种校本课程,50多个学生社团。以国家课程为主,校本课程为辅。教师应该为有差异的学生提供合适的教学。学生可以走班制学英语、学数学,也可以进入校园网内网,内有老师15分钟的说课。学生听懂80℅以上最好,既产生自信,也产生求知欲。让每个学生的名字充满神圣和敬仰。让他们有自立意识、共生意识、科学态度、人文情怀、领袖风采。

七、实效德育——为幸福人生奠基。

——学校德育工作审美化

德育要回归基础,重视体验性。冯恩洪说,我当年获得全国模范班主任,靠的是一次主题班会,题目叫“爱我的妈妈”。我组织了一次看似奇特的活动,我起名叫“负重自修”,要求班级的每位同学带一个塑料袋,塑料袋里装上4公斤黄沙,然后把这个塑料袋绑在腰间,先上一节自修课。课后立即召开主题班会讨论,题目就是“从负重自修谈起”。这时,教室里响起了一片牢骚声:谁出的馊主意,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应该押上道德法庭„„就在这节骨眼上,我坦白交待:“这个馊主意是我出的,同学们身上绑上4 公斤重的沙袋连一节课都受不了,那我要告诉你们,妈妈养你可不是40分钟啊!有道是十月怀胎,我请同学们算一道算术题:10个月除上40分钟,等于多少节自修课?才40分钟就要把我

押上道德法庭审判,那请想想,你妈妈为了生你、养你,付出了多少情感,多少辛劳。今天的讨论会主题就叫做“爱我的妈妈”。听完我的解释,同学们恍然大悟。我趁热打铁:“每一位同学都设计一项让妈妈高兴的活动,但是这个设计方案在付诸实施前千万要保密,下个星期这一节课讨论,内部交流,交流的目的是汲取别的人的长处,完善自己的方案,然后星期天付诸实施,给妈妈一个在情理、期望之中,而又意料之外的惊喜。”教室里立即活跃起来,同学们顿时倍觉母亲的伟大,迫不及待地要对妈妈表示“发自内心深处的爱”。

欲使学校德育工作趋于审美化的关键是改变教师与学生只是工作关系的旧观念,而要在此基础上更形成一种全新的关系——审美关系,“以自己的心去发现学生的心,以自己的火去点燃学生的火。”道德行为既需要道德情感的配合,更需要道德体验。

——德育不是消极的防范,而是信任、引导和互助。

浙江银州高级中学,拥有十万册藏书,却没有围墙、门和安检措施,还没有图书管理员。校长说,如果正常聘用图书管理员,每年需要支付工资30-35万元——买书好还是养人好?书当然会丢,可书丢了,是好事还是坏事呢?校长的理论是:偷书,即意味着想阅读;拿得越多,读得越多,书读多了,良心发现,会悉数送回的。而且,学校如此信任学生,学生还会把家中读过的书奉献出来的。

——德育的最高境界是感动,置身其间,不好意思不这样做。

海淀进修学校附属实验中学,不是北京的示范校,就是一所普通完中。30亩的占地,生均占地面积6个平方,校舍拥挤,供餐方式却令人惊叹。那么多人的自助餐,没有跑步的,没有插队的,没有打闹的,吃多少盛多少,盛多少吃多少,剩菜框永远是干净的。

——规范是需要内化的,对己讲仪表,对人讲礼貌,学习讲勤奋,回家讲孝顺,社会讲公德。

给学生内容的合适:党章第一条,和中学生守则,在内容上是一模一样的,合适吗?知识经济时代,有个“四恰当”的原则:最恰当的时间,面对最恰当的人,用恰当的方式,做最恰当的事。正确的就是恰当的吗?做一个让诚信、感恩的人,基础就是八个字。掌握规范,学会选择。

八、珍惜讲台、热爱讲台、享受讲台——做幸福教师

“讲台”是什么?是教师终生的事业,是教师快乐的根本,是教师幸福的源泉;“讲台”给孩子生命的启蒙,给孩子智慧的启迪,“讲台”也承载着家长的

希望和孩子的未来。

冯恩洪先生认为,“每个老师都想上出一节自己最满意的好课。上出这样的好课是需要条件的,其首要的条件是热爱讲台,享受讲台。只有先热爱讲台,才能够享受讲台。要想有地位,先要有作为。”他还形象地比喻“如同一个好的外科医生是一把刀,一个好的演员就是一出戏,一个好的老师则是一堂课,一个优秀老师的每一堂课是用一生心血上出来的。”“热爱讲台,享受讲台,关键是端正我们的位置。找准定位,自觉到位,主动补位,不能越位,不得错位。到位时你就享受讲台,不到位时你就会埋怨讲台,缺位会给你的工作带来难受,到位会给你的工作带来享受。”热爱讲台就是热爱教育,就是热爱学生,这就意味着教师有责任和义务让学生实现快乐地成长。热爱讲台不是一种宣传标准,而是一种职业标准。教师要有把握学生心灵变化轨迹的能力,有走进学生心灵世界的本领。

珍惜讲台就要发展自己,珍惜讲台就要做最好的自我。

冯先生认为,“老师的魅力有三种,第一种是权力赋予的魅力,第二种是学术赋予的魅力,第三种是人格产生的魅力。最高水平的管理是有权不用的管理。有权不用的管理就是淡出管理,用学术魅力和人格魅力来管理。”

珍惜讲台就要改变自己的角色,要提升精神的需求,做学生喜欢的老师。

品味冯恩洪教育智慧

——享受教育、分享快乐。“教育的真谛在于实现人的社会化与人的个性化的和谐发展”,教育不是忍受,也不是单一的接受,是更高境界的享受。冯恩洪先生建议学校去“发展学生的强势智慧“,打破“课程”与“时间”僵化的组合,减少“圈养”学生的时间,增加“放养”学生的时间。学校教育应以“圈养”为主、“放养”为辅,因为“圈养”出规范,“放养”出个性。

——“创造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教育”,是一种温暖,是一种关怀。“适合教育”就是强调以学生为本,追求人文关怀,引导学生的心灵走向真、善、美;强调教育要适合每一个学生的个性,适合每一名学生的实际需要,在尊重和理解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民主、科学的教育教学服务,要让每一名学生都有发展。强调教育必须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把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自主性、选择性、倾向性还给学生。总之,提倡教育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并在此基础上赋予时

代的特征,继续发扬创新,更好地为学生服务,让我们的学生在学校里,或者走向社会,或者升入高一级学校以后,能够安全地生活、健康地生活、文明地生活、负责任地生活、有尊严地生活、有爱心地生活和有创意地生活,这应该是我们教育的重要目标。我们还要使我们的学生学会关注生命、尊重生命、欣赏生命和敬畏生命,成为幸福生活的创造者和美好社会的建设者!让我们从一点一滴做起,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让我们的教育适合每一个学生。

——不能“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生”,是这些年我们教育者都常说的一句话,我们认真反思一下,这句话对吗?全面吗?学生的发展是通过教师的劳动作为中介来实现的,难道教师不希望得到发展吗?校长不想得到发展吗?冯恩洪校长又一次提出了自己的质疑。冯恩洪认为,学校里的一切如果都是为了实现学生的发展,而不关心教师的发展,不研究教师的发展,那么学生的发展就是“有限度的发展”。冯恩洪在安徽宣城中学参加一个学术研讨会议时,他发现学校有一个标语:“教育既要给学生创造幸福,也要给教师带来幸福;既要追求明天的幸福,也要实现今天的幸福;既要谋求人类的幸福,也要获得个人的幸福。”这个标语太棒了!道出了教育的价值追求。教育追求不能取一个、舍一个,不能扬一个、抑一个。

——“老师不要讲学生自己能弄懂的东西,老师不要给学生讲讲了也不懂的东西”。多数老师经常犯的错误就是生怕学生听不懂,于是一直讲,反复讲,不断地讲,一言堂难以避免,填鸭式时常出现。但是当我们走到学生中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很多东西,就算老师不讲,学生也能够弄懂,而有些老师认为不是重点的内容,学生却弄不懂了,这就出现了一种矛盾,老师认为是重点的内容和学生理解程度存在差别的矛盾。因此,“教育不能埋怨差异,要包容差异,善待差异”。

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有肚量去容忍那些不能改变的事,有勇气去改变那些可能改变的事,有智慧去区别上述两类事。

——教师应该教给学生这样四种能力:学习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识别信息的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当我们更多的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教给学生生活能力的时候,学生高分低能成为教师的悲哀。这四种能力不仅是教师应该教给学生的知识,更是以后步入社会的筹码,有了这些筹码,不论学习成绩好坏,都能成为一个能立足于社会的人。

知识的积累是重要的,运用更重要,离开了运用,知识没有力量。社会经验、学习能力、交际能力,对网络的应用能力,都很重要。

冯恩洪先生讲了一个真实而动人的故事:

2004年圣诞之前,美国哈佛大学对全校学生布置了一道考题,向美国共和党连任总统布什推销一把已经过时的砍甘蔗的刀,但是不能赠送给布什总统,要叫布什总统自费购买,推销成功者,将获得哈佛大学校长奖学金。这是一道很有难度的推销题,砍刀,对美国普通家庭已经用不着,不需要了,更何况是美国第一家庭,正因为推销的难度很大,所以需要大智慧,具有这样大智慧者,将获得哈佛大学第一奖学金,每年奖金额达到428000美元的哈佛大学校长奖学金,三天以后,哈佛大学一个学生收到了布什寄来18美金,他走上领奖台的同时,向全校同学报告了推销的经过。他说,我给布什写了一封信,祝贺他连任美利坚合众国总统,我告诉他,总统竞选,连任喜讯传来,我们家三代人为你奔走相告。作为社会的人,你是国家元首,你的家庭是美国第一家庭,作为自然的人,你曾经是一位杰出的农场主,你的农场能有今天,跟200年前你的祖先飘洋过海远离英伦三岛来到北美大陆艰苦创业是分不开的,你需要弘扬你的祖先那种艰苦卓越的创业精神,请注意,跟砍刀要沾边了。后边写到,我家里有一把祖传的砍刀,它可以让你睹目思情,回忆起不该遗忘的年代,我本来想把这把砍刀作为总统竞选礼物赠送给你,但是我注意到,国家公务员廉政公约里明明白白规定着,任何人收受在职公务员收受价值7美元以上的礼品如果不上交的话,视为受贿行为,请注意要掏钱了。总统先生,如果你需要,并且愿意慷慨解囊的话,请你寄上18美金,这是推销信,运用大智慧,完成了难题,这个智慧价值40000以上的美金。

升华冯恩洪教育智慧

——做卓越的校长。

既要给学生创造幸福,又要给教师带来幸福,既要追求明天的幸福,也要营造今天的幸福,既要谋求人类的幸福,也要实现个人的幸福!

学校的发展需要名师支撑,名师支撑着名校的跨越式、可持续发展。在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中,人永远是最主要的决定因素。学校的发展亦然,好教师是关

键因素。所谓名校,也非大楼,唯有大师也。

要像冯校长那样,我们每位校长应如何而为呢?首先,要慧眼识才。要善做伯乐,发现千里马,并礼贤下士。其次,要真诚容才。人无完人,金无足赤,要学会包容名师的缺点,扬其长。最后,要大胆用才。要给名师提供必要的舞台,让他们在广阔的教育天地尽情施展他们的聪明才智,让他们舒心、安心,有尊严,享受教书育人的快乐!

——做幸福的教师。

“三尺讲台上有比分数更重要的东西”。“我拥有我的讲台,我珍惜我的讲台,我激活我的讲台,我享受我的讲台”。教师们的生命因三尺讲台而精彩,因为精彩,所以幸福!

老师就要做有思想的老师。面对上好的课,总是反思有何改进的地方,永远追求最好的课是明天的课。拿企业文化的话来说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企业要追求利益最大化,各生产要素的组合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学校是公益性事业,是追求人的全面发展。

一直以来,教师在众人的心目中一直是这样一种形象:照亮别人,燃烧自己。也许,这就是教师的崇高之处,这就是教师一直以来受人尊敬的原因所在,然而静心思考一下,你就会发现这是一种错误,一种极端的错误:如果教师都照亮了别人燃烧了自己,那今后的教育又有谁来接班呢?解决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新时代的教师要想真正实现人的社会化和个性化的和谐发展,实现这一新时代的教育真谛,就必须做到在照亮别人的同时发展自己。照亮别人,发展自己,多贴切的说法呀!要想更好地照亮别人,就得好好地发展自己;唯有好好地发展自己,才能更好地照亮别人!我们就要做这样的教师!

——做快乐的学生

一直以来,对于学生的发展我们都听熟了“全面发展”这个词儿,也一直在向着这个目标努力着,奋斗着,但同时也迷茫着:让每个孩子都全面发展,我们真的能做到吗?看看眼前为学习而累的孩子们,我们有时真的觉得他们好可怜呀!但我们却不敢有半点的疏忽,害怕因为我们的疏忽造成孩子一辈子的落后,为了“全面发展”这面旗帜,我们在痛苦地努力着。

冯恩洪先生的的一席话终于解开了我心头的一块沉重的石头:国家提出的“全面发展”指的是一代人的全面发展加一个人的最近发展区强势智慧发展。做教师的我们,是不是有了新的方向?让我们一起去挖掘、去发现每个孩子的最近

发展区、强势发展区吧!让学生快乐地学习与成长吧!——“人皆有才,人无定才,扬长避短,个个成才”。

结束语

泰戈尔说过“播种一个信念,收获一个行动;播种一个行动,收获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收获一个性格;播种一个性格,收获一个命运。”教育是一份坚守,教育是一种成长,农村教育,平凡中的坚守与成长。

上一篇:阜阳市教育局下一篇:瓦斯防治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