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鲁迅有感

2024-08-28

解读鲁迅有感(共16篇)

1.解读鲁迅有感 篇一

从鲁迅的作品看鲁迅的女性观

教学目标:根据鲁迅的作品《祝福》、《离婚》、《伤逝》、《纪念刘和珍君》来研读鲁迅的女性观。教学时数:三课时

教学方法:研读、探究、讨论

鲁迅,作为中国现代新文化的巨人,始终探索着中国民众的解放之路。在他的一生中,他也深切地关注着女性的命运,他以犀利的笔锋,独特的视角,深入揭示了中国妇女生存和蜕变的艰难,积极探究她们悲剧命运的社会根源,思索着中国妇女的解放之路。

鲁迅先生的一生就是同封建旧势力抗争的一生,是拯救和唤醒国民的一生。作为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者和一个伟大的思想家、爱国者,他将自己同情的目光投向了旧中国的女性,那些在封建制度下备受剥削和摧残的人们。鲁迅先生一生关于女性的论著多达二十多篇,其内容涉及宗族制度、儒家女教、女子教育、爱情婚姻、婆婆制、经济独立、新女性乃至性变态等问题。通过鲁迅笔下形形色色的女性形象,我们可以窥视鲁迅先生的女性观。

鲁迅笔下的女性经历了三个阶段:一阶段为蒙昧不知,浑然不觉自己的悲剧命运是历史和社会的悲哀,她们的思想紧紧受到封建制度的束缚和禁锢;二阶段为开始觉醒,但反抗力有限。这些女性已然意识到了自己应该而且可以为自己的权益去争取,或至少去做些什么,但由于对封建制度的认识有限,最终还是屈从在封建制度的高压之下;三阶段为奋起抗争。这些女性受过新思想的熏陶,深刻地认识到造成女性悲剧命运的根源,渴望通过自身的斗争来获得人格的独立和个人的自由。她们具有民族责任感,不仅希望女性得到解放,更希望整个中华民族得到解放。

一阶段如祥林嫂(《祝福》)。第一次婚姻,丈夫祥林比她小十岁,可以说,从她因为“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出嫁开始,她的悲剧命运就揭开了序幕。丈夫死后,她按照“节烈”的封建纲常反对再嫁,甚至逃到了鲁镇。但封建制度就是一张密不透风的网,她最终被婆家劫回,为了给小叔置办聘礼,她被卖到了山里。就是这一卖,彻底奠定了祥林嫂的悲剧人生。小小的风寒夺走了丈夫的性命,儿子被野狼叼走,大伯来收房子,经历了丧夫失子之痛的她,为了生计重回鲁镇。然而,鲁四老爷已然把她看做不祥之物,一切祭器贡品都不许她经手。笃信鬼神的柳妈又以阴间的惩罚吓唬她。她勤劳、善良、任劳任怨、逆来顺受,从来没有想过反抗。即使是她反抗再嫁,也仅仅是维护封建“节烈”观的一种表现。她将自己的希望寄托于鬼神迷信,将自己的辛苦所得拿去捐一条门槛,任万人践踏,以至后来不断追问“我”世上到底又没有魂灵、地狱,在得到答案之后,死在当晚的暴风雪中。封建传统文化对女性的定位,使女性处于集体失语的状态,完全丧失了精神意义上的“自我”和“独立”。几千年因袭的传统思想,使女性心甘情愿地固守在封建礼教、封建习俗所划定的角色上,她们事事依附、盲从,甚至为维护封建伦理道德而不惜摧残自己的肉体和灵魂。祥林嫂就是这样一个受封建戕害的典型。

二阶段如爱姑(《离婚》)和子君(《伤逝》)。爱姑在故事开篇时是坚决反对离婚的。丈夫在外面姘女人,她已经闹了三年。在慰大人家,她称自己的公公和丈夫是“老畜生”和“小畜生”,称丈夫外面的女人是“婊子”。在七大人面前也是据理力争,坚决不离婚。然而七大人刚一张口,她就“觉得心脏一停,接着便突突地乱跳,似乎大势已去”。当她慑服于七大人的威严,说出“我本来是专听七大人吩咐……”的时候,这个故事的结局已经注定了。而子君又稍微有别于爱姑,她受到过新式教育,渴望掌握自己的人生。她能说出“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已经表明她对婚姻自由的渴望。她蔑视封建礼教,毅然走出家门与涓生同居。这时的子君在涓生的眼里是个了不起的天使,以致他说:“我爱子君,1

仗着她逃出这寂静和空虚。”然而爱情的美好终究还是掩盖不了现实的残酷。涓生失业了,面对经济的窘境,为了吃饭,子君不得不倾注全力,日夜操劳,这使涓生看到了子君的弱点。家里的钱越来越少,买回来的东西也就越来越少了,肚子吃不饱了,衣衫单薄地只能躲到图书馆去过冬。涓生的埋怨开始了,多了,感情不再有地位了,一切为了活下去。子君还是回到了家中,凄惨死去。爱姑的思想还没有摆脱封建礼教的钳制,她的抗争是不自觉的,不彻底的。她认为自己有理,只是合乎封建传统的“礼”,并不是男女平等,婚姻自主。因而,她并没有想出一条可以独立自主的生活出路,她所抗争的只是一个做男人服用的地位。爱姑表现出来的行为,说明她灵魂深处还是被封建伦理道德中的从一而终的观念牢牢的统治着。而子君的失败,在于自身未褪尽旧思想和依赖性上,败在自己懦弱庸俗和谋生无力上,她把幸福寄托在涓生身上,而忽略了婚姻家庭支柱的经济基础。她逃出了一个封建旧家庭,又建立了一个旧社会模式的小家庭。没有自己独立的经济地位,没有独立自主的意识,只能依赖他人的女性,是注定要在家庭和社会中遭遇不幸的。茅盾在1927年就曾指出:“主人公的幻想终于破灭,命运的恶化,主要原因是经济压迫。”

三阶段的代表为刘和珍(《纪念刘和珍君》)。显然,刘和珍的牺牲让鲁迅先生看到了中国女性解放的希望,因而文中先生大力赞颂了刘和珍君。“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当三个女子从容的转辗于文明人所发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是怎样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国女性临难竟然能如此从容,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诡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个人的独立性、反抗性在刘和珍等人身上被唤起,焕发了新的生命力。以致“苟活者,在这深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到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鲁迅先生的女性观,首先是一种道德观。他强烈批判了腐朽的旧道德和封建伦理,对在这个“无爱的人间”饱受欺压的妇女抱以深切的同情。同时,他热切呼唤着新道德,呼唤女性思想的觉醒,呼唤女性去追求男女平等和婚姻自由。其次鲁迅的女性观是一种社会观。他深刻剖析了女性悲剧命运的社会根源——腐朽的封建制度及其捍卫者。可以说,女性的悲哀也是整个社会的悲哀,而女性的解放必然是建立在整个社会解放的基础之上的。再次鲁迅的女性观还是一种思想观。刘和珍之所以和祥林嫂等人不同,就在于她具有民主自由的新思想。鲁迅先生从思想启蒙的角度思考妇女问题,揭示女性精神上的弱点和缺陷。最后,鲁迅先生的女性观更是和他的人生观联系在一起的。鲁迅的原配妻子朱安就是封建制度下又一个牺牲者,而有着进步开放思想的许广平则带给了鲁迅真正的幸福和安乐。正是鲁迅这样的人生际遇,让他把目光投向了社会底层的妇女们。

鲁迅先生的女性观为女性的解放指明了方向。女性的解放包括经济独立和思想独立两方面。经济独立是基础,思想独立是前提。女性的独立首先要有独立的意识。只有拥有独立的人格,女性才有了争取的动力,才可能去为了人身自由而不懈奋斗。“自由固不是钱所能买到的,但能够为钱所卖掉”。另一方面,只有在经济上独立,女人才不会沦为男性的附属品,才能掌握人生的自主权,才不会受到男权意识的影响和制约。“一切女子,倘不得到和男子同等的经济圈,我以为所有好名目,就都是空话”。只有实现了思想上的独立和经济上的独立,女性才可能真正从旧的封建制度下解放出来,获得崭新的人生。

参考文献:

1、《〈祝福〉中祥林嫂形象分析——因袭重负下的女性悲剧》黄利军,《科学教育》2009年第2期

2、《爱的真谛在于真正的人格独立——鲁迅小说〈伤逝〉引发的思考》朱向军,《飞天》

3、《浅析鲁迅小说中女性的抗争》宋梅,《作家评论》,2009.07.B

4、《启蒙者的爱与死——鲁迅小说〈伤逝〉再解读》汪树东

5、《从祥林嫂等三位女性命运看鲁迅的女性观》叶玉梅,《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12月

6、《论鲁迅的女性观》孙丽玲,《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

7、《鲁迅女性主题文本的特质剖析》曹建玲,《江西社会科学》2004.7

8、《鲁迅现代乡土小说中的女性观》孙拥军

2.解读鲁迅有感 篇二

一、课程伊始,调查统计

理论来源于事实,有调查才有发言权,通过调查了解本班对于鲁迅的关注程度和预习程度,对症下药才能有良效。所以,我们在导入本课时,在学习之前,我给学生发了一份关于鲁迅的阅读和学习情况的调查表,而就其中的基本情况做了统计。

通过这次问卷调查,发现大多数同学有学习鲁迅的需求,但因作品阅读有难度而影响了阅读量。这正是鲁迅作品思想深刻的表现, 也是我们探求和挖掘之所在。而为什么要拿来,怎样拿来,这正是我们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二、作者介绍,细致全面

大家在初中阶段就学习过了不少鲁迅的作品,有《风筝》《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 《雪》《故乡》《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而高中阶段,有必修一中的《纪念刘和珍君》、必修三中的《祝福》和必修四中的《拿来主义》。

中学生已经学过许多鲁迅的作品,对鲁迅并不陌生,先找学生来阐述一下所了解的鲁迅: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 其作品表现了对中国国民素质的深入探索,对多种现实问题的深刻剖析,表现出卓越的政治远见和韧性的战斗精神。其创作方面最杰出的是杂文创作。鲁迅的杂文“像投枪,像匕首,直刺向黑暗势力”。

鲁迅的基本情况大多数同学都了解,所以,我扩充了有关鲁迅生活的内容,让鲁迅不只存在图片和作品中,而更鲜活地、生动地存在于我们心中。我搜集了鲁迅的微笑、走路和吸烟的图片,并配以适当讲解,使当代中学生们更加亲近这位老朋友——鲁迅。

1. 第一幅图是1933年所摄的含笑的、慈祥的鲁迅。在大家的记忆中,鲁迅先生总是笑着的么?不是。而萧红在《回忆鲁迅先生》 中说:“鲁迅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而萧红记忆里的这个“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的鲁迅,我们大概只能借助萧红的描述,在我们读者的想象中完成了。这是一个卸下了盔甲、毫无戒心、拥有一颗赤子之心的真诚的人。

2. 第二幅图是鲁迅正赶着去一所大学演讲,去和年轻人见面, 他永远这样步履匆匆,走在我们前面。而鲁迅的一生中就留下了这一张行走中的照片。鲁迅先生的生活有两部分,从下午两三点到夜里十二点,鲁迅自己早就说过,他一生为他人,特别是年轻人“打杂”。只有十二点以后的夜,才是属于鲁迅自己的。鲁迅写过《夜颂》,并称自己是一个“爱夜的人”。

3. 最后这两张图片是鲁迅的吸烟,鲁迅无论是陪客还是写作, 都在吸烟。许广平有一篇文章《鲁迅先生的香烟》,一开头就说: “凡是和鲁迅先生见面比较多的人,大约第一个印象就是他手里面总是有枚烟拿着,每每和客人谈笑,必定是烟雾弥漫……”,于是就有了这幅最为传神的鲁迅吸烟图。这是鲁迅逝世前十一天和青年木刻家见面时所摄,是鲁迅先生留下的最后一张影像:他点着烟, 倾听,交谈,是那样怡然自得……

在讲课中,我发现学生们对鲁迅的生活了解不多,这部分的讲解确实引起学生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而作品的创作背景是学生预习中应该会涉猎的内容,所以交由学生完成,教师补充点拨即可。 创作背景:本文是在中国受外来文化影响最集中、最剧烈的五四运动前后,这次新文化的倡导者对旧文化彻底发生怀疑吗,“全盘西化”因此一度一呼百应。可是,没多久,新文学的稚嫩和不适应就让不少人大失所望,开始涌动“发扬国光”的复古潮流,鲁迅就此提出了“拿来主义”。

三、梳理文本,结构清晰

文本是读者透过无限的时间和空间抵达作者创作原意的重要载体,所以,我以一系列问题为线索给学生搭建一条理解作者及作品之路。

1.请问“拿来主义”是针对什么提出来的?闭关主义、送去主义

2.什么是“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

闭关主义:以电影《鸦片战争》和历史为例来理解闭关主义

送去主义:以鲁迅在第一段举了三个“学艺”上“送去”的事例。

3.鲁迅对送去主义的态度怎样?一味奉行“送去主义”会产生什么严重后果?

鲁迅对送去主义的态度怎样:通过“捧”字、“不知后事如何” 等用讽刺的手法表明作者对送去主义的否决、批判和摈弃。一味实行送去主义的后果:当时所处的时代,国家积贫极弱,百姓非常穷苦,一味“送去”只能是亡国灭种,祸延子孙。“磕头贺喜”嘲笑了反派对帝国主义奴颜婢膝的丑态。“残羹冷炙”则生动描绘了做了奴才的人受到的必然待遇。当我们的财富被掠夺殆尽的时候,只能靠列强的所谓的“抛给”过活。

4.“拿来主义”是鲁迅先生创造的词语。什么叫“拿来主义”呢?

课本第七段,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5. 请问你怎样理解拿来主义的实质?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第八九段运用一所大宅子中的三种人错误态度和四种正确态度的比喻论证表达对待文化遗产的作用。用PPT梳理比喻论证和先破后立、破中有立的写作手法)

四、现实意义,联系实际

钱理群教授在怎样读《拿来主义》中说:“鲁迅写杂文,都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有明确的‘问题意识’; 但他对问题的思考,又很深很广,带有很大的超越性。鲁迅杂文可以说是现实性与超越性的结合,个别性(这一个)与普遍性(这一类)的结合。这样,他的杂文就可以超越时空,从他那个时代延伸到当下的中国社会。”所以,我联系当下中国所继承的传统文化以及外来文化进入中国的影响解读“拿来主义”。

(一)中国当代的“送去主义”

1. 孔子的学说传到西方,自从意大利传教士把记录孔子言行的《论语》一书译成拉丁文带到欧洲开始。孔子学说已走向了五大洲,各国孔子学院的建立,正是孔子“四海之内皆兄弟”“和而不同”思想的现实实践,同时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儒家学说的精髓传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目前全世界已有268所孔子学院和71个孔子课堂。

2.中国的武术走向世界,经国际奥委会批准,在北京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体育馆举办“北京2008武术比赛”。

3.让中国茶文化、中国的象棋、旅游商品、国宝级动物熊猫走向世界。

当代送去的意义:促进文化的交流,向全世界宣扬中国文化和思想。当然,我们送出去的目的更多是为了拿来,拿来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经验,促进我国的发展。

(二)中国当代的“拿来主义”

处在当下的学生正深受外来文化的冲击,所以,他们最有发言权,也最有选择权。在社会越来越“潮”的今天,在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上,“拿来主义”有什么现实意义?(学生讨论列举, 老师举例)

例如,中国传统文化可继承之处:如武术、传统乐器、书法、 诗词等。我们现在的“国学热”,因传统文化正慢慢被人淡忘,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批判地继承,古为今用。又如外来文化的冲击: 电灯、电话、电脑、高速铁路等;外国先进的技术、制度、管理经验和思想等;外国的节日:情人节、父亲节、母亲节、圣诞节、感恩节、愚人节等;美国:麦当劳,肯德基,NBA,牛仔裤,迪士尼, 可口可乐,英语等;韩国:流行文化,韩国的时尚、服饰、电视剧等, 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奔跑吧!兄弟”等;日本:动漫,汽车, 化妆品,电器等;港台:金庸武打小说,琼瑶言情小说,大陆流行音乐受港台影响等。(学生讨论和辨别)

五、回归课本,总结归纳

1.在同学们探讨了现实生活中如此多的事例之后,我们再来朗读课本第9自然段,体会鲁迅先生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

3.解读鲁迅小说中的“铁屋子” 篇三

鲁迅在《呐喊·自序》中对“铁屋子”作了的具体表述:“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就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回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你对得起他们么?”在鲁迅意识中,中国就是一间如此坚固、封闭、令人窒息的黑暗的铁屋子,它绝无窗户、万难破毁,中国人的精神状态就是昏睡,而他们的命运也只有一条——闷死。在这里鲁迅的绝望很彻底,他甚至反对大嚷,因为他认为既然铁屋子万难破毁,闷死的命运便无法改变,你惊醒了几个,只能增添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倒不如从昏睡入死灭。很明显,在这里鲁迅用一个“铁屋子”来象征自己彻底的绝望,我们也可以透过这“铁屋子”窥见一个先驱者的孤独的“荒原感”:宁愿孤独地承受寂寞和痛苦,也不愿大声叫醒其他人,绝望中显出虚无和顽强。那么鲁迅产生这种荒原感的原因是什么呢?

首先是他对中国尚是个“食人民族”的发现。这个发现要归功于《狂人日记》。在这篇小说中鲁迅塑造了一个被逼发狂的先觉的知识分子形象。“狂人”在日记中写道:“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地每页上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纸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正因为他是狂人,所以敢这样大胆地代鲁迅在中国这个人鬼混杂的社会里毫无顾忌地说出来。但是这个发现是不能被文明之邦的臣民所接受的,他们认为这个结论不是危言耸听就是胡言乱语——只有狂人才能说得出来,只有疯子才相信。其实在一个人鬼混杂、是非颠倒、黑暗畸形的社会里,奋力反抗、坚决斗争、激浊扬清的人被视为异类、污为疯子是正常的。所以狂人成了鲁迅所假定的一种冲破传统、抗击旧世界的力量的化身,整个狂人凝聚了鲁迅作为清醒者的全部痛苦与愤懑,寄托了荒原上孤独战士的寂寞情怀。也正是从《狂人日记》中的“狂人”开始,鲁迅陆续树立了几个“狂人”的形象:如《药》中的夏瑜 、《长明灯》中的疯子 ,他们都是有正式发狂记录的人 ,另外几个便是《头发的故事》中的N先生、《在酒楼上》中的吕纬甫和“我”、《孤独者》中的魏连殳和“我”、《伤逝》中的涓生和子君,虽然他们没有真正的疯狂症,但由于都觉醒过、反叛过,所以他们曾被庸众视作狂人。“狂人”形象系列可以说是鲁迅倾注了最大激情、饱含了作者的忧愤、带着作者深沉的思考所塑造出来的民族脊梁精神的象征。

同时通过这篇小说,我们应该看到,鲁迅并不是来做吃人故事的串讲汇编,而是通过这种“非常态”的现象,用他的非凡的洞察力,无比深刻地揭示传统中国人精神领域内更为普遍存在的“人吃人”现象的“常态”,揭示封建社会的本质。他要否定过去的一切因袭与传统,守旧的儒教孔道,腐臭的“祖传”、“老例”,吃人的伦常礼教,这些都是统治者桎梏人民精神的镣铐与枷锁。这种观点在他的《坟·灯下漫笔》一文中有着直接的表达:“所谓中国的文明者,其实不过是安排给阔人享用的人肉的筵宴,所谓中国者,其实不过是安排给这人肉筵宴的厨房”,中国人长期受封建思想伦理道德的毒害和麻痹,他们深深地陷落在驯训、愚昧、自欺、懦弱、迷信的状态中而受奴役。所以说到底,中国历史上这种愚民的专制,是一种肉体上的加精神上的奴役,使被吃的人不知道自己被吃,而被吃的人无意中也在吃人。甚至“使牺牲者直到被吃的时候为止还是一味地赞叹他们。”

鲁迅终于压抑不住怒火了。他在指出吃人礼教和制度的同时,更进一步地呼吁“救救孩子”,号召青年们起来反抗和斗争。

鲁迅发出第一声呐喊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了,无论是写小说还是杂文,战斗的锋芒特别犀利。可以说从他选择了一个疯子的视角开始,他也就等于选择了与社会对峙的立场,因此也就处于被所谓“正常人”隔绝的境地。在这种情况下,一个真正清醒的人面对一个沉寂的社会,产生荒原感也是必然的。所以鲁迅在《呐喊·自序》中说自己当时“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无可措手的了。这是怎样的悲哀呵,我于是以我所感到者为寂寞。这寂寞又一天一天的长大起来,如大毒蛇缠住了我的灵魂了。”

其次,他看清了中国人习惯于充当看客的嘴脸。关于这一点可以在他的小说中找到明显的痕迹。他的小说《示众》,没有情节、没有人物和环境描写,只有一个场面:看与被看。整篇小说只出现一个动作——看,但却凝结着鲁迅对中国人的生存方式、人际关系及人生价值的最深刻的观察与把握:在中国这个一切都戏剧化、游戏化的国度里,人不是充当看客就是被人看。这同时内蕴着鲁迅自身最痛苦的人生记忆与体验:日本留学时的“幻灯事件”中看客的形象给予他的难以愈合的心灵创伤,更严重的是纠缠于心的、无以摆脱的“被看”的屈辱与寂寞感。在这个意义上,《示众》可以说是作者对人世的客观把握与心灵世界的主观体验的一种契合。另外,他又通过对祥林嫂这类被看者的描写深刻揭示了看客现象的本质:其症结并不在于人们“愚昧”、“麻木”,而恰恰在于人们对不幸的兴趣和对痛苦的敏感,别人的不幸和痛苦成为他用以慰藉乃至娱乐自己的游戏。因此看客现象的实质正是把实际生活过程戏剧化,把理应引起的正常伦理情感和自然反应扭曲为一种游戏活动,在这一游戏中,看客把自身以外的任何痛苦和灾难均看作娱乐的对象。祥林嫂的痛苦被人漠视乃至赏玩,十足地反映出这种人生态度的残酷性。也正是通过对这种现实的人际关系和在日常生活中寻找精神满足的含混的价值取向的形象刻画,才塑造出了表面上麻木、混沌,实际上精明、残忍的看客形象,这群看客不仅可以欣赏喜剧、悲剧,还可以心安理得地欣赏丑恶、残忍。看与被看的双方都属于被压迫而不觉醒的庸众,看者实质上是通过鉴赏被看者的痛苦来使自身的痛苦得到排泄、转移,以至最后遗忘,同时也表现出看客的极度麻木。恰如鲁迅所说,正是在这麻木而残酷的痛苦转移中,“给人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这正是鲁迅所最痛心、最不能容忍的。于是在好奇的“看”与“被看”的背后,常常还有鲁迅一双冷峻、深邃的眼睛在看:用悲悯的眼光,愤激地嘲讽着看客的麻木与残酷,从而造成一种反讽的距离。正是这种距离,使鲁迅深深感到不被理解的孤独、寂寞,“要救群众,反被群众所迫害的悲哀”,以致被“无端吃掉”的恐怖,及对庸众不觉悟的悲悯、愤激,以至仇恨,但是看客依然是存在的,正是这种存在使一切牺牲都成为“演戏”,化为残忍的娱乐材料。“这种包围、销蚀着知识者或先驱者的一切真诚的努力,使之变得毫无意义,空洞、无聊和可笑。”“使思想启蒙者的呐喊消失于一片精神沙漠和思想荒原中,它使不惮于前驱的猛士悲哀地陷于无物之阵。无论是革命者的鲜血,还是普通人的不幸,都一概抹杀于冷漠和麻木,成为消磨于极平常,或者简直没事情的悲剧。”于是一种摇旗呐喊却无人回应,甚至被冷眼嘲笑的悲凉与孤独感便油然而生。在这种情况下,鲁迅只能是个大漠刀客,他面对的永远是冰冷的黄沙,无论你怎样奋力冲突、呐喊,你的周围永远都是死寂的沙漠——无物之阵。无论如何,鲁迅是从无所不在,并时有蔓延趋势的“看客效应”中看到一种人与人之间的隔膜以及自我与周围环境的悲剧性的对立。鲁迅在《俄文译本〈阿Q正传〉》里说:“在我自己,总仿佛觉得我们人人之间各有一道墙。”“各不相通,并且连自己的手也几乎不懂自己的足。”不仅“不会感到别人肉体上的痛苦”,更“不再会感到别人精神上的痛苦。”应该说正是这种隔膜与敌对引起的内心孤寂与苍凉构成鲁迅荒原感的一个重要侧面。

第三,他洞悉了中国人在历史上所处的地位与真实处境。他发现在中国历史里,“中国人向来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而中国“一治一乱”的历史不过是“暂时做稳奴隶”的时代和“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的循环,“盗寇式的破坏”和“奴才式的破坏”的循环,凭着历史事实鲁迅得出了极其沉重的结论:“仿佛时间的流驶独与我们无关。现在的中华民国也还是五代,是宋末,是明季。”所有这些离经叛道的言论给他带来的只能是种种指责:立论片面、偏激、看不到历史的光明面、宣扬历史循环论,自然他被所谓的“文坛”逐出圈外,(当然他本人也不屑与之为伍的)成为一匹放逐荒原的野狼,但这种放逐只会更加坚定“狼”的“冷峻”与“残忍”的性格。

所以,鲁迅虽然处在中国这片巨大的荒原之中,并没因“无物之阵”而退却,而是在“反抗绝望”的一生中表现了很强的实践性与行动性,这就是他冲破荒原的努力与挣扎。他号召人们“坚执着人间现实,不要想拔着自己的头发脱离人间,既然在人间的沙漠中,就不要躲避风沙的打击,不要顾惜自己纯洁的皮肤而以瘢迹为耻。既然现代中国以政治斗争为社会历史发展的中心环节,就不要惧怕在政治的污泥中打滚,不要为自己的清高令誉而放弃了知识分子的社会良心的历史责任。”正是基于这种思想的支持,他不避御用文人的乱箭,不顾苦难的重压,而是对着中国社会的一切丑恶与阴暗举起了投枪,而他的眼光又是那样的犀利与深邃,所以每每命中这些丑恶与黑暗的致命部位。但这一次次的出击、搏斗,只会一点点加深他的孤独,一点点增加他的伤痛。不过他看来,“强者的生命在对苦难的战胜和超越中表现出欢欣与伟力。”所以他愿意选择这样的路——“我梦见自己死在道路上。”这就是一个“真的勇士”的选择——挣扎,反抗,哪怕是死在奋进的路上。到此为止,我们在《呐喊·自序》中所看到的绝望彻底的鲁迅并非真的就此沉默下去,而是最终选择了一条反抗的路,对于中国这座大“铁屋子”也由认为万难破毁转而以笔为投枪开始做一番努力了。所以纵观鲁迅的小说,我们可以发现其中贯穿了“铁屋子”情结,即由绝望到希望到抗争的心灵历程。

到此为止,我们可以看到,鲁迅不论是在小说还是在杂文中流露的“铁屋子”情结说到底是为了唤醒沉睡的国民灵魂,是时代的产物,也是时代的需要。在整个民族长期生活喘息在惨苦的奴隶生活中,呼吸在悲痛、绝望、彷徨、挣扎、呻吟、颓唐的气氛里的情况下,鲁迅靠着伟大思想家的锐利的洞察一切的眼力,靠着天才文学家形象生动、深刻犀利的笔锋,诊断国民精神的问题,塑造民族灵魂。他是中华民族不可缺少的脊梁,正是有像鲁迅这样的硬骨头的存在,中华民族才有了希望。

注释:

[1]熊沛军.鲁迅笔下狂人形象系列的精神特征[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2005,1

[2]鲁迅.鲁迅全集[M].西藏人民出版社,1998.7

[3]杨兹举.荒原野狼——鲁迅[M].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9.

[4]杨剑龙.揭示国民性病态的一面镜子棗再论鲁迅的《祝福》[J].山东社会科学.2005,3

[5]熊沛军,杜云南.鲁迅笔下“狂人”形象系列的精神特征[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4.如何解读鲁迅的《孔乙己》 篇四

摘 要:本文对初中语文鲁迅作品《孔乙己》进行解读,一方面探讨鲁迅创作的初衷,另一方面通过叙述者的选择探讨其中蕴育的深刻思想以及鲁迅的美学追求。

关键词:初中语文;《孔乙己》;创作初衷、“余裕”

初中语文教材中选了鲁迅的短篇小说《孔乙己》,关于如何解读这篇小说、《孔乙己》这篇小说的主题是什么,编者在教参中给教师提供了以下三种看法: 第一种观点认为批判封建制度和封建思想。小说反映了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对读书人的毒害,控诉了科举制度的罪恶,揭示了封建制度必然崩溃的原因和前景。 第二种意见认为表现了社会变革中小人物的无奈。在社会变革中,小人物根本无力把握自己的命运,他们遵从固有的心态,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找不到自己的出路,最终只能被生活吞噬。 第三种观点认为作品批判冷漠、麻木的国民性。通过描写周围群众对孔乙己的态度,揭示了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人们冷漠麻木、思想昏沉的精神状态,以及社会对于不幸者的冷酷。 以上三种说法不无道理,但我想要从作者创作本小说的初衷谈起。下面我们从两个问题入手来探讨《孔乙己》主旨。

第一、孔乙己为什么可笑?《孔乙己》是鲁迅1919年的短篇小说,是写完《狂人日记》之后“一发而不可收”写出的第二篇白话短篇小说。历来论者讨论的主要集中在教参中的第三种观点上。而刘玉凯先生认为鲁迅在自己写的《文末附记》中的话非常重要,也是理解鲁迅创作这篇小说初衷的关键,鲁迅在文中说“那时的意思,单在描写社会上的或一种生活,请读者看看,并没有别的意思”,也就是说,鲁迅的初衷仅仅在于展现一种别样的生活,即“或一种生活”,这与我们通常的“一种生活”是不同的,它们分属于两种生活,在自己的生活圈子中都有属于自己的`语言场。“文中的丁举人、孔乙己、短衣帮、掌柜的各由自己的身份地位规定了自己的‘语言场’。守住自己的名分,才是被大家认定的秩序”[1]p211。文中对孔乙己有一句经典的概括,“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孔乙己的思想、行为、语言都是封建旧知识分子的典型,他自认为和丁举人等都是读书人,都是高人一等的。但他的实际是地位、经济情况都决定了他实际和“短衣帮”是没有什么区别的,但他对此没有清醒的认识,他满口的之乎者也决定了他与短衣帮们的冲突和隔膜。而“学而优则仕”的老观念使孔乙己相信自己有朝一日也能成为“丁举人”,但遗憾的是他连个秀才也没有考上,所以在丁举人一类的人眼里,孔乙己也仍然是不名一文的“短衣帮”、下等人,因此,孔乙己在两个语言场中都没有找到自己的地位,因而才显得可笑。试想,如果孔乙己肯放下读书人的架子、不再迷信学而优则仕,他肯去像普通下等人那样去喝酒、去劳动,比如去拉车,那还有人笑话他吗?我想没有,至少他找到了自己的生活圈子,拥有了自己的语言场,是被认同的。王富仁先生也谈到了三个世界的概念“时至今日,我们的社会仍是由三个世界构成的:权力的世界,金钱的世界,劳动的世界。这三个世界各有自己的价值观念和价值标准,而我们中国知识分子,在哪个世界里都找不到适于自己的位置,因为我们的价值观念和价值标准在这三个世界中得不到承认和理解。中国知识分子在权力的世界、金钱的世界和劳动的世界中都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没有自己的‘身份’,但它仍要生存,并且只能靠‘文化’生存。‘长衫’是文化的象征,‘之乎者也’是文化的表现,都还不是‘文化’本身,因而也没有实际的用途,在社会上混不到饭吃。‘文化’有多种用途,它可以掌权、用权,但在这方面,那些有权有势的人比孔乙己更有经验,更有‘文化’,不需要孔乙己的帮助;‘文化’可以记账、算账,从事经营活动,但掌柜的自己也有‘文化’,也能记账、算账,不需要孔乙己的服务。而那些短衫顾客则是不需要文化的。孔乙己的‘文化’也就只剩下‘认字’和‘写字’:‘孔乙己在权力世界、经济世界、劳动世界里都得不到同情和理解,都无法获得精神上的安慰,只有儿童对他构不成精神的压抑,所以他对儿童便有着特殊的感情。这也是人性的必然”[2]。所以,丁举人可以议论什么治国平天下的空道理,不可笑;孔乙己在和自己一样的穷读书人圈子中“之乎者也”也不会互相耻笑;短衣帮们站着喝酒而且谈论些“雷公劈死蜈蚣精、闺女生了夜叉”也不可笑。所以,鲁迅的本意似乎是在于写出社会上就有孔乙己这样的一类人,社会、时代变了,可是他们的思想依然固步自封,鲁迅就是要展示出他们的可笑进而批判其糊涂,犹如狠狠地打他一棍,本意要他清醒。通过探讨孔乙己为什么可笑来揭示鲁迅创作这篇小说的初衷。

第二、《孔乙己》的叙述者是谁?应该说是小伙计,准确地说该是在十几岁时曾经当个小伙计的、现在三十多岁的中年人。为什么要选小伙计作为故事的讲述人?鲁迅的叙述技巧有哪些讲究?在高超的叙事艺术中鲁迅为了要表现什么?钱理群在《叙述者的选择》一文中给予了详细地论述。实际上,《孔乙己》体现了鲁迅重要的小说情节模式,那就是“看/被看”的模式,在文中,以小伙计为叙述者即故事讲述人可以更清楚的告诉大家,人在社会上的存在方式是看同时处于被看的地位,即每个人都在自我评价、评价审视他人又同时被别人所观察评判,因此小说中出现几个层次的“看”与“被看”,在每一个层次的看与被看中都体现了不同的思想,同时加上作者作为隐含的评判者也把自己的意见加入其中,而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会把自己参与其中,支持谁、反对谁。所以作品之所以写得好,就在于作品超越了本意、产生了超越性的阐述空间,而且如此深刻、丰富的思想作者却能够用非常从容的语言表现出来,体现了鲁迅一贯的美学风范,那就是“不逼促”、“余裕”、“从容不迫”。《孔乙己》不仅是鲁迅最好的短篇小说,甚至可以说是整个二十世纪最优秀的短篇小说之一。

参考文献:

[1]刘玉凯.鲁迅钱钟书平行论[M].河北大学出版社,1998(8).

5.读《鲁迅》有感 篇五

众所周知,鲁迅先生经历坎坷,思考深度之大,我这类人大概不能通晓。自阅读《鲁迅》后稍有些许想法,便就其中部分内容抒发一二。

鲁迅,(1881.9.25——1936.10.19),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字豫才。先生的装束很简单,但决不是没有特点。他相貌普通,但是浓眉大眼,眼神透有几分深邃。平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头发像刷子一样直竖着,颇为沧桑,浓密的胡须形成一个隶书的“一”字,脸型方正,幽默。照片上的鲁迅多很严肃,但实际上他很爱笑,有时笑起来连烟斗都拿不住。童年时期的迅哥遭遇了家庭变故并深受影响,渐渐的,家境败落,城里人不再用羡慕的眼光,取而代之的是鄙夷的神情,用势利眼看人物,而农村等下层人民充满温存与亲切,大家相互关爱,没有歧视,这都使迅哥13岁幼小心灵受到打击,过早的体验到人世的艰难和世情的冷暖,终而产生“爱农村 厌城市”的情绪。用现代名词“早熟‘来形容说不上贴切但也不过分。由此可知,城市的冷眼和农村的朴素真诚。鲁迅把目光集中到社会最底层人民的日常生活及精神状态,一生都把农村朋友的真挚情感当做人与人之间最美好的关系而怀念着,描写着,鲁迅爱他们但是希望他们觉悟,希望他们能够自理、自主、自强、拥有做人的原则。

在日本求学的11年间(1898——1909)种种经历使鲁迅初步形成了人生观和世界观,认识到精神上的麻木比身体上的虚弱更加可怕,所以,毅然决定弃医从文,当然迅哥从小爱读书的习惯为他的从文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至此,我觉得有必要说一下:鲁迅是在日本求学而非在国内学习时才觉醒到中国精神麻木这一致命缺点,有句话“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不正解释了这个现象吗?,让你只有从一个圈子中走出来才能全面的观察与思考;凡事有所比较思想才有所深化与发展。这也是我以后可以或者说应该学习和效仿的。再看看鲁迅先生的小说,写的是平凡人的平凡生活,没有离奇的故事,么有引人入胜的情节,却充满了无穷的艺术魅力。一位修女说过:把每一件平凡的事情做的不平凡就是一种意义,一种伟大。所以鲁迅先生受到万人敬仰。读鲁迅的小说,时时有一种“发现的喜悦”。画面是普通的画面,人物是普通的人物,但却在这么普通的画面和人物上,随时都能注意到我们平时注意不到的特征,察觉到平时察觉不到的心理活动。正是由于这种细致入微的描写和入木三分的心里刻画,使鲁迅小说的艺术魅力具有了愈久愈纯的特征。从中我知道,“凡事总需研究,才会明白”(鲁迅言论),做人做事要仔细思考,认真研究,方才能够察觉到其中的深意。如果说《呐喊》、《彷徨》是鲁迅对现实社会人生的冷峻的刻画,意在警醒沉睡的国民。那么,《朝花夕拾》则是鲁迅温馨的回忆,是对滋养过他的生命的人和物的深情怀念。幼时的长妈妈,在备受歧视的环境下给予他真诚关心的藤野先生,一生坎坷、孤傲不羁的老友范爱农,给过他无限乐趣的“百草园”??这其中有日本人——一位温暖的朋友,大家都知道鲁迅先生的民族骨气很硬,但是他并未让民族仇恨蒙蔽了眼睛。这启示我们要全面的看待日本人,一个人要理性的待人接物,做一个严谨的人。

五四运动时,鲁迅就开始用杂文的形式与反对新文化的各种不同的论调作斗争。但那时他还是不自觉的,到了后来,有些人嘲笑他是一个“杂文家”,面对这种嘲笑,先生不是反驳以维护自己的利益而是反省自己,明确的意识到杂文的力量,并且开始自觉地从事杂文的写作。我想先生应该是很感激这些嘲笑者吧。

鲁迅先生在生前立下遗言,其中一条是:“忘掉我,管自己的生活”。我是这样理解的:要忘记先生的身体,相貌,声音等一切物质的东西,去铭记先生的民族精神,堂堂正正的好好生活,当然,践行更重要。

“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鲁迅?无题)我看到了静水流远的力量。鲁迅也曾说过:“巨大的建筑,总是一木一石叠起来,我们何尝做做这一木一石呢?我时常做些零碎事,就是为此。”也许人生就是一种积淀。生命静静的流着,但是平凡不意味着平庸。链接到当下告诫我们要低调做人,有些事,不是不做,有些话,不是不说,而是我们在等待,等待

一个时机,一个最好的时机,一个足以使其效果达到最佳的机会,以避免重蹈覆辙。

1949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逝世13周年纪念日。臧克家于11月1日写了短诗《有的人》抒发自己由纪念鲁迅所引起的无限感慨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从中我知道了鲁迅的伟大和作为一位革命者的勇敢。

6.读鲁迅作品有感 篇六

生活中其实有无数件小事,而我们的鲁迅先生却能把一件小事写的不平凡,把普通的人写的不平凡,也许这就是他的特异功能吧!

在一件小事中,鲁迅先生把一位平凡的人不能再平凡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车夫写的那样的光辉伟大,事情是这样的:一天,鲁迅先生有急事搭着一辆车去S门,但路上,人力车的车把碰到了一位衣衫破烂的老妇人,当时,鲁迅先生不以为然,认为她并没有受伤,于是,挥挥手让车夫快些走,但车夫却完全不理会鲁迅先生,而是“傻傻的”跑过去把老妇人扶起来,并关切的问她的伤势,再把她送到警署去做检查,当时,鲁迅先生看着车夫的背影,心里觉得他不再低微,而是变得伟大起来,而鲁迅先生觉得自己又是那样的渺小,心里的愧疚感便油然而生。

现在有些人常常会写这种事,但有几篇是真实感受呢?鲁迅先生把一件小事描写的如此的透彻;如此的详细;如此的生动,真是让人敬佩万分哪!在文章的最后,鲁迅先生写到:“直到现在,还是常常记起那件事,我因此也时时煞了痛苦。”这里的结尾表达了鲁迅先生的愧疚之心从来没有抹去过,这件事一直在鞭策着他自己:教他怎样做人;教他惭愧;教他自新,同时也增长他的勇气和希望。

7.解读鲁迅有感 篇七

在鲁迅先生的《秋夜》里有好几个意象:有枣树、夜空、野花草、夜半的笑声、灯火、小青虫等, 他通过对表现手法的应用, 深深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悲哀、凄凉等情感的世界。没有了白天喧闹的夜晚是寂静的, 卸掉了白天所扮演的角色的鲁迅是属于自己的, 而我想通过以上几个意向来解读鲁迅先生的情感世界。

关于枣树, 原文中是这么写的:“在我的后园, 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 一株是枣树, 还有一株也是枣树。”鲁迅先生的心情是灰色的、寂寞的, 这为表现作者萧瑟、孤独的心情营造了氛围。秋天的枣树和春天的枣树代表着不同的含义, 秋天的枣树表达了作者寂寞、孤独的心情。亲人和朋友在我们的生命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 当我们没有亲人的关爱, 朋友的关心, 那么我们的生活将会变得多么的冷清。至少对于现在的我来说, 我觉得如果我失去了亲人, 失去了朋友, 那么我将变得非常的不快乐, 变得非常的忧郁, 我的快乐将没有人分享, 我的悲伤也没有人可以一起分担, 当我生病的时候, 没有亲人的关心, 那么我将感受不到亲情的温暖, 心里会变得非常的失落。

夜空和枣树的意象是相对的。在那个封建的传统的文化大环境里, 鲁迅先生有着自己的思想, 因为他认为那种封建的传统文化缺少人道, 是非常残忍的。作为长子, 鲁迅先生不得不接受母亲给他指定的婚姻, 在我们看来这是孝敬父母的一种方式, 什么都听从父母的安排。但是我们又何曾想过, 这样的我们失去了我们该有的思想, 失去自由, 失去自我。于是鲁迅在心里冷眼看待封建的传统文化, 他觉得封建的伦理道德是没有人性的, 对于有思想, 渴望自由的人来说, 那时的文化是可笑的。

对于粉红花, 我认为作者是为了表现自己内心对希望的期盼, 心中的梦想之花, 冬去春来就是这样的吧, 虽然粉红花细小, 但是它不惧怕严寒, 依然绽开, 在困苦的环境中努力追求着自己心中的梦。这和鲁迅先生当时的处境是相吻合的, 当时鲁迅先生忍受着身体的疼痛, 还有内心的折磨, 依然不畏惧那个封建传统的文化环境。所以, 鲁迅先生在文中这样说到:“诗人将眼泪擦在她最末的花瓣上, 告诉她秋虽然来, 冬虽然来, 而此后接着还是春, 蝴蝶乱飞, 蜜蜂都唱起春词来了。”多么愉悦的感觉, 给人一种希望之光, 因为春天总是带给人希望和美好, 每一个冬天的时候我们总是期待着春天的到来, 都说一年之计在于春, 春天总是充满着清新的气息, 人的心情也随之愉悦了许多。因为心中的梦想, 新的计划, 新的一年都将会是我们奋斗的好时光。而鲁迅先生始终坚信, 百年一次花期的普雅花终会等到天亮, 而他的梦想和自由之花也将会如期绽放。

对于夜半的笑声听起来的感觉有一些冷, 文中说到这么一句话:“四周的空气都应和着笑。”听起来好勉强的感觉, 就像是在一个黑洞中, 只有自己一个人在努力地寻找光芒, 寻找出口, 而别人都在一旁嘲笑自己傻。换句话说, 在别人眼里, 这样的做法就是在做无力的挣扎。为了追求心中的梦想和希望, 在当时的大环境里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现实是残酷的, 这也是为什么现在有的人总喜欢说这么一句话, 现实就是现实, 它不可能会为你改变, 当你不能改变它的时候, 你就只能让你自己努力去适应它, 所有的反抗都是在夜晚没有人的时候自己心里最真实的想法。从这里来看, 我认为鲁迅先生感到一些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觉。

小青虫就像是一个不管有多少艰难, 都能够勇敢追求自己的幸福, 追求自己梦想的人, 只要它能够看见一点, 哪怕只有一点希望之光, 它就会不顾一切的勇往直前, 就算是赴汤蹈火也永不退缩。文中有这么一段话是描写小青虫的:“不多久, 几个进来了, 许是从窗纸的破孔进来的。”鲁迅先生希望自己能够有小青虫的这种意志, 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 都要努力往前, 不怕艰难困苦, 也要坚定一颗心, 勇往直前。

《秋夜》将鲁迅先生内心世界的凄凉、寂寞、孤单, 但是却带着希望永不放弃的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

参考文献

[1]鲁迅日记.鲁迅全集 (第十四卷) [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7.

[2]郑迦文.鲁迅自我的找寻——《秋夜》的再解读[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6.

[3]鲁迅.秋夜[M].天天出版社, 2012。

8.读鲁迅《立论》有感 篇八

人是有智慧的高等灵长类动物。人不会像动物那样对周围环境和发生的大小事件只是被动接受。人有思维,会思考,对客观事物或问题,或多或少总是有自己的看法。而且,人有语言,有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的能力,还有通过语言与同类交流思想和感情的欲望。当人类不停进化,社会不断进步,以至发明了文字之后,人们也开始使用文字记录下自己的观察和思考了。人类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具备了立论的条件,需要和能力。

然而,中国人是最怕表态,最怕站队,最怕“立论”的。

赵高指鹿为马,就是典型的逼人立论的手段。到底是鹿是马,只要是视力正常,智力健全,具备基本常识的人,都不难得出答案。但关键在于,这绝不仅仅是回答一个简单的问题,而是要向一个拥有野心和势力的残暴强权者表明自己的政治态度,选择站队的重大抉择。正所谓“顺我者昌,逆我者亡”。顺从强权,固然能保全性命与前程,但实在是有违良心;遵从良心,反对强权,就必须要有牺牲性命的觉悟。而不表态立论的人,若不是自身拥有足够的地位和实力能加以牵制,或是让人忌惮到无法逼迫的明泽保身之辈,就只能是被视为墙头草加以消灭以防后患的炮灰了。

上下五千年,无数血泪铸就的历史告诉了我们:一旦“立论”,就意味着将自身乃至整个家族的身家性命都押在了赌桌上,买定离手,不可更改了。押对了,飞黄腾达;押错了,血本无归;两边押注,立场不坚定,左右不讨好,犹如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两边都不押,难以独立生存。所以说,立论,难!

鲁迅《立论》中老师讲的故事更有生活气息和现实意义。

“我告诉你一件事——

“一家人家生了一个男孩,合家高兴透顶了。满月的时候,抱出来给客人看,——大概自然是想得一点好兆头。

“一个说:‘这孩子将来要发财的。’他于是得到一番感谢。

“一个说:‘这孩子将来是要死的。’他于是得到一顿大家合力的痛打。

“说要死的必然,说富贵的许谎。但说谎的得好报,说必然的遭打。你……”

这其实在生活中是经常发生的。人们最通常的做法是说些好听的、祝福的话,哪怕是“善意的谎言”也好。将心比心,大喜的日子谁也不想触霉头,何必惹人不痛快,给自己找麻烦呢?

但小孩子大多还没有被成人世界的人情世故磨光了棱角,所以《皇帝的新装》里才有了唯一的真话。

鲁迅《立论》中纯洁而善良的“我”,心存道德良知,胸怀美好愿望,向成人提出了让自己纠结的问题:

“我愿意既不说谎,也不遭打。那么,老师,我得怎么说呢?”

两不得罪,又保全自身,这问题成人是怎么解决的呢?

“那么,你得说:‘啊呀!这孩子呵!您瞧!那么……。阿唷!哈哈!Hehe!he,he he he he!’”

“这孩子呵!”——怎样?您可以自己想。

“您瞧!”——瞧什么?您想瞧见什么就瞧见什么。

“那么……。”——那么啥?您想怎么认为就怎么认为。

“阿唷!哈哈!Hehe!he,he he he he!”——打什么哈哈?我什么都没有说,也什么都说了。

我给出了基本的句式,留给您去填上最让您满意的内容。

我没有说慌,也绝不会遭打,更不会被跨省。

我们只是平凡的大多数,趋吉避凶成了本能和生存法则。有人说:“别跟我谈理想,戒了。”所以,真理、道德、良知,在生存的现实面前那就是浮云啊浮云。

所以,群众表示情绪稳定,淡定围观,悄悄路过,被采访也只会说:“我是来打酱油的”。

如果哪天网络实行实名制,我想,还有多少人会出来“立论”?恐怕都成了万年潜水艇了吧。

9.读鲁迅《腊叶》有感 篇九

——读鲁迅《腊叶》有感

原创: 狂人老师 俗读鲁迅

一年前我刚来到绍兴,有一种树的叶子深深的吸引了我,就是那些金黄色的银杏树叶,它的形状跟别的树叶相比,都有它独到的个性,在这以前,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好看的叶子。当然,我对此也没有特别的上心。过了一年后,又是一个秋季,我又看到了金黄色的银杏叶,于是忍不住摘了一片,拿回家,夹在其中一本《真诚的套路》书上,这件事情也忘记了。

今天,我重新读了鲁迅先生的散文诗《腊叶》,这篇文章写的就是鲁迅先生在一年前,看到枫树上面一片有缺陷的叶子,于是把它摘下,夹在一个书本里面收藏起来。一年之后,它重新翻出这本书,看到这片叶子,也忘记了之前为什么会把它夹在这里,于是发出了很多的感叹。看了这篇文章,我才想起来,前几天夹在《真诚的套路》里面的那片金黄色的银杏叶子,打开那本书,发现它的金黄色早已褪去,也的水分已经干了,变成浅绿色的树叶标本。

不论是我摘下的银杏叶,还是鲁迅先生摘下的枫叶,都是一片腊叶。从被我摘下的那一刻开始,它就是幸运的,因为不需要再去经历任何的风吹雨打,不必跟它的同伴一起,经历各种磨练和挑战,最后在风雨中落下,死亡。然而,如果一片腊叶不在树上,跟同伴一起作战,一起经历风雨,哪怕苟且活着,它还是一片真正的树叶吗?

很多女生被一句“我养你”,把自己都搭上了,这就是一个现实版的腊叶!没错,美女被一些土豪看上,确实不用辛苦的工作,嫁入豪门做富婆去了。本来有着自己的事业,哪怕是为这个事业拼到底,也是对社会做出了贡献,哪怕只有一丢丢,也还是有;然而,如果被一个土豪养了,那就等于是从树上摘下来的腊叶,并且夹在自己的书本里面,对社会并没有丝毫的贡献,哪怕对土豪也只是一个鉴赏的素材而已。如果说,美貌就是这片腊叶被摘下的理由,这就是一件悲哀的事情。

10.鲁迅《秋夜有感》 篇十

柏栗丛边作道场。

望帝终教芳草变,

迷阳聊饰大田荒。

何来酪果供千佛,

难得莲花似六郎。

中夜鸡鸣风雨集,

起然烟卷觉新凉。

作于:(1934年) 九月二十九日《鲁迅日记》1934年9月29日:“午后,……又为梓生书一幅云:(略)。”梓生,张梓生,曾主编《申报》副刊《自由谈》。①李贺《苦昼短》:“飞光飞光,劝尔一杯酒。”②《论语·八佾》:“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③望帝:古蜀帝杜宇,死后化为杜鹃,春末悲啼时,众芳零落。屈原《离骚》:“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④《庄子·人间世》:“迷阳迷阳,无伤吾行。”迷阳是一种有刺的草。⑤《唐书·杨再思传》:“人言六郎似莲花,非也;正谓莲花似六郎。”六郎指武则天的面首张昌宗,此处指梅兰芳。当时**在杭州启建“时轮金刚法会”,曾邀梅兰芳等人在会期内表演。⑥《诗·风雨》:“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何不喜。”

【作者小传】

11.解读鲁迅有感 篇十一

【关键词】初中语文 鲁迅作品 教学策略

鲁迅小说,作为共时态下的对象,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发挥巨大的社会历史功用,中学语文教材里,鲁迅作品出现的篇次最为频密,这也直接印证了它的本体存在的意义。但是,毋庸置疑,在鲁迅小学的教学中,有着重大的疏漏和误区,这直接降低了它的思想价值和存在意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语文教育观转型时期,我们中学语文教学中,该如何进行鲁迅小学的教学呢?

一、亲近鲁迅让当代学生对鲁迅加强认识

在新课程背景下,要想搞好鲁迅作品教学,首先必须打破陈旧的思想桎梏,从鲁迅各个阶段的实际出发,正确引导学生认识鲁迅的本真,还学生一个真实的鲁迅。例如:《社戏》是鲁迅的一篇小说,文中的平桥村就是现代版的“世外桃源”,那里山美,水美,人更美,尤其是一群淳朴、可爱的孩子,如双喜、阿发、桂生等,他们聪明活泼、胆大心细、热情、友爱,具有未被宗法礼教束缚的个性和未经封建思想毒化的人性。“夜航看戏”,“偷豆”等事件,写出了儿童的天真纯朴,这些作品充分继承了传统的写人记事的长处,再现民俗,重温人情,呼唤童真,把握好这一点,让学生接近鲁迅是完全可能的,这也能让学生感到鲁迅并不神秘,人们之间的思想感情,生活经历应该说是可以引起共鸣的,进而对鲁迅作品产生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打破神秘感特别对初一刚入学接触鲁迅作品的学生尤为重要。其次,在教学鲁迅作品时,还要把鲁迅融入现代人们的思想意识和文化意识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这一现代教学方式,再现鲁迅生活的时代和生活的环境,便于学生理解鲁迅及其作品,特别要注意启发、引导学生对鲁迅与当代文化和思想的思考。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带领学生畅游鲁迅故居,通过江南水乡的民俗旅游,认识江南水乡的旅游文化,等等,让学生在畅游优美的如诗如画的江南水乡的同时,感受到鲁迅作品不朽的艺术魅力,从而激起学生对鲁迅及作品的亲近与兴趣。

二、理解、研究鲁迅的作品

教学鲁迅作品,要求教师自己具有扎实的中外历史知识,要了解鲁迅的生平、思想及创作道路,还要有一定的中国古代文化和外国文学的基础知识。讲学鲁迅作品,不能就事论事,孤立地分析一篇文章,要看到有关文章与课文的联系,看到时代的意义,要多阅读一些与课文有关的写作日期相近的、思想内容相似的鲁迅作品和有关的书信、日记、回忆录等。说到底要提高鲁迅作品教学的质量,关键还是教师自己先要读懂鲁迅的作品,并且有自己的理解和把握。教学中引导学生思考,对培养学生的思维是大有禅益的。理解鲁迅,学其对问题的观察、思维方法,对提高思辨能力很有益处。对鲁迅作品的学习理解,应注重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学会鲁迅式的“冷眼向洋看世界”的思考。

三、鲁迅作品的艺术特色

《狂人日记》的主题十分明确,就是要“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作品虽然是一篇狂人的日记,却始终围绕着中国几千年历史中不断发生的吃人现象展开,其用意就是告诉大家,在写满“仁义道德”的历史中,其实满篇都只写着两个字:“吃人”!这是鲁迅对封建道德下的定义,也是他多年来思考的结果。作品不仅表现了彻底批判封建礼教的勇气,还表现了作者“忧愤深广”的人道主义情怀,表现了他以文艺创作来改造社会和人生的总体精神。从这个意义上来看《狂人日记》的意义远远超出了文学的范畴。狂人的形象具有“狂”与“不狂”的两面性,狂人的“狂”,一方面在于他所具有的精神病人特征,一方面也在于他对传统和世俗的反抗;而狂人的“不狂”则在于他“超前”的思想认识,说出了当时人们不敢说或根本还没有想到的话,如同历史上凡是反抗传统、反抗社会现存秩序的人都无一例外地被视为“疯子”一样,狂人的思维和语言常常是离经叛道的,但他的观察和结论却是丰富和深刻的,因此,狂人实际上是一个敢于向传统挑战的已经觉醒的反封建的民主义者的象征形象。

四、学习鲁迅

1、学习鲁迅的精神

学习鲁迅,重要的是学习一种力量,学习一种精神!鲁迅的“立人”精神,是鲁迅精神灵魂。“横媚冷对千夫指”的铮铮铁骨的精神,让我们有足够的勇气去面对坎坷的人生;“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让我们有足够的热情对人民耿耿忠心,有益于社会,有益于民众,有爱心、耐心去面对身边的弱势群体。这正是我们当代人必须学习鲁迅、理解鲁迅,从鲁迅的伟大人格力量中不断吸取养料的重要原因。鲁迅的很多东西已经构成了我们的文化源点,中学时期应该给学生打好精神底子。

2、学习鲁迅作品的语言

鲁迅作品的语言极有个性,风格独特,语言含义深刻隽永,从整体而言,幽默、犀利、简洁干练;杂文善用比喻、反语,写得极为形象传神,为表达复杂、深刻思想的需要,鲁迅的杂文使用长句较多,表现出了极强的逻辑性。语言的含蓄有味,也是鲁迅先生的一种语言艺术。例如,鲁迅在《为了忘却的记念》一文中,当写到柔石等五位青年作家遇难时这样写道:“当时上海的报刊都不敢刊载这件事,或者也许是不愿,或不屑刊载这件事,”……这里的“不敢”、“不愿”和“不屑”三个词准确地概括了当时上海的报界在白色恐怖下的不同态度:“不敢”,指那些有一定进步倾向的报刊,他们也认为这样的大事件当然应该及时报道,也是读者最关注的新闻话题,但是由于慑于反动派血腥镇压革命力量的淫威,惟恐受到牵连而不敢刊载;“不愿”,是指那些自诩中立,自命清高的报刊,为了明哲保身、但求无过而“不愿”刊载;“不屑”,是指那些顽固分子坚持反动立场、对革命青年的流血牺牲漠然视之或者心怀成见的报刊,在他们看来,革命青年惨遭杀害是咎由自取,所以“不屑”刊载。这句话很有份量,其中蕴涵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颇值得读者的深思。

12.读《文学解读学导论》有感 篇十二

总之, 由于“三个层次”所司的内容不同, 它们在课堂中的呈现和状态也不会相同, 但这并不是说“三个层次”各不相关, 课堂要由几个呆板的模块组成, 所以在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中, 还应注意这样几点:

1. 尽管本文有“三个层次”, 但在具体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却不能机械地将课堂分为与此相应的独立的三个环节, 它们不是互不关联的彼此孤立环节, 而是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的。所以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中不能将“三个层次“割裂开来, 但不割裂并非混沌而无重点, 而是各个环节相互联系, 有所侧重但绝非取代。

2. 小学语文教学中对本文的解读不能在语体、语象层浅尝辄止, 而应深刻挖掘本文内在的语义表现体系。当然深层的解读并不是要求教师像原来那样生搬硬套, 非得把所有的本文中的意象都整出个象征意义来, 而是在基本理解表层意思的基础上, 学生能对本文有一个适合自己的较深层的理解。这一环节, 教师不要强求学生理解到老师或者教学参考书的层次, 只要学生能理解到他自己的一个本文理解水平即可。

3. 小学语文教学要有目的性, 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每一环节有每一环节的侧重点, 但环节并不是绝对的, 所以在兼顾整体中要突出重点。即“教学有法, 而无定法”, 我们的教学要实事求是, 具体文本具体分析, 切不可所有本文都按一个套路模式来, 如果这样, 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将成为“一滩死水”, 毫无活力, 也会直接影响小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所以, 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要在此基础上灵活多变, 不断创新, 才能永保青春活力。

4. 旧的语文教学模式中本文的意义是既定的, 是直接从历史中来, 而在现代语文教学中, 我们在建构“三个层次”的基础上, 关注历史重构, 但它更多的是作为一个参照和补充。

13.读鲁迅有感 篇十三

一是紧闭的却能看见瓦松的茂密森林的木屋内,一个瘦弱渺小的、苦痛、惊异、羞辱的生命在颤动中醒来。饥饿占据了一切,母亲说到烧饼,而燃起了些许的希望,不一会却被更大的灾难淹没。

二是上次梦的残续,过了几十年,亦即一间小屋内,不过已整齐。此时占据的不是饥饿,而是屈辱、卑劣。妇人抛弃一切冷骂、毒笑,走入无边荒野里。一刹那间照过了一切,为亲人牺牲,却被放逐。

鲁迅思绪飞驰万里,恐怖的梦魇带给我们奇幻、荒诞的场景,但经由特殊的艺术生命升华的画面已不是一般的状态,我们可以看到鲁迅希望破灭后那痛苦的心、绝望的泪,亦有挣扎的努力。

如果说梦一是希望的破灭,绝望的上升,那么梦二便是明知绝望而亦要反抗到底。“老女人”以颓废身躯的颤动,两手举上天,口唇漏出非人间所有的无词的言语发出了抗挣。不论是小女孩亦或是“老女人”都是作家自身命运的写照。

14.读鲁迅文章有感 篇十四

但人无完人,他同样也有着不为人知的一面。重读鲁迅的文章,我看到了一代顶天立地巨人身后的孤独和寂寞。

鲁迅是孤独的。回想当年,钓虾偷豆看戏放牛,一众伙伴玩耍,与闰土谈天聊海边。可是如今,一声“老爷”拉开了彼此的距离。人生观,价值观的不同,是造成这个局面的源头。纵然鲁迅一代文豪,可却找不到一人与他畅聊童年时光。长大后的人都会忍不住想起过往,可鲁迅身边再也找不到当初的人,物,物是人非,多么孤独。

鲁迅是孤独的。儿时故乡多热闹,碧绿的豆麦田地,潺潺的小溪流水。现在却只剩下萧索荒村。俗话说:人死后都要重归故土。可鲁迅的故乡还剩下什么?熟识的,承载着童年的回忆都不在了。在外漂泊多年,如今连归处都不知尚在何方,这,又怎么不孤独?

鲁迅是孤独的。在日本留学时,他就目睹了那个年代人们的麻木冷漠。他愤然,可无人在乎他的感受,这当然是孤独的。而后他弃医从文,孤军奋战,想唤起这个社会的良知。“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滋味同样令他深感孤独。

15.《鲁迅小说集》有感 篇十五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可以滋养心灵,陶冶情操,丰富人的内心,充实人的心灵,正所谓—一本好书可以影响人的一生。

我至今读过很多书,有的已经淡忘了,有的只剩下了回忆,但唯一一本书令我难忘,使我至今仍品味出那蕴藏的深厚哲理和浓郁的情感,那就是《鲁迅小说集》。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我们初中以来学过很多篇他写的文章,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的山海经》《藤野先生》《风筝》《故乡》等,这些文章在我们心中都已经家喻户晓了吧,他的文章立意深刻,包含着当时的社会现实,和作者对当时丑陋行为的批评和讽刺,刚开始读他的文章,我总是走进不了作者的内心世界,似懂非懂,直到读了他的《鲁迅小说集》,我对他的认识又进了一步。

在他的笔下,有许多鲜明的形象代表了当时社会的各个阶层,同时也寄予作者对黑暗现实的否定和对光明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其中有他的深爱,怀念的百草园,有他敬重的藤野先生,有令他懊悔自责的风筝,有他思念敬重的阿长,更有无知幼稚的阿Q,处在封建制度深受毒害的孔乙己„„每一个人物形象都揭露了当时黑暗社会,突出了在黑暗社会下层民众的老困生活以及对下层人民的迫害和摧残,读这些小说,能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反抗,对劳苦大众的关心和同情,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鲁迅是中国文学的巨匠,他写的小说真实的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擅用画龙点睛的手法描写人物形象,运用具有特征性的细节刻画人、物性格,用喜剧的笔调写悲剧,塑造了富有戏剧性格的悲剧性格,语言纯净、简洁、生动,富有艺术表现力,他善于根据作品内容,调整语言色调,有的作品用诙谐风趣的笔调,也有的作品集揶揄讽刺于一体。学习他的文章,可以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扩大我们的视野,丰富我们的情感,使我们拥有另外的角度去看世界,使我们成为文明的知书达理的文人。

世界上本没有路,走得人多了,也变成了路。

16.读鲁迅 药 有感 篇十六

故事发生在一个秋天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来。“华大妈在枕头底下掏了半天,掏出了一半洋钱。老栓接了,抖抖的装入衣袋,”他要去买“人血馒头”给自己的儿子小栓治病,天气虽冷,老栓到觉得爽快,仿佛变了少年,得了神通,跨步格外高迈,而当他从康大叔接过馒头之后,他的精神全在一个馒头上,仿佛抱着一个婴儿。

相信很多人看了,都会觉得很荒谬,这和古人求符泡茶治病有何区别呢?而华老栓却跟捡到宝一样,罔若不知。而更荒谬的是这个用血浸过的馒头凝聚着华家夫妇大半辈子的心血。相信,很多人会被这一幕感动。但是恰恰相反,我觉得可悲。假若华老栓有多个儿子,他还会不会倾其大半生的积蓄去为不可救药的儿子治病呢?答案是很肯定的,不会!不只有一个儿子,而有多个儿子,足以让华家传宗接代,那本就贫困不堪的老栓还会不会。。。。因为他还有别的儿子,足以保华氏香火不灭,所以这爱变了“质”。试想老栓生活的年代,尽管当时的封建制度已经土土崩瓦解,但像老栓这一把年级的人,“思想蛀虫”已经深入骨髓了,他的脑子里充盈着的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华大妈也被“三从四德”压得喘不过气来。所以为了华氏的香火,为了到阴间给自己的父母一个交代,他们必须救自己的儿子,相信这种行为,与其说是父母对儿子的爱,不如说是对祖宗的孝吧!

而在另一边,一个资本主义者,夏瑜被处死了。而夏瑜的血,也就是这人血馒头的来源。但是,这个革命者的死并没有给老栓这些人的生活带来什么风浪。他才不管被砍头的人为何流血。如果这血救不了儿子,他便会觉得这没有什么价值。这就是以老栓这典型人物为代表的“民痞”的声音。

而夏瑜的死竟是如此无声无息,她的母亲为她上坟时,“忽然看见华大妈坐在地上看她,便有些踌躇,惨白的脸上,现出羞愧的颜色”。这又让我倒吸了两口冷气,这有什么羞愧的?难道她羞愧她的儿子闹革命吗?那革命反倒像一只乌鸦,“站在一株没有叶的树上”。这个社会好无知无觉,就算是 革命者的母亲也只认为儿子被冤枉了,可是这就是当时的中国的人民,常用自己的血,去洗权力者的手。

这里的底层人民是麻木不仁的,只要与自己不相干的,那么把杀人也看作一种热闹,“颈项伸的很长,仿佛许多鸭子被无形的手抓住了,向上提着”。他们没有受过教育,愚昧无知,即便康大叔是个大恶人,但他告诉老栓什么时候杀人,且人血馒头能治病时,老栓两口子真的是异常感激,就如今天俗话所说:别人把你卖了,你还替别人数钱呢!

上一篇:清明节见闻五年级作文下一篇:儿童立场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