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使用教材的思考

2024-10-07

创造性使用教材的思考(共14篇)(共14篇)

1.创造性使用教材的思考 篇一

听全国特级教师刘德武《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心得体会

11月2日,我来到天津北辰区普育学校有幸聆听了听全国特级教师刘德武《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专题讲座。他说深入理解教材是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前提和基础,创造性使用教材是深入理解教材的有益补充和发展。我们教师要充分理解教材设计意图中的深层次内涵,要让教学目标成为学生由衷的学习需求,而不是来自教师自上而下的硬性指令。在讲座中他结合人教版的数学课本给我们举了好多如何创造性使用教材的例子。如:一年级72页的一道连减题,8-2-2=4刘老师在讲座中说为什么我们教师在上课时不能改一改数呢,为什么不能改成有9只小鸡,先跑掉3只,又跑掉2只,还剩下几只?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理解每个数表示的含义。在一次公开课上有一位教师的课件就是这样做的,草地上有9只小鸡,先跑掉3只,又跑掉2只,问还剩下几只?同学们都知道还剩下4只,因为剩下的4只同学们看的清清楚楚,是看到的4只,而不是算出来的4只,所以说这是一种全直观教学,就是条件和结果全都能看到。专家建议我们采用半直观教学,就是结果不要让学生看到,要让他们算一算,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

刘德武老师的讲座《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让我深深认识到:要想创造性地使用好新教材,首先必须遵循的一个原则就是:“脑中有课标、心中有教材、眼中有学生”----要以课标为依据,以新教材的内容为凭借,选择适应学生发展需求的内容。我们要力求做到要精读课标、深钻教材、细研学生,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材内容和要求,适当扩充和删减教学内容,尝试多种构思。教师要成为教材的积极促进者、发展者,挖掘教材,超越教材,发展教材,让教材在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中真正发挥作用。当然,准确理解教材是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基础。教材是主要的教学资源,是教与学的重要凭借。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必须以准确理解教材为基础。

刘老师把教材用动画的形式呈现给大家,使我受益匪浅,回想这些例子都是自己在教学中经历过的,说明自己在创造性使用教材上做的还是很不够。让我们从实例中更明确的了解如何创造性使用教材,今后,要不断的学习新知,提高自身的素质,优化课堂教学,象刘老师一样做一个.学生喜爱的教师。

2.创造性使用教材的思考 篇二

一、在备课过程中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在教学实践中, 很多教师存在一种认识上的误区, 认为“教语文”就是“教课文”, 只要在一学期内将一册语文书中三十几篇课文引领学生掰开揉碎地学完, 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但是实践证明, 只有繁杂而冗长的分析、讲解, 而不是通过文本引导学生阅读, 不但会浪费大量的阅读时间, 使学生因体验不到阅读的乐趣而丧失学习兴趣, 而且会破坏学生的情感体验, 影响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 我们所用的教材具有弹性和开放性的特点, 教材在合理安排基本课程内容的基础上, 给教师留有开发、选择的空间, 也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 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需要。这就告诉我们, 要把教材看成是一种资源, 而这种资源就像一处无形的宝藏, 只有合理地开发和利用, 它才会日益丰富, 才会最大限度地回馈开发者。为此, 语文教师必须以课程资源开发的意识和眼光重新审视它, 创造性地使用它。在备课过程中, 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创造性地挖掘教材。

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有独特价值的,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不是用了什么“花招”, 而是如何把课文中最有“意义”的内容传授绘学生。

2. 创造性地组合教材。

创造性地组合教材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 以语文教材中的某—个教学文本为依据, 灵活地和教材中或者教材之外的相关文本组织在一起使用的方法。

3. 创造性地综合教材。

教材的综合性使用是指教材在创造性使用时, 以学生的语文生活经验需要为依据, 使教科书与生活融为一体, 强调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有机联系, 密切语文课堂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4. 富于个性地创造性使用教材。

这里所说的“富于个性地创造性使用教材”, 一方面, 表现为在教学内容上对教材文本的修正、删减或调换。修正, 就是对教材中不够准确或不完善的内容, 通过核查或考证而校正、完善。删减, 则是根据语文教学实际, 将不适合的教材文本大胆放弃。调换是指根据语文教学实际, 选用合适的材料取代原来的教材文本。删减和调换的前提都是要准确把握课文的教学目标和写作特色, 才能做到大刀阔斧, 灵活自如。另一方面, 表现为在教学形式上对教学时间以及课型等的自主安排。

二、把握语文教材的立足点

语文教师必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才能给语文课带来生机, 但是语文教师必须认识到语文学科的性质和特点, 什么时候都不要忘记语文教学真正姓“语”。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课程标准重视对某一学段学生所应达到的基本标准的刻画, 同时对实施过程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而对实现目标的手段与过程, 特别是知识的前后顺序, 不做硬性规定。因此, 具有不同的知识结构、不同教学技巧和教学风格的教师采用同样一册教材进行教学时, 就可以根据各自的认识和教学需要, 对教材原有的课文进行重新组合, 以求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其中, 需要注意:首先, 不能脱离教材任意发挥, 要避免忽视学生对文本的阅读理解而过多过早补充内容, 以及过多地进行非语文活动的现象。教材文本依然是语文教学的首要凭借, 也就是说, 要适时有度地拓展并延伸教学内容, 拓展即对教材文本的拓展, 延伸是在课文基础上的延伸。其次, 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训练不能丢。不论哪个年级段, 教师都应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 不打折扣地进行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的训练, 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 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

3.创造性使用教材的思考 篇三

【关键词】数学教材;自己的课堂;创造性;使用

同样的教材,不同的教师使用起来就会注入不同的理解,而这种理解,必将转化为课堂上的教学行为,从而在教学中体现出浓厚的个人色彩来。如何做到“教教材”变为“用教材教”,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挖掘教材,使自己的课堂更有灵活性

细嚼慢“研”,需要依照课程标准,从编者的角度,理解编排意图,整体驾驭教材。研读教材,就是要把每一个知识点的来龙去脉了然于胸,从而在教学中自觉按照发展阶段开展教学。例如关于分数的教学,两个学段都有安排,由于思维层次、侧重点、教学手段各不相同,所以确定的学习目标也不一样。在第一学段主要通过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会用涂色、折纸表示简单的分数;而在第二学段就要依靠抽象的分析、举例进一步认识分数,体会“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如果在教学前能很好地揣摩、理解教材,就能提高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教师也就能很好的驾驭课堂。

细嚼慢“研”,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弄清惑之处惑之源,从而以可靠的预设从容应对“课堂生成”。例如在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时,人教版教材中编排了这样一则例题:一排有22个座位,有18排,350名同学来听课,座位够不够?在这一题中,如果两个数都估,18和22都可以估成20。由于把22估成20,少算了2。将18估成20,多算了2。这样,一个多算了2,一个少算了2。学生可能受之前学习平均数时“移多补少”的数学概念的影响,容易产生知识的负迁移,从而误解这里也是“移多补少”,认为这样一来应该看做没估,算出来的应该是准确值。如果在课前,教师读懂了教材,准确把握了学生可能产生疑难之处,就能确保课堂上胸有成竹。例如,虽然学生当时还没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却可以引导学生从积的个位来判断,22×18的积的个位上应是6,不是0,因此不是精算等等。

二、整合教材,使自己的课堂更有实效性

新课程“一个标准多个版本”打破了原来一种版本教材独步天下的局面,这就为我们选择性地使用教材扩展了空间。例如,《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是小学一年级下学期的内容。人教版教材的主题图是“花圃图”,从花圃图的观察中提炼问题,寻求解题策略。新世纪版教材则是创设了“小兔请客”的故事来引导学生展开探索。结合一年级学生特点,经过反复比较,我决定在导入新课时使用新世纪版情境图。理由有三:一是小兔请客属于故事情景,花圃图属于生活情景。相比之下,用故事情景来激趣更为合理;二是小兔请客中,每10个果子用一个盘子装着(几个盘子装的果子数量对应的也就是几十个),学生在接受真知的时候,更能给学生策略上的支撑;三是小兔请客的情境图中一个个问题的提出是随着故事的展开逐次呈现的,屏蔽了多余信息的干扰。而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无疑在算理与计算方法的教学上,而不是开放式的“问题解决”上。人教版的教材花圃图,如果一次呈现三种花,则开放性强,容易导致上成“问题解决”的教学课。在最后的教学中,我使用新世纪版教材创设情景,完成新知的教学,而在巩固阶段,使用人教版的花圃图,设置开放式的“问题解决”的情景,让学生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而在一节课中将两种版本的教材统一使用到一节课中,并且各得其所,相得益彰,取得良好的教学预期。

三、深化教材,使自己的课堂更有探索性

不追根溯源,认识与理解只是停留在“点线”的层面,而不能深入到“面体”的高度。如:在教五下“2、5、3倍数的特征”时,当学生探索了2、5、3倍数的特征后,让学生说一个既是2的倍数、又是5倍数的数,你是怎样想的?请你再说一个数,看它是否也有这样的特征?那么,同时是2、5倍数的数有什么特征呢?用同样的方法请同学们小组合作、讨论、总结一下,同时是2、3的倍数,是3、5的倍数,是2、3、5的倍数各有什么特征?当学生解决了上面这些问题后,教师可马上追问,如果一个数是3的倍数,一定是9的倍数吗?请举个例子,并说说为什么?那么是9的倍数的数又有什么特征呢?让学生再次去探索发现。学生感到也很新奇,如果知道了一个数的倍数特征后,我们判断数就相对比较简单了,不需再去计算。这时,可能就会有一个同学站起来问,老师,你还能告诉我们其它一些数的倍数的特征吗?好吧!让我们再来一起探究一下是4、25、8、7、11、13这些数的倍数的特征吧!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和掌握知识的具体情况,充分的挖掘教材资源,适当的拓展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让学生在合作探索、自由交流中填补教材中一些没有的内容。

四、替换教材,使自己的课堂更有生活性

教材作为学生的“学材”,教师如果也圉于其中,而不从更高处着眼,显然是狭隘的和不利于教学的。在一节课上,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景:王奶奶家门前有一块(长方形一边缺半圆,一边多半圆)地,如何求这块地的面积呢?老师意在通过割补法求面积,这时有一名学生问老师:“这是一块地,您怎么移动、怎么补啊?”老师这样回答:“我们现在是在做‘数学题,这不是真的地。”老师接着出示了第二题,李奶奶家门前也有一块地(地的边是曲线)。这名学生又问:“老师,这块地坑坑洼洼的,您怎么补啊?”于是老师又回答:“不是说了嘛,这不是真的地,我们是在做数学题。”看到这样的案例,我们在一笑过后,是否也陷入了思考。第一个问题,孩子将实际问题与数学问题搅合在一起。第二个问题,孩子提出了一个非常有价值的问题。实际上,人类是从探究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开始的。这里老师可以引导学生用近似的观点来看,往深里看,就需要把地割成相等的规则的小格子,再数格子的个数(积分问题)。而作为执教者的教师,却没有明白学生的理解与数学学科本质之间的联系,从而造成了这样的尴尬。这样的“事实”告诉我们,在教学时,需要站在学科本质的高度来理解教材、驾驭教材,这样才能教出数学课应有的“数学味”。

总之,教师在每堂课的教学中都要站在学情的角度换位思考,而不是凭经验想当然,也不是从唯书唯上唯专家,要时刻注意教材所提供的教学材料是否符合本班学生的学情学况,创造性地活用教材,自己的数学课堂自己做主。

【参考文献】

[1]张秋霞.解读教材,开发教材资源[J].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10年12期

4.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 篇四

而且新教材在功能上发生了很大变化:教材是实施教学的工具,而不是惟一的标准。这就要求我们是用教材去教数学,而不是教教材上的数学。这句话怎样真正理解和把握还存在问题。有的教师是完全照搬教材按照教材内容去教,另一种是完全脱离教材,另起炉灶。所以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就成了现在教师所面临的新问题。现在我就如何创造性地使用小学数学教材来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树立正确的教材观是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的前提。

我们应正确区分教学内容和教材内容,要认识到教材是教学内容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不是教学内容的全部,尽管教学内容主要来源大部分来自于教材,但我们可以根据教学实际对教材进行选择,科学地进行教学加工,合理地组织教学过程。

二、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必须遵循一个原则就是:“脑中有课标、心中有教材、眼中有学生”。

脑中有课标--以课标为依据,因为课程标准是编写教材的依据、是课堂教学的依据、考试评价的依据。教师应经常把课程标准拿出来对照一下自己的教学。心中有教材--要以新教材的内容为凭借。眼中有学生--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增加或补充某些内容,删除或者减少某些学生已经掌握的某些内容,在内容的呈现上要结合儿童的年龄特点,选择适应学生发展需求的内容。我们要力求做到要精读课标、深钻教材、细研学生,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材内容和要求,适当扩充和删减教学内容,尝试多种构思。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必须依据学生的认知实际。我们要成为教材的积极促进者、发展者,挖掘教材,超越教材,发展教材,让教材在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中真正发挥作用,让学生吸取更多教材以外的知识。

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必须符合数学科学,要有科学性。

总之,能把新教材上下来是一种本事,能创造性地把新教材教下来又是一种能耐,能把新教材内蕴的理念和素材通过开发转化为教学实践并取得成效,这更是一种功底。教师水准就在如何用教材上显现不同的档次。教师要创设一定的情境,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让主动探究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教师要开动脑筋,创造性地运用教材,把更多的精力花在设计问题、设计活动上。我们在使用教材时要尊重教材,也不局限于教材,灵活运用教材,根据学校、学生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创造性的使用。切实地做到“脑中有课标、心中有教材、眼中有学生”,切实发挥教材的作用,真正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勇于求知的科学精神。

5.创造性使用教材的思考 篇五

码头小学王惠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为了让学生体验东南西北的位置关系,我这节课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多种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思考、合作交流。学生不仅学了知识,提高了能力。更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课上学生学的高兴,我教的也轻松愉快,四十分钟在不知不觉中度过,让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1、快乐数学快乐学

《课程标准标》中提出了“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目标,我在这方面做了积极的尝试,通过有趣的具体活动和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2、大胆扩展学习空间

“认识方向”这一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到生活中去学习将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和辨认方向,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游戏活动指导学生去认识方向、辨认方向,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抓住契机,拓展延伸

我及时抓住了课堂上一个找礼物的小游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由直观向抽象发展的辨认方向,讨论交流,让学生知道除了东南西北以外还初步感受了其他四个方向。并借助生活实际,描述路线图,强化正确看示意图的方法,为下一节课学习做了铺垫,做到课内知识向课外的延伸。在上这节课之前,我认真研读了苏教版、人教版、北师大版、香港版对方向与位置教材的编写,发现国内的教材的编写在方向标方面都是指正北,比较死板一些,而香港版的教材却很灵活,方向标的指向是变化的,以此考查学生能否真的会根据方向标确定八个主要方位。根据这个原因,受香港版教材的启发,我决定把这一节教材进行扩充。让方向标也可以变化,以此扩展学生的思路,让学生学到的知识不那么死板。因为香港版的教材内容涉及到八个方向,除了东、西、南、北,还有东北、西北、东南、西南,这在我们这里属于三年级的知识,在我们二年级上学期只需要掌握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所以需要把他们的做法简化。在练习题中也有所涉及到变化了的方向标的题目,让学生能够活学活用。教学中我们发现,单纯看几种不同变化的方向标,班上有一大半左右的学生能够根据变化了的方向标来很快判断出其他三个方向,还有一部分同学需要在老师的提醒和帮助下才能学会。可是因为方向标的指向发生改变以后,对解决现实问题增加了难度,学生必须搞明白8个方向才能比较准确地判断出一个地方的大体位置,这对二年级的孩子来说是有很大难度的。老师在实践中就要适当降低要求,不能盲目去拔高。

6.创造性使用教材的思考 篇六

二郎乡沙坝完小张举波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资源,是精选出来供学生学习的材料。教师是否善于运用教材是有效地进行数学教学诸多因素中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长期以来,主、客观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师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工作,使教师成了照本宣科的“教书匠”。教师关注的只是知识点的教学,而忽视了关注人的全面的发展。这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的需要。新一轮课程改革,我们所使用的数学教材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原则,以崭新的内容和形式,为每一个孩子的发展提供了空间。在新课程体系下,数学教师应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发挥教材的育人功能呢?我近几年来就这个现实的问题进行了探索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开发挖掘,使教材的内涵更有广度和深度

教材是教学活动的基本素材。只有深刻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深入钻研教材,才能多角度分析教材,挖掘教材的隐性内容,从而使教材变为学材,使教师教有新意,学生学有创意。

1.挖掘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数学,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强调数学教学要密切联系学生实际,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和数学活动中学习数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基于上述认识,我校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强化了数学教学的生活性,挖掘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创造性地将数学知识融于生活之中,勾勒出各种“生活画面”,捕捉各种”生活现象”,设计各种“生活情境”。例如,在教

学二年级上册”秒的认识”时,教师首先引导学生观察钟面,在钟面上找到走得最快的指针——秒针。接着,通过看秒针走动,听秒针走动的声音,随秒针走动的频率数数、拍手等方式体验“1秒”的实际意义。再同时观察分针和秒针,体验”分”与“秒”的关系,最后,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如(1)随”眼保健操”的音乐节拍做“眼保健操”,体验1拍用的时间大约是1秒;(2)闭眼睛数出60秒;(3)推荐一名同学跑出50米再返回,估计跑100米大约用多少秒;(4)估计穿好一件上衣、跳绳20次各用多少秒,让学生脱离钟面的辅助作用进行再体验,进而形成初步的时间观念,并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2.挖掘教材中所蕴涵的思想方法,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小学数学教材中蕴涵了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如化归思想、转化思想、集合思想、类比思想、极限思想、数形结合思想……但这些并没有明确地写在教材上。如果说数学知识是写在教材上的一条明线,那么数学思想就是隐含其中的一条暗线。明线容易理解,暗线不易看明。因此教师只有领悟并掌握数学思想方法,才能从整体上、本质上理解教材,只有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数学思想,才能科学地、灵活地设计教学方法,才能使学生的思维品质得以提高。例如,二年级学生在学习了100以内加减法后,教师安排了这样一道难度较大的思考题,题目是:妈妈这个月给我36元钱,爸爸这个月给我29元钱,我这个月的午餐费是57元。(1)这个月节余多少元?(2)如果每个月都节余这么多钱,买一套价格为50元的书,需要攒几个月才能买到?在解决第一个问题时,大多数学生都列出了这样的算式,36+29=65(元),65-57=8(元),可有一位学生却用画图法解决了这个问题。在他的启发下,另一位学生又想出了另外一种算法:57-36=21,29-21=8。他形容说:”这个图就像一个大口袋,装着爸爸给的钱和妈妈给的钱,这个月的午餐费先不用爸爸

给的钱,先用妈妈给的钱,结果发现妈妈给的钱不够用,还差57-36=21(元),于是再从爸爸给的钱中拿出21元补上,这时还剩下29-21=

8(元)。”教师热情赞扬了他们能借助图形使问题变得形象、具体的做法。从上面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教师及时利用了来自学生的资源,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获得了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且初步获得了数形结合思想。在解决第二个问题时,学生们更是各显神通。这一问题原本可以直接列式计算:50÷8,但学生们只学习了表内除法,如何解决有余数的除法题呢?教师鼓励启发学生能不能借助于原有的知识解决这个问题,学生们寻找出了以下解决问题的方法:

(1)画图法;

(2)运用加法:8+8+8+8+8+8=48(元);

(3)运用减法:50-8-8-8-8-8-8=2(元);(4)运用乘法:8×6=48(元)。这些算法计算的结果都是6个月攒48元还差2元,所以要攒7个月。就这样学生们把这个已超出学习范围的问题通过某种转化,转化成了可以解决的问题,从而顺利地解决了新问题。

总之,每一项教学内容中都隐含着数学思想方法,教师有机地结合数学知识的教学,运用“教者有意,学者无心”的方式,就可以不断地让学生体会数学思想方法,从而真正认识数学的本质,发展学生的思维。

二、变换改编,使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更加灵活

新课程的新理念还体现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呈现教学内容,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因此,教师在呈现数学知识时,应力求改变抽象、静态、无味的呈现方式,在抓住教材精神实质的基础上,拉近教材与生活的距离、教材与学生的距离,对教材进行适当地换、删、改。

1.变静为动,以动促思。

受客观条件的限制,教材总是以静态的形式呈现出来,而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却是动态的。针对学生接受知识的特点,我们努力使数学教学成为活动的教学,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丰富有趣的数学活动,让学生感到数学学习实际上是一种愉快的探究实践活动。学生在活动中不仅获得数学知识,同时也经历、体验获取知识的过程。例如,二年级上册教材63页第2题,原题是这样的:

求第一条线段的长度是第二条的几倍。

如果照本宣科完成此题,学生的思维就会形成定势,而在实际生活中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很多。我校教师对此素材进行了改进。每人红色、绿色纸条各一条(成倍数关系),请学生求出红纸条的长度是绿纸条的几倍。教师”变静为动”的举措,立刻调动起了孩子们探究的欲望。最终有三种方法出台:

(1)先量每张纸条的长度,再列式计算;(2)用绿纸条在红纸条上量,量一次做一个记号,几次量完就说明红纸条是绿纸条的几倍;(3)折红纸条,折得和绿纸条的长度一样,展开红纸条就看出红纸条是绿纸条的几倍。这种以动促思、以思促学的学习方式给教师和学生带来了无比的愉悦,同时也给课堂带来了勃勃生机。

2.变抽象为直观,促积极探究。

数学具有自身的逻辑体系和抽象性。学习数学的过程的核心是一个思考的过程。但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决定了他们的学习与思考应建立在直观、具体、形象的基础上,往往呈现出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相结合的形态,其抽象思维大多需要以具体表象作支撑。例如,二年级上册教材“确定位置”一课,教材中呈现了一幅在夜间辨别方向的图画,这一幅图画在课堂上想利用好是

有一定难度的,只能告诉学生有北极星的一面是北面。学生也只能进行记忆,不易于理解。如何将抽象的教材以形象直观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提高学生辨别方向的能力?我校教师在本节课设计了一系列数学活动。先是寻宝活动。课前教师在操场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分别放置了一些学生喜欢的玩具,课堂上告诉学生各种玩具放置的方向让学生从操场的中间出发去寻找。这一活动引起了学生浓厚的兴趣,他们积极参加活动,当学生找到玩具后,再请他们说说是在哪个方向找到的,借机让学生认识四个方向。接着,请学生说说生活中用什么方式辨别方向。学生侃侃而谈:”太阳从东面升起,从西面落下”,“指南针红色指针指向北面,白色指针指向南面”,”我家的房子是南北向的”……教师对学生的发言给予充分肯定。又把学生分成四组,分别向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走去,再反向返回。就这样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清楚地辨认了方向。最后,教师把学生带回教室,引导学生在标明图标的地图上辨认方向。

7.创造性使用数学教材的方法 篇七

一、合理整合教学内容使教材内容连贯化

由于教材的编写受到方方面面的制约,合理整合教材是我们必须要进行的一项重要任务.例如:在北师版初中数学教材中,关于命题的证明安排的相对偏后,因此,我们在具体教学时,可以在不影响培养学生合情推理能力的前提下,适当提前引入演绎推理的内容,但是必须把握“度”的要求.再如: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教学可以学完一元一次方程就学,因式分解放在学完整式乘法后学.从心理学角度看,遗忘的原因目前涉及两种理论假设,一是衰退理论,一是干扰理论.衰退理论认为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就会逐渐减弱、衰退以至消失.干扰理论认为遗忘是由于多种痕迹之间相互引起抑制而产生的,可用前摄抑制和后摄抑制来证实.因此可以通过调整教材的学习内容来加以解决.

二、更换部分问题情境使教材内容校本化

我们知道,教科书中的问题情境具有普适性,不一定适合一线数学教学实际,因此:创设符合当地学生实际的、能够体现当今社会热点、重点的一些问题情境,才是真正体现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符合学生的需要.例如在学习《中位数与众数》我就利用了讲故事的方式导入新课:小明是我校初中毕业的学生,毕业后南下到某市打工.当他路过一家公司门前时看到了一则招工广告:“我公司由于业务扩展,急需向社会招聘员工一名,公司员工月平均工资2000元,有意者请速来面谈.”看完这则广告后,小明非常动心.于是他找到该公司负责人,经过简短面谈后与该公司签定了为期一年的劳动合同.可一个月后,小明仅领到500元的工资.小明感到很吃惊,随后他又了解周围员工的工资情况,竟没有一个人工资达到2000元的.他非常愤怒,认定该公司恶意发布虚假广告.便以公司发布虚假广告招聘员工为由将该公司告上了法庭.请问:小明能打赢这场官司吗?故事刚一讲完,全班同学便议论纷纷,有的说:“小明肯定赢.”有的说:“不一定.”我问:“为什么呢?”出示教材中“公司本月员工工资表”,之后留出5分钟时间让全班同学分组讨论,5分钟后,各组得出了一致的结论———小明输定了!因为通过计算,该公司员工月平均工资正好是2000元.最后,让他们把自己当作小明,认真分析一下小明因被“蒙骗”而决定打一场没意义的官司的原因.有人说:“小明考虑问题不周到,被诱惑人的高工资冲昏了头脑.”有人说:“小明缺少社会经验,冒然行事.”……

经过一番讨论后,我向他们揭示了小明“受骗”的本质原因:算术平均数容易受极端值的影响.进而向他们讲解算术平均数的优点和缺点,他们都听得津津有味.

三、拓展延伸部分内容使高中内容有效的衔接

教材是依据课标编写,因此,教材所面对的是全体学生,为满足特殊学生的特殊发展,我们必须要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拓展和引申,但要注意,进行知识拓展时,必须要关注全体学生的数学现实,不可盲目拔高、任意拓展,要把那些对学生后继学习有益的、有利于学生持续发展的,而课标又没有涵盖进来的部分重点内容补充进来,但不要要求全体学生都必须掌握.例如,简单分母有理化的知识,十字相乘法,判别式定理和韦达定理相关内容等.

8.浅谈语文教材的创造性使用 篇八

教育部最新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只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的的文章,都可以拿来让学生学习。因而,教师在使用教材时,要在依据教材的基础上,融进教师的创造性劳动,对教材内容进行挖掘、拓展、创新、重构,使之更切合学生实际,让学生以教材为导引走进更广阔的语文世界。也就是说,语文教学既要立足教材,更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一、对教材的运用应以重组为基点

重组时,尽量利用学生手头现有的文章或推荐经典作品,让学生有机会接近大师的作品,为学生与语言大师进行精神对话、心灵沟通提供条件。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尝试以下的重组思路:

第一,以话题重组。如教学《孔乙己》时,可推荐阅读《白光》《范进中举》《连升三级》这三篇文章。通过孔乙已和陈士诚的比较,揭露封建科举制度将读书人毒害致死的罪恶。

第二,以情感重组。如教学林海音的《爸爸的花儿落了》时,可以发现当代学生物质生活丰富了,而对父母的亲情却熟视无睹。于是就推荐学生阅读汪曾棋的《多年父子成兄弟》、梁从诫的《回忆我的母亲林徽因》、舒婷的《我儿子一家人》等文章,从而加深他们的情感体验。

第三,以作家重组。如古代诗人李白、杜甫等,现代作家冰心、老舍等,学生通过课文这一窗口初步窥探了作家的语言风格与丰富的情感。进行集中阅读,一个个主题阅读活动的开展,又让他们通过各种途径(网络、报刊、杂志等)掌握了更多关于作家其他作品的情况,使学生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这些诗人和作家。

二、对教材的运用在课堂教学层面上表现为组课

通过组课的形式,将阅读、写作、口語交际、综合性学习有机地进行整合,采取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学语文、用语文中有所收获。如教学《爸爸的花儿落了》的文章时,可以这样安排:

第一,阅读指导课。让学生阅读教师推荐的文章,通过大量阅读来感悟父母的亲情。

第二,开展社会调查活动。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对家庭长辈进行调查:①布置学生回家观察平凡生活中感受到的亲情画面,随时记录下来。②采访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了解在自己成长的过程中,他们辛苦付出的小故事,把最感人的故事记下来。

第三,口语交际课。例如,学生在“X X,我想对你说”口语交际课中学习表达自己的体验,畅谈自己的感悟。

第四,征文活动。开展“我的 (长辈)”征文活动,让学生更丰富更细腻地表达亲情。

第五,社会实践活动。开展“我向父母表爱心”的社会实践活动,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一张贺卡、一杯清茶、一封信、一张亲情小报,或者陪母亲逛街,帮爸爸捶背等,让学生用自己的行动表达对父母的爱心。

这些措施,充分体现了新课程中大语文观的教学思想,对学生影响是深远的。

三、从“新”字着眼,变换角度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改变看问题的角度,从新的视角来阐述教材是启发思考、开发思维的过程。可以通过改变教材在相对的空间内往往只是从某一方面或某一角度说明问题的作法,对教材内容进行调整,变换角度重新认识,激发学生思考和创造。

如《沁园春·雪》教学完之后,可设计这样的思维训练题:人们都喜欢从正面去赞雪,或赞雪的洁白无暇、大公无私,或赞雪的悄然无声、默默无闻,或赞发的美妙、崇高。现在请你反其意构思,写一段“贬雪”的文字,揭露雪的“虚伪”和“残酷无情”。长期这样的训练,学生就会富于联想,思路开阔。

四、联系实际来拓宽教材内容,培养学生实践创造能力

教一些结尾耐人寻味的小说,让学生发挥想象写作文,更有利于学生把握人物,理解主题。例如教学《皇帝的新装》一文,学生熟悉课文内容后,可让学生根据课文表现的主题和情节的发展,在文末续写一个结局,续写游行大典结束后的故事。学生根据对原文的不同理解,发挥想象,调动自己直接、间接经验,构思出各具特色的续文来。有的续文写骗子继续行骗,皇帝继续受骗,而且是以生命为代价,再次揭露皇帝的愚春,昏庸。还有的续文是皇帝出丑以之后改邪归正,国家兴旺发达,人民安居乐业。以上学生的续文都有独创性,既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能培养学生的实践创造能力。

9.创造性使用教材的思考 篇九

【摘 要】结合一线教学的实际感受从师生、实验、习题、课程资源、社会实践及评价六个方面的困惑出发,针对困惑进行思考,目的是让教师自己在新课程教学改革中尽快成长,取得有效教学改革的成效。

【关键词】课程改革新课标教育观念教育方式困惑思考

物理新课程标准实行已有五年了,在这五年中,本人一直担任初中物理教学一f:作,一直处在不断转变教育观念,适应初中物理新教材过程中,努力用新的教学理念在自己所任教班级中实践着、探索着,现浅谈自己对新课改的一些认识和体会。

一、物理新教材特色简介

人民教育f}{版社出版(以下简称“人教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初中物理,其结构体系的构建有利于实现新课程的目标、能够反映物理学科的基本思想、符合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主要有一下几方面特点:

(1)生动活泼,简明轻快,图文并茂。

(2)教学内容的编排顺序调整合理。

(3)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4)教材难度明显降低。

(5)新教材突出了从生活建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

(6)加强了物理实验在教学中作用。

二、新教材使用过程中的疑难和困惑

1、师生方面。物理新课程实施的五年来我的感受颇多,从总体可以用这样一句话来概括,即“乐”了学生,“苦”了教师,“急”了家长。新教材一改旧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以情境――陶冶)和(示范一一模仿)等教学策略引入新授内容,让学生从生活实际去感知新知识,从这方面来看学生动得多了,教师动的少了。而且教材删减了繁、难、偏、的内容,学生学习起来也比原来要轻松的多,课堂上学生们能大胆想像、认真探究,埘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大有裨益。

2、实验方面。现有的实验器材与新教材所需的器材不完全配套,学校也因种种因素而不能很好的满足物理新课标所需的一些设备,致使教师的实验计划也很难实施下去,往往只停留在备课层面上,导致有些老师遇到困难时往往以问题的方式“变戏法”式的“讲”实验,可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尽管新教材倡导简易实验,提倡“瓶瓶罐罐做实验”,但是这些简易器材大都是需要老师去准备,这样以来无形中加重了教师的负担。

3、习题方面。新教材中每一节后面配有“动手动脑学物理”环节,它属于活动类(社会调查、课外实践活动等)的题目,这些探究性的活动教师在课堂无法完成,需要向课外延伸。“人教版”的.《配套练习册》为教师提供了一些很好的习题,但是有一部分还是原来的旧习题,市面卜出现的一些练习册上的习题可谓“深一脚浅一脚”,学生反映做起来很不适应,尤其是基本运算在教材中涉及到很少,但练习题中却频频出现。

4、课程资源方面。与新课程配套的参考课程资源很少,市场,E的很多资料尽管打着与新课程配套的旗号,但仍然干的是“旧教材”的复制粘帖的工作。教科书的配套素材光盘为任课教师提供了很好的资料,可惜许多学校缺乏多媒体播放设备,即使有,许多物理教师也很难做到上课随用,大多数情况下,等到一个章节结束后,老师把这一章的有关内容集中起来让生看一遍,增加了学生对物理与生活实际之间的联系和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

5、实践活动方面。新课程非常注重学生的实践活动,上网查资料是常见的形式之一,事实卜难以做到这一点。信息技术课有自己的教学任务,有限的微机上课时间不可能让学生有很多时间去查资料,查到资料怎么办?这样以来,卜网查资料也就变成了教师的工作。此外,现实教学中的班额比较大,有碍于很多活动的实施,很多活动还是停滞于让学生“看”和“想”的阶段。另外学生的实践兴趣虽然浓厚,但由于小学的《科学》开展不够扎实,许多实践活动老师花了大量的时问准备,最后学生还停留在现象表而,还有一些学生认为物理和小学《科学》差不多,玩玩而已!还有一些不善于表现的学生感到:热闹的是他们,我什么都没有1

6、评价方面。无论新课程如何改单,最终总逃脱不了考试的检阅,学生最后面对的还是物理中考。对于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主要看是否能够体现学生的主体探究,是否体现《标准》精神,但是老师们对于《标准》很难把握,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所以去听公开课也没有多少实际意义,研讨会也成了发牢骚的会议,只有苦衷,只有意见。

三、新教材使用过程的体会与思考

1、“丌窗”与“拆墙”。物理教师首先要学习新的物理课程理念。可以说,传统的应试教育是故步自封、因循守旧的模式,可以不去知道外面的世界,只要有题做就行,大家交流的是试题库,教学方式为“灌输”式,课堂是教师的“讲堂”,探究性实验变成了验证性实验和“讲授式”实验,应该让学生亲眼目睹的现象变成了记忆和背诵的条条框框。而新课程注重的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注重的是学生的多元化发展和评价。探究学习需要学生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走进社会、走进图书馆、走进实验室、走进网络世界。这就要求广大物理教师打开观念之“窗”,感受外面新鲜的空气,勇于拆除心中的“围墙”,享受阳光和雨露的滋润。大胆地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思维的火花在交流和合作探究中碰撞出来。

2、“一桶水”与“常流水”。在探究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确实只用很少的时间讲解,但是,这并不意味的教师失去主导作用。因为探究学习对于知识内容、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实验活动等都是开放的,这就对教师的知识面、思维想象力、创造力、逻辑分析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以及对教学的态度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探究式教学中,就意味着教师要做更加精细的富有创造性的指导工作。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难度。缺少补给的水是潭死水,知识需要常刷新,在面对我们比较生疏的东西,要勇于学习,善于学习,唯有如此方能不误人子弟。

平时,除钻研新课程标准外,还经常翻阅不同版本的物理教材及其应用的参考书,同时还需订阅一些科技类杂志报纸,以扩大知识面。另外,对语文、外语等其它学科也应有所涉猎,相信“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上课时,能见缝插针适时渗透,日积月累就会极大的扩充学生的知识储备。

3、加强集体备课,从“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教”。集体备课的精华在于:互相借签,共同提高。年长一些的教师喜欢年轻人活跃的思维,年青教师喜欢学习老教师的丰富经验。在集体备课中,不仅要注重教师,“教什么”,还应当研究“怎么教”,研究可以从多方面进行,首先要研究教材如何体现课标的要求,如何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然后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结构,选择相应教法。如“神州七号”载人航天飞机顺利发射和回收,以及航天员刘伯明、翟志刚、景海鹏的太空生活等,可以结合教材中声音的传播、地球同步卫星的近地点、远地点的动能、参照物、等知识点加以渗透,把报纸、网络、电视等媒体E的相关内容引入课堂。

4、重视教学效果的反馈。新课程的教学,最终的落脚点还是教学质量的提高。新课程改革在加强双基学习的同时,更注重体验探究过程和掌握科学学的习方法,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这样做并不是在弱化教学质量意识,而是从另一方面强调了提高教学质量还可以从不同的层面去考虑。在教学中当堂的反馈可以通过小组讨论,课堂小结等形式进行。如在学完“光的现象”这一章后,让学生看书自己总结本章要点,接着,让四人一组讨论交流,派代表起来概括,从内容上可以分成三部分:光的传播,光的反射(及应用),光的折射(及应用);也可以分五部分(即把应用分开算);(还有把颜色分开算)分成六部分的。从形式上来分:有的以段落方式表示,有的以图画形式表示。我们注重的是培养学生积极性,这要比规范的答案本身更重要。课后作业一般采用查资料,写体会;社会实践活动等形式进行。

另外,在一章一节学完后,经常让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出题,做题,解惑。一旦有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便让老师释疑,对于普遍存在的或比较典型的问题,老师也可以当堂解答。这种作业形式比较新,学生感觉很好奇,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又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初中物理课改工作还在如火如茶的进行着,我们对物理课堂教学的探索还在继续中,我们相信,只要物理教师能够及时转变观念,加强学习,让课堂轻松,让物理学习快乐,那么,物理新课程改革就一定会取得成效,物理教师在新课程中的成长也会更快。

参考文献

[1] 刘旭东主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读本》

[2] 课程教材研究所等编《我们的探索》

[3] 《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教师读本》

10.教学中创造性使用信息技术 篇十

摘要:新课标强调,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事实上,面对着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教师也应创造性使用信息技术,充分挖掘信息技术的优势。一方面可以赋予传统软件新的用法;另一方面则应与时俱进,将新软件与教育相结合。

关键词:信息技术 创新 与时俱进 微时代 教学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创造性地使用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教师们必须面对和深入思考的问题,如何才能把传统软件用得更新更巧,如何发挥新技术的教育功能,下文我结合实践浅谈这一问题。

一、新瓶装旧酒:从学生出发,从学科入手

office办公软件、QQ聊天软件等传统软件说来并不陌生,但除了PPT课件,老师们似乎很少去开发这些软件的新功能。虽然我们很难能够做到技术上的革新,但不妨以学生参与性以及学科独特性为关键点去深入探究,挖掘使用传统软件的新法、妙法。

QQ空间是一个为大家所熟知的平台,语文老师可以将QQ空间“升级”,使之不仅仅为个人服务,发挥更大的作用。让学生申请一个公共的QQ平台,这个QQ的好友包括全班同学、家长,还有各科任老师等。每个星期让负责管理的学生在这个平台上展示出学生作品,如优秀作文、绘画等。孩子们经常互相评论、发表意见,同时也取其精华,借鉴优点,积累素材。有时候,作为数学老师的我看看孩子的作文,还能发现他们丰富的内心世界。有一些孩子在日志中表达出平时不敢当面向父母说出的话,家长们看到后也有不少留言。这样开放的平台承载着的不仅是学生作品,更多的是真挚的情感和交流。

许多学生认为数学知识充满了抽象的概念,学习数学如坠云里雾中,而多媒体恰恰可以将抽象的思维具体化、形象化,这一点对于小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学习习近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时,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什么是“等积变形”,我借助几何画板,让学生自己到讲台上来拉动顶点,变化形状,在运动的过程中观察数据。他们通过自己的手和眼,很快便得到了结论:“两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同,形状不一定相同”。后来,有的学生还说到:“只要两个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分别相等,那么无论是怎样的形状,面积都相等。”更有的学生提出了“等积变形对其他图形同样适用”的结论。学生不仅能够更深刻地理解知识,还能从中

体验学习乐趣和发现知识的成就感。

学习《扇形统计图》时,利用孩子们周末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契机,我收集了孩子们最喜欢的几种娱乐项目,然后让他们在小组内进行统计调查,把数据记录下来并输入Excel表格中。“同学们,现在是见证奇迹的时刻!”这时,我轻点鼠标,利用刚刚学生得到的鲜活数据,即刻生成了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我想,这样的设计更具课堂生成性、真实性以及学生的参与性、主动性。课后,学生们还饶有兴趣地问我,刚刚的统计图用电脑是怎么画出来的。

二、无“微”不至新平台

140字微博的流行,标志着生活进入“微时代”,传播信息乃至进行情感沟通,仅通过百余字就可以实现。而老师们在体验这些新鲜事物的同时,还需要一种敏感度:怎样发挥这些时代发展产物在教育当中所体现出来的优势。

1.微课程——聚焦小问题,分享大智慧

“微课程”内容直接指向教学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关注“小现象、小故事、小策略”。微课程实际上是一种草根的科研方式,是教学思考与信息化的结合体。将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点滴体会或成功经验记录下来,用更加引人入胜的生动形式展现出来。事实上,目前全国已经涌现出很多很多的微课程作品,更有不少微课程的专题网站,这也成了传经送宝的有效新法。

学习了分数比较大小这一节内容后,有一位学生发现,当两个分数的分母都比分子大1的时候,直接比较它们的分母就可以了,比如说

52和,因为6>3,6352所以>”。后来,我和他围绕这个问题展开一番探讨。事情过后,我一直想通63过某些简单、生动的形式把和学生讨论的过程记录下来,与更多老师分享。于是我以《小数学家大猜想》为题制作了一个4分钟左右的微课程并发布到网上。很多老师在看到这个作品之后,就“如何提高学生发现知识的价值”这一问题向我提出宝贵意见。

2.微电影——演绎小故事,领悟大道理

前不久,深圳盛平小学师生共同合作拍摄以文明为主题的微电影《红灯》吸引不少观众的眼球。短短1分24秒的预告片在网上迅速蹿红,点击量已近40万次。更值得一提的是,演员全都是七岁的小学生。

微电影是一种新的教育途径,完全不同于传统的教育方法,用生动活泼的微电影代替老师苦口婆心的说教,实现了由学生来教育学生,让孩子们在故事中得到熏陶,学会思考,学生的认同感更强,教育效果也会更好。

上学期我也带着五年级的孩子们拍摄了一部微电影,虽然拍摄时间很短,但很多孩子自然且到位的演技实在令人赞叹;孩子们也告诉我,他们在狂背台词的几天里、反复NG的镜头前,体会到了什么叫“敬业”。微电影的制作过程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是很有帮助的。而老师作为微电影的导演,从教育的台前走到幕后,不仅需要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能力,还要深入构思剧本,把教育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结合得更加紧密,更加自然,这对于老师们来说是一种挑战,也会让你非常有成就感。

结束语

11.浅谈创造性使用物理教材的策略 篇十一

1 深刻理解教材,创造性地设计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情境

陶行知先生早在几十年前就曾指出:“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材只是课程的“身体”, 标准是课程的“灵魂”,教师根据教材开发的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资源才是课程的“血肉”.如果教师对教材内容严格执行与复制,只能构建没有“灵魂”、缺少“血肉”的知识课堂.教学是对教材富有个性化的解读,还负有教材的延伸和发展的责任.教师创造性教学,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只有在深刻体会教材的编排意图和课标要求,了解学生,懂得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的发展过程,使知识教学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发展相适应时,才能构建体现新课程的创造与开发的“生命课堂”.

如加速度概念是高一年级物理课程中比较难懂的概念之一,是学生刚接触到位移矢量后的又一个矢量物理量.加速度的定义式学生还能接受,但方向性难以理解.不同版本的教科书都指出了加速度是矢量,但都没有加速度概念矢量性的建立过程,而将注意力集中在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上.加速度为什么有方向呢?什么是加速度的方向?

笔者在得出加速度的定义式后,给出这样一个问题“加速度是矢量还是标量?有没有方向?”学生异口同声说:“是矢量,有方向.”

此时学生对加速度的方向性没有疑义,似乎对加速度已掌握了.

这时如果教师接着追问:“你怎么知道是矢量的?”教室内鸦雀无声.

教师接着给出一个情境,问:“一个人从静止开始在水平面上向东加速起跑,速度就向东,向西加速起跑,速度就向西.这说明什么?”

接着教师再问:“什么是加速度的方向呢?”要求学生用橡皮做竖直上抛实验.

再问:“向上运动时速度减小,向下运动时速度增大,说明了什么?”按教材中的相关内容教学,使学生认识加速度方向与速度、速度变化的方向关系时,就顺理成章了.

一本好的教材是需要在实验中不断修正和完善的.现行使用的教材如人教版等,都是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和要求,以《普通高中物理教材课程标准》为依据编写的,体现了时代特征和新的教学理念,但在它众多优点的背后,也存在许多“瑕疵”.所以教师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认真研究教材的优缺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就是教师依据课程标准,根据自身的实践与研究,自主地领会、探讨课程与教学,把教材作为一种重要的“中介”加以利用的一种教学行为.这要求教师对教材进行解读(包括教材知识的解读、科学方法的解读、教材理念的解读),注重对教材“二次开发”、“深度加工”.

2 认真研究例题、习题,深入挖掘其丰富的内涵和广阔的外延

教材是最好的材料,课本的例题、习题有丰富的内涵和广阔的外延,对巩固知识、培养能力和解题策略的形成都有一定的典型作用和潜在的价值,所以物理教学过程中要用“好”用“活”课本例题、习题.但有些例题仅有完整的解题格式,省略了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学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弄清解题的依据、所用的方法及怎样形成解题过程的,有些甚至可以标新立异、另辟蹊径,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敢于质疑、探索,寻求新的解法,进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教材习题有时看似比较简单或没有什么深入探索的内容,但实际是可以合理拓展的,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的需要,进行拓展延伸,挖掘习题的潜在内容,丰富习题的内涵,更使学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思维的多样性和广阔性.

如人教版选修3-1第15页有这样一题:用一条绝缘轻绳悬挂一个带电小球,小球的质量为1.0×10-2kg,所带的电荷量为+2×10-8C,现加一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平衡时绝缘绳与铅垂线成30°夹角,如图1所示.求这个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

在学生解决好这道题后,教师可再设计出如下研究性题组:

(1)在平衡位置时,突然剪断绝缘轻绳,小球如何运动?若轻绳长0.5 m.

(2)将小球缓慢拉回到竖直方向时,拉力要做多少功?

(3)将小球向右拉离平衡位置,从与铅垂线成60°角时由静止释放,小球将如何运动?当小球运动到平衡位置时,突然剪断绝缘轻绳,小球如何运动?

(4)现将轻绳向右拉到水平位置后放开小球,试求小球运动到竖直位置时速度、加速度、细线的拉力及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及速度为零时的位置.

(5)将小球拉到与铅垂线夹角为多大时,由静止放开,恰好使小球到达竖直位置时速度为零.

(6)小球要绕O点作完整的圆周运动,在最低点的速度应满足什么条件?

(7)现将细线向左拉到水平位置后放开小球,试求小球运动到竖直位置时速度及轻绳的拉力.

通过对此物理模型层层深入,进行全方位定性、定量的分层设问并加以分析,涉及带电体的平衡、加速、偏转、圆周运动等问题,同时复习了牛顿运动定律和动能定理.以点带面,使学生对此模型的外在轮廓和其中的细微结构都能有较为清晰的认识,激发了学生的强烈的求知欲,培养了探索精神和应变能力,促使学生心智、潜能得到开发,使已学到的知识得以整合和升华.

教材中的习题虽然是专家精心挑选或设计的,但难免有少数题目还存在问题,其实这也是很有价值的教学资源,可以利用教材习题自身的缺陷,师生一起探寻根源,弥补修正,进而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和批判性.

又如人教版选修3-1第72页有这样一题:用如图2所示的电路,测定一节蓄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蓄电池的内阻非常小,为防止滑动变阻器电阻过小时由于电流过大而损坏器材,电路中用一个保护电阻R0.除蓄电池、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外,可供使用的实验器材还有:

A.电流表(量程0.6 A、3 A)

B.电压表(量程3 V、15 V)

C.定值电阻(阻值1 Ω、额定功率5 W)

D.定值电阻(阻值10 Ω、额定功率10 W)

(1)电流表和电压表各选哪个量程?为什么?

(2)选用哪个定值电阻做R0?为什么?

编者的意图可能是让学生掌握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方法,熟悉如何选择物理实验器材.但深入研究后发现,编者只重视了“物”,而忽视了“理”.我们可以让学生思考:定值电阻若选取电阻1 Ω时能起保护作用吗?若选取电阻10 时电表读数能精确吗?还有题目中明确说明“蓄电池的内阻非常小”,若用题目中所给的电路图,电压表测得的路端电压的变化明显吗?能否将原电路进行改进,做到既兼顾安全性又顾及精确性呢?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最终设计出如图3所示的电路.使这样一个“错题”也起到它应有的作用.

教师不仅要对基本知识深入研究,还要对课本的例题和习题的功能和作用要深入挖掘,使其成为学生研究性学习的素材,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让课本练习不断成为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直接发源地.只有在教材上“深挖洞”,才能在解决、思考物理问题上“广积粮”.

3 充分利用阅读材料,发挥其教育功能,提炼物理思想方法

新教材注重了各项教学资源的整合和利用,教材中的“科学足迹”、“科学漫步”、 “课题研究材料”和“课外阅读材料”及每章正文前面设置的阅读材料等内容,让学生感受到物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这些阅读材料内容丰富、题材广泛,融知识性、趣味性、时代性、教育性、应用性于一体,为中学物理的教学注入了新的理念和新的活力.但在很多时候,教师往往为了追赶课程进度,忽视了阅读材料的潜在功能.所以,在使用新教材过程中,教师要深入探讨新教材,全面发挥阅读材料的内在潜能.它主要有如下两大功能:

(1)思想教育功能.一些物理学史的介绍及科学家的贡献与生平事迹,使学生认识到凡有成就的物理学家无不对自己的工作呕心沥血,对事业执着地追求,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及高尚的思想品德具有很大帮助.“航天技术的发展与宇宙航行”等最新科技成就展示和近代物理知识的发展与展望,“磁悬浮列车”等物理知识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具体应用,这些“阅读材料”,不但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自学能力,还能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人文精神教育,而且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2)科学教育功能.如“怎样理解瞬时速度”、“位移公式的另一种推导”等教材内容的延伸,“伽利略对自由落体的研究”等研究物理思想方法的介绍,“黑洞”、“失重与宇宙开发”等科技知识与自然现象的结合,这些阅读材料,能发展学生思维品质,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严密性,提高学生获取、处理新信息的能力及分析、综合、比较等思维能力,激发创新思维,有很好的科学方法的教育功能.

12.浅谈科学教材的创造性使用 篇十二

一、适当调整,让教材“活”起来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再加工,有创造地设计教学过程”。新教材是课改理念的文本体现,是一个有效的载体,需要每一位教师去认真研读、感悟、领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或根据教学的需要,或针对教材中的一些不足之处,处理时要基于教材但又不完全拘泥于教材。因此,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大胆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再创造”。就是使教材更加切合本地学生实际,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学得主动、扎实,富有成效。

1. 以生活熟悉的事物为载体,适当地调整和“活”化教材

教材在编写时,所选取的实例都是经再三斟酌和反复权衡,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可接受性。但是,在某些具体的教学中,以生活熟悉的事物为载体,更能帮助学生理解,更能激起学生共鸣。

例如,大胆地把学生天天用到的自行车扛上讲台,通过观察自行车的不同部件,认识哪些部件需要增大摩擦,哪些部件需要减小摩擦,具体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增大和减小摩擦。同时研究什么情况会使摩擦发生变化,变化后容易发生怎样的后果及如何解决。由于实物摆在眼前,而且学生有丰富的个人体验,所以能轻而易举地理解了各种摩擦力。而且,了解了自行车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措施,既能理论联系实际,又能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同时,教学中无形地培养了学生全面、细心观察事物的习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调整教学内容,往往会使教学情境变得更真实、有趣,实用,学生充分感受到科学的魅力,体会到科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产和生活。

2. 找准切入点化“静”为“动”,适当地调整和“活”化教材

课程改革后,学校配备了多媒体仪器,使我们教师在教材的呈现和教学的组织形式上有了很大的突破,课堂充实了,生动了,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有效性。为此,引导学生制订课外观察计划(包括时间,地点,器材等),让科学跳出课堂,回归生活。课堂中补充活动星图的制作原理并指导学生制作活动星图,用一年的时间观察和绘制春夏秋冬主要星座的星图。在一年来学生的观测过程中,能较好地解决学生课堂中以“静听”为主而“能动”不足的问题。不仅突破了教学难点,完成教学任务;而且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学习用绘图的方法表示观测的结果。并且在活动中向学生渗透“科学观察要持之以恒,严谨操作”等科学的价值观,寓情于教,教学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二、有效重组,让教材“串”起来

新课程标准认为,教学是创造性的活动。每一套教材都有自己的结构优点,但也有自己的不足之处,教师应根据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实际需要对教材进行必要的有效的重组。

1. 加强联系,形成系统,让教材以知识为链“串”起来

科学教材按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发展水平把知识点分散到各册的教材之中,这非常有利于学生在不同时期的认知水平和智力发展水平下的知识学习和能力的培养。例如,在“人体的八大系统”教学中,教材在七年级(上)中初步介绍人体的消化系统,在七年级(下)中要求了解人体的生殖系统,在八年级(上)中学习了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在八年级(下)中介绍人体的呼吸系统,在九年级(上)中介绍人体的循环系统和泌尿系统并深入学习了人体的消化系统。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被分散在五册教材中,如何把教材前后内容加以联系,加以有效重组,就显得十分必要。

2. 深挖两线,双管齐下,让教材以思想为链“串”起来

科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以全面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核心,面向全体学生,立足学生发展,体现科学本质,突出科学探究,反映当代科学成果。这一理念贯穿于整个初中六册的《科学》教材中。因此,对于每一节课,我们不但要深入分析它的显性之线,更要分析它的隐性之线。例如,在八年级科学(上)“水的利用和保护”这一内容教学中,比较明显的一条线是介绍世界和中国的水资源状况,得出我国水资源紧张这一现实问题,再过渡到要保护水资源,节约水资源,同时学习了常见的水的净化方法。

因此,在教学中,认真分析每一教学内容的显线和隐线这两条线,双管齐下,使教材以思想为链“串”起来。

三、合理补充,让教材“宽”起来

现代课程论主张:教学应以课程为目标之“本”,教材为载体之“本”。教师不应只是被动的教材的执行者,每位教师必须摒弃“教教材”和“以教材为本”的观念。在教学实践中,要以课程标准为本,进行教材的合理补充,让教材“宽起来”。

1. 增加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让教材“宽”起来

如九年级(下)种群的教学中,要求学生理解并学会计算种群的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和性别比等。为此,我们以人这一特殊种群为例,布置学生课外展开调查,然后小组合作,进行研究性学习,根据本小组调查结果分析计算得出人这一特殊种群的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和性别比等。这样的研究性学习,不仅能完成教材内容,达到课程目标的具体要求,而且能使学生在“小型人口抽样调查”中学到许多教材上学不到的东西,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发展,收效极佳。

2. 拓展学生的科学知识面,让教材“宽”起来

教学应以人为本,从学生实际出发。对于一些学生迫切需要的,又是我们力所能及的科学知识,即使教材没有要求,甚至没有提及,我们也完全可以大胆插入,大胆拓展。比如在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这一教学内容学习时,主动对教材进行拓展,在初二学生中开展讲座,详细地介绍我省我市水资源紧张的现实及水污染的严重情况,以“保护母亲河——灵江”为例具体分析我们所采取的具体措施,把大范围的全球水资源问题拉近到我们身边存在的小范围的现实水资源问题,进行乡土教育,学生兴趣浓,能动好,效果佳。

3. 加强学生的课外探究,让教材“宽”起来

科学教学应该是开放的,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课外探究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为此,根据教学、学生和校内外的实际情况开展各种课外探究活动,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探究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例如,基于教材的特点,在简略学习了各种维生素后,学生意犹未尽,于是指导学生进行课外探究实验:用PH试纸测定其PH值,对其加热检测它的热稳定性。

13.创造性使用教材的思考 篇十三

傅晓莉

创造性使用英文电影辅助职高英语教学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将教学内容仅仅局限于传统教材已经远远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尤其在职高英语课堂中,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普遍不高,部分基础薄弱的学生甚至因为上课听不懂,导致不愿听、不想听,甚至出现了上课睡觉、聊天、吵闹等现象。这就意味着,传统的教材无法引起他们的兴趣,要想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就必须懂得开发其它的课程资源。

二、理论依据。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英语新课程的一大特色。课程标准指出:“英语教学的特点之一是要使学生尽可能多地从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触和学习英语,亲身感受和直接体验语言及语言运用。因此,在英语教学中,除了合理有效地使用教科书以外,还应该积极利用其它课程资源,特别是广播影视节目、录音、录像资料、直观教具和实物、多媒体光盘资料、各种形式的网络资源、报刊杂志等”(教育部,2003)。为此,许多英语教师基于教材,选用英文歌曲、动画片、电影、电视节目等丰富的英语课程资源,既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求,又给学生提供了真实的语言环境。

三、具体实践。

根据学生的具体学情,笔者选择了英文电影作为英语教学的辅助材料。在这里,笔者有一个法宝,一套原声电影DVD,其中含有10部适合学生看的英文原声电影,如《功夫熊猫》、《海底总动员》、《老友记》等。值得一提的是,每部电影都有四个版本,分别是中英文字幕、英文字幕、中文字幕和无字幕。同时还有片段跟读、句型跟读等,很适合学生的学习。在这套辅助材料的帮助下,笔者通过实践,总结出以下几种方法,能够将英文电影有效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

1.延伸教材听说材料。在日常教学中,笔者在每个单元中都会安排一次听说课,但是由于高教出版社出版的教材中,听说材料有限,而且内容比较单一,所以很难激起学生的兴趣,甚至一些学生看到老师提着个录音机进教室,就会觉得没劲。于是笔者在完成课本中的听力任务后,会适当选取英文电影片段作为学生的听力材料,正所谓:“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听力内容感兴趣了,也就愿意听了,当然学习效率也就能提高。

例如,在讲授A Christmas Party(中职英语基础模块2 Unit 1)这个单元,我们会提到圣诞礼物Christmas gifts/ presents。于是笔者节选了《功夫熊猫》的一个片段作为本单元的辅助听力材料。这是熊猫和龟仙人的一个对话,大致内容是:You are too concerned with what was and what will be.There is a saying: Yesterday is history/ tomorrow is mystery/ but today is a gift/ that is why it is called the present.首先播放不含任何字幕的版本,播放两遍,让学生根据画面和语言,猜测对话的大致内容。这个时候,很多学生是无法听出内容,或者说,是无法听全内容的;然后教师播放含有英文字幕的版本,词汇量大的学生基本能够理解对话,但是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无法理解;于是,教师播放含有中英文字幕的版本,并且让学生跟读里面的句子,直到学生掌握;最后,教师再播放没有字幕的版本,基本上所有的学生都能听懂内容。

笔者发现,在整个听力过程,学生的积极性很高,为了理解对话的意思,学

杭州市良渚职高

傅晓莉

生各显神通,有的学生根据画面和零星听懂的单词,猜测对话的内容,有的学生相互轻声讨论,从而得出结果。总之,学生都愿意去学习,这也是我们教学的目的之一。

2.作为跨文化学习的媒介。英语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门交际的基础工具学科,它的教学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要实现这一任务,仅一味地要求学生掌握正确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突出一种作为文化传承工具的性质,否则英语教学与英语本身承载的文化将会被不适当的割裂开来,其后果就是,学生因为不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而常犯本可以避免的文化错误(即大多数以英语为母语的人觉得不接受或不适合的语言行为)。

由于地域和教学条件的限制,我们不可能将学生送到英语国家去体验该国的文化,最好的办法就是观看英语原声电影,既可以学习英语,又能了解英语国家的一些文化,还能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可谓一举三得。

四、需要注意的事项。

英文电影作为教学的辅助材料,有其独特的优势,但是,英文电影毕竟不是万能药,我们在选择的时候,还是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材料的选择要与中职课本话题相对应。这也是最令笔者困扰的,由于知识面的局限性,笔者对英文电影知道地还不够广泛,因此往往会缺少此类的题材,经常为了一个话题而进行大量的搜索,费时耗力。这就要求老师平时多注意积累,然后将所积累的材料分门别类地整理,这样会减少不必要的搜索时间,也会大大提高教师的备课效率。

2.材料的选择要相对简单,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不是所有的原声电影都适合学生,如果语速过快或情节内容太过深奥,就不适合学生学习,因此,笔者始终坚持寻找类似动画片的电影,给孩子们看的电影,首先内容一定是积极向上的,其次发音一定是标准清晰的,如此一来,学生既能享受影片带来的乐趣,又能学习标准的英语,有利于学生的英语学习。

14.基于高校教学质量的教材使用浅析 篇十四

摘 要 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人才是高等教育的根本出发点,能够影响人才培养的因素有很多,教材的选择与使用是其中之一。当前,人们对高校教材的关注相对较少,但是对于广大的一线教师和接受教育的学生而言,教材的好坏无疑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关键字 高校教材 人才培养定位 务实精神 回访机制

1 高校教材使用现状分析

1.1 现状透视

中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其所教授的知识是学习各个学科专业知识的基础,不仅内容相对较少,而且是已经发展得非常成熟的理论和知识。因此,国家教委可以组织全国的专家和学者统一编写,教材使用中的问题也就相对少些。但是对于高等教育,一方面其涉及的学科和专业种类繁多、另一方面许多学科还在发展和研究当中,同时还有许多新学科和知识在不断产生,所以像中小学教育那样统一编写、使用教材是不太现实的。

目前,高校中使用的教材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由权威机构或权威学者编写的教材,另一种则是由任课教师自行编写的教材。

权威教材数量相对较少,其中也有差别。通常由国外引进的教材在教师和学生中是比较受欢迎的,一方面在许多领域国外的研究水平是领先于国内的,比如管理学、经济学等;另一方面,在引进的时候也是选择了国际上相对权威和知名度较大的教材。而国内的权威教材则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除了研究水平的缘故之外,国内的学术环境还经常要受到与学术研究无关的因素影响,这也使得权威教材的认定事实上常常不是将学术水平作为最重要的依据。

高校中大量使用的是任课教师自行编写的教材,这些教材则是良莠不齐。有许多教师本身就是该专业的研究者,他们将自己多年的实践研究成果写入教材,这样的教材不仅教师用起来得心应手,学生学起来也觉得与实践联系紧密。但是也有不少教师为了评定职称或其他一些非学术的原因编写教材,编写的过程通常是东拼西凑、四处节录完成。使用这样的教材,教师要不时指出其中的问题甚至是错误,有些教材更让学生根本无法学习。

总体而言,当前让教师和学生满意的教材并不多。许多大学生毕业后反映在大学里不过是学到了学习的方法、毕业后就把教材卖掉等现象也充分体现了当前高校教材中存在的问题。

1.2 根源探索

笔者以为造成当前大量高校教材不受欢迎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高校对人才培养的定位不清,二是学术界务实精神不够,三是教育界对高校教材的问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1)高校对人才培养的定位问题。许多高校都已经开始考虑人才培养的定位问题,但大多数高校都是一个定性的定位,即培养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但是社会发展的需求到底是什么,满足这样需求的人才应该具有怎样的知识结构、应该掌握哪些技能等等一些具体且需要定量回答的问题却少有人提起,而只有回答了这些问题才能真正确定一个高校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即明确人才培养的定位。

由于人才培养的定位不清晰,那么将直接导致教学目标不明确,对于教学内容和教学质量也就没有有效、规范和明确的监督机制。在这种情况下,选择教材就可以有较大的灵活性和随意性,自然那些量多质次的教材就有了生存空间。

(2)学术界的务实精神问题。我国学术界务实精神不够的问题应该是老生常谈了,关于学者们的文章著作相互抄袭的报道是屡见不鲜。

并非中国的学术界不提倡不鼓励务实精神,而是无需务实精神同样可以在学术界生存,甚至可以得到认可和推崇。学者们相互抄袭的报道常常只能把学术界外搅得沸沸扬扬,但学术界内多半还是波澜不惊,权威还是权威、教授还是教授。

如此,专心致力于研究的学者就少了许多,而投机取巧沽名钓誉者则是源源不断。质量上乘的研究成果和专著自然也就不多,高校教材量多质次也就在情理之中。

(3)教育界对高校教材的态度问题。近几年来,高校发展很快,特别是在高校扩招后,而随之带来得问题也大大增加。因此教育界主要将注意力集中于资金投入、人才争夺、毕业生就业、教师待遇等较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上,而对提高教学质量这样一个牵涉面广、且需要长期努力的问题则关注相对较少。教材只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因素也就几乎没人在意,这就导致了高校教材的编写和出版基本上是混乱无序的状态。

2 对高校教材编写与使用的建议

笔者以为高校教材直接影响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应当引起教育界和学术界的重视。提高高校教材的质量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2.1 建立毕业生回访机制

根据市场需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是高校培养人才的关键,也是编写和选用教材的根本依据。高校若能建立毕业生回访机制则能够比较好的了解人才市场的需求。

首先,毕业生进入社会后一般还都会从事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工作,他们最了解本专业本行业的当前需求甚至是未来的发展趋势。而且,毕业生工作后,可以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指出所学教材中内容与实践脱节和错误的`地方。因此,向毕业生了解的市场需求是一般而言最客观和正确的,甚至比许多专家的研究更有价值。

其次,毕业生往往都对母校有深厚的感情,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也都是愿意为母校服务的,向他们进行回访和咨询成本是比较低的。所以,向毕业生了解市场需求也是非常经济有效的途径。

2.2 鼓励授课教师编写教材

相对于教材,许多学者更热衷于编写专著和论文。因为,教材多是讲述专业内相对成熟和基础的理论知识,而专著和论文多是阐述专业内比较前沿和先进的研究成果,它们更有利于肯定学者研究的价值。因此需要多多鼓励授课教师编写教材。

鼓励授课教师编写教材其实是鼓励教师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写入教材,另一方面也可以吸取前人的精华。高校教师一般都要承担本专业的科研任务,及时将最新的科研成果传授给学生可以尽可能的减小教学与专(行)业发展的脱节。教师编写教材的过程中也要参考前人的成果,可以筛选精华、剔除糟粕。再者,教师使用自己编写的教材也能更好地进行教学,以提高教学质量。

虽然鼓励授课教师编写教材有可能产生更多质次的教材,但从另一个方面看教材越多、教师的选择越多、学生的参考书越多,教材市场的竞争就越激烈,编写出优秀教材的可能性就越大。只要在选用教材的时候相关部门没有过多的限制,比如要求使用教育部推荐的教材,教师和学生最终可以使用在竞争中取胜的优秀教材。

2.3 建立健全教材评比机制

建立健全教材评比机制的目的就是为了使优秀教材能够脱颖而出。

现在有许多教材评比,但那些获奖的教材也常常是错误百出、水平不高,总让人怀疑评比的标准和评比的过程是否客观公平。因此,有必要建立健全教材评比机制。

笔者以为,建立健全教材评比机制需要教育界给予大力的支持与更多的关注。一方面高校教材的所涉及的学术领域众多、专业面广,只有在整个教育界内组织成立权威的评比机构才能使教材的评比达到相对公平客观。另一方面,教材的评比需要整个教育界的共同参与的,即教材的评比应当综合考虑广大专家、教师、在校学生和毕业生的意见。专家和教师能够正确评价教材的学术水平,优秀的教材不仅应该正确阐述知识,还应该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在校生可以确定教材的易学程度,优秀的教材应该是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将深奥的知识用浅显的语言描述出来,使之易于理解和掌握;毕业生则可以确定教材的实用性,优秀的教材应当阐述与实践联系紧密、且能运用于实践的知识。

上一篇:怎么写宣传策划书下一篇:《桃花心木》读后感——美文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