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型教学论文:任务型教学 任务 案例分析 听力教学(精选12篇)
1.任务型教学论文:任务型教学 任务 案例分析 听力教学 篇一
一)学情分析:
1. 知识背景:有关圣诞节的一些常识及单词merry, decorate,put up,angel,2.学习需求:how to decorate a Christmas tree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listening,speaking,writing and reading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不断地操练,让学生大胆地开口说英语、用英语,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Lin Tao要在England去度假, Jim要Lin Tao帮助他装饰圣诞树,这一情境,培养学生互相帮助的好品质,并让学生感受到助人乃快乐之本。
(三)教学策略:
1.分析教法、学法:通过任务型教学,以有限的课堂为载体,给学生创设最生活化的情境,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课程资源,使资源最大化,带领学生进入一个英语化世界,充分体现“在做中学,在用中学”的教学原则,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2.情境形式:圣诞节快到了,朋友之间互送礼物,并且怎么样装饰圣诞树。
3.教学准备(教具、媒体、学生):tape-recorder , a Christmas card, a Christmas tree
the small blackboard
(四)教学过程设计与过程调整、评析:
Step1.Pre-task
1.Warming-up exercises
Show the small blackboard while sing the song We wish you a Merry
Christmas.Tell them the Christmas Day is coming.Friends will give presents with each other.2.Play the guessing games.Let the students introduce their friends to the new teacher.Let the teacher guess their good friends.过程调整与评析1:
这节课本身在圣诞节前夕,唱圣诞歌可以拉进师生之间的关系,并让学生主动给老师作介绍,介绍他们各自的朋友,为后面创设情景作好铺垫。
Step2.While-task
1.Presentation 1
Now the teacher has a lot of friends there.Show the picture of Christmas Day and a box(many presents in it).Give the friends presents.Let the students choose what they like.Then ask them some questions:
What’s this in English? What colour is it?etc.过程调整与评析2:
利用礼品盒,圣诞节送礼物,复习有关圣诞的单词并加以扩展,自然引出装饰decorate the tree等单词和词组。
过程调整与评析3:
2.Listen to the tape.Then read it together.过程调整与评析4:合理利用课本上的资源,不盲目脱离书本,因为在农村中学,学生水平参次不齐,这个课程资源十分重要。
Step3.Post-task
1.Acting: Give the students a lot of time.Let them act the dialogue.过程调整与评析5: 给予学生任务,在一定情境下,锻炼学生的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并且能把书本知识灵活运用。
2.Summary
(五)教学评估:
1.将目标设计成“任务型”的活动,然后要求学生以表演的形式进行呈现。
2.每个教学环节都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热身——简单的师生对话——生师交流——语言的导入——生生的操练——综合运用——复习巩固。
(六)教学反思:
1.通过教学实践,使我真正体会到,在教学中每一个教学环节都十分重要,教师应不断转变自己的角色,使学生的大脑始终处于一种激活状态。因此,教师每进行一个教学步骤,都应反问自己一个WHY?
2.教师在课堂上应有自己的灵活性,应跟着学生的反映进行适当的变化,教师边上课,边调整,让学生也始终感觉新鲜,也让学生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
3.课程资源被充分的利用,从一开始送圣诞礼物,到后来如何装饰圣诞树及如何过一个愉快的圣诞节。同时多次利用情境,以圣诞节来临为情境,开展整个教学活动,从始到末一直贯穿,学生学得有整体性,趣味性,有利于学生接受。
2.任务型教学论文:任务型教学 任务 案例分析 听力教学 篇二
一教学法简介
教学法, 顾名思义, 即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所使用的方法, 它有别于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教学法是处理语言教学和学习的理论学说;教学方法是在教学法指导下实施的, 有计划的具体办法;教学技巧是指在课堂教学中, 符合教学法和教学方法的一系列具体教学活动。随着时代的发展, 第二语言习得的教学法也在不断地完善中:语法翻译教学法、直接教学法、听说教学法、情境教学法、交际教学法、合作教学法、内容教学法以及任务型教学法。各种教学法无优劣之分, 应当依据教材、学生的情况而灵活选择或交叉使用。传统的对外汉语听力教学以听说法为主, 随着任务型教学法在各课型中的成功应用, 本文拟探索任务型教学法在对外汉语听力课中的使用问题。
二任务型教学法在对外汉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1. 任务的含义
任务通常是某种教学技巧的一种特别形式, 或是几种教学技巧构成一种任务。任务型教学法把学生学习过程看成是一系列相互联系着的任务。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 在任务型教学中被看作是帮助学生完成任务目标的主要因素, 起关键性作用。任务型教学法是从交际法发展而来的, 它是交际法的发展和补充。“任务”其实就是“交际活动”, 是用来“诱发学习者使用具体的语言结构;人们既可以通过任务的设计达到此目的, 也可以运用程序性方法让学生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注意语言的形式”, 因此教学任务的设计就非常有讲究。“任务必须是有意义的, 与实际生活相类似的活动, 任务中有需要通过语言交际来解决的问题, 完成任务优先, 根据结果评估任务的执行情况。”
2. 任务型教学法指导下的对外汉语听力课教学设计
很多语言学家都曾提出过类似的任务型听力课的三个主要环节:前任务阶段, 任务中阶段和后任务阶段。前任务阶段的主要目的是激活学生背景知识,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自然地进入主动学习的活动中。任务中阶段是学生主动地接触、感知、理解和消化语言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要形式多样地设计出数个任务, 能够辅助学生处理新信息, 推进学生对中介语的认知, 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通过这一环节, 培养学生猜测生词、预测课文大意, 抓关键信息的能力, 但教师在设计这一环节时要注意语言的形式与意义的结合。后任务阶段是要借助听力材料的场景, 总结知识点, 重点词汇和主要句型。同时, 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开展巩固性或是拓展性训练。听力课就是教师作出正确引导, 使学生体验语言学习的过程, 激发学生的兴趣, 使学生自然地学会使用语言。
3. 教学案例
下面以中级汉语听力3第21课爱, 在邮局为例, 做一堂以任务型教学为主的对外汉语听力课, 教授对象为中高级留学生。
第一, 前任务阶段:教师通过提问:“同学们都去过邮局吗?”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使学生自然地投入到本课的学习中;进而提问:“说到邮局, 都会想到什么?”学生可能回答:“邮筒, 邮票, 信封……”, 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初步感知与邮局相关的一些词汇, 为学生在语言知识方面做铺垫。接着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标题, 让学生猜测“爱”是什么含义?并预测课文内容。
第二, 任务中阶段:教师提问:听第一遍课文, 回答问题:“‘爱’是什么意思?”使学生自主学习, 尝试解决文章主题问题, 也是核对前任务阶段的预测。听第二遍课文, 解决文章是如何一步一步推进的。教师提问:“课文出现了几位主要人物, 围绕他们分别展开怎样的故事?”使学生自主弄清文章脉络和细节, 体验语言学习的乐趣。
第三, 后任务阶段:巩固和延伸话题, 强化相关主要词汇。通过结合问答题的提示, 复述课文, 使学生在语言知识和技能方面都得到提高。通过“说”这样的产出性任务, 达到巩固知识点、词汇和课文内容的目的。并做延伸性任务:“大家在中国去过邮局吗?去邮局做什么?”等。
三结束语
任务型教学在对外汉语听力课中是被证明有效的教学法, 但绝不是否定其他教学法, 相反有经验的教师总是在各种教学法中穿梭自如。任务的设计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出发, 包含语言的形式和意义, 培养学生掌握语言知识的同时, 锻炼语言技能。任务的解决过程考虑学生现有的知识背景, 确保任务的完成。如何巧妙地设计听力课, 如何正确运用任务型教学法以及和其他教学法的交叉使用问题仍需要被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方文礼.意义协商与外语焦点式任务型教学[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5 (1)
[2]李晓琪主编.对外汉语听力教学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6
3.任务型教学论文:任务型教学 任务 案例分析 听力教学 篇三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途径 英语听力 应用
任务型教学途径在英文中是Task-based approach,所谓“途径”指的是一种教学原则或理念,而不是某种具体的教学方法(method)。任务型教学途径是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动力或动机,完成各种任务为学习的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来体现教学的成就,它突出以学生主体,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一、任务型教学途径的必要性
《英语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在英语教学策略方面,明确提出“本课程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应该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为把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落实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依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任务型教学途径是一种与新课程标准理念相匹配的,有助于落实新课程标准的教学途径。
二、任务型教学途径的理论基础
任务型教学的理论就其来源大致有两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交际教学理论。
1.建构主义学习论认为学习有以下四个特征
(1)学习者建构他们自己的理解;
(2)当前的理解决定所建构的新知识;
(3)社会交互作用促进学习;
(4)有意义学习出现在真实学习任务中。
建构主义学习论倡导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包括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四大要素。因此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2.交际教学论者认为任务型教学的理论基础是海姆斯的“交际能力”理论
海姆斯提出“语言能力只是交际能力的一部分,交际能力由四部分组成”的学说,即:
(1)形式是否可能;
(2)实际履行是否可行;
(3)根据上下文是否恰当;
(4)实际上是否完成。
“交际能力”理论,不仅强调语言知识和语言使用能力,还强调结构的准确性及使用的恰当性,了解与该语言有关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努力克服母语文化和习惯的干扰。
三、任务型教学途径在初中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任务型听力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和中心,以任务为依托,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为目标,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重信息的沟通和交流,真正体现教学过程的交际性。任务型听力教学活动具有真实性、可操作性的特点,并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任务型听力课教学一般说来至少应当包括三大步骤,即:“听前(pre-listening)阶段,听时(while-listening)阶段和听后(post-listening)阶段”三个步骤。
1.听前(pre-listening)阶段
任务实施前的准备阶段是整个教学过程中最短的一个阶段,它根据学生对所要进行的学习任务及所涉及的题目的熟悉程度不同,可进行2~20分钟。
(1)就有关学习任务的话题进行介绍。
(2)学习、复习相关的语言。为学生开展学习任务扫清障碍。如果学生已经学过关于此类话题的词汇和短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引导他们复习,教师还有必要对影响听力大意的重点词汇或语言现象进行教学。
(3)布置学习任务。使学生理解、明确学习任务的目标和结果。布置学习任务时的指令性语言一定要简单明了,目标越具体越好。
2.听时(while-listening)阶段
任务的实施阶段由三个部分组成:任务(Task),设计(Planning)和汇报(Report)。在这个阶段,学生之间,教师和学生之间可以采取不同的交互方式,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
任务:学生一对一或分成小组来进行活动(通常是听力练习或解决问题的练习),教师监督、鼓励学生参与学习任务。
设计:这是任务实施阶段中最重要的一环。要提高学生听的能力,要培养学生听的策略,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到应该学习的知识,而不是单单要做完听力材料所配备的习题。
汇报:学生可以以口头、笔头等形式向全班汇报自己所完成的学习任务的成果。任务完成的结果是评估任务是否成功的标准。任务的成果既可能是语言性的,如角色扮演,也可能是非语言性的,如画一张图表等。
3.听后(post-listening)阶段
任务实施阶段的重点在于强调学生对于语言的理解和语言意义的表达,而语言焦点阶段的重点则从语言意义转向到语言形式上。因为在语言学习中,语言的熏陶、运用、学习动机以及以语言形式为主要内容的教学是十分重要的。当然,以语言形式为主要内容的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学习活动而进行的,这样对学生的语言学习是有利的。
四、任务型听力教学的原则
1.增加听力时间原则
增加课堂听力的时间,把听作为学习新材料的第一渠道。听的材料必须生动有趣,能够理解并适于听力课程。
2.听优先原则
听先于其他活动,先让学生听材料,再让他们进行有关材料的说、读和写的活动。
3.整体听和选择杂听原则
整体听鼓励学生抓要点、中心思想、话题、情景和背景;选择听引导学生注意形式的细节,鼓励学生精确概括语言体系。
4.激活高层次技能原则
在学生听材料之前,先想办法激活他们的背景知识,比如组织讨论,唤起他们对事物摹本的构想等,鼓励各种水平的学生使用各种认知方法。
5.培养自觉听力原则
培养自觉听力,提高学生对语篇特征和自己理解过程的认识,鼓励他们注意过程与语篇如何相互作用,培养他们灵活使用各种方法理解语言。
任务型教学途径是一种与英语新课程标准理念相匹配的教学途径,是时代对外语教学的要求。而任务型听力教学有助于落实新课程标准,是任务型教学途径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2
2.杨永胜.浅述任务型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Z1):79
3.徐强.交际法英语教学和考试评估[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4
4.肖惜.英语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简明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85
4.任务型教学论文:任务型教学 任务 案例分析 听力教学 篇四
张 娟
(湖北省十堰市东风二中)
摘 要:听力是学习者获得可理解性输入的重要途径之一。七年级是中学的起始年级,对整个初中以及高中的英语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目标英语》提供了大量以任务型活动为中心的听力训练,任务型听力活动是提高初中生英语听力水平的有效途径。那么如何上好任务型听力课,提高七年级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呢?以新目标七年级下册第十一单元Section B(la-2d)为教学案例,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七年级英语;任务型听力;教学案例
英语教学应当遵循听说领先、读写跟上的原则。听力训练如果围绕任务构建,可取得意想不到的好效果(Ur,1984)。《新目标英语》提供了大量以任务型活动为中心的听力训练,它们是提高初中生尤其是七年级学生英语听力水平的有效途径。Mary Underwood(1989)提出了三段导学模式:听前阶段,听时阶段,听后阶段。笔者以新修订的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下册第十一单元Section B(la-2d)为教学案例,探讨如何上好任务型听力课。
一、听前阶段
教师要提前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让新知识与旧知识建立相关的联系。激活旧知识的方法多种多样。(1)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复习词汇或者相关语法结构。(2)预测听力内容。预测是建立在个人知识、经验和推理等基础之上的复杂思维活动(汪吟,)。预测应该根据听力部分的插图、标题和听力任务。它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任务的难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要使学生对听力活动感兴趣,就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分析听力材料的中心话题,找出话题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只有找准了切入点,才能激活学生头脑中相关的背景知识与信息,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为之后的听力活动做好铺垫。
此外,在听力训练前,教师需要给出学生读题的时间,确保学生知道他们要做什么。新目标英语书中的听力基本上是以对话的形式出现的,对话的形式根据学生的水平长度不一。七年级学生的词汇量还很有限,在内容丰富的听力练习中,学生没有必要能听明白每个句子甚至每个单词。仔细阅读题目,找出问题的关键词,能够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和区分与任务无关的信息。这里的“关键词”是帮助学习者能够最大限度地理解任务的重点,从而避免了学生毫无重点地满篇听。“关键词”应该首先从任务中去寻找,尽可能地挖掘任务本身提供的有价值的信息。在英语听力中的关键词包括特殊疑问词、表示否定的词、转折词、表示顺序的词以及表示方位的词。
二、听中阶段
首先应让学生养成全神贯注的好习惯。听中活动主要是培养学生掌握主题大意、捕捉关键信息、合理进行推理以及抓住细节信息的能力。因此,听中活动的设计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师必须把握好听力活动的难度,使其呈阶梯式递进,形成有效的听力任务链。在听的过程中不仅要求学生关注每句话的意思,还应让他们关注语音、语调和单词发音在句子中的变化,如连读、同化、弱化、失去爆破,以及重音和习惯表达等。
本节课1b的听力任务是勾出简和托尼学校旅行做的事情,因为有了之前的铺垫工作,学生做起这个听力练习就很驾轻就熟。有的时候听力材料复杂、题目难度较大,或者语速较快时,要让学生能听懂,教师还需要适当调整或简化听力任务。听完一遍并做完任务后,笔者在处理1c这段听力材料时,要求学生跟读、模仿发音、熟悉句型,同时要求学生注意每句话是升调还是降调,以培养学生正确的语音语调。
三、听后阶段
听力结束后,教师需要核对答案。听后的拓展任务能在深入挖掘听力材料内在意义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复述、编对话、自由讨论和开展辩论等活动。其中,复述是最为常用的一种方式,它的.特点是难度不大,参与面广和见效快。《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版)在谈到语言技能时强调,听和读是理解的技能,说和写是表达的技能,它们在语言学习和交际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写作能够帮助学生尽快地实现从母语到标准英语的过渡。
本节听后任务一:让学生根据听力稿,列出简和托尼在旅行中所做的事。并让学生尝试复述他们的旅行。通过这一任务学生很好地对听力材料内容进行了归纳和总结,也为完成后续任务做了铺垫;任务二:待学生复述他们在旅行中所做的事之后,对学生说:我们已经了解了简和托尼的学校旅行,How about yours?让学生描述他们自己的一次学校旅行。由于有了刚才的复述,学生对句型比较熟悉,并且这一话题与学生密切相关,学生有表达的愿望;任务三:把听力和写作相结合,让学生充分巩固所学知识,领悟听力材料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能够学以致用。本节课的最后一个任务是让学生以My School Trip为题写一篇短文作为家庭作业。
任务型听力整体教学虽然没有固定的模式,但却有其内在的规律。教师只有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精心设计听力教学的各个环节,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听力活动的积极性,有效地做好听前、听中、听后活动,才能帮助学生把通过听获得的知识有效地转化为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Ur,P.Teaching Listening Comprehension[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4.
5.任务型教学论文:任务型教学 任务 案例分析 听力教学 篇五
榆中县银山初级中学 韦玲
【摘要】:作为一种重要的外语教学模式,任务型教学在我国当前的中学英语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任务”设计则是任务型教学的关键。本文从任务型教学中的“任务设计”着眼,提出任务设计之“一二三”,通过丰富的案例来展开讨论,从而解决现今中学英语课堂任务型教学中任务设计所存在的普遍问题。
【关键词】:中学英语 任务型教学 任务设计
【正文】
任务型教学(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简称TBLT)是20世纪80年代外语教学法研究者和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者(如Long, Willis, Nunan, Grookes等)在大量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外语教学理论。它是以完成具体任务的欲望为动力,以用语言做事为完成任务的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来体现教学的成效的。它体现了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
语言学习,尤其是一门外国语的学习,是一个渐进的、逐步熟练、逐步发展的过程,这是一个由感知、模仿到自主学习,再到熟练地运用的过程。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我们在教学中不仅要重视最终结果,更重要的是要重视学生学习、实践的过程。《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提倡任务型教学模式,就是把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落实在教学过程中,倡导体验,实践,参与,交流和合作的方式,实现任务目标,感受成功,强调学生能用英语做事情。“任务型”教学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任务为中心和以活动为方式”的思想,有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实际能力,有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是素质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具体体现。
一、任务型教学的内涵
任务型教学作为一种交际语言教学的途径,在国外的研究已经有十几年的历史了。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任务型教学模式已成为国际流行趋势。目前,已被许多国家和地区(如美国、加拿大、新加坡、香港等)列入其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之中。自我国教育部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以来,中国也兴起了任务型教学热潮,中学英语界也对任务型教学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那究竟该如何界定“任务型教学”和“任务”呢? 1.“任务”的界定
《现代汉语词典》(1992:965)对“任务”的解释是:“指定担任的工作,指定担负的责任”。Long(1985)也从非语言的角度把任务定义为:自己或他人从事的一种有偿或无偿的工作,如油漆栅栏、给小孩穿衣服、买东西等。也就是说,任务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所做的各种各样的事情。但是,在外语教学中,特别是在谈到任务型教学时,“任务”这一概念通常是指以真实世界为参照、以形成语言意义为主旨的活动。《标准》中指出,英语教学中的任务指有利于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种种语言实践活动。Jane Willis对任务下的定义是:“任务”就是学生为达到某一交际目的,使用目的语来获得产出的活动(1996:23)。Breen(1987)则认为,任务是任何促进语言学习的工作计划,小到简短的练习,大多到复杂的、冗长的活动,如小组解决问题或模仿、作决定等。它具有特定的目标、恰当的内容、规定的程序和一系列的结果等基本特点。David Nunan(1989)在综合上述观点的基础上,把任务的定义概括为:任务是在知道自学目的语的过程中领悟、使用、输出语言和互动的课堂交际活动,它重点关注的是意义,而非语言形式。
尽管对任务的定义各家说法不一,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任务都涉及语言的实际运用。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运用目的语进行理解、交际,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在意义上,而不是在语言形式上。笔者认为可以把“任务”理解为是事情,是活动,甚至是问题。只不过在这里,任务中的问题不是语言本身的问题,而是日常生活中或其它学科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显然是离不开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各种言语交际和沟通的。其间,学习者并不是为使用语言而使用语言,而是通过语言来达到某个交际目的。2.“任务型教学”的界定
大多数任务型语言教学倡导者认为:任务型语言教学的核心思想是要模拟人们在社会生活、学校生活中运用语言所从事的各类活动,把语言教学和学习者在今后日常生活中的语言运用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在真实生活中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
真实生活任务型教学强调直接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用英语完成各种真实的生活、学习、工作等任务(做各种具体的事情),从而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用英语做事的能力)。
我认为,在中学英语学科中,所谓任务型教学,本质上是一种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中,老师从学生“学”的角度来设计教学活动(即任务),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使学生有明确的目标指向和具体的操作要求;学生在完成老师所设计的各种“任务”的过程中,不断地获得知识或得出结论,获得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而不仅是语言点;随着“任务”的不断深化,学生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不断提高,整个语言学习的过程越趋向自动化和自主化,学生也愈能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最终使学生从学英语是教师“要我学”的状态转变到学英语是“我要学”的状态。因此,任务型教学过程中任务的设计、实施和完成就显得举足轻重了。
二、常用的任务设计分类
在任务型课堂教学中,我们所说的“任务”一般可分为以下四类:①指令类任务:老师或学生通过发出一定的指令让学生以最快、最正确的方式完成的一类任务;②猜猜类任务:让学生在猜一猜的过程中达到语言训练目的的一类任务;③调查类任务:让学生调查某些事物或现象巩固所学语言的一类任务;④巩固类任务:具有探索性、开放性和实践性的一类任务。
指令类任务和猜猜类任务一般可用于复习、新课呈现的环节中运用,而调查类任务和巩固类任务一般是在巩固新知或拓展新知,也可以延伸到课外运用。当然,一节课中所有任务也完全可以灵活调度,这就必须看课的需要和教师的设计了。
三、任务设计现存在的不良现象
目前,任务型教学应用于我国中学英语学科教学还处在理论分析和实践探索阶段,在应用过程中还存有许多不成熟和亟待完善的地方,有任务设计中也出现各种问题,主要有:
1.场面热闹,实效甚微。这是现在任务设计中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有些教师设计的任务看似热热闹闹,学生参与积极性很高,但任务缺少有效性,也不能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此类任务设计只注重形式,而不注重内容,无疑是失败的。
2.优生表现,余人旁观。有些教师因未能从面向全体学生角度考虑,因此设计的任务只针对了一部分优生。完成任务时,只是一部分成绩优秀的学生在表现,在体验成功的喜悦,而其余的学生则成为了看客,更谈不上获得学习的成就感,提高学习的主动性了。
3.难度不当,学生无措。有些教师设计任务时,没有考虑到学生原有的知识积累和能力水平。有些设计的任务过于简单,让学生毫无兴趣;有些设计的任务过于困难,让学生无所适从,从而导致任务的失败。
4.任务虚假,脱离实际。有些教师设计的任务过于虚假,脱离实际。让互相之间非常熟悉的同学来互问姓名,让学生在课外用英语到商场购物,这些都是虚假的、脱离实际的任务。
四、任务设计之实施策略
那如何来避免以上的不良现象,来进行合理、有效的任务设计呢?笔者特总结了“任务设计之一二三”。即“一个首位,两个着力点,三个务必”。“一个首位”,指的是把明确的语言教学目标放在任务设计的首位。“两个着力点”,指的是把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创设合适的情景和语境作为任务设计的两个着力点。“三个务必”,指的是在任务设计中,务必面向全体学生,务必注意难易得当,务必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1.一个首位--目标
有个词语叫作“有的放矢”,那么我们在设计教学任务时,也应该做到有明确的目的性,不是为了设计任务而去设计任务,而是应该以完成某项教学目标去设计这项任务,真正实现任务的有效性,使学生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能有所收获。
【案例】PEP book 7 Unit 1 “How do you go there? ”A部分的单词课,教师设计了一个“上学方式调查”的任务,要求学生随意找自己的伙伴用“How do you go to school?” “ I usually/often go „” “I never go „” 来进行调查交流,完成调查表,然后用句型:“×× usually/often goes to school by bike/„.He/ She never goes by car/„”向全班进行汇报。这个任务的目的性就很明确,为了完成调查表格,学生必须会说本课的新学句型。而且因为询问的是自己的好朋友,学生在使用这些新学句型时就不会紧张、拘束,反而更加自信,更有利于对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和教师教学目标的达成。2.两个着力点
(1)着力点I――学生的兴趣
中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关键时期,引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动机和兴趣非常重要。在任务设计中,应着力于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学生对所参与的任务毫无兴趣或兴趣不大,是无法顺利完成任务的。那么兴趣从何而来?
①设计的任务形式应多样化。
教师应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需要来设计令学生感兴趣的不同形式的任务。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小学教师已经创造出了许多完成任务的形式。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小组合作、角色扮演、谜语游戏、采访调查、手工制作、画画说说、唱唱跳跳、讲讲故事、录音跟读、电影复述等等。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合适的形式,去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②设计的任务具新颖性、创造性。
教师设计的任务如果能让人眼前一亮,非常新颖,必将引起学生高度的兴趣。
【案例1】PEP book 5 Unit 3 “ What’s your favourite food ”B部分的单词课,教师在教“sweet”/ “sour”/ “salty”/ “hot”/ “bit”等味道单词时,设计了“我猜我猜我猜猜”的游戏任务。在五个黑色瓶子里,装有各种味道的水,请一学生尝一尝,可以做出各种假相,再请其他学生来猜是何种味道。
【案例2】PEP book 4 Unit 1 “When do you get up? ”A部分的句型课,教师设计了“群星记者招待会”的任务,请一些学生戴上喜欢的明星的头饰,召开记者招待会。其他学生用句型“When do you get up/ go to bed/ „?”就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向明星提问。学生的参与积极性相当高。
同时,创造性的任务也很受学生欢迎。在一次省优质课评比中,一位教师在教学“I like„” “I don’t like„”句型时设计的任务就极富创意。此教师设计了一份表格,先给学生一些例子,如:My name is Zhou Jielun.I like swimming, but I don’t like swimming in the bathroom;My name is Yao Ming.I like running, but I don’t like running with Liu Xiang.启发学生的思维后,接着让学生按例子试写,最后进行汇报。这一任务非常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和想象力的培养。
(2)着力点II――创设情景和语境
在任务型教学中,合适的情景和语境创设非常重要。小学英语中情境的创设就是要在教学中把课堂设置成“一定的场合”(情境),让学生拥有“一定的身份”(角色),来达到“一定的目的”(教学)。要进行语言实践就需要有良好的语言环境,那就是生活。教师所创设的情境实际上就是在复制生活,给学生创造一个生活化的氛围,让学生能沉浸其中。那如何来创设情境呢?
①用实物来创设情境
这里所说的实物,不光包括真实的东西,还包括报纸、杂志、广告、照片、图片、漫画、地图、电影海报、各种自制工具等。
【案例】PEP book 2 Unit 4 “ Do you like pears? ”B部分的句型课,教师设计了“水果Party”的任务。让每位学生带来切好的水果块,装在透明的杯子里,带上牙签,离开位置,运用句型: “What do you like?” “Can I have some apples/„?” “Have some more”。利用实物来举行盛大的水果Party,互相吃对方盘子里的食物,学生感到非常快乐。
又如,可以利用现在的各种房产广告。精美的印刷品上经常会有房型图,用它来教PEP book 3 Unit 4 “ My home”A部分的单词课,再合适不过。学生可以在这些广告纸上,找到要学习的bathroom, bedroom, living room, kitchen, study等,并能利用框架结构房型设计图,当当小设计师,设计一套自己心目中理想的寓所。
再如,可以利用照片教学My teacher, My family, Holiday picture;利用地图教学Weather report;利用自己做的名片练习自我介绍,自己做的转盘练习颜色,自己画的设计图教学农场等。
②用表演来创设情境
在英语学习中,体验角色是一个很好的办法,而体验角色行之有效的方式之一就是“演一演”,从而创造出丰富的、多样的、真实的情景。下面介绍三个课例,都是关于食物的话题,但根据内容的不同,就可以设计三种不同的任务,最后形成不同情景下的三个不同的表演。
【案例】PEP book 3 Unit 5 “ What would you like? ”A部分的单词课,可以设计“点菜”的表演任务:教师先给每个小组提供一份英文菜单,学生组成三人小组并进行分工,一人扮演服务员,两人扮演顾客,再各小组模拟真实情境进行点菜,最后各小组轮流上台表演,评选出“最侍表演奖”。
③用生活来创设情境
PEP英语教材和原先的英语教材最大的区别就在于PEP英语在教学中给我们孩子创设出了很多生活化的情景。除了在课堂中模拟生活情境外,还可以把课堂教学进行延伸,把学生直接安排在生活实景中进行。这种英语教材与现实中的学生生活有着密切联系,我们不难发现Mike, Sarah, Miss White等人物自始至终都与学生在一起。
因此,教家务动词时,可以进行家务调查,评选“最佳小助手”;教月份单词时,可以结合调查学生的生日,甚至为当月的学生开一个小型的生日Party;教食物单词时,可以让学生介绍自己家的冰箱;教校园建筑单词时,可以让学生制作自己学校的平面图,并进行介绍;教人物特征单词时,可以设计寻人启示;教体育动词时,可以联系2008奥运会,向全班招收一些奥运志愿者;教房间单词时,可以让学生画出自己的房间或设计自己未来的家。总之,用生活创设的情景真实,也易于被学生接受。
作为一种英语教学模式,虽然它存在一些局限和问题,但是它也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挑战,是英语教学新的尝试,它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给英语课堂带来了激情与活力,让学生在学习英语中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和快乐。【参考文献】
1.陈琳 王蔷 程晓堂 《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
2.高歌 戴立波《关于任务型学习活动(TBL)》教学月刊 中学文科版 教学月刊出版社,2001年第7期
6.任务型教学法 篇六
Abstract: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is a meaning-focused teaching method, aiming at fulfilling language communicative task.The teacher accords on the goal of curriculum and combines course content, desire concrete teaching activities, to attract and organize the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these activities.The students can learn and use English and complete the task by thinking, investing and discussion, communication and cooperation way.Key words: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教育职能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之教学方法也与传统教法有了本质的区别。在外语教学中,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外语交际能力、培养社会所需具有外语应用能力成为外语教学界的热门话题和研究重点。Elaine Tarone和George Yule(1999:17)指出:“近年来在语言的教学上究竟应该教什么?人们的视角已发生重要转变。简单地说,已将强调的重点从把语言作为一套需要学习和练习的形式(语法的、音位的和词汇的)转向把语言作为一种用于实现多种交际目的的功能系统”这种视角的转变也正在中国发生。国内外语言教学工作者已达成共识,认为语言教学应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教学原则,重视学生的主导地位,将以传授和灌输知识为主的教育模式改变为以能力和素质培养为主的教育模式。由此,以围绕学生交际能力培养的语言教学研究开始出现了。交际法在向多元化发展中形成了“结构———功能”法、“功能——结构”法、任务型教学法等。培养以任务为中心的语言教学思路是近年来交际教学思想的一种发展形态,它把语言应用的基本理念转化为有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方式。它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教育部2001 年7月制定的《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应该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使学生带着明确的任务目标,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实践、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可见,任务型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有效途径。任务型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其差异在于前者以交际活动为核心,注重信息的沟通,学习活动具有真实性。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进行对话和交流,进而习得语言知识和技能。因此,正由于任务型教学的性质和特点,在当前英语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倡导运用任务型教学可以更好地实现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
一、任务型语言教学
英语任务型语言教学是一种以任务为中心的英语教学法,它是师生通过用英语对话、交流和意义创生等方式,让学生完成一系列根据其发展需求而设计的教学任务,使学生通过用英语做事情去达到学习目标,实现跨文化交流和创新。英语任务型语言教学强调以各种各样的英语学习任务为基础,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必须有思考的过程,即学生首先要考虑如何完成学习任务,而不是如何学会英语语言形式, 它把英语语言应用的基本理念转化为具有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方式。任务型语言教学的核心思想是:学生在完成真实、有意义的任务中学习和使用语言。在任务型学习活动中,学生通过做事情来感受语言、体验语言、使用语言,并在这些过程中学习语言。这种语言学习途径有利于提高语言学习的效果。任务型学习活动有较明确的目的,因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容易看到成就,体验成功,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学习积极性,同时能感到自我的不足,有助于激发自我探究、自我完善的欲望,启动不断学习语言的内动力。任务型学习活动需要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积极思考、决策、应变,因此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思维能力。在任务学习活动中,学生往往不仅仅使用一种语言技能或一项语法知识,而是综合运用多种技能和知识,从而有助于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发展。任务型学习活动与生活和工作中的活动相似,因此有利于学生为真实交际做准备。任务型学习有利于改变目前教学中仍然存在着的知识传授比重较大,语言实践不足甚至单纯讲授语言知识的现状。
(一)任务型教学法的研究现状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起初,普拉布在印度开展了一个为期5年的实验项目,他通过真实情境中“意义”的创建,将原来的直接教学转化为交际力的培养。随着研究的深人,任务型教学于90年代在理论上逐步成熟。近年来,国内外对任务型教学法的研究方兴未艾,其定义与定位也各有不同。学者们提出了诸多理论,也开展了诸多实践研究。坎特林按照一定的标准对任务的难度进行了评定,包括认知负担、交际压力、任务的特殊性和普遍性、语言规则的复杂性、过程的连续性等若干维度。布列恩则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与教学任务联系起来,并提出通过让学习者关注学习策略,来让他们开启计划和监控自身学习的可能性。薛基汉从认知角度对学习者在语言学习中的注意分配进行了探讨。他认为学习者的注意是有限的,在任务型教学情境中,学习者容易把注意集中在实例上,而忽视了语法、结构的内化,所以要合理分配学习者在语言应用的复杂性、准确性和流利性上的注意力,取得平衡。英国语言学家威利斯为教师在课题上开展任务型语言教学活动提供了操作层面上的指导。她在一书中提出了任务实施必须遵循的五个原则:要接触有意义且实用的语言,要使用语言任务促使学生运用语言,在任务轮的某一点上要注重语言本身,不同时期要不同程度地出现语言。(二)任务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1.社会建构理论任务型教学法的提出基于前苏联心理语言学家维果茨基(1962)的语言和学习理论,因而有其心理语言学基础。根据维果茨基的社会建构主义理论,人的知识是由个人建构而不是由他人传递的;这种建构发生在与他人交往的环境中, 是社会互动的结果。在学习过程中,有四个主要因素:即学生、教师、任务和外围因素—环境。社会建构主义学说确认了学生作为知识建构的主体地位,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知识的导航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维果茨基把心理、社会、语言结合起来,构建了自己的理论体系,为任务教学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由此而言, 学习者是在社会交往、相互作用中发现、学会并运用知识的。因此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规定教学内容的教学观,使学生在一种社会性环境中接受教育。2.语言习得理论 Krashen认为语言习得主要是通过语言输入来完成的, 教学的主要精力应该放在为学生提供最佳的语言输入上。他认为这种可理解的语言输入应该为i+1,即语言的输入应略高于学习者现有的语言水平。理解性输入是语言习得成功的基本保证。在教学中可以将输入变得丰富、真实些,即语言的输入有其上下文语言背景,不仅仅有书面的语言输入,还更应该包括口头的交际语言。围绕Krashen的输入理论,Swain(1985)提出了“输出理论”,认为只有输入没有输出,语言习得不能成功,对语言能力的全面发展来说,有充足的机会使用语言至关重要。因此,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倡导者认为,掌握语言的最佳途径是让学生做事情,即完成各种任务。可以说,任务教学法为语言的输入和输出创造了良机, 而输入和输出在语言学习过程中举足轻重。(三)任务的定义及任务设计原则不同的学者根据自己的研究从不同的角度对“任务”进行了界定。纽南(1989)认为,在语言教学中,任务是练习和理解语言的一个行动(活动),或是一系列促进语言学习的计划,它是由教师控制和调节、学生获得信息并进行思维加工, 最后输出语言的活动。薛基汉(1998)则认为,任务是一种活动,在这个活动中产生了学习。较以往以操练语言形式为目的的活动而言,任务型教学中的“任务”是以意义为中心的语言活动,它以具体的、贴近学生生活、学习经历和社会交际等的与现实世界有关的问题为焦点;同时具有具体的任务结果,这个结果是评估任务是否成功的标志。以下是多数学者倡导的任务的定义: ———任务是教学过程中有非常明确目的的活动。———交际型任务是一种涉及到学习者理解、运用所学语言进行交流的课堂活动。———任务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交际活动有相似之处,它是人们日常交际过程的再现。———任务是学习者为了做成某件事情用目的语进行的有交际目的的活动。———任务应是一个完整的交际活动。任务往往有一个非语言的结果。因此,衡量一个任务是否成功,要看这个任务有没有一个结果。
任务型语言教学的任务设计原则是:
(1)必须有明确的活动目标;(2)尽可能接近或类似生活中的真实活动;(3)必须有获得、处理和传达信息的过程;(4)学生必须做事情(讨论或实际操作等);(5)学生使用语言时, 重点是表达意义而不是操练语言形式;(6)必须有具体的任务活动结果。应注意的是,任务不应过于容易或过难,任务过于简单容易就会使学生感到厌倦,不利于学习。任务过难的话则不利于学生获得有效的产出。有组织且让学生感到真实交际心理压力的任务能使学生的语言更准确,更流利。为了更好地选择设计学习任务,除了要考虑上述与任务有关的因素外,还要遵循以下任务设计原则(Richards, 1994: 39):(1)反应原则,即任务要包含处理信息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包括理解、分析、综合、评价、反应、协商争论等。(2)交际原则,学生之间、师生之间都要有真实的交际机会和行为。(3)复杂原则,即任务要有难度,有一定的复杂性。同时还应考虑心理语言学原则:语言是一个发展的过程;是做出决定的过程;是协商的过程;是非线性与非累增式的,是偶然的;大多数是无意识活动;并且是强调意义的活动。同时设计的任务活动要突出趣味性、可操作性、科学性、交际性和拓展性,要有利于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有利于用外语解决实际问题,有利于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提高。英语任务型语言教学关注英语学习的过程,强调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多边互动,力图创立一个自然真实的语言环境,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通过意义的磋商与交流,通过做事来使用英语,从而发展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特别是英语交际能力。
二、英语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实施
国外任务型语言教学实施模式比较多,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威利斯的三阶段模式和薛基汉的三步骤模式。威利斯(1996)把任务型语言教学过程分为任务前、任务中和任务后三个阶段。任务前阶段(pre—task),包括介绍话题和任务。在这一阶段,教师引入任务,与学生一起探讨话题,着重介绍有用的词汇和短语,并帮助学生理解任务指令和准备任务,学生可以在其问听一听其他人所做的类似任务的录音。任务中阶段(while task),包括任务、计划和报告。在这一阶段,学生首先以对子或小组的形式来执行任务,教师并不直接指导;然后各组学生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报告任务完成情况;最后通过小组向全班报告或小组之间交换书面报告的形式比较任务的结果。任务后阶段(post—task)即语言焦点阶段(1anguage focus),包括分析和操练。学生分析其他各组执行任务情况和在课文录音中出现的一些语言特点。分析中或分析后在教师指导下练习新的词汇、短语和句型。威利斯区分了教学中常用的六类任务:列举、排序与分类、比较、解决难题、交流个人经验和完成创造性任务,并指出基于任务的学习应以学生为中心,这有利于促使学生主动探索语言。她强调语言学习中“意义至上、使用至上”的原则,要求学生为完成一个任务而在活动中以交流为目的.真实地使用语言。薛基汉(1998)把任务型语言教学分为任务前活动、任务中活动和任务后活动三个步骤。任务前活动(pre-task)包括教的活动、意识提升活动和计划。教的活动与介绍新的语言知识和重构语言结构密切相关,教的方式可能是直接和明确的,也可能是间接和含蓄的。意识提升活动旨在提高学生对语言结构的意识,激活学生原有相关的语言知识,其中包括课文探讨、接触其他人做过的类似任务、任务前的集体讨论等活动。计划就是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里准备任务,这其中会给学生一些提示。任务中活动(while—task)包括执行任务、计划后面的报告、报告三个方面。任务后活动(post— task)包括分析和操练。在薛基汉提出的这三个步骤中,任务前活动非常重要。后两个步骤与威利斯的模式大同小异。通过分析国外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实施步骤可以看出,国外任务型语言教学通常分为任务前、任务中和任务后三个阶段。这些步骤对于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把国外任务型语言教学理论应用于我国中学英语教学实践具有较大启迪和借鉴意义。任务教学法有利于解决我国当前外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症结,为外语教学与改革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任务型语言教学是英语新课程倡导的基本理念。英语新课程以素质教育和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目标。根据外语学习的规律和我国外语教学发展的现状与需求,力求从教学观念目的目标内容实施策略手段和评价等方面进行改革。任务教学法没有明确规定的大纲,只为教师与学习者提供任务或任务材料,在任务类型设置、难易度以及评估等方面很大程度要靠教师的能力来判断。虽然如此, 任务型教学法将日益显示其独特的魅力,有效地培养大批符合社会需求的外语人才。
7.任务型教学论文:任务型教学 任务 案例分析 听力教学 篇七
关键词:听力理解,任务型教学,听力教学
听是人们交际活动的重要方面, 是获得语言信息及感受的最主要途径, 也是衡量人们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重要标志。当前, 听力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各类考试如高考、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研究生入学考试等都把听力作为考试项目之一。在每年的高考中听力占总分的五分之一。然而听力又往往是学生们的薄弱环节, 他们在听力的过程中感到无助, 而且很多老师反映听力课最不受学生欢迎, 枯燥无味, 课堂气氛沉闷。要找到适合听力教学的方法, 首先应该清楚听力理解的本质。
一、听力理解及其过程
语言心理学认为, 听力理解包含在语言理解中, 是听者从说话人言语的表面结构中提取出深层次命题结构的积极推进过程。“它不只是一种单纯的语言解码的过程, 而是一个解码过程和意义再建构过程的结合。”[1]它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积极主动的过程。“完成这个过程, 须从三方面着手获得理解:听者应能感知和理解言语中的词;听者应能够理解整个句子的结构;听者在理解单句后, 还应转向理解整个话语。”[2]
从上述概念界定可以发现, 听的过程对听者来说包括感知和理解, 就两者的关系来说是相辅相成的。感知是感觉和知觉的合称, 作为基础它在听力理解中尤其重要。感知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 知觉反映整体。知觉不是被动地“吸收”过程。
知觉效果受人的智力活动很多方面的影响:过去的经验、目的、情感特征以及活动的类型等, 但知觉活动的任务却极其重要的。知觉和特定的活动, 主动的步骤是联系在一起的。所以, 从根本上说, “听力理解的过程是对听内容知觉、注意、进而进行理解的过程”。[3]
二、任务型听力教学
(一) 以任务为基础的教学理论
以任务为中心的语言教学思路 (the task oriented approach) 是近20年来所倡导的语言交际法理论的一种发展形态, 它的理论基础是对基础教育产生深刻影响的认知心理学。所谓“任务”即“活动”是指人们在学习、理解、体会语言之后开展的一系列交际活动 ( Richards, Platt and Webber 1996) 。这种交际活动是帮助课堂语言学习或研究外语习得的最有效方式之一。因为“任务型教学”倡导通过语言的互动来习得语言, 而在语言互动的过程中, 学生为了完成任务, 处于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心理状态, “他们以‘意义’为中心, 尽力调动语言的 (linguistic) 和非语言的 (non- linguistic) 资源进行‘意义’共建, 以达到解决某种交际问题的目的。”[4]“完成任务的过程催化了学习者自然的和有意义的语言应用, 营造了一个有利于学习者语言习得 (Acquisition) 和内化 (Internalized) 的支持环境。”[5]此外, 实施“任务型”教学, 还有利于语言技能的整合, 从而培养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
(二) 任务型教学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1.以意义为中心, 而不是以操练某种意义不大, 甚至是无意义的语言形式为目的。
2.任务的焦点是解决与现实世界相联系的某一交际问题, 因此交际问题应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 内容和方式要尽量真实;
3.任务的设计和执行应注意任务的完成, 即交际问题的解决。任务是否成功完成是对任务进行评估的标准。
4.遵循任务的阶梯型原则 ( the task chain p rincip le) 。所设计的任务应由简到繁, 由易到难, 再由高级任务涵盖初级任务的循环, 设计的任务具有连续性, 一连串任务形成一个序列, 构成“任务链”。在语言技能方面, 应当先输入后输出, 使教学呈现阶梯式层层推进。
5.活动应积极促进英语学科和其他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和联系, 使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审美情趣和艺术感受、协作和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得到发展。
(三) 任务型教学的教学步骤
Jane Willis 用PTP 描述了任务型教学的课堂模式, 即活动前、任务环、活动后。
1. 活动前 (pre-task)
教师首先引入任务。活动前的准备工作是确保活动顺利进行的条件。在这一阶段, 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理解任务的主题和要达到的目标, 如通过图片或谈论个人经历等引入主题;或通过不同的手段解决任务中可能出现的障碍, 如提供某些词语或词组、给学生时间思考、听录音或读课文等。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回忆起学过的词语, 给他们时间组织将要表达的内容, 有利于完成第二阶段的任务。
2. 任务环 (task-cycle)
任务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 学生可以结成对子或分成小组执行任务。这时, 他们有机会用现有的知识表达思想, 内容可以围绕与主题有关的课文或录音。第二阶段是策划阶段, 就是为第三阶段做准备。学生可以草拟或预演第三阶段要说的话或要提供的书面内容。策划的重点是使第三阶段的汇报内容清楚、恰当、有条不紊。教师可以来回察看活动情况, 提供必要的帮助;学生也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向老师提问题。第三阶段教师请一至二对/组同学汇报成果, 其他学生可以补充遗漏的内容, 然后由教师对汇报内容进行评议。
3. 活动后 (language focus)
活动后是语言点的教学阶段。语言点的教学分为二个阶段进行, 即“分析”和“练习”。目的是帮助学生探索语言奥秘, 了解句法、固定搭配和掌握词汇, 并通过练习巩固所学内容。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操练语言难点。
三、任务型听力教学的实施
根据任务教学模式, 在听力课堂教学中应采取以下三个基本步骤:[6]
(一) 听前任务
呈现学习完成任务所需要的语言知识和背景知识;组织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活动;介绍任务的要求和实施任务的具体步骤。
(二) 听中任务
设计出数个微任务, 构成任务链, 学生以个人、伙伴或小组形式完成各项听力任务。教师要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设计丰富多彩且能引发任务的方案。教师除根据课文或阅读材料设计单词猜测、内容预测等任务外, 还可以利用磁带、标识、杂志、广告、照片、地图、小品、挂图等引发任务。任务可以通过口头也可以通过笔头来完成。如“一边听录音一边画地图”, “一边听指令一边执行命令”。“或进行罗列型任务”:根据听到的内容, 罗列有关事实, 或根据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对文章脉络进行梳理。
(三) 听后任务
各小组向全班展示最终任务结果, 自评、互评、师评任务完成情况, 总结语言知识点并开展巩固性和拓展性训练。听后可根据不同的材料进行不同的说写等产出性任务。可以根据听到的内容写一份调查报告、一封信、说一个故事、唱一首歌、列一个时间表, 听完有关一家人商量周末购物计划的内容写一份购物单来完成这样一个学习任务。
(四) 教学实例
以NSEFC, Unit1, Making a difference中的Listening为例, 说明任务型听力教学的具体步骤:
1.听前任务。 (1) 告诉学生他们将要听到一段介绍Great minds故事的文章。 (2) 集体讨论, 建立大脑思维图。课前准备几张有关Great minds 事迹的图片, 让学生采用“脑风暴”方法罗列一些词语对人物进行描述, 并说说与众不同的素质。 (3) 预测活动。让学生分成若干组, 要求学生讨论并猜测:Whatmakesascientistsuccessful?以及How toacquire theseimportantqualities?然后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 同时要求学生专心听磁带, 核对自己的猜测, 找出问题的答案。
2.听中任务。个人通过听录音核对自己的猜测并回答课文后相关练习问题, 弄清对话中的细节。
3.听后任务。 (1) 巩固:请同学将听到的内容改写成一篇演讲稿, 并面向全班同学发表讲演, 也可以就听力内容让学生即兴讲演。 (2) 反馈:要求演讲者汇报自己的心得, 之后, 客观地评估同学完成任务的成果及完成任务的过程。 (3) 分析语言形式:要求同学回顾对话并列出对人物的形容词和短语, 设计实际情境应用这些词语。
四、教学启示
(一) 选择和设置合理的听力任务
首先, 备课时应注意解读课程标准, 分析教材内容, 确定哪部分内容适合采取任务型教学活动。对于适合采用任务型教学的教学内容, 也要根据学生的英语基础情况, 以及学校当地具体条件, 确定如何设计教学任务。其次, 教师要把握各种任务类型的特征, 在教学中, 根据情况善于选择、转化各任务类型, 为学生创造更浓更有效的活动机会。交际任务练习有拼图玩具、信息差、解决问题、做出决定、交流意见等。“拼图玩具”指人人只有一块拼图, 所有人参与进来才能完成交际任务。“信息差”指交际双方的一方拥有某种信息, 另一方为完成交际而需要这种信息的任务。“拼图玩具”与“双向信息差型” (two-wayinformationgap) 交流机会最多, 效果最佳, “解决问题型”“做出决定型”次之。在实际教学中, “交流意见型”在讨论过程中用的比例高, 但提供给学生的机会少。因此教师应根据需要灵活运用任务类型。
再次, 任务应具有趣味性、科学性、交际性、可操作性、可拓展性及语用、语境和语义的真实性, 让学生体验成功, 训练学生的听力技巧与策略。只有全方位多角度的考虑与计划, 认为的设置才能趋于合理, 意见交流的过程才得以进行, 自然习得语言的过程才有希望实现。
(二) 充分认识教学中师生角色的转变
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必须把课堂的重心从教师的“教”向学生的“学”转移。教师的角色由过去的语言警察 (Languagepoliceman/woman) 而变成了活动期间的观察者 (observer) 、帮助者 (helper) 、支持者 (supporter) 和活动后“语言总结”中的信息传递者 (languageinformant) 。在活动中教师是组织者 (organizer) 、鼓励者 (encourager) 、协调者 (harmonizer) 和贡献者 (contributor) 。学生成了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 课堂教学要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 要将学生的自觉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 只有尊重学生, 激励、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 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教育教学才能够收到好的效果。教师应及时调整自己的角色, 创造民主、和谐、平等的教学环境, 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7]
总之, 我们课堂训练听力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进行日常交际, 而日常的交际, 不论是广播、报告、故事还是听别人谈话都具有特定的目的, 即带有一定的任务。这就意味着课堂上的听力也要有任务性, 让学生去获得“信息差距” (informationgap) 。[8]任务型听力教学强调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 注重学生的学习策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帮助第二语言习得和记忆。学生在有目标听的同时也锻炼了说和读写的能力, 并且通过交际活动, 学生把自己所听到的听力资源与其他的学生进行资源共享, 意义协商与共建, 充分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素质教育的理念。
参考文献
[1]束定芳.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 1996.
[2]彭聃龄.语言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1.
[3]朱纯.外语教学心理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 1994.
[4]方文礼.意义协商与位于焦点式任务型教学[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5 (1) .
[5]Ur, P.Teaching Listening Comprehension这[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4.
[6]施文雪.任务型教学在初中英语课堂的实施[J].中小学外语教学, 2003 (6) .
[7]贾志高.有关任务型教学法几个核心问题的探讨[J].课程·教材·教法, 2005 (1) .
8.任务型教学论文:任务型教学 任务 案例分析 听力教学 篇八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法 大学英语 听力教学 应用探究
任务型教学法主要是为学生进行任务的设计,学生在任务的完成中进行思考,反思的过程。任务型教学法主要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任务始终是教师教学的核心内容。任务型教学法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主要是通过学生对任务的解决能力来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其对教师教学效果的提高和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大学英语听力中对任务型教学法的应用,主要是将传统的理论性语言教学转化为现实的交际教学,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一、任务型教学法的概念
任务型教学法是上个世纪80年代在西方外语教学中兴起的一门教学方法,主要是通过在教学中进行任务的设计和实施,培养学生在解决问题中积累学习经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学生语言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对于任务型教学方法,不同的学者虽持有不同的认识和解释,但归根结底都是以任务为教学的核心目标。在语言的教学中通过任务的实施,让学生能够真正的进行实际的语言训练,学生在任务的完成中提高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任务型教学法主要通过任务前期的准备阶段,任务的实施阶段和任务的反思阶段进行教学应用,这三个阶段对于任务教学法的实施都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缺一不可,一起构成任务教学法的实施过程,共同促进任务教学法的实施和发展。
二、任务教学法在英语大学听力教学中的重要性
任务型教学法作为外语教学的一项重要的教学方法,主要是基于学生与教师之间通过任务的连接来进行教学的过程。师生通过相互的交流,互动来帮助学生在任务的完成过程中将知识进行转化,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对语言的应用能力。英语听力作为大学英语教学的一项重要环节,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任务教学法主要是通过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来提高学生对英语听力的掌握,学生在英语听力的学习中通过任务进行实践、交流、互动,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能力,实现教师的教学效果。任务教学法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不仅能够通过任务来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还能够充分的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日常的任务解决过程中不断的进行听力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三、任务型教学法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大学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肩负着学生和社会的双重责任。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社会各国对英语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我国作为快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必须要加强对英语的掌握能力,这样才能在快速发展的时代浪潮中不被社会所淘汰。英语听力是英语语言交际的一项重要的工具,只有掌握了听力技能,才能进行语言的沟通和交流,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英语听力教学至关重要。但是目前我国的高等院校中对英语听力的重视程度不够,而高中英语教学和高考中都缺乏对英语听力的训练和考核,导致了学生在英语听力方面具有严重的欠缺。大学英语听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单一,对英语听力的训练缺乏针对性,教师在教学中惯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产生了被动听课的现象,学习缺乏主动性,学生逐渐丧失对英语听力学习的兴趣。因此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教师必须要充分的反思自己在教学中的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经过总结,任务型教学法的主要思想对大学英语听力的教学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应该得到广泛的应用。以下是笔者对任务型教学法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应用的主要建议。
1.任务实施前期的准备阶段。任务实施前期的准备阶段主要是教师对任务进行设计的阶段。教师在任务的设计阶段要根据学生的听力水平,教材的内容进行任务的设计,对任务的评价方法和听力策略的训练进行严格的分析。学生在这一阶段要进行任务相关知识的积累。
教师作为教学的实施者和引导者,对学生的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任务实施前期的准备阶段,教师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第一,教师要充分的分析学生的特点,对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进行调查,并在调查中分析学生英语听力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的整理。在此阶段,教师要充分的了解学生自身的英语听力能力,分析学生对英语听力排斥的原因,任务的设计一定要符合学生的发展规律。第二,总结调查结果,结合教材的内容和课标要求,选取适合学生的听力资料,在这一步中对于资料的选取要充分的结合上一阶段的问题,对资料的难易程度,资料的可理解性和资料的灵活性进行仔细的分析,并且资料的选取要充分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英语听力的学习产生好奇心,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第三,在任务设计资料选取中一定要注重难易程度的掌控,并且要对任务分层设计,由简单到复杂,逐渐的进行渗透,这一步要求教师要充分的掌握任务的内容,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保障。第四,在听力的评价方法和听力策略上要根据任务的不同层次进行不同的评价方法,对于不同的任务类型要有针对性的评价方法,在听力策略的选取上要根据任务的类型进行针对性的选取,这样才能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训练,为学生英语听力的学习创造实践的机会,为学生英语听力能力的提高做好基础。
2.任务实施阶段。任务实施阶段作为任务教学法的主要阶段,主要是学生自己主动来完成的,这一阶段主要锻炼学生的技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任务型教学法在大学英语听力中的应用,主要是教师在课堂中进行任务的布置,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处于主动完成任务的状态,这种教学方法的实施,改变了传统的学生被动学生的现象。在任务型教学法的实施中,学生的整个课堂的学习处于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任务的实施阶段,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在上课中要充分的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主动“听”的能力,让学生在自主参与中与教师和同学进行互动和交流,培养学生的自我领悟能力,在实际的实践中加深学生对英语听力材料的理解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对英语听力规律的掌握。例如,听力材料是关于生态环保的文章,教师在任务的布置中就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完成。首先让学生收集生态环保的相关资料;其次,让学生对生态环保问题进行讨论,然后听文章,最后学生对听力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和小组成员进行讨论。在任务实施阶段完成以后,学生要对任务情况进行汇报,汇报形式尽量应用口语的形式,这样能够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参与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主动的与教师进行交流,形成良好的课堂互动,而且口语汇报的形式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丰富教师的教学过程,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3.任务的反思阶段。任务的反思阶段主要是对教师的任务设计和学生的任务实施进行反思和总结,及时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质量。任务的反思阶段是师生共同进行的,这对于教师和学生都具有积极的影响。在任务的反思阶段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任务的结果进行全班的汇报,然后进行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的评价,评价的主要内容要针对学生对听力资料的掌握程度展开,在评价中要总结出听力中经常出现的常见问题,并对这些常见问题教师要做出正确的指导。因此在任务教学法中积极的贯彻任务的反思阶段,对英语听力教学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任务型教学法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充分的调动课堂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任务实施的三个阶段,为学生的学习创造机会,并且通过任务型教学方法的实施,培养学生主动“听”的能力,为学生英语听力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在应用任务型教学法时,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任务的选取和实施,更要提高对任务反思阶段的重视,真正的培养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提高自身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郭骞.任务型语言教学法在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西南大学,2008.
[2]肖春庆,黄朝霞.任务型教学法在听力课堂中的应用——以一堂大学英语听力课为例[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4,08:70-72.
[3]张超清,李晓东.任务型教学法在大学英语听力课中的应用[J].经济研究导刊,2009,26:229-230.
9.任务型教学法 英语 篇九
任务型教学(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是指教师通过引导语言学习者在课堂上完成任务来进行的教学。这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种强调“在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的语言教学方法,是交际教学法的发展。Skehan在“Task-based instruction”中对任务做了如下描述:“意义优先,任务完成为主,评估基于任务完成与否。”也就是说,任务重视学生如何沟通信息,而不是强调学生使用何种语言形式;任务具有在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可能性,而不是“假交际”;学生应把学习的重点放在如何完成任务上,对任务进行评估的标准是任务是否成功完成。
我们可以把任务型语言教学定义为:任务就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娱乐活动中所从事的各种各样有目的的活动。任务型语言教学的核心思想是要模拟人们在社会学校生活中运用语言所从事的各类活动,把语言与学习者在今后日常生活中的语应用结合起来
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理论依据来自许多方面,有心理学、社会语言学、语言习得研究等等。其中一个理论基础是“输入与互动假设”(input and interaction hypothesis)。掌握语言大多是在交际活动中使用语言的结果,而不是单纯训练语言技能和学习语言知识的结果。学生掌握语言必须通过“可理解性的输入”,这有利于学生掌握所学语言。英语课堂教学应具有“变化性互动”的各项活动,即任务。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进行对话性互动,进而掌握所学语言。
社会建构主义理论也是任务型教学法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社会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和发展是社会的合作活动。这种活动是无法被教会的。知识是由学习者自己建构的,而不是有他人传递的。这种建构发生在与他人交往的环境中,是社会互动的结果。它强调学习者个人从自身经验背景出发,建构对客观事物的主观理解和意义,重视学习过程而反对现成知识的简单传授。它强调人的学习与发展发生在与其他人的交往和互动中。
社会互动理论强调人的学习和发展发生在与其他人的交往互动中。人们掌握语言主要是通过互动,或者说交流。
任务型教学的目标:任务型课堂模式把学生的注意力聚集在怎样利用英语作为交流的工具来完成任务,而不只是关心自己所说的句子是否正确,任务完成的结果为学习者提供自我评价的标准,并使其产生成就感这些目标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学生是直接的受益者。它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任务为中心和以活动为方式”的思想。
(二)任务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
1、任务的目标(Goals)。指通过让学生完成某一项任务而希望达到的目的。任务的目标可以是培养学生说英语的自信心,解决某项交际问题,也可以是训练某一项基本技能等。
2、构成任务内容的输入材料(Input)。输入材料必须具有知识性,应以现实生活中的交际为目的,是学生在一种自然、真实、或模拟真实的情景中体会语言,从而学习语言而不是局限与教材。
3、基于这些材料而设计的各项活动(Activities)。任务的设计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前后想连,层层深入,并由数个微任务(mint-task)构成一串“任务链”。在语言技能方面,遵循先输入后输出原则。
(三)设计任务型学习活动应遵循的原则
1.活动要真实。活动应引导学生通过完成具体的任务学习语言,让学生为了特定的学习目的实施特定的语言行动,通过特定的交际任务获得和积累相应的学习经验。
2.活动要有针对性。所设计的活动应吸收全体学生参加,而不是只让部分水平好的学生参加。因此,我们必须把活动设计为若干形式,以保证有效的分层次教学。3.活动应具有激励性。我们所设计的活动的结果应该使学生产生成就感。
(四)任务型课堂教学的环节
1.前任务(Pre-Task)——教师引入任务 2.任务循环流程(Task-cycle): a.任务(task)——学生执行任务;
b.计划(planning)——各组学生准备如何向全班报告任务完成的情况; c.报告(reporting)——学生报告任务完成情况。3.语言聚焦(Language focus):
a.分析(analysis)——学生通过录音分析其他各组执行任务的情况; b.操练(practice)——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练习语言难点。
任务型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在教的过程中要做的首要环节就是呈现任务,如果教师不是在课堂教学一开始呈现任务,而是在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结束后再呈现并让学生完成,那么这就不是任务驱动型的教学过程,学生的学习动力就不如任务驱动过程中那么强烈。所以,真实运用任务的学习过程实际上就是课堂教学的过程。此时,学生就进入了参与任务的环节。任务环(Task-cycle)是实施任务型课堂教学的核心部分。
任务的完成是任务型教学程序的最后环节。在时机成熟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围绕新知识点、突出主题进行迁移操练,学生通过完成任务学到的知识和形成的技能转化成在真实生活中运用英语的能力。
任务型教学法是吸收了以往多种教学法的优点而形成的,它和其它的教学法并不排斥。
优点
1.完成多种多样的任务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将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结合起来,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的语言运用能力。
3.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语言交流活动,启发想像力和创造性思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4.在任务型教学中有大量的小组或双人活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任务要完成,可以更好地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教学。
5.活动内容涉及面广,信息量大,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6.在活动中学习知识,培养人际交往、思考、决策和应变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7.在任务型教学活动中,在教师的启发下,每个学生都有独立思考、积极参与的机会,易于保持学习的积极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附: 任务型教学实例 任务:采访一位名人
目标:通过采访一位自己感兴趣的名人,掌握如何用所学语言获取信息的技能。材料:介绍某名人的文章或个人资料 话题:Weather, Friends 语言技能:Speaking, listening and writing 活动形式:四人小组活动 操作过程:
a:教师布置任务并提出具体要求。b:学生分小组讨论,确定采访对象。c:教师提供收集材料的样本。
d:学生分小组确定个人职责(采访对象、记者、记录员、听众、汇报员)并自制采访表。e:学生小组采用问答形式进行采访,记录员填写采访表。
f:小组汇报员向全班报告采访结果,教师和学生对采访作出评价。
g:根据采访获取的信息,各小组合作完成一篇200词左右的介绍某名人的短文。h:文章贴在班级黑板或墙上供交流。3.总结任务
对所完成的任务进一步分析、归纳、总结,形成正确的概念,进行有提升的语言运用操练。这一步主要分为两个环节。
(1)分析:通过相互交流,学生进一步分析各自完成任务的情况,教师和学生参与点评,使学生吸取别人好的经验和做法,修正和完善自己的思维和实践过程。
(2)操练:在分析的基础上,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练习语言难点。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围绕重点和难点设计一些口头或笔头的语言运用的情景和练习,让学生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进行语言操练。
10.中职英语任务型教学初探 篇十
中职英语任务型教学初探
新时代,新观念,呼唤新的教学理念.我国的新课程标准倡导在英语教学中采用任务型教学途径,让学生学会用英语做事,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本文结合英语教学,从任务型教学的定义,任务的.设计,教师的作用,任务型教学的特点,任务的完成等几个方面对任务型教学做简单的阐述.
作 者:孙保良 作者单位:江苏连云港市旅游学校刊 名:中国校外教育(理论)英文刊名:CHINA AFTER SCHOOL EDUCATION年,卷(期):”“(z1)分类号:H3关键词:任务型教学 任务设计 教师
11.任务型教学论文:任务型教学 任务 案例分析 听力教学 篇十一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 英语 听力课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3(c)-0151-02
用任务型教学法进行英语听说教学是比较有效的教学方式,它不但可以将学习的任务和目标以及英语听说读写能力有机结合起来,还能够促使教师寻求更多有效的教学方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自主的进行学习和交流,培养学生敢想敢说的意识,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1 任务型教学模式概述
任务型教学模式是由Nunan、Willis与Long,Crookes等研究人员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是指由教师给予指导,学生经合作、参与、感知、实践、体验等多种方式展开自主探究与交流协作,将一系列教学任务完成,从而促使学生收获成功的喜悦,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参与其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有效激发并予以维持,促使其自信心显著提升,最终实现预期教学目的的教学方法。这里的“任务”就是需要学生展开行动,参与到某一件工作中并将之完成。在完成任务全程中,学生会一直保持主动而积极的学习状态。同时,参与者间展开的交流过程属于互动过程。为了将任务完成,学生会以“意义”为中心,对各种非语言或语言资源尽量调动,共建“意义”,最终将交际中的某种问题加以解决。在完成任务的整个过程中,学习者对语言的应用能力得以催化,同时可为学习者创造一个对学习十分有利的语言习得环境及内化支持环境。任务型语言教学的核心内容即是“以人为本”与“以学生为中心”,不仅具有很强的交际性与真实性,同时可对学生学习兴趣与内部的学习动机予以有效激发,从而实现良好教学效果。
2 在英语听力课程教学中对任务型教学的应用
2.1 明确教学目标
学英语教学最终目的即是促使学生对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显著提高,因此应对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加以充分重视,促使学生可将学到的英语当做一种语言工具,并利用其展开信息交流。因此,在教学工作中,应确定教学目标为促进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不断提升,同时围绕这一目标展开教学工作。与此同时,现代社会就业压力不断加大,学生需要具有一定应试能力。因此,在展开英语听力课程教学中,不仅要为学生创造多样而真实的语言应用环境,同时也应将一些考试训练如相关应试技巧等穿插其中,对学生的英语学习极为有利。
2.2 遵循相应原则
在任务型教学背景下进行英语听力课程教学时,要在设计任务时遵循相应原则,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
(1)语境应具备真实性。在进行任务设计时,教师要提供正确语言形式、真实语境与明确语言信息,且要和实际生活中的语言规律相符,保证学生可在模拟真实、真实或自然的情境中学习并体会语言。
(2)保证功能与形式的有机结合。在进行任务设计时,教师应注重语言功能和形式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对语言形式准确把握的同时,增强自我培养意识及对语言准确掌握的能力,同时应保证任务设计在每一阶段中具有导入性,使学生可将之应用于实际交际活动之中。
(3)呈阶梯性设计。在设计任务时,应坚持由浅入深,由简单至复杂、逐渐增加难度原则,先初级任务再高级任务,之后再用高级任务将若干初级任务涵盖,构成任务链。在进行技能与语言学习时,应坚持先输入再输出原则,保证教学呈阶梯式推进。
(4)通过具体应用强化知识学习。学生完成任务过程中,经应用语言可对语言展开深入学习,保证学生可以收获成功喜悦,同时激发其英语学习积极性。
2.3 严格遵循任务型教学开展步骤
在进行英语听力课程任务型教学时,应遵循以下步骤。
(1)任务设定。教师将教学任务引入英语听力课堂教学中,同时为学生讲解主题并介绍任务,给学生留下一定思考时间。
(2)任务环。学生分成小组对任务加以执行,教师可对各组活动开展与任务执行情况进行来回察看,在必要时提供指导或帮助。当任务完成后,由几名学生进行成果汇报,同时可由其他同学对遗漏内容进行补充,最后由教师评议汇报内容。
(3)语言聚焦。由学生对其他小组的任务执行情况进行评价,同时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对语言难点进行练习,对之前所学所用语言中某些特征加以巩固并熟练掌握。
2.4 坚持核心教材主线地位,对辅助教材加以合理应用
在英语听力课程传统教学中,最大的弊端就是对教材完全依赖,很多教师只是以听力教材为中心,根据课本中教学内容与顺序进行课堂教学。在这一情况下,因为教材是早已编订的,教学内容往往难以与时俱进,很多新鲜话题往往无法出现在教材中,也无法在课堂教学中出现。这样一来,听力课程往往会出现内容枯燥缺陷,导致学生无法产生学习的兴趣。因此,在对英语听力教材进行选择时,要以内容充实、新颖,课程设计科学的教材为第一选择,同时应以课外资料加以辅助。在对课外资料进行搜集时,不仅要保证资料和学生实际水平相符,同时还应对其趣味性及其和教学内容的相关性加以重视。如某高校在开展英语听力课程的任务型教学时,将电视节目选段、演讲、文化介绍、访谈、新闻等音频与视频材料涵盖其中,同时在进行原声电影播放时,在精心选材并对课堂活动进行精心设计后,促使学生在收看及收听时带有强烈的目的性,在听完之后采用角色扮演、写影评、复述与模仿等方法强化练习,成效显著。
2.5 注重精听,适当以泛听作为辅助
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精听对深度加以注重,是听力能力锻炼的基础,而泛听则更为关注广度,是听力能力锻炼的保证。在展开听力练习过程中,应坚持精听为主,并以泛听为辅助,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在精听时,要将听力材料中内容尽量听透彻,可经以下步骤展开:先听大意,在听第一遍时对材料中主旨大意加以把握;听第二遍时逐句听,且不能对照录音文字材料;听第三遍时要在前两遍听的基础上,进行复述或逐句听写,之后经查漏补缺对薄弱环节加以寻找。泛听是只对学生听力练习时理解文章大意、听的数量与速度有要求,而不需学生对每一句大意都准确把握,因此在泛听时需要为学生提供大量原声材料,促使其语感大幅提高。
2.6 对学生课外自主学习能力着重培养
学生英语听力水平提高属于浩大工程,如果仅靠课堂中有限练习远远不够,学生需在课外花费大量精力与时间多加练习,促使听力水平提升。同时,学生还需在自主学习中对继续学习方法进行摸索与总结,以便后期可继续学习。因此,在英语听力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对课堂授课内容加以精心选择,同时要向学生传授自主学习方法,科学布置课后自主学习任务,并对学生展开自主学习的主动性与兴趣加以有效激发,促使学生对适合自身的材料加以主动寻找,并在课下主动开展自主学习。
3 结语
任务型教学模式注重在用中学,使学生长期保持主动、积极的学习状态,对学生加以鼓励,展开有效学习,并在学习参与人员中形成有效的互动交际。在任务型教学背景下展开英语听力课程教学,应对学生周边生活资源加以充分利用,促使听力练习途径增大,对听力内容的深度及广大加以重视,从而实现以听促说、以听促写、以听促读、以听促交际的教学目的,促进英语教学工作顺利而高效的开展。
参考文献
[1]朱猷庆.英语听力焦虑现状及其与英语听力成绩之间的相关性研究[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3,14(1):64-65.
[2]莫媛媛.论高职高专大学英语听力课程教学内容及方法改革[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16(3):153-154.
12.任务型教学论文:任务型教学 任务 案例分析 听力教学 篇十二
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将来能够在工作和生活中熟练地使用这门语言, 简言之, 语言学习的目的在于交际。相关调查研究指出, 参与日常交际的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中, 写作大约占据交际时间的9%, 阅读16%, 口语30%, 而听力占据45%的交际时间。因此, 毫无疑问, 听力应是英语教学的重中之重。
然而, 较之于其他的几项语言技能, 听力教学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甚至一度遭到忽视。这是因为, 长期以来, 我国英语教育受到语法翻译法根深蒂固的影响, 重读写, 而轻听说。加之忽视听说的考试导向使得师生潜意识里降低了对听说技能的重视。因此, “听力”一直是英语教学的薄弱环节。同时, 绝大多数教师在听力课堂上仍在采用“自下而上”的教学模式, 听录音—做题目—对答案的教学过程使得听力课堂无法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 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的形成也受到很大的影响。基于此, 笔者借助实验研究的方法, 探讨任务型听力教学模式的有效性与实施策略, 对丰富英语听力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2听力教学模式解析
已有的研究结果显示, 当前在听力教学中, 绝大多数大学英语教师仍主要采用“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线性教学模式。自下而上的听力模式把对“音”和“义”的识别作为听力理解的基础。听者对听力材料的意义建构基于他们听到的“音”。在课堂上, 教师会带领学生先处理生词, 扫清听力过程中的障碍, 然后逐句逐段反复播放录音, 进行意思的讲解和提示, 直到学生听懂整个材料的内容。与其相反, 自上而下的听力模式把听者的个人知识与经验以及语境线索作为听力理解的基础, 鼓励学生用头脑中已有的相关知识和经验来理解和加工听力材料。在课堂上, 教师十分注重背景知识的激活与补充, 引导学生从整体上去把握听力材料, 而不去依赖语言本身来理解所听到的内容。
事实上, “听”的过程绝不是一个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线性过程。依据Day and Bamford (1998:12) , 听力理解的过程是听者基于所听到的语音信息, 同时借助个人知识和经验, 尽可能从语音材料中提取相关信息, 重新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这一过程有两个层面, 其一, 听者用耳朵提取语音信息, 其二, 用大脑中的图式加工语音信息。由此可见, 有效的听力是语言知识和背景知识相互作用和交互的结果, 因此, 两者相互助益、相互补充, 缺一不可。
任务型语言教学巧妙地把二者结合起来, 为听力教学提供了一个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任务型语言教学将真实的语言材料引入学习的环境, 把学习者个人的经历作为课堂学习的重要因素, 整个课堂以“交际性任务”为驱动, 围绕任务的完成展开各个教学环节。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为了完成听力任务, 必须既积极调动个人知识和经验, 又密切关注语言本身, 变被动接受语音信息为主动发现、探究语音信息, 既提高了语言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 又获得了个人的全面发展。
3任务型听力教学模式的实验设计与分析
(1) 实验目的与假设
本实验的目的在于检验任务型教学模式是否更利于培养学生的听力能力、听力策略、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以及交际能力等。实验前, 笔者假设上述内容的结论是肯定的。
(2) 实验对象与时间
本实验选择的对象为黄河科技学院商贸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二年级两个平行班, 课程为《新视野大学英语听说III》, 两个班级均为30人, 学生的上学期听力考试平均成绩十分接近, 实验持续时间为14个教学周。
(3) 实验方法
一班为实验班, 采用任务型听力教学模式, 教学步骤如下: (1) 多种导入方式激活学生头脑中已有的背景知识和个人经验; (2) 介绍本节课学生要完成的听力任务; (3) 简要介绍与任务相关的新语言知识点; (4) 组织学生小组研讨, 听录音材料 (听力材料不拘泥于教材, 可灵活运用课外有关时事、社会热点的音频或视频) , 完成任务; (5) 组织学生汇报与总结, 进行过程性评价, 并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纠错; (6) 集中进行语言知识和听力策略的训练。
二班为对照班, 使用传统的自下而上的听力教学模式进行授课, 教学步骤如下: (1) 处理语言点, 讲解生词、语法、句法等知识; (2) 引导学生逐段逐句地听材料, 解释长句难句, 分析句子内部结构, 以致学生理解每一句话的意思; (3) 带领学生做题, 核对答案。
(4) 实验数据分析
为客观衡量实验前后实验班和对照班在听力能力上的变化, 笔者依据 (Hedge, 2000) 对听力能力的描述自行设计了两套听力能力测试试卷, 分别用于实验前和试验后听力水平的测试。试题结构及测试结果见下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 实验班和对照班在实验前听力水平十分接近, 试验后存在显著性差异, 经过对实验结果的显著性检验, 显著性水平α=0.05.SPSS统计软件对两个班学生前测和后测的听力水平进行的配对T检验分析结果见下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 实验前, P=0.158>0.05, 该假设为虚无假设, 即实验前两个班级的学生英语听力水平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试验后, P=0.033<0.05, 该假设为备择假设, 即试验后两个班级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
(5) 结论
综上所述, 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任务型听力教学模式在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能力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能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但是如何使任务型听力教学操作过程更为规范化值得进一步探讨。
4任型听力教学的操作建议
基于对任务型听力教学模式的解析, 结合笔者实践教学经验, 笔者现从以下三个阶段为任务型听力教学简要提出如下操作建议:
(1) 听前阶段
这一阶段又叫任务前阶段, 教师是活动的主体。教师要借助多样化的导入方式激活学生的话题知识, 简单处理语言点, 从心理上和语言上为听中阶段做好准备。更为重要的是, 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明确任务的内容。教师可以通过预测、创设背景、听大意和听细节等活动来帮助学生为听中做好准备。
(2) 听中阶段
这一阶段又叫任务中阶段, 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学生通过小组协作与研讨, 将一个大的听力任务划分成一个个小的任务, 相互合作, 各行其职, 最后将各自听的结果整合在一起, 以达成任务的目标。教师应监控学生的行为, 组织学生进行总结与汇报, 并给予恰当的评价与反馈。教师可以创设以下活动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任务:选择、排序、表演、绘画、填空、做笔记等。
(3) 听后阶段
这一阶段又叫任务后阶段或语言聚焦阶段, 目的是让学生巩固已学知识和内容, 让学生在已有知识、新听到知识和感受之间建立更加牢固的联系。教师要紧密结合听前和读中阶段所运用的策略和技巧, 强化语言知识点的掌握, 让语言知识和听力文本之间发生深层次的交互。教师可以创设以下活动:讨论、辩论、复述、角色扮演、填空、写作等。
5结语
总之, 任务型听力教学模式既有助于教师达成教学目标, 提高英语听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又有助于学生形成综合的语言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 同时也有效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合作意识、动手意识及沟通意识。而任务型英语听力教学模式无论是在理论还是在实践上都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与探索。
参考文献
[1]Rost, M.Learning Listening[M].London:Penguin, 1994.
[2]Mendelson, D.Learning to Listen[M].San Diego:Domine Press, 1994.
[3]程晓堂.任务型语言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任务型教学论文:任务型教学 任务 案例分析 听力教学】推荐阅读:
任务型教学法12-02
任务型阅读教学心得体会08-26
Clothes任务型教学设计09-22
初中英语任务型教学模式探析08-16
任务型教学法的推广与研讨10-25
中学英语任务型教学法问卷调查07-08
任务型教学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09-05
任务型教学法在中职商务英语教学中应用初探10-03